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文化教育学(精选10篇)
德国文化教育学 篇1
德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经济强国, 经济实力位居世界第三, 其发达的职业教育被称为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德国高等职业教育以高等专科学校和职业学院为主体, 在办学理念、专业设置、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和校企合作等方面独具特色, 这与其先进的职教课程文化理念密切相关。分析研究其职教文化特色对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文化与课程文化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 给文化下一个严格准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据统计, 有关“文化”的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顾明远认为, 文化是指人类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所采用的方式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1]他将文化分为三个层面:物质层面 (包括建筑、服饰、器皿等) 、制度层面 (包括教育制度在内的一切制度) 、思想层面 (包括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等) 。思想层面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 这是文化的核心。
课程文化作为课程和文化的复合体, 由于课程和文化本身的不确定性, 以及研究者的知识背景、价值观、方法论及其旨趣的差异, 人们对其意义的理解必然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有人认为:“课程文化既是用一种文化的眼光认识课程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 也是一种具有实体内容和对象化的文化结构。课程文化就其本质上讲是一种精神财富, 这种精神财富不只表现为课程意识、课程思想、课程价值等内隐的意识形态, 还表现为人类在漫长的进程中所创造的课程制度、课程政策等外显的制度化形态, 这样才能构成课程文化的整体内容和结构。”[2]基于上述观点, 笔者认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文化是高等职业院校长期积累得来的反映了与课程相关的课程价值、课程思想以及创造的课程制度、课程政策等方面的独具特色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本文将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来分析德国高职课程文化的特色。
二、德国高职课程文化特色
(一) 课程物质文化:突出职业性。
1. 应用技术为主的弹性化教材。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实行订单式培养, 为特定企业培养人才。例如德国高等专科学院 (Fachhochschule) 设立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是由部分办学好的技术中专、技师学校和服务类学校升格合并而来的新型高等教育机构。[3]高等专科学校专业设置主要在经济、社会教育、艺术造型和农业等范围。其专业教学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 教学活动包括了教学和实践培训, 毕业设计多为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实践课题。职业学院专业设置集中在工程技术、经济工程、社会服务三大领域, 课程设置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灵活。在德国职业技术学院不规定选用什么教材, 教学参考书完全由教师确定, 弹性化教材的指导思想是把新思想、新工艺、新技术引进教科书, 结合市场需求, 根据德国产业特点, 开设大量为地方经济服务的专业, 从而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减少或避免对人力资源的浪费。
“双元制”既是德国实施高职高专教育中最独到、最具特色的内容, 也是德国的职业教育获得成功的关键。“双元制”是指学生既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培训, 又能有部分时间在职业学校里学习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 将企业与学校、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是以培养专业技术工人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培训形式。“双元制”模式的课程结构总体上是按照综合课程体系来设计和编制的。它不像大学本科和我国的职业学校那样分为普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实践课三段, 而是分为基础学习和专业学习两个阶段。基础学习主要完成基础所必需的课程学习;专业学习主要是学习专业课程、参加实习和完成毕业设计。教材内容重视基础培训, 专业知识面较广, 所涉及的复杂定理、公式一般只讲结论及应用, 不做详细的推导和分析。同时, 课程和教材是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来设置、编写的, 内容中有较多的实际知识和企业实例。
2. 重视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
重视实践教学是德国高职的又一特点。因此, 德国的高等职业学院十分重视校内实验、实训室建设, 精心设计实验、实训室和实训内容;在实验实训室走廊上, 一般都设置与教学内容结合相对紧密的图片、实物展览, 在室内通常都布置与实验实训内容完全符合的各种规范化操作示范、安全健康环保标牌等, 加强企业文化的渗透, 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的规范教育, 注重HsE (Health safety Environment) 理念、团队精神和与人沟通合作等素质内涵的潜移默化的渗透。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课堂设在企业, 企业全程参与到高等职业学院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企业不仅为校企合作教育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保障, 还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德国职业学院本身就是学校和企业合作办学的产物, 在教学上采取工读交替形式, 一年分为两个学期, 每学期24周, 其中12周在学院学习, 12周在企业培训, 便于熟悉实际生产组织, 掌握各种工作岗位的职责, 需要时还要顶班工作。全真的实训基地为学生感受企业文化、接受实践教学提供了物质的保障。
(二) 课程制度文化:完备、科学, 可操作性强。
德国双元职业教育的成功得益于完善、周密的职业教育法律保障。德国职业教育立法起步早、法规严。早在1182年颁布的《科隆车工章程》就确立了师徒制职业培训雏形, 1869年颁布的《企业章程》明确了职业培训的权利和义务, 1889年颁布的《工业法典》规定了企业学徒培训必须与职业教育相结合。1969年颁布的《联邦职业教育法》作为职业教育的基本大法, 规定了职业教育的定义、内涵、适用范围、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和经济部门对职业教育的责任和作用。与《联邦职业教育法》配套性的相关法律有:1972年颁布的《企业宪法》, 规定企业管理咨询委员会须协助企业搞好徒工培训, 并不准把徒工当作单纯劳动力使用;1976年颁布的《青年劳动保护法》, 规定企业有义务在徒工培训期间为其提供在职业学校学习的机会;1972年颁布的《工商企业实训教师资格条例》规定企业实训教师的基本条件、工作任务、职责范围、考试规则等。1981年, 联邦议会又颁布了《职业教育促进法》, 规定了教育者资格、企业、学校和受培训者的权利和义务, 同时明确了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成立及其目标、权利和义务、工作任务等。至此, 内容完备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已经建立起来。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为了应对经济结构性变革引发的职业教育世界性的变革趋势, 德国又对1969年颁布的《联邦职业教育法》进行修订, 将其与1981年颁布的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合并, 制定新的《联邦职业教育法》。该部新法先后经过德国联邦议会、联邦参院审议通过, 于2005年4月1日起正式生效。[4]这一系列完善的法律体系, 保证了德国职业教育可以健康有序地发展。
(三) 课程精神文化:能力本位与人格本位的结合。
1. 以就业为导向的实用主义的课程目标文化。
