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产业升级版到来(精选8篇)
纺织产业升级版到来 篇1
佛山市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以现代管理手段为抓手,以治理高耗能、高污染、淘汰落后产能为突破口,推动纺织产业链向研发、服务、价值链高端发展。
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作为佛山市“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的纺织产业,一度出现出口困难,外商订单减少,再加上纺织产业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利润空间小,污染大等因素,传统的纺织行业面临生存危机。
如何寻找新的出路、扭转传统行业的发展格局?
佛山市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纺织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激活传统产业新一轮科学发展的转型动力。
三大需求倒逼纺织产业转型
(一)夯实传统产业支柱地位的需求
纺织服装业是佛山市“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也是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2010年,佛山市登记注册的纺织服装企业及商户5500多家,比2005年增加300家,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065家,约占全省的15.97%;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044.03亿元,比2006年增长了168.8%;出口值达到28.38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了137.13%。
纺织业作为佛山市传统支柱产业的地位一直没有改变,但产品缺乏创新与差异化能力,品牌企业所占比例很小,纺织品服装出口多以贴牌为主,产学研结合创新的力度不够。传统支柱产业要重获发展活力,必须探寻新的发展方式,转型升级是激活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完善技术发展与调整产业结构的需求
佛山纺织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纺织服装特色产业集群,获得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牌的纺织产业特色名镇称号的有6个,包括:中国面料名镇西樵,中国牛仔服装名镇均安,中国针织名镇张槎,中国童装名镇环市,中国内衣名镇盐步,中国袜业名镇里水,以及1个纺织产业基地——高明区。
专业镇及产业基地聚集了佛山70%左右的纺织服装企业,也已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纺织产业链,但纺纱的产能远远不能满足全市织造用纱的需求,高性能纤维的生产企业局限于传统原料生产,工业用布生产能力不够。纺织服装设备制造业在全行业中所占比例很小,纺织机械制造能力较薄弱,尚不能与佛山纺织工业发展的产业链相配套。
(三)传统产业绿色发展的需求
在国家提倡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纺织行业在控制污水排放,降低用电、用水等能耗方面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取得了不小成绩,但仍有相对偏远落后地区的中小印染企业在利益驱动下,未经处理达标就偷偷排放污水的情况。不少印染企业的设备已使用15年或20年以上,生产能耗高,产品的适应性和质量风格差,制约了当地印染业的创新与持续发展。
同时随着战略管控、流程再造、供应链管理、产业联盟等新的管理思想不断深化,也对纺织企业信息化管理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全行业高素质的设计、管理人才和高水平专业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更是持续发展传统支柱产业的根本需求。
因此,佛山市纺织工业必须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纺织产业技术升级、加大培育自主创新。
五方面突破创新,瞄准发展目标
佛山市就纺织产业如何转型升级,确定了“优化产业布局、提高集群效应、实施品牌战略、健全市场机制”的原则,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以现代管理手段为抓手,以治理高耗能、高污染、淘汰落后产能为突破口,推动纺织产业链向研发、服务、价值链高端发展,形成先进制造方式聚集、交易与服务聚集的格局,使纺织产业发展成为创新型高效产业、节能环保与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从纺织材料与产品、信息化技术、品牌成长、节能减排、产业集群升级等五方面实现突破创新:
(一)纺织材料与产品。发展纺织医用材料及功能性复合材料无纺布,打造产业用纺织品产业基地,无纺布产量和档次名列国内前茅。重点研发附加值高的面料和服装产品,纺织机械着力建立新型装备的选型与服务数据平台,并突破关键技术,使其适应纺织企业的要求。
(二)信息化技术。普及数字化纺织服装产品研发、设计、制造技术,信息化和全球化快速反应技术达50%以上。
(三)品牌成长。在2到3年内增加省级以上名牌10~12个,在鼓励广大中小企业建立自主品牌的同时,创立“区域品牌”。
(四)节能减排。创建佛山市纺织染整节能减排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指导染整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市内印染企业逐步进入园区,重点耗能企业实现2015年比2010年节能20%的目标。在产品设计、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无水化、少(节)水、降耗、减排和生态环保的印染生产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
(五)产业集群升级。提高产业集群规模,整合产业链,达到跨地区优化配置资源,形成国内外多元化市场格局和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
通过这五个方面的创新突破,实现两大目标:一是产业结构调整目标。服装、家纺主要方向是提高产品附加值,逐步提高产业用纺织品的比例,根据佛山汽车、医卫等产业发展需求,重点支持发展与之密切相关的医卫用纺织材料与产品、汽车内饰材料产品。
二是产业规模增长目标。到2014年,纺织服装行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740亿元,年平均增长13%,产业规模要进入全国地级市前8名,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保持年增长10%~15%以上发展速度,达1000家以上,产值过亿元的龙头骨干企业达100家以上。
五大保障举措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一)强化产业引导,加快推进技术升级
加大对产业发展的优化引导,定期公布重点推荐的纺织服装品牌和扶持的企业名单,扩大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加强对企业发展的分类指导,选择100家重点企业,建立“佛山市纺织产业转型升级扶持后备库”。积极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使之成为技术升级的孵化基地,如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公共平台、区级院士工作站、产业园区和企业的博士工作站、纺织服装专业镇公共平台、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纺织研究院、时尚创意产学合作园、纺织服装市场信息系统、纺织机械选型与应用专家数据平台等,使各种技术能尽快推广应用。
加快产业集聚提升,对纺织面料、针织、牛仔、内衣、童装、袜子等特色产业集群有计划地整合与规范提升;政府部门加强对节能减排的监管和支持力度以及对建设项目的环境评价和管理。加强对清洁生产审核制度,到2014年,纺织印染工业中的大、中企业80%以上要进行清洁生产审核;加大设备改造力度,坚决淘汰落后的生产产能。
(二)加强自主创新,大力实施品牌战略
着力做好自主创新和品牌创建工作,加大引导与产业倾斜力度。鼓励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和技术改造,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以市级名牌为基础、省级名牌为支撑,增大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免检产品的比重。鼓励引进知名品牌,加大实施行业标准和知识产权战略,注重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提升终端消费品营销模式,创建佛山各专业镇的区域品牌。
(三)加强政策扶持,构建多层次融资体系
争取各级政府对纺织服装企业的专项财政扶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设立技术改造专项扶持资金,对重点企业技术改造或技术引进,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研究等进行扶持;加大兼并重组力度,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层次;加快建设多层次融资体系,进一步提高对中小企业的有效信贷覆盖率;拓展完善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引导培育企业上市。
减轻纺织企业负担,对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暂时遇到经营困难的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实施缓缴社会保险费或降低相关社会保险费率等政策;加大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专项资金(基金)、公共服务平台等,推进纺织企业园区化、集群化发展。
(四)充分发挥纺织行业协(商)会作用
加强纺织协会建设,充分提升协会的服务效能,发挥行业协会的功能。充分发挥行业协(商)会桥梁和纽带作用,及时反映行业情况、问题和企业诉求,引导企业落实产业政策,促进行业有序发展。加强行业经济运行动态跟踪、分析和预警机制作用,全力为企业的发展和创新服务。加强行业调研、规划、统计、信息发布,组织行业专题讲座与培训,交流地区内外和行业内外的先进经验,帮助企业提升生产和管理效率,引导行业内的广大中小企业快速提升成长。
(五)建立完善纺织人才培养体系
利用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原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地处佛山的优势,大力支持学院禅城校区建立“时尚创意产学合作园”和高明校区建立“职业教育综合园区”,政府在政策、资金、校企合作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扶持,以学院为基础,组建纺织研究院,并加强和香港及国内纺织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纺织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技术管理人才和高层次研发管理人才的培养培训体系。
江苏纺织染整产业转型升级 篇2
九月的南京,秋高气爽;美丽的钟山,叠翠流金。在第十四届江苏国际服装节期间,江苏纺织染整产业转型升级新闻发布会隆重举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杨纪朝,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会长谢明、副会长韩平,省服装协会会长郁冰、盐城市市长魏国强、副市长周绍泉等领导和嘉宾云集,盐城市政协副主席、射阳县委书记徐超代表射阳县接受了“江苏纺织染整特色产业园”牌匾和证书。从此,盐城市纺织染整产业园又拥有了一张新的“身份证”,又在新的平台上开启了一段新的征程!
