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对服装结构及服装管理的影响论文(共10篇)
服装设计对服装结构及服装管理的影响论文 篇1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无论是服装的实用性还是时尚性,人们对于服装的要求越来越高。服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在人们的整体素质提高后,对于服装的整体风格有了新的要求,如样式、颜色、面料舒适度等。服装设计对服装结构与服装管理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主要介绍服装设计的概念,研究服装设计与服装结构、管理的相互联系,分析服装设计对两者的影响。
关键词:服装设计;服装结构;服装管理;影响
我们常说“衣、食、住、行”是日常生活的四大基本要素,而“衣”排在基本要素的首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服装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作用。从物质生活上来看,服装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从精神生活层面分析,服装是能反映出人们的审美品位甚至是文化知识水平。服装设计是服装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直接反映服装层次高低的重要环节,而服装结构是服装设计基础的进一步延伸,并且设计对于品牌的销售和推广,即服装管理有一定影响。
1服装设计的概念
服装设计是人们运用一定的思维方式加以美学特点而形成的,借助绘画的形式进行展示,选择合适的材料配合剪裁的方式理念,最后完成样衣实物的制作,它是整个服装的基础部分。服装设计工作包含多个方面,如服装的结构构思、面料选择、剪裁方式、工艺运用甚至是配饰装饰等一系列的设计,服装设计同时也能够体现设计师的思想理念、审美水准。每一件服装的设计都能传达出设计师的思想,代表了其设计的态度。消费者对于服装的选择是结合自身的外在体态结构和内在审美水准,服装的穿戴会影响一个人在他人心中的印象,从更深层次上来讲,服装设计的结构反映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水平、社会文明程度、民族宗教信仰等。服装是设计者与消费者之间沟通的重要方式,也是设计师与社会联系的纽带,传递了设计师自身的观念,所以服装的设计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服装设计对于服装结构的影响
2.1服装设计对服装结构基本要素的影响
服装结构基本要素一般分为三大类:一是服装的整体造型设计,展现服装的整体表达效果和风格,也是消费者对服装设计层次的首要印象;二是服装的结构细节设计,具体体现在服装各个部分的裁剪方式和细节处理,像衣兜的设计、纽扣的颗数和排列方式等一系列细节设计都属于此;三是服装的工艺设计,这是服装从设计理念转化为样衣成品的重要过程,从设计图纸的平面设计转化为立体的表达效果,具体又可以细分为服装的面料材料选择、服装的附带装饰品设计等。由此可见,这三项基本要素在服装结构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在整个设计的过程中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只有把握好服装结构中的各个要素,才能更准确表现服装设计理念。
2.2服装设计对不同人群服装结构的影响
不同的人对于服装结构有不同的要求,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身形和体态会有所不同。比如,欧洲和美洲人的身形比较高大,而亚洲人的身形相对就比较瘦小。世界上不同的民族有各自的传统服饰,这就要求服装设计应针对差异性考虑服装结构的个性化;在同一地区也要考虑消费者的身份、年龄以及不同场合来设计不同的服饰,所以要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合理的服装结构设计,尽可能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以达到完美的设计效果。
2.3服装设计对服装结构艺术理念的影响
设计师在考虑服装设计的基本需求之后,要对其进行个性化设计,展现自己独具匠心的艺术追求,达到更完美的设计效果。在服装设计的整个过程中,设计师利用各种艺术手段,创造出具有个性的服饰作品,使服装设计达到更高的艺术效果。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通常采用一些独特的技巧展现自己的服装设计特色,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多样式的工艺,再搭配一些特色的饰品来凸显他们的设计理念,进而表现其个性化。很多知名设计师都是因为展现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设计风格,其设计的服装才受到名人、明星的追捧。
3服装设计对于服装管理的影响
3.1服装设计对服装销售的影响
服装设计对服装销售总量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消费者在购买时首先会考虑服装是否适合自己,如果服装的材质面料、工艺水平、整体结构以及上身效果都符合消费者对服装的期待,那么这件服装就会成为消费者的首选产品。只有服装的设计风格新颖、面料舒适、细节处理得当,才能充分展现服装设计的精良品质,从而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进而提高服装销售的总量。同时服装销售总量的提高也会影响设计师的设计积极性,对服装设计的发展有积极作用,所以两者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
3.2服装设计对品牌效应的影响
服装的品牌效应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通常消费者在消费时,首先会选定一个服装品牌,再对其中的服装产品进行挑选,这是符合大众消费心理的。所以越是知名的品牌,竞争越激烈,知名品牌如香奈儿、LV、爱马仕等都是流行且奢侈的代表。好的服装设计能够带动良好的品牌效应,同时品牌效应也能吸引更多的设计人才加入,进而设计出更好的产品。
3.3服装设计对大众趋势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自我个性的追求,人们对于服装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这种个性化的自我追求也是在大众发展趋势下进行的。服饰的流行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相对的,流行的服装设计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环境,高层次的服装设计受到大众的喜爱,代表了当下流行的大众趋势,如消费者对于服饰的选择和购买会受到晚会、影视作品中的主人公的穿戴风格的影响,设计师可以根据当下人们的关注内容设计出符合大众需求的服装。所以,可以说服装设计引导了大众对于服饰的购买方向。
4结语
服装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包含了艺术学的各个方面,服装设计能够展现出设计师的独特理念,同时体现出其自身的艺术内涵,反映了消费群体的审美和物质生活水平。只有不断提升服装设计的水平,才能设计出符合人们的生活需求的服装,进而展现国家民族的精神风貌。
参考文献:
[1]占琳.服装设计对服装结构与服装管理的影响[J].辽宁丝绸,2014(3).[2]史林.对服装设计创新问题的思考[J].纺织导报,2003(02).[3]蔡颖颖,钱伟.如何把握服装设计中的系列设计[J].华章,2011(22).
服装设计对服装结构及服装管理的影响论文 篇2
服装的结构是决定服装整个造型的关键,同时也是设计师设计理念的外在表现。而在服装的设计机构中我们不得不考虑服装的加工工艺,一味的追求服装的结构,不去考虑其具体的生产加工工艺是非常的不实际的。如果这样的话,制造出来的产品就会显得非常的不伦不类,没有服装的美感。
2相辅相成的服装结构与工艺分析
服装的结构和服装的工艺之间是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的,其中服装的结构控制着服装工艺的基本的生产方法,然而服装的工艺技术能够在制作工程中很好的体现出服装的结构。通过对全球的服装的发展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下的人们有着风格迥异的服装结构和工艺理念,其中最为特殊的就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服装讲求的是含蓄内敛,而国外西方的服装风格讲求的是个性外露。因此在选择服装工艺的时候,中国服装偏好于选择刺绣和手工饰品等来达到中式服装的内敛情怀,通过这样的生产工艺配合使用下很好的表达出了中式服装特有的气质。
2.1服装结构决定生产服装的工艺流程
无论是生产服装的服装厂,还是设计师亲自动手制作服装,其工艺都要根据服装的具体结构而进行,比如制作上衣的工艺不能根据制作裤装的工艺去做,制作女装不能根据男装的工艺去做,就算同样的是做上衣,对于不同结构的上衣,工艺也都不尽相同。由此可见,服装的结构直接决定着生产服装的工艺流程。
2.2服装工艺展现服装结构
在服装的加工工艺中就是为了把服装的设计表达出来,就是让服装的每一个细节很好的体现出来。在设计师的设计图纸上,服装的每一个结构详细的表达出来,这就是服装工艺的灵魂,这里面不仅包含了加工的技术手法,还包含了其设计结构的理念。所以一件完美的服装设计要有优良的制作工艺作为其表达的基本支撑,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服装应有的那种结构设计。
3服装结构于服装工艺的影响分析
3.1影响服装制作工艺
服装结构对服装制作工艺的影响是最大的,服装的结构决定了服装的造型,而不同服装的造型,必须配合以适当的工艺才能够使服装彰显其艺术性,承载起文化性和设计者的创作理念。比如休闲装,其服装结构简约,着装舒适,适合人们日常休闲。这就决定了休闲装的工艺就要以简约舒适为主题,不夸饰、不张扬、尽量少的使用装饰品,图案也以简约大方为主,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即可。其工艺主要以针织、流水线生产、高温定型免熨烫等工艺为主,彰显其筒约舒适的自然理念。
3.2影响服装面料工艺
