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转型生产服务业

2024-05-25

纺织转型生产服务业(共8篇)

纺织转型生产服务业 篇1

作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纺织产业集群之一, 绍兴县纺织业已经形成了由聚酯、化纤、织造、印染、服装行业组成的完整的产业链, 并围绕该产业链出现了纺织机、印染助剂、技术服务、纺织软件等辅助性行业, 形成了较为完成、配套协作的产业体系。这些内在联系紧密并频繁互动的行业及其所有企业, 构成了一个产业链比较完整、业内各子产业集群区域分布比较集中、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产业集群。但在发展过程中, 绍兴县的纺织产业也积累起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严重制约着纺织业的持续发展, 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一、绍兴县纺织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发展现状

1. 产业规模

至2010年末, 全县纺织产业规模以上企业1027家, 其中, 化纤企业63家, 织造企业699家, 印染企业197家, 服装企业95家。固定资产545.33亿元, 产值1538.74亿元, 销售1518.76亿元 (占全县工业销售的63.1%) , 实现利润60.72亿元, 上交税金38.90亿元, 纺织品出口73.32亿美元。尤其是化纤、面料和印染在全省乃至全国, 均占有一定比重。化纤年产达256.85万吨, 约占全国的8%;各类面料年产53.6亿米, 约占全国的10%;印染年产量达到187亿米, 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左右。

2. 空间分布

绍兴县纺织产业在空间上已形成集聚发展态势, 全县纺织产业“一个主体园区、七个特色名镇”空间格局基本形成。一个主体园区是滨海工业区, 被中国印染行业协会命名为“中国绿色印染研发生产基地”;七个特色名镇分别是齐贤、杨汛桥、兰亭、漓渚、马鞍、夏履和钱清, 其中齐贤镇重点发展纺机业, 杨汛桥镇重点发展经编家纺, 兰亭镇和漓渚镇重点发展针织, 马鞍镇重点发展化纤原料, 夏履镇重点发展非针织布, 钱清镇重点发展轻纺原料市场。

3. 产业价值链

绍兴县纺织产业经过多年的集聚化发展, 建立了较为完整、配套协作的产业体系, 形成了包含上游的PTA、聚酯、化纤原料, 中游的织造 (包括产业用布) 、染整, 下游的服装、家纺和轻纺市场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和市场产销体系。与全国其他纺织产业基地相比, 绍兴县纺织业的产业链最完整, 竞争优势最明显。

4. 产业装备

目前, 绍兴县纺织产业已拥有无梭织机3.5万台, 其中进口占到80%以上, 设备的先进性国内外首屈一指。为其配套的化纤、印染、服装等行业, 也引进2万多台 (套) 的先进设备, 形成了纺织产业一条龙专业化生产格局, 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新产品开发能力。

5. 从业人员

经过多年的发展, 绍兴县纺织行业涌现了一批善于经营管理的企业家、精于生产技术的科技人才、熟练掌握生产技能的职工队伍。截至2010年底, 全县纺织行业从业人员达20余万人, 其中各类纺织专业技术人员4.67万人, 中、高级技术人员达2.2万人, 专业技术人员每百人拥有量达24人。

(二) 存在的问题

1. 产业结构不合理, 发展粗放式

绍兴县纺织产业链中, 中游的化纤、织造、印染等加工制造业部分比重过大, 产值占整个纺织产业的70%以上, 这些产业占地多、耗能大、污染重、利润薄。由于进入门槛低, 技术标准不高, 容易引发重复建设、产能过剩和恶性竞争。而纺织产业的利润与核心竞争力, 主要集中在产业链的两端, 如研发设计、品牌以及市场营销等。绍兴县这几年虽然积极拓展延伸产业链, 尤其是在研发、设计、品牌上下了很大功夫, 但总体上看, 比重仍然偏小, 且纺织产品多为面料等半成品, 影响了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2. 创新能力不足, 高端人才欠缺

绍兴县纺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 自主创新能力较弱。重点骨干企业基本上是乡镇集体企业转制而来, 以劳动、资金密集型为主, 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模仿、轻创新”、“重引进、轻消化”现象。低端产品、低技术含量、低加工程度、低附加值, 依然是企业较普遍的特征。创新主要集中在产品的创新, 而技术创新、设计创新、装备自主创新等能力不强, 纤维差别化、织造功能化、服装家纺品牌化等进程较慢, 仍处于产品和技术的模仿创新阶段, 如化学纤维差别化率仅30%, 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企业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结合的意识不强。专业技术人员少, 档次低, 各类技术人员人数仅占总员工比例的3%左右, 真正具有开发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如凤毛麟角。

3. 产品结构不尽合理

绍兴县纺织产品正处于从原来的低档次涤纶布向仿毛、仿丝、仿麻等仿天然织物转化阶段, 纺织产品科技含量总体不高, 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产业用布比重仅为17%左右, 装饰用布所占比重不足30%。与发达国家相比, 纺织产品的功能开发程度较低, 应用范围较窄。另外, 纺织产业内各行业所占的比重严重不均, 服装作为大纺织产业链的终端环节, 在整个纺织业中的比重仅3.5%, 且多以贴牌加工为主。

二、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集群升级的作用机理

(一) 生产性服务业通过提升制造企业附加值促进产业集群的升级

制造业企业是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服务企业及机构组织亦是产业集群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产业集群除包括生产销售部门, 还包括教育培训、研究开发、金融等服务业企业与机构组织, 它们是产业集群的支持机构, 是产业集群重要的构成要素。目前在国际分工比较发达的制造业中, 产品在制造过程中的增值部分不到产品价格的40%, 60%以上的增值发生在服务领域。商品价值实现的关键和利润增值空间日益向产业价值链两端的服务环节转移, 世界市场的竞争手段也由传统的价格竞争日益转向以金融、技术、运输、通讯、信息等服务构成的非价格竞争。

(二) 生产性服务业通过降低制造企业成本促进产业集群的升级

生产性服务企业通过高效服务, 为集群多个制造企业集中提供各种有形的生产要素———原材料、资金、劳动力, 以及无形的作为中间投入的生产性服务, 如研发、设计、咨询、物流、营销等。生产要素与生产性服务由独立的生产性服务企业或机构集中、规模化地提供, 会产生规模经济效应, 价格会更优惠, 制造企业能用更低成本, 购买到充足的优质生产要素与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 与此同时还能减少相关的运输成本、信息搜集成本与交易成本。集群内的制造企业从此集聚中获取显著的收益, 进而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

(三) 生产性服务业通过增强制造企业创新能力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嵌入集群创新体系, 可以实现共同创新, 如产业集群内部的生产力促进中心、研发机构、管理咨询机构等可以为制造企业提供技术和管理支持。近些年来, 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 技术发展迅速, 要求制造业企业必须把创新与生产结合起来。在产业集群中, 创新活动绝非是单个创新主体的活动, 而是各类创新主体交互学习、合作分享的群体性活动、集群性创造, 需要有更多的组织参与到创新中来, 需要集群企业间的创新协作。产业集群中的制造企业必须与生产性服务主体进行密切的合作学习, 形成集群内外制造企业与生产性服务企业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形成区域创新整体的合力, 这对提高创新主体的生产率、创新能力和对环境的控制能力具有重要的积极效应。

三、以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促进绍兴县纺织产业集群

升级的建议

鉴于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集群升级的重要作用, 在制定和推动绍兴县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政策时, 大力发展为制造业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 加强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集群建设的支撑作用, 实现绍兴县纺织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

(一) 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生产性服务企业和机构发展的良好环境的营造首先表现在提供公共服务、通讯设施、交通系统等基础设施。所以, 绍兴县首先应加快本地区硬件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基础设施的完善, 促进生产性服务企业的地理聚集, 进而通过发挥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 促进纺织产业集群的发展。

其次是政府应逐步建立健全一整套机制运转顺畅的、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支持体系, 为生产性服务市场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

最后是通过直接投资及项目、财政、税收等优惠, 承担起启动、引导、激励、推动和保护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 增加纺织制造业企业对生产性服务的有效需求

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生产性服务部门的发展必须依靠制造业的发展。通过细化、深化专业分工, 鼓励制造企业改造现有的业务流程, 将一系列以前由内部提供的生产性服务活动进行垂直分解, 实施外部化, 将研发、设计、内部运输、采购等活动外包给生产性服务企业, 企业集中精力在制造环节。这样不仅能使制造企业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也推进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三) 构筑生产性服务业融入产业集群的公共服务平台

将生产性服务业嵌入地方产业集群并促进其转型升级, 搭建二者互融的各类平台是最有效的途径。这类平台可以表现为产业集群所需创意营销的应用平台、系统集成技术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等。建立生产性服务业嵌入地方产业集群应用平台, 可以结合产业集群, 实现服务业的产业化和产业的服务化, 形成二者的协同定位, 从而推进生产性服务企业与集群主体企业之间较为稳定的交易关系, 并促进企业重视声誉和品牌建设。

摘要:纺织业是绍兴县的支柱产业, 其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产业集群。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家宏观调控的双重影响, 特别是纺织产业长期快速发展产生的积累性、结构性、素质性矛盾和问题, 绍兴县纺织产业的发展正经受着十分严峻的考验。生产性服务是产业集群形成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 在绍兴县纺织产业集群升级中嵌入生产性服务, 可提升纺织制造企业的附加值、降低制造企业成本和增强制造企业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生产性服务业

参考文献

[1]邓于君.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集群竞争优势提升的重要效应分析——兼析珠三角的相应对策[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0 (3) .

[2]刘孟达.金融危机背景下绍兴产业集群转型升级问题研究——以生产性服务业为分析视角[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0 (3) .

[3]张国建, 俞鸿, 沈海风, 孙大勇.产业梯度转移与经济结构优化研究——以绍兴县纺织产业转型升级为视角[J].当代社科视野, 2010 (11) .

[4]郑吉昌, 夏睛.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集群问题[J].改革, 2010 (5) .

[5]王兴莲, 胡新华.基于生产性服务发展的产业集群升级路径探讨[J].商业时代, 2010 (10) .

[6]吴卫锋.生产性服务业视角下的福建产业集群升级问题研究[J].价值工程, 2008 (l0) .

[7]孙云耀.对绍兴县纺织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调查与思考[EB/OL].

