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贫困县(精选10篇)
河南省贫困县 篇1
知识援助是指由政府和社会力量免费或以较低的费用为弱势群体提供知识产品或服务的公益性活动。贫困地区所处的环境信息闭塞, 人们受教育较少, 文化素质低下, 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人群在知识和信息的占有、利用方面的差距会进一步加大, 这种差距会加剧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并影响到社会综合系统的全面健康发展。加强对贫困地区的知识援助是缩小贫困地区与非贫困地区知识差距, 综合知识鸿沟, 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从整体上完善河南省扶贫体系, 并加强知识援助与其他扶贫策略的密切协同和配合, 创新扶贫思路, 通过各项扶贫措施的综合输入, 不断增强河南省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对促进河南省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提高农民收入, 推进河南省扶贫工作的进展和促进河南省扶贫目标的早日实现有重要作用。
一、河南省的贫困县
按照2008年国务院和河南省相关部门确认和发布的结果, 河南省的国家级贫困县有卢氏县、汝阳县、洛宁县、嵩县、宜阳县、栾川县、封丘县、滑县、台前县、范县、兰考县、虞城县、睢县、民权县、宁陵县、鲁山县、桐柏县、淅川县、南召县、社旗县、淮滨县、新县、商城县、固始县、光山县、沈丘县、淮阳县、确山县、平舆县、上蔡县、新蔡县, 分别分布在河南省的12个地区内, 总数有31个之多。目前, 全国贫困县数目等于和超过河南省的有以下几个:云南省73个、贵州省50个、陕西省50个、甘肃省43个、河北省39个、四川省36个、山西省35个、内蒙古自治区31个。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河南省的贫困县数目是比较多的, 在全国排名靠前 (与内蒙古并列排在第8名) 。随着近10年来各地的不均衡发展, 虽然有的贫困县已经脱贫, 但也有一些原来不在贫困县范围之内的却由于种种原因又不幸“落入”了这一行列。所以, 河南省贫困问题始终存在。
二、河南省当前扶贫措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多年以来, 河南省各级政府在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上下了很大力气, 投入了很多资源, 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具体表现为以下3个方面。
1. 在扶贫政策上, 主要依赖政策扶贫 (新阶段扶贫战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低收入人口扶贫政策等) 和资金扶贫 (扶贫贷款贴息扶持、小额信贷和财政互助资金、外资扶贫等) , 对更为基本的知识援助却有所忽视或重视不够。
2. 在构成完善的扶贫战略和策略体系上, 没有把知识性扶贫和知识援助有机的融入, 没有和其他扶贫战略和策略密切协同和配合。
3. 在知识援助内容上, 只重视科技知识扶贫, 通过科技扶贫项目开发和农民工技能培训 (雨露计划) 来实施, 而忽略了文化知识、隐性知识 (人才) 方面的援助。在扶贫项目开发时忽视了通过引入有效的企业项目扶贫。
由此可见, 河南省在对贫困地区的知识援助上重视不够, 而从相关研究结果来看, 我国贫困地区的经济贫困与知识贫困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两者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加大对贫困地区的知识援助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贫困群体的竞争能力, 增加他们参与社会竞争的机会, 从而改变他们的弱势处境。
三、河南省贫困地区的知识援助的主要策略
在河南省贫困地区的扶贫过程中, 经常采用科技知识援助、农民工知识援助和法律知识援助这3项知识援助措施, 且实践证明有一定可取之处。但是, 仅仅靠这3项措施还远远不够, 因为这3项措施有优点的同时, 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 笔者建议, 还应当增加新的知识援助措施, 并考虑把新增加的措施与过去那些行之有效的其他知识扶贫措施相结合, 形成完善的知识扶贫体系。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找准贫困根源, 完善扶贫体系。
(1) 应当明确河南省贫困地区贫困的根源在于知识贫困, 从而把知识援助看做是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的有效措施。笔者的研究把扶贫聚焦于知识援助, 其实是找到了贫困地区贫困的根源——知识贫困, 这也揭示了河南省贫困地区贫困的本质, 因此对于扶贫来说, 知识援助具有更加“基础”或“本原”的意义, 是对主流的政策扶贫、资金扶贫的重要补充。这样也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河南省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
(2) 应当提出一个有效的知识援助战略, 统领河南省贫困地区的知识援助。为了从总体上有效地实施贫困地区的知识扶贫或者知识援助, 河南省应当提出一个有效的知识援助战略, 统领河南省贫困地区的知识援助。在这一知识援助战略中, 应当提出明确的知识援助战略目标, 目标要有时间限制, 而且既不能好高骛远、无法实现, 也不能定得过低, 失去引导和激励的作用。目标确定后, 还要对这一战略进行规划, 提出切实可行的保证措施, 分步骤对人员和资源进行分配。
(3) 河南省贫困地区各类知识援助措施应当进行整体协调, 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结构。首先, 要搞清楚河南省各级政府实施的主流扶贫、非主流的知识援助的具体措施到底有哪些。其次, 要搞清楚这些措施之间的相互关系。再次, 要搞清楚各项措施在整个体系中所处的位置, 避免多头杂乱现象的出现, 从而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因此, 应当对河南省贫困地区各类知识援助措施进行整体协调, 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结构, 搞好各类措施之间的协调搭配, 从整体上优化河南省的贫困地区知识援助结构, 从整体上提升河南省贫困地区的知识援助水平。
2. 继承传统扶贫措施优势, 创新扶贫措施。
(1) 继承传统扶贫措施的优势。
一是继续实施对河南省贫困地区的科技知识援助。以前, 河南省经常采用的对贫困地区的科技知识援助仍然需要坚持下去。比如, 对贫困地区的产业化扶贫、科技项目扶贫, 将科技扶贫与农业产业化、农民增收紧密结合, 帮助农民群众发展种植、养殖业, 培育当地优势产业;合理布局科技扶贫项目, 建设集产业发展和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培训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科技扶贫示范基地;等等。成效都值得肯定, 需要继续保持。
二是加强对河南省贫困地区的农民工知识援助。应当结合“雨露计划”, 加强组织领导, 促进贫困地区农民工就业增收, 从制度上保证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培训基地的准入, 开展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和职业教育优化培训, 提高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具体措施: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 引入专职的工作人员, 赋予相应的工作条件, 明确其工作职责, 广泛联络各类专家等, 以实现对贫困地区农民工各式各样的知识援助。
三是要花大力气对河南省贫困地区进行法律知识援助并且要见到实效。目前, 河南省贫困地区的农民法律知识普遍缺乏, 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 导致这些地区违法犯罪案件高发, 因此, 对河南省贫困地区的法律知识援助要花大力气并且要见到实效。为此, 一定要切实促使法律工作者眼光向下, 免费或低收费地为贫困地区的农民诉讼提供法律知识援助, 减少贫困地区的“法盲”, 维护农村地区的和谐稳定。在这一过程中, 还要把法律知识援助和农村地区的“乡规民约”相结合, 以减少处理冲突的社会成本。
(2) 创新扶贫措施。
一是加强对河南省贫困地区的文化知识援助。文化知识援助主要指公共图书馆开展的“知识共享工程”、“图书下乡”、“流动图书车”、“网络农村”等方面的援助。加强贫困地区的文化知识援助有利于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 丰富他们农闲时的文化生活。如果说科技知识援助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可以立即呈现出来, 文化知识的援助则是一项更为基本的、更加根本的、需要长时期才能见到效果的援助, 但是扶贫工作不能因为其效果的非当下性和非现实性而对之加以轻视, 导致忽略对贫困地区文化知识援助现象的发生。
二是常抓不懈对河南省贫困地区的隐性知识 (人才) 援助。应当认识到, 对河南省贫困地区的隐性知识 (人才) 援助不是一种权宜之计, 不是一时的突发奇想, 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应当常抓不懈。要积极组织各级农业科技专家深入贫困乡村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 悉心选择科技单位, 努力促成首席专家负责制和科技特派员制的落实;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在扶贫中的作用;省直、事业单位、高校的干部下乡锻炼还应当与扶贫有机结合;等等。
三是多样化对河南省贫困地区知识援助的路径。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 互联网向着农村地区延伸和普及, 适应这一环境, 河南省贫困地区知识援助的路径选择应当更加多样灵活, 比如把过去卓有成效的产业化扶贫、科技项目扶贫, 公共图书馆开展的“知识共享工程”、“图书下乡”、“流动图书车”、“网络农村”等文化知识援助, 对农民工就业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和职业教育优化培训, 科技人员下乡指导等主要知识援助途径和大学生村官、干部下乡锻炼以及农村互联网等紧密结合起来, 从整体上形成更加灵活多样的知识援助新的途径。
四是进行更多企业引入、招商引资式的项目援助尝试。结合政策扶贫、资金扶贫、科技扶贫和文化知识扶贫, 更多地采取企业引入、招商引资的项目援助方式进行扶贫, 促进贫困县地方经济的发展, 尤其是采用结合贫困县的资源特色引入个别龙头企业、知名大企业和科技创新型企业进行切实的项目援助的方式, 可以取得更加明显的效果。
五是探索出一条河南省贫困地区的扶贫新路。知识援助可以看做是一条正确、有效、光明的道路。本文, 笔者提出的“文化知识援助”、“大学生村官参与援助”、“干部下乡锻炼与援助相结合”等内容, 其实都是“知识援助”的具体体现, 可以为河南省的扶贫探索出一条新的道路, 为具体的扶贫工作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有利于河南省扶贫工作更加全面地展开, 有利于河南省扶贫工作取得更大的实效。