服装的结构对服装面料的影响就更大了,不同结构的服装所要求的服装面料是不同的,比如睡衣的服装结构,所要求的服装面料就要柔软舒适,吸水性好。睡衣的结构要求宽松简洁,所要求的面料需要与之相配合,能够彰显其简洁柔软,宽松舒适,而不可能用挺括、造型好的面料;而西装的结构严谨科学,就必须配以挺括、造型好,能够很好地定型的面料,才能够彰显其大气、严谨、科学的设计理念和生活态度。
3.3影响服装饰品工艺
服装结构对服装饰品工艺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服装的结构决定了服装的造型,不同服装的造型必须配以与造型相统一的服装饰品,我国传统的中式服装的结构适合配以流苏、同色系同款的围巾、腰带、背包等服装饰品;活泼可爱的仿生童装,本身的造型是各种动物或者植物,就需要配以相同基调的服装饰品,比如花朵的服装结构造型,就要配以立体的叶子造型的饰品,青蛙造型机构的童装就要配以同款的大眼睛帽子、青蛙爪子造型的手套等作为服装整体的配套服饰,作为服装结构的补充,使服装的造型更活泼而生动;西装的结构精致严谨,彰显其西方文化的科学与严谨的工作作风,而配以的服饰只能是彰显其严谨和精致的衬衫、领带。不同的服装结构,对服装饰品的要求不同,饰品工艺的选择,必须在服装结构统一的文化理念之内,才能够使饰品与服装交相辉映,完成整体的服装艺术。
3.4影响服装图案工艺
服装结构对服装图案工艺的影响也很大,图案本身是提升服装生动感和改变色彩的手段,不同的结构对服装图案工艺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比如传统的对襟服装所要求的图案就被限定在了传统的图案中,可以用传统的团花、祥云等图案,而最能够烘托其传统服装结构的图案工艺就是刺绣,只有刺绣的图案工艺,才能够把传统的对襟服装彰显得更加具有东方风韵,更有传统意义上的寓意,团圆幸福、吉祥如意、平步青云。而运动装的结构,更适合运动,更贴近人体的结构,对舒适性和运动性要求更高,这就决定了其服装图案工艺要求是印制、胶粘等,使其更具舒适感和彰显简约运动的主题。
4结语
综上所述,服装机构与服装工艺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若是硬性将二者割裂,则会造成服装成品的不完整,甚至不能称之为“服装”。就服装结构于服装工艺的影响来说,主要表现在对服装制作工艺、服装面料工艺、服装饰品工艺、服装图案工艺的影响。于具体的服装设计与制作中,必须将二者有效联系,最大化二者之间的良性联系,在此基础上促进我国服装行业的快速发展与进步。
摘要:服装结构与服装工艺的关系可以概括为服装结构决定生产服装的工艺流程,服装工艺展现服装结构,就服装结构于服装工艺的影响来说,主要表现在对服装制作工艺、服装面料工艺、服装饰品工艺、服装图案工艺的影响,二者之间相互联系、共同影响,我们必须就其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很好的把握,进而从根本上促进我国服装行业的进步。
关键词:服装结构,服装工艺,影响
参考文献
[1]高凌燕.服装结构制图与服装工艺整合教学分析[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4(11):69.
服装结构对服装工艺的影响研究 篇3
关键词:服装结构;服装工艺;影响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精神领域的追求也越来越多,更加希望通过物质体现其独特的品位,因此服装也被现代人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服装工艺不是简单的布料拼接,而是在艺术设计思想的指导下,通过科学的剪裁以及精细的加工,体现设计师独到的艺术思想的同时,也为服装艺术的发展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1 服装结构与服装工艺
服装结构是一种复杂的设计理论,不同的服装具有不同的设计结构,无论是从面料还是从剪裁方面都具有多样化的特征。作为服装设计师,需要根据人们的需求对服装结构进行合理设计,在满足服装使用功能的同时,为服装设计赋予更多艺术性,增强服装的美观性。服装工艺通常是指服装的制作工艺,其中包括布料的质量检验、剪裁、缝制、熨烫、成衣检验等复杂的供需。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影响下,人们的审美观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所以在服装工艺方面也需要紧跟时代发展趋势,了解流行元素的变化,将其合理地运用到服装工艺中,形成多样化的服装形式,不断提高服装设计的质量。
服装结构与服装工艺都是完成服装设计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主要体现在:第一,服装结构对服装工艺的决定性作用。无论是机械化生产还是手工缝制,都需要根据服装结构来确定具体的服装工艺,不同的款式、面料都可以成为选择服装工艺的因素,如上衣与裤子、男装与女装,这些不同的服装结构决定了不同的服装工艺。同时,现代人对于服装的追求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在服装结构的选择方面有更大的空间,这些都说明了服装结构对服装工艺的决定性作用。第二,服装工艺是服装结构最直接的体现。服装的制作过程就是服装工艺的实践过程,而成功的服装作品可以将服装结构完美地展现出来。这就要求服装结构的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充分了解服装工艺的流程和特点,结合服装工艺的要求进行服装结构的合理性与审美性设计,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服装结构对于人们来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通过具体的服装工艺则可以将服装结构充分展示出来,增强人们对服装结构的理解。
总之,服装结构与服装工艺之间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整体,服装结构对于服装工艺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服装结构决定了服装造型以及其需要运用的服装工艺,只有准确地把握二者的关系,才能保证服装设计的科学性。
2 服装结构对服装工艺的影响
2.1 对服装制作工艺的影响
服装结构对于服装制作工艺的影响最直接的,因为不同的服装结构决定了不同的服装造型,进而决定了应当采用怎样的制造工艺才能满足服装造型的设计要求。例如,休闲服装的造型简约且面料舒适,所以在休闲服装的制作工艺方面应当以针织、流水线生产以及高温定型等工艺为主,这样的服装工艺可以保证休闲服装穿着舒适的基础上,避免由于服装面料过于柔软而造成的褶皱。同时,休闲服装注重的是简约、舒适,所以休闲服装中使用的装饰元素相对较少,这也是休闲服装结构的特殊性。
2.2 对服装面料工艺的影响
服装面料工艺受到服装结构的影响也很大,不同的服装结构需要选择不同的面料。例如,休闲服装的面料通常以舒适、柔软的纯棉面料为主;睡衣、家居服等服装则要求面料舒适的基础上具有较好的透气功能和吸水功能;西装带有严谨的工作作风,所以应该选择使用挺括、造型好的面料,才能体现其区别于生活的工作态度。根据不同的服装结构选择合适的服装面料工艺,可以增强服装工艺的多样化和科学化特征,满足不同领域对服装的使用需求。
2.3 对服装图案工艺的影响
服装图案工艺的选择也需要结合服装结构设计的要求,服装图案的运用是为了增强服装结构的立体感和生动感,所以在图案的运用方面需要结合服装结构,才能达到最佳的运用效果。例如,带有中国特色的旗袍,在图案的运用方面就十分考究,一般会选择团花、祥云、水墨画等传统图案,而最能够体现传统服装结构特色的制作工艺就是刺绣,因此运用刺球工艺完成图案的绘制,才能将旗袍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独特的东方风韵完全展示出来,所以服装结构对于图案工艺的选择有直接的影响。不同的是,运动型服装追求的是简约、舒适和律动,所以在图案的运用方面一般以简洁为主。所以选择服装工艺时也通常运用印制、胶黏等方式,减少对运动服装结构本身的影响,体现其舒适性和运动性。
2.4 对服装饰品工艺的影响
服装不是简单的面料拼接,而是要运用合适的面料和科学的剪裁,再加上画龙点睛的佩饰,增强服装的艺术性和审美性,而不同的服装结构决定了其使用的服装饰品也要体现其差异性。例如,不同的服装结构特点在服装配饰工艺方面也有所不同。传统的中式服装以围巾、腰带等饰品作为点缀,儿童服装则以青蛙等卡通形象作为配饰。同时,配饰的选择应当与服装的基调相一致。如花朵造型的儿童服装需要运用绿色装饰;女士长裙的装饰则可以运用花朵造型作为装饰;西装具有严谨的工作风格,所以通常运用衬衫、领带作为配饰。一方面,选择这些配饰体现了服装工艺的整体性;另一方面,则说明了服装结构的选择对于服装工艺产生的影响。根据不同的服装结构需要选择相应的装饰品形态和风格,只有这样才能将服装结构与服装工艺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彰显设计师的服装设计理念。
3 促进我国服装工艺健康发展的建议
首先,无论是服装结构还是服装工艺都应当以服装的实用性为出发点,无论怎样的服装结构变化,都要保证其实现服装基本的功能。例如,女性服装要满足女性消费者对于服装美观性和艺术性的追求,但是应当体现生活装与舞台装的区别,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对服装的需求。
其次,服装设计领域也需要不断创新,挖掘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将更多的流行因素引入服装结构和服装工艺中,通过不断地创新可以增加服装设计的亮点,形成独特的设计风格,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最后,服装设计需要重视品牌形象的建设,无论是设计师还是设计企业,都需要树立品牌意识,并且不断赋予品牌更多的文化内涵,这样才能满足现代人对服装文化的追求,获得更大的市场占有率。
4 结语
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激发了人们对精神生活的更高追求,服装从简单的防寒功能逐渐转变为富有多元文化的服装艺术,并且逐渐形成了以服装结构和服装工艺为核心的服装艺术领域。为了促进我国服装行业的健康发展,必须要正确认识服装结构对服装工艺产生的影响,并且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充分发挥服装在现代社会的重要功能,提高服装设计的科学性和审美性。
参考文献:
[1]汤瑞昌.论服装结构再解构运用[J].山东纺织经济,2013(04).
