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制造业启示录

2024-09-20

德国制造业启示录(共12篇)

德国制造业启示录 篇1

今年6月8日至18日, 我们应德国施帝莱管理咨询公司的邀请, 在德国先后考察了科乐收 (CLAAS) 、格立莫 (GRIMME) 、科罗尼 (KRONE) 、曼 (MAN) 、哈威 (HAWE) 、爱乐宝 (Elobau) 、菲茨曼 (FRITZMEIER) 、采埃孚 (ZF) 、雅歌辉托斯 (ARGOHYTOS) 、易福门 (IFM) 10家农机制造企业。我们在每家企业都有一天的工作时间, 不仅考察车间和物流中心, 还进行了业务交流和合作洽谈。这10家公司都是比较优秀或著名的农机生产企业, 拥有领先的技术、优秀的产品和先进的管理, 对我们认识世界农机制造和了解德国工业4.0很有帮助和启迪。

试验装备和检测平台越来越重要

德国农机企业产品基本实现了自动化的在线监测和下线检测, 检测程序和防错系统已经标准化到生产程序之中, 既降低了人工成本又使产品质量可控。

德国农机企业非常重视产品的线下检测。在科罗尼公司投资850万欧元建成的“青贮收获机模拟检测实验台”旁, 我们发现, 每台收获机下线后, 立即对行走轮扭矩加载、负重加载、模拟爬坡等性能进行检测, 检测时间4小时, 以确保收割机的可靠性和装配质量, 从而保证收割机在客户手里不会轻易损坏。

对一些非关键部件的试验和检测, 德国人也是非常认真的。菲茨曼公司驾驶室的防雨性能检测是从各个角度向驾驶室不间断地喷水达10分钟, 以检测防水性能。艾乐宝公司从四个方向向箱操作手柄加载搬动, 进行疲劳性能检测。

在德国, 产品在线监测也同样重要。在易福门, 任何一个电器元器件只有激光扫描检测合格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哈威阀门加工中心在线密封性检测也成为标准化的配置。

我们发现, 德国的农机制造企业无论是机械加工件还是装备部件;无论是收获机整机还是很小的零件, 加工流转过程都要经过检测, 获得检测数据后才能作为产品交付。这些都值得中国的农机企业学习, 也意味着试验装备和检测平台建设对企业竞争能力的提升将会越来越重要。

产品研发要有资金和试验装备作保障

德国农机企业很重视研发资金的投入。据雅歌斯托辉介绍, 该公司每年利润的50%用于产品研发, 科乐收公司年销售额的5%用于科研经费, 采埃孚公司去年投入研发的经费为9亿欧元。充足的资金投入为研发的持续进行提供了保障。

另外, 科学的研发态度和试验手段也是德国企业产品具有竞争力的最主要原因。据介绍, 菲茨曼公司为用户设计一个个性化的驾驶室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 仅安全测试和性能试验就需要1年半。测试项目包括顶棚抗挤压安全测试、振动舒适性能测试等, 全程通过电脑进行数据记录与分析, 从而不断优化设计方案。无独有偶, 爱乐宝公司新产品的开发周期一般为18个月, 其中测试就需要6个月, 仅操作手柄的试验和检测, 就要进行耐腐蚀性试验、耐疲劳性试验、耐高温性试验、低温冰冻检测等项目。

德国专家认为, 如果在研发阶段没有对产品进行试验或验证, 那么就是将产品性能和可靠性的检测后移给用户承担, 这种代价是巨大的, 浪费也是严重的。虽然检测平台投资不菲, 但能够大大降低企业的研发费用、试制费用和田间测试费用, 能够缩短新产品研发周期, 从而极大地提高产品的质量。

重视制造工艺和专业化的生产线

实现“制造一致性”的企业一定能够生产出优质的产品, “制造一致性”必须依赖好的装备和先进的工艺来保障。德国企业认为, 能够用机械的地方一定不要用人。因为人工成本是最高的, 而且会越来越高。另外, 只有机器才能实现制造的一致性。而农机产品品种多、批量小, 因此很难从市场上购买到适合自己的, 比较满意的工装和生产线, 必须拥有自己的工艺师队伍和工艺技术, 因此, 他们高度重视制造设备的投入、工艺设计和管理。

哈威公司的主要设备都是5年内的新设备, 智能化程度很高。该公司认为, 只有智能化的设备, 技术升级周期才会缩短, 才能走在竞争的前沿。哈威公司阀体加工中心上配备了240把刀具, 可以智能选刀、自动换刀、自我纠错。这些加工中心的液压系统和元器件都是自己设计制作。科乐收公司收获机的钣金件, 机器人焊接占80%, 焊接生产线、翻转台架、零部件夹具、移位车辆等都是依靠自己的工艺设计师来实现的。

可以说, 这些公司的标准作业生产线和专业化的加工装备, 是其保持行业领先的核心技术和竞争手段。

智能化制造提高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

农机是很复杂的产品, 一台大型收获机有1万多个零部件。如何保证零部件的采购组织、生产配送、市场服务供应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德国农机制造企业的零部件物流中心、配送中心都实现了高度智能化的管理, 参观的10家企业都在使用立体仓库。其中格立莫立体仓库的机器手取件速度是每秒7米;科罗尼立体仓库领取已停产10年的旧车零配件, 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哈威公司采取模块化的生产, 接到订单就能迅速地把这些模块调集齐全, 组织生产;而通过信息化远程控制, 雅歌斯托辉可以管理远在捷克的工厂, 使其科学地进行过滤器装配、滤芯涂胶等工作, 完全没有距离上的障碍和组织上的困难;采埃孚通过实施二维码标注管理, 使每一个材料和零部件实现了快速流转, 在生产车间的积压时间不超过4小时。

小单元生产模式提升品质

综观德国农机生产企业的生产过程, 大多采取小单元的生产模式, 进行独立核算和考核。比如采埃孚的行星齿轮箱, 从箱体加工到装配再到质量检测, 在一个封闭单元里, 由一个人来完成。科罗尼公司采用部件电泳, 脱粒室等焊接装配好后再去电泳, 能够保证底面合一和颜色一致。该公司最值得称道的地方在于面漆用水溶性油漆电泳, 完全取消了传统的喷漆工艺, 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涂装质量, 降低了环保治理费用, 使工人的工作环境更为清洁。绿色生产观念深入人心

在哈威公司的车间里, 地面、加工中心的台面、机加工的工件上都看不到一丝油污。车间安装了空气过滤系统, 对空气中吸附的油污进行分离回收, 大大提高了车间的清洁度, 提高了液压件的制作和装配质量。艾乐宝公司管理者上班不开车、不打领带, 工厂全部使用电动汽车运输, 建有太阳能光伏发电, 使用可再生的能源,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通过汽化系统得到100%的循环利用。

优秀员工是培训出来的

智能制造需要更高素质的员工。对员工的培训, 使之能力得到持之以恒的提高, 成为企业一定要付出的投资, 这是我们考察团成员共同的认识。这10家农机制造企业都建有自己独立的员工培训中心。生产驾驶室的、手柄的、软电路的, 都有专门的培训车间。培训中心硬件条件齐全, 既有传统的手工机床和钳工台, 也有数控加工中心。学员有在校生, 也有新工人。任何人上岗前都要经过长达3年的培训, 考核合格后才能持证上岗。

德国制造业启示录 篇2

漫谈德国警察管理经验

机构相互独立,效率高

中央警察与地方警察互不隶属,地方警察在机构设臵、编制、职务任免、经费保障方面相对独立,警察部门相互支持,密切协作,保证警务工作运转协调,做到高效率和高质量。第一,联邦警察只负责联邦事务,州、市警察负责地方事务,互不隶属,各负其责。全国边防警察、水上警察、铁路警察事务由联邦政府负责管理。刑事警察事务由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共同管理,以州政府管理为主。联邦政府内政部刑事警察局主要负责掌握全国刑事犯罪的信息、资料,跨国界、州界犯罪案件的侦查、联络和协调,为各州刑事警察提供刑事技术方面的支持,国际刑警事务和与国外警方的合作,反恐怖、反破坏等宪法保卫工作,全国整体预 防犯罪方面的工作等。其他所有警察事务均属于州内政部的职责。第二,地方政府对警察实行高度集中的领导管理,既能够在打击犯罪、维护治安方面统一指挥调度、高效灵便,又有利于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保障警令畅通。各州在对本州警察的管理上拥有充分的权限,联邦政府无权干预地方警察的内部事务。各州在警察机构设臵、职务任免、录用、编制管理、经费装备保障等方面,统一由州内政部负责。第三,警察部门机构设臵精干,警种划分单一,领导职数少,少设甚至 不设副职,领导责任集中明确,决策快速果断,中间环节少,运作高效。警察部分内设机构一般分为行政管理和危害防治、刑事追究两大系统。行政管 理系统由组织人事、预算和法律事务等部门组成。危害防治系统主要由领导行动、大型事务、刑事事务、交通事务等部门组成。第四,警察部门互相支持,密切协作,工作运转协调。联邦刑事警察局向全国16个州的刑事警察部门提供刑事技术、情报、信息等方面的支援与服务,各州警察部门积极配合联邦警察开展工作。某一州、市遇有重大的突发性事件,当地警察部门难以应对时,该州、市警察 可以向联邦警备警察、边防警察以及其他州、市政府警察寻求支援。各州内的警力的分布是根据地区的治安状况不断加以调整。治安秩序好、发案少的地方一般配备警力较少,治安秩序较差、案件多发的地方,往往配备警力较多。

招警程序严格,条件高

招募警察以州为单位统一组织,计划性强、考试考核严格、与培训考试衔接紧密,保证了较高素质的人才加入警察行列。德国警察的招募由各州内政部负责制定统一的政策规定,并以州为单位统一组织考试考核。各州招募警察的条件、程序等并不统一。一是招募警察计划性强。各州内政部根据警察内部人员变动情况来确定招警数量,制订招募计划。每年组织一至两次招警考试,考试组织工作由各地警察局承 担。二是遴选条件、程序严格。报考人员必须年龄在16周岁以上,身体健康,五官端正,无违法记录,经过10年学校教育或9年学校教育外加1年 的职业培训的公民。有的州对报考人员的学历要求更高一些。凡报名参加考试的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笔试、体能测试、心理测试及面试,不合格者将被淘汰。三是与培训考试衔接紧密。通过考试考核的人员还必须在州警察学校参加为期3年的入警培训,学习警察业务知识,进行大量的体育锻炼。培训期满后,要参加州内政部统一组织的毕业考试,考试合格者才能成为一名正式警察,否则仍将被淘汰。

