德国的大学经济学

2024-06-22

德国的大学经济学(共10篇)

德国的大学经济学 篇1

德国职教教师教育专业及课程体系经历了从无到有, 专业面由精专到宽厚, 课程体系日臻完善的演变过程。从早期的学徒—伙计—师傅模式、巴登和符腾堡为代表的综合技术学校培养模式、普鲁士和巴伐利亚为代表的教师进修学院教育模式, 发展成为在大学进行的职教教师教育模式。目前德国的主要综合性大学和理工科大学都设有职教教师教育专业, 范围涉及13个一级学科, 覆盖13个职业大类;课程体系围绕职教教师“专业化”建构, 培养过程强调职教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的生成。这种设置对我国职教教师教育的快速发展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一、德国职教教师教育专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中世纪的德国, 其劳动力的培训方式是“师傅带徒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师傅带徒弟”不再适应工业化进程, 学校参与到职业培训中。19世纪至20世纪初, 德国职业教育发展十分迅速, 对职教教师的需求急剧增加, 与之相适应, 出现了著名的巴登和符腾堡、普鲁士和巴伐利亚以及图林根和汉堡职教教师培养模式。[1]巴登和符腾堡模式是在巴登、符腾堡地区的综合技术学校内, 以培训、培养“准教师”高级技能为目标的职教教师教育模式。该模式下的专业及课程设置, 依据当时职业教育专业目录进行划分和设置, 具有精细化、覆盖面窄的特点。普鲁士和巴伐利亚模式是在普鲁士和巴伐利亚地区, 设立的为期1年或者2年的职教师资培训机构, 主要以“研讨班的形式”针对有专业背景的学员进行教师专业化的教育, 即强调技术、技能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该模式下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很大程度上囿于教育、教学框架范围内。图林根和汉堡模式是将职业学校教师的培养放置到大学中, 针对具备“高校入学资格、至少有2年的职业实践经历”的职教师范生, 进行为期4年的职教教师大学教育。其专业则参考大学本科中工程学科的划分, 设置诸如金属技术职教教师教育、建筑职教教师教育、纺织职教教师教育、财经职教教师教育等专业。课程结构上则包括教育科学、社会科学和专业科学三部分。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后, 德国逐步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职教教师职业, 职教教师对自己的社会地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希望达到中等教育第二阶段 (相当于我国的高中阶段) 中完全中学 (相当于我国的普通高中) 同等的———中级Ⅱ教师 (国家公务员身份) 待遇。而中级Ⅱ教师的公务员身份最低要求是4年的正规大学学习。因此, 为了满足职教教师拥有“中级Ⅱ教师”的身份, 保持职教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和稳定性, 职业教师培养不断向正规的4年制科学技术大学转移。其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 在兼顾市场需求、学校办学条件和职教教师专业能力要求的基础上, 谋求与规范的本科专业目录、公务员制度框架相融合, 形成正统的职业教师教育模式。

目前, 德国高校职教教师教育按专业大类设置13个专业 (相当于我国的一级学科) , 下设46个专门化方向 (相当于我国的二级学科) 。13个专业分别指向13个职业领域:电气、机械、建筑、化工、造型技术、经济、护理与健康、家政与营养、印刷技术、纺织与服装、生物技术、农业园林和社会科学, 覆盖了德国中等职业教育开设的所有专业。各职教教师培养院校按照规范化的专业设置, 结合区域经济的特点, 按照宽口径的专业大类招生, 学生入学时, 不确定专业方向, 而学生确定专业方向的时间是弹性的, 可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 有很大的更换专业方向自由度;同时, 伴随着规范化的专业设置, 职教教师教育专业培养模式、课程结构也日臻完善。

二、德国职教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

科隆大学拥有全德国最大的、最著名的经济系, 1941年4月设立了经济教育副教授席位, 正式成立经济教育专业。[2]依托强大的经济学 (包括企业经济学和国民经济学) 专业优势,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 科隆大学经济教育专业在德国已颇具盛名。由于该专业目前采用5年制本硕一体化的培养模式, 在德国职教教师教育领域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因此, 笔者拟以科隆大学经济教育专业为例, 阐释德国职教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结构及特征。

(一) 本科阶段课程结构

科隆大学经济教育专业, 本科阶段为3年 (6个学期) , 学习内容涉及专业学科知识、第二专业知识、职业知识技能。课程结构如下:职业专业方向课程 (主修专业, 70学分) +第二专业课程 (辅修专业, 70学分) +职业技术教育课程 (28学分) +企业实践, [3]共计168学分。加上本科论文12学分, 获得本科学士学位最低的学分要求是180学分。三类课程学时比例大致为2∶2∶1。

职业专业方向课程, 由科隆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企业经济或者国民经济专业提供。科隆大学企业经济专业本科开设有“资产负债表和结算”、“生产和物流、“描述性统计和经济统计”等必修、选修课程, 以及企业经济专业方法论课程, 共计112学分, [4]经济教育专业学生可从中选修70学分, 作为职业专业方向的主修课程。第二专业方向的课程模块, 主要包括数学、德语、体育、物理、宗教等, 相当于我国的通识类课程。职业技术教育方向课程, 由职业、经济社会教育学院提供。它一般包括三个模块:经济教育模块+课堂教学策略模块+教师教育模块。[5]具体涉及企业经济学及其教学论、教育科学、职教师资教育等课程。企业实践类课程, 共52周, 其中至少26周的企业实习是职教师范生的入学条件, 另26周可在本科3年的任意时间段完成。

科隆大学本科阶段的课程设置表明, 他们强调师范生作为社会人和未来职业人的基本人文素质、专业学术素养、职业素养和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注重职教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形成所需的基础知识的学习。

(二) 硕士阶段课程结构

科隆大学经济教育专业, 硕士阶段为2年 (4个学期) , 学习内容涉及一般教学知识、专业教学知识和专业教学能力。课程设置为:主修专业课程模块 (72学分) +辅修专业课程模块 (24学分) , [6]共96学分;加上硕士论文24学分, 获得硕士学位证书的最低学分要求是120学分。

主修专业课程模块又进一步依次细分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研究类课程、研究实践类课程和毕业专题研讨课程。[7]其中, 必修课程包括教学基础、职业教育体系、教学设计和微格教学设计, 每门课程6学分, 共计24学分, 学生必须从中至少选修18学分。选修课程包括劳动—企业教育、交流与咨询、经济专业教学论、职业教育教学论、 (微观/宏观) 经济学教学论, 每门课程6学分, 共计30学分, 学生必须从中至少选修12学分。研究类课程包括教和学研究 (Ⅰ) (12学分) 、经济教育研究项目 (Ⅰ) (12学分) 、教和学研究 (Ⅱ) (6学分) 和经济教育研究项目 (Ⅱ) (6学分) , 共计36学分, 学生必须从中至少选修12学分。研究实践类课程包括专业教学研究和实践 (Ⅰ) (6学分) 、专业教学研究和实践 (Ⅱ) (12学分) 、企业教育研究和实践 (12学分) , 共计30学分, 学生必须从中至少选修6学分。毕业专题研讨课程设置为4学分的经济教育专题研讨。

以上主修专业课程模块, 遵循了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形成的逻辑, 呈现三个层次: (1) 基本教学知识。如必修课程中的“教学基础”等, 为形成基本教学能力奠定了坚实的教育学教学论的基础。 (2) 专业教学知识。如选修课程中的“经济科学教学论”等, 将经济学科和教育学科、职业学科与教育学科相融合, 为学生接下来的教学实习、形成专业教学能力奠定了专业教学论的基础。 (3) 理论与实践结合形成专业教学能力。如研究实践类课程中的“专业教学研究和实践”、经济教育专题研讨等, 保障师范生有足够的机会将专业教学论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 并针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 形成一定的专业教学能力, 完成从“准教师”向“专业教师”的过渡。

辅修课程, [7]具体包括:会计、公司发展、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贸易管理、媒体管理、生产和物流管理、企业经济税务学、审计学、资产管理、银行学、保险学, 旨在进一步加强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的学习。

(三) 贯穿大学教育的实习实践类课程

科隆大学经济教育专业的实习实践类课程划分为本科、硕士和预备期实习三部分。[8]

科隆大学本科阶段的实习课程, 由企业实习 (Betriebspraktikum) 和定向实习 (Orientierungspraktikum) 构成。科隆大学经济教育专业要求学生在本科毕业前必须完成一年 (52周) 的企业实习。其中, 26周是入学的前提条件之一;另外26周,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 在本科3年内的任何一个时间段完成。实习企业的类型和内容必须与专业相关。企业实习的目的, 是让学生经历职业实践领域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 熟悉典型的职业工作过程, 为未来的教师职业奠定“职业性”基础。学生实习期间享受实习生待遇, 受《联邦教育促进法》保护。实习结束后要向学校提供实习单位开具的实习证明。定向实习, 为期4周, 是师范生到职业学校的认识实习, 旨在使师范生明确未来工作方向, 了解教师工作特点和学校教学情境。

