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

2024-09-19

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精选7篇)

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 篇1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目前, 手术是其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1994年日本的KITANO首次将腹腔镜应用于胃癌根治术[1]。但是胃癌D2根治术由于镜下解剖复杂, 淋巴结需要清扫的范围很大, 使得手术技术要求高、手术难度加大, 因此, 为了顺利的完成手术需要精心的护理配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的胃癌患者78例, 在患者同意的情况下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患者39例, 其中男28例, 女11例, 年龄为25-73岁, 平均年龄为 (55.7±4.58) 岁, 胃癌早期9例, 发展期30例;观察组患者39例, 其中男30例, 女9例, 年龄为26-76岁, 平均年龄为 (55.6±4.49) 岁, 胃癌早期10例, 发展期29例。两组患者间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进行比较, P>0.05, 差异性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一般性的护理。观察组:给予有针对性的综合性的护理干预。

1.3 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试验所得数据录入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 (均数±标准差) 表示, 即, 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取95%可信区间, 当P<0.05时,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恢复情况明显由于对照组, P<0.05, 差异性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结果见附表:

3 讨论

3.1 术前护理

营养支持:由于一般的胃癌患者都普遍的存在营养不良的现象, 很多存在贫血、低蛋白等症状[2], 不利于手术的进行。因此, 手术前需要给予纠正, 可以用结晶氨基酸混合液、胰岛素、脂肪乳、电解质以及葡萄糖注射液, 如果患者贫血可加适量的浓缩红细胞, 给予患者静脉滴注。

术前准备:由于腹腔镜手术时要建立气腹, 要求患者有较好的肺功能, 术前要指导患者进行一定的呼吸锻炼, 对于吸烟的患者要叮嘱其吸烟。术前要特别注意对脐内的清洁, 可以先用生理盐水浸泡后再用无菌棉签进行清理。术前1d给予患者口服蓖麻油30mL[3]。

3.2 术后护理

心电图监视: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严密的心电图监视, 以便第一时间掌握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频率以及血氧饱和度等, 以此判断患者术后病情变化情况。一般24h内1次/h。

胃、鼻腔管护理:为了给胃肠减压同时可以观察吻合口漏或出血情况, 滞留胃、鼻腔管是非常有必要的。滞留成功后护士要密切关注, 如果出现胃管早期引流出鲜血的情况需要及时的通知医生, 此时可能是患者吻合口出血或者消化道出血。若观察到患者肛门已经排气且胃肠引流量比较少时可以在术后3-4d后拔出滞留管[4], 因为长期放置滞留管会使得患者感觉不是, 甚至造成患者咽喉部黏膜水肿。

饮食护理:术后在患者胃管拔出之前是禁止饮水、饮食的, 这段时间可以给予患者静脉补液。一旦胃管拔出后患者就可以进水、饮食了, 一般现给予少量的饮水, 若患者无不是反应, 可以给患者吃流质的食物了, 然后在患者无不是感的情况下逐步的过度到半流食, 半个月之后就可以给予患者米饭等正常食物, 但是一定要少食多餐以便减轻患者胃肠的压力。

并发症护理:胃癌患者术后多并发吻合口瘘, 一般发生于术后5-10d。因此, 术后要密切观察是否有吻合口瘘出现, 同时要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胸腔积液、呼吸困难、高热以及寒战等并发症。为了让患者的吻合口尽快的愈合, 可以让患者去平卧位, 头偏向一侧, 在患者头部垫枕使得患者颈部呈屈曲位, 并要要相对限制头部的活动, 这样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并且可以减轻吻合口的张力。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于手术结果的影响, 探索更加有效的护理。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的胃癌患者78例, 在患者同意的情况下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 观察组给予比较有针对性的综合性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差异性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有针对性的综合的护理可以加快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 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护理

参考文献

[1]唐华, 徐亚香, 蒋国庆.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 15 (10) :5.

[2]苏琳, 葸敏.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老年胃癌患者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中的应用[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1, 10 (5) :44.

[3]吕晓强.腹腔镜模块化胃癌D2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 19 (8) :102.

[4]官计, 寇红艳, 侯华芳, 等.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行远端胃癌D2根治术的护理对照[J].医学信息, 2008, 21 (2) :88.

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择该院接诊的远端进展期胃癌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完整, 经术前胃镜检查、活检证实为远端进展期胃癌[4], 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该次研究, 同时经术前CT检查、体格检查等排除远端转移、术中探查明确无种植转移与远处转移。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 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 共40例, 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32~74岁, 平均年龄 (62.4±8.3) 岁;肿瘤分化程度中低分化34例、高分化6例。研究组实施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 共50例, 男性33例、女性17例;年龄34~72岁, 平均年龄 (62.8±8.5) 岁;肿瘤分化程度中低分化40例、高分化10例。在前述一般资料上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对比。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该组患者以开腹手术治疗, 取平卧位, 气管插管全麻后, 以上腹部正中位做切口, 根据相关文献[5,6]进行探查与游离及吻合。

