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

2024-05-19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共8篇)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 篇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胃癌已经跃居人类肿瘤发病率榜首, 社会进步, 医疗水平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人们对胃癌的重视程度有所增强[1]。目前, 治疗胃癌, 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手术治疗。因此, 术前对患者病灶位置及数量的确定以及肿瘤的分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手术进行前对患者病灶位置及数量的确定和对患者肿瘤分期不仅能够降低手术难度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手术的风险性[2]。对此, 我院回顾分析近两年来在我院进行早期胃癌治疗的患者的资料,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48例早期胃癌患者的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有患者24例, 男性13例, 女性11例, 年龄32~81岁, 平均年龄 (58.3±2.7) 岁, 病程1周~22个月, 平均病程 (12.7±4.2) 个月;实验组有患者24例, 其中男性11例, 女性13例, 年龄31~84岁, 平均年龄 (59.2±3.4) 岁, 病程2周~18个月, 平均病程 (11.3±3.6) 个月。两组患者经全面身体检查证实无过往病史, 且两组患者的身高、体质量、性别、年龄、饮食习惯、营养水平均无明显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中在患者的肚脐正下方3 cm处切口, 观察患处情况, 将周围的淋巴结清理干净, 并且将肝脏左部分的韧带切开, 进行手术。实验组患者中是在腹腔镜的辅助下进行手术, 这种手术方式分成两种, 有远端切除和近端切除。根据患者情况不同进行手术, 跟对照组相同, 将患处周围的淋巴结清理干净, 再进行切除手术。其中两组患者都需要在全身麻醉并且气管插管的情况下进行手术。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出血情况, 手术完成后肠道排气时间, 住院时间以及感染的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经两种不同方式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和术后感染情况

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患者经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过程中, 对这48例患者进行统计得到, 实验组中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和术后感染率为 (112.7±12.6) m L、 (4.17%) ,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出血量和术后感染率 (146.5±14.8) m L、 (33.33%) , 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P<0.05) 。详情见表1。

2.2 两组患者经两种不同方式手术后的住院时间和肠道排气时间情况

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患者经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后, 对这48例患者进行统计得到, 实验组中患者手术后的住院时间和肠道排气时间 (10.8±2.8) d、 (127.8±30.8) h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住院时间和肠道排气时间 (38±3.6) d、 (166.5±34.8) h, 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P<0.05) 。详情见表2。

3 讨论

导致胃癌的因素有很多, 主要表现在饮食、饮酒和遗传方面等[3]。胃癌患者在早期时, 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所以不易被察觉, 但随着病情不断的发展, 患者的症状也逐渐的显露出来。经过检查发现的患者, 大多属于中、晚期[4]。因此, 对于胃癌的治疗, 越早发现就越可以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这样就可以增加患者治愈的可能性。一般一旦发现患有胃癌, 应尽早采用手术的方式治疗。手术治疗比药物治疗更彻底。以往都是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 但这种方法手术过程中患者出血量较大, 很多时候会给手术过程增加困难, 延长手术时间, 术后感染率较高[5]。采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是近年来新引进的种技术, 是在腹腔镜的帮助下, 更好的找出淋巴结所在的区域, 能够准确的清除淋巴结, 防止术后因淋巴结清除不彻底导致患者发生再次转移等[6,7]。但此类方法操作范围较小, 需要医护人员有很好的专业技术水平, 防止患者在术中发生感染。

为了找出更好地治疗该病的手术方法, 我院特我院特选取近两年来在我院就诊的患有该疾病的患者进行统计研究。通过本研究发现, 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患者经不同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后, 对这48例患者统计可得到, 实验组中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术后感染率、住院时间和肠道排气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P<0.05) 。采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术后肠道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都比采用开腹手术治疗的时间短。采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可以很好地提示患者出现胃癌的病灶, 能够为手术治疗确定手术的范围, 尽可能在清除癌灶的同时保留患者的胃功能, 提高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8]。早期的胃癌手术在早期胃癌的治疗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 并且此方法伤口小, 患者术后感染率低, 在临床的治疗上具有明显的疗效, 值得广泛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章文杰, 梁章炎, 梁思重.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胃癌临床效果对比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 21 (9) :111.

[2]蔡立智, 万正东, 胡从兵, 等.腹腔镜辅助下远螭胃癌根治术与开放手术比较的临床研究[J].腹部外科, 2009, 21 (1) :34-35.

[3]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24) :441-442.

[4]李佑, 臧潞, 胡伟同, 等.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0, 13 (12) :899-902.

[5]欧阳满照, 陈小伍, 朱达坚, 等.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早期胃癌根治术的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医师, 2012, 50 (15) :48-49.

[6]王自强, 泉佩武, 蔡志民, 等.腹腔镜与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同期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9, 26 (5) :359-363.

[7]罗少杰.早期胃癌5倒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 (19) :111-112.

[8]伍洪彬, 彭绍智, 曾峰.腹腔镜辅助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胃癌临床效果对比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3, 24 (4) :461-462.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 篇2

【关键词】 早期胃癌;腹腔镜下根治术;围术期生存质量

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简称为QOL。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亦日趋严苛[1]。尤其是在医学领域,患者及医生都逐渐认识到生存质量的高低会对患者的情绪造成较大的影响,继而影响到疾病的治疗效果[2]。因此,在医疗系统的各个领域,生存质量已经成为衡量很多治疗方法效果的重要指标。我们对60例早期胃癌患者分别采用开腹手术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探讨两种手术方法对患者围术期生存质量的影响,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3月-2010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早期胃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1例,女19例,年龄34岁-73岁,平均年龄为56.3岁。患者肿瘤部位为:22例为贲门部,21例为胃窦小弯部,13例为胃体小弯部,4例其它部位。医师对患者及家属阐明两种手术方法的异同、疗效、预后等,结合患者或家属的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患者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不明显,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腔镜组患者在腹腔镜下行远端胃癌根治术,其中采用D2根治术患者16例,采用Dl根治术14例;开腹根治术组剖腹行远端胃癌根治术,采用D2根治术者14例,采用Dl根治术者16例。两组患者术前均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知识宣教,向患者讲解手术方法、围术期注意事项、预后等知识,术后均进行并发症护理、康复护理等。两组患者术前1d、术后1d、术后7d、30d均进行生活质量评分(Kamofsky)、生存质量总体评分(spitzer)并比较。