纺织转型生产服务业 篇2

德国纺织业经过几十年的调整,靠技术创新走上增长道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了自己的领先地位。德国的纺织产业转型以及达到的效果给中国的纺织产业转型带来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一、工业化过程和产业结构升级理回顾

(一)工业化理论。工业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在此过程中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因此有必要将工业化过程划分为不同阶段,以区分生产力水平的差异性。

德国产业经济学家霍夫曼(Hoffmann)在1931年的《工业化的阶段和类型》一书中,以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的比例获得的一般趋势为依据,把工业化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美国学者钱纳里(Chereny),按照人均收入水平将工业化划分为三个阶段。目前通行划分方法:将工业化过程划分为工业化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1. 工业化初期阶段:

(1)国民经济中工业产值比重逐渐超过农业产值比重!(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缓慢上升);(2)工业发展中以轻工业为主体,重工业发展初级化,属于轻工业结构阶段;(3)劳动力逐步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4)居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2、工业化中期阶段:

(1)工业结构表现为发展原材料工业和一般加工工业为中心,高加工工业有一定发展,属于重化工业结构阶段;

(2)国民收入和劳动力中第一产业比重日趋缩小,第二产业比重继续上升,第三产业比重逐渐加大;(3)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3、工业化后期阶段:

(1)工业结构中以高加工业为主,生产设备和技术水平很高,技术呈现集约化特征;(2)国民收入和社会劳动力中,第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超过第一、二产业的总和,第一、二产业比重均有下降;#社会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在质和量上都有显著提高。

(二)产业结构升级理论。所谓产业结构升级是指三次产业之间和每次产业内部从既有的均衡与协调出发通过技术进步、产业和产品创新形成从量到质的突破实现新的均衡与协调。是产业结构从技术层次低的结构形态转向技术层次高的结构形态,从生产率低的产业占主体转向生产率高的产业占主体的结构形态,从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状态向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状态演变的趋势,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有其历史必然性和现实紧迫性。

产业结构升级理论和工业化理论有其内部紧密的联系。

中国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经济发展,我国一些地区已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根据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的研究(1986),优化产业结构是工业化中后期加快经济增长,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主要手段。因而,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根据我国的发展阶段与国民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全方位、多层次地促进劳动力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发展,并且随着我国技术人才不断增加,投入到技术密集型工业中资本的不断增多,研发能力不断增强,进一步提升技术密集型工业的比重,应是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与升级的重要内容。

二、德国纺织业转型历程

德国纺织业是在德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发展起来的,然而这一时期的德国纺织业与英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显得落后。而且很快以纺织业为中心的轻工业迅速转向以铁路建设为重点的重工业。直到19 世纪50-60年代,德国工业革命才大规模的展开,在这个时期,纺织工业作为德国最先开始工业革命的部门有了新的发展,现代的工厂制度已经占据了统治地位。到了19世纪90年代,德国就基本完成了工业化,由落后的农业国一跃成为世界先进的工业国。而那时德国就注意到应该着力加强培训、研发和技术纺织,使德国纺织工业向高技术转化,避开传统纺织的竞争。目前德国纺织工业以中小企业为主,特点是使用最少的劳动力实现最大的产值。

从整体上看。目前德国纺织企业共有1100家,拥有10万名员工,年营业额达到230亿欧元;服装企业500家,5万名员工。并且大多数德国纺织企业是中小企业。德国纺织业的主要产品为丝、棉、化纤和毛线及面料、工业用无纺布、家纺产品和最新发展的多功能纺织品等。德国产业用纺织占纺织品总量的比重已超过40%,已占领了产业用纺织品新技术的制高点。德国纺织业在环境和医疗纺织品领域也保持着领先地位。

从产品结构上看。2002 年,技术纺织已经占到德国整个纺织业产值规模的32-40% , 而上个世纪80年代,这一比例是5~8%。2002 年德国纺织品和服装工业销售额239亿欧元,生产额147 亿欧元。尽管德国纺织业在诸如服装和家用纺织品等大规模生产商品领域难以重新赢得市场份额,但在高科技织物领域,德国企业拥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他们通过业务调整和加强研发,已经成为防火服材料、飞机和轮船制造业所需的材料、透气性良好的运动服材料以及防辐射材料等高科技纺织品领域的领头羊。对于科技投入占整个行业销售收入的比例,德国一些企业能达到5~7%,而且还有不断加大的趋势,中国企业这一数字只有不到0.5%。而且由于德国纺织业占领了空缺市场,因此它没有受到亚洲纺织品的冲击。相反,亚洲国家已经成为德国高科技纺织品的重要消费者。

德国纺织业是如何如此快速的发展并走上这条技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这和德国的产业政策有着紧密的联系。

1、重视人才培养和就业培训,增强劳动力的适应能力。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德国的企业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十分重视,尤其是对劳动者的素质。德国对劳动者组织就业培训;企业对人力资源的规划和培训相当的重视,因为他们认为对人才培养,培训的投资就是对公司未来发展的投资。人力资源是企业的宝贵财富。

2、信息化。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到来,德国比较重视企业的信息网络,以及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从而实现商业

化,信息化。而且1ERP软件成熟度高,包含完整的管理思想,功能齐全、标准化程度高、像SAP、ORACLE、INTENTLA 等在世界上拥有较大的用户群。

3.品牌。品牌文化是树立企业形象、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核心问题之一。德国纺织业重视塑造良好的企业品牌,得到的回报不仅仅是市场份额与商业利润,更主要的还有顾客对品牌的忠诚以及社会心理的自然诉求。

4.扶持行业组织和企业组织。德国政府采用竞争与保护的双重政策。通过国际自由贸易,低廉的纺织商品从国外企业向国内转移< 同时通过欧盟的纺织贸易协定对当地纺织工业进行保护,尤其注重保护高端纺织品及相关联的知识产权。德国政府为了维持当地企业的长期生存与发展,将财政税收政策渗透到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之中。如政府为了鼓励家族企业更多聘用专职董事替代家族式管理以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对他们高于公司经理的收入予以减免个人所得税的照顾。

5.前瞻性政策,准确的市场方向,鼓励技术创新。德国政府深知,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就必须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的高低。所以政府应当而且必须出于经济长期和谐发展的战略考虑,通过公共财政政策予以帮助,重视科技投入,通过税收、财政补贴、政府资助等引导性手段,不断提高科技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德国尤其对生物技术、遗传工程、信息和环保技术等科技型企业予以政策支持。德国在联邦经济与技术部设立了国外项目促进处,以加强对国外市场和项目的竞争。德国还建立了很多的研发基地,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6.构建循环经济框架。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它强调要充分、重复、循环地利用资源,优化利用能源、注重可再生能源的开发。这种经济增长模式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德国是欧洲国家中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德国纺织业也越来越重视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保护以及资源的循环利用。

7.重视发展中小企业,促进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增强结构调整的灵活性。德国特别强调中小企业的发展,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小企业是德国经济体系的支柱,对更好的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作用重大。从就业上看,以德国巴伐利亚州为例,1996—1998年间,9人以下的小企业提供了2万个就业岗位,而500人以上的大企业却减少了4144万个就业岗位;从经济上看,在德国,中小企业数量大致占私有企业总数的99%,企业总投资的1/2,GDP的53%,出口额的70%及近一半的经济效益。二是中小企业具有反应灵活、比大企业更了解市场需求,更注重新技术运用的特点。德国新产品的开发和革新,大部分来自中小企业,即使在先进技术、高技术领域内,也有不少是由小企业居领先地位。

三、对我国纺织业的启示

我国纺织业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有其历史必然性和现实紧迫性。产业结构升级从横向上是产业内部从既有的均衡与协调出发通过技术进步、产业和产品创新实现新的均衡与协调的合理化格局,从纵向上是三次产业之间产业结构本身所固有的从低级到高级演进的高度化趋势,包括从技术层次低的结构形态转向技术层次高的结构形态,从生产

率低的产业占主体转向生产率高的产业占主体的结构形态,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升级,从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状态向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状态演变的趋势。

由于价格和成本竞争优势,入世给纺织业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我国纺织业的劳动生产率毕竟低于德国,所以必须要在保持劳动力优势的同时,通过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技术和设备的更新与升级,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这样才能真正的从入世中受益。20世纪90 年代以后,世界纺织产业结构随着纺织工业高新科技的导入,发生了很大变化,装饰和产业用纺织品的比重增加很快;机电一体化使这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金密集型转化;纳米纺织品,微电子用纺织品,高性能纤维,各种复合材料,膜结构材料,防护用纺织品,纺织材料的回收和再生所要求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等等。而中国却还没有从低水平的数量扩张和“以量取胜”的增长方式中转变过来,并且没有更多的技术创新支持,这造成纺织业的劳动生产率相对低下。所以,要提高我国纺织业的国际竞争力,那么纺织业的结构升级和纺织科技的发展迫在眉睫。

对我国纺织业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纺织业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而按照迈克尔·波特教授的竞争优势理论中关于特殊资源优势的论断:我国纺织业所拥有的劳动力和生产成本上的优势属于低层次的资源优势,是易被模仿和替代的。我国在高层次的资源如:高级专业人才、内部技术能力、科技研发能力、品牌信誉方面却存在着严重的不足。而这些是波特的竞争优势论中所强调的保持持续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所以,我国的纺织业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缺乏核心竞争优势。这也是纺织业转型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纺织转型生产服务业 篇3

(1) 纺织品创新成员结构相对稳定

长三角纺织企业投入低能耗创新员工平均95名, 其中技术与管理人员占比为5.3%, 进企时间保持在5-7年间, 研究所涉调研对象企业中, 科技创新员工最早为2007年, 最迟为2009年, 期间离职人员平均为3位, 其余均稳定就职。其中, 涉及调研样本企业中, 平均含业务经理两名, 负责协调外销1-2部门资源及企业全部订单的产品经营销售。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83.70%, 有相关销售经验占比占67.10%, 有产品技术改进实践经验占34.50%, 有低能耗产品相关销售经验占比的占17.60%。

(2) 重视产品研发与营销

长三角在企业发展愿景中以产品技术革新为目标, 进行公司内部产品研发创新, 主要集中在纺织面料的功能革新, 其中在产品技术功能创新的投入上, 长三角自2010年其分别投入11.7万元人民币、15.4万元人民币、19.89万元人民币, 已经引入意大利阿尔法剑杆织机用以改良企业40s, 133*72规格面料及对应纺织成品的企业, 占到全部受访企业的17.6%;其中将创新投产比设定在1.8万元人民币、3.7万元人民币、5.8万元人民币及以上的, 分别作为员工技术创新贡献、技术人员引进费用、产品节能创新突破方面的奖励基金的, 占到全部受访企业的11.5%11.9%和15.3%,