德国职业教育的发达与其独特的传统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德国文化中的民族特性、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都蕴涵着全民、全社会重视职业教育的文化。德意志民族文化中的思辨传统及对科学的理解方式, 实证务实、细致严谨的态度是构建“双元制”大厦的支柱。[5]“双元制”模式的精髓, 就是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以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技术工人为目标。[6]运用就业导向这一主线, 连接着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和社会的相关方面, 并贯穿于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 凸现了实用主义的课程目标文化。
既善思辨又重实务的德国人对科学有着独特的批判性理解, 赋予科学广泛的意义。他们不仅把自然科学, 还把语言学和教育学等都作为科学领域, 而且把一切有系统的知识、技术、工艺、操作技能及其训练都被视为科学。这种思辨的传统使得摆脱宗教束缚后的德国, 科学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为了适应经济及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 19世纪末德国学校开展的改革运动率先发展实科教育, 以面向社会、联系实际为主要特征。德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开创者斯普朗格 (Eduard Spranger, 1880-1963) 把“陶冶”理念融于职业教育, 认为职业教育理念以追求个体人格完善为人生最大的目标, 即职业技术能最大限度地完善人的自身能力, 这尤其表现在准职业人所练就的“关键能力”和“操作能力”上。主张运用工作分析法使教学过程科学化, 再把科学化了的教学过程进行时段化和标准化分解, 并与在企业内进行的标准化培训结合, 理论教学和能力培养的每一步骤都贯穿于职业教育内容的价值观、本质观和实践观中;为保证“关键能力”的培养质量和“操作能力”的训练有效, 客观上需要校企双方及其上位组织 (教育行政部门与企业行会) 之间的通力合作。“双元制”把职业教育团体合作制度化, 即无论国家还是企业, 都把职业教育视为己任。为了给特定企业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 德国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和培训课程由学校与企业组织的专业委员会协商制定, 双方共同参与整个教学和实训过程。
德国人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科学务实的态度堪称举世闻名、有口皆碑。正是这种务实求本的民族特性使德国的产品以其质量耐久可靠, 设计独到精妙著称于世。各行各业都普遍敬业爱岗、忠于职守、认真负责、惜时守时、工作第一、事业至上, 工作效率普遍很高, 而且人们普遍习惯于自觉遵守各种规章制度。这种民族特性使德国的职业教育注重教育的实用化倾向和技能的创新, 而且注重提高人的社会责任意识, 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的规范教育, 注重HsE (Health safety Enviroment) 理念、团队精神和与人沟通合作等素质的培养。
德国职业教育一直重视改善社会处境不利群体的职业教育和职业继续教育;提高妇女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比重, 确保教育机会均等, 最大可能地帮助那些在物质、社会和文化方面处于不利处境的公民, 使他们有机会接受到教育和培训。为此早在2000年政府拟从2001-2005年拨款1.05亿马克, 用于改善不利群体的职业教育和培训问题。[7]由于职业教育对象在社会地位、文化水平、家庭背景等方面不尽相同, 因此他们在对职业教育内容的理解、对职业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进一步学习发展潜力方面存在差异。针对这种差异, 德国在高等职业教育上采取了多样化的策略。
2. 企业主导的校企合作课程实施文化。
校企的真正合作是德国职业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德国职业教育在培养高质量的劳动者方面显示了很强的优势。在国际奥林匹克技能大赛中, 德国选手曾取得过全部24个工种的第一名, 并获得团体冠军。其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德国建立的“双元制”。“双元制”学员一般每周在企业接受3-4天的实践教育, 在职业学校接受1-2天的理论教育。职业学校的教学任务主要是以专业理论来辅导和提高学员在企业中的实践培训成果。企业是校企合作教育的组织实施者之一, 培养学生的教学计划要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 并负责学生的评定以及对校企合作教育成果进行考核。
德国高等专科学校一般采用小班上课制, 主要以研讨和练习的形式进行, 非常注重实践性教学,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时间是交叉进行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实验课教授只提出实验目的, 而具体的方案定制、实验过程的设计和毕业设计都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的同时在企业接受锻炼, 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来完成毕业设计。在德国“双元制”高职教育中, 学生、职业学院、企业三者之间密切合作、相互支持, 实现了共赢, 是值得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习和借鉴的。
3. 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德国高职培养出来的毕业生, 之所以能具有如此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以及能如此深受企业欢迎, 其原因除了上述各点外, 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们拥有一支特色明显的专兼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德国对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有严格的规定, 不仅有一套完整的培养培训体系, 而且采取严格的国家考试制度。专职教师必须具有博士学位还必须具有至少五年以上的从事专业实际工作经历, 既有扎实的基础理论, 又有丰富的实际知识;一般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都较强。兼职教师主要是从企业、行业中聘请具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和经历的人。
三、对我国高职课程文化建设的启示
我们在学习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时, 不能原封不动的照抄照搬, 还要在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以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作为支撑, 突出高职教育以就业导向为主的特征, 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来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文化。首先, 在课程物质文化建设上要突出职业性。一方面, 课程教材内容以应用技术为主, 增强岗位适应性, 有针对性地选择“怎么办”和“如何做”的知识, 另一方面, 加强校内、校外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校内注意建立与现代生产管理同步的实训体系, 校外要积极寻找与企业的合作, 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用于实践性的学习。其次, 建立完备、科学合理与可操作性强的职业教育法, 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最后, 建立能力本位与人格本位相结合的课程精神文化。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以学生为本位、以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课程目标文化;以课程缔造为价值取向, 以体验、参与、合作为标志, 以产学结合为主要形式的课程来实施文化;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文化研究与比较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 2000, (4) :1.
[2]黄忠敬.课程文化释义:一种分析框架[J].学术探索, 2002, (1) :102.
[3]黄福涛主编.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300.
[4]姜大源.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综合版) , 2005, (11) :17.
[5]顾明远.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271.
[6]朱桃福.德国职业教育就业导向及其借鉴[J].教育发展研究, 2004, (2) :59.
[7]彭正梅.德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J].全球教育展望, 2002, (3) :78.
