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族民间舞蹈

2024-09-30

中国汉族民间舞蹈(精选3篇)

中国汉族民间舞蹈 篇1

早在四千多年前生活繁衍在黄河流域的华夏族是汉族的祖先, 汉族的形成, 不论是从远古氏族到华夏族, 还是从华夏族到汉族的发展进程中, 都曾吸收了当时其周围远古民族的成分。汉族是一个善于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民族。而汉族民间舞蹈是汉文化的组成部分, 是汉族农耕生活的反映, 无论是舞蹈的内容、形式, 还是舞蹈的时间与组织方式, 都和农耕生活紧密结合, 并体现“天人合一”, “顺应自然”的思想。汉民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相比, 是一个少舞蹈的民族, 其民间秧歌舞可算是迄今仍然活在民间的汉民族舞蹈的代表。所以, 通过对汉民族秧歌舞蹈的分析, 可以看到汉民族审美意识的变化。舞蹈美的产生和发展, 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历史紧密相联。

一、秧歌的源流及表演形式

秧歌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 它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年, 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 是《周礼》“六鼓四金”中“以正田役”的延伸。秧歌最初是插秧、耕耘时所唱之歌, 发展的过程中以民间的农歌、菱歌作为基础, 又从一般的演唱秧歌、扮演戏曲人物, 逐渐发展成为汉族最普通的民间舞蹈形式。秧歌一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 泛指“出会”、“走会”、“社火”、“闹红火”中的各种民间舞蹈, 如秧歌、高跷、竹马、旱船、十不闲, 以及花灯花鼓等;有时也把其中的某种形式称作秧歌。狭义的, 则指秧歌 (地秧歌) 和高跷秧歌。秧歌也和高跷一样历史久远, 南宋已有“村田乐”的记载, 但作为形式的名称则出现在民代以后。至清代, 秧歌已由插秧歌菱歌、演唱秧歌, 逐渐成为规范的民间歌舞形式盛行各地, 文献中有关记载也很多。后来又向民间二小戏 (一旦一丑) 三小戏 (生、旦、丑) 发展。现在所指的秧歌, 即指有一定的表演程式的此类民间舞蹈, 或踩上跷表演的舞蹈形式。

从清初发展到几百年后的今天, 同出一源的秧歌, 早已经派出多种名目与表演形式。例如:陕北地区人数多的大场为“大场秧歌”, 称双人对舞为“踢场子”;山西雁北地区的“踢鼓子”, 则有大场、小场、过场子之分。在南方, 江苏叫做“花鼓”;湖南叫做“地花鼓”;江西、福建叫做“采茶”;云南、贵州、四川又叫做“花灯”;广西叫做“采茶舞”, 也叫“采茶舞”等, 都属于清代以来同源异流的各种秧歌形式。秧歌最早是一种歌唱形式, 后来才出现了舞蹈戏剧的表演形式。现在这三种形式流行于全国各地。

陕北秧歌:流行于陕北佳县、绥德、米脂等地;

地秧歌:流行于河北、北京、辽宁等地;

山东秧歌:流行于今山东地区即古代齐、鲁之地。民间舞蹈的组织活动与表演形式中放在前列的有鼓子秧歌、海阳秧歌、胶州秧歌;

山西秧歌:结合了其他地方的特点, 加入自身艺术形式, 形成了自成一派的秧歌舞蹈。其中有祁太秧歌、沁源秧歌、临县“伞头秧歌”、原平“凤秧歌、”繁峙秧歌、灯歌等。

二、新中国成立后秧歌舞蹈的发展

新中国的成立, 给舞蹈创作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舞蹈艺术进入一个新的具有突破性发展的里程。广泛流传在民间的秧歌舞蹈经过舞蹈艺术家的收集、整理, 在编创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的同时, 以一种舞蹈组合的形式进入了教学的课堂, 力图形成规范的民间舞蹈教学体系。其中优秀的舞蹈组合有:《过街楼》、《逗蚰蚰》、《鬼扯腿》、《熬鸡汤》等。这些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舞蹈组合, 至今仍受到人们的喜爱, 成为“中国民间舞传统组合”。的确, 它们代表了那个时代的审美追求, 有着经得起岁月考验的鲜明特点。

进入90年代, 随着中国社会在经济上的全面改革开放,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进一步解放, 在国内人文主义思潮和国外“寻根热”的影响下, 汉族秧歌舞蹈艺术创作开始了向本位文化“寻根”、向其自身回归的创作阶段。这个阶段以张继刚的一系列作品为代表, 以敏锐的艺术感觉和独特的观察视角, 发现和感知着时代的脉搏与审美意识的转向。他突破以往“讲故事”的形式, 开始用大色块、长线条结构舞蹈。在对中国这既有古代辉煌文明, 又有近代落后挨打屈辱地位的历史, 进行民族性与人性的透析, 并以此为基础, 在前人给后人的巨大遗产中, 挖掘出熠熠生辉的精华, 以此来宏扬和增强民族自信心。这些心灵的感悟, 通过如:《黄土黄》、《俺从黄河来》、《生就的骨头长就的肉》、《走西口》等作品加以表现, 准确的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生命力和可杀不可辱的民族气概, 极具震撼人心的力量让人们不由地为之感慨、兴奋、落泪!

