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农村改革发展的五大战略

2024-08-18

德国农村改革发展的五大战略(共5篇)

德国农村改革发展的五大战略 篇1

农村改革发展的五大启示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 《****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我国农村改革发展走过了30年不断深入、不断推进的历程。回顾农村改革发展历程,特别是从中把握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实践走向,不仅有利于我们真切地体会广阔农村怦然跳动的时代脉搏,而且有助于深刻领会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进一步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部署。

第一,市场化 以经济体制改革激发农村经济体的活力

改革开放前,农村实行的是政社合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农村经济缺乏活力,生产效率低下,农民生活十分困难。农村改革就是从打破计划经济体制开始的,通过废除人民公社,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全面放开农产品市场等,走出了一条市场化改革之路。

一是确立和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先是实行“包产到户”,确立了家庭经营形式,形成了自主经营的农户,变以往单一的生产模式为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迅速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此后,随着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和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广泛建立,农村多种实现形式的集体经济在市场经济的搏击中活力日益增强。为此,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农业生产特点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同时,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发展方向,即家庭经营要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着力提高集约化水平;统一经营要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

二是确立和保障农民对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承包经营权。农民土地承包权的期限,起初为15年,后再延长30年,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 “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全会同时提出,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这为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进一步奠定了基础。此外,推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集体林地经营权承包给农民,承包期为70年;农村水面、草场、果园、滩涂等也都实行农民长期承包经营,这些都为完善农村经济的微观主体创造了前提条件。

三是改革和完善农产品流通体制。先是取消农产品统派购制度,对主要农产品实行合同订购,其他大部分农产品由市场自由流通。此后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实行保护价收购,提高销价,并加强对购销渠道的管理。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加快了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步伐。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农产品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标准等,与境外的农产品直接竞争。2004年实行种粮直补后,全面放开粮食市场,农民有了更充分的农产品营销权和农业经营权。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国际上粮食供求关系的变化和粮食供求矛盾突出,也由于国内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求平衡已经成为极其重要的现实任务。为此,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挂钩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体系,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完善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理顺比价关系,充分发挥市场价格对增产增收的促进作用。这表明:要继续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通

过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农民增产又增收。

第二,现代化 把国家粮食安全建立在农业现代化的坚实基础之上

农村生产关系上的改革,解放了生产力中人的要素,促进了农业生产供给能力的极大提高。但要继续增强和稳定农业生产供给能力,还必须加强农业生产力的物质基础等方面的建设。因此,在农村改革发展进程中,中央一直注重农业现代化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的物质投入、体制改进、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党的**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十七届三中全会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

不断推进农业生产条件的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涉农的决定、意见及纲要等,都强调加强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以来,将农村基本建设事业拓展开来,对农村各产业的基础设施、农村村屯、村镇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治理等整体纳入,统筹加强建设。农业基础设施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条件,十七届三中全会继续强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提高科教兴农的水平。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加大农业科技投入,集中力量进行重大农业科技攻关,鼓励和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推广科学栽培及饲养,加强对农民的专业技术培训等,不断加强科教兴农工作力度。现代农业的基本支撑在科技,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为此,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不断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

不断优化农业及农村产业结构和布局。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央就提出了发展 “两高一优”农业和可持续发展农业,努力打造现代农业及农村产业结构;并不断优化现代农业区域布局,强调加强粮棉主产区建设,发展和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特色农产品产区。十七届三中全会继续强调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搞好产业布局规划,科学确定区域农业发展重点,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引导加工、流通、储运设施建设向优势产区聚集。

不断推进农业产品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落脚点在农业产品的现代化,即农业产品要具备现代标准、品质和形式,能够满足现代消费之需要。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积极推进农业生产及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强调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把优质、安全放在农业产品建设的首位。十七届三中全会继续强调加强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

不断推进农业及农村服务体系建设。现代农业不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而是社会化大生产。建设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多年以来,我国积极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农业及农村经济社会化服务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将有力推动农业及农村经济现代化的进程。

第三,民主化 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保障农民各项权益

30年前,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村民率先实行“大包干”,迈出了我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步。30年来,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发挥农民首创精神,保障农民各项权益,构成了农村改革发展的一条主线。

经济民主是政治民主的基础。农村改革确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确定了农民对土地的长期承包权、对粮食等农产品的自主营销权,实际上就是确立了农民的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真正启动了农民的自主意识和主动精神。这也是农村经济民主的根本体现。多年来,通过不断理顺农产品的价格体系,实行税费改革及取消农业税,建立各种补贴制度和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等措施,进一步维护了农民的物质利益,保障了农民的经济权益,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

取消人民公社后,农村建立了乡镇基层政府。此后,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等,我国颁布施行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根据该法律,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并支持和保障村民开展自治活动、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目前,包括村民自治在内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已经成为我国基本的民主政治制度之一。村民自治制度充分表明了农民在农村的政治主体地位,有力地保障了农民的政治权益。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扩大村民自治范围,扩大农民在县乡人大代表中的比例,完善与农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的乡镇治理机制,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年来,中央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财政不断加大对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越来越切实地保障了广大农民的文化权益和社会权益。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昭示了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美好前景。