[2]冯峰,刘俊峰.动态服装结构的设计原理与应用[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4).
[3]罗桂兰.刍议服装结构对服装工艺的影响[J].纺织报告,2015(06).
市场调研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篇4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服装产业已由单纯的服装设计时期,转向市场因素、流行因素和技术因素等综合控制和发展阶段。
服装设计代表一个国家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象征。
服装是商品,从产品设计到市场消费都应遵循商品的价值规律。
所以,优秀的服装设计师不仅需要具备服装创作的设计激情和创作天赋,更应是一个市场策划者,具有找准自己的消费人群、准确进行市场定位、把握产品的设计方向、延长服装生命周期的能力。
所以,必须针对服装设计展开多方位、多角度的市场需求、消费者喜好和品牌风格等市场调研。
服装设计对服装结构及服装管理的影响论文 篇5
一、摘要
在购物环境中,店堂音乐是影响消费者购物感受的一个重要因素。服装店背景音乐的编排与设计,将随着声波的传递,直接体现着品牌文化与品牌定位,从而对消费者是否停下脚步进店选购,对于品牌销售起着推动或阻碍作用。服装店的音乐设计,如果能消除外界建筑和环境对其产生的声音影响,将会更好地让顾客走人服装店所设计的意境和氛围中,使顾客拥有亲近感,可以享受到购物的乐趣。但如果设计得不好,音乐也可能会变成破坏氛围的噪声,给顾客带来不愉快的感受。探讨和研究服装店音乐对消费者的影响飞目的在于不仅能提示店老板音乐设计对销售有着重要影响,也可以让消费者容易的评定服装店的优劣。简而言之,音符虽小,不可小觑。关键词:服装店 音乐 购物感受
二、正文
美妙轻柔的音乐可为高档品牌服装店带来富有韵律的、舒畅的空间效果,而震耳欲聋的摇滚音乐也可以为个性服装店带来律动性强、冲击力大的动感效果。合理的音乐背景设计,可以带来重复主题、加深顾客印象的积极作用。所以,音乐也可以看做是服装店营造氛围来吸引顾客的工具之一。Milliman(1982)研究显示: 以无、慢速及快速三种背景音乐为独立变数, 在中型超市调查发现, 慢节奏背景音乐会使消费者在店内产生较慢的步伐, 较长的停留时间和较高的消费金额;消费者在店内购物时, 背景音乐在潜意识动机上有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可能性。所以, 服装卖场背景音乐影响着消费者情感, 进而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不过据来自北京记者的调查显示:在西单商业街,步行不到十分钟的路程中,不下10余家专卖店比肩而开。由于多以休闲专卖为主,所以各家专卖店不遗余力地播放着各种流行歌曲,以吸引过客的注意。如果消费者在专卖店中,不是关注店内的服装,只是对正在播放的某歌星的专辑大加谈论,甚至忘记了店名。这应当算是背景音乐作为服装专卖店促销手段的一种悲哀了。此外,2006 年3·15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之际, 《法制晚报》与新浪生活频道联合推出了消费者关于商场背景音乐感受的调查, 此次调查, 共有近300 位消费者参与。结果显示: 有接近80%的消费者表示曾对商场的背景音乐感到烦躁不安,甚至有很多消费者因为背景音乐过于吵闹而离开商场, 放弃了消费。尽管很多消费者对多数商家的背景音乐不满意, 但事实上, 有86%以上的消费者还是希望商场播放背景音乐的, 而且近96%的消费者认为商业背景音乐的质量对商场档次、形象有影响。而Millima(1982)研究显示: 慢节奏背景音乐会使消费者在店内产生较慢的步伐, 停留更长时间和消费更多。而过于强劲的音乐会刺激一些心脏承受力弱的顾客, 使其产生慌张的反应, 这种现象在老年消费者身上比较突出。
所以,选择用背景音乐作为服装店的“软装饰”是一种不错的想法,不过要注意到一些非常重要的细节。
1.选择合适的音乐类型
音乐根据不同的方式可以分为不同类别。例如,根据节奏的不同分为快节奏和慢节奏音乐,根据所体现时代内涵、音乐元素的不同,分为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根据所表达的情感不同分为欢快和忧伤的音乐,等等。音乐的种类可谓繁多。并且,每一种音乐带给人的心理影响都各不相同,真的是变化万千。
在选择音乐的类型时,经营者就要考虑到音乐与服饰特点、设计风格的一致性。例如,在销售高档服装的服装品牌店,选择播放高雅的轻音乐;在流行服装店中播放动感的流行音乐;在童装店里播放欢快的动画片主题曲,等等。正所谓见人下菜,针对不同的顾客,要有不同的选择,如此,定能取得极佳的效果。
2.适当调整音乐的强度
通常,音乐的强度即音量,不宜太大,会影响顾客和店员的交流,也让人感到烦躁和反感。一般以正常听到为宜。并且,要不断地对其进行调整。在早上刚开业的时候,客流量不大,可以播放强度大的音乐,也利于振奋店员的精神。在中午或下午,营业的紧张期,就需要降低强度,以免形成不必要的噪声,让员工的工作效率下降。不过,由于音乐本身的类别不同,有时候必须维持一定的强度。例如,流行的摇滚音乐的音量比轻音乐的大,它必须到达一定的音量才会显示出震撼人心的效果。
3.适时交替音乐
考虑到各连锁加盟型服装店要时刻保持给顾客以新面貌,它播放的背景音乐也不能只有一首。重复地播放同一首歌曲,容易使人厌烦及产生听觉疲劳。适当地替换其他乐曲,将使顾客对服装店的“新鲜感”持续的时间更长。
在现代商业活动户,音乐常被作为一种营销手段,而广泛使用。音乐设备可以起到营造购物气氛,宣扬品牌文化和调节顾客情绪的作用。而服装店铺更应重视音乐的作用。
三、结束语
服装卖场背景音乐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积极或消极的消费情感, 从而促进或阻碍购买行为的产生与完成。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 消费者的需求已从“量的消费”、“质的消费”开始走向“情感消费”时代。由此, 利用购物环境中背景音乐对消费者生理和心理乃至行为的效能去满足消费者情感, 以促使购买行为的产生与完成, 是提高服装零售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服装设计对服装结构及服装管理的影响论文 篇6
——现代人们对时尚观点的调查
服装是一道风景,服装的变化也能展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历程变迁。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通过服装的变化,也能深刻体会我国欣欣向荣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初期,升值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前,不管是城市还是是乡村的大街小巷,人们穿着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单点的黑,白,灰。而且有的时髦女性开始穿百皱裙,不过为数非常少。男士多数穿中山装,并且样式几乎是一模一样。那时人们年吃饭都成问题,就没人整天想着要怎样穿穿才好看了。
(1)中山装为服装的一种,是以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命名的男用套装。上身左右各有两个带盖子和扣子的口袋,下身是西式长裤,由孙中山提倡而得名。由于毛泽东东经常在公开场合穿中山装,西方称中山装为“毛装”。穿着中山装,国民一度找回了失落了一个世纪的自信。同时也是从50-80年代中国城市男性的主要常服。
(2)列宁服
其实并不是一种苏联女性的服装式样,而是苏联男性日常穿着的上衣款式。中国人引进这种服装的时候免去了胸衬和垫肩,用棉布制作翻领双排扣西服,口袋像外套大衣的斜插袋,当时看很新鲜又不费料费工,当然更重要的是穿上这种公认“苏式”的服装,显得形式新颖又思想进步,一时成为机关女干部的典型服式,因此也成为“干部服”。
(3)布拉吉称连衣裙,但有其特有的特色,所以中国就直接将这种俄罗斯风格的连衣裙叫做布拉吉。布拉吉是苏联女英雄卓娅所穿的衣服,是苏联红军的全体情人“喀秋莎”所穿的衣服。布拉吉一方面具有“进步”的政治意义,另一方面又能够显示女性的身体美,它便捷、轻盈、活泼、经济,上至中央级的大演员,下至幼儿园的小女孩,都能穿,爱穿。50年代的中国城市里,盛行周末舞会,举国上下飘舞着千千万万件布拉吉,犹如旋转的布拉吉一样向人们展示着美好的理想,美好的明天。
文革以前,物质缺乏,衣服只是发挥了它最本能的作用,只具有物用价值。社会环境的限制,技术方面缺乏创新,物质水平低下等因素决定了当时人们的穿着打扮单调统一。不管是中山装,军便装,还是工装,人们不得不穿,不敢标新立异。所以在这段时期内人们的服装都很单调。
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服装作为西方文化的一部分,开始随着现代科技涌入中国,一系列领导服饰新潮流的时装给古老的中国带来异样的风采。
(1)喇叭裤:
也叫喇叭口裤,是一种臀部和大腿裁剪紧廋合体而膝盖以下逐渐放开裤管,使之成喇叭状的一种长裤。原为水手服,裤管加肥用以遮住胶靴口,免得海水和冲洗甲板的水灌入靴子。从1960年开始为美国颓废派服式,后于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中国敞开大门时,恰逢喇叭裤在欧美国家接近尾声但仍在流行。中国青年几乎一夜之间接受了喇叭裤并迅速传遍全国。喇叭裤上身需紧瘦,从而出现了A字型着装形象。
(2)牛仔装:
70年代末传入中国时牛仔装已经在欧美流行了20多年了,因其布料坚固、式样合体、便于劳作,受到欢迎。牛仔装早期是美国西部拓荒者的服装,30年代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生们开始穿着;50年代风靡整个美国校园,但上班和上流社会禁止穿着。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时装屡屡出新,上衣有各种恤衫、拼色夹克、花格衬衣等,穿西装扎领带开始成为郑重场合的着装。在党的十三次代表大会上,五位政治局常委第一次集体穿西服亮相掀起全国的西服热。迷你裙在80年代再次流行欧美时,中国已与世界潮流同步而行了。80年代后期,宽松式衣服的流行,使得毛织坎肩像短袖衫,夹克更是肩宽得近乎整体成为方形。
(1)西装热:
相对于“中式服装”而言的欧系服装。西装的主要特点是外观挺括、线条流畅、穿着舒适。若配上领带或领结后,则更显得高雅典朴。西装之所以长盛不衰,很重要的原因是它拥有深厚的文化
内涵,主流的西装文化常常被人们打上“有文化、有教养、有绅士风度、有权威感”等标签
(2)比基尼:
美国从1946年到1958年在马绍尔群岛共进行了60多次原子弹和氢弹的爆炸,当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是在就是在这座小岛。与此同时,时装界在当时亦同时发明了一种和女性内衣差无几的泳衣,因为这种泳衣相当暴露,完全突破当时人们的传统思想底线,发明者认为其影响力无异于一次核爆,故取名於这次在比基尼环礁的核试,叫作“比基尼泳衣”
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往人们认为的套装秩序被打乱了。过去出门只可穿在外衣之内的毛衣,这时可以单穿而不罩外衣堂而皇之地出入各种场合,这其中也与毛衣普遍宽松的前提有关。如果说80年代的流行是以集体式的风潮为主流,那么90年代则是一个更强调自我意识的年代。“我就是我”是很多年轻人的口头禅。
(1)富城头:
80年代末90年代初,港台明星开始风靡大陆,郭富城创造的“富城头”,发型的精粹在于前面四六或三七分,后面剃得圆厚,看起来像鸭屁股。走路时要很配合地甩那么两下才显得够帅。
(2)健美裤:
健美裤,类似于舞蹈裤,上宽下窄,脚跟踩着裤底,主要有黑、白、灰3种颜色。正是因为脚底下有两个踩脚的带子,健美裤又名踏脚裤、踩脚裤。健美裤是一种紧身的服装,面料往往选用优质的氨纶面料,女子穿上它,贴身、臀部浑圆,可以显示出苗条身材和健美修长的腿形。随着中国国门的打开,外来新潮的渗透,一些更加凸现个性、张扬自我的前卫意识受到人们的关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中国最疯狂裤型。健美裤最早唤醒了中国女性的审美和独立意识,一度大规模流行。作为当时流行与时
髦的象征,几乎所有女性,无论年龄、身材,人人都穿。走在街头,放眼望去,齐刷刷地,大家统一穿着清一色的健美裤。它的出现,让所有女人都集体赶了回时髦。
(3)民族服饰: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民族服饰又兴盛起来,兴盛有两方面的原因,一面是因国外旅游者的异地采风,另一面是出于商业目的,民族装扮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在20世界末,欧亚各国开始兴起中国服饰热、手工绣花、盘扣、立领对襟、弧形下摆以及蓝印花布、开始频繁出现在前卫性质的时装上。中国的年轻姑娘也开始在牛仔裤上穿一件蓝色粗布中式小袄。
而如今,不仅仅是青年人,就连七八十岁的老人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也不足为奇,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把服装纳入了高等教育,一些艺术界人士开始介入服装设计教育,他们把想法充分渗透进了服装的色彩,造型和款式中。随着人们对服饰的多元化追求,衣服不仅仅具有艺术性,也逐渐具有科技含量。21世纪,中国服装史显示出不同于任何一个时代的特色,人们更加理性,更加客观,少了盲目,多了思考。21世纪后现代注意思潮越发深入人心,影响到各个领域,面对眼花缭乱的服装现象,造诣司空见惯。个性越来越被重视,显示着一种新的人生态度,一种看似无序实则井然的社会秩序正确立并在提升过程中向更高的文明发展。21世纪初的服装潮流不应该单独以服装而论,这是一个着装者整体生活方式的综合体。因而以时尚来概括更为合适。
(1)唐装:
延续上世纪末悄然兴起的民族服饰热潮,2000年王家卫的电影《花样年华》里,张曼玉的几十款旗袍造型让人们充分领略了中式服装的千般变化、万种风情;2003年APEC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各国首脑的一身唐装,华贵大气、舒适自在,让复古时尚非常饱和的渗透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
(2)酷“Cool”
世纪之交时,人们流行“酷”,酷是英语“Cool”的音译。一般表现为冷峻怪异的形象,比如穿一身黑,特别是饰有骷髅、怪兽图案的夹克,戴着大而黑的墨镜。使人无法看清面部,总之是冷冷的,一副不可一世的叛逆者形象。不同于帅,更多野气。
(3)蔻“Cute”
蔻是可爱的、娇小的、迷人的、是英语“Cute”的意思。原本是女装婴儿化的倾向,但一说 Cute,便显得很时髦、很前卫了,这种称谓是有趣味的(4)韩流
韩流不单指着装、更准确的说是由韩国音乐和韩国影视而形成的一股冲击波。一时,韩剧演化出对韩版美女或美男子的推崇。表现在服装上,早期为染黄头发,穿黑色肥腿裤或油亮的面料涂上一块块油漆的长裤。上为圆领文化衫或肥肥阔阔的夹克,衣服肘部和牛仔裤膝盖要撕成一个边缘不规则的孔洞。更有意思的是,双肩背皮包或衣服前襟挂满了旅游纪念章或服装标牌。这里其实包含有不少西方青年的朋克情趣。但一经韩星演绎就被中国年轻人接受。后来发展成衣冠楚楚、绅士风度、帅气、洋气又略带亚洲人的含蓄。
现代人们对
时尚观点的调查
服装设计对服装结构及服装管理的影响论文 篇7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TPP) 自美国高调加入之后逐渐发展壮大, 参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总和占世界经济比重近四成, 涵盖约三分之一的全球贸易,TPP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然而中国至今没有收到加入TPP谈判的邀请。 中国与TPP成员国有着紧密的贸易联系[1],TPP组织的成立及其发展前景势必会对中国贸易产生影响,尤其是以出口为导向的纺织服装产业,可能会最先受到冲击, 这使得中国必须要提高警惕, 正确应对。 纺织服装部门是TPP谈判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在我国出口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因此本文尝试从中国与TPP成员国纺织服装的贸易现状入手,收集整理大量的数据,重点对中国和TPP成员国纺织服装贸易竞争力进行对比研究, 以期为中国纺织服装部门提出应对TPP的对策提供一定的依据。
二、中国与TPP成员国纺织服装贸易竞争力比较
纺织服装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 为我国贸易顺差、外汇储备做出了巨大贡献。 TPP成员国中,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墨西哥长期位于中国十大纺织服装出口国家和地区之列[2];近20年来,中国对TPP成员国的纺织服装出口占中国对世界纺织服装出口总额的35%以上,除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2009年中国对TPP成员国的纺织服装贸易出口额略有下降之外, 其他年份出口额基本呈现逐年增长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前,对TPP成员国的纺织服装贸易出口额增长趋势比较缓慢,加入WTO之后,纺织服装贸易的出口额相比加入之前急剧增长。 这可能得益于中国加入WTO便与除越 南之外的TPP成员国同 属于WTO, 各种优惠贸易安排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纺织服装对TPP成员国的出口,这也许可以从反面预测如果中国被排除在TPP之外, 可能会削减中国对TPP成员国的纺织服装出口。
一旦TPP谈判达成协议,其成员国之间将免除所有的产品关税,实现百分之百的货物贸易自由化,越南、秘鲁及马来西亚等国,由于贸易转移效应,势必会部分取代原属于中国纺织服装的出口, 影响中国纺织服装的竞争力。 为综合研究中国与TPP成员国的纺织服装贸易竞争力情况, 本文从众多测算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中选取出口市场占有率、 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进行实证分析。
(一)出口市场占有率
出口市场占有率(MS)指一国某产业的出口总额占世界这种产业的出口总额的比例。 该指数是反映某个产业国际竞争力大小最直接和最简单的指标, 其值越大,表明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越强;反之,则越弱。 其公式为:
MSi表示i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出口市场占有率;Xi为i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出口额;Xw为该产业的世界出口总额。 根据可获得的数据,对2003~2012年中国和除文莱之外的TPP成员国进行对比分析, 应用公式(1)计算了中国和TPP成员国的MS指数 ,分析结果可以发现:
近十年来, 中国纺织服装在国际出口市场上的占有率是逐年上升的,2012年的比重达到37.74%,远远高于TPP各成员国的纺织服装出口市场占有率。 智利、 马来西亚、 秘鲁的纺织服装市场占有率略有升高;越南近年来增长迅速,市场占有率已由2003年的0.96%上升到2012年的2.71%,在TPP成员国中纺织服装贸易市场占有率仅次于美国; 除上述四国之外, TPP的其他成员国纺织服装出口市场占有率都处于下降过程。
(二)贸易竞争力指数
贸易竞争力(TC)指数是指一国进出口贸易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 TC指数的值越接近1,表明该国纺织服装的国际竞争力越强; 越接近-1表示竞争力越弱;越接近于0表示竞争力越接近于平均水平。 用公式表示为:
TCi表示i国纺织服装产业的贸易竞争力指数,Xi表示i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出口额,Mi表示i国纺织服装产业的进口额。 计算2003~2012年我国和TPP成员国的TC指数,从中可以发现:
中国纺织服装的TC指数呈上升趋势, 从2003年的0.66上升到2012年的0.82, 存在较强的贸易竞争力。 由于美国是纺织服装进口大国,导致美国的TC指数与出口市场占有率不一致, 其MS指数在TPP成员国中位居榜首,而TC指数却垫底TPP;墨西哥的TC指数虽然在样本初期大于0,但在2006年之后TC值开始小于0且继续下降;马来西亚、秘鲁和越南的TC指数大于0,并且越南的指数还在不断增加,说明其竞争力在不断增强; 其他TPP成员国TC指数都小于0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三)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显性比较优势(RCA)指数,是指一国某类产品占其出口总值的比重, 与世界该类产品占世界出口总额比重的比率。 该指数提出了国家出口总量变化和世界出口总量变化的影响, 能较好地反映某类产品的相对优势。 RCA指数的具体公式如下:
其中,RCAi表示i国纺织服装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Xi代表i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额,Xie为i国总出口额,Xw表示纺织服装产品的世界出口总额,Xwe为所有产品的世界出口总额。 一般认为, 若RCA≥2.5, 表示该类产 品具有极 强的竞争 力 ; 若2.5 > RCA≥1.25则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 若1.25 >RCA ≥0.8则具有一般的竞争力 ; 若RCA<0.8则表示该产品具有弱的竞争力,即不具有竞争优势。 应用公式(3 ) 计算2003~2012年中国和TPP各成员国的RCA指数,从中可以发现:
在样本区间内, 中国纺织服装的RCA指数始终大于2.5且变动很小, 表明中国的纺织服装贸易具有极强的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越南的RCA指数在样本区间内均大于我国的RCA指数, 且有继续上升的趋势,竞争力不容小觑;秘鲁纺织服装的RCA指数呈下降趋势,由较强竞争力下降为一般竞争力;墨西哥的RCA也表现为下降趋势, 纺织服装由一般竞争力产业转变为不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其他TPP各成员国的RCA指数均小于0.8, 竞争力很弱且大多数成员国的竞争力还在继续下降。
综合以上三个指标, 可以看出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大国地位非常稳固,国际市场占有率稳步上升, 且始终保持大额顺差,与TPP成员国相比竞争优势明显。 但是,我国纺织服装的RCA指数不仅出现了逐渐弱化的趋势,而且小于越南纺织服装的RCA指数,表明我国纺织服装贸易的相对优势在下降。 若TPP谈判成功,成员国之间相互免除关税,以及对非成员国设置的非关税壁垒等因素, 势必会降低我国纺织服装贸易在TPP成员国中的竞争力。
三、影响中国纺织服装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目前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大多依靠低价格获胜; 且大部分纺织服装出口企业为中小型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不能很好地应对国际环境的变化。 由于TPP成员国在中国纺织服装出口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TPP对纺织服装部门条款的实施, 可能会大大削弱中国在亚太地区的纺织服装竞争力。
(一)关税减免
TPP达成后,其成员国将会对来自区域内的纺织服装产品全部减免进口关税, 而对非成员国的产品仍保持原进口关税。 TPP成员中的越南,是仅次于中国的美国第二大纺织服装进口来源国, 墨西哥出口的纺织服装产品也是美国进口的重要来源[3]。 由于关税税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产品的进口价格, 且各国纺织服装商品又具有较高的相互替代性。 若TPP成功实施,中国的纺织服装出口必然会受到TPP关税减免协议所产生的贸易转移效应的影响,使得美国、日本等国减少从中国的纺织服装进口,转而增加从越南、墨西哥等国的纺织服装进口。 如果被排除在TPP之外, 中国的纺织服装产业很可能成为TPP的输家[4]。
(二)“从纱认定”的原产地规则
随着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的发展, 关税作为贸易保护的一种措施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 为弥补关税作用的不足,各种非关税措施层出不穷,其作用亦日益凸显。 原产地规则作为非关税措施的主要形式之一,是进口国实施反倾销、反补贴和其他保障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发达国家的青睐。 TPP协议规定只有符合原产地规则的产品才是贸易自由化的对象。 TPP中较为严苛的“从纱认定”原产地规则条款的制定和运用,将会对中国和TPP成员国的纺织服装贸易竞争力产生影响。 “从纱认定”原产地规则要求受惠产品从纺纱开始,至产品完成的各道工序,必须全部在成员国国内生产, 才能享受自由贸易区所规定的优惠措施。 目前,中国纺织服装贸易很大一部分是向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出口中间产品,但是“从纱认定” 原产地规则却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阻碍这种贸易模式,使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TPP成员国时受到歧视待遇,影响中国纺织服装贸易的竞争力。
(三)绿色贸易壁垒
近年来,绿色贸易壁垒兴起,其以保护资源、环境和人民健康为理由,通过设置环保法规、绿色标志认证、 安全卫生标准等一系列措施来达到限制国外产品进口的目的,是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形式。 环境保护是TPP谈判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之美国国内已经开始实施绿色制造业计划,美国必然借助TPP来实现这些标准。 TPP成员国中发达国家居多,大部分成员国对纺织服装进口在质量、 安全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 同时TPP在新兴贸易领域也设立了规则保护,而这些领域很多也涉及纺织服装产业。 TPP针对上述新动向将自然资源出口、竞争政策、绿色保护等议题纳入谈判范围,尽可能最大化程度保护TPP成员国的商业利益。 然而我国的纺织服装产品标准与国际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 在绿色纺织服装方面做得也不够, 很多企业还无法满足环境管理体系和社会责任等国际标准。 这些都会成为未来我国纺织服装贸易的障碍,严重制约我国纺织服装贸易的竞争力。
四、对策建议
中国的纺织服装贸易竞争力优势明显, 但在国际环境日趋严峻和我国纺织企业自身缺陷等因素的限制下,我国的纺织服装竞争力势必会遭到削弱,因此应采取相应措施, 以使我国的纺织服装具有可持续的国际竞争力。
(一)大力推动与TPP成员国之间的FTA发展,弥补TPP潜在的贸易转移效应
中国已与TPP的大部分成员国开始了FTA谈判, 仅与美国、墨西哥和加拿大还未建立任何贸易谈判。 在中国暂时无法加入TPP的情势下[5],应大力推进与TPP成员国之间的FTA发展, 最大限度地弥补TPP潜在的贸易转移效应将会对我国纺织服装产业造成的损失。 目前, 中国已经建立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现在要加快推进中日韩FTA谈判。 如果中日韩FTA能够达成, 必将大幅抵消TPP实施带给中国纺织服装贸易的消极影响。 同时,还应大力推动中国和澳大利亚之间的FTA谈判。 中国和澳大利亚之间经济高度互补,合作领域非常广阔。 中澳FTA谈判若顺利完成, 不仅能大大提高两国的经济发展、 巩固双边关系,也可促进中澳之间的纺织服装贸易。
(二)尝试“走出去”,规避原产地规则
