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汉语教学现状(共9篇)
德国汉语教学现状 篇1
大连盼达汉语学校
德国汉语教学发展迅速 逾300中小学开设汉语课
近年来,德国汉语教学发展迅速。目前,全德开办汉语课程的中小学数量已经超过300所,其中60余所中学将汉语提升至高中毕业会考科目。哥廷根大学和蒂宾根大学甚至开设汉语师范专业,以着手培养本土专业汉语教师。
在德国,由中德两国教育机构合作开设的孔子学院可谓遍地开花。如今,德国境内已经开设有14所孔子学院和3所孔子课堂。此外,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以及一些华文学校也纷纷开设汉语课程,让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学习汉语。
据柏林自由大学孔子学院德方院长罗梅君介绍,在该院学习的很多中小学生对学习汉语充满热情,他们迫切希望了解中国。一些学员虽然家离学校较远,但是学习热情丝毫没有受到影响,有位学员甚至每次开车70公里来上课。
谈到汉语推广,杜塞尔多夫孔子学院德方院长培高德深有感触:“我90年代学习汉学时,周围人常常不理解我为何要跟这样一个陌生的国家打交道,而今天,这种情况根本不存在,学习汉语更倾向于被赞为明智且重要的决定。”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保持高速稳定发展,越来越多的德国人开始学习汉语,希望通过这种“自体验”式渠道加深对中国的了解。可以说,今天,德国人了解中国的途径早已不局限于报纸、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上的一些报道。
培高德介绍说,杜塞尔多夫孔子学院曾做过一次关于德国媒体笔下中国形象的讨论,针对一些对中国的质疑,参加讨论的听众立即作出反应并明确表示,“人们首先应更好地了解中国,而不是简单地对某一特定情况予以批判。”
尽管汉语教学在德国开展得如火如荼,也有不少专家表示,如想更好地在德国推进汉语教学、推广中国文化,还需在教师、教材上多下功夫。
大连盼达汉语学校
教师方面,部分来自中国的汉语教师虽然具有执教资质,但是德语水平有限,沟通能力有限。而当地一些华人教师德语虽好,但是教学法方面有所欠缺。此外,中式课堂通常是老师在前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而许多年轻人期待的模式是:集体讨论、对话、多媒体运用……
教材方面,部分老师和学生反映汉语教材过于浅显。柏林中学汉语学督柳维坚介绍,在柏林高中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对所学语言国家综合情况有一定了解。一些学生想要了解如独生子女政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以及教育制度、环境政策等,但是找到相关教学材料并不容易。
对此,不少汉语教学专家提议,中国应多培养、派出具备较强德语能力的汉语教师,并多出版或建立反映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读物或网站,帮助德国年轻人更好地了解中国,从而让德国汉语教学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质量能再上一个台阶。
本文来源:大连汉语考试服务网
德国汉语教学现状 篇2
一、德国各州中小学汉 语教学大纲的确立和发展
随着汉语学习的深入, 师生对汉语教学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兴趣班式随意松散的教学已经无法满足汉语学习的要求, 汉语教学逐步向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由此, 德国各个州分别设立了统一的汉语教学大纲。
1. 联邦州统一的汉语教学标准规范。上世纪90年代以来, 德国各联邦州逐步开始认可汉语口试或笔试成绩, 并将其列为高中毕业会考测评的科目, 但由于各州教育规划之间的差异, 所以亟需一个共同的标准来规范汉语教学。1998年4月, 德国联邦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 (Kultusministerkonfenzder L nder, 简称KMK) 依据高中毕业考试的统一要求确立了《 高中毕业 会考汉语 科目的标准规范》 (Einheitlichen Prüfungsanforderungen für die Abiturprüfung Chinesisch) 。此项标准制定了汉语课程的整体目标、大纲, 特别制定了汉语会考对学生语言知识、能力方面的要求, 而且对会考笔试的目标、题型、评价标准, 口试的题型、评分标准作了清晰的说明和规定。《标准规范》在全联邦州境选取六所中学, 将汉语列入其六、七年级的第二外语开展教学, 这些举措彻底拉开了德国各联邦州推行汉语教学、制定汉语教学计划和大纲的序幕。
2. 各个联邦州汉语教学大纲的设立和发展。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学校和继续教育署早在1993年就在其官方网站上, 就开始设立有专门的汉语教学门户网页 ;2002年, 文教署颁布出台了《高中阶段 (高级文理中学、综合中学) 汉语教学的指导方针和教学大纲》。2009年, 又针对初中阶段的汉语教学颁布了《高级文理中学初中汉语教学大纲》, 此项大纲把汉语设定为文理中学八年级到九年级, 以及综合中学八年级到十年级的第三外语, 并且也规定了初中毕业应达到汉语水平标准。这两个“大纲”不仅在整体上规范了初高中汉语 教学的课程目标和能力标准, 也具体划分了中学初高中阶段汉语课程开设的年限, 特别是为其他联邦州设定汉语教学大纲和标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对全德中小学汉语教学产生了积极的指导意义。
巴伐利亚州作为全德汉语教学的先驱, 目前已有13所中学开设有汉语教学课程。2005年7月该州出台《汉语作为高年级 (四年) 外语教育的计划》, 这也标志着一个基于学生语言行为、能力、个性发展为宗旨的现代外语教学计划开始在全州范围 内推广。汉萨自由同盟——不莱梅市的汉堡路高级文理中学 (Gymnasium Hamburger Strasse) , 作为本市最早开始拥有汉语课程的文理中学, 自1989年起便开始设立汉语兴趣课程。随着日益高涨的汉语学习热潮, 2000年6月, 该市教育和科学部联席议会第一次正式制定《高级文理中学高中阶段教育框架——汉语作为后期开始的外语教学》, 规定了文理中学自十一年级起, 要继续开设三年的汉语教学, 并制定了各年级汉语教学的标准和计划。一般说来, 在图宾根州特殊文理中学六年级的学生, 要选择一门除母语外的非欧洲语言作为二外。对此, 文化部2002年就汉语教学颁布实施了《特殊高级文理中学语言教学计划——汉语 (试用版) 》。此项计划规定了汉语作为二外的学时数 :6~7年级学生, 在一学年要求总计五周汉语学时 ;8~10年级, 一学年总计四周 ;11~12年级, 一学年总计三周。
柏林、勃兰登堡、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这三个州, 针对各州的汉语教学情况, 于2006年、2007年相继出台有关初级中学、高中文理中学的外语框架式计划。如2006年, 柏林教育、儿童、体育委员会首先颁布了《高中文理中学阶段的框架式教育计划——汉语》。随后的2007年, 柏林教育、科学、研究议会管理委员会通过了《高中文理中学、综合中学九年级、十年级三外教学框架式教育计划——汉语》, 为整体的汉语教学做了一个综合的规划, 也为现存的汉语教学制定了官方的参考标准。
