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会计模式

2024-08-23

德国会计模式(精选7篇)

德国会计模式 篇1

会计是当今世界国家商业交流通用语言, 在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国际经济交流等国际商业交流上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促进作用。中国企业要想走入国际化市场, 那么欧盟市场是必要选择, 这样企业就必须先要对国了解掌握际会计环境, 并了解掌握相关知识。德国是我国在欧盟市场的主要合作伙伴之一, 德国又有着自己独特的会计制度, 所以研究和借鉴学习德国的会计模式, 对于我国会计制度的改革有着很好的帮助和借鉴意义。

一、德国的会计模式

会计模式就是指一定的会计环境中对会计活动各种要素按照一定逻辑进行综合描述, 会计模式又包括:会计目标、会计管理、会计规范、会计核算、会计报告、会计监督、会计教育等会计的方方面面。

在西方学者看来, 德国会计模式的基础就是宏观经济, 会计制度受到政府、税收、法律的影响比较大, 在处理会计事务上注重法律的指导作用。德国会计制度在受到政府和法律两方面的有效引导和控制之下, 发展的比较健全和完善。尤其是会计理论和审计实务比较先进, 其会计规则主要是服务于政府的经济政策。德国会计模式的独特性, 使得其具有鲜明的特色。

(一) 会计规范法典化

德国是一个法治国家, 是一个典型的成文法系国家, 在会计记账的基本原则、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审计等各种会计事务活动中都具有相关法律详细的明文规定。德国除了在法律体系比较完善以外, 其中德国司法制度和执法能力上也有着鲜明的特色。德国的法律体系完善, 法律设计到德国的经济、文化、政治等方方面面, 其中德国的会计规范相关法律主要是:《公司法》、《商法》、《税法》三大法律。

《公司法》是对德国会计最具主导影响作用的法律。比如, 《公司法》中对公司固定资产折旧中表述是这样的:企业的流程资产应该按照企业成本可变现净值或者重置价格中的最低者来计算, 企业的年末财务报表必须经过注册会计师的严格审核等等。《公司法》对法律企业的影响比较大。

《商法》详细的规定了企业的核算规则、编制规则、记账规则等, 适用于全国所有有限责任企业。商法中的规定只是一个总括性的要求, 所以在实际的经济制度下, 对会计原则和准则的影响不起多大的作用。

《税法》在对德国公司的具体约束上比较细致。《税法》规定企业收入费用的计算方法、具体分配方法、财务记账等必须严格按照税收目标来处理, 企业的财务表表的收益情况必须与企业的税收收益保持一致。

(二) 会计核算注重稳健性

在德国企业中, 无论是公司法还是税法在企业的财务核算中都是具有稳健性的。例如, 企业的所有负债, 包括企业的还未实现的损失等都必须全面的纳入计提准备, 对于还未实现的利润不得予以确认;企业的流动资产按照企业的成本、可变现净值或、重置价格三者中的最低者来计价。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帮助企业合法的低估其企业利润, 从而减少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三) 会计管理体制松散

德国在会计管理体制上还是比较松散的, 德国目前所具有的会计管理机构主要有:会计协会、会计委员会、注册会计师协会等。德国会计协会创立于1931年, 已经具有90多年的历史, 是德国会计职业界的代言人, 主要负责德国会计职业的具体标准等;德国会计委员会简称为GASC, 创立于1987年, 是一个比较年轻的会计管理机构, 其主要职责就是负责制定关于合并财务报告方面的会计准则;德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创立于1961年, 其主要职责就是, 维护全体成员的职业利益, 同时监督认真履行其所承担的义务, 注册会计师协会最终还是受到德国联邦经济部的监督。

(四) 会计准则和基本会计原则的制定注重国际协调

最近些年来, 由于受到欧盟的指令影响, 德国也在吸取欧盟对自己有理理的指令, 并为此不断的丰富其商法的内容。德国是欧盟工体的主要成员国之一, 德国的会计组织也是国际会计标准文员会的创始成员。在1993年, 德国参加IASC理事会的代表人数增加, 其发言的积极性也比较高。在1994年德国开始研究讨论会计国际化标准的必要性。在1995年3月, IA SC理事会在德国召开。

二、德国会计环境对会计模式的影响

会计是在特定环境下的产物了, 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与其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不同国家由于在经济、政治、文化、法律、宗教、名族、语言等社会环境的不同性, 导致各国国家的财务会计也有着不同的表现。

(一) 社会文化对会计模式的影响

文化是一个社会的共同价值和观念, 其中包括: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准则、思想观念、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文化是人类社会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和积累的, 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财务的体现。一个国家的法律政治等也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 世界各国的会计制度都受到其特定的文化环境的影响, 德国会计模式也受到德国其特有的文化环境的影响。德国会计模式受到其环境影响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法制观念强, 倾向集体主义, 权力距离较大。。德国属于日耳曼民族, 该民族长期生活在罗马帝国境内, 他们信奉罗马基督教, 直接受罗马文化下的国家制度及法制的影响。罗马国家的文化对德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德国社会里, 任何事情都是有法可依的, 德国全体市民都很自觉的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 严格以法律己。所以德国的会计模式也受到法律的影响, 受到法律的严格监督。

其二、在教育方面也非常注重长远规划, 特别注重职业教育的发展。德国的教育事业只从18世纪就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到20世纪就已经名列世界先进行列。德国学生小学是五年制, 当学生念完5年小学以后, 就会对学生进行分流, 采取“双元制”职业教育。“双元制“实质上就是学生在学校读书的同时还得兼职到企业工厂等实习实训基地去实习实训, 这样以来就能够很好的将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有着很好的提高。德国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上也是高标准高素质, 这样为德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德国, 对会计注册师的要求也是相当的严格, 要想成为注册会计师, 那么就必须要从大学获取高级研究生学位。

(二) 经济体制的影响

德国是一个老资本主义国家, 国家体制是私有制, 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的特点就是限制垄断。市场经济的竞争次序不是单方面受到经济的自然秩序和国家的法律秩序来维护保障, 而是要依靠两者的共同来实现, 只有将两者有效的结合起来, 在由国家和政府来维护。市场的有序竞争会给市场带来活力, 但是过度的竞争将会出现一些不可预料的结果, 所以只有国家政府的对其进行一定的干预, 才能体现竞争的公平性。

(三) 法制的影响

德国是一个法治国家, 在德国无论是国家行为还是个人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约束, 在德国一切事情都是有法可依的。在德国的会计审核时, 就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来规范处理, 要有相关明确的报表。

德国的法律体系的条理性和逻辑性都很强, 任何规章制度都是有法可依可循的。在德国会计的规范主要是受到商法和公司法的影响, 税法对公司的约束又要比商法和企业法更具的明细。

三、总结

综上所述, 德国会计模式有着其独特的个性, 受到其独特的会计环境的影响。德国会计模式有着国际化特征, 对于我们国家来说, 有很多地方值得去学习和借鉴。如果将德国的会计模式能够灵活的应用在我们的会计模式中去, 那将是我国会计体制改革的一大成绩。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

[2]王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立信会计出版社.2011

[3]常勋, 常亮.国际会计.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

[4]冯文伟.国际金融学.立信会计出版社.2009

[5]吴卫军.走在会计发展和银行改革的前沿.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

德国会计模式 篇2

一、德国研究型大学模式:柏林大学的创建及其对工业化

的不适应

创建于1810年的柏林大学首次明确地将科学研究作为大学的职能之一, 将传统大学的职能进行了拓展, 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柏林大学最初的创建者洪堡、费希特、施莱尔马赫等思想家在大学筹建过程中发挥了思想引领的作用, 并最终形成了以“洪堡原则”为主要特征的“柏林大学模式”。

