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2024-06-03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共12篇)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篇1

1 北京产业结构的现状

北京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为14113.6亿元, 其中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为124.4亿元, 第二产业生产总值为3388.4亿元, 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为10600.8亿元, 其地区生产总值构成分别为第一产业占0.9%, 第二产业占24.0%, 第三产业占75.1%。北京2010年就业人员为1317.7万人, 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为65.1万人, 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为275.8万人, 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为976.8万人, 其就业人员构成分别为第一产业占4.9%, 第二产业占20.9%, 第三产业占74.1%。

北京的产业结构与欧美等发达国家比较接近, 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超过70%。北京根据自身的区位优势和提升综合竞争力的目标需要, 加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金融、科技、高新技术产业, 努力打造总部经济。2010年北京汽车、电子及通信设备等现代制造业占工业收入的比重为44%, 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北京最重要的产业。生产服务业和高新技术制造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北京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为16011.4亿元, 其中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为136.2亿元, 第二产业生产总值为3744.4亿元, 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为12130.9亿元, 其地区生产总值构成分别为第一产业占0.9%, 第二产业占23.4%, 第三产业占75.8%。

北京的主导产业发生变化, 第三产业升至主位, 第二产业退居次位, 具体地说就是北京中心地区出现第二产业迁出, 第三产业以集聚态势迅速填补进入的态势, 北京产业结构从“二、三、—”变化为“三、二、—”。

2 北京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2.1 北京第三产业存在的问题

(1) 经过多年的局部性调整, 深层次的结构问题还是没得到彻底解决, 这和北京缺乏大规模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比较优势、并且现代服务业的起步晚有很大的关系。

(2) 北京作为首都的功能定位, 在人才、教育、科研、文化、国际交往、经济调控等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 但是目前北京还未将这些优势完全发挥出来, 应进一步挖掘北京的宝贵资源, 完善第三产业产业结构。

(3) 北京现代服务业存在行业垄断、所有制垄断以及市场化程度低等严重问题。

2.2 北京第二产业存在的问题

(1) 北京受到经济周期下行因素的影响之外, 北京市实体工业正经受着从实体贸易渠道、金融投资渠道以及心理预期渠道的共同影响, 并最终通过实体工业在出口、内销、投资、价格等方面的具体情况表现出来。

(2) 许多新兴潜力企业竞争力不够, 或者由于资金问题面临倒闭, 这对于第二产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2.3 北京第一产业存在的问题

(1) 农业的生产能力与首都的需求还有一定距离, 科技资源的优势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农业生产率仍然比较低。

(2) 农业的生活功能还不能满足市民休闲度假、精神享受的需求。

(3) 生态功能急需提升。

3 北京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途径

3.1 北京产业结构调整的途径

3.1.1 调整第三产业结构

(1) 重点发展内容产业和版权贸易产业。内容产业是20世纪90年代, 在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化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新概念, 也称信息内容产业、数字内容产业。北京具有丰富的文化内容资源、信息技术资源、企业资源、市场资源, 发展数字内容产业优势明显。版权贸易是文化创意产业链中产品价值实现的高端环节, 其发展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北京应加快版权贸易产业发展, 推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向高端化发展。

(2)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提升北京高端服务供给能力。面对北京巨大的高端服务需求市场, 目前国内服务供应严重不足, 一些高附加值服务行业产生对境外服务的较大需求, 由此产生较大的贸易逆差。这说明, 北京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还较弱, 不适应北京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加快北京服务业结构升级, 提升北京高端服务供给能力。

(3) 大力发展金融、旅游会展等优势服务业。完善金融生态环境, 吸引国内外各类金融机构落户北京, 加快金融机构后台服务支持体系建设, 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旅游会展业的国际化和专业化水平, 进一步提升北京旅游会展品牌, 打造世界一流旅游城市和国际会展之都。

(4) 着力培育商务服务、体育休闲等新兴服务业。以市场化、专业化为导向, 优化商务发展环境, 进一步开放服务领域, 着重发展高端商务和各类专业化商务服务。以促进体育产业化和提高市民健康素质为重点, 积极发展体育休闲产业。

(5) 稳步提升物流、商贸、房地产等基础服务业。以建成现代化物流体系为切入点, 构建国际物流、市域物流、城市物流配送一体化物流体系, 大力发展生产型物流。以提升生活品质和引导相关产业发展为出发点, 改进提升传统商业区, 适度建设大型综合性商业区和若干特色商业街, 鼓励发展电子商务, 调整发展商贸服务业。以“稳步发展、优化结构、稳定价格”为目标, 改善住房供应结构, 培育住房二级市场, 合理安排房地产开发布局, 发展房地产业。

3.1.2 调整第二产业结构

根据北京工业特点和上述北京实体工业出现的一些问题, 在调整产业结构方面, 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坚持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振兴装备制造业, 夯实工业发展基础。

(2) 采取择优原则, 着力提升汽车产业。汽车产业以理顺体制、整合资源为突破口, 加快汽车产业重组, 积极培育民族轿车品牌, 着重发展中高档轿车、卡车、越野车以及汽车电子、发动机等核心零部件产品。

3.1.3 调整第一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结构应做出以下调整:

(1) 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应该从首都发展的整体战略上统筹规划, 充分利用北京资源以及技术核心的优势。

(2) 强化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多功能性。

(3) 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特色文化应该多多宣传, 品牌建设应该更进一步地强化。

3.2 北京产业结构升级的途径

3.2.1 第三产业结构升级

根据目前北京第三产业的地位和经济效益来看, 要进一步发展北京第三产业, 新兴服务业是重头戏, 而且发展现代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首先, 从北京本身优势出发, 在升级服务业产业结构的过程中也要朝着金融业方向发展。

(1) 实现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生产企业应该把规模做大, 只有做大了以后, 才能有效地把服务外置化, 服务外包化。北京应该基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增加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危旧房改造的建设。例如, 企事业单位也可以把其服务外置化, 形成专业分工协调, 为北京现代服务业提供更广阔的市场。

(2) 提高集群效应。北京应发挥地区集中的优势, 进一步吸收企业总部, 发展企业管理与服务业;加强对于各个部门之间、各个产业之间的融合和资源的总和;产业进一步的开放和开发、产业创新, 推进新型的服务技术、服务产品和服务市场。

(3) 进行服务创新。明确服务供给者的位置, 为服务消费者提供新型的符合标准的良好的服务;北京的金融服务应该先行, 加快金融中心、金融信息中心以及有关的金融交易平台的建设;加强服务技术、服务方式、服务产品方面的创新。

(4) 培育北京服务品牌。为进一步加强北京的第三产业实力, 更好地发挥首都服务业的示范作用, 北京必须强化服务品牌意识、加速规模扩张、建立名牌培育的内部机制, 培育一批基础扎实的服务业名牌。

其次, 北京应该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推动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有机融合、互动发展, 促进产业重组升级。利用产业间的关联效应, 向研发设计和服务贸易环节延伸制造业产业链, 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北京应该充分发挥技术、人才、信息等比较优势, 达到信息、汽车、医药、创意四大产业集群中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与发展。目前从北京的资源禀赋来看, 不允许再发展高耗能的现代制造业, 而作为商业流通环节的现代服务业的利润增长空间越来越被国内企业所认识, 企业应该在制造环节和流通环节共同发展:政府要高度重视, 制订产业融合发展战略;消除限制, 积极做大做强服务业;创造条件培育服务业优势产业;降低服务业的市场准入条件, 借助国际服务业转移的时机, 以外引、内联的方式, 培育一批现代化的大型服务企业集团。

3.2.2 第二产业结构升级

北京第二产业结构升级的途径主要有:

(1) 进一步提高高技术制造业和中高技术制造业的比重, 降低中低技术制造业的比重。

(2)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技术进步体系, 特别要重视加强科技成果转化, 使其变为现实生产力。

(3) 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有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尽快采取积极措施, 大力发展现代交通、航空航天、生物医药和新能源等新兴产业, 也是北京尽快摆脱金融危机影响的必要途径。

3.2.3 第一产业结构升级

针对第一产业结构升级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融合的基础上, 实现北京三大产业的相互融合。

(2) 大力发展农业的循环经济,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3) 积极发展和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 发展生态、休闲和科技示范农业, 进一步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生活、生态和示范功能。

(4) 创新管理机制, 落实各项政府农业政策和优化措施, 要按照建设“三个北京”的要求, 加快形成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培育新型农民、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和生态循环农业等配套完善的大体系。加快北京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还需要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徐永红.国际金融危机对北京市产业结构的影响[J].理论探讨, 2011 (4) .

[2]邓丽姝.建设世界城市与北京产业结构升级[J].生产力研究, 2011 (10) .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篇2

“十一五”期间,在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拉动下,本地经济取得了年均12%的增长速度,其中投资对本地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然而因产业结构僵化,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不合理,主导产业中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居多等问题突出,尤其是在低碳增长方式下,经济缺乏持续增长动力,因此,转型升级成为必然选择。

从本地经济结构看,转型升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要丰富和完善产业结构,培育本地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积极使用好国家级、省级、市级开发区给予的优惠条件,鼓励配套企业和有关研发企业聚集,拉长产业链条,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培育先进装备、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突出“先进装备、新能源、生物医药”三大重点领域。新兴产业的成功培育,可使本地产业结构趋于更加科学合理,减少传统产业独自承担经济增长的压力。二是当前重要产业,如纺织服装业、建材业、金属制造业等,快速增长的潜力逐渐消退。同时,在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人心所向的大背景下,由于这些产业本身具有高投入、高耗能、低产出、环境污染严重等属性,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升级迫在眉睫。因此,通过兼并重组、扩大规模,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重视品牌建设等多种手段来做强做大原有产业。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篇3

2012年,面对劳动力成本持续攀升,原料价格剧烈波动,美欧债务危机频现,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节能减排、绿色生产迫切等形势下,中国印染行业协会将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为己任,继续加强技术创新,加快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和管理创新,为实现印染行业绿色、节能、高效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懈努力。

通过提高科技水平,降低资源消耗,是印染行业“十二五”期间的重点任务之一。印染协会根据行业重大需求,针对关键技术瓶颈组织产学研合作进行了攻关。低温漂白技术在2011年取得重大突破,目前已在华纺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低温漂白生产示范线,该技术节能30%以上、节水10%以上、废水减排10%以上,污水处理成本大幅下降,直接经济效益显著。2012年,国家规定节能减排的目标为,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5%和5%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节水量下降7%。印染行业2012年面临的压力可行而知。因此,加强科技进步,以创新带动发展,将是印染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

为此,2012年印染协会将继续加强科技进步对行业的推动作用,并不断攻克新的难题,以高科技来装备行业。据悉,泡沫整理技术也已成熟适用,在许多企业得到成功应用,印染协会正在组织将泡沫技术用于染色的科技攻关。与此同时,印染协会还将积极推广先进实用的工艺技术,除了召开现场推广会外,还将加强对外的技术交流和行业外交,包括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以此来进一步提升行业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深入调研提升服务

当前,印染行业调整升级的关键时期,印染协会将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着力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对此印染协会将在2012年组织有关调查和专题研讨,研究行业当。前遇到的问题,并提出推动行业发展的建议和措施。如何正确定位和评价印染行业的地位和作用。印染行业作为纺织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既是耗能耗水有污染的行业,也是高技术、高附加值行业。对这个行业是鼓励发展还是淘汰,不能简单对待。印染行业要不要发展,该如何发展,印染行业如何定位,这一系列的问题都要进行重点研究。

做好行业研究,当好政府助手。2012年,印染协会将不断完善服务,站在行业自身的发展和企业的需求上,对企业或者集群地开展点对点的咨询诊断和针对性服务,特别是要加强对绍兴、石狮、吴江等地的集群调研。在具体工作内容上,印染协会今年在继续做好过去正常开展的一系列工作的同时,还将加强统计工作,扩大统计覆盖面,提高参与协会统计的企业数量,力争数据准确及时。此外,印染协会还将重点加强培讲工作,进—步促进行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篇4

问题的提出

珠江三角洲地区以“三来一补”劳动密集型产业起步, 发达程度提高后却升级缓慢, 以至更高的产业结构 (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产业) 形成于后起之秀的长江三角洲地区, 在长三角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 第三轮即以装备业为主的资本密集程度更高的产业结构开始在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出现。改革开放前, 上海制造业产品曾占据着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 2000年前, “广货”对中国市场也大有一统天下之势, 但是, “民工潮”向“民工荒”等一系列外部条件的转变对出口导向型为主的珠江三角洲经济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因此, 以配第-克拉克定理为理论基础, 地方政府提出了产业结构升级的区域经济政策, 按照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刘易斯拐点”已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出现, 因此,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纷纷被市场力量和非市场力量挤压。实际上, 劳动力资源仍然是我国的比较优势, 中国的人口红利最少可以持续10年时间, 政府采取过快、过急的非市场性力量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会导致更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过早破产或转移到国外, 一方面, 造成大量农村劳动力无法转移, 另一方面, 当地的住房、厂房出租, 大排挡和杂货店等将成为半真空状态, 直接减少了当地居民的收入。产业结构升级应该以市场行为导向, 政府最多也只能以经济手段进行引导, 直接以行政干预的方式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不仅会扭曲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经济运行效率, 也会严重影响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