汉堡作为德国华人最多的城市, 早在1985年就已经有三所文理中学开设汉语课。2003年8月玛林塔 高级文理 中学 (Marienthal) , 依照中德双方签署的《德汉双语教学项目备忘录》的要求, 设立了全德国第一所德汉双语教学部。目前该中学不仅为所有五年级的学生开设汉语课程, 而且把汉语纳入第二外语和高中毕业考试的科目。值得一提的是, 2009年8月1日, 在汉堡市学校教育署颁布的《新一期高中文理中学外语教学大纲》中, 开始详细规定了文理中学汉语结业必修的语法知识点。
汉语教学计划或者大纲有效提高了汉语教学的规范性, 然而由于各个联邦州的学校制度千差万别, 导致汉语教学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教学的整体情况也是大相径庭, 因此迫切需要一个全德范围内的标准化汉语教学大纲、以及相对应的水平测试标准来指导和规范教学, 《德语区汉语教学水平测试标准》由此应运而生。
二、德语区汉语教学水 平测试的新标准
作为整个德国汉语教学最权威的汉语教学组织——德语区 (含德国、瑞士、奥地利) 汉语教学协会, 其拥有350多名以德语或汉语为母语的会员, 他们或在大中小学、私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授汉语课程, 或在高等院校从事汉学、汉语教学、语言学和外语教学研究工作。他们对德语区的汉语教学标准有新 的认识 :虽然目前欧洲通行的语言标准是《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Languages ;CEFR此后简称欧框架) , 其作为测试欧洲各种语言水平的主要工具, 被欧洲各国广泛运用。与此同时, 各国外语教学界对于词汇量的基本要求是 :A1级约500个, A2级约1000个, B2级约2000个。但是, 汉语作为一种独特语系, 仅仅参考欧洲语系的标准是缺乏说服力的。《新汉语水平考试标准》公布的官方资料说明 :外国学生经过每周2到4个学时、两个学年的学习, 总计学时约为160~320学时达到的水平, 汉语水平即可达到B2 (HSK4) 水平, 这甚至在欧洲语言范围内也是无法实现的。依照汉语教学协会2005年认可的语言标准, 德国学习者的汉语水平要想达到与《欧框架》相应口语和书面语B2的水平, 则一般需要1200至1600个学时 (不包括自学时间) , 远远超过之前国内官方资料预计的学时数量。因此, 参考国家汉办新汉语水平考试规定的等级和《欧框架》, 德语区汉语教学普遍认可的等级。 (见表1)
可见, 国家汉办制定的新汉语水平考试的六个等级并不能完全等同于《欧框架》为欧洲语言所设定的六个语言能力级别。 因为汉语本身属于一类特殊的语系, 有其固有的表音和表意方式, 不能仅仅以词汇量的多少去简单衡量德语学习者汉语语言能力的高低, 将新汉语水平考试的水平等级与《欧框架》生硬地相互对应, 对于整个德国中小学汉语教学的发展是不利的, 也是缺乏科学依据的。所以, 一个基于德国中小学汉语教学实际发展水平的标准, 才能切实、有效地对学习者真实的语言能力进行划分和评估, 并宏观指导汉语课程的设置和目标。
三、德国中小学汉语的师资发展
目前, 德国中小学汉语教师主要由以下几个人群组成 :德国本土的汉学家, 或者汉学、汉语师范专业的毕业生 ;德籍华人或者华裔 ;国家汉办外派的专业汉语教师 ;以及在德国留学的中国留学生。以汉语作为母语的教师, 虽然具备了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但是数量很有限, 而且其中一部分教师并不精通德语, 不熟悉德国本土外语学习者的习惯和文化, 这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学的效果。而华裔或者留学生, 由于没有接受正规专业的汉语教师培训, 缺乏专业的教学理论和经验, 在教学方法上有所欠缺。然而, 作为德裔的汉语教师, 即便很多人拥有国家颁发的教师资格证书, 但汉语水平有限, 对传统的中国文化和语言习惯还缺乏系统的了解, 在教学的知识性方面有所不足。
实际上, 在德国, 直到2011年中文师范专业还未被纳入正规师范教育。慕尼黑大学、科隆大学和明斯特大学的中文师范专业也仅仅是师范类学生的补 充专业, 即所谓第三专业。直到2011年的秋季, 德国哥廷根大学汉学系才首次开设汉语师范教师专业, 填补了德国本土汉语师范教育的空白。随后的2012年10月25日, 图宾根大学也宣布开设了汉语师范专业。2014年波鸿大学也将设置汉语师范专业, 培养专业的德国本土汉语教师。总而言之, 提升整体汉语师资的水平也变得迫在眉睫。
四、德国中小学汉语教 材的发展
德国中小学使用的汉语教材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经过国家汉办审核、中国国内出版发行的对外汉语教材, 比如《新实用汉语课本》《中国话》《中国字》《跟我学汉语》《汉语乐园》等等。另一类则是德国汉学家、 汉语教学研究者针对德国学习者外语学习特点合作编写的汉语教材, 如中学广泛使用的教材《懂不懂》《汉语, 说, 读, 写》《聊聊》等等。2008年由德国知名教科书出版社——克莱特 (Klett) 首次出版发行的中学汉语教材《懂不懂》, 标志着德国官方中学汉语教材的诞生。随后几年里, 德国的其他知名出版社也都推出了各自开发、编写的汉语教材。与此同时一些专业的汉语教学组织如 :Shan e.V, 以及海德堡汉学系同学会等等, 也都编写出版了一系列教辅用书, 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德国中学汉语教学的资源, 为汉语教学提供了可以参考的依据。
五、启示
1. 教学大纲和教育标准。到目前为止, 虽然大部分联邦州都拥有了自己的汉语教学大纲, 不仅仅规范了中小学校汉语教学的基本要求, 也对学生汉语能力、水平做了规范的划分。但是由于各州的教育水平、汉语学习历史发展水平、环境有很大的差 异, 而且以往指定的教学大纲和标准由于缺乏适时的调整, 出现了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首先, 教学大纲和标准对于整体的汉语教学意义非凡, 是全面指导和规范教学的标杆, 定期做一些适时的调整就变得尤为重要。其次, 虽然《德语区汉语教学水平测试标准》是众多专业德国汉语教学、外语教学研究工作者, 基于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 结合德国学习者自身特点, 参照《欧标准》制定一个相对系统性的标准, 但是并未得到德国教育部以及各州学校管理署官方的认可, 而且其本身的科学适用性也有待考证。因此, 如何改进和设定一个适用于全德国范围的汉语教学大纲和教育标准就变得迫在眉睫。
(资料来源:Fachverband Chinesisch e.V. Erkl:rung des Fachverbands Chinesisch e.V. zur neuenChinesischprüfung HSK [EB/OL]. http://www.fachverbandchinesisch.de/fachverbandchinesischev/ thesenpapiereundresolutionen/index.html.)
