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舞蹈艺术

2024-07-23

儿童舞蹈艺术(共6篇)

儿童舞蹈艺术 篇1

烂漫天真,活泼好动,孩子的天性使然

挺而微悬,层峦起伏,灵动的纱质,彰显孩子的天然个性,质地柔和,全面吸收,自然透气,含棉质感更加了坚韧耐磨的特性,训练或是休息,小小的专业芭蕾舞服如生活贴士般伴小舞者左右悉心呵护。美丽而又舒适。

·更懂舞者·

加盟热线:010-81316226 010-81316227

客服电话:010-81316220 010-81316224

网址:www.dansgirl.com.cn

儿童舞蹈艺术 篇2

浅析幼儿舞蹈教学与创编

姓名:张文英

学校:蒙城电大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 …………………………………………………………………3

一、儿童舞蹈创编的条件…………………………………………3

二、儿童舞蹈创编的基础…………………………………………4

三、儿童舞蹈创作的关键是把握儿童心理状态…………………5

四、开发儿童心理宝藏,是儿童舞蹈创作的目的………………5

五、参考文献………………………………………………………6

浅析幼儿舞蹈教学与创编

内容摘要:儿童舞蹈是儿童艺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从事儿童舞蹈创编应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把握儿童的心理要素,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编排出儿童喜欢看、愿意演且具有艺术性与观赏性的作品来。文章指出研究儿童心理要求是儿童舞蹈创编的条件;适应儿童心理特点是儿童舞蹈创编的基础;把握儿童心理状态是儿童舞蹈创编的关键;开发儿童心理宝藏是儿童舞蹈创编的目的。

关 键 词:儿童舞蹈创编 儿童心理 适应性研究

儿童舞蹈是儿童艺术教育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部分。一件好的舞蹈作品,不仅能使儿童受到美的熏陶,而且还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启迪作用,从而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而目前,一些不顾实际、忽视儿童心理特征、生搬硬套成年人的舞蹈之现象,致使儿童舞蹈园地这块沃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一些污染。因此,要使儿童舞蹈这块园地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富有个性、富有特色,所有热爱儿童教育事业的工作者,尤其是从事儿童舞蹈创编的工作人员,都应该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把握儿童的心理要素,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儿童喜欢看、愿意演且具有艺术性与观赏性的作品来。

一、儿童舞蹈创编的条件

儿童世界,五彩缤纷,斑驳陆离。在这个世界里,儿童舞蹈则以其神奇的想象、美妙的意境、生动的形象、真挚的情感把孩子们带进了一座艺术的殿堂,使他们在趣味高尚的氛围中受到教育、得到启示。作为儿童舞蹈的创作人员,不仅要有一颗纯净明亮的童心和对儿童赤诚的爱心,更重要的是要体验儿童的心灵世界,明确儿童的心理要求,善用儿童的视角来洞察生活、观察社会。只有站在这样一个高度来认识儿童、认识儿童舞蹈,儿童舞蹈的创作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研究儿童心理要求,极大限度地做好儿童舞蹈的创作工作要切实把握好如下三个方面的原则。

1.个体性与整体性相兼顾的原则。当前,一些儿童舞蹈的创作有一个明显的倾向就是忽视儿童整体素质的提高。有些儿童舞蹈教学、创编人员把眼睛只盯在极少数儿童的身上,只注重其中少数“明星”的培养,而忽视了整个儿童群体活泼好动、爱唱爱跳的心理要求。因此,儿童舞蹈教学的课程设置要坚持面向整体,充分体现儿童舞蹈教学的整体性;在培养“明星”的同时,要着眼于全体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心理要求,提高孩子们的整体素质。

2.持续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的原则。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指出:一切智力活动的形成过程,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阶段,即:“了解当前活动的阶段”“运用各种实物来完成活动的阶段”“有外部语言参加的、依靠表象来完成活动的阶段”“只靠内部语言参加而在脑子里完成活动的阶段”“智力活动过程的简约化的阶段”。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这一客观规律,分析儿童智力活动的形成过程,同样对儿童舞蹈的创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样我们就可以把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年级的儿童的学习与表演的内容进行设计编创。从而做到知识的获取和能力培养在有序中渐进。与此同时,要重视儿童不同发展阶段的共性与个性,突出重点课程,避免重复,反映不同阶段儿童舞蹈的创编特点,帮助儿童在一定的时限内了解掌握更多、更全的舞蹈知识和技能技巧。