1.2.2 研究组

该组患者实施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治疗, 4孔法处理, 气管插管全麻, 取平卧位, 从脐下1 cm作切口, 将10 mm Trocar插入作观察孔, 建立气腹 (压力12~14 mm Hg) , 常规腹腔探查;从左肋缘下2 cm和腋前线交界处将12.5 mm Trocar置入作主操作孔, 从左锁骨中线和脐上2 cm交界置入5 mm Trocar、右肋缘下和锁骨中线交界置入5 mm Trocar, 以此为辅助操作孔。术者在患者左侧, 探查无远处转移, 从胃大弯血管弓下缘用超声刀将大网膜离断, 从胰腺下缘将胰腺被膜到胰腺上缘剥离, 顺着肝总动脉将第8a组淋巴结清扫, 顺着脾动脉往左将第11p组淋巴结清扫;将冠状静脉与腹腔干显露, 以便将胃左动脉暴露, 可清扫第7与9组淋巴结;从胃左动脉根部用钛夹夹闭并切断, 往上游游离贲门下方胃后壁, 以超声刀将胃后动脉离断;顺着肝动脉往右将胰十二指肠动脉与胃右动脉等显露, 清扫第5与12a组淋巴结;助手往右上方将胃提起, 将胃后间歇暴露, 以超声刀从根部将胃网膜左动脉与静脉离断, 使脾胃韧带显露, 清扫第10、11 d、4 sa、4 sb等组淋巴结。术后将组织送去病理学检查, 且留置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指标 (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 、术后指标 (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 、清扫淋巴结总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并对比分析。

1.4 统计方法

将该次研究的相关数据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数资料用百分比 (%) 表示, 予以χ2检验, 而计量资料则用均数 (±s) 表示, 予以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研究组手术时间与手术切口更短, 而术中出血量更少,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指标比较

研究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2。

2.3 清扫淋巴结总数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清扫淋巴结总数为 (30.26±18.24) 枚, 对照组则为 (29.34±17.54) 枚,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2418, P=0.8095>0.05) ;研究组发生1例肺部感染与1例术后胃瘫, 并发症发生率为4.00%, 对照组则发生2例切口感染、5例肺部感染、1例吻合口出血、1例胃瘫, 并发症发生率为22.50%, 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χ2=7.0892, P=0.0077<0.05) 。

3 讨论

腹腔镜属于微创方案之一, 至今已有20多年历史, 而随着外科医生观念改变及医疗器械发展, 在普通外科领域也逐渐渗透, 使得腹腔镜技术在胃癌中也应用起来。尽管胃癌采取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得到了肯定, 但对于远端进展期胃癌而言, 采取腹腔镜治疗一直存在争议。笔者参阅相关文献[7,8], 发现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应用在远端进展期胃癌中有不错效果, 为了进一步探讨这种方案的疗效, 该院针对接诊的90例远端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90例远端进展期胃癌患者中有40例实施开腹手术, 50例实施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 结果显示腹腔镜患者手术时间更短[ (164.02±13.05) min vs (185.41±13.67) min]、手术切口更短[ (5.78±0.72) cm vs (17.32±1.54) cm]、术中出血量更低[ (145.62±25.27) m L vs (302.22±78.36) m 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 (4.12±0.86) d vs (5.18±1.09) d]与下床活动时间[ (2.95±0.84) d vs 4.87±1.14) d]及住院时间更短[ (13.24±2.56) d vs 20.15±4.13) d],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腹腔镜手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 减小切口, 减少出血, 使得患者更快恢复, 明显减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两组清扫淋巴结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4.00%vs 22.50%) , 说明腹腔镜手术安全性较高 (P<0.05) 。该研究结果与同类研究相似, 罗武凌[9]针对75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研究, 收集临床资料, 腹腔镜手术42例, 开腹手术治疗33例, 近期疗效显示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 (162.00±12.99) min、切口长度 (5.99±0.77) cm、术后肛门排气时间 (4.15±0.80) d、术后下床活动时间 (2.93±0.83) d、术后进食流质饮食时间 (4.23±0.78) d均显著低于开腹组[ (依次为 (189.45±13.80) min、 (17.31±1.46) cm、 (5.10±1.02) d、 (4.85±1.10) d、 (5.25±0.98) d],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开腹组切口感染 (0) 与肺部感染发生率 (2.38%) 显著高于腹腔镜组 (分别为6.06%、15.15%) ,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瘘及术后胃瘫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均为2.38%vs 3.03%, P>0.05) 。该研究结果中详细介绍了并发症情况, 而该次研究并未详细比较, 仅对总发生率实施了比较, 为此在以后研究中可进一步分别对比。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应用超声刀实施锐性分离, 和开腹手术比较对肿瘤组织挤压作用更少, 从而使得癌细胞从淋巴管与小血管转移或种植到腹腔的机会降低[10]。此外, 腹腔镜有视野放大效果, 且操作更精确, 于超声刀下使得手术平面分离更精确, 止血效果也更好[11];腹腔镜下仅仅需持物钳精确提取暴露, 和开腹手术比较, 诱发的手术创伤更轻, 从而并发症发生更少[12]。

综上所述, 远端进展期胃癌患者采取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治疗不仅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出血量少, 且术后恢复快, 并发症发生率低, 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朱元增, 孙培春, 吴刚, 等.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治疗远端进展期胃癌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 (19) :4697-4698.

[2]喻军.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治疗远端进展期胃癌的疗效探讨[J].当代医学, 2015, 21 (15) :40, 41.

[3]刘江文, 孙琳, 仝德峰, 等.远端进展期胃癌腹腔镜辅助与开腹D2根治术淋巴结清扫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4, 14 (11) :981-983, 986.

[4]宋军, 樊瑞智, 付海啸, 等.远端进展期胃癌行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近期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徐州医学院学报, 2014, 34 (11) :807-809.

[5]王万川, 杨清水, 张晓斌, 等.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对远端进展期胃癌患者胃泌素族指标的影响[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 14 (6) :102-105.

[6]王远锦.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治疗远端进展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探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5, 12 (23) :5291-5292.

[7]李栋, 周旭坤, 李平, 等.应用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治疗远端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观察[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2, 21 (10) :1303-1305.

[8]马永欣.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治疗远端进展期胃癌的效果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 2014, 11 (19) :72-73.