(3) 产品低能耗占比增加

长三角产品线覆盖较广, 拥有以T/R, 涤粘, 混纺, 麻棉为主的纺织面料;化纤为主的各类家纺面料, 以及包揽各类染色, 印花, 绣花, 复合, 植绒, 烫金等一系列加工深化的纺织辅料与辅助产品。从出口构成来看, 长三角纺织面料在2010-2013年总出口占比分别为67.1%、47.5%、31.6%;而在环保研发及技术创新支持下的家纺类面料的出口占比逐步从2010年的35.6%、39.5%一直上升到67.5%。

2 长三角纺织品低能耗创新实证研究

研究调研了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南京、苏州、昆山、无锡、绍兴、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等地的等地118家企业, 其中重点为浙江纺织集群企业, 随机样本企业发放240份, 收回206份, 除去无效问卷21份, 有效回收率达77.1%, 并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就企业对于低能耗创新导向及合作行动的肯否态度予以量化, 利用Amos 5.0、SPSS 15.0结合开展数据统计分析和结构方程验证。在低能耗创新导向、及其对应的成长和生存绩效等要素关联相关矩阵中, 验证结果分别报告了3.93、3.54、3.49和3.68的均值。

浙江纺织企业低能耗创新双重导向下的碳生产率分类验证进行企业在低能耗创新维度上的简单划分, 即A类为实施导向影响的受动部分企业集合, 而B企业则为对应的主动部分企业集合, 进而进行进一步的层级回归验证, 以确立双重低能耗创新导向与浙江纺织企业的低能耗创新及其绩效的联系。结果显示, 双重低能耗创新导向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其对于浙江纺织企业的低能耗创新成果, 而关于双重导向下的低能耗碳生产率, 并且两因子的双项回归的交叉系数也在0.1%显著性概率下报告了0.18;同时, 尽管发现双向回归过程中的回归值缩减显著, 但并不影响低能耗创新导向的低能耗创新双重环境因子的绩效影响关联, 当然也可以看出无论是最终的双向验证还是先前的层级回归验证, 低能耗创新在导向到策略的实施过程中, 关联影响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本研究同时进行了结构方程模拟性验证, 主要以CFI和IFI等相对拟合卡方自由度、绝对拟合指数RMSEA进行验证, 从表中报告结果可看出对应的结构方程与数据拟合程度能够形成较稳定的验证信度, 并最终证实了本研究基于层级回归验证和双重项分类验证的结果, 即假设2通过验证检验。

3 长三角纺织品低能耗创新对策

(一) 提升创新网络内部的导向与绩效

尽量减小区域低能耗创新主体企业因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低能耗创新耗散;创新园区不仅要在实体硬件上突出对于低能耗创新的支持, 更应在政策配套的充分和实质发挥上围绕创新倡导及合作而展开。

(二) 鼓励主体更广范围低能耗创新导向

以政府为主体, 率先做好低能耗创新导向和政策推动的桥接渠道, 政策措施的转化平台以促进更多跟进型企业或受导向企业向主动导向方的转变, 从而带动各类低能耗创新导向的真实绩效溢出;而作为企业主体自身, 应该更进一步突破现有产供链条的局限, 争取以更广泛覆盖的低能耗创新赢得网络营销低能耗碳生产率。

(三) 培训新兴低能耗创新主体

应进一步尝试导向与策略实施的结合策略运用, 一方面推动浙江纺织集群企业的低能耗创新导向在双重范围内的进一步扩展, 另一方面要鼓励各个企业自行实施丰富的低能耗创新尝试, 在拟采取创新合作企业群中配以相应政策及规定优惠并在实施过程中予以成本、利润评估和配套指导, 借助周边低能耗创新主体联合推动更多低能耗创新企业主体继续培育。

摘要:结合对低能耗创新导向及绩效的关联分析, 以势函数及序参量方程为路径, 进行了环境及内部创新因素构成的交互层级回归以及结构模型的双效应验证。结果证实, 低能耗创新基于协作网络传到其对于长三角纺织集群的低能耗碳生产率影响, 并指出应以搭建低能耗创新网络、凸显创新引导。

关键词:纺织业集群,生产性服务业,碳生产率

参考文献

[1]Ito K, Pucik V.R&D spending, domestic competition, and export performance of Japanese manufacturing firm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3, 14 (1) :61-75.

[2]Hagedoorn J (1993) Understanding the rationale of strategic technology partnering:Interorganizational modes of cooperation and sectoral differences.Strat Manage J 14:371-385

[3]李萍, 李永壮.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低能耗碳生产率综合评价[J].商业文化, 2008 (1) :159.

生产性服务业翘楚的转型研究分析 篇4

盛夏的南宁, 占地百亩的弘信 (南宁) 生产性服务业基地里热火朝天。可口可乐饮料叉车不停地穿梭于立体穿梭式物联网智能化成品仓库进行作业, 仓库门帘翻卷, 御虫于外, 确保食品安全。基于物联网技术打造的“全智感型”原材料仓库可库存2.4万吨白糖。白糖仓库上的温、湿指示器在闪烁, 红色的可口可乐商标翩翩起舞……

弘信 (南宁) 基地还是可口可乐公司西南地区美汁源生产基地, 总投资人民币近4亿元, 年营业额3亿元, 纳税千万元 (不含可口可乐的6亿元产值与2000万税收) 。弘信, 一个曾经在普通货运市场红海中搏杀的传统物流企业, 成功地实现了转型和跨越式的发展。

弘信供应链本是一家从事传统拖车和货代业务的物流企业, 经过华丽变身成为一家具有多方资源整合能力的一体化供应链运营商。弘信供应链以成为中国快速消费品行业供应链管理专家为发展目标, 不断致力于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率和效益的最优化, 为客户提供从原材料采购、仓储、品检、运输、RDC管理、分销管理、JIT配送、代收货款的全流程、一体化的供应链外包服务。目前, 公司已在快速消费品物流领域建立了自己的品牌优势, 成为可口可乐 (中国) 、美国嘉吉、法国达能、美国奥联、王老吉、汇源果汁、光明食品等国内外著名食品、糖果、饮料企业的物流合作伙伴。

弘信拥有完整的第三方物流服务网络, 构建了遍及全国的侧帘车托盘化运输网络。公司在南宁兴建的供应链物流基地, 集原材料采购、仓储、检验、分拣、展示、贸易、期货交割、研发、运输等强大功能为一体, 是国内先进的白糖专业化仓库之一, 是开展CDC+VMI服务的有力保障, 是生产性服务业的示范基地, 为可口可乐等公司提供非核心的生产性服务。

2 崛起的生产性服务业

生产性服务业 (也叫做2.5产业) 具有知识智力密集度高、产出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等特性, 在服务业发展尤其是在现代工业的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与工业形成了唇齿相依的关系。生产性服务因为其更专业化的服务更全面地参与到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而成为新型技术和创新的主要提供者和传播者, 对促进工业的产业转型与升级, 具有更多的战略功能和“推进器”效果, 对提升地区的综合服务功能和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产生重要的作用, 成为当今产业竞争的焦点和全球价值链中的主要增值点。制造业由于其很长的价值链, 其非核心的环节就成为企业寻求更专业服务来推进价值链的联动与效率, 提高企业的效益, 这样, 制造企业可以腾挪出更多的精力与资源专注于核心能力的锻造, 最终提升自己的应变能力与核心竞争力。除了可口可乐、苹果等国际知名企业外, 国内的老牌家电企业海尔、成长新秀小米, 以及汽车制造业等大型企业无不需要生产性服务业配套与支撑。生产性服务企业渗透和参与到制造企业的金融、物流、市场营销、人力服务、采购等各个环节, 在制造企业价值链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价值链互动关系如图1所示。

十一五以来, 南宁的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16.55∶31.96∶51.49调整为2013年的12.48∶39.62∶47.90。由此看来, 南宁的工业在不断发展壮大, 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言而喻。纵观南宁的产业结构, 南宁市目前的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南宁做大经济总量的短腿, 难以支撑工业的快速发展。科技含量不高, 互联网、物联网与现代通信信息技术的发展基础比较薄弱, 散、小、弱是其显著特点, 其专业化的水平对现代工业的作用有待加强, 即表现为结构不完善、总体档次不高。需要打造承接集群、专业化配套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中心。而南宁本土制造企业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实体产品方面, 通吃价值链, 很少外包生产性服务, 使得一些高端需求、特殊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企业缺乏亮点。要提升南宁市工业的整体水平, 增强其积聚功能和辐射功能, 加快“三基地三中心”的发展,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必由之路。嗅觉敏锐而又苦苦寻求转型的弘信物流由此觅得商机, 重新定义了自己的商业模式, 成功转型为依附食品龙头企业成长的商业模式, 并迅速形成规模, 目前布局广西的弘信已建立七个类似生产性服务基地, 在全国也进行了相当大体量的布局, 成为行业的翘楚。

3 生产性服务业市场需求和意义

作为重点发展的现代服务业,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基础薄弱, 与工业没有形成良性的互动, 经济增长的附加值较低, 经济的发展依靠工业投入的拉动和数量扩张等粗放形式。

世界是平的, 随着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和企业规模的扩大, 企业价值链上的环节需要更加专业的运作, 否则将成为竞争中最薄弱的链条, 而一条链条的强度取决于它最弱的一环。尤其是大型企业必须对企业活动进行垂直分解, 在前向、中期及后向投入实施外部化, 将前向投入的可行性研究、技术创新、市场调查、风险投资等;中期投入的员工培训、信息服务、生产物流、采购管理、金融服务、产品检验等;后向投入的广告设计、营销策划、售后服务等服务外包给专业企业。企业将其内部的非核心的业务外包给专业的服务商来做, 不仅提升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也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供的是专业化服务,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 不仅形成了有效的分工并且具有比较优势。生产性服务企业与生产企业根系纠缠, 抱团成长, 通过创新合作, 工业企业还可以“由重变轻”“减肥”, 生产性服务企业也可以“由轻变重”“强体”均衡发展。

弘信供应链准确地把握了龙头制造企业在价值链上的需求, 并聚焦于食品龙头企业, 在企业的前向、中期及后向环节方面积极投入, 既提升了制造企业的竞争了, 也形成了自己的竞争力和规模优势。

4 结语

弘信发挥自身的品牌、银行资源, 以及社会资源优势, 为弘信物流吸引一流的人才加盟, 通过不断创新商业模式, 梳理企业战略, 形成以“客户、资源和资金”为核心的三核驱动发展模式。通过不断有机整合物流的功能型环节, 为客户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并根据客户需求研发个性化的增值型服务, 将物流服务贯穿企业的整个供应链, 实现从功能型物流向管理型物流的蜕变。

如今, 弘信已成为专业的供应链管理服务商。在三核驱动发展模式下, 为客户提供包括采购执行、供应链资金服务、库存管理、分销执行、国内配送、物流加工在内的全面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成本, 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率和效益的最优化。

未来, 通过业务模式的复制, 弘信将带动以饮料物流为主导的原材料供应链整合系统, 实现客户群的拓展, 形成原材料供应链的一体化规模经济。

弘信供应链紧紧把握住产业升级的趋势, 超越了产业竞争, 冲出了传统物流业的红海, 寻找到了企业转型升级的蓝海, 成功地开创了全新的市场。

参考文献

[1]王利华, 严金才.五象新区现代产业发展研究[J].广西经济, 2013 (8) .

