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蹈艺术

2024-05-20

中国舞蹈艺术(共12篇)

中国舞蹈艺术 篇1

一、前言

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 甚至可以说舞蹈是人类文化的母体。女乐被称为“恒舞于宫, 酣歌于室”的巫风, 女乐的存在是为奴隶主寻欢作乐的。奴隶主死了, 还要女乐艺人为其殉葬。女乐在当时社会就隐含着负面作用, 使得其乐舞文化不被当时社会所接纳和肯定。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坚持反对乐舞思想及乐舞本身;儒家道家也对乐舞持否定态度, 认为乐舞会诱发情欲, 使人迷失本性, 否定乐舞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认为乐舞并没有得到创造性的提高。

其实正是因为当时社会原因, 使得女乐舞蹈的发展跟政治有了紧密的联系, 也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但它的发展和影响不全是负面的, 百家思想对乐舞的态度只看到了乐舞在当时社会造成的影响, 并没有深入的研究乐舞的影响。女乐舞蹈中的女乐舞者扮演了社会阶级中极为特殊且重要的角色, 她们所展现的芳华姿容, 深刻地影响了中国长久以来对女性审美所抱持的态度;她们所展现的舞蹈形象和技艺, 也深刻的影响了我国舞蹈的审美特征, 而这种审美特征, 恰恰凝聚着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这种内在的文化特质随着女乐舞蹈的不断发展, 经由历代舞人的创造与传承, 逐渐形成了中国舞蹈的重要“内容”。正是这些女乐, 创造了奴隶社会中灿烂的舞蹈艺术, 使舞蹈摆脱了原始状态而日趋完整精美。它的婀娜姿态和女乐形象深刻影响了中国舞蹈表演艺术, 并为中国舞蹈表演艺术带来了独特的审美情趣和风格特征。女乐艺人们作为一种固定的舞蹈表演形式的主要参演者, 她们推动了中国古代舞蹈艺术发展的繁荣。

二、中国古代女乐舞蹈的产生与发展

(一) 中国古代女乐舞蹈的产生

原始人跳舞完全是处于使用的需要, 在于实现人的生命本质, 追求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例如战争舞、性爱舞、祭祀舞等等。发展到奴隶制时期, 舞蹈的功能就不再那样单纯了。由于当时奴隶主对乐舞享乐的奢靡追求, 促使了女乐的产生和发展, 可以说女乐舞蹈是在当时奴隶住的奢靡追求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必然产生的。

(二) 中国古代女乐舞蹈的发展

中国古代女乐发展表演领域于夏商时期, 在当时就有“女乐三万”而且“以巨为美”“以众为观”的记载[1]。其场面盛大, 人员众多, 极其奢侈。从这个时候开始, 女乐舞蹈逐渐成为一种技艺精湛, 风格鲜明的舞蹈表演形式。在春秋战国时期, 女乐舞蹈的基本形态特征已经形成了中国古代舞蹈的基本形态特征, 但其奢靡之风尤盛。到了汉魏时期, 随之出现了许多杰出的舞人, 并发展成专业的歌舞者。在汉代, 女乐得到继续发展, 但只是在取悦于人的这个层面上发展, 至此造成女乐舞蹈的美感特征以婀娜姿态、飘逸奇艳为主, 没有摆脱上层社会附属品的基本属性。到了唐代, 由于国家统一, 经济发达, 为各地区舞蹈的交流提供了大环境, 呈现一片繁荣景象。大批专业歌舞伎人的涌现把乐舞的发展推向了高潮, 奠定了中国舞蹈的基本风格, 使舞蹈作为表演性艺术品种成为定局。

女乐舞蹈发展过程中, 也涌现出许多突出的代表, 如春秋时期的西施、汉代戚夫人与赵飞燕等。这些女艺人虽然背负的是被统治、被压迫的命运, 但她们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创造, 却为我国古代舞蹈艺术书写了辉煌一页[2]。

总之, 中国古代舞蹈艺术发展史上, 作为表演性艺术的女乐舞蹈, 自产生以来不断的发展壮大, 为我国舞蹈的辉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变, 在我国传统哲学和美学的影响下, 女乐舞蹈形成了自身特有的审美特征, 这独具一格的特征所折射出的却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思想意蕴, 并且逐渐成为了现代舞蹈审美的主宰。

三、中国古代女乐舞蹈对中国舞蹈表演艺术的影响

(一) 中国古代女乐舞蹈形象美对中国舞蹈表演艺术的影响

舞蹈的形象是可以表达出人物的感情, 性格特征, 以及故事情节意境, 它是舞蹈传递的最基本语言。女乐舞蹈的形象主要体现在手袖、腰上, 它的袖凌空飘逸, 如行云流水, 曼妙灵动, 千姿百态;腰左右倾折, 前俯后仰, 绰约多姿, 丰富善变, 使得女乐舞蹈具有一种独特的形象美。动作上的欲左先右, 等到袖子经上弧线往右坠时, 身体又忽而至左, 袖子横拉及左侧, 欲右之势已不可挡, 形成一种视觉上的反差。

女乐舞蹈主要以手、袖为容, 加上细腰的曲折, 体现了我国传统舞蹈轻、柔的风格;整个表演中注重舞蹈的抒情性, 强调舞蹈的独特形象性。中国古代女乐舞蹈独特的形象美对后世表演性舞蹈影响深远, 极大地推进了我国舞蹈艺术的发展。

(二) 中国古代女乐舞蹈的技艺技巧对中国舞蹈表演艺术的影响

技艺技巧是舞蹈的精华所在, 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性, 一些高难度的技艺可以把感情发挥的淋漓尽致, 同时也可以激发人类的情感或是唤起人类在情感上的共鸣。随着人们对女乐舞蹈的迷恋, 宫廷开始成立女乐的管理机构, 如汉魏时期设立的清商署, 专门表演女乐舞蹈, 乐舞伎人开始专业化, 并出现了乐舞教师, 这些专业舞人从小就在专业教师的训练下培养成长起来, 特别是在舞蹈的表演和舞蹈的技巧等方面, 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比如最具代表性的盘古舞, 吸收了许多杂技的高难度技巧, 从而创造出柔中带刚, 刚中带柔的动态形象。而这种独特的技艺在当时是轰动一时的, 它不仅有着独创性, 还有着一定难度的技巧, 这种特点, 给人更深刻而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审美感受。

古代女乐舞蹈注重舞蹈的技巧性, 特别是舞蹈在技巧与抒情方面的高度统一, 极大地丰富了舞蹈的表演功能, 对推动我国舞蹈艺术的发展带来了积极作用。

(三) 中国古代女乐舞蹈的感染性对中国舞蹈表演艺术的影响

女乐艺人们的能歌善舞的形象在代表作里完整地表现出来, 而女乐们表现出的温存和婉约的幽雅, 让欣赏者在感情上与表演者投入一境, 投入到表演者所传递的意境中, 引起互动的情感上的共鸣, 甚至表演完后都能让欣赏者感觉意犹未尽、回味无穷。这种强烈的感染性是舞蹈重要的审美特征之一, 而且舞蹈是表达强烈情感的直接形式。

古代女乐舞蹈注重感染性, 特别是舞蹈表演与舞蹈意境的高度统一, 提高了舞蹈的欣赏性, 为我国舞蹈的表演艺术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四) 中国古代女乐舞蹈功利性对中国舞蹈表演艺术的影响

女乐在当时就被统治者们拿来互相利用, 他们不仅认识到乐舞具有娱人的功能, 而且在女乐的问题上作文章, 把女乐作为谄媚诱惑君主的工具, 使得对方沉浸在美色和乐舞里, 暗自斗争。女乐因此在强国争霸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统治阶级上层对歌舞的爱好和支持同时意味着舞蹈的有了更上一个层次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 女乐西施就被当作灭他人只邦, 毁他人之君的工具,

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中国古典舞

韩涛 (广东歌舞剧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75)

摘要:中国古典舞是以继承、发扬民族风格为主的传统舞种, 它集中体现出我国传统的诗书、绘画、雕刻、壁画以及戏曲等艺术的优秀精髓。本文对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中国古典舞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传统文化;古典舞;民族

“古典”, 在我的概念里是一个充满意境感的词语。它是文化的继承和扬弃, 除了古代流传的典故外, 还包含着丰富的内涵, 透过充满神秘典雅浪漫的意象构成, 传达文化精神意识。

美学家蒋孔阳先生说“中国古典艺术的价值是由它在何种程度上表现了人的境界和表现了什么样的精神境界来决定的。”中国古典舞蹈便以这一精髓并生动默契地连接起节奏、表情、构图三大要素, 充分表现了中国人以舞抒情, 乐观向上的精神境界。

中国古典舞学科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构建的, 是以继承、发扬民族风格为主的传统舞种, 它集中体现出我国传统的诗书、绘画、雕刻、壁画以及戏曲等艺术的优秀精髓。宗白华先生说:“由舞蹈动作伸延, 展示出来的虚灵的空间, 是构成中国绘画、书法、戏剧、建筑里的空间感和空间表现的共同特征, 而造成中国艺术在世界上的特殊风格。”

一、万变不离其圆

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的、独有的文化传统认为整个宇宙乃是一个广大圆融、和谐有序的有机整体, 是人与人与物与天、物与物与天共生共荣、浑然一体的世界, 这种精神始终和谐统一的贯通在中国古典舞中。中国古典舞以“神形兼备、刚柔并济、动静互补、以身为本、以意为神、内外合一、一动俱动、兼含并蓄”的动势, 将动作周而复始、连绵不绝的融合, 来追求风骨、意象而不拘泥于事物形态的艺术表现方法和审美传统。

“圆”——“转”的回旋状态是中国古典舞无论在个体动作上还是整体表现上, 呈现出的最大特征之一, 明代朱载说“转之一字为众妙之门”, 是对中国古典舞特征的高度总结。中国古典舞的运动法是以腰作为整个身体运动的轴心, 手、眼、身、臂、腿等各个部位顺势连接, 注意动作的组合性和写意性等特点, 体活如“游龙”, 体现着“终点回归起点”的“圆融”的状态, 所以中国古典舞又被称为“划圆”的艺术。“万变不离其圆”的中国古典舞, 无论是两臂呈弧线的“山膀”, 走立圆的“风火轮”还是碎步运行的“圆场”, 始终都是在各种圆形轨迹的无穷变化勾践利用女乐西施谄媚吴王夫差, 使其终日沉浸美色和歌舞中, 不理朝政, 最终打败夫差。

女乐舞蹈的功利性促使阶级统治者们对女乐舞蹈的追捧和喜爱在无形中大大的提高了舞蹈的知名度, 也提高了群众们对女乐舞蹈的热情追捧, 提高了人们的审美情趣。

(五) 中国古代女乐舞蹈的创新意识对中国舞蹈表演艺术的影响

创新意识是舞蹈发展的必要条件, 创新对于国家, 对于舞蹈艺术, 就像阳光空气对于生命一样重要。创新是舞蹈审美发展的根本动力, 舞蹈艺术的生命, 也是形成舞蹈审美的必要因素。中国古代女乐舞蹈发展中具有明显的创新意识, 如汉代女乐舞蹈在动作上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特征, 充分发挥道家“阴阳之和”的美学法则。在动作上, 柔中带刚, 刚中带柔, 这是一种带有创新元素的美感, [3]符合当时汉代人们对舞蹈动作的改造和创新的需求, 这种需求也是舞蹈的审美需求。

注重舞蹈的创新, 特别是追求舞蹈创新与审美需求的高度统一, 反映出了舞蹈审美性的提高, 极大地推进了我国舞蹈表演艺术的发展。

四、结语

舞蹈是社会生活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的一个反映。随着社会生中, 柔和自然、圆润自如、无棱角地展示着民族的气质和韵味。

