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物流业

2024-10-25

河南省物流业(精选12篇)

河南省物流业 篇1

摘要:处于我国中心地理位置的河南省,一直是我国重要的交通、物资、信息、资金的流通枢纽。在国家及省政府物流业发展政策的支持下,河南省交通设施进一步完善,物流设施建设全面加强,各种物流高科技园区、物流基础设施基地见者、物流配送中心等项目纷纷进入规划建设之中,为河南的物流业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是,河南省区域物流业在发展阶段也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问题,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通过SWOT分析能够更为条理的分析中原地区区域物流发展的优势,不利发展的弱势,市场层面存在的威胁,以及政策等带来的机遇四个方面。

关键词:河南省,物流业,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从全国地理分布图上来看,河南省北接京津冀,南连至珠三角,西牵关中,东接长三角,是实现东西交汇和南北地区沟通的枢纽地区,在陆路交通上来看,也是公路,铁路等陆运方式的集中地和中心区域。同时,河南省大多城市都是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和西北部接近原材料产地的中间过渡地带,具有重要的促进和衔接作用。

河南位于中国内地的偏东南的中原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国内居中,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西北部经济大开发地区的中间过渡地带,担任交通大动脉和通讯干线的重要要道职责,是我国东、西、南、北商品流通的中枢地带。河南作为城市之中部枢纽,和周围经济区域有较好的通达性,大量的物质资料可方便地实现空间位移和时间位移,这些优势使本区域对获取高效的商流、物流、信息流等极为有利。

总体来看,东南沿海地区靠近消费地,而西北地区靠近原料地,河南省本身既是重要的原料地又是庞大的消费地。农业发达,种类丰富,农产品位居全国前列,方便为工业中心供给原料。从全国人口分布来看,河南人口众多,是中国人口分布的重心,具有庞大的消费群体,市场的潜力不可忽视,商业活动规模庞大,是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提供给原料供给地,收入、高消费的消费地使其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双向优势有利于发展现代物流中心,成为现代物流枢纽。

在河南省境内铁路运输比东南沿海地区还要发达,国内多条交通大动脉贯穿中原,促进了区域内交通运输网的形成和物流业的发展。其中陇海线是欧亚大陆桥的组成部分,京九线是内地与港澳联系的主要通道。河南省会郑州被称之为中国铁路的“心脏”,其铁路编组站不仅是中国更是亚洲第一。在公共道路建设上,河南境内有多条国道公路及高速公路横贯纵贯全国东西南北,各个地区,建一些集散型或中转型为主的物流中心或者储存型、流通型为主的配送中心在该区域,将充分发挥直达运输优势,由此降低物流成本,增加附加值,同时加快郑州、洛阳、许昌、新乡、焦作等经济中心城市建设。

二、劣势分析

(一)专业化劣势

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重复建设度高,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因此达不到规模经济效果;即使是同一行业内物流企业,因其领域、地域的不同,多进行独立的经营运作,缺乏应有的合作和协调,区域物流的专业一体化效益得不到发挥。

(二)管理劣势

不论从物流企业的管理还是专业技术方面,相对于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和北京、上海、广州这些经济发达地区而言,中原地区的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业的转型还有一定难度,现代物流一体化的经济效益还未完全显现。仔细观察市场,不难发现,市场上的物流企业主体多是传统仓储型或者运输型的物流公司,在经营管理形式是粗放型的,管理手段落后,自动化水平低,网络普及率低,信息闭塞,加工能力相对较差,把握市场信息并作出市场预测非常难,无法对市场现状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和制定行之有效的策略。

(三)人才劣势

善于运用现代物流信息手段进行仓储、配送、采购等物流活动管理并熟悉物流运作的人才较少,加之河南省在引进人才机制和政策方面缺少力度,使得河南省区域物流发展面临比较严重的人才劣势。冷链物流在现代物流企业中得到应用,但是懂得并能够很好地运营冷链物流企业,熟知冷链物流业务操作的专业人才稀缺,并且所需要的先进的物流专业技术和冷链物流发展所需要的运输设备难以引进,从而出现了不能够专业化的来对物流层次进行运作及整个供应链管理成效甚微,对这些专业的物流企业来开拓增值服务领域造成很大困难。

三、威胁分析

(一)需求市场对物流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

随着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加剧发展,国内国外流通从广度和深度方面都大幅度,巨大的消费需求引导了物流需求的增加,同时消费者越来越注重物流企业在物流服务的规模、深度、内容以及广度上的发展,要求也更加高标准和严格。物流企业要想求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加快改进的速度,提高综合营运能力和管理能力,应顾客的需求开展更高水平、高效率的综合物流一体化服务,实现物流服务所承诺的高效、便捷、及时、准确。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增强企业实力。

(二)区域物流竞争趋向白热化

首先,众多的国内知名物流企业由于河南省在全国范围内的中心地理位置和庞大的交通运输体系这些得天独厚的竞争优势,纷纷把业务延伸至此,大多物流企业都开设了中转站或开展业务代理点。其次,物流市场开放度逐步提高,随着信息化,透明度的提高,不仅仅是国内知名物流企业,国际的四大物流集团也深入了解到中国内地,并逐渐意识到,河南省全国交通枢纽的位置对发展物流业的强大推动作用,逐步拓展物流市场,如DHL、UPS、Fed Ex等,这些国际公司无论是资金、技术、还是在管理方面都比我国发达地区更胜一筹,其在规模效应、物流网络等方面拥有极强的竞争优势;和这些国际专业的物流公司相比,河南区域的本土物流公司无论从资金实力还是技术人才方面,都不堪一击,处于弱势地位。因此,河南省内的现代物流企业将面临更为严峻的竞争和挑战。

(三)中部城市群竞争压力扩大

湖北省的武汉城市圈、湖南省的长株潭城市、河南省的中原城市群以及安徽省的皖江城市,这四个城市群都是位于中国中部地区,是国家所关注的四个中心城市群,是宏观发展战略的重点以及中心。其中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群分别是湖北省的武汉城市圈、湖南省的长株潭城市群和河南省的中原城市群。这三者各有各的优势,在经济总量上中原城市群占上风;论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质量数长株潭城市群为最高;而武汉城市圈的产业基础相比之下最优。再者,以中心城市的实力来看,河南省郑州市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和经济总量,与武汉及长沙相比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因此,在全国范围内中部城市群新一轮的经济竞争中,河南省的优势并不明显,因此在争取国家的政策、资金等方面支持也不具备优势,对河南省内相关物流企业的发展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河南省区域经济市场具有庞大的消费群体,是非常具有潜力的经济发展中心,这为发展河南省物流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但是,目前河南省内物流业的发展也有自身不足的一些方面。在实现“中原崛起”这一目标的努力中,河南省内各大地区主要中心城市应发挥集聚资源的能力,极大地推进各个产业之间的协作。通过对物流产业高效、一体化的建设发展,促进河南省内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单纯的交通优势变革为商务流通的竞争优势,把连接中东西部经济交流合作的“桥梁”这一称号变得名副其实,形成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经济群体,实现中原地区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整体提升这一目标,从而带动全省区域经济的发展。

河南省物流业 篇2

姓名:系别: 专业: 学号:

河南省豫鑫物流公司浅析

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管理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一般常把参与第三方物流管理服务的物流企业称之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彼此间的物流合作方式称为第三方物流。在国外,第三方物流又常称为契约物流、物流联盟、物流伙伴或物流外部化。

第三方物流管理是生产经营企业一种新型的“物流外包”(Outsourcing)管理模式,其目的是为了整合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增强企业对环境的快速应变能力。它是工业经济时代已经形成的社会分工与协作组织在当今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发展和演化。

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形成结构看,大体分有四个途径:第一是传统仓储、运输企业经过改造转型而来的占主导地位,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凭借原有的物流业务基础和在市场、经营网络、设施、企业规模等方面的优势,不断拓展和延伸其他物流服务,向现代物流企业逐步转化。第二是新创办的国有或国有控股的新型物流企业,它们是现代企业改革的产物,管理机制比较完善,发展比较快。第三是外资和港资物流企业,它们一方面为原有客户——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延伸服务,另一方面用它们的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和优质服务吸引中国企业,逐渐向中国物流市场渗透,第四是民营物流企业,它们由于机制灵活、管理成本低等特点,发展迅速,是我国物流行业中最具朝气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而河南省豫鑫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则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公司。

公司简介

河南省豫鑫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是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公路管理局2003年1月成立的股份制企业。现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物流实验基地”、国家AAAA级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国家物流AAA级信用企业、中国物流百强企业、国家发改委重点联系单位、河南省现代服务业重点企业。

公司历经八年多的发展,形成了以现代物流业务为主,以商贸代理、物流培训、咨询服务为辅的集团公司。现有员工1100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占45%,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达70%,从业人员5000余人。目前拥有五个子公司、一个合资公司、五个配送基地、315个分公司、820辆配送车辆、仓库19万平方米。网络覆盖河南、陕西、湖北、山东、安徽、上海等省市,业务辐射九大重点区域,基本形成了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薪金流五流合一的现代物流模式。

一、现状

豫鑫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是传统仓储和运输企业转型而来的,凭借原有的物流业务基础和在市场、经营网络、设施、企业规模等方面的优势,不断拓展和延伸其他物流服务,向现代物流企业逐步转化,业务由最初的仓储和运输服务,发展到今天提供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反馈等多功能个性化服务。从提供的服务范围和功能来看,豫鑫物流仍以运输、仓储等基本物流业务为主,加工、配送、定制服务等增值服务功能处在发展完善阶段。其中生产企业的外包物流中,单纯仓储占21%、干线运输36%、市内配送28%、包装4%:商业企业的外包物流中,单纯仓储占37%干线运输21%、市内配送43%、包装14%。豫鑫物流的客户主要有联想、海尔、苏宁电器、诺基亚、摩托罗拉等。

豫鑫物流创新发展模式的关键是业务整合。

1、以整合货源为先导,实现传统业务与现代物流业务的整合。一方面依托原有仓储优势留住原有的和吸引潜在的大型仓储客户,整合货源。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郑州商品集散地这一优势,在郑州市内各大型批发、零售市场建立20个配送网点,切入大型批发零售商供应链,扩大货源。另外与一些知名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广泛合作,拓宽货源。通过多方式、多层次、多渠道的整合配送货源,顺利实现传统仓储业务与配送、代理、加工、包装、信息处理等现代物流业务的整合,可为家电、服装、食品等几十个行业提供整个物流供应链服务。

2、以战略合作为试点,实现全程供应链业务整合。

3、以加强服务管理为重点,提升整体业务水平。开展特色增值服务,为客户提供上门收发货物、免费办理货物保险、代收货款三天兑付、最短时间理赔等一系列“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增值特色服务。同时加强对整体业务系统的管理与协调,协调管理好总部与分支机构的业务一体化运营,特别是管理和协调整体客户资源,把服务质量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环节,建立客户档案,对客户进行及时、定时跟踪回访,对各部门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将个人与部门、部门与公司的年度评先、绩效考核相挂钩,充分调动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分口把关、齐心协力,形成了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保障体系。

