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产业升级

2024-10-07

中国服装产业升级(通用11篇)

中国服装产业升级 篇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 世界制造业生产体系在全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垂直分离和再造。传统的产业内部不同类型的价值创造活动逐步由一个企业为主导分离为多个企业的活动, 这些企业相互构成上下游关系, 共同创造价值。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中国各地区特别是沿海地区因地理优势、政策导向而大量地吸收了国际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产业转移及外包订单, 使得以劳动密集型的、附加值低的、加工贸易为主的纺织服装制造业得到迅速发展。然而, 以这种方式成长的中国制造在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以低价为主的恶性竞争环境下, 面临“初加工能力过剩, 深精加工能力不足”、“高附加值最终产品少、出口产品以量取胜”等问题, 进行产业升级是摆脱当前困境的重要途径。

1 我国服装产业现状

产业链的形成过程是企业将原有的开发、制造、营销和服务等环节进行重新设计和整合, 将资源集中于特定的领域, 将焦点缩小到核心业务, 仅仅保留关键的环节, 而将其他环节虚拟化, 减少或放弃了某些环节, 借助市场外部合作伙伴来完成, 这种通过市场交易关系而形成的新的价值链称之为产业链。产业价值链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各个环节的赢利水平和附加值差异明显。观察许多产业的价值链, 可以发现, 其附加值的分布呈现出“微笑”曲线 (看似微笑的嘴型) , 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 价值链上游 (曲线左端) 是研发和设计, 产品附加值较高;价值链下端 (曲线右端) 是品牌运作、销售和售后服务, 附加价值也比较高;而劳动密集型的中间制造、装配环节不但技术含量低, 利润空间小, 而且市场竞争激烈, 因而成为整个价值链中附加值最低的部分。

服装的产业价值链有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销售服务。据测算, 服装价值链上的利润分配:设计部分占40%, 营销部分占50%, 生产部分占10%。显然, 设计和营销处于价值链的高端, 而生产加工处于价值链的低端。为了方便阐述商品在整个生产、流通过程的产业链中的不同特征, 不妨对商品形态做了两极的“二元对立”划分:极度商品和零度商品。如图2, 极度商品是指完成商品的物化过程及包装 (赋予意义) , 最大程度地传达了全部信息的商品符号形态。而零度商品是指商品的概念化表达, 描述了极度商品所有可能性的商品的意识形态。

目前, 我国很多服装企业都在为一些国际知名品牌做OEM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 , 即“贴牌生产”、“原始设备制造商”, 由国外厂商提供品牌和样品设计, 以订货的形式, 交由中国企业加工、制造, 再由外方进行销售。此时, 企业只参与商品形态过程中的生产, 而没有参与商品产业链中的其他过程, 从事OEM的企业, 说到底, 虽然为商品创造了价值 (功能、质量等) , 但终究未能参与商品化的过程 (相对于生产过程而言) , 甚至不清楚商品的基本情况 (消费者、组合方式、投放市场和营销目标等) , 也就是说, 并不知晓商品的价值所在及其水平。可以说, 这样的企业并未具有商品形态的话语权, 而仅仅是服装经营中所需要的生产机器, 而品牌经营者具有商品形态的控制权。

在OEM基础上, 发展有一种新的经营模式:ODM (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 “原始设计制造商”, 是指品牌企业提出产品的大致要求后, 受委托企业通过自己后期的研究开发, 并最终生产出成品。这样的企业相比OEM而言, 具备了一定的研发、设计、生产商品形态的能力。但从本质上讲, ODM只是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提供了更多的资源价值 (如款式开发、面辅料采购或定制等) 。当然, 因此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收益, 关键在于企业只是受托进行产品形态的构建, 并非商品形态的规划 (品牌形象、商品组合等) , 即便是能够知晓商品定价, 仍然不能改变事情的本质:即企业作为生产商的市场地位 (不同的分工) 。说得通俗些, 可以说, 品牌商已经完成其零度商品的概念化构建, ODM也只是商品企划的执行者, 而并非参与者。品牌经营者所掌握零度商品, 尽管还没有丝毫物质形态的出现, 但已经决定了其对于商品乃至市场的掌控权, 而单纯从事物质形态生产的只能是执行者, 它所进行的设计也只是“按图索骥”而非创造性开发, 故可以称之为执行性开发。当然, ODM确实进了一步:它可以了解商品企划的部分内容, 一定程度上掌握了生产的主动权, 为争取更大的利润值增加了筹码。

2 服装产业升级的内涵

那么, 推动产业升级向“微笑曲线”两端的高附加值区块转型, 放弃密集型的低端制造业是否就能解决当前的燃眉之需?在分析阐述产业升级这一命题时, 有必要先思考一系列问题:服装制造业是否仍然担负的社会责任, 即解决就业问题?城镇化进程所产生的新型失业群体进入制造业的可能性有多大?制造业基地向中西部转移是否会成为一种趋势?新型制造业基地能否保证技术和管理水平的稳定和提升?以及我国服装企业是否具备上、下游的产业链建设需要投入的大量资源与技术?同时, 企业是否具备与实力雄厚的国际老牌集团相抗衡的实力?这并不是摒弃创新或否认产业升级的必须性, 而是在现阶段以及相当长一段时间内, 一味地去强调表面上“升级”, 主张淘汰低端的服装生产制造业从本质上是不适宜的。

服装产业升级并不是简单地放弃服装制造业, 而是使产业链的创新能力、盈利能力整体提高, 其中也包括服装制造业提高单位产量的产值, 降低运营成本特别是社会成本, 与上下游协同配合成为系统工程的一个有力环节, 最重要的是在新材料、工艺和新品种的开发上体现核心价值。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世界垂直产业化分工中, “中国制造”在这场全球大运动的产业提升和利益提升承接了大部分加工环节。曾几何时, 我们还在以“世界工厂”而欢欣鼓舞, “加工价值”为我们带来丰厚的利润。然而, 在有利可图的驱使下, 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这条产业链中, 各加工企业为争夺订单不惜压低报价, 最终导致利润越来越低。因此, “中国制造”也被贴上了低价低质的标签。

在对“中国制造”的反思中, 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往往被指责为缺乏技术含量。实际上, 劳动密集型产业中也存在很多高技术环节, 就正如高技术产业中存在劳动密集型环节一样。产业升级、结构调整不是要淘汰劳动密集型产业, 而是要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过程中增加技术含量, 增加中国提供的核心元素。

3 产业集群是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

面对当前服装产业的价格战的愈演愈烈, 产业集群是解决国内恶性竞争的有效方式, 同时是提升中国服装产业价值的重要途径。服装的产业集群是指在纺织服装产业中, 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聚集, 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它具有研发、制造、销售为一体的区域性。产业集群的意义在于调动产业内部整体优势的提升, 增加收入。而对于服装产业链的升级所具备的中、长期目标以及其他方式所不能比拟的正是产业集群所能提供的知识资源的共享与创新。

首先, “中国制造”缺乏商品形态的构建所需要的创新能力。很多服装企业不是没有创新的意识, 而是创新活动的复杂性, 企业很难单独开展, 往往需要多个相关企业及科研部门的共同参与。产业集群内部, 容易产生专业知识、生产技能和市场信息等方面的累积效应, 同时也使企业时刻了解并面临同行竞争的压力。这一方面是集群内企业时刻保持创新的动力, 另一方面, 推动企业间集体学习, 产生更多有创新价值的活动。

其次, 改变“中国制造”的低端形象。在集群行业内部, 建立服务于整个产业集群的服装工程中心, 加强对工艺和设计技术的研究, 建立权威性的质量检验中心, 定期制定和修改各种相关标准, 并执行严格的服装产业标准, 提高服装商品的质量、工艺等整体水平, 进而形成广泛的、持续的品牌效应, 并且产业集群有助于避免逆向选择的“柠檬现象”, 有利于服装企业重新对“加工者价值”的重新定位。另一方面, 搭建国际交流、共享资源的信息平台, 根据国际市场动态适度地调整行业目标和产品结构。

4 结语

我国服装行业面临的困境日益显现, 根本原因不在于生产成本上涨、国外廉价劳动力市场竞争和国外市场萎缩, 而在于没有市场定价权。结合当前形势分析, 盲目追求产业向高附加值业务升级, 而淘汰服装制造大军, 并非是解决当前问题的核心。就服装行业升级而论, 通过产业集群提高整体优势, 改变中国制造的低端形象, 循序渐进地延伸产业链, 进而促进行业的实质性发展。

摘要:通过对我国服装行业现状及新形势下存在的问题分析, 阐述了服装行业瓶颈的根本原因, 并从产业链的角度出发, 探讨服装产业升级的核心内涵, 提出了适合我国服装产业升级的新思路。

关键词:服装产业链,“微笑”曲线,商品形态,极度商品,零度商品

参考文献

[1]伍长南.福建省应对金融危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研究[J].亚太经济, 2009, (6) .

[2]余勇.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中国服装产业链如何整合[J].中国纤检, 2009, (11) .

[3]宁俊.服装产业链理论分析[J].纺织学报, 2008, (7) .

[4]尤晨.闽派服装产业区域品牌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0.

中国服装产业升级 篇2

一、我国服装行业发展概述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2014年,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在限额以上服装行业的批发和零售金额合计约 11,510.7亿元,其中出口部分合计约 2,747.3亿元。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服装行业季度市场运营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在生产领域,我国服装行业已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但国际比较优势更多体现在生产加工环节,而在附加值更高的研发、设计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有别于发展初期的依托贴牌进行简单的加工生产,我国服装行业已经逐渐开始向设计生产和品牌生产转变,纱线、面料、辅料等原料和中间产品的品牌价值正逐渐得到市场认可,国内外消费者对我国服装自主品牌认知度也有所提高。换言之,我国的服装企业目前正进入转型期,面临从以产量取胜的外延型发展向以产品质量和创意、品牌美誉度和经营管理模式取胜的重要转变。

在销售领域,从上世纪 90年代至今,我国服装行业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90−2000年,服装批发商时代 世纪 90 年代是我国服装行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其竞争格局尚未形成,整体呈现供小于求的状况。本阶段的显著特征是最终产品质量好、品质优即可满足消费需求,因此产能扩张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同时成就了以雅戈尔、杉杉股份等为代表的一批从纺织制造向品牌服装成功转型的老牌服装企业。

第二阶段,2000−2010年,服装零售商时代

2000−2010 年,服装行业进入成长期,服装消费逐步升级,大批优秀品牌逐步涌现,但由于行业整体的容量较大,服装企业可以凭借个性化大规模扩张而不用过多考虑产品销路,企业间的竞争更像是一场“圈地运动” ;竞争方式主要表现在店铺资源上的竞争,渠道扩张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同时成就了以李宁、美特斯邦威等门店遍及全国的知名品牌。