训练设备完善,成绩高

警察教育训练基地设施完备,培训层次分明并与晋升紧密结合,教学方式、方法灵活多样,培训内容、形式紧贴实际需要。德国警察部门重视警察教育培训工作,但主要抓警察的职业培训,不办学历教育。第一,培训基地设施健全。从联邦政府到各州均设立了警察培训学校,分级负责警察的教育培训。高级警官由联邦政府负责培训,初、中级警官由各州负责培训。第二,培训层次分明,与晋升紧密结合。从大多数州的情况来看,德国警察教育训练主要包括岗前培训、岗 位培训和晋级培训。岗前培训就是对参加警察录用考试合格者进行培训,相当于我们的初任培训。在岗培训就是定期组织对在职民警进行法律、体能和射击等项目的训 练,相当于我们的知识和技能更新培训。晋级培训就是对拟晋升警衔人员 按等级进行培训,相当于我们的警衔晋升培训。德国警方没有统一的警衔制度,但绝大多数州的警衔制度基本相同,只有极少数州不同,个别州甚至准备取消警衔制度。警衔总体上可分为3等12级,即初级警官、中级警官、高级警官。每等又分类四级,分别佩带1至4颗星,星越多则表示级别越高。德国警衔晋升制度严格,所有晋升警衔的警察,都要参加严格的培训,初级警官晋升中级警官要在所属州警察培训学校参加3年培训,中级警官晋升高级警官要参加2年的培训,一年在州警察学校,一年在明斯特警察领导学院。所有晋升培训都有严格的考试,考试不合格者不能晋升。第三,教学方式、方法灵活。课堂教学大多采取研讨座谈方式进行,教师与学员互相交流,互相启发,教学相长,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第四,教育训练与实际工作结合紧密。德国警方立足现实警务工作需要,强调实战教学,理论课只30%,实践课占到70%,并注重模拟教学,安排学员直接参与警务活动,培养实战能力和专业技能。

内务管理规范,形象好

致力于改善警察与公众的关系,促使警察观念由“我是警察”向“我的职业是警察”转变,同时强化警察部门的内务管理,培养警察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树立警察在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提高警察部门的工作效率和质 量。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摆脱纳粹警察在公众心目中留下的阴影,树立战后德国警察的新形象,德国警方始终致力于改善警察与公众的关系,促使警察观念由“我是警察”向“我的职业是警察”转变,努力实现警察“平民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德国组织的民意测验中,战后德国警察的公众形象逐年上升,公民对警察的满意率名列政府部门和其他组织之首。德国警察机构内务管理规范警员认真负责、严谨细致,无论德国警察领导学院,还是警察局、分局和看守所、警察站,环境干净整洁,办公井然有序,车辆摆放整齐。有的办公设备虽然比较陈旧,但是养护良好。无论是领导学院的学员,还是实战部门的警察,着装规范整洁,体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警察分局指挥中心、拘留所、警察站的警察熟悉业务,能够熟练地介绍组织机构、运行机制、警察管理情况,并能够进行示范动作。同时,德国警方人员工作态度认真,有很强的原则性,时间、效率观念很强,考虑问题十分细致周到。德国警察队伍之所以能够具有较高的素质,除了经济发展、民族文化的影响外,更主要的是与德国警方对每名警察的严格管理、注重养成教育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强化科技强警,技术领先

注重提高警务工作的科技含量,计算机等先进科技手段得到广泛运用,同时更强调警用科技装备的实用性、实效性,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益。德国警察现代化程度、警察工作科技含量比较高。据了解,北威州警方拥有先进的刑事技术,智 能化的计算机网络管理以及一批水上快艇和新型直升飞机等设备,能够做到快速反应,保证工作质量。伍伯塔尔市警察局所辖分局指挥中心内部设施十分完备,当班的4名警员着装整齐,工作认真负责,每人监视两台计算机,一台用于接警,另一台贮存了大量的信息资料,包括街面地形图以及一些重点防范部位如银行、商店等建筑物的内部结构图,如发生紧急情况,可以立即提取,作为决策依据。指挥中心与街面巡逻人员、车辆时刻保持联系,发布指令,机动快速。在指挥中心内还设有设施比较齐全的临时指挥部,遇有突发事件进行现场指挥,迅速采取对策。分局看守所看似简陋,但在监舍的设计上科学合理。看守所的报警设施安装在每一层牢房的过道护栏上,呈一尺多长的条形,简便实用。报警器与分局指挥中心相连,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分局立即可以调动人员给予支援。此外,德国警方十分重视警察技术研究,专门设立警察技术研究所,承担研究警察工作所必 须解决的一些技术性问题。比如警察需要什么样的武器、警械,如何搞好自身的防卫等等。德国警察技术研究工作的经费得到有效保障,以北威州为例,每年研究警察技术的经费投入在 5000万马克左右,相当于2亿人民币。同时,德国警方既重视科技的应用,也十分注意实用性。乌伯塔尔市警察局1警 察站接警台使用的还是两台黑白显示器,但并未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该所每年接处警7300余起。我们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公安机关必须要不断增强科技强警的意识,重视科学技术在公安业务工作和队伍管理中的应用。当前,应该积极争取、加快实施“金盾工程”,高度重视计算机等先进科学技术的运用,加大对警察防范技术的研究,运用科技手段提高民警自我保护、打击犯罪的能力。

加强国际合作,交流经验

德国制造的特征与启示 篇3

德国制造业的行业特征

全球制造业领域的竞争正愈演愈烈。美国通过推进“高端制造业”计划来重振制造业,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在全球制造业领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正迅速提升。德国在倍感压力的同时,也不断强调制造业在本国的基石地位,并通过战略调整指引企业积极争夺国际制造业竞争制高点。

制造业处世界领先地位

德国制造业在经历了2004~2008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订单量和生产量急剧下滑。但很快在2009年开始回升,成功走出了危机的阴影。以机械设备制造业为例,2010年,该行业的销售额比2009年增长了8%,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企业的努力,以及企业、协会和政府之间的密切合作。

德国注重创新性制造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对复杂工业过程实施专业化管理,保证了德国制造业在全球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德国拥有强大的汽车和机械设备制造业,在嵌入式系统和自动化工程方面也颇有建树,这些因素共同奠定了德国制造业的基石。

另外,制造业的绝大部分分支领域,也处于世界领先行列。以机械设备制造业为例,它的行业分支,无论是机床、建筑机械和纺织机械等整机部分,还是轴承和变速箱等机械零部件,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在技术研发方面不遗余力

德国制造业在技术研发、追求创新方面不遗余力。以机械设备制造业为例,2008年,在创新方面的投入为130亿欧元,与十年前相比大约翻了一番。欧洲专利局大部分的机械制造专利申请都源自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成为德国最大的工程师聚集地,2010年德国约有167500名工程师在机械制造领域工作。

出口创汇能力强

以出口为导向是德国制造业的一个典型特征。德国的机械设备制造业出口市场广阔,有3/4的机械设备产品销往国外。在机械设备制造业的32个行业分支中,有17个行业分支德国居于全球市场首位,8个行业分支中位居世界第二位。

德国制造设备的出口目的地,最重要的当属欧洲。欧洲37%的机械和设备是在德国生产的,德国超过40%以上的产品销往欧盟27国,这其中,欧洲统一市场和标准功不可没。根据2010年的数据,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有将近1/8的产品出口到中国,1/5的产品销往意大利、俄罗斯和东南亚,与美国的出口贸易也发展迅速。

中小型企业构成行业基础

德国的制造业企业以中小型为主。以机械设备制造为例,只有2%的企业拥有员工超过1000人,很多机械公司为私人所有的家族企业,以小批量产品制造为主,受规模约束,无法进行多元化经营。为保持竞争优势,他们在生产技术和研发能力方面狠下工夫,产品大多“又精又专”。只有几个专业领域的标准产品,如轴承,是以大批量进行生产的。德国的机械设备制造业凭借其两万多的产品类型和较高的技术水平,排在世界首位。

机床行业作为德国的机械工业五大分支之一,一直是德国制造的骄傲。现在,德国机床在质量和技术上也是毋庸置疑的领导者,其中重型机床、精密机床,以及金属成形机床制造尤为突出,约60%的机床为数控机床,在全球范围内树立了高精尖的形象。目前,在机床制造领域处于世界前10位的都是德国企业,如德国通快集团、吉迈特公司、舒乐集团等。

政府战略导向

增加研发投入,鼓励企业创新

2013年德国联邦政府的研发投入大约比1995年增长了一倍。其中,制造业方面的研发费用一直居于首位。

德国政府主要通过创造创新友好型环境、支持以市场为取向的研发行为两方面措施来鼓励企业创新。

此外,德国政府一直重视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2012年,德国企业在欧洲专利局申请专利多达34000项,占欧洲申请专利数量的36%。

多种融资手段,保障企业发展

德国政府在企业借贷方面也投入了不少精力。德国政府通过欧洲复兴计划的专用基金和政府专属的德国复兴信贷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支持。

2012年,德国复兴信贷银行总的贷款额度在78亿欧元左右,受益的企业中有1/4约为工业企业。

“改善区域经济结构”基金作为德国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工具,主要资助对象为工业企业。2012年,该项资金的投资创造了将近2万个工作岗位,稳定了6.4万个工作岗位。从2014年开始,投资补贴取消,“改善区域经济结构”基金将变得越来重要。

为帮助创新型企业解决资金不足问题,德国政府成立了高新技术启动基金与ERP启动基金。2012年,德国经济部联合欧洲投资基金共同推出了欧洲天使基金,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融资额度在25万~500万欧元。

针对能源成本上升,为制造企业减负

2000~2010年,德国工业的能源成本从211亿欧元提高到354亿欧元,能源成本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6%提高到2.1%。而德国的工业用电价格高出欧盟国家平均水平的15%,甚至比法国、荷兰高出40%。这给德国工业带来挑战。德国工业也在环境保护方面投入了巨资,2010年德国制造业在环保方面投入了大约240亿欧元。

针对用电问题,2012年,德国联邦电网管理局出台《电网发展计划》,拟大规模扩建电网;针对制造业等能源密集型产业,规定中小型的能源密集型企业也可以享受《可再生能源法》的特殊补偿规定。另外,德国政府想方设法为制造业减负,以保证他们的国际竞争力。

2012年,大约有1.1万家企业受益于能源税收减负政策,约有2.3万家企业受益于电力税收减负政策。2013年初,德国政府针对工业制造业的能源密集型企业又出台了新的优惠政策。如果企业引进能源管理系统与环境管理系统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缴纳能源税与电力税之后,政府将退回其缴纳的部分税收。

发展循环经济,降低原材料进口依赖度

德国制造业对于进口有很强的依赖。为保证原材料供应,德国政府一直积极寻求与其他国家进行原材料方面的合作。2011年10月,德国与蒙古国签署了有关原材料、工业、技术合作的首个政府协议;2012年2月,与哈萨克斯坦签署协议;2013年1月,与智利签署关于采矿与矿产资源合作的两个声明。

此外,德国注重原材料的回收利用。以铜等原材料为例,德国的回收利用率为55%,居全球最高;纸、铝、铁生产过程产生的二次原料,也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德国政府支持将循环经济纳入到竞争的大环境中,并在废物回收这一环节充分权衡政府和企业的利益。

