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产业结构

2024-07-29

城镇化产业结构(精选12篇)

城镇化产业结构 篇1

一、新疆城镇化现状分析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反映城镇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为城镇化率, 即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城镇化是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 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

目前, 国内外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方法主要以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主, 本文也以这种方法衡量一个地区的城镇化水平。

新疆地域辽阔, 人口密度小, 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是我国重要的资源战略储备区。随着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全国对口援疆力度的不断提高, 新疆城镇化建设正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要点。

当前, 新疆城镇布局结构以“一圈、三带”模式为主, 即一圈是乌鲁木齐都市, 三带是北疆、南疆铁路沿线和沿边境城镇发展带。但是, 随着新疆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部分地区城镇化水平还是很低;城镇进程北重南轻, 重量轻质, 重发展轻安全, 结构不平衡;城市经济实力和服务功能较弱。

新疆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其城镇化如下特点:一是城镇布局是依托绿洲分布的, 表征为绿洲与城镇在空间分布的一致性;二是单一的产业结构。新疆以单一的农牧也为主;三是生产方式的封闭性, 导致该区自给自足式的生产, 商品流通和专业化生产不够发达。

以下是利用新疆和中国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 绘制的2002-2011年新疆城镇化率的变化图。

如图1所示, 新疆跟全国的城镇化程度相比, 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城镇化水平, 2002年至2009年之间全国的城镇化率正处于加速发展中期阶段, 即将突破50%关口。新疆的城镇化率差不多都是每年增长一个百分点, 而2010比2009年以下增长了3个百分点, 因为2010年7月8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召开城市规划管理委员会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专题会议, 确定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型城镇化战略研究》等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这对新疆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工作起了很大作用。

二、新疆产业结构演进及特征

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改革开放以来, 新疆产业结构的演变基本上跟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吻合。即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 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逐步下降, 第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逐步上升。

由表1和图2可以看出, 新疆产业结构变化有以下特点:

(一) 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但下降速度较慢

新疆第一产业的比重在2002-2011年期间降低了1.7个百分点, 同时, 全国第一产业的比重降低了3.4个百分点;因为新疆近年来对“三农”问题非常重视, 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农业现代化、工业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使第一产业保持在17.2%左右。但新疆的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仍然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单位%

注:资料数据来源于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新疆统计年鉴》。

(二) 第二产业的变化平稳上升

2002-2006年新疆第二产业比重在平稳上升, 2006年开始保持波动型增加, 增到了2011年的48.8%。说明了新疆第二产业比重在三次产业中占较高比重。

(三) 第三产业呈现震荡中下滑

新疆第三产业的比重不但没有增加, 反而从2002年的43.7%下降到2011年34%, 而全国第三产业的比重从34.1%上升到40.2%。新疆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比第一产业比重高, 低于第二产业比重。

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提出的工业化阶段理论中包括三个工业化阶段[3], 即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后期阶段。在工业化中期阶段, 制造业内部由轻型工业的迅速增长转向重型工业的迅速增长, 非农业劳动力开始占主体, 第三产业开始迅速发展。这就是所谓的重化工业阶段。在工业化后期阶段, 第一、第二产业协调发展, 第三产业开始由平稳增长转入持续的高速增长, 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根据上述, 虽然我国总体上已步入了工业化中期的发展阶段, 但新疆仍然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

三、新疆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变的关系

(一) 变相关性分析

相关分析是研究变量之间密切程度的一种统计计量方法, 通过相关分析可以看出变量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依存关系。在研究新疆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之间如何互动发展之前, 先对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检验是非常必要的, 可以明确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之间是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根据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报告》和近年来联合国的《国民核算统计年鉴》等资料选取了23个国家, 按照城市化水平由低向高的顺序, 列出了城市化水平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数据[4], 由此得到这样的结论:一个地区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与产业结构的升级成正相关。城镇化水平与第一产业呈负相关, 而与第二、三产业呈正相关。

根据新疆城镇化率与三大产业的结构比重数据 (2002-2011年) , 运用SPSS17.0软件, 对两者进行了相关分析, 结果见表2、式2、式3。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5 level (2-tailed)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 (2-tailed) .注:Y代表城镇化率;X1、X2、X3分别代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重

由表2的结果可以得知, 在2002-2011年期间, 新疆城镇化率与一二三产业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21、0.970、-0.913。这说明新疆城镇化率的变动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负相关, 与第二产业正相关。即城镇化率的变动与第一产业负相关, 与第二产业显著正相关, 这点与研究结论相一致;而新疆城镇化率的变动与第三产业变动负相关。又从式2和式3可以看到, 方程中的相关系数与三大产业的贡献率相一致。这表明新疆第二产业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大于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作用又大于第一产业。

(二) 结论

1. 城镇化与第一产业间是负相关关系, 相关性很强。从式2可以看出, 城镇化每增加1%, 可以促使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49。

2. 城镇化的变动与第二产业的变动显著正相关。第二产业对城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但其内部结构仍存在很多问题。目前的工业构成中, 没有完全形成产业集群, 没有能够更多的吸引农村劳动力。

3. 城镇化率的变动与第三产业变动呈现负相关。主要原因是新疆经济发展的特殊性使工业化迅速发展, 工业占GDP的比重大于其他产业部门, 使得第三产业总产值在平稳增长的同时, 其占GDP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

四、对策建议

(一) 加快构建农业产业化

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但下降速度较慢, 因为新疆的农村范围大, 第一产业在中短期内持续下降的空间很有限的。目前中央把新疆作为重要的战略储备基地, 农业现代化发展关系到新疆稳定发展。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是加快传统农业改造, 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途径。鉴于农业现代工业化的重要作用, 我们应该用现代工业的理念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加强领导, 统筹协调。

(二) 促进第二产业结构的升级

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关系互为依托、互为促进。工业的发展可以吸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 进而推进城镇化发展, 目前新疆工业占GDP的比重很高, 但是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升级, 其中产业集群是第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加速器, 我们应该立足区情, 发展更多的产业集群, 延长产业链, 使得第二产业对城镇化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三)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促进城镇化水平提高的主要经济源泉。只有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 才能吸纳更多的农村人口转移到第三产业, 从而提高城镇人口所占比重, 保证城镇健康发展;才能提升城市的服务功能。因此, 目前我们非常有必要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使城镇化与第三产业呈现正相关, 促进新疆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6

[2]张秀娥.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就业增长[J].人口学刊, 2006 (5) :35-39

[3]钱纳里.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

[4]林玲.城市化与经济发展[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5:15-32

[5]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89

城镇化产业结构 篇2

××镇是潜江西南的门户镇,版图面积155平方公里,在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是全省“楚天杯”明显乡镇,全省百强乡镇。2012年,全镇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增加值33.5亿元,工业总产值14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2%和11.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5亿元;实现综合财政收入772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587元;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

××镇强化产业支撑,大力发展经济的理念,做到了经济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巨大飞跃。切实加强城镇规划、完善集镇服务功能,改善人居环境等一系列环节着手,实现了城镇化的良性发展。

规划先行,打造区域大镇

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蓝图和依据,科学规划决定了城镇化的未来发展空间。根据张金区位、资源、产业等现实状况和优势特色,为充分发掘未来发展的潜在能力,××镇聘请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潜江市城市规划设计院的专家联合对总规进行重新修编,明确了城镇的功能定位,着力把××建设成为××市西南区域的中心镇。在具体城镇规划上,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按照高档次、高标准、高起点规划的总体思路,以生态型、园林式、现代化为特色,对区

域规划进行了新一轮修编,勾画出了“一心两带五区六节点”的城镇建设新蓝图。

××镇经济发展迅猛,城镇建设日新月异,与周边五镇四场的经济往来更加密切,带来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聚集,×西南区域中心已初见雏形。

产业支撑,打造经济强镇

推进新型城镇化,经济发展是基础。××镇强化产业支撑,积极推进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同步发展,奋力打造美丽乡镇。

——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充分发挥城镇对人员的集聚作用。加强产业集群建设,做强铝产业:以××铝电为依托,发展铝型材加工企业,促进幸福铝材、澳美型材和粤盛科技扩规,使型材加工能力达到十万吨,产值达二十亿,同时规划建设一个面积5000亩以上的铝材加工基地,打造中部地区最大的有色金属材料和不锈钢市场及加工产业园。以铝产业为带动,上马葛洲坝水泥公司技改扩规项目、邦润新型建材公司加气块蒸压砖项目、福达纸业公司瓦楞纸生产线扩规项目先后完工,以煤炭、水泥及熟料、粉煤灰、氧化铝粉、铝锭铝棒、铝型材等原材料和产品运输为主要业务的顺捷运输、鑫弘物流、安迪贸易等公司逐步壮大,物流运输业不断发展,形成工业与商贸业良性互动的发展局面。做大服装产业,发挥镇内5家规上服装企业龙头作用,以“农民工创业

园”为平台,整合全镇服装企业资源,打造轻纺产业园。此外,××镇采取制定优惠政策、加快招商引资、优化投资环境等措施,充分发挥商会的招商引资平台作用,抓住东部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实施“回归工程”,积极引进一批企业到××落户兴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改善企业融资环境,支持企业健康发展,××镇成功引进中银富登、工行等金融机构设立网点,加强政银、企银合作,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鼓励发放企业贷款,加大信贷额度,促进经济发展。

——以农业产业化为方向,大力推进集约规模经营。土地分散经营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制约瓶颈,极大限制了现代农业科技的普遍推广和应用,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降低了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镇积极引导农民在依法自愿有偿流转的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优化土地等农业生产要素配置、促进农业规模经营,鼓励建设“家庭农场”。组织种养植大户成立专业合作社,以金台寺、五里碑、土地口、泰山垸、高桥、霸城寺、蔡台等村为核心建设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以港誉畜牧为重点整合资源,形成集仔猪销售、饲料供应、规模养殖、集中销售为一体的专业养殖产业链,使全镇牲猪养殖扩规上档;以洪发养牛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带动全镇肉牛养殖;以高口、蔡台等村为重点发展蛋鸭养殖。充分发挥水产资源优势,以农兴水产为龙头,以张金渔场、铁匠沟渔场为基地,对全镇