德国文化教育学 篇2
文化,中国历史上最早是指“以文教化”和“以文化成”的总称,从字面意思上解释,文化是一个动词,无论是“教化”还是“化成”,都体现了一个行为过程。“文”是指道德、哲学思想、艺术等,引伸到企业文化中就是企业所倡导的企业精神;“化”是指教化,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共同持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合。
21世纪是文化管理时代,是文化致富时代。企业文化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是企业管理最重要的内容。企业拥有了自己的文化,才能使企业具有生命的活力,具有真正意义上人格的象征,才能具有获得生存、发展和壮大,为全社会服务的基础。
企业文化是亚文化,一个国家的企业文化必然与该国的传统社会文化密切相关。德国的企业文化深受欧洲文化价值观影响。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带来的民主、自由等价值观,对德国企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且,德国强调依法治国、注重法制教育、强调法制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形成的完备的法律体系,为建立注重诚信、遵守法律的企业文化奠定了基础。再次,宗教主张的博爱、平等、勤俭、节制等价值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德国企业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德国人长期形成的讲究信用、严谨、追求完美的行为习惯,使企业从产品设计、生产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无不渗透着一种严谨细致的作风,体现着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去处理问题,对企业形成独特的文化产生了极大影响。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德国企业冷静、理智的作风。德国企业文化明显区别于美国以自由、个性、追求多样性、勇于冒险为特征的企业文化,也区别于日本企业强调团队精神在市场中取胜的企业文化。相较而言,德国企业更加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提高员工素质,开发人力资源,众所周知德国企业历来力求企业人员少而精,工作效率高。从经理、工程师到技术员都要接受定期考核。在人员晋升方面,德国人认为,35岁以上的人才具备担当管理者的资格。在晋升时强调技术,对企业管理者的要求是,现把他们派遣到研究部门工作几年,然后学习管理经验,这样造成的结果则是晋升速度缓慢。晋升为总经理时通常情况下为40岁至50岁之间,目的是保证管理者都要收过高等教育,实现专家治理企业,增强企业实力。
德国企业普遍十分重视员工的培训。企业建立培训点,针对员工主要进行两方面的培训:一是使新进公司的人员成为熟练技工;二是使在岗熟练技工紧跟世界先进技术,不断提高知识技能。使员工的素质方面更为细致,奉行一种“人的能力是可以通过教育和不断培训而提高的,自己培养和造就人才”的理念。系统的说德国的职业培训是一种双元制职业培训,学员学习的地点为两个独立不同的部门或机构,即职业培训学校和企业内部的车间或实验室。学员能够接受培训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在培训之前要和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合同对培训期间的学徒工资、培训期间的休假以及双方在培训期间的责任与义务都做出了详细的描述。
并且德国企业在管理人才选拔与培养方面也颇具特色,即选拔人才并不注重其社会地位的高低,而是注重本人的实际能力。在尊重人格、强调民主的价值观指导下,德国企业普遍重视职工参与企业决策。
德国企业文化强调加强员工的责任感,注重创造和谐、合作的文化氛围,为员工创作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德国企业十分注重人际关系,努力创造和谐、合作的文化氛围。例如,1994年受世界石油危机影响,大众公司在德国本土的公司经济面临困难,需要解雇2万多名员工。然而,公司的员工在参与企业决策时却表示:宁愿减少自己收入的20%,把每周工作5天改为 4天,也不要让那些人失业。同类的事情,当大众公司在巴西的分公司也试图这样做时,却被巴西员工拒绝了。
这种责任感不仅体现在家庭责任上,更体现在工作责任和社会责任上,他们就是带着这样责任感去对待自己周围的事物。德国企业十分重视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的文化整合。为解决企业兼并重组中的文化冲突,保持和谐的文化氛围,保证企业兼并重组目标的实现,他们在公司并购、重组时,十分注重企业文化的融合。精益求精的意识和注重诚信为本,追求产品质量完美、提供一流服务更是德国企业所追求的品质,通过培训、考察发现,重视产品质量,追求技术上的完美是德国企业一种普遍的自觉意识。德国人爱好技术、钻研技术、崇尚技术的价值观已深入人心,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不仅这样,德国企业的劳动收入的构成与分配也相当合理,社会福利比较大。工资由基本工资、岗位补助、超时补助、家庭状况补助(按照家庭中儿童的数量按月发放的一种补助。)、圣诞节奖等其他各类补助奖金构成。作为员工收入中最主要部分的基本工资占到员工工资收入的75%—80%。目前德国员工平均每周工作7.5小时,减去休假,每年实际工作时间约为1700小时。需要我们注意的是,由于德国工会的反对,计件工资的形式在德国的工资计算形式中越来越少了。在工资分配方面可分为高级职员工资和一般职员或工人工资。高级职员实行月薪制,一般没有奖金。收入的多少和工资增长多少均与资方商定。一般职员或工人实行岗位工资,即根据岗位的难易程度划分工资等级,这样的企业,有几个公司的员工不想要这样的福利呢。
总之,德国企业文化是规范、和谐、负责的文化。所说规范就是依法治理,从培训中树立遵纪守法意识和对法律条文的掌握,从一点一滴做起,杜绝随意性和灵活性。和谐,就是管理体制的顺畅,人际关系的和谐。负责,就是一种企业与职工双方互有的责任心,即职工对企业负责任,企业对职工也要负责任,企业与员工共同对社会负责。
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性格,具有四大功能:增强团队凝聚力;规范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激励团队创造力和战斗力;提高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和自我约束力。就像我们个人,脾气秉性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决定着我们的一切行为。胡一夫老师更是认为,企业家的态度和行为通过各层管理者不断向下传递,形成了公司整体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最终汇成了企业文化。
德国的裸文化 篇3
德国的大学每年5月最后一周是“学术参观周”,鼓励师生走出学校到各地去旅行参观。在科隆那晚,我早早回到了住处先洗澡,等我洗完穿好衣服拉开浴室门,吓了一跳,只见桑德拉手里拿着沐浴露,赤条条地站在我面前。
不一会儿,她洗好澡,又光着身子出来了。我们的房间在二楼,楼下有条小路,常有路人走过,但她一点也不避讳,非常大方地往身上涂抹润肤乳。接下来的几天,我也就见怪不怪了。
回到学校的第二天,和好友艾琳夫妇谈起,他们都觉得这很正常。他们年轻时,常故意在家里“裸走”,目的是教育孩子男女身体是有差异的。现在儿子已经结婚,他们还常常和儿子、媳妇一道去湖边裸泳。见我很有些目瞪口呆,他们解释说,德国人很崇尚自然,裸体的时候不会想到性,只是享受裸露肌肤时的舒服和自由。有意思的是,据说东德人比西德人更加热爱裸体文化。默克尔总理上台后,英国电视台就播放过她裸泳的镜头。