2. 师资队伍的建设和教师培训。毋庸置疑, 目前德国的汉语教学面临一个最大的问题和挑战是, 富有专业教学背景本土化教师的数量早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汉语教学需求, 专业师资队伍的匮乏无疑是制约汉语教学发展的绊脚石。
针对德国专业汉语教师相对匮乏的现状, 最切实可行的方法是努力加强德国本土汉语教师的培养, 扩大在职培训的规模, 提高培训的质量。德国师范毕业的汉语教师, 需要更多地侧重汉语听、说、读、写基本功的训练, 夯实汉语的基础。然而一些以汉语为母语的本土教师, 则需要重点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技能, 洞察跨文化背景下汉语教学的特殊要求, 积累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因此, 通过专业机构的培养和在职培训, 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本土汉语教师的专业技能, 而且还可以弥补自身有关文化、教学理论、专业知识方面的一些劣势, 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另一方面, 加深中德汉语教学的合作交流, 增加和扩大中方外派汉语教师、汉语志愿者, 以及汉语助教的数量和规模。专业外派的汉语教师, 应该重点关注德国学校教育的特点, 提高自身德语的水平, 以及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汉语志愿者和助教项目中遴选的学生, 大部分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针对有志于派往德国的国际教育硕士, 高校应该设立专门的德语, 以及德国文化课程, 使其不仅具备良好的德语交际能力, 而且熟悉德国的文化风俗, 充分了解德国中小学汉语教学的现状, 以便赴任后快速、高效地开展教学工作。
3. 专业汉语教材发展。虽然市面上已经有不少专业的汉语教材, 但是, 中小学的汉语教材还是相当匮乏, 特别是针对德国中小学生外语学习特点的本土化教材还很有限, 而且针对高水平的学习者, 教材不系统, 本身缺乏连续性。而且, 大多中德双方合作编写的教材, 并未参照各州制定的教育大纲、教学目标, 导致课堂教学与结业水平测试标准之间缺乏匹配, 使得教师操作起来也缺乏针对性。德国汉语教学专家顾安达 (Dr. Andreas Guder) 就曾经提出 :中小学汉语应该以口语为中心, 以文化为核心。
第一, 汉语教材要遵循德国学生外语学习的特点, 重视听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设计日常实用交际的课文和主题, 在情景对话的教授中, 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增加教材中生活语言的比重。第二, 小学教材应重视汉语拼音的教学, 降低语法和汉字学习的要求。因为汉语拼音和德语音标有很多相似, 所以针对入门的教材可以多以拼音、音调训练为主, 重视汉语的发音, 适当降低生字、语法的教学要求, 有益于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三, 教材中文化的浸润。开发一些结合中国历史、文化、社会、地理、风土人情等因素的汉语教材, 把汉语的交际训练和中国的特色文化有机结合起来, 对于外国学习者来说, 教学会变得更加充满乐趣和惊喜, 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激发汉语学习的动机。另一方面, 开发符合地区性教学大纲的配套性教材。政府应该加大扶持力度, 组织汉语教学研究者、以及有资历的汉语一线教师, 就各州实际的汉语教学发展情况, 参照州课程大纲、水平测试的标准合作编写各类汉语教材, 从而建构更加统一的汉语教学框架。
德国汉语教学现状 篇3
关键词:德国大学;改制后;英语教学;富有特色的方面
中图分类号:G649.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61-02
一、德国公立大学外语系简介
与国人熟悉的美国高校情况不同,德国的高校以公立为主,各高校之间的综合学术水平差距也不大(一些高校会因某个领域的领先研究水平而出名)。德国的高校基本上都设有外语系与国内一样,外语系会设有德语专业,英语专业,法语专业等欧洲“大语种”系个别大学还设有中文专业(例如北威州的波鸿大学)及一些“小语种”专业。与国内不同之处是,德国的外语系还专门设有独立的语言学专业及文学专业,即Allgemeine Sprachwissenschaft(the department of linguistics)及Allgemeine Literaturwissenschaft (the department of literature),不分语种,目的旨在加强各语种的基础理论及对比研究与国内高校普遍设置大学英语教学部不同的是,德国高校的英语专业并不给在校非语言类专业的大学生继续提供英语语言的培训课程。但值得一提的是,德国有些大学的英语专业设有面向经济类学生的经济英语课程。课程类型为小班练习课,着重培养学生阅读经济类英语文章(例如摘选自“The Economist”的文章)的能力。自2003/2004冬季学期始,德国各高校为与国际接轨,陆续推出了本科学位与硕士学位的分离式学制,德国公立大学的英语专业也因此改设学士学位及硕士学位。教育学硕士学位(Master of Education)旨在培养中小学及职校英语教师。改制后,德国大学英语专业的教育学硕士论文的写作及口头答辩取代了第一次国家考试,但进入职场后的准老师们仍需在一至两年的实习期结束后,再参加第二次国家考试,通过后,方可成为正式教师。英语语言与文学专业(Master of Arts“English and American Studies”)的硕士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则为媒体业、公共行政事业部门、公司的人事部门等等。也有极少数学生会进一步升造读博士,做研究。本科学位的学制为三至四年,需写本科学位论文。硕士学位的修读时间理论上为两年,包括硕士论文的写作时间,德语和英语同属印欧语系的西日耳曼语系。正因为这种语言上的渊源关系,德国国民普遍英语程度较高,一般的老百姓都能讲一些简单的英语日常用语,更不要说在文理中学已修过两门二外的中学毕业生了,基于德国大学的办学理念以及外语系入学学生的英语水平,德国大学的英语专业在课程设置及相关教材的选用方面与国内英语专业有着很大的不同。
二、德国公立大学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及相关教材的选用
1.课程设置特色及其选用的教材。德国公立大学英语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国内的大不相同。总而言之,专业知识课程所占比重达到80%左右,而语言技能课只占20%左右。改制后的德国公立大学的英语专业仍覆盖传统的三个学科方向,即语言学,文学与文化,二语教学。学生一入学即进入专业知识的学习。德国公立大学英语专业的课程一般分为四个领域,即文学,文化类(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英语文学,美英文化研究)课程,语言学类(主要为理论语言学)课程,二语教学类课程(second-language teaching)以及英语语言技能的培训课程(English language courses)。课程类型多样,有初级研讨课、大型讲座课、研讨课及小班练习课。在本科生阶段,文学类课程设有基础理论课程:文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literary studies),主要教授研究文学作品时常用的一些理论分析方法并配有典型实例,为必修课(又叫核心课程)。必修课还设有英国文学作品选读及美国文学作品选读课程,使用教材通常为“The Norton Anthology of American English”,以及“The Norton 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ture”。文化类课程内容丰富。如开有:“The Modal Minorities in America”,或“Americans in Paris before the Second World War ”等课程。文化类课程所使用的教材一般包括英语原版小说,以及相关的英语文献,主讲教师的研究成果等。而每学期老师所开的文化类课程都有可能不同。语言类课程的必修课设有“语言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主要是让学生对语言学领域的研究内容及基本知识有所了解.所用教材通常为Victoria Fromkin等所著的“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总结德国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就是:循序渐进,由易到难。课程丰富多样,相辅相成。重视基础理论学习,以及对基本概念的理解。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研究,思辨能力。
2.举例说明其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在本科生阶段,为完成学位所要求的学分,学生所上的必修课远多于选修课。在研究生阶段,则选修课远多于必修课。道理很简单,本科生阶段的课程设置应重视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与理解。必修课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例如:在大一的第一学期,学生会被强烈推荐优先修完必修课“语言学导论”,为的是让学生对语音学方面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学生掌握了一些诸如“allophones,assimilation,coalescence”等基本概念。到了第二学期,学生需修完必修课“语音学课程”(Phonetics and Phonology)。在这门课上,学生又会再次接触以上所提的一些基本概念并与实践相联系,即由母语老师指导完成相对应的口语练习。如此反复,学生的基本功扎实,知识点理解透彻。选修课旨在加深学生的知识深度及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例如,本科生阶段修完必修课“句法学”,研究生阶段再选上研讨课“Syntactic Inversion in Prose and Verse”(如果该学生对此方向有兴趣并定为重点学习的方向),同时再上讲座型课“Syntactic Theories”,那么,学生不仅对于句法方面的基本概念了解透彻,同时又对此方面专业知识的掌握具备了一定的深度与广度。一句话,为将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知识结构基础。
本文旨在为中国大学的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有益信息及启示。德国大学英语专业富有特色的课程设置及相关教材的选用情况值得关注。
参考文献:
[1]柯飞.国外外语教育政策:考察与比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4).
