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德国合同

2024-05-30

与德国合同(精选9篇)

与德国合同 篇1

就立法体例而言,在中国,民法与商法基本合而为一。就商法而言,单独分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在德国,除了《民法典》(BGB)之外,还有《商法典》(HGB)。

中国和德国之间的贸易中,几乎全部的合同,如果没有特别约定,是受《联合国国际贸易销售公约》(CISG)调整和规范,或者在贸易术语项下受到国际惯例(如 INCOTERMS 2010)约束。中国合同法应用的机会较好。由于德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明显的优势和主导地位,有些中国客户被迫接受其格式条索款而适用德国法律,这种情况下,主要是适用HGB。有意思的是,由于HGB对于合同双方的义务之规范更为合理和严谨,使得很多情况下,HGB的适用更有利于中国贸易方。

HGB中很多对于买卖双方的义务有十分细致的约束,如法定验货期限、索赔通知义务等,这些在中国合同法中是缺失的,对于中国客户相对来讲比较陌生,因而很可能意识不到问题所在或者自己的权利。

对于在中国设立的三资企业之间的业务,虽然可能是同一个国家的投资来源国,但是如果没有特别约定,是适用中国合同法的,但是公司的外国领导层通常用本国法律思维去考虑问题,因而导致员工和律师无法理解或发生沟通困难。如果选择了外国法律,则在中国进行诉讼或仲裁中,很可能因为外国法的举证困难而变成最终仍然适用中国法。

国际贸易一般选择国际仲裁作为争端解决方式,但是所有的律师都不喜欢国外的仲裁制度,因为费用和时间是无法想象的。中国进行的国际仲裁也往往无法预见结果。诉讼仍然是最公平和最节约的方式。

与德国合同 篇2

在2008年12月中旬, 德国联邦铁路授予西门子公司加购15列总价值接近5亿欧元的ICE 3M型电动车组订单。西门子公司将在克雷菲尔德-于尔丁根工厂制造这批车。这批车是基于西门子公司Velaro平台采用了新设计的轮轴, 最高速度可达320 km/h。该车将会展现一个新的形象, 用于国际线路的运营。

新电动车组计划在2011年夏天通过试验, 并于同年12月投入运营。全部15列电动车组将于2012年全部交付完毕。

该项目可以追溯到2007年10月, 当时德国联邦铁路发布了用于德国、法国、比利时、荷兰运营的15列电动车组 (AC15 kV、25 kV或DC1.5 kV、3 kV) 招标通告。

论德国民法上的合同解除权 篇3

德国合同解除权发生原因

·不履行或不依约给付的情形及合同解除权

在双务合同的情形下,德国新债法取消了必须以债务人的过错作为解除条件的规定,仅以客观违反义务为连结依据、而不以应当归责为要件,故被称作与归责无关的解除权或者称无过失解除权。债务人不履行或者不依约履行成为合同解除权得以发生的最为普遍的原因,在整个合同解除权发生原因体系中居于中心的位置,大部分合同解除权依此而发生需要注意的是,合同解除权不意味着一旦出现不履行或不依约履行的情况,对方当事人就可以立即行使解除权,而是必须给予一定的宽限期,即在债务人不履行或不依约定履行到期给付时,债权人应当向债务人指定适当的给付或后续履行期间,该期间届满未果时,方可行使合同解除权。

另外,新债法的不安抗辩权赋予先履行抗辩人在另一方当事人的财产于订立之后明显减少致有妨碍对待给付请求权的行使之虞时,于对方当事人未履行对待给付或者提出担保之前,享有的拒绝履行合同的权利。

·违反附随义务以及以此为原因的合同解除权

新债法第241条第2款对附随义务作出了规定:“债务关系可以按照其内容来说使任何一方负有顾及另一方的权利、法益和利益的义务”。并且新债法第312条将随附义务的违反作为合同解除权的一种情形专门做了规定:债务人在双务合同中违反随附义务的,以不再能苛求债权人坚持履行合同为限,债权人可以解除合同。这一点与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不同。

·履行不能请求及以此为原因的合同解除权

新债法第275条涵盖了除一时给付不能外的一切给付不能的所有情形,包括法律不能与自然不能、事实上履行不能、具有高度人身属性债务的履行不能,后两者又被称为“拒绝给付”。法律规定,在上述情况下,不需要履行的,债权人可以解除合同,对于解除,准用因不履行或不依约履行解除的规定。同时,这种情况下合同解除权的产生无需确定一个新的履行期间。

·情势变更及以此为发生原因的合同解除权

在德国新债法中,情事变更以“交易基础的干扰”为题列入到德国民法典第313条中。其基本内容包括:当成为合同基础的情事在合同订立之后严重发生变化,并且如果合同当事人预见到此种变化则将不再订立该合同或将以另外的内容订立该合同时,照顾到所有具体的情况、特别是合同的或法定的风险划分的情况,而不可期待合同另一方当事人信守该不发生变化的合同的,可以请求变更合同;如果已经成为契约基础的重要假定,后来发现是错误的,视为情事发生变化;如果契约调整不可能,或者不能合理地期待一方当事人接受这种调整的,不利方当事人可以解除契约。如果系继续性债务关系契约,解除权为契约终止权所取代。

·可以终止继续性债务关系的重大事由以及以此为原因的合同解除权

由于继续性合同的特殊性,法律对合同终止权规定了更为宽泛、灵活的发生原因。即只要出现了重大事由,当事人一方即有权使继续性合同终止。在德国新债法中,所谓的重大事由是指在考虑具体情形下的一切情况并在权衡双方的利益时,不能够苛求终止方将合同关系继续到约定的终止时间或继续到终止期间届满的情形。这一规范给予当事人很大的自我判断的余地,实质上是诚实信用原则在合同解除权中的又一体现。此种情况下合同解除权的构成,不要求另一方当事人具有过失。在因违反由合同产生的义务时,则终止权的行使应比照不履行或不依约履行而得解除合同时的要求;只有在救济期间届满未果之后,才准许解除合同。

德国法中合同解除权行使效果

在表示合同解除后,债权人仍可以主张由返还清算性债务关系所产生的请求权和不履行合同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德国债法的官方解释中“人们就此意见一致,解除合同并不完全取消合同,而是将该合同转入到另外一个具有合同基础的清理关系中”。解除与损害赔偿不再互相排斥。德国法采合同解除权与终止权并立的二元结构,终止权的行使不产生使合同溯及既往消灭的效力,合同解除权的行使效果则不同。通说认为解除权的行使,并不使契约溯及既往地消灭,而是发生一种恢复原状的清算了结关系,原契约的基础仍然存在,债之统一性不因而受影响,不生不当得利返还的问题。

德国法中行使合同解除权的程序

德国债权法规定,合同解除权的行使主体应该是因违反合同而受有损害的一方,仅在情势变更的情况下例外。在继续性债务关系中,也适用同样的规定。德国法坚持合同解除权主体不可分原则,即合同一方为数人时,只能由全体或者对其全体行使解除权。解除合同权对解除权人中的一人消灭时,对其他解除权人也随之消灭。根据德国新债法第350条,没有约定合同解除权的行使期间的,合同另外一方可以为权利人确定一个适当的解除权行使期间。该期间届满前仍未宣布解除合同的,该合同解除权消灭。德国新债法第314条规定,权利人在知悉终止事由之后,只能够在适当的期间终止。是否适当则根据交易习惯和诚实信用原则加以认定。这也是我们在观察德国法相关规定时,应该注意的一个方面。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德国购物心得与体会 篇4

