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职业教育经验启示

2024-09-26

德国职业教育经验启示(共12篇)

德国职业教育经验启示 篇1

1 德国职业教育概述

1.1 双元制的德国职业教育

德国职业教育最重要的特征便是双元制。即一方面学生要在企业里接受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 另一方面还要在职业学校里进行相关行业职业的理论和其他基础文化课程的学习。这样在双元制体系下学习的学生便同时具有了两个身份:在企业里是实习生或者说学徒工, 在学校里则是学生。

1.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课程安排上, 学生在学校里主要进行的是理论知识和基础文化课的学习, 实际的上岗操作训练则在企业里进行。而学校的教学课程则是在企业培训内容的前提下, 实施专业的和普通的教育, 深化企业培训中的专业理论。学校在进行课程内容的制定时, 则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协商, 充分考虑相关职业岗位的具体要求, 使课程内容既有职业技能的具体内容, 又有符合相关职业岗位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方面, 使人才培养与相关职业岗位的需求同步。

1.3 德国职业教育的优点

德国双元制教育的优势在于有利于学生掌握岗位需要的实际实践动手能力, 有利于使学生感受到员工在整个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的责任, 有利于学生学会合作, 同时积累与员工, 领导相处的处事经验。德国职业教育实十分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考核, 唯有通过严格的考核后才能得到国家承认的岗位资格证书。这样就能保证毕业学生的质量, 培养真正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正是这种教育体制才有了德国制造业在世界上的领先位置, 也让德国在一系列的金融危机中迅速恢复过来, 成为欧洲经济的火车头。

2 借鉴德国经验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制造业正面临着比较尴尬的状况:一方面, 一系列的金融危机让一些发达国家逐渐认识到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性, 越来越多的高端制造业正在回归本土, 另一方面, 受国内生产成本上涨等因素的影响, 一些处于产业链低端的制造业正开始向东南亚等地进行转移。据麦肯锡调查报告显示, 预计到2020年左右, 中国将需要大约1.42亿的高技能人才, 如果中国的劳动者的技能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提升, 到时可能将面临约2400万的人才缺口。我国政府在今年“两会”上将“中国制造2025”上升为国家战略, 可见政府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视。

德国的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人数之比约为2.5:7.5, 在我国虽然中等职业教育人数与普通高中人数相差不多, 但高等职业教育却是占比很低, 所以笔者认为应当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经验, 合理调整教育结构, 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比重和质量, 完善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 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

3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

3.1 给中国的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

大多数的中国学生都被告知要考一个好的大学, 高中以前的学习都是为了能上大学, 一切向考试看齐。若有更多的高中学生能够理性的选择而不是盲目的都往大学里挤, 那么对他们来说未来可能更加光明, 另一方面也能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3.2 间接的促进大学教育的提升

当大学里的学生不再那么拥挤, 学校可以更好地去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对各类专业的学习可以更加深入, 大学的活力便有可能被发掘出来, 真正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3.3 促进制造业的升级

中国要想成为制造业强国, 人才是必不可少的, 健全而符合国情的职业教育可为我国制造业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 提供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促进我国制造业的升级与创新。使我国尽快迈进制造业强国之列。

4 对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

4.1 加强校企联合办学

政府应鼓励各工业制造业企业与职业教育学校合作办学或实力强大的企业可自己创办学校。参考德国成立行业协会, 协会由政府人员, 学校老师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而学生在企业实习或当学徒期间, 由政府和企业分别承担一部分学生的实习工资或补贴。同时政府可对积极进行校企合作或独立开办职业教育学校的企业在税收上给予优惠政策等。

4.2 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投入和高校改革

一方面要加大教育的整体投入, 继续提高教育经费占GDP比重;另一方面, 考虑到职业教育办学的投入远高于普通教育, 这就要求政府通过财政政策直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投入。

在部分高校或研究性大学建立职业教育研究机构, 设立相关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理论体系, 设立相关职业教育学博士点, 派遣大学教师到德国进行学习接受培训。同时可将部分高校转型为高等职业教育学校, 发展自己的特色专业与技能培养体系, 积极与企业开展合作, 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4.3 对高中学校进行改革

将高中三年制改为两年制, 同时曾设一门职业教育指导课程, 每周一节, 该课程除了以老师讲授的形式外, 还可以从社会上请来各行各业的相关从业人员给学生们进行讲解, 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各类行业的相关情况, 加强与高等职业教育学校的交流, 鼓励学生们进入高等职业教育学校里学习, 减少学生毕业时对未来方向选择时的盲目性。

4.4 加强媒体宣传和完善相关法律

利用媒体的力量积极进行宣传, 努力改变人们心中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人大立法方面完善与之相关的法律或政策条例。

5 总结

缺乏大批高技能人才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短板。而高等职业教育对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因此我国应积极引进德国职业教育, 借鉴其发展经验和优点, 完善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体制, 努力促进我国制造业和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

摘要:德国是一个发达的工业国家, 其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更是位列欧洲甚至是世界前列, 这与其成熟的职业教育体系密切相关。对德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经验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本文基于对德国职业教育发展状况的分析, 针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及制造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经验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对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提供相关建议。

关键词:德国经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启示

参考文献

[1]熊燕.浅析德国职业教育的模式与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05) .

[2]景琴玲, 王革.德国职业教育体系透析与展望[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2.

德国职业教育经验启示 篇2

[摘要]通过对德国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发中取得成功经验的研究,结合我国国情和北京 经济 技术开发区实际情况,提出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发方面应加强的措施。

[摘要]通过对德国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发中取得成功经验的研究,结合我国国情和北京 经济 技术开发区实际情况,提出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发方面应加强的措施。

[关键词]德国 高技能人才经验启示

一、高技能人才的概念

高技能人才是指“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 发展 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其本质特征是具有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即具有鲜明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其规格特征为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即具有明确的高层次性;其职业特征是操作群体中的管理者——“高级蓝领”,或是管理群体中的运行者——“应用型白领”,亦称为“灰领人才”或“银领人才”;其行为特征是知识与技能的应用活动而不是机械地模仿和简单地劳动,是在“应知”基础上“应会”的智能性行为。因此,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是:既要掌握“必须够用”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基本的专业实践技能,关键是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

二、德国在培养开发高技能人才方面的成功经验

1.德国的传统文化重视职业技能培养,人才评价不唯学历

战后德国第一位总理阿登纳曾说过:“职业 教育 应该是全民族的事业。”在德国,职业技能教育非常受重视,能工巧匠颇受尊崇。包括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在内的许多成功的 政治 家和大 企业 家都是出身于手 工业 者,他们的职业生涯也大都是从技工开始,因此,技工职业在德国享有很好的声誉。德国的人才评价体系并不盲目追求高学历而鄙薄职业技能教育。德国除了27%左右的青年上大学外,绝大多数年轻人都选择进入遍布全国的近万所职业学校。通过职业教育来获得基础知识,培养实际操作应用能力,考核合格后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资格,这样才能有资格进入某个行业从业,就业后还有机会接受继续职业教育。目前,德国有25%的19至65岁社会成员参与继续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成了每个职工的终身教育,从而实现了培训→就业→再培训→再就业的循环往复。此外,德国许多大学也开设了职业课程,从而使许多大学毕业生在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同时也能具有良好的职业技能。

2.完善的 法律 法规体系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制度保障

德国对教育的管理、监督、组织实施,主要采用立法的形式来保证。形成了一套内容丰富、互相衔接、便于操作的法律体系,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遵照德国联邦《基本法》中对教育的条规,1969年,德联邦政府颁发了《职业教育法》、《职业培训条例》和《劳动促进法》,规定了职业教育的组织条件和经费,明确了要为职业进修提供帮助及学习期间的收入、待遇等问题。1981年,又颁布了《职业培训促进法》,对职业教育的目标、职业教育报告、统计做出了具体规定。各州根据《基本法》制定具体法律法规,而且执法严格,力度大。国家规定,18岁以下的青年必须接受高中或职业教育,原则是未参加职业培训就不允许就业,这样保证了劳动力水平的提高。正是在一系列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和强有力的执行保障下,德国实现了职业教育培训的法制化,使职业教育培训工作有法可依。

3.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培养费用,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物质保障

德国政府将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任务来抓,规定了职业学校的一切经费由各州政府负担,德国企业也将拥有训练有素的员工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必备条件,都乐于投资职业教育并承担学生在工厂培训期间的一切费用。因此,德国职业培训的费用是由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的。政府利用国家财政资助职业教育发展,各职业学校全是公立性质,教师属于国家公务员,校舍及学校的各种其他设施,包括电脑教学设备、实验场地等也由国家出资建设。德国企业很重视人才培训,除了成年人上岗前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外,对口学校的高中毕业生毕业后也要进行三年的学徒期培训。由企业提供实习场所,支付辅导实习教师的工资,并发给学生每月500到800欧元不等的生活费。对在职人员的培训通常采用带职到高等学校学习、企业内部进修、有劳动总署组织并付费进行专项职业技能培训等。德国每年为职业培训花费约200亿欧元,相当于国民经济中工资薪金数额的3%。这笔费用基本上由企业负担,与此同时,国家公共资金为职业学校筹资约80亿欧元。目前,德国在重新考虑改善职业教育经费的筹措措施,包括通过增加财政预算强制措施、向终身教育政策倾斜等。国家对接受职业培训的企业在税收上给予各种优惠。2002年,国家共拿出8000万欧元专款补贴小企业的培训项目。凡是企业因职业教育投入的一切费用,都可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投资计入成本;企业由于为社会提供一定数额的学徒岗位,还可向政府申请一定数额的补助。

4.坚持供需双方紧密结合、理论实践密切联系的“双元制”职业教育

德国推行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发中一项十分成功的制度。德国法律规定“凡初中毕业不再升学的学生,就业前必须接受二年半至三年的双元制职业培训。”企业不得接收未经培训的员工,未经培训的员工不能上岗,已成为雇主、雇员的共识和行为规范。目前,全德2/3以上的就业人员接受过双元制职业培训。“双元制”教育密切结合了供需双方要求,在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教育的供需结合是在 科学 预测的基础上,通过职业咨询、合同签约等手段来实施的。需要接受双元制培训的学生,早在毕业前就向各有关部门及企业咨询。咨询是双向的,既指导学生选择企业,又帮助企业选择学生,这种双向选择的结果在学生参加双元制教育前以合同的形式加以确定,保证了供需双方的紧密结合。职业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学员的教学培训计划,企业会根据市场发展需要来决定培训内容,使学员培训从一开始就同市场需求密切结合起来。“双元制”教育强调的是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接受培训的学员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在校学生,又是企业员工。学员每周1~2天到学校上课,其他时间在企业实习。其中,学校着重教授专业课和文化基础课等理论教育,企业着重实际操作训练,两地都设有演示车间、实训车间,学校甚至部分接受实际生产订单,利用培训车间承担实际工程项目,使学员从入学起就开始直接接触今后工作的环境,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相互渗透。

5.德国企业成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动力

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篇3

【关键词】德国;职业教育;启示

一、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征

1.完善的职业教育立法保证职业教育的实施。德国职业教育立法起步比较早、比较系统,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和完善,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统一透明操作性强职业教育法律体系。早在中世纪最早的职业教育法令就规定了入学条件和学校义务、师资培训、秀爷年限、每个工种的学科设置和具体培训方法等。1871年将职业教育定为义务教育。在宪法中规定了18岁以前完成普通义务教育而没有进普通高级中学的青年必须接受义务职业教育。为了使职业教育体系适应经济走向市场,依法发展,联邦德国颁布了十多项有关职业教育的法令职业教育法职业促进法手工业学徒结业考试条例等。

2.校企密切合作,同生产紧密结合,企业广泛参与。校企联合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学校负责理论教学,企业负责实习培训,学生边学习边上岗实习,两者同步进行,毕业时学生同时获得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元制职业教育形式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而且接受的企业目前使用的技术和设备,培训主要是以生产性劳动方式进行,从而减少了费用并提高了学习的目的性,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培训结束后随即投入工作。大企业多数拥有自己的培训基地和培训师。一些没有能力的中小型企业也可以通过跨国企业的培训或委托其他企业代为培训的方式参与职业教育

3.互通式的各类教育形式。德国各类教育形式之间随时分流是一个显著的特点。在基础教育结束后的每一个阶段,学生都可以从普通学校转入职业学校,接受双元制职业培训的学生也可以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文化补习后进入高等院校学习。

4.培训与考核分离的考核方法,文凭含金量高。考核由行业协会、企业、学校三方选出的工会代表或企业代表、培训企业培训师培训学校教师组成考试委员会,全国统一结业考试,这种考核方法体现了公平的原则,是岗位证书更具有权威性,含金量更高。

二、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1.德国职业立法经验推动我国的职业教育立法。德国在1981年就颁布了第一个职业教育立法,但是我国是在改革开放后才认识到职业教育立法的重要,从1878年到1996年我国共用了9年的努力在《教育法》的基础上制定并颁布了《职业教育法》。相比德国的职业教育立法,我国的职业教育立法明显落后于德国。德国构建了来你帮职业教育保障法、企业基本法、职业培训了条例以及实训教师资格条例等于基本法相配套的系列法律法规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成为西方职业教育法律的成功典范。相比之下,我国职业教育立法只有一个职业教育法作为总的法律,对于各职业教育的各方面规定要求都不及德国来的完善。

2.改变民众观念,加大职业教育的宣传。在德国完成基础义务教育之后,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进入职业学校学习,完成学业后进入企业工作。但是在我国观念上的差距明显。职业教育只是很多没有进入本科的学生的选择,因此职业教育学生的层次都较低,自控能力较差。所以,转变国民的观念十分重要这还需要国家的宣传,企业的支持和学校的关注。

3.注重师资培养和培训,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德国师资十分精良,对职教学校的老师要有学历和资历的要求,必须经过两年以上的工厂时间才具备职教学校教师资格,待遇较好。德国职业学校教师一般能一专多能,身兼数职。而我国职教学校老师一般理论教师和实践教师分开教学,双师型教师比例较少。职教师资来源于师范院校和非师范院校类普通高校。就形成职教教师受过师范教育着不具备专业技能,纸上谈兵的现象。培养双师型教师刻不容缓。

