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纺织业的产业转型经验及启示(共4篇)
德国纺织业的产业转型经验及启示 篇1
德国纺织业的产业转型经验及启示
德国纺织业经过几十年的调整,靠技术创新走上增长道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了自己的领先地位。德国的纺织产业转型以及达到的效果给中国的纺织产业转型带来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一、工业化过程和产业结构升级理回顾
(一)工业化理论。工业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在此过程中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因此有必要将工业化过程划分为不同阶段,以区分生产力水平的差异性。
德国产业经济学家霍夫曼(Hoffmann)在1931年的《工业化的阶段和类型》一书中,以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的比例获得的一般趋势为依据,把工业化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美国学者钱纳里(Chereny),按照人均收入水平将工业化划分为三个阶段。目前通行划分方法:将工业化过程划分为工业化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1. 工业化初期阶段:
(1)国民经济中工业产值比重逐渐超过农业产值比重!(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缓慢上升);(2)工业发展中以轻工业为主体,重工业发展初级化,属于轻工业结构阶段;(3)劳动力逐步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4)居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2、工业化中期阶段:
(1)工业结构表现为发展原材料工业和一般加工工业为中心,高加工工业有一定发展,属于重化工业结构阶段;
(2)国民收入和劳动力中第一产业比重日趋缩小,第二产业比重继续上升,第三产业比重逐渐加大;(3)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3、工业化后期阶段:
(1)工业结构中以高加工业为主,生产设备和技术水平很高,技术呈现集约化特征;(2)国民收入和社会劳动力中,第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超过第一、二产业的总和,第一、二产业比重均有下降;#社会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在质和量上都有显著提高。
(二)产业结构升级理论。所谓产业结构升级是指三次产业之间和每次产业内部从既有的均衡与协调出发通过技术进步、产业和产品创新形成从量到质的突破实现新的均衡与协调。是产业结构从技术层次低的结构形态转向技术层次高的结构形态,从生产率低的产业占主体转向生产率高的产业占主体的结构形态,从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状态向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状态演变的趋势,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有其历史必然性和现实紧迫性。
产业结构升级理论和工业化理论有其内部紧密的联系。
中国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经济发展,我国一些地区已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根据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的研究(1986),优化产业结构是工业化中后期加快经济增长,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主要手段。因而,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根据我国的发展阶段与国民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全方位、多层次地促进劳动力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发展,并且随着我国技术人才不断增加,投入到技术密集型工业中资本的不断增多,研发能力不断增强,进一步提升技术密集型工业的比重,应是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与升级的重要内容。
二、德国纺织业转型历程
德国纺织业是在德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发展起来的,然而这一时期的德国纺织业与英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显得落后。而且很快以纺织业为中心的轻工业迅速转向以铁路建设为重点的重工业。直到19 世纪50-60年代,德国工业革命才大规模的展开,在这个时期,纺织工业作为德国最先开始工业革命的部门有了新的发展,现代的工厂制度已经占据了统治地位。到了19世纪90年代,德国就基本完成了工业化,由落后的农业国一跃成为世界先进的工业国。而那时德国就注意到应该着力加强培训、研发和技术纺织,使德国纺织工业向高技术转化,避开传统纺织的竞争。目前德国纺织工业以中小企业为主,特点是使用最少的劳动力实现最大的产值。
从整体上看。目前德国纺织企业共有1100家,拥有10万名员工,年营业额达到230亿欧元;服装企业500家,5万名员工。并且大多数德国纺织企业是中小企业。德国纺织业的主要产品为丝、棉、化纤和毛线及面料、工业用无纺布、家纺产品和最新发展的多功能纺织品等。德国产业用纺织占纺织品总量的比重已超过40%,已占领了产业用纺织品新技术的制高点。德国纺织业在环境和医疗纺织品领域也保持着领先地位。
从产品结构上看。2002 年,技术纺织已经占到德国整个纺织业产值规模的32-40% , 而上个世纪80年代,这一比例是5~8%。2002 年德国纺织品和服装工业销售额239亿欧元,生产额147 亿欧元。尽管德国纺织业在诸如服装和家用纺织品等大规模生产商品领域难以重新赢得市场份额,但在高科技织物领域,德国企业拥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他们通过业务调整和加强研发,已经成为防火服材料、飞机和轮船制造业所需的材料、透气性良好的运动服材料以及防辐射材料等高科技纺织品领域的领头羊。对于科技投入占整个行业销售收入的比例,德国一些企业能达到5~7%,而且还有不断加大的趋势,中国企业这一数字只有不到0.5%。而且由于德国纺织业占领了空缺市场,因此它没有受到亚洲纺织品的冲击。相反,亚洲国家已经成为德国高科技纺织品的重要消费者。
德国纺织业是如何如此快速的发展并走上这条技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这和德国的产业政策有着紧密的联系。
1、重视人才培养和就业培训,增强劳动力的适应能力。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德国的企业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十分重视,尤其是对劳动者的素质。德国对劳动者组织就业培训;企业对人力资源的规划和培训相当的重视,因为他们认为对人才培养,培训的投资就是对公司未来发展的投资。人力资源是企业的宝贵财富。
2、信息化。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到来,德国比较重视企业的信息网络,以及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从而实现商业
化,信息化。而且1ERP软件成熟度高,包含完整的管理思想,功能齐全、标准化程度高、像SAP、ORACLE、INTENTLA 等在世界上拥有较大的用户群。
3.品牌。品牌文化是树立企业形象、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核心问题之一。德国纺织业重视塑造良好的企业品牌,得到的回报不仅仅是市场份额与商业利润,更主要的还有顾客对品牌的忠诚以及社会心理的自然诉求。
