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艺术(共10篇)
中国服装艺术 篇1
摘要:起源于原始社会的中国服装, 历经朝代更迭, 代代相传, 从最初的保暖御寒, 逐渐成为了权力富贵的象征。随着时间的流逝, 中国服装的内涵必定会更加丰富多彩。
关键词:服装起源,服装艺术的发展,礼服
中国的服装已经历了千百年的发展历程, 从原始社会到近现代, 都以鲜明的特色为世界所瞩目。中国服装的历史, 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1933年, 在北京周口店出土的原始人遗址中, 发现1枚骨针, 长约82毫米, 通体磨光, 针尖尖锐, 针孔狭小, 足以证明当时已开始缝制简单的衣服, 这也可以视为中华服装艺术的发端。
一、各个历史时期中国服装艺术的发展
新石器时代晚期, 中国开始有了麻布和葛布织品, 甚至已开始有了毛织和丝织品。商代的青铜器上, 常有蚕的纹样, 而甲骨文中就有许多与丝织有关的象形文字。《诗经》中有“十亩之间兮, 桑者泄泄兮”这样的诗句, 表现了当时种桑养蚕的规模。另在《拾遗记》中记载有云昆锦、列堞锦、杂珠锦等, 说明当时丝织品的品种已经非常丰富。据《周礼》记载, 周代已有了被称为“染人”和“掌染草”的从事印染和染料生产的工人。《周礼·考工记》中还记载了缫丝、漂白、晾丝等丝织品制作的方法。新石器时代的部落长和巫师、卜人等有特殊身份的人, 有着与平常人不同的服装, 不同于普通人的短小, 已经宽博拖沓, 正如《易·系辞》中所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在西周和春秋时期, 丝织品与青铜器、玉器同为贵族生活中珍贵的物品, 是当时贵族互访、集会、结盟等重大活动必备的贡品和赠品。另外, 丝织品也是贵族去世后的随葬品。商周时期, 已有了较成熟的服装式样, 主要采用上衣下裹制, 一般以小衣袖为多, 衣服的长度大多在膝盖上下, 不论尊卑, 全部制成上下两截。而贵族的织物以暖色居多, 而染织方法往往染绘并用, 在织物织好后, 再用画笔添绘。商周时期, 贵族男子一般头戴高巾帽, 穿右衽交领窄袖衣, 腰束绅带, 佩戴蔽膝 (系于腰上的下垂物, 下端呈斧口形, 象征权力) 。
商周时期的服装材料主要是皮、革、丝、麻, 由于纺织技术的发展, 丝麻织物已占有重要地位, 奴隶主和贵族, 已经穿上了色彩华美的丝绸衣服。除了丹砂等矿物染料外, 许多野生植物如槐花、栀子、蓝草、茜草、紫草等已用作染料。商代的妇好墓中发现一件玉雕人物俑, 服饰为深衣、交领、长袖, 腰系宽带, 衣服上有清晰的龙纹和云雷纹图案。据《书经·稷篇》记载, 西周统治者的礼服有12种纹样, 也反映出当时统治阶级的宗教观念。
春秋战国时期, 五霸七雄为了争夺霸主, 一统天下, 各方面的竞争促使他们竞相发展生产, 也成就了这个时期的服装艺术。春秋战国时期的织绣工艺迅速发展, 服装材料日益精细, 品种繁多。如河南襄邑的花饰, 山东齐鲁的冰纨、绮、文绣等。而楚国的大花纹刺绣, 通幅大花纹织锦, 无不精美绝伦。而在那个动荡的时期, 烽火连天, 为了骑射和劳作方便, 赵国武灵王大力推行短衣长裤的胡服,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卓有成就的服装改革。除了胡服, 值得注意的是深衣。深衣是把以前各自独立的上衣、下裹合二为一, 却又保持着分明的界线。据记载, 深衣有4种不同的名称:深衣、长衣、麻衣、中衣。春战国时期的衣服款式空前丰富, 这与当时各诸侯国之间文化艺术的交流有密切关系。
秦统一中国后, 对服装也制定了一系列新的规定, 这一时期的衣料较春秋战国时期更丰富, 深衣也得到了新的发展并沿用至汉代。秦汉冕服, 皆深衣制, 为交领右衽, 袖大口圆, 上衣下裹, 由12幅连成, 以革带与大带束身, 腰前饰蔽膝。
到了汉代, 除了祭服外, 还有朝服、蚕服、婚服等, 并对皇帝、皇太后、皇后及百官的冕服作了规定。当时以黄色为贵, 象征中央, 后来黄色逐渐成为帝皇专用服色。汉时的人信奉“四时迎气”等神仙思想, 规定了四季服色, 春服为青色, 夏服为赤色, 秋服绛色或黄色, 冬服黑色或绛色。在立春、立冬日, 皇帝率百官换上季服祭祀。此时的服装衣料重锦绣, 绣纹多有山云鸟兽或藤蔓植物等花纹, 以及织有文字的通幅花纹。西汉建元三年、元寿四年, 张骞两次奉命出使西域, 开辟了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 也使中华服装艺术传往世界。
秦汉时期的服装款式主要有袍、禅、衫、襦、褙子、裙、袴几种。袍与禅都为深衣, 长至膝下或足背, 袍与禅都有直裾和曲裾两种。衣襟从领上斜到腋下, 然后直通下去称直裾;衣襟斜势绕身而下称曲裾。东汉服装以直裾居多, 而西汉妇女多着曲裾服。衫与襦一般都为短衣, 类似于今天的夹袄。衫多为贴身穿, 据传汉高祖刘邦常汗湿衣衫而戏称其为“汗衫”。褙子是穿在最外面的对襟长衣, 起防尘保暖的作用。汉代男子一般在深衣外面还着长裙, 长裙的历史比深衣还悠久。东汉的裙反映了当时的审美追求, 裙腰渐长, 裙长及地。妇女穿着时, 裙腰及胸, 行不露足, 显得形体修长, 姿态优美。袴即裤, 最早的袴是由裙中间缝合演变而成。汉代妇女穿裤也很普遍, 一般深衣或裙内穿裤, 女裤多裤腿肥大。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共出土成件服装58件, 有锦袍、纱罗禅衣、襦、裙、袴等多种款式。其中一件素纱禅衣, 衣长128厘米, 两袖通长190厘米, 整件衣重仅49克。
魏晋南北朝时期, 战乱不息, 社会动荡, 服装艺术在改朝换代中得到很大的发展, 在汉代定型的服装艺术基础上有了新的变化。禅衣仍为仕宦礼服, 而文人受佛道影响, 时兴玄学, 坦胸露怀成为习俗。妇女中流行的长裙沿袭汉代式样, 而汉末传入的“百褶裙”, 在贵族中最流行, 因其“弯缩如羊肠”, 俗称“羊肠裙”。由于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入主中原, 服装也受汉族人的影响, 最具有代表性的是, 北魏孝文帝率“群臣皆服汉魏服冠”。这个时期, 礼服、官服各有定制, 汉装、胡服各取所好, 相互影响, 相互融合, 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服装艺术。
隋唐时期, 中国由分裂而统一, 经济、文化繁荣, 服装艺术也呈现出一派空前灿烂的景象。这一时期男子服装主要是圆领袍衫, 袍长至膝下, 上面装饰暗花纹样。妇女多着衫襦袄裙, 衫襦是一种短衣, 下摆裹在裙腰里, 裙长曳地。初唐时期, 中原地区妇女还喜欢穿胡服, 盛唐之后, 女装的衣衫加宽, 袖子放大, 而衣服的领子有种种不同的形式, 常见的有圆领、方领、斜领和鸡心领, 一般开口很低。这种服装也称“开襟服”, 可以看出当时社会非常开放。唐代妇女的长裙, 不论用料、色彩、式样、装饰都远远胜过了前朝, 据《旧唐书·五行志》记载:“中宗女安乐公主有尚方织成毛裙, 合白鸟毛, 正看为一色, 旁看为一色, 日中为一色, 影中为一色, 白鸟之状, 并见裙中。”而民间的长裙则以色彩艳丽取胜, 一般多为红色, 称为“石榴裙”。
隋唐时期的官服主要以颜色来区分等级, 据《旧唐书·舆服志》记载, 三品以上官服为紫色, 五品以上为绯色, 六、七品为绿色, 八、九品为青色。武则天时期, 不同职别的官员服装上绣有不同的纹样, 文官绣禽, 武官绣兽。隋朝时, 黄色为百官服装的主要颜色, 而到了唐代, 黄袍被当做帝王的专用服装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
宋元时期的服装基本沿袭了隋唐的风格, 宋政权建立后, 重新制定了服制。社会上层服装大致有官服、便服和遗老服三种。官服服色沿袭唐制, 三品以上服紫, 五品以上服朱, 七品以上服绿, 九品以上服青。除官员的公服外, 民间服装更多地使用大胆艳丽的色彩。士人服装, 除圆领外, 大多用高领, 流行穿紫衫。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上可以看到, 各行各业的人物, 身穿着不同的服装。
元代, 蒙古族统一中国, 元代男子服装沿袭唐宋时期的式