第四,一体化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与计划经济体制相关联的,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及治理方式。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初期阶段,农业和农村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也拉大了城乡差距。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向生产率高、回报率高的部门和地区流动,使城乡之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加大。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破解“三农问题”必须跳出就“三农”抓“三农”的思维定式。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各项统筹之首,**明确提出了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理念,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可以说,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构成了新时期农村政策体系建设的新基点、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取向。

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总的改革取向是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这涉及一系列制度措施,主要有: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合理安排市县域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服务业和乡镇企业,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全面提高财政保障农村公共事业水平,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统筹城乡劳动就

业,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统筹城乡社会管理,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推动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体制创新;扩大县域发展自主权,增强县域经济活力和实力,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财政体制改革;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机制等。

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和强调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这也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一个重大步骤。县域亦城亦乡,实际上是一个大农村的概念,按县域范围运筹,有利于继续推进合乡并镇、村屯整合、建立大村庄制等相关改革,为现代农业及农村管理体制创新提供空间,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创造必要条件。

第五,科学化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0年,农村改革充满了实践创新、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归根到底是推动广大农村走上科学发展之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建设新农村,必须突出发展这个主题,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加大对农业支持保护力度,深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实现农业全面稳定发展,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维护国家安全奠定坚实基础。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坚持不懈地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充满活力。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它强调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强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新农村为了农民,又依靠农民,需要培育新农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农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权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农民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亿万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建设新农村,包括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多方面内容,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并通过积极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的部署,全方位、系统化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使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民消费水平大幅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

科学发展观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建设新农村,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要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巩固和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德国农村改革发展的五大战略 篇2

2015 年10 月29 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以研究关于制定中国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主要议程, 回顾上几届五中全会, 制定五年规划都是主要议题, 主要发展目标如期完成, 不同的是, 到“十三五”末, 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也就是目标已经确定, 就看路线图如何绘制, 此次全会将为中国勾画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和民生等方面的发展路径与蓝图, 备受各界瞩目。本届五中全会较以往更加凸显出时代的重要性, 不仅是因为此次会议召开的时间节点对中国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五大发展”理念, 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实现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 厚植发展优势, 必须牢固树立和深入推进“五大发展”理念,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 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进一步体现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施政方略。纵观此次全会公报, “五大发展理念”是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主题的深刻变革, 是规范中国现代化发展方向的新航标。

二、五大发展理念对实现中国梦战略化改革的分析

1、新常态下中国发展的战略性驱动力

中国的改革开放30 年以来,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中国人民斗志昂扬, 乘风破浪, 以大无畏的创新精神, 克服了思想、理论、体制、机制等一系列的羁绊和障碍, 不断拼搏进取, 中国从一个连温饱问题还未解决的农业国, 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 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 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社会经济、人民生活水平和教育体制等不断完善, 创造了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新奇迹。但是, 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 我们也遇到了空前的困难和挑战, 五中全会建议中所分析的, 我们存在着诸多难题:粗放型发展模式已走到尽头, 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大, 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收入差距较大, 人口老龄化加快, 消除贫困任务艰巨等因素。这些困难和挑战无论在规模范围, 还是结构层次都是前所未有, 不解决实现中国梦道路上的“绊脚石”, 继续深化改革将面临空前的挑战, 我们的奋斗目标将遭遇挫折, 发展战略性驱动力将不断减弱, 十八大提出的百年目标将会大打折扣。

审视改革开放发展的艰辛历程, 我们深刻地认识到, 以往那种靠拼资源、拼劳动力、大规模要素投入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已经不符合当代中国的国情。新常态下如何进一步发展?如何实现中国梦的战略化改革?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必须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这五大发展新理念, 正是在综合分析和理性判断我国新的发展阶段特点的基础上, 在整合以往发展的经验教训的前提下, 总结出的指导我们新一轮改革开放新的发展战略性思想。

2、坚持创新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日新之谓盛德。”创新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四大发明”加快了世界走向现代文明的脚步, 为人类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创新不能脱离历史, 远离历史。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勇于实践、善于创新, 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十三五”期间, 世界经济仍然处于复苏期, 中国经济处于“叠加期”、转型期, 有很多发展难题需要破解。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 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 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 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实现创新发展就要引导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围绕创新发展优化配置, 引导创新资源向创新活动聚集。实现创新发展, 就要发展新空间, 培育在全球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区, 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实现创新发展就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努力取得具有原创性的科研成果, 从而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发展, 根本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建立有利于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创新潜能充分释放的体制环境。“十三五”期间, 我们要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释放新需求, 创造新供给, 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五年时间, 我们要有勇立潮头、敢为天下先的气概, 也要有心忧天下、为全国发展大局作贡献的宽广胸襟, 积极投身到“十三五”的创新大潮中。