一月份

度过了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节日所需的商品在一月份价格尤其便宜。比如,新年派对的常备品——香槟(Sekt)、葡萄酒(Wein)在一月份成了商店、超市的滞销货,因为大家在过节的时候总会存下不少酒水。因此,超市通常会减价促销酒水。

巧克力(Praline)也是同理。圣诞节和新年期间,不仅会赠送巧克力给朋友,也会用巧克力招待朋友和家人,因此巧克力也是节日期间的常备品。到了一月份,超市的巧克力存货就会大幅度降价促销。

其他的圣诞节礼物也在一月份开始打折,领带、CD等都可以入手。

二月份

二月份,橙子和柠檬正是出产的季节,价格也会下调。

德国的冬天快走到尽头,正是时候置办明年冬装的时候。

花园工具在这时候购买很合适。尽管没人会选择二月份在花园劳作,几周之后就该整理花园了,铲子、工具剪刀等在一年中最为便宜。

在出游晒太阳的季节来临之前,正是买自行车的时候,二月份是自行车和相关产品价格最便宜的时候,原因自然还是淡季。

三月份

春天在三月份开始,未雨绸缪,该是考虑夏天的事情了。在这个时候,预定夏季假期、购买机票和酒店,可以享受早预订的折扣。当然,如果提前预定到冬天的假期,滑雪板、滑雪服等滑雪设备正好是季末折扣。

电影爱好者在三月份可以考虑购买DVD了。冬天人们购买DVD的数量较多,天气热起来,看盘的人也越来越少,DVD开始打折。

四月份

四月份的商品价格比较平常,不怎么贵也不怎么便宜。不过,地毯还是可以在四月份买的。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和,地毯在四月份价格最低,但是的地毯最低价出现在五月份。

想要买家庭宠物的,可以在四月份入手。

五月份

一本书、一杯咖啡,坐在花园中,享受阳光。这些都可以在五月份充分享受,而且还能享受折扣。咖啡和书在五月份都有价格优惠。德国出版社在每年的夏季初始会推出新书,以及简版书。因此,前一年出版的口袋书会大幅度打折。

至于咖啡为什么在五月份价格最低,原因不明。但是,这是购买咖啡的时候了。

六月份

德国的啤酒季节拉开了序幕,这时的啤酒确实一年中最低的时候。经销商为了吸引客户,提高竞争力,会进行大力度的促销。

为了配合烧烤季节,这时的木炭烧烤炉和电动烧烤机器十分便宜。烧烤炉的需求量很大,但很多家庭已经有烧烤炉了,而且货量充足。

德国人的度假高峰开始了,露营的相关产品开始打折,帐篷、床垫、折叠椅等的价格为全年最低。

七月份

七月的夏天炎热、潮湿,吃饭没胃口,是时候吃点清淡的了。生菜和黄瓜上市,格外便宜。鱼肉这时也十分便宜,尤其是鲜鱼。

很多服装店开始夏季打折。

八月份

尽管八月份的夏天依然美好,是准备冬天的家伙了。鲜花、花盆在夏天的尾巴价格最为便宜,天气越冷,花草越贵。

家居价格也是最为便宜。

九月份

烧烤季节在九月份走向末尾,而超市仍有很多烧烤的相关产品的库存。为了清空库存,烧烤的食物会有折扣,尤其是烧烤香肠(Bratwurst)九月份最为便宜。烧烤食品在六月份价格上涨,九月份最低。

葡萄这时正当季,葡萄园开始大批量采摘葡萄,因此葡萄价格也很便宜。另外,香蕉在九月份价格最低,进入秋季后香蕉的价格也会上扬。

十月份

十月份是苹果丰收的季节,超市、商店等的货架上装满了各式苹果,价格自然下降。除此之外,梨的价格也在十月份最为便宜。

想要在圣诞节期间去别的地方过节,应该在这时预定旅行。

十月底,当年出版的新书会有折扣。

十一月份

喜欢红卷心菜、胡萝卜和土豆的人,应该在十一月份的时候多储存点。这些菜正好丰收,尤其便宜。也是时候购买坚果和烘培材料了,这些食材是圣诞节期间的主要食物,价格在圣诞节格外高,因此最好在十月份就先下手为强。

新的一年就要到来,要买新日历和日历本的人应该在这时下手。圣诞产品在十二月份开始上市,日历也会涨价。

十二月份

圣诞节正是购买礼物、食品的时候,相关产品的价格都会上涨。电子娱乐产品一直是受德国人喜爱的圣诞礼物,十二月份入手价格十分便宜,如DVD播放器、纯平电视、数码相机。几个电子产品连锁会在这个月做大幅度的折扣,与其他商店竞争。

圣诞饼干和甜点价格在十二月份也相对便宜,超市存货较多,折扣、降价力度也较大。

看了德国购物心得与经验分享的读者还看了:

1.德国自由行旅游攻略

2.德国的禁忌与礼仪

3.德国慕尼黑旅游攻略

欧洲西部与德国教学设计 篇5

长治县五中 郭艳霞

一、教学内容分析与构思

“欧洲西部”即是初中学段的必学章节,也是高考的必考内容,而德国因其鲁尔区作为世界传统工业的典范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部分的教学最难的地方就在于,学生在初中的基础非常薄弱,甚至初中根本没有开设地理课,这次的复习实质上等同于上新课,但又不能等同于初中的新授课。要把初高中地理知识有机衔接起来,帮助学生建立以高中系统地理为基础的区域地理知识框架。

首先在内容上,这部分内容容量很大,如何在一个课时能顺利完成,必须借助多媒体的方式才能扩大教学的信息量,就必须进行大胆的剪裁,删除一些细枝末节,而留取重要的信息。

其次,在要求的层次上要达成的目标应是课程标准和高考考试大纲的双重目标,因此,教学设计不但要注重欧洲西部和德国的位置、范围和区域地理特征等知识的复习巩固,更要注重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能力的培养。

这部分内容虽说应该是学生在初中应该学过的内容,但由于学生基础的问题,还有需要提升到高考的备考高度,需要扩充、挖掘的内容非常多,怎么样让学生在一节课内既能补充初中基础,又能提升地理高考考试能力,是本节课要努力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能在区域地图上找出并识记欧洲西部地区和德国的位置、范围;找到欧洲西部主要的国家及首都,说明本区重要的地理环境特征,使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

2.运用地图、统计图及相关资料分析欧洲西部的地形、气候特征,理解欧洲农业以传统的畜牧业为主的原因。

3.分析说出欧洲西部工业区的分布特点。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分析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以及工业布局的特点和原因。