第三阶段,2010年以后,服装品牌商时代 2010年以后,服装行业进入发展的成熟期,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行业趋势具体表现为高端服装品牌逐步崛起,差异化服务已成为服装企业未来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与此同时,服装企业的渠道布局空间逐步缩减,以往单纯依靠开店扩张即可支持业绩增长的局面已经难以为继。而行业壁垒相对较低,国内对手和国际品牌的双重压力,直营门店库存累积、加盟商压货较为严重等现象,均对我国服装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加速了其优胜劣汰进程和行业战略转型。服装行业发展至今,服装消费者除了看重产品本身外,已经越来越重视品牌的象征意义和消费时获得的购物体验,二者正在越来越深的影响着人们的购物倾向,能否快速、有效的响应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已经成为一个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对在压力中前行的中国服装企业来说,已经渐成规模的享有一定品牌美誉度的行业领先者将在行业转型中占得先机。

鉴于我国服装行业的品牌建设周期较短和目前消费者的品牌意识稳步提升的现状,如何加快品牌建设已经成为我国服装行业的普遍共识和当务之急。自2005 年以来,国务院、发改委、工信部等先后出台了上述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共同强调要给予有实力的中国服装企业以政策支持,加快品牌建设,使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便培育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知名品牌。在宽松积极的政策环境之下,我国服装行业的品牌建设和结构升级迎来了良好的时机,部分实力较强的中国服装企业也已经开始通过加强产品研发和设计,提高产品附加值,国外采购等手段,逐渐尝试战略转型和产业链地位提升,为未来诞生世界级的中国服装品牌提供了契机。

二、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

(1)城镇化率持续提高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在2011−2015 年期间,我国每年的人口总量以 700 万人左右的速度上升,至 2015 年末已将近13.8 亿人。在人口基数巨大且稳步增长的情况下,作为“衣食住行”之首的服装无疑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潜在消费市场。同时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深入,我国城镇人口数量亦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2011 年末,消费能力相对更强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并继续增加,故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中高端服装市场的消费能力有望进一步增强。(2)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升

我国的经济总量和居民收入保持着持续稳定的快速增长,潜在的服装市场容量亦有望随之进一步向真实购买力转化。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 63万亿元,而城镇居民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的年人均纯收入也分别逼近了 30,000 元和 10,000 元。

(3)城镇居民服装消费明显高于农村居民

随着我国国民收入的提升和城镇化进程的深入,一方面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的年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年人均衣着类消费性支出的绝对金额均有所增长,另一方面由于城镇居民主要从事室内工作,衣着的档次和数量需求都相对较大,故城镇居民的年人均衣着类消费性支出占年人均消费性支出的比例要高于农村居民的相应比例。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城镇居民年人均消费支出由 2010 年的 13,471.5 元上升至 2014年的 19,968.1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 10.34%;农村居民年人均消 费性支出由 2010 年的 4,381.8 元上升至 2014 年的 8,382.6 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 17.61%,低于相同期间农村居民年人均衣着类消费性支出 17.91%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城镇居民衣着消费比例高于农村居民2−4个百分点左右。

(4)我国女装消费升级且成长空间较大

从未来市场发展趋势上看,随着中国女性接受高等教育和就业的机会增多,她们的经济实力正在增强,消费习惯正在悄然改变。尤其是在城市,女性享有更大的经济独立性和消费选择,其品牌意识和忠诚度更加强烈,具体来看中国女性对女装的消费也正在升级并呈现出以下特点:

① 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进一步增强

随着社会地位和生活状况的改善,加之女性对时尚和美丽的持续追求,中国女性对高端女装的意愿和能力正在加强。根据万事达卡国际组织的预计,中国女性中独居或已婚未育的年轻妇女总购买力很可能从2005年的1,800亿美元增至 2015 年的 2,600 亿美元;而子女已经长大离家的“空巢”家庭的年长妇女的购买力预计也将从 2005 年的 1,000 亿美元增至 2015 年的 1,500 亿美元。根据华坤女性消费指导中心调查结果显示:按人数比例,服装服饰自 2008-2014年连续 7 年位居中国城市女性个人最大一笔开支的榜首,2014 年所占百分比为50.8%。

②注重消费质量和品味,款式是购买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高端女装的消费群体相对来说收入较宽裕,生活环境和生活空间较为舒适优雅,其消费视点聚焦于有品位、有个性、质量好的品牌服装,即愿意花钱购买实用又时尚的衣服,以修饰外在并显示自身气质,体现一定文化底蕴。平均来看,各个年龄段的中国女性在女装消费中最关注的因素之一就是款式。

与此同时,我国女装的市场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1998−2010 年我国女装人均消费额呈逐年上升趋势,2010年达到人均 43.9 美元,逐渐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但离欧美发达国家 300−450美元的水平有着较大差距。

我国女性受教育水平正在日益提高,同时职业收入较高的女性人群的增加,将进一步保障女性的经济地位,促进未来女装的消费增长。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男女间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差距与年龄区间基本成正比,在20−24岁区间,女性受高等教育的人数甚至超过了男性。换言之,当代女性在高收入职业中发展机会较其父母辈而言,与男性更为接近,经济上更为独立,预期也将带来未来女装消费的增长。

(5)我国高端女装行业的成长空间巨大

①高端女装行业容量可观但市场集中度低 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数据,我国高端女装的总体市场容量约为 680亿元,其中来自于高级百货商场渠道的市场容量为约500亿元。而在可观的市场容量下,高端女装的品牌集中度仍处于较低的水平。2015 年高端女装品牌前十名市场占有率的合计为 9.50%,低于商务休闲男装、男衬衫、牛仔服、童装等其他细分服装市场,高端女装的行业领先者大有可为。

②成熟女性的人口红利促使高端女装行业进入成长期

女性比男性更注重“形象购物”,会积攒经济实力去购买一些高于自身消费层次的产品,其通过服装来展示高雅品味的愿望相对更为强烈。加上中国女性接受高等教育和就业的机会增多,工作稳定并收入增长,其消费习惯也正在发生变化;尤其是在城市,女性享有更大的经济独立性和消费选择。而高端女装的主要消费群体正是 30−50 岁的女性,这个年龄段的消费群通常已经工作多年,事业稳定,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文化素养,强调生活品质和格调,认为服装是个人品位和身份的代表和象征,品牌意识较强,故在服装的选择和购买上具有较高的要求。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高端女装的消费主力“60后”和“70后”女性占女性人口总数的比例合计约为35.82%,而即将成为高端女装的消费主力的“80后”女性占女性人口总数的比例约为 18.64%。而根据华坤女性消费指导中心调查结果显示,31-40 岁城市女性个人的服装开支平均达到 5,082.1元,位居各年龄段之首。41-50 岁女性购买一件(套)最贵的服装开支平均达到2,019.9 元。因此可以预计,随着消费倾向更强、高端服装消费更高、价格承受能力更强的 80后女性逐渐成熟,其女装消费需求也将逐渐向高端化成熟化转型,未来若干年高端女装、成熟女装的消费规模将随之扩大,我国高端女装行业相应正在沿着国外高端女装的发展路径进入成长期。

同时,成熟女性的人口红利能够保持国内高端女装行业持续向上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国内高端女装的消费者较之少女少淑装的消费者,对于国内品牌有更多的认可度,原因在于少女少淑装的消费群体主要为 16−25 岁的年轻女性,其相对更易于接受外来事物,接触体验外国文化更多,对外资品牌的尝试和选择也相对更踊跃。因此,国内的少淑少女装市场更多被外资品牌占据分割,而国内高端女装市场国内的品牌相对更容易被消费者认可和接受。

③高端女装零售额的非省会城市所占比重继续提升,未来发展趋势可观

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目前较为不均衡,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以及省会级城市的人口密度较大,人均收入较高,消费能力较强,相应高端女装的消费更集中于这些区域和城市。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公开的数据统计,2011 年的高端女装零售额中有39.95%来自于非省会级城市,该比例在2008年、2009年和2010 年分别为 12.20%、26.44%和 37.73%,这说明非省会级城市的高端女装消费能力正在逐渐提升,未来非省会级城市对高端女装的消费潜力巨大。

高端女装销售分布呈现这种态势的主要原因是:随着省会级城市竞争的愈加激烈和市场空间的日益收窄,以及非省会级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的快速提升的影响,许多大型零售企业甚至国际奢侈品牌在金融危机之后纷纷将扩张的下一个目标投向了中国的非省会级城市,且扩张速度加快。因此非省会级城市吸引众多国际知名品牌进驻的同时,也促进了高端女装的消费渠道下沉。(6)高端女装库存压力相对较小

从经营模式上看,相比快时尚等其他类型女装,高端女装企业最终产品的销售有效时段相对较长,推陈出新的频率相对较低,加之高端女装需要众多的营销终端来传递品牌形象和实现产品交付,因此,库存更多体现了经营业务的需要而非负担,存货带来的压力也相对较低。2.不利因素

(1)高端女装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受国际品牌制约

服装品牌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客户认知过程,国际一二线品牌一般都经历了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历史,他们注重品牌文化沉淀,形成各自独特文化内涵。我国高端女装品牌出现的时间相对较晚,生命周期较为短暂,最多二十余年历史,每年均有众多品牌被边缘化甚至淘汰,品牌影响力和国际一二线品牌相比有较大差距,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国内品牌更是寥寥无几。究其原因在于国内女装品牌大都源于速成,倾向于利用大量资金在短时间内通过市场营销等手段提高品牌的知名度,而缺失夯实沉淀品牌的基础,缺乏品牌文化的积累,因此存续期较短。目前国内奢侈品市场被国际一二线品牌垄断,品牌集中度高,且销售渠道开始向二三线城市下沉。

中国消费者贡献了全球奢侈品消费的 30%以上。国人消费观念上崇尚国际品牌,甚至部分高端商场对国内品牌入驻设置高门槛,高端女装品牌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受到国际品牌的制约。

(2)研发设计和创新能力不足

研发设计和创新能力是我国服装企业普遍存在的软肋,虽然较以前更加受到重视,但多数品牌特色风格不明显,缺乏个性、独创性和相对独立的特色风格,模仿现象仍然较为严重,产品定位趋同现象仍然较为突出,互补性和辨识度均不高。

尽管加强了与国外先进设计文化的交流,但目前我国服装行业的整体设计水准与国际水平尚存差距,国内服装设计师的输送培养机制也有待改进。我国服装企业的研发投入相对不足,跟风模仿和产品同质化现象普遍,制约了我国服装品牌的设计水平再迈上一个新台阶。

(3)渠道资源稀缺,市场占有率存在天花板效应 由于全国的一二线城市及其可容纳的中高端商场的数量有限,国内中高端商场资源相对稀缺,制约了高端服装单一品牌的门店数量。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数据统计,2009年至今,高端女装单一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均未超过4%,当门店开到一定规模后,将遇到瓶颈,从而导致单一品牌市场占有率存在天花板效应,高端女装企业需要借助多品牌策略来突破。

