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外贸企业

2024-09-28

河南省外贸企业(精选10篇)

河南省外贸企业 篇1

一、民营外贸企业发展的意义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 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成为国民经济中最为活跃的经济增长点。而进入21世纪以来, 随着国家外贸经营权的逐步放开, 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进入对外贸易领域, 为我国外贸发展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对外贸的平稳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2012年8月, 商务部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学会发布的《中国对外贸易民营500强企业研究报告》指出, 2002~2011年的十年间, 民营进出口企业的外贸规模一直以稳定的速度增长, 尤其是2011年, 民营进出口企业的进出口总额在全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28.4%, 出口总额达到32.75%。2013年1月10日,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综合统计司郑跃声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 2012年民营企业进出口12, 210.6亿美元, 增长19.6%, 高出我国外贸总体增速13.4个百分点, 占我国外贸总值的31.6%。可见, 民营企业已经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力量。

二、河南民营外贸企业发展现状

2011年以前的相当长一段时期, 河南民营企业出口占比一直居首位。2011年7月12日,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召开“2011年上半年河南经济发展回眸及全年走势展望研讨会”。会议披露, 1~5月份, 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出口占全省出口比重分别为28.8%、25.4%、45.8%, 出口增量占全省增量分别为31.5%、23.1%和45.4%。之后, 随着河南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 外资企业逐步成为外贸的主力军, 并超过民营企业。根据郑州海关披露的数据, 2013年上半年, 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分别进出口151.7亿美元、58.4亿美元和32.8亿美元, 分别占全省进出口的62.2%、24%和13.4%。

从商务部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学会发布的“中国对外贸易民营500强榜单”来看, 河南民营企业入围数量偏少, 排名位次靠后。2012年8月18日, 经商务部批准, 商务部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学会主办的2012年中国对外贸易民营500强企业论坛暨排名发布会在浙江义乌召开。根据会议揭晓的2012年中国对外贸易民营500强企业排名, 河南共有7家企业入围, 其进出口额和排名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2013年6月9日, 由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学会、宁波市人民政府主办, 中国对外贸易500强企业俱乐部承办的第四届中国对外贸易500强企业论坛在甬城宁波召开。根据会议发布的2013中国对外贸易民营500强企业排名, 河南共有5家企业入围, 其进出口额和排名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三、促进河南民营外贸企业发展的对策

当前, 我国对外开放正向广度深度不断拓展, 而国际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将为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发展跨国企业、打造世界品牌带来更大的机遇。河南政府部门要抓住这一机遇, 帮助民营外贸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 加强宏观政策引导, 帮助企业创建国际知名品牌。

随着民间投资36条的深入贯彻落实, 民营企业特别是大型民营企业进入重点行业和领域, 发展对外贸易迎来了新的契机。据河南省商务厅戴松军介绍, 目前河南省只有77家企业获得“河南省国际知名品牌”, 仅占全省出口企业的2%, 国际知名品牌商品出口占全省的比重不到10%,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大大落后于沿海先进省份。因此, 河南省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宏观政策引导, 帮助民营企业加速实现转型升级, 创建国际知名品牌。河南省相关部门要根据民营企业的行业特点或技术特色, 进一步加大对民营企业进行国内外商标注册和品牌建设的扶持力度;要组织外贸企业参加国内外的各种商品展销会, 大力提高民营企业商品的国际知名度、认同度;要利用信息科技, 打造网上交易平台, 通过与中国制造网、中国外贸网等合作, 帮企业通过虚拟的网络把外贸触角延伸到世界各地, 扩大民营外贸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二) 搭建融资平台, 破解民营外贸企业融资难困境。

资金短缺是制约外贸企业尤其是民营外贸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河南省民营经济研究会在2011年的一份名为《河南省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的研究报告中披露, 河南民营企业通过银行贷款获得的资金仅占其发展资金的15%。多数中小企业资本规模小、财务管理差、抗风险能力弱、可供抵押资产少, 贷款较为困难。因此, 河南各级政府部门应积极为民营外贸企业搭建融资平台, 定期召开银企对接会, 让更多的民营外贸企业能够享受全省的融资政策。同时, 政府方面还应择优选聘融资担保公司、资产评估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和信息咨询服务公司等金融中介服务机构, 实行商业化运作, 为企业和金融提供全方位的中介服务, 以降低银行和企业的借贷成本。

(三) 通过教育培训与指导, 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

当前, 国际市场的持续低迷、生产成本的持续上升、人民币的持续走强, 犹如三座大山, 让很多民营外贸企业陷入了经营困境。河南民营外贸企业必须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降低管理成本, 才能走出困境。而政府方面应设立专门机构负责民营外贸企业的教育培训与指导, 通过讲座、研讨会、交流会、出版书籍杂志等形式提高民营外贸企业的管理水平, 增长其商业知识, 尤其是对外贸易知识。而民营外贸企业自身也应将压力转化为推动自身加速转型升级的巨大动力, 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着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创新企业文化建设, 注重人才培养和储备,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努力提升自身素质, 从而根本扭转民营经济长期以来形成的外延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参考文献

[1]陈晓文.我国对外贸易民营五百强企业名单出炉[N].中国工商报, 2012.8.27.

[2]黄晶晶.中国对外贸易500强榜单出炉“两桶油”列榜单前两位[N].钱江晚报, 2013.6.10.

[3]王艳艳.河南近八成外贸企业没有自主品牌[N].河南商报, 2012.12.18.

[4]冯皓.河南担保公司倒闭潮背后:中小企业融资难[N].第一财经日报, 2013.10.16.

[5]王书栋.河南社科院:上半年民营企业占河南出口半壁江山[EB/OL].大河网:http://news.dahe.cn/2011/07-12/100773431.html.

[6]黄亮.2012中国对外贸易民营500强企业名单发布[EB/OL].人民网:http://finance.people.com.cn/n/2012/0824/c1004-18826028-1.html.

河南省外贸企业 篇2

随着美欧等各国推出电子商务应用及发展策略,电子商务已渐取代了部分传统国际贸易方式。毋庸置疑,充分地利用电子商务,外贸企业能够摆脱原有狭小生存和接触空间的限制,扩展市场;同时,外贸企业凭借便捷而廉价的网络信息服务,可以频繁地接触国内外、特别是远距离非直接接触的潜在客户,发现更多的潜在目标客户,赢得新商业机会,达成原本根本不可能的交易与合作。

此外,传统贸易的运作格局以单向物流为主,而电子商务实现了以物流为依据,信息流为核心,商流为主体的全新贸易运行方式。

国务院已经将“互联网+”提升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层面。河南省政府响应国务院推进互联网发展的文件要求,已经于2015年10月印发了《河南省“互联网+”行动实施方案》。文件要求,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推动互联网与各行业融合发展,加快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

河南外贸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现状

2015年,通过对河南外贸企业的实际问卷调查,由对实际调查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显示,外贸电子商务人才缺乏42.9%,为第一因素;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实力不足39.8%,为第二因素;企业信息化水平30.5%,为第三因素;网络信用体系缺失14.1%;物流瓶颈7.0%;其它5.5%。

企业人员对外贸企业认同电子商务平台的调查最能反映出企业对平台的认同情况:阿里巴巴57.0%,稳居第一;环球资源网35.2%,居第二;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32.8%,列第三;eBay19.5%和亚马逊19.5%列第五位;中国出口商品网22.7%;中国制造14.8%;其它6.3%。

河南外贸企业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需要电子商务人才专职从事电子商务,或培训可进行外贸电子商务操作的人才;通过电子商务寻找客户资源,平台在专业领域的知名度、影响力,询盘优质客户;电子商务平台操作性好,产品等信息更新顺畅,电子商务平台后管理方便、专业;企业整体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和转变对电子商务的看法,企业管理层的重视和支持;电子商务对企业产品的推广及实际效果;政府对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提供更多的公共资源;如何更有效地利用电子商务。

