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金融集聚问题

2024-09-19

河南省金融集聚问题(共5篇)

河南省金融集聚问题 篇1

一、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

1、产业集聚区发展迅速,规模实力提升显著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产业集聚区已经成为河南省区域经济的增长极、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招商引资的主平台、转移就业的主渠道、改革创新的示范区。至2014年9月,全省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达3512.83平方公里,五年来,郑州15个产业集聚区累计完成投资3725.5亿元,年均增长28.9%;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3064亿元,年均增长35%;实现税收301亿元,年均增长29.8%。

2、产业集聚区提质转型速度加快

近年来,河南省在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步伐的同时注意提升已有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质量。强化产业升级,进一步发挥产业集聚区在结构调整中的带动作用,着力扩充优质增量,加快优化提升存量,逐步增强产业集聚区的集聚效应、集约效应和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技术创新。郑州已设立国家级实验室和技术中心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2家;突出重大项目建设。围绕电子信息、汽车与高端装备制造、文化(创意)旅游、现代商贸物流等四个大都市战略支撑产业,抓好东风日产30万辆整车、郑州日产20万辆整车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

3、特色集聚优势突出,产业结构布局优化

近年来,河南省各产业集聚区注重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以提升自身发展动力。以金山产业集聚区万德芙镁料为代表的一系列企业不断引进、消化和研发有核心竞争力的精细深加工技术,使得其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全省产业集聚区建设涵盖了装备制造、轻工、农副产品加工、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食品加工、新材料、纺织服装、新能源、化工、电子信息、有色、建材、钢铁、生物医疗、物流商贸十五大类。其中有150个产业集聚区属于两大支柱产业,占全省产业集聚区总量的八成以上,属于主流地位。

4、吸纳就业能力提升,城市一体化进程加快

在国内外严峻的就业形势之下,集聚区成为农民工转移就业的主要阵地。产业集聚区发展的不断进步,使其吸收就业能力持续加大,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因此,近年来,省外劳动力迅速回流,河南省农民在省内就业的劳动人数已连续三年高于省外就业的劳动人数。城市一体化方面,城市公共服务逐步扩展至工业集中区域。公共设施逐步实现全民覆盖;工业集聚区内的农业户口可优先转为城镇户口;集聚区内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项目纳入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在产业集聚区的推动下,全省城镇化率不断提升,2013年达到43.8%,与2008年相比增长了近八个百分点。

二、河南产业集聚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服务体系不完善,缺乏产业发展软环境

河南产业集聚区建设涉及部门多、范围广、协调繁杂、建设起步较晚故缺乏相对成熟的经验。区域内产业管理和服务体系不完善,软环境建设基础薄弱且发展不够平衡,与河南产业集聚区的良性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建设不协调、管理体制的建设有待改进、软环境建设缺乏系统性、政策的制定缺乏科学性等问题都给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带了严重干扰,不利于集聚区的良性发展。

2、集聚区产业集而不聚,带动效应不强

河南现有的主要产业集群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依靠政府主导建立并发展起来的,缺乏自主形成所具备的诸多优势,后期发展中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和合理的引导,多数非自发形成的产业集聚区内产业链条较短,产业间的关联性相对缺乏,河南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存在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即大部分集聚区的主导产业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总体表现为:集聚区内主导产业带动能力相对较弱,产业链条不长,产业集中度不高,周边和上下游的服务企业配套不合理使得整体市场缺乏竞争实力。

3、产业发展保持传统模式,创新能力较弱

河南多数产业集聚区发展属于投资驱动和规模扩张的传统发展模式,集聚区内传统制造业和加工企业比重依然较大,掌握高新技术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素质人才相对缺乏,企业拥有的发明专利和高新技术产品不多,科技支出费用存在限制。有些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过分看重规模发展,在发展战略方面偏离正真意义上的高新技术发展的内涵和定位,对投资规模小、发展潜力大的高新技术项目有所忽视,造成有“制造”而无“创造”的发展现状。

4、环境污染问题依然严峻

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表明,环境污染与保护始终是经济发展中的伴随问题,不可避免且不可忽视。集聚区发展的同时,伴随着污染物的集聚排放,而其处理不当,便会成为新的污染源,因此,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与当前的集聚区建设有着密切联系。就产业集聚区当前的发展状况,河南节能减排问题日益严峻的原因有三。首先,部分产业集聚区发展项目存在盲目引进现象,政府对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在某些程度上开了绿灯,这势必会对河南环境保护增加一定压力。其次,随着各类企业的迅速引进、陆续发展,环境污染物处理难度逐渐增加,与现实状况不相适应的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乏,废水集中处理、中水回收、垃圾处理、污水管道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再次,集聚区内环保监管力量薄弱,政府执法力度不足,相关环保政策无法落实都是集聚区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不可忽视的问题。

三、促进河南产业集聚区产业科学发展的对策建议

1、优化服务环境,建设服务型政府

现阶段公共服务供给不平衡、不充足,与河南产业集聚区发展需求不相适应,而这一问题政府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必须彻底更新角色认知,以新的角色定位为前提,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切实强化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主要职责。再者,应当进一步加强政府机关作风整改和廉政建设,通过加强对公务员的教育、管理与监督,建立完善合理的考评机制,来激励和督促其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

