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城镇化建设

2024-05-31

推动城镇化建设(精选12篇)

推动城镇化建设 篇1

摘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意义重大, 近年来敦化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 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 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取得了较大成效, 推动了市域经济发展, 加速了农村人口转化, 改善了人居环境, 促进了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市域经济,发展

敦化市地处吉林省东部山区, 长白山北侧腹地, 牡丹江上游, 是吉林省区域面积最大的县级市。近年来,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镇化建设工作, 坚持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带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的关键举措, 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发展, 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全县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

1 城乡规划全面启动

2005年以来, 我市城乡规划编制及实施工作,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建设部《城乡规划编制办法》, 圆满完成了各项城乡规划编制工作, 为我市城乡建设和管理, 绘制了蓝图, 提供了依据。城乡规划的实施, 促进了我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1 完成了《敦化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0-2030) 编制工作;

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 覆盖了市区内城全范围及林业棚户区改造、工业产业区等建设用地;组织进行城市规划设计、物流园区规划设计及城市供热分区规划等各类专项规划编制。

1.2 村镇规划编制工作。

1.2.1 指导乡镇政府实施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目前全市16个乡镇中已有13个完成了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官地镇、大石头镇、江南镇的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正在进行中, 其中江南镇作为全省城镇化示范城镇, 市政府对其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格外重视, 从城乡发展战略与目标、镇村体系规划、规划区镇村统筹规划、城镇性质与规模、镇区用地布局、镇区专项用地规划、镇区交通系统规划、镇区绿地与景观系统规划、规划实施措施等九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该规划成果有待于进一步分析论证。

1.2.2 编制村庄建设规划。

全市有285个行政村, 已编制村庄建设规划34个, 全部通过评审且已批准实施。按照村镇经济发展要求, 结合乡镇经济发展特点, 由住建、国土等相关部门完成了各乡镇集镇规划和全县确定的61个中心村的规划编制。同时, 并积极争取上级业务部门支持, 完成了全县所有市、县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和新农村社区的规划编制工作。

2 城镇建设步伐加快

坚持县城、重点镇、小集镇同步建设发展, 不断加大投入, 完善功能, 提升层次, 各项基础设施得到加强, 城镇化水平日益提高。一是城市人居环境不断改善。2005年以来, 全市城乡实施房屋建筑项目490项, 面积328.8万平方米。市区350项, 面积266.7万平方米。乡镇140项, 面积62万平方米。二是城市设施功能不断提升。完成市区翰章大街、六顶山风景名胜区金鼎大街等52条道路的规划设计, 规划道路长43544米, 面积775505平方米;完成了渤海广场、北山游园等16个广场和道路绿地规划设计, 规划面积842087平方米, 绿化面积380853平方米;完成翰章大街、新华路等57条街路供水、排水管网规划设计, 总长34310米;完成占地面积8公顷的申请国家资金建设项目-城市污水处理厂规划设计;完成以占地2万平方米, 规模为400吨, 供热管网5.7公里的申请国家资金建设项目———集中供热锅炉房等16项供热管线规划设计, 规划供热管线长2764米;完成燃气规划设计5项, 长度94430米。完成电力、电信、有线电视线路规划设计 (路径) 52项, 面积83.47公顷, 电力管线长度316公里;完成500伏变电所1项, 面积8公顷。三是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依据乡镇总体规划实施各项建设, 促进了新农村建设步伐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目前各乡镇政府驻地, 道路网通畅, 供水设施完善, 垃圾做到集中收集, 混凝土和柏油路面、主次干道两侧行道树种植率达到90%以上, 人行道铺装率达到85%以上。为实现“生产发展, 生活宽裕, 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奋斗目标奠定重要基础。2012年, 全市投入农村环境提升资金2.28亿元, 其中, 争取省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633万元, 市财政列支2000万元, 乡镇政府投入2682.7万元, 帮扶单位帮扶2450.6万元, 村集体投入3870.9万元, 农民自筹3318.3万元, 其它投入7832.3万元。四是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顺利实施。2012年中央及省下达给我市的危改任务为1639户, 节能示范户230户, 中央和省补助资金为2516万元。

3 服务功能不断完善

按照“一街一景”的要求, 对市区建成的道路进行硬化、美化、亮化、绿化, 城区面貌焕然一新。建成公园、文体活动中心、体育馆等一批休闲娱乐设施, 为群众休闲娱乐提供了场所;市级各大宾馆建设项目陆续建成投用, 接待服务能力大大提高;建成了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 城市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市区及乡镇的学校教学楼及校舍、食堂等配套设施, 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乡镇村屯卫生院等一批建设项目的建成投用, 使得城乡学生上学、群众就医更加方便快捷;餐饮、文化、娱乐等服务业不断繁荣, 城市综合服务水平和品位进一步提高。

4 城市管理不断强化

在城市管理上, 立足提升城市形象, 不断完善管理机制, 加强文明城市建设, 加强城市环境治理。大力开展卫生城市创建活动, 引导市民树立“爱家园、促和谐”的意识, 规范市民行为, 提高市民素质, 推动城市文明建设, 使城市管理由单一的卫生环境管理向综合管理转变。结合国家级卫生城验收工作, 开展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 保持了城市的卫生整洁, 树立了良好的外部形象。

5 承载能力明显增强

随着城镇建设的步伐加快, 承载能力不断增强, 有效吸引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 繁荣了经济, 增加了居民收入, 城镇化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市委、市政府把产业集聚区作为加快城镇化进程的一个重要载体来抓, 集中力量完善基础设施, 吸引项目入驻, 为农村人口就业和转移创造了条件。同时, 近年来, 随着城镇规模的扩大, 产业发展的基础不断增强。大型购物超市、两条地下商业街等商区逐渐形成, 吸引了大批商户投资开店, 带动了一批农村人口到市区转移就业。同时, 各重点集镇、边贸集镇的繁荣, 也吸引了一批边远群众就近发展商业、农产品交易等批发零售, 市场经济日趋活跃, 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推动城镇化建设 篇2

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代表着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扩大内需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进入新千年以来,丰城城市发展取得了明显进步,城市人口由2001年的17.4万人到2009年已经突破30万人,城市规模由原来的5.25平方公里到2009年已突破36平方公里。但是与全国、与沿海发达县市相比,丰城城镇化水平仍然相对较低,城市发展实力不强、发展比较粗放、功能不完善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仍然是丰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紧要任务。

要立足借势发展,加速融入南昌城市经济圈。区域经济理论告诉我们:一个地方的经济向更大的经济圈融入的程度有多深,发展的空间就有多大,发展的速度就有多快。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经济圈的崛起,已成为当今世界区域经济竞争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趋势。研究表明,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城市群驱动,且中国城市的竞争将呈现两大趋势:一是从过去个体的竞争走向群体竞争;二是从全国的角

度来看,中国经济的驱动将会从过去的单极驱动到多元化竞争。借势发展,就是要围绕建设“开放大气、和谐秀美”现代化中等城市的总目标,按照对接融入南昌城市经济圈的要求,重点突出“四个更加注重”。一要更加注重城市规划的完善。随着丰城城市的快速发展,已经由“一江两岸、一江两桥”发展为“一江两岸、一江三桥、一城五区”,总部经济基地、生态经济区、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基地等板块,已经突破了原有城市发展规划,成为了城市规划的“盲点”。修订完善城市规划,正成为丰城城市发展的当务之急。要持续按照“富规划、穷建设”的要求,对原有城市规划进行新一轮的重大修缮,将正在大力推进的河西防洪堤、总部经济区、国家湿地公园、隍城富硒温泉等重点版块纳入规划范围之内。二要更加注重交通的对接。重点是加速推进丰昌大道、新105国道改线工程、昌吉赣城际铁路,城西防洪工程综合治理区“三路一区”建设。这是主动对接融入南昌城市经济圈的基础工程、重要工程,要确保在尽快全面启动、全面推进、全面加速。三要更加注重城市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毗邻南昌的区位交通优势,以唯美码头项目、梅林现代物流产业园、城市物流产业区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把丰城建成南昌这座全国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周边的现代物流副中心;以打造赣中金融中心为目标,按照引资引

智引银行的思路,抓好银行引、建、改工作,培育发达现代金融,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以总部经济基地为龙头,加快城市生态经济区建设;围绕职业教育的定位,加快规划建设大学城,支撑丰城产业和经济的发展。四要更加注重城市功能提升。加快老城区路网、管网、线网建设改造,加快推进中高档宾馆、购物服务等硬件设施建设,加速新老城区社区改造和提升。尤其是要把新老城区的社区改造作为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推进,坚持社区建设与城市建设、园区建设、小区开发同步的原则,加快社区布局调整与服务范围的科学划分,强化和提升社区服务功能。

要立足蓄势发展,加快农村集镇建设。新型城镇化,其实质就是农村剩余生产要素的转移过程,即生产要素点由分散到聚集的过程。为此,集镇作为农村居民的聚集地、农村物资的集散地、农村经济的桥头堡,是新农村建设的龙头,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纽带,是持续拉动内需的动力。加快农村集镇建设,一要坚持规划促动。规划先行虽然是老话题,但仍然是新问题。丰城市集镇建设之所以水平低、发展慢,其关键问题就出在规划上,规划不完整、规划不合实际、规划不执行,等等。要以中心镇、城市副中心为重点,按照“品位高、定位准、操作性强”的要求,遵循因地制宜、放眼周边、着眼长远的方针,制定、完善集镇规划。尤其是小袁线

沿途乡镇,105国道沿线乡镇和新梅路沿线乡镇,要高标准、高起点搞好集镇规划。对于重点建设的副中心集镇,要纳入城市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来审视、修订和完善,进行统一规划建设。二要坚持政策推动。农村集镇发展,离不开政策引导与支持。在执行、落实市委市政府相关政策的同时,要积极研究对接上级有关政策,真正向政策要效益,向政策要空间,向政策要未来。三要坚持产业带动。没有产业的支撑,集镇建设就难以形成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就会因丧失“造血”功能而难以繁荣发展。在推进集镇建设过程中必须突出产业强镇这条主线,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按照“一乡一业”的要求,培育发展符合自身特色的优势产业。重点要围绕“农”字做文章,跳出“农”字谋发展,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

要立足内涵发展,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城市竞争一般分三个层次,一是产业,二是合纵连横(城市群),三是文化。当前,文化软实力已成为城市产业竞争、城市群合纵连横之后,城市较量的制高点。所谓文化软实力,简单说,就是一种凝聚力、亲和力,是一种生产力、创造力。如果说,经济总量、财政收入、硬件设施等硬实力,铸造城市的筋骨肉,那么,文化水平、人文环境、体制机制等软实力,则培育城市的精气神。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一要尽快研究制定