德国汉语教学现状 篇4
高职院校汉语口语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在高职教育中,汉语口语教学十分关键,它的`优劣成败直接影响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甚至就业与发展.本文从教材内容、教学形式、评价体系、教学理念几个方面分析了此课程目前存在的弊端,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种可操作性的方法、对策.
作 者:单辉 作者单位:湖南民族职业学院人文系,湖南,岳阳,414000 刊 名:希望月报(上半月) 英文刊名:HOPE MONTHLY 年,卷(期): “”(12) 分类号:H1 关键词:高职教育 汉语口语教学
德国汉语教学现状 篇5
俄罗斯国立皮亚季戈尔斯克语言大学的`汉语专业社会需求逐年递增,生源充足,不仅政府重视,还可以得到中国方面的大力援助,而且学习环境良好.但也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使用不当,教学时间不足,教师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对此,应采取完善课程设置,尽量选用优质教材,不断提高教师的汉语水平,增加汉语课时,严肃课堂纪律,及时更新图书资料等措施.
作 者:郭晓沛 逯红梅 作者单位:长春师范学院,吉林,长春,130032 刊 名:职业教育研究 英文刊名: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年,卷(期):2009 “”(12) 分类号:G71 关键词:俄罗斯 皮亚季戈尔斯克语言大学 汉语教学★ 谈俄罗斯诗歌语言的音乐性论文
★ 俄罗斯祝酒词范文
★ 俄罗斯留学申请书
★ 世纪之交国企职工心态录
★ 七年级地理俄罗斯教案
★ 俄罗斯区域地理课件
★ 俄罗斯科学哲学的兴起
★ 出国留学俄罗斯申请书指南
★ 人教版七下俄罗斯教学设计
德国汉语教学现状 篇6
关键词:德国经济农业采矿业银行业劳动市场私人消费绿色经济
摘要:欧洲最重要的国家之一有德国这个说法,它参与了两次世界战争,他们国家主要在重工业,化学方面,精密的仪器,军事器制造方面都有着卓越的成绩,给全国家的人有着很深的印象,但是他国的发展模式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但是他们严谨的态度,在经济学方面有着新鲜的活力,为什么他们的经济在这么长的几个世纪中,不管是什么样的体制,都有着非常棒的成绩,这个是我国需要思考跟学习的,本文在与其他西方国家相对比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德国经济发展历程的特点,并相应提出了其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949年德国分裂为两个国家,先后建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六十多年来,两个国家沿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经济体制,总的来讲经济发展比较迅速,经济实力也都大为增强。联邦德国在战后经济全面恢复的基础上,沿着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出现了经济奇迹。后来虽然经历了席卷西方世界的几次经济危机,但其经济增长速度仍然高于西方其他的工业国家;民主德国沿着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和集中计划体制,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已发展成为先进的工业国家。但是,就两个德国相比,战后初期德国两个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大同小异,居民生活水平相差无几。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民主德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已远不如联邦德国,劳动生产率和居民生活水平尚不及联邦德国的50%。
1德国经济发展历程的特点
1.1以农业为依托的发展
工业化以前的德意志以农业为主,且处于分裂状态。德意志的分裂的确对德国的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阻碍作用,但这种作用在德国统一后便转化为推动工业化的巨大动力,德国中所有要求工业化与都市化的力量迅速地占领了德国的政治舞台。其资本投资率在1850年前后只有5%,在1850-1860年间则增长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9%,70年代则为12.5%。德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经济发展是以农业为依托的。农业未受到如同英国圈地运动那样的冲击,农业人口是逐步地离开土地,加入城市的就业大军的。同时,城市的工业构成也十分复杂,并非单一的现代工业经济。这种逐步演化,多种性质行业并存的现象,尽管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但也保持了社会在转型时期的基本稳定,有利于德国人将自己传统的精细作风融进新的行业中。
1.2以铁路建设为龙头的工业化进程
与英国相比,德国的工业化起步有十分明显的不同。德国的农业由于技术落后,农业生产率没有提高,因此农村群众的购买力也没有相应的增加。所以,在德国推动工业化的动力与英国相比是来自完全不同的方向。德国推动工业化的动力来自铁路建设方面,也就是来自工业本身。由于德意志关税同盟把德国大多数地区联合成了一个统一的销售区,鼓励了国家和私人进行必要的投资,这样才能使它真正成为一个现代化的资本雄厚的经济区。2德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具体说来,德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经济结构僵化上。而德国的经济结构僵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劳动力市场僵化,二是产业结构老化。
2.1劳动力市场僵化
德国的劳动力市场僵化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社会福利过大,大量的失业补助金和社会福利,减少了人们工作的热情。在美国,失
业人员失业后第二年和第三年的平均收入只相当于失业前平均收入的10%左右,欧盟失业人员平均收入约为原工资的三分之一;但在德国,一个人失业后,在32个月内可得到工资的67%,如果以后继续失业,可永久性获得原工资的57%的收入。
二是企业和职工的高社会保障贡献率和高税收率,抑制了企业雇佣工人和失业人员寻找工作的积极性。据统计,2000年,美国企业和职工的社会保障贡献和个人所得税合计占职工收入的24.1%,欧盟平均为37.5%,而德国为46.1%,是几个大国中最高的。
2.2产业结构老化