射阳县纺织染整园区被光荣授予“江苏纺织染整特色产业园”,标志着该园区正式上升为省级特色产业园区,这对加快射阳县纺织梁整广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园区层次水平,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射阳是闻名全国的纺织大县,棉花资源丰富,纺织企业众多,纺织染整产业一直是射阳县的优势特色产业。近几年来,按照“新兴产业全国一流、特色产业全省领先”的目标定位,强势推进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升级,特别是将纺织行业转型升级作为全县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牛鼻子”工程来抓,下决心投入资金打造纺织染整特色园区。目前,园区已拉开4平方公里框架,建成“五横四纵”园区道路及供水、供电、供汽、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形成原料区、物流区、服装区等5个功能区,项目承载能力日益增强,先后入驻沙印、悦达、盛泽等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的纺织染整企业32家,初步形成以纺织染整为核心的特色产业园区。未来5—10年,射阳将以建成江苏一流、苏北唯一的高科技染整园区为方向,加快推动纺织染整产业向科技型、高端化发展,
我国纺织服装业产业升级探究 篇3
中国是世界上纺织服装贸易大国, 自1994年以来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一直位于世界第一。然而, 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 资金及土地价格的上涨, 资源环境对纺织服装业的约束, 中国纺织服装业所存在的竞争优势正逐步丧失。与此同时, 人民币升值、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以及世界经济疲软等外部条件的恶化, 让纺织服装业处境日益堪忧。
以价格取胜的中国纺织服装业正面临巨大的挑战。如何从传统的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产业中走出来, 迈向凝聚着智力、技术和资本的现代纺织, 将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二、我国纺织服装业的现状
1. 纺织服装行业概况
纺织行业既是我国的传统产业, 也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优势产业, 多年来一直扮演着外贸出口支柱产业的角色。2007年, 我国纺织工业总产值达到30800亿元, 同比增长21%。纺织服装出口达1732.45亿美元, 占全国总出口的14.22%[1]。
近年来, 由于贸易摩擦的增多, 国际竞争的加剧, 环境标准的提高等因素, 我国的纺织服装业面临着产业升级的巨大压力。
2. 纺织服装行业存在的问题
从全行业来看主要有以下问题。
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全行业研发投入不足销售收入的1%, 高新技术和高端纺织设备大部分依赖进口;品牌设计和自主营销能力薄弱, 产品出口主要是贴牌加工, 自主品牌进入国际市场刚刚起步。
二是结构性矛盾突出。化纤常规产品产能增长较快, 而功能性、差别化纤维供应不足, 配套原料发展滞后;在衣着、家用和产业用三大纺织产品中, 劳动密集的服装加工竞争激烈, 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用纺织品比重较低;即使是衣用纺织, 出口服装中来料、进料加工占52.1%, 国产面料仅用于中低档服装生产, 不能适应高附加值出口服装的生产。
三是资源、环境约束对产业发展形成较大制约。棉花、化纤原料缺口不断加大;纺织用水量已居制造业前列, 而水的重复利用率却落后于制造业平均水平;污染物超标排放现象依然存在。
三、产业升级的必要性
上述问题的解决, 需要依靠国家政策的适度倾斜促使纺织服装业进行升级及企业自身主动推进升级, 从而获得可持续的竞争力。
四、产业升级的含义
产业升级:产业升级是产业由低技术水平、低附加价值状态向高技术、高附加价值状态演变的过程[2]。从世界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历程来看, 没有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纺织服装业能够在世界纺织品生产和贸易市场上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金融危机的爆发后,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纺织品贸易发展的外部环境的恶化。我国纺织服装企业极易遭遇纺织品进口国的反倾销、特保措施以及技术、环境、劳工等贸易壁垒的限制, 其已经进入了贸易摩擦的高发期。
作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劳动力在在纺织服装产业的成本构成中占有很大比重。多年来, 我国就是依靠低廉的劳动力价格以低价策略来赢得世界市场的。然而我国劳动力价格优势正逐步丧失,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首先随着致力于解决用工方面的不规范问题、有损劳动者权益问题及劳动合同中不公平问题并倾向于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新劳动合同法的出台, 企业在中国的运营成本上升, 例如企业社会福利、解聘员工、带薪休假、企业税务、商业禁止补偿等方面的成本成本大大增加[3]。
其次, 一些新兴发展中国家正在以更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 挤占我国纺织品的海外市场, 不少跨国公司也考虑将他们的工厂从中国迁到劳动力价格更低的国家, 例如越南。全球权威纺织服装专业研究机构Werner International 2007年公布的的世界纺织工业劳动力成本比较报告显示, 2006年中国沿海企业纺织工人每小时工资为0.85美元, 比印度高0.16美元, 分别是美国、意大利、日本的5.0%、4.2%和3.7%。中国内地劳动力成本为0.55美元每小时, 略高出越南、巴基斯坦0.09、0.13美分[4]。
五、产业升级的方式方法探究
1. 以结构优化为目标, 推动技术创新
中国服装用和家用纺织品在整个产业中占有加大比重, 而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价值高、供给相对短少的产业用纺织品则比重较低。同时, 我国生产高档服装所需面料, 很大一部分需要依赖从国外进口。国内生产的面料由于产品品种单一、质量较低, 不能迎合生产厂家的需求。目前我国用于服装、装饰品和工业的纺织品比例是63∶22∶15, 我们仍然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来调整这种不合理的局面, 将比例调整至1∶1∶1。首先, 我们需要拓宽纺织产品应用领域。大力发展医用、汽车用、建筑和过滤材料等产业用纺织品。培育新的增长点, 并大力发展装饰用纺织品, 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其次, 我们需要加大化纤行业的结构调整, 大力开发化纤的功能性、差别化纤维。再者, 我们需要扩大非棉纤维的使用范围, 使高档服装面料自给率进一步提高。
而实现这些目标需要我们加大研究开发力度, 促进技术进步, 才能使产品升级换代, 不断取得竞争优势。
2. 创立以差异化经营为特色的品牌
中国纺织服装以低价策略, 销遍全球。虽然销量很大, 由于价格低廉, 所以利润微薄。纺织服装企业如何才能摆脱对价格竞争路径的过度依赖, 实现产业升级?由产业组织理论, 纺织服装产业的市场结构特征是类似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 有许多买者, 产品有差别, 容易进入和退出。由于垄断竞争市场的企业只能在短期获得经济利润, 所以企业获得经济利润的方法是不断创新, 及创造产品的差别以不断创造垄断。创造产品差别包括创造产品的实际差别和感觉上的差别。即产品创新 (产品实际的差别) 和品牌运营 (产品感觉上的差别) 。然而中国虽然是一个纺织服装制造大国, 却不是一个纺织服装制造强国。品牌意识较差, 知识产权观念薄弱, 品牌经营很不到位[5]。
在国际品牌林立的纺织服装业, 竞争激烈, 品牌经营存在较大风险, 但同时收益很大。如何建立有竞争力的品牌, 找准品牌定位是十分重要的。
品牌定位要突出品牌个性。细分消费市场, 走差异化、特色化路线, 才能吸引忠实顾客, 取得竞争优势。品牌定位具体有以下几项原则:
1.定位必须切中目标消费者。定位必须设定一个特定的对象, 而定个特定的对象应该是目标消费者。定位时要把品牌和目标消费者的想象、感觉联系起来, 如果目标消费者根本无法理解该品牌所传达的信息, 定位则宣告失败。
2.定位一定要以产品的真正优点为基础。品牌虽然在产品之上附加了意义和价值.但产品是品牌的基础和依托, 品牌的竞争优势是产品特点的延伸, 脱离了产品真实情况的定位就像空中楼阁, 会导致消费者的怀疑和产品的完全失败。
3. 定位一定要创造品牌的竞争优势。
没有竞争的存在, 定位就失去了价值。以自己的竞争优势占领市场是企业不变的法宝。品牌定位本质上应展现自己相对于竞争的优势, 通过定位向消费者传达自己的优势, 从而达到引起消费者注意的目的。
4. 定位要清晰、明白, 不宜太过复杂。
定位的目的之一是向消费者传达有关品牌的信息。因此定位一定要简单、清晰, 便于消费者记忆与接受。从而加深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印象[6]。
优衣库品牌就是一个品牌定位非常好的例子。
UNIQLO是排名全球服饰零售业前列的日本迅销 (FAST RETAILING) 集团旗下的实力核心品牌。坚持将现代、简约自然、高品质且易于搭配的商品提供给全世界的消费者。很多服装品牌刻意突出高贵、奢华, 优衣库却有着不同的追求。优衣库倡导百搭, 不管你是什么款式、品牌的衣服, 在优衣库总能找到合适你的配件。在优衣库创始人柳井正看来, 服装是生活形态的“零配件”, 通过穿衣者自身的搭配去展现自我个性, 让世界上所有人都能够感受身着称心得体、优质服装的喜悦、幸福和满足。
优衣库的清晰并与众不同的品牌定位, 使其在金融危机下比任何品牌都更好地生存下去。
3.推进纺织信息化建设, 提高企业反应速度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消费观念不断更新。大规模生产同质化的衣服已经不适应现代服装消费理念。纺织服装业作为时尚的前沿, 敏感、迅速地反映了这种变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时尚消费的人群不断扩大。人们更为关心款式、风格及个性化;流行周期越变越短, 很多产品在未达到高峰时就已经被更新的产品所取代。
所以要建立中国纺织服装业持续的竞争力, 提高其快速反应能力, 信息化建设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信息网络技术的推广应用, 使企业内部管理、技术开发、生产营销方式发生变化, 使上下游企业之间、最终产品生产企业与市场之间、技术供方与需求方之间出现全新的连接方式, 使企业投资的盲目性和产品的趋同性得到改善, 促进企业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为了推进纺织信息化建设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 要建立以先进、高效、稳定的企业信息网络系统为基本单位的行业信息网络;
第二, 构建结构合理、内容完善、查询便捷的行业信息数据库和注重实效的信息服务体系;
第三, 建立为行业和企业培养符合信息化要求的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定期培训制度;
第四, 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 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 为企业决策层及员我国纺织服装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 (ERP) ;
第五, 开发适应国际市场、适合国内企业的电子商务平台和交易规则[7]。
西班牙时装品牌ZARA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企业信息化建设, 整合供链系统, 建立了一套快速反应系统, 从而成为其“快速时尚”经营理念成功的基石。
萨拉 (ZARA) 公司属于西班牙纺织设计工业集团, 该集团在世界44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1564家商店, 其中527家为萨拉专卖店, 员工2.7万人, 每年推出2万多种不同款式的服装。萨拉公司成功的一个关键在于完全控制服装设计、生产和销售的全过程。在拉科鲁尼亚的公司总部, 使用电脑可以随时了解其分布在全世界的每个商店当天的销售情况。总部根据各个市场的需求状况及时调整产品品种和生产进程。萨拉公司能够在不到3周的时间内设计、制作和在该集团全球1564家商店出售一种新款服装, 而传统的模式则需要6到9个月。萨拉公司还通过设在世界各地的商店, 随时收集顾客的意见;当一种服装还没有生产时, 就不断地向商店、商人和管理人员提供信息, 以便准确把握消费者的需求。
结束语
我国纺织产业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在企业研发能力有限的情况下, 借鉴较成功地区的技术研发模式, 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高技术是高品质的保障, 技术的突破, 为品牌的树立奠定了基础。然而纺织服装知名品牌的树立还需要加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建立独特的营销模式, 借鉴其他品牌, 同时进行改造创新。二是加强富有品牌个性贴合时代精神的设计。三是赋予品牌的深厚文化内涵。
技术与品牌再融合独特的经营模式, 将使我国纺织服装业走上一条全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齐玮.基于CMS模型的中国纺织服装出口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9 (12) .