香港工业总会对在内地投资的港资企业调查显示:37%的企业有从珠三角地区转移工厂的计划, 其中, 63%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港资企业表示承受不了日益上升的市场和制度压力;亚洲鞋业协会的统计显示, 2008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有上万家工厂倒闭和外迁, 陶瓷业更为严重, 佛山陶瓷生产线与过去的高峰期相比, 90%的企业已关闭或正被强行关闭。产业结构优化要求产业发展具有内在均衡性, 虽然在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中, 产业部门发展速度呈现不均衡性, 但如果差距过大会造成再生产过程中的结构性失衡。一是产业结构调整政策过急造成产业衔接脱接, 二是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忽视对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导致产业交替不均衡, 同时产业结构的突变性调整造成市场和劳动者难以适应, 从而对区域经济产生严重影响。

正确理解产业升级与产业结构升级是保证经济政策有效性的关键

政府采用行政手段倒逼劳动密集型产业搬离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原因是其对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认识不够, 甚至认为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是指相同的两种变化趋势: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主导产业从第一产业升级为第二产业, 再从第二产业升级为第三产业的变动过程;发生在第二产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变动趋势, 即第二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再到技术密集型的变化过程。

经济学关于产业发展研究的重点是产业之间关系的变化过程 (产业结构升级) , 而对某一产业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过程 (产业升级) 研究不足, 但是, 区分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政策的制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于产业升级的研究最早开始于格雷菲等人所做的东亚服装产业研究, 他们研究了服装产业链内企业从简单加工到制造商再到出口商角色提升的路径选择与条件。格雷菲分析了亚洲纺织品与服装业的多次生产转移过程和亚洲服装产业链调整的原因, 研究了伴随着纺织服装生产转移发生的产业链内的产业升级现象。格雷菲的研究认为产业升级通常有如下几种类型;工艺升级、产品升级和功能升级。

根据图1, 我们可以将产业升级定义为:在产业链内部, 产业由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状态向高新技术水平、高附加值状态的演变趋势和过程, 即在同一产业内部的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和功能升级的演进过程。产业升级的过程即产业自身的发展过程, 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和功能升级的每一次延伸都会将产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产业升级是指资源在同一产业内部的再配置过程, 而产业结构升级是指资源从低端产业向高端产业转移的过程, 现代经济学关于产业升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两个方面:国民经济中三次产业的变化趋势;第二次产业内部的结构变化趋势。前者最著名的研究成果是配第-克拉克定理, 即随着工业水平的发展,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的过程。后者最有影响的研究成果是霍夫曼定理, 即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整个工业中轻工业的比重不断下降, 重工业的比重不断上升。

发达国家第二产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升级可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发生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内部, 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自身的改造和升级。这一阶段又可以分为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和功能升级三个步骤。第二阶段发生在第二产业内部的不同产业之间, 即主导产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金、技术密集型转移。第二阶段也可以分为二个步骤:主导产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和从资本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

产业发展过程中, 当低水平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丧失劳动力比较优势后, 多数企业首先不是放弃该产业, 而是采用流程升级的办法优化工业流程, 甚至以机器代替劳动力, 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 要素价格不断发生着变化: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同时伴随着资本价格的降低, 以资本替代劳动力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降低成本, 提高竞争优势的有效策略, 它能使已失去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在新的要素组合下实现新的增长, 获得第二次活力;随着劳动力成本的进一步攀升, 资本替代劳动已经不再能支撑企业的发展, 此时企业转而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设计水平、不断开发新产品和快速的市场反应实现产品升级。产品升级不仅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同时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从而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带来了第三次活力。企业为了进一步吸收要素价格压力, 提高盈利水平, 通常会实施功能升级:实施品牌战略, 进一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升企业在该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 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转移, 将产业价值链低端领域外包出去, 专注于价值最高端, 功能升级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带来了第四次活力。

纵观发达国家产业发展的历史, 产业升级在先, 产业结构升级在后。产业升级不仅可以使已经丧失资源禀赋优势的产业得以为继, 持续的产业升级还促进了该产业的不断发展, 将该产业推向一个个新的高度。产业自身发展变化的过程实质就是产业升级的过程, 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变化的过程是在产业升级以后才出现的现象, 跨越产业升级过程, 直接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会导致产业间的衔接失调。产业结构升级的具体变化过程可以以下图表示:

从图2可知, 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不是相互孤立的两个过程, 相反, 二者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 产业结构升级是资本密集型产业替代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替代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过程, 但是, 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不是从天而降的产物, 而是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追求自身发展的产业升级中派生出来的。当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提升技术装备水平时, 才产生了机械设备的巨大需求, 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机械设备等生产手段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才可以得到迅速的发展, 并逐步上升为主导产业。没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巨大拉动, 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便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2007年年底开始,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遇到了严峻的挑战, 导致了诸如东莞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纷纷倒闭或者外迁。据此, 政府认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已经逐步消失, 并提出大力发展资金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替代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业结构升级政策。因此, 以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和土地价格上涨等市场因素为诱因, 以政府的非市场因素为“推动剂”, 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倒闭的“多米诺效应”一触即发。

从长远来看, 产业结构升级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是, 珠三角的产业结构升级政策来得太急太猛。根据发展经济学理论, 某地区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后, 能在短期内取得显著的经济成效, 而且其持续时间可以长达20年左右, 在此期间, 如果该地区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强力拉动的基础上形成了更高级别的产业结构, 那么其经济发展便可以实现连续性。这可以从日本、台湾和香港等地的经济发展史得到验证。而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时间陶醉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带来的快乐中, “东南西北中, 发财到广东”更是刺激着粤人以为世界经济中心已来到了珠三角, 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珠三角30年发展历程中, 广东劳动密集型企业一直将利润源泉锁定在劳动力的“剩余价值”上, 致使珠三角民工的实际工资 (扣除通货膨胀) 30年来几乎没有增加, 企业根本不愿意花钱去进行产业升级, 甚至连这些意识都没有, 更谈不上企业的自主创新。因此, 新《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力“剩余价值”归宿的矫正使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利润瞬时蒸发, 此时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政策调整更是雪上加霜: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影响最大, 深圳的加工贸易因此减少了171亿美元, 占加工贸易额的18.6%;新一批《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的实施, 抑制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 广东企业因此纷纷停产;新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限制外商投资某些传统制造业, 国内企业对这一领域的投资又缺乏热情, 从而形成了“真空”领域;“两税合一”更是对珠江三角洲企业的致命打击。

珠三角地方政府的产业调整政策更为急促, 短时间内制订出一系列诸如《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决定》政策, 试图一蹴而就地进行产业结构升级, 遏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如此过急的产业结构调整将会造成产业衔接不稳并可能出现“空心化”危机。

实际上, 珠江三角洲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大量使用劳动力的生产环节为主, 产业链条不均匀, 代工方式 (OEM) 比重过大, 研发设计、销售和服务等环节非常薄弱, 处于价值链的最低端, 因此对劳动密集型企业进行改造升级远比重新打造一个新的产业容易得多, 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和功能升级的潜力巨大, 通过产业升级完全可以吸收企业的成本上升压力, 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案例分析及建议

中国台湾的计算机企业大部分都是美国式的单一电子公司, 发展初期, 首先选择了风险小、不与国际著名品牌竞争的代工方式 (OEM) 进入美国跨国公司的信息产品生产体系, 主要订单来自美国企业。台湾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借助了国际产业分工的良好机遇, 但是代工模式也将台湾企业锁定在“打工族”的地位, 处于利润最低的生产环节, 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 台湾电子产业遇到了来自中国大陆等地低成本制造的强烈冲击, 面对成本上升的压力, 台湾电子产业没有选择放弃和逃避, 而是选择了产业升级, 通过提高产品设计能力制造技术含量更高的产品, 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伴随着技术能力的提升, 台湾的计算机企业实现了从代工模式 (OEM) 向代设计模式 (ODM) 的转变, 同时, 企业开始尝试建立自己的品牌和国际销售渠道, 目前台湾宏基等企业已成长为世界计算机行业的原创品牌制造商 (OBM) 。

目前,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处境与20世纪80年代台湾电子行业的处境十分相似, 面对成本上升的压力, 劳动密集型企业不应该选择逃避和放弃, 好高骛远地构建空中楼阁般的高新技术产业, 而是要努力寻找适合企业发展的产业升级路径。

参考文献

[1]贾先文黄正泉, 制度倒逼下产业结构升级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困境, 现代经济探讨[J]2008年8期, 63

[2]魏喜成, 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决定因素, 经济纵横[J]2008年10, 24

[3]李正辉刘思明, 金融危机视角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与提升研究, 经济问题[J]2009年5, 32-33

[4]赵惠芳, 基于技术创新的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J]2008年4, 1486

[5]王忠宏, 关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几点认识及对广东的建议, 广东经济[J]2008的1016-19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篇5

摘要:文章结合日照市的实际,分析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对全市的农业发展可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农业结构调整;思考

近年来,日照市对农业结构做了一系列调整,农业结构调整有了明显提高,但是从深层次产业结构看,农业结构调整任务困难依然很大,仍存在不足。农业结构不合理制约着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促进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结构不合理,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发展不平衡

1、种植业比重仍然偏大。种植业仍然占据农村经济的主导地位,林业和畜牧业的变动幅度不大,农业区域特色产品发展不足。比如:2013年种植业产值为102.36亿元,占总产值的56%,畜牧业产值为51.22亿元,占28%,渔业产值为21.21亿元,占11.5%,林业产值为6.36亿元,占3.5%。而同期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林业、畜牧业所占比重严重偏低,这种不和理的产业结构导致整个农业大而不强,主导产业不突出,比较效益很差,农副产品竞争能力很弱,难以带动农业收入提高。

2、种植业内部结构不够合理。2013年全市总播种面积为58.51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为38万公顷,占总播种面积的64.9%;经济作物的播总面积为9.3万公顷,占不到16%,蔬菜瓜果的播种面积为11.1公顷,占19.2%。目前,日照市仍存在较多的低质量水平的粮食作物,而高质量的粮食作物偏少,专用粮和药物粮较少;经济作物的年增长速度仍在较低水平发展,占全省的比重仍然偏低,蔬菜、瓜果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加工、运输和储存能力较弱。

(2)生产经营者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

日照着眼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已进行多年,取到了良好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结构的完善与调整,但农业结构仍然存在或多或少的跟风现象,呈现出盲从效应。一方面,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层面看,先天的相似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后天选择的产业结构的相似性;另一方面,农民受自身经济水平和认知水平的限制,照搬别人的特色农业生产。认知水平上,由于缺乏及时灵敏的市场信息和市场把握能力,无法找到合适的特色产品,从心理上担心农业结构调整失败;经济水平上,没有资金、设备和技术支持特色农业,从经济上无法承担农业结构调整导致的经济损失,这就使得农民盲从发展特色农业,从而失去了原有的特色。

(3)农业组织化程度低,龙头企业发展缓慢

一是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规模不足,不足以起到带头示范作用,无法带动农户、流通运输等各领域的行业发展。二是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产业链条深化力度不足、产业链条较短、产品深加工和附加值较低。三是农业龙头企业仍处于低水平发展,组织化、专业化程度较低,市场竞争力较差,没有形成原料产地、中间加工厂和销售环节的规模效应,没有形成特色性的企业品牌和市场占有。四是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辐射作用发挥不足,龙头企业应在企业带动科研、科研带动农户、农户带动增收的模式下发挥其辐射作用,但由于日照龙头企业与当地农户关系松散、机制不健全,导致存在不同程度的产销脱节现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组织化、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

(4)市场体系不健全,市场信息不够准确

首先,市场价格是体现产品供需状况的信号和指引。根据市场价格的波动情况,可以清晰了解其他农产品经营者的产品供给和社会消费者的市场需求,并由此作出农产品结构的调整与变化。其次,农业结构调整的市场信息准确与否,决定于农业经济信息是否掌握充分及对市场需求变化发展趋势预测分析的准确程度。农民对农业结构调整有很大的盲目性,导致出现了市场上的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的不良现象,从而使日照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的局面不能迅速地被突破。

二、对策与思考

(1)转变政府职能,加大组织引导与支持力度

1、加大政策引导力度,营造一个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的制度环境

一是用地政策。政府要放宽土地管理政策,对耕地上附属物,应视为农业用地。二是资金扶持政策。政府财政要依照农业法的规定,加大支农力度,增加农业投入,金融机构也应推出一系列优惠措施、放宽贷款条件,为种养农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一些中小规模农户提供宽松和合理的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三是农产品销售和流通政策。