就经济规模而言,德国可谓世界经济大国。但就其经济结构、新产业比重和综合竞争水平与美欧其他新兴国家相比已出现不小差距。多年来德国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变动不大,存在结构老化现象。传统产业(汽车、机械、化工和冶金及建筑)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高达30%以上,且多年未变。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IT产业和网络技术浪潮,德国虽然适时参与,但力度不突出,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动作不明显。据2002年4月瑞士国际管理研究所公布的综合竞争能力排序,德国从上年的第12位跌至第15位。德综合竞争能力之所以下降,一是经济增长多年来呈低速状态,二是德国经济结构和产业部门缺乏灵活性。
3德国经济发展现状及前景
3.1德国经济发展现状
虽然经济危机给德国经济带来的最黑暗的一刻已经过去,经济严重衰退的谷底也已摆脱,但经济危机的影响尚未过时。摆脱或战胜危机还需借以时日。德国是外向性经济比较突出的国家,经济的增长对国际大环境的依赖比较严重。只要世界经济不稳定,德国经济就仍处在风雨飘摇中。
从国家层面看,德国经济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失业人口增加。2010年对绝大部分德国企业来说,优先考虑的课题是控制成本和优化结构,因此企业裁员不可避免。根据科隆经济研究所最新的调查结果,在44个行业中,有27个行业准备在新的一年减少工作岗位;有16个行业打算保持现有岗位数量不变。只有一个行业即制革产业明确表示将扩招工人。
从私人消费层面看,2009年德国私人消费比2008年增加了0.5%,对经济回暖或多或少起到了某种促进作用。2010年德国私人消费很有可能将陷于停滞状态。对于2010年的德国经济来说,私人需求将不会产生推动作用。
3.2德国经济发展前景
德国经济面临的挑战是严峻的,经济前景不甚乐观。结构性改革和调整不会一蹴而就。德国结构问题是多年来累积起来的,解决这些问题,决非能一日而成。
德国汉语教学现状 篇7
泰国的职业院校主要分为四大类:vocational/technical/communist and agriculture/political college/vocational college的主要招生对象为女生, 以笔者所在学校chachoengsao vocational college共有2300名学生, 其中女生2004人, 男生296人, technical college主要以男生为主, 其余院校则男女比例趋于平衡。以上现象主要原因是第一, 泰国整体教育制度的制约。泰国的教育重操作与实际能力, 理论的教学相对忽视。第二, 职业院校在专业分类上侧重点不同, vocational college的专业设置相对偏文, 而technical college在专业设置主要偏理, 更适合男生学习。第二, 受是泰国整体人口素质状况的影响, 泰国整体人口数量女多男少, 造成学校的学生数量也体现女多男少的趋势。
根据泰国教育部相关文件的规定, 汉语已纳入各教委课程大纲之内, 每所学校根据自身学校的特点开设相关中文课程, 以我所在的chachoengsao vocational college为例, 中文课程共开设三门课程, 汉语基础、汉语交际、中国文化。在教材的选择上, 汉语基础选择《通讯汉语》 (1、2册) 作为教材;汉语交际选择《汉语应用》 (1、2册) 作为教材;中华文化则要求自定教学内容、自编教材。中华文化课要求教师自选内容, 自行教学。
在课本配备方面, 首先, 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条理性差。泰国的课本内容陈旧, 实用性较差。例如笔者学校所用的《汉语应用》课本中, 很多词汇在选择上与时代脱节, 还有突出的一点就是《汉语应用》第一册在词汇的选择上, 教学初期虚词过多, 不利于学生训练话题与教学开展, 其次汉语课本缺乏系统性, 后面的练习题形式单一, 汉语应用1通篇的练习题只有两种练习形式:1.翻译 (包括两类题型即:泰语翻译汉语, 汉语翻译英语) ;2.抄写生词 (给出例子设置田字格由学生进行抄写) 。课本的编排原则还停留过于以往的形式中, 而当前最新的课本大多采用“任务-交际”型的编排原则, 更适合适应当前汉语的教学。
汉语课时安排方面为每班1-2课时/周, 英语仍然占据绝对性的优势, 汉语教学处于弱势。一, 从学校方面看, 学校就外语教学上的投入, 主要是英语占据主导, 汉语的投入不及英语教学投入的十分之一。二, 从学生个人选择倾向来看, 学生在第二外语的学习方面比较倾向于选择英语而不是汉语, 而且职校的学生在完成学业后基本都会选择就业, 不会继续进入大学进行深造, 这也是他们缺乏动力学习汉语的原因之一。
在考试方面泰国职业院校的考试制度与考核标准与国内有很大的差别。学生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 平时成绩:考试成绩的比例越是7:3, 这种成绩核算标准下很少出现学生挂科现象, 学生无压力, 致使大部分学生对于汉语考试持消极懈怠态度, 出现课下不去做进一步语言练习巩固已学习到的语言点, 考前应付备考的局面。
要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泰国教育部、泰国各院校、及每一位汉语老师的努力, 在学校改制方面需要泰国教育部进行积极推动, 例如院校合并, 提高资源的整合度, 有利于男女比例趋于平衡。在教师培养方面应加强教师本土化的培养, 可以通过让泰国老师“回炉”的方式进行提升, 通过建立“短期+长期”的有效机制, 定期向各所职业院校发放培训名额指标, 提升教师汉语口应用能力。
在教材方面首先应规范教材来源, 目前朱拉隆功大学、清莱大学、清迈大学都具备编排基础教育阶段、职业院校教育阶段中文教材的能力, 可与国内教学出版社联系, 合作编排真正适合泰国本土化的教材。同时, 加大对本土教材的评估力度, 教材的评估应从教材的教学对象的心理、情感及对象的学习特点等多个因素进行。
其次, 泰国还存在一部分华人开办的华文学校, 华文学校的汉语课程开设历史悠久、汉语基础好。但他们大部分人的汉语教学是由台湾汉语老师教学。教材在编排方面使用的是繁体字。泰国教育部在汉语教学上应尽快统一大纲及标准, 测试考评也应实现大纲上的一致。这样有利于学生升学考试的测评与考核。
泰国的汉语教学从无基础到有基础、从学科体系残缺到汉语学科体系的重新建立都离不开中国院校与泰方院校升入合作, 例如:目前泰国孔子课堂分布各个教委, 对对外汉语二级教学点形成示范与指导作用, 要充分在此基础之上开展灵活办学的方针。孔子学院课堂在今后的发展中也要承担主要培训师资的任务。举行不定期对二级汉语教学点的抽检工作, 对目前次一级教学点出现的难题应积极汇总解决。
最后, 各职业院校在信息化工作建设方面明显不如周边高中和大学。一方面受制于泰国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的制约, 一方面受制于学校自身建设的情况, 就目前泰国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情况看, 尤其是传统专业特色明显的职业院校无论从设施还是从师资队伍来看建设进程都很缓慢。要加大教学基础设施的更新力度。
总之, 泰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汉语教学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与配合。一是我国要继续改革开放搞好自身发展, 提高汉语自身作为语言的实用价值, 从经济因素方面刺激汉语学习者的学习热情。二是泰国职业院校也要通过自身努力将学科建全、建设好。
参考文献
[1]郑通涛, 蒋有经, 陈荣岚.东南亚汉语教学年度报告之一[J].海外华文教育, 2014, 01:3-18.