综上, 本文, 笔者把扶贫研究聚焦于知识扶贫或知识援助, 找到了贫困地区贫困的根源——知识贫困, 揭示出河南省贫困地区贫困的本质。做好贫困地区知识援助工作, 对于扶贫来说, 具有更加“基础”或“本原”的意义, 是对主流的政策扶贫、资金扶贫的重要补充。
河南省贫困县 篇2
政策内容
2016年,我省出台《河南省教育脱贫专项方案》(豫政办〔2016〕120号),实施了全面覆盖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
1.学前教育。按照年生均600元标准补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3-6岁儿童学前教育保教费,并按照年生均40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助费。
2.义务教育。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免除学杂费、教科书费基础上,按照年生均小学生1000元、初中生1250元标准对寄宿生发放生活补助费。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范围扩大到全省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
3.普通高中教育。免除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普通高中学费、住宿费,并按照每生每年2000元的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
4.中等职业教育。免除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学费,并按照每生每年2000元的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年2000元的标准发放“雨露计划”扶贫助学补助。
河南省贫困县 篇3
第一条 为了帮助更多云南籍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本科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根据《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云发〔2014〕1号),设立云南省家庭经济困难优秀本科学生奖学金(执行期为2014年至2020年,以下简称“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用于奖励考入中央部委直属高校的云南籍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本科学生。
第三条 本实施办法所称云南籍学生是指参加云南高考前学生户籍所在地为云南省的学生。
第四条 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由云南省人民政府出资设立。
第二章 奖励标准与申请条件
第五条 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每年评定新生4 000名,在校本科学习期间连续获得奖励,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人民币5 000元。
第六条 申请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4.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
5.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俭朴;
6.考入中央部委直属高校就读的云南籍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本科学生。
孤儿、残疾、单亲家庭子女、烈士或优抚对象子女、低保家庭子女优先获得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
试行免费教育的军事院校、师范院校师范类专业的学生,不纳入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的申请范围。
第三章 名额分配及下达
第七条 每年6月30日前,省教育厅、省财政厅根据各州(市)经济发展状况和近年高考录取情况,将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奖励预分配名额下达各州(市)教育局、财政局。
名额分配向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扶贫连片地区倾斜。
第四章 申请与评审
第八条 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的评定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九条 每年8月5日前,普通高中学校负责组织毕业生进行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预申请,指导拟申请学生填写《云南省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申请表》《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对其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进行认定,并在《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上填写学校意见。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结果须在学校内进行不少于5天的公示。
第十条 当年考取大学的新生根据《云南省优秀贫困学子奖励计划实施办法》规定的申请条件,每年8月10日前,向户籍所在地的县(市、区)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提出申请,并递交如下材料:
1.《云南省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申请表》
2.高校录取通知书(复印件、查验原件)
3.《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
4.《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
第十一条 被列入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奖励对象的二年级以上在校就读学生,每年8月10日前,须向户籍所在地的县(市、区)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提交证明其在校表现的《云南省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获奖学生在校情况鉴定表》。
第十二条 县(市、区)教育局负责对每年申请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的新生进行初审,对被列入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奖励对象的二年级以上在校就读学生进行资格复审。于每年8月15日前将《云南省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汇总表》和通过初审的学生申请材料报送至州(市)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第十三条 州(市)教育局负责在省级下达的奖励名额内,对通过县级初审的新生申请进行初评。于每年8月20日前将《云南省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汇总表》和通过初审的学生申请材料报送至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第十四条 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负责组织专家组对各州(市)上报材料进行评审。省教育厅于每年8月25日前将评审结果通知各州(市)教育局。
第五章 发放、管理与监督
第十五条 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每年发放一次。县(市、区)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将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一次性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
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的具体管理,由云南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按照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的要求具体负责实施。
第十六条 各县(市、区)教育局应当切实加强管理,认真做好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的发放工作,确保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真正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学生。
第十七条 被列入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奖励对象的二年级以上在校就读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取消其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奖励资格:
1.退学者;
2.一学年内,有两科以上学习成绩不及格者;
3.有违纪被学校处分或违法者;
4.相关材料弄虚作假者;
5.其他情形。
被取消其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奖励资格的学生,停发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以后不再评审。
第十八条 各有关部门应当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财经法规和本实施办法的规定,对优秀贫困学子奖学金实行分账核算,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挤占、挪用,同时应接受财政、审计、纪检监察、主管机关等部门的检查和监督。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九条 本实施办法由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各州(市)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
河南省贫困县 篇4
1 河南省城镇人口就业总体状况
截止2008年底, 河南省总人口达到9918万, 其中城镇人口3573万人, 乡村6345万人, 城镇化率36%, 相比于2006年的32.5%和2007年的34.3%而言, 整体城镇化比率是在稳步提高的。如表1所示, 自从2005年以来, 河南省从业人员的总体规模是在不断扩大的, 城镇从业人数的比例也是在逐年增加的, 城镇失业率比较稳定, 而且是略微下降的趋势, 因此总体就业规模还是比较乐观的。
(数据来源河南省统计年鉴2009)
