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城镇化建设论文

2024-09-30

农村城镇化建设论文(通用8篇)

农村城镇化建设论文 篇1

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结合问题思考

出处:国家统计局

最近,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就推进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结合问题赴孝感市进行了专题调研。从调研的情况看,孝感市在新农村建设与推进城镇化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摸索了一些紧密结合的好路子。实践成果显现,越是城镇化程度高的地方,新农村建设步伐越快;越是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结合得好的地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就越大。在调研过程中深深感到,新农村建设只有与推进城镇化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城镇化对新农村的集聚、辐射和带动功能,才能更好更快地推动全市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取得互动互促、相得益彰的效果。

一、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紧密结合是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

1、从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内涵看二者紧密结合的客观必然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新农村建设方针,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其内容涵盖了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构筑新设施、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等新农村建设的各个方面。发展新产业,就是要打牢物质基础,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建设新村镇,就是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使农村的发展实现科学合理规划,城乡差别得以缩小;构筑新设施,就是要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包括清洁安全饮水、道路交通、电力、信息网络、医疗卫生体系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培育新农民,就是要加强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推进农村科技体系建设等,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讲文明”的新型农民;树立新风尚,就是要加强和完善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社会主义新风尚得以形成。

城镇化是指社会生产力和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集聚的过程,体现出非农人口在社会总人口中的比重,是一个地方综合实力、文明程度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镇化率越高,其城镇工业化、信息化程度就越高,非农人口的比重就高,社会的现代化程度也就越高。城镇化具有阶段性的发展规律:发达国家的进程表明,当城镇化率达到20%以后,城镇化进展呈加快趋势,城镇化率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当城镇化率超过70%后,其速度又趋减缓,最终稳定在80%至90%之间。

二者内涵的目标同向,任务一致,目的相同,要求一样。因此,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伴随于我国现代化全过程,是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两大战略支点,二者相互关联,密不可分。

2、从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具体实践看二者紧密结合的客观必然性。城镇化过程是农民不断向城镇迁移的过程,农村富裕人口转移到城镇,直接减少农民,达到富裕农民的目的。城镇化程度越高,城镇的二、三产业越发达,城镇的功能越键全,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就越强。而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是发展生产,主要解决农村增效、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问题。而城镇化必然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业现代化,吸纳和转移更多农村人口,减少农民,富裕农村,实现新农村建设的任务。从孝感市实际看,2007年农民人均耕地0.7亩地,农民人均收入3915元,其中非农收入占80%以上,可见,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要减少农民,使富余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让大量农民进入城镇是一种必然。因此,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城镇化,城镇化建设离不开新农村的发展,二者结合越来越紧密,相互依赖越来越强。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已步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历史新阶段,城乡二元化的经济社会结构已经打破,城乡发展必须统筹,实行一体化推进。因此,处理好建设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的关系,统筹城乡,紧密结合,是实现两大历史战略的必由之路。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新世纪头20年的重大发展战略,犹如一对孪生弟兄,彼此之间没有主从之别,先后之分,它们相互关联,不可分割,互动互促,相伴而行,谁也离不开谁。城镇化发展需要从农村大量吸纳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新农村建设需要把更多的农民转移到二、三产业中去。加快新农村建设,为城镇化推进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之源,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反过来又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二、新农村建设只有与城镇化紧密结合才能实现科学发展

近几年来,各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的实践告诉我们,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突显城镇化的重要地位,加快城镇化步伐必须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使之相互促进,统筹协调,有机结合。不然,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都是一句空话。

通过调研剖析孝感市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紧密结合的典型,我们认为,要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使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紧密结合,必须高度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快产业拓展是二者紧密结合的重要基础。产业是新农村和城镇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拓展产业是调整农村结构,建设新农村的基本要求,也是城镇化的基本条件。汉川马口镇1993年镇区100万以上企业只有上十家,为进一步加快城镇化发展,马口镇依托3509工厂和当地民间纺织关联企业传统优势,积极发展城镇经济,通过三年努力,马口镇引进企业200多家,企业总投资达3亿多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到56家,精纺装机总规模达85万锭,纺织工业产值、年销售收入分别达到37.6亿元和20多亿元。纺织产业迅猛发展,使城镇吸纳就业、集聚人口能力快速提升。目前,城镇常住人口5.33万人、流动人口4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2%,是1993年的2倍,吸纳农民工2.8万人(月均工资1200元,纺织企业年工资开支2亿元),还带动了建筑、运输、餐饮、金融、商贸等产业的发展。全镇注册的个体工商户达到4000余家,其中大型超市、酒店、建材门店从业人员7359人。与此同时,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业建设也在产业带动下加速发展。2005年以来,全镇用于水、电、路、讯及文体、教育、卫生等方面的总投资达2亿多元,镇区面积由3平方公里扩展到6.2平方公里。

应城市汤池镇积极发展旅游业,引导周边农民围绕旅游业发展配套产业。近两年,农民投资兴建了300多家超市、餐饮、洗车、网吧、建材、手机、美容等服务业,在旅游产业的推动下,汤池镇常住人口由近2000人增加到5000多人,新增常住人口中60%是周边农民。去年汤池镇实现税收820万元,同比增加10倍。

由此可见,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都离不开产业的拓展、产业的调整、产业的提升、产业的延伸、产业的支撑、产业的对接。离开产业这个二者结合的基础,无论新农村建设还是城镇化都无从谈起。

2、加强统筹规划是二者紧密结合的重要前提。新农村建设和推进城镇化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二者要紧密结合,防止两张皮,务必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科学发展,突出超前性,体

现人文、产业特色,整体推进,使城乡统筹规划成为促进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紧密结合的重要抓手。一是突出重点抓好城镇规划。云梦县城区规划重点抓详规覆盖率的提高,重新修编以后的城区详规率达到93%;大悟县按照扩大规模、完善功能的原则,在对县城区总体规划重新修编的同时,加强指导宣化、河口、新城、芳畈等重点镇完成了城镇发展规划;安陆市按照突出重点、增强带动力的要求,整体规划体现出以市区为龙头的“市区―城郊经济圈―中心集镇―小集镇”的城镇圈放射层特点。二是突出重点搞好产业规划。云梦县对周边10公里范围内的城关、伍洛等6个乡镇农业产业发展实行统一规划,规划后的产业实行功能互补,结构布局更趋合理。三是突出重点搞好小集镇、中心村规划。农村小集镇和中心村(村庄集并点)是农村的新社区,也是未来城镇化的基础,各地按照体现特色,着眼长远的要求,高标准编制城乡统筹结合规划。上半年,全市已有200个重点村完成了详细的村庄规划。如汉川市重点村规划纳入全市统一编制,严禁在规划圈外乱搭乱建,农村耕地逐渐向大户集中,农民住宅逐渐向小集镇、中心村附近集中,对基础较差的村规划,由乡镇组织实施;安陆市针对农村有新房、无新村,居住分散的问题,在农村规划中,按推进城镇化要求,以政策、投入、基础设施优先配套建设为导向,引导社会公共资源向小集镇、中心村集中,吸引有建房意愿的农民向集镇和中心村靠拢,促进了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有效结合。

调查表明,规划管长远,规划是前提。只有规划科学、合理、周密、严谨,落实,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目标才能实现。