3.先进性与实效性相呼应的原则。儿童无论在生理上或心理上,都是一个迅速成长的时期。儿童从出生时起,在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的制约影响下,经过一系列的发展阶段,从一个幼稚无知的个体,渐渐成为一个有思想观点、知识文化的社会成员。儿童这一心理特征告诉我们对儿童实施健康的、先进向上的文化教育十分重要和必要。同样的道理,儿童舞蹈的创编,在作品主题的设置、技巧的安排、动律的设计等方面都应该坚持先进性与实效性相呼应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更多地创作出有益于儿童健康成长的优秀作品。只有这样,儿童舞蹈的教育教学、创作编排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儿童舞蹈创编的基础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对学生采取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儿童被动学习,求知欲受到压抑,积极性受影响,根本谈不上什么“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儿童舞蹈本是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其基本意图是启发儿童自由发挥,用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方式,激发儿童对舞蹈乃至整个学业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引导儿童进行即兴式地创造活动,开发儿童的创造潜能,激活儿童的创新意识,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但当前,儿童舞蹈的创作,同样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一味地强调赛事与活动的参与,使创作存在舞蹈“成人化”、舞蹈结构“繁杂化”、舞蹈语言“怪异化”、舞蹈表演“模式化”等现象,因此,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做好儿童舞蹈的创作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契合儿童模仿的心理特征,进行儿童舞蹈的创编。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喜欢模仿是儿童的本性。儿童不到一岁的时候,就能模仿简单的声音和动作,到了两岁的时候,能模仿复杂的动作,到三四岁乃至更大的时候模仿能力发展得更快了。解放军与英雄是孩子们尤其是男生最喜爱、最崇拜的形象。“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儿童舞蹈《长大我也要当兵》的创作灵感来源于1998年抗洪救灾中一个真实事件:一个被洪水围困了三天三夜之久的小女孩,被武警官兵顺利营救了。笔者在语汇设计上运用了大量的军人集合、敬礼、列队等操练动作,极大程度地激发了儿童对军人的模仿热情,排练积极性空前高涨,舞台表演生动而成功。适应儿童好奇的心理特点,进行儿童舞蹈的创编。儿童心理学家们认为,儿童生来是好奇的,五六个月大的婴儿,一听见声音就要转头去寻,一看见东西就要伸手来拿。到了四五岁,好奇动作就格外多了,看见路上的汽车来了,他总要停下看看;听见外面锣鼓声响,他也要去看看。柏拉图说过,“好奇是知识之门”,儿童若不好奇,就不会去接触事物,不与事物接触,就明白不了事物的性质和状况了。所以作为一名创作者,要注重培养儿童爱看、爱问、爱思考的习惯。在创作过程中,在舞蹈构图的设计上要极大限度地满足孩子们的表现欲与好奇感,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适应儿童好玩的心理特点,进行儿童舞蹈的创编。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生来就好动,甚至以游戏为生命。儿童舞蹈的创作必须注意儿童好动的心理要求,用良好的教学方式来使儿童得到充分的运动;利用他们好动的特点,教以健康有益的舞蹈动作。“扬鞭策马”这个词对儿童而言比较陌生,但这种动作对儿童而言并不陌生,充满了游戏性。根据儿童的这一心理特点,笔者创作了儿童舞蹈《耍戏》,表现了一群儿童对京剧中的马鞭由最初好奇,到喜形于色的模仿,再到尽兴尽趣的玩耍这一过程。饶有情趣地把儿童好玩的心理在舞蹈作品中流露得淋漓尽致。

适应儿童合群的心理特点,进行儿童舞蹈的创编。儿童喜欢群居,常与同伴游玩,到了五六岁,这个合群心理就发展得更强烈。儿童舞蹈的创作要积极利用这一特点,选择良好的舞蹈题材,编排适合他们心理状态的集体舞蹈,以安慰孩子的寂寞,促进儿童诚恳、忠厚等优良个性品质的发展。舞蹈《拔萝卜》就

是笔者根据童谣创作编排的一个舞蹈。庞大的拔萝卜的队伍,符合儿童合群心理特点。孩子们在排练时简直是欣喜若狂。朴实的生活实践与活泼的舞蹈语汇的巧妙转换,不仅教育了学生要热爱劳动,更培养了他们从小就乐于助人、乐于奉献的良好品德。实践证明,儿童对这类型的舞蹈特别感兴趣。

适应儿童好强的心理特点,进行儿童舞蹈的创编。儿童做事喜欢成功,所以给儿童所做的事不可太难。太难,使其灰心,以致下次不愿再做而且阻碍其进步。儿童舞蹈的教学、创编人员应创造条件,充分培养儿童表演的兴趣及自信心。通过良好的创作,带动孩子们的积极参与,通过舞蹈的成功演出满足孩子们好强的心理,激发学习兴趣。

三、儿童舞蹈创作的关键是把握儿童心理状态。

所谓儿童心理状态,是指儿童在心理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形态。儿童舞蹈题材是儿童舞蹈创作的源泉。因此,我们要把握儿童的心理状态,挖掘和选取能体现审美体验价值与创造性发展价值的儿童舞蹈题材。

选择的题材,要合“童心”。儿童舞蹈的创作编排,要从确定主题入手。孩子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任何一件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都对他们有一定的启示,这就成为了我们构思一部作品的素材。儿童舞蹈的选材应始终追寻儿童思维的奇特性,从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心理状态中,所想所做的形态中选材用材;在追求主题的新颖性及教育性的同时,依据“求童心,唤童趣”的原则来选材用材。在诸多素材中,我们最常见的是直接从儿童本身的形象中或从儿童本身的生活片段中来选择,再经过提炼、加工,让其成为反映儿童热爱劳动、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等主题作品。或者通过拟人化的形象来体现人的思想形象。如:儿童舞蹈《可爱的企鹅》,借“企鹅”表现出可爱、笨拙、滑稽,等等。这些题材符合儿童心理状态,儿童易理解,好模仿,也喜欢表演。