三、舞蹈的审美

舞蹈艺术是每一个民族开创时间最长, 历史延续时间最长, 流传范围最广, 最能直接表现情感的一门艺术。通过对一个民族舞蹈艺术审美特征的分析, 可以看出其民族审美意识发展的轨迹。舞蹈的审美功能是舞蹈美的功利性和舞蹈美的愉悦性的结合和统一。其审美特征包括:

1、形象性

美在形象。这是舞蹈的第一个, 也是最重要的审美特征。因为只有生动的、鲜明的、具体的形象才能使人有审美的感知。

2、感染性

具有艺术感染力的舞蹈形象, 才能够激起观众情感上的浪花, 波动观众的心弦, 引起人们的美感。

3、功利性

能引起我们肯定性情感的舞蹈形象才是美的。这种肯定性情感与我们社会生活的好恶标准、道德观念和功利目的有着紧密的关联。

4、独创性

一个舞蹈作品具有了舞蹈形象, 也有了一定的感染力和功力作用, 在题材开拓、主题挖掘、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上具有独创性, 能够使自己的舞蹈作品更加生动形象, 将作品赋予灵魂的同时, 保持其永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

5、技艺性

舞蹈是以人的身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 随着舞蹈表现题材范围的不断扩大和主题内容的进一步深化, 这就必须要求舞蹈表现具有技艺性。只有通过较强的技艺才能把多彩的生活内容和丰富的人物内心世界充分地表现出来。

6、纯舞性

审美是超功利的, 人们应该以一种超脱的态度去欣赏, 以得到一种审美的情感愉悦, 这才是舞蹈艺术欣赏的真谛。

汉族是一个少舞蹈的民族, 而秧歌舞蹈是迄今仍然活跃并流传于民间的汉民族舞蹈的代表。也就是说现代汉族秧歌舞蹈也经历了一个由低到高冲破固有审美观念, 与久有的审美意识发生摩擦之后重新产生的具有审美价值的民间舞蹈形式。

分析研究秧歌文化的的昨天、今天以及未来, 尤其是秧歌舞蹈文化在社会迅猛变革中舞蹈审美演变的价值及其未来的趋向, 要注重观察最初起源、最终结果以及在变革过程中的价值。要从全方位、多角度多样式来营造、开拓秧歌舞蹈审美文化的新天地。让人们从舞蹈审美愉悦中, 享受时代的新生活;让舞蹈成为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泰民安的形象标志。以继往开来的愉悦心态期待着新一代舞蹈人才的诞生和秧歌舞蹈艺术的又一个新高峰的到来。■

摘要:美学问题是哲学领域中最为扑朔迷离的问题之一, 而舞蹈的美学观念更是抽象化。什么舞蹈是美的?认识作为审美对象的舞蹈, 需要了解自然沉淀着历史文化的舞蹈。汉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民族, 而汉族秧歌舞蹈不仅充分体现了汉民族的生活, 而且也表现了汉文化所特有的“兼纳百川”的特性。同时, 汉族秧歌舞蹈也在民族心理素质和审美理想的基础上, 伴随着汉民族的形成发展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审美内容。探讨汉族秧歌舞蹈的审美特征, 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历史上如何看待舞蹈, 以及如何定位舞蹈艺术在汉族文化中的地位。

关键词:秧歌起源,表演形式,秧歌舞蹈的发展,舞蹈的审美特征

参考文献

[1]何建安.《中国民间舞蹈》.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

[2]王克芬、宋祖谦.《中国舞蹈史》.天津出版社.1996.

[3]胡克、谭美玲、侯晓枫.《中国民间文艺学·民间舞蹈》.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4]刘恩伯、张世令、何建安.《汉族民间舞蹈介绍》.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5]于平.《舞蹈文化与审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罗雄严.《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中国汉族民间舞蹈 篇2

(舞研艺考教研团队研发)

为帮助广大舞蹈高考的学生,了解舞蹈高考剧目,了解舞研艺考舞蹈高考魔鬼集训营的剧目课训练,舞研艺考教研团队总结系列舞蹈高考剧目的表演要领,下面是汉族舞-东北秧歌表演要领。

汉族-东北秧歌

风格特点:稳中浪,浪中艮,艮中俏,点紧促,线延伸;

动律:上下、前后、划圆;