3、提高农民素质是二者紧密结合的必要条件。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城镇化的主力,高素质的农民对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尤为重要。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进程。农民素质的提高,除了强化培训外,务必实现两个转变,即由农村向城镇转变,由农民向居民转变,调整思维方式,改变生活习惯,增强谋生致富手段,从而达到在转变中改变,在改变中提高。今后要切实利用好“三大”平台,提高农民综合素质,逐步实现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农民向居民转化。一是利用好文化中心户创建平台,培养新型农民。应城市大力开展创建活动,建成村级活动室160多个;汉川市今年文化中心户达到600多户。通过大力推广文化中心户模式,推动了农民健康活动的开展。二是利用好“十星农户”创建平台,引领农民文明新风尚。以“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为载体,组织农民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如汉川福星村十年来坚持不懈地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对评出的“十星文明户”实行重奖,农民的公共道德、遵纪守法、公共卫生意识不断提高,该村还组建专业文艺团体,创作出《人在福中》等40多部群众喜闻乐见的戏曲和歌曲,每年义务为群众演出上百场,引导农民培养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情趣。三是利用好农民“阳光工程”培训平台,提高农民技能。目前孝感市外输农村劳动力总规模有100多万人,年打工净收入达100多亿元,打工农民已成为市场条件下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持农村的重要力量,打工经济已成为不少地方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为此,各地利用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加强了农民技能培训。今年前四个月,全市共培训农民2.7万多人,新增转移劳动力5万多人。

4、突出中心村镇建设是二者紧密结合的有效方法。中心村是新农村的未来,是小集镇的体现,是城镇化的基础。根据地理位置、资源优势和经济流向,循序渐进,稳步发展中心村,重点建设小集镇,使其成为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的结合点。一是构建村镇群。对地理位置连接紧密,具有内在经济联系的中心村镇,在基础设施、公用设施、产业布局等方面实行一体化建设,相向发展,促进生产要素的聚集,形成小城镇板块。对沿汉江、京广线、汉丹线、长荆铁路、316国道、107国道、京珠高速和汉十高速等交通轴线的小城镇,以水陆大通道为纽带,推动沿线城镇串联式发展,大力发展城镇带。汉川市规划重点建设荷沙线城镇带,大悟县的芳畈―阳平―城区村镇线,孝昌县的小河―城区―周巷集镇走廊,应城市的“组团式”城市发展路子,云梦县的“6+1”的城镇建设,安陆市的城郊经济圈建设,成效显著,他们都已具备了发展城镇带的基础。二是发展一批产业规模镇。对具有一定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的城镇,加强以工业和商贸物流为重点,推动产业和人口上规模。把具有一定产业和人口规模的重点村镇建设成为一定区域的中心镇。全市5个国家级、9个省级和一批镇区人口过万人的重点镇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三是开发一批特色中心镇。挖掘特色资源,发展边界口子镇、旅游镇、大宗农产品(000061行情,股吧)生产加工镇。象汤池镇的温泉资源、王义贞镇的古银杏群落、小河镇的明清古建筑、宣化店镇的红色旅游等,都进行了必要的开发利用。经过前段的努力,目前,全市镇区人口过万人的建制镇发展到33个,其中,3万人口以上的镇达到6个(马口镇超过5万人);2万人口以上的镇达到7个,1万人口以上的镇达到20个。

运用试点带动的方式,促进了中心村社区功能不断提升。全市共有行政村2936个,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已确定近200个中心村试点朝着城镇化的方向发展。一是以企代村。如应城大普村、汉川福星村、安陆李园村等,企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统筹安排,高起点规划和建设,村村道路硬化,家家电视通、电话通、宽带通、自来水通,卫生、教育、文体、医疗、超市等一应俱全,农民实现了职业非农化,生活城镇化。汉川福星村紧紧依托福星科技集团,集团10年投入村庄建设资金达到1.3个亿,4700个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的有4000人,去年,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5万元。二是产业兴村。如汉川长兴铺村、应城龚河村、云梦三赵村、安陆唐僧村等,依托当地资源,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农民很快富了起来,致富后的农民依靠自身力量,“产业兴村,我建我村”。安陆唐僧村集体开发板栗基地490亩,茶叶基地560亩,实施退耕还林976亩,去年集体经济积累达到105万元。近年来,这个村先后投资300多万元,新建桥梁,硬化通村道路,铺设彩色步砖,接通有线电视,建设文化广场,拉动村内循环公路,农村生活、生产环境,朝着城镇化的方向发展。三是生态强村。云梦四合村突出苗木和蔬菜基地特色,开发休闲观光农业,带动农民增收。一批北部山区村镇通过申报扶贫“整村推进”项目,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支持,开发生态旅游村,组织农民自发投工投劳,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发展农村经济,村庄面貌发生巨变。四是开发新村。安陆白店村、汉川湾潭村通过运用市场机制和社会捐助的办法,统一开发建设村民住宅,完善新村基础设施,不仅节约保护了大量耕地,农村社区正朝着城镇社区标准看齐,城乡差距越来越小。中心村镇的快速发展必将加速全市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三、对推进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结合的几点建议

在看到孝感市推进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有效结合的同时,也要看到当前二者结合中存在的问题。如城乡管理不对称,重城区,轻集镇;产业支撑力不强,特色不突出;城乡建设资金比较分散;镇村规划没有形成城乡一体化;体制政策调整和落实不到位等等。为了两大战略整体推进,真正达到“高效、协调、务实、加速”的要求,我们建议:

1、统筹领导力量。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推进,是一个有机整体,不能搞“两张皮”。要把二者真正结合好,必须明确城乡一盘棋的整体思路,改变习惯传统的思维,建立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机制。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协调、统一推进。切实改变两个摊子各搞各,多路力量散到撮的状况。从组织机构、领导力量、措施途径上搞好结合,统筹各方,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推动两大战略任务的实现。

2、统筹城乡规划。统筹城乡,规划一体是二者结合的必然要求。当前急切需要城乡结合、整体规划,从战略层面思考,突出超前,注重特色,切实改变目前城乡规划分割、建设分开、管理分治的状况,抓紧抓实编制城、镇、村一体化的规划。一是要突出产业规划重点。二是要突出特色和优势抓好一批重点镇的布局与规划。三是要按照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突出抓好一批中心村的规划和建设。

3、统筹政策支持。在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进程中,政策导向、政策牵引的作用十分重要。目前,在两大战略实施中的政策不一致、不同步、不平衡的问题较明显,已成为整合城乡资源、影响整体推进、不利紧密结合的政策障碍。今后在实现两大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政策的一致性。一是土地集约经营、开发利用政策的一致性。二是城乡公共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政策的一致性。三是城、镇、村管理方式,综合服务配套政策的一致性。四是农民居民户籍管理同等待遇的一致性。五是外引内转的优惠同等政策的一致性。如果做到城乡等同、政策一致,必将大大促进城镇化提高,带动新农村建设的新变化。

农村城镇化建设论文 篇2

关键词:苏南,城镇化,农村集居建设

一、苏南城镇化进程与农村居住方式

苏锡常地区是全省城市化、工业化、农村基本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推进最快、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也是全省农村经济最发达、农民最富裕的地区。

(一)苏南城镇化总体特征。

苏锡常地区通过上世纪80年代乡镇工业的积累与繁荣,通过90年代外向型经济快速推动与促进,城镇化发展从加速期进入了快速上升期,近几年驱入稳定发展期。2002年,苏州、无锡两市的城市化率分别突破60%,2005年,又分别上升到65%,年均上升1.5和1.8个百分点,仍然显示出快速上升态势。至2009年,苏州、无锡、常州三市的城市化率分别为66.3%、67.8%和61.2%,平均超过65%,高出全省近10个百分点。苏州5个县级市城市化率平均在60%以上,无锡2个县级市平均为59%,常州2个县级市平均为46%。从2005年至2009年的城市化率来看,苏州市年均仅上升0.3、无锡市年均上升0.2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表明,苏锡常地区已基本步入城市化稳定期。