2、培育龙头型主导产业,提升集聚区竞争实力

提升集聚区的整体竞争实力,应当通过积极培育带动效应明显、中小企业配套齐全、产业链完整的龙头型产业,以此强化产业链式、配套、融合的发展能力。首先,要在产业集聚区的优秀企业中选择龙头企业;其次,要尽可能地将重点企业的产业链条进行延长,通过链式发展方式打造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链,借用企业之间的集聚效应来降低综合成本,增强竞争优势。其中,在龙头型产业的培育上应有以下两个出发点。首先,主导产业的选择应基于地域特点。既要发挥该地区的特色资源和历史优势促进产业的集聚发展,也要考虑到该地区未来的发展趋势与潜力。其次,要采取措施增强主导产业的带动作用,政府可以加大对所选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培育具有影响能力的名牌产品。充分发挥龙头产业的辐射、示范和信息扩散作用,积极引进和培育关联性大且带动性强的大企业,提升龙头企业集聚社会资源的能力,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3、完善企业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产业集聚区

新的经济常态下,加快建设创新型产业集聚区是河南加快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便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遵循产业集聚发展的基本规律,完善企业的创新发展体系,充分调动企业发展的创造性,确保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健康快速发展。第一,提升创新发展的思想认识。将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链、产业集聚区作为目标,坚持自主创新和承接产业转移“两条腿”走路,在依靠不断创新大力提升集聚区发展的内生动力的同时,着眼于创新型集聚区特色主导产业链的建设,有针对性的进行集群承接和沿链引进。第二,加大集聚区创新发展的鼓励和扶持力度。政府应当采取一定切实措施保障企业创新风险的分散和化解,譬如,资金扶持、融资政策以及建立相应的社会服务体系。第三,增强创新型企业的培育和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将创新型企业国内外的引进和本地区的培育相结合,积极融入省内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工程;加强相关产业高技能应用人才的引进和培育,为建设创新型产业集聚区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4、强化环保意识,加强监测与监督

当前经济发展新形势下,自然环境的软约束正逐渐转变为硬约束,因此,产业集聚区建设所依靠的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低附加值的传统模式已不能满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要求我们进行绿色发展,循环发展。首先,节约利用能源资的同时,积极开发和推广新技术新设备,加快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技术改造,力争最大程度地减少资源的消耗。其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完善资源回收再利用系统,实现资源的“二次利用”,同时尽可能地开发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益的新型发展项目。最后,加强新项目引进的审核,强化环保监测与监督。项目引进之时政府要切实履行审核职责,不能一味追求数量而忽视了对环境的消极影响,要确保监督执法力度,狠抓严治重点区域和重点产业,切实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摘要:产业集聚区作为现今产业区域化发展潮流,已经日益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近些年,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河南省的发展还是比较缓慢,发展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从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出发,在深入分析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找出制约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快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对策,以更好的促进其发展。

关键词:产业集聚区,河南,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庚茂.2013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R].郑州:河南省人民政府,2013.

[2]吴俊红.河南省金融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J].全国商情,2012,(13):19-20.

[3]郭艳.河南产业集聚区创新发展研究——基于波特的钻石模型[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4,(06):33-34.

[4]赵红亮.河南省产业集聚区软环境建设问题研究[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2014,(02):16-17.

[5]曹万林.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探析[J].商业经济,2010,(09):45-46.

[6]刘晓萍.河南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升级趋势[J].决策观察,2015,(14):32-33.

河南省金融集聚问题 篇2

一、河南省的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角色定位不准确

河南省作为中部大省,经济发展水平与周边省份及发达省份相比,还是由较大差距,在国内教育大的环境下,政府对高职教育也给予了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但在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政府的角色定位仍有些偏颇。具体表现为:第一,对高职院校的结构布局政府缺乏合理规划。第二,缺乏完善健全的高职教育法律体系。第三,政府对高职教育的财政投入不足。第四,高职院校缺乏有效的政府监管。

(二)高职院校办学定位不明晰

就河南高职教育发展现状来看,无特色的办学模式是大多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这就削弱了对地方经济的服务功能和降低了对经济结构调整的适应性。

首先,办学方向不明确。其次,人才培养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不匹配。最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落后。

(三)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调整不适应

调查得知,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不相适应这一现象广泛存在于河南省的大多高职院校的发展过程中。后危机时代,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方向重点在于:战略支撑产业和支柱产业要做大做强,战略新兴产业必要加快发展。但目前河南省大多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中缺乏与产业发展需求一致的专业及相关人才培养,高职院校设置专业数量虽多,但特色性较少,灵活性和针对性不足,以致于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不能适应和满足产业发展需要。

(四)人才培养模式相对滞后

近年来,河南省高职院校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逐步改变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努力使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多样性。(教学论文 )目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已被高职教育广泛认同并作为其主要发展途径。但在具体实践和落实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所培养的人才不能及时满足社会行业企业的需求。主要原因是:对“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解有误;企业对高职教育的参与积极性不高。

二、河南省高职教育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的对策

(一)加强政府的主导性宏观调控功能

1.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为推动高职教育与经济结构调整二者的互动发展,政府应以本省高职教育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现状为基点,做全盘考虑,针对其规划目标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以保证二者的协调良性发展。政府在制定政策法规时应兼顾三方面要求。第一,目的明确。第二,实际运作具有可行性。第三,政策法规条文必须细化。

2.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以调节高职教育发展。政府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可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引导社会总需求,从而关联到人力资本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进而对整个高职教育发展产生影响。政府可运用财税政策杠杠调节高职教育适时发展。政府可通过制定相关的劳动就业政策、人事工资政策及教育方面的政策来调节高职教育的发展。政府可利用其信息优势发挥公共服务职能。

