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动画中国艺术(精选10篇)
水墨动画中国艺术 篇1
水墨画是中国的“国画”, 也是中国绘画的代表, 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毛笔、宣纸和墨的交融渗透, 通过留白等手段, 使人产生了丰富的联想与想象, 符合“中国绘画注重意境”的审美理想。而水墨动画是把水墨画的那种虚虚实实的意境, 以及优雅轻灵的画面, 引入动画中来, 使得动画片的艺术格调有了重大的突破, 彰显出了水墨艺术的感染力。
一、《山水情》的本体角度分析
(一) 直抒胸臆的画面
《山水情》的人物由吴山明设计, 他出身于“现代浙派”, 开创出了不同于师辈的“当代吴家样”。画面中那位白衣飘逸、长发美髯的老者, 怀抱一张古琴, 随风飞扬的长袖与发髯, 与空旷缭绕的山水相得益彰, 而那位撑船少年也显得机灵干练, 与之身份相符。
《山水情》的画面大量运用留白手段, 虚实结合。纵观《山水情》全篇的画面不难发现, 画面中出现了许多的空白处, 例如老者在行走中远方的天际, 撑船少年在水中划舟时空白的水面, 山水花草空白的底部等, 几乎每一幅画面都有一半的空白之处。但这些空白之处并不显得突兀和单调, 反而让人浮想联翩, 一看便知道这是那天际、那湖面、那瀑布, 以及其他更多的想象空间。画面用极其简单的触笔, 以及新颖的构图方式, 给了老者和撑船少年一个无限宽广又内容丰富的意境空间。
《山水情》是水墨动画的巅峰之作, 号称中国近十年动画片之最。中国历来都以朴素为美, 认为淡抹的色彩胜于浓妆, 《山水情》的画面中大量运用墨色和淡彩, 二者相互呼应, 例如墨色的背景下, 撑船少年两颊上的淡粉, 橘红的枫叶表现出秋意的浓重, 或浓或淡的水墨表现出了远近的距离等。老者和撑船少年腰间的红束带、淡黄的琴袋、淡绿色的柳叶等, 这些淡彩都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 展现意境的镜头
开篇, 在一片朦胧山色中, 苍劲有力的“山水情”三个书法大字道明了本部动画片的名称, 这种表现方式是早期很多国产动画片都会采用的方式, 与结尾处的题跋相互呼应。然后朦胧中, 一个白衣老者怀抱古琴, 信步走来, 这里运用了全景的镜头, 随后镜头慢慢向老者推去, 直到老者在江边码头站定, 镜头中才出现了潺潺的水声。镜头慢慢地向老者推去, 在寒风中, 老者紧了紧身上的衣袍与怀中的古琴。突然, 一阵悠扬的笛声随风而来, 老者侧耳倾听, 随后撑船少年从远方撑船而来, 这一段的拍摄中, 运用了长焦远景的拍摄手法, 惊起一片飞鸟的空镜头, 显示出了山水的空远, 也为下文中撑船少年学琴做了铺垫。在一大片空白的画面中, 少年和老者乘船远去, 远景将他们周身的环境显露无遗, 而那留白之处的意境也让我们浮想联翩。
老者在茅屋中醒来, 先用一段主观镜头让我们看清了茅屋中的简陋环境, 画面由模糊到清晰, 然后给了老者一个中景, 表现出他慌忙寻找古琴的姿态。随着悠扬欢快的笛声传来, 远景镜头下, 少年撑着小船而归, 全景中, 少年欢快地吹着芦笛向家走去。古朴悠扬的琴声传来, 镜头慢慢向茅屋推进, 紧接着, 空景中的茅屋、中景中的少年全景中的老者、近景下的少年、特写中老者跃动的手指等一系列镜头的层层运用, 将我们带入情节之中, 也通过镜头的切换, 使得少年一步步与老者靠近, 直至在特写中, 老者教导少年学琴。
秋天枫叶飘落、冬天大雪纷飞、春天冰雪消融、夏天青蛙鸣叫, 《山水情》用四个镜头表现出了季节的交替变换, 每个镜头定格下来, 都是一幅独立的水墨画。时光荏苒, 镜头的交接变幻营造出时间的交替与空间的变换, 道出了少年四季昼夜刻苦学琴的辛苦。鱼儿咬饵时的灵动, 大雁翱翔天际的自由, 这些空镜头表现出意境的空广, 让观者心旷神怡。直至结尾处少年一曲《高山流水》, 配合着空镜头中或深或浅、或远或近的湖光山色, 使得整个动画片完满流畅, 意境深远。
《山水情》中镜头画面的不断变换, 即交代了故事情节, 又让观众在画面的变幻中领略了水墨画中的山水之美。镜头与画面、音乐声配合得天衣无缝, 表现出水墨画中追求的“无我之境”“天人合一”的境界, 让观众回味无穷。
(三) 运用巧妙的蒙太奇
《山水情》叙述情节的发展主要运用了连续蒙太奇的手法, 沿着一条单一的情节线索, 即老者与少年相识, 教导少年学琴, 少年学成之后老者离去, 这种叙事方式自然流畅, 朴实平顺, 正适合《山水情》这种学业上传与受的意境。
而《山水情》的表现手法上却多种多样。大量运用的心理蒙太奇, 在船上时少年吹奏芦笛老者侧耳倾听时的思索表情, 少年一步步靠近弹奏古琴的老者时, 老者看到天空中两只老鹰盘旋飞翔等, 这些都表现出了人物强烈的主观性。运用抒情蒙太奇, 抒发了作者与老者、少年的感情, 例如少年弹奏古琴, 鱼儿本来在咬钩, 反而都被琴声吸引去了, 老者也不管水中的鱼而侧耳倾听, 表现出老者现在对少年琴艺的满意。运用对比蒙太奇, 老者与少年外出游历时, 他们划船经过风高浪急的湖面, 接着又划到了风平浪静的湖面, 欢快的鸟鸣声表现出人物的喜悦之情, 这种对比蒙太奇的运用产生了强烈的对比, 表达出老者与少年外出游历中的经历了种种环境, 达到游历历练的目的。
二、《山水情》的人文角度分析
(一) 景语皆情语
水墨画最大的特点, 就是凭借渺渺几笔线条, 勾勒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境界, 情景交融, 将思想融入绘画之中, 湖光山色既是人物活动的自然环境, 也是表达人物情感的载体。《山水情》中, 一景一物一声, 皆表达出了强烈的思想感情, 这种比兴的手法, 通过《山水情》中一景一物的变换, 抒发了作者以及老者、少年的强烈感情, 把老者与少年思想感情上的变化也凸显出来, 是极具感染力的艺术形象。
《山水情》最成功的一大特色是音画同步。水墨动画的创作难度本就很大, 特别是对技术的要求很高。动画片中大量出现了快速的画面频动, 例如撑船少年在船上吹奏芦笛时, 手指的快速变动, 以及老者用古琴弹奏时, 甚至是老者手把手的教导撑船少年弹奏古琴时, 随着音乐舞动的手指, 画面节奏变换快速, 但是细看不难发现, 手指的舞动和音乐声相契合, 仿佛就是他们真实演奏出来的一样, 使水墨动画的技术达到了新的高度。老者刚醒来时, 环视、转身寻琴, 撑船少年吹着芦笛欢快的走向茅屋时, 水中鱼儿咬钩、相互嬉戏时, 画面流畅自然, 我们能很清晰地看到勾线泼墨的痕迹, 仿佛看到了画家是如何一笔一笔绘画一般, 如此细腻的画面处理更加凸显了人物的性格气质。
(二) 文化的传承
《山水情》只有短短的十几分钟, 表达的却是中国历来重视的文化传承。《山水情》通过自然环境、人物与技艺的表述, 揭示了人们通过观察自然环境获得艺术上的灵感, 而自然也通过人们艺术上的表达获得了灵性的过程。中国文人爱用“琴棋书画”来展现自己的思绪, 宣泄自身的强烈感情, 使心灵得以慰藉。《山水情》中老者通过教导撑船少年学琴, 最后将古琴赠予少年, 隐含了一种文化、精神传承的意味。
《山水情》中古琴弹奏出的作品, 都带有浓厚的人格美、道德美, 表现出一种闲适、寂静、空远、恬逸的意境。中国的传统审美意识有别于其他民族, 受儒家“仁”“大同”等思想、道家“天道无为、道法自然”以及禅境“色空、中道、圆融”等思想的影响, 《山水情》表达了少年在恩师悉心教导之下学有所成, 又在老者赠琴离去后顿悟琴道, 用《高山流水》送别恩师, 而老者在余音缭绕中捻须微笑,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种中国历来主张的文化传承精神以及传统的人文精神完美呈现。
三、结语
水墨动画《山水情》是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技艺相结合的产物, 体现了强烈的民族特色与文化传承, 是我国动画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山水情》中不论是从本体角度的画面、镜头、蒙太奇等角度, 还是从人文角度的师生、文化传承分析, 都有太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山水情》中的水墨画、古典音乐的运用, 也值得我国现代的动画片学习和借鉴, 我们应该创做出更多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动画, 既要保持自身的特色, 又要寻求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和碰撞, 振兴民族动画。
浅论动画艺术与水墨画的美学交融 篇2
一、水墨画幅面形制的动画时间元素
绝大多数水墨画作品的幅面形制是条幅、横幅、扇面和小品等,在这些形式中,最能体现时间概念的是长卷。由于观众在欣赏长卷形制的画卷时,要随着时间的流逝方能完成审美接受,因此,水墨画的长幅形制就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时间性的视觉叙事文本载体。再则,水墨画的长卷与传统动画制作时期的场景背景有类似形状,从中读出某些与动画相关的创作元素。
