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名词教学

2024-07-04

汉语名词教学(精选12篇)

汉语名词教学 篇1

现代汉语的量词十分丰富, 且在语言交际中使用频率较高已成为现代汉语的重要特点之一, 外国人或少数民族的人在学习现代汉语时常常遇到量词使用不当的尴尬境地。在当下的对外汉语教学中, 量词的教学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许多教材中只标注了读音、词性等有限的信息, 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能是遇到一个“数量名”短语学习一个量词, 对规律性的认识却是一片空白。因此,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如果教师能够有意识地对常用量词进行分类归纳, 势必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名词形象归类对量词教学的意义

量词的分类, 不同的语言学家、不同的语言学著作分类标准和门类各不相同, 本体研究的状况无疑会给对外汉语教学带来负面影响, 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所适从。因此, 我们可以避重就轻、驾轻就熟, 从量词修饰对象———名词的角度出发, 总结一套实用的量词教学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名词形象归类法用于量词教学即根据量词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名词的形象色彩、文化内涵、语法功能等多方面因素, 结合教学对象的不同概括出来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这种方法, 可以使学生摒弃对所学为数不多“数量名”短语的片面认识, 拓展识记范围。比如, 学了“一条河”这一数量名短语, 通过介绍与量词“条”所匹配的名词的形象特征为:长条形的物体或某些具有此形象特征的动物, 学生便可联想到“一条路”、“一条毛巾”、“一条蛇”等等, 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二、运用名词形象归类法的依据

根据量词所表示的意义类别以及来源情况, 学术界一般将汉语的量词作如下分类:

在《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等级大纲》 (试行) (以下简称《大纲》) 中共有量词一百三十多个, 分散在甲、乙、丙、丁四个级别的词汇项目中, 其中甲级量词近半, 说明量词大多存在于基础词汇中。在《大纲》中, 物量词近80%, 而动量词只有20%左右, 因此, 我们将研究重点放在物量词上, 而在物量词中, 度量衡量词没有任何歧义, 可通过直译进行转化, 借用物量词由于来源的唯一性使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封闭性, 无须过多讨论, 因此, 本文讨论重点将集中在个体量词和集体量词两大类。

三、名词形象归类法在量词教学中的运用

1、借助量词与名词相似与相关的形态特征归类

汉语个体量词绝大多数是从名词转借的兼职量词, 这些个体量词的表形特点, 主要运用了相似性和相关性的原理。例如“根”作为名词指的是树根, 因为树根是长条形的, 转化为个体量词后用于表示长条状的事物。在“一根绳子”中, “绳子”与“树根”是两个性质不同的事物, 只因二者有相似的地方, 就借助“树根”的形来显示“绳子”的形, 这就是相似性。又如“架”作为有支架或支架状的事物的个体量词, 可用于飞机、梯子、风琴等。飞机有架子, 但毕竟不是飞机的全部, 反映的只是飞机的部分特征, 这就是相关性。根据上述两种原则, 我们可以将树根、绳子以及头发、手指、带子、项链等归结为一类具有条状特征的名词, 即可以同量词“根”匹配的名词;将飞机、梯子、风琴以及钢琴、飞船、望远镜、照相机、天平等归结为一类具有支架特征的名词, 即可以同量词“架”匹配的名词。

类似的情况如量词“把”:其意义为“用手握住”, 做量词时与之匹配的名词可分成如下几类:

可用一只手提拿的有柄或有把手的用具:刀、斧子、扇子、椅子、伞、勺子、叉子等。

用一只手能抓得起的物品数量:瓜子、糖果、土、草、盐、粉笔等。

再如“张”、“面”、“块”三个量词, 在对外汉语教学的相关材料中常常出现, 许多学生难以分辨为什么“桌子”、“沙发”、“床”等用量词“张”, 而“黑板”、“玻璃”、“布”等用量词“块”;“照片”、“饼”、“画”、“地图”、“报纸”等用“张”, “镜子”、“旗子”、“墙”却用“面”。其实只要我们对上述名词加以简单的归类, 即可明辨。

2、借助量词之间的细微差别为所匹配名词归类

在现代汉语中, 很多量词是根据事物的形状、数量设立的, 这种类型的量词可分个体、集体两种。由于很多客观事物间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 所以这类量词之间存在着共性, 这就要求我们在运用这类量词时, 既要看到它们之间存在的共性, 又要能找出它们之间细微的差异性。

如“条”和“根”, 都用于狭长或细长的事物, 这是它们的共性。很多长条形的事物, 大到河流、道路, 小到毛巾、鼻涕等等, 都可以用“条”作量词, 而很多“条”作量词的事物却不能用“根”来替换。如“一根河流”、“一根毛巾”、“一根鼻涕”就是错误的;反之, 有些用“根”作量词的事物, 也不能换成“条”, 比如“针”、“火柴”、“牙签”等。这是因为“根”其来源于“树根”之义, 与之所匹配的名词, 强调长条形物品的硬度这一特点, 而“条”则更强调柔韧度。比如“一根棍子”、“一条绳子”就有比较明显的硬度区别。

在集体量词中, 也存在着分辨细微差别的问题。如“双”和“对”, 都表示双数, 这是它们的共性, 但它们也有不同。一般说来, 凡天然成双的事物用“双”充当量词, 如“一双手”、“一双鞋”、“一双筷子”、“一双儿女”;凡是人为地临时配成双的事物则一般要用“对”称量, 如“一对夫妻”、“一对兔子”、“一对冤家”等。同义量词之间的差别还表现在词的色彩上。这儿的色彩主要是指感情和语体两方面。感情色彩方面, 如“群”和“帮”, 用于人时, 都表示聚集在一起的人, 但“群”是中性词, 而“帮”有时则有贬义。如在“一帮歹徒冲进了电影院”这句话中, 这个“帮”就带有贬义。语体色彩方面, 我们还要根据它们各自不同的风格色彩而区别其使用场合。

3、借助量词的文化内涵为名词归类

汉语的每个量词都深深地植根于文化的历史背景之中, 由于人们对每个量词的成词历史和语义演变过程等文化背景知识缺乏足够的了解和准确掌握, 因此, 就出现了外国人学汉语时对量词既不知怎么用, 也不知为什么要那么用的所谓不知其然也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 而我们自己对量词只知怎么用, 却不知为什么要这么用的所谓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

改变这一现状的前提是对每一个常用量词的文化背景做到真正了解, 并能够以简单的语言转述给留学生。比如现代汉语中“一管毛笔”、“两管炸药”等为何用量词“管”?“毛笔”跟“炸药”有何关系?《说文解字》释“管”:“从竹官声”。“管”的本义表示一种竹制的乐器, 由于这种乐器是圆筒形的, 所以“管”又引申出指圆筒形东西。由此我们亦可以推断, 名词“钢笔”、“鞋油”、“牙膏”等都可以与量词“管”匹配。

汉语词汇的感情色彩和形象色彩比较明显, 比如同样表示“人”的集体量词——“帮”、“伙”、“群”、“批”等, 如果用以表示尊长或级别高的人, 一般不用前三个。因为“帮”多用于贬义, 而“伙”、“群”稍显不严肃, 所以可以说“一批专家”, 却不能说“一帮 (伙、群) 专家”。

另外, 抽象名词也可借助量词的形象性进行归类, 比如, “力气”、“劲”, 因其某种程度上都与手的动作有关联, 所以可与量词“把”匹配。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量词的教学可以另辟蹊径, 从学生容易掌握的名词入手, 将名词与量词的形象特征及内涵相结合, 从而正确判断应该使用的量词, 也不失为一条便捷高效之路。

参考文献

[1]陈绂.谈汉语陪伴性物量词的由来及其应用原则——兼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量词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 1998 (4) 。

[2]王汉卫.量词的分类和对外汉语量词教学[J].暨南学报, 2004 (2) 。

[3]邵敬敏.量词的语义分析及与名词的双向选择[J].中国语文, 1993, (3) 。

[4]张美云.外国人学汉语常见错误例析[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3。

汉语名词教学 篇2

1、类型

①传:解说经文字词句并阐明经义。

②笺:有补充与订正传的意思,一方面对传中简略隐晦的地方加以阐明,另一方面,把不同于传的意见提出,使可识别。

③集解:將各家的解说汇集在一起或者兼采诸家之说对经传进行通释都叫做集解。④疏:不仅解释正文,而且还给前人的注解做注解。疏即义疏,疏通其义的意思,或稱作“义注、正义、疏义”等,简称“疏”。

⑤正义:得名于“解释经传而得其正义”,与“疏”名异实同。一般把官修的“疏”称作“正义”。

⑥章句:即离章辨句。除解释字词句外,还要说明句意及全章大意,指出全篇的题旨,分析篇章结构等

2、术语

如字:它表示在这特定的上下文里,这个字要按照它本来的读音读。

犹:注解术语,该术语往往用近义词作注,或者是用引申义解释本义。相当于现代的“等于说、相当于”。曰、为、谓之:注解术语,主要用来解释词义,还可以区分同义词或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异

谓:注解术语,主要用来解释词义,其后的话语往往用来说明前面的词语 所指的范围或比喻、影射的事物。貌、之貌:注解术语,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说明被释词是表示某种性质或状态的形容词。相当于现代“……的样子”。

之言、之为言:注解术语,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来作注释。读为、读曰:注解术语,常用于以本字来解释假借字。

读若、读如:注解术语,主要用来作注音,有时也可以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 混言,析言;当作当为

或作、或为:校勘术语,常用来说明不同版本的异文。

当作、当为:校勘术语,一般用来纠正古书中的误字。衍文:也叫“衍、衍字”,校勘术语,指古书在传抄或刻印过程中误增加的字。脱文:也叫“脱、夺字”,校勘术语,指古书在传抄或刻印过程中误脱落的文字。

二、字词解释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2、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存;

成就;

相生:互相依存

3、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表现,显现;

倾斜,等于说依靠

4、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音:和声;

声:单音

和:和协

5、处无为之事:

行……之事;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6、万物作焉而不辞:

兴起;

不干预

7、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据为私有;

依靠而获取

8、三十辐共一毂:

车的辐条;

车轮中心有圆孔的圆木

9、埏埴以为器:

以土和泥,揉和;

黏土;用水和黏土

10、凿户牖以为室:

房门;

窗子

11、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实利

12、天之道其犹张弓欤:

规律;

把弦安在弓上

13、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把弦压低;

把弦升高

14、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减少

15、损不足以奉有馀:

供养

16、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有德的人

17、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

居功;

表现出

18、小国寡民:

使动,使小,使寡

19、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十倍;

通“百”,百倍; 20、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慎重

21、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陈列

22、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重新

23、甘其食,美其服:

美,以…….为美

24、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北方的海;

传说中的大鱼

25、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振奋,指鼓起翅膀;

26、齐谐者,志怪者也:

记载

27、抟 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振翅拍击;

旋风;

28、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尘;

气息

29、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青黑色 30、其远而无所至极?:

极,极点

31、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32、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倒;

漥下;

坳堂:堂上低漥之处;

小草

33、置杯焉则膠(胶),水浅而舟大也:

黏住

34、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拦阻;

计划着 往南飞

35、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迅速的样子;突过;如果;投,指落下

36、奚以 之九万里而南为?

哪里用得着;到……去;往南飞

37、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

到;郊野之色,指近郊;多次吃饭;饱

38、宿舂粮:

去米的外皮;旅行所需的粮食

39、之二虫又何知

这;

40、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智慧;寿命

41、朝菌不知晦朔

夏历每月的最后一日;夏历每月的最初一日

42、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

指长寿; 独; 配,这里当“比”讲

43、穷发之北有冥海者

不毛之地

44、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宽;长

45、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直上穿过;将

46、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盘旋飞舞,逍遥的样子;最高限度

47、此小大之辩也:

分别

48、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 才智;功效,指胜任; 符合;

能力;信,取信

49、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全; 更;鼓励;

责难; 止,丧气 50、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界限;止

51、未数数然也

着急的样子

52、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驾着风;轻妙的样子;十天;

53、彼于致福者

使……至

54、犹有所待者也

依靠

55、魏王贻我大瓠之种

送给;葫芦

56、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种植;

果实;

容纳

57、以盛水浆:

饮料

58、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空虚巨大的样子;打破

59、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通“皸” 皮肤冻裂

60、世世以洴澼洸为事

浮; 在水里漂洗; 丝絮 61、今一朝而鬻技百金

62、越有难:

乱事,指军事行动 63、五蠹:

蛀虫

61、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古代文献经典;法制;禁令 62、此所以乱也:

导致……的原因

63、夫离法者罪,而诸先王以文学取

触犯; 治罪; 录用,被动 64、故法之所非:

否定

65、誉之则害功

耕战之事 66、工文学者非所用

擅长,精通 67、其父窃羊,而谒之吏

禀告

68、以为直于君而曲于父,报而罪之

不直,指不孝; 判决;治罪 69、父子暴子也

下凌上叫暴,指不孝 70、三战三北:

败走

71、举而上之:

举荐;置之上位 72、君之背臣也:

叛臣 73、故令尹诛而楚奸不上闻

上达 74、上下之利,若是其异也

差别

75、而人主兼举匹夫之行,而求致社稷之福,必不几矣:

称赞;希望 76、古者苍颉之作书也

文字 77、乃苍颉固以知之矣

本来;已 78、不察之患也

毛病 79、然则为匹夫计者

考虑 80、为明师则显荣

显贵荣耀

81、而高慈惠之行

以……为高,有推崇之意 82、拔城者受爵禄,攻陷

83、坚甲厉兵以备难,而美荐绅之饰

坚固;磨;防备;以……为美;插;衣带 84、富国以农,距敌恃卒

依靠

85、废敬上畏法之民

弃而不用

86、举行如此,治强不可得也:

行动;指国家太平;强盛 87、是故服事者简其业

怠慢、荒废

88、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

有关法令方面的书 89、执耒者寡也

90、被甲者少也

参加战斗 91、无私剑之捍

通“悍”,干犯 92、其言谈者必轨于法

遵循 93、既畜王资而承敌国之釁,超五帝侔三王者

通“乘”,指乘机; 缝隙,引申弱点;相等 94、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而兵愈弱

军队

95、士民纵恣于内

放肆;骄横 96、外内称恶,以待强敌

举,行; 防备

97、非有分于从衡之党,则有仇雠之忠,不是……就是; 通“纵”,合纵;通“横”,连横 98、不事大,则遇敌受祸矣。

事奉大国 99、则举图而委

交付

100、是故事强,则以外权市官于内;求小,则以内重求利于外:

市官:获取官位;

权势 101、献图则地削,效玺则名卑

献; 102、事败,则以富退处。

隐居

103、大可以王,小可以安

统一天下 104、治强不可责于外,内政之有也

求; 取 105、则不至于治强矣

达到 106、,以寡趣本务而趋末作

当为“外”,疏远 107、今世近习之请行

远战求安之人;

108、奸财货贾得用于市

投机的商业活动;施行 109、则耿介之士寡

光明正大

110、其学者,则称先王之道以籍仁义

通“藉”,凭借 111、盛容服而饰辩说,以疑当世之法

整;惑乱

112、而贰人主之心

不专一,使动 113、为设诈称

通“伪”,虚构事实;说谎弄假 114、而遗社稷之利

丢掉,不管 115、尽货赂,而用重人之谒

搜刮尽; 接受;请托 116、修治苦寙之器,聚弗靡之财

粗劣;有毛病;奢侈挥霍 117、而侔农夫之利

通“牟”,谋求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鸟的和鸣声;水中的陆地

2、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美好的样子;品德好;配偶

3、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长短不齐;一种水草;顺水之流而取

4、寤寐求之:

睡醒; 睡着

5、寤寐思服:

6、辗转反侧:

转动;翻来翻去

7、琴瑟友之

亲爱

8、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9、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10、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11、有蕡其实:

12、其叶蓁蓁:

13、采采芣苢:

14、薄言有之

15、薄言掇之:

16、薄言捋之

17、薄言拮之

18、薄言撷之:

19、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20、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21、静女其孌,贻我彤管:

22、彤管有炜,说懌女美:

23、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24、汎彼柏舟

25、髧彼两髦,实维我仪:

26、之死矢靡它:

27、不凉人只:

28、实维我特:

29、之死矢靡慝:

30、怋之蚩蚩,抱布贸丝

31、来即我谋:

32、送子涉淇:

33、匪我愆期:

34、将子无怒:

35、乘彼垝垣:

36、泣涕连连

37、尔卜尔筮:

38、以我贿迁:

39、其叶沃若:

40、无食桑葚:

41、无与士耽:

42、不可说也:

43、其黄而陨:

44、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选择

少壮的样子;花盛的样子

这;女子;出嫁;

和顺,使动;泛指夫妻儿女昌盛大的样子

树叶繁盛的样子 茂盛鲜明的样子 取得 摘取

成把的顺着茎采下 手提着衣襟兜着

把衣襟掖在带间兜着

美;美丽

等候 挠;走来走去 娇美;赠给

红而有光;喜欢; 通“馈”,赠给;刚长出的茅; 确实;与众不同 漂浮;

发下垂的样子; 配偶 至; 通“誓”; 没有; 同“他”,别的 相信 配偶 通“忒”,更改

忠厚的样子;

币;

交易,买 就 渡 错,过 愿

登;毁坏;墙 泪;流泪的样子 用蓍草的茎来占卦 财物

润泽的样子 桑的果实

未婚男子的通称;沉溺在欢乐里 通“脱”,解脱 落下

往;受穷

45、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水大的样子;

浸湿

46、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差错;不专一

47、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无;反复,改变

48、靡室劳矣:

没有;家务劳动

49、夙兴夜寐:

早起;晚睡 50、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顺心,横暴

51、咥其笑矣:

笑的样子;讥笑

52、躬自悼矣:

自身;伤心

53、及尔偕老

同;夫妻共同生活到老

54、隰则有泮:

水边

55、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扎;快乐;温和

56、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诚恳的样子;违反,变心

57、亦已焉哉

罢了,算了 60、七月流火:

向下行

61、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大风触物的声音;凛冽; 62、何以卒岁?