(二)增强高职教育发展的适应性

1.高职院校办学定位要明确化,办学方向要区域化。高职院校办学定位必须明确,办学方向必须清晰,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

2.加强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1)高职院专业专业设置遵循的原则与要求。专业设置遵循的原则包括:针对性、立足资源实际、科学合理实效性、优化资源配置等原则。(2)优化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布局。高职院校必须立足于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当地的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发展,进行合理科学的专业设置。首先,高职院校不能脱离本校实际盲目追求大而全,而必须立足于自身教育资源,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的改革与创新,灵活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其次,高职院校设置专业应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高职院校设置专业时应联系市场、行业、产业的具体情况,培养适应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这样才能进一步推动河南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结构的协调与同步发展。(3)加强特色专业建设。由于河南省的高职院校多属地方政府主管的、由地方财政支持的地方性高职院校。地方经济的发展状况决定了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和水平,同时高职院校对地方经济具有服务功能,所以高职院校必须根据本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当地人力资本的供求信息来开设特色专业,只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才能增强学校的吸引力和加强学校的品牌效应。

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需要具备的条件:第一,具有长远的的市场需求和相对充足的生源保障;第二,创新观念,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第三,根据自身实际需要,设计独特的教学内容,选用或自己编制适用的教材,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第四,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第五,建设完备的专业实验室和成熟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高职院校在进行特色专业建设时,需注意以下三方面:一是动态灵活性。专业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特色专业既要有一定稳定性又要适时灵活微调,基于经济发展和产业调整现状考虑,立足本校自身条件,采取灵活办学形式设置一些针对性、实用性强的短线专业,以缓解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过程中的人才紧缺状况。二是实用性。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技能应用型人才必须是当前或未来经济发展需求的紧缺人才,这就要求专业设置应围绕总体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来进行。只有培养出高质量的技能应用型人才,才是高职院校特色专业的实用性的具体体现。三是示范性。特色优势专业的示范性就是专业建设思想和理念意识具有鲜明的独特性,主要表现为:具有明确的.人才培养方向;具有新颖的人才培养方式、培养手段和培养路径,尤其凸显出高职教育的特色教育内涵――注重其实践性、主体性、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资源,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和设计课程体系,重视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双培养,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及职业能力的培养;具有独创性的校企合作模式,重视产学研相结合,加强学生的顶岗实习,参与企业的具体工作以获取宝贵的职场经验和专业应用能力。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增强人才培养的实用性

1.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近年来,河南省不少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这种发展模式在实践中遇到很多问题,使得高职院校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和满足企业人才需求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人才紧缺从而成为制约河南省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因素。对于目前急需的三类人才,除技术研发人才之外,后两类人才都能依靠高职院校培养,因此为给企业提供实用型人才,必须以企业或社会所需为目标,实行订单式培养,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规格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相吻合,加强与企业合作,通过顶岗实习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职业经验技能,同时通过举办供需见面会,鼓励顶岗实习学生与企业签汀就业协议,实现顶岗实习与就业相对接。

2.引进企业专家能手,培育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人才培养方式,与企业紧密结合,培育企业所需的紧缺性技能型人才。

(四)创新思想,构建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1.转变思想,以利益机制驱动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和企业合作培养人才是一个互利互惠的双赢工程,在进行合作培养时,企业和高职院校都应明确各自的责权关系。面对人才紧缺,企业可通过向高职院校提供合适的实习基地、相应的经费等支持学校的人才培养;同时,企业内部员工和中层干部的再教育、再培训,也可利用高职院校完备的教育资源,由学校组织专业教师对员丁实施职业技能轮训及鉴定,这样可大大缓解企业用人紧缺的状况,同时也可降低企业的再培训成本。高职院校也要创新思想,提高认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根据企业用人需要适时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实践计划,鉴于现代企业生产流程所需,可灵活实行学制。在双方自愿基础-卜,实习好的学生也可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企业和高职院校均获得了利益,必然强化长期合作的动机。

2.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以激励机制推进校企合作。激励机制的建立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可以由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出人组建一个校企合作机构,由机构内部人员协商确定人才培养方案;二是校企双方相互兼职,学校派人给企业进行员工培训或职业能力的鉴定,企业可委派专家能手到学校进行实训实习指导;三是制订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特别是奖惩制度,对于合作好的企业、兼职教授(教师)给予奖励。

3.建立约束机制。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基于双方利益驱使,建立激励机制可以推动校企合作,但若没有相应的约束机制,则不能保证校企合作健康、规范、长效地发展。高职院校和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必须受到法律、制度和道德的限制约束。法律约束表现为:在校企合作前或合作过程中双方要签订合作协议,且该协议具有一定的法律规范和法律效力,在此协议中对双方责权关系加以明确界定以及违约时应当承担的相应责任。