完善手段机制,为制造业出口创造环境

德国政府为制造业等工业企业提供出口信用担保,以国家承担出口风险的方式,鼓励扩大商品出口和争夺海外市场。为支持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德国政府建立了一整套对外直接投资担保体系,已与130多个发展中国家签订了投资促进与保护协议。

出口审批方面,德国政府注重加速、简化出口管制的审批程序。联邦经济与出口管制局开发了电子交流渠道,企业用户可以通过电子方式提交申请,并随时追踪处理状态。据悉,德国议会将对对外贸易法进行简化,出口导向型的德国企业将从中受益。

启示

百余年前,“德国制造”也曾是“劣质”的代名词,英国议会甚至修改《商标法》,规定所有由德国出口到英国的物品都必须标明“德国制造”,以此将“德国制造”的产品区别开来。而如今,“德国制造”在成功抵御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开始借助“工业4.0”东风,引领制造业发展的新方向。

尽管我国已经成为制造业大国,但离制造业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学习吸收德国制造业的经验和政策,制定符合我国实际的发展战略,对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深远意义。

赴德国考察学习启示录 篇4

1.1 考察团组成和考察地

“中德关于物种丰富的高碳生态系统保护合作平台”项目是受德国联邦环境、自然保护和核安全部(BMU,简称德国环境部)委托,由德国技术合作公司(GTZ)承担实施的中德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合作项目。该项目自2009年起与江西省开展多方面合作,并于2010年对江西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应对气候变化处发出邀请,希望江西省自然保护相关工作人员于2010年5月16~22日对德国的自然保护及应对气候变化举措进行为期一周的考察。此次考察成员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江西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应对气候变化处、林业厅野保局、农业厅环境监测站、省国土开发整治研究所、鄱阳湖、井冈山、桃红岭、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派员组成。考察团访问了设在波恩的德国联邦自然保护局(BfN),艾博斯瓦德可持续发展技术大学(Hochschule fuer nachhaltige Entwicklung Eberswalde)森林与环境系、柏林技术大学(Technische Universitaet Berlin)景观设计与环境规划研究所,勃兰登堡州的朔夫海德(Schrofheide-Chorin)生物圈保护区、下奥得河(Unteres Odertal)国家公园,法兰克福的申垦别格(Senckenberg)生物多样性及气候研究中心。北京至法兰克福8 000余km,飞行约9 h,柏林时间比北京时间晚6 h。

1.2 GTZ与BMU简介

德国技术合作公司(GTZ)是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内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的联邦企业。德国经济合作与发展部(BMZ)是GTZ的主要委托人,此外,GTZ也受德国其它政府部门,尤其是德国环保部(BMU)、以及欧盟等其它组织及私营企业的委托。GTZ在中国开展合作已有25年。“中德关于物种丰富的高碳汇生态系统保护合作平台”是由BMU出资,委托德国联邦自然保护局(BfN)和GTZ共同实施的一个项目。

德国联邦自然保护局(BfN)是BMU的3个直属局之一,员工350名,总部分设在波恩、莱比锡以及波罗地海威尔姆岛3处。该局的主要任务是:承担联邦政府有关环保工作的咨询,开展环境保护与开发,与各州开展环境保护与合作,执行欧盟和联邦政府物种保护和进出口等有关规定。在国际合作方面主要参与研究制定和实施国际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和地区性公约等,开展国与国的双边合作。

2 德国国情和林情[1,2]

2.1 国情

德国位于中欧西部,面积35.70万km2,辖13个州、3个直辖市,人口约8 252万。绝大多数为德意志人,通用德语,居民多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世界著名的工业大国,工业产值位居世界前列。采煤、钢铁、机械、化工、精密仪器和光学仪器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农业机械化程度高。畜牧业在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多饲养乳用、肉用牲畜。1949年5月23日美、英、法占领区建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1949年10月7日,原苏联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1990年10月3日两德统一,对外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首部柏林,人口339万,是全国政治中心。

德国海岸线长1 300多km,南部为高原山地,中部为丘陵和中等山地,北部为冰啧平原。全国最高点楚格峰,海拔2 963 m。河流以多瑙河、莱茵河、易北河和威悉河为主。湖泊星罗棋布,博登湖、基姆湖较大。水力资源较丰富。温带性气候,年降水量为500~1 000 mm,平均气温7月份为14~19℃,1月份为-5~1℃。

2.2 林情

德国是世界上林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森林面积约1 074万hm2,其中国有林占34.1%、公有林占19.3%、私有林占46.6%,森林覆盖率30.7%,活立木蓄积量近30亿m3,森林平均蓄积量高达270 m3/hm2,在欧洲国家中居首位。森林储存的碳约12.3亿t,目前储碳还在增加中。森林中有1/3是天然次生林,林种主要是山毛榉林,该林分在欧洲分布比较广,在德国约占森林面积的25%,绝大部分是二战以后自然恢复的。勃兰登堡州和黑森州是德国森林资源分布较多的州,黑森洲以山毛榉、勃兰登堡洲以松树为主。德国的山毛榉林从南到北均有分布,平均胸径约40 cm,平均树高约20 m,平均林龄60 a左右。此次考察,正值该国春季,林相透绿清澈、郁郁葱葱,地下更新良好,极大地调节和改善了德国自然环境,所到之处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由全球著名咨询机构美世公布的2010年全球221个城市生活质量调查报告,德国有杜塞尔多夫、慕尼黑和法兰克福进入前10名就可见德国的森林资源和自然环境。德国森林资源之所以可持续性较好,主要缘于古老建筑以及教会等对森林的庇护和世代传承。500多年前,日耳曼民族来到了德国,期间,斯达夫人和日耳曼民族等不同群体相互争斗,最终日耳曼民族站稳了脚跟,由该民族在中世纪发起修建的修道院长期以来对森林顶礼膜拜,引导了公众的良好保护意识。

3 欧盟自然保护“2000”框架和德国自然保护

3.1“2000”框架

欧盟自然保护“2000”框架,对所有成员国,一要设立自然保护区,二要保护重要物种。采取红绿灯的办法进行评价,亮绿灯表明该区域比较好,想办法保护其生物多样性和让其持续;红灯表明要调整。“2000”框架比国际法更严格,如进出口野生动植物,除了各成员国按各国程序办理外,还要经欧盟的特殊许可,即便是死亡的野生动植物也无例外;再如保护山毛榉,无论是德国还是意大利,该框架对其作出了严格的规定。

3.2 自然保护地

3.2.1 类型和面积。

德国有580个天然林保护区,占国土面积的4.5%;16个生物圈保护区,占国土面积的3.2%,其中有15个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14个国家公园(National Park)和5 171个自然保护区,占国土面积的38%;85个自然公园,占国土面积的16%以上。自然保护区大部分布局在沿海、西南和东南阿尔卑斯山等地区。

3.2.2 管理体制和方式。

共有22个生物圈保护区或国家公园的管理由联邦自然保护管理局总体实施,其中18个隶属于州政府,其它4个则采取其他管理体制。州政府即国家管理主要是采取目标管理方式,其它管理体制主要由公司或通过协会的方式进行运作。

3.2.2. 1 核心区实行严格保护。

核心区即绝对保护区面积占德国自然保护面积的5%,森林或土地大部分属于州政府。森林生态系统任其自生自灭,即便发生火灾,一般不进行施救。枯立木不允许利用,主要是为野生生物诸如蘑菇和昆虫等提供栖息环境,同时枯立木对温度变化有缓冲作用,能改善潮湿度。对违反规定进入核心区从事采收、盗猎的行为,自然保护管理机构有权开罚单进行干预。

3.2.2. 2 其它区域实行近自然式管理。

德国人口密度较大,将所有自然保护地进行严格保护难于实行,必须要考虑生产发展,且发展必须要为当地民众服务。如位于德国朔夫海德生物圈保护区实验区的某生态农场,面积1 500 hm2,250头奶牛,同时生产有机粮食和蔬菜。农场50名员工主要负责养殖、餐饮、食品粗加工、食品精加工以及运输等行业,平均每天有1 500多t的农副产业成品和半成品运到柏林进行销售。他们90%的产品均经认证与标识,容易打入市场。另如下奥得河国家公园,是全德惟一一个保护河流和冰川遗迹的国家公园,由奥得河和人工营造的运河合围而成,借由堤坝与闸门调节水的流动。该公园土地面积13 000 hm2,其中7 000hm2用于发展绿色经济。该公园1995年之前大部分土地属于私有,由州政府采取置换的方法,用公园外围的政府土地置换公园内的私有土地,并给予一定程度的补助。每年10月到翌年4月枯水期,将闸门关起以保持湿地水位;5~9月丰水期,打开闸门允许水体自由流动,以便鸟类自由繁殖栖息。

3.3 野生动植物保护

3.3.1 用绿带或通道保留或扩大野生动植物栖息空间。

德国发达完备的高速、铁路等交通体系,给物种生存造成了隔离,使栖息地缩小或孤立。为解决这对矛盾,一是开展动植物栖息地空间联合。自然保护法律规定至少要有10%的土地归并到区域联合中,联邦政府要求各州政府承担该项责任,联邦自然保护局进行协调指导。空间联合体系分3个层次,即点、线、面,生物圈保护区和国家公园的核心区为点,各点之间的廊道为线,廊道向两旁辐射为面,这一联合模式使德国大部分分散零乱、破碎化的景观整合成数十条近似“完整”的绿带。如前东德和西德的国界,俗称“死亡线”,通过近20 a的空间联合,已变成了绿色生命线,采取的模式主要是设立旅游业发展区、徒步的纪念场所和风景区等。二是在公路或铁路修建中,建立生物通道。欧盟自然保护“2000”框架对各成员国均提出了要求,修筑公路、铁路必须要有生物通道。为了解决乡村或保护区沙石路面通行、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当地的文化,尤其是便于蛙类等两栖爬行动物通行,有不少路面一半实行硬化,一半仍保留沙石路面原状,每隔100 m设置一个边长30 cm正方形的通道,取得了多赢的效果。

3.3.2 对野生动物危害家禽实行补偿。

德国目前少有以捕猎为生的人口,打猎基本属于业余爱好,需要申请专业牌照。国家公园内允许打猎。经过多年的生态恢复,几乎在德国绝迹的野生狼又重新出现在其东北部紧靠波兰、人烟稀少的区域。联邦政府对饲养家禽易遭狼危害采取补偿的办法,让公众不必担心狼和驯养家畜有矛盾。

3.3.3 存在生物入侵现象。

二战后,德国木材紧缺,政府希望发展生长快、好养、通直易加工便种植了欧洲赤松林。该林分密度为2 m×1.5 m,树高约30 m,林龄40 a,胸径在18~20 cm,林相长势比较好,杆型通直树皮略显红色,枝下高比较高,由于林分密度大,高生长迅速。该松树林在勃兰登堡州占有主导地位,林下灌木、草本见不到阳光而生长不良,只有单一的几个种类,也给局部地区生物入侵创造了条件。刺槐,150多年前由美洲引入德国,该物种耐干旱、耐瘠薄、耐干热,在树林和长后具有排他和化感作用,且难于清除,在德国一些地区构成了生物入侵现象。刺槐150 a前从美洲到德国,100 a后从德国引入到山东青岛(原德国殖民地),即刺槐在中国分布时间80~100年。