终了

63、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农具;脚

64、同我妇子,饁彼南畂:

女人和小孩子;送饭;田地 65、春日载阳:

开始;天气暖和

66、女执懿筐,遵彼微行:

大;循,顺着……走;小道 67、爰求柔桑:

于是

68、春日迟迟:

日光充足 69、采蘩祁祁:

众多 70、殆及公子同归:

只怕

71、以伐远扬:

长得长而高的枝条 72、猗彼女桑:

小,柔

73、八月载绩:

开始;拧成麻线准备织布用 74、载玄载黄,我朱孔阳:

则;大红;很;鲜明 75、四月秀葽:

植物开花 76、十月陨蘀:

草木的叶落地

77、载缵武功:

则;继续;田猎之事 78、言私其豵:

一岁的猪,这泛指小兽 79、五月斯螽(zhōng)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腿;振翅发声 80、八月在宇,屋檐,指屋檐下

81、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穷究;堵塞;

朝北的窗户;涂 82、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算是; 更改年岁,指过年;居住 83、七月亨葵及菽

煮;豆 84、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85、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求;长寿

86、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jū)

摘下;葫芦;拾取;麻的种子

87、采荼薪樗(chū),食我农夫

苦菜;拿……当柴; 给……吃,养活 88、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

菜园;

89、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集中;服役;室;事 90、昼尔于茅,宵尔索绹

往;夜里;搓;绳 91、亟(jí)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急;登;

92、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好像;山中弯曲处; 把……当成带子

93、既含睇兮又宜笑,微微斜视

含睇(dì):脉脉含情地看;口齿美好适宜于笑; 94、子慕予兮善窈窕

好的品行;美好的样子 95、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跟随,使动;毛色有花纹的野猫;编织 96、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赠送给

97、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竹林;始终;道路难走; 迟到 98、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

突出地;飘动的样子

99、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

深远的样子;黑暗的样子;阴暗 100、留灵修兮儋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等待;忧愁;晚;同“花”,认为年轻 101、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

乱石堆积的样子;蔓延的样子 102、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惆怅,失望; 103、思公子兮徒离忧

白白地;

104、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

大;专一;动荡不得安宁;罪,指遭罪,受苦 105、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

正当;农历二月 106、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

沿着……走; 107、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朝吾以行

悲痛;

108、发郢都而去闾兮,怊荒忽其焉极

里巷之门,指故居;远的样子;到尽头 109、楫齐扬以容与兮,哀见君而不再得

船桨;举起;犹豫

110、望长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

叹息;泪;泪落纷纷的样子;细雪粒

111、心婵媛而伤怀兮,眇不知其所跖

有所牵挂的样子;同“渺”遥远的样子;脚踏地 112、顺**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

于是;漂流无所归宿的样子;旅客,流浪者 113、凌阳侯之汜滥兮,忽翱翔之焉薄

乘;快速的样子;止,停下来 114、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

放下 115、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

漂泊 116、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而忘反

片刻; 117、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远

水边

118、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

水中高地;姑且 119、哀州土之平乐兮,悲江介之遗风

土地广阔;侧,畔

120、当陵阳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

面对着;大水茫茫望不到边际的样子;到……去 121、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

通“厦”,高大的房屋;废墟 122、惨郁郁而不通兮,蹇侘傺而含戚

困苦;失意的样子;悲伤

123、外承欢之汋约兮,谌荏弱而难持

表面上;美好的样子;实际上;弱 124、忠湛湛而愿进兮,妒被离而鄣之

忠厚的样子;同“障”,挡住 125、尧舜之抗行兮,了杳杳而薄天

逼近

126、憎愠惀之修美兮,好夫人之慷慨

心里有所蕴积而不善表露;美 127、众踥蹀而日进兮,美超远而逾迈

小步走的样子;远 128、曼余目以流观兮,冀一反之何时

1、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

平民百姓;推举选择

2、又不能治生商贾

谋生

3、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

通“尝”

4、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

厚食

5、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最终

6、信钓于城下,诸母漂

在水里冲洗丝棉之类

7、竟漂数十日

8、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

使动,自己养活自己;可怜;献

9、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你;内心;

10、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 当众;

拼死,不顾性命;

通“胯”,两腿之间

11、蒲伏:同“匍匐”,爬

12、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戏下:

通“麾”,大将之旗,麾下即部下

13、数以策干项羽

谋求

14、信亡楚归汉

从……逃出

15、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

犯罪;判罪;依次

16、信乃仰视,适见滕公

正好

17、上不欲就天下乎?

成就

18、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

意动

19、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授官,任命

20、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

辈;道亡:半路上逃走

21、信度何等已数言上:

揣测

22、何闻信亡,不及以闻

使动,把此事报告给汉王

23、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假如;

没有……的地方;

如果;

24、顾王策安所决耳

只不过

25、王计必欲东

打算

26、吾为公以为将

因为

27、设坛场

土台

28、信谢,因问王曰:“今东乡争权天下,岂非项王邪?

谦让,谦谢;于是

29、请言项王之为人也

表敬,请允许我

30、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

满怀怒气;发怒的声音;瘫痪

31、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

任用委托;只是

32、言语呕呕

和悦的样子

33、印刓敝

磨去棱角;损坏

34、有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

亲近喜爱之人;封王

35、特劫于威,彊耳

只是;强迫;勉强

36、不居关中而都彭城

在…….建都

37、今大王诚能反其道

果然

38、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

以……的名义;使……跟随;击溃

39、项王诈坑秦降卒二十馀万

骗降;掩埋 40、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

恨;

41、秦民无不恨者

遗憾

42、三秦可传檄而定也

征召晓谕的文书

43、魏王豹谒归视亲疾

请求

44、汉王使郦生说豹,不下

劝说,降

45、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多,聚众很多;堵塞

46、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

增加

47、禽夏说阏与

擒获

48、新喋血阏与

通“蹀”,践踏

喋血:踩着血走,血战

49、臣闻千里馈粮

50、樵苏后爨,师不宿饱

打柴;打草;烧饭;

久,指经常

51、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

并;两轮间的距离

52、从间路绝其辎重

偏僻抄近的小道

53、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

通“疲”,疲惫

54、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 轻易

55、韩信使人间视

暗中观察

56、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

军队停下住一夜;

停下来过夜

57、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

隐蔽

58、必空壁逐我 军队的营垒

59、令其裨将传飧

食物 60、今日破赵会食

集合吃饭 61、诸将皆莫信,详应曰

通“佯”,假装 62、赵已先据便地为壁

63、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

天大亮;竖起 64、大战良久

很 65、军皆殊死战

66、有能生得者购千金

悬赏征求

67、诸将效首虏,休,毕贺

呈献;结束;皆 68、兵法右倍山陵

背对着 69、然竟以胜,此何术也?

最终 70、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

抚爱

71、其势非置之死地

非…….不可

72、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

假如;难道 73、何若而有功?

74、何足以权大事乎?

75、因固问曰:仆委心归计

76、不终朝破赵二十万众

77、农夫莫不辍耕释耒,褕衣甘食

78、今将军欲举倦罢之兵,顿之燕坚城之下

79、情见势屈,旷日粮竭

80、燕齐相持而不下,则刘项之权未有所分也

81、臣愚,窃以为亦过矣

82、然则何由?

83、莫如案甲休兵,镇赵抚其孤

84、以飨士大夫醳兵,北首燕路

85、而后遣辩士奉咫尺之书,暴其所长于燕

86、使喧言者东告齐

87、宿传舍

88、以麾召诸将

89、而汉独发间使下齐,宁有诏止将军乎?

90、伏轼掉三寸之舌

91、罢备汉守御

92、汉兵远斗穷战

93、详不胜

94、信遂追北至城阳

95、南边楚

96、”张良、陈平蹑汉王足

97、相与戮力击秦

98、熛至风起

99、迫西山而不能进者

100、百姓罢极怨望,容容无所倚。

101、足下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

102、臣原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

103、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

104、案齐之故

105、怀诸侯之德

106、奉项婴头而窜

107、而事多大于张黡、陈泽

108、先生且休矣,吾将念之

109、夫听者事之候也,计者事之机也

如何,怎么样 权衡

坚持;交托;依从

从早晨到食时

困,使动 多费时日 降;分量 私下里;错 遵循 安定

犒劳;

醉酒,使动;

向着八寸;显露 诡诈

驿站供行人住宿的房舍 指挥

只不过;密使;难道 摇,鼓弄 撤退 极,尽 “佯”,假装 败 靠近踩 合力 火花迸起近,挨近

疲;怨;

动荡不安的样子 结盟; 剖开;献出 回声 据有

安抚;以 后脖子;环绕 利益 考虑

迹象;关键

110、不可乱以言

惑乱

111、夫随厮养之役者

顺从;劈柴养马的隶卒 112、阙卿相之位

113、骐骥之局躅,不如驽马之安步

踟蹰,徘徊不前 114、吟而不言,不如瘖聋之指麾也

通“噤”,嘴闭着;哑巴 115、已详狂为巫

后来;

假装疯癫 116、为德不卒

终 117、故忍而就于此

成就 118、信初之国,行县邑

巡视

119、居常鞅鞅

失意的样子 120、信尝过樊将军哙

访问 121、大王乃肯临臣

122、各有差

123、辟左右与之步于庭

124、人言公之畔

125、弟举兵,吾从此助公

126、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

127、恐其党不就

128、相国绐信曰:“虽疾,彊入贺。

129、乃为儿女子所诈

130、遂夷信三族

131、秦之纲绝而维弛

132、且天下锐精持锋

133、顾力不能耳

134、高帝曰:“置之。”乃释通之罪。

135、然乃行营高敞地

136、则庶几哉

137、而天下已集

1、白虹贯日

2、信不谕两主

3、左右不明

4、是以箕子阳狂

5、,而后楚王、胡亥之听

6、何则

7、藉荆轲首以奉丹事

8、以却齐而存魏

9、岂移于浮辞哉

10、范雎拉胁折齿于魏

11、捐朋党之私,挟孤独之交

12、义不苟取比周于朝

13、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也

14、牵于世,系奇偏之浮辞哉

15、则五伯不足侔

16、捐子之之心

17、不可以虚辞借也

18、禽劲吴而伯中国

19、见情素,堕肝胆

居高视下

高低不齐

避,使动

通“叛”

通“第”,只管

罪犯

通“倘”倘若,万一

欺骗

小女子

纲上的大绳,用来张纲的;系车盖的绳 利,使动;

利刃

只不过

赦免;解除

差不多

和,指太平穿过; 意味兵丧、君位变化 明白,使动 指对方

通“佯” 把……放在后边 为什么 借

退

改变

折断 丢弃;持 结党

熔化;毁:谗言 牵制;束缚 相等 弃

凭借;达到 强大

表现出;通“愫”,真情;

20、假圣王之资乎

借;能力

21、,要离燔妻子

22、众莫不按剑相眄者

斜视

23、蟠木根柢,轮囷离奇

树根;盘绕屈曲的样子

24、以左右先为之容也

雕饰

25、故有人先游

宣扬,举荐

26、树功而不忘

遗弃

27、虽蒙尧、舜之术

才干

28、则人主必袭按剑相眄之迹矣

走上……的老路

29、是使布衣之士,不得为枯木朽株之资也

作用

30、不夺乎众多之口

强行改变

31、周用乌集而王

像乌云一样

32、以其能越拘挛之语

超出;固执

33、独观乎昭旷之道也

光明;宽广

34、牵帷廧之制

近臣妻妾;制约

35、使不羁之士与牛骥同皁

同“皂”,牲口槽

36、臣闻盛饰入朝者,不以私污义

服饰端庄整齐

37、今欲使天下寥廓之士,笼于威重之权

远大之度,气度;笼络

38、则士有伏死堀穴岩薮之中耳

湖泽

39、报任安书

答 40、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仆人

41、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先生;从前;事

42、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情义;诚恳;怨;

43、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遗风矣。

通“疲”,弱,无能; 劣马

44、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独郁悒而谁与语

只是;污秽;指责;愁闷

45、若仆大质已亏缺矣

身体

46、适足以见笑而自点耳

47、书辞宜答,会东从上来,又迫贱事

正遇上;繁琐的事物

48、卒卒无须臾之间,得竭指意

匆忙急迫的样子;同旨,心意

49、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

负;深; 满; 靠近50、仆又薄从上雍,恐卒然不可为讳。

迫近

51、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

烦闷;使动,告知

52、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

遗憾

53、阙然不报,幸勿为过。

时间久;责怪

54、仆闻之,修身者,智之符也

信;凭证

55、取与者,义之表也

表现

56、立名者,行之极也

品行;

57、诟莫大于宫刑

耻辱

58、刑余之人,无所比数

并,放在一起;计算

59、事有关于宦竖

宫廷供役使的小臣 60、仆赖先人绪业

余业 61、上之不能纳忠效信

献出

62、外之又不能备行伍,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

供职军队;拔取

63、四者无一遂,苟合取容,无所短长之效

成;苟且;合于时; 验证 64、仆亦尝厕下大夫之列

夹杂 65、不以此时引维纲

国家法令 66、在阘茸之中,乃欲仰首伸眉

下贱;竟然 67、仆少负不羁之才

怀;不受拘束 68、使得奏薄伎,出入周卫之中

贡献;环绕;即宫禁之中 69、故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

了解 抛弃 以求亲媚于主上

爱 而事乃有大谬不然者

竟然 趣舍异路

趋向;取舍 取予义

符合道义

恭俭下人

恭敬有礼;约束不放纵 以徇国家之急

献身

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

出于……的考虑 随而媒孽其短

把……发酵 举引弓之民

发动 沬血饮泣

洗脸

汉公卿王侯皆奉觞上寿

盛了酒的爵 后数日,陵败书闻

上达 见主上惨凄怛悼

悲伤

诚欲效其款款之愚

献上;忠诚的样子 且欲得其当而报于汉

适当的机会 功亦足以暴于天下矣

暴露

即以此指,推言陵之功

旨,意思;推崇 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宽慰;怨恨 以为仆沮贰师 毁坏

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

忠诚恭敬的样子,列举陈述 因为诬上,卒从吏议。

欺骗 家贫,货赂不足以自赎

财货 深幽囹圄之中,禁闭;监狱 李陵既生降,聩其家声

败坏

而仆又佴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

相次,随后;深深地 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

天文; 祭祀时赞辞的人 倡优蓄之 领唱者;以身体、表情、语言逗人乐的“柔人” 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 同等看待

只是 素所自树立使然也

平常 用之所趋异也

向 其次不辱理色

脸面

其次诎体受辱

弯曲身体

关木索、被箠楚受辱

戴上;伽;绳;遭受;杖;荆条; 其次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

绕 幽于圜墙之中

牢狱

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 触;怕;喘息 具于五刑

判罪 系狱抵罪 判罪 权倾五伯 超过

以稍陵迟 因此;渐渐;衰颓

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慎重 亦颇识去就之分矣

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绑犯人的绳子 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耻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通“磨”,损,消亡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卓越 仲尼厄而作《春秋》

困 思来者

使。。思

乃如左丘无目,至于 思垂空文以自见

流传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散佚

稽其成败兴坏之纪

考察,规律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探究 草创未就

初稿 藏之名山 藏书府库 虽万被戮 受辱

身直为闺閤之臣 仅,不过;内室,女子 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

恐怕。。吧;乖戾;剌谬:违背 以通其狂惑

试析汉语名词句的语用特点 篇3

关键词:名词句 语用 特点

本文中的名词句是富含汉语特点的一种句型,包括名词性非主谓句。复句中是并列关系的名词性分句,以及紧缩句中有句子作用的名词性成分。[1]文中谈及的语用是语法研究中的语用平面,是同句法、语义紧密相连的语用因素,是指在言语交际过程中,为了表达和传递信息的需要,对句法结构进行必要的选择和调整,以及在选择和调整过程中反映在句法结构中的语用价值。[2]本文着重对魏晋六朝时的名词句进行分析,因为这也是判定名词句是否形成的重要依据之一。但是,对名词句的发展阶段如唐代、现当代的分析相对简要。本文中所用例句凡省略书名的,古代诗歌出自《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上、中、下)(中华书局,1983)、古代文句出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二、三、四)(中华书局,1958),括号内数字为原书页码。

一、名词句的语体选择

根据名词句的界定标准,对魏晋六朝及隋朝的诗文进行穷尽性地检索后,检索到名词句2507句。为了更好地描述这一时段名词句的形成轨迹,我们分为三国、晋、六朝前期、六朝后期及隋这几个时段进行统计。六朝前期与后期的划分以沈约①为界,沈约之前的时期为六朝前期,沈约之后包括沈约在内的时期为六朝后期。魏晋六朝时名词句数量统计结果具体如下:

由以上数据统计来看,魏晋六朝时的名词句不仅出现在诗中(1166句),还大量出现在文中(1341句)。诗中的名词句的数量约占总量的46.5%,文中的数量约占53.5%。而名词句在不同文中的出现比例不尽相同,出现在赋中的频率最高。此外,还经常出现在碑文、墓志铭、铭文、诔文、书、赞、颂中。名词句出现各类文中的数量分布如下表所示。

上表中所列举的文类,是根据表达内容来分的。从文体上看,有些属于骈文。根据中国骈文网(http://www.zgpww.cn/)提供的这一时期的骈文篇目,进行筛选后,发现其中的名词句共有412句,约占骈文总量的30.7%,占了全部总量的16.4%。众所周知,韵文是泛指与散文相对的一种文体,包括诗、词、曲、赋、歌谣以及有韵的颂、赞、箴、铭等。诗属于韵文,骈文也是韵文的一类。所以名词句出现在韵文中的比例达到了62.9%。从数据统计来看,名词句在韵文中出现的频率更高,而在散文中的出现频率较低。

因为本文中唐代和现代汉语中的名词句例句多是前人研究中的,未作穷尽性检索,所以对发展后名词句的语体选择未作系统的语体方面的数量统计。但可以肯定的是,唐诗中名词句出现的频率较高;而现代汉语中的名词句,常见于诗歌、散文和小说等文艺语体。

二、名词句的焦点

语言学中的信息(information)指的是以语言符号为载体所携带和输出的消息内容。[3]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实质上是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在信息传递过程中,通常以句子为基本信息单位。因此,一个句子就是一个信息单位。句子的信息结构分析,就是分析所传递的各类信息在句子中是如何构成一个整体的,它是语用研究的重要构成部分。而焦点(focus)信息的核心,是指未知信息中着重说明的部分或者发话人有意强调的部分。[4]名词句因为分不出所谓主语或是谓语,所以它的焦点也与一般的句子不同。具体的说,不同类型的名词句的焦点也各有不同。

(一)半句是名词句类

这一类强调是句中的名词句。如:

(1)柳黄未吐叶,水绿半含苔。春色/边城动,客思故乡来。(何逊,边城思诗,诗,1708)

(2)……?野情/风月旷,山心/人事疎。徒知守瓴甓,空欲报璠玙。(庾信,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十首(十),诗,2390)

例(1)“春色/边城动”,强调的是这一诗行中的名词句“春色”;例(2)“野情/风月旷,山心/人事疎”强调的是“野情”和“山心”。

(二)名词并置类

这一类的焦点往往有两个或三个,每个名词句都是强调的重点。如:

(3)南湖荇叶浮,复有佳期游,银纶/翡翠钩,玉舳/芙蓉舟。荷香乱衣麝,桡声随急流。(梁简文帝萧纲,雍州曲三首·南湖·乐府,1918)

(4)绿桷/朱帘/金刻凤,雕梁/绣柱/玉蟠螭。(江总,应诏诗,诗,2579)

因为每一句诗或文,都包含两个或是三个名词句,所以以上各例的焦点,也相应的是两个或三个。如例(3)中的名词句“银纶/翡翠钩”的焦点就有两个,分别是“银纶”和“翡翠钩”。例(4)中的名词句“绿桷/朱帘/金刻凤”的焦点就有三个,分别是“绿桷”“朱帘”和“金刻凤”。

(三)一行诗中一个名词句类

这一类名词句的焦点就是它的修饰语部分。如:

(5)鸣石出华阴,虚桐采凤林。北堂细腰杵,南市女郎砧。击节无劳鼓,调声不用琴。(庾信,夜听捣衣诗,诗,2373)

(6)千寻木兰馆,百尺芙蓉堂。落日低莲井,行云碍芰梁。(庾信,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十),诗,2396)

以上各例名词句的修饰语部分都是该句的焦点。如例(5)的焦点就是“北堂细腰”和“南市女郎”。

三、名词句的语用功能

前人对唐诗中的名词句的表达功能,论述趋于一致,认为其功能主要有:描写、叙述和抒情。[5]当然,这几方面并不是截然分离的,三者往往融合在一起,最典型的是流传千古的名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实际上,这也是本文要分析的名词句的语用功能,即名词句最常规的功能。所谓的“句子的常规功能,指的是在脱离具体语境的情况下所保持的语用功能,也就是说,不需要借助其他语境信息就能被自然识别出来的功能”[6]。名词句的语用功能可以根据这一原则来分析。

总的来说,名词句除了具有描写、叙述、抒情功能外,还有说明的功能。其中,描写和抒情功能是最为突出的。下面我们将结合具体例句加以分析。

(一)描写

名词句最主要的语用功能是描写。它的描写功能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描写人或物的特征,二是描写自然环境,三是描写场景。

1.描写性质或特征

描写人或物的特征,魏晋六朝名词句体现得最突出。如:

(7)便逐先君归山阳经年,至长七尺三寸,洁白/黑髪,赤唇/明目,鬓须不多。(嵇绍,叙赵至,文,1829)

(8)美木艳树,谁望谁待,缥叶翠萼,红华绛采,炤烈泉石,芬被山海。(江淹,石榴,梁,文,3172)

(9)……玉鞭莲花剑,金苣流星勒。聊为路傍人,写鞚长楸北。(吴均,古意诗二首(二),诗,1747)