1.3 观察指标:

1.3.1 生活质量(Kamofsky)评分[3]:总分值为0-100分,分值越低患者的状况越差,其中0分表示死亡,100分表示健康,无疾病,无疾病的症状及体征。

1.3.2 生存质量总体(spitzer)评分[4]:包括5项评估内容:活动、日常生活、健康、支持及精神,每个项目为0~2分,总分为0~10分,分值越高表明生存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患者围术期Kamofsky、spitzer评分结果

将两组患者手术前1d、手术后1d、手术后7d、手术后30d的Kamofsky、spitzer评分进行比较。所有患者随着术后时间的增加,各项评分也逐渐得到改善,且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前两组患者的两项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术后1d两项指标比较,腹腔镜组较开腹组均具有优势,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7d、30d比较,两项指标比较,腹腔镜组较开腹组均具有明显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胃癌是临床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胃癌患者行根治性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随着诊断设备及技术的不断发展,胃癌的早期诊断率逐渐提高,使得很多胃癌患者有了根治的希望。传统的恶性肿瘤治疗追求患者的生存时间,随着新的药物、医疗设备及技术的不断出现,医生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掌握了控制疾病及病理状态的主动权[5]。这些治疗和管理的最终目标是预防疾病和治愈疾病。但传统的治疗思想却较少关注患者的生存质量。随着微创外科技术及相关配套设备的不断发展,微创外科手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腹腔镜下行胃癌根治术也逐渐成为一种发展趋势。2007年,中华医学会将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作为早期胃癌的主要治疗方法。腹腔镜下胃肿瘤组织切除术治疗胃癌较开腹手术治疗胃癌具有明显的优势,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患者预后良好等优势[6]。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整个手术过程在封闭的腹腔内完成。克服了传统开腹手术时腹腔中的脏器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减少了患者液体的丢失,使腹腔内环境保持稳定。因其对腹壁造成的创伤较小,患者术后可以早期下床活动,大大降低了术后切口感染及肺部感染率,利于患者的康复。正是由于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上述的优点,使得患者的身体在治疗过程中所承受的创伤、痛苦以及发生并发症的危险性大大降低,使患者从生理上及心理上都获得了较开腹根治手术更多的好处。根据生存质量总体(spitzer)评分的5项内容(活动、日常生活、健康、支持及精神),患者在整个围术期能保持较好的精神状态,由于创伤小,术后很快就能早期活动,日常生活亦能尽快恢复,相关并发症少,身体基本能保持健康狀态,这些优点,体现在生存质量总体评分上,其结果就是spitzer总体评分较开腹手术具有明显优势。本组研究资料亦显示,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较开腹手术能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福安,于世英.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评估量表QLQ.52的设计及质量评价[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5,10(3):235-239.

[2]周燕,李金林,刘静梅.胃癌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0):9.

[3] 杨晓丽.循证护理模式对改善围手术期胃癌患者生存质量及情绪状态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4,18.27(11):36-38.

[4] 余佩武.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原则与评价[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J].2009。16(1):1-5.

[5]王瑜,王燕婷,邹忠东,等.腹腔镜胃癌手术对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9,14(3):312-314.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该院胃肠外科2012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91例胃癌根治性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 (采用腹腔镜辅助手术, 46例) , 平均年龄为 (59.62±10.83) 岁, 开腹组 (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 45例) , 平均年龄为 (58.75±13.02) 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详见表1。

纳入标准: (1) 均为术前经胃镜取活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确诊的胃癌患者; (2) 年龄均≤80岁; (3)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ASA) 分级Ⅰ~Ⅱ级; (4) 术前均与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已经出现肝、肺部肿瘤转移的患者;手术记录及病历资料不全的患者。

1.2 手术方法

1.2.1 腹腔镜辅助组

将Trocars安置于患者的左上腹部, 建立CO2气腹, 设置12~14 mm Hg的腹腔内压, 进行腹腔探查, 决定手术方式。采用超声刀游离脾侧的大网膜和胃结肠韧带, 切断胰腺尾部被摸和胃网膜的左血管。切除胃短血管, 沿着一定的顺序探查胃部相关的引流淋巴结, 清扫No.1、No.2、No.5、No.6、No.7、No.8a、No.9、No.10、No.11和No.12a的淋巴结, 切断相关动静脉。重建消化道。

1.2.2 开腹手术组

沿腹部正中线在剑突下作一8 cm左右的切口, 将手助器安置于合适位置。主刀医生站于患者右侧, 打开腹腔, 观察肿瘤的位置、大小和浸润范围, 综合判断患者可否进行手术治疗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掀开大网膜暴露出其下结构, 将大网膜、胃结肠韧带和结肠系膜前叶分离。进行全胃切除术, 并清除胃周围相关的引流淋巴结。采用常规方法重建消化道, 放置引流管, 关闭腹腔。

1.3 观察指标

查阅两组患者的手术记录及病历资料, 统计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 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在SPSS 17.0统计软件中进行。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3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指标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术后并发症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及术后情况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 (192.4±16.6) min显著长于开腹组 (P<0.05) ;腹腔镜组的切口长度显著的小于开腹组 (P<0.05) ;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 (279.4±46.3) m L显著小于开腹组 (P<0.05) ;腹腔镜组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的短于开腹组患者 (P<0.05) ;开腹组术中共清扫淋巴结 (18.1±2.2) 枚, 与腹腔镜组的 (17.2±2.5) 枚相当 (P>0.05) 。见表2。