(二)苏锡常城镇化进程与农村居住方式的演变。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以来,苏锡常地区在“三化”互动并进的发展背景下,积极融入长三角经济带建设,积极推进苏锡常都市圈建设,积极参与沿江城市群发展,构建和完善以大市为核心、以县级市为枢纽、以中心镇为基础的城镇布局体系,科学确定城镇规划区、工业生产区、农业发展区、农民居住区和生态保护区,调整优化工业与农业、城镇与农村空间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中心镇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大力提升农村城镇化水平,编制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实施区域交通、区域供水、区域绿化系统一体化规划,改革创新就业、就学、保障等同城化机制,激发区域发展活力,推动城乡联动发展有实质性进展。在小城镇建设和村庄建设上,按照城乡一体规划、镇村布局规划和村庄规划,按照现代社区型、集中居住型等多种居住模式,用规划引导农村集居点建设。坚持工业企业向规划区集中,农业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居住向新型社区集中(即“三集中”),实施“三置换”改革举措,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民居住水平。苏南地区经过城乡空间要素整合,经过推进“三集中”,“万顷良田工程”和大批农民进城的变化,带来了城乡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以及城乡发展方式、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也带动了农民建房和农民居住方式的新变化。

二、苏南农村集居建设面临的突出困难与问题

近年来,苏锡常地区农村集居区建设推进比较快,为苏南经济转型升级、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苏锡常地区农村集居区建设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一)镇村建设计划修编滞后。

苏锡常镇村布局规划编制已历经五个年头,原有规划的一些村庄 (集居点) ,在近几年推进“三集中“、“万顷良田建设”过程中,有一部分村庄和农房面临动迁安置问题。同时,随着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生产力提高和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有些村将面临需要调整村庄选址、集居规模以及耕作半径等问题,原有的镇村建设规划滞后,与上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也不能有机衔接,亟待修编调整,更好发挥规划的科学引导和调控作用。

(二)农村集居区建设用地指标紧缺。

在实地调研中,基层对农村集居区建设反映最为集中的问题是土地指标不能“落地”。启动一个300户左右的集居区建设,至少需要60亩土地,但由于农村建房土地预留指标、先期土地周转指标、土地复垦整理置换建设用地指标、城乡建设用地指标增减挂钩等还没有真正落实到位,集居区建设先期土地周转3年期偏短,跨村组建设集居区土地流转操作困难以及土地指标紧缺等等,都是制约农村集居区建设的重要因素。

(三)农村集居区管理制度不顺。

虽然苏锡常地区农民集居区管理体制初步建立,但相当数量的集居区管理,却存在着多头混乱的状况。集居区基层组织,有的叫社区管理会,有的叫社区居委会,但多数仍以原村委会为主体维持运转。“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承担的职能及管理方式,没有脱出村委会职能和管理方式;同时,由于管理范围拓展,管理对象增多,管理力量严重不足,管理能力薄弱,物业、环卫管理借助城市居委会管理办法,行政、经济、党务、财务、征兵、治安等事项,都依然按原来行政村的归属管理。一些集居区涉及多个行政村,管理主体多头,一些规模较大的集居区,管理难度更大。苏州市5000人至3万人左右的农民集居区有200多个,居住着全市1/3左右的外来人口。不少集居区存在外来工子女入学难、老年管理难、社区管理费缺口大问题,还有些集居区偷盗和群体性事件出现增多倾向。

(四)公共设施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2006年《江苏省村庄规划导则》出台后,苏锡常地区农村集居区公共设施建设水平得到大幅提高,功能逐步增强,实施逐步配套。近几年,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集居区先期建设的公共基础设施和配置显得偏小偏少、有的明显不足,与农民生活需要不相适应。比如:居民对美容美发、养身健体、道路车位、商业服务等需求越趋多样,原有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档次,已不能满足村民需求,与村民需要存在明显差距。

(五)集居区建设投入不足。

苏锡常地区农村集居区建设,一般以“市扶持、镇奖励、村投入”为主要形式,但资金投入大头主要是村级经济。虽然苏锡常地区村级经济相对较强,但近几年农村社会保障、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发展等刚性支出不断增加,村级经济负担越来越重。另一方面,以奖代补额度不大,远远不能满足集居区建设资金的需要。况且,集居区建设周期长,运行成本高,需要持续投入大量资金。不少镇村反映,因资金不足,一定程度影响了集居区建设的进度、标准、功能配套和规划实施,在极个别地方,也多少影响到对动迁农民的补偿标准和水平。

三、推进苏南农村集居建设的对策举措和建议

当前,苏锡常地区正进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和率先实现农业基本现代化的新发展时期。农村集居区建设,为苏锡常地区经济转型发展腾出了新的空间,为城乡发展一体化开辟了有效路径,为基本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针对苏锡常地区农村集居区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和实际困难,我们感到,进一步推进苏南农村集居区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规划引导,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健全公共服务,创新管理机制,加大财政投入,着力处理好规划统筹与协调、文化继承与创新、规范管理与改革、集居规模与合理布局的关系,真正把农村集居区办成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

(一)进一步完善镇村布局规划,科学引导农村集居区建设。

要根据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的新要求,促进苏南农村更加科学集聚集约发展,依据提升城镇化水平的客观需要,适时调整和修编村庄建设规划。注重土地利用规划与乡镇总体规划、镇村布局体系规划和村庄规划的相互衔接,合理确定保留、扩建、撤并村庄数量,优化镇村空间结构;要合理确定集居区建设规模和耕作半径,优化村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在规划实施中,要切实发挥好规划的引导与调控作用,严格农房建设用地审批制度,有序实施村庄规划,稳步推进苏南农村集居建设。

(二)尽快出台相关政策,着力形成集居区建设用地等保障制度。

当前,苏锡常农村正在进一步探索“三置换”改革、推进“万顷良田建设工程”“三集中”,急需对农户宅基地置换商品房、农户闲置宅基地退出补偿、农户宅基地调整、农村土地流转等事项进行规范引导。省里应尽快研究制定和完善《推进农村集居区建设的政策意见》,指导各地稳妥推进集居区建设。要明确农产宅基地年度用地计划、土地复垦整理置换建设用地指标、城乡建设用地指标增减挂钩等政策;要允许农村集居区建设用地“先占后补、先用后征”,适当放宽集居区建设先期土地周转周期限。

(三)坚持立足乡村实际,努力提高农村集居区规划设计水平。

农村集居区的规划建设,要与当地农业农村发展方向和未来发展定位相适应,与农村生产生活实际条件和需要相适应。要在提高现代化水平、保障安全便利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形成有乡村特色的空间布局、内部功能和风格色彩。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人工与自然、个性与多样的关系,处理好保护地方建筑特色与吸收西方建筑元素的关系,处理好生产、生活与生态关系。要田地制宜,根据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区位条件,设计不同类型的农村集居区,提高农村集居区设计建设水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更像城市,农村更像农村”。