1.柏林大学的创建。1807年, 普鲁士败于拿破仑的法军, 并被迫割让一半以上的国土。在丧失的国土中, 普鲁士失去了包括哈勒大学等在内的7所大学。在深陷危机的时刻, 普鲁士人没有失望和退缩, 特别是在一批有识之士的思想引领和行动努力下, 创建了新型大学———柏林大学。以“洪堡原则”为特征的柏林大学是建立在洪堡等人的理想主义、新人文主义思想或观念之上的。这批杰出的思想家为柏林大学的诞生带来了思想资源, 使得大学的职能得以拓展, 科学研究成为大学的职能之一, 教学与科研的统一、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的“洪堡原则”也随之确立。新创办的柏林大学是现代大学的开端, 柏林大学模式对世界各国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 而且从大学的长远发展来看, 将继续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诚如史学家高度的评价———“柏林大学的创办像一个燃烧点发耀眼的光芒, 一切光线全都从这里出发”[2]169。

2.柏林大学对工业化的不适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 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研究型大学却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逐渐面临新的问题。正如黄福涛教授所指出的“19世纪初建立的大学是为了挽救当时的民族和精神危机, 调和各派学说和各种矛盾的产物”。在19世纪德国教育改革方案中, “应用科学研究在洪堡‘纯粹科学’占主导地位的大学里, 一直是较薄弱的环节”[3]76, 更有甚者, 认为是“被排斥在外”[4]223。现代大学进行纯粹科学研究, 忽视应用科学研究, 出现了与国家工业化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这为工科大学登上德国高等教育的舞台提供了“契机”。

二、德国工科大学模式的兴起及其特征

德国的工科大学 (Technische Universit t) 是在国家工业化的进程中得以发展、升格, 最终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取得与现代大学同等的地位, 与德国的研究型大学各有侧重又相互配合, 从而形成德国高等教育的基本格局。

1.德国工科大学的兴起。与柏林大学不同, 工科大学的创建并非革命性地拓展或变革大学的职能, 也缺乏如洪堡那样的思想家来引领, 它是伴随着德国的工业化进程逐步发展起来的。在世界教育史上, 法国的巴黎理工学校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类教育机构为施行技术教育树立了榜样。1820到1830年相继成立的工科大学的前身, 不管有意无意都是效仿1794年创建的巴黎综合技术学校 (即巴黎理工学校, 笔者注) [4]235。19世纪初, 普鲁士的技术教育和工业学校归商工局管辖。在当时的商工局局长博伊特 (CP.W.Beuth, 1781-1853) 的“在普鲁士的25个行政区内各设一所地方工业学校, 并在这类学校之上设立中央工业学校, 以形成工业学校网”[4]224的建议下, 这类学校在各辖区相继成立。后来, 德鲁肯米勒 (Dr.Druckenmuller) 对地方工业学校进行了改革, 使其达到正规中等教育机构的标准。

1870年前后的“诺特博姆改革计划”提出要“适应工业界的要求和改革专业增设和改革专业科目”、“提高入学条件”等, 但工业学校却不能满足当时德国的“产业革命的成熟, 技术水平的多样化, 每个工业部门都有特殊专门技术的需要”[4]226, 诺特博姆的改革失败了。这些工业学校有一部分停办, 另一部分则转为实科学校或高等专科学校, 这部分学校欲通过“更加注重理论水平的应用科学教育”、提高师生水平等措施来争取成为大学。18世纪60年代以后, 它们“逐渐获得了校长选举权、教官候补者提案权、教学和学习的自由权”[4]234, 初步具备大学的条件。1900年, 经过对技术学院地位的长时间的公开讨论, 这些机构终于争取到授予工程学博士学位的权力[3]78。继普鲁士后, 其余各地区竞相效法, 这标志着技术学院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学”。至此, 德国在真正意义上发展了独立的工科大学, 而不是将工科教育纳入大学中, 仅仅成为大学的一个学部或部门。

弗莱克斯纳对德国的这一重要改革举措给予了精辟的概括———“存在两种可能性:既可以将‘工业大学’作为一个附加学部纳入大学之中, 也可以建立与大学同一水平的独立机构。德国选择了后者”[5]289。

2.德国工科大学模式的特征。德国工科大学模式在坚持“洪堡原则”的基础上, 并以技术研究为中心。特别需要强调的是, 工科大学在德国工业化过程中消化、吸收了“洪堡原则”, 并以“技术研究为中心”, “对德意志帝国时代的工业发展作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3]78。工科大学不仅坚持教学与科研的统一, 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的“洪堡原则”, 并以“技术研究为中心”。其特征如下:

第一, 系科设置与工业化的适切性。如在德国享有较高声誉的汉诺威工业大学和柏林工业大学这两所工科大学在系科设立上面向德国工业化进程和企业需要, 培养国家的技术官僚和服务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 两校的系科设立状况基本代表了德国工科大学的系科设置与工业化的适切性。

第二, 课程内容与工业化的相关性。德国工科大学的课程内容的技术特征特点显著, 这与国家工业化是紧密相关的。同时, 关于伦理、教养的课程内容也受到重视。德国工科大学的课程内容包括技术教育和一般教育两个部分。技术教育的课程内容包括建筑、土木、机械、化学、冶金、采矿等;一般教育内容包括基本的人文及伦理等知识。一般教育由“普通系或基础文化系”来实施。

第三, 科学研究和技术研究紧密结合。德国工科大学在升格为大学之前就已经对研究加以重视。只是与柏林大学等研究型大学不同的是, 它的研究以理论水平的应用科学研究为特色。事实上, 用“以技术研究为中心”来概括工科大学的研究特征更为贴切。这一特征的形成是由于工科大学与研究型大学一样, 开设了自然科学方面的内容, 并设置了研究所, 对应用技术进行了推广。1860年特别是在1870年之后, 在某些注重实际应用的科学领域, 如化学、化工、农业技术和食品加工等领域, 工科大学内所设的研究所不仅发展迅速, 而且数量也多于大学, 反映了工科大学的研究以技术科学为中心的特点[7]166。

三、德国两种大学模式:价值、影响与借鉴

德国工科大学拓展了德国的大学模式, 与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研究型大学模式构成了德国高等教育的基本格局, 均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两者在高等教育史上的影响是不同的。重新审视德国大学模式, 借鉴两种模式推动中国大学发展, 对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极富意义的。

(一) 两种模式的价值

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研究型大学模式和以柏林工业大学、汉诺威工业大学等为代表的工科大学模式是德国高等教育中的两种大学模式。柏林大学不仅因为有一批卓越的思想家贡献了智慧和精神而得以成功创办, 更是由于拓展了大学的职能, 实现了教学和科研的统一。可以说, 柏林大学办学模式的确立是理性的凯旋, “启蒙运动的核心———理性思想, 对于洪堡创办柏林大学产生了直接的影响”[8]。从工科大学的起源来看, 其源于技术教育, 但是受柏林大学等新型大学建立的影响和国家工业化对分工与技术的要求, 它们在较早时期已经注意到了理论性的应用研究, 并不断努力朝柏林大学等大学看齐, 最终获得了与大学同等的地位。假如说柏林大学是理性思想和德国当时的国内外形势的产物, 那么工科大学则是对柏林大学“洪堡原则”吸收和对工业化人才及技术要求的适应相结合的产物, 在德意志帝国时代, 工科大学就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工科大学为德国培养了工业发展的专门人才以及为民众创造财富的优秀人才是历史事实, 可以说, 工科大学是德国的合理选择。这一选择既使德国在当时取得了迅速的发展, 又拓展了高等教育的大学类型, 除了注重纯粹科学研究的大学以外, 加入了注重技术研究的工科大学, 从而形成德国高等教育的基本格局。

学者贺国庆教授在综合了德国研究型大学和德国工科大学前身技术学院的发展状况后指出:“19世纪后半期的德国大学已开始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应该说, 德国也是大学服务职能的起源地……当然, 整个大学风行‘服务’的观念是在美国完成的。”[3]由此可以说, 德国这两种大学模式对世界高等教育发展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 两种模式的影响差异

研究型大学和工科大学虽是德国高等教育的两种大学模式, 并对世界高等教育发展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两者的影响是不同的。