4.进一步掌握从图文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基本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完成地图填充,让学生知道并识记欧洲西部的位置、范围、主要的地形单元等,掌握借助读图和绘图技能快速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2.通过读图分析本区的位置、地形和气候,探究欧洲西部气候的成因,学会从地理的位置、地形、大气环流、洋流等地理环境要素角度,论证气候的形成原因、形成方法、和思路。

3、归纳总结出欧洲西部发展传统畜牧业的优越条件,明确独特的自然环境对地区农牧业有重要影响的规律。

4、运用工业区位分析方法去分析鲁尔区的兴衰,并探究对我国传统工业的借鉴意义,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以上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的提取、归纳、推理、对比及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并使学生从欧洲西部区域经济联合发展的成功经验中获得启示,得以借鉴。

三、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欧洲西部的位置和范围,欧洲西部的气候成因。2.德国工业的分布特点及鲁尔区的工业发展。

(二)难点

欧洲西部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欧洲西部海洋性气候显著的形成原因。

四、教学方法

读图绘图法,合作探究法、案例教学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填充地图

六、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在前面的区域地理学习中,都学过了哪些区域?(学生回答略)

那么我们能不能总结一下区域分析的一般方法?基本上我们都是从两个方面来分析的,一是自然地理特征,二是社会经济特征。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哪些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哪些因素?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握区域特征分析的基本方法

第一部分:欧洲西部

承转:那么我们这节课就用这样的方法来复习“欧洲西部”这一世界经济发达的区域。

组织活动: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发给大家的欧洲西部填充地图,在地图上填出欧洲西部主要的临海、半岛、山脉、平原、河流等地理事物。

学生讨论完成。教师观察学生完成情况,适时给予引导学生说出欧洲西部位置、地形、河流的特征。

设计意图:让学生熟悉地图,解决学生地理空间定位能力不足的问题,帮学生构建空间模型,培养学生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并且放手交给学生自己完成,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大屏幕展示:欧洲西部的气候分布图

组织活动:请同学们完成手中的欧洲西部气候类型分布图,我们一起来探究欧洲西部的气候特征。

思考:欧洲西部气候中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 学生回答出温带海洋性特征突出后,继续追问:导致欧洲西部气候温带海洋性特征突出的原因是什么?

大屏幕展示:影响欧洲西部气候海洋性特征突出的原因表格。交流探讨:学生思考后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形成共识。如果学生在讨论中遇到问题,可以给以引导讲解,在大屏幕上用展示经过欧洲西部的洋流和控制欧洲西部的西风带,并同过观察这四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差别,分析出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对欧洲气候成因的分析,掌握气候与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将在”必修一”所学的原理知识运用于地理现象的成因分析中。这样欧洲西部的自然地理特征就达到了感知、理解和巩固的层次;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也会得到发展和提高。

承转:欧洲西部是世界上发达国家集中分布的区域,经济发达,社会文明。下面我们就来了解欧洲西部的经济发展状况。

讲解:欧洲西部的经济我们从农业、工业和旅游业三个方面来掌握。大屏幕展示:欧洲经济特征

提问:欧洲西部农业的主要类型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影响欧洲西部畜牧业发达的原因有哪些?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农业区位理论分析欧洲西部畜牧业发达的优势条件,使学生获取信息。运用信息,结合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发展。

承转:欧洲西部不仅畜牧业发达,是世界上工业发展最早的地区,技术水平高,工业基础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提问:欧洲西部的工业以什么为主?

学生回答略

本区历史文化深厚,自然风光旖旎,旅游资源丰富

设计意图;这部分的重点在欧洲气候的成因,经济特征方面了解就行,所以做了比较简单的处理。

课堂小结:大屏幕展示(图略)

第二部分:德国

大屏幕展示:奔驰、宝马等名车图片,导出德国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引出德国发达的工业。大屏幕展示:德国的工业区的分布图 思考分析:

1、德国有哪些主要的工业区

2、发展工业的优势有哪些?主要有哪些工业部门? 交流发言:学生思考后,发表自己的看法(略)

承转:德国的鲁尔区作为世界典型的传统工业区,它的兴衰和综合整治的措施,一直被奉为世界的典范,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复习一下鲁尔区的兴衰历程。

大屏幕展示问题:

鲁尔区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鲁尔区衰落的原因有哪些? 鲁尔区综合整治的措施有哪些?

小组讨论:学生回忆必修3的内容,讨论发言。

知识迁移:大屏幕上给出我国东北老工业区的材料,让学生探究我国东北老工业区可以采取的整治措施有哪些?

设计意图:通过对鲁尔区的整治,让学生回答我国东北老工业区的振兴的整治,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学以致用,让学生懂得知识迁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高考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复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振兴祖国经济的精神,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课堂小结:这节课第一部分我们学习了世界上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的欧洲西部,了解了欧洲西部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地理特征,重点分析了它海洋性气候的成因;第二部分重点复习了德国鲁尔区的兴衰,借鉴了鲁尔区综合整治的措施,希望我们的东北老工业也能早日重新崛起,希望我们的国家能早日跨入发达国家行列。这就寄希望与我们在座的每一位有志青年,因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大屏幕展示: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选段

德国劳动社会保障与企业文化 篇6

【关键词】劳动社会保障;企业文化;劳资

据人民网报道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到德国投资,在德国直接投资的亚洲国家中,中国仅次于日本和韩国。并以两天一家的速度递增。目前已有700多家中国企业落户德国,总投资额达1亿欧元,预计到2015年,中国对德国的投资额将达20亿欧元,约占中国海外投资的3%(人民网2006年07月07日)。在这个大背景下目前越来越多的德语专业毕业生,毕业以后进入德国企业工作。

随着中国企业在德国的数量不断增多,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据德国 «经济» 周刊报道,中国企业在德国主要存在的问题主要分为两个主要方面:一,对德国员工长期以来养成的企业文化和习惯不了解。德国员工养成了一个习惯,8小时内认真工作,8小时之外百事不管。所以中国公司在8小时内要对德国员工严格要求,不要指望员工能以厂为家,处处为公司着想,更不要指望员工不计报酬的加班加点。二,对德国相关法律法规不了解,经常无意间触犯到有关法律法规,如经常涉及到的德国劳动社会保障法。所以说做到对德国劳动社会保障法以及德国企业文化不仅对中国企业在德国投资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对于即将进入德国企业工作的德语专业毕业生来说也是必须要了解的。有关德国劳动社会保障以及德国企业文化方面的重要内容也就成为德语专业德国概况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德国劳动社会保障法

(一)在患病情况下继续支付工资

在德国职工无劳动能力的法律状况受到很大重视。根据德国现行法律规定,所有职工都享有在一定期间内继续获得工资支付的请求。在德国社会法典中的具体规定如下:职工生病导致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根据不同原因要求支付医疗费作为法定医疗保险金(社会法典V)第44条及以下条款。请求权数额为计入保险费率的通常所得工资的百分之七十,最高不超过工资纯收入的百分之九十。通常情况下,请求权自医生确诊为无劳动能力之日后一天产生,并且无时间上的限制,但最长为78星期。另外职工还有医疗费请求权,但是(社会法典V)规定:只要保险对象能够获得负有缴纳保险费义务的工资的,就不得主张医疗请求权。而且职工有无过错,都享有继续支付工资的请求权。但是他也有一个前提条件:只有在劳动关系持续4个星期以上后,方产生该请求权。上面提到的78星期的构成为:职工对雇主享有最长6个星期的继续支付工资的劳动法请求权。剩下的是对医疗保险金管理机构享有的,包含医疗费请求权终止期间在内的总共为期78星期的医疗费。