调查统计显示,河南外贸企业中80.5%的企业有自己的企业网站,只有14.8%的企业表示没有自己的企业网站。这说明,网站应用在河南外贸企业中是普遍的,没有网站的企业是少数。有66.4%的外贸企业有纯英文网站,也超过了一半强;只有26.6%的外贸企业没有纯英文的网站。

河南外贸企业中企业网站建设未受政府补贴的企业比例高达66.4%,仅有17.2%的外贸企业享受过政府网站建设补贴。这一点表明,政府的政策支持还需要宣传和落实。

调查统计显示,河南外贸企业对微信的应用达到72.7%,只有17.9%的企业人员表示企业或个人没有使用微信。对选择使用微博的企业人员仅有20.3%,表示企业或个人没有使用微博的比例达58.6%。这说明,微信在河南外贸企业中的使用比例远高于微博。

依据中国互联网中心对企业的调查,企业应用互联网分为4类,对河南外贸企业的的调查统计显示,以下4类应用的比例如下:沟通类,即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比例达86.7%,选择不应用的比例仅为0.8%。信息类,即发布信息或即时消息、了解商品或服务、从政府获取信息,比例达到63.3%,选择不应用的比例仅为4.7%。商务服务类,即网上银行、提供客户服务,比例达57.8%,选择不应用的比例仅为6.3%。内部支撑类,即与政府互动、网络招聘、员工培训、协助企业运作的网上,应用比例达57.0%,选择不应用的比例仅为7.8%。

外贸企业使用网络所进行的营销活动和方式,依据调查统计结果,企业选择的比例如下:利用即时聊天工具进行营销推广39.8%;搜索引擎营销推广43.7%;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推广61.7%;电子邮件营销50.0%;在论坛、博客上发帖子、发软文等进行营销13.3%;网站展示型广告35.2%;微博营销推广 6.2%;网络联盟广告9.4%;团购类网站营销推广3.1%;网络视频播放过程中的贴片广告3.9%;其他2.3%。

由结果可见,河南外贸企业选择使用最广泛的网络营销方式为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其次为电子邮件营销,再次是搜索引擎营销推广、利用即时聊天工具进行营销推广和网站展示型广告。

应用和发展电子商务的制约因素

首先,外贸企业对发展电子商务实力不足。从调查统计数据可见,河南外贸企业的实际信息化水平、电子商务在企业中的位置都处在一个非战略和不重要的企业发展因素位置上。网站和电子商务的定位不明晰。

其次,调查结果显示,在所有的制约因素中,外贸电子商务人才缺乏排在第一。而电子商务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商务活动的有机结合,对企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决策层到实施层的参与,专门的电子商务人才是外贸企业电子商务运用和发展的关键。

再次,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实力不足。河南外贸企业完全电子商务,或企业大力推动电子商务的真正投资还是较为巨大,特别是对于大部分中小企业更是如此。

第四,调查研究统计显示,企业网络信用是影响外贸企业进行网上对接和交易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通过网上建立诚信合作关系,建立安全的交易平台一直是从事外贸业务的中外企业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一点对电子商务在企业的应用及电子商务作用的发挥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第五,商务环境有待改善。外贸企业实现完全电子商务或程度较高的电子商务活动都需要多部门共同创造好的贸易便利和环境。

第六,跨境电商在交易方式、货物运输、支付结算等方面与传统贸易方式差异较大。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电子商务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发展电子商务的策略和道路选择

首先,加大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扶持力度,是支持企业提升电子商务水平的最省力杠杆。调查结果显示,这是企业反映最强的一项制约因素,政府及相关部门最应着力关注和解决。政府及相关部门举办或扶持相关单位举办外贸企业电子商务培训,集中培训企业需要的外贸电子商务人才。

其次,政府相关部门主办和扶持构建良好的电子商务平台,培育一批在国内、国际市场有一定影响力的专注对外贸易和针对行业性的电子商务平台知名品牌。

第三,加快推进和完善省内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不仅是一项战略性的目标,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这需要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资电子商务产业;在规划、土地指标等方面给予支持;降低电子商务企业设立门槛等。

第四,建立健全电子商务诚信体系、支付体系、新型监管模式、物流服务和贸易环境的配套体系建设。

第五,企业管理层应充分认识电子商务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现实作用,提升认识和加强组织实施。

河南外贸企业中绝大部分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在规模、资金、人才等诸多方面都存在很大劣势。但是电子商务为所有企业提供了平等的贸易竞争机会和平台,外贸企业应充分认知和抓住契机,抢占先机,增强市场竞争力。

第六,制定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总体目标和规划,确立企业自身的电子商务目标。

同时,企业发展电子商务需要金融机构与合作伙伴的多方支持,必须设法使有关的各方都参与进来,支持企业电子商务体制的建设,需要积极争取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第七,建好外贸企业的特色电子商务网站,加强网络营销和品牌竞争优势建设,建好企业自身的外联窗口。

此外,注重网络平台的选择,选好最适合企业的平台伙伴。若河南外贸企业的某行业能够很好的利用电子商务发展契机,构建基于网络的以郑州为中心的中部区域市场是很有机会的。此外,河南外贸企业或商协会应牵头打造专注于特定区域的行业品牌网上商城,走好网络零售发展之路。

河南省外贸企业 篇3

随着近几年经济的快速发展, 河南省的进出口贸易总额总体上趋于上升, 2014年河南省的进出口总额再创新高, 金额为650.3亿美元, 同比增长7.5%, 高于同期的全国平均水平。作为中部地区的进出口额首位, 其中进口总额为1575.55亿元, 同比增长6.1%;出口总额2418.81亿元, 同比增长了8.4%。从近几年来外贸发展的增长趋势来看, 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幅度都相对比较高, 处于贸易顺差状态。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和全国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 河南省相关的对外贸易企业也面临着未来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批准, 为河南省外贸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促进传统外贸结构转变, 外贸企业可以借此机遇快发展。同时郑州作为“一带一路”经济带的战略中的一个最重要的物流通道, 将会进一步促进河南省外贸企业的发展。相关海关通关体系的不断完善, 将会使郑州成为国际多式联运的枢纽, 会降低相关外贸企业的通关费用和相应的成本。刚刚获批的河南省自贸区, 需要大量的人才和资金, 对河南省外贸企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 跨境电商背景下河南省外贸企业发展的机遇

2.1 外贸企业成本降低

在跨境电商背景下, 外贸企业的成本将会大大降低。一方面, 跨境电商通过Amazon, eBay, 速卖通等跨境平台, 直接促使国内厂商或者企业加强与国外消费者的联系与沟通, 使传统外贸模式下的过程缩短, 不断减少相应的中间环节和中间商, 使外贸企业的交易成本和产品价格不断降低;同时, 跨境平台的买卖双方通过相应的店铺站内信进行前期的外贸磋商和各种交易资料信息的传递, 无纸化的操作使外贸企业的成本得到大幅度的降低, 例如国际市场调研的成本、国际市场促销、代理及信息传输的成本。成本的降低, 将会使外贸企业的商品价格进一步降低, 从而可以提高相应外贸企业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增加相应的市场份额。

2.2 利好的宏观环境

近些年, 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外贸政策和相关通知, 目的在于促进外贸企业的转型升级, 加速新兴的跨境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例如, 在2013年8月公布的《关于实施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有关政策的意见》和2014年1月发布的《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税收政策的通知》, 以及在2014年5月国家公布的《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和在2015年6月20国务院公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些政策不仅促进了跨境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同时, 也加速了外贸企业的转型升级。与此同时, 河南省自贸区的建立也进一步的促进外贸企业的快速发展。河南自贸区, 即中国 (河南) 自由贸易试验区。2016年8月31日获得党中央、国务院批准设立, 是中国政府设立在郑州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园区, 属中国自由贸易区范畴。