柏林大学由于“洪堡原则”, 成为新型大学的杰出代表;柏林工业大学等工科大学则是“默默”地为德国工业发展“奉献”力量。工科大学“改变与扩充了德国大学的外延, 同时直接带动了新兴工业的产生与崛起, 成为德国工业化的火车头。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英国的帝国理工大学、日本的东京工业大学等世界范围内再次学习德国大学模式的热潮如火如荼”[9]。但与向柏林大学办学模式学习相比, 这股“热潮”显然并不是那么“热”, 究其原因,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其一是产生的背景不同:柏林大学的创建是战败于拿破仑之后, 国家处于全面危机的时刻, 它的建立对德意志人产生了重大的精神影响;工科大学则是在工业化进程中逐渐发展, “升格”而成, 并没有给德意志人以巨大的思想冲击。

其二是创办者身份不同:柏林大学的创建过程中倾注了一批杰出思想家的智慧和精神, 加之这批思想家本身极具影响力;而工科大学的创办者或校长或工商官员, 主要以行政方式推进学校设立或改革, 虽然不排除他们有思想, 但他们在精神上的影响相对来说是有限的。

其三是两类大学特征不同:柏林大学等新型大学注重纯粹科学研究, 拓展了大学职能, 将教学和科研相统一, 比工科大学更具传授知识和发展知识的优良传统和有利条件;工科大学在正式升格为大学之前, 主要是传习“技艺”, 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才逐渐注重理论性的应用科学研究, 但因应用科学研究直接“由技术转化为产品”, 其影响主要体现在生产线上, 并非在思想史或高教史上。

(三) 借鉴两种模式推动中国大学发展

德国高等教育的两种大学模式在历史上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对此我们应该秉持一种同等对待、兼收并蓄、注重特色的态度, 既要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差异, 又要看到两者之间的互补性。从欧美大学发展史来看, 大学并非一成不变的机构, 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以适应新的环境。在中国, 游学德国的蔡元培以柏林大学为示范, 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对学校进行了开拓性的变革, 学校面貌为之一新, 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大学之一。留学德国的工学博士马君武以柏林工业大学为样板, 创建了“独重工科”的广西大学, 为当地的农业、工业发展培养了第一批技术人才, 有力地推动了广西的经济社会发展, 学校逐渐成为当时南方最重要的大学之一。当然, 借鉴德国的任何一种大学模式都必须充分地认识到其国家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 而不仅仅是知识层面。比较高等教育学者阿特巴赫就精辟地指出:“大学是一种独特的教育机构, 它们有着共同的历史渊源, 又深深地根植于各自所处的国家之中”[10]1。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一方面需要对包括德国在内的西方国家的大学模式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 批判地吸收诸如以多种大学模式推进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等经验;另一面也要基于中国的传统与文化, 避免大学模式的盲目移植, 以“内源式”的发展思路, 探求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的高等教育发展之路。

德国的研究型大学模式和工科大学模式是德国高等教育中的两种大学模式, 其价值不仅在于它们作为典型办学模式的存在并及其在高教史上的地位, 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要影响, 吸引其他国家高校学习借鉴, 具有极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重新审视德国大学模式, 对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进程中的中国来说同样有意义。

(全守杰,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江苏南京

210093)

参考文献

[1]施晓光.大学:三种意义上的释读[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6 (07) .

[2]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第九卷) [M].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编写组,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

[3]贺国庆.德国和美国大学发达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

[4]日本世界教育史研究会.六国技术教育史[M].李永连, 李秀英,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

[5][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徐辉, 陈晓菲, 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6]《外国教育丛书》编写组.六国著名大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9.

[7]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8]阎凤桥.柏林大学办学模式的确立:理性的凯旋[J].复旦教育论坛, 2010 (06) .

[9]张新科.蔡元培与马君武借鉴德国大学理念之比较[J].高等教育研究, 2008 (09) .

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见闻 篇3

一、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概况

(一) “双元制”职业教育要素

德国“双元制”模式下的教育对象被称为“Auszubildende”, 意思是“学徒、受训者”。学徒年龄一般从16~18岁不等, 大部分是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的合格学生。德国学生初中毕业后, 大约75%的学生要进入职业学校和企业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 其余25%的学生进入普通教育。德国政府规定, 凡不准备接受高级普通学校教育者, 必须进入职业学校接受3~4年职业和技能培养。德国人所看重的工作资格, 大多数是依靠职业教育来获得的。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形式是:学徒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 在学校接受理论课程教育。“企业”和“学校”即“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内的两“元”, 学徒通常每周在企业进行3~4天的技能培训, 在学校接受1~2天的理论培训, 即按照三分之一时间在学校, 三分之二时间在企业的大致比例来分配。另一种形式是在学校密集地上一周理论课, 再到企业集中实践操作两周, 如此循环往复。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前, 企业与学徒必须签订培训合同, 该合同明确规定了双方的职责、权利和义务, 即企业有义务按照职业技能需要安排培训内容及形式, 学徒有义务接受实践培训。职业培训中期及后期, 由行业协会组建的考试委员会对学徒进行区域内或全国统一考试, 合格者取得岗位资格证书后方可进入该职业领域。毕业后的学徒可以选择效力实习企业、自由选择其他企业或者进入高职院校继续深造。

(二)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点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萌芽于“二战”后德国经济复苏时期, 由最早的“师带徒”形式发展而来。随着德国经济的复苏及其在国际上经济地位的快速提升, “双元制”职业教育所提倡的“Ausbildung fuer alle” (“全民教育”) 的益处很快得到印证。德国政府对“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立法及财政支持也使得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享誉世界。“双元制”职业教育因“材”施教、因“事”施教, 在实际操作中其特点十分突出。

1. 立法明确,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德国法制健全, 对各个涉及国计民生的领域都有严格的立法, 对职业教育也不例外。根据联邦《基本法》, 德国联邦政府于1969年颁布了《职业教育法》《职业培训条例》和《劳动促进法》等更详细的法律条例, 以规范和促进“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顺利施行, 构建以职业教育为重点的结构体系。2005年4月德国联邦政府通过了关于《职业教育法》的修正案, 把“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以法律形式规定下来, 这为“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知识与能力并重, 理论与实践结合

相对于“知识传授”型的“传统教育”模式, “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更加强调实践技能的培养, 重视面向具体生产岗位的知识传授与实践操作。通过企业提供规范的实践岗位、经验丰富的培训师傅、完整的培训计划以及具有吸引力的进修和晋升机会, 学徒更能了解生产实践需要的必备技能、需要承担的责任和所要求的专业知识, 从而为职业学校内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起到了很强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 职业学校内的理论学习, 即专业课和文化理论课的学习可以有效地弥补学生自身专业素质、文化理论的欠缺。这一模式有效地缩短了学徒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经验的时间。

3. 职业分析客观, 考核体系完善

德国以客观的职业分析确定“双元制”的培训职业。职业分析是确认、定义、描述社会职业所含任务及作业项目的科学分析过程, 也是利用行为科学方法掌握相应从业人员的现场行为及其行为方式的素材搜集过程。“双元制”职业教育就是以此作为确定专业设置的基础, 随着行业细分、行业整合、行业交叉和新兴行业的出现, 专业设置也要与动态发展的职业分析相符合。

德国各行业协会在“双元制”模式的实施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德国的《职业教育法》规定每个行业协会都要设立专门的职业教育委员会, 作为专业管理决策机构。各行业协会的职业教育委员会的职责包括:制定除国家统一规定外的附加规定、认定企业培训资格、职业教育委员会委员的选拔、提供合同条款样本、制定考试规则、接受企业和学徒针对培训提出的咨询、就合同纠纷进行仲裁等。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实行“宽进严出”原则, 由行业协会组织的考试除了口试、笔试以外, 更强调技能操作考核。只有全部通过这些考试, 学徒才可以拿到各州都承认的岗位资格证书, 成为一名合格的毕业生。