4.扶持行业组织和企业组织。德国政府采用竞争与保护的双重政策。通过国际自由贸易,低廉的纺织商品从国外企业向国内转移< 同时通过欧盟的纺织贸易协定对当地纺织工业进行保护,尤其注重保护高端纺织品及相关联的知识产权。德国政府为了维持当地企业的长期生存与发展,将财政税收政策渗透到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之中。如政府为了鼓励家族企业更多聘用专职董事替代家族式管理以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对他们高于公司经理的收入予以减免个人所得税的照顾。
5.前瞻性政策,准确的市场方向,鼓励技术创新。德国政府深知,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就必须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的高低。所以政府应当而且必须出于经济长期和谐发展的战略考虑,通过公共财政政策予以帮助,重视科技投入,通过税收、财政补贴、政府资助等引导性手段,不断提高科技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德国尤其对生物技术、遗传工程、信息和环保技术等科技型企业予以政策支持。德国在联邦经济与技术部设立了国外项目促进处,以加强对国外市场和项目的竞争。德国还建立了很多的研发基地,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6.构建循环经济框架。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它强调要充分、重复、循环地利用资源,优化利用能源、注重可再生能源的开发。这种经济增长模式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德国是欧洲国家中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德国纺织业也越来越重视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保护以及资源的循环利用。
7.重视发展中小企业,促进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增强结构调整的灵活性。德国特别强调中小企业的发展,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小企业是德国经济体系的支柱,对更好的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作用重大。从就业上看,以德国巴伐利亚州为例,1996—1998年间,9人以下的小企业提供了2万个就业岗位,而500人以上的大企业却减少了4144万个就业岗位;从经济上看,在德国,中小企业数量大致占私有企业总数的99%,企业总投资的1/2,GDP的53%,出口额的70%及近一半的经济效益。二是中小企业具有反应灵活、比大企业更了解市场需求,更注重新技术运用的特点。德国新产品的开发和革新,大部分来自中小企业,即使在先进技术、高技术领域内,也有不少是由小企业居领先地位。
三、对我国纺织业的启示
我国纺织业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有其历史必然性和现实紧迫性。产业结构升级从横向上是产业内部从既有的均衡与协调出发通过技术进步、产业和产品创新实现新的均衡与协调的合理化格局,从纵向上是三次产业之间产业结构本身所固有的从低级到高级演进的高度化趋势,包括从技术层次低的结构形态转向技术层次高的结构形态,从生产
率低的产业占主体转向生产率高的产业占主体的结构形态,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升级,从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状态向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状态演变的趋势。
由于价格和成本竞争优势,入世给纺织业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我国纺织业的劳动生产率毕竟低于德国,所以必须要在保持劳动力优势的同时,通过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技术和设备的更新与升级,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这样才能真正的从入世中受益。20世纪90 年代以后,世界纺织产业结构随着纺织工业高新科技的导入,发生了很大变化,装饰和产业用纺织品的比重增加很快;机电一体化使这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金密集型转化;纳米纺织品,微电子用纺织品,高性能纤维,各种复合材料,膜结构材料,防护用纺织品,纺织材料的回收和再生所要求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等等。而中国却还没有从低水平的数量扩张和“以量取胜”的增长方式中转变过来,并且没有更多的技术创新支持,这造成纺织业的劳动生产率相对低下。所以,要提高我国纺织业的国际竞争力,那么纺织业的结构升级和纺织科技的发展迫在眉睫。
对我国纺织业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纺织业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而按照迈克尔·波特教授的竞争优势理论中关于特殊资源优势的论断:我国纺织业所拥有的劳动力和生产成本上的优势属于低层次的资源优势,是易被模仿和替代的。我国在高层次的资源如:高级专业人才、内部技术能力、科技研发能力、品牌信誉方面却存在着严重的不足。而这些是波特的竞争优势论中所强调的保持持续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所以,我国的纺织业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缺乏核心竞争优势。这也是纺织业转型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基于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具有后发优势,又是人口大国,纺织业要充分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在保持纺织业成本优势的同时,再将以信息技术、纳米技术、微电子技术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向传统的纺织业引入,从而大幅度提高纺织业的自动化、高速化和连续化水平。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进行产业升级,并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提高纺织服装业产品的质量档次,丰富产品品种和产品种类,提高纺织服装业的劳动生产率和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使纺织品生产转向技术资金密集型方向,使纺织品贸易转向高档次、优质化、高附加值商品方向,使传统的低层次的价格竞争转向高层次的质量、技术和品牌的竞争。
德国纺织业的产业转型经验及启示 篇2
纺织是浙江的支柱产业,销售收入、出口额都占全国的20%以上。而浙江绍兴是中国的纺织大县,纺织业生产能力居全国第一,其纺织产业经济总量占到全国4%以上,其生产的各类化纤、化纤布占全国约8%,印染布占全国约1/4,形成了从前道化工原料(PTA)到织造到服装的完整生产链,块状经济特征十分明显。
绍兴有6 000多家纺织企业,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年产值从几千万元到一两个亿不等,产品大部分外销。由于企业小,单独进行科技研发的能力极弱,以“来样加工”为主,利润率普遍较低。绍兴拥有全球最大的轻纺产品集散中心——中国轻纺城,纺织面料出口量占全国的近7.1%。但是,随着土地、劳动力成本的提高,绍兴纺织业劳动密集型的优势在下降,出于市场需求和竞争的需要,轻纺城经营户迫切需要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对于设计、研发等为产业发展服务的需求十分迫切。
绍兴纺织业的发展急需技术支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98年绍兴轻纺科技中心成立,为企业提供印花描稿、纺织人才培训、先进纺织装备、纺织信息等服务。随着产业发展升级的需要,2006年10月,轻纺科技中心与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合作成立了浙江省现代纺织工业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浙江省现代纺织技术及装备创新服务平台(以下简称“纺织技术服务平台”)。