河南省金融集聚问题 篇3

一、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概述

目前, 河南省在产业集聚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 在食品加工、机械制造、工艺陶瓷、冶金、纺织服装、化工医药、煤炭、汽车配件等行业形成了特色产业集群, 如漯河食品加工产业、长垣的起重机械产业等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2008年12月, 河南对全省312个产业集聚区进行了规范整合, 初步确认了180个集聚区的空间布局。从数量分布看, 这180个产业集聚区在河南省内各个城市分布较为均匀, 数量基本上与各个城市所辖县市区的数量相对应;从类型分布看, 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有8个, 主要分布在郑州、洛阳、南阳、新乡、安阳等地区, 具有明确定位的产业园区有23个, 其余的均为综合型的集聚区, 占总数的82%以上, 它们多是在各个县市现有的工业园区基础上形成的;从级别分布看, 这180个产业集聚区以现有各级开发区或各县市区自身的城市工业区为基础。其中, 以国家级开发区为依托的有4个, 均聚集在郑州和洛阳两市;以省级开发区为依托的有22个, 在各城市均有分布;其余85%以上是市级或县级开发区。这种产业集聚区规划充分依托于各个城市和县市区现有的工业区, 均匀分布, 符合地方的现实, 比较有利于调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河南省提出要实现“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四个要素的有机融合, 揭示了产业集聚区发展的科学内涵。

二、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人才支撑体系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及个案分析, 发现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人才支撑体系存在着“三难”问题:缺乏吸引力, 埠外人才难引进;缺乏凝聚力, 本地人才难留住;缺乏驱动力, 现有人才难盘活。具体来讲, 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高科技人才短缺, 人才流失严重

作为全国的第一人口大省, 河南省拥有庞大的人力资源数量, 但是人力资源的质量却很低。据统计, 2005年全省人才总数在500万左右, 与“九五”末相比, 人才总数和大专学历以上人数均有显著增加。但每万人中受过本科教育的仅有25人, 每万人中硕士不到1人, 每10万人中博士平均不到1人。高层次人才短缺, 在豫工作的院士、博士生导师、博士数量偏低。另外, 从社会环境来看, 由于河南省的经济发展条件落后于国内沿海发达地区, 高等教育和科研院所力量薄弱, 缺乏强有力的人才吸引政策, 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对人才的吸引力相对较弱, 人才外流现象较全国先进地区相比, 更是十分严重。近年来, 河南省高新技术人才流失带来了高新技术成果的流失。例如, 资产超过10亿元的深圳“太太口服液”源于河南;目前在北京发展较好的矿泉壶、王码电脑也源于河南;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高科技产品——奥美语言寻呼系统, 在河南通过技术鉴定6年却一直未能产业化, 最终以技术入股的方式与广东一公司合作。所有这些都折射出:经济发展落后既是河南亟需吸引留住人才的客观要求, 也是阻碍河南吸引留住人才的天然障碍。

从人才本身的角度来看, 现在有相当的一部分人才, 特别是刚毕业不久的一些大学生, 眼高手低, 不愿意从基层工作做起, 待遇却要与广州和上海等发达城市相比。还有的在实习期间, 只要物色到比现在稍微好一点的公司就随意违约、提前解约或者以打招呼的形式离开原来的企业, 使得企业处于既想培养骨干人才, 又怕陷入培养了骨干人才又留不住的尴尬境地, 反过来更进一步地加剧了高层次人才流失。

(二) 人才供给和需求总量不平衡, 结构和地域分布不合理

据河南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提供的数据显示, 河南省75%的专业技术人员集中在大中城市, 高层次人才80%左右集中在大中城市的党、群、团、科研院所和大中专院校, 企业人才严重缺乏, 这些都限制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此外, 还存在着人才结构不尽合理;高层次人才少, 中、低层次人才多;涉农专业少, 长线专业的人才多;基层和企业单位人才少, 市区和事业单位人才多等问题。另一方面, 河南省高层次人才的专业、行业分布也不尽合理, 在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和行业分布上, 河南省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科学研究人员所占比重明显偏少。而新型工业化必然要求处于主导地位的第二产业和相关的第三产业就业人数迅速增加, 尤其是信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人才结构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人才供给的专业技能、素质与企业、组织的人才需求不能对接。在高新技术产业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所占比例过小, 目前, 河南省的高新技术产业从业人数达到23万人, 而科技人员仅有7.6万人, 无论从数量上, 还是从技术实力上与邻近的陕西省、湖北省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企业当中从事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比例过小, 河南省共有大中型高新技术企业1000多家, 但占总数35%左右的企业没有技术开发或科研机构。2006年河南省企业科研人员只占企业从业人员的5%左右, 而在发达国家和我国东部的沿海地区, 这一比例约在10%~20%之间。

(三) 引进人才的政策观念不到位, 用人机制僵化

首先, 高新区和产业集聚区在构建人才支撑体系方面的吸引人才政策不到位, 导致优惠政策无法弥补地域差距。主观上纳才意识不强, 政策倾斜不够, 相当一部分企业在引进人才的时候投入不足, 条件苛刻。由于河南省地处内陆, 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对于高新技术人才的吸引力有限, 而政府制定吸引人才的政策也远远落后于沿海城市。目前, 河南省引进高学历人才的费用, 仅相当于一些沿海地区十年前的水平, 此外, 河南省的人事官方网站对于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宣传程度明显不够。引才政策的落实兑现不到位, 导致人才来了也留不住, 同时, 引才政策的制定缺乏连贯性, 容易造成引进人才队伍的不稳定。

其次, 河南省缺乏人才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有效载体。伴随着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 高级人才的主要载体正在转向多元化的市场经济组织, 比如大型跨国公司、民营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而河南省不仅高新技术产业总量偏少, 就连效益较好的大型企业也为数不多, 组织规模明显不大, 对人才的吸纳能力比较弱, 缺乏容纳人才的载体。

第三, 对人才的使用和管理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人才培养和管理机制以及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流动机制, 同时也缺乏依靠人力资本来提升自身价值的社会环境。