推动城镇化建设 篇3

近日,记者从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上半年河南省已完成保障房开工41.85万套,开工率为104.6%,比去年同期提高55%,成为超100%完成保障房开工任务的省份之一。

“这组数字,凝聚着河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决心,省保障性安居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同心,各省辖市、直管县(市)及相关部门的用心,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广大劳动者的尽心!”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陈海勤用“四心”来诠释河南省保障性安居工程104.6%的开工率。

河南省委、省政府将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作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举措,连续五年将其列为“十项民生工程”之一。省政府在2010年开始的城乡建设三年大提升行动计划中,把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重点任务之一进行安排部署。“十一五”期间,河南省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82万套,竣工 47.13万套,截至“十一五”末,全省累计解决了近78.63万户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

“十二五”期间,河南省将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210万套。为确保这一目标任务的完成,河南省立足全局,着眼长远,进一步调整各类保障房建设结构,下大力气破解影响保障性安居工程的瓶颈问题,优化保障房建设项目的选址和布局,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多策并举,多管齐下,全力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河南省基于正处于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城镇化进程关键时期的实际,考虑到今后几年城镇化步伐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规模扩大、城镇外来务工人员增加等因素,确定把发展公共租赁住房作为今后保障房建设的重点,对“十二五”期间保障房建设结构进行了调整。最初,确定“十二五”期间建设公共租赁住房61.83万套,占保障房建设总任务210万套的29.42%。调整后,确定新的建设目标为109.94万套,占保障房建設总任务210万套的52.35%,较原计划提高了22.93个百分点。结构调整后,更加贴近实际需求,任务安排更加科学合理。

鉴于前期保障房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项目选址偏僻、基础设施不配套,已建成保障房使用不便利等情况,河南省在优化项目布局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引导和规范。一是明确要求各地在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中要考虑到布局与需求有效对接,各省辖市中心城区建设规模应不低于任务总量的40%。二是明确了配建制度。规定商品住房开发要按照不低于规划建筑面积10%的比例配建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将配建套数、套型面积、设施条件和项目开竣工时间及建设周期等作为土地出让依据,列入土地出让合同。三是明确了“三不”政策,即对选址距离中心城区过远、缺少基础设施配套的不予立项;对基础设施配套不能满足基本入住条件的不组织验收;对不按要求配建保障性住房的商品房开发项目,不办理预售手续。

与此同时,河南省下大力气解决资金和土地难题,破解影响保障性安居工程顺利推进的瓶颈问题。在资金筹措方面,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补助资金,2011年共争取到79.3亿元,到2012年7月底已争取到99.6亿元。省财政也在财力并不富裕的情况下,千方百计增加对保障房建设的投入,2011年省财政共投入23亿元,2012年投入25亿元。同时,为缓解市县财政紧张的困境,河南省还出台政策,规定从2012年1月1日起,所有成交的出让土地,都必须按照不低于土地出让金3%的比例,按宗提取保障房建设资金,专户管理、专款专用,统筹用于保障房建设。还专门成立保障房建设投融资平台——河南省豫资公司,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项目开展统贷统还,进行项目融资。截至2012年7月底,该公司已经审核通过2012年度第一批公租房廉租房统贷统还项目贷款项目176个(11.5万套),融资规模67亿元。经省政府同意,从今年起,该公司还就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开展统贷统还项目贷款试点工作。此外,为鼓励民间资本积极投身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河南省还出台了《关于创新投融资机制鼓励引导社会投资的意见》(豫政〔2011〕21号),对吸引社会投资保障房建设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推动城镇化建设 篇4

从发展历程来看, 河北省城镇化水平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城镇化水平省区内部发展不平衡, 总体质量较差;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 城乡二元结构束缚依然明显, 没有很好的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因此, 探索出一条适合于我省实际情况的城镇化道路显得尤为重要。

从冀南地区情况分析, 受自身条件所束缚, 其城镇化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其原因主要表现在: (1) 冀南地区经济发展在省内相对落后, 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且结构性矛盾突出, 没有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和地方特色产业带, 无法形成以工促农、工农互惠的良好格局; (2) 虽为粮食主产区但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占比较大, 现代农业、高效农业发展规模有限、水平不高, 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 (3) 农民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偏低, 农村文化建设及新型农民培育工作相对薄弱, 农民综合素质不高, 就业创业能力有限; (4) 小城镇及中心城市培育和建设滞后, 无力吸纳更多的农民进入。农民市民化实现途径相对周边地区较为单一, 以向周边大中型城市进行简单、自发的劳动力输出为主要方式,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收入, 但没有使农民真正市民化, 增收的幅度较小, 长期增收无保障, 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仍然突出, 农民对土地的依恋程度较高, 市民化意愿不强。因此,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共同发展的工作压力较大。 要解决上述问题, 就必须首先解决农民就地就近城镇化的问题, 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同时也为进一步深化冀南地区农村改革创造更大的空间。

2 冀南地区加快产城园一体化建设, 推动农民就地城镇化的现实分析

实践证明, 在冀南部分农民就地就近城镇化程度发展较好的地区, 其经济增速、社会稳定程度、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新农村建设水平、居民幸福指数等各项指标也相对较为突出。同时, 这些地区都在区域发展中体现出了一种共性, 即产业发展规划、城市基础建设与经济 (工业) 开发园区相互融合、一体建设的特点, 对地方经济发展, 促进农民就业、推动农民市民化、维护社会稳定、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产业联动等问题的解决都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以下结合在地处黑龙港流域的国家级贫困县威县的调研情况加以分析:

(1) 规划先行, 变粗放经营为精准发展。 这些地区不论前期发展程度如何, 在发展中都做到了规划先行, 抛弃了原有的粗放型发展模式, 而是根据地方实际规划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和特色产业发展区域, 定向引资、合理布局, 最终形成多个具有地方特色和集群效应的聚集区或产业带。 如威县以科学规划为龙头, 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 完成了县城总体规划及子系统规划330 多项, 实现了规划的全覆盖。 在产业布局上, 坚持集约发展。 按照“因地制宜、集约发展”的思路, 合理划分园区产业布局, 引导产业向集约化方向发展, 着力培育主业突出、特色鲜明、协调配套的工业园区, 避免盲目扩大园区规模和重数量、不重质量的问题。

(2) 精准定位, 大力建设小城镇和中心城镇, 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这些地区在大力发展地方特色产业的同时, 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努力在产业发展的同时逐步加快围绕产业发展区域内的小城镇和中心城镇建设, 提高对地方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满足本地居民和务工人员的公共服务需求, 形成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良性互动。 如威县四年累计投资75亿元, 实施单体工程226 项。 建成了“十纵十二横”路网、110 千伏变电站, 建成了功能齐全、风景秀美的城市环境和教育、卫生、文化、休闲等基础设施。污水处理厂4 年增加了90 多个。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城市功能吸引了大量劳动力和科技人才。

(3) 宜产宜居, 实现产城园融合发展。 这些地区在城市建设中既避免了为了城市建设而搞城市建设的超前建设误区, 也避免了为了产业发展而不断扩大城市规模的被动建设问题, 而是将城市建设与产业规划发展、产业园区建设、公共服务功能、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统一起来, 既不要过分超前造成浪费, 又不能被动建设制约发展。 最终形成了产城园融合发展的格局, 做到了宜产宜居、产城共建、产业联动、产城园融合的发展格局。如威县在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大幅改善的前提下, 经济发展势头不降反增。 2009-2013 年初, 共签约引进项目486 个、协议资金315 亿元, 其中亿元以上53 个、省重点21 个, 位居邢台市前列。 2012 年, 增速均列全市第一, 经济规模和发展速度实现由低速徘徊到高速跨越的转变。

(4) 产城共建, 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城镇化。 这些地区通过产业规划发展和城镇建设, 不但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和保障水平, 更重要的是打开了农民的创业渠道并赋予了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 同时提高了农民的认知水平和整体素质, 使得更多农民真正意义上成为市民, 从而加大了农村改革的空间。 威县在2009 年改革开局第一年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达5.2万人, 新增工商户4095 个, 总数达到7526 个, 比2008 年增长一倍多;农民人均纯收入, 4 年翻了一番。 城镇化率增速在全市连续名列前茅。

(5) 工农并举, 激发地方经济活力。 这些地区在工业发展的同时对农业发展进行总体规划, 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农业产业规划, 抓住农民就地就近城镇化和工业发展的契机, 大力推动土地流转和现代农业园区 (带) 建设, 积极盘活农业资源, 大力发挥工业对农业的促进作用, 发展现代高效绿色农业和特色农业, 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打下良好基础。 以威县为例, 在工业发展的同时现代农业取得长足发展。 建成6 个农业部万亩棉花高产创建示范片, 设施蔬菜6 万亩, 以发展优质、高效、生态、观光农业为主题, 打造10 万亩优质林果带、10 万亩设施蔬菜带、高效畜牧养殖带, 2 万亩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等“三带一园”。

由以上分析可以发现, 从一定意义上讲,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 县域经济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三化”联动, 积极推动宜产宜居、产城园一体化建设的发展思路具有典型示范意义。

3 加快产城园一体化建设, 推动农民就地城镇化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1) 在推动城镇化和产城园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应协调处理好人地矛盾, 将重点放在人的城市化上, 避免伤农现象存在;应注重把保障农民的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综合考虑, 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在推动加快产城园一体化建设过程中, 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义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要统筹兼顾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我们经济建设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人, 要始终坚持一切发展为了人的思想, 通过产城园一体化, 最终实现人的城市化。

(2) 在推动城镇化和产城园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应注重发展规划与本地优势特色形结合, 防止照抄照搬导致的水土不服现象发生。要依据自身优势, 选择出适合自己发展的主导产业、特色园区与具备本土文化特质的城市功能。如果主导产业定位不准, 将带来产业结构的畸形发展, 并锁定产城园一体化的产业模式, 这将给后续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为此, 在发展之初, 各地政府应权衡利弊, 充分发挥本地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资源优势, 因地制宜, 发展各种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

(3) 在推动城镇化和产城园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应尊重市场规律, 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 成为最终的试金石。经济发展规律证明,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政府的任务, 就是尊重市场经济规律, 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发挥。 推动城镇化喝产城园一体化同样要遵循这个定律。 要避免因由政府主导市场而造成的产能过剩、城市病、耕地占用过多、地方债风险、生态环境破坏、“鬼城”等一系列问题。

(4) 在推动城镇化和产城园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应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 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相结合, 真正实现宜产宜居、产城融合的总体目标。提高环境承载能力, 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要真正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与生态共同发展的关系。 通过强调环境保护与生态维护, 使每个人都享有正当的环境权利, 既要金山银山, 又要青山绿山。

摘要: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 县域经济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三化”联动, 积极推动宜产宜居、产城园一体化建设的发展思路具有典型示范意义。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

参考文献

推动宁远县小城镇建设的设想 篇5

班级:***姓名:盘均国

[内容摘要]