研究院成立以来,努力发挥研发和服务功能,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大量的纺织产品设计、分析、试样、检测、咨询和培训服务,服务面涵盖省内2/3的纺织企业,并辐射江苏、山东、福建、广东、江西、湖北、北京、天津、上海等10多个省市,极大地提高了用户企业的产品附加值。通过研发、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供创意设计服务和发展创意设计产业,不仅提高了中小企业技术水平,促进了绍兴纺织业由“仿造”、“制造”到“创造”的转变,而且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浙江纺织业块状经济内部产品档次低、同质化严重的问题,促进了浙江纺织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的更高层次发展。
做法与经验
研究院成立以来,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院校支撑,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的思路,大胆探索运作模式,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自负盈亏的内部运营机制,形成了从研发、中试到产业化的一条龙创新服务格局,在纺织科技资源整合、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意产业推动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尝试,形成了一些典型做法和经验。
1. 创新组建机制,保证机构目标实现
研究院在组建机制上保证了实现创新资源优势互补。在研究院的组成上,打破了以往由国有一统的局面,引入民营机制,保证了机构运行的效率。其中民营的生产力促进中心——轻纺科技中心占50%的股份,决定了研究院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基本定位和性质。而其余股东单位为:浙江理工大学占30%的股份,浙江大学占20%的股份。从组织机构构成上看,充分体现了集聚行业内创新资源的特点,使具有创新资源的机构与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结合起来,共同打造了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经济实体,从而为产学研结合和服务地方经济以及确定研究院的职能奠定了基础。
在研究院中,董事会是决策机构,由投资方代表组成,决定研究院发展的重大事项。由于研究院是三方投资成立的非营利性组织,本身构成了一个产学研结合的平台,在较小的范围内能够集聚产学研的创新资源,对成员各方的研发和服务方向构成约束,也能充分发挥大学的创新服务能力。
研究院接受政府委托,负责承建和实施纺织技术服务平台。而纺织技术服务平台是浙江省为有效整合资源、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服务经济发展而搭建的公共科技条件平台。研究院本身具有较强的研发和服务能力,通过承建纺织技术服务平台,使研究院能够从更广的范围内发挥对行业技术进步和中小企业的服务功能。
纺织技术服务平台设立理事会,主要职责是负责审定纺织技术服务平台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年度科研计划,下达共性技术研究任务,对纺织技术服务平台运行及资金收支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享有优先得到行业资讯、技术服务和成果转让的权利。目前,在90余家理事单位中,企业占80%,高校和国内外研究机构占20%。理事会本身构成了研究院运作的另一个产学研结合的平台,在实际运行中,起到了把握研究院发展方向、指导技术服务和技术开发方向的作用,也是重要的信息交流平台。研究院作为非营利民办科研机构,承建纺织技术服务平台是其主要事业,因此,两者虽然决策机构有所差别,但是,从主要发展方向上来看能够互相包容,达成一致。研究院的运作征求理事会意见,对研究院的服务方式提出建议,并使其运作在研发方向上反映企业需求,使机构运行扎根于产业需求。
2. 充分利用内外部创新资源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研究院围绕市场需求,充分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使创新服务能力不断提高。研究院组建了纤维材料、纺织工程、印染技术、纺织装备、信息技术、纺织经济等6个研究所,建立了印花CAD/CAM制版制网、数码印花技术、流行面料设计、韩国首尔(浙江)花样艺术设计、现代艺术设计、国际流行面料展示、纺织品检测、新技术推广、纺织技术培训、信息技术等9个服务中心,以及纤维材料、印染后整理和成纱技术等3个中试基地,从而形成了研发——中试——产业化一条龙全程配套的创新服务体系。研究院开发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控印花激光制网机,打破了荷兰STOCK公司的国际垄断,设备批量出口东南亚。
为提高研发和服务能力,研究院在全国范围招纳领军人物,保证了研究院创新能力居于行业领先水平。目前,80多名研发人员中有教授级领军人才13人,其中包括法国的Ewe、意大利的Cynthia、德国的Cristina和韩国的金曾善、金南元等5位有国际知名度的专家,还有吴海燕、金关秀等国内知名的服装和面料设计师。另外,聘请院士担任相关技术首席专家,建成了企业博士后流动站。
研究院在加强自身研发能力的同时,与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广泛合作开展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其中与东华大学合作成立了“东华大学——浙江纺织研究中心”以及“浙江省现代纺织工业研究院——东华研究中心”;与嘉兴学院合作共建“新型成纱技术研究所”;与绍兴文理学院艺术设计系共同创建“现代艺术设计中心”,与浙江大学共建纺织装备与纺织信息化研究发展中心等,实现了内外部资源的集成和共享,提升了整体的研发和服务能力。
在国外,除与韩国首尔纺织品设计公司合作成立“韩国首尔(浙江)花样艺术设计中心”外,还与香港科技创新署的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在“i Textiles”和“记忆纤维融喷纺丝技术”两个项目上开展合作;引进香港理工大学纺织及制衣学系和计算机系两位教授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产业化应用。
3. 全方位提高对中小企业的技术服务能力
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是研究院主要职责之一。从成立以来,研究院不断拓展服务领域,为中小企业提供检测、培训、知识产权以及先进技术服务,两年来共提供纺织产品设计、分析、试样、检测和咨询服务4万多人次。针对绍兴及周边地区纺织企业大量需求纺织品检测服务的状况,研究院成立了纺织品检测中心,并于2007年通过了国家实验室认可委员会(CNAS)评审,为纺织企业突破国际贸易壁垒,增强竞争力起到了积极作用。研究院还利用平台的师资和社会力量开展专业技术培训,2007年提供就业上岗培训近2 000人次。
成立了国际纺织品流行趋势研究室,聘请了意大利、德国、法国的4位国际一流面料设计师。
研究院根据个性化需求,为中小企业提供数码印花相关服务,包括各种面料的数码印花试样、小批量生产、个性化艺术作品等高品质印花制作,对170家纺织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2008年,技术服务收入达到了1 350万元。研究院还注重国内外纺织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已向纺织印染企业转移、推广了染料深染工艺与技术、形状记忆纤维材料等多项行业先进适用技术,其中自主开发的分色制版软件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
为适应浙江纺织企业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需求,研究院建立了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为委托单位提供专利、商标、版权、计算机软件及其他知识产权事务的代理、咨询和培训服务,2008年已代理专利申请180件。