二、意象表达

中国古典舞尽管是最富于抒情性的艺术, 但在情感的抒发上不是直白直露、一泄无余, 而是有节制的、适度的, 是“发乎情止乎礼义”的, 是一种典型的“意会”形式, 一种不能翻译的特殊语言。舞蹈的这种属性决定了它更需要以创造意象为旨归。而舞蹈意象的创造一言以概之, 就是虚实相生, 情景交融。意象是“意”与“象”的完美结合, 是思想情感与具体物象的完美结合, 是把自然属性赋予人类生命的一种状态表现。“意”源于内心并借助“象”来表达, “象”是“意”的寄托物。老子曰:“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 概括出了中国审美文化范畴中“意象”的空灵性质——“太玄”, 对于这种形而上的形态, 只有落实到实在的“物”上, 才能体现出它的生动鲜活。中国古典舞含蓄柔美, 圆润流畅, 动静结合, 刚柔并济, 曲折变化的动作形态, 与意象相结合, 蕴藏、透露着深层的人类情感和初始的身心体验, 展示无数复杂的心情和情感冲突, 使舞蹈艺术在连绵不断的起伏跌宕中展示内容, 表现人物情感, 创造各具特色、生动鲜明的舞蹈形象。

我国古代《礼记·乐象篇》中就曾说道:“诗, 言其志也;歌, 咏其声也;舞, 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 人乐气从, 诗乐舞本一家。”艺术形式虽异, 但从表现内心情绪这一点来讲, 三者倒有相通共融之处, 好的舞蹈自带着一股诗意。

《扇舞丹青》, 一个将中国民族艺术融为一体的古典女子独舞, 酣畅地表达着中国古典艺术至大而仁和的胸怀、超越而莹洁的意境。舞蹈在以青山挺拔、永恒淡定的中国淡彩水墨画为背景, 以或低、或高、或疾、或徐、或轻拢慢捻、或快弹连拨的古筝为乐中, 一点点触碰、撩拨你的心灵。与舞者浑然一体的扇子, 俨然成骨笔一支, 人是笔杆, 它就是变幻莫测的那一绰毛, 饱蘸着浓浓的“墨”, 随着“笔”在“纸上”旋转、流连, 体若游龙, 转似回波, 以气、力内运为骨梗, 行云流水、含蓄柔韧都隐于其中。

三、结语

古典艺术获中华古朴的人文精髓的传承, 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气派和文化精神。在纷繁的变化中, 始终保持和弘扬着中华风格、中华气派, 如清初画家石涛所说“天地以生气成之, 画以笔墨取之, 必得以笔墨之生气与天地之生气合并而出。”

活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舞蹈形式的演变和发展也将会更加丰富多样。中国古代女乐舞蹈作为中国历史演变的一个象征, 由自娱性向表演性转变。女乐舞蹈中的女乐们在舞蹈表演艺术上的成就, 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舞蹈表演艺术的发展, 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丰富而又珍重的舞蹈文化遗产。中国古代女乐舞蹈的贡献和对中国舞蹈艺术的影响是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的, 我们有责任和义务继承和发展中国古代女乐舞蹈的精华。

摘要:中国古代女乐舞蹈作为一种中国的传统舞蹈形式, 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与独特而精湛的艺术创造, 深刻地影响了我国舞蹈的艺术风格走向和审美特征。女乐舞蹈使中国古代舞蹈由自娱性舞蹈向表演性舞蹈发展, 这种发展趋势对后世舞蹈的表演艺术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我们有责任和义务继承和发展中国古代女乐舞蹈的精华。

关键词:女乐舞蹈,舞蹈表演艺术,中国,影响

参考文献

[1]袁禾.《中国古代舞蹈史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1-14.

[2]赵丽敏.《古代女乐舞蹈及其审美特征》[J].沈阳音院学报.2007. (4) , 203.

[3]彭松, 于平.中国古代舞蹈史[M].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1.

中国舞蹈艺术 篇2

流行舞蹈与艺术舞蹈结合的教学论文【1】

摘要:近年来,舞蹈艺术对人们的影响力逐渐提高,在舞蹈艺术中流行舞蹈对大众有强大的号召力。

因此在舞蹈教学中应该尝试着把流行舞蹈和艺术舞蹈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流行舞蹈和艺术舞蹈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局面。

本文就如何把流行舞蹈和艺术舞蹈结合的教学进行了浅述,以期为流行舞蹈和艺术舞蹈的结合的教学发展提供理论上的依据,更好的促进舞蹈艺术的发展。

关键词:流行舞蹈;艺术舞蹈;结合;教学

1流行舞蹈与艺术舞蹈的特点

流行舞蹈,是一种表现方式比较自由、娱乐休闲色彩强烈、适合大众广泛参与、在一定时期内被广泛运用的舞蹈艺术形式。

例如:街舞、拉丁舞、国标舞、劲舞、现代舞、Disco等等。

流行舞蹈是大众喜闻乐见的,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被大众接受并且喜爱的,尤其是受到年轻人的热烈追捧,在年轻人群中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并且会在比较长的时间段广泛流行。

艺术舞蹈,是指由舞蹈艺术家通过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体验和思考进行的艺术创造,所创作出的舞蹈主题鲜明,感情思想丰富,舞蹈形式完整,舞蹈的艺术形象也比较典型化。

艺术舞蹈是由舞蹈艺术家用舞蹈动作作为语言诠释艺术境界和人生哲理,是一种规范、高雅的舞蹈艺术。

然而由于艺术舞蹈偏重于对舞蹈的艺术呈现,因此在普通群众里的应用并不广泛,致使大众对艺术舞蹈不闻不问、敬而远之的不良局面,与流行舞蹈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对于流行舞蹈和艺术舞蹈发展不均衡、冷热反差大的情况,我们要积极的扭转和改变这一局面。

因此,将流行舞蹈与艺术舞蹈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是改变不良局面的重要举措,促进流行舞蹈和艺术舞蹈的共同发展。

2实现流行舞蹈和艺术舞蹈结合的发展

(1)转变观念,有助于流行舞蹈和艺术舞蹈结合的教学的发展。

在舞蹈教学中,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首先要了解和掌握流行舞蹈和艺术舞蹈的特点、发展趋势、以及正确认识流行舞蹈和艺术舞蹈发展不均衡的情况,要树立转变这一不良现象的信心。

转变传统舞蹈教学中流行舞蹈和艺术舞蹈毫无联系的错误观念,认识到流行舞蹈和艺术舞蹈之间的共通性和两者相结合教学的可行性,明确流行舞蹈和艺术舞蹈相结合共同发展的目标。

(2)改革教材,促进流行舞蹈和艺术舞蹈的结合的教学的发展。

在目前舞蹈艺术教育机构的舞蹈教学课程和教学内容与社会的实际需求恰恰相反,流行舞蹈的教学课程和内容寥寥无几,而艺术舞蹈的教学课程和内容却是铺天盖地。

舞蹈教学的课程和内容安排的不合理,多数舞蹈专业的毕业生多半是在与普通大众联系紧密的领域,因此造成了舞蹈的教育与就业的脱节,这也是舞蹈教学体系的弊端。

因此,对舞蹈教学的教学体系和教材进行改革,改变传统的只注重于艺术舞蹈教育而忽视流行舞蹈教育的舞蹈教学模式,适当的增加对流行舞蹈的教学课程和内容,进一步促进流行舞蹈与艺术舞蹈结合起来进行舞蹈教学。

(3)取长补短,推动流行舞蹈与艺术舞蹈的结合的教学的发展。

流行舞蹈具有很强的娱乐性、趣味性,流行舞蹈的节奏动感,表演的方式比较自由,不仅融合了多种时尚元素,还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酒吧、歌厅等娱乐文化的发展也非常迅速,这就为流行舞蹈提供了展示平台,人们在这些娱乐场所应声起舞,通过流行舞蹈交流感情、释放压力。

流行舞蹈的时尚、潮流、前卫的特点有效的吸引了普通大众的目光,因此流行舞蹈是离群众最近的舞蹈。

而艺术舞蹈的情况与之截然相反,因此流行舞蹈与艺术舞蹈有很强的互补性。

艺术舞蹈在舞蹈教学中占据核心地位,是艺术家根据生活体验创造的艺术形式,因此具有表达情感、诠释人生哲理的核心价值。

所以将流行舞蹈和艺术舞蹈取长补短,进一步两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4)发现流行舞蹈和艺术舞蹈的共通性。

流行舞蹈与艺术舞蹈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虽然不同,但是作为舞蹈中的两种类别,在本质上还是有共通性的。

首先,流行舞蹈和艺术舞蹈的表现的主要载体都是人,通过人体的肢体动作进行表现;其次是流行舞蹈和艺术舞蹈都要求表现者的身体有柔韧性和舞蹈的基本功;还有就是流行舞蹈和艺术舞蹈都是将人体动作与音乐、戏剧、诗歌等因素协调统一,给人美的享受;最后是在当代,对流行舞蹈和艺术舞蹈相融合在一起的舞蹈艺术作品越来越多,并且得到了专家的认可和群众的喜爱。

我们要善于发现和正确认识流行舞蹈和艺术舞蹈的共通行,才能有效的促进两者相结合的教学的发展。

(5)具体实践,实现流行舞蹈和艺术舞蹈的结合的教学。

舞蹈艺术的实践性很强,在流行舞蹈和艺术舞蹈相结合的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的舞蹈技巧训练,并且重视学生对舞蹈的所表现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舞蹈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深刻的感受流行舞蹈或艺术舞蹈的气质特点和文化内涵,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对舞蹈的理解和领悟以及舞蹈表现力,还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对流行舞蹈和艺术舞蹈的审美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舞蹈艺术修养。

(6)嫁接流行元素,创作流行舞蹈和艺术舞蹈相融合的艺术作品。

将流行舞蹈的`时尚、自由与艺术舞蹈的正统、严谨融合在一起,创造出流行舞蹈和艺术舞蹈和谐共生的舞蹈艺术作品。

将流行舞蹈与艺术舞蹈集为一体的舞蹈艺术作品,将具有更强更大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号召力。

例如,在演绎传统的大鼓舞时适当的融合播滚音乐,融合作品的结果是其吸引力和感染力远远的超过了两个个体之和。

所以,把流行舞蹈元素和艺术舞蹈元素有机结合起来创作的舞蹈作品,是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的。

(7)加强宣传,提高全民舞蹈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

人们对艺术舞蹈的不闻不问、敬而远之的冷漠态度并不完全是他们讨厌艺术舞蹈,更多的是因为对艺术舞蹈的接触不多,根本不了解和不懂得欣赏艺术舞蹈。

那么加强舞蹈知识的宣传和舞蹈技能培训、提高舞蹈艺术审美水平和对舞蹈艺术的理解感和领悟能力对艺术舞蹈的推广和普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也是实现流行舞蹈与艺术舞蹈结合发展的重要环节。

例如,舞蹈剧院可以引进艺术舞蹈剧目以地量的价格向社会公众开放;在学校的音乐课程中适当的添加舞蹈教材和舞蹈知识的教育;舞蹈教育培训机构要做到流行舞蹈和艺术舞蹈课程与内容的和谐统一,使流行舞蹈和艺术舞蹈均衡发展等等。

(8)合理的利用媒介资源,使流行舞蹈和艺术舞蹈广泛的推广和普及。

随着高新科技和媒介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目前,许多关于舞蹈艺术的娱乐节目层出不穷,比如东方卫视的《舞林大会》和湖南卫视的《舞动奇迹》等,收视率也居高不下,受到观众的喜爱和追捧,为流行舞蹈和艺术舞蹈的结合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电视、网络、广播等媒介,为流行舞蹈和艺术舞蹈的发展开辟多种渠道。

3结语

综上所述,流行舞蹈和艺术舞蹈都有自身的优势和价值,两者也有一定的互补性和共通性。

所以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出两者融合统一、和谐共生的舞蹈作品,促进流行舞蹈和艺术舞蹈相辅相成、均衡发展的良好局面,增强舞蹈艺术对大众的号召力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 朱奕,邓俭.通俗舞蹈与艺术舞蹈的融通发展[J].飞天艺术经纬,2011(02):8485.