以上各例,例(7)突出了人的形貌特点,后两例突出了物的性质或是特点。

唐代和现代中的名词句略有不同,主要是描写人的性质特征。如:

(10)爱酒晋山简,能诗何水曹。(杜甫《北邻》)

(11)现在正是下班时间。车流,人流,在街上进行“竞赛”。一张张陌生的脸,一双双陌生的眼睛。(郑万隆《红叶,在山那边》)

(12)一张张黑人的面孔,一双双凸出的嘴唇……(谌容《彩色宽银幕故事片》)

2.描写自然环境

名词句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在各个时期都比较突出。如魏晋六朝时:

(13)粤自赵东,来舞汉宫,瑶序金陈,桂枝/娇风,素壁/翠楼,明月徒秋。歌声忽散,伤人忽愁。(江淹,倡妇自悲赋,梁,文,3143)

(14)……白日春上,素月秋中,方寸无底,六合可穷。(南朝·宋·张畅,若耶山敬法师诔(并序)

和魏晋六朝时相比,唐诗和现代汉语中的名词句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不再是客观的静态描摹、记录,而是融入了主观情感的描写。如:

(15)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晚唐崔涂《除夜有怀》)

(16)日本仿佛不曾这样冷。银灰色的天,冰冷的路,呼呼的风,行人穿着厚厚的冬衣,显得很臃肿。 (罗青松《北京的冬天》)

3.描写场景

运用名词句进行场景描写,这在古汉语中是极为少见的。较典型的有:“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成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运用名词句进行场景描写,简洁明快,有着独特的表达效果,充分体现了汉语的特点。[7]例如:

(17)荒山。废弃了的梯田。合格的与不合格的鱼鳞坑。成活了的与半死不活的桧柏树苗。红的,黄的,绿的草。仍然不肯从枝头抖落的枯叶。缓缓地升腾着水汽的茶杯里的新茶。(王蒙《活动变人形》)

(18)租界也还有悠闲的处所,是住宅区。但中等华人的窟穴却是炎热的,吃食担,胡琴,麻将,留声机,垃圾桶,光着的身子和腿。相宜的是高等华人或无等洋人住处的门外,宽大的马路,碧绿的树,淡色的窗幔,凉风,月光,然而也有狗子叫。(鲁迅《秋夜记游》)

(二)叙述

一般而言,一句中谓语起到了叙述的作用。而名词句是分不出主语或是谓语的。但是名词句却具备了叙述的功能。这一功能主要表现在叙述现实中出现的某种变化情况。在各个时期都有体现。如魏晋六朝时:

(19)……清风动帘夜,孤月照窗时。安得同携手,酌酒赋新诗(谢朓,怀故人诗,诗,1429)

(20)若乃飞竿钓渚,濯足沧洲;独浪烟霞,高卧风月。(南朝·梁·张充,与王俭书)

例(19)中的两个名词句“清风动簾夜,孤月照窗時”虽然没有谓语,但是却叙述了时光的流逝。例(20)“独浪烟霞”则叙述出波浪翻滚上涌几乎与天上的烟霞相接的动态变化。

唐诗中有诗如此,一句之中虽不着一个动词,却让人能够感到动态的叙述,这恰是名词句一直以来令人称奇的地方。如:

(21)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韩偓《酬程近秋夜即事见赠》)

(22)枫林/社日/鼓,茅屋/午时/鸡。(刘禹锡《秋日送客至潜水驿》)

例(21)中找不出一个谓语动词,但因为上句中有表时令的“秋”,又有秋天的标志性意象“雁”,就让人感到,时光的流逝,秋天来了,星空一只雁正在孤飞。下句中的“砧杵”也是典型的秋日制衣的用具,一般是居家妇女在冬日来临之前赶制冬衣时用的,因为白天还要耕种,所以只有夜晚才有时间,为了不让出门在外的人受寒,所以要挑灯赶制,所以原本是万籁俱寂之时,却能听到千家万户的砧杵之声。这类名词句动态感极强。

(三) 抒情

抒情功能也是名词句较为常见的语用功能。但在各个时期又略有不同,在魏晋六朝时,它主要表现在对物或人的感慨赞叹上。如:

(23)皎皎明月光,灼灼朝日晖。昔为春蚕丝,今为秋女衣。丹唇列素齿,翠彩发蛾眉。(傅玄,明月篇,诗,559)

(24)作仪阿媛,取俪汉妃。相金漏质,穠李慙晖,肃穆妇容,静恭女德。顾史求箴,披图问则。(王融,永嘉长公主墓志铭,齐,文,2863)

例(23)的语用功能重在慨叹,例(24)的语用功能则是重在赞美。

与六朝不同的是,唐诗名词句感怀的对象发生了变化,由外转而向内。它注重抒发诗人内心世界的感受,个人的情感,不再限于对他人或物的赞叹和感慨上。

(25)鸟雀/荒村暮,云霞/过客情。(杜甫《滕王亭子》)

(26)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戴《灞上秋居》)

现代汉语中的名词句却延续了魏晋六朝的特性,多用来表达对人或事物咏叹和感慨。如:

(27)红日东升,金霞灿烂,绿茵茵的草原上,百花吐艳,蜜蜂嗡嗡,好一幅动人的图景。(颜明东《金霞灿烂》)

(28)朝霞满山,泉流潺潺,好一个山区之晨!

(四)说明

名词句除了三种常见的功能外,还具有说明的功能。这一功能主要表现在列举事物、事实,作注释这两方面。

1.列举

罗列功能是名词句较为突出的语用功能,它的这一功能主要出现在文中的名词句中。如:

(29)石榴聊泛,蒲桃醱醅,芙蓉玉盌,莲子金杯,新芽竹笋,细核杨梅。绿珠捧琴至。(庾信,春赋,后周,文,3920)

(30)弘禄巗岭,石华远照,玄狐玄豹,白兔白狼,赤雀苍鸟,野蚕天豆。嘉禾合穗,珍木连理,神瑞休征。(隋文帝,改元祠南郊板文,隋,文,4034)

以上各例名词句都是用于罗列事物的。因为名词句的数量一般都达到了三句以上,所以同时形成了排比句。其罗列的目的,主要是用来说明陈述对象在量上的繁多。

从本文的语料看,唐诗中未找到有列举功能的名词句。由于写作时间局限,本文涉及的唐代名词句只是诗歌中极小一部分,对唐代文中的名词句没有涉及,而列举这一功能主要体现于文中的名词句,所以不能认定唐代的名词句没有列举这一功能。

现代汉语中的名词句延续了这一功能,主要用于列举出现的事物。如:

(31)他写到“溥”字,仿佛看见许多影片,拉夫,开炮,焚烧房屋,奸淫妇人,菜色的男女,腐烂的死尸,在眼前一闪。(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

(32)黑沉沉的夜,黑沉沉的山、山……周围不断传来野兽的吼叫。

2.作注释

名词句说明功能还表现在作注释。一般是位于其他分句之后的名词句,所表现出来的语用功能。如:

(33)君住青门上,我发霸陵头。相思自有处,春风明月楼。(吴均,酬闻人侍郎别诗三首(一),诗,1743)

(34)小苑花红洛水绿,清歌宛转繁弦促。长袖逶迤动珠玉,千年/万岁/阳春曲。(隋炀帝杨广,四时白紵歌二首.东宫春,乐府,2665)

唐诗中名词句也有用于作注释。如:

(35)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白居易《长恨歌》)

现代汉语中名词句作注释这一功能也表现较突出。如:

(36)天山腹地的景观应当是迷人的:黛色的流雾,翠郁的松林。(张承志《达坂》)

(37)笑声。同班同学的笑声。天真无邪的笑声。烂漫友善的笑声。(刘心武《如意》)

注释:

①沈约(441-513) 南朝梁文学家。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

清武康镇)人 。诗风浮靡,着意雕饰,与谢朓、王融等皆注重声律,时号“ 永明体”。所创“ 四声八病”之说,在声律方面为诗歌创作做了许多规定,对五言古体诗向律诗的转变有一定影响。

参考文献:

[1]唐丽,黄南津.汉语名词句研究概况及其界定[J].广西师范学院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

[2]胡裕树,范晓.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2).

[3]徐盛桓.信息状态研究[J].现代外语,1996,(2).

[4]范晓,张豫峰.语法理论纲要[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

[5]侯友兰.近体诗中的名词句[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

1995,(3).

[6]杜道流.现代汉语感叹句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5.

[7]刘顺.现代汉语名词的多视角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

汉语名词教学 篇4

比喻或称隐喻 (本文作为同一概念使用) 是多种学科的研究对象, 也是语言学不同学科的研究对象。本文所说的比喻仅限定在词汇学范围内, 在词汇层面上, 比喻在词义引申的作用又可分为动态与静态两种情况。动态是指在言语中随时可能借助隐喻派生新义的情形, 而静态则指在语言中通过比喻已经形成的固定的、现成的词义。本章仅限于从对比的角度来观察比喻在词义引申中的静态情况。似乎很难确定这两种趋势中的哪一种在语言中更居优势。乌尔曼认为, 表人词转指事物型更活跃, 但也有人认为, 大多数的隐喻是转向指人的。

1.1 数量上的差异也许不如质的差异更具有实质性。

表人词转指事物型比喻与词的基本义的联往往更紧密, 因此各种语言中的这类比喻比较接近, 同时它也是作为修辞手段的拟人手法的基础。将人的特征、动作或状态用于事物或动物身上, 词义所发生的偏离是很小的, 类似的意义变化在语文词典里往往不特别指出来。在各种语言中也几乎是相吻合的。

对对比研究来说, 表动物的名词转指人的现象更值得注意, 为了便于分析, 我们先举出一些实例:

1.2 从以下实例中看两种语言的使用习惯差异

лев狮子勇猛的人—社交界的风流人物;стерва动物尸体—混账, 可憎的家伙 (多指女人) ;козёл公山羊—不明白事理的家伙, 倔强令人讨厌的人;скотина畜生, 家畜—畜生, 禽兽般的人;сволочь爬虫—恶棍, 流氓, 坏蛋;лох胡颓子, 胡颓子属—窝囊废, 被人欺负, 被人看不起, 一无是处的男人;лосиха母驼鹿—蠢笨的女人;собака狗—不守信用的人, 说话不算话, 散漫的人;ангел天使—可爱的小孩子, 小宝贝;ласточка燕子—亲爱的人, 珍爱的, 挚爱的人 (多指女生) ;тормоз减震器—不会变通的人, 一根筋的人, 反应迟钝的人;голубой天蓝色—男同性恋者;розавая粉红色—女同性恋者;кот公猫—吃软饭的男人, 靠女人供养的男人;сука母狗—骂女人的脏话, 令人憎恶的女人, 泼妇;

2. 从实力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

在着手具体分析以前, 需要先作一点说明:

第一, 上述例证选取的都是俄语词典或俄汉词典记录在册的意义, 换句话说, 它们可以看做是语言中固定的意义, 这与具体言语中个人的用法自然不同, 它们在语言词汇体系具有相对的稳固性;与此相关, 它们在言语中使用时, 并不是作为譬喻, 不作为像什么什么, 这样的比较语句中, 而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稳定的意义使用的。

第二, 因为我们是以语词词典已做了归纳的词义为依据, 因此, 不能不考虑俄汉语词典传统的差异。外语与汉语词典在义项划分上做法不同, 同样, 在有形象性与形象性已经模糊的转义的处理上, 汉语词典与外语词典有明显不同) , 通过比喻引申出的词义是很少作单独义项处理的, 一般是在例证中体现, 。这些不同的做法对我们的对比多少会带来一些麻烦, 在具体操作时, 对此也必须有所考虑。从以上引述的语言实例不难看出如下几点:首先, 即使考虑到由于词典编纂传统等原因可能造成的偏差, 也不能不承认, 俄语表动物名词基本义引申出的词义比汉语要丰富得多。如果一定要对两种语言表动物词的引申词义的对应情况进行归纳, 那么, 从严格的词典意义来说, 互相吻合的引申意义是极少的;应该看到, 随着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 外来文化的传播对于扩大上述吻合词义的数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2对动物词表人义为什么多为贬义有不同的解释。

表动物名词引申出表卑意义的情况并不多见, 甚至对某些动物特别是家畜多用于褒义。立陶宛语与俄语相比, 带有肯定义意义的占17%, 而俄语占26%。看来, 俄语中对动物的肯定评价要多于立陶宛语。那么, 表动物词转义, 较少与动物发生联想少的汉语, 又能说明对动物的何种态度呢?似乎也难由此得出什么明确的结论。古达维丘斯对俄语词与立陶宛语词表事物或动物词转指人的词的对应情况做了对比分析, 发现这两种语言之间在这方面的差异远远大于吻合。不仅转义相同的比重很少, 而且一个有转义, 一个根本没有转义的情况, 竟占了大约1/3。可以肯定的是, 如果拿俄语与汉语相比, 其差异的比例肯定会更高于其吻合部分的比例。俄国学者还注意到, 基本意义在词的语义结.

2.1构中的作用以及基本义与引申义之间关系,

在不同的词群中并不相同。据库皮娜就俄语词所做的统计, 在称人的词中, 其本义的作用最突出。由其本义派生出的派生义占71。4%, 而在其他词群中这个比例较低, 即是说, 由派生义引申出的派生义所占的比例高于这个数字, 例如, 在动物名称词中占66。7%, 植物名词词中占50%, 而在表示派生物事物的词中, 仅占44。5%。隐喻发生过程中, 语义到底是怎样转换的, 究竟是什么东西把词的本义与转义联系在一起, 要回答这个问题, 要从稍远一点的地方说起。俄国语言学界曾经有过否定词的多义性的观点。著名的语言学家波铁布尼亚就持有种看法。在当代语言学著作中, 仍不时会见到类似的主张。因为词义固定的是某种概括的结果, 而且只要语言存在并发展, 这一概括过程就不会中断, 在一个词内不可能同时进行几种沿不同方向的不同的概括, 只有这可能导致形成一个词内的几个词汇意义。词典的词义只是一个, 但是它是由几个潜在的典型搭配组成。这些搭配从不同方面体现出这个统一完整意义的特点上述的这些典型的潜在搭配应该叫词的统一意义的词汇语义变体 (斯米尔尼茨基的术语) 。看来, 还是另一种对立的观点可能较为容易让人接受。针对兹维金采夫的上述观点, 什缅廖夫认为, 承认词的意义是词汇-语义变体的总合, 就已经是在承认有另外的意义存在。据此否认多义性的存在, 只是以词的多种语义变体性来取代多义性而已。诚然, 既然承认是同一个词的意义, 那么, 在这些意义中间就应该有某种将它们联系在一起的意义成分。

参考文献

[1]陈开顺.听话的主观性与听力[J].教学与研究, 1987, (3) .听话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与听力的构成[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88, (2) .听话困难简析[J].外语界, 1988, (4) .从短时记忆看听力的构成与提高[J].外语研究, 1988, (1)

[2]桂诗春.实验心理语言学概要-语言的感知、理解与产生[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1.

[3]彭聃龄, 谭力海.语言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高三) 篇5

1.文字: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2.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性符号系统,是汉族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

3. 六国古文:战国时期秦国的文字变化较小,我们把秦以外的诸侯国的文字称之为六国古文。

4. 隶变:用横、竖、撇、点、捺等笔画转写隶书所发生的变化。

5. 表音文字:用数目不过的文字及字母表示一种文字里有限的音位和音节,从而标识语言中词语的声音。一定的音又一定的字母来表示,一定的字母又表示一定的音。

6. 假借:本无其字而根据被记录的词的读音,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已有汉字表示新词的一种方法。(胡)/一种借字表音的方法,即借一个已有的字来表示语言中与其声音相同或相近的语素。这种由于音同或音近而被借来表示另外意义的字叫假借字。

7. 转注:部首相同,声音相同或相近,意义相通,可以互相训释的字。

8. 笔画:字形的最小结构单位,是独体字的结构单位,书写时从落笔到提笔称之为一笔或一画,它由点和线构成。这些点和线的具体形状叫做笔形。

9. 部件:汉字合体字中由一个以上的笔画构成的可以独立书写的组字单位。

10. 偏旁:合体字进行第一次切分而产生的两个部分。

11. 笔顺:书写现代汉字时,笔画有先有后,书写时的这种笔画先后叫做笔顺。

12. 部首:字典为了给汉字分类而确定的字类标目,是从分析字型的结构产生的。/具有字型归类作用的偏旁,是字书中各部的首字。

13. 通用汉字:在当代使用的汉字,除去专用汉字(人名、地名及科技专用字)以外的字。

14. 六书:古人把汉字的结构方式和使用方式归结为六种类型,称为“六书”。“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汉字的结构形体,转注、假借指的是汉字的使用方式。

15.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16. 方言:全民语言即民族共同语的地方变体或地域分支,是从属于民族共同语的语言低级形式,是为全民范围内某一地区的人民服务的,并不是与普通话并立的独立形式。

17. 汉语规范化:根据汉语发展的规律来确定和推广语音、语法、词汇各方面的标准,以便更进一步的发挥汉语的社会交际作用,促使其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18. 乐音:周期性出现,重复波形的音波。

噪音:不是周期性出现重复波形的音波。

19.语言的社会属性:作为社会交际作用的语言其语音总是附载着一定的语音内容-词义,表示特定的社会概念,而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示什么样的语音内容不是由个人决定的,而是由使用该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成俗的,即词语所表示的意义是由社会赋予的,这就是语言的社会属性。

20.反切:是我国传统的注音方式,是用两个汉字相拼来标注另一个汉字的读音,是由上字取声,下字去韵和调想拼和而得出的。

21. 音节: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言单位,也是最自然的语言单位,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由一个或几个音素构成。

22. 音素: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23.音位:一个语言系统中能够区分词义的最小的语言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是从语言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语言单位。

24.元音: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做元音,又叫母音。(黄)/发音时气流不受阻碍,声带一定振动,响亮清晰的音素。(张)/气流从肺里出来振动声带,形成音波,通过口腔时又没有受到任何阻碍而形成的音。(北)

25.辅音: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做辅音,又叫子音。(黄)/发音时气流受到发音器官的各种阻碍,声带不一定振动,不够清晰响亮的音素叫辅音。(张)/气流从肺里出来不一定振动声带,通过口腔时受到一定的阻碍,这种主要依靠阻碍发出的音叫辅音。

26.鼻化元音:发音时,软腭下降,口腔和鼻腔同时打开,元音就会带上鼻音色彩,这种元音叫做鼻化元音。国际音标用附加符号“”表示。

27.发音部位:辅音声母发音时口腔里发音器官构成阻碍的两个部位。

28.发音方法:发音时,喉头、口腔、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态,包括发音时构成阻碍和克服阻碍的方式,气流强弱的情况及声带是否振动等几个方面。

29.韵腹:由两个或三个元音音素或元音带辅音韵尾构成的韵母中,口腔开口度较大,声音较响亮的那个元音叫韵腹,韵腹前的叫韵头(介音),后面的叫韵尾。

韵头:介于声母和韵腹之间,表示复韵母的发音起点,发音轻而短。

韵尾:表示复韵母最后滑动的方向,音质含混不清。

30.单元音:发音时,舌位、唇形、开口度始终不变的元音叫单元音。

复元音:发音时,舌位、唇形都有变化的元音叫复元音。

1.押韵:把两个以上的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放在诗句的同一位置上,使声音和谐悦耳。

2.声调:贯穿整个音节的语音的高低升降变化,是整个汉语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其性质主要取决于音高,又叫字调。

3.调值:是声音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4.调类:就是声调的分类,是按照声调的实际读法归纳出来的,调值相同的归为一个调类。/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黄)

5.音变:连音变化,在动态的语言序列中有些音节的结构受前后其他音节的影响而产生的变化,它通常是由前后的音节结构和音素间的相互影响而引起的。

6.轻声:在语音序列中有许多音节常常失去原有的声调,而读成一个又轻又短的调子,它不是四声之外的第五种声调,而是四声的一种特殊音变,在物理上表现为音长变短,音强变弱。