(二)在协商终止劳动合同方面

在德国劳动合同可以在任何时候经过合同双方当事人协商解除。但是,如果雇员没有充足的解约理由而解除劳动合同导致失业,雇员就要自己承担失业保险方面的损失,有可能暂停领取最长12星期的失业津贴。

(三)劳动合同的有效期

德国民法规定合同期限分为固定期合同,无固定期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在德国如果签订固定期合同是需要理由的。如:

1.企业对该工作的需求只是暂时的;

2.固定期限紧随培训或学业之后,是为了帮助雇员适应接下来的工作;

3.工作性质适合固定期限;

4.属于试用期;

5.由于雇员自身的原因适合固定期限;

6.为公共机构的临时职位聘用的雇员可以得到家庭补助;

7.基于某项判决。

如此看来德国雇主法还是倾向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关系,以上列举的情况属于特殊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在德国如果签订的固定期限合同到期后雇主在明知的情况下仍然任凭劳动关系发展下去,那么该固定期限合同即转为无固定期限合同。

(四)按约定解除合同规定

在通知期限方面,德国民法典要求,通知期限为某月的15日前或月底前的4个星期。对于存在两年以上的劳动关系,节约通知则要求延长为某年底的1至6个月。这种通知期限的规定同样适合对雇员规定。但是在试用期的6个月中的通知期限则为两个星期,不需要固定的终止日期。

二、德国企业文化——员工的职业习惯

(一)人力资源管理

众所周知德国企业历来力求企业人员少而精,工作效率高。从经理、工程师到技术员都要接受定期考核。在人员晋升方面,德国人认为,35岁以上的人才具备担当管理者的资格。在晋升时强调技术第一。对企业管理者的要求是,现把他们派遣到研究部门工作几年,然后学习管理经验。这样造成的结果是晋升速度缓慢。晋升为总经理时通常情况下为40岁至50岁之间。目的是保证管理者都要收过高等教育,实现专家治理企业。

(二)员工职业培训

德国的职业培训是一种双元制职业培训,学员学习的地点为两个独立不同的部门或机构,即职业培训学校和企业内部的车间或实验室。学员能够接受培训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在培训之前要和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合同对培训期间的学徒工资、培训期间的休假以及双方在培训期间的责任与义务都做出了详细的描述。

(三)劳动收入的构成与分配

工资由基本工资、岗位补助、超时补助、家庭状况补助(按照家庭中儿童的数量按月发放的一种补助。)、圣诞节奖等其他各类补助奖金构成。作为员工收入中最主要部分的基本工资占到员工工资收入的75%—80%。目前德国员工平均每周工作7.5小时,减去休假,每年实际工作时间约为1700小时。需要我们注意的是,由于德国工会的反对,计件工资的形式在德国的工资计算形式中越来越少了。在工资分配方面可分为高级职员工资和一般职员或工人工资。高级职员实行月薪制,一般没有奖金。收入的多少和工资增长多少均与资方商定。一般职员或工人实行岗位工资,即根据岗位的难易程度划分工资等级。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第2卷,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法制司,中信出版社,2003年

与德国合同 篇7

一、德国研究型大学模式:柏林大学的创建及其对工业化

的不适应

创建于1810年的柏林大学首次明确地将科学研究作为大学的职能之一, 将传统大学的职能进行了拓展, 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柏林大学最初的创建者洪堡、费希特、施莱尔马赫等思想家在大学筹建过程中发挥了思想引领的作用, 并最终形成了以“洪堡原则”为主要特征的“柏林大学模式”。

1.柏林大学的创建。1807年, 普鲁士败于拿破仑的法军, 并被迫割让一半以上的国土。在丧失的国土中, 普鲁士失去了包括哈勒大学等在内的7所大学。在深陷危机的时刻, 普鲁士人没有失望和退缩, 特别是在一批有识之士的思想引领和行动努力下, 创建了新型大学———柏林大学。以“洪堡原则”为特征的柏林大学是建立在洪堡等人的理想主义、新人文主义思想或观念之上的。这批杰出的思想家为柏林大学的诞生带来了思想资源, 使得大学的职能得以拓展, 科学研究成为大学的职能之一, 教学与科研的统一、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的“洪堡原则”也随之确立。新创办的柏林大学是现代大学的开端, 柏林大学模式对世界各国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 而且从大学的长远发展来看, 将继续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诚如史学家高度的评价———“柏林大学的创办像一个燃烧点发耀眼的光芒, 一切光线全都从这里出发”[2]169。

2.柏林大学对工业化的不适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 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研究型大学却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逐渐面临新的问题。正如黄福涛教授所指出的“19世纪初建立的大学是为了挽救当时的民族和精神危机, 调和各派学说和各种矛盾的产物”。在19世纪德国教育改革方案中, “应用科学研究在洪堡‘纯粹科学’占主导地位的大学里, 一直是较薄弱的环节”[3]76, 更有甚者, 认为是“被排斥在外”[4]223。现代大学进行纯粹科学研究, 忽视应用科学研究, 出现了与国家工业化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这为工科大学登上德国高等教育的舞台提供了“契机”。

二、德国工科大学模式的兴起及其特征

德国的工科大学 (Technische Universit t) 是在国家工业化的进程中得以发展、升格, 最终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取得与现代大学同等的地位, 与德国的研究型大学各有侧重又相互配合, 从而形成德国高等教育的基本格局。

1.德国工科大学的兴起。与柏林大学不同, 工科大学的创建并非革命性地拓展或变革大学的职能, 也缺乏如洪堡那样的思想家来引领, 它是伴随着德国的工业化进程逐步发展起来的。在世界教育史上, 法国的巴黎理工学校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类教育机构为施行技术教育树立了榜样。1820到1830年相继成立的工科大学的前身, 不管有意无意都是效仿1794年创建的巴黎综合技术学校 (即巴黎理工学校, 笔者注) [4]235。19世纪初, 普鲁士的技术教育和工业学校归商工局管辖。在当时的商工局局长博伊特 (CP.W.Beuth, 1781-1853) 的“在普鲁士的25个行政区内各设一所地方工业学校, 并在这类学校之上设立中央工业学校, 以形成工业学校网”[4]224的建议下, 这类学校在各辖区相继成立。后来, 德鲁肯米勒 (Dr.Druckenmuller) 对地方工业学校进行了改革, 使其达到正规中等教育机构的标准。

