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修补术

2024-05-10

腹腔镜修补术(精选12篇)

腹腔镜修补术 篇1

腹股沟疝的手术治疗经历了传统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疝修补术等几个阶段, 无张力疝修补术克服了传统疝修补术的缺陷, 与新型的腹腔镜疝修补术, 一起成为目前临床上治疗腹股沟疝的常用手术方式[1]。本研究中, 对传统疝修补术、腹腔镜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 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以供临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 我院诊治的60例腹股沟疝患者, 随机分为腹腔镜疝修补术组、无张力疝修补术组, 每组各30例, 同时选取30例传统疝修补术患者为对照组。30例传统疝修补术患者中, 男性患者26例, 女性患者4例, 年龄25.0~78.0岁, 其中23例斜疝、5例直疝、1例复发疝、1例复合疝;30例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中, 男性患者25例, 女性患者5例, 年龄24.0~77.0岁, 其中24例斜疝、4例直疝、1例复发疝、1例复合疝;30例腹腔镜疝修补术患者中, 男性患者27例, 女性患者3例, 年龄24.5~77.5岁, 其中24例斜疝、3例直疝、1例复发疝、2例复合疝。在年龄、性别和原发病等方面, 三组没有明显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①传统疝修补术:根据腹股沟疝患者的具体分型, 在硬膜外麻醉状态下, 分别根据Bassini、Mc Vay、Shouldice术式, 进行疝修补术。②无张力疝修补术:硬膜外麻醉状态下, 斜行切口, 分离疝囊, 高位结扎。于精索后方, 放置、固定聚丙烯补片, 术后砂带加压。③腹腔镜疝修补术:30例腹腔镜疝修补术组患者中, 10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 (TAPP) , 20例实施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 (TEP) 。TAPP时, 全麻, 于脐下、两侧下腹切口, 置入腹腔镜, 切开腹膜, 横断疝囊, 分离内环口周围, 网片覆盖内环口, 钉合器固定。TEP时, 硬膜外或全麻, 于脐下2cm处做切口, 钝性分离腹膜前腹横筋膜间隙, 应用带气囊的Trocar分离并扩大, 穿刺Trocar, 处理疝囊, 网片覆盖, 钉合器固定。

1.3 观察指标

对各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活动时间, 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 进行观察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 进行分析和处理, 计量资料以 (均数±标准差)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率的比较, 采用卡方检验,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活动时间比较

与传统疝修补术组相比, 无张力疝修补术组和腹腔镜疝修补术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活动时间均明显缩短, P<0.05;与张力疝修补术组相比, 腹腔镜疝修补术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活动时间均明显缩短, P<0.05;与无张力疝修补术组相比, 传统疝修补术组和腹腔镜疝修补术组手术时间明显延长, P<0.05, 并且腹腔镜疝修补术组的手术时间最长, 详细结果见表1。

2.2 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比较

与传统疝修补术组相比, 无张力疝修补术组和腹腔镜疝修补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均显著降低, P<0.05;与无张力疝修补术组相比, 腹腔镜疝修补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 复发率有所降低, 详细结果见表2。

3 讨论

传统疝修补术不需要人工假体, 避免异物排斥反应, 操作简便, 手术技巧容易被掌握, 但是其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相对较高, 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临床应用[2];随着手术技能的不断提高, 无张力疝修补术逐渐应用于临床, 弥补了传统疝修补术的缺点, 显著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3];近年来,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提高, 腹腔镜疝修补术以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被广泛应用于腹股沟疝的手术治疗中, 并得到了普遍认可[4]。

本研究结果表明, 从传统疝修补术, 到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疝修补术, 其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恢复活动时间均明显缩短, 充分显示了腹腔镜疝修补术的优势, 但是其操作相对复杂, 设备先进, 住院费用高等特点, 不适用于基层医院的广泛开展。而无张力疝修补术弥补了传统疝修补术的缺点, 也明显降低了术后的并发症和复发率, 并且住院费用也相对容易接受, 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总而言之, 三种疝修补术均有各自的优缺点, 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分型, 选取合适的手术方式治疗[5]。

摘要:目的 探讨传统疝修补术、腹腔镜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比较。方法 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 我院诊治的60例腹股沟疝患者, 随机分为腹腔镜疝修补术组、无张力疝修补术组, 每组各30例, 同时选取30例传统疝修补术患者为对照组, 对各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活动时间, 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 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活动时间, 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方面, 三组存在显著差异, P<0.05。结论 根据腹股沟疝的具体病情, 选取合适的手术方式。

关键词:腹腔镜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疗效,对比

参考文献

[1]周宏.腹股沟疝三种手术修补方式的综合比较[J].交通医学, 2009, 23 (5) :552-553.

[2]钟志强.三种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 2009, 6 (32) :31-32.

[3]陆佳骏.三种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疗效比较[J].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8, 13 (6) :528-529.

[4]石玉龙.三种无张力疝修补术疗效分析[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 2007, 2 (1) :104-106.

[5]李林虎.三种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比较[J].临床医学, 2007, 27 (4) :11-12.

腹腔镜修补术 篇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49例,男143例,女6例,年龄25—86岁,平均年龄67岁,其中腹股沟斜疝136例,复发疝3例,直疝10例,合并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便秘、前列腺良性增生等109例,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78例。

1.2方法

149例均首先通过我院外科门诊确诊后,检查无明显手术禁忌症,然后预约手术日期。149例均采用局部阻滞麻醉。采用美国Bard公司生产的聚丙烯单丝编制的锥形疝环充填物及成型补片。采用腹股沟疝常规斜切口,腹股沟韧带上方1cm平行切口,上自内环口体表投影,可稍靠近内环口,下至耻骨结节。手术步骤同一般腹股沟疝修补术。找到疝囊后常规高位剥离疝囊,若疝囊较小,可直接还纳,若较大,可距疝囊劲3—5厘米处横断疝囊,结扎或连续缝合近端闭锁成形并做高位分离,直到见到腹膜外脂肪层,完整暴露疝环后还纳腹腔,遂用锥形填塞物充填入疝环。其底部与内环口平齐,用不可吸收缝线将其外瓣与疝环口腹横筋膜缝合固定4—8针。游离精索将成型补片置于精索后方,缝合一针关闭补片圆孔处的开口。将补片自然平铺于精索后方肌肉及腹横筋膜表面,上缘一定要完全覆盖疝环口,下缘至耻骨结节,此处可与耻骨筋膜缝合固定,防止补片卷曲移位。只要补片平整铺于后方,周围可以不必再用缝合固定。常规缝合切口,无菌纱布覆盖,用疝带稍加压包扎,同时托高固定阴囊,以减少阴囊积液积血,术后常规口服抗生素3天,同时积极治疗便秘、慢支、前列腺肥大等原合并症,对防止疝复发有一定意义。