(4)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

服装行业总体上属于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员工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比较高。

近年来,国民名义收入增长和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的综合影响下,我国的劳动力成本呈上升趋势。以公司所在地深圳市为例,最近三年当地社保局公布的当地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水平分别为 5,218 元、6,054 元和 6,753 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3.76%。持续上涨的劳动力成本已经成为影响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之一。

三、上下游行业的关联关系及其影响

上游行业是面辅料行业,面辅料的价格、质量工艺、功能与服装行业的衔接与融合日益紧密。价格方面,面辅料中的羊毛、化纤、棉花、丝绸等价格的上涨,使纺织行业的成本持续上升,逐渐传导到服装行业后,其中的品牌企业可通过涨价转嫁成本压力,保证盈利;质量工艺方面,面辅料的质地、等级、裁剪、缝制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服装的款式和风格,特别是高端服装品牌企业往往更多的选择高档进口面料;功能方面,由于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加快,对衣服简约舒适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这种要求很大程度上由各种新型纤维、抗菌、免烫抗皱、防静电等高科技面料所满足,进而提高了服装的附加值和档次。

北服助力容城服装产业升级 篇3

9月19~20日,白洋淀(容城)国际服装文化节暨纺织服装产业项目对接会在保定容城举办。本次活动由保定市人民政府、北京服装学院和新华网共同主办,容城县人民政府承办,以“美丽梦想、奋进容城”为主题,包括开幕式、动态展演、服装静态展、容城服装历程展、服装产业论坛、项目对接会暨秋季服装订货会等精彩内容。

1 校地合作秀出先锋设计

今年5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给予容城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继成功推动北京服装学院保定白洋淀服装文化创意中心落户容城之后,此次白洋淀(容城)国际服装文化节暨纺织服装产业项目对接会的顺利举办更为当地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增添动力。

本届活动中动态展演环节一共三场,涵盖了开幕式上北京服装学院带来的“无远不至”主题服装秀、国际文化交流展演、2015学生装趋势发布暨京津冀中小学学生模特选拔大赛。

开幕式现场,“无远不至”主题服装发布秀惊艳亮相。展演服装主要包括男套装、女套装、时尚女装等系列,分为“金木水火土”五个主题。其中,“金”代表细致格调上的高雅;“木”代表休闲的主流;“水”代表女装;“火”代表青春与热情;“土”代表了传统服饰的设计与传承。动态秀中,还穿插了水舞表演等视觉艺术节目,全面展现服装的时尚风采。

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邹游介绍,当日服装秀的150套服装都是北服教师专门为开幕式而创作,再由容城当地的企业生产。展出的服装是北京服装学院和容城服装企业共同合作的成果,充分体现出容城服装发展的潜力。

此外,开幕式动态秀环节还融入了异域风情,国际文化交流展演呈现了罗马尼亚著名服装设计师BOT ROZALIA(波特·罗扎丽娅)的服饰作品,带给现场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

2 京津冀联动展学生装“常服”创意

除了展示了成人服装,本次动态服装展示中专注中小学生校服设计也是其中一大亮点。在2015学生装趋势发布暨京津冀中小学学生模特选拔大赛中,来自京津冀地区的60余名中小学生身着新设计的学生装,进行了展示和模特专业评比。据了解,今年5月,北京服装学院保定白洋淀服装文化创意中心暨北京服装学院中小学学生装(校服)研究中心成果转化基地(保定)以及大学生实践基地在容城县揭牌,双方的合作逐渐深入。

校服是校园文化的载体,是学生德育、美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贯彻落实国家最新颁布的《中小学生校服标准》的精神,积极推动校服成果转化,此次学生装设计与模特展示活动初赛选拔出的中小学生都经过了北京服装学院模特专业培训,更好地展现了学生风采。

发布秀上,学生装的设计更加强调“常服”理念,“常服”意在打破学生运动装与制服的界限,使新款学生装不仅具有运动服的功能性,同样具备制式服装的着装效果。

本次活动的举办恰逢京津冀协同发展之际,为搭建三地中小学生的沟通、交流,来自京津冀的中小学生模特参与了学生装展演环节,并在现场7位专业评委的打分中评选出了最佳风采奖、最佳表现奖、最佳上镜奖、最具潜质奖、最佳人气奖各4名。同时还选拔出4名“保定市学生形象大使”。

3 容城服装历程展出古今风采

为期两天的活动中,动态展演给服装节吹来了时尚设计之风,而静态展示则梳理了容城服装产业的历史脉络,呈现了现如今企业的发展成果。

容城服装历程展共分为“青春和梦、追梦历程、梦想腾飞、梦想辉煌、中国梦·容城梦、发展历程大事记”六大板块,通过图片、展品陈列、专访视频等多种形式,勾勒出服装产业30年的发展情况。

服装静态展则融汇了来自北京服装学院和容城当地服装企业的服装,设置了30余个静态展区,内容涉及时尚文化、互联营销、智能制造等,现场还增设了人机互动设备,创造了观众体验空间,增加了观赏中的娱乐性。

走访服装静态展区,北服展区的“新中装”、“八一飞行表演队”飞行服等展品吸引了现场众多关注的目光;行业展区从服装产业智能化转型切入,展示了3D扫描技术;特装展区汇集了澳森、津海、丽友等容城服装企业所研发生产的西服、衬衫、户外运动、休闲服等特色服装;企业品牌展区分别由金森、圣大、静宇等11家企业展示其特色服装产品;招商标准展区则涵盖了当地毛绒玩具生产企业和服装主辅料加工企业的产品展示。

中共容城县委书记李绍祥表示:“多年来,构筑大平台、寻求大商机、取得大突破、实现大发展,是容城人的不懈追求。这次活动不仅为展示容城形象、彰显服装文化底蕴提供了良好平台,更为汇聚产业发展要素、促进容城产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机遇。”

4 论道创新指引转型之路

当前纺织服装产业的转型发展不断深入,县域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同样遇到转型升级的现实问题。为此,本届服装节期间举办的新常态·纺织服装产业的创新发展论坛汇集了业内专家、精英,提出了许多前沿思想。

“新常态”诠释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当服装企业面对纺织服装领域的“新常态”同样面临更大的机遇与挑战。论坛现场,中纺联副秘书长、产业部主任孙淮滨说道:“新常态的主要特征表现在经济发展增速不断放缓;产业结构调整成为一种常态;经济动力转向以创新驱动,涉及体制、产品、管理等方向的创新发展。服装企业新常态下的发展需要以创新驱动对冲外界压力。”

论坛主题不仅聚焦产业创新发展,同时也关注服装品牌时尚与设计的提升,通过专业领域内人士的观点分享,带给容城服装企业家更多的启发与思考。

“一搭”APP创始人张扬正说道:“我一直信奉思维决定高度,知识决定速度。从奢侈品的时尚角度来看,工艺、原料、功能和品牌故事四个维度影响着品牌的发展。”中澳时尚联盟创始人Timothy Coghlan则从时尚零售角度对品牌商业发展路径加以解读。

众所周知,容城服装产业具有强大的生产基础优势,目前,全县共有服装企业945家,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12家,从业人员7万余人。产品涵盖西服、衬衣、休闲、棉服、内衣、裤装等6大系列,年产各类服装4.5亿件(套)。生产优势成就了容城服装产业的快速发展,而在行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面对互联网时代,如何创造品牌价值,增加商业附加值成为容城服装产业正在面临的新课题。

论坛上,原创设计师品牌“有耳uare”创立者聂郁蓉和孙磊从年轻人观察互联网时代服装品牌发展的视角,详细介绍了服装品牌创立与推广的经验。“互联网时代,品牌的发展有更多平台,品牌、顾客与平台三者可以形成一个闭环。品牌最需要找对精准的客户群。”孙磊说道。

北京服装学院教师、“楚和听香”品牌创始人楚艳认为,传统文化与服装品牌的融合发展十分重要。她还展示了多种服饰纹样,解读了唐宋女性的服饰风采。透过对于中国传统服饰设计的梳理,现场嘉宾也对中国服饰文化有了深入了解。

5 多方支持共创产学研成果

本次服装节突出了校地之间的密切合作,比如其间“京津冀纺织服装产业协同创新高校联盟”揭牌成立,包括北京服装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11所院校参与;肖文陵、楚艳等21位优秀服装设计师与容城签约合作。不仅如此,“国际影视服饰及衍生品产业基地” 、“深港京津冀(容城)科技金融基地”相继揭牌成立,也意味着容城服装产业未来将向着更大、更广阔的方向发展。

专业院校的资源优势助力地方产业发展逐渐成为一种趋势。而容城与各个专业纺织服装学院的密切合作,则体现在实现容城服装企业与国内外一线设计师、经销商和供应商的对接,在更广阔的范围寻求技术支持和材料供应、产品营销等方面的合作,打开产品知名度,提升产业美誉度。

正如北京服装学院院长刘元风所言,“此次与保定进行全方位的合作对接是学校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迈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对推动地方服装产业转型升级、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通过这次服装节,引导企业积极谋划转型升级,提升师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校学科的发展。”

他还强调,学院与容城纺织服装产业未来的合作将会更加丰富和深入。此次合作是以北服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为主力参与,将来其他二级院系如艺术设计学院、商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造型艺术系等都将有组织地深度参与合作,丰富当地服装(含箱包鞋帽等)产业科技文化内涵、提升品牌价值,促进当地服装产业快速发展。

中国服装产业升级 篇4

但是, 对于服装品牌升级的方向, 业界和学术界并未有清晰的认识。大部分研究都认为, 服装品牌的建设必须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世界级的设计师。例如杜钰洲和宋永高都认为, “关于品牌创建, (已经) 提出了要讲品牌故事, 其含义是企业要把一个品牌看成是一个人, 怎样向消费者介绍, 讲‘他/她’ (指品牌) 的故事, 他/她的性格、爱好、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会到什么地方去玩、关心一些什么事等等。”[1]刘建长认为, “中国的服装产业发展基本上属于‘先产业后设计’的模式, 不同于法国‘先设计后产业’的模式。企业很少有依靠设计风格树立起品牌的特点, 也还没有意识到要打造世界级的服装品牌首先需要有世界级的设计师。”[2]

一、“快时尚”服装品牌迅速崛起[3]

按流行程度划分, 服装市场可以分为基本服装和流行服装两大类。一般而言, 前者是指更新较慢的标准化产品, 而后者是指生命周期较短的时尚类产品。由于基本服装的收入弹性较低, 其市场需求的增长速度低于人们的收入增长速度。所以, 随着人们收入的持续增长, 流行服装的市场份额 (在全部服装销售中的比重) 不断扩大。进一步细分, 在流行服装中, 又可以分为高级时装 (haute couture) 、订制成衣 (ready-to-wear) 和“快时尚” (fast fashion) 三类。