1870年前后的“诺特博姆改革计划”提出要“适应工业界的要求和改革专业增设和改革专业科目”、“提高入学条件”等, 但工业学校却不能满足当时德国的“产业革命的成熟, 技术水平的多样化, 每个工业部门都有特殊专门技术的需要”[4]226, 诺特博姆的改革失败了。这些工业学校有一部分停办, 另一部分则转为实科学校或高等专科学校, 这部分学校欲通过“更加注重理论水平的应用科学教育”、提高师生水平等措施来争取成为大学。18世纪60年代以后, 它们“逐渐获得了校长选举权、教官候补者提案权、教学和学习的自由权”[4]234, 初步具备大学的条件。1900年, 经过对技术学院地位的长时间的公开讨论, 这些机构终于争取到授予工程学博士学位的权力[3]78。继普鲁士后, 其余各地区竞相效法, 这标志着技术学院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学”。至此, 德国在真正意义上发展了独立的工科大学, 而不是将工科教育纳入大学中, 仅仅成为大学的一个学部或部门。

弗莱克斯纳对德国的这一重要改革举措给予了精辟的概括———“存在两种可能性:既可以将‘工业大学’作为一个附加学部纳入大学之中, 也可以建立与大学同一水平的独立机构。德国选择了后者”[5]289。

2.德国工科大学模式的特征。德国工科大学模式在坚持“洪堡原则”的基础上, 并以技术研究为中心。特别需要强调的是, 工科大学在德国工业化过程中消化、吸收了“洪堡原则”, 并以“技术研究为中心”, “对德意志帝国时代的工业发展作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3]78。工科大学不仅坚持教学与科研的统一, 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的“洪堡原则”, 并以“技术研究为中心”。其特征如下:

第一, 系科设置与工业化的适切性。如在德国享有较高声誉的汉诺威工业大学和柏林工业大学这两所工科大学在系科设立上面向德国工业化进程和企业需要, 培养国家的技术官僚和服务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 两校的系科设立状况基本代表了德国工科大学的系科设置与工业化的适切性。

第二, 课程内容与工业化的相关性。德国工科大学的课程内容的技术特征特点显著, 这与国家工业化是紧密相关的。同时, 关于伦理、教养的课程内容也受到重视。德国工科大学的课程内容包括技术教育和一般教育两个部分。技术教育的课程内容包括建筑、土木、机械、化学、冶金、采矿等;一般教育内容包括基本的人文及伦理等知识。一般教育由“普通系或基础文化系”来实施。

第三, 科学研究和技术研究紧密结合。德国工科大学在升格为大学之前就已经对研究加以重视。只是与柏林大学等研究型大学不同的是, 它的研究以理论水平的应用科学研究为特色。事实上, 用“以技术研究为中心”来概括工科大学的研究特征更为贴切。这一特征的形成是由于工科大学与研究型大学一样, 开设了自然科学方面的内容, 并设置了研究所, 对应用技术进行了推广。1860年特别是在1870年之后, 在某些注重实际应用的科学领域, 如化学、化工、农业技术和食品加工等领域, 工科大学内所设的研究所不仅发展迅速, 而且数量也多于大学, 反映了工科大学的研究以技术科学为中心的特点[7]166。

三、德国两种大学模式:价值、影响与借鉴

德国工科大学拓展了德国的大学模式, 与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研究型大学模式构成了德国高等教育的基本格局, 均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两者在高等教育史上的影响是不同的。重新审视德国大学模式, 借鉴两种模式推动中国大学发展, 对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极富意义的。

(一) 两种模式的价值

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研究型大学模式和以柏林工业大学、汉诺威工业大学等为代表的工科大学模式是德国高等教育中的两种大学模式。柏林大学不仅因为有一批卓越的思想家贡献了智慧和精神而得以成功创办, 更是由于拓展了大学的职能, 实现了教学和科研的统一。可以说, 柏林大学办学模式的确立是理性的凯旋, “启蒙运动的核心———理性思想, 对于洪堡创办柏林大学产生了直接的影响”[8]。从工科大学的起源来看, 其源于技术教育, 但是受柏林大学等新型大学建立的影响和国家工业化对分工与技术的要求, 它们在较早时期已经注意到了理论性的应用研究, 并不断努力朝柏林大学等大学看齐, 最终获得了与大学同等的地位。假如说柏林大学是理性思想和德国当时的国内外形势的产物, 那么工科大学则是对柏林大学“洪堡原则”吸收和对工业化人才及技术要求的适应相结合的产物, 在德意志帝国时代, 工科大学就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工科大学为德国培养了工业发展的专门人才以及为民众创造财富的优秀人才是历史事实, 可以说, 工科大学是德国的合理选择。这一选择既使德国在当时取得了迅速的发展, 又拓展了高等教育的大学类型, 除了注重纯粹科学研究的大学以外, 加入了注重技术研究的工科大学, 从而形成德国高等教育的基本格局。

学者贺国庆教授在综合了德国研究型大学和德国工科大学前身技术学院的发展状况后指出:“19世纪后半期的德国大学已开始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应该说, 德国也是大学服务职能的起源地……当然, 整个大学风行‘服务’的观念是在美国完成的。”[3]由此可以说, 德国这两种大学模式对世界高等教育发展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 两种模式的影响差异

研究型大学和工科大学虽是德国高等教育的两种大学模式, 并对世界高等教育发展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两者的影响是不同的。

柏林大学由于“洪堡原则”, 成为新型大学的杰出代表;柏林工业大学等工科大学则是“默默”地为德国工业发展“奉献”力量。工科大学“改变与扩充了德国大学的外延, 同时直接带动了新兴工业的产生与崛起, 成为德国工业化的火车头。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英国的帝国理工大学、日本的东京工业大学等世界范围内再次学习德国大学模式的热潮如火如荼”[9]。但与向柏林大学办学模式学习相比, 这股“热潮”显然并不是那么“热”, 究其原因,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其一是产生的背景不同:柏林大学的创建是战败于拿破仑之后, 国家处于全面危机的时刻, 它的建立对德意志人产生了重大的精神影响;工科大学则是在工业化进程中逐渐发展, “升格”而成, 并没有给德意志人以巨大的思想冲击。

其二是创办者身份不同:柏林大学的创建过程中倾注了一批杰出思想家的智慧和精神, 加之这批思想家本身极具影响力;而工科大学的创办者或校长或工商官员, 主要以行政方式推进学校设立或改革, 虽然不排除他们有思想, 但他们在精神上的影响相对来说是有限的。

其三是两类大学特征不同:柏林大学等新型大学注重纯粹科学研究, 拓展了大学职能, 将教学和科研相统一, 比工科大学更具传授知识和发展知识的优良传统和有利条件;工科大学在正式升格为大学之前, 主要是传习“技艺”, 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才逐渐注重理论性的应用科学研究, 但因应用科学研究直接“由技术转化为产品”, 其影响主要体现在生产线上, 并非在思想史或高教史上。