[2]但斌.大规模定制——打造21世纪企业核心竞争力[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麦子节.新《劳动合同法》的社会冲击[J].中国科技财富.2007 (12) .
纺织产业升级版到来 篇4
创意产业又叫创意工业、创造性产业、创意经济。早在1986年,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罗默 (PAUL M.ROMER) 撰文指出, 新创意会衍生出无穷的新产品、新市场和财富创造的新机会, 所以新创意才是推动一国经济成长的原动力。但作为一种国家产业政策和战略的创意产业理念的明确提出者是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该小组在1998年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明确提出, “所谓创意产业, 就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 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2003年, 创意产业在伦敦首次超过金融业成为第一大产业, 为50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年营业额超过210亿英镑。据联合国统计, 近年来全球创意产业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 大大高于全球GDP的增长速度。
一般认为, 社会各类产业的发展都会涉及到创意的产生与运用, 因为创意就是一种创新, 而创新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动力, 创意可开发出许多新产品、新市场和新机会, 使得传统产品具有高附加值, 促进传统产业的发展, 因此创意产业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显得特别重要。随着纺织工业的不断发展, 纺织创意产业应运而生。李海洋认为, 纺织创意产业是在技术、品牌和外观方面对纺织原料、面料、服装等进行的创意设计, 这些设计提高了纺织产品的价值, 提升了纺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由于创意产业环保、低能耗, 已成为纺织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之一。结合创意产业, 我们将纺织创意产业界定为以创新纺织产品的生产、加工、设计为核心, 将创意与文化、经济相结合, 受知识产权保护的纺织产品构成的产业。纺织创意产业主要强调将技术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应用于传统的纺织制造业, 加强科技创新、品牌创建和时尚创意, 争取实现从创业经济到创新经济的逐步转型。
二、绍兴纺织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研究
(一) 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 绍兴传统纺织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012年绍兴规模以上纺织产业工业总产值3, 234亿元, 同比增长10.3%, 增速高于省平均水平4.4个百分点。纺织产业总产值占全省31.9%, 比2011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 纺织业2, 084亿元, 化学纤维制造业810亿元, 服装鞋帽制造业340亿元, 分别增长12.0%、10.5%、1.1%, 增速分别高于全省相应行业增速3.2、5.5、0.7个百分点, 产值占全省相应行业比重为38.8%、30.8%、16.0%, 产业内部结构呈现“前道强、后道弱”的较明显特征。从绍兴纺织业的现状来看, 总量规模优势明显, 产业链体系也较完备。从上游的纺织原料到服装等终端纺织产品门类齐全, 产业涵盖了PTA、聚酯、纺丝、织造、染整、服装、家纺、纺机等纺织领域。产业配套还有中国轻纺城等专业市场, 以及中纺院江南分院等专业服务机构, 形成了全球最完善、最具规模优势的纺织产业体系。但存在的问题也很明显。创新能力相对不强, 产品雷同的情况比较多, 不少纺织企业一直停留在“仿织”阶段, 主要产品技术以引进和模仿为主。同时, 产业层次相对不高, 主要以生产加工型为主, 多数产品档次较低, “一流设备、二流产品、三流价格”的状况较为严重。另外, 产业的外贸依存度较高, 近年来的国际经济形势, 也对产品销售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现在要做的就是要加快纺织业的转型升级, 让它由“优势产业”变成“强势产业”。
(二) 绍兴纺织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1. 有利于提升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化发展, 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纺织业是绍兴的传统产业和支柱产业, 当前, 已形成集化纤、织造、印染、服装、家纺等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有纺织类企业9, 000余家, 成为国内最大的纺织产业集群, 同时还拥有全球最大的轻纺产品集散中心———中国轻纺城。在发达的纺织制造业水平基础上, 大力发展纺织创意产业, 更多地赋予各类纺织品新的文化内涵, 有利于提升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化发展, 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2. 有利于提升产品档次和附加值, 提高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发展纺织创意产业是推动市场升级改造, 提升中国轻纺城核心竞争力的新要求。近年来, 绍兴政府高度重视市场的升级改造, 市场规模和经营户数量不断增加, 市场的集聚能力、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然而, 总体而言, 市场产品档次仍然偏低, 市场产品链不完整, 服装市场有待隆市, 品牌设计和自主营销能力薄弱, 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力度不够。加快发展纺织创意产业, 引领市场走高端发展之路, 有利于提升产品档次和附加值, 集聚从原料、面料到服装、家纺的完整产品链, 提高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3. 有利于绍兴壮大城市经济, 增强文化软实力。
发展纺织创意产业, 有利于绍兴壮大城市经济, 增强文化软实力。充分利用绍兴县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独特的产业优势, 坚持发展文化创意与提升传统产业有机结合, 加快发展纺织创意产业, 对于培育壮大绍兴县文化产业、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城乡居民素质、增强县域发展软实力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是新形势下加强文化强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绍兴纺织创意产业发展优势分析
(一) 文化资源优势。
绍兴自古便是于越民族的分布中心, 是越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洋溢在城乡各地的越地风情是绍兴有别于其他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文化特色。创意产业最早产生于文化创意产业, 将文化元素融入到经济发展, 从而带动经济发展。绍兴丰富的文化底蕴, 必将为纺织创意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绍兴正立足于“产业+市场+文化”的集群特色优势, 着力打造国际性纺织制造、贸易、创意等三大国际中心。
(二) 区位优势。
绍兴市地处全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 地理位置已经较为优越。长三角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旅游客源地, 也是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绍兴与长三角其他15个城市的车程一般都在3小时以内, 与杭州和宁波的车程都在1小时以内。为绍兴、杭州、上海等纺织创意基地相互学习, 相互沟通提供了良好的交通便利条件, 这也是国内其他许多地区不具备的优势条件。
(三) 集群优势。
目前已形成了从前道PTA到织造、印染到服装家纺等完整的产业链, 现有规模以上纺织企业745家, 化纤、织造、印染产量分别约占全国的8%、5%和30%左右, 是国内最大的纺织产业集群。
(四) 市场优势。
绍兴拥有全球最大的轻纺产品集散中心———中国轻纺城, 绍兴县全力推进实力轻纺城、创意轻纺城、网上轻纺城、和谐轻纺城“四个轻纺城”建设, 努力把中国轻纺城建设成“现代化国际纺织之都”, 市场经营面积276万平方米, 营业用房2万多间, 经营面料4万余种, 拥有注册经营户1.9万户, 日客流量10万人次, 常驻境外代表机构716家, 2012年中国轻纺城市场群实现成交额973.32亿元。
(五) 政策优势。
为实现“国际性纺织创意中心”这一目标, 绍兴县委、县政府专门设立1, 500万元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用于奖励注册在中国轻纺城创意产业基地的企业或个人, 并给予房租、税收等优惠政策。
三、绍兴纺织创意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一) 完善创意产业发展政策, 为纺织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在文化与经济日益融合的趋势下, 纺织创意产业的发展对于绍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越来越重大的意义和作用。因此政府应在宏观层面培育和支持其发展。如研究、制定纺织创意产业发展的专项规划和相关政策, 明确各部门职责, 形成产业发展长效机制, 为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二) 加强技术创新, 打造自有品牌, 形成品牌效应。创意经济的核心元素是创新, 只有创新技术,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打造自有品牌, 形成品牌效应, 才能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 才能实现纺织产业的升级。纺织印染行业要做强, 关键在打造自身的品牌。绍兴纺织产业的转型升级, 要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 要以科技为依托, 引进更多的高级人才和优势项目, 抢占未来发展高地。
(三) 加强创意人才的培育, 为纺织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加强创意人才的培育。切实抓好“绍兴纺织面料设计师沙龙”, 充分发挥人事经理 (HR) 协会作用, 多途径开展高级职业经理人培训。积极推进浙江省轻纺人才市场专业化、网络化、国际化建设, 开辟国 (境) 外高端创意人才培训研修基地, 定期组织一批纺织服装企业负责人或设计师赴境外培训。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广泛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让、智力对接和人才定向培养, 着力培养一批具有高技能的生产一线创新人才, 为纺织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四)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保护纺织创意产品的创新。知识产权是创意产业的核心资产, 是创意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知识产权制度在激励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中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因此纺织创意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不断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 同时政府部门应该不断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以保护纺织创意产品的创新, 促进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