[9]罗武凌.开腹与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D2根治术对进展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 2013, 42 (19) :2222-2224.

[10]李斌, 杨姝, 金哲俊, 等.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治疗远端进展期胃癌的疗效[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4, 19 (12) :2140, 2142.

[11]张永东.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治疗远端进展期胃癌的疗效[J].医药前沿, 2016, 6 (9) :106-107.

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该院普通外科行胃癌 (D2) 根治术116例患者资料为研究对象, 其中腹腔镜组56例, 开腹组60例。腹腔镜组:男性40例, 女性16例, 年龄36~73岁, 平均年龄 (59.3±8.7) 岁;开腹组:男48例, 女12例, 年龄34~70岁, 平均年龄 (61.5±6.3) 岁。该组116例患者术前均行电子胃镜检查, 明确胃癌部位及病理学分型;同时行胸、腹部影像学检查排除癌肿远处转移。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3]参考《腹腔镜胃恶性肿瘤手术操作指南2007年版》。

1.2 手术方法

1.2.1腹腔镜组

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平卧“大”字位, 主刀于患者左侧站立, 第一助手于患者右侧站立, 患者两腿之间为扶镜手所占位置。于脐孔处成功穿刺并建立人工二氧化碳气腹 (压力维持在12~15 mm Hg范围内) , 将10 mm套管针 (Trocar) 置入后常规行腹腔镜探查:确定病变部位、有无淋巴结及腹腔转移等情况。如发现腹腔广泛转移或肿瘤不能切除, 则终止手术或行姑息性手术, 避免传统开腹手术给患者身体及精神造成的伤害;如肿瘤可完整切除, 则将主操作孔置于左侧腋前线肋缘下约12 mm处, 辅操作孔位于左锁骨中线与脐平 (约偏上5 mm) , 分别于右侧腋前线肋缘下、右锁骨中线与脐平 (约偏上5 mm) 实施穿刺, 5孔呈“V”形分布。手术操作步骤主要有分离大网膜、根治性胃切除 (远端、近端、全胃) 、规范化淋巴结清扫和标准化的消化道重建。

1.2.2开腹组

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 平卧左侧稍垫高15°, 上腹正中切口, 约12~15 cm, 按胃癌D2根治术操作指南, 其手术切除胃容量、淋巴结清除范围、消化道重建方式与腹腔镜组相同。

1.3 两组对照指标

(1) 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切口长度; (2) 胃癌根治程度:手术标本切缘阳性例数, 清扫淋巴结总数; (3) 术后恢复情况:胃肠道功能恢复、下床、首次进食 (流食) 、及住院所需时间; (4) 术后并发症。

1.4 统计方法

将所得数据利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用 (±s) 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用%表示。

2 结果

2.1 两组资料术中指标比较

腹腔镜组中转开腹1例, 由于侵犯到胃后壁, 与胰腺分界不清且淋巴结转移灶融合并包绕腹腔干、胃左动脉, 腹腔镜因分离困难而需中转开腹治疗。腹腔镜组术中所需时间显著高于开腹组, 但其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显著少于开腹组 (P<0.05) , 两组淋巴结清扫情况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资料术后指标比较

腹腔镜组术后情况, 如肠道功能恢复、首次进食 (流食) 、下床活动及住院所需时间, 均优于开腹组 (P<0.05) , 见表2。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开腹组术后8例发生并发症 (发生率13.33%) , 腹腔镜组术后2例发生并发症 (发生率为3.57%) ,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两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情。

3 讨论

腹腔镜胃癌 (D2) 根治术由于胃局部血管解剖复杂、淋巴结清扫范围广和消化道重建困难以及部分外科医生的畏难情绪, 腹腔镜胃癌手术的开展落后于其他腹部手术。Kitano等人 (1994年) [3]首次将利用腹腔镜对早期胃癌疾病实施根治性手术情况进行报道, 指出应用此法治疗胃癌疾病相较于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性手术具有显著优势。Goh等人 (1997年) [4]首次在进展期胃癌患者治疗过程中选用腹腔镜D2手术方式, 由此提示利用腹腔镜已不仅局限于治疗早期胃癌疾病, 其手术指征已成功扩大至进展期胃癌。我国胃癌患者就诊时大多是进展期胃癌, 经过十余年的不断探索, 余佩武等提出, 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能明显提高进展期胃癌患者长期生存率的同时却不会使其术后并发症、手术死亡等发生率上升, 因此其所获得的疗效及预后效果已被越来越多的医疗工作者认可, 将其视为目前临床可推广使用的标准胃癌手术治疗方式[5]。在纳入标准统一的情况下, 通过该组资料研究发现: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要明显长于开腹手术, 分析其原因可能由于腹腔镜手术难度大、腹腔内操作相对开放手术困难, 助手以及持镜手的配合不默契。腹腔镜手术本身存在一个学习曲线, 随着手术例数的逐渐增加, 经过一定的学习阶段, 不断积累经验, 当达到一定的手术数量和适度的手术频度时, 技术上自然会产生一个质的飞跃, 顺利地跨越学习曲线, 则利用腹腔镜实施胃癌根治性手术所需时间也将逐渐减少[6]。

该文中腹腔镜组手术中失血量较少于开腹组的失血量, 同时腹腔镜手术的切口小, 术后疼痛轻, 大部分患者都可以早期下床活动, 因此腹腔镜组术后情况显著优于开腹组, 如肠道功能恢复、首次进食 (流食) 、下床运动及住院所需时间等, 上述对比结果提示腹腔镜手术治疗胃癌优势更为明显[7]。