2.2 两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

两组患者9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全部手术过程, 腹腔镜组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的患者;腹腔镜组有1例患者出现吻合口瘘、1例患者出现术后出血, 其他并发症未出现;开腹组有3例患者出现术后切口感染, 4例发生术后出血,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117, P<0.05) 。

注:*与开腹组比较P<0.05。

3 讨论

胃癌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在我国不同地方其发病率明显不同, 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胃癌发病初期, 对机体不造成明显的不适, 病情进展到中晚期, 可引起患者纳差、乏力、食欲下降及体重减轻等症状。病灶位置的不同可使胃癌患者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 肿瘤位于贲门可有渐进性吞咽困难和胸骨后持续性疼痛;幽门临近部位的癌症, 可引起呕吐、胃胀等幽门梗阻的症状。消化道钡餐造影和纤维胃镜是胃癌临床诊断的常见手段[3]。根治性手术切除是胃癌唯一的治疗手段, 患者的预后与肿瘤的大小、累及范围、组织类型有关。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是指大部分手术操作在电视腹腔镜监视下完成, 然后通过腹壁一个小的辅助切口, 将胃、肠管脱出腹腔进行切除吻合[4]。外科开腹根治性手术的要求有: (1) 尽量切除原发病灶及可能累及的周围组织器官, 保证足够的切缘; (2) 彻底清除胃周淋巴结; (3) 完全消灭腹腔内脱落的癌细胞[5]。其中胃周淋巴结的清扫是整个胃癌根治性手术过程中耗时最长和难度最大的环节, 且需要很高的技术, 特别是腹主动脉的腹腔干周边及其分支临近的No.7、No.8a、No.9和No.11淋巴结[6,7]。

有研究报道[8],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可明显提高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生存时间, 而且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的发生率并不增加。腹腔镜的放大作用可清楚显示胃部及其周边组织器官的脉管、神经及筋膜等结构, 便于主刀医生寻找特定的静默间隙和血管鞘内淋巴结的清除[9];超声刀在切除组织的同时具有很好的止血效应, 对周围组织损伤小, 完全暴露血管[10]。因此, 腹腔镜辅助性手术可完成血管根部结扎和彻底清除淋巴结。开腹根治性手术过程中因为借助手的灵活性, 便于牵拉组织和控制出血, 更重要的是主刀医师可手眼协调, 用手背撑起胃和网膜组织, 手指钝性分离胃裸区的网膜, 清扫胰腺上方的No.11和No.9处淋巴结, 在肝左叶的邻近处游离肝胃韧带, 清除No.1的淋巴结[11,12,13]。正如该研究所示, 开腹组术中共清扫淋巴结 (18.1±2.2) 枚, 与腹腔镜组的 (17.2±2.5) 枚相当 (P>0.05) , 提示该2种术式均可彻底清除淋巴结。

腹腔镜辅助性胃癌根治术中较为困难的环节即是横结肠系膜前叶的切除。有研究报道[14], III期胃癌患者约有12.2%的患者发生胰腺被摸和横结肠系膜前叶转移, IV期约有23.5%的患者发生这两处转移。在研究中发现, 开腹胃癌根治性手术较腹腔镜辅助性手术更容易切除横结肠系膜前叶。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属于微创外科范畴, 具有微创手术的所有的优点, 如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下床活动时间早、术后住院时间短、手术时间短、术后切口愈合快等优点, 正如该研究所示, 腹腔镜组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的短于开腹组患者 (P<0.05) , 与相关研究结果类似[15]。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中清除淋巴结的数量与开腹根治术相当, 说明二者疗效相当, 但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开腹手术患者。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 篇4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胃癌,胃癌根治术

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2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完成的43例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术后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9月-2012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完成的43例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患者, 男29例, 女14例;年龄42~69岁, 平均57.6岁。肿瘤位于胃底部4例, 胃体部7例, 胃窦部32例。所有病例术前均常规行胃镜检查及病理活检确诊为胃癌, 入选标准参照腹腔镜胃恶性肿瘤手术操作指南 (2007版) , 排除远处转移、局部大面积侵润及淋巴结融合包绕重要血管等。按第7版UICC分期标准行TNM及病理分期, 术前TNM分期:Ⅰ期4例, Ⅱ期15例, Ⅲ期24例;术后病理诊断:高分化腺癌5例, 中分化腺癌22例, 低分化腺癌12例, 黏液腺癌和印戒细胞癌4例。

1.2 手术方法

1.2.1 体位、麻醉及操作孔选择

按常规开腹胃癌手术做术前准备, 患者仰卧位两腿分开, 呈人字位,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采用五孔法, 在脐下缘弧形切开插入直径10 mm Trocar建立气腹作为观察孔, 充气维持腹腔压力在13 mm Hg。左侧腋前线肋缘下约1 cm处放置12 cm Trocar作为主操作孔, 在左右锁骨中线平脐、右锁骨中线肋缘下分别放置5 mm Trocar作为辅助孔。主刀医生站在患者左侧, 助手位于患者右侧, 持镜者立于患者双腿之间。建立操作孔后首先观察肿瘤的部位、大小、是否侵及浆膜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 探查肝脏、腹盆腔、腹膜及大网膜有无明显转移, 评估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和操作难度。

