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村镇银行

2024-08-25

河南省村镇银行(精选7篇)

河南省村镇银行 篇1

2008年6月16日, 栾川民丰村镇银行成立, 标志着河南省村镇银行业务正式启动。截至2011年初, 河南省在不断探索中已初步形成了省内外金融机构、省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和省内自然人出资相结合的村镇银行启动模式, 有7家村镇银行先后挂牌营业。

一、村镇银行启动模式运转情况

(一) 普通模式。

即由属地商业银行发起, 地方企业和自然人共同入股的启动模式。该启动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完全具有地方特色, 属于为“三农”量身定做的村镇银行。栾川民丰村镇银行、郏县广天村镇银行、西平财富村镇银行、中牟郑银村镇银行均属于这一模式。以省内第一家村镇银行——栾川民丰村镇银行为例, 该村镇银行由洛阳市商业银行发起, 河南天一通讯技术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及22名自然人出资建立。它的创建有利于盘活当地经济、开拓新的市场、增强业务辐射能力, 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以小搏大的作用。

(二) 引资模式。

即由省外商业银行发起, 地方入股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启动模式。根据河南省银监局的“招行引资”工作, 借鉴江苏、安徽、山东、内蒙古等省市自治区的金融机构成功运作经验, 力争做到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势互补。例如固始天骄村镇银行是由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成立, 方城凤裕村镇银行由山东莱芜银行发起成立。同时, 方城凤裕村镇银行积极引进浦发银行作为其战略投资者, 浦发的持股比例达18%。该模式非常有利于促进当地金融机构良性竞争, 发挥“鲇鱼效应”, 激活当地的金融市场。

(三) 借力模式。

即借助先进银行经营理念, 融入地方特色, 共同进步的启动模式。2009年9月17日成立的巩义浦发村镇银行是省内第三家村镇银行, 也是浦发银行在全国范围内设立的第四家村镇银行。进入巩义市, 浦发村镇银行就表现出明显的市场优势:首先, 提出了服务三农、服务居民、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乡经济的口号;其次, 该银行极力打造良好的外部形象, 其总部办公和营业场所的装修温馨典雅, 功能分区人性化;第三, 自动存取款机的配置显示出其在县域金融业领域中的竞争优势;第四, 浦发村镇银行联络当地10家骨干企业作为发起人, 在策略上更胜一筹。第五, 其业务范围广泛, 既涉及存款、贷款、结算等传统业务, 又办理代理等中间业务。该模式的成功运转有利于城乡金融接轨, 同时利于浦发银行业务的精耕细作。

二、村镇银行全面启动的制约因素

尽管村镇银行发展如雨后春笋, 彰显出蓬勃生机, 但是目前村镇银行仍面临吸收存款乏力、相关政策缺位、竞争压力过大等困难。村镇银行全面启动存在以下制约因素:

(一) 存款来源不足

村镇银行收入主要来源于存贷利差。从存款的角度看, 村镇银行设立于农村地区, 尽管是农民自己的银行, 具有一定的本土优势, 但由于受地域自然条件和开放程度等限制, 这些地区居民收入水平普遍不高, 农民和乡镇企业闲置资金有限, 客观上制约了村镇银行储蓄存款的增长。另外村镇银行是新生事物, 广大农民对其缺乏了解, 与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相比, 农民对村镇银行的认可程度较低, 不敢也不愿把钱存在村镇银行。因此造成村镇银行存款来源较少, 发起银行也不愿冒风险把钱投进去, 严重阻碍村镇银行的规模化发展

(二) 配套法律法规不健全

自2006年12月20日银监会出台《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后, 银监会又陆续发布了《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等6项新型农村银行业金融组织的行政许可及监管细则, 但是尚未出台农村新型金融组织的财政支持、税收优惠、业务管理等具体规定, 各地区的政策也各不相同。具体表现为:一是国家税收政策扶持不明确, 对能减税额和免税年限未作具体规定;二是国家还未建立支农奖惩机制, 影响对支农有突出贡献单位的积极性;三是中国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尚未向村镇银行倾斜等。

(三) 银行存在风险隐患

村镇银行是“草根银行”, 是“穷人的银行”, 其信贷支持的主要对象为弱势产业——农业和弱势群体——农民, 农业和农民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很强,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 在农业保险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 村镇银行的信贷资金存在严重的风险隐患。

(四) 信用担保机制缺失

村镇银行信贷资金的有效运作依赖于完善的农村地区信贷担保体系, 但农村地区可用担保资源稀少, 遏制了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 加之村镇银行发放的贷款多以信用贷款为主, 极易形成信贷的道德风险。

三、村镇银行启动模式应具备的配套措施

(一) 实行透明、具体的扶持政策, 摆脱村镇银行存款来源不足的困境

首先央行对“三农”再贷款已成为重要的支持手段, 有较强的可行性。央行应给予村镇银行一定的支农再贷款支持, 以增强村镇银行的资金实力。其次, 根据农村地区实际情况, 可以适当放开村镇银行存贷款利率, 市场化的利率能够保证其吸储和放贷能力。同时, 村镇银行应具备现代经营理念, 多做农村市场调研, 制定合理的存贷款利率, 必将大大提高吸储能力。

(二) 建立信用担保体系, 规范村镇金融机构信用环境

长期以来农村地区受“父债子还”和“有借有还”传统观念的影响, 小额信贷风险不像预期中的那样大, 但缺乏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加以规范。政府可利用现代信息手段督促相关职能部门积极为村民建立个人信用档案, 实现社会信用信息资源共享, 不断优化农村金融市场环境, 倡导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 建立贴近农村实际和草根文化特色的村镇非银行信用体系, 扩大信用信息使用范围, 大力推进“信用工程”建设;另外, 积极推动信用社区、信用企业、信用乡、信用村、信用户的评选创建活动, 对评定的诚信企业和个人, 按信用等级授信, 切实落实贷款优先、利率优惠、期限放宽等优惠政策。

(三) 建立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保证村镇银行按股份制模式运转

除了固有的普通模式、引资模式和借力模式外, 积极探索“银行+保险”, “银行+上市公司”模式, 逐步建立健全投资多元、主体多样、形式多种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 更好地为小额农户、农村及县域中小企业等不同层面的信用主体提供多种金融服务, 用现代“大金融理念”启动村镇银行, 尤其在启动时就要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四、村镇银行启动模式初探

(一) 启动银保合作模式, 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保险机构的政策优势和保险功能

要真正建立起村镇银行的风险补偿机制, 必须启动银保合作新模式, 按照“银行+保险公司”模式, 开办由村镇银行放款、农户承贷、保险公司担保的贷款品种, 发挥农业政策性保险的保障功能, 充分显现村镇银行服务“三农”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正向激励功能。

(二) 启动银企合作新模式, 开创“企业养农”和“农养企业”的良性互动局面

打破传统“银行+企业+农户”模式, 建立“银企农”沟通协调机制, 实现银、企、农定期沟通, 在银行、企业和农民间搭建信息交流与项目合作平台, 积极开办由企业和种养大户签订协议、农户与企业签订单、企业给农户做贷款担保的贷款品种,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和制度优势, 走乡镇企业、村镇企业集体合作的银企合作之路。

(三) 准确定位政策性银行角色, 确保村镇银行启动后支农政策的有效落实

农发行、国开行和国家政策性银行在帮扶村镇银行启动和创建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具体体现在支农政策落实上, 其角色的准确定位和职能的有效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村镇银行启动模式的选择和成立后的具体运转。

摘要:从河南省村镇银行现有的启动模式入手, 分析村镇银行创建的主要制约因素, 为促进农村地区投资多元化、种类多样、覆盖全面、治理灵活、服务高效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的建立, 提出村镇银行启动模式必须具备的相应配套措施, 对村镇银行新模式进行大胆探讨, 从而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村镇银行,草根文化,银保合作,银企合作

参考文献

[1]周庆海, 刘灿辉.村镇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N].金融时报, 2008-06-17.

[2]陶磊.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必要性及其对农村经济的影响[EB/OL].中国合作金融联合网, 2009-08-21.

[3]李童.首家“草根银行”的标本意义[N].农民日报, 2007-03-30.

[4]李恺萌.欠发达地区村镇银行运行初期的障碍与启示[EB/OL].人民网, 2008-12-16.

河南省村镇银行 篇2

(一) 我国村镇银行的成立背景

伴随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 广大农民对于金融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但是, 一些传统金融机构为追求高额的利润, 不断撤销在县级及县级以下地区的网点, 使得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出现严重短缺。现有的正规金融机构由于规模较小、资金实力较弱, 只能为农村提供一些简单的金融服务, 无法充分满足农村经济和农民的融资需求。而对于农村的非正规金融机构, 由于其非法性和高成本, 大大增加了农村金融服务的风险。村镇银行的设立, 弥补了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短缺的问题, 为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二) 全国村镇银行发展情况

1. 村镇银行发展迅速

2007年银监会派出机构批准设立的村镇银行机构为18家, 2008年为178家, 2009年为91家, 2010年为277家, 2011年为455家, 2012年为514家, 到2013年全国共组建1071家。从下图可以看出, 村镇银行在经历了2007-2009年三年的缓慢发展后, 在2010年之后, 村镇银行开始了明显的扩张。 (1)

根据2013年10月初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 截止2013年月份, 已经开业的村镇银行已经实现了全国31个省份的全覆盖。全国1880个县市的覆盖面积大于50%, 其中中西部地区有62家, 所占比例达到62%。2014年的最新数据显示, 在已经建立的1071家村镇银行中, 中西部省份有665家, 比例进一步提高到62.1%。 (2) 整体而言, 村镇银行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发展情况相对较为平衡, 并不断向中西部倾斜。

2. 存贷业务不断增长

到2013年8月末, 已开业的村镇银行资产达到5204亿元, 其中农户贷款1228亿元, 小企业贷款1598亿元, 两者合计占各项贷款的89%。同期的全国村镇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45%, 拨备覆盖率为48%, 拨贷比2.16%, 有效地缓解了农村金融需求, 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3)

二、辉县珠江村镇银行的设立及支农的作用

(一) 辉县珠江村镇银行的设立及发展

辉县珠江村镇银行位于河南省辉县, 它是由中国银监会批准, 广州农商银行发起设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辉县珠江村镇银行开业于2011年3月。开业两年多时间里资产规模达到7亿元。按照网点建设规划, 2014年计划建设4到5家, 争取3到5年内实现网点覆盖主要乡镇。目前网点筹建小组正加快网点建设速度, 峪河支行、冀祥支行已于2014年6月28日同日开业。

(二) 辉县珠江村镇银行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持

1. 增加“三农”信贷投入

作为新成立的农村金融机构, 辉县珠江村镇银行自成立以来, 坚持“立足三农, 支持当地中小企业”的宗旨, 积极推进当地“三农”经济的发展和中小企业的融资, 在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有效缓冲了辉县农村金融服务的缺失现状。截至2013年8月31日, 该行各项贷款余额39880万元, 其中涉农贷款38286万元, 支持小微企业89多户, 农户近400多家, 累计投放贷款9亿元。到2014年9月, 各项贷款余额5.26亿元, 较年初新增2536万元, 增幅5.07%, 其中涉农贷款余额52119万元, 占比99%;非农贷款余额为462万元, 占各项贷款余额1%, 支农效果显著。 (4)

