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建设对安徽农村经济发展的利弊调查(共7篇)
城镇化建设对安徽农村经济发展的利弊调查 篇1
华东交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城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利弊调查
【摘要】:加快城镇化进程,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利于农民脱贫致富、启动农村市场、增加有效需求,是保证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模式,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这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进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城镇化 剩余劳动力 模式 协调发展。
一、前言
农村城镇化是指广大农村地区实现农村小规模社会化服务体系向城镇的大规模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转化,第一产业农业人向第二产业,接着又向第三产业为主的城镇化人口转化,农村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城镇化。城镇化是我国新时期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目标之一,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城镇化。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直接减少农业人数,从而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效途径。
安徽是一个经济基础薄弱、农村人口占绝大比重的农业大省,地处“经济凹地”的中部地区,外部承接着“大梯度”转移问题,内部又存在着“小梯度”发展问题,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任重而道远。经过多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的发展,我省经济正进入 工业 化中期阶段,工业化水平获得显著提升,与此同时,省内各市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变得十分突出起来,而导致这些市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农村人口占有重大比例,农民人均收入低下,城乡协调发展问题突出,进而使得整体人均收入不高。就近几年全省各地经济增长态势而言,GDP名义增长最快的与增长最慢的相差近22个百分点,实际增长最快的与增长最慢的相差近10个百分点。
党的十七大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我省城乡协调发展,关系到我省整个国民经济的全局,也是贯彻落实 科学 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我省农村城镇化速度相对较慢,目前农村城镇化仅为40%,农村城镇化水平滞后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省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巨大瓶颈”。因此,从我省省情出发,分析我省农村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构建正确的农村城镇化模式,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更是我省城乡协调发展实现的迫切要求。
二、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对于农村经济整体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
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城镇化建设滞后,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经济进一步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我国一些重大的经济难题,例如启动内需乏力、农民负担过重、农业现代化举步维艰、生态环境恶化等等,都与城市化问题紧密相关,这已经成为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共识。因此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对于我国经济整体发展,对于农村建设的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很大的现实作用和长远意义。
1、加快城镇化建设,可以极大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形成长期持续的经济增长点。
不论是农 民进城镇自建住房还是购买商品房,都将有力地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使小城镇房地产业成为农村经济的增长点;同时,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不仅可以拉动建材、建筑、装饰、家电、家具、电力、交通、供水、环保等许多产业的发展,拉动乡镇企业持续快速增长,而且可以创造大量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并通过建设资金转化为消费资金,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2、加快城镇化建设,可以极大地增加农民的就业门路和收入来源。
小城镇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在联结城乡,迅速促进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方面极具优势。农村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收入来源单一,局限于家庭自我服务的传统圈子里,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不多,不可能最大限度地拓宽经济发展的空间,更不可能形成对第二、第三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规模需求。随着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的增加,小城镇第三产业的需求规模将随之增大,就业和收入也必将随之增长。
3、加快城镇化建设,可以充分调整农村产业布局,发挥小城镇的集聚效应,提高乡镇企业综合效益,更大规模地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
小城镇极其明显的区位优势和其他多种优势,可以吸引乡镇企业向工业小区相对集中连片发展,达到方便信息交流、商品流通和技术传播,从而增强乡镇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提高其综合效益,重新焕发当年勃勃的生机,还可以极大地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更大规模地吸纳农业富余劳动力,实现农村剩余动力的内部转移。有人作过统计,如果我国小城镇比较充分地发展起来,第三产业至少可以吸纳8500万农村劳动力就业。
4、加快城镇化建设,可以极大地开拓农村市场,增加农村消费需求,为城市工业提供持续发展的国内市场,推进国民经济更快速地增长。
农民进入小城镇就业,减少了直接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数量,相应地增加了农村劳动力的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有利于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和提高农民收入,也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农村市场的消费主体就是农村人口自身,然而由于农村人口居住分散,收入水平较低,加上自给、半自给性质的生活和消费方式,较少购买消费品,极大地限制了商品性消费。所以,只有结合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生产转移,加快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才能实现农业规模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有效地改变农村人口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增加农民的商品性消费,不断扩大农村市场容量。
5、加快城镇化建设,可以统一城乡分隔的二元税制,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的可用于消费的收入率。
我国一直以推行和确立以城市征收制度为一元,以农村征收制度为另一元的二元税制,并采取“明税”(农业税)和“暗税”(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形式,使国民收入分配向城市倾斜,而且各地乡镇政府利用国家授予的收取财政费权,向农民乱摊派、乱收费,更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加快小城镇化建设对农村实行城市化管理,就可以逐步废除现行的农村税费制度,建立城乡统一、公平合理的税制,留给农民多一点剩余。
6、加快城镇化建设,可以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
长期以来,农村人口的增长一直快于城镇人口的增长。数量庞大的农村人口不仅使劳动力与土地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还影响文化、教育等事业的发展,致使目前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科技素质仍然较低,难以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如果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集中居住到小城镇,改变了生产、生活方式,则不仅可以促使农民逐步告别传统意识,把较高的人口增长率降下来,而且还将带动学校、医疗、文化等设施的建设,使人们能够享有更好的教育、医疗和文化生活,从而提高人口的综合素质。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农民素质提高了,必然会加快农村现代化。
三、安徽省农村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镇规划起点低,布局不合理,从而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不平衡
我省一些地方缺乏科学、长远的规划,使得城镇规模小,布局散乱。城镇规划、设置与建设盲目跟随,盲目效仿,没有做到一切从当地实情出发,导致城镇发展整体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城市人口规模不大、城市首位度低、劳动力素质低。此外,我省城镇化地域反差较大,沿江城市群的马芜铜地区及合肥是城镇化水平较高区域,但安庆、滁州、六安等后撤区并市的地区城镇化水平靠后。
2.各级城镇基础设施不配套,城镇职能体系不够完善、经济中心职能较弱