4 对气候变化的推测和政府采取的行动

4.1 对气候变化的推测

根据德国有关机构在该国近1万人的有关自然环境质量的问卷调查,按照受关注程度排序是:气候、水源、生物多样性、空气污染、噪音、景观破碎化,可见德国民众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已深入人心。大约1 200万年前,德国境内均是冰层覆盖,深达几km。约1万年前,冰川消融,形成了该国如今的地形地貌。德国专家推测,如果未来全球气温升高2℃,则德国可能会升高4℃,对其森林有很大影响;如果当地气温升高6℃,则山毛榉等原生自然林将大面积消失。同时,气候变化会给生物生态位带来影响,物种分布会向高纬度和高海拔转移,适合温度变化幅度比较大的物种将得到扩展,喜冷动物会减少。

4.2 联邦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

4.2.1 制定气候保护倡议。

为应对气候变化,联邦政府制定了气候保护倡议。该倡议有3个重点:一是研究制定了减少排放的国家政策,包括开发新能源、监测经济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等。二是以近自然的方法保护物种多样性,扩大自然保护区面积,使森林得到保护,增强森林碳汇能力,减缓气候变化进程。三是设置保险项目,如水质管理、调整土地使用模式和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使生态系统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4.2.2 开发使用新能源。

德国长期以来和其它欧盟国家一样,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走在了世界前面。早在1990年德国就制定了绿色能源扶持计划。2004年《可再生能源法》出台之后,德国绿色能源获得了蓬勃发展,德国生产的风力和太阳能发电设备70%以上出口到世界各地。2008年底德国《国家节能计划》中指出,要大幅增加包括风能和太阳能在内的新能源利用,将其占德国总能源利用份额从现在的14%增加到2020年的20%。据统计,新能源在欧盟能源比中占有20%的份额。分布在德国国内如星星般的白色风力发电机扇、黄色斑块状的油菜,是德国开发使用新能源的典型标志,即便是机场周边、高速公路两旁、城镇周围均有分布。在德国,风能占了新能源60%的份额,年有效风力达到2 300 kw·h。所种的油菜为生物质能源,将油菜提炼出的植物油可以作为重要的工业用油。自然保护区规划管理要让位于风力发电。在朔夫海德生物圈保护区,该保护区管理机构曾经反对在保护区范围内架设风力发电车,但为了新能源发展总体布局需要,该保护区不得不做出调整,允许保护区实验区域内风力发电设备的架设。

4.2.3 实行碳排放许可。

欧盟国家制定了碳排放交易协作规定,碳总量的排放通过申请许可证的形式进行实施。欧盟将碳排放份额分配到各个国家,然后由每个国家按照自己的方案进行配置。德国环保部专门设立了碳排放交易司,由该司进行碳排放许可发放和处理日常工作。德国以法律手段明确规定工业企业有购买碳排放许可资格的义务。2008~2009两年,德国批准设立了176个碳排放项目,涉及61个合作伙伴,共融资3.57亿£。出售碳排放许可资格所带来的收入,其绝大部分用于支持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新能源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以及技术更新。

4.2.4 要求农林业实行环境友好型生产。

德国土地类型,50%是农业用地,30%是林业用地,剩下的是道路、城市等建设用地。农业占了整个温室气体排放的13%~16%,且有很多濒危物种分布在农业用地中,为此德国制定了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要求在农林业生产中实行环境友好型生产,避免过多的土地用于农业种植,用物种增加或减少等指标评价其保护效果。在林业生产中,尽量减少采伐,将近自然林面积在2020年提高到5%。在农业生产中,要求生产、物种保护和减少碳排放实行一体化。

4.2.5 用景观规划引领其它规划。

由于气候变化是渐进的过程,不是定期的突然变化,不能说到了2050或2100年气候变化就停止了,要求用发展的眼光做景观规划。景观规划的目的就是更好的保护自然,为环境保护作贡献。土地使用规划、建筑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均要求与景观规划相衔接。景观规划的范围比较全面,包括生物圈、生物多样性、景观资源、自然环境、土地、水和空气,以及与人相关的休闲、健康、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建筑物等。景观规划一般分4个层次:(1)州级规划。主要是考虑规划建立自然保护区、打通生物通道或廊道,规划图纸用1∶30万。(2)地区景观规划,规划图纸一般做成1∶50 000,内容比较详细,主要是将州的规划具体化。(3)地方基层规划,包括城市和城镇的详细规划,规划图纸用1∶5 000或10 000,如小城市规划,主要是目标物的标识等。(4)街区或乡村规划,规划图纸用1∶2 000,大部分是要借用其他专业方面的数据。

4.2.6 设立了专门研究或应对气候变化的高校和科研机构。

德国设立了可持续发展应用技术大学,是德国惟一一所直接以可持续发展命名的高校,2010年正式更名,约2 000名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考察与交流相促进。该大学很早就设立了全球变化专业,英文名为“global change management m.sc.”,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环境变化影响,人类生存和环境变化,如何管理和经营自然资源,如何避免因为生存而产生的负面的气候变化,如何减少自然变化和环境变化,如何提高我们的承受能力,如何改变土地使用体系等。另外,德国的Senckenberg学会,成立于1817年。Senckenberg学会分布在德国各个地方和世界多个地区,是一个重要的私立研究机构,在世界范围内有1 000多个研究人员,分布在各大洲和海洋的研究站点。该所有很多科研部门和领域,包括陆地动物学,地质岩石矿物学,海洋动物学,海洋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植物以及分子进化,历史地质事件,人类进化学,生命进化学。在海洋方面,阿拉伯半岛、海湾国家、非洲海岸带和苏丹等均有他们的研究基地。

4.2.7 注重国家和地区间的合作。

早在2005年,德国联邦政府制定的《国家气候保护报告》中明确指出,德国将在2020年前削减40%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由于毁林等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约占全球总排放的17%,为此德国政府将在2012年至少提供3.5亿£资金,用于国家和地区间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支持世界森林保护。

5 考察所得的启示

5.1 优先发展林业,注重自然经营

相比发达的工业,德国林业年产值只有30~40亿£,占国民经济总产值数额极小,但在环境政策中林业被列为最优先发展的地位。面对18世纪末到19世纪大部分地区的天然林被改变为针叶树种人工林所带来的地力衰退、病虫害加剧、景观单调、风灾雪灾加重等生态经济问题,1990年代逐步在针叶林中引入阔叶树种,采取“近自然林业”理论作指导。从此,德国森林逐步向以山毛榉为主的“近自然”阔叶树林转变。该林分生态系统稳定,蓄积量、生长量大,林下更新良好,是承载德国优美自然环境的重要支撑。

5.2 广建保护地块,构建生态网络,延伸物种栖息

据统计,在德国,天然林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生物圈保护区、国家公园和自然公园的累积面积约占其国土面积的27.5%,大大高于我国总体水平。其不同保护区、国家公园之间由廊道沟通,连点成面的点、线、面生态网络景观结构不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形式,更是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力量。不仅如此,强调50%的农业生产用地的有机耕作、物种保护,以及在州与州、地区与地区边界,以及重要交通道路等造成景观分离、破碎的建筑区域建立生物廊道或通道,这些都是在保护森林之外的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举措。换言之,德国自然保护基本覆盖全境,物种保护覆盖农林牧副渔等相关行业。

5.3 更重视、更关注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气候变化说到底是对人生存环境的变化,人无法抗拒自然、唯有适应自然,地处温带性气候的德国民众,对温度升高尤其恐惧。一旦温度升高,致使维系其良好自然环境的森林资源将受到严重影响;二是人本身的耐热能力远不及热带、亚热带地区民众的能力强。基于此,德国乃至欧盟民众更加重视气候变化给其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和变化。

5.4 集聚固碳、减碳、出台政策、制定规划等措施以应对气候变化

坚持木材采伐量小于生长量的原则不断地累积碳,该国森林年生长量6 000万m3,而采伐量只有4 000万m3。用实际行动融入低碳生产生活中,如风力和油菜等新能源应用与开发,旅馆、宾馆拒绝一次性用品,鼓励自行车和徒步旅行等。制定了相关政策,如工业企业实行碳排放许可制度,农林业实行环境友好型生产制度等。用景观规划引领各专业规划要保护自然、保护环境。

致谢:承江西省发改委沈丰处长、江西省国土开发整治研究所刘影教授、德国技术合作公司(GTZ)技术顾问王韵晟博士等领导和专家的悉心指导。

参考文献

[1]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主办.德国森林资源概况[EB/OL].http://www.lrn.cn/invest/internationalres/200612/t20061228_17030.htm,2006,12,28,资源网(LRN),

德国职业教育理论的启示 篇5

——学习李文博《德国职业理论与前沿理论介绍》的体会 畜牧兽医专业谷振山01 2014.11.10 2014年10月10日,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李文博老师在全国中职教师国家级培训班上给我们生动讲述了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育思想,并对其中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学习后感觉受益匪浅,现结合自己多年从事中等职业教育的经历,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对德国职业教育理论的理解和认识: 德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在全球处于领先的地位,这源于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思想的引导,德国的职业教育主流思想包括职业教育设计导向,职业教育能力的开发,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和职业教育的教学论等五个方面,核心的内容是“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实施,这种模式被认为是目前国际上最为成功的职业教育模式之一,被誉为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双元制”是由政府对职业教育进行宏观管理,学校、行业主管部门和生产单位组织实施的三重负责制。这种相互交叉、有机结合的管理体制,为职业教育的实施和完成提供了保证,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有利于培养出既懂理论又有动手能力的生产和管理人员。在德国的“双元制”教育中,企业培训起着主导作用,主要通过实践操作培养职业技能,而职业学校只起着配合和服务的作用,其教学任务主要是以专业理论来辅导和提高学员在企业中的实践培训成果,加深和补充普通教育的任务,所授课程中大约60%是专业课程,40%是普通教育课程。双元制职业教育录取过程是学生先同企业签订学徒合同,然后根据学徒的职业,再到相应的学校报到学习,受教育者以“学徒”身份在企业实际的生产岗位和培训中心接受职业技能及相关工艺知识的培训,又以“学生”身份在学校接受文化基础和专业理论教育。

二、中国职业教育与德国职业教育的比较

了解了德国的职业教育之后我们知道,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教学组织按照企业和学校的不同特点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企业的培训内容按照各专业部制定的培训条例进行,并根据培训条例和本企业的特点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并付诸实施。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是在服从企业培训要求的前提下确定并实施的,以深化企业培训中的专业理论。而在我国,则很少有学校和企业能够在实际教学中完成这种合作,具体表现是:

1、职业教育与企业脱节。要确保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根据企业岗位的要求制订详细周密的教学培训计划和教学大纲,强调学用结合,合理安排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的学习分配,尤其注意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但我国的职业教育从前一直是由学校单独完成包括理论教学和技能教学教学内容脱离企业的实际情况导致职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企业大量的岗位又招不到合适的员工。如今不少学校在推行顶岗实习“校企合作”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企图通过此类方式提高学生的技能技巧,但是尽管在理论上谈的很多,真正能够与企业和市场需求结合培养人才的职业学校却并不多。

2、职业教育教学系统无法与市场紧密结合。在德国,职业教育的教材经常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发展进行更新和替换,授课的教师也有很多时间下到企业进行实际的操作,了解最新的技术知识。而在中国,职业学校教师的任务就是讲教材而且教材不变教师也没有机会接触到就业市场没有去了解当前的形势缺

乏主动了解就业市场的积极性。

3、是职业教育教材改革没有规范。教材改革盲目而上自成体系专业课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编写教材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浪费。编写教材没有统一的指导思想没有形成区域的标准和特色往往是各学校自己编写适合自己教学的教材没有形成一定的市场所以教学改革的效果不明显。

4、教学质量和学生技能水平的监督体系没有形成统一。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行业协会部门没有真正地沟通好对职业技术学校的监督不力学校的理论教学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监督。有些技能鉴定部门为了追求效益和合格率开始降低标准导致学生在就业时职业资格证书不能发挥作用行业协会基本没有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没有为职业教育提供准确的用人信息。我国的职业教育大多是单一的学校行为,脱离实际的理论教学和形式模拟的实践教育只使得职业教育的理论化和动手实践的形式化,成为偏离“职业”教育的障碍。虽然自我国大 力推进职业教育以来,已经有许多学校在通过“顶岗实习”、“校企合作”等模式来促进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但这些大喊“实践和教学要统一”的教育模式其实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少学校的学生即使要实习或者进入企业,都是被要求在校学习1-2年之后,才能到相关的企业和单位实习。这种教育模式客观上使学生远离了生产第一线,并不利于学生及时将所学理论同实践相结合。可以说,就目前来看,中国的职业教育与普通学校的教育差别仍然不明显,除了比普通学校多配备了一些实验实习的设施之外,并没有增加更多的实践课程。就国内来看,以分数衡量一切的大潮流也在职业教育中体现着。往往毕业考试的优异成绩,就基本上承认了某一个人已经是位“优秀的技术人员”。而实习成绩,也只不过是一个参考,与毕业考试比起来微不足道。而至于这个“优秀的技术人员”是否能熟练的操纵先进的工业设备,校方完全留给了企业自己去解决。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的技术人员到企业以后,不能马上地形成生产力,还需要一个相当长时间的适应过程。

三、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给我们的思考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在职业教育的过程中重视学生技能学习、动手能力的培养。目前我国大部分职业学校实行的校企合作正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为企业培养专门的技术工人,把岗位需要与培训内容结合起来,把就业与教育结合起来。把学校教育同企业生产紧密结合,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而且所接受的是企业真实的设备和技术,培训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进行,加之以相关必要的学校理论教育,就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他们的“资格”,决不是单纯的一种学历文凭或证书,更重要的要懂得操作应用,有动手能力。

1、建立机制,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法规政策上的支持。德国职业教育发展遥遥领先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教育分流机制比较合理,在小学毕业时就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合理的分流,初中毕业时再次分流,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差异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类型,并没有出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奇异现象,大部分学生都选择接受职业教育。我国也急需建立合理的教育分流机制,改变不符合个体发展需要的招生考试制度,积极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职业教育。当然,这需要国家在教育政策上给予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的待遇,加强职业教育的立法,完善各种配套制度的建设。

2.,深化校企合作,切实贯彻产学结合的发展思路。德国的“双元制”,其核心理念是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并非常重视行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并不是停留在接收毕业生的低层次上,而是全面参与职业教育的各个方面,真正实现了校企结合的职业教育理念。相对于我国的职业学校而言,虽然也 提倡校企合作,但大多数仅仅是停留在就业这一个层面,其他方面基本上是没有任何实质性联系,这是我国职业教育需要大力改革探索的方面。

3、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升职业学校师资力量。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其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他们对职业学校的教师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不但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而且还要具有娴熟的实践操作技能。建立了一套有利于师资队伍发展的教师资格认证系统,对专业任职标准、资格认定制度、师资培养模式等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从而规范了职业教师队伍,确定职业教育的高质量。诚然,高要求必然会有高待遇,德国的职业教师都享受公务员待遇,并享有一系列的在职培训和发展提高的机会。

4.构建多元教育体系,满足人们的教育需求。德国等发达国家都采取了相关措施,增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通融性和互补性。如德国许多州规定,具有中等职业教育和继续职业培训资格的学生可报考大学。德国的职业教育都实现模块化课程与教学,学生所学课程、所取得的学分、获得的证书、文凭无论是在职业教育体系内外,都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相互承认。这些举措为满足人们多元化的教育要求提供许多便利,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5.,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轨,建立全国统一的学历系统和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德国建立和推行就业准入制度,学生必须获得相应的文凭或资格证书才能够就业,我国可以借鉴这一经验。德国的职业教育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统一并轨,体现了职业教育的职业技能的特点。而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目前我国的职业院校的毕业文凭只具有学历证明作用,如果要取得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还必须另外到其他培训机构接受职业培训,这实质上是弱化了职业院校的就业培训功能。各级政府应从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实际出发,通过教学质量评估,对职业院校的毕业文凭的技能含量给予直接的职业资格认可,实现两证并轨,多证合一。

6.,改革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不断探索以能力为本位、以实践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职业教育本质上就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的,培养生产第一线所急需的技术、管理和服务人才。德国的职业教育能真正以能力为本位,构建符合企业需要和生产实践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体系。德国的“行为导向”教学改革策略强调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本位,遵循“知识够用,技能实用”的原则。这与我国现行的以理论为主导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大相径庭,对我国职业教育探索合理的教学模式有重要的经验借鉴意义。

当然,对于德国的职业教育模式,我们不一定就能完全照搬照套,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创造出适合中国自身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无论我们采取哪种模式,让学生从学校走出去,真正的进入企业当中,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应当是我国职业教育目前最适宜的一种模式。在共同商定课程计划、实训方案、考核标准、就业方向的基础上,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责任和义务,使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得到了确切保证。在学校仍以班级授课的形式由教师授课,在企业则分成小组由师傅指教。企业培

精益求精的德国制造业 篇6

到德国的第三天,我去了乌尔姆(Ulm)——一个位于德国巴登-符腾堡的城市。这里是欧洲经济和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尤其在工业、高科技和科研方面被看作是欧洲联盟创新力最高的地区。我参观的工厂是一家世界著名的生产儿童安全座椅的企业,我们到达的时间正好是中午,见面的双方都很守时,德方的工作人员在会议室里准备了水果和简餐,边吃边听讲解,一共用了两个小时,虽然是初次见面,但是没有任何客套,几乎是直奔主题。而且看得出,关于介绍的内容,对方准备得很充分,时间点上把握得很好,既不拖沓,也不局促。

下午参观工厂,加工流程的井井有条让人不得不对德国制造业的严谨刮目相看。一条流水线上有7个人,其中6人是新员工,另一人负责培训,并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流程的统一。我仔细了解了一下这6个工位构成的一个组装流水线,每个工位的具体职责都写在一张纸上,这张纸贴在流水线附近的墙上。在这里,每个工位的首要任务就是检查产品上一道工序的质量,确认无误,再进行接下来的操作,如此下来,到装箱的时候,经过了6道检验。一条流水线,两分钟组装出一个产品,大概每隔6分钟,有个负责搬运的工人过来把3套成品拉走。工作间的地上画着各种格子,每个格子的用途都是固定的,有的放原材料,有的放成品,有的放不合格产品。不同工种的工人可以根据格子里的物品的数量进行处理,或是拉走,或是补充。这里的工作职责表几乎把能考虑到的各种情况都做了规定,甚至有专门的说明,例如其中一人去卫生间,剩下5人该如何协调工作。车间里既有秩序,又十分高效。

工厂每天运作12个小时,两组工人,一组工作8小时,另一组工作4小时,因为每条流水线上单位时间的产量是固定的,所有的配套服务都是围绕着产量来进行。库房为节约空间,只准备24小时的原材料用量。这里没有成品仓库,产品在装箱之后,经过电脑扫码,直接装车运往各地经销商,每个产品的每个具体环节都能追踪到是在哪个时间点在哪条流水线上由哪个工人生产的。不同的零部件,也不全是德国制造,根据对零件的精细程度,体积质量和劳动力价格等诸多因素的综合考虑,从不同的国家订制,最后在德国工厂进行组装,所有的这一切,都是经过周密的计划,井然有序。

德国的制造业发达与其职业教育发达有密切的关系,这个工厂的管理者告诉我,年轻人中学毕业后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读大学,工科的话要实习一年再去上学;另一个就是接受职业教育。工人具有良好的职业基础,而且流动性很小,工人年龄跨度从25岁到65岁,但以35岁-45岁的工人居多。这位管理员还顺便对我说:“这里和中国的情况不太一样,过了春节后,中国的工厂就有30%的员工离职了。”

在车间的墙上还贴着一些文字资料,我仔细看去,是消费者写的感谢信——因为用了儿童安全座椅,在车祸发生时,孩子得到了保护,所以感谢生产制造企业。企业把这些信贴在墙上,是让工人们知道他们工作的意义,流水线上的每一个动作都关乎着质量与安全,一个看似很简单的举动,不敢贸然升华为多么高尚的企业文化,但是从中能体会到工人对工作的理解。

车间里有一些情况也让我诧异,一位穿着吊带背心的胖阿姨,一边忙碌一边对我友善地一笑;在运输车间我还看见一个穿着宽大的牛仔裤的小伙子,他的上衣是件夸张的大T恤,不禁让我想起了街舞青年。但是,这些个性化的装束和车间里有条不紊的秩序丝毫不冲突,这里的工人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5天,平均工资税后大概1500欧元,在完善的福利制度下,考虑到当地的物价状况,这份薪水可以生活得还不错。

在与西方发达国家以及中国这样低劳动成本国家对手的竞争中,德国的制造者在全球化浪潮中成为了最优者。众所周知,制造业按常理而言应该是发达国家的软肋,由于人力成本高昂,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一般都外包了。但是,德国工厂一天的深入体验告诉我,德国的制造业能够保持繁荣是一种必然。

手记:

德国制造业启示录 篇7

一、数据来源

本文大部分数据来源于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 UN COMTRADE) ,并以联合国第四次修订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第四版) 为依据,将国际贸易标准分类五和分类七划分为资本或技术密集型的制成品,将分类六和分类八划分为劳动密集型的制成品,其他数据部分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二、中德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

1. 解释变量的选定

依据数据的可获得原则及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相关理论,选择以下6个变量作为中德的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解释变量。