选取的音乐,要合“童意”。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儿童舞蹈的音乐选取要注意曲调明朗、简单、形象化且节奏感强,歌词要顺口、好懂、押韵且富有感染力。这样,孩子们听后就能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而产生想跳、爱跳的欲望。屠洪刚一曲响彻云霄的《中国功夫》较好地体现出了中华民族以武强身,顽强不屈的精神。虽然是成人歌曲,但这首歌歌词通俗押韵,琅琅上口,正好符合孩子们好动的心理状态。笔者在《中国娃》的创作中,选取了此音乐。当音乐响起时,孩子们便即兴舞蹈起来,一招一式有板有眼,兴趣极浓。选用的动作,要合“童趣”。儿童舞蹈的动作应从儿童心理、生理、年龄、兴趣等特点出发,不应过于繁琐,过于复杂。也就是说要尽可能地适合孩子们的心理状态,尽可能地适应孩子们的接受能力。根据这一要求,在儿童舞蹈动作的选用上应该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可以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加工、美化动作,可以从民族、民间舞中提取动作,可以借鉴中国古典舞蹈或其他与舞蹈艺术有共同之处的一些艺术门类的动作。这些天然宝藏都是我们创作儿童舞蹈的极好素材。《龙舟乐》在创作中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整个舞蹈从舞蹈形态上,首先从稀稀拉拉、散散漫漫的观龙舟开始,再到嘻嘻哈哈、拉拉扯扯的嬉龙舟,进而到整整齐齐、认认真真的赛龙舟为止。这其中的动作大都取之于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动作。从而让孩子们在由散漫到拧成一股绳的动作表演过程中,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会胜利的重大意义。

四、开发儿童心理宝藏,是儿童舞蹈创作的目的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及其规律,不仅对儿童教育、儿童医保、儿童文艺等社会实践领域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而且对于开发儿童心理宝藏,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同样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儿童舞蹈创作要在研究儿童心理的特点及其规律上下工夫,不断吸收世界各民族舞蹈的文化精髓,不断拓宽儿童舞蹈文化的视野,超越自我舞蹈文化的传统。站在开发儿童心理宝藏的高度,极大限度地开启儿童心灵的窗户,拓展儿童思维的空间,达到提高儿童智商的目的。

开发儿童的兴趣,让儿童热爱舞蹈。兴趣,是儿童学习舞蹈的基本动力,是儿童与舞蹈保持密切联系、用舞蹈美化人生的前提。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认为:“兴趣是能力的源泉,教育者的根本是使受教育者产生爱好。”但是,如何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呢?在儿童舞蹈创作中,要根据儿童好幻想、好奇心强、好提问等心理特征,设计好趣味性多样的教学活动,利用多种形式来激发孩子们对舞蹈的兴趣。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到舞蹈的本领,在玩乐中享受舞蹈的美感,在愉快的心境与环境中与舞蹈建立密切联系,并用舞蹈美化自己的童年生活。从而在愉快的舞蹈学习中提高艺术素养,在舞美的阳光沐浴下,不断完善自己人格的建构,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调动儿童的情绪,让儿童热衷舞蹈。儿童的情绪体验非常丰富。儿童心理学家们认为,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成年人能体验到的情绪,学前期儿童就基本上已能体验到。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增加,高级情绪活动也进一步发展。因此,儿童舞蹈创作的工作人员,要着意遴选一些能体现儿童风貌的优秀舞蹈作品,特别是一些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耳濡目染的优秀歌曲、地方戏曲、曲艺、民歌、童谣、民间故事、民间乐曲,以及人们熟知的舞蹈故事、享誉国内外的优秀舞蹈作品等。让孩子们在感受这浓浓舞美的氛围中,调动心理情绪,加深对舞蹈艺术的了解,对人生的热爱,不断营造健康向上的思想情绪。启发儿童的思维,让儿童热心舞蹈。就思维来说,儿童的思维在不同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孩子在三岁以前,思维是通过实物,伴随着动作来实现的。心理学上称之为动作思维。三岁以后,随着经验的积累,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了,借助物体形象或表象来思考。到了学龄前末期和学龄初期,孩子的抽象思维开始萌芽和发展。这个时期,儿童往往有丰富的想象力,能对事物做出直观、具体的概括,能对生活中经历的事物进行正确的推理和判断。因此,儿童舞蹈创作,要注意掌握孩子们的思维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和教育。要从绚丽多彩、生灵飞动、淳厚幽远、积淀丰厚的文化中寻找启发儿童思维的突破口,使他们能尽情地展开思维的翅膀,飞向蓝天,塑造辉煌的人生。

参考文献:

儿童舞蹈艺术 篇3

关键词:艺术;构思;创造;形象;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1

在舞蹈《心琴》的艺术构思过程中,我通过对苗族群众生活的深入了解,发现月琴是对苗族姑娘的生活、爱情最有代表性、表现力的舞蹈形象,于是,经过反复思考,我决定用苗族特有的月琴传情方式,用别具匠心的三段结构结构、意象方法、月光下琴声传情等画面,通过琴声的震动传递肢体和内心的感受,创造一种温馨、缠绵的意境,抒发出生活在一个快乐和谐的社会大家庭里的苗族少女,没有孤单、没有寂寞,阿哥的琴声传递着快乐和幸福,激情喜悦的舞步震荡着美好生活的节奏,生活的希望无处不在,爱无处不在。在舞蹈布局上,我大胆的打破了以往苗族舞蹈的单调表现,并巧妙的将民族元素提升和创新,从而达到弘扬社会思想正能量的目的。正因为舞蹈《心琴》的这些独特的情感发现和表现手法,在广西第四届音乐舞蹈比赛中,获得了编导一等奖和表演一等奖。

精巧的舞蹈艺术构思,来自深厚的生活基础。生活的海洋无限广阔,生活现象极其丰富,但生活是繁杂的,也是没有提炼的,它们都不能构成舞蹈艺术作品所创造的形象以及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不是一般的形象以及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不是一般的形象感情,而是经过选择的、集中了的、有概括意义的、有舞蹈艺术表现力的形象和思想感情。

舞蹈《织梦》从构想、到每一个动作的锤炼,经历的也是这样一个艰难而愉悦的过程。

接受创编参加全区舞蹈比赛节目的任务后,我总在想,一个称职的艺术工作者,必须要把艺术与火热的生活、与国家、民族的梦想结合在一起,把个体的期盼和国家、民族的未来结合在一起,才能使自己的作品具有代表性和震撼力。有了这样的思想前提,在反复思考的思索的基础上,有一天,我终于找到了一个结合点:伴随壮家女人一生巧手编织的各种图腾,不就是她们的梦想吗?不就是每一个普通壮乡女儿的中国梦吗?于是,细细的织线编织着梦想,长久的织线向着幸福;织着明天、织着未来,我们在追梦!就成了舞蹈《织梦》的主题。

在开展具体构想的过程中,我把壮家女人一生的梦想逐个展现出来,小时候,女孩们玩的是“手穿线图”的游戏,长大了,花腰带伴随着她们,壮锦伴随着他们; 每一个梦想都展现在姑娘的衣服上,每一块图案都是一个向往、每一个向往都是一个追求。舞蹈律动上,

一根线、两根线巧妙地织出美丽的图画;一个梦、两个梦一起汇成一个幸福的家园。在舞蹈布局上,我大胆的把壮家妹漂亮的花腰带放大运用,并巧妙的将女孩们小时候爱玩的“手穿线图”的游戏与肢体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通过各种奇妙的图形表现出壮族人民的梦想及追梦之情!

于是一出于细微处见“中国梦”的舞蹈精品也就出现在世人面前。

儿童舞蹈教学的方法 篇4

儿童舞蹈教学的方法

一、欣赏为导、激发情趣

幼儿舞蹈课堂教学大体可分为四大类型:欣赏课、推新课、温习课、考核课。其中舞蹈欣赏课在幼儿舞蹈教学中是很重要的,欣赏课是推动教学的一种好机会,必要时让孩子们静下心来进行欣赏和学习舞蹈的基本知识十分必要的:①看优秀的作品;②看演员怎样练习和表演;③表演过程中综合因素的感受。在欣赏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帮助孩子理解作品,幼儿舞蹈欣赏课留意活动意境的创设,当然不可忽视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使幼儿对此产生浓厚的爱好、爱好,对培养孩子对舞蹈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初步的鉴赏力、创造力有一定的帮助。

1、感受舞蹈作品。

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是从感性熟悉到理性熟悉,有具体到抽象,因此感受舞蹈作品必须以感性知识或已有经验为基础,更多的依靠于直观的、生动的、鲜明的形象,所以老师对只有曲调,没有歌词的舞蹈,应伴随着启发性、形象化的语言,为幼儿提供想象的内容,让幼儿通过视觉直观和听觉直观的共同感知活动,获得一个比较清楚的形象。这样幼儿才能逐步投进到作品的意境中,才能进行联想和想象,才能感受作品,幼儿的能力才能进步。

(1)幼儿感受舞蹈时,要留意培养幼儿观察的敏锐性,老师提出的题目要有目的性、系统性、正确性和敏锐性。每次让幼儿感受都有要求,而且只能有一个要求,使幼儿的思维始终处在积极紧张的状态之中,开始提的题目要提笼统的大题目,逐渐提小的题目,由于幼儿感受力发展的规律是对作品先有一个笼统的整体感受,反复的欣赏就能有进一步的感受,欣赏的越多,感受的越细微,越深进、越全面。