1.5万亩渔塘进行升级改造,推广白对虾、泥鳅等特色水产养殖,实现水产养殖增产增效。积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农村市场,形成多元化融资渠道,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成立农机互促合作社,不断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加强农产品加工,促进农产品转化增值,使传统农业快速向现代农业转变。

功能完善,打造宜居新镇

以完善城镇服务功能,提升城镇承载力为重点,加大市政设施工程建设力度,加强集镇管理,完善服务功能,打造宜居新镇。

——提升城镇建管水平。加强城镇建设和管理,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基础性工作,是提升城镇形象和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是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抓手。×镇按照城镇建设保畅、保洁、保亮“三保”的要求,多方筹措资金改造老城区。安装路灯153盏,拆除旧损花坛50座,修补、拓宽路面11000平米,将集镇三条主干道整体刷黑,并铺设人行道彩板砖。对襄岳线集镇段进行改造升级,提高车辆过境能力,提升形象。紧紧抓住建设大园区的历史机遇,实施新城区“东扩”。拉大集镇骨架。切实加强城镇的精细化管理,实行集镇全天候保洁,新添置三台垃圾清运车,一台洒水车,三十个封闭式垃圾箱等基础设备,整治“脏乱差”现象,坚决拆除乱搭乱建等违章建筑,规范临街广告牌设置,集镇面貌焕然一新。

——加强公共设施建设。重点解决居民医疗、教育、娱乐等实际问题,提升城镇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张金中心卫生院投资800余万元新修住院部、公共卫生部、改造门诊大楼,创建省级示范卫生院,极大改善了医疗条件,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小学投资150万元新建教学综合楼,扩大班额,增加功能教室,提升教学硬件水平。先后完成了文化体育服务中心阵地建设、社区办公活动场所建设、电信光纤改造等建设,不断满足居民生活需求。

——完善城镇服务功能。为改善集镇交通拥堵状况,拟将张金客运站外迁,通过招商引资在原址修建一个商贸综合体,集超市、服装、休闲娱乐场所为一体。为改善夜市经营条件,提高卫生条件,缓解集镇夜间通行压力,我们筹建了夜市广场。为满足过往客人住宿需求,提升接待能力,我们对幸福大酒店进行改造升级,酒店餐饮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加快建设集高档宾馆、超市、建材市场、农贸市场及商业市场等于一体的综合大市场,紧紧抓住荆石高速公路建设机遇,建设占地一百亩的仓储市场物流中心——大市场,形成以建材、工业原料、装饰、家俱、农机、摩托等销售为中心的产品集散市场。

——优化城镇居住环境。以往的乡镇建设是一户一基的模式,这种模式土地利用率低,环卫管理难度大,配套市政建设任务大,集镇品味形象不高,对居民的吸引力不强,为

此,我们大力推进建设环境优美、物业完备、服务优良的现代居住小区,目前现代小区皓玥新区业已完工,鹏程新都项目已经动工,农民公寓正在筹建当中。同时我们加强提升已建小区的物业管理水平,加大环境整治保护力度,使树更绿,水更清,营造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

产业集群与城镇化 篇3

[关键词] 义乌 产业集群 城镇化

产业集群,是产业呈现区域集聚发展的态势;农村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集聚,使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人口规模与地域规模不断扩大的一种自然社会历史过程。目前,在理论上对产业集群化、农村城镇化分别研究较多,而对两者的关联性研究相对滞后,导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出现资源整合不力、综合效益不高等问题。因此,从新的视角审视产业集群化与农村城镇化的关系,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探索两者互动发展的新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一、义乌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与城镇化推动

义乌市地处浙江省中部,位于金衢盆地东部,距省城杭州百余公里,总面积1105平方公里。义乌的集群属于以小商品市场为核心的商贸业集群,它是一个以日用消费品主的综合性市场。1991年被称为“中国小商品城”。

1978年~1988年,义乌的产业初步集聚,同心圆城市也渐渐出现。义乌稠城镇形成商业贸易中心,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与传统轻加工业开始围绕商业中心进一步集聚。城区不断扩展,面积从上世纪70年代末的2.8平方公里扩大到5.88平方公里,人口从3万余人增加到6.18万人。城镇化水平从原来不到8%提升到12%。从1988 年到1998年,义乌的城区迅速扩张,周边中心镇也迅速发展。1988年义乌撤县改市,成为浙中重镇。

20世纪90年代初,义乌城区面积突破10平方公里,同心圆的城区布局已不能适合时代需要。在城市集聚经济效应的影响下,义乌城区迅速沿交通干线向经济强镇延伸。这一阶段义乌的城镇化进展明显加快。1998年城区面积扩大到15.4平方公里,城镇化率已从1988年的15%升至40%,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

1998年以后,义乌城区面积以每年5 平方公里的速度迅速扩大,城区人口也以5万人的速度增长。

21世纪,义乌城区达到32.2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43万人。这一时期义乌市的城镇化水平以年均5个百分点以上的速度递增,2003 年,义乌的城镇化水平已升达57%,远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

20余年间,一个露天小商品集市发展成为了“卖天下货、买天下货”的“华夏第一市”。围绕小商品大市场,形成了服装、针织、饰品、拉链、玩具、小五金、印刷与毛纺八大优势制造业集群。重要的是,在商业的带动下,交通运输业、电信服务业、旅游餐饮业、房地产业与各种服务业迅速发展,2003年第三产业在GDP的比重达43.7%,而工业、各种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产生的就业乘数效应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自80年代初以来,义乌市31.6万农村劳动力中,就有22万人转向了第二、第三产业,实质性地推动了城镇化进程,城镇化水平从1978年的8%提高到2003年57%。

从义乌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实例得出的结论是: 产业集群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城镇化进程,又为广大的中小企业构筑了一种有效的空间集群地域组织模式,同时为区域城镇化要素的空间集聚提供了前提保障和基础条件,而城镇化的推进又反过来为产业集群进一步升级创造了更为有利的基础依托。

二、浙江城镇化发展迅速,归因为集群效应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各市县(如上述列举的义乌)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产业集群迅速成长起来,形成各具特色的集群经济。通过众多企业的集聚带动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再由纵向产业链的延伸扩大产业集群的影响,进而推动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从而加快了城镇化进程使浙江的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见表1,表2显示,浙江产业集群众多,其城镇化水平远远高于中国的平均水平。浙江的迅速发展大多归功于其产业集群的发展。

注:整理得出

魏江:《创新系统与技术学习》,科学出版社,2003

三、产业集群与城镇化

1.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独特的产业组织形式,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对城镇建设也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第一,产业集群有力地促进技术进步和扩散。这主要归因于产业集群的创新优势,对于区域经济而言, 产业集群就是重要的创新体系,不仅有利于企业创新, 而且形成了新的创新模式——集群式创新。因而,集群能加速技术进步, 不断为经济增长提供原动力。此外,集群的另一优势即技术扩散性也有利于产业发展。集群内部企业之间互通有无, 技术扩散的速度非常快,使得每一个企业都能及时更新设备, 采用新工艺, 调整要素投入组合,能够普遍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和产出量, 从而增加地区经济总量和市场竞争力, 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从而促进城镇发展。

第二, 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有利于地区的产业和经济增长。产业集群可以使集群内企业分工更为细化, 从而提高企业的专业化程度。集群的分工和规模经济主要的不是单个企业内部, 而是在企业与企业之间。集群内部企业与企业之间, 合作关系稳定, 效益成本小,因而可以共同分享规模经济的优势。集群内上下游企业的关联配套,降低了区内企业的成本。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程度,产业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体系日趋完善,使产业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此外, 产业集群中许多企业集中在一起, 可以分享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其他组织机构的产品, 能够很好地发挥其他组织和基础设施的规模效应。

第三, 产业集群的积聚力能增强地区经济实力,提高经济增长速度。这主要体现在产业集群的出现会吸引区外的技术、资本和劳动等经济资源向产业集群集中。集群使产业的资本、劳动力、技术和企业家这四大要素以合理的方式集中起来,形成强大力量促进市场迅速发展,从而吸引集群外的各产业向集群地区迁移再加上产业集群通过发挥集聚经济和竞争优势降低了集群的平均成本, 使集群所在区域无形资产提高, 对其他地区的企业很有吸引力, 能吸引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流入集群地区,促进城镇经济增长,进而加速城镇化发展。

第四,产业集群的发展推动城镇化所必需的其他产业发展。发展产业集群,能够催生和吸引流通业和中介机构在产业集群区域内集聚,为交通运输业、电信服务业、旅游餐饮业、房地产业等各种产业的发展提供可能,基础设施渐渐完善,学校、医疗机构、各种生活服务设施也逐步配套,为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创造条件,推动小城镇的形成和发展。

2.城镇化提高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第一,产业集群发展可借助城镇化提高产业竞争力。产业集群可借助城市特有的竞争优势,引起集群发展竞争力的共振并进一步提高产业竞争力。引起产业集群发展竞争力共振的因素主要包括产品的成本、人才、技术、资金、市场优势等,而这些优势又得益于城市特有的竞争力。人才、资本、技术、市场是一个地区集群形成的四股主要力量,只有城镇化得到发展,才能更好地为集群提供所需的竞争力优势。

第二,地方政府的作用也是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一个地区产业集群没有形成之前,需要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提供优质的服务。在产业集群并不明显时,政府对外的吸引力主要来自当地城镇化的建设。而产业集群发展后,产业之间、区域之间可以形成一个水平分工和垂直分工的态势,这就对地方政府之间的协调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政府对该区域进行统一规划,协调发展,政府的协调、规划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当地城镇化的影响。

因而,产业集群与城镇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产业集群的发展在众多方面促进着城镇化,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助推器,而城镇化的发展也为产业集群提供便利,是加快其发展的催化剂。

参考文献:

[1]周树新:《浙江省推进经济于环境双赢战略选择》.《中国人口资源和环境》,2003(1)

[2]魏江:《创新系统与技术学习》.科学出版社,2003

[3]王雷:《产业集群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及优化路径》.《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6年第五期