7.儿化:后缀“儿”与它前一个音节的韵母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音节,并使这个音节带上卷舌音色的特殊音变现象。

8.口音:软腭和小舌上升时鼻腔闭塞,口腔通畅,这时发出的音在口腔中共鸣,叫做口音。

9.鼻音:软腭和小舌下垂时,口腔成阻,气流只能从鼻腔中呼出,这时发出的音主要在鼻腔中共鸣,叫鼻音。

10.鼻化音:口腔无阻碍,气流同时从口腔和鼻腔中呼出,发出的音在口腔和鼻腔中共鸣,叫鼻化音。

11.声母:音节中语音前头的那部分,大多是音节开头的辅音,有的声母不以辅音开头,元音前头那部分是零,习惯上叫零声母。/韵母: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12.语音:人类说话是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的交际只能得以实现的物质手段,语言必须凭借语音才能表达出来。

13.音质音位:由音素成分构成的音位叫音质音位,又因为音质音位出现在固定的音段上,所以又叫音段音位。

14.音段音位:声调音位主要是由音高特征构成的,音高不是音质,属于非音质音位,因非音质音位不受音段的局限,所以叫非音段音位。

15.音位变体:一个音往往包含不同的音,这些音叫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

16.条件变体;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音位变体叫条件变体。VS自由变体:没有环境的限制,可以自由更换而不影响意义的音位变体。

17.区别特征:如果某种语言的语音差异可以造成意义的不同,这种语音的差异就有音位的对立,构成这种差异的语音特征叫区别特征。

18.互补分布;音位变体的分布情况,音位的不同的条件变体各有自己的分布条件,绝不能出现在相同的位置上,因而它们出现的位置是相互补充的。

19.语流音变:一个音和其他的音结合成一串其它的音,就会相互影响,产生语音的变化。VS历史音变:经过长时间的历史演变而造成的语音变化叫历史音变。

20.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狭义的讲它是构成某种语言的词和词的等价物--固定短语的总汇;广义的讲,一个人或一本著作所使用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汇,叫做这个人或这本著作的词汇。

21.理性意义:指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也叫概念意义,是词义的核心部分,即词中和概念有关的意义部分。VS色彩意义:词汇在反映客观事物时附加上了各种各样的色彩,从而形成了色彩意义。

22.本义:多义词中代表该词的最初的意义(历史/源头)--来源。VS基本义:多义词中几个意义最常用、最基本的意义--应用。

23.转义:在词的本义或基本义的基础上直接或见解发展而来的意义,现代的转义通常是通过引申或比喻而来的。

24.比喻义:由修辞上的比喻手法逐渐固定下来的意义,即借用一个词的基本意义来比喻另一种事物,这时所产生的新的意义叫比喻意义。

25.基本词汇:语言词汇中最主要的东西,它是基本词的总汇,基本词是日常生活中最必须、最常用、最普遍、最明确,而且是被一般人所了解的词,它是词汇中最主要的部分。

26.一般词汇:现代汉语中除去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汇叫一般词汇,一般是由基本词汇和词根派生出来的。VS词根:构词能力强的词,它的稳定性不强,但有很大的灵活性。

27.社会习惯语;又叫社会集团语,只由于某种社会联系,而在处于同一集团的人们中间自发产生的少量特殊语言,这些词语大都能反映人们的文化程度、生活习惯、身份等。

28.行业语:各种行业上用的语言,是各种职业和某种特殊生活的的专门用语。

29.熟语:现代汉语中有些定了型的词组和短语,经常作为一个完整的单位来使用,不能随意改变其成分,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歇后语、格言等,内容十分丰富。

30.成语:一种长期相沿袭用的具有浓厚书面语色彩的短语,既是人们长期习用的,意义完整,结构稳定,形式简洁,整体使用的定型短语。

31.隐语:个别社会集团或秘密组织中的一种只有内部人懂得的特殊用语。

32.音译词:以读音相近的字翻译外族语言而形成的单纯词。

33.真词缀:位置完全固定,意义基本虚化,读音大都弱化的词缀。VS类词缀:位置基本固定,意义正在类化,读音保持不变的词缀,它是由词根向词缀真词缀的转化的中间过度形式。

34.多义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义项,而这些义项又具有内在相互联系的词,叫多义词。

35.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言单位。

36.自由语素:能够独立成词也能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的语素。VS不自由语素:不能够独立成词,只能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的语素组合成词,且位置固定的语素。VS半自由语素:不能够独立成词,只能够和其它的语素组合成词的语素,在构词时位置不固定的语素。

37.词:代表一定的语音意义,具有固定的语音形式,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的结构单位,既是句子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VS词组:又叫短语,是大于词的语言单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词加实词或实词加虚词构成的而不成为句子的语言单位。

38.实词:表示词汇意义,表示一个完整的、确定的和其它词组相对立的概念。VS虚词:表示语法意义,表示实词和实词在语句组织中的相互关系或表示句子当中的语气。

39.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VS合成词:由几个语素组合成的词。

40.词义:是词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现象的反映,包含着人们对客观事物各种特点的认识。

41.语素义:是指存在于语素所构成的合成词或固定结构中的语素的意义。/现代汉语里不能独立运用的语素的意义叫语素义。

42.义素:构成词义的最小意义单位,也就是词义的区别特征。

43.同义词: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构成的语义场叫同意义场,义场中的各个词叫同义词。/凡是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一组词叫同义词。

44.反义词: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可以构成反义义场,这两个词构成反义词。/语言中词汇意义相互矛盾,对立的词叫反义词。

45.新造词:利用原有的语言材料,按照原有的构词方式构成的,采用新的形式,表达新事物,新概念的词。

46.文言词:古代汉语的书面词语,它所表示的事物继续为现代汉民族所使用,因而被吸收进入现代汉语还有生命力的词叫文言词。

47.历史词:只反映代表某一历史年代的事物,而随着历史变迁早已消亡,一般只在涉及历史事实的作品中偶尔见到的词。

48.方言词:流行在方言地区而没有在普通话里普遍通行的词。方言的地区有大有小,有很狭小的地区所使用的方言词也叫土语词。

49.外来词:本民族从外国或其它民族语言里吸收过来的词。/外来词语的吸收,也叫做词语的借用,所以外来词也叫借词。

50.词的兼类:指在词义上有联系,并在不同的场合(不是同时)经常具备(不是临时)两类或两类以上的的词类的语法功能的词。

51.词的活用:在特定的条件下为适应某种修辞上的需要,将甲类词偶尔或临时用在乙类词上,这就是词的活用。

52.句子:是语言的基本运用单位,它是由词和词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构成的能够表达一定的完整的意思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语调。

53.移用:某些词语中的语言有固定的意义和用法,具有一定的词性,利用这些词语的这些特点临时改变它的用法和词性,从而收到一定的修辞效果,叫移用。

53.代用:不用本来指称某人或某事物的名词,而用另一个与之相关的词语代替。

54.仿用:为了增强的语言的表现力,达到诙谐、讽刺等效果,在特定的环境中更换现成词语的结构成分,临时仿造出新的词语来的修辞手法。

55.修辞色彩:在交流思想的过程中,为适应特定的语言环境和交际对象的要求,人们使用的词语本身就含有表达特定情感和气氛的独特格调,这就是词语的修辞色彩。

55.示现:为眼前的情景所触动,把实际上不在眼前的事物,活灵活现的表现出来,已增加词语生动性的一种手法。

56.双关:依靠语言环境的帮助,利用语言的声音或意义上的联系,使一句话同时关涉到两个事物的的一种修辞手法。/利用语音或语义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面或内里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

57.整句:排列在一起的一队或一组结构相同或相识的句子。VS散句:结构不整齐,各式各样的句子句子交错使用的一组句子。

58.对偶:用一组字数相等,结构相同的语句表达相关、相同、相反意思的表达手法。/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连的两个词语或句子,对称的排列。

59.排比:用几个结构相似的并列语句,把相关的意思连续说出来的一种修辞手法。/使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义密切相关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使预期得到增强,感情得到加深。

60.错综:使句子整散结合,有时为了避免语句的平板单调,把本来写成整句的句式故意写得长短不齐,参差错落,这种修辞手法叫错综。

61.比喻: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

62.比拟:根据想象把无当作人写或把物当人写、或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

63.借代:不只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也叫换名。

64.拈连:利用上下文的联系,把用于甲事物的词语巧妙地用于乙事物的修辞手法。

65.夸张: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或事物作扩大或缩小的描写,虽不真实,盛似真实。

66.仿词: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中的某个语素或词,临时仿造出新的词语,它在形式上相近,内容上赋有新意。

67.反语:故意使用与本来意义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

68.婉曲:有意不直接说明某事物,而是借用一些与某事物相应的同义语句婉转曲折的表达出来。

69.层递:根据事物逻辑关系,连用结构相似,内容上递升或递降的语句,表达层层递近的事理。

70.顶真:用上一句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的句子头尾蝉联,上递下接。

71.回环;前后语句组织成穿梭往复的形式,以表达不同事物的有机联系。

72.对比: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73.映衬: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的辞格。

74.反复: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情感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

汉语名词教学 篇6

关键词:名词 复数义 复数标记 复数指示

一、引言

吕叔湘、朱德熙(2005)提出,“汉语里的名词,假如前面不加数词,是可以指一个也可以指多个的”。这句话启示我们,名词数的表达是有条件的。例如:

(1)a.现在只剩一个人了。[1]

b.帮助人们认清社会发展规律。

c.人有时真不如狗。

a中“人”的数是一,数量短语“一个”对此进行了限定。b中至少有两个人,因为“们”表示不计量多数。c在不明确的语境下,难以判断有多少人。

每一种语言都有数的概念,最常见的是单数和复数的区别。但在不同语言中,数的表达方式相距甚远。如英语名词复数一般通过词尾加“-(e)s”来表示,汉语则不能通过词形变化来表示数。张斌、胡裕树(1989)认为,汉语主要采用词汇手段(名词前加数词和量词)和语法手段(名词后加“们”)表示名词的复数。李艳惠、石毓智(2000)指出,现代汉语常用量词来表示名词数量,但在表达复数义时,标记“们”的作用也很突出。吴长安(2006)基于对语言事实的全面考察,得出“汉语的数范畴横跨词法、句法和语用三大领域”的结论。

根据我们的观察,现代汉语在语法、词汇和语用三个层面上有多种手段实现名词复数义的表达,但每种手段的具体表现形式又可细分为多种,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总结。不过因为汉语缺少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所以不是所有的复数表示方式都可以成为复数标记。目前学界普遍认为“们”是汉语名词的复数标记,还有学者提出数量结构也可以视作复数标记,我们将对此展开讨论。

吴长安(2006)提出,汉语的单数与复数有绝对和相对之分。如“大家、人民、夫妻”等集合名词表示绝对复数,这些词不在我们的讨论之列。我们考察的对象是表示相对复数的名词,即指人名词和事物名词。

二、表示名词复数的语法手段

通过构形方式,使名词具有复数义,这属于语法层面的操作。我们发现,汉语名词可以通过添加构形后缀“们”或重叠表示复数义。

(一)名词后加“们”

(2)a.作家们容易不自觉地因袭这种格调。

b.她让你和你的朋友们站成一行。

c.青蛙们嫌木头不会说话。

d.原子们如此大方、如此协调地聚集在一起,构成地球上的生物。

指人名词前加“们”,可以表示模糊复数,如a中的“作家们”、b中的“朋友们”。如果没有“们”,那名词的复数义就不明确了。如将b中的“们”去掉,就不知道是一个还是多个朋友了。同时,“们”还可以跟在指物名词后面表示复数,但这往往带有拟人的意味,如“青蛙们”“原子们”。

我们还注意到,下面加“们”的复数义表达似乎有些不合常理。

(3)a.让活雷锋们捡到后辗转交还失主。(BCC语料库)

b.这两年莫言们呼风唤雨,兴起了一阵阵新潮。

a中的“雷锋”在现实中只有一个,怎么能加“们”表示复数呢?b中的“莫言”也是如此。对此我们认为,这种表达方式强调的是以名词所指为代表的一个群体。如“雷锋们”指热情善良、乐于助人的一群人,“莫言们”指在文学上有相当造诣、在文坛中小有名气的作家群体。这里的“们”不是复数标记,而是集合标记。(杨炎华,2015)但很明显,集合意义本身就包含着复数意义,所以构形后缀“们”仍然起到了表达复数义的作用。

(二)名词重叠

学界对名词的重叠有着不同的看法。黄伯荣、廖序东(2007)认为,名词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亲属称谓以及其他少数词,如“妈妈、哥哥”和“星星”等,这些是构词的语素重叠,不算构形的形态变化。但王建英、高宁(2010)通过统计发现,汉语里的名词重叠并非罕见,所表达的语法意义也比较集中。

我们认为,虽然汉语中名词重叠表达复数义的用例较少,但不能否认这种现象的存在。如例(4):

(4)a.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

b.每年秋收后几乎家家外出讨饭。

c.要求村村建小学。

d.今天全世界处处存在的非人类动物实验。

名词重叠后具有泛指的意味,如“人人”指一定范围内所有的人,也就是表示总数,“家家、村村、处处”等同理。因此我们认为重叠是表示名词复数的一种方式。郭华(2013)也提出,名词有时通过词的重叠(词法手段)来达到复数表达。

三、表示名词复数的词汇手段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通过组合词语来表达说话人的思想是语言功能实现的基本形式。不同词语搭配可以传递不同的语义。名词前的一些修饰成分可以表达名词的复数义,比如表约数的形容词“多、所有、全体、三三两两、密密麻麻”等。本文不再对此展开讨论。我们知道,现代汉语常用数量结构表示名词的数,但其中的情况也值得注意。

(一)数量结构加名词

(5)a.当初组成墨家的人是一群武士。

b.他管十个部门的部长。

c.一年要消耗几百只钻头。

d.摩托罗拉手机两部。

f.午饭吃了两份。

a例表明,“一+量词”结构放在名词前可以表示复数义,但量词得是表集合的,如“群、拨、干”等。b、c例则反映出,数量结构既可以表示定数,也可以表示约数。d中数量结构做谓语,f中做宾语,虽然位置与语法地位和前三例不同,但名词复数义还是通过数量结构来表达的。

(二)数词加名词

数词一般不直接跟名词组合,但我们在考察名词复数的表达方式时,却发现不少与例(6)相似的句子:

(6)a.两人或三人一组一起合作。

b.国家税务总局召开十一省市局长座谈会。

c.辽河东西两岸,秦以前就是中国的土地。

d.《胡锦涛结束访问拉美三国》

这些句子表明,数词与名词的直接组合是客观存在的。所以“非‘一数+名词”也是名词复数表达的一种格式。当然我们得承认,“数量名”结构是现代汉语名词数表达的主流。但应注意,“数名”不是“数量名”省略了“量”得来的。事实上,在上古汉语中,“数名”结构才是主流。(孙银新,1996)

四、表示名词复数的语用手段

语言的生成与理解不仅受语法、语义方面的制约,还会有来自上下文、背景知识等的影响。我们将语用层面的名词复数表达方式分成语内暗示与语外暗示两类进行讨论。

(一)语内暗示

有些句子中的名词本身并无数量义,前后也无明显的表数修饰成分,但我们依然可以知道这些名词所表示的是复数义。如下所示:

(7)a.军人和他们的家庭的酸甜苦辣始终与外面世界的斗转星移密不可分。

b.作为委员,我们必须对得起“委员”这个称号。(广搜网)

c.咱们工人有力量。

d.两个网站内容相似,但域名不一样。(百度知道)

a中“军人”并无数量修饰成分,但我们知道这个词所表达的数一定大于“一”,因为后面有“他们”这个大于“一”的复指成分。b中“委员”与“我们”也是同理。c例中“工人”前的“咱们”表明“工人”是复数。a、b、c这三例都属于复指暗示。d例中“域名”前后都没有直接表数的成分,但“两个网站”暗示了“域名”的数是“二”。实际上“域名”前省略了“它们”,这就是隐藏了复指成分的暗示。

除了复指暗示,句中的语法成分也可以起到暗示复数的作用。如下例:

(8)a.小金牙儿他徒弟都死了。

b.我们一直站到香蕉全被清出场外。

c.零部件散落一地。

d.洋泾浜一带成了外国商人聚集的地方。

a中的状语“都”暗示徒弟不止一个,b中的状语“全”也表明香蕉的数大于“一”。这两例说明名词后有“都、全、一齐、互相”等状语成分时,往往表达复数义。c、d中的谓语动词“散落”和“聚集”暗示动作主体不止一个,即做主语的名词表示复数。

复指暗示和句法成分暗示都属于直接暗示,还有一种代词重叠替代名词以表达复数义的暗示方式,如例(9)所示:

(9)a.去年、今年从县外经委、建委下派的干部,个个生龙活虎。

b.她炼出来的石头,肯定块块都是合格产品。

a例中用“个个”替代上文中的“干部”,表明“干部”不止一个。b例中“石头”没有数量标记,但我们知道它的数肯定大于“一”,因为下文中的“块块”表达了复数义。

(二)语外暗示

在一些句子中,名词的数必须结合逻辑事理、语外背景知识等才能弄清楚。请看下例:

(10)a.小陶见来不及穿车厢,便从车窗跳出去。

b.宋美龄连忙换了件便服,打开门一看,竟是刘纪文。

c.老师没办法,学校没办法,就该绝望了吗?(百度贴吧)

a中的车窗根据常理推断,数量只会是“一”。b中的“门”也是如此。而c仅考虑句子本身很难判断是一个还是多个“老师”“学校”。倘若知道了言语背景,即该校多次发生盗窃事件,学生们向老师和学校报告,但于事无补,就可以推断出“老师”的数大于“一”,而“学校”的数等于“一”。

以上我们对现代汉语中名词复数的表达方式进行了详细介绍与总结。我们发现,表达名词复数义的手段不少,但在语法意义、固定形式、普及性程度等方面有较大差别,这表明有些表现方式已经成为复数标记,有些则只能起到表明名词数量非“一”的指示作用,即复数指示。下面我们对此展开详细讨论。

五、名词的复数标记与复数指示

学术界对汉语是否存在数范畴莫衷一是。之所以有如此长久的争论,恐怕与汉语缺少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有着莫大关系。但正如彭晓辉(2013)所说,如果以狭义的词形变化为标志来作为判断数范畴的条件,那么汉语就不存在数范畴;如果把语法意义的对立作为判断数范畴的条件,那么汉语存在数范畴,但其表现形式与以英语为代表的印欧语有较大的差别。事实上,从语言表现来看,单复数是从语法意义角度区分出的概念,如表示相对复数的名词本身并不在意数的多少。所以我们认为,汉语中存在一类表数的范畴,只是其表达方式与印欧语言不尽相同。

语言中的标记现象(markedness)指一个范畴内部存在的某种不对称现象。沈家煊(1999)认为,大体上凡是有“数”范畴的语言,复数是有标记项,单数是无标记项。这一结论对有形态变化的语言来说是适用的,但对于汉语这种既有量词系统又有复数标记,且缺少形态变化的语言来说,却很难完全成立。

沈家煊(1999)归纳了六条有标记项与无标记项的判断标准。彭晓辉、刘碧兰(2009)在此基础上根据汉语的实际,提出判定汉语方言复数标记的三条主要标准和两条辅助标准,具体内容大致如下:

主要标准包括:

第一,语法意义。是否能表示复数的语法意义是判断一个语法单位是否为复数标记的根本条件;

第二,结构功能。指待确定语法单位是否成为人称代词或名词复数的固定承载形式,并具有构形功能;

第三,普遍性程度。是否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是判断一个语法单位是否为复数标记的重要方面。

辅助标准则从意义虚实和句法功能泛化角度出发,认为意义越虚,句法泛化程度越高,复数标记越典型。

对照上述标准,很容易将构形后缀“们”判定为复数标记。但值得关注的是在普遍性标准上,“们”的表现差强人意。正如吕叔湘(1980)所说,“表示复数的‘们主要特点是缺少普遍性”。但能否因此而否定“们”的复数标记地位呢?我们认为不可以。事实上,所有语言规则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即所谓的普遍性是相对的。我们承认“-(e)s”是英语名词的复数标记,但不是所有表达复数义的名词都得加“-(e)s”,如sheep,fish,people等。所以我们可以说“们”的普遍程度没有“-(e)s”高,是一个发育不完全的复数标记。(张欢2010)

除“们”外,现代汉语中还有名词复数标记吗?以上我们列出了七八种名词复数的表达方式,在语法层面上,除“们”外,名词重叠作为一种词法手段,适用范围非常狭窄,即普遍性极低,没有将其视作复数标记的必要。语用层面上的暗示手段不是语法单位,形式不固定,也不具备构形功能,在普遍性上也不满足成为复数标记的要求,因此不宜将其视作复数标记。

数量结构(包括数词)是一种语法单位,表个体数大于“一”的数量结构加在名词前可以表示复数,但这种表达方式往往是不固定的,如在表示很多人时,既可以说“一群人”,也可以说“一堆人”,这种不固定的表现方式出现的环境多样,且不具备构形功能。而且它们的意义都非常明确,句法泛化程度极低,没有复数标记的典型特征。最关键的是,单个数量结构(包括数词)如“十万、两拨、五十个、一千只”等的普遍性程度低,个别结构甚至只能修饰固定的名词,因此语义层面的名词复数表达方式可以认为具备指示复数义的作用,但因其缺乏典型性,所以不能成为复数标记。

综上我们得出,现代汉语的名词复数标记只有“们”,其他表达名词复数义的方式都只是复数指示,即指明名词的数大于“一”。

六、结语

“数”的概念是每种语言都有的,一般分为单数和复数两种。现代汉语名词在语法层面上,有加构形后缀“们”和重叠两种表达复数义的方式。在词汇层面上,可通过数量结构(包括数词)、表约数形容词等表示复数。在语用层面上,语内暗示和语外暗示是实现名词复数义表达的重要手段。纵观这些表现方式,只有“们”发展成了名词的复数标记,其他表达手段缺少复数标记的典型特征,只能成为复数指示。

注释:

[1]本文中未加标注的语料全部取自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现代汉语语料库。

参考文献:

[1]郭华.类型学视角下的汉语复数范畴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2]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增订四版 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8.

