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钢铁工业发展启示论文

2024-05-25

德国钢铁工业发展启示论文(共9篇)

德国钢铁工业发展启示论文 篇1

一、德国全能银行的历史沿革

在全国银行体系中, 实施混业经营就数德国为典型, 在德国的金融体制中其主要特征全能银行占据了国家经济的主导地位, 全能银行将不会受到金融业务的分工的限制, 全能银行能够全面金融各种金融业务, 能够为企业提供个方位的金融服务。德国之所以采取全能银行, 也有与他的历史背景有着必然关系。首先还得从德国工业革命说起, 德国在工业革命时期没有足够的资本积累, 这样以来德国就必须依靠银行为其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来源;其次在工业化初期, 得过的银行创建模式基本上都是采取合资的方式, 这样做的目的主要由以下两个方面的好处:一方面可以不断地吸引跟多的股东入股, 从而提高其资金的融资, 以满足不断发展壮大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在持有非银行的企业股份时, 一旦企业公开上市后, 那么银行将可以从中获取较大的利益。通过实践证明, 德国全能银行为德国的银行体系一直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从而为德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暴涨。

二、德国全能银行的主要特征

通过上面的简单介绍, 我们对德国全能银行的背景已经有所了解, 并且也明白德国全能银行在德国经济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既然德国全能银行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 那么德国全能银行又有着那些特征呢?下面我将对德国全能银行所具有的主要特征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 业务领域的多元化。对于德国全能银行的业务领域的多元化主要从业务范围和业务审批两个方面来探讨。首先, 从业务范围上来看, 全能银行涉及到金融领域的所有业务, 不仅仅具备传统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所有的一切金融服务, 而且还可以涉及到抵押、基金、保险等资产管理、咨询以及电子金融等所有金融业务。其次, 从业务审批上看, 德国银行申请得到的业务许可证上所标明的业务范围包括上述所有内容。德国全能银行的多元化经营方式, 不仅仅可以提高银行在各种复杂的竞争环境中保持稳定的收益, 而且还可以保证银行资金的广泛来源的广泛性。

(一) 通过股权投资形成业务网络。从德国全能银行的治理结构上来看, 全能银行存在的一个普遍的特征之一那就是:德国全能银行处理会在境内外设置没有独立法人的分行和代表处以外, 德国全能银行还会通过股权融资等方式, 大量建立具有独立法人的专业金融机构。这样通过全能银行的内外交叉的股权, 全能银行的业务就形成了一个大的网络体系。

(三) 德国金融市场几乎被德国几家大型金融集团所垄断。德国的投资银行的发展模式主要就是德国市场是由几家大型金融机构占据着主导地位, 并且这几家大型金融机构都会依附于大型的商业银行。集团外部相互持股。在德国全能银行中有一个专门的结构就是广泛的集团外部相互持股。集团外部相反持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全能银行与其自己本身的股东相互持股, 也就是因为德国全能银行这一独特的持股方式, 使得德国全能银行在世界银行体系中创建了特殊的经营理念, 那就是“整体金融服务”。其二、德国银行还有着一个与世界绝大多数的银行所不具有的体制, 那就是德国全能银行可以直接或者间接的持有非银行部门的有价值的证券, 并且可以以股东代理的身份参加企业的股东大会, 行使企业股东的权利, 参与企业的重大决策等。

三、全能银行的主要竞争优势

德国全能银行有着它自己独有的特征, 对于德国全能银行具有如此大的作用来说, 是远远不具备充足的说明力的。德国全能银行之所以能够在德国的经济发展中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 德国银行之所以能够具有如此强大的竞争力, 这一切都源自于德国全能银行有着其强大的竞争优势所在, 那么德国全能银行到底有那些竞争优势呢?带着这一个问题加入下文, 我们将对其做详细的讲述。

(一) 资金优势。

德国全能银行是以商业银行为依托, 所以其具有集聚大量资金的能力。对于银行来说, 要想扩大其业务范围, 那么银行自己本身就不行具备大量的资金, 所以对于没有充足资金的银行来说, 要想不断的扩大自己的业务范围那是很困难的事情。将全面银行的融资渠道和其自己本身的资金基础与同企业银行一比较, 显然全能银行在资金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二) 网络优势。

全能银行因为与企业的关系密切, 所有全能银行拥有众多的客户群体, 并且全能银行的商业银行已经形成了全球性的销售网络体系。当然全能银行要想直接进入到别国的资本市场时, 也会受到一些内外部因素的限制, 这时全能银行就可以通过收购当地的一些其他公司, 然后在对其业务进行调整, 以便适应当地发展是需要, 同时全能银行还会为其提供相关的金融帮助。

(三) 范围经济优势。

全能银行的经营范围涉及到金融行业的方方面面, 全能银行也就凭借其广泛的经营范围, 使得其能够同时为克服提供多种金融服务, 还有就是全能银行的经营成本底、安全性等方面也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全能银行在面对金融全球化的挑战中表现出了很好的应变能力和强的竞争力。

(四) 成本优势。

全能银行的业务范围广, 这样一来就有了利于其降低经营成本, 这样就是使得全能银行在经营成本上占据了优势。一般情况, 银行的收益会随着银行某一种业务量的增加而曾高;全能银行最为流行的经营模式就是将保险、银行、证券等多种金融业务一体化经营, 形成金融超市, 这样一来相对各种单一的模式所需成本就底得多。全能银行的在经营成本的优势使得其市场竞争力有着大大的提高, 并且由于全能银行的经营面广, 从而使得与客服之间有着更加紧密的联系, 巩固了与客服间的关系, 从而使得其市场竞争地位就占据有利位置。

(五) 抗风险优势。

由于全能银行的经营覆盖范围广, 涉及到金融行业的方方面面, 所以当其中某一业务经营不景气, 可以用另外经营好的业务来弥补, 所以这就使得全能银行的风险抵抗能力强。

四、近年来德国银行业的主要变革

随着经济的发展, 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德国全能银行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德国全能银行也在不但的进行改革, 以便更好的使用市场的需要, 从而提高哦其市场竞争力。德国全能银行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实施并购战略, 实现业务整合。

在欧元正是启动和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形成, 标志着过去欧洲的过去的独立市场已经不复存在, 巨大市场也在不断的运量。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为了有效的抵制美日等国家金融体的挑战, 德国各大银行上演了一处合并和重组的大戏。

(二) 实施经营战略调整, 突出业务强项。

在新的市场竞争中, 德国全能银行的经营战略也在发生着变化, 以适应市场的发展需要。德国全能银行主要战略调整就是, 以立足于与本地, 然后再以此为根基, 不断的向国际化发展。德国全能银行的经营业务范围广, 不能将所有业务都同等对待, 必须要有差异化, 要突出重点和强的业务。

(三) 变革管理构架, 缩减经营网点。

德国银行业相当的发达, 但是其本身也存在致命的弊端, 那就是网点过多。网点过多会提高银行的经营成本, 同时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所以德国全能银行将对其网点进行布局优化, 缩减其经营网点。

五、德国全能银行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上面的描述, 我们对德国全能银行的经营、特征、竞争优势以及其改革有了详细的了解, 我们从中明白了德国全能银行为什么具有如此高的市场竞争力, 德国银行能够为德国的经济做出重要的贡献。我们可以意识到, 德国全能银行的经营方式方法, 其实我国在银行建设上也是可以借鉴的。

我国在银行建设上可以从促进我国金融业的集团化发展、实现我国银行业的国际化、逐步开展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业务、混业经营将是我国金融业的发展趋势这四个方面下工夫。在具体的改革建设中认真研究德国全能银行的经营方式, 然后将其好的方面进行灵活的借鉴应用, 只有这样, 才能够提高我国银行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更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柳钦.德国金融混业经营及其监管[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张杰.银行制度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马丽娟.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德国钢铁工业发展启示论文 篇2

摘要:回顾德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德国职业教育具有以产业为导向、以企业为主导、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完善的体系等一系列突出的特点,这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德国;职业教育;产业发展

很多学者将二战后德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归功为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因此总结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与特点,对我国改革职业教育,促进产业发展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一、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演变

德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手工业生产史的国家,这使德国形成了重视职业教育培训的传统。早在中世纪时期,市场的狭小促使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建立了行会,限制竞争,但行会同时也具有监督产品质量、维护整个行业声誉的重要作用。为了成为一个独立的手工业者,一个年轻人必须去做学徒,经受长时间的训练和严格的考核。由于手工业者在历史上地位比较高,因而德国形成了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很多人希望孩子接受培训,获得一份独立的工作。

18世纪,伴随工商业的兴起,德国的教育取得了很大发展,强迫入学制的实行,使初等教育在德国得到了普及。[1]92在初等教育基础上,德国一些地区还开办了星期日学校或夜校,进行初等教育的继续教育,传授的主要内容是宗教,但是成效甚微。不过,随着18世纪中期,以化工、钢铁等重化工业的迅速崛起,这些继续教育学校逐渐转变为了技术学校,教授学生未来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吸引了大量年青人前来就读。[1]17618世纪德国教育的另一个特点是实科中学的兴起。这种中学的目的是使成年人能够继续学习数学、机械学、自然知识和手工工艺,[1]90这个时期的实科中学实际上部分承担了职业教育的职能。

19世纪中期,随着德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也继续提高,业余性质的技术学校很难满足产业对工人的素质要求。这种背景下,德国职业教育学家凯施恩斯特建议建立按照专业划分、以职业为导向的义务职业进修学校,并在19率先在慕尼黑建立了“职业进修学校”。[2]凯施恩斯特建立的学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德国其它地区纷纷效仿。凯施恩斯特的思想得到了国家认可,1938年,德国义务教育法中正式规定职业技术教育为义务教育。由国家出资施行职业教育,奠定了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基础。