[4]刘丽明孙玉玲:《产业集群经济在小城镇发展中的作用》.《经济论坛》,2005年12月

城镇化产业结构 篇4

城镇化,又称城市化,是指人口、资源、要素、产业等不断向城镇转移和集聚,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以及规模扩大的过程。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经预言,中国的城镇化将是推动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两大基本动力之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 2014 ~ 2020年) 》提出,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同时,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是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战略任务,而城镇化则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重要抓手。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1980 ~ 2012年,我国的城镇常住人口从1. 9亿人增加到7. 1亿人,城镇化率从19. 39% 提高到52. 57% , 明显表现为一个低起点、高速度的发展过程。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了城乡人力资本的配置效率,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化吸纳的各种生产要素与资源的集聚促进了第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朝着合理化的方向演进。1980年三次产业产值构成比为30. 2∶48. 2∶21. 6,呈现出“二、一、三”的格局,第一产业偏高,第三产业落后; 到2012年,三次产业产值构成比为10. 1∶45. 3∶44. 6,呈现出“二、三、一”格局。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占比大幅下降近2 /3,第二产业占比小幅下降,总体稳定,第三产业占比大幅增加近1倍,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通过不断的调整,总体处于不断优化和升级的过程中。

城镇化发展使城镇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带来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1980年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489元,到2012年上升到21120元,按可比价计算,33年间增加了近7倍,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 7% 。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意味着消费结构的升级。用于评价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层次的恩格尔系数1980年为56. 9,到2012年这一系数大幅下降为36. 2, 在考察期内总体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近年来下降幅度更是明显加快。这表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不断提升,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逐渐下降,用于文化教育、医疗保健、住宅、娱乐等方面的支出比例不断上升,消费结构由“温饱型”向“享受型”和 “发展型”转变。

加快城镇化建设、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以及推动居民消费扩大和升级是政府在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重要任务。对于经济社会正处于不断变革中的中国而言,城镇化、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应该具有自身的特色。三者之间相互促进的效应是否存在,短期与中长期效应是否相同,三者间的现实关系与当前理论研究是否相符,如果理论与实际不一致,那么原因是什么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试图解答的重点。

1 文献综述

城镇化、居民消费、产业结构三者之间的互动机制以及实际效应问题,历来是经济学界关注与研究的热点,国内外众多学者从不同视角,运用不同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大量深入的探索与研究,也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结论和成果。

1. 1 有关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关系的研究

随着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这一转变过程会带动劳动力、资本和居民点向城市转移,由此推动城市化进程 ( 库兹涅茨,1989)[1]。Glaeser ( 2005)[2]认为城市化的成功与否与它适应产业结构的能力息息相关。陈立俊和王克强 ( 2010)[3]认为第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必然增强城市的吸纳能力, 使更多的人口由农村转向城市,从而加快城市化水平的提升。陈立泰和刘艺 ( 2013)[4]实证分析揭示了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均对城市化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城市化促进了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和协同集聚,也推动了产业升级 ( Kolko,2010)[5]。蓝庆新和 陈超凡 ( 2013)[6]的空间计量研究表明中国新型城镇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强烈的空间冲击效应,能够显著提升产业发展层次。

1. 2 有关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的研究

消费需求及结构可以影响产业结构,并且是影响产业 结构调整 的一个重 要因素 ( 克拉克, 1951)[7]。钱纳里 ( 1975)[8]研究发现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国内学者方面,查道中等 ( 2011)[9]通过建立VAR模型,研究发现: 我国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较弱的正向诱导效应,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则不具备这种效应。陈海波等 ( 2012)[10]以江苏为研究对象,探讨区域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江苏居民消费结构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而周辉 ( 2012)[11]的实证研究却表明上海居民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的拉动作用不显著。邓于君等 ( 2014)[12]另辟蹊径,从消费需求软化的视角,研究发现消费需求软化成为当前促动中国产业结构软化的首要因素,中国消费需求软化对产业结构软化升级促动作用具有很大的潜能。

1. 3 有关城镇化与居民消费关系的研究

Robert O. Herrmann ( 1967 )[13]发现居民消费水平与城镇化有显著的关系。蔡窻 ( 1999)[14]指出城市化与消费需求的关系是互为内生的,不同区域的消费需求变化引致城市化,而城市化进程又会促进市场发育,并引起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变化。蒋南平等 ( 2011)[15]认为我国城镇化过程显著地促进了城乡居民消费的增长,总体上城镇化对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的促进作用大于农村居民。付波航等 ( 2013)[17]使用动态面板GMM估计发现城镇化水平与我国居民消费率呈正向关系, 城镇化通过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改变居民消费习惯和扩展消费领域等途径间接地提高了总体消费水平,预计这一正向作用还会增强。

纵观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绝大部分文献的研究视角主要局限于城镇化、居民消费、产业结构两两之间的关系上,以系统论的视角将三者进行整合研究的文献较少,尤其关于城镇化、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三者之间互动关系的研究成果极为罕见。基于此,本文在总结既有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构建VAR模型,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实证分析我国城镇化、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互动关系,以期为当前有关部门进行决策提供一定的边际经验支持。

2 城镇化、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互动关系 的理论分析

城镇化、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具有互动效应。为了更深入系统地研究城镇化、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 在总结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尝试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以系统论的视角提出一个有关三者互动的理论框架,概述如下:

( 1)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需要以城镇为载体和依托,城镇化带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逐利资本等生产要素向城镇转移和集聚本身就为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创造了条件。此外,城镇化带来的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集聚,有利于增强产业技术水平和创新活力,驱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城镇化有利于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在收入效应的作用下,居民的消费需求扩大,消费结构层次也随之提升。同时城镇居民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也会对新进入者形成一种“示范效应”,促使其由低消费率向高消费率转变,由低消费层次向高消费层次转变。

( 2) 产业结构的演进是城镇化发展的前提、动力和基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意味着主导产业由收益率较低的第一产业向收益率较高的第二、第三等非农产业转移,这必将改变劳动力结构,带动劳动力人口由农村向城镇转移,从而推动城镇化发展。另一方面,从短期静态的视角来看,产业结构决定消费结构,消费结构不可能脱离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尤其是产品结构决定了消费结构的数量和质量,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为消费结构的合理变动提供了物质保障,产业结构的调整必将直接影响居民消费结构的现实变化。

( 3) 从长期动态的视角来看,消费结构主要通过居民收入和消费品相对价格的变化来影响消费品供给结构的调整,从而带动消费品生产行业的优化与升级。由于各产业之间具有联动效应, 消费品生产行业的优化与升级也必将带动投资品生产行业的优化与升级,最终在宏观层面表现为社会整体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因此,消费结构决定产业结构演变的方向,产业结构必须与消费结构相适应。另一方面,消费结构的升级意味着居民对高档消费品和高级消费形式的追求,由于城镇消费品种丰富、消费服务设施完善,吸引了各类群体进入城镇这个产业集聚地与商业、消费集聚地进行消费,拉动了城镇消费的增长,消费增长又通过乘数效应拉动城镇经济总量增长和就业人数的增加,推动了城镇化的发展。此外, 随着城镇经济的发展,城镇地域面积进一步扩大, 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教育、医疗等优质公共消费品进一步增加,吸引大量民众从农村向城镇迁移和定居,从而也在客观上推动了城镇化进程。

3 实证分析

3. 1 变量的选择

3. 1. 1 城镇化指标 ( UR)

Christopher Wilson ( 1986 )[18]在其主编 的《人口学辞典》中指出人口学通常所说的城镇化是指人口的城镇化,即居住在城镇的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的现象,按照此观点,我们选取我国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作为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指标,这也与众多学者的方法一致。

3. 1. 2 产业结构指标 ( IS)

本文借鉴徐德云 ( 2008)[19]的产业结构升级测度指标,用以下公式来测度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其中,Ii为第i产业的产值与总产值的比值。从测度公式可以看出IS的取值范围为1 ~ 3,如果该指标等于或越接近于1,则意味着一国产业结构高度就越低,反之,如果该指标越接近于3,则表示该国产业结构高度就越高。

3. 1. 3 消费结构指标 ( CS)

按照我国的统计方法,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主要用于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及用品、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医疗保健、杂项商品和服务等8个方面,各项支出之间的比例关系就是消费结构。在这8个方面的支出中,食品支出是最基本的,其在总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我们称之为恩格尔指数。在实证研究中,国内学者一般选取恩格尔系数作为居民消费结构的代表变量。恩格尔系数的大小与居民消费结构层次成负向关系, 即系数越高,消费结构层次越低。考虑到消费结构与城镇化、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为了反应这种关系以及消费结构层次的升级, 我们采用居民非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作为居民消费结构的评价指标,这里未剔除物价因素不影响分析目的。

本文所选变量数据均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缺省的数据来自《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数据时间跨度为1980 ~ 2012年。为了减少异方差和偏误,我们在实证分析之前,对所有变量均进行了自然对数处理,对数处理后的各变量名分别为LUR、LIS、LCS。

3. 2 模型的设定

为了研究我国城镇化、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三者构成的多变量系统内各变量之间相互影响的综合动态关系,建立由这3个内生变量组成的并且不考虑外生变量的VAR模型,具体形式为:,C为常数序列向量,p为VAR模型中内生变量的滞后期,εt为白噪声序列向量。

3. 3 单位根检验

VAR模型中的变量通常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因此必须检验时间序列变量是否具有单位根, 以此判定序列是否平稳,这直接关系到后续研究结论的准确性。时间序列变量LUR、LIS和LCS的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注: ADF 检验形式中 C,T,L 分别表示常数项、时间趋势和滞后阶数,△表示各变量的一阶差分序列。

3. 4 协整检验

在确定了变量序列LUR、LIS和LCS的同阶单整性后,为了进一步分析城镇化、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三者之间是否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还需通过协整检验以判断三者之间是否存在着协整关系。本文采用基于VAR模型的Johansen协整检验法。在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法进行协整分析前,应首先构建LUR、LIS和LCS的VAR模型。但同时又因为协整检验对滞后阶数比较敏感,所以我们根 据非约束 的VAR模型的LR、FPE、AIC、SC和HQ等5个评价准则确定最佳滞后阶数,判断原则是当超过50% 的准则选择某个滞后阶数的话,那么就认为该滞后阶数为VAR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表2为VAR模型滞后期检验结果,5个评价准则中有4个均显示应选择滞后2期。由此,本文建立VAR ( 2) 模型。

Eviews7. 2中输出的VAR ( 2) 模型如下:

从VAR ( 2) 模型整体检验结果来看,其中LUR、LIS和LCS 3个方程的修正可决系数分别为0. 999、0. 987和0. 979,说明3个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很高,解释能力很强。F统计量结果表示回归方程总体显著。此外,VAR ( 2) 模型的单位根模的倒数均小于1,表明建立的模型稳定,由此得出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是稳健和可靠的。