[3]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7.

[4]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66.

[5]李艳惠,石毓智.汉语量词系统的建立与复数标记“们”的发展[J].当代语言学,2000,(1).

[6]彭晓辉.现代汉语数范畴构建论[J].湖南社会科学,2013,(3).

[7]彭晓辉,刘碧兰.汉语方言复数标记界定论[J].求索,2009,(4).

[8]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轮[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32-34.

[9]孙银新.现代汉语的数名结构[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4).

[10]吴长安.现代汉语数范畴说略[J].东北师大学报,2006,(3).

[11]王建英,高宁.名词重叠的汉日语对比研究——从“处处闻啼鸟”谈起[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3).

[12]杨炎华.复数标记“们”和集合标记“们”[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5,(6).

[13]张斌,胡裕树.汉语语法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134.

[14]张欢.现代汉语名词的复数表达形式及其标记问题[D].南昌: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汉语名词教学 篇7

一、俄汉语表各种服装名词的词典释义模式

(一) 俄汉语表服装词的上义词 (1) 词典释义模式

2.“服装”的词典释义模式

服装:衣服鞋帽的总称, 一般专指衣服。例如:

(2) 姿势稍有不合就是当胸一拳, 服装稍有疏忽就是一巴掌。 (沈从文, 《从文自传·一个老战友》)

释义模式:采用定义式 (2) 模式进行解释, 此外, “一般专指衣服”是采用辅助释义模式 (3) 中补充相关信息法进行解释, 中心词, 即“总称”、“衣服”居末。

(二) 俄汉语表服装词的下义词词典释义模式

大衣:较长的西式外衣。例如:

(4) 秦中书听见凤四老爹来了, 大衣也没有穿, 就走出来。 (吴敬梓, 《儒林外史》)

释义模式:采用定义式叙述模式, 用形容词“较长”、“西式”以及“外”对大衣进行解释, 与俄语不同的是, 汉语中的限制词在前, 而中心词“衣”在后。

夹克:一种长短只到腰部, 下口束紧的短外套。例如:

(6) 她的装束也换过了, 头戴布帽, 身穿一件夹克式工作服, 上面全是一团团油渍。 (沙汀, 《柳永慧》)

释义模式:通过描述其尺寸、形状, 并采用定义式模式对此进行解释, 中心词“外套”居末。

衬衫:穿在里面的西式单上衣, 也可以单穿。例如:

(8) 下班回来, 连衬衫都来不及脱, 倒头就睡。

释义模式:采用定义式模式进行解释, 限制词语“穿在里面”、“西式”、“单”、“上”在前, 中心词“衣”在末。

裤子:穿在腰部以下的衣服。有裤腰、裤裆和两条裤腿。例如:

(10) 站在舞台中央的女子身穿一件黑色西服, 下穿一条深色的裤子, 显得特别干练。

释义模式:采用定义式模式, 从穿着位置的角度对其解释, 中心词“衣服”居中。同时“有裤腰、裤裆和两条裤腿”, 又采用补充相关信息的辅助释义模式进行解释。

释义模式:采用定义式模式进行解释, 中心词одежда居中。

裙子:一种围在腰部以下的服装。例如:

(12) 梅跟着钱太太来过, 她身着她平日很少穿的发亮的浅色衣裳, 系着素色裙子。 (巴金, 《家》)

释义模式:采用定义式模式, 写出穿着位置, 中心词“服装”居末。

二、俄汉语表头饰名词的词典释义模式

(一) 俄汉语表头饰名词的上义词词典释义模式

2.“头饰”的词典释义模式

头饰:戴在头上的装饰品。例如:

(14) 武德令, 皇后服有纬衣、鞠衣、钿钗礼衣三等。纬衣, 头饰花十二束, 并两博鬓…… (《旧唐书·舆服志》)

释义模式:通过佩戴位置进行释义, 中心词“装饰品”居末。

4.“帽子”的词典释义模式

帽子:戴在头上保暖、遮光等做装饰的用品。例如:

(16) 那顶破旧不堪的帽子下, 是路飞一成不变的笑脸。

释义模式:通过佩带位置及用途进行释义, 中心词“用品”居末。

(二) 俄汉语表头饰名词的下义词词典释义模式

花冠:旧时妇女出嫁时戴的装饰华丽的帽子。例如:

(18) 妇人首饰, 不许用珠翠钿子等物, 翠毛除许装饰花冠。 (《金史·舆服志下》)

释义模式:采用定义式进行释义, 写出穿着对象和场合, 中心词“帽子”居末。

释义模式:采用定义式模式对其进行解释, 写出其特征。

棉帽:一种戴在头上起保温、保护、装饰作用的制品。例如:

(20) 母亲想要的是那种有耷耳、里子披绒的棉帽。 (刘川北, 《被风偷走的帽子》)

释义模式:采用定义式模式, 通过穿着位置、用途进行解释, 中心词“制品”居末。

鸭舌帽:帽顶的前部和月牙形帽檐扣在一起略呈鸭嘴状的帽子。例如:

(22) 他倒扣鸭舌帽, 穿大号风衣, 抽烟、醺酒, 满嘴“他妈的、混账”。 (杰罗姆·大卫·塞林格, 《麦田里的守望者》)

释义模式:采用定义式模式, 通过事物具体的构造进行解释, 中心词“帽子”居末。

三、俄汉语表鞋类名词的词典释义模式

(一) 俄汉语表鞋、靴的名词的上义词词典释义模式

2.“鞋”的词典释义模式

鞋:穿在脚上, 走路时着地的东西。例如:

(24) 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 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海伦·凯勒,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释义模式:采用定义式模式, 写出其穿着位置及特征, 中心词“东西”居末。

(二) 俄汉语表鞋、靴的名词的下义词词典释义模式

靴子:帮子略呈筒状, 高到踝子骨以上的鞋。例如:

(26) 只听见一声炮响, 吓得马上就逃走了, 一只脚穿着靴子, 一只脚还没有穿袜子呢。 (吴趼人,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释义模式:采用定义式模式解释, 写出其穿着位置及特征, 中心词“鞋”居末。

皮鞋:采用天然皮革为主要原料配合其他合成材料制造的鞋。例如:

(28) 孙膑穿上这双皮鞋, 依靠较硬的靴帮和鞋的支撑力可以行动了。

释义模式:采用定义式模式, 中心词“鞋”居末, 重点强调其制作材料。

四、俄汉语表服饰名词的词典释义模式对比

通过对俄汉表服饰名词的词典释义进行对比, 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一些俄汉语之间的异同, 从而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俄汉两种语言, 挖掘各自的词汇特点及其文化内涵。通过对比, 我们总结出俄汉语表服饰名词的释义模式特点及其异同, 并挖掘差异所产生的原因。

(一) 俄汉语表服饰名词的词典释义模式特点

1.俄语表服饰名词的词典释义模式特点

(1) 通过定义式对名词进行解释, 通常中心词居前或居中。

(2) 通过同义的名词进行解释。

(3) 采用主动形动词加副词进行解释。

2.汉语表服饰名词的词典释义模式特点

(1) 通过定义式进行解释, 通常中心词居末。

(2) 采用同义的名词进行解释。

(3) 采用定义式模式以及辅助释义模式进行解释。

(4) 通过穿着位置进行解释。

因此, 我们可以总结出俄汉语中表服饰名词释义模式的异同。

(二) 俄汉语表服饰名词的词典释义模式的异同

1.相同点

(1) 俄汉语都采用定义式和同义词的方法对表服饰的名词进行解释。

(2) 俄汉语对服饰词的释义都有总括词, 俄语中用одежда, 汉语中是“衣服”、“帽子”、“鞋”、“用品”。

2.不同点

(1) 俄语中有些词语是通过主动形动词和被动形动词进行解释的;而汉语中则多采用定义式模式及辅助释义模式共同进行解释。

五、俄汉语表服饰名词的词典释义模式差异所产生的原因

1.语言内因素

产生俄汉语表服饰名词的词典释义模式之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最主要的是由俄汉两种语言类型决定的,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是典型的分析语。汉语中的文字有的根据字形就可以猜出其所要表达的意思, 如“服装”的“装”字下半部是个衣字, 裤子的“裤”以及“衬衫”等字均为衣补旁, 从字形大概就可猜出是表示衣服的词。俄语属于印欧语系, 是屈折语。屈折语是以词形变化作为表示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的语言, 其特点是用丰富的词形变化来表示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所以, 在俄语中有主动形动词、被动形动词, 词典中通过主动形动词、被动形动词对表服饰的名词进行解释。

2.语言外因素

除语言内因素外, 这种差异的产生与俄汉两民族的性格差异有关, 即语言外因素。俄罗斯人的性格比较外向、直接, 因此在释义时多直接提到其用途及材质, 一般中心词居首或居中。中国人的性格比较内敛、谦虚、敏感, 所以在表达上更含蓄些, 多写穿着位置, 同时, 中心词多居末。

通过这样的对比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俄汉语间的区别, 以及具体词汇在意义上的区别, 理解俄汉两民族的不同认知方式, 掌握表服饰名词的命名理据性, 以便今后能够更准确地使用相关词汇。同时能够扩大我们的词汇量, 对更深入地研究俄语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也可为今后研究俄汉的文化差异提供素材, 为词典编撰研究提供启示。

参考文献

[1]曹炜.现代汉语词义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1.

[2]张会森.俄汉语对比研究 (下卷)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汉语名词教学 篇8

一“不+名词”的种类

1. 俗语

黄伯荣和廖序东在《现代汉语》中指出:有几个副词能加在名词前头, 但不能单用, “不人”“不山”不能单说, 只有在“人不人, 鬼不鬼的”“什么山不山的”等句子里成对用或连着说。按照此种句式, 引申出比较常见的例子有: (1) 他打扮得不男不女。 (2) 什么星期天不星期天。 (3) 什么厂长不厂长。

2. 名词具有描述属性

否定副词“不”和具有描述属性的名词搭配时, 其用法与程度副词修饰名词很相似, 其中的名词具有形容词特性。此时的“不+NP”前面常常会有表示程度的副词出现, 如 (1) 他一点儿不男人。 (2) 她太不淑女了。

黄伯荣版的《现代汉语》指出, 近年来, 在书面中出现一些程度副词修饰名词的现象, 如“很淑女”“很绅士”“太传统”“非常专业”等。这类名词有一个共同特点, 即在此类名词的语义上, 都包含一种描述性语义特征。

与此同时, 一些否定副词修饰名词的现象也应运而生, 表示否定。如 (1) “我干吗在这关头如此虚弱, 我太不男人了?” (2) 同时, 她认清了自己的本来面目, 自己从来就是个非常不现代的女人。 (3) 我的舞蹈也是这样, 从不担心它不中国, 只担心它不现代。

在句法上, (1) 中的“男人”做谓语; (2) 中的“现代”做定语; (3) 中的“中国”和“现代”做补语。有学者认为, 副词修饰名词, 这是一种名词和形容词兼类现象。但是需记住:副词的主要语法功能虽然是修饰动词或形容词, 但不能修饰做主宾语的名词 (这一点区别于形容词) 。所以, 否定副词修饰名词中的名词仍是名词性的。

程度副词修饰名词的研究成果表明:“很+NP”在句中主要充当谓语、定语、状语和补语。当“不+NP”做状语时, NP属于下面所讲的一类, 即具有动作属性的一类。在这个结构中名词意义体现出形容词的特点, 但名词仍然是名词。当“不+NP”的结构中名词性成分具有描述性质的时候, 其功能与“很+NP”的功能相似, 并且NP仍是名词性的, 其形式上常会出现否定词前出现程度副词的现象。

3. 名词具有动作属性

否定副词“不”和具有动作属性的名词搭配时, “不+NP”结构在整体上具有谓词性质, 并且否定副词“不”后面多有出现名词性短语的情况。这一点, 区别于程度副词修饰名词。如 (1) 我说, 你爸你妈才耍流氓, 他们不流氓能有你? (2) 余新江默默地按着龙光华的手, 他的脉搏是这样微弱而又不规律地跳动着。 (3) 一个不宣传、不公关、不上电视作秀的企业就不是好企业了? (4) 十日半月不营养思想, 人还不一定能感觉到。 (5) 这样的个人, 若非道士, 而是小说家, 即使本心并不忧患什么, 也让瞧着的人, 能硬瞧出点儿忧患着什么的意思的。

在句法上, (1) 中的“不流氓”做谓语, 是“不耍流氓”的省略; (2) 中的“不规律”做状语, 是“不按照规律”的省略; (3) 中的“不公关”做定语, 是“不做公关”的省略。 (4) 中的“营养思想”和 (5) 中的“忧患什么”都是名词性短语, 其中的“营养”和“忧患”都是具有动作属性的名词, 后面又加了名词性成分做宾语。

二“不+NP”中NP的选用条件

从语义看, “不+NP”结构的中心意思体现在“NP”上, 其中名词性成分对表意起着决定性作用。在“不+NP”中, NP仍然是名词性的, 但并不是所有名词都可以被否定副词“不”来修饰。其中的名词性成分应具有以下特征:

1. 表意明确性

“不+NP”中的名词性成分应有明确的区别意义和典型特征的语义指向。我们说“不淑女”“不中国”, 因为其中的“淑女”指非常典型的一类女性, 美好而文静, 区别于“女汉子”的形象;“中国”指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大国形象, 在国际上有自己的独特魅力, 区别于其他国家。

同样, “桌子”“水杯”“房子”等名词却不可用于“不+NP”句式。因为它们不具有表意明确性, 世上有很多种类似于“桌子”的方方正正的事物, 如茶几、写字台等, 而且桌子种类很多, 如果说“不桌子”, 说话人到底要表达哪个语义指向呢?这是不好解释的。

2. 形象性

当说话人使用“不+NP”句型时, 所选用的名词性成分应使听者在脑海中形成概念, 并清楚准确地明白说话者所描述的事物和说话人的情感态度。如钱钟书的《围城》中说:丈人丈母重男轻女, 并不宝贝你, 可是你也够难服侍。这个句子中, 名词“宝贝”表达出像对待宝贝似的那样珍爱之意, 从具体名词出发, 使读者通过联想, 自然而然地联系到人们对于珍宝的态度。

3. 简短性

“不+NP”句型中的名词不会很长, 双音节名词占了较大的比重。如当名词具有描述属性时的“不淑女”“不爷们”“不中国”“不洋气”等;当名词具有动作属性时的“不流氓”“不公关”等, 如果名词性成分是短语, 此时具有动作属性的名词也是双音节词占绝大多数, 如“不宝贝你”“不忧患什么”等。

三“不+NP”的表达功效

从语用看, 说话人在使用“不+NP”结构时, 常常能使听话人有效地理解他所要表达的内容, 其表达效果具有以下两点功效。

1. 言简义丰

“不+NP”的语表形式简单, 语里表达的信息量却非常大。因为名词所包含的性质意义是复杂、深刻的, 外延很大, 所以有的时候, 很难找到合适的形容词将其确切表达出来, 如果使用形容词描述还会显得啰唆而意蕴不足。如果用“不淑女”形容一个女子, 很容易让人想到其穿着打扮、言谈举止等方面都不像一个女人一样贤淑、文静、美好、温婉。

2. 形象生动

“不+NP”的表达效果非常生动。当名词充当形容词用时, 它就像一个形容词一样, 在人们的脑海中描述出一幅具有该名词性质的或抽象或具体的人和事物, 如“不青春”中的“青春”具有“年轻、有活力、积极向上”等特点;“不宝贝你”中的“宝贝”就会让人感受到把人捧在手心里, 像是对宝贝一样疼爱的那样的动作和神情。这些句子的使用都会使听者产生“如见其人”或“身临其境”之感。

四结论

本文以否定副词修饰名词语法现象为研究对象, 分析总结出“不+NP”结构的种类、NP的选用条件以及此句式的表达效果, 认为其中除了俗语外, NP有形容性的, 也有动作性的, 但NP仍是名词。还有, 并不是所有名词都适用此结构, 只有表意明确、形象而简短的名词才有资格。最后, 分析了这一语法现象具有言简义丰和形象生动的表达功效。

摘要:本文以“不+NP”为例, 分析现代汉语中的否定副词修饰名词这一语法现象, 在广泛收集语料的基础上, 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对“不+NP”的种类、“不+NP”的名词选用条件和表达功效进行分析和归纳。

关键词:“不+NP”,种类,选用条件,表达功效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胡裕树.现代汉语[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1

[3]徐洁.“副词+名词”的排列不等于副词修饰名词[J].陕西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2 (2)

[4]张谊生.名词的语义基础及功能转化与副词修饰名词[J].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6 (4)

[5]邢福义.“很淑女”之类说法语言文化背景的思考[J].语言研究, 1997 (2)

汉语名词教学 篇9

关键词:认知,无量名词,语义特征

一、无量名词的提出和研究现状

王惠、朱学峰 (1998) [1]根据名量选择的差异性将名词分为个体名词、无量名词八个子类。无量名词是不能受任何数量结构直接修饰的名词, 所指称的概念不能量化。从语义特征看主要有以下几类: (1) 含有数量的概念, 是人类对各种事物性状特征的量的描写, 如:“长度、高度、厚度等”。 (2) 由语义相对的两个语素对举而成, 表示某个连续统一的全体, 如“大小、轻重、深浅、高低等”。 (3) 指称全体, 如“全局、大地、民众等”。 (4) 指称某个唯一的事物, 但不是专有名词, 如“本文、本意、老天等”。

他们对27, 397个名词进行子类的定量研究, 发现其中无量名词占5205个, 比重达19%, 无量名词仅次于个体名词而位居第二。

王珏 (2001) [2]将抽象名词分为7类:知识领域类、度量类等。度量类名词可以前加表示计量的数词或度量衡数量词, 绝大多数情况下要再中间加上“的”。并且这些短语都可以转换为主谓结构短语。在构词上, 它们往往带有准后缀或构词词素。