二战之后,德国产业的迅速升级,也促进了德国职业教育的升级。初等学校毕业后的学生不再直接进入技术学校,而是首先进入中等学校完成中等教育,然后再选择进入高等学校或者职业技术学校。但在中等教育中,就已经开始通过进入不同类型的中学为不同的后续教育做准备,准备进入高等学校的主要进入文理中学学习,而准备进入职业技术学校的则进入实科中学学习。正是在这个时期,德国独特的、备受称赞的“双元制”职业教育逐渐成型,并在1969年以《职业教育法》的形式规定了在职业教育中企业和学校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20世纪70年代以后,德国职业教育理念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主要是产业结构的不断高级化使产业工人必须掌握更多的知识,传统职业教育难以满足要求。这促使了新的教育体系的形成。这种体系主要是通过将职业教育并入高等教育体系实现的。由于双元制教育的存在,德国在二战后高等教育发展缓慢,大学生入学率低于其它发达国家,使德国的高等教育受到了诸多批评。在此背景下,德国改革了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增加大学的数量以及增加大学招生数量。随着改革的进行,德国大学生数量迅速增加,使德国的高等教育迅速由精英型转变成为了大众型。高等教育的迅速扩张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诸如师资力量不足、学生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更主要的问题是带来了对洪堡理念的挑战。1976年制定的德国高等教育大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目的首先是“为各种职业做准备,传授必要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3]但是德国并没有丢弃洪堡传统。实际上在80年代,德国的大学已经明显分为了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20世纪60年代以前建立的大学,仍然以研究为主,并不直接提供就业所需的各种技能。另一种类型是在高等教育改革后新建立以及由各类职业、专业技术学校升级的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这些院校主要面向职业,提供各种实用性课程,学生仍然通过传统的“双元制”体系前往工厂或生产一线实习。[4]

二、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

梳理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演变可以看到,德国职业教育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产业为导向

德国的职业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中世纪时期的.学徒制奠定了今天德国职业教育的雏形。随着产业的不断高级化,职业教育也不断取得发展,从早期的业余进修学校直到今天各种层次的职业教育,都是适应产业不断发展的结果。因此德国的职业教育始终反映了产业界的需求变化。这种产业的导向性也充分体现在职业教育的各个环节。如在职业资格标准的确定以及课程开发上,德国建立了由最富有代表性的企业参加的全国性的“职业资格早期检测监测系统”,由他们收集数据并提供标准制定建议。德国经济部还每年颁布一次“国家承认的职业培训”的名称和数量,并且会随着产业的变化对从业者的资格不断提出新的要求。[5]这使德国的职业培训能够根据产业结构的调整而调整,学生能够跟上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二)以企业为主导

在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中,企业居于主导地位而职业学校则处于从属地位,这是德国职业教育长期演变的结果。从学生的身份上看,学生从中学毕业到进入职业学校前,首先要与一家企业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职业培训合同,然后由工厂与学校签约。这样,学生的身份首先是该企业的学徒,其次才是职业学校的学生。从培养经费上看,以典型的德国“双元制”教育为例,在10900欧元的生均教育经费中,企业负担8700欧元,而职业学校仅负担2200欧元。[6]从课程设计与考核来看,学生主要是在工厂中进行企业培训,由企业负责为学生制定完整的培训计划。职业学校主要是进行理论知识学习,而且理论知识的学习课程,也全部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制定。 (三)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职业学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具有高水平操作能力同时兼具一定理论知识的高水平技术工人,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实际上,德国的职业教育起源于中世纪的学徒制,是在学徒制的基础上不断强化理论培训。以目前典型的“双元制”职业学校为例,学生一般三分之二的时间在企业的岗位或实训车间进行技能训练,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为了保证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德国职业教育教师要求严格,企业的培训指导员必须是在专业领域中经验丰富的高级技工,职业学校教师则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资格教师资格要求进入大学学习,通过理论考试和实践环节考核后,才能够任职。[7]

(四)完善的教育体系

德国的职业教育,不单单是职业技术学校与产业界的结合,同时也是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由于德国具有重视技术工人的优良传统,故此职业教育并不像英法及我国一样,是很多无法进入大学的学生们的无奈选择。学生在初等教育结束后就开始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分流进入学术性更强的文理中学还是进入职业导向性更强的实科中学与主体中学。同时,为了保证学生不因过早分流而失去选择的机会,德国允许在各种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进行转换。完善的教育体系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前景选择接受不同种类的教育,保证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三、德国职业教育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教育是典型的具有正外部性的产品生产,其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如果投资教育的个体从中获得的收益不能超过成本,那么就很难使教育投资发生。对职业教育来说,其主要目的是为产业培养合格的技术工人,这就决定了企业在职业培训中天然的重要地位。然而一个企业如果不能够从职业教育中获取收益,那么企业便不会对职业教育感兴趣。德国通过职业教育以企业为主解决了这个问题。德国职业学校的学生首先与企业签订合同,毕业后也大多留在该企业,这就降低了职业教育的外部性。近年来,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受到了许多抨击,一些人主张国家和职业学校在职业教育中应当发挥更大作用,但是反对者认为这样将会造成企业拒绝接纳职业学校学生来企业实习,并且在雇佣职业学校学生上也会变得消极。[8]我国职业教育缺乏实践环节也正是由于企业很难从职业教育中获得收益,导致即使在企业实习的过程中学生也往往难以获得有价值的实际操作机会。虽然我国已经通过立法要求企业必须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但这些法律往往得不到真正的贯彻执行。由于我国国情与德国不同,不具备德国悠久的职业教育传统,发展类似德国以企业为主导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并不现实。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即引进推广这种模式,但并未取得多大成效就说明了这个问题。但我国可以调整现有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增强职业教育的能力。

(一)产教结合的模式应多样化

德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职业教育是随着产业的不断升级而不断发展的。当产业处在较低层次时,业余进修学校即可以完成职业教育的任务。但是随着产业的升级,职业教育也越来越出现高等教育化的趋势。我国地域广阔,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这就决定了各地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不应当完全相同。对广大内陆地区来说,中等职业教育甚至短期培训就能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而在东南沿海及京津地区,由于产业结构的不断高级化,高等教育层次的职业教育已经成为目前继续发展的方向。因此,就全国范围来说,应该允许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发展本地的职业教育,不宜采取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及发展方向。

(二)增强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参与度

德国的职业学校一般建立校董事会或类似机构作为协调企业与学校的重要枢纽。如德国符腾堡工商管理职业学院与12家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公司建立了联系,这些公司在校决策机构中的地位都是平等的。[4]这保证了职业学校的课程构建等方面可以充分反映企业界的意见,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我国的职业教育仍然是以学校为主的办学模式,在这种封闭的办学模式中,企业没有话语权,其课程设计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因此单纯要求企业投入很难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如果想要改变这种局面,那么需要教育部门更多地倾听产业部门的意见,让更多的企业参与到职业学校的决策中来,提高企业的积极性,使职业教育更能符合产业发展要求。

(三)加强职业学校师资力量的培养

当前我国已经有一些先进的职业学校建立了完善的师资培训体系,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总体来说,职业学校教师准入体系仍然沿用了学术研究型大学的模式,大部分进入职业学校的教师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实践经验,这导致了职业学校的教学设计与一般本科院校并无实质上的区别,培养的学生缺乏实践经验。我国应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经验,对职业院校教师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设置专门的职业院校教师培养专业或者从社会上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技师进入职业学校,从而改变职业学校教师的技能结构,以此带动职业院校学生实践技能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德]弗・鲍尔生.德国教育史[M].滕大春,滕大生译.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2] 曲同颖,李海民.德国职业教育发展史对中国职业教育

的借鉴意义[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

[3]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同济大学联邦德国问题研究所.

联邦德国高等学校法选编[C].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

[4] 张建荣.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及其启示[J].高等工

程教育研究,,(1).

[5] 洪贞银.浅析德国“双元制”对我国校企合作职业教育

模式的启示[J].理论月刊,,(5).

[6] 孙进.德国教育投入的规模、结构及特点[J].比较教育

研究,,(5).

[7] 马宇.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发展特点新论[J].教育

评论,,(6).