下面对其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主要包括迹检验和最大特征根检验。本文采用观测序列有线性确定性趋势并且协整方程 ( CE) 仅有截距,变量间协整关系检验如表3所示。

注: ( 1) **表明在 5% 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 ( 2) 协整关系的滞后阶数为 1 阶。

从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来看,在0. 05的显著性水平下,LUR、LIS和LCS 3个变量之间存在一个协整关系,也就是在95% 的置信度下,有理由相信我国城镇化、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3. 5 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

协整检验表明,LUR、LCS和LIS 3个变量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是这种均衡关系是否表明这些变量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仍需进一步验证。下面我们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来对其进行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注: **表示在 5% 的显著性水平上可拒绝原假设。

从表4的检验结果来看, ( 1) 城镇化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Granger原因,同时消费结构的升级亦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Granger原因,此外二者的联合检验也表明城镇化和消费结构升级同时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Granger原因, 即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和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这与前文理论分析的结论是一致。 ( 2) 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分别是消费结构升级的Granger原因,同时二者的联合检验也表明城镇化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是消费结构升级的Granger原因,即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显著地促进了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亦与前文理论分析的结论一致。( 3) 消费结构升级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单只是个体,而且包括整体都并非城镇化的Granger原因,说明消费结构升级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没有显著地推动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并没有显著地推动城镇化的发展,原因可能在于: 在长期的二元经济结构和户籍制度等体制影响下,城乡居民收入、社保等福利待遇一直保持较大差距,尤其我国城镇化长期依赖于房地产,高房价的受益者———城镇居民实际收入增加,消费结构随之升级,拉动城市物价水平的上升。这样,房价高企、生活成本提高、就业困难等“城市病”日益严重,促使进城务工者弃城返乡,甚至在一些地区出现城镇居民向郊区迁移的“逆城市化”现象。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没有显著地推动城镇化发展,究其原因,可能在于以下两点: ( 1) 我国尚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在三次产业中居于首位,然而第二产业就业比例长期低于第一、第三产业,并且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长期低于产值比重仍然较低的第三产业。显然,这使得我国当前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难以有效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 2) 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路径一直以来更多地依赖于资本和技术投入,而非劳动力,从而难以充分吸收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服务,也就难以推动城镇化的发展。

3. 6 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

3. 6. 1 脉冲响应分析

在应用VAR模型时,一般不需对参数估计值进行经济解释,重点是对模型的动态特征进行分析,这一般需借助脉冲响应函数来分析每个内生变量的变动或冲击对它自己及其他所有内生变量产生的动态影响。在前面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基础上,可知城镇化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消费结构升级的原因,城镇化和消费结构升级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原因。为考虑城镇化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以及城镇化和消费结构升级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根据前面建立的VAR ( 2) 模型,可以利用脉冲响应函数来分析这两方面冲击的动态响应路径,具体见图1,其中横轴表示冲击作用的滞后期数,纵轴表示响应程度。从图1可以看出:

LCS对来自LUR一个标准差新息的冲击,在第1期的响应为0,从第2期开始迅速上升到高位,然后表现出较稳定的正响应,到第4期达到最大值,之后迅速下降,到第9期达到正响应的最小值,然后缓慢上升最终趋于稳定。整体上看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城镇化的冲击处于正响应状态,说明城镇化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具有较强的正向推动作用。这是因为城镇化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 另一方面能改变居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而扩大消费需求, 带来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

LCS对来自LIS一个标准差新息的冲击,一开始就表现出较强的正响应,然后正响应在第2期达到最大,之后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到第8期开始转变为负响应,经过短暂下降后逐渐上升, 并于第14期开始又转为正响应,之后表现出持续较小正响应的趋势。总体来看,在长期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消费结构升级具有一定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影响有限。然而从中期来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消费结构升级存在着负向冲击。原因可能是因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主要体现为资本投入,投资的增加必然会限制居民消费的扩大和消费结构的升级,随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红利”的逐渐显现,城镇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其消费需求层次也将提高,必然导致消费结构向较高层次转变。

LIS对来自LUR一个标准差新息的冲击,在最初的响应为0,从第2期开始迅速增加,第3期达到最大值,之后逐渐下降,到第7、8期达到最小的正响应值,然后缓慢上升最终在较高位表现出稳定的正响应趋势。整体上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城镇化的冲击体现出的较大正响应状态。该冲击效应表明: 我国城镇化建设在短期内能迅速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但“摊大饼”式的城镇化,势必在中期内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产生冲突和摩擦。通过改革城镇化发展规划和管理体制,进一步增加和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和公共品的供给,最终可以发挥城镇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积极效应。

LIS对来自LCS一个标准差新息的冲击,一开始就表现出较强的正响应,第2期达到最大, 之后逐渐下降,从第5期开始转变为负响应,负响应持续较短时期后于第9期开始又转为正响应, 并且不断上升,最终在波动中趋于稳定。总体来看,在长期内消费结构升级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较强的正向促进作用,但从中期来看,消费结构升级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存在着负向冲击。原因可能是我国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当产业结构与居民消费结构不相适应时,企业难以把握市场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从而及时调整自身的产品供给结构和投资方向,使消费结构升级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导向作用无法充分发挥,但经过一段时期的供求调整,消费结构升级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拉动作用会逐步实现。

3. 6. 2 方差分解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只能说明多个内生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不能确定因果关系强度的大小,而方差分解通过分析每一个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 ( 通常用方差来度量) 的贡献度, 进一步评价不同结构冲击的重要性,因此方差分解可以给出对VAR模型中的变量产生影响的每个新息的相对重要性的信息。在进行方差分解时将滞后期数设定为10期,结果如表5所示。

首先来看消费结构升级的方差分解。在LCS的变动中,58. 67% 以上的波动可以由其自身波动解释,0% ~ 4. 98% 的波动可以由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波动解释,0% ~ 37. 57% 的波动可以由城镇化的波动解释。从整体来看,消费结构升级对自身的冲击很大,但它是逐渐减弱的,而城镇化对消费结构升级的冲击不断增强,并且要大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其的冲击。方差分解的结果说明, 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其自身的依赖性正逐步减弱, 城镇化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正逐步增加, 但也不能忽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

再来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方差分解。在LIS的变动中,45. 86% ~ 67. 54% 的波动可以由其自身波动解释,29. 94% ~ 39. 80% 的波动可以由消费结构升级的波动解释,2. 52% ~ 21. 89% 的波动可以由城镇化的波动解释。这说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主要是来自其自身惯性冲击和消费结构升级冲击的影响,但我们也要注意到虽然来自城镇化冲击的影响相对较少,但其影响是不断增强的,这一点应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4 结 论

以上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城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消费结构升级的互动关系,认为城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消费结构升级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明我国消费结构升级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之间具有双向因果关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而城镇化发展一方面促进了消费结构的升级; 另一方面也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方差分解的结果也表明城镇化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消费结构升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这也与中央提出的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拉动内需和促进产业转型的战略意图不谋而合。因此,我们认为如何理性地推动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让其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消费结构升级之间形成长效的良性互动机制,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由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 1) 提高城镇发展规划的科学性,健全规划管理体制机制,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要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改革户籍制度和社保制度,增加劳动力技能培训、就业信息咨询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增强城镇对人口、产业集聚和服务的支撑力。

( 2) 根据城市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把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调整和优化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结构,尤其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这是因为在三次产业中,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最大,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潜力最大,同时,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有利于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收入水平,有助于解决收入分配问题,从而促进消费增长。

产业新城:城镇化发展的有益探索 篇5

古有云:郡县治、天下安。解决好县域经济的发展问题,历来是安邦定国的根本之策。在刚刚结束的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高层会议上,李克强副总理高瞻远瞩的传递了未来中国城镇化的新思路:“中国的城镇化,是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同推进的城镇化”。

在中国经济积极寻求增长方式转变的历史进程之中,县域经济作为中国城镇化发展和内需驱动的主角,产业上的又好又快发展和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是推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工业化既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带动“三化”协调发展的龙头和引擎。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表示,从整个国土空间看,中国的城镇化突出表现为形成了以城市群为载体的既有格局,以城镇为依托、以产业为内核的产业新城已经在事实层面成为助推城镇化的价值引擎。

据记者了解,多年来,华夏幸福基业在产业新城的建设上已经进行了10年的探索和实践。十年中,华夏幸福基业把握了国际产业转移和大都市郊区化带来的产业升级、区域分工的历史机遇,聚焦于环渤海区域经济产业促进及大都市外溢需求,其“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共融,城乡统筹”的产业新城建设,有力促进了中国县域经济的发展。

市场化力量促城镇化提速

城镇化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应该以怎样的方式推进中国的城镇化进程?这让城镇化发展遭遇“成长的烦恼”:土地、资金、人才等资源要素制约非常突出,在现有的县域资源配置框架之下,挖潜空间障碍重重。如何破解县域区域工业落后,城市化低的发展障碍?能不能找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引入市场化力量,建设产业新城,被业内专家认为是非常有益的方式。事实也证明,这种方式让城镇化提速。

“要想吸引企业投资,一个重要的经验就是要有先期投入。”国家发改委国土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研究员说,“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好后,然后才能招商引资。

他介绍,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发区平均投入已经达到每平方公里1亿元,地方政府如果把有限的资金进行前期开发,必然会冲击当地的民生。“用企业的资金来进行工业园区或开发区的前期投入,既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搭建了一个好的平台,也不会给县级政府带来很大的压力。有效解决了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据了解,截至2011年末,华夏幸福基业已经在其河北省所开发的重点园区规划范围内完成了“九通”(路、水、电、天然气、雨水排放、污水排放、电信、热力、有线电视网络)。其投资运营的固安工业园区、大厂潮白河工业园、京北生态新区怀来三个园区,累计建设完成 123 条(段)道路,完成14个供水站、供热产等厂站建设。

以固安工业园区为例,在其强力带动下,固安县成为廊坊10个县(市、区)中发展最快、质量最好的县域之一。财政收入由2001年的9619万元跃升至2011年的13.28亿元,增长了12.8倍,年均递增在全市独占鳌头;项目年总投资由20.9亿元上升到378.08亿元,翻了近20倍。