高级时装和定制成衣属于传统流行服装的范畴。20世纪60年代后, 随着中产阶级的形成和壮大, 西方社会结构由“金字塔形”向“纺锤形”过渡, 皇宫贵族和上流社会的影响力大大削弱, 而中产阶级日益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从此, 传统的高级时装走上了下坡路, 并被迫做出变革, 在继续设计高级时装的同时, 纷纷推出二线品牌, 以迎合变化了的市场需求结构。“快时尚”服装兴起的思想基础与高级时装的平民化潮流一脉相承, 但其出现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直到20世纪90年代, 快时尚才借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得以迅速崛起。

快时尚品牌包括西班牙的Zara和Mango, 瑞典的H&M, 美国的Gap, 意大利的Benetton等等。一些传统的流行品牌也逐渐向这一方向转化, 例如Esprit, Only, Vero Moda等等。近年来快时尚服装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其市场份额迅速增加。从2001—2005年, 全球服装的总销售仅仅增长了3%, 而快时尚品牌的销售额增长了45%[4], 其中的领军品牌Zara, 2000年的销售额为20亿欧元, 2007年达到62.64亿欧元, 七年中增长了两倍多[5]。支撑其销售额飙升的是其在全球各大城市的迅速扩张。以Zara为例, 这个创立于1975年的服装品牌, 1988年才在葡萄牙设立第一家海外店, 随后的四五年, 其海外店的设立也仅限于西欧城市 (唯一的例外是墨西哥, 因为语言相同) ;但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 其扩张速度明显加快, 范围也不仅限于发达国家, 而是向亚太、拉美、中东等地区不断扩散。到2005年7月底, 它已在58个国家设立了853家门店;2007年, Zara门店开到了64个国家, 数目超过1 000家[4]。其他的“快时尚”品牌的扩张速度也相当惊人, 2007年H&M在全球的门店达到1 400家, Gap更是达到了3 000家。21世纪初, “快时尚”品牌的触角已经遍布世界各大城市, 无论是西欧, 北美, 还是亚太。

二、“快时尚”的营销特点及其支撑系统

“快时尚”品牌之所以能取得成功, 在于它以快速的产品更新, 和大大低于传统时尚的价格满足了人们追求时尚和实惠的双重需求。以下以ZARA为例, 分析快时尚品牌的营销特点。

顾名思义, “快时尚”品牌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快”:新品设计快;从设计到产品转换快;产品在销售终端的更新快。

首先, 从服装设计环节来看, 传统的高端时尚品牌推出新的设计系列往往需要半年或者是几个月, 一般每年只能推出春、秋两个时装系列。而快时尚品牌则大大地加快了新设计和新产品推出的频率。H&M、Mango每年要推出2 000~4 000个单品, Zara更是将新品推介的速度提高到极致, 每年可以推出大约11 000个设计单品。从一张时装发布会的服装照片到最终的服装产品出现在Zara的门店里, 只需要四五个星期的时间;而且其设计师们随时准备根据市场的反应来修改他们的设计, 一个设计修改的时间也被严格控制在两个星期之内。

其次, 从销售终端的产品更新来看, Zara基本上是以15天为周期推出大量的设计新品来面向它全球的终端销售体系[6]。其遍布全球的门店均以每周两次的频率推出新品, 这样的更新速度已经类似于蔬菜水果店, 而在传统的服装行业是不多见的[7]。一种服装款式如果在上架一周内销售不好, 就将被撤下;生产商也会马上得到信息, 撤销该款式的生产。另一方面, 一种服装款式即使销售很好, 也最多只在门店里摆上四个星期就会被撤下。这种做法有三个方面的好处:一是增加了顾客购买的欲望, 因为“如果现在不买, 以后可能就没有机会了”, 从而提高了Zara的销售速度。一般的服装品牌存货销售比都在12以上, 而Zara的存货销售比为7, 大大地降低了库存的成本[8];二是增加了顾客的光顾频率。从西班牙的情况来看, 单个顾客对市中心的服装门店平均每年光顾3次, 而对Zara的光顾则达到17次 (维基百科) ;三是提高了利润率, 因为其产品更新快, 所以给人造成一种“稀缺”的感觉, 从而使得其产品能更多地以正价或者是较高的折扣卖出。据报告, Zara的平均成交价是其正价的85%, 而整个服装行业的平均水平是60%~70%。

除了以快取胜, “快时尚”品牌的占领市场的另一个关键就是低价。和传统高端时尚品牌服装动辄上千元, 甚至上万元不同, “快时尚”服装的价格一般以二三百元居多。也就是说, 相似的服装, “快时尚”的价格只有传统时尚品牌的很小一部分。

“快时尚”之所以能保持低价, 主要在于生产的低成本。按照是否拥有工厂为标准, “快时尚”品牌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纯粹的品牌经销商, 例如H&M、Mango等, 它们不拥有工厂, 不进行生产;另一类是实行垂直一体化的企业, 他们有自己建立的工厂, 或者通过股权收购控制的工厂, 比如Zara、Benetton等。但是无论是哪一种, 都是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自己的生产网络。例如, H&M的供应商60%以上位于亚洲。Zara号称是在将大量的生产留在欧洲, 但是实际上, 一方面, 在欧洲的生产企业全部位于西班牙的落后地区, 那里的工资水平要大大落后于欧洲的平均水平, 并且大量雇用非正式的劳动者;另一方面, 近年来随着竞争的加剧, Zara也将越来越多的生产据点安排在孟加拉国等低收入国家。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的生产网络使得“快时尚”低价优势的源泉。

三、“快时尚”崛起对中国服装品牌升级的启示

世界时尚产业几百年来的经验显示, 要对服饰的全球流行趋势进行预测, 或者要创造和引领潮流是非常不容易的, 只有法国、意大利、英国、美国和日本等极少数国家的企业能够在这方面取得成功。而这些国家要么是世界最强大的国家, 在经济、科技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比如美国和日本;要么就是具有深厚的、在全世界都影响广泛而深远的文化艺术积淀, 比如法国、英国和意大利。发展中国家根本不具备引领时尚潮流的号召力, 虽然有些国家也建立了自己的服装品牌, 比如韩国、土耳其等等, 但是这些品牌只是在小范围内有影响, 尚不能被称为世界品牌。所以中国要建立国际化的服装品牌注定是一项非常困难, 风险非常大的任务。

然而, 以Zara为代表的快时尚的风行对中国的服装品牌升级有极大的启示作用。我们可以像Zara, 或者其他的快时尚品牌一样, 做一个“时尚的模仿者”。服装设计是一个无法申请专利保护的市场, 在全球审美趣味趋同的今天, 选择做“时尚的模仿者”不仅合法, 而且大大降低了风险。

树立“快时尚”品牌的关键正如Zara的创始人所言, 是要“一手抓市场, 一手抓工厂”。从工厂的角度来看, 中国的服装企业已经具备非常强的制造能力, 在生产质量、效率等方面处于世界前列, 实际上世界大多数的著名服装品牌都在中国生产, 甚至包括不少奢侈品品牌。从抓市场角度来说, 最重要的是以IT技术来武装整个产业链, 从而能及时地跟踪市场消费者的偏好, 对服装的设计和生产进行指导。

因此, 在当前形势下, 中国服装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的服装品牌, 自己控制生产链以改变受制于人, 且利润日趋微薄的状况, 而“快时尚”品牌无疑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选择。

摘要:近年来, “快时尚” (fast fashion) 服装品牌迅速崛起, 成为世界服装市场中新的亮点。“快时尚”品牌的特点在于“快”与“时尚”, 通过快速地捕捉时尚, 快速地推出新的服装设计, 快速地更新销售终端的产品等手段来满足消费者以较低价格获得时尚服装的需求。支撑其特点的是一个覆盖生产链各个环节的高效的IT系统和一个紧凑灵活的生产链。“快时尚”品牌的发展对中国的服装产业升级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中国也可以从“快时尚”开始, 建立自己的服装品牌。

关键词:快时尚,服装产业,品牌升级,Zara

参考文献

[1]宋永高.浙江服装业在品牌战略中的隐患及改进策略[J].纺织学报, 2004, (4) :34-36.

[2]刘建长.中国服装产业打造国际化品牌的战略思考[J].北方经济, 2007, (6) :26-27.

[3]Peter dicken, Global Shift[M].the Guilford press, 2003:328.

[4]Nebahat Tokatli, Global sourcing:insights from the global clothing industry——the case of Zara, a fast fashion retailer,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08, (8) :21-38.

[5]http://www.bjoern-heilemann.eu/Gesammelte%20Werke/Zara.pdf.

[6]http://www.zara.com/.

[7]New Yorker, 2000, 74.

中国服装产业升级 篇5

泉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共石狮市委书记黄源水介绍说:“ 海博会经历了一个从贸易——交流——协作的发展历程。如今的海博会,在交流的基础上,逐步走向和国内业界一同协作。促进产业产品的提升,实现产业的对接,进而提升整个产业的发展水平。”的确,海博会为石狮服装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展示平台,在提升整个城市服装产业的竞争能力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作为中国服装名城的重要地位正日益突显。

打造石狮服装梧桐城 引来中外凤凰聚海博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孙瑞哲在开幕式致词时说道:“近几年,石狮纺织工业发展迅猛,取得令人瞩目成就,已成为中国举足轻重的纺织服装生产基地和重要全球采购基地”。的确,这个海滨小城一直享有“铺天盖地万式装,有街无处不经商”的盛誉。然而,由于历史因素,其市场多为沿街而建,自然形成若干以服装批发为主的商品街、商业城,由于交通不畅、配套设施不完善、整体竞争力不高,这种陈旧的市场经营模式与当今的市场竞争已格格不入。

建立专门的市场成了石狮服装产业发展的新出路,服装城应运而生。2005年石狮服装城一期工程顺利竣工,迅速进驻了1800多家经营户。其中,不乏“可可服饰”、“鸿业服饰”等一大批大代理商、批发商,更有七匹狼、九牧王、波司登、富贵鸟、安踏等一大批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服装城影响力和辐射力迅速扩大。从那之后,海博会的发展也一发不可收拾:2005年之前的七届会议累计实现订货成交额共101.2亿元,从2005年第八届海博会起,年年刷新记录。截止今年,三届海博会累计实现成交额高达145.3亿元。为何同样性质的服装博览会在三年内能出现如此惊人的跨越式发展呢?“是石狮服装城为海博会提供了更好的平台”。石狮市经济局原局长丁聪岭一语中的。

借助海博会的无形桥梁、服装城的超级平台,越来越多的台商以及来自国外的商家认识石狮,了解石狮服装产业潜在的巨大商机,投资中国的服装产业:台湾纺拓会、台湾制衣工业同业公会都组建代表团参展参会,在大陆台商也组成代表团参会,到会总人数将近200人,再创历史新高;38个国家行政官员和经贸代表组成的经贸代表团以及中东、东欧、东盟和美国、意大利、南非等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也赶赴盛会,彰显海博会作为跨国采购基地大型平台的磁力。四天的展期共吸引了进展馆进服装城的观众12余万人次,来自国(境)内外的专业客商达1.48万人