(三) 借鉴两种模式推动中国大学发展

德国高等教育的两种大学模式在历史上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对此我们应该秉持一种同等对待、兼收并蓄、注重特色的态度, 既要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差异, 又要看到两者之间的互补性。从欧美大学发展史来看, 大学并非一成不变的机构, 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以适应新的环境。在中国, 游学德国的蔡元培以柏林大学为示范, 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对学校进行了开拓性的变革, 学校面貌为之一新, 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大学之一。留学德国的工学博士马君武以柏林工业大学为样板, 创建了“独重工科”的广西大学, 为当地的农业、工业发展培养了第一批技术人才, 有力地推动了广西的经济社会发展, 学校逐渐成为当时南方最重要的大学之一。当然, 借鉴德国的任何一种大学模式都必须充分地认识到其国家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 而不仅仅是知识层面。比较高等教育学者阿特巴赫就精辟地指出:“大学是一种独特的教育机构, 它们有着共同的历史渊源, 又深深地根植于各自所处的国家之中”[10]1。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一方面需要对包括德国在内的西方国家的大学模式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 批判地吸收诸如以多种大学模式推进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等经验;另一面也要基于中国的传统与文化, 避免大学模式的盲目移植, 以“内源式”的发展思路, 探求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的高等教育发展之路。

德国的研究型大学模式和工科大学模式是德国高等教育中的两种大学模式, 其价值不仅在于它们作为典型办学模式的存在并及其在高教史上的地位, 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要影响, 吸引其他国家高校学习借鉴, 具有极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重新审视德国大学模式, 对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进程中的中国来说同样有意义。

(全守杰,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江苏南京

210093)

参考文献

[1]施晓光.大学:三种意义上的释读[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6 (07) .

[2]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第九卷) [M].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编写组,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

[3]贺国庆.德国和美国大学发达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

[4]日本世界教育史研究会.六国技术教育史[M].李永连, 李秀英,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

[5][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徐辉, 陈晓菲, 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6]《外国教育丛书》编写组.六国著名大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9.

[7]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8]阎凤桥.柏林大学办学模式的确立:理性的凯旋[J].复旦教育论坛, 2010 (06) .

[9]张新科.蔡元培与马君武借鉴德国大学理念之比较[J].高等教育研究, 2008 (09) .

资本主义与纳粹德国看法西斯制度 篇8

一、资本主义的国家、民主制度及其本质

1.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是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的,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基本方面,即对内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

资本主义国家作为资产阶级利益的体现,在经济上要求自由竞争、等价交换,政治上要求形式上的自由民主、正义平等,这些特征与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相比,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上的一大进步。但是,这种进步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国家作为剥削阶级对人民群众进行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工具的性质,并没有消除人们在政治生活方面实际上的不自由、不平等、不民主、不公正。资本主义国家只是以一种新的阶级剥削和压迫形式取代了以往旧的阶级剥削和压迫形式而已。

2.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而发展起来的。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斗争中提出了符合自身利益和要求的“主权在民”“天赋人权”“分权制衡”“社会契约” “自由、平等、博爱”等政治思想。

资本主义法制是与资本主义民主结合在一起的。宪法是资本主义国家法律制度的核心,它所依据的基本原则有:私有制原则、“主权在民”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和人权原则。

资本主义国家政权采取的是分权制衡的组织形式,即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由三个权力主体独立行使,形成各主体之间的“制衡”。

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是资产阶级制定某种原则和程序,通过竞选产生议会和国家元首的一种政治机制。从形式上看,竞选制度是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重要形式。从实际政治作用上看,选举制是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

政党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根本利益,为达到政治目的,特别是为了取得政权和保持政权而建立的一种政治组织。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是阶级和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基本上实行的是政党制。从政党制度的类型看,大致有两党制和多党制等形式。

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曾经起过重要的进步作用,但是,由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因此不可避免地有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

其一,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中的选举事实上是有钱人的游戏,是资本玩弄民意的过程。

其二,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由于资本主义社会是建立在私有制和资本特权的基础上的,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富人与穷人之间存在着事实上严重的不平等,资本主义法律的实质是将这种不平等合法化。其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其多党制则是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

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和本质

作为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各种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和观念,是资产阶级在长期的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斗争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些思想理论和观念后来成为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则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之后由统治阶级根据自己政治统治的需要,在以往形成的资产阶级思想理论和观念的基础上自觉地建立起来的,成为资产阶级国家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

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第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第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2.辩证地分析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对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应该用辩证的观点来分析。对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那些正确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一般规律的思想理论和观念,我们应该加以学习、参考和借鉴;而其中反映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对社会生活进行了扭曲反映的、为了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统治需要而有意编造出来欺骗民众的虚假理论,则必须加以分析、鉴别和批判。

三、纳粹德国看法西斯制度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国家经济的“领袖”

希特勒上台后,并没有将垄断资产阶级的私有财产国有化,相反,由于希特勒本身就是依靠德国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和资助上台的,因此,他便理所当然地把垄断资产阶级捆绑在了自己的战车上。

工业界和经济界的巨头们,大都被任命为国家官员,领导并控制着整个经济部门。1933年7月15日 ,纳粹在原德国垄断资产阶级最主要的组织“德国工业家协会”基础上设置“德国经济总会”。这是当时德国最高经济机关。包括克虏伯、梯森、伏格勒、西门子、波施、施罗德等在内的12名当时德国最主要的垄断资本家都是该机关的成员。此外,另有5名纳粹党人,却没有中、小资产阶级、工人和农民的加入。1934年11月27日,该机关颁布《德国经济有机建设条例》,把全德经济按行业分为六大组,即工、商、银行、保险、能源和手工业;按地域分为18个经济省,各省设经济院。除手工业组外,各组组长和各经济院院长皆由国家任命的垄断资本家担任,从而达到了垄断资本家对德国国内市场的瓜分。

政治中的“领袖原则”也被应用于经济。1934年1月21日颁布的《民族劳动制度法》规定企业主是企业的“领袖”,是企业全权的统治者,全权负责企业的供产销和人事安排。工人必须无条件服从领袖,对领袖无限忠诚。这样,工会被解散了。原本就残酷剥削工人的资本家对工人的人身控制和压迫更进一步了。工人联出卖自己劳动力的自由也被剥夺了。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农村。农户的各项民主权利被剥夺,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大地主和容克。大地主和容克成为了土地的“领袖”。国家鼓励容克和大地主任意兼并和买卖土地,向他们提供补助,豁免了他们为雇工缴纳的每年为4000万马克的失业保险金,但这些优惠政策不适于农户。于是,到了1939年,全德25万农户中3/4的贫下中农共占有的土地比38000个大地主所占有的土地还少。纳粹还在1933年9月29日颁布《农田继承法》,保护大约60万富农的利益。这样,大地主和容克共占有耕地总数为37%,富农占耕地总数为约40%,广大贫下中农所占耕地不到1/3!