4. 制度体系严谨, 配套服务先进

“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中, 教学安排严谨规范。企业和职业学校根据分工不同承担相应的职责。在制定教学, 安排计划时, 企业和学校结合互动办学的有利条件, 充分考虑企业中各岗位人员的任职条件和职责要求, 教学当中既有技能传授, 又有提高学徒综合素质的理论培养。

企业培训的严谨体现在:培训统一按照联邦政府颁布的培训法规进行, 涉及各职位的相关培训条例, 如培训内容、培训实践以及考核办法等均有严格的规定。大型工业企业中, 一般为学徒配备专门教学车间和培训室。中小型企业中, 学徒直接在生产车间或对口部门接受培训。

职业学校内承担的理论教学部分也不仅仅是传统的课程讲授, 而是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 结合多媒体应用技术 (例如幻灯片、电脑、示教板或模型) , 采用多样化教学形式, 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加强实际操作能力。对于机械加工等实际操作性强的专业, 学校配备实习车间及相应设备, 由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某件作品或掌握某种程序。

二、“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实例分析

(一) “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中的职业学校

2007年12月, 笔者跟随项目组参观了位于莱比锡附近的德雷茨职教中心 (Ber ufliches Schulzentrum Delitzsch) , 现介绍该学校在“双元制”教育模式中的教学方式方法。

1. 行动导向教学法

德雷茨职教中心为电子电气等专业设置了理论课教室、专业模型展览室和实训中心 (或专业实验室) 等, 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技术培训。以电气工程专业为例, 学生在多媒体教室内学习电路理论, 该教室除设置多种多媒体设施外, 还为每位学生配备了一台先进的实验设备, 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和小组讨论法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向每位学生发放工作页, 上面详细注明了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和实验内容。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 得出实验结果, 从而对教学内容和工作流程有了感性认识, 然后再开始学习专业知识。这种被称为“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应用使得技术和专业理论不再抽象, 学生能够在创造和体验中进行思考和分析。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中, “行动导向教学法”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它以个人职业行为作为主要教学导向, 使独立行动、实践思维和职业行为成为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来源。其特点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保持教学过程的系统性, 即要求学生立足于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思考和实践;重视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在行动过程中总结学习经验和进行创新;重视典型工作场景里的实例。“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教学实践当中形成了多种教学形式及方法, 较常用的有项目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法、实验等, 不但形式灵活多样、生动有趣, 也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积极性, 有利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2. 多媒体教学技术应用

课堂教学中, 德雷茨职教中心的教师经常采用多种教学媒体技术展示所授内容。特别是机械、电器、建筑等专业领域内, 教学媒体的开发和应用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这些媒体既包括光盘、磁带、模型等信息载体, 也包括文字、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信息表现形式。常用的有Power Point、Flash、工作页以及E-learning (电子化的学习) 。

对于在校学习的学生, 教师采用的多媒体方式, 能够直观、生动、有趣、形象地把专业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对于在企业接受实训的学生, 为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教师经常采用E-learning平台与学生开展互动教学。通常情况下一个好的E-learning平台提供的内容有:“引导”部分, 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以及流程等;“专题内容”部分, 包括知识学习、实际场景、应用模块、案例使用和经验交流等;“测试评价”部分, 既可以提供学习成果的测试题库也有学生对该平台的反馈意见表。E-learning平台要求学生学习过程中要提出问题, 教师也要及时予以反馈, 也就是说即使师生不能面对面, 也能进行互动交流, 使参与者能够形成有机的结合体。

(二) “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企业

在德期间, 笔者参观访问了位于马格德堡市的一家集生产与服务于一体的集团公司。在这家公司里, 我们之前谈到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在企业中的执行得到了很好的印证和体现。

1. 企业概况

该集团公司拥有员工数千人, 其组织结构大致分为:管理部门 (包括人力资源部、市场部、法律/内勤部) ;生产部门 (包括IT服务部、项目发展部、质量管理部、总销售与咨询部) ;服务部门 (包括服务中心、销售部) 。各部门又分别下设若干子部门, 以IT服务部为例, 分为发展部、运营部、服务支持部。公司的人员分工及职务种类比较丰富, 可以为员工提供很好的晋升、发展空间。

2.“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执行情况

“双元制”在该公司统一归口人力资源部执行和管理, 由培训专员协调处理相关事宜。德国的企业必须按照规定设立培训岗位并公布于媒体, 学生需向企业提出申请才有机会获得该岗位, 企业经过对学生的资格审查后把名单提交给职业学校, 双方协商制定教学计划, 并按计划开展教学培训活动。在正式的培训活动开展以前, 学生要同企业签订培训合同, 并按照合同要求履行双方义务和责任。

该公司当时共有8名学徒, 其中一年级生3名, 二年级生4名, 三年级生1名。这些学徒来自德国各地, 培训方式根据所在学校地理位置的不同而有所差别:来自马格德堡市附近职业学校的学生一般采用每周3天在企业, 2天在学校的方式;来自较远城市职业学校的学生一般采用集中培训的方式, 即2周在企业, 1周在学校。

培训形式上, 这8名学徒被轮流分配到不同的部门接收培训, 一般每个部门培训时间为3个月, 3个月期满即调往其他部门继续学习工作。如此轮岗学习, 学徒能够对公司业务运营有个整体认识和直接参与。如果某部门对某学徒的学习实践情况给予极大认可, 该学徒便很有可能在毕业后直接获得在该部门工作的机会, 这也是激励学徒努力学习的一项有力措施。培训过程中, 人力资源部会定期组织各部门学徒座谈, 座谈内容的重点是关于培训中的心得、看法以及所需的帮助, 每个学徒通常会用幻灯片或示教板一一做展示。

公司培训专员除了组织学徒积极参与培训活动、及时了解培训动态以外, 还需要经常与工商会 (IH K) 保持联系, 针对培训当中的实际问题、解决方法、考核内容与标准等进行积极磋商。工商会作为中间组织把企业的要求反馈给职业学校, 职业学校再反馈给教育主管部门, 教育主管部门则通过更新相应课程设置来满足企业需要。工商会除了受政府委托对毕业生进行资格考试外, 也为毕业生或参加工作以后的毕业生举办培训班, 帮助他们取得更高级别的职业资格证书。

在这里, 特别要提到目前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由于近年来企业对有意向与其签订培训合同的学生的要求有所提高, 但选拔学徒时, 经常遇到学徒素质不能满足企业需要或学徒对在企业内从事的培训学习任务概念模糊的现象, 让企业大伤脑筋。鉴于以上原因, 笔者所访问的这家公司与其他几个大型公司联合成立了一个非正式组织, 该组织启动了“经验传播项目” (Erfahrungen-Projekt) :学徒与学生相互讨论“培训”话题 (学徒帮助“准学徒”掌握受训方法) 。这个项目从2008年第一季度开始策划, 预定7月中旬前往各职业学校展示和传授在企业实际工作中必需或必备的知识技能。该项目所有涉及人员都是来自各公司正在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学徒, 他们是学徒中的精英分子。项目的启动、策划、组织、展示和评价全部由学徒自行安排, 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及培训专员只起到协调、监督的作用。“经验传播项目”的设计出发点是认为学徒对“准学徒”的经验传授是最有说服力的, 它能够帮助在校学生提升职业竞争力, 顺利过渡到实际工作中去。

三、结语

浅析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 篇4

"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 它所解决的问题是普通高等教育所无法解决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以极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缩短了企业用人与学校育人之间的距离。德国的职业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大学教育, 大学教育重视理论学习, 是学科体系, 而职业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 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双元制"是由企业和相应的职业技术学校共同完成的职业教育。在"双元制"教学中, 学生分别在企业和学校接受教育, 60%-70%的课程在企业中进行, 如生产岗位、培训中心、跨企业培训中心;30%-40%的课程在职业学校进行。在不同的教学地点, 教学形式与内容就有所不同。

当前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有以下三个突出特点:

1.同生产紧密结合。双元制职业教育形式下的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 而且所接受的是企业目前使用的设备和技术, 培训在很大程序上是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进行, 从而减少了费用并提高了学习的目的性, 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培训结束后随即投入工作。