1.2.2 腹腔镜辅助胃手术方法

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和全胃切除术的手术基本原则和手术方法遵循腹腔镜胃癌手术操作指南 (2007版) , 同样遵循肿瘤根治原则, 包括: (1) 强调肿瘤及周围组织的整块切除; (2) 肿瘤操作的非接触原则; (3) 足够的切缘; (4) 彻底的淋巴结清扫等。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 (D2) 淋巴结清扫一般以14v→6→4sb→7/9→8a→12a→5→1→3的顺序进行, 吻合方式多采用毕罗Ⅰ式吻合, 远端切缘距幽门下约2 cm;部分采用毕罗Ⅱ式吻合, 腹腔镜下用直线切割闭合器切断十二指肠, 上腹正中取4~6 cm长切口, 圆形吻合器经胃腔大弯侧后壁行胃空肠吻合, 直线切割闭合器在吻合口2 cm处闭合胃腔, 断端距肿瘤5 cm以上, 胃空肠吻合口距屈氏韧带20 cm。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切除胃全部、大网膜、食管下段及十二指肠球部。食管切缘距肿瘤在3 cm以上, 十二指肠切缘距肿瘤直在5 cm以上。常规清扫1, 2, 3, 4sa, 4sb, 4d, 5, 6, 7, 8a, 9, 11p, 11d等站淋巴结, 胃上部癌不常规清扫12a及14v组淋巴结。消化道重建采用小切口辅助食管-空肠Roux-en-Y端侧吻合, 食管空肠吻合口距屈氏韧带15 cm, 空肠空肠吻合口距食管空肠吻合口40~60 cm。

1.3 观察指标与随访

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手术并发症等手术相关指标。随访以定期门诊复诊和电话随访为主, 2年内每3个月复诊, 2年后每6个月复诊, 复查癌胚抗原、胸片和腹部B超等, 每年复查胃镜1次, 记录随访结果, 统计患者术后生存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描述,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Kaplan Meier方法绘制生存曲线计算生存率。

2 结果

43例患者, 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32例, 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全胃切除11例。平均手术时间 (247±39) min, 术中出血量 (182±43) ml, 清扫淋巴结数 (21±4) 枚, 所有标本残端无癌细胞浸润或残留。术后2~3 d逐渐下床活动, 术后3~5 d胃肠功能恢复。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 无术后出血、吻合口漏和吻合口狭窄发生。术后并发肺部感染2例, 不完全性肠梗阻1例, 残胃排空障碍1例, 均保守治疗好转,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70%。术后随访9~56个月, 中位随访时间32个月, 失访4例, 随访率90.70%;随访期间死亡16例, 14例死于肿瘤复发转移, 2例死于其他疾病;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6.04%、76.60%和52.92%。

3 讨论

胃癌是全球第四位常见的恶性肿瘤, 而死亡率则位居第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自Kitano等[3]1994年首次报道以来, 逐渐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 适应证也从早期胃癌扩展到进展期胃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由于解剖层次较多, 淋巴结清扫难度较大, 加上面临能否达到开腹根治术效果等问题, 在一段时间内局限在少数大型医院的微创中心。随着微创理念的进一步深入和腔镜器械的更新发展, 腹腔镜技术在胃癌手术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在可行性和安全性方面,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由于操作难度较大, 术者必须具有丰富的传统开腹手术经验、一定的腔镜手术基础、专业的腹腔镜规范培训和配合默契的手术团队[4]。Nunobe等[5]研究发现, 经过专业的手术训练后, 培训学员的腹腔镜胃癌手术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淋巴结清扫数目等方面几乎与教练员相当。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血管离断和淋巴结清扫在腔镜下完成, 消化道重建在开腹直视下进行, 降低了完全腹腔镜手术的难度, 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对于手术困难的病例, 及时中转开腹是最佳的选择。本组病例平均手术时间 (247±39) min, 术中出血量 (182±43) ml, 手术时间较开腹手术时间稍长, 出血量较开腹减少;随着手术经验的增多, 腹腔镜手术时间总体上逐渐缩短, 出血量进一步减少。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 无术后出血、吻合口漏和吻合口狭窄发生,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70%, 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其他单位报道基本相同。黄昌明等[6]对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1380例患者进行分析, 认为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安全可行, 且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对于腹腔镜胃癌手术来说, 淋巴结清扫数目是关注的焦点。淋巴结转移率是影响5年生存率的重要因素, 能否彻底清扫胃周淋巴结就成为腹腔镜胃癌手术能否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同根治效果的重要方面[7]。本组淋巴结清扫 (21±4) 枚, 达到至少清扫15枚的要求。腔镜良好的视野放大能更精细地显示脉管、神经及筋膜等解剖结构, 根据人体的解剖间隙选择恰当的操作平面, 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效率, 淋巴结根治更为彻底。叶再生等[8]回顾性分析了160例行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和同期180例开腹胃癌根治术的患者, 淋巴结清扫数量无显著性差异, 3年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 中期疗效肯定。Wang等[9]关于腹腔镜辅助和开腹胃癌的队列研究表明, 腹腔镜和开腹手术在淋巴结清扫数目上无显著性差异, 两组1、3、5年无病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无显著差异, 说明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远端胃癌可以达到开腹手术的远期效果。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适应范围进一步扩大至进展期胃癌, 但腹腔镜技术是否增加胃癌种植和转移仍存在一定的争议。早期部分学者认为CO2气腹有促进胃肠道恶性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 但近年专注于胃癌细胞的研究得出相反结论者愈发多见[10]。孙梯业等[11]的研究发现, CO2气腹不会引起肿瘤细胞的播散, 腹腔镜手术不增加肿瘤细胞播散种植的机会;腹腔冲洗液肿瘤细胞与胃癌TNM分期有关, 腹腔镜术中器械污染是引起切口转移的主要原因之一。严格遵循无瘤操作技术和肿瘤切除原则可减少或消除腹腔镜手术对胃癌肿瘤种植和转移的影响。除了遵循开腹与开腹相似的无瘤原则外, 腹腔镜手术亦有其特殊之处[12,13]。建立气腹时穿刺孔不宜太大, 避免周边漏气, 手术结束时从套管内放出气体, 防止“烟囱效应”;术中胃周血管的处理、淋巴结的清扫, 需要团队的密切配合, 适度牵拉, 有效显露, 减少对肿瘤及周边组织的拖拽, 避免术中对肿瘤组织的触摸及挤压;采用取物袋保护切口, 防止对肿瘤组织的挤压;手术结束时用温蒸馏水浸泡冲洗腹腔, 减少肿瘤细胞的脱落和种植。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 篇5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根治性胃切除,淋巴结清扫