(四)创新多头管理体制,探索研究农村集居区管理机制。

农村集居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直接影响广大农民切身利益和农村社会稳定。要加快改变农村集居区多头管理状况,建立现代社区管理机制。要加强社区管理职能配套,加强社区党组织和各类群团组织建设,着力提高社区的凝聚力。要对城镇周边有条件的农村集居区,加快“村转居”步伐,纳入城市社区建设管理体制;要对坐落在农区的农民集居区,积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社区管理模式。要制定出台《农村集居区管理细则与办法》,明确集居区车辆停放、外来人口、老年群体、计生和物业费收缴等管理服务办法,改善和提高农村集居区管理水平,建立秩序井然、安全卫生、繁荣和谐的新型集居区。

(五)逐步加大财政投入,健全扶持农村集居区建设的长效机制。

目前,镇村经济是推进农村集居区建设的主体,但村镇财力有限,集居区建设资金普遍不足。各级政府要加大“以奖代补”力度,加大财政对农村集居区建设的投入,并形成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确保集居区建设的进度和运行的稳定;有条件的地方,可建立农村集居区建设专项资金,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支持村庄整治和集居区建投。要赋予镇村与事权相应的财权,鼓励集居区自我积累,加快软、硬件发展,不断完善公共设施配套能力,不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同时,要切实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解决好动迁农民的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和土地置换补偿等切身利益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小林.苏南乡村城市化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 1996

[2]洪银兴.苏南模式的演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J].前线, 2008

[3]宋林飞.中国“三大模式”的创新与未来[J].南京社会科学, 2009

[4]严书翰, 谢志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6

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 篇3

关键词:城市群;农村城镇化;三农

一、农村城镇化的积极意义

纵观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中和我国城市化高速发展来看,今后20-30年城市化为主的后期过程中,将会伴随着郊区城镇化。咨询公司麦肯锡开展的一项研究称,2011年全球有五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仅仅600座城市,城市创造着世界60%的产值。随着私家车的增多,人们可以工作范围大幅增加。同时交通条件的改善,各企业也可以在郊区选址建设工业园区。也可以因地制宜,根据各城镇为中心组建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充分利用城镇现有的技术和手段,实现生产一条龙经营,真正使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依托城镇化建设得以实现和发展。

中国正在形成23个城市群,但是珠三角、长三角以及环渤海圈等城市群容纳能力有限,水资源和交通拥挤形势非常严峻。而我国2856个县级行政单位的建设搞好,对于解决上亿农民的流动安置意义重大,发展了当地经济也解决了劳动力就业,极大地降低了交通、住房等城市生活成本,对于国家的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农村城镇化较为成功的浙江省为例,2011年,浙江农民人均住房已经达到60.8平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6.9平米。江浙公路一代农村家家户户几层的小楼房,不比城市别墅差。便捷的交通和舒适的居住环境。2011年浙江农民人均收入13071元,是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让人们看到了城镇化实现的好处,并有很多的借鉴意义。

二、 我国城市化进程及出现的负面影响

我国城市化进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限制城市化进程阶段(1949-1978年)。从建国初期的离开农村的高潮,到1962年一1965年“禁止农业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的极端方式,以及文革期间千万知青上山下乡。

第二阶段为城市化较快发展阶段(1979-200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城市化率由1979年的18.96%提高到2000年的36.22%,1997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大量下岗职工减缓了城市化发展速度。

第三阶段为高速发展阶段(2000年以后)。随着加入WTO和经济发展环境的好转,以及国家和地方各种配套政策的出台,大大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2002年至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1.35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2096万人。2011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27%

城市化进程是我国经济化的必然过程。但随着工业化的推动,在客观上又给我国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生态环境及社会影响:

(一)城市贫民数量剧增

根据2011年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我国城市贫困人口有5000万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农民的迁移从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贫困人口的迁移。许多农村的殷实之家,也很难在城市相对高的物价中很好地生活。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留在大城市就业,而就业形势变化、高房价、大学生就业观念滞后等原因,城市化中逐渐出现一个特殊的群体--“蚁族”,城市化率到达75%以上就算是城市化进程基本完成,新来的居民努力改善生活,但很多人却面临困境,大量人口没有像样的住房甚至基本的卫生设备。

(二)城市环境变坏

空气污染、 水污染、 噪音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很多城市的废物排放已超出自然的承受能力。2012年我国三分之二以上城市缺水,其中沿海城市90%以上缺水, 成为制约城市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张带来了城市交通量的高速增长, 城市交通日趋拥堵。2011年城市上班路上花费时间,北京以52分钟居首,广州、上海则以48、47分钟紧随其后,无形中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

(三)部分城市化过热现象

城市建设的规模过大、 速度过快, 建设的投资超出了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多年来,中国各地建设大量房地产项目,吸引了众多购买者。随着房价持续上涨,更多投资者变成投机者,在北京,一幢幢商业楼盘空置着。在鄂尔多斯老城区23平方公里上拥挤着30万人,康巴什新区就是为百姓投资建设的,新区总面积352平方公里,市区32平方公里,人口2.86万人,“空城”成为中国房地产泡沫的展品。

三、农村城镇化的政策建议

1978年以来,我国城市化政策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支持农民进入城市就业,鼓励农民迁入城市;二是确立了以积极发展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方针。我国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是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根本原因。城市生活比农村生活条件优越很多,比如文化娱乐、教育、金融、交通、医疗等软硬件环境远远好于农村。根本解决途径还是要发展农村经济。

(一)国家仍需加大对农村地区财政的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公路、饮水水安全、电网、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解决村内给排水、垃圾处理等问题,提高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

(二)要确定政府在城市化中的职能和地位, 把城市化从政府行为为主转变为市场经济行为为主导。我国地域辽阔, 东西、南北地区在环境和经济水平差别很大, 城市化的进程也是各有特别之处,不可能齐头并进。城市化进程必须充分照顾和考虑到各地实际情况和经济发展水平,避免政府行为地扩大或限制城市化的过程。

(三)更好的落实国家的三农政策和支持力度。针对农村人才流失,提高现有农村劳动者素质,全面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要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和生产实际的需要,开展针对性强、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培训;根据农民需求开展农业科技培训。

(四)加快推进户籍、社保等相关制度的改革力度。持续十几年,农村物价涨幅一直高于城市,使得目前农村物价已经接近于城市物价。农村低保仅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待遇的1/3,甚至更低。急需相关政策制度改革,让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在国家的福利政策上,可以得到同等的对待,并最终实现医疗、养老、失业等保险能跟随人口的迁移。

(五)大力发展城镇第三产业。工业和城市都必须依赖第三产业的流通和服务两大部门来生存和发展。第三产业发展越完善,将直接推动城市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潜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增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工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优化生产结构,缓解就业压力。

小 结

农村城镇化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政策,一定要多管齐下,做好社会主义农村城镇化建设工作。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农村地域辽阔,没有高房价,自然条件好,交通通畅,因而更适宜人居住。而医疗不方便、文化生活相对匮乏等问题,相信随着农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会得到解决,统筹经济与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走可持续的城镇化道路,将会赢得越来越多人的安居乐业,并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保障。

农村城镇化建设论文 篇4

一、对巴中小城镇建设的现状分析

建区设市十六年来,由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小城镇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对经济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小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到底,全市有123个乡集镇,61个建制镇,其中国家级重点镇5个,省级试点镇48个,县城以下乡镇建成区面积达到198平方公里,乡镇平均建成区1.1平方公里、人口3000余人,平均66平方公里分布着一个小城镇。恩阳镇建成区面积3.5平方公里,城镇常住人口4.5万人,是全国重点小城镇。清江镇近几年来城镇房屋建筑面积以每年5―10万平方米,人口以年均500户、人的速度增长。