3、坚持协调发展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重、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融合, 注重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 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协调发展是在优化结构的基础上的发展驱动力, 对中国和世界都是有利的好消息。协调发展理念的核心在于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问题。其协调发展注重的关系包括: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规划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四化”同步协调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促进硬实力和软实力协调发展;用好“两种资源”促进“两个市场”的协调发展;促进投资与消费的协调发展;处理好“两只手”即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和政府这只“有形的手”之间的作用协调问题;推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融合发展。

4、坚持绿色发展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理念, 是深刻体现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重大理念。绿色发展理念注重解决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 形成绿色经济、环境发展、政治生态、文化社会发展理念。要实现中国梦,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百年目标就意味着对生态文明建设有更高的要求, 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是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 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 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 加快发展绿色产业, 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必须加快推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实现全面刷新和深刻变革, 在身体力行中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 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形成“绿色”系统思维,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中来把握, 把绿色发展作为系统工程科学谋划、统筹推进, 避免顾此失彼、单兵突进;“既要金山银山, 又要绿水青山”, 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 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 绝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5、坚持开放发展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近日,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决定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里程碑, 也是中国发展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开放发展是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大势的先进理念。近年来, 我国对外开放的基础和条件发生深刻变化, 对外开放面临新的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经济增长重要引擎, 肩负更多的国际责任和期待。同我国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的新角色相比, 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总体不够高的矛盾非常突出。

开放发展理念, 核心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目标是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开放发展理念包含主动开放、双向开放、公平开放、全面开放、共赢开放等重要思想, 将全方位升级我国开放型经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以开放促改革, 健全有利于合作共赢并同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相适应的体制机制;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努力实现对外开放与维护经济安全的有机统一, 推动互利共赢的国际发展合作。

6、坚持共享发展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近些年来, 我们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做了大量工作, 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与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 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水平, 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 均等化程度也不够高, 社会管理和矛盾调处能力欠佳, 所以, “三五”期间要明确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 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增强发展动力, 增进人民团结, 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十三五”是我们共同的设想, 中国梦是我们共同的梦, 我们必须为共同的梦想而共同奋斗。为了“十三五”, 共筑中国梦, 我我们们要要紧紧密密团团结结, , 万万众众一一心心, , 营营造造氛氛围围, , 迸迸发发活活力力。。五五中中全全会会强强调调, , 按按照照人人人人参参与与、、人人人人尽尽力力、、人人人人享享有有的的要要求求, , 坚坚守守底底线线、、突突出出重重点点, , 让全体人民共享小康生活;共享公平优质的教育;共享平等就业创业的权利;让人民共享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机制, 避免两极分化, 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共享社会保障, 努力做到社会保障全覆盖, 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三、结语

五大发展理念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 不能顾此失彼, 也不能相互替代, 体现着辩证思维和统筹兼顾的科学方法论。五大发展理念主题主旨、目标指向一致, 统一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 统一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 统一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

摘要:当前,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我国发展既面临大有作为的重大战略机遇期, 也面临诸多矛盾相互叠加的严峻挑战。推动“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贯彻实施《建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 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内涵的丰富和提升, 也是指导“十三五”规划编制和“十三五”发展的思想灵魂。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五大发展理念,中国梦,战略化改革

参考文献

[1]刘志强.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实现百年奋斗目标[J].世纪行, 2015, 10:3-4.

[2]李拓.五大发展理念新常态下发展的战略驱动力[J].决策与信息, 2015, 12:12-14.

[3]徐绍史.贯彻五大发展理念, 引领发展改革工作[J].中国经贸导刊, 2015, 33:4-8.

[4]本刊编辑部.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看未来五年发展走向[J].浙江经济, 2015, 21:11-13.

[5]本刊综合.五年新规划百年中国梦——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述要[J].人民周刊, 2015, 11:14-16.

德国农村改革发展的五大战略 篇3

努力开创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全局出发,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决定》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新要求,描绘了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宏伟蓝图,制定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广泛宣传、全面贯彻、认真落实,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战略决策重大部署上来。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向大家介绍全会《决定》的重要精神和主要内容。

一、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每当农村改革发展处在关键阶段,党中央都召开全会专题研究农业农村问题。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原则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正式通过),拉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1991年,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充分肯定了10多年农村改革的方向和成就,强调要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1998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系统总结了农村改革20年的基本经验,明确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前进方向。这几个全会决定在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不同阶段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在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的新形势下,党中央决定十七届三中全会专题研究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主要考虑是:30年农村改革发展确实取得了巨大成就,有许多经验值得总结;农业农村确实发生了深刻变化,有许多难题需要破解;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对农业农村发展确实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一)3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成就经验值得认真总结。30年农村改革发展,使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极大调动了亿万农民积极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极大改善了广大农民物质文化生活。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为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创造性探索,为实现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为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奠定了坚定基础,为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积累了宝贵经验。全会《决定》充分肯定了农村改革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主要归纳了五个方面:

一是农村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初步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废除人民公社,推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赋予农民经营自主权,确立了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全面取消农产品统派购制度,放开粮食等农产品流通,建立了农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体系;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取消沿袭数千年的农业税,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初步形成了新时期强农惠农的政策体系;逐步改革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手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框架。

二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依靠自己力量稳定解决了全国人民吃饭问题。三十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先后跨上7000亿斤、8000亿斤、9000亿斤、10000亿斤4个台阶,创造了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和全球6.5%的淡水资源养活世界21%的人口这个了不起的奇迹。1978—2007年,我国粮食产量增长6成,棉花增长2.5倍,油料增长3.9倍,糖料增长3.8倍,水果增长26倍,肉类增长7倍,水产品增长9倍。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禽蛋、水产品等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农产品供应日益丰富、市场琳琅满目,结束了主要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历史,为胜利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前两步战略目标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是农村经济全面繁荣,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农林牧渔全面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小城镇蓬勃发展,县域经济不断壮大,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就业,亿万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重要组成部分,有力推进了中国特色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140元,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实际增长7.1%;农村没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由2.5亿减少到1479万,为世界反贫困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四是农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成效明显,显著提高了广大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农村社会主义民主不断扩大,农民民主权利得到有效保障,农村依法治理不断加强,乡镇机构改革不断深化,基层政权建设明显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加速发展,2007年,全国1.5亿农村中小学生免交学杂费,并免费获得教科书;7.3亿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到86%;3566万农村困难群众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农村饮水、电力、道路和沼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快。农村文化体育事业日益繁荣,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状况明显改善。

五是农村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有效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全面推进。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积极成效,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深入开展。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党群干群关系融洽。

全会《决定》深刻总结了农村改革发展的宝贵经验。重点归纳了五条:

一是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是我们党指导“三农”工作一以贯之的战略思想,也是农村改革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坚强政治保证。30年来,我们党充分认识到“三农”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始终把农业作为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把农村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把农民问题作为我国发展中的根本问题。几乎每年都要召开一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发出中央指导“三农”工作的文件,对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作出安排部署。20世纪80年代初期,改革进入启动阶段,连续发出5个中央1号文件指导农村改革发展。进入21世纪,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性的战略机遇期,又陆续出台5个中央1号文件,在指导思想上突出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在政策制定上把保障农民利益放在首位,在战略部署上优先安排农村工作,在资金投入上重点向农村倾斜,在组织保障上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正因为如此,农村改革取得巨大成功,农村发展取得伟大成就。历史经验反复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要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强化农村发展机制、强化农民权益保障,任何时候都要在指导思想、政策制定、战略部署、工作安排、财力分配、干部配备等方面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放在突出位臵,切实体现“重中之重”的要求。

二是坚持农业基础地位。这是农村改革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关键之举,也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根本要求。农业生产归根结底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历朝历代无不以农为本。在传统农业社会里,农业是人的衣食之源,也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进入工业化社会之后,农业依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农业的发展水平始终决定着二、三产业发展的规模和程度。在现代化过程中,农业占整个经济总量的比重逐步下降是客观规律,但农业的多种功能不断拓展和延伸,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作用丝毫不会因此改变。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农业的基础地位更是高于一切。农村改革发展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最基础的前提就在于我们始终把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作为 “三农”工作的着力点;始终遵循现代农业发展规律,把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三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这是激发农民积极性、搞活农村经济的动力源泉,也是贯穿农村改革发展始终的一条主线。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按照供应决定价格、市场配臵资源的基本取向,设计和实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农村金融和财税体制改革,大力培育农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推进农业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进入新世纪,我们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推动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都是为了把农业农村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轨道,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臵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激活农村要素活力,促进城乡资源的流动、城乡优势的结合,为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四是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这是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和根本任务。30年来,我们始终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和农业发展阶段,遵循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不断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把体制改革和技术创新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两个车轮,明确要求把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理念与我国国情结合起来,把日益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和精耕细作等传统农业技术结合起来,走节约土地型和资本、技术、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着力用工业化、信息化装备、改造、提高农业发展水平。

五是坚持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这是农村工作必须始终遵循的基本准则,也是改革得到农民支持拥护并取得巨大成功最基本最实质的原因。通观农村改革发展的全过程,我们始终注意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解决好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确保农民享有经济上的主体地位、政治上的主人公地位,保护好、调动好、发挥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家庭承包、乡镇企业、村民自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是在农民首创的基础上提炼总结推广的。

(二)当前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需要认真应对。尽管农村改革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必须清醒看到,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我国农村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经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既蕴含难得的机遇,又带来严峻的挑战。同时,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涌现。主要表现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农村经济体制尚不完善,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要求紧迫。改革虽然最早从农村突破,农村也早已明确长期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的微观经营制度,但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如何形成既能保障农民权益、发挥分散经营积极性,又能有效提高农民进入市场风险的良性局面,至今尚未真正破题。另一方面,在现代社会中,农业农村的发展必然离不开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机制的建立,离不开国家对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完善。就我国当前的城乡发展状况而言,统筹城乡的管理体制不健全、市场体系不完善的问题还非常突出,农村土地、劳动力和资金等生产要素大量流向城市,形成新的工农、城乡“剪刀差”。