2. 设立小微金融事业部服务当地农户

小微金融主要是指专门向小型和微型企业及种地收入阶层提供小额度的可持续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活动。由于客户有特殊性, 所以它会有适合这样一些特定目标阶层客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2012年10月, 辉县珠江村镇银行借助发起行广州农村商业银行的先进信息科技平台, 引进德国IPC技术, 在全国珠江村镇银行系统率先设立了小微金融事业部。小微金融事业部的设立既符合辉县珠江村镇银行服务“三农”的定位, 同时也加强了其金融服务和产品的创新能力。自设立小微金融事业部半年时间, 已累计发放贷款900余万元, 支持客户300余家。对金额小到1万元的客户, 该行人员也是往返数十里, 不厌其烦, 受到了农民朋友和社会各界的普遍称赞。 (5)

3. 扶持特色产业

辉县冀屯乡是全国最大的食用菌种植基地。由于其种植规模较大和种植品种多的原因, 在食用菌筹备时期, 种植户生产需要大量的生产资金。面对这种情况, 辉县珠江村镇银行“早计划、早安排、早行动、早调查”, 大大缩短了贷款调查时间, 使得对种植户贷款的审批速度加快, 做到及时为种植户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 极大的确保了大棚种植的顺利展开。

辉县珠江村镇银行扶持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 一方面可以赢得当地人们的信赖, 提升自身的品牌认知度, 提高吸储能力;另一方面, 也可以激励当地政府、企业及农户发掘并发展自身特色产品和产业, 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三、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困境

村镇银行自成立以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不足。但与发展较为成熟的农信社等传统金融机构相比, 仅经历了7年发展的村镇银行在工作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一) 品牌认知度低

相对于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 村镇银行规模小, 网点少, 资金实力弱。在短时间内难以建立起在当地农户中的信誉, 大多数农民对其还持一个观望的态度。在对辉县市内乡镇的50户居民调查中显示:从品牌认知度看, 有74%的居民认为辉县珠江村镇银行并非正规银行机构;而从图2可以看出, 只有19%的居民表示认同村镇银行是农民自己的银行, 愿意将钱存入其中。认知度低影响了辉县珠江村镇银行村在当地的吸储能力。截止2014年8月底, 辉县全部金融机构储蓄存款余额1565137万元, 辉县珠江村镇银行余额仅38382万元, 仅占2.5%。

(二) 支农目标偏离

根据《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中的规定, 村镇银行应当以在农村地区设立为主, 并以支持当地“三农”为己任。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 村镇银行作为“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的独立企业法人, 各发起人或出资人必然会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作为自身的追求目标。考虑到农业自身的弱性, 村镇银行为了尽快实现盈利, 会寻求新的市场定位, 逐渐偏离服务“三农”的经营宗旨。2011年成立的辉县珠江村镇银行, 总行设立在市中心。于2013年开设的涌金支行也是在距离其两条街的市区。开设的分行并没有辐射到偏远的农村地区, 服务对象仍是主抓县域内, 而没有靠近真正需求的贫困农户。

(三) 人才与业务发展不适应

村镇银行的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多是由发起行或控股方派驻, 他们熟悉金融业务, 但并不一定熟悉农村人文环境、市场环境及金融需求特点。而新招收的员工多为应届毕业生, 从业经验不足, 更是限制了村镇银行进一步发展。以辉县珠江村镇银行为例:辉县珠江村镇银行共有员工28名, 其中硕士3名, 本科15名, 大专10名, 员工已基本实现高素质化。但是由于员工对于当地农户的需求缺乏系统的认知, 致使一些业务无法正常展开, 导致发展放缓。截至2014年9月末, 辉县珠江村镇银行各项贷款余额5.26亿元, 较上月减少311万元, 较年初增加2536万元, 增幅仅为5.07%。

(四) 金融产品缺乏特色

设立村镇银行目的是服务“三农”, 就要求其推行的业务是区别于其他传统的金融机构。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 大多数村镇银行未能充分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 缺乏对当地农户需求的认知, 自身业务产品缺少特色与针对性, 在短期内与当地传统金融机构相比缺乏竞争力。如辉县珠江村镇银行虽已取得较快发展, 但其所推行的业务类型仍以传统的存贷业务为主, 没有结合当地实际所创新的业务。截止2014年8月底, 辉县的邮政储蓄银行各项存款额较年初增长16.43%, 农村商业银行增长10.1%, 村镇银行则是-4.86%。可见村镇银行在当地的发展仍然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

(五) 信用体制不完善

村镇银行面对的主要客户是微小企业和农户, 他们既没有以往的信用记录, 也没有完善的财务及产业发展系统可供评估, 更没有相关的专业评估机构对其进行评估。尤其对于小额农户贷款, 有时更无财产做抵押。虽然中小企业集合票据通过打捆发债的模式获得了较高的债券评级, 但是依然难以掩盖发债主体经营风险高的现状。在2012年10月, 三力炭素从辉县市珠江村镇银行贷款600万元, 期限为1年。但是贷款到期后, 三力炭素却因为经济困难, 无法偿还贷款, 辉县珠江村镇银行只能做坏账处理。这样便导致了辉县珠江村镇银行不良贷款的增多。

总的来说, 品牌认知度低使得村镇银行吸储能力和吸引人才能力较弱, 限制村镇银行的进一步发展和业务的开展。而为谋求自身的发展, 村镇银行服务对象大多为大中型企业, 逐步偏离其设立的初衷。由于缺乏对当地的了解, 缺乏特色产品, 同当地传统金融金融相比缺乏竞争力。同时由于缺乏完善的信用体制, 使得贷款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

四、我国村镇银行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村镇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合理的解决, 就会阻碍其发展。为更好的实现村镇银行的发展, 充分发挥“支农”的作用, 村镇银行应不断改进经营理念和手段。

(一) 明确自身定位

我国村镇银行必须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 扎根乡镇, 服务“三农”。考虑到村镇银行是自负盈亏的企业法人, 大多设立在较为偏远的农村地区。在设立之初可以选择市区或者接近市区的地方, 在维持可持续发展后, 再将分支开设到各个偏远的乡镇。在服务对象上, 应始终坚持面向“三农”及县域小微企业, 开发特色产品和服务。在实际工作中, 坚持信贷投放“小额、分散、提高涉农占比”的原则, 充分发挥机制活、效率高、创新强的比较优势, 走差异化、特色化的道路。这样才能实现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二) 提升品牌认知度

为提升自身的品牌认知度, 应加大各种渠道的宣传。辉县珠江村镇银行可以利用当地主要路口、风景区、高速路口以及市中心的大型广告宣传牌来宣传自身形象;在当地《布谷》、《金融时报》、《新乡日报》、《今日辉县》等重要期刊刊上刊登自身发展成果的文章以增加自身的可信度;积极参与当地公信力度强的一些银行评选活动以提升品牌的强度等。不断吸引当地农户关注村镇银行, 让更多人明白了村镇银行的概念和意义, 引导农户及涉农企业将闲散资金存到村镇银行。

(三) 完善人才队伍建设

从主发起行看, 可以成立培训分院, 建立立体培训体系, 常态化培训工作, 以帮助设立的村镇银行提高人员队伍素质。同时建立人才双向交流机制, 使得村镇银行也可以将自己的优秀干部送至主发起行进行挂职锻炼。

从村镇银行方面考虑, 可以招收当地有经验的他行优秀人才, 并将高管本地化程度纳入村镇银行班子成员考核内容, 推进管理人员尤其是高管人员的本地化。同时, 辉县珠江村镇银行可以鼓励一定数量的资源型客户经理的存在。资源型客户经理拥有大量资源以及对当地的高熟知度。这一职位的开设一定程度上可以保障辉县珠江村镇银行村镇银行存贷业务的开展, 减少了流动性风险的发生。

(四) 加强信贷产品创新

一方面村镇银行可以将主发起行的已成熟的支农和服务小微产品的业务复制到当地市场, 并通过实践不断改进和推广。另一发面, 结合当地的实际, 通过市场调研, 因地制宜地进行产品设计, 如小额信用贷款和批量农户贷款等。辉县近几年房地产事业在不断发展, 辉县珠江村镇银行可以利用自身的政策优势提供更为优惠和便捷的贷款。另外当地人越来越注重对下一代的教育, 辉县珠江村镇银行可以对应设立有关教育基金的产品。不断创新信贷产品, 满足客户需求, 在有效支持当地农村市场的同时, 也可以优化其信贷结构。

(五) 健全信用机制

一方面, 可以根据《贷款分类指导原则》, 依据借款人的实际还款能力建立信贷资产五级分类体制。同时坚持动态性原则, 及时收集反应借款人、担保措施以及影响信贷资产回收相关因素的变化情况的相关资料并及时归档。另一方面, 辉县村镇银行可以对逾期超30天、上月末有欠息的授信客户, 由其风险管理部在每月前3个工作日内向辉县地区内公布逾期、欠息客户名单。当客户经理再申报授信时, 必须先查询最新一期的逾期、欠息客户名单, 并将查询结果反映到具体的授信调查报告内。

摘要:从2007年起设立的村镇银行为农村地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但是作为新生事物, 各项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 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问题。本文简析了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 并结合河南省辉县珠江村镇银行发展中出现的品牌认知度低、人才与业务发展不适应以及金融产品缺乏特色等问题, 提出一些针对性建议, 以期促进村镇银行的进一步发展。

河南省村镇银行 篇3

(一) 政策环境与现状

村镇银行 (1) 在我国的发展仅五年多, 但在政策层面已经历首批试点、扩大试点及完善配套政策等三个阶段。2006年12月底, 银监会调整放宽了农村地区银行业机构市场准入政策, 并选择四川、青海、甘肃、内蒙古、吉林、湖北6省 (区) 开展首批试点工作。2007年10月, 经国务院同意, 银监会将试点省份从6省 (区) 扩大至全国31个省份, 各地先选择具备条件的1~2家机构进行试点, 待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开。2008年5月, 央行和银监会出台《关于村镇农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有关政策的通知》, 进一步细化了对村镇银行等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相关政策, 积极鼓励、引导督促这些机构面向农村、扎实依法开展业务经营。经过几年来的发展, 截至2011年5月末, 全国共组建村镇银行536家, 其中开业440家、正在筹建96家, 就云南省来讲, 截至2011年8月, 已有10家村镇银行, 可见村镇银行在我国发展非常迅速。按主发起人 (商业银行) 类型可分为以下四类, 不同类型的银行机构由于比较优势和战略导向不同, 对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积极性和战略目标存在一些差异, 下面重点进行分析。