利好的宏观环境为河南省的对外贸易企业发展带来了更加有利的机遇。目前, 河南省的外贸企业应该抓紧当前的有利条件, 借助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 促进自身企业得到跨越性的发展。

2.3 进一步加快河南省外贸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政策的逐步完善, 跨境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为河南省外贸行业的中小企业带来了机遇。跨境电商的相应平台和操作流程, 缩短了传统的外贸操作流程, 使外贸行业的相关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外贸中小企业的自身特性, 例如生产方式相对比较灵活, 容易调整, 所以能够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可以满足全球范围内的各类消费者的定制型需求。同时, 由于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 国际市场的交易方式发生不断的变化, 跨境平台的小量且零碎的订单取代了传统的外贸订单形式。因而, 外贸中小企业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份额开始逐渐的增加。外贸中小企业可以利用跨境电商的环境, 加入到全球贸易的行列, 通过跨境网络平台开拓国外市场, 加强与同行业企业的交流, 采用直接参与国际贸易的形式, 促进自身经营环境的变化, 使对外贸易的经营主体向多元化发展。

3 跨境电商背景下河南省外贸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3.1 加强对跨境电商平台的监管

如今,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为外贸企业提供了很多网络平台。这些平台承担着外贸交易双方的桥梁的作用, 信息的传送、订单的成交、支付和物流等均需要通过这些平台完成。河南省的很多外贸企业已经通过阿里巴巴国际站、环球资源等网络平台进行产品的推广和营销。同时, 这几年兴起的速卖通、敦煌网、Wish等跨境电商平台, 在促进外贸企业的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说, 各种网络交易平台的频出, 使平台商品的同质化相对比较严重, 有可能会造成恶性竞争, 使企业的利益受到损害;缺乏相应的系统的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 目前传统的外贸结算、通关检验检疫等流程已经不能满足网络经济下的企业的需求, 而相应的网络平台还不够完善, 不能很好的促进外贸企业的发展。

3.2 缺乏相应的诚信机制

传统的对外贸易, 由于其跨国界、跨文化和风俗习惯等原因的限制, 存在着很多风险。目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 对外贸行业的诚信机制的要求将会更高。目前河南省甚至是全国的诚信机制体系还不够完善, 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 不完善的网络监管体系, 存在大量的虚假信息, 将会影响外贸企业的国际信誉;不完善的内部电商信用体系, 对客户的资信状况缺乏了解, 有可能会选择错误的交易对象;个人和企业的信用档案的缺乏, 使金融机构缺乏相应的信用信息。这些诚信问题, 将会使客户对外贸企业和相应产品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 加大国际贸易的纠纷。

3.3 国际物流体系不完善

河南省作为全国的中部地区, 区位地理优势很明显。但是国际贸易目前主要靠海运、空运等相对快捷的物流方式, 目前的物流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外贸行业的发展。目前, 河南省的整个物流体系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 跨境物流的监管又出现分割现象。和跨境物流相关的物流政策、税收政策、基础设施、海关和运输等方面的标准不能统一, 制约着跨境物流的发展;同时物流行业整体的服务水平、效率、运输速度和成本无法和发达国家相比较, 削弱了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虽然河南省的物流企业数量相对较多, 但是企业的规模都比较小, 物流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 进一步的阻碍了物流的发展, 不利于国际贸易商品的快速运输。

4 跨境电商背景下河南省外贸企业快速发展的对策

4.1 建立完善的外贸综合服务体系

为了促进外贸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河南省政府可以建议更加完善的外贸综合服务体系, 实在磋商、订单付款、检验检疫、通关及物流等在内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同时, 政府可利用互联网信息, 建立政府、检验检疫部门、海关、货代公司和外贸企业之间的数据共享平台。通过这些平台的建立, 政府可加强对海关、检验检疫部门及外贸公司的管理, 促进外贸流程更加简单化和快捷化发展。政府也可通过这些平台, 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 利用互联网数据, 提升在线融资的业务的水平, 加强网络平台的信用机制建设, 同时也解决了外贸企业的资金问题。

4.2 加大资金和政策的扶持, 完善跨境物流体系

外贸企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扶持和资金的支持。跨境物流作为外贸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政府要加强对跨境物流企业的支持, 鼓励外贸企业统一采购、仓储和配送, 利用跨境电商的物流环境, 建立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鼓励外贸企业主动与物流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开设“海外仓”, 方便快捷把商品运送到客户手中;同时, 鼓励跨境电商平台与企业的物流信息完成信息共享, 促进外贸企业的物流一体化服务。

4.3 提高商品质量, 加强国际竞争力

外贸企业应不断提高自身商品质量, 加强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河南省政府要鼓励外贸企业积极利用技术进行创新, 改造传统的外贸行业, 提升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要加强对出口商品的质量监管, 建立国际通用的商品检测和认证体系。知识产权作为企业商品竞争力的核心, 要加强对外贸企业商品的知识产权保护, 及时对商品专利进行注册、登记, 打造知名品牌, 提升产品的信誉度。同时政府要严厉打击外贸企业侵犯商品知识产权和假冒伪劣等行为, 促进外贸企业向中高端发展。

摘要:在跨境电商背景下, 全球网络经济市场形成, 加上近年来政府的政策支持, 为河南省的外贸企业发展提供新契机, 但与此同时, 河南省的对外贸易在平台、物流、诚信以及监管等方面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跨境电商背景下, 河南省应建立完善的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加大投入, 支持跨境物流企业的发展;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以此促进河南省外贸实现真正的跨国传递和资源共享, 从而给外贸企业带来全新的增长和发展机遇。

关键词:跨境电商,外贸企业,进出口额

参考文献

[1]任丽娟.河南省中小外贸企业发展跨境电商对策研究[J].国际商贸, 2015, (10) .

[2]王晓洁.多部门研究跨境贸易电商通关服务管理规范[N].中国信息报, 2013.

[3]谢育玲.跨境电商背景下广东省对外贸易的机遇与挑战[J].商业经济, 2016, (07) .

[4]李耀华.外贸企业如何选择互联网+的经营模式[J].对外经贸实务, 2015, (9) :57-59.

外贸结构巨变下的河南看点 篇4

这与记者春节前夕调查的情景则大相径庭:“人民币不断升值,外贸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在河南洛阳鸿泰半导体公司上班的会计师张先生对自己公司的产品出口贸易越来越缺乏信心。

为什么统计数据会和张先生的口实出现如此大的反差?背后原因在于一场新的对外贸易产业结构正悄然来临。

外贸结构巨变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外交學博士后宋海啸一语道破玄机:长期以来,劳动密集型产品始终是我国对外出口贸易的主流,但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自主研发高科技含量产品的增加,这局面将会改变,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和高科技产品出口将出现此消彼长的发展态势。

另外,受能源、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人民币持续升值、煤电油运形势持续偏紧、企业资金瓶颈制约加剧等因素影响,企业出口成本大幅上升,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发展就更是捉襟见肘。

河南省发改委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几年,能源资源产品进口将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点,这是我国经济持续、强劲发展与本国自身能源资源匮乏的基本矛盾所决定的,铁矿砂、原油、钢材、铜材、纸浆等能源资源性产品在我国进口产品中的比重将逐渐增大,这是我国对外贸易未来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现象。

另外,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飞机、汽车以及高档消费品的进口将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我国将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奢侈品消费大国。

“我们现在也正在寻求对外贸易生意的转型,把终端产品为主导的进出口模式向服务型、咨询型模式靠拢,这样对于不是靠技术吃饭的外贸企业而言,一是降低了企业运作成本,二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得到国家政策上的补贴。”鸿泰公司张先生坦言。