硕士阶段的实习包括主修专业实习和辅修专业实习, 时间均为4周。学生可在硕士学习中后期的任意学期选修。实习学校由学生或者硕士生导师联系, 实习指导老师由精通专业教学法的硕士生导师和职业学校的老师兼任。师范生不仅要观察教学过程和学校的组织结构, 而且还要承担一定教学任务。实习课程的组织实施采用“三明治”模式, 即职校实习和大学校内的“针对实习”的专题研讨课交替进行。例如, “经济教育学专题研究”课程, 便是针对阶段性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及时进行研讨、诊断和分析, 有效保证实习的质量。实习结束后, 学生还需在高校继续1年到1年半的学习。

为了确保正式入职后的专业教学能力, 硕士阶段的教育结束后, 师范毕业生还必须经历2年的预备期内实习, 确保拥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德国职教教师专业课程设置的主要特征

科隆大学经济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结构和内涵表明, 德国职教教师教育专业设置口径宽泛, 培养模式合理, 强调实习实践类课程, 课程结构体现“职教教师专业化”的特征。

(一) 本、硕一体, 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宽口径的专业设置

科隆大学经济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点是职教教师专业化。鉴于职教教师职业兼具“学术性、职业性、师范性”的复杂性特征要求, 为了不降低学术性, 在制度模式上, 采用“3+2”, 即5年本硕一体化培养。在过程模式上, 实行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专业化, 即按一级学科招收职教师范生、按一级学科设置通识课和专业基础课。在学生修完通识课和专业基础课, 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和具有专业方向选择的能力后, 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理想选择从教的具体专业方向。而“精专业、专业化”, 则是在学生选择了专业方向后, 能付以全部的学习热情, 学习职教教师专业核心课程。“精专业”意味着:专业课程精设, 能充分体现职教教师专业化特征;专业课程精教, 师范生的学习内容由宽变窄, 由浅到专, 真正做到学有专长。“专业化”指除课程的专业化学习外, 还包括为强化专业教学能力而设计的系列教学实习类课程, 如教师基本能力训练课程、职业专业教学能力训练课程等。

(二) “一主线、三层次、六模块”的课程结构

鉴于职业学校专业教学的能力要求, 德国职教教师教育专业从一个合格职教教师的专业素质出发, 遵循职教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形成的内在逻辑, 设计课程结构, 设置各类课程, 形成了“一主线、三层次、六模块”的职教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体现了职教教师教育学术性、职业性、师范性并重的特征。

“一主线”, 即以职教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培养为主线, 并将它贯穿5年本硕培养的始终。突出职教教师职业“专业化”培养特征。

“三层次”, 即课程内容的垂直组织层次分明、内容不断递进, 自下而上形成由塔底、塔身和塔尖三个层级的金字塔式结构, 有效保障职教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的生成。其中, 塔底为职教教师基础知识能力层, 由下述六模块中的企业经济专业课程、通识类课程、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和企业实践课程等构成;塔身为职教教师专业教学知识层, 由 (专业) 教育教学类课程等构成;塔尖为专业教学能力层, 由教学实践实习、专业教学专题研究等课程构成。

“六模块”为企业经济专业课程、通识类课程、职业技术教育课程、 (专业) 教育教学类课程、专业教学专题研究课程和企业、教学实践实习课程。其中, 企业经济专业课程、通识类课程, 旨在提高师范生作为社会人和未来职业人的基本人文素质、专业学术素养, 体现了专业培养的“学术性”。职业技术教育、 (专业) 教育教学类课程、专业教学专题研究课程, 以及教学实践实习课程, 旨在让师范生系统了解职业教育理论、专业教学理论, 形成并发展师范生未来从事职业教育所必需的专业教学能力, 体现了专业培养的“师范性”。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和企业实习课程, 旨在让师范生学会职业分析, 了解工作过程, 提升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 体现了师范生培养的“职业性”。六模块的课程有效满足了专业培养的学术性、职业性、师范性的要求。同时, 课程的序列化结构, 也符合职教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的生成逻辑。

(三) 重视促成“专业教学能力”形成的教学实践类课程

职教教师是实践性的职业, 其最显著特征是要根据千变万化的课堂情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教学行为的情境性特征, 决定了教师专业教学能力是“情境性”的。而教学情境是复杂的, 没有哪种教学理论能涵盖所有复杂的教学情境。教师只有处于问题情境中, 对所遇到的困难和困惑亲身感受、体会, 并尝试解决问题, 才能形成教学的实践智慧。这种实践智慧是构成教师专业能力的核心。因此, 科隆大学十分重视师范生在职业学校真实教学情境中的实践, 按照观察—实践—反思的教学能力形成逻辑, 在本、硕培养的两个阶段, 分别开设了为期4周的定向实习、不低于10学分的“专业教学研究和实践”及“毕业专题研讨”两个课程模块, 保障了师范生有充足的时间观察教学情境、体验教学过程和反思教学行为, 进而提升自身的专业教学能力。

四、对我国职教教师教育的启示

我国职教教师教育历时较短, 无论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还是课程结构, 都存在众多问题。德国职教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模式的经验, 对我国的职教教师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启示。

(一) 转换培养模式, 在高等教育目录中增设宽口径职教教师教育专业

我国目前的职教教师教育采取4年的制度模式, 而要在4年的修业时限内, 形成职教教师职业所需的基本专业教学能力较为困难。而且, 我国大学教育采用规范性的专业设置模式, 政府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2012年) 》, 各高校据此进行专业设置和调整。问题是, 迄今为止, 大部分职教教师教育专业没有被正式列入本科专业目录, 致使高校培养主体某种程度上质疑专业的合法性, 造成专业不断被弱化和边缘化。而作为用人单位的中等职业学校, 无法通过官方文件查询到“职教教师培养专业及其培养目标、人才规格”等信息, 不敢贸然招聘职教师范毕业生入职, 导致职教教师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渠道不畅。我国不妨借鉴德国职教教师教育培养及专业设置模式, 采用5年制本硕一体化的职教教师教育培养模式, 并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2012年) 》和《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 (2011年) 》中, 按照一级学科设置宽口径的职教教师教育专业, 承认其合法地位, 授予高校培养单位专业设置一定的自主权。

(二) 建构合理的职教教师职业“专业化”培养的课程结构

我国目前的职教教师教育专业常见的课程结构是“通识课+专业课+职教教育类课程”, 存在以下问题。首先, 课程的横向结构维度, 各模块自成体系, 相互之间没有关联, 彼此割裂;专业课程权重大, 职业教育、教学类课程、职业技能性课程较少;融“专业性、职业性和师范性”于一身的“专业教学论”课程缺失等结构性问题, 造成职教教师教育专业培养特色不明显, 缺乏竞争力。其次, 课程的纵向结构维度, 存在底部基础层面“职业操作能力”相关课程、中间专业基础层面“教师基本技能、能力”相关课程薄弱, 顶部专业层面“专业教学能力形成”相关的“教学实践实习课程、专业教学专题研究课程”流于形式等问题, 无法形成专业教学能力培养的金字塔式课程结构。而职教教师教育专业旨在培养职业学校教学的专门人才, 它既不等同于纯粹的学术型人才, 也不能与高级技能型人才混为一谈, 而是融专业性、职业性和师范性为一体的、具有教学专长的专业课教师。职教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 要满足职教教师职业“专业化”要求。建议我国借鉴德国科隆大学经济职教教师教育专业“一主线、三层次、六模块的课程结构”, 基于我国国情, 围绕职教教师“专业化”能力标准, 通过构建基础坚实的“专业性、职业性”塔基, 有效衔接贯通的“师范性”的塔身, 特色明显的“专业性、职业性和师范性”三性融合的塔尖, 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职教教师教育课程结构。

(三) 加强教学实习课程模块建设, 促成专业教学能力的形成

我国目前职教教师培养中, 教育见习通常缺失, 教学实习又存在时间短、实习学校难落实、指导力量薄弱、实习过程疏于监控、缺乏针对实习的专题研讨课程等问题, 致使师范生在大学教育期间无法完成从“专业教学知识”向“专业教学能力”的转换, 影响了培养目标的实现。开发完善教学实习课程体系成为当务之急。我国可以学习德国的先进经验, 在培养方案层面, 制定系列的制度文件, 建构合理的实习课程体系, 为专业教学能力形成和发展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引入“定向实习+教学实习+教学实习专题研讨”模式的教育实习课程体系, 提供给职教师范生了解职教专业课教师的工作性质、培养职业认同感的机会。让学生在职业学校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中经历听课、备课、上课和班主任工作, 形成专业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等能力;针对教学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探索成因, 研究对策, 形成教学反思能力。

参考文献

[1]徐朔.德国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的历史和现状[J].外国教育研究, 2004, (5) :56~59.