研究表明, 利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后特有并发症包括穿刺损伤、气体栓塞、皮下气肿等。该组病例无一例发生。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肠粘连肠梗阻、切口感染等则与开腹手术相同。开腹组切口感染及肠梗阻发生的例数较多, 究其原因考虑:开腹组在手术过程中对切口的牵拉, 腹腔内肠管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 术后由于切口疼痛导致下床活动时间晚。加重上述并发症的发生。而腹腔镜手术则正好避免上述因素的存在。腹腔镜组出现十二指肠残端漏1例, 分析原因为术中腔内切割闭合器 (爱惜龙D60) 使用不熟练, 成钉不可靠, 开腹后未行浆肌层加强缝合有一定关系。国内、外均有文献报道相对于开腹手术而言, 利用腹腔镜完成外科手术后患者发生并发症几率较低, 与该研究对比结果相符[8]。

该研究中腹腔镜组淋巴结清扫数目为 (17.7±3.8) 枚, 开腹组为 (18.5±5.3) 枚, 提示淋巴结清除数目对比并无显著差异。相关文献中指出, 胃癌患者经腹腔镜D2及开腹手术所获得的淋巴结清除范围并无显著差异, 因此两种手术方法所能完成的淋巴结清扫数量也不尽相同[9]。而该研究结果与上述文章完全吻合。规范的淋巴结清扫是腹腔镜手术的重点与难点, 也是影响患者术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重要因素, 因此经腹腔镜手术治疗胃癌应遵循《胃癌处理规约》 (日本) 、《腹腔镜胃恶性肿瘤手术操作指南》 (中国) 等资料中涉及的相关[10]要求, 根据胃癌患者病灶具体情况完成规范的淋巴结清扫工作, 尽量做到完整切除。我国胃癌诊疗规范 (2011年版) 明确提出胃癌根治术的淋巴结清扫总数≥15枚。该研究中两组病例均达到上述根治标准, 由于腹腔镜手术治疗胃癌时具有较为复杂的解剖层面, 因此提示操作者手术过程中需对不同解剖层面进行有效跨越, 而机体中胃部相关淋巴结分布于周围血管、胰腺、胆管旁等部位, 而腹腔镜手术相较于传统开腹根治术失去了手部对淋巴结的触觉感受, 从而需建立全新的腹腔镜淋巴结清扫路径[11,12]。由于腹腔镜的放大效果能够充分暴露视野:胃后壁、胰腺被膜、横结肠系膜前叶及胃周血管间筋膜均能做到精细解剖, 腹腔镜手术均可达到鞘内清扫[13]。

消化道重建是腹腔镜胃癌手术的技术难点[14]。开腹组术后吻合方式均采用管状吻合器完成。腹腔组56例患者均采用小切口辅助消化道重建。其中: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采用小切口辅助下毕Ⅱ式吻合, 结肠前胃空肠侧侧吻合[10]。相对于毕Ⅰ式吻合及Roux-en-y吻合, 此方式方便、快捷, 切口最小, 同时可充分保证切缘阴性, 吻合口张力、血供正常, 可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改善患者远期生存质量。操作者应根据全胃、近端胃切除后所获得的食管切断平面、体型等时机情况确定吻合方法, 对于胃体癌、胃-食管结合部癌 (Siewert II型) 患者, 应在将肿瘤上方 (约3 cm) 食管切除后留有足够长度腹段食管给予食管-胃吻合 (小切口辅助) ;根治性全胃切除采用食管空场Roux-en-y吻合或布朗吻合。对于食管放置抵钉座的方法, 该研究主要采用:小切口上荷包钳荷包缝合法。而对于进展期胃上部癌, 要求切除肿瘤上方食管达5cm以上, 由于食管位置过高, 荷包钳荷包缝合食管放置抵钉座的方法往往不能完成抵钉座的置入。因此该研究采用食管内置入带线抵钉座后腔内直线切割缝合器切断食管的方法[15], 也能有效置入抵钉座, 满意完成食管胃或食管空肠吻合。两种方法中, 笔者认为小切口上荷包钳荷包缝合法是最常用、实用及安全有效的方法。在完成的全组116例患者中无吻合口漏、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狭窄及输入、输出袢梗阻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因此上述吻合方式是安全、可靠、有效的。

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 篇4

关键词:腹腔镜,胃癌,临床效果

胃癌是一种发生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 其发病率高, 死亡率高, 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其临床特征有, 患者日渐消瘦、乏力、贫血、幽门梗阻、压痛、淋巴结肿大、腹水增多、食欲不振等[1]。目前, 我国临床上一般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对胃癌患者进行治疗, 其效果不显著。现就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接受治疗的75例胃癌患者进行对照分析, 现将研究内容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接受治疗的75例胃癌手术患者, 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35例, 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 治疗组35例, 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男20例, 女15例, 年龄范围45~88岁, 平均 (65.2±25.1) 岁, 病程范围3~6年, 平均 (2.3±4.8) 年。观察组男24例, 女11例, 年龄范围52~89岁, 平均 (68.2±28.8) 岁, 病程范围3~5年, 平均 (2.9±4.5) 年, 两组在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不显著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 将所有患者进行全身麻醉, 取平卧位, 在腹正中进行切口 (15~20 cm) , 观察患者癌细胞转移情况, 确定手术切除范围, 分离大网膜, 阻碍静脉血液循环, 清除淋巴结, 再进行消化道的重建后缝合伤口即可。治疗组18例, 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 在手术前留置胃、导尿管, 将患者进行麻醉, 取足高位, CO2气腹压力1.6k Pa, 在脐下1 cm处进入30˚镜进行观察, 清除淋巴结合其他物质, 重建立气腹, 缝合切口后进行冲洗, 留置腹部引流管[2]。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肠道功能恢复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软件SPSS11.0对两组的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 P<0.05时表示数据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指数中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计量资料, 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结果数据的表示, 数据结果对比采用t检验。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

