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了

2024-10-08

对外汉语教学了(精选9篇)

对外汉语教学了 篇1

对外汉语教学“了”字研究

作者:陈信

(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邮编:443000)

摘要:朱德熙先生曾说:“对外汉语教学必须依靠汉语研究,否则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是根本。”本文以“了”字为例,试以探究对外汉语教学,先分析了“了”字在汉语中的用法,然后总结关于“了”的语法结构,并分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本文特征是运用大量的例证,例证与分析结合,深入浅出全面的分析“了”字的对外汉语教学。关键词:“了”字

用法

对外汉语教学

误区分析

现代汉语中,“了”是助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可用 于实际已经发生的动作或变化;也可用于语气的或假设的动作。用在句子的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变化或出现新的情况:可表示已经出现或将要出现的情况;可表示在某种条件之下出现某种情况;也可表示认识想法主张行动有所变化;还可表示催促或劝阻。【1】 “了”的用法是比较复杂的,不少外语学习者都觉得“了”的用法比较难掌握,下面我们分析一下汉语的“了”在句子中主要的几种用法,从而比较正确的加以运用。

一、“了”字的几种用法

“了”虽然比较难掌握,但总结起来也就一下几种用法。

1、表示已经发生的情况

当“了”表示已经发生的事情时,通常用于句末。从语法上来说,“了”是语气助词,表示动作的时间。例:我吃完饭了。

上周他去山东了。她已经出发了。

2、表示已经发生的变化

此时的了是一个语气词,放于句末,表示事情的变化。例:太阳出来了。

股票涨了。洪水来了。

他昨天说陪我去看电影,今天又不去了。

3、表示动作的结束

“了”用于动词的后面,动词后有宾语,宾语前有数量词或其他成分做定语。例:我看了一集电视剧。

小王看了一场电影。明明唱了一首歌。

同理,上面的情况,如果句子末尾再加一个了,则表示事情从过去延伸到现在并且还要持续下去。

例:我看了一集电视剧了。(我还要看一集)

小王看了一场电影了。(小王还要看一场)明明唱了一首歌了。(明明还要唱一首)如果宾语前没有定语,那么应该在宾语后加上其它动词性词语,构成两个连续性的动作,此时这个句子表将来。

例:我看了电视剧就去睡觉。

小王看了电影就回家。明明唱了歌就嗓子疼。

同理,上面的情况,如果句子末尾再加一个了,则表示这两个动作都已经完成。例:我看了电视剧就去睡觉了。

小王看了电影就回家了。明明唱了歌就嗓子疼了。

4、表示动作的可能

在可能补语中,了发liǎo音。例:我来得了。

你吃不吃得了那么多啊。我一个人背不了。【2】

二、“了”字对外汉语教学探究

前面已经提到了“了”是一个助词。在汉语中它可以做动态助词也可做语气助词。【3】下面从语法结构,否定与疑问以及固定搭配对“了”字进行研究。㈠、了字的语法结构

1、主语+动词+了

动态助词“了”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完成,与动作发生的时间无关。例:我们参观了三峡大坝。

我们昨天参观了三峡大坝。我们明天去参观三峡大坝。

2、主语+动词+了+宾语+了

表示动作完成,事态变化了,此时前面的了不能省略。例:我们参观了三峡大坝了

我写了信了。我吃了饭了。

3、主语+动词+了+趋向补语/时量补语/动量补语 表示动作完成的结果。

例:老师走了进来,课开始了。(趋向补语)

晓红做作业做了两个小时。(时量补语)他找你找了三次。(动量补语)

4、主语+动词+了+特指对象

叙述动作完成特指的对象或特指对象的数量 例:王教授做了那场报告。

他看了两场电影。我打翻了那碗饭。

5、时间/地点+主语+动词+了+名词

表示在何时何地,何种原因,何种方式完成的动作。例:2011年我拿到了学士学位。

在美国我学会了英语。今天下雪,他穿了棉袄。

阿姨开车送小朋友去了幼儿园。

6、主语+没+动词+了

我们知道动词前加“没”,动词后就不能再加“了”了,有些动词可以加了,表示对受事者产生的某种结果。

例:我差点没把气球扔了。

幸好你没卖了我的房子。

7、不/别+动词+了

动态助词的否定形式,用于假设句中。例:不卖了猪哪有钱上学?

别丢了西瓜捡了西瓜。别打肿了脸充胖子。不杀了你我誓不为人。

8、要„„了

表示将要发生的情况。例:要睡觉了。

要下雨了。急的要哭了。

表示过去,一般要有表示过去时间的时间词。例:昨天我们都要出发了,天突然下雨了。

那年花都要谢了,他还没有回来。

8、快要/就要„„了

表示行为即将发生的情况。例:汽车就要开了。

爸爸快要回家了。

天快要亮了,太阳就要出来了。

9、太/最„„了

例:你长的太漂亮了。

十年来,今年的夏天最热了。

环境被污染的太严重了。

10、“了”表达的信息在于提醒别人注意,或者有我们说的言外之意。例:我已经20岁了。(我不小了,该自己做主了)

饭已经做好了。(可以吃了)下雨了。(出门记得要带伞)

㈡、“了“字的否定与疑问

在否定句中,动词前应该用“没”,此时就不应该在出现“了”了。

例:我没吃完饭。

上周他没去山东。她没出发。

疑问句可以用“„„了?”或者“„„了没有?” 例:你吃饭了么?

他上周去山东了么?

她出发了没有?

㈢、“了”字构成的固定短语,了字念作liǎo时。

了不得:①大大超过寻常;很突出。例:山沟里通了火车,在当地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②表示情况严重没发收拾。例:可了不得,他昏过去了。了不起:①不平凡,有点突出。例:他的本事真了不起。

②重大,严重。例:没什么了不起的困难。

三、“了”字的误区

1、“了”字与“着”、“过”的区分

了,着,过,在汉语语法的介绍中都被称作动态助词,因为他们都跟动词所表示的时间有关系。

是分析比较:睡了

(强调已经发生)

睡着了

(强调动作的结果)

睡过了

(强调动作已经实现或者超过了限度)很多外国学生很难分清他们的用法,常常弄混淆,上面已经对“了”字做了详尽的分析,“着”发zhe时多表示动作的持续或伴随,发zháo时多表示动作的结果。“过”则强调动作曾经发生过。下面我们看看“着”,与“过”的具体用法。

“着”表示事物的存在,例:桌上放着一个台灯。

表示动作的进行,例:我正睡着觉呢。

表示伴随的状态,例:他低着头部说话。

表示动作的结果,例:我买着我要买的衣服了。“过”表示过去的经历,例:我去过长城。

表示动作的实现,例:我吃过早饭了。

表示具体的动作,例:快要过春节了。

表示超过了限度,例:我们走过了,往回走吧。病句参考分析:

⑴、你一定要记住了这些生词。

句中的“要”有将来的意思,表示“记住这些生词”是还没有发生的动作,因此句中不应该用“了”。

⑵、我昨天在那儿等着你们半个多小时。

“着”表示动作的持续,但并不强调动作持续了多长时间,也就是说动词加着不能与时量补语同时用,在这个句子中,“等”这个动作明显是在过去的时间里进行的,应该把“着”,换成“了”。

⑶、在宜昌学习这半年多的时间里,我们有过不少进步。

“过”表示的是曾经的经历,“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并不是一个遥远的时间,这里的“过”应该换成“了”

2、不用“了”字的情况。

传授知识我们通常习惯从正面讲解,在教外国学生的时候,有时一个语法概念从正面不好讲,我们可以试着反其道而行之,也就是我们不说“什么时候用”而是研究一下“什么时候不能用”。以“了”字为例,我们说“了”在句中的位置只有两个,句末或者动词后。下面看看不用“了”的情况。

⑴、词尾“了”后边不能跟形容词作的程度补语。不能说“吃了很快”“进步了很快”,要将了换成“得”,“吃得很快”“进步得很快”。但是有些形容词除外,比如“多”“少”,可以说“吃了很多”也可以说“吃得很多”。再如“久”“远”。可以说“走了很远”也可以说“走的很远”。总的来说“了”后接形容词只能是跟着一件事情,事务的量度,除此之外都要用“得”,表一种程度和一种性质。

⑵、“使、让、教”后面不能用词尾“了”。例:爷爷让了我去街上买包烟。

姐姐的帮助使了我有很大的进步。

哥哥教了我学会数学。以上三句的了都不能要,“使,让,教”多属于兼语句。兼语句用不用“了”的问题比较复杂。“因为跟他们的动作性不强有关。”【4】

⑶、动词+起(上,下,进,出„„)+宾语+来(去)这个句式里,动词后面不能直接用词尾“了”。

也就是我们可以说“打起仗来了”,而不能说“打了起仗来” ⑷、把字句“把„„一”中不能用“了” 例:他把鞋子一脱了,就睡了。

这里的“了”显然是多余的。在“把„„一”中虽然动作已经完成或已经实现,但仍然不能用“了”。

⑸、在“是„„的”结构中不能用“了” 例:他是去年年底买的那辆自行车了。

词尾“了”字应该去掉。或者改成“他去年年底买了那辆自行车”。在强调过去动作的时间,地点,方式的“是„„的”结构中,词尾不用“了”。

3、“了”与英语语法的对应关系

“了”是一个带有语法表示性质的词尾,但是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标。使用起来也有一定要用或一定不能用的情况。外国学生学习的时候总是把他看成一个完全的语法标志,并把它与英语中的某个语法范畴等同起来,从而产生偏误。例:We went to see the film every week last year.外国学生可能译成:去年我们每周都去看了电影。

这里就存在一个对过去的理解的偏误。虽然“了”有表示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但并不等同于英语中的过去式。【5】

四、结语

对外汉语教学比起一些理论性,知识性学科的教学更要讲究教学方法,更需要研究教育规律,第二语言教学除了体现教学的共同规律以外还有很多的特殊规律,有着独特的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M].商务印书馆.2002年

【2】 朱庆明.现代汉语使用语法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M].北京.2005年8月 【3】 朱晓星.简明汉语语法学习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M].北京.2002年7月.【4】 钟梫.对外汉语教学初探.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Z].北京

【5】 鲁健冀.对外汉语教学思考集.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M].1999年7月.作者简介:陈信(1988-),女,湖北宜昌人,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

对外汉语教学了 篇2

目前,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分别是初级、中级、高级, 不同阶段设置不同的教学重点。一些对外汉语教师表示, 学生普遍反映到了中级阶段, 汉语学习进入了瓶颈期, 认为自己进步很慢。中级阶段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能力, 不使用复杂词汇、句式也可以完成交际目的, 因此, 他们往往会习惯性选择简单语言, 回避复杂词汇、复杂句式。如:

教师:你的室友在听音乐, 特别吵, 但是你想睡觉, 你会怎么办?

学生A:搬家。

学生B:我可以睡觉, 没关系。

教师问题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进行商量、请求或者抱怨, 但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更倾向于简单的回答。从交际效果上来说无可厚非, 然而从提高表达能力的教学目标上来说, 则无益处。因此, 对外汉语中级口语课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 对于学生进一步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词汇在外汉语中级口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从课型上来说, 口语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目前, 口语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重视生词、语法讲解而忽略学生的表达能力的现象, 教师上课并不是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出发点。

从课程阶段来说, 中级口语课区别于初级、高级口语课的教学侧重在什么地方呢?陈贤纯认为中级是词语强化阶段, 提出对中级阶段词汇按语义场进行分类, 分三个循环进行集中强化。[2]徐子亮提出词汇学习分为词语的识记、保持、再认三个环节, 对词语可以按词性、功能、意义进行分类。[3]

桂诗春认为口语表达的过程也是语言产生的心理过程, 她将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 话语计划阶段, 即“说话人根据自己的意图或者交际双方的需求计划自己说话的内容 (思想) 。”[4]第二, 话语构建阶段, 要从记忆库的心理词汇中选择合适的词, 再按照语法规则将这些词语进行组合排列, 形成有意义的词组或句子;第三, 执行阶段, 即口语表达。可以看出, 口语表达的关键在于记忆库中存在大量的心理词汇和用来将词汇组成句子的语言成分。

因此, 增加词汇的有效输入是中级口语教学的重点, 增大词汇量, 加大中介语在语言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培养学生内在的语言学习能力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进一步提高词汇成句、成段表达的能力打基础。

二、从心理词汇角度进行词汇教学

如何提高词汇的有效输入呢?传统教学模式过分强调语言形式, 忽视语言学习者接受的心理机制, 造成学生学会了词却无法说出得体的句子。因此, 词汇教学应符合人的心理机制。

目前,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词汇零散分布在课文中, 在课文后面附有一对一的解释, 在书后附按字母顺序排列的词汇表, 这样的词汇呈现方式方便检索, 但不利于掌握。有研究表明:一对一的生词表并不能促进词汇在长时记忆中的保持, 是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对生词进行猜测的机会, 降低词汇编码过程的加工水平, 削弱学习者对生词及其共现搭配的注意, 从而导致学习者词块能力的低下。[5]