4.加强校企合作,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根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成为生产服务一线的专业技能人才。不得不提到学校与企业的双面合作,互惠共赢。德国正是做到了双元——学校、企业,职业教育才能发展的愈来愈成功。在德国,德国企业有一个共识职业教育是对未来的投资,所以一半以上的企业直接进行或参与职业培训。并且法律上也明文规定了企业参与职教。现在许多学校认识到加强校企合作的重要性。无论是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招生、就业、实践的过程中都需要企业的踊跃参与,资源共享。企业要有自觉参与与支持职教的理念,为此企业应该多做工作。

【参考文献】

[1]高育奇.德国职业教育的特色及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7,21:58-59

[2]李英英.美国、澳大利亚、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D].华中农业大学,2011

[3]郑兰霞,贾磊,李自鹏.德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及其启示[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4:62-65

[4]石伟平,匡英.比较职业教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德国职业教育经验启示 篇4

一、德国职业教育的基本状况

在德国, 职业教育受到关注的程度甚至高于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据中国驻德使馆教育处所作的调研报告显示, 目前德国16-19岁年龄组的青少年中, 60%-70%的人接受相当于中国高中层次的职业教育。德国的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及就业之间的桥梁。

德国的职业教育学校共有五种:职业学校、职业专科学校、职业文理中学、高等专科学校、专科学校。48%的学生进职业学校 (双元制教育模式) 学习, 学制三年, 双元制学校目前能进行360种职业培训, 40%的学生进职业专科学校学习, 其余12%的学生在另外三类学校学习。德国法律强制规定:每一个青少年都必须经过一年的职业培训。

德国职业教育的范围很广, 包括经济、管理、冶金、电机技术、建筑、木工、纺织、服装、化学、物理、生物、印刷、纸张、颜色搭配、室内布置、健康、人体保健、食品、家政、农业等行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的学校。

按照德国《职业教育法》的规定, 职业教育的学制应不少于两年, 但不超过三年, 具体由所学专业的性质决定。课程安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年学习与职业相关的行业基础知识, 第二年和第三年是专业学习。第三阶段是毕业考试。经过双元制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所获毕业证书有两个作用:一是学徒期满的就业证书, 二是进行职业深造的资格证明, 可进入高等专科或技术大学继续学习。

二、德国职业教育的管理

德国对各类教育实行多元化的分权管理体制。联邦政府一般不直接管教育, 主要通过教育立法、确定政策原则、制定标准 (教学计划与大纲) 和调查研究等方面, 对学校实行宏观管理。各州政府在教育方面享有高度的自主权:制定州法律法规、制定职教教学实训大纲、负责教育财政拨款、负责师资选定和学校发展计划、为公立和私立学校颁发执照和进行监督。

德国的职业教育系统非常复杂。从主管部门来看, 国家层面有联邦教育部和商会, 其他各部如联邦经济部和联邦劳动署也都有自己的职业培训机构或主管部门。从州的层面看, 教育又属于各州的管辖范围。职业教育系统的复杂性不仅表现在管理的多层次, 还牵涉到各种行业, 包括工业和传统手工业、农业、服务行业。此外, 还有与其他欧盟成员国接轨的问题。有的行业逐渐萎缩甚至消失, 如煤炭行业;有的行业则日渐兴起并逐步扩大, 如电子媒体或网络销售等。所有这些都要求职业教育增加新的内容或专业, 为此设立了专门的职业教育研究机构。

三、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

德国的职业教育形式一般有三种:一是双元制教育;二是纯学校式的教育;三是采用以师带徒的形式。其中双元制教育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主体和核心, 是最有特色和普及面最广的形式, 也是推行职业教育最成功的关键。

双元制职业教育, 是指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和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形式。接受双元制培训的学生一般必须具备主体中学或实科中学毕业证书, 先选择一家企业, 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同企业签订培训合同, 再到相关的职业学校登记取得学习资格, 才能成为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的学生。他具备学生和学徒工双重身份。每周大约1—1.5天在学校, 3—3.5天在工厂, 平均每年要有四周的专门实习。从以上模式可以看出, 企业的技能培训是“双元制”的主体, 职业学校的教育是服务于企业培训的。

双元制的职业教育由联邦政府负责校外的职业教育, 由各州管辖职业学校。企业的培训按照德国教科部和有关专业部共同颁布的培训条例进行。各专业部分别制定相关职业类别的培训条例, 包括教育内容、时间安排和考核办法等, 并会同国家教科部共同颁布实施。各培训企业根据培训条例和本企业的特点制订具体的培训计划并付诸实施。它的任务是在服从企业培训要求的前提下深化企业培训中的专业理论。从考核内容上分为书面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通过考核的学徒工可以得到国家承认的岗位资格证书, 成为该工位上的合格技工。

在德国, 双元制职业教育之所以受到普通中学毕业生的青睐和欢迎, 主要是因为接受二元制职业教育后毕业的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而且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 容易获得就业机会。其次, 学习的过程充满乐趣。学生学习的不完全是书本知识, 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 是面向生产第一线的教育, 这种教育符合年轻人活泼好动的特点, 因而受到欢迎。

四、德国职业教育的特色

1. 构建了健全的职业教育法制体系。

德国政府十分重视职业教育的立法。1969年颁布的《联邦职业教育法》是德国职业教育最基本、最具权威性的法规, 它包括职前和职后培训;规定了培训企业和受培训者的关系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培训机构与人员的资格、实施培训的监督和考试及职业教育的组织管理和职业教育的研究, 等等。之后德国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与《联邦职业教育法》相配套的法律, 诸如《职业教育促进法》、《手工业条例》、《青年劳动保护法》、《培训员资格条例》、《实训教师资格条例》等。此外, 各部门、行业、地方也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条例或实施办法, 作为具体实施职业教育教学活动的统一法规依据。

在近年来的改革实践和理论探究的基础上, 2004年7月, 联邦政府决定将1969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和1981年颁布的《职业教育促进法》合并制定新《职业教育法》。2005年4月1日, 新《职业教育法》生效。修订后的《职业教育法》更加明确了企业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予以联邦、各州及地区政府更多的行动空间, 这就为各类职业教育提供了更多的竞争机遇。

2. 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

在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中, 德国的企业和学校共同担负起了职业教育者的职责, 企业处于主导地位。企业有自觉参与和支持职教的理念, 德国企业界有“职业教育是对未来的投资”的共识。因此, 德国有一半以上的企业直接进行或参与职业培训。

德国联邦劳动局自2008年夏季开始, 决定由联邦政府对凡是增加或扩充学习位置的企业, 提供相应的职业教育增加补贴资金。这一鼓励政策规定:企业每增加一个职业教育的学习位置, 将给予4 000至6 000欧元的资助。另外, 国家还通过税收对参与职业教育的企业予以照顾, 如规定企业的职业教育费用可计入生产成本, 并享受减免税收的待遇。而对于如果某些企业不具备从事职业教育的条件, 国家就要对其招收员工予以限制。

3. 重视技能培训。

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点是首先要先学会一门生存的技能, 其次才是掌握相关的知识。职业教育主要以技能培训为主, 70%的课程在企业中进行, 30%的课程在职业学校进行。企业的教学内容是技能及与技能有关的能力培养, 企业所采用的教材是联邦职业教育所编制的技能模块, 企业的教育者是实训教师, 由企业雇佣, 经过职业培训, 有2-5年的教学经验。

4. 专业设置灵活并能及时调整。

面对科学技术进步周期加快、经济和社会环境发生变化的新局面, 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决定, 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应及时、正确地应对经济、社会、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德国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自1996年至2009年, 对德国高中阶段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所开设的约350个专业目录进行修订。对专业目录修订的周期, 也由原来5年修订一次改为1年修订一次。

5. 重视师资培训。

德国十分注重职教师资培养。对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不仅有一套完整的培养培训体系, 而且采取严格的国家考试制度, 无论是实训教师、职业学校的实践课教师还是职业学校的理论课教师, 都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资格培训和职业教育学、劳动教育学进修并进行实际操作考试与理论考试。德国的师资培训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使职教教师一生都能受到连贯的、一致的教育。

首先, 职前培训。职前培养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进入大学教育阶段, 第二阶段是为期两年的教育实习阶段, 又称为教育准备阶段, 主要在各州所设的教育学院和职业学校进行。其次, 职教教师职后继续教育。职业教师参加工作后还必须进行被称为“第三阶段的师资培训”的继续教育。根据联邦各州的法律规定, 职业教师参加进修培训是一种必须履行的义务。再次, 为了确保职业教育师资质量, 德国形成了成熟的职教教师的考核与评价制度。建立严格的进修制度, 德国规定职业教育教师每两年必须脱产进修一次, 并给予各种奖励。这一做法有利于激发教师进修的积极性, 从而使师资队伍知识不断更新、充满活力。

五、德国职业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1. 转变观念, 营造一种重能力、重技能的社会氛围。

在德国人看来, 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认真学习一门技能并在社会上立足的氛围极为浓厚,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学生不愿意读综合性大学, 而愿意接受职业教育的原因。在我国, 由于观念上的原因, 大多数人认为职业教育是次等教育, 很多学生不愿意就读职业学校。这种观念严重阻碍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目前,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 必须营造一种重能力、重技能的社会氛围, 使高职学生在三年时间内不仅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 还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 最终提高高职毕业生的竞争优势, 提高就业率。只有这样, 高等职业教育才能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同, 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2. 建立办学主体多元化、办学形式多样化的职业教育体系。

德国的职业教育是政府、社会、企业、个人的共同行为。而我国由于体制和机制等原因, 很多企业正处于转型期, 企业参与职业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目前, 我国职业教育基本上是以政府开办的各种职业学校为主体进行的, 职业教育的责任基本上完全交给职业学校承担, 大部分实训教学属于仿真模拟训练和现场参观实习。毕业时, 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离零培养上岗还有明显差距。要使职业教育适应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 一方面政府应该注重扶持和鼓励企业、行业、社会团体、个人参与办学, 逐步形成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的职教办学体制。另一方面学校应主动采取行动, 寻找良好企业进行合作, 实施“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3. 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训练。

高等职业教育特别强调通过大量的类似或接近未来职业岗位实际需要的实践与训练课, 以促进相应技艺的掌握、技能的形成和素质的养成, 强调基础理论的选择与学习为专业实践和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提供更有效的服务。因此, 首先要加大实训教学比例, 实训与理论比至少应达到1:1。各个专业要形成适应不同岗位要求的技能训练体系。

另外, 要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和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校外实训基地要选一些和专业联系紧密的企业, 通过校企合作来达到校外实习和技能鉴定的目的;而校内实训基地则主要依托一些专业实训室, 通过工学结合来达到教学实训和对外服务实习的目的。

4. 根据社会和市场需求开设新专业和课程。

由于技术和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 不断出现一些新的行业, 同时, 经济全球化促成了各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必须认真研究产业结构的总体变动情况, 紧跟就业市场的变化, 面向生产、服务与管理第一线设置专业和课程, 才能为学生铺设一条通向经济社会的通道。特别是一些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对技术型人才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高职院校除了要选择一些应用型人才缺乏的高新技术行业和岗位设置专业外, 其所设的专业也必须具有一定的高新技术含量。

5. 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德国的职业教育师资尤为精良, 教师除具有学历和资历并享受国家公务员待遇这些基本条件外, 还必须经过两年以上的工厂实践才具备职校教师资格;如果担任实训教师, 则必须经过“师傅”考试并取得师傅的资格。德国的职校教师大多一专多能, 身兼数科, 工作量负荷极满, 理论课教师周课时要达24节, 实训课教师要达35节, 且要能完成两门专业课的任务。而我国目前的职教师资来源于师范院校和非师范类普通高校, 缺乏专业实践技能, 不符合职业技术的要求。因此, 国家应通过立法, 规定职校师资标准并创造条件培养造就一支既懂理论又具备熟练专业技能的职教师资队伍。

摘要:德国职业教育在职教立法、技能培训、专业设置等方面独具特色,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尤其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担负职业教育职责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更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关键词: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职业教育,启示

参考文献

[1]李新平.德国职业教育给我们的启示[J].河南教育 (下旬) , 2011, (5) .