自1991年日本Kitano[1]首次采用腹腔镜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以来, 腹腔镜手术治疗胃癌, 特别是早期胃癌, 已成为胃肠外科发展的一种趋势。目前, 国内大型医院逐渐开展, 有些单位已取得了明显的成绩[1]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在国内已有多家医院开展, 但国内总体病例数仍较少, 多数医院尚处于探索之中。本院自2006年10月至2007年11月完成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16例,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6例, 男11例, 女5例, 年龄34~69岁, 中位年龄54岁。症状包括:上腹不适及疼痛13例;反酸、嗳气12例;恶性、呕吐1例;黑便1例。上肿瘤的位置:16例术前均常规行胃镜、病理活检, 肿瘤位于胃窦12例, 胃角4例。腹部CT检查均提示肿瘤与周围组织无侵犯。肿瘤直径<5 cm 13例, 肿瘤直径>5 cm 3例。病例的选择标准:①心、肺功能良好, 能够耐受腹腔镜手术;②术前分期在ⅢA以下的病例。术前选择病例排除远处转移及胃周、腹膜后淋巴结明显肿大者。

1.2 手术方法

脐下穿刺建立气腹, 压力12 mm Hg, 放置10 mm trocar, 置入30°镜。左侧腋前线肋缘下放置10 mm trocar为主操作孔, 左锁骨中线平脐水平放置5 mm trocar, 其右侧相对应位置分别放置2个5 mm trocar, 右侧锁骨中线平脐水平在需要放置腔镜下直线切割吻合器时换为13 mm trocar。常规探查肝脏、盆腔内有无转移, 明确肿瘤的位置以及浆膜侵犯程度。将大网膜向头侧翻起, 从横结肠偏左部以电凝钩离断大网膜, 进入小网膜囊, 向右侧至结肠肝曲, 并在结肠系膜前叶后方分离, 铲除结肠系膜前叶。沿结肠中动脉及其分支分离, 向上暴露肠系膜上静脉、右结肠静脉、胃网膜右静脉及Henle干, 清扫第14v组及第6组淋巴结, 继续沿结肠分离大网膜至结肠脾曲, 贴近胰尾裸化胃网膜左动静脉, 于根部切断, 清扫第4组淋巴结, 将大网膜置于肝脏下方, 将胃翻向上方。清扫胰腺前被膜, 紧贴胰腺上缘分离, 先暴露脾动脉, 清扫第11p组淋巴结。由左向右进行清扫, 打开脾动脉外鞘, 沿脾动脉显露肝总动脉及腹腔动脉干, 脉络化胃左动脉, 根部上肽夹后切断, 清扫第7、9组淋巴结, 继续沿脾动脉向右暴露肝总动脉, 于血管鞘内分离, 将胰腺向左下牵拉, 沿肝总动脉前方及上缘分离, 清扫第8a、8p组淋巴结。沿胃十二指肠动脉及肝总动脉充分显露胃右动脉及肝固有动脉, 清扫肝固有动脉内侧及门静脉内侧的淋巴脂肪组织。打开肝十二指肠韧带被膜, 继续脉络化肝固有动脉前方及外侧, 清扫第12a组淋巴结。于胃右动脉根部上钛夹后切断, 清扫胃小弯及贲门右侧淋巴结 (第1、3组) 。清扫完成后, 腹腔镜下以45或60 mm直线切割闭合器切断十二指肠, 上腹正中取4~6 cm长切口, 塑料袋保护切口。将胃脱出腹腔外, 距肿瘤5 cm以上以直线切割器。将空肠提出腹腔外, 在胃大弯侧及空肠对系膜缘分别戳孔, 插入45 mm直线切割器完成胃空肠吻合, 胃管置入输入襻, 间断缝合关闭共同开口, 毕罗Ⅱ式吻合。手术完毕后, 以蒸馏水3000 ml冲洗腹腔。

1.3 观察指标

①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②术后恢复指标:肛门排气排便时间;③术后并发症;④肿瘤根治性指标:切缘长度, 清扫淋巴结数量 (分为第一站和第二站) 及TNM病理分期。

2 结果

本组16例全部在腹腔镜辅助下顺利完成手术, 其中行D1清扫3例, D2/D2+13例手术时间4.5~7 h (中位时间5 h) 。术中出血150~700 ml (中位数250 ml) 。术中脾损伤1例, 经压迫后止血成功。术中输血1例。清扫淋巴结中位数16枚 (14~26枚) 。术后病理诊断:低分化腺癌7例, 中分化管状腺癌5例, 印戒细胞癌4例, 。TNM分期:I期3例, II期11例, IIIA期2例, 上下切缘未见癌残留。本组无术后死亡病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3~6 d (中位时间4 d) 。术后胃无力1例, 经保守治疗3周后恢复;无吻合口漏及肺部感染。16例随访2~8个月 (中位时间5个月) , 术后近期效果良好, 未见复发和转移。