(2)、在感受舞蹈是要不断集中幼儿的留意力:留意是熟悉的门户,人们只有在留意力高度集中而稳定的情况下,才能有明晰的感知,高效率的记忆和活跃的思维。

(3)、幼儿的知识预备非常重要:每感受一个作品之前,都要丰富有关知识、印象,幼儿对作品有关的生活经验丰富,能帮助幼儿更好的感知作品。

2、以情动情,乐在其中。

在幼儿舞蹈教学过程中,可通过优美的旋律,伸展的舞姿,来陶冶幼儿的情操,从中使受教育者得到美的教育。这种美育的教育方式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形体美、举止美、行为美、人格美。形成由内而外的同一美。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儿童对美的事物有着自己的感知,不同的是,儿童的直观思维,一尘不染的内心世界,涉世未深的眼睛,其无法进行正确的审美活动。然而所有的一切无法阻止他们对美的渴求。这时,作为教师的我们便要发挥字的作用,采取措施进行诱导活动,例如:在《说唱脸谱》戏剧舞蹈中,作了一系列的诱导活动,如往看碟,看剧中的眼神亮相,一举手,一投足等等。幼儿舞蹈基础练习人们都知道古典舞蹈中,有“一身的戏在脸上,一脸的戏在眼上”这一说。中国舞蹈演员们要求讲究眼部的传情与。他们通过眼目传情,向观众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假如眼睛里没有任何内容,一个再美的舞蹈动作也没有感染力,可想而知,他拿什么往吸引观众呢?作为一名观众,纵使无任何音乐细胞,都可以从舞者身上感受其中情感。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谁的脸上有表情,谁的脸上不会做戏,这中间的区别就在于眼睛、面部表情之中。

教师在教授动作的同时要教授表情,要让孩子意识到舞蹈动作是为舞蹈主题服务的,而舞者的面部表情则是为舞蹈的整个灵魂所服务的。只有形的舞蹈,即是一个空壳。没有灵魂也就没有生命力。舞蹈作为一中艺术,他本身就为人们提供了发展想象力的广阔空间。我们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摸式,把教学过程变成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通过这些,让孩子们展开讨论,教师便引导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往大胆的表现,并及时给予他们鼓励和肯定。

在幼儿舞蹈教学中“情”字尤为重要。由于幼儿身心发育的局限性,不能对舞蹈形象的外在美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感染,作为教育者便要发挥他们自己的作用,做到“以情动情”。

二、舞蹈教学

儿童天性好动,喜欢模仿,喜爱看舞蹈节目,更渴看参与表演。在这些年的舞蹈教学中,我根据各年龄阶段幼儿认知发展水平的不同特点,总结出了适合儿童在学习和表演的四种模式的舞蹈创编和教学方法,逐步实现了教学的主动性,收到了良好效果。

1、教师必须重视对舞蹈教材的分析:分析舞蹈音乐的旋律、节奏、性质、情绪、速度、力度以及动作风格,协调的重点、难点,以及反映舞蹈情绪的动作要点,研幼儿舞蹈大赛究教练的方法。分析好动作要领后,老师再根据舞蹈动作的规律:身体的重心与平衡,动作的反作用,动作的控制与松弛、正确、熟练、优美示范。采用精讲多练,举一反三的方法,引导幼儿往发现,促进幼儿多思考,促进幼儿积极主动学习。

2、加强音乐课的趣味性: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爱好,学习不仅有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熟悉成分参加的智力活动,情感、意志非熟悉成分,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从激发爱好进手,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幼儿伟大教学,就本质来讲,是一中艺术熏陶,因此我们要培养个幼儿对舞蹈的爱好,要重视培养过程,而不应该夸大结果。要让幼儿在有趣的音乐活动中发展能力,把握一定的粗浅知识和技能后,感到快乐,进步爱好,又促进了能力的进步。

3、启发性的教,创造性的学。

4、在教学中以表扬为主,教师要以自己的情绪感染幼儿。教师本人兴高采烈,幼儿才能精神饱满,使幼儿沉醉在愉快的环境中,享受着音乐的美。

三、爱好的培养

1、选材恰当乃培养爱好的开端

选材要符合幼儿的年龄阶段,内容上应体现生动、活泼、趣味性强的特点。所以在题材的选择上,包括对舞蹈语汇、动作的创编都必须独大师心,不能成人化、呆板。在幼儿眼中,大千世界,新奇无比: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只要我们站在幼儿的角度,往感知事物的特点,分析处理人和物,最后加以直观表现,就会产生艺术化的童趣。例如,舞蹈“姥姥门前看大戏”以一首童谣进手:“拉大锯、扯大锯,姥姥门前唱大戏……”讲述了一群天真活泼的小姑娘经过“抗争”,跋山涉水,终于兴高采烈地来到姥姥门前,坐在了她们各自的位置上期盼着大戏的开幕。大戏开幕了,小姑娘们在看戏的时候各自脸上丰富的表情,反映出戏曲的出色。看戏是源于民间的一种娱乐活动,这个舞蹈捉住了小孩子好奇、喜欢热闹、喜欢参与和乐于模仿的特点,所以极易引起幼儿的情感共叫和观赏爱好。