4. 产学研结合推动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研究院充分发挥平台功能,通过产学研联合攻关,推进纺织共性和关键技术研发,为促进纺织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仅2007年就为企业解决了15项共性技术难题。如与浙江大学、华海机械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智能化卷染机关键技术,经过两年多研发及产业化推广,新一代智能化控制的等线速、恒张力、染色均匀的卷染机已形成了年产500台的生产能力,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近5 000万元。与东华大学、金球染整公司合作研发的“无盐染色清洁生产关键技术”,与浙江理工大学、浙江传化集团、亚太特宽幅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低温氧化助剂的开发及其在高品质天然纤维/混纺织物前处理中的应用技术”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研究院牵头、10多家省内外行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共同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纺织用合成纤维功能化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围绕纺织共性关键技术进行联合攻关。目前,聚酯新品种系列化开发取得重大突破,一大批具有较高附加值功能性、差别化聚酯新产品研发成功,生物可降解纤维PEDT—PLA多嵌段芳香族/脂肪族共聚酯纤维完成中试实验,新产品的开发为承担企业增加利润1 000多万元。
5. 提高创意设计水平和服务能力,推动产业升级
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创意成为浙江纺织产业提升的关键。为了提高创意设计水平和服务能力,研究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成立了国际纺织品流行趋势研究室,聘请了意大利、德国、法国的4位国际一流面料设计师。建立国际面料流行趋势展示中心,长年展示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多家知名面料和服装设计公司的设计作品,为企业提供了较好的面料创新设计素材和配套开发服务。创建的面料花样艺术中心,已有100多家企业成为固定客户。设计服务得到中小纺织企业的欢迎,2008年上半年,流行面料设计中心已向纺城经营者提供2 200多项原创设计,是2007年的两倍多。
为提升创意设计理念,研究院通过组建浙江省面料设计协会,聚集了一批企业和设计师,结合国际流行趋势,共同开展面料流行趋势的研究和发布。构建了全国纺织行业首个ASP服务平台——“中国花样网”,建起了拥有4万多个花样的印花花型图库,创办了《面料世界》、《轻纺信息周刊》等杂志和电子网刊。
启示与建议
1.从宏观层面进一步加大对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支持力度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但是研发能力比较薄弱,尤其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我国中小企业技术水平低、外向、粗放经营的问题日益突出,对提高创新能力的需求日益迫切。在这种情况下,构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至关重要。浙江根据当地中小企业集聚、块状经济明显的特点,在研究院的基础上构建服务于纺织行业的技术服务平台,既推进了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又有效地满足了企业的技术需求,推动了地方产业升级和发展。从总体上看,地方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数量仍然不足,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服务功能有待进一步发挥,需要国家进一步加强统筹规划和支持力度。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鼓励各地方围绕优势产业和行业需求构建相应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总结和推广地方平台建设经验,加强对平台构建的指导;二是加强国家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规划和协调,扩大地方技术创新平台的服务范围,通过择优扶强,放大一些区域性平台为全行业提供技术服务的作用与功能,中央应给予适当的扶持和补助;三是鼓励以平台为载体,通过组成产学研联合体,承担国家的科技计划项目,既实现突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目标,又有利于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
2.平台建设、机制为先
平台的运作机制是其能否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要保证平台持续、高效运行,关键是寻求承担单位利益需求与公共服务目标之间的协调,使承担单位在追求利益或事业成长的过程中实现公共服务的目标,为此,必须探索适应公共服务需求的平台运作机制。研究院注册为民办非营利科研机构,并且形成了一整套股份制的运作机制,是现代院所制度建设的有益探索。而从纺织技术服务平台的构建上来看,把现代院所制度建设与平台建设结合起来,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研究院提供公共服务职能的支持,又为院所发挥功能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纺织技术服务平台所依托的研究院本身是产学研结合的平台,为高等院校服务企业创造了渠道,而通过平台的建设,放大了研究院为行业和地区经济服务的功能,使两者在目标实现上相互促进,从而能够既实现微观主体的利益目标,又达到公共技术服务的目标。
平台是政府构建创新体系、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是,政府对平台的构建和支持不能采取大包大揽的做法。
另外,平台的机制设置保证了研发需求来自于企业,并把为企业提供服务作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途径,而这与一些院所把地方分院作为成果转化基地是不同的。以机制为保证,使平台成为连接高校、院所与企业需求相对接的重要渠道,也成为了解企业需求,服务行业发展的重要平台支撑。
因此,在政策层面上,应探索适应公共服务需求的平台运作机制,把对现代院所制度建设的探索与平台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现代院所制度建设形成科研院所自主发展的利益需求,通过平台建设放大院所的公共服务职能,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机制。
3.政府对平台建设支持应适当
平台是政府构建创新体系、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是,政府对平台的构建和支持不能采取大包大揽的做法。现代院所建设的关键之一在于顺应市场需求,通过机制创新满足企业技术需求,从而找到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政府的引导是使平台充分发挥公共服务职能的关键因素,但是,如果政府包办一切,可能会降低中小企业技术服务平台的运行效率,甚至于失去生存和竞争压力,进而放弃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宗旨。因此,政府对平台建设的支持,关键在于启动和引导,并在关键的环节上扶一把,从而实现效率与公共服务的有机结合。绍兴县政府对纺织研究院给予一定的扶持资金并无偿提供办公用房,保证了研究院的业务开展,而研究院的发展更多地依靠为企业提供服务。政府实际上是利用研究院的运作机制,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支持,使平台承担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
4.充分发挥现代院所在推进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上的作用