全省在城镇化过程中普遍存在“把耕地围起来、楼房建起来、农民进城来就是城镇化”的片面认识,没有做到小城镇建设、乡镇 企业 改造、自然 村合并,而且很多县城及其以下的城镇总体外观仍是“一条街、一个集市、几幢机关办公楼”,部分中小城市也仅是“低层次”的政府驻地和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忽视了供水、供电、供气、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和忽略了与第二、三产业的配置。因此,从建筑表像看起来是“城镇化”了,但实质没变,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没有发生根本改变。无论是城镇管理者还是居民,都没有在意识上实现从“县”到“市”、从“乡”到“镇”的根本性转变。城镇职能体系不完善甚至得不到任何体现,经济中心职能较弱。安徽省会城市合肥即使是相对处于全省城镇体系核心地位,其城市行政中心职能也要大于经济中心职能,对全省经济的带动力不强,马鞍山等这样的工矿城市经济职能单一,不具备发展成为区域经济中心的条件,其它诸如阜阳、宿州、巢湖、宣城、池州等城市工业职能更显薄弱。
3.城市之间的联动效应不突出,难以形成经济聚集效应
从全省总体来看,虽然合巢芜、马芜铜一线已经形成城镇集群式发展,蚌埠、淮南、淮北、宿州初步形成城镇群,但其它多数地级城市与周边的县城经济联系疏远,没有建立分工协作关
系。城市之间、县城之间的竞争性大于合作性,联动效应较弱,迫切需要从区域经济统筹协调发展的高度,通过产业特色、布局形态、文化理念等方面的塑造,构建集群发展、使得小城镇的经济聚集效应难以充分发挥。
4.城镇建设资金不足,市场机制的作用有待加强
城镇尤其小城镇的建设资金大都以当地政府投资为主,而目前的财税政策严重弱化了地方政府的投入能力。比如我省的铜陵市,工业在经济中比重接近60%,财政收入上缴也接近60%,可用财力有限。安徽县及县以下地方财政则更加困难,多数仅够维持正常运转,难以挤出资金支持小城镇建设。如此一来,本身没有形成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造成投入不足的同时,产生了乡镇政府沉重负债的问题。此外,一些地方挪用国家和省、市规定收缴的小城镇建设资金,一些本该返还用于建设小城镇的资金如土地出让金、市场管理费等不能全额返还,小城镇管理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政出多门,既存在“政府主体越位”的情况,又存在“政府主体缺位”的现象,严重影响城镇的正常管理和维护。
四、经过调研并初步分析得知,形成上述问题的几个主要原因
1、观念方面
长期以来,农村和城市之间存在对立的鸿沟、习惯地把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归咎于进城农民身上,农民进城可能会加剧城市基础设施负担甚至造成对基础设施破坏、农民素质低下、进城农民抢城里人的饭碗等观念一直存在,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采取不让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和转移的政策,严重制约了安徽及全国城镇化的发展,使其被迫走上了一条非城镇化的农村工业化道路。
2、产业方面
产业规划起点不高,千遍一律、特色不明显等,没有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不注重各地的不同经验,发展不同农业产业。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导致第一、第二产业的服务效率底下,农村劳动力主义缓慢,农民生活质量不高。
3、投资方面
从以上分析安徽区位劣势可以发现,安徽这样的内陆省份有效投资明显低于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城市,国家投资不足,外资投资更是有限,这就使这些地区的重工业发展缓慢,从而影响其城镇化进程。
4、制度方面
我国城乡分隔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在1958年以 法律 形式确定下来,这项政策严格制约着农村居民向城市、尤其是向大城市迁入,导致农民“进厂不进城”。尽管这种制度在最近几年开始放松,但仍存在诸多条件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使城乡居民在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福利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距。此外,在土地制度、乡镇企业产权制度等也存在很多问题。
五、推进安徽农村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几点措施及建议
从以上对我省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可以得出,在当前我省的农村城镇化滞后的情况下,仅用单一的模式难以解决问题。目前城镇化模式是理论界争论的中心,有“小城镇论”、“中等城镇论”、“大城市论”。本文的重点是就研究城乡协调发展的模式,对理论的争论并不做任何评论。我认为,大中小城市同时发展是解决我省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逐步构成以三大城镇群为核心,当地中心城市为龙头,小城镇为基础,以小村镇向周边地区辐射、比例协调、合理布局、多层次、多功能的城镇体系。
1、以三大中心城镇群为核心,整合省、市、县域优势资源,促进更大范围的协调发展
近年来,国家层面不断加强对沿江城镇带的关注力度,加上合肥省会 经济 圈、沿淮城镇群,我省的城镇体系是以皖江城镇带、合肥经济圈、沿淮城镇群三大城镇群为核心来构成安徽省22个城市这样一个城镇群,最新规划显示,到2020年,安徽省城镇化水平将达到55%。要达到这个目标,首先就应该做到 科学 规划,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形象建设。要根据当地的制约因素、面临的机遇、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经济结构、人口分布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要素进行合理定位,选择科学的发展方向。在产业结构上,要充分利用城镇的集聚效应,优先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第三产业,一是可以为提高第一、第二产业的效率服务。二是可以促进劳动力利用和 农村 劳动力才转移。三是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从而对拉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以中心城市为龙头,发挥起带头作用
以中心城市为龙头,发挥起带头作用,全面推进城镇化进程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主要有以下几点:
(1)必须把工作重点放在招商引资、培育壮大产业支撑上。
各地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围绕 工业 基地建设,突出高科技和无污染,加快产业聚集;要继续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招商引资队伍;坚持和完善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各地领导联系制度、建立健全落地项目服务单位责任制。
(2)必须大力促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
产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产业能有效产生竞争优势。一方面为了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和带动农民进入市场,另一面为了拓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领域,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必须选择走农业产业化道路。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加大农产品的附属加工,形成更长一条拉长产业链条,转变现有农户分散、小规模的经营和落后的生产方式,进而使之适合市场经济发展 规律。
(3)必须坚持扶优扶强,突出重点,强调特色。
对已经发展有一定规模和优势的小城镇,要集中力量,重点扶持, 使其迅速发展,力争建成经济强镇和中心镇,带动其他小城镇发展。
3.以小城镇为基础,进一步提升其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功能
小城镇处于农村之首、城市之尾,是连接城乡、接收和传递城市辐射的重要枢纽,起着传播城市文明,诱导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改变的双重作用。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充分发挥其带动功能,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要重点提升重点小城镇的功能。基础设施是小城镇工业生产、商品流通以及居民生活的基本物质条件。进一步加强小城镇的软、硬件建设力度,是小城镇功能作用发挥的前提。提高小城镇规划起点,必须根据“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繁荣经济、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立足当地资源优势,结合当地经济的实际,合理制订和完善小城镇发展规划。
在小城镇建设中,要始终把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规划和发展的位置。目前小城镇基础设施主要应做好硬化“两道”,即进出小城镇的公路主干道和镇区内的主街道;装备“三电”,即输变电站、程控电话和 电子 网络;解决“三水”,即供水、排水和节约用水;搞好“四化”,即按
照规划要求,对小城镇进行绿化、亮化、美化和优化。同时,还要着力搞好文教、卫生设施配套,增加娱乐设施,配套建设影剧院、有线电视和宣传专栏,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建设和不断完善医疗卫生设施,以确保居民防病就医,解除后顾之忧。充分考虑居民工作、学习、生活等各个因素,合理确定城镇人口和产业规模,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为了保证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还需从组织上建立相应的领导管理体系,主要任务是负责农村城镇化实施的规划、管理与协调工作,宣传引导,制定并保证相关政策实施。在筹资环节上,政府应使小城镇建设有较宽松制度环境,资金易筹,以补充小城镇发展基金不足,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
随着城镇化加快,部分农民离开土地,从而使这部分农民的土地闲置下来,农村就要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制定出一套农村土地退出转让,出租的具体规定。这种规定应利于农民离地进城,有利于土地向专业大户集中,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和规模经营,为了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
六、小结
我国的城镇化既要发展城镇,建设城镇,同时又要发展农村,建设农村,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镇化建设。只有这样,城镇化才能长足发展,现代化才能全面推进,全国城乡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小康。
【参考文献】 :
[1]王梦奎,冯并,谢伏瞻.中国 特色城镇化道路[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2]何申明,高亳洲,王永明,王林.安徽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协调发展问题研究[J].安徽省情省力,2005,1.[3]仇保兴.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模式之辨——“C模式”:超越“A模式”的诱惑和“B模式”的泥掉[J].区域与城市经济学,2009,5.[4]高强.我国城镇化推进的模式及措施探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5,5.[5]安徽省发展改革委调研组.安徽城镇化发展调研报告[Z].2007,7.[6]张亚敏.新时期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8,3.