2结果

本组149例,术中疼痛耐受性良好,平均时间40分钟,术后平均30分钟—6小时即可下床活动。术后出现切口疼痛16例,口服止痛药好转;出现阴囊血肿1例,给口服云南白药胶囊,经热敷一周后逐渐吸收;出现尿潴留1例,因合并前列腺肥大加之术后疼痛引起的.精神紧张所致,给导尿后第二天恢复;出现切口局部轻微隆起并异物感2例,考虑为游离精索加之补片未铺平稳和补片牵扯反应所致,经及时用小沙袋压迫和热敷,随访2—3个月后好转。全组平均在院时间3—20小时。149例术后均获随访6—24个月,无复发病例,均恢复正常生活,均获成功。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3讨论

3.1无张力疝修补术不同于传统疝修补手术,该术式既不破坏腹股沟生理解剖结构,又利用补片材料加固了原有缺损,减轻了术后手术区局部疼痛、肿胀等并发症,同时降低了复发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复发率<1%。本术式当日外科手术设计科学合理,有操作简便快捷、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安全性高、复发率低、疗效满意等特点,是目前治疗腹股沟疝的最理想术式,但是,其并发症仍不容忽视。

3.2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术中注意事项术后切口处疼痛多与修补材料压迫精索、血管、神经及内环缝合过紧、补片固定过紧有关;术后阴囊血肿与术中操作粗暴、疝囊大、止血不彻底有关;术后尿潴留与患者术前合并前列腺肥大,加之术后疼痛引起的精神紧张有关;两例切口局部隆起并异物感考虑为游离精索加之后方补片未铺平整牵扯反应所致。分析认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预约手术前积极准备,同时积极治疗原合并症;术中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和规范的无张力疝修补标准手术步骤进行,手法要轻柔,解剖要清晰,止血要彻底;一定要高位游离疝囊,充分还纳,保证使网塞固定在内环上,避免下滑;补片放置时一定要铺平整,保证完全覆盖薄弱缺损区;下方与耻骨结节筋膜固定,以避免其移位卷曲;但是补片周围连续密集缝合固定,反而易导致有张力,易撕裂组织引起并发症,甚至疝复发,上述其中1例复发疝,就属于固定组织处撕裂,导致补片卷曲移位,疝环薄弱处暴漏,约术后4个月复发,后来我院再手术治愈。所以不主张补片周边过多的缝合固定,只要能完全覆盖疝环口,下缘至耻骨结节,保证薄弱上缘缺损区完全平整覆盖即可。补片置入后纤维组织向网眼内生长,即可形成坚实的组织结构,薄弱处的腹横筋膜便可得以加强,弥补了自体修复的不足,以达到有效修补腹股沟管后壁的作用[4,5]。

综合此术式有以下特点:

①手术方法简单,容易掌握,不破坏腹股沟区解剖结构,修补达到无张力目的,符合机体生理要求,创伤小,痛苦小,并发症少。

②同时加强了腹股沟管后壁,分散了腹腔对腹股沟区的压力,完全封闭疝门,阻塞了疝出途径,复发率低。

腹腔镜修补术 篇3

关键词 腹外疝 腹腔镜疝修补术 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2.310

Abstract Objective:Summary totally extraperitoneal laparoscopic hernia repair patch of perioperative nursing experience.Methods:39 cases of hernia patients with totally extraperitoneal laparoscopic hernia repair patch after perioperative nursing observation.Results:All patients were cured, surgical incision healing stage Ⅰ,the average length of stay 4~7d,were followed up for 1~23 months,no recurrence.Conclusion:Totally extraperitoneal laparoscopic hernia repair patch with less trauma,quicker recovery and less pain,fewer complications,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nursing workload.

Key Words Hernia;Laparoscopic hernia repair;Care

腹外疝是普外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腹外疝的发病率日益增高,传统疝修补术式复发率较高(4%~10%)[1],且具有手术创伤大等缺点。而腹腔镜疝修补术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减轻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等优点比传统手术更具有优越性。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对39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了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39例,男31例,女8例,年龄18~79岁,平均52岁;其中斜疝27例,直疝9例,复发疝3例。采用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随访1~23个月,无复发。

护 理

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应及时了解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况,介绍微创手术的优点、适应证及同类患者的恢复情况,必要时可请术后恢复良好的患者现身说法,以消除顾虑,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让患者以最佳心理状态配合手术。②术前宣教: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是从腹膜外加强腹股沟疝的后壁,用补片覆盖在疝的缺损处,并用环形钛钉固定,属于微创手术,同时向患者介绍手术医师的高超技术,消除患者的顾虑,取得合作。必要时术前晚口服抗焦虑药。术前1~2天禁食产气类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防止肠道过多产气,影响手术时手术野的暴露,术前禁食12小时,禁水4~6小时。手术日晨测血压、呼吸、心率,取下假牙及首饰等贵重的物品,更换清洁衣裤,遵医嘱给予尿管留置,并肌注术前针[2]。③合并高血压、心脏病患者:高血压患者入院后每天监测血压,血压140/90mmHg以上者请心内科会诊,调整用药,使术前血压稳定在150~160/80~95mmHg。术前2~3天加用镇静药,保证睡眠。合并冠心病,术前2~3天停用影响凝血机制的药物,有心肌梗死病史者术前做超声心动图检查以了解心脏功能,如射血分数、各心室及瓣膜的运动情况等。④合并糖尿病:术前常规皮下注射普通胰岛素,使空腹血糖控制在8~10mmol/L、尿糖(+)以下,无酮症酸中毒。术后根据血糖情况使用胰岛素和降糖类药物。⑤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术前须行肺功能检查,吸烟者术前禁止吸烟。指导患者作深呼吸运动,以增加肺通气量,即深吸气后缓慢呼气,6~8次/分。训练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咳痰,对轻、中度阻塞性肺功能障碍者术前给予抗炎、祛痰、止咳、支气管扩张剂等治疗,使呼吸道保持通畅。