《中级汉语口语 (第二版) 》 (刘德联、赵晓雨, 67-70) 第八课《我在校外租了房子》中有27个生词, 排列顺序是按照在课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 这样方便查找, 但是词汇与词汇之间没有联系, 不容易让学生记忆。

心理词汇理论认为, 心理词库从根本上来说应该是大脑中所有关于词形、词义及其用法的一个巨大的仓库。张萍提出语心理词库构建与词汇习得发展过程一致, 即从音义匹配到句法知识扩展再到语义网络构建。[6]即词汇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呈现应以意义为联结点。

传统的按照义类进行词汇分类, 如:家具有桌子、椅子、衣柜。这样分类的好处在于很快理解词义, 但是会有一个问题, 桌子和衣柜其本身并没有什么联系。如果我们将词汇放置在一个真实的情境中, 词与词之间很快就建立了联系, 并且这种联系建立在心理认知基础上, 比较稳固。

我们可以把房间当成一个封闭系统, 把涉及房间的所有词作为这个系统的组成单位, 我们可以联想到房间、厨房、客厅、卧室、洗手间、卫生间、暖气、空调、电脑。厨房中有冰箱、煤气灶、电磁炉、水龙头, 卧室有床、衣柜, 洗手间有马桶、浴盆、喷头等。所以,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词汇教学:

教师: (展示一组房间照片, 指着房间的布局、房间的陈设进行词汇教学)

房间有哪些?

学生:卧室、厨房、洗手间、客厅。

教师:卧室中有什么?

学生:床、衣柜、空调……

教师:厨房里有什么?

……

从生活情境中帮助学生认识这些生词, 接下来要通过不断的练习, 让学生会用这些词:

教师:大卫, 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你的房间吗?

大卫:我的房间有床、电视、电脑、桌子。

教师:大卫, 在学校住好吗?跟你的家比。

大卫:不好。太小了, 没有厨房, 没有客厅。

教师:大卫的宿舍有一张床、有电视, 大卫觉得宿舍太小了, 住家里比住宿舍好。对不对?

学生:对。

……

练习了这些词以后, 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扩展学习, 而词汇也不限制于房间这个封闭系统:

教师:如果不喜欢住宿舍, 可以到外面租房。你们会租什么样的房子?

学生:能上网、有电视、便宜……

学生:到学校近。

教师:对, 我们要考虑位置和交通, 如果想便宜一些, 可以两个人一起租, 叫合租。还有别的吗?

学生:附近要有买东西的地方。

教师:对, 周围要有超市、商场

……

接下来, 再找两三个租房信息, 让学生通过比较选择租房并说出原因。重复词汇的同时进行成句、成段表达。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联想, 词汇从学生心理认知机制出发, 让学生由被动地接受词汇到主动地思考。学生在进入房间后, 随时都会遇见用词的机会, 即提高了识别记忆词汇的能力。

三、结论

本文通过对词汇在对外汉语中级口语教学中重要性的分析及用心理词汇进行词汇教学的尝试, 为词汇教学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对于对外汉语学习者的心理词汇库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摘要: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目标, 中级口语教学重点是词汇教学, 将词汇建立在学生的心理认知机制上, 将词汇放置在真实的情境中并进行反复练习, 可以提高学生词汇量和成段表达能力。

关键词:中级口语,交际能力,心理词汇

参考文献

[1]吴中伟.对外汉语任务型教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8:2-3.[1]吴中伟.对外汉语任务型教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8:2-3.

[2]陈贤纯.对外汉语中级阶段教学改革构想——词语的集中强化教学.世界汉语教学, 1999 (4) .[2]陈贤纯.对外汉语中级阶段教学改革构想——词语的集中强化教学.世界汉语教学, 1999 (4) .

[3]徐子亮.论词语的积累.汉语学习, 1997 (4) :46-49.[3]徐子亮.论词语的积累.汉语学习, 1997 (4) :46-49.

[4]桂诗春.语言学方法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7:415.[4]桂诗春.语言学方法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7:415.

[5]段士平.从词块能力看词汇深度习得中的“高原现象”.国外外语教学, 2007, 11 (4) :27-32.[5]段士平.从词块能力看词汇深度习得中的“高原现象”.国外外语教学, 2007, 11 (4) :27-32.

对外汉语教学了 篇3

关键词:动态助词“了”; “过”; 语义特征;偏误分析

一、国内研究综述

孔令达《动态助词“过”和动词的类》一文(1985),将助词“过”分别标记为“过1”与“过2”,“过1”:”表示过去曾经有这样的事情”,如:

我们曾经谈过这个问题。

我们走过不少地方,就是没有到过桂林。

“过2”:“表示动作完毕”,如:

赶到那儿,第一场巳经演过了。

等我问过了他再告诉你。

同时,他在形式上区分了“过1”与“过2”的特点:“过1”不能同动态助词“了”和语气助词“了”同现;而“过2”可以;附着上“过1”的谓词前面经常出现副词“曾经”;附着上“过2”的谓词前面经常出现副词“已经”。

刘月华《动态助词“过2过1了1”用法比较》(1988)一文,将“过”分为两种,把表示经验意义的“过”称作“过2”,把表示完毕的“过”称作“过1”,把表示完成的“了”称作“了1”,把另外一个表示出现新情况的“了”称作“了2”。分别对动词助词“过”与“了”进行对比,分析各自的语法意义与使用场合的不同,以及对两者句法结构特点的进行分析。

孙德金《外国学生汉语体标记“了”“着”“过”习得情况的考察》一文,从语法范畴角度“体”范畴出发,对“了”“着”“过”进行体标记考察分析,他认为汉语体标记,这三个词是最典型的代表。其中“了”表示完成体,“着”表示进行体,“过”表示经历体。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法,对搜集到的外国学生使用“着”“了”“过”的语料进行详细分析,从中得出动词与这三个词的习得特点以及这三个体标记词语句法结构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分析了外国学生在习得过程中的产生的具体偏误情况并分析了偏误来源与原因。

二、“了”与“过”的界定

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我们给这两个词做一个意义、用法上的界定,这两个都是现代汉语普通话虚词中的动态助词,吕叔湘先生的《现代汉语八百词》这样定义:“了”有两个,“了1”用在动词后,主要表示动作的完成,如动词有宾语,“了1”用在宾语前;“了2”用在句末,主要肯定事态出现了变化或即将出现变化,有成句的作用。如动词有宾语,“了2”用在宾语后。“过”:表示动态的助词。1.用在动词后,表示动词完毕,后面可以带语气助词“了”。如:吃过饭再去。2.用在动词后,表示过去曾经有这样的事情。动词前可加副词“曾经”。如:这本小说我看过。3.用在形容词后,一般需要说明时间,有同现在相比较的意思。