但豫鑫物流还存在这一定的不足如在企业规模不大,服务水平不高,还只停留在某一个层面或某一个环节上,没有实现从原材料供给到商品销售整个供应链的全程服务,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服务。

二、存在问题

河南省物流行业整体存在分散无序,恶性竞争,管理混乱,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业内小托运部、信息部鱼目混珠,以低价格招徕客户,低价竞争,造成配送市场价格混乱,服务质量难以保证,卷款出逃坑骗客户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带有欺行霸市、不法经营性质的托运部、信息部垄断市场,欺骗客户。部分市场管委会垄断市场,只允许自家托运、配送,使行业内无法展开公平竞争。由于国家有关物流行业的配套政策及规定没有出台,插手管理的职能部门过多,工商、公安、文化、税务等收费罚款项目繁多,使企业在资源整合中遇到多方阻碍,同时缺乏必要的跨地区运营许可政策,且运营中重复收费,负担过重。但豫鑫物流公司自身也存在这一些问题。

(1)企业物流观念落后,由于对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的错误认识和受“大而全”、“小而全”的观念影响,很多生产或商业企业既怕失去对采购和销售的控制权,又怕额外利润被别的企业赚去,都自建物流系统,不愿向外寻求物流服务。

(2)企业管理水平较低,豫鑫物流是运输部门储运企业转型而来。条块分割严重,企业缺乏整合,集约化经营优势不明显,规模效益难以实现。人才缺乏,素质不高;物流设施设备落后、老化,机械化程度不高,不符合客户特定要求。

(3)业务范围主要分布在省内,省内网络覆盖范围比较完善,但省外只有几个少数省份和城市有分布有服务网络。

(4)物流渠道不畅,服务功能不全。一方面,经营网络不合理,有点无网,豫鑫物流与其他物流企业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缺乏合作,货源不足,传统仓储业、运输业能力过剩,造成浪费;另一方面,信息技术落后,因特网、条形码、EDI等信息技术未能广泛应用,豫鑫物流和客户不能充分共享信息资源,没有结

成相互依赖的伙伴关系。豫鑫物流只能提供单项或分段的物流服务,物流功能主要停留在储存、运输和城市配送上,相关的包装、加工、配货等增值服务不多,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

(5)豫鑫物流规模较小,企业间交流甚少,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再加上物流管理不够科学、技术落后,因此缺乏竞争力。由于规模较小,资金难以集中和周转,导致物流服务信息化程度很低,迫使企业仍采用最原始的信息传递和控制方法。这降低了物流服务水平,很难与国际惯例接轨。

三、建议及改进

1、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集团,实行集约化经营

在市场经济中,一切要靠实力说话。只有具备强大的经济实力,才有可靠的资信保证,才能取信于人。调查显示,企业在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时最看重的是物流满足能力和作业质量。同时,第三方物流企业只有具备一定规模,才有可能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才能实现低成本扩张,实现规模效益。若要适应激烈竞争需要,必须打破业务范围、行业、地域、所有制等方面限制,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强强联合,组建跨区域的大型集团,而且只有兼并联合,才能合理配置资源和健全经营网络,才有可能延伸触角至海外,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2、强化增值服务,发展战略同盟关系

根据物流业的发展,那些既拥有大量物流设施、健全网络,又具有强大全程物流设计能力的混合型公司发展空间最大,只有这些企业能把信息技术和实施能力融为一体,提供“一站到位”的整体物流解决方案。因此,我国物流企业在提供基本物流服务的同时,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细分市场,拓展业务范围,以客户增效为己任,发展增值物流服务,广泛开展加工、配送、货代等业务,甚至还提供包括物流策略和流程解决方案、搭建信息平台等服务,用专业化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提高服务质量,以服务求效益;公司要通过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方式,与大客户加强业务联系,增强相互依赖性,发展战略伙伴关系。

3、重视物流人才培养,实施人才战略

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我们与物流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仅是装备、技术、资金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观念和知识上的差距。只有物流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不断学习与应用先进技术、方法,才能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第三方物流业。要解决目前专业物流人才缺乏的问题,较好的办法是加强物流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使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加快物流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造就一大批熟悉物流运作规律、并有开拓精神的人才队伍。物流企业在重视少数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的同时,还要重视所有员工的物流知识和业务培训,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

4、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加强网点建设

信息化与否是衡量现代物流企业的重要标志之一,许多跨国物流企业都拥有“一流三网”,即定单信息流,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全球用户资源网络,计算机信息网络。借助信息技术,企业能够整合业务流程,能够融入客户的生产经营过程,建立一种“效率式交易”的管理与生产模式,物流市场从国内扩展到国际,能否有四通八达的网络愈发重要。企业要双管齐下抓网络建设:一方面,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有形网络,可自建经营网点;也可考虑与其他物流企业合作,共建和共用网点;还可以与大客户合资或合作,共建网点。另一方面,要建立信息网络,通过因特网、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交换技术等信息技术实现物流企业和客户共享资源,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形成相互依赖的市场共生关系。

5、加快推进物流信息化进程

积极应用先进适用的信息技术,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开发和应用ERP、SCM、CRM等先进管理系统,建设以供应链管理为基础的信息平台。推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业务流程,建立以信息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交换为主要内容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提高物流企业的管理服务水平。

6、提高物流技术和标准化水平

在技术方面,建设的EDI系统,实行供应链管理、条码技术、自动化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信息系统的企业;在物流设施方面,建立自动化立体仓库、自动巷道码跺机,使用叉车、托盘进行装卸作业,利用货架进行保管货物。

7、推进物流服务的社会化和专业化

河南省物流业 篇3

[关键词]河南省;物流集群;政府主导;第三方物流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

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集合。产业集群日益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实现经济转型过程中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物流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内,以运输枢纽设施(如港口、机场、铁路货运站等)、科研开发组织、管理部门为依托,各类物流活动主体及相关制造、流通企业空间上的集聚现象。其发展好坏不仅影响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还会对当地其他产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节约社会资源,提升区域物流的整体竞争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一、河南省物流产业发展现状

2006年河南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为2 017亿元,占全省GDP的16.1%,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2%。近年来河南省经济快速发展,在宽松的经济环境下,河南省物流产业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不断出现,新兴第三方物流企业快速成长,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步伐加快,市场主体和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河南省物流业的运行质量在逐步提高。但从总体上看,河南省物流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进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全省物流产业缺乏统一规划和规范管理,条块分割严重,政策法规体系和行业诚信体系不健全,市场秩序比较混乱;物流基础设施和网络体系不完善,物流资源缺乏整合,运输和仓储设施效率低,物流方式落后,流转速度慢、成本高、损耗大;物流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布局分散、功能单一;高素质专业人才缺乏;物流产业集中度不高,社会化、专业化和信息化程度低等。

二、河南省物流产业集群模式选择

根据影响因素的不同,可将物流产业集群模式分为地理禀赋型、主导产业依附型、资源共享型和政府主导型4种。地理禀赋型物流产业集群是在区域优势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区域优势主要包括地理条件与社会基础设施。主导产业依附型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是对物流产业链的完善。物流企业相聚在一起以获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相互合作,优势互补,提供全方位物流服务,这是资源共享型物流产业集群形成的根本动力。政府主导型的产业集群主要以物流园区为依托,一般发展模式为政府牵头组织,划定特定区域,通过招商引资,集中投入建设。以上4种模式各有特点,综合比较如表1所示。

河南省物流产业还处于发展初期,全省以郑州市为物流中心,在各地区(市)分布着各种物流园区,但规模较小,园区内大型物流企业较少,无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这就要求政府扩大园区规模,加强园区管理,改善物流环境,正确引导园区企业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在影响河南省物流产业集群的各种因素中,政府对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影响较大,其次为市场,再次是环境与集群网络因素。在河南省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政府主导型的物流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扮演主要角色,它通过各种直接或间接的策略来推动物流产业的成熟,加快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在环境方面,自然资源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力较大,应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在市场方面,市场需求集聚对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影响较大,所以政府应从传统产业发展入手来间接推动物流的发展。另外,政府应规范、引导物流产业的有序发展,推动物流企业对集群网络效应的追求,促进集群发展。

三、河南省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应有策略

1.合理规划物流网络,发展区位物流产业集群

政府要从宏观层面出发规划物流网络,选择有利区位发展物流产业集群。区位因素对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便利的交通运输有利于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物流产业集群不但要求交通便利,还要求城市用地的合理性,提倡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故集群一般都在城市边缘。但也

应充分考虑到物流市场和劳动力成本等经济、社会、自然方面的因素。分散的企业在区位选择时有盲目性和自发性,政府应从整个区域和谐发展角度来对区位选择进行引导和规划。

2.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促进物流产业集群发展

政府的职能就是制定规则,并保证规则的实施,以完善市场秩序。在发展物流产业集群的过程中,政府需要有全新的观念,在鼓励基础性研究、制定执行保证公平竞争的法规等方面做出积极的努力,如鼓励自由企业制度、创新的分配政策和法律保障等。在集群发展创新活动中,政府可通过法律、经济和组织管理手段在制度、环境和政策层面引导创新活动的方向,创建集群内部的研究开发体系,激励高等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协调创新,保护创新成果,协调创新主体之间的矛盾。

3.优化物流市场环境,鼓励物流集群发展

政府应在机构设置、项目审批、基地建设和市场管理等方面进行重要的调整和改革,以简化程序,增强服务,进一步优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市场环境。加快建立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物流市场体系,消除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清理和废止各类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不适应物流集群发展要求的政策、规定,

制定引导物流业发展的法规。加强物流市场监管,发挥相关职能部门作用,严厉打击欺行霸市等各种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充分发挥中介机构作用,依法制定行业规范,加强行业自律。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开展物流企业和从业人员信用等级评定。按照国家制定并颁布的《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对全省物流企业进行综合等级评估,加强政府对企业的规范管理,为物流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4.普及物流集群思想,引导和发展第三方物流

河南省物流产业集群处于发展初期,其集群效应还没有完全显现,因此企业对物流产业集群的认

识尚不全面,政府应加强集群知识的宣传。河南省作为中部区域经济的中心,更要大力发展物流产业集群,带动周边省区的发展。采用先进信息技术和物流装备,进行业务流程再造,打破老的组织方式,积极参与社会化、专业化的分工,剥离低效的运输仓储功能和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增加物流需求。改变传统的运输、货代、仓储、加工、整理、装

卸、配送各个环节分割运作的观念,促进物流基本功能的有机整合,推动传统物流企业转型,实现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建立重点物流企业、物流项目认定机制,发挥典型示范和项目带头作用。

5.鼓励科研院所培养优秀物流人才,提高物流人才的基本素质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关键。应支持省内科研院所扩大物流专业招生规模,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开设物流专业,引导物流企业、行业组织与职业教育机构紧密结合,采取委托培养、定单培养等方式,共同实施职业培训和日常教育,提高物流业人力资源自主开发能力和从业人员素质。在物流产业集群内也可建立专门的物流人才培训部门,形成物流人才培养基地。这样既可以为物流产业集群内部企业输送人才,也可以为物流企业提供增值服务,从而使产业集群更具有竞争力。除此之外,政府可提供优惠政策,从物流发达地区引进物流人才,吸引人才来豫落户,从而节省人才培养时间和成本。

[参考文献]

[1]韩云.产业集聚与发展现代服务业[J].集团经济研究,2005(23):34.