术后护理:⑴一般护理:术后患者去枕平卧,将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给予氧气吸入,监测血压、心率、呼吸,做好记录,注意保暖。观察切口有无出血、渗血,注意有否感染迹象,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阴囊给予抬高。尿管留置者会阴擦洗2次/日,保持尿道口清洁。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对术后疼痛难忍者,遵医嘱给予强痛定50~100mg。防止腹内压增高,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保持大小便通畅。⑵术后特殊护理:①术后尿潴留的预防和护理:尿潴留是疝修补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主要原因是麻醉镇静,不习惯床上排尿及老年患者前列腺增生等,导致术后排尿困难,除术前开始使用坦索罗辛外,术后应尽早鼓励并指导患者采取舒适习惯的体位排尿,必要时协助患者在床边或上洗手间排尿,排尿时注意防止术后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②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术后早期为了预防全麻后喉头水肿、呼吸道感染,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咳痰,定时翻身、拍背,并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2次/日。③术后出血:除及时、仔细观察伤口有无渗血外,应观察患者的面色、脉搏、血压等变化,如发现脉搏改变、血压下降,要想到内出血的可能,应及时报告医师,并积极配合抢救,防止休克的发生。

出院宣教:患者一般在术后2~4天即可出院,出院后指导患者注意保护伤口,休息1周可恢复一般正常工作,但是3周内避免进行剧烈的运动和参加重体力劳动。

讨 论

完全腹膜外补片腹腔镜疝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配合上述正确的护理及康复指导,患者恢复良好,未有严重并发症出现,明显减少了护理工作量,临床效果满意。

参考文献

1 夏慧生.现代腹部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5:225-249.

2 张清贤,田培芳.无张力疝修补术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1,7:192-193.

腹腔镜修补术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入本组研究的78 例腹股沟疝患者均为医院2014 年8 月~2015 年9 月收治, 78 例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腹股沟疝, 且无手术禁忌证。其中, 男40 例, 女38 例, 年龄27~70 岁, 平均年龄 (48.69±5.67) 岁;78 例患者腹股沟区域均有不可回纳性肿块、疼痛感等症状, 将78 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 每组26 例, 三组患者年龄、性别和临床症状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A组采取传统疝修补术, 其主要手术过程如下:自内环体表投影至耻骨结节, 取手术切口暴露其髂腹股沟和髂服下神经, 探寻疝囊并将其切断, 高位结扎后, 取4号丝线间断缝合腹内斜肌下缘、联合肌腱与腹股沟韧带直到耻骨结节, 最后闭合切口。B组采取无张力疝修补术, 其主要手术过程如下:充分游离患者疝囊, 并将疝囊还纳入腹腔, 同时置入疝环填充物。缝合填充物和内环边缘, 放置补片。疝囊的显露与游离方法和传统疝修补术方法相同, 其修补材料使用美国Bard公司生产的疝环填充网片和网塞。C组采取腹腔镜疝修补术, 其主要手术过程如下:术中采取气管插管麻醉, 在腹腔镜中置入10 mm套管, 患者腹直肌外侧也置入套管。弧形切开内环上方腹膜, 打开斜疝和直疝疝囊, 将疝囊剥离直至腹膜盆壁化。分离腹膜前间隙, 暴露其耻骨和联合肌腱以及精索血管, 使用聚丙烯补片缝合腹膜, 术后留置1 d的尿管。

1. 3 观察指标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并记录其医疗费用。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 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6.92%, 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9.23%, C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7.69%, C组与A、B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C组比较, aP<0.05

2. 2 三组患者的医疗费用比较A组患者平均医疗费用 (5281.53±512.54) 元, B组患者平均医疗费用 (5045.15±344.72) 元, C组与A、B组患者平均医疗费用 (7982.23±612.48) 元, C组与A、B组患者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腹股沟疝是外科中常见的急腹症, 其可导致患者发生局部组织水肿、解剖层次不清, 特别是老年患者腹壁组织相对薄弱, 其后壁缺损更大。而复发疝患者的解剖层次更加紊乱, 为组织修复造成极大干扰[1]。传统疝修补术往往将疝囊高位结扎, 其分离范围较广, 使其损伤机会增多, 导致患者术后疼痛明显, 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比较高[2]。无张力疝修补术和腹腔镜疝修补术属于外科领域的新型术式, 本研究对三种手术进行对照研究, 分析三者各自特征与优势。

传统疝修补术操作最为简单, 但损伤较大。无张力疝修补术是在传统疝修补术上发展而来, 其在术中所使用的锥形疝环充填网塞、网片都是医用高分子材料, 和人体组织之间存在良好相容性, 能够明显降低患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3]。腹腔镜疝修补术是在腹腔镜监视下进行各项操作, 其技术较难掌握, 需要进行全身麻醉, 对于医院腹腔镜设备的要求也比较高, 因此医疗费用较高, 且疝固定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然而, 腹腔镜疝修补术的优势也比较多: (1) 该手术属于微创手术, 对于机体组织的损伤较小, 不容易出现感染等并发症; (2) 患者术后疼痛较轻, 有助于其早日恢复, 从而缩短其住院时间; (3) 该手术能够同时治疗双侧疝, 还可探查其余腹腔脏器; (4) 不用破坏疝囊周围组织, 且能够保留患者腹股沟区域的解剖结构。

据本组研究发现, C组并发症发生率最低, 但医疗费用最高, B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C组, 医疗费用最低, 可见腹腔镜疝修补术的安全性最高, 但医疗费用也较高, 无张力疝修补术性价比相对较高, 适宜经济负担较重的患者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传统的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A组 (n=26) 、B组 (n=26) 、C组 (n=26) , 分别采取传统的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 对比三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医疗费用。结果 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6.92%, 平均医疗费用 (5281.53±512.54) 元;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9.23%, 平均医疗费用 (5045.15±344.72) 元;C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7.69%, 平均医疗费用 (7982.23±612.48) 元。C组与A、B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医疗费用的组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腹腔镜疝修补术具有微创、安全性高等优势, 无张力疝修补术性价比较高。

关键词:腹腔镜疝修补术,传统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

参考文献

[1]马向东.不同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比较.中国实用医刊, 2015, 42 (12) :61.

[2]赵海生, 张晓华, 黄明华.三种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疗效对比.中国现代医生, 2015, 53 (17) :32.