3 讨论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根治早期胃癌及部分进展期胃癌的手术方式, 在日本、韩国等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开展, 国内报道也在逐渐增加, 但由于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属于高难度的腹腔镜技术, 手术者必须具有丰富的腹腔镜技术和良好的开腹胃癌D2以上根治术的手术经验, 有临床研究表明, 随着腹腔镜操作技术的不断熟练、学习曲线的缩短,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术中、术后并发症已与开腹手术无明显差异, 甚至优于开腹手术,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在操作技术上的可行性、安全性已逐步得到证实。在技术操作上注意以下几点①视野显露清楚;②血管游离, 尽可能骨干化;③淋巴结彻底完全的清扫。也是手术主要技术难点, 如第二站淋巴结的清扫于术中铲除胰腺被膜后, 在胰腺上方先分离脾动脉并挑起, 沿血管鞘由左向右分离, 此举较易暴露肝总动脉、肝固有动脉, 并可更方便清扫第8 及第12 组淋巴结;④病灶切除需严格遵循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标准; ⑤周围器官及手术切口的充分保护。本组目前尚未发现戳孔肿瘤转移。本组病例手术时间5小时明显较常规手术时间长, 下一步仍有较多提升空间。

手术切缘和清扫淋巴结的数目是评判胃癌手术根治性的重要指标。Kitano等[2]公布的一项多中心大样本回顾性研究, 包含日本16个中心1294例腹腔镜早期胃癌根治术, 结果显示了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具有相同的肿瘤根治效果。经过36 (13~113) 个月的中位随访, 仅6例复发, 其中1例局部复发, 1例淋巴结复发, 2例腹膜转移, 1例肝转移, 1例戳孔外腹壁皮肤转移, 所有复发的早期胃癌均侵犯黏膜下层, 其中3例有第2站淋巴结转移, 复发与手术、并发症及中转开腹无关。Ⅰa期、Ⅰb期和Ⅱ期 (UICC分期) 患者的术后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9.8%、98.7%和85.7%, 而LADG、LAPG和LATG的术后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9.4%、98.7%和93.7%。由此可见, 腹腔镜早期胃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一样有较好的5年无瘤生存率。Varela等报道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的标本切缘均为阴性;Pugliese等[3]实施LADG手术中平均有 (6.7±0.5) cm正常组织切缘, 与开腹组 (6.3±0.7) cm的切缘无显著差异。在我们的研究中, 中位数6 cm的切缘以保证较低吻合口复发, 长期疗效仍需观察。同时, 一些小样本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也有同样的结果, 多数文献[4]报道采用小切口辅助的方法进行食管空肠/胃的端侧吻合。这种方法因为同开腹手术类似, 容易被外科医生采用, 但该方法在患者瘦小、胸廓扁平的患者容易完成, 一般认为肥胖患者较难完成, 最新文献提示肥胖患者也是可以达到相同手术效果。

临床对照试验初步证实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胃癌具有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美观等微创优势;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小;超声刀的良好凝固作用能减少淋巴结清扫过程中肿瘤细胞自淋巴管脱落。总之,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还处在探索阶段, 对于早期胃癌及中期胃癌完成腹腔镜辅助下的D2根治性手术是可行的, 能够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当的临床疗效, 但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之中。

参考文献

[1]余佩武, 王自强, 钱锋, 等.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105例.中华外科杂志, 2006, 44 (19) :1303-1306.

[2]Kitano S, Shiraishi N, Uyama I, et al.A multicenter study ononco-logic outcome of laparoscop ic gastrectomy for early cancer in Ja-pan.Ann Surg, 2007, 245:68-72.

[3]Pugliese R, Maggioni D, Sansonna F, et al.Total and subtotal lapa-roscop ic gastrectomy for adenocarcinoma.Surg Endosc, 2007, 21:21-27.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的胃癌患者78例, 在患者同意的情况下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患者39例, 其中男28例, 女11例, 年龄为25-73岁, 平均年龄为 (55.7±4.58) 岁, 胃癌早期9例, 发展期30例;观察组患者39例, 其中男30例, 女9例, 年龄为26-76岁, 平均年龄为 (55.6±4.49) 岁, 胃癌早期10例, 发展期29例。两组患者间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进行比较, P>0.05, 差异性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一般性的护理。观察组:给予有针对性的综合性的护理干预。

1.3 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试验所得数据录入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 (均数±标准差) 表示, 即, 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取95%可信区间, 当P<0.05时,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恢复情况明显由于对照组, P<0.05, 差异性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结果见附表:

3 讨论

3.1 术前护理

营养支持:由于一般的胃癌患者都普遍的存在营养不良的现象, 很多存在贫血、低蛋白等症状[2], 不利于手术的进行。因此, 手术前需要给予纠正, 可以用结晶氨基酸混合液、胰岛素、脂肪乳、电解质以及葡萄糖注射液, 如果患者贫血可加适量的浓缩红细胞, 给予患者静脉滴注。

术前准备:由于腹腔镜手术时要建立气腹, 要求患者有较好的肺功能, 术前要指导患者进行一定的呼吸锻炼, 对于吸烟的患者要叮嘱其吸烟。术前要特别注意对脐内的清洁, 可以先用生理盐水浸泡后再用无菌棉签进行清理。术前1d给予患者口服蓖麻油30mL[3]。

3.2 术后护理

心电图监视: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严密的心电图监视, 以便第一时间掌握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频率以及血氧饱和度等, 以此判断患者术后病情变化情况。一般24h内1次/h。

胃、鼻腔管护理:为了给胃肠减压同时可以观察吻合口漏或出血情况, 滞留胃、鼻腔管是非常有必要的。滞留成功后护士要密切关注, 如果出现胃管早期引流出鲜血的情况需要及时的通知医生, 此时可能是患者吻合口出血或者消化道出血。若观察到患者肛门已经排气且胃肠引流量比较少时可以在术后3-4d后拔出滞留管[4], 因为长期放置滞留管会使得患者感觉不是, 甚至造成患者咽喉部黏膜水肿。

饮食护理:术后在患者胃管拔出之前是禁止饮水、饮食的, 这段时间可以给予患者静脉补液。一旦胃管拔出后患者就可以进水、饮食了, 一般现给予少量的饮水, 若患者无不是反应, 可以给患者吃流质的食物了, 然后在患者无不是感的情况下逐步的过度到半流食, 半个月之后就可以给予患者米饭等正常食物, 但是一定要少食多餐以便减轻患者胃肠的压力。

并发症护理:胃癌患者术后多并发吻合口瘘, 一般发生于术后5-10d。因此, 术后要密切观察是否有吻合口瘘出现, 同时要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胸腔积液、呼吸困难、高热以及寒战等并发症。为了让患者的吻合口尽快的愈合, 可以让患者去平卧位, 头偏向一侧, 在患者头部垫枕使得患者颈部呈屈曲位, 并要要相对限制头部的活动, 这样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并且可以减轻吻合口的张力。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于手术结果的影响, 探索更加有效的护理。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的胃癌患者78例, 在患者同意的情况下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 观察组给予比较有针对性的综合性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差异性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有针对性的综合的护理可以加快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 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护理

参考文献

[1]唐华, 徐亚香, 蒋国庆.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 15 (10) :5.