刘顺 (2003) [3]根据名词的量特征将名词分为可量名词和非量名词。非量名词词义结构中蕴含数量义素或不需要计量, 如“大自然、大海、商业、眼界等”。非量名词又分为专有名词和无量名词, 并进一步分析了名词的空间性特征、部分名词的时间性特征、部分名词的程度性特征和名词的配价等。

龙涛 (2010) [4]主张名词的空间义要与名词的语义次范畴类别研究结合起来, 因而重点研究了名词词类的空间语义次范畴, 还重点研究了名词的语义关系范畴。

由此可以看出, 王惠、朱学峰 (1998) 首先提出了无量名词的概念, 并呼吁重视无量名词的研究, 打破了语法学界认为名词除专有名词外一般能和量词搭配的传统观念。另外, 他们还针对名词的子类进行定量研究, 打破语法学界将无量名词视为边缘名词的观念。王珏 (2001) 已关注到度量类名词, 并对这类名词在组合能力、句法结构的表现和构词特点三方面进行初步分析, 这些研究很有启发意义, 但是明显还处于浅尝辄止的状态。刘顺 (2003) 对名词的次类研究中再次提出无量名词的概念, 但其研究的重点在名词的空间性特征和配价、格系统方面, 对无量名词并没有系统的研究。龙涛 (2010) 重点研究了名词词类的空间语义次范畴和名词的语义关系范畴, 没有针对这类不具有空间性的名词的语义范畴进行研究。

我们应该关注到不被语法学界重视的这类无量名词, 并打破传统本体研究方法单一的局限, 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考察无量名词的语法语义特征。前人的研究虽然已经涉及这类名词, 但并没有结合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开展专门针对无量名词的研究。

二、无量名词的子类

我们沿用前人研究的成果首先将名词分为有量名词和无量名词两类, 然后结合认知语言学“有界”和“无界”的区分, 根据名词的语义特征将有量名词再分为有界名词和无界名词, 无量名词分为量度名词和范围名词两类。量度名词再分为度量名词和对举名词。范围名词又分为全称范围名词和专称范围名词两类。因为我们研究的重点在无量名词, 所以对有量名词不再细分。

可以表示为下图:

常见的度量名词如“长度、高度、宽度、深度、温度、年龄、身高、肩宽、气温、水深等”。常见的对举名词如“大小、安危、好坏、轻重、快慢、高矮、强弱、粗细等”。常见的全称范围名词如“江河、心胸、眉宇、衣冠、风尘、门庭、全程、全文、林木、脉络、星辰、岁月、谈吐、肝胆等”。常见的专称范围名词如“本文、本意、本职、笔者、拙作等”。

三、无量名词的语义特征

沈家煊 (1995) [5]从认知的角度对事物做出“有界”和“无界”的分析, 对名词的空间边界类型和名词的空间义进行具体的研究。马庆株 (1998) [6]认为非个体量词都具有范围性, 这个范围性要做广义的理解:一维的长度单位如“米、尺”表示两点间的标准长度, 重量也可以表示为长度, 如秤杆上“公斤、斤”表现为两点间的距离, 时间单位在表盘上表现为弧线的长度。二维的面积单位、三维的体积容积单位……都能表示为长度, 即两点间的距离。

在沈家煊、陈忠[7]等学者认知语言学研究成果的启发下, 我们发现:有量名词一般为指称名词, 可以用于指称自然界的事物, 其中界名词如“桌子、椅子”等所代表的事物有空间性, 而且这个空间性一般是有长、宽、高的三维空间。而无界名词如“水、沙子”等所代表的事物则不具有有界名词三维的空间性, 无界名词所代表的事物常常是自然界与生俱来的某种物质, 而且这种物质具有无限循环的可重复性。因此, 我们可以认为有界名词所代表的事物有空间性, 无界名词所代表的事物多为物质, 具有可重复性。但是无界名词所代表的事物又有哪些语义特征呢?

1. 量度名词的一维的量

我们所考察的无量名词不具有有界名词的空间性和无界名词的物质性, 无量名词中的量度名词如度量名词“身高、水深”等和对举名词“大小、粗细”等在语义特征上一般含有“量”的大小, 其语义特征可以概括为:[+量], 正是这个原因我们将度量名词和对举名词合称为量度名词。

如果把量度名词的“量”的语义特征与有界名词的空间性和无界名词的物质性相比较, 就会发现量度名词的“量”是一维的量, 这不同于有界名词三维的空间性和无界名词的物质性。

2. 范围名词的范围性

无量名词中的全称范围名词“江河、心胸”等一般用具体指代抽象, 如用具体的“心、胸”指代抽象的“气量”, 专称范围名词“本文、拙作”等一般是一种有专指作用的指代, 这种指代实际上是一种抽象事物的界限和范围, 与具体事物的界限一样, 所以其语义特征可以概括为:[+范围]。

范围名词的范围性是一维度的量, 不同于三维的空间, 因此可以说无量名词中的量度名词的“量”和范围名词的“范围性”是一致的, 两者都是一维的。这种一维的量和范围性有别于有界名词三维的空间性和无界名词的物质性, 所以我们把量度名词和范围名词合称为无量名词。

3. 量度名词和范围名词的共性

在语法特征上量度名词不能与量词搭配, 范围名词也不能与量词搭配。在语义特征上量度名词表示一维的量的大小, 范围名词表示一维的范围, 这是量度名词和范围名词的共性, 所以合称为无量名词。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 无量名词是一类不能与量词搭配使用的名词, 无量名词在数量上并不是“极个别的”, 是仅次于个体名词的一类名词, 无量名词在语义特征上表现为一维的量的大小和一维的范围性, 不同于有量名词三维的空间性和物质性。无量名词目前不被语法学界关注, 一直以来被视为非典型名词、边缘名词。我们试图建立无量名词的次类, 结合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比较有量名词和无量名词在语义特征方面的差别。

四、无量名词中的转喻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认知的产物, 作为词类一员的无量名词在语义范围体现出这种对客观事物和概念的认知。最典型的是全程范围名词, 如“江河、心胸、眉宇、衣冠、风尘、门庭、林木、脉络、星辰、岁月、谈吐、肝胆等”。

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是利用两个相关认知域之间的关联性、用显著度高的认知域过渡到显著度相对较低的认知域, 用“心、胸”转喻“气量”、用“衣、冠”转喻“穿戴”等, 是在用显著度较高的特征明显的部分转指整体, 同时也可以认为是用显著度较高的具体的事物转指较为抽象的概念, 两者在认知域上有一定的相关性, 所以可以用来转指相应的概念。这类名词在语义特征上常常用来转指概念更抽象或者范围更广的事物和概念, 所以认为其在语义特征上具有范围性。

但是“全程、全文”等全称范围名词不是认知范畴的转喻, “本文、拙作”等专称范围名词也不是认知范畴的转喻。

参考文献

[1]王惠, 朱学峰.现代汉语名词的子类划分及定量研究[C].陆俭明.面向新世纪挑战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98现代汉语语法学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0:852-863.

[2]王珏.现代汉语名词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刘顺.现代汉语名词的多视角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3:35-37.

[4]龙涛.现代汉语名词 (语) 的语义范畴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10.

[5]沈家煊.“有界”与“无界”[J].中国语文, 1995 (5) .

[6]马庆株.汉语语义语法范畴问题[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8:29-31.

汉语名词教学 篇10

一直以来, 学术界对“N+上”结构的研究大多围绕“上/下”反义词的不平衡性展开。 就“N+上”这一结构来说, 有周前方 (1990) 的《“N+上”结构小议》, 其针对这一结构的语义特征和构成条件做了比较完整的论述[1]。 储泽祥 (1995) 在《现代汉语名词的潜形态--关于名词后添加方位词情况的考察》一文中提及到了方位词对名词的限定作用, 以12个的单纯方位词为基础, 考察方位词对名词的要求[2]。 白丽芳在《“名词+上/下”语义结构的对称与不对称性 》中明确列出了“具体方位名词、 物品名词”“身体器官名词”“抽象名词”三类, 来考察其后加上/下时语义结构的对称和不对称性[3]。 很多硕士学位论文, 也对诸如“人体名词+上/下”, “抽象名词+上/下”做了研究。 本文参考各位专家学者的观点和看法, 着重分析“N+上”结构中的名词的特征, 包括不能进入这一结构的名词的特点。

2.名词的分类

既然要探析“N+上”结构中名词的条件与要求, 那么, 就要清楚名词的分类。 关于名词子类的划分, 学术界一直以来都没有达成统一, 基本上, 学者们对名词子类的划分依据有二:按照与量词的搭配关系, 即语法功能划分;按照意义划分。 朱德熙按照名词与量词关系将名词分成可数名词、不可数名词、集合名词、抽象名词、专有名词五个小类[4]。 同样按照名词。

与量词的搭配关系, 《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 将名词划分为有量名词和无量名词两大类, 有量名词再具体下分, 分为个体名词、物质名词、可分集合名词、不可分集合名词、抽象名词、专有名词、过程名词, 与无量名词共分为9类[5]。 早期的《马氏文通》《中国现代语法》《中国文法要略》等都是根据意义的不同把名词进行再分类。 包括黄伯荣、 廖序东的《现代汉语》 (增订四版) , 也是按照表义, 把名词分为, 表示人和事物, 表示时间, 表示处所, 表示方位四个方面, 具体细分为个体名词、集合名词、抽象名词、物质名词, 时间名词, 处所名词、兼属专有名词和处所名词, 方位词8类。无论是按意义, 还是与量词的搭配上, 共认的有可数名词、不可数名词、一般名词、专有名词、具体名词、抽象名词这几类。 本文拟选用《现代汉语》 (增订四版) 中对名词的分类, 并结合具体实例对名词做出再分类。

3.“上”的语义特征

对“上”的语义解释, 《说文解字》中释义:“上, 高也”。 白丽芳就“上”的位置关系, 给出了四种情况, 一是被描述对象是位于参照物的表面, 两者的关系是直接接触;二是被描述对象与参照物处在同一平面, 被描述对象是参照物的一部分, 也可以说被描述对象是在二维空间中镶嵌在参照物中的;三是被描述对象在参照物的上方, 两者之间是有空间存在的, 不直接接触;第四即为三维立体空间中, 一个物体的上端, 被描述物也是参照物的一部分, 只是位置是在参照物本身的上方[3]。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具体阐释“上”的基本意义是:位置在高处的 (与“下”相对) 。 并特提出了用在名词后面时, “上”的四个意义:表示某一物体的表面, 表示某一物体的范围内, 表示在中间, 表示方面[6]。

4.进入“N+上”结构的名词

我们知道, 名词有较强的组合能力, 除了大部分不能受副词修饰, 几乎可以与任何词类结合, 与方位词“上”的结合就是其中之一, 因此在现代白话文著作中, 我们就不难发现“N+上”这一结构的广泛存在, 如:

(1) 车站上, 大街上, 汽车上, 全花红柳绿的贴着避暑的广告。

(2) 伊牧师虽然六十多岁了, 腰板还挺得笔直。 头发不多, 可是全白了。 没留胡子, 腮上刮得晶亮。

(3) 个个干净抹腻, 脸上永远是笑着, 头发剪得正好露出青青的头皮儿。

(4) 事实上! 感情上咱们离着很远很远, 比由地球到太阳的距离还远!

(5) 如步军统领衙门几年前还是个很有势力的, 现在已经是历史上的材料了!

由以上例句可以看出, 处所名词 (车站、大街) , 抽象名词 (感情、历史、事实) 及个体名词中表示身体部位的名词 (腮、脸) 基本上都可以进入这一构式, 个体名词中表物品类名词 (汽车) 也满足这一条件。 那么, 具体分析这些名词的特征如下:

(一) “物品类名词+上”的语义特征分析

我们知道名词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表示人或事物和时地的名称[7]。 也即为名词表达的是事物的某种性质和状态, 也就是说名词最基本的作用就是命名, 而物品类名词顾名思义就是命名一些现实的、存在的事物的名称, 表达其存在的状态。 所以, 物品类名词可以算是典型名词。

(6) 他的小笔记本上已写了不少, 关于护国寺庙会上大姑娘如何坐在短凳上喝豆汁, 土地庙内卖估衣的怎样一起一落的唱着价钱。

(7 ) 我把这本杂志上的一段翻成中国话, 你逐句给我改。

根据例 (1) 、 (6) 、 (7) , 可以看出, 个体名词中表事物的名词与上的结合, 表达的是十分具体的方位。 在“物品类名词+上”中, 物品类名词和“上”都承担着短语的意思, 而且表达的都是他们的本意。如果缺少“汽车”“小笔记本”“庙会”“短凳”等名词作为依托, 就显示不出“上”的参照物, 同样的, 如果没有物品类名词, “上”就没有具体意思。因此, 是表物品类名词的具体性和可参照性, 使“上”的依附有了具体的意义, 也使整个短语在语义上表达的更加清晰明了。

阅读例 (6) 和例 (7) 的句子, “小笔记本上”和“杂志上”的表义是清楚、无歧义的。 如果把例 (6) 和例 (7) 中“小笔记本上”和“杂志上”单列出来, 可以发现, 它们其实可以表达两重意思, 一是“小笔记本”和“杂志”的上面, 描述对象是与“小笔记本”“杂志”的位置关系是接触的, 在上方的;还有一种意思是, 描述对象是属于“小笔记本”“杂志”平面上的一部分, 两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因此, 我们说“小笔记本”“杂志”和他们所修饰的中心语有一个相对的位置关系, 也就是说, 物品类名词是具有空间性的。 也正是具有空间性, 表物品类名词还可以与其他方位词构成方位短语, 如“桌子下”“笔记本中”“杂志里”等表达。

(二) “体表名词+上”的语义特征分析

在《现代汉语/人体名词十‘上’/‘下’结构研究及其认知解释》中, 赵可红将人体部位名词归纳为体表名词, 包括五官、肢体、体表附属物、人体器官的具体组成部分等[8]。 综合文学著作中的实例:

(8) 王德身上不颤了, 脸上红的和树上的红杏一样。

(9) 老张从地上爬起来, 掸身上的土。

(10) 把天下所有的坏事全加在资本家的身上,

可以看出, 体表名词与上的结合, 在表达的是一个清晰的、具体的位置。结构中, 体表名词和“上”表达的依然是它们各自的本意。

同时, 也可以看出, 例 (8) (9) (10) 中, 都包含“身上”这一说法, 但“身上”所指, 在三个例句中却各不相同。例 (8) 中, 这句里的“身上不颤了”就是它本意上的身体;而在例 (9) 中, 很显然不是指自己的身体, 而是指与身体贴近的衣服上, 掸掉的是衣服上的土;到了例 (10) , 很显然, 句中的“身上”已经不能解释为身体, 或贴近身体的衣服等, 而是成为了“资本家”这类人的一个代称, 一种精神上所想的与资本家有关的事物。 所以, 组成“体表名词+上”这一结构中, 在体表名词在表义上, 不仅可以指具体的、存在的, 还可以是精神上的, 虚化的。

在实际的写作与交流中, 体表名词与方位词的组合几乎只限于“上”, 我们说“脸上”“手上”“身上”, 却没有人说“脸下”“脸中”。 虽然, 存在“耳朵里”“脚下”等说法, 但都是极少数的。 分析体表名词的特点, 可以发现, 我们没有把这体表名词当作是有生命义特征的词, 而是把它的重点放在“表”, 表面, 它可以是作为一个参照平面的。 而相对于人体内部的一些器官, 我们总会用“心里”“血液里”这样的表达, 这也和人选取参照物时的视角有关, 内部的是看不见的, 而体表是可以看见的, 现实的, 更易于参照。

(三) “处所名词+上”的语义特征分析

单从处所名词的命名上, 就知道它本身就是表示位置, 范围的。 如:

(11) 高高的桅杆顶上, 一些小红旗迎风招展。

(12) 绿草地上和细沙垫的便道上, 都一圈儿一圈儿的站满了人。

(13) 街上静极了, 只有远远的火车和轮船的笛儿, 还一阵阵的响, 什么别的声音也听不见了。

从以上例句中看, “处所名词+上”重在表示范围, 被描述对象是在处所名词这个范围内的, 而且, 被描述对象发生在处所名词的具体方向和位置上[9], 这个具体, 可大可小, 可以将具体到某一点, 也可以是某个平面。

“桅杆顶”“便道”“草地”“街” 都可以用于这一结构, “教室”“仓库”“亚洲”“中国”也属于处所名词, 但“教室上”“仓库上”“亚洲上”“中国上”不仅文学著作中鲜有出现, 而且口语交际中也很少有人去说。 比较“草地”“街”和“仓库”“亚洲”, 我们明显发现, 诸如“房间”“教室”“仓库”等处所名词, 虽然其本身表示的也是一个范围, 但这个范围是一个封闭的空间, 相比于“草地”“街”, “仓库”“教室”独自构成了一个统一体, 一个封闭区间, 不能给被修饰对象一个参照的平面, 没有了所谓的相对位置。 也就是说, 这种名词必须是具有空间性的, 而且在空间这个范围中有一个明确的位置, 可以是一个面, 一条线, 甚至是一个点, 但却不能是一个整体。显然, 提到“房间”“教室”的时候, 我们想到的是被圈定的一个整体空间, 而不是一个面, 一条线或者一个点。

然而, 提到“一圈儿一圈儿的站满了人”和“绿草地”“便道”时, 想到的一定是站在“绿草地”上, “便道”上, 这个平面上, 而不可能是“便道里”“便道中”。所以说, 这类处所名词的平面可参照性, 让“上”指示的位置和方向更加清楚。

(四) “抽象名词+上”的语义特征分析

名词是用来指称事物的, 这种事物也是显性的, 存在的。而“理想”“想法”这样的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也无法描绘它的样子。 参考例句:

(14) 在法律上他与她是应当受罚的, 在感情上他们有可原谅的地方。

(15) 从理想与事实上说, 赵姑父不会喝的超过二两或完全二两。

(16) 他正在兴头上。

(17) 凡事经小筛子一筛, 永不会走到极端上去。

(18) “府上是找书记?”