[2] 李元珍.把流行舞蹈与艺术舞蹈相结合舞蹈教学探索[J].艺术与设计,2012(01):124125.

[3] 张薇.舞蹈艺术走进大众的探讨[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01):46.

[4] 宋薇.大众舞蹈的教育价值及实践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2007.

流行舞蹈与艺术舞蹈结合发展的可行性分析【2】

摘要:文章试从流行舞蹈与艺术舞蹈不均衡发展的现状中,深入挖掘两者之间的共通点,并就两种舞蹈艺术如何结合发展进行可行性分析,希望借此找到两者结合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并最终实现两者共同繁荣。

关键词:流行舞蹈 艺术舞蹈 结合发展 可行性分析

流行舞蹈,是指表现方式相对自由、大众参与性较强、有较强的娱乐色彩、在较长时期广泛流行的舞蹈艺术形式,如现代舞、国标舞、街舞、拉丁舞、迪斯科、劲舞等都属于流行舞蹈的范畴。

艺术舞蹈则是指由艺术家用舞蹈语言诠释艺术境界和人生哲理而创造出来的舞蹈,偏重于对舞蹈的艺术呈现,是一种相对正统、规范、高端的舞蹈艺术。

流行舞蹈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舞蹈普通大众则敬而远之,这是人们对舞蹈艺术的社会需求现状,也是当前流行舞蹈与艺术舞蹈发展不均衡的具体表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开放程度的提高,全球范围内的流行元素不断涌入中国,特别是中国的青少年一代,他们对流行舞蹈热烈追捧,对艺术舞蹈几乎不闻不问,流行舞蹈与艺术舞蹈发展的不均衡状况日益加剧,促进流行舞蹈与艺术舞蹈结合发展成为业界日益关注的课题,笔者就该课题提出一些建议。

浅谈舞蹈艺术特征与舞蹈教学 篇3

【关键词】舞蹈;音乐;教学;实践

舞蹈的基本要素是动作姿态、节奏和感情。动作性、节奏性、抒情性是舞蹈艺术的三大主要特征,同时也是舞蹈艺术的“生命”与“灵魂”。

一、舞蹈的特征

1.动作性。舞蹈是人体动作的艺术。动作是舞蹈最基本的元素,是舞蹈材料、舞蹈动作和由舞蹈动作所组成的舞蹈语言,是构成舞蹈艺术最基本的占第一位的重要因素。动作性是舞蹈艺术最主要的特征,是与非舞蹈相区别的根本所在。舞蹈的要义是“动”,“动”是舞蹈的生命。在民族舞蹈语言体系中存在着大量由部分关节的局部运动形成的基本动作,如蒙古舞中的“柔手”、“硬碗”、“柔臂”等,这些局部动作通过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加工重组形成了丰富的舞蹈语言素材,舞蹈把作品外在美、形体美、感官美升华到观念美、精神美和人性美的最高层面,从而带给人们身心以极大的审美愉悦和心灵深层的情感激荡。

2.抒情性。舞蹈是人们情感的产物,是内心情感的“外化”。这也就规定了舞蹈艺术的内在本质属性是一种抒情性艺术。舞蹈作品是将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美与社会美升华、提炼而成,舞蹈创作可以反映出现实中我们没有注意到的“美”与“丑”。在欣赏舞蹈时,学生会被其中蕴涵的情感所感染,渐渐地融入作品所 舞蹈审美感受的动力中介。由于审美教育在形态特征上渲染的情境之中,充分感悟舞蹈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结合。舞蹈以独有的肢体语言帮助学生区分舞蹈的样式、类别和风格,使学生了解表现作品的内涵、作者的思想,掌握对舞蹈作品的分析、综合、评论,用真挚的情感去表演作品。

3.节奏性。任何舞蹈都是有节奏的,节奏是舞蹈艺术构成的基本要素,因而舞蹈又被称为是跳动的旋律、舞动的乐曲、视觉形象化了的音乐。舞蹈对音乐有内在不可改变的依赖性,如同鱼离不开水,没有节奏便没有舞蹈。既然节奏在舞蹈艺术中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是节奏呢?节奏是人们对时间的一种知觉。它是客观现象的延续性、顺序性和规律性的反映。节奏可分为内在节奏和外在节奏,内在节奏足外在节奏的基础,外在节奏是内在节奏的表现形式。“节奏是舞台动作的纽带,它能将许多动作串联起来,组织起来,表现人物事件”。 舞蹈和音乐是密不可分的两姐妹,舞蹈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是伴随着音乐的旋律、节奏而进行的有感情的、优美的身体运动。在学生舞蹈的编排中,选择比较符合学生特点的音乐,既歌又舞,也是最易于接受的一种舞蹈表现形式。在让学生学习舞蹈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掌握音乐的快慢强弱长短,培养学生听辨音乐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舞蹈动作符合音乐的节拍、节奏,并随音乐的变化而变换。这种音乐的感受力又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从而提高审美能力。舞蹈教育能培养学生的鉴赏才能。

二、舞蹈教学实践探索

1.规范地训练学生的动作。在舞蹈教学中,教师要牢牢地把握舞蹈艺术的动作性特征,严格要求和规范训练学生的动作。那么,如何才能规范地训练学生的动作呢?首先,高素质、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保证高质量的舞蹈教学的前提,也是让学生规范地完成所学动作的重要保证。老师应做好课前准备,认真备课、对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动作及组合练习的训练目的、意义和动作的规格、要求及风格特点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在教学中对学生予以详细地说明和讲解并加以示范,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所学舞蹈动作的规格和要领及特点,明白每一个动作及组合的训练目的及意义,注意动作时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使学生对所学动作做到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2.强调情感表现。舞蹈是一门抒情性的艺术,那么在舞蹈教学中就应注意对学生动作情感的培养,强调情感表现。舞蹈教师要做到“言传身教”,舞蹈是一门视觉艺术,作为舞蹈教师首先要把所教的动作及内容给学生一个较为具体完整的视觉形象,并通过自身的情感表现去感染学生,作用于学生,给学生一个感性认识。教师还要用语言多方位地启发学生,让学生明白,动作与动作之间的相互联系及表现,使学生在舞蹈动作时情感受到启发和感染。舞蹈教师还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开拓学生的视野,采取让学生多听、多看、多练、多表演等办法,不断加强学生面部表情及身段表情动作的练习。最后在舞蹈教学中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动作练习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表现。通过一系列类似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真正明白“情动于衷而形于外”这句话的含义,使他们在训练时把舞蹈动作及动作所要表现的情绪较好地、有机地结合起来。

3.注意动作节奏。在舞蹈课堂教学中,一些学生在音乐索养方面较差,对音乐理论的学习重视不够,忽视了音乐理论方面的学习与修养,乐感差,在舞蹈时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对节奏的把握能力也就差。在舞蹈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加强对学生音乐方面的教育和培养。首先要向学生讲明音乐与舞蹈密不可分的关系,说明音乐在舞蹈中的地位及作用。从而引起学生对音乐理论学习的高度重视。其次,让学生去多听音乐,感受音乐,分辨音乐和理解音乐,以不断加强学生的音乐修养,增强音乐感,使他们在舞蹈动作时与音乐节奏达到完美和谐的统一,让学生从真正意义上明白音乐与舞蹈密不可分的关系。

总之,舞蹈是“动”的艺术.“动”是舞蹈的生命;“情”是舞蹈的灵魂,无情不舞;音乐与舞蹈密不可分,没有节奏便没有舞蹈.三者缺一不可。因此,在舞蹈教学中。一定要牢牢把握舞蹈艺术的动作性、抒情性、节奏性这三大主要特征,把舞蹈艺术的动作姿态、感情和节奏这三个基本要素做为舞蹈教学的“生命”和“灵魂”来抓。

参考文献:

[1]李承祥.舞蹈编导基础教程,北京舞蹈学院函授教材,2010.

[2].赵继红.民间舞蹈教育与学生素质的养成,中国成人教育2011(12).

中国古典舞蹈的艺术特征研究 篇4

一、历史题材居多,民族风格浓郁

选材是舞蹈创作的第一步,不论是古典舞还是现代舞, 都非常重视题材选择。艺术来源于生活,我国古典舞的题材也大都来源于生活。其特点主要有:首先,坚信舞蹈的意义是给观赏者带来视觉美感,使观赏者获得愉悦的视觉享受, 因此,许多古典舞在选材方面都非常关注普通大众的审美需求,创作者也是极尽所能地在舞蹈中揉入更多的可舞性元素;其次,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政治和经济,都会给古典舞带来一定的影响。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们都会根据特定的社会环境创造出许多经典的古典舞蹈,随着时间推移,这些舞蹈也成为了历史。因此,我国古典舞蹈中有许多以历史为题材的作品,如《秦王点兵》、《胡笳十八拍》、《绍君出塞》、《木兰归》等,这些以人物形象塑造、精神信仰传达为主的古典舞蹈,都带有一个显著特色,即以弘扬民族精神为主要内容,其宣传的思想也被绝大多数的国人所接受, 并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即便在舞蹈艺术日益繁盛的今天,许多创作者和舞者还乐于对这一创作手法进行模仿和创新。

二、在形态和神韵上以圆、和为美

传统文化是孕育、滋养我国古典舞蹈的土壤,这就注定了中国传统舞蹈在神韵和形态上必然会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影响,这一点,在中国舞蹈形态和内涵上体现得极为明显。中国古典舞蹈在动作上强调“以神领形,以形传神”, 在形态上主张以“圆”为核心。以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我国古典舞蹈第一套规范动作为例,它对八个手位、身韵的要求是:不论如何旋转、伸展,都要以“平圆、立圆、 八字圆”三圆运动路线为轨迹。因此,从某种角度来看,中国古典舞蹈就是一个以圆为基点来画圆的艺术。从运动轨迹来看,我国古典舞蹈非常看重舞蹈的动作曲线美,无论是拧、 倾、仰、俯、翻等动作,在动作路线、轨迹上都有明确的要求,如要求动作衔接方法必须是圆与圆的派生,必须突出动作的曲线之美和流动性。在神韵上,受“中庸”、“和为贵” 等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影响,中国古典舞蹈推崇的是“中和之美”,即以“和”为艺术手法的基点,通过动作的分开来表示对立,利用动作调和来表示融合,这是中国古典舞蹈的宗旨,也是中国古典舞蹈所追求的艺术境界。

三、刚柔并济,动静皆有章可循

中国古典舞蹈在力量上强调刚柔并济,它要求舞蹈演员在动作劲度上能做到“动若脱兔,静若处子”。但从运动节奏来看,中国古典舞蹈的动作节奏显然与一般意义上的四式音乐节奏不大一样。不过,这并不影响中国古典舞蹈的节奏美、力量美。在舞蹈表达形式上,许多中国古典舞蹈都要求在节奏快速之时兼顾动作的力度和劲头,在节奏舒缓之时确保动作如涧间溪水一样婉转流畅。中国古典舞蹈这一刚柔并济的特点,使得创作者在舞蹈动作编创时不得不认真考虑动作之间的衔接、融合与排斥等问题。一般而言,古典舞蹈刚柔并济的特点是通过寸劲、反衬劲、神劲来体现的。也正是由于这一特点,中国古典舞蹈才更具含蓄的艺术美。