儿童学舞蹈的好处

形体优美: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时期的孩子,经过舞蹈训练(如挺胸、抬头、收腹)能使他们站得直,形体优美,且能纠正驼背、端肩等形体问题。

动作协调:舞蹈需要全身各部位的配合,通过音乐与舞蹈动作的和谐达成动作协调性的训练,并且使孩子更有节奏感。

肢体灵活性、柔韧性:由于经常练习压脚、劈叉、下腰等,孩子的柔韧性,动作灵活性好。

锻炼毅力:从基本功开始训练能培养他们不怕吃苦的精神,磨练坚强意志。

提高身体素质:舞蹈需要一定的体力消耗,剪除练习后能促进孩子食欲、增强消化机能,提高身体抵抗力,减少生病机会。

提高合作能力和集体荣益感:舞蹈有独舞、双人舞、集体舞,只有配合默契才能表演好,由此训练了孩子们的合作精神,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纪律,培养了协作的观念。

培养审美情感:舞蹈是通过音乐、动作、表情、姿态表现内心世界,使孩子潜移默化地接受到艺术表演的熏陶,使孩子们热爱生活,并能欣赏美、体验美。

培养自信心:舞蹈演出能培养孩子当中表演的能力,使孩子们不怯场,表现力强,增强自信心和更好的心理素质。

儿童舞蹈艺术 篇5

关键词:儿童;基本功训练;即兴舞蹈

在舞蹈教育中基本功的训练是奠基石,也是中流砥柱,它就像一根顶梁柱,从头至尾都贯穿在舞蹈教育中。一开始接触舞蹈,练习的就是基本功,然后每天都要不厌其烦的练习这些基本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虽然枯燥却可以慢慢体会出它的好处。即兴舞蹈在舞蹈教育中像一道附加题,它不是简单的加减法,更像是一道混合运算,需要把脑中的舞蹈知识联系在一起,一次性释放出来,它有它的特色,没有束缚,随心而舞,但它也有它深层的含义。作为一名幼师教师,在教授幼师生即兴舞蹈的同时,更要让她们掌握即兴舞蹈在儿童舞蹈教育中的重要意义。那么,下面就来简单地分析一下基本功训练和即兴舞蹈。

1 舞蹈基本功的概念

基本功就是舞蹈中的基础训练,包括:一是软开度。就是我们常说的身体柔韧性,四肢的伸展程度,如竖叉、横叉、下腰等。二是身体力量。指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群,有力量且肌肉线条优美,做动作时可运用肌肉的力量收放自如,可以使舞蹈更流畅,如弹跳力、控制力、和速度等。三是体能素质。能够有足够的体力去表演一个完整的舞蹈,并不会被觉得因运动过度而使舞蹈质量下降。四是稳定性。稳定性需要很扎实的脚下功夫,一般通过基训课上的擦地、蹲、重心的转换等训练来培养。五是技术技巧。这是难度较大的基本功,如一些转、翻身。六是表现力。简单地说是在舞蹈表演时的夸张化、拥有丰富的感染力、音乐节奏的掌握等等。深层来说,基本功是一种舞蹈手段,是一个舞蹈作品形成最根本的途径,在打下基礎的同时就已经集聚了许多舞蹈知识,并且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舞蹈水平也在慢慢上升,身体的灵活性、舞姿的优美度以及肌肉的记忆和身体的协调性会养成一种习惯。就如同高考前学生拼命做习题,将每一种题型都熟记于心,考试时再遇到同样题形时便可对答如流了。

2 即兴舞蹈的概念

所谓即兴舞蹈就字面而言是跟随音乐,一种向外而通内的真实表达与释放,不受时间、空间、主题、意义等限制的自由舞蹈,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足之蹈之。在儿童舞蹈教学中即兴舞蹈颇受儿童们的喜爱。儿童们大多生性好动,听见欢快的音乐自然会跟着音乐摆动身体,活泼一些的孩子更会大胆做出一些舞蹈动作。常常在课上做即兴舞蹈可以使孩子身心快乐,精神舒畅;肢体受到锻炼,筋骨活络;培养节奏感,大脑协调,神经敏锐。

即兴舞蹈可以说是一种教学方式,它有它的优势——随心、不拘泥、有感而发,却也有一定的限制,没有一定的舞蹈基础是无法做出有质量的即兴舞蹈,或许儿童会在即兴舞蹈时想跳却跳不出来,有些不知所措,其原因在于对于舞蹈动作的掌握太少,不知该用什么样的动作来配合音乐,所以在即兴舞蹈练习之前还需要多注重基本功的练习。

3 基本功在即兴舞蹈中有助于塑造完美的舞蹈形象

一个好的舞蹈作品常常会让人意犹未尽,是因为它有内涵,有深度,有一个让人难忘的舞蹈形象。而一个完美的舞蹈形象离不开基本功的帮助,只有有了一定的舞蹈基本功底才能塑造出生动的舞蹈形象。例如,舞蹈作品《爱莲说》,舞者用优美的舞姿向大家展示了一朵莲花的含苞待放、盛开怒放的千姿百态,更是将莲花“濯清涟而不妖,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表演出来,让大家记住了这么一个美丽的莲花形象。舞者小到手指尖和脚趾尖,大到后腿和空翻;时而快速旋转,时而静立不动,无一不是基本功的练习效果。