(五) 加强纺织创意产业园区的构建, 走产业集群化发展。政府规划建设或大力推动并进行统一管理的创意产业园区, 这是我国发展创意产业集群的重要方式。政府通过政策调控、城市规划、关系协调等措施, 营造有利于集群化的生态环境、经营氛围和产业链条。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 为企业搭建良好的公共服务平台, 实行招商引资特殊优惠政策, 吸引行业内重点龙头企业入驻, 最终形成集聚区。集群区域内形成大量的人才集聚、信息集聚、知识集聚、技术集聚等。
摘要:在全球发展创意产业的大背景下, 论文首先阐述了纺织创意产业的概念及内涵, 其次分析了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绍兴纺织产业的发展现状及绍兴发展纺织创意产业的重要意义。同时深入分析了绍兴发展纺织创意产业的优势, 最终从政府制度、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人才培育等方面为绍兴纺织创意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创意产业,转型升级,技术创新
参考文献
[1].董树宝.试论创意产业的历史变迁与基本属性[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07
[2].Florida, R.TheRiseofCreativeClass[M].NewYork: Basic, 2002
[3].李海洋.加快发展纺织创意产业着力打造国际性纺织创意中心[J].今日科技, 2009
常州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篇5
常州位居长三角经济圈中心位置,拥有广阔的外延发展空间。常州市武进区是著名的纺织生产基地,新北区是新兴产业聚集地,拥有竞争力较强的纺织、化工、制造、动漫等新老产业,整个城市具有传统产业和创意思维产业相结合的氛围和思考方式。目前常州有众多知名的纺织品牌,如主要生产牛仔面料的黑牡丹集团,外贸和内销均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东华集团,在马杭和湖塘等地还分布着众多的中小纺织服装企业。大量的纺织服装企业为常州立足于苏南经济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常州纺织服装产业在当期和未来依然肩负着进一步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担,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下,常州纺织服装产业如何转型升级以应对复杂的局势,是不得不思考和直面的问题。
二、常州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市场环境不断恶化,竞争加剧
欧债危机愈演愈烈,美国次贷危机后全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国际购买了一直在下降,世界企业在华采购也日趋谨慎。国际市场的纺织服装企业门槛越来越高,标准法规日益严格,经济较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劳动力等综合成本不断上升,轻纺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减弱,国外大量订单向东南亚国家转移,国内部分轻纺产品订单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新兴纺织工业区转移。在这种形势下,轻纺产业链整体转移的趋势已不可逆转。
(二)企业综合成本日益增加
近几年,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际市场长期低迷,加之人民币升值、国内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因素,使我国传统出口产品竞争力削弱,加之当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连续十七年成为全球遭受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外贸出口形势严峻。随着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西部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用工需求在增加,给当地民工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机会,吸引相当数量的农民工在家乡实现就业。这就使得东部沿海地区的用工优势逐渐被削减和弱化,“用工难”“用工荒”问题越发明显。
(三)多元化市场格局尚未形成
常州纺织服装行业中相当一部分企业偏重投资于见效快的中下游产业,造成了大量的低技术重复建设和中下游产品扩张相对较快的状况,而上游原料供应则相对短缺,使得纺织服装产业供应链严重失衡,大量企业处在价值链低端,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和品牌塑造能力,在新材料、新设备的研发方面和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依赖价格竞争,目前,常州纺织服装企业不但面临国际企业的竞争,而且还要应对国内企业的激烈竞争。常州纺织服装企业过于依赖发达国家市场,贸易风险较大。在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下,进一步导致了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常州多渠道、多口岸、全方位、多元化的出口服装战略没有形成。
(四)品牌建设工作滞后
目前常州市纺织服装拥有省级名牌产品2个,市级名牌产品6个,全国驰名商标2件,市著名商标9件。作为服装大市,这些品牌的数量和层次还显得远远不够,服装业核准的注册商标已有330件,但只有50件在小规模使用,商标闲置率高达75%,纺织服装业正面临着企业想创牌却无“牌”可创和有商标资产却闲置浪费的双重尴尬。
三、常州纺织服装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积极实施转型升级战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大多数企业都面临着技术变革的巨大挑战,也面临着市场全面开放的激烈竞争,如何快速积累企业技术能力形成技术变革以应对全球及一体化。这是对我国大多数企业的严格考验,特别是占企业总数大比重的中小企业,更是严峻挑战,如何快速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形成企业自主创新的核心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所以,企业应当尽早认识到实施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转变观念,及时把经营重点逐步向附加值更高的研发与营销环节转移,积极实施转型升级战略。
(二)注重技术开发与培育,实现从制造到研发的升级
技术是转型升级的基础,企业应该采用适合自己的途径来实现企业技术能力的累积。首先,对于已具备相当技术实力的企业,应继续加大研发投入的力度,促进企业的持续升级和自主创新。其次,如果企业本身缺乏技术能力,在初期就要进口国外已有的先进技术,模仿生产国外企业的产品,实施产品跟随替代战略。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单纯引进成套设备,更要引进相关的产品设计和生产技术,如果企业缺乏对设备分解模仿的能力,就无法实现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因此,企业要加大在技术吸收方面的投入,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增强再创新的能力。再次,企业可以采取合作研发、战略联盟的方式加快新产品研发,实现企业升级。
(三)培育品牌制造企业
常州纺织服装企业应借助本土的文化特色,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本土品牌,带动相应产品和配套企业的转型升级,借助本土优势,催生天生的OBM企业,通过精细化加工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企业实施品牌战略,重视工业设计和市场营销,同时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以便形成坚固的品牌根基,企业加大品牌建设的软硬件投入,通过创建优势品牌,充分发挥品牌优势开拓市场,加快优势品牌产品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步伐。
(四)以智能化为主攻方向,实现“智造”与“质造”
《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是智能制造,这表明了智能制造也是纺织业进行转型升级的必然路径。纺织业的智能制造主要包括装备智能化、运营智能化和产品智能化等方面。智能化装备主要有3D编织、数字化印染、光机电一体缝纫系统等数字自动化设备,这不仅能解决用工荒、用工难的窘境,而且能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智能化运营主要是智能化的生产与管理,建立云工厂与电子商务模式,实现将信息化技术运用于智能纺织品服装的开发中;智能化生产指纺织企业建立数字化生产线,全程监控从纺丝至成衣加工制作的整个流程。智能化生产线的投入,不仅将提升常州纺织业的整体生产水平,也将大大缓解纺织业招工难、用工荒的尴尬局面。
(五)建设官产学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目前,常州纺织服装制造装备技术水平较落后,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价格战非常激烈,企业利润率不断降低。当务之急必须加大研发投入,引进优秀人才,尽快提升行业装备水平,采用更加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工艺,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档次,增加产品差异化程度,避免低水平重复性价格竞争,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政府应大力扶持大学、科研院所等公共研究机构的发展,在公共研发机构建立初期,政府有必要发挥引导、组织作用,在政策、场地、资金、服务等方面对机构给予一定的支持,使其快速成长起来;在这些机构已经步入正常运作轨道后,政府可以将一些国家级、省级科技攻关项目通过委托研发的方式,对公共研发机构给予方向上的引导和资金上支持。科研机构不应是孤立的研究个体,而应充当向企业界转移技术的桥梁,科研机构可以利用自身的研发和信息优势,主导成立行业技术研发联盟。在联盟中,科研机构通过搜集分析全球最新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向业界发出研发要约,并负责开发技术、技术转移、人员训练等;加盟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参与不同阶段的研发活动,从而获得相应份额的成果权益。
参考文献
[1]李翼,熊晓云.纺织服装产业技术路线图[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0:165-231.