(二)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通过抓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功能完善,小城镇成为人口、经济、社会等资源的重要集聚点,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成为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辐射点,成为农村和城市的重要结合点。对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形成起到了聚集作用,对产业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对农村人口的转移起到了吸纳作用。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全市小城镇常住人口达到6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27.1%。比如,乐坝镇总人口7680人,城镇人口达到6100人,城镇化率达到80%。白衣镇十年来镇区面积扩大8倍,城镇人口增加6倍,达到1.2万人,占总人口的35%。

(三)基础和服务设施明显改善。路、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市场等服务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到底,全市乡镇建成主要交通公路232条,里程1208公里;建成区道路硬化率达到70%;乡镇通电率100%;60个乡镇建有集中供水厂(站);所有建制乡镇开通固定电话、移动电话,60%的乡镇开通网络;建成了一批综合农贸市场、专业市场、经营超市,促进了物流的初步形成;恩阳、清江、乐坝、涪阳和兴文实现天然气管道集中供气;地处深山的空山乡实现了“五通”。

(四)镇域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小城镇的发展,促进了镇域经济的加快增长,特别是建制镇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其他乡集镇。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影响的旅游型、工贸型、商贸型、农产品加工型小城镇。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小城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24亿元,其中二产业6.47亿元,三产业10.63亿元。如,乐坝建镇十五年来,坚持以工业、商贸为主导,去年底工业产值超过1亿元,占gdp的80%以上,三次产业比重为4:43:53,提供税收超过万元。涪阳镇兴办12家超市,新建1万平方米综合商品交易楼,吸引了一批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客商,个体户达到250户,带动了以涪阳、陈河为中心的通江银耳、食用菌特色产业发展。

(五)历史文化底蕴较为深厚。我市部分小城镇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红军文化。长赤、毛浴、沙溪、光雾山(桃园)、得胜等镇具有光荣的红色历史,深厚的红色文化。白衣古镇以上千年的悠久文化历史著称。恩阳古镇以红军文化、特色民居远近闻名,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四川省十大古镇。水宁寺、白衣、毛浴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清江、曾口、涪阳、铁佛等21个镇被省政府命名为文明村镇。

尽管小城镇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在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规划明显滞后。城镇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规划滞后于建设发展的需求。全市小城镇总体规划修编率仅为27%,绝大部分小城镇没有控制性详规,更没有小区规划。已有的小城镇规划大多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总体布局与发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小城镇规模偏小,90%的建制镇建成区面积不足3平方公里,其他乡集镇不足1平方公里,大多停留在农村居民点的层次上,辐射带动能力弱。城镇建设缺乏特色风貌,缺乏文化内涵,缺乏城镇品味,基本上是一条水泥路、一排卷帘门,“千镇一面”的火柴盒式建筑,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

农村城镇化建设应当分类推进 篇5

——以平江为例 方稳根 艾杰

城镇化是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宏观概念,在具体的实践中必然会因时因地而异。平江在实施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中也应遵循从实际出发的基本法则,否则,就会像“大跃进”一样“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炼出的却是“废钢”。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整体布局上要层次丰富。农村城镇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到平江的情况,笔者认为,应该细化为四个层次:城市化、城镇化、集镇化、村落化。第一个层次就是以县城和伍市为主体,把平江县城打造成为“长株潭”城市群的卫星城市,把伍市镇建设成为邻近“长株潭”的北部工业新城,全面推进平江城市化进程。第二个层次,以长寿、南江、安定为主体,加快推进城镇化,把这三个镇打造成典型的江南明星小城镇。第三个层次,五大乡镇以外的乡镇政府所在地以及人口超过1500人以上的大村为主体,推进集镇化建设,建设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小集镇。第四个层次,以人口较为集中的村落为主体,加强规范化和特色化建设,打造一批具有民俗特色的村落或大屋场。这四个层次的规划符合平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也能充分体现农村城镇化建设层次分明、循序渐进的特点,实施起来也相对较为顺利。

第二,产业结合上要因地制宜。当前我们的城镇化有个误区,认为城镇化就是做一些房子,然后卖给农民,把农民拉进城,就完成了城镇化的全过程。其实;城镇化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创造就业岗位,用就业来吸引农民进城,保障“农民”成为“市民”后的生活质量。因此说,解决就业问题,就必须将农村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相结合。至于与哪些产业相结合,笔者认为,也应该因地制宜。一般应遵循这样几个规律:一是依托工业园区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现在的企业基本上

都进入了工业园,而工业园提供了大量的劳力需求和第三产业需求,靠近伍市工业区的伍市镇,靠近寺前工业区和天岳工业区的三阳乡,这个两乡镇可以考虑将农村城镇化与工业化相结合,让城镇化为工业化提供劳动力支持,让工业化为城镇化提供内在动力。二是依托商贸服务业,推进城镇化进程。比如长寿镇,号称“小南京”,商贸比较发达,一些在县城买不到的东西在长寿可以买到,曾经是修水、平江、浏阳三县市的商贸集散地。就是依靠这些商贸流通,吸引大批农民洗脚上田做生意,一些人在长寿已经买了房子,安了家,成为了真正的“市民”。长寿镇的城镇化很有特色和基础,现在只需要政府稍加引导和规范,给足政策。温州当年发展小商品市场时,专门划出了一块地建小商品贸易城,给足了政策,才使小商品不但在当地繁荣,而且红遍了大江南北。同样,商贸不管大小,特别是小城镇,更要接纳小商贩,让挑担子的,摆摊子的,推车子的,在小城镇能够找到一席之地。一个城镇能够容纳下这些小商贩,相信同样有生意人施展拳脚的天地,迎来的必定是清明上河图中的繁华景象,这才是小城镇发展的最高境界。三是依托生态农业和旅游业,推进村落化建设。当前,“生态”开始由一个环境意义上的名词转变为经济学上的名词。江西省考古专家陈文华在江西省婺源县上晓起村种植黄菊花,每斤售价高达5000元;山东济南济阳县回河镇一家养猪场出产的生态猪肉卖到了70元一斤。中国美丽乡村安吉将矿泉水卖到了8元钱一瓶。平江县是山区大县、农业大县、生态大县,与长沙、岳阳、武汉等大中城市相邻,是国家第七批生态示范县,联合国工发组织中国投资处共建的第19个绿色产业经济示范区,其生态特性十分突出。因此,我们要打好“生态”这张王牌,将村落化和集镇化与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相结合,着力推进“千百十”工程,即在沿平伍公路、G106国道、S308省道、S207省道旁栽种果树或名贵树,打造千里绿色长廊;按照地理和气候条件,培植100个品名不同的生态采摘园;着力营销漂流、攀崖、爬山、种植、滑翔、避暑、重走红军路等10项旅游活动,将邻近城市的大批客源拉到平江,推动平江的村落化和集镇化建设。

推进城镇化不能取代新农村建设 篇6

2013年09月13日 06:09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10人参与3条评论

原标题:实现中国梦基础在“三农”

9月12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共北京市委在京联合举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系列报告会第六场报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作《实现中国梦基础在“三农”》的专题报告。