( 1) 国民平均收入

对于需求者来说,具有较高人均收入的国家会有更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进一步推动该国产生具有规模效益的差异性产品的增长。对于供给者来说,具有较高人均收入的国家,为了满足世界及本国的市场需求,该国将具有极强的科技创新力来生产具有差异性的产品。因此,本文选取的解释变量之一就是中国与德国的国民平均收入,计算公式为:

( 2) 平均国民生产总值差值

对于两个开展经贸合作的国家来说,国内需求与该国的收入状况及消费者的消费喜好都是密切相关的。该国的国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能推动两国商品多元化,从而最终实现对差异性产品需求的大幅度增加,进而促进两国贸易的发展。本文选取中德平均国民生产总值差值作为解释变量,计算公式为:

中国与德国平均GDP差值 = |中国平均GDP - 德国平均GDP|

( 3) 市场规模平均水平

利用中国和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求和后的平均值来代表中国与德国市场规模。中国与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均值上升会引领中德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国民对差异性产品的需求会增加,继而推动社会的科技创新和制造业的优化升级,大大推动两国间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与繁荣,中国与德国市场规模差距的计算公式为:

( 4) 市场规模的平均差异

本文将中国与德国的市场规模的平均差异值作为影响因素。产业内贸易主要表现为垂直型,则两国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总成交量会剧增,从而两国的市场规模的平均差异就会减小。反之,产业内贸易突出表现为水平型,则两国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总成交量会剧减,两国的市场规模的平均差异就会变大,使中国与德国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得到大跨步的提升,公式为:

( 5) 德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

他国对本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内贸易呈负相关关系。因此将德国的商业投资列为两国之间产业内贸易研究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 6) 制造业贸易规模

两国之间的贸易总额是两国产业内贸易的基础,只有贸易额的不断扩大,才会为两国产业内贸易创造条件。

2. 模型的选定及相关检验

本文选取2002—2011年相关数据,其中,被解释变量是G - L指数,解释变量是以上6个影响因素,表1为中国与德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计量分析结果。

本文采用Eviews7. 0计量软件分析中国与德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指数与影响中国和德国产业内贸易的6项因素之间的关系。为了消除异方差性,将以上6个变量转化为对数形式,即Ln GNI、Ln DGNI、Ln GDP、Ln DGDP、Ln FDI、Ln IE。利用OLS( 线性最小二乘法) 对模型进行拟合,同时对拟合后的结果进行分析。

利用下面的线性回归方程对6个影响因素( 变量) 进行G - L指数的影响程度的测算,线性方程为:

检验结果显示,中国与德国的国民平均收入、国民平均收入差距和市场平均水平与G - L指数成正相关关系,说明近年来,中国与德国的国民平均收入促进了两国间制造业的产业内贸易; 两国对差异性产品的需求还有待增加; 中国与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均值上升会引领中德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继而推动了社会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升级。中国与德国的市场规模差异、德国对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与G - L指数成负相关关系,即两国的市场规模的平均差异较低,充分体现了德国对我国的投资对两国间的产业内贸易是有利的。中国与德国之间的贸易规模与G - L指数呈正相关关系,两国贸易规模的扩大为两国之间制造业的产业内贸易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进一步促进中德两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1. 政府应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

随着中国国际政治和经济地位的不断提升,两国的合作范围变得更加广泛和多元化,双方政府应为两国制造业在更多方面合作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在政策上给予更多优惠,创造更加宽松有序的合作环境。不仅要为现在已经处于优势中的部门给予更多的提升空间,与此同时,对未来拥有合作发展潜力的其他制造业部门提供机会,拓展双方合作发展空间。此外,中国应该充分利用德国的对华直接投资,引进资金的同时引进德国先进的制造业技术。我国政府应顺应中国与德国的贸易蓬勃发展的趋势,加快进出口制造业产品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大力推动两国汽车、化工、机械及高精尖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2. 我国企业要加快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服务水平

我国企业应加强自身的技术创新和技术的自主研发。相比于德国的制造业优势,我国企业应从两国产品差异化的层面入手,将传统的产业内贸易大力转化为现代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内贸易。同时,应该改良和提升我国产品的服务水平,从前期原料采购、生产到包装及后期的销售渠道和售后服务及国际品牌的宣传和打造,全方位多维建立我国出口商品的良好形象。

3. 加强双方跨文化交流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加快两国的政治和经济合作的同时,加强两国人文交流对两国长远关系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未来两国应增加文化差异敏感度,加强跨文化知识学习,对彼此的文化持理解的态度,提高跨文化合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林琳.中美产业内贸易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6(1).

[2]丁晨.德国对外贸易的优势与中德贸易发展潜力之研究[D].东南大学,2008.

[3]李春阳.德国制造业发展战略对中国的启示[J].生产力研究,2006(6).

[4]高敬峰.水平型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区分研究[J].商业研究,2008(10).

德国制造业启示录 篇8

一、德国制造业人力资源需求分析

1. 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

目前德国各行业大约空缺1.8万名工程师,很多企业采取了加强培训、实行灵活工作制方法应对技术人员的不足。很多知名企业还在大学里展开了对未来工程师的争夺,有的企业还到国外去招工程师。

2. 技术型人才面临短缺。

德国正在工程师教育上寻求“持续平衡”的稳定形式。很多“理论型”工程师无法适应新的就业市场,导致职位空缺。现代制造业需要项目经理型工程师,构成大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应是“如何完成某项运作”。学生从一开始就必须学习如何进行综合思维、实践操作以及如何在团队中完成任务。许多大学生不愿意学习工科。他们认为工科太苦太累,时间学得太长。外国学生“占领”不少工程类学位也是一个原因。由于德国工程师闻名于世,所以很多外国公司争相高薪挖人,造成越来越多的工程师流失到国外,技术人才流失严重。

3. 高技能型人才需求加大。

高技能型人才需求加大,促使德国机械制造业企业不得不在培养或引进高技能型人才时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在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加强经验性知识的获取,使其能够正确、快速地识别并处理在生产过程中所出现的复杂故障。

4. 制造业人力资源不容乐观。

对德国制造业而言,摆在其面前的未来科学技术人员的供应问题也是非常严峻的。在德国,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供应情况也不容乐观,过去十年中,德国理科及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数量连年下降。为确保未来毕业生良好的就业,防止人力资源供应错位,德国劳动力市场还需要进一步完备。

二、德国制造业技能型人才的开发研究

1.职业行动能力。

职业行动能力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情境中能够专业地、对社会和个人负责地处理事务的热情和能力。职业行动能力包括专业能力、个人能力和社会能力三个组成元素。专业能力是在特定的方法引导下,有目的、合理利用专业知识和技能独立解决专业问题并对结果进行客观评价分析的能力。个人能力是指个人对职业生活、家庭生活及社会生活中的发展机遇、要求以及限制条件进行解释、思考并评价,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并认识和发展自己的人生规划的能力。社会能力是经历和构建社会关系、对与他人之间的和谐和冲突感受和理解,并负责地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和愿望。

2.关键能力。

由于人格能力和社会能力与专门的职业技能知识无直接联系,当职业发生变更,或者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时,劳动者所具备的这一能力依然存在,因此是一种跨专业能力。德国职业教育界把这种跨专业的能力称为“关键能力”。

3.采用先进教育与培训方法,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训效果。

“行动导向”指以行为或工作任务为主导方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策略,关注培养人的关键能力、综合职业能力与全面素质。以下是其中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

(1)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任务交给学生独立完成,从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到完成后的评价,都由学生具体操作;教师起到咨询、指导与解答疑难的作用。

(2)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在针对解决问题和决策的行动环境中,形成职业行动能力的一种方法,它通过一个具体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特殊情境进行讨论。

(3)模拟教学法。模拟教学是指营造出人为环境或情境,使学生能够在模拟真实的职业氛围中学习职业必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三、对加强我国制造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的建议

我国制造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缺乏,是我国必须要解决的瓶颈问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最近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表明,目前中国城镇企业共有1.4亿名职工,其中技术工人为7000万名,在技术工人的队伍中,高级技工仅占3.5%,与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40%的水平相差甚远。

1.构建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培训体系。

我国机械制造业企业面对国际化的压力与挑战,面对着经营的困境,逐渐认识到了人力资源的重要性,面对高技能人才紧缺的问题,很多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加大了投入成本和力度。技能型人力资源开发培训的类别、数量和程度要求应以企业的实际需要为根据,从而保证企业的正常运作与战略前景的实现。

2. 转变人力资本投入观念,参与职业教育。

我国制造业存在许多因素制约和阻碍着它的健康发展,对人力资本投入近年来虽有所改善,但我国制造业企业的人力资本投入观念仍然需要转变,我国制造业企业缺高级蓝领,高薪聘请高级技工却屡屡受挫,企业在苦于找不到高级技工的同时却不愿花钱去自己培养。目前大多数企业更倾向于录用有工作经验的人员,不愿在培养新人方面有过大的投入,企业只看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发展。这种心态造成了企业只想对人力资源进行利用,却不愿开发。再者,企业花了很大财力,对员工进行了培训,使员工获得了更大的能力,员工却辞职一走了之,不少组织为此对培训员工兴趣不大。以上原因造成的后果是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极不稳定,在这种条件下,企业不可能得到稳健持续发展,具有持久的竞争力。德国企业在这方面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职业学校与企业如何有效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便是在这种理念引导下引发的研究内容。建议在我国实施校企合作的有关具体措施。

(1)职业院校积极同企业共同开展合作项目,资源互补,相得益彰。有条件的制造企业,可以根据本企业需要,与学校合作培养本企业需要的技工人才;学校与企业合作,也可以解决学校的实习和就业问题。

(2)企业为职业学校教师提供企业实习进修的机会。提高专业教师的理论水平,培养一部分在特殊专业或行业领域优秀的专家型教师,并融入该领域的研发活动中,也为该领域的企业员工提供科学的技术指导。

(3)学校加强宣传,开展积极的市场策划,开发适合企业所需的培训项目。这就需要学校多了解企业的需求,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多与企业沟通协作,这样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就会开展得更有价值,改变学校参与企业教育培训的被动局面。

(4)学校参与策划并鼓励企业联合开展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员工培训行动计划,使全社会形成开放、积极的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氛围,同时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

(5)促进合作式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当今社会,对高技术工人的能力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只有灵活多样化的职业教育才能满足这一需求,应当进一步探索高等职业院校和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新途径。

3.满足员工发展要求,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

125年缔造“德国制造”传奇 篇9

在德国的高速公路上开车也是非常惬意的事。据德国人介绍, 他们高速公路路面铺装的水泥, 平均厚度达到了70厘米, 可以起降飞机和行驶坦克。

德国制造为何质量那么好, 实际上, 德国产品从无人问津到竞相追逐也走过了一段艰难的历程。

实业立国

从象征尊贵奢华的奔驰、宝马、格拉苏蒂腕表, 到发烧友手中的蔡司镜头、迈森瓷器, 乃至厨房里摆放的双立人刀具, 无一不代表着顶尖的做工和品质, 当然还有不菲的价格。