德国汉语教学现状 篇8
[关键词] 对外汉语;现状;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 H1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122-1
第二外语教学中,对外汉语是一门新学科,从1950年开始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到如今,也只不过经历了短短的六十多年时间。虽然时间不长,但由于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大力支持,以及世界各国热衷于学习汉语,使对外汉语教学在这几十年中发展迅速。
一、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发展现状
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始于1950年,在周总理的亲自过问下,成立了清华大学“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这是第一批进行系统学习汉语的留学生教学。到现在的几十年之间,经历了初创阶段,巩固阶段,以及恢复阶段三个阶段,经过了这三个阶段的发展,通过我国教育学者的努力,于1978年确立了对外汉语教育学科,使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1990年起到现在,随着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也迎来了空前的大发展。这期间,最显著的标志就是来华留学生的数量快速增长,学习者的层次稳步提高,学习目的和学习形式也日趋多样化,整个世界掀起一股学习汉语的热潮。
二、中国对外汉语教学未来的发展前景
之前已经提到,如今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发展非常好,国家成立了汉语教学领导小组,统一协调领导全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2007年国家成立了孔子学院总部,海外各地掀起了成立孔子学院的热潮,目前为止,全球已经建立了三百多所孔子学院,分布在将近一百多个国家。以兰州大学为例,兰州大学不仅与格鲁吉亚联合承办了第比利斯孔子学院,每年通过国家汉办的选拔,从兰州大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中选出一批优秀的学生去教学,同时还与其他国家有合作关系,如韩国各地中小学,乌克兰孔子学院等,每年也有许多优秀的学生被派往这些国家进行对外汉语教学。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被派往世界各地教汉语期间,都进行着一系列与汉语相关的宣传教学活动,如举办汉语桥比赛,设立汉语桥基金,设立孔子学院奖学金,开发新的汉语教材等等,其中相当重要的一点,是国家政府对于这些活动的全力支持,每年都由国家财政提供经费来进行关于国家汉办所进行的各项活动。现如今的对外汉语已经不仅仅属于中国了,而是变成了汉语国际教育事业。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不足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个新兴的教育事业,由于得到了国家政府以及世界各国教育机构的大力支持,有着非常好的发展前景,然而正因为是如此新的一个事业,在这期间有也有着各种问题,时间越长,很多问题越容易凸显,在未来的发展中都值得我们深思并找出解决办法。
(一)汉语国际教育并未均匀地遍布世界各地。首先尽管世界各地已经成立了三百多所孔子学院,遍布将近一百个国家,但不难发现,这些国家大多数是与中国一样的第三世界国家以及与中国相邻的亚洲国家,虽然在发达国家以及欧洲的各个国家也有,但其数量却不多。其次在英语占据主导地位的欧美,汉语的市场相对来说很小,对于完全不同的两种语系,学习起来的难度也更加的大,不像与中国属于同一语系的比如朝鲜语,日语学起来那么简单。学习汉语对于这些地区的人来说就是接触一门与自己的母语完全不相干的语言,起步迟,入门难,语用规则繁多,很容易使学习者失去信心。要想更好的传播汉语,如何提高学习者的兴趣是重中之重。
综上所述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在欧美地区的发展还需更进一步。
(二)汉语的难度阻止了一部分人学习汉语。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而汉语也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在这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汉语有着自己的特色和特点,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是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以印欧语系为例,汉语有以下区别:
1.语音方面:①没有复辅音;②元音占优势;③音节整齐简洁;④有声调。
2.词汇方面:①单音节语速多,双音节词占优势;②构词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③同音元素多 。
3.语法方面:①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不大用形态;②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③此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④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
4.汉字方面:①意音文字;②每个方块字基本上带表一个单音节语素。
这些都是汉语所独有的特点,其中汉字是最大的难点,难写,难认,难记,不少外国人在学习汉语时遇到这些困难时都打了退堂鼓,我们在从事对外汉语教学时一定要针对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难点,想出一套易于外国人接受的教学方法。
(三)对外汉语教材尚未完全完善。编写一门教材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以及精力,对外汉语教学教材也只有数十年的发展经历而已,相比其他第二语言教学的历史,如英语有着几百年的发展历史,其教材早就已经进入了最成熟的阶段。国家一直在致力于编写出更好的更适合不同国家留学生学习的各种教材,目前已经很多教材受到了世界各地孔子学院的好评,然而还是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注意,这需要我们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不断地发现及探索,才能编写出更好的对外汉语教材,服务于对外汉语教学事业。
四、总结
从世界各地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来看,仍是一片大好的形势,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外汉语是一门发展前途非常好的教育事业,我们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前人留给我们宝贵的基础上,积累经验,认识不足,发挥汉语教学的作用,让更多的人学习学习,了解中国文化,让汉语走出去,立足于世界。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德国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 篇9
一、德国基本情况
1、位置与气候
德国位于欧洲西部,东邻波兰、捷克,南接奥地利、瑞士,西接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北与丹麦相连并邻北海和波罗的海与北欧国家隔海相望,是欧洲中部邻国最多的国家。
平均气温7月14~19℃,1月-5~1℃,12月至3月为冬季,阿尔卑斯山区冬季一直到5月,夏季平均在20度。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山地则更多。
2、政治体制
国家政体制为议会共和制。联邦总统为国家元首。联邦政府由联邦总理和联邦部长若干人组成,联邦总理为政府首脑。
德国的政党有:德国社会民主党、绿党、基民盟、基督教社会联盟、自由民主党、民主社会主义党、德国共产党、共和党等.3、经济概况
德国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家,2008年GDP是38180亿美元,经济总量位居欧洲首位,世界第四,仅次于美国、日本和中国,德国作为西方七大工业国成员,对世界经济和金融形势起着重要作用。德国是商品出口大国,工业产品的一半销往国外。是世界第二大出口国。德国近1/3的就业人员为出口行业工作。主要出口产品有汽车、机械产品、电气、运输设备、化学品和钢铁。主要贸易对象是西方工业国。德国中小企业多,工业结构布局均衡。农业发达,机械化程度很高。农业用地约占德国国土面积的一半。产品可满足本国需要的80%。旅游业、交通运输业发达。德国是啤酒生产 大国,其啤酒产量居世界前列。它还是最早研制成功磁悬浮铁路技术的国家。2002年2月28日24时,德国马克正式停止流通,欧元(EULO)成为德国法定货币。德国是首批使用欧元的11个国家之一。德国教育、医疗全免费,高税收,高福利。小孩的生养及学习均以法律形式固定。