[2]王利华, 刘曙华.长江三角洲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合理布局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103 (2) .

[3]周鹏, 余珊萍, 韩剑.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价值链升级间相关性的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 2010 (9) .

纺织转型生产服务业 篇5

关键词:服装产业,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升级

一、北京服装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 服装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目前是服装制造大国, 服装出口量最大的国家。随着中国人工成本、原料成本、人民币汇率增加, 东南亚国家服装制造业兴起, 欧债危机对进口量影响, 中国以服装制造为主的低利润、低附加值产业结构迫切需要向“微笑曲线”高附加值两端转型升级。北京以发展服务型经济为主, 在服装制造业上并不具有显著的优势。但是,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 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拥有得天独厚的人才、知识、技术、信息和资本资源, 在新型面料研发、服装设计、服装教育、服装品牌营销等知识、人才、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上具有巨大优势。

(二)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

“十一五”发展期间, 生产性服务业拉动服务业迅速发展, 北京市已成长为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体。北京市“十二五”规划再次强调大力发展服务业, 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 深化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从总量上看, 2006—2012年, 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北京市GDP总值的比重从42.0%增长到50%左右, 占北京市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从58.4%增长到65.0% (见表1) , 生产性服务业增长速度较快, 正在成为北京市经济支柱产业。

从产业结构上看, 如图1所示, 金融服务和流通服务占生产性服务业的主导地位, 2006~2012年占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分别基本维持在29%左右和25%左右。科技服务和商务服务所占比例最少, 二者所占比重皆在14%左右, 但呈现平稳上升的趋势。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趋势应是以知识、人才、技术高度密集的科技服务、商务服务和信息服务为主导的经济结构模式。北京生产性服务业目前的发展层次较低, 科技服务、商务服务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从空间结构上看, 北京生产性服务业呈明显的集聚特征, 主要聚集于北京四大功能区的功能拓展区和功能核心区。从2004年、2008年北京都市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全域空间比较来看, 聚集程度有下降趋势, 分布空间进一步扩大。北京生产性服务业从都市向外辐射趋势明显。

二、北京服装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关联性分析

(一) 服装产业对生产性服务需求拉动作用

北京乃至中国服装产业的主导产业是服装制造业, 北京规模以上企业服装行业产量为13亿件。制造业, 包括服装制造业, 是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需求方, 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有显著拉动作用。如表2所示, 2002~2010年, 纺织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使用率平均为6.90%, 服装制造业对其中间使用率平均为41.22%。服装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能够带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在北京“时尚之都”建设和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 对生产性服务业, 尤其是商务服务和科技服务的需求拉动作用将进一步增强, 同时也能促进北京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结构升级。

(二) 生产性服务业对服装产业支持作用

就2002—2010年生产性服务业对纺织业和服装制造业中间投入率来看, 生产性服务业对二者的投入率分别不到1%。纺织业属于高污染的行业, 服装制造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 和北京“绿色经济”、“服务型经济”的发展模式并不相符。北京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中, 主要针对于设计创新、品牌打造、商业模式和营销模式的创新, 这就需要专业性、创新性强的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持, 如:高端服装设计、面料研发人才, 专业外包服务, 品牌营销设计等。

三、基于服装产业的北京生产性服务业的swot分析

(一) 生产性服务业在服装产业的优势分析

1、人才、科技优势。

北京拥有如北京服装学院、中央美院、清华美院等实力雄厚的高等艺术院校, 为服装产业培养专业人才, 对服装面料等领域进行专业的研究, 如航天服装和高分子材料的研发。北京高校、科研院所林立, 科技力量雄厚, 自主创新能力位于全国首位。作为首都, 北京经济发展领先, 是国际化大城市, 信息、资源丰富, 能够吸引各地的高科技人才、服装企业和最新时尚信息、会展、时装秀的流入, 使生产性服务业的拥有更好的发展资源, 促进北京服装产业的发展。

2、津翼服装制造业的发展。

天津、河北服装制造业发展迅速, 2011年天津河北规模以上企业服装行业产量总计7.8亿件, 占全国总产量的4.1%。天津、河北地区服装制造业的发展能够弥补北京服装制造业不足, 便于形成以北京为创新、资本中心, 带动周边服装制造的发展模式。这将提高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 带动其发展。

3、资本优势。

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在面料研发、品牌打造、服装设计等方面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北京作为中国的金融中心, 集中了众多大型金融机构, 可以为北京生产性服务企业提供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和资金服务, 对发展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具有一定积极作用。

(二) 生产性服务业在服装产业的劣势分析

1、服装行业高素质人才和技术创新不足。

与国际水平相比, 北京服装行业高素质的人才与巴黎、纽约、东京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国际都市相比呈明显劣势, 产生国际影响的北京服装设计师、服装品牌凤毛麟角;尽管北京市在新型面料、技术等领域每年都有众多创新, 但是与发达国家比还有明显的差距, 竞争优势不明显, 成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局限。

2、服装产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拉动不足。

北京生产性服务业与服装产业发展程度处于较低的水平, 服装产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拉动主要依靠服装制造业。传统服装制造业“低产值, 高产量”的增长模式已无法维持, 传统服装制造业在北京“服务经济”的发展模式和高成本的现状下更是没有发展空间。同时, 市场上外包成本较高, 使服装产业“轻公司”、电商的发展受到一定限制,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3、多数服装企业观念落后。

北京的服装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缺乏战略长远眼光, 认为只有对实物的投入才会产生价值, 更倾向于“大而全, 小而全”的发展模式不愿意对生产性服务业进行投入, 使得企业缺少核心竞争力无法长足发展。同时, 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三) 生产性服务业在服装产业的机遇分析

1、对生产性服务业和服装产业的政策机遇。

北京服装产业“十一五”规划明确北京市服装产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 重点搭建产业发展平台, 研发高附加值产品, 加强品牌建设, 促进产业聚集。北京市“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北京市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方向——金融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现代物流业、商务服务业、会展业。北京市“十二五”规划建议进一步强调了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性, 为其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北京市对双方产业的政策支持中, 扩大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机遇。

2、互联网和物流的发展。

互联网和物流的发展促进了新的商业模式, 形成了服装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时至今日, 服装行业已经成为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1年中国服装行业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已达2049亿元, 占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的26.7%。高效、低成本的信息流、物流可利用不同的区域优势分别安置研发、生产和销售等环节, 服装产业发展迎来新的管理革命。

3、服装市场竞争激烈。

首都北京作为国际性大城市, 在服装消费上有巨大潜力。在北京走上国际舞台的同时众多国际时尚品牌如zara、h&m、channel等迅速占领北京服装销售市场, 与北京服装产业形成激励的竞争。在市场激烈的竞争环境下, 推动部分服装企业转型升级, 发展自身核心竞争力, 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供机遇。

(四) 生产性服务业在服装产业的挑战分析

1、市场体制不完备。

服装生产成本提高导致服装价格大幅提高, 服装电商发展迅速。但是, 由于北京市对电商及生产性服务业缺乏制度性规范管理导致市场发展存在信息流通不畅、诚信机制缺乏、交易成本高等问题, 直接制约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2、上海、广州的发展挑战。

上海、广州沿海的地理优势、资源优势和开放的市场比北京发展服装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更具有优势。当上海、广州抢占北京服装产业发展先机, 北京服装产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动作用将减弱。

四、北京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服装产业升级发展建议

(一) 与河北、天津协同发展

北京、河北、天津在协同发展的基础上合理分工, 发挥各自优势。北京在人才、知识密集的服装产业和服装批发销售业发展的同时带动河北、天津服装制造的进一步升级优化, 形成产业聚集区, 提高竞争力。

(二) 制定生产性服务业行业标准和发展规划

政府应该明确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目标, 制定发展规划, 使北京生产性服务企业发展方向更加明确。同时政府应该调控市场, 制定行业标准, 使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有章可循, 并通过政策鼓励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朝结构合理、高水平方向发展, 支持服装产业转型升级。

(三) 加强对科技创新的鼓励和投入

北京服装产业升级的方向是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品牌的建设、设计研发平台的建设。科技创新是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升级的支持力量, 也是促进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保障。北京可以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中心, 依托周边高等学府、研究机构, 打造北京市科技服务业产业集群。

参考文献

[1]2011—2012年中国服装行业发展报告

[2]北京服装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3]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式发展路径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1:8-15

[4]邱灵, 申玉铭, 任旺兵.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联及空间分布[J].地理学报, 2008 (12)

纺织转型生产服务业 篇6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中小企业,转型发展

山西省“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太原市委九届七次全会上,陈川平书记再次强调要围绕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服务等重点,建设“一流的新兴产业基地”。可见,随着太原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在太原市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是太原市现阶段实现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当前,太原市诸多中小企业已开始向服务业行业进军,但是受全球金融风暴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中小企业如何转型、如何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面临着诸多困难。因此,在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太原市如何在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中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如何通过从工业企业中分离发展科技服务企业、现代物流服务企业、专业化的配套服务企业和文化创意服务企业等多种途径,扎实有效地推进工业企业主辅分离发展服务业,应引起企业、政府及相关财税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太原市中小企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性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促进太原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一个重要的群体,在自主创新的大背景下,中小企业的发展日益受到关注。近年来,太原市虽然有许多中小企业已经开始将发展方向转向新兴产业,逐步依靠科技进步带动企业发展壮大,但是受长期传统因素的影响,目前仍有一部分企业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大量的资金投入、大量消耗原材料和能源,以及大量廉价劳动力的投入,依赖于传统的产业结构下落后的生产技术、落后的工艺装备水平等,即是一种“高资本投入高劳动投入并存”的粗放式经营特征。这种发展方式与发展速度与太原市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目标不符,同时,这种粗放型的增长不仅使企业难以应付外部因素的变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容易转化成相关的社会风险,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诱因。