辽宁钢琴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之一
——辽宁地区钢琴教育机构简介
于巧琳 (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辽宁大连116000)
摘要:在辽宁, 开设钢琴演奏专业的高等院校主要有沈阳音乐学院以及各大师范类院校的艺术系及其他综合大学艺术系。沈阳音乐学院作为辽宁省唯一的音乐学院, 代表了本省音乐的最高成就。由于社会上对艺术教育特别是钢琴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社会业余钢琴培训就应运而生。
关键词:辽宁钢琴;沈阳音乐学院;业余钢琴;师范类院校;社会业余培训
文属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 (辽宁钢琴文化产业研究) 项目编号L11DWJ015
1. 专业钢琴教育
1.1大专院校专业钢琴教育
在辽宁, 开设了钢琴演奏专业的高等院校主要有沈阳音乐学院以及各大师范类院校的艺术系以及其他综合大学艺术系等几类。
作为省内唯一一所音乐学院, 沈阳音乐学院代表了全省音乐教育的最高成就, 目前共有沈阳音乐学院本部, 沈阳音乐学院艺术学院 (南校区) 以及沈阳音乐学院大连分院共三个教学区。沈阳音乐学院音乐类专业钢琴系创建于1956年, 后来在劫夫院长的关心和努力下, 从国内外招聘了一批优秀的钢琴教师来系内任教。他们是:杨孝义、杨体烈、王棣华、胡伯亮、方仁慧、韩曼云、俞家英、李星影、胡文洁、潘璐和俞便民等教授, 以及波兰的巴柯斯特·霍尔诺夫斯卡教授和前苏联的阿巴扎教授等, 由于这些中外钢琴家的加盟, 使得当时沈阳音乐学院钢琴系的师资队伍空前强盛, 成为当时我国音乐学院钢琴教师队伍中实力最强的教学群体之一。他们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钢琴演奏、教学人才, 使沈阳音乐学院钢琴系在国内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沈阳音乐学院钢琴系以培养钢琴、手风琴演奏和教学人才为主要目的。专业教学分为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两个层次。在60年的教学工作中, 沈阳音乐学院音乐类专业钢琴系培养出了大批的钢琴教学和演奏人才。他们除分布在东北三省的主要艺术院校和文艺团体工作以外, 还遍布全国。如: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芭蕾舞团、解放军军乐团等国家重要的音乐院校和文艺团体。
除了沈阳音乐学院之外, 承担辽宁省高等钢琴专业教育的就是省内各大师范类院校音乐系以及其他艺术类高等院校, 如沈音音乐教育系, 辽宁师范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 大连大学, 渤海大学等院校等, 这些院校自建校以来, 为全省的基础音乐教育事业
样, 以长袍为主, 官服用龙蟒缎衣, 以龙爪分等级。元代妇女的服装以袍服为主, 左衽居多, 袖口较紧窄。
明政权建立后, 为了消除蒙古服制对汉族的影响, 曾命恢复唐时的服装制度。由于明代政府注重农业, 推广植棉, 普通百姓的衣着也得到了改善。自唐宋以来, 黄色就为皇室专用, 但明代皇帝姓朱, 所以红色为正色。平民百姓只能衣着紫、绿、桃红等, 不能用大红、黄色, 而劳作大众只许用褐色。明洪武元年, 制定了“龙袍”式样, 袍为黄色绫罗制作, 盘领窄袖, 襟肩绣团龙纹, 袖绣翟纹, 裾左右绣12章纹。中国的服装艺术到明代发展到了顶峰, 独具特色。
清王朝取代明朝后, 废止了两千年来的冠冕衣裳制度, 并用暴力手段推行满族服装。清代官服的主要式样为长袍马褂, 马褂即外褂, 前后开衩, 当胸钉石青补子, 补子的纹样按等级顺序各有不同。皇帝的朝服为黄色箭衣, 胸、背、肩、袖、衽内, 各绣培养的大量的专业人才, 而钢琴演奏能力, 一定的即兴伴奏能力是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学生的重要的业务能力之一。除此之外, 在辽宁, 还有部分院校近年来相继开设了音乐系科, 进行专业的钢琴教学, 比如大连外国语学院, 沈阳大学, 渤海大学等, 都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钢琴人才。
1.2中等音乐专业学校钢琴教育
作为各大音乐院校的培训基地, 中等专业学校一直在专业音乐教育中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 担负着向上一级高等艺术院校输送优秀学生的重任, 省内有沈阳音乐学院附中, 沈阳音乐学院附属大连音乐舞蹈学校, 辽宁民族艺术学校, 沈阳民族艺术学校, 沈阳乐府艺术学校, 铁岭育星艺术学校等, 作为专业学校, 这些学校的钢琴专业学生, 已经为各大音乐学院, 师范院校艺术系的输送了大批的优秀毕业生, 很多优秀的钢琴人才的成功都得益于附中时期的专业训练。
2. 社会业余钢琴教育
2.1民办业余培训机构的钢琴教育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社会上对于艺术教育, 尤其是钢琴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让每一个人都到专业院校进行培养显然很不现实, 因此社会业余钢琴培训就应运而生, 而我省大量的出现“钢琴热”, 则始于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 各类钢琴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大城市, 一时间, 琴童数量突飞猛进, 几乎栋居民楼里都会传出叮叮当当的钢琴声, 每到周末, 都会有小学生背着《拜耳》《车尔尼》等钢琴教材到培训机构上课。由于钢琴热的普及, 钢琴已经不再是一件神秘的遥不可及的神秘乐器了, 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 而通过业余社会培训班来学习钢琴, 已经成为我省乃至全国钢琴教育的最重要的途径, 而学钢琴, 也不再仅仅是孩子们的专利, 一些成年人, 甚至是老年人, 也都走进了教室来学习钢琴, 可以说, 业余钢琴培训机构的普及, 为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素质教育的培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2老年大学, 群众艺术馆, 社区文化站等官方培训机构
学钢琴不仅仅是孩子们的专利, 一些退休的老年人, 也开始兴起了学习钢琴的热潮, 大部分老年人在年轻的时候就怀着一颗热爱音乐的心, 但是没有条件学习这种“贵族乐器”, 退休之后正好可以弥补一下年轻的缺憾, 而一些老年大学, 群众艺术馆, 社区文化站等官方培训机构也应运而生, 这些机构和上节所述的业余培训机构不同, 他们的受众完全是热爱钢琴的老年人, 教学计划, 教材, 课时安排都很符合老年人的需求, 因此很受老年人的欢迎, 关于这些机构的教材的特殊性, 会在下一节详细叙述。
一正龙纹, 腰帏绣五个行龙纹。而吉服以明黄箭衣为主, 龙袍绣金龙, 前后各三条, 双肩与襟内各一条, 正背五条, 称为“九五之尊”。清代满族妇女着旗装, 也就是发展到今天的旗袍。服装中“花边”流行, 咸丰年间, 发展到十八镶十八滚, 襟摆处宝珠盘花。至此, 清代服装已达到极盛。
二、结语
人类社会经过蒙昧、野蛮到文明时代, 我们的祖先从懂得遮身蔽体到创造出丰富灿烂的服装艺术, 几乎从服装起源的那天起, 人们就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及各种文化、宗教观念沉淀于服装之中, 形成了浓厚的服装文化艺术精神及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 中国服装会增加新的内容, 更加绚丽多彩。
参考文献
[1].徐寒《中国艺术百科全书》 (人民出版社) .