2、利用试验示范,加强对农民意识宣传与引导

要对农民进行引导和宣传,最直接而有效的途径就是试验示范。通过对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用显而易见的方式获得农民对新技术、新品种的认可,才能推动其实施和普及。比如,沂源一个县仅有不足4万亩粮食,但果品种植面积达到70多万亩,一举进入“全国果品生产百强县”,其中政府建设示范园就起了很大作用。

3、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加强农户科技成果普及服务。科技成果带来的农民增收已经在社会上产生较为广泛的宣传效应,但实际上农村科技服务站的落后程度,往往不能为农户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最终只能固守原有的农产品结构。二是提供市场信息服务。目前,由于农村缺乏相关的市场信息发布平台,不能为农户提供畅通的信息渠道,导致许多农产品的生产和规模发展滞后于市场发展,偏离社会需求,陷入年复一年的“谷贱伤农”的怪圈。

(2)加强政策宣传,调动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

1、发展订单农业,降低市场风险

目前,影响生产经营者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市场风险。由于农村绝大多数还不是很富裕,生产成本相对较少,承担风险的能力十分脆弱,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经济,他们不敢轻易调整产业结构。要想让生产经营者放心调整产业结构,就必须注重实际,因地制宜,想方设法降低市场风险。从实践来看,降低市场风险的一个最好的方法就是发展订单。

2、运用利益机制,调动生产者积极性

农产品生产经营者与龙头企业组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因而需要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利益机制,才能在“市场――企业――经营者”三方的协调运作中,搞好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产业优化与升级。当前日照为推进产业化经营,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一是龙头企业对于农产品经营者生产的农产品,要按法律合同的形式收购,合理定价,不压级压价、不限收拒收。二是要对农户市场风险进行专业化管理,设立风险基金,限制最低收购价,合理保护农户利益,并向企业提供一系列专业设备、资金支持、技术培训等扶持政策,促进农户和企业建立起紧密的利益分配机制。

(3)创新农业市场经营模式,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发展

一是科学管理,环境宽松。通过封闭式经营管理模式,营造宽松协调的发展环境,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加快促进市场工作人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和职业素养。二是搞好服务,方便群众。对运输流通方面开通绿色通道,解决流通上存在的隐患和弊端;全面建立起市场信息传输网络系统,积极发展信息网上销售服务,充分发挥市场对于信息流通、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作用。引进本市市场的短缺品种,促进多品种农业结构的协调发展。

(4)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市场体系

1、信息应用系统建设

一是农产品监测预警系统。建立农产品信息系统平台,通过农业数据采集、分析、会商、发布等环节,实现农业信息的处理与应用,完成警情确认和信息发布工作,同时通过在全市建立信息动态监测点,重点对农产品的供需、价格波动、进出口贸易情况进行监测和预警,形成政府决策意见,科学并合理地引导农产品经营者采取合理措施,规避市场风险、进而稳定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状况。二是农村市场与科技信息服务系统。信息在经过采集与处理后,通过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服务平台、农业电视节目市场信息服务平台和农业科技推广信息服务平台等渠道,向农产品经营者提供市场供需、价格波动和农业实用技术,引导农产品经营者和企业合理利用市场对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做出合理的经营决策,从而在促进农村市场经济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的同时,促进农业、农村、农民增收。

2、农业信息资源建设

一是加强农业信息的整合与开发力度。制定统一的信息标准,大力开发信息采集软件系统,整合并优化现有信息采集系统。加强信息的传播速度,明确信息的时效性,加快改变市场信息、微观信息和事前预测信息较少的不良局面。二是加快农业信息数据库建设。加强对农业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应用,通过科学分类、数据加工、理论分析,将其转化为应用信息;建立动态农业信息数据库,促进区域内信息共享、区域间信息交流,推动建立网络化、共享性的信息数据库系统,并将这项工作作为日照市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一项基础性重要工作。

3、农业信息网络建设

完善市级农业网络中心和门户网站。完善市级农业信息平台,逐步实现政务公开,办好“日照市农业信息网”互联网站,加快建设市、县、乡镇各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完善市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的信息采集、分析与发布功能,同时重点建设县级、乡镇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的信息采集和发布功能,确保信息的时效性和传递性。

>参考文献:

[1]吴健.产业结构调整和土地流转农业合作社形式[J].农民致富之友,2014(10).[2]吴开.浙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影响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4(13).3.1.3 有利于减轻我国外债负担

中国自从实行了对外开放经济政策以后,为了推动经济的迅速发展,借了很多的外债。中国到2012年中旬为止,担负的外债有将近八千亿美元,这还不包含港澳台地区,不管是国外债务,还是国内债务,在还债的时间段内,如果汇率出现较大的变化,都会给债权人以及债务人带来各种影响。如果人民币升值,作为债务人的一方的中国,债务一定出现减少,整体上的经济压力减轻了,不但可以暂时的缓解中国的财政困难,还有利于背负外债的领域以及企业正常的发展下去,主要指的是贸易以及航空领域。通常来讲,这些领域背负的债务是巨大的,如果人民币升值,这些领域的债务就会减少。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讲,人民币升值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以及企业生存是有很多正面作用的。

3.2 人民币升值的负面作用

3.2.1 降低企业竞争优势和出口减少

和其他国家比起来,中国的产业结构缺乏先进性。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是占主要位置。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想国外出口的通常是制造业产品,这类产品不需要较高的技术,档次较低。如果人民币升值,就会让出口商在劳动以及生产方面面临更大的资金压力。众所周知,企业的最终目的是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如果利润越来越少,企业就不愿意大规模的生产,造成企业失去竞争力,出口数额也会减少。中国是需要借助于出口来促进GDP增长的,如果人民币升值,就会造成出口额减少,从而无法保证GDP持续增长,从长远来看,对于经济发展会起到阻碍作用。

3.2.2 会影响到金融市场和房地产等方面

如果人民币升值的幅度较大,这就会吸引更多的外国投机者进入。但实际上中国的金融市场还不成熟,缺乏健全的监管手段,如果大量的投机资本涌入中国市场,就会给国内的金融体系带来冲击。几乎所有的投资资本都是追求高额利润的,可以预料,如果人民币升值,一定会有很多投机资本流向中国的股市或房地产行业,这样就会制造一种虚假繁荣,是有碍中国经济的顺利发展的。某些外国的投机者会以一种强势的状态打入中国市场,并影响到人民币汇率。由于国内缺乏健全的金融体系,这种情形会给股市以及房地产行业带来危机,甚至还可以引发经济危机。如果外国的投机者预料到人民币会大幅度的升值,一定会大规模的投资房地产,毕竟房地产属于固定资产,有一定的升值空间。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国内的房地产行业一定受到外国投机者的青睐。因为市场需求的变化,会造成房价上涨。如果中国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监管,让这些投机者顺利的涉足房地产行业,不但会影响到消费者,还会影响到房地产商,很容易导致房地产行业崩溃。

3.2.3 阻碍了外商对我国的直接投资,造成资本外流

自从中国在经济方面实行了开放政策,社会环境一直很稳定,同时又出台相关措施对经济发展进行扶持,这让更多的外国投资者青睐于中国市场。如果这种投资热度不能一直持续,或者是呈现下降的趋势,就会严重影响到国内的对外贸易发展,也不利于社会就业。如果人民币升值,相对而言,外资就会减少,主要原因就是,人民币升值,就代表国内的商品涨价了。劳动力以及原材料成本越来越高,外资企业为了维持正常运营,就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影响到外国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投资热情,不愿再向中国投资,这就会使中国失去了很多既得利益。如果人民币快速升值,就会造成很多外国投资者保持观望,或选择向其他国家投资,这无疑会阻碍到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四、人民币升值的相关建议

4.1 通过扩大内需来减少对出口的依赖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都是凭借出口来促进国内的经济发展的,因此,可以这样说,出口导向型经济的作用是很关键的。在以往的实践当中,因为没有正确估价人民币汇率,造成出口盲目的增长,在对外贸易方面,中国的顺差是很大的。因为过度的追求出口贸易,造成企业的劳动力、资金以及各种要素不断的涌入出口部门,不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使中国的经济发展更多的取决于出口贸易。如果人民币升值,就会使出口企业失去很多的竞争实力,从而不断的缩小经营规模,这就会造成中国就业困难,最终会影响到中国经济的长久发展。中国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外资的力量,这就代表着国内经济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要不断扩大内需,对投资方向进行调整,一定要明确投资方向,多发展实业。特别是避免出现经济上的泡沫,逐渐恢复中国经济发展的自主权,减少对外界的依赖,这样才能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不会因为出口的减少而滑坡,同时保持中国经济发展的活力,更好地抵御外部风险。

4.2 提倡资本输出,加强对外投资

目前,存在着双顺差以及资本不均衡的现象,为了进行缓解,使外汇储备不至于增长过快,必须积极向其他国家投资,参加世界性的经济活动,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对于中国来讲,中央企业是投资的主体,很少有民营企业投资成功的案例。所以,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鼓励具备相应基础的企业到海外进行投资,或者是购买外国设备,改变国际收支的格局,平衡资本之间的流动,同时还可发展和其他贸易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为中国创造出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这样才能得到应有的利益,最终减少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从全局来讲,中国的经济发展尤为迅速,必须积极的向外投资,并且加入世界性经济组织,这样才能保证中国的经济长久发展。

4.3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企业具竞争力

东莞产业结构升级研究 篇6

2008年金融危机背景下,东莞企业发生多米诺效应式的倒闭现象。对此,有学者认为,这是东莞外资企业主导加工贸易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结果。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的过度发展将使中国被锁定在比较优势的陷阱之中,阻碍了产业升级,并有可能出现拉美式的“贫困化增长”的现象。由此,广东省于2008年提出了所谓的“腾笼换鸟”的政策。通过淘汰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以引进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业,试图将东莞打造成高科技行业聚集的地区。对于“腾笼换鸟”政策的可行性以及它是否有悖于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许多学者提出了质疑。马宇认为,加工贸易有它自己的规律,东部靠近沿海有它天然的优势所在。因此,加工贸易对于东莞来说仍然是应坚持发展的。而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实现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从而带动东莞新一轮的发展。王保林(2008)分析了东莞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优势以及东莞产业链的特点,认为,通过对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产业的就地改造和升级是实现东莞产业结构升级的一种更为有效的选择,而盲目地发展新兴产业的做法极易使东莞陷入“结构升级陷阱”。

本文,从全球价值链(GVC)理论出发,基于已有学者的研究成果,将产业结构升级模式分为模式A与模式B,并对其进行比较研究。其次,结合买方相对优势、资源需求瓶颈度两个指标对A、B两种产业结构升级模式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东莞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最佳模式与政策建议。

二、产业结构升级模式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本文总结两种产业结构升级模式:(1)A型产业结构升级模式又称阶段式升级模式,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用①表示):购买者驱动型产业进行沿价值链的升级。沿价值链升级指包含生产过程(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角色升级的动态过程,它最终表现为我国本土加工贸易企业占领价值链的高端,更多地把握战略性环节(营销与售后服务环节)。同时,在这一阶段,东莞还对已融入全球价值链的部分生产者驱动型产业的加工贸易进行生产过程(流程)与产品升级,即做好加工制造。第二阶段(用②表示)为链条的升级,即从购买者驱动型价值链条升级到生产者驱动型价值链条。这一阶段的产生是第一阶段对高级阶段所需要的高级竞争力要素和商业环境的逐渐培育与积累的结果。第三阶段(用③表示):生产者驱动型产业的沿价值链升级。这一阶段,以增强核心技术研发能力作为产业竞争力与升级的重点并沿价值链的品牌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攀升。(2)B型产业结构升级模式,又称跳跃式升级模式。该模式下,东莞的支柱产业将定位在汽车、计算机、航空器等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将资源集中用于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与之对应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路径Ⅱ为从购买者驱动型价值链的加工制造环节直接向生产者驱动型价值链(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环节升级。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引进外资企业,试图通过技术外溢效益、信息流动效益以及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打造与发展新兴产业。

三、两种模式的差异分析

1.升级时间长短:过程化与结果化

两种产业升级模式的最终目标均表现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替代,但模式A更加注重升级的过程,为渐进式的升级模式。首先对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内部改造,在高级阶段所需要的高级竞争力要素和商业环境的培育与积累过程中实现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而模式B注重升级的结果,认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为高新技术产业,因而必须不遗余力地发展新兴产业,试图通过集中所有资源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2.经济主体与动力

外资企业 “嵌入性”本质决定了其候鸟的迁徙特性,因而,唯有本土企业方能成为A型产业升级模式下的主体;B模式试图通过技术溢出效应、学习效应提高自主创新研发能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因而其经济主体将定位在具有高新技术、雄厚资金的外商投资企业。

3.政策差异

经济主体、支柱产业的不同定位必然导致政策倾向上的差异。A型模式下,政策将逐渐倾向本土民营企业,解决诸如:资金缺乏、融资渠道困难等问题,同时会更加注重“市场换技术”政策的权衡,避免外资企业对本土企业的挤出效应;通过降低出口退税等政策帮助加工贸易企业度过困难时期。模式B:政策旨在鼓励引进具有高技术、资金雄厚的外商投资企业,重点扶持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