面对“从纱认定”的原产地规则,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可以考虑到国外投资办厂, 将企业生产转移到TPP成员国(例如越南)内。 这样做的好处有:首先可以绕开原产地规则的壁垒, 积极与当地企业开展国际合作,减少纺织服装的国际贸易摩擦;其次,还可以充分享受当地的政策优惠条件, 利用东道国的劳动力优势,使用投资目的地的优势资源;最后,改善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实现生产、销售各环节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三)加强环境管理体系建设,积极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服装设计对服装结构及服装管理的影响论文 篇8
关键词:TPP;纺织品;服装;中越贸易
2015年10月,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12国部长会议上签署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据《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显示,至2030年越南经济增长率将达近10%,并成为TPP成员国中最大经济受益者。得益于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优势,纺织服装产业成为越南的第二大出口产业,且名列世界纺织品服装出口国前五位。TPP协议中的有关规则将使越南纺织服装业从中收益,与此同时也将对我国纺织行业出口产生较大影响。
一、中越纺织品服装贸易现状分析
(一)中越双边贸易现状
自中越贸易正常化以来,两国间的贸易往来不断加大。据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统计显示,2014年越南从我国进口纺织品服装达158.34亿美元,较之2013年增幅20%;其中自我国进口纺织品达94.78亿美元,占纺织品服装总额的60%,进口服装约63.56亿美元。此外,中越纺织品服装贸易在产品结构上具有较大的互补性,在贸易形式上呈现垂直分工模式:即越南向我国出口纺织纤维,从我国进口纺织原材料。
在投资贸易方面,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相较于越南而言劳动成本较高,加之越南与多国确立自贸关系后贸易环境宽松,致使我国纺织品服装企业呈现出订单、产业双向转移趋向,“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量大、简单款式、交货期长的服装订单转至东盟和南亚国家,并积极在越南等国布局纱线、面料和印染基地,逐步实行全产业链的转移”。①
(二)中越与TPP成员国的纺织服装贸易现状
市场占额方面,两国的主要出口市场存在着重叠。美日长期为中、越纺织品服装出口主要国家且中越均以美国为首要出口市场,越南是中国之后的第二大对美服装出口国。近五年来美国纺织品服装进口总量中,虽然中国占比远大于越南,但是呈中国占比逐渐下降、越南占比飞速提升的态势。出口体量方面,以2014为例,中国当年对TPP成员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额达1144亿美元,而越南2014年全年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量约为248亿美元。从这一数据即可看出中越之间出口存在着巨大量差。出口产品结构方面,以对美出口为例。近五年来,越南对美出口中服装出口比例占其对美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90%以上,纺织品与服装出口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额。相较而言,中国对美纺织品服装出口中服装与纺织品出口比例相对协调些。但服装出口在两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中均占比较重,因此在市场上两国服装商品具有较大竞争性。
总的来说,两国服装纺织品主要出口市场和出口产品存在着重叠。不过不论是从市场份额、出口体量还是出口产品结构平衡性来看,中国的纺织服装产业相较而言更为成熟。
二、越南加入TPP后对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影响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中规定的“零关税”和“从纱开始”的原产地原则;补充文件中的“环境合作协定”和“劳动合作备忘录”的规则,将对中越两国的纺织服装业产生重大影响。
(一)区域零关税贸易
TPP各缔约方同意,除敏感产品需待商议后解决外,各国相互免除纺织和服装业的关税。到目前为止,越南已与TPP成员国中的日、澳、新西兰及智利签署了双边自贸协定并与日本实践经济伙伴关系条约。同时,越南已经与其前三大出口市场中的韩国、欧盟签订了自贸协定。从以上经济格局来看,越南加入TPP更多是考虑打破其第一大市场美国对其产品的关税壁垒,使美逐渐取消对越上千种纺织品17.3%的进口关税率。从中国角度来看,截至目前中国已与除美、日、加、墨之外的TPP缔约国签署了自贸协定,因此与之在关税上大致已降至为零。此外,由于加拿大和墨西哥已与美国签署自贸协定,墨西哥目前80%的出口在TPP缔约国之内,加入TPP对两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空间不会造成很大的更变,则对中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影响不大。影响较大者主要为美日市场。TPP付诸实践后,越南将以有利的关税优势挤压中国在美市场。
(二)原产地规则
TPP协定规定,除“原料欠缺清单机制”规定允许各方使用区域内未能大量供应的纱和纤维外,12个缔约方唯有遵守从纱开始原则,即包括纱、织布、印染、剪裁、缝制成衣等一系列环节必须在成员国之内完成,方能享受协约国内零关税优惠。从进出口贸易来看。越南国内使用的纺织品之60%至90%源于非TPP国家,且中国居于其进口头号国家。对中国纺织品的极大依赖性,使得短时期内,原产地原则一方面将抑制我国对越纺织品出口,另一方面也抑制了越南服装产品在美、加市场上对我国的替代。但从长远角度看,一旦越南在国内或TPP成员国内形成完整产业链,将重创中国的纺织品出口。
从FDI角度来看,不完整的产业链条,将使越吸引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和纺织服装企业的转移。据越南统计局统计数据,今年伊始至1月20日,新增项目127个,项目数量同比增长188.6%,资金同比增长157.9%,其中制造业金额占了90%。可以看出越南吸引外资的力度不断加大,尤其在包括纺织服装在内的制造业中。与此相反,近几年来我国纺织行业的投资额呈逐年下降的形势。
(三)劳工、环境保护规则
TPP协定中制定的严格的劳工、环境保护规则。首先,表明越南需在劳工权利方面尽更多义务,包括加大处罚强迫劳动和反歧视保护的力度等。虽然这一规则会提高越南纺织服装业的劳动成本,相对减轻其劳动成本优势对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的竞争压力,但由于近年来我国最低工资的上涨,越南仍具人力成本优势。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去年服装生产最低薪资介于每月134-293美元,越南服装生产最低薪资介于每月101-145美元。较低的人工成本仍为越南纺织业发展的优势。其次,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要求对环境污染较大的纺织服装企业在清洁生产、环境治理方面投入更多资金,这将增加纺织服装产品的生产成本。虽然为履行协定承诺,越南将在生产环保上增加投资,致使生产成本上涨,但由于TPP缔约各国在贸易政策上对环境保护的严格要求,我国并不会因此获得竞争优势。
三、应对措施
随着TPP的实践,中国的纺织品必然因关税减免、原产地原则导致贸易转移和中国商品在TPP国内遭受歧视。于此,为应对未来可预见的挑战和威胁,本文尝试提出以下应对措施:
一是加快我国纺织品服装产业的升级,以改变低端加工生产现状,提高纺织品服装的质量。拉大两国间产品的相似度、提高商品的竞争力及满足TPP国家高标准贸易要求。
二是加强我国纺织行业环境和劳工保护。通过完善法律法规落实执法政策,减少产业污染物排放;完善劳工权益保护制度,加强在劳动保障等方面的投资,以提升纺织品绿色水平和防止在劳工方面给人以口实。
三是细心研究TPP协议中“原料欠缺清单机制”的相关内容,积极生产供应TPP成员国区域内未能大量供应的纱和纤维,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原产地原则”对中国的限制。
四是循序渐进推动我国纺织品服装企业在越投资。利用其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良好的外商投资环境、优惠的关税环境及宽松的贸易管制。通过对部分纺织品服装企业的逐渐转移,对外提升我国服装纺织业竞争力和整体市场占有率、对内推动国内行业转型升级和提高行业质量。(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
注解:
服装结构制图教学经验总结 篇9
潮阳职业技术学校郑少薇
《服装结构制图》课是服装专业学生最重要的理论基础课之一,是与生产实际密切联系的基础学科。由于学生刚接触服装专业课程便学此门课程,无实践经验,因此学生普遍感觉学习难度大,有时上课听得懂,可让实际裁剪出来却很难。针对上述情况,如何提高这门重要课程的教学效果,使其真正为实际应用和后继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就成了该课教学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一、提高教学效果的几种方法
1.多媒体教学并联合实物教学