二是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求平衡压力增大。耕地减少、水资源匮乏的趋势难以逆转,人口资源环境对农业的约束增强。气候变化影响加剧,极端灾害天气增多。生产要素和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升,农业比较效益又趋下降,保持农业稳定发展难度加大。我国耕地总面积已从1996年的19.51亿亩减少到2007年的18.26亿亩,减少了6.4%;人均耕地面积相应地从1.59亩减少为1.38亩,减少了13.2%。而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需求却在与日俱增。在现有生产条件下,为满足消费需求,部分农产品的进口数量在逐步增加。2007年,我国进口大豆、棉花和食用植物油分别达到了3082万吨、246万吨和838万吨。

三是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任务艰巨。虽然近几年农民收入增长较快,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持续扩大;虽然近几年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明显提速,但城乡社会发展差距仍然很大。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2.57:1,这一差距在1985年曾缩小为1.86:1,此后逐步扩大,1995年回复到1978年水平,2002年超过3,达到3.11:1,而2007年这一差距进一步扩大到3.33:1。同时,城乡在道路供电饮水燃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文化卫生和社保等社会事业发展以及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方面,更是存在着明显差距。因此,在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方面,我们仍然面临着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四是农村社会利益格局深刻变化,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社会管理任务繁重。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流动明显增强,农村劳动力在农村经济分工分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向二、三产业和城镇大规模流动。到2007年,离开乡镇到外地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数量已超过1.3亿人,加上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全国农村从自家承包地上转移出来的劳动力总量已超过2.2亿人。随着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的外出转移就业,不少传统农区的农村出现了“村庄空心化、农业副业化、农民老龄化”等趋势,这对农村的经济发展、社会管理提出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农民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差距性明显增强,同时农村的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也在发生深刻的变革。这些都对加强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和社会管理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和新的挑战。

针对上述问题和挑战,全会《决定》归纳了“三个最”: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这也是对加快“三农”发展必须性和紧迫性的最新概括,警示我们务必保持清醒头脑,切实增强忧患意识,毫不松懈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三)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迫切需要加强农业基础加快农村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全会《决定》按照党的十七大主题,从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四个现代化方面,科学分析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在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农村改革仍然是我国改革的关键环节,农业农村发展仍然是我国发展的战略基础。抓住农村改革这个关键环节,夯实农业农村发展这个战略基础,在农村改革发展上取得新突破,就能掌握整个改革开放的主动权,就能带动我国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

一是继续解放思想,必须结合农村改革发展这个伟大实践,大胆探索、勇于开拓,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破解农村发展难题,为推动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提供不竭源泉。我国改革率先从农村突破,农村改革为城市和其他领域改革探索了路子,“三农”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积累了宝贵经验。继续解放思想,必须勇于变革思想观念,敢于突破传统束缚,跳出“三农”抓“三农”,抓好“三农”促全局,在“三农”工作理论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在“三农”工作实践上积累新经验,为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出新贡献。

二是坚持改革开放,必须把握农村改革这个重点,在统筹城乡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可以说,在进入新世纪、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推动我国继续改革发展的巨大动力,很大程度上就蕴藏在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进程之中。着力改革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必将为我国深化改革增添强大动力,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注入勃勃生机。农村的改革过去为全局改革探索了诸多突破口、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必将继续为全局的改革发展探索新的途径、提供新的启示。

三是推动科学发展,必须加强农业发展这个基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只有坚持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始终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求平衡,才能为改革发展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只要人们吃饱了肚子,只要市场供应不脱销、不断档,全局就出不了什么大问题。

四是促进社会和谐,必须抓住农村稳定这个大局,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主义,保证农民安居乐业,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我国人口的大部分至今生活在农村,即使城镇化有了长足发展,仍将有数亿人口在农村生产生活,因此,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社会的持续稳定,将是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最坚实基础。可见农村改革发展关系全局,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发展,必须着力在农村改革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二、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

(一)总体上“三个进入”的基本判断。全会《决定》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这“三个进入”的基本判断,明确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背景和起点,为我们制定强农惠农政策提供了依据和遵循。

一是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这是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看我国发展所处的阶段。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首先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在200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作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重要判断。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持续发展,我国经济总量显著增大,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财政实力显著增加,已具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础和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保持了令世人惊叹的速度,年均增长9.8%。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折合26681亿美元,占全球总值的5.5%,已居世界第四位;货物进口贸易额达到9558亿美元,占全球的6.7%,居世界第三位;货物出口贸易额达到12180亿美元,占全球的8.8%,居世界第二位;外汇储备达到15283亿美元,已跃起居世界第一位。