“有了投入,企业才有来投资的可能。”肖金成说,“华夏幸福基业的经验,对中国的县域经济十分实用,值得借鉴和推广。”

高端规划和高效招商成制胜利器

产业新城的发展过程就是高端要素的集聚过程,需要投入资金、高端规划、科学招商,进而实现了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产业新城建设的成功要求开发主体的专业化开发能力作为保障,从而实现前瞻性的规划、高水平开发、持续性发展。华夏幸福基业作为产业新城专家,无疑具有这样的能力作支撑。而高端规划和高效招商成为了其制胜利器。

高端规划是园区成功发展的基石。华夏幸福基业深知规划对于产业新城的重要意义,因

此在项目前期投入重金用于园区规划,以固安工业园区为例,累计投入了3000多万元,并聘请了、德国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王志纲工作室、和君创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美国DPZ建筑设计事务所和EDSA公司、英国阿特金斯公司等国内外咨询和规划设计的领袖企业,为园区的定位、规划、产业布局等出谋划策。

高效招商则是园区快速增长的关键。据了解,华夏幸福基业拥有500余人的专业招商团队。进行产业链式招商,以产业龙头为核心,向产业上下游延伸,吸引上下游企业跟进入园,从而形成产业集聚的效应。此外,华夏幸福基业还建立了客户及项目数据库,为招商队伍提供强大的后台支撑。一方面能够对客户信息进行全面的掌控和分析,另一方面还能够对项目进程进行全程跟踪与管理,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同时还拥有以产业研究院为代表的专业技术服务团队,团队构成以博士为主,具有园区规划、城市规划等领域的丰富经验,他们能够为招商团队提供专业的行业研究成果,能够在大量园区研究的基础之上给出园区规划的合理方案,能够为企业招商量身定做相关计划。同时,华夏幸福基业还具有24小时全程无忧的管家式服务。为了方便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能顺利建设、生产,华夏还在每个园区都成立了几十人投资服务部门,为企业提供从注册、环评、立项,到建设、生产各项手续的免费代办服务,节省了企业的人力、财力成本。

产城融合建设产业新城

自从1979年国内第一个工业园区(深圳蛇口工业园)成立,经过了20余年的发展,已形成向全国蔓延的趋势而工业化与城镇化脱节,成为中国开发区面临的问题。从县域经济角度考察,产业发展与城镇化的脱节,不利于工业园区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也不利于县域城镇规模的提升,进而无法发挥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机制,从而既不利于提高工业化水平,也不利于提高城镇化水平。

在参考了国内外众多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后,华夏幸福基业找到了答案:纵观工业园区的发展历程,纯粹的招商引资已逐渐开始过渡为融工业与生活为一体的新城建设,华夏幸福基业所开发运营的产业新城,始终坚持“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城乡统筹”,坚持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双轮驱动,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在产业促进方面,截至2011年末,华夏幸福基业投资运营的园区累计签约入园企业达438家,累计签约投资额近500亿元。为当地引入了包括中国建材、中国核建、中国水电、中国农机院等知名央企,还引入了正兴车轮、京东方、东方信联、森德、德国菲斯曼、航天振邦、河北冀雅电子等知名企业。

在城市建设上,以其所开发的固安工业园区为例,今年,其在固安产业新城投资建设的十大重点工程项目如固安福朋五星级酒店、13.5万平方米的中央公园、孔雀广场、创业大厦等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当中。十年间,54.4亿元巨资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昔日的不毛之地上正崛起一座产业新城。园区内道路通车里程已达到75公里,累计开发配套项目400万平方米,景观建设面积达到了500万平方米。

正如在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耀所说,“ 如果仅仅搞城市化,把土地推平了,只是建一些住宅来吸引人住,这个是没有产业支撑的。另一方面,如果只招商引资,缺乏必要的城市功能配套,也无法留住人才,产业园区内人气不足。园区仅将人作为生产者,忽视了人的消费需求,人们需要在城镇与园区之间进行通勤奔波,从而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产业新城,是通过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产城互动,从而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相互推进。”

回望华夏幸福基业产业新城十年的发展,固安较早的对产业新城建设进行了有益地探索,对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为通过产业新城建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一经验又在大厂和怀来以及更多的县域推广。在这些“有优势、无资源”的县,通过产业驱动园区发展、新城建设和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获得成功,对于我国的产业新

产业支撑是城镇化的关键 篇6

杨晓波: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学者斯蒂格利茨的预言,中国的城市化和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将成为影响人类二十一世纪的两件大事。当前中外皆把中国的城镇化放在了历史的高度。

城镇化发展要把握好两个关键:一是要充分发挥产业发展在城镇化建设中的先导和推动作用;二是城镇化的推动要有选择、有重点,不能平均用力,撒胡椒面。

《新理财》:这两个关键究竟该怎样展开?

杨晓波:城镇化建设中,首先要充分发挥产业发展在城镇化建设中的先导和推动作用。产业在吸纳就业、聚集人口、提高收入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城镇化发展的诱因、动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产业发展是因,城镇化发展是果。只有产业发展了,人有事做、有收入,对城镇化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有了需求,城镇化才有了必要、可能和基础。

掌握这个认识规律后,促使我们明了城镇化发展的推动点和着力点,而县域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镇域经济的发展对推动城镇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应该得到更高的关注和更多的重视。

其次,城镇化的推动,要有选择有重点,不能平均用力,撒胡椒面。产业发展慢的乡镇,人口不能增长不能聚集,无法实现人口聚集的作用。重点应对那些产业发展基础好、人口聚集程度比较高,达到3至5万人规模的乡镇,有可能、有必要去推动和发展。

另外,要重视规划在城镇建设中的引领、管控和统筹作用。关于建设标准的问题,不能照搬县城和城市的标准。比如说,有些建设标准中,多层住宅的6层以上要装电梯。在小城镇建设中,为了减少建设成本带来的阻力,应该允许放宽到8至10层。在小城镇土地出让金中,不再提取各种和各级的截留,全额返还镇政府专项用于小城镇建设,增加地方政府专项财力。另外,以县为单位统一征收的城市维护税、配套费、电力附加,应该足额及时返还给城镇,专项用于城镇的管理。

《新理财》:城镇化过程中,如何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最终实现“人”的城镇化?

杨晓波:小城镇化的核心是转移农村人口,并使之城镇化。当农民在城市中安居之后,随之而来的还有户口和身份的问题。

当前承包地、集体资产份额、惠农政策都与农民的户口直接挂钩,而当农民进城转变为城市户口后,其在农村享受的既有利益将受影响,这使得农民不愿意放弃农村的身份。

所以在推进农民进城过程中,要保留农民在农村的既有利益,包括政策利益和财产利益,让农民进城既能享受到城市的公共服务,又能保留农村既有的各项利益,“甘蔗两头甜”。

《新理财》:如何警惕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一轮投资热潮?

杨晓波:作为地方来讲,希望有关融资支持政策能够延续,同时有所创新,比如支持更多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自行发债。

《新理财》:大部制改革牵扯到很多人的利益,您觉得新一轮的改革,应该需要尊重哪些规律?

杨晓波:机构改革的目标不是简单地合并部门,压缩编制,精简人员,而是政府内部责任体系的建立、政府内在关系的理顺。关键在于提高行政效能、转变工作理念。

城镇化产业结构 篇7

关键词:甘肃省,人口城镇化,产业结构,实证

人口城镇化是人口由农业部门转向非农业部门的过程, 是劳动力由第一产业流向第二、三产业, 与此同时, 第二、三产业人口不断向城镇聚集发展的过程。人口城镇化的迁移与发展, 必然带来产业结构的变动, 而产业结构的变动也会影响人口城镇化的发展, 二者关系密切。甘肃省为西部省份之一, 发展现状呈现出人口城镇化进程相对较慢, 同时, 产业结构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在目前城镇化进程的新形势下, 如何通过人口城镇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对甘肃省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拟通过Pearson分析法和建立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甘肃省人口城镇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为推进甘肃人口城镇化进程和产业结构优化提供参考。

一、甘肃省人口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在建国后的60多年中, 甘肃省人口城镇化水平得到了逐步提高, 以下统计资料反映了这一趋势。由表1可知, 从1950———1980年, 甘肃省人口城镇化率 (城镇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 从9.72%上升到15.15%, 近30年共提高5.43%, 年平均提高0.18%, 人口城镇化的速度非常缓慢;从1980~2015年, 甘肃省人口城镇化率从15.15%上升到41.40%, 共提高近26%, 年平均提高约0.75%;2010年甘肃省人口城镇化率仅为41.40%, 尚低于2005年的全国总体水平, 相当于比全国的平均水平落后十年。这表明:建国60多年来, 甘肃省人口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一般水平, 且差距呈拉大趋势;改革开放以后, 甘肃省人口城镇化水平较开放前明显提高。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历年

二、甘肃省人口城镇化对三次产业发展影响实证分析

(一) 双变量相关分析

本文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甘肃人口城镇化率和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之间的相关程度和方向。Pearson相关法是对线性关系的一种测量方法, 大致观察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线性关系。

(二) 人口城镇化率与三次产业产值比重散点图

分别作1950-2015年甘肃省人口城镇化率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的简单散点图。其中, Y表示甘肃省人口城镇化率, X1表示甘肃省第一产业产值占GDP比重, X2表示甘肃省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比重, X3表示甘肃省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 并在各幅散点图上添加趋势线, 如下图1、2、3。由此可得以下结论: (1) 在图1中, Y与X1组成的散点从左上角至右下角大体呈下降的直线, 说明Y与X1之间可能存在线性关系。 (2) 在图2中, Y与X2组成的散点分布较为混乱, 大部分的散点到所添加的趋势线距离很远, 没有呈现出线性关系。因此, 在进行下一步的Pearson相关分析时便不再考虑Y与X2之间的相关关系。 (3) Y与X3组成的散点则大体呈上升的直线, 且图中的各点均匀散落分布在所添加的趋势线附近, 说明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着线性关系。

(三) Pearson相关分析

根据图1与图3, 运用统计软件分析上述呈线性关系的两组变量Y与X1、Y与X3, 计算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通过分析, 得出以下结论: (1) Y与X1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1, 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着高度的负相关。Sig值为0.006, 表明达到了0.01的显著水平。说明随着第一产业比重的下降, 人口城镇化率不断提高。 (2) Y与X3的相关系数为0.861, 即这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高度的正相关。Sig值为0.000, 表明达到了0.01的显著水平。也就是说随着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重的增加, 甘肃省人口城镇化率逐渐提高。