(一)动画场景长卷形状邂逅水墨画长卷幅面形制。水墨画长卷就是把绘画元素按照一定的艺术规则赋予在长卷宣纸上,由于较长,观众无法一下将内容收入眼中,只能先后分节欣赏,然后形成连续的审美对象,从而完成对作品的审美活动。无独有偶,在传统的二维动画制作中,一个动画场景或背景是绘制在一幅很长的图画纸上,但场景不是一次就纳入动画镜头中,而是用摄像机进行分段摄制,相当于电影拍摄中的场面调度,再重新剪辑成连续的影片。在动画场景或背景的绘制中,大多是横式的,水墨画长卷也是横式的。
(二)水墨画的线性条横幅面彰显时间特性,成了一种时间的载体。时空通常是联系在一起的,有时间就有空间,有空间就有时间的存在的可能。水墨画长卷的长宽比例是很大的,比如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的尺寸:纵24.1厘米,横572.8厘米;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的尺寸:纵27.9厘米,横69厘米;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的尺寸: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尺寸:纵33厘米,横636.9厘米;明仇英《汉宫春晓图》的尺寸:纵37.2厘米,横2038.5厘米;清郎世宁《百骏图》的尺寸:纵102厘米,横813厘米。[2]从列举的这些古代水墨画长卷可以清晰地看出其长宽比例较大,基本上是呈现线性状态,根据人们对绘画长卷的审视习惯,越长的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观众要接受附着在画卷上面的审美信息需要通过一段时间才能完成,所以水墨画长卷就间接地具有了时间特性。而这种时间性具有主观能动性,观众可以根据观赏的需要确定时间的长短,这种时间的自主性恰好与动画创作中的时间自主性相一致。所以,水墨画长卷的时间特性与动画的自主性具有联系。
二、水墨画结构章法中的“拟动画”语言
就中国水墨画创作来说,章法布局在我国传统水墨画技法中又称作为“布白”。章法的作用是把绘画内容中的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人、物与环境的关系,组合成一定的具有强烈的视觉表现形式和具有内在时序脉络、节奏韵律的秩序感的完形绘画作品。从实质上看,章法就是对一幅作品的平面空间进行黑白二色的空间分割,使绘画作品的点、线和面的元素达到韵律铿锵、疏密有致、和谐统一、变化莫测等最佳视觉表现。
(一)墨法重心、绘画轴线与动画语言结构。墨法重心是指创作主体在视觉判断下的笔墨力量或重量感的凝聚点,它因个人的判断经验与心理错觉而产生差异[3]。绘画轴线是指创作主体在视觉判断下的绘画作品中心的纵向趋势线,它会把一幅作品剖为左右视觉分量大致相等的两个部分,同时标明这幅作品的相对倾斜角度,它并非总是与水平线垂直。墨法重心和绘画轴线的认定习惯除了画家的心理判断作用之外,还与学习取法的技法体系不无关系。轴线在墨法乃至章法中的运用对过去的一些诸如“脉络”、“气息”等较为抽象的审美分析与技法体系有了易于量化、更为清晰的外在表达。在动画电影的拍摄中,也有注重轴线之说,这个轴线指的是在镜头的转换中制约视角变化范围的界线[4]。被摄对象的视线和关系所形成的轴线叫做关系轴线,轴线是被摄对象的运动方向、视线方向和对象之间关系所形成的一条假定线。影视动画镜头的关系轴线可以参照水墨画中的轴线的安排,从而提高动画语言的艺术性。
(二)布局谋篇的“蒙太奇”性。何谓蒙太奇,简要的说就是有意涵的时空人为地拼贴剪辑手法。水墨画中的一个要素或一个绘画段落就相当于动画作品中的镜头,水墨画作品的基本单位是“要素”,如人物、动物、物件、景物等等。动画作品的基本元素就是镜头。除单要素水墨画作之外,一般作品都由数个绘画要素的复杂组合而成。这些要素之间的组合安排,即“行间布白”,是相当有规则的,这在中国书法作品中尤为讲究。清人朱履贞《书学捷要》中说:“一字既工,则一行俱下;一行既工,则全篇皆工矣,断不可凑合成字尔。”[5]说的就是在书法创作中,积行成篇是最为重要的地方,这之中的规则和法则就需要极其讲究,即“一篇之中,虽欲皆善,必有一二字登峰造极……”。从中我们可以读出,一幅国画作品中须有统领,这个统领就是其中的重要元素,要么是人物,要么是花鸟,要么是山水。众要素之中要有轻重主从之分。类似推理而来,上述所论及的单要素组合就相当于动画艺术中的一个蒙太奇句子。在动画电影中,每部动画作品中的蒙太奇段落和句子也应该有主从之分,一个蒙太奇句子应该有一个或几个能统领镜头。动画艺术的这种轻重主从的具体分布的艺法可取自中国经典的国画作品。
(三)水墨画的落款、印章对动画语言互补的启示。在水墨画长卷上,题款和落印(有时还题画)构成了综合的视觉语言系统。水墨画的落印、题款往往会是“点睛”之处,水墨画特别讲究落印和题款的多种视觉语言之间在艺术表达的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的组合关系。钤印和题款的形式和风格能交代作品本身不能体现的时期或时代背景和作者信息,客观上起到了类似于动画电影的旁白与字幕的作用。落款的位置和书体的选择以及印章的位置和朱白文的安排,甚至落印和题字的多少大小都是非常讲究的,有章法的,往往带有创作者某种特定的意图表达。由此可以看出,动画的视觉语言从某种角度上可以向水墨画的题款或落印的作用取法,以补偿动画语言的单调感。同时,可以借助这种方式对某些难以用动画形式元素表达的话语进行补充,从而较为准确地对动画表现方式进行有为地发展。
三、水墨画中的“拟动画”影像叙事元素
(一)水墨画中绘画要素的“重叠率”对动画叙事中人物戏份节奏安排有较大启发。有学者对古代重要的水墨画作品作了研究,发现在水墨画中总能把一个要素,如人物、景物等,用一个最小面积的凸多边形围起来,总能为任何一个绘画要素作出它的最小外接圆。研究还表明,如果一个绘画元素的最小外接圆是完整的,那么这个圆便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张力,同时暗含这个要素在作品中独立而稳重的地位,这个绘画元素在这幅作品中起到的是统领作用;当重叠率达到一定数值时,外接圆就失去了独立性,张力消失,外接圆因此失去存在的意义。当外接圆重叠或交叉时,便破坏了外接圆的完整性,外接圆所具有的张力随即被削弱,其中的绘画要素的重要性也随即减弱。 水墨画的这些相关研究对动画叙事的角色安排深有启示,动画作品中的角色戏中,一般分为单人戏和多人戏两种,单人戏是一个角色充当叙事功能,突出其在剧作中的重要地位,其特点和水墨画中的外接圆没有重叠和相交的元素一样,在片中具有很强的膨胀力。单人戏和多人戏经常会交织在一起,以便起到更好的戏剧冲突。同时给观众带来悬念和好奇的心理,从而膨胀观众的心理感。比如在美国动画片《狮子王》中,当辛巴的爸爸穆发沙被叔叔刀疤杀害之后,辛巴被土狼追赶独自一人奔跑在荒漠上,那种无助、恐惧的感觉一下子膨胀了观众的整个心理。当辛巴遇到了新的朋友时,就相当于水墨画中两个元素的外接圆重叠了,张力被削弱,观众的紧张情绪也消解了。我们就可以从古代水墨画作品的绘画要素外接圆的重叠率节奏得以如何处理单人、多人的角色戏的节奏从而满足观众心理需求的启示。
(二)水墨画要素的首尾相连能启发动画情节段落的前后联系的紧密性。为了保持绘画作品气脉的贯通,节奏的畅通,水墨画中往往会出现一些空白、飞白等让人意想的空间,许多地方是笔形断而意连。这就是水墨画的程式所在,先笔与下笔的衔接艺术,每一笔的收尾显得非常重要,它所起的作用是结束该一个绘画要素,又要巧妙的引出下一绘画元素的起笔,让人感到一气呵成。这种笔断意连的艺术使我们在编剧动画故事情节时得到环环相扣的启示。一部动画片的完整叙事结构往往是由几个或十几个情节段落构成,一个情节段落又由数个情节点组成。一部动画片的故事结构宛如一幅国画作品,作品的每一个绘画元素就好比一个动画情节段落,它巧妙地“勾”住前后两个“情节段落”,使前后两个“情节段落”有密切的关联。作为“情节段落”的“落点”的那个“情节点”非常重要,使整部动画作品连贯,通畅。
(三)动画的“强影像叙事”邂逅写意画的叙事机制。水墨画从题材分为山水、人物、花鸟等,从形式上分为工笔和写意。写意水墨画实际上就是抽象绘画,看不出具象的物象,以写意为主,抒情为目的。写意国画为动画叙事艺术提供了纯语言叙事范例,这种叙事方式就是脱离文本,独自在语言的自我指涉中完成审美意象的创造,从而使叙事变成一种语言的自我体现。水墨画在这个时候就脱离了物象文本的形体,而仅仅用其外形在对观众进行审美的写意表达。写意画虽然也有叙事文本,但它大大弱化了物象文本的叙事机理,比如像扬州八怪、八大山人等的绘画,没有具体的物象,并不是说这些画就不是上乘之作。动画艺术就应该学习写意画那种运用本体语言进行叙事的方法,以视觉影像符号叙事为本,运用视知觉可以感知的样式为外在表现形态的叙事机制。谨慎运用旁白、对白、字幕等辅助语言,充分运用视觉语言进行叙事,运用好影像叙事才能彰显动画艺术的无限魅力。
注释
[1]王安中.《中国古代人物画长卷“拟影像性”研究》[J]《电影艺术》2007(6),P39.