二是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这是从现代化发展进程看我国农业发展所处的阶段。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农业已经到了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关口,到了提高物质技术装备水平的紧要关头。工业化快速发展,为改造传统农业提供了现代生产要素和管理技术。城镇化加速推进,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创造了有利时机。促进农业自身又好又快发展,也对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业自身素质、效益和竞争力提出了迫切要求。

三是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这是从统筹城乡的角度看我国工农、城乡关系发展所处的阶段。加快农村改革发展,迫切要求消除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形成生产要素、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的体制机制;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迫切要求构建新型的工农、城乡关系,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二)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全会《决定》全面阐述了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明确了目标任务,提出了重大原则。

关于指导思想,全会《决定》提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个指导思想,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三者有机联系在一起,并上升到“战略任务”、“基本方向”、“根本要求”的高度,完整阐述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以什么为指导、围绕什么任务、沿着什么方向、按照什么要求、达到什么目标”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构成了今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

关于目标任务。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部署,全会《决定》提出了到2020年农村体制改革、现代农业建设、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既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又符合实际、切实可行。其中,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要求今后12年年均增长5.95%(按不变价计算),从近年实际情况看是积极稳妥的。

(三)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原则。总结多年农村工作实践经验,把握新时期农村工作规律,全会《决定》提出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必须遵循的重大原则,即“五个必须、五个始终”:

一是必须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这项原则强调了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极端重要性。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不管农业在经济总量中的份额如何下降,农业基础地位都不会改变;不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吃饭问题始终是大事,任何时候都不可放松。

二是必须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项原则强调了保障农民权益的极端重要性。三十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实践证明,我们什么时候在保障农民物质利益、维护农民民主权利方面做得好,什么时候农民积极性就高;什么时候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发挥得好,什么时候农村发展活力就强、形势就好。现在和将来都必须牢记这一条。

三是必须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这项原则强调了农村改革创新的极端重要性。过去,农村发展取得巨大成就,靠的是改革创新;今年,解决农村发展中的问题,根本的还是要靠改革创新。必须坚定不移地深化农村改革,依靠农民首创精神和基层大胆探索,把改革创新贯穿到农村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四是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这项原则强调了统筹城乡的极端重要性。统筹城乡居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之首。今后,释放农村生产力潜能,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在统筹城乡发展上迈出实质步伐。把统筹城乡明确作为一条重大原则,顺应了现代化发展规律,体现了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五是必须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始终把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治保证。这项原则强调了党的领导的极端重要性。党管农村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传统,也是一个重大原则。“三农”工作涉及面广、情况复杂、任务艰巨,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农村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三、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

全会对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这些重大举措,注重制度建设,力求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取得突破;注重抓住关键,力求解决带方向性、战略性、根本性的重大问题;注重突出重点,力求集中力量办好关系全局、影响长远的大事。

(一)关于农村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体制创新的集中体现和最终成果。全会《决定》既着眼于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又着眼于优化农村干部发展外部环境,既着眼于调整生产关系,又着眼于完善上层建筑,具体强调了“六大制度”建设。一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决定》在充分强调“毫不动摇”的基础上,鲜明提出了“一个长久不变”、“两个转变”。“毫不动摇”,就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十分清醒,决不能有任何含糊。“一个长久不变”,就是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在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这是全会《决定》的一大亮点,政策指向十分明确,目的就是要更好地稳定农民对土地经营的预期,给农民吃长效“定心丸”。“两个转变”,就是家庭经营要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着力提高集约化水平;统一经营要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这是对今后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作出的一个方向性概括,也是一个新的重大政策表述。此外,还对集体林权、国有林场和重点国有林区、国有农场、草原承包经营等制度改革也作了相应部署。

二是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全会《决定》重点提出实行“两个最严格制度”、建立“两个市场”和保障“两个权益”。“两个最严格制度”,就是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全会《决定》非常明确地提出要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并在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不得跨省区市进行占补平衡、从严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具体政策规定。“两个市场”,就是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和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目的是通过市场机制来促进和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在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方面,鲜明提出了“一个允许”、“三个不得”。“一个允许”,就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三个不得”,就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关于征地制度改革,国土资源部负责同志还有专题,这里只扼要强调一下基本精神。在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方面,着眼于强化土地征占约束机制、让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对改革征地制度提出了新的政策规定,强调征地要按照同地同价原则给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合理补偿。在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外,经批准占用农村集体土地建设非公益性项目,允许农民依法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开发经营并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必须通过统一有形的土地市场、以公开规范的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两个权益”,就是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和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明确了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保障农户宅基地权益的政策指向。为保证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稳步有序推进,全会《决定》强调抓紧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