(四) 建立线性回归模型

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 运用软件SPSS 17.0将分别做Y对X1、X2的回归分析, 建立回归方程。

根据通常使用的显著性检验标准, 在5%的显著水平上, F=11.215, Sig.=0.000<5%, 表明回归方程有意义。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Beta标准系数值为-0.711, t值达到了显著水平 (Sig.=0.000<5%) , 说明回归系数是显著的, 通过检验。

Y与X3之间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为:X3=7.572+0.979×Y

其中, F=31.602, Sig.=0.000<5%, 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Beta标准系数值分别为0.861, t值达到了显著水平 (Sig值为0.000, 均小于5%) 。说明这一回归模型的估计方程与估计系数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五) 结果分析

方程 (1) 显示, Y每增加1%, X1将平均减少1.454%, 说明人口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将制约第一产业发展。通过上述回归分析可以看出:推进人口城镇化进程对第一产业发展起抑制作用, 如果过快推进甘肃省人口城镇化进程, 将严重阻碍第一产业的发展。

方程显示, Y每增加1%, X3将平均增加0.979%, 说明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对加快推进甘肃省人口城镇化进程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通过上述回归分析可以看出:加快甘肃省人口城镇化进程对第三产业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如果甘肃省加快推进人口城镇化进程, 必将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

三、甘肃省人口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层次低, 吸纳劳动力能力差

甘肃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层次较低, 传统第三产业占主要地位, 而新兴第三产业比重相对较轻。甘肃省第三产业中典型的传统产业有餐饮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仓储及邮电通讯业、交通运输业等, 传统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达到了38.86%,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98%;传统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却达到了50.38%,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34%。目前, 甘肃省传统第三产业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有些行业劳动力供给状况已达到饱和甚至出现过剩, 吸纳就业能力明显较弱。因此, 甘肃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失衡是严重阻碍甘肃省人口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 第三产业中新兴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 吸纳劳动力能力低

甘肃省社会服务业、金融保险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房地产业、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等劳动力需求旺盛的新兴第三产业比重较低。无论是从产业产值比重来看, 还是从就业人员比重来看, 不仅低于全国一般水平, 而且与其它各省相比较, 排名明显居于下游水平。因此, 甘肃省新兴第三产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 城市基础建设落后, 现有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较差

甘肃省目前拥有12个地级市和2个州, 其中人口数在50~100万之内的城市0个;人口数在100~200万的城市仅有1个, 那就是兰州;人口数大于200的城市0个。其中, 人口最多的城市兰州是以石油、化工、机械、冶金等重工业为主, 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相对较弱, 特别是对发展第三产业的拉动作用较小。除省会兰州之外, 其他城市不仅规模小, 而且基础设施老化, 严重制约着对劳动力的吸纳。总而言之, 甘肃省缺少有较强辐射力、城市综合功能齐全、在国内外知名度高的区域中心大都市。

四、政策建议

(一) 大力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 推进人口城镇化进程和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人口城镇化水平低下, 是当前影响甘肃省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因此, 甘肃省应该把大力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和推进人口城镇化进程做为今后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重点和关键点。必须以提高人口城镇化率为突破口, 从而促进人口城镇化和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 进而为甘肃省经济结构的调整及优化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证。

(二) 优化第三产业结构, 提升就业能力。

当下, 甘肃省第三产业在增长速度、产值规模、内部结构等方面仍然落后于经济发达省份。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 尤其要注重第三产业中新兴产业的发展, 不仅有利于第三产业的综合发展, 而且还能够快速有效的吸纳更多的劳动力进入城市。因此,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 甘肃省在巩固和发展传统第三产业的同时, 应足够重视吸纳就业能力较强的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 特别是要加快外部性较强的金融保险业、信息传输业、计算机服务业、文化教育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政府应该通过减少税收、增加投资等各种措施积极鼓励和促进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 有利于带动就业、提高城市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最终达到推进人口城镇化进程的目的。

(三) 扩大城市规模, 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一方面, 加大现有城市建设和改造的投资力度, 提高和完善现有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增强城市吸纳就业和安置人口的能力, 为推进人口城镇化进程提供良好保证。特别是要为城镇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条件, 创造充分的就业机会, 积极改善子女入学、生活、医疗、交通等服务。另一方面, 调整城镇化战略结构, 引导城市群的合理发展。在努力建设小城镇的基础上, 积极发展中小城市, 区域中心大城市, 着力打造有较强辐射力、城市综合功能齐全、在国内外知名度高的区域中心大都市, 这对于推进人口城镇化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迟福林.人口城镇化的转型与发展[J].群言, 2013 (06) .

[2]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人口城镇化战略研究[J].人口研究, 2012 (03) .

[3]朱宇.城镇化的新形式与中国的人口城镇化政策[J].人文地理, 2006 (02) .

城镇化产业结构 篇8

一、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现状和产业结构分布状况

如下图1是安徽省1990-2013年城镇化率和三大产业产值分别占GDP比重的变化趋势图, 由图1可知, 安徽省1990-2013年间城镇化水平大体上呈现上升趋势的。截止2013年底, 其城镇化率已经达到47.86%, 同比去年增加了1.36%, 其城镇化水平和规模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进入了城镇化发展的加速阶段。1990-1995各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基本保持小范围的波动状态, 自1995-2013年, 安徽省第一产业产值所占GDP比重开始明显呈下降趋势;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则明显呈上升趋势, 近几年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已经高达50%, 且基本维持在这个状态;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大致在30%的上下波动, 没有明显增长或下降的趋势。综合来看, 安徽省三大产业产值比例分配还不算合理。其中, 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过高, 而第三产业又明显不够发达, 因此, 其产业结构存在很大的优化空间。

二、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实证分析

(一) 变量选取

1. 城镇化率用UL表示, UL=城镇人口总数/全部人口总数[1]。

2. 产业结构的变化用PI表示, PI= (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 /第一产业产值。

数据来源:《安徽统计年鉴 (1990-2013) 》

为了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性, 正确建立回归模型, 提高统计推断可信度, 取变量的对数形式, 即:Ln UL、Ln PI。

(二) 模型建立

由于时间序列变量的非平稳性很有可能出现伪回归现象, 这里为了得到可靠的模型, 正确反映变量关系, 应首先对模型所需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

1. 平稳性检验

本文采用单位根检验法对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 结果如下表1:

注:选择最佳滞后期的标准———由AIS和SC准则共同确定;Δ为变量的一阶差分序列。

如上表1, 在显著性水平α=5%时:Ln UL、Ln PI的ADF计算值均大于相应临界值, 是不平稳的, 但是, 对原数列进行一阶差分后再检验, 对应ADF计算值均小于相应临界值, 则ΔLn UL、ΔLn PI都是平稳序列, 即Ln UL、Ln PI均为一阶单整序列, 满足协整检验的条件。

2.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对Ln PI、Ln UL进行Granger检验, 结果如下表2:

当滞后阶数为2时,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明:在显著性水平α=5%时, 应拒绝“Ln UL不是Ln PI的格兰杰原因”、接受“Ln PI不是Ln UL的格兰杰原因”, 即安徽省城镇化发展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但产业结构升级却不一定会带动城镇化发展。

3. 协整检验

为了分析城镇化指标 (Ln UL) 和产业结构变化指标 (Ln PI) 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首先做两个变量之间的回归, 然后再检验回归残差的平稳性。这里, 以Ln UL为解释变量, Ln PI为被解释变量, 利用OLS回归方法估计回归模型, 得到样本回归方程如下:

在显著性水平α=1%时, 根据DW统计表对应值dl=1.037、du=1.199表明模型中DW

此时, 在显著性水平α=1%, 根据DW统计表对应值dl=1.018、du=1.187、表明修正模型中:1.018=du

由上样本回归方程可知:模型估计的残差ut=Ln PI-1.0762Ln UL-2.6504, 现对残差序列ut进行平稳性检验, 若其通过检验, 则说明此模型是不存在伪回归现象, 即变量之间具有协整关系, 模型是有意义的。ADF检验结果如下表3:

如上表3可知, 当显著性水平α=5%时, 序列ut通过检验, 是平稳序列, 这说明序列Ln PI、Ln UL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城镇化水平与产业结构之间有着长期均衡关系。回归系数1.3621则表明:城镇化率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长期边际效用为1.3621。

4. 结论

为了研究安徽省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上述模型通过构建相应指标, 建立模型, 进行计量经济学检验, 得到如下结论:安徽省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使产业结构趋于更加高度化、合理化。若安徽省能够正确引导城镇化带动产业化发展, 采取必要措施和相应手段, 将会给安徽省带来经济增长。但应该看到, 安徽省城镇化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三、安徽省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一) 城镇化质量不高

自安徽省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 城镇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 但是总体水平却不高, 这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不是很健全、产业结构相对不太合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等诸多方面, 而与中部内陆其他经济发达省份相比有一定的差距, 对于安徽省来说, 城镇化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 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加快, 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越发凸显出来, 许多城镇企业作为中坚力量, 在发展之初, 由于技术水平低、资金短缺、设备落后、环保意识差以及废物、废气、污水处理系统不健全等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和环境污染, 尽管环保现在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但是环境问题依然困扰着我们。特别是在政府监督力度不强时, 某些发展中的小城镇企业还存在着侥幸心理, 为了降低成本, 大量排污, 透支子孙的家园。

(三) 建设资金不足, 总体规划不够完善

建设资金从哪儿是城镇化建设中的一大问题, 现在地方财政主要依靠房地产支撑, 若是房地产行业活跃不起来, 地方财政支出就难以承担建设过程中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所需的巨大费用。安徽本就属于经济不发达地区, 财政支出中实际用于小城镇建设的资金更是有限, 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更加严峻。

上述这些问题, 严重阻碍了城镇化的发展, 使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也有了很大的局限性,