[2]http://tieba.baidu.com/f?kz=961590388.
[3]邱振中.《章法的构成》[J]《20世纪水墨画研究丛书-风格技法篇》,上海:上海水墨画出版社.2000.P218.
[4]张会军.《影视摄影技巧》[M].北京:北京电影学院出版社,2002.P188.
水墨动画中国艺术 篇3
一、主流民族艺术样式—水墨艺术
众所周知, 绘画对于动画影视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每部动画作品为了取得优良的画面品质, 都非常重视绘画的作用, 即便是电脑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 那些动画制作大公司也不敢怠慢美术设计这一环。
中国绘画艺术的博大精深使它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尤其是中国画中蕴涵的情感和韵味更是令历代文人骚客魂牵梦萦, 这一情感和韵味的形成, 深受民族文化艺术的熏陶, 成为美术界, 乃至整个文艺界所推崇和坚持。传统绘画艺术对中国动画影视的影响不一而论, 其中意义最为深远的就是水墨画对中国动画艺术所做的贡献, 这不仅是民族艺术特色的体现, 更是中国动画艺术的伟大创举。
中国水墨画是绘画艺术中的主要画种, 素以中国特有的笔、墨、纸、色为工具, 特殊的材料形成工具的质地和性能, 加之工具之间的特殊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特色民族文化对艺术家的浸润, 使得中国水墨画具有特殊的韵致, 墨可分“焦、浓、重、淡、清”五色。由于水与墨的比例不同, 纸张、用笔的不同, 墨与墨之间相互作用时产生不同反应, 使墨色具有丰富的层次和变化, 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 以流动的线条, 传动作之神态, 求气韵之生动, 形成著名的水墨风格。动画影视中在造型和背景上就很大程度上运用了这一风格。
运用水墨传统艺术制作的水墨动画充分展现了水墨的语言特色, 传达了诗情画意的艺术情调,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国产动画要想追根溯源去重新找回自我, 重温传统文化发展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美学精神是一条必要的道路。尤其透过水墨与传统哲学文化之间千年水乳交融的历史, 我们更可以看清水墨对于传统美学精神的彰显。
二、水墨艺术在动画艺术中应用
一般来说, 动画是以画面为主要元素之一。动画设计本身就是一门具有前沿性和交叉性的学科, 是在文学、剧本、影视艺术、绘画、音乐、电脑技术等多种相关学科的交叉和融会的基础上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首先水墨动画是一种“中国式”的传统动画创作模式, 它强调动画的深远意境;其次, 画面的景色柔和, 笔调细致, 以及运用水墨独特的创作手法表示忧虑、犹豫和快乐的动作, 使影片产生魅力和诗意。因此, 构建水墨动画并以此为原则指导动画创作的调整和优化, 表现出了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美学精神, 正是我们民族文化特性的鲜明体现。
根据水墨动画的形式风格对中国动画进行较为深入和全面的传统美学意境的评价, 根据这种评价, 并且基于中国水墨式的动画模式的构建原则对中国动画的创作结构调整和优化提出一系列思路和对策。
我们在水墨动画片的一代表作《山水情》可以看到, 水墨的魅力发挥到极至。该片产生于上个世纪的80年代末, 采用完全的中国式水墨作画, 情节并不复杂, 长度也只有十来分钟, 但却一举拿下若干国际动画大奖, 即使在今天看来, 仍然是国产动画片中的精品。《山水情》中通过对人与山水的依恋关系的刻意画来渲染师生之情, 水墨晕染的湖光水色是人物情绪的外化, 影片结尾处, 少年端坐在崖巅, 手抚琴弦, 深情的琴声在山川大河间回荡。老琴师在琴声中渐去渐远, 终于消失在云海之中, 而琴声连绵不绝, “天人合一”的高远境界通过水墨淋漓的画面和优雅的音乐体现出来。
中国水墨画的传统风格基本上是建立在“宁静致远”这种审美情趣之上, 水墨动画讲究写意的空间, 画面强烈的明暗对比, 在简洁中蕴涵着丰富的韵味。比如制作一片水面, 水面上有石头、树、草。如果是西方绘画, 水面是一个实体, 有色彩, 水波, 反光, 倒影等多种元素, 但为了保持中国画特有的美感, 就必须放弃这些元素, 使水面变成画面中大片的空白, 仅仅通过倒影和倒影的波动表现水面的空间和质感, 这样让画面充满了想象的余地。基于中国画的这种特殊的审美意向, 水墨风格是非常适合制作成现代动画的。水墨动画片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动画的一大创举。它将传统的中国水墨画引入到动画制作中, 那种虚虚实实的意境和空灵优雅的画面使动画片的艺术格调有了重大的突破。3D水墨动画是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创新, 目的是为了在中国水墨画和电脑技术之间找到一个结合点, 将水墨绘画的风格应用到现代动画创作中。1这是数字和水墨的融合, 也是现代科技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
正因为数字和水墨的完美融合, 水墨动画片才一次又一次地在世界各地赢得赞誉, 它的辉煌与成功理所当然得归功于传统绘画艺术中的精湛造诣。正是因为动画作品以绘画作为基础, 所以绘画中的传统技法和风格对于动画创作也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水墨动画电影《小蝌蚪找妈妈》中, 影片就从齐白石的水墨画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据说, 齐白石曾应老舍同志的请求, 为诗句“蛙声十里出山泉”配画, 于是, 齐老就画了一幅成群的蝌蚪顺潺潺山泉奔流出山谷的画。这幅画给动画艺术家们丰富的想象, 最终成为他们创作《小蝌蚪找妈妈》的创作依据。我们可以在片中看到栩栩如生的对虾, 那细细的触须伸向不同的方向, 显出虾在水中的动静之态:虾体的水墨浓淡, 充分展示了一节节皮肉的质感。再看螃蟹粗壮有力的蟹爪以及蟹爪上的茸毛;跟着鸡妈妈的那群毛茸茸的小鸡;在浮萍下来回穿梭的小金鱼等等, 都仿佛从齐白石的水墨画中苏醒过来似的。一些老画家在看了动画片之后, 不禁感叹, 要把齐白石老先生的水墨画临摹下来己是不易, 再要让这些形象动起来, 给它们生命, 给它们感情, 实在是一次了不起的创造。当1961年《小蝌蚪找妈妈》上映之后, 《人民日报》发表评论说:
“这部片子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可以说每个镜头都足一幅动人的画面, 使观众感到象是走进了艺术之宫”2。
水墨风格给予这部动画片以宁静温馨的影像之美,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用墨点勾勒出来的蝌蚪形象竟能在动画镜头面前表现出如此细腻丰富的感情来。它们看见小鸡跟随自己妈妈走了, 伸长脖子, 对着它们的背影张望, 流露出无限的羡慕;待它们走远, 仍不忍离去的样子, 让观众感受到它们的无限怅惘。当观众在欣赏这样优秀的水墨动画作品时, 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源自传统艺术审美的一种身心享受。通过这样的艺术审美, 可以培养和启迪人们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欣赏和认知, 其本身就是对传统文化精神传承的一种极好的教育方式。