[2]Gesichichte der K觟lner Wirtschaftsp覿dagogik[EB/OL].http://www.wipaed.uni-koeln.de/21397.html, 2013-12-15.

[3]Bachelor mit Studienprofil Lehramt[EB/OL].http://www.wiso.uni-koeln.de/15622.html, 2013-12-08.

[4]Bachelor Modulhandbuch.Bachelor-Modulhandbuch Wintersemester 2013/14 und Sommersemester 2014[EB/OL].http://www.wiso.uni-koeln.de/14833.html, 2013-12-15.

[5]Bachelor mit bildungsswissenschaftlichem Anteil[EB/OL].http://www.wipaed.uni-koeln.de/14986.html?&L=0, 2013-12-08.

[6]Wirtschaftspaedagogik[EB/OL].http://www.wiso.uni-koeln.de/master_wirtschaftspaedagogik.html, 2013-12-08.

[7]Masterstudiengaenge[EB/OL].http://www.wipaed.uni-koeln.de/14986.html?&L=0, 2013-12-08.

[8]高松.德国职教师资大学期间实习研究[J].职教论坛, 2011, (30) :72~75.本文责编:张瑞芳

衰退边缘的德国经济 篇2

自1993年以来,德国已经经历了4次衰退。有迹可循的是,每次衰退前的12个月间德国IFO商业预期指数都会下跌6个点以上,衰退的前导时间大概是6个月。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德国的衰退可能已经开始:今年(同期)与去年相比,工业产值已经出现负增长,而且目前的GDP增长率也在1%左右挣扎。更能说明问题的是,IFO商业预期指数依然在恶化,跌破了5。由此看来,今年第一季度德国经济的明显改观只是为紧接的半年经济下滑做铺垫,今年第四季度,德国GDP增速可能变成负值。如果上述一语成谶,那么德国将结结实实地摔在衰退的绊脚石上。

不光是IFO商业预期指数,其他两个衡量德国经济的重要指数:经合组织的德国领先指标和Gavekal 经济敏感性价格指标也在下滑。强烈的信号表明,德国经济确实大势不妙。但即将到来的这一场衰退对德国经济的不同层面影响并不一样:

资本商品 德国是全球最有实力的精密机械等资本设备的制造者。从IFO商业预期指数来看,这个行业受经济周期影响极大,因此资本形成总额会因衰退而开始萎缩,从而压缩德国经济的增长空间。今年7月的德国制造业PMI指数出现了过去三年以来最严重的下滑。

进出口贸易 德国像中国一样,是一个经济严重依赖出口的外向型国家。从历史数据来看,德国的出口和IFO商业预期指数有很强的正相关性,目前的数据表明德国的出口年增长正在趋负的过程中。德国出口的60%发生在欧盟内部,但是欧债危机的恶化将严重减少来自欧盟的需求。德国的GDP约一半来自出口,因此出口的萎缩会对德国经济带来沉重的打击。

国际贸易除了出口之外,还得考虑进口。德国拥有庞大的贸易顺差,与此同时2010年以来的数据表明德国的进口与出口几乎与同等幅度增长。可以想象的是,如果在衰退中,进口也与出口萎缩的幅度一样,那么净出口就不会有变化,因此对贸易顺差也不会有太大压力。但是德国进口的基数太小了,进口的萎缩不足以平衡出口的萎缩,因此贸易顺差可能要缩水,国际贸易对GDP增长的贡献可能要变成负值。

国内需求 由于德国政府谨守稳健的财政政策,全欧洲的政府也在紧缩财政的大棒之下如履薄冰地过日子,因此德国也像中国一样寄望于国内消费者来救市了。不幸的是,德国消费者并不是信用消费的拥泵,德国消费者的经济周期性很明显,在衰退期间尤其紧缩开支,只有在经济步入稳健复苏的轨道才积极消费。

总而言之,最有可能引发德国经济衰退的是资本商品和进出口领域,而政府支出和私人消费会比较稳定。因此德国的衰退会很轻微。

虽然衰退并不会给德国经济带来很大的伤害,但它对其他欧洲国家特别是欧猪五国的影响会非常大。德国的衰退会影响到其他欧洲国家的出口,而且德国是欧洲的增长引擎,缺少增长的欧洲将会更大步地滑向债务危机的深渊。1996年以来的历史数据表明,德国的进口和法国,意大利的出口有极强的正相关性。特别是在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往往是像法国、意大利这样生产效率不如德国的制造者率先丢失市场份额。

所以德国的衰退对整个欧元区的伤害远远大于对自身的伤害。这个时候只有寄望于奇迹出现:欧元区各成员国能够达成有效的妥协和向市场注入海量的低成本流动性,从而遏制债务危机恶化。如果奇迹没有出现,流动性开始枯竭,西班牙,意大利和法国会依次倒下,整个欧元区都将陷入大萧条,此时此刻,德国也难以独善其身。如果德国也开始萧条的话,那么欧元区几乎将毫无悬念地解体。

德国的大学经济学 篇3

我们去仔细探究德国中小企业的成功之路, 可以发现德国成为“隐形冠军”的几个核心因素分别是对优良的产品质量的追求、重视创新、坚持长期战略。

一、优良的产品质量

德国制造“made in Germany”的品牌现在已经成为产品质量优良的代名词, 而之所以能打造出具有全球领先地位的产品, 这要追溯到德国人的道德观与价值观的指导。

当今德国是一个森林国家, 森林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1/3。2000多年前, 德国的国土面积甚至大部分为原始森林所覆盖。德国人的祖先们生活在黑黝黝且野兽出没的森林中, 为了生存需要与凶猛野兽进行搏斗, 在这过程中日耳曼人逐渐培养了勇气、意志、毅力和智慧。特别是这种斗争需要的群体的统一性, 即严格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因此这种严酷的森林大自然的地理因素令德国人形成了坚强意志和拼搏精神以及强烈的集体主义意识和团体精神。这从民族性格上表现为德国人具有良好的纪律性、对法制和规则的严格遵守、办事认真严谨、一丝不苟。2

德国人正是凭借这些优良的民族性格, 充分发挥他们的遵纪守法、认真严谨德文工作态度以及一丝不苟的精神打造出作为最高质量代名词的“德国制造”品牌。例如德国黑森州一家名为GOEBEL的专业印刷公司, 它在全球印钞机市场上的产品拥有90%以上的份额。同样名不见经传的Konvekta却是公共汽车专业空调领域的领跑者。另外, 专门生产汽车座椅的Grammer公司, 取款机生产商Wincor Nixdorf在全球市场的表现也闪耀夺目。

二、创新精神

中小企业是创新的主要推动力, 有研究数据显示, 德国优秀中小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额的比例高达其它国家的两倍。例如德国的奥斯特公司, 位于柏林以西70公里, 是一家生产人工髋关节和人工膝关节的中型企业。该公司拥有自己的研发部门, 共有10多名工程师, 可提供从产品设计、生产加工直到申请医疗许可的全方位服务。该公司注重与高校进行合作, 一方面为公司输送思想活跃的优秀的创新人才, 另一方面获取最新技术和最新材料。因其积极致力创新活动, 奥斯特曾于2004年获得有德国中小企业“奥斯卡”之称的由奥斯卡·帕策尔特基金颁发的“中小企业大奖”。也正因为这种积极创新精神, 奥斯特公司即使在金融危机期间也有亮眼的表现, 保持着一如既往的订单数量。2010年, 公司共销售1.8万套人工髋关节和1.6万套人工膝关节。

如果要探究德国中小企业为何具有创新精神, 则要追溯到他们对完美不断追求的文化特质上。歌德在他的巨著《浮士德》中断言“有两个灵魂在我胸中, 它们总想分道扬镳;一个怀着一种强烈的情欲;另一个却拼命要脱离尘俗, 高飞到崇高的先辈居地”。作为恶的象征的魔鬼百般引诱, 浮士德虽表现出暂时的犹豫不决, 但绝不栖息止步。由于与魔鬼间的约定, 浮士德必须与魔鬼赛跑, 他不可以对事物有所满足, 一旦依恋, 他便会被邪恶战胜由此堕入地狱。正是不断地突破自我, 去追求完美的浮士德精神给了德国人不断创新的精神动力, 他们认为创造才是生命的源泉。3德国“隐形冠军”们具有的创新精神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政府政策措施的鼓励。例如在德国, 有一种叫做“限大促小”的措施, 它限制大企业的发展然后去扶持这些中小企业。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就曾经表示过, “创新往往始于中小企业, 这是因为企业做大以后, 经常会产生官僚主义, 而中小企业更注重经营的成功, 对市场的反应更直接和迅速。出于这个原因, 政府努力为中小企业提供便利, 让他们在科研方面居于领先。”