在整个课程中,结构图中的点、线是基础,如何让学生在脑海中把平面图上的点、线和成品衣服联系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不用说让她们根据结构图来裁衣服了。要解决这个问题,建议使用多媒体教学,除按常规教学方式使用挂图、投影外,我们还应该引导学生先熟悉各个点、线的名称,然后让她们观察自己或同学身上的衣服,看能否把制图上的点、线和衣服上的对应起来。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来启发、引导学生,鼓励她们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让她们讨论。这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方式,比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学习效果也能有所提高。
2.增加实训课程
现实生活中经常可以发现,文化水平并不高的老师傅却能熟练地看懂你画的结构图,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工人学起服装结构制图来也很快。这就说明:对学习服装制图来说,理论基础不是决定性因素,但兴趣和实际应用经验却是不可忽视的有利因素。所以在理论教学中,必须注意将枯燥的理论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利用生活中的经验,挖掘学生潜力,调动其学习理论的兴趣。并且鼓励学生多做实际操作,增强动手能力,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如将制好的结构图裁制成衣片的过程,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又如在讲上衣中袖肥与袖山的关系时,袖山高,袖肥小;反之,袖山低,袖肥大。这时,我们就需要启发学生回忆一下在生活中看到的一些衣服,并拿出一件合体的女式西服和一件宽松的男式衬衣,让学生自己仔细观察这两件衣服的袖窿有什么样的区别,它们的袖山和袖肥分别是什么样的关系,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实践证明,采用这种结合实际例子在实践中学习的教学方式,学生记得牢,学得快,教学效果好。
3.突出基础、重点内容
教学必须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上课前认真备课,找出重点、难点,使每堂课都有明确、合适的目的。在考虑系统性的基础上,应特别注意针对具体内容,精选重点、基本点,在精讲中“教”,在精练中“扶”,使学生在熟练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能以点带面,举一反三,逐步扩展到更深、更广的内容。如:结构制图中的第一件上装──女式衬衫,学生要通过它来了解上装中的基本点和线。如果这个基础打不好,不能熟练地掌握女衬衣的结构图,则以它为基础的后继内容的完成就不会有好的效果,教学效率自然就很低,学生学不懂,必然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学习质量就更无从谈起了。只有让学生掌握好了这部分内容,不光为后继内容打好基础,而且能在此上装的基础上,让学生举一反三,创新设计。
4.搞好归纳总结
在完成大面积的独立练习后,我们要对正确的制图方法及时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应用新方法去解决制图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当然,归纳、总结方法很多,但最终的关键是要掌握、巩固本课所要求的内容。同时,要适当布置课后作业,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制图训练作业,可以达到进一步提高制图能力的目的。
以上是本人在《服装结构制图》课程教学中的体会,希望之后通过上述措施的实行,可以使学生对制图课的学习兴趣明显增加,对后继专业课的学习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由于教学工具和设备的缺乏而产生的不足,我们会持续改进,逐渐准备好需要的教学工具,课件以及实物。当然最好还是与工艺课程相结合,学生可以多些实际操作,更深一层的了解服装和制作服装,提高专业技能。
服装设计对服装结构及服装管理的影响论文 篇10
内容提要:现今中职服装专业教育中服装结构制图教学存在着一些不足和欠缺,使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较弱,不能满足服装企业对服装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
针对这样的现状,我们中职服装结构制图教学必须及时转变观念,实现模块式教学,加强服装结构制图的知识和技能的运用、加大教学方法变革的力度,缩小学校教学与企业需求之间的距离,真正促进学生实践技能、专业素质的形成,提高服装结构制图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服装结构制图 现实性 反思 有效性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在服装专业教学中,我发觉服装结构制图教学一直有个困扰我的问题。学生学习起来很吃力,也没有兴趣;教师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进度缓慢。如何才能让服装结构制图让学生学得容易,教师授课授得轻松。
随着服装专业学生的就业实习,企业反馈的信息除了学生能普遍适应各岗位的工作,但是实际操作能力不够,也希望我们学校能够输送一批熟悉制图打板的制版员。
由于服装专业的课程多样化,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的2年间不仅要学习服装制图,缝制工艺,还要学习服装设计基础、时装画、服饰色彩、服装材料等课程。由于专业的通才培养,相对减弱了服装专业化的针对性和实践操作性。
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服装产业也越来越多样化,从最初的模仿加工到现在的自主经营品牌独立设计产品,也势必加大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其中对初、中、高级服装制版师的需求尤为明显。
服装结构制图在服装设计和服装缝制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好的服装设计没有扎实的结构制图功底也无法完美的体现它的设计意图。而在中职服装专业教学中,服装结构制图是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它衔接着服装教学的各个环节,是服装领域非常有技术含量的一门课程。但现在中职服装专业教学中教学方法还相对单一落后,学生学习服装制图的兴趣也不浓厚,学生在结构制图、制版放样等方面还欠缺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如何加大服装结构制图教学的改革,加强服装结构制图知识、技能的引领,缩小学校教学与企业需求的距离,真正促进学生实践技能、专业素质的形成,提高服装结构制图教学的有效性。这是我们专业教师应该认真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二、对中职服装结构制图教学的反思
(一)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专业课教学方法落后
一直以来,我在专业课教学上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学模式单一。一般是先灌输知识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学会并掌握。在服装结构制图教学时,我先讲理论,然后在黑板上绘制,学生跟着我依步骤绘制,结果一堂课下来,我才画了一小半,教学效果不理想。以男衬衫的结构制图为例,我画完步骤,要耗费3,4节课的时间,而学生能不能掌握还要靠反复训练。因为我在黑板上绘制的是按原图1:1来绘制,学生却是按1:4在作业本上绘制,当中公式的换算,数字的比例换算不仅耗费大量时间,而且让学生理解起来更费力。有的学生反映,上课的时候她们不仅要跟着我一步一步画,还要花时间去换算比例尺度,本来已经听了晕乎乎的脑袋就更晕了。而且有时候看不清我黑板上的演示,那些线条也就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跟着画上,没有理解它位置存在的意义。所以我在黑板上一遍遍的演示,而学生仍然似懂非懂。我教授起来异常吃力,学生听起来更是难懂。在服装结构制图课上,我常常因为教学进度的缓慢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差而大发脾气。
(二)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不浓厚 服装专业学生普遍对服装设计课程和实训操作课程感兴趣,而对重理论知识的服装结构制图则兴趣缺缺。服装制图是成衣的二维表现。学生对三位立体的成衣缝制理解较好,但是在二维纸面上绘制却理解较难,只是为了制图而制图,而没有仔细去思考制图的目的和意义。学生在服装制图课程中学习起来较艰涩,更别说对它抱有浓厚的兴趣了。
(三)缺乏对服装行业的了解 学生在学校里学的专业知识是以单件服装制作为主的。学生从制图到缝制所有工序均独立完成。而现在服装企业都是生产流水线,实行批量生产。从原料的投产到成品的检验整个操作过程都是流水线生产过程。服装产品的流水线生产作业过程可以分为生产准备、裁剪工程、缝制工程、整理工程、质量管理等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又分为若干个工序,每一个操作工人只承担产品生产中的1~2道工序。这些学生都没有实际操作过,对服装相关领域也了解甚少,比如投产前的前期市场考察,后期的产品发布,市场销售等都存在知识盲区。这样使得学生进入企业以后适应能力差,从事相关工作部门单一,而不能发挥出自身专业价值。