太原市中小企业的这些发展特点及发展现状,决定了促进其科学健康发展,必须转变发展方式,从采矿业、制造业等规模经济特征比较明显的行业退出,开始向服务业行业进军;必须通过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生产性服务业,解决制约中小企业科学发展的实际问题。

中小企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太原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要。产业发展规律表明,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分工越来越细,更多的专业化服务从制造业中分离是必然趋势,没有生产性服务业强力支撑的制造业,是竞争力不强的制造业。也就是说,制造业的发展需要服务外包、科技研发、工业设计、技术咨询、会议展览等生产性服务业提供配套协作。

为建设创新型城市、推进经济绿色转型,太原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服务业的发展,但是太原市服务业发展中还存在着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和质量水平低、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缓慢、服务业专业人才匮乏等诸多问题。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结合不紧密,无法为制造业提供有效服务。

太原作为煤炭能源重化工基地的中心城市,背靠山西这个煤炭资源大省,拥有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和雄厚的制造业基础,有利于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园区内大企业、大集团和与之生产配套服务的中心企业共同发展的局面必将呈现。当前,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太原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之一,在创造产值、利税和销售收入等方面的发展潜力巨大。这就决定了要促进我市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生产性服务业的协作,要发展服务业,离不开中小企业的支撑。因此,中小企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太原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要[1]。

国内外中小企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成功经验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于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和竞争力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国内外城市一些典型的成功案例与经验,为太原市中小企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意大利。围绕中小企业的服务需求发展壮大,是意大利生产性服务业的一大特色。意大利各类生产性服务业较为发达,企业一般只负责内部的生产经营,而财务、产品研发设计、销售、物流、广告、法律咨询等都能通过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机构实现。

首先,意大利金融服务体系完善,建立了一整套高效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和融资体系:有专门的中小企业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长期的低息贷款;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信贷担保机构较多;设立了私营中小企业基金,包括技术创新滚动基金、投资项目补贴基金等。其次,中介服务、教育培训等发展较快,为中小企业集群提供了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支撑。第三,行业协会的作用主要有赞助技术研究机构、收集并发布产业信息、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开展人才培训与交流等[2]。

上海。上海的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研发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速,成为引领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上海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建设的主要经验:对不适宜发展一般制造业的区域,通过园区环境建设和功能完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仍有发展空间、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区域,通过功能再定位,做好“特色专业”服务;对没有发展空间的区域,重点通过“二次创业”,提高产业能级,淘汰劣势企业,形成与土地效益相适应的生产性服务业。

武汉。为加快经济发展,武汉市发改委明确提出转变发展方式12个主攻方向,“着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被列于首位。

武汉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一是集中式发展,即生产性服务业主要集中于武汉市;二是物流运输业、金融业、信息服务业率先发力,建成了国内首家物流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发布“武汉城市圈形象卡”,率先打破了城域间的金融壁垒,建成了软件开发与测试平台,为与美国的主网站链接、形成软件外包产业链奠定了良好基础;三是大项目先行,龙头企业先入,物流、金融服务的龙头企业率先进入城市圈,如丹麦马士基、日本伊藤忠、美国普洛斯、中远、中外运等知名物流企业,纷纷在汉开办分公司,其中不少为中国内地的物流分拨中心。

以生产性服务业助推中小企业转型的对策建议

加大支持力度,强化措施落实,优化中小企业服务业发展环境,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做大做强。2006年,太原市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政策意见》,为使生产性科技服务业在太原市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转型发展中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市政府又颁布了一系列生产性科技服务业扶持政策,为大力发展生产性科技服务业创造了宽松的政策环境。在下一步工作中,各方面的政策,包括投融资、财政、税收、工商、环保、土地等,都要梳理一遍,要结合中小企业发展制定出台新的支持政策,已经制定的政策要执行到位,用足用好,并且要汇编成册,加强宣传,使中小企业切实享受到优惠政策。同时,强化措施落实,注重实际效果[3]。

积极引导和鼓励制造业和服务业分离,加强生产性服务业统计体系建设。鼓励生产性服务机构从制造业企业中分离出来,积极引导和鼓励太原市国有大型企业实行主辅分离,将原材料采购、产品研发和设计等上游环节以及产品销售、运输、仓储等下游环节分离出来,将非核心的服务业务外包给中小企业。在实施工业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的过程中,鼓励企业通过兼并、联合、重组、控股等多种形式进行行业和产业链整合,组建行业工程技术中心、专业设计公司等。同时,按照国家现行的行业标准,改进生产性服务业统计调查方法,完善统计指标体系,加强对太原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状况的经常性调查,提高统计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建立健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监测体系,及时反映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放宽中小企业进入服务业的市场准入,加快服务业体制创新。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放宽中小企业进入服务业的市场准入,凡在太原市具备注册条件、申请设立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工商部门应准予注册登记并及时核发执照。

鼓励中小企业通过领办或民办官助、市场化运作等方式,建设各具特色的服务业集聚区、功能区,兴办包括技术研发、工业设计、检验检测、人才培训、展示营销、信息服务中心和电子商务网站等功能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鼓励中小企业之间、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之间,通过建立战略联盟等方式,促进服务业的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引导具有知名品牌和新型业态、新型商业模式的中小企业进入服务业领域,或优先进入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区,发挥对服务业体制改革、发展方式和发展模式转变的示范带动作用。建议选择太原民营区、经济区、高新区等产业集群度高、中小企业或民营经济密集的地区,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和政策转型的试验和示范等。

多渠道增加投入,增强中小企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能力。建立和完善市场运作、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市财政根据财力状况和服务业发展需要逐年增加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特别是加大对中小企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科技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按照银行贷款贴息或投资补助方式,主要用于支持生产性服务业的薄弱环节、关键领域和新行业以及带动力强的重点项目,并引导、吸引信贷资金和民间资本多渠道投向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科技服务业。加快建立完善生产性服务业重大项目储备库,引导、帮助太原市中小企业积极争取国家、省的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常毅军.加快生产性科技服务业发展推动太原市经济转型升级[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0(7):50-52.

[2]陈利华.国外典型产业集群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经验及其启示[J].预测与分析,2006(11):10-12.

纺织转型生产服务业 篇7

新一轮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带来国际科技与产业转移的新趋势,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主要表现为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型。资源型城市长期以来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资源城市普遍面临着城市转型的问题。在产业发展方面, 能否尽快克服增长方式粗放、资源和环境制约突出、内外源型经济发展不协调、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 将成为影响城市转型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服务业中的比重不断加大, 逐渐成为转型经济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通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寻求经济增长的新的动力引擎、保持城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繁荣, 对于支撑资源型城市转型具有异常重要的作用。

一、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机理

1.生产性服务业促进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生产性服务业 (Producer Services) 是指那些主要为满足中间需求, 向外部企业和其他组织的生产活动提供中间投入服务, 用于进行商业活动和更进一步的生产而非主要用于满足最终直接消费和个人需要的行业。在工业化后期阶段, 随着社会分工专业化的不断深化, 生产性服务业比重也将不断上升,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心。在一些发达国家, 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已远远超出服务业的平均增长水平。

现代制造业中各价值链环节所创造价值的不平衡性表现为“微笑曲线”的特征。“微笑曲线”两端代表的是附加价值和盈利率高的生产性服务业, 即上端的研发、设计, 下端的品牌、营销、制造服务, 而中端则是生产加工、组装等传统制造行业, 属于附加价值和盈利率低的环节。向价值链两端延伸, 发展高端生产性服务业, 能够强化价值链的核心环节, 实现产出的服务功能, 提高产业的创新能力和附加价值, 获得差异化竞争力, 从而增强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产业升级的本质要求和关键步骤。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服务业供给水平, 进一步增加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带来整体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 随着生产性服务业比重的上升, 经济增长将明显减少对高投资和高资本积累的依赖, 生产性服务业中针对环保治理、节能降耗等新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的高新技术服务业, 可以为制造业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生产转化提供技术支撑, 从而使资源型城市转向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所以, 生产性服务业通过自身发展促进服务业内部结构升级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因此, 资源型城市可依托传统产业优势, 剥离支柱产业在生产、管理和技术中优势服务环节, 发展科技服务、商务服务、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 延长产业价值链促使产业升级, 实现产业集聚发展, 培育核心竞争优势。

2.生产性服务业增强资源型城市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与生产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同时也是城市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根本动力, 生产性服务业涵盖科研产业这一创新的关键源泉, 它占据着创新过程的高端位置。生产性服务业中所包括的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等是高知识、高技术型行业, 通过研究和开发部门、高新技术产业、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和高端的服务业向发达的中心地区集聚, 实现科技人才等要素的聚集以及创新要素的知识的生产、传播和整合, 能够较强地提升城市的创新能力。发展科技服务业有利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发展信息服务业有利于信息技术对各产业的渗入与改造, 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和商务服务业则对制度创新及交易成本的降低起到了重要作用。

另外, 发达的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集群形成, 产业集群带来的研发比较优势将更好吸引国内外创新机构和创新团队的集聚, 成为推进创新活动的主体, 有利于提升资源转型城市的创新功能,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增强城市生机和活力。

3.生产性服务业加速资源型城市城市化。

城市化是指以第一产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过程。因此, 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及集聚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动力。随着工业化的实现, 服务业将成为城市聚集经济效用发挥的主要产业载体。现阶段我国已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 加快城市化进程应更多地依靠服务业的发展。

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加快城市化的速度, 更有利于提升资源转型城市的经济功能。城市化水平的提升不仅是各种经济要素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更要体现出城市内涵素质与功能的提高。服务业尤其是现代生产性服务业, 大部分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行业, 信息密集和高技术密集两种功能的结合将使城市成为现代产业集中区, 能够创造巨大的就业需求和实现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的集聚, 从而提升城市形象、强化城市功能,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从全球的范围来看, 全球生产服务体系与世界城市体系表现出高度统一, 生产者服务尤其是高等级生产者服务, 集中于一些大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 最高等级的生产者服务高度聚集于少数的世界城市, 如纽约、伦敦和东京。

基于分工的角度, 科学合理的规划城市的服务业发展定位与空间布局, 是城市化未来发展空间与应有的服务功能定位的重要前提。资源型城市在转型中依托主导产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生产性服务业在城市中心的集聚, 制造业从中心退出, 使得城市日益成为信息和服务中心。以信息软件、咨询服务、商务服务、金融、物流服务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促进城市化的空间集聚和城市功能的完善。