城镇化建设对安徽农村经济发展的利弊调查 篇2
关键词:城镇化经济发展,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价值
1 城镇化经济发展和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是相辅相成的, 但二者也有其相对独立的一面
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既离不开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同时也离不开文化建设这一软实力的加强与完善。经济的发展能够推动城镇化的发展, 而公共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精神建设, 同样也能在城镇化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中向着物质力量的方向转换, 从而促进城镇化的发展与完善。但是, 一个地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一定是经济与文化的同步发展。二者或是经济建设先发展壮大起来进而带动文化事业的进步与完善, 或是文化事业取得领先于经济建设的发展地位, 然后作为一种软实力和精神力量逐渐向经济建设的方向转化, 推动经济建设的进步。因此, 城镇化经济发展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二者有其相对独立的地方。
在农村, 人们的文化消费产品并不是以文化产业相关的私人文化消费为主, 而是以文化事业相关的公共文化消费产品为主。这一现象的产生与农民的经济水平、消费水平以及消费能力是密不可分的。“仓廪实而知礼节, 衣食足而知荣辱”只有具备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精神文化水平, 农民才有发展精神文明的前提和自主选择权。与此同时, 农村的经济水平在广度上的发展十分有限, 就业选择面相对狭窄, 正是这种窘迫状况的长期存在才导致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流失, 迫使他们朝着一线城市进军。农村因为缺少新生力量的注入, 导致农民选择私人文化产品的比例严重降低, 农民的文化结构层次严重失衡。从而导致农村的公共文化建设事业中建设发展能力大大削弱。
2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离不开城镇化经济发展的推动
自给自足和相对封闭性是传统农村经济的显著特点。近些年来, 城镇化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人们经济水平的提升, 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与完善。城镇化经济的发展能够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和购买能力, 但是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发展需要重点改善的是农村的经济环境。只有经济环境作出大的改变, 农民的消费观念和农村总体消费走向才能有根本性的变化和改善。现如今, 农民的消费现象和消费理念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农民在公共消费产品的选择上往往偏向非理性, 容易随大流或是消极服从的消费, 又或是偏向于选择与自己的农业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消费产品。这种现象往往是由于经济基础和经济水平不足以使农民产生选择其他公共文化产品的消费观念导致的。
农村中的农民属于低收入群体, 用于产品消费所占的比重往往占据家庭总收入中很大一部分。长久以来, 因为农民过低的收入总量导致整个消费观念的十分落后并且缺乏理性。作为一种公共消费产品的公共文化产品, 其本身就具备了一定的内在需求。城镇化经济的发展对与农民来说不仅能提高他们的经济能力与生活水平, 也在于能够满足他们对精神世界的需求, 带动他们消费理念的现代化。因此, 城镇化的经济发展不仅能在物质上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经济能力, 而且能够引导农民消费观念向着现代化、理性化的方向转变, 从而带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发展。
结束语
当前, 面对我国城镇化建设飞速发展的现状, 我国农村的公共文化建设还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而如果农村的公共文化建设发展不起来, 迟早会限制城镇化的经济发展水平, 最终导致城镇化的经济建设陷入瓶颈这一尴尬局面的形成。因此, 要想推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除了需要政府财政上的扶持与支助, 更主要的是要靠城镇化经济的自主调节。发挥城镇化经济的带动作用, 引领农村群体精神文明的建设和消费观念的转变, 扩大公共文化产品的市场占有量和销售量, 从而引导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朝着更理想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菊华.中部地区农村文化建设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湖南大学, 2009.
城镇化建设对安徽农村经济发展的利弊调查 篇3
从我们对粤东和粤北农村的调研看,首先,山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人均经费太少,按目前的标准,农村小学100人以下的学校,每学期总经费2.75万元;旧校改造基金申请成功能得到20万元,这20万元在粤北只能改建200平米的课室(三间);在校住宿的学生不收住宿费,但学校开支增加了;教师编制和岗位不合理,教师年纪大、补充新教师难,教师评上职称难,即使评上了要被聘上也得等20~30年;山区教学点合并带来交通和安全问题;教师的培训较难。建议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问题进行一次较为彻底的清查,制订措施解决。这不仅是解决民生问题,也是解决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也为实现“两个率先”打下扎实的基础。
其次,职业技术教育的有关政策要作调整: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造成农村孩子考取全日制本科大学的比例低于城市孩子。应调整政策,争取让农村的孩子在上不了高等院校的情况下,能考上中职或技工等学校,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人才的需求看也应这么做。建议:(1)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对在中考和高考中未能升学的农民子女,实施免费中职和技工教育政策。学费、实验费、住宿费全免,特困生的生活费给予补贴。(2)未能升入中职、技校的,根据人社厅的文件实施培训补贴,规定人均一次补1400元,仅限一次。然而,对农民工应是全员技能培训政策,一个人一生不止一次性做某一项工种的工作,可以转换不同工作,因此,可以给予一次以上的培训补贴费,即可以申请两次。
【城镇化建设要抓好发展和生态保护】
城镇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性任务,在此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第一,做好城镇化的规划。应按中共十八大提出的 “五位一体”的总布局要求做好城镇化规划,这种优势提升的城镇化规划,包括优选的生产方式、优质的生活方式,包括人的素质的提高。
第二,重视可持续发展。只有做到可持续发展,才能稳步提高城镇人口的收入;有了稳定增长的收入,才能增强城镇人口的消费能力,从而达成内需对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作用。城镇化的发展应该是其自身的这种可持续发展,而不是借外来优势作为动力的发展。
第三,保护生态极为重要。应继承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既不偏执于“自然中心主义”,也不偏執于“人类中心主义”。农村的生态保护,是原生态的保护——地表上的土壤、植被、水系,原生态的是最好的——而不是破坏原生态后造的人工景观。
第四,保护好耕地。在农村推进城镇化建设,绝不能把耕地用来盖住房、建工厂。城镇化不是简单地推倒农民村居和破坏耕地,盖起城市里的高楼大厦。如果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失去了提供粮食安全的耕地,那样的城镇化结果也是保不住的。
第五,保护好文化传统。中华民族有几千年的农业文明传统,农村的民居建筑、民俗文化等,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应活态保护下来,这对于凝聚人心、联系海外华人、提高中华文化的软实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城镇化建设对安徽农村经济发展的利弊调查 篇4
礼元镇礼元街村 崔明亮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根据此精神,对礼元街村进行了调查。
该村共2个小队,136户,596人,占地面积532㎡,共有3口深井,建新房,改造旧房,新建街道条,硬化道路,新增程控电话余门,水、电、气、邮政通讯等设施逐步完善。近年来,全县文明乡镇竞赛考核评比中,一直得到上级的好评。发展小乡镇,不仅改变了乡镇面貌,而且使之成为周边乡镇的商贸集散中心,呈现出人气旺、商气活、财气浓的繁荣景象,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其主要做法:
一、运用该村具备的有力条件。礼元街村交通便捷,通过高速路、二级路、火车站,并且现在的乡镇府占用礼元街的土地,由此,礼元镇的人们称礼元街是礼元镇的政治、经济的发展中心,它推动着乡镇快速发展和扩张。按照城镇化建设的要求,对村进行有重点、按步骤、分阶段的规划。突出规划的科学性、综合性、超前性、效益性和可行性。始 1 终着眼发展,正确处理局部和整体、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做到既保证阶段目标的实现,又不改变规划或降低标准。为了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村干部还组织有关人员外出到东镇等地参观学习。在村面貌设计上突出新、特、美、实用,对多种设计方案进行择优选样后再付诸实施。改变了以往规划设计中“一般化、一溜齐、一个样”的现象。
二、立足本职,着力发展该村经济。一是领导重视。礼元街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积极适应农村改革的新形势,把加快村级经济发展作为增强村级服务功能,广泛引入多种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由单一的生产经营向资产经营、资本运营转变,以农为主向多业并举、一二三产业并重发展,形成了因地制宜,一村多策的多元化发展格局。在今年的8月17日,县委书记裴良杰、县工矿办主任曹秦峰带领县环保、城建、土地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到复肥公司调研、视察。裴书记对复肥公司在现场管理、安全生产管理、优化产品结构、完善环保措施等方面的巨大进步表示赞赏,并希望复肥公司再接再厉,进一步发挥全县生产的规模优势,实现大跨越、大发展,为闻喜经济发展再立新功。于8月12日,闻喜县纪检委书记赵州平、工会主席赵海梅及礼元镇书记樊辉生对复肥公司进行消夏送清凉慰问,并要求工会继续发挥职工当家的作用,在维护职工权益和提高职工素质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二是管理到位。拓宽思路,多渠道、多形式增收。调查发现,有经营性收入的村,都能因地制宜,选准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子,不断拓展增加村级经济收入的有效途径。对原有村办企业,不断加强管理,挖潜增效,并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承包、租赁等多种经营方式,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村级经济增长。礼元街共有2个塑料厂,水泥厂,还有在闻喜县有名的丰喜复肥公司,这些企业保证了礼元镇的待业农民的生活,礼元街大约100人在丰喜复肥公司工作,月工资在1000元以上。保证了礼元镇稳定快速的发展。发展氛围浓,发展环境好,路子越走越宽,发展后劲十足。群众生活富裕,社会稳定,各项公益事业发展快。
三是宣传广泛。镇党委、政府响亮地提出了 “创建文明乡镇就是抓经济发展”的口号,号召全镇人民齐心协力积极参与创造优美的场镇环境;组织居民学习《城镇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和文明常识,加强“三德”和“三个主义”教育,在全镇广大干部群众中普遍形成了一种勤奋创业、爱镇爱家,有利于加快乡镇建设的思想舆论氛围,加深了人们对推进小乡镇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和理解。
三、与地方文化相结合,文经互促互进。乡镇的繁荣促进了文化的发展,针对富裕起来的农民对精神生活的更高需求,礼元镇适时兴建开放性的文化娱乐场所,积极开展群众 性精神文明活动,使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程度提高。同时,活跃的乡镇文化集聚了旺盛的人气,带来了商贸流通的新发展。
四、存在问题
礼元街村经济发展虽然找到了一些路子,创出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如意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
1、农村干部发展经济的素质能力不强。一是思想观念陈旧。有的村干部市场经济意识不强,思路狭窄,认为发展集体经济就是办企业、上项目,贪大求洋。有的村干部认为当前主要是发展个体民营经济,发展集体经济不合拍,过时了,以为只要群众富裕了,集体有没有收入无所谓。二是责任意识不强。有的村干部安于现状,只守摊,不创业,怕担责任,怕冒风险的思想严重。虽然有发展基础和发展条件,但顾虑重重,不敢闯、不敢干。有的村干部虽然自身致富能力很强,但主要精力用在个人致富上。三是工作能力差。缺思路,少办法,过多强调客观条件,不从主观找原因。村虽有近千亩土地,但一年到头只能收一季小麦和一季玉米,没有任何增加集体收入的门路,村干部畏难发愁。礼元街的大多数土地自己不经营,或出租,或一次性低价拍卖,影响了村里的稳定持续发展。
2、人才、资金、信息匮乏。农村许多有头脑、有技术、有本事、有门路的年轻人不愿在村里干事,一些大中专毕业生尽管就业困难,也不愿留在村里,一些高中毕业生也千方百计外出找出路,致使村级经济发展缺乏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在发展资金方面,由于金融机构对村级贷款控制过严,使村里很难得到必需的资金;上级的帮扶资金对一个村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不能集中财力解决发展问题。一些村对外接触少,走不出去,请不进来,信息渠道不畅,加上群众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关心,很少提出发展村级经济的好建议,即使村里想发展也缺门路、无项目。
五、对策建议
1、扶贫攻坚,率先突破贫困户。采取村干部包户、对口帮扶、强村或强企业带动等办法,2、大力加强村领导班子建设。解决好村经济发展人才匮乏的问题。结合今年村级班子换届,广开视野,大力选拔那些政治素质好、事业心强、有经营头脑和管理经验、乐于奉献、脚踏实地为群众谋利益的优秀人才进班子,特别是选好配强村党支部书记。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进一步核定干部职数,从严把握,大力推行交叉兼职,包括计划生育干部、生产组长、工勤人员等,能兼的一律兼起来,最大限度地减少村里吃补贴的人数。结合学习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班子成员的政治理论、市场经济、实用技 术和政策法律知识的培训力度,提高思想文化素质和带动致富能力。加强农村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增强他们依法办事、依法行政的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总结成功经验,采取工资统筹、办理养老保险等措施,保证村干部待遇落实,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落实目标责任、考核奖惩等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的管理监督。建立健全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运行机制,理顺“两委”关系,保证村级组织协调高效运转。
3、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根据各自业务职能,提出加快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形成齐抓共管、齐帮共扶的强大合力。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最大限度地减少村级事权,取消一切不符合实际的达标升级活动,不得强迫村里出资兴办各种基础设施项目。
城镇化建设对安徽农村经济发展的利弊调查 篇5
存在的问题
1、部分党委对党建是生产力的认识存在误区。突出表现为以下两种认识:一是“无用论”。一些党委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级的考核指标、群众的评判标准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以经济发展的程度和好坏为标准,抓党建工作是“务虚”不“务实”,没有实际作用,不能产生直接经济效益;二是“精力不够集中论”。从理论上讲,农业税的取消,使乡镇党委的工作压力大大减小了,工作精力可以集中到一心一意谋发展上来,但事实并非如此。一些乡镇党委成员反映普遍感到工作头绪越来越多,压力越来越大,上级部门要求“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工作越来越多,且许多工作都是“一票否决”,使乡镇党委一班人如履薄冰,疲于应付,因而抓党建工作的精力难以集中;三是“一俊遮百丑论”,有的党委认为经济发展是关键,只要把经济工作搞上去,党建工作会自然而然的跟上去。
2、党建工作现状影响了经济发展。一是部分党组织软弱涣散,缺乏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抓党建工作按部就班,抓经济工作缺乏创新意识;二是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双带”能力差。农村党员年龄普遍偏高,以合口镇群丰村为例,该村共有党员60名,其中60岁以上党员30名,35岁以下党员仅5名(其中四名外出务工);党员队伍缺乏新鲜血液,后继力量匮乏;党员干部受教育程度低,市场主体意识和市场行为能力相对落后。三是组织设置方式不合理。影响了党建促进经济发展作用的发挥。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大量产业化经营组织和服务组织,如农业龙头企业、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等新兴经济社会组织,一大批党员和农村优秀人才聚集其间。随着这些新兴经济社会组织的不断发展壮大,在各方面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强。但目前对“产业党建”的研究滞后于形势的发展,致使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出现了“真空地带”。在笔者调查的100多名经济大户中,有90以上的党员经济大户深有感触的说:像我们这些从事农产品流通的党员,长年奔波在外,组织生活过得少,党的理论学习少,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洗刷下,党性观念好象没那么强了,再这样下去,虽然经济底子强了,但党性观念却弱了。