在即兴舞蹈的时候人的大脑会异常的集中,舞者要将听到的音乐通过自身的肢体去表达出来,会先在心中将听到的音乐设定一个舞蹈形象来表达,并且有能力去表达。这就需要舞者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舞蹈基本功功底,才能第一时间抓住内心所想抒发开来。

作为一名幼师舞蹈教师,我常常提醒学生要注重基本功的训练,让她们将即兴舞蹈与基本功结合起来练习,可以帮助她们在即兴舞蹈时塑造完美的舞蹈形象。在她们教授儿童舞蹈的同时,儿童即兴舞蹈通过基本功的练习会不再拘泥于小花、小猫的舞蹈形象,她们会利用自己的基本功塑造出美人鱼、小蜗牛等不同于常人简单的舞蹈形象。

4 基本功在即兴舞蹈中有助于开拓舞蹈动作的创作

在舞蹈教育中,我们不仅仅是要学生模仿老师的一举手一投足,更要舞蹈出自己的风格和情感。所以在即兴舞蹈训练时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舞蹈风格。诚然,在即兴舞蹈中,舞蹈语言的累积不可或缺。很多时候,在进行即兴舞蹈训练的时候,常常会有想表达却不知该如何表达。这种情况就是所谓的缺少舞蹈语汇,就像去国外旅游,想说的话却说不出来,因为不知道语言该如何描述一样。

一个舞蹈作品需要大量的舞蹈语汇,而舞蹈语汇是由舞蹈短句组成的,舞蹈短句又是由单个的舞蹈动作组成,而单个的舞蹈的动作又需要基本功的积累。所以对于一个舞蹈作品而言,基本功就是奠基石,只有将基础打扎实了那么作品才会美好。在即兴舞蹈中,一听到音乐就要舞蹈起来并不是一件人人都能做到的容易的事,这需要舞者脑中存有大量的舞蹈语汇,并且充分开发肢体语言才能在听到音乐的同时通过肢体来抒发情感。那么基本功的训练在即兴舞蹈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基本功训练的好,舞蹈语汇自然就积累的多,包括一些空间、力量、速度、软开度上的基本功都可以形成一定的舞蹈语汇。

例如,在儿童即兴表达快乐心情的时候,没练过基本功的儿童会跑起来,或是站在原地拉着自己的小裙子,而学习过基本功的儿童,她们的表达方式会更多更奇特:做跪地撑腰、下竖叉、跳起来摆造型等等。这就是在练习基本功的同时积累了一定的舞蹈语汇,也开拓了儿童的大脑思维。

5 即兴舞蹈训练可以反射出基本功的不足之处

即兴舞蹈是一项集脑力和舞蹈功底的练习,考验舞者的反应力和协调力。有时在一定的特定条件下,有些舞者会不知所措。为何会不知所措,归根结底是基本功不扎实的原因。不能及时判断出音乐的类型该选用哪种舞蹈;身体不能及时做出反应,肌肉的松弛度不足以把脑中的动作肢体化出来;又或者是舞蹈语汇不够充分,不知该如何舞蹈等等。所以,练好基本功是即兴舞蹈训练的首要条件,而即兴舞蹈的训练也可以反射出舞者哪里的基本功不足,可谓是基本功与即兴舞蹈相辅相成。作为一名教师,我常对即将成为幼师的学生们进行即兴舞蹈的训练,通过该训练来指导学生对基本功的理解,因为幼儿并不明白练习基本功的含义,但是在即兴舞蹈训练中可以向幼儿体现这一点,让她们明白练习基本功虽然会有一些艰苦,但是益处很多,可以即兴而舞,可以随心释放,表达快乐心情,展现活泼性格。

在儿童舞蹈中基本功在即兴舞蹈训练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基本功与即兴舞蹈相辅相成,利用基本功的训练使儿童能够驽驾即兴舞蹈的训练方式,有更深入的培养目的;又利用即兴舞蹈的训练方式来培养儿童对舞蹈的兴趣爱好、开发儿童的大脑思维、培养孩子活泼快乐的健康性格。所以,基本功是基础,有了基本功才能在即兴舞蹈中最大程度上发掘出儿童的潜力,让每一个学习舞蹈的孩子都感受到舞蹈的魅力和成就。

儿童舞蹈教学中音乐的选择 篇6

六至八岁的儿童,他们的感知觉能力较幼儿时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听觉和视觉十分的敏锐,这为他们进行音乐、舞蹈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础和保证。“对于儿童舞蹈音乐的选择来说,应选择悦耳动听、旋律流畅,具有教育性、趣味性,能启发儿童展开丰富的联想,能发展儿童对音乐的感性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陶冶儿童的性情和品格的音乐”。那么如何选择儿童舞蹈音乐?怎样的音乐才适合儿童舞蹈?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选择儿童舞蹈音乐。