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与对策是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强化镇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当前,我县小城镇类型多样,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发展战略和对策也各具特色。本文旨在分析永州市小城镇发展的整体现状及借签经验,探讨永州市小城镇建设在区划调整后的新一轮发展走向。

[关键词]小城镇规划建设

一、我县小城镇发展的现状及经验

(一)小城镇的概念

在我县的城镇体系中,小城镇是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它以人口聚集为主体,以物资开发、利用、生产为特点,以聚集效益为目的,是集政治、经济、物资为一体的有机实体。

(二)我县小城镇发展的基本形势

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发展小城镇作为“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国家“十五”计划把小城镇建设列为农村今后发展的重大战略之

一。“小城镇,大战略”曾成为事关全国特别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热门话题。

小城镇之所以发展快速,除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带动外,主要得益于其经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走在了城市之前,经济率先转由市场调节,社区率先向农民开放,城乡统筹就业率先在小城镇启动;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人口城镇化的体制性障碍较少;农民进入小城镇比进入大中城市付出的成本低,“扎根”容易,对政府压力相对较小。

小城镇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人口城镇化的重要渠道,这是由我县劳动力资源丰富、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的国情及小城镇多劳动密集产业和多种成分小企业的经济特点所决定的。

(三)目前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发展时间短,总体上讲,我县小城镇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和规模成长转变。我县小城镇数量虽多,但平均规模小,按非农人口统计则规模更小,聚集效益不明显。许多小城镇的建设还有很多需要完善之处,如基础设施简陋,城市景观差;人均占地多,用地制度需要健全完善;非农产业基础薄弱,就业机会少,对农村劳动力吸纳力小;社会保障不完善等问题存在,农民“扎根”还有后顾之忧。分而言之:

1、乡镇企业发展遇到的困难直接阻碍了小城镇建设的待续稳定发展。目前乡镇企业发展的社会背景和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整个国民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产业结构调整,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工业获得长足发展,告别了短缺经济,工农业产品普遍过剩,由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乡镇企业的发展也遇到了结构性困难,使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明显减弱,也使小城镇的发展失去了资金及人流、物流的支持。

2、“二元化”的户籍结构影响人流向小城镇聚集。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是1958年以后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更

是短缺经济的结果。附加在原有户籍制度上的就业、上学、医疗、住房等各种权利和福利因素等都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特殊产物,赋予了户口不应有的福利功能。本质上正是这些不合理的功能把城乡居民区分成了两个发展机会与社会地位不同的阶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二元户籍管理结构对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制约和阻碍越来越明显。社会经济的发展呼唤建立现代户籍管理新体制。最近几年,在国务院和公安部等有关部门的推动下,户籍制度改革步伐明显推动,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对改革户籍管理制度进行了一些有益地实践和探索。但户籍制度的阴影还在,户籍制度的限制还在,还需要国家制定和配套相关政策、制度和法规。

3、小城镇经济结构趋同,产业层次偏低。我县80%以上的小城镇均由农村型居民点发展而来,使这些小城镇均具有较为典型的农产品集散和初加工型城镇的特点。这种建立在农业开发之上的城镇类型在发展中无疑缺乏足够的竟争力,趋同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使各级小城镇难以形成有效的竞争力。

4、基础设施不完善。现有的许多小城镇的城市建设沿袭了农村型居民点的发展模式,造成了城市用地集约性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城市景观风貌缺乏特色等许多问题,使小城市镇的舒适度、安全性等不尽人意,进而减小了小城镇的吸引力,影响到小城镇的进一步发展。

5、城镇功能不健全,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力、整合力不强。正是由于城镇建设水平低、管理薄弱,使城镇功能普遍较弱,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的拉动性不强。由于城镇规模小,金融、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服务水平低,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足,使小城镇在人才和资金的引进、产品技术的更新、产业升级等方面都受到很大的限制,影响了小城镇功能的提高。

(四)推动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对策

1、提高对农村城镇化的认识,把发展小城镇作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来抓。各级政府要从实现跨世纪战略目标和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小城镇对形成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农村现代化和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作用。加强对农村城镇化问题的研究,把握小城镇发展规律,协调和处理好有关农村城镇化研究、规划、建设和政策等问题,把农村城镇化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

2、要高起点规划,分阶段实施,确保小城镇建设健康有序地发展。一定要牢固树立规划是龙头的观念,用规划去统领小城镇的建设,做到规划和设计先行。要深化传统建设方式的改革,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分片开发、配套建设。

3、要构造支柱产业,增强小城镇的经济实力。要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乡镇企业、农业产业化和市场体系建设相结合。根据我县的国情,乡镇企业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培植以农产品加工、包装、营销为主的龙头企业。同时还要办好市场,激活经济,带动相关产业。一定要引导乡镇企业到镇区进行集中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企业规模经营和聚集效应,才能真正解决污染问题,才能共事能源、交通、信息和市场。

4、要研究和制定有利于农村人口向小城镇流动的政策,实行进城人口的市场化安置。通过各种途径,千方百计为进城农民就业创造条件。

要改革现有的户籍管理制度,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为了鼓励农民进城,一定要在政策上予以倾斜,让农民进得来,住得下。

5、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建设小城镇的积极性。小城镇建设不仅是政府行为,更应是市场行为。应按市场经济规律,建立起以个人投资为主,政府和企业共同参与的投资机制,走地方财政投入启动,基础设施有偿使用,公用事业收费和引进外资等多元化、产业化、市场化的路子。

新型城镇化应推动现代服务业 篇6

电子商务

传统城镇化的思路,是以物质聚集的方式集中配置资源。城市是物质资源的聚集地,而电子商务是以信息聚集的思路,去中心化地配置资源。因此小城镇甚至农村,也可以在去中心化模式下,发展成为新型城镇。信息时代,新型城镇化的关键之一是从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集中式城镇化路径与模式转变为小城镇为中心的分布式城镇化路径与模式,主要表现为以下3个方面。

一是,“淘宝村”现象会在城市群内部或附近集聚,从而推动人口向城市群聚集。“淘宝村”一词最早见诸报端是江苏徐州市睢宁县沙集镇东风村。这个苏北的小村庄原本并没有家具产业,但在几年时间里,当地已经形成一个以数千名网商为核心,周边辅以快递企业、代运营、五金配件、原料供应、包装供应等服务商在内的生态圈,极大地带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以“淘宝村”和“县域经济”为代表的人口就地城镇化和分散化在城镇化的初期确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要看到这种分散化的作用是非主流的和阶段性的。“淘宝村”就地城镇化模式并非主流,产业升级还是会选择发达地区或人口密集省份的大中城市。首先,由于工业制造呈现出产业集群的特征,发展制造业需要一定的配套设施和信息沟通机制,以方便产业协同发展和降低工业生产成本,所以制造业企业往往分布在特定区域的产业园区。其次,“淘宝村”目前遇到产业升级的瓶颈,工业配套设施薄弱,劳动力短缺特别是高端人才匮乏,缺少创新驱动的动力,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淘宝村”缺乏吸引高端人才的公共服务。因此制造業在“淘宝村”中发展壮大的概率并不大,即使个别“淘宝村”成功实现产业升级,也会选择向更大城市转移,就地城镇化并非主流,产业还是会向发达地区和人口密集的中部大城市转移。还有,“淘宝村”目前主要分布在几大经济发达省份,尤其是靠近大的城市群,跳出城市群范围以外的案例数量极少。随着中国以大城市为龙头的城市群建设的加速,“淘宝村”现象会在城市群内部或附近集聚,城市群之外的数量会大幅度减少。

二是,电子商务会引导产业聚集,从而推动人口向大城市聚集。电子商务不单纯包括买卖的关系,更涉及整个产业链。产业链中明显大城市占主导地位。电子商务服务包括电子商务网络运营服务业(如网络零售交易平台、软件、支付服务)、配套运营服务业(如物流)等。类似于平台服务和技术支持岗位需要大量的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而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也往往倾向于选择大城市就业。将来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主导性力量,包括大型电子商务平台和独立的网络销售商,这些电子商务的参与群体都会引导人口向核心城市聚集,引导城市向着集约化发展的道路迈进。因为电商平台和独立网络销售商的运营离不开大城市的高端人力资源,而此类公司的新增工作机会进一步引发人口向核心城市聚集。而各种要素的集聚造成了大城市竞争优势的提升,进一步激发各种商业模式和技术的创新,反过来又加快当地电子商务发展,而电子商务发展又会促进人口的集聚,这样循环机制持续起作用,最终推进了大城市吸纳更多人口和产业。

三是,电子商务淡化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的作用,有利于大城市的卫星城建设,有利于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增加大城市的辐射力,有利于以大城市为龙头的城市群作为城镇化的主体形态的实现。首先,电子商务分流了一部分实体零售业态的销售份额,减少了人们进入商务区进行交易的次数。一些中心商务区的购物需求会下降,从而降低这些区域商业物业的租金。电子商务会使城市的商业分布更加分散化,使城市“黄金地段”的分布更加模糊,淡化中心商务区的概念。而且O2O模式使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服务业的经营效率得到提高。其次,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了对仓储用地的极大需求和物流业的高速发展。考虑到仓储业和物流业的特点,有利于在交通节点城市和卫星城形成产业支撑,因为这两个产业都需要大量的产业工人从而拉动就业。目前,中国电子商务的投资一半集中于物流领域,在物流领域中,仓储建设又是重中之重。随着电子商务交易额的迅速增长,对仓储用地的需求量会急剧增加,对就业岗位的提高也会增加。这种在大城市郊区所诞生的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基地,往往推动大城市郊区的卫星城的建设,有利于构筑以大城市为龙头,大中小城市合理布局的城市群的形成。

健康服务业

随着经济社会和科技的迅速发展、人口结构及现代生活方式的急剧变化,使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逐渐成为第一需求,以健康饮食、医疗卫生、营养保健、健身休闲、康复护理等健康服务功能为主的大健康服务业,成为21世纪引导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产业。

健康服务业是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包括医疗产品、保健用品、营养食品、医疗器械、保健器具、休闲健身、健康管理、健康咨询等多个与人类健康紧密相关的生产和服务领域。健康产业是辐射面广、吸纳就业人数多、拉动消费作用大的复合型产业,具有拉动内需增长和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功能。

在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健康服务业已经成为现代服务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例如美国健康服务业规模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超过17%,相当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30%,权威机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健康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仅为5%左右,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达到8万亿元以上,未来7年市场规模预计将增加3倍。其他OECD国家一般达到10%左右。我国健康服务业在医疗、卫生、保健、生命科学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我国健康服务业也开始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高速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健康服务业也正面临着发展的新趋势。

nlc202309041515

健康服务业全产业链横跨第一产业(药材种植、加工)、第二产业(制药、保健品生产)、第三产业(医药批发流通和药店零售、物流、医疗服务、金融、养老、旅游休闲、酒店度假、健康不动产等),涉及乡村、县镇、大中小城市区域,是城市群乃至经济带中最有机的产业体系,更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发展模式。