四、对策与建议

(一)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好比“硬件”, 是保证城镇化质量的关键。因此, 政府应做好以下工作:首先, 应加强统筹规划, 发挥政府职能。政府相关部门应充分发挥其功能, 全力支持配合基础设施建设, 细化落实每一步, 不仅要确保建设工作的全面完成, 还要保证质量的合格,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其次, 强化监督管理。应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完善总体规划, 合理制定建设计划, 避免盲目, 实现有序发展, 还应建立基建项目管理系统, 统筹项目建设, 积极跟进在建项目, 同时开发新项目。最后, 保证建设资金。政府应加强引导和鼓励市场参与, 多方面筹集建设资金, 确保项目实施的经济基础。

(二) 优先发展第三产业

安徽省的工业还不是很发达, 存在着技术水平低下、生产效率不高、资源损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等诸多问题, 所以应尽量缩减这些附加值有限的产业。而第三产业较其它产业相比, 具有发展空间大, 能源消耗低, 吸纳劳力强, 创造能力强, 环境污染小等诸多优势, 因此, 安徽省在进行城镇化建设时, 应合理进行产业规划, 以第三产业为主要产业, 充分发挥第三产业的功能效应, 吸收其附带的巨大价值, 提高城镇化水平的质量, 缓解城镇化发展给环境带来的压力和资源浪费。

(三) 提高农村劳动力质量

劳动力的质量是“软实力”。劳动力对城镇化发展的贡献取决于两个点, 一点是劳动力数量, 数量是显性力量, 而另外一点就是劳动力质量, 质量是隐性力量。安徽是“人口大省”, 人口密集, 劳动力数量多, 但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却不高, 农村劳动力更是如此, 这是因为安徽省农村教育一直处于落后的状态, 加之有很多地区偏远贫穷, 农民的思想也比较落后, 导致了许多小孩辍学打工, 这直接影响了劳动力的质量。相比较于第一产业, 第二、三产业对文化和技能的要求要高出许多, 这直接影响了农村劳动力从农业产业向非农业产业的转移;而对于已经转移到非农业产业的, 在工作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 面临着巨大压力。因此, 要想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 必须以提高劳动力质量为目标, 加大农村教育投入, 落实义务教育制度。

(四) 加快户籍改革制度

制约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传统的户籍制度和不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民进城务工伴随着生活条件差、落户难、收入分配不公、子女上学难、维权不易等一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成为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阻力。因此, 要想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 应积极推进改革传统户籍管理制度, 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一个平等制度平台;另外, 应加强社会保障制度, 保证城乡资源共享, 维护农民工基本利益, 减小城乡收入差距, 进而降低农民进城的风险与成本, 提高城镇化水平。

由于安徽省的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 因此在制定相关政策时, 应注意综合考虑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和相互关联, 注重以城镇化发展为主导,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 做到产城互动, 避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充分发挥二者的相互作用, 这样才能实现城镇化的快速健康发展, 才能不断提高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合理化。

摘要:通过对1990-2013年安徽省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使产业结构更加高度化、合理化。近些年, 安徽省城镇化水平大体呈现上升趋势, 但三大产业产值比例分配还不合理, 同时, 城镇化质量不高、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建设资金不足、总体规划不完善等问题也严重阻碍了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安徽省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优先发展第三产业, 并提高农村劳动力质量, 加快户籍改革制度, 以实现城镇化的快速健康发展, 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关键词:安徽省,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关系,实证分析

参考文献

城镇化产业结构 篇9

一、吉林省产业结构与城镇化的现状分析

(一)吉林省产业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和政府政策的扶持,吉林省总体上经历了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到步入经济振兴的轨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吉林省已经构建了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工业基础雄厚,产业配套能力强。其中,汽车制造、石化和农产品加工三大支柱产业优势突出,对经济增长贡献大。同时,新材料和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尽管如此,吉林省产业发展仍存在竞争力弱、技术水平低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2013 年,吉林省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为11.6 :52.8 :35.6,而全国三次产业比为9.4:43.7:46.9。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第二产业在吉林省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过高,服务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协调程度低。

(二)吉林省城镇发展的现状

在工业化建设的同时,吉林省不断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发展农村经济和完善基础设施等,取得城镇化建设的可喜成就。2013 年,吉林省城镇化率(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54.2%,高于全国城镇化水平0.8 个百分点。城镇体系相对完善,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升。但是,与东北地区其他两个省份相比,吉林省的城镇化发展相对落后。2013 年,辽宁省和黑龙江省的城镇化率分别为66.45%和57.4%,高于吉林省的城镇化水平。2000—2013 年间,吉林省的城镇化速度明显放缓,城镇化率年均增长仅为0.67%,远远低于全国城镇化率年均增长的3.08%。此外,城镇化发展质量低,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由于户籍原因仍游离于城镇住房、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之外,农民的利益被边缘化了。2013年,吉林省城镇化率超过50%,但户籍城镇化率仅为35%。

二、从产业结构分析吉林省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是农业人口不断向城镇集中、非农就业比重上升和农民生活方式向城市转变的动态过程,而这一过程的实现是以产业发展为基础。

(一)第一产业对城镇化的影响

从城镇发展史来看,最初的城镇是在农村生产力发展带来的城乡分离的社会分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第一产业主要是农业为城镇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最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和剩余劳动力。随着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量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的劳动力流入城镇,使得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所需的劳动力供给增加。

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和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已经形成了粮食精深加工、畜禽加工和特产品加工三大优势产业。但是,吉林省的农业发展质量不高,现代化水平低。大多数农民只是从事简单农业初级生产,收入不高。以家庭为主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分散经营,管理方式粗放,使得农业组织化和规模化的优势尚未充分发挥。2012 年,吉林省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占总人数的比重为41.08%,高于辽宁省的28.67%。但是,辽宁省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人均一产增加值为2.53 万元,是吉林省一产人均增加值的1.23 倍。由此可见,吉林省通过发展农村经济来推进城镇化建设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二)第二产业对城镇化的影响

随着社会生产方式实现由传统手工业为主向机器大生产的转变,大量工业企业及其配套服务业在城镇的集中和发展,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由非农产业、资本和人口在城镇的聚集所带来的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进一步吸引了关联性部门的迁入,最终形成推进城镇建设的良性循环累积机制。

1999 年以来,尽管吉林省工业占总产值比重不断上升,但其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弱。2012 年,吉林省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3.4%,其就业人数仅占总人数的20.88%,低于全国9.42 个百分点。这主要与吉林省重工业占主导、轻工业占比低的工业结构有关。2012 年,吉林省重工业占工业产值的比重为71.47%,轻工业比重仅为28.53%。其中,重工业以产业集中度、技术水平和对劳动力素质要求高的汽车制造业为主,而与其他产业关联度高和能够提供较多就业岗位的产业发展不足,尚未形成产业的竞争优势。由于技术进步和大量机器设备投入使用,工业对专业与技术型人才需求增加。而吉林省劳动力素质结构不合理,技术与知识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不足,成为制约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产业趋于“重化型”,工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相应地减弱。此外,工业发展质量不高,对城镇化的带动能力有限。吉林省目前形成的以汽车为主导的产业集群水平不高,专业化和协作化程度低,对关联性产业辐射与带动作用弱。

(三)第三产业对城镇化的影响

不同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尤其是传统服务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强,在城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推动作用。第三产业作为服务配套性产业,不仅能够为其他产业提供基本的设施条件、大量的信息和高效率的服务,也可促进由工业深化带来的就业机会增加。同时,传统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带来的城镇的投资与生活环境不断改善,促进了经济要素和经济活动在空间的集聚,增强了城镇对外的吸引力。

然而,吉林省服务业发展滞后,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影响了城镇化进程。2012 年,吉林省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为34.8%,低于全国44.60%的平均水平。其第三产业就业份额为38.04%,吸纳就业的优势尚未充分发挥。从产业内部结构来看,传统服务业占据主导地位,而金融、保险和信息传输等现代和新兴服务部门所占份额较小,阻碍工业进一步深化和结构转型。2012年,吉林省金融业占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比重为5.89%,远远低于全国12.4%的平均水平。作为企业融资的主要平台,金融业发展滞后,不利于产业规模扩大和资金在各部门间的有效配置。

三、加快推进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吉林省应在遵循产业演进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地区城镇与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有序推进城镇化建设。

(一)加快农业现代化,拓宽城镇化的发展空间

一方面,创新与完善农业组织经营体制。“公司+农户”和公司+协会+农户”作为吉林省农业经营的主推模式,虽然解决了农产品的销路问题,但农民的利益严重缩水,农民仅仅获得农产品种植的微薄收入,收入水平无法提高。政府需要加强对合作社或协会的扶持力度,推进公司、农户和合作社的利益共享与风险分担机制的建立,切实保障农民的权益。另一方面,健全土地流转模式,推进农业的合作化。政府要积极引导农民建立合作社,促进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的合作化。通过提高农业技术投入和增加对农机具购置补贴,实现农业从播种、管理到收割的全程机械化,引导农民自发走向规模化经营,共享合作社的好处。此外,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素质,破除制约农业现代化的人力资本不足的问题。

(二)优化第二产业,巩固城镇化的工业基础

吉林省应适度调整并优化工业结构,积极鼓励纺织和农产品加工等轻工业发展,实现轻重工业协调发展。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扶持。在巩固原有传统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有计划地、有步骤地压缩甚至限制那些产业链条短、对资源依存度高、能耗大和高排放的工业。对于一些发展优势减弱、竞争力下降的传统产业,应加大技术投入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政府要积极扶持生物制药、信息产业和现代装备制造业等关联度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新兴产业,不断增强城镇的就业吸纳能力。同时,吉林省在依托各区域资源、经济基础和技术优势的基础上,以特色工业园区为基地,积极培育不同特色的产业集群,促进产业空间与城镇地域的整合。通过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区域创新系统和制度环境,带动关联性产业的发展,不断发挥产业集群的外向带动作用。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强对城镇的吸纳能力

一方面,调整并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在巩固住宿餐饮、批发和零售业等传统服务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包括现代物流业、现代服务业、金融业、旅游业、信息和文化产业在内的现代服务业,不断延伸产业链。另一方面,拓宽第三产业对农业和工业的服务领域,促进产业间的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现代物流业、金融业和信息产业,为其他产业发展提供便捷的运输通道、高效率的信息服务和资金支持,充分发挥第三产业的服务配套和生产服务能力,最终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依托的有机整体。总之,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为企业和居民营造良好的生产与生活环境,增强对城镇的吸纳能力。

参考文献

[1]崔宏桥,沈颂东.吉林省城镇化与服务业协调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纵横,2014,(1):112-115.