三、坚持长期战略

德国大多数企业为家族所拥有, 它们能制订长期战略, 不受短期形势的影响。另外70%的中小企业隐形冠军坐落在农村, 企业同员工、供应商和本地区建立了长期稳定关系, 也正因为家族企业的性质, 德国这些“隐形冠军”在企业内部将家族私有的优点与企业专业化管理结合起来, 一方面积极营造家庭般氛围, 另一方面聘请专业人士来经营公司日常业务, 从而让家族企业得到了蓬勃发展。

例如位于斯图加特的德国昆仑涂料公司主要经营木地板涂料, 除了拥有醒目的“KLUMPP (昆仑) ”标志外, 看上去与一般德国家庭住房没什么两样。在企业管理方面公司总经理沃尔夫冈·克隆普博士认为, 应向专业技术人员提出要求、提供支持, 给他们培训的机会和事业发展空间, 另外在员工间营造家庭般的氛围。他们公司很少有人辞职, 有些员工的父辈就是公司的老员工。

正是在制定长期战略以及在企业内部营造出良好气氛的条件下, 目前昆仑涂料公司在行业领域具有了相当的规模。它在7个国家共拥有13家子公司, 其中在上海也建立了工厂。它在世界各地拥有180名员工。在德国拥有90%市场份额, 在整个欧盟的市场份额是50%。

管理大师赫尔曼·西蒙有评论说“隐形冠军在全球化过程中势头不减。但是媒体、管理学专家和公众往往忽略了它们。其实正是这些企业体现了在21世纪取得成功所需要的战略和领导方法。在传统美德和合理的常识面前, 最新的管理潮流、成功秘诀以及管理大师的教导都黯然失色。”而德国之所以能涌现出一大批“隐形冠军”, 其原因也正是我们需要学习和思考的地方。

参考文献

看看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 篇4

英美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模式和政策主张为中国理论界和一些政策制定部门人员所推崇,轻易地就被当作中国经济改革的方向。与此相应的是,在当前种类繁多的经济读物中,多是翻译过来的英美经济学家的著作和以各种方式对之进行阐释的国内经济学者的作品,关于其他经济模式,尤其是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经济学译著和创作则少得可怜。对那些同样比较成功的市场经济模式,像德国模式和东亚模式,很多人知之甚少。

《社会市场经济辞典》由德国100多位顶尖经济学专家精心撰写而成,是一本系统介绍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辞典,是关于“德国模式”的百科全书,“旨在阐释社会市场经济的经济和社会政治纲领及其政治实施状况”。它并不深奥,也没有复杂的逻辑推理,文字简洁而有力,内容系统而全面,对于我们了解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历史演进和当代形态颇有帮助。

作为“德国模式”称谓的社会市场经济虽然成型于二战后,但这种经济社会体制的产生却可以追溯到19世纪,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社会市场经济不过是为德国历史上形成的独特的经济社会体制找到了一个更贴切的名称。“放宽历史的视界”,我们看到,19世纪的德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交织在一起,正如马克思所认为的,那时的德国既苦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又苦于资本主义的不发展。

那时,英国的廉价工业品像潮水一般涌进了德国的市场,李斯特从当时德国的历史课题出发,从当时德国与英国相比处于二流国家的地位出发,建立了国家主义经济学。随后的历史学派继承了李斯特的历史使命,并针对当时国内刚出现的“社会问题”、“劳资问题”主张采取“阶级调和”的社会改良主义政策。

19世纪70年代以后,新历史学派 (讲坛社会主义)形成,这时德国产业资本逐渐壮大,开始走向垄断资本主义,其内在矛盾也日益尖锐,劳资问题日益严重,讲坛社会主义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社会改良主义方案,他们持一种折中主义的立场,是“第三条道路”最早的思想渊源。当时的俾斯麦政府为了与社会民主党和工会争夺工人阶级,推行所谓的“君主社会主义”,开始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二战后,德国战败,德国理论界围绕未来的经济社会体制展开了一次大讨论,一派主张实行计划经济模式,另一派主张选择一种市场经济模式,最终,艾哈德选择经济自由主义者米勒,阿尔马克提出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并以货币改革为先导,开始推行社会市场经济体制。

作为有实用主义倾向的经济学家,米勒·阿尔马克在设计社会市场经济方案时,考虑到了德国的历史传统和“社会主义”思潮在公众中的影响,吸取了他们的一些主张,使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具有明显的中间道路特征,从而更具操作性和可行性。所以,德国很快就度过了改革的震荡期,步人了高速增长的阶段,创造了一个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

迥然不同于英美模式的德国模式的运作,让我们感受到德国模式在二战后的逐步成型,德意志这个崇尚理性和思辨的民族在经济领域的独特创造。

中国的体制改革日益进入“攻坚阶段”,各种深层次矛盾逐步暴露出来,社会公正问题成为当前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前一阵儿炒得沸沸扬扬的“郎咸平事件”就从一个侧面揭示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而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则较好地处理了自由与秩序、改革与稳定、发展和公正之间的关系,这对于现阶段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是有借鉴意义的。

德国经济率先走出危机的奥秘 篇5

自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 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等国经济一直增长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政府陷入债务危机。因此, 可以用焦头烂额这几个字来形容上述国家。而同属欧盟的联邦德国则有一番不同的景象:经济最早恢复并开始强劲增长, 失业率由7.8%下降至7.2%, 预计2011年的失业率将降到7%, 这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 德国失业人口首次回归到300万以内。可以说, 德国有惊无险地闯过了世界经济危机后的第一个难关。

抛开欧盟边缘性的小国不论, 即使与欧美主要国家相比, 德国经济的表现也算得上亮丽。2008年经济危机发生后, 德国经济增长1.7%, 而英国、法国和美国分别增长1.1%、0.9%和1.4%, 可以说, 当时上述几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差不多处于同一水平。而到了2010年就看出了差别:德国GDP增长3.6%, 而英国只有1.3%、法国为1.5%。即使情况较好的美国, 其经济增长率也仅为3.1%。

促进德国经济快速恢复的措施

德国经济得以快速恢复并稳定增长, 到底有哪些政策上的原因?换言之, 面对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德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来加以应对?

首先是采取适度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政策。在经济危机面前, 德国政府并不慌忙而乱开药方。这正如良医一样, 对病人不是用药越多越好, 而是非常精准地开方、限制药量。为克服经济衰退, 德国政府制订两套振兴经济方案, 计划投入财政资金1200亿欧元。但在2009年和2010年实际投入的资金仅为800亿欧元, 而同时期美国财政投入的资金为5770亿欧元 (7850亿美元) , 中国则为4300亿欧元 (40000亿元人民币) , 其他欧盟小国投入的财政资金与其国力相比更有过之而无不及。其结果是, 美元急剧贬值、中国物价快速上涨、欧盟小国政府陷入债务危机。因此, 从中可以看出, 德国政府走的是一条适中的路线, 把握好国家干预的分寸和尺度。也可以说, 政府的作用是必要的, 但不能过分迷信政府的作用。如果政府干预的幅度过大, 反过来会对经济造成伤害。

为了限制政府干预造成的负面影响, 德国政府在经济稍有好转就及时制定了退出策略。由于政府过高的债务会拉高利率, 造成私营企业融资成本提高, 不利于经济的恢复, 为此, 2009年6月德国政府颁布了《新债务限额》法案。该法案明确规定:联邦政府要将其预算赤字限制在国内生产总值的0.35%以内, 至迟必须于2016年达到这一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联邦政府必须从2010年起每年从联邦预算中砍掉100亿欧元。德国联邦议院对政府的决定表示了支持。2010年6月7日议会通过了政府的一揽子节约措施, 主要是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减少政府各部门的预算, 从而达到节约的目的。德国政府减少债务的决心给企业界发出了明确的信号:政府支持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唱主角。正因为如此, 德国企业界增强了投资的信心, 企业生产步伐从而进一步加快。

其次, 限制财政开支, 采取适度的金融政策防止通货膨胀的发生。众所周知, 通货膨胀的预期会导致企业生产积极性下降, 甚至出现囤积居奇的现象。因此, 德国政府严格执行低通胀政策, 通货膨胀率低于其他欧美主要发达国家, 据统计, 2009年德国物价上涨指数仅为0.3%, 2010年为1.1%。稳定的物价刺激企业生产的积极性, 也提高了居民的购买力, 形成了生产带动消费、消费促进生产的良性循环。