四、节奏富有弹性,表现力强

与现代舞蹈、西洋舞蹈相比,中国古典舞蹈在节奏上的特点非常鲜明,如西洋舞蹈的节奏感一般是呈脉动式前进的,且节奏强弱幅度相同。中国古典舞蹈很少有像西洋音乐、 舞蹈那样的强弱相同的、有规律的节奏,它的节奏更富有弹性,它可能节奏不一,强度也不尽相同。进一步来说,中国古典音乐的节奏具有弹性较大、点线结合的特点,如有的舞蹈节奏慢打紧做,有的紧打慢做,有的舞蹈动作节奏紧张, 有的则吞吐缓慢,这才有了中国古典舞蹈特有的节奏美和韵律美。结合不同的节奏和速度,舞者可以做出带有不同情感、 性格的动作,如翻身、弹跳等。这些富有表现力的动作,加上急缓、快慢、刚柔对比强烈的音乐和辅助动作,大大增强了古典音乐的表现力。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音乐之所以能屹立于世界舞蹈艺术之林,源于它独到的艺术韵味和艺术特点,源于它对传统文化理念吸收、继承和创新。在今后的发展中,舞蹈工作者也要加强传统文化学习和古典舞蹈艺术研究,注意吸收中国美学、传统文化营养,以创作出更多具有艺术魅力的舞蹈作品。

摘要:我国古典舞蹈是中国民族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它是在传统舞蹈基础之上,集武术、戏曲艺术精粹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形式。文章从古典舞蹈的概念入手,就其艺术特征进行研究,以期有助于大家对古典舞蹈艺术的认识和了解。

幼儿舞蹈艺术讲座 篇5

一、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是通过艺术审美教育,培养幼儿感受、理解、表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陶冶幼儿情操,发展幼儿智力,促进其自身各种因素的平衡发展。

艺术教育的特点:是通过美的事物的具体、鲜明的形象来感染人,调动人的心理功能,激发人们的情感,以美感人,以情感人。使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

幼儿教师在幼儿艺术教育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遵循规律,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内容及方式。

(二)注重差异,提高幼儿观察美和感受美的能力。

(三)勤于思考,让幼儿在玩中体验艺术创造的乐趣。

二、幼儿舞蹈内容及教育

(一)舞蹈内容有以下几点:

1、题材内容新颖、生动。

2、舞蹈语汇简单、形象。

3、动作稍快且不断反复。

4、节奏鲜明、活泼、欢快。

5、歌、舞、活三者有机统一。

(二)幼儿舞蹈的教育有以下五点:

1、系统地对幼儿进行舞蹈教育,可以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感受 力、模仿力、记忆力和想像力。

2、系统地对幼儿进行舞蹈教育,可以提高幼儿的敏锐的反应能力和自我身心、动作等方面的协调能力。

3、系统地对幼儿进行舞蹈训练,可以提高幼儿的表情和内在语言的表达能力,有益于智力的开拓。

4、舞蹈使幼儿受到美的熏陶,受到美的教育。

5、舞蹈特别是幼儿集体舞蹈,会使幼儿在排练演出中增强幼儿人际间的整体协调意识,能够促进彼此间的友谊和团结,增强孩子们新的道德观念的培养和形成。

三、师范幼儿舞蹈艺术教育

(一)教学内容及顺序

1、理论知识学习;

2、舞蹈动作模仿学习;

3、舞蹈组合练习;

4、成品舞蹈鉴赏;

《邓肯论舞蹈艺术》读后 篇6

读了她的《自传》也有两个不足之感,第一是传记没有写完,只写到一九二一年,就是写到她从欧洲出来,投奔新生的苏俄为止。从那以后到一九二七年去世这一段历史留下空白。这段历史邓肯本人没有写,后来却由一位与邓肯相交二十多年的密友玛利·台斯蒂代写了。这部著作出版时取名《邓肯的未写完的故事》,一九二九年在美国初版。台斯蒂曾多次催促邓肯把《自传》继续写下去,邓肯总是回说没有功夫,并且对她说过:“你对我其余的生活故事,同我一样熟悉,就你来写吧。”(见一九二九年英文版《前言》)可见邓肯对她这位朋友多么信赖。我读了英文版全书后,感到内容丰富文笔生动,配得上作《自传》的续篇。

第二个不足是由于传记体裁的限制,《邓肯自传》偏重于描写生活经历和介绍舞蹈实践,对舞蹈的美学理论探讨就语焉不详。

现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又将出版《邓肯论舞蹈艺术》,收集了邓肯有关舞蹈艺术的信札、随笔及演说稿,原书于一九二八年在美国初版,一九五八年再版。有了这本书就弥补了《自传》的不足,而为研究邓肯的思想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邓肯的舞蹈艺术无可否认在欧美各国曾经红极一时,拥有千千万万的观众。据说欧洲有教养的人都把她看成“是一个具有古希腊荣誉的人,是具有各时代一切伟大艺术荣誉的人,是菲狄亚斯、波提切利和米开朗琪罗的媲美者,是伟大的贝多芬以及格鲁克、肖邦和瓦格纳的妹妹”。(第32页)

可惜这位卓越的舞蹈艺术家过世之后,优美的舞姿也随她消失了。现在要欣赏她的艺术只能间接地靠语言、照片和速写。当她过世之后就有人问:“为什么电影这门新兴‘艺术’的伟大赞助者们从来就没有想到贡献自己的一点微力把伊莎多拉的舞姿记录下来呢?”(第33页)这种带有惋惜性质的疑问至今还存在人们的心里。

赞扬邓肯舞蹈艺术的文章不知其数,但是她《自传》中引的一个人的话给我留下极深刻的印象,这个人就是遐迩闻名的俄罗斯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大约在一九○八年(或一九○九年)邓肯到莫斯科去表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他去看邓肯表演完全出于偶然,而且以前对她毫无所知。他说:

“邓肯首次在台上出现,并没有引起很了不起的印象。由于我不习惯于看舞台上出现几乎全裸的人体,所以,几乎不能注意和理解这位舞蹈家的艺术。第一个节目完了以后,只响起了一阵不冷不热的掌声和怯生生的试探的口哨声。但是,接连几个节目——其中有一个特别有说服力——演完之后,我对全体观众的冷淡反应,再也不能无动于衷了,就毫不掩饰地大鼓其掌。”

“幕间休息时,我已经成了这位伟大的艺术家新收下的信徒,跑到前台去鼓掌。我发现我跟马蒙托夫并肩一起,他的动作和我完全一样……当一般观众看清楚了在鼓掌的人中有莫斯科著名的艺术家和演员,全场也就轰动起来”。(《自传》第183—184页)

以上引的是专家的观感。以下再来引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女孩对邓肯的舞蹈艺术的看法。

有一天,一个小女孩悄然地走进邓肯的书房,张开双臂向她奔去,一面喊着:

“亲爱的邓肯小姐,我那么喜欢看你跳舞,我忍不住要来看看你。”

“小家伙,为什么你觉得我跳的舞很美?”邓肯问。

“因为你跳的舞是那样自然。”那孩子回答说。

“那么”,邓肯说,“自然的东西全是美的吗?”那女孩子高兴地回答:“是啊!”(第81页)

正是这个年幼的小女孩,凭着出自本能的确信,竟能看出邓肯艺术的源泉所在。无怪邓肯称她是“大智大慧的小哲学家”。

邓肯舞蹈艺术美学理论的核心就是向大自然学习,艺术来源于自然。

什么是艺术的根本规律?对这个问题,一位伟大的雕塑家或者一位伟大的画家会怎么回答?我回答很简单,就是:“观察自然,研究自然,理解自然,然后努力表现自然。”(第134页)

邓肯在《自传》中讲到她是如何向大自然学习的。有一次她住进一个窗前有棕搁树的别墅,她时常注视它的叶子在清晨的和风中颤动,她就在这种颤动中创造了一种胳膊、手和指头的轻微抖动的舞蹈动作。这不过是其中之一例。

在邓肯看来,波浪运动是大自然的基本运动。“我看见波浪涌过万物。看着树林,它们仿佛也在形成一排排海涛。在其他场合,我们也能发现这种现象,即一切能量都是通过波浪运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譬如,声音不是以声波形式传播的吗?还有光。我们来看看生物罢。情况也是这样,一切不受限制的自然活动都符合波浪运动这一法则,譬如鸟的飞翔或者陆上动物的跳跃等。造成这种波浪运动的原因,乃是符合重力法则的引力和斥力之间的相互作用”。(第69页)

因此她认为人所做的舞蹈动作都存在于自然界。什么是“真正的舞蹈”?“真正的舞蹈重视最美的人类形体”,而“虚伪的舞蹈”则与此相反,它的动作所表现的是一种畸形的人体。她这批评主要是针对芭蕾舞说的。她指责那种穿着紧身衣、踩着缎子拖鞋、踮着脚尖走的芭蕾完全违反自然法则,算不上“真正的舞蹈”。她认为真正的舞蹈家应该“是出于自然的而不是出于模仿的舞蹈家”(第54页)“在自然中寻找最美的形体并发现能表现这些形体内在精神的动作,这就是舞蹈的任务”。她又说:“我的舞蹈是我的生来之物,是出自天然的。……那只是因为它们同样来自伟大的自然源泉”。(第101页)

邓肯懂得舞蹈来源于自然,但又必须高于自然。大自然是艺术的泉源,但“这不等于说,为了获得一种自然的舞蹈,只需要不停地手舞足蹈就可以了。在艺术上,最简单的东西也得花九牛二虎之力去观察、去综合、去创造;凡是伟大的艺术大师都懂得,具有真正价值的、无比崇高的典范就是大自然。”(第101-102页)因此,“大自然无疑是一切艺术的泉源,舞蹈无疑需要运用自然是和谐的、有节奏的动力,但舞蹈家的动作又永远有别于自然界的任何运动。”

自然只提供糙糙的艺术品原料,必须经过艺术家的加工才能成为艺术精品。邓肯在《自传》的前言中一开始就讲到自己的创作经验:“为了学会做好一个简单的舞姿,我曾历经多年的奋斗,辛勤工作和探索”。

向大自然学习,这是一切伟大艺术家共同遵守的准则。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得好:“不同领域的形形色色人等,都在艺术中追求同样的出自自然的创作原则。”(《自传》第184页)

邓肯既懂得艺术要把师造化放在第一位,但也不忘师古人。这就是为什么她对古希腊的艺术(舞蹈和建筑、绘画、雕塑)喜爱到着迷的程度。为了向往希腊艺术,她作了历尽千辛万苦的访问旅行。当她到达目的地,舍舟登陆时,她喜不自禁地跪在地上亲泥土。她看到巴台农神殿,仿佛觉得自己已经到达了尽美尽善的顶峰。她多次在这座神殿前凝思遐想,对那有节奏感的陶立克圆柱的艺术美赞叹不已。她一面赞叹,一面就在用心思考如何把人体的跳动和陶立克圆柱联系起来。“我想,我一定要跳出一种舞蹈,它的感染力可以和这神殿一比高低,否则,就永远不再跳舞。”经过了许多天的琢磨,她终于找到了这种舞蹈。“有一天,我却想到:这些圆柱看上去是那样笔直,其实并不是直的,每一根从底部到顶端都微微地弯曲着,每一根都呈波动状的,在川流不息,而且一根和一根之间有着一种和谐的运动。于是,我一边想着,一边就慢慢地向着神殿举起了双臂,并且身体向前倾斜。于是我便明白了,我已经有自己的舞蹈可跳了。”(第66页)