影片没有很多背景, 仅仅是通过水墨造型来表现动画形象的心情变化, 不可不谓之神奇。难怪法国《世界报》称赞道:
“中国水墨画, 画的景色柔和, 笔调细致, 以及表示忧虑、忧豫和快乐的动作, 使这部影片产生魅力和诗意”3。
展望中国动画的未来, 我们可以发现, 走民族化的创新之路依然是个关键, 在当代娱乐文化极度繁荣的二十一世纪, 观众对于动画的需求还远还不止这些。中国动画要重温当年的辉煌, 除了寻根, 还需要民族传统的根系能够在当代文化的土壤里滋长繁盛。
相信中国动画将沿着这条充满智慧的道路继续前行, 发扬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 结合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 与时俱进, 在世界动画之林异军突起, 再掀波澜。
摘要:水墨艺术以流动的线条, 传动作之神态, 求气韵之生动, 形成著名的“中国式”的传统动画。水墨动画充分展现了水墨的语言特色, 传达了诗情画意的艺术情调,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民族艺术,水墨动画
注释
11.孙立, 《水墨动画在游戏中的应用》, 北京电影学院, www.bjanimatiom.com。
22 .转引自松林:《愈有民族性愈有国际性—美术电影民族风格的形成和发展》, 《当代电影》1985年第2期。
中国水墨动画何时再迎春天 篇4
关键词:水墨动画、民族艺术、传承历史
水墨动画:开辟新道路
1960年1月31日,陈毅副总理参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美术电影展览会”时,对美术电影工作人员说:“你们能把齐白石的画动起来就更好了。”同年2月,上海美影厂成立了由阿达负责人物和背景设计、吕晋负责绘制动画、段孝萱负责拍摄和洗印技术的试验小组,经过三个月的努力,《水墨动画片断》试验获得成功。
次年7月,上海美影厂成功摄制了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宣告了中国水墨动画片首创成功,也为中国水墨动画走向巅峰迈出了坚实一步。从1961年到1995年,上海美影厂共摄制水墨动画片4部。每一部都有其特色,都有创新,都有所前进。水墨动画片为中国电影艺术实现民族化、群众化开辟了一条新道路。
《小蝌蚪找妈妈》:世界第一部
《小蝌蚪找妈妈》是世界上第一部水墨动画片,1961年7月由上海美影厂摄制完成。影片根据方惠珍、盛璐德创作的同名童话改编,片中的小动物造型则取自齐白石笔下。这部只有14分钟的动画短片可谓名满天下。平日里“单线平涂”的动画片第一次使用中国特有的水墨画效果。几乎每一个镜头,都是一幅优秀的水墨画。同时也是科普启蒙、寓教于乐的好教材。
影片获第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1961年获瑞士第十四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短片银帆奖,1962年获法国第四届安纳西国际动画节短片特别奖和1964年第四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荣誉奖,1978年获南斯拉夫第三届萨格勒布国际动画电影节一等奖,1981年获法国蓬皮杜文化中心第四届国际青少年电影节二等奖。
漫画家方成说:“这部片子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可以说每个镜头都是一幅动人的画面,使观众感到像是走进了艺术之宫。”
法国《世界报》评论这部影片时赞扬说:“中国水墨画,画的景色柔和,笔调细致,以及表示忧虑、犹豫和快乐的动作,使这部影片产生了魅力和诗意。”
“白石世所珍,俊逸复清新。荣宝擅复制,往往可乱真。何期影坛彦,创造惊鬼神。名画真能动,潜翔栩如生。柳叶乱飘雨,芙渠发幽香。蝌蚪找妈妈,奔走询问忙。只缘执一体,再三认错娘。莫笑蝌蚪傻,人亦有如此。认识不全面,好心办坏事。莫笑故事诞,此中有哲理。画意与诗情,三美此全具。”1962年,茅盾看了这部影片后,写下此诗以表赞美。
《牧笛》:堪称“奇迹”
《牧笛》是童话题材的影片,片长20分钟,1961年开始筹备,1963年12月摄制完成。影片的背景设计由西安的国画家方济众担任,国画大师李可染也曾借出几幅牧牛图挂在摄制组的墙壁供学习参考。可以说这是一部田园诗般的作品,展现出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影片完成不久,极“左”思潮使影片不能与观众见面,在片库禁闭了十多年。重新上映之后,立即受到国内外的一致赞扬。
1979年,影片获丹麦第三届欧登塞城国际童话电影节金质奖。
1980年,美国观众观看《牧笛》后,发出阵阵掌声,说:“实在太美了”,“简直是奇迹”,“这真是完全中国式的动画片。”
1981年,一位日本动画人士表示:“当听到水墨画能动起来,简直不敢相信,可是,看了以后,真是大吃一惊。这样的作品,是用什么技术搞的呢,确实难以想象。能够把水墨动画制成动画片,表明了中国人对自己传统艺术有很深的感情和深刻的了解,外人只能说是‘了不起’。”
《鹿铃》:开启新发展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上海美影厂大力进行拨乱反正工作,使中断17年之久的水墨动画片恢复生产。《鹿铃》,1982年12月摄制完成。当时摄制组人员大部分是新手,加上电影胶片和洗印技术的发展,过去的技术条件和数据已不适用,这些都必须重新做出试验和确定标准。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影片终于摄制完成。
影片是根据庐山“白鹿书院”中一个有趣的传说编写的,并赋予了新的内容。女导演唐澄运用水墨画的艺术形式,使影片呈现出清秀、淡雅、抒情的特色。该影片1983年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和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同年7月获苏联第十三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最佳动画片特别奖。
《山水情》:推向新境界
1988年10月上海美影厂摄制完成《山水情》。这部仅18分钟的影片,格调清新、洒脱、空灵、飘逸,将中国诗画的意境和笔墨情趣融进了每一个画面里。影片把人物作为主体,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做了相当和谐的结合,对于人物不占重要地位的中国传统水墨写意山水画有了突破和提高。
摄影师打破前三部传统逐格拍摄手法,对准原幅背景进行拍摄,再与逐格拍摄的动画镜头相合成,充分发挥了中国水墨画的特色。与之紧密融合的各种现代动画手法,把中国水墨动画这朵艺术奇葩推向新的境界。
在国内,该影片1988年获第九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首届全国影视动画节目展播大奖和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1991年首届上海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
在国际上,该影片1988年获第一届上海国际动画电影节大奖,1989年获莫斯科青少年电影节“勇与美”奖,同年10月获保加利亚第六届瓦尔纳国际动画电影节优秀影片奖,1990年获加拿大第十四届蒙特利尔电影节最佳短片奖,1992年获印度孟买国际电影节最佳动画片奖。
水墨动画尴尬走钢丝?