4、人口
截止到2009年3月31日,德国人口数为8190万,是欧盟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主要是德意志人,其中大约有4200万为女性。有少数丹麦人,索布族人,弗里斯兰人和吉普赛人。有725.6万外籍人,占人口总数的8.8%,其中170万是土耳其人。德语为通用语言。德国人口的年龄结构为14%的人小于15岁,20%超过65岁。在德国,男性平均期望寿命为77岁,女性为82岁。平均每位德国妇女生育1.3个子女。德国人:友好、严谨、高大、肥胖、自傲、享受生活(不加班)、老龄化、退休晚、治安好(玻璃门)。
5、宗教信仰
近5300万人信奉基督教(2600万人信奉天主教,2600万人信奉新教,90万人东正教徒)。此外还有330万穆斯林,23万名佛教徒,10万名犹太教徒,9万名印度教教徒。
6、东西柏林
1945年,纳粹德国投降后,根据二战时同盟国的有关协定,柏林被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东柏林为苏联占领,西柏林为美英法共同占领。1948年,东西柏林正式分裂。1948年6月至1949年5月,苏联从水陆两路封锁西柏林,后解除封锁。1949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东柏林成为民主德国的首都。但西柏林实际上依然为美英法三国共同控制,虽然联邦德国 基本法和西柏林宪法规定西柏林隶属于联邦德国的一个州,但是,西方三国认为该规定同柏林的现实地位不符,宣布该条款暂不生效,但认为西柏林与联邦德国间有着“特殊关系”,同意西柏林在司法、经济、财政、货币和社会制度方面同联邦德国一体化。1961年,为阻隔东德人迁往西德,东德政府在东柏林自己的一侧修建了闻名的柏林墙,直至柏林墙倒塌,东德合并到西德。1990年10月3日,分裂了41年的德国再次统一。这一天,被确定为德国的国庆节。
7、外交政策
奉行与西方结盟的外交政策,外交政策的重点依次是:推动深化和扩大欧盟,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强以欧洲为核心传统友谊,巩固与北约的关系并致力于建立欧洲独立安全和防务体系。默克尔总理上台以后,加强同美国的紧密联盟,加强跨大西洋两岸经济合作,保持和发展与俄罗斯的关系,在经济上大力开拓中东欧新兴市场,加强与中国,印度等有国际影响力发展中国家的关系,谋求在以联合国为框架国际组织中发挥更积极作用。
8、与中国的关系
1972年10月11日,联邦德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1949年10月27日,民主德国与中国建交)。近年来,中德两国在各领域的互利友好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在国际事务中的磋商与合作日益加强。但是默克尔总理上台以后,由于两国在西藏问题上认识不同,导致两国关系一度紧张,经过双方努力,两国关系基本恢复正常。
二、德国教育体系
作为联邦制国家,德国的教育政策与教育规划是由联邦形式的国家体 制来决定的。国家的概念涉及联邦及州两个层次。根据德国基本法,各州享有包括教育在内的文化自主权,故各州政府有权自行确定教育机构的形式并有相应立法权。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均由州管理。各级各类学校属于州一级的国家设施。但国家对教育有主导权。所有学校教育,都属于联邦政府的职权范围。
教育体系简况
德国实行12年义务教育。
其教育体系的基本结构:初级阶段教育指学前教育,幼儿园为主要形式,年龄段3-6岁。
然后是第一阶段教育,即初等教育,小学四年(仅柏林州为6年),年龄段6-10岁。
小学后实行第一次分流进入第二阶段教育。
第二阶段I级相当于初中。分为三类学校:第一类,实践能力强的学生进入主体中学(5年);第二类,文理知识强的学生进入完全中学;第三类,智力类型介于上述两者之间者进入实科中学(6年)。分流后的三类中学在校生比例大致为3:1:2。
另有一种将主体中学、实科中学、完全中学合校的“综合中学”。学生年龄段10-15岁或10-16岁。
第二阶段II级相当高中,初中后进行第二次分流:一部分进入普通类高中,即完全中学高中及综合中学高中,毕业后直升综合大学;一部分进入职业类高中,主要有就业导向的“双元制”职业学校和全日制职业专科学校,以及职业类学校,如专科高中,职业或技术高中,专科、职业或技术完全中学。年龄段为15-18岁或16-19岁。分流后,16岁至19岁年龄组 中普高与职高在校生之比为29:71。
第三阶段教育为高等教育,此时是第三次分流,即高中后分流。18至21岁年龄组中就业者与进入高校学习者的比例约为72:28(2001年)。
高校有3种类型:综合大学(5年),专科大学(又译专科学院、高等专科学校,3-4年),职业学院(3年)。
分流后综合大学与专科大学招生比为2:1。
第四阶段教育为继续教育(成人教育),也有3种主要类型:普通与政治继续教育、职业继续教育、科学继续教育。
三、德国教育成功的原因
1、二战以后德国经济腾飞的原因
二战以后德国经济腾飞的原因,政府、学校、企业之间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成为德国先进的教育体系。
教育的特点:
(1)两种教育机构:学校和企业教育机构(2)两类教学内容:专业理论和技能(3)两种教材:理论教材和实践教材(4)两类教师:理论教师和实践教师
(5)两种身份:学校学生和企业见习生(或学徒)(6)两类考试:资格考试和技能考试(7)两类证书:毕业证书和培训证书
2、德国老师教学方法和责任心
老师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他们认为学习效果取决于学习形式和接收信息的感官。也就是获得知识途径,效果最好的是耳、眼睛、媒体、还是直接动手操作,经过比较分析认为直接动手操作所获得知识最为稳固。
为了使学生所学知识紧跟技术更新和企业所需,老师在授课前要为学生准备学习页,学习页分学生版和老师版,学生版只是围绕学习目标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自己去找解决问题方法及途径,自己总结为为什么要这么干及其原理,重点在于解决问题方法上。老师版有解决问题标准答案及方法,并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么干。这些资料准备全部由老师来完成,上课时发给学生。值得我们学习的他们仔仔不倦敬业精神和工作责任心、不厌其烦工作态度。
四、实践教学的改革
1、完整行动原理
1987年,德国教育界提出教育全新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能力,即“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检查计划”的能力。该思想发展为新时期德国教育的培养目标。
计划:既确定完成工作的目标、步骤和所需要的工具材料。在这个阶段,为了弄清楚完成这个工作任务的必要条件和组织保障,必须首先在大脑中模拟想象出具体的工作过程。计划能力是现代生产和服务活动对技术人员新的要求。
实施:即狭义的工作过程本身,其基本组成元素为:工作目的、工作对象、工作材料和工作方法。在实践中,实施的过程常与“计划”有一定的偏差,在此可以调整计划,重新实施。
检查:及对工作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保证得出所期望的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客观评价。
2、行动能力:
1、方法能力
工作方法与学习方法。包括收集信息查找资料的途径、制定工作计划的步骤、解决问题的思路、独立学习新技术的方法和评估工作结果的方式等。例如做一个复杂的工件所涉及的到的设计工艺、选择材料、操作设备和制定标准等方面的具体的工作计划。方法能力是基本发展能力,是经后工作生涯中不断获取新的技能与知识的手段。
2、专业能力
有目的的,按照专业要求和一定方法独立解决任务和问题并评价结果的能力。它包括工作的方式方法,对劳动工具、劳动材料与劳动工艺认识与选择。它包括单项技能(专业外语知识,专业计算,制图与识图等)和综合技能(制作工件,保养机床,商品促销,经营管理等)。专业能力是人们胜任工作与生存的基本能力,它强调专业的特殊性与应用性。
3、个人能力
个人在对家庭、人作与公共生活中的发展机遇、要求与限制做出解释。评价并开发自己的智力与潜力,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在职业生活与个人生活中判断并评估自己的决策与行为的能力。
4、处理社会关系、理解社会奉献与冲突以及与他人负责任地相处和互相理解的能力。它包括人际交流、公共关系、组织与管理能力、社会责任感与集体团结意识。它强调积极的人生态度与社会的参与意识。
五、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
1、项目教学法;
2、引导教学法;
3、行为导向教学法;
4、任务设计法;
5、四步教学法;
6、六步教学法;
7、沙盘演练法;
8、角色扮演法;
9、头脑风暴法。什么是项目教学法?