[2]姜爱林.论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J].社会科学研究,2002,(6):27-30.

城镇化产业结构 篇10

一、甘肃省城镇化现状分析

城镇化水平亦称城市化率或城镇化率, 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采用单一指标法中的非农业人口比重指标法即用非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来测度城镇化水平。甘肃省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14.41%提高到2014年的44.4%, 增长了29.99%。

(一) 甘肃省城镇化总体水平较低

受资源禀赋、地理位置、经济实力、政策倾向以及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甘肃的城镇化水平相对于全国较低。自1978年以来, 甘肃省城镇化水平呈不断上升的态势, 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初级增长阶段 (1978年—1989年) , 城镇化率从14.41%提高至21.38%;稳定增长阶段 (1990年—2000年) , 城镇化率从22.01%提高至24.01%, 仅增长2%。;加速增长阶段 (2000年—2014年) , 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24.04%提高至2014年的41.68%, 增长17.64个百分点。1978年-1989年农村改革全面推进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刚刚起步, 因此城镇化率提高速度极其缓慢且保持在17%左右;1990年—2000年城镇化水平较前期有所上升但增速平稳缓慢;主要原因在于1999年西部大开发战略政策提出之前, 国家实行梯度发展, 相比较东部沿海地区, 西部地区发展速度缓慢, 城镇化发展水平落后。2000年以来, 折线变化幅度较大, 说明非农人口比例较快上升, 城镇化水平提高速率较快;西部大开发政策提出后, 甘肃省发展速度加快, 越来越多的农民解决温饱之后, 进入小城镇和大城市从事二三产业, 城镇化率增加速度很快, 但与全国相比较城镇化率仍然较低。

(二) 甘肃省城镇化建设地区发展不均衡

如图所示, 2014年甘肃省14个地市间城镇化发展差异明显。其中嘉峪关市的城镇化率高达93.41%, 兰州市城镇化率也达到80.34%, 金昌市、酒泉市、白银市城镇化率较高, 而发展较差的陇南市城镇化率只有23.37%, 天水、平凉、庆阳的城镇化率也仅在30%左右。甘肃省内部的市州彼此之间差异明显, 城镇化水平参差不齐。

二、甘肃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一) 甘肃省产业结构的现状

近几年甘肃省经济持续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 2014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6 836.82亿元, 比2013年增长了约8%。同时, 产业结构也不断趋于优化。2014年甘肃省第三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可以预见未来甘肃省产业结构将转变为“三二一模式”。

1978年甘肃省地区生产总值为64.73亿元, 第一、二、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0.41%、60.31%、19.28%。2014年甘肃省地区生产总值为6 836.82亿元, 三大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3.18%、42.80%、44.02%, 第一、第二所占比重下降, 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持续上升且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具体而言, 1978年到2014年, 第一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所占比重下降7.23%;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下降17.51%;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上升24.74%。因此, 甘肃省三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二) 甘肃省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第一产业束缚大量劳动力。

2014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全国为9892元, 甘肃省仅为5736元, 相差4126元。甘肃省第一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34%, 就业人员总数1504.97万人, 2013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891.86万人, 占就业人员总数的59.26%。由于第一产业生产效益低下, 大量劳动力滞留无法转移, 影响了二、三产业的发展, 制约了整体经济的发展。

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就业人员总数的比重从1983到2004年总体呈下降趋势, 在2005年有一个较大的回升, 之后开始逐渐下降。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就业人员总数的比重持续增长。虽然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在就业人员总数中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 但是仍然占有很大比重。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在1998年超过第二产业就业人数, 此后一直保持增长, 但是在就业人员总数中所占比重仍然较小。

2. 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甘肃省第二产业以重工业为主, 7大支柱行业石化、有色、电力、冶金、机械、食品和建材工业中, 除食品工业外, 都属于重工业。这些重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能源资源, 但金昌、白银、酒泉等地市面临资源日益枯竭的严峻形势, 经济持续发展面临巨大压力;工业内部各部门发展关联性不强, 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大部分工业企业以开采、原材料供应和初级能源加工为主, 位于产业链低端, 而这些企业所在城市, 由于主导产业与周围地区的经济联系比较松散, 难以带动周围地区经济发展。加之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以及长期的超强度资源开采, 不仅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而且导致行业整体效益低下。

3. 新型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低。

2014年甘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增加值140.77亿元, 但新兴的金融保险、信息、旅游、卫生及社会公益服务、中介等现代服务部门的发展却一直滞后, 从而影响三次产业结构的升级。2013年全省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就业人员总数的比重为24.69%, 比同期全国平均水平38.5%低13.81个百分点。2014年全省第三产业产值为3 009.01亿元, 在全国各省区第三产业产值中位于倒数第五位。因此, 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较低且发展缓慢。

四、甘肃省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互动关系研究

城镇化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变动存在紧密的关联性。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使得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为产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使越来越多的生产要素向城市聚集, 促进产业规模的扩大。产业结构变动的过程中, 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会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 使城市功能得到提升, 进而吸引更多的人口向城镇聚集, 最终促进城镇化发展。

(一) 城镇化促进第一产业的优化调整

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中会吸纳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力, 2013年甘肃省城镇化率达到40.12%, 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就业人员总数的比重为59.26%。随着城镇化的发展, 大量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被解放, 第一产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 2013年第一产业产值达到844.69亿元;第一产业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甘肃省城镇化进程中的粮食安全问题以及一些企业原材料来源问题。甘肃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在不断上升, 2014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 618.8亿元, 农业总产值达到1 174.93亿元, 牧业总产值达到268.43亿元。第一产业的不断发展, 对未来城镇化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保障。

(二) 城镇化推动第二产业的发展

城镇化的发展也推动了第二产业的发展。第二产业的发展依赖于资源、资金、技术、劳动力以及一些配套服务设施, 城镇化的发展能使这些生产要素向城镇集中, 使配套设施更加完善, 从而吸引第二产业相关企业向城镇集中, 形成集聚效应, 促进第二产业的发展。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使得城镇人口不断增加, 从而使劳动力成本下降, 也为第二产业的相关产品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

(三) 城镇化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 需要城镇为市民提供许多配套服务, 如医疗卫生、交通运输、住宿餐饮、金融证券等。因此, 促进了诸如此类的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随着城镇服务行业的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的企业会集聚于城镇, 促进了城镇的发展。

五、结语

本文在介绍甘肃省城镇化建设与产业结构现状的基础上, 分析了城镇化与三大产业之间的关联性。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 给予如下对策建议: (1) 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依靠发展较好的地区和产业带动落后地区与产业的发展, 把有限的资源集中投入潜力大以及投资效益明显的少数部门和地区, 形成增长极, 通过增长极的极化和扩散效应带动落后地区的发展; (2) 做强特色优势产业, 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 加大对石油化工及采掘业、钢铁、有色金属等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力度, 逐渐淘汰落后的生产设备和产能; (3)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信息技术、旅游文化等新兴服务业。

摘要:文章利用《甘肃发展年鉴2014》等统计资料中相关数据, 在介绍甘肃省城镇化与三大产业结构的现状基础上, 分析了二者间的互动关系。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 给予对策建议: (1) 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培育新型经济增长极, 通过极化和扩散效应带动落后地区的发展; (2) 做强特色优势产业, 提升传统产业的改造力度, 逐渐淘汰落后的生产设备和产能; (3) 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信息技术、旅游文化等新兴的第三产业。

关键词:城镇化,产业结构,互动关系,甘肃省

参考文献

[1]夏泽义, 赵曦.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产业结构三角关系实证研究[J].社会科学家, 2013, (08) .

[2]韩雪, 吴佩林, 董文龙.山东城市化进程与产业结构演变的互动机制分析[J].经济与管理, 2011, (11) .

[3]杨胜刚, 杨建模.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发展:基于湖南的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 2010, (03) .

[4]郝俊卿等.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化发展关系研究——以关中地区为例[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01) .

以新型城镇化破解“新二元结构” 篇11

上述论断切中当代中国基本国情。城镇化蕴涵巨大的改革红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不同于发达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基本保持齐头并进的发展轨迹,中国的工业化被形象地称为“压缩式的工业化”,中国的工业化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占据全球制造业生产规模第一的位置,而城镇化进程远远滞后于工业化进程。

另一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相同的发展轨迹是,随着本国生产技术水平提高,新的消费市场扩张必须通过调整社会阶层结构、增加中低阶层收入水平、提高国民总体购买力与消费倾向、促使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才能实现。但问题是,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不断阻碍农村劳动力流向高收益产业部门,并且不断拉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因此,中国提振消费的种种举措往往总是事倍功半。

空间巨大且时不我待,中国推进城镇化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当无疑义,我们该以何种方式推进中国的城镇化呢?是以大城市为重点还是以小城镇为重点?前者认为,中国的城镇化应以大城市扩容为重点,因为大城市具有较为显著的集聚效应,可以带来更高的规模效益、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大的科技进步,以及更大的扩散范围;后者则认为,以发展小城镇为重点一则可以使大量农民较快非农化,二则可以把城乡两个市场较好地连接在一起,三则还可以缓解大城市人口膨胀的负面效应。

路径不明导致中国的城镇化在市场自发驱动下同时出现了“失灵”。大城市显而易见的比较优势不可避免地吸引各类资源进一步集中,由此造成本就偏向于本地户籍居民的政策取向更难改变。但我们也看到,农村地区的资源流失以及小城镇发展不力,造成农民在就业选择上更加偏向于向大城市流动,而户籍选择上因为农村户口附着的利益(主要是土地权益和生育指标),甚至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城镇化产业结构 篇12

根据规划, 青海省将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 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三江源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西宁—兰州城市群建设紧密结合, 优化城镇化总体布局, 加快建设东部城市群, 壮大区域性中心城市, 培育新兴城市, 打造重点城镇,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规划提出, 加快构建与“四区两带一线”区域发展总体布局相适应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此外, 规划提出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互动, 推进兰西经济区建设, 与成渝经济区、关中经济区成为鼎足之势, 打造我国西部的新“西三角”。把西宁市建设成为中国西部现代化中心城市、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支撑城市。

上一篇:数据管理与更新下一篇:自动绘图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