在纳粹政权下,德国垄断资本家获取了巨额利润。法本公司经理卡尔·克劳赫作为“四年计划”总委员会成员之一,是德国向东南欧进行石油资本输出的主要受益人。德国军工巨头克虏伯的个人资产到1943年已达20亿帝国马克,战前其公司获纯利润达2387万帝国马克!这都是纳粹同传统垄断资产阶级紧密结合的典型。

新地主、新资产阶级:平民出身的纳粹党员

随着纳粹法西斯统治体制的形成,希特勒、戈林、希姆莱、戈培尔等原先出身中小资产阶级、农民,甚至无产阶级的纳粹领袖,摇身一变,成为一批新的垄断巨头。希特勒本人每年从国库里抽调数亿帝国马克作为他个人开支之用。他从来就分不清楚个人财产、国家财产和党的财产,俨然是一个掌握全国生产资料的封建皇帝。原本是一个养鸡户的希姆莱如今成为拥有全国耕地数最多的大地主之一。当然,最典型的例子是纳粹德国第二号人物,赫尔曼·戈林。1933年以前,戈林和生产资料占有毫无关系。1937年,他在德国西北部的萨尔茨吉特建立了“赫尔曼·戈林工厂”,它是由许多国家资金建立起来的冶炼贫铁矿的企业组成的。这个康采恩不断地吞并德国的工厂企业,特别是夺取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罗马尼亚等外国工厂而日益扩大。1934年初,有177家工业企业、69家采矿冶金企业、156家贸易公司、46家运输公司和15家建筑公司属于戈林的工厂。这样,戈林就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家之一。戈林本人的生活也非常奢华。他的个人别墅就像一座博物馆,收藏着世界各地的奇珍异宝和艺术珍品。

这些德国新贵们与旧资产阶级和地主互相勾结,继承“第二帝国”的种族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理论,反马克思主义、反犹太人,打着为德意志民族争取“生存空间”的旗号发动罪恶的殖民侵略战争,给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

城市中小资产阶级:消失、被兼并

纳粹宣称自己是“中产阶级的政党”,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纳粹的上台,却预示着中产阶级企业被垄断企业所兼并,城市中小资产阶级纷纷破产、消失,成为大资本家的剥削对象。1933年3月12日颁布的《保护零售商法》规定从1934年7月1日开始,不得再开设新的零售商店。1933年10月,在克虏伯、基尔道夫、梯森等垄断资本家的敦促下,当年由纳粹组织的“工商界中产阶级战斗同盟”被希特勒强行解散。国家订货对象不再像纳粹上台以前那样优先给予中产阶级,而是由垄断企业承担。于是,在1933年—1939年间,有70万个小商店和手工业企业倒闭、破产。其全部生产资料和从业人员这都被大企业所收购和招募。中产阶级的纳粹党此刻完全变成垄断资产阶级的纳粹党。

无产阶级:残酷剥削的对象

纳粹政权最喜欢吹捧自己“消灭失业的经济奇迹”,但其实,这只是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普遍复苏的大环境下,纳粹政权略微缓解国内阶级矛盾的一种策略罢了。广大无产阶级只是从“失业的濒死状态”转变为“有工作的被剥削状态”而已。这种所谓的“国家就业”实质上依然是为垄断资本家打工,因为那些公共劳动项目的投资方是私人企业。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根据纳粹德国“劳工阵线”的统计材料,德国工人在三十年代中期的工资增长率为6.9%,而同期食品价格却上涨了13%!可见,广大无产阶级的生活水平几乎没有提高。从1936年开始,德国工人工资就被完全冻结了。

此外,垄断企业和国家银行还依靠发行期票和国债疯狂集资,并以大量印刷纸币的通货膨胀方式来消除债务,从而把从劳动人民手中榨取的财富用于满足个人野心的军备扩充。

综上所述,纳粹德国是丝毫不带任何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的私有财产非但没被收归国有,反而越聚越多。纳粹政权甚至公然把国有财产廉价地出让给垄断资本家。而无产阶级则在狂热的极端民族主义思想支配下,不经意间成为垄断资本家侵略外国的帮凶,尽管他们本身仍被残酷的剥削、控制、压迫着。

也许有人会误把纳粹德国的“计划经济”政策看成社会主义的特征之一。但是,请别忘记,德国这些所谓的“国家计划”都是垄断资本家制定的。这就意味着这些计划只能为一小撮垄断资本家服务,广大人民是从中得不到任何好处的。

总之,纳粹德国非但不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且比西方民主资本主义国家更为落后。“第二帝国”那种官僚资本主义加垄断资本主义的封建军事帝国主义特征在“第三帝国”又重新死灰复燃。正如季米特洛夫在1933年预言的那样:纳粹德国是金融资本的极端反动、极端沙文主义、极端帝国主义分子的公开恐怖统治!

★ 格式化与快速格式化区别

★ 请示与报告区别

★ 论生态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 公共关系与商务礼仪区别介绍

★ 富翁与乞丐的区别

★ 证明信与介绍信的区别

★ 报告与请示的区别

★ 春节与除夕有区别吗

★ 合同与协议的区别

德国保险业风险防控的经验与启示 篇9

2017-12-04

总书记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要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当前,保险监管系统正在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系列重要讲话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筑牢风险防控防线,提高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德国是欧洲保险大国,其保险监管以稳健见长,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考验,风险防控有力有效。研究德国保险业风险防控的有关经验做法,对新形势下加强我国保险业风险防控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德国保险监管体制的发展变迁概述

德国保险监管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02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帝国商业保险公司法》,根据该法成立的帝国商业保险监管办公室于1902年7月1日开始运作。1910年1月1日,《保险合同法》正式实施。此后,德国历经一战、二战、战后等多个时期,《帝国商业保险公司法》改名为《保险监管法》并几经修改,保险监管部门也先后更名为联邦保险、建筑和贷款协会监管办公室以及联邦保险监管办公室。

2002年4月22日,德国通过《统一金融服务监管法》,合并原来各自独立的银行、保险、证券监管部门,于5月1日正式组建成立联邦金融监管局(BaFin),开启银行、证券、保险混业监管模式,履行对金融市场的国家监管职能,主要目标是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完整性和稳健运行。BaFin下设保险监管局,依据《保险监管法》、《保险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对保险公司市场准入、保险市场行为、保险准备金计提、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以及保险资金运用等方面进行集中监管。保险监管体系与联邦制国家政体相对应,联邦政府的监管对象主要是跨州经营的商业保险公司和竞争性国有保险公司,州政府的监管对象是经营范围仅在所辖州范围的商业保险公司和竞争性国有保险公司。

在经过10多年的周密准备后,欧盟偿付能力II(Solvency II)于2016年1月1日起在德国实施。Solvency II适用于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但不包括养老基金以及保费收入低于500万欧元或技术准备金低于2500万欧元的小型保险公司。

二、德国保险业风险防控的主要做法

(一)实施基于风险导向的分类监管和现场检查。BaFin 建立了风险分类体系,综合考虑保险公司业务活动及相关风险的性质、范围和复杂性,将其划分为不同风险等级,以此确定监管的强度和力度。保险公司根据市场影响力和发展质量两个维度进行分类(表1)。市场影响力分为“非常强”、“强”、“中”、“弱”四个等级,养老基金根据其总投资额进行衡量,健康保险公司、财产/意外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根据其总保费收入进行衡量。发展质量从高到低分为A到D四个等级,评估要素包括净资产、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增长情况和管理质量。此外,BaFin对受Solvency II约束、负有监管职责的所有保险集团也从集团层面进行风险分类,并增加了利润转移、控制协议等评估要素。在风险分类的基础上,BaFin确定对哪些保险公司开展现场检查以及检查的频率和深度。2016年,保险监管局共开展了105次现场检查(表2)。