[8] 周丽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困境与出路[J].比

德国创新生态系统发展特征及启示 篇3

关键词:创新生态系统,德国,巴登-符腾堡州

随着世界全球化发展的加速,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已经成为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受到世界各国和地区的高度重视。在“构建创新型国家”的伟大战略背景下,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发展得到了宏观层面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已经走在全国的前列,但面临着如何深化建设、率先建成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挑战,我国仍旧需要不停地努力和发展,从而在越发激烈化的全球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在此方面国外成功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将会提供很好的借鉴和参考价值。本次研究对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特点进行研究,提出我国深化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几点举措建议。

一、创新生态系统的含义

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是美国竞争力委员会于2004年提出来的。许多研究组织、学者从不同角度围绕创新生态系统展开讨论,试图为其加以明确的界定,但至今没能得出一个被广泛认可的定义。目前,对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大多处于微观层面,以国外学者Ron Adner,国内学者张利飞、张运生等为代表。纵观已有文献可见,创新生态系统具体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创新生态系统隶属创新系统的研究范畴,虽基本含义相近,但对主体认知不同。Ron Adner(2006)融合了仿生学的理念,第一次明确提出创新生态系统是“一种协同整合机制,将系统中各个企业的创新成果整合成一套协调一致、面向客户的解决方案”,系统主体是企业。国内学者张运生(2008)、张利飞(2009)在Ron Adner(2006)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研究,认为“创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高科技企业,范围扩大至全球,认为其是高科技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的具有自然生态系统某些特性的基于专利许可、技术标准合作、协作研发的标准化战略的模块构件间协同配套、共同进化的面向客户需求的技术创新体系。而杜德斌(2012)提出创新生态系统的主体不仅是企业,一切相互作用的创新机构都可视为该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创新主体、中介服务机构、创新环境是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要素。无论是被划分为核心层和影响层两个层面的创新生态系统(Judy Estrin,2008;Bloom&Dees,2008),还是核心层、中间层和外围层三个层面的创新生态系统(Smith,2011;杨荣,2014),创新主体、中介服务机构、创新环境是创新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要素。这些要素相互依赖、相互交流,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结构。但从各类行为主体重要性来看,大多数专家认为核心企业处于中心地位,但仍有学者认为中介服务机构是创新生态系统中重要行为主体(刘缉慈,2012)。

三是共生演化是创新生态系统的核心特征。创新系统理论强调的“主体之间相互依赖”和生态学强调的“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使得创新生态系统的要素之间共同演化。目前,学者更加关注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机制研究(Wessner,2012;李恒毅,宋娟,2014;赵放、曾国屏,2014;单蒙蒙、邵鲁宁、尤建新,2014)。

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笔者提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的创新主体与其所处的创新环境,通过物质循环、能量交换和信息流动等方式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开放的动态平衡系统。

二、德国创新生态系统建设

美国的经济繁荣和在全球经济中的领导地位得益于一个精心打造的创新生态系统,这一生态系统的本质是追求卓越,主要是由科技人才、富有成效的研发中心、风险资本产业、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基础研究项目等构成。

(一)国家层面。德国为了应对越发激烈的全球竞争,巩固其在制造业的领先地位,从2013年开始实施“工业4.0”计划。这是德国《高科技战略2020》确定的十大国家未来项目之一。以此来振兴德国制造,成为世界领先的制造供应商。德国创新生态系统也为这一目标提供了环境与保障。围绕着企业这个创新主体和创新生态中的主角,生态系统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组建技术创新联盟,形成长期伙伴关系。德国联邦政府将扶持组建创新联盟视作“高科技战略”下新型政策工具,由联邦教研部主持。政府在资金投入上要形成杠杆效应,设定杠杆效应目标为,1欧元联邦政府资金投入,带动5欧元产业界资金投入。联邦教研部和科技界、产业界共同工作,2007年启动组建6个创新联盟,2008年再组建3个。联邦政府总计向这9个创新联盟投入资金6亿欧元,产业界配套投入资金则超过30亿欧元。除战略联盟之外,联邦政府还促使政府、产业和科技界形成大量多种其他形式战略伙伴关系,这些伙伴关系广泛分布在高能效建筑、适用型汽车、地方公共交通等技术领域。

以“科研校园:公私创新伙伴联盟”为例,2011年8月德国联邦政府在高科技战略框架下发起该计划并设立行动基金。该计划致力于促进企业、大学和其他科研机构之间形成中长期伙伴关系,促使他们深化合作,以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利用。一个入选“科研校园”平均预定资助时期为10年,总计获得约2,000万欧元资助。入选的“科研校园”必须已存在至少5年时间,并且必须具备以下3个条件:在同一地点实现公私部门科研能力联合;科研主题突出且中长期前景较好;公私部门以合约形式建立起伙伴关系。

2、推动产业集群计划,构建区域创新网络。德国联邦政府于1995年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集群策动———推行Bio Regio(生物区)计划,全面地促进了德国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这之后的10多年间,连续的集群策动在德国陆续进行,取得了有效成果。

以“尖端集群竞争行动(The Leading Edge Cluster Competition)”为例。该行动由联邦教研部于2007年作为高科技战略组成部分发起,旨在为区域经济界和科学界组建的最强大的研发与创新集群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专项经费资助。集群是科技型产业在地域上汇聚,是科技向产业转化的体现,尖端集群竞争行动则致力于通过尖端集群的遴选和资助,在集群建设上形成示范和促进效应。该行动拟定3轮工作计划,每轮工作计划控制在5年以内。在每轮计划期,从全德范围申报者中遴选5个优胜集群作为扶持对象,每期支持资金总计2亿欧元,每一集群受资助额4,000万欧元。政府资助额总计6亿欧元,加上参与企业提供的6亿欧元经费,致使德国对相关创新地区投入的专项经费达到了12亿欧元。同时,要求集群关联产业界和私人投资者配套投入相关资金。目前,总共15个集群在3轮竞争中胜出,成为所谓德国“尖端集群”。德国希望通过尖端集群,联合地区内科技、创新领域的一流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组织,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为新产品,赢得并培养专业人才,利用区域创新持久地为德国创造价值。

3、搭建技术交易平台,盘活创新资源。德国有很多技术转移中心或平台,一部分是私人机构,企业化运作;另一部分为各大学下属技术转移中心或技术咨询中心。政府也通过各种行动参与甚至主导技术交易平台建设,例如联邦政府主导建设的SIGNO平台:

(1)发起和组织。德联邦教研部先后推出有关科研技术交易和转移的“INSTI计划”(1995)、“VWO计划”(2001)和“INSTI发明者俱乐部”(2003)。2008年4月联邦经济技术部将三者整合成技术交易平台“SINGO”。每年拨款1,500万元用于项目管理和资助。该平台结构松散,为非营利性机构。平台主要作用是在技术创新者、企业投资者、政府机构之间构建网络,沟通信息。

(2)信息网络。SIGNO优势之一是将网络化信息汇聚起来。信息来源渠道包括:SIGNO伙伴网络。SIGNO在德国各州都有一个“伙伴机构”,一般为各州经济促进机构,能为SIGNO开展信息咨询、提供、交换、交易项目受理、评估、专利保护咨询等服务。

(3)会员与市场。SIGNO会员包括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私人发明者、资本拥有者;他们可利用SIGNO平台进行技术交易、信息交流和咨询等活动。SIGNO将创新提供者、资本拥有者和企业三者组织起来,形成创新市场。在市场网站上,会员可按分类意图———“创新寻找资本”、“创新寻找企业”、“企业寻找创新”———进行合作者搜索和联络。

(4)业务范围。SIGNO首要功能是技术交易,SIGNO无偿为技术供需者提供中介服务。SIGNO要将企业和技术供需信息纳入技术数据网络,形成网上交易市场。除此之外,SIGNO还提供以下服务:咨询、专利信息检索、为企业发展提供前瞻性研究、学术报告会和展会、融资联络、科研资助等。

4、直接对话创新主体,提高政府服务效率。联邦政府以对话的方式把与电动汽车有关的企业、协会、科学界和社会团体召集在一起,共同探讨电动汽车的未来。通过对话,有关各方很容易对未来电动汽车的发展达成共识。2010年,德国总理默克尔设立“国家电动汽车平台”,目的是扭转德国在电动汽车国际竞争中相对落后的局面。该平台的成员包括大型汽车公司、化工公司和能源集团的经理、行业协会代表、学者及政界代表,主要任务是向政府提出政策建议。

2012年11月,科研界、企业和卫生领域的150多名专家共同提交了针对国家战略进程的“医疗技术创新”最终建议报告,报告指出了德国未来在医疗技术方面面临的重要挑战,并在三个主要方面提出了行动建议:第一,提高德国医疗技术行业的竞争力,加强其在国际竞争中的主导地位;第二,扩大卫生系统的生产能力;第三,加强德国医疗技术研究的创新力。

2013年3月20日,德国总理默克尔、联邦经济技术部部长R.sler、联邦教研部部长Wanka、总理府办公室主任Pofalla与经济界和科学界代表在总理府举行了第5次创新对话会议。此次会议的重点为基于数字化的商业模式创新与服务创新,以及如何为新商业模式和新型创新提供最好的环境。教育和技术设施建设被认为是首要工作。此外,还强调了需要有针对性地资助科研项目,以及推进对敏感话题“大数据”的深入对话。

5、巩固东部地区建设,形成创新吸引。2009年,为有针对性地提升德国东部研究基地的实力,联邦教研部专门推出了“新联邦州尖端研究与创新”资助计划,以强化东部大学和研究机构已经形成的特色,将东部建设或扩建为具有国际吸引力的研究地区。过去10年里,政府总计为“企业区”创新计划和“新联邦州尖端研究和创新”计划相关的合作项目提供了超过10亿欧元的资助经费。

2012年8月,政府推出“2020年创新伙伴关系”计划,以及坚持在东部实行以区域发展为导向的创新政策。在2013~2019年间将投入5亿欧元,通过支持东西部研发创新合作,推动德国东部地区科研能力特别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促进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和技术与产品转型升级,创造更多面向未来的就业岗位。“2020计划”将把整个东部地区分散的科学、技术和企业能力聚集在一起。新的联合形式将打破组织、学科与行业的界限,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跨区域和有国际显示度的创新结构。

(二)地方层面:以巴登-符腾堡州为例。连续五年,德国巴登-符腾堡州(以下简称巴符州)在欧盟区域创新指数排行榜上位列第一。其产业成功的秘密就在内卡河谷。内卡河是莱茵河支流,流域面积1.4万平方公里,包括了德国巴登-符腾堡州中部的大部分区域。这里集聚了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不仅有戴姆勒奔驰、保时捷、博世等知名企业总部,“隐形冠军”企业(在细节市场上占有大量份额,但社会知名度较低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也不断涌现。

德国巴登-符腾堡州有两座“桥”,将科研与产业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是巴符州创新联盟;二是史太白国际技术转移机构,其主要合作对象都是中小企业。