2.企业的广泛参与。大企业多数拥有自己的培训基地和人员。没有能力单独按照培训章程提供全面和多样化的职业培训的中小企业, 也能通过跨企业的培训和学校工厂的补充训练或者委托其他企业代为培训等方法参与职业教育。

3.互通式的各类教育形式。德国各类教育形式之间的随时分流是一个显著特点。在基础教育结束后的每一个阶段, 学生都可以从普通学校转入职业学校。接受了双元制职业培训的学生, 也可以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文化课补习后进入高等院校学习。近年来, 有许多已取得大学入学资格的普通教育毕业生也从头接受双元制职业培训, 力求在大学之前获得一定的职业经历和经验。四是培训与考核相分离的考核办法。这种考核办法, 体现了公平的原则, 使岗位证书更具权威性。

职业教育的能力培养是以社会职业能力为本位的, 以受教育者为中心, 所以社会的需要会反馈为学生的需要, 学生的需要又成为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双元制"教育究其实质是专业技术人员的岗前培训, 教育各环节的实施都紧密围绕着企业的用人需求, 增强了社会实用性, 节约了教育资源的投入。它对中国的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人在两年的"双元制"职业教学中, 有以下四点启示:

1.相对于学校制职业教育, 双元制职业教育更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并使之确切保证。这使得以培养生产第一线实际操作人员的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受企业欢迎的教育。虽然我国目前了非常重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 但学校制的培养模式客观上使学生远离了生产第一线, 而集中安排的生产实习又不利于学生及时将所学理论同实践相结合。

2.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下, 由于学生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学习, 使得学生和企业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 大大降低了培训后失业的风险。这对我国多年难以解决的对口录用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同我国现行的偏重系统理论传授的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相比, 以岗位要求为培训目标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更受企业的欢迎。以工人技术等级考核标准的要求为培养目标并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体系, 应当是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4.由于跨企业培训中心具有其它形式无可比拟的优势, 在前东德地区被越来越多地用来作为培训机构不足的补救措施。对于我国而言, 众多的中小企业难以单独举办职业教育中心, 因此, 组织企业联合举办或者由行业主办跨企业培训中心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职业教育的途径。

我国的机电一体化教育, 以及其他专业的教育必须加大职业教育的力度。机电一体化的职业教育,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切入:

1.根据中国的现实情况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类似于德国的实用性专科教育, 但我们又不能照搬德国的模式。德国的经济实力雄厚, 实用性专科教育周期比较长, 一般为8到9学期, 即4年。我国应该以2-3年为基础, 适当给学校以弹性机制。近年来, 我国的机电一体化职业教育发展迅速, 但多为普通教育的翻版。就机电一体化教育而言, 普通高等教育应注重专业理论、专业表现和专业实践为主体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职业教育则以实践能力和实用技术的培养为目的。德国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有本质区别, 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研究型人才, 而高等专科教育则以培养实用型, 掌握技能和技术的人才为目标。如果不对普通的机电一体化教育和职业教育加以严格界定, 把中等职业教育办成普通教育的翻版和补充, 就失去了职业教育的实质意义, 更谈不上培养社会急需的各类实用人才。数控技术、机械加工技术、钳工技术、焊接技术、PLC控制技术等传统与现代专业, 都可以通过高等职业教育的形式来满足社会的需要。发展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实用型人才, 同时还可以弥补新技术、新工具的出现对人才新需求的空缺。

2.发展各级各类职业培训学校, 是满足各地区对机电一体化职业人才需求, 实现机电一体化终身教育, 为一些转岗人员实现再就业的新途径。德国的职业培训学校在联邦职业教育法规指导下, 以其实用、快速、针对性强和具有技能性特色, 在世界职业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德国斯图加特以机械加工和汽车制造业在世界闻名, 该市的职业教育就把机械加工和汽车制造作为重点, 并独具特色。中国文化资源极其丰富, 各地区可以打破行政界域, 以文化和经济圈为基础, 开办各类职业培训学校。培训期限未必严格界定, 短期培训、进修或专门的职业教育均可开展, 如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软件培训、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手工艺培训等。

3.发展"多元化"职业教育模式。国家应该制订相应的职业教育法规, 对职业教育的办学形式和办学主体进行界定, 在有法可依的基础上发展多元的职业教育模式。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是否可以建立以国家、高校、企业和民办学校为主体的职业教育体系?国家给予政策的指导以及硬件的支持, 学校提供社会最急需的知识技能, 企业提供实习和就业场所, 多种经济成分可以成为职业培训的主要资金来源。

摘要:职业教育的能力培养是以社会职业能力为本位的, 以受教育者为中心, 所以社会的需要会反馈为学生的需要, 学生的需要又成为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双元制"教育究其实质是专业技术人员的岗前培训, 教育各环节的实施都紧密围绕着企业的用人需求, 增强了社会实用性, 节约了教育资源的投入。它对中国的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德国垃圾管理模式及其启示 篇5

1 德国的垃圾管理模式

德国的垃圾管理是20世纪70年代初才被重视并发展起来的。1972年, 德国的第一部废物法诞生。在此之前, 德国全境共有垃圾堆放场5 000个左右, 基本上每个村庄都有一个垃圾场。到了20世纪80、90年代, 这个数字急速地下降到了2 000以下, 垃圾场的设立和运行受到了严格管制, 大部分生活垃圾填埋场被关闭。至2007年9月, 全德国范围内仍在运行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只剩下160个, 大批针对生活垃圾乃至工业垃圾的焚烧或机械、生物处理等特种设备被广泛运用。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 “避免、利用、清除”开始成为德国管理垃圾的宗旨。德国垃圾管理政策的中心强调的是产品责任, 指的是商品在生产过程中甚至设计之初, 它的环境友好性、可回收利用性、可清除性就应该被考虑, 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废物的产生。

20世纪90年代中期, 德国的回收再利用政策得到了加强, 从而奠定了循环经济法和废物法的基础。金属、纺织品、纸张等通过有效地分类收集、回收再利用形成了一个经济的循环过程。

目前在德国, 从垃圾处理场的工程师到基层负责垃圾管理的普通雇员, 有超过25万人在从事垃圾管理工作。各类的高校都设有垃圾管理专业, 同时开展各类垃圾清除的相关培训, 该领域的年均营业收入高达500亿欧元。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 德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垃圾产生量没有同步, 从1991年到2004年, 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20.4%, 但垃圾产生量却保持在最初的水平 (见图1) 。

这个成绩主要归功于德国的垃圾分类政策。1990年, 经分类的可回收垃圾只占垃圾总量的13%, 而到2004年这个比重则达到了56%。

据德国环境、自然保护与核安全部的资料统计, 2005年, 生活垃圾的废物利用率为60%, 生产过程中的废物利用率为65%, 在一些领域, 如包装领域废物利用率达到了80%, 建筑领域甚至达到了87%[2]。2005年, 共有2 900万t生活垃圾、3 100万t生产和贸易垃圾、1.61亿t建筑与拆卸垃圾得到了回收利用。分摊到全体德国居民身上大约为人均利用垃圾4 t。通过现代的废物管理手段, 德国在过去的15年中, 每年降低折合CO2排放量3 100万t。

同其它经济行业一样, 德国的废物管理既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 又解决了就业、增加了GDP, 所以说它理所当然地就是一个专门的经济领域, 是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 对我国的启示

2008年, 我国的城市垃圾产生量为1.55亿t, 垃圾填埋处理占82.7%, 焚烧占15%。垃圾填埋仍然是我国处置垃圾的主要方式。借鉴德国的垃圾管理模式, 我们应着手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 制定生活垃圾分类政策

德国一般将生活垃圾分为蓝、黄、灰、绿4种不同颜色, 分别对应的是废纸, 废包装物、有机类垃圾、生物垃圾 (花园里修剪下来的杂枝乱草等) 。由于我国的国情不同, 我们可将生活垃圾分为灰和黄两类, 分别对应餐厨垃圾和废纸、包装物等。因为目前垃圾自动分捡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对纸张、塑料、金属已无分类收集的必要, 加上国人的饮食习惯决定了有机类垃圾的产生量较多。