4.产业升级的资源需求

模式A下,作为升级主体的企业不仅面临着自身内部资源的瓶颈,还要承受来自国际大购买商与跨国公司的排挤和联合打压等一系列的反升级阻挠,因而对本土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升级过程中企业、行业、地方应重视对软件资源的积累与培育;模式B对东莞的硬件资源要求高,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与完善的基础设施。

5.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质

A型产业升级模式旨在解决东莞外向型经济模式下本土企业边缘化、产业空心化问题而逐步地向内向转变。“引进来”和“走出去”在①、③阶段的沿价值链升级过程中均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以提高企业“走出去”能力为核心,通过适度引进外资、发展加工贸易作为提升“走出去”竞争力的手段;B型的产业升级模式注重“引进来”,实质上仍为一种向外型经济。

四、产业结构升级模式的选择

模式A与模式B的差别首先在于选择何种类型的产业作为发展的重点,进而进行沿价值链的升级。链条的选择需要考虑到现实的可行性。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本文总结东莞产业升级的现实阻碍因素,并归纳为买方相对势力与资源需求瓶颈。

买方相对势力是指全球价值链GVC中,发达国家的国际大购买商( 购买者驱动) 或跨国公司( 生产者驱动)凭借市场优势与技术优势对参与GVC 的我国本土企业的控制与反升级力量。之所以称之为相对势力而非绝对势力,是因为这一控制与反升级的力量是由双方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实力决定的,受双方升级与反升级的努力而缓慢或激烈地变化。由于这一相对势力的存在,我国本土企业在实现由低附加值的价值链环节向高附加值价值链环节攀升过程中,受到控制并有可能被限制于低附加值、微利化的价值链低端生产制造环节。

资源需求瓶颈度是指处于不同类型的全球价值链条的企业进行转型升级时缺少所需资源的程度。对于购买者驱动型产业(链条)的升级,所缺资源为企业的管理能力、品牌建设、渠道建立与售后服务等软件型资源,其本质是具有上述知识与能力的人才的稀缺。对于生产者驱动型产业(链条)的升级,资源需求瓶颈表现为缺少技术开发、融资渠道、基础设施等硬件型资源。资源需求瓶颈一部分源于买方相对势力,买方相对势力的存在通过以下两个渠道提高参与GVC的我国本土企业的资源需求瓶颈度。渠道1:对特定资源产生需求瓶颈效应:例如,一定时期内,全球市场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市场份额是有限的,因而,发达国家大购买商与跨国公司对于品牌与营销渠道的控制阻碍了我国企业上述资源的获取。渠道2:买方相对势力的存在引发了国内企业的竞争,加剧了资源的分散,产生了资源需求的瓶颈。此外,向外资企业的倾斜政策、本土企业有限的融资渠道等内在因素也导致了资源需求的瓶颈。从资源需求瓶颈的构成来看,随着买方相对势力的削弱以及相关积极政策的出台,我国本土企业的资源需求瓶颈度会有所降低,而这,又进一步削弱了买方相对势力。

引入了买方相对势力与资源需求瓶颈度这两个概念后,我们便可从微观层面对两种产业升级模式的成本与收益进行分析。企业升级的收益表现为企业市场份额的扩张,利润的增长,地位的提升以及成为行业的领先者的机遇;而升级的成本源于脱离原先的品牌商独自运作的市场压力与短期利润的损失,甚至面临停产倒闭的风险。(1)当企业为挣脱买方势力与获取、创造资源获得的收益大于付出的成本时,在利润最大化的驱使下,企业会选择沿价值链进行升级;(2)当企业因此得到的收益小于付出的成本时,企业会认为继续从事价值链的低端会更加有利,企业便失去了升级的动力。买方的相对势力越强,企业因此而付出的成本也会越高,自身反升级的愿望就越强。然而,收益和成本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企业的升级,买方的相对势力会因企业实力的增强而减弱,从而收益上升而成本递减。同时,资源需求瓶颈还源于政策因素,这时候,如果存在外力的干预,譬如政府通过给予融资上的优惠政策,那么就会加快企业成本的减少与收益的上升。(3)当收益等于成本时,是否进行升级对企业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企业可能会认为集中自己已有的核心资源和发展基础做好加工制造会更有利。然而,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并不高,在国内外新形势下,为适应日趋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企业往往会做出升级与否的决策。

一般说来,高新技术产业(生产者驱动型)价值链下,买方相对势力更强,技术开发、融资渠道、基础设施等硬件型资源的需求瓶颈度会更高,一般表现为短期内收益小于成本,企业、地方、政府要经过相当长时期的努力才会扭转净损失的局面。因此,对现阶段的东莞来说,A型的升级模式更具有可行性。

五、政策建议

1.不同的驱动力决定了不同的价值链治理模式以及企业所应着重培育的核心能力。但其本质均为本土加工贸易企业能力的提高。因而,企业,应该具有长远眼光,将加工贸易作为融入全球生产网络、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手段,通过边干边学效应、技术溢出效应、信息流动效应逐步发展委托设计制造和创建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削弱买方相对势力,努力沿价值链攀升,提升自己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角色与地位。

2.为了削弱发达国家大购买商与跨国公司对我国本土企业的控制力,行业协会应发挥其优于国家行政力量的优势,为行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竞争环境,维护行业利益。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篇7

产业结构升级表现为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方向发展, 产业结构升级使传统技术水平低和附加价值低的产业被附加价值高和技术含量高的产业所取代。结构升级与地区经济增长能够相互促进, 经济增长可以改善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的变迁可以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源。福建省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 工业化中期是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的时期, 也是经济增长与资源和环境矛盾突出的时期。在此背景下对福建省及各地级市的产业结构升级方向和转换速度进行分析, 对于准确把握产业结构转换现状, 科学合理制定产业发展政策, 优化资源配置, 缓解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 实现福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内学者针对产业结构升级测度的研究成果不多, 高燕[1]提出用more值和产业结构年均变动值测定产业升级的速率, 用产业结构超前系数测定产业升级的方向; 靖学青[2]、程艳霞[3]也用类似的分析方法分别对上海和湖北省两地的产业升级程度和方向进行测定, 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 谭晶荣[4]以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为研究对象, 运用产业超前系数测算了这些地区的产业变动趋势, 同时根据劳动力在各产业间转移的Lilien指数和More指数测算了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转换速度。中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不同省市的产业发展处于不同的阶段, 同时产业结构转换的速度也因政府政策和地区经济的发展速度存在差异。为此, 想要促进福建省产业结构走向合理化和高级化, 有必要对福建省目前产业结构的转换方向和速度进行测定, 才能有针对性的提出促进福建省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建议。

2产业升级测度模型的建立

2. 1产业结构转换方向模型

产业结构升级包括产业结构转换方向和转换速度两个方面。产业结构转换方向指地区的主导产业由第一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及转移所处的阶段, 可以采用产业结构的超前系数来衡量, 超前系数核心思想是比较某一产业的增长相对于整个经济系统增长的超前程度, 如公式 ( 1) 所示:

式中的Ei即为第i产业的超前系数, αi为第i产业在投入期占GDP的比重与基期占GDP的比重之比, Rt则为同期整个经济系统的平均增长率。根据计算得到的Ei的值可以判断是否存在产业发展超前的现象, 若Ei> 1则意味着第i产业存在超前发展的现象, 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若Ei< 1则表示该产业发展落后于整体经济的发展, 在GDP中所占的份额逐渐减少。

2. 2产业结构转换速率模型

针对产业结构转换速率的评价, Kuznets提出用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转移速度来衡量产业转换速度; More提出More值测定法, 分析思路是将产业分为n个部门, 从而构成一个n维向量空间, 然后应用空间向量原理, 把两组向量在基期与报告期的夹角作为象征产业结构变化程度的指标, 该值即为More值, 具体计算如公式 ( 2) :

公式 ( 2) 中的M+即为More结构变化值, 实际上是基期向量与报告期向量夹角的余弦值, Wi0为第i产业在基期所占的比重, Wit为第i产业在报告期所占的比重, n为产业的数量, 根据公式 ( 2) 可以推出矢量夹角 α 变化值的计算公式, 如公式 ( 3) 所示。

α 角度越大说明两个时期产业变动速度越快。

为了体现产业结构的年平均变动情况, 用k来代表产业的年平均变动值, qi0和qit分别代表基期和报告期第i产业的构成比例, m为基期至报告期的年份数, 构建了衡量产业结构年平均变动值的模型, 如公式 ( 4) 所示:

3福建省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分析

3. 1产业结构转换方向分析

本文以福建省9个地级市1999—2011年三大产业的产值数据为基础, 利用公式 ( 1) 计算了三大产业的超前系数值, 为了比较不同时期产业结构的变化, 本文还分别计算了T1= 1999—2005和T2= 2006—2011两个时间段的超前系数值, 具体结果见表1。

从表1的最后一行可以看出, 福建省在1999— 2011这13年间第一产业的超前系数为- 3. 14, 该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 从1999年的16. 2% 下降到2011年的9. 2% 。但从T1和T2时期第一产业的超前系数值可以看出, T2时期的第一产业的超前系数值大于T1时期, 这说明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的趋势有所缓和; 相比之下, 第二产业的超前系数值最大, 达到2. 079, 13年间该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上升了5. 3%, T1和T2两时段该产业的超前系数值变化不大, 可见福建的工业增长相对平稳; 第三产业的超前系数值为1. 443, 也存在超前发展的现象, 但是与第二产业相比, 超前系数值比较小, 13年间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仅为1. 7%, 而且第三产业的增长有放缓的趋势, 表现为T2时段的超前系数小于1。

表1显示了9个地级市过去13年间第一产业的超前系数均为负值, 除了三明、漳州和南平三个地区的超前系数数值大于- 3外, 其余地区的超前系数均低于-3, 所以9个地级市第一产业的发展均存在相对滞后的现象。相比之下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则相对超前, 但不同地区差别较大, 福州、厦门和漳州三地第三产业的超前系数值大于2, 但第二产业的超前系数较小, 可见这三地的第三产业发展速度比第二产业快。其它6个地区仍处于工业占主导, 服务业的发展相对落后的阶段。值得一提的是三明、 龙岩和宁德三地的第二产业的超前系数均超过3, 工业增长速度较快, 泉州第三产业的超前系数为负值, 这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通过比较9个地级市在T1和T2两个时期的超前系数后发现除漳州外, 其它地区的数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漳州市在T1时期是第二和第三产业超前发展, 然而到T2时期却是第一和第三产业超前发展, 第二产业的超前系数为负值, 原因是在1999— 2011年间漳州市的第二产业的比重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 13年间第二产业比重仅上升0. 2%, 产业结构的变化表现为第一产业比重下降5. 2%, 第三产业比重上升5%。

总之, 通过产业的超前系数值可以看出, 福建省在这13年间的产业结构调整符合工业化中期时产业结构转变的一般规律, 第一产业比重下降, 第二产业比重快速上升, 第三产业比重缓慢上升, 同时, 第一产业比重下降速度有放缓趋势, 第三产业上升的速度在下降。

3. 2产业结构转换速度分析

根据福建统计年鉴相关年份第一、二和三产业的统计数据及公式 ( 2) 、 ( 3) 、 ( 4) , 分别计算了T1= 1999—2005, T2= 2006—2011, T = 1999—2011三个不同时间段的More值、矢量夹角 α 变化值及产业结构的年平均变动值, 具体结果见表2。

从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 福建省在1999— 2011年间的产业结构转换速度并不理想, 13年间的变化角度总和仅为7. 31度, 年均仅0. 61度。9个地区的产业结构转换速度差异较大, 其中莆田、三明、 龙岩和宁德四个地区的矢量夹角变化角度均超过12度, 这些地区产业结构转型最快。产业结构转型最慢的是福州、厦门、漳州和南平四个地区。通过比较T1和T2两个阶段的矢量夹角变化值发现, 9个地区中除泉州外, 其它地区T2的矢量夹角 α 变化值均大于T1, 产业结构转换的速度都在提升, 而泉州地区T2阶段的转换值小于T1阶段, 说明在2006年后, 泉州的产业结构转换速度有所放缓。

从产业的年平均变动值变化情况可以看出, 13年间福建全省产业结构的年平均变动值仅为1. 08%。 在9个地级市中, 产业年平均变化表现最为突出的是龙岩和宁德两地, 年平均变动率分别为2. 39% 和2. 28% , 厦门、漳州和南平三地产业结构变动率不足1%。比较T1和T2两时期的数据, 除莆田和泉州两地的变动率有下降之外, 其余地区的变动率都有一定的提升。

可见, 福建省产业结构升级的速度一般, 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值得庆幸的是最近几年产业结构转换的速度有加快的趋势。