《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这样定义:“了”—1.用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者变化已经完成;2.用在句子是末尾或者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变化或者出现新的情况。“过”—1.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毕,如:吃过饭;2.用在动词后,表示行为或者变化曾经发生,但并未继续到现在,如:他去年来过北京。

通过上面的定义,可以这样界定这两个词的意义用法:“了”有两种用法,用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或者行为方式的完成。

例如:他刚刚上了车。

他过年回家胖了10斤。

用在句末表示一种新情况、一种新的变化的即将出现或者发生。

例如:天又下雨了。

天晴了,太阳出来了。

“过”一般用在动词后面为主,用两种意义,一种表示动作的完成,

例如:他刚起床就淑过口。

一种表示某种动作行为以前发生过或者出现过,而现在没有了,对过去一种现象或者事实的一种客观陈述,

例如:他在韩国待过三年,去年回来的。

“过”也可以用在形容词后面,也是表示一种动作行为方式发生在过去。

例如:我之前胖过,现在瘦下来了。

三、“了”与“过”的语义特征

分析两者的语义特征,我们一般从句法位置角度出发,“了”一般有两种句法位置,处于句中我们称之为“了1”,位于句末我们称之为“了2”。

“了1”一般用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后面,表示一件事情或者一种行为方式等的完成或实现。房玉清(1992)认为,“了1”用在结束性动词(包括述补式动词或短语)后表示完成。

如:我又来到了这块美好的、边远的、亲切和热气腾腾的土地上。(王蒙)

“了l”用在持续性动词后表示实现。例如:

每天,他起得最早,扫了院子扫屋子。(孔厥、袁静)

当然“了”不仅仅只用在动词后面,也可以用在形容词后面表示同样的语法功能,用在形容词后面一般是作为“了1”的用法比较常见。形容词加“了”一般表示的是一种性质状态的变化产生,当然也可以表示已经完成。

如:白了胡子  黑了心肠  坏了德行  安静了许多  亮堂了不少

其中“胡子”之前没有白,现在变白了,属于一种新变化了的状态,“心肠”也是,当然也可以了解“胡子白了”这个过程已经完成,现在呈现的状态是“白了”,表示这个又黑到白的过程已经完成,同样“亮堂了不少”也可以这样理解,之前没有这么亮,现在比之前亮了。

“了2”有成句的作用,同时也表示事态出现了变化或者一种新的情况的出现。如:

天晴  天晴了。安静  安静了。【成句作用】

外面下雪了。【表示一种新情况的出现】

“了1”与“了2”同时出现在一个句子里面的情况,表现出“了”的两种语义特征,既是完成,也是代表一种新情况的出现。

做完了诗了,快拿戏单来!!曹雪芹)

这到宁他逃走的时候了。(老舍)

“过”一般只有一个句法位置,都是用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后面,“过1”一般用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方式或者一种状态的完成或者结束,它着眼于事件的终点状态,而不是这件事情的过程。如:

吃过了饭,老秦跟小福去场里打谷子。(赵树理)

“过2”用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后面,表示一种曾经发生的事件,着眼于事件的整体,而不是具体过程,句子用常常出现“曾经、曾”等表示过去时间标志的词。

如:祥子似乎忘了他曾经作过庄稼活。(老舍)

当年,我也曾漂亮过,也像个人似的。(老舍)

四、“了”与“过”的对比分析

根据两者的语义特征,我们可以对比分析两者之间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句法上,两者之间有相似的,“了1”和“过1”有时候也相互补充,或者互换。

他吃了饭就去上班。

他吃过饭就去上班。

语义上,“了”与“过”有所区别,用“过”和“了”表达 的意义不一样。

如:他到了北京。

他到过北京。

“到了北京”表示的是他现在人在北京,关注的是动作的完成,是“了1”“到过北京”表示的曾经的事件,关注的是过去的事件,属于一种曾然,现在可能在北京,也可能不在北京,只是陈述过去的一种事实和现在没有关系,是“过2”。“他穿过龙袍。 他穿了龙袍。”同样的道理。

五、“了”与“过”的偏误分析

(一)“了”的偏误类型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在学习动态助词“了”时产生的偏误非常多,主要有下面几种情况:

1.位置错误

在留学生说汉语过程中,有时候不该用“了”的地方却用了“了”,虽然整个句子意义没有变化,但是不符合真正的汉语表达习惯。

我去年开始学了汉语。

我们去了超市买吃的东西。

2.“了”的滥用

在留学生初学汉语虚词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很多滥用虚词的现象,因为他们对汉语虚词没有真正掌握理解,从而根据自己的母语特点,进行自由组合,于是会产生很多不同的语句。例如下面的句子:

对于,这个现象,我抱有了疑问。

开始学汉语的时候,我感觉了汉语语法很难。

上面两个句子里面的“了”明显属于多于的,是留学生在初学的过程滥用的现象,他们没有明白这两个句子中“抱有”和“感觉”两个词所表示的一些经常性习惯性的事物,而不是表示一种完成和经历。

(二)“过”的偏误类型

通过研究分析发现,留学生在使用“过”的时候,出现的偏误情况比“了”相对而言比较简单,主要的偏误有下面的类型。

1.“过”的缺失

看来她哭(过),因为她的眼睛是红的。

我跟同屋关系很好,我们从来没吵(过)架。

这两个句子,很明显表示曾有而现在没在进行的动作,都表示事情发生在过去,因此,应在“哭”后加上“过”,“吵”后加上“过”。对应的是“过2”的用法。

2.“过”的多余

到现在我已经在湖南师大学习(过)两个月了。

一天清早,我去(过)岳麓山下看中国人打太极拳,觉得很有意思。

这两个句子很明显“过”属于多余的成分,动词后边用“过”时,该动词表示的动作一定是发生在过去而不延续到现在的,表示过去的动作,第一句话“学习”这个动作一直还在持续。第二句话,有时间状语,一般如句子中有时间状语就不用“过”,因为时间词,表示一个动作或者行为方式发生在具体的时间点。

六、结论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要完全掌握好“了”与“过”的正确用法,我们首先要从本体知识研究出发,学会这两个的词语义特征和具体用法,在具体的教学中,通过典型的语言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从而让留学生学会它们基本的用法。对汉语的本体研究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重点和难点,对本体的学习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对外国留学生来说本体的学习尤为重要。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留学生产生的偏误进行分析和解释,有助于提高他们汉语学习的效率。动态助词“了”“过”的教学对于对外汉语教学也尤为重要,也有待于进一步全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房玉清,动态助词“了”“着”“过”的语义特征及其用法比较[J].汉语学习,1992,1.