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 (193.2±26.3) ml, 手术时间 (224.6±31.2) min, 对照组患者患者术中出血 (256.1±38.7) ml, 手术时间 (249.23±24) min, 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具有明显的差异,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肠道功能恢复时间

治疗组35例患者平均住院天数 (10.89±2.26) d, 肠道功能恢复时间 (3.56±0.33) d, 对照组35例患者平均住院天数 (15.01±3.21) d, 肠道功能恢复时间 (5.11±0.78) d, 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显著,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近几年来, 由于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 快节奏的工作生活让人们忽视了身体健康, 就近几年出现的许多疾病, 如糖尿病, 冠心病, 消化道溃疡, 胃癌等。胃癌的发病率较高, 易发人群有, 办公族, 开车族, 美食族, 嗜酒族等[3]。

胃癌一般情况下采用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 且手术方法的预后较好, 在早期使用手术治疗的患者治愈较快, 另外, 胃部的血管相对于其他器官较为丰富, 淋巴细胞分布广泛, 器官转移的几率较大, 各种条件显示, 采取手术是治疗胃癌患者的最佳方案。但是, 手术治疗术发生感染的几率较大, 大部分癌症患者自身免疫力较差, 营养不均衡, 术后恢复时间长, 护理不周全等, 都会导致患者的手术切口愈合较慢, 导致切口发生感染的几率较大, 因此, 在术前术后对胃癌患者进行药物治疗, 是防止术后感染的重要措施[4]。

腹腔镜手术治疗胃癌患者具有较多的优点, 相对于传统手术治疗, 其操作步骤精确, 创伤性较小, 疼痛较少, 手术时间较短, 并发症较小, 安全性较高, 住院时间较短, 术后患者恢复较快, 肠蠕动功能恢复较快, 大大降低了肠粘连的发生率, 在进行操作过程中可进行多角度过程, 更加直观的观察患者体内的病变组织, 提高治疗效果,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 该方法也具有一定的缺点, 手术过程较为复杂, 对操作人员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 另外, 该手术操作仪器价格过于昂贵, 使大部分患者支付不了该手术的费用, 延误病情, 对具有特殊情况的疾病患者使用该手术操作具有一定的风险。

综上所述, 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胃癌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可减少术中出血量, 缩短手术时间、住院天数、肠道功能恢复时间, 对胃癌患者的治疗具有较大的意义, 为临床提供较为有力的依据。临床上应广泛采用。

参考文献

[1]王枫, 周东, 陈夏, 等.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胃癌根治术的配对设计队列研究[J].腹腔镜外科杂志, 2009, 9 (18) :649-653.

[2]刘志军, 田庆刚.腹腔镜在胃癌诊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内镜杂志, 2013, 1 (13) :34-38.

[3]仝德峰, 刘江文, 孙琳, 等.进展期胃癌腹腔镜辅助D_2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5, 8 (33) :1201-1204.

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 篇5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根治性胃切除,淋巴结清扫

自1991年日本Kitano[1]首次采用腹腔镜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以来, 腹腔镜手术治疗胃癌, 特别是早期胃癌, 已成为胃肠外科发展的一种趋势。目前, 国内大型医院逐渐开展, 有些单位已取得了明显的成绩[1]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在国内已有多家医院开展, 但国内总体病例数仍较少, 多数医院尚处于探索之中。本院自2006年10月至2007年11月完成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16例,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6例, 男11例, 女5例, 年龄34~69岁, 中位年龄54岁。症状包括:上腹不适及疼痛13例;反酸、嗳气12例;恶性、呕吐1例;黑便1例。上肿瘤的位置:16例术前均常规行胃镜、病理活检, 肿瘤位于胃窦12例, 胃角4例。腹部CT检查均提示肿瘤与周围组织无侵犯。肿瘤直径<5 cm 13例, 肿瘤直径>5 cm 3例。病例的选择标准:①心、肺功能良好, 能够耐受腹腔镜手术;②术前分期在ⅢA以下的病例。术前选择病例排除远处转移及胃周、腹膜后淋巴结明显肿大者。