二、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现状

资源型城市承载着提供资源和能源的重要责任, 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推进了我国工业化与现代化的进程。但同时城市受资源开采的周期性影响, 部分城市出现资源枯竭的现象, 产业亟待转型。国家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帮助资源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 主要在首批认定的44座资源枯竭城市中展开试点, 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对资源城市发展的历程进行回顾, 分析资源城市的特征和突显的问题, 才能客观地对资源城市转型进行科学的定位。

1.资源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资源城市在建设中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在资源开发初期, 城镇建设主要为生产服务, 布局在矿区附近, 与周边地区经济联系弱。城市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 表现为分散的区块, 商贸业、服务业也规模小布局凌乱。在资源开发中期, 伴随着产量的再创新高, 城市也带来了人口大量集中的迅速扩张期, 大型居住区和商业区开始形成, 服务业主要满足消费服务。到了资源开发末期, 资源产量下降的同时也出现城市建设资金的匮乏, 基础设施长年失修, 商业形态落后, 人口迁移明显, 城市萎缩。其本质原因是城市功能和企业功能错位, 以企业正常运行为本位的发展思路排挤了城市功能的正常拓展。

2.产业结构单一发展不协调。

资源城市第一产业基础薄弱;第二产业比重偏大, 严重依赖资源采掘业及初级加工业;第三产业发展缓慢 (见表1) ;产业关联度低。表中数据可见, 资源型地级市与全国地级市相比, 二产的增长率虽然偏低, 但在三次产业中占有绝对比重;资源型县级市与全国县级市相比, 二产的增长率较高, 在三次产业中也占有绝对比重。单纯从增长率来讲, 当资源型城市进入大规模开采阶段后, 城市规模和人口数量的扩张速度很快, 也就是常常提到的超常规发展。但是剖析行业内部结构看, 二产的内部结构中采掘业独大, 产品结构单一, 生产靠资本驱动, 创新变革缓慢, 由此资源城市产生的路径依赖极大地限制了其他产业的发展。

资料来源:魏后凯, 时慧娜.中国资源型城市国家援助政策[C].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暨2011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 2011 (7) :4-12.

3. 吸引资金能力差, 自我积累不足。

资源、能源的开发存在较高的进入门槛, 形成了以国家行政主导、国有企业为主的市场结构, 因此企业的运行往往在行业垄断和封闭状态下运行, 市场化程度低, 要素市场不发达, 社会融资能力差。从外商投资角度看, 资源城市与全国其他城市相比, 工业产值中外资份额偏少, 外商实际投资额度较小 (见表2) 。

资料来源:同上。

资料来源:同上。

受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 资源企业承担了很多城市建设的公共服务职能, 长期企业办社会, 给企业带来沉重的负担。特别是资源开采枯竭期, 城市财政紧张, 自给率低、财政缺口大 (见表3)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存在着资源低价、产品高价的扭曲价格体系, 同时资源补偿机制长期缺失, 中央大型企业主导的资源开发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联度不大等综合原因导致了城市的自我积累能力很弱。

4.人力资本结构不合理, 流失严重。

资源城市中劳动力大多是采掘和加工业的产业工人, 形成了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和锁定效应, 劳动力向其他产业转移困难。自然资源的丰裕也使得城市对经济社会资源的利用率低、人力资本投入长期缺乏动力和激励。由于城市环境伴随着资源枯竭而逐渐恶化, 城市产业结构、工资收入结构又无力支撑高素质劳动力结构, 因此人才流失在资源城市中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5.机制体制僵化, 创新能力弱。

制度创新能够激发城市的发展能力和活力, 是城市转型的根本动力和催生城市经济功能转换的孵化器。在计划经济时代, 资源产品定价低, 企业利润全部上交国家;改革后实行资源税制度, 但税率很低, 政府很难对居民提供公共服务。资源城市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处于资源能源供应的战略性基础地位, 城市的覆盖面大, 体制改革的主要推动者不在地方而在于中央的统一决策, 改革的震动性大, 因此, 资源城市机制体制创新步履维艰。

三、资源城市服务业绩效评价

数据包络分析简称DEA (Date Envelopment Analysis) , 是由Charnes等学者于1978年提出的, 它把单输入、单输出的工程效率概念推广到了多输入, 特别是多输出的同类决策单元, 简称DMU (Decision-Making Units) , 的有效评价中。DEA是应用数学规划模型来评价具有多个输入和多个输出的“部门”和“单位”的相对有效性的。根据各DMU的观察数据判断其是否有效, 本质上是判断DMU是否位于生产可能集的“前沿面”上。应用DEA方法和模型可以确定生产前沿面的结构, 因此又可以将DEA看作是一种非参数的统计估计方法。特别当DEA被用来研究多输入、多输出的生产函数理论时, 由于不需要预先估计参数, 因而在避免主观因素和简化算法、减少误差等方面有着巨大的优越性。

1.模型建立。

本文将采用DEA中较为常用的C2R模型来解决资源型城市发展服务业的经营效率评价。常规C2R模型如下:

假设有nDMU, DMU1, DMU2, …, DMUn, 每个DMUm种输入和s种输出, DMUj的输入和输出向量分别为xj= (x1j, x2j, …, xmj) T, yj= (y1j, y2j, …, ymj) T, j=1, 2, …, n

DMUj0的输入、输出为 (xj0, yj0) , 评价DMUj0相对有效性的C2R模型为:

{maxuΤy0vΤx0s.t.uΤyjvΤxj1u0, v0

其中v= (v1, v2, …, vm) T, u= (u1, u2, …, um) T分别为m种输入和s种输出的权悉数。

2.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根据资源型城市服务业发展情况, 我们选取了3个模型, 一共九个投入指标和四个产出指标, 其中投入指标包括:总人口、土地资源、国民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实际利用外资额、财政收入、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绿地面积;产出指标包括:第三产业总产值、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客运总量、货运总量。以上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与黑龙江省经济普查数据。

3.实证分析。

本文将采用DEA模型中的C2R超效率模型对几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服务业发展绩效进行综合评价, 实证结果见表5, 模型运算工具为DEAP2.1。

模型1, 考察自然资源对服务业发展的效率, 自然资源包括人口、土地。资源型城市中, 土地资源和人口因素是制约资源型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土地资源是否充分利用, 和人力资源是否充足, 关系到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在模型1中, 从第三产业总产值中看, 唐山、乌海是最高的, 达到了1, 其次盘锦、朔州、大庆、邯郸利用自然资源发展服务业的效率较高。再考察自然资源投入对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客运总量、货运总量的效率上, 唐山、乌海、朔州、大庆都是比较高的。可见, 自然资源对服务发展的效率上, 唐山、乌海、朔州、大庆处于全国前列, 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较高。

模型2, 考察经济基础情况对服务业发展的效率。经济基础对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制约作用, 一个地区的经济基础好, 有利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在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中, 同样重视经济基础的重要作用。在模型2中, 考察国民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实际利用外资额、财政收入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和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客运总量、货运总量的影响。在国民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实际利用外资额、财政收入对第三产业产值的影响中, 大同、朔州、乌海、赤峰、鸡西、伊春、韶关是效率最高的。在国民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实际利用外资额、财政收入对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客运总量、货运总量的影响中, 大同、阳泉、朔州、乌海、葫芦岛、白山、鸡西、双鸭山、大庆、韶关、云浮效率最高。综合来看, 大同、朔州、乌海、鸡西、韶关等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基础对服务业发展的效率最高。

模型3, 环保情况对服务业发展的效率。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 三废综合利用和绿化对服务业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可以发展绿化服务业, 对服务业发展起到转型促进作用。考察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绿地面积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和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客运总量、货运总量的影响来看对服务业发展的效率。综合来看, 唐山、长治、晋城、朔州、盘锦、白山、云浮等城市环保情况对服务业发展的效率比较高。

4.结论。

利用2010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 以CCR-DEA模型为基础, 构建了25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服务业发展的绩效评价模型, 并且为保持模型的解释力度共设计三套方案。根据上述实证结果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一, 资源型城市服务业的发展, 仍然要依托自然资源, 但又不能依赖自然资源, 在转型中, 注重资源的开采和利用, 注重环境保护, 注重经济产值对服务业发展的投入。

第二, 服务业是以人力资本为基础的行业。大力培育行业人才是保持其未来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转变人力资源的技能培养, 具有资源城市制造业、采掘业高技能型人才要积极发展, 可以依靠服务外包为其他资源型城市服务;同时注重人才技能转型, 积极培育和制造业、采掘业相关服务行业的人才。

第三, 生产性服务业对固定资产投入要求较低, 但对流动资本投入要求较高, 故保持较好的资金流动是保证服务业较好经营绩效的基础。

第四, 生产性服务业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有力手段, 大力促进服务业的发展能够保证其他各行业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建立制造业、采掘业等中重工业相配套服务业发展模式, 建立产业集群, 利用服务业发展是解决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要手段。

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对策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可以鼓励资源型企业“主辅分离”, 大力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建设, 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投资机构和民营资本以各种融资方式支持资源型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提高人员培训质量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 以资源型城市已建的高新技术产业区、软件园区为基础, 发展具有差异的服务外包专业园区。

1. 围绕优势支柱产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鼓励资源型企业“主辅分离”, 大力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建设, 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发展资源产品冶炼加工、循环利用等技术服务业延长资源产品加工产业链条;发展嵌入式系统、自动化控制、高技术物化等高端服务业推进配套装备制造业的形成和发展;发展行业领域数据处理、软件开发、安全监控、工业控制、人力资源管理等流程的专业化服务业, 推进资源型企业新型工业化转型。资源型产业普遍存在产业链短、能源消耗高、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 把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作为资源型产业转型的重要路径, 能够不断提升企业的现代化生产和信息化管理水平, 推进资源型产业价值链的整合和重构。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基本动力, 实现资源型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和集聚, 对于产业转型意义重大。

2.大力发展面向资源产业的金融服务业。

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投资机构和民营资本以各种融资方式支持资源型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明确提出支持大中型资源型企业利用资金和技术优势, 开发外部市场的矿产资源, 简化各种手续, 支持企业“走出去”。设立“资源型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专项基金”, 以低息贷款的形式扶持矿业高新技术服务企业发展。建立有效的担保机制, 对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服务外包企业, 允许其用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进行抵押贷款。以资本为纽带, 大力推动资源型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