3、党建工作服务经济发展的方式欠科学。部分党委“就党建抓党建、就经济抓经济”,在具体工作上体现为方法陈旧、手段单
一、创新不够,一些党委成员只会凭红头文件办事,按上级部署谋划,甚至凭老经验抓党建工作和经济工作,对如何运用市场、行政、法律和现代网络等手段使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则显得力不从心,很难将两者融汇贯通,甚至出现党建与经济发展“两张皮”的现象。
解决的对策
1、强化教育,夯实“党建也是生产力”的思想基础。要强化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引导他们牢固树立党建也是生产力的思想。可以依托各级党校、农广校和农村远程教育加大对农村党员干部的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他们领导经济发展、推进基层党建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理念,进一步夯实“党建也是生产力”的思想基础。
2、党要管党,跳出党建抓党建。一是要明确农村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乡镇党委书记作为农村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负责人”,要树立不抓党建工作是失职,抓不好党建工作是不称职的思想,明确党建也是生产力的理念,真抓实干,以党建促发展;二是要克服就党建抓党建的思维定势,跳出党建抓党建。要把农村党建工作放在提高农村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局中去考虑,放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全局中来谋划;三是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党建工作和经济工作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城镇化建设对安徽农村经济发展的利弊调查 篇6
一、农村小城镇建设和市场建设的内涵
(一) 明确农村小城镇和市场的概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农村小城镇和市场的概念与传统意义相比已发生了变化。农村小城镇, 根据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的定义, 为集镇镇区人口规模在10万人以下的集、镇、县城。现在我们讲的小城镇, 已不是历史上以商品交换为主的镇, 如江苏省吴江县的震泽镇、木渎镇, 而是在农村工业化即乡镇企业出现并发展后的小城镇, 是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一个阶段。历史上的小城镇首先发挥的是物资集散的功能, 如集、墟、街、场等。现在我们讲的市场, 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集市贸易, 而应为广义的市场, 它是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市场概念, 即市场是商品经济的产物与表现。市场是与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它既是商品交换的场所, 又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二) 明确小城镇建设和市场建设的内容。
小城镇建设包括:小城镇规划, 小城镇房屋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文教卫体福利设施建设, 小城镇管理等三个方面内容。小城镇规划包括小城镇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等方面内容;小城镇房屋建设包括住宅建筑、公共建筑和生产建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指小城镇道路、路灯、绿化、给水、排水、邮政、电讯、供电、燃气管道、有线电视、垃圾、污水处理等设施方面的建设, 文教卫体福利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中、小学、幼儿园等为教育而建筑的教学楼、音乐楼、办公楼、图书馆、科技活动楼、校园绿化、美化等方面建设, 医院、卫生院、妇幼保健院等为医疗而建筑的门诊楼、住院楼以及庭院的绿化、美化方面的建设, 文化设施主要包括广播、电视和图书阅览、舞厅、卡拉OK厅、影剧院等方面建设, 体育设施主要指体育场跑道、足球场、灯光球场、看台、体育馆等方面建设, 福利设施主要是指老年公寓、敬老院、公园及青少年、老年人活动中心等方面建设;小城镇管理主要包括规划管理、镇容镇貌、基础设施和环境卫生管理等方面内容。
市场建设从商品的兼职形态及其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角度来分析和考察, 可以将市场建设划分为商品市场建设、要素市场建设、劳务市场建设和产权市场建设等四个基本组成部分。其中, 商品市场建设是指物质产品市场建设, 主要包括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建设;要素市场建设亦称生产要素市场建设, 主要指在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过程中所需的各种要素所构成的市场建设, 主要包括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劳务市场建设, 是指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劳动服务的市场建设, 主要指传统饮食、服务及修理业市场、文化娱乐市场、旅游市场、咨询业市场和医疗卫生业市场等;产权市场建设是指交易资产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市场, 包括产权买卖市场和产权租赁市场建设。
二、小城镇建设和市场建设相结合的意义
小城镇的发展是以经济为基础的。我们建设小城镇不是单纯为了小城镇建设, 而应该是以农村经济发展为前提;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 不应是人为的产物, 而应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农村小城镇建设和市场建设相结合, 也就是小城镇建设必须和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一方面, 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发展, 改善了投资环境, 吸引周围农民的资金向小城镇聚集, 促进了小城镇市场建设的繁荣与发展;另一方面, 市场的建设促进了商品流通, 吸引了人流、物流和资金流向小城镇聚集, 推动了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如我市的泾口镇、钦工镇、博里镇等乡镇, 近年来加大投入, 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集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人流、物流和资金向小城镇流动。这些乡镇通过制定优惠政策, 外引内联和引进外地大户投资建成了小商品市场、农贸市场, 促进了市场建设的发展。我市的溪河镇、流均镇、平桥镇等乡镇为了加快小城镇发展, 首先制订优惠政策, 采取多方筹集资金的方式建设了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和水产品批发市场等各类市场, 市场的建设推动了小城镇建设发展, 溪河镇被省政府命名为淮安市首批新型示范小城镇, 流均镇、平桥镇被淮安市政府命名为新型示范小城镇。相反, 如果我们忽视小城镇建设和市场建设相结合, 小城镇发展就会受到制约。如我市的苏嘴镇、车桥镇等乡镇在小城镇建设中, 对小城镇的市场建设重视不够, 投入不足, 导致小城镇建设发展缓慢, 影响了小城镇的发展。
三、农村小城镇建设和市场建设的结合点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农村小城镇建设和市场建设的结合点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 农村小城镇建设和商品市场建设相结合。
将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和专业市场等商品市场建设纳入小城镇建设内容。根据小城镇总体规划, 科学确定商品市场的布局和规模。各乡镇制订发展小城镇的优惠政策, 按照“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 鼓励外商、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投资商品市场建设, 并允许投资者以一定的方式收回投资。如我市的泾口镇引进外商投资800万元建成了大光明商贸城;钦工镇引进大户投资100万元建成了农贸市场, 滨海县坎北乡农民个人投资58万元建成了农贸市场, 引进菜农和商贩入市经营, 市场的经营、管理和收益由投资大户负责。商品市场的建设, 促进城乡物资产品流通, 吸引本地和外地的农民进入市场经营, 繁荣了市场, 进一步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
(二) 农村小城镇建设和要素市场建设相结合。
为强化小城镇的服务功能, 需要在一些区位条件和基础较好的小城镇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和一定规模的金融信贷机构, 增强小城镇的内聚力和向广大农村辐射的能力。如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小城镇, 利用毗邻香港、澳门的区位优势,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吸引外资投资开发建设。该地区小城镇外向型企业的发展和在空间上的相对集聚, 增加了当地农民的就业机会, 吸引周围农民进厂, 转变为非农业人口, 并通过企业的发展, 增加了许多相关的就业机会, 吸引更多的乡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小城镇, 这势必进一步扩大城镇人口规模, 或者形成新的城镇。乡镇企业的发展和人口向小城镇聚集, 对小城镇综合服务功能提出了要求, 迫切需要建立与小城镇发展相适应的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和金融市场。总之, 建设和发展要素市场, 能够扩大小城镇的规模, 从而促进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与之规模相适应、相配套, 带动小城镇建设发展。