几年前,中央电视台的《水墨篇》广告宣传片深受大家喜爱,在阔别水墨动画的若干年后,我们似乎重新找到了骄傲的一面。可如今,水墨动画的形式仅在广告宣传片中出现,此种尴尬,让我们提起曾经的辉煌时心生羞愧。
由于要分层渲染着色,水墨动画片制作工艺非常复杂,一部短片所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是惊人的。虽然,现在凭借电脑技术在动画制作中的运用,可以使得水墨动画的效果在电脑中轻易实现。一些广告、宣传片也开始运用水墨动画展现传统特色,吸引眼球。可是,就算电脑制作可以给水墨动画带来一个升级,但感觉没有手工那么细腻,韵味也感觉少一点。
由于艺术价值同商业价值的脱离,使得水墨动画面临着无以为继的尴尬。早前中国水墨动画的成功,恰恰是依靠特伟、钱家骏等老一辈动画大师,甚至是国画名家李可染、程十发也曾参与艺术指导。如此不惜工本的投入,使得中国水墨动画在国际上博得了交口称赞。
在国内,曾经参与手工制作水墨动画的人多已年逾耄耋,甚至离开人世,有些也被请去指导水墨动作短片,但没有过正式的传承。现如今,中国水墨动画艺术面临外来文化挤压、审美价值观冲击、商业观念的诟病,以及老一辈动画大师创作思想与工作经验的流失等诸多困境。
中国水墨动画曾经让世界震惊,让我们骄傲,可如今我们却在一点一点地看它渐渐远去。我们的民族性、价值观、历史传承急需后辈重新拾起,再创辉煌。而在老一辈动画大师尚能指点迷津之时,抢救其思想精髓,找出中国水墨动画未来出路,或许应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一步。无论怎样,中国水墨动画何时能迎来下一个春天,这需要你我共同努力。
中国水墨动画风格的意境美 篇5
采用中国水墨画所制作的动画, 景色柔和, 笔调细致。用水墨的手法灵活演绎角色的“灵”“动”。线条式的勾勒手法并不局限景物的创造, 反而寓情、寓景用水墨丹青的墨色诠释画面的“虚实相生”。使情与景、意与境、物与我、情与理、形与神等因素和谐地交融在一起。从这些繁复多变的表现手法中可以看出, 水墨动画的表现形式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墨色呈现, 其中的变化是多样的。注入墨色以生命力, 活灵活现的展现作品的灵性。而中国水墨动画的独特也在于此。
一、“灵”“动”相溶师法自然
中国水墨动画有一个重要的特点, 就是在构图方法上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 多采用散点透视法 (即可移动的远近法) , 使视野宽广辽阔, 构图灵活自由, 冲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在中国水墨动画集大成之作的《山水情》中, 将崇山峻岭、飞瀑流泉、人物小船都巧妙的描绘在一副画面中。画面完整的表现出了每个事物关系之间的彼此对比与相互融合。在构图上错落有致, 变化丰富, 形成了一个全景山水的壮观场景。在这里所谓的“灵”, 是指将不同时间和不同时空的事物安排在一个画面中, 犹如一组运动镜头把不同的场面集中到一起。因此这种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的表达, 非常的自由与灵活。该片融入了中国道家施法自然、与世无争思想和禅宗明心见性的灵感。更值得一提的是水墨的技法和古琴的乐曲无不是出自大家之手。在这幅作品中, 四季交替表现的自然融洽, 枫叶飘红, 临风飘舞。冬雪茫茫, 茅屋素白银装素裹。春水潺潺, 万物复苏, 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夏荷绿意盎然, 翠竹挺拔。这一番墨色的渲染, 瞬间点亮了画面的灵性。同时将镜头中时间和空间的把握运用的恰到好处。
二、“情”“景”具在写意唯真
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 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 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 景中情。”情与景的交融也就是所谓的“意境”。说到“意境”中的“意”并非某种单纯的情感和情绪, 而是情中有理, 理中有情。情因理而使“意”具有了深刻性和普遍性;理因情而使“意”具有打动人的灵魂力量。可以说水墨动画讲究的就是这种“情”与“景”的交融, 并在虚虚实实中让观众产生无限遐想。
虚实相生是意境创造的结构特征。中国画讲究“留白”, 这种表现方式给观众以足够的想象空间。这与老子强调道的虚无是相互联系的。老子说:“惟无能生有, 惟虚能衬实”。这种从虚化有, 由有生虚, 虚实转换, 虚实相生的手法, 更显意境的奇妙。虚实相生的手法在山水情中更是运用的惟妙惟肖。影片画面中山水画面的虚实相映, 化无为有的笔墨流转, 将画面中墨色生动的表现出来进而升华成一个个气韵生动的事物。师生间的感情也是虚实相生。从一开始的萍水相逢, 进而受到少年的救助, 这种表象下的温文, 含蓄, 及平和其实隐藏着是更深沉的惺惺相惜与热烈的知音之情。
三、“神”“形”兼备有“骨”有“肉”
中国水墨画无不追求“气韵生动”和“神形兼备”, 追求“传神”或者“意境”。在描绘人物刻画人物形象时, 讲究的是为人物传神, 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神气, 即人物的精神气质和性格特征。然面对无生命的山水和无意识的花鸟时, 也是寓情于景或寓情于物, 赋予他们人格化的精神气质, 赋予它们活泼的生命与灵气。在影片中, 没有一句对白, 但却可以从曲调的抑扬顿挫中感受到故事的发展状态及人物角色的心境变化。影片的一开始, 悠扬轻快的笛声化解了琴师在凌冽寒风中的阴郁气氛, 接着镜头一转在少年救下琴师后, 小鸟的清脆鸣叫声唤醒了琴师, 这似乎预示着琴师和少年即将成为师徒继而成为知音情谊的良好开端。各种音色的传达, 让故事有起有伏紧紧抓住观众的心弦。影片隐含暗喻性, 表面上描述的是山水情, 山水相依, 山水映照, 其实暗喻琴师有如崇山峻岭般的情操, 以及少年有如流水般的灵动心性, 两者之间如山水般相依相绕, 互为知音的情怀。
四、结语
山水情这部作品并没有运用鲜亮的色彩, 也没有细腻的线条, 但是表现出的大气磅礴是其他水墨动画所很难超过的。中国水墨动画这种意境的取材, 传统技法所呈现的内敛含蓄的表达方式, 是完全有别于西方娱乐性动画的展现手法。正是这种特有的技法模式, 为我们赢得了赞誉。近期央视《相信品牌的力量》这则广告, 重现了水墨动画的辉煌。纵观数字化发展的今天, 人们拥有更为便捷的方式去创作优秀的作品, 技术与艺术的交融打开了一扇无限创意的大门, 期待水墨动画的传承在我国大放光彩。
摘要:中国水墨动画是中国动画史上一抹瑰丽的色彩, 可以称得上是世界动画的一大创举。它将传统的中国水墨画引入到动画制作中, 那种虚虚实实的意境和轻灵优雅的画面使动画片的艺术格调有了重大的突破。中国水墨动画风格中那种意境的美是其他动画形式所无法比拟的。通过对于水墨动画经典动画片的分析以及内含的艺术表现手法, 展示中国水墨动画独特的魅力。并以此期望新一代的设计师们能秉承老一辈曾经有过的辉煌成就进而创造出更加优秀的水墨动画作品。
关键词:中国水墨动画,意境,风格
参考文献
[1]彭吉象.影视鉴赏 (第二版) [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1]彭吉象.影视鉴赏 (第二版) [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王宏建.艺术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0.1.[2]王宏建.艺术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0.1.
[3]余为政.动画笔记[M].海洋出版社, 2009.11.[3]余为政.动画笔记[M].海洋出版社, 2009.11.
水墨动画中国艺术 篇6
一、水墨动画中饱含大量的中国传统式图形元素
我们在对水墨画的进行图形转换时, 不管是图形的角色或是图形的背景都具有十分丰富的中国式的图形符号, 石林草木、花鸟鱼虫, 其内涵都远远超过了写实和转换, 这些要素在动画艺术的长河中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它们的存在改变了动画制作的一般规律。
这一点在《山水情》中体现的尤其充分, 在这幅作品中将写意山水所追寻的悠远氛围表现的淋漓尽致, 整个作品的手法飘逸而舒展, 让画面富有极强的弹性和运动感。所有这些水墨动画之所以给人以震撼性的中国文化冲击, 其重要的原因是画面的构成要素是中国传统式的, 这样图形符号充分彰显了水墨动画的民族性, 也即民族血源性, 民族情感的无界感染使影片具有无限的自我力量和世界魅力。
水墨动画中的中国画题诗拓赋式字幕
二、水墨动画以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为主题
水墨动画具有诗歌一般的艺术境界, 其内在的精神价值淳朴而自然, 让人的精神不知不觉地在中国文化的洗染中得到净化。中国的水墨动画十分擅长表现中国传统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内涵, 往往取材于传统寓言故事, 既内容精炼又精神饱满。在外在形式上, 水墨动画中图形设置图片了以往传统的线框平涂相对刻板的动画造型束缚, 具有更强的细腻感和运动感, 给人以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感, 同时运用为朴素的动作和音乐表现形式, 来展示中国的传统美德和文化内涵, 比如在《牧笛》、《鹿铃》、《山水情》等作品以及游戏的水墨动画影片中, 都运用了直接单纯的艺术表现现手法, 将中国传统的道德品质和文化内涵展现的淋漓尽致, 显得舒缓而又轻松。通过这样的手法既充分地体现了中国水墨画的传统美术形式, 同时又用动画来表现中国式情感, 二者的巧妙而完美的结合进一步诠释了中国文化的精髓。
三、水墨动画积极运用了中国民间音乐元素
民族音乐是我国水墨动画的特色之一。从我国当前较为成功的几部水墨动画中可以看出, 古筝、二胡等传统民族乐器完全迎合了中国水墨画“言在意境中”的绘画精神。无对白的动画对动画的画面和音乐效果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科学地处理动画的音画关系是整个动画创作的重点。 以《牧迪》 这部动画作品为例, 在该部作品中音乐与画面的完美结合, 让人们重新认识了无对白动画的高超艺术表现能力。《牧笛》 在影片的不同阶段巧妙地使用了短笛、扬琴、三弦、胡琴等中国民族乐器进行演奏, 同时结合铜板琴、钢板琴等来演奏南方音乐和民间舞曲, 使用萧来引出动画的主题, 而优雅的牧笛演奏贯穿了整个剧情的始终, 使得整个作品非常的自然清新, 不断地推进了剧情的发展。
四、水墨动画民族性的美学价值
在艺术创作中, 意境是最高的境界, 而水墨动画正式在这一点上达到完美的地步, 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水墨动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现其独有意境:一是虚实相生的造型美。二是民族音乐的含蓄美, 民族音乐之所以会在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中占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主要是因为它可以展现出我国传统文化含蓄之所在。水墨动画音乐的朦胧美主要产生于民族音乐元素和水墨动画多种构成元素之间的关系, 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绘画理念中的“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他山之石朦胧摇曳之间营造的巨大幻想空间和心空跳跃形成无限美感延伸。三是深邃悠远的意境美, 意境不仅是水墨画追求的最高境界, 同时也是诗追求的最高境界, 自古就有意源于诗, 境源于画的说法。中国水墨动画成功地传承了中国古诗词中的意境, 最为典型的实例就是《山水情》, 画中表现出的老琴师和小渔童的分离, 蕴藏着对人生的赞美和祝福。而后, 小渔童便找不到老琴师的踪影, 但是鸟类和流水意象的出现, 把观赏者的注意力转移到更为广阔的意象中去, 不仅让人们体会到惜别的场景, 同时还让人们感受到惜别之情的深切, 也就是这种直接意象引出的间接意象, 才勾画出更深远的画面意境, 给观赏者以回味无穷之感。此外水墨动画已经还具有诗一样的高贵气质, 给人一种幽远清淡的感觉, 画面的内容展现出来的境界可谓是情景合一, 万物一心, 天地与我同一的玄妙意境。
摘要:水墨画是我国独有的、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而又名家辈出绵延至今的瑰丽艺术, 是极具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之一, 对其民族风格的研究和探析一直是我国动画界所关注的重要命题。挖掘水墨画的民族元素使之运用于动画即彰显了民族文化, 也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商业价值, 同时也是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要实现这个目标, 就要求我们的动画家们发挥独特的创作才能和水墨画技艺, 使水墨画与动画完美合璧。本文对水墨画的民族元素、民族文化精神及美学价值予以具体解析, 以期为我国水墨动画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水墨动画,民族元素,美学价值
参考文献
[1]金福堂.动画艺术概论[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33-38) .