第四,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的用人机制比较僵化, 没有及时制定有效的人才吸引政策, 在用人机制上亟须突破三大瓶颈:一是所有制的限制;二是官本位的倾向;三是大锅饭的束缚。

三、构建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人才支撑体系的对策

(一) 深化认识, 树立新的人才观

胡锦涛指出:“人才问题是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人才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 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 进一步深化认识, 统一思想, 深刻理解构建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人才支撑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 要更新人才观念, 应该不惟学历, 不惟职称, 不惟资历, 不惟身份, 不拘一格选人才, 打破“学历=人才”和“职称=人才”的错误模式。

(二) 创新人才引进机制, 拓宽引才渠道

要建立科学的引才模式, 一方面直接吸引并引进产业集聚区所需要的人才, 为产业集聚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牢固的人力资源保障。另一方面采取“不求所有, 但求所用”的引才策略, 这样可以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雄厚的人才和智力优势, 这一策略对欠发达的河南省产业集聚区来说是引才的上策, 也是弥补先天不足的最有效途径。实施优秀人才集聚战略, 积极引进人才, 缩短人才的培养周期, 以缓解产业升级带来的人才结构性短缺, 做强优势产业。

(三)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提高服务质量

目前的人才就业观念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从“重物质利益”向“以实现价值为主, 物质条件为辅”的转变。首先, 要努力建设社会和谐发展和个人能力充分发挥的人才生态环境,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实现人才和企业的同步持续发展;其次, 从改善人才服务的环境入手, 善于发掘和发挥人才的智力潜能, 为他们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舞台, 做好人才环境的“水土保持”工作, 避免人才重积聚、轻使用现象的出现;再次, 建立人才结构的柔性适应机制, 使人才结构的柔性能够有效地适应产业结构升级, 并能够动态地调整。

(四) 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

对于人才的激励, 应该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 建立政府激励为导向, 用人单位和社会激励为主体的人才激励体系, 充分发挥经济利益和社会荣誉的双重激励作用, 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潜能, 使之充分发挥施展才智。另外, 要突出与贡献挂钩的分配机制, 鼓励分配方式多样化。要积极推行分配方式的变革, 用股权计划留住优秀人才, 促进河南省产业集聚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最后要创新晋升机制, 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大环境。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 遵循人才使用规律, 加紧制定能够激活人才创造力的政策。继续发挥各种科技基金的作用,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改进和完善职称制度、政府特殊津贴制度、优秀专家制度、学术技术带头人制度, 进一步形成培养选拔人才的机制。

(五) 做好高科技人才队伍培养工作

首先, 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 开展产业集聚区高层次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培训, 将全省180个产业集聚区人才培训工作纳入全省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规划, 组织产业集聚区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加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举办的全国职业技术人员高级研修班, 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教育培训体系。

其次, 开展产业集聚区出国 (境) 培训, 组织产业集聚区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到发达国家培训, 不仅学习外国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 还要进行实地考察和学习, 提高产业集聚区人才素质。与其他方法相比, 这种培养方式时间短、见效快、成效大。

最后, 开展百校千企合作, 积极推进全民振兴工程, 组织全省100多所技工院校和1169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 促进技工院校服务产业集聚区发展, 实现产业集聚区和人才的有机结合。要依托重大科研项目, 加大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的培养力度, 紧紧抓住培养、引进、使用三个环节, 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梯队。

(六) 突破人才合作壁垒, 加强全省资源整合力度

要树立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人才开发区域合作的新型观念, 顺应中部崛起的大观念, 树立市场配置和人才互补协同的新观念。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 解决合作中的一些问题。要加强河南省各个产业集聚区的沟通, 既要包含有综合性的协调机构, 又要有专业性的协调机构;既要有政府主导的, 又要有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等参与的人才开发合作事务处理机构。

积极探索具有河南特色的产业集聚区人才开发合作新模式, 实行项目化实施和项目化管理。围绕产业集聚区经济发展特别是主导产业发展共同谋划人才合作项目, 把人才工作的每项任务转变为明确的指标、具体的措施和便于操作的硬任务, 加强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人才开发的统筹协调, 盘活现有的人才存量优化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的人才资源配置, 形成畅通的人才流动渠道, 改善人才软环境, 进而提高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整体水平。

摘要:大力发展产业聚集区是河南省加快中原崛起的重大战略举措, 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驱动力。河南省产业聚集区发展水平如何, 不仅制约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 而且制约全省国民经济增长。因此, 发展产业聚集区不仅是经济问题, 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通过研究河南省产业聚集区人才支撑体系现状, 结合具体情况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人才支撑体系

参考文献

[1]左蕾蕾, 周志红.县域经济发展与人才支撑体系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产业, 2010 (4) .

[2]马林霞.从高新技术企业看高层次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 2008 (5) .

[3]齐向前.驻马店人才发展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0 (7) .