[2]李兰冰.物流产业集群的创新机制研究[J].创新管理,2007(6):39.

[3]周昌林.基于港口的物流产业集群形成机理与政府作用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11):11.

河南省现代物流业SWOT分析 篇4

1、地理位置优势

河南省地处中原,位于长三角、京津翼、珠三角和成渝城市带之间,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河南省居中的经济地理位置,使其具有强大的辐射功能和集中功能,十分有利于发展现代物流业;河南省位于西部原材料产地和东部消费地的结合点,这也十分有利于发展现代物流业。同时,河南省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使其在获取高效的商流、物流、信息流等方面也处于极为有利的地位。

2、交通区位优势

河南省位于全国心脏部位,交通运输条件优越,是全国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重要交通枢纽,拥有铁路、公路、 航空、水运、管道等多种交通运输体系。(1)铁路运输。目前,京广、京九、太焦、焦柳、陇海、侯月、新月、新菏、宁西等9条铁路干线经过河南,形成了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铁路网。2014年,晋豫鲁铁路煤运通道开通使河南省又有了一条贯通东西的铁路运输通道。截止2014年底,河南省铁路运营里程为5017公里,其中高铁915公里。(2)公路运输。河南省公路交通发达,全国众多的高速公路和国道在河南交汇。截止2014年底,河南省公路通车总里程为24.99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为5859公里。(3)航空运输。河南省内拥有新郑国际机场、洛阳机场和南阳机场三个民用机场。现有飞行航线69条,航线里程223578公里, 其中国际航程里程为12326公里,国内航程里程为203960公里。新郑国际机场是4E级机场和国内一类航空口岸。 (4)水路运输,全省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到1643公里,形成淮河、沙颍河、涡河、沱浍河4条通江达海的水上通道。

3、产业优势

河南的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涉及多个行业。原煤、铝、黄金、有色金属、平板玻璃、水泥、拖拉机、纱、化纤、 机制纸及纸板、卷烟、家用电冰箱、速冻食品、方便面等主要工业品产量均居全国前列。河南省拥有宇通客车、三全食品、莲花味精、金星啤酒、思念食品等一大批全国知名企业。河南省的食品加工业、物流业,汽车制造业、信息产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产业优势,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和制成品等物流资源。

4、以郑州为中心的现代物流格局正在形成

郑州已初步形成了集铁路、公路、航空为一体的立体化交通网络。截至2013年底,以郑州为中心、覆盖全省的铁路营运里程达到5156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859公里。郑州北站是亚洲最大的列车编组站之一,郑州站是全国最大的客运站之一。另外,郑州航空港区是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和郑州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郑州航空港区具有四通八达、十分便捷的交通优势,郑州将成为中西部地区最大的铁路、公路、航空高效衔接的客货运中心, 成为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5、企业自营配送中心发展迅速

在河南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河南省以企业自营配送中心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企业物流的也得以迅速发展。 一些大型企业结合自身需求,建立了自营性配送中心,能更快速、更灵活的满足企业要求。既提高了物流配送的效率,又节省了成本。例如双汇集团、新飞电器、思念食品集团、思达商业、丹尼斯百货集团等。

二、河南省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劣势

1、人才劣势

人才对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对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也是如此。哪个企业拥有懂专业、会外语的高水平人才,就能在竞争中掌握主动,获取优势。目前,河南省物流企业人才缺乏,尤其是善于运用现代物流信息手段进行仓储、配送、采购等物流活动并熟悉物流运作的人才较少。绝大多数物流企业主要提供的还是传统业务,在增值性服务的提供上缺乏人才。人才短缺的问题得不到解决, 必将会成为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瓶颈。

2、物流信息化水平不高

现代物流是信息流、资金流、货物流和人才流的统一。 由此可以看出,信息流在现代物流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要发展现代物流业,物流企业必须具有较高的信息化水平,只有这样,才能通过信息传输与客户、制造商、 供应商实现资源共享,对物流各个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但河南省企业信息化水平滞后,绝大多数企业没有物流信息系统,不会使用GPS、制造资源计划和企业资源计划管理软件,跟真正的物流信息化距离尚远导致物流效能低且成本高。

3、对现代物流认识不足

现代物流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还是新鲜事物。一些物流企业的物流意识淡薄,物流观念落后,对第三方物流了解更少,没有意识到现代物流产业存在着极大的利润空间。很多企业把现代物流等同于传统的运输和储存,不思创新,不能更好的满足越来越多样化的用户需求。物流观念落后已经成为河南省现代物流的发展主要阻力之一。

三、河南省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机遇

1、政策环境给河南现代物流业带来的发展机遇

河南省把物流业定位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支持河南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2010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 《河南省物流业发展规划(2010—2015)》,规划提出“一个中心、十个行业”的发展思路。“一个中心”,就是建设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十个行业”,包括食品冷链物流、医药物流、钢铁物流、汽车物流等河南省有优势的产业。另外,河南省还制定了一系列的纲要、规划以及配套的扶持政策, 将扶持物流企业的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在产业政策方面给以积极的引导及适当的优惠,并为物流发展提供软件、硬件支持。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于2010年11月17日印发了《关于促进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2013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支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的意见》,郑州航空港的发展必然会加快河南省物流业的发展。

2、经济发展给河南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带来良好的发展环境

近几年,河南省经济增长速度快。2005年,河南省全年生产总值为10587.42亿元,2013年,河南省生产总值为32155.86亿元,首次突破3万亿元,与2005年相比增长3.04倍。2014年,河南省生产总值为34939.38亿元,与2013年相比增长8.9%,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160.81亿元, 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7902.67亿元,增长9.6%; 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2875.90亿元,增长9.4%。河南省高速的经济增长必然会带动能源、原材料供应量和产品销售量的激增,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需求基础,同时也为物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3、《中原经济区规划》带来的机遇

国务院于2012年11月17日正式批复了《中原经济区规划》,《规划》指出:“提升郑州全国现代物流中心的地位,加快建设郑州国际物流园区、航空物流园区,大力发展航空物流、保税物流和多式联运;构建现代交通网络,加快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形成全国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中原经济区战略规划的实施,为河南的经济腾飞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同时,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也会产生大量物流需求,为河南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奠定基础,使河南物流业的发展受益匪浅。

四、河南省发展现代物流业面临的威胁

1、市场对物流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客户对物流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要求也越来越高。物流成本不再是客户选择物流服务的唯一标准。河南省大部分地区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物流业发展模式,主要提供运输、装卸和仓储等简单物流功能的服务。这种单一功能、靠拼价格为特征的发展模式利润越来越少,且缺乏竞争力,无法适应市场上日益增多的面向高端的物流服务需求。物流企业要想求得更好的发展, 就必须加快改进的速度,提高综合营运能力和管理能力, 提供多种类型的增值物流服务,承运人型增值服务、仓储型增值服务、信息型增值服务等,增强竞争力,实现物流服务所承诺的高效、便捷、及时、准确。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获得长远发展。

2、低碳经济的推进带来的挑战

目前,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能为人类面临的大问题, 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必然趋势。物流业的低碳排放对低碳经济的发展能起到重要作用。但河南省物流业处于粗放式、 低效式发展模式,发展水平低,环境污染严重,且物流成本高。另外,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农产品加工是河南省的重要产业,为了防止农产品及其制品腐烂变质,冷链物流成为河南省物流业发展的重点。比如双汇、思念、众品、大用等食品加工企业,都有自己的冷链物流公司。河南省发布的 《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10—2015)》要重点打造十大物流行业,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食品冷链物流业。河南冷链物流市场庞大,但冷链物流的发展,必须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

3、企业数量迅速增加,竞争激烈

据郑州市企调队公布,仅2012年上半年郑州市就新增物流公司近两百家,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0%左右。到目前,郑州市有大大小小的物流企业6000多家,全省物流企业约10万家,物流企业数量急剧增加。此外,在经历了优胜劣汰后,一批跨地区的大型物流公司涌现出来。如郑州的豫鑫物流公司,该公司是集运输、仓储、产品配送、物流代理为一体的现代物流企业。郑州交运集团、新飞专运、郑州中外运公司等物流企业也形成了一定规模,业务辐射能力突破省际。受“物流热”的影响,社会上还出现了许多新型的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如河南中邮物流、长通物流等。由于河南省物流企业多,使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摘要:为了明确河南现代物流业发展情况,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河南省现代物流业进行了分析,总结得出了河南省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优势(Strength),弱势(Weakness),机遇(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以期能够准确把握物流发展的脉搏,及时做出科学的规划调整策略,推动河南省物流产业的发展。

河南阳光物流园奠基仪式举行项目 篇5

2011年11月8日上午,河南阳光粮油饲料物流园区开工奠基仪式在荥阳市京城路与建设路交叉口向东800米园区选址处隆重举行。

11月8日一大早,阳光油脂集团参加仪式筹备工作的领导和员工就投入到活动现场工作中,为物流园奠基做最后的准备。领导科学组织,员工分工负责,每个人都在忙碌着。九点半开始,邀请的嘉宾陆续到来,在热情接待和安排下,徐徐进入会场。

十点半开工奠基仪式正式开始。礼仪公司主持人一一介绍了出席仪式的领导、贵宾和祝贺单位;并邀请奠基仪式正式主持人:荥阳市正县级干部任元仓同志主持河南阳光粮油饲料物流园区开工奠基仪式。

集团董事长司胜利先生首先致辞,他代表阳光油脂集团对关心支持物流园区项目规划建设的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各级领导及有关部门、单位、社会各界朋友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说:河南阳光油脂集团是中西部地区最大的油脂加工生产企业,居全国同行业前十位,是油脂加工和大豆进口业务的明星企业。阳光物流园区是阳光油脂集团联合河南粮油集团等多家企业在荥阳兴建的综合性产业基地,项目规划用地800亩,总投资14亿元,园区正式运营后年营业额预计可达到260亿元,年利税预计3.5亿元,园区内从业人员8000人。该项目将重点打造以油脂、油料、饲料、兽药为特色的仓储物流中心,打造中部地区最大的油脂油料交易中心和全国最大的饲料兽药交易中心。阳光物流园项目自去年9月份筹备以来得到了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各级领导及有关部门、有关单位、社会各界朋友的关心和支持,并被确定为省重点建设项目。

郑州饲料联盟理事长董鹰隼先生代表入园企业、开封安利达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书堂先生代表施工单位、豫龙镇党委书记李慧芳同志代表豫龙镇、荥阳市副市长王和祥同志代表市政府先后致辞,对阳光物流园开工奠基表示祝贺!