邓肯不仅醉心于古希腊的艺术,而且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也同样心向往之。《自传》中提到她对波提切利的名画《春天》的着迷就是一例。《自传》中讲到她年轻时曾游历佛罗伦萨,“是波提切利吸引了我这个年轻人的想象。一连好几天,我坐在波提切利的名画——《春天》前面。这幅名画启发了我的灵感,使我创作了一个舞蹈,其中我努力体现由它提供的那些柔和的、奇妙的动作。”“我在这幅画的前面坐看了好几个钟头,倾心于它。一位好心的老管理员给我搬来一张凳子,怀着好奇饶有兴趣地观察着我崇敬的表情。我一直坐在那里,果然我真正看到鲜花成长,画中赤露的腿跳起舞来,身体扭动起来,而欢乐的使者来到我面前。于是我想:我一定要把这幅画编成舞蹈,把爱的信息,曾经使我那样痛苦的爱的信息——春天,孕育万物的春天,带给他人。一定要通过舞蹈把这种狂喜的感情带给他们。”(《自传》第122—123页)

有人指责她在搞复古运动,她坚决否认。她说:“复活古代舞蹈是毫无意义的,也是不可能的。舞蹈,既然是一门为我们服务的艺术,就必须来自我们自身,必须来自现代生活并表现现代人的感情,就象古代舞蹈是来自古希腊人的生活并表现他们的感情的艺术一样。是的,我年轻时曾花过许多时间去瞻仰巴台农神殿,去欣赏那些廊柱、壁画、陶器和塔那格拉(注:希腊地名)地方的塑像。……但是,我丝毫也没想要“模仿”这些杰作,以我的舞蹈虽源于此,但它既不是希腊的,也不是古代的,而是我自己的灵魂在美的感召下的自由表现。”

邓肯之那样热心向古希腊人学习,是“因为古希腊人是自然法则的最好学生。”“我裸露着身体,脚踏着地面跳舞,只是表明我进入了古希腊人的境界,因为古希腊人的境界就是人类的自然境界。”(第60页)

在邓肯看来舞蹈艺术追求的理想境界就是自然境界,它所要遵循的根本法则就是自然法则。因此,她说:“舞蹈并不那样复杂。舞蹈不过是和自然运动保持和谐一致的人体运动罢了。倘若它违背了自然运动,那么,它就是虚假的。”“学习舞蹈的根本法则就是:研究自然运动。”(第134页)

舞蹈的美不靠衣饰的华丽来炫染,她提倡衣带轻,双脚赤露的舞蹈,因为这才合乎自然美的要求。有人轻蔑地称她为“赤脚的舞蹈家”,她很反感。她反驳说“衣带轻、双脚赤露的舞蹈形象不是我的新发明,而是各时代所有艺术家一致认定的理想形象。”(第123页)邓肯讲到各时代,恐怕还应该加上东西方各个国家都是如此。邓肯如有机会来到中国,看一看敦煌壁画上的飞天,那才是衣带轻、双脚赤露的舞蹈的典范,她一定会叹为奇观。印度和孟加拉等国也流行赤脚舞,它至今还常见于舞台上的表演。演员脚上还带着铃铛,走动起来叮当有声,给人的眼睛和耳朵同时带来美的享受。

邓肯对她那时代流行的时髦舞蹈如芭蕾舞、摇摆舞乃至交际舞等等都反对,因为那些舞蹈的动作都违背自然法则。特别是对芭蕾舞批评得更严厉。她批评芭蕾舞的动作僵化违反自然法则,是有道理的。但是把芭蕾舞说得一无是处,甚至从根本上否定它,这就过份了。芭蕾舞应当改革,但作为一个剧种还是应当存在的。事实上她本人也不能不承认芭蕾舞也还有它的优点,她在《自传》里讲到观看俄罗斯杰出的芭蕾演员巴芙洛娃表演《吉赛尔》时也受了感动。“尽管这类舞蹈的动作是违反每一种艺术和人类感情的,但当巴芙洛娃那天晚上在舞台上飘然起舞的时候,我又一次忍不住对她精湛的表演报以热烈的掌声”(《自传》第181页)。

邓肯的美学思想可以归结为一句话:美即自然。她强调艺术必须遵循自然法则。

邓肯还有一个非常宝贵的思想是要求把艺术交给人民。“伟大的音乐再也不能只供少数有文化的人娱乐,它应该无代价的给予大众,他们需要它,就象需要水和面包,因为那是人类精神上的美酒。”(《自传》第277页)

邓肯的思想上也是有矛盾的,她认识到艺术为人民,这是很明确的,但是一讲到她的舞蹈的目的是什么,就含糊不清了。她说她到欧洲来跳舞“根本不是给那些脑满肠肥的资产者茶余酒后作为消遣的。”这个认识很好,但是她又说:“我到欧洲来跳舞,是为了通过舞蹈传播宗教信仰的伟大复兴,通过人体动作的表情来让人认识人体和心灵的美和圣洁”(《自传》第90页),这段话就含糊不清了。

邓肯的美学思想受过柏拉图、尼采、卢梭、惠特曼等先辈的很深影响,由于她不能用批判的态度来继承文化遗产,所以那些人的正确思想给她以有益的影响,同时他们错误的思想又不能不给她以不好的影响,这表现在她著作中常常出现宣扬宗教信仰,灵魂的纯洁、人类之爱等等的说词,她的更大的思想混乱还在于把马克思和列宁的理想同柏拉图的理想国、释伽牟尼和基督教的天堂教义相提并论。其实象她这样出身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艺术家能为新生的苏俄拍手欢呼已经很难得了,她有一些思想上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错误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一切都取决于历史条件,何必苛求古人呢?

中国舞蹈艺术 篇7

对于舞蹈的长远发展, 舞蹈教育是重中之重。随着社会的进步, 在舞蹈教育中, 对已有学科的改进和新学科的加入, 跟随时代前进的脚步, 为舞蹈注入更加新鲜的血液, 已显得尤为重要。

一、提高文学修养

舞蹈艺术类学生, 由于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练习中, 文学修养相对于文化课的学生, 大部分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曾有人用“没文化”三个字评价过某部舞剧的剧本, 这是否说明了些什么呢?一个成功的舞蹈不在于舞蹈动作多花哨、技巧多高难度, 而在于通过肢体语言的表达, 能够让观众看到编导想要倾诉和传递给观众的内心情感。很多优秀的舞蹈以及舞剧, 能够被观众赞赏, 并留下深刻印象, 都是因为编导在通过舞蹈这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将一个个优秀的文学作品有血有肉的呈现给大家。就如第八届桃李杯的获奖作品《孔乙己》, 就是个很好的例子。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 人物形象生动, 性格鲜明, 而通过舞蹈的表现, “孔乙己”的这些特点瞬时从你脑海里跃至你的眼前, 嗜酒、偷书、被打、断腿这些鲁迅先生笔下的情节就这样真实的呈现, 这就是舞蹈特殊的魅力。《雷和雨》、《大红灯笼高高挂》《睡美人》《胡桃夹子》《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等这些经典的舞剧, 都是来源于优秀的文学作品, 这就足以说明文学修养对于舞蹈而言, 影响力是无法忽视的。

二、舞蹈精品鉴赏与分析

舞蹈精品鉴赏与分析课程, 我想只是分析舞蹈作品的技术技巧、舞台调度、舞蹈编创的动机以及舞蹈动作的架构是不够的, 一个成熟的舞蹈作品也是和音乐、服装、化妆、舞美灯光分不开的。这就要求我们舞蹈精品鉴赏与分析的老师除了能够通透的分析舞蹈本身以外, 也必须对舞蹈的其它构成部分有很好的解读能力。尤其在科技日新月异, 舞蹈已经和商业接轨的当今时代, 如何更好的吸引观众眼球, 让更多的人关注和爱上舞蹈这门艺术, 显然以上几点都起到加分的作用。就如这次龙年春晚的《雀之恋》, 为何能得到大家一致的认同和喜爱, 我想这不只是杨丽萍与其搭档高强的舞艺, 那身临其境的口技, 华美的服装, 精致的妆容, 如梦境般的舞美效果, 那最后震撼人心的孔雀开屏, 这所有的组成, 除了将舞蹈完美诠释以外, 何尝不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饕鬄盛宴?

三、艺术经营

营销学 (Marketing) 是一门研究企业经营与销售活动的学科, 美国营销协会将其定义为:营销是一个计划和执行知识、货物以及服务的形成、定价、推广和分拨的全过程, 目的是通过交换来满足个人和组织的需求。艺术经营 (Art marketing) 的原理其实是如出一辙, 只是所销售的产品不同而已。当有人第一次买票进剧场观看舞蹈, 形成供需关系的那一刻起, 舞蹈就已然成为了一种商品, 舞蹈市场也就自然形成, 而如何让舞蹈市场发展壮大, 让更多的人来参与和消费, 这就需要我们运用到艺术经营的知识。一个舞团或一部舞剧的演出该如何运作, 方向性的判断、对市场准确的分析、有效的宣传等等, 这都是和经营息息相关, 密不可分的。首都师范大学舞蹈系主任田培培教授曾发表论文《中国舞蹈艺术需要与经营联营》, 文中阐述在舞蹈编创核心理论课程框架中, 融入舞蹈艺术经营课程的重要性, 不仅可以快速引导学生认知舞蹈创作的相关合作要素舞蹈创作的内外部应用环境要素、舞蹈创作成果的生存与发展等相关要素, 还能为为学生提供更宽泛的舞蹈专业视野”。

四、舞蹈治疗

舞蹈治疗, 又称动作治疗, 是利用舞蹈或即兴动作的方式治疗社会, 情感, 认知以及身体方面的障碍以及增强个人意识, 改善人们的心智。舞蹈治疗是因为现代舞蹈艺术和心理学的结合而诞生的。Marian Chace和Mary Whitehouse是舞蹈治疗的先驱。1966年, 美国舞蹈治疗协会 (ADTA) 的成立标志着舞蹈治疗的专业地位获得了承认。舞蹈治疗适用于各种不同程度的关于身体、情绪、和社会认知方面的问题, 能够解决和帮助人们的范围非常广泛。舞蹈治疗在中国还鲜为人知。目前, 中国大陆, 香港和台湾总共只有不超过10名具有在ADTA注册的舞蹈治疗师。在台湾, 舞蹈治疗发展相对走在前列。韩国在2006年成立了韩国舞蹈动作心理治疗学会, 明知大学、顺天乡大学、首尔女子大学在硕士课程里均开设了舞蹈动作治疗的学科, 并且已经有相对完整的教育体系, 部分医院已经开设有舞蹈治疗工作室, 舞蹈治疗在韩国已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在中国, 舞蹈治疗却并不被人们所熟知, 开展舞蹈治疗课程, 对于舞蹈专业的学生来说, 是一个契机, 不仅可以发挥专业之所长, 而且对于中国舞蹈以及中国舞蹈治疗未来的发展, 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于此同时, 国家对舞蹈的关注度和影响力, 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1. 将舞蹈艺术普及化

同样身为艺术, 为何音乐和美术是中小学的必修课程?在西方国家, 舞蹈教育也是一种文化教育。舞蹈是中小学以下的必修课, 但目的不是单纯跳舞, 而是通过舞蹈来开发智力, 增强办事能力以及对事物的辨别能力、认识能力等, 就这一点目前在我国还不很发达, 舞蹈在中小学只是作为兴趣班或者舞蹈队的形式存在。舞蹈的普及化, 除了可以开发智力、培养气质、增加艺术修养等等以外, 还可以让孩子从小对舞蹈这门艺术有所认识和了解, 而且也可以及早的发现和发掘舞蹈人才。当孩子对舞蹈有更多的认识, 产生更多的兴趣后, 对舞蹈各方面的关注自然也会增多, 如此一来, 父母也会将一部分注意力跟随孩子转移到对舞蹈的关注上, 以及陪孩子去剧场观看演出、购买舞蹈类的相关书籍及影像资料等, 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舞蹈的普及化不仅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益的同时, 对舞蹈的传播推广以及舞蹈市场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2. 加大对舞蹈艺术传播和推广的力度