但是, 从贫困人口的绝对数字的角度考虑, 作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的河南省, 城镇贫苦人口的比率仍在百分之八以上, 2008年河南省仍然有44个贫困县, 而贫困人口达到612万人, 也就是说全国每10个贫困人口中, 就有1个是河南人。这些人中, 有30多万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30多万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和100多万从事灵活就业而收入较低者。依靠政府救济的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到2008年已经达到146.27万人, 创历史新高。可见在当今和谐社会下, 城镇贫困问题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要真正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就必须削弱、消除这种不和谐因素的存在。如何才能真正解决我省城镇贫困问题, 改善就业条件是根本, 这也是我们研究此问题的目的所在。
2 河南省城镇贫困人口就业现状调研情况及因素分析
本课题组利用假期时间带领学生进行调研, 采取的形式主要是发放问卷和访谈相结合, 其中问卷部分采用结构式问卷, 由封闭式题目构成, 辅以个别开放式选项;访谈部分是由与贫困人口访谈和地方政府相关工作部门访谈相结合。课题组成员调研之后又对回收问卷进行详细的整合分析, 具体情况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角度:
2.1 就业条件角度——自身素质制约, 就业条件有待调整
经过调查分析, 首先, 从性别上分析抽样调查的所有城镇贫困对象, 18-25岁这个年龄段, 城镇贫困人口中女性比例是高于男性的, 这是因为用人单位对年轻人倾向于男性, 女性面临结婚生子不能全心投入工作都成为用人单位拒绝的理由, 而在4050群体中, 城镇贫困人口中男性比例是远远高于女性的;其次, 从年龄分布中我们可以得到城镇贫困人口中18-25岁的占31%, 46-55岁的占26%, 这两个年龄阶段是贫困人口密集阶段, 究其原因不难想到一方面25岁以下这部分群体面临就业的压力特别大, 这部分群体属于人口出生的高峰期, 就业竞争空前大, 而迎接他们的市场经济下的企业的就业条件又相对比较高, 他们包括城镇没有读大学的一部分劳动力, 还包括一部分刚刚走出校门的大中专毕业生, 由于专业限制、人才需求市场一直供大于求、本身没有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等等原因造成毕业即失业的紧张局面, 还有就是一部分乡村流转到城镇的务工人员, 年纪不大没有什么资金基础, 所以生活处于贫困的边缘。另一方面 4050群体, 由于国企改制, 大部分企业纷纷裁员, 而这部分人群恰恰顶上浪尖, 他们本身文化水平不高, 大多又没有受过正规高等教育, 因此下岗之后面临再就业的时候困难重重;最后, 从受教育程度可以看到, 贫困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 高中以下学历水平的占68%, 而硕士及以上的人口为0, 这说明在当下知识经济的时代, 学历俨然已经成为制约就业的重要因素, 学历水平越低, 在面临就业的时候所受到的阻力相对越大, 因此也就更容易陷入贫困的状态, 但我们也发现本科学历贫困人口高于大中专贫困人口的比例, 前者17%, 后者15%, 经过访谈得知, 现在本科生年年毕业人数急速增长, 就业岗位竞争压力过大, 并且本科生实践能力普遍较弱, 本身不具备什么技能, 而大中专毕业生相对本科而言在学校学习的模式中就注重实践环节的培养, 专业技能性较强, 大多都可以直接上岗, 且薪酬方面又没有本科生要求高, 因此更加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因此, 针对河南省城镇贫困人口自身素质, 我们得知由于大多数城镇贫困人口自身素质不高已经成为他们就业的相当严重的制约因素, 很多人无法达到用人单位的就业条件, 如果想要改变这个现状, 除了想办法提高该群体的自身素质之外, 更重要的是国家和企业能够出台相关政策, 针对不同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等群体的特点, 进一步调整就业条件, 减少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等方面的歧视, 多方位的扩大就业渠道, 使更多的人能够就业, 这才是短期内解决城镇贫困人口就业现状的最有效的方法。
2.2 就业环境角度——收入来源不稳, 就业环境有待改善
就业环境是对就业情况的一个整体外在的把握, 它包含的内容也很多, 但是本课题组选择以收入来源做为切入点进行调查, 因为城镇贫困问题实际上和收入是密切相关的, 收入高的家庭和个人自然不会陷入贫困, 之所以贫困的人口主要还是收入过低或者不稳定, 收入因素将大大影响从业人员对就业环境的评价。在回收的所有问卷当中, 有固定工作的占16%, (条件是一年内没有更换过工作) , 但是工资水平不高, 主要集中在基层岗位;还有一部分人的单位效益常年不好, 虽然没有下岗, 但是经常处于待岗状态, 工资很低或者时常被拖欠工资;第二部分群体属于临时打工型, 占调查总人数的65%, 是收入来源不稳定的集中区域, 我们划分的标准是一年内更换工作在三次以上 (包括三次) , 这部分人口所从事的工作一般都属于临时工, 大都集中在服务行业, 这部分群体的特点是, 年龄比较轻, 文化水平比较低, 缺乏稳定性, 总是容易跳槽, 对现实的就业环境经常不满意;第三部分是属于享受低保的人群, 占调查比例的15%, 自2002年5月1日起, 《河南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实施办法》颁布以来, 生活贫困的城镇人口又多了一项法定的生活保障, 从政策层面来讲是非常好的一项措施, 但是低保名额毕竟有限, 且审批手续又相当复杂, 所以能申请到低保的人数并不多;第四部分群体属于其他社会救济, 占据比例较小, 仅有4%, 但这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群体, 他们没有收入来源, 没有申请到低保, 经常通过政府或者民间组织的救济来维持生活, 生存环境相当贫困。收入来源不稳定造成的贫困状态, 主要还是需要改善就业环境, 采取措施稳定城镇贫困人口的收入来源, 适当提高收入水平, 特别是增加底层人员的工资待遇, 改善困难企业职工的生活现状, 扶持有劳动能力的低保人群就业等等, 给广大城镇贫困人口一个好的就业环境, 才是解决城镇贫困人口就业现状的根本所在。
2.3 就业心理角度-态度不够积极, 就业心理有待辅导
了解城镇贫困人口的就业心理, 也是研究城镇贫困人口就业现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因此, 本课题组在调研问卷中设计了一些相关题目, 并通过实地访谈加深了解, 首先, 在对就业政策了解的统计中, 对就业政策不太了解的比例高达71%, 一点不了解的占17%, 非常了解的只有1%, 而现实是国家和政府在就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方面实际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例如从2002年以来, 国家就推行积极的就业政策, 通过各项优惠措施鼓励企业吸纳困难群体就业, 或扶持他们自主创业。关于这些政策, 大部分受访对象是不太清楚的, 有的根本就没有听说过这些通知,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可能是地方政府在宣传方面做得还不够到位, 但更重要的是做为贫困群体本身对就业政策的关心度还是比较偏低的, 反映出大家一个比较消极的心理状态;其次, 从就业网站关注程度来分析, 不关注的人员高达68%, 这部分人集中在知识层面较低, 年龄偏大的一些人, 而一般关注的达到27%, 这部分人有意识地去通过互联网寻找就业机会, 一般主要是一些毕业生, 相对而言就业态度稍微积极点, 但是经常关注的为0, 因此总体看来, 就业网站对城镇贫困群体的影响力不是很大, 也从侧面反映了大家的就业心理并不是很积极;最后, 从获取就业信息渠道可以看出, 57%的人是通过亲戚朋友的介绍, 21%的人通过报纸电视广播, 13%的人通过人才市场招聘, 由此我们发现城镇贫困群体的就业态度是相当被动的, 因为亲朋好友的介绍毕竟是一种非常有限的渠道。通过访谈我们得知, 城镇贫困人口就业态度之所以不太积极, 有很大一方面是因为不够自信, 觉得自己什么都不适合去做, 正规的找工作方式对他们而言没什么用, 总觉得自己不符合条件, 正是因为这种消极的心理状态, 使他们一直处于等待别人帮助, 生活状况极不稳定的状况, 因此, 针对这部分群体, 有效地进行心理辅导是非常重要的, 俗话说心态决定命运, 积极的就业心态是他们改变现状的一个关键条件。
2.4 就业体制角度——择业困难重重, 就业体制有待完善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 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深化劳动就业体制改革, 是缓解就业矛盾的重要举措。在调查中我们发现, 首先, 对于城镇贫困人口在择业中的困难是多方面的, 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应该是缺乏专业技能, 占据比例29%, 然后是学历不够占据26%, 缺乏社会关系占据21%, 缺乏社会经验占据10%, 专业不对口和性别歧视各占据7%。这些困难说明在现行的就业体制中, 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 那些拥有较高的劳动技能, 文化知识或者社会关系和经验的人才更容易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 更好找到工作, 因此, 对于缺乏这方面能力的人就无法适应现行的就业体制, 容易陷入贫困的境地。因此, 政府真正想解决城镇贫困人口的就业现状, 就是要履行好政府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 把就业体制的完善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四大目标之一, 把维护社会公平、降低失业率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责, 通过完善就业体制, 增设相关机构培训贫困人口的劳动技能和求职能力, 同时引导社会各方面扩大就业;通过市场监管, 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 规范企业用工行为;通过法律法规, 保障劳动者权益, 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因此, 完善的就业体制不仅仅只是满足市场的需求, 也要考虑到从业人员的需求, 尤其是广大城镇贫困人口的就业需求和困难。总之, 要想真正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就必须改革传统的就业体制, 建立起新的鼓励增加就业的体制。
3 调研结论
综上所述, 通过调研, 我们发现尽管近些年来河南省十分关注城镇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 并通过各种措施获得一定成效, 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有待解决, 因此, 我们各级政府在今后的城镇贫困人口就业问题的解决上还肩负着重大责任, 只有解决了就业问题才能从跟上消除河南省的城镇贫困问题。
参考文献
[1]2009年河南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9.