十一点整,领导和嘉宾在欢快的锣鼓、鞭炮和乐曲声中为园区奠基培土。倾刻间,礼炮齐鸣、烟火绽放。七彩祥云飘洒在园区上空,把物流园区开工奠基推向了高潮。

河南省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 篇6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流通;物流企业;措施

一、农产品物流的概念和意义

农产品物流是物流业的一个分支。它指的是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以最小成本而进行的农产品物质实体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物理性流动及相关信息的共享。包括农产品生产、收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分销、信息活动等一系列环节。

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产品的有效流通涉及整个国民经济运行效率及质量,涉及农业现代化,涉及农民的根本利益。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随着消费者对产品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传统的农产品流通销售模式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因此,构建高效的农产品物流体系,不仅能使农民生产的产品实现其价值与使用价值,还可以使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增值。

二、河南省农产品物流的特点和现状

(一)河南省农产品物流的特点

河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农产品的生产涵盖面广,其农产品物流有以下特点:

1.农产品物流量大,而且供应非常分散,物流成本很高

如今,不管是粮食、经济作物还是畜牧产品和水产品都大量转化为商品,它们不仅直接满足人民生活需要,而且还向食品工业、轻纺工业、化工工业提供原料。据国家统计局数字,2005年河南省粮食总产量1.84亿吨,蔬菜2.6284亿吨,水果0.6076亿吨。经相关部门测算,河南省农产品市场化程度约50%左右,也就是说,河南省每年生产的农产品中约有二分之一要通过市场化流通。

2.农产品物流的运作具有相对独立性

农产品自身的生化特性和特殊重要性决定了它在基础设施、仓储条件、运输工具、技术手段等方面具有相对独立的特性。在农产品储运过程中,为使农产品的使用价值得到保证,需采取低温、防潮、烘干、防虫害等一系列技术措施。

3.物流点多面广

农产品运输在农产品物流中具有重要地位,与一般产品的运输相比具有装卸的多次性、运输的不均衡性等特点。农业生产点多面广同时消费农产品的地点也很分散,再加上农业生产的季节性,所以在农业运输上不管是农用生产资料的运输还是农产品的运输都具有时间性强和不均衡性的特点。

4.农产品物流涉及多门学科,具有学科跨越、技术领域交叉的特点。

(二)河南省农产品物流现状

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要想实现向经济强省转变,向产业大省转变,必须破解“三农”难题。河南省作为我国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需对河南省农产品物流发展状况进行SWOT分析:

⒈优势分析

(1)区域优势

河南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是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交通要道和通信枢纽。如今,河南是全国经济社会活动的中心之一和国内物流的主要集散地和中转中心,也是全国重要的铁路、公路大通道和通信枢纽。

(2)农业原材料能源优势

河南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适宜于多种农作物生长,是全国小麦、玉米、棉花、油料、烟叶等农产品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粮食产量约占全国的1/10,油料产量占全国的1/7,棉花产量占全国的1/6等。

(3)粮食物流通道布局优势

目前,河南省全省粮食年流通量为2700万吨左右,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3200万吨,占全国粮食总流量的11.4%。按照河南省粮食流量、流向的情况,依托主要铁路和公路干线,全省规划形成4条跨省粮食物流通道,并围绕跨省通道,构建联接省内产销、加工区的粮食物流通道网络体系。

⒉劣势分析

(1)农产品物流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较低

(2)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落后导致物流过程损耗严重

(3)物流信息体系不健全

(4)缺乏专业的物流人才

(5)管理水平低下以及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⒊机遇分析

(1)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在工业上的成功应用,为农业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2)知识经济、高新技术的发展,为农业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3)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为农业物流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4)外商的投资不仅引入了资金,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装备,能够带动农业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5)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有助于建立农业物流国际中转体系,有利于开发农业物流市场的巨大潜力。

⒋威胁分析

(1)农产品物流的风险较大

农产品生产具有地域分散性和季节性的特点,而农产品消费却是全年性和普遍性的,农产品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就产生矛盾,准确掌握供求信息比较困难,从而导致农产品物流环节风险较大。

(2)来自国外物流企业的挑战

入世后,国外物流企业大量涌人中国市场,国际资本将更多地向我国市场转移,他们以雄厚的资本、高效的机制、物美价廉的产品和更周到的服务,来争夺中国市场。

三、发展河南省农产品物流的对策

(一)改善基础条件,加强农产品物流载体的建设

农产品物流的顺利运转,需要良好的基础设施的支持,包括农产品物流基地、保鲜库、冷藏库等的建设和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二)优化整合资源,加快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

农业物流信息化建设可以在原有农村经济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加强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

(三)培育和发展农产品物流组织

应通过体制创新,改造、培育与壮大农产品物流组织,使其在农产品物流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打破地区封锁,建立农产品物流的绿色通道

政府应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进行融资,加大交通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铁路路基改造,增修高速公路,提高货运船只和飞机的运载能力,完善港口、码头、机场、车站等设施的建设。

(五)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农业物流的发展需要大量仓储、加工、配送、通讯设备和计算机维护、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因此,必须增加人才培养的投入,联合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加强人才的培训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学工,刘伟芳.论农产品营销与物流的管理系统[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3,(8).

[2]王新利.论我国农村物流体系的特点与内涵[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4).

河南省物流业 篇7

随着社会的发展, 物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得到了国内外社会的广泛关注。发展物流业, 有利于降低社会物流成本, 提高商品流通效率, 优化资源配置, 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推动服务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 河南省物流业发展迅速。河南省物流业增加值由2005年489.43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774.32亿元, 增长了58.21%。当前河南省经济发展对物流的需求不断增加, 物流需求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物流业正处于快速增长期。但目前河南省在物流业发展方面仍存在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 物流信息化程度低, 物流服务的层次和水平需进一步提升等问题。因此, 有必要对河南省物流业同其相关行业的关联状况进行研究, 为河南省在制定物流发展战略方面提供理论参考。

二、河南省物流业与相关行业的灰色关联分析

(一) 灰色关联分析理论简介

灰色关联分析是灰色系统理论的一种分析方法。用来分析判断系统的影响因素和系统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其基本思想是根据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其联系是否紧密。曲线越接近, 相应序列之间关联度就越大, 反之就越小。它对样本量的多少和样本有无规律都没有特殊要求, 而且计算量小, 十分方便, 不会出现量化结果与定性分析结果不符的情况, 因而应用比较广泛。

灰色关联分析的具体步骤如下:

1. 选择参考序列X0和比较序列Xi (i=1, 2, …, N) , 即:

其中n为所取的样本个数, N为比较序列的个数。

2. 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常用的方法是将序列中的所有数据均除以该序列的第一个数, 得到的新数列为:

3. 计算参考序列X0和比较序列Xi的灰色关联系数, 计算公式为:

其中, ρ为分辨系数, 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 一般取0.5。

4. 计算参考序列X0和比较序列Xi的关联度:

(二) 河南省物流业与相关行业的灰色关联分析

物流业是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根据实际需要实施有机结合的活动的集合。物流业是一个新兴产业, 不能仅仅等同于运输业或者仓储业。本文选择物流业增加值作为反映物流业发展水平的指标。从理论上讲, 与物流业发展比较密切的行业有:农业、工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因此本文即分析物流业和这些行业之间的关联状况。根据数据的可比性和可得性, 选择河南省2005~2011年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数据来自《河南统计年鉴》 (2006~2012) 。

选取物流业增加值为参考序列, 农业、工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这八个行业的增加值为比较序列, 通过计算得出物流业与八个行业的灰色关联度如下表所示:

以上实证结果表明, 河南省物流业与相关行业的关系比较密切, 关联度都在0.6以上。物流业与农业的关系最为密切, 关联度达到了0.9093。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 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种类多, 数量大, 农业的发展一直以来都需要物流的支撑。特别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也要求物流业从传统的农产品运输、流转向现代物流、供应链技术转变。物流业和农业之间存在着相互依托的内在关系。物流业与工业和建筑业的关联度分别为0.7805和0.7219, 表明物流业与工业和建筑业的关系也比较密切。工业在河南省经济发展中占重要地位, 从2005年到2011年, 河南省的工业增加值在河南省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都在50%以上。工业物流能够提高社会资源的综合利用效果, 降低企业间的互动成本, 向工业企业提供成套的服务, 为工业发展提供便利, 因此物流业与工业的关系比较密切。随着河南省建筑业的快速发展, 大规模的建筑施工带来了大规模的商品流, 从而增加了对物流的需求, 因此物流业与建筑业的关系也比较密切。物流业与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这两个传统服务业的关联度较高, 分别为0.7264和0.7894, 主要是由这两个行业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批发业、零售业和餐饮业均需要商品的大量流转。

相对于前几个行业, 物流业与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这两个新兴服务业的关联度稍微低了一些, 分别为0.6694和0.6864。这些符合经济发展的实际, 从行业特点看, 虽然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并不需要很多的物流活动参与, 但它们可以为物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 因而关系应当密切, 但它们都属于新兴服务业, 尚处于起步阶段, 发展总体水平不高, 因而关联度稍低了一些。而物流业与房地产业这个新兴服务业的关联度却比较高, 为0.7544, 因为房地产业需要较多的物流活动参与。

三、结论及建议

通过以上实证分析可知, 物流业与农业、工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的关系都比较密切。农业、工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的发展会促进物流业的发展, 而物流业的发展也将对其相关行业的发展起到很强的拉动和辐射作用, 因此为了促进河南省经济快速发展, 要大力发展物流业。

(一) 改善物流业的政策环境。

由于物流业是涉及许多部门的复合型行业, 又是新兴服务业, 需要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一要加强对物流业发展的组织领导, 制定物流业发展的专项规划。二要切实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实行税收减免政策、融资政策等鼓励物流业发展的举措。

(二) 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

近几年来, 虽然河南省的物流业发展很快, 但第三方物流在物流市场上所占的比例较低。为此要引导有条件的工商企业组建具备行业特色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积极开展面向社会的物流服务。推动制造业、商贸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 不断提高第三方物流比重。

(三) 提高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

一是要引导物流企业广泛应用ERP等先进管理技术和EDI、3G移动通信、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 发展电子商务。二是要全面整合各类物流信息资源, 构建由公共物流管理信息、业务交换信息和物流处理信息构成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四) 加强物流人才培养。

河南省的物流人才是比较缺乏的, 针对这一事实, 首先要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和行业协会的作用, 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物流人才教育培训体系, 造就一大批熟悉物流运作规律的专业人才, 其次物流企业应该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企业人员进行培训, 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摘要: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理论对河南省物流业与相关行业的关联状况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物流业与相关行业的关联度都比较大, 说明物流业与相关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是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 因此河南省要想加快经济发展, 需大力发展物流业。应改善政策环境, 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 提高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 加强物流人才培养。

关键词:物流业,相关行业,灰色关联度,河南省

参考文献

[1]刘思峰, 谢乃明.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2]敬春菊.现代物流业与其相关产业灰色关联度研究——基于山西省的实证分析[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0 (4) .

[3]钟俊娟, 王健.我国物流业与三次产业的关联度——基于产业融合视角[J].技术经济, 2013 (2) .

[4]辛姗姗.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广东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J].市场经济与价格, 2013 (3) .