韩国一直致力于舞蹈艺术的传播和推广工作, 在各大中城市由国家运营的国立舞蹈团、市立舞蹈团, 每天都上演着精彩纷呈的舞蹈艺术作品。人们进剧场观看舞蹈演出, 就如中国人买票进影院看电影一样, 是件太普通不过的事情, 而且票价也是每个工薪阶层都足够承受的范围。然而在中国, 能够享受如此盛宴的, 首先会想到北京。作为国家中心城市, 中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流中心, 国家级的演出, 国外舞蹈团的巡演, 个人舞蹈团的巡演, 只要你有时间, 在北京是不愁没有舞蹈演出看的。当然, 有些时候, 购票还得有求于黄牛党。除了北京有这种盛况空前的

舞蹈训练者合理的饮食结构

安红梅 (延边大学艺术学院吉林延吉133002)

摘要:合理的饮食结构是舞蹈训练的物质基础, 它对舞蹈训练者功能状态、体力适应、训练后的恢复和伤病防治都具有良好的作用。对舞蹈训练者而言, 合理的饮食结构就是指根据各类营养素的功能和作用, 合理地掌握各种食物的比例搭配和卫生要求, 实现既合理又高营养的饮食结构, 讲究营养科学, 以便更好地完成和发挥舞蹈动作。

关键词:舞蹈训练者;饮食结构;合理

舞蹈训练者的能力不仅取决于科学的训练、优秀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需要良好的脑力和体力的支撑, 而且取决于良好的健康状态和合理的营养结构。合理的饮食结构是舞蹈训练的物质基础, 它有利于代谢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器官功能的调节, 而且有助于舞蹈训练者充分发挥训练效果和竞技能力, 做到最标准的动作和最完美的舞蹈作品。合理的营养对舞蹈训练者功能状态、体力适应、训练后的恢复和伤病防治都具有良好的作用, 因此说, 合理的饮食加上严格的科学训练, 才是创造优秀舞蹈人才的基本保证。

一、舞蹈训练者中存在的不良饮食习惯

如今, 不少舞蹈训练者对合理的营养饮食问题有一个误区, 普遍认为鸡、鸭、鱼等蛋白质含量高的食品才算有营养, 价格贵的食品才有营养, 而对粮食的品种及其摄入量则重视不够, 更不知粮食等淀粉类食品和糖是提供人体60%能量的主要来源。

人们通过长期实践认识到, 没有任何一种食物能包含人体所需要的各类营养素, 单靠一种食物, 不管数量多大, 都不可能维护人体健康。因此, 要保证合理营养, 食物的品种应尽可能多样化, 使热量和各种营养素数量充足, 比例恰当, 过度和不足都将造成不良后果。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不少舞蹈训练者中存在爱吃零食、挑食、偏食、快食的不良习惯:就其挑食和偏食而言, 很多舞蹈训练者没有正常的饮食规律, 喜欢吃巧克力、膨化食品、饮料、油炸食品等, 而对绿叶蔬菜、胡萝卜、鱼、黑木耳、肥肉等极度不喜欢, 造成营养素的摄入不均衡, 部分营养素摄入不充分, 而部分营养素摄入有些过量, 这种营养上的不均衡, 会对舞蹈训练

景象, 还有一些大城市。因其城市发展的优势, 舞蹈团体对成本回收及盈利的考虑等诸多因素, 会选择一些大城市开展巡演, 所以, 看舞蹈演出的机会也不少。但在中国很多地方, 由于地理和经济发展的因素, 人们是无法享受到舞蹈带来的震撼和乐趣的。在一些中小城市, 人们对舞蹈的了解大部分来自于电视以及网络, 人们无法亲身体会和舞蹈零距离接触的视觉效果和心灵震撼, 如若只是因为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因素, 我想这并不能成为人们失去对舞蹈艺术零距离接触这样一个机会的强有力的理由。

3. 对非遗及继承人的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指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通过申报、审批而确定的名录。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2005) 、藏戏 (2009) 、朝鲜族农乐舞 (2009) 审批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为使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规范化, 2006年6月, 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并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舞蹈共41项;2008年6月又出台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舞蹈共计55项, 以及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舞蹈共计13项;2011年5月, 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舞蹈共计15项;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舞蹈共计16项。而各省区也都建立了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并逐步向市/县扩展。随着时间的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甚至是部分营养素严重缺乏者还会引起营养不良或引起各种营养素缺乏症。最近几年, 以“肯德基”、“劳迪利亚”、“好利来”、“富利来”为代表的快餐食品作为一种消费时尚深受青少年舞蹈训练者的喜爱。但是, 他们享受这些美食的时候, 并不知道经常吃这些西式快餐的危害有多大:这些西式快餐以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为主, 而蔬菜量特别少, 如果长期摄入这些西式快餐, 无法补充人体适宜的矿物质和维生素, 会影响到正常的生长发育, 甚至会诱发许多影响缺乏性疾病, 比如缺铁性贫血等, 从这一方面来看, 西式快餐的危害是非常大, 隐蔽性是非常强的。

舞蹈训练是一种运动量非常大的技能训练之一, 在其训练过程中水分的补充是必需的。但是我们经常发现一些舞蹈训练者整天果汁、可乐等各种碳酸饮料不离手, 很少喝白开水或矿泉水, 结果出现了食欲不振、情绪不稳定、时常腹泻等表现, 严重者会导致体内钙磷比例失调, 产生钙的大量流失, 影响骨骼发育。

在人们的意识里, 吃素食是养生的最好选择。我们平常吃的食物中, 优质蛋白质的绝大部分是由动物性食物来提供的, 而动物性食物含有丰富的卵磷脂以及脂溶性维生素A、D、B2、优质钙和铁等。如果长期吃素食, 必然会影响这些脂类、维生素、钙、铁的摄入, 容易出现心悸、全身乏力、形体消瘦、发育不良等问题, 容易缺乏优质蛋白质, 严重者会带来蛋白质缺乏症, 因此, 特别是舞蹈训练者不宜长期吃素食。

总之, 不良的饮食习惯必然导致代谢的失衡和营养状况的不佳。舞蹈训练者因营养摄入不均衡而造成的营养不良, 反映在课堂教学和课外训练过程中, 表现为耐力差, 反应慢, 承受运动量和强度的能力下降, 容易疲劳, 肌肉僵硬, 严重时表现为精神差, 睡眠差, 体重下降, 食欲下降, 各器官功能也降低, 容易反复感冒, 无法承受大运动量和大强度的训练等等, 所以对舞蹈训练者来说要保持良好的精神和体力状态, 饮食讲究科学是非常重要的。

二、舞蹈训练者合理的饮食结构

舞蹈训练需要长时间从事以耐久力为主的高强度运动, 其热

推移, 会有更多的舞蹈艺术种类加入非物质遗产保护的行列, 只有真正意义上的继承之后, 才有发展可言, 这对于舞蹈的未来发展来说, 是件意义深远的事情。但同时, 却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那些不为大多数人知道和了解的古老的各民族舞种, 保护之后, 路该如何走”?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大多数都是一些老艺术家, 急需下一代的传承, 但由于很多种类并不能带来可观的收益, 所以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面临着后继无人的问题。国家对非遗继承人的资金补助, 在有些地方并没有如数到达非遗继承人的手中, 资金的不足, 也加大了非遗继承人工作的难度。舞蹈作为一种表演性艺术, 有些地方将民族民间舞蹈“产业化”, 以此获得经济利益及提高知名度, 这虽然也是舞蹈的一种传承和推广方式, 但是这并没有实现延续和弘扬民族文化精神的完整意义, 任何种类的艺术, 如果只醉心于表象, 随着时间推移, 本质将会被扭曲, 在失去对非物质文化保护真正意义的同时, 更无发展可言。只有在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制定相关政策的同时, 并密切关注政策的落实以及更好更快速的去解决存在的问题, 对非遗及继承人的保护才具意义。

中国舞蹈艺术 篇8

报考条件:1、大学部:凡持有高中、中专毕业证,或年满18周岁以上的成人,具备所报专业的基本条件的均可报考。

2、中专部:凡目前就读五、六年级、初一的学生均可报考预科班(条件优秀者可适当放宽);凡初中毕业生具备所报专业的基本条件,可以直接报考本校中专班。

报考方式:凡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可来我校报名、网上报名或在推荐教师处报名。

办理报名手续时需交齐以下材料:

1、本人近期一寸免冠彩色登记照4张。2、本人户口簿或身份证复印件1份。3、报名考试费100元。

考试内容:目测形象及形体、考察软开度、弹跳能力、模仿和节奏感:自选舞蹈小品表演(不限舞种自备音乐,限两分钟内)。大专考生加试芭蕾基本功和国际标准舞比赛套路。

优秀团队

著名舞蹈教育家

舞蹈学校校长

俄罗斯籍拉丁舞教师

著名踢踏舞教师

优秀摩登舞教师

国家队成员崔梦佳/姜玉琳

国家队成员李淼/周扬博文

国青队成员艾力扎提/王娜娜

优秀选手李韫喆/叶芯源

优秀选手孙昊天/张莹莹

图书推荐:《拉丁舞理论基础与提高》阎岭

这是一本有理论、有演示、有题目、有答案、有欣赏内容的书。五种舞165道理论题,除了按照IDTA (英国国际舞蹈教师协会)Water Laird (瓦特,赖尔德)《国际标准舞拉丁舞基本教材》的原著分析每个动作外,还把男士的“引带”女士的“跟随”方式写进每一个动作和感觉当中。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李桥镇顺通路80号E-mail:ylwdxy@163.com

中国舞蹈艺术 篇9

所谓美学, 就是以研究各种具有审美活动和审美价值为目的的学科。它的种类繁多、内容具体, 是通过某种具体行为或事物传递给人们在视觉、听觉或者触觉上以美的享受, 从而使审美主体得到陶冶性情、愉悦身心、振奋精神等作用。它的这一特点在舞蹈美学上尤其能够充分体现, 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更加细致完善的刻画出来。

舞蹈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和组成部分, 具有理论性和指导性, 它是人们对舞蹈表演实践规律的总结和提高, 是无数舞蹈艺术家心血的结晶。它存在于每一个艺术作品中, 是各种舞蹈艺术都应该遵循的一种普遍性的规律。

那么什么是舞蹈表演艺术呢?