4加快福建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工业化中期的福建省呈现出农业发展相对滞后, 工业占主导, 服务业发展动力不足的局面, 并且13年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换的速度一般, 产业结构转换速度慢会阻碍三次产业内部结构比例的优化, 不利于新旧产业的更替, 影响经济增长的质量。因此, 必须加快福建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 合理优化三大产业的比例结构, 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带动促进三大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

4. 1转变农业生产方式, 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农业与其它产业不同, 受自然资源的影响较大,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基于地区的比较优势, 合理布局, 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 最终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一要转变思路, 围绕地区主导农业品种, 加快农业示范区建设步伐, 努力形成一批规模大、带动和辐射能力强的农业基地, 通过农业示范基地推广新技术和新品种, 实现新品种产业化; 二是延伸农业产业链, 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企业, 努力形成一批有创新能力, 市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产业龙头企业, 通过农产品的深加工, 扩大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同时, 在旅游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 可以将农业与旅游融合, 发展生态农业和休闲农业, 通过旅游带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 三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 鼓励通过承包促进土地流转, 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 提倡新型农业生产方式, 尝试通过家庭农场和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来实现农业专业化、规模化, 通过规模经济来降低农业生产消耗, 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四是注重农业科技创新, 通过科技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 扩大农业科技创新领域, 使科技创新囊括农产品生产、加工、保鲜、运输和储存各个环节。同时, 为提高农产品的出口竞争能力, 还必须在农产品的出口标准化生产技术、质量检验技术和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等方面进行突破。五是通过闽台农业合作, 提升农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闽台两地地缘相近, 气候相似, 农业方面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在合作过程中, 首先要抓住合作的基点, 以 “大农业观”为发展思路, 将两地的资源与市场进行融合。其次要借鉴台湾经验, 改进农业生产方式和营销模式, 随着两地农业合作的深入, 台湾企业除了带来优良的农业品种, 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式外, 还会在闽构建完善的营销网络, 所以福建必须抓住这个有利时机, 提升农产品的生产、供给和销售水平。

4. 2立足主导产业, 发展新兴产业, 通过技术和产品革新来带动工业产业结构的升级

工业对福建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最强, 2011年在福建省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达到52. 4%, 工业内部结构出现重工业化, 但与周边省市相比制造业高加工度化程度不高, 而且产业结构的演进呈现逆技术化倾向, 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比重不断上升, 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不能尽如人意, 缺乏竞争力[5]。 为此,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着力提高工业产业结构水平: 一是根据各地比较优势和工业基础, 合理布局各行业, 避免产业雷同和地区重复建设, 造成过度竞争; 二是制定政策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 利用高技术产业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一方面, 针对福建高技术产业发展较慢的现状, 政府要加大对高技术产业的财政支持力度, 完善多元化的高技术产业资金投入体系, 要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鼓励企业进行自主研发, 加大科研院校的建设步伐, 通过科研立项支持有能力的企业和科技人员进行技术研究, 实施人才强省战略, 加快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科技人才, 为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另一方面, 高技术产业发展可以解决传统产业的技术瓶颈问题, 提升传统产业生产设备的技术含量, 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标准升级步伐, 可以推进传统产业信息化, 通过信息化改变传统产业的管理模式并提高运行效率; 三是推进主导产业的高端化, 新兴产业的规模化。围绕石化、电子信息和机械三大主导产业, 努力延伸产业链, 促进制造业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同时, 要精心筛选一批具有核心技术, 有广阔发展空间, 带动能力强的新兴产业, 针对福建省的实际情况, 可以将先进装备制造业、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信息网络与软件、生物医药等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依托现有的高技术产业开发区进行重点培育, 促其快速产业化。 四是以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理念为指导, 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制造业, 同时积极开发太阳能、水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

4. 3优化结构、拓宽领域, 通过承接台湾服务业的转移来提升福建第三产业的层次与规模

第一, 优化服务业的结构, 拓宽新型服务领域,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福建省要充分利用海峡两岸金融协议的签订、全国自然文化旅游中心和作为大陆地区对外开放的综合通道的契机, 加快金融、 旅游和物流产业的发展。在金融服务方面, 随着福建工业的转型和总量的增长, 对金融业的依赖越来越大, 因此, 政府必须制定专业的金融业发展规划, 促进金融业的快速发展, 除了引导本地金融机构进行产品和服务理念的创新, 还应通过政策吸引外资银行、证券、保险、资产评估公司等相关金融部门来福建发展。在旅游方面, 要整合资源, 加强旅游景点和配套设施建设, 推出主题鲜明且富有特色的旅游品牌, 如生态旅游、红色旅游、滨海旅游和文化旅游等, 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和入境旅游, 深入对台旅游合作, 打造完整的旅游产业链, 形成酒店、度假、休闲、购物和娱乐一体化, 提升旅游业工作人员的总体素质等。在物流方面, 要加强物流业的统筹规划, 明确物流发展的主要方向, 依托福建的港口优势, 完善港口集装箱运输系统, 构建规模化专业化的港区, 加快通港铁路与高等级公路的建设步伐, 提升货物运载能力, 对传统的运输和仓储服务进行创新, 利用现代化手段不断拓展和延伸物流服务领域。第二, 积极承接台湾现代服务业的转移, 提升服务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两岸合作的深入, 台湾制造业向大陆转移的同时, 也带动了金融和物流等相关服务业向大陆延伸, 所以, 福建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 通过承接台湾服务业来提升本地相关服务业的层次和服务水平。第三, 加快国有服务性企业的改革,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功能, 减少政府行政干预, 促进社会资源在各种所有制企业之间的合理配置, 营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同时, 加快服务企业内部改革, 进一步健全服务业的各项经营管理机制, 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 降低运营成本, 提高竞争能力。第四, 加快服务业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完善, 通过严格的行业标准来提升服务质量, 促进行业快速健康发展。第五, 努力完善第三产业发展所需的各项基础设施, 引导社会资源向第三产业转移, 加快服务性人才的培养, 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 鼓励进行技术和管理创新, 提升第三产业的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高燕.产业升级的测定及制约因素分析[J].统计研究, 2006 (4) :47-49

[2]靖学青.上海产业升级测度及评析[J].上海经济研究, 2008 (6) :53-60

[3]程艳霞, 李娜.湖北产业结构升级测度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10, 32 (2) :118-121

[4]谭晶荣, 颜敏霞, 等.产业转型升级水平测度及劳动生产效率影响因素估测[J].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2 (5) :72-82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篇8

关键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

1 新疆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1 新疆农业产业结构现状

伴随着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 新疆农业三十多年来保持了全面快速的发展势头, 农业总产值高速增长, 1978—2010年农业总产值由19.1亿元增加到1846.18亿元, 年平均增长率为56.8%。表明经过近三十年的调整, 新疆农业实现了稳定持续增长。1980—2008年以来, 新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农民收入水平也呈显著增长态势。从下图可以看出, 新疆农业产值、林业产值、牧业产值和渔业产值都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资料来源:根据2010年新疆统计年鉴有关数据整理计算绘制所得。

2008年比1980年分别增加了约47.76倍、49.4倍、63.49倍、274.39倍, 总体来看, 渔业的增长速度很快, 其他产业的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从图中也可以发现, 2002—2008年以来四大产业的发展速度平稳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效果不太显著。由于新疆的农业产业占主导地位, 尤其是以棉花、油菜等经济作物种植业为主。同时牧业产值在新疆也占很大的比重。农业和牧业是新疆农业产业结构中的重点产业, 这既与自然气候有关, 也与生活习惯有关。但随着人们生活消费结构的改变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 其他产业对农产品的需求也愈来愈显著, 渔业、林业发展速度增大, 使得新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2 新疆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1) 产业结构不合理且调整速度缓慢: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结构与部分省份相比较, 新疆地区农业占农林牧渔业的比重为69.3%, 此比重过高, 而且四川和吉林已低于50%。新疆的林牧渔业所占比重均低于其他省份。总的来说, 林牧渔业所占比重低, 结构不尽合理。近三十年来, 新疆农业产值结构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 种植业产值一直在70%左右, 牧业产值所占比重基本维持在20%左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 新疆农业结构中种植业比重偏大, 具有资源优势的畜牧业, 林果业发展与开发不足。详见下表所示:

资料来源:根据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有关数据整理计算所得。

(2) 粮食种植结构单一, 结构性矛盾突出:

总体来讲, 从1978—2009年新疆粮食种植面积在逐渐减少, 棉花面积在逐步增加。近三十年来, 粮食作物和棉花占种植业面积的比重之和变化不大, 农业内部以粮食作物和棉花为主, 饲料作物种植较少, 种植业整体比重偏大, 而名、优、特产品较少, 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内比例失调, 区域资源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新疆地区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由于农业产业内部结构较为单一, 以种植业为主, 种植业又以粮食为主, 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 为满足粮食需要, 只有不断毁林、毁草开荒, 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耕地减少的恶性循环。

2 影响新疆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的制约因素

2.1 环境制约日益严重

新疆是我国典型干旱区, 降水稀少。新疆极端干旱区和干旱区的面积占全新疆总面积的65.5% (其中极端干旱区占28.8%, 干旱区占36.7%) , 如果将半干旱区计算在内, 其面积占全新疆总面积的88.7%。新疆是中国多种自然灾害群生的典型地区, 沙尘、大风、干旱、洪水、雪灾、寒流、霜冻等自然灾害频发, 近十年新疆农业平均受灾率虽低于全国, 但成灾率却高达65.6%,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3个百分点。自然灾害的频发给我区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 制约了新疆生态型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2.2 水资源的约束

新疆属于大陆性温带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 2008年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总量的2.9%, 是我国最为干旱缺水的省区。2008年新疆用水总量占水资源总量的65.8%, 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1倍;农业用水占用水总量的92.3%, 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62%) ;农用地均用水量为11642.8m3/hm2, 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08倍;新疆农用地均产值为25936元/hm2, 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0%。可见, 新疆水资源利用率高但基本用于农业生产, 农用地用水多却产值不高。在新疆水资源紧缺的环境下, 新疆的农业就是灌溉绿洲的农业, 土地的开发、利用和效益均严重受水资源的制约。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间水资源的配置也是一个动态博弈过程。

2.3 农业科学技术条件

科学技术本身就是生产力的组成部分, 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集中体现, 是导致农业产业结构变化的最强大的推动力之一。技术进步是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要实现生态农业产业化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 就必须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前提。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生态环境恶化、社会发育程度不高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新疆地区农村科技资源十分稀缺, 农业科技服务的组织机构也不健全, 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还不显著。新疆农业科技投入较小, 仅占农业总产值的0.4%~0.5% , 占新疆国内生产总值的0.05%~0.1%, 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在1.5%~2.0%。

3 新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策略

3.1 调整农业结构, 优化资源配置, 发挥比较优势, 缔造新的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提高农产品品质, 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 就是把新疆种植业原来的粮、经“二元结构”为主调整为粮、经、草“三元结构”。构造畜牧大产业, 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农场把发展现代畜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 依托大西北牧业、麦趣尔、天康畜牧等龙头企业, 重点发展生猪、羊、奶牛养殖, 培育一批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小区和养殖户, 迅速扩大生猪、羊、奶牛的养殖规模, 为龙头企业提供有一定数量、较为稳定的优质畜产品。新疆应抓住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机遇, 不断加大畜牧业比重, 提高经济总量和质量, 把我区建设成为国家现代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

3.2 要积极调整农业的区域结构, 加强农业区域之间的分工与协作, 发展特色农业区

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实行区域化、规模化开发, 同时注意避免区域农业产业结构雷同, 着力形成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产业带和关联产业群。加快建设“四大基地”, 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大力推进棉花、粮食、特色林果和畜牧四大基地建设。棉花产业基地巩固提升棉花产业, 以建设阿克苏市、石河子市纺织工业基地为轴心, 着重规划建设喀什地区至阿克苏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棉花产业带和天山北坡棉花产业带。粮食基地重点发展伊犁河谷、环塔里木盆地北线、塔额盆地、昌吉东部、博州西部粮食产业区和产业带, 规划建设粮食生产基地县。特色林果产业区, 做优做强特色林果业, 加快建设环塔里木盆地优势林果主产区, 稳步建设吐哈盆地、天山北坡和伊犁河谷优质特色林果产业带。畜牧业生态区, 做大做强现代畜牧业, 在天山北坡、伊犁河谷、塔里木盆地、焉耆盆地、额尔齐斯河流域加快建设牛奶产业带;在伊犁州直、博州、昌吉州、巴州、塔城地区、阿克苏地区重点建设细羊毛产业带等。

3.3 围绕重点领域, 推进技术创新, 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结构优化升级

发展动漫产业与杭州产业结构升级 篇9

“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是千古流传的佳句。杭州在世人脑海中是风景如画的旅游城市。在21世纪的今天, 杭州呈现出的不仅仅有美丽的旅游名胜, 更有令世人瞩目的经济成长。