湖南省贫困大学生资助有新政 篇5
贫困大学新生可申请交通费及入学短期生活费补贴,省外高校新生每人1000元,省内高校新生每人500元;高校助学贷款将全面停止,全部转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8月14日,省教育厅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刘桃初接受记者采访,解读我省高校助学新政策。
一个贫困大学生一年最多可以得到18000元的资助
“我国的大学生资助体系简单地说,可用5个字来概括,即:‘奖、贷、助、补、免’,‘奖’指国家奖助学金,‘贷’指国家助学贷款,‘助’指勤工助学,‘补’指困难补助,‘免’指减免学费。”
刘桃初介绍,国家奖助学金分为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3种。国家奖学金每人每年8000元,覆盖在校学生的0.3%;国家励志奖学金每人每年5000元,覆盖在校学生的3%;国家助学金分4000元、3000元、元三等,资助面约占在校学生的20%。按照国家的指导思想,解决学费、住宿费问题,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以国家励志奖学金等为辅;解决生活费问题,以国家助学金为主,以勤工俭学等为辅。“奖学金、助学金和国家助学贷款加在一起,一个贫困大学生一年最多可以得到18000元的资助,基本可以满足学费与生活费的需求。”
刘桃初说,去年全省共发放国家奖助学金8.03亿元,资助学生24.5万名;发放高校国家助学贷款1.46亿元,贷款学生26040名;发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5147万元,贷款学生8685名,基本实现了“没有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
高校助学贷款将全面停止,转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每人每年不超过6000元,根据办理地点的不同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高校助学贷款;另外一种是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从今年开始,我省高校除了没有开展生源地助学贷款的`省市的学生外,高校助学贷款将全面停止,而全部转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高校助学贷款是由高校经办,金融机构发放;生源地信用贷款则是由县(市、区)资助机构经办,由国家开发银行发放。”刘桃初说,就学生而言,二者没有根本性区别,一样不需要担保和抵押,在校期间都是由国家全额贴息,只是在借款对象和还款时间上有所区别。
刘桃初介绍,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由学生和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作为共同借款人,共同承担还款责任。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还款期可以到大学本科毕业后,也就是说还款期可以长达,比高校助学贷款延长了4年。”刘桃初说。
贫困大学新生可申请交通费及短期生活费
通过“奖、贷、助、补、免”的大学生资助体系,大学生的学费与生活基本可以得到解决,但是上大学的路费还是让很多贫困学生犯了难。
刘桃初介绍,从今年起,我省将通过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普通高校新生入学资助项目,对家庭经济困难新生从家庭所在地到被录取院校之间的交通费和入学后短期的生活费用,给予一次性补贴。全省将资助14000名贫困大学新生,资助金额共875万元。
河南省贫困县 篇6
关键词:生态环境建设,贫困人口,云南省
生态环境问题是指由于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严重失调, 从而威胁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云南贫困地区与大多数贫困地区一样, 都存在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一方面生态环境恶劣、自然资源匮乏是贫困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人们迫于生活的压力, 又对大自然进行掠夺, 长期的资源过度开发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使得自然灾害频发。云南贫困地区扶贫过程中, 要把环境恢复与扶贫结合起来, 才能让生态环境建设步入良性循环。
1 云南贫困人口的现状
1.1 贫困人口多
云南是集边疆、山区、民族、贫困为一体的省份, 有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73个, 是全国贫困县最多的省份。云南有滇西边境片区、乌蒙山片区、石漠化片区、藏区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涉及85个片区县。农村贫困人口661万人, 居全国第二位, 贫困户700万人约175万户、贫困村4277个、贫困乡镇47个, 扶贫任务艰巨。云南特有的景颇族、佤族、拉祜族、傈僳族四个特困民族, 贫困人口均占本民族人口的50%以上。
1.2 贫困程度深
云南省的一些贫困地区不是一般的贫困, 而是绝对意义上的贫困。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 交通不便, 整体发展水平还很低, 部分自然村寨不通电、不通水, 村寨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
1.3 脱贫难度大
云南贫困人口多分布在自然条件差的地区。例如:滇东北的昭通地区位于高原地带, 地质地形和气候环境都十分复杂, 每年都发生地质灾害或气候灾害。同时昭通又与四川、贵州两省接壤, 少数民族杂居, 许多贫困人口聚居区自然、社会环境十分恶劣和复杂, 人民生产生活艰难。
2 云南生态环境建设与贫困之间的关系
2.1 贫困主要发生在生态恶化、自然条件差的地区
云南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乌蒙山区、滇西北横断山区、滇东南岩溶地区和滇西南哀牢山区及滇中梁王山区。这些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土壤贫瘠、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易导致生态系统失衡, 使本来就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 直接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2.2 生态环境恶化进一步加剧贫困
脆弱的生态环境和贫乏的自然资源使当地居民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 人们不得不对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发和经营同时更加脆弱的生态环境反过来又加剧对人类生产和生活行为的制约, 造成生态环境的调节能力和自我恢复能力不断下降, 陷入“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
3 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云南自然环境的复杂性、特殊性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构成了云南特殊的人地关系。人们为了生存发展不断向大自然掠夺, 造成森林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贫瘠、石漠化面积扩大、自然灾害频发, 使得生态环境日益脆弱。
3.1 森林覆盖率有所提高, 但森林质量不高
云南省是四大林区之一, 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云南解放初期的森林覆盖率为48.0%左右。“大跃进”时期开始对森林大面积采伐, 到了上世纪70年代森林覆盖率降到24.9%。从1978~1980年, 云南省对全省森林资源进行清查, 森林覆盖率为24.0%。从1989~1997年在全省开展造林、封山育林, 森林面积逐年增长。1997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3.6%。1998年起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国有重点森工企业全面停止天然林采伐。到2013年云南省森林覆盖率达52.9%。目前, 森林覆盖率达54.6%。
目前, 虽然森林覆盖率已经回升至54.6%, 但森林质量有待提高。有些地方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为了栽种经济林不断的毁坏森林, 使得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例如:2000年以来, 西双版纳州新造橡胶林达20万hm2, 橡胶林面积从1988年的7.73万hm2增加到41万hm2。在与缅甸、老挝接壤的澜沧江沿岸, 中国一侧的原始森林几乎消失殆尽, 不管条件优劣都种上了橡胶树或其他一些经济林木。西双版纳近30年间热带雨林共损失了约40万hm2, 其中很大一部分都被转换为单一种植的橡胶林。
3.2 水土资源不断流失
云南省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岩溶面积为11.1万km2, 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8.1%, 居全国第二位。全省129个县 (市、区) 中, 有118个县 (市、区) 不同程度存在岩溶分布。岩溶地区石漠化是云南省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 影响着长江、珠江、澜沧江等国内、国际重要河流的生态安全, 制约着全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之传统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及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引起水土失衡, 使局部地区生态环境严重退化, 荒漠化加剧。大片的水土流失, 造成土地退化、耕地锐减和生态恶化, 威胁粮食安全、生态和饮水安全, 直接危及云南各族人民的生存和发展。
从表1中可见, 云南省石漠化监测区轻度石漠化土地面积137.4万hm2, 占监测区石漠化土地总面积的48.4%;中度石漠化土地面积112.0万hm2, 占34.9%;重度石漠化土地面积25.0万hm2, 占8.8%;极重度石漠化土地面积9.6万hm2, 占3.4%。
3.3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矛盾
云南贫困地区大多处于山区、半山区、高寒山区、边疆地区等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这些地方山高路险、土壤贫瘠,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抗干扰能力弱, 一旦遭到破坏, 再恢复原状的难度大。大部分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差, 脱贫的难度大, 返贫率高。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存在很大的矛盾。一方面为了经济的发展, 人们不得不让大自然索取更多的资源。另一方面过度的索取使得本来就脆弱的生态系统进一步退化, 进而又加重了贫困的深度, 最终危及山区群众的生存和发展。例如:滇东北高寒、环境恶劣、人口与土地资源矛盾突出, 滇西北高山峡谷相间、相对高差大、地势险峻、泥石流多发, 滇东南石漠化严重、干旱缺水, 以及开发利用滞后、耕作方式落后、民族跨境而居的边境一线地区。