3.重视发展与主导产业对接的人才培训。

针对主导产业的需求实施定制化培训, 强化动手能力和实际业务流程训练, 提高人员培训质量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一方面提供吸引人才的待遇, 包括优厚的薪水和奖金, 还要为高技术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晋升机会, 另一方面要完善人才流动机制、完善企业内人才管理机制, 使更多的高技术人才流向本土服务企业, 为企业的发展服务。同时, 企业还要注重对在职员工的培养, 企业可按照实际情况的需要, 与教育机构、行业协会签约, 共同设计培训课程, 努力开发远程教育课程, 提高人员培训质量。

4.推动资源产业集聚的专业化园区建设。

以资源型城市已建的高新技术产业区、软件园区为基础, 采取政府扶持、开发商运营、企业自建等多种形式的服务外包园区建设模式, 结合产业优势和自身的功能定位, 发展具有差异的服务外包专业园区。遵循“政府导向、市场化运作”原则, 鼓励各方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在完善园区生产基础设施的同时, 考虑园区工作人员居住与生活设施的配套问题。根据不同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重点, 细分招商引资的潜在客户, 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促进服务外包企业集聚。

摘要:资源城市正在从粗放式、高耗能、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向节能型、集约型、低碳化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资源型城市实现转型的有力手段, 对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以及城市服务功能的完善, 以及提高城市群创新功能、增强城市生机和活力等, 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因此, 围绕优势支柱产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大力发展面向资源产业的金融服务业, 重视发展与主导产业对接的人才培训, 推动资源产业集聚的专业化园区建设等都是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生产性服务业,服务业绩效评价

参考文献

[1]John Tschetter, The Role of Services in theStructure of Production and Trade:StylizedFacts from across-Country Analysis[J].AsiaPacific Economic Review, 2001 (1) :35-43.

[2]Stefan Gilju.Modelling Scenarios Towards ASustainable Use of Natural Resources in Eu-rope[J].Environmental Science&policy, 2008 (3) .

[3]邓丽姝.生产性服务业视角下北京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思路和对策建议[J].特区经济, 2010 (10) .

纺织转型生产服务业 篇8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创新驱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已经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 相较于传统的封闭式创新而言, 开放式创新从创新源、创新要素和创新路径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依靠企业内部创新资源转向企业内部创新资源和企业外部创新资源相结合的方式转变。 由单个企业的知识技术创新转向整个行业价值链的溢出式创新转变。 由产业创新促进自身升级向产业融合等多种渠道转型升级转变。 目前,开放式创新的研究不断深入,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化的特点,由单个组织层面到区域层面再到国家整体创新系统层面。 我们认识到,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创新来源的增加、创新要素的推广以及创新路径的扩展使得其对于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越发明显。

生产性服务业设计农业、 工业等产业的多个环节,具有专业性强、创新活跃、产业融合度高等显著特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能够有效激发内需潜力、带动社会就业,也有利于引领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但是目前相比较于家庭、养老、文化创意等生活性服务业的蓬勃发展, 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总体发展水平不高。生产性服务业的转型升级已经成为整个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生产性服务业的转型就是要通过转变服务业发展方式,加快实现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发展道路转变。升级是通过服务企业全面优化技术要素结构、管理结构、功能结构和行业链结构,促进整体结构优化升级服务。 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升级是走中国特色新型服务业道路的根本要求, 也是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鉴于我国产业升级缓慢、产业层次低、 产业技术和模式创新不足等问题已严重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加快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升级, 是向结构调整要动力、 向产业升级求发展以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重大措施。 而开放式创新理论虽然目前在国内外还是比较新颖的理论,但是一些国际性行业巨头如宝洁、IBM等企业在生产运营中使用开放式创新理论取得的巨大成功让我们初步见识了开放式创新的魅力。目前, 国内外对于开放式创新的研究仅仅局限于一些企业的案例研究, 而将开放式创新用于整个产业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 在此背景下研究如何借用开放式创新原理来驱动生产性服务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开放式创新的内涵界定

2003 年,Chesbrough教授首先提出企业的边界是可渗透的, 创新的经营理念主要来自内部研发部门和其他部门,也可以来自企业外部。企业可以且应该采取内部和外部的创新理念的优势, 注重内部和外部的市场准入。1Rigby和Zook (2002)分析了 “开放市场创新的优势和风险, 认为开放式创新具有4种优势。 ”2于开乐(2008)研究开放式创新的机制,认为可以按照“两个维度,分析开放式创新的四种典型的机制:完整复制,逆向工程,合资企业—战略联盟和并购。”3Jacques Bughin,Michael Chui等(2009)指出, 最近几年来创新由一项企业专有活动逐渐转向一种众多主体如顾客、合作者、专家、供应商等共同参与的活动, 这种共同参与的创新活动将成为开放式创新的传统模式。4刘宇(2012)在其文章中提到“基于合资的开放式创新主要是指通过与行业领先企业或技术互补的企业合资, 借此实现将外部创新资源转化为企业内部创新。 ”5根据这些学者的研究可以得出,相较于传统的封闭式创新,开放式创新环境是企业外部创新资源产生的基础, 企业借助于外部创新资源可以有效提高自身创新能力。

2、生产性服务业升级研究

我国政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中将生产性服务业分为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 升级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内容和需求, 国内外不少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Muller & Zenker (2001)认为,“生产性服务业不仅与加工制造业有融合趋势,而且与高新技术及知识的融合发展趋势也正在加快,促进了高级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6江静、刘志彪(2010)分析了“需求因素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影响”, 认为应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加强与加工制造业的产业关联,扩大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以有效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7李军(2010)在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联的基础上,提出“承接高端制造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升级的具体路径:降低生产性服务业成本;增强生产性服务业创新能力;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发展。8林珊、江天涌、张会(2012)分析了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与问题后, 同样指出“应以金融危机为契机, 积极承接发达国家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转移, 实现生产性服务产业转型升级。 ”9学者们认识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联系紧密,而承接国外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转移则是开放经济条件下提升服务业能力的一种可行方式。

3、开放式创新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

曹勇和贺晓羽(2010)的研究表明,开放式创新理论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能够整合利用外部创新资源,强化创新参与者的互动,从而更有效地提高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绩效。10Henry Chesbrough(2011) 认为,“企业的创新活动不仅在企业内部,外部的创新源也可以给企业”带来重要的创意。11施卫东、朱俊彦(2012)通过投入产出法从产业层面计算了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溢出效应,并从流程益处效应和产品溢出效应两个层面研究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其他行业产生较大的创新溢出效应。12盛济川、吉敏等(2013)将开放式创新分为内向和外向,并认为企业在内向开放式创新过程中,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搜寻吸收并利用外部创新源发展内部创新能力;而在开放式创新过程中,重点在于整合内部和外部创新资源。13孟庆梅、梅强(2012)研究发现,在开放式创新的大环境下,科技知识的交流、周期缩短、技术集成和技术融合等极大促进了新技术、新知识的产生,使新技术、新知识的数量增加, 但企业要获得技术上的优势,要依靠卓越的信息搜集能力和知识整合能力。14

学者们肯定了开放式创新环境中企业可以利用大量外部创新资源。 指出企业应将利用内部知识和吸收整合外部创新资源结合起来,可以看成将开放式创新和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升级结合的一个契合点。 即开放式创新环境为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大量有利条件和资源。 应该重视开放式创新所能够提供的外部创新资源、新技术和新知识的创新溢出以及由产业融合所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不断提高自身创新能力。 由此,可以认为开放式创新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转型升级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但是将开放式创新与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升级结合起来的研究还相对缺乏。 从开放式创新与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契合点出发,研究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力图证明开放式创新驱动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可行性,进而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这不仅使得文章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而且属于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

三、开放式创新驱动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升级的机理研究

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企业借助外部创新资源的溢出效应作用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而产业融合使得生产性服务业与各行业交叉融合,促进其专业分工的细化,从而进一步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转型升级。 而生产性服务企业转型升级的又对进一步推动创新资源、创新溢出效应的有效利用以及产业融合步伐的加快产生好的反作用力,由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图1)。 所以说,生产性服务业的升级离不开创新资源、创新溢出效应以及产业融合这三个方面。 下面以这三点为出发点,站在相关内涵界定和可行性分析两大角度论述开放式创新如何驱动生产性服务业的转型升级。

1、相关内涵界定

(1)外部创新资源。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外部创新资源是指除了企业内部创新资源以外的其他来自各个方面的有助于企业实现创新的资源,主要是指竞争对手、供应商、顾客、高校、科研院所、全球资源提供者以及风险投资机构等。 不同于企业内部创新资源,外部创新资源具有知识基础性强、更新速度快、传播迅速、先进程度高等特点。 企业应该善于抓住外部创新资源的这些特点,选择适合自身发展实际的利用途径,合理有效地对外部创新资源进行挖掘。

(2)创新溢出效应。 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创新溢出效应是指一个组织如大型企业、科研院所等进行某项技术或知识上的创新时,这项创新所产生的效果不仅仅存在于组织内部,而且能够对组织外部的其他个人或组织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般来说,创新溢出效应的主体为那些从事基础性研究的科研院所、拥有众多资源的行业佼佼者以及拥有一定国际地位的跨国公司等。 这些组织一般都具有非常雄厚的实力,他们有资源和精力去进行基础性知识的研究、行业核心技术的研发以及行业瓶颈问题的攻坚等。 一旦他们在某个领域内取得突破后,他们的创新成果不仅对其内部产生作用,还可以通过合作研发、技术交流、人才载体、知识商业化等多种方式使得创新在外部流动、扩散,从而产生创新溢出。

(3)产业融合。 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产业融合是指由于技术知识的突破以及政府管制的放松等使得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相互渗透, 产业间或行业间的边界逐渐模糊直至消失, 最终融合为一体。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说当理论观念上的产业边界变得模糊时,产业融合就发生了,而是说当原来只属于某一产业而不属于另一产业的经济活动开始渗入到另一产业中去时, 我们无法再将这种经济活动界定到某一产业中, 这时便可以认为产业出现了融合的现象。产业融合的动因是多种多样的,而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无疑是驱动产业融合的最主要因素,它们使得原有产业的市场需求和产业间的合作竞争关系发生了改变, 进而使得产业的界限模糊化或者发生了变化,这便是产业融合的一个动态过程。