2.2 制定行业政策

在德国, 各种行业均有自己的行业标准, 特别是电器、电子产品等行业都有严格的废物重复利用标准。而在我国, 这方面基本上还是空白。目前对诸如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的补贴政策虽说可以提高废旧家电的回收处置率, 但对政府职能来说却是多余的负担。作为政府, 需要的只是制定政策而不是插手细节, 回收处置等细节完全应该由产品的生产商来承担。例如对钢铁、玻璃、塑料制品、家电、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以法律形式确定其使用材料的重复使用率, 这样就必然会促使生产企业回收自己的废旧产品, 形成产业从而使这项工作由政府行为转化为企业自主的市场行为。

2.3 创立押金制度

在德国, 可回收的塑料或玻璃瓶子在超市里都可以退, 一般塑料瓶是0.25欧元, 玻璃的是0.08欧元, 押金在购物时已算在货款帐单里, 这就促使人们自觉地回收这类包装容器。国内部分啤酒商举行的诸如开瓶有奖之类的活动, 其实也是变相地将押金制度融入其中, 因而建议将此法在所有包装容器使用过程中推广。

2.4 扶持从事废物回收、加工再利用企业的发展

在德国, 从事此类活动的一般都是大中型企业集团, 它们有自己的垃圾发电厂和填埋厂, 垃圾收集、运输、处置各环节系统完善, 从而有效地整合了资源, 提高了效率。我国应对该类企业给予税收优惠等政策。

2.5 环保标识

德国的许多商品外包装上都印有绿点标志, 说明该包装是可回收的, 隐含意是该产品属环保产品, 大家可以对其充分信任。我国也应该对产品的外包装实行环保标识认证管理, 以提高企业、公众的环保意识。

2.6 政府采购

再生纸在德国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被广泛使用。我国政府也应该制定相关规定, 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在采购过程中偏向于再生产品的采购, 提倡使用再生纸等再生用品。

2.7 以旧换新, 以租代售

这种消费方式在欧美非常流行。此法可减轻消费者的负担, 将商品变为废品后的回收处置责任都回归到其生产者和销售者身上, 而不是转嫁给消费者。

参考文献

[1]BundesministeriumfürUmwelt, NaturschutzundReaktorsicherheit.Kurzinfo Abfallwirtschaft[OL]. (Stand:September2007) .http://www.bmu.de/abfallwirtschaft/kurzinfo/doc/3981.php.

[2]BundesministeriumfürUmwelt, NaturschutzundReaktorsicherheit.Schaubilder zur nachhaltigen Entsorgung von Siedlungsabf?llen[OL]. (Stand:Juni2007) .http://www.bmu.de/abfallwirtschaft/statistiken_zu_abfallwirtschaft/doc/5886.php.

德国模式:社会市场经济启示中国 篇6

政府一定要放权、让权给市场

问:根据你的了解, 中国高层决策者对德国模式是否关注?

郑新立: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习了各个国家的经验, 其中包括德国的经验, 国家发改委上世纪90年代每年同德国的经济部都要进行一次交流, 中国一直希望学习德国稳定增长的经验。

德国的宏观调控、财政制度、金融体制、房地产管理、教育制度等都非常有特点, 而且非常有效。德国人跟中国人有一个共同的地方, 就是喜欢从哲学层面来思考问题, 同时在德国现代管理模式很多地方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和影子。

德国的模式叫社会市场经济, 中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就差两个字。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 我们继续前进的关键在改革。目前研究德国的模式, 对我们推进下一步改革, 夺取新的胜利具有重要的意义。

问:当前中国经济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在这些方面德国经验能够给我们什么样的借鉴?

王一鸣:中国经济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 现在正在发生变化。经济增速在明显放缓, 原有的一些增长动力也在减弱。以往我们靠比较高的储蓄率来大规模投入资本, 通过产能的扩张进入国际市场, 现在由于全球经济的收缩, 增速放缓, 国内经济也放缓, 产能过剩凸显。

以前我们参与竞争, 更多靠低成本要素的投入, 特别是劳动力低成本, 但去年中国劳动力绝对数量已经开始下降, 劳动力成本迅速上升, 这个优势也没有了。

再一个资源和环境的硬约束也在强化。东部雾霾天气覆盖范围还是很大的, 很多老百姓都提出, 没有清洁的空气要那么高的GDP干什么呢?这一次, 中国正在一个需要变革的前夕。

德国模式给我们提供很多借鉴。我们经常思考德国工资那么高, 它的制造业为什么还有竞争力?它一定是有更高的要素生产力。中国要延续经济增长, 要继续往前走, 必须从这方面有所突破。要从原来的加工组装、加工贸易转向一种以研发为基础的制造, 这是中国必须跨过去的一步。

这就需要大规模的人力资本投资, 而不是物质资本投资, 所以我们需要投资于人。中国的传统教育就是精英教育, 而我们缺的最大的一块就是如同德国那样的职业技术教育。如果制造业一线工人素质不够, 怎么去参与全球竞争呢?所以怎样大规模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是我们需要跟德国学习的重要方面。

第二个很重要的, 我们讲模式的时候最核心的东西还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我们以前学习技术路线比较明确的成熟制造业, 并通过政府配置资源推动发展。再往后走, 我们越来越需要创新, 有很多领域技术路线并不成熟, 市场前景也不是很明朗。比如新兴产业领域, 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如果过度依靠政府配置资源, 肯定就会错配, 甚至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所以政府一定要放权、让权给市场, 让市场试错, 让企业试错, 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合理的方向。

所以下一步要推进改革, 放权给市场, 这方面可以从德国学到很多经验。德国的体制既有政府的协调, 又最大程度地发挥企业个体的创造活力。以前说中国的转型发展, 老说中国是东亚模式的一部分, 那么下一步转型应该往哪个方向走呢?我想还是中国自身的模式, 我们走中国自己的路, 但是我们可以借鉴德国的各种有益的经验。

学习德国人的思维模式

问:如果中国可以借德国体制一天, 你们觉得中国应该做什么?

郑新立:应当学习德国人的思维模式, 不走极端, 而且善于把个人的积极性、企业的积极性和整个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如果政府向德国学习, 首先从思维方式上学习。

比如说房地产市场, 德国住房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因素。二战之后德国建立了一个储蓄银行, 从小孩出生就开始每个月存钱, 到结婚年龄需要买房时, 就把你储蓄的钱全部给你, 另外再给你一倍的贷款。储蓄银行运转了五六十年, 效果非常好。它占德国人买房支出的三分之一, 储蓄利率非常稳定。

德国的房价稳定就带动了德国市场的稳定, 市场的稳定就决定德国经济的稳定。所以从长期来看, 德国经济在50年代以后没有出现大起大落, 非常稳定, 其中住房政策很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问:你认为德国文化对德国成功有什么样的影响?

黄燎宇:德国经济的成功在于它的传统, 有一种文化的因素在里面。社会市场经济是一个拟语, 就像黑色的牛奶一样, 这两个概念是矛盾的, 但是在德国出现了。所以我认为德国非常了不起的一点是, 在意识到资本主义败坏人心、破坏环境的本质之后, 德国引入社会因素, 强调另外一面的同情、道德、人性。

第二个是德国的传统市民阶层的作用。德国强调市民道德, 有些东西跟我们儒家很接近, 讲究勤勉、秩序、有条不紊、节俭, 这对经济的发展很有好处。而且, 德国很喜欢搞资本主义, 但另一方面德国又深刻地反思资本主义。

马克思也认为德国资本主义太软弱。那是不是发动社会革命就是好事?我觉得应该打一个问号。

问:经济危机爆发之后, 德国经济体制的优越性已经凸现出来, 德国的一些经济思想是否会再次成为世界主流?