波普艺术与现代服装 篇2
服装是时代的产物。不同历史时期的服装与同时代的艺术作品一样,都会呈现出该时代的艺术特征和审美情趣。每个时期的艺术潮流、艺术风格都会影响到设计领域,很多艺术家也积极参与设计领域,从事设计活动。20世纪60年代是波普艺术崭露头角的时期,艺术家们力图把生活中最为通俗与大众化的事物用直观的、客观的形式表现出来。他们采用拼贴或者批量复制等手法,来增加生活产品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印有各种幽默或黑色幽默口语的T恤衫,就是波普艺术风格的体现。设计师维维安·谭将毛泽东头像加以变化处理,然后再进行组合排列印制在服装上。
波普时装的代表人物之一,英国年轻的女设计师玛丽·奎恩特(MaryQuant)。1954年玛丽·奎恩特毕业于伦敦金饰学院绘画系。其后开始崭露设计天赋。1959年,玛丽奎恩特以伦敦街头的年轻人为设计服务对象,率先把法国时装设计师库雷热富有革命性的迷你裙推上街头。不仅如此,她还设计出简单而短小,统称“小衣装”的外衣设计及彩色长统袜、长统靴、几何图形罗纹毛衣、低臀的宽腰带及塑料涂层材质风衣等令人眼花缭乱的反传统服饰。服装上同时运用波普时装经典的抽象图案等纹样,色彩大胆艳丽。这种穿着很合体且反叛正统服装的时装一经推出就得到年青人的青睐,很快风靡一时。这和他们父母一辈的穿着风貌是完全不同的,迷你时装成了青少年与传统说再见的口号,它是20世纪60年代年轻人“反抗陈规”的革命性标志。从服饰发展的角度来说,20世纪60年代是西方社会服装圈里“年轻风暴”运动时期。受该运动的冲击,高级时装“由上而下”的传播方式受到动摇。新一代的年轻人开始公然向传统的服饰禁忌挑战,他们完全无视正统保守的着装原则及陈旧的服饰审美观念。此时的街头服饰牛仔服、迷你裙、喇叭裤等反映通俗文化、流行文化的服饰开始登上了时尚的舞台。波普作为当时的前卫艺术很快被服饰领域借用了。
2001年,波普风格再度盛行于服装中。服装设计师为人民提供各种富有创意的选择,只要是喜欢的图案都可以出现在服装上。范思哲从街头艺术、绘画、音乐、电影、以及各种风尚文化和社会热点中寻找灵感,将玛丽莲·梦露的头像印制在系列服装上。混合各种面料,涂鸦字母服饰配件当中,将波普风格发挥到极致。对于60年代的波普设计运动中的实践者来说,他们代表了一种新的消费观念、文化立场、以及新的自我价值观。生活中的波普服饰图案具有艳俗、古怪、标新立异的特点。波普图案取材广泛,市井文化、商业广告、漫画等生活中的许多题材都被作为原型用于服饰图案上。在图案构成方面,波普图案打破了常规服饰图案中诸如对称、均衡、比例等的形式美法则,常以不规则的拼贴形式出现,几乎没有什么规律可言,色彩大胆艳丽,具有浓厚的商业气息。同时,波普艺术绘画直接作为服饰图案运用在服饰上,本身就是一个大胆而又新鲜的尝试。
当一种艺术风格、艺术流派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服饰时,反过来服饰便会在生活中对这种艺术形式进行实用化、具体化的拓展。波普代表着流行文化,因此在波普艺术盛行的时期,生活中也处处体现了波普艺术。20世纪60年代生活中的波普服饰图案具有艳俗、古怪、标新立异的特点作为世界设计史上的一种设计风格,波普设计代表着一种艺术思想、代表着一种青年文化、一种生活方式。时至今日它仍保持着永恒的生命力,它已根深蒂固地渗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随着岁月的流逝它甚至已演变成一种经典风格。来源于大众生活,服务于大众生活,这就是波普。
中国戏剧服装的艺术审美特征分析 篇3
一、戏剧服装的设计因素
(一)造型设计要适度夸张。由于戏剧服装在戏剧表演中的重要作用,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其综合艺术审美特征。戏剧服装造型指的是在空间环境下戏剧服装形成的立体形态,主要通过比例、节奏、均衡等形式美法则的运用来体现各种服装风格。戏剧服装设计时大体要遵循这个原则,但是同时要根据表演者的需求,把艺术形象的塑造摆在第一位,根据某些场景或角色需要进行夸张和渲染,从而突出戏剧人物的性格和身份。例如由于健导演、张柏源设计服装的《绝代佳人》中,貂蝉、杨玉环、王昭君以及西施四位女主角的服装造型就不仅具有古典史实的特色,同时还融进许多时代元素,给观众创造出穿越时空的诗情画意。
(二)通过视觉冲击设计服装色彩。人们在对戏剧表演进行观赏的时候,最先闯入人的视域的是服装及饰品的色彩,不同的色彩具有不同的色相以及冷暖倾向,具有对意境进行创造的作用,可以帮助人们解读戏剧内涵,通过色彩传情,烘托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外部形象,从而帮助观众更好地融入剧情当中。例如《孔雀东南飞》这部越剧作品中,其大胆的深红色基调的设计产生很好的效果,通过将我国代表喜庆吉祥的大红色用在悲剧的离别情景中,具有“倍增其哀”的艺术效果。
(三)重视不同材质的舞台效果。对于同一种舞台造型,不同的服装材料就会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效果,因此,在选择面料的时候,运用各种不同质感和手感的面料,进行不同肌理的设计是服装设计中需要创新和完善的环节。不同戏剧种类具有不同的表演方式,因此也需要用不同的面料设计服装。例如,对具有唱念和翻打动作的京剧表演进行服装设计时,需要选择手工刺绣较多的绸缎面料;对歌舞剧的服装设计,则要选择具有较大弹性的适合舞蹈的面料。另外,一些戏剧服装可以用非面料材质的混合创新使用,既可以丰富舞台效果,还可呈现令人意外的创新一面。
二、中国戏剧服装的设计特点及审美特征
(一)等级鲜明。根据我国戏剧发展的历程分析,我国传统戏剧始于封建社会,其内容反映的是当时的民众生活,主要以叙述皇宫里的事情或者歌颂一些知名人士,因而具有明显的等级制度烙印,其服装设计在样式、色彩以及面料等方面也具有明显的差异。例如,皇宫贵族的服装有着红黄蓝绿等十多种颜色,且具有精致的刺绣图案,面料也是最好的,充分体现出皇室的华贵之气。而戏剧中的百姓服装则是简单质朴的图案设计,且没有鲜明的色彩,款式相对单一,将平民百姓的普通表现得极为明显。另外,戏剧中人物佩戴的饰物也充分反映出人物的等级身份差异,例如皇帝专用的九龙冠,皇后公主专用的凤冠以及大过翘,普通百姓的草帽圈和高方巾等。
(二)色彩多元化。在戏剧表演中,戏剧服装需要具有多元化的服装色彩来配合舞台表演,戏剧服装的色彩可以将中国戏剧服装的魅力充分展示出来。传统戏剧服饰可以分红绿黄白黑上五色、紫粉蓝湖秋下五色,以及古铜、月白、灰色、金色和桃红这几种杂色。而且在戏剧服装的色彩中,红色指的是大红色,绿色指的是蓝色与黄色融合的老绿色,而黄色指的是明黄色,紫色指的是红与蓝融合的紫红,秋香是橄榄绿,湖是湖蓝色,蓝代表深蓝色等。因而,戏剧服装是将多种颜色组合设计出上百种搭配来的,具有多元化特色。而不同颜色的服饰在戏剧表演中具有不同的舞台效果,对于人物刻画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元帅穿着的不同颜色的靠可以凸显出元帅威严的气势和形象。
(三)具有民族性特征。我国戏剧服装在设计内涵上通过吸收传统文化元素和民族特征,以其独特的民族魅力远近闻名。不同的传统文化艺术可以设计出不同的戏剧服装,例如从我国唐诗宋词中汲取“意境深远”的表现方式,从我国绘画艺术中借鉴“虚实结合”的特点等,例如寓意统治阶层的龙凤服饰,象征武将的“四君子”图案等,具有强烈的民族气息。
三、总结
中国戏剧服装是传统服饰文化的活化石,其不仅可以反映出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经济文化特点,更能反映出不同时代的审美意识和思想,因而,戏剧服装在戏剧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国传统戏剧的象征和代表。
摘要:戏剧服装的设计审美特征直接决定着戏剧的表现力。本文通过分析戏剧服装在设计过程中的相关因素,探讨戏剧服装艺术审美特征及设计特点,以期抛砖引玉。
舞台化妆艺术与服装表现 篇4
关键词:舞台化妆艺术;服装;曲剧
中图分类号:J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269-02
在舞台上演表演的种类非常的多,曲剧就是舞台表演的一种,而想要衬托曲剧表演的魅力就需要利用环境和场地气氛以及演员的表演。在舞台上的表演人员也需要利用服装和化妆艺术对自己进行造型,在化妆和服装造型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对所饰演的角色进行揣摩,掌握好角色的性格定位,并配合化妆的效果,完美的展现曲剧中的人物形象。
一、舞台化妆艺术与服装表现的重要性
(一)增加角色的亲和力。
在曲剧表演的过程中,所有的故事情节都需要演员利用自身的演技推动人物的发展,所以在曲剧的表达过程中,人物就是整个剧场的灵魂,在人物身上所体现的魅力是无法用其他辅助道具能够表现的。为此,曲剧需要不断增加整体舞台的效果,以便更加突出人物的亲和力,而服装表现与化妆技术也需提升一个档次,将人物描述的更加真实。