[2]黄金平.纺织工业人调整[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422-487.
[3]林风霞.后危机时代中国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障碍、路径与对策探析田[J].纺织导报,2010,(3):13-15.
纺织产业升级版到来 篇6
产业集群内聚集了大量相似的和互补的企业,这些企业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相互之间既有竞争也有合作,彼此间这种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有利于企业的创新能力的提升,而创新能力又为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思路,进而为推动产业集群的升级提供契机。
1.1 产业集群有助于创新能力提升
2011年浙江省规模以上纺织业的工业总产值为5805.65亿元,占轻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平均为26.45%,占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平均为10.29%,而且2006~2011年这6年中,浙江规模以上纺织业占轻工业和工业企业总产值的平均比重分别为26.85%和11.18%,在所有行业中均居于第一位,传统小作坊逐渐发展起来的纺织业已是浙江省的支柱产业。浙江纺织企业由最初的“块状经济”逐渐形成“产业集聚”,最终发展成为“产业集群”,如今已形成了萧山化纤、绍兴印染、余杭家纺等产业集群。
由于产业集群具有地理位置上的集中性、生产专业化程度高、产业链条化等特点,为自主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有利于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第一,集群内的分工细化使企业专精于一项技术,有助于企业创新;第二,互相竞争,促使企业产生创新的动机;第三,产业集群具有知识溢出效应,快速知识传播,激发新思维、新方法的产生,提高产业集群创新水平;第四,集群中各行为主体 (如企业、政府、科研机构、中介组织等) 相互之间频繁交流,促进形成创新网络,从而促进了创新能力的提升。
1.2 创新有助于产业集群升级
创新能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提升创新能力是促进集群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加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1) 创新可以提高收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集群不断自主创新,采用新工艺、新方法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新的原材料供给来源以降低产品成本,或者推出新的产品、开辟新的市场提高销售收入,可以获取更大的利润,从而提升竞争优势,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2) 创新可促进企业组织形式的改善和管理效率的提高。通过创新引入一种新的更有效的管理方式和方法,使企业在要素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产出的水平,或用较少的要素投入,获得同样的产出水平,从而使企业提高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管理创新已经成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要素。
(3) 创新能力提升有助于产业转型升级。产业转型升级是从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升级,从高能耗高污染转向低能耗低污染升级,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升级。纺织业是浙江的传统产业,也是支柱产业,要提高纺织品的附加值、降低能耗和污染,实现集约化增长,必须借助于持久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可以推进产业集群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支柱产业、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优化,从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2 提升浙江纺织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建议
目前浙江纺织业集群企业创新水平不高、研发能力薄弱,对提升产业层次以及提高产品档次有着重大影响,直接导致浙江纺织业发展后劲不足。因此,提高集群内企业的创新能力显得格外迫切和关键。
2.1 政府支持
政府作为自主创新的重要参与者,主要是为产业集群的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并且建立相应的创新激励政策,调动创新的积极性,特别是调动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主动性,加大集群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力度。
2.2 营造自主创新的制度环境
政府部门在营造自主创新的制度环境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政府功能为服务型政府,是为集群和企业的创新活动服务的,通过政策及制度的制定来引导和影响产业集群创新的行为过程,提升创新能力;其次,政府制订的创新制度要公平、公正、公开,要为提升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服务,避免由于制度的不对称、不透明而导致政策失灵;再次,由政府部门牵线搭桥,将浙江纺织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中介组织、大学和科研机构等联合起来,共同建设集群创新平台,在产业集群内部实现信息的共享,为产学研三方提供了方便、及时、准确的政策制度和信息查询渠道,有利于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
2.3 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政策
浙江纺织产业集群创新能力不足,政府要完善集群自主创新的激励政策,这样企业才有进行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 建立和完善资金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通过政府直接资金资助、政策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和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等,多途径增加中小企业的创新资金,解决中小企业由于缺乏资金而创新动力不足的难题。
(2) 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激励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并加强对创新知识产权成果的保护,严厉打击侵权行为,确保企业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3) 完善创新型企业和人才引进政策,为引进的创新型企业和人才提供社会保障,为集群吸引和留住企业和人才提供基础条件,加强集群内部的人才储备,缓解浙江纺织产业集群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有助于创新活动长期有效地开展。
2.4 中介服务
集群创新能力的增长,离不开中介机构的支持,因此集群内需要建立和完善信息咨询、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的组织架构和功能分配,为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支持。
2.4.1 创建集群创新平台,营造创新环境
浙江纺织产业集群创新平台是在政府部门的主导下,由集群内中介组织搭桥,创新主体共建创新网络平台化,重点是打造产业集群内企业、中介组织、大学和科研机构互动的平台,特别要关注研发中心的引进和建设。集群创新平台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发布创新资源、创新信息,激发创新主体的创新欲望,促进完成创新活动,从而提升集群的创新能力。
2.4.2 加快建设中介组织,完善创新服务
浙江纺织产业集群中的中小企业由于受到资金和人才等方面的限制,依靠自身能力实现自主创新比较困难,它们迫切需要借助外在力量来完成创新,因此要加快建设和完善集群内的中介组织,帮助企业提升创新能力。例如,完善行业协会和企业家协会等中介组织的功能,加强企业与企业间、企业与政府间的“非正式交流”,为企业创新传送更多、更新的行业发展信息,促进集群内知识的传播和扩散,有助于加速创新,从而推动整个集群创新的持续发展;建立和完善从事信息咨询、技术研发、技术交易等服务的中介组织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服务,方便了企业获得技术信息,有效地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2.4.3 加强集群创新管理,加大创新力度
目前浙江纺织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主要以引进技术为主,这影响了集群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要尽快完善集群创新的管理措施,激发创新的潜能,提升集群整体的创新能力。第一,加强创新的宣传示范,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培育集群内企业自主创新的意识。第二,协调产、学、研相结合,加强集群内企业、高校、研究机构之间的密切合作,加大创新活动力度。第三,行业协会要在严格遵守各国现行法规条例和技术标准的基础上,以长远发展的眼光制订更加严格的法规、条例等,提高纺织行业标准,逼迫集群内主动学习加强修炼,提高创新能力。
3 企业自立
企业是组成集群的基本单位,集群升级离不开企业的发展和创新,因此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是提高集群创新水平实现产业升级的基础。
3.1 增强创新意识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同样可以说创新是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最大动力,创新没有止境。企业如果不创新,那么迟早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衰亡,因此企业必须要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意识。学习是提升创新能力的过程,企业要形成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氛围,不断与集群内其他创新主体进行交流和学习,并且长期持续开展创新活动,研发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不断提高企业的创新水平,提升创新能力。
3.2 完善激励机制
人才是创新活动的主体,企业要切实做好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工作,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竞争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创新潜能。企业要通过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创新人才分析,将他们的需要整理、归类,搜集与激励有关的信息,结合创新成果构建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在建立了激励机制之后,必须完善绩效考核机制与之相配套,才能使二者相得益彰,并且要注意严格执行长期坚持。
4 大学及科研机构协助
大学和研究机构是从事科学研究、知识创新、技术开发及传播知识的主体,也是创新的重要源泉。
4.1 提供创新服务
由于浙江纺织产业集群集中度较高,以缺乏创新的中小企业为主,因此,大学和科研机构利用自身的优势进行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为群内的中小企业提供丰富的知识和技术资源,帮助企业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同时提供创新信息、标准、测试等技术咨询服务,为中小企业创新提供服务,促进企业自主创新。
4.2 输送和培训创新人才
大学和科研机构要适应产业集群发展的需要,立足于集群创新人才的培养,为产业集群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人才的来源。大学和科研机构要有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要分层次梯度,有针对性培养创新人才,此外为企业在职员工提供创新知识和方法等的培训,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水平。总之,大学和科研机构在为产业集群培养、培训和输送创新人才方面起到基础性的作用。
提升创新能力需要集群内各个主体共同努力,创造良好的环境,增强自主创新的意识,提供创新服务,输送创新人才等,最终实现创新水平的提高。浙江纺织产业集群只有通过提升集群的创新能力才能实现自主设计,提升产品附加值,从而向全球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攀升,实现集群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潘崴伟, 金雪军.产业创新平台:集群创新的新模式——以绍兴纺织产业为例[J].开发研究, 2009 (5) .
[2]吴迪.区域产业集群竞争优势构建——基于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能力互动关系视角[J].企业经济, 2012 (2) .