不知不觉中,服装城成了石狮的金字招牌。石狮政府将以“六名工程”为策略,打造服装业界品牌,吸引更多的人来参加海博会,使之成为中国服装专业市场旗舰和全球纺织服装采购中心。

做大做强石狮服装城 树立全新城市品牌

有人说,石狮服装城和海博会是石狮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两件大事,是石狮市委、市政府“两手抓,两手硬”任务。正如黄源水书记所说的:“想要推动石狮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与国际接轨,首先要把产业做大做强,要做大做强就要做大做强市场。市场本身在带动产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按现在的市场需求来说,市场要专业化和规模化。专业化要求把市场做的更专业,比如在产品市场方面,有服装,有面料,有主料,能够提供非常丰富的产品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规模化则是要在现在服装城的发展规模上,做大做强,形成一定的量,不仅是国内的服装交易中心,而且是国际的服装交易中心”。

本届海博会正式启用了服装城新落成的二期展馆,使展区规模超过20万平方米,并在全市商业空间营造热烈的节日气氛,形成全市办展的商贸氛围,使第十届海博会从空间范畴到参与内涵上达到空前的规模。其中,展会的主展区设有:中国驰名商标展区、台湾馆、服装精品区;面辅料展区、设计师创意走廊;服装外贸展区;缝制设备展区和纺织服装资讯展区。分展区分别设于服装城四大交易区、鸯鸯池布料市场、金汇面料市场、富丰商城、石狮市辅料市场和商业步行街,新建成开业的石狮商业步行街,首次列为海博会分展区。展览内容涉及服装、服饰,包袋,流行面辅料,缝制设备、纺织机械及配件,纺织服装软件、服装科技及产品,服装图书、服装网络资讯、服装CAD/CAM、电子商务等多个方面。石狮一期工程开城融市至今,相继获得了“中国十大服装批发市场”、“全国大型品牌市场”、“中国服装跨国采购基地”、“中国纺织面料流行趋势发布基地”等多项荣誉。现在,服装城已成为石狮市一张展现城市品牌的名片,促进闽派服装区域的经济更健康地向前发展。

双剑合壁 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作为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第一批命名并试点的中国休闲服装名城,石狮又好又快的发展,使它跻身全国同行业的前列。俗话说:快马也要响鞭吹,响鼓也要重槌敲,自主创新就是石狮今后发展的“响鞭”。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孙瑞哲副会长认为:“当前,中国纺织工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石狮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和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已将石狮列为企业社会责任的试点地区,全面贯彻落实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SC9000T。希望石狮广大纺织企业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积极转变增长方式,着力创建自主品牌,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和生态纺织技术,注重企业社会责任,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产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依托海博会和服装城两个平台,加大力度整合国内外优势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石狮势在必行。那么,迅速成长中的石狮服装业都做了哪些努力呢?黄源水书记的话预见了石狮纺织服装产业的美好前景。他说:“首先,石狮特别注重学习台湾在技术协作方面的优点,因为其产业发展水平在国际上还是比较领先的。虽然台湾的产业已经逐步向外面转移,但是它的技术还在。石狮原有的产业基础,结合台湾的好技术,实现产业对接,提升石狮整个产业的发展水平。另外,石狮政府也将出台一系列的措施来鼓励企业通过技术改造通过兼并、整合、联合把企业做强做大,形成规模化生产,提升生产效益,使产业体系立于不败之地,促进整个产业和国际接轨”。正所谓:群雄同心,其力断金。除了对外学习,国内同行业的支持也是提升石狮自主创新能力的又一生力军。上海华联缝制设备公司的老总胡淼海表示:之所以倍加看中海博会,一是海博会是规格和档次很高的专业展会,在海内外很有影响,国内外服装企业的关注度也很高;二是因石狮本身就是福建很有凝聚力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周边聚集着不少正在不断提升产业水平的服装企业,也正谋求服装品质的提高。而在这方面,先进的服装机械能助一臂之力。

海博会开幕当天,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将“中国纺织面料流行趋势发布基地”牌匾授予福建石狮市。孙瑞哲副会长表示:希望通过这个新的平台,促进石狮纺织服装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科技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进一步提升石狮市作为中国休闲时尚策源地的引导作用,让石狮代表中国纺织产业在国际市场上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如今的石狮,作为海峡西岸著名的服装及原辅材料集散地,从面料到成衣的“一条龙”专业化纺织服装产业更加完善。全市已拥有4000多家服装及配套行业企业,以服装为主的注册商标1万多个,中国驰名商标26枚,连接周边地区的服装企业近万家,形成了以石狮为中心,连接晋江、泉州等周边地区的福建服装板块。石狮板块服装更是以其面料上乘、款式新颖走俏大江南北。随着石狮名家、名牌、名企、名店、名师、名模等“六名工程”的推进,进一步促进石狮及闽南纺织服装业的优化升级,涌现出富贵鸟、卡宾、帝牌、威兰西、斯得雅、皇宝、拼牌、爱登堡、斯舒郎、野豹、健健、哈德利等一批著名品牌。以“石狮板块”为代表的“闽派”休闲服装,正在成为国内时尚前沿发布阵地、服装生产基地和世界性服装加工贸易中心。

大连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思考 篇6

一、大连服装产业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特征

外向型经济是实行开放型经济交往体制, 面向国际市场, 建立以出口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广泛利用国际资源, 充分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的经济。服装产业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 主要是以大量的FDI (国际直接投资) 形式进入的外资企业以及本土企业以加工贸易或代工贴牌方式, 加入到主要由国际大卖家或跨国公司主导与控制的全球服装价值分工体系中, 发挥的只是一般性的、低级要素的比较优势, 从事的主要是技术含量低、低附加值和劳动密集型的低端生产、加工和组装等环节。大连服装产业刚刚起步的时候, 便以“两头在外, 中间在内”的模式奠定了产业基础。“两头在外”即是上游原材料供给和研发, 下游市场销售在国外;“中间在内”即是加工在国内。

二、大连服装产业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大连服装产业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为地区的税收、创汇、土地使用费和增加就业等方面都带来一定的贡献, 但也应客观地看到:以代工为主的服装企业, 在研发、设计、营销和品牌等高端环节中没有竞争优势, 只具有加工与制造等低附加值特征, 处于国际服装产业链条上的微利困境之中。

1. 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抑制服装产业升级空间。

以低级要素嵌入全球服装价值链的外向型经济, 目前大多数企业看到的仍然是产量的增加, 销售收入的提高及利润的增长。当有的企业开始关注全球服装价值链上的研发、设计、品牌和营销等高端环节时, 能获得的成功经验的企业证据又极少。因此, 绝大多数的本地服装企业只有以大规模、低成本、低价格取胜, 很难走出产业链的低端环节。

2. 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给服装企业带来资金压力。

由于大连是东北亚地区重要的港口城市, 服装企业具有天然的地缘优势, 日韩市场是主要服装出口地, 其次是欧美地区。由于受人民币升值和金融危机的影响, 一方面使我国的服装产品缺乏价格竞争力, 导致收入下降;另一方面, 大部分代工企业从接受订单到加工生产, 最后发货到收汇, 一般将近半年时间, 这期间资金压力大, 企业将面临正常的资金流转困难。

3. 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使服装企业付出巨大的成本和代价。

以国际代工和加工贸易为特征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 首先, 为满足国外消费者的挑剔和外国政府对服装产品质量等的严格规制, 导致国内企业生产设备的技术落后, 需要企业动态地引进国外先进设备进行生产, 付出巨大成本和代价;其次, 服装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目前, 在人力成本不断上升的压力下, 服装业的廉价劳动力成本优势将逐渐丧失。

三、大连服装产业从外向型经济走向开放创新型经济的对策

为了摆脱“世界工厂”的尴尬处境, 大连服装产业应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由粗放发展到科学发展, 由外向型经济向开放创新型经济转型升级。开放创新型经济兼顾开放与创新, 培育增长点, 紧盯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 把握产业转移和升级的最新趋势, 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 以企业自主创新带动自主品牌发展, 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 以创新带动发展。

1. 打破依赖性经济, 以自主创新和品牌战略为突破口。

外向型经济是依赖性经济, 主要表现为对国际市场需求和国际大卖家的依赖, 对国外技术和品牌的依赖, 对引进技术和设备的依赖等等。大连服装企业只有以自主创新和品牌战略为突破口, 促进产业升级、增长方式转变和运行质量提高, 全力推进大连服装品牌的战略升级, 实现全行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2. 通过控制供应链成本弥补成本短板。

近年来服装企业又面临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下降、新《劳动法》出台、原材料上涨等多种外部因素, 这些都直接加大服装企业成本, 形成成本短板。值得大连借鉴的是江浙一代的纺织业, 凭借他们轻捷便利的成本渠道优势, 有丰富的上下游成本供给大本营, 研发了一批享誉国内的本土男装品牌。因此, 有实力的大连服装集团企业应重视上游原材料企业如毛纺织厂的建设和收购, 注重企业内部研发中心建设, 从品牌研发到营销渠道展开, 形成基于供应链上的企业成本优化, 降低集团内企业成本, 以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3. 政府适当保护劳动密集型服装产业的转型与升级。

我国纺织服装业产业升级探究 篇7

中国是世界上纺织服装贸易大国, 自1994年以来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一直位于世界第一。然而, 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 资金及土地价格的上涨, 资源环境对纺织服装业的约束, 中国纺织服装业所存在的竞争优势正逐步丧失。与此同时, 人民币升值、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以及世界经济疲软等外部条件的恶化, 让纺织服装业处境日益堪忧。

以价格取胜的中国纺织服装业正面临巨大的挑战。如何从传统的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产业中走出来, 迈向凝聚着智力、技术和资本的现代纺织, 将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二、我国纺织服装业的现状

1. 纺织服装行业概况

纺织行业既是我国的传统产业, 也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优势产业, 多年来一直扮演着外贸出口支柱产业的角色。2007年, 我国纺织工业总产值达到30800亿元, 同比增长21%。纺织服装出口达1732.45亿美元, 占全国总出口的14.22%[1]。

近年来, 由于贸易摩擦的增多, 国际竞争的加剧, 环境标准的提高等因素, 我国的纺织服装业面临着产业升级的巨大压力。

2. 纺织服装行业存在的问题

从全行业来看主要有以下问题。

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全行业研发投入不足销售收入的1%, 高新技术和高端纺织设备大部分依赖进口;品牌设计和自主营销能力薄弱, 产品出口主要是贴牌加工, 自主品牌进入国际市场刚刚起步。