在曲剧表演的过程中,人物可以通过不同的服装造型和化妆技术,展现不同的人物性格和职业,而好的化妆技术和服装造型也能够让人物展现的更加活现,这是因为化妆和服装是一种无声的描绘方式,也是塑造形象的手段,这两种方式不仅能够让舞台更加丰富,也能够让舞台上表演的人员更加的贴近观众,让观看者从中了解到曲剧所表达的意义。
在曲剧舞台上,人物的年龄、性格特点都可以利用化妆来展现,而人物的地位、身份、民族等都能够利用服装来表现,再加上舞台中的灯光展现以及布景就能够将曲剧的剧情展现的淋淋尽致,让观众能切身的感受到曲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达到观众与演员境界合一目的[1]。
(二)增加人物的形象性格表现。
在任何曲剧的舞台上,舞台与观众都是有一定的距离,而且舞台的灯光一直都非常的亮和耀眼,所以演员在没有化妆的情况下或是淡妆都不能够让台下的观众看清楚演员的脸部轮廓,这样就影响了演员表演的效果,也失去了演出的意义。为此,演员通过化妆的手段加深刻画角色的形象,利用脸部彩妆达到放大人物形象增强人物性格的目的,也利用脸部色彩的深浅来调和场内灯光的明暗,协调演员的形象,让观众深刻的体会演员技能的表现。
再者,在曲剧中人物的性格都是演员通过个人的表演展现出来的,演员的外部形象对塑造的人物有非常大的影响,所以不难看出,演员的服装以及化妆的水平对于演员的形象是非常的重要。
(三)吸引观众达到演出效果。
曲剧的表演最终的目的就是吸引更多的观看者,而能够吸引观众的目光的方式,就是让舞台上人物的形象和色彩的表演更加的鲜明,并能够利用更加真实的舞台表演让观众融合到曲剧的表演情节中。这些单靠演员的表演是不能够达到的,而是需要将演员进行完美的包装,利用服装以及化妆技术让演员能够更加完美的展现自身。当曲剧表演者达到一定的水准的时候,舞台下的观众的情绪就能被深深的感染出现变化,让观看者有种身临其境视觉感官效果。
二、舞台化妆艺术与服装表现的主要特点
(一)多元化。
人们在观看曲剧的时候,对曲剧的表演环境和装饰要求越来越多,这个表现了观众的审美观点在不断的提高,同时也让曲剧的表演艺术不断的发展前进[2]。就现在曲剧的表演情况来看,化妆艺术与服装艺术已经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曲剧为了能够体现更加绚丽的舞台效果,服装上已经是百花齐放的现状,而化妆艺术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这样的曲剧舞台效果下,多元化的舞台展现形式已经成为了未来发展的主流。
在曲剧的表演过程中,从最初一个人物的服装只有固定的一套到现在有很多种,都是多元化的表现,这样的形式不仅让演员在表演的过程中更加深刻的刻画人物的形象和性格,也能够通过化妆的配合,将人物的形象深深的印刻在观众的心理,并让观众能够记住角色。这样多元化的追求也并不是随意进行的,需要针对曲剧剧目的情况以及现场的情况而定,避免误导观众的审美和欣赏。
(二)个性化。
我国现在的社会正在慢慢的进入到一个个性化的时代,而曲剧也受到了社会发展的影响,在表演的过程中针对化妆和服装方面也突出了个性的表现,以此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特点。最明显的就是曲剧中女性的眉毛,在上个世纪30年代的时候,女性的眉毛都是以柳叶眉为主,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曲剧的表演中,都体现了柳叶眉的存在;而在60年代的时候,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变化,眉毛的形状也发展成为了更加妩媚的弯月眉,直接展现了女性的阴柔美;而在现在,女性的眉毛已经是个性展现的标志,在曲剧中的横眉也是一种个性的标志,也是曲剧在追求符合现代标志个性的展现。
(三)重现经典。
曲剧所展现的都是过去人们在生活中的琐事和经典的案件,以及英雄事迹,而曲剧对经典的描述是拥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在传统的舞台上面进行创新和突破,在尊重经典事实的基础上,将剧情表现的更加清晰和细致,也通过服装和化妆艺术的展现,将经典重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曲剧的表演不同于影视表演,影视能够通过风景以及实际的建筑对历史和事件进行描写,而曲剧只能够通过舞台这样一个浓缩的场景进行阐述事件,所以想要将经典展现的更加的真实,就需要利用服装以及人物的化妆技术进行装饰,将民族的特点,以及经典曲目中的亮点都展示在服装或是妆容上,这样就更加完善了整体的曲剧表演,也让观看者体会到了经典曲目在曲剧中的表现以及魅力[3]。
三、加强舞台化妆艺术与服装表现的对策
(一)让化妆与服装更加真实。
化妆师在曲剧中是是非常重要的角色,不仅需要针对剧本进行细致的了解,也需要了解人物的时代以及人物的职位等方面,这样才能够通过装扮展现历史,让人物更加真实。对此,建议曲剧中的化妆师和造型师应该认真的了解剧目中的历史情节,并在工作的过程中多查阅相应的历史依据,让人物的装束能够在展现艺术美的同时更加贴近历史,让曲剧表演更加现实。而在创新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服装与化妆是否考虑到了现实观众的审美要求,再者就是需要符合历史的真实,不能够因为追求现实的美感而忽略了真实。例如,在曲剧演绎的过程中,服装方面不能为了追求舞台的效果,而让清朝的人员穿着上唐朝的服饰,这样就显得不伦不类,让观看的人员贻笑大方,这样的曲剧就不能够得到观众的认可,反而会误导观众对历史的认知。
(二)提高舞台整体的表演效果。
在曲剧的表演中,舞台上整体的表现效果是能够直接表现曲剧情节,并结合对人物的形象将曲剧展现在广大观众的眼前。在曲剧的表演中,工作人员为了能够让舞台的效果看起来更加的逼真,都会针对周围的环境进行布置,而且也严格的要求演出人员的服装与化妆能够更加特近人物的形象和性格[4]。下面分几个方面来建议如何提高舞台整体的表演效果:
第一,在曲剧上演之前,化妆师与服装造型师应该积极的与导演进行沟通,及时的了解曲剧的曲目,然后能够从深层次的解析剧目所需要表达的意义,最后针对剧目对演出人员进行定位,而服装师则需要针对剧目的情景和朝代来对演员进行服装的搭配。
第二,服装师和化妆师在对演员进行装扮的过程中,应该以整体的舞台效果为基础,与整体的布景以及表现手法相呼应,不仅要突出演员的形象美感也要突出整体搭配的效果。
第三,一定要注意美丑的尺度,不能够只追求人物的美而忽略场景及舞台的设计,整个表演的过程中是一种综合性的表现效果而不是单独的场景表现。
(三)利用化妆和服装塑造舞台灵魂。
化妆师和服装师是演员的有利后台支柱,演员的形象都是由后台的工作人员进行装扮,所以化妆师和服装师不仅能够提升人物的整体价值,也能够提升舞台的整体效果。
化妆师和服装师也是随着社会时尚的前进思想随之而变化,这样的思想在曲剧演员的造型中有所体现。他们在服装中添加了时尚的元素,却又能展现古代的气息,就如质地精良的红纱、红色的丝线、以及精美的银饰品等。在曲剧的舞台上,人物的形象是剧目的标志也是时代的代表,而化妆师和服装师则是时代的前沿者,只有化妆师和服装师充分的展现自己的能力,才能够让舞台充满灵性,让舞台充满活力,也能够让整个舞台更加有灵魂。
(四)充分展现舞台人员的价值。
曲剧表演不同于影视剧,曲剧的表演时间比较短,而且场地有限,布置也受到了局限,演员就只能够通过有限的资源进行精湛的表演。那么演员的形象塑造也成为了重点的工作内容,化妆师和服装造型师都需要将曲剧中的人物塑造成有价值体现的人物[5]。所以想要充分的展现演员的价值,就需要化妆师与服装师能够准确的把握剧目中的人物的性格,并不断的研究和探讨寻找人物的细节,帮助演员表演的更加形象与生动。
结语
在曲剧的发展过程中,人物塑造是重要的话题之一,如何能够利用化妆技巧和服装造型将演员所塑造的人物表现的更加活灵活现,也是重要的研究对象,所以本文针对人物的服装以及化妆艺术进行分析,让曲剧人物在舞台上能够展现出自身的魅力,并利用化妆技术和服装造型让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让观看者的情绪和舞台塑造的环境融合到一起,突出曲剧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李莉.戏剧服装设计与舞台表现之和谐——浅谈戏剧服装的舞台表现[J].才智,2014.
[2]张恒,郭亚楠.爱丁堡戏剧节剧目《仲夏夜之梦》的人物化妆造型设计[J].四川戏剧,2015.
[3]黄世智.中国话剧写实舞台美术的第一个范本——论《少奶奶的扇子》演出的舞美设计[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1.
[4]杨红薇.戏剧服装的产生发展及设计与管理[J].艺海,2011.