纺织产业升级版到来 篇7
2015 年10 月29 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作出全面部署我国“十三五”规划建设,要求全国上下“破除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发展。这样,为东莞市深化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坚固动力。
东莞原是个农业大县,1978 年全市工业和农业总产值只有7 亿多元,当时以农业为绝对主体地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上世纪80 年代起,东莞以发展“三来一补”为起点,成功承接港台制造业的区域转移,东莞积极灵活运用国家赋予的对外开放政策,抓住了世界经济特别是亚太地区经济发生新变化所提供的有利机遇,利用临近港澳、海外侨胞多、物资丰厚、劳动力素质较好的优势,以乡镇企业为依托,以“三来一补”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对外加工业,吸引大量的外商投资,大力发展对外经济活动,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经济循环,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逐步走出一条具有东莞特色的“外源型经济”发展道路,并被外界称为“东莞模式”。
到2002 年,东莞被评为全国首批十个国家级纺织产业基地市之一,东莞市虎门镇被评为“中国女装名镇”、东莞市大朗镇被评为“中国羊毛衫名镇”。部分地区能够抓住了港台传统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大力实施“一镇一品、主业兴镇”策略,积极引进外资,扶持壮大民营企业,主业规模不断扩大,进而带动了原材料、辅料、零配件、生产机械、运输、会展等一系列配套行业的发展,形成了结构紧密、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链条,培育造就了虎门服装、大朗毛织、厚街家具、东莞鞋业、长安五金模具等几个大型的生产基地。纺织服装行业做到异军突起,成就引人瞩目。
二、东莞市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概述
东莞纺织服装生产加工产品可大致分为三大类,包括纺织产品、服装类产品以及服装配套产品。截至2013 年底,全市共有各类纺织服装加工生产企业4821 家,企业从业人员68 万人,企业总资产169 亿元,企业年销售收入452.1 亿元。初步形成了分别以虎门、大朗、中堂为中心的纺织服装、毛纺织、牛仔服洗水印染三大产业集群带。规模以上企业发展迅猛。2000 年至2013 年,全市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工业增加值由97.6 亿元增长到311.02 亿元,增长幅度达3.18 倍。多种所有制并存,大型外资纺织企业发挥龙头作用。在全市31 家年销售超亿元的大企业中,大型外资纺织印染企业有15 家。民营企业迅速崛起,自有品牌逐渐成熟。2013 年,全市7 个获广东省名牌称号的民营品牌服装企业总销售额近18 亿元,占全市纺织服装企业销售收入的5.1%。利用国外先进技术设备,促进了产业规模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
必须看到,虽然东莞纺织服装发展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自主品牌较少,出口产品市场定位雷同;服装产品科技含量偏低,科技创新人才技术力量薄弱;管理水平低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缓慢等。因此,东莞纺织服装产业必须抓住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我国加入WTO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泛珠三角等区域加强合作带来的机遇,围绕纺织服装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升级,努力建立产业技术服务体系和产业支援服务体系,大力推行企业信息化战略、品牌化特色战略和经营国际化战略,尽快走上一条科技质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劳动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路子,全面提升东莞纺织服装工业竞争力。
三、东莞市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现状与特点
东莞已初步形成了三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带。一是以虎门镇为中心,向沿珠江口海岸线两翼延伸而成的沿海纺织服装产业带。其中,虎门镇以生产女装为主,是中国女装名镇,长安、麻涌、沙田等镇以纺织印染为主,集聚了福安、德永佳、丽海等大型外资龙头纺织企业。二是以大朗镇为中心,向南北两端延伸扩展的丘陵、莆田毛纺织产业带。其中,大朗、常平、寮步等镇毛织企业集聚明显,大朗镇是中国羊毛衫名镇,东城、桥头、石排、石碣、石龙等镇区主要生产针织和梭织服装为主,茶山镇以生产针织内衣为主,东坑镇以生产西服为主,镇内的长江西服、观奇西服都是国内外知名品牌。三是以中堂镇为中心的水乡片牛仔服洗水印染产业带,这一产业带有一定的集聚雏形,但规模不大,主要是生产牛仔服装及其洗水、印染等服装后加工整理工序。这三大产业带的经济总量占全市纺织服装工业的82%。
1.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势头迅猛。2000 年至2013 年,全市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工业增加值由97.6 亿元增至311.02 亿元,增长幅度达3.18 倍;年销售收入由99.8 亿元增至197.5 亿元,增长幅度达98%;企业利润总额由1.45 亿元增至2.82 亿元,增长幅度达94%。10 多年间,全市纺织服装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势头迅猛,年均增长达两位数,主要经济指标翻了两番多。
2.多种所有制并存,大型外资纺织企业发挥龙头作用。全市纺织服装生产企业中,集体企业239 家,占全市总数的5.3%;外资企业996 家,占全市总数的22.1%;民营企业3266 家,占全市总数的72.6%。在全市31 家年销售超亿元的大企业中,大型外资纺织印染企业有11 家,其中长安镇的东莞福安纺织印染有限公司、麻涌镇的东莞德永佳纺织有限公司、沙田镇的东莞沙田丽海纺织印染有限公司综合实力排名全市纺织服装行业的前3位,3 家企业累计总资产达69.2 亿元,总销售额87.6 亿元,分占全市的42.5%和20.6%。外资大企业在技术、资金、人才、管理方面具有优势,劳动生产力水平明显在小企业之上,成为推动全市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骨干力量。
3.民营企业迅速崛起,自有品牌逐渐成熟。东莞的民营纺织服装企业经过20 多年市场经济的摸爬滚打,在人才、技术、管理方面打好基础,不断发展壮大,已逐渐从过去的单一为外商配套加工、贴牌生产的经营模式,走上ODM自创品牌、自主技术的路子,通过特许经营、加盟、专卖店等形式,迅速占领国内市场。如虎门镇的东越服装有限公司,从几年前只有20 多位工人的小厂起步,创立“以纯”品牌,走特许经营品牌之路,国内特许加盟店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短短几年间在国内已发展了近3000 家专卖店,加盟店网络覆盖了全国二级以上城市,发展到如今拥有1O多家工厂、近万名员工、年创税利2 千万元以上的集团化服装公司,“以纯”品牌服装继获得了省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之后,还获得了国家免检产品的称号。2004 年,全市7 个获省名牌称号的民营品牌服装企业总销售近16 亿元,占全市纺织服装企业销售收入的3.75%。
4.利用境外先进技术装备,促进产业规模和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东莞的纺织服装业起步于承接港澳台纺织服装产业的转移,在引进资金和人才的同时,引进了大量先进技术设备,对全市纺织服装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大和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大朗镇有年生产能力超过百万件(套)的企业几十家,拥有机械横机20 多万台,世界最先进的电脑横机600 多台,主导产品羊毛衫产量大、成本低、质量好,50%以上销往欧美、日本和东南亚市场。大量境外先进纺织服装生产加工设备的引进和应用,是全市纺织服装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保持竞争力优势的技术基础,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档次,有力地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5.自主品牌较少,出口产品市场定位雷同。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东莞虽然拥有部分经济效益好、产品质量好、技术水平高的优势企业,但多数企业仍以进料、来料贴牌加工为主,没有自主品牌,加工贸易出口占五成多,利润流失严重。尤其是民营企业的产品存在着低档次,大路货多,“名、特、优、新”产品少;粗加工多,精细加工少;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多,高新技术、功能环保型产品少的“一低三多三少”情况。“以廉取胜、以量取胜”造成了低档产品过度竞争,在出口产品单价多年保持不变而企业经营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全市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缓慢,产品利润不断下降,造成了全市纺织行业产量、产值、出口量大,但经济效益低的局面。与此同时,纺织服装企业过度依赖香港市场,出口渠道单一,产品定位趋同,缺乏特色产品和名牌产品,极大地制约了纺织服装产业在国内外市场的开拓。
6.服装产品科技含量偏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缓慢。全市纺织服装产品的更新主要来自境外先进技术装备引进和对中国香港等地的流行信息的模仿,而自主研发的能力仍处于低级阶段。大部分民营服装企业由于品牌创新意识淡薄,服装设计人员严重缺乏,并过度依赖中国香港市场和国内良好的市场销售渠道形成了对自主创新和市场营销能力的长期漠视,使得全市纺织服装产品科技含量偏低。全市大量的民营纺织服装企业采用的是家族式的管理模式,企业信息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下。由于整个行业处于盲目的无序发展和竞争中,产品在低水平上重复,没有科学的产业政策规划,使得全市的纺织服装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相当缓慢,改革开放的先发优势已逐步减弱,正受到“珠江三角洲”其他地方和“长三角”后来居上的强劲挑战。
四、东莞市纺织服装行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思考
要全面提高东莞纺织服装工业竞争力,就要尽快走上一条科技质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劳动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核心发展战略是推行“东莞市纺织服装产业振兴123 工程”:一是实施一个核心工程,即东莞市纺织服装工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工程;二是重点建立两大服务体系,包括产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和产业支援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一)东莞市纺织服装产业优化升级措施