1.2 手术方法

脐下穿刺建立气腹, 压力12 mm Hg, 放置10 mm trocar, 置入30°镜。左侧腋前线肋缘下放置10 mm trocar为主操作孔, 左锁骨中线平脐水平放置5 mm trocar, 其右侧相对应位置分别放置2个5 mm trocar, 右侧锁骨中线平脐水平在需要放置腔镜下直线切割吻合器时换为13 mm trocar。常规探查肝脏、盆腔内有无转移, 明确肿瘤的位置以及浆膜侵犯程度。将大网膜向头侧翻起, 从横结肠偏左部以电凝钩离断大网膜, 进入小网膜囊, 向右侧至结肠肝曲, 并在结肠系膜前叶后方分离, 铲除结肠系膜前叶。沿结肠中动脉及其分支分离, 向上暴露肠系膜上静脉、右结肠静脉、胃网膜右静脉及Henle干, 清扫第14v组及第6组淋巴结, 继续沿结肠分离大网膜至结肠脾曲, 贴近胰尾裸化胃网膜左动静脉, 于根部切断, 清扫第4组淋巴结, 将大网膜置于肝脏下方, 将胃翻向上方。清扫胰腺前被膜, 紧贴胰腺上缘分离, 先暴露脾动脉, 清扫第11p组淋巴结。由左向右进行清扫, 打开脾动脉外鞘, 沿脾动脉显露肝总动脉及腹腔动脉干, 脉络化胃左动脉, 根部上肽夹后切断, 清扫第7、9组淋巴结, 继续沿脾动脉向右暴露肝总动脉, 于血管鞘内分离, 将胰腺向左下牵拉, 沿肝总动脉前方及上缘分离, 清扫第8a、8p组淋巴结。沿胃十二指肠动脉及肝总动脉充分显露胃右动脉及肝固有动脉, 清扫肝固有动脉内侧及门静脉内侧的淋巴脂肪组织。打开肝十二指肠韧带被膜, 继续脉络化肝固有动脉前方及外侧, 清扫第12a组淋巴结。于胃右动脉根部上钛夹后切断, 清扫胃小弯及贲门右侧淋巴结 (第1、3组) 。清扫完成后, 腹腔镜下以45或60 mm直线切割闭合器切断十二指肠, 上腹正中取4~6 cm长切口, 塑料袋保护切口。将胃脱出腹腔外, 距肿瘤5 cm以上以直线切割器。将空肠提出腹腔外, 在胃大弯侧及空肠对系膜缘分别戳孔, 插入45 mm直线切割器完成胃空肠吻合, 胃管置入输入襻, 间断缝合关闭共同开口, 毕罗Ⅱ式吻合。手术完毕后, 以蒸馏水3000 ml冲洗腹腔。

1.3 观察指标

①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②术后恢复指标:肛门排气排便时间;③术后并发症;④肿瘤根治性指标:切缘长度, 清扫淋巴结数量 (分为第一站和第二站) 及TNM病理分期。

2 结果

本组16例全部在腹腔镜辅助下顺利完成手术, 其中行D1清扫3例, D2/D2+13例手术时间4.5~7 h (中位时间5 h) 。术中出血150~700 ml (中位数250 ml) 。术中脾损伤1例, 经压迫后止血成功。术中输血1例。清扫淋巴结中位数16枚 (14~26枚) 。术后病理诊断:低分化腺癌7例, 中分化管状腺癌5例, 印戒细胞癌4例, 。TNM分期:I期3例, II期11例, IIIA期2例, 上下切缘未见癌残留。本组无术后死亡病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3~6 d (中位时间4 d) 。术后胃无力1例, 经保守治疗3周后恢复;无吻合口漏及肺部感染。16例随访2~8个月 (中位时间5个月) , 术后近期效果良好, 未见复发和转移。

3 讨论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根治早期胃癌及部分进展期胃癌的手术方式, 在日本、韩国等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开展, 国内报道也在逐渐增加, 但由于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属于高难度的腹腔镜技术, 手术者必须具有丰富的腹腔镜技术和良好的开腹胃癌D2以上根治术的手术经验, 有临床研究表明, 随着腹腔镜操作技术的不断熟练、学习曲线的缩短,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术中、术后并发症已与开腹手术无明显差异, 甚至优于开腹手术,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在操作技术上的可行性、安全性已逐步得到证实。在技术操作上注意以下几点①视野显露清楚;②血管游离, 尽可能骨干化;③淋巴结彻底完全的清扫。也是手术主要技术难点, 如第二站淋巴结的清扫于术中铲除胰腺被膜后, 在胰腺上方先分离脾动脉并挑起, 沿血管鞘由左向右分离, 此举较易暴露肝总动脉、肝固有动脉, 并可更方便清扫第8 及第12 组淋巴结;④病灶切除需严格遵循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标准; ⑤周围器官及手术切口的充分保护。本组目前尚未发现戳孔肿瘤转移。本组病例手术时间5小时明显较常规手术时间长, 下一步仍有较多提升空间。

手术切缘和清扫淋巴结的数目是评判胃癌手术根治性的重要指标。Kitano等[2]公布的一项多中心大样本回顾性研究, 包含日本16个中心1294例腹腔镜早期胃癌根治术, 结果显示了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具有相同的肿瘤根治效果。经过36 (13~113) 个月的中位随访, 仅6例复发, 其中1例局部复发, 1例淋巴结复发, 2例腹膜转移, 1例肝转移, 1例戳孔外腹壁皮肤转移, 所有复发的早期胃癌均侵犯黏膜下层, 其中3例有第2站淋巴结转移, 复发与手术、并发症及中转开腹无关。Ⅰa期、Ⅰb期和Ⅱ期 (UICC分期) 患者的术后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9.8%、98.7%和85.7%, 而LADG、LAPG和LATG的术后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9.4%、98.7%和93.7%。由此可见, 腹腔镜早期胃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一样有较好的5年无瘤生存率。Varela等报道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的标本切缘均为阴性;Pugliese等[3]实施LADG手术中平均有 (6.7±0.5) cm正常组织切缘, 与开腹组 (6.3±0.7) cm的切缘无显著差异。在我们的研究中, 中位数6 cm的切缘以保证较低吻合口复发, 长期疗效仍需观察。同时, 一些小样本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也有同样的结果, 多数文献[4]报道采用小切口辅助的方法进行食管空肠/胃的端侧吻合。这种方法因为同开腹手术类似, 容易被外科医生采用, 但该方法在患者瘦小、胸廓扁平的患者容易完成, 一般认为肥胖患者较难完成, 最新文献提示肥胖患者也是可以达到相同手术效果。

临床对照试验初步证实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胃癌具有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美观等微创优势;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小;超声刀的良好凝固作用能减少淋巴结清扫过程中肿瘤细胞自淋巴管脱落。总之,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还处在探索阶段, 对于早期胃癌及中期胃癌完成腹腔镜辅助下的D2根治性手术是可行的, 能够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当的临床疗效, 但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之中。

参考文献

[1]余佩武, 王自强, 钱锋, 等.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105例.中华外科杂志, 2006, 44 (19) :1303-1306.