问:如何理解农业现代化在实现中国梦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四化”同步发展。可以说,中国梦的核心是实现国家现代化,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的过程就是中国梦实现的历史进程。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直接关系国计民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关键和支撑,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和前提。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已取得长足进步。但是必须看到,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还远远滞后于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四化”之中农业现代化是短板、是弱项。因此,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迫切的还是要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四化”协调发展,四轮驱动。让十几亿中国人吃饱吃好、吃得安全放心,让亿万农民同步进入小康、过上富裕体面有尊严的生活,把农村建设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这三个方面是推进农业现代化需要着力解决的三个突出问题,也可以说是我们推进“三农”发展的三个梦想。

问:近年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

答: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我国农业生产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粮食产量由1949年的2000多亿斤,不断迈上新台阶,2012年达11791亿斤,增长近5倍。60多年来,在人口由5亿增长到13亿的情况下,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由200公斤增加到400多公斤,2012年达到435公斤。棉油糖、肉蛋奶、果菜鱼等农产品稳定发展,油料、蔬菜、水果、肉类、禽蛋和水产品等产量多年稳居世界第一。

自2006年起,我国不再接受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的粮食援助,而且我国还逐步成为重要的粮食援助捐赠国。我国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我们用行动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人的问题。这些成就表明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实有了质的飞越。

问:当前,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还面临哪些困难?

答: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主要有“四大矛盾”。

一是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与资源供给硬性约束之间的矛盾。近年来,人口总量每年增加700多万、城市人口每年增加1000多万,由于人口数量增加和结构变化,全国每年大体增加粮食需求200亿斤、肉类80万吨。此外,农产品用途的拓展也拉动了需求增长。另一方面,资源环境对农业发展的约束持续加剧。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水缺的国家,人均耕地、淡水分别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和25%,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推进,每年还要减少耕地600万—700万亩,农业用水紧缺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二是农产品供求总量平衡与结构性紧缺的矛盾。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主要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产品供求关系开始向总量基本平衡、结构性紧缺转变,部分品种需要进口弥补缺口。2004年起,我国农产品贸易由顺差变为逆差。2012年逆差达到492亿美元,其中谷物净进口约1400万吨,大豆进口5839万吨,食用植物油进口960万吨。进口增长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消费持续、刚性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肉蛋奶消费迅速增加,这就导致玉米等饲料用粮的需求大幅增长。食用油消费快速增长带来大豆进口激增。我国8亿人口时,人均消费食用油只有2公斤,现在13.5亿人口,人均消费增长到19公斤。

三是农业生产成本上升与比较效益下降的矛盾。这是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我国农业日益显现“高成本”特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农业土地租金不断上涨,过去忽略不计的人工成本因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而快速提高。同时,农产品跨区域流通量增大、运距拉长,物流成本普遍增加。生产成本大幅增加而农产品价格却不能同步上涨,导致农业比较效益不断下降。据抽样调查,2012年夏收小麦、早稻和夏收油菜籽每亩纯收益分别只有152元、321元和55元。农民说,“辛辛苦苦种一亩田,不如外出打两天工”。

四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与农业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的矛盾。农村劳动力走了两亿多人,还留下两亿多,虽然总量仍有富余,但农业劳动力素质明显下降,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状况日益严重。据调查,许多地方留乡务农的大都是妇女和五六十岁的老人,同时,新生代农民工不愿务农、不会种地。今后“谁来种地”问题将日益突出。

问:在需求刚性增长、资源约束趋紧的情况下,如何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

答:总书记强调,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自己的饭碗主要要装自己生产的粮食。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必须长期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要结合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和资源条件,对主要品种进行战略平衡,合理确定目标定位和主要农产品发展的优先顺序,确保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其中水稻、小麦两大口粮保持100%自给。

把13亿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关键是要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重点要在耕地、政策、科技、人才、制度等方面下功夫。

耕地是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基础。要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守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同时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努力提高耕地质量。

政策是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关键。这几年中央政策好,农民种田有积极性。今后还要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重点是增加农业补贴,提高收购价格,使务农种粮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

科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依靠。我国农业科技与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较大。必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做大做强现代种业,研发推广新型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水平。

农业农村人才是强农兴农的根本。要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重点是提升基层农技人员素质,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着力培育一大批种田能手、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等新型职业农民。

制度是农业稳定发展的保障。要坚持家庭承包经营,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在此基础上,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问:随着人民温饱问题解决后,人民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关注,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如何看?怎么办?

答: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制定发布农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7600多项,地方标准和技术规范18000多项,建立起了一套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标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总体上看我国农产品质量是有保障的,蔬菜、畜产品、水产品等监测合格率总体稳定在96%以上。

但也要看到,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由于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薄弱,存在监管不到位的问题,我们的工作还有差距。另一方面,也与农业农村发展所处的阶段相关,与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相关。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小而分散、数量庞大,经营方式还相对落后,目前全国有2亿多农户,生猪养殖户有6000多万户。不改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生产经营方式落后的状况,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就很难从根本上解决。从一定意义上讲,解决农产品质量问题,比解决数量问题更复杂、更艰巨。我们既要打攻坚战、又要打持久战,坚持两手抓、做到两手硬,就是一手抓执法监管,深入开展专项整治;一手抓农业标准化生产,推进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养殖,强化全程质量控制,从生产源头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问:近年来,我国农民增收情况怎么样?如何才能让亿万农民同步进入小康、过上富裕体面有尊严的生活?

答:过上好日子、富日子,是中国农民千百年来最大的梦想。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总书记讲:“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只有农民富裕起来,工农城乡协调发展,走上共同富裕大道,中国梦才能梦想成真。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稳步提高,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告别了温饱不足,总体进入小康。有三个明显标志:

第一个标志,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1949年到2012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由44元提高到7917元。新世纪以来,农民收入实现了连续9年较快增长,特别是最近三年农民收入实际增速均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比由3.33∶1下降到3.1∶1。

第二个标志,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1952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只有62元,2012年达到5908元,名义增长90多倍。消费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等消费支出不断增长,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68%下降到2012年的39.3%。

第三个标志,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农村贫困人口由改革开放初的2.5亿人减少到2010年的2600多万人(按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低于1196元的扶贫标准),现在扶贫标准提高到2300元,还有近1亿贫困人口。

但与实现收入倍增目标相比,与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相比,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还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突出表现为城乡收入差距大。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两者之间相差16648元,比2000年高12621元。如果考虑到社会福利等隐性收入方面的区别,城乡收入差距就更大。区域之间、农民内部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很明显,平均数掩盖了大多数。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一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家庭经营收入稳定增长。加快改造传统农业,拓展农业功能,培育新的收入增长点。同时,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促进增产增收。

二是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工资性收入持续增加。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技能水平,推动农民工工资水平稳步提高。

三是加大对农业的补贴力度,促进转移性收入大幅增长。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国家财力的增强,大幅度增加对农民生产和收入补贴,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惠及农民。

四是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创造条件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增加农民的股息红利收入,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研究农民的承包地、林地、房屋及宅基地等财产权收益实现问题。

问: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农村建设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答: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但客观地讲,城乡差距还很大。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我以为,工农城乡关系不平衡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经济和社会结构性矛盾,城乡发展差距是最大的差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深入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握好“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这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当前最重要的是解决好三个方面问题:一是解决好农民工问题,稳定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二是解决好农村公共事业发展问题,逐步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解决好城乡要素不平等交换问题,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农村城镇化建设论文 篇7