[2]许婧, 汪炀编.读动画中国动画黄金80年[M].北京:朝花出版社, 2008: (67-69) .
水墨动画中国艺术 篇7
水墨动画是中国的一大创举, 打破西方一贯的平涂方式绘制动画, 用中国水墨画虚实相生的画意营造出一部部优美动人的动画短片。这一时期出品的动画作品震惊当时的动画界, 让人对中国动画学者刮目相看。
自水墨动画片的实验到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的出品, 再到巅峰之作《山水情》的绘制成功, 山水意境的营造已经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山水情》较之前的《小蝌蚪找妈妈》, 无论在绘制还是意境营造, 音乐的选用都已相当成熟。《山水情》片中着重在文人山水形式, 播放的每一格画面都是一幅幅精美的中国山水画, 在传统的民族音乐氛围的烘托下促进情节的发展, 给观众带来独特的视听效果。
一、《山水情》音乐的类型
《山水情》中以古琴音乐贯穿全片, 中间加入细微的叶笛声、水声、风声、动物声等, 营造充满中国优雅韵味的氛围, 相对于影像, 声轨习惯性被置于附属地位, 无论是资源分配还是制作时间, 甚至在片尾字幕中也可窥见一斑。不过, 众多经验丰富的动画师却将一部动画影片的70%的功劳归功于声音。《小蝌蚪找妈妈》影片中, 除了背景音乐还有旁白配音引领我们观赏影片, 而《山水情》中背景音乐就能让我们领悟到影片的真谛, 可见音乐在影片中的重要作用。少年的笛声无忧无虑, 轻松自如, 表达了他活泼自然的个性;然而琴师所弹奏的琴声起到了突出主题的作用, 一会儿凝重, 一会儿抑郁, 一会儿决绝, 一会儿舒缓, 老琴师忐忑、果断的矛盾心理在这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少年的一曲古琴曲将动画片推向高潮, 对琴师的敬仰之情, 师徒之间友情, 在虚实的山水间让人心旷神怡, 百感交集。琴声牵动着琴师的脚步, 牵绊着观众的心情。在这里音乐与画面平分秋色, 相辅相成。
“大音希声”是老子对声音的审美理想。声音是客观存在的, 却不像画面是可以表现在纸上通过视觉感受到。声音的本质是用耳朵感受不到的, 但是其表又能被耳朵扑捉到, 我们要用心灵才能感受到声音的本质。在动画片《山水情》中, 风声、水声、笛声、鸟鸣等是客观事物的声音, 随着声音感受到周围的空间环境, 能给画面增加一定的真实性, 扩大空间含量, 引领观众身临其境, 感受这种意境。从而达到共鸣。
二、《山水情》中音乐的意境
我国知名作曲家赵季平先生说过“并不是用一两件民族乐器就是民族风格, 民族风格最根本的是用民族素材, 用以表现民族的心理素质和精神风貌”。然而《山水情》这部片融入了中国道家思想道法自然, 崇尚空灵的思想, 整部作品恬淡, 领人陶醉在山水之间, 用心灵感受文人情怀。然而客观景象对应的是画与境, 主观情感表达的则是音乐与意。画中有音乐, 音乐中有画, 意境相互交融, 音乐将感情叠加到画面中, 加强画面对观众的视听效应, 通过水墨画营造的氛围, 表达江南烟雾蒙蒙, 山峦叠嶂, 虚实相生的意境中。
在江南水乡这样的柔情山水中本来就催生丰富的情感, 琴师因为年迈体弱, 不慎摔倒, 镜头紧接着的是孩童惊讶的表情, 急促的琴声伴才出现, 在此处, 琴声推动情节的发展, 也推动着画面的节奏。这里运用声音的倒置, 加强声与画面的关联性, 也拨动着观众的心弦, 心头一紧。
琴师醒来, 本来那股“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心境还没有散去, 睹物忧郁之情刚要升起却被悠远的笛声吸引过去, 这段充满生机的笛声给琴师带来了希望。草庐中传来琴师应和的琴声, 琴声与笛声相互交融, 体现了传承的思想, 同时也是内心世界的体现。片尾音乐将情感高潮推到一个高度, 画面与音乐的节奏明显增大幅度, 师徒分离的高潮部分, 琴声热烈激昂, 加快镜头的切换, 山水, 浓雾, 瀑布, 云卷等等, 声画配合, 将琴师那股文人气息表现得淋漓尽致, 观众通过视听, 也将自身融入到情景中, 感受这朦胧山水之美, 体验师徒之间深厚的情谊。在优美的民族音乐声中, 琴师与少年惜别, 表达对人生的赞美与祝福, 老鹰的出现表现了“志比天高”的精神, 意境简单而韵味深远。
三、《山水情》中民族音乐的风格与特点
传统民族音乐在电影中的表现形式有两方面的内涵:一是用传统音乐展示东方人的人文特色, 让民族走向世界。二是将古典精神与当代精神融合, 赋予古典时代精神。古琴、琵琶在《山水情》中的使用有着传统音乐体系本身的音韵特点。由于每个历史时期的音乐发展不尽相同, 各个民族差异甚大, 乐器音色也极具个性, 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及西方音乐有较大的不同, 在综合性艺术表现中寻求相互融合, 相互促进。
《山水情》的一大特色是它的配乐。大部分中国的影片配乐普遍采用西洋乐, 与许多影片的纯民族内容难以回避有些许冲突, 例如《渔光曲》采用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作为背景。用以表达人文志士之情《山水情》采用民族乐器古琴及琵琶等为影片配音, 民族韵味浓厚, 充分表现这种精神。配乐中常常会体味到一种朦胧的美, 音乐没有固定的指向性, 不像画面所呈现的山、水、竹子、鹰等具象物。但动画片是一个视听的综合艺术, 观众在观看画面的时候, 音乐响起, 音乐到底描述的是山还是水抑或是其他, 欣赏者都无法将音乐于画面分割对应, 只由着音乐与画面在脑中呈现最美的意境。民族音乐在水墨动画中的充分运用, 将丰富的人文精神及传统的文化反应出来。中国的哲学思想为“天人合一”尊崇大自然, 更注重人的内心感受。人间是“天”创造的并回归到“天上”, 《山水情》中的风声、雨声、鹰声等天籁之音与悠扬的琴声交相呼应, 形成一曲美妙的乐音, 琴声的升华更创造了情景交融的意境, 心灵像秋天的落叶被琴声所拨动, 被泉水洗涤。
在越来越国际化的今天, 将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找到一个契合点, 相互融合, 并将之发扬光大。曾经的奥斯卡最佳配乐奖得主是《卧虎藏龙》的配乐, 这一配乐成为了中西结合的经典电影音乐作品。虽然许多人并不赞同这种中西合璧的结合, 但是音乐是无国界的。
四、音乐构筑的时空之美
《乐记》中提到“凡音之起, 由人心生也, 灵魂之动, 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 故形于声”音乐能表达内心世界, 快速感染心灵, 引起欣赏者共鸣。通过音乐与画面的融合, 构架一个画外空间, 这是画面的延续, 同时独立于画面。琴师无心垂钓, 心中牵挂的却是少年的琴技, 心中犹豫是否是时候离开, 少年是否继承了他的精神, 琴声伴随着鱼群的聚散离合, 说明了少年已经掌握了古琴的精华。琴师那拨动的心情是音乐构造出来的意境。假使没有音乐, 或许有其他的理解认为琴师返老还童, 钓鱼不专心, 与鱼嬉戏。随着少年拨动着古琴, 音律变化忽而急促忽而舒缓, 鱼群的表现也让我们对画外无形的乐声营造的世界意会深远。