(三) 农村小城镇建设和劳务市场建设相结合。
小城镇二、三产业的发展, 广泛吸引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聚集, 小城镇需要建立与之规模相适应的劳务市场。近几年来, 我市小城镇建设发展迅速, 小城镇的投资环境大大改善, 吸引本地和外地人口向小城镇集中, 从而带动了城镇的饮食、文化娱乐、修理业和医疗卫生保健业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同时推动了具有旅游资源优势的乡镇旅游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如我市的平桥、车桥、宋集、施河、流均的乡镇二、三产业的发展, 推动了劳务市场的发展, 这些乡镇先后开办了饮食、修理、医疗卫生、休闲服务中心、卡拉OK歌舞厅、农民公园、溜冰场和九龙口生态水上旅游等设施建设, 加快了小城镇建设发展。
(四) 农村小城镇建设和产权市场建设相结合。
1995年以来, 我市乡镇企业掀起了一股产权改革的热潮,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明确了改革的方向, 但不少乡镇企业热衷于走过场, 改革不到位, 政企不分现象仍很严重, 影响了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壮大。为提高乡镇企业整体水平, 促进小城镇发展, 笔者认为必须完善乡镇企业产权制度, 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适度集中, 建立产权市场, 设立乡镇企业资产管理公司, 对各乡镇企业的固定资产和生产效益进行评估, 并招标组建资产经营公司, 或通过组建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使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从而使乡镇企业产权突破地域性和政企不分约束, 实现资产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范围内流动和重组, 促进生产要素向生产经营效益好的地方转移, 实现小城镇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小城镇建设和市场建设的四个结合点并非孤立的, 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作用, 共同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小城镇建设和市场建设相结合的有机整体, 它们之间共同协调作用, 推动小城镇发展。
四、农村小城镇建设和市场建设相结合的措施
小城镇建设和市场建设相结合, 一方面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一方面可以带动小城镇建设。如何将两者结合起来, 加快小城镇发展, 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认为应采取以下六个方面措施:
(一) 制定法律、法规, 规范建设行为。
国家、省要制订有利于小城镇建设和市场建设发展方面的法律、法规, 以适应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以之来规范小城镇建设和市场建设方面的行为, 促进小城镇建设和市场建设的结合, 加快小城镇发展。
(二) 加强组织领导, 提高思想认识。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小城镇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抓好农村小城镇建设和市场建设工作。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到抓小城镇建设和市场建设结合的目的就是为了抓农村经济和小城镇的发展, 从而进一步扩大内需, 拉动经济增长。因此, 各级政府要专门成立加强小城镇建设和市场建设方面的领导小组, 以各级政府的主要负责人为组长, 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 各级政府的财政、工商、建设、国土、税务、农业、水利、电力、电讯、公安、民政等部门的负责人为成员, 下设办公室, 负责日常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要定期召开会议, 并进行综合协调、督促和检查、指导服务等方面工作。
(三) 制订优惠政策, 加快建设小城镇。
小城镇建设和市场建设相结合的过程中, 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关系, 必须制订一整套有利于小城镇和市场建设发展方面的优惠政策, 主要从小城镇的户籍制度、收费标准、资金投入和土地使用等四个方面进行改革, 为小城镇建设和市场建设的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1. 户籍制度方面。
(1) 凡在小城镇范围内建房、购房或投资, 有合法固定住所或稳定职业的人员及其家属子女可以迁移到小城镇落户; (2) 实行新生婴儿落户随父随母自愿的政策, 既可以在其父亲, 也可在其母亲常住户口所在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常住户口;已在农村落户的未成年子女, 可分期分批随父随母在城镇办理常住户口; (3) 凡结婚满三年, 实际居住在配偶所在城镇的人员或男性超过60岁, 女性超过55周岁的人员, 可自愿随配偶及其子女到小城镇落户; (4) 小城镇建成区范围内征用土地后无地村组或人均耕地不足0.1亩村组的农业户口人员, 可以就地办理小城镇常住户口。上述迁入人员在子女入学、就业、参军、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方面, 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待遇。
2. 收费标准方面。
积极鼓励外商、外地企业和农村个体私营大户进镇务工、经商办市场和投资小城镇建设, 从事二、三产业。各乡镇的工商、税务、国土、建设和商贸等部门要按照优惠政策简化办事手续和程序, 减免有关收费项目。 (1) 在合同期内, 允许土地使用权依法转让、抵押、出租或者用于其他经济活动不收取土地管理等费用; (2) 地税部门负责征收的税种, 可以先由地税部门征收, 然后由同级财政返还; (3) 在办理用地手续或建房手续时, 地方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减免。
3. 资金投入方面。
加大小城镇建设和市场建设方面的投入, 以此来推动小城镇建设和市场建设的发展, 投入的资金来源可以从以下7个方面: (1) 贷款。金融部门的政策性贷款应考虑小城镇和市场建设方面的建设项目, 对小城镇使用商业贷款作为开发建设启动资金的, 应考虑由财政贴息。也可以设立小城镇发展信贷担保基金, 为小城镇和市场建设获得贷款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 (2) 对小城镇存量土地、闲置土地, 以公开拍卖等有偿使用方法筹措资金; (3) 鼓励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农民和个体工商户, 采取民办公助、民办、合资、股份制等方式投资建设, 并按“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经营管理; (4) 加强小城镇市政公用基础设施配套费的依法征收, 所收费用专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5) 加强市场管理费的依法征收, 要按国家规定60%返还用于小城镇市场建设和设施的改善; (6) 城镇建设维护税和公用事业附加费专项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7) 各级财政部门要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小城镇的各项建设。
4. 土地使用方面。
积极推进小城镇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建立有效的集体土地内部流转制度。 (1) 因实施小城镇规划, 集体土地承包者之间, 不同集体经济组织之间均可交换不同类型的地块, 并依法签订互换合同, 同时允许农户承包的土地转包、转让、互换、入股、租赁等形式, 依法在集体经济范围内流转; (2) 妥善处理好进镇农民补偿和承包土地问题, 在相当长时期内应保留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同时也可以由进镇农民通过委托经营租赁或者有偿转包等形式, 解决好土地承包权的合法、合理流转; (3) 实行复垦开发与用地挂钩, 新增耕地面积的60%可以用做折抵建设占用耕地的指标; (4) 在小城镇内, 要尽量盘活现有存量土地, 利用闲置土地, 开发废弃荒地, 保护农用地。对存量土地和闲置土地的使用权, 通过依法出让推向市场。
(四) 编制科学规划, 科学指导小城镇和市场建设。
规划是小城镇发展的蓝图。如果小城镇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 小城镇和市场建设就会杂乱无序。因此要加快小城镇发展, 促进小城镇建设和市场建设的有机结合, 首先就是要编制一个科学合理的小城镇规划, 要在规划中突出市场建设方面的内容。在小城镇总体规划用地布局中要重点突出小城镇的工业小区、商贸小区、市场建设、居住小区、行政中心和文化娱乐活动中心等各类用地布局。
(五) 依法规划管理, 确保小城镇和市场建设按规划实施。