未来,老年健康产业将占据主导地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65岁以上人口比重呈不断上升趋势,2013年达到了7.6%,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我国已进入老龄化国家行列,老年人口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老年健康产业将成为我国未来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对老年健康的重视必然带动老年健康产品的发展,如保健品、营养食品等,同时未来我国老年家庭病床护理、健康咨询、老年康复中心以及提供医疗护理和保健器材等的服务将是老年健康产业发展方向。

营养保健将迎来巨大发展空间。近20年来,我国保健品消费增长在15-30%之间,远远高于发达国家13%的增长率,2015年全国保健品市场容量达到了10000亿元左右。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成为焦点话题,而当前由于工业、农业污染的严重,人类对健康营养的索求已转移到营养保健品、绿色食品。

在未来,营养保健将成为我国健康产业发展的巨大增长点,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营养保健市场将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健身娱乐成为健康产业新亮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黄金周”、“双休日”的出现,假日休闲娱乐成为时下的热点,旅游、健身、娱乐等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健康产业的一大亮点。

有专家预测,未来体育健身将成为人类健康产业的核心,由此带动的相关产业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目前我国各类体育经营企业2万多家,总投资额约2000亿元人民币,营业额为6000亿元人民币。同时休闲娱乐成为眼下市民生活的特色,旅游、健身、娛乐等已成为热点,而休闲旅游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亮点。

临空经济(通用航空产业)

依据国际经验,临空经济是产业形态演变和运输方式变革的共同产物,它的出现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达到了一定水平。现阶段我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航空运量已跃升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的位置。临空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国内枢纽机场所在地区的重视。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型枢纽机场城市为先导,厦门、昆明、重庆、武汉、郑州等地纷纷跟进,在机场周边规划和发展临空经济。临空经济正成为我国新一轮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增长点。

临空产业集群是指航空运输相关产业或依赖于航空运输的产业以及为这些产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在临空经济区内集中而形成的产业集群。

临空产业集群一般包括一个核心产业集群和三个关联产业集群:核心产业集群主要有三条主要产业链,即航空运输产业链、航空制造产业链和航空运输综合服务保障产业链。关联产业集群主要包括三类:第一类是以金融保险、会展商贸、信息咨询、商务餐饮和环境产业为代表的配套服务业集群;第二类是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型材料和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第三类是以食品、饮料、服装和橡胶制品等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产业集群。核心产业和关联产业相互支撑、相互促进。

但目前大多数地区临空经济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一些具有临空指向特征的产业开始在机场周边萌生和聚集,如何依托机场资源和城市社会经济与区位优势加快发展区域临空经济和培育区域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一项极具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为此,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城市发展战略研究所汇聚了国内外在临空经济领域的专家面向地方政府开展临空产业培训与规划、通航产业园规划与运营咨询服务、通航机场筹建咨询与建设流程咨询服务;面向各类企业提供通航公司筹建与运营咨询服务、航空器购买咨询服务以及相关项目策划咨询服务。

体育在推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 篇7

所谓城镇化进程,就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的过程,也是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它概括起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人的地理位置的转移和职业的改变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演变;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城镇人口和城市数量的增加、城镇规模的扩大以及城镇经济社会、现代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城镇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既是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精神文明前进的动力。

2、体育的概念和分类

2.1、体育的概念

在中国,体育一词是19世纪从日本引进来得,它的本意是身体的教育,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体育理解上主要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体育,认为体育就是体育教育;二是运动,认为竞技运动娱乐休闲都是体育,而斯汀豪斯教授认为:体育是以适当和适量的身体活动为方法,是人格、个性得到训练的一种体能教育。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结合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和卫生措施,达到增强体能、增进健康、丰富社会文化娱乐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体育对于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二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使他们形成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活动能力,增进健康的教育活动。体育既是教育的有效手段,又是教育的重要内容。总起来说,体育可以是教育过程,可以是文化过程,也可以是社会活动。

2.2、体育的分类

体育大概可以分为三类,就是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我们城镇居民和农民参与的这些活动大多属于社会体育。所谓的社会体育,也称“群众体育”、“大众体育”,是指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社会体育活动,是与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对应的概念。按区域特征分为:城市体育、乡镇体育、农村体育。农民对于参与体育运动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大多数人认为他们每天进行的工作劳动就等同与体育锻炼,认为没有再参加体育运动的必要。而在现代社会中,体育能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3、现阶段农村体育的现状

通过查阅大量的论文资料,总结出目前我国农村体育的现状:客观的说,这些年来虽然国家一直在强调要大力提高农村体育的水平和参与程度,但是实际取得的效果却不明显,农村体育的发展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农村体育发展受地方经济的制约呈现出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农村体育发展不均衡。

农村体育人口偏少和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淡薄,大多数农民对于发展体育运动的认识上的误区是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因素。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显示农村人口中只有28.97%的人参加过体育运动。

农村体育资源配置不合理,从现有体育场馆资源分布情况来看,占国土面积83.5%并拥有58%左右人口的广大农村地区体育场馆的占有率只有20.2%,在这个基点上,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地区体育场馆的占有率则寥寥无几。

4、体育在推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

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伴随着出现的是农民失去土地和赖以生存的环境,居住环境由原来的一个村落的人各家拥有各家的民房转变为社区形式的多层或是高层住宅区,人员居住密集,在这种变化过程中,农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繁重的农活中解放出来,有了大量的闲暇时间,对于自己以后的城镇生活大多没有全面的规划,且人们在物质生活方面基本获得了满足之后,就更加关注自身的精神和心理健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活动,体育已经超越了其强身健体的本能,逐步成为人们彼此之间交往的途径。这时侯要做好宣传,给予农民适宜的指导,让他们自觉加入到体育健身的行列中来,能够消除他们因为环境和地域的改变而产生的心理不适,舒缓他们紧张的情绪,增加他们的社会认同感,减少消极心态,建立积极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城镇化进程中,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重视农村居民的精神文明建设,使农民的整体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只有经济和文明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会减少农村城镇化的阻力,才是“以农为本”,又是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基础,一切都要以有利于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为前提,才能更好地实现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农村文化的城镇化也是保证其快速推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村体育又在农村文化中占据重要位置。在向城镇化转变的关键时期,充分发挥好农村体育的文化功能,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水平,就能帮助人们在此过程中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邻里的和睦相处,从总体上看有利于社会稳定团结,有利于和谐社区和社会的创建。

5、结束语

在城镇化的进程中有效地开展农村体育,发挥体育的社会功能,有利于农村人口向城镇化转变,在推进城镇化进程需要和谐有序的进行,这恰好跟体育运动所蕴含的精神内涵相一致,要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就要求各地区各体育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更好的开展农村体育,扩大农村体育人口,发展农村体育文化市场,做好各方面的宣传,让人们从思想上愿意接受并去进行体育锻炼,从而提高人民的社会文化水平和精神文明水平,更好的推进城镇化建设。

摘要: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这样就会出现大量的闲散人员,要使他们能够快速的适应城镇式的生活,体育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城镇化,体育,作用

参考文献

推动城镇化建设 篇8

Q:记者

A:李铁

城镇化不能再强化大城市对资源的占有

Q:首先想请您给我们界定一个概念,城镇化跟城市化是一回事吗,中国目前究竟需要哪个?

A:其实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概念问题,很多人对这事都不理解,为什么中国叫城镇化,国外叫城市化,很多人提出中国是不是也应该叫城市化。中国和国外不一样,我们现在有7.1亿城镇人口,可是我们只有658个城市,这658个城市都是高等级的,县级市、地级市,直辖市、省会城市,还有接近两万个镇,平均人口一万多,这一万多的镇区人口在国外也就是城市,像巴西、美国、德国,三四千人口就可以设市。我们设市要经过严格的审批,这些城市都管着这些镇,大城市管着小城市。如果我们提出城市化,如果在中国这种国情下,很多市长会动用自己的权力把自己的城市做大。事实上改革开放30年,大量资源都在城市里,因为它等级最高。如果你提城市化,它就更冠冕堂皇地说城市化是发展城市,只能发展这658个城市。提出城镇化两个概念,第一中国叫镇,实际上这两万个镇也是城市,所以我们叫城镇化,不能在城市发展基础上忽视镇的发展;第二在中国国情下,镇代表着一部分农村人口就地就近的转移,这是很重要的过程,过去叫乡镇企业,大量的工业企业都集中在这里,就地就近转移,也是我们重要的目标,我们既需要城市人口流向大中城市,同时也希望就地就近消纳一部分人口。城镇化在中国有特殊的含义。

Q:曾经在80年代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还能听到“乡镇企业家”这样的说法,但是好像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所有的农村人口出去打工,都向北上广深这些大的城市尤其是向沿海城市涌,乡镇企业家的概念变得越来越陌生了,是什么情况使城市对于资源过度集中地占有呢?

A:我们想是84年城镇体制改革,我们提出县改市,地改市。很多人不了解。我们中国有一个非常特殊的体制就是通过县管市,地管市,是把乡镇资源拿到市里来,我们从95年开始进行改革试点政策,在全国抓了一批镇,试图通过合理的分配地、县、市、镇,这种行政关系,给镇一级更大的活力,80年代中国整个经济增长靠县以下,我们叫十分天下,县以下占70%,广东、浙江、福建、山东70%靠乡镇企业,那么乡镇企业不光创造了产值,还创造了税收,税收按道理应该给镇里的,可是我们通过包干、承包这种体制,把大量的资源全部拿到上一级政府。拿到上级政府以后,就意味着上级政府可以通过我得到的财政收入来搞我自己的地方,我也可以通过扩大我的权力来发展县级市、地级市,使县级市、地级市发展快,但是乡镇地级资源通过一系列政策把发展活力给丧失了。

政府要逐步取消农民进城所有制度障碍

Q:如今我们重提城镇化概念,尤其是强调了镇这个层级,是要再度扭转在资源分配上过度集中的趋势吗?

A:我们不要局限在镇的概念上,更重要是城镇化的核心是什么问题。对城镇化的理解确实有特别大的反差,企业家理解成投资机会,政府理解为更多的项目开展或者怎么样把城镇做大,城市搞好,学者对城镇化的了解觉得这里有更多的研究内容。但是作为我们来讲,我们提出城镇化自始至终就一件事情,就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在中国,有一个和西方国家最大的区别,很多人说推进城镇化,是不是政府强力推进?不是。中国有户籍制度,有土地制度,是把人束缚在原来的制度内,我们政府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不是把农村向城镇引进,是在打破原有的城乡二元结构关系,逐步取消所有的制度障碍,允许农民向城镇迁移过程中,有一个自由选择的过程。比如现在我们讲农民工在城镇就业,但是他享受不到城市的公共服务,这种情况下,我们通过什么措施来解决他们的公共服务问题,我们要进行户籍制度的改革,进行农民工深化的一系列改革,使他们充分享受到和城镇居民同等的权利,这不是推的过程。你想想大量的农民在城里,既得不到社保,也得不到保障房,买房各方面都受到种种限制,是不合理的。所以推进城镇化的概念核心意义是什么?就是把门槛打破!