河南优化出口结构

近年来,河南对外贸易实现了较快增长,据悉,仅2010年上半年,河南省新增获得进出口权的内资企业就有3000多家。但与全省的经济总量比,与先进省份比,仍存在开放度低,进出口规模小的问题。尤其是河南省利用外资的外向型项目少,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仅占全省总额的17%左右。

郑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办公室副主任薛灵国说,对于像河南这样的内陆型省份,人口达到1亿多,国内市场容量潜力巨大,这是很多外商看好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应该在保持对外贸易持续健康增长的同时,努力扩大国内市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和影响。目前应尽快把扩大内需的重点从投资转向消费,促进消费需求的较快增长,将我国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建立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基础上。

事实上,河南省商务厅近年来积极引导企业优化出口结构,推动出口快速增长。2010年河南神火集团增加出口产品种类,提高产品附加值,由单纯出口铝锭转向出口铝合金,实现出口1710万美元,增长180.4%;瑞贝卡股份公司面对美国经济发展放缓的不利影响,积极开拓新市场、研发新产品,出口9203万美元,增长21.3%。

“但我们仍要寻求发展方式的转变。”薛灵国说。

河南省外贸企业 篇5

河南是我国农产品主产区之一, 粮棉油肉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前列。2007年, 河南粮食总产量达到4582万吨, 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9.5%, 连续六年居全国第1位, 其中小麦产量占全国的27%;棉花总产量67.70万吨, 油料总产量449.60万吨, 分别占全国的11.9%、14.6%, 居全国第3、第1位。芝麻、大蒜、肉牛、羊肉和生猪产量居全国首位, 烟叶、蔬菜、禽蛋、牛奶产量均居全国前列。河南和山东都是农业大省, 通过大宗和小宗农产品产量对比情况, 可以看出河南农产品的产量优势 (如图1) 。

数据来源:河南统计年鉴2008, 山东统计年鉴2008年。

但是, 山东省是我国第一农产品出口大省, 出口额占全国1/4以上。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 山东省农产品出口依然保持了持续稳定增长, 连续九年位居全国第一, 全年农产品出口99.79亿美元, 同比增长7.8%, 占全国农产品出口额的24.6%, 出口国家或地区达到185个。相比之下, 2008年河南农产品出口4.93亿美元, 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2%, 不足山东农产品出口额的1/20。事实上, 从2001年以来, 河南省农产品出口额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比例一直不足2%。可以说, 河南的农产品出口现状与其农产品主产区的地位极不相称。提高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是成为河南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龙头企业成长对于农产品出口的作用

(一) 波特钻石模型中的企业因素

20世纪80年代哈佛大学教授波特 (M.E.Porter) 系统地提出了竞争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 要素条件、国内需求状况、相关和支持产业的表现, 以及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状态等是决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政府行为和机遇起辅助作用。在囊括了各影响因素的“钻石模型”中, 波特认为“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状况”至关重要, 是指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国内条件, 包括企业的成长壮大、组织和管理、产业竞争状态等。波特认为, 强大的国内竞争对手是企业竞争优势产生并得以长久保持的最强有力的刺激。激烈的国内竞争使竞争双方产生创新和改进的压力, 相互推动以降低生产成本, 改进质量和服务, 创造新产品和工艺, 促进企业放眼世界市场以获取更大的生存空间和获利空间, 从而增强彼此的国际竞争力。

(二) 我国现有农产品生产模式中龙头企业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土地制度, 农户是农产品的主要生产者。承包制的优势是扩大了农户经营自主权和收益权, 直接正向激励了我国的农产品生产;但家庭承包制的缺点也很明显, 即分散经营的农户,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难以与经常变化的市场供求形势相合拍, 大都根据过去一年的行情进行生产, 而且具有“羊群效应”。家庭承包制条件下, 经常会出现农产品丰收却“谷贱伤农”现象。

在探索过程中, “公司+农户”的订单农业, 逐渐成为一种具有帕累托改进效应的农产品生产和销售模式。与单纯的家庭承包经营相比, 这种模式在适应市场变化方面具有较大稳定性和灵活性, 但因公司和农户两方面力量对比悬殊, 农户经常遭遇公司违约, 这种模式又进一步改进为“公司+协会+农户”模式。农户自发成立专业农产品生产合作协会, 增强自身谈判能力, 维护自身权益。这种模式在没有实现土地制度重大变革的条件下, 把小规模农户经营与国内外大市场连接起来, 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目前, 河南省农产品的主要生产模式都是“公司+协会+农户”模式。该模式中, 公司具有龙头地位, 因而成为龙头企业。它是指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生产、加工、销售, 并通过一种或多种利益机制, 与农户结成稳定关系, 实施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或生产、销售一体化经营的加工或流通企业。

龙头企业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加工转化、科技创新、销售服务等功能, 以及带动农户和生产基地抵御市场风险的社会功能, 但主要功能有两个:一是开拓市场。龙头企业必须具有一定的实力, 能带动较大范围的生产基地和农户, 形成较大的市场供给能力;同时, 龙头企业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优势, 在经营中能开拓、占领一定的市场份额。二是引导生产。龙头企业一头连接市场, 一头连接生产基地和农户, 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 通过龙头企业的优势, 向农民提供资金、技术、信息等, 引导农户提供符合质量的农产品。

三、河南农产品外贸龙头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成长障碍

(一) 河南农产品外贸龙头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 河南农产品外贸龙头企业少。

河南省农产品龙头企业以加工型为主, 流通型和出口型很少。2007年农产品出口总额仅4.93亿美元, 占河南出口总额83.9亿美元的5.9%, 比全国水平的2.8%略高, 不足山东13.3%的一半。全省具有农产品出口能力的龙头企业为屈指可数, 仅有双汇集团、莲花味精集团、洛阳白马集团等几家农副产品开展深加工和精加工企业。

第二, 河南龙头企业规模小。

2007年河南拥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00多家, 但出口额超过千万美元的农业企业仅有6家, 而浙江年出口额超过千万美元以上的农业企业有72家, 山东省农产品出口超千万美元的企业有188家。

第三, 河南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分配调节机制不健全。

由于河南省外贸龙头企业规模较小, 造成了约有3/4的龙头企业没有与农民之间建立相对稳定的利益连接机制, 大多数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关系, 仍是筒单的买卖关系, 农户的利益不能得到充分有效的保障。

(二) 河南农产品外贸龙头成长的障碍

第一, 资金短缺问题严重。

外贸龙头企业的融资难问题由来已久。尽管2001年国务院8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意见》, 宣布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进行银行信贷、财政支持和配股融资支持, 但事实上国家财政支农资金也一直没有很大增加。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上虽然也形成了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分工协作的格局, 但农业银行的主营业务日益向城市和工业靠拢, 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投放主要集中在粮棉基地建设、粮棉油收购和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改造上, 农村信用合作社囿于自身的经营困难, 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信贷支持力度极为有限。龙头企业融资渠道狭窄, 发展资金短缺, 不利于其形成规模经济, 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第二, 企业研发投入少, 创新能力低。

河南省农业头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普遍较弱, 主要表现在产品创新、制度创新和研发能力不足三个方面。河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近年来也取得一些科技成果, 但大多被束之高阁, 很少能够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 这与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率高达60%~80%形成巨大的反差。河南省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研发费用比重低于国际标准。研发费用投入不够直接导致技术落后, 缺乏发展后劲, 从而间接导致效益不佳, 影响了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 行业的集中度偏低。

除了双汇等少数几家特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外, 河南大多数农业外贸企业由于规模小而市场集中度很低, 资源整合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企业没有达到规模效应, 导致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能力差, 所需农产品原材料形成不了规模生产, 企业产品成本的偏高。