德国职业教育经验启示 篇5

摘 要:德国的坏境立法与我国的环境立法历来是我国法学界对比研究的课题之一。立法目的一致性、立法主体的多样性和立法内容的复杂性也一直困扰着学者。德国立法由失败到成功到实施过程中的法律效果也对我国环境立法有很大启示。我国应以德国现行行政环境法为基础综合土地、农业、水利、环境等各部门的特点,制定出一部符合我国国情的“法典化”环境行政法。

关键词:德国环境立法;法典化;环境行政法;中国环境保护法

德国的环境法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才较为完善。我国的环境法虽然起步并不算晚、经历的时间也不短,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达到德国立法的先进水平。无论是以前失败的德国“环境法典议案”,还是德国现行的环境行政法,都能对我国环境法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我们应当能够从德国环境法的成功中吸取经验,从其失败中获得教训,从而更好地引导我国环境行政立法。

一、德国的环境立法及其经验教训

(一)德国早期环境立法“法典化”探索的过程

1.“法典化”①立法。

虽然说,在经历了多年的推动发展之后,“法典化”的构想最终破灭,但是这一过程留下丰富的经验是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的。

德国是一个联邦制的国家,存在着联邦立法机构和州立法机构的两层立法体制。在立法方面分为联邦独占性立法权和联邦与各州共享的竞合性立法权。经由联邦法律的明确规定,联邦各州的立法机构能够对除了竞合立法之外的联邦各州独占的立法事项进行自己的立法,以及对联邦没有规定立法的事项进行立法调整。这种立法有明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存在偏离性。德国原来的联邦框架性立法在的联邦宪制改革遭到了废止,同时改革对联邦立法权限进行了重新划分。州级偏离性立法权及与其相呼应的分期立法制由此诞生。

州级偏离性立法制度是联邦宪制改革的重大调整,各州享有的偏离性来源于竞合性立法。各州有权通过设置各州内部的法律对联邦法律作出偏离的规定,包括了最重要的自然与风景保护和水资源管理④,其中最重要的当属自然与风景保护。对于这些偏离性的规定,就是在涉及规定中的事项时,联邦与各州的法律取舍可适用“后法优于前法”的原则。但是,不论从法律的效力还是法律规范的内容来看,偏离性立法权并不都意味着各州可在任意时刻行使偏离性立法权来代替联邦法律。

无论是从规范内容、立法范围还是立法技术上来看偏离性立法都必须来源于联邦环境法的相关政策,必须符合联邦法律内在的立法精神。一般来说,地方的偏离性立法权不能在包括宪法、有关联邦法律、欧盟法和基本法第七十二条第三款括号内罗列的除外事项上得以体现。所以说,各州的偏离性立法权限的空间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小的。

2.德国环境立法失败的教训。

(二)德国新环境行政法的成功经验

环境法典法案失败之后形成的德国新环境行政法共分为四个部分:新《水资源管理法》、新《自然生态保护法》《非离子放射防护法》《环境法规清理法》。

1.环境行政法的范围更加具体化,职责明确。

在德国联邦立法体系中,有关水资源的管理事项属于州级偏离性立法的权限范围。就理论而言,各州应当再行立法(除与水资源及设备以外)然而,这部统一的法理论上来说已经从足够专业的角度满足各州的需要,各州没有必要进行多余的立法。

(2)新《自然生态保护法》整合了各种立法的资源。德国的自然生态保护法是在已经被替代的联邦框架性立法权下产生的,联邦宪制改革后,融入了竞合立法体系中。这部生态保护法是联邦法和州法结合的产物。该法的意义:能够将各种立法的资源广泛的整合在一起;由于自然生态保护属州级偏离性立法范畴,因此,宪法规定的关于自然生态保护立法中不得偏离的一般原则亦须予以具体化;能够保证代际自然生存基础和生物物种多样化的实现。

(3)《非离子放射防护法》填补了非离子放射防护方面的空白。该法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属于环境保护范畴,对于其纳入的环境法典草案的理解,联邦议会的主张是由于对非离子放射防护一直存在法律漏洞,而且环境立法在非离子放射防护方面有着很大的空白,特别是在保护未成年人不受人为的紫外线辐射危害有关的法律的欠缺。民间自发组织的防护活动也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成效,因此,有必要进行该项立法。

(4)《环境法规清理法》确立了环境方面的法律规范的效力。从名字上来看,可以看出该法并不是环境方面的法律规范,其主要的用途就是清理废止一些由于社会的发展或者是法规的变动而造成的已经不具有意义的联邦法律法规。联邦宪制改革废止了框架性立法是这部法律产生的主要根源,而先前的框架性立法涉及的法规的量是很庞大的,具体相关的法律有辐射防护法、环境影响评价审查法、环境污染损害法、环境救济法、建筑法、基因技术法、爆炸材料法、环境统计法、联邦环境局法、联邦废弃物法、废水排放法等。

2.新环境行政法的进步。

四部行政法从不同的角度对环境法制工作做出了要求。其中三部是内容上的,新的《水资源管理法》和新的《自然生态保护法》是对水资源以及自然资源方面的规定,作为环境立法的两大基本法域的水法和自然生态法在这个系统中达到了实质性的统一。《非离子放射防护法》是德国环境立法的一个创新,同时也体现出了环境立法方面的新想法,我们能够看出其代表的环境立法的发展方向便是与时俱进,与科学俱进。最后一部《环境法规清理法》与前三部有着很大区别之处的,并不是对环境作出的实体性的规范,这种对已过时的法律进行清理,保证了现行符合实际的法律的实施并为将来进一步的环境立法铺平了道路。

二、我国环境法现状及存在问题

如从起,我国先后制定了《环境影响评价法》《清洁生产促进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防沙治沙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风景名胜区条例》等立法,修订了《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法》《森林法》《草原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土地管理法》等立法,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通知》《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等政策性文件。这些立法、文件与我国19之前制定的与环境有关的立法一起,共同组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环境法律体系。

特别是1月1日,新的《环境保护法》开始执行,我国环境法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但这些成果在当今法制国际化社会背景下仍显得有不足之处。

(一)环境立法的目的不合理

《环境保护法》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一切改善和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行为最终都是为了发展经济。从一定方面来说那边可以这么讲,既然是为了发展经济,那么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发生冲突,甚至有关环境的保护会阻碍到经济发展时,便可以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这似乎违背了环境法本来的意愿。我们可以看到,当今的发达国家基本都是经历了在破坏环境中发展,然后在发展达到一定高度时再回过头来治理环境的过程。我们都知道,整个大自然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一旦一个环节遭到破坏,整个系统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而治理对于环境来说,只能算是延缓其毁坏的速度。治理相较于预防来说,成本和功夫都要下的大得多。而德国环境保护的目的更多是对生物圈以及环境的可持续利用能力加以保护,同时强调环境保护是为了保护人体的健康和安全。

(二)环境保护管辖的权限分配不到位

德国宪法、法律和其他的规章对环境保护的权责都有明确的区分规定。德国环境法将其环境行政管理权责体系分为联邦、州、地方三个级别。首先,联邦政府的主要环境管理职能是一般环境政策的制订、核安全政策的制订与实施及跨界纠纷的处理。其次,州政府的主要环境管理职能是环境政策的实施,同时也包括部分环境政策的制订等。联邦在环境政策制订及立法方面起到主心骨的作用,州在环境执法方面负有主要的责任。在与联邦或州的法律法规没有冲突的情况下,地方对当地的环境问题有着一定的自治权。在我国环境法中,环境保护领域实行的是统管和分管相结合的多部门多层次的执法体制。环境保护法有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环境保护责任实施统一管理,同时,13个行政主管部门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在环境污染治理和资源的保护方面有着监督管理的权限。在此情况之下,环境保护出现了14个执法的主体。如此多的主体就很容易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各部门争着管辖,造成执法的混乱;另一种情况,在遇到棘手的问题的时候,各部门都不想管辖相互推诿,环境问题如何能够得到解决?!

(三)环境保护权责分配不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第八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大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财政投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第九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和普及工作,鼓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环境保护志愿者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营造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虽然规定了各级人民政府、各个单位和个人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和责任范围内的环境质量负责,同时要采取有关的措施改善环境质量,但是并没有对具体的方面做出分配,即哪个部门、哪个人应当对哪方面的事项承担责任。在德国,联邦对整个环境法的执行进行宏观掌控,州和地方则根据其不同的情况灵活实施。州能够在自己的权力范围内实施联邦法律、法令和行政规章。联邦在化学品、废物越境转移、基因工程和排放贸易等大的环境活动方面掌握着部分或者完整的执行权力;而州则是在联邦的监督之下对核安全和辐射保护法等方面代表联邦执行法律法规。在立法权责、法律和政策的实施权责、环境规划的权责、环保投资的权责四个方面,联邦、州和地方的环境管理职责都有具体的分配。

(四)环境执法问题突出

我国环境执法方面面临着环境执法力度不够强、环境执法行为不规范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不无原因:首先,由于在环境立法方面的缺失,导致了政府无法将所有的环境法制工作的重点放在环境执法上来[7];其次,环境立法的相关配套设施,即相应的法规政策出台的也相对缓慢;还有,由于法规政策的撰写者多为学者专家,对于实际操作情况不是很了解导致了一些法规在真正运用到实际中时出现种种难以克服的问题。环境执法主体过多、执法权力过于分散,导致环境执法过于混乱行政资源浪费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而在德国等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将环境法制的贯彻重点转移到了环境执法当中,并将环境执法的`地位提升到环境立法相当的层次,更有助于环境执法的实施。德国联邦政府、16个州和各个县政府都设有官方的环保机构。为了加强环境保护执法,德国还专门设立了环保警察这一新的职位。环保警察隶属于德国联邦内政部。每一名环保警察都要经过一年半的专业训练来保证其具有相应的专业素质,而他们的工作便是在发现环境污染时,及时采取补救行动。这一项创新是德国重视环境执法的体现[8]。

(五)监督检查机制不够完善

我国的环保法第二章对于监督管理有了相对明确的规定。但是仅规定了政府应当根据国家环境保护规划来制定具体的规划,以及企事业单位违法的监管。在中央对地方的监管方面还没有明确的规范,这样会导致中央对地方缺乏有效监督,地方环境执法在缺乏监督之下很容易出现“软执行”的情况,所以在加强地方权力的同时,也应当加大对其权力的监督。德国在中央对地方的监管方面已经建立了相当完善的环境管理监督机制。州是环境管理的主要监督机构,中央对州的监督主要是依靠法律和司法途径,然而州对地方的监督有着法律监督、司法监督和财政监督等监督方式。与此同时,为了制止地方保护主义,州直接负责着对企业环境违法的监督。

三、德国环境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德国环境法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相当复杂又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可分成两个阶段,“法典化”时期以及后来法典议案失败后形成的新环境行政法时期。从德国的环境立法失败到位居世界前列,对中国环境立法有如下启示:

(一)环境立法应实现“法典化”、系列化

德国环境法面临的体制问题在我们国家来说理论上是不存在的。在中央的领导下,我国的各地方并没有像联邦制下的德国各邦所拥有的立法权限,地方只能在中央赋予的权限之下进行各类活动。消除冲突便是统一的前提条件。而对于将各类复杂的专业立法统一而言,由于我国环境法发展没有德国那么完善,所以需要我们在不同的摸索中将尽可能多的专业领域纳入其中,最终形成统一的法典。

(二)必须制定和实施环境行政法

与德国的环境立法相比,我国的环境法还是比较落后的。从内容上来说,我国环境立法偏重于对环境污染防治方面的立法,而在自然资源和能源保护方面则有欠缺。这同样体现出不同的发展阶段,法律思想意识上的差距,从一定意义上说是无法避免的,是一定会经历的阶段。而从德国新环境行政法来看,四部环境法思路极为清晰。两部环境基本法在自然资源保护和水资源保护方面加以规制,环境法规清理机制在中间起到纽带桥梁作用,与其他的部门环境法形成了一个特有的完备的环境法体系。从这一方面来看,中国应该注意在未来的环境法立法中,突出自然资源保护和能源保护利用法律的环境基本规制工具的地位,同时保证环境污染防治。在立法的技术层面,吸取德国环境法典草案失败的教训,避免理论和实践的分离、立法跟行政的脱节。

四、对我国环境立法的几点建议

针对我国环境立法存在的问题,借鉴德国环境立法的经验教训,对我国在环境立法提出几点建议:

(一)在立法目的和指导思想上,应当树立以环境为中心的理念。环境建设应当以环境保护为其主要对象,同时以改善好、治理好环境为主要目标,并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最终目的。不能让环境保护单纯的成为经济建设的垫脚石[10]。

(二)在环境职责分配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具体的环境职责应当有确切的划分,将环境责任明确的分配到各个部门甚至人的身上。同时,对于各项环境责任都应当有承担的主体,即环境污染事件发生之后,能够明确知道到底这一项由哪一部门来管理。

(三)在环境执法方面,完善其法律规范,并对执法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严格要求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并建立完善的执法体制,做到发现污染,及时控制,及时处理,及时上报。同时,对于环境执法体制方面的改革,应当明确区分环保部门和其他有关职能部门的职责权限,从而使得由于环境执法主体过多、权力太过分散引起的环境执法混乱的状态不再出现。

(四)完善监督机制,环境保护需要常态性监管,而政府监管不可能做到时时监管,对于环境违法行为,由于力量不够,政府很容易出现监管缺位现象。而我们的公众监督资源是极其丰富的,公众监督要比政府力量多得多,覆盖面也要大得多。我们应该注意发展公众监督,让公众参与到环境监督当中来。我国环境保护法在的全面修订展现了环境优先的高度,修订后,除其他事项外,加强执法和处罚规定,对污染给予公众监督更大的机会,并明确措施来应对合规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数据的篡改和非法倾倒污染物。

注释:

①法典化,是指根据一系列的判例形成的不成文规则编撰并形成明确的法律条文的过程。

②教授法案,受德国环境部的委托,从1988年到1990年由四名法学教授组成的教授委员会完成的包括169条条文的环境总则部分的草案。从1991年1993年,以《环境法典》总则草案为基础,由八名教授组成的另一个教授委员会完成了399条分则草案。这样,一部全面的《环境法典》工作的清晰框架便形成了。

③与此相关的联邦立法活动的范围主要包括:水资源产权、海岸保护与农业、土地权与建筑管理、大气保护、自然资源与风景保护、空间管理、水资源管理等方面。

④这里所说的自然与风景保护是除了自然保护的一般原则、物种保护或海洋自然资源保护;水资源管理除却了与水资源或设备相关的规定。

参考文献

[1]李恒远,常纪文.现状、问题与走向:中国环境法治30年之评析[N].中国环境法治报,-04-30.

[2]常纪文.环境法治:现状与任务[N].学习时报,-08-27.

[3]戴双玉.我国环境保护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09:32.

[4]曹明才,刘学彬.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方法的创新探讨[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49.