音乐比画面更能深入人心引起共鸣。音乐能快速调动观众的情绪, 升华其情感。在悠扬的音乐中, 融入了与世无争的思想, 追求个性的思想, 古琴音乐凝结了中国文人的精神品质, 琴师授琴及赠琴象征着文化精神的传承, 大自然的山水承载着文人志士清高的节操。《山水情》一片中将这种精神契合得完美无缺, 丝毫没有生硬之意。古琴是单旋律音乐, 有节奏快、慢、散的特点, 追求的是快中有慢, 慢中有快的气韵特点, 相互融合, 相互促进, 更多的是感觉。而西方音乐则浑厚, 多声部, 节奏分明, 整体结构逻辑统一, 造型鲜明。
五、结语
《山水情》以独特的视角, 将画面与民族音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由于都是扎根在中国文化中的两个学科, 自然也有着深远的血脉之情。水墨动画是世界电影的一朵出色的奇葩, 《山水情》是当之无愧的完美之作, 民族音乐在这部短片中也得到了一次新的飞跃。间接的意象在音乐的烘托之下, 构造出画面外的意境, 并在意境中产生韵味。在面对某些特别的感受时会说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同样, 意境也是这样的, 要身处其中去体验意会。
《山水情》是中国动画的巅峰作品, 其艺术性高, 不过商业性过低, 耗资高, 收益少, 自1988年出品以来就再也没有制作出能超越这部动画的水墨动画片。将水墨动画商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动画人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水墨动画中国艺术 篇8
关键词:中国画,水墨动画,艺术风格,作用
我国的动画以及水墨画在现阶段的发展非常迅速,水墨动画就是这两种结合而来的,它的出现轰动了整个动画市场,给动画世界带来了不一样的艺术形式,是我国全新的发展形式、新的艺术形式。又因为后来我国借鉴西方动画的经验,将我国水墨动画打造成一个全新的“技术革新运动”项目。水墨画自身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艺术,所以,水墨动画在艺术界是不可被忽视的。
一、制作水墨动画的流程
作为动画艺术新类型的水墨动画,它是由中国学者通过各种实践创造出来的,把以往的中国画与动画制作方式有机结合,通过水墨描写的方式创造出来的。隐隐约约的意境和朴实的画面让动画片变得更具有观赏性。利用中国水墨画的技术打造出空间环境以及人物结构,每个场景就好像非常杰出的中国画。水墨动画能够非常生动,都是因为摄影部门的缘故,不论是人物,还是动物,都需要讲究墨分五色的原则。每种物体都需要划分出各种颜色,比如:深灰、焦墨颜色等,把这些颜色分别抹在数量相同的赛路铬片上,再由摄影师分开拍摄,最后综合在一起,最终将水墨渲染的效果通过摄影的方式表现出来。某些外国人明确了这么复杂的拍摄过程,但是回国后仍然不愿意尝试。对于西方工作者而言,他们不会在描线、分解上浪费任何时间。我国人民天生具有很好的耐心,可以耐心的刻画人物、雕刻器具,同样的能够将这种耐心用在描线上,设计者们从不会抱怨这种工作是无聊的,所以水墨动画才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
二、具有自身特点的水墨动画
1、符合我国人民的审美观念
我国水墨动画具有很浓的民族特色,不仅体现在拍摄方法中,还表现在表现形式和表现方法上,这些都与西方过去的动画不同,是一种具有我国特色的中国气派动画。在场景和角色的创造中,通过散点透视方法,给观赏者提供了联想的空间。我国水墨动画在创造时,设计者需要有很强的概括能力,能把任何意境做到得心应手,这是与国外动画的区别。
2、扩展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使命
1)传播文化的意义
人类的发展生存需要将传统的文化累积以及延续,是公民把生活方式汇总的结果。它可以确保人们的行为道德规范,而传播的方式是文化延续的主要方式。如果没有传播的方式,那么文化也无法得到持久的活力,更不会得到延续与传承,同样还会失去自身的意义。对于很好的动画作品而言,它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同类传播的媒体。其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各种元素来实现的。这些元素不仅包含了色彩、装饰,还包含了意境、表达技巧、故事情节等。当这些被观众注意时,也慢慢被人们所接受,进而形成一种审美观点。
2)水墨动画的推广
水墨动画具有一定的特点和表现力,它是表达艺术的重要手段。在水墨动画的主题中能够找到该动画的特点。水墨动画可以借鉴电影播放的方式给观众观看,阐述出当时的社会背景,与人们产生共鸣,通过新型的镜头设计画面,从而将每一幅动画变得生动、形象,从而,被更多人所知晓。
水墨动画与中国画结合后,更具有中国特色,若隐若现的意境、较为真实的画面,都会与中国文化相结合后表现出来,通过水墨画自身的特点,担负着文化传播的责任。一个民族文化知识的传播、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不管人们是否明确文化的意义,我们都需要将其有效的传播。在水墨动画的发展中,人们的支持影响着创作者的创作工作,这是加快推广我国文化有效的方式。
三、水墨动画未来的发展前景
现如今,我国还需重视动画行业的发展以及其子类的运作,给水墨动画未来的发展打造出良好的环境。水墨动画需要创造出具有更多影响力的作品,比如:阿童木、小蝌蚪等形象,从而做这类艺术行业的领头羊。当前的网页制作、游戏都具有各种装饰风格,不单单确保了文化的影响力,还确保了水墨动画在未来能够具有更好的发展。
四、结语
我国民族特色可以通过水墨动画表现出来,不管是表现形式或者是方式,都和西方动画存在着差异。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国文化也越来越被世界所关注。根据过去的历史记载,我国动画片的发展与美术家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文化也被当做产业发展的原动力。世界的也是民族的,我国水墨动画将会成为动画中的主导方向,它必将会成为动画行业的领头羊。
参考文献
[1]魏三强.三维水墨动画创意与制作新技术——以作品《中国风》为例[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8(4):75-78.
[2]陶蕾伃.昆曲艺术与水墨动画的结合策略--以昆曲水墨动画《双下山》为例[J].江苏开放大学学报,2015,(5):82-86.