第四, 原料供应基地不稳定。

河南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的农户利益联结形式多数为松散型而非紧密型。80%的龙头企业对基地农户生产的副产品, 实行一次性的收购, 是一种自由型买卖关系, 双方不建立任何经济联系和经济约束, 这种没有形成紧密型经济利益的联结方式, 往往使双方都蒙受损失, 不利于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四、实施河南农产品龙头企业成长战略的建议

第一, 从市场主体角度, 鼓励各类型企业创业、成长和壮大。

首先, 放宽对微型和中小企业创业和经营的政府限制。按照世界许多国家通行的规则, 允许非正规个体经营户和微型及中小企业发展, 以降低它们与政府管制和行为有关的成本, 增加非正规就业的容量。凡国家法律、法规无明令禁止的投资领域, 都允许民营经济进入;实施民间投资项目登记制, 对符合产业政策、环保和安全生产要求, 可自行平衡资金的中小民间投资项目, 改审批为登记备案。其次, 减轻税费, 废除抑制微型和中小企业发展的收费罚款体制。

第二, 从产业组织角度, 要对同行业企业进行资产合并重组。

如果竞争力等于盈利能力, 那么分散竞争市场结构下的企业是没有竞争力的。事实上, 几乎所有的市场经济国家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都经历过“产业集中”过程, 或者可以说, 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只是产业集中的道路各有不同。英美的典型形态的市场经济发展是从自由竞争通过兼并集中达到产业集中形成垄断集中的;日本是在政府扶持下通过财阀经济组织基础上通过财阀间的相互支撑、相互持股, 并辅以兼并收购实现产业集中, 形成垄断集中的;韩国和印度的产业集中是通过扶持大企业发展, 限制新企业进入, 建立大企业财团的垄断地位和垄断竞争的格局。产业集中对各国经济发展产生了难以估量的作用, 根本上说是培育有一定市场地位的大型企业。这些企业有能力进行技术研究和开发。因此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市场规律, 形成具有一定市场地位的大企业, 并依靠技术研究和开发, 而不是低价格获得市场。

第三, 全面利用资本市场促进外贸龙头企业成长。

2008年12月份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 要全面加强资本市场对于促进我国企业成长和壮大的作用, 包括银行信贷、风险投资、私募股权资本、证券市场等各种金融资本工具。这种对资本市场的使用, 不能仅在经济下滑时刻使用, 而且要在以后的发展中一以贯之。对于符合条件的外贸龙头企业, 纳入上市辅导名单, 鼓励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参股外贸龙头企业, 引进境外私募股权资本参股优秀的外贸龙头企业, 促进企业快速成长。

摘要:河南省是我国的主要农产品产区之一, 但河南农产品出口额还不到全国的2%, 可以说河南农产品出口面临窘境。本文从波特钻石理论中的企业因素出发, 认为河南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弱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河南外贸龙头企业数量少, 规模小, 成长速度慢。本文分析了河南农产品龙头企业成长的主要障碍, 并相应地提出促进河南农产品外贸企业快速成长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河南农产品,出口竞争力,龙头企业,企业成长

参考文献

[1]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6.

[2]丁永琦.对河南农业产业化进程中龙头企业存在问题的分析.经济师, 2003, (3) .

[3]雷瑛.扩大河南省农产品出口的思考与对策.河南农业科学, 2007, (12) .

[4]孙东升.资本、体制与中国农业发展.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

河南省外贸企业 篇6

1 2008年河南省外贸出口发展现状分析

1.1 省直辖市进出口整体保持较快增长

2008年,省直辖市进出口166.7亿美元,同比增长37.3%,占比95.0%,其中出口额103.1亿美元,增长28.9%;进口额63.6亿美元,增长53.4%。除许昌、商丘、新乡和三门峡4市外,其余各市均完成省定年度进出口目标。郑州市进出口34.1亿美元,增长36.9%,绝对额居省辖市首位。52个对外开放重点县(市、区)进出口38.9亿美元,增长21.0%。

1.2 各类企业进出口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2008年,河南省培育了一批大宗出口商品,带动了河南省出口规模的迅速扩大。据海关统计,2008年,国有企业进出口85.3亿美元,增长49.3%,占比48.7%;民营企业进出口57.8亿美元,增长28.0%,占比33.0%,在中部六省中遥遥领先。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32.2亿美元,增长24.6%,占比18.4%。

进出口额前5名的企业分别是安阳钢铁、金龙铜管、豫光金铅、风神轮胎和济源钢铁,其总值为45.68亿美元,占据全省民营企业外贸总值的“半壁江山”。一批优势产业、重点出口企业脱颖而出,金龙铜管、豫光金铅、安阳钢铁、风神轮胎、龙成集团、神马集团、中铝洛阳铜业、新飞等公司,逐步确立了在国际市场或亚洲市场上的优势地位,成为河南省出口新的增长点。

1.3 贸易方式表现出更加优化的趋势

一般贸易进出口保持了较快增长,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有所增加;与此同时,加工贸易进出口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下降。2008年,一般贸易进出口143.6亿美元,增长45.0%,其中出口89.9亿美元,增长33.0%;进口53.7亿美元,增长70.9%。加工贸易进出口25.8亿美元,增长3.6%,其中出口15.1亿美元,增长2.7%,完成年目标16.87亿美元的90%。

1.4 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完善

2008年,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快速稳定增长。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1.9亿美元,增长11.1%,占出口总额的20.4%,完成省定目标20.8亿美元的105%。机电产品出口28.1亿美元,增长54%,占出口总额的26.2%,完成年目标21.9亿美元的129%。纺织品出口6.5亿美元,增长12.8%,占出口总额的6.0%。农产品出口4.5亿美元,下降7.4%,占出口总额的4.2%。另外,年出口额超过2亿美元的大宗商品如钢材、纺织品、农产品、铝材、人发制品、服装、铜材、轮胎、汽车、铅、玻壳、钼矿砂、白银及制品、钢材、陶瓷产品、人造刚玉等出口态势良好。

综上所述,河南省出口企业具有如下特点:(1)民营企业成为河南省最具活力的出口主体;(2)出口贸易方式主要是: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服务贸易发展滞后;(3)出口商品仍存在结构性矛盾,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虽然快速增长,但劳动密集型或资源型产品仍占较大比重;(4)欧盟是河南省的第一大出口市场,其次主要是美国、拉美国家、东盟、日本和韩国。

2 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河南省出口企业的消极影响分析

2.1 促使河南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价格竞争优势削弱,利润减少

河南是中国第一人口大省,有近1亿人口,其中农业人口占60%以上。河南的经济地理人口环境决定了河南具有出口优势的企业只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近年来,河南的出口企业依靠劳动力丰富的优势,在外贸出口上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其出口的产品主要是手工艺品及简易的器具、畜产品、初级矿产品和原料、食品以及轻工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些产品技术含量低、生产工艺简单,缺乏核心竞争技术,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主要是价格优势。本来这些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就十分狭窄,很多企业是依靠出口退税和有关优惠政策才能维持出口,因此消化成本上升的能力十分有限。人民币升值后,就意味着同样的出口产品用外币表示的出口价格相对提高,也就是说外国消费者要花比以前更多的钱来购买河南出口企业的产品,这自然会削弱价格竞争力;而要使出口产品的外币价格保持不变,则势必挤压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导致出口企业的利润减少,生存难以存续。

2.2 河南省出口企业将直接承受汇兑损失的风险

人民币升值使出口企业直接遭受外汇收入转化成人民币的汇兑损失,造成资产缩水,同时又使尚未收回的外汇账款和必须履行的在手合同产生相应损失,给应收外汇账款多的企业带来较大压力,应收外汇账款越多,企业在结汇时的损失就越大。举例说明:2005年7月21日,河南某企业出口1美元的商品能够换回8.11元人民币,而到2009年6月12日实际结汇只能换回6.83元人民币。如果国内物价保持不变,则意味着企业每出口1美元的商品就会损失1.28元人民币。结果将导致一些缺乏竞争力的中小(民营)企业面临破产,被迫退出市场。