首先, 舞蹈表演艺术是利用演员的肢体语言加以恰当的音乐、场景、服装及道具等, 来表现一种特定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的艺术, 是刻画人物、烘托意境和挥发情感的一种艺术手段, 是独立的、夸张的。舞蹈表演艺术多数体现在舞蹈作品当中, 一个好的作品除了具备高素质的演员之外, 必须要有独树一帜的体裁、悦耳动听的音乐和与之相匹配的服装道具, 再经过编导和演员的共同努力之后, 才能创作出具有高水准的艺术作品。

舞蹈表演艺术从历史上和地域上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流派, 如古典舞、芭蕾舞、现代舞、民族民间舞等等。传统的中国舞蹈有着它自己的表演艺术特点, 不论如何划分, 都具有一定程度的代表性。比如说东方文化的中国舞, 满清宫廷舞还有乡村体裁的舞蹈作品, 都是中国舞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民族民间舞是中国舞中最典型的舞种之一了, 它分为汉族舞蹈和少数民族舞蹈。汉族舞蹈比较常见, 而少数民族舞蹈由于它地域文化的差异, 在风格上保持了浓郁的民族地方特色, 尤其是以蒙、藏、维、鲜几大民族为主。

就在不久前我为基层的某个单位辅导了一台民族晚会, 其中就包含了以上几个民族的舞蹈。在这些舞蹈当中, 令我体会最深的就是蒙族舞了。那是一个以《蒙古人》歌曲为基调并加以修饰的背景音乐, 是领舞和群舞相结合的舞蹈。我在最初排练时因认识不足, 只一味的要求领舞演员在表演上夸张模仿, 结果造成动作呆板、体态僵硬, 全无蒙族人民豪爽奔放的艺术特点。后来我

3.添加程序

要使页面可以呈现出服务器上的资源, 就必须要添加程序, 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如果制作静态网站, 只需要用到html、Java Script即可, 动态页面则需要使用ASP程序、PHP程序语言。数据库的选择则是以网站的大小和数据的多少为标准, 最常用的是Accese、Sql和Oracle。

Accese适合用于一般的企业网站, 它的优点在于开发技术简单, 而且在数据量不是很大的网站上, 检索速度很快。但它的安全性不高, 很容易被黑客攻击。Sql的安全性要高于Accese, 它可以提高海量数据检索的速度, 因此大型政府、门户网站选用Sql数据库。而Oracle获得最高认证级别的ISO标准认证, 性能很高, 因为开发了较长时间, 兼容性强, 没有任何风险, 但操作较为复杂。

小结

在这个日异月新的网络世界里, 每天都有一种新的设计思潮产生, 客户已经习惯于发现一些与自己的审美习惯大不相同的网又重新翻阅资料, 参考了诸多的蒙族舞蹈视频, 又通过对舞蹈内在思想意义的揣摩, 认识到蒙族舞不仅有着彪悍威猛、粗犷骄傲的气概, 同时也是一个感情丰富的民族, 既要注意体现蒙族人们刚毅坚强的一面, 又要透过一些例如眼神、华彩、柔臂等相对细腻的动作来表现他们的心理活动。有了这些进一步的理解, 我在工作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 领舞演员在我的启发和辅导下, 将舞蹈表现的刚中有柔、柔中有刚, 充分的发挥出蒙族舞蹈的特点, 最终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我也从中得到了提高。

在处理藏族舞的创作表演中, 我特别注重区分藏族舞和蒙族舞在艺术特点上的不同。我知道藏族人民是生活在雪域高原上的民族, 长年的高原气候造就了他们独特的音域和柔美的舞姿。藏族人们是离太阳最近的人群, 那高亢的歌声和深情的弦子至今让人们想起来仍心潮澎湃。因此在对藏族舞蹈的把握上, 我就根据这些特点着重运用了膝盖的屈伸和藏族的拖步, 让表演者用心去表现舞段中的柔美, 做到每一个举手投足间都仿佛是在轻轻地诉说, 让真诚的微笑, 似潺潺溪水般缓缓地从人们心头流过, 使人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了一种幽幽地、不露痕迹的美。

鲜族舞蹈是舞蹈表演艺术中最难掌握的一种艺术风格, 它集聚了蒙族的豪放、藏族的亲切和维族的热情于一体, 自始至终由气息贯穿到底, 是以生生欲动的气韵美为民族特色的舞蹈。它的形态抽象、内涵丰富, 是鲜族人民最为偏爱的艺术类型。此外, 还有很多典型的少数民族艺术风格, 比如具有线条美的傣族舞蹈等等, 这些都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活中不断积累和创作出的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我们在表演创作的过程中应该在延续民族风格的基础上, 将自己置身于角色中, 与角色融为一体, 进一步运用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用饱满的热情和丰富的情感, 更为细腻地刻画出人物鲜明的个性, 从而使作品更加光彩夺目、更加有生命力。

在舞蹈美学的领域中, 无论是粗犷的美、幽然的美还是朴实憨厚的美, 归根结底都是和舞蹈艺术分不开的。它们就像一条锁链, 环环相扣, 形成了特有的艺术体系。因此, 作为一个舞蹈工作者, 不仅要从实践中不断积累出丰富的表演经验, 还要从理论中具体的分析舞蹈美学和舞蹈表演艺术两者之间的关系, 只有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才能较全面细致的理解舞蹈表演艺术作为舞蹈美学一部分的重要性, 从而在今后的工作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页。在这个没有权威的空间里, 每个人都可以充分表现自己的思想, 我们不再肤浅地用好和坏, 对和错来评价看到的网页。在信息容量呈现几何级数增长的同时, 网页设计的风格也在以令人吃惊的速度不断创新。

门户网被视为企业或相关部门在网上的“脸”, 使用户可以有条理的对自己所需要了解的商业信息进行浏览, 是一种全新的电子商务窗口。作为一个商业型的网站, 它的目标是盈利, 快速方便地给客户提供资讯, 加强合作。

参考文献:

[1]潘基凯, 江泓.大视觉创意宝典——网页设计[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年08月.

[2]姚国章.中国电子政务案例[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01月.

中国舞蹈艺术 篇10

关键词:舞蹈形式,民族情怀,人文精神

一、追溯历史起源

中国舞蹈艺术、具有悠久文明历史、背景形式长, 艺术表现深刻, 融百戏、巫术、武术、杂技、五禽戏为一体。中国传统舞蹈艺术的积累, 经过历代艺术家组织和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舞蹈表演流传下来的一个特定的属性意义。中国舞蹈艺术的展现是通过身体韵律、身体姿态、音乐节奏不同变换来呈现。身体语言魅力是主要的舞蹈文化内涵。中国舞蹈艺术动作和造型, 特别注重在“味道”的展现, 强调韵律和呼吸、人文、思想的协作。其艺术精神展现和形式美感, 令人陶醉。

二、历史发展演变

从古代乐舞史书不难发现中国舞蹈在唐代已经发展繁荣。从宋朝舞队的繁荣发展到元代宫廷系列乐舞, 清朝的民间民俗歌舞等相融合, 逐渐演变为了舞蹈艺术形式。长久和灿烂的舞蹈历史底蕴, 对中国舞蹈的历史而言, 不论在出土文物, 文字记载、史料保存、戏曲演变、艺术融合都是中国古典舞具体特色表演形式中的一种。在中国舞蹈史书中就系统地保留着从原始劳动舞蹈到祭祀神灵舞蹈到载歌载舞到以情达意舞蹈。

三、中国舞蹈艺术人文性与民族性 (1) 人文性

追究中国舞蹈艺术来源, 需上述中国传统乐舞艺术在中国古代的觉醒。传统中国悠久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美学规则不是新的开始, 是几千年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进化, 舞蹈艺术利用一个历史丝绸连接古代和现代的舞蹈艺术, 不变的是人文精神, 其包含历史底蕴, 文化内涵。中国舞蹈艺术的民族精神在舞蹈艺术形式表现的基本要素主要体现在节奏、姿势、速度、主要性能、节奏模式等。

跳舞蹈, 主要表现劳动时节、祭祀环境、与人与神对话、以及心灵的慰藉。由此我们就可以判断中国艺术舞蹈的民族精神, 领略到原始祖先民族的特有意义以及特殊含义。人文性不仅仅在文学艺术中表现, 舞蹈艺术的人文性质就是对于中国某一民族、某一具体部落、民族的风俗民情、习惯特点和特色遗风的本实、纯正、坚实叙述与描绘, 而且民族性也是用来衡量一切有关于艺术价值的试度量尺。

(2) 民族性

舞蹈艺术是一种消除不掉的民族意念与部落精神以及民族历史性、文化性生活烙印, 是具有一个民族精华的灿烂闪烁、散发耀眼光芒之处, 也是使人产生民族认同感、归属感。中国舞蹈的民族特异性, 无疑也应从舞蹈动作、与人体身体开始形成以及完成。人体是在塑造、局表现、留完整、续延承中国舞蹈民族艺术文化、艺术底蕴、文明基底的主要表现载体, 任何一个舞蹈形体运动都富含于本民族特殊关系, 蕴含着其民族意识。

四、中国舞蹈艺术的人文精神流露

中国舞蹈基本的技术技巧就是———旋转技巧, 以拧倾形态的舞姿结构为主要特色, 文化意境天圆地方展现。与芭蕾舞蹈中的旋转还是有很而中国舞蹈特色变形的旋转, 除了有直体旋转之外, 很大的特点是身体形态在变形倾旋转的舞姿造型上的转, 特别是“倾”的平衡重心上的转, 是在上下身成子午相的基础上进行立体构图塑造形象的。所以动作显出婉转中的流线型舞姿, 急速腾空造型定格中的延续, 以及旋转螺形的变化, 如反掖腿旋转加仰胸转, 后抱腿加侧身转。中国舞蹈的翻身技术技巧是我国古代先民别具一格的民族技巧。它的种类花式、样式繁多, 变化巧妙精彩, 是任何一个国家、地区, 任何一个民族、部落所无可比拟的。翻身是中国古典舞基训中独特的技巧形式, 它是以腰为点、以腰为点中心, 身体在水平线倾斜状态下的翻转。翻身这种舞蹈技巧形式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聪敏智慧, 其舞蹈的审美特征和律动的特性具有其他舞蹈种类不可模拟和超越的特性, 而且它和身法的巧妙融合入也最紧密。因此, 中国舞蹈具有超强的民族性。

五、中国舞蹈艺术的精神体现 (1) 动作体现

中国人的民族精神、民族思想、民族灵魂都蕴藏以及表现于中国民族舞蹈形态中。乐舞奴隶表现乐舞时因故事情节发生变化转换舞蹈姿态、应国家局势情况变化转换舞蹈队形、应朝廷君王的婚丧嫁娶变换舞蹈表现形式所以, 中国舞蹈艺术形态就是一种时代情感的演变。人的生命特征是以动慢慢演变为快, 从呱呱坠地婴孩到风韵犹存的中年再到举步蹒跚的暮年, 中国舞蹈都是表现故事、内容、运动形态成为生命信息的标志符号。

(2) 队形体现

眼花缭乱的舞蹈队形具有激动、昂扬、奔放、热烈的情感, 快速、疾速的旋、转、跑、跳等大幅度动作给人带来不稳定、不平静、不安逸的因素。队形产生于动作方向、力度等方面的对比、重复或变化。战争场面表现出的舞蹈艺术必须具有民族团结、民族凝聚力、民族自发性、民族对外性。其队形的功用是引导人的整个舞蹈画面的一致、协调、平衡、统一、均衡的韵律活动, 给人以惊心动魄、奔马杀敌、保卫家园、捍卫民族的感觉。

(3) 情感体现

一个舞蹈表现者的个人的情绪、情感是绝对重要, 渲染整个舞蹈场面的气氛以及表现意境。表现残念幕者即将死去时悲苦、沮丧、惨痛上的表情必不可少, 长吸气短吐哀叹;战争胜利、丰硕劳作欢乐时是哈哈大笑、灿烂微笑。情感的要素、情愫的发泄、思想的迸发是整个民族性精神意境的全力表现和真实放映。

(4) 思想体现

透过历史的书籍、音乐资料、文学历史古老的描述、绘画、刷漆来思考已经失去了古老的舞步、跳舞、姿势、性能和恢复古代道具学习舞蹈。因为跳舞是建立在浓厚的传统美学的基础上, 适应现代人们欣赏的新舞蹈形式的习惯。中国舞蹈艺术的人文精神, 在中国古代唐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元朝的乐舞艺术更是发展的蒸蒸日上, 甚至在尚存在的舞蹈艺术中可以看到逼真的表现、质朴的古代舞蹈特色与人文精神属性。人文精神不仅展现在舞蹈艺术, 它是一个古老的中国舞蹈恢复, 恢复之舞的戏剧, 几千年的中国传统舞蹈的复兴。

六、结语

古代舞蹈再次在今天发扬光大, 可能会因为历史和绘画记录可能不完全相同, 但它仍然是以民族审美原则为基础, 提升人文, 强化精神, 使它成为独立的、具有民族性、人文性舞种。中国舞蹈艺术提供新的成分, 仍有其挖掘、保护、创新、产业、延续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杜渐.用现代意识反思少数民族舞蹈传统[J].民族艺林, 1986 (4) .

[2]成葆德.中国传统艺术的继承与弘扬[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9.