联邦统计局数据显示, 过去15年中, 制造业占德国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比重始终维持在23%左右, 稳居欧盟第一。2010年, 德国制造业实现增加值7 000多亿欧元, 对GDP的贡献率超过50%, 成为“德国战车”率先驶出金融危机泥潭的关键动力。

对于制造业, 德国人有着特别的执著。本世纪初, 当美国等国忙于拥抱互联网经济和发展各类复杂的金融衍生品时, 德国人却依然满足于在车间里敲敲打打。在全球叫得响的德国企业, 无论是大众、西门子, 还是博世、巴斯夫, 无一不是从实业起家, 以实实在在的产品立足。

德国的坚守最终换来回报。由于产品赢得全球信赖, 过去10年间, 德国经济增长的2/3都来自于出口。据德国工业联合会的统计数据显示, 2011年, 德国机械制造业出口比前一年增长17.7%, 其中对华出口劲增33.9%。“中国或许是世界工厂, 但德国是世界工厂的制造者, ”这已成为德国或许你还不知道, 2012年是“德国制造”这个名词诞生的第125个年头。如果能够再看到一些德文媒体最近的相关报道, 你就更能够切身地体会到, 德国人对“德国制造”这个词有多么自豪。

管理学大师赫尔曼·西蒙的经典名句。出口旺盛引发工厂开工率提升、就业率增加、商业信心上扬、私人消费增长等连环效应, 帮助德国成为债务危机风暴下的一片“绿洲”。

此前有学者预言, 新兴经济体凭借低廉成本和大量投入, 将成为德国制造业的终结者。而事实上, 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相反, 中国、印度等国家的兴起为“德国制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舞台。毕竟它们开足马力为全世界生产之前, 需要引进大量优质的精密机床、数控生产线和大型机械作为支撑, 而这恰恰是德国的强项所在。

科教兴国

如果时光退回到200年前的英国工业革命时期, “德国制造”却远没有现在的好名声。1871年德国实现统一后, 当时世界市场几乎被列强瓜分完毕, 追求强国梦、在夹缝中求生的德国人“不择手段”仿造英法美等国的产品, 并廉价销售冲击市场。1887年, 为了保护本国市场, 英国议会修改了《商标法》, 规定所有由德国提供给英国的物品都必须标明“Made in Germany”, 以此将“德国制造”与英国的优质产品区分开来, 这就是“德国制造”历史命名的由来。

不过, 这个原本带有侮辱色彩的字样, 若干年后则成为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 德国机械制造、化工、环保技术等行业在世界享有盛誉。

而为了永葆这样的盛誉, 确保占据产业链的高端, 德国坚持科教兴国。

在1991年荷兰举行的国际奥林匹克技能大赛上, 德国选手以24个工种第一名的好成绩获得团体冠军。当时联邦德国总理科尔将此归结于职业教育:“国际奥林匹克技能竞赛中的优异成绩证明了我国‘双轨制’职业教育的质量。”

德国对于人才的定义范围并非局限于前沿行业或学科的领军人物, 更包括在普通行业中发挥专长的个人。这种广义的人才观和平等尊重的社会共识, 使得德国有大量年轻人愿意接受职业教育, 成长为优秀的产业工人。在德国, 大学毕业生仅占同龄人的20%, 将近80%的年轻人接受的是职业教育, 并由此走上工作岗位。

而企业也是德国最活跃的创新主体, 其科研投入占全国总量的70%。欧盟企业研发投资排名中, 前25位就有11家德国公司。排名第一的大众汽车公司一年研发经费高达58亿欧元。这种职业教育模式、这些技术娴熟的工人及活跃创新的企业, 把蓝图变成精美的产品投放市场, 使德国经济快速走出困境, 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德国一跃成为欧洲工业强国。

隐形冠军

有时人们很难说清, 到底是德国这个国家的形象与性格塑造了德国制造的名声, 还是上百年来德国产品的优质造就了人们对德国这个国家的整体印象。但这种印象很可能与德国一大批中小企业占据出口行业的主要部分有关。虽然他们名气不大, 也被统一冠上德国制造的铭牌。

在法兰克福有一家只有几十名员工的家族企业黑格拉公司, 虽然业内几乎没人知道它的存在, 但黑格拉却是全球领先的线性技术和直线导轨系统生产商。所谓直线导轨系统, 通俗地讲就是各类工业机械所需的滑轨和用于输送物体的“导向件”, 例如各类抽屉底部的轨道、大型货车用于装卸货的伸缩板滑轨等。黑格拉公司拥有不少“独门秘技”, 能够将这些元件做到超低摩擦和超级耐用, 产品时常供不应求。

像黑格拉这样的中小型企业在德国有成千上万, 它们是整个工业谱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总体来讲, 这些中小企业特点鲜明:规模不大, 德国总部最多几百人, 但往往具有全球视野, 在不少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不追求“大而全”, 而是专注于“小而特”, 其产品往往只是个不太起眼的小零件, 但在制造上精细高质, 技术上独一无二;大部分是家族企业, 极少上市, 分散在全国各地, 不事张扬。

官方数据显示, 德国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 吸纳全国70%的就业。它们善于坚守某个“缝隙市场”, 被经济学家们称为“隐形冠军”。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中小企业, 既保留了几百年前手工作坊的精细考究, 又结合了工业化大生产的创新活力, 成为德国工业真正的基石。

德国制造业启示录 篇10

对于德国工业4.0的意图, 可以用双重战略来描述, 即领先的供应商战略和领先的市场战略。

德国是全球制造大国和强国, 在机械制造和装备制造领域, 拥有着无可争议的全球领先地位。但是, 最近10年时间, 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崛起, 已经影响了德国制造业的全球地位。统计数据显示, 中国机械制造2011年销售额达到2630亿欧元, 成为全球最大的机械制造商, 同时, 在自动化产品制造领域, 中国占全球产量的30%, 而美日各自占11%, 德国占10%。

在这样的背景下, 德国产业界与政府联合提出“工业4.0战略”, 期望把握德国制造业的未来。在德国联邦总理批准了工业4.0战略计划之后, 德国BITKOM、VDMA和ZVEI联合成立了工业4.0工作组, 出台了一系列的工业4.0实施办法, 其中, 《德国工业4.0战略计划实施建议》是其中较为全面论述其战略思路及主要任务的文件。

德国工业4.0的双重战略

在《德国工业4.0战略计划实施建议》中, 德国工业4.0工作组明确提出了双重战略。所谓双重战略, 其含义主要包括领先的供应商战略和领先的市场战略, 移动互联网实验室把它称为双领先战略。

就领先的供应商战略来看, 这是针对德国强大的装备制造领域来谈的, 德国的装备制造业为制造企业提供技术解决方案, 通俗地讲, 如果把制造业的竞争称为战争, 那么德国所期望的就是成为未来制造业战争的军火供应商。

如何完成德国在装备制造领域继续领先的战略目标?

和全球新兴国家进行价格战显然不是一条好的出路, 于是德国人选择了将顶尖技术解决方案和信息技术新潜力结合起来, 以管理全球迅速变化且日益复杂的市场, 从而为德国制造企业开创新的市场机会。

双重战略的市场领先战略, 本质上就是推动德国制造企业进行联合, 并将中小制造企业也囊括进这个联合体中, 从而提高德国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为了更好说明企业之间的联合, 德国工业4.0工作组用了市场领先战略这么一个概念来解释其目标, 但其实和由来已久的产业集群等概念在很大程度上, 可谓不谋而合。

因此, 对于工业4.0的双重战略, 可以简单用双领先战略来理解, 其本质是德国产业界期望强化其传统竞争优势 (主要在机械制造、汽车及装备制造领域) , 为未来制造业的竞争优势打下基础。

双重战略的三大关键特征

为了解释双重战略, 德国工业4.0工作组在《德国工业4.0战略计划实施建议》中总结了三大关键特征, 这三大关键特征揭露了德国工业4.0战略的基本思路和实现路径, 值得中国制造业同行关注。

关键特征一:横向集成。

对工业4.0有基本理解的行业人士应该认识到,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CPS, Cyber-Physical Systems) 是德国工业4.0的关键技术概念。CPS这一概念最初由美国提出, 2006年2月发布的《美国竞争力计划》更是将其列为重要的研究项目。此后, 开始为我国业内同行所关注, 由于当时国内的主流, 更注重于传感网及物联网的推动和发展, 因此对于CPS的研究, 基本上处于不温不火境地。

从现在工业4.0的技术架构上来看, CPS是深刻理解工业4.0的关键点。

CPS要求从价值创造网络的视角去理解未来的制造业, 将来大部分企业将在统一的标准及利益驱动下, 建立一个网络化的价值创造体系, 这实际上拓展了企业的边界, 提升了整个价值链的竞争能力。

关键特征之二:纵向集成。

在工业4.0的纵向集成方面, 其核心仍然是CPS的概念, 不过, CPS需要跟企业的信息技术系统进行整合。例如, 智能制造的不同层次的制动器和传感器的信号需要传输到ERP层面实现智能生产管理, 这就是纵向集成的一个重要工作。

从德国工业4.0工作组列出的关键技术问题清单来看, 纵向集成所面对的挑战还有很多。要实现对如此复杂关联的IT系统、物联网、自动化系统等的纵向集成, 难度可想而知。正如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安筱鹏对于工业4.0的理解一样, 这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的系统”, 它涉及到系统工程、工业工程、软件工程等多个学科的综合运用, 显然, 目前还缺乏能够自如应对如此众多问题的复杂学科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特征三:端到端集成。

端到端集成也是基于CPS产生的, 这个特征主要从业务流程来考虑的, 它的难点在于工业流程跟商业流程的整合。端到端集成需要在现实世界 (物理世界) 和数字世界、在产品的全价值链和不同公司之间实现整合, 同时还要充分满足客户的需求。

可以用电子商务来理解端到端集成。电子商务很好地衔接了用户的需求 (购买行为) 跟物流配送的物流过程。基于这样的集成, 阿里巴巴和小米等公司取得了喜人的业绩, 进一步昭示了端到端集成特征所带来的突出价值。

CPS的成熟必将进一步推动高度的端到端集成, 电子商务不能实现的生产环节, 也将实现数字化。为实现真正的个性化制造提供了可能, 也是对商业社会的根本性颠覆。

双重战略对我国的影响

2014年10月, 《中德合作行动纲领:共塑创新》的签订, 无疑为我国工业4.0的合作发展开辟了一条可喜的道路。但是, 对于德国联邦教育研究部撰写的《德国工业4.0战略计划实施建议》中所明确提出的“如何与世界其他国家竞争”的论述, 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该书第六章中, 报告撰写者明确指出美国、中国、欧洲和印度对德国制造业全球地位的影响, 并且进行了专业的分析, 同时指出了应对之策。