改革户籍制度让流动人口享有市民福利

Q:说到户籍制度,现在不光是一个政策安排的问题,在户籍制度下的各个不同的利益群体之间也有非常强烈的博弈,比如说前一段时间大家在纷纷讨论的京沪籍高考家长反对放开异地高考,可以看成不同群体之间博弈的典型样本。

A:你提了非常核心的问题,我们来理解城镇化的过程,我们不能不想到这么多年,我们中国的整个户籍制度实际上把所有的公共福利限制在一个行政区里,我们应该知道什么人住在城里,谁有更多的话语权,谁有更多的决策权,谁是弱势群体。肯定在城市里,特别在大城市,在最重要的城市里居住的人都是有话语权的人,既有媒体人,也有专家,也有学者,也有企业官员。他们是城市发展的既得利益者,他们的话语权决定政策主导权。可以看到这么多年,我们提出无数次城镇化政策,可是一直难以落实,就是农民进城,几亿农民工是没有话语权的。我特别注意到在媒体,在各种大的媒体,我们的决策和研究的讨论过程中,很少有人去关注这些弱势群体,你提的大家仅仅是同情的方式,我们要关怀,要同情,但是没有人希望他们和我们站在一个空间去享受同等的公共服务,这里最核心的要点就是你必须要切割我的利益才能给了他,因为城市财政是既定的,如果我给了既有的居民,这种增长会带来我原有的居民这种经营阶层的增长,既定的福利,可是我再给新增的人口一大块,那一定会动了这块蛋糕,那就会使我原有的利益增长幅度下降,或者是总体水平下降,高考就是这样。北京高考高于外地,低于外省一百多分,因为北京所有城市居民适龄的子女都可以享受到北京高考政策,甚至达到100%入学率,可是北京有800万外来人口,如果他们要把他们子女全部迁移到北京,增加了将近40%的人口系数,这个人口系数加上子女教育,等于原有的高考入学率至少下降20%,那有一部分户籍居民要承担这次改革的利益损失,当然他反对了。高考最关键是孩子命运前途的问题,这个反对,京沪两地都是非常强烈的,这就是利益的考量和利益的平衡。

Q:打破门槛究竟怎么实施,尤其遇到既得利益阻力的时候。

A:一方面要通过一个操作过程的具体的设计,同时要考虑到承受能力,更重要也符合长远发展方向。我们认为户籍改革不是一次性简单的,一次两亿全转掉。比如现在北京有800万人口,至少20%是迁徙几十年,我相信新浪20%、30%甚至更多的人没有北京户口,这都是我们白领、精英还有很多企业家,还有饭店营业者,饭店包工头,还有小企业家,他们在城里住很多年,都是我们邻居,我们同事,他们为什么不能有户口,所以对这批人,有稳定的工作,稳定的居住条件,我们可以一次性解决户口,放开就完了。他们已经是市民,为什么不能享受公共服务?

比如说就业尚不稳定,今天在东边打工,明天在西边打工,今天在这个城市打工,明天在那个城市打工,这种人可以他们的情况,逐步完善公共服务,使他们公共服务逐步地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和实行均等化了,我们户籍改革利益就没了,但是这是长期的过程,因为实际人口太大了。800多万一下子转户口,财政肯定解决不了,很多问题解决不了,解决一批可不可以,可是到现在一批都不解决。

户籍改革至少开个头,现在在全国各地近来户籍改革的时候,各地都办居住证,非常苛刻严格的条件就是积分,那么这种改革没任何意义。把过去的年龄一笔勾销,现在开始逐步计算,达到劳动模范,达到某种学历,就业年龄多长等等,最后才能办,比国外的绿卡还难,这都是不合理的政策。其实就是解决就业年限,十几年,举家迁徙,一批解决一批,大部分白领不是农民工了。我们现在整个中国不仅仅有两亿多农民工,还有七千万城镇人口,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他们有话语权,所以他们要解决他们的问题。这对社会是利好,是一次更好的改革开放难得的历史释放的机会。

Q:这背后不同地方政府也存在着利益博弈,中间要中央下一盘很大的棋,不同的政府他们之间的关系,比如沿海发达城市更多的是人口的输入省,中西部相对落后的城市他们是人口的输出省,让沿海的城市更多拿出他们财政收入解决收入这部分的人口利益,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怎么协调呢?

A:重庆全改了,沿海地区确实存在着问题,像广东2400万外来人口,都集中在珠江三角洲,这要改起来就麻烦了。东莞840万人口,本地户籍人口180万,有660万外来人口,全改压力很大。番禺区外来人口将近一半以上,这种情况要改,地方财政承受能力不够。我们想象不是所有人都能进行户改的,有些人还希望回家居住,有些希望在中部地区生活成本较低的时候进行居住。第二还要解决财政转移支付的问题,我们在广东调研的时候就涉及到具体问题,比如东莞77%外来民工在民办子弟学校上学,27%的在公办学校,我们去民办学校以后,他们提出一些问题,为什么政府不能拿出钱补助民办学校,政府老师为什么不到这里就业、来教学,为什么不能给这些孩子不解决义务教育?地方政府讲了,我的教育每年上交中央了。我们财政贡献比较多的省份,已经通过转移支付,我们税收交了中央以后,中央通过转移支付给了输出省,涉及到中央是不是要重新调整一下,因为你输出省的人都到这里来打工了,就白拿了义务教育经费,那是不是重新调整一下。

这里就涉及到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户籍制度改革的问题,要解决我们分摊机制,中央、省、市、县以及包括企业各都要分摊一部分,这个可能是未来改革想去计算到底怎么来解决这么大批农民工未来的市民化的问题,怎么解决他们的户改的问题涉及到一系列的将来可能性的财政产业支付重新调整,这个是要进行深入研究的,但是前提是得要做。

宅基地确权流转是城镇化改革难点

Q:农民工在进行市民化的时候,怎么去处理他们家乡现有的那块土地,能不能在他进入城市之后,在他取得市民化的身份之后,成为他的财产的来源呢?

A:首先这个土地不应该是前置性条件,中央在这个问题很清楚,在户改政策上已经明确了农民进了城以后,地不交,这是2011年中央文件,县级市以下的农民进城地不交,意味着土地不是先决条件,意味着农民可以保有自己的土地,然后可以自由迁徙。第二怎么进行相应的土地制度改革,来解决土地的流转,宅基地流转的问题。

Q:很多人在假设说,如果农民工进入城市之后,他家乡的土地包括宅基地可以某种程度上成为他自己的一种资产或者资源的话,可以帮他更好地融入到城市生活当中,您觉得家乡的那块土地在这个过程中,究竟应该怎么样去处理?

A:十七届三中全会已经明确了土地物权,但是我觉得这个提法还不够。对于农民宅基地和承包地,这两块土地怎么进一步界定,我们现在叫集体土地所有,这里的改革动作比较大,在公有制前提下,使用权是不是可以流转,现在农地流转已经基本开始了,现在大量农民流转,在制度上没有太多的限制。至少在使用权上。可是在宅基地问题上还没有进行突破。我们看宅基地大概两块,第一块近郊区农民和远郊区农民,近郊区农民土地升值欲很高,为什么他们不愿意转户,因为转户土地所带来的利益不见了。在远郊区农民的土地没有价值,到河北,山区,土地给他,也卖不了多少钱,很多人进了城,包括现在已经成为大学生,分配到城里,在家里有一块地卖不出去,这里怎么变革,需要统筹研究的。但是我想有一个,我们至少可以认定,这个选择权在他自己,而不是通过政府来怎么做,我第一制度上是不是允许你流转,无论是宅基地还是承包地。第二流转的收益归谁,第三是不是在尊重你自愿的前提下流转还是我强迫你流转,如果这三个问题解决,很多矛盾就可以解决。现在不是,流转是看重你的地,给你补偿。这块因为我们有关的流转政策没有进行颁布,所以现在都属于一种补偿低价征地来进行。农村集体土地是公有,但是和城镇用地没有平等的,原因在哪里,当你进行城镇开发的时候,必须把农村集体土地征有国有才能开发,恰恰征用过程中,是不平等的交换,这种不平等的交换意味着政府有权利来干预,甚至来强迫你进行土地的使用转化过程。这个是我们现在导致城乡矛盾,拆迁矛盾频发的很重要的原因。

如何解决这件事情,大概有几个过程。第一要进一步探讨城乡用地不可以同权,第二农民承包地或者宅基地有确定的使用权,第三流转之后,如何流转,政府如何进行干预或者通过税收等等方式,怎么通过法律和各种制度上进一步完善,恐怕是未来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目前看还没有解决,现在只是说我们怎么样来提高征地的补偿标准,可以按市场价,还有公益性用地,公益性用地界定存在很大的争议。什么是公益性用地,比如危旧房改造是不是公益性用地?很多人不同意危旧房改造属于公益性用地,但是政府认为危旧房改造是改善整个小区的居住生活。像这一类的事情,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去讨论,进一步去研究,来制定一系列相应的改革政策,这个事情我想已经为时不远了。

地方传统思维模式推动城镇化会是个灾难

Q:我们当谈到城镇化的问题,在很多人的心目当中,是意味着一系列的一轮建设,在您刚才的论述当中,我们听出来是围绕着以人为核心的一系列制度改造的问题。

A:最后这30年,我们看到的城镇化结果是什么,我们的城市建得越来越漂亮,城乡反差越来越大,使农民进城门槛越来越高,最后形成的结果是我们在排斥农民进城,这种环境,特别高档的城市建设的标准,使农民已经没有办法进城了,这是我们要深入研究的问题,面临三亿,四亿,现在是52.6%,六七亿人口,到了60%,8亿人口,70%是9亿多人口,这么多人口进城了,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居住在什么样的地方?我们总结国际上城市化规律和中国不一样,国际城市化规律是和贫民窟相伴随的过程,我们中国不可能出现大面积的贫民窟,在广东2400万农民,在北京居住800万外来人口,绝大部分都是城乡结合部,绝大部分住在乡镇村,住在出租屋,住在基础设施特别差的地方,它不是大面积贫民窟,但是小面积的,它也是相对城市,城中村,藏污纳垢的地方,事实上它就是这些低收入农民相对集中的地方,包括城市里的地下室。在这个过程中,理解城镇化的时候,是不一样的,对城里人来讲,对决策者、媒体人来讲,他们想的是如何锦上添花,他们关心的是如何解决堵车,如何解决雾霾,如何解决我们的道路美化、亮化、绿化、生态问题,可是对农民,他们要求就两条,我有没有就业,稳定的就业,我的居住条件怎么改善,我基本的公共服务怎么满足,这就是对城镇化理解的不同导致的偏差。

Q:在您看来,城镇化的过程是一步一步打破在政策上的障碍,使农民更好地以自由的姿态融入到城市生活当中,如果一旦完成这样的步骤,对中国经济意味着什么?