3.4 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
随着人口的增长以及人们对山地资源掠夺性开发, 对山地环境变化的影响, 促使山地灾害分布广, 活动频繁, 生态环境恶化, 旱灾、地震、滑坡泥石流、洪涝等自然灾害不断。2013年云南进行地质灾害隐患情况的核报, 初步核实云南省目前共有各类地质灾害隐患22469个, 其中因自然因素引发的20526个。
据资料统计, 云南地质灾害约占全国总数的1/10, 泥石流给云南省带来的经济损失, 一般年份超过5000万元, 重灾年可达2~3亿元, 分别约占全省年度财政支出的2%~10%。例如:2013年1~10月, 昭通、曲靖、文山、红河、昆明、玉溪、楚雄、丽江、大理、德宏、西双版纳等州市发生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35县次。
4 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减少贫困人口的措施
4.1 加大教育投入, 提高人口素质
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 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一方面通过知识的普及加强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让人们意识到过度开发所带来的危害。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强产业安置引导和教育培训的投入。在贫困地区开展务工技能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提高其增收创收能力, 同时还应加大劳务输出部门招聘、培训、护送的必要经费的投入, 对家庭十分困难的外出务工人员采取小额贷款形式解决前往路费。
4.2 发展生态旅游业, 旅游扶贫
云南美丽的自然风光, 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使云南发展生态旅游业有着独特的生态优势。例如:丽江是一个多元文化交汇的地方, 创造了东巴文化为主的民族文化, 涵盖了东巴文字、东巴经、东巴乐舞、东巴祭祀为主要内容的东巴文化。丽江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多姿多彩的旅游资源。把合理利用丽江生态旅游资源和保护生态旅游环境相结合, 做到生态旅游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同时, 建立健全促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规, 使生态旅游业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4.3 改善生态环境, 实现良性循环
生态环境恶化使水土流失、泥石流、石漠化等生态灾难加剧, 这严重阻碍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只有加大生态建设投资力度, 恢复当地的生态环境, 走生态扶贫的道路, 才能彻底消除贫困的根源。改善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 实现良性循环, 这样贫困地区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4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生活环境
对贫困地区进行基础设施条件建设, 改善当地的交通、通讯网络, 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提高灌溉效率, 改良中低产田, 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的产量, 保护好植被, 从而建设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沼气等清洁能源, 减少乃至消除以柴为薪、挖煤为炭的局面。确实保护好山区生态环境, 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打下良好的基础。
4.5 发展高原特色产业
云南属低纬高原, 地貌立体, 山地、丘陵、盆地、河谷应有尽有, 山多原少, 气候资源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和垂直层次差异。可根据气候差异, 扬长避短, 可合理利用小气候资源, 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 从而促进经济发展。云南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 成就了一年四季中农产品物种丰沛。同时加之云南很多地方还未被大规模开发, 这些地方植被良好、污染较少, 是绿色农产品的天然基地。现代人要求绿色生活, 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成为人们的首选, 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要加快优质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 进一步提高农产品深加工转化率, 提高特色农产品附加值。
云南省生态环境建设与扶贫要统筹兼顾, 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生态环境脆弱的贫困地区, 要摆脱贫困的恶性循环, 实现真正的脱贫, 要立足于自然、文化、生态等资源禀赋, 积极引导广大人民, 扭转掠夺、耗竭式的开发模式, 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河南省贫困县 篇7
湖南省安化县地处湘中偏北,属益阳市管辖,总人口95.1 万,是国务院于2008 年公布的国家级贫困县。截至2008 年,湖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 512元,安化县为2 431 元,湖南省已经有102 个县市区实施了新农合,平均参合率为88.9%。安化县自2007年开始实行新农合制度,2008 年的参合率为78.2%,部分乡镇为58.35%,经过6 年的努力,新农合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13]。本研究旨在了解安化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群众知晓情况及该项制度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安化县新农合更好地发挥惠民作用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调查组对在安化县的33 所新农合住院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完全随机抽样[14],一共抽取4 所新农合定点机构,分别为:安化县人民医院、安化县中医院、东坪镇卫生院和龙塘镇卫生院。2013 年7 月1~28日,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调查期间在4 所新农合定点机构就诊的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基于代表性和典型性考虑,调查组对抽取的4 所医疗定点机构医疗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从多角度、深层次的了解安化县地区居民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情况。
1.2 研究方法
使用自编问卷对就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资料、新农合相关知识(经济来源与基金管理单位、报销比例、报销范围等)、了解新农合的信息渠道和对新农合的改进意见。由调查员对调查当日的所有就诊群众发放问卷、指导填写并回收问卷。上门对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根据事先制定的访谈提纲逐一提问,内容包括新农合的宣传与监督管理方式、新农合取得的成果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用Epi Data 3.1 对问卷进行双人双份录入并完成逻辑核查,用 χ2检验中的线性趋势检验(率和构成比)进行统计推断,P <0.01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问卷调查
研究人员对参保群众共发放问卷300 份,回收有效问卷284 份,受调查人群的年龄与职业分布见附表。不同年龄参保群众对新农合的知晓率(包括经济来源与基金管理单位、报销比例、报销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且知晓率随年龄增加而下降。各类职业中,服务行业(包括教师、医生、公务人员等)新农合知晓率最高,学生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见附表。受调查群众对新农合的了解渠道主要为宣传资料,其次分别为亲戚朋友告知、网络、报刊和其他途径(见附图A)。受调查群众对新农合的改进意见包括简化报销手续、提高报销比例、改善医疗设备、加强宣传、改善服务态度和增加医务人员人数(见附图B)。
2.2 访谈
此外,研究人员还对安化县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的具体工作人员进行了访谈,内容如下。
2.2.1关于新农合的宣传与监督管理方式
安化县新农合的宣传主要靠发放宣传手册,根据参保人数,安化县每年约印发20万份宣传手册,发放到每户参保人手中。监督管理主要靠召开各级会议,环环相扣,并由执政部门(农合办,卫生局)派选专人,不定时对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监察,监察内容包括是否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收费。
2.2.2关于新农合取得的成果
安化县自2007年实行新农合以来,县政府先后制定和完善了《安化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安化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统筹管理办法(试行)》、《安化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定点村卫生室管理办法》等政策,中共安化县纪委、县监察局制定下发《安化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监督办法》,健全资金运行管理制度,规范了资金存储、支取、报销、审核、结算等环节的运行程序,是一项惠民政策。
2.2.3关于新农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①新农合资金存在一定的风险。首先,农合的报销费用达到了较高的比例,参保村民看病的花费比较低,定点医院的门诊数量大增。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保健意识也逐步在提高,这是社会的一大进步。以前农民生病,不到非常严重的地步,通常不会选择就医,现在随着新农合的推广,就连像感冒这种平常看来的“小病”都会赶到医院治疗。就诊人数的增多,无形中加重了基金的负担。由于每个定点医院的门诊量有限,在有些情况下,可以在较小的医院治好的患者,不得不转到较大的医院诊治,这间接增加了群众的负担,造成医疗资源不能发挥最大的效率。其次,与城镇医保比较,农村医疗保险的报销门槛偏低,如同市场经济一样,这势必会增加报销的人数,进一步加重基金的负担。②新农合定点医院的基本药物较少,不能完全满足基本疾病的治疗。部分医务工作者反应,某些情况下,能有效治疗疾病的药物不能在定点医疗机构获得,群众只能转向其他诊所和药房,因此无法获得实在的优惠,但是目前尚缺乏此类药物的详单。③新农合资金的分配比例不够恰当。让群众感到负担比较重的大病得不到及时的报销和补偿,基金支出的大部分主要集中在了门诊和小伤小病上。该状况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和因病致贫的现象,因而未能达到医保设计的初衷。④村级医疗网络的建设不够完善。目前,仍有很多区域没有村级卫生室,或者卫生室中未配备有资质的执业医师。另外,村民就医的路程半径较远,而且目前村级卫生室无法办理医保的报销手续。⑤基金报销手续比较繁琐,增加了农民不必要的麻烦,通常办理一次报销手续需要花费大约一天的时间,降低农民的满意度。