[2]Kitano S, Shiraishi N, Uyama I, et al.A multicenter study ononco-logic outcome of laparoscop ic gastrectomy for early cancer in Ja-pan.Ann Surg, 2007, 245:68-72.

[3]Pugliese R, Maggioni D, Sansonna F, et al.Total and subtotal lapa-roscop ic gastrectomy for adenocarcinoma.Surg Endosc, 2007, 21:21-27.

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 篇6

直肠癌指位于齿状线至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之间的癌, 传统的直肠癌手术经腹-会阴直肠癌切除术 (Miles术式) , 适用于癌肿距肛门8 cm以下的病例;经腹-会阴直肠癌切除术 (Dixon术式) , 适用于癌肿距肛门10 cm~12 cm以上者[1]。近年来使用腹腔镜进行直肠癌手术治疗, 创伤小, 术后肠道恢复快, 腹部瘢痕小, 距肛门6 cm~7 cm以上癌肿均可保留肛门, 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从2007年至今, 我院共开展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共9例 (其中Dixon术式5例, Miles术式4例。病理结果:高分化腺癌3例, 中分化腺癌5例, 管状绒毛腺瘤伴癌变1例) , 均取得良好的效果, 现将手术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1 术前准备

1.1 心理护理

巡回护士术前1 d到病房进行访视, 了解患者心理状态, 并讲解腔镜手术的优点及简单过程, 消除患者紧张、恐惧情绪, 取得信任, 使患者有良好心态主动积极配合手术。

1.2 物品准备

开放手术的常规物品, 腹腔镜仪器 (包括摄像系统、显示器、冷光源、高频电刀、气腹机、超声刀) , 以及手术所需的腹腔镜器械, 强生腔镜下直线型切割缝合器, 强生29号吻合器等。如采用Miles术式, 需另备会阴组手术器械。显示器置于患者的脚端或左右两侧, 调试各系统维持良好头连接与光纤切勿扭曲打折, 并妥善固定防止术中滑落。 (3) 配合医生做好气腹, 递2把布巾钳予术者提起腹壁防止损伤内脏, 安置30°镜头, 并配合建立其他穿刺孔后递超声刀给术者分离肠系膜, 当需切断肠系膜血管时提前备好钛夹或结扎钉, 切断直肠或乙状结肠时要提前准备好腔镜下直线型切割缝合器。 (4) 需做肠吻合或肠造瘘时, 要做好肠道消毒, 并剪一截护镜套保护切口与肠管完全隔离, 防止肿块强行通过无防护的腹壁小切口产生种植以及切口污染, 关腹前后需清点物品无误。 (5) 在拔出最后一个穿刺鞘卡时要将腹腔内残余气体放尽, 以减少患者由于腹内高压造成的不适或引起麻痹性肠梗阻。

3 体会

由于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复杂, 仪器精密, 种类较多, 这就需要手术护士能熟练掌握腹腔镜器械的安装, 了解仪器的性能、作用及正确使用方法, 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缩短手术时间。镜头使用时由于体内外温度差异易引起雾气, 可给予50℃左右温水预热, 镜面用软纱布擦拭, 术者镜头用碘伏棉球擦拭, 保持视野清晰, 并小心保护镜头, 勿与任何器械碰撞, 器械要用专用清洗酶按内镜清洗流程认真进行清洗及保养。

患者均采用截石位并头低脚高, 安置截石位时要注意保持双下肢处于功能位, 避免损伤腓总神经。注意电刀负极板的平整、安全放置。气腹压力导致患者膈肌抬高, 气道压力增高, 影响患者呼吸及下肢静脉回血。术中巡回护士必须根据手术进展, 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术前准备好开腹所需要的物品、器械, 以便中转进腹及时, 缩短手术时间。

由于超声刀精确的切割与可控制的凝血功能, 可在重要脏器附近进行分离, 超声刀切割止血作用是通过金属刀头以超声频率55 k Hz进行机械振荡, 使组织的水分汽化, 蛋白氢键断裂, 细胞崩解血管闭合, 从而使组织被切开或凝固, 极少会出现烟雾和焦痂, 使手术野清晰, 无电流通过患者机体, 无传导性组织损伤[2], 是腔镜直肠手术必备的仪器。因此手术中超声刀的良好使用至关重要, 使用时最好组织钳夹在刀头前2/3的部位, 术中及时清洁刀头, 每隔10 min~15 min把刀头浸在水中踩脚踏轻轻抖动, 使刀头里的组织和血块冲出, 刀头用完后马上清洗, 避免血块凝固, 影响清洗效果。

腹腔镜器械操纵杆较长, 传递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 避免磕碰、污染, 保证整个手术过程绝对无菌。

参考文献

[1]宋烽, 王建荣, 等.手术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 411~412

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 篇7

关键词: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是上个世纪90 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 经过10 余年的发展, 已经成为胃癌外科治疗的一种发展趋势[1]。腹腔镜手术有其明显的优点[2]。但目前文献报道腹腔镜下胃癌手术的临床效果国内外报道较少。现将我院施行腹腔镜辅助近端胃癌根治术的36例胃癌病例与同期开腹手术的34病例对比, 研究其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效果,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0月-2010年1月我院行腹腔镜辅助近端胃癌根治术36 例 (腹腔镜组) , 与同期行开腹近端胃癌根治术 (开腹组) 34例作对比研究。腹腔镜组:男20例, 女16例, 平均年龄为50.36岁;开腹组:男20 例, 女14 例, 平均年龄51.42 岁。所有病例术前均行胃镜检查, 证实为恶性肿瘤。常规B超、CT及胸片等检查未见远处转移。术后均常规抗感染及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1.2 方法