水墨动画中国艺术 篇9
20世纪末期,数字时代的来临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对动画艺术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艺术创作者试图通过计算机操作平台创作新的水墨动画形式来发展本土动画产业,这样既可以节约成本,免去摄影和中间画繁复的工作,又可与现代数字技术相结合,再现水墨动画的艺术表现力,可以说是水墨动画在数字时代背景下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利用数字技术设计制作的水墨动画片虽然脱离了传统水墨动画的创作方式,但是在表现形式和创作目的上仍然遵循了中国传统水墨动画的特征。
二、数字水墨动画的发展现状
1.取得的成绩
进入数字时代以后,大量数字水墨动画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其中不乏一些优秀作品。如2003年由许毅导演的三维数字水墨动画片《夏》就以其诗情画意、意境幽远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入选计算机图像技术的世界顶级盛会SIGGRAPH。由深圳环球数码制作的数字水墨动画《桃花源记》在2006年获得有国内动漫影视界“奥斯卡”之称的“美猴奖”的最佳动画短片奖,日本东京TBS动画数字作品大赛最优秀奖。这说明了水墨动画在数字时代所取得的一些成果以及国际动画领域对利用数字技术设计制作的水墨动画的认可和肯定。
然而,数字水墨动画虽然具有种种优势,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着数字水墨动画的发展。
2.存在的问题
2.1 制约数字水墨动画发展的外部因素
制作团队规模小而分散是制约数字水墨动画发展的因素之一。目前国内的水墨动画制作团队更多的是倾向于对水墨动画的数字形式进行实验和探索,制作成员之间专业水平参差不齐,难以形成持续创作,不能进行大量的动画长片的设计制作,难以形成产业,这也就限制了数字水墨动画的发展。
另一个制约数字水墨动画发展的外因是缺乏成熟的技术支持。比如,众所周知,目前的数字水墨动画主要是利用三维动画软件进行设计制作的。在表现水墨动画时需要将水墨假定为一种特殊的材质,并且靠材质来模拟水墨画浓淡干湿焦的笔触效果,所以动画制作人员就得在材质上下功夫。但是目前利用数字技术制作的水墨动画还有些生硬,技术还不够成熟。
2.2 制约数字水墨动画发展的内部因素
表现题材的过于狭窄是制约数字水墨动画发展的首要内因。题材对于一部动画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数字水墨动画从传统水墨动画发展而来,根植于中国传统的水墨文化,所以在表现内容的选材上过分拘泥于山水花鸟虫鱼等传统表现题材。如《夏》、《气韵生动》、《塘韵》等。
影视语言的缺乏是制约数字水墨动画发展的另外一个内在因素。数字水墨动画作为影视片种之一,具有造型艺术和影视艺术的双重特征。正是因为数字水墨动画这些特征,这便决定了它除了具有造型和视觉思维特征之外,还具有影视语言和听觉思维的特征。而从20世纪60年代起中国水墨动画就过于追求美术思维而忽视了影视思维,没能根据影片题材、风格和需要,从电影思维的角度,运用动画电影语言来实现最佳的动画艺术效果。
制约数字水墨动画发展的另一个内在因素是戏剧性的缺乏。影视动画作为时空艺术,时间使电影在具有造型空间的同时,还具有戏剧空间,即情节。影视动画因其具有更大的假定性,所以具有更丰富的表现力。但是数字水墨动画根植于传统水墨文化,并且受本体表现语言的制约,大多是散文式的结构,多以写意抒情为主,没有明显的剧情冲突。
动作的局限性也是制约数字水墨动画发展的内在因素。“夸张”是影视动画的一大特征。以迪斯尼梦工厂为代表的欧美动画抓住这一特征将“夸张的动作”、“夸张的表情”等发挥的淋漓尽致,如会变魔术的米老鼠、《怪物史莱克》里罗哩罗嗦的驴子等。这些角色人物夸张的造型和动作不得不说是欧美动画的一大优势。而数字水墨动画在继承了水墨画诗情画意、空灵飘逸、意境幽远的特点的同时,不可避免的遇到了动画语言特征的局限。
3.可供数字水墨动画发展的参考建议
3.1 创新思维是发展数字水墨动画的关键因素
目前国内数字水墨动画片大多类型单一,题材选择上过于狭窄。数字时代的水墨动画包涵的文化元素应该更宽广,要不断的吸收有益的文化形式作为己用。在这一点上《桃花源记》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该片不只是单纯的一部水墨动画片,更确切的说是一部将多种民族艺术表现形式完美结合、颇具民族风格的数字艺术动画片。该片题材以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蓝本,将我国传统的水墨画、皮影、剪纸等民族艺术符号巧妙的糅合在一起,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细节逼真且动感十足。在听觉方面,运用到多种民族乐器,为影片创作出了一种情景交融、心灵与自然浑然一体的境界。
3.2 培养既有深厚传统文化素养又有数字技术操作手段的专业人才是当务之急
《小蝌蚪找妈妈》里活灵活现的小蝌蚪是以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为蓝本设计制作的。《牧笛》借用了李可染所绘的牛和牧童的造型,使整部影片充满了诗情画意,给观众以美的享受。所以,是否具有深厚的传统艺术文化素养直接影响到一部作品的质量。而目前国内有些数字水墨动画只是空有水墨的外壳,而缺乏水墨文化的精神内涵,这就要求我国高校加强对数字艺术人才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
3.3 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制作是发展数字水墨动画的重要环节
我国目前的数字水墨动画制作团队大多小而分散,没有形成规模经营制作,并且对于数字水墨动画的设计制作,尚处在实验探索阶段。像《桃花源记》这样的短片也只是在艺术和技术上的创作型探索,但是现代的动画产业模式主要是通过大量的动画片来形成品牌效应,以便创作更多的动画衍生品,形成产业链。作为影视动画的一个分支,水墨动画更应该遵循这样的发展模式。
4.期望
数字水墨动画在当今多元文化并存的全球化环境中,既要保持自身对艺术的阐述能力和判断标准,又要寻求不同文化的沟通和交流的可能性,在全球开放、多元的文化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
[1]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金辅堂,《动画艺术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宫承波,《动画概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版
[4]李建强,《影视动画艺术鉴赏》,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水墨动画中国艺术 篇10
一、中国传统水墨画的艺术特点
水墨画在中国国画中, 是以中国画特有的材料之一, 其通过墨不同浓淡层次, 形成别有一番的“墨韵”。其讲究的是“气韵生动”, 并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肖似, 而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 讲求“以形写神”, 追求的是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 在笔法上讲究笔墨神韵, 笔法要求:平、圆、留、重、变。墨法要求墨分五色, 浓、淡、破、泼、渍、焦、宿。讲究“骨法用笔”, 不讲究焦点透视, 不强调环境对于物体的光色变化的影响讲究空白的布置和物体的“气势”, 这与西洋画的“再现”艺术形势就有着很大的区别。其基本的要素有三个方面, 既是单纯性、象征性和自然性, 其美主要表现在形象之美, 讲求“传神”;笔墨之美, 通过不同的形状和质感塑造完美的艺术形象;意境之美, 通过空间处理以及虚实关系创造出情景相融的意境;视觉心理美, 水墨画以黑白为基础, 通过心灵和物景的感应, 可以勾画出比现实世界更具象征而美丽的诗情画意出来。传统的水墨画由于其独特的艺术特点, 在现代动画创作上有着广泛的运用, 极大的推进了我国国产动画产业的发展和进步。
二、中国传统水墨画在动画创作中的具体应用
动画创作本身就是一门集合文学、影视技术、绘画、音乐以及电脑技术等多方面的艺术形势, 将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应用在动画创作上, 可以更加突出动画的深远意境, 通过画面柔和的景色以及细致的笔调, 提高动画作品的诗意和魅力, 在实际工作中其在动画创作中应用非常广泛,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中国传统水墨画对于动画创作的观念的启示
中国传统的水墨画相对与世界其他绘画艺术有着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 其独特意境与黑白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给动画创作打开一条独具特色的创作思路, 动画创作者们可以根据水墨画的固有的艺术特色, 在原有的创作体系中加入水墨画的艺术元素, 以形成一种全新的动画艺术风格。另外, 中国传统水墨画给动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艺术造型宝库, 这些将“形”和“意”相结合的中国传统水墨画, 就非常值得动画创作者去发掘和体会, 将其运用到动画创作中来, 并加以提炼、改造和运用, 使其在具有时代特色的同时更具有民族特色。现代社会一般讲求个性纷呈, 将传统水墨色彩融于现代艺术设计中, 并通过强烈的、浪漫的色彩来进行设计和改造, 这对于动画创作就具有特别的借鉴意义, 但是, 要注意的是在借鉴中国传统水墨画色彩时并不是照搬照抄, 也不是被传统色彩所束缚, 而是要在全新的状态下对中国传统水墨画进行重新解构再造[3]。
2. 传统水墨画的艺术手法在动画创作中的运用
水墨画艺术手法的运用一般表现在水墨写意、水墨造型以及水墨笔墨三个方面。所谓的写意, 是指在体验对象内涵的基础上, 通过概括其最本质的形象, 将艺术画面进行想象和升华, 来表达真实的情感的一种艺术手段。传统的水墨画对画面的写意是非常重视的, 可以将动植物融入自身的主管情感, 赋予他们一些鲜活的生命, 而使画面变得更加生动;在动画创作中, 最主要的造型基础就是线条, 运用水墨动画流动的线条, 突出形象的本质, 表达精神、情感以及对美的追求, 提高动画作品的韵味;在传统的水墨画中笔墨是是其最主要的语言形式, 其主要的艺术形式都是需要依靠笔墨来刻画塑造的, 这也是表达情感的最有效方式, 将水墨画的艺术手法融入的动画创作中去可以通过动画笔墨感受动画的气韵, 让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3. 传统水墨画意境在动画创作中的运用
意境是是指作品中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充满韵味诗意的空间, 是情景结合并充分融合后体现出来的一种艺术境界。中国的艺术创作最高的境界就是对于意境的勾划, 通过发挥传统水墨画独特的艺术特色, 并融合各种现代动画手法, 这在现代动画创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动画画面通过隐现、疏密、深浅以及明暗等一系列元素的对立统一, 可以充分展示事物的阴阳变化以及空间关系, 表达出作者的独特感受和思想情感, 突出画面的虚实美, 虚的一面是指没有笔线描绘的空白部分, 而实的方面是指笔墨可以到达的地方, 这种虚中带实, 实中带虚的描绘手法正是水墨画意境在动画创作中的重要应用。
三、结语
中国的动画发展已经走过了很长的一段时间, 其间也取得了很多骄人的成绩,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其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中国的传统水墨画源远流长, 内容丰富, 艺术特色独特, 展望中国动画创作的未来, 其必须坚持民族化的发展创新之路, 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从水墨画中吸取养分, 并结合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 不断的与时俱进, 以促进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 让其在世界动画之林拥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施锜.中国传统水墨风格在三维动画电影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电影文学, 2013 (20) .
[2]李莹.情与景汇·意与象通——浅谈中国传统水墨在动画中的应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学科版) , 2011 (12) .
[3]袁悦.中国古代传统素材在动画创作中的运用与拓展研究[J].企业家天地, 2012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