中国服装艺术 篇5
本届时装周特辟了“院校发布”板块, 此举旨在扶持优秀青年设计师成长, 展现当代大学生的风采和才华, 促进大学生创业和就业。此次有国内6所知名时装专业院校的近200位优秀毕业生参加了作品展示。除了北京服装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此前多次参与时装周发布外, 大连工业大学服装学院、东北电力大学艺术学院、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是首次参加。这个借助时装周的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 为大学生搭建的“发现灵感, 孕育希望”的舞台的活动, 受到高等院校师生的普遍欢迎。
北京服装学院优秀毕业作品发布会:龙行天下国际互联
3月29日, 中国国际时装周院校发布的主力军北京服装学院优秀毕业作品发布会在北京饭店举办。活动现场评出了2012“北服·SEVEN DAYS”优秀毕业设计的各项大奖.并邀请台湾实践大学, 巴黎国际时装艺术学院 (MOD’ART) 来共同打造一场最潮流、最时尚、最前卫、最振奋的饕餮盛宴。
2012“北服·SEVEN DAYS”三校优秀毕业作品联展的主题是“辰”。2012年是壬辰龙年, 龙年伊始, 北服就以“龙行天下、国际互联”的姿态, 将国际领先院校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设计成果与专业气氛引入中国国际时装周, 彰显了服装艺术设计教育在产业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同时, 北服承办的2012BIFT-ITAA国际联合研讨会也在中国国际时装周期间举行。北京服装学院+台湾实践大学+巴黎国际时装艺术学院的三校联展以及国际高端的专业学术会议, 让中国国际时装周的院校舞台更具国际化和开放性。北服的时尚舞台愈益开放、互联、交融, 也彰显了中国服装设计教育的发展与创新。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12届服装专业毕业设计作品:实验性, 探索性, 当代性
4月1日下午, 作为本届中国国际时装周的一部分,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12届服装专业毕业设计作品发布会在北京798艺术区D.PARK第一车间举行。
本次发布的55件作品, 出自服装专业22位本科毕业生之手。同学们通过新兴材料的尝试和独特造型手法的使用, 诠释了他们对于当代社会形态的洞察和反思。当自由的艺术热情结合了理性的思考, 一台颇具实验性、探索性和当代性的发布会便呈现在观众面前。发布会既是同学们大学四年学习成果的总结, 也是他们走出学校、迈向行业和社会发出的第一个声音。发布会给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得到了业内人士的好评, 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武汉纺织大学服装专业毕业生优秀作品首秀中国国际时装周
2012年4月1日, 北京中国国际时装周现场, 武汉纺织大学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作品发布会隆重举行。
该校学生作品秀以“切·合De-”为主题, 分成四个系列, 分别为“逆旅、小丑的魔术、触、异空间”, 共有100余套服装。这些入选作品都是从2012届服装专业毕业生作品中挑选出的优秀作品。校园准设计师们打破固有的美学标准, 将面料、图案、色彩等各种元素进行艺术化拼接与混搭设计, 实现了厚重与轻盈、收敛与外放、密实与透明和谐统一。在发布会的T台上, 该校冠军模特充满自信的表演, 让人们感受到了未来名模的强大魅力。第十七届新思路模特大赛冠军钟阳阳, 2010年中国内衣模特大赛冠军张恩, 2010年新塘牛仔模特冠军张莹, 第十八届新思路模特大赛湖北赛区冠军朱薇等, 在自己的大学毕业之际, 踏上国际时装周的舞台, 在中国最高端的时尚舞台上, 用精彩的演绎为自己的大学时光画上完美的句号。第五十届国际小姐世界大会季军、中国总冠军袁思怡;第三十六届世界旅游小姐中国总冠军庞盼盼, 第三十五届世界旅游小姐中国总冠军陈爱家等, 将作品的美学内涵表现得淋漓尽致, 让观众享受了一顿丰盛的时尚大餐。
东北电力大学艺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2012届毕业生设计作品发布会亮相中国国际时装周
4月1日, 东北电力大学艺术学院2012届毕业生设计作品发布会在751D·PARK中央大厅举行。本场发布会作品是服装设计专业08级毕业生部分优秀作品, 共百余套, 主要为高级成衣系列。设计以时尚、创新、商品化为原则, 设计理念从中国传统文化到街头即时文化, 注重现代文化思潮多元化的融合渗透。设计元素以解构性无序、破缺的重组切入作为作品主要表现形式。面料上采用织花绒、平绒、棉绒、皮革、针织、麻类等织物材料;色彩上运用黑、白、灰、红常用色及相应的时尚色;款式造型强调结构及局部细节的原创性, 设计形式表现别具特色。
整场作品发布通过造型结构、面料材质、装饰工艺的创造性运用及作品表现尺度的把握, 较好地体现了高级成衣设计的内涵品质。发布的作品不仅反映出学生们具有开拓性探索精神, 也显示出学生们已较好掌握了服装的专业技术技能, 同时给各个院校提供了交流的学术平台, 为企业提供了院校与社会的有效链接。这次设计作品的展演是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 增强学生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的自信心。
同时, 时装周期间举行了“汉帛奖”第20届中国国际青年设计师时装作品大赛决赛, 大赛主题设定为“跨越”, 要求参赛选手为出席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影视明星设计晚礼服, 让跨越的设计理念在晚礼服中得以华丽呈现, 本次设计大赛是一次跨国界的沟通, 诠释国际化的时尚概念。东北电力大学艺术学院08级服装设计专业学生陈龙的设计作品《女主角》获得了本次大赛的银奖。
在服装周期间, “浩沙杯”第一届中国健身服饰设计大赛决赛于3月29日举行。大赛的主题为“自然之语”, 要求设计师运用“自然的语言”来传达瑜伽这种运动形式的独特性。东北电力大学艺术学院08级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田澍的瑜伽服装设计作品《灵悟》作品获得了本次大赛的金奖。
与时尚对话的新生语言: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2012届服装毕业设计展演
4月1日下午, 应邀参加中国国际时装周院校毕业设计作品展演的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2012届毕业生设计作品专场, 在北京751D·PARK中央大厅隆重举行。
中国美院2012届服装毕业设计参加本次展演的作品有15位同学8个系列共46套服装, 由两位青年教师吴碧波、李艾虹指导。设计题材丰富, 汇聚了学生在时尚领域不断创新的精神, 对生活新观念的挖掘, 体味生活态度的开拓和设计个性的演绎, 与时尚对话的新生语言。每个系列都充分展现了学生青涩却大胆的想象力:对材质与色彩的尝试, 用自己独特的艺术审美语言来表达对时装常规语言的挑战;对时装空间结构语言的深入研究, 注重简约与内涵的结构创新;甚至突破服装视觉、触觉的外在表达, 尝试嗅觉、味觉领域的创新和试验。作为未来的新生代设计师, 同学们通过毕业作品作出了对人类社会的生活状态和着装的未来观念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设想和思考。
在本次时装周, 设计艺术学院2012届服装设计毕业生黄椒椒、张婧两位同学的作品荣获“绮丽杯”新人奖, 设计艺术学院获得“育人奖”荣誉称号。该奖项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和绮丽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颁发。他们的设计理念注重现代文化思潮的多元性融合渗透, 运用了设计元素的结构性切入以及对面料、图案、色彩等各种元素进行艺术化拼接与混搭设计等多种表现形式和手法;大学生们希望通过打破固有的美学标准, 实现独具特质的创意。
对成长的感悟, 对美的追求:大连工业大学服装学院毕业设计作品在中国国际时装周上精彩亮相
应邀参加中国国际时装周大学生日活动的大连工大服装学院2012届毕业生设计作品——19套参展系列服装, 是历经学院初评、复评、三评及大连时装周终评展演等环节的多次筛选, 从数百套毕业设计作品中脱颖而出的。新生代设计师通过作品表达了对成长的感悟, 对美的追求, 对创造与创新的渴望。其中《暮木》、《拾荒的不死鸟》等十套系列作品被评为服装学院2012届十佳优秀毕业设计, 并进行了现场颁奖。
舞台服装的艺术风格 篇6
(一) 舞蹈表演中的服装
蒙古民族舞蹈中的长裙, 原本只是个占据一定空间的裙子而已。可是, 通过演员的旋转、扭摆、跳跃, 裙身的形象不断变换着。因旋转而产生顺向的皱褶, 因扭摆而产生左右、前后的拉长变形, 因跳跃而产生长短、宽窄的压缩与伸展。在裙子这一普通的舞服上, 轮番显示出形态美的各种方式, 服装仿佛有了生命。