A:简单来讲,就是一个可以计算的过程,现在两亿多农民工,如果我们想把他们长期消费行为转到城里,必须解决他们城市里稳定的、有尊严的一种市民生活。那就是说我们在城里可以享受公共服务,我可以把我的家乡,把我的孩子迁到这里来,我可以把长期消费行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对现在的城里人也只不过是第二代第三代农村人,就是我的父辈也可能都是从农村来的,我们是经过两代人转入市民,经过这么长时间转入市里,为什么他们不能。如果他们能了,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把房子盖到北京,盖到上海,或者盖到中等城市或者中小城市或者在这里买房,两亿多,三亿、四亿农民进城以后,即使解决租房和买房的问题,会不会带动房地产需求?一定。如果他们买了房子,意味着是不是我们的住房相关的支撑品的工业幅度,消费会大幅度的增加呢?他们孩子要在城里接受教育,他们要在城里享受医疗,会带动整个服务业的增长,也会带动工业支撑品的增长,这种消费需求潜力是非常巨大的,同时他们进城了,,几亿农民进城了,集中改善城里基础设施,来解决整个居住生活条件的供给的问题,是不是也是一笔巨大的投入。这种投入他会带来我们整个国家内需的增长,这是显而易见的。

Q:正如您所说,大家谈到城镇化的时候,真的有诸多的误解,尤其是刚才所说的很多官员尤其是地方官员可能把城镇化理解成新一轮的大量的投资、建设的过程,甚至也有学者说,城镇化会成为中国经济增长下一轮强劲的引擎,可以保证中国未来更长时间的高速的增长的状态。但是也有批评的声音,其实那将带来重复的无效的投资,尤其是运动式的建设可能会是灾难,您怎么看待这些观点?

A:这里可能就存在着两种认识,一种认识是地方的认识,是传统习惯性的认识,他就想城镇化就是城市建设,对学者来讲,城镇化就是文明水平的提高,就是锦上添花的过程,当然了,结果和我们想象是不一样的。第二个,如果我们不解决这些制度问题,如果我们还遵循地方的传统思维模式来推动城镇化,当然是一个灾难。前几天去了河北一个县城,县城就8.9万的人口,加上外来人口十一二万,可是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工业区30平方公里,居住区40平方公里,如此大的浪费,形成如此的城市环境,怎么可能让农民进来呢?

Q:有人住吗?

A:有人住,十几万人,十几万人,用了70平方公里,我们现在建设部规定,我们城市应该的理想化的人均占地标准是100平米,他是600多平米,这种资源耗费是巨大的。

Q:可能就是空城?

A:不是空城,基础设施压力非常大,严重浪费。按照现有的地方官员或者一些学者来理解的城市化,他可能就会走向这个方向,包括现在看到很多中等城市都是这么一个结构,这么一个格局,我们有很多省会城市,中等城市都在这么建设城市。当然是一种巨大的浪费,但是他并不了解中央提出这个政策,新型城镇化有两个基本要点,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转变。所谓数量型增长,关键是农民市民化这个过程要完成,进城不光就业,要定居,要解决公共服务。第二从粗放型成长向集约型转变,意味着城市发展模式,要从原来的摊大饼式形象化政绩化的工作,转向来解决老百姓生活的问题,解决人口密集提高,解决资源浪费的问题,这两个是中央提出城镇化很重要的观点。

经济学家不了解中央政策,看到了这些现实,认为所谓城镇化可能就是城市建设,真正中央提出这个东西从没有讲过城市化就是城市建设。讲到城市健康发展,大中小城市的合理布局,农民工稳步的市民化进程,包括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实现生态城市,低碳城市。这是中央提出来的。

Q:可是在中国有很多情况都是这样,中央提出政策的动机总是好的,到了地方执行的层面上,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歪曲和误解。

A:我们现在提出要改革,要提出推进城镇化措施一系列的改革,恐怕要通过一系列的方法要解决怎么从中央到地方的贯彻落实,当然政策还没有颁布,在研究过程之中,但是它的核心内容和思想不会发生变化的,毕竟我们经历了30年高速增长,是矛盾积累,城市发展出现了扭曲的过程,这些扭曲的过程需要未来政府在未来政策中需要来调整,需要改革,来扭转的。

Q:您可以想见到的去扭转地方政府,尤其是地方官员对于城镇化的理解,和这种建设驱动的措施有哪些?

A:那么这些措施有这么几条,可能是大家都想得到的,第一个怎么样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因为我刚才讲过的所有这些是核心的,农民工市民化。

Q:我可能没有问清楚啊,有什么样的政策可以改变地方政府尤其是地方的官员在城镇化问题上的态度,让他们以更多的动力来做跟人相关的一系列工作,而遏制他们关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那一部分的动力?

A:首先一件事情,政策要点要清晰,指向要明确。

Q:但是可能利益不一样。

A:这个需要一系列的工作,毕竟我们过去很少对城镇化问题进行正面的阐述,大家也不知道城镇化是什么东西,也不知道什么是对的。过去我们假定政绩观,制度设计可能迫使他向这个方向去做了,比如短期政治,短期行为,几年大拆大建,最后为这个事升官了,如果中央态度很明确了,调整了自己的政策目标,有一系列跟进的主政策,用什么样的官,解决什么样城市发展途径模式。当然我想一定会矫正,根本的矫正是不可能的,但是矫正的目标一旦确定之后,一定会发挥作用的。比如这次八条宣布,廉政八条,春节期间就没人大吃大喝,问题要落实。

Q:比较有效的一个可能就是靠改变政绩考核的办法。

推动城镇化建设 篇9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四化,协调发展,对策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同步推进新型四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部署, 强调我国应该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并且促进“四化”的同步协调发展。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 我国要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体制, 坚持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以及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对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辽宁省结合自身发展现状, 提出了以新型城镇化为抓手, 促进“四化”协调稳步发展的到道路, 以此来推动辽宁省经济的全面转型发展。

二、辽宁省城镇化进程基本情况介绍

1. 辽宁省城镇化发展受产业结构制约。

辽宁省由于深厚的老工业发展基础, 工业化进程对全省城镇化发展具有重大促进作用, 同时在丰富的矿产资源支持下, 建国以来辽宁省城镇覆盖率就比较高, 一直处于全国城镇化进程前列。然而, 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开发, 产业发展结构出现失衡的状况, 在城乡二元结构的约束下, 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 辽宁省城镇化进程出现了明显的减速, 由此引发了全省产业发展的滞后。在此情况下, 辽宁省以城镇化转型发展带动经济、产业以及社会转型的思路逐步提上日程。

2. 辽宁省转型发展促进城镇化进程。

2003年, 国家大力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 辽宁省加快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 着重加大了沿海经济带和中部城市群的建设力度。同时将传统工业向新兴产业进行转型, 在中小城镇和新城区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辽宁省城镇化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由2003年的56%上涨到了2013年的67%, 在这十年间年均提高1.1个百分点。根据国务院的预测, 我国城镇覆盖率的峰值在70%-75%之间, 而辽宁省凭借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先天优势在城镇化水平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 辽宁省城镇化已经完成初步转型。

根据辽宁省目前城镇化进程发展状况来看, 已经初步完成了由传统城镇化到新型城镇化的转型, 也已经完成了一批新型城镇框架的建设, 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转型:一是由城市优先发展向城乡互补发展转型;二是由高能耗向低能耗城镇化转型;三是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提高型城镇化转型;四是由功能单一型向多功能型城镇化转型;五是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城镇化转型;六是由千城一面型向多元特色型城镇化转型。在新型城镇化的支撑下, 辽宁省现已经形成一片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并且已经可以为辽宁省经济发展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辽宁省“四化”互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辽宁省城镇化水平处于全国前列, 但是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及农业现代化四化的协调发展出现了不均衡。

1. 新型城镇化进程与工业化缺乏良性互动。

辽宁省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应该是协调同步发展, 任何一方落下都会影响二者的发展进程。当前辽宁省受到政绩考核等因素的影响, 过度依靠土地发展经济, 并且伴有盲目招商引资的现象发生, 使得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不协调。尤其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 辽宁省近几年的中心城市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 这些都是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不均衡的具体表现。

2. 农业现代化发展相对落后。

辽宁省一直以来都比较重视城市发展和工业发展, 但是城乡二元结构并没有真正的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然而, 高能耗的工业化生产模式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 加上土地的严重浪费, 对辽宁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作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农业科教事业和农业科技人才引进也没有得到充分重视, 大量的优秀科技人才都投身到了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中去, 导致大量的劳动力流入城市, 更加抑制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3. 信息化与其他“三化”不够融合。

辽宁省信息化发展区域不够广泛, 没有很好的与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行融合, 没有为“三化”发展提供及时先进的信息, 也没有利用信息化解决社会、生活、生产等领域的难题。信息化的发展滞后主要是因为思想观念落后, 对信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研发技术和信息人才引进投资力度不够, 导致信息化一直处于初始应用阶段, 不能与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深入融合。辽宁省信息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缺乏高新信息技术和装备, 典型的是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社会服务等都没有完全实现网络化和智能化。

四、辽宁省“四化”协调发展的对策

在新“四化”中, 新型工业化占据主导地位, 信息化作为发展手段, 新型城镇化是重点, 农业现代化处于基础地位。新型工业化能够促进新型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新型城镇化能够推动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现代化为为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信息化给其他“三化”提供了强大的信息支撑。根据新“四化”的发展发展思路, 为辽宁省“四化”的协调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1. 联动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的的互动发展。

辽宁省在加快城镇化进程中应该着重升级产业结构, 充分实现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的联动发展。第一, 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的领导作用, 以新型工业化作为重要推动力, 加快新型产业的发展步伐, 力求与新型城镇化高度同步;第二, 加大辽宁省第三产业的投资力度, 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的脚步, 从而促进辽宁省的经济转型;第三, 充分将辽宁省的中小型企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 为中小型企业减免税费, 促进其体制创新。以中小型企业作为全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经济基础, 从而为辽宁省转型发展提供保障。

2. 突出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工业化的关系。

充分突出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工业化的密切关系, 是辽宁省协调发展“四化”的重要保障。第一, 严格控制辽宁省耕地的使用, 严禁耕地他用现象发生;第二, 加快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有效升级, 通过龙头企业的整合形成产业升级驱动力;第三, 加大农业现代化的资金投入, 引进农业高科技人才, 将信息化充分应用到农业发展中。