从语义表达上说, “抽象名词+上”表达的就是比较模糊不定的事物, 因为找不到实际物。 我们把“府上”也归结到了抽象名词的范围, 并不是说, “府”不存在, 而是在例句中“府上”已经虚化, 不是指的现实中存在的住宅, 而是指代这座府里的人。 实际上“抽象名词+上”是给出了一种条件, 为了给后面的叙述确定一个范围, 使表达在这个范围内更准确。 如“极端上”“理想上”“情感上”。 例 (16) 中, “兴头上”表示的是一个时间点, 可以直接换成“……时候”, 是一种情况。

也就是说, 抽象名词并不是没有量性的特征。 赖慧玲提出“名词具有的量性特征表现为‘可计数性’特征和‘可量度性’特征”[10]。抽象名词是不可计数的, 但是它是可以量度的。观察例 (14) 、例 (15) 和例 (16) 会发现, “抽象名词+上”的结构, 大都是从“在…上, 从…上”这些句型发展而来的。 从“在…上”“从…上”句型上看, 很明显表达的是一种空间的相对位置, 虽然这个空间也是抽象的。 再来观察“抽象名词+上”, “感情上”“极端上”指的就是“感情”“极端”这个空间, 在这个范围上, 表达意思。 而且, 被描述物的参照对象就是这个抽象的点、线、面。 所以“抽象名词+上”中的抽象名词也具备空间性和参照性的。

而且, 在“抽象名词+上”结构中, 不仅抽象名词的意义模糊, 方位词“上”的意义也虚化了。 也即为, “上”的意义基本不存在, 我们可以说 “凡事经小筛子一筛, 永不会走到极端上去。 ”也可以去掉“上”说“凡事经小筛子一筛, 永不会走到极端去。 ”在“抽象名词+上”结构中, 主要突出的是抽象名词的意义, 可参照性比较弱, 只要表达抽象名词这个范围就好。

5.小结

上述可以进入“N+上”结构的名词, 无论是“物品类名词”“体表名词”“处所名词”还是“抽象名词”其语义特征都包含[+空间性, +可参照, +强状态]。 而且除了抽象名词之外, 其他名词都是可供人使用的, 语义角色上充当受事、工具、处所。

而且, 并不是所有的名词都能进入“N+上”结构, 我们知道, 个体名词表人、动物的, 集合名词, 兼属专有名词和处所名词性质的, 时间名词, 物质名词基本上都不能与“上”结合。分析这些名词时会发现, “学生”“自己”“我们”“狗”这类名词在语义角色方面都可以做施事, 都具有生命义。 “雪”“风”“雨” 等物质名词则体现出了较强的性质, “中国”“河南”“一点钟”“星期天”这类名词自身就可以构成一个整体, 与被描述对象没有相对位置而言。

因此, 结合不能进入这一结构的名词的特征, 我们说, “N+上”结构中名词的特征除了具有空间性, 可参照性, 强状态, 还需要满足[-有生命, -强性质]。 此外, 方位词“上”前面的名词, 表义越明确, 意义越典型[1], “上”的意义就越明确, 这一结构的意义就越清晰;相反, 如果名词的意义越模糊, 或者意义不存在时。 “上”的意思也就越模糊, 整体表义就比较虚化。 也即“抽象名词+上”不能代表典型的“N+上”结构, 因此, 它的一切语义特征也相对比较微弱。

摘要:“N+上”结构是现代汉语中经常使用的一个方位短语, 但是, 在实际使用中我们发现, 并不是所有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都能进入这一结构。那么, 哪些名词可以与“上”结合构成这一方位短语?这些名词又具有哪些特征?就成为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因此, 文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进入这一结构的名词的特征:1.名词的子类划分;2.方位词“上”的语义分析;3.“N+上”结构中名词的语义特征分析。力求使“N+上”这一结构更加清楚。

关键词:N+上,名词,语义特征

参考文献

[1]周前方.“N+上”结构小议[J].逻辑与语言学习, 1990, (05) :40-42.

[2]储泽祥.现代汉语名词的潜形态--关于名词后添加方位词情况的考察[J].古汉语研究, 1995, (增刊) :48-53.

[3]白丽芳.“名词+上/下”语义结构的对称与不对称性[J].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6, (04) :58-64.

[4]俞士汶, 朱学锋, 王惠等.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详解[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5]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 41.

[6]李葆嘉, 唐志超.实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4, 3 (02) :1005.

[7]黄伯荣, 廖序东.现代汉语 (增订四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6 (19) :8.

[8]赵可红.现代汉语/人体名词十‘上’/‘下’.结构研究及其认知解释[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2004.

[9]储泽祥.现代汉语的命名性处所词[J].中国语文.1997, 260 (05) :332.

[10]赖慧玲.名词的量性特征和“有+名词”结构[J].苏州大学学报, 2009 (03) :20.

汉语名词教学 篇11

关键词:汉语名词短语 存现句 语序 Ground-to-Figure

一、引言

20世纪以来的汉语语序研究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这些研究主要从结构主义、功能主义和语序类型学三个方面进行(岳凌,2007),要么运用基于印欧语言的语言学理论体系来对汉语进行静态描述与归类,要么运用汉语语料对国外语言学研究成果进行佐证、补充或修正。而20世纪的句法研究主要在“句法自治”思想的统领下并始终在“原子主义”的观照下进行,注重对语言的句法现象进行静态描述、分类或在其理论框架内做“理论设计性”①阐释与假设,割裂了句法与人类认知之间的动态关系,没能真正弄清句法与其微观构成要素和宏观语境之间的内在联系,也没能对句法现象进行动态生成(或习得)性观察、描述、分析与阐释,把句法研究引上了一条离语言真实越来越远而离机器语言越来越近的道路,因此,仍需要语言学界对其进行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范晓,2001:3)

这种趋势在20世纪后期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出现得到了改观,“句法非自治”的思想和研究开始崭露头角。认知语言学界注重把句法与认知联系起来,认为“人类的句法结构是通过概念隐喻在日常的空间思维的基础上形成”,这就是Lakoff(1987:283)的“形式空间化假设”(the Spatialization of Form Hypothesis),该假设得到了神经生理学和生物学研究成果的证明(Deane,1992: 251-300)。目前认知语言学句法研究正逐渐摆脱“原子主义”的束缚,提出了以“运用为基础”(Usage-Based Thesis by Tomasello 2003:5)的研究范式。

从该研究范式来看,汉语句法结构是通过概念隐喻在汉语使用者日常的空间思维的基础上生成,而汉语使用者与其他语言使用者在日常空间思维方面既存在共性又存在差异。因此,在汉语句法研究中,既要考虑语言共性的方面又要考虑差异性的一面,不可以完全照搬基于其他语言句法研究成果进行“削足适履式的”机械套用;既要考虑话语所处的环境,又要考虑语言使用者的认知规律,脱离语境与认知的句法研究至多是对产出后的语句静态、片面的阐释性描写。本文试图动态运用Talmy(1978,1983,2000)的“图形-背景”关系理论探讨名词短语和存现句语序的生成过程与汉语使用者的日常空间思维之间的联系,并试图在此基础上提出汉语名词短语及存现句语序生成机制的一个重要假说——“Ground-to-Figure”假说。

二、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背景论”

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背景”论发端于上世纪70年代Talmy(1972:11),其理论根源为完形心理学中的“图形-背景原则”,Talmy将其引入认知语言学研究后,重新定义了“图形-背景论”:图形指一个移动的或观念上可以移动的实体,其位置、路径或方向被看作可变量,可变量的具体值是相对的。背景是一个参照实体,一个相对于参照框架的静止场景,图形的位置、路径或方向可以相对于场景得到描述(Talmy,1978:627;1983:232;2000:315-6)。图形与背景之间是动态、相对、可逆和可分离的关系。

Engberg-Pedersen(2011:693)把语言研究中具体运用的“图形-背景”分离现象分为三类:

(一)语境触发的关注焦点(the center of attention),它影响主语的选择,如“The bike is in front of the house”这句话中的“The bike”。句子中凸显的实体是图形。

(二)关注焦点被编码为句子中断言部分(the asserted part),如上述例句中的“is in front of the house”。这就是说句子的焦点(focus)是图形。

(三)对句子所表现的情形的理解中产生的关注焦点,即对句子所描述的情形的看法以及这种看法促使场景概念化为格式塔心理学所讲的以自行车为图形、以房子为背景,即把语言外的指称对象作为图形和背景。

Hirvonen(2013:93)认为这三类运用具有以下特征:把图形理解为语言表达指称的语言之外的对象(extra-linguistic object)或被凸显(foregrounded)的知识或信息;把背景理解为语言表达指称的语言之外的地方或作为背景(backgrounded)的知识或信息。

语言学界在运用图形背景论进行语言研究时仍然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在句法研究的过程中仍未能完全摆脱“句法自治”时期句法研究思想的影响,其分析对象仍然以静态的、完全脱离语境的语句为主,对语句中“图形”与“背景”及其关系的确定仍然带有很深的布拉格学派“句子功能前景”中“主位”与“述谓”确定方法的烙印,存在很明显的主观“规定式”机械操作,“理论设计性”阐释现象依然存在,如上文例(1)例(2);其次,这种句法研究仍然没有明确界定“认知图形”“认知背景”“语言图形(信息)”“语言背景(信息)”之间的区别、关系及确定方法,因此不能准确揭示“世界—认知—语言”之间的关系。最后,这种句法研究未能把图形-背景论看作语言句法生成的一项重要原则,而只是在探讨某个具体句法现象时为了达到阐释目的而临时运用,没有把它放到更宏观的句法研究中探讨同类句法现象的生成机制,扩展其理论解释力。当然,不能盲目扩大“图形-背景论”的解释力,把它当成句法研究的“万灵药”,认为可以用它来阐释所有句法现象,因为人类的认知原则还有其他原则。

因此,只有完全摆脱“句法自治”思想的影响,辩证地运用相关人类认知规律的研究成果,“以运用为基础”,充分考虑世界、认知与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才有可能在句法研究方面逼近语言真实。

三、汉语名词短语语序的“Ground-to-Figure”现象及其分析

国内语言学界近年来运用“图形-背景理论”研究汉语语序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运用“图形-背景论”对英汉语序进行对比(比较)研究(如沈家煊,1996等),一是运用图形背景论对汉语语序局部问题进行研究,如刘宁生(1995)探讨汉语偏正结构的认知基础及其在语序类型学上的意义;胡文泽(2004)对汉语存现句及相关并列紧缩结构进行了认知功能语法分析;张克定(2009)运用“图形-背景论”对汉语存现构式进行了探讨;彭芳(2013)从“图形-背景”概念化的角度探讨了汉语语序问题等。本部分将动态运用“图形-背景论”系统地探讨汉语名词短语及存现句语序中的“Ground-to-Figure”系列现象,证明“图形-背景论”作为汉语名词短语语序生成的一项重要机制不是个体发生(ontogenetic),而是系统发生的(phylogenetic)。

(一)……>名词整体(背景)>名词部分(图形)>……

戴浩一(1990;1991)指出,汉语中若两个名词性成分处在整体对部分的关系,那么在语法顺序上,指整体的名词性成分就先于指部分的名词性成分出现。这种“名词整体>名词部分”(“>”在本文中表示“先于”,下同)的顺序只对该类语言现象做了静态的语言内部的描述,并未阐释该现象产生的认知过程、经验基础及其生成机制。

根据格式塔心理学的视知觉理论,图形与背景分离现象是人类空间视知觉的一个基本过程。具体说来,视知觉的第一步是识别空间的结构与事物,第二步是辨别图形与背景(Evans,2010:29-31)。在认知事物的整体时,人们会把事物的整体作为图形(Figure),而以整体所处的环境为背景(Ground);在认知部分时以部分为图形,以部分之外的环境为背景。认知中的事物整体包含部分,部分被包含于整体,但二者不是简单的整体等于部分之和的关系,认知中的部分之和大于整体,整体由各部分决定,各部分也由整体决定。因此,认知中的对象与对象本身不能等同。而语言中表示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名词性成分实质上是语言使用者对这些成分指称对象的整体、部分及其关系认知的语言体现:它们之间的边界就是语言使用者对指称对象的整体与部分认知的边界的语言体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其指称对象整体与部分之间包含与被包含关系的语言体现,即语言中的所属关系;它们在话语中出现的顺序就是语言使用者对指称对象整体与部分的认知顺序的语言体现(三者的关系可用下图1表示)。而人类的认知顺序既有共性又有差异,因此,语言不同,语言使用者表达指称对象整体与部分认知的顺序既有共性也有差异。

汉语对整体与部分的表达采用“名词整体>名词部分”的顺序,这是汉语使用者对认知对象整体认知先于部分认知的结果,其认知顺序是“从整体到部分”,即“认知对象整体>认知对象部分”,而且这种从整体到部分的认知具有开放性特征,整体可以被更大的认知对象包含,部分也可以包含更小的认知对象。因此,上述认知顺序应该表示为“……>认知对象整体>认知对象部分>……”,而其语言表达式应该表示为“……>名词整体>名词部分>……”,这就产生了所谓的语言递归现象。

例如,当看到图2的场景,车(以下不带引号的此类表达表示认知对象)一般被认知为图形,车所处的环境一般被认知为背景,汉语使用者可以用“车”(以下带引号的此类表达表示语言表达)来表示,此时背景未被语言表征;还可以表述成“图里有车”,此时背景和图形都被语言表征,“图”>“车”,遵循从背景到图形(背景>图形)的表达顺序(From Ground to Figure);同理,汉语名词短语“图里的车”的生成也遵循该认知与语言表达顺序,如图3所示。

接下来,以车的一部分车窗为例说明。如图4所示,车与车窗之间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认知车窗的过程中,车窗被看作图形,而车及车所处的环境都成为背景。在语言表征中从整体开始表述,再表述部分,“车”>“窗”,生成“车窗”,同样遵循从背景到图形(背景>图形)的表达顺序,如图5所示。

以车窗玻璃为例,此时车窗和玻璃之间形成整体与部分关系,车窗、车及环境全部成为背景,而玻璃成为图形,在语言表征中从“车窗”开始表述,再表述“玻璃”,即“车窗”>“玻璃”,遵循从背景到图形(背景>图形)的表达顺序,依次类推,可以生成更加复杂的结构,如“车窗玻璃纸”“车窗玻璃纸材料”“车窗玻璃纸材料颜色”等等。

因此,根据汉语使用者认知事物从整体到部分的认知顺序以及从“整体”到“部分”的语言表达顺序,需要对图1进行相应修改以真实地体现“世界-汉语使用者的认知-汉语”之间的动态关系,如图6所示。

这种从整体到部分、从背景到图形的认知顺序及语言表达顺序,不仅适用于上例中汉语使用者对世界进行整体与部分认知及其语言表达,还适用于汉语使用者的时空认知及时空语言表达。

(二)……>名词大(背景)>名词小(图形)>……

戴浩一(1988:16)指出,在汉语中存在一条普遍的原则,即不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大范围成分总是先于小范围成分,并举(1)(2)为例加以证明:

(1)美国,伊利诺伊州,卡本代尔市,大学路,800号

(2)1980年,12月,22日,上午,10点

如上文所述认知中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包含和被包含关系一样,例(1)(2)中的空间和时间表达中也存在一种认知上的包含和被包含关系,即例(3)(4):

(3)800号?大学路?卡本代尔市?伊利诺伊州?美国

(4)10点?上午?22日?12月?1980年

例(3)(4)的汉语使用者的认知顺序如图7、图8所示:

可以看出,两例中的“800号”“10点”分别为图形空间与图形时间,其他均为背景。汉语使用者对其认知的顺序为“从大到小”,大的空间(时间)通常被认知为背景,小的空间(时间)被认知为图形,大空间(时间)被认知为包含小空间(时间),反之亦然,其认知顺序同样是从背景到图形(背景>图形),即“空间/时间大(背景)>空间/时间小(图形)”,这种时空关系认知同样具有开放性特征,上述认知顺序可以扩展为“……>空间/时间大(背景)>空间/时间小(图形)>……”,因此与表达整体与部分的顺序一样,汉语表达空间与时间同样遵循从背景到图形(背景>图形)的顺序,即“……>名词大(背景)>名词小(图形)>……”。“世界-汉语使用者的认知-汉语”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9表示:

(三)……>名词空间/时间(背景)>名词对象(图形)>……

上文例(1)、例(2)中的表达还可以扩展为例(5)(6):

(5)美国,伊利诺伊州,卡本代尔市,大学路,800号,的学校

(6)1980年,12月,22日,上午,10点,的会议

这类名词短语的结构为“……>名词空间/时间(背景)>名词对象(图形)>……”,一般表示在“名词空间/时间(背景)”指称的空间或时间范围内存在“名词对象(图形)”的指称对象。与上述“……>名词整体(背景)>名词部分(图形)>……”和“……>名词大(背景)>名词小(图形)>……”结构中的整体与部分、大与小的关系不同,“……>名词空间/时间(背景)>名词对象(图形)>……”结构中的“名词空间/时间(背景)”与“名词对象(图形)”之间并不存在包含与被包含关系,而是“存现”关系,用@表示,如例(7)(8)所示:

(7)学校@800号?大学路?卡本代尔市?伊利诺伊州?美国

(8)会议@10点?上午?22日?12月?1980年

例(7)、例(8)的汉语使用者认知顺序如图10、图11所示:

例(7)(8)的汉语表达顺序如图12、图13所示:

其“世界-汉语使用者的认知-汉语”之间的关系如图14所示:

(四)“……>名词空间/时间(背景)>名词对象(图形)>……”与汉语存现句

汉语“……>名词空间/时间(背景)>名词对象(图形)>……”类名词短语语序的“Ground-to-Figure”现象还表现于汉语的存现句。胡文泽(2004)、张克定(2009)和彭芳(2013)都对汉语存现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只有张克定(2009)提出了汉语存现句的GtF②构式,并认为该构式“是一种以‘背景-图形为先后顺序的构式。其中,背景G是说话人用以确定图形F的存现位置的时空参照框架,图形F则是说话人依据背景G对其实施定位的对象”。三者均未清晰探讨“世界-认知-语言”之间的关系,也未从更宏观的层面来探讨该构式在汉语中的宏观体现及其作用,进而论证其作为汉语语序的一个重要生成原则的理论地位。

汉语存现句是指按照“……(NPloc)……(V)……(NP)……”句法形式出现,表现物体在空间出现、存在和消失的一种句型(胡文泽,2004:3),如:

(9)图里有(一辆)车。

在上述图2的场景下,汉语使用者会用例(9)来描述看到的场景,在认知上把车与图分开,以图为背景,以车为图形,遵循从背景到图形的认知顺序,而从图3的分析可以看出,在语言表达中,汉语使用者同样遵循从背景到图形的表达顺序。

汉语中还存在另外一类存在句,它表示在特定时间范围内存在的某种事物(王建军,2003:28)。例如:

(10)晚上七点有足球赛。

例(10)中的“晚上七点”的指称对象为时间,被认知为背景,“足球赛”的指称对象为存在物,其认知顺序如图15所示,其语言表达如图16所示:

可以看出,汉语存现句的语言表达顺序与汉语使用者的认知顺序是一致的,都是从背景到图形,其“世界-汉语使用者的认知-汉语”之间的关系与图14一致。

四、汉语名词短语语序的“Ground-to-Figure”假说

在运用“图形-背景论”进行汉语语序研究时,不能静态地主观设定图形和背景,而要兼顾汉语使用者的认知顺序和语言交际环境来动态确定。把语序分类为肯定句语序、否定句语序、疑问句语序、倒装句语序、主动句语序、被动句语序、并列句语序、复杂句语序等,只是对人类语言语序的静态描写,以这些语序为基础形成的所谓“移位规则”在人类实际语言使用中根本不存在,因为语序是由认知及语言使用驱动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汉语使用者“从背景到图形”的认知顺序与实际语言运用中的“从背景到图形”的表达顺序之间存在着系统的一致性。因此,我们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汉语名词短语语序的“Ground-to-Figure”假说。

从背景到图形的认知是汉语使用者认知中的一条重要的认知原则,该原则是汉语实际运用中“从背景到图形”的语序生成机制的认知基础,该机制是汉语语序生成的一条重要机制,但不是唯一的机制。该机制的主要内容及适用条件如下:

(一)如果对象A和B在认知中存在整体与部分(即B?A)的关系,汉语使用者通常把A认知为背景,把B认知为图形,在语言使用中的表达顺序为从“A”到“B”(即NA>NB)。

(二)如果对象A和B在认知中为空间上的包含关系,B空间被认知为包含于A空间(即B?A),汉语使用者通常把A空间认知为背景,把B空间认知为图形,在语言应用中的表达顺序为从“A”到“B”(即NA>NB)。

(三)如果对象A和B在认知中为时间上的包含关系,B时间被认知为包含于A时间(即B?A),汉语使用者通常把A时间认知为背景,把B时间认知为图形,在语言应用中的表达顺序为从“A”到“B”(即NA>NB)。

(四)如果对象A在认知中为B所存在的空间(即B@A),汉语使用者通常把A认知为背景,把B认知为图形,在语言实际使用中的表达顺序为从“A”到“B”(即NA>NB)。

(五)如果对象A在认知中为B所存在的时间(即B@A),汉语使用者通常把A认知为背景,把B认知为图形,在语言应用中的表达顺序为从“A”到“B”(即NA>NB)。

五、结语

综上所述,汉语名词短语及存现句语序的“Ground-to-Figure”假说在汉语中是系统发生的,它是汉语语序生成的一条重要机制,但并不是唯一机制。期待更多语言学界研究者从宏观层面系统深入地穷尽该假说在汉语语序生成中的体现及其作用,也期待更多的研究者从“语言—认知—世界”三者之间的关系着手,积极探讨汉语语序生成的其它机制。

注释:

①所谓“理论设计性”指为了理论上的目的而设计某些语料而不是

运用自然语言语料以达到论证目的的做法。

②在“GtF”构式中,“t”表达存现关系的动词,张克定把它叫作

过渡(transition,t)。

参考文献:

[1]戴浩一.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J].国外语言学,1988,(1).