在德国工业4.0工作组看来, 虽然美国总统奥巴马推出了先进制造伙伴计划 (AMP, Advanced Manufacturing Partnership) , 但跟德国不同, 美国领先的主要工业不是机械制造或者汽车, 因此, 在先进制造伙伴计划参与者中, 反而是化学工业等积极性比较高。原因很容易理解, 因为CPS在机械制造等领域应用效果明显, 而美国的主导工业目前不是这些产业, 所以笔者认为美国受德国工业4.0的影响会比较小。同样, 欧洲和印度在工业制造领域虽然可圈可点, 但整体上对德国工业4.0计划影响不大。

就我国而言, 与德国的工业结构非常类似, 差别在于, 现在我国制造业所覆盖的是德国的中低端领域, 而德国制造业所占据的更多的则在高端领域。从发展的角度来看, 中德两国在制造业上的重合必将逐渐增加, 竞争态势比较明确。可能考虑到中德两国的友好关系, 德国工业4.0工作组在报告中并没有对这种竞争关系做深入的解读和分析, 但行业人士稍微对比一下两国的工业结构, 就可以看到双方竞争一触即发。笔者分析认为, 虽然中国制造业与德国的产业结构比较类似, 但由于双方目前所处层次的不同, 目标市场也有差别, 同时德国还为中国不少制造企业提供设备及系统, 因此双方在短期内不会有很大的冲突。

然而国与国之间的合作与竞争, 都是不可避免的。二者结合, 可以促进两国竞争力的提高。取长补短、携手共进, 是合作中竞争的目标;竞争本身不是目的, 而是达到更高目标的手段。在竞争中合作应体现“双赢”原则, 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双重战略下我国制造业的挑战、机遇与对策

首先从领先的供应商战略来看, 由于德国大量的装备制造业处于领先地位, 可以为中国制造业提供先进的生产设备。就这一点而言, 德国工业4.0领先的供应商战略可以为中国制造业升级转型提供帮助, 中国制造业可以利用德国工业企业提供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提升智能化程度。

当然, 德国领先的供应商战略的提出, 显然不是为了助推中国制造业升级转型而存在的, 它的最终目的, 是为了提高德国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 显然会对我国装备制造业造成遏制。所以, 简单的拿来主义是一种短视行为, 我国制造企业应该跟进CPS的相关技术及进展, 积极开拓适合我国制造企业的解决方案, 从而提升我国装备制造领域的竞争优势。

那么德国领先的市场战略又会对我国制造业造成怎样的影响呢?毫无疑问, 在中低端的以性价比为竞争特征的制造领域, 几乎不会跟德国制造企业直接冲突和竞争, 而且德国工业4.0计划的核心也是为了避免这种低端竞争的出现。

中国汽车出征德国启示录 篇11

国产汽车品质有待提高

德国市场被广泛地认为是国产汽车进入欧洲的理想选择地,主要原因,首先在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德国位于欧洲大陆的中心,进入德国市场意味着可形成对欧洲其他市场的辐射态势。其次,德国是世界汽车制造业大国,通过拓展德国市场,可以形成对国产汽车品牌的有效检验,有利于增加欧洲市场对国产汽车的认可度,第三,相对于日本、韩国消费者对本国品牌的笃信,德国消费者显然更加开明,对外来汽车品牌的接受度相对较高。

面对如此优势,中国汽车品牌为何在德国市场屡屡受挫呢?盖世汽车网CEO陈文凯认为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有德国检测机构的故意“刁难”,也有国内汽车本身的问题。“这就像竞技体育比赛一样,可能裁判的判罚带有一定的偏向性,但我相信,裁判的因素只能占其中的20%,决定双方胜负的关键还在于自身的技术水平。”

事实上,在之前的“碰撞门”事件中,德国检测机构也只是选择了德国市场上的几个国外汽车品牌进行测试,但恰恰其中就有中國数个品牌,这显然表明了德国市场对中国汽车品牌的不信任。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苍蝇不叮无缝的鸡蛋”,中国汽车显然也没有经受住品质的考验。

国际化中的内外兼修

国产汽车品牌进军海外市场,需要提高的最终要素应该落实在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做到内外兼修。在硬件方面,汽车的设计、工程工艺、制造,这些是汽车品质的基石。陈文凯认为,仅以国内汽车市场的标准是远远不够的,同时,只考虑国际市场的一般标准也行不通。就德国市场来说,作为联邦制国家,德国各州之间的法律存在差异性,汽车的相关标准也有不同,国内汽车制造商如果仅仅使国产汽车符合其一般性标准显然不利于其市场推广。

在软件方面,汽车企业的管理水平以及国际营销能力是国内车企国际化进程中急需提升的。在国内市场,汽车企业的管理和营销只是涉及到本土市场,对国内市场的熟悉,以及相同的人文环境使其很容易适应。但在国际市场,如德国市场,企业的管理还将涉及对国外政府公关、经销商的管理等,这些与国内市场显然有着巨大的差别,陈文凯认为,这些国际化运作经验仍然需要国内车企进一步积累。

产品品质的提升、国际化运作能力的积累显然需要一定的时间。在选择市场拓展方面,陈文凯说,国内车企需要通过一些中低端市场(如中东、亚洲及南美市场)的练兵,磨炼产品品质,积累国际营销能力,最终实现进入北美及欧洲市场。历史上,即使像丰田这样的汽车巨头,在开始国际化阶段也是先挑选一些低端市场,欧洲市场是他们最后进入的。

与经销商的博弈

在国内汽车进军国际市场过程中,由于自身跨国营销能力的不足,与国际经销商合作就显得非常重要,但出于国内车企的弱势地位,其往往处于不利局面,如何在合作的基础上实现共赢显得十分关键。之前华晨出征德国过程中,经销商的错误选择,也是华晨折戟德国的原因之一。陈文凯说:“从整车厂与经销商关系的角度来说,不论是在德国市场还是其他区域市场,经销商与整车厂从来就是相互博弈的关系。整车厂如果比较强势,经销商的管理就相对容易一些,反之,整车厂就会受制于经销商。”如丰田、宝马,他们在与经销商合作过程中绝对是处于强势地位的,经销商完全处于他们的控制之下。

面对这一难题,陈文凯认为,国内车企也不必完全沮丧,因为既然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就会存在此消彼长,前期的弱势也只是暂时的,国内车企可以选择与适当的经销商合作,双方约定一个时间期限,在到达一定期限时实现双方利益的继承,与此同时,逐步建立自己的分销店,最终完全可以把销售渠道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

注重国内市场打品牌

说到之前国内车企屡屡受挫德国市场,陈文凯认为这也并非完全是坏事,至少让国内汽车制造商明白了一点,急功近利是不可取的,尤其在取得一些阶段性成功之后,更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

同时,面对国际市场的屡战屡败,以及国际化经验的不足,国内车企是否应该重新审视自身的企业战略?在全球市场中,德国不可否认是个重要市场,但以目前中国汽车工业的水平,尤其是站在全球贸易的背景下,拓展海外市场是否就是唯一的选择呢?

从全球资源配置的角度来说,中国市场也应该被国内车企重新认识,尤其在世界各大汽车制造商纷纷抢占中国市场时,国内车企更应该利用自身所处的地理及人文优势,努力开拓国内市场,提升国产汽车品牌在国内市场的知名度及产品品质,积累中国车企国际化进程的宝贵经验,最终进军全球市场。如果国内市场都无法打开,何谈企业的国际化?对此,陈文凯还是拿竞技体育作为比喻, “如球类赛事,如果国内联赛都打不好,整天想着在与国际强队交手时能够实现突破,那无异于痴人说梦。”

规范国际化进程

国内车企的国际化战略应该站在企业战略规划的角度上,这是一种规范性的思考,而不应该带有任何的偶然性和侥幸心理。

德国作为汽车企业进入欧洲市场的切入点,从理论上来说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但针对不同的企业情况也不一样,这与企业自身的品牌积累和品牌实力有很大关系。具体到国产汽车,陈文凯认为,德国市场不一定是国内车企进入欧洲的最好选择。在欧洲各国汽车市场的竞争力及其民众对国际汽车品牌的接受度方面,显然,意大利和法国更据优势,首先,意大利和法国的自身汽车品牌并没有德国那么多,尤其是意大利。

另外,作为汽车的发源地,德国国民对其国内汽车品牌的信赖度显然要高于以上两国。就像在德国奔驰和日本的雷克萨斯两种汽车品牌的选择上,德国民众仍然更信赖奔驰,虽然在品质上,雷克萨斯完全可以和奔驰媲美,同时在价格上它也要比同类型奔驰便宜很多。“这就是一个心理上的因素,打破这种心理因素事实证明是非常困难的。”

工业技师:德国制造的秘密武器 篇12

德国造产品之所以在国际市场上叫响, 一方面是高科技人才不断创新, 另一方面还得益于德国有一大批能将创新设计落实为高精尖产品的技能人才, 其中一个“秘密武器”就是所谓“工业技师”。

而这些工业技师, 不仅技术过硬, 还练得一手理论和管理的“软功夫”。

不久前, 一名德国应用型高校的教授告诉笔者, “Made inGermany (德国制造) ”一个成功秘诀是在工程师、技术员等设计人才和高质量的技工之间, 还有一类动手和动脑能力兼备的高技能人才———工业技师。这类特殊技能人才是德国专门培养、德语区国家所独有的, 能做到一些其他国家技工做不到的事情。

有实例为证: 这名教授以前在美国公司领导的设计小组设计出一种高精度频谱测量仪, 生产原型机时需要对设备的光谱窗口进行精密安装调试, 在美国找不到既懂设备科学原理又能干调试细活的技工, 最终有关部件只好拿到德国由工业技师制作。

众所周知, 德国高质量技工来自双元制职业教育, 但恐怕很多人不知道, 德国职业教育还有一个高级继续教育阶段———工业技师培养。

一般来说, 德国双元制毕业的技工在企业积累一定实践经验之后, 如果有志向继续深造, 可申请在职时利用晚间或周末业余时间到各地工商会等职教机构参加工业技师培训, 并参加全国统一标准的工业技师资格考试。获得工商会颁发的工业技师证意味着此人可在企业生产一线从事高要求的生产管理工作, 薪酬也比以前高出一截。

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工商会负责职业教育项目的多伊林女士告诉笔者, 工业技师培训班学员需要经过大约30个月每周10小时的严格培训。培训的主要目标是, 在学员熟练掌握技工所需的生产加工技巧等硬技能基础上, 再通过理论和实践课赋予其组织加工生产、质量保障和生产成本管控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解决问题技巧和人员管理技巧等“软技能”。

由此可以看出, 工业技师在德国现代化工业生产中发挥的作用已不再是以往“师傅告诉徒弟怎么做”这种简单模式, 而是既要能带好技工队伍高质量完成生产目标, 又要能在领会新产品设计原理基础上根据产能、设备和人员实际情况组织好实际生产。在企业管理的等级制度中, 工业技师起着连接管理层和技工、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中枢纽带作用。

高科技生产的迅猛发展要求生产一线员工不断更新知识。在德国, 这也是工业技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上一篇:音乐模块教学的现状下一篇:基层部队素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