1、巴符州创新联盟:连接基础型研究与应用型研究的桥梁。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科研资源丰富,有9所研究型大学、23所应用型大学、13家马普协会研究院、17家弗劳恩霍夫协会研究所,以及由12家州立研究所组成的“巴符州创新联盟”。(图1)

马普协会研究院金和弗劳恩霍夫协会的研究所是国家级科研机构,分别从事基础研究和战略性应用科技研发,中小企业一般难有机会与其合作,导致研究型大学的科研成果无法直接转化为企业产品。为了解决科研与产业脱节的难题,巴登-符腾堡州政府建立了一批覆盖生物医药、汽车制造、信息通讯、能源和环境等领域的应用导向研究所———“巴符州创新联盟”。该联盟具有三大功能:一是应用型科研,所有研究都按照产品入市必须符合的标准、法规和药典进行;二是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包括低价或免费提供仪器设备;三是利用研究成果孵化衍生企业。位于德国最大的生物技术产业园区——图宾根—罗伊特林根技术园区的州立自然与医学科学研究所(NMI)是最早建立的一家巴符州创新联盟。该研究所孵化出18家高新技术衍生企业。这些企业规模虽不大,但平均年产值达上千万欧元,大多数是掌握独有技术的“隐形冠军”。NMI设有多个实验室和技术转移公司,实验室主任大多为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兼职教授,许多科研人员也出自应用技术型大学。作为非营利机构,研究所每年经费中的10%来自州政府,40%来自德国联邦科技部的竞争性项目资金,50%来自企业客户。

2、史太白国际技术转移机构:通过服务和教育来“架桥”。面对科研与产业的脱节,史太白国际技术转移机构就是通过服务和教育来“架桥”。1868年建立了第一代史太白基金会,发展针对年轻人的创新教育和职业教育。1983年,巴符州政府全额投资重建了史太白经济促进基金会,旨在把最新的科研成果转移到产业中。2013年年报显示,史太白有978家转移、咨询和研究中心,有1,708名全职工作人员和3,544名签约专家,专家来自科研机构和企业,其中教授730人;机构的合作伙伴遍及50个国家,每年完成10,000多个技术转移项目,技术转移服务收入1.45亿欧元。史太白基金会还拥有史太白大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擅长技术研发与企业管理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在史太白,全职人员多为从事知识和技术转移的项目经理,很多人毕业于史太白大学,既懂技术,也懂企业管理。项目经理与有志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教授合作,寻找适合将某项技术产业化的企业,或根据企业需求寻找能解决问题的教授;找到后三方一起讨论、再创新,并开展新技术的小试和中试。试验中,如果因不可预知的技术风险造成设备损坏等损失,由史太白基金会出资补偿,巴符州政府为基金会提供财政担保。

三、对我国的启示

(一)通过服务和教育,连接科研与产业。在我国创新链条往往存在“埂塞”现象,中间环节非常薄弱,科研机构热衷于“申请课题、开展研究、通过评审、再申请课题”的循环,而产业部门则陷入“引进技术、生产产品、技术落后、再引进技术”的循环。如何打破循环,为科研与产业搭建一座桥,一直是国内外创新型国家/地区的发展难题。以德国巴符州为例,当地政府另辟蹊径,建立史太白国际技术转移机构,通过服务和教育来连接科研与产业。新的教育与服务评价机制,使得当地研究人员不再追求发论文、当教授,而是更多地专注于既有战略前瞻又与企业需求对接的技术,把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上海要建成具有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应建立从事技术转移服务人才的教育和评价体系,加强这一领域的公共财政投入,并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此类人才既可成为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项目经理,也可成为企业创新骨干或投身创业的科技企业家。

(二)建立应用型研究所,扶持发展中小企业。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中小企业的财力、人力都无法与大企业相提并论,但却是整个系统中最具活力的因子。在德、美两国的创新生态系统发展中,都建立起了以扶持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孵化机构。2014年巴符州创新联盟下的研究所致力于原创技术成果的转化,及其衍生企业的创新生长,使得一批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实力处于高位。这些企业规模虽不大,但平均年产值达上千万欧元,大多数是掌握独有技术的“隐形冠军”。下阶段,上海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程中,可围绕重点领域,推动建立一批应用型研究所,使之成为重大原创技术及其衍生企业的策源地。具体研发平台的功能定位、运营模式可参考巴符州创新联盟下的应用型研究所。

(三)发展技术交易平台,推动创新资源的利用。构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需要关注、扶持创新主体,需要改善、维系良好的创新环境,还需要保护和推动创新资源的利用。只有当有用的创新资源被有能力的创新主体所运用,才能够创造出更高的价值。以德国的SIGNO平台为例,这是一个由联邦政府主导建设的技术交易平台,其在德国各州有“伙伴机构”进行相关工作的辅助帮助,而且这些都是非盈利性质的。它能在技术创新者、企业投资者、政府机构之间构建网络、沟通信息,让“创新寻找资本”、“创新寻找企业”、“企业寻找创新”。虽然我国在北京、上海等地也已经出现一些类似的交易平台,但真正被高效利用的还不多,需要不断完善,在此过程中可以以德国为借鉴,使技术交易平台更国际化、更市场化、更信息化。

(四)寻求多方合作,建立战略长期伙伴关系。想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成为全球领先的科技创新中心,这些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国家政府层面的努力或者某些产业、企业自身的愿望,而是各个相关方面共同的努力和良好的合作,齐头并进共推创新。以“科研校园:公私创新伙伴联盟”为例,2011年8月德国联邦政府在高科技战略框架下发起该计划并设立行动基金,致力于促进企业、大学和其他科研机构之间形成中长期伙伴关系,促使他们深化合作,以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利用。北京和上海作为优秀科研院校的聚集地也可以参考这个方法,寻找科技创新的长期伙伴。当然,此类战略性的长期伙伴关系的范围是很广泛的,例如分布在高能效建筑、适用型汽车、地方公共交通等技术领域。

参考文献

[1]Adner R..Match Your Innovation Strategy to Your Innovation Ecosystem[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6.84.

[2]张运生.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风险识别与控制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29.3.

[3]张利飞.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耦合理论综评[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9.21.3.

[4]杜德斌.破解创新密码[N].文汇报,2012.11.21.

[5]Bloom,P.,Dees,G..Cultivate your ecosystem[J].Stanford Social Innovation Review,2008.

[6]Estrin,J..Closing the Innovation Gap[M].New York:Mc Graw-Hill,2008.

[7]Smith,Kenneth R..Building an innovation ecosystem:Process,culture and competencies[J].Industry and Higher Education,2006.20.4.

[8]杨荣.床新生态系统的界定、特征及其构建[J].科学与管理,2014.9.

[9]王缉慈.创新生态系统关键是要推动行为主体合作[N].科技日报,2012.1.15.

德国钢铁工业发展启示论文 篇4

现在欧洲的许多国家会在当一些建筑项目对生态造成损伤时,进行生态补偿,但是在重视被破坏之后的保护措施同时有的国家会忽视那些未受保护的土地的确实,而德国所采取的生态补偿对土地的补偿非常全面,其施行的“生态账户”政策非常引人注意。

德国的生态账户制度

生态账户制度是基于可交易的生态积分,需要补偿措施的土地开发应承担生态积分。开发商必须证明相等(生态)价值的补偿措施在某个地域得到执行。生态积分可以从得到官方授权的补偿机构获得。也就是说,补偿机构是生态积分的所有者,通过出售生态积分来负责实施补偿措施。典型的补偿项目包括:·栖息地和景观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改善;·农业从农地集约型管理转变为农地休养型管理的实践;·退农(耕)还林的实践等。

到目前为止,徐惠了解德国共有21家经授权的生态账户机构。土地开发凭证交易是最值得关注的补偿制度。该制度被认为是实现中长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最有效措施。其根本原理是控制建设用地的供给不足,这一机制造成土地利用巨大的经济压力,从而促使所有建设项目的实施尽可能减少土地占用。

德国14个不同规模大小的自治市在全国层面模拟了可交易的开发凭证的实施。第一步,未来发展用地预测。第二步,开发凭证的分配。第三步,15年的土地开发模拟。模拟显示,交易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并且自治市均实现了各自对道路、房屋、商业选址用地的开发目标。模拟的结果显示,用地量的削减(13%和24%)是可以实现的。

德国生态账户制度的经验借鉴

以法律和规划为基础。《国家自然保护法》和《联邦建设法典》是生态账户建立的法律依据,它们要求当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时,行为人必须采取适当补偿措施来保持生态平衡。建立生态账户就是为了满足这种法定的生态补偿要求。

以生态指标动态平衡为核心。徐惠了解德国用生态指标的数量来衡量特定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地块的生态价值不同,其生态指标数量也有差别。在进行生产活动时,应根据其对自然环境的副作用大小,从生态账户中扣除相应数量的生态指标。

坚持“污染者付费”原则,形成市场、政府和社会相结合的运行模式。依据“污染者付费”原则,企业或其他组织和个人必须通过出资购买生态指标或自行运营生态账户的形式支付生产活动引致的生态成本,这就推动了生态指标交易市场的创立。

助力绿色发展、助推生态文明。一方面,生态账户要求的生态指标收支平衡能保证规划区内的生态环境质量不降低甚至还有所提高,这样,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均得到了补偿。另一方面,生态账户遵循“污染者付费”原则,引入市场机制并采用多元化运行模式,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治理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和激励。