当前,我国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薄弱,一方面,部分科研院所转制为企业,逐步失去了为产业提供公共技术服务的职能;另一方面,政府对共性技术的支持有所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立足当前,充分发挥各主体的积极性,探索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新组织形式。科研院所在提供共性技术研发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科研院所在开展共性技术研发上面临着能否符合产业发展需求、有效应用以及提高效率的问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制度创新来探索现代院所建设的新形式,并通过产业联合开发、创造多种符合产业发展实际情况的共性技术研发机制,形成多渠道的供给。
德国纺织业的产业转型经验及启示 篇3
发布时间:2011-7-26信息来源:《调研世界》2008年第5期 作者:周新德
产业集群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之一,是促进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一股强劲动力。农业作为传统产业同样存在产业集群现象,一些农业发达国家的农业产业集群造就了其农业强大的竞争优势。国外农业产业集群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积累了大量可资借鉴的规律和基本经验。总结和借鉴国外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基本规律和先进经验,大力发展农业产业集群,对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业发达国家的农业产业集群
根据国际经合组织(OECD)的定义,农业产业集群是指一组在地理上相互临近的以生产和加工农产品为对象的企业和互补机构,在农业生产基地周围,由于共性或互补性联系在一起形成的有机整体。”作为一种创新的农业产业组织形式,农业产业集群不仅包括生产农产品的农户,而且还包括各种农产品加工、运输、销售的企业以及各类服务机构(金融机构、农业科研机构、农产品行业协会、农业中介机构)等。农业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实践表明,农业产业集群以其具有的集聚效应、竞争效应、分工效应、协作效应、区域效应和品牌效应,造就了这些国家农业巨大的竞争优势,促进了其现代农业的发展。
一般认为,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存在二种模式: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型,典型代表国家是美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型,典型代表国家是荷兰和以色利;土地、劳动力适中型,典型代表是法国。从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发展情况来看,无论是属于何种模式的国家,都有发达的农业产业集群,依托农业产业集群,提高了其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创造了其农业巨大的竞争优势。
美国是全球最典型的现代化农业大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地位充分体现了美国农业所具有的强大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的取得虽然有其它方面的原因,但离不开农业产业集群的贡献。美国优势农业产业集群主要是大豆、玉米和棉花产业集群,这些农产品在全世界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从区域来看,美国农业产业集群区域主要有南部的棉产区,东北部的牛奶产区,中北部的谷物饲料与牲畜产区,西部和东南部的水果、蔬菜与农牧混合经营区以及北部的小麦与其他谷类作物区等九大区域。而从个案来看,位于加州的葡萄酒产业集群是美国农业产业集群的一个典型代表。加州葡萄酒产业集群包括680个葡萄酒厂、几千个独立的葡萄栽培者,以及制造葡萄储存设备、灌溉设备、采摘设备、桶、瓶、瓶盖和软木塞、标签等多种相关产品的企业、专业化的公共关系和广告商等。此外,还包括与葡萄酒有关的许多地方机构,例如在加州议会中有酒业委员会、在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有世界著名的葡萄栽培和葡萄酿造研究机构等。
荷兰是属于第二种类型的农业现代化国家,其特点是人多地狭,这个60年前还为温饱问题
而发愁的小国,当今已是全球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其蔬菜、花卉的出口更是雄踞世界第一。考察荷兰的现代农业不难发现,荷兰农业具有的巨大竞争优势也与农业产业集群有很大关系,特别是该国的花卉和蔬菜产业集群。目前花卉产业已经成为该国高效农业的主导产业,从培育、生产、分级、保鲜、包装到销售和运输等环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各个园艺公司不仅要尽最大努力培育、生产出消费者喜爱的花卉品种,而且要尽最大努力快速安全地将这些花卉产品传送到消费者手中。而这得益于发达的花卉产业集群。在荷兰花卉产业集群中,发达的花卉拍卖市场和运送系统又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提高荷兰花卉在全世界的竞争力功不可没。
作为第三种模式代表的法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和世界第一大农产品加工品出口国。法国发达的现代农业也离不开发达的农业产业集群。如法国香槟地区汉斯市就是一个以葡萄为原料酿制香槟酒为特色的农业产业集群区域。葡萄产业不但是该市的主导产业,而且还带动了这个城市服务业、运输业特别是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国际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经验
农业产业集群作为农业生产发展演进过程中的一种现象,其形成和发展遵循一定的逻辑,有其自身的规律,而不是由许多同专业类型企业简单的空间聚合,是农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一)资源禀赋是农业产业集群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发达国家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历史表明,农业产业集群是在集群所拥有的物质资源的基础上,在一定力量的作用下经过长期演化形成的企业生态系统群。农业产业集群所拥有的物质资源是其竞争优势的来源基础。物质资源既包括土壤、气候、矿藏等自然资源,也包括劳动力、知识技能、资本等非自然资源。分析发达国家农业产业集群的演化发现,地域、气候、土壤、水源等先天禀赋因素对农产品的产量、品质、成本、类型等影响很大,直接影响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是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必要条件和物质基础。例如法国香槟省的葡萄酒产业集群、美国的玉米带产业集群都是在阳光充足、雨水充沛和气候宜人的地区所形成的。离开了优越的资源禀赋条件,农业产业集群则丧失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二)内源动力机制是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在动力
要把资源禀赋转化为竞争优势,形成农业产业集群,还需具备一定的对资源的整合能力。动力机制则是推动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根本推动力量,其主要功能就在于将集群的资源优势转化为显性的竞争优势。拥有资源要素,培育动力机制,并不断地将资源要素转化为竞争优势,是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在逻辑。动力机制分为内源动力机制和外源(激发)动力机制。内源动力机制是一种自发的内在力量,表现为“根植性”、规模经济、外部经济和学习效应等,是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在动力。