德国职业教育经验启示 篇6

关键词:德国;双元制;校企合作

德国的职业教育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其校企合作程度非常深。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校企合作的一种重要形式并通过法律规范,把企业参与校企合作规定为企业的法定义务,同时又有配套措施,使企业在校企合作的投入上有所回报,保护了校企双方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从而促使德国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持续稳定发展。

一、德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基本概况

德国的校企合作和职业教育同步出现,同步发展。在德国的职业教育发展中,校企合作一直是其发展的基础和核心。虽然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实施学校教育的名称经历了一些变化,但职业教育始终坚持与产业相结合。虽然“双元制”这一词出现的较晚,但其校企合作的实质内涵一直存在职业教育中。双元制在德国的确立,标志着德国职业教育法制化和规范化。德国双元制模式的校企合作为产业和学校在资源利用、技术开发和转化、师资培养等方面的紧密合作提供了保障。

二、德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特色

(一)完备的法律保障

德国职业教育从法律层面规定了校企合作的具体形式和内容,把企业参与职业教校企合作结合定位为企业的法定义务。正是由于这些法律法规,德国双元制中校企合作的具体模式被明晰地确定下来,学校与企业的目标、任务及培养目标的完成方式等被详细地规制。[1]这不仅确保了国家层面赋予职业教育的地位,规范了职业教育的实施,而且也从法律层面为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经费充足

德国的职教经费保障机制是由公共财政和私营经济共同资助的一个多元体系,主要有企业直接资助,企业外集资资助,混合经费资助,国家资助和个人资助。企业直接资助是主要经费来源,企业投资建立职业培训中心,购置培训设备并担负实训教师的工资和学徒的培训津贴。[2]

(三)师资经验丰富

德国大多数职教教师曾经是有企业工作经验的工程师。职业学校的教师除了日常教学工作外,还要与企业密切联系,掌握行业技术和技能的最新发展信息,并使教学内容与之同步。德国职业教育的师资结构适应了对校企合作的要求,各级各类职业院校的教师的准入门槛都很高,且对教师实际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的要求和考核都很严格。有大量的兼职教师来源于产业部门,保证了学校和产业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

(四)政府积极引导

德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与政府的积极引导分不开。为了推进校企合作的深入展开,德国的相关政府既制定了完备的法律法规,又积极主动地大力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为此,德国一方面为学校一方安排了相关的政府机关予以管理,另一方面也为企业一方安排了包括政府机关及行业协会在内的管理机构,这些管理机构的设置就为政府主动管理校企合作奠定了基础。[3]可以说,德国职业教育的顺利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积极引导。

(五)校企合作形式多样,程度较深

德国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既有中等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又有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还有企业提出课题,提供经费和高职院校开展科研项目的校企合作,更有高职院校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产品的校企合作。[4]德国校企合作形式是很丰富的,合作的程度也较深。

三、对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启示

(一)完善法律

德国双元制校企合作的经验让我们看到了法律法规的积极作用。我国的《职业教育法》缺乏法律强制力,且执行不力。我国在今后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完善职业教育的相关法律,而且要保证其执行力。

(二)注重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积极引导的重要作用

目前而言,由于社会传统、政策缺失等方面的原因,我国企业还缺乏参与职业教育的意识,国家虽然大力提倡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校企合作方式,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缺乏,企业缺乏积极性。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来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德国校企合作的经验让我们看到了政府积极引导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改进我国校企合作的具体模式时,政府要积极推进引导。特别是在合作初期,政府要积极消除学校与企业之间的隔阂,积极解决学校与企业在合作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促成学校与企业之间展开深入而有效的合作。[1]

(三)注重师资的培养

德国校企合作成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值得借鉴经验,特别是德国校企合作中师资力量,尤其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也就是说,我们既要鼓励企业的高级工程师去合作院校中从事一段时间的教师工作,又要鼓励职业院校的教师到相关企业中去尝试具体的生产实践。双师型教师既能快速提升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又能有效地培育出真正符合企业要求的技能型人才。

(四)完善校企合作中的考评

在德国,职业教育的考试包括学校、企业考试和行业协会组织的国家资格考试。在我国有些企业也会评定学生的实习,但是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也不普遍。学生成绩评定主要还是学校。在今后职业教育发展中,我们也可以尝试完善校企合作中的考评,学生成绩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来评定,比例可依照具体实情。

四、结语

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是在其特定的历史、文化等背景下取得的,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因为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很多方面的协调配合才取得了成功,给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启示,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但我们不可直接照搬模仿。在具体借鉴与实践的过程中,要根据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实际需求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具有我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张玉静.德国“双元制”中的校企合作模式及启示[J].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2:45-46.

[2]牛曼冰.中德现代职业教育比较研究[D].天津大学,2007.

[3]侯静.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优势、走向及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07,04:62-63.

德国城乡协调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篇7

一、德国城乡协调发展的经验

从世界城市化进程的视角看, 德国城乡关系沿着“合—分—合”的历史轨迹正步入城乡一体化的高级阶段, 城市化水平达到了90%左右, 形成一种城乡统筹、分布合理、均衡发展的独特模式。

(一) 运用立法形式限定城乡协调发展。

德国为实现“社会公正”的理念, 实行在法律框架下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联邦基本法》规定:国家必须保持联邦地区内人民生活条件一致性的目标要求。在这一基础上, 又制定了《空间秩序法》、《改善区域经济结构共同任务法》、《联邦区域规划纲要》、《结构援助法》、《区域经济政策的基本原则》等一系列法律, 都将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定位为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共同任务, 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二) 运用规划手段引导城乡协调发展。

德国的区域规划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通过规划将各方面的用地需求协调好;二是通过区域规划, 将各种公用设施在空间上的分布, 既考虑到有利于效率的提高, 也考虑到条件较差地区的特殊要求。特别是上世纪五十年代, 德国开展城乡“等值化”建设。通过土地整理、村庄革新等方式, 实现“农村与城市生活不同但等值”的目标, 使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得以平衡发展。

(三) 运用财政政策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德国的财政政策有横向、纵向之分。横向财政是指各州, 各地方之间实行的财政转移支付, 即财力强的州拿出部分税收收入捐给财力弱的州。纵向财政是上下级政府间的财政转移支付, 联邦政府对州、州对地方的财政支持。在政府投资方面, 联邦政府60%的投资资金都流向了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政平衡政策不仅使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能力与其支出责任不对称的矛盾有所缓解, 而且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最有力、最直接、最见效的手段。

(四) 运用福利制度保障城乡协调发展。

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很广, 是一个相当完善且庞大的, 包括生、老、病、残、死、伤、失业、就学、住房等方面的体系网。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弱势群体, 可以通过享受相关的社会福利来维持其基本的生存和经济活动。此外, 德国在社会上没有明显的农工、城乡差别。农工差别只是从事工作性质的差别。只要农民进城工作, 按章纳税, 进入社会保障, 就成为城市居民。上世纪50年代, 出台了农民卖地退休补贴政策, 对农民卖地退休者国家给予额外退休金, 促进了生产方式的转变。

(五) 运用交通系统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良好的区域交通、通讯、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网络为城市均衡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德国城市化的独特之处在于大中小城市并行发展, 小城镇星罗棋布在全德各地。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在几千人口的小镇, 各项市政设施的水平基本一样, 几无差异。加之方便的购物、餐饮等生活配套条件, 接近大自然的生活环境, 使小城镇拥有大城市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人们可以居住在小城镇而到大城市工作, 亦可以生活、工作在城市, 而休闲、度假在乡村。

二、加快太谷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考

德国城乡协调发展的特色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也给我很多启示。太谷作为山西中部的农业县份, 只有全方位对接大太原经济圈, 在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上狠下工夫, 方能后发快进, 在圈内城市建设中取得率先突破。

(一) 千方百计增强区位优势。

德国二战后的快速崛起, 得益于便捷、畅通的水陆交通体系。多年来, 太谷到太原车程在1—1.5个小时以上, 导致太谷的区位优势一直处于潜在状态, 呈隐性优势。去年以来, 成功争取正在建设中的三道路:大西客专途经太谷, 并在太谷设站;龙城高速连接太长、太旧、大运三条高速, 并在太谷县城设出口;太原环城高速太谷连接线列入省交通厅重点建设项目, 使太谷的区位优势正从隐性转向显性。不仅大大缩短了太谷与外界、太谷与太原的时空距离, 而且将为太谷直接成为大太原经济圈的重要组织部分奠定了交通基础。

(二) 加大力度发展现代农业。

德国的经验表明, 城市化的过程绝不是消灭农业和农村的过程。太谷是农业大县, 多年来, 依托丰富的光热资源、优良的生产条件、驻县的科研院校, 形成了具有相当发展水平的蔬菜、养殖、红枣、苗木、水果五大优势产业, 成为省城太原的菜篮子。今年, 还被国家列入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因此, 做强、做优、做美农业, 成为当前太谷三农工作的重点。除了积极争取、充分用足上级对农业的扶持政策以外, 还要加大力度发展规模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 大力培育规模农户、合作农户。只有组织化程度的提高, 才有产业化程度的提升, 才有农业现代化的加速, 才有城市化的协调、快速发展。

(三) 坚定不移发展工业经济。

德国凭借发达的工业, 雄厚的财力, 成功地推动了区域协调发展。可以说, 没有工业经济的发展, 就没有城乡协调发展的动力。太谷作为非煤可估量。去年, 规划的水秀新型工贸区。其土地调整使用规划已经市政府通过, 土地规划修编即将完成审批, 特别是随着太太路的开工建设, 开展招商引资、加快工业发展的强势已经凸现。尽管园区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 但外界客商看好太谷、看好园区的发展强势, 已经开始显现。现在已有7户企业签约, 投资突破20亿元。随着太太路、龙城高速、大西客专三条高等级道路的竣工, 太谷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将会更加突出, 建设太原至太谷30公里经济带将是屈指可数的事情。

(四) 积极创新打造精品城市。

德国城乡联动的关键是道路的联通, 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是资源的有效利用。目前, 太谷正在按照建设省城后花园的目标, 对外定位为太原的“外城”、“卫星城”;对内勾画了以“一城两镇”为核心、以“中心村和居民点”为补充, 生态农业区、人文居住区、新型工贸区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新格局。规划上, 不仅要覆盖到乡村, 将全县1050平方公里的区域面积进行规划, 而且要深化城市规划, 在原有平面规划、单体设计的基础上, 有选择地开展城市形体、空间规划。同时, 引进市民参与机理性。建设中, 要把城市的功能逐步向乡村延伸, 积极开展道路、公交、旅游、生态环境等城乡一体化建设, 打造城乡一体、城乡联动发展的格局。

(五) 全力以赴推进生态建设。

德国小城镇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篇8

1 德国小城镇发展的现代演变

从德国小城镇的发展阶段看,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一是19世纪初,德国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人口主要向中心城市集中,小城镇则发展缓慢,甚至出现衰退。二是从1960年,居民为了追求更好的居住环境,逐步向郊区迁移,同时发达的公共和私人交通工具,使得“郊区生活、市区工作”模式得以实现。三是到1980年,随着区域之间联系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进一步下降,中心城市向外扩散的动力进一步增强,更大范围的小城镇受到了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得到了良好的发展,特别是距离中心城市较近,且位于交通走廊沿线的小城镇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但从不同区域来看,小城镇的发展也有各自的特点。由于东部地区整体经济的衰落,导致人口以向柏林、德累斯顿、莱比锡等大城市集中为主,小城镇则人口空心化现象严重;而位于西部鲁尔工业区和南部地区的城市,由于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经济水平快速发展,中心与周边小城镇一体化发展不断得到了强化[2‐4](见图1)。

2 德国小城镇发展的经验借鉴

2.1 都市圈一体化建设为小城镇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自20世纪60年代起,德国开始规划与建设互补共生的都市圈。1995年,德国确定莱茵—鲁尔区、柏林—勃兰登堡区、莱茵—美茵区、斯图加特区、慕尼黑区、大汉堡区、纽伦堡区、法兰克福区、不莱梅—奥登堡区、莱茵—内卡区、汉诺威—布伦瑞克—哥廷根—沃尔斯堡区和德国中部城市圈等11个都市圈,聚集了德国70%的人口和就业,构成德国发展的核心地区。按照与都市圈的空间关系,三类小城镇获得较大的发展。一是大部分位于大都市圈以内的小城镇,依靠便捷的交通条件、优质的公共服务、低廉的住房价格等优势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二是小部分位于都市圈边缘,具有快速城铁和高速公路系统,与中心城市联系便捷的小城镇;三是都市圈外围具有高品质人居环境和特殊资源等因素的小城镇。

2.2 均衡的公共服务为小城镇发展提供了平等的机会

2.2.1 以均衡的公共服务保障均等的生活品质

从本质上来看,德国小城镇均衡发展的关键在于能享受到均等的生活服务。德国小城镇虽然规模不大,但水、电等基础设施均与大城市无异,各类商店应有尽有;快捷的公交让小镇居民到附近小城市或工业区上班十分方便;清新干净的环境,更让小城镇的生活品质超过大城市(在几乎所有德国小城镇中,森林和花园的总面积都能占到1/3以上),从社会保障来看,德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没有城乡和区域差别,保障了劳动力在不同地区的自由流动。

2.2.2 以均衡的交通设施保障平等的发展机会

自工业革命开始,德国就十分重视区域间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在35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上拥有3.5万公里的铁路和23万公里的公路(包括1.2万公里高速公路),四通八达的电气化高速列车平均几分钟一班,这使得州与州、城市与城市间的交通十分便利,不同专业化分工的城市之间往来(城市间法律咨询、金融服务、工程服务和研究等)可在几小时通行圈内便捷完成,为大中小城市的均衡发展奠定了基础。

2.2.3 以均衡的产业布局保障均等的就业机会

为推动全国均衡发展,德国积极采取“去中心化”的发展策略,推动了区域间及城乡间的等值化发展,防止了经济和人口向大城市的过度集中。德国不仅引导都市圈之间、都市圈内部城市之间有序分工,还积极引导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均衡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梯级带动模式。首先,每个大中城市都有自己的大学、科研与培训机构保障各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均衡,同时大力实施产学研结合,保障各级城镇产业发展都能得到有效的科技支撑,各地区的劳动生产率也趋向一致。例如,二战后有4所传统高校的巴伐利亚州在小城镇地区先后创办了7所综合大学和14所高等专科学校[5]。其次,发挥龙头企业和高校的诱导聚集功能,凭借发达的交通和信息网络,提升小城镇和乡村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如巴伐利亚州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积极的土地及税收优惠措施,引导龙头企业将生产职能迁往小城镇,宝马公司将主要生产基地迁到120km外的Dingol ng市。目前,巴州工业分布较均匀,70%以上的工业企业分布在小城镇。除慕尼黑及其所在的上巴州地区占该州工业人口的29%外,其他6个地区均在9.8%至15.1%之间。产业均衡分布,让小城镇有了产业支撑,也让小镇和周边居民不离乡土就能拥有稳定的工作和经济来源。

2.3 健全的管理体制为小城镇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2.3.1 有效的区域协调能力