三是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全会《决定》明确完善4项支持保护制度:对健全农业投入保障制度,提出了“三个大幅度”的要求,即大幅度增加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大幅度增加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这进一步表明了中央加大“三农”投入的决心。对健全农业补贴制度,明确国家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是一项长期政策,要求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完善补贴的办法,逐年较大幅度增加农民种粮补贴。同时,针对农资价格上涨较快、农民收益减损较多的状况,提出完善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挂钩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对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全会《决定》强调理顺比价关系,通过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充实主要农产品储备、优化农产品进出口和吞吐调节机制等措施,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防止“谷贱伤农”。对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要求形成有利于保护耕地、水域、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和农业物种资源的激励机制。

四是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农户和中小企业贷款难,仍然是当前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的瓶颈制约,各地普遍反映强烈。为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加快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全会《决定》从原则要求、政策支持和放宽准入三方面作出了政策安排。具体提出了七项新政:第一,要求各类金融机构都积极支持农村改革发展;第二,明确提出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第三,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第四,大力发展小额信贷;第五,鼓励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各种微型金融服务;第六,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第七,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同时强调要加强农村金融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五是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全会《决定》从统筹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管理5个方面,提出了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的若干政策措施,特别是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保护农民工权益、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政策要求。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方面,强调了三点:第一,扩大县域发展自主权,增加对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促进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第二,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财政体制改革,优先将农业大县纳入改革范围;第三,有条件的地方可依法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对一体化制度建设,有关部委负责同志要作专题报告,这里就不再展开了。

六是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全会《决定》主要从3个方面提出完善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在基层政权建设方面,提出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明确要求2012年基本完成乡镇机构改革任务,着力增强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在村民自治机制方面,强调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践,推进村民自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同时,从确保农村基层政权和组织正常运转出发,提出要采取多种措施增强基层财力,积极稳妥化解乡村债务,健全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机制。在农村法制建设方面,强调要完善涉农法律法规,增强依法行政能力,强化涉农执法监督和司法保护。

(二)关于发展现代农业。全会《决定》要求集中力量办好关系全局、影响长远的大事,从7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部署。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二是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三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四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五是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六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七是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突出强调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加强现代农业的物质技术支撑。主要明确了各地区都要分担国家粮食安全责任,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向主产区倾斜,加快落实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强化主要农产品生产大县财政奖励政策,增加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落实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运、加工、销售各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责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不断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加快科技成果推广普及;突出农田、水利、农机3大关键环节,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强调要集中建成一批大中型水利骨干工程;力争3年内在全国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防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逐步建立村级服务站点;健全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外商经营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准入制度。关于发展现代农业,有关部委的负责同志还将作专题报告。

(三)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全会《决定》从8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部署。

一是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全会《决定》从3个方面对繁荣发展农村文化提出了要求。第一,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农村党员、教育农民群众,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第二,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第三,广泛开展农民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勤劳致富、扶贫济困的社会风尚。

二是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全会《决定》强调要发展农村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第一,从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出发,要求完善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经费保障机制,保障经济困难家庭儿童、留守儿童特别是女童平等就学、完成学业,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第二,强调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首次提出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广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这是继免费义务教育政策之后又一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举措。第三,鼓励人才到农村第一线工作,增强高校为农输送人才和服务能力,对到农村工作的毕业生实行优惠政策。

三是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全会《决定》提出“三个一”的要求:健全“一个保障”,即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筹资标准和财政补助水平,坚持大病住院保障为主、兼顾门诊医疗保障;完善“一个网络”,即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重点办好县级医院并在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卫生院,支持村卫生室建设,向农民提供安全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强化“一项服务”,即扩大农村免费公共卫生服务和免费免疫范围,加大地方病、传染病及人畜共患病防治力度,逐步推行住院分娩补助政策。同时,强调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

四是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全会《决定》强调,贯彻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原则,加强3项制度建设。第一,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要求,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创造条件探索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有效衔接办法。第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补贴力度,做到应保尽保,不断提高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第三,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积极发展农村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五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全会《决定》对农村饮水、道路、能源、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作出了具体安排,强调科学制定乡镇村庄建设规划、健全农村公共设施维护机制。明确提出5年内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确保“十一五”期末基本实现乡镇通油(水泥)路,进而是普遍实现行政村通油(水泥)路,推广农村可再生能源技术,形成清洁、经济的农村能源体系,实施以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和垃圾集中处理为重点的农村清洁工程。

六是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全会《决定》强调扶贫开发必须作为长期历史任务持之以恒抓紧抓好。在扶贫方针上,明确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在扶贫政策上,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在扶贫任务上,把尽快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首要任务,重点提高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在扶贫协作上,继续开展党政机关定点扶贫和东西扶贫协作,鼓励社会其他方面积极参与扶贫开发。

七是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全会《决定》强调了农村防灾减灾工作的特殊重要性,明确了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标本兼治的主要方向,要求提高灾害处臵能力和农民避灾自救能力,并强调全力做好汶川地震灾区农村恢复重建工作。

八是强化农村社会管理。全会《决定》提出要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农村社会建设、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健全农村应急管理体制、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等方面进行了部署。这方面,中央政法委也要作专题报告。