芭蕾舞剧《天鹅湖》久演不衰。演员那激动人心的表演, 其借助于服装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以及在穿着创作中的动态表现是显而易见的。小天鹅那薄纱短裙的上下颤动, 衬托出小天鹅天真活泼充满稚气的美感。《天鹅之死》中, 纱裙的抖动牵动了观众的心。这种有别于小天鹅纱裙欢快颤动的悲伤的抖动, 无疑是一种无言的情感传递, 使观众在舞服中领悟到善与恶。
现代霹雳舞、太空舞的舞服比较简洁, 其舞蹈艺术的强烈感染力主要来自于演员的身体动作。但是, 细心的观者不难发现, 即使是身穿紧身衣的小伙子, 也会在额头上系上一条彩色的丝带。随着演员情绪亢奋的程度, 头部乃至全身动作都在加强, 于是缎带绕发后系扎的蝴蝶结成为小小的飘带, 随着动作的变化而变化。它忽而直立, 忽而持平, 忽而上下跳动, 给整个舞蹈气氛带来情趣与生机。不用丝带的现代歌舞演员, 他们在边唱边舞时, 借助了长长的宽松长衣, 或是在光感效果上不遗余力地发挥。他们拼命地扭摆身体, 自然使得缀满金属片的服装在五颜六色的旋转灯光下更加炫人眼目。
西班牙的踢踏舞别具特色。舞者身体不做大的动作, 只凭一双脚的有节奏的踏动, 你能说那动人的踢踏声中, 不是对服装的再创作吗?最没有表情的鞋子, 这时其实是充当了舞蹈足服和音响伴奏以及着装者向观众传递感情的三重角色。
中国汉族农民的秧歌舞属于乡土艺术。舞者在不太讲究的舞服 (即本民族农民常服) 上, 充分利用了长度与宽度都超乎寻常的腰带。腰带是布质或绸质, 舞者手持两头, 以腰带系腰带上流露出来。这种舞者的穿着再创作, 完全是对艺术的追求, 对美的发乎心灵的创造。
至于用佩饰来烘托舞蹈气氛的例子就更多了。耳环、项链、臂铃、腰铃、脚铃等, 舞者充分利用它们的摆动而产生的音响效果和闪光效果, 加强舞蹈语汇, 尽力挖掘出服装穿着创作中的所有潜力。
(二) 戏剧表演中的服装
有人将戏剧艺术喻为“多元艺术王国”, 意在说明戏剧艺术中蕴含着多种艺术的综合美。戏剧老艺人中还流传着这样三句行话:“虚戈作戏, 真假宜人。虚戈谓戏, 弄假成真。戏有戏法, 真假相杂。”这就为戏剧演员在穿着创作上的大胆想像与尽情发挥奠定了理论基础。
京剧中的服装已经在生活化的基础上加以夸张, 如帽子上的绒球、腰上的丝绦、脚下的厚底鞋、加长的衣袖, 都为演员的表演提供了条件。《贵妃醉酒》中, 扮演杨贵妃的演员在表现那种难言的失望、失落、失宠的复杂感情时, 就充分利用了衣袖 (戏班内名水袖) 和扇子的各种传达功能来起到感染观众的作用。《吕布戏貂蝉》中, 吕布的轻佻, 更有许多是利用了头上雉翎的弯曲、下折与上挑等动作来表现的。中国河北的丝弦老调演员在扮演吕布的时候, 能够用头颈部的功力控制头上的雉翎, 而不用手。为了形象地表现出吕布挑逗貂蝉的细节, 演员使两根雉翎的其中一根不动, 而另一根的翎尖却围着貂蝉的面庞转了一圈。这种穿着的再创作, 纯属是艺术性的。
不过, 也有的服装虽在舞台之上, 可是来源于生活。如川剧表演艺术家阳友鹤扮演《秋江》中的陈妙常, 出场时用了一个“遮头袖”的程式动作。这个动作即是由阳友鹤从生活中摄取、变化而来。有一年夏天, 阳友鹤在成都郊外, 看到行人戴的大草帽后檐缝了一片绸子, 不仅用来遮太阳, 赶路时迎风飘舞, 也非常美观。于是他设计了“遮头袖”的表演程式———以右手水袖遮在头上, 用左手牵平。这样一创造, 就使得戏剧服装的穿着再创作显现出生活的韵味。一方面, 用它来表现陈妙常冒着蒙蒙细雨追赶潘必正的规定情景;另一方面在跑圆场时, 头顶上飞扬的水袖增加了舞姿的美态。
服装是一门伪装的艺术 篇7
一、服装的伪装艺术
我们知道, 有些动物为了保护自己, 会依据环境的不同而乔装打扮, 这是生物本能下的伪装技术。最为人熟悉的莫过于变色龙, 它会依据环境色而改变自身颜色, 与环境融为一体, 起到伪装与保护自我的作用。此外, 许多昆虫以及哺乳动物也有这种功能, 例如螳螂、蜘蛛、蝴蝶、毛虫、蟾蜍、鸟、蛇、甚至部分野生的鹿与狼等。事实上, 这些生物依据环境所做出的形态变化并非全然为了隐藏自己, 有时反而会会故意令自己更为显眼夺目, 那则是为了吸引配偶或是警示敌人, 而造型与颜色的控制便在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 伪装是一种沉默的语言, 向外宣示此刻的意图或态度, 生物如此, 人类亦如此。作为最高智慧的生物, 我们对此技术早已驾轻就熟, 且拥有更多的选择与主动性, 为了配合种种生存与生活之道, 我们不得不学会自我伪装, 且从技术上升华为一种艺术, 于是创造出了今天的服装文化。
1. 造型伪装
服装的造型多样, 顺应环境与人文的变迁而改变, 于是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造型特征, 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也借此我们可以依据服装的造型特征而判断时代, 再而, 也可以依据服装的造型特征而判断身份。这里所说的身份, 指的是作为“人”这个个体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我们知道, 贵族有贵族的服饰, 平民有平民的服饰, 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服饰区分, 当然, 这只是一种笼统的角色区分概念。在当代, 我们可以在不同的场合看到不同的服饰造型为不同的个体塑造角色。例如警员有警员的服饰, 营业员有营业员的服饰, 学生有学生的服饰, 医护人员有医护人员的服饰等等。再细分的下去, 不同等级的警察, 不同企业的营业员, 不同学校或年纪的学生, 不同领域下的医护人员也都各自细分出不同的服装造型。这都是日常可见的区分, 这些区分帮助不同的个体找到不同的自我定位。我们依据这些服装特征来辨别这些人在社会上所扮演的角色, 乃至我们根本不用在意他们的背景、他们的姓名、他们的性格、他们私下所拥有的一切, 我们只要记住并懂得识别服装所代表的意义便可以了。那么我们要注意一点的是, 事实上这些人都不过只是在扮演着某一个角色, 或直接说伪装着某一个角色。服装的意义在于帮助个人确定自我角色, 也帮助他人来确认这些角色, 从而使得社会活动的运行井然有序。而当他们脱下这些代表性的服装, 他们便失去该角色的效应, 下一位穿上这些具有代表性服装的人则接替了这份权力与义务, 继续扮演着种种社会安排的角色。也就是说, 在多数情况下, 是服装在定位一个人, 而不是人在定位服装。我们穿上了一件具有象征意义的服装时, 事实上是在扮演一个服装暗示下的角色, 伪装自我的真实形象。例如, 如果我们穿上服务人员的服装, 便暗示着我此刻是一名服务人员, 应承了这个角色给予的权力与任务, 我们必须微笑的接待陌生的人, 为他们讲解与服务, 做出自我范围下的配合, 而当我们下班时, 脱去服饰, 我们便卸去伪装, 成为不加身份的自己, 回归“什么都不是”的自我。“什么都不是”也即是一个人最原始与真实的自我, 也是我们来到世上时的原始状态。简单来说, 这个世上没有一份职业或是角色是与生俱来, 我们只是在从生到死的过程中应承了社会的需求, 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而服装, 即是我们伪装的工具。
2. 颜色伪装
事实上, 色彩对过去几个世纪的人来说是个十足的奢侈品, 只有一些有限的富人或有权势的人才能拥有一些有色物品, 而普通百姓根本没有资格碰触这些色彩。过去的人们更多依赖的则是自然界中的环境色, 村舍家居基本是由自然的材料做成, 如石木或泥巴。而纺织布料一般保持原始纤维的自然色, 如果采用蔬菜花果染色, 很快便会在洗漱或摩擦中消退。所以对当时的人来说, 一条鲜艳的丝带或是手帕都当做宝贝一般珍爱。但今天的时代不同了, 这是个充满色彩的工业时代, 我们所处的环境, 我们所用的产品, 我们所穿的服装无一不被强势的色彩狂轰滥炸。
什么样的颜色是我喜欢的颜色呢, 或说, 什么样的颜色是我今天应该选择的颜色呢?这是一个没有固定答案的命题, 使得当今每个人在服装消费与应用中总是不断的思考与选择。前文说过, 在其他生物中, 许多动物都会更改颜色来配合当下所需。是要隐藏自我?表现自我?还是发出警告?除了肢体语言, 颜色是另一种非常直观与直接的表达方式, 也是另一种伪装方式。同样的, 我们与生俱来的只是相对稳定的固有肤色, 这种肤色难以帮助我们与周围的人拉开距离或区别, 难以令自己变的“看起来与昨天的自己有所不同”, 也难以令自己沉默的表达自我, 但颜色可以。颜色是很好的识别记号, 例如我们如果见到一只蜻蜓, 会告诉别人:“你知道吗, 我昨天看到了一只红色的蜻蜓”, 试想如果没有颜色, 我们该如何去形容那只蜻蜓的与众不同, 那只蜻蜓也就失去了“那一只”所具有的属性特征。同时颜色也可以沉默的表达此刻的心情或状态, 例如我们可以选择低调的颜色、高调的颜色、冰冷的颜色、热情的颜色、放肆的颜色、敬意的颜色、俏皮的颜色, 稳重的颜色等。而选择这些颜色的原因取决于我们的目的, 是想给人以端庄正式的感觉, 以此对自己怀有敬意;是想让自己在人群中脱颖而出, 给在意的人以强烈印象;又或是只想成为低调人群中的一份子, 令视线不会集中于自身。颜色是一种不会说话的表情, 它所能表达的含义有时甚至超出人类在语言表达上的能力。
3. 环境伪装