3 讨论
安化县2007 年开始试点新农合制度,本次问卷调查中,相对年轻人群(年龄<40 岁)和服务行业人群(含医生、教师)对新农合的基金来源、管理单位、报销比例和报销范围有相对较好的认知水平,与安化县各级医保和医疗机构的宣传工作是分不开的[15]。既往研究中,农民对新农合制度认知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不了解新农合多方筹资的属性(尤其是政府筹资的部分)和不了解基金报销范围[16,17,18]。因此,在已有工作基础上,还应加强对参保人员的培训,增强和开发宣传途径,如选派专人进行专题讲座、开办咨询会、在各定点医疗机构设立咨询台、开放微信和微博宣传平台等[19,20]。此外,根据群众意见,还应适当精简报销程序,针对忘记携带证件、农村网络限制,新农合办事机构周末休息等情况,应事先与就诊患者沟通说明,以免耽误患者时间。还应完善村级网络,乡村卫生院的报销管理落实到人,并尽早实现村级报销的网络连接[9]。
基金风险在现阶段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随着我国城镇化进度的不断深化,农业人口逐渐减少,必然导致投保人数逐年递减,若保持现有筹资标准,新农合基金总额将会逐渐减少,最终将出现基金总额少于报销金额的情况[21]。一方面,可以通过适当提高报销门槛来合理降低门诊量,正确引导参保人员选择合适的就诊方式,争取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城,使卫生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另一方面,将资金集中到大病(治疗效果好,患者负担重的疾病)上去,调整基金的分配比例,运用有限的资金办最惠民的事[22]。
新农合定点医院的基本药物不能完全满足基本疾病的治疗,也是新农合制度实施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我国现行基本药物目录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目录(包括中药)收录品种遴选证据不足、遴选标准缺乏客观性、可操作性、地区代表性和可行性等问题[23,24]。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基层医疗机构重点专科的发展受药品品种限制,影响对患者专项治疗效果,造成医疗技术质量的滑坡,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制约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长远发展[25,26]。此外,基本药物的招标采购、配送缺乏客观评价指标,只关注药品价格,但中标药物的质量这一关键因素却被忽视,不少中标药品生产企业因药品利润太低、临床需求量太少等原因而停产某些中标基本药物[27,28,29]。建议在继续实施基本药物目录的基础上,根据重大基本临床路径和用药特性,在坚持安全运行原则的同时,适当放宽基本药物目录和诊疗项目的限制,切实减轻重大基本患者的经济负担[30]。
摘要:目的 了解湖南省国家级贫困县—益阳市安化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合作制度的群众知晓率及该项制度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新农合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的建议。方法 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安化县4所新农合定点机构就诊患者进行新农合相关政策的知晓率调查,以访谈形式向安化县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办公室工作人员了解新农合制度实施过程中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结果 群众对新农合制度的知晓水平与年龄和职业相关。新农合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包括基金运行风险、基本药物不能完全满足常见疾病的治疗、新农合资金的分配比例不够恰当、村级医疗网络的建设不够完善及报销手续繁琐。农民对新农合的改进意见主要集中在简化报销程序、提高报销比例和改善医疗设备上。结论 群众对新农合制度的认知水平有待提高,新农合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仍需进一步解决和完善。
河南省贫困县 篇8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河南省国家级贫困地区中学, 以分层随机容量比例抽样, 以县区为单位随机抽取四个样本作为本课题的研究样本。它们是杞县、兰考、鲁山和平舆的80所中学。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问卷的效度与信度。问卷的初稿经两轮次专家评议、修改, 使该问卷具有满意的结构效度。在正式调查之前对兰考地区10所中学作了初步测量, 并按等级换算成分数。一周后进行复测, 得出2次测量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89, 说明具有较高的信度。
问卷的发放及回收工作由河南大学体育学院在校函授生 (一般为中学体育教师) 完成。确保了问卷内容准确、翔实。实际发放问卷180份, 回收161份, 回收率88.9%, 有效问卷150份, 有效率93.8%。
1.2.2 访谈法
采用面对面座谈的方式, 对其中的80位培训学员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了解。
1.2.3 数理统计法
对所得的数据运用统计学原理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被调查学校专职体育教师情况
如表1所示, 农村体育教师与学生之比分别为:1∶356、1∶369、1∶534和1∶596, 远远高于1∶280师生比, 如果按每周上3节体育课的新要求, 则专职体育教师缺额较大, 说明该地区学校的专职体育教师存在严重短缺。通过调查了解到, 未设专职体育教师的学校, 体育课多由班主任承担, 基本上成了班会课、自习课和活动课, 体育教学与课改均无从谈起。专科以上学历教师的比例分别为:63%、58%、62%和65%, 表明学历层次较低, 因此, 提高其学历层次迫在眉睫, 表1数据显示, 参加过新课标学习的体育教师比例还没有达到50%, 加强培训的必要性更大。
2.2 被调查学校实施新课标存在的问题
由表2数据可见, 被调查者认为对新课标的认识和理解不足是实施新课标中遇到的较大问题, 该地区学校进行体育新课标的宣传和教育还很不到位。
对于新课标的组织教学, 鲁山、平舆两县反映强烈, 笔者经过考察10多所实施新课标的学校, 其体育课普遍采取上半节素质练习、下半节自由活动的模式, 这无疑是对新课标的误解。
河南省贫困地区中学体育场地设施与学校规模极度不平衡。在调查中了解到有标准足球场的学校为0, 而场地只相当于标准足球场地的1/2, 且场地坑洼不平。这种状况与国家教育部对各级各类不同规模学校应具备体育场地、器材的要求相差甚远, 根本满足不了新课标下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要求。
由表2显示, 河南省贫困地区中学的器材经费非常短缺, 因此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大对贫困地区体育经费的投入, 并严禁贫困地区中学将体育经费挪为他用, 这样才能保证体育经费的正常运转, 使体育教学顺利进行。
在体育教师座谈会上了解到, 所谓其他问题, 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领导对体育的看法和支持问题, 对新课标的认识不到位, 支持不得力问题, 体育教师的待遇问题等, 此外, 教师普遍反映新课程标准的评价体系虽好, 但操作难度大, 故目前尚未按此体系进行评价。
2.3 被调查学校的体育教学和课余锻炼情况
从调查结果看, 各类学校的课间操开设要好于早操, 主要原因是学生不寄宿, 早操体育活动无法正常开展。课外活动的开展率较好, 分别为76%、71%、83%和70%, 这一结果说明“新课标”的实施不仅仅是需要体育教师的投入, 还必须得到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的支持与重视。
由表3显示, 学生一小时体育活动落实率为:82%、78%、86%和73%。说明总体情况较好。但调查中发现, 毕业班学生由于要参加升学考试, 一小时体育活动很难落实, 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
3 原因分析
3.1 应试教育和传统思想的影响
受传统思想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冲击, “体育是副课”的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 一切副课要为升学考试让路似乎成了理所当然之事, 学校体育受到严重歧视。
3.2 河南省贫困地区中学体育教师的待遇较差、社会地位较低
长期以来, 人们对体育存在偏见。有些学校在实行按教学课时评定考核中, 将体育教师列入“另册”, 与其他科目教师地位相差较大, 导致他们一节体育课的分值只等于文化课的70%。
3.3 缺乏对河南省贫困地区体育师资的培训
在贫困中学工作的教师很难有外出学习深造的机会, 体育教师就更得不到深造的机会, 就算他们有这种愿望, 也受到时间、经济条件的制约, 得不到有关部门和学校领导的支持。
3.4 河南省贫困地区中学体育经费短缺
在国家教育经费逐年增加的今天, 河南省贫困地区中学的大部分体育设施较为简陋, 购买体育设施的投入亦被学校其他项目挪用。缺乏基本的体育设备器材, 很难培养出优秀的体育人才。
4 对策
4.1 更新观念, 端正教育思想
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应该更新教育观念, 端正教育思想, 明确办学方向, 深刻理解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贫困地区实际出发, 在实施升学教育到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 改革体育教学工作, 提高体育课的质量。
4.2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要充分发挥本地体育院系的作用, 加大对贫困地区中学教师的培训, 提高贫困地区中学教师的待遇。大力支持和帮助贫困地区的体育教师提高学历, 丰富他们的知识结构, 增强自身素质。
4.3 体育教育经费的投入要多元化
加强贫困地区体育教育经费的投入, 教育行政部门要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 学校也要利用各种可以利用的条件, 千方百计把学校体育搞好。
4.4 对贫困地区实行“帮挂”对口扶贫
所谓的“帮挂”是指河南省富裕地区对贫困地区的一种对口扶持, 它包括物质支援、师资的培养和教学经验的交流等, 其目的是提高河南省体育的整体水平。这就要求河南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出台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政策和措施, 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
参考文献
[1]柴建设.河南省商校教师体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体育科技, 2002 (3) :89-91.