1.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主发起设立。截至2009年2月, 国有大型银行一共发起设立了10家村镇银行, 其中国家开发银行占1/2。除国开行外, 国有大型银行对于重返农村金融领域一直持犹疑态度, 设立村镇银行更多的是处于政策的策略性回应。农行、建行、交行分别设立了2家、2家和1家, 工行、中行则仍处于调研阶段。事实上, 正是因为农村地区不符合四大行的比较优势, 设立村镇银行对于机构网点众多的国有大型银行而言, 商业价值并不大。

2.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主发起设立。截至2009年2月, 这类银行机构仅发起了3家村镇银行。从首次发起设立时间与设立地点看, 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类似, 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政治表态大于商业意图。如民生银行首次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是在2008年9月12日, 地点是四川彭州 (为重灾区) ;浦发银行首次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是在2008年12月26日, 地点是四川绵竹 (为重灾区) 。此外, 华夏银行董事会2008年10月已通过《关于本行参加发起设立村镇银行试点的意见》, 但进展较慢。

3.外资银行主发起设立。由于外资银行的分支机构设置受到较为严格的限制, 假借村镇银行的形式可以规避政策限制, 间接实现机构布局的扩张。因此, 外资银行对于投资设立村镇银行看起来比较积极, 且都以全资控股形式设立。由于战略意图的不同, 外资银行设立村镇银行首要考虑经济利益, 多以当地经济是否发达、是否有潜在客户资源为选址标准。如汇丰银行在湖北曾都、北京密云、重庆、福建、广东等地设立了5家村镇银行, 其中湖北曾都是东风汽车的产业园区, 也是香菇等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基地, 其他几个地点也都是聚集了数量可观的大型企业;渣打银行在内蒙古和林格尔设立了1家村镇银行, 而和林格尔正是蒙牛集团的总部所在地, 借此可以间接实现与蒙牛的合作。

4.区域性中小商业银行主发起设立。城商行、农商行等区域性中小商业银行是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主力军, 现有村镇银行中的80%多是由小商业银行发起设立的。除个别由当地政府或银监局主导推动外 (如天津蓟县村镇银行和北京延庆村镇银行) , 多数区域性中小商业银行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动机是借机实现跨区域经营, 这与外资银行的动机相似。如江苏常熟农商行在省内金坛、省外咸丰、恩施控股设立了3家村镇银行, 湖南张家界农商行在山东寿光、连云港控股设立了2家村镇银行。

据银监会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 截至2011年5月末, 全国共组建村镇银行536家, 其中开业440家、正在筹建96家, 可见村镇银行在我国发展非常迅速。就云南省来讲, 截至2011年8月, 已有10家村镇银行。整体看, 村镇银行为外资银行、区域性中小商业银行提供了快速网络布局的通道, 也为其他资本参与农村金融提供了空间。但由于监管政策的限制, 目前尚未出现一家以非银行机构或个人为主发起人的村镇银行。

(二) 设立的条件要求

村镇银行的设立需要在章程、管理人员与工作人员组织机构及管理制度、营业场所、安全防范措施、开展业务设施等方面符合规定。村镇银行可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 且发起人出资中应至少有1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注册资本金方面:在县 (市) 设立村镇银行, 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300万元人民币;在乡 (镇) 设立村镇银行, 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00万人民币;注册资本为实收货币资本, 且由发起人或出资人一次性缴足。村镇银行组织形式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可以多样化。村镇银行可以根据金融服务和业务发展的需要, 在县域范围内设立分支机构。

根据《暂行规定》作为机构类股东包括境内外金融机构与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 对其共同要求就是必须具有稳健的财务、良好的公司治理及健全的内部控制与管理。自然人股东则更强调的是良好的声誉与入股资金来源的合法性。这样的要求有利于村镇银行的稳健经营减少其经营风险。

村镇银行的股权设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有关规定2012年第5期中旬刊 (总第480期) 时代Times执行。其中: (1) 最大股东或唯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 (2) 最大银行业金融机构股东持股比例不得低于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20%; (3) 单个自然人股东及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村镇银行行股本总额的10%; (4) 单一非银行金融机构或单一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及其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10%; (5) 任何单位或个人持有村镇银行股本总额5%以上的, 应当事前报经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审批。

二、云南省村镇银行设立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

(一) 云南省村镇银行设立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

1.增加了我省农村金融供给的新渠道。当前, 云南省经济社会正处在体转换、结构调整、城乡统筹的重要时期, “三农”发展正呈现一系列明显而积极的趋势。前已述及的传统的我省农村金融供给渠道主要是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合作金融机构、邮政储蓄银行, 而村镇银行的准入及其设立, 增加了资金供给的渠道, 丰富了金融市场主体, 无疑将增大农村金融资源, 为实现我省多元化、多样化、多层次、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目标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通过调研发现, 在相对贫穷落后的农村地区设立村镇银行, 既弥补了现有金融服务的空白不足, 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资金供应的紧张、贷放不活问题, 对“三农”是一大福音。

2.丰富我省农村金融机构, 有利于投资多元化。按照“投资多元、贴近农村、治理灵活、高效运作、服务三农”的原则, 在农村地区设立村镇银行, 丰富了我省农村金融机构的类型, 对社会资本的多元化投资是有利的, 因而是一项新的优良制度安排, 它打破了农村金融长期的国有垄断, 使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得以进入, 为金融机构多元化投资主体的形成提供了重要平台。

3.为农村金融创新提供了重要舞台。农村金融创新一直以来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 近几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明确提出要实施农村金融创新, 包括金融产品、金融业务、金融制度、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 要大力发展农村小额贷款, 开展农村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的试点。而村镇银行的设立, 正是可以对农村金融创新和多元化发展提供良好的舞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可以为农村中小企业或个体业主提供适合的金融服务, 长期以来这类企业或个人融资需求较大, 而且基本上是通过民间融资 (非正规金融) 完成的, 村镇银行的出现无疑拓宽了其融资渠道, 从而为形成规模化农业经营提供较好的支持。其次, 可以开拓我国农村消费信贷需求, 农民生活支出中教育、医疗比例较大, 村镇银行可以在这方面作出一定的探索, 促进农村消费信贷市场快速发展。再次,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民收入增长较快、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村镇银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广大农民的理财需求。

同时, 村镇银行的设立还是解决我省现有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低、金融服务缺位、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一系列“金融抑制”问题的创新之举, 对于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 农村金融制度的不断完善优化, 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具有至为重要的意义。

三、云南省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分析

(一) 我省村镇银行设立现状

截至2011年8月, 云南省已有10家村镇银行。其中较典型的有玉溪红塔兴和村镇银行、文山民丰村镇银行、昭通昭阳富滇村镇银行、曲靖惠民村镇银行、禄丰龙城富滇村镇银行、楚雄兴彝村镇银行;资产总额达18.22亿元, 比年初增加6.4亿元、增长54%;贷款余额11.24亿元, 比年初增加5.45亿元、增长125.3%;有贷款户938户, 比年初增加459户, 户均贷款余额为104.5万元, 其中覆盖中小企业180户、贷款余额71, 380万元, 覆盖农户467户、贷款余额17, 501万元, 中小企业贷款和农户贷款合计88, 881万元, 占村镇银行全部贷款余额的90.66%。具体情况是:玉溪兴和村镇银行的注册资本有4750万元, 由玉溪市商业银行发起, 共由17名股东组成 (其中3名法人股东, 14名自然人股东, 玉溪商业银行为控股股东, 占总股本的31.57%) ;文山民丰村镇银行由包括州政府、文山县自然人股东4户, 入股资金250万元, 占总股本的7.14%;曲商行占40%股权, 为控股股东) ;昭通昭阳富滇村镇银行是由富滇银行作为主发起人, 邀请昭通市当地三家企业法人和三名自然人出资组建, 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 富滇银行出资2550万元, 占资本总额的51%, 其他出资人出资2450万元, 占资本总额的49%;曲靖惠民村镇银行是由曲靖商业银行作为主发起人, 由曲靖市商业银行、曲靖市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曲靖市麒麟区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及曲靖越钢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和自然人共计11家股东共同出资组建, 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禄丰龙城富滇村镇银行是由富滇银行作为主要发起人, 由6家企业和4名自然人发起组建;楚雄兴彝村镇银行是由玉溪市商业银行牵头发起, 由云南省城市建设投资公司、楚雄佳泰房地产公司、楚雄乾合矿业公司、楚雄市开投公司等共同出资5000万元组建。

据最新消息, 2011年8月10日, 我省第10家村镇银行———云南大理海东村镇银行正式成立。大理海东村镇银行由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大理经济开发区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云南清逸堂实业有限公司、重庆吉力芸峰实业 (集团) 有限公司、重庆芸峰药业有限公司、大理银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出资6000万元人民作为注册资本。其中,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出资3060万元, 占总出资份额的51%, 大理经济开发区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云南清逸堂实业有限公司、重庆吉力芸峰实业 (集团) 有限公司、重庆芸峰药业有限公司分别出资600万元, 各占总出资份额的10%, 大理银帆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出资540万元, 占总出资份额的9%。将于2011年年底以前正式挂牌开展业务。

(二) 我省村镇银行运营发展情况

1.明确的市场定位。我省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是以服务“三农”为宗旨, 面向农村、农户和农业经济组织, 市场定位比较明确。以玉溪红塔兴和村镇银行为例, 其具体特点是惠农利民小额贷款, 凡是经营范围设立在玉溪市红塔区内, 从事生产经营的自然人、个体工商户等创业, 旧村改造、购置其他动产和不动产等项目自筹资金不足的都是其贷款服务对象。而抵押和担保要求除了常见的用自己或他人的符合规定的房产进行抵押、经银行认定的担保机构提供担保外, 还可以是“同一村组的客户, 可在经办行认可的范围内进行担保”等。

2.贴心的“三农”服务。10家村镇银行开业以来, 针对当地具体情况对“三农”实施贴心服务。例如曲靖惠民村镇银行自自2009年11月28日正式成立, 至2010年5月10日, 该行各项存款达8069万元, 各项贷款5327.2万元。累计发放贷款98笔, 累计贷款金额6607.2万元, 其中涉农贷款62笔, 涉农贷款金额4821.2万元, 涉农贷款占比月均70%以上。曲靖惠民村镇银行坚持“立足地方、支持城乡、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 积极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市场、有效益的项目发展;积极配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户生产。目前, 已向办理了林权证的林业经营户发放200多万元贷款, 用于林业经营户引种改造和购买农药、化肥, 并和麒麟区越州镇、珠街乡的蔬菜种植龙头企业、种植农户以及葡萄专业合作社初步建立起公司+基地+农户的银企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合作模式。涉及蔬菜种植和销售的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5户, 葡萄种植户80余户, 已发放贷款300余万元, 正在办理即将发放的贷款500多万元。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银企合作模式, 有力地支持了重点农业产业的发展。目前, 曲靖惠民村镇银行正在城乡结合部筹建城东支行, 服务区域将扩展到珠街、沿江等乡 (镇) 和相邻的社区村民小组。