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 这个古老的文明国度已经成长为一个令世界瞩目的经济体, 中国的实际GDP以每年8%-9%的速度增长, 由此在全球掀起了一股“中国热”。浙江作为快速增长的东部地区, 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 经济成长性可圈可点。以市场机制为基础, 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浙江模式, 表现出极强的活力和生命力。杭州作为浙江的省会城市, 理所当然也被世人注目。据浙江省统计局数据显示, 杭州市GDP连续1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列。纵观杭州经济发展轨迹, 2005年杭州市GDP比上年增长12.5%;常住人口人均GDP达44487元, 比上年增长11%, 按照当年平均汇率计算, 突破5 000美元, 达到5 431美元。2006年杭州实现生产总值3 440.99亿元, 比上年增长14.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54.92亿元, 第二产业为1 741.98亿元, 第三产业为1 544.08亿元, 比上年分别增长3.9%、13.3%和16.7%。2007年杭州生产总值 (GDP) 突破4 000亿元, 达到4103.89亿元, 比上年增长14.6%。人均GDP (按户籍人口计算) 达61 313元, 按2007年美元汇率折算, 突破8 000美元, 达8 063美元。而在2008年, 杭州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 这就意味着, 杭州人均GDP已经超出2007年上海、北京的人均GDP水平, 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然而, 无论是整个中国, 抑或是浙江省、杭州市, 在高速成长之后, 都面临着经济发展的隐忧。目前我们的经济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第二产业, 特别是工业所贡献的, 而目前工业的发展, 已经越来越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制约。表现在产业结构上, 我们过多地发展了耗能大、污染重的工业, 从而导致了对资源的过度依赖和对环境的破坏, 长此以往, 不仅无法使经济实现进一步的可持续发展, 还会破坏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GDP作为一个统计数据, 固然可以说明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 但是, GDP数字并不能反映经济发展的全貌, GDP无法反映整个经济的产业结构是否合理, GDP也无法衡量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 例如对生态的破坏。在目前, 无论是整个中国, 还是浙江等东部沿海地区, 资源和环境问题都表现得更为突出。因此, 单纯追求GDP的数字增长是危险的, 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 而中国现有的产业结构格局无法支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因为现在我国乃至浙江省的经济都呈现结构性的问题, 如果不加快现有的产业结构转换和升级的话, 必然会拖累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因此, 我们必须注意到繁荣背后隐藏的产业结构转换和升级问题。当前“耗费资源损害环境”的产业结构已经到了一个必须要调整的阶段, 必然要朝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技术”产业升级和转化。

动漫产业的发展与杭州市产业结构升级

杭州市政府显然已经充分认识到此问题, 并在积极探寻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化和升级。从杭州市的经济发展看, 第二产业的比重占据了首要的位置, 第三产业的比重略低于第二产业, 这是符合产业结构发展的“霍夫曼定理”的。而在第二产业中, 制造业占了绝对的比重, 符合市政府工业兴市的战略目标。然而, 制造业对于杭州市经济发展的推动, 现在正越来越受到制约。首先是制造业的产业结构仍然不尽合理, 传统产业仍起着决定性作用, 支柱产业优势不强。目前产值比重最高的是纺织行业, 居第二位的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但支撑该产业的仅是东方通信、东方移动、UT斯达康、摩托罗拉等几家大企业, 产品品种也比较单一, 不利于分散市场风险。此外, 多数制造业层次仍比较低, 工业技术集约程度不高, 还没有真正摆脱粗放型、外延型的增长模式, 从而使得产业的竞争力较弱。特别是, 随着杭州经济10多年的快速发展, 城市的地价正在逐步提高, 这进一步提高了城市的商务成本, 将迫使一些附加值低的制造业必须迁移。此外, 杭州作为一个旅游城市, 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充分利用这种资源禀赋客观上要求杭州市不能发展污染高的制造业。因此, 能耗大、污染高、附加值高的制造业并不符合杭州市发展的方向。制造业的外迁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而这个过程就是一个产业结构转换的过程。然而, 制造业的外迁是否会导致城市的产业空心化?对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一个主要的方向是通过高新技术来改造现有的产业体系, 使得工业技术水平提高, 同时创造节约资源技术的新型产业。新型产业的创造可以防止制造业外迁的产业空心化, 从而在产业转换中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 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正是要发展耗能低、污染小的新型产业作为朝阳产业, 并将之培养成为今后的支柱产业。为此, 杭州市政府提出“将杭州打造成动漫之都”的口号, 可以被视为政府对杭州市政府寻求新的产业增长点的努力和具体的实施。

动漫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 它可以被视为创意产业的一种。随着英国政府在1997年提出创意产业的构想后, 创意产业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所重视和大力扶持。英国将创意产业定义为那些源自个人创意、技能和才干的活动, 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与利用, 有潜力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 并促进整体生活环境提升的产业。今天, 英国的创意产业就产值来说已成为仅次于金融服务业的第二大产业, 从就业人口看, 则是第一大产业。

从产业的划分来看, 很难将创意产业划归到传统的第二产业或是第三产业中, 创意产业是新技术日新月异的结果, 也是新技术与知识产权有关的创意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因此, 从创意产业的发展来看, 创意产业体现了产业融合的产业发展新趋势。创意产业最大的投入是以人的创造力为标志的知识产权、并依托现代的互联网和电脑技术作为工具, 因此, 它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产业, 体现了现代产业发展的一种新趋势, 同时它是一种典型的节能产业, 因而可以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英国当时提出创意产业的情形来看, 其出发点是伦敦作为一个老工业化城市, 其制造业已经失去竞争力, 高福利国家的地价等指标又很高, 客观条件决定不能再发展低端制造业, 伦敦等城市成功借助于创意产业实行为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创意产业为杭州产业结构转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发。首先创意产业所涉及的产业包罗万象, 产业发展的前景非常诱人。将创意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加以扶持, 无疑是很具有吸引力的。再者杭州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旅游城市, 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由文化而产生的灵感正是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杭州是一个人才高地, 具有众多的高校, 可以为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极其丰富的人力资源。因此, 创意产业的发展是杭州市政府选择的一个可行方向。

杭州市大力发展动漫产业的优势分析

中央政府的大力扶持为国内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不难理解为何许多城市都对发展动漫产业寄予厚望。然而一个新兴产业的发展是否能够成功, 政府的扶持只是必要的条件, 更为重要的是该产业的发展是否有一个良好的市场基础, 因为产业的发展最终依靠的是由市场来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动漫产业是智力和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产业, 同时对资本具有较高的要求。要想在动漫产业上获得成功, 必须在人才、技术、资本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 杭州市则能够很好地满足这方面的要求。以浙江大学和中国美院为首的一批高校为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中国美术学院是当今国内视觉造型艺术领域综合学科最完备、综合势力最强的艺术院校, 在动漫形象造型和原创方面优势突出, 已经形成了以研究生、本科生、大专生三级梯队为主的多层次动画教学能力。浙江大学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全国重点大学, 在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与网络、计算机动漫软件的教学研究上位于全国前列, 国内几家主要动画企业的技术支撑系统都是浙江大学完成的。另外, 浙江工业大学、浙江传媒学院、杭州工程学院等大专院校也都有涉及动画制作或美术与艺术专业。因此, 杭州市的高校资源为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技术的支撑提供了充分的保障。杭州市还拥有相当储量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家, 仅次于北京、上海。近期赵冰波、赵海虹荣获第六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在国家广电总局推荐的2005年度第一批九部优秀国产动画片中, 就有两部由杭州作家参与编剧;即将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两部长篇奇幻小说四眼孩仓颉系列之《造字英雄》《昆仑历险》可为制作动画片探测、预热市场, 业内感慨制约原创动画片质量的瓶颈——剧本, 在杭州能够获得突破。而在资本方面, 浙江省是一个民营经济极为发达的省份, 而杭州市更是集聚了众多雄厚的民营资本和一批具有创新和冒险精神的企业家, 他们敢为天下先, 纷纷涉足动漫产业, 如广厦集团、横店集团、中南集团、艾派克斯公司都在杭州设立了影视动画制作企业, 为动漫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本保证。

结束语

在动漫产业这样一个朝阳产业, 国内的竞争已经显现, 国内众多城市都希望在动漫产业发展的盛宴中获得竞争优势。将动漫产业作为杭州创意产业的突破点和重点发展, 是充分发挥城市的资源禀赋, 从而有效地实现产业竞争力的合理选择。在这场角逐中, 我们看到杭州已经获得了一个先动的优势, 这不仅源于这个城市的资源禀赋, 也部分归结于杭州市政府对动漫产业的投入和政策的大力扶持。从杭州市政府到区一级政府, 对动漫产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 采取了产业扶持基金、人才引进、税收、商务等多种优惠政策。在这样的资源保证下, 目前杭州的动漫产业已初具规模。全市50多家动漫游戏企业市场表现十分活跃, 已初步形成了动漫产业加工、研发、制作、运营和周边产品开发的产业链, 逐步从加工国外动漫产品转向自主原创研发。市政府正在加紧制定动漫产业的发展规划, 将依托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动画产业园和中国美院动画教学研究基地两大国家级基地, 以杭州为龙头和发展平台, 利用现有资源, 集聚全省各种要素, 探索动漫产业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的模式, 把杭州打造成中国的“动漫之都”。连续几年在杭州举办的“国际动漫节”同样也是这个城市发展动漫产业的一个有力的助推器, 为动漫产业的发展营造了一个更为有利的市场氛围, 从而促使杭州有望最终在这场动漫产业的角逐中胜出。让我们拭目以待。

多数制造业层次仍比较低, 工业技术集约程度不高, 还没有真正摆脱粗放型、外延型的增长模式。

我国消费结构升级与产业结构变迁 篇10

一、消费结构升级与产业结构变迁

1、消费结构的变动与产业结构变迁的关系

(1) 市场消费需求是新兴产业形成的基础, 是产业升级的直接动因。市场消费需求是社会生产的前提, 是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最重要因素。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社会需求水平和结构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潜在的新需求将逐步形成和扩大并对新供给形成强大拉力。在需求拉力的作用下, 生产新产品的企业将逐渐出现并发展起来, 在一定条件下, 这些新企业的群体就可能发展成为新兴产业。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消费结构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人们用于衣、食、住、行的支出结构将会发生变动。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需求层次将会逐步升级, 新的产业也大体上沿着这一路径不断发展, 产业结构的轻型化阶段、重工业化阶段和高加工化阶段分别和人类不同层次的需求相适应。

(2) 消费结构变动决定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也决定了经济增长的空间。在一个国家进入温饱阶段之前, 农业和轻工业的需求弹性最大。在非农产业中, 以纺织、食品、造纸及家具等为主的轻工业在强大的需求拉动下发展最快, 这就是工业化的前期阶段。随着收入水平的上升, 人们的购买力开始转向耐用消费品, 特别是以汽车为代表的高档耐用消费品。同时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物质产品的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以后, 就开始转向对服务业的需求, 生活性服务业的需求弹性开始迅速提高并在市场的拉动下快速发展。随着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人们的精神需求不断扩大, 他们对物质产品之外的精神文化产品的追求, 促进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力发展。

2、消费结构演变带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结构演变与消费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出现了三次消费升级, 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 消费结构的演变带动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

(1) 第一次消费结构升级出现在改革开放之初。此时, 粮食消费下降、轻工产品消费上升。这一转变对我国轻工、纺织产品的生产产生了强烈的拉动, 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 并带动了第一轮经济增长。

(2) 第二次消费结构升级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在这一阶段的前期, “老三件” (自行车、手表、收音机) 和“新三件” (冰箱、彩电、洗衣机) 分别是温饱和小康时期的标志性消费品, 作为一种时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后期阶段的消费特点是:家用电器消费快速增加, 耐用消费品向高档化方向发展, 大屏幕高清晰度彩电、大容量冰箱、空调器、微波炉、影碟机、摄像机成为城镇居民的消费热点, 普及率进一步提高。这一转变对电子、钢铁、机械制造业等行业产生了强大的驱动力, 带动了第二轮经济增长。

(3) 目前正在进行的第三次消费结构升级转型正驱动着相关产业的增长。在这一过程中, 增长最快的是教育、娱乐、文化、交通、通讯、医疗保健、住宅、旅游等方面的消费, 尤其是与IT产业、汽车产业以及房地产业相联系的消费增长最为迅速。

二、我国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及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1、国内外信息需求膨胀并成为消费主流, 成为推动信息产业发展的动力

伴随着G D P的增长, 人们的消费必然会向非物质的方向转移, 物质经济将逐步让位于信息经济、体验经济。随着社会高度信息化, 网上购物、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消费形式正风靡全球, 数字产业的发展正是适应了社会消费方向转移的结果。在发达国家, 人们在文化娱乐、通信服务的支出早已超过用于服装的支出。我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 综合实力大大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信息消费在家庭消费支出中的比例也得到迅速提高。此时, 人们需要更精致地生活, 需要更多高质量的文化娱乐享受, 数字内容的信息服务也将成为广大消费者越来越切实的需要。此时信息需求产生的巨大市场拉力, 必将拉动信息产业尤其是数字内容服务业的高速发展。