服装最早的作用是服务于肉体, 也即是以“舒适”作为标准。但随着服装成为现在文明的重要主题, 它已不再单纯的成为满足生理的工具。今天我们已经学会在什么时代、什么环境、什么场合、什么人群、什么时间里选择穿什么样的衣服, 我们有时想与众不同, 但事实上依然不可避免的在固有的范围里做出有限的选择。该穿什么样的衣服与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 我们在文化的洗礼中锻炼出了基本的判断力。或是出于礼貌, 或是出于常识, 或是出于心态, 我们难以忍受穿出不合时宜的服装出现在不合时宜的地点, 于是默默接受框架的局限。这时候, 服饰的作用不再是以“舒适”为第一目的, 而是以“合适”作为第一准则。这也是因为我们拥有生物本能上的伪装天性, 为了融入环境, 适应环境, 不让自己格格不入, 我们会自觉的选择环境默许下的服装而打扮, 因为只有这样, 才能心安, 才能“安全”。
文明时代的服装成了一种不可替代的文化, 它给了我们无穷尽的选择, 尽管那些服装事实上并不属于我们, 但我们却深深为之着迷, 从而加载到自己身上, 试图令其成为“自我”的一部分, 伪装自我的味道与属性。但话说回来, 这些服装的选择, 归根结底依然是为了取悦他人而做出的判断。而我们有时会以为服装的选择是源自生来的喜好或品味, 但这只是一个误会, 那其实不过是我们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欣赏到社会反馈中的美带给自己的美好印象或假象, 又或是在社会活动中认识到它们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从而认可了这些服装。只是我们忽视了给予我们欣赏与教导的载体, 依然是那些为了展示自我或适应环境而出现在我们世界里的客观群体们。我们不过是在看着他人的伪装, 从而学会如何去伪装自己罢了。
参考文献
[1].袁杰英编著.中国历代服饰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2].缪良云主编.中国衣经[M].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0
闽剧服装设计艺术浅析 篇8
一、闽剧服装的现实基础
艺术毫无疑问来源于生活, 闽剧服装作为一种艺术也同样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闽剧的表演过程中, 服装设计必须符合历史考据, 不能用主观臆断, 以天马行空的手法进行创作。这样会使服装设计与生活脱节, 将失去舞台艺术的真实性, 也就自然无法得到观众的认可。
作为服装设计, 在阅读剧本、了解剧中人物后, 首要的问题是要收集剧本所提供的要求的那个时代的服装资料。从报刊、杂志、图片、文字记载、历史画、出土文物、同时代的影视片或者人物口头采访等各种渠道, 要“不择手段”地去收集, 力求完备。总之, 要尽可能多地掌握那个时代各种人物的服装形象资料。其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断代, 即确定主要人物生活的年代。例如, 在为《陈靖姑》制作服装时, 就应该首先将范围限定在唐代风格的服装。考虑到每部戏的实际成本问题, 为每一个角色量身定制新装并不现实, 但诸如让唐人穿宋衣的错误应当避免。此外, 在涉及古代官袍的选择时, 切记了解该官员的品秩, 勿弄错补服样式。
二、闽剧服装的色彩处理
闽剧服装可以将角色的性别、年龄、身份地位和性格特征等直观地展现出来, 有助于观众准确感知人物形象。由于观众与舞台有一定距离, 故其对角色产生的第一印象往往来源于角色服装的色彩, 这种印象在潜意识中产生, 并很可能全场伴随观众。实际上, 服装的色彩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灯光的影响。因为我们首先看到的颜色并非物体客观的色彩, 而是由于光线刺激视神经产生的不同感觉, 甚至可以这样说, 灯光本身也是色彩的一部分。灯光的明度、色彩和照射角度的变化会使服装的色彩呈现给观众多样化的视觉感受:明亮强烈的灯光能大大提升服装色彩的明度;有色光源是改变服装色彩的常用工具。所以服装设计应该与灯光进行协调, 灯光是配合服装色彩的最佳搭档, 它们的协调变换, 能使观众的情绪随之起伏。
服装色彩再则与舞台布景色彩搭配, 舞台服装的色彩是舞台画面上流动的乐章。它与舞台布景直接影响到舞台的整体效果, 处理好服装色彩与背景色调之间的关系, 有助于更完美地利用服装色彩诠释舞台的表现力。我们可以将舞台布景比喻为画布的底色, 而服装就是灵动的色块, 局部色块服从于画面整体的风格与色调。当然, 服装色彩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布景色彩的影响与限制。在为服装确定主色调时, 应尽量避免与布景基调过分雷同, 这样会令观众的方向感迷失, 无法把握情节走向。
此外, 服装的面料不只是制作的物质基础, 也是内涵丰富的舞台表现语言, 服装设计师为了引导观众进入舞台的固定场景, 常对面料进行提升与组合, 赋予面料新的外观和明确的内涵, 并通过面料构成的服装形式来引发观众的思考。在为《王茂生进酒》选定服装时, 我即为其选择粗糙的青色麻制面料。这是因为, 面料对于服装色彩的影响主要由两方面因素决定:首先是质感, 纤维组织形成的各种面料对光的反射、吸收、透射程度存在较大差异, 色彩的色相、饱和度和明度也会产生变化。表面粗糙的织物, 对光的反射能力弱, 色彩饱和度和明度就比用同样染料染制的表面光滑的面料低。而《王》全剧突出的就是平民化风格, 王茂生是一介布衣, 升斗小民, 不是高大全式的人物, 无需过分突出。其次, 面料的表面肌理也是重要因素。即使面料的组成纤维相同, 但若纤维的编织方式不同, 而形成不同的表面肌理, 也会影响服装的色彩。锦缎面料等表面光滑的织物对于光线的反射能力最强, 其次是平纹、斜纹的面料, 表面凹凸不平的粗糙面料最弱。色彩的饱和度、明度也依次顺序由高到低进行表现。考虑到《王》剧中主角常有侧身镜头, 衣物反射光的面积较小, 我选择了平纹织法。
三、服装与其他因素的协调与配合
闽剧服装设计与化妆造型都是为塑造角色外貌服务的, 服装设计与化妆造型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它们都能够通过直观的视觉效应感受到角色的内容, 对角色的外部形象起到定位作用。化妆造型在舞台艺术中难以改变, 而服装需要根据不同的场景做出不断的变换。在服装设计中重视与化妆造型的相辅相成是重要的原则之一。尤其应注意在脸部附近的装饰物的大小、形制, 其应线条流畅、轮廓较为清晰, 不宜纷繁杂乱。如在为金身陈靖姑定妆时, 我即去除了她在领口的原有装饰带, 并简化了头饰。
服装设计与表演艺术的载体均是演员, 两者之间关系密切, 服装能够是演员进入角色, 折射出角色的特点及情感状态, 所以通过服装的定位去诱发演员体验角色, 服装设计需要与表演艺术互补。服装是角色的外在特征, 而表演艺术通过演员表情、心理活动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服装设计进行正确的定位与把握。
总之, 作为服装设计师首先应重视与角色形象和情感的结合, 由于服装设计被舞台人物形象局限, 要表现出特定人物的特点, 就要通过服装的颜色来体现角色的情感变化。其次应重视服装的统一与变化, 统一的准则是和谐, 变化的准则为适度。只有和谐统一才会给予观众更好的视觉享受, 而适度的变化才能够实现与统一的互补, 并且没有杂乱的感觉。再者, 注重传统的服装设计构成样式才能得到观众的认同。但是在一些具有现代风格的舞台艺术中, 应体现出的时代特点以使剧目具有现代感与时代感, 在衣着的风格中可适当地运用夸张来突出角色的个性化。服装设计师是进行情感的编码, 观众感受、触动是进行情感的解码。遵循服装设计的基本规范, 深化对色彩的认知和应用理念, 深度挖掘观众内心世界最真挚的情感体验, 才能创作出震撼人心的舞台服装作品。
摘要:本文根据舞台服装设计特点, 浅析了闽剧服装设计的要点, 以期让大众更好地欣赏闽剧服装设计的艺术之美。
服装陈列艺术的形式与美感 篇9
本文正是基于此对服装陈列艺术的形式与美感进行论文的论述,以便让人们对于服装陈列艺术的形式与美感有更多了解,不断促进和推动服装业的发展。
服装陈列的形式
“形式”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意思是指事物的结构和形状,而在设计学中,形式则往往指用来表达某种设计理念和逻辑思维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对于服装陈列设计来说,这种形式更是的种展现风格的体现,其主要的目的是凸显服装设计的审美功能与实用价值。
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在消费观念上也在发生着各种巨变。人们在购物,尤其服装的选择上不在将其仅仅当做一个保暖的衣物,更是的是将当做一种视觉享受和购物享受的体验,为此这就要求服装陈列师在展示服装特色的情况下,要注意服装成列的视觉美,以便更好的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引导服装消费。而有技巧的服装陈列可以弥补服装设计中美感与形式上不足,为此服装设计也逐步从技术性向艺术性转变,服装陈列的形式也开始多样化开来。
例如德国和瑞士在服装的陈列上更注意产品的线条与细节的搭配;意大利、法国更为注重色彩的鲜艳的靓丽与创新,不太注重细节呈现;英国、美国比较务实,注重事物的陈列价值;中国则喜欢采用喜庆的陈列方式,而日本的服装陈列比较多元化,更注重服装细腻与品位。
不同服装在审美上也有差异,有的色彩艳丽,有的面料柔和,有的款式独特。在保证陈列相对自主的情况下,要考虑各种服装的各种形式美,要通过艺术的编排与造型对服装进行巧妙的陈列与布局,以便达到种完美的整体艺术效果,更好赋予服装高雅的品质,最大程度的展现出服装之美,激发消费者购买的欲望。