1 中国农村城镇化的现状及主要特点

1.1 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

近年来, 中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 统计数据表明, 2002—2011年, 中国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增加1.35个百分点的速度推进, 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2 096万人[1]。截至2011年, 中国城镇人口发展到6.91亿人, 全国城镇人口比重已达到51.3%。全国城镇化率突破50%, 这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变化, 表明中国已经结束了以乡村型社会为主体的时代, 开始进入到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的城市时代。

1.2 城镇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加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多数城镇的经济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 第二、三产业比重更趋合理, 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以邯郸市为例, 2011年, 全市经济总量已突破2 700亿元大关, 达到2 787.4亿元, 非农产业比重达到87.4%, 比2007年提高0.4个百分点;非农产业就业比重已实现96.4%, 比2007年提高35.8个百分点;市区年末总人口已达到148.8万人, 城镇化发展步入加速期。

1.3 城镇的基础设施和整体功能日趋完善

近年来, 随着城镇基础设施投入的不断加大, 多数小城镇水、电、路、通讯等城镇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备, 城镇功能不断完善, 城镇环境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观。从邯郸市情况看, 2011年市区人均拥有道路面积为20.81 m2, 比2007年增加8.13 m2, 增长64.1%;市区燃气普及率达到100%, 比2007年提高9.93个百分点;市区集中供热面积3 140万m2, 比2007年扩大1 569.8万m2, 增长1倍;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0.98 m2, 比2007年增长87.3%;市区城市污水综合处理率为97.48%, 比2007年提高28.59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28.91 m2, 比2007年增加8.53 m2, 增长41.1%[2]。

城镇化的发展促进了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集聚, 使各种资源在更大的范围、更高的层次上得到优化配置, 促进了相关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的产生。同时, 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还有效地拉动了国内市场需求, 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

2 制约农村城镇化进程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 虽然农村城镇化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但从总体上来说, 当前农村城镇化水平仍然较低, 在很大程度上滞后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 滞后于党的“十八大”提出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际要求, 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多数城镇基础和社会公共设施与城镇化的实际需求之间差距较大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12年8月14日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2》蓝皮书指出, “今后20年内, 中国将有近5亿农民需要实现市民化”[3], 而目前中国城镇化发展水平还远远不能适应农民进城入镇的需要, 特别是在城镇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更显不足。2011年12月, 在“中国特色城镇化论坛”上, 有专家透露, 目前, 中国大约有1.28亿生活在城镇里的人是没有城镇户口及城镇居民待遇的“半城市化人”。

2.2 城镇项目建设总体规划不严格, 影响城镇整体功能的发挥

一是不少城镇建设的规划滞后, 城镇的各个功能区缺乏科学合理的划分和布局, 功能不完善。二是各地在城镇建设中缺乏科学的成本效益分析, 使得城镇建设重复投资, 造成了各种资源和设施的严重浪费。三是一些地方城镇规划缺乏应有的权威性、严肃性, 在城镇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不能够严格按照规划进行,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城镇建设的整体布局和效果。

2.3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严重不足

中国 (海南) 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指出:“从国际经验看, 城镇化率处于30%~70%是快速发展阶段”。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1.3%, 正处于加速发展的区间[4]。近年来, 由于国家对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历史欠账较多, 再加上目前多数城镇都还未真正建立起多层次、多形式的城镇建设投资、融资渠道, 致使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普遍不足, 相当部分建制镇的供、排水管网、 (强) 弱电管网建设不配套, 镇区的污水、垃圾处理能力较低, 一些必要的附属设施建设不到位等, 直接导致城镇整体功能不健全, 功能分区不明显, 影响了城镇功能的正常发挥, 制约了广大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2.4 城镇建设缺乏特色

多数城镇的规划、设计模式雷同, 建设风格千篇一律, 缺乏当地的文化和产业特色。在城镇管理上, 多数小城镇还未能真正树立起现代化的城镇经营理念和管理机制, 综合管理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5 对周边农民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够

目前, 多数城镇 (特别是县城) 还大多只是作为一般的人口聚集地, 在促进产业集聚, 吸引农民进城入镇务工、经商、办企业、为农民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提供就业平台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许多小城镇缺乏明显的优势产业作支撑, 城镇建设与当地主导产业之间还没有形成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机制, 城镇发展后劲不足。

2.6 机构设置条块分割, 政府职能不健全

目前, 在小城镇的机构设置中, 除镇党委、政府的内设机构外, 还有县 (市) 直部门在小城镇的派出机构和企事业单位, 而且大部分派出机构的人、财、物管理权限都在县 (市) 级主管部门, 他们不仅实际控制着小城镇建设中的各种要素资源, 而且掌握着小城镇大多数领域的调控权力和执法手段。这些机构, 对小城镇政府来说, 看得见, 管不着, 使得镇政府在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中缺乏必要的权威性和灵活性, 降低镇政府在发展小城镇方面的综合、协调能力。

3 对策

3.1 坚持城乡统筹, 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切实通过统筹城乡规划编制、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市场体系建设、统筹城乡就业机制、统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等, 实现城乡联动, 协调发展。城市在加快产业升级换代的同时, 把技术成熟、产品成型的产业, 采取技术转移、设备转移、兼并联合、设立子公司或建立分厂等形式, 逐步向中小城镇和农村转移, 加快培植农村新的产业优势。

3.2 狠抓产业支撑, 形成城镇持久发展的生命力

城镇的发展必须以产业的发展为依托, 其规模的扩张必须以经济的繁荣为前提。抓住已经形成和正在形成的特色产业, 一业为主、多业驱动, 使城镇的发展壮大得到有力的经济支撑。由于各地区位、资源、环境和主导产业不同, 城镇化发展模式也不同, 必须走工农业、商贸、金融保险、房地产、交通运输、旅游、电信等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因地制宜, 发挥优势, 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 加快建成一批诸如路域经济型、资源开发型、产业依托型、商贸带动型、工矿带动型、旅游观光型等各具特色的新型小城镇, 确保农村城镇化的健康、协调发展。

3.3 进一步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步伐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也是推进农村城镇化步伐的必然趋势。改革完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推行社会就业市场化和医疗、失业、养老等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加快土地制度改革, 促使农地使用权或承包经营权的流动性。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 按照“公平对待, 合理引导, 完善管理, 搞好服务”的方针, 为农民进城务工创造有利条件;切实做好进城农民工的服务和管理工作, 为农民工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服务[5]。

3.4 善于充分利用市场机制, 推动城镇化进程

改变传统的由单纯政府推动的城镇化模式,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政府应在着重抓好总体规划的制定, 对城镇化进程、城镇人口增长、城镇的布局和规模等进行宏观调控和引导等基础上, 根据经济和城镇发展规律, 通过更新观念, 创新机制, 努力拓宽城镇建设的融资渠道。积极推行市政公用设施有偿使用和特种经营制度, 通过引入市场机制、竞争机制, 深化公用事业改革, 逐步使城镇公用事业建设和管理工作在全面规划、统一管理、特许经营、有序开放的前提下, 走向专业化、企业化、社会化经营的路子, 努力依靠制度和机制的优化、创新, 进一步扩大城镇规模, 优化城镇结构, 完善城市功能, 提高城镇聚集力、辐射力和带动力。