河南省金融集聚问题 篇4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加快,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迅猛发展,服务外包特别是金融服务外包,以其降低成本、增加收入、提高质量、提升效率等多重优势,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和接包国际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国际服务外包发展实践表明,增殖服务方面,制造业平均增殖幅度仅为2%-5%,最高不超过15%,服务外包业却高达100%;创造效益方面,服务外包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来料加工制造业的20倍;能耗方面,服务外包业只有制造业的20%。当前,我国服务业占比较低,只有30%左右,相对发达国家70%左右的水平而言,仍存在较大增长空间。因此,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发展“质”与“量”的统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而随着金融机构的流程改造和后台职能集中将进一步释放外包需求,未来金融外包市场潜力巨大。

截至2010年3月末,哈大齐工业走廊启动建设29个园区,累计开发面积达到130.43平方公里,开工项目941个,竣工投产项目665个,实际完成投资743.5亿元,其中园区基础设施投资188.5亿元,企业生产项目投资555亿元,吸引外商投资44.19亿元。哈大齐工业走廊以所辖区域原有比较优势为依托,基本形成了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绿色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和高新技术五大产业集群。区域内比较完善的公路、铁路、航空运输网络,园区建设也显现出产业聚集效应、经济板块品牌效应。在这些产业集群的直接推动下,随着国际服务外包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中国政府对服务外包产业的积极推动,未来哈大齐服务外包市场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挑战。

二、哈大齐工业走廊金融服务外包面临的困境

(一)服务外包企业信贷抵押难,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

近年来,在风险控制意识不断加强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不但在信贷期限上限制固定资产贷款,并且资金更偏向于经济较发达的区域,欠发达地区分支机构得到的信贷授权额度非常小,这些都不利于哈大齐工业走廊从金融机构得到信贷资金支持。哈大齐服务外包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企业厂房多为租用,固定资产只有电脑、服务器等设备,不符合信贷抵押要求。相关部门在2009年做过调查,大庆市在46个服务外包样本企业中,28家表示有信贷需求,信贷需求量均在30-100万元之间。另外,黑龙江省“哈大齐”工业走廊内的地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需进一步完善。截止2007年底,黑龙江省各类担保机构有73家,共有注册资本30.8亿元,其中政府出资16家,担保资金总额33.7亿元。在这些担保机构中,有32家担保机构主营业务是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贷款服务,担保机构注册资本为28.19亿元,2007年担保企业户数为2335个,担保总额21.47亿元;在保责任总额46亿元,在保企业2750户;受担保企业销售总额42.69亿元,担保后增加20.72亿元;受担保企业利税总额5.1亿元,担保后增加2.05亿元。虽然担保机制初步形成,但是还不十分完善,不能满足众多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需要,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工业走廊内各地方政府应抓紧扶持地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

(二)资本市场发展滞后,服务外包企业融资渠道单一

哈大齐工业走廊乃至黑龙江省资本市场的发展比较缓慢,直接融资渠道过窄。目前尚无较大的区域性资本市场,证券化融资渠道不畅,资本市场容量小,股票与债券的发行量低、发行范围小。无论上市公司数量还是证券市场的募集资金额,都远远落后于东部较发达地区。

从股票市场来看,上市公司数量偏少,规模小、整体质量不高。2003年到2009年,黑龙江省上市公司的家数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在减少。黑龙江最多时曾有32家国内上市公司,目前只有26家在交易。截止到2009年8月,全省上市公司仅40家,其中,境内26家(5家ST)、境外14家。与发达地区比较,上市公司数量少得可怜。而从2004年到2007年的3三年间,上市公司经济效益较差,没有一家公司IPO,已有上市公司的再融资也是凤毛麟角,上市公司融资能力差,园区内企业直接融资能力较弱。哈大齐工业走廊园区企业相当一部分是新开工建设项目,不符合上市条件,无法进行直接融资。有的受规模限制,只能在境外借壳上市,融资额度较少。

从债券市场来看,债券市场发展缓慢,目前仍是以公债为主要交易对象,企业债券市场融资额在资本市场总的融资中所占比重较小。从结构来看,园区内企业融资仍以贷款为主,债券融资、股票融资已连续两年空白阶段,这意味着直接融资渠道狭窄,无法为哈大齐工业走廊园区内企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直接融资来源。

(三)服务外包企业抵御金融危机能力低

据了解,哈尔滨的外包业务范围覆盖通信、医疗、金融保险、地理信息产业等多个领域。当金融危机在席卷到这一领域的时候,哈埠的服务外包企业不可避免地受到波及,哈尔滨服务外包产业联盟60余家联盟内企业中已有7家主营金融业务接包的企业倒闭,其余企业的业务量也全面收缩。不仅如此,在那些暂时未受波及的领域,接包企业的日子也不好过。由于汇率的变化,一些已签订的美元合同价格已缩水,利润在无形中受到了较大的损失。

三、发挥金融支持服务外包,促进哈大齐工业走廊快速发展

(一)全方位提升银行业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水平

1. 积极发展符合服务外包产业需求特点的信贷创新产品。

充分重视对服务外包企业现金流和资金流程的监控。在现有保理、福费廷、票据贴现等贸易融资工具的基础上,通过动态监测、循环授信、封闭管理等具体方式,开发应收账款质押贷款、订单贷款等基于产业链的融资创新产品。研究推动包括专有知识技术、许可专利及版权在内的无形资产质押贷款业务。

2. 探索推动适合服务外包产业业态的多种信用增级形式。

发挥政府、行业自律机构及服务外包企业等多方面的积极性,充分运用行业协会(管委会)牵头、服务外包信用共同体和企业间联保互保等多层次的外部信用增级手段。加强与信用担保机构的合作,鼓励以地方政府出资为主的担保机构优先支持服务外包企业。

3. 要深化延伸对服务外包产业配套服务的信贷支持。

不仅要支持示范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环境、相关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公共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及运营,还要支持示范城市各类服务外包企业集中区域的开发建设。