浅论舞蹈的语言艺术 篇11

关键词 舞蹈 语言艺术

一、舞蹈语语言艺术概述分析

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之一,它是以人体为物质材料,以动作姿态为语言,在时间的流程中以占有空间的形式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独特的艺术门类。英国的哲学家科林伍德曾对舞蹈的本质特征进行深入浅出地探究,他否定了种种传统意义上的阐释,试图寻找出一个真正的、完整的艺术特征来廊括舞蹈的本质含义,最后形而上地指示出了舞蹈美的深层形态,认为舞蹈不仅是一切艺术之母,而且还是一切语言之母。他认为舞蹈艺术中,语言艺术与舞蹈艺术之间具有着紧密地、不可分割的联系。这一深邃思想的提出,无疑是极有见地的拓展,显示出语言在舞蹈艺术中的重要和不可缺少性,为舞蹈语言艺术的探索和研究提供了任重道远的积极意义。

舞蹈语言是由动作组成,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组织而成的舞蹈语句和段落,是一种确定的、规范的“有形可见的动作流”。舞蹈语言是舞蹈创作的主要表现手段,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情感和思想、描绘人物行动的环境和氛围,都离不开舞蹈语言的艺术表现功能,可以说,舞蹈作品就是以舞蹈语言为主体建造起来的客观审美实体‘舞蹈语言来自人类早期的身体语言,由原始的形体语言、表情语言转化而来,只是更加艺术化和审美化了。舞蹈语言和一般的普通语言一样,作为一种符号标志,它不是某个或某几个人的符号标志,而是全社会的符号标志,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群众性。例如,中国古典戏曲舞蹈艺术语言,在各种各样的戏曲风格中,都可以大同小异地流通,而且为中国老百姓普遍接受,都能领会到舞蹈语言所要表达的人物思想情感和主题环境及氛围。

舞蹈艺术语言和一般的普通语言一样,也是一种语言文化,具有一般语言的文化特性和民族特性。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各种舞蹈艺术语言,都是长期继承和发展各地、各民族文明的结果,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长期积累的结晶,它们和民族或地方人文地理、风俗习惯、宗教文化等,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切语言活动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也是一种历史现象,总是在发展变化过程当中的,舞蹈艺术语言也毫不例外,也同样具有很强的继承性和创造性。舞蹈语言的发展过程就是在继承中不断创新的过程,在继承和创新中不断增强舞蹈艺术的生命力。如蒙古的“萨满舞”和“安代舞”;土家族的“跳丧舞”和“巴山舞”;陕西的“腰鼓舞”和“安塞腰鼓”等,它们之间都是同源舞种。但因时代的变化,它们之间的文化内含,语言的风格、形式和技巧,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上,明确了舞蹈语言的概念、内容和一般特性,这对于舞蹈语言的创作以及理论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舞蹈创作中,要反映繁复、多样的生活内容,要塑造各种思想、性格的人物,要表现丰富、细腻的情感,舞蹈作者就要掌握丰富的舞蹈艺术表现手段。

二、舞蹈中的语言艺术表现

在舞蹈作品创作中,语言与舞蹈的结台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1、语言在舞蹈创作中的运用

以歌编舞,舞尽曲意。歌编舞是以歌曲的旋律、风格和歌词的意境为基础创编的舞蹈,语言在这里是以歌词的形式出现。歌词加上音乐的翅膀,使歌声在所有乐声中最富于表情和魅力。用歌声作为舞蹈的伴奏最为自然、和谐。所以,用歌曲编舞这种形式极为多见,是群众喜阊乐见的艺术形式。当然,其中自然少不了歌词这个语言因素的作用。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歌曲,往往成为舞蹈创编者选择的对象。有的直接选用完整的歌曲,有的把歌曲作一些改变;有的选择歌曲的一个片断,有的则重新创作一首或一个歌曲片断。

2、语言在舞蹈表演中的运用

(1)歌伴舞。歌伴舞是以演唱为主、舞蹈为辅的表演形式。它的特点是歌舞结台密切,歌词比较朴实、通俗易懂,歌词的语言音调和音乐曲调结台紧密。它的舞蹈动作比较简单,只是为了烘托气氛。这币中形式以通俗歌曲和流行歌手的表演为多。

(2)说唱舞。这种表演形式在上个世纪90年代越来越普及。表演者一边舞蹈一边用快速多变的节奏和抑扬高低的音调配台着音乐喊说出较长的语言段落,然后再以边暄边眺的形式把同一语言段落表演出来。用词大多表述简单、具饰的事物或直接表达情绪和感觉。重要的歌词常处理为重音,并常以切分音的节奏出现。歌词一般不用抽象、费解的文字,尽量选用易于快速理解的语言。这种表演形式一般是舞蹈演员自己演唱,是一种很有潜力的表演形式。

3、语言参与舞蹈的新形式

(1)配解说。利用解说介绍背景,贯穿剧情。语言在这里的功能是提供时问、地点、年代、人物及其目的等背景信息。利用解说词还可以推动剧情的发展,把情绪推向高潮,或制造一种激动的气氛。所以,解说不仅仅可以安排在开始,也可以用在结尾,或高潮部分。

(2)加吟诵。由单人或两人有节奏地吟诵诗文,烘托气氛,表达感情。可以根据舞蹈内容选择或创作一节诗文,语言要易于理解,富有韵律感,要保证群众能够听清、昕懂。朗诵的配乐音量要弱或不配乐。

(3)插科打诨。使用幽默滑稽、妙趣横生的语言,或富有地方特色的语言音调,配上相应的舞蹈动作。可使二者相得益彰,情趣盎然。二者的结台给观众带来轻松愉快的美感。这种形式可用在群众性的舞蹈表演中。

舞蹈课与舞蹈艺术实践相结合 篇12

舞蹈是表演艺术, 是人体内在的爱与外在的美、神韵的再现, 也是内外统一的协奏曲, 随着舞蹈艺术实践的不断发展, 为什么舞蹈课要与舞蹈艺术实践相结合?舞蹈课在舞蹈艺术实践中又有怎样的重要性?

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活动, 而舞蹈课就是为舞蹈艺术实践而服务的。“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这句话说明了舞蹈课与舞蹈艺术实践是相辅相承的。

1. 为什么舞蹈课要与舞蹈艺术实践相结合?

舞蹈教学主要是传授舞蹈的表演素材, 因此舞蹈院校一般都将教学与舞台实践作为自己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人们把舞蹈排练与演出看作是“组装车间”, 舞蹈教育应尽早、尽多安排演出, 采取各种方式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 让学生把课堂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用实践促进教学的再提高。舞蹈课是学生积累知识、为舞蹈艺术实践积累经验的重要过程。舞蹈课不仅仅要培养他们的肢体动作, 还要培养他们的审美修养、心理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智力素质和体能素质。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和交流协作能力。因此, 舞蹈课与舞蹈实践相结合, 来促进舞蹈知识的掌握和升华。

2. 舞蹈课在舞蹈艺术实践中的重要性。

(1) 舞蹈教育可以提高教育者的艺术鉴赏力和参与力。

舞蹈教育是知识性教育, 素养性教育, 是提高审美能力, 提高艺术鉴赏力, 提高舞蹈欣赏水平。通过舞蹈教育, 使新的一代人能成为起码的舞蹈欣赏者, 成为鉴赏家和批评家。能否实现这一目的, 对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 提高新一代的艺术素养有很重要的意义。舞蹈教育要使受教育者懂得舞蹈艺术的特性, 了解舞蹈艺术所具有的时间的、空间的和力的特征, 要能使用自己的视觉与听觉器官, 增强对人体动态的感应能力和敏感性。为此, 尽可能使受教育者参与舞蹈活动, 增强自己的舞蹈感知能力。

(2) 舞蹈教育可以为社会培养舞蹈专门人才。

舞蹈专门人才, 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可缺少的一种专业人才, 他们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艺术教育中, 舞蹈教育是一个很重要的系统。

(3) 舞蹈教育对审美教育有重要的意义。

在中国现代美育思想家中, 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已成为共识。从王国维的“美育即情育”到蔡元培的“美育是情感的性质, ”现代美育家们更注重美育情感教育作用的现实效果, 它能通过真、善、美的舞蹈形象渗透人们的心田, 感染人们的思想, 陶冶人们的情操。当舞蹈作为美育手段时, 应充分发挥这一功能, 从情入手, 以情带形, 以形显情, 要致力于通过美的舞蹈形式手段, 激发人的情绪和情感交流, 达到振奋情绪, 净化心灵的目的。因此, 舞蹈课在舞蹈艺术实践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舞蹈课与舞蹈实践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艺术的提高都离不开实践, 由此可见, 舞蹈课必须与舞蹈艺术实践挂钩。离开了实践, 任何艺术和技巧都等于纸上谈兵。注重实践就是强调锻炼, 这种艺术锻炼和实践, 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有着重要的作用。舞蹈课所学的知识要通过实践这个平台得到检验和提高。“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舞蹈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其实就是如此, 它们是相辅相承, 是不能割舍的血脉。

三、以舞蹈实践来促进舞蹈知识的学习, 以舞蹈学习来促进艺术实践的质量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 唯物辩证法早已把理论与实践的应有关系分析得淋漓透彻, 但要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和谐统一的确是件不容易的事。因此, 实践应为理论提供基础和依据, 理论反过来再指导实践达至“二次飞跃。”舞蹈的艺术实践可以使学生在课堂所学的知识得以应用和展示, 不仅能演, 而且也能编。让学生共同体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使学生的创造能力、表演能力、模仿能力得以发挥。舞蹈课只是艺术知识的吸取, 而舞蹈的艺术实践则是舞蹈教学活动的延伸和提高。

四、谈谈舞蹈课与舞蹈实践相结合的自身体会

刚学舞蹈时, 我对“舞蹈”的理解是很肤浅的。虽然以前也接触过舞蹈, 但认为“蹦蹦跳跳”就是舞蹈的全部。学校开设了芭蕾舞舞集训课。这也是我在舞蹈方面成长的第一步, 那时我根本不知道舞蹈需要基本功, 不知道舞蹈需要表现力、眼神……更多的是不知道该怎么去表现舞蹈的内涵, 身体比较僵硬, 动作不到位, 表情也很不自然。在台上也只是勉强能把舞蹈动作做出来。针对这些不足的地方, 在芭蕾集训课上, 从基本的站立姿势开始, 通过芭蕾集训我发现自己能舒展的做舞蹈动作, 走路时能保持亭亭玉立的姿态, 基本功也有了渐长, 对舞蹈的学习更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了对舞蹈的理解与感受, 使我有了很大进步和提高。经过多次在台上的实践觉得自己有了很大的进步, 因此舞蹈课对舞蹈实践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通过把课上学到的知识, 展现给大家, 再通过表演去寻找欠缺的知识, 再通过课堂去掌握。这是进步很大、提高很快的方法。这些都要归功于舞蹈艺术课的教育和实践。舞蹈艺术是无限的, 而舞蹈课是有限的, 时间长了, 所学的知识是不够用的, 那么就要不断的再去学习、去运用。相反, 没有实践, 学再多的知识也不会有更好的升华。

摘要:为了使学生得到综合、全面的发展, 本文从舞蹈课对舞蹈艺术实践的重要性、舞蹈艺术实践对舞蹈课的指导性中分析了它们之间相辅相承的关系, 并结合自身体会阐述了舞蹈课与舞蹈艺术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关键词:舞蹈课,舞蹈实践

参考文献

[1]吕艺生.《舞蹈教育学》.中国戏剧出版社.

[2]魏传义主编, 《艺术教育学》, 重庆出版社, 1990年版.

[3]参考北京舞蹈学院资料.《中国舞蹈教学》.

[4]于平.《舞蹈形态学》.

[5]赵丽敏.中国古典舞神韵在教学训练中的价值.锦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9.

上一篇:英语视听课下一篇:书法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