2、开放式创新驱动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升级可行性分析

(1)外部创新资源的推动作用。 从外部创新资源来看,开放式创新模式下,外部创新资源的存在,令许多新兴产业和力量薄弱的小型企业拥有挖掘资源、实现自身发展升级的机会。 从知识技术学习的角度,可以找到企业周围大量的外部资源。 政府、行业协会是可以直接接触到的知识技术库。 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机构的创新源则进一步提供科技知识支持。 竞争者、合作者有利于实现技术互补,对跨领域、跨行业的技术创新有重要作用。 用户则是可以通过进一步挖掘获取效用的重要外部创新资源。而风险投资机构具有筛选创新项目、培育创新企业的重要作用,属于开放式创新的关键环节(图2)。 下面通过具体阐述竞争对手、顾客、知识工作者以及风险投资机构作为外部创新资源对于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作用。

一是竞争对手。 竞争对手的行为与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行为与结果, 重视竞争对手已经成为企业制胜的关键。 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竞争战略与其他企业战略的相似度。对于生产性服务业而言,其竞争对手主要是指同行业的提供生产性服务的企业, 包括交通运输企业、现代物流企业、金融服务企业、信息服务企业以及商务服务企业。 在竞争策略上对于企业价值不大的创新“副产品”,企业也可以出售给竞争对手,只要能够增加企业利益即可。与此同时,企业还应该善于寻找非竞争性战略同盟伙伴, 与非同行业的企业进行合作,巧妙避免企业间的正面直接竞争。

二是顾客。 顾客即购买产品或者接受服务的用户。 研究表明,大部分新产品或服务来源于顾客提出的创意,可以帮助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内明晰企业创新的目标。 随着先进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仅是顾客可以便捷、 迅速地了解到企业的相关信息,企业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更加方便地了解顾客需求。 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生产性服务业应该系统地从顾客方面收集和整合信息,充分挖掘顾客需求,以此来产生创新创意的思维和想法并且修正或规范产品与服务。 通过更早、更深入地了解顾客需求,企业可以避免生产的盲目性,能够有效避免大的损失。 但是许多顾客的需求往往具有不可捕捉性, 一方面是由于他们无法准确地知道自己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即使他们准确地知道自己的需求也无法向商家准确地进行描述。 企业可以针对这种情况提出有针对性地解决措施,例如增加产品试样或提供服务免费限时体验等使得顾客明晰自己的需求,能够对自身需求进行准确明晰的表达。

三是知识工作者。 这里的知识工作者包括大学、科研机构、政府相关研究机构、中介机构等。 这些机构一般都汇聚了同一时期内整个社会大部分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全社会的高端技术人才与资源。 对于单个企业而言,很少有实力非常雄厚的企业能够进行比较大型的基础研究, 而这些高校、政府等相关科研机构作为国家战略性创新和行业共性技研发的主力军可以向企业提供相关技术支持。所以生产性服务企业要加强与这些机构的合作,可以资助、合作、直接购买各种研究机构的相关创新成果用于自身发展的需要。 生产性服务业借助高校、政府科研机构等外部创新资源的方式主要有下面两种:一是生产性服务企业与相关科研机构开展形式多样的产学研合作,比如说生产性服务企业可以委托相关的科研机构,使其按照企业自身的研发需求开展相关项目研究,确定研究成果可以用于企业生产后,企业向科研机构提供一定的费用。 或者生产性服务企业与相关科研机构共同合作开展研究工作,科研机构可以借助企业比较成熟的操作环境进行研发,而企业则利用科研机构高水平的研发能力。 或者生产性服务企业与科研机构共同成立研究开发机构,成立机构所研发出的新成果由双方共享。 二是相关技术成果由科研机构直接提供,科研机构通过技术市场的交易行为将成果或服务直接出售给有需求的生产性服务企业。

(2) 溢出效应的引力作用。 从创新溢出效应来看,主要分为知识创新溢出和技术创新溢出。在实际运作过程中, 许多技术突破都需要由基础研究提供相应的科学知识。 一般的中小型企业很少会有实力与精力去从事基础研究, 他们无法开展大规模的研发和开发活动,因此非常倚重吸收和利用外部资源,借助于基础研究院所产生的新知识的外溢作用,解决自己技术研发投入不足、 相关科研成果缺乏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科研机构产生的新知识、新技术更快速地投入市场,尽可能快地产生经济效益。生产性服务业借助于知识创新溢出, 为企业向高附加值、低能耗的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奠定坚实的基础。

技术创新溢出效应主要表现为生产性服务企业通过搜集吸收其他大型公司、高校、政府相关科研院所及研发机构等的最新研究成果,结合自身的创新条件和产品需求创造出适用本企业的新产品、新技术。 这样,产业内的知识技术就在整个产业内流动并扩散开来,即技术产生了溢出效应(图3)。 世界先进技术的主要发明者和世界先进技术的主要供应来源是跨国公司,由此可见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有着很大的技术溢出。 对于我国正处于发展阶段的生产性服务业,应该抓住机遇,除了要利用好政府、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佼佼者的创新溢出,还要有效利用跨国公司的这种技术溢出,实现外部资源的内部化,进而掌握或开发出对企业发展有利的核心科技。 而想要利用好外来技术溢出,必须做好承接国外高端产业向国内转移的准备。

3、产业融合的促进作用

产业融合是直接推动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崛起的动因。

在产业融合背景下,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相互作用,使得制造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投入的比重将越来越大, 而制造业本身投入的比重则相对降低。 因此,使得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不断加速。 例如,将生产性服务业与高新产业融合,使得企业生产的产品或服务的范围进一步拓宽。 将高新技术转移到生产性服务企业中,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附加值,降低其生产能耗,促进其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 将生产性服务业与网络产业融合,借助于电子商务平台打破生产性服务行业的地域限制,扩宽其生产经营范围与领域。 借助计算机、通讯和互联网的三网融合,使得生产性服务业信息流实现无障碍流通,价格信号得到及时准确的传递,行业标准更加统一,从而大大提高生产性服务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同时,要注重关联产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动作用。 生产性服务业与各行业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规模和发展都与其他关联产业紧密结合。

四、开放式创新驱动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建议分析

1、畅通外部创新资源获取渠道,充分发挥外部创新源的作用

在外部创新资源中占据主导作用的高校、政府相关的科研院所等虽然实力非常雄厚,但是他们都有自己特定的服务对象与服务职责。 比如说科学院研究所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国家以及科学院下达的任务与指标,而为企业服务的内容则少之又少。 因此,他们对生产性服务企业的需求缺少了解,对其服务也缺少主动性、积极性,导致管理体制、机构设置、人员配置等等都不能适应生产性服务业科技服务的要求。 为了畅通外部创新资源获取渠道,应该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科技创新平台,将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都纳入其中,形成一个紧密的“政产学研联盟”。 完善和激活社会化科技研发与服务体系,使得生产性服务企业可以快速便捷地获取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及其他企业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将之投入生产从而产生经济效益。 二是加强与竞争对手、用户、跨国公司等的联系,不断创新与之合作的方式,深入了解市场占有情况、用户需求情况以及行业内的核心技术等,将整个行业领域内的最新成果反馈到生产性服务企业的实际生产运作之中。 总之,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生产性服务企业接触到外部创新资源的渠道日益多样化。 有了畅通的外部资源获取渠道,企业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途径积极获取外部创新资源。

2、有效利用创新溢出,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知识和技术水平进步

在企业外部存在着大量的知识技术资源,而这其中的很多最新技术与理念都是单个企业无法通过自身力量研发或设计出来的。 所以企业必须积极搜集并吸收外部的知识及技术资源,有效利用创新溢出效用,根据自身的创新条件和产品需求等实际情况创造出对本企业适用的新产品和服务。 例如,企业可以成为积极的知识产权购买者,成立自己的知识产权经营团队,不仅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寻找适合本企业生产经营的最新知识和技术,同时也可以对自身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与合理利用。 对于我国正处于发展阶段的生产性服务业而言,要有效利用这种创新溢出来实现外部资源内部化,积极承接国外服务外包不失为加快转型升级的捷径。

3、推动相关的产业融合,形成以生产性服务业产业为中心的新业态模式

产业融合离不开创新, 需要不断突破原有的发展模式。生产性服务业之间业务相互补充,通过战略合作,使生产性服务业形成新的驱动力,从而获得竞争优势,占领市场。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围绕价值增值纵向延伸、横向嫁接、跨界融合,就要做好以下3 个方面的工作:融合平台的建设计划,新型业态培育计划,跨界英才聚集计划。进而形成生产性服务业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融合, 下游产业需求与上游产业无缝对接, 上游产业为下游产业提供产品和技术上支持的良好合作模式。减少消费和生产的中间环节,形成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中心的业态新模式。

4、推进相关金融服务,完善生产性服务业金融体系

推进建立生产性服务业金融服务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创造一个健康的有利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商业环境。 生产性服务业建立信任机制,加强生产性服务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公众对制度的信心。 在这方面,引进外资是最好的方法,借鉴国外企业的信用和先进的经营理念,不断引进高端人才、新的信贷服务和产品的开发,逐步完善征信市场。 政府应鼓励服务企业快速获得贷款与资金用于企业日常经营运作。 比如说,物流金融可以为物流产业提供资金融通、结算、保险等服务,物流与金融的紧密结合能够有力地加快社会商品的流通速度,减少相关企业的资金占用,提高物流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

5、引导创新思维意识,形成行业内的开放式创新氛围

创新是一个企业、区域乃至国家持续进步的源泉,应该积极引导整个社会形成创新思维,要将这种开放式的创新血液融入企业、区域与国家里。 对于生产性服务业而言,必须在整个行业内推广开放式创新,使得每一个企业都能注重外部创新资源的利用、善于挖掘企业外部的创新溢出,形成整个产业内的开放式创新氛围。 以创新的思维意识推动开放式创新,以开放式创新驱动生产性服务业,形成良性循环。 构建产业内开放式创新思维意识要分别从人才、体制、文化等方面出发:以培育创新人才为核心,以建立创新体制作保障;以宣传创新文化为基础, 让开放式创新在整个产业内达成一种共识。一旦整个生产性服务业的各个企业都重视创新在企业生存发展中的作用,形成一种开放式创新的宽松氛围,这样就可以使得知识、技术和人才在整个产业内流动、扩散开来,从而促进整个生产性服务业的长足发展与进步。

摘要: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而创新驱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分析开放式创新与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联系,进而从外部创新资源、创新溢出效应、产业融合三个方面证明开放式创新驱动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可行性,从单个企业案例研究上升为将开放式创新与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升级研究结合为重大创新点。最后针对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应畅通外部创新资源获取渠道、有效利用创新溢出、放松产业管制促进产业融合等对策建议。

上一篇:河南省贫困县下一篇:漆画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