(二)多渠道拓展服务外包企业直接融资途径

1. 支持符合条件的服务外包企业境内外上市。

积极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创新融资品种,为符合条件的服务外包企业特别是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服务外包企业提供融资平台。加大对服务外包企业的上市辅导力度,力争支持一批有实力、发展前景好、就业能力强的服务外包企业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市融资,提升我国服务外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 积极通过各类债权融资产品和手段支持服务外包企业。

鼓励现有符合条件的服务外包企业充分运用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和公司债、可转换债券等直接融资工具满足企业经营发展的资金需求。探索发行服务外包中小企业集合债券。鼓励各类担保机构联合提供担保服务,提高集合债券信用等级。

3. 支持各类社会资金通过参控股或债权等投资方式支持服务外包企业发展。

鼓励产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及创业投资企业加大对服务外包企业的投资力度。

(三)完善创新适应服务外包企业的保险产品,改进外汇管理

1. 完善出口信用保险政策。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要降低短期险费率,对国别风险较小的国家降低中长期险费率,切实提高出口信用保险对示范城市服务外包产业出口的覆盖率。创新保险产品类型。各中资保险公司要积极发展科技保险,加大对符合服务外包企业特点的保险服务支持。逐步建立服务外包企业产品研发、技术出口的保险保障机制,为服务外包企业“走出去”战略提供服务。创新商业化保险产品。加强对服务外包企业商业信用风险保障,为服务外包企业提供出口收汇保障、商账追收服务和保险项下的贸易融资便利等服务。

2. 降低服务外包企业的汇率风险。

鼓励服务外包企业发展离岸外包业务时采用人民币计价结算。积极培育外汇市场,在现有外汇远期、掉期等汇率风险管理工具的基础上,大力推动人民币汇率避险产品的发展。简化服务外包企业外汇收支审核手续。对服务外包企业对外支付一定金额以下的服务贸易、收益和经常转移外汇资金,免交税务证明。对符合条件的服务外包企业发展离岸外包业务给予账户开立、资金汇兑等方面的政策便利。

参考文献

[1]六部委发布金融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意见[EB/OL].央行网站,2009-09-09

[2]张金成,李高贵.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中的金融问题研究[J].求是学刊,2009(11)

[3]孙险峰.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中金融支持问题与对策[J].北方经贸,2008(11)

河南省金融集聚问题 篇5

一、廊坊市金融业与产业集聚协同发展的问题分析

国际上通常用金融相关比率 (FIR) 作为衡量一国金融发展的综合指标, FIR在0.2~0.5间的国家属于金融系统极度不发达国家;FIR大于5的国家一般都是发达国家, 它们的金融化、货币化程度非常高;FIR在0.5~5之间的国家大都是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发展中国家, 它们的金融水平较高, 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金融抑制。本文采用存款余额、贷款余额来计算金融资产总量, 据此整理数据得出2007年至2011年廊坊市的金融相关率。

由表1可以看出, 2007年和2008年廊坊市的金融相关率低于2, 2009年以来平均在2.4附近。虽然金融相关率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 但仍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 与发达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目前, 廊坊市的金融结构不太适合优势产业的进一步集聚和升级,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资金吸纳能力较低

一个地区的资金吸纳能力主要由本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决定。而目前廊坊市的金融发展相对落后, 这就造成本地区的资金吸纳能力较低。金融市场, 尤其是资本市场发展迟缓, 融资能力较差。2011年年末, 廊坊市银行贷款余额为1568.5亿元, 间接融资比重高达90%以上, 这表明间接融资是廊坊市企业进行融资的绝对主要方式, 直接融资比重严重偏低。截至2012年9月, 廊坊市共有9家上市公司, 天交所挂牌公司3家, 累计直接融资额仅有85亿。上市公司规模偏小, 总体质量不高, 可见, 资本市场的潜力有待挖掘。而利用债券进行融资的企业几乎为零, 主要原因是企业债券的发行程序复杂耗时, 上规模、信誉高的大集团、大项目较少, 中小企业发债融资又障碍重重。

(二) 区域金融体系发展不健全

廊坊市金融体系发展不健全突出表现在区域内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种类和数量的不足。目前, 廊坊市金融组织体系结构中仍以银行业为主, 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占垄断地位, 非银行金融机构数量较少, 证券、保险业的发展缓慢, 严重导致了区域金融活力不足。国有商业银行在整个银行业当中还是占据着绝对主导的地位, 股份制商业银行虽然近年机构数量有所增加, 但在资产规模占有、金融资源份额、业务规模方面尚小。截止2012年5月, 廊坊市证券营业部仅有13家 (河北省共150多家) , 证券机构规模不大, 实力不强, 抗风险能力较弱;保险机构发展较慢, 到2011年末全市保险公司分支机构数不足20家。债券、股票、票据等基本金融工具数量较少, 创新金融工具及金融衍生品发展缓慢。金融工具的多样化不足, 使得产业集聚区内所需的金融服务无法得到满足, 削弱了金融对产业集聚发展的支持作用。

(三) 金融中介体系发展缓慢

在产业集聚区内, 90%以上的企业是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是金融支持产业集聚的难点之一。而在资金融通过程中, 信用体系、担保体系、金融中介组织等环节的支持将有助于提高金融服务效率、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然而, 目前廊坊市尚缺少提供金融服务和支持作用的技术平台。首先, 担保行业的发展水平相对缓慢, 到2011年年末, 全市信用担保机构总数为97家, 担保资本金为38.51亿元, 亿元以上担保机构24家, 虽然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但总体来看与全市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相比, 担保能力还不够强, 主要原因是资本金不足, 无法满足大量的贷款担保需求。其次, 廊坊市尚缺少专业化的为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投资和产业化发展进行辅导和融资的投资公司等市场服务中介。此外, 廊坊市征信体系以及对企业资信评估的机制还不完善, 缺少专业化的为中小企业资信评价服务的中介组织。