腹腔镜修补术 篇5

【摘 要】 目的:对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6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修补术治疗,实验组患者进行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并大大降低患者的术后复发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无张力修补术 腹股沟疝患者 治疗效果

腹股沟疝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外科疾病,多见于儿童和老年人群,病情发生时会使患者阴囊位出现较大的肿块,并伴有肿胀、疼痛等不适感觉,若患者出现咳嗽或用力过大时,会加重病情,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形成各种并发症[1]。无张力修补术是利用人工合成材料进行疝修补,在临床正逐步取代传统的张力性修补术。近年来无张力修补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也越来越多[2]。本研究通过对36例腹股沟疝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及传统疝修补术进行分组治疗,旨在寻找更好的治疗方式,现作如下报道。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6例腹股沟疝患者,其中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为32~75岁,平均54.56±6.83岁;体重64~81kg,平均体重(69.24±5.86)kg。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8例。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平均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实验组

实验组患者采取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连续硬膜外麻醉,取腹股沟斜切口,长约5cm,游离、暴露腹内斜肌、腹横肌弓状下缘、腹横筋膜,游离精索,寻找疝囊。游离至疝囊颈部,小疝囊直接经内环口翻入腹腔。大疝囊横断切开,高位结扎。适当修整后将疝囊翻入腹腔,疝环填入充填物,边缘与腹横筋膜缝合固定。提起精索,将网状补片覆盖整个腹股沟管后壁,四周缝合固定。渗血较多、远端疝囊大者可放置皮片引流24h。

1.2.2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使用传统疝囊高位结扎+修补术进行治疗,在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下使用上述相同的方法寻及疝囊,近端疝囊游离至疝囊颈部,术中以腹膜外脂肪为标志,予以高位结扎或贯穿缝合,然后修补薄弱的腹股沟前壁或后壁。

1.3 观察指标

术后随访1年,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术后1年内的复发情况。

1.4 疼痛程度评价标准

本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采用可视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价,术后72h时后评价患者疼痛程度:以0分表示完全无痛,1分表示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由患者根据自身疼痛程度自行评分。VAS评分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严重。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评分比较

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比较

实验组患者术后1年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讨论

腹股沟疝气是普外科常见的疾病,本病在临床中具有较大的痛苦,对患者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腹股沟疝的发生原因较复杂,除了先天性发育不良外,多与腹内压增高有关。患者腹腔内脏器经腹股沟的缺损向体表突出,临床治疗方法以手术修补为主[3]。传统的疝修补术是将腹股沟缺损的临近组织不同结构的解剖层次强行拉拢缝合,存在较大的张力,由于联合肌腱和腹股沟韧带的不是同源组织,在较大的张力下难以真正愈合,术后疼痛剧烈,易发生组织撕裂,腹股沟疝复发率高[4]。

无张力修补术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注意避免损伤神经组织,术野彻底止血,放置网片后应吸净积液,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在处理远端疝囊时无须过度游离,避免不必要的剥离损伤,以防渗血过多引起术后阴囊积血、积液等并发症。放置补片时注意平整,妥善固定补片,将其缝合于耻骨结节的筋膜组织,避免缝合到骨膜引起疼痛。补片边缘缝合时针距不能太大,以防补片皱缩、卷曲或移位而引起术后复发。无张力修补术采用人工生物合成材料作为修补组织,对腹股沟管后壁缺损部位加强修补,不破坏腹股沟区正常的解剖结构,可达到无张力修补的效果,更符合生物力学和生理学原理。手术操作方式简单,补片材料生物相容性好。

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提示无张力修补术创伤更小,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更低。实验组患者术后1年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期间采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者未见复发,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者复发4例,这一结果提示采用无张力修补术对腹股沟疝患者大大降低其术后复发。

综上所述,对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并大大降低患者的术后复发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腹腔镜修补术 篇6

腹腔镜治疗腹股沟疝已取代传统的手術治疗,与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法(TAPP)术式相比,它不会造成腹壁粘连,复发更少[1]。其手术方式主要有3种:腹腔内补片覆盖法、经腹腔腹膜前修补法及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法,其中以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法最为合理。我科于2008年3月~2009年3月开展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5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52例,其中男46例,女6例,年龄17~86岁,平均45岁,单侧42侧,双侧8例,直疝2例。术后第1天疼痛轻,可耐受,能自行下床活动,进清淡流质饮食,术后3天可自行日常活动,术后平均住院4天(2~6天),术后随访1年,无1例复发、出血感染、血肿、血清肿、神经性疼痛等并发症。

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由于患者术前心理压力较大,对手术安全性、有效性,存在不确定的心理,护士在手术前应主动热情地与患者交谈,讲解腹腔镜手术的操作步骤,介绍腹腔镜手术的优点,使患者了解补片是永远放在体内,补片组织相容性好,不受人体排斥,应耐心细致地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取得患者的信任、理解和配合。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其焦虑、恐惧和不安心理,使其在安静状态下接受手术。

术前常规准备:①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评估患者的病情,了解有无手术禁忌证,协助患者完善心、肺、肝肾功能等检查及凝血功能检查。②消除腹内压升高的因素,嘱病人戒烟,防止感冒,保持大便通畅,积极治疗原发病。③做好皮肤准备,术前1天常规备皮,尤其是脐眼应做到彻底清洁。术前2天禁食豆类、牛奶等产气性食物,嘱禁食12小时,禁饮6小时。有睡眠障碍的患者,术前晚遵医嘱予口服适量安定片,保证充足的睡眠。④对高血压的患者控制血压在150/90mmHg以下,糖尿病的患者控制血糖在7.0mmol/L以下才行手术。⑤术前留置尿管,排空膀胱,以免术中损伤膀胱。⑥术前需静脉用药者,应在患侧上肢置入静脉留置针,如为双侧者可在下肢输液,便于术中操作。

术后护理

常规护理:按全麻后护理常规,患者回病房后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床旁备吸引器,必要时吸痰,以防呕吐物阻塞气道引起窒息。待麻醉清醒后改半卧位,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予心电监护,每小时监测P、R、BP、SPO2 1次,低流量吸氧6~8小时,保持呼吸道通畅。用软毛巾托起阴囊,切口予小沙袋(1kg左右)加压12小时,以利于止血及补片与腹壁组织粘连。膝下垫软枕,减轻切口缝合处的张力,缓解切口疼痛。手术当天鼓励患者卧床活动,术后第1天拔除尿管,鼓励下床活动。指导患者注意保暖,防止感冒、咳嗽,保持大小便通畅,必要时口服缓泻剂促进排便。避免一切引起腹内压增高的因素,术后避免过早重体力活动,以免复发。

疼痛护理:术后待麻药作用消失后切口会感到轻微的疼痛,这会因患者年龄、性别、既往有无手术经验、家庭支持、术前准备情况以及对医师、护士的信赖程度而有差别[2]。如患者疼痛明显应安慰患者,可适当给予止痛剂。