德国小城镇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篇5

1 德国小城镇发展的现代演变

从德国小城镇的发展阶段看,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一是19世纪初,德国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人口主要向中心城市集中,小城镇则发展缓慢,甚至出现衰退。二是从1960年,居民为了追求更好的居住环境,逐步向郊区迁移,同时发达的公共和私人交通工具,使得“郊区生活、市区工作”模式得以实现。三是到1980年,随着区域之间联系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进一步下降,中心城市向外扩散的动力进一步增强,更大范围的小城镇受到了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得到了良好的发展,特别是距离中心城市较近,且位于交通走廊沿线的小城镇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但从不同区域来看,小城镇的发展也有各自的特点。由于东部地区整体经济的衰落,导致人口以向柏林、德累斯顿、莱比锡等大城市集中为主,小城镇则人口空心化现象严重;而位于西部鲁尔工业区和南部地区的城市,由于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经济水平快速发展,中心与周边小城镇一体化发展不断得到了强化[2‐4](见图1)。

2 德国小城镇发展的经验借鉴

2.1 都市圈一体化建设为小城镇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自20世纪60年代起,德国开始规划与建设互补共生的都市圈。1995年,德国确定莱茵—鲁尔区、柏林—勃兰登堡区、莱茵—美茵区、斯图加特区、慕尼黑区、大汉堡区、纽伦堡区、法兰克福区、不莱梅—奥登堡区、莱茵—内卡区、汉诺威—布伦瑞克—哥廷根—沃尔斯堡区和德国中部城市圈等11个都市圈,聚集了德国70%的人口和就业,构成德国发展的核心地区。按照与都市圈的空间关系,三类小城镇获得较大的发展。一是大部分位于大都市圈以内的小城镇,依靠便捷的交通条件、优质的公共服务、低廉的住房价格等优势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二是小部分位于都市圈边缘,具有快速城铁和高速公路系统,与中心城市联系便捷的小城镇;三是都市圈外围具有高品质人居环境和特殊资源等因素的小城镇。

2.2 均衡的公共服务为小城镇发展提供了平等的机会

2.2.1 以均衡的公共服务保障均等的生活品质

从本质上来看,德国小城镇均衡发展的关键在于能享受到均等的生活服务。德国小城镇虽然规模不大,但水、电等基础设施均与大城市无异,各类商店应有尽有;快捷的公交让小镇居民到附近小城市或工业区上班十分方便;清新干净的环境,更让小城镇的生活品质超过大城市(在几乎所有德国小城镇中,森林和花园的总面积都能占到1/3以上),从社会保障来看,德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没有城乡和区域差别,保障了劳动力在不同地区的自由流动。

2.2.2 以均衡的交通设施保障平等的发展机会

自工业革命开始,德国就十分重视区域间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在35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上拥有3.5万公里的铁路和23万公里的公路(包括1.2万公里高速公路),四通八达的电气化高速列车平均几分钟一班,这使得州与州、城市与城市间的交通十分便利,不同专业化分工的城市之间往来(城市间法律咨询、金融服务、工程服务和研究等)可在几小时通行圈内便捷完成,为大中小城市的均衡发展奠定了基础。

2.2.3 以均衡的产业布局保障均等的就业机会

为推动全国均衡发展,德国积极采取“去中心化”的发展策略,推动了区域间及城乡间的等值化发展,防止了经济和人口向大城市的过度集中。德国不仅引导都市圈之间、都市圈内部城市之间有序分工,还积极引导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均衡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梯级带动模式。首先,每个大中城市都有自己的大学、科研与培训机构保障各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均衡,同时大力实施产学研结合,保障各级城镇产业发展都能得到有效的科技支撑,各地区的劳动生产率也趋向一致。例如,二战后有4所传统高校的巴伐利亚州在小城镇地区先后创办了7所综合大学和14所高等专科学校[5]。其次,发挥龙头企业和高校的诱导聚集功能,凭借发达的交通和信息网络,提升小城镇和乡村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如巴伐利亚州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积极的土地及税收优惠措施,引导龙头企业将生产职能迁往小城镇,宝马公司将主要生产基地迁到120km外的Dingol ng市。目前,巴州工业分布较均匀,70%以上的工业企业分布在小城镇。除慕尼黑及其所在的上巴州地区占该州工业人口的29%外,其他6个地区均在9.8%至15.1%之间。产业均衡分布,让小城镇有了产业支撑,也让小镇和周边居民不离乡土就能拥有稳定的工作和经济来源。

2.3 健全的管理体制为小城镇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2.3.1 有效的区域协调能力

均衡的发展格局是德国法律和民主政治体制的必然产物,德国宪法第106条规定:“德国应追求区域的平衡发展和共同富裕”,从政治理念上确保以区域协调实现均衡发展。首先,德国政府机构分为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三级,其中地方政府分为县市政府和乡镇政府,法律对于各级政府的职责有着十分清晰的规定。联邦政府负责总体统筹工作,包括全国范围内规划的目标及规划的标准,且根据各地区的发展状况来调整规划实施的进度和整体布局。根据各地的风俗、地质条件进行系统的全方位规划[6]。在州层面,通过州规划和区域规划(作为州规划的细化落实)指导地方建设,当地方规划建设不符合区域规划的要求而且协商手段又失效时,有权终止地方的权衡权利,或不予审批[7]。各级政府和区域间事权的统筹,有效地保障了区域间小城镇均衡发展能力。其次,德国财政体制从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为区域平衡提供了支持。横向层面上,财政平衡政策是各州、各地方之间通过“富帮穷”方式实现的财政转移支付[8,9,10]。纵向财政平衡即上下层级政府间的财政转移支付,包括联邦对州和州对地方两个层次。通过科学的财政平衡制度,财政资金在各级政府间,特别是在联邦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间的再分配,使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不匹配的矛盾有所缓解,从而有助于地方政府正常履行其职责,也成为区域经济平衡的有效工具,这是保证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平衡发展的又一重大因素。

2.3.2 完善的地方自治水平

作为一个有悠久地方自治传统的联邦制国家,乡镇是德国最基层的地方自治单位,在法律性质上不属于州政府的下级行政机构,在法律范围内享有完全的自治权。与单一制国家的基层政府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不同,德国立法在联邦层面,而执行在地方政府层面,联邦在地方一级并没有行政权;地方政府执行联邦法律,地方事务由市县和乡镇来完成。其中乡镇政府的任务可以分为两个内容:其自有的任务和联邦或州转移、授权的任务。对于转移的任务乡镇政府没有自主权,其议会无权决定,只能由行政部门直接实施。地方自治是对于其自有任务而言的,当地议会可以决议如何处理。乡镇自治的权限主要体现在地方性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其行政开支主要依靠州和县市拨款,居民税款、管理收费和多镇投资收入也是重要来源。作为基层地方政府,乡镇是否确能应对全部“地方事务”,还取决于它的组织、人事和财务状况。下级政府难以独立承担或规模效益显著的事权,作为高一级的县级地方政府才被要求有义务介入,承担起这部分职能和义务。在经济发展方面,德国也强调地方层次的主动性和非集权式的分散决策,上位规划仅对地方发展地区原则性要求和制定目标,对地方项目通过提供财政补贴和优惠贷款等促进手段,而具体决策取决于地方政府。

2.3.3 较高的公众参与程度

地方发展既是政府的公共职能,也事关地方民众的切身利益;同时,民众的广泛参与也是科学决策的重要保障。首先,德国积极引导市民参与规划建设的决策,广泛采用“政府+专家+公众”的“三结合”模式。从规划编制来看,市民参与规划编制实施的全过程,在决定编制规划、前期调研、规划草案、规划成果等各个阶段,对公众意见均充分吸纳,并给出回复意见[11,12]。其次,以完善的机制和法律保障公众参与。如果违反相应的程序规定,公民可依法对规划方案进行起诉,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法院会判定规划无效,保证了规划的严谨性、科学性,降低了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再次,以广泛的手段引导公众参与。如编制规划的决定作出后,即通过报纸、宣传册、居民大会等将规划的目标、必要性等公布于众;在编制过程中,广泛采用公告、传单、展览会、网络等手段公示规划文件,征求公众意见。

3 德国小城镇发展的主要启示

小城镇作为整个城镇体系的重要环节,其发展特征基于一整套发展理念,而非单项政策和因素的产物。小城镇发展思路的确定,必须基于全局眼光,综合、全面的予以考虑。

3.1 小城镇发展必须基于空间特征和发展阶段,采取差异化的发展思路

小城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其发展也必然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区域发展重点的空间转移、地方产业的兴衰、城镇体系发展阶段、区域政策等因素都对小城镇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德国小城镇的均衡发展,得益于德国“去中心化”的发展理念、联邦制的行政体制,城镇化不同的发展阶段小城镇呈现不同特点,空间上也表现出收敛的布局形态。因此,小城镇发展必须基于空间特征和发展阶段,采取差异化的发展思路。

3.2 小城镇均衡发展的要点是公共服务,而不是经济水平

从城镇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城镇集聚能力主要来自产业发展带来的就业机会和公共服务带来的生活质量。而产业发展具有趋于集中的态势,较强的生产职能只能在局部地区出现,因此,小城镇均衡状态只能通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来实现。从德国情况来看,主要是在平衡发展和共同富裕的理念下,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为核心手段实现的。

3.3 能否均衡发展关键在于发展权的合理分配

我国目前大中城市的资源配置、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都极大地优先于县级及以下城镇,导致一方面大城市不断膨胀,人口城镇化的速度远快于城市功能完善的速度;另一方面小城镇普遍“营养不良”。这种情况的出现,除了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规模效应以外,很大程度上与当前基于行政等级的资源配置有关,如行政等级越高,教育、医疗、交通等条件越好,土地指标、产业园区等资源配置也优先向高等级城市倾斜。而德国的小城镇能获得相对均衡的发展机会,以教育、科技、交通等核心资源支撑的地方产业发展动力具有重要意义。

3.4 必须以完善的体制机制确保小城镇发展

德国小城镇能均衡发展,关键在于有效的区域协调能力、完善的地方自治水平和较高的公众参与程度。而我国是从计划经济转型过来的,作为我国的最基层行政组织,小城镇话语权较弱,区域协调更多体现为自上而下基于行政力量的资源调配,自下而上的区域之间、政府与社会的协调能力尚不强。理顺各级政府之间和区域之间的财权和事权关系,建立长效的发展机制,需要完善的体制机制予以保障。

参考文献

[1]王伟波,向明,范红忠.德国的城市化模式[J].城市问题,2012(6):87-91.