二、促进廊坊市金融业与产业集聚协同发展的对策

截止到2011年末, 廊坊市已有10个省级工业聚集区、6个省级新兴产业示范区、4个省级开发区, 1个国家级高新区。而产业集聚的健康快速发展和企业技术的创新都需要金融业为其提供更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因此, 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以便更好地促进金融业与产业集聚的协同发展。

(一) 完善区域金融体系

1. 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

银行为防范风险往往要求企业提供财务报表、抵押担保及信用记录等“硬信息”, 然而, 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决定了其仅具有顾客交易状况、企业信誉、业主道德等无法行量的“软信息”, 而具有地域性强、组织结构简单、经营方式灵活等特征的中小金融机构恰恰对于“软信息”的把握具有天然的优势。因此, 政府应积极鼓励各地发展中小金融机构, 建立包括中小商业银行、城乡信用合作社、风险投资公司、典当行及金融中介组织在内的完善的地方中小金融机构体系。

2. 发展多元化的地方金融机构。

政府应大力发展地方性金融机构, 按照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要求,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改进内部控制机制, 增强地方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同时重视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担保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 通过建立多元化的地方金融机构, 改善地方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功能, 拓宽融资渠道, 以满足产业集聚不断发展的金融需求。

3. 大力发展民营金融机构。

因为民间资本的介入可以为产业集聚提供大量的资金, 所以, 政府应大力发展民营金融机构, 通过新建或改造的方式推动民营金融机构的发展。首先, 可以对现有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股份制改造, 通过入股的方式将民间资金引入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 使之走上市场经营的轨道。其次, 在产业集聚区中可以规范和发展一些良好的非银行民营金融机构, 培植民营中小金融机构, 支持和发展资产质量高、经济效益好的民间中小金融机构。

(二) 加快发展资本市场

与间接融资市场相比, 资本市场在积累产业发展所需资本、形成规模经济以及促进产业升级方面, 具有明显优势, 更重要的是资本市场可以促进社会资本流向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好的产业。特别是股份制的社会资本聚集功能, 即满足了产业升级对资本规模的要求, 也可以培育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因此, 政府有必要加快资本市场的发展, 具体措施如下:

1. 做强做大上市公司。

鼓励和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兼并收购、资产置换、整体上市等方式加大资产重组力度, 利用资本市场实现再融资, 做优做强做大;将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 支持其参与本市优势资源的开发建设, 使其快速成长为行业骨干和带动地方经济腾飞的龙头;鼓励中等规模上市公司以市场为导向, 充分利用自身条件和优势, 加快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 发挥比较优势, 形成核心竞争能力。

2. 加快企业上市步伐。

重点扶持廊坊市具有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和竞争力的企业在境内主板上市, 特别是扶持具有支撑力、带动力的国有大型企业实现整体上市;积极引导扶持各地区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中小企业板上市融资, 鼓励和引导创新型小企业适时进入创业板, 并给予重点培育上市企业一些政策优惠, 以降低企业上市成本。

3. 大力发展债券融资。

搭建地方投融资平台, 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市属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和中长期企业债券, 协调市属企业债券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交易。鼓励和支持地方金融机构成为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主体。加强对地方企业债券发行及其相关活动的监督检查, 完善偿债保障机制。

(三) 完善信用担保体系

担保行业可以为企业和银行搭建起一座合作的“桥梁”。一方面帮助企业扩充了融资渠道, 另一方面又降低了银行的放款风险。业务集中在中小企业上的担保行业可以有效分担产业集聚区内中小企业融资的难题, 从而促进产业集聚的发展。政府在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同时, 必须进一步完善信用担保体系。

1. 推动企业互助担保业务的发展。

政府在产业集聚区要积极推动企业互助担保业务的发展。互助担保机构可以选择由政府、协作银行和企业成员共同出资建立, 机构会员单位按企业净资产的一定比例或一定份额出资, 共同组建互助担保基金, 该担保基金全部存入与协作开展担保贷款业务的合作银行, 为成员企业的贷款提供担保, 帮助企业弥补因有效抵押不足而出现的信贷缺口。

2. 建立制度化的政府补偿机制。

政府应明确只要贷款担保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担保机构操作规范, 那么政府的担保补偿金支出越多, 企业可获得的银行贷款就越多。为此, 政府应成为政策性担保机构长期稳定的补充资金来源, 建立制度化的担保风险补偿机制, 按照信用担保机构的代偿资金与赔付损失定期补充其资本金, 形式可以通过预算拨款、优惠税率等方式提供。

摘要:本文针对廊坊市金融业的发展现状, 分析了金融业与产业集聚协同发展的问题, 提出了一些促进廊坊市金融业和产业集聚协同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廊坊市,金融业,产业集聚,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思霖.河南产业集群发展与金融支持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 (4)

[2]郭文义, 郑一龙.区域产业集聚与金融创新支持策略—以福建省莆田市为例[J].福建金融.2011 (9)

[3]卢定月, 张传林.金融支持产业集聚区发展研究—以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建设为例[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 (12)

上一篇: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下一篇:BJ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