新经济社会学的代表格兰诺维特把经济行为对特定区域环境关系(如制度安排、社会历史文化、价值观念、风俗、隐含经验类知识、关系网络等)的依赖性称为“根植性”。一般将集群根植性分为认知根植性、组织根植性、社会根植性、制度根植性和地理根植性。从发达国家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和演化来看,根植性与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和衰弱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是支持农业产业集群生产体系地理集中的关键因素。农业产业集群的根植性特征比工业产业集群更为显著,更容易形成稳固的集合关系。以地理根植性为例,地理集中是农业产业集群的主要特征之一,一般而言,企业在选址时首先考虑的是资源供应是否便利,资源的稀缺性使企业向生产资料丰富的地区集聚。另外,企业都比较容易在一个靠近市场、运输成本较为低廉的地方聚集,所以地理根植还表现在地理区位上。经济活动中的生产地、原料地和市场地往往不会同在一处,企业要考虑三者距离最短、运费最低的区位,符合这些条件的集群无疑拥有明显的地理区位优势。因此,地理根植性是农业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样,认知根植性、组织根植性、社会根植性和制度根植性对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规模经济是影响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又一个重要的内源动力机制。由于规模经济效益的存在,大规模专业市场(包括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无论是对于要素供给者还是产品需求者而言都会带来好处。如在劳动力市场上,大规模和多样化相关人才的需求为专业人才的规模化供应和培训提供了可能,从而实现了人力资本投资和供给的规模经济效益。又如公共基础设施的规模集约化建造和使用带来的成本节约,原材料的集中供应带来库存费用和运输成本的节约等等。“因此规模经济为具有地方专业化生产和经济活动空间积聚特征的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动力源。
所谓外部经济是指个体行为的全部经济效果不能被其独占从而可能通过价格机制进行交易和转移,而是会不可阻抑地免费溢出给其他人并使其受益。其直接表现就是一个簇群的成员之间广泛连接而产生的总体力量大于其各部分之和。随着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化,市场的交易也日渐增加,市场交易费用必然呈现出明显的空间成本。在地理位置上相接近的不同企业之间,由于相互之间的资源运输便捷、信息交流及时,就会比地理位置上相距较远的企业间的市场交易费用少很多。此外,借助地缘的优势和乡情关系,在地理位置上相接近的企业之间信任程度要远超过地理位置上相距较远的企业间的信任度,而信任程度的强弱与否将不仅直接影响到企业之间契约履行的保障程度,还会影响到市场的确定性程度。由此可以看出。外部经济是农业产业集群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又一重要推动力量。
由于集群内企业之间结成了错综复杂的网络关系,人与人之间交流频繁,各种信息及经验类知识传播迅速,形成了产业集群特有的学习氛围。这种氛围对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知识的外溢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新产品或新技术的成功,会带动整个区域内的企业或农户都使用该新产品、新技术,就有同类产品产生在同一片区域内。而同类产品区域内的积聚,会形成生产率高、成本低、收益剩余,因此产生的内聚力,会使得集群迅速“繁殖”、下行生”扩张,进而促进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与此同时,学习还可以极大地促进创新的产生。因为产业集群是一种创新网络,这种创新网络是通过行为主体在多边交易中学习和不断进行创新并连续积累而得到发展的。通过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企业之间的学习过程,企业具有了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行为的能力,同时也保证了创新的传播、交换和技术文化的不断更新,以及创新环境本身的更新。这就是学习效应对农业产业集群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三)外源动力机制是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外在推力
外援动力机制主要来源于国家(政府)有意识地对集群进行的规划、调控行为以及外部环境。政府行为和外部竞争环境是影响集群外部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它们衍生出来的作用关系构成集群的外源动力机制。从全世界产业集群发展的情况来看,产业集群多是自发形成的,但也可有意识地规划发展而成,如印度班加罗尔软件产业集群就是政府通过有意识地规划发展而成。发达国家农业产业集群也主要是自发形成的,但外援动力机制也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1、政府行为。作为产业集群的行动主体和形成外源动力机制的重要因素之一,政府在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极其重要的外在推力。
第一,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许多国家在农业发展中都一直致力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并在客观上促进了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通过交通、水利、市场、仓储以及农田生态环境、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流通成本,促进农业生产进一步向优势区域集中,并使不同区域的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
第二,创造合理的制度环境以及相应的政策扶持。一些国家政府通过进行合理的制度设计,优化集群的制度环境,起到了增进集群内厂商之间的信任,丰富本地的社会资本,协调厂商之间的共同行动,催生厂商之间良性的竞争与合作格局的作用。同时,一些国家政府对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的直接或间接的政策扶持,也对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第三,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促进产业集群的成长与升级。如收集行业的市场与技术信息,制定行业标准,强化本地厂商的产品质量意识与管理,建立公共培训机构,组织联合技术攻关,树立本地的良好形象、创建区域品牌,建设与厂商之间的对话机制、共同制定产业集群发展的远景与战略规划,等等。如在葡萄酒这种高附加值产品的流通中,法国政府通过标签管理、授权相关机构(如法国税务总局,消费、竞争与走私处罚委员会等)进行严格监督等方式,一方面保证了国家的税收权力,另一方面也对产品质量进行了检测,避免了市场欺诈行为的存在。为保证玉米杂交种的培育和推广,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开展玉米育种的基础理论研究;进行玉米品种资源的搜集、整理、鉴定和研究;制定严格的良种繁育管理制度和良种供应制度等。
第四,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有力措施,解决农业产业集群中共同面对的一些难题。如土地分散和农业经营规模偏小,不利于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农业区域集群的形成。从各国的发展经验来看,推动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对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近20多年来,法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加速土地集中、扩大农场经营规模的措施。如法律规定了土地的“不可分割”原则,即农场主的土地不得由一个以上的子女继承;建立了“土地整治与农村安置公司”,通过国家对地产市场的直接干预,控制了土地的收购和转卖,优先安置达到中等土地规模的青年农民,促使生产力低下的小农离开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率,同时发放脱离农业的终身补贴,以鼓励老年农场主放弃耕作。
2、外部环境。外部环境竞争对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同样发挥了不可小视的作用。外部环境的作用方式主要包括外部市场竞争、区域品牌建设等。外部市场环境包括国内市场竞争和国外市场竞争。外部竞争压力和竞争性市场需求可激发农业产业集群的进步和发展。国外一些著名的农业产业集群通过参与外部市场竞争特别是国际市场竞争,提高了集群及其企业的竞争力,获得了国际竞争优势。