第三, 保证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德国经济发展的主力不是大企业, 而是千千万万的中小企业。在这些中小企业中, 很多是我们常说的“隐形冠军”, 它们的产品要么富有特色、质量过硬, 要么拥有独一无二的先进技术。这些中小企业生产的很多产品在全世界具有说一不二的定价权。但是, 中小企业最害怕市场的垄断和无序的竞争。为此, 德国严格执行《反对限制竞争法》 (也被称为卡特尔法) 和《反不正当竞争法》, 对限制竞争和不正当竞争的行为严格处罚, 毫不留情。此外, 德国政府为减轻企业负担, 对企业雇佣短工给予补贴。据对外经贸大学史世伟教授介绍, 当雇主选择短时工作而非解雇人员时, 雇员工资的60% (没有孩子) 或67% (有一个孩子) 由政府来支付。企业为雇员缴纳的社会保障费在前6个月的50%, 以后的100%由国家来支付。雇佣关系从2009年开始的, 上述补贴适用24个月, 从2010年开始的, 则适用18个月。2009年, 德国劳动服务局共为短工补贴支付了50亿欧元, 挽救30万个工作岗位, 共有22%的企业使用了这项补贴。2010年为此的计划支出为47亿欧元, 预计保住的工作岗位为53万。实际上会更多, 2010年第一季度就有60000家企业的85万雇员使用了这项补贴。可以说这项政策用较小的成本, 获取了很大的收益。

德国政府打出的上述“组合拳”, 一方面减少了政府的财政赤字, 保持了政府债务的可控性;另一方面增强了企业生产和居民消费的信心, 有效地挽回了经济的颓势, 使经济得到较快恢复和增长。

德国政府从容施政的奥秘

德国经济快速恢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其中有德国良好的经济基础、高素质的人员、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和技术等, 但不可否认的是德国政府施政措施的从容与恰到好处。那么, 这种从容与恰到好处的做法来源于什么地方呢?这得从德国的《稳定与增长法》之中寻求答案。

首先, 刺激经济增长的法理依据来自于《稳定与增长法》。该法规定了反周期的经济政策, 即在需求减弱的情况下, 国家应该通过总体调控的工具来平衡需求, 采取直接的景气刺激和促进就业的措施;第二, 国家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增加公共投入, 即通过增加额外信贷的方式来支付刺激经济的支出;第三, 在经济衰退期间, 通过降低收入税来增强消费者的购买力, 在经济景气时期则要抑制需求, 比如采取提高收入税的措施, 这样的好处是可以防止经济过热, 同时能够积攒更多的收入来应对下次可能的经济危机。

其次, 该法在第1条明确提出了宏观经济的四大目标,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魔力四角”:价格稳定、充分就业、外贸平衡和适度经济增长。“魔力四角”的核心思想是适度和均衡, 兼顾各方的需要, 而非顾头不顾尾的发展。

最后, 《稳定与增长法》在强调经济增长的同时, 也考虑到了对经济过热的预防措施, 该法第六条第一款规定:“为确保本法第1条的目标, 当需求的扩大超过国民经济的承受能力时, 联邦政府可以授权财政部长在实施联邦财政计划的过程中要求某些财政支出的使用、 (公共) 建设项目的动工、设定后续财政年度负担等必须获得其批准。财政部长和经济部长提出采取有关的必要措施的建议。财政部长将该会计年度节余的资金用于向德国联邦银行额外偿还 (政府) 债务或者提取经济增长平衡储备金”。

可见, 德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具有《稳定与增长法》明显的烙印和痕迹。也可以说, 严格执行与遵守《稳定与增长法》是德国经济得以平稳增长的关键因素。

启示

虽然《稳定与增长法》的精神早已融入到欧洲的《稳定与增长公约》之中, 但是欧盟其他国家政府并未认真对待, 而是根据政治形势的需要采取了诸多背离《稳定与增长公约》精神实质的做法, 其结果造成了目前弥漫欧盟的债务危机。

德国的大学经济学 篇6

(一) 金融危机对德国经济的影响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 德国的地产融资抵押银行是受到影响最早也是最大、最直接的行业, 在金融危机中, 金融市场信贷紧缩, 各个金融机构陷入危机并濒临破产, 在此过程中德国政府为了避免危机蔓延而对其中的雷曼兄弟公司进行了全面接管。同时许多金融巨头在金融危机中也未能幸免, 德意志银行在2008年税后亏损达到了39亿欧元。在此基础上, 金融危机向德国实体经济蔓延, 由于信贷危机的存在和消费者以及投资者对市场信心的丧失导致了企业信贷困难并且出现了市场需求不足的情况。在2008年德国制造业销售指数开始下滑并且不断恶化, 一直到2009年2月, 制造业销售指数下降了26.5%, 更严重的是依赖于出口贸易的德国制造加工业订单在2009年也出现恶化, 2009年2月的国外订单同比下降41.9%, 从而使德国的出口不得不面临严峻的形式。

(二) 金融危机对德国社会的影响

从就业方面看, 2009年4月的失业率是8.6%, 并没有出现很大的波动, 但是这并不代表金融危机对就业市场没有产生影响, 因为在2009年的3月份数据显示, 此时的就业人数下降了一个百分点, 而通常3月份本应是就业人数持续增长的时间, 这一数据的下降属于2006年的2月以来首次出现;从物价方面看, 金融危机带来了全球性的经济衰退, 大部分国家的GDP出现负增长, 而德国并没有明显波动, 但是从GDP增长速度也可以看出金融危机对德国物价产生了不明显的影响;从消费方面看, 总体而言金融危机对德国的私人消费影响较小, 虽然2008年4季度私人消费同比下降0.6%, 但是消费者信心并没有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出现大幅波动, 这与德国国内在当时的零售商促销、通胀率较低以及政府的经济振兴计划有着紧密的关系。

二、德国面对金融危机的对策

德国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这个阶段性是德国政府对金融危机的认知逐渐深化而产生的:

在金融危机初始阶段, 由于金融危机对德国实体经济产生的影响有一定的时间滞后性, 所以在此背景下德国政府对金融危机产生误判, 认为德国的经济不会受到金融危机过大的影响, 同时认为金融危机的产生是因为华尔街所表现出的贪婪行以及美国政府对国内体制监管不力所造成的, 所以在此阶段德国只是对金融危机的“肇事者”美国进行督促要求其加大对国内金融体制的监管力度。

2008年9月, 金融危机对德国金融机构的影响开始显现, 德国国内的地产融资抵押银行等许多金融机构都陷入了经营困境并且走入了濒临破产的境地, 在此背景下, 金融机构纷纷要求德国政府能够伸出援手。而德国政府也是在此时认识到了金融危机发展的严重性, 并紧急的宣布私人存款将获得德国政府的担保, 同时为一些金融机构提供了数额较大的资金担保以避免金融危机出现更大的蔓延。而随着金融危机对德国国内金融机构造成越来越明显的影响, 德国政府为了维持金融市场秩序并确保公众对国内经济发展的信心, 做出紧急应对。颁布于2008年10月的《金融市场稳定法》提出了对金融市场稳定局的设立, 而其职责是对高达5000亿欧元的稳定基金进行管理。稳定基金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国内资本的充足率并剞劂国内金融机构资金流动性不足问题, 从而确保维持金融市场的稳定。稳定基金的实际金额是4700亿欧元左右, 其中担保资金就达到了4000亿欧元, 其余的700亿欧元主要用来进行注资和参股。

为了更有效的避免金融危机影响实体经济, 德国在2008年11月和2009年1月分别出台了经济振兴计划, 其内容都主要指向了四个方面:一是投资方面。政府拨款200亿欧元用于投资建设, 其中的40亿欧元主要用来建设水路交通、道路交通以及轨道交通并进行建筑改造工程, 35亿欧元主要用来建设城镇的基本设施, 65亿欧元主要用来进行教育领域的建设, 如幼儿园、中小学教育设施建设等、15亿欧元主要用在“环保奖金”的支付以促进国人对汽车的需求。9亿欧元主要用来支持企业所进行的研发活动以提高中小企业所具有的创新能力, 而余下的33亿欧元主要用来进行各州投资项目的建设;二是降低国人负担。其目的在于提高国人的可支配收入。其策略主要体现在逐渐对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进行上调并对其起征税率进行降低、减少法定医疗的保险费率、提升子女津贴支付额度、促进和保障就业。在促进和保障就业中, 德国政府用于保障就业的资金达到了28亿欧元, 其中的10亿欧元主要用在针对失业青年和短时工人进行职业培训来推动国人就业能力, 剩余18亿欧元主要用于对短时工人的补贴;四是信贷和担保制度。德国政府在为企业的信贷和担保方面提供1150亿欧元, 并成立专门的“德国经济基金”, 其目的在于帮助企业顺利度过金融危机的影响, 其中出口导向性企业是德国政府最为重要的担保对象, 而这一举措也有效的确保了德国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 为德国经济的复苏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从德国政府的救市政策中可以看出, 其主基调是遵循市场经济原则, 所以并没有对使用政府行为对国内的经济做出过度的干预, 而这种做法也使德国经济在金融危机阴霾逐渐散去的情况下顺利的恢复到了原本的市场经济轨道。

摘要:面对金融危机给国内经济以及社会带来的影响, 德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并为德国经济的逐渐复苏奠定了基础。本文在对金融危机对德国经济与社会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对金融危机背景下德国政府的应对策略做出了研究与阐述。