河南省物流业 篇8

河南省的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为其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机遇,要大力发展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必须充分认识现代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与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关联程度。投入产出法则成为我们定量认识河南省现代物流业的很好的分析方法。但是,现代物流产业几乎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综合产业,它是对原来分散于不同经济领域和环节的相对独立的物流功能的重新整合。目前我国统计的产业体系分类中没有“物流业”,更无法研究“单独”物流业的发展及其对其他产业发展的影响。因此,本文根据河南省2007年投入产出表将铁路货运业、公路货运业、水路货运业、航空货运业、管道运输业、装卸搬运及其他运输服务业、仓储业及邮政业的统计数据作为现代物流业的统计数据。结合《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三次产业分类对河南省2007年144部门投入产出表数据进行分离归并整合,得到一个15部门的投入产出表,下面是对河南省现代物流业的投入产出分析。

1 河南省现代物流业的关联效应分析

在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任何一个产业部门的产品和服务都不能离开其他部门产品和服务的投入而独立进行;同样,任何一个产业部门的产品或服务都不仅仅是自己消费,而是以中间产品或最终产品的形式销向其他产业部门。前者就是投入结构问题,而后者就是销路结构问题。

1.1 物流产业的投入结构和销路结构

1.1.1 投入结构

投入结构以中间产品的投入形式反映着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生产技术上的联系。这种联系即“投入系数”,本文以“直接消耗系数”来衡量。从表1中物流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我们就很容易发现:物流产业的产品实现增长1万元时,那么批发和零售业、采矿业、化学工业、建筑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生产与供应业、农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中间产品应分别相应增加760元、414元、390元、362元、349元、91元、26元、18元。这表明,河南省物流业的发展对批发零售业、化学工业、制造业有较强的依赖性和较大的拉动作用,而对电力燃气及水生产与供应业、农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依赖性较小。

1.1.2 销路结构

销路结构是指产业生产的产品或服务的分配去向,某一产业的销路结构可以通过某产业产品或服务的分配系数来衡量。根据表1,分配系数较高的行业是化学工业、服务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纺织服装及其他纤维制造业,这说明河南省物流产业的产品服务主要是流向这些产业,物流产业对这些产业的推动作用主要是通过生产企业供应链的整合及商贸流通企业的流通渠道的塑造,通过“为他们的劳动与物质资本带来更高的生产率并改进了商品与其他服务的质量”来实现。

1.2 物流产业的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

中间需求率是指国民(区域)及经济对某一产业的产品中间需求量之和与全社会(区域)对这一产品的总需求量之比,反映了各产业部门的产品有多少作为原料为其他产业所需求,中间需求率越高,表明该产业越带有提供生产资料的性质。表1数据显示,河南省物流产业的中间需求率为0.9033,也是说大约90.3%的产品被其他经济部门作为中间产品而使用,而另有9.7%的产品被用来当作最终产品,投入到居民消费或被省外消费。这说明,河南省物流产业的产品主要被产业当作中间产品使用而成生产消费品,即物流业呈现典型的生产性服务业的特征。另外,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来看,物流服务有向非生产性领域发展的趋势,最终消费品的运输和配送的比例将增加,因此,可以预见,这样的趋势将会促使物流产业的中间需求率降低。

中间投入率是指某一产业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生产过程中的中间投入与全部产出之比,反映该产业附加值(增加值)的大小程度。另外,这个指标反映的是该产业的总产出中从其他产业购进的中间产品所占的比重,也就是该产业对上游产业总体的直接的带动能力的反映。根据表1数据,河南省物流业的中间投入率为0.4814,这表明物流产业在自己的生产过程中,为生产单位产值的产品需从其他各产业购进的原料在其中所占的比重不高,该产业的附加价值率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 河南省现代物流业波及效应分析

任一产业的生产活动通过产业之间的相互关联,必然影响和受影响于其他产业的生产活动。对物流产业的产业波及效应分析就是分析国民经济发生变化时对物流产业的影响或物流产业发生变化时对其他产业及国民经济的影响。

2.1 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分析

影响力系数反映了国民经济某一个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影响力系数越高,表示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越大。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为刺激国内需求,影响力系数越高的产业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越重要,因而应该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感应度系数反映了该部门受其他部门的需求感应程度。感应度系数越高的产业该部门受其他部门的需求感应程度越高,国民经济发展对该产业的拉动作用也就越大。感应度系数越小的产业,国民经济对其拉动作用也越小,其在国民经济中处于瓶颈地位,应该得到优先发展。

从表1中可知:物流业的影响力系数(0.8657)略高于农业(0.8181)、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0.6609)和批发零售业(0.6735)等行业,远低于金属制品业(1.2735)、制造业(1.2269)、化学工业(1.1973)、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业(1.1514)和建筑业(1.1231)等行业。这说明金属制品业、制造业的影响力是较大的,其次是化学工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业、建筑业。物流业的影响力系数(0.8657)小于1,说明物流业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低于社会平均影响水平。可见,河南省物流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远不及金属制品业、制造业那么明显;感应度系数较大的部门集中于化学工业(2.3138)、采矿业(1.6941)、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1.2877)、农业(1.1729)和金属制品业(1.1551)等行业,说明这些行业对经济发展起着较大的经济制约作用。尤其是经济高速增长时,化学工业、采矿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首先受到最大的社会需求压力,从而容易造成供不应求的局面。物流业的感应度系数(0.9710)小于1,处于靠后的位置(第九位),说明其受到的感应程度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国民经济发展对物流业的需求程度偏低,也说明了国民经济发展对物流业的带动作用较弱。从另一个角度考虑,这可能意味着物流业己成为或正在成为河南省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素。

2.2 生产诱发系数分析

各部门生产出来的产品不是满足中间需求就是满足最终需求的需要,但归根到底生产水平是由最终需求所决定的,中间需求只不过是派生的需求而己。因此,还可以用生产诱发额和生产诱发系数来揭示各部门生产额和最终需求之间的这种联系。各项最终需求的生产诱发额是指满足一定量的最终需求时通过直接与间接消耗而对某部门所需的总产出额。而各项最终需求的诱发系数则表示增加某项单位最终需求所诱发的部门生产额。生产诱发系数越大,它的生产波及效果也越大。根据列昂惕夫逆矩阵计算生产诱发系数,结果如表2。

从表2可以看出,最终使用对物流业的诱发作用比较小,其生产诱发系数(0.0657)较低(第八位),远低于服务业(0.3104),因为物流业主要是为了生产过程服务的,作为最终使用的份额不大,故最终使用对其的生产诱发也相应较小。最终使用对服务业的生产诱发最大,其次是金属制品业、农业、信息传输和计算机软件服务业等。由此可见,物流业属于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为发展其他产业服务的。河南省物流业应加强运输网络、信息支撑网络、物流园区等三大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

3 小结

综上分析,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第三方物流为主体的现代物流模式正在逐步形成。物流业与其他产业有着较强的关联效应,其受批发零售业、化学工业、制造业的影响较大。反过来,其他行业的发展,如化学工业、服务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纺织服装及其他纤维制造业等,也对河南省现代物流的发展起着很大的提升和促进作用。发展河南省现代物流产业必须要伴随着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结构调整和整合,尤其是制造业物流,如河南煤业化工集团、长城铝业、双汇等生产性企业物流,以制造业带动物流业,以物流业促进制造业,不仅可以大步发展河南省现代物流业,也能继续加强河南省制造业在其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同时我们看到,物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能力和受到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拉动能力都低于社会平均水平。这说明河南省物流业的发展尚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基础条件不完善、物流发展的目标、战略、措施和政策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缺乏长期统一的物流规划。目前,河南省物流业的发展业出现了许多新特点及趋势,物流业持续快速增长、物流企业实力进一步壮大、制造业物流发展加速、专业化分工加快、基础设施骨干网络初具规模等。因此,河南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既面临着发展的机遇又隐藏着威胁。从长远来看,发展现代物流必然还是要走专业化、现代化之路。这就决定了河南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摘要:运用投入产出法,通过对河南省2007年144部门投入产出表重新整合,独立出包含物流业在内的15大部门。计算出各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分配系数、中间投入率、中间需求率、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生产诱发系数等。并从产业的角度对河南省现代物流业进行分析,提示了河南省现代物流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关系,从而期望为加快河南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可以值得借鉴的依据。

关键词:现代物流业,投入产出,关联效应,波及效应

参考文献

[1]李冠霖.我国物流业的投入产出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1(6):16-17.

[2]王雨晴.基于投入产出法的物流产业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6:46-50.

河南省物流业 篇9

(一) 产业融合的界定

产业融合作为一种经济现象, 可以理解为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 最终融合为一体, 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产业融合的结果是出现了新的产业或新的增长点, 这一现象如同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会产生新的学科一样。目前, 产业融合的发展态势己广泛影响到世界产业的走向, 并必将重塑全球产业的结构形态。

(二) 新形势下零售业发展现状

我国零售业发展仅用短短30年的时间, 却经历发达国家百年的零售发展历程。零售业是国家和地区经济的晴雨表。近十年来, 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增长17.2%, 2011年达到18.4万亿元, 列居世界第二。在国际国内经济和消费品市场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下, 零售业的发展对拉动内需、扩大消费、稳定物价、提供就业等方面起到显著的作用。因此, 零售业应加快转变与创新。

多种业态呈现协调发展。传统百货业正处在向现代百货业转型期, 商场、超市层出叠现, 节能型购物中兴方兴未艾, 网上购物风生水起, 快销、时尚、奢侈不断引领消费热点, 商业地产异军突起, 行业整合加剧。

零售网点呈下沉趋势。随着零售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实力的增强, 一些零售企业早已不满足区域内的扩张, 向全国扩张。同时,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步伐, 居民消费水平和需求不断地提高, 零售网点已从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镇下沉。

零售企业需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由于零售渠道扩张, 网点增长, 零售业已进入高成本时代。为了达到低成本竞争优势, 零售企业越来越依赖科技和信息化技术、物流技术的支持。

(三) 现代物流业面临的机遇

近几年, 我国物流企业增长速度较快, 从事物流行业的劳动力呈上升趋势。因此, 为了降低企业成本, 物流行业即将进入规模整合期, 同时带动物流管理制度规范整合和人员整合。

专业化细分将引领物流行业的业务整合。不同行业对第三方物流有不同的需求。例如:汽车行业的需求是利用第三方物流减少库存。为汽车企业大批量定制化生产做保障。高库存的服装行业需求是缩短服装生命周期循环时间, 以应对潮流的快速变化。消费电子行业则是为了获取市场的占有率和价格领先。家电企业则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食品饮料行业自身产品特性的细化越来越注绿色物流、冷链物流。零售业为所有商品提供终端销售的网点。各种业态的零售业对物流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力。

(四) 影响零售业与物流业融合的因素

在经济全球化、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 产业融合是产业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的一种发展模式和产业组织形式。

1. 竞争合作的压力推动两业融合。

零售业和物流业都面临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 为获取利润的最大化和持久的竞争优势, 不断谋求扩张, 不断探索如何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两业融合可以加强两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 减少行业间的进入壁垒, 最终形成各自持续竞争优势。