均衡的发展格局是德国法律和民主政治体制的必然产物,德国宪法第106条规定:“德国应追求区域的平衡发展和共同富裕”,从政治理念上确保以区域协调实现均衡发展。首先,德国政府机构分为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三级,其中地方政府分为县市政府和乡镇政府,法律对于各级政府的职责有着十分清晰的规定。联邦政府负责总体统筹工作,包括全国范围内规划的目标及规划的标准,且根据各地区的发展状况来调整规划实施的进度和整体布局。根据各地的风俗、地质条件进行系统的全方位规划[6]。在州层面,通过州规划和区域规划(作为州规划的细化落实)指导地方建设,当地方规划建设不符合区域规划的要求而且协商手段又失效时,有权终止地方的权衡权利,或不予审批[7]。各级政府和区域间事权的统筹,有效地保障了区域间小城镇均衡发展能力。其次,德国财政体制从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为区域平衡提供了支持。横向层面上,财政平衡政策是各州、各地方之间通过“富帮穷”方式实现的财政转移支付[8,9,10]。纵向财政平衡即上下层级政府间的财政转移支付,包括联邦对州和州对地方两个层次。通过科学的财政平衡制度,财政资金在各级政府间,特别是在联邦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间的再分配,使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不匹配的矛盾有所缓解,从而有助于地方政府正常履行其职责,也成为区域经济平衡的有效工具,这是保证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平衡发展的又一重大因素。

2.3.2 完善的地方自治水平

作为一个有悠久地方自治传统的联邦制国家,乡镇是德国最基层的地方自治单位,在法律性质上不属于州政府的下级行政机构,在法律范围内享有完全的自治权。与单一制国家的基层政府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不同,德国立法在联邦层面,而执行在地方政府层面,联邦在地方一级并没有行政权;地方政府执行联邦法律,地方事务由市县和乡镇来完成。其中乡镇政府的任务可以分为两个内容:其自有的任务和联邦或州转移、授权的任务。对于转移的任务乡镇政府没有自主权,其议会无权决定,只能由行政部门直接实施。地方自治是对于其自有任务而言的,当地议会可以决议如何处理。乡镇自治的权限主要体现在地方性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其行政开支主要依靠州和县市拨款,居民税款、管理收费和多镇投资收入也是重要来源。作为基层地方政府,乡镇是否确能应对全部“地方事务”,还取决于它的组织、人事和财务状况。下级政府难以独立承担或规模效益显著的事权,作为高一级的县级地方政府才被要求有义务介入,承担起这部分职能和义务。在经济发展方面,德国也强调地方层次的主动性和非集权式的分散决策,上位规划仅对地方发展地区原则性要求和制定目标,对地方项目通过提供财政补贴和优惠贷款等促进手段,而具体决策取决于地方政府。

2.3.3 较高的公众参与程度

地方发展既是政府的公共职能,也事关地方民众的切身利益;同时,民众的广泛参与也是科学决策的重要保障。首先,德国积极引导市民参与规划建设的决策,广泛采用“政府+专家+公众”的“三结合”模式。从规划编制来看,市民参与规划编制实施的全过程,在决定编制规划、前期调研、规划草案、规划成果等各个阶段,对公众意见均充分吸纳,并给出回复意见[11,12]。其次,以完善的机制和法律保障公众参与。如果违反相应的程序规定,公民可依法对规划方案进行起诉,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法院会判定规划无效,保证了规划的严谨性、科学性,降低了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再次,以广泛的手段引导公众参与。如编制规划的决定作出后,即通过报纸、宣传册、居民大会等将规划的目标、必要性等公布于众;在编制过程中,广泛采用公告、传单、展览会、网络等手段公示规划文件,征求公众意见。

3 德国小城镇发展的主要启示

小城镇作为整个城镇体系的重要环节,其发展特征基于一整套发展理念,而非单项政策和因素的产物。小城镇发展思路的确定,必须基于全局眼光,综合、全面的予以考虑。

3.1 小城镇发展必须基于空间特征和发展阶段,采取差异化的发展思路

小城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其发展也必然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区域发展重点的空间转移、地方产业的兴衰、城镇体系发展阶段、区域政策等因素都对小城镇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德国小城镇的均衡发展,得益于德国“去中心化”的发展理念、联邦制的行政体制,城镇化不同的发展阶段小城镇呈现不同特点,空间上也表现出收敛的布局形态。因此,小城镇发展必须基于空间特征和发展阶段,采取差异化的发展思路。

3.2 小城镇均衡发展的要点是公共服务,而不是经济水平

从城镇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城镇集聚能力主要来自产业发展带来的就业机会和公共服务带来的生活质量。而产业发展具有趋于集中的态势,较强的生产职能只能在局部地区出现,因此,小城镇均衡状态只能通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来实现。从德国情况来看,主要是在平衡发展和共同富裕的理念下,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为核心手段实现的。

3.3 能否均衡发展关键在于发展权的合理分配

我国目前大中城市的资源配置、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都极大地优先于县级及以下城镇,导致一方面大城市不断膨胀,人口城镇化的速度远快于城市功能完善的速度;另一方面小城镇普遍“营养不良”。这种情况的出现,除了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规模效应以外,很大程度上与当前基于行政等级的资源配置有关,如行政等级越高,教育、医疗、交通等条件越好,土地指标、产业园区等资源配置也优先向高等级城市倾斜。而德国的小城镇能获得相对均衡的发展机会,以教育、科技、交通等核心资源支撑的地方产业发展动力具有重要意义。

3.4 必须以完善的体制机制确保小城镇发展

德国小城镇能均衡发展,关键在于有效的区域协调能力、完善的地方自治水平和较高的公众参与程度。而我国是从计划经济转型过来的,作为我国的最基层行政组织,小城镇话语权较弱,区域协调更多体现为自上而下基于行政力量的资源调配,自下而上的区域之间、政府与社会的协调能力尚不强。理顺各级政府之间和区域之间的财权和事权关系,建立长效的发展机制,需要完善的体制机制予以保障。

参考文献

[1]王伟波,向明,范红忠.德国的城市化模式[J].城市问题,2012(6):87-91.

[2]郑春荣,夏晓文.德国的再城市化[J].城市问题,2013(9):82-88.

[3]克劳斯·昆兹曼,尼尔斯·莱伯,刘源.德国中小城镇在国土开发中扮演的重要角色[J].国际城市规划,2013,28(5):29-35.

[4]克劳兹·R·昆斯曼,刘佳燕.德国城市:未来将会不同[J].国际城市规划,2007,22(3):5-15.

[5]叶剑平,毕宇珠.德国城乡协调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借鉴——以巴伐利亚州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20,24(5):76-81.

[6]陈玉兴,李晓东.德国、美国、澳大利亚与日本小城镇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世界农业.2012,40(8):80-84.

[7]李远.联邦德国区域规划的协调机制[J].城市问题,2008(3):92-96,101.

[8]冯兴元.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欧盟和德国的经验[J].城市问题,1999(6):75-79.

[9]陈承新.德国行政区划与层级的现状与启示[J].政治学研究,2011(1):72-83.

[10]殷醒民,刘崎.一个目标、两个层级的区域政策——评德国区域平衡发展政策[J].世界经济通汇,2007(3):72-85.

[11]王鹏.德国城镇化建设的经验[J].行政管理改革,2013(4):41-44.

德国职业教育经验启示 篇9

1 长护保险基金收支现状

德国长护保险基金的来源主要包括参保人员和雇主缴纳的保费以及少量的政府财政补助。1995-2013年长护保险基金的收入情况见图1。从总量上看,德国长护保险基金从1995年的84.1亿欧元增加到2013年的249.6亿欧元,增长了2倍。从增速上来看,在经历了1995-1997年的快速增长后,基金收入增速迅速下降,1998年后,基金收入年增长率趋于稳定,约为2.9%。

资料来源:http://www.bmg.bund.de/fileadmin/dateien/Englische_Dateien/Selected_Fact_and_Figures.pdf.Arntz,Melanie,et al."The German social long-term care insurancestructure and reform options."(2007):06-074.

资料来源:http://www.bmg.bund.de/fileadmin/dateien/Englische_Dateien/Selected_Fact_and_Figures.pdf.Arntz,Melanie,et al."The German social long-term care insurancestructure and reform options."(2007):06-074.

1995-2013年德国长护保险基金支出情况见图2。从支出总量上看,长护保险基金支出从1995年的49.7亿欧元增加到了2013年的243.3亿欧元,增长了约4倍,期间基金支出的增长幅度大于基金收入的增长幅度。从增速上来看,基金支出和收入呈现相似规律,1995-1997年间基金支出增速大幅下降,1998年后基金年均增长率趋于稳定,约为3%,与基金收入的年均增长率基本相同。

由图1和图2的数据可计算出历年长护保险基金余额(见图3)。1995年到2004年长护保险基金余额快速下降,并在1998年后连续负增长。为了保证基金偿付能力,德政府在2008年对长护保险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扭转了基金长期负增长的局面。截止到2013年底,长护保险基金累计结余达62.9亿欧元,基金支付能力得到了有效保证。

2 长护保险基金的管理经验

长护保险基金的平稳运行与其科学的运营管理机制密不可分,这可从保费征缴、照护方式选择及照护等级划分与照护服务定价等三个方面的管理略见一斑。

2.1 强制参保

德国 《 长期照护保险法 》 规定,凡是参加社会医疗保险的居民都必须参加长护保险。例如,2014年年收入水平低于€53550的雇员必须参加长护保险;年收入水平高于€53550的雇员可以选择参加长护保险,也可选择参加商业长护保险。[1]2013年底,有6981万人参加了长护保险,约占总人口的86%。[2]强制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参保,有效地避免了潜在参保人的逆向选择行为,稳定了缴费人数和基金收入来源,使基金未来的偿付能力和持续运行得到了保障。德国政府是长护保险的责任主体,所以在要求居民强制参保的同时,其在长护服务基金的筹措上也承担了重要责任。德政府每年会将财政收入的一部分划作长护服务基金,其每年划入的资金约占当年GDP的0.9%(见表1)。通过对服务基金进行补贴,以达到减轻长护保险基金支付压力的目的。

资料来源:http://www.bmg.bund.de/fileadmin/dateien/Englische_Dateien/Selected_Fact_and_Figures.pdf.Arntz,Melanie,et al."The German social long-term care insurancestructure and reform options."(2007):06-074.

注:2020-2060 年的数据为预测数据资料来源:http://www.bundesfinanzministerium.de/Content/DE/Downloads/Broschueren_Bestelservice/2015-04-15-german-stability-2015.pdf.pdf?__blob=publication File&v=6.

资料来源:①1994.01-2008.06数据参见姚玲珍.德国社会保障制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185)。②2008.07-2012数据参见戴卫东.长期护理保险—理论、制度、改革与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70);德国联邦卫生局网站:http://www.bmg.bund.de/fileadmin/dateien/Englische_Dateien/121116_Factsheet_Long-Term_Care_Insurance.pdf。③2014至今数据参见国际社会保障协会网站:https://www.issa.int/zh/country-details?country Id=DE&region Id=EUR&filtered=false。④2013年数据暂无法获取。

2.2 费率动态化、差异化

长护保险采用动态费率, 从1994年建立长护保险制度以来,缴费率已经过四次调整,由最初的1%增加到2.05%(见表2)。缴费率的调整依据主要是长护保险基金的收支情况。例如,在1994.01-1995.04期间,长护保险基金基本没有支出,所以缴费率较低,只有1%;但1995年4月以后,一些参保人员达到了享受长护保险待遇的条件,长护保险基金支出增加,这时为了基金的偿付能力,缴费率便提高到1.7%。2008年以前,长护保险基金净额连续多年出现负增长,故从2008年7月1日起,缴费率被再次提高到1.95%。

除了费率动态调整外,不同人群适用的缴费率也有所差别。例如,政府规定从2005年1月1日起,23岁以上没有孩子的雇员长护保险缴费率需增加0.25%,且全部由雇员自己承担。由于长护保险基金运行模式是现收现付,本代人未来享受的待遇是由下一代人的缴费形成的,有后代的参保人在长护保险基金的代际转移中所做的贡献要大于没有后代的参保人,所以只有让无子女的参保人缴纳更多的保费,多缴的保费就相当于无子女参保人自己承担了部分应由未来子女缴纳的保费,这使长护保险制度更加公平的同时,也有利于长护保险基金的稳定运行。

2.3 鼓励居家照护,建立长护需求分级制度

长护服务主要有两种类型:居家照护和机构照护。居家照护与机构照护相比有符合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低成本的优势。鼓励参保人选择居家照护可以减少照护保险基金支出,提高基金使用效率。因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鼓励参保人接受居家照护服务。在居家照护服务供给方面,为了鼓励家庭成员和妇女承担家庭照护责任,长护保险基金向他们支付不限用途、无需纳税的现金服务费,同时长护保险基金会为每周提供14小时以上照护服务的非正式照护人员缴纳养老保险费,服务时间越长,照护保险基金支付的保费就越多(见表3)。此外,德政府还允许用人单位给予员工10天不带薪假期以便员工参加非正式长期照护服务。[3]

资料来源:http://www.bmg.bund.de/fileadmin/dateien/Englische_Dateien/Selected_Fact_and_Figures.pdf.

(单位:欧元)

资料来源:http://www.bmg.bund.de/fileadmin/dateien/Englische_Dateien/Selected_Fact_and_Figures.pdf.

资料来源:http://www.bmg.bund.de/fileadmin/dateien/Englische_Dateien/Selected_Fact_and_Figures.pdf.