2、新型文化消费日益成为消费时尚, 推动了创意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 用于购买食品的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会逐渐下降, 而用于文化教育娱乐方面的支出占家庭支出的比重会逐步上升。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 当人均G D P在1000-5000美元时, 拉动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制造、加工和传统服务业;当人均G D P在5000-10000美元时, 拉动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于科技创新, 在于创意产业、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产业的发展。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 我国文化消费也呈增长趋势, 居民消费结构中用于文化教育消费的部分越来越大, 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兴起的重要内在动因。

3、健康消费水平的急剧上升, 推动了生物医药、保健产业的发展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医疗模式和健康观念发生改变, 医疗保健消费增长迅速, 健康需求日益多样化、高级化, 生物医药的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目前药品的消费水平还很低, 人均药品消费不足10美元, 而中等发达国家每年人均消费药品达40-50美元, 欧洲为160美元, 美国和日本都超过200美元。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防范疾病的观念转向重在预防、保健, 重在对亚健康状态的及时调整, 医疗模式也由单纯的疾病治疗转为预防、保健以及治疗与康复相结合的模式, 药品消费市场发展空间很大。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分析, 2l世纪中国可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医疗用品市场。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已经涌现出一批高收入群体, 他们对更优质医药产品的需求将会启动医药领域的高端产品市场, 扩大医药市场消费层次, 为医药领域高新技术产品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

4、以汽车、住房、耐用品为主的热点消费需求不断提升, 增强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活力

汽车产业的产业链长, 辐射面广, 能带动钢铁、机械、电子、橡胶、玻璃、石化、建筑、服务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能对经济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其次, 汽车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 发展该产业可以对高科技行业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再次, 汽车产业也为相关产品的发展提供潜在市场, 为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住房消费热不仅能带动房地产市场的兴旺, 还会推动建材、装饰装潢用品、家具、家电等商品的销售, 促进与这些商品相关的产业的发展, 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对各种家庭耐用品的持续消费将为相关产品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对高科技产品的需求也会促使企业进一步提高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 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产业升级。我国居民的三次消费升级都对产业结构的发展和升级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 拓展了产业发展空间, 也扩大了投资空间。未来我国消费结构的演变升级将进一步活跃, 把握消费结构升级的契机, 不仅有利于形成新的国内市场空间和经济发展空间, 也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三、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1、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政策选择

(1) 要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第一, 要调整收入分配结构, 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 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尤其是农民的收入水平。提高广大农民的收入水平, 要建立和完善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大力推进工业化, 从根本上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并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条件;大力减轻农民负担, 进一步实行农村税费改革;而在城镇中应注重提高广大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此外, 还要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缩小地区差距。在东部率先发展的同时, 要加快西部的开发和中部地区的崛起,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使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缩小地区间的收入与消费差距, 为消费结构的升级创造条件。

(2) 要积极调整消费政策, 鼓励发展新的消费热点和消费方式;同时, 为了适应鼓励消费, 促进消费升级的客观需要, 要逐步清理、废除各种限制消费的政策。最重要的是政府要对鼓励消费的政策的实施认真落到实处。

(3) 由于实现消费结构的升级是一个系统工程, 因此需要大力开展消费教育, 提高消费者的素质, 倡导科学、合理、文明的消费观。通过消费教育, 消费者可以掌握更多的消费知识和消费技能并能对新型消费品和服务的知识进行及时的了解和高效应用, 从而使消费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推进消费结构不断调整和升级。

2、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选择

如果产业结构不能适应消费结构的变化, 将会导致国民经济结构失衡。消费结构升级是产业结构升级的终极拉动力量, 从动态的过程来看, 产业结构必须与消费结构相适应才能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要选择好主导产业, 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业结构的特征。目前二元经济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 因此在一定的发展阶段, 在农村和城镇主导产业的选择也应有所不同。对处于成长期的朝阳产业要给予一定的扶持, 同时对部分衰退产业应用合理的产业政策对其进行有效的整改, 使产业结构不断趋向合理化。从企业的角度看, 尤其是第二、第三产业的部门, 要重视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变化趋势并能够根据这些变化及时调整生产规模、投资方向以调整产品结构, 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 增强企业的有效供给能力, 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演进和消费结构的调整。

摘要:产业结构的变动与消费升级密切相关, 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受到消费结构变动的制约。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已经并将继续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本文分析了消费结构升级与产业结构变迁的关系, 并提出了促进我国消费结构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升级

参考文献

[1]张东钢:消费需求的变动与近代中日经济增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2]程立:对消费升级拉动经济增长的思考[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5 (1) .

[3]江正法:我国应主要依靠国内消费带动经济增长[J].集团经济研究, 2006 (10) .

[4]陈富琼:我国消费结构升级发展历程与政策引导[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4 (4) .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篇11

关键词 需求结构;产业结构;消费;第三产业

中图分类号 F014.5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of normality, and the economic growth mode of originally relying mainly on investment and exportled becomes unsustainable. Under this circumstance, consumption should not only become an important pulling power to China's economic growth, but also an important force to promote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Nowadays China's main problem is that demand structural imbalance leads to imbalance in industrial structure,and low proportion of consumption leads to inadequate development of tertiary industry.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 is to expand the share of consumption and to upgrade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in order to improve and develop the tertiary industry, and upgrading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can optimiz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Key words demand structure; industrial structure; consumption; tertiary industry

1 引 言

中国经济增长以及经济发展必然要进入新常态阶段,在原来的经济增长模式当中,主要依靠投资拉动以及出口拉动,消费的作用被低估和拉低,这种模式显然已经难以为继[1-4].消费不仅应该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而且还要成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难于调整,根源在于消费需求的结构变动不好[5-8].作为需求方的最终需求与作为供给方的三次产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1],因此,为了提高三次产业中第三产业的比重,必须提高消费需求.本文的贡献在于,由于中国当前经济存在双重结构失衡问题,需求结构失衡导致产业结构失衡,第三产业比重偏低而第二产业重偏高的结构性问题,拉动经济发展的消费比重偏低从而导致第三产业发展不足.解决问题的应对之策是,通过扩大消费比重、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来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并发展该产业,通过升级消费结构从而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2 中国当前经济面临双重结构失衡问题

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结构从最终需求角度划分为消费、投资和出口,从最初要素投入角度划分为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在经济统计部门核算地区生产总值(GDP)时,最终需求划分法对应于GDP核算的支出法,三次产业增加值划分法对应于GDP核算的生产法..从最终需求看,相对于世界上发达经济体或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经济体而言,我国及多数省市及区县的经济发展中,存在消费比重偏低而投资或出口比重偏高的结构性问题(见图1,资源来源:根据联合国统计司数据库数据计算整理).

从三次产业增加值看(见图2,资源来源:根据联合国统计司数据库数据计算整理),相对于世界上发达经济体或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经济体而言,我国及多数省市及区县的经济发展中,存在第三产业比重偏低而第二产业重偏高的结构性问题.

近十多年来,上述这两个结构性问题(简称双重结构失衡)同时引起各级政府、企业界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但迄今尚未找到解决两个结构失衡问题的方案[9-11].将双重结构失衡放在一起进行研究时就会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是需求结构失衡导致产业结构失衡,拉动经济发展的消费比重偏低从而导致第三产业发展不足.解决双重失衡的应对之策,就是要通过扩大消费比重来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3 中国的三次产业对消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度不同

从最终需求(消费、投资、出口)角度考察三次产业产品的特性,可以清晰地梳理出各类产品对消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度明显不同.这里:消费依赖度(Consumption Dependency)是指产品在满足最终需求时分布在消费上的比重;投资依赖度(Investment Dependency)是指产品在满足最终需求时分布在投资上的比重;出口依赖度(Export Dependency)是指产品在满足最终需求时分布在出口上的比重.因为从最终需求看,“最终需求=消费+投资+出口”,所以对任何一个行业,消费依赖度+投资依赖度+出口依赖度=100%.

根据国家统计局历次编制的投入产出表的最终需求(又称最终使用)部分,分别整理出各次产业的消费依赖度、投资依赖度和出口依赖度(见表1).从中发现:尽管不同年份各次产业的消费依赖度、投资依赖度、出口依赖度略有变化,但总体上表现出很强的规律性.

nlc202309051121

平均而言,第一产业产品的消费依赖度(83.4%)高于投资依赖度(12.5%)和出口依赖度(4.1%),说明消费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对第一产业发展贡献会大一些.对第二产业产品而言,消费依赖度平均为24.7%,接近四分之一,而投资依赖度平均为50.5%、出口依赖度平均为24.7%,后两者合计占75.3%,说明投资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将大幅促进第二产业发展,一旦经济驱动模式切换为消费拉动型,那么第二产业发展速度及第二产业比重就会相对降低下来.对第三产业产品而言,消费依赖度平均为82.5%,而投资依赖度平均为6.7%、出口依赖度平均为10.8%,说明消费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最有利于第三产业发展,一旦启动消费拉动型经济增长,那么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及第三产业比重相对于第二产业就会大幅提高.因此扩大和升级消费是拉动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根本途径.

上述的表1,所揭示的三次产业的消费依赖度、投资依赖度、出口依赖度呈规律性分布的根本原因在于三次产业产品属性的不同,但这不是中国特有的现象.根据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所提供的40个典型经济体40个经济体包括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巴西、保加利亚、加拿大、中国、塞浦路斯、捷克共和国、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印度、印度尼西亚、爱尔兰、意大利、日本、韩国、拉脱维亚、立陶宛、卢森堡、马耳他、墨西哥、荷兰、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俄罗斯、斯洛伐克共和国、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台湾地区、土耳其、英国和美国。在考察期1995~2011年,40个经济体合计占全球GDP总量的88%,全球人口总数的65%,能够合理地代表全球经济.在1995~2011年的投入产出表数据,分别整理出各经济体17年各年度三次产业的消费依赖度、投资依赖度、出口依赖度,结果见图3(资源来源:根据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计算整理)、图4(资源来源:根据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计算整理)和图5(资料来源:根据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计算整理).

从1995~2011年40个经济体的总体情况看,第一产业消费依赖度平均为63.9%,投资依赖度平均为6.4%,出口依赖度平均为29.8%,说明第一产业的发展依赖消费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第二产业消费依赖度平均为24.6%,仍然接近四分之一,投资依赖度平均为26.7%、出口依赖度平均为48.7%,后两者合计占75.4%,说明投资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不仅在中国,即使在全球范围内也将拉高第二产业比重和增长速度,当然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个自然结果必然是第三产业比重和增长速度相对较低.第三产业消费依赖度平均为79.2%,仍然占主导地位,投资依赖度平均为5.8%、出口依赖度平均为15.0%,说明消费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不仅在中国,即使在全球也将拉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和增长速度.因此,我国经济结构双重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投资出口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解决双重失衡的关键在于通过扩大消费来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4 需求结构引致三次产业结构不同

的机理及模拟结果

4.1 机理分析

一个国家或地区(当然适用于省、市、县、区等范围)的经济最终需求结构中消费比重(c)、投资比重(i)、出口比重(x)组合的不同,意味着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终需求模式的不同.由于三次产业的消费依赖度、投资依赖度、出口依赖度的不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终需求不同模式必然导致汇总到各次产业的最终需求总量不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汇总到三次产业的最终需求总量的结构不同必然引起三次产业总产出的结构不同,三次产业总产出结构不同引致三次产业初始要素投入结构的不同.三次产业的初始要素投入结构就是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即通常所说的三次产业比重.

4.2 模拟方法

令三次产业对最终需求中的消费、投资、输出的依赖度矩阵为

4.3 模拟结果

为揭示最终需求结构的不同对三次产业结构影响的机理,这里分别采用保持消费、投资、出口2个因素不变(令其取值分别恒等于1)而改变另外一个因素(令其取值分别为1~13的自然数),并利用中国2010年投入产出表的依赖度矩阵(D)和映射向量(proj)进行模拟.其中D和proj的具体值分别为

D=73.321.84.9

19.052.728.3

78.99.811.3.

proj=(2.34 1.00 1.00).

从表2的模拟结果看,随着消费需求的逐步扩大,第一产业增加值由净进口到自给且呈持续增加趋势,第二产业增加值持续降低,由自给逐渐沦为净进口,第三产业增加值持续增加,说明扩大消费有利于来拉动第三、第一产业的发展而挤压第二产业的发展.(当然本模拟的初始条件是消费、投资、出口分别为1的一个情景,在此不容易同时考虑连续的c,i,x因素,下同).

从表3的模拟结果看,随着投资需求的逐步扩大,第一产业增加值由净进口转为自给且呈迅速增加的趋势,第二产业增加值逐渐增加,第三产业增加值由自给转为净进口并且逆差绝对量逐渐扩大,说明投资拉动模式必然抑制第三产业发展.