品牌是国外农业产业集群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是国外农业产业集群成功的重要标志。世界著名的农业产业集群如法国的香槟产业集群、荷兰的花卉产业集群等,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创出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集群品牌。知名的集群品牌能创造出惊人的综合价值,促进企业的迅速集聚和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
三、对我国发展农业产业集群的启示
(一)围绕资源禀赋选择合适的特色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资源禀赋是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其竞争优势的来源基础。在农业产业集群主导产业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资源禀赋优势。如果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产业和产品选择与资源禀赋不相适宜,即使资源条件再好,区域农业也不会有优势可言,竞争力自然也不可能强。只有在区域农业的发展过程中,有效地利用资源禀赋优势并形成特色农业产业,区域农业的比较优势才能得以发挥。
(二)注重利用区域良好的根植性
根植性是农业产业集群重要的内源动力机制之一。农业产业集群是在区域已有的条件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需要良好的区域根植性作为基础。以社会根植性为例,它不是一个地区天然拥有的,而是经过历史的演进逐渐生成的。良好的社会根植性可以为企业铺设良好的互信关系,这样的互信关系是在一定范围的家庭、组织、社群、网络等所培养及共享的,成员在此范围内可以依赖社会资本这一共同的基础从事不同的互动行为或集体行动,社会资本愈多,共同行动的阻力就愈小,可带来降低交易成本优势。
(三)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政府是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行动主体之一和形成外源动力机制的重要因素,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是制定科学的农业产业集群规划和合适的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政策,为集群的发展进行相应的政策扶持;二是创造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提供健全的公共物品服务;三是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集群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重视农业区域品牌建设
德国纺织业的产业转型经验及启示 篇4
美欧发达国家是加工贸易的开创者,同时也是目前加工贸易的最主要发包国和需求市场。美国是现代加工贸易活动的开创者。早在1930年代,美国就开始实施海外装配计划,规定美国进口利用美国零部件和原材料在海外加工装配产品时可获得相应的关税优惠,这实际上就是“出料加工贸易”。战后,美国很长时间是国际制造业产品第一出口大国,时至今日仍是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随着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美国制造业成为部门内、产品内、企业内贸易的先锋,因此也是加工贸易的先导,拉动了全球加工贸易的大发展。1980年代,美国零售业革命进一步助推了加工贸易,沃尔玛等大型零售店为了降低进货成本,建立了面向全球的海外供应商体系,成为加工贸易的重要采购方。
美欧跨国公司是加工贸易的主导力量。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自由化的主要推动者,也是主要受益者。国际贸易的空前繁荣,增长速度超过世界经济增速的2-3倍,已经名副其实成为全球经济发动机。更重要的是国际贸易方式的巨大变化,即由传统的国家自主发展向跨国跨地区企业集群式发展转变,作为产品内、企业内和企业集群式发展交集的加工贸易成为主导方式,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是这一进程的主导者和支配者。从全球多边贸易规则的制定到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到一次又一次跨国投资与产业转移的高潮,到全球制造业外包与供应链体系的形成,到20世纪90年代全球生产网络进一步向全球范围内渗透并掀起全球化新高潮,这里面都有美欧跨国公司的身影,而且总体由他们主导。跨国公司企业内贸易是典型的加工贸易形态,成为世界贸易的主体。据OECD统计,其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额有近1/2由跨国公司内部及其相互间的商品贸易构成;美国母子公司之间的贸易占美进出口额的近40%。
二、日本和韩国加工贸易升级经验一由承接地到输出地的转变
日本与韩国都是在国土面积狭小,资源缺乏,国内市场有限的条件下,依靠出口导向型的外贸战略发展经济,加工贸易在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日、韩两国的加工贸易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早期同样利用欧美国家迅速实现从一个加工贸易的新兴市场①向传统市场成长。
日本加工贸易的发展和升级得益于贸易立国到技术立国战略的转变。“二战”后,日本外汇严重短缺,资源匮乏,政府将加工贸易政策与国内产业政策结合起来,在各个不同时期选定有发展前途的出口产业加以扶持保护,国内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协同发展,使日本迅速拥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日元迅速升值,日本提出了技术立国战略,在加工贸易中提高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高消耗型加工贸易产业逐渐转移到国外,日本经济结构得以转型升级。同时,外贸政策也随之调整,一改过去鼓励出口、限制进口的政策,放开发展出料委托加工进口,从一个加工贸易的承包国转变为加工贸易的发包国。
韩国通过扶持支柱产业促进加工贸易发展和升级。韩国加工贸易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情形与日本非常相似。由于国内资源匮乏,外汇短缺,韩国将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与国内廉价劳动力和扶持政策相结合,生产加工在国际上有一定价格竞争力的产品。8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纷纷崛起,韩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逐渐丧失,开始推进本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采取金融财税等政策鼓励本国企业自主研发,提升自主品牌,扶持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并选择汽车、钢铁、船舶以及半导体、计算机等行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逐渐走到了价值链的顶端。
三、产业价值链视角下的我国加工贸易现状
我国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是由我国特殊的国情、政策、全球产业转移的快速发展,以及加工贸易的特点所决定的。我国加工贸易的真正发展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开放度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加入WTO后,我国贸易总额连续6年增长率超过20%,2007年贸易总额首次超过2万亿美元,达到2.1738万亿美元,增长23.5%,继续稳居世界第3位。而对外贸易50%左右的份额是由加工贸易带来的,加工贸易从1981年的25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9860.5亿美元,增长了393倍,对出口一直具有高达55%左右的贡献率。