楚雄兴彝村镇银行以城镇、乡村为依托, 以改进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为核心, 将有效解决广大农村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服务“三农”供给不足的问题, 为彝州“三农”发展提供金融保障。

3.优良的适农贷款方式。以文山民丰村镇银行为例, 该行在担2012年第5期中旬刊 (总第480期) 时代Times保方式、贷款品种、利率确定等业务上, 积极创新信贷思路, 以文山三七产业发展为重点, 从政策允许、市场分析、客户调查入手, 着力寻求结合点, 积极与华信三七产业合作社、特安呐制药、苗乡三七等企业联系, 并从文山华信三七产业合作社吸呐了90余户“七农” (当地种植三七的农民) 成为股东, 为他们开展三七种植、加工给予抵质押担保贷款。抵质押担保方式以三七作为抵押, 抵押率50%, 即农户用当时市价100元的三七给银行作抵押, 银行就给他贷款50元;在三七抵质押担保期间, 客户如需要一个品种出货, 只需将等价的其他品种补充入库, 保持质押物总价值不变即可。新颖的贷款模式吸引了众多三七种植、加工、销售客户, 去年, 该行共向这些客户和企业发放三七贷款1000多万元。目前, 所有贷款已全部按期收回, 无一逾期, 保证了新一轮三七抵质押贷款的发放。

兴和村镇银行从玉溪当地实际出发, 除了按照银监会有关规定开展日常业务, 定位主要为“三农”、为中小企业服务外, 该行还与发起银行玉溪市商业银行开展业务合作, 为玉溪的整个产业链提供全程金融服务。据了解, 为整个地区的产业链提供全程金融服务的做法, 目前在其他省份的村镇银行中, 基本还没有。此外, 该行还推出了“连保制”, 即在一定范围内, 对有着大致相同的经营目标、同样有着贷款需求的农户, 采取5户或5户以上联合相互担保、共同贷款的方式, 向村镇银行申请贷款。这样, 既可以适应农村金融的特点, 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又可以最大程度降低银行自身的风险, 做到既帮助了“三农”, 也使得各方都能够获得安全保障。此外, 昭阳村镇银行在全市首创并发放了股权质押贷款, 有效地解决了中小企业抵押担保难问题。

4.灵活的经营机制, 创新的服务方式。禄丰龙城富滇村镇银行以“立足村镇、服务三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为目的, 按照安全性、效益型、流动性的经营原则, 实行自主经营, 自担风险, 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经营体制, 在审慎经营、稳健发展的前提下, 依托城镇为当地农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自成立以来, 该行本着“客户满意、股东满意、员工满意”和“只做一流、创造卓越”的经营理念, 实行一级法人、统一核算、两级管理的管理体制, 以全新的服务理念为当地群众服务。

昭通昭阳富滇村镇银行自开业以来, 以创新的服务手段, 灵活的经营机制和创新的人才团队, 先进的服务理念, 不断扩大营销网络, 在为“三农”服务的同时, 自身也得到了发展。据2010年二季度财务分析报告显示, 截至二季度末, 该行各项存款余额38924万元, 比年初增加10789万元, 增幅38.35%, 完成计划30800万元的126.38%。贷款余额23905万元, 比上年末增加7589万元, 增幅46.51%, 完成计划任务18400万元的129.92%。财务收支方面, 各项收入实现844.67万元。

5.渐好的经营业绩。绝大多数村镇银行刚开始时由于各种原因, 不同程度出现了亏损, 但第二年经营业绩明显好转并扭亏为盈, 只有个别仍继续亏损, 但总体水平不断向好。

四、当前云南省村镇银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省村镇银行给农村金融市场带来了新活力、新气象, 但更多的是我们要关注和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目前, 我省村镇银行发展的数量太少、业务量小, 与最初设立的预期和规划存在较大差距, 这既与国家宏观政策有关, 也与我省地方经济金融发展有关;既与外部环境有关, 也与村镇银行自身密切相关。可以说, 正由于各种问题的相互交织、错综复杂, 使得我省村镇银行的发展难以大面积铺开, 由于其较高的经营风险而带来的财务可持续性令人担忧, 甚至隐藏系统性风险。下面主要分析其设立和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并进行一些探讨。

(一) 准入门槛过高, 难以找到主发起人

2007年银监会出台的《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对产权结构做了如下安排:村镇银行最大股东或惟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 且持股不低于20%, 除银行业金融机构 (不仅包括发起银行, 也不包括参股银行) 之外的单一股东 (包括非银行金融机构、非金融机金融inance NO.05, 2012 (CumulativetyNO.480) 构企业法人、自然人) 及其关联方持股不得超过10%。也就是说, 村镇银行的首要条件是由金融机构作为发起人, 通俗地讲就是只有银行才有资格发起成立村镇银行。银监会在《村镇银行组建审批工作指引》文件中明确指出:在村镇银行的制度安排中村镇银行的发起人必须是符合条件的发起人或出资人, 且发起人或出资人中应至少有1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这个规定的出发点在于更有利于控制风险, 但作为引导城市金融向农村发展的制度安排, 村镇银行的发起人仅局限于符合设立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将具有竞争实力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排除在制度安排之外, 会导致村镇银行的发起人选择面过窄, 无法体现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 也无法让更多优质资金流入农村金融领域。

相比东部沿海发达地区, 西部的一些省份尤其是云南省, 由于县域经济不发达, 乡镇经济落后, 金融机构经营成本高、风险大的特点, 导致一些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不愿意在县域设立营业机构网点。反之, 县域经济和乡镇经济的落后又直接导致金融机构无利可图, 因而作为主发起人牵头组建村镇银行的意愿不强烈。目前, 云南省只有富滇银行、玉溪市商业银行、曲靖市商业银行3家地方性的商业银行。而云南省已经建立并营业的村镇银行正是这3家地方性商业银行作为主发起人组建的。但受于自身实力以及监管的要求, 当前玉溪市商业银行和曲靖市商业银行还不能在云南省其他县域设立营业网点分支机构。富滇银行虽然实力相对较强, 但因为受限于资本充足率的管制, 短期内还不能迅速在昆明市以外的全省其他县域设立营业网点。由于没有较多的村镇银行的主发起人, 使得村镇银行的组建面临极大的困境, 这是我省村镇银行难以在全省大面积铺开的主要困难之一。

银监会的条规将热情似火的民间资本挡在了门外, “想做的人没法做”, 而另一方面, “能做的人”却并不积极。与外资银行相比, 国有大型银行包括工农中建交、股份制银行行动明显滞后。据统计, 截至2011年5月末, 全国已组建的村镇银行536家 (其中开业440家、正在筹建96家) , 国开行发起的仅占到7家, 而由五大行发起的则寥寥无几。专家分析, 国有大银行、股份制银行不积极参与设立村镇银行, 主要是因为相对于扩张分支行、网点, 投资村镇银行回报周期长、盈利能力有限, 对大型的银行来说欠缺足够的吸引力。另外村镇银行如果经营不善, 出现问题, 将对发起银行的声誉和品牌也会造成不利影响, 所以对村镇银行设立的态度并不积极, 而处于消极等待、观望应付之中。

(二) 缺乏社会公信力, 吸储难度大

由于村镇银行是新生事物, 目前在云南省才刚刚起步, 群众有个认识过程。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尤其农业银行和农信社服务农村时间长, 老百姓对他们感情较深, 信赖度和认同度较高。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成立时间较短, 农村居民对其缺乏了解, 与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相比, 农村居民对村镇银行的认可程度大打折扣, 多数倾向于到当地农信社和邮储银行办理业务。另一方面是农村居民对其信誉普遍持怀疑态度。有些群众甚至把村镇银行误认为原来的“农村合作基金会”。在问卷调查中, 有人认为“村镇银行是杂牌”, “有钱老板开的, 存钱被卷跑怎么办”, 一些人表示“不放心”、“不敢贸然去存款”。由于当地许多中小企业和民众不了解设立村镇银行的必要条件, 也不了解村镇银行的经营宗旨、业务范围及发展前景, 普遍认为村镇银行是私人银行, 导致地方中小企业和农民有顾虑, 担心上当受骗, 不敢将钱存入村镇银行, 导致吸收存款难。另外, 在相关业务的拓展上, 特别是在组织单位存款方面, 由于国家对单位开户实行了更加严格的管理政策, 加之一些企业也有内部开立账户的规定, 致使村镇银行吸收单位存款困难较大, 昭通昭阳富滇村镇银行最为突出, 据调查, 其反映出来的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如此, 单位及其公职人员不愿在其开户, 部分财政资金的拨存业务也与之无缘, 尽管经过多方努力, 但在该行开户的企业仍然较少, 吸收的存款有限, 从而相应制约了贷款规模的扩张。

(三) 贷款需求旺盛, 拆借成本高

2012年第5期中旬刊 (总第480期) 时代Times近年来我省县域经济发展迅速, 正规金融资金供给严重不足。村镇银行在存款资源不足的情况下, 却面临旺盛的贷款需求。与旺盛的贷款需求相比, 村镇银行由于注册资本金小, 吸收的存款较少, 可贷资金明显不足, 信贷支农缺乏后劲。由于村镇银行规模小、注册资本金小, 也还不能进入全国拆借市场进行拆借, 贷款资金不足只能向当地金融机构拆借资金。一些村镇银行从业人员反映, “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 不愿向当地银行拆借, 因为成本太高”。

(四) 受自身经营规模所限, 放贷能力不足

由于村镇银行受自身经营规模所限, 注册资本金较少, 吸收存款能力弱, 故可贷资金不足, 贷款受到极大限制。从目前成立的村镇银行来看, 其经营模式仍以存贷业务为主, 存贷利差为其收入来源。村镇银行服务对象是“三农”, “靠天吃饭”的风险较大, 也承担着一定的政策风险, 风险补偿无着落, 拨备压力大。村镇银行支持的主要对象是涉农中小企业和农户, 一方面中小企业大部分财务状况不好, 资信差, 抵押担保难;另一方面, 对中小企业信贷监管的要求与大企业几乎无差别, 贷款营销左右为难。当前我国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十分严峻, 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压力越来越大, 货币政策在不断紧缩, 加上国际金融危机的余波及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的影响, 农村市场环境不佳, 企业生存发展困难很大, 因而村镇银行对当地中小企业及其农户的支持有限。

(五) 核心业务系统不健全

村镇银行刚成立, 没有条件研发自己的综合业务系统, 只能借助其他银行综合业务系统开展业务, 以间接的方式申请加入人民银行大额实时支付系统和小额批量支付系统。人民银行规定:以间接方式加入大小额支付系统, 不能异地代理。也就是说假如村镇银行如果要以富滇银行为代理, 间接加入大小额支付系统, 那么, 昭通必须有富滇银行的分支机构。由于无法加入人民银行的大小额支付系统, 致使村镇银行无法互联互通、汇路不畅, 资金不能实时到账, 客户通过村镇银行汇款, 还要转借第三方通道, 发卡也难。目前, 除了玉溪兴和村镇银行成功发行了红塔卡以外, 另几家村镇的客户只能拿着存折办理业务, 极大地限制了村镇银行业务发展。更为严重的是, 人民银行即将取消同城票据交换, 如果不能加入大小额支付系统, 村镇银行则无法运行。目前10家村镇银行均未能加入人民银行大额实时支付系统和小额批量支付系统。