关键词:金融危机,德国,经济振兴计划

参考文献

[1]丁纯, 瞿黔超.金融危机对德国经济与社会的影响以及德国的对策[J].德国研究, 2009年02期

[2]赖讷·克伦普, 拉尔斯·欧·皮尔茨, 王程乐.德国应对世界经济危机的措施[J].德国研究, 2009年02期

德国的大学经济学 篇7

一、德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特征

历经近40年的发展, 德国循环经济逐渐形成了一些鲜明特征, 主要表现在不断完善法规政策, 由政府自上而下地推动;实行生产者责任扩大制度, 推动企业技术改造;运用市场机制, 采取DSD运作模式;动员公众参与, 以消费促生产等。

1. 不断完善法规政策, 由政府自上而下地推动。

德国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先驱国家, 也是世界上最早实施循环经济立法的国家。德国循环经济发展采取的是一种由政府自上而下地依法推进模式。经过长期以来不断探索, 德国的循环经济法律日趋完善, 现在已经形成了包括基本法、综合法和专项法等三个层面在内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德国的依法推进循环经济模式之所以卓有成效, 不仅是因为不断“立新法”, 而且还因为不断“改旧法”。1998年8月28日修订了1991年出台的《包装废弃物处理法》。此后, 于2000年8月28日和2001年12月20日又对修正法律文本修订两次。1998年10月1日通过《废电池处理条例》, 接下来又于2001年9月修订一次。除了依法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之外, 德国政府制定了许多经济政策来鼓励企业及公众更积极地参与循环经济建设。⑴垃圾收费政策。根据德国环保总局统计, 垃圾收费政策实施后, 家庭垃圾减少65%;而企业每年仅包装废物回收所交的费用已高达2.5亿~3亿美元。⑵生态税政策。生态税是对那些使用了对环境有害的材料和消耗了不可再生资源的而增加的一个税种。例如, 2002年起德国开始对燃油和电力消费征收生态税。⑶废物处理产业化政策。德国政府较早认识到垃圾处理是全民的事业, 由于其投资巨大, 不能完全依靠政府来解决垃圾问题, 必须广泛吸引私人经济参与, 以推动垃圾处理的市场化和产业化, 其中负责包装废弃物处置的双向回收系统DSD就是典型的例子。

2. 实行生产者责任扩大制度, 推动企业技术改造。

生产者责任扩大是指生产者对于产品的责任扩展到产品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 即产品的使用结束之后。生产者不仅对产品的性能负责, 而且承担产品从生产到废弃对环境影响的全部责任。因此, 生产者必须考虑包括原材料的选择、生产过程的确定、产品使用过程及废弃等各个环节对环境的影响。最初形成于德国的这种企业—环境管理制度, 后来传播至整个欧洲。生产者责任环节的延长, 使企业不断实施技术改造, 设计对环境负荷压力比较小的产品, 增大了资源配置效率。这突出表现在对废旧汽车、废旧电池、废纸的处理等方面。 (1) 废旧汽车。1996年2月, 汽车生产厂家、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家、分销商和汽车修理厂等汽车相关产业联合向联邦政府承诺, 到2002年将汽车中不可再循环的零部件比重由当时的25%降低到15%, 而到2015年将达到不超过5%。汽车厂商和进口商还作出承诺, 免费向自己的用户回收使用期在12年以内的旧汽车。 (2) 废旧电池。早在1988年德国电池生产厂家和分销商便向联邦环境部做出承诺, 自愿地促进废旧电池的回收和再循环。电池厂家一致行动, 已将电池中有害物质镉和汞的含量降低到了很微量的水平。此外, 凡是含有有害物质的电池都作了明显的标记。 (3) 废纸。1994年10月, 对造纸业、纸张进口业、纸品分销商、印刷业和出版业有着广泛代表性的若干企业协会和有关组织联合向联邦环境部提出了一项倡议和承诺, 表示到2000年要使印刷品、办公用纸和绘图专用纸的再循环比例达到60%。在工商界的一致努力下, 这一目标业已实现, 而且远远超出了原定目标。

3. 运用市场机制调节, 采取DSD运作模式。

双重回收系统 (Duales System Deutschland, 简称DSD或绿点公司) , 是德国循环经济的运行特色和组织创新。1990年9月28日, 在德国工业联盟和工商企业协会支持下, 由95家涉及零售、日用品生产和标志生产的公司, 发起成立了德国双重回收系统股份公司DSD。目前, 有1.6万家企业加入DSD系统, 己经成为全国范围内的包装回收、分类和再循环的体系。据DSD公司统计, 德国年产生固体废弃物总量约4亿吨, 其中在居民区产生的生活垃圾4000万吨, 可回收再利用的约为1160万吨。德国法规对各类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率指标从60%升至75%, 由于DSD的良好运作, 2001年各类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指标均超过法律规定的标准。

4. 动员公众参与, 以消费促生产。

德国是通过注重废弃物的处置, 约束消费市场和消费行为, 来引导和要求工商业开展废弃物循环利用和处置, 走了一条由消费促生产、由社会到企业的循环经济道路。市场经济下, 通过生产—消费的物质能量循环, 对产品消费的监管, 转化为企业的责任, 转化为企业改善市场竞争力的自觉行为, 这无疑是一条更为有效的发展路径。在发展循环经济中, 非盈利性的社会中介组织可以起到政府公共组织和企业盈利性组织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德国的包装物双重回收系统DSD就是一个发挥了巨大作用的非盈利性的中介组织。DSD企业成员的物品包装上使用绿点标记, 家庭和单位用户均不需要对此类包装废弃物交纳垃圾费。“绿点”标志为一个首尾相连的绿色箭头构成的圆圈, 远看形似一个绿点, 意为循环利用。任何商品的包装, 只要印有它, 就表明该生产企业参与了“商品再循环计划”, 并为处理自己产品的废弃包装交了费。现在, 欧盟有10个国家都在使用这一标志。“绿点”计划的基本原则是:谁生产垃圾谁就要为此付出代价。企业交纳的“绿点”费, 由DSD用来收集包装垃圾, 然后进行清理、分拣和循环再利用。

二、德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经验借鉴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 快速经济增长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这样的历史背景唤醒了我国政府、企业和居民的资源环境保护意识, 对循环经济的认识逐步深化。2003年国家环保总局批准建设了12家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自此,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已由企业内部的清洁生产向着工业园区的生态链以及生态园区建设转变。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正在起步, 与德国循环经济相比差距还很大。我国需要借鉴德国的成功经验, 但又不能简单照搬。因为, 我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与德国存在诸多差异。我们要从国情出发, 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道路。

1. 不断完善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法规和政策。

依法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是德国的成功经验之一。这给我国带来了极为深刻的启示。目前我国循环经济立法十分不足, 还没有形成促进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 但已经有了一些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清洁生产促进法》、《防沙治沙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等。为了加强依法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我国不仅要为各行各业制定和实施专项法规, 而且要尽快出台一部循环经济基本法, 需要尽快制定一部像德国1996年《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那样的一部基础性的核心法律。借鉴德国依法推进循环经济的经验, 我国要注重建立健全循环经济的执法监督机制。否则, 就会影响我国循环经济立法执法的有效性。

2.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中介组织的作用。

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需要建立废弃物回收利用的社会中介组织。在这方面我国应当借鉴德国的“绿点标志”系统和DSD的运作模式, 引导工商企业集团、行业协会联合起来, 成立专业化的第三方资源再利用公司和技术服务公司, 通过市场机制调节废弃物的回收利用。资源回收领域涉及到的行业众多、地区广泛、情况复杂。因此, 要在一些主要领域分别组建由生产厂家、商业企业、运输企业以及行业协会等单位组成的、全国性或区域性范围的中介组织, 建立起类似德国“绿点”标识的行动计划。德国的经验表明,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发展循环经济, 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利用“污染者付费”原则, 可促进废弃物的源头消减, 激发企业的创造力, 创造商业机会并提升产品竞争力。

3. 鼓励和扶持循环经济技术的开发和引进。

政府可以在循环技术方面进行前期投入, 通过技术创新基金、循环专利技术购买补贴等手段, 鼓励企业通过自我革新和引进购买技术, 进行产品设计、工艺流程改进以及废弃物循环利用。国家要集中力量组织关键技术和装备攻关, 建设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循环经济试点工作, 应把技术攻关列为重点, 选择具有广泛推广前景的先进适用技术, 在重点行业和领域选择重点企业组织技术攻关, 避免把资金用在一般的工程建设中。鼓励各种民间组织参与循环经济的发展, 鼓励通过现有行业协会或建立新的循环经济专业协会, 建立循环技术服务中心、清洁生产中心等专业组织, 开展循环经济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 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信息支撑体系。