小城镇规划一经市政府批复后, 即具有法律性和权威性,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随意更改规划。为了保证规划实施, 首先要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和网络, 配备既懂业务又懂政策的管理人员, 以适应工作的需要;其次要坚持“规划一张图, 建设一盘棋、审批一支笔”的原则, 坚持按照规划实施每一个项目, 杜绝任何长官意志和行政干预;第三, 要建立一支规划监察队伍, 专门负责查处违反规划的建设行为, 确保规划的严肃性、法律性和权威性。
(六) 强化目标考核, 实施奖惩分明。
各级政府要把农村小城镇建设和市场建设列入任期工作目标内容。上一级政府每年年初与下一级政府签订目标责任状, 当年年底对下一级政府实施目标考核。对考核成绩优异的单位和个人, 各级政府要予以表彰和奖励;而对连续3年未完成目标任务的乡镇的主要领导要予以通报批评和诫免谈话。
摘要:小城镇的发展是以经济为基础的。我们建设小城镇不是单纯为了小城镇建设, 而应该是以农村经济发展为前提。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 不应是人为的产物, 而应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农村小城镇建设和市场建设相结合, 也就是小城镇建设必须和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张南征, 主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8.
城镇化建设对安徽农村经济发展的利弊调查 篇7
(1) 一批新型农村社区已初步建成, 农村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有了较好地结合, 有力地推动了农民市民化进程。一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序推进。芜湖县自2007年以来, 已打造了鲁村、永和等30个新农村社区居民点, 2010年又启动了以土地整理、整村推进为抓手, 以保障农民群众利益为核心, 以科学规划、调整村庄布局为重点的29个新型农村社区点建设。计划建设5 000余套安置房, 到2011年底即可全部竣工并交付使用。南陵县也以规划为引导, 做到新农村建设居民点有章可循、有序开展, 加快整合城乡资源, 推进城乡发展空间的融合, 扎实开展新型农村社区点建设。二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城镇化推进有效结合。芜湖县湾址镇津元新城农村社区点位于原三元集镇区内, 小区一期工程已有466户农民入住, 并有相应的幼儿园、卫生室、文体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二期工程计划2011年11月交付使用。计划3~5年内建成一座占地0.8 km2, 人口1万人, 周边5个村3 000多农户全部进入小区居住, 建设设施齐全的津元新城。南陵县大浦新农村建设示范区, 750户农民已入住, 小区内自来水、天然气、通讯网设备齐全;医院、幼儿园、学校、农贸市场、社区服务场所以及街道等城镇化设施均已建成, 连同周围高科技农业中心、高科技农业示范及观光区、观光农业及旅游度假区, 已构成一座新型现代农业及旅游休闲的新城镇。三是推进了农民市民化进程, 较好地维护了农民的权益。大浦新农村试验区总规划16 km2, 涉及3个行政村33个村民小组6 000余人。大浦试验区按集中连片、农民自愿、先拆后建、权属清晰的原则, 实施了以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产权置换社区住房“双置换”办法, 并按照自愿原则, 安排部分安置户转为城镇户口, 按规定享受城镇低保, 达到年龄标准的人员 (男55周岁、女50周岁) 每人每月享受220元的最低生活补贴。同时, 由劳务服务站安排他们到农业示范区内打工。在大浦农民社区服务中心, 还设置了农民“诉怨港”, 对居民生产、生活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和困难, 对新农村建设中的人和事有不同的看法, 由村负责人接待和处理, 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2) 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正逐步向农村延伸, 为新农村建设打造了坚实的平台, 提高了农民的生活幸福指数。近年来, 芜湖、南陵两县都加大了农村基础设施投入, 加强农田水利、道路和林网建设, 有力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十一五”期间, 南陵县新增农村公路里程达652 km, 大部分村通上了公交班车。户用沼气、改水改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面加快实施。基本实现有线电视“村村通”, 文化娱乐设施日臻完善。芜湖县加大中心集镇、中心村的城镇功能建设, 完善道路、中心村的城镇功能建设, 完善道路、供排水、电力通讯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了小城镇的集聚和辐射能力, 县城到各乡镇10~15 min的快速交通已经形成。全面推行农村垃圾“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清洁工程, 有力地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在着力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方面, 两县都积极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化, 努力提高农村教育水平, 不断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积极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 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实施每个社区 (居民点) 有一个卫生所;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与被征地农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大乡、村文化站、所和社区居民文化室和体育场所建设, 提升文明乡村水平。
(3)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促进农民增收, 带动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十一五”以来, 芜湖县大力推进“三化建设” (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 、“四个新型” (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新型社会建设、新型农村建设) 和“六个一体化” (城乡规划管理、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就业和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 , 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的良好发展态势, 经济实力连续9年位居全省“十强县”行列。该县突出园区建设, 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坚持规划先行, 积极推进城镇化, 与此同时, 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25.8∶40.234.0调整到2010年的14.1∶65.1∶20.8, 由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带动, 农民年人均收入由2005年3 900多元提升到2010年8 239元, 翻了一番。南陵县是国家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优质商品粮基地县、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该县在抓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 也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6∶60∶14, 与此同时, 农民年人均收入也达到了7 861元, 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 600多元, 生产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也推进了新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 农村社会治安良好, 提升了县级投资环境。芜湖县先后获“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南陵县连续4届入选“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
2 芜湖、南陵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不足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芜湖、南陵两县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对今后的新农村建设也提出了规划和措施, 但就当前情况看, 仍有以下几点不足:一是新农村建设仍在“点”上示范, 尚未连线成片, 点和面上反差较大。芜湖市是“百村整治、十村示范”, 芜湖县是“一镇十村示范、二十村整治”, 南陵县是“三镇二十村示范、三十村整治”。笔者所见到的新农村建设, 仍是试点, 尚不能以点连线, 以线成面。在多数农村面上, 农民居住村落仍存在散、乱、小, 环境差、卫生条件落后的现象。二是新农村建设的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够。目前的新农村建设仍是政府主导, 由政府抓规划, 抓土地整治、整村推进, 小村并大村等项新农村建设工作, 农民的参与度不高, 对推进新农村建设仍缺乏积极性。三是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缺少产业支撑。近年来, 芜湖、南陵两县的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农业发展较快, 但“一村一品”的产业支撑不明显。南陵县是全国重点产粮大县, 但由于粮食产业生产成本较高, 抗风险能力弱, 产业链不长, 农民靠粮食不能致富增收。农业特色产业和农村二、三产业有待进一步提升和加强。