[2]郑春荣,夏晓文.德国的再城市化[J].城市问题,2013(9):82-88.

[3]克劳斯·昆兹曼,尼尔斯·莱伯,刘源.德国中小城镇在国土开发中扮演的重要角色[J].国际城市规划,2013,28(5):29-35.

[4]克劳兹·R·昆斯曼,刘佳燕.德国城市:未来将会不同[J].国际城市规划,2007,22(3):5-15.

[5]叶剑平,毕宇珠.德国城乡协调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借鉴——以巴伐利亚州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20,24(5):76-81.

[6]陈玉兴,李晓东.德国、美国、澳大利亚与日本小城镇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世界农业.2012,40(8):80-84.

[7]李远.联邦德国区域规划的协调机制[J].城市问题,2008(3):92-96,101.

[8]冯兴元.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欧盟和德国的经验[J].城市问题,1999(6):75-79.

[9]陈承新.德国行政区划与层级的现状与启示[J].政治学研究,2011(1):72-83.

[10]殷醒民,刘崎.一个目标、两个层级的区域政策——评德国区域平衡发展政策[J].世界经济通汇,2007(3):72-85.

[11]王鹏.德国城镇化建设的经验[J].行政管理改革,2013(4):41-44.

德国钢铁工业发展启示论文 篇6

关键词:德国,工业4.0,国际贸易

引言

德国强大的制造业竞争力使其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下稳步前行。除2009年外, 德国经济自2007-2015年均为正增长, 增长率分别为:2.78%、1.25%、-4.9%、4.01%、3.33%、0.69%、0.43%、1.5%、1.7%。中国目前为德国第五大出口国和第三大进口国。

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和要素成本的上升, 中国的国际贸易优势逐渐丧失。借鉴德国制造业发展的“工业4.0”战略, 积极推进中国国际贸易发展的实践意义更加凸显。

一、德国“工业4.0”的概念内涵

(一) 战略的确立

“工业4.0”研究项目由德国联邦教研部与联邦经济技术部联手资助, 在德国工程院、弗劳恩霍夫协会、西门子公司等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建议和推动下形成, 并已上升为国家级战略。德国联邦政府投入达2亿欧元。德国政府提出“工业4.0”战略, 并在2013年4月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 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德国工业的竞争力, 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领先机。

(二) 概念内涵

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对“工业4.0”概念的一个比较统一的阐释是继机械化、电气化和信息技术之后, 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主要是指通过信息通信技术和虚拟网络—实体物理网络系统 (CPS) 的结合, 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 实现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变, 最终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生产模式。

(三) 相关政策支持

2010年7月, 德国联邦政府正式通过了《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 提出“工业4.0”战略。这是继2006年德国第一个高技术战略国家总体规划之后, 对德国未来新发展的探求。新战略指出, 德国面临着几十年来最严峻的经济与金融政策挑战, 解决之道在于依靠研究、新技术、扩大创新, 目标明确地去激发德国在科学和经济上的巨大潜力。

2013年, 为了进一步促进“工业4.0”在德国的发展, 德国政府将“工业4.0”项目作为需要在未来重点发展的项目之一, 并将其纳入了《高技术战略2010》, 且投入了大量资金来支持企业的创新和研究。

二、我国“工业4.0”下国际贸易发展现状

2015年, 在国际市场不景气、世界贸易深度下滑的背景下, 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和出口额稳居世界第一。2015年, 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4.55万亿元人民币, 比2014年下降7.0%。其中, 出口14.12万亿元, 下降1.9%;进口10.44万亿元, 下降13.1%;贸易顺差3.68万亿元, 扩大56.4%。以美元计价, 进出口总值3.95万亿美元, 下降8.0%。其中, 出口2.27万亿美元, 下降2.9%;进口1.68万亿美元, 下降14.1%。

三、中德贸易发展比较

2000~2015的16年间, 中国有十一年处于贸易逆差, 且2013年的贸易逆差额高达268.13亿美元。据欧盟统计局统计, 2015年中德双边贸易额为1562.8亿美元, 下降13.2%。其中, 德国对中国出口797.0亿美元, 下降19.8%, 占德国出口总额的6.0%, 降低0.7个百分点;德国自中国进口765.7亿美元, 下降5.1%, 占德国进口总额的7.3%, 提高0.6个百分点。

从贸易商品结构分析, 中国从德国进口的主要商品是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和光学钟表医疗设备, 分别占进口商品总额的38.0%、31.0%和8%, 三大类商品占进口贸易商品总额近80%。中国向德国出口的主要商品是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家具玩具杂项制品等三大类商品, 2015年合计进口517.8亿美元, 占德国自中国进口总额的67.6%。

目前中国出口的产品中高端产品相对较少, 需要的精密技术较少, 高端产品创新能力相对缺乏, 而主要的出口集中在流水线产品, 以及一些污染严重的产品, 比如玩具、服装等。而目前中国进口的产品中相对的高端技术产品金额分布比重较大, 比如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汽车、飞机等。

对比中德贸易的商品结构, 中国进口的商品主要集中在知识、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 而中国向德国出口的商品仍以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

四、工业4.0对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对策建议

通过上述中国贸易发展现状及中德贸易情况分析比较可以知道。中国在发展国际贸易过程中还有好多的路需要走, 因此我们应该很好的借鉴目前发展创新能力比较好的国家, 很好的借鉴一些比较好的培养创新能力的体系, 比如目前德国在“工业4.0”方面的发展比较好, 中国应该在一些方面进行借鉴:

(一) 转变外贸企业的管理模式

工业”4.0”的发展要求企业在经营上要做到程序化、科学化和现代化。要摆脱目前我国外贸企业管理仍然是基于经验管理的现状, 企业应该提高管理过程中获取信息的速度、广度和精度, 对信息加工处理技术进行优化和规范;进出口贸易企业的进销存管理、财务管理、业务管理以及人资管理也应该更加规范化;企业可以在技术层面、管理层面、制度层面尝试不同程度的创新, 如自主研发ERP系统;为企业节省高昂的购买费用, 可以尝试了解国外相关网站的信息;此外, 随着二维码技术的海外推广, 也可以尝试将其应用到企业自身产品或服务的营销推广之中等。

(二) 强化信息化与工业化相适宜的政策法规

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层面不仅要为企业提供营销服务, 而且还能在物流仓储、管理、融资、技术等环节提供不同类型的服务。在政策上构建集合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于一体的发展战略, 充分认知到智能化带动国际贸易对国家发展、企业运营的深刻影响, 通过对自身优劣态势进行分析, 提高应用水平, 扩展应用范围, 从而保障国际贸易的长远发展。

因此, 我国对外贸易领域需要建立起一套健全的法律法规在信息化与工业化应用方面, 通过强化相应的法律体系来明确生产厂家间、和消费者间、和政府间进行国际贸易业务时所必须遵守的法律义务, 并按照相应的政策法规来执行, 以保障进出口贸易的法制化和规范化。

同时多向国外学习他们的经验教训, 加快促进信息化工业化在国际贸易前进的步伐, 完善进出口贸易相应的法律法规, 积极应对外贸税收征管体系。此外, 充分了解国际市场信息, 寻求机会在外贸中提出合理化意见或建议。

(三) 强化信息化与智能化的国际贸易人才培养

首先, 高等院校应该作为电子商务人才孵化基地。高校应该在电子商务学科建设上加以改进, 从教学计划、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材编写、教学方法、教学评估体系等方面进行改进, 并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指导思想加强论证, 从而加快电子商务高素质、高水平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其次, 形成校企联合的研发模式, 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加强对电子商务领域的技术、营销、市场、经营、管理、安全等相关问题进行广泛的科学研究, 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创新。此外, 企业可以针对市场需求进行人才储备。总而言之, 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前景较为广阔, 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更是离不开电子商务的发展。因此, 企业和社会各界需要充分利用一切有利资源, 强化国际电子商务的发展。

五、结语

工业4.0的出现与发展对传统的国际贸易方式的变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着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国际贸易, 全球经济结构和全球市场面临的重大调整和改变, 这将会对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作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 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改革攻坚时期, 应该借鉴德国工业4.0战略的经验并结合中国国际贸易发展的实际, 中国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经济转型和国际贸易的跨越式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德显.德国工业4.0战略对中国工业发展的启示[J].税务与经济, 2016, 01.

[2]王喜文.工业4.0:最后一次工业革命[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5.

[3]罗文.德国工业4.0战略对我国工业转型的启示[J].玻璃钢/复合材料, 2014, 11.