4. 以绿色消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德国的经验告诉我们, “以消费促生产”是一种有效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绿色消费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我国目前正处于由总体小康走向全面小康的发展阶段, 而在这一阶段必然会发生消费规模的急剧扩张和消费结构的升级转型。如何将我国的消费变动趋势引导到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轨道上来, 无疑是一项重大历史课题。为此, 需要积极促进绿色消费, 使之蔚然成风。我国不仅要推进企业清洁生产, 而且要以垃圾分类处理和包装减少为突破口, 展开全社会的循环经济活动。可以在若干小区进行垃圾分类试点, 而后全面推广。采取行政措施严厉遏制企业产品包装越来越豪华的趋势。建立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可以引领绿色消费发展。由于消费规模大和市场带动作用明显等特点, 政府绿色采购可以成为我国建立绿色消费模式的“火车头”。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 供应商为了赢得政府这个市场上的大客户, 会想尽办法增强其产品的绿色度,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技术创新, 减少污染物排放, 降低对环境和人体的负面影响程度。

5. 鼓励公众参与发展循环经济。

在德国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 大多数德国人都积极响应减少或回收废弃物的号召, 并付诸实施, 公民个人和非政府组织成为推动循环经济顺利发展并取得良好功效的中坚力量。这是非常宝贵的一条成功经验。

当前, 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公众文明意识的制约, 我国公众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较差, 奢侈铺张的消费行为仍有发生。为了使公众转变生活观念和培养新的生活方式, 从而积极自觉地参与循环经济发展, 我国需要做到:一要通过教育、培训、宣传、推行环境友好产品标志和循环利用产品标志等方式, 大张旗鼓地普及循环经济知识;二要鼓励居民实行生活垃圾的分类分拣, 对那些没有利用价值而且危害性强的废弃物, 国家可以考虑进行有偿回收或对回收行为进行奖励;三要提倡绿色生产生活和文明消费方式, 鼓励公众购买循环经济产品;四要建立和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鼓励公众对企业和政府的环境行为进行监督。

参考文献

[1].崔旭.德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可借鉴性分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6 (3)

[2].戴宏民.德国DSD系统和循环经济[J].中国包装, 2002 (6)

[3].马荣.德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概况[J].中国环保产业, 2005 (5)

[4].王均奇.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完善投资体制[J].经济师, 2006 (4)

[5].Azbar Nuri.Upgrading an existing treatment system to adopt cleaner production principals[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4 (12)

德国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的启示 篇8

(一) 制定中长期规划

德国政府为了实现德国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 制定了三个主要的政府中长期规划, 分别是欧盟气候变化行动计划 (ECCP) 、国家能源效率行动计划 (EEAP) 以及能源与气候一揽子计划 (IECP) 。其中, ECCP计划可分归到交叉减排、能源供应、能源需求、运输、包括废弃物管理在内的工业、农业林业、研究和开发 (R&D) 、结构和团结基金等8个类别;EEAP计划则被分归到私人房屋、商业、 (部分) 工业和 (包括公共部门在内的) 服务业、工业、交通运输、交叉等6类不同能源消耗部门。而这些计划中的部分措施在促进节能减排上表现出较好效果 (见表1) 。

数据来源:根据欧盟相关新闻公告整理

(二) 开发利用低碳技术

于2006年8月启动的德国高科技战略, 特别注重气候和能源、交通、安全及通讯领域的技术和活动, 能源和环境技术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德国将在未来10年额外投入10亿欧元用于研发气候保护技术, 工业界也将在该领域相应投入一倍的资金。为了发展清洁能源, 德国计划投资4000亿欧元, 在撒哈拉沙漠建设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太阳能电厂, 预计到2050年可满足欧洲15%的电力需求;同时建造海上风力发电厂, 建成后每年发电量可以满足5万家住户的电力需求。

(三) 提供完善的信息服务

为了对德国低碳产品的海外扩张提供良好的建议和支持, 德国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搜集全球各国市场状况的相关信息 (见表2) 。

数据来源:根据欧盟相关新闻公告整理

(四) 利用经济手段刺激低碳经济发展

1. 征收生态税

德国国内能源匮乏, 降低能源消耗和优化能源结构是德国历届政府能源政策的核心, 所以德国政府根据国内实际情况对矿物能源、天然气、电力等项目征收生态税, 但鼓励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 (如太阳能、水力、生物能源、风能等) 。德国政府将征收到的生态税中多征收的部分通过降低工资附加收费的方式让利于民, 从而一方面可以促进国内就业, 提升居民的购买力和福利水平;另一方面, 由于工资的附加费用减少, 劳动力雇佣方所支付的工资也得以降低。据统计, 德国政府仅通过这一项税收措施就减少了近75亿欧元的支出, 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2. 政府实行财政补贴

德国政府对于低碳经济的财政支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提供资金支持, 如对生产者资助、对消费者资助和对生产者的低息或优惠贷款;2.德国政府将对出口低碳产品的企业实行投资税收减免, 以节约企业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成本, 从而降低低碳产品的出口成本 (详见表3) 。

数据来源:根据德国2009年相关公告整理

二、德国发展低碳经济对中国的启示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 加上长期以来经济粗放式发展的惯性, 对能源的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将持续增加。目前, 我国整体科技水平还比较落后, 技术研发能力仍较低, 中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的转变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通过分析德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策略, 对我国有如下启示:

(一) 实施优惠政策促进整个社会向低碳转型

低碳经济是发展低碳贸易的基础。在当前国际能源危机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应对危机的有效措施, 更成为了各国寻找新经济增长点的方向。国家经济政策对发展低碳经济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信贷倾斜等优惠政策, 鼓励企业进行低碳产品的开发和生产, 引导消费者购买低碳产品, 促进整个社会向低碳转型。

(二) 制定政策鼓励创新研发低碳技术

政府应制定低碳贸易发展规划和出台相关限制政策, 在给予低碳技术研发更多的支持同时, 对此进行一定的经济鼓励。以德国为例, 德国政府鼓励企业进行低碳技术的研发同时, 对此提供长期充足的资金支持以希望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三) 适当征收碳关税或生态税

我国开征生态税, 在节约公共资源的基础上将有利于企业的公平竞争。政府通过征收碳关税可控制碳排放以降低社会总成本, 同时能使企业在决定如何满足排放目标上拥有较大自主权, 从而不断激励企业采用新的减排技术控制污染。

(四) 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和相关培训

政府相关部门或者商会应该积极搜集各种与低碳经济有关的资料, 适时通过举办研讨会、学习班等方式来引导企业学习、了解低碳经济, 让企业更好掌握低碳经济的发展动态、进行低碳贸易的好处, 从而积极主动学习低碳技术, 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低碳产品, 开拓市场。另外, 在发达国家对我国相关出口企业设置贸易壁垒时, 国家相关部门或者商会应积极为出口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和法律服务, 以协助出口企业采取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王艳, 韩晓艳.欧盟低碳经济策略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 2012 (5) :114-115.

[2]张海玲.日本发展低碳产品出口贸易的经验及启示[J].现代日本经济, 2011 (5) :56-57.

[3]张辉新.形势下我国低碳贸易发展的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 2011 (3) :88-89.

[4]刘赟, 岳沼洋.中国发展低碳贸易面临的阻碍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3 (4) :124-125.

职业教育:德国经济的秘密武器 篇9

德国职业教育涵盖300多个职业岗位,本着在社会中磨炼、实践中成长的原则,和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目的,为德国各行各业输送了大量专业人士。他们如同分散在德国社会各处的“零件”,组合成德国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打造出一个又一个“世界一流”。

德国的高质量技工来自双元制职业教育培养的学徒。而德国的职业教育还有高级继续教育阶段,即德国技师的培养,正是这两个教育形式的组合为德国培养了大量优质技术人员。

与国内“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不同,德国只有近一半的中学生选择上大学之路,而一半多的中学生会选择接受职业教育,其中包含不少有成绩优异的中学生。

接受双元制教育毕业的技工,如有志继续深造,可申请参加工业技师培训,并参加全国统一标准的工业技师资格考试。获得工商会颁发的工业技师证意味着可在企业生产一线从事生产管理工作,薪酬也会更高。

德国社会中不乏出身学徒但大有作为的实例:德国前总理施罗德14岁时做过售货员学徒;“汽车之父”戈特利布·戴姆勒出身于一个面包师家庭,中学毕业后曾在军械领域做学徒;罗伯特·博世公司的创始人罗伯特·博世创业时只有20出头,做过几年学徒,没有大学学历,而博世本人因深知培养学徒的重要性,于1913年创建了学徒班。

德国职业教育专家克劳斯·比尔申克说,德国职业教育之所以吸引人,在于德国各行各业的技师收入可观,社会地位与学士相同,同样受人尊重,“有些技师的收入甚至超过老师或医生”。在他任教的职业学校里,有一半学生曾向他表示,愿意继续进修成为技师。