2.3 河南省中小型出口企业将面临有效防范汇率风险的考验

由于目前河南省中小型出口企业自身规模、人才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难以实施有效规避风险的措施和办法,应对外汇风险的能力较低。具体表现在:一是大部分企业在规避风险上不懂得选择避险工具,没有使用金融衍生产品来规避汇率风险。二是外汇人才缺乏,难以对风险进行预测。中小型出口企业普遍缺乏专业的外汇操作人才,一般都由企业管理人员兼职管理外汇风险。

2.4 加大河南省的就业压力,使国内市场的竞争加剧

人民币升值对河南出口企业的不利影响,最终将体现在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就业压力加大。首先,河南出口产品的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或资源型产品,出口受阻致使生产萧条,最终加大就业压力;其次,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外商对华投资成本的增加,使得外国投资者的利润减少,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而外资企业又是提供新增就业岗位最多的部门之一,这无疑使人口大省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第三,人民币升值,以本币所表示的进口商品的价格下降,国内生产企业和消费者在寻求廉价的原材料和消费品的需求导向推动下,将会放弃购买国内产品,取而代之的是相对廉价的进口产品,使得进口增加。进口的增加会导致国内一些进口替代品和生产部门需求量的减少,需求的减少使得相关生产企业不得不减少其产量。国内企业产量和生产规模的减少会直接影响到劳动者的就业问题。

综上所述,人民币汇率升值已成趋势,变压力为动力,实现河南出口企业健康发展是当前大计。短期内,我省出口企业应提高汇率风险防范意识,灵活运用金融避险工具,有效规避汇率风险。长期来看,必须改变出口贸易增长方式,不断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加强加快技术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适应未来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谋取更大发展。

摘要:自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一直处于不断升值的状态,尤其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元持续走软,加大了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压力。人民币升值引起的汇率变化对我国的对外贸易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对出口型外贸企业影响最大。本文结合河南外贸出口发展的现实状况,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河南出口企业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使河南省出口企业继续保持低成本竞争优势。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升值,河南出口企业,风险,对策

参考文献

[1]吕佳,荆玮.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2]陈平,谷永芬.外贸企业防范汇率风险的措施[J].国际商务研究,2008,2.

[3]王秀新.出口企业如何应对人民币升值[J].国际融资,2008,2.

[4]张艳花.关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的“中国制造”[J].中国金融,2008,12.

焦作皮革外贸耀河南 篇7

今年1~5月份, 皮革大市焦作进出口持续增长, 成为河南皮革行业的亮点。

前5个月, 焦作市生皮进口增长100.5%, 高于全市进口商品增幅48.7个百分点。而在全省前5个月进口商品中, 生皮占主要地位表明, 焦作皮革大市地位更加明显, 后续发力充满后劲。

出口方面, 焦作市毛皮制品前5个月增长121.1%, 高于全市出口商品增幅42个百分点。而在全省前5个月出口商品中, 毛皮制品位列前茅表明, 焦作毛皮制品表现突出。革乐美 (中国) 皮革有限公司作为新增出口企业, 出口额超过1000万美元。隆丰皮草公司出口额已连续3年居全省外商投资企业第二位。

河南省外贸企业 篇8

一、后危机时代河南省外贸发展的基本状况

(一) 河南省对外贸易水平的横向比较

1.河南省在全国对外贸易中占比较小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我国对外贸易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河南省的进出口与全国相比下降程度较重, 恢复较慢。2009年全国进出口总额22075.3亿美元, 同比下降13.9%, 其中出口额为12016.1亿美元, 下降16.0%;河南省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 进出口总额为138.4亿美元, 比上年下降23.1%, 其中出口额73.5亿美元, 下降31.4%, 占全国出口额的0.61%;进口额为60.9亿美元, 下降9.9%, 占全国进口额的0.61%。河南作为内陆省区, 外向度较低, 2005—2009年河南省出口额占全国出口额比重分别为0.67%、0.69%、0.69%、0.75%和0.61%, 最高为2008年的0.75%, 其他年份都在0.7%以下。

资料来源:河南省统计年鉴及中国统计年鉴

2.河南省外贸在中部六省居于中位

从表2可以看出, 2009年中部六省中, 河南省外贸进出口额分别低于湖北省38.1亿美元和安徽省22.4亿美元, 与2008年对比, 河南省进出口下降幅度仅好于山西省。从近五年来的外贸发展状况看, 河南省与湖北省差距逐步拉大, 2005—2009年河南省进出口总额与湖北省相差分别为13.1亿美元、19.3亿美元、20.6亿美元、32.3亿美元和38.1亿美元。湖北省2008年取代安徽省跃居中部第一, 而河南省在中部六省中居第三位, 江西省2008年进出口总额与河南省的差距为38.6亿美元, 到2009年差距缩小为6.6亿美元, 这对河南省外贸在中部六省的地位造成巨大压力。

资料来源:各省统计年鉴

3.河南省外贸依存度较低

河南省的外贸依存度在中部六省中处于最低水平, 2005—2009年外贸依存度不超过7%。与中部其他省份比较, 安徽省的外贸依存度在中部六省中处于领先地位, 2007 年安徽省的外贸依存度达到最高值16.5%, 而湖南省和河南省五年来处于六省中最低的水平, 其中湖南省的外贸依存度稍高于河南省。在2005—2009年间全国外贸依存度最高位为65.2%, 是同期河南省外贸依存度的10.3倍。由于受次贷危机的影响, 2009年全国外贸依存度下降到五年来的最低点44.2%, 但依然是河南省同期外贸依存度的近10倍。中部六省的外贸依存度相对于全国而言较低, 表明了中部六省对外贸易对经济的拉动贡献率非常低, 其外贸发展尚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和提升空间。在当前复杂的国际背景下, 要实现对外贸易的稳定增长, 必须提高河南省对外贸易的竞争力, 不仅要继续扩大外贸规模, 同时要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资料来源:根据各省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

(二) 河南省外贸结构的具体分析

1.进出口商品结构

2009年河南省初级产品出口额为6.02亿美元, 占全部出口额的8.2%;工业制成品出口额为67.44亿美元, 占出口额的91.7%。2009年河南省机电产品出口20.07亿美元, 下降17.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22亿美元, 增长71.4%, 主要是由于高端消费品需求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更大, 机电产品出口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涨跌互现。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所占比重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部分中部省份, 2009年河南省机电产品出口所占比重为27.3%, 低于全国的59.3%和湖北省的50.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所占比重为5.7%,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1.4%, 也低于湖北省的21.4%和江西省的18.8%。2009年出口值1亿美元以上的共有13种商品, 分别是蔬菜、医药品、未锻造的铝及铝材、陶瓷制品、汽车和汽车底盘、二极管及类似半导体器件、毛皮制品、钢材、银及银制品、轮胎、未锻造的钢及钢材、服装及衣着附件和人发制品。13类商品占出口额的42.83%, 可见, 河南省的出口产品主要为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和低附加值产品。

2.贸易方式结构

2009年河南省各类贸易方式进出口中, 一般贸易进出口103.74亿美元, 下降27.8%, 其中出口54.66亿美元, 下降39.2%, 降幅较大的主要原因是2008年一般贸易保持较快增长导致基数相对较高;加工贸易进出口22.70亿美元, 下降11.9%, 其中出口14.65亿美元, 下降2.8%。由于加工贸易产业链相对较短, 在危机爆发初期受冲击较大, 随着外部需求状况改善和稳定, 加工贸易出口回升, 同比降幅小于一般贸易。河南省的加工贸易相对一般贸易而言占比较低, 反映出对传统产业改造所需的先进技术及引进设备的利用效率低, 这影响了河南省产业结构及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