(一)节奏清晰

儿童的认知能力有限,自我的控制能力也较弱,抢拍或拖拍的情况十分常见。这直接影响到舞蹈动作的整齐度。为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则必须要选择节奏明显的音乐。因为儿童做动作的快慢急缓需要明显突出的点、拍及各种强重音来提醒。这就是为什么儿童对鼓乐、迪斯科等风格类型的音乐那么感兴趣的原因。这些音乐节奏强,便于儿童掌握,从而可以放开地、尽情地舞蹈。

(二)旋律易记

孩子喜欢听歌,就会情不自禁的想唱,唱到情之深处,忍不住就想手舞足蹈,音乐的强、弱、高、低,旋律的起伏都会在孩子的内心产生不同的形象思维和动力,。儿童舞蹈由于是儿童表演,在音乐上应选择旋律好听、流畅;乐句简洁、易记,儿童听上两遍就可以分辨出舞蹈音乐中的乐句起落,这样的舞蹈音乐一方面让儿童记住音乐后能加强对音乐的理解,可以更好地表现舞蹈;另一方面也能让儿童观众加深对舞蹈的印象,易于舞蹈作品的流传。只有生动、有趣的音乐孩子们才爱听,才爱跳,才爱看,才能达到百跳不厌、百看不烦的效果。

(三)形象生动

舞蹈音乐之所以十分注重形象化,是因为舞蹈音乐是直接表情的,通过音乐的直接表情,促使观众产生联想。舞蹈的编导者和表演者都要从舞蹈乐曲中找出舞蹈的直接表情依据和“意境”。即随着音乐的乐句和节奏展开人体动作和画面,包括以动作和姿态上的色、线、形去表现舞蹈的表情、节奏和构图。在教学中我尽量选择从歌词到音乐,从体裁到形式,从结构到风格都能贴进儿童生活,体现儿童情趣的音乐。

(四)具有动作性

动作性即通常所说“能舞起来的材料”,不是任何音乐都适合于舞蹈。少儿舞蹈多数选择劳动、游戏、或童话色彩的题材,就因为它的动作性强。优秀的舞蹈音乐必将给舞蹈形象增添光彩,会启发编者无限的想象力,使舞蹈形象和音乐意境达到完美的结合。

(五)富于多彩性

通常人们往往以为,中国风格的音乐和儿童音乐应该更贴近中国儿童,因而也更容易得到中国儿童的喜爱。实际上,这种认识并不科学。新生婴儿对音乐的选择标准主要是依据生理上的舒适感。随着儿童的成长,后天环境中的主要音乐风格逐步被儿童所熟悉,同时逐步被儿童喜爱。而儿童音乐之所以越来越受到儿童的喜爱,除了因为其风格逐步被儿童所熟悉以外,还因为其心理和社会文化内涵逐步获得了儿童的理解,而理解的喜爱是超越了舒适感、熟悉感和满足感的更加高级的一种喜爱的情感。随着儿童的继续成长,一些儿童对已经过分熟悉的音乐风格开始逐渐失去了吸引力。相反,我们往往认为离儿童较远的异国风格的音乐和成人音乐,却在这时由于带有适度的陌生性、新异性和挑战性,开始逐步成为儿童们自觉追求的对象。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在为儿童舞蹈选择音乐时可以选择轻松、愉快、刺激性不强以及重复性较强的外国音乐,风格上可以比较随意,最好多选经典性的音乐作品;1、具有明显民族个性的、不同风格的中国音乐;2、具有明显地域、民族个性的异国风格的音乐,以及情绪健康向上的少量成人音乐;3、在儿童歌曲中,拥有一大批为儿童所喜爱的儿歌,它们长时间的在儿童中传唱,朗朗上口,经久不衰,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为儿童舞蹈音乐取向拓展了十分便捷的途径,这些都是舞蹈教学中的音乐选材对象。

(六)具有时代气息

生活在当今时代的儿童,受到的是当今时代各种文化的影响,他们的思维、举止、谈吐也都深深地印着时代的烙印。在为儿童舞蹈选择音乐时也要注意音乐的时代感。因为当今时代的音乐,距离儿童的校园生活最近,最能反映出当今儿童的风貌,也最易于当今的儿童去表现。

总之,儿童舞蹈音乐应悦耳动听,旋律流畅,具有游乐性、趣味性,能启发儿童展开丰富的联想,能发展儿童对音乐的感知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陶冶儿童的性情和品格。音乐的节奏要鲜明、强烈,能引起儿童的动感。音乐形象应生动具体,这有利于儿童对舞蹈形象、情感的表现和抒发。我们要仔细洞察孩子们美丽的童心世界,深入到孩子们生活中去。了解孩子的稚朴情感,广泛收集适合儿童舞蹈的音乐。提炼他们天真、活泼的生活,创作选编出优秀的儿童舞蹈音乐。只有这样,儿童舞蹈教学才能推陈出新,不断完善。

上一篇:“调查-反思”模式下一篇:舍饲羊常见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