1. 加工贸易技术水平低、增值率提升缓慢
由产业价值链和加工贸易的关系可知,加工贸易处于产业价值链条中最低附加值的生产组装环节,上游的技术壁垒,下游营销渠道和技术服务的制约,使得加工贸易始终受制于掌握着核心技术和品牌的发达国家。虽然近年来我国加工贸易的统计数据显示,高新技术产品所占的比重日益加大,但仔细分析这些高新技术产品,我国所从事的仍然是处于最低端的劳动密集型的部分。
2. 加工贸易的附加值逐渐缩小
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发达国家凭借掌握核心技术和营销服务网络,逐渐压缩加工制造环节的附加值。另外,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减弱,而世界产业价值链的划分是建立在资源优势的基础上的,因此我国加工贸易面对着附加值逐渐缩小的严峻挑战。
四、基本启示:加工贸易产业转移与升级是基本规律
无论是美欧还是日韩,加工贸易的形成伴随着其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升级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达国家与后起国家关系的演变是一个动态变迁和转型过程,其路径对后起国家和地区有普适价值,值得我们总结和吸取。
正如前文所指出,目前加工贸易的发展已经进入动态比较优势的发展阶段。其逻辑关系是,随着经济起飞,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会发生动态变化,所以比较优势在不同阶段是动态的。原因就在于生产要素具有流动性——在要素可以流动的条件下,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生产要素的积累与损耗会使得一国的要索丰裕度发生改变。先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国际竞争力将逐步减弱,而一些新的产品将具备比较优势。由此可以判断,从横向来看,随着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加工贸易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工格局也应该随之变化,从而更有效地配置资源;从纵向来看,同一地区加工贸易的定位应该随着自身资源的消耗、资本的积累及劳动力成本和质量的动态演变而不断改造升级。因此,无论是横向看还是纵向看,在加工贸易中,发达地区与后起地区的关系伴随着比较优势的变化同样是动态演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加工贸易自身结构、形式、功能等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均出现了动态变化。加工贸易主体产品由低端向高端、由“进料”向“出料”、由制造外包向服务外包等不断发生的动态变化与调整,体现的正是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与之相伴随的市场演变规律(图3-1)。
1. 加工贸易的动态变迁关系体现的是基于全球价值链条层面的转型升级
随着全球国际分工的深化,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了获取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上的最大利益,通过其跨国公司生产体系的纵向分离,将重心集中在价值链中产品的研发、设计和营销等高附加值环节,同时将价值链中间生产制造等低附加值环节转移到劳动力价格和资源价格低廉的发展中国家(地区),从而形成了某一产品不同工序或环节在空间上分布在不同的国家(地区)的格局。因此,一国(地区)的加工贸易在全球产业链条中的位置首先取决于该国(地区)产业的比较优势。但是,这种比较优势的存在是动态的,当一国(地区)原有的比较优势丧失后,该国(地区)的产业就会向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进行转移。无论是美国、欧洲、日韩还是我国港台地区,加工贸易的发展均经历了这一转型升级的过程。在经济起飞阶段,这些国家或地区可以看作是加工贸易的新兴市场,但是随着经济的崛起以及比较优势的演变,这些国家或地区变成了加工贸易的“发包方”,控制着加工贸易的全球价值链,并向后起地区进行拓展。台湾加工贸易企业为降低成本、增加利润,通过把产业价值链的加工制造部分通过FDI或外包的形式单独转移到周边的越南、泰国、马来西亚、中国大陆等其他国家或地区,为进一步的转型升级创造条件。其中最典型代表是台湾电子信息产业的转型。早期台湾地区同样承接了来自欧美、日本等国的加工贸易订单,但是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受台湾地价、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台湾IT组装企业开始全面投资大陆,其中苏州、昆山为台湾IT企业的主要集聚地,他们通过外包给大陆制造商或者直接在大陆投资建厂提供OEM服务,从加工贸易的新兴市场顺利过渡到传统市场。
2. 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机制与加工贸易主体有密切关系
对于像韩国、台湾地区这样生产能力强大的加工贸易地区,它们产业转移的主要渠道是在成本更为低廉的地区设立新的工厂,进行生产的全球配置和转移,这也是前文所定义的生产者驱动型加工贸易。对于香港地区这样类型的地区加工贸易的发展则是利用自身与世界市场的关系,发挥营销、设计、服务等优势进行海外接单,再将产品生产业务发包给内地加工贸易企业,这种模式即是前文所定义的购买者驱动型加工贸易。因此,一个基本的启示就是,对于那些规模大、生产能力强的大型加工贸易企业,一般直接在新兴市场国家通过配置生产能力的方式进行产业转移;对于购买者驱动型企业,则一般通过在国际中心城市承接订单,再发包给加工贸易制造企业进行生产的方式开拓市场。
结束语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首先需要对其内涵进行准确界定,解决当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概念笼统含糊的问题,以便在工作中能够确定哪些企业、哪些产业、哪些转型升级属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范畴。明确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内涵,明确了转型升级的主体行为,才能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扶持性政策和限制性措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在一般意义上理解就是加工贸易企业通过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不断挖掘和创新自身的比较优势,实现在全球价值链中角色和地位的转换和提升。
参考文献
[1]郭丽.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济,2013(07).
[2]刘光亮.我国加工贸易升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6).
[3]龚震.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新探[J].中国经贸,2011(10).
[4]罗建兵.加工贸易产业升级与国内价值链构建[J].当代财经,2013(02).
[5]Wu Zhongxin On Deepening Reform of Processing Trade Regulations[J].China&World Economy,2003(01).
[6]Hummels David Ishii Jun and Yi,Kei-Ma,The Nature and Growth of Vertical Specification in World Trade.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1.
【德国纺织业的产业转型经验及启示】推荐阅读:
德国保险业风险防控的经验与启示08-16
德国职业教育经验启示09-26
襄阳纺织产业创新与转型升级论坛召开06-20
德国人给我的启示07-04
纺织转型生产服务业05-25
德国物流园区建设启示08-12
德国环境绩效评估成果对中国环境保护的启示10-23
德国钢铁工业发展启示论文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