(六) 贷款脱农化、短期化, 涉农贷款比重不高

村镇银行建立的初衷, 是引导资金流向农村和欠发达地区, 改善农村地区金融服务, 加快促进“三农”经济发展、支持新农村建设和实现城乡一体化进程。但村镇银行作为商业性金融机构, 必然追求利润最大化, 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其贷款的脱农化、短期化、大额化, 涉农贷款比重不高, 有的不到50%。例如昭通昭阳富滇村镇银行截至2010年二季度末, 23905万元的贷款余额中, 对公贷款25户, 余额17617万元, 占贷款总额的73.7%。对私贷款241户, 余额6288万元, 占贷款总额的26.3%, 其中涉农贷款15户, 金额4324万元, 比重较低。许多农户借款难以满足, 正是由于农村金融资源供给的稀缺而形成的卖方市场与现行信贷机制设计不完善的必然结果。

(七) 网点设置少且城镇化, 村镇银行不“村镇”

我省村镇银行最新统计目前只有10家, 发展速度较慢, 而且基本上都设立在州市一级, 县域以下很少, 更没有设在村镇, 所谓村镇银行并不“村镇”。

(八) 税收优惠不足, 政策扶持不够

目前, 各地出台了一些针对村镇银行的扶持政策, 但难以落实。对于村镇银行这样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应当根据农村信用社的纳税标准来计征企业所得税和营业税。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有关文件, 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信用社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其他地区农村信用社, 按其应纳税额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农村信用社取得的金融保险业应税收入, 按3%的税率征收营业税。对村镇银行应该一视同仁, 并能够得到更大的优惠政策, 以使之得到快速的发展壮大。

(九) 专业人才匮乏

inance (CumulativetyNO.480) 村镇银行作为一种新型金融机构, 像其他金融机构一样, 需要更多具有专业技能和丰富执业经验的专门人才。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 村镇银行不能提供较为优越的条件以吸引较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包括急需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吃苦耐劳精神和了解熟悉农村情况业务骨干, 因此, 极大地制约了其业务的开拓发展。

(十) 潜在风险大, 御险能力弱

我国农村金融的演进过程告诉我们, 村镇银行的发展始终伴随着风险问题的困扰, 而目前, 云南省村镇银行的发展, 一方面正面临自身内部运营风险的阻碍, 另一方面, 也面临来自于外部环境风险的巨大压力。村镇银行主要的盈利性资产业务是面向农户的小额贷款和农村中小企业的贷款, 风险的集中度相对较高, 贷款资产的安全决定着村镇银行整体运行的安全, 村镇银行如何开展贷款业务, 如何防范贷款业务中的信用风险、如何进行适度的金融创新、如何处理与外界的协调关系等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而对村镇银行的风险管理, 尤其是信用风险的防范当前缺乏明确的防范措施, 因此村镇银行潜在风险较大,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五、当前大力发展云南省村镇银行的措施与建议

(一) 人民银行与银监会应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力度

1.完善政策法规, 加强风险监管。 (1) 完善关于村镇银行设立的相关法律法规, 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我国虽然允许民营资金参股设立村镇银行, 但是国家对银行业的开放还依然不够, 必须由大型商业银行作为主发起人的限制, 大型银行必须控股的限制等等法律条款, 使村镇的发展面临着较大的制度缺陷, 因而发展严重受阻。尽管各地方想大规模设立和大面积铺开, 但找不到那么多的发起人。而降低门槛, 主要是指在放宽发起人限制上, 不仅允许银行业金融机构, 也允许非银行金融机构 (包括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 以及社会各种资本都可以作为发起人发起设立, 这样,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大门将彻底打开, 多元竞争局面将逐渐形成, 大量的社会资本将得以进入, 从而更快地促进村镇银行快速发展。 (2) 必须加强对村镇银行的金融监管。在准入门槛降低的同时, 必须把住“严监管”这一关。应针对我国村镇银行制定专门的《村镇银行法》, 主要内容应包括村镇银行的设立条件、注册资本、服务范围、市场定位、服务内容、日常监管, 以及完备的准入退出标准, 并严格执行。另外还应包括对村镇银行以风险为本的监管框架的实施标准, 以及相关的税收优惠和新设分支机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村镇银行信息披露政策等方面。特别是对于小额贷款公司改制的村镇银行和由民营企业直接设立的村镇银行, 由于其风险相对于其他村镇银行而言较高, 因此重点加强对其的风险监管, 在存款准备金率、核心资本充足率、市场退出机制方面严格管控。真正的民营的村镇银行是否能够准入设立, 并具有良好的、科学的退出机制, 是我国村镇银行这一新型制度安排成功的关键, 也是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关键。 (3) 人民银行与银监会要在政策上、业务上等方面要有具体指引。这样可以保证各项政策措施的具体落实, 而不是只停留在文件上。要制订目标, 分阶段落实任务, 并加强督促与检查, 对省银监局提出具体要求并进行考核, 使村镇银行的发展与监管落到实处。 (4) 人民银行在具体政策方面。人民银行应利用再贷款加大对村镇银行的支持;同时对发放支农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村镇银行, 在再贷款和利息方面给予扶持和优惠, 以调动其面向县域和涉农业务、支持“三农”发展的积极性;针对村镇银行资金实力较弱的现状, 区别对待, 尤其是西部贫困地区, 适当降低银联入会费用, 鼓励其积极开展银行卡惠农业务;放松对村镇银行的利率管制, 给予较大的利率浮动空间, 允许村镇银行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资金供求状况、债务人可承受能力确定浮动利率, 保证村镇银行的收益能够覆盖其成本, 使其有利可图;尽快将村镇银行纳入人民银行的信用征集系统和支付结算体系, 完善借款人信用信息, 实现银行间征信信息共享, 以利于村镇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 (5) 银监会与省银监局应进一步加强监管, 通过运用现场监管和非现场监管等各种有效方式, 对村镇银行进行监管, 做到防2012年第5期中旬刊 (总第480期) 时代Times患于未然。 (6) 各级政府应实施税费优惠政策, 加大支持力度。村镇银行应与农村信用社应同等享受免征所得税和减免营业税的优惠政策。对涉农贷款实施补贴制度, 由中央以及地方财政给予一定比例的信贷补贴, 以鼓励村镇银行加大对“三农”的资金投入。农村信用社等涉农金融机构所享有的政府其他优惠政策, 对村镇银行应该一视同仁。

(二) 村镇银行要加强管理提高自身竞争力

1.加强宣传, 提高公众认知度。村镇银行应积极主动地通过政府各类媒介、会议等多种形式、场合, 向农户和中小企业宣传村镇银行立足于农村、坚定为“三农”服务的宗旨, 提高公众对村镇银行的认知度, 使村镇银行这一新生事物深入农村、深入人心。可以重点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加强自身从硬软件建设, 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二是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合作, 利用政府信誉提高村镇银行的信誉度;三是充分利用股东的资源。其在设立初期吸收的股东在当地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 要充分发挥股东的社会知名度、信息渠道等优势来进行工作。

2.加强业务创新, 切实提升业务管理。村镇银行应在成本可算、风险可控前提下, 依据自身条件和市场定位、不同客户群体和市场对金融服务产品的需求情况, 通过产品和经营模式创新等手段, 推出与自身管理相适应、与“三农”和小企业融资需求相匹配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逐步确立具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特色的经营模式与盈利模式, 立足广阔的农村市场“精耕细作”,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村镇银行稳健、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具体而言, 可以在以下方面着力:一是存款永远是银行经营的核心, 要抓紧抓好;二是抓住其贴近农民、贷款及时快捷和灵活的特点, 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实际, 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 积极创新, 推出适合“三农”需求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三是与政府及其他涉农金融机构如银、证、保、信、基合作, 代理他们的产品与服务, 努力开拓中间业务, 获取其他金融服务业务收入。通过服务理念创新、思路创新, 不断提高业务开拓与管理水平。

3.强化内部控制, 完善风险防范措施。应制定并完善与业务发展相适应的各项规章制度, 理顺各项业务操作流程, 尽快设立内审及合规管理机构, 建立健全适合本行的内控制度体系, 提高制度执行力和自我纠错能力。要正确处理好业务拓展与风险防控的关系, 建立流动性风险控制机制, 并与发起行建立流动性风险管理支持机制, 确保持股银行对村镇银行提供必要资金头寸、支付结算等方面的支持。严格遵守《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 贷款发放始终坚持小额、分散的原则, 提高农户贷款的覆盖面, 防止信贷资金的过度集中风险。

4.合理选择贷款对象和利率。我省村镇银行在服务“三农”定位前提下, 应明确其内在的商业性质, 对于扶贫性质的、风险较高难以偿还的贷款申请可以不予理会, 对于不得不接受的某些政策性性质的农业贷款, 应当集中管理。在经营中, 利率是核心环节, 村镇银行要在人民银行核定的贷款利率最高浮动范围内掌握, 不宜过高, 太高风险也较大, 更重要的是加大了“三农”的负担, 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要让农民知道村镇银行的贷款不是“高利贷”。村镇银行应有自己的一套商业盈利模式, 以使通过各种税费优惠和补贴等收益覆盖其成本, 而不是表面上的利率的提高。

5.完善信用评级制度, 建立贷前审查与风险预警机制。我省村镇银行应建立贷款审查量化评分制和信用评级制, 列出可能对农户或企业还贷造成影响的如农户或企业资产状况、信用状况、经营状况、其他“联保”农户的评价, 在本行开设账户的情况、贷款担保状况、贷款用途、产品市场状况和发展前景以及产品受自然条件、技术、经济形势影响的情况等因素, 并确定其权重系数, 进行实地调查、评分, 再决定是否发放贷款。对于贷款农户的评分情况、使用和归还贷款情况予以存档, 由贷款管理部门逐步建立起对农户和企业的信用评级, 对于不同信用级别的农户、企业, 给予不同的信贷政策。

在风险预警方面, 由于村镇银行财力、人力有限, 应通过借助外部力量来解决, 比如专业机构签订咨询服务合同, 由专业机构来提金融inance NO.05, 2012 (CumulativetyNO.480) 供风险预警报告, 同时也可加强各银行之间的沟通交流, 利用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在内部方面, 要不断提高自身经营管理水平, 制定较为全面的规章制度, 完善村镇银行的信息系统和操作系统, 引进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要做好贷前工作和贷后跟踪, 与农户保持经常的联系。对贷款客户的资信状况和信用额度实行按年考核、动态管理的原则, 适时调整客户的信用等级和授信额度, 彻底纠正授信管理机制僵化、客户信用等级管理滞后的问题。对于无实物抵押的信用贷款农户, 可以采用联保制度或其他担保制度控制信用风险。对于需要担保的企业贷款, 要审核担保品和担保资格, 做到操作规范化。