腹腔镜下的近端胃切除术需要辅助切口, 或者采用手助的腹腔镜手术。切口选择在上腹部正中, 长5cm左右。近端结肠的大网膜游离同远端胃切除的胃癌根治术。但在作近端胃切除的胃癌根治术分离至胃十二指肠交界处后不离断胃网膜右血管, 而是在血管弓外切除大网膜直至胃大弯的中部。用超声刀沿横结肠游离大网膜, 切断部分脾胃韧带, 清除No.4 淋巴结;切断胃网膜右动静脉, 清除No.6 淋巴结;切除肝十二指肠韧带腹膜前叶, 清除No.12 淋巴结;切断胃右动静脉, 清除No.5 淋巴结;切除胰腺前被膜, 分离胃胰皱襞, 分别切断胃左静脉, 胃左动脉, 清除No.7、8、9 淋巴结;胃小弯用超声刀裸化, 清除No.1、3 淋巴结。用温蒸馏水反复冲洗术野, 无渗血后于温氏孔置引流管, 术毕。开腹组手术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取仰卧位, 上腹部正中切口入腹, 探查、游离及吻合方法与腹腔镜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肿瘤根治性指标、术后1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情况, 并比较患者生存率、肿瘤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 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 各项指标以x¯±s表示, 组间数据若符合正态性及方差齐性, 则采用t检验, 否则采用秩和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为 (222.6±34.4) min, 明显高于开腹组 (174.1±34.8) min (P<0.05) ;术中出血量腹腔镜组少于开腹组 (P<0.05) ;术后肛门排气、排便及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开腹组 (P 均<0.05) , 见表1。

2.2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比较

术后1周腹腔镜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活性均高于开腹组 (P<0.05) , 见表2。

2.3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后生存率、肿瘤复发情况比较

两组随访时间4~10个月, 平均7.0个月, 65例随访, 5例失访, 随访率为92.9% (65/70) 。存活63例, 其中开腹组随访33例, 存活32例, 存活率为97.0% (32/33) , 腹腔镜组随访32例, 存活31例, 存活率为96.9% (31/32) 。死亡患者随访资料:开腹组1例死于肝脏转移, 腹腔镜组1例死于肝脏转移。两组术后生存率、肿瘤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讨论

自1994年Kitano等[3]最早提出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以来,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在早期胃癌及进展期胃癌的应用不断被报道, 多位学者报道了腹腔镜胃手术较传统开腹手术患者恢复快、疼痛轻、术后并发症少[4]。目前开展的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几乎都采用了腹腔镜辅助的手术方式。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是先运用超声刀和切割闭合器进行解剖分离、切割止血等外科手术基本操作, 再借助上腹部辅助小切口切除标本并进行消化道重建。超声刀具有止血可靠、出血少、对周围组织热损伤轻的优点, 能做到完全裸化血管。既简化了操作过程, 缩短手术时间, 又可避免过多使用血管夹, 影响操作视野。此外, 切割闭合器的运用使镜下离断标本成为可能, 但必须选择合适的钉仓。若成钉过低可能使组织过分压榨导致残端或吻合口漏, 而成钉过高则可能由于钉合不紧而致残端或吻合口出血。术者的经验是对于离断十二指肠时使用蓝色的钉仓 (成钉高度1.5mm) 。同时强调常规直视检查钉合处有无活动性出血, 如有搏动性出血, 可缝合止血。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能发挥腹腔镜手术切口小, 视野清的优势, 并避免消化道重建难题, 具有一定实用价值。许多研究证实[5,6],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安全可行, 具有术后疼痛轻、肠道恢复快、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随着腹腔镜胃癌手术经验的积累, 腹腔镜器械的不断改进, 国内外临床报道腹腔镜手术治疗胃癌患者日益增多。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是胃癌外科治疗的发展趋势。日本和意大利最近的一些报道显示, 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用于治疗进展期胃癌 (T2N0) 取得了良好的近远期疗效;日本胃癌协会指南将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作为治疗较早期的进展期胃癌新的临床研究治疗选择[7]。我国及欧美一些国家的临床报道显示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用于治疗B期、Ⅱ期及部分Ⅲ期胃癌患者是安全、有效的。我国以进展期胃癌为主, 早期胃癌的发现比例较低, 国内仅有少数单位开展腹腔镜胃癌手术, 因此有必要努力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 积极开展早期胃癌的腹腔镜手术治疗。

肿瘤根治始终是围绕腹腔镜胃癌手术进一步开展的争论点。目前对于胃癌尤其是进展期胃癌手术根治性的要求为: (1) 充分切除原发灶; (2) 切缘要求距肿瘤边缘5cm 以上; (3) 胃周淋巴结的彻底清除; (4) 完全消灭腹腔内游离癌细胞。在日本,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已是早期胃癌手术治疗的金标准, 相关临床研究显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可以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同的R0切除和第2站淋巴结清除, 二者的长期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9]。Huscher 等[10]所做的一项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 调查了29例开腹和30例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手术情况, 两组在淋巴结切除数目、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5年生存率、无瘤生存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an等[11]及Hur 等[12]报道腹腔镜下能达到与开腹手术一致的第2站淋巴结清除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组在肿瘤根治程度及术后生存率、肿瘤复发情况方面, 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说明腹腔镜技术完成标准的胃癌D2根治术是完全可行的, 能与开腹手术达到相同的根治效果。

上一篇:校园网络体系结构下一篇:河南省金融集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