在居家照护服务需求方面,德政府规定,如果参保人接受机构照护,参保人则需要自付食宿费且至少要承担25%的机构照护费用,这使得参保人接受机构照护时的费用自付比例远高于居家照护。通过以上措施,很好地控制了接受居家照护和机构照护的参保人的比例。2005-2013年,该比例维持在7:3左右。2008年以来,长护保险基金总支出中居家照护支出所占比例也不断提高(见图4),2013年已达53%。

参保人员在接受照护服务前都必须经过照护需求等级评估,长期照护需求共分为五级,每一级都设有最高支付限额(见表4),如果参保人的照护成本超过了规定的限额,参保人则必须自付全部超额费用。最高支付限额的设置将长护保险基金的支出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防止了基金支出过快增长。

2.4 照护保险基金与照护服务供应方谈判确定服务价格

长护服务的价格是通过长护保险基金和照护服务供应商之间谈判确定的。长护保险基金作为照护服务的付费方有责任和义务为了参保人的利益与照护服务供应商展开谈判以保证参保人获得质优价廉的照护服务。谈判降低了参保人的长护成本,长护保险基金的支出也就自然降低了,基金的平稳运行就能得到保证。德充分竞争的照护服务供方市场为照护保险基金与照护服务供应方展开价格谈判奠定了基础。为了避免照护服务市场出现垄断,满足参保人员多样化的照护服务需求,德政府鼓励盈利性和非盈利性的照护机构并存。2009年,德国有61.5%的家庭照护服务供应商和39.9%的照护院供应商为盈利性组织。[3]德国还在《长期照护保险法》中规定联邦政府、州政府及照护保险基金都不得限制长护服务供应商的数量。

3 德国长护保险基金管理对我国的启示

经过20年的发展,德现收现付的长护保险基金经受住了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的考验,在保证参保人员待遇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还实现了制度的平稳运行,其管理经验值得我国充分借鉴与学习。

3.1 对符合条件的参保对象实施强制参保

长护保费的筹集是长护保险制度运行的基础,如果不强制所有潜在参保人参保,保险基金就会因逆向选择问题而面临偿付能力不足的风险。所以,为了筹集到足额保费,保证基金偿付能力,我国可借鉴德国的做法,强制所有符合相关条件(笔者认为,根据国情,凡满45岁的公民必须参加长护保险)的参保对象参保。

3.2 实行动态化和差异化费率

由于大多数参保人在年老后才会有长护需求,且长护风险的发生概率也相对较低,一般长护保险的保费规模较小。因此,我国可借鉴德国的做法,采用现收现付的筹资模式,根据长护保险基金的支出对费率进行动态调整,保证基金在期末略有结余。动态调整不意味着费率只能随基金的支出增加而增加,如果历年结余的基金累计较多时就应考虑不调整费率或降低费率,避免基金大量结余导致基金使用效率降低。

现收现付的筹资模式下,当代人未来的长护保险待遇来自下一代人的缴费,如果下一代缴费人数不足就可能使长护保险制度失去可持续性,当代人未来的长护保险待遇就无法得到保障,因此,生育子女数越多的参保人对长护保险制度稳定运行的贡献就越大。德国规定子女数越多的参保人的缴费率越低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以更好体现制度的公平性。

3.3 建立照护需求评估体系,大力发展居家照护

德国通过建立长护需求分级制度和鼓励参保人接受居家照护服务减轻了照护保险基金的支出压力,我国可借鉴德之经验,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照护需求评估体系,用科学的方法和指标确定参保人所需的照护服务等级后,再确定参保人享受长护保险待遇。

目前,我国一些地方已经推出了不同版本的老年人照护需求评估方法,如果国家能制定一套标准的评估方法并培训一批专业的评估人员,无疑将对照护保险基金的合理利用提供十分有益的帮助。此外,居家照护是一种既能节约基金支出又符合老年人生活习惯的长期照护方式,我国应大力发展居家照护并通过增加居家照护的服务内容,提高居家照护费用报销比例等方式吸引参保人选择居家照护。

3.4 发挥长护保险基金的控费和监督作用

德国多样化和竞争性的长护服务供方市场为照护保险基金发挥控费作用、降低基金支出奠定了良好基础。我国未来的长护保险制度建设中也需要增强照护保险基金在照护费用支付过程中的话语权,而不仅仅是被动支付,借鉴德国的做法,通过谈判遏制服务价格不合理上涨,对照护服务供方行为进行监督。

同时,应鼓励社会资本进入长护服务领域,使不同长护服务供方之间形成竞争,使参保人能以最合理的价格获得高质量的长期照护服务。

参考文献

[1]数据来源:https://www.issa.int/zh/countrydetails?country Id=DE&region Id=EUR&filtered=f alse.

[2]数据来源:由Federal Minister of Labor and Social Affairs公布数据计算得出.

[3]郝君富,李心愉.德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设计、经济影响与启示[J].人口学刊,2014,02:104-112.

[4]姚玲珍.德国社会保障制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176-196.

[5]华颖.德国法定医疗保险的自治管理及发展趋势[J].社会保障研究(北京),2013,02:178-187.

[6]Arntz,Melanie,et al."The German social longterm care insurance-structure and reform options."(2007):06-074.

[7]Harrington,C.A.,Geraedts,M.,Heller,G.V.Germany’s Long Term Care Insurance Model:Lessons for the United States[J].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Policy,2002,23(1):44-65.

德国职业教育经验启示 篇10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小城镇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数量从1954年的5400个增加到2008年的19234个, 小城镇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支撑点,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增长极”作用日趋明显。然而, 由于中国小城镇自发地、不规范地急剧发展, 其城镇规划建设从政府行政主导、规划设计前瞻、民众广泛参与、市场机制运作、法律政策规范、基础设施保障、生态理念推行、特色产业主导、历史文脉传承、公共服务完善等方面与发达的欧洲小城镇建设存在较大差异。笔者最近游学欧洲, 考察了一些小城镇, 本文以德国小城镇为例, 试图从其发展经验中寻找出超越国情的规律性思路与措施, 为我国小城镇规划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小城镇建设的德国经验借鉴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 面积35.7万平方公里, 共16个联邦州, 8000万人口, 属欧洲人口较稠密国家, 但其城镇规模与数量与我国相比有差距, 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只有4个, 50万人口以上的也不超过10个。前德国共有13500个小城镇, 其中75%的小城镇人口少于5000人, 超过10万人的小城镇只有89个。

德国小城镇建设的成就有目共睹, 其形成机制中的可持续性、科学性、民主性、人文性和法制性令人印象深刻。在不同历史时期, 德国小城镇的发展也曾面临过众多的抉择, 但是他们通过宏观、中观、微观、细节等多级层面的协同作用, 使得小城镇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很高的水平。

(一) 宏观把握——确立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规划设计管理理念

德国的规划体系包含有6个层次 (见图1) 。欧洲层面的规划是指相邻国家通过已经存在的国际组织 (欧盟, 欧洲自由贸易区, 欧洲交通部长委员会) 在规划上的合作。此外, 也包括有共同规划利益的国家的合作 (如阿尔卑斯山国家) , 这些国家之间相互协调各自的规划。90年代初欧盟制定了《欧洲空间合作——欧洲2000年》, 为了回应欧洲层面的政策, 联邦政府颁布了两份国家空间发展文件:《联邦空间发展原则》 (the Raumordnung politische Orientierung rahmen) 和《面向国家空间发展的联邦行动规划》 (Raumordnungspolitische Handlungsrahmen) , 它们成为联邦及各州相关机构中规划师和政策顾问的通用指南。

联邦政府规划建设部门主要负责制定本州的规划原则和一系列较为具体的建设法规, 指导本州的规划与建设;组织审核一系列需要州政府财政支助的建设项目, 列表上报联邦政府;在当地的“城市与社区建设联盟”的协助下, 对本州各地方政府上报的较大建设项目, 进行审查与批准。凡属于规划、建设技术规范及指标的具体内容由各地“城市和社区建设联盟”负责, 同时设立四级管理机构对小城镇项目加以控制。

德国区域发展和城市规划建设体系科学严密, 有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是规划体制的严密性。按照现有的《规划法案》的体制框架, 明确了国土利用规划、各州的州规划、各专区 (直属中央政府的大市) 规划和市镇建设规划四个层次, 相对应的法定主体都制定了相应的规划管理法律, 还包括一些具体细化的程序和形式要求。二是规划内容的科学性。德国区域发展和城市建设规划, 从人的发展状况、需求变动趋势和产业发展要求出发, 统筹兼顾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等相关制约因素。这些因素的考虑不是从概念出发, 而是严格的实证调查。三是规划过程的公开性。他们认为, 科学性是建立在公众参与的过程之上的。规划过程中积极鼓励公民参与、社会讨论。四是规划执行的严肃性。既强调依法监督, 又强调市民监督;既强调舆论监督, 又注重民间组织的监督。因此, 在德国无论是大、中城市, 还是小城镇, 管理水平都很高。

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 城镇发展中的环境问题被提升至重要地位。在联邦政府的大力倡导下, 联邦、州和地方层面绝大部分规划和城市发展政策, 都明确将环境问题作为关注焦点。由此, 大部分的政策工具和文件都在原则和目标的筛选、制定过程中, 实现与环境要素的整合。此外还制定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国家行动规划》 (National Plan of Ac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可持续发展成为地方政府在20世纪最后10年中的重要内容, 1992年以来, 德国有超过2000个自治市启动了《21世纪议程》的进程, 旨在提高公众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这些进程中包括了许多地方市民团体、教育机构和慈善组织的参与, 引导了许多城市的地方环境行动规划及其实施计划的制定。高度的环境意识无疑可以归结于这种过程中参与者的积极性。如今作为规章的制定机构, 基础设施发展 (例如铁路和高速公路) 的重要利益相关人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资金的主要提供者, 联邦政府仍然保持着对于可持续发展领导的支配性地位。因此, 一个深入人心自上而下且自下而上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贯彻到操作细节与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

(二) 中观控制——建设小城镇全周期生态规划管理运营机制

德国的11个大都市圈遍布全国 (见图2) , 小城镇星罗棋布在全德各地 (见图3) , 据2004年统计, 德国有82个10万人口以上的行政区, 生活着2530万人, 占总人口的30%, 城市化的过程中, 大中小城镇均衡发展, 形成一种城乡统筹、分布合理、均衡发展的独特模式。德国全国人口中, 几乎有1/3的居民生活在1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里, 大部分人生活在人口为2000人至10万人的小城镇里。目前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住在大城市郊外的小城镇。从位置上看, 小城镇一般距大中城市半个小时到1个小时的车程, 面积一般为50公顷, 人口为3000人左右。

德国这种人口分布特点既得益于中小型城市完善的基础设施, 又与德国完善的法制体系密切相关。方便的交通网络和发达的汽车业令德国人的活动半径大大增加。德国小城镇的基础设施条件与大都市相比差异很小, 医院、学校、购物机会等一应俱全, 而且自然环境优美, 甚至具有大城市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因此德国在通过推行政府行政主导、规划设计前瞻、民众广泛参与、市场机制运作、优化投资环境、法律政策规范、基础设施保障、教育人才支撑、生态理念推行、特色产业主导、历史文脉传承、公共服务完善等方面的实践都有很好的经验。

1. 规划设计前瞻民众广泛参与

德国小城镇的建设十分注重发挥规划的指导和协调作用, 其城镇规划不仅强调功能完整、布局合理, 而且注重规划的长期性, 对于交通、通讯、排污等公共设施建设, 政府亦坚持长远性原则, 避免重复建设, 并留有充分的发展余地, 对今后需要重建、扩建的项目也纳人规划的考虑之中。

德国小城镇规划已由政府行为逐渐转向市民参与, 由理论性、专业性和集中的权力转为感性的、具体的、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 公众可全过程参与小城镇规划, 并设有许多官对民和民对官性质的机构, 以保障民众能充分参与。政府在编制城镇规划时, 首先广泛采集市民意见, 并进行分析、归纳、整理, 形成规划草案并公诸于众, 搜集市民反馈意见后再修改, 最后将修改后的草案报市议会审议, 经过公众听证程序才得以批准, 公众想了解规划情况, 到政府城市规划管理部门都能很方便地进行查询。

2. 基础设施保障生态理念推行

德国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 在城镇规划的指导下, 改造小城镇的居住环境, 提高居民生活的舒适度, 政府十分注重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的建设和各种公益事业的健全完善。这些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 即税收、贷款和州政府的拨款。其中, 取得的贷款只能用于投资计划中已经列明的项目, 而州政府的拨款 (德国的政权结构由中央 (即联邦) 政府、州政府和包括城市、地区和乡镇在内的地方政府三级政府构成。上级财政部门每年都要按照法律规定, 对下级财政部门履行转移支付义务。州在公共和基础设施方面的专项拨款一般占转移支付总额的30%左右。) 是地方必须按州指定的项目进行使用的, 有准确的计划和机制进行执行管理。因此, 德国的城镇尽管显得比较“老”, 但其基础设施如道路交通, 供热、电力、供水、污水垃圾处理等配套完善, 覆盖面广, 功能得到较好发挥。交通覆盖面广, 空中运输、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使城镇间的“距离”缩短;城镇内的地铁、有轨电车、公交车、出租车, 私家车数量众多, 城市公交车线路密、班次多、运行效率高, 在一部分主要的公共交通路边站台上, 乘客甚至可以了解到自己想乘坐的公共交通还有多久会到站, 精确到分钟且适时更新的公交站牌指示为民众的出行提供了方便, 运行机制与基础设施的细致入微可见一斑。

德国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雨量充沛、光照充足, 天然森林、草坪形成了基础的生态环境 (见图4) , 且由于历史传统和人文素质, 德国国民对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意识较强, 而且在经历大工业化时代环境付出沉重代价后, 这种意识内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甚至形成了主政党、主政国家的理念。德国生态环境建设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二战前, 城市生态建设集中在城市绿色空间的营造;二战后至1990年, 注重城市空间拓展下的自然环境培育, 强调保护生态系统功能的完整性;1990年后注重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网络。德国政府每四年颁布一轮生态建设计划, 明确橙色土地 (工业废弃、转移土地) 转型、生态重建计划、土地减少利用计划, 实行指令性管制。

德国小城镇建设将环境保护作为重要因素优先考虑, 坚决杜绝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 在其建设法典中, 环境保护制约着建设的全过程, 而且政府规定, 任何项目的建设都要保证绿地总量的平衡, 因此, 德国几乎所有小城镇中森林和花园总面积都占该城的1/3以上, 环境十分优美。

3. 政府行政主导法律政策规范

德国在区域发展和城市建设中非常重视强化政府的调控作用, 特别注重对城镇规划和生态重建的行政主导干预。

一是法律约束。德国政府20世纪初先后出台了城市规划法、社会保障法、反垄断法和城市土地利用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仅在城市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就多达100多个, 并建立和形成严格规范的规划体制和运作机制。

二是直接进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统一安排公共设施建设, 重点推动满足公民需要的住房、交通和自然环境等重大建设, 在基本性和基础性项目上采取政府直接投资。

三是直接提供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如污水处理、垃圾分类、绿化保洁等。有些公共事项尽管采取了服务外包, 但预算管理、监督调控权等仍然牢牢控制在政府手中。