1.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使纺织服装产业结构符合市场经济的需要。即以市场经济的手段为主,结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辅以必要的法律、行政和市场准入与通行规则等手段,实现宏观调控与市场引导的有机结合。
2.把调整、改革、改组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技术进步、合理布局、加强管理、转换机制结合起来,实现整个行业的战略性改善。
3.抓大放小,扶优扶强。重点放在抓好一批具有优势的大企业、大集团,以带动一大批中小企业,提高生产的集中度和竞争能力,发挥经济规模效益,实现企业组织结构的合理化,提高纺织服装行业的整体素质。
4.统筹规划、抓好重点,以点带面,分步实施。在行业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中,以毛针织服装、印染为重点;在区域战略上推动区域经济分工协作和资源的高效重组。
5.以存量调整为主,调控增量结构。通过丰富产业链条,以有限的增量带动盘活现有存量,加快采用国内外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的成果促进企业生产技术提升,拓展市场领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6.坚持文化经济战略,发掘东莞服装文化。弘扬东莞纺织服装文化,营造时尚文化氛围,以引导消费和品牌的培育和推广。在企业的管理和产品中更多地注人文化内涵,融人文化理念,提高产品的文化品位和档次,创造知名品牌。
(二)重点建立东莞市纺织服装产业两大服务体系
1.建立东莞纺织服装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一是要尽快形成符合市场要求的技术创新机制,鼓励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建立技术中心,设立行业公共信息平台。二是建立面向广大中、小企业的技术服务体系,实行资源共享,有偿服务的技术信息机制。三是建立面向行业核心自主技术的联合攻关组织体系,集中资源倾斜支持企业开展联合攻关和核心自主技术的研发。
2.建立东莞市纺织服装产业支援服务体系。一是构建纺织服装产业人才教育培训新体系。二是加快专业化市场物流体系的建设。三是规范发展会展服务业整合会展资源。四是建立健全社会公共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王岳平.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研究[M].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
[3]中共东莞市委政策研究室.东莞转型[M].人民出版社,2010
纺织产业升级版到来 篇8
一、广东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 全球纺织服装生产基地开始转移至中国大陆。广东利用地缘优势, 依靠特殊优惠政策, 积极引进生产技术、设备和先进的管理经验, 纺织服装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2010年广东省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7748家, 工业总产值 (现行价) 5125.17亿元, 占全省工业总产值5.9%, 纺织服装进出口总额439.5亿美元, 较上年增长20%。
但自2003年以来, 广东纺织服装产业在改革开放早期形成的先发优势正在受到浙江、江苏、山东等省份的强劲挑战。随着中国加入WTO, 纺织品出口配额的取消, 各省纺织服装工业产能得到释放, 纺织服装工业产值呈稳步上升趋势。其中浙江、江苏、山东三省的纺织服装产业快速发展, 相比之下, 广东的纺织服装产业却发展缓慢, 无论在产业的规模、利润率, 还是品牌建设方面都不及上述省份。2008年,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在全国前五大纺织服装出口省市中, 只有广东出口下降, 全年累计降幅达到18.7%, 拖累全国增长4.6个百分点, 而浙江、江苏和山东的出口分别增长18.7%、15.3%和12.7%。广东纺织服装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二、广东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SWOT分析
(一) 广东纺织服装产业的优势分析
1. 基础优势
纺织服装产业是广东省九大支柱产业之一。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 已形成了以市场为龙头、产业链完善、技术装备先进、产业聚集度高、各类人才相对集中的优势产业。广州、深圳、东莞、佛山、中山这条黄金走廊上基本形成了一个堪称中国规模最庞大, 技术最先进, 配套最完善的纺织服装生产、加工基地, 如深圳 (女装) 、虎门 (时装) 、中山 (休闲装) 、南海 (内衣) 、佛山 (童装) 、潮州 (晚礼服) 等。其生产的产量、品牌的影响和出口的比重在全国同行业中都占有一定的优势。
2. 技术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 广东作为我国沿海开放带的龙头, 纺织服装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多个地市利用政策环境、地理位置及资金等优势, 引进了一批国外先进设备, 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 各种各样的国际质量标准、生产标准、跨国集团先进的管理理念及生产运作模式也相继驻足广东, 使广东纺织服装在生产加工方面形成了规模和实力。世界许多品牌服装都有在广东生产, 其中不乏世界知名品牌, 诸如Polo、Dior、Tommy等。
3. 地域优势
广东毗邻港澳, 占据地缘优势, 经过多年的发展, 已经和香港从合作走向融合, 成为一个区域发展的整体。CEPA的实施, 更是推进了香港与泛珠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 大幅提升了该地区整体的竞争实力。香港作为亚洲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和信息中心, 特别是近几年随着产业结构的转换, 金融、物流、通讯、法律、会计等生产性服务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由于内地制造业的大规模发展, 客观上需要与之配套的服务, 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如果将内地制造业优势和香港的服务业优势有机结合, 实现产品从降低成本的低水平经营到品质提升的品牌经营, 通过服务要素的注入, 提升产品的市场地位和附加值, 将进一步提升广东纺织服装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 广东纺织服装产业劣势
1. 企业以加工贸易为主, 产品附加值低
加工贸易属于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的早期发展模式。改革开放之初, 由于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 纺织服装生产基地开始转移至中国大陆。广东利用地缘优势, 依靠特殊优惠政策, 积极引进生产技术、设备和经验, 依靠加工贸易使纺织服装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在全球纺织服装价值链中, 设计和营销处于价值链的高端, 而生产加工处于价值链的低端, 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较低, 相比拥有知名品牌的进口商、分销商和终端商, 生产企业获取的利润在整个价值链中仅占10%。
虽然自2003年以来广东省政府实施名牌带动战略, 使广东纺织服装的名牌数量不断增加, 出现了像安莉芳、曼妮芬、富绅、康妮雅等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省级名牌, 但是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仍然匮乏。多数企业过于注重眼前实利, 不愿意投资设备、创新产品, 对品牌缺乏长远的规划, 缺乏危机感。
2. 企业规模小, 缺乏核心竞争力
广东纺织服装产业虽然总规模较大, 但大多数企业属于中小微企业, 缺少大型企业和大型企业集团, 仅有的几个还是外资企业。不像江浙、山东等地的纺织企业, 很多是从国有企业转型过来的, 在规模和技术上都有优势。如东莞大朗有毛织企业3000多家, 规模以上企业仅105家;中山沙溪镇纺织服装企业1400多家, 规模以上企业仅83家。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公布的2010年全国纺织服装行业主营收入100强企业中, 江苏25个、浙江23个、山东25个、广东只有7个。
3. 产业集群仍处于初级阶段
虽然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 广东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 但是这些产业集群在早期的发展过程中大多存在着盲目性、粗放性。产业集群基本上在各行政区域框架上发展, 如牛仔布产业就有开平、新塘、均安、大涌等, 集群间的配套不强, 没有突出的档次和特色;集群内企业众多, 同质化竞争现象较为严重, 产品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即:产品档次低, 大路货多, “名、特、优、新”产品少;粗加工产品多, 精加工产品少;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多, 高新技术、功能环保型产品少。集群内缺乏人才、技术的支撑, 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 政策不配套。有些地方政府甚至认为只要扎堆就是集群, 为了达到所谓的集群效应, 人为地将企业“赶”往某某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 破坏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调节作用, 使得产业集群没有建立成为一个由企业、中介服务机构、高校科研机构、政府等部门共同构成的体系。
(三) 广东纺织服装产业的机遇分析
1. 政策的扶持和导向
2008年底, 国务院批准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纲要 (2008-2020) 》 (以下简称《纲要》) , 并将珠三角地区的发展纳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框架, 这是珠三角面临的一个重大发展机遇。《纲要》对提升改造广东优势传统产业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实施改造提升、名牌带动、以质取胜、转型升级战略, 做优家用电器、纺织服装、轻工食品、建材、造纸、中药等优势传统产业, 提高产业集中度, 提升产品质量, 增强整体竞争力。”
刚刚出台的广东“十二五”规划将“加快转型升级, 建设幸福广东”确定为未来5年的发展核心。“规划”进一步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 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 推动传统制造业加快向产品研发、设计、营销等附加值高的产业链环节延伸”并计划建设东莞、汕头、梅州、揭阳、潮州等服装产业升级示范区。