[2]苏琳, 葸敏.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老年胃癌患者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中的应用[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1, 10 (5) :44.

[3]吕晓强.腹腔镜模块化胃癌D2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 19 (8) :102.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7月~2011年7月在本院肿瘤科住院化疗的72例胃癌晚期患者, 其中男性45例, 女性27例, 平均年龄为55.68岁, 年龄最大的为79岁, 年龄最小的40岁,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是腹腔镜组、开腹组, 每组各36例患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36例腹腔镜组患者行腹腔镜辅助近端胃癌根治术, 36例开腹组患者行开腹近端胃癌根治术。治疗前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治疗。包括加强营养支持和饮食管理、预防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给予健康宣教和化疗及治疗教育、有效的心理干预等。

1.3 观察指标

对腹腔镜组和开腹组两组患者的肿瘤复发情况、生存率、NK细胞活性情况、手术时间、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活性情况、肿瘤根治性指标、术后恢复情况、术中出血量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2 结果

2.1 36例开腹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 (174.1±34.8) min, 而36例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 (222.6±34.4) min, 由此可见, 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明显要高于开腹组 (P<0.05) 。与开腹组相比, 腹腔镜组的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便、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都要少的多 (P<0.05) 。

2.2 随访腹腔镜组中的32例患者7.0个月, 存活率为96.8% (31/32) , 存活31例, 死亡的那例患者是死于肝脏转移;随访开腹组组中的33例患者7.0个月, 存活率为96.9% (32/33) , 存活32例, 由此可见, 两组患者的术后肿瘤复发率、生存率不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 (P>0.05) 。

3 讨论

随着腹腔镜胃癌手术经验的积累, 腹腔镜器械的不断改进, 国内外临床报道腹腔镜手术治疗胃癌患者日益增多。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是胃癌外科治疗的发展趋势。我国以进展期胃癌为主, 早期胃癌的发现比例较低, 国内仅有少数单位开展腹腔镜胃癌手术, 因此有必要努力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 积极开展早期胃癌的腹腔镜手术治疗。

综上所述,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临床治疗效果不逊于开腹近端胃癌根治术, 同时优点也较多, 完全满足微创手术的要求和目标, 是具有巨大发展可见的技术, 值得深入推广。

摘要:目的 就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近端胃癌根治术进行临床对比。方法 选择2008年7月~2011年7月在本院肿瘤科住院化疗的72例胃癌晚期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是腹腔镜组、开腹组, 每组各36例患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36例腹腔镜组患者行腹腔镜辅助近端胃癌根治术, 36例开腹组患者行开腹近端胃癌根治术。治疗前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治疗。包括加强营养支持和饮食管理、预防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给予健康宣教和化疗及治疗教育、有效的心理干预等。结果 36例开腹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 (174.1±34.8) min, 而36例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 (222.6±34.4) min, 由此可见, 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明显要高于开腹组 (P<0.05) 。与开腹组相比, 腹腔镜组的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便、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都要少的多 (P<0.05) 。两组患者的术后肿瘤复发率、生存率不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 (P>0.05) 。结论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临床治疗效果不逊于开腹近端胃癌根治术, 同时优点也较多, 完全满足微创手术的要求和目标, 是具有巨大发展可见的技术, 值得深入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开腹近端胃癌根治术,临床对比

参考文献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择该院接诊的远端进展期胃癌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完整, 经术前胃镜检查、活检证实为远端进展期胃癌[4], 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该次研究, 同时经术前CT检查、体格检查等排除远端转移、术中探查明确无种植转移与远处转移。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 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 共40例, 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32~74岁, 平均年龄 (62.4±8.3) 岁;肿瘤分化程度中低分化34例、高分化6例。研究组实施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 共50例, 男性33例、女性17例;年龄34~72岁, 平均年龄 (62.8±8.5) 岁;肿瘤分化程度中低分化40例、高分化10例。在前述一般资料上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对比。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该组患者以开腹手术治疗, 取平卧位, 气管插管全麻后, 以上腹部正中位做切口, 根据相关文献[5,6]进行探查与游离及吻合。

1.2.2 研究组

该组患者实施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治疗, 4孔法处理, 气管插管全麻, 取平卧位, 从脐下1 cm作切口, 将10 mm Trocar插入作观察孔, 建立气腹 (压力12~14 mm Hg) , 常规腹腔探查;从左肋缘下2 cm和腋前线交界处将12.5 mm Trocar置入作主操作孔, 从左锁骨中线和脐上2 cm交界置入5 mm Trocar、右肋缘下和锁骨中线交界置入5 mm Trocar, 以此为辅助操作孔。术者在患者左侧, 探查无远处转移, 从胃大弯血管弓下缘用超声刀将大网膜离断, 从胰腺下缘将胰腺被膜到胰腺上缘剥离, 顺着肝总动脉将第8a组淋巴结清扫, 顺着脾动脉往左将第11p组淋巴结清扫;将冠状静脉与腹腔干显露, 以便将胃左动脉暴露, 可清扫第7与9组淋巴结;从胃左动脉根部用钛夹夹闭并切断, 往上游游离贲门下方胃后壁, 以超声刀将胃后动脉离断;顺着肝动脉往右将胰十二指肠动脉与胃右动脉等显露, 清扫第5与12a组淋巴结;助手往右上方将胃提起, 将胃后间歇暴露, 以超声刀从根部将胃网膜左动脉与静脉离断, 使脾胃韧带显露, 清扫第10、11 d、4 sa、4 sb等组淋巴结。术后将组织送去病理学检查, 且留置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指标 (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 、术后指标 (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 、清扫淋巴结总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并对比分析。