6.构建信贷管理机制, 实行信贷的贷、评、管相分离。我省村镇银行内部应建立一个贷、评、管相分离的信贷管理机制。一是成立信贷风险审查委员会, 由信贷员并吸收社会上的专业人士组成, 负责贷款的审查、发放和信用评级工作。二是成立信贷员业绩评估委员会, 由行长、董事代表、信贷员代表、贷款管理人员代表、外部专家组成, 负责对于信贷员和委员在贷款发放中是否存在责任予以评估, 对于业绩优良的信贷员, 进行鼓励与奖励。三是成立专门的贷款管理部门, 信贷员在贷款发放后应将有关贷款审查材料移交管理部门, 在信贷员的配合下由管理部门对于贷款的使用情况、贷款的收益情况、贷款本息的归还情况、贷款的风险及其变化状况进行全程管理, 对于贷款未及时归还本息的, 应采取相应的预警防范措施。

7.增设营业网点, 通过多种手段为客户提供便捷服务。村镇银行营业网点少, 会使客户感觉不方便。因此, 要加强客户经理队伍的建设, 采取上门服务、设立便利店等形式加大营销力度, 争取更多的农户和微小企业成为服务的对象, 同时积极争取设立更多营业网点, 与乡镇甚至村社合作, 真正扎根于村镇, 通过设立金融服务站的方式延伸服务内容。

8.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开展业务。村镇银行要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 开展联合贷款, 接受其他金融组织的金融批发业务等业务。此外, 也可借助主发起人的力量, 联合开展银行卡、保险营销等。

9.重视和加强员工培训, 提高人员素质。村镇银行存在着各种风险, 甚至随时可能倒闭, 要让员工与管理者意识到压力、风险与竞争力的重要性, 因此, 要培训其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 使所有员工了解操作风险, 提高对风险的敏感性, 使其在业务拓展的同时重视风险识别与控制, 将“操作风险管理”融入到日常业务操作和管理过程中。要加强高素质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引进工作, 加大对业务的培训力度, 不断提高员工业务技能素质。

(三) 地方政府应努力改善农村信用环境

1.政府部门应倡导信用观念, 带头遵守和维护信用。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 政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地方政府既是区域金融生态建设中的“环境”因素, 又在金融生态建设中居于主导地位。

2.政府要努力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给每个参与竞争的市场主体以公平竞争的机会, 制定好科学合理、有吸引力的市场规则, 逐步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彻底打破市场壁垒和行业垄断, 让市场要素进行自由流动与配置。

3.政府要推动加快征信立法, 形成有法可依、依法规范的征信市场。要大力开展农村信用工程建设, 有效防止贷款风险。完善舆论监督制度, 对恶意逃废债务的企业和个人, 采取多种形式, 向社会公开曝光, 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建立信用激励机制, 对守信的农户、企业实行贷款优先、利率优惠, 并根据需要适当增加授信额度。

4.尽快建立全国范围内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通过积极创建“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等活动, 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同时, 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正向激励和逆向惩戒机制, 尤其是要强化对失信企业和个人的道德惩戒、法律约束、行政处罚和经济制裁。

5.建立地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考核机制。地方政府应将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采用多种形式、利用多种渠道向农村企业和农户大力宣传金融法律法规, 加强诚信教育, 2保0障12市场年各第方5的期合法中权旬益刊, 不断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建议将时区域或代地 (方总金第融生48态0环期境) 建设工作纳入地方政府工作绩效的考核T范im围e, 以s贷款客户违约率、不良金融资产率、金融债权案件审结和执结率作为考核指标, 以督促各级政府采取有力措施构建良好的信用环境, 保证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金融支持。

6.规范中介机构行为。鼓励、扶持和规范与农村金融生态密切相关的一系列专业化中介机构的发展, 如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评估机构、评级机构、担保机构等, 提升中介机构的服务水平和社会信誉, 运用法律、制度、行政和经济手段, 健全信息披露制度, 提升其公信力, 严厉打击虚假中介行为。当前要广泛建立和健全农业和农村各类担保机构体系, 积极探索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实行多种抵押担保的新形式, 解决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问题, 从而分散农村信贷资金风险。

7.建立农业保险制度。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农业保险制度, 农村金融市场的贷款风险无法分散, 受到自然灾害的农户和中小企业在无力偿还贷款时, 大多被迫选择违约。因此, 农业保险制度的建立无疑是其分散贷款风险的重要渠道。国内外农业保险的实践经验表明, 农业保险具有准公共物品的性质, 如果完全实行商业化经营模式, 必然导致市场失灵。农业保险技术复杂、监督成本较高, 实行由政府主导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十分必要。

8.设立存款保险公司, 为村镇银行保险服务。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强村镇银行信誉, 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其退出给社会带来的风险。由于村镇银行的注册资本金较少, 其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 存款保险制度能够对存款人给予一定的保障, 弥补村镇银行规模小、抗风险能力不足或者倒闭而引发的损失赔偿问题, 增强其吸收存款的能力, 提高其信誉水平。

(四) 构建“三农”长效机制, 保障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良

1.政府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 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坚持做到县级以上各级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增长幅度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 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

2.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坚持和完善农业补贴制度, 不断强化对农业的支持保护。继续加大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 扩大补贴范围, 提高补贴标准等。同时还应在最大范围内尽可能地减少各种税费和不合理的行政摊派, 尽快增加农民收入, 实现收入倍增。

3.搞活土地流转, 推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妥善解决农民转移土地的后顾之忧。同时, 要形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良性互动格局。

4.政策鼓励、允许和支持农民建立各种农民自己的经济组织或协会。专业化和生产的分工与合作使农民在新形势下迫切要求建立金自己的融经济合作组织如各种专业生产合作社, 政府N应O.该0大5力, 2支0持12, i为n它an们c牵e线搭桥。经验证明, 一个地 (方Cu农m民u自la己ti的v经et济y组N织O.越4多8, 0这) 个地方的经济就越发达, 农村金融就更能发挥作用, 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就更能得以显现。

5.立足区域比较优势, 发展特色农业并实现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经营, 以夯实农村金融发展的产业基础。

6.探索建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破除城乡二元体制, 努力形成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一体化新格局。健全城乡统一的生产要素市场, 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向农业和农村流动, 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发展互动互促、社会保障联动落实, 从而实现我省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乐柱.需求导向的竞争性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8.

[2]王曙光.农村金融与新农村建设【M】.华夏出版社, 2006.

[3]刘仁伍.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问题【M】.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

[4]江其务.制度变迁与金融发展【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3.

[5]窦尔翔.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6]唐青生.西部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0.

[7]裴绍军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如何以创新促服务【J】.中国金融, 2010 (2) .

[8]徐小青、樊雪志.村镇银行试点的成效、问题与建议【J】.中国农村金融, 2010 (3) .

[9]张海林.关于村镇银行发展的若干思考【J】.浙江金融, 2010 (4) .

[10]李二平.发展村镇银行的瓶颈与对策【J】.武汉金融, 2010 (9) .

河南省村镇银行 篇4

2008年, 经潍坊市银监局和山东省银监局批准, 在寿光市设立组建了寿光村镇银行。寿光村镇银行注册资本金1亿元。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为发起单位, 占股比例71%。山东寿光农村合作银行占股19%, 山东乐义金融担保投资有限公司占股10%。到2010年10月底, 寿光村镇银行存款余额达4.02亿元;贷款余额突破4.09亿元, 累计发放各项贷款6.6亿元, 实现盈利905万元, 在促进辖内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健康发展。

2 寿光村镇银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注册资本少, 抗风险能力差相对四大国有银行及区域性商业银行来说, 寿光村镇银行注册资本很低, 抗风险能力差。

(2) 资金短缺, 贷款业务受限。村镇银行吸收资金较其他商业银行和信用社要困难得多, 吸收存款速度远低于发放贷款速度。村镇银行因只大多只有一家网点, 存取钱不方便。作为独立法人, 在老百姓心中信用度远低于四大国有银行。在对寿光村镇银行的调查中发现, 同一时间, 中农工建和农信社存款人满为患, 寿光村镇银行办理存款业务的顾客寥寥无几。且农村闲置资金总额有限, 在农行和邮政及农信社早已瓜分的情况下, 村镇银行从农民手中获取资金的额度有限。

(3) 营业人员素质不高。村镇银行位于农村县域, 机构小, 发展潜力小, 如果不是高收入, 很难吸引吸收优秀专业人才。同时, 村镇银行小额大款数量多, 情况复杂, 需要大量专业人员进行贷前调查、贷后管理。村镇银行因盈利有限, 人员有限, 很难承担对员工长期的专业培训。这就使村镇银行面临现代化管理与低成本运作之间的矛盾。

(4) 国家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小。与农信社同性质的村镇银行定位是服务“三农”, 但准备金缴存比例高于农商行;村镇银行的营业税率高出农信社1.7%;财政对农行、农信社发放农业贷款进行贴息, 但对村镇银行发放贷款没有明确规定进行贴息, 这些都提高了村镇银行的营业成本, 限制了其发展。

(5) 盈利能力有限。从总体上说, 因为注册资本金总额的限制, 导致贷款主营业务盈利有限。国家金融政策的不支持导致了较高成本。占据较大比例的种植业和养殖业贷款利润率低、风险高。农民居住偏、散, 也会提高村镇银行的业务经营成本。且低利润与企业追求高利润的矛盾容易导致村镇银行偏离为“三农”服务的原则。

(6) 金融服务受限。部分村镇银行没有单独的行号, 不能在人行开立清算账户, 不能进行结算业务、参加同城票据交换、参加大、小支付系统结算、办理银行卡、转账兑汇、办理房贷、开展基金理财, 并且无法进入银联, 这样就丧失了大量客户和资金来源。

3 村镇银行存在的问题对策建议

3.1 深入农村加强宣传

村镇银行应当利用多种宣传媒体和渠道, 深入农村宣传, 让社会各阶层、各部门了解在农村地区设立村镇银行, 引导社会公众认可村镇银行。大力宣传支农惠农的特色贷款种类。增设新网点, 方便群众, 以贷引存, 以贷吸存。

3.2 合理设置、布置网点

农村信用社是村镇银行最大的竞争对手, 但信用社设立多年, 机构网点布置较多。村镇银行应主动在信用社覆盖较弱的区域设置网点, 优势互补, 有利于弥补寿光金融的空白, 也有利于村镇银行的发展。

3.3 加强自身建设

(1) 大力培养基层专业人员, 提高业务素质, 同时引进有经验的高管, 尽量避免人为因素引发的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

(2) 加强内控建设, 健全规章制度, 用制度堵塞管理中的各种漏洞;

(3) 借鉴其他商业银行和国外村镇银行的先进经验, 并与其他银行合作, 利用其网络设施和网点, 提高自身业务运作能力;

(4) 开发出与“三农”服务要求及自身相符的金融产品, 弥补农村金融空白, 拓宽自身业务范围和资金来源渠道。

3.4 完善自身服务能力

尽快取得行号, 加入人民银行征信业务查询系统、人民币银行结算帐户管理系统等, 降低风险, 同时能提供更多的中间业务, 吸引客户, 获取资金。

3.5 向有关部门申请优势政策支持

一方面向国家金融管理部门申请相应政策, 享受准备金、税收、缴费等方面的优惠。另一方面, 村镇银行要主动向人民银行申请支农再贷款, 扩大自己的资金来源。同时村镇银行应加强与当地政府部门的沟通, 争取获得当地政府部门财政和政策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李学春.乡村银行运作模式及其借鉴[J].东岳论丛, 2009, (4) .