不同形式产生不同美感
不同形式的服装陈列会产生不同的美感,这是因为美感是审美主体对客观存在之美的一个能动的反映,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感知和体验的种最基本、最大化的心理现象,为此审美主体在审美客体的刺激下会产生一种愉悦的情感心理,并伴随感知、想象、理解的多种心理功能的一种协调,而这种审美主体从审美客体中所得到的精神的满足和愉悦是三言两语难以描述的。
因此我们在具体的服装陈列中,必须要考虑可以影响服装美感的因素,例如服装的色彩学、服装的结构性服装的心理学,当然还有加强对于空间构学、光学等知识的学习。与此同时还有结合形式美的法则进行服装的成列,如统一、均衡、对称、对比、韵律、比例等。这样才可以把不同服装的个性和美感用不同的形式展现出来。在形式上也可以根据服装的产品、定位,通过不同的主题、季节、特写来确立总的表现形式。然后在决定服装的陈列的细节,如正挂、侧拄、迭放以及模特服装的搭配的手法。诸上不同形式的组合最终都会影响服装整体美感的体现,也正是有了种类不同组合,才使得服装拥有更为丰富的语言,以便打动消费者的心。
服装陈列艺术中形式与美感的关系
在服装陈列设计中,形式是为了表现服装的美感,通过艺术性的展示来体现服装的实用性、审美性,甚至是趣味性,这也服装陈列的真正价值与目的所在。一个好的服陈列形式不仅可以最大化的表达服装的美感,而且可以对这种美感进行升华。一组看似很平常的服装系列,经过服装陈列师的精心构造常常会呈现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吸引人们眼球的服装陈列形式使得原本普通的服装也变得熠熠生辉起来,而这种独特的服装陈列和美华的购物环境明显可以促动人们的服装消费。随着“体验经济”、“情感经济”的不断兴起,人们在购物上不仅仅是追求理性化的经济交易,很多时候是种闲暇时的消遣。在一些购物场所里,各种形式的服装陈列代表着不同的风格,或简约,或恢弘,或奢华都给一种意犹未尽的享受,在这种购物氛围的装点下,购物显然是种别于日常生活的种体验与享受。
基于当前不断变迁的消费观,这对于服装的陈列的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服装的购物环境要得体,而且服装美的展示上也要不断加强艺术化。这不单纯是指要把服装的特点要通过某种艺术化的形式展现出来,也要求整个服装的陈列要为艺术化的服装服务,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色彩搭配和灯光的运用彰显服装的内涵。
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无论服装陈列的形式所体现的美感和艺术化发展到什么程度,其都不能偏离陈列的目的,其是为表现服装内涵、内容服务的,其独特的外在陈列形式是为了最终达成销售,促进消费。服装艺术形式的陈列是让人们在享受美的视觉情趣的同时,对服装本身产生兴趣,激发消费潜力,最终实现服装的实用价值和人文价值选购。
服装艺术的后现代解读 篇10
在20世纪以前, 服饰的变化与相关艺术理论之间的关系是明晰的, 艺术对服装变化的影响要比今天单纯得多。20世纪后, 艺术则显示了多样化的趋势, 服饰的风格也随之显示了多元化, 时尚变化更加迅速, 与其它艺术的关联也越来越不确定。后现代主义作为设计观念, 是指在反现代主义的过程中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 发展于70年代, 成熟于80年代的一股设计思潮。在后现代主义设计理念的影响下, 服装设计从形象、材料、色彩、风格等方面都完全打破了传统的美学标准, 形成了一种全新的"颠覆美学"。
后现代主义的重要观点之一就是认为“主体和客体是有联系的, 主体只是认识的一个单元”。而服装消费者对于服装的审美在很多时候并不是单纯从服装本身的艺术特质出发的, 服装的使用属性决定了消费者通常是将服装与作为穿用者的自身联系在一起加以认识的。后现代主义认为审美者对于作品可以凭想象而加以填补, 感知也是创作。而在服装的使用过程中, 现在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进行服装的自我组合, 从后现代的观点看, 服装艺术是设计师和消费者共同完成的。
后现代主义者宣称“当代艺术已经死亡”, 因为高雅艺术与流行文化已经同流合污没有区别。服装艺术中的高雅与流行的同质化以及服装艺术创作和批量产品的一体化, 为后现代主义观点提供了有力佐证。后现代主义不崇尚科学和理性, 有强烈的自嘲性, 嘲弄传统和权威。比例、和谐、均衡和黄金规律等传统的形式法则和审美准则被弃置在一边, 许多另类、不合理的设计概念被运用到设计中。
后现代主义的观点中, 服装艺术作品只是一具形象的空壳, 结构式的服装作品成为一种风尚。放弃传统式样, 功能件成为了刻意的摆设, 配伍是叛逆式的搞笑, 各种原本互不兼容的艺术风格元素随意组合, 是艺术的创新, 也是服装设计思维的革命, 但具有很大的破坏性, 如日本设计师川久保玲、山本耀司对既成观念挑战, 以黑色为基调, 推出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破烂式和乞丐装, 是对所有既成样式的毁灭和破坏, 是人类生存方式的一种新思考。他们以更加彻底的革命精神, 对一切传统提出挑战, 这种让许多人难以接受的“黑色冲击”又一次给巴黎时装界投下的一枚重磅炸弹, 掀起轩然大波。川久保玲大胆打破华丽高雅的女装传统审美习惯和着装常识, 从各种对立的元素中寻找组合的可能性, 从各种角度来考虑设计, 有时从造型, 有时从色彩, 有时从表现方法和着装方式, 有时有意无视原型, 但又故意打破这个原型, 总之, 反向思维。川久保玲认为黑色是一种代表着人们所能看到的社会现状的另一个侧面, 这个侧面也是人人都有的一种心理色彩。山本耀司这样解释自己对黑色的偏爱:“我采用黑色等暗色调, 是一种反命题, 因为黑色是向传统挑战的色, 随着人类的现代化合知识化, 黑色调必然为人们所接受并乐于穿用。
80年代的服装也明显受到了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影响, 服装设计理念有了重大突破, 许多过去另类的、不合理的设计概念被运用到设计中, 呈现出新的特质。女装设计中也体现出独特的“后现代风格”, 即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 出现了显著的平民化倾向以及对各民族艺术的包容和古典主义的传承再现。对女性形象的塑造, 出现了比较颓废的并带有反叛的精神, 在保持整体风格简约性的同时, 更注重细节的装饰, 体现出休闲的味道。在这股风潮中, 最具代表的是让-保罗·戈尔捷 (Jean Paul Gaultier) 和英国时装设计师维维安·韦斯特伍德。让-保罗·戈尔捷倡导了男性穿裙子的风潮, 也以怪异而另类的手法来逆转传统的审美, 打破高雅与粗俗、华丽与朴实、精美与丑陋之间的界限。麦当娜在她1990年的金色旋风之旅的演出中所穿的金属尖锥形胸衣也是让-保罗·戈尔捷的设计, 基本采用的是女性的紧身内衣, 而内衣外穿正是他自70年代开创的反叛风格, 其设计理念是既引导流行又颠覆传统, 他重新定义了时尚界的规则, 在设计上坚持男女服饰平等的原则, 以怪异而另类的手法挑战隽永的传统文化与前卫创新意识相结合, 使其获得了特殊的声誉;维维安·韦斯特伍德 (Vivienn Westwood) 则成功地将青年亚文化群体的服饰观念运用到高级时装的设计元素之中, 比如以皮革和橡胶为素材破烂不堪的古怪服装, 深受以嬉皮士为中心的时尚青年的追捧, 她设计的服装成为朋克族的“制服”, 被称为“朋克之母”。她思想另类、性格乖僻, 用颠覆传统的设计理念, 改变了欧洲既有的时装格局, 利用历史素材和街头元素创造出惊心动魄具有极端色彩的时装。
总体上概括, 70年代中后期, 后现代主义艺术设计代表了当代文化、审美的变迁, 这种设计理念是对现代主义的凭吊。设计师们提倡复兴观念、强调材料。意向多元化, 后现代主义甚至影响了科学、文学、哲学与批评。所以在20世纪70~80年代以后出现的乡村风貌、乞丐风格的时装、宽肩男性风格的女装。甚至艳俗、同性恋、女权主义、传统美学意义上的“丑”都进入了时尚领域。一批前卫的时装设计师, 以他们怪异大胆的创造, 获得了喝彩, 除了让-保罗·戈尔捷、维维安·韦斯特伍德、川久保玲等时装设计师, 一些信奉高级时装原则的设计师也在设计中或多或少的加入了嬉皮、朋克服装风格的成分。后现代主义对服装艺术及服装设计师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服装中表现为对于多元文化和风格的包容和体现。
参考文献
[1]李当岐著.西洋服装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卞向阳:服装艺术判断.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
【中国服装艺术】推荐阅读:
中国服装产业升级10-07
中国服装发展历程09-23
中国未来服装发展趋势08-28
中国服装的商业密码08-22
学中国服装史有感05-13
中国服装业三大问题06-01
中国服装的振兴之路论文07-25
中国国际服装博览会08-31
中国服装行业大有可为05-28
中国服装行业市场研究与预测报告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