[2]戴浩一.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上)[J].国

外语言学,1990,(4).

[3]戴浩一.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下)[J].国

外语言学,1991,(1).

[4]范晓.关于汉语的语序问题[J].汉语学习,2001,(5).

[5]胡文泽.汉语存现句及相关并列紧缩结构的认知功能语法

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4).

[6]刘宁生.汉语偏正结构的认知基础及其在语序类型学上的

意义[J].中国语文,1995,(2).

[7]彭芳.图形-背景的概念化与汉语语序[J].齐鲁学刊,2013,(2).

[8]沈家煊.英汉对比语法三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4).

[9]王建军.汉语存在句的历史研究[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

[10]岳凌.汉语语序研究的历史、现状及思考[J].北京广播电视大

学学报,2007,(1).

[11]张克定.图形-背景论视角下的汉语存现构式[J].外国语文,

2009,(5).

[12]Deane,P.D.Grammar in mind and brain. Explorations

in cognitive syntax[M].Berlin:Mouton de Gruyter,1992.

[13]Engberg-Pedersen,E.Cognitive foundations of topic-

comment and foreground-background structures: Evidence from sign languages,cospeech gesture and homesign[J].Cognitive Linguistics,2011,(4):691–718.

[14]Evans,V.The perceptual basis of spatial representation.

In Vyvyan Evans & Paul Chilton(eds.),Language,Cognition and Space[J]:The State of the Art and New Directions,2010,pp.21-48.London/Oakville:Equinox.

[15]Hirvonen,M.Sampling similarity in image and language–

figure and ground in the analysis of filmic audio description[J].Sky Journal of Linguistics,2013:87-115.

[16]Lakoff,G.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17]Talmy,L.Semantic structures in English and Atsugewi[D].

Unpublished PhD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1972.

[18]Talmy,L.Figure and Ground in complex sentences.

In:Greenberg,J.,Ferguson,C.& Moravcsik H.(eds.). Universals of Human Language[M].Stanford,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627-649.

[19]Talmy,L.How to structure space.In Pick,H.& Acredolo,

L.(eds.).Spatial Orientation:Theory,Research,and Application[M].New York:Plenum Press,1983:225-282.

[20]Talmy,L.Towards a Cognitive Semantics,Vol.I+II[M].

Cambridge,MA:MIT Press,2000.

[21]Tomasello,M.Constructing a Language:A Usage-based

Theory of Language Acquisition[M].Cambridge,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3.

汉语名词教学 篇12

“基本层次范畴”作为一种经典的范畴理论, 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长期以来, 国内学者一直比较倾向于对“原形范畴”的研究, 基本层次范畴研究相对较少。近几年有部分学者开始予以关注并将其应用于词汇研究, 改变了以往我们对基本词汇划分内涵不清、外延不明的状况。

目前的研究多倾向于基本层次范畴词的提取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不过基层词汇包含的内容很广, 词语间的搭配也是其研究的重要内容, 所以本文旨在应用基本层次范畴理论, 从词汇的层级性角度探究它们的组配关系。

二研究背景

(一) 前人研究综述

词语之间的选择搭配是汉语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尤其是动宾搭配, 以往学者们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1. 语法和语义。

邢福义 (1991) 从语法角度分析了及物动词后非常规性宾语的带入现象。李临定 (1983) 从结构和语义两方面考察了名词宾语的特点。随着研究的深入, 学者们意识到用语法形式似乎难以总结全部搭配规律, 只能把符合规律的归入语法范畴, 那些不合规律的则归为修辞问题。所以有部分学者认为词语之所以可以搭配, 是深层的语义系统在起作用。林杏光 (1994) 就直接将搭配问题归于语义系统。张志毅、张庆云 (2005) 也持同样观点, 认为“组合中的语义规则起着主导作用, 语用规则通过语义杠杆起着辅助作用”。陈平 (1994) 将语义规则贯彻于动宾搭配研究, 给出了一个充任宾语的语义角色的优先序列:受事>对象>地点>系事>工具>感事>施事。即便如此, 汉语的动宾关系极其复杂, 用语法难以把所有搭配归入语法规律当中, 总有例外;用语义虽然可以说清很多例外的搭配现象, 但分类过多, 难以把握。这些现实压力迫使一些学者另辟蹊径。

2. 韵律。

吕叔湘 (1963) 早就意识到汉语单双音节的搭配是有一定限制的, 具体到三音节的动宾结构, [1+2]式的组合要多于[2+1]式, 但当时并没有对这种现象做出解释。冯胜利 (1997) 和端木三 (1999) 从重音理论的角度解释了这种动宾组合在音节上的倾向性, 冯胜利认为汉语[1+2]式大于[2+1]式的原因在于, [1+2]式符合普通重音的要求, 而[2+1]式很容易导致“扬抑”结构, 普通重音无法实现。

用韵律的方法研究搭配的确简单明了, 即在动宾结构中, 单音节动词和双音节名词的[1+2]式组配合于韵律, 在数量上有绝对优势。但汉语内容丰富, 在实际语言中, 反韵律的情况经常出现, 像汉语中“折磨人、看重钱”这样[2+1]式的动宾搭配并不在少数。

3. 认知。

王灿龙 (2002) 认为动宾搭配中, [1+1]和[2+2]式是常规组合, 最具有原型性, [1+2]和[2+1]式是非常规的、具有标记性的组合, 并用认知的“相似性”与“相邻性”来解释这种组合的原因, 试图从心理层面解决“韵律”无法解决的问题。吴为善 (2011) 从基本层次范畴的角度, 提出了词语组配的四条原则:同一层次范畴组合的优选性, 基本层次范畴下向组合的合理性, 下位层次范畴上向组合的限制性, 基本层次与上位层次的不可组性。

综上所述, 学者们对动宾搭配的研究是层层深入的, 目前认知研究是解释性较强的理论方法。我们顺着前人的思路, 从认知中的基本层次范畴入手, 以动宾搭配为研究对象, 深入分析基层动词与名词宾语搭配的情况。笔者通过封闭式的统计数据, 观察在人们的认知层级上, 动词和名词的搭配是否真的具备某种对应性, 它们又是如何对应的。

(二) 本文研究方法

人们对客观世界所建立的范畴是具有层级性的, “基本层次范畴”就是其中最“易于被感知、被掌握的范畴等级” (杨同用, 2005) , 因为它在认知和语言上比其他层次更为显著。汉语中的动词和名词都可以按照这种等级进行划分:处于中心的是基层词, 向上是较为抽象的上位层次范畴词 (简称“上位词”) , 向下是更为具体的下位层次范畴词 (简称“下位词”) 。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予以说明:

从表1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上位词具备其所属成员的共同属性, 但缺乏具有普遍特征的整体形象;下位词是对基本层次范畴的进一步具体化与细化;而基层词既不像上位词那么抽象, 又不像下位词那么具体。

在一种语言的共时体系中, 基层词必须具备“经验感觉上的完形性、心理认知上的易辨性、地位等级上的优先性、行为反应上的一致性、语言交际上的常用性、相关线索的有效性、知识和思维的组织性” (王寅, 2006) 等特点, 再加上使用一种语言的人群往往在地域上邻近、有共同的文化背景, 可以说是比较稳定的。作为基层词向上和向下的延伸, 其上位词和下位词也相对稳定。

词汇的等级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它们的选择搭配。我们就以动宾式中基层动词和各层级名词的组配为考察对象, 做个初探性质的研究。具体操作步骤是:1.提取现代汉语中典型的基层动词。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 从苏新春主编的《现代汉语分类词典》 (2013) “生物活动”部分进行提取。因为基层动词在生物基本行为范畴领域最多, 最具有动作的凸显性, 而在心理活动范畴、关系范畴等较为抽象的领域极少。 (苏新春、宋贝贝, 2013) 提取标准有二:一是经验感觉上的“完形”性, 通过其清晰的完形结构, 我们很容易对这些动作进行辨析和把握, 这也是基本层次范畴的本质属性的体现;二是使用频率标准, 相较于上位词和下位词, 基层词的使用频率高, 因为“在没有具体原因时, 我们总是在基本层次上讨论事实” (Taylor, 2003) 。经过筛选, 我们初步得到典型基层动词37个:

需要注意的是, 这些基层动词大都不只具备单一义项, 我们选取其义项中表示基本动作义的, 其他义项不予考虑。2.从《汉语动词用法词典》和《汉语常用动词搭配词典》中逐一找出这些动词与名词宾语组成的动宾搭配, 共得到搭配例证232个, 以此为基本语料, 分析在动宾结构中基层动词和名词宾语的搭配情况。

三基层动词与名词宾语搭配情况分析

表面看来, 与基层动词搭配的名词是杂乱无章的。232个动宾组合中, 共包含名词196个。按照基本层次范畴的等级划分, 我们先将这些名词做分类整理。首先是提取基层名词, 提取的标准与提取基层动词的标准一致:一是该名词所表示的事物具有清晰的完形结构;二是该名词在整个名词范畴中具有使用频率高的特点。然后以基层名词为主要基点和参照点, 对上位名词和下位名词进行区分:上位名词缺乏单一完形性, 突出其所属成员的共有属性, 有概括功能;下位名词和基层名词的完形性高度一致, 凸显的是事物个别的、特殊的属性, 有具体的指向功能。从构词形式上看, 基层名词通常表现为单音节形式, 上位词和下位词往往形式较为复杂。对于三者之间的区分, 昂格雷尔和施密德曾有较为清晰的阐述 (李福印, 2008:118) , 在此不再赘述。

分类结果为:上位名词6个, 基层名词80个, 下位名词110个。从数据上看, 基层动词与各个层级上的名词都可以搭配, 正如一些学者所说:基本范畴词汇在组合上的特点, “就是与其搭配的词语是比较自由的” (高兵、杨同用, 2010) 。但经过深入分析, 我们发现基层动词无论与哪种名词搭配, 其实质都是与其同级的基层名词的搭配。

(一) 基层动词与上位名词的搭配

语料中包含上位名词6个:行李、东西、点心、障碍、声音、零食。与它们搭配的基层动词分别是:拿、包、跳、听、吃。基层动词与上位名词的搭配情况如下:

我们看到这6个名词, 很难在脑子里形成完整的形象, 因为“上位范畴的最大特征就是缺乏具有普遍特征的整体形象, 所以对于上位范畴的成员很难通过完形结构来把握” (李福印, 2008) 。人们很难表达清楚“东西”“障碍”究竟是什么, 从心理上无法与它建立直接的认知, 也缺乏相应的视觉完形, 要弄清这些上位词, 只有借助于它所对应的基层词。因为上位范畴是“寄生范畴”, 是倚靠基本层次范畴存在的, 上位范畴的特征也是从基层范畴中获取的。正因如此, 要理解和分析上位名词, 最直接的办法是把它分解为对应的若干基层名词。我们参照《现代汉语词典》 (第6版) 中的释义, 将6个上位名词分解如下:

在动宾组合中, 宾语表示动作支配和关涉的对象, 受前面的动词性成分控制。如果做宾语的名词性成分不具有整体的完形结构、较为抽象, 动词是无法对其进行直接的支配和关涉的。如“吃食物”, “食物”是一个模糊概念, 如果不借助其下位概念“米、面、汤、菜、酒、肉”等, 我们就不知道“食物”为何物, 更谈不上“吃食物”了。所以从本质上说, 与动词直接发生关系的, 是这些抽象的上位名词所对应的基层名词。具体对应情况如下:

从上述对应例词可以看出, 与基层动词相对应的, 实际上是上位名词的肢解形式———若干基层名词, 如动宾组合“听声音”, “听”的是“歌、曲、戏”等具体形式的声音, “歌、曲、戏”等基层名词赋予了“声音”[+可听]的语义属性, 从而与基层动词“听”呈现出共同特征, 使它们能够共现并搭配使用。所以“基层动词+上位名词”的搭配, 实际上等同于“基层动词+基层名词”的搭配。当基层名词具有和基层动词相符的属性时, 二者就具备了搭配的可能性, 如果若干具有家族相似性的基层名词都具有和这个基层动词相符的属性, 那么基层动词就有了和这些基层名词的上位词进行搭配的可能性。

(二) 基层动词与基层名词的搭配

我们统计的196个名词中, 基层名词有80个, 主要包括以下9类:

1. 人体类:人、手、头、脸、嘴、身、腿、脚、拳、汗、胳膊、舌头、身子

2. 日常用品类:笔、碗、书、牌、杯、杠、杆、纸、绳、筐、门、电、旗、车、圈儿、台灯、锄头、椅子、凳子、鞭子、桌子、电话、半导体、喇叭、沙发

3. 酒水类:酒、水、茶

4. 动物类:牛、羊、马、骆驼

5. 饮食类:饭、饼、肉、菜、瓜、元宵、饺子

6. 兵器类:枪、刀、棍

7. 服装类:鞋、帽、衣服、袜子

8. 植物类:树、花儿、苹果

9. 杂类:路、舞、球、戏、歌、山、墙、土、丝、片、味儿、毽子、沙子、老师、电视、电影、音乐、长江

其中单音节54个, 双音节25个, 还有1个三音节词。基层名词中单音节占大多数, 这也反映了汉语基层词的一个基本情况。

除了音节数量, 这些基层名词还具备很强的完形感知功能。提到“羊”, 我们脑中立刻就会浮现出一只白白的、毛乎乎的完整的羊的形象。说到“山”, 那种高大巍峨、层峦起伏的形象就会跃然眼前。而基层动词的完形结构虽然不如名词那么明确, 往往也具有很强的认知凸显性, 像“穿、拉、举、洗、擦、跳、踢、吃”等都是人或事物最基本的动作, 动作义很强, 就算没有具体的语言环境, 也容易被感知。上述的“完形性”和“易辨性”, 实际上也是一种象似性现象, 是基层名词与基层动词的象似性。正是这种“象似性”, 把基层名词与基层动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认知上有相邻和相似两大原则, 就我们讨论的具体问题来说, 这两个原则非常适用, 表现为人们“在进行句法组合时, 一般倾向于把距离近的或某方面特征相同、相似的语言成分安排在一起”。 (王灿龙, 2002) 就像我们一说到基层动词“穿”, 共同的反应就是想到与其同级的基层名词“衣服”;一说到基层名词“车”, 共同的行为反应就是“坐”。由此可见, 基层动词和基层名词之间的认知依赖性很强, 甚至可以相互定义。

“世界是由物质和动作组成的, 而动作又体现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如此组成了各种各样的活动。” (赵艳芳, 2000) 基层动词与基层名词相组合, 构成了一个联系动作与物质的“事件范畴”, 而且是基本层次的事件范畴。相对于词汇层面来说, 事件已跨越到句法层面, 我们一般讨论的基本层次是对词语而言的, 由基层词构成的句法结构已不在基本层次的研究范围。但是, 我们在语言研究中依然可以清晰地感知句法结构的层次性, 像“清理房屋———扫地———洒扫洋灰地”带给我们的完形感知就是有绝对差异的, 前者抽象, 末者具体。正因如此, 可以把句法层面的“事件范畴”认定为基本层次范畴的从属范畴, 而“基层动词+基层名词”组合位于该范畴的中心。

(三) 基层动词与下位名词的搭配

在我们统计的封闭式的语料中, 下位名词的数量是最多的, 共有110个:

这些名词大都是偏正复合词, 由一个修饰语加上基层名词组成。与基层动词搭配的名词中, 下位名词所占的数量最多, 这并不是说这种组配最优或最典型, 而是因为下位名词在整个名词系统中所占的数量最多。随着我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化, 下位名词数量还会不断增加, 因为我们需要不断创造新的下位名词来满足区分新生事物的需要。

下位名词与上位名词一样, 也属于寄生范畴。它是对基本范畴名词进一步、更细致的区分。换句话说, 下位名词是基层名词进一步切分的结果。通过考察语料中的下位名词, 我们发现由基层名词切分为下位名词的途径主要是由“属”降格为“种”。如下位名词“车铃、电铃、哑铃”是基层词“铃”细化的结果, “雪球、煤球、皮球”是基层词“球”细化的结果。这些下位名词采用的是“属加种差”的构词方式, 这在汉语中最为常见, 词的前半部分表示“种差”, 后半部分表示“属”, 按照语义学的术语来说, “属”就是该词所归属的“义类范畴”, 而这种义类范畴, 往往就是我们说的基层词。像汉语中的基层名词“马、牛、羊、鸡、狗、猪、鸟、花、草、眼、嘴、心、耳、刀、枪、棍、棒”等, 都可以在前面加上表示“种差”成分的字来构词, 由此汉语催生了大量的偏正复合词, 使下位名词范畴扩大不断。

正因为下位名词是基层名词切分的结果, 而且多以“属加种差”的构词方式出现, 所以基层动词只要能够与基层名词产生搭配关系, 就基本上可以与基层名词对应的所有下位名词进行组合。如基层动词“穿”可以与基层名词“衣服”搭配, 它就可以与“衣服”的很多下位名词搭配, 如“穿大衣、穿秋衣、穿棉衣、穿线衣、穿雨衣、穿花衣、穿毛衣、穿浴衣、穿睡衣、穿僧衣、穿孝衣、穿囚衣、穿号衣、穿外衣、穿蓑衣、穿潜水衣”等;“吃”可以与“饭”搭配, 就可以说“吃白饭、吃粗饭、吃米饭、吃炒饭、吃盖饭、吃干饭、吃泡饭、吃八宝饭、吃盒饭、吃冷饭、吃剩饭、吃斋饭”等。基层动词与下位名词的搭配, 实质上是基层动词与基层名词的搭配。只是由于人们的特殊需要, 想更细致地突出事物某方面的特征, 才用到下位名词。如果没有这种需要, 我们一般还是在基本层次上进行表达。

四结论

以往的动宾搭配研究, 较少从认知的层级性角度进行考察。随着认知语言学的深入发展, 基本层次范畴的研究应该有更大的适用空间。我们说基层动词与基层名词组成的动宾搭配位于动宾搭配的基本层次, 其他组配都是围绕着基本层次的组配上下浮动的, 终其本质都是“基本动词+基本名词”, 这与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和认知心理密切相关。

上位范畴和下位范畴都属于“寄生范畴”, 寄生于基本层次范畴。相应的, 上位词和下位词也属于“寄生词”, 寄生于基层词。基层词处于我们直接的认知层面, 而上、下位词是间接的, 更多反映的是我们对于事物的抽象概括和具体细化。从词汇的产生过程来说, 只能是先有基层词, 再衍生出上位词和下位词。Lakoff把“最先进入语言词汇的层次”作为基本范畴特点的重要一条 (转引自李福印, 2008) , 旨在说明从历史层面看, 基层词的历史是早于其他词的, 人们最初的造词也是从基层词开始的。从儿童语言习得的角度看, 基层词也是儿童最早习得的范畴。研究证明, 4~5岁儿童所掌握的词汇, 有80%是基层词。拿本文所探究的动宾搭配问题来说, 基层动词“吃”分别可以与上位名词、基层名词和下位名词“蔬菜”“菜”“白菜”搭配成动宾词组“吃蔬菜”“吃菜”“吃白菜”, 我们查阅了北大语料库的现代汉语部分, “吃蔬菜”共有57例, “吃白菜”有15例, 而这些词组在句子中都可以用“吃菜”来替代。

摘要: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基本层次范畴理论, 对现代汉语动宾式中与基层动词搭配的名词宾语做了分类。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研究方法, 考察了基层动词与上位名词、基层名词、下位名词的搭配情况。研究发现, 无论基层动词与哪种名词搭配, 其实质都是与其同级的基层名词的搭配。

上一篇:现状及前景下一篇:小时旅游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