同时德国采用法律手段对规划的实施进行约束, 防止人为原因或其他因素而随意调整, 从根本上保证规划执行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德国的城镇规划一经通过, 就具有法律效力, 如需变动, 除遵循一定的论证程序外, 还必须经市民重新审议通过。

4. 市场机制运作优化投资环境

德国城镇与国内城镇发展经济的一些策略类似, 政府也会制定许多优惠政策来吸引企业的入驻。德国的小城镇规模一般都不大, 城市格局通常是以火车站为城镇中心, 附近是商业中心、博物馆、教堂和广场。商业中心通常为步行区, 商业街两侧是欧式传统建筑 (见图5) , 漫步在这样的商业中心会使人感受到历史、文化和传统的震撼;城镇通常在新开发的区域进行建设, 新城区、高新区、工业区合理分流城镇压力, 又为经济增长、城镇发展营造了空间。小城镇良好的基础设施是进行招商引资,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 德国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和严要求, 所有新建的小城镇都是先从基础设施做起, 不仅交通四通八达, 有的小城镇还建有机场, 城镇内部更是路网密集, 小车可以从自己的家门口直接开到商场、学校和医院等任何地点, 交通十分便捷。良好的市场机制与基础设施, 为投资环境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5. 教育人才支撑特色产业主导

小城镇发展不仅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 更需要大批优秀人才。人才的集聚, 是城镇发展建设成败的重要因素。德国小城镇都具有规模不同、档次不等、数量较多的图书馆、歌剧院、体育馆等文化设施, 同时建设大中小学校以及各类职业、培训学校成为地方政府最主要的职责之一。因此, 较为完备的文教机构也成为德国人口素质提升的一个基础性保障, 培养出的高素质人才为德国城镇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德国统一后, 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不对称使大量人口西迁, 不少地区人口结构发生改变, 区域政策也急需调整。1989年, 欧盟前身欧共体拟定“社区倡议计划”, 将乡村自然与人文关怀正式提上议程。其中四大措施包括农业环境、提早离农、耕地造林以及对不利发展和环境受限地区进行补偿, 同时还提出了著名的“小城镇经济发展行动联盟”计划, 涵盖从基础建设、地域管理、旅游业、临场管理到地方特色产品, 1991年以来, 德国数百个乡镇纷纷借助这一项目的经费, 推出一系列发展项目, 仅巴伐利亚州就有58个小城镇参与了2007年到2013年的第四期计划。在优势项目的选择上, 这种发展模式充分发挥了每个小城镇的自主权, 有利于因地制宜, 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小城镇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本地就业机会, 大大减少了城市的压力。

德国小城镇尽管规模不一样, 但呈现出主导产业突出、特色鲜明的特点。海德堡原来是欧洲重要的印刷、轻工、食品、包装机械的重要基地, 经过20年的努力实现了漂亮的转身, 产业转型带动了城市功能转型, 已经成为欧洲的科研城、文化城和旅游城 (见图6) 。这种转型, 不仅引起了生产组织方式上的变革, 而且推动了社会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 拓展了都市服务产业的发展空间。

6. 历史文脉传承公共服务完善

德国城镇在建设实施过程中, 各地把对历史文化和对老街小巷的保护、修复作为重要内容, 德国小城镇普遍具有古城凤貌、风景如画的特点, 很多城市以其传统的城镇肌理, 宜人的的空间格局, 精美的城市建筑, 丰厚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 它们既是城镇、建筑艺术的天堂, 也是社会历史的缩影。如班贝格, 位于巴伐利亚北部, 隶属于上弗兰肯行政区, 是一座大学城和行政城, 是天主教班贝格总教区的驻地, 也是上弗兰肯地区的重要中心, 其老城是德国最大的一座未受战争毁坏的历史城区, 1993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见图7) 。

德国政府充分保护原有小城镇格局, 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可谓不遗余力, 规定具有200年历史以上的建筑均须列入保护之列, 并拨出专款用于维修和保护工作, 对具有历史风貌的老建筑基本会维持原来的外观, 只是根据现代生活的需要对其内部进行改造, 使每座城市都显得富有历史底蕴和文化品位, 和谐之中彰显出个性。对传统城镇、建筑、文化不是为保护而保护, 而是围绕传统城镇历史文脉构建起一系列第三产业, 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当地税收的重要来源之一, 同时为本地的文化延续与人文构建做出了贡献, 服务社会的同时也解决了维修和管理经费的来源问题。

完善的公共服务配套是保障城镇居民日常生活的基础, 也是促进人们到小城镇定居的条件之一, 政府十分重视小城镇生活环境的改善, 积极创造一个比大城市更方便、舒适的居住环境来吸引人口聚居。德国仅有五万人口的小城市巴登巴登, 不仅城内有商店、银行、医院、宾馆和饭店, 还拥有博物馆、文化中心、图书馆、综合性体育场、高尔夫球场、网球中心、游泳中心、温泉中心等, 各种配套设施十分完善。德国小城镇的医疗保健系统和教育系统与大城市几乎没有差别,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比大城市更加完善、优越。例如, 在德国小城镇工作的教师享受政府官员同等待遇, 工资收入高、工作稳定, 所以师资力量非常强, 加之学生人数相对较少, 获得老师辅导的机会较多, 因此, 德国小城镇的基础教育质量普遍较高。

(三) 微观指导——弥补小城镇建设中观层面的生态评价缺失

德国在进行政府行政主导、规划设计前瞻、民众广泛参与、市场机制运作、创建投资环境、法律政策规范、基础设施保障、教育人才支撑、生态理念推行、特色产业主导、历史文脉传承这些机制相互协作的同时, 努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评估机制, 建立并推行了一系列的整体人居环境评价指标和方法, 从概念层面逐步转化到量化。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在城镇更新建筑改造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 其完整的单体建筑评价体系通过对建筑应用一系列综合考量评价指标, 针对更新建设后的小城镇进行研究, 从而弥补小城镇中观层面建设过程中的某些生态评价体系的空白, 也为后续检验提供了保障。

(四) 细节推敲——强调以人为本的人性关爱细节设计

德国既没有过度拥挤, 高楼林立的市中心, 也没有破旧不堪的农村地区, 良好的区域交通、通讯、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网络为城镇均衡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见图8) 。无论是大城市、中小城市或几万人口的小城镇, 各项市政设施的水平基本一样, 几乎无差异加之方便的购物餐饮等生活配套条件, 接近大自然的生活环境, 使小城镇拥有很多大中城市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德国是人文主义思想的发源地, “以人为本”的理念处处体现在城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上, 大到银行、商店、邮局、交通、医院和学校等的规划布局, 小到城市道路休闲椅的设置、自动收费自动清洗的移动卫生间, 无处不体现着人性的关爱, 并且所有的道路、商店、酒店及公厕等公共场所, 都设有残疾人无障碍通道, 很多出租汽车上都备有轮椅上下辅助装置, 公共汽车在靠战后会自动倾斜车身, 方便轮椅人士下车, 充分考虑、照顾和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在众多诞生于中世纪历史悠久的德国小城镇中, 古老的石板路, 尖顶教堂、传统建筑, 和谐之中显出个性。每个小镇拥有众多是古迹, 房屋的寿命动辄几百年, 但它们仍然保存完好 (见图9) 。德国人均住房面积40平方米左右, 在小城镇, 人均住房面积却都达50平方米以上, 85%的人有精巧别致的私人住宅庭院, 连有上百年历史的房屋都安装了现代化的卫生设备和供暖设施。

小城镇中的广场众多, 纪念性主题突出, 且规模适中 (见图10) 。当人们穿行在狭窄弯曲、商店林立的街道中, 突然出现的广场使人顿觉豁然开朗。阳光普照, 布置优雅的咖啡座, 尽管广场面积不大, 却让人感受到一份惬意与悠闲。广场的铺装大都采用天然石材, 周边栽植大量的乔木草坪和灌木, 恬静安逸的小镇生活跃然眼前。

三、对中国小城镇建设的启示

德国小城镇建设已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这些数以千计, 经济上欣欣向荣的中小型城镇与大都市相比, 具有更好的宜居性。学习不同规模的城镇和区域是如何协调和管理综合规划过程的, 对我们更有意义。但其发展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 必须结合我国国情综合考虑采用。因此, 对比德国的建设经验, 对我国小城镇建设的启示如下:

(一) 坚持以前瞻性规划为指导, 推进小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

我国幅员辽阔, 经济发展不平衡, 发展小城镇的条件也各不相同。各地要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 科学规划。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区位特点和资源条件, 搞好小城镇的规划和布局, 规划的制定应具有前瞻性与可持续性, 考虑城镇未来的发展潜力, 为将来的持续发展留下充分的空间, 要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发展, 合理确定人口规模与用地规模, 坚持建设标准, 规划的编制要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 切实做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交通网络、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等各方面规划的衔接和协调处理好城镇建设与环境保护、现代化建设与历史遗迹保护等各方面的关系, 立足当前, 面向未来, 统筹兼顾, 尤其要保护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将农村纳入小城镇发展的规划范围内, 在土地利用规划上协调各行业用地布局, 维持农业用地总量平衡, 给子孙后代留下生存发展的空间。

(二) 坚持政府依法行政主导权, 保证法律政策规范科学有效

现阶段我国小城镇规划依据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经济增长为主要依据的阶段, 同一行政区域中规划主体多头分散, 缺少协同联动、有机整合的协调管理机制。规划制定的程序上, 缺少民众听证、公民参与、上下对接的社会互动机制。规划管理制度执行上, 人为因素偏多。

因此要积极探索适合小城镇特点的新型城镇管理体制, 集中精力管理公共行政和公益性事业, 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社会环境, 完善小城镇的财政管理体制。按照有关法律的要求, 明确小城镇政府的事权和财权, 合理划分收支范围, 逐步建立稳定、规范、有利于小城镇长远发展的分税制财政体制。设立独立的一级财税机构和镇级金库, 做到“一级政府, 一级财政”, 能够有力进行本地区的基础设施完善和民生工程建设。同时完善立法, 规范小城镇建设。

(三) 加强小城镇基础配套建设, 优化投资环境吸引社会资本

为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 国家要在电网改造、公路、广播电视、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予支持。地方各级政府要根据自身财力状况, 重点支持小城镇镇区道路、供排水、环境整治、信息网络等公用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要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服务, 吸引投资。各地要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 吸引企业、个人及外商以多种方式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经营, 多渠道投资小城镇教育、文化、卫生等公用事业。对有收益的基础设施, 可合理确定服务价格, 实行有偿使用。鼓励相邻的小城镇共建、共享某些基础设施, 提高投资效益。金融机构要拓宽服务领域, 积极参与和支持小城镇建设。国有商业银行要采取多种形式, 增加对小城镇建设的贷款数额, 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搞好小城镇建设。

(四) 加强小城镇智力资源支持, 发挥特色产业资源主导优势

在德国多年规划教育经验基础上形成的独立的规划院校教育经验, 也很值得我们学习。我国未来将需要成千上万的规划工作者, 他们应该了解城市以及城市规划, 应该从政策的制定和实际操作以及市场运作多个角度对小城镇的建设作出科学的导向。

在新兴产业发展的背景下, 小城镇也要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 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改造或兴办各类职业学校, 围绕小城镇产业的发展, 积极与用人单位合作开展“订单式”培训, 培育高素质的劳动力和技术人才。

充满活力的经济是小城镇繁荣和发展的基础。要根据小城镇的特点, 以市场为导向, 以产业为依托, 大力发展特色经济, 着力培育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 形成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基地。要发挥小城镇功能和连接大中城市的区位优势, 兴办各种服务行业, 因地制宜地发展各类综合性或专业性商品批发市场。要充分利用风景名胜及人文景观, 发展观光旅游业。

(五) 尊重小城镇历史文脉传承, 推进后续量化运行评估机制

我们可以从德国借鉴到如何保护城市文化遗产, 如何维护公共空间, 如何在历史结构中结合现代需求如何协调交通与土地利用, 如何对人们的出行进行管理, 以及如何实现兼顾能源效益的空间发展。同时建立一套适应本国国情的切实可行的后续量化运行评估机制, 适时对发展方向进行跟踪报告、监控、调整, 实现高效的建设运作模式。

四、和谐城镇实践之路

中国和德国相比, 尽管在政治经济制度、社会制度、基本国情、管理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 但我们仍然可以从德国小城镇建设与发展过程中, 寻找出具有共性和规律性的做法和经验。努力实践三大和谐纲领:人与自然的环境和谐;人与人的社会和谐;历史与未来的发展和谐。基于中国的实际条件, 努力实践中国小城镇建设与管理的特色模式, 实现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Spitzer, Hartwig (1995) :Einfuehrung in die Raeumliche Planung, Publishing House of Eugen Ulmer Stuttgart[M], p.26.

[2]克劳兹.R.昆斯曼, 刘佳燕.德国城市:未来将会不同[J].国际城市规划, Vol.22, No.3, 2007.

[3]王甜, 姜瑶, 隋承泉.德国城市规划与建设[J].Urban Studies, Vol.16, No.6, 2009.

[4]BMBau (=Bundesministerium für Raumordnung, Bauwesen und St?dtebau) .1996.Human Settlements Development and Policy.National Report Germany.HABITAT II.Bonn.

[5]联合国可持续发展21世纪议程.http://www.un.org/chinese/events/wssd/agenda21.htm.