饮食护理:术后第1天可进流质饮食,避免食用奶、糖、豆等产气食物,逐渐过渡到半流质、普食,少量多餐,进低脂、高蛋白、丰富维生素饮食,忌辛辣食物。大便秘结者多吃粗纤维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常见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①阴囊气肿是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术后病人阴囊较为松软的肿胀,无明显其他不适症状。应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告知气肿多可在1~2天内自行吸收。切勿在术后挤压阴囊排空气体,以免造成补片的移位导致疝复发。②浆液肿(又称血清肿):是腹腔镜疝修补手术后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原因是剥离疝囊或回纳疝内容物后,补片与疝囊或疝外被盖之间会出现血性液体的积聚,疝囊越大,发生率越高,应注意观察。大多数血清肿可在术后2~4周自行吸收[3]。用软毛巾托起阴囊等措施,促进淋巴回流,必要时告知医生在无菌操作下行反复穿刺抽液。③神经损伤是腹腔镜手术中可能损伤生殖股神经生殖支股外侧皮神经,应注意询问患者有无会阴、腹股沟区及大腿皮肤烧灼或针刺样疼痛,及时报告医生处理[4]。④出血是腹腔镜手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术后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变化,及早发现是否有内出血。若患者出现烦躁,脉搏增快,应警惕有内出血的可能,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本组无1例发生出血。

出院指导

嘱病人出院后注意休息,规律生活,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饮食宜清淡,多食粗纤维食物和水果,避免进食油炸、辛辣刺激性食物及烟酒等。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预防感冒,避免重体力劳动,防止腹内压增高导致疝复发。出院后2周恢复一般工作,术后3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及剧烈运动,如持重物及持久站立等,防止腹内压增高导致疝复发。

参考文献

1 Zucker KA.腹腔镜外科学[M].第2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510.

2 傅小惠.腹部手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职业与健康,2004,11:189-190.

3 姚琪远.腹腔镜疝修补术手术常见并发症及处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7,27(9):709-710.

腹腔镜修补术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7月—2014年8月收治的90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临床症状, 并结合辅助检查方法, 患者均符合相关腹股沟疝诊断标准。90例患者中男75例, 女15例, 年龄24岁~76岁, 平均年龄 (50±1.2) 岁。将患者均分为2组, 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 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可用作分析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 实施局麻或硬膜外麻醉, 切口长约6 cm, 呈斜行, 逐层切开后, 可见疝囊的具体位置, 将疝囊与精索内后方进行分离直至疝囊颈, 并实施高位结扎。若疝囊过大, 进入疝囊后会对疝囊形成横断, 进行远端止血后, 旷置;Ⅲ、Ⅳ型疝则采用网塞填塞到疝环中。聚丙烯补片放在精索后, 该补片大小为10 cm×5 cm, 并采用补片固定耻骨结节、腹股沟韧带、腹内斜肌以及联合腱, 之后对切口逐层关闭缝合, 术后需对沙袋加压, 持续24 h。

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实施全麻, 取头低脚高位, 在患侧肚脐旁约2 cm位置做出一个长度大约为10 mm的横切口, 将腹直肌前鞘切开, 采用指板拉钩法使腹膜外间隙游离, 之后将腹腔镜以及Trocar置入, 填充入二氧化碳气体, 直至腹压升为10~15 mm Hg。在直视下, 分别将5 mm Trocar放置于脐与耻骨连线的中上1/3处、中下1/3处, 暴露腹股沟韧带、Cooper韧带、耻骨结节等结构。直疝处理方法是剥离疝囊与腹壁, 斜疝处理方法是钝性对疝囊进行分离, 若疝囊较大, 则需套扎横断疝囊。之后放置聚丙烯补片, 补片大小为15 cm×10 cm, 分别钉4~5枚钉子固定髂耻束、耻骨梳韧带、腹横肌腱膜, 展平补片下缘后, 排气退镜。研究中所有患者均于术前0.5 h以及术后2 d采用抗生素预防性治疗, 术后6 h可适当进食流质饮食, 约24 h后可正常进食。

1.3 观察指标

可采用电话方法或门诊方法进行随访, 平均每3个月随访1次。通过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复发情况, 评价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比较

研究表明,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 但住院费用则高于对照组 (P<0.05) ;2组手术时间对比, 无明显差异 (P>0.05) 。见表1。

2.2 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复发率比较

对照组发生并发症20例 (44.4%) , 尿潴留5例、阴囊血肿6例、切口感染9例, 复发率为0;观察组并发症23例 (51.1%) , 尿潴留17例、阴囊血肿6例、复发率为0,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3.21, P>0.05) 。

3 讨论

腹股沟疝为成人一种常见疾病, 手术为其有效的治疗方法, 治疗效果显著, 较少复发出现。无张力疝修补术是在传统疝修补术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手术方法, 该手术中采用人工生物材料为补片, 一般在无张力下进行修补, 有效减轻了对患者造成的疼痛, 应用安全可靠[2]。随着腹腔镜应用不断广泛, 腹腔镜疝修补术开始被应用于临床中, 因其具备创伤小、有利于患者身体健康早日恢复的优势, 更易被患者所接受。本次研究中, 将所选取患者划分为2组, 对照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 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 研究表明,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 , 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 (P>0.05) 。分析认为手术时间是由操作者技术熟练情况而决定的, 初期使用腹腔镜, 多数术者可能不熟练, 随着操作水平提高, 手术时间会有所减少。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费用, 腹腔镜组明显高于无张力疝修补术组, 主要是因腹腔组多采用全麻, 再加上腹腔镜器械使用, 会增加成本,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腹腔镜技术的推广应用[3]。无张力疝修补术操作简单, 费用低, 应用范围更加广泛。研究表明, 腹腔镜疝修补术为治疗复发疝以及双侧疝最有效的手术方法, 治疗双侧腹股沟疝, 其切口小, 不会增加住院费用;治疗复发疝时不用从原入路处实施, 手术操作方便, 可减少对周围神经造成的损伤[4]。

综上所述, 腹腔镜疝修补术以及无张力疝修补术各有优势, 临床选择手术方法时, 应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 才可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红旭, 陈志权, 陈志明.免球囊扩张器免钉合器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 2014, 30 (13) :2118-2120.

[2]鲁旭, 刘玉海, 吴立胜, 等.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29例体会[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4, 29 (8) :642-643.

[3]吴立胜, 汪宏, 卢寅, 等.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成人Amyand疝一例[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3, 28 (12) :907.