德国文化教育学 篇4
一、国家主义的价值取向
受历史发展等诸多因素影响,德国民众民族主义情怀比较强烈,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民族主义情怀也有着很深的影响。德国的职业教育理论具有强烈民族主义倾向,职业教育被上升到国家高度,职业教育被看做是解决政治难题的关键途径。德国人认为,要使青年人成为合格的国家公民,职业伦理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职业伦理教育可以有效缓解社会不稳定的隐患,这种国家主义价值观,获得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德国的经济体制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使得职业教育具有较强的国家主义价值取向。联邦德国政府认为,教育对经济发展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管理人员精通业务、职业工人训练有素,才能取得充分的成功。所以,联邦德国政府干预市场经济,在计划经济中,民主德国也加入了竞争自由。与东欧其他国家相比,民主德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更富有市场气味。虽然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在冷战时代分属美苏两个阵营,但是,在经济管理体制上,却没有根本分歧,都是政府对经济活动宏观调控。反映到职业教育领域,在国家主导职业教育发展上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殊途而同归。
二、职业主义的人生信条
在普通德国人的内心深处,有着根深蒂固的一种思想,那就是将职业看做是人生信条和目的本身。德国职业教育之所以能够兴旺发达,这一点是根本。德国民众的职业观念,遵循两点基本原则,一是职业神圣,二是职业平等。职业不只是一种谋生手段,在德国民众心中,职业具有灵魂救赎的意义。德国民众这种职业神圣精神,是一种内在的,不是外来的,事关自己灵魂得救繁衍出来的敬业精神。当然,德国民众爱岗敬业不仅与宗教因素有关,还和利益因素有很大的关系。战后德国实行福利社会政策,造成庞大的失业队伍,严格的资格准入制度,更是导致更大的失业存量,促使他们分外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德国民众对职业的平等认知,涉及许多因素。一是内在性。德国人民注重内在的心理体验,主张是内在的信仰,就连德国普通民众,哪怕是普通的粉刷匠,在工作生活状态上,也能找到诗意栖息的切入点,在工作中,他们能够感受到一种职业平等,在粉刷外墙的过程中,可以感受艺术家作画般的情趣。德国人认为,由于职业的社会属性不同,等级之间、阶层之间存在差异,贡献可能大小有别,但是,职业性质与地位却无尊卑之分。德国民众对职业怀有很深厚的感情,一般情况下,不会更换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在德国,人们对于职业的选择,觉得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某个职业是否适合自己是他们最关心的事情。这种价值观,是职业平等感最主要的因素。德国人职业主义的人生信条,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技术主义的精神追求
在德国,技术创新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非常关键。德国人尊崇技术,在很久以前,德意志民族就意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在中世纪,德国学徒的门槛是很高的,因为学徒意味着有业可就,在手工业产业中,青年男性只有继承了父辈产业才有权结婚。在中世纪的德国城市,工匠阶层具有很强的社会影响力,人们将他们看做是社会发展中坚力量。德国民众对技术的尊崇,还和德国政府对于专利保护的重视有很大的关系。不单是企业界对技术尊崇,国家层面的政策基调也是如此。德国民众保护专利意识非常强烈。近年来,德国的专利申请在欧洲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德国专利申请量远远高于欧洲其他国家的数据,无论是居民的专利申请量,还是非居民的专利申请量都是如此。良好的专利保护传统,有利于民众对技术的尊崇,同时,也为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一点,也是推动德国职业教育的重要文化底蕴。
德国职业教育兴旺发达,根植于独特优质的文化土壤之上,我们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经验,文化背景是必须考虑的内容,文化因素是促进德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底色。中国传统文化也蕴含着自己独特的技术基因,如隋唐以来的艺徒培训,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还有很多领先于国际的先进技术,所以,我们要发挥中国文化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正面引导,利用中国文化先进性的一面,促进职业教育走上正确的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德国餐桌文化礼仪 篇5
1、不要越过餐桌拿取东西
在以西餐为主的德国,不似中国般喜欢围着大圆桌一块“共食”,比起一起吃菜一起喝酒的热闹,德国人更喜欢一人一道菜的饮食方式。西餐的烹调方式相对中餐的色香味俱全而言也比较的简单,上菜后,人们还经常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加入各式的调味料,如盐、胡椒、橄榄油等等。越过他人或者将手越过餐桌到另一边拿取东西在德国人眼中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反之,通过询求放置调料附近朋友的帮忙才是最佳的解决方法。
2、不要将手肘置于桌面
“无论是在进餐还是在餐后的聊天里,将手肘放置到桌面上都是一个不礼貌的行为。”一位在德国餐厅工作超过十年的领班Butler MacPherson说道。根据MacPherson的建议,即便在就餐时,也应该将手肘放在身侧,而不是“立”于餐桌之上。
3、不要把餐巾当作“围兜兜”
有许多人在吃西餐时喜欢将放置在刀叉等餐具下的餐巾塞在衣服领口处,将其当作“围兜”来使用。事实上,这一做法并不礼貌,也不适用于正式的就餐场合,餐巾的正确摆放位置应是置于大腿上,当你需要的时候再拿起来使用。
4、不要在嘴被塞满时说话
“嗷呜嗷呜,我想说……嗷呜嗷呜”这样一边说话一边咀嚼的行为相信在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不被认可,德国人也不例外。当你塞满了一嘴的食物时,选择沉默的咀嚼会比仍然“坚持”说话要礼貌的多,所谓食不言,寝不语,说的也是这样的情况。
5、不要在餐桌上“擤鼻涕”
对于这条餐桌小贴士,德国人或许是最没有注意到的。其实,在餐桌上清洁鼻子是极其不礼貌的行为,不仅是因为有可能的细菌传播,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到大家就餐的心情。因此,当你需要“擤鼻涕”的时候,请到洗手间或者另一个区域,避免在餐桌上如此豪放的当众清洁鼻子。
6、不要浪费食物
本着“光碟”行动的思想宗旨,不随意浪费食物不止是中华传统美德,也是德国传统美德,即使是你不喜欢吃的食物,为了表示对食物以及对食物制作者的尊重,也要吃上几口。之后,你可以选择喝点水,或者点上一道自己喜欢的甜品来缓解没有吃到好吃的主菜的失落。但是,一碰都不碰的行为是特别不礼貌的!