2.国际产业向亚太地区转移仍将继续, 亚洲区域经济合作交流方兴未艾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发达国家具有优势的先进技术、高端纺织机械装备制造、研发设计能力等呈现出向新兴经济体加速转移的趋势, 国际纺织产业格局将进一步调整。广东纺织服装产业经过多年的调整升级, 在吸收新技术和提高创新能力等方面具备了良好的基础, 企业的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 有条件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而在亚洲,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于2010年正式运作。广东凭借“地缘”和“人缘”等特殊关系, 在中国东盟合作中占有明显的区位优势。2011年广东与东盟进出口贸易总额达931.5亿美元, 同比去年上升15.5%, 占中国与东盟进出口贸易总额比例超过四成。广东与东盟的合作, 有利于广东纺织服装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 充分利用当地的人力资源和成本优势, 从而为进一步的产业升级争取宝贵的时间。
(四) 广东纺织服装产业面临的威胁
1.国际竞争更加激烈, 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升级
金融危机爆发后, 由于世界经济复苏乏力, 加上欧债危机的蔓延, 国际市场需求快速萎缩, 许多国家为了扶持和保护本国产业, 纷纷出台各种贸易保护措施, 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升级。此外, 各种各样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也层出不穷, 如:欧盟的REACH法规、禁用偶氮染料、纺织品生态标签标准、通报/召回制度等。这些形形色色的贸易壁垒不仅增加了中国企业出口的成本和风险, 更降低了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认知度。与此同时, 印度、巴基斯坦、越南、孟加拉国等发展中国家依靠更低的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优势, 出口竞争力迅速提升,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广东企业的订单流失。
2.人民币升值影响广东纺织服装的出口
自2005年起, 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与此同时已钉住美元多年之久的人民币开始不断升值, 由升值前的1美元兑换8.27元人民币升至目前的l美元兑换6.3元人民币。人民币升值是一把“双刃剑”。从长期来看, 促使我国进出口贸易逐渐平衡, 缩小贸易顺差, 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加快企业高新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但从短期来看, 人民币升值必然会进一步压缩出口企业的利润, 尤其是对利润微薄的中小型纺织服装业, 更是致命的打击。商务部和工信部曾做过一项关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简单加工贸易压力的测试, 结果显示人民币每升值1个百分点, 行业的净利润率就将直接下降1个百分点, 而当前简单加工贸易行业的平均利润水平仅仅在3%—5%。
3.劳动力成本上升, 人力资源优势丧失
一直以来, 广东依靠廉价的劳动力成本, 特别是以贴牌加工为主的纺织服装业, 在出口竞争中具有优势。最近几年, 随着企业用工制度的不断完善, 企业用工成本不断上升。同时, 随着中西部地区投资条件逐渐改善, 不少劳动密集型企业逐步向中西部转移, 使中西部地区用工需求明显增长。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孔雀东南飞”, 民工大潮尽向开放前沿广东流动;到上世纪90年代以后, 长三角与珠三角开始平分劳动大军;再到近几年来, 劳动力向环渤海、中西部等地区“回流”的现象越来越明显。一项研究表明, 在过去的5年时间里, 拥有庞大人力资源的中部六省 (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 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的地位由下降转为长升, “V”型反转的态势已经形成, 中西部地区和东南沿海抢夺劳动力资源大战随处上演。劳动力的短缺, 加上生产要素成本的持续上升, 使得企业的生存压力不断增加。
4.企业面临资源环境压力
印染行业是纺织行业的用水和排污大户。目前, 印染行业中不少企业仍在沿用许多高耗能的传统工艺, 其工艺流程长, 能耗高, 排污严重, 以致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一份研究报告显示, 我国纺织行业全过程能耗大致为4.84吨标煤/吨纤维。其中, 服装行业能耗为1.05吨标煤/吨服装, 织造行业能耗为0.95吨标煤/吨纤维左右, 印染行业能耗大体在2.5—3.2吨标煤/吨纤维, 平均为2.84吨标煤/吨纤维, 印染行业约占全行业能耗的58.7%。印染行业对环境污染严重的落后产能, 早已被列入纺织业重点淘汰名单。虽然近年来广东省各地区及染整产业集群加大了对印染污染的治理力度, 一些地方甚至出台了比国家标准更为严格的印染污水排放标准, 许多企业加大了中水回用和废水循环使用的力度, 使单位产品的废水排放量有较大幅度的降低, 但总体来讲, 染整企业集中的地区污染严重, 主要存在部分染整企业领导对清洁生产认识不足、排污总量增加、排放难以达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不良、污水处理效果不佳等问题。
三、广东纺织服装产业升级的对策
(一) 实施区域品牌战略, 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
根据全球价值链理论, 广东纺织服装产业要想获得更高的产品附加值, 一般可以遵循从OEM向ODM、OBM方式的产业升级路径, 逐步改变OEM的加工贸易方式, 向自主设计和创建自有品牌的方向发展, 不断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而品牌的建设远非短期内可以实现的。从现实情况看, 单个的中小企业, 因自身资源有限, 在品牌竞争中存在明显劣势, 独自创建品牌并实施国际品牌化战略的条件与能力还远远不够。但如果汇集众多企业, 即产业集群整体力量, 创造性、高起点实施区域品牌战略, 则是一项能加快缩短与国际知名品牌差距, 迅速提升产业品牌经营水平的有效途径。广东早在2005年就正式启动创建区域品牌试点工作, 出台了《关于创建区域品牌的指导意见》。目前“西樵面料”、“均安牛仔”、“张槎针织”、“佛山童服”“大朗毛衫”等产业集群已分别申请注册集体商标。
(二) 调整经营战略, 兼顾国内国外两个市场
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和世界经济的衰退, 世界经济将迎来“亚洲时代”, 中国经济将迎来“内需时代”。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201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9748元, 我国已经超过日本, 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伴随着未来居民收入的继续增长, 纺织服装消费也将会呈现快速增长势头, 尤其是二、三线城市将会成为我国纺织服装消费的重点市场。“扩大内需”将成为未来纺织服装产业长远发展的战略。
中国市场庞大的消费潜力同样也催化了国际品牌进入中国的步伐。据不完全统计, 2007年以来, 美国品牌CK、Coach, 法国的Cartier、Louis Vuitton、Ramosport、瑞典的H&M、意大利Gucci、范思哲Versace、英国老牌Burberry等国际知名品牌纷纷在香港、北京、上海等地开设旗舰店。如此众多的国际品牌将其大店开设在中国, 一方面表明中国的国力在进一步增强, 中国巨大的消费潜力与消费能力让“世界看中国”已经不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另一方面也说明, 中国市场的巨大空间, 自己不主动占领, 别人就会当仁不让。
(三) 坚持技术创新, 提高科技贡献率
发达国家工业化道路给我们的借鉴是:传统产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必须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进行脱胎换骨的技术改造, 通过持续的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升级, 给“夕阳产业”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广东纺织服装产业要想从“贴牌大省”变为“品牌大省”, 将“广东制造”上升为“广东创造”, 必须善于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将传统纺织与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 识别关键技术, 谋求技术突破, 通过合理配置资源, 增加利润空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发布的《纺织工业“十二五”科技进步纲要》具体提出了“十二五”纺织行业科技进步的重点实施工程, 即“50+110”工程:突破十大类50项关键技术, 在全行业重点推广110项先进适用技术。相信该项目的实施将会有效促进行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四) 加强粤港合作, 加大对纺织服装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随着2010年《粤港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 广东和香港之间的合作也越来越紧密。根据协议, 粤港双方高等学校可以探索合作办学, 共建实验室和研究中心, 扩大互招学生规模, 联合培养本科或以上高层次人才;支持广东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职业培训学校与香港有关组织、企业和机构合作, 建立职业技能实习实训基地, 优化职业技能培训资源配置, 提供贴近企业需求的专业课程和人才培养项目。因此, 广东相关高校要抓住粤港合作的良好机遇, 一方面引进香港纺织服装产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机制, 为本区域输送高端研发设计人才;另一方面借助香港企业的先进的管理经验, 通过合作的方式为中小企业开办各种在职的技术管理培训, 为纺织服装产业从业人员提供全方位的教育学习环境, 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五) 依托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 走时尚创意之路
意大利的时尚产业能在世界独领风骚, 长期保持产业的竞争优势, 其重要的经验就是将制造业与时尚品牌的结合, 将装备业与时尚品牌的结合, 将面料材质作为时尚的关键部分。广东具有传统制造业的基础与优势, 有技术方面的优势。在产业升级过程中, 应借鉴意大利的经验, 以广州、深圳两个中心城市为龙头, 发展服装业总部经济和时尚创意产业。充分利用两市强大的城市服务功能, 构建完善的服装研发、资讯、金融、中介、展览、传媒、物流等产业支持体系, 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的中高端时尚服装和品牌服装, 成为辐射全国且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服装时尚中心。
【纺织产业升级版到来】推荐阅读:
襄阳纺织产业创新与转型升级论坛召开06-20
纺织创意产业05-25
纺织服装产业08-08
纺织服装产业调研报告07-28
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分析建议10-25
德国纺织业的产业转型经验及启示10-13
××年上半年全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运行情况08-28
煤炭产业升级07-16
产业创新升级10-18
产业升级理论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