[2]李晓春.我国村镇银行建设进展缓慢的原因及对策[J].经济纵横.2010, (3) .

河南省村镇银行 篇5

国内村镇银行发展受阻,原因众多:政策、资本、人才……其中,信息化建设的难题不容忽视。在金融信息化无处不在的今天,如果银行没有配套的信息化设施就想开张,那几乎是不可想象的。而作为独立法人,“全牌照”的村镇银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袖珍型的村镇银行想要独立置办一套像样的信息化“行头”,又谈何容易?因此,唯有另辟蹊径了。

对此,精明的IT厂商早已心领神会,推出了针对村镇银行的SaaS服务。只是云计算的兴起虽然让这些村镇银行看到了希望,但在保守的银行业,“吃螃蟹”是需要勇气的。2009年12月18日,西平财富村镇银行成立,在国内率先试水云计算,成为国内村镇银行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据了解,该行由驻马店市商业银行发起,4家法人企业及7位自然人共同出资筹建,注册资本2 000万元,目前共有员工18人,主要业务有存/贷款、票据贴现、代收代付等。

村镇银行的科技建设有哪些模式,不同科技建设模式各有什么利弊,IT外包有何价值,SaaS服务的使用情况如何?在西平财富村镇银行应用SaaS服务一周年之际,《金融科技时代》记者采访了西平财富村镇银行行长陈辉,就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探索IT外包

记者:西平财富村镇银行的科技建设经历了怎样一个探索的过程?对于自建IT系统、使用发起行的IT系统、IT系统外包等科技建设模式,您怎么看?

陈辉:在科技建设上,西平财富村镇银行筹建之初对使用发起行的IT系统还是采用IT系统外包进行了充分的考察和研究,最终选择了神州数码公司的IT系统外包。

在我看来,自建IT系统有利于开发适合本行发展需要的核心系统,但需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对于村镇银行来说这不太现实。使用发起行的IT系统,可以使村镇银行与其发起行的科技系统保持一致,实现与发起行之间的通存通兑,但随着村镇银行业务的逐步增多,发起行科技的承载量也逐步增大,长此以往会增加发起行的科技成本及负担。而IT系统外包则相对简便,无须建立独立的IT部门,完全借助外包公司的科技基地,实现核心系统的上线,快速投入运营。

记者:为什么西平财富村镇银行最后采取了完全外包的科技建设模式?对于村镇银行来说,这种科技建设模式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陈辉:作为刚刚起步的村镇银行,规模小,人手不足,资金实力不够雄厚,我们没有多余的资金和人力资源去建设独立的IT部门,不能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资金搭建一个独立的核心业务系统,而具有较高通用性和可扩展性的云计算则能让中小银行发挥其灵活、动态、按需、高效的特性,使得我们的核心业务系统能迅速上线。

成立之初,在我们的业务尚不全面的情况下,神州数码的系统可支撑基础运营。而随着业务的开展及增多,则可以不断增加业务模块及网络带宽,从而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

这种科技建设模式的价值体现在运用较少的人力物力创造较大的可用价值,运用资金去减少大量开发及维护的时间,在村镇银行起步之初便运用高起点的金融系统,在安全性、可操作性、灵活性等方面发挥村镇银行的科技优势。

试水SaaS服务

记者:这种完全外包的科技建设模式具体是一种什么样的合作模式?在合作中,神州数码能够提供哪些科技服务?

陈辉:这种科技建设模式由西平财富村镇银行与神州数码共同签订外包合同,西平财富村镇银行采购系统所需的终端,并租用网通专线架设到西安,由神州数码西安基地处理西平财富村镇银行的系统数据。神州数码在初期的上线、培训、维护、程序的更改及故障处理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记者:神州数码提供的科技服务能否满足贵行的业务需求?

陈辉:神州数码提供的科技服务暂不能完全满足我行的业务需求,由于采用完全外包的科技模式,部分功能并不适应我行的业务需求,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沟通及反馈,逐步对系统做了一些调整,目前已能较好地满足我行的各种业务需求。

记者:对于数据、系统的安全性等方面,是否有过担心?目前,整个系统运行情况如何?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目标?

陈辉:对于数据、系统的安全性,我们非常放心,神州数码采用先进的硬件防火墙,有专业安全人员24小时保证网络安全,并定期与发起行异地备份数据。

目前,整个系统的运行状况良好,安全性较高,但稳定性尚待提高。神州数码设专人为西平财富村镇银行各个模块进行修改及维护,反馈较为及时,但各个模块测试阶段过于繁琐,沟通不畅导致上线困难,目前部分业务模块的上线时间有所推迟,我们会进行进一步的沟通,以保证后期业务的顺利进行。

思考科技建设

记者:为什么选择与神州数码合作?贵行最看重神州数码哪方面的优势?

陈辉:神州数码的云计算服务确保了银行插上电脑就能实现科技系统的接入。神州数码可根据我行发展需求快速部署服务模块,这一切都依靠西安基地的数据中心。我行只需部署柜员终端,即可获得所需要的IT系统支持。作为香港上市公司的神州数码融信有限公司,开发过多项金融业操作平台,具有多年金融业科技系统维护经验,其产品在新加坡等地均有较高声誉,并有较多的专业科技人员提供7×24小时服务,由此我们选择与神州数码合作。

记者:对于村镇银行的科技建设,您有什么思考、经验或建议与同业分享的?

陈辉:村镇银行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目前雨后春笋般在各地陆续成立,在成立之初,大都具有支付渠道不畅、科技系统不完善等村镇银行的通病。金融科技系统外包公司,应当建立一套完善的适合村镇银行发展的核心系统,在村镇银行范围内建立统一的网络架构。这一方面可以使村镇银行的科技系统快速上线并投入运营,另一方面也为村镇银行建立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

记者:未来,贵行的科技建设有何规划?经营上希望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陈辉:2010年,在经营上,我们的存款余额达到5 593万元,贷款余额达到4 631万元,实现当年盈利;在科技发展上,我们实现了银行卡、票据业务、通存通兑、大额支付等各个模块的顺利上线。

2011年,随着科技系统逐步完善和其他各项基础工作的完成,西平财富村镇行提出了五年经营发展战略规划,绘就了新的发展蓝图,通过1年夯基础、2年上台阶、3年新跨越、5年大发展,西平财富村镇银行正朝着建设资产良好、风险可控、管理规范、监管合规、经济效益优良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不断迈进。

河南省村镇银行 篇6

在国家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 2006年12月22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在对所有社会资本放开、对所有金融机构放开的政策基础上, 全国各地开启了村镇银行的建设阶段。村镇银行的成立宗旨在于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 作为独立法人机构, 村镇银行几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村镇银行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农村地区金融行业竞争机制不强、金融服务不充分的问题, 改善了农村金融服务机构覆盖率不足的现状, 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三农”和小微企业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 对促进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舒兰吉银村镇银行成立于2011年12月22日, 是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 由吉林银行作为主发起人发起设立。目前舒兰吉银村镇银行是舒兰市唯一一家村镇银行, 舒兰吉银村镇银行旨在激活农村金融市场、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更好的加强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 以便对舒兰地域农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特色支柱产业提供更好的支持与服务, 进而探索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农的新思路、新途径。

二、村镇银行的竞争环境分析

(一)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随着我国政府逐步对金融行业准入门槛的放低, 筹建村镇银行的主体会变得越来越广泛, 外资银行、非金融机构、民间资本进入村镇银行业日趋合法化。也就是说村镇金融行业的进入障碍正在变得越来越小, 新的进入者必定会对现有的市场份额提出重新分配的要求。在农村金融的环境下, 客户主要是面向农民、小微企业, 这类客户的特征使得客户忠诚度很难建立起来, 如果新进入的金融机构利用原有的影响力和各类资源, 会导致村镇银行严重的客户流失。

(二) 潜在替代品的威胁

在金融产品日趋同质化的今天, 随着近几年国内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 很多信用公司、担保公司以及小额贷款公司出现在了乡镇地区。其中很多金融机构也同样针对“三农”和小微企业开发了很多贷款产品, 包括抵押、信用贷款计划。村镇银行的优势在于相对其他商业银行, 办理贷款业务流程便捷, 放款速度快, 在客户手续齐全的条件下甚至可以做到在极短的时间内放款。而上述的金融机构在小额贷款业务上同样具有效率优势, 这就使得村镇银行的竞争优势不明显, 容易出现客户流失情况的发生。另外一方面, 在现有的监管制度下, 村镇银行目前没有宽松的产品开发自主权, 在理财产品等金融产品的开发处于滞后状态, 这同样不能适应农村金融的发展需要, 目前很多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就针对农民开发了理财产品, 抢占了部分客户资源。

(三)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问题主要表现在存款来源有限, 原因是村镇银行成立时间短, 还属于新生机构, 在金融行业中信誉不高, 尤其是农民对国家政策了解不够, 导致群众认知度低。在实际抽样调查中, 很多农户由于对村镇银行的机构特征缺乏认识, 所以相比之下他们更愿意去成立时间长、公众知晓度高的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这样的老牌金融机构, 这直接导致个人储户非常有限, 舒兰吉银村镇银行的存储业务绝大部分来自对公存款, 个人存储也局限于行内员工的存款任务额。这使得村镇银行在资金来源上面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他们只能通过一定的优惠手段吸收存款, 这无疑会使银行的运营成本提高, 在行业内竞争力下降。

(四)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舒兰吉银村镇银行所在地吉林省舒兰市农业经济发展以传统的种植业为主, 村镇银行的贷款业务没有高效益的项目, 如果主动降低利率吸引贷款客户将直接导致盈利空间缩小。并且贷款客户多为农民, 且种植业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从而导致贷款风险较高。同时村镇银行贷款业务客户群体定位于当地农户、个体商户和小微企业, 在贷款业务上看与农村商业银行等银行的涉农业务重叠性较高。