对外汉语教学了 篇4

一、两种方言,泰国大街小巷中的饭馆、店铺也常用汉字和泰国文字同时标注,汉字对泰国人来说并不陌生,许多学生从小就认识了一些汉字,有的甚至学过写汉字,但都不是系统的学习,比较泰语文字和汉字,泰国学生跟其他使用拼音文字的国家的留学生一样,觉得汉字是一个缺乏规则的画儿,初写汉字时不讲究汉字各组成要素之间的方向和大小,只关注书写完成后的形似。在记忆汉字的方法上,泰国学生跟“非汉字圈”的学生一样,大多使用整体字形记忆的策略,多在词中记忆字,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们会把“年龄”写成“年轻”了。这11位学生在我校上过单独开设的汉字课,他们对教学中讲解汉字笔画、偏旁和结构的教学方法非常能够接受,并认为这对他们记忆汉字有帮助。对于汉字故事,他们认为讲一些还可以,讲多了记不住,增加记忆负担。平常他们练习汉字的主要方式是抄写汉字,然后读课文或看电视字幕来复现汉字,因此他们认为不常见、不常用的汉字和形近字是最难记住的汉字。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泰国学生因为发音不正确造成汉字听写错误的比例很大,因此我认为在对泰国学生及其他“非汉字圈”华裔学生的教学在语音阶段就应该加进大量符合生活实际的语料,在照顾常用词的同时照顾常用字,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辨和发音的能力,认读和书写一些笔画较少又常见、常用的字,在汉字认知上通过“音”把“形”和“义”结合起来;第二,在学生的听说能力到了一定阶段后,利用汉字的频率原则及实用原则加大识字量,通过一些分析字形,讲解字理的办法强化识字,教学中强调笔画的方向、位置及相离、相连、相交的位置关系,强调笔顺规则,强调部件的学习与切分,结构的分类与书写顺序可以不作为重点,教学中同时注意“语”和“文”的联系,;第三,扩大阅读量,经过一段“强化识字”后,选择一些适合华裔学习者兴趣和需要的文字材料、声像材料(带字幕)来复现汉字,因为字形是字义的外在形式,也是通向语音与词义的桥梁,识字是阅读的前提,见得多了,分辨、理解汉字的能力就会增强。我认为这三点适用于所有对汉字氛围并不陌生的华裔学习者,抓住他们的学习特点和学习兴趣有针对性的进行汉字教学,对他们汉语能力的提高也是一个推动。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之现代汉语 篇5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之现代汉语

一、现代汉语的定义: 语音方面以北京语音为标准 词汇方面以北方方言为基础 语法方面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规范 二、现代汉语的特点: 1、现代汉语是以单音节为基本单位的语言 2 、现代汉语是一种很少形态的.语言 (1)少形态而有助词。 (2)语序和虚词是主要的语法手段。 (3)词类和句子成分不一一对应。 (4)意合为主。 3 、现代汉语的构词法和造句法是一致的 (1)语素、短语、句群三级单位结构稳定。 (2)语言单位界限模糊。 (3)词结构和短语结构一般都用复合方式构成。 4、现代汉语词和句子的长度短 (1)单音节、双音节并重。 (2)语言的节奏性强。 (3)修饰语前置。

对外汉语教学 篇6

教学对象:学过一些汉语拼音的留学生。教学目标:

1.学会“j、q、x”三个声母,认清形、读准音

2.学会“j、q、x”与“ü”相拼两点省略的规则。教学难点:

“j、q、x”与“ü”相拼时,“ü”上两点省略。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已经学会了不少声母,如(b、p、m、f、d、t、n、l、g、k、h)。今天我们一起再学3个声母 “j、q、x”。

二、学习“j、q、x”的正确读音

(一)学习“x”的读音

(1)教师示范读,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图片,上面有汽球xxx,学生跟读

(2)指名读,逐个纠正发音问题。(有可能这个读音学生最不会混淆,所以可以先学)

(3)开火车读,全班一起读(xxx)

(二)学习“q”的读音

(1)教师示范读,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图片,上面有汽球qqq,学生跟读。

(2)逐个读 “q”,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学生可能会与英语中的“true”相混,所以可以用手比作舌头来做动作以让学生明白。

(3)学生练习读,全班同学(qqq)。

(三)学习“j”的读音学习

(1)教师示范读,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图片,上面有公鸡jjj,学生跟读。

(2)逐个读,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学生易与英语中的“G”混淆,可以从嘴型上入手,“G”的嘴型是撅起来的,而“j”是嘴巴扁扁的,而且牙齿间的缝隙较小。并且舌头是不卷曲的,放在两齿之间。

(3)学生练习读,全班同学(jjj)。

三、拼读练习,加强记忆

出示二拼三拼的卡片j-i→ji q-i→qi x-i→xi j-ia→jia q-i-a→ qia x-i-a→xia

点名学生起来拼读,并纠正问题,读音准确的予以表扬并全班跟读。

四、“j、q、x”与“ü”相拼规则的学习

1、教师编故事和顺口溜教学规则

小“ü”见了“j、q、x”,擦掉眼泪笑嘻嘻。

2、出示“ü”与“j、q、x”相拼的卡片,让学生先一起读,然后点名学生起来拼读,并纠正问题,读音准确的予以表扬并全班跟读。然后再强调一遍,“ü”与“j、q、x”相拼时,上面的两点是要去掉的。

五、小结

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三个声母“j、q、x”和与ü的拼读,同学们学得很认真!谢谢同

学们!课后作业:

1、课后自己练习“j、q、x”的读音各十遍。

2、练习“j、q、x”与“ü”相拼的读音各十遍。

“除了……以外”语法教案

教学对象:初级留学生

教学目标:学会运用“除了……以外”这个语法句型。

教学过程:(T为老师,S为学生)

T:S1,你是哪国人?

S1:我是X国人。

T:还有谁是X国人,请举手。(老师做出举手的姿势)(S2举手了)

T:噢,S1和S2是X国人。所以除了S1和S2以外,我们都不是X国人。(老师要加重这句话的语调,并且带领学生重复这句话)T:S1,你和S2是X国人,所以你要说,除了……

S1:除了我和S2以外,他们都不是X国人。(老师再示意S2让其造这句话)S2:除了我和S1以外,他们都不是X国人。

T:很好!(再带领大家读“除了S1和S2,大家都不是X国人”)S3,你喜欢吃什么水果呀?