河南省贫困县 篇9
1 河南省M村妇女家庭地位的现状及其制约因素分析
1.1 河南省M村地理位置、经济情况及其妇女情况介绍
M村是河南省S县的一个贫困山村,全村约350口人,妇女约90人。种地是当地农民谋生的主要手段,经济落后,工业不发达,因此平时农闲季节男性大多外出打工,女性在家做些手工活或是干些家务劳动。
1.2 河南省M村的妇女家庭地位的表现
1.2.1 婚姻自由方面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就开始提倡婚姻自由,鼓励妇女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另一半,建立以爱情为基石的婚姻关系。但是,据调查,M村目前仅有二对夫妻是自由恋爱,其他全是父母或亲戚朋友介绍的。一位23岁的未婚女青年小赵,初中毕业后仍坚持自考,她认为结婚过早,会耽误自己的自考和工作,可是,只要亲戚朋友见到她,就开始做她的思想工作:“赶快找个婆家吧,全村女孩子就剩你一个了,年龄这么大了不结婚很丢人的……”。结不结婚、什么时候结婚是个人选择的自由,可是,在M村,结婚的事似乎并不是个人意愿所能完全决定的。由此可见,M村的妇女仍没有实际意义上自主选择的权利,她们的婚姻仍然束缚于传统的封建习俗。
1.2.2 生育权方面
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今天仍有不少人认为孩子的性别是由母亲决定的,因此,妇女的生育权利是否得到实现,对她的家庭地位有很大的影响。
通过调查了解到,M村仍有绝大部分人,偏爱男孩思想想当严重,这主要受当地农业生产和浓厚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一次谈话中了解到,村西头李某家,因家里4个女孩,在他外出打工时,会有人找各种借口欺负他的家人。基于上述原因,在M村,有很多家庭是3个或4个小孩的,只要不是男孩就还要生,不过较传统观念进步的是,媳妇即使生了女孩,公婆表面上依然很喜欢,然而还是希望有个孙子,而且有了孙子后,公婆会对媳妇的态度更好,婆媳关系也更融洽。
追求儿女双全。在M村有这样一句话:女儿就是一门亲戚,又不占你房子不占你地的!姓李的一户人家,家里已经有两个儿子,并且都十几岁了,又花钱买了一个女儿,他们的观念是女孩就是一门亲戚,因此,也不会很重视女儿的血缘关系。
1.2.3 家庭财产所有权方面
虽然家庭财产所有权不以登记人为判断标准,但对这一指标的研究可以从另一个方面判断农村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上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对妇女而言,也一直都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说法,妇女本身就属于丈夫,所以家庭财产不可能以妻子的名义登记或存储。当今社会女性在家庭中固然拥有了和丈夫同等的财产权,但在家庭财产的登记上,男性对家庭统治的思想,仍有某种程度的表现。据调查所知,M村几乎所有的房子和家庭存款(比如近些年的粮食补贴的存折)都是以丈夫(户主)的名字登记的。
1.2.4 对家庭重大事件决定权方面
家庭重大事件决定权的大小是体现妇女家庭地位的一个重要因素。当今,妇女越来越多的参加到家庭事务中,其想法也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特别是在家庭日常生活方面,妻子占有话语权,比如,为孩子买衣服、学习用品、买菜等。然而在家庭重大的事件上,决策权仍掌握在男性手中,比如,购买大型农机具、卖树、换地、盖房子等方面,但是,在孩子上学和找对象方面,则还是会夫妻共同商量,妻子也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过最后还是丈夫做决策。可见,虽然她们参与的机会大大增多,并且也有一定的发言权,但相对男性而言,妇女的决策地位还有待提高。
1.2.5自主权方面
能否按照自己的意愿处理个人事务是体现妇女地位的重要标志,包括技术培训、学习提高、外出打工、支助父母等方面。在M村,由于受落后的经济及其传统文化的影响,妇女的自我意愿决策权,也仅仅只限于能购买自己的衣服及其平时娱乐(打麻将)上。已婚妇女的消费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丈夫的收入,这充分表明了贫困地区的农村妇女在经济上严重依赖于丈夫,进而导致了自我意愿决策权仍然很少。
2 制约M村妇女家庭地位的因素分析
2.1 经济不独立是其最根本的原因
在农村流行这样一句话,“嫁汉嫁汉,穿衣吃饭”,似乎这是妇女嫁人的唯一目标——穿衣吃饭,然而,结婚又导致了他们的经济不独立。正如鲁迅所说:一切好,尚得不到与男子平等的经济权,所有的好名目都是空话。由于M村属于贫困地区,一般情况下,家庭中的男性劳动力都纷纷外出打工,他们取得的收入常常就是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所以,男性在家庭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然而,农村妇女则长期留在家中从事农业劳动,承担繁忙的家务,这些家务劳动不能直接创造经济价值,这导致了农村妇女在家庭中的经济地位低下,也就进一步加强了她们对男性的依赖。这是她们地位呈现目前现状的最根本的原因。
2.2 封建传统思想根深蒂固
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农村的经济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农村的生活面貌焕然一新,但农村妇女的保守观念却根深蒂固,男尊女卑的老观念还深深的刻在她们的心中,都已经习惯了以男子为中心,由男人来管理社会,这就导致了男女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一户姓张的人家,经亲戚朋友的一番劝说,终于在C地(该农村社区较繁华地带)开了一家小商品店。结果,从开始营业到现在都是丈夫在经营,妻子除了送饭之外,很少到商店去,问其原因,她说:“不好意思面对那么多人,也不知如何跟人做生意,行动不自由,还是在家好”。由此可见,传统的“男外女内”的角色定位模式深深的影响着这些妇女,制约着她们的发展。
2.3 教育水平低下
据调查所知,M村全村的约90名妇女中,没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高中学历的有1人,占1%,初中学历的约45人,占50%,小学学历约30人,占33%,文盲约14人,占16%。由数据所知,高学历的偏少,初中、小学学历占了大多数,年龄都在25—50岁之间,文盲多是55岁以上的中老年妇女。由此可知,M村妇女整体文化素质普遍低下,这不仅束缚了她们思想和才能的发挥,而且导致了她们目光的狭隘性。
2.4 容易满足的心理
在访谈中,当一位30岁左右的妇女被问到她对目前的生活是否满意时,她笑着说:“当家的挣钱多咱花多,挣钱少咱省着花,反正咱也不会挣钱,只要孩子听话懂事,忙了就下地干活,没活就干家务或者和邻居聊天、看电视、打麻将,简单的生活好像也挺幸福的”。从谈话中感觉到,她们缺少自强自立的意识,对自己,对家庭的现状很容易满足。恰恰是这种满足的心理深深影响了她们的家庭地位。
3 对策分析
3.1 加大对农村妇女的教育培训
第一,应从性别教育着手,促使贫困地区农村妇女全面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克服自卑、依赖、服从等心理,培养良好心理状态。第二,要促使她们自主学习,给她们自学搭建平台,并多给予鼓励和帮助。使她们懂得,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真正提升自身素质,进而提高自己的家庭地位。第三,依靠当地的特点和妇女自身的特点要求,形式多样的、有针对性的对她们培训提高,以提高其整体素质。
3.2 保护妇女的正当权益
针对贫困地区而言,除了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其权利得到实施外,更重要的是务必保证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位。要做到这点,需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制定保护妇女正当权益的办法,丢弃有法不依,甚至违法操作的社会现象。二是加大对妇女权利的宣传,通过一些正反面个案使这一观念深入人心,切实保护妇女的正当权益,侵犯者则会遭到相应的惩罚,进而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三是帮助农村妇女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使她们懂得用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3.3 创建良好的两性文化环境
传统的男性本位文化,严重地阻止了贫困地区农村妇女的健康发展。所以,为贫困地区农村妇女的发展创建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势在必行,可以利用多种方式宣传文明的进步的妇女观,摈弃男性本位文化观并尽可能消除由此带来的影响。
3.4 增强经济独立性
可以通过政府、民间、个人的努力,更要利用大众媒体的力量来唤起人们树立团结、合作、互助、资源共享的新的两性关系意识。打破陈旧的社会性别分工方式,帮助女性全面客观的认识自身,丢弃潜在的男尊女卑的陈旧观念,鼓励她们勇敢地走出去,提高自身的经济独立性,改变在家庭中的弱势地位,从而提高自身在家庭中的地位。
3.5 努力寻找科学评估农村妇女家务劳动的方法
王金玲在女性社会学中认为有两种方法可以评估妇女家务劳动的贡献:第一种方法是用机会成本来计算,即以家庭主妇若外出工作,其能够在劳动市场上所得到的工资来估计家务劳动的价值;第二种方法是用家务劳动抵消的方法计算,即如果家庭主妇所操持的家务均让社会或家政人员承担,会增加多少国民收入来估计家务劳动的价值。总之,通过科学的评估农村妇女家务劳动,使其家务劳动的价值明显的突显出来,从而提高她们的家庭地位。
参考文献
[1]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4.
[2]佟新.人口社会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3.
[3]费孝通.江村经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8.