二是结构性矛盾突出。化纤常规产品产能增长较快, 而功能性、差别化纤维供应不足, 配套原料发展滞后;在衣着、家用和产业用三大纺织产品中, 劳动密集的服装加工竞争激烈, 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用纺织品比重较低;即使是衣用纺织, 出口服装中来料、进料加工占52.1%, 国产面料仅用于中低档服装生产, 不能适应高附加值出口服装的生产。

三是资源、环境约束对产业发展形成较大制约。棉花、化纤原料缺口不断加大;纺织用水量已居制造业前列, 而水的重复利用率却落后于制造业平均水平;污染物超标排放现象依然存在。

三、产业升级的必要性

上述问题的解决, 需要依靠国家政策的适度倾斜促使纺织服装业进行升级及企业自身主动推进升级, 从而获得可持续的竞争力。

四、产业升级的含义

产业升级:产业升级是产业由低技术水平、低附加价值状态向高技术、高附加价值状态演变的过程[2]。从世界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历程来看, 没有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纺织服装业能够在世界纺织品生产和贸易市场上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金融危机的爆发后,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纺织品贸易发展的外部环境的恶化。我国纺织服装企业极易遭遇纺织品进口国的反倾销、特保措施以及技术、环境、劳工等贸易壁垒的限制, 其已经进入了贸易摩擦的高发期。

作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劳动力在在纺织服装产业的成本构成中占有很大比重。多年来, 我国就是依靠低廉的劳动力价格以低价策略来赢得世界市场的。然而我国劳动力价格优势正逐步丧失,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首先随着致力于解决用工方面的不规范问题、有损劳动者权益问题及劳动合同中不公平问题并倾向于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新劳动合同法的出台, 企业在中国的运营成本上升, 例如企业社会福利、解聘员工、带薪休假、企业税务、商业禁止补偿等方面的成本成本大大增加[3]。

其次, 一些新兴发展中国家正在以更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 挤占我国纺织品的海外市场, 不少跨国公司也考虑将他们的工厂从中国迁到劳动力价格更低的国家, 例如越南。全球权威纺织服装专业研究机构Werner International 2007年公布的的世界纺织工业劳动力成本比较报告显示, 2006年中国沿海企业纺织工人每小时工资为0.85美元, 比印度高0.16美元, 分别是美国、意大利、日本的5.0%、4.2%和3.7%。中国内地劳动力成本为0.55美元每小时, 略高出越南、巴基斯坦0.09、0.13美分[4]。

五、产业升级的方式方法探究

1. 以结构优化为目标, 推动技术创新

中国服装用和家用纺织品在整个产业中占有加大比重, 而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价值高、供给相对短少的产业用纺织品则比重较低。同时, 我国生产高档服装所需面料, 很大一部分需要依赖从国外进口。国内生产的面料由于产品品种单一、质量较低, 不能迎合生产厂家的需求。目前我国用于服装、装饰品和工业的纺织品比例是63∶22∶15, 我们仍然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来调整这种不合理的局面, 将比例调整至1∶1∶1。首先, 我们需要拓宽纺织产品应用领域。大力发展医用、汽车用、建筑和过滤材料等产业用纺织品。培育新的增长点, 并大力发展装饰用纺织品, 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其次, 我们需要加大化纤行业的结构调整, 大力开发化纤的功能性、差别化纤维。再者, 我们需要扩大非棉纤维的使用范围, 使高档服装面料自给率进一步提高。

而实现这些目标需要我们加大研究开发力度, 促进技术进步, 才能使产品升级换代, 不断取得竞争优势。

2. 创立以差异化经营为特色的品牌

中国纺织服装以低价策略, 销遍全球。虽然销量很大, 由于价格低廉, 所以利润微薄。纺织服装企业如何才能摆脱对价格竞争路径的过度依赖, 实现产业升级?由产业组织理论, 纺织服装产业的市场结构特征是类似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 有许多买者, 产品有差别, 容易进入和退出。由于垄断竞争市场的企业只能在短期获得经济利润, 所以企业获得经济利润的方法是不断创新, 及创造产品的差别以不断创造垄断。创造产品差别包括创造产品的实际差别和感觉上的差别。即产品创新 (产品实际的差别) 和品牌运营 (产品感觉上的差别) 。然而中国虽然是一个纺织服装制造大国, 却不是一个纺织服装制造强国。品牌意识较差, 知识产权观念薄弱, 品牌经营很不到位[5]。

在国际品牌林立的纺织服装业, 竞争激烈, 品牌经营存在较大风险, 但同时收益很大。如何建立有竞争力的品牌, 找准品牌定位是十分重要的。

品牌定位要突出品牌个性。细分消费市场, 走差异化、特色化路线, 才能吸引忠实顾客, 取得竞争优势。品牌定位具体有以下几项原则:

1.定位必须切中目标消费者。定位必须设定一个特定的对象, 而定个特定的对象应该是目标消费者。定位时要把品牌和目标消费者的想象、感觉联系起来, 如果目标消费者根本无法理解该品牌所传达的信息, 定位则宣告失败。

2.定位一定要以产品的真正优点为基础。品牌虽然在产品之上附加了意义和价值.但产品是品牌的基础和依托, 品牌的竞争优势是产品特点的延伸, 脱离了产品真实情况的定位就像空中楼阁, 会导致消费者的怀疑和产品的完全失败。

3. 定位一定要创造品牌的竞争优势。

没有竞争的存在, 定位就失去了价值。以自己的竞争优势占领市场是企业不变的法宝。品牌定位本质上应展现自己相对于竞争的优势, 通过定位向消费者传达自己的优势, 从而达到引起消费者注意的目的。

4. 定位要清晰、明白, 不宜太过复杂。

定位的目的之一是向消费者传达有关品牌的信息。因此定位一定要简单、清晰, 便于消费者记忆与接受。从而加深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印象[6]。

优衣库品牌就是一个品牌定位非常好的例子。

UNIQLO是排名全球服饰零售业前列的日本迅销 (FAST RETAILING) 集团旗下的实力核心品牌。坚持将现代、简约自然、高品质且易于搭配的商品提供给全世界的消费者。很多服装品牌刻意突出高贵、奢华, 优衣库却有着不同的追求。优衣库倡导百搭, 不管你是什么款式、品牌的衣服, 在优衣库总能找到合适你的配件。在优衣库创始人柳井正看来, 服装是生活形态的“零配件”, 通过穿衣者自身的搭配去展现自我个性, 让世界上所有人都能够感受身着称心得体、优质服装的喜悦、幸福和满足。

优衣库的清晰并与众不同的品牌定位, 使其在金融危机下比任何品牌都更好地生存下去。

3.推进纺织信息化建设, 提高企业反应速度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消费观念不断更新。大规模生产同质化的衣服已经不适应现代服装消费理念。纺织服装业作为时尚的前沿, 敏感、迅速地反映了这种变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时尚消费的人群不断扩大。人们更为关心款式、风格及个性化;流行周期越变越短, 很多产品在未达到高峰时就已经被更新的产品所取代。

所以要建立中国纺织服装业持续的竞争力, 提高其快速反应能力, 信息化建设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信息网络技术的推广应用, 使企业内部管理、技术开发、生产营销方式发生变化, 使上下游企业之间、最终产品生产企业与市场之间、技术供方与需求方之间出现全新的连接方式, 使企业投资的盲目性和产品的趋同性得到改善, 促进企业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为了推进纺织信息化建设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 要建立以先进、高效、稳定的企业信息网络系统为基本单位的行业信息网络;

第二, 构建结构合理、内容完善、查询便捷的行业信息数据库和注重实效的信息服务体系;

第三, 建立为行业和企业培养符合信息化要求的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定期培训制度;

第四, 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 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 为企业决策层及员我国纺织服装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 (ERP) ;

第五, 开发适应国际市场、适合国内企业的电子商务平台和交易规则[7]。

西班牙时装品牌ZARA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企业信息化建设, 整合供链系统, 建立了一套快速反应系统, 从而成为其“快速时尚”经营理念成功的基石。

萨拉 (ZARA) 公司属于西班牙纺织设计工业集团, 该集团在世界44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1564家商店, 其中527家为萨拉专卖店, 员工2.7万人, 每年推出2万多种不同款式的服装。萨拉公司成功的一个关键在于完全控制服装设计、生产和销售的全过程。在拉科鲁尼亚的公司总部, 使用电脑可以随时了解其分布在全世界的每个商店当天的销售情况。总部根据各个市场的需求状况及时调整产品品种和生产进程。萨拉公司能够在不到3周的时间内设计、制作和在该集团全球1564家商店出售一种新款服装, 而传统的模式则需要6到9个月。萨拉公司还通过设在世界各地的商店, 随时收集顾客的意见;当一种服装还没有生产时, 就不断地向商店、商人和管理人员提供信息, 以便准确把握消费者的需求。

结束语

我国纺织产业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在企业研发能力有限的情况下, 借鉴较成功地区的技术研发模式, 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高技术是高品质的保障, 技术的突破, 为品牌的树立奠定了基础。然而纺织服装知名品牌的树立还需要加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建立独特的营销模式, 借鉴其他品牌, 同时进行改造创新。二是加强富有品牌个性贴合时代精神的设计。三是赋予品牌的深厚文化内涵。

技术与品牌再融合独特的经营模式, 将使我国纺织服装业走上一条全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齐玮.基于CMS模型的中国纺织服装出口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9 (12) .

[2]但斌.大规模定制——打造21世纪企业核心竞争力[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麦子节.新《劳动合同法》的社会冲击[J].中国科技财富.2007 (12) .