2. 企业追求经营范围和服务范围带动两业融合。

零售企业追求连锁经营, 业态的多样化所带来的规模经济;物流企业为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 提供多样化的服务而进行多元化经营。一些大型零售企业逐渐拥有完善的物流体系, 而一些物流行业越来越重视市场细分, 进入行业细分, 形成专业的为各种零售业态服务的零售物流业。

3. 高新技术的发展为两业融合提供平台支持。

尤其是通信与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完善, 信息技术引发的技术融合渗透到零售业和物流业中, 成为两业融合的催化剂, 也成为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因此, 零售业与物流业的产业融合是同一产业内不同行业之间相互交叉, 相互渗透的结果。融合方式表现有三种:一是产业渗透。大型零售企业正加快自建物流配送中心, 完善自身的物流体系。二是产业交叉。两业间相互互补和延伸, 正逐渐形成一种新产业--零售物流业, 实现产业间的融合。三是产业转型。物流企业正选择细分市场, 进入行业细分的产业转型阶段。

二、河南省零售业与物流业的有效融合符合中原经济区的发展要求

(一) 产业融合有助于推动中原经济区区域经济一体化

产业融合打破了传统产业的技术边界、业务边界、市场边界、运作边界, 同时也会对打破区域边界, 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起到重要作用。因此, 产业融合能够提高中原经济区域之间的贸易效应和竞争效应, 加速区域之间资源的流动与重组。产业融合将打破传统企业之间和行业之间的界限, 特别是地区之间的界限, 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实现业务重组, 发展新的业务, 这将会加速区域之间资源的流动和重组, 产生贸易效应和竞争效应。产业融合将促进企业网络的发展, 提高区域之间的联系水平。产业融合带来企业网络组织的发展将成为区域联系的主体, 有助于打破区域之间的壁垒, 增强区域之间的联系。产业融合扩大了区域中心的扩散效应, 有助于改善区域的空间二元结构。

(二) 产业融合促进中原经济区产业结构的转换与升级

产业融合往往发生在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 因为高新技术产业与其它产业之间具有广泛的关联性。高新技术产业融入到传统产业过程就是用高新技术取代一些传统技术的过程, 这将导致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边界模糊、甚至消失, 引发传统产业的分化、解体和重组, 促使传统产业迅速过渡为高新技术产业, 促使较低层次的产业结构抛弃一般的演进过程, 获得跨越式发展。与此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新的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新的产品被广泛使用, 新的服务被广泛普及, 从而促进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不断催生, 旧技术、老产品、低层次服务不断萎缩或消失, 最终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三) 产业融合促进中原经济区各产业部门多头并进式发展

产业融合使中原经济区各产业部门增长率的差异大大缩小。因为产业融合将改变产业结构的变化呈现线性的这一传统的替代规律, 使各产业与创新起源点的距离基本相同, 因而产业生产率上升的差距在大大减小, 从而各产业增长的速度差异缩小。比如传统的低速增长的农业部门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形成现代农业产业, 具有和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一样的高增长率。因此产业融合为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并行发展提供了可能。随着产业融合, 经济增长将表现为多元新兴部门并行发展、相互促进的特点。

(四) 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商业配送方式

高新技术的采用, 带给我省商贸流通领域最直接的变化就是高效、集约, 增强吸引力和辐射力。目前, 网络、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已成为我省提升改造商贸流通交易方式的重要手段。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建成的国内最大的粮食网站中华粮网, 其每天网上交易量达到10万吨。亚洲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双汇集团把欧美国家的肉类专卖形式引入中国, 建立物流配送中心, 实现连锁经营, 加工后的生鲜食品和低温食品全部采用冷藏车运输, 直供专卖店, 确保质量统一。和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一样, 遍布全省各地的2600家各类商品交易市场, 交易方式正在经历着一场由传统向现代的巨大变革。从2005年我省已形成以全国性批发市场为龙头、区域性市场为骨干、地方性市场为基础的多层次、多种运行方式并存的商品市场体系, 构织这个庞大体系的将是网络交易。

三、引导零售业和物流业产业融合的对策建议

(一) 做好产业布局结构规划为两业融合提供机会

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强调科学合理地先行规划、优化产业布局。在城镇化建设中, 大量的劳动力和生产活动不断向城镇聚集, 使城镇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推动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因此, 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要注意培育外部效应较高的现代化生产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 如金融保险业、通讯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房地产业、零售业、旅游业、物流业等。河南省二三线城市, 大多还处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农民转为市民的过程, 意味着消费观念的更新, 消费方式的转变, 导致消费升级需求迫切。而目前, 现代化零售业供给相对匮乏。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 发展物流业的模式应是一体化管理与服务, 集约化的组织和服务, 以满足资源复合型的功能设计, 重点培养农产品物流和零售业物流等方面努力, 向高效率演进。

(二) 政策支持为两业融合提供保障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是“十二五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2011年3月商务部、发展改革委、供销总社组织编制、下发《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 2012年1月商务部下发《“十二五”时期促进零售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等。《河南省“十二五”物流业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中明确指出, 政府对零售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提供政策上的支持。

河南省政府引导和鼓励商贸物流模式创新, 深入开展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工作, 增强物流服务主体功能、拓展服务网络, 提高商贸物流整体水平。不断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扶持。尤其在城镇化建设中, 加大物流业土地政策的支持力度。积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物流企业的信贷支持, 拓宽融资渠道。完善物流企业营业税差额和农产品增值税政策, 鼓励大型企业从事农产品物流业。严格执行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和配送车辆24小时进城通行、便利停靠政策等等。

(三) 城镇化加大零售物流业的投资

城镇化本身可以拉动投资。随着城镇人口的增加需要新建更多的住房, 需要兴建更多的公共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这将带动铁路、市政、能源、社会事业等多个行业投资的快速发展。而新增城镇人口对消费的刺激作用则更加明显, 农村人口入城, 特别是农民工进城落户将增加对家电, 电子等日常生活消费品的需求, 同样也会促进服务业、文化业等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家政策扶植和城镇化进程推动的零售业和物流业发展存在的市场机会, 促进两业融合。

农村新增网点给物流业带来更广阔的市场机遇。“十一五”期间, 商务部实施了万村千乡、家电下乡及家电旧换新政策、汽车下乡等多项的惠民工程, 改善了农村的零售业环境, 促进了农民增收, 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 应大力发展农超对接, 农企对接。政府应加大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零售网点的规划和投入, 加快建立主要品种和重点地区的冷链物流体系。

(四) 大力发展社会化配送中心

河南省连锁经营的零售企业已经涉及多种零售业态, 在二三线城市拥有多个同类型的连锁经营系统。同时, 受连续上涨的CPI影响, 零售企业的利润越来越稀薄。而目前河南省零售企业配送中心建设相当落后, 配送率低, 设施陈旧落后, 功能不完善。为保证连锁企业的顺利经营, 建立自己的连锁配送中心成为零售企业确保竞争优势的手段。目前在零售业的物流仓储建设中, 60%的零售商开始选择自建物流仓储配送, 成为当前零售业物流仓储配送的主要方式;而与供应商合作或借用供应商物流仓储的配送占据35%的比重, 只有5%左右的零售商依然选择第三方的物流仓储配送。

连锁零售企业配送中心的组成, 应跨出单纯零售的概念, 应积极与批发企业、工业企业以及物流企业联手, 组建跨行业的社会化配送中心, 这是扩大连锁企业配送影响, 强化连锁经营优势。社会化配送中心的建立, 并不意味着连锁企业配送职能的终结, 而是连锁配送职能的调整。连锁零售企业向外转移的是物流功能和部分信息流功能, 而保留的部分信息功能应通过更为便捷的信息沟通、有效的网络联系来实现。因此, 社会化的配送中心的形式是零售物流业的发展趋势。

(五) 科技体系建设加快两业融合

信息技术对零售业物流效率的提高、运营成本的降低有着巨大的作用。我国流通企业信息化投资占总资产平均不到4%, 而国外大企业的平均水平为12%左右, 河南省大型流通企业信息化建设较为落后, 物流信息化运用层次低, 大多数零售企业物流信息化的运用主要停留在信息的采集和传输上, 对信息的处理、分析、挖掘还很少, 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另外, 物流信息化设备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高新技术的发展为两业融合提供平台支持。工信部将协助相关部门加快智能标签、无线射频识别等自动识别和标识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可视化技术、货物跟踪机器到机器等多种物联网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和创新, 加大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在零售业的应用, 加强冷链配送、共用托盘、信息管理等技术或设备的研发与采用, 开展“智能商店”试点。

(六) 做好零售物流业的绿色转型工作

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 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 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在全国零售业开展“节能示范商店”活动, 制订、推广零售业节能环保标准, 支持零售企业开展节能环保技术改造。

全社会积极倡导公民文明、节约、绿色的消费理念, 鼓励消费者购买和使用绿色低碳产品。零售企业应积极开展绿色采购, 做好抑制商品过度包装, 严格依法限制一次性塑料购物袋使用工作。连锁零售企业还应探索与生产制造企业、回收拆解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建设“循环消费示范门店”, 收旧售新、以旧换新, 逐步形成低碳环保产品销售、二手商品寄售和废弃物逆向回收的良性循环体系。做好零售物流业的绿色主营业务流程的实践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商务部.“十二五”时期促进零售业发展的指导意见.2012.1

[2]陈焱晗.零售业物流配送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商业时代, 2012 (2)

[3]河南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河南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1

[4]张京敏周喆.我国零售业体系发展研究[J].商业时代.2009 (16)

[5]刘徐方.现代服务业融合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 (1)

河南省物流业 篇10

第一, 物流活动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区域经济的发展受分工深化程度的影响, 可以这样说要想促进经济发展, 必须促进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如果能够深化物流活动, 产品的市场范围就会扩大, 交换能力也相应增强, 这些因素都可以促进劳动分工进而促进经济发展。试想在没有紧密物流活动的情况下, 生产的大量产品就会堆积在狭小的空间,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就难以实现, 中原经济区的基本运行就会间断。

第二, 在中原经济区快速的发展过程中, 完整高效的物流体系对中原经济区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这就是为什么强调物流对中原经济区的经济增长是不可或缺的。

第三,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第三方物流。现代社会中, 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出现对传统的管理方式和交易方式发起挑战, 传统方式不得不提高交易效率以适应于快速发展的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通过减少繁琐的交易步骤, 使得企业更容易控制交易成本, 进而使得企业提高生产效率。

第四, 企业在建设中还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承接产业转移形成一些新的产业, 使这些新产业能适应高速发展的物流需求。为了使中原地区各个企业的结构优化升级, 就要通过发挥有效的物流服务, 提升企业的资源整合。

第五, 近几年随着中原经济区的各种运输体系如铁路、公路、水运、航空货运等方面的逐步完善, 形成了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第六, 现代物流产业快速的发展推动了中原经济区的金融、信息等有关服务业的发展, 扩展了服务业的发展范围, 提高现代服务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河南省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1.河南省物流业发展的成就