针对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和存在的不足, 芜湖、南陵两县都提出新一轮新农村建设规划和措施。芜湖县先后出台《芜湖县新农村建设若干政策意见》《芜湖市新农村建设安置房建设若干意见》等多项政策。南陵县提出了今后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是“六个创新”和“六个方面的加强”。与此同时, 两县都提出了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一是新农村建设资金和投入严重不足。尽管近几年来政府不断加大投入, 但由于村级集体经济薄弱, 农民自筹资金又不容易操作, 绝大部分靠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笔者所调查的丫山的一个自然村, “三清四改”, 村容整洁, 通水通路, 就要花100多万元。而南陵县近几年来累计下拨的示范工程专项资金还不到2 000万元, 与全县新农村建设所需的巨大投入相比, 实在是杯水车薪。二是村干部抓新农村建设动力和压力不足。目前, 村干部的主要精力仍在抓不生 (计划生育) 不乱 (社会治安) 上, 抓新农村建设缺乏动力和压力。村干部也缺少带领农民致富的手段和本领。村干部的收入报酬也比较低, 缺少抓工作的激励机制。三是抓新农村建设的体制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新农村建设涉及到各个部门和方方面面, 需要统一协调, 按各部门的职能, 上下对接、务实服务, 帮助解决新农村的实际问题。比如, 村容整洁, 就涉及到住建、环保、农业、卫生等各个部门。此外, 新农村建设的资金也需要进一步整合, 给县里一点自主权。另外, 目前项目资金投标程序多、时间长、手续繁, 镇村一个项目要来回跑多少次, 影响工作效率。
3 关于进一步推进安徽省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通过对芜湖、南陵两县新农村建设的情况调查, 总结分析两县的主要经验、做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也引发了笔者对全省新农村建设如何进一步深入推进的思考。
思考之一:如何从总体上分析、判断安徽省新农村建设的形势?安徽省新农村建设处于什么阶段?新农村建设工作已开展6年, 在总体推进上是否仍要搞“千村百镇示范试点”?如何把点上的经验在面上推广?下一步全省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推进思路是什么?步骤和重点如何安排等, 均需要认真地作出总体上的统筹考虑。
思考之二:对于安徽这样的产粮农业大省, 在农民收入不高, 农村集体经济薄弱, 新农村建设资金严重不足, 农民外出打工形成农村“空心化”的情况和条件下, 如何选择新农村建设的类型、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突破口, 走出有安徽特色的新农村建设路子?
思考之三:在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 统筹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大背景下, 如何推进新农村建设, 如何处理好工业化、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如何处理好统筹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的关系?
根据上述思考和安徽省农村社会的经济现状, 对进一步推动新农村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要认真总结各地经验, 推广典型, 促进新农村建设点、线、面结合。近几年来, 安徽省各地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摸索出不少好办法、新经验, 要认真总结上升。比如, 合肥市坚持以工业化致富农民, 以城镇化带动农村, 以产业化提升农业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经验;芜湖县成立新农村建设指挥部, 以县国土局、农委为主体, 从县委办、纪委、规划、水务、建委、供电等部门调专人组成办公室, 专门负责指导、协调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做法;天长市坚持工业、强农并举, 统筹推进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的经验等都需要认真的总结。要树立不同类型的典型经验, 以使能在全省不同类型和地区推广。如习近平副主席视察的阜阳颍州西湖白行村发展集体经济, 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太和县马集乡港集毛发专业村建设港集新村的典型;宁国市南山街道万福村建设美丽和谐万福的典型等。建议在召开全省新农村建设现场会时, 要认真总结梳理典型经验, 提出便于推广、便于操作的做法。有的要上升到省委、省政府文件的高度, 进行推广。
(2) 要认真分析全省新农村建设的形势。对“十二五”时期的新农村建设作出比较详细的规划和安排, 要组织专门力量, 对全省新农村建设开展一次专项调查, 认真分析形势, 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新农村提出切合实际的不同目标和要求。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既不能停留在试点阶段, 也不能操之过急。宣城市在“百村十镇示范工程”基础上, 以点连线, 以线成片, 稳步向纵深推进的做法就很好, 建议在组织全省专题新农村调查的基础上, 召开一次全省新农村建设理论研讨会。在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 形成有安徽特色的新农村工作主题、新农村建设理念、原则、目标和工作机制。如浙江省安吉县“立足县域抓提升, 着眼全省建试点, 面向全国做示范”的新农村定位;“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建设目标;坚持“尊重自然美、注重个性美、侧重现代美、构建整体美”和坚持“建设、保护、管理、经营”建设原则等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3) 要认真研究解决当前影响安徽省新农村建设推进的几个关键性问题。一是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问题。要借鉴浙江省湖州市经验, 建立“财政引导、多元筹措、市场运作”投入机制。该市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 筹集财政预算内用于“三农”资金154亿元, 涉农贷款691亿元, 财政投入年均递增29%, 金融贷款农业人均达6万多元。江西省新农村建设资金, 采取省、市、县3级共建, “连接统筹”、“衔接统筹”和“七个一点”办法, 也值得我省学习。二是新农村建设主体问题。新农村建设要广泛发动农民、紧紧依靠农民, 要通过新农村建设的共建共享, 调动农民主体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在着力动员农民方面下功夫, 提高农民素质和现代经营管理水平;要在着力组织农民方面下功夫, 成立农民理事会和管理组织;要在着力服务农民方面下功夫, 把新农村建设政策宣传到、送到各家各户, 让农民拥护党的政策。三是新农村建设如何建立干部的激励机制问题。要教育干部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 发展农业有激情, 献身新农村建设有激情;要建立村干部工作绩效考核机制, 要给予相应的物质利益, 有的报酬可高于县乡干部;德才兼备的可优先录用为公务员。四是健全新农村建设的管理体制, 加大对已建示范点的考核力度的问题。目前, 安徽省各级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的力量亟待加强, 有些市、县仅1~2个工作人员, 经费无保障, 有的是临时抽人办工的, 影响抓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力度。建议省政府统筹安排, 充实新农办的力量, 健全新农村建设的管理体制, 把它作为推进“三化同步”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常设机构。与此同时, 要加大对现有试点村的考核, 调整充实“示范”单位, 对成效显著的试点要给予奖励, 对今后新农村建设资金也可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
【城镇化建设对安徽农村经济发展的利弊调查】推荐阅读:
关于城镇化对农村经济的影响调查报告10-06
对城镇化建设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10-05
建设新农村发展城镇化11-06
推进我县城镇化建设的调查报告06-25
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看法与观点12-01
农村城镇化建设05-19
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09-23
农村城镇化建设论文09-30
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11-08
山东省农村城镇化与农村经济发展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