(五) 现有的竞争者的竞争能力

在舒兰吉银村镇银行网点所在吉林省舒兰市当地分布有农村商业银行 (农信社) 、邮政储蓄银行和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截止2013年6月的统计数据表明, 舒兰市地区存款数额占前三位的银行分别是农村商业银行 (农信社) 、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贷款数额占前三位的银行分别是农业发展银行、农村商业银行 (农信社) 和农业银行。舒兰吉银村镇银行在当地存款数额合计占比9.95%, 贷款数额合计占比7.81%。统计数据表明, 舒兰吉银村镇银行在当地的主要竞争对手依然是发展时间长、信誉高的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农村金融市场的支柱机构, 他们的品牌效应强大, 是农村客户的首选信誉金融机构。农村商业银行 (农信社) 深入农村发展几十年, 通过近年的股份制改造、完善产权制度和内控机制, 也成为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一支生力军。邮政储蓄银行通过网点布局上的完善和涉农业务方面的改进, 同样也在为农村金融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村镇银行作为新的品牌, 在综合实力的竞争上处于明显的劣势, 尤其是在金融产品日趋同质化的今天, 客户明显选择偏向具有品牌优势的机构。

三、提高村镇银行竞争力对策建议

(一) 增强社会知晓度

对舒兰市平安镇随机走访的200名农户调查显示, 超过三分之二的农户对村镇银行的机构特征、业务开展等知之甚少。村镇银行的发展初期要加强对自身宣传力度, 尤其是在乡镇地区, 目标客户群体为农户、个体工商户等, 他们对金融行业并不了解, 要积极向其宣传村镇银行的开办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所在, 将村镇银行与他们切身利益相结合, 让他们从了解村镇银行开始, 逐步增强他们对村镇银行的认同感。可以积极与当地的种植大户、农业资料站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 一方面可以获取优质的客户资源, 另外一方面可以从侧面扩大对广大农户的影响。

(二) 拓宽存款来源渠道

由于缺乏社会认可、支付结算系统落后等客观条件影响, 目前舒兰吉银村镇银行存款主要来自对公存款, 个人储蓄存款占比比较低, 这就很容易受机构领导更迭和政策风险的影响, 存款稳定性差。尤其在时点考核的时候容易受到存款撤出的冲击, 导致银行资金流动性受限制。这就要求村镇银行在发展过程中拓宽存款来源渠道, 首要目标是发展个人存储, 增加物理网点、提高支付结算系统效率, 同时争取利率浮动上的政策支持, 加强村镇银行的竞争力。

(三) 努力做好信贷产品创新

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 城镇化的步伐不断加快, 农村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民生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源。村镇银行要抓住这一机遇, 在传统涉农信贷继续发展的同时开发新的业务模式, 解决农户缺乏信用担保和抵押物的问题, 在广泛的涉农客户中寻找潜在客户, 为其提供更加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四) 加强团队建设

舒兰吉银村镇银行目前的组织架构上看, 中高层管理人员全部供职于金融行业, 管理经验丰富, 熟悉业务开展流程。基层员工大多为刚毕业的大学生, 业务能力尚有欠缺, 尤其负责信贷业务的员工谈判能力不强经验不够, 在与贷款顾客谈判过程中缺乏清晰的思路, 对自身信贷产品属性的把握不是很到位, 容易丢失潜在客户。这就迫切需要提高员工的基本素质, 开展岗位培训, 用以老带新的思路使新晋员工迅速适应岗位需求, 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是村镇银行发展壮大最切实的保障。

(五) 加强风险管控

由于农场信用体系的滞后性, 涉农贷款的服务对象信用意识不高, 农业作为高风险行业, 对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反应灵敏度高。虽然舒兰吉银村镇银行从开业截止到2013年6月份, 贷款不良记录为零, 但仍然不能放松风险控制的要求。要继续坚持控制额度、分散风险的原则, 注意防范风险集中, 对单个借款人或企业严格控制授信和贷款比例, 同时严格遵照村镇银行涉农贷款比例要求发放贷款。及时对贷款客户进行跟踪回访, 根据其还贷的情况适当的调整其授权额度, 村镇银行应发挥贴近“三农”的特点, 打开在农村的知名度, 提高贷款项目收益, 并且尽快在业务发展过程中逐步建立起风险测度、预警和村镇银行内部的信用评级体系, 通过运用现代科学手段提高风险管控能力。

摘要:村镇银行作为面向当地“三农”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机构, 近几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村镇银行的出现和发展打破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格局, 触发农村金融行业的竞争机制, 有利于通过良性竞争提高金融机构的服务水平, 更好的惠及“三农”及小微企业发展, 对当地经济、农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提高村镇银行竞争力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增强社会知晓度, 拓宽存款来源渠道, 努力做好信贷产品创新, 加强团队建设, 加强风险管控等方面内容。

关键词:村镇银行,舒兰吉银村,村镇金融,竞争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赵志刚, 巴曙松.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困境与政策建议[J].新金融, 2011 (1) :40-44

[2]蒋玉敏.村镇银行风险管理现状、问题与对策——以浙江长兴联合村镇银行为例[J].浙江金融, 2011 (5) :43-46+16

[3]金峰.我国村镇银行金融产品的现状、问题及优化[J].企业经济, 2012 (10) :173-176

[4]程昆, 吴倩, 储昭东.略论我国村镇银行市场定位及发展[J].经济问题, 2009 (2) :97-99

[5]吴玉宇.村镇银行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改革与战略, 2008 (1) :61-62

河南省村镇银行 篇7

关键词:村镇银行,支付结算,问题

一、当前村镇银行支付结算存在的问题

(一) “支农”效能尚未显现

村镇银行职能定位主要是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截至2013年底, 全省在县 (市) 及县以下农村金融机构网点数中村镇银行营业网点占比仅1%, 整体覆盖面不广。从地区分布来看, 截至2013年底, 全省共开设村镇银行法人37家, 营业网点48家, 区县覆盖率达38.8%, 营业网点基本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县市, 尚未延伸至乡镇, 服务对象集中为城镇居民和中小企业, 难以满足地域广大、人口分散的农村地区支付需求。

(二) 结算业务品种较为单一

近年来, 村镇银行支付结算业务进展缓慢, 远落后于时代发展要求。截至2013年底, 全省37家村镇银行中, 已开通汇兑业务的33家, 业务量最大, 开通票据、网上支付业务的机构极少。与传统银行机构相比, 村镇银行支票未实现跨区域流通, 部分银行卡不支持跨行使用, 尚未推广通存通兑、汇票、本票、电子支付和信用卡等结算业务, 结算品种单一, 业务服务范围有限。

(三) 支付业务监管存在困难

当前, 我省村镇银行间接加入支付系统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主发起行接入, 另一种是通过其他代理行接入。由于主发起行遍布全国各地, 各村镇银行的所属直接参与者也遍地开花, 就我省而言, 共23家村镇银行由外省银行发起设立, 占比达62%。村镇银行支付业务由所属直接参与者负责管理, 而直接参与者包括多个类别, 无法按属地、主发起行、业务管辖行确定统一的业务管理模式, 增加了支付结算监管难度。

(四) 系统运行成本高昂, 盈利能力不足

目前, 村镇银行支付系统运行成本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系统接入成本, 其依托主发起行或代理行搭建支付清算渠道需缴纳接入费用。二是系统管理成本, 主发起行或代理行每年固定收取网络支持、人员培训、内部稽核等管理费用, 大大高于普通银行机构营业网点。三是资金运营成本。为确保资金清算、现金代理等多项功能, 村镇银行需在人民银行、同业机构、主发起行、代理行等分别开立多个账户, 造成部分账户资金富余, 部分账户因存在资金缺口需频繁调度资金的情况, 徒增营运成本。截至目前, 省内仅50%的村镇银行实现盈利。在高昂的运行成本下, 村镇银行对发展支付结算业务只能望而却步。

二、制约村镇银行支付结算发展的原因分析

(一)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弱势性

一是社会认知度不高。由于成立时间短、宣传力度不强, 村镇银行在县市、农村地区的认知度较低, 客户对村镇银行信心不足。二是机构规模普遍较小, 吸储能力不足, 如遇大的外部冲击极易产生金融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三是服务能力不足。我省村镇银行从业人员平均32人, 员工数量最少的仅10人, 整体从业经验不足, 业务能力、技术和运行维护水平、风险防控能力亟待提高, 影响支付服务质量。

(二) 经营管理的依赖性

村镇银行的主发起行模式旨在强化对村镇银行的管理与控制, 而这种管控模式也存在不足:一是业务管理上的严重依赖。系统建设、人员培训等均由主发起行提供, 造成自身管理缺位、业务同质化程度高。二是风险控制力的缺乏。主发起行与村镇银行距离遥远, 对突发状况的处理, 不可避免地存在服务不及时, 不到位的情况。三是财务管理上的依赖, 各项运营费用项目和费用高低均由主发起行单方面决定, 易于使村镇银行财务管理陷于被动, 财务自主权缺失。

(三) 市场化运作下的逐利性

村镇银行作为按照公司制市场运作的股份制银行机构, 具有先天逐利性, 不同程度地存在急于扩张规模、高速发展、创造收益的现象。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下, 考虑到“三农”业务的“高风险、高成本、低收益”, 村镇银行主要着眼于存贷业务拓展, 造成支付结算基础设施投放较少、非现金支付工具发展不足、向农村地区延伸营业网点的动力不够。

(四) 相关政策支持缺乏差别性

目前, 国家对村镇银行未出台明确的税收优惠政策和定向费用补贴, 对其支付结算事业收费也均比照其他商业银行的标准, 加之开业初期负担较重, 致使部分村镇银行处于亏损状态。如村镇银行接入银联的入网费用为注册资本的1%, 最低不低于10万元;布放一台AMT费用近20万元, 而农村地区ATM成本回收率不足1%。由于缺乏差别性政策支持, 导致村镇银行银行卡、信用卡业务难以开办, 不利于调动其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的积极性。

三、促进村镇银行支付结算业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一) 加强金融扶持力度, 引导村镇银行向乡镇发展

建议金融监管部门出台村镇银行结算业务相关管理办法, 从机构、人员管理和“支农”服务等方面提出要求, 规范结算业务处理模式, 对农村和城市地区支付结算业务形成差别收费机制;同时, 对在农村地区开设立营业网点的村镇银行, 在机构审批方面, 采取适当简化的审批流程或集中审批形式, 加强行政指导, 积极推动村镇银行深入“三农”发展。

(二) 加强金融监管力度, 防范村镇银行支付服务风险

建议金融监管部门构建跨区域沟通协调机制, 为村镇银行、主发起行和代理清算行所在地监管部门设立信息交流渠道, 便于各金融监管部门, 互通监管信息、明确业务发展意图, 形成联动监管机制, 按属地原则形成分层次、递进式监管体系, 定期组织村镇银行支付结算业务风险状况检查, 提高村镇银行风险防控能力。

(三) 搭建集中化清算平台, 畅通村镇银行清算渠道

建议村镇银行参照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城商行资金清算中心模式, 建立全国性村镇银行资金清算平台, 为村镇银行等中小型农村金融机构提供支付系统对接通道, 实现支付作业流程化、集中化处理, 加强资金清算风险抵御能力, 解决村镇银行差异化系统接入模式和业务处理不规范问题, 避免村镇银行在业务发展中因过度依赖主发起行而丧失独立性和创新力。

注释

上一篇:阅读拓展活动下一篇:勘察测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