德国职业教育经验启示 篇11

一、德国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

德国的职业教育以二元制为主要形式。所谓二元制,简短描述便是学生在职业学校学习理论,而到企业或像EBG这样企业性质的培训机构进行实践。2004年德国进行了教学大纲的改革,以代替早在1987年所制定的相关职业培训规定。新旧规定的差别较多,颇为引人关注的是新旧规定对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实施做了大的改革。以工业金属加工专业为例,1987年旧规定中大致安排是:第一年先进行基础理论培训,第二年进行跨专业的专业基础培训及本专业方向的专业基础培训,第三年始直至毕业进行专业技能和实践培训。这种教育模式的安排与目前我国诸多职业学校仍在实施的教育模式颇为相似。而在2004年的新规定中,一开始便对学生进行实践内容的教学,不过所占的比例很小。随着时间的推移,实践教学的比例愈来愈重,理论教学的比例愈来愈小。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始终并存。仔细品味德国职业教育中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安排,其主要意义在于:原先先讲完所有理论再进行实践的模式,不可避免的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首先脱离实践,长篇累牍的为学生灌输理论,学生会感到空洞、艰涩而难以理解,而待到进行实践时,很长时间以前讲的、而又未经实践夯实的理论知识大多已被学生所淡忘。但是如果采取另外一种极端的模式,即完全以实践为导向,完全根据每个课题的需要而零零散散的讲理论,又不可避免的存在着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系统性,实践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后劲。而德国目前所采取的职业教育模式,巧妙的避免了走上述两条极端路线学生即学即练,即学即用,实践不缺乏理论的指导,理论又能迅速经过实践来夯实,理论与实践相映成辉,相得益彰。

二、德国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

德国二元制职业教育中的教学内容随专业的不同而各有不同,但有几项内容是所有的职业培训都必须要学习的,它们是:劳动法与工资等级法、行业中企业的组织结构、劳动保护和劳动安全、环境法、认识与技术方面的交流问题和质量管理。引人关注的是质量管理是每个参加职业教育学生的必学内容,让学生在未走上工作岗位以前就先行确立良好的质量意识和职业素养,这不能不令人深思。质量是一种社会责任,职业学校作为职业劳动者的培养单位,如果能为他们开设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课程,提前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既是职业学校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也是学校进一步提升品牌形象,实行品牌战略的重要手段和环节。

三、德国职业教育的考试与毕业

德国的二元制职业教育中,学生要参加两次关键的考试,一次是他们入学18个月的期中考试,成绩占学生最后总成绩的40%,期末考试在三年半后举行,分理论与实践两部分,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期末考试的理论考试主要考核:“经济社会学”、“加工工艺”和“不同系统的功能分析”三部分,而实践考试则分“实践操作”与“答辩”两部分进行,其中实践操作总共要进行18个小时,让学生大约准备11个小时,操作7小时,然后学生需要进行最多30分钟的答辩。答辩的主要内容是向考官陈述自己的实践项目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学生陈述过程中,考官进行提问。通过答辩,考官将发现学生是不是真的掌握了相关知识。需要我们注意的是:以上所说的影响学生前途、甚为关键的两次大考,既不是由二元制中的职业学校来进行,也不是有二元制中的企业或像EBG这样企业性质的培训机构来组织,而是由国家设立专门的考试委员会,在规定的时间全国统考。二元制职业教育中最后关键的一环,毕业证书的颁发,既不是由职业学校颁发,也不是由考试委员会颁发,而是根据专业不同由“德国工商行会”或“德国手工业行会”根据考试委员会提供的学生考试成绩颁发。

这次赴德培训虽然已经过去2年,但本次赴德培训的一些体验、收获和思考历久弥新,愈来愈清晰。德国职业教育的“双元制”为德国培养出无数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对德国的工业发展产生了深远而重要的影响。如果我们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性借鉴,想必会对我们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德国职业教育经验启示 篇12

一、德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二战失败后的德国, 为了摆脱战败的阴影, 坚持以工业立国, 大力发展经济。德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特别之处在于它将工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紧密的结合起来, 认为服务领域的革新需同工业领域的生产过程和产品的革新齐头并进, 因此, 一直以来德国都把发展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放在战略核心地位。德国的服务业和服务贸易也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1960年, 德国的服务业在全国总价值创造中仅占41%, 而据联邦统计局数据, 2014年德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已达到73.6%。德国良好的服务业基础带动了其服务贸易的稳步发展。目前, 服务贸易已成为德国最具活力的经济行业。据世界银行统计, 自2005年以来, 德国服务贸易金额呈稳步增长趋势, 贸易额占GDP的比重从2005年的12.50%增至2014年的17.16%。截止到2014年, 德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达5940亿美元, 位居世界第三, 仅次于美国和中国 (见表) 。

德国作为欧盟第一大经济体和世界贸易的大国、强国, 在很多领域如建筑、运输和物流服务、信息与通讯技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旅游服务和环境服务等领域, 都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服务贸易在德国取得了辉煌成就, 有效的促进了德国第三产业的发展, 加快了其对外贸易结构的转型升级, 为德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德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成功经验

德国服务贸易在全球强势地位的取得, 离不开其一套完整的服务贸易管理与运行体制, 其成功经验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1.强势的服务业是德国服务贸易的中流砥柱

服务业是德国的核心产业, 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4年德国第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0.7%、, 25.7%和73.6%。2015年德国服务业就业人数增加最多, 增加量和增幅分别为34.1万和1.1%。德国服务业中以贸易、金融、保险、旅游和会展业等领域发展最为迅速。总的来看, 德国服务业具有规模大、行业高度集中、本土特色明显等特征。雄厚的服务业基础为德国服务贸易的稳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完善的服务贸易管理体制是服务贸易发展的依托

首先, 在德国每个服务行业领域都有相对应的管理部门。联邦交通部管理交通运输, 财政部管理金融、保险、证券, 卫生部管理医疗卫生与社会服务等方面, 其余则划归经济能源部管理。联邦经济能源部下设的一个官方机构: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 具体负责德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和促进工作。其次, 德国的各个行业几乎都有自己的协会组织, 例如德国工商总会、直销联合会、德国贸易展览协会、德国信息经济、通信与新媒体协会等, 它们对行业的发展、法律法规的制订以及促进内外交流、提供信息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健全的服务贸易立法为服务贸易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为了给服务业发展创造一个公平、规范的法律环境, 德国政府在联邦一级和州一级法律基础上, 编制了《电信法》、《建筑法》、《招投标法》、《保险法》、《多媒体法》等行业性法律法规。此外, 为进一步完善服务业统计要求, 德国于2000年12月颁布了《服务业统计法》, 为更好地掌握德国服务业的经济实力、结构特征和发展状况提供了可靠依据。每一项法律或法规都对各类服务行业的运作和行为做出了严格规定, 也使德国的服务贸易在发展过程中有法可依。

4.德国政府在发展服务贸易中的多重作用

德国政府在发展服务贸易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主要可以归结于:保护和促进以及其“引导”作用和“服务”意识。具体体现为, 德国政府对一些关键的服务行业和领域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 其它则通过财政投入、服务业标准化建设、外汇管理、引进外来人才等举措来推动本国服务业的发展。此外, 德国政府高度重视为企业“服务”, 政府的职能除了管理和协调以外, 就是为企业服务、提供信息资源, 每个行业和部门都有相应的咨询服务机构。

5.服务贸易展会是德国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引擎

德国是世界展览大国, 其国际性展会专业性极强, 服务贸易展会也不例外, 现有的服务贸易领域的展会主要涉及旅游、物流运输、创意发明、酒店餐饮、广告推广等, 其中柏林国际旅游展、慕尼黑国际物流展、纽伦堡国际创意展、斯图加特酒店餐饮展等都是世界领先的著名服务贸易展。德国展会业的成功归结于其展会公司与行业协会的紧密合作, 双方共同打造知名的展会品牌, 同时, 政府也把展览业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 将培育展会、发展经济、增加就业作为长期的战略目标。

三、德国发展服务贸易的成功经验对四川省的启示

德国发展服务贸易的成功经验对四川省在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时期发展服务贸易带来重要的启示作用, 具体有以下几点:

1.充分认识发展服务贸易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德国对发展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高度重视对其在二战后经济迅速崛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德国经验”告诉我们, 无论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 我们都应把发展服务贸易特别是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放在核心位置。特别是在工业生产进一步降温、制造业遇冷的背景下, 中国经济增长不断转向服务业, 服务业将在未来几年超过制造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在我国“十三五”的开局之年, 四川省更应充分认识到发展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服务业和新兴服务贸易是增加就业、实现贸易内部结构优化、促进贸易增长、拉动经济发展、增强一国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对于西部内陆的省份而言, 与先进的东部沿海城市竞争中, 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服务贸易能避开内陆省份发展货物贸易的短板, 有效降低发展成本和资源耗费, 减少环境污染, 是新常态下四川省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一个突破口。

2.健全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管理体制和法律体系

德国的各类服务业协会具有较大规模和影响力, 其对行业的发展、法律法规的制订、信息传递和共享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四川省应规范和健全服务业的行业协会组织, 建立行业联盟, 充分发挥这些协会在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中的市场运作和协调作用。由于服务贸易的无形性使服务贸易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征, 为使四川的服务贸易稳步发展, 我们应在国际规则下, 尽快构建符合我省经济发展要求的制度环境。具体而言, 首先, 要建立整个服务业的法律法规, 并且一定要与国际接轨;其次, 要建立一类服务行业的具体法律制度, 使服务型企业在市场运营中规范竞争、有法可依;第三, 要健全有关服务进出口的相关法规, 建立服务贸易发展协调机制, 完善统计工作, 积极营造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的政策环境。

3.增强政府的引导作用和服务意识

目前, 政府在服务贸易中的作用更多表现为行政干预, 而非合理的保护和促进。借鉴德国的经验, 政府在服务贸易发展过程中对于保障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 虽然政府不可能通过其政策扶持创建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 但政府可以创造让一个企业能够获取战略竞争优势的产业环境。因此, 四川省政府部门应简政放权、增加政策的透明度, 完善公平的法制体系, 为中小及大型进出口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更多的通关便利条件, 应充分发挥政府的管理和协调作用, 建立完善的统计体系和方法, 重视制定服务贸易保护措施, 同时又兼顾保护本土市场和国内企业的利益以及限制外来竞争的双重性。近年来, 四川省服务贸易有了快速的发展, 政府的各项政策, 如:法律法规的完善、监督管理、税收优惠、投资倾斜等扶持和激励都对服务贸易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尤其是对优化服务贸易出口的结构有着重要作用。

4.推进四川省服务贸易企业的成长

德国众多一流的、规范的服务贸易企业对推动德国服务贸易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据商务厅2014年的数据显示, 四川省服务贸易企业规模在10万以下的企业家数有2240家, 占比61.29%, 而其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仅为5059万美元, 占比0.81%;10万-100万的企业家数为991, 占比27.11%, 进出口额33626万美元, 占比5.36%, 总的来说, 该组数据显示出四川省服务型企业规模较小, 国际竞争力不强, 国际认知度不高, 对日益国际化的服务业还缺乏充分准备。要改变这一现状, 四川省的服务型企业首先应该面向国际市场, 以出口为导向, 在严格执行ISO9001:2000的质量管理体系前提下坚持“走出去”的战略, 获得国际贸易“通行证”, 才能有效跨越国际贸易壁垒, 在品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次, 要推进与国际接轨的服务业标准化体系建设, 做到程序化、标准化和精准化。第三, 要学习德国人严谨的工作态度, 善于利用发达的计算机网络, 提高工作效率, 改善工作质量, 为创建国际知名品牌打下基础, 同时也在从“中国制造”、“中国质造”、“中国智造”直到“中国创造”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稳。

5.做大做强四川省展会业打造对外宣传和交流平台

如前所述, 德国众多知名服务贸易展会对其服务贸易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一经验对四川省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具体而言, 首先, 四川省应充分发挥西博会、科博会、旅博会、进口展、欧洽会、中国 (成都) 服务外包创新峰会、成都软洽会等我省知名展会平台作用, 提升地方开放程度, 扩大服务贸易的海外宣传力度;其次, 除关注本土和本国的会展之外, 还应大力引进国际知名展会、展览机构、服务理念和先进管理经验, 优化我省展览业结构和提高国际化程度;第三, 推进“互联网+展览”的发展模式, 实现电子商务、线上线下相融合以及网上办展, 充分利用大数据等营销手段;第四, 通过完善展览场馆基础设施、培育知名展会品牌和一批专业的展览企业来打造四川省一体化的展览业体系, 促进会展产业链的整体发展, 增强其在国内和国际的综合竞争力。

6.深化中德服务贸易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德国及其他欧美发达国家服务业历史久远, 民族特色鲜明, 底蕴深厚, 并拥有众多世界一流的跨国企业, 对我省服务企业具有示范和学习效应。为此, 四川省应积极吸引德国专业服务领域的外资, 除了深化在运输和旅游等传统服务领域的合作外, 还应加强与德国在高等教育、文化、金融和投资等领域的国际交流, 推动四川省服务企业的跨境服务, 国际专业服务外包能力, 稳步提高四川省服务业的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水平。

四、结语

近日, 四川省省会成都被列入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 也是西部唯一入选的城市。在我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四川省应充分抓住这一“再出发”的契机, 立足于成都作为服务贸易“首位城市”的战略地位, 带动周边各市 (州) 协同发展的区域格局, 优化服务贸易结构, 扩大服务贸易规模, 提升综合竞争力, 构建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四川服务贸易新优势, 借助“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带来的新机遇而谋求更大的、跨越式的发展!

摘要:服务贸易是世界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和各国竞争的焦点。德国一直是世界服务贸易的主要提供国, 其服务贸易发展的成功经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在分析德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总结其成功经验, 提出发展四川省服务贸易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德国经验,服务贸易,四川省,启示

参考文献

[1]陶丽萍.2014年世界贸易形势分析及2015年展望[J].经济信息绿皮书, G17:177-186.

[2]梁可.发达国家服务贸易的经验借鉴[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5, 25 (1) :145-146.

[3]路明.中德服务贸易对比与借鉴[J].国际服务贸易评论, 2012 (6) :271-280.

[4]汤婧.美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服务贸易评论, 2012 (6) :141-147.

[5]德国服务贸易综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驻德国经商处[EB/O L].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i/dxfw/jlyd/201512/20151201199867.shtml, 2015-12-02.

[6]德国服务贸易展会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驻德国经商处[EB/OL].http://www.mofcom.gov.cn/aarticle/i/dxfw/jlyd/201002/20100206773132.html, 2010-02-07.

[7]中国服务贸易统计[R].中国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国商务出版社, 2005-2014.

[8]德国服务贸易的管理机制与发展促进政策.中国驻德国使馆经商参处[EB/OL].http://www.mofcom.gov.cn/aarticle/i/jyjl/m/201205/20120508127794.html, 2012-05-16.

[9]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的实施意见.省政府办公厅[EB/OL].http://www.sc.gov.cn/10462/10883/11066/2015/6/11/10339015.shtml, 2015-06-11.

上一篇:互联网普及率下一篇:代理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