7、遇到突发情况,不宜有过激的反应
在不小心碰倒了杯子,导致杯内的酒水洒出时,不需要有过于激动的反应,这一说法,不仅适用于自己碰倒东西时,同样也适用于别人发生这一情况时。在这一突发情况发生时,尽快的处理并清洁才是正确的行为。
8、不要“挥舞”着刀叉说话
如果在就餐时需要说话,首先要做的应该是把餐具放下。吃饭不是比武,不需要舞动着餐具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样的行为是很不礼貌的。
9、不要将食物“铲”到嘴里
当遇到比较难进食的食物如“滑溜溜”的意面时,不要把叉子当作铲子,将食物“铲”进嘴里,即使困难,也尽量是将食物置于叉子上再慢慢放入口中,端起碟子或者倾斜碟子的行为在德国人眼中都是不礼貌的表现。
10、不要将餐巾置于椅子上
在用餐完毕后,记得不要将餐巾放在椅子上,正确的方式应该是将其放在已经吃完的空碟中。将餐巾置于椅子上的行为将有可能会导致餐巾感染到椅子坐垫上的细菌。
餐桌上的文化
在德文里,德国人称喝汤为 “吃”汤 (Suppe essen),因为德国人从不把汤盘端起来喝,而是用勺子一勺一勺的送到嘴里“吃”(Suppe l?ffeln)。所以德国人禁忌“吃”汤的时候发出声音。“吃不拢嘴”在德国人看来也是不礼貌的,许多德国人总抱怨,亚洲人在公众场合吃面条的时候会发出吧叽吧叽的声音,在他们看来很不文明。
但是,在东亚国家,特别是日本,吃面条的时候发出声音代表对美食的赞赏,也是对做面条的人的尊敬。今天也有许多亚洲人用“德国人公众场合毫不顾忌别人眼光大声擤鼻涕(sich die Nase schnauben)”作为挡箭牌来回应德国人的批评。
打喷嚏的祝福
在中国,打喷嚏(Niesen)的人都会跟周围的人致歉,因为突如其来的喷嚏有可能打扰到身边的人。然而,在德国恰恰相反。当对方打喷嚏的时候,旁边的人一般都会说“Gesundheit”意思是“祝你健康”。而打喷嚏的人也会很有礼貌地表示感谢。但是很多人很好奇,为什么在对方咳嗽(Husten)的时候不祝福呢?
零距离感受德国企业文化 篇6
期间, 我们参观了普罗名特集团公司, 这是一家生产液体计量设备的私营企业, 虽然企业规模不大, 但据说在同类产品中制造水平世界第一。公司负责接待我们的是亚太市场负责人, 一个高个子、相貌英俊的德国人, 他用流利的汉语给我们介绍他们的产品和中国市场的开发和风险管控, 核心思想就是依靠当地员工而不仅是德国管理者来确定市场定位和销售任务, 并取得了很好的经营业绩。大家交流之后, 接着参观他们的生产车间, 企业接待人员给我们每位参观者发放一个塑料参观牌, 上面印着他们公司的名称以及参观者的国籍、单位、职务和来访编号。那天正下雨, 陪同参观的公司董事让办公室人员给我们每人都取一把雨伞, 雨伞上也印着他们公司的名称, 质量很不错, 可是偏偏那个董事没有拿到雨伞, 他毫不在意笑了一下说没关系, 就在前面引路, 根本没有责怪办公室负责人的意思, 陪同我们的张翻译赶紧和他共用一把雨伞。参观完告辞, 雨还在下, 大家打着雨伞到停车处, 准备乘车离开, 都想着怎样把雨伞还回去, 这时看见公司的董事走过来, 我们都以为他是来拿雨伞的, 没想到董事说, 雨伞送给大家了, 参观牌要还给他。大家把参观牌子都取下来交给他, 他拿不过来就抱在怀里和大家再见。大家都觉得雨伞比参观牌贵重, 但是, 人家却把参观牌看得更重要。参观牌上面有每个人的姓名, 不可能再用, 再收回去有啥用?大家都很疑惑。负责联系参观的张博士说, 人家是把这些参观牌收起来, 作为企业的资料保存了。由此可见, 德国企业是多么重视文化的积累。
还有一件事令我印象很深, 是我在学习之余到街上购物看到的。在科隆大教堂附近的商业街, 有一家日默瓦旅行箱专卖店。日默瓦高级旅行箱品牌是德国为数不多的旅行箱生产商之一, 也是行业内仅有的承袭百年传统的生产商之一。产品采用了以坚固、耐用、轻巧著称的铝镁合金及高科技聚碳酸酯两种材料制作而成, 集优质素材、卓越科技、独特设计及超凡手艺于一身, 成为“德国制造”的一个传奇。这家旅行箱专卖店二层小楼, 每层面积也就四、五十平米左右。我们走进店内, 看见各种类型的日默瓦箱子整齐有序的摆放在店内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 货物摆放很密, 但是错落有致, 不影响客人挑选, 这让我惊叹他们对于空间的合理利用。我看到一楼人多, 就到二楼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商品, 走上楼梯, 这下让我更惊叹的事情出现了, 这个小专卖店的二层居然是个日默瓦旅行箱发展历史的博物馆, 展示日默瓦箱包的历史, 从1898年工厂诞生到现在, 各个时期的经典款式的箱子, 都陈列着, 还有图片和文字说明, 让人观看后感受到这个品牌的厚重, 产生买一个拉箱的冲动, 这就是品牌的影响力和文化的力量。在那个寸土寸金的地方, 竟然没有把所有地方都用于摆放商品, 而是展示自己产品发展的历史, 可见德国企业对于文化品牌的重视。
培训期间, 有一次请韦伯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拜耳集团公司内部咨询顾问专家MICHAEL.WEBER博士讲课, 我向他提了关于拜耳公司实行文化管理的有关问题。韦伯先生回答说:拜耳公司要建立一个有企业凝聚力的永远存在的企业, 当然要进行文化管理, 只靠僵硬的制度条文是不行的, 要关心员工, 要建立和谐的关系, 这是更重要的。他认为:大企业必须有共同的文化理念, 因为公司所有的重大决策都是多数人决定的, 不可能是少数人压倒多数人, 哪个企业老板也不希望员工心散。因为, 德国企业的监事会成员不是任命产生的, 是由全体成员大会选举产生的, 而且组成人员的身份比例是法律规定的, 不是大股东可以操纵的。最重要的是权力分配制衡相对合理, 大股东的代表要对自己的股份负责, 雇员代表要对企业的发展和自己利益增长负责, 行业工会的代表要对整个行业的利益平衡负责, 从而达到合理制衡的目的, 可以有效使得三者利益趋于一致, 防止了劳资关系恶化带来的不稳定, 预防同行业不同企业间利益差距太大带来的社会矛盾, 抑制了资本过于膨胀对劳动者的剥夺, 限制了个人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 从而实现了和谐稳定发展。比如拜耳公司员工有12000多人, 是世界500强的大企业, 监事会、董事会成员和员工, 多是十几年或几十年的工作关系, 相互间有合作共事的经验和很好的个人关系。在德国, 化工企业都和拜耳公司一样是采用文化管理, 钢铁企业可能有所不同, 但基本上同样也采用文化管理, 只有零售类企业由于规模很小或行业特点, 可能不采用文化管理。
漫谈德国人的姓名文化 篇7
一、德国人姓氏的主要来源