德国钢铁工业发展启示论文 篇7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 “十二五”期间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着力点。作为世界最发达国家之一, 德国在环保、节能、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在“十二五”期间, 为了推动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 在节能环保领域的制度安排、法律法规建设、经济激励与制约措施等方面, 我们可以借鉴德国的经验, 加快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

一、德国发展节能环保事业的经验

(一) 德国拥有世界上最完备的环境保护法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 德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和法规。《垃圾处理法》是德国的第一部环境保护法。1972年德国重新修订并通过了《德国基本法》, 赋予政府在环境政策领域更多的权力。随后, 德国通过了《废弃物处理法》、《联邦控制大气排放法》等环境法案。1995年德国通过《排放控制法》, 1996年德国《循环经济与废弃物法》正式生效。2000年德国颁布《可再生能源法》, 2004年德国颁布《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 2005年德国颁布《联邦控制大气排放条例》和《能源节约条例》, 2005年德国颁布《电器设备法案》。从1972年通过的第一部环保法至今, 德国已拥有世界上最完备、最详细的环境保护法。目前, 全德国联邦和各州的环境法律、法规有8000部, 此外, 还实施欧盟的约400个相关法规。

这些法律既各有侧重, 又相互关联, 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节能环保法律体系。在完善的法律制度的保障下, 经过多年的努力, 德国彻底改变了工业化造成的环境严重污染的状况, 成为欧洲环境最好的国家之一, 同时也是环保产业发展居世界前列的国家之一。

(二) 德国政府有高效的环保管理体制、运行机制

在法律制度的保障下, 建立了有效的环境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高标准的节能环保计划是德国成功的又一经验。德国环境行政管理体制的构成主要包括:环境管理的权责体系、环境保护机构设置、环境管理的运行机制。德国环境行政管理权责体系分3级——联邦、州、地方 (市、县、镇) 。根据法律规定的不同权责体系, 德国政府成立了独立的监管机构, 对环保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监督, 德国政府、16个州和各个县政府都设有官方的环保机构, 另外, 德国还有很多跨地区的环保研究机构。

联邦和州都有立法权和制订相关环境政策的权力, 在决策方面, 基本法保障了决策过程中公众的广泛参与;在协调机制方面, 政府通过环境部长联席会制对各州的政策进行有效的协调;在执行政策方面是联邦掌握宏观控制, 州和地方灵活机动实施。

在这种完善的权责体系下, 德国各级环保部门各司其职, 对环境进行了有效的管理, 加之对民众的广泛宣传, 从而保证了高标准的节能环保计划的实施和环保事业顺利发展。

(三) 德国实施了一系列高标准节能环保计划

1.为了确保节能环保目标的实现, 在上述体制的保障下, 德国推行一系列高标准的节能环保计划:

征收生态税, 德国早在1999年4月开始征收生态税, 征收对象是汽油、柴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产品;

2.鼓励企业实现现代化能源管理, 德联邦经济部与德复兴信贷银行设立了中小企业节能专项基金, 用于促进德中小企业提高能源效率, 为企业实施专业节能指导和采取节能措施提供资金支持;

3.推广“热电联产”技术, 德联邦政府为支持热电联产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制定了《热电联产法》, 规定了以热电联产技术生产出来的电能获得补贴额度;实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德国政府从2007年开始通过补贴等形式鼓励既有民用建筑的节能改造, 2009年联邦政府补贴额为56亿欧元, 2008年开始实行建筑能效标识;

4.提倡使用节能型家用电器。按照欧盟规定, 在德国销售的冰箱、洗衣机、烘干机和家用照明设备都须标注能耗等级, 分为A-G共7个等级;六是鼓励汽车节能和环保, 德政府和各大汽车生产商都对开发节能环保汽车极为重视, 花巨资用于混合动力、电动车研发;七是发展低碳发电站技术, 以德国环境法规来保障发展CCS技术措施, 根据2007年11月公布的欧盟指令, 制定德国关于二氧化碳分离、运输和埋藏的法律框架, 建设示范低碳发电站等。

此外, 政府环保部门还开展节约能源的培训讲座, 设立咨询机构、咨询电话, 通过科普教育的方式, 宣传节约能源的重要性, 让民众知道如何去节能以及如何有效地使用节能设备设施。

(四) 政府运用法律、司法手段和地方监督机构对环保进行有效的监督

德国联邦政府对州环境政策法规实施情况的监督主要依靠法律和司法监督。为此德国设立了隶属联邦内政部的环保警察。其任务是:发现环境污染时, 立即采取补救行动, 从化学毒素外泄到不卫生食品的销售, 都是其管辖范围之内。州环境部或环保局除了是环境政策法规的主要实施机构, 同时还是主要监督机构。州可以通过审查地方环境执法的决定对地方环境政策的实施进行监督, 也可以对企业直接进行监督。有效的司法监督机制和地方监督机制使得环保政策得到有力的执行和贯彻。

(五) 德国政府从法律、经济政策上大力支持环保产业的发展

为了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 德国政府对环保产业给予了大力的政策支持。德国所有和能源使用相关的法律法规, 在近年的立法或修订中, 都设立相关优惠和促进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条款。不仅从法律法规建设上, 而且在新技术开发应用、财税支持等各方面, 德国政府和各节能环保部门都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支持和保障。联邦政府每年的环保贷款达到近百亿欧元, 企业每年的环保投资在30亿至40亿欧元之间.德国政府还拿出30亿欧元, 用于补贴老式建筑节能改造。同时为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提供低息贷款, 而且能耗降得越低, 贷款利息也越低。

在德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德国环保产业迅速发展, 已形成一个有近百万人就业的环保产业。每年德国环保产品的出口居世界前列, 其中占世界光伏市场的比重达到52.8%, 居世界第一位, 占世界风能市场16%, 居欧洲第一位。在德国国内各类可再生能源2009年销售总额达290亿欧元, 可再生能源占德国发电总量的16.5%, 能源消耗中可再生能源占比10.1%。德国政府的目标是2020年成为世界最大再生能源出口国, 出口额超过800亿欧元, 可再生能源占发电量的比重达到35%, 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占发电量的比重将达80%。

二、启示

虽然近年来我国的环保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中国在节能环保事业的发展德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种差距主要表现在法律制度上、环保管理体制上和运行机制上、环保行业标准上、政府对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 特别是在一些环保产业上, 虽然我们在一些关键技术上有一系列的突破, 但是和国外相比, 这种技术还是不成熟的。如高耗能行业, 尤其是电力行业、新能源技术方面、交通领域以及冶金化工、建筑领域。同德国政府、德国企业、机构开展多种多样的合作, 实现互利共赢, 将会大大促进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 逐步缩小我国同西方国家的差距。

德国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的启示 篇8

(一) 制定中长期规划

德国政府为了实现德国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 制定了三个主要的政府中长期规划, 分别是欧盟气候变化行动计划 (ECCP) 、国家能源效率行动计划 (EEAP) 以及能源与气候一揽子计划 (IECP) 。其中, ECCP计划可分归到交叉减排、能源供应、能源需求、运输、包括废弃物管理在内的工业、农业林业、研究和开发 (R&D) 、结构和团结基金等8个类别;EEAP计划则被分归到私人房屋、商业、 (部分) 工业和 (包括公共部门在内的) 服务业、工业、交通运输、交叉等6类不同能源消耗部门。而这些计划中的部分措施在促进节能减排上表现出较好效果 (见表1) 。

数据来源:根据欧盟相关新闻公告整理

(二) 开发利用低碳技术

于2006年8月启动的德国高科技战略, 特别注重气候和能源、交通、安全及通讯领域的技术和活动, 能源和环境技术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德国将在未来10年额外投入10亿欧元用于研发气候保护技术, 工业界也将在该领域相应投入一倍的资金。为了发展清洁能源, 德国计划投资4000亿欧元, 在撒哈拉沙漠建设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太阳能电厂, 预计到2050年可满足欧洲15%的电力需求;同时建造海上风力发电厂, 建成后每年发电量可以满足5万家住户的电力需求。

(三) 提供完善的信息服务

为了对德国低碳产品的海外扩张提供良好的建议和支持, 德国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搜集全球各国市场状况的相关信息 (见表2) 。

数据来源:根据欧盟相关新闻公告整理

(四) 利用经济手段刺激低碳经济发展

1. 征收生态税

德国国内能源匮乏, 降低能源消耗和优化能源结构是德国历届政府能源政策的核心, 所以德国政府根据国内实际情况对矿物能源、天然气、电力等项目征收生态税, 但鼓励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 (如太阳能、水力、生物能源、风能等) 。德国政府将征收到的生态税中多征收的部分通过降低工资附加收费的方式让利于民, 从而一方面可以促进国内就业, 提升居民的购买力和福利水平;另一方面, 由于工资的附加费用减少, 劳动力雇佣方所支付的工资也得以降低。据统计, 德国政府仅通过这一项税收措施就减少了近75亿欧元的支出, 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2. 政府实行财政补贴

德国政府对于低碳经济的财政支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提供资金支持, 如对生产者资助、对消费者资助和对生产者的低息或优惠贷款;2.德国政府将对出口低碳产品的企业实行投资税收减免, 以节约企业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成本, 从而降低低碳产品的出口成本 (详见表3) 。

数据来源:根据德国2009年相关公告整理

二、德国发展低碳经济对中国的启示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 加上长期以来经济粗放式发展的惯性, 对能源的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将持续增加。目前, 我国整体科技水平还比较落后, 技术研发能力仍较低, 中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的转变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通过分析德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策略, 对我国有如下启示:

(一) 实施优惠政策促进整个社会向低碳转型

低碳经济是发展低碳贸易的基础。在当前国际能源危机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应对危机的有效措施, 更成为了各国寻找新经济增长点的方向。国家经济政策对发展低碳经济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信贷倾斜等优惠政策, 鼓励企业进行低碳产品的开发和生产, 引导消费者购买低碳产品, 促进整个社会向低碳转型。

(二) 制定政策鼓励创新研发低碳技术

政府应制定低碳贸易发展规划和出台相关限制政策, 在给予低碳技术研发更多的支持同时, 对此进行一定的经济鼓励。以德国为例, 德国政府鼓励企业进行低碳技术的研发同时, 对此提供长期充足的资金支持以希望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三) 适当征收碳关税或生态税

我国开征生态税, 在节约公共资源的基础上将有利于企业的公平竞争。政府通过征收碳关税可控制碳排放以降低社会总成本, 同时能使企业在决定如何满足排放目标上拥有较大自主权, 从而不断激励企业采用新的减排技术控制污染。

(四) 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和相关培训

政府相关部门或者商会应该积极搜集各种与低碳经济有关的资料, 适时通过举办研讨会、学习班等方式来引导企业学习、了解低碳经济, 让企业更好掌握低碳经济的发展动态、进行低碳贸易的好处, 从而积极主动学习低碳技术, 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低碳产品, 开拓市场。另外, 在发达国家对我国相关出口企业设置贸易壁垒时, 国家相关部门或者商会应积极为出口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和法律服务, 以协助出口企业采取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王艳, 韩晓艳.欧盟低碳经济策略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 2012 (5) :114-115.