3. 加强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深度融合。

信息化在辽宁省“四化”协调发展中占据重要的推动作用, 加强信息化与其他“三化”的深度融合需要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 加强信息化在产业化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比如将智能化设备引进到中小型企业, 加快传统产业的创新升级;第二, 促进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有效融合, 比如通过建立数据库和网络平台来完善信息化服务导向体系;第三, 将信息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高度融合, 比如尝试智能城市管理模式, 通过互联网和云计算等信息手段寻求城镇化的最佳发展路径。

4. 完善现代化城镇体系, 促进区域资源流动。

推动城镇化建设 篇10

在已经公布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政府工作报告当中, 至少有26个都提到了“推进新型城镇化”。而纵观各地提出的城镇化目标, 因地制宜是最大特色。许多省市都提出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战略。

加强外来人口管理, 以居住证替代暂住证

户籍改革一直以来都是城镇化战略实施中的关键一环, 在今年地方两会的报告中, 户籍改革被多次提及, 俨然已经成为推动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着力点。

作为常住人口超过2000万的特大型城市, 北京将严格控制人口规模纳入今年的工作任务, 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 “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是现阶段躲不开、绕不过的发展难题, 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关系首都形象, 关系发展全局, 必须严肃面对、标本兼治”。为了破解城市发展难题, 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 北京市提出“加强人口规模调控”举措, 实施居住证制度。

上海市市长杨雄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 坚持以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居住为基准, 加强人口服务管理, 严格落实以积分制为主体的居住证制度, 采取调整产业结构、完善公共政策、拆除违法建筑、整治群租等综合措施, 严格控制人口规模。

陕西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一大亮点是“开放户籍限制”, 实现“年内90万农村居民进城落户”。根据报告, 陕西将全面放开县城和建制镇户籍限制, 完善全省统一的“居住证”制度。

优化城镇布局, 各地探索建设城市群

当前, 我国城市发展中存在着“大城市过大, 小城市过小, 中等城市发育不良”等问题, 作为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提出的六大任务之一, “城市群”存在于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布局中, 能够塑造功能各异的城市, 带动经济的发展, 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因此, 各地都结合自身情况, 积极探索和推进城市群的建设。

北京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积极配合编制首都经济圈发展规划, 抓紧编制空间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专项规划, 建立健全区域合作发展协调机制, 主动融入京津冀城市群发展。

河北省省长张庆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坚持把城镇化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格局, 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 构筑以京津为核心, 石家庄、唐山为区域中心, 其他设区市为支点的层级合理的城镇体系。

宁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要用把宁夏作为一个城市的理念来统筹空间规划, 优化城镇布局, 把沿黄城市带及黄河金岸、宁南区域中心城市和大县城作为宁夏新型城镇化的主战场, 打造银川、吴忠、宁东组成的大银川都市区, 发展石嘴山、固原、中卫等副中心城市, 带动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 在地方大力推进城市群建设的同时, 也存在一些城市群中的城市发展不平衡、产业布局不相协调等问题。如京津冀城市群中, 北京的发展较快, 周边城市相对落后。以城市群为主体的新型城镇化应该如何推进?对此, 有专家建议应把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规划进行引导, 成体系、全覆盖的发展起来。基本公共服务应该率先在城市群内部的各个城市之间实现均等化。

完善公共服务, 落实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据测算, 2001年到2011年10年期间, 城镇化每提高1个百分点, 就会拉动投资增长3.7个百分点, 拉动消费增长1.8个百分点。可以说, 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但有些地方领导将城镇化平面理解为土地的城镇化, 只顾大兴土木、盖楼造城, 导致征地拆迁矛盾加剧, 引发诸多社会问题。

在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 首次正式提出要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报告要求, 抓好城乡社会救助工作, 解决好特困家庭生活问题。加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

贵州等农民工输出大省要求重视在县城和小城镇通过产业发展集聚人口, 为返乡农民工就近就业、就地创业、安居乐业创造条件, 在城镇化过程中“逐步解决好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新型城镇化推动四川迈向经济强省 篇11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扩大内需;经济强省;多点多极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分析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是在过去的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发展模式粗放和可持续性差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以政府主导为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人口数量增长及空间扩张,改变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新型产业以及信息化为推动力,追求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协调发展的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目的就是要建设一个以内需为主要增长动力、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的“美丽中国”。它是既要避免缺乏产业和人口支撑的 “空心城镇化”和城乡脱节的“片面城镇化”,也是要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的“粗放城镇化”,遍地开花、盲目随意的“无序城镇化”。

(二)新型城镇化与经济发展

新型城镇化是更大限度撬动内需的城镇化,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旧型城镇化重物轻人,广大农民被排除在城市体系之外,极大地限制了社会消费。目前,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全球经济的持续低迷导致了出口大规模减少。这就决定了扩内需已成为保障我国经济平稳增长的根本大计,而扩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有1300多万人口从农村转入城镇,由此带动的投资、消费需求,至少可维持4%—5%的经济增速。既增加了投资、又推动了消费,成为拉动内需的持久动力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二、解读四川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

(一)四川经济强省的内涵

经济强省指在一个省区经济发展不仅要提高经济发展总量,还有促进该省范围内各地区协调发展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强省具备“总量大、结构优、质量好、活力足、竞争强、可持续”等主要特征,既要注重经济质量的提高,又要实现惠及全省人民的总体小康。推动四川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既是四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路径,也是全省人民的共同愿景。

(二)四川经济大省的现状分析

经过十多年西部大开发,特别是近几年的加快发展,四川经济总量已位居全国第八,但人均水平靠后。当前,我省经济总量跃上20000亿台阶,综合竞争实力大幅提升,是西部经济大省。但用效益指标、人均指标来衡量,与发达省份差距很大。我们人均GDP仅为江苏的43.3%,特大城市仅成都1个,而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分别有9、8、6、3个,铁路和高速公路路网密度均低于全国水平,“大而不强”的特征明显。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滞后于全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不发达;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盆周山区贫困问题突出,这些重大问题仍是我省迈向经济强省的最大的挑战。

三、新型城镇化推动四川迈向经济强省

(一)以城镇化为基础构建多点多极发展格局,推动四川经济协调发展

以新型城镇化为支撑的多点多极的发展格局内涵是在提升首位城市的同时,着力次级突破,夯实底部基础,全方位激发发展动力和活力。四川省要实现多点多极支撑,要借鉴国内外的发展经验,着力于城市群建设,加快形成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镇化发展格局。现阶段我省有成都城市群、川南城市群、川东北城市群和攀西城市群四大城市群。成都城市群是最成熟的,其今后的主攻方向是提升水平,强化其综合辐射带动能力,加强推动成德绵乐同城化发展,形成整体融合。川南城市群具备了加快发展的条件,与成都城市群一起被列入“优先发展”范畴,但由于川南几个城市由于产业结构雷同、发展不均衡,在城市群构建过程中要完善其区域内四大城市的交通设施体系,加强区域内的合作,避免恶性竞争和产业雷同。川东北城市群还在培育的过程中,应重点打造南充、达州这两个经济规模已经超过千亿且交通比较便利的城市,做大做强区域内的中心城市,从而带动其他小城镇的发展。攀西城市群由于区位条件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还未满足成为城市群的条件,在城市群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其旅游资源、农业资源和矿产资源建成有特色的城镇。

(二)扩大农村市场的消费潜力,提升四川经济总量

旧型城镇化重物轻人,广大农民被排除在城市体系之外,就算农民进城务工也并未充分享受到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也未改变其消费方式,极大地限制了社会消费。据四川公安厅统计,截止2011年底,四川全省常住人口8050万人,其中农村人口4682.6万人,城镇人口3368.4万人,人口城镇化率为41.83%,仍比全国低9.44个百分点。,全省户籍人口9058.4万人,其中农业户籍人口6595.7万人,占户籍人口的72.81%。 我省农村地区地域辽阔,农村户籍人口仍是我省人口主体,农业农村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因此,我省应把推动经济发展的重点转向广大的农村地区。提高我省城镇化率进而吸引大量的农民进城落户,改变其消费倾向和消费结构,让他们从农产品生产者转变为农产品消费者并大量增加工业品消费。

(三)以新型城镇化为依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四川经济发展质量

新型城镇化是生态文明贯穿全过程的城镇化,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消费模式等多角度建设新城镇,加大城镇生态环境建设的力度,提高城镇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从而更加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了将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原则、目标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促进四川省经济发展的深化升级,我省应加大投资力度建设省级生态文明试点城镇建设。在这些城镇的建设过程中应着重实现以下目标:城镇形成健康的生态系统,对生态环境规律的认识显著提高,城镇空间格局得到优化,城镇社会和谐,生态环境保护观念在城镇群众中牢固树立等。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建设具有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意识、生态制度的新型城镇。

参考文献:

[1]王振中:《中国的城镇化道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

[2郭晓鸣: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四川如何突破难点,天府新论,2013(3)。

[3]石英: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战略反思与对策,长春工程学院报,2013(1)。

[4]陈定模: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城镇化建设,城乡建设,2013(7)。

[5]仲品:城镇化:中国经济发展新引擎,中国西部,2013(3)。

推动城镇化建设 篇12

新型城镇化最重要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人为本,二是重心下移。“以人为本”就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避免城镇化率虚高的问题。既然是以人为核心,那么它就与人的成长、人的素养、人的生存环境和能力息息相关,而这些与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密切相关。“重心下移”就是要激活中小城镇发展活力。进一步激活覆盖面更广的中小城市(镇)的发展活力,形成几何级增长态势。而地方高职院校是距离中小城市(镇)最近的高级人才培养教育机构。地方高职院校具有站在城镇化发展前沿、人才培养属地化等特点,决定了其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可见,城镇化建设为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中山市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必然需要大量的技能人才,需要彻底解决“人”的城镇化问题。中山高职教育近十年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建设处于省内领先水平,全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然而,中山市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适应,包括学校战略定位与城镇化建设发展适应性问题,专业设置与城镇化产业趋向匹配问题,针对农民工的新市民教育问题,服务农业水平与农业现代化发展问题等。总而言之,在城镇化背景下,作为中山市城镇化建设的主阵地,中山镇区的发展尤为重要,高职院校要根据镇区发展需要,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调整办学思路,加快改革和发展步伐,增强服务意识,构建现代职教体系,与城镇化同向同行,与镇区协同发展,为城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中山职院服务镇区城镇化发展现状