3.贸易主体结构

2009年,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逆势增长, 国有企业大幅下滑。河南省国有企业进出口47.46亿美元, 下降39.4%, 其中出口23.36亿美元, 下降48.5%;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37.57亿美元, 增长17.3%, 其中出口18.27亿美元, 同比增长6.8%;民营企业进出口49.35亿美元, 下降21.7%, 其中出口31.83亿美元, 下降28%。由于民营企业经营机制灵活, 其出口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受危机的影响程度相对于国营企业较轻。2009年河南省国有企业出口占出口总额的31.8%, 外商投资企业占比24.8%, 民营企业占比43.4%, 可见河南省的民营企业是主要的出口主体, 然后是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

4.贸易地区结构

2009年河南省的出口市场有188个国家和地区, 进口市场来自100个国家和地区。2009年河南省传统市场进出口全面下降, 新兴市场进出口有升有降。欧盟仍为河南省最大贸易伙伴, 进出口20.34亿美元, 下降38.2%, 其中出口11.56亿美元, 下降48.9%;对香港、日本、韩国、东盟和美国出口分别下降6.7%、28.4%、64.8%、33.7%和22.1%。新兴市场中, 从墨西哥、加拿大和智利进口大幅增长, 分别增长95.9%、94.3%和255.5%。河南省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 2009年对欧盟出口占总出口的15.7%, 对美国出口占总出口的15.6%, 对韩国出口占总出口的8.9%, 对香港出口占总出口的8%, 将近50%的商品出口到欧盟、美国、韩国和香港, 对这些市场的依赖程度高, 国际金融危机会直接影响到河南省的外贸发展。

二、后危机时代河南省外贸发展对策

世界经济正处于复苏状态, 由于动力不足, 许多深层次矛盾尚未根本解决, 国际市场需求短期内难以明显恢复, 外贸发展仍面临着不稳定因素。各经济体自我保护会进一步增强, 贸易保护主义将日益加剧;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出口面临压力增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可能高位剧烈波动, 出口产品将面临更大的降价压力, 企业的利润空间将被进一步压缩等。河南省外贸发展也具备了比较有利的条件:一是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不断增强, 竞争力得到明显提升;二是河南省的要素、成本、区位优势逐步显现, 扩大开放和承接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增多;三是“走出去”战略推动了河南省企业的跨国化经营, 有利于国际合作领域的加深。在后危机背景下, 河南省外贸发展要不断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加快技术创新, 推动外贸稳定健康发展。

(一) 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 实现集约化生产

河南省要不断改变现阶段资源密集型和低附加值产品居于主导地位的出口形式, 扩大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规模, 提高其在出口商品中的比重;加强企业创新能力, 培育具有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利用东部地区向中西部产业转移的机遇, 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能源原材料进口, 重点扶持汽车零部件、电子材料、微电子等企业对国外先进生产技术的引进、消化和自主创新, 推动企业从OEM不断向ODM 和OBM 发展;改善要素生产效率, 实现集约化发展, 发挥产业集群中企业的集聚和合作功能, 发挥规模经济效应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加强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二) 扩大招商引资, 协调产业发展

增加河南省的基础设施投资和教育经费及科技活动经费的支出, 改善产业配套以及加大政府的财税优惠政策, 完善投资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在引资主体上选择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 鼓励外商向高新技术产业和教育等第三产业投资, 结合河南省科技发展人才战略, 积极培养和引进科技人才, 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推进科技兴农, 对于河南省作为粮食主产区, 要增加外资的流入;对于工业领域要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降低单位耗能;协调外资在河南省的产业分布, 以提高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将开放领域扩大到服务型领域, 逐步开放金融、保险、旅游等领域, 提高外资和外贸对河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三) 构建开放平台, 加强对外合作

加强国家级开发区、出口加工区、航空港区等开放平台建设, 抓好产业配套、市场支撑和城市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完善大通关机制, 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 实现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完善联审联批制度和外来投资投诉处理机制, 营造良好开放环境。探索建立与央企对接合作长效机制, 开展新一轮对接洽谈活动, 通过签订重大合作项目, 推动央企扩大投资规模, 在河南省建设区域总部、研发中心、营销中心和生产基地。实施开放带动战略, 加强河南省与中部其他五省的经贸合作, 深化河南省与沿海开放地区, 包括港、澳、台地区的经济交流。积极推进河南省与欧盟、美国和韩国友好经贸合作, 开拓新兴市场, 使开放带动战略促进河南省外贸的跨越式发展。

摘要:以后危机时代为背景, 通过河南省与全国和中部六省外贸发展的横向比较及外贸结构的具体分析, 提出了河南省应在外贸发展中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 扩大招商引资, 构建开放平台。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河南省,外贸发展

参考文献

[1]翟玲玲, 查贵勇.河南省外贸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 2006 (9) .

[2]何正霞.经济开放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J].国际贸易问题, 2006 (10) .

[3]李朝民.中部六省贸易依存度比较研究—河南贸易依存度现状分析[J].经济经纬, 2009 (5) .

[4]马小利.河南省外贸对经济发展影响效应的实证研究[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11) .

关注中小外贸企业成长 篇9

细数无数大企业的成长轨迹,我们不难发现那些跻身世界领先的企业并非“一出生就风华正茂”,他们也曾是数千万中小企业中的一员。

一直以来,媒体的聚光灯都聚焦在世界500强排行榜的大企业身上,五矿、宝钢、东风汽车,这些名字闪闪发光,这从某种角度上来讲无可厚非。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当我们把自己的眼光放远一些,就不难发现,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对外贸易发展中占据举足轻重地位的,还是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而媒体对他们的关注太少了。

在我国,中小外贸企业是对外贸易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经济体,在这个庞大的群体中,有一批企业注定将脱颖而出,在未来承担更大的责任。连续3年出口增长在30%以上的高成长性中小外贸出口企业就是这样一个群体,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他们仍然不断攀高,不可阻挡,挖掘出这样的企业是我们杂志的责任。

当然,随着贸易投资自由化、生产跨国化、市场全球化的日益深入,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成长性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将面临更多挑战。对于这些企业来讲,增强自身实力,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基础,但除了自力更生之外,抓紧转型升级更需要社会的呵护和扶助。而我们应该做的就是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给他们创造更适宜生长的环境。

河南省外贸企业 篇10

关键词:河南省,外贸竞争力,外贸依存度,跨越式发展

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 我国外贸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对我国的外贸出口产生了较大影响, 使得外贸企业出口成本增高, 特别是2007年从美国开始蔓延至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得世界经济陷入衰退, 国际市场需求严重萎缩, 我国外贸发展面临严峻的形势, 为此, 政府出台一系列稳外需和鼓励出口的政策措施,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实现外贸增长, 2010年我国外贸出现复苏的势头。本文主要分析我国加入WTO后在全球化背景下河南省外贸竞争力的变化及如何在中原经济区框架下实现外向型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以期为河南省外贸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建议。

一、河南省外贸竞争力现状

外贸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以出口产品的形式, 体现出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分工的能力, 它可以反映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力。河南省的外贸竞争力水平较低, 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贸易结构使得河南省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非常小。本文运用外贸进出口规模及外贸依存度来衡量外贸竞争力, 外贸进出口规模从总体上测量一个地区的外贸发展水平, 而外贸依存度反映的是一地区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及依赖度, 也可以体现外贸水平与本地区经济增长的互动性。本文对河南省与全国及中部五省的进出口规模及外贸依存度进行对比研究, 分析河南省自2001年以来外贸竞争力的变化。