第一, 河南省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河南地处全国的经济地理腹地, 联南接北, 承东启西, 是全国各经济区交流、联合的命脉之地。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为河南省发展物流业提供了难得的设施基础。

第二, 河南省的通信设备和网络技术水平。河南作为全国关键的通信纽带之一, 在2012 年的时候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364.6 万户, 居于全国第五位:城市电话用户759.9 万户, 居全国第4 位。全省互联网用户达到194.9 万户, 居全国第10 位。

第三, 河南省的城市建设方面。总投资几百亿元的郑州国家干线公路物流港、郑州国际航空货运中心、郑州铁路集装箱货运中心、郑州铁路零担货中心、中南邮政物流集散中心、郑州出口加工区、河南进出口保税区等七大物流工程已经开工或完成。

第四, 目前省内的物流企业的发展。截止到2014 年河南省已经拥有2A级以上物流企业41 家, 其中3A级物流企业16 家;4A级物流企业16 家, 如河南豫鑫物流有限公司、漯河双汇物流投资有限公司;5A级物流企业2 家, 分别是郑州交通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国龙物流有限公司。

2.河南省物流业的不足

首先, 物流业的基础水平偏低。虽然河南省有诸多优势, 但对于发展现代物流业我们还是要清醒的看到, 和沿海开放城市:广州、上海等相比, 现有的现代物流系统距离发达城市之间有一个很大的差距。

其次, 河南省物流业依旧是规模小、效率低, 而且服务项目有限, 只能提供单项运营, 而不是提供网络设计和货物全过程服务。在省会郑州, 目前的500 多家规模较大的企业中, 实现网络化、信息化的“现代物流”企业几乎没有。

再次, 由于大部分物流园区正在建设中, 因此这些物流园区的基础设施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现有的物流园区和物流基础设施布局不合理, 与产业规划的协和度不高, 区域物流资源的缺乏, 也没有形成区域物流网络系统。

最后, 物流人才奇缺是河南省物流发展的绊脚石。由于物流起步晚, 高校物流专业又不够完善, 导致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型物流人才很困难。

三、河南省物流业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影响分析

河南省地处中原, 是中原经济区的主体, 又是中原崛起的核心增长极。

首先, 郑州优越的地理位置为中原经济区带来机遇。随着中国在国际中的地位逐步升高, 以及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我国对于进口消费品的消费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郑州的地理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 是郑州成为中西部地区进口商品分拨中心的有利条件。

其次, 郑州国际物流中心的建设提升中原经济区产业和企业的竞争力。现代物流业是以现代运输业为主导, 以信息技术为支撑, 以现代制造业和商业为基础, 集系统化、信息化、仓储现代化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通过建设郑州国际物流中心, 有利于重点行业物流发展、现代物流业与制造业以及其他产业的联动发展。

四、政策建议与研究结论

1.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第一, 工业企业要有运用第三方物流的意识。一方面, 把运输、储存、包装、配送等物流功能分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另一方面, 自己致力于新产品的开发、制造和市场开拓, 塑造核心竞争力。这样既促进了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又使自己的企业有新的市场。

第二, 当前的物流公司要拓展自己的业务范围。要在物流增值服务方面, 特别是全程物流服务或者更高层次的服务方面, 从原来的单一物流模式逐渐发展为更全面更具体的物流模式, 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第三, 第三方物流企业要注重专业化、规模化。通过信息管理系统, 将物流服务与企业的生产和营销紧密结合, 增强服务意识, 完善服务功能, 扩大增值服务, 为客户提供物流规划设计、组织管理和实际运作等综合服务, 使物流过程更加完善和高效。

第四, 企业资源管理与物流相结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推动企业物流流程和供应链一体化, 建立一套企业自己的物流体系, 统一管理企业从采购、制造、再到销售等一系列的物流, 这样可使企业物流变得专业和高效。

2.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平台

物流基础设施平台使物流活动能够正常、有序、高效的进行, 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平台为中原经济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一是合理规划、最大化利用现有的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和全国一样河南省的物流园区也是存在规划不合理, 管理不恰当的现象。因此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物流园区, 构建以现代综合交通体系为基础的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

二是要注意加强联程运输能力。物流如果重复运输就会增加物流成本, 造成城市交通拥挤, 环境污染。更严重则会影响经济和社会的长远发展, 要利用河南省现有的交通优势, 大力发展联合运输的能力。

三是在物流辅助基础设施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连接不同区域的服务网点, 利用信息交换、信息管理系统等其他手段, 构建一个完善的物流协同管理平台。

3.加快物流企业人才的配置和培养

沿海地区的物流教育比较发达, 从业人员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和时间经验, 而河南在这方面还比较落后。因此, 要想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需要引进一批全面了解物流知识、精通现代物流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方面的人才。

4.发展农业物流, 建设农产品物流市场

首先, 完善农业物流的“绿色”通道, 降低交通运输的成本, 使得农产品能够快捷、便利地流向百姓餐桌。

其次, 培育大型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企业, 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系统, 从而降低农业生产资本、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保障农业的稳定发展。

最后, 制订相应的法规、方针政策, 鼓励农业物流业的发展, 保证农产品物流的法律地位, 将重点放在对农业物流的建设, 尽早研究出台农业物流与供应链体系的规划和实施方案, 能够有效的促进农业物流健康快速的发展起来。

参考文献

[1]喻新安.中原经济区顶层设计背景、历程与经验[J].中州学刊, 2011 (08) .

[2]郑红玲.基于区域经济三次产业下发展协同物流的思考以河南为例[J].价值工程, 2012 (12) .

[3]杨希玲.物流业与中原经济区建设[J].经济导刊, 2011 (05) .

[4]刘岩.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影响研究[J].商业时代, 2012 (03) .

[5]周晓利.中原经济区背景下的河南物流发展机遇分析[J].中国商贸, 2012 (11) .

河南省物流业 篇11

【关键词】第四方物流;内陆开放;供应链管理

《河南省参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实施方案》对河南郑州的战略定位是“一带一路”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内陆对外开放高地。这些战略的实施离不开物流平台体系的支撑。郑州未来发展的最大优势是交通枢纽,但突破口是建设第四方物流平台体系。郑州应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抢先发展第四方物流,统筹各种要素资源,加快形成推动内陆开放的战略枢纽。

一、第四方物流平台的内涵及特点

美国Accenture管理顾问公司最早提出了“第四方物流”的概念,他们认为:“第四方物流(4PL)供应商是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它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应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和管理,提出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作为供应链集成商,第四方物流能够提供物流信息发布、交易匹配、合同签订、支付结算、信用评价、整体物流等六大解决方案。

“第四方物流”是“第三方物流”的优化和集成。“第三方物流”是指物流合约中的第三方,它以代理人身份为生产商提供库存管理、商品运送等物流服务,是实际物流的供应者,要承担代理人相应的法律责任。第四方物流是为车源、货源和物流服务等市场主体,提供信息匹配、互联共享服务的平台体系。它基于信息平台优势,与生产商、消费者、运输商达成物流服务合约,并由第三方提供实际的运输、仓储、拼装、加工等物流服务,第四方并不承担代理人法律责任。简而言之,第四方是物流供应链的整合者和物流信息的集成商,第三方才是专业物流服务的实际供应商。

第四方物流平台具有集约化、标准化、信息化特点。作为一种专业化物流联盟协作机制,第四方物流平台体系主要以物流设施配套体系、信息共享服务体系和物流技术保障体系为支撑,具有集约化、标准化、信息化等特点。集约化主要体现在第四方物流平台对生产、采购、储运、配送、销售及售后等资源的优化整合,为消费者和专业物流提供商搭建互联互动互通的平台;标准化主要体现在第四方对物流对全供应链物流运作方案的设计,如载具标准化、包装编码标准化、流程标准化等。其目的是通过物流配送标准互认,提高供应链协作关系,实现流通综合效率的最大化。第四方物流平台的信息化是指通过对配套设施的智能化改造,实现物流信息的高效匹配。如智能提货终端、电子结算、物联网技术的推广应用等。

第四方物流是推动贸易便利化的重要手段。第四方物流是协调国际、国内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自由高效流动的平台体系。建设第四方物流平台,能够破除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推动境内外物流信息公开共享,促进生产、供应、服务环节间的融合互动,提高流通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加快形成大流通、大市场的发展格局,推进郑州“大枢纽、大产业、大都市和建设中心城市”的“三大一中”战略实施。

二、打造第四方物流平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随着河南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中国(郑州)自由贸易区等国家战略的逐步实施,河南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同时,河南凭借人力资源优势和产业配套能力,吸引了大批东部沿海产业向内陆中原转移,打造第四方物流平台,建设现代国际物流体系,成为河南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融入全球分工体系的关键所在。

扩大开放的形势需要。重庆、成都、武汉、长沙、南昌、合肥、西安、贵阳等城市均已提出要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畅通贸易流通渠道,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已成为内陆省份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的共识。第四方物流平台体系是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的制高点,只有优化整合国内外物流资源,提高进出口货物的集散能力,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河南郑州才能在新一轮高改革开放中抢占先机,形成比较优势。

物流枢纽的优势凸显。依托郑欧班列、郑州航空港、郑州国际物流园及指定口岸等平台,郑州打造第四方物流平台的时机已经成熟。目前,郑欧班列集货半径超过1500公里,辐射地域达到2000公里,分拨目的地覆盖欧洲、中亚地区108个城市;郑州航空港开通客运航线133条、货运航线32条,客货运通航城市覆盖全国和东南亚主要城市及欧盟货运枢纽;郑州相继获批肉类、食品药品医疗器械、汽车整车、粮食、澳大利亚供宰活牛、种子苗木等内陆指定口岸,郑州已成为我国功能性口岸最多的内陆城市,其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优势正逐步显现。

国际物流的需求旺盛。河南外贸发展势头良好,亟需打造连通境内外的国际物流平台体系,扩大郑州物流分拨半径。手机制造与维修是河南外贸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2015年,河南手机出口1639.7亿元,增长27.7%,占全省出口总值的61.1%;全球苹果手机维修进口已达106亿元,增长761.2倍。此外,河南跨境电商业务增长明显。2015年,郑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出境累计包裹量突破5000万包,货值41.04亿元,均居全国试点城市前列。持续增长的外贸需求,对郑州的集货能力、配送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打造第四方物流平台的建议

第四方物流是第三方物流的高级形式,通过系统优化分解物流任务,交由若干第三方物流公司完成。但第四方物流不能替代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物流,而应从信用、标准、监管等方面着眼,特别是应发挥资源整合优势,加强与海关、检验检疫、工商、交管等部门的沟通,推动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做好物流节点与业务监管流程的有效对接,提高物流配送效率、节约物流成本,从而提供更优质、更快捷的物流服务。

首先要适应供给侧结构性调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是消除制度性障碍,促进要素流动,从而提高流通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因此,打造第四方物流平台,首先应当突破传统体制机制的约束,优化运营监管流程,使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的监管流程顺应物流;创新物流配套设施的建设方式,采取股权投资、PPP等模式,支持混合所有制企业参与第四方物流平台建设,避免投资与运营分离,提高平台的利用率;鼓励校企合作、商学合作,采取实训式、公司式等模式,培养适应第四方物流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其次是要加强物流配套设施建设。第四方物流是第三方物流要素的统筹协调,其平台功能、服务系统的完善需要循序渐进。当前需要重点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要依托菜鸟国际转运中心、国际快递物流港、顺丰航空快件集散中心、唯品会电商物流基地等项目,整合物流监管、金融、运输等政府部门信息,建立全省物流管理信息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信息采集、网络竞价、市场营销、支付结算、仓储配送、流通加工等物流服务;另一方面是要立足河南的产业优势,优先打造一批具有河南特色的第四方物流平台。如纺织服装、汽车零部件、人发制品、农产品等产业。围绕商品集散地、批发市场、产业聚区,培育一批具有全国行业影响力的物流集成商。

第三是要科学规划现代物流产业。政府应当建立统筹内河、公路、铁路、航空及关检等部门在内的协作机制,推动部门信息互认共享,实现多式联运无缝对接;行业协会应当充分发挥自身融合运输、仓储、货代等行业的桥梁作用,配合政府、服务企业、整合资源,积极打造物流园区联盟、物流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推动物流产业集聚发展;领军企业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推广行业标准,加快实施物流设施信息化、标准化改造,主动参与第四方物流市场建设。

参考文献:

[1]王立滨.基于第四方物流在青岛港口物流中的应用研究.物流科技[J],2011年(6).