与中国人不同, 德国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过着“有名无姓”的生活。在德国古代, 姓最早只在特权阶层中使用, 他们用姓来表示其显赫的家族, 而下层百姓是没有姓的。据记载, 早在8世纪的古日耳曼时期, 德国人的“名”就已经出现了, 而直到12世纪之后, 德国人的“姓”才被普遍使用。这是源于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口的增长, 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日益频繁, 单一的人名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同名的人越来越多, 甚至达到了一呼百应的地步。这种状况不仅给人们的社会交往带来了麻烦, 也给国家的行政管理、社会治安等带来了诸多不便。在此历史背景下, “姓”便应运而生。
纵观德国人姓氏的历史演变, 主要有如下几个来源:
1.以所从事的职业为姓
据调查, 在德国1995年出现频率最高的15个姓氏中, 有9个来源于其祖先所从事的过的行业。例如, Schneider (施耐德, 原意为裁缝) , Müller (米勒, 原意为磨坊工) , Schmidt (施密特, 原意为铁匠) , Bauer (鲍尔, 原意为农民) , Koch (科赫, 原意为厨师) , Weber (韦伯, 原意为纺织工) , Fischer (费舍尔, 原意为渔夫) , Schuhmacher (舒马赫, 原意为鞋匠) 。由此可见, 中世纪的德国手工作坊日渐兴盛, 普通百姓已根据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而为自己量身定做了特别的“姓”。
2.以所喜爱的动植物或事物为姓
德语中以动植物、季节风景等为姓的例子不胜枚举。如Adler (阿德勒, 原为鹰) , Wolf (沃尔夫, 原意为狼) , Vogel (福格尔, 原意为鸟) , Bär (贝尔, 原以为熊) , Fuchs (福克斯, 原以为狐狸) , Blume (布鲁莫, 原意为花) , Sommer (桑莫, 原意为夏) , Berg (贝克, 原意为山) 。
3.以祖先的居住地为姓
在德国姓Bachmann的人的祖先可能居住在小溪边, 因为Bach原意为小溪。而姓Langgässer的人的祖先则可能曾在长胡同里生活 (Lang:长。Gässer:胡同。) 此外, 姓Bayer或者Nürnberger的人则表明他们祖先的籍贯所在。Bayer (巴伐利亚地区) 、Nürnberger (纽伦堡地区) 。
4.以祖先的外貌或性格特征为姓
以人的外貌特征的姓氏在德语中比较普遍, 如Klein (小) , Groβ (大) , Lang (长) , Kurz (短) , Braun (棕色的) 。此外, 还有以人的器官为姓的, 如Bauch (肚子) , Zahn (牙齿) , Kopf (头) , Leber (肝) 。最让人不解的是, 类似Kurzhals (短脖子) , Pech (倒霉) , Langbein (长腿) 这些看似不雅的字眼也被德国人频繁使用。不过, 这些词一旦被作为姓氏使用, 则与其原本的意思并无关联。
二、德国人名字的主要来源
名字通常寄托了起名人的美好期望, 同时也折射了某个时期的社会环境、大众审美和时尚潮流等。与中国人不同, 德国人的名字从数量上远远少于他们的姓氏, 因此德国人起名字一般从现有的“人名录”中选取。
1.与宗教有关, 多来自于《圣经》
众所周知, 德国作为一个有宗教信仰的国家, 绝大多数人在给孩子取名时都会有意识地与宗教文化关联。常见的男性名如:Josef、Paul、Adam、Peter、Nikolaus、Martin等。常见的女性名如:Eva、Maria、Julia、Anna、Sabina、Katharina等, 都来自于《圣经》故事、《旧约》或《新约》中的人物。其中, 最为大家所熟知的Adam (亚当) 和Eva (夏娃) 是《圣经》故事中人类的始祖, 这两个词均来自于希伯来语, 分别意为:出自红土、生命。
2.与性别有关, 男女不同
德国人在从“人名录”里选名时严格按照孩子的性别来定。一般来说, 女性名多以元音结尾, 如Julia、Laura、Barbara、Margarethe、Brigitte等;男性名多以辅音结尾, 如Alexander、Michael、Mathias、Georg、Sebastian等。根据元音与辅音的不同, 女性名在读时显得音律优美, 方显女性温柔的一面;而男名则读起来短促而响亮, 体现出男性的力量之美。此外, 名字所涵盖的意思也使得男女有别。像很多男性的名字都有“强壮”、“强大”、“胜利”、“勇敢”、“忠诚”等美好的寓意, 如Sieghard (胜利者) 、Hartwig (强大的战斗者) 、Siegfried (因胜利带来和平者) 、Helmut (勇敢地保护者) 、Bernhard (像熊一样的强壮者) 、Arnold (像鹰一样有力) 。而女性的名字则更多偏向于花朵类名称, 以体现女性的温柔美丽, 如Rose (玫瑰) 、Lilie (百合) 、Sophie (智慧) 、Lea (阳光灿烂) 、Hanna (妩媚优雅) 、Jasmin (茉莉花) 。
3.与长辈有关
在德国有晚辈与长辈重名的传统, 以此来表达晚辈对于长辈的崇拜、敬仰、纪念之情。例如, 著名的音乐家, 有“圆舞曲之王”称号的小约翰·施特劳斯和父亲老约翰·施特劳斯 (Johann Strauβ) 是同名。
4.与外来文化有关
近十几年, 外来名在德国越来越受欢迎, 很多父母希望孩子的名字能够与众不同, 个性十足。因此, 像Peggy、Jessica、Evelyn、Emily、Edwin、Mike等这些英文名字, 像Yvanne、Louis、Rene等这些法文名字以及西班牙、意大利、瑞典、芬兰等这些颇有异域风情的外语名, 在80后、90后中极为盛行。
三、德国人姓名的原则
与其他欧美国家一样, 德国人的姓名也遵循名在前, 姓在后的原则。这一点从德语上也可见一斑, “名”为Vorname (意为前面的名字) , “姓”为Nachname (意为后面的名字) 。一般德国人为一名一姓, 但也有两名、三名、甚至多名一姓的。例如, 德国现任总理Angela Dorothea Merkel就属于两名一姓。而有些德国人姓名中带有von (译为:冯) 的则表明他的祖先是贵族, 例如, 著名的大文豪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此外, 德国女性在已婚后要随夫姓, 而之前的娘家姓只能弃用。由此可见, 日耳曼民族是一个十分重视家族传统的民族, 姓乃一个家族所有成员的共同符号。因此, 妻子一旦进入丈夫的大家族, 被标上大家族的符号便是不言而喻的。
参考文献
建筑与文化:德国城市发展的视角 篇8