[2]张海玲.日本发展低碳产品出口贸易的经验及启示[J].现代日本经济, 2011 (5) :56-57.

[3]张辉新.形势下我国低碳贸易发展的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 2011 (3) :88-89.

[4]刘赟, 岳沼洋.中国发展低碳贸易面临的阻碍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3 (4) :124-125.

德国钢铁工业发展启示论文 篇9

2015 年是我国“互联网+”作为国家级行动计划确立的元年,作为制造业和互联网两个领域的大国,在经济进入新常态,需要平稳度过新旧产业和动能转换期的情况下, 必须找到能够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支撑力量。 德国提出的“工业4.0”战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全新的工业蓝图,深入分析其愿景与要点,可以从中引发其对我国“互联网+”战略的思考,揭示目前战略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1我国 “互联网+”与德国 “工业4.0”的概念内涵

1.1 我国“互联网+”

1.1.1 战略的确立

2015 年3 月5 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 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1.1.2 概念内涵

“互联网+” 就是 “ 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 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1.1.3 相关政策支持

2015 年7 月4 日国务院发布 《关于积极推进 “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未来三年以及十年的发展目标,提出包括创业创新、协同制造、现代农业、智慧能源等在内的11 项重点行动,并就做好保障支撑进行了部署。 这一顶层设计将加快推进“互联网+”的发展,有利于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催生经济新格局。

1.2 德国“工业4.0”

1.2.1 战略的确立

“工业4.0” 研究项目由德国联邦教研部与联邦经济技术部联手资助,在德国工程院、弗劳恩霍夫协会、西门子公司等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建议和推动下形成,并已上升为国家级战略。德国联邦政府投入达2 亿欧元。 德国政府提出“工业4.0”战略,并在2013 年4 月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德国工业的竞争力,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领先机。

1.2.2 概念内涵

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对“工业4.0”概念的一个比较统一的阐释是继机械化、电气化和信息技术之后,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主要是指通过信息通信技术和虚拟网络—实体物理网络系统(CPS)的结合,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实现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变, 最终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生产模式。

1.2.3 相关政策支持

2010 年7 月,德国联邦政府正式通过了 《德国2020 高技术战略》,提出“工业4.0”战略。 这是继2006 年德国第一个高技术战略国家总体规划之后, 对德国未来新发展的探求。 新战略指出,德国面临着几十年来最严峻的经济与金融政策挑战,解决之道在于依靠研究、新技术、扩大创新,目标明确地去激发德国在科学和经济上的巨大潜力。

2我国“互联网+”战略实施中的问题

2.1 强调营销,忽视质量

在实施“互联网+”进程中,很多传统企业注重网络推广和销售模式,直接把商品卖到消费者手里,而避开了层层的供销商和代理商。 然而售后服务与退货确实是横亘在商家与消费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在商品具有质量保证不完善的情况下,如果单纯重视网络营销和市场开拓,而忽略产品质量,则难以长久维持“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有效开展。

德国“工业4.0”中提出的O2O其实是在严把线上质量关的基础上,踏实做好实体店,做好所有客户体验和服务,差异性的产品和服务。 O2O说到底是一种手段,商业才是主角,好品牌才是提升长期销量的前提。

2.2 制造业成本优势逐步消失

目前,我国制造业迅速崛起主要得益于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以及廉价的工业用地等资源所构成的比较成本优势。 这方面充分体现出“危机是威胁也是机会”。 因为,新一轮工业革命将彻底改变生产模式和组织形式,生产成本将大幅减少,生产模式将大幅转变。 也就是说,新一轮工业革命不再偏重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以及廉价的工业用地等资源所构成的比较成本优势,对国家间比较优势格局造成较大影响。

2.3 传统产业缺位互联网,社会资源配置不合理

大环境的乏善可陈,巨大的市场规模效应,日常生活的刚性需求,造就了中国的互联网行业的繁荣。 但是这无形之中也反映出了在后工业时代中国互联网发展将要走入的困境: 极度缺乏对工业和社会进行数字改造的诚意和能力。

反观德国,随着工业4.0 这个概念的推广,传统工业系统支配下的德国社会已经达成共识:真正的互联网精神,不应该是IT和互联网界人士强加给社会普通人士的投机诱饵, 而应该是互联网工具化后的全景渗透和数字经济引导。

2.4 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和融资模式不完善

互联网金融系统性风险较传统金融更高,融资模式不规范,征信体系不完备,存在非法集资风险。 首先,互联网金融服务提供方大多是没有互联网支付牌照的互联网企业或民间金融信贷公司,其经营合法性尚待官方认证。 目前,互联网金融服务提供方的角色主要分两种:借贷中介和资金平台。 资金和债权交错配比的业务模式,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当实际放贷金额小于转让债权,就会使其演变为非法集资。 其次,互联网金融缺乏完备的征信体系,无法形成有效的惩戒机制。 由于民间互联网金融平台无法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其本身对借款人真正的信用水平、贷款用途和偿还能力缺乏有效的资质审查, 容易导致信贷坏账率高,债务追偿困难等问题。

德国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多参照传统金融机构或产品,对P2P和众筹融资严密监管,并无专门P2P监管法规。 对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一视同仁, 使得互联网金融企业的风险防范更加严密,有效避免了大规模系统性风险的发生。

3我国“互联网+”可借鉴的建议

3.1 简政放权、扶持小微企业成长

电子商务平台上99%都是小微企业, 但互联网的小微企业“小而不弱”,充满创新和变革活力,将来必然会涌现出超越阿里巴巴、腾讯的创新型企业,为国家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做出更大贡献。 德国“工业4.0”战略发展中,正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体,迸发出无限创新力和新生力量。 在这个关键性的发展阶段,建议在电子商务治理中,政府仍要遵循最小干预原则,让市场充分竞争和有效自律。 建议对电子商务小微企业在工商、税收、市场监管等方面,采取“放水养鱼”的态度,扶持小微企业做大做强。

3.2 确立新的比较成本优势、完成制造业产业升级

实现产业升级,需要找到我国制造企业新的比较成本优势,例如,自贸区方便了制造业产品的跨境交易,将简化零部件的进口,带动产品的出口;电子商务巨头铺设的现代化物流体系遍及各省市、各区县,甚至许多村落,这实际上也是一个优势,它缩短了采购和销售的时间,也就相应地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工期,加快其面市步伐;还有便捷的高铁,现在虽然还没有用于物流,但是使人员的流动变得更加便捷,这对于企业来说,无疑可以更多地获取知识,企业的销售人员在跑市场时也节约了时间,扩大了范围。

3.3 推动制定国家云计算、大数据发展战略

同德国加快制定云计算、大数据战略、采取积极行动相比,我国仍缺乏国家层面的云计算、大数据战略。特别是在教育、医疗、交通、政务、金融等行业的云计算及大数据应用,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发挥价值的最重要领域。但在国内,长期以来存在的职能“条块分割”格局,信息系统建设的“孤岛现象”,在促进云计算建设、加速数据流动中仍然是非常大的障碍。这需要政府主导,在这些领域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普及云计算服务和大数据应用、减少资源浪费、促进效率的提升。

3.4 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灵活协调与传统金融关系

德国的经验表明, 网络保险公司和网络银行完全可以按照原有监管规定进行监管, 这样既可保证法规的严肃性和有效执行,又不会对传统金融机构造成太大冲击。 对特定金融创新(例如,P2P、众筹融资及第三方支付)均可制定专门法规(我国已对第三方支付进行了规范),适当降低准入门槛,逐步培育市场。 在此过程中,应加强监控和评估,灵活调整监管政策,确保其健康、有序发展。

摘要:2015年两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互联网+”行动计划,象征我国正式确立实施“互联网+”战略。作为全球制造业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之一——德国,则提出了“工业4.0”项目,旨在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德国“工业4.0”项目对我国“互联网+”现状有一定借鉴意义,对比可发现我国目前“互联网+”实施的几点不足,并为提出解决办法提供思路。

关键词:互联网+,“工业4.0”

参考文献

[1]欧阳日辉.从“+互联网”到“互联网+”——技术革命如何孕育新型经济社会形态[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5(10).

[2]邹磊,徐策.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提质增效升级[J].宏观经济管理,2015(6).

[3]宋首文,郑天游,柴若琪.互联网+银行:传统商业银行模式的新突破[J].新金融,2015(6).

[4]罗文.德国工业4.0战略对我国工业转型的启示[J].玻璃钢/复合材料,2014(11).

上一篇:水电发展趋势下一篇: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