腹腔镜修补术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80例, 均为单侧,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0例。观察组中男32例, 女8例;年龄26岁~71岁, 平均年龄52.5岁;其中6例直疝, 34例斜疝;4例Ⅰ型疝, 20例Ⅱ型疝, 16例Ⅲ型疝。对照组中男30例, 女10例;年龄27岁~69岁, 平均年龄51.5岁;其中7例直疝, 33例斜疝;5例Ⅰ型疝, 18例Ⅱ型疝, 17例Ⅲ型疝。2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给予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 其中22例行经腹膜前疝修补术 (TAPP) , 18例行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 (TEP) , TAPP实施全麻, TEP实施全麻或硬膜外麻醉。手术方法:TAPP取头低脚高位, 在脐上方做弧形切口, 长1.0 cm, 置入1.0 cm套管, 在脐两侧腹直肌边缘各置入0.5 cm套管, 于疝环上方3 cm处将腹膜切开, 分离腹膜前间隙, 上至腹壁下动脉、联合腱, 内至耻骨联合, 内下方至髂耻束、耻骨梳韧带[2], 外至髂前上棘、腰大肌, 外下方至腹壁化精索。在内环上2 cm处翻开腹膜瓣, 清理结缔组织, 充分暴露腹横肌腱弓、耻骨梳韧带及髂耻束, 置入可吸收聚丙烯补片, 完全覆盖腹股沟疝、内环、股环, 边缘固定, 覆盖腹膜瓣并妥善固定。TEP于脐下方做1.5 cm切口, 分离腹横筋膜间隙和腹膜前间隙, 剥离或横断疝囊, 精索腹壁化, 分离范围与TAPP相同, 置入补片, 缝合腹膜。

对照组:给予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实施硬膜外麻醉, 在腹股沟韧带中上方2 cm处至平行于腹股沟韧带的耻骨结节做3 cm~5 cm斜切口, 将腹外斜肌腱膜切开, 注意保护髂腹股沟神经, 提起提睾肌, 找到疝囊, 剥离小疝囊, 横断大疝囊[3];于精索后置入补片, 并妥善固定在腹股沟韧带、腹内斜肌、联合腱和耻骨结节。Ⅰ型疝使用平片, Ⅱ型、Ⅲ型疝使用平片加网塞。分离精索后的疝囊, 高位结扎, 关闭切口;术后应用沙袋加压固定切口24 h。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手术时间、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手术和术后情况对比

对照组手术时间少于观察组 (P<0.05) ;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与对照组 (P<0.05) 。见表1。

2.2 2组并发症情况对比

观察组中出现1例尿潴留、2例血清肿及血肿, 并发症发生率为7.5%;对照组中出现4例尿潴留、3例血清肿及血肿、2例切口感染, 并发症发生率为22.5%, 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5.210, P<0.05) 。

3 讨论

成人腹股沟疝的发病多与腹股沟筋膜、腱膜和韧带代谢障碍相关, 临床主要手术方法为传统疝修补术、腹腔镜疝修补术和无张力疝修补术。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即使成功修补也无法有效抵抗腹腔内压力[4], 复发率较高。无张力疝修补术是由传统疝修补术发展而来, 使用人工生物补片材料, 在无张力状态下实施修补缝合, 操作简单, 手术时间短, 可避免传统手术的牵拉疼痛, 减少并发症。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 腹腔镜在疝修补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腹腔镜引导下进行腹股沟疝修补手术, 将补片置于神经较少的腹膜前间隙, 若熟练操作可不固定补片, 减少了神经损伤, 实现了无张力固定, 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患者恢复快的优势。而且腹腔镜手术不会对疝周围组织造成破坏, 因此术后不易引发尿潴留和阴囊血肿, 且无切口感染;此外, 其也不需要解剖腹股沟区和分离精索, 对于复发疝, 无需对原有瘢痕组织进行解剖[5], 避免对腹股沟神经的损伤, 可有效预防并发症。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 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更长, 但术后患者疼痛时间、可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无张力疝修补术虽然手术时间短, 但腹腔镜疝修补术对患者的损伤较小, 缩短了住院时间, 有利于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压力, 减少并发症,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案。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0例腹股沟疝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分别行腹腔镜疝修补术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更长, 但其患者术后疼痛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创伤小、并发症少, 有利于促进患者恢复, 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腹股沟疝,腹腔镜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对比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成人腹股沟疝股疝手术治疗方案 (修订稿) [J].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4, 9 (1) :84-87.

[2]郭兢津.腹腔镜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的疗效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 2010, 26 (22) :4128.

[3]李兵.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对比研究[J].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2, 17 (3) :206.

[4]刘德伟.改良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疗效比较[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 2012, 6 (1) :598.

腹腔镜修补术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共选择100例腹股沟疝患者, 均为本院普外科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 男85例, 女15例, 年龄16~62岁, 平均年龄 (47.6±3.0) 岁。均与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学2003年修订的诊断标准符合。直疝11例, 斜疝89例;初发84例, 复发16例。患者均自愿签署本次实验知情同意书, 并排除即往有腹部手术史, 合并免疫缺陷、肿瘤及心、肝、肾等重要器官严重疾患者。采用数字表抽取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 协助取偏健侧卧位, 脚高头低, 切口为弧形, 于脐下缘位置选择, 长约2 cm, 深度达腹直肌鞘, 向患侧牵拉腹直肌, 在腹直肌下方用手指行分离操作, 入腹膜前间隙, 取2个5 mm Trocar在腹直肌外侧缘水平于脐下2 cm处分别穿刺置入, 取10 mm Trocar由脐下切口置入, 行气腹建立, 腹股沟后间隙及耻骨后间隙用镜身分离。疝囊在腔镜直视下游离, 用套扎线结扎疝囊颈, 或将疝囊内翻入腹腔, 若疝囊完全入阴囊, 可在颈部对其结扎, 并切断, 旷置远端, 无需完全分出。卷曲15 cm×12 cm补片, 自套管鞘内放入, 对耻骨肌孔全部覆盖, 上缘处保证过腹横肌所具有的弓状下缘, 股管内口易发股疝处确保被下界覆盖。将套管拔除, 气腹缓慢解除, 促使腹膜在自然状态下恢复, 对补片行压迫固定。对照组:本组病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传统疝修补术, 高位结扎疝囊, 对腹股沟管管壁修补或加强。

1.3 观察指标

(1) 手术情况:记录两组手术完成情况, 有无中转开腹, 手术操作所需时间, 手术过程中平均出血量, 术后离床活动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 (2) 术后疼痛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法) 对术后1、3 d疼痛程度进行评估, 0分为无痛, 10分为剧痛。 (3) 记录并发症 (切口感染、尿潴留、血肿) 率及复发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无中转其他术式, 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术后1、3 d VAS评分均居较低水平,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观察组并发症率为4%, 明显低于对照组1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平均随访12个月, 观察组无复发病例, 对照组7例复发,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注:两组比较, P<0.05