建筑是艺术的观点, 总是出现在理论之中。但是在中国的大城市 (也包括其它地方) , 近年的建设主要是为了将人们 (乡村地区的居民) 吸引到城市中, 所以本身与艺术并没有直接关系。包括开发商、建筑师和建筑企业在内的一部分人是为了利润而行动;而另一些人, 也就是那些大城市之中的政治家和规划师, 则在考虑如何为那些来自乡村、以及原先居住在城市中心 (胡同和城中村) 、但是后来被迫搬离的居民提供或多或少合适的居所。这些活动本身缺乏建筑艺术中所提出的在文化和道德方面的责任, 而且也没有留下多少时间给艺术和文化。当然, 雄心勃勃的市长在城市里给全世界的建筑师分配了大量服务于艺术的建筑任务, 比如歌剧院、音乐厅、或者博物馆等, 这些建设所带来的文化参与吸引了大量公共关注。但是这种通过可见的建筑事件所能够产生的说服力是有限的, 因为其与中国的建筑传统相割裂。因此这些建筑物主要的作用在于显示中国的现代化成就, 以便快速发展大城市并参与全球竞争。在中国的许多地方, 新的文化建筑往往只是巨大的建筑雕塑, 由于没有与城市或者区域的文化传统建立足够的联系, 其内容对于加强社会的认同感作用有限。面对许多文化传统的丧失, 人们目前还没有能够成功地将现代社会的功能要求整合到传统的建筑之中, 往往只是将中国传统建筑转变功能, 使其作为展示品为国际和国内的旅游服务。
在像德国这样的国家, 通过观察当前中国城市的动态, 能够发现很多自身在100年前曾经历过但是已经不再出现的现象。这涉及到诸多的原因:城市化早已结束, 城市和乡村的差别普遍被取消, 人口的发展也表现出稳定性。如果没有来自欧洲别的区域和世界范围的移民, 这个国家的人口将不断萎缩。大多数的城市不再增长。因此与中国城市面临不断扩张相比, 德国的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则必须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 处理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态方面的挑战, 通过合理的决策进行权衡并维护社会关系。在这一背景下, 城市对于保护现有的建筑文化有着明确的规定, 公共部门和私人媒体都对建筑文化相关的实践进行严格的监督, 腐败在这种环境下也就没有土壤。此外, 一个特殊的情况是, 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 德国许多的城市都被摧毁了, 这使得人们对于维护地方建筑文化的信念非常牢固, 所以今天德国的许多内城地区在体现自身文化的建筑传统方面有着出色的成就。内城地区一般进行了高密度的建设, 建筑高度也受到限制, 通过限制交通等措施, 城市街区及其充满吸引力的公共广场和公园, 成为受居民青睐的生活空间。如果出于经济动机希望改变这种结构的话, 一般都会出现大型的市民活动请愿加以抵制, 并获得成功。此外, 对于德国经济来说, 国际上成功的德国企业知道, 只有通过那些有吸引力的生活空间才能够留住高质量的劳动者。因此, 德国的城市在工作和居住、以及在培训和休闲之间, 实现了必要的平衡。中国的城市也即将面临这些挑战, 对于建筑师和规划师来说, 需要为市民们维护和塑造生活空间的工作, 这些空间将帮助实现文化以及和谐的城市生活。
在新的一期《建筑与文化》杂志中, 将有选择地对德国的城市和建筑实践进行介绍。文章将会展示出, 在不同规模的城市政治和社会环境下, 面临全球化世界中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挑战, 城市所应关注和努力的核心, 在于遵循资源友好的模式, 同时保证并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并保持其自我的文化认同, 同时探索解决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冲突与矛盾的方法, 并将市民引入到决策的过程中。这些经验可能对于中国城市的政治家、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带来启发, 用于探索符合其自身条件的地方战略, 以实现和谐的城市发展。
德国文化教育学 篇9
德国联邦文化基金艺术总监霍滕西娅·弗尔克斯在描述这个项目时说, 要给尽可能多的学生提供进入艺术世界的途径, 为他们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加强开拓体验与塑造空间:“我们希望这一项目能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合作网络系统, 并在项目成熟后由学校和文化机构继续自主地办下去, 希望以此为契机, 使青少年能够不间断地进行艺术实践, 认识丰富的艺术世界。”梅卡托基金会的负责人伯哈德·洛伦茨则认为, 以艺术为媒介的教育能够通过某种特殊途径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提供巨大帮助。在这个项目的发展过程中, 教师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他们必须意识到文化教育对于他们的教学工作和学生有着怎样的价值和重要性, 只有这样, 文化教育才能长久地在校园中立足, 也才会让更多的青少年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文化和艺术资讯。
大量外国移民后代的教育问题一直困扰着德国教育界人士。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的一项数据显示, 8%的德国学生在没有拿到合格毕业证书的情况下就离开了学校, 而有移民家庭背景的儿童辍学率更比德国本土学生高出1倍。然而, 经合组织 (OECD) 的一项调查又使德国本土孩子的教育缺失问题凸显出来。据统计, 德国有大学学历家庭的孩子上文理中学 (毕业后有上大学资格) 的机会比技术工人家庭的孩子高出2倍。由此可见, 家庭背景也成了影响孩子受教育程度的重要因素。在一些偏远地区的学校里, 艺术和文化教育的缺失问题则更为严重。此次, 两大基金会一同斥巨资促成了“创意学校的文化星探”活动, 直接通过学校让学生与文化艺术建立联系, 由文化艺术专家亲自担纲教师角色, 不但可以引起学校和教师对文化教育的重视, 激发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更能丰富他们的文化艺术知识, 促进其个性发展和兴趣培养。对一个有着众多移民后代的多元化国家来说, 这一创意计划有望为德国的文化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德国建筑教育概况 篇10
1 德国建筑教育的历史发展
与法国和意大利相比,德国的建筑教育起步较晚。1790年,柏林艺术科学技术学院开设建筑课程,这种把建筑专业划归于工程技术院校的做法,使德国的建筑教育从一开始就打上了注重工程技术的烙印。1799年,普鲁士王国开设了第一所建筑专门学校,教育模式受法国“布杂”体系的影响。19世纪初,随着德国教育改革的大力发展,德国高等教育与中等技术教育开始了兴盛之路。同时由于工业的发展,刺激了城市人口的增长,对于建筑师、设计师和手工艺人的需求因此而高涨,德国各地相继开办了不同类型的建筑院校。