汉族民间舞蹈的艺术与文化特征 篇3

一、汉族民间舞蹈的艺术特色

汉族民间舞蹈, 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物质条件和文化等, 素有"南柔北刚"之分, 但就整体而言, 与少数民族的民间歌舞相比, 汉族舞蹈又共同拥有以下七种特点。

1、载歌载舞

载歌载舞是汉族民间舞蹈常用的一种表现形式, 各种秧歌、花灯、花鼓, 大多具有这个特点。比如安徽的花鼓灯、江西的乐祭舞等, 皆是以歌舞相间的形式来进行表演的。

2、借助道具

汉族民间舞蹈均巧妙地运用道具, 以增加人物的形象感, 增强情绪的表现力, 这是汉族民间舞蹈的又一个特点。各种汉族民间舞蹈, 没有一类不是手持道具的, 不是舞扇子, 就是舞手绢, 借以抒发感情, 达到“托物抒情”、“借物寓情”的目的。

3、技艺结合

民间舞蹈一般都是在祈年、祭祖、庙会、迎神会中进行表演, 如果表演者能在演出中不断地创新发展, 做到精益求精, 就会赢得观众的喝彩。许多民间艺人重视从各种地方戏、杂技、武术和民歌中广泛汲取和借鉴有益经验, 促进民间舞蹈内容与形式不断地创新突破和发展, 使民间舞蹈始终保持着盎然生机和无限活力。

4、形象鲜明

民间舞蹈具有鲜明的地域和个性特征, 并以不同的形象和韵律, 显示不同的舞蹈风格。如胶州秧歌中女角的三种形象翠花、扇女和小鰻, 就形成不同年龄妇女的性格特征。汉族民间舞蹈除了情绪性的舞蹈外, 也必有一定的人物形象或者故事情节叙事舞蹈, 以求形象的生动、活泼、鲜明与可爱。

5、情节生动

在陕北春节闹秧歌的时候, 有一个小场性表演节目《猴子耍老虎》:一个人戴猴子面具扮猴子, 另两个人身披虎皮, 一人跳虎头一人舞虎尾。锣鼓声中, 先是猴子上场发现一片桃林, 正在抓耳挠腮津津有味地吃着桃子时, 出现了一只大老虎想吃掉猴子, 待三个人在舞至高潮时, 老虎一口吃掉了猴子。

6、借物寓情

汉族民间舞蹈常用成语、民间谚语来作为表演或动作的名称。比如舞蹈队形的变化, 什么“二龙戏珠”、“龙凤呈祥”, 都是用一些吉祥语, 既使表演通俗易懂富有传统文化气息, 又表达出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期盼。

7、鼓舞结合

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源远流长, 中国各地的汉族民间舞蹈“以鼓作舞”、“鼓之舞之”, 展示了鼓与舞相互依附的关系。仅陕西省而言, 在各地流传的鼓舞近60种。其中不仅有名传遐迩、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安塞腰鼓, 还有历史悠久、风格各异的韩城行鼓、宜川胸鼓、华县背花鼓等等, 显示了陕西鼓舞文化的悠久传统和丰厚的文化内涵。

二、汉族民间舞蹈的文化特征

民间舞蹈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是民族思想感情和精神风貌的凝聚。汉族的民间舞蹈之所以能够长期流传并发展, 离不开孕育它的本土文化与气质。汉族民间舞蹈大都体现出如下一些文化内涵与审美特征。

1、以农耕文化为基础

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 始终是以农业为基础的, 有着源远流长的“以农为本”的主题思想, 因此我们的文化艺术发展皆带有农耕意识与特色。汉族民间舞蹈, 包括各种节令、习俗和风尚无不打上农耕文化的烙印。至今在民间, 各种舞蹈活动的形式、内容、时间、场所, 无一不与农耕生产和岁时节令这个主题有着密切的关系。

2、图腾崇拜的影响

图腾是印第安语的音译, 意思为“它的血族”。原始先民将某种动物、植物或无机物作为本部族共同信仰的神灵, 是吉祥的象征, 并长期对该民族的思想、宗教、文化、信仰、艺术诸多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华夏民族的共同图腾崇拜是龙, 至今在民间舞蹈中还有很多关于龙的节目与内容。

3、突出民间祭祀性

民间舞蹈中仍旧可以看到这些祭祀舞蹈的踪迹。比如陕南地区端公表演的“羊皮鼓”、陕北地区流传的“三山刀”, 就有很浓的“巫舞”的遗存。

4、宗教意识的渗透

我国在道教祭祀活动中吸收了很多民间舞蹈。如陕北正月闹秧歌的“转九曲”, 就已经成为了白云山道教庙会做“打醮”时的一种由广大群众一起参加的大型活动了。

5、传统审美的凝聚

上一篇:新课的引入下一篇:领导干部要善于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