中国服装产业升级 篇8

服装业全球价值链实际的范围较广, 包括成衣设计、面料的研发、制造、物流、营销、品牌推广等。当今服装产业全球分工形式一般是发达国家通过高科技、高素质的人才占领着产品设计、研发、营销、品牌管理等高附加值的上下游生产环节, 将增值少的生产环节外包给各地的生产商, 尤其是劳动力成本低并具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国家和地区, 如中国、印度、墨西哥、东南亚、拉美、非洲等发展中国家。

浙江省服装业的发展有着很悠久的历史, 是全国范围内生产、出口的大省。在近些年, 尽管面临着来自自身与外界的挑战, 但服装产业通过努力的发展, 不仅大大地推进了浙江经济的发展, 也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积极带动整个产业的升级。

一、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回顾

在有关产业链升级的过程中, 有一部分学者对OEM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证。Hobday在分析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香港的发展时, 即提出了一个后发国家或地区的学习模型, 也同样指出, 通过代工业务, 可以提升自身的产品研发能力, 从而为像高附加值的产业延伸提供基础。纳谢德·福布斯提出, 新型工业化国家在实现全球价值链的升级时, OEM为ODM, OBM进行资本积累是完全必要的, 为先发国家代工是后发国家的一种优势。因此, 普遍来说, 企业从OEM-ODM-OBM的升级路径是被认可的。但同时, OEM走到一定阶段时, 必须进行升级。

已有的研究成果多数是从OEM, ODM, OBM的升级路径出发, 对产业价值链地位的提高提出了各种建议。但不同企业在不同时期的最适宜的升级路径选择应该有所不同, 下面从浙江服装业的成长历程开始剖析, 借鉴产业生命周期的理论, 为不同类型的企业长短期目标提出不同的升级建议。

二、浙江服装企业的现状以及升级策略

(一) 浙江纺织服装企业的现状

1.多数已经进入OEM阶段。由于浙江的服装业以中小企业为主, 而自有品牌的建设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代工贴牌的形式相对稳定, 因此, 大多数的企业都自有生产设备, 即为跨国生产, 设计指示来自于负责营销和品牌的外国公司, 缺乏对销售的控制, 自身品牌意识不强。从服装业的上游产业纺织业来看, 1997年到2009年, 纺织机械及零件的进口呈现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也就是说上游产业设备经历了进口组装, 到近些年自有设备的过程。这为下游产业服装业提供了很好的产业基础。

2.部分企业开始探索OBM道路。全球价值链中最有利可图的阶段是OBM, 即自有品牌制造, 它要求企业兼备一定的市场能力和技术能力。浙江省内发展较好的服装企业已经开始进行OBM的尝试与探索, 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雅戈尔以年薪50万美元请来了“巴黎时尚工作室”的创始人、MID (大卖场营销) 理论的创始人奥博利·马帝, 以雅戈尔总裁品牌顾问的身份, 3年期间以量身订做的方式, 从品牌宣传、卖场设计、产品开发等各方面规划品牌的国际发展路线。

(二) 浙江服装企业升级的可行性

浙江的服装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 民营企业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 具备着国有企业所没有的优势。由于国有企业与政府的紧密相关性, 外国东道国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政治纠纷, 普遍对中国的国有企业高度警惕, 美国国会拒绝接受国有持股20%的企业。民营企业在收购外国名牌的时候就具备了很强的优势。

此外浙江服装企业集群优势明显, 是纺织服装业发展的基础。根据浙江省统计局的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 纺织业,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的集群产值比重相当高。服装制造业的集群产值占行业比重高达94.5%, 主要集中在平湖市、萧山区、诸暨市、义乌市、鄞州区。

在长期代工的积累下, 浙江服装企业普遍都具备了一定的设备、管理等软硬件基础, 资本积累也已达到一定标准。同时, 服装企业已经大范围地将产业链向上游延伸, 涉足毛纺原料、水洗、印染、织造、辅料加工等环节, 完成了对上游业务的整合。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以及东南亚、拉美、非洲一些发展中国家加入全球化的浪潮, 中国的劳动力低成本优势正在逐渐消失。只是单纯靠成本竞争的纺织服务企业必然会遭遇严峻挑战, 一些全球采购商更愿意去劳动力更加廉价的国家采购、设厂。因此, 寻找服装企业的升级是可行的, 但也是必须的。

(三) 浙江服装企业升级的策略

在选择服装企业的升级策略时, 应该充分注重现有的优势与劣势, 基于长期与短期提出不同的战略方针, 同时, 还应该考虑到自身企业的发展潜力, 如技术水平、市场规模以及资金能力等。

纺织服装产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有四步:一是简单的进口产品的拼装制造 (OEA) ;二是原始设备制造 (OEM) , 即为承担营销及品牌经营的跨国采购商提供产品;三自行设计制造 (ODM) , 自行设计产品, 以外国的品牌销售;四为OBM, 即自有品牌制造, 生产销售自己的品牌产品。

1.有丰富加工制造基础的企业提高技术水平。本身具备有丰富加工制造的民营纺织服装企业, 可以从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出发, 与跨国公司合作, 进行资源共享, 从中掌握先进技术,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 从最初的原始设备制造环节出发, 扩展设计职能, 最后实现OBM的生产模式。浙江的民营纺织服装业除了在成衣的制造环节加大投入, 增强设计元素, 也可以从上游产品, 即服装面料出发, 生产高技术含量的中间产品, 减少对国外面料的进口依赖, 并在行业内具有领先优势, 逐步提高自身的研发意识与创新能力, 向行业的高端环节渗透。

2.有广泛市场的企业进行品牌建设与运营。已经具备了广泛市场的企业, 可以从纺织服装业的下游环节嵌入全球价值链, 借鉴“三角生产”的模式, 将劳动力密集型的环节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加低廉的地区, 如拉美、非洲等国家。将自身的能力集中在对物流、营销、品牌环节的掌控, 从最初的为发达国家代工生产, 与世界级的大型零售商建立联系后, 逐渐创立全球性的采购网络, 作为欧美地区国家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中间商, 实现产业升级。在后期加强营销, 通过创建品牌和收购发达国家的品牌, 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实现OBM的目标。

中国服装产业升级 篇9

虎门镇服装产业在全国服装业中占有重要地位。虎门镇共有工商注册服装加工企业2000多家, 全镇服装生产量达到2.5亿件 (套) , 销售总额近200多亿元。1978年, 改革开放为虎门镇服装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服装企业由原有的自发形式演变为政府主导形式, 在政府各种优惠政策的支撑下, 虎门镇服装产业形成了产业集群发展态势。再到最近几年的国际化战略, 虎门镇服装产业的每一步都走在全国同行前面, 成为我国服装业三十多年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

二、虎门镇服装产业的发展现状

2013年, 虎门召开经济工作会议公布了虎门镇第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会议指出, 根据对虎门镇各类产业增加值贡献作用的统计, 服装产业对地区经济发展贡献率最高。其中2013年1~2月, 虎门镇服装服饰制造业 (规模以上) 实现了22.4亿元的突破性发展态势, 产值增速达到了16.7%;2013年1~3年, 虎门镇服装服饰制造业 (规模以上) 产值进一步提升, 仅3月份产值就增加了15.1亿元。规模以上服装服饰制造业产值的增速也进一步提升, 突破了35%的发展速度。同年第一季度, 全国迎来中国服装服饰博览会的良好发展机遇, 借此机会, 虎门镇有关单位还组织了多家企业参与到此次展览活动中, 对虎门镇服装服饰产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宣传作用。

发展至今, 虎门镇服装产业已形成全国名列前茅的产业集群, 主要有六大特点:1.集群规模大;2.产业链条完整;3.市场规模庞大;4.品牌聚集效应明显;5.公共服务平台作用强大;6.辐射带动能力强。

三、虎门镇服装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 服装设计抄仿严重

服装设计抄仿严重是影响虎门镇服装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也是制约虎门镇服装产业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长久以来, 我国对服装产业知识产业保护存在明显滞后和不足, 这种情况在虎门镇服装产业中也十分明显, “伪大牌”频繁出现于虎门镇服装产业中, 已经形成见多不怪的态势;而源于服装外形、款式等设计方面的抄袭“零成本”的原因, 侵权泛滥成灾, 企业维权成本高, 维权困难。

(二) 仓储库存面临挑战

虎门的服装企业面临着高库存的巨大挑战, 仓储所占费用很高。根据安全库存10%~20%的警戒线标准的衡量, 虎门镇服装企业已经远远高于警戒线水平。特别是一些中小服装经营企业, 其仓储问题更加严重。

(三) 渠道竞争力弱

1. 代理定货制成本高。

当前虎门服装营销大多采用代理订货制的经营方式, 代理订货在带来人力、资金、网络优势的同时, 也产生多种问题, 在服装企业到最终消费的中间环节, 代理商的出现无疑要分摊服装企业的营销利润, 特别是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 代理定货制的成本将不断被拉升。

2. 网络营销缺乏人才。

电子商务作为实体店的一种补充营销手段, 今年来在虎门服装产业初步形成了一个电子商务服装平台, 由于创业者盲目跟风, 启动资金少, 缺乏电子商务的经验, 在店铺的实际运营中碰到了不少困难。目前虎门发展电商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 首当其冲的是电商人才的匮乏, 虎门现有的电商人才已经跟不上行业的发展速度, 而且人力资源成本并不低。

四、虎门镇服装产业升级的应对策略

(一) 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

总整体来看, 虎门镇服装质量和品质以中低档为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 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层次和水平更高, 对服装所呈现出的高档次、高品位、高气质的需求更加旺盛。因此必须对虎门镇服装生产制造企业的服装设计理念、观念和思维等要有转变和突破, 在保证量的覆盖, 保证大多数中下层消费主体的同时, 要设计生产出一些面向广大白领、金领、灰领的文化品位较高的中高档的服装品牌。这也是今后服装发展的方向。

(二) 组建服装设计中心

根据对现有服装市场行情考察来看, 虎门镇必须组建自己的“服装设计中心”, 服装设计中心主要以服装图样设计、样本设计为主, 作为一个公共服务平台, 采用有偿服务的模式, 通过与企业合作, 或者知识产权转让等形式获取企业经济来源。服装设计中心的成立一方面有利于规避当前服装市场的侵犯盗版行为, 另一方面还为设计人才不足的企业提供服务供给, 提高整个市场的服装档次, 有利于树立虎门镇服装品牌形象。

(三) 构建完善、有效的ERP管理系统

完善的ERP管理系统是提升虎门镇服装企业经营绩效的重要举措, 根据笔者对虎门镇服装管理系统的考察, 目前虎门镇服装经营行业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ERP管理系统, 服务运营管理仅仅停留表面的营、销、存等基础管理阶段。因此必须建立有效的ERP管理系统, 管理覆盖服装企业的营销、采购、财务、客户关系管理等多个业务流线环节;管理范围不仅仅包含总公司, 还应包含分公司、各部门等领域;完善客户关系管理, 建立客户资源数据库, 建立稳定的客户群;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 提升企业财务资金支撑能力。

(四) 加强复合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

在传统营销方式基础上, 加强服装企业电子商务营销平台建设进程, 培育符合虎门镇符合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平台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加强服装电子商务工作技能的培训和宣传。首先电子商务平台不仅包含专业性电子商务平台, 还包含个人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覆盖营销的所有环节, 特别是终端消费领域;其次加强服务电子商务平台人才教育培训, 包含互联网知识、信息资源管理、电子商务营销、服务营销理论等。

摘要:服装产业是虎门镇的支柱产业。文章在全球价值链的视角下, 以“微笑曲线”为理论基础, 以虎门镇为研究区域, 将服装产业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虎门镇服装产业和产业链发展现状, 探索其中存在的主要存在问题, 并提出了相关应对策略。

关键词:虎门服装,产业升级,全球价值链,区域品牌建设

参考文献

[1]陈坤.江苏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措施研究[D].苏州:苏州科技学院, 2011.