在我国的整个教育体系中,高职教育是与城镇化联系最紧密、作用最直接的一种教育形式,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和城镇化发展依存共生。世界上一些城镇化水平比较高的国家,同时也是职业教育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对于推动城镇化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城镇化的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中山职院加强与镇区政府的合作,通过服务区域产业发展,推动镇区城镇化发展。通过紧贴地方产业设置专业,贴近生产一线培养、培训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实现了地方职业院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

(一)中山职院服务区域产业及城镇化发展情况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中山市的地方高职院校,在为中山市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优秀人才的同时,有力地促进了中山市新型城镇化建设。

首先,在办学理念上,学校成立之初就明确了育人为本、工学结合、创新发展、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确立了“立足中山,面向社会,质量立院,特色建院,人才强院”的发展思路。在正确的办学理念指引下,学校在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为实现中山社会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智力保障。近年来学校录取生源35%以上来自中山市,学校已经为当地培养各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1.4万多人,学生毕业选择在当地就业的占三分之二以上。

其次,专业建设上,学校根据“服务社会设专业、依托行业建专业、校企合作强专业”的专业建设思路,紧贴中山社会和各镇区优势产业建专业,并及时跟踪市场需求变化,对现有专业适时调整、优化和提升。如针对幸福中山建设需要开设社会工作专业、针对港口镇的游戏游艺产业开设动漫设计与制造专业、针对沙溪镇的服装产业开设服装专业、针对大涌镇的红木家具产业开设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专业。产业、社会发展有需要,而专业目录中没有的专业学校就申办新专业,如针对古镇镇的灯饰产业申办开设灯具设计及工艺专业、针对南区的电梯产业申办开设电梯维护与管理专业。根据中山市每一个镇区都有一个主打产业的特点,即“一镇一品”的产业格局,学校针对每个产业建立了相应的专业(见表1),建成了以信息工程、机电工程、经济管理、艺术设计为主打的34个专业和制造、电子信息、现代服务、艺术设计、化工等5大专业群。经过几年的建设与发展,逐步形成了“一镇一品一专业”的专业建设模式。

再次,在人才培养上,学校积极探索工学结合、产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式等人才培养模式,按照能力本位、就业导向、学生主体、校企合作、综合评价的思路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实行动态人才培养方案,聘请企业、行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使人才培养的规格与标准能不断适应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调整课程内容体系,使课程内容与企业的岗位要求紧密结合,将课堂搬进了企业工厂,与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培养的学生满足了企业的需要。

最后,在社会服务上,学校加强与镇区的合作,选派校企合作专员和科技特派员深入镇区、了解政企需求、传递合作意向,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与镇区政府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与镇区政府共建产业学院或社区学院,将专业办在与产业最近的镇区,为镇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最直接的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承接社会工作站和市创业孵化基地工作,积极参与和谐社会建设。学校各专业成立研究所,以研究所为依托,承接企业、政府项目,发挥学校在人才、技术上的优势,主动与企业、政府开展合作,为企业、政府提供政策研究、决策咨询、规划拟定等服务。紧密结合地方产业结构特点和“双转移”战略,积极开展面向社会的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

(二)中山职院服务区域产业及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 从专业设置来看,专业水平不高,结构不合理,专业设置与城镇化进程中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不相适应。未来中山的城镇化,主要是各镇区高速推进的城镇化,这些地区产业的发展需要与之匹配的专业。而从目前学校专业设置情况来看,与中山市未来建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新体系相比,学校相对应的专业还不够先进、不够现代,专业设置的超前性还不够。一些投入成本低、针对性不高的第三产业专业(如经管类)设置比重明显偏重,学生数量几乎占据学校总学生数的三分之一。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有利于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增强生活幸福感,与之关系紧密的医药卫生类专业较少。学校专业水平与产业发展没有呈现出良好的对接势头,专业设置明显滞后于以工业建设为主的发展,专业建设还不能完全有效服务于区域经济和城镇化发展。

2. 从人才培养质量来看,学校在人才培养中提出了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满足学生成长需要的培养理念。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并不理想,学校把学生教育的重点放在了专业课,特别是专业实践课的操作上,学生理论水平普遍较低,后续再学习的能力较差。学生在报考专业时脱离现实情况比较严重,考虑更多的是学习轻松,毕业后工作岗位环境好的专业,比如经管类专业。再加上学校开设的专业面比较窄,从而导致学生毕业后虽然官方统计的就业率很高,但专业对口率很低,工资很低,跳槽率很高,说明这些专业培养的学生还达不到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据麦可思调查,中山职院2015届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59%,低于全国62%的平均水平;高职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率为51%,高于全国43%的平均水平。可见,目前中山职院对中山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对人才需求的满足度尚未达到预期的效果,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持续发展能力等还很难令用人单位满意,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满足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

3. 从服务社会来看,虽然学校非常重视社会服务工作,积极开展社会服务项目,但是,从社会服务的种类来看,针对企业的技术咨询、技术开发项目服务很少,主要集中在社会培训方面,而且培训主要集中在经济效益比较好的、易于操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培训、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和学历水平提升,专门针对农民、农民工职业技能的培训和进城农民工的新市民教育还不多,针对企业工人的技术水平提升培训还很少。在针对农民、农民工的培训上只是被动地接受政府不多的一些培训项目,还缺少主动开发培训项目的积极性,特别是服务社会的公益项目。可见,学校社会服务趋利现象明显,还缺乏主动服务社会的意识,服务企业技术能力还很弱,中山职院的社会服务职能不能满足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需要。

二、中山职院与镇区政府协同推动城镇化发展的路径

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始终都是产业化协同推动的结果,高质量的城镇化必须以产业化为基础,只有依靠产业化的不断发展,城镇化的发展才能获得就业的支撑和基本公共服务的保障。我国的城镇化和产业化需要协同发展。中山市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产业化滞后于城镇化的情况,出现了传统产业不景气、产业结构转型需求迫切的情况。中山市未来城镇化发展强调以人为本和重心下移,其根源和支撑都在于产业,所以,处理好新型城镇化问题关键在于处理好产业问题,中山职院协同镇区政府推动城镇化发展,最核心的就是要通过专业升级、人才培养升级和服务升级协同镇区政府推动镇区产业转型升级。

(一)深化产教融合

首先,依托产业发展,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专业水平。中山市十三五规划提出,十三五要基本建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新体系。依据学校现有专业情况开设对应高端新型电子信息、半导体照明、光电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业,重点对现有制造、电子信息大类专业进行升级,提高专业水平,重点服务智能制造、船舶与海洋工程、汽车制造和卫星及应用等先进装备制造业;进一步提升艺术大类专业的水平,提高艺术类专业服务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对现有经管类专业进行整合,重点开设物流、营销和电子商务专业,适度开设旅游、会计、金融和社会工作专业。要从战略的高度规划学校的专业发展,紧盯主体产业、重点产业、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建专业,逐步降低经管类专业总体规模,提高制造、电子信息大类专业规模,形成以工为主,经、管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加大生产服务业人才的培养,逐步建成具有现代性和先进性,体现中山产业特色,与中山产业发展紧密对接的专业体系。

其次,依托产业发展,调整人才培养,优化培养模式,提高人才素质。由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需要2~3年的时间,所以,一般来说人才培养滞后于产业发展,对于新兴产业尤其如此。这就需要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能够根据产业发展,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根据职业岗位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使得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能够适应岗位技术技能的新变化、新要求。学校在重视实践教学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对理论的学习;在学习基本技术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研发能力的培养;要增加人文课程的学习,实现人文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工科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更加注重知识的专和精,经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更加注重知识的宽和广,根据产业的新变化,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使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够满足中山未来产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技能人才。

(二)深化政校合作

首先,学校通过移植政校合作产业学院模式,布局产业聚集区,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在总结产业学院合作办学模式的基础上,以学校现有专业为依托,结合中山市各镇区发展需要,适度增加产业学院的数量,重点在中山市鼓励和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产业集中度比较高的镇区布局产业学院。学校与镇区政府合办产业学院不能停留在与地方政府简单合作的层面,而是要通过产业学院平台,最终实现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只有企业真正融入产业学院中来,并且能够成为产业学院的主体和参与者,才是真正达到了产业学院建立的目的,这样的产业学院才名实相副。着眼产业学院未来的发展,学校需要借助地方政府的力量,依托产业学院平台,加强与地方产业中的龙头企业合作,并辐射中小企业,实现从政校合作向校企合作转移,政校企协同发展,有效破解职业院校校企合作难题。

其次,学校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增强承接镇区政府服务的能力,实现政校的整体性协同。在发展过程中,传统的产业和社区在空间上隔离的模式正逐渐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汇聚交通、环境、文化等多元都市要素融合的产业社区模式。产业社区是传统专业镇的升级换代,加入了更多的人性化要素。它包括“新型产业”和“社区”两个方面内涵。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产业要升级,社区服务功能也需要升级。社区服务的主体是镇区政府,而根植于产业社区的产业学院,要充分利用整个学校的资源,不仅要发挥专业技术优势,也要发挥学校在文化上的优势,促进产业社区文化发展。学校要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主动承接镇区政府的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项目,并不断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学校的理论工作者应因地制宜,基于中山特殊的城市文化背景,深入研究并积极向广大市民宣讲中山精神,协同镇区政府共同推动和谐中山的建设。

最后,镇区政府加强与职业院校的合作,创新体制机制,协同推动镇区城镇化发展。中山市十三五规划提出:加大市级财政和鼓励社会投入,支持多镇多方共建新型专业镇“产业(人才)学院”,大力输送灯饰、家电、红木等产业集群紧缺适用专业人才。这里的产业学院和中山职院与镇区合办的产业学院不论在理解上存在着什么样的不同,但在为中山产业发展培养人才的目标这点是一致的,也可以说产业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已经上升到市级规划层面。所以,镇区政府应以此为契机,充分认识到地方院校对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作用,积极开展与地方院校的合作,创新体制和机制,调动社会各方面资源,为产业学院的运行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通过产业学院平台,为校企双方牵线搭桥,推动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合作,引导更多企业与高职院校共同参与“产学研”合作和人才培养工作,满足镇区产业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并最终推动镇区城镇化发展。

中山市经济社会发展已经步入十三五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给地方高职教育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同时也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山职院作为地方政府主办的高职院校,需要主动承担起中山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主动协同镇区政府,深化与企业的合作,不断调整专业结构,更新课程内容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镇区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发展,实现中山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

摘要:高职教育是与城镇化联系最紧密、作用最直接的一种教育形式,其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研究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服务中山镇区城镇化发展问题,探讨地方职业院校与镇区政府协同推动城镇化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地方高职院校,镇区政府,协同

参考文献

[1]孙久文,闫昊生.城镇化与产业化协同发展研究[J].中国国情国力,2015(6):24-26.

[2]中山市人民政府.中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2016-04-23)[2016-08-20].http://www.zsnews.cn/Backup/2016/04/23/2856456.shtml

上一篇:门静脉系统异常下一篇:物流网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