从表4的模拟结果看,随着出口需求的逐步扩大,第一产业增加值为净进口且逆差绝对数呈迅速增加的趋势,第二产业增加值逐渐增加,第三产业增加值逐渐增加,说明出口拉动模式下有利于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

综上,消费是拉动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消费比重偏低是造成中国多数地区第三产业发展速度相对缓慢、比重偏低的主要原因.以全国三次产业为例,如果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提供的中国1995~2011年间依赖度矩阵和投影向量的平均值(即保持中国经济运行技术水平不变),用联合国统计司提供的世界消费、投资、出口在1970~2012年间的平均份额(见图1)来进行模拟,那么结果为第一产业比重为14.6%,第二产业比重为20.5%,第三产业比重为64.9%,与中国2013年三次产业的实际比重(9.2%:42.6%:48.2%)相比较,第三产业将上升16.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将下降22.1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比重将略微上升5.4个百分点.

nlc202309051121

5 启 示

消费是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关键.针对全国及多数省市县区经济发展所存在的双重失衡问题,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我国最终需求结构不合理,消费比重偏低,投资比重偏高,导致消费需求依赖度高的服务业和农业比重偏低,投资依赖度高的工业比重偏高,我国消费的这种状况急需改变.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原来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消费不仅要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而且也要成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促进国内消费增长、发展第三产业、优化整个产业结构,是我国当前经济领域需要密切关注的现实问题.通过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带动第三产业比重的不断上升,而消费结构升级,又要求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所以,从供求关系层面上解决我国当前消费结构升级与产业结构优化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沈利生.最终需求结构变动怎样影响产业结构变动——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28(12):82-114.

[2] 张蜜.我国生产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问题研究[J].管理世界,2012(12):183-184.

[3] 吴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路线与产业政策[J].求索,2011(10):9-11.

[4] 周红英.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J].经济地理,2011,31(12):110-114.

[5] 梁向东.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关系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3,34(6):99-103.

[6] 陈一鸣.生产服务业与专用设备制造业耦合发展研究[J].系统管理学报,2015,24(5):778-783.

[7] 潘红玉.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0(3):103-110.

[8] 熊勇清,李鑫,黄健柏.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需求的培育方向:国际市场抑或国内市场——基于“现实环境”与“实际贡献”双视角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5,30(5):134-143.

[9] 杨岚茜.生产型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二元发展[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5,6(1):59-70.

[10]孙得将,李江帆.生产服务业比率时序稳定性研究:1996~2009年[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3,30(10):35-48.

[11]蒋佳林,陈一鸣.生产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互动与融合关系的推演、评价及测度[J].中国软科学,2013,28(5):134-148.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篇12

1.1 日本高速增长期的产业结构转型

从1955—1970年前后, 日本重化工业高速发展, 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其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调整, 日本制造业占GDP比重从1955年的12.6%提高到1970年的24.1%。制造业内部则由轻工业向重工业化和化学工业化调整, 以1955—1964年的10年为例, 金属工业、化学工业产量增长4倍, 机械工业增长7倍, 重工业和化学工业的产量占整个工业产值的比重从40%上升到60%。而在重工业和化学工业中, 钢铁、石油化学等“材料型”制造业的发展最为迅速。1955年石油化工业的生产几乎从零起步, 1970年其生产规模成为世界第二位, 乙烯年产量达到395万吨。1955年的粗钢产量941万吨, 排名世界第6位, 1965年产量增加到4116万吨, 超过联邦德国, 成为继美国、苏联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钢铁生产国。

1.2 日本20世纪70年代的产业结构特征

经历了高速增长期后的日本, 在1970年已经实现了克拉克法则所显示的产业结构转变, 第一产业就业人口降低, 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上升。同时也建立起了以煤炭、钢铁、石油化工、造船等支柱产业为核心的制造业体系。

石油危机之后, 日本的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转换, 耗能型产业的发展受到制约, 技术密集型组装加工业快速崛起。在延续了三次产业结构继续向着第一缩小, 第三扩大的基础上, 制造业内部结构调整为该时期结构调整的重要特征。

石油危机之前, 含煤炭、钢铁、石油化工在内的原材料产业比重呈扩大趋势;石油危机以后, 原材料产业的比重停滞中略有下降, 而汽车、家电、半导体、机械等组装加工业的比重扩大, 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1.3 能源危机的冲击是日本20世纪70年代产业结构转型的根本动力

由于日本国内资源匮乏, 石油的出现给日本提供了廉价的能源, 日本60年代以后, 建立起了以石油为主要能源的能源消费结构。由于日本原油均依赖进口, 1970年日本原油进口占国内原油总供给的比例为100%, 石油价格的大幅上涨导致制造业能源成本上升。1970年日本制造业平均能源费用与生产额的比值大约是2.1万日元/100万日元, 1976年该比值上升到了3.8。制造业能源费用与附加值的比值1970年大约为6.1万日元/100万日元, 而1976年该比值变为12, 翻了一倍。成本的上升迫使高耗能产业进入了大的结构调整。据日本兴业银行的调查, 1973年以后的约10年间, 实际GNP增长47%, 但一次能源的消耗量只增长了17%, 单位GNP的石油消耗量下降了一半, 日本成功实现了产业结构向节约能源型、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的结构转变。

1.4 日本劳动力价格大幅上涨是经济转型的催化剂

日本20世纪70年代的城市化率已经突破70%, 1975年后的城市化进程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这也意味着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趋于饱和, 劳动力供给增长乏力。日本1970年人口突破1亿人, 其中城市人口为7500万人, 从1970—1980年10年间, 日本的城市人口增加了1370万人, 平均每年增加137万人。

日本1965年以后, 由于劳动力供给增长放缓, 刘易斯拐点的出现, 工资水平开始大幅上涨, 伴随着“尼克松冲击”之后1美元固定兑换360日元汇率的终结, 日元开始的长期升值过程使得以美元标价的日本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 在1977年超过了美国的平均年薪水平, 同时由于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到80年代前期, 日本同欧美的贸易摩擦日益加剧, 日本企业选择了对欧美“直接投资”以规避摩擦;1985年日元大幅升值导致的劳动力成本飞速上升, 日本则选择了对亚洲地区直接投资以获取廉价劳动力的战略, 由此日本开始了产业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升级和海外转移过程。

1.5 国内需求饱和、贸易摩擦剧烈迫使制造业海外转移寻找生存空间

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耐用消费品普及率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1974年日本主要家用电器——洗衣机、电冰箱、彩电等的百户拥有量均超过了100台, 家用汽车的百户拥有量也达到了57.3辆, 仅空调和微波炉的普及率稍低, 这不但意味着日本的工业发展程度和社会富裕水平, 同时也预示着相关制造业的市场成长空间有限, 产业升级和海外转移必不可少。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美国一直是日本的最大贸易国, 美国的对外贸易收支从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开始趋于恶化, 与此同时, 日本的对外贸易收支却从60年代中由赤字转为黑字, 并逐年扩大, 由此引发了美日的贸易摩擦不断加大。美日贸易摩擦的主要商品60年代为纺织品、钢铁等, 70年代为彩电、机床等, 80年代为汽车、录像机、半导体等。而此期间的贸易摩擦往往以日本“自主限制”对美出口而得到缓和。在此情况下, 日本企业多数选择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进行转移。

2 国内经济转型背景同日本经济转型背景比较分析

2.1 中国的产业结构特征概况

我国GDP结构和就业结构也正经历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的过程, 目前, 我国同日本20世纪70年代一样, 拥有在GDP中占比超过40%的第二产业, 但我国的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和就业人数比重均过大, 而第三产业这两个指标均相对较小。从制造业内部的产业结构来看, 1952年, 轻重工业的比重约为6∶4, 到2009年, 该比例变为了3∶7, 由轻工业向重工业转换趋势明显。

2.2 城镇化进程差异明显, 劳动力成本存在巨大差异, 日本选择海外转移, 中国内部转移或成主流

中国目前依然处于城镇化进程中, 虽然城市人口的增长率呈下降趋势, 但2008年我国的城镇人口数突破6亿人, 2009年城镇人口净增加1500万人, 庞大的人口基数使得城镇劳动力的供给依然相当可观。同时, 第一产业的就业占比仍超过40%, 所能释放出的劳动力在未来仍将持续。即使未来城镇化进程放缓, 城市人口增长率降低到1%左右, 我国依然每年新增城市人口超过600万人, 远远超过日本的水平。

我国虽然自1995年以后工资水平开始大幅上升, 但由于劳动力基数庞大, 普遍素质不高, 使得2008年的平均工资水平为4200美元, 仅相当于日本1973年的水平。相较于发达国家, 劳动力在一定时期内依然廉价。目前, 产业一部分转移向非洲、越南、印度等国家寻找更低的劳动成本, 但总体的对外直接投资仍集中在香港和开曼群岛, 以避税为导向。同时, 我国贫富差距大, 东部地区工资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且差距逐年扩大, 加上国家政策推动, 产业的内部转移或将成为大趋势。

2.3 贫富差距存在差异, 经济结构调整, 扩大内需, 增加消费政策将激发中国农村消费市场潜力

中国2008年城镇家庭的耐用消费品普及率除了家用汽车和照相机外, 基本达到了日本1974年的水平。我国2007年的基尼系数为0.48, 而日本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90年代的基尼系数均维持在0.35左右, 1974年为0.34, 国内贫富差距大使得农村主要家电的普及率远远不如城镇家庭, 随着收入的增加, 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 农村消费市场的潜力将逐步显现。

从1990—2008年的18年间, 我国的城镇居民收入绝对值增长了10倍, 农村居民收入的绝对值增长了7倍, 而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由1990年的54.2%降低到了2008年的37.9%;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则由1990年的58.8%降低到了2008年的43.7%, 相较于美国和日本的消费结构状况, 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 (美国2009年食品消费占收入的比重约为8%、日本70年代食品消费占收入的比重约为20%) 。

2.4 能源消费结构存在差异, 我国拥有较好的抵御外部能源冲击的能力, 产业升级动力主要来源于环保压力

相对于日本以石油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中国的能源消费则以煤炭为主, 原油为辅。煤炭主要用于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 其次是制造业;而原油则几乎全部用于制造业。中国煤炭几乎全靠国内供应, 煤炭进口占全国煤炭总供给的比例仅为1%左右, 而日本1970年该比例为60%, 同时, 虽然中国原油进口占国内原油总供给的比例呈逐年上升的态势, 2009年超过了50%, 但相较于日本的100%, 结合原油在我国能源消费中仅占18%, 我国抵御外部能源冲击的能力要强于日本。

中国如今在环保和节能减排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从2005—2010年年初, 我国单位GDP能耗4年累计下降仅达到15%。为了完成“十一五”规划中的20%的下降幅度甚至是2020年的45%的下降幅度, 国务院已经推出一系列强硬措施, 包括将节能减排成效纳入干部政绩考核。这势必极大地促使各级地方政府和企业淘汰落后产能, 形成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强大动力。

2.5 中国面临比日本更严峻的贸易摩擦, 环保和技术路线是关键

中国目前也面临严重的贸易摩擦, 2006年, 我国贸易救济调查涉案金额为21亿美元;2007年激增至46亿美元, 增加了1倍;2008年继续增至62亿美元;2009年涉案金额已达127亿美元。跟日本当年相比, 我国不但受到贸易制裁的数量更多, 而且贸易壁垒更倾向于技术化。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统计资料显示, 2005—2008年我国分别有25.1%、31.4%、34.6%和36.1%的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制裁, 直接损失分别达到288.13亿美元、359.2亿美元、494.59亿美元和505.42亿美元, 呈逐年上升趋势。通过产业升级使企业具备技术竞争优势或不可替代优势而不仅仅是价格优势, 坚持走环保和科技路线将是应对愈演愈烈的贸易摩擦的重要途径。

3 结论

面对经济发展瓶颈和收入分配的种种问题, 我国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已经迫在眉睫。在20世纪70年代, 日本通过自身产业优化升级, 迅速从一个落后国家发展成高度工业化的国家, 短短数十年经济实力超过了众多发达国家, 其最关键的因素就在于日本产业结构的转换能以较灵活和快节奏的速度取得进展。因此, 深入剖析日本产业结构转换的背景和思路, 对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从中日两国的异同之中, 找出适合我国发展的道路, 才能为我国政府规划提出更好的指导。

根据之前的分析, 我国目前的环境背景同日本20世纪70年代存在较大的不同, 不可能复制日本当年的转型路径, 即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新兴产业转变, 传统产业海外转移以寻求新的市场这一发展方式。唯有走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转型道路才是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由劳动密集型向劳动密集+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 传统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 扩大内需以弥补外需疲软的问题。

摘要:本文通过将我国目前的客观状况和日本当年进行比较, 发现我国目前的环境背景同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存在较大的不同, 不可能复制日本当年的转型路径, 唯有走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转型道路才是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由劳动密集型向劳动密集+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 传统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 扩大内需以弥补外需疲软的问题。

关键词:产业结构升级,中国特色,日本

参考文献

[1]宫泽健一, 森谷正规.80年代的基础产业[M].东京:筑摩书房, 1980.

上一篇:档案规范推行下一篇:饮食相关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