20世纪,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新技术和新材料的不断出现,以及机器化生产所带来的种种影响,一批有识之士开始注重对工艺、技术和材料的研究,致力于解决技术与艺术融合的问题,并形成了系统的教育理念。1919年成立的德国包豪斯(Bauhaus)设计学院就是这种理念的代表,它的建立标志着设计教育概念的革命。包豪斯强调集体协作的工作方式,强调科学的、逻辑的工作方法和艺术表现的结合,强调设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概念,由此建立了基于科学基础的教学体系。它在20世纪的影响远远超越了法国的布杂体系,逐渐成为国际上普遍接受的建筑教育概念体系之一。二战之后,为振兴自己的设计事业和设计教育事业,德国在1953年成立了战后最重要的设计学院——乌尔姆设计学院。乌尔姆设计学院将设计作为建立在科学技术、工业生产和社会政治基础之上的应用学科,而不是以往的艺术学科。乌尔姆设计学院所倡导的高度理性和系统性的设计观念成为德国建筑设计的成长基石。虽然学院已经关闭多年,但是它所形成的教育体系、教育思想和设计观念直到现在,依然深刻的影响着德国的设计理论、教学和设计哲学。然而,对于建筑教育中艺术性因素的忽略,也导致对这种建筑教育体制的争论和反思。
2 德国当代建筑教育
当代德国的建筑教育在这样的理性传统之下,不断发展形成了现今较为成熟的体系。一方面,处于德国高校体制中的建筑院系由于高校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综合大学、工业大学、高等专科学校以及艺术院校都设有建筑专业,其学制与教学目标有所不同。作为德国传统高等教育的核心,综合大学与工业大学也是建筑教育的核心地带,这类高校通常有权授予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它的学制也较长,一般为8个~12个专业学期。德国与大多数欧洲国家相似,受专业教育后无须经过资格考试,只需通过评核就能成为注册建筑师。因此,培养具备专业素质的建筑师成为教学的首要目标。对于这样的建筑教育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了解:
1)学院构成和教学人员。德国各建筑院系普遍采用教授负责制的教育模式,教授的素质对教学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筑系教授的聘任条件首先必须是资深的职业建筑师,并具相当高的专业水平。只有终身教授才可以成为研究所的领导并具有绝对的权威性。许多建筑院系是由多个与设计相关又方向有所侧重的研究所组成,这些由教授直接领导的研究所是教学的主要执行单位。他们独立负责与各自专长相关的课程的授课、设计训练,并组织讲座、专业考察和实习等等。在总体课程结构之下,各研究所的教学相互协调并有共同的运作方式。2)教学规划与学位设置。德国高校的学业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基础阶段和主课阶段。建筑专业规定的最低学期数一般为5年,但实际上学生专业学习的时间平均在6年以上。其中基础阶段为4个学期,课程设置相对固定。而主课阶段的学习时间则由学院自身的教学规划所决定,也受学生各自学习计划的影响而有所不同。在满足所有的学分要求之后才有资格申请做毕业设计,通过毕业答辩的学生即可被授予建筑学工程硕士学位。获得硕士学位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申请攻读博士学位,学习期限没有规定,一般需要3年~6年。3)教学的组织和形式。德国的建筑教学侧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设计素质,注重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和科学方法的训练。许多专业必修课都配合练习课一起进行,更以设计作为最后的课程考核。基础学习阶段课程固定,主要以讲座和练习课为主,内容涉及到基础知识、构造技术、历史、理论、造型以及城市规划等各个方面。进入主课阶段后学习的空间和自由度大大拓展,学生可在基本的教学框架要求下自主选择。专业课程的设计训练强度加大,选修课程的种类广泛可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并保证了毕业学生有完善的知识结构,能在职业生涯中以充分的专业能力解决问题。这个阶段主要的教学形式有研讨课、讲座课和设计课三种。设计课教学是建筑学专业的主要特色,也是贯穿整个学习阶段的主要内容。设计题目通常根据实际的地形和项目给出,一般包括初期研究阶段、阶段性辅导和评图三个部分,也会有相关的考察和讲座安排。设计的成果除了图纸之外,还特别强调模型的制作。4)教学设施。德国建筑院系不仅在教学人员的素质以及教学的组织和形式上都有较高的水平,在教学硬件设施的配备上也都拥有许多国家无法比拟的条件。一般的德国建筑院系都拥有规模可观的建筑图书资料室,同校级图书馆建筑类书籍一起构成强大的学习资源库。此外,还有设备先进的计算机中心和模型制作车间,其中的设备学生大多可以免费使用。德国建筑院系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学生工作室,在这里学生可以在此进行图纸绘制、模型制作和学习讨论。
3 结语
从受法国和英国影响的传统建筑教育开始,逐渐发展到包豪斯的革命性改革,以及战后以乌尔姆设计学院为代表的教育理念的进一步演化,德国建筑教育一直深受固有的理性传统的影响。从历史发展的脉络中不难看出,在德国,对于建筑教育的探索从未停止过,这种把建筑设计教学研究作为建筑学根本的态度,使得德国当代的建筑教育在经历了历史种种之后,仍然能够维持一种清醒和理智的认识。德国当代建筑教育在学院构成、教学规划和教学形式等方面都有自身成熟的体系,对于设计训练和构造知识的重视也是德国当代建筑教育显著的特征,在这种教育影响之下的德国建筑也呈现出追求理性和注重技术的倾向。
摘要:对德国建筑教育历史发展进行了简要回顾,从学院构成、教学规划、教学形式和教学设施等方面,对当代德国建筑教育进行了介绍,并呈现了德国建筑教育的基本概况,从而提高人们对德国建筑教育的认识。
关键词:建筑教育,高等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丁沃沃.重新思考中国的建筑教育[J].建筑学报,2004(6):33-34.
[2]钱锋,伍江.中国现代建筑教育史(1920—1980)[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德国文化教育学】推荐阅读:
德国文化对德国企业的影响08-14
德国文化11-28
德国的裸体文化05-25
德国职业校园文化09-11
德国文化节执行方案12-08
德国柏林文化狂欢节的由来01-19
德国高职教育11-09
德国职业教育09-07
德国教育改革09-27
德国企业职业教育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