项目的成果可以是生产出一个有使用价值的产品,模型,或者安排一个展会,完成一个订单,找到某项任务的解决方案等。他不局限于狭隘的技术领域,一个项目可涉及到不同专业与社会多层面的各个领域。
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从项目中领悟到完成任务的过程与方法,如何计划和实施对产品的开发与生产。
项目教学的流程:
1、设计项目主题(教师)
项目的发起可来自学生或者教师,也可来自学校外的外界环境。重要的是,通过设置一个与生活环境相关的题目或专业问题,同时要能够充分调动起所有学生兴趣。
教师来激发学生积极性,向学生介绍项目的目标与背景。和学生一起商讨项目的可实施性和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可能涉及到的学校外机构,设计大致草图或大致方案。让大家讨论形式收集各种想法,主意。
2、定目标和计划
完全由学生组织,教师监督。
通过定目标,明确不同的的兴趣,确定子题目和任务,确定预期成果。必须注意现实的条件限制(例如资金投入,学校,专业教师设置以及该项目的某些环节是否会触犯相关的制度或法规)
3、项目实施
在这一步,主要进行工作。
学生用不同的组织形式(如个体工作,小组工作)实施计划的工作,老师作为咨询员和矛盾协调员。是一个开放式的,让学生亲自参与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在此过程中,理论、实践和社会学习融合成了一体。
4、项目评估(教师)
项目评估可以检验项目成果,并且对今后项目的质量的继续发展有利。在项目反思阶段,要对参与者的经验和进展过程进行讨论。项目反思是评估必不可少的要素,他由参与者自主进行,教师可以辅助性的指导。
5、成果报告
项目教法有明确的项目结束报告会。
所有参与者都有机会介绍自己的工作成果和工作讨论。
对于选择项目演示起决定作用的是,学生通过他们的工作获得肯定或批评。
六、教学前准备
德国人最不赞同的观点是“摸着石头过河”,认为凡事必须先有计划:
1、以教学计划为出发点阐述您选择此题目的原因
2、最终的情况(分析学员的基础知识以及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
3、制定目标(从专业上,方法上,社会层面上及个人发展层面上的能力来思考)
4、遵循教学法的基础上对于教学进程的阐述(说明您对此做出选择的原因)
5、对于力争达到的目标的原因阐述
6、对于计划好的教学进程的原因阐述
7、对于计划好的教学成果考核的原因阐述
8、教学计划表
9、参考文献
10、附件
七、德国实践教学考试
考试模式:由“结果导向”转向以“过程为导向”。法律保障:规定了考试内容与方式及负责机构。
考核目标:考察考生在面对最真实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环境的 情况下完整地完成任务的行动过程能力,即与业务过程与质量管理相联系的工作过程的能力。
考核内容:设计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有直接关系的整体工作任务而非单项技术任务。
考核手段(过程导向):观察工作过程、专业对话、评判笔试结果和实践工作结果。
评价标准:由结果转向过程,并强调与他人协作沟通的能力。工作过程:企业为完成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功型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工作过程由工作方式,工作内容,劳动工具与主观工作能力决定。
过程能力:完成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协作,沟通能力,组织工作流程的能力,灵活地对干扰和意想不到的结果的反应能力,以及优化改善工作过程的能力。
范例:汽车维修的考核
1、交给任务
2、找问题
3、组织分配
4、计划工作任务
5、分析基本情况、确定维修步骤
6、劳动保护、安全性
7、维修汽车
8、书写总结、接受提问
八、对德国实践教学的感悟
德国老师正式上课前,一般会以轻松柔和的语气询问、甚至赞美听课对象的优点,课程中从来不会说谁不行,即使有人打瞌睡也不会骂,而是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起学生的兴趣;
卡片法及幻灯片是他们用的最多的方法;
德国老师一般不知道的东西就说不知道,但都会表示课后查阅资料后给学生答复;
德国同样是按成绩好坏来分学生的;
授课过程中时时会问“有问题吗”,而且教师的角色已转变为教练员; 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内容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学生探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特别强调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的培养;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与成就感,教师不会把向学生提的问题设置的太难;
1、突出了教学的实践性
德国实践性教学是由培养目标所决定的。因此,他们在教学中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侧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主要体现在:
一是入学前的提前实习。没有经过职业教育的文理科高中毕业生,在 进入学校之前应到与所选的专业对口的企业进行实习,主要熟悉工作的基本过程和增加对工作环境的认识(如果入学前未能完成实习,学校规定可在入学后自己安排时间完成,但最晚在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
二是设置实习学期,德国的教育规定半年以上的实习,大多在第五或第六学期安排一个学期的实习,学生根据所学课程,要在毕业后所从事的类似的岗位上实习。学生在企业的实习主要由企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指导和管理。实习结束后由企业写出实习鉴定,是学生专业成绩的主要部分。
2、强调在工作过程中学习
近年来德国的各大企业开始探索与生产过程紧密结合的培训方式,强调在工作过程中进行学习。如德国奔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为了使学习更好的地与生产过程相结合,他们建立了自己培训学习机构,学生在培训师傅的指导下,共同完成汽车的某一个完整的零部件的生产加工。为了完成这一工作任务,学生们在培训师傅的指导下采取小组工作的方式,共同制定工作计划。完成工作任务。通过质量检测,质量合格的零部件将被组装到汽车上。
这种学习模式:
一是可以使学生置身于企业生产过程之中,体验企业的生产氛围; 二是可以使学生在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获得相应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生产经验;
三是在学生共同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协调能力;
四是学生自已加工的产品被组装到汽车上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质量意识 和责任感,使学生体验到成就感;
五是可以降低成本。
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更好地满足企业的需求。
【德国汉语教学现状】推荐阅读:
德国国防工业发展现状07-16
德国课堂教学法09-01
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07-03
“德国”一节的教学构思10-27
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法07-30
李小琴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法学习心得10-11
论汉语诗韵的历史和现状及其发展方向06-14
赴德国签证入境和海关须知德国签证种类德国签证分为短期10-10
德国文化对德国企业的影响08-14
从对外汉语教学到汉语国际推广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