[2]孙静,何有世,桑群峰.中国第三方和第四方物流建设分析与研究.江苏商论[J],2006(7).

[3]毛光烈.以第四方物流带动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以宁波市为例.中国软科学[J],2010(4).

作者简介:

程大峰(1982—),男,汉族,洛阳人,上海大学博士生,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研究方向:国际物流、电子商务等。

河南省果蔬冷链物流研究 篇12

关键词:河南省,果蔬,冷链物流

一、果蔬冷链物流的内涵

冷链物流是指易腐、生鲜食品在生产、储藏、运输、销售直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 以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1]。冷链物流把易腐、生鲜食品的生产、运输、销售、经济和技术等各种问题集中起来考虑, 协调相互间的关系, 以确保易腐食品在各个环节中的质量和安全, 是一项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低温系统工程。

产品最终质量取决于在冷链的储藏与流通的时间、温度和产品耐藏性。果蔬产品生产的季节性和地域性, 使得其生产有明显的淡季和旺季。同时果蔬是鲜活产品, 组织柔嫩、含水量高、易腐烂变质、不耐储运, 且在采摘之后由于后熟等生物特性极易失鲜, 从而使其营养价值和商品的经济价值降低或失去, 甚至给人们的饮食健康带来隐患。通过冷链物流处理果蔬产品, 有利于降低其流通中的损耗率, 这对保持产品质量以及提高产业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意义。

2010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使冷链物流迎来了重要发展契机。与此同时, 河南省发布的《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也显示, 河南省重点建设物流行业之首, 就是食品类冷链物流[2]。

2011年十一国庆前夕, 国务院正式出台《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 建设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战略定位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 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 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 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 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3]。中原经济区现代农业的建设, 交通网络的进一步完善, 为发展果蔬冷链物流提供有利契机。

二、河南省果蔬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1. 果蔬冷链物流的需求市场巨大。

一方面, 河南省经济持续发展, 居民购买力不断增长, 更加重视食品的安全问题, 对冷链物流服务的潜在需求正逐年增长。另一方面, 河南省是农副产品大省, 物产丰富, 比如洛阳的樱桃、灵宝的苹果、开封的西瓜、民权的葡萄等。为拓展销路, 将本地产品保质保量地输送至较远距离的地区甚至国家进行销售, 也催生对冷链物流服务的大量需求。

2. 地处中原腹地, 全省有贯通的铁路及公路网络。

河南省具有发展物流的先天区位和交通优势。以郑州为中心, 500公里内覆盖了中国3.5亿消费人群, 700公里内覆盖了中国7.2亿消费人群, 且都在两小时高铁交通圈的覆盖之下。周边城市洛阳、安阳、商丘、濮阳、信阳、南阳等有望发展成为区域物流枢纽。

3. 速冻食品及肉制品行业冷链物流技术有望扩散。

河南省拥有三全、双汇、思念、众品等一批速冻食品、肉制品生产企业, 冰熊、新飞、登科等冷链装备制造企业。这些企业在运作过程中的冷链物流管理的方法和技术在地域范围内的扩散, 为河南省冷链物流的全面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河南省果蔬冷链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冷链物流相关知识普及度低。

冷链物流涉及的环节多, 每个环节的温度控制都会影响冷链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据有关资料统计, 现阶段中国果蔬产品的年冷藏量约占总产量的10%, 冷链流通率仅为5%左右, 果蔬采摘后的商品化处理率不足30%, 物流损失率高达30%~40%, 而发达国家的果蔬物流损失率可以控制在5%以下。目前全国约有90%以上的新鲜果蔬及其制品基本上处于没有冷链保证的条件下运行[4]。河南省也不例外。该省的果蔬生产大部分是在农村农户, 极少有具备现代化管理理念的农业公司。果蔬采摘及初步整理工作等都是由农民在常温下完成, 然后经过简单包装或者以散装的形式用卡车运往市场销售, 全程不经历温度控制, 产品的损耗率高, 新鲜度下降。另外, 经冷链物流产品的销售价格往往比一般果蔬的销售价格高。人们尚未充分意识到冷链物流果蔬产品相比一般果蔬所具备的优势, 大部分人因其价格高而放弃购买。这就导致对冷链物流果蔬产品的有效需求下降, 冷链物流处理的规模小, 难以采用高效专用的设备, 进而物流成本高, 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2. 冷链物流服务供给能力低, 服务水平不高。

河南省地处中原腹地, 交通发达, 从事物流服务的公司众多。由于需求市场大, 物流公司之间的竞争并不严峻, 很多公司都是简单从事运输、仓储等传统业务, 缺乏积极投资冷链物流设施设备的积极性。致使河南省从事专业冷链物流服务的公司很少, 现有冷冻冷藏设备陈旧老化, 大多数冷链加工企业自动化仓库少, 仓储成本高。在运输方面, 铁路冷链车仅占2%左右, 规范的保鲜冷藏运输车辆严重缺乏, 规范的保鲜冷藏运输车辆严重缺乏, 冷藏保温汽车占货运汽车的比例仅为0.3%, 平均冷藏运输率约为10%~20%[5]。为社会提供冷链物流服务的能力低, 服务水平不高。

3. 物流系统的柔性差。

果蔬冷链物流由于处理对象的特殊性, 其平稳供给对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和谐有着特殊意义。而河南省第三方物流等社会物流资源规模小, 尚未形成处理果蔬产品的完善物流体系。部分果蔬产品在消费市场缺货或者价格高, 而产地的供应农户却因收购价格低而亏损的消息频繁见诸报端。在极端天气发生时, 会出现人们排队购买甚至哄抢蔬菜的局面。

4. 果蔬冷链物流各环节协调困难。

在河南省, 果蔬的采摘、分选、包装、运输和销售等环节分属于不同的利益主体。一般模式是由种植果蔬的农民采摘并进行简单分选果蔬, 果蔬收购商人到果蔬产地收购, 洽谈运输公司将收购的产品运往郑州等城市的大型果蔬批发市场, 果蔬零售商人到批发市场采购或者电话订购等。中间也可能经手多个批发商, 最后到最终消费者手中。从产地到最终消费者, 果蔬经历的环节多, 分属于不同主体, 缺乏系统化的管理, 导致物流成本高, 进而降低了果蔬冷链物流相关企业的竞争力。

四、河南省果蔬冷链物流发展对策分析

1. 系统推进全省的物流网络及基础设施建设。

物流网络规划及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物流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也是巨大的固定资产投资, 直接影响冷链物流运行的效率和效果, 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一步。借助发展中原经济区的契机, 成立相应指导部门, 依托现有交通运输网络, 引导社会资源在果蔬生产集中地或中转地成立预冷及初加工仓库设施。另外, 打造专业化信息平台, 提供供需交易及冷链相关知识传播等服务。

2. 规划果蔬生产地, 形成规模产区。

根据各地的地理资源情况, 规划指导果蔬的产地。在一定地域内, 尽可能实现品种的集中生产, 形成一定规模的果蔬产区。果蔬产品集中生产和处理, 有利于发挥专业化的物流设施设备的功能。

3. 鼓励城市共同配送, 建立从果蔬产地到市场的便捷渠道。

在城市里, 为使物流合理化, 在几个有定期运货需求方的合作下, 或者几个果蔬产品有共同的流通渠道时, 由一个卡车运输业者, 使用一个运输系统进行的配送就是果蔬产品的共同配送。实施共同配送, 可以降低果蔬产品的流通成本, 同时还能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4. 发展第三方专业化冷链物流企业。

社会化冷链物流的利用程度以及冷链物流的专业化水平是冷链物流发展的重要标志。河南省虽然有双汇、三全等从事冷链物流服务的企业, 但大都是针对肉制品、速冻食品的专业物流, 业务范围基本不涉及果蔬产品。高效的冷链物流系统需要高资本和技术投入, 且基础设施投资的回收期比较长。如前所述, 河南省从事专业冷链物流服务的公司很少, 现有冷冻冷藏设备陈旧老化。对此, 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引导或者税收优惠等给予支持, 新建或者鼓励现有物流企业做大做强, 发展成为专业化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

5. 制定果蔬产品采摘、加工、包装等作业标准。

冷链物流涉及环节多, 每个环节的质量都对最终结果产生影响。比如, 采摘过程要根据果蔬的成熟度, 选择合适的产品, 这是保证冷链物流质量的前提。制定各个环节及操作的标准, 严格控制, 有利于保证冷链物流产品的品质。

6. 加强人才培养。

目前河南省冷链物流人才的供给不足, 省内企业对外省的人才尚缺乏吸引力, 已经逐步成为制约河南省冷链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 同时物流业是实践性强的行业, 因此应鼓励政府、高校、培训机构及企业合作, 加强复合型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

五、小结

发展果蔬冷链物流, 有利于满足消费者对新鲜而营养的果蔬产品日益增长的需要, 能够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对于河南省这个人口及农业大省有着重要意义。针对河南省的果蔬冷链物流存在着普及度低、基础设施投资不足, 物流服务供给能力及服务水平低等问题, 可以通过规划果蔬产地, 引导物流网络建设, 鼓励共同配送, 发展专业化第三方物流公司等手段调动各方力量发展果蔬冷链物流。

参考文献

[1]方昕.中国食品冷链的现状与思考[J].物流技术, 2004, (11) :55-59.

[2]http://www.chinaiol.com/html/article/2011-4/171040.asp.

[3]http://baike.baidu.com/view/47975.htm.

[4]何劲.中外果蔬冷链物流比较与借鉴[J].经济师, 2008, (12) :252-254.

上一篇:复杂新产品开发下一篇:钢材物流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