注:两组比较, P<0.05

3 讨论

腹股沟疝以往多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 以高位结扎疝囊, 对腹股沟管管壁修补和加强为基本操作原则, 即强行将不同结构的解剖层次缝合在一起, 有较大创伤, 且张力较大, 术后局部疼痛感明显, 有牵拉痛, 愈合难度大, 且易复发, 故预后效果不佳[3,4]。近年随着医疗科技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 解剖学、微创学研究均不断深入, 如建立解剖上耻骨股孔概念等, 为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此项手术为经脐下缘切口达髂血管前方及下腹壁后方, 进入腹膜前区域, 此区域为初始发生腹股沟疝部位, 广泛应用大网片修补, 可起到有效治疗效果[5,6]。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修补操作在腹膜前间隙进行, 不进入腹腔, 无需打枪固定, 患者腹股沟管条件未对其造成影响, 故疼痛较轻、微创、缩短了术后恢复进程。其优势在双侧疝修补, 复发疝、老年人疝及巨大疝修补中均更为明显, 故国外已广泛应用[7]。但因需全身麻醉, 有较高的技术设备要求, 操作相对复杂, 国内开展有限。

综上所述, 腹腹沟疝采用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 疼痛轻、创伤小、术后可尽快恢复, 复发率低, 不良事件少, 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临床效果对比。方法 100例腹股沟疝患者, 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例。观察组给予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 对照组给予传统疝修补术。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无中转其他术式, 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术后1、3 d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评分均居较低水平,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并发症率4%明显低于对照组1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平均随访12个月, 观察组无复发病例, 对照组7例复发,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腹腹沟疝采用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 疼痛轻、创伤小、术后可尽快恢复, 复发率低, 不良事件少, 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传统疝修补术,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腹股沟疝,效果对比

参考文献

[1]袁泉.平片式与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对比.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12, 10 (3) :197-198.

[2]俞铖, 薛万江, 李鹏, 等.应用巴德3DMax补片行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体会.南通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3, 34 (4) :321-322.

[3]黄永坤.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疗效分析.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12, 10 (6) :488-489.

[4]Sun M, 胡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前列腺活检、TURP或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比较研究.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10 (7) :502.

[5]王明刚, 陈杰, 申英末, 等.非编织补片和编织补片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应用的对比研究.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1, 32 (3) :401-403.

[6]刘文玉, 刘波.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观察.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2, 7 (B09) :11.

腹腔镜修补术 篇10

关键词: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传统修补术,腹股沟疝

腹股沟疝作为医院外科一种普遍性疾病,于早期未表现出典型的临床症状,患者经常对此种疾病忽视。患者一经表现出嵌顿的情况后,会导致患者出现肠管坏死症状以及肠穿孔症状,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患者出现休克症状或者出现急性腹膜炎的情况,患者的自身安全因此而受到威胁[1]。为了探讨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以及传统修补术对腹股沟疝患者加以治疗后获得的临床疗效,本文将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进行分组对比研究,具体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4年4月-2015年3月收治腹股沟疝患者60例。依据对所有腹股沟疝患者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法展开分组。观察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6~75岁,平均年龄(45.9±1.5)岁;其中直疝13例,斜疝17例;单侧26例,双侧4例。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25~73岁,平均(46.1±1.9)岁;其中直疝12例,斜疝18例;单侧27例,双侧3例。两组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方法:观察组采用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具体方法:全身麻醉,体位选择头低足高位,采取侧卧位。于患者脐下制作弧形切口,保持长度2 cm,直至腹直肌,对腹直肌进行牵拉,并且将其进行分离,之后将手术人员的手指于患者的腹膜前间隙有效放入,于患者腹直肌外侧下方2 cm的位置,将Trocar(5mm)置入,数量2个,于患者的脐下切口,将Trocar(10 mm)置入,完成后对患者的耻骨后间隙实施分离,对患者创建气腹,对患者进行认真观察,并且认真对患者实施疝囊游离,对患者的疝囊颈进行结扎[2]。选择合适的补片从患者的套管鞘内有效置入,对耻骨肌孔进行有效覆盖,对股管内口进行有效覆盖,保证上缘超过患者的腹直肌,完成后将里面套管有效拔出,对患者的气腹进行有效解除,观察患者的气腹有效恢复后,对固定补片实施压迫[3]。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具体方法:选择硬膜外麻醉的方法,对患者的疝囊实施高位结扎,对患者腹股沟管位置发生损害的管壁进行修补[4]。完成治疗后,通过对比两组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手术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等以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法。

统计学方法:对所有数据的统计学分析,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 17.0完成,计量资料实施t检验,以(±s)表示,计数资料实施χ2检验(以%表示),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临床指标对比:观察组的临床手术时间、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并发症对比:对照组出现切口感染症状4例,尿潴留4例,血肿3例,并发症出现概率36.67%;观察组出现切口感染1例,未表现出尿潴留症状以及血肿症状,并发症出现概率3.33%;观察组并发症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

讨论

导致患者出现腹股沟疝疾病的原因较多,患者腹部肌肉强度体现为一定程度的减弱以及患者的腹腔内压力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增高后均会导致,此外老年患者出现便秘症状、排尿困难症状以及咳嗽症状后,均会导致出现腹压增高的情况,从而出现腹股沟疝的现象,如果未经及时治疗,会导致患者出现诸多疾病并发症的现象[5]。

当前针对腹股沟疝患者,临床主要选择外科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选择传统疝气修补术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患者会造成非常大的手术创伤,患者手术后的切口会表现出强烈的疼痛感,出现阴囊血肿等疾病并发症概率较高,术后患者的身体无法快速恢复,疾病复发率较高。

对患者选择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的方法进行治疗,不用进入患者的腹腔完成相关操作,只需要于患者的脐下制作小切口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表现出的简单、方便性较高,并且只造成较小的创伤,手术过程中患者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不适感,表现出较高的生物兼容性,术后患者可以快速恢复,疾病的复发率较低。

综上所述,对于腹股沟疝患者,临床治疗方法选择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在缩短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促进疾病恢复方面发挥显著作用,能显著提高腹股沟疝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尹志彬.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2,31(10):15-16.

[2]左小金.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3,7(22):474-474.

[3]尹志斌,刘俊.不同治疗方法对腹股沟疝患者疗效及应激反应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24):158.

[4]马向东.不同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12):61-62.