1.4 统计方法

将该次研究的相关数据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数资料用百分比 (%) 表示, 予以χ2检验, 而计量资料则用均数 (±s) 表示, 予以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研究组手术时间与手术切口更短, 而术中出血量更少,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指标比较

研究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2。

2.3 清扫淋巴结总数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清扫淋巴结总数为 (30.26±18.24) 枚, 对照组则为 (29.34±17.54) 枚,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2418, P=0.8095>0.05) ;研究组发生1例肺部感染与1例术后胃瘫, 并发症发生率为4.00%, 对照组则发生2例切口感染、5例肺部感染、1例吻合口出血、1例胃瘫, 并发症发生率为22.50%, 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χ2=7.0892, P=0.0077<0.05) 。

3 讨论

腹腔镜属于微创方案之一, 至今已有20多年历史, 而随着外科医生观念改变及医疗器械发展, 在普通外科领域也逐渐渗透, 使得腹腔镜技术在胃癌中也应用起来。尽管胃癌采取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得到了肯定, 但对于远端进展期胃癌而言, 采取腹腔镜治疗一直存在争议。笔者参阅相关文献[7,8], 发现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应用在远端进展期胃癌中有不错效果, 为了进一步探讨这种方案的疗效, 该院针对接诊的90例远端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90例远端进展期胃癌患者中有40例实施开腹手术, 50例实施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 结果显示腹腔镜患者手术时间更短[ (164.02±13.05) min vs (185.41±13.67) min]、手术切口更短[ (5.78±0.72) cm vs (17.32±1.54) cm]、术中出血量更低[ (145.62±25.27) m L vs (302.22±78.36) m 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 (4.12±0.86) d vs (5.18±1.09) d]与下床活动时间[ (2.95±0.84) d vs 4.87±1.14) d]及住院时间更短[ (13.24±2.56) d vs 20.15±4.13) d],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腹腔镜手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 减小切口, 减少出血, 使得患者更快恢复, 明显减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两组清扫淋巴结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4.00%vs 22.50%) , 说明腹腔镜手术安全性较高 (P<0.05) 。该研究结果与同类研究相似, 罗武凌[9]针对75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研究, 收集临床资料, 腹腔镜手术42例, 开腹手术治疗33例, 近期疗效显示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 (162.00±12.99) min、切口长度 (5.99±0.77) cm、术后肛门排气时间 (4.15±0.80) d、术后下床活动时间 (2.93±0.83) d、术后进食流质饮食时间 (4.23±0.78) d均显著低于开腹组[ (依次为 (189.45±13.80) min、 (17.31±1.46) cm、 (5.10±1.02) d、 (4.85±1.10) d、 (5.25±0.98) d],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开腹组切口感染 (0) 与肺部感染发生率 (2.38%) 显著高于腹腔镜组 (分别为6.06%、15.15%) ,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瘘及术后胃瘫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均为2.38%vs 3.03%, P>0.05) 。该研究结果中详细介绍了并发症情况, 而该次研究并未详细比较, 仅对总发生率实施了比较, 为此在以后研究中可进一步分别对比。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应用超声刀实施锐性分离, 和开腹手术比较对肿瘤组织挤压作用更少, 从而使得癌细胞从淋巴管与小血管转移或种植到腹腔的机会降低[10]。此外, 腹腔镜有视野放大效果, 且操作更精确, 于超声刀下使得手术平面分离更精确, 止血效果也更好[11];腹腔镜下仅仅需持物钳精确提取暴露, 和开腹手术比较, 诱发的手术创伤更轻, 从而并发症发生更少[12]。

综上所述, 远端进展期胃癌患者采取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治疗不仅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出血量少, 且术后恢复快, 并发症发生率低, 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朱元增, 孙培春, 吴刚, 等.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治疗远端进展期胃癌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 (19) :4697-4698.

[2]喻军.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治疗远端进展期胃癌的疗效探讨[J].当代医学, 2015, 21 (15) :40, 41.

[3]刘江文, 孙琳, 仝德峰, 等.远端进展期胃癌腹腔镜辅助与开腹D2根治术淋巴结清扫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4, 14 (11) :981-983, 986.

[4]宋军, 樊瑞智, 付海啸, 等.远端进展期胃癌行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近期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徐州医学院学报, 2014, 34 (11) :807-809.

[5]王万川, 杨清水, 张晓斌, 等.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对远端进展期胃癌患者胃泌素族指标的影响[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 14 (6) :102-105.

[6]王远锦.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治疗远端进展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探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5, 12 (23) :5291-5292.

[7]李栋, 周旭坤, 李平, 等.应用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治疗远端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观察[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2, 21 (10) :1303-1305.

[8]马永欣.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治疗远端进展期胃癌的效果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 2014, 11 (19) :72-73.

[9]罗武凌.开腹与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D2根治术对进展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 2013, 42 (19) :2222-2224.

[10]李斌, 杨姝, 金哲俊, 等.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治疗远端进展期胃癌的疗效[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4, 19 (12) :2140, 2142.

[11]张永东.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治疗远端进展期胃癌的疗效[J].医药前沿, 2016, 6 (9) :106-107.

上一篇:离子色谱测定水质下一篇:输血≠造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