表2:德国保险业2016年基于风险分类的现场检查情况

(二)以Solvency II为指引加强保险公司风险管理。将Solvency II的三支柱要求(资本要求、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报告要求)纳入《保险监管法》和相关监管制度,提升保险公司风险管理水平。一是拥有应对风险的充足自有资金。Solvency II要求保险公司拥有足以应对200年一遇负面事件的自有资金。关于资本的核心监管要求是偿付能力资本要求(SCR)和最低资本要求(MCR)。SCR和MCR的计算基于复杂的模型,将所有的风险情境考虑在内。MCR根据欧盟授权法规中的公式进行计算。保险公司在计算SCR时既可以使用标准公式,也可以使用经监管部门批准的内部模型。截至2016年,BaFin已批准30多个内部模型,其市场份额体现了内部模型的重要性(表3)。此外,5家德国保险集团获准使用内部模型计算集团层面的SCR。BaFin定期审核内部模型及其变动情况,确保其持续符合监管要求。二是搭建规范有效的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体系。保险公司组织架构必须透明,并与经营性质、规模、复杂性及相关风险相适应。保险公司应建立风险管理、合规、内部审计、精算等四个关键职能部门,即便将上述职能外包,也必须承担最终责任。风险管理系统、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以及高管和关键职能部门人员资质都必须符合监管要求。其中,自身风险和偿付能力评估(ORSA)是Solvency II的关键要素之一,要求保险公司持续评估自身风险和偿付能力情况,定期研判其风险管理系统能否识别和涵盖所有风险。三是加强报告和信息披露工作。保险公司应向监管部门和公众报告财务状况、风险和重点业务领域,以便于监管部门更精准地监测风险,保护保险消费者权益,促进保险业和金融业的稳定。保险公司须定期提交的报告包括偿付能力和财务情况报告(SFCR)、定期监管报告(RSR)、ORSA监管报告以及其他年度和季度定量报告。

表3:德国保险业获批内部模型情况

(三)将防范重大风险作为重要监管任务。一是防范系统性风险。BaFin采取一系列提升保险业抗风险能力的针对性措施,防范系统性风险。比如,2011年出台应对低利率环境的保费准备金规定,2014年通过《德国人身保险改革法案》,持续降低新业务的利率上限(2017年1月1日起为0.9%),不断强化保险公司的股本(保险业总股本和混合资本从2000年的66亿欧元增加到2015年的181亿欧元),持续对保险公司进行压力测试,并主动接受IMF、欧洲保险和职业养老金管理局(EIOPA)开展的压力测试。二是防范保险资金投资风险。根据《保险监管法》,保险公司投资必须配置充足的保证资产,并指定一家受托人管理,保证资产的处置须经受托人同意。受托人负责评估某类资产是否能够确定为保证资产,并确保保证资产的安全性和充足性。Solvency II约束下的保险公司必须遵循“审慎人原则”,制定内部投资计划,确保投资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了大量的风险管理条款。对于暂未纳入Solvency II的保险公司,德国《投资法规》规定了允许投资的资产范围以及分散投资、资产负债匹配、投资管理系统和内部控制程序等要求。三是防范其他重大风险。比如,BaFin通过建立举报机制、开展现场检查等多种手段,严厉打击未经批准经营保险业务的行为。又如,BaFin持续密切关注IT安全问题,与联邦信息安全办公室等主管部门以及行业协会、IT服务供应商开展广泛对话,积极参加七国集团网络专家组等与数字化、网络安全有关的国内和国际组织,引导保险公司加强IT风险管理。此外,BaFin还积极推动通过巨灾风险证券化向资本市场转移巨灾风险,通过完善线索与信息系统防范保险欺诈风险,等等。

(四)建立快速的危机应急处置机制。BaFin建立的危机应急处置机制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BaFin成立了保险业金融危机应急小组,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制定有针对性的保险监管措施。应急小组要求管辖范围内的重点保险集团和公司每周递交风险情况和变化趋势报告,并对所辖保险公司开展问卷调查,有效掌握金融危机对德国保险业的影响程度。此外,应急小组保持与保险公司密切沟通,提供有建设性的应对建议,帮助保险业抵御金融危机。在此基础上,BaFin总结金融危机经验教训,于2009年1月出台《保险公司最低风险管理要求监管条例》(2016年实施Solvency II后废止),提高保险业的风险透明性,增强保险监管指标的预测性和保险公司风险管理实务运作的可操作性。2009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后,BaFin在EIOPA指导下建立了危机管理应急小组和内部监控小组,危机管理应急小组负责识别危机或风险,制定预防性和应对性措施,内部监控小组负责风险监测和深度分析,提供具体的政策和行动建议。同时,德国先后多次组织修改《保险监管法》,使之与风险防控以及Solvency II相适应。

三、经验启示

(一)从顶层设计看,加强立法保障和建章立制。德国在保险业发展初期就制定了《保险监管法》和《保险合同法》,并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和实施Solvency II等过程中不断加以修订完善,出台配套法律法规,特别是为适应Solvency II对《保险监管法》作出重大调整,为监管部门履行风险防控职责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监管部门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制定《保险公司最低风险管理要求监管条例》等一系列风险防范监管制度,为保险公司全面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提供了清晰的监管指引。当前,保险监管系统正在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和保监会“1+4”系列文件部署,推进金融风险防控等各项工作,建议及时将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用监管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补齐监管制度短板,并争取纳入相关保险法律法规,强化保险业风险防控的顶层设计。

(二)从监管机制看,构建非现场监管为主、现场监管为辅、监管协调为保障的风险防范体系。近年来,BaFin开展的现场检查逐年增多,且建立在较为完善的非现场监管体系之上,具有很强的针对性。BaFin的非现场监管体系包括了风险前瞻性研究、风险监测、压力测试、风险分类、监管指引等关键领域和环节,与现场监管一起构成较为健全的风险防范体系。由于德国实行统一的金融监管体制,金融各领域的监管协调较为顺畅,BaFin成立专门的交叉业务部门监管跨行业任务,防范风险的跨行业传递。新形势下,我国保险业风险防控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建议进一步加强全流程的非现场监管体系建设,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成立为契机健全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提升监管的专业性、统一性、穿透性,避免监管空白,切实防范系统性风险。

(三)从公司层面看,抓住偿付能力和公司治理两个关键。一方面,根据德国《保险监管法》,保险监管的首要目的是保护投保人和受益人,因此,BaFin将偿付能力监管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其中最重要的措施是实施Solvency II。BaFin 2016年年报对Solvency II实施情况进行总结,指出保险公司已逐步适应新的监管制度,取得良好开局。作为欧洲重要的保险大国,德国实施Solvency II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对我国保险业实施偿二代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建议加强与其沟通交流,开展偿付能力监管技术合作,提升我国偿二代的国际化水平。另一方面,德国十分注重推动保险公司完善治理结构,对组织架构和人员资质提出明确监管要求,形成风险防控的内部制衡机制。目前我国保险机构公司治理仍不完善,需要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和保险业发展实际,建立运转有序、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夯实风险防控基础。

上一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确立探究点下一篇:socket编程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