连玉如:二战后德国的最高原则是一体化, “德国模式”, 或者说“德国道路”, 包括国家利益的提法很长时间是禁区。因此虽然德国在经济、社会、内政、政治制度等很多框架方面都有自己非常鲜明的做法和特色, 也就是德国模式, 但它自己不这么说。

从德国政治精英层来讲, 比较大张旗鼓地谈德国模式应该是默克尔上台以后。作为二战以后出生, 而且是来自东德的女性政治家, 默克尔积极倡导德国模式, 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更是如此。

另外就是中德之间的对比。虽然在对外关系, 在国际体系中中德两国看似很不一样, 但是从国际关系角度看, 中德之间也有非常惊人的相似之处, 在1949年建国, 两国都面临国家巩固的问题, 所以都搞外交对外关系一边倒, 中国倒向苏联, 德国倒向美国。上世纪50年代中期, 两个国家在国际体系中获得了巩固的地位, 但又都面临国家统一的问题。两国都是上世纪60年代末期在对外关系中开启了新的方向, 中国通过“亲西方政策”和美国打开外交的大门, 在德国则是通过“新东方政策”, 与东德、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建立了一种相互可以接受、共处的局面。

冷战结束以后, 全世界都在谈论中国的崛起问题, 其实德国也是一个新崛起大国, 只不过两个国家的崛起内容方面有一点差距。因为德国的崛起主要表现在政治上, 而中国的崛起更多地体现在经济方面。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相似之处, 由于具体的历史问题, 德国很长时间有一种克制文化, 德国一直比较低调, 用中文词语“韬光养晦”比较确切。

在内政上、经济发展上德国非常坚守自己的模式。比如社会市场经济是1948年开始施行的, 直到今天具有惊人的连续性。当然其间也有改革, 现在德国的一枝独秀实际上是经过痛苦的结构改革以后取得的成果, 改革也带来了社会的动荡和政府的更迭。但总的来说, 德国坚守着自己的经济模式几十年不变。

政府鼓励人们自己创业

问:我们这么关注德国模式, 作为德国人你觉得我们的理解对不对, 这个模式未来会不会发生一些变化?

丹尼尔·布林克:从德国人的角度来说, 是的, 我们很惊讶这么多的中国人关心德国模式, 如果听到中国对德国的溢美之词, 我相信我们总理也觉得非常自豪。

2010年德国进行了一次劳动力市场改革, 目的是为了让劳动力市场更加灵活。改革之后, 一个人即使买了多年的失业保险, 他在失业之后也只能获得几个月的救济。这就让德国人觉得很不高兴, 也让很多德国人还是很害怕失去自己的工作。

另外一方面德国的工会已经失势了。工会没有权力, 罢工自然搞不起来了。前总理施罗德曾经想过支持工会来推进改革, 但现在也不知道怎么走下去, 这对社民党和德国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因此我希望大家要关注德国改革的方方面面, 不能只说德国改革的成功之处, 福利改革使以往依赖福利的人也去找工作, 这怎么办呢?一方面要努力使人们对德国的产品有很高的需求, 一方面政府现在鼓励人们自己创业。在德国, 大多数岗位都是由中小型企业来创造的, 这是很成功的地方, 但现在我们创造的很多就业机会是在低工资领域。

今天的德国跟20年前不一样, 它自身在不断地改革变化中。很多德国人不喜欢改革, 不喜欢现在的这些改革, 但是这些改革好像又真的奏效了。

现在中国人给了德国很大的鼓励, 我本人跟很多中国企业打交道, 确实发现中德两个国家现在关系很好。我觉得中国和德国确实在思维方式上有很多共同之处, 所以德国企业、德国的政府都很愿意跟中国继续发展关系。

问:许多年前日本当时的国际竞争力非常强, 有一位哈佛大学的教授写了一本畅销书叫《日本第一》, 在日本反响热烈, 现在中国人在学习德国模式, 德国人怎么看我们?你们的反应跟当时的日本一样吗?他们会不会怀疑中国给德国戴高帽子, 暗中跟你们竞争?

丹尼尔·布林克:我想德国人不会有这种反应。因为德国人是很务实的。比如一个人夸我们, 德国人会觉得这很好啊, 有人在表扬我们。

德国人自己反而不太相信自己国家的现状, 很少有德国人认为我们国家真的欣欣向荣, 一片繁荣。德国人想的是怎么能够改进我们的教育体系, 能够让老百姓挣更多的钱, 德国人整天谈的是这样的话题。

现在德国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是免费的教育, 但是也有德国人认为是不是人们多少得自己掏点钱。我觉得德国人这种心态很少见, 跟其他西方国家都不一样。所以我认为不管你们怎么捧杀, 都不会影响德国人。

对科技和教育的无上尊崇

问:罗兰·贝格教授, 你觉得我们对德国模式的理解总体上对不对?

罗兰·贝格:这个问题不好回答, 德国模式对它自己来说是合适的, 因为已经成功了, 也许在某些方面可以为其他国家所借鉴。

如果你看德国的现状, 总的来讲, 我觉得德国人从来都不认为自己的经济、商业模式, 有什么好的地方。德国的商业文化也有自己的缺点, 要评价德国模式或者说德国在经济上取得的成功, 首先要理解德国的历史。

德国模式首先来源于文化方面, 德国人喜欢社会团结、凝聚力, 他们喜欢政府掌握权力, 他们也接受政府掌握权力这个事实。而且德国人很自律, 也就是说德国人好像从出生以来就懂得要遵守纪律, 而且德国人也有这种自我奉献牺牲的精神。如果短期个人做一点牺牲, 但是能够对长期的利益有好处, 能够在长远对亲朋好友、邻居有帮助, 对德国的前景、欧洲的前景有帮助, 那我愿意做一些短期的个人牺牲。

我们强调的社会团结跟和谐, 也体现在家族企业当中。英美企业家的孩子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但是典型的德国家族企业是一代传一代。但目前这种传统也受到了挑战, 现在科技进展的速度很快, 企业要快速成长, 不得不寻求资本市场的资助。现在很多家族企业也面临着全球竞争的挑战, 这就意味着你必须要充分融资。在互联网的时代, 和互联网相关的高科技行业, 像SAP这样的家族企业就必须要丢掉一些家族企业的色彩。这是德国的家族企业经常见到的一个新冲击。

第二, 德国模式的源泉, 跟过去一百年的德国历史有关。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又都战败了, 勉强地挺过来, 还碰到过两次大的通货膨胀, 甚至一度失业率高达20%。

所以所谓的社会市场经济, 其实首先是一些经济学家和知识分子提出来的理论, 他们认为德国要想在世界经济当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要克服通货膨胀、高失业率, 克服经济衰退、以前纳粹政权统治带来的影响, 就不能让资本主义放任自流, 不能让市场无限制地自我发展下去。为此, 他们找到了社会市场经济这种模式, 认为这种模式一方面能够使经济有足够的竞争力, 另一方面能够保持社会的凝聚力。

这种模式要求市场经济应该受到一点约束, 其中一个约束就是我们的宪法, 德国宪法规定私人财产也要承担社会的责任, 也就是说, 德国的私人财产的定义跟英美法是不一样的。

我不认为财产只是为了个人的私利所用, 或者我个人的使用不应该以他人的利用为代价,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建立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俾斯麦社会福利体系, 它有强有力的历史背景。德国的社会福利体制目的就是希望我们这个体制是不会牺牲一个穷人的体制。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是这种福利国家的概念的延续, 后来经过痛苦的改革, 劳动成本降低, 工资下跌, 才使得德国企业的利润率以及绩效开始提升。

第三个来源是对科技和教育的无上尊崇。除了我所提到的教育体系, 德国还有大量的犹太科学家的贡献, 你可以看到诺贝尔奖的很多得奖者都是在德国的犹太人, 这是在德国纳粹出现之前他们对于德国带来的重要影响。

德国企业的成功也在于传承, 尤其是在传统工艺、传统科技中。这里传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比如宝马、保时捷现在的产品有很时髦、很时尚的设计, 但是企业整个架构一百多年前就有了, 很多基础架构其实已经维持了至少五六十年。这些企业通过它们过去的成功经验来保持发展, 我相信它们可以继续维持数百年。