(四)服装制图教学中欠缺的环节
由于本人也没有在服装企业相关岗位实际锻炼的经验,服装有的知识的也只能“纸上谈兵”。这也是目前大多数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存在的弊端。作为专业教师不但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专业教师本身就存在这样的局限,在教学中也难免会存在授课方法上的不足和教学内容上的疏忽。
在服装结构制图和服装缝制工艺之间还存在着制版放样、裁剪工序、整烫工序。由于教学与企业之间和行业分析联系不紧密,在专业教学中对制图以后的制版放样,裁剪整烫工序讲解不够透彻,学生操作训练的时间也不够。
三、提高中职服装结构制图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利用好校本教材,实现模块式教学
1、编写校本教材,实现教学内容现代化
服装行业近几年来发展迅速,特别是服装款式和设计元素更新淘汰较快,而教材部分内容却显得陈旧,已经不适应现在社会需求和审美观念。服装教材编写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衔接性,理论知识复杂而单调,专业术语学生觉得陌生和难理解,也造成学生厌学情绪的形成。现在中职教科书并没有统一的征订教材。大多教材结构制图和缝制工艺都是分开编写,就存在每本教材专业术语和绘制方法不尽相同,服装制图和缝制工艺的样板款式也不相符合的弊端,给教学带来一定难度。
服装结构制图教材更多考虑的是科学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在知识理论讲授方面显得严谨和枯燥。学生在学习服装专业之前也没有接触过服装结构制图方面的常识,缺乏感性思维的理解,学起来往往觉得理论深奥,不能把服装制图和服装成品联系在一起。因此,编写适合服装专业教学特点的校本教材,重新组合教学内容,让教材更利于学生学习,教学内容和时代联系更紧密。
校本教材的编写,可以把枯燥冗长的理论知识化繁为简,增加一些学生容易吸收,感兴趣的知识。对教材中相对过时陈旧的服装款式进行删减,添加最新款式与工艺的典型款式,在保留原教材中几个基本款式的基础上,也对基本款式进行大胆的扩充,以科学、时尚、创新的内容去更新教材、改革教学。比如女西裤的教材,原来的款式多是在侧逢缝合门襟,臀围和前档的加放量较大,穿着起来显得比较臃肿。在教材修改中可以增加一些时尚元素,把门襟开在中线位置,适量缩减臀围加放量。还可以补充目前流行的低腰裤结构设计等。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对细节部位进行变化补充,使教学内容既有定性的原理和不变的规律,又有人体艺术上的观赏性、实用、个性和时尚。
2、实现模块式教学
一般服装专业各科之间是分开教学的。服装设计就只是进行设计,最终绘制出服装效果图;服装材料讲授材料的性质和材料的运用;缝纫实训课更注重对缝纫机操作的熟练程度。教学环节的相对独立让学生对服装行业的理解没有形成系统连贯的认知,也缺乏服装行业对他们的吸引力。
在服装专业教学中可以把专业学科联系起来,实现模块教学。让学生自行设计生产,自己设计服装款式,自己选料、制图、裁剪、缝制,熨烫完成一件成衣制作,而不是把设计效果图画的美轮美奂,设计思路异想天开那样简单。最终把学生设计的理念要通过结构制图体现出来,裁剪以后制成成品,这个工作量是复杂和费时的。这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组合,分组进行操作。大家共同讨论设计理念和款式,定下来以后根据程序分工,各司其职,最后完成一件或一个系列的成品服装。模块教学可以改变学生对服装专业知识的脱节,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加深理论知识,在理论知识的运用中更熟练的掌握技能操作。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不如让兴趣来“教授”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在服装专业教学中,学生感兴趣的是实训操作课,那就让他
们做,尽最大程度的体现学生动手的能力。
教学中可以模仿企业生产流水线,把学生分成几个生产小组,让学生分别承担其中的一,二道工序,看那组用最短的时间完成订单数量。学生有了竞争对象,有了时间的紧迫感,模拟企业生产业调动了他们学习专业的积极性。
或者和其他科目任课教师联合,组织学生进行服装设计大赛,给出设计主题,让学生自由组合,自由发挥。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缝制,自己穿着展示,展示自己的服装和设计的理念。老师和学生评委评比出最佳作品,学校做收藏整理。这样,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学习兴趣也调动起来了。服装结构制图不再是枯燥深奥的理论知识,而成为他们体现服装设计效果的桥梁。没有扎实的制图基础,缝制出来的服装就不能体现设计效果的美感,学生就会在其制图中反复修改达到他们设计效果,无形中也加深了对结构制图的理解。不仅如此,在协调合作过程中还让学生体会到服装专业的趣味性,锻炼和巩固了专业知识,还感受到了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
(三)加强教学方法的变革
要突破传统的服装专业教学模式,必须在服装专业的教学中进行大胆的改革。作为教的方面来说,要积极主动到引进新技术,改革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与手段;从学的方面来说要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如何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上,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1、改变教学方法的顺序
服装结构制图是服装成衣制造的骨架,是为服装设计最终形成服装的依据,是把二维平面的线条最终实现为三维立体的具象事物。传统教学中我们一般是先让学生“弄懂为什么”,再让学生去学会理论,最后才去实践。由于服装结构制图理论的枯燥,学生感性思维的缺乏,学生很难接受为什么这些线条要这么画,那些部位为什么得出那样的公式。我尝试改变教学方法,先让学生“学会”,再让他们“弄懂”。
比如在教授女西裤的制图时,我先按制图要求的号型制作一条西裤,然后在课堂上当众分解西裤,让学生明白每片裤片组合的依据。学生看见了裤子制作的裁片,有了直观的感受,再来理解裤片的形成就容易得许多。黑板上的线条也就不再那么深奥陌生了。
2、实现教学方法现代化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运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我们要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及网络技术,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直观性。如:利用多媒体对服装设计大师作品分析讲评;进行服装色彩教学的配色练习;利用服装CAD系统进行服装设计和结构制图教学示范、演示;应用Internet,收集信息、浏览服装展示和发布;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础上,进行远程教学,加强学校间的联系与合作,使学生享受其他学校丰富的课件资源。学生在经过多媒体与网络条件下的学习,不仅能开拓思维,而且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以往的服装专业受教学条件的限制,很难进行服装设计的
大量训练,信息技术的融入则改变了这种情况。学生可通过大量的模拟训练,提高了服装设计能力、服装排版等高于服装缝制技术的能力。
在传统服装结构制图教学中,由于黑板光线原因,学生座位的安排,课与课之间衔接的不紧密,学生对服装制图知识接受缓慢。特别是讲解排料和材料门幅换算时候,教师讲解起来费气又费时,学生对枯燥的理论知识也不感兴趣。如果是实训课上讲解排料,学生由于视线和观看的角度不同,也不能全部看见教师的操作。如果有了多媒体教学,那这些客观因素都会简单的解决。
服装结构制图教材中,针对每一个制图都有相应的制图要领说明,而这些制图要领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假如我们借助AutoCAD的动态演示功能,就可以使原本抽象的服装理论知识变得直观形象,易于学生接受。
例如,教男衬衫的排料方法时,可通过动态的演示男衬衫的排料方法,使同学们掌握排料的一些基本方法及有关技巧。另外,通过演示其它错误的排料方法,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掌握正确的排料方法,不仅可以节约面料,还可以节省开支。
四、结语
【服装设计对服装结构及服装管理的影响论文】推荐阅读:
大赛影响服装设计08-27
服装结构线设计11-26
《服装结构设计》课教学的几点感想05-19
服装结构设计课程简介09-21
服装设计中面料的创新论文07-06
服装设计试题及答案06-26
服装色彩的影响因素11-10
服装设计论文摘要范文08-12
品牌服装橱窗设计论文08-01
电影故事与服装设计论文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