S3:我喜欢XXX和XXX。

T:所以你说,除了……

S3:除了XXX以外,我喜欢XXX。

T:好,不过呢,这里要说“除了XXX以外,我还喜欢或者我也喜欢XXX”。(老师要在黑板上写下这个句型,除了……以外,我还/也喜欢……,指着这个句型说)T:那么S4你呢,你喜欢吃什么水果呢?

S4:我喜欢XX和XXXX。

T:所以除了……

S4:除了XX以外,我还喜欢XXXX。

T:非常好!(老师带领大家读 “除了XX以外,我还喜欢XXXX”“除了XX以外,我也喜欢XXXX)S5,你去过北京的哪些地方?

S5:我去过XXX,XXX和XXX。

T:所以,除了XXX以外…… S5:我还去过XXX和XXX。(老师示意他连起来读)除了XXX以外,我还去过XXX和XXX。

T:非常好!(在带领大家读“除了XXX以外,我还去过XXX和XXX)

课后作业:用“除了……以外”再造一些句型,下节课的时候与老师交流。

词汇(天气)教案

教学对象:初级留学生

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流利的交流各种天气。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今天天气怎么样?(学生回答)那么我们还许多天气是和今天不一样的,所以我们需要学习更多的天气词汇。

二、开始学习各种天气词汇

首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打印图片,一张张的展示给学生看。

第一张可以展示与当天天气一样的图片,然后可以点名请同学回答,今天的天气是怎么样的?是否与图片展示一样等。

第二张可以展示与当天天气完全相反的天气图片,然后先请同学回答,如果回答正确,那么可以给予表扬并请同学一起读。如果错误那就予以纠正,然后逐个跟读,最后齐读。

接着往下可以展示一些灾难性天气的图片,如龙卷风、台风、干旱、洪水等,可以询问学生的祖国是否有此类天气,然后可以请他们讲一讲这些灾难性天气带的灾害。还可以请学生回答自己经历的记忆深刻的有关天气的事件。

最后可以播放一段98年中国特大洪水灾害的画面,或者是其他灾难性画面如电影<2012>中的片段等。

对外汉语教学了 篇7

一、影响不同价值观形成的因素

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来说, 因为其教学主体是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母语非汉语的汉语学习者, 而他们在社会生活、宗教信仰、文化风俗以及个人成长经历等各方面均存在着差异, 正是这些差异促使他们形成了具有各自群体标志性的价值观。

(一) 社会生活因素

影响个人价值观形成的社会生活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生活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因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所以来自不同社会性质、不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国家或地区的汉语学习者, 他们的既成价值观就有可能会不同。本人目前所在的孔子学院位于中亚的吉尔吉斯斯坦, 因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物价又与薪资水平并不成比例, 所以一般民众多倡导基本自给自足的生活模式或成年男士同时兼职几份工作, 故而他们对自我金钱的在乎程度远超一般的中国人。

(二) 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这种直接精神影响, 对一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影响十分巨大。伊斯兰教是本地民众信仰最为广泛的宗教, 该宗教教义中明确涉及了家庭中男女的地位问题, 加之该国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所以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学校, 男孩们都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 女孩们自然地位较低, 整个社会似乎也默认了这一社会现象。

(三) 文化风俗

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长期形成的具有本国或本民族鲜明特征的文化风俗, 往往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该国国民性格或该民族民族性格的形成。而既成的国民性格或民族性格, 也通常会促进与之相符合的、稳定的价值观的形成。该国的主体民族原属于游牧民族, 故该国国民多能歌善舞、热情奔放。豪爽不羁的民族性格, 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明显影响了如今的吉国人。据孔院教师们反映, 当地学生普遍对学习用品不够关心, 上课常不带文具或课后随意丢弃。他们的豪爽不羁还表现在其他很多方面。

(四) 个人成长经历

一个人价值观的形成, 除了与社会大环境有关系外, 还与个人的成长经历有重大关系。个人成长经历主要包括家庭成长环境、已接受的教育以及年龄等个人因素。家庭成长环境不同的汉语学习者, 他们的眼界和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也不一样, 形成的价值观也就有可能不一样。处于中学阶段的汉语学习者, 他们已经接受了本国的部分教育内容, 基本教育思想、观念已深入其意识之中, 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文化观念想要进入其思想乃至被接受, 是一个十分困难且漫长的过程。而年龄也是影响对外汉语价值观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会形成与此阶段大致相符合的有关人、事、物的看法, 比如小孩考虑问题比较浅层次、简单, 甚至幼稚, 而大人则会比较深层次、全面。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 价值观教学内容切忌简单、肤浅, 教学方式切忌简单粗暴或幼稚化。

二、对外汉语价值观教学的内容与方法

一个人的价值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会随着生活阅历的丰富、知识的积累、年龄的增长等而发生变化以致逐渐趋于完善。虽然从宏观上来说价值观并无优劣之分, 但从微观上来看却也有主流与非主流之别。中学生正处于人格最具有可塑性的青春期阶段, 如果对外汉语教师能在汉语教学中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 加入该国缺乏的国际主流价值观文化教学, 对学生的成长一定会具有良好且深远的影响作用。

(一) 基本价值观教学

1、生活观

因为该国国民多能歌善舞, 所以他们对聚会这种社交活动一般都很看重, 对穿衣打扮的热衷程度自然远超中国人。比如一个连橡皮都“买不起”的学生, 戴的帽子却有可能价值几百人民币。在该国大多数人眼中学习并不是一件必需的事情, 生活得快乐才最重要。

本人认为他们这种“快乐至上”的生活观跟我国古代老子所提倡的“小国寡民”思想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归根究底就是眼界过于狭窄, 对国际社会的发展并不了解而安于一隅。针对这种情况, 中国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时就学生的一些问题而引入一些课堂之外的话题。比如学生刚开始对我的新裙子很感兴趣, 话题就会由裙子转入价格再转入薪资问题, 最后引入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一般中国人的薪资水平以及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及薪资情况。当然, 出于对自身安全的考虑, 中国教师一般不会告知学生自己的薪资水平。当听到同样职业而薪资却相差五六倍甚至十倍的时候, 有些学生的表情就会颇为凝重。实践证明, 眼界越开阔的学生, 在学习上就更认真、更努力, 在生活上也更有理想。

2、时间观

熟悉当地人生活习性的中国人都知道不要轻易相信他们所说的时间, 因为他们口中的五分钟有可能是十几分钟、半小时, 更有甚者就是一小时。不守时几乎是该国国民的通病, 不幸的是很多中国人到当地不久也开始变得越来越不守时。如果说上述的生活观是民族特性无伤大雅的话, 这里的时间观就跟他人息息相关是原则性问题了。中国教师经常会遇到小班教学没有学生的情况, 打电话问不是病了就是家里来客人了等等。而课堂上学生迟到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 如果中国教师要追究, 通常都有一堆理由等着, 比如吃东西、体育课、去卫生间、打扫卫生等等。