[5]沙吉才.当代中国妇女家庭地位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
[6]邓伟新,徐新.家庭社会学导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7]叶文振.女性学导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8]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河南省贫困县 篇10
一、云南农村贫困人口的现状
1、贫困人口基数大
根据普查数据:至2006年末, 云南省农村绝对贫困人口228.40万人, 占全国的10.60%, 占西部12省的19.40%;低收入人口442.40万人, 占全国的12.50%, 占西部12省的22.30%;绝对贫困人口与低收入人口合计为670.80万人, 占全省农村人口的比重为18.70%。2007年, 云南省政府投入10多亿元资金, 确保解决和巩固50万贫困人口温饱目标的实现, 但是, 仍然还有620多万人未能脱贫。
2、农村贫困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大
据普查资料, 云南少数民族人口为1533.7万人, 占全省总人口的33.37%, 其中绝大部分是农村人口, 而且居住在边境山区等交通不发达、基础设施薄弱的地区。这部分地区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 大部分地方仍以传统农业为主, 基本延续着落后的生产方式, 导致经济发展极其落后。
3、贫困地区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
据普查资料, 云南省登记15周岁及以上人口中, 文盲人口为277.0万人,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 文盲率由11.39%下降为6.03%, 下降了5.36个百分点。文盲率的下降, 反映了云南省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等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云南省的教育水平及人口受教育程度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落后将近十年时间。特别是贫困山区受教育环境恶劣, 少数民族子女的辍学依然严重。
4、贫困农民健康状况差, 医疗环境差
边境农民收入极低, 部分农民看不起病, 再加上医疗条件差, 有钱也看不了病, 导致农民身体健康每况日下。此外, 边境还受到战争的影响, 导致边境地区残疾人数量较多, 增加了云南平困农村的贫困程度。
5、环境恶劣, 自然灾害严重, 导致返贫人口逐年递增
云南贫困农村自然条件恶劣, 交通不畅, 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 不能有效地与外界进行信息和物资的交换, 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由于条件落后, 因自然灾害返贫人口呈递增趋势, 一部分人经过政府的帮助, 处在温饱线边缘, 一旦遇到天灾人祸, 随时可能返贫。
二、云南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历史和现状
1、云南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实施进程
1992年, 按照民政部《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的要求, 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通知》,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启动。1993—2003年,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不断扩大, 国务院及民政部高度重视并逐步规范农村养老保障工作。2004年底, 全省8l%的县 (市、区) 开展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2005年, 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发布文件, 提高了新参保农民的缴费标准和设定了最低缴费标准, 改革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机制。2009年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 (国发[2009]32号) , 结合本省实际, 制定了《云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施办法 (试行) 》。《办法》中介绍, 云南省除国务院批准的13个试点县外, 又“自费”增加了3个省级试点县, 确保了每个州市都有一个试点县。据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的消息显示, 截至2010年末,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684.62万人。
2、云南省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实施现状
虽然云南省各级政府近年来不断加大了对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的力度, 但是农民个人的缴费能力是很弱的, 其人均纯收入要远远低于国家平均水平, 再加上贫困农民思想观念落后, 他们只关心自己能得到多少实际的利益, 缴费对于他们来说很困难。占云南农村人口41%的贫困人口很多不愿意参加或者没有能力参加养老保险, 从而导致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比例低, 严重制约了云南省农村贫困人口养老保险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
三、云南省农村贫困人口养老保障面临的困难
1、农村贫困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养老保险任务加重
按照国际通用的人口年龄类型标准, 65岁以上人口比重7%以上、老少比在30%以上、0—14岁少年人口比重在30%以下、年龄中位数在30岁以上的国家或地区, 被称为老年型人口的国家或地区。据普查资料, 全省登记的人口中, 0—14岁的人口为952.8万人, 占总人口的20.73%;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350.6万人, 占总人口的7.63%。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 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5.23个百分点, 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54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表明云南省已经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 农村贫困人口老龄化速度也随之加快。这意味着云南贫困农村有更多的人需要得到养老保障, 加大了国家普及养老保障的难度。
2、农村贫困人口基数大
贫困人口是根据贫困线的标准, 把贫困人口从总人口中分离出来。据2006年统计, 边境25个县人口只占全省总人口的14.3%, 但贫困人口却占到全省的20.9%;沿边乡镇人口仅占全省总人口的4.3%, 但贫困人口却占全省总贫困人口的13%。沿边跨境民族贫困人口73.64万人, 占沿边跨境少数民族人口的70.8%。这一庞大的贫困人群的养老保障问题尤为突出。
3、农民收入水平低, 特别是农村贫困人口, 农村养老保障筹资困难
新农保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制度, 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基础养老金是政府支付的, 个人账户养老金则是由自愿参保的农民向个人账户缴纳一定的保费支付。而云南省经济发展落后, 农民收入水平低下, 村财政也比较薄弱, 农民的缴费能力不足。特别是贫困人群, 个人保费方面根本没有能力缴纳, 集体补助也无法落实, 政府补贴又是微乎其微。在农民衣食保暖都成问题的贫困地区, 上缴保费更是不可能。
4、医疗设施条件相对较差, 增加了农村贫困居民的支出
在云南贫困农村, 经济落后, 交通不便, 导致医疗条件相对落后。对于贫困农民, 庞大的医疗支出已经使他们感到无奈, 更何况缴纳养老保险费用。
四、解决云南农村贫困人口养老问题的对策建议
1、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加快农村资源开发, 促进农民增收
云南省地理位置特殊, 环境宜人, 资源较为丰富, 生态尚未遭到严重破坏, 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我们应该结合实际, 加大以旅游业为支柱的第三产业开发。贫困县积极进行产业开发, 除国家明文规定禁止的特殊行业外, 只要资源有保证、产品有市场、经济效益高的, 政府应该加以支持和鼓励, 以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进而从根本上保障农村贫困人群脱贫, 杜绝“未富先老, 老后更贫”的现象循环发生, 从根本上解决云南农村贫困人口参保困难的问题。
2、因地制宜, 不应“一刀切”
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 而省内发展又极不平衡。滇中地区经济较发达, 工业化、城市化水平高。其次是以滇中为圆心向边境地区的过渡地带, 这一地带经济较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发达。再次是云南省的边境地带, 这一地区十分落后, 是云南农村贫困人口分布的集中地区。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 决定了云南省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不能“一刀切”, 在消除地区的不平衡之前, 应尝试建立分地区、分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地区不同, 标准应该结合实际而有所差别, 带有明显的地区特征。政府可以尝试根据各地实际贫困程度及生活水平, 适当增加基础养老金, 满足贫困农民的基本养老需求, 使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确实发挥到作用, 覆盖到因为贫困而无力缴费的农民。
3、制定法律法规, 逐步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主要以2009年民政部制定的《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为依据, 尚无全国性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作为一项重大问题, 应当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以法律的形式作出权威规定, 诸如制定全国统一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或《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法》等法律, 以保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制度化和法治化。
从目前情况看, 云南省应当按照《宪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中共十七大的要求制定地方性法规, 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法规体系。在依法治国背景下, 只有通过法治手段明确政府、集体和个人在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中的责任, 强调并督促政府具体落实相关责任, 农村贫困人口社会养老问题或农村养老保险问题才能真正得到解决。
4、从农民自身着手, 提高农民素质
“科教兴国”, 像云南这样边疆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地区更要科教先行, 扶贫先扶教, 治穷先治愚。只有广大贫困农民的素质提高了, 国家扶贫所采取的各种措施才能不因民族地区传统观念的阻碍而得以顺利进行, 先进的农业技术才能顺利推广, 农民的生产力才能提高, 农民增收才能成为事实。农民增收了、脱贫了, 才有条件去参加养老保障。
5、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探索构建适应云南省农村贫困人口养老保障之路
由于各国条件不同,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没有统一的模式, 主要有以下几种:社会保险型 (如德国、法国) 、社会救助型 (如南非、斯里兰卡) 、储蓄保险型 (如新加坡、智利) 。综观各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 农村养老保障的建设都滞后于城镇, 都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产生覆盖农民的养老保障制度。德国和加拿大等都是在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后才着手解决的, 同时养老保障的待遇水平也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业人口的减少而逐渐提高的。
但是, 对于经济落后、农村贫困人口众多的云南省来说, 无法简单套用适用于正规部门的非缴费性养老金计划, 被排斥在正式社会保障制度之外的绝大多数是收入较低、缴费能力也低的农业劳动者, 因此, 应借鉴国外农村养老保障的先进经验, 结合云南省农村人口、经济和传统文化特点, 以及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构建适应云南省经济发展水平的农村贫困人口养老保障之路。
摘要: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出现, 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现阶段的一个必然趋势。不断完善现有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由于自然地理状况特殊, 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等诸多原因, 云南贫困农村的保障问题比较突出。云南省要与全国同步实现并健全农村养老保障, 重点在农村, 难点在农村贫困人口。
关键词:养老保障,农村贫困人口
参考文献
[1]周华芬、阙春萍:构建欠发达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的探讨[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4) .
[2]余文静:国外和云南省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文献研究及其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 2008 (9) .
[3]李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云南农村人口脱贫致富研讨[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0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