德国农村改革发展的五大战略 篇4

今年中央1号文件已经公布,这是新世纪以来中央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第八个中央1号文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水利部部长陈雷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五大任务。

一是突出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抓紧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提高防汛抗旱应急能力,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建设。

二是全面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大江大河治理,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搞好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合理开发水能资源,强化水文气象和水利科技支撑。三是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提高水利建设资金在国家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大幅度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专项水利资金,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多渠道筹集资金,力争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四是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

五是不断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积极推进水价改革。

农村人口与发展的战略对策分析 篇5

摘 要:人口问题是事关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的关键问题,解决我国农村人口失控问题必须从转变农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教育方式及社会保障入手,逐步消除城乡生存方式的差别,以此促进农村建设,达到社会和谐。

关键词:农村人口 小城镇建设 劳动力转移

一、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多年来,农村较好地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农村人口总量还很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还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因此,今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稳定低生育水平。2010年前坚持既定的生育政策不变,兑现独生子女的政策承诺,落实奖励扶助政策;对独生子、独生子女“双独”家庭普遍开发二胎。二是把人口好计划生育工作重点从人口控制,转向落实奖励辅助政策、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等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方面,这既有利于人口控制工作开展,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二、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1、在城市就业多年,有稳定工作和一定经济基础的农民,要鼓励他们彻底转移,并可采取以下措施加以鼓励好引导。(1)建立和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制度,鼓励那些在城市已经就业,并且具备城市生存条件和能力的农村家庭,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进入城镇,彻底转变为城镇居民。(2)改革户籍制度。对放弃承包土地经营权的农民,应该无条件地接受为城镇居民,并且享有城镇居民的各种待遇,在子女入学、最低生活保障、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与所在地城镇居民享受同等待遇。(3)城镇要为农村家庭进入城镇提供廉价住房。农民在放弃承包土地的情况下,可以购买或者租住政府提供的廉价住房。(4)对彻底转移的农民,政府可以考虑在进入城镇初期的一二年,在工商税收、子女学费等方面给予优惠,帮助和扶持彻底转移的农民度过转型期。

2.对不具备条件在城镇居住,或者不愿意彻底转移的农村居民,要创造条件,鼓励他们通过外出打工的方式实现就业转移。(1)通过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小城市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2)取消限制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的就业制度,对城乡劳动力在求职、考试、招聘、录用等方面平等待遇。取消进城务工的跨地区流动的农村劳动力的各种证卡、城市用工单位要为农民办理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保险。(3)全面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4)健全农村劳动力输出信息网,建立沟通内外的劳动用工信息网络,为农民劳动力提供更加丰富、更加及时的劳动用工信息。(5)扩展和扩大国际劳务市场和劳务输出。

三、巩固和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的科技文化素质 中国论文联盟整理

1.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在减免农业税和农村税费政策情况下,农村教育面临着经费来源不足的新问题,要把教育投入,特别是确保教师工资和农村贫困学生的助学保障等支出纳入公共财政的范围,尽快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免学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活费)。

2.科学规划高中教育布局。扩大现有高中的招生规模,降低高中教育的就业成本,对困难家庭的学生提供助学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立一些与高中教育阶段相适应的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为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后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再教育和培训机会。

3.加强农民工培训。一是进一步健全农民工培训体系,以各地劳动和就业部门为主建立低成本的农民工技术培训中心,根据市场需要确定培训内容,尽量做到有定向培训,使培训合格的农民工能直接就业。二是建立农民工职业培训基金,鼓励社会各界捐款、捐物,支持农民工技术培训事业的发展,并且对困难的农民工给予一定的助学金和奖学金。

四、发展农村新型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各地可因地制宜采取以下方式:

1.公司加农户。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通过订单、契约等方式连接广大农户,形成产加销紧密衔接的产业组织体系。

2.专业合作社。主要是通过农户之间及经济人之间的资本联合、劳动联合、产销联合等纽带形成的经营组织。

3.股份合作经营。主要是通过资金、技术、劳动、土地等生产要素入股方式进行合作经营。

4.民营庄园。主要是通过土地使用权承包、租赁、转让、买断等方式,建立庄园,把农民组织起来,进行种养加销等生产经营活动。

5.村办公司。以行政村为单位建立农工商总公司或企业集团。

五、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城市化发展

1.科学制定小城镇改革发展总体规划。从本地实际出发,依据市场经济规律,制定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对土地资源以及生产、生活设施进行合理布局,做到城乡结合、镇村同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2.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小城镇应当立足首位优势,确定发展具有特色的支柱产品和产业。围绕农副产品深加工、特产资源及旅游观光等产业,形成各具特色的小城镇经济结构。

3.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土地资产效益,为小城镇发展积累资金。城镇建设中要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同时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参考文献:

[1]中国计划生育工作经验大典.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编,2000.9

上一篇:医疗器械仓库贮存、养护、出入库管理制度下一篇:干部管理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