曾在中国参与职教合作达9年之久的比尔申克说,德国职业教育的最大优势在于,学生从一开始就和企业建立关系、在学习技术的同时,也学习如何与顾客打交道、与同事打交道及如何融入团队。

他介绍说,德国的职业教育是企业和学校同时进行的双元制教育模式,但主要内容在企业进行,学校只起到辅助作用。学生需先与企业签订合同成为“学徒”,之后凭借与企业签订的合同申请职业学校,入学学习。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也以实践为导向,学生一周的课程往往由4天企业实习和一天在校理论学习构成。即便在学校学习理论,职业学校也为学生配备了各种实验室,供学生随时动手实践。

“一切都从工厂开始,工厂是学习的起点,然后才是学校学习。学校里学到的任何知识都基于实际操作,学校的教学任务也都针对工厂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样所有的学生都能再次在实践中找到解决方案。”

德国职业教育的一个基本职业精神就是,一丝不苟照操作规程办事,容不得一点“灵活性”。而正是早早接触企业和客户的经历让学生们从一开始就养成了严谨、负责的态度,为“德国制造”的高质量打下基础。

德国的大学经济学 篇10

首先, 在世界发达国家一片衰退、经济低迷的大背景下, 德国模式仍然表现出了稳健成长的经济态势, 值得学习。

第二, 德国一些基本的基础体制跟中国有相近之处, 比如相对而言, 德国人跟中国人都比较注重社会秩序, 在社会秩序跟个人自由之间似乎更加偏重社会秩序;都是欧洲大陆法系, 由国家立法。而不像美国、英国是普通法;同时我们都有强烈的改革意识, 改革社会基础仍然存在。

但是我要特别提醒的是, 并不是德国成功的经验都可以照搬过来。那么德国模式究竟在哪些方面特别值得我们关注呢?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稳定的公共财政

德国的公共财政非常有特点, 第一是在税收来源方面相对比较均衡, 直接税跟间接税比重相对比较均匀。德国个人所得税在整个税收体制中占的比重为27%, 比美国低很多, 同时它从流转过程中征收的税收比较多, 比如增值税占到整个税收体制的36%。这是因为, 流转税和经济周期的相关度相对比较低, 相对容易征收, 而个人所得税的税基是个人收入, 跟就业相关, 波动性更大。因此一个相对均衡的税收体制能够帮助公共财政提供稳定的税收收入, 这是德国应对本轮经济衰退一个潜在的法宝。

第二点是提升能源税、资源税。这不仅能够提供稳定的政府税收, 更主要的是促进节能环保, 推动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

第三是以人为本的转移支付, 即根据各个地方的实际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转移支付, 尤其是在所谓的穷州和富州之间能够直接进行转移支付, 不经过中央政府。

所以公共财政方面三点可以值得我们借鉴。第一直接税、间接税并重, 目前中国必须改革对土地出让税过多的依赖, 因为这个税种对经济周期的依赖度非常强;第二是应该想办法出台政策适当地逐步增加能源税、资源税;第三, 财政转移的方式要按需分配, 以人为本, 而不要从上至下按项目分配。

政府大力扶持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稳健发展是德国成功的一个重要支柱, 究其原因, 第一是稳定有序的劳动力市场, 在德国, 工会的主要作用是跟各个企业进行集体谈判, 而不是单纯追求工会自身的利益, 很多场合中工会参与企业的管理。同时在教育方面, 双轨制的教育体制使学生从小学毕业后开始分流, 相当一部分学生进入职业教育的轨道。

第二个特点就是在实体经济发展方面, 职工有序参与企业决策, 比如说2万名员工以上的企业必须要有20人的监事会, 其中必须有10个职工的席位, 而这10个人中的3个必须是工会的会员。通过这种监事会机制把职工和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决策有机结合在一起, 让职工也以企业为家, 参与企业的管理, 同时德国有不许随便罢工的严格规定。

这方面对中国的启示是三条。第一是合理协调劳资关系, 让职工有序参与公司治理, 尤其要避免恶性劳资冲突事件, 产生一个有机的机制, 让职工能够跟企业的老板和高层管理人员平等合作、合理协商。

第二是政府应该对企业用工提供保险。一般的政府做法是提供失业保险, 但德国还对用工提供保险。比如说2009年以来德国的很多企业经营短期出现下滑。这时企业将工人工作日从一星期5天减到3天, 工资只付3天, 失去两天工资的60%由政府提供。一旦经济转好, 企业再恢复工作时间和工资, 这样就减少劳动力市场上过多的摩擦。

第三条是注重职业教育,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前景是很广阔的, 目前并没有完全展开。

稳健的房地产市场

德国的房地产市场以稳健著称。从1975年开始到2011年, 如果去除通货膨胀, 德国的房价下降了22%, 德国房租也是下降的, 同时房价的波动性也是最低的。

仔细分析总结后可以概括为四句话。第一句是供给补砖头。就是政府直接给开发商提供补贴, 鼓励开发商开发房子, 但是开发出来的房子不许卖, 用于长期出租, 而政府对租金有一定的管控, 不能随便涨价。

第二句话是需求补人头。就是对于租房子而不是买房子的民众, 政府通过各种方式提供补贴。

第三句话是鼓励租房。如果租房子政府提供补贴, 房租不能随便涨, 每个地区每个房子的记录都是有的, 只要房价涨一点, 马上政府可以进行管理、控制。

第四句话是抑制投机。就是对于借钱买房子的这部分家庭, 政府有相当的控制。比如说收入低的家庭如果要买房, 政府反而要提高你的首付比例。原因是担心收入低的家庭买了房子又还不起贷款, 变成金融体系房地产市场的包袱。这种做法跟美国次贷危机前的做法完全相反。总的来说德国的办法是鼓励租房, 抑制买房, 打击投机, 非常有特色。

这对中国有什么启示呢?首先要鼓励租房, 我们的政策在租房这一侧缺位, 一定要增加新建住房供给, 尤其是租赁房的供给, 同时提供一定的补贴。第二要严格抑制投机性的购房, 适当提高购房的门槛, 建立稳定的购房融资体系。

审慎的金融体系

何为审慎?首先, 德国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的监管非常严格, 以至于德国金融机构的投资回报率在欧洲是比较低的。整个欧洲一百家最大的银行平均回报率是9.9%, 而德国平均的回报率是4%左右。为什么这么低?这是因为有非常严格的监管措施, 比如说2001年德国政府取消了对储蓄银行的政府担保, 要求它们自己担保自己, 这样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银行的高风险行为。同时政府对商业银行的拨备要求非常高, 所以整个德国商业银行体系不良资产率逐年下降, 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也是如此, 这是一个监管带来的奇迹。

还有一条非常值得我们关注, 是消极的马克国际化。德国政府在这个问题上极其冷静, 他们仔细研究了自己的情况, 发现自己的金融体系远远比不上美国、英国那么发达。同时也发现自己的经济总体规模与美国差很远, 如果完全放开管制, 资金会流入德国的商业银行, 抬高马克的汇率, 那么对德国的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是十分不利的。分析利弊之后, 政府采取的措施是消极应对国际上的马克国际化的呼声。

在金融方面德国对中国的启示是两条。第一条是审慎的金融监管具有全局意义, 不仅能够避免金融业回报率过高的情形, 保持金融业的稳定, 同时也能使资金和人才逐步流入到企业、实体经济, 促进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第二条是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 我们一定要保持冷静的头脑, 不能被国际舆论以及华尔街的很多精英人士捧杀, 我们一定要考虑中国的实体经济和企业的承受能力。

基业常青的家族企业

德国的经济实力还源于拥有一大批基业常青的家族企业。这些家族企业跟我们想象的不一样, 它们往往是家族控制, 但却由职业经理人管理, 家族并不介入日常管理, 比如说汉高和博世这样的百年大公司都没有上市。

这跟美国、日本不一样, 美国往往是乔布斯模式、比尔·盖茨模式, 自己创业之后把企业卖了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日本大公司也几乎没有家族控制, 比如丰田汽车, 丰田章男也只有1%的股份, 不能完全控制公司。

这背后是什么原因呢?第一是注重教育, 德国的大家族注重教育, 家族成员接受严格的管理和教育, 以便将来接班。

再一个原因是他们的国家体制。德国遗产税最高达70%, 但遗产税对家族企业的传承却网开一面。如果继承者承诺若干年之内继续经营, 他的遗产税几乎是不用交的。遗产税对于家族企业的传承、基业常青起到一个正面作用。

这个方面对中国的启示, 第一是家族长期控制加上职业经理人管理, 可以成就伟大的企业。以往我们脑子里想的一般是美国企业, 第一代创业了, 第二代不愿意干了, 就把这个企业交给社会, 而德国模式给我们展现出了另一种选择。

上一篇:十六大以来下一篇:糖尿病肾病V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