(一) 河南省与全国进出口规模比较

从表1可知, 2001年全国外贸总额为5096.5亿美元, 2004年突破1万亿美元, 达到11545.5亿美元;2005年的汇率改革推动了我国外贸结构不断优化;2007年外贸总额突破2万亿美元, 达到21737.26亿美元;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2009年外贸总额为22075.35亿美元, 同比2008年下降13.9%;2010年出现复苏迹象, 外贸总额为29739.98亿美元。河南省的外贸总额从2001年的27.93亿美元到2010年的177.92亿美元, 呈现出缓慢增长的态势, 其中2007年突破100亿美元, 达到128.05亿美元。2001—2010年河南省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不超过0.7%, 与河南省GDP的增长规模表现出极大的不相称。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二) 河南省与中部地区进出口规模比较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从表2中可以看出, 2001年安徽省和湖北省的对外贸易总额分别比河南省高8.22亿美元和7.85亿美元;从2001—2009年安徽省和湖北省的外贸规模一直高于河南省, 河南省的外贸水平在中部地区居于第三位。湖北省2008年取代安徽省跃居中部第一, 河南省与湖北省差距逐步拉大, 2008—2010年二者外贸规模差额分别为32.27亿美元、37.75亿美元和81.14亿美元。江西省2008年外贸总额与河南省的差距为38.61亿美元, 到2009年差距缩小为6.97亿美元, 2010年却超过河南省外贸总额36.61亿美元, 江西省的外贸发展规模首次超过河南省, 河南省外贸在中部六省的地位下滑至第四位。

(三) 河南省与全国及中部省份外贸依存度比较

从表3中可以看出, 河南省的外贸依存度在中部六省中处于最低水平, 从2001—2010年外贸依存度不超过7%;与中部其他省份比较, 安徽省的外贸依存度在中部六省中处于领先的地位, 2007年安徽省的外贸依存度达到最高值16.46%;而湖南省和河南省处于六省中最低的水平, 其中湖南省的外贸依存度略高于河南省。2001—2010年期间全国外贸依存度在2006年达到最高值65.2%, 是同期河南省外贸依存度的10.3倍。由于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 全国外贸依存度由2008年的57.29%下降到2009的44.24%, 但2009年全国外贸依存度仍是河南省同期外贸依存度的近10倍。中部六省的外贸依存度相对于全国而言较低, 表明了中部六省对外贸易的开放程度低, 其外贸发展尚具有较大的空间。通过对比分析发现, 河南省外贸依存度低和外贸进出口结构有极大的关系;河南省出口产品还主要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为主, 竞争力较低, 导致进出口规模较小。因此提高河南省外贸竞争力不仅要继续扩大外贸规模, 同时要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根据各省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

二、河南省外贸跨越式发展对策

外贸竞争力的提升主要应从产业、产品和企业三个层面寻找突破点, 后危机时代, 河南省要积极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 同时创造和利用优势, 实现河南省外贸的跨越式发展, 而跨越式发展的关键还在于提升竞争力。在中原经济区为外贸创造良好大环境的背景下, 积极利用国家政策, 利用要素和区位优势, 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加强产业集聚区建设, 提升出口产品竞争力;加大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深度开拓海外市场;完善金融支持体系, 创新服务模式;注重引资质量,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一) 利用要素和区位优势, 加快承接产业转移

河南省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劳动力和资源等禀赋优势, 在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 加快河南省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及华夏文明传承核心区。要积极按照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规划, 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要素及市场优势, 扩大对外开放领域。一是要素优势, 在劳动力、能源、资源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 要注重项目和要素的结合;二是市场优势, 河南省目前处于工业化时期, 人口在全国居于首位, 潜在的消费群体及消费能力将推动河南省的市场规模继续扩大;三是基础设施的配套优化, 河南省的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及城市建设等基础条件已明显改善, 可以提供良好的保障。

(二) 加强产业集聚区建设, 提升出口产品竞争力

产业集聚区在对外引资中的平台作用日益增强, 河南省要结合产业规划, 明确产业园区的定位, 实现多元化功能区的建设。加快区内产业配套能力, 提高产业集中度, 引导各地结合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集群培育。吸引发达地区企业集群式、链式转移, 不断完善上下游产品的合作开发, 延长产业链。重大招商项目的引进将带动众多配套企业的落户, 不仅可以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而且出口能力也会增强。河南省要不断改变现阶段资源密集型和低附加值产品居于主导地位的出口结构, 扩大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规模, 提高其在出口商品中的比重;加强企业创新能力, 培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提高生产效率, 改善企业外部环境, 发挥产业集群中企业的集聚和合作功能, 发挥规模效应, 以提升产品竞争力。

(三) 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

龙头企业和大企业社会化协作程度高, 一家龙头企业和大企业投资往往会带动和引导一批相关行业的大量投资, 有事半功倍的功效。借鉴富士康模式, 对新签约的项目进行整理, 筛选一批带动力强、关联度高的龙头企业和大企业, 开展针对性招商, 促进整个产业链的转移和中小企业发展;积极鼓励企业采取灵活多样的贸易方式开展进出口业务, 进一步推动贸易方式多元化;大力开展加工贸易, 充分利用国家出台加工贸易区别性政策的有利时机, 大力承接沿海发达地区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 有效提升河南省加工贸易的质量和进出口规模;在巩固和深度开发欧盟、美国、日本、韩国、香港等传统市场的同时, 着力扶持开拓东盟、中东、非洲、拉美、俄罗斯、印度等新兴市场, 努力扩大市场份额。

(四) 完善金融支持体系, 创新服务模式

抓住国家鼓励出口的政策机遇, 结合科技兴贸促进政策、技改贴息政策、中部地区外贸发展资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以及对外加工贸易等优惠政策, 改进完善外贸促进政策和资金使用模式, 最大限度地发挥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提升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和发展后劲。一是要创新区域资金使用方式, 加大对企业的补贴力度。主要用于引进重大出口型项目补贴、境外展会参展企业的补贴、出口信用保险资助等。二是要建立专项担保资金。积极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推动中小企业迅速做大做强, 形成产业集群。三是要建立进出口孵化中心, 增强对外贸易发展后劲。针对河南省外贸结构不合理、竞争力低、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 建立进出口孵化中心, 扩大出口备案登记企业数量, 对新获权企业进行出口业务的培训和指导, 支持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提供企业参加各种交易会、展销会的机会, 不断壮大出口企业队伍。

(五) 注重引资质量,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河南省2001年实际利用外资额为100.73亿美元, 2010年为346.58亿美元, 10年间仅增长了两倍多, 但相比之下利用外资规模仍然较小;目前外资主要投向第二产业, 要实现河南省外贸结构的优化, 就要鼓励外商投资第三产业, 特别是基础设施、高新技术、教育等产业, 通过外资拉动经济增长;对于外资分布的领域要本着平衡和协调性的原则, 切实把服务业作为开放着力点, 有步骤地开放金融、保险、旅游等行业, 进一步提高外商直接投资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河南省出口和进口规模都较小, 要提升两者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必须在发挥出口拉动作用的基础上,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 继续支持河南省紧缺资源和原料的进口, 限制低科技含量要素和产品的进口;鼓励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 提高消化、转化和再创新能力, 以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提高全要素劳动生产率, 实现经济集约化增长, 最终推动河南省外贸实现跨越式增长。

参考文献

[1]李玉萍.外贸竞争力文献研究综述[J].中州大学学报, 2006 (1) .

[2]翟玲玲, 查贵勇.河南省外贸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 2006 (9) .

[3]李朝民.中部六省贸易依存度比较研究——河南贸易依存度现状分析[J].经济经纬, 2009 (5) .

[4]陈鸿宇.关于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多路径选择问题[J].南方经济, 2009 (12) .

上一篇:市场开放下一篇:新课程教学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