中国上个世纪经历了许多的不幸和战争, 随后有25年到30年实践了纯共产主义的做法, 也许算不上成功。而中国其后勇于面对改革, 开始尊重私有财产制, 建立了所谓的市场经济, 使经济不全部由政府控制。这在很大程度上带来了中国经济的腾飞, 让六亿人脱困。但代价也很大, 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贫富差距的增大。

我觉得中国也必须找到自己的改革道路, 如果中国想成为一个比较安定富有的国家, 必须要改革, 这是实事求是的。中国目前需要改变经济增长方式, 朝着产品、服务附加价值更高的这条路走, 同时也必须强调社会的均衡发展。令人欣慰的是, 这些观点已经体现在中国的新一个五年规划当中, 所以我觉得, 只要中国能够些许参照一些其他发达国家的经验, 还有一些私营企业的经验, 同时也考虑贫困人口、富裕人口的利益均衡, 就有可能会找到一条出路, 会找到一条综合各方利益的道路, 而不是单纯去复制德国。

问:我粗浅的总结, 就是两个相同, 两个不同。

中国人、德国人都比较愿意接受大政府的管理, 同时也有一定的纪律性, 我们都愿意为了明天的幸福, 今天牺牲一点。

也有两点不一样。第一点德国人热爱科学, 讲究理性, 很多中国人讲文学, 喜欢以写意的方式来解决政策问题。第二点不一样是体制方面, 德国今天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基于对过去不受约束, 放荡不羁自由市场经济的反思而出现的, 我们今天的市场经济是基于过去30年的计划经济管束过多产生的。到了今天, 中国的学者们也已经意识到不受管束的市场经济对社会带来的冲击, 因此我们今天需要认认真真地、非常虚心地研究学习德国市场经济模式。

德法共同带领欧元区走出困境

问:如果法国朋友们听说我们在中国大张旗鼓地讨论德国模式, 会有什么感想?你们同不同意我们这个做法?

马克·让:萨科齐如果采取了德国的模式, 采取比较激进、强势政府的做法, 是不是还能有这么长的任期?现在法国的趋势显示, 他们必须要面临这种抉择, 要么走德国的模式, 要求大家勒紧裤腰带, 要么我们就会面临很艰难的挑战。当然法国后来决定支持德国, 也是因为法国的人口结构相对年轻, 德国的人口结构相对比较成熟。当然法国也是非常中央集权的国家, 不管谁当选, 不可能看到他们通过税收手段解决政府赤字的问题, 我们必须依赖很多其他的工作才能完成。

在德法之间到底谁来带头的问题上, 可以看到法国人喜欢谈精神性的东西, 但是德国人喜欢讲我们先有责任, 先要遵守纪律。这是两个国家看欧元区问题时不同的差异。为什么德国人现在居于欧元区老大的位置, 因为它至少稳定了欧元的市场, 这一点是获得法国肯定的。

浅谈德国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篇7

一、德国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

(一) 两个培训地点

一个是企业培训中心, 另一个是职业学校。学生是企业招聘, 招聘后由企业与学生和学生家长签署培训合同, 根据专业不同有三年或者三年半的, 合同里面规定了双面的责、权、利。签署合同以后, 学生就是企业的准员工, 也就是学徒, 日常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进行技能学习, 重要的是培养规范化操作习惯, 固化流程, 学生在二年级技能达到一定水平需要跟普通员工一样生产产品, 对学生重视质量意识起到重要作用, 反观国内学生大多实习比较被动, 学生大多是进行观摩实习, 很少动手参与。理论课程往往在职业学校进行, 企业招收学徒后必须在当地职业学校进行登记, 学校根据企业学徒的人数和专业制定理论学习时间表, 在职业学校学生主要学习生产工艺、材料、德语、宗教、法律课程等, 在职业院校往往有宽敞明亮的理论教室, 配置有白板、图钉板, 提供学员进行研讨和头脑风暴, 个别专业配有实验室, 对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进行验证。

(二) 三方参与, 深入融合

一是国家。国家制定职业教育法, 从政策上给予充分支持, 提供必要的配套政策, 制定国家各类专业的教学框架计划, 保证职业院校师资薪酬和教学日常运转的各种费用。二是企业, 在企业实习的各种耗材和工具都要有企业付出, 另外企业家还要给学徒上保险, 配备工作服和手套以及日常交通费等。三是职业院校, 选配优秀的教师充实一线教学, 对教学大纲进行细化, 对日常教学进行监控。

(三) 强有力的经济保障

要培训优秀的技能人才, 需要在实践中多练习, 不断积累实践经验, 这就需要大量投入。德国现代学徒培养的经费主要来源于企业和国家以及其他捐赠。企业要出高质量的产品, 必须要有优秀的技能人才, 一旦企业招收学徒, 就要不遗余力地花精力去培训学生, 给学生更多的动手练习机会, 让学生用先进的设备操作, 学会使用各类测量工具, 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国家主要负责职业院校的基础设施、设备购置, 教师工资、日常水电和其他办公消耗。德国职业院校从不为经费发愁, 校长不用到处化缘和绞尽脑汁去为收入着想, 教师招聘后就是公务员, 享受国家财政, 学校日常消耗由国家负责, 职业院校干好自己的事, 一心一意做好职业教育, 提升教学质量。

(四) 理论和技能培训衔接流畅

德国职业教育完全为实践服务, 遵循理论够用, 实践为主。根据国家教学框架计划和州教学大纲, 企业和学校的教学不是杂乱无章的, 而是根据教学大纲细化企业培养大纲和教学计划。在企业先进行实践, 获取感性认识, 回到学校再进行理论教学, 深化理性认识。学习的时间分配灵活多样。有按天分配的, 一周三天或三天半在企业实习, 一天或者一天半回职业院校进行理论学习, 在第一年职业学习主要学习公共基础课程, 课程门类多, 为了做好理论与实践的顺利衔接, 保障学生记忆的连续性, 往往理论和实践的交替频次高。也有按周分配的, 两周在企业实习, 一周回职业学校进行理论学习。还有按月分配的, 两个月在企业, 一个月回学校。学生入学两年到三年, 在企业有大项目要参与, 为了保障项目的全过程参与, 让学生从头至尾进行学习和实践, 在高年级阶段, 让学生参加企业大型生产项目, 往往按照两个月在学校学习, 四个月在企业实习。

二、德国现代学徒制的课程模式

(一) 抛弃学科型单一课程体系, 构建以“学习领域”的新型课程

学习领域课程是根据职业的类型, 将工作按照一定的活动范畴或者领域, 通过职业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若干个主题学习单元。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确切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流程, 学习结束后对教学效果给予评价, 不同职业的学习领域和培训时间都不一样。学习领域解决的是综合能力, 不是单一或者某一个专项能力。通过某个学习领域的学习, 学生可以胜任此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学生学完所有学习领域的学习和通过考核, 就具备该职业的从业的资格和相应的能力。德国汽车机电一体化维修人员课程有14个学习领域。

(二) 重视过程导向, 通过流程塑造质量

一个好的结果需要完美的过程来保障, 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固化专业的操作行为, 形成技能操作规范化, 设备和工具保养严格按照日常点检要求保养到位, 建立对待客户热情、友好的良好氛围, 工作场地整洁, 工具和零件摆放整齐、有序。

(三) 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 强化技能培养

学习领域课程参考了实际工作过程, 教学情境来源于工作现场, 模拟工作流程、学习过程是对工作流程的再现。借助于典型工作任务为组合, 是用完整的、具有代表性的职业活动描述的一个职业的具体工作领域。典型工作任务是具有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的综合性任务, 反映了该职业典型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组织方式, 完成任务的方式和方法, 工作的结果多具有开放性, 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过程同时也能促进从业者的职业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红利, 张万兴.人力资本理论视域的德国现代学徒制研究[J].高教探索, 2014 (4) .

上一篇:彩色管理下一篇:文化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