3.5 积极实施以市场为主导的多元城镇化发展战略

一是坚持城镇规模结构的多元化。根据具体区域状况, 宜大则大, 宜中则中, 宜小则小, 切实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格局。二是坚持城镇空间布局的多元化。根据具体自然地理状况, 特别是根据水土资源的可利用程度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来决定城镇的空间布局, 以保持城镇体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亲和与协调。三是坚持城镇产业定位多元化。各个城市之间应有合理的产业和市场分工, 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防止产业趋同。四是坚持城镇地域扩张的多元化。城镇地域扩张要根据各地的实际, 既可以采取以旧城改造为主的内涵扩张方式, 也可以采取“组团”式的外延扩张方式, 还可以采取“跳跃式”的新城镇建设方式。五是坚持城镇人口聚集的多元化。遵循市场规律, 按照利益导向原则, 鼓励引导农村人口就近就地向小城镇转移, 最大限度地发挥城镇的“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6]。

3.6 进一步树立现代城镇的经营理念

根据城镇的实际情况, 探索对城镇各种资源经营的方式, 选择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又符合当地实际的城镇发展之路。进一步解放思想, 创新理念, 拓宽思路, 通过加快城建投融资体制改革, 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城镇建投资金筹措途径;善于通过优惠的政策和有效的措施, 营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和空间, 加快资金、人才、科技等生产要素的聚集, 推动二、三产业的发展;通过完善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职能结构和规模等级结构, 增强城镇的聚集力等逐步在各地形成规模适度、职能分工明确、服务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

3.7 进一步加强城镇的生态环境建设,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 注意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 切实保护人文资源, 实现城镇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促进城镇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立足长远, 增强预见性, 制定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城镇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加强环境保护和土地等自然资源的节约和可持续利用。着重城镇的内涵发展, 以较少的资源、较小的社会成本投入推动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真正走出一条生产、生活、生态和环境之间健康和谐的发展之路。

3.8 进一步强化城镇和区域发展的规划意识, 科学制定城镇和区域发展规划

规划是城镇发展的关键和灵魂, 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先导和基础, 政府调控城镇发展的基本手段。因此, 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必须把规划放在特殊重要的位置, 下大决心, 下大力气搞好城镇建设规划, 确保规划的战略性、超前性、延续性和可操作性, 并努力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 充分发挥城镇的整体功能和效果。

3.9 进一步建立健全小城镇建设综合考评机制和体系

本着“科学、合理、全面、实效”的原则, 科学设置考评内容和考核标准, 如规划的科学性、乡镇企业的集中水平、人口规模、土地利用率、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环境面貌的改善情况、人均耕地面积的增减状况、对农业发展的辐射作用、居民受教育水平、劳动力就业水平、基础设施条件、“三废”治理状况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等, 确保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健康、有序、协调发展[7]。

参考文献

[1]2011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EB/OL]. (2012-01-07) [2012-05-29].http://finance.jrj.com/2012/05/29132413300177.shtml.

[2]中国统计局.邯郸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1.

[3]2012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竞争力报告[R/OL]. (2012-05-05) [2012-06-15].http://cn.chinagate.cn/webcast/2012-06/15/content_25654403.htm.

[4]迟福林.未来10年中国城镇化率年均增1.5%左右[EB/OL]. (2012-10-15) [2012-12-07].http://news.jwb.com.cn/art/2012/12/7/art_189_1955924.html.

[5]万宝瑞.“三化”统筹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关于重庆市“三化”统筹发展调研[J].农业经济问题, 2012 (1) :4-6.

[6]汤爽爽.法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政策与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 2012 (6) :104-109.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农村的未来 篇8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农村未来

1.农村的养老保障——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一项基本的社会经济制度,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早在2009年,政府就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探索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到2012年,政府决定在全国所有县级行政区全面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至此,僅用3年,中国就建立了基本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在2014年2月,政府决定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在未来将要合并的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下,农村将和城市享有一样的养老待遇,农村地区的养老问题得到强有力的保障。

2.农村的医疗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看病难、看病贵”是中国多年来老百姓反映的问题,在农村地区,这个问题更是严重。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的医疗问题,为了降低农村的医疗费用、减轻农民的看病负担,在2003年开始在全国范围试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10年基本覆盖了全国农村居民。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伊始,财政部加大了新农合的财政支持力度:2014年各级财政对新农合的人均补助标准在2013年基础上提高了14%,达到320元。在4年间,政府对新农合的人均补贴提高了167%。新农合制度减轻了中国农村居民患大病和重病的风险,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国农村地区的看病贵问题。随着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和政府在新农合上的补贴加大,未来农村地区将享有更好的医疗保障。

3.农村的教育保障——职业教育

教育经费占GDP4%的投入指标是世界衡量教育水平的基础线。中国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在2012年首次超过4%,这说明中国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在教育上的投入不足。教育经费不仅在整体上缺失,在局部更是不均衡,中国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远远少于城镇地区。

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急需大量的娴熟的技工。目前中国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创造更大的人才红利是政府的重要战略部署。中国教育部在2014年制定了职业教育规划。根据规划,中国将在未来几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未来,中国的职业教育将扩展到包括本科阶段以及研究生阶段的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将占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站在现实角度看,未来农村的大部分学生将受到良好的职业教育。

4.农村的土地收入保障——土地确权和机械化运营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必然要求部分农业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党的十八届三中赋予农民对承包经营权进行抵押和担保的权能。而土地流转抵押的前提是土地的产权清晰。中国目前正在进行农村土地确权发证工作。在未来土地确权的情况下,不管是农地流转为建设用地还是土地流转集中规模化运营,中国农民未来的土地收益将非常可观。

政府在农用机械的补贴投入推动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中国自2004开始为农机补贴,从2004年的0.7亿元到2013年的217.5亿元,政府在农机领域的补贴大幅增加,中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也随之大幅提高,自2003年的35%提高到2013年的59%,十年间提升了24%。但是相比日韩99%的机械化率,中国的农业机械化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农业机械化可以解放农村的大量劳动力。在未来,大部分农民只需要把土地流转出去而不需要亲自来耕种就可以享有土地的租金收益。土地就是农民的资本,土地收益为农民的收入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5.农村的住房保障——宅基地和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目前中国的法律规定,农村农民一户可拥有一处宅基地。随着未来的城镇化建设,不可避免的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而放弃宅基地。在城镇化建设中,既要保证18亿亩土地红线,又要保证建设用地,可取的方式之一就是置换宅基地。放弃宅基地的农民将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比如获得城市里的房产以及现金等,而放弃的宅基地可以被改造为农田,进而在城市郊区的农地可以划出同等于宅基地面积的建设用地。这样,农民在进城的过程中享有了放弃宅基地的高收益,18亿亩耕地的红线也不改变,而城镇化也有相应的土地来推进。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未来农村地区的自来水、电力、通信、垃圾回收等基础设施将逐步完善,那些不愿意进城或者不愿意放弃宅基地的农民的生活条件将大幅改善。

结论

中国政府还在金融等领域对农村进行大力的扶持,新型农村合作社以及专门为农民服务的小微信贷都在突飞猛进的发展。未来,农村的资产证券化和农民的金融资产等都会得到很好的政策扶持和发展。因此,在新型城镇化中,相比城市而言,农村地区的机会要更多。人们,如果忘记了农村,那将会错失农村中存在的机会和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唐宇.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养老问题研究[J].改革与开发.2014(03)

[2]秦峰.论我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J].法制与社会.2014(05)

[3]周娟.农村城镇化进程中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之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4(01)

作者简介:靳永飞(1989.10.18——),男,汉族,河南南阳。硕士,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证券、期货。

上一篇:《警察故事我的战“疫”》观后感作文下一篇:初中教师读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