腹腔镜修补术 篇11

【关键词】腹股沟疝;疝修补术;补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07年12月~2009年1月接受治疗的91例腹股沟疝患者,其中,男64例,女27例;年龄22~64岁,平均43.5岁;腹股沟斜疝61例,直疝30例;所有患者均为单侧发病。将入组的91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使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均自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2cm处到耻骨结节做一切口,与腹股沟韧带平行长为5~7cm。逐层切开,游离腹外斜肌腱膜,游离精索,暴露疝囊。检查疝环大小,确认腹横筋膜紧张度和疝环周围的解剖结构。若疝囊较小,将疝囊完全游离。若疝囊较大,进入阴囊,将阴囊外疝囊游离后横断疝囊,远端疝囊不结扎。回纳疝内容物,自疝囊颈部结扎,切除多余疝囊壁,Bassini修补法进行疝修补。观察组:麻醉方式及手术切口同传统的疝修补手术,找到疝囊后,如疝囊较小可充分游离,达疝囊颈部;如疝囊较大则可先打开疝囊,横断疝囊,将大疝囊变成小疝囊。不自颈部结扎疝囊,将完全游离的疝囊推入疝环口。用纱布建立腹膜前间隙,在间隙内置入网塞,不吸收丝线将网塞与周围腹横筋膜间断固定3~5针。成型补片平整的置入精索后方,不吸收丝线将补片分别与腹股沟韧带、耻骨结节腱膜、腹直肌鞘的外缘间断缝合固定。无张力缝合腹外斜肌腱膜、皮下组织、皮肤。

1.3观察项目观察两组患者的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半年内复发率,并进行比较分析。

1.4统计学处理本组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恢复时间比较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恢复快,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036,P<0.05),表1。

2.2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χ2=3.9895,P<0.05),表2。

2.3两组患者半年内复发率比较观察组有1例患者半年内复发,复发率为2.2%;对照组有1例患者半年内复发7例,复发率为15.6%;半年内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χ2=5.0800,P<0.05)。

3讨论

腹股沟区是位于下腹壁与大腿交界的三角区,其间有腹壁下动脉,根据疝环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腹股沟疝分为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两种[1]。斜疝从位于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内环突出,向内下,向前斜行经腹股沟管,再穿出腹股沟环,可进入阴囊中,占95%。直疝从腹壁下动脉内侧的腹股沟三角区直接由后向前突出,不经内环,也从不进入阴囊,仅占5%。腹股沟疝发生于男性者占多数。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5:1,右侧比左侧多见。老年患者中直疝发生率有所上升,但仍以斜疝为多见。目前无张力疝修补已成为未来疝修补的方向,其复发率低,术后恢复快,受到临床关注。近年来,有关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报道已不少见。王砚彬等回顾分析88例传统疝修补术与81例疝环填充式疝修补术的病例资料, 结果传统手术组术后局部疼痛、阴囊水肿术后1年复发情况均明显高于无张力修补组。赵孝杰等[6]的研究结论显示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及疗效佳等优点,是理想、安全的疝修补方式。本组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恢复快,且并发症发生率及半年内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与之前的报道结果一致。

总之,无张力修补术应用于腹股沟疝的治疗,患者恢复快,且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关注。

参考文献

腹腔镜修补术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文选取到我院就诊的150例胃穿孔患者作为实验对象, 83例患者接受腹腔镜修补技术治疗, 其中男性患者60例, 女性患者23例, 平均年龄为 (52.34±3.41) 岁;67例患者接受开腹修补技术治疗, 其中男性患者52例, 女性患者15例, 平均年龄为 (53.12±4.36) 岁, 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进行详细的统计和记录, 患者的发病时间大概在2~45 h, 他们的穿孔部分大概有胃小弯部, 胃窦处和其他部位等三个地方。经过检查和询问, 这些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 可以进行比较 (P>0.05) , 没有其他重大疾病的症状, 并且体力可以耐受外科手术的治疗, 他们均在知情并同意的情况下自愿接受本次试验。

1.2 方法:本文选取到我院就诊的150例胃穿孔患者作为实验对象, 其中83例患者接受腹腔镜修补技术治疗, 67例患者接受开腹修补技术治疗, 恢复一段时间之后, 对患者的治疗恢复情况进行统计。手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主要从血清检测结果、肠鸣音的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患者术后在院接受护理时间等四方面进行评价。具体评价方法如下:①血清检测:取患者在手术后不同时间的静脉血于血清放射性同位素检测试剂盒中进行胃泌素水平检测。②肠鸣音的恢复时间检测:手术后每隔六个小时与患者的腹部相同的四个点听并记录肠鸣音的发生次数, 如果每分钟发生三次以上则可认为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正常水平。③肛门排气时间:由患者自己记录手术进行后第1次的排气时间。④恢复时间:详细记录患者手术后的日期和出院日期。

1.3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4.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进行t或卡方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患者的身体指标和恢复情况等信息进行统计, 发现腹腔镜修补手术治疗的患者恢复情况优于开腹修补手术组患者, 血清胃分泌素水平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恢复正常, 平均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恢复时间等都比开腹修补手术治疗组患者的时间短, 治疗效果非常显著。见表1。

3 讨论

胃穿孔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消化道疾病, 发病非常急, 需要立即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治疗, 但是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表明, 这种方法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外科手术对患者的机体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促进儿茶酚胺的大量分泌, 从而降低了胃泌素的水平, 使患者的胃功能受到损伤。而腹腔镜修补手术治疗方法在治疗时将胃镜深入到患者的消化道内, 然后在电脑上将患者胃部的病况如实地反映出来, 使医师可以非常准确的找到患者的伤处所在并给予及时、准确的治疗[2], 对患者伤害小, 风险低, 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身体功能的破坏程度小, 便于患者身体的快速恢复。本文选取到我院就诊的150例胃穿孔患者作为实验对象, 其中83例患者接受腹腔镜修补技术治疗, 67例患者接受开腹修补技术治疗, 恢复一段时间之后, 对患者的治疗恢复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显示, 接受腹腔镜修补手术治疗的患者病情恢复情况明显优于接受开腹修补手术治疗的患者, 病情恢复时间短, 不容易发生恶化, 很少有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出现, 两组患者的实验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说明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手术在胃穿孔患者的治疗中相比于开腹修补手术治疗效果更好, 患者的病情恢复速度快, 效果显著, 肠胃功能没有受到手术的影响, 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值得在胃穿孔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进行应用。

参考文献

[1]蒋家著, 孙海涛.腹腔镜下急性胃穿孔手术92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 (27) :92-93.

上一篇:英语教学创新下一篇:县级网络维护有线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