针对学生不打算上课却不请假的情况, 中国教师就需要在下次上课的时候明确告知学生, 如果再次出现同样的问题一定要提前请假, 到点才请假或根本不请假非常不好。一般经提醒后情况就会好很多。针对上课迟到现象, 老师们可以利用考勤表来制止。上课即打考勤, 迟到学生标明迟到分钟数, 一段时间后给每个学生的考勤打分并计入学期总成绩, 如此利用硬性要求来让他们养成按时上课的习惯。除此之外中国教师也应严守上课时间, 不迟到、不早退, 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二) 精神价值观教学

1、男女平等

由于宗教和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等问题的影响, 在吉国男女地位相差较大, 家庭中这一现象表现尤为明显。因为家庭中普遍孩子较多, 所以家务劳动繁重, 但帮助母亲做家务的往往只有女儿, 丈夫和儿子通常不做。曾经有一个九年级的男生告诉我, 在他家打扫卫生的工作是由他五岁的妹妹来完成的。也许是因为从小就在家里做各种家务, 这里的女孩们都很能干;而男孩们则普遍养成了一种颇为骄奢淫逸的做派。

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教学时就可以有意地去培养男生们“女士优先”的绅士风度意识, 乃至使其 (主动) 帮女生分担重担。比如课堂提问, 因为这里的学生回答问题都很积极, 此时可以告诉男生要“女士优先”即女生先回答。而大扫除的时候就可以“软硬兼施”使男生们帮助女生去干活。当然, 事后一定要给男生们以口头表扬, 多鼓励才能做得更好。

2、诚实守信

豪爽不羁的民族性格使得他们对很多东西不在乎, 对时间不在乎, 对学习不在乎, 对给他人所作出的承诺也不在乎。其中最让中国教师深受其害的就是学生的舞台表演了, 常常是临上台学生不见了, 打电话问要么说在医院, 要么说病了在家, 要么说不想表演了, 要么直接不接电话。“不靠谱”, 是中国教师对当地学生乃至当地人最深刻的感受。为避免出现上述或类似的麻烦, 中国老师们经常会再三强调事件的内容、时间或地点, 并一再询问对方意愿, 表示如果不愿意没关系但一定要提前说。不过不露面和迟到现象还是偶有发生。

(三) 中国特色价值观教学

张全生、郭卫东主张“在确保制度、政策、经费到位的基础上, 还要进一步提炼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价值观, 积极发展面向中亚市场的文化产业, 努力向中亚文化市场推出更多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文化产品和品牌”。

1、集体主义价值观

中国人从小就接受社会主义集体价值观教育, 时刻谨记要以集体的利益为重, 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或集体的利益。因此在中国老师们带病教学或孕期坚持教学是很正常的事情, 学生们一旦接受任务一般再苦再累也都会完成, 绝不轻言放弃。而走出国门的多数中国人也始终谨记“我是中国人, 不能给祖国丢脸”的训导, 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有碍祖国的颜面。当地人的集体意识并不如中国人那么强烈, 对于建设祖国的使命感也较差。孔子学院经常会组织各类汉语比赛, 孔院内部的孔子课堂、教学点之间或与其他孔院之间进行竞争, 以此加深学生们的竞争意识, 在竞争中加深对集体意识的培养。如此也可以减少缺勤或迟到现象的发生。

2、学习观

中国学生从入校开始就学习《上学歌》,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的学习观深入每一个中国学生的脑海, 且牢记“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的学习志向。这里的人们对学习并不重视, 表现主要有:教学设施落后、师资水平不高、教室等基本教学设施短缺、师生上课时间安排不合理、家长对孩子学习不重视、学生旷课迟到现象数见不鲜、学生对学习态度散漫随意等。

针对上述情况, 除了认真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以外, 教学中也可引入一些有关中国学习的例子。比如上课伊始的师生问好、点名等小环节, 能给学生以仪式感, 让他们感受到中国传统课堂应有的尊师重道气氛。再如考试的时候严格按照中国的考试标准, 培养学生们严肃端正的考风考纪。考试结束对于名列前茅的学生的奖励, 也会使学生们了解中国赏罚分明的处世态度。《孟母三迁》是中国历史上有关学习故事的一个典范, 通过将其改编成话剧在学校进行演出, 供师生家长欣赏, 不仅传播了中国古典文化, 更使当地人看到中国人对教育的重视。

三、结语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该国存在的一些在我们看来有问题的价值观, 其形成也必有原因。比如不守时的时间观, 就是由当地节奏较慢的生活方式以及豪爽不羁的民族性格所造成的。若要不同文化间的交流顺畅, 就要加深相互之间的理解, 尊重并吸收对方的长处, 比如该国的公交车让座情况就远远好于中国国内, 不仅年轻人会给中老年人让座, 同龄的男士也会给女士让座。

而对方需要改进的部分, 如果涉及了原则性问题, 比如时间观、诚信做人等, 中国教师就不应该姑息屈从, 要明确提出自己的意见及建议;而对于那些不涉及原则性的问题, 就不要课堂灌输、硬性说教了, 中国老师们最好以身作则, 在潜移默化中起到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蔡绿, 赵闻蕾.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价值观冲突及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6, 7.

[2]高泽洵.对外汉语教学视角下的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价值观浅析[J].现代语文, 2013, 08.

[3]卢健.从内容与方法的视角探究课堂价值观教学[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04.

[4]姚林群, 陈丽华.基于课堂情境的价值观教学[J].中国德育, 2009, 08.

[5]姚林群.课堂中的价值观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 2011.