中国服装产业的出路 篇10

众所周知,中国是服装行业的消费大国和生产大国,世界各地都售卖着Made in china的产品,然而全国170多万注册商标中。却很难找到世界领先的知名品牌,服装行业亦是如此。当LV、CUCCI等奢侈品牌和ZARA、H&H等快消品牌一波波冲击中国市场时,无疑给中国服装企业的发展增加了更大的压力,如何让中国服装品牌崛起,成为整个行业思考的问题。

大国寡品的尴尬

改的开放30多年中国靠三个低成本发展:劳动、环境、人民币的低成本,这三个因素促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经济实力得到快速提升,随之而来的却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大国寡品。综观日、德、韩等国的发展,可以发现中国的经济地位和品牌地位不相称,未来30年的转型最大的问题一定是品牌。一个崛起的大国一定要有自己的服装品牌。

服装是文化最高的形式。也许现在很多人会怀疑中国是否有这个实力,LV号称从拿破仑时代给皇室开始做皮箱,这些国外奢侈品牌让中国人认为一个品牌至少需要上百年的历史。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奢侈品大国,且不说从西汉起丝绸在全世界范围内倍受追捧,魏晋时期贵族男女服饰,被日本皇室所仿效,影响深远,离我们较近的康乾盛世也就是红楼梦时期,暹罗(泰国)、欧洲的产品也是被中国大富之家所鄙弃的;八国侵略中国,看中的是中国的财富,被称为“万园之园”的颐和园收尽了世间珍宝,一个水龙头都价值连城。由此可见,中国不仅是最早的奢侈品大国,更是时尚大国。

服装产业如何崛起

闭关锁国,使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时尚潮流,改革开放,重新唤起了中国人对美对时尚的追求。每一个男人的橱柜里永远少一条领带,每一个女人在换季的时候永远少一件衣服。服装行业永远都有市场。服装行业的本质就是时尚,无论企业从什么时候起步,现在是什么规模,都要致力于时尚产业。服装企业从制造业向时尚产业转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品牌年轻化。品牌要时刻保持和年轻消费者的沟通。50%消费者年龄在35~40岁的李宁品牌,在去年进行了“一场运动”,更换了品牌LOGO,将广告语改成“Make TheChange”(让改变发生)以90后李宁的形象全面亮相,注重设计和时尚的新一代,与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品牌正面交锋。这一改变是李宁2014-2018年全面国际化战略中的重要一步。

二、与艺术结缘。不仅是企业,企业家本身要从“工厂主”往“艺术家”进行角色转变。企业家要有具有艺术的审美眼光,国外知名服装品牌创始人大都是品牌最初的设计师,他们亲自设计服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理念,从这一层面来讲他们其实就是艺术家。

三、制造时尚话题。时尚向来和明星联系紧密。参加北京国际时装周的某品牌服装老板问我如何打造时尚品牌,我笑答,赶紧去娶一个女明星。香港人邢李源本是个服装厂商,代理了Esprit品牌。自打娶了林青霞后,风生水起,销售遍全球,广告费都省了不少。因为再也不用请代言人,林青霞就是代言人。她多次在公开场合穿着Esprit出现,为Esprit做免费“真人秀”。如果自己廉颇老矣,就让富二代赶紧往文艺圈里混。大小恋不仅让俏江南在台湾未开先红,大s的广告身价也倍增。

四、西学为体,中学为用。30年前皮尔·卡丹穿着毛料大衣走过北京街头,中国人视其为奇装异服,被时尚界诟病为中国人老土(Outtime),如今中国时尚已经走到In time的阶段。很多老板对时尚有误解,对中国元素情有独钟,一说起打造中国品牌就想去做唐装,这种观念是有误差的。中国民族的元素自然深受喜爱,但西装依然是世界的主流,美国人曾自豪地表示两个有麦当劳的国家不会打仗,两个穿西装的国家也不会打仗,这被人们称为“西装指数”。

五、营销为王。这是一个速度决定成败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传统营销方式已经不能像从前那样迅速有效解决销售问题,新媒体成为营销新星。微博、SNS、团购、电子商务等网络营销手段将成为今后的重点。

六、学会讲故事。Cartier说自己是“珠宝商的皇帝,皇帝的珠宝商”,Tiffany请奥黛丽·赫本拍了一部《蒂凡尼的早餐》,LV的广告都在讲述旅行……位于鸟巢和水立方旁边的北京盘古大观(原名摩根中心)最初因为没有特色差点被拆掉,为了保留这片楼群将楼体进行了再设计,一座腾飞的巨龙傲然屹立,并在奥运会期间倍受关注,这正是因为它暗含了中国龙的传说。随后的销售同样是借助故事营销进行了一场低成本营销,在网络上发表了一篇《盖茨来京奥运会,将在哪里过夜?》,引起极大关注,和比尔·盖茨做邻居的期许使房子一抢而空,可见故事营销的力量。

论服装业产业升级的五种途径 篇11

关键词:服装产业,全球供应链,产业升级

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我国服装产业劳动成本优势正在失去, 服装企业普遍在科技、品牌、产业链附加值、抗风险能力等方面存在弱势, 依旧是全球网络中的低层级供应商, 为提升产业发展后劲, 必须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快升级步伐。

观念升级: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素质提高

目前, 服装企业从上到下比较看重产值、利润、产品数量、产品系列以及产品定位, 而忽略理念、观念、文化等无形东西。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观念革命”是企业最核心、最本质、最有价值的东西。例如申洲针织改革以来最大收获不仅是产值、利税、出口创汇、产品品种系列等经济指标的突破, 其更深层次的影响是企业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 引领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服装企业的观念转变是创新升级的起点,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来看, 要改变我国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劳动密集型服装产业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的窘境, 必须直面并融入全球化竞争体系, 努力从贴牌生产、国际订单外包制造的困境中拔出来, 只有通过产业升级提升自主创新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谋求更长远的发展。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市场竞争日益加剧, 企业应尽早从竞争“红海”脱身, 培养相对竞争优势, 获取绝对“蓝海”利益, 实现产业升级的目标:使企业从价值链低端向高端跃迁, 改善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素质与效率, 最终推动产业链整体升级。

竞争升级:促进低端与高端产品转移

我国服装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缺乏品牌国际影响力, 服装设计也只能采取“跟随策略”, 服装国际贸易也大多数依赖于跨国公司的全球营销网络, 使得自身产品的工艺流程、功能升级停滞不前。一些以加工生产为主的技术含量较低的服装企业为了生存, 只有走“产品低端化”、“价格战”这些极端方式, 逐步降低了企业在全球贸易竞争中的地位, 在竞争中处于被动挨打的地步, 赚取微薄的利润。由于土耳其、越南、保加利亚、印度、孟加拉等更具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国家参与服装产业制造竞争, 使得全球竞争更加白热化。虽然我国服装业的生产技术以及产业链优势不会在短期内消失, 但如果不进行产业升级, 实现劳动密集向技术密集的转变, 我国服装产业会丧失价值链优势, 逐渐被替代、被抛弃, 乃至退出全球服装产业竞争格局。产业升级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根本途径, 只有从“价格战”走向“技术创新战”, 才能继续发挥技术优势和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 通过转变经营机制和塑造产品品牌来提高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 练好技术创新、国际营销的内功, 加快技改与创新, 实施产业结构调整, 以技术研发带动产品品牌的塑造, 提升服装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品牌升级:加快自主品牌国际化进程

目前, 我国服装业的技术、品牌、营销渠道的发展不容乐观, 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状态, 会严重阻碍产业的转型升级。只有通过突破性的创新才能打破这种僵局。技术创新是品牌建设重要抓手, 技术创新是产业升级的关键所在, 品牌国际化要分阶段有计划进行, 首先要牢牢占据国内产业市场的领先地位, 其次是积极主动参与国际产业竞争, 制订名牌战略, 走品牌国际化战略。构建超越地理与文化边界的国际化自主品牌, 丰富国际化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内涵, 向多元化国际合作与全球产业链合作转变, 适应国际市场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完善产品功能、提高产品质量、拓展产品精神与文化内涵、塑造品牌形象、构建品牌文化, 打一场品牌国际化的“没有硝烟的战争”, 提高中高端产品附加值及销量, 提高产业利润, 最终实现服装业的产业升级。国际化需要坚强的实力作后盾, 就需要对核心技术进行突破, 实现全球优势资源整合, 促进全球产业链国际纵横合作, 提升自主品牌创新能力, 由品牌国际化远景走向品牌国际化的产业前沿。

面料升级:提高高端面料加工能力与自给率

我国服装面料业大都是同质化低端产品, 对服装设计、技术研发形成严重阻碍。虽然近年来开始重视面料产业的发展, 例如在功能性面料、新型纤维上取得了一些成果, 如福建三禾“有机棉、皮马棉”环保面料以及宁波雅戈尔“汉麻”绿色面料。但我国高端服装面料依然需要从意大利、韩国、日本等大量进口, 据统计, 我国内销服装绝大多数使用国产低端面料, 自给率高达90%以上, 而出口服装需要使用高端面料, 需要依赖进口, 自给率不到一半。我国面料附加值较低, 盈利能力较弱, 主要采取低价拓展的方式开拓国际市场。而一些面料产业科技发达的国家或地区, 如日韩, 通过后整理的先进技术处理中国进口的胚布就可以创造很大的附加值, 通过面料再加工改变其色彩、性能、质感及用途, 大幅度提高面料附加值。因此我国服装业必须尽快用技术优势替代廉价劳动力而形成的价格优势, 加快面料设计与性能改造方面的升级。

设计升级:全面整合服饰文化多元化要素

我国服装产业已经从起步阶段的“三色系 (黑、白、灰) ”、“单一款 (中山装) ”、“缺设计”的传统阶段发展到具有明确市场细分和定位的市场化开放竞争阶段, 服装企业必须拥有数量可观的专业设计师, 必须紧跟世界时尚潮流, 在“男装、女装、童装、时装、职业装、舞台装、晚装”等市场细分中选择定位, 并以“风格迥异、款式多变”、“品牌彰显品位”来满足广大消费者追求服饰美丽漂亮的个性化需求, 满足消费者立体化的不同层次的需求。目前来看, 取得了一些成绩, 如雅戈尔、七匹狼通过服饰文化与高端品牌来吸引中高收入男士, 而森马、真维斯、美特斯邦威则以“价廉物美”的大众休闲品牌来定位于普通大众。目前, 我国服装产业的创意与设计平淡无奇、缺乏新颖独特, 与国际著名品牌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市场定位也过宽, 设计主题不鲜明且很难把握。因此, 我国服装企业必须整合代表服装价值链灵魂的多元化设计要素, 学习巴黎、纽约、米兰国际时装市场经验, 融合东西方文化精髓, 共享世界级大师, 完成服装业的产业升级。

参考文献

[1]黄庆波, 郭璐, 赵昌平.中国服装出口产业升级路径研究[J].世界经济与贸易, 2013, (9) :69-72.

上一篇:特殊孩子下一篇:深基坑支护的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