汉语交际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 篇8

关键词:汉语交际文化;中国文化;对外汉语

一.对外汉语中的交际文化

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总是会出现一定的偏误,可能是发音的偏误,语法的错误,还有一种就是与交际文化因素密切想关的偏误。有时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不了解我们中国文化中特有的交际文化,所以可能出现一些错误。例如:他们可能会说“我有一个妻子”“今天下课以后,我要收拾我们房间,我要把我的衣服放我的衣柜里。”“你叫什么名字吗?”“什么是你的电话号码?”“你请教我”等这样错误的句子,这些句子可能在语法上都没有什么错误,可是在我们中国人正常说话的情况下却不这么说。究其原因,主要是外国留学生不懂得我们中国的交际文化。对于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者来说,他们由于不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特征,在学习和使用汉语时不能恰当的运用汉语,甚至造成一些误会,所以我们应该要将那些具有中国特殊含义的,在外国人与中国人交流过程中出现沟通障碍的,以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作为汉语教学的切入点,把在语言交际时经常出现的中国人的习俗、心态、道德观念的文化因素更好的教授给外国学生,使他们更好的学习汉语。

二.对外汉语中文化交际的表达方式

1.自谦尊人的表达方式

自谦尊人的表达方式从中国古代传承下来,也是中国人的文化礼貌。自谦称呼人可以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点是对自己必须谦虚,有的时候可以贬低自己。的二点是对他人一定要尊敬,有的时候可以抬高他人。这是中国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文化,也是中国人的文化特色。因此,中国人在日常交际时,为了表达对他人的尊敬之情,常常说“见到您是我的荣幸”“久仰您的大名”等等。当客人夸赞中国人时,中国人总会说,“哪里哪里,过奖了”“不敢当”。明明写了一份很好的论文,作者可能在最后一句话中写到“耽误大家的时间了”这样一句贬义的话。有的西方人因为中国人有时候说话过于自谦,明明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却不承认,认为他们很虚假,其实他们不懂得这样的说法就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交际文化。所以,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着重向外国留学生讲授这种“自谦尊人”的特有交际文化。这种自谦尊人的表达方式就是表现了中国人有礼貌,注重感情的交流,以情为核心的道德文化。介绍给外国留学生这种中国人特有的交际文化时,要把中国人与西方人在自谦和尊敬他人的道德观念上的差异告诉给学生,这样,就可以消除语言交际中的误会。

2.称谓的表达方式

称谓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我国的称谓文化比较复杂,因此这也是汉语学习者不容易掌握的内容。外国学习者学习汉语的另一个难点就是汉语称谓,汉语称谓除了有社交称谓和社亲属谓之分外,面称和背称之分,通称和敬称之分,还有狎昵称呼和亲昵称呼之分等。有些称谓的应用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就非常的不好理解了。例如:我们会在姓氏的前面加上“老”这个语素,“老王”“老李”“老张”,遇到这些情况有的外国人就不懂了,在他们看来,他们也不老呀,也就是40多岁,为什么要叫他们“老~~~~”,这对他们来说很困惑,但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外国的学习者们不明白中国所特有的文化。中国人喜欢在人的姓氏前面加上“老”这个语素,是表达一种尊敬的情感。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向外国的学习者们讲授中国特有的称谓交际文化,使他们能够充分的了解汉语的称谓交际文化,在语言交际中能够顺利使用。

3.以委婉词达意的表达方式

崇尚和禁忌是一种含蓄的表达情感的方式,是一个民族心里特征、思维方式和精神气质的一种表现。因此,产生了用委婉词达意的语言表达方式。这种语言表达方式得到了广泛使用。人们或者是为了礼貌道德,或者是为了避凶就吉,人们不自觉地进行各种避讳。例如人们把“死”这个词,用“走了”“去世”“誓死”“向马克思报道”等词来表达。再如人们不会说直接说某个人是“瘸子”,而是说成“行动不方便”等。许多人把“上厕所”说成“解手”和“方便”等。外国的留学生很不理解中国人为什么要使用这种表达方式来表达意思,同时,还可能由于不了解其中的意义而导致很多的误解。因此,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要向外国学生介绍这种用委婉语表达的方式,一定要将民族避讳的心理及禁忌的习俗介绍给外国学生,这样就不会造成在语言交际中的误会,有助于外国留学生更好的学习汉语。

三.结语

对外汉语的教学是针对外国学生的教学,而汉语交际文化是外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是的难点。外国的学习者们很容易由于不理解汉语中的交际文化而在使用汉语时产生偏误。所以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要着重讲一些具有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在当今社会上普遍使用的交际文化,从而生留学生们能够准确的理解汉语交际中的文化,使他们不再对中国人为什么这样称呼人,为什么喜欢自谦尊人等产生误解。只有这样外国的学习者们才能够更好的学习汉语,才能够更好的运用汉语进行交际。

参考文献:

[1]毕继万.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

[2]张先亮.交际文化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3]余云龙. 中国传统交际礼仪[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

[4]关世杰.跨文化交际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胡文中.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 篇9

(教案)

一、课型: 中级汉语词汇课。

二、教学对象:

掌握1500词左右的汉语进修生。(中级)

三、教学内容:

1、词组:越……越……

2、量词:趟

四、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

(1)通过语法的学习,能够掌握“越„„越„„”的语义特征、句式特点和准确用法。

(2)通过量词的学习,能够准确掌握量词“趟”的意义和用法。

2、技能领域:

(1)听:能够听懂含有“越„„越„„”句式和量词“趟”的语句。(2)说:能够会用“越„„越„„”句式和量词“趟”来表达。(3)读:能够会读“越„„越„„”句式和量词“趟”。

(4)写:能够会用“越„„越„„”句式和量词“趟”来写作。

3、情感领域:

(1)学生有了解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愿望。(2)学生有用这种词汇来描述自己经历的愿望。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重点生词“越„„越„„”和“趟”的词义和用法。

六、教学方法:

1、运用直观手段,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2、讲练结合,精讲多练,听说领先,同时加强汉字的读写训练。

七、教具:

媒体类:图片、动画

八、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1分钟)

(二)学习生词(6分钟)

1、领读。

2、讲解。

(1)越„„越„„/ 越来越„„:

PPT图片:他以前很矮,随着年龄的增长,所以现在他怎么样了?

——他越长越高。/ 他越来越高。

PPT图片:杰克以前很瘦,可是因为妈妈做的菜太好吃了,所以他现在怎么样了?

(2)S1越„„S2越„„

如: A、汤姆特别喜欢吃辣的。

——菜越辣他越喜欢吃。B、天气越冷我们穿得越多。C、你们的汉语水平越高,老师——(越高兴)——他越吃越胖。/ 他越来越胖。

(3)趟:V.+一趟

趟表示来回走动的次数,前面的动词一般是“来、去、跑、走、回”,强调来回的整个过程。

如:我去了一趟教室。

请你来办公室一趟。

他去了一趟上海。

3、齐读。

4、个别认读。

5、综合练习(7分钟)

(1)图片展示:这是你们送给老师的生日卡片,老师看着这张卡片。(老师越看越高兴)

(2)用生词填空。

她的钱包丢了,特别着急,我告诉他别着急。(越着急越找不到。)(3)问:你/他昨天去了哪?

可以答:我昨天去了一趟超市。

他昨天去了一趟图书馆(4)用生词填空。

我刚去了一(趟)火车站。

爸爸去了一(趟)北京。

九、布置作业(1分钟)

1、各写一个“越„„越„„”和“趟”的句型。

上一篇:重庆市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下一篇:关于我市广播电视“村村通”的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