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发展与社区建设

2024-10-20

城镇发展与社区建设(精选11篇)

城镇发展与社区建设 篇1

前言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这是从国家角度提出来的大战略、大智慧, 描述了建设智慧生态文明的美好愿景。2014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发展智慧城市, 保护和传承历史、地域文化”, 不仅要发展智慧城市, 而且在发展智慧城市过程中体现保护和传承历史地域文化, 这是一个完整的表述。智慧城市要全方位、系统地考虑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不仅从空间维度, 还要从时间维度上, 对历史和文脉进行传承。

德国东南部城市纽伦堡重建的例子可以为我国的城市建设提供借鉴。1945 年二战结束时, 纽伦堡市大部分地区都变成了废墟, 当地政府决定按旧城模样恢复重建, 而不是抛开历史新建一座现代化城市;经过多年的发展, 纽伦堡市目前已经成为欧洲旅游的重要一站, 城市的整体风貌保留了历史的原汁原味。其中有几个重要方面值得我们思考:第一, 政府和民众在战火中自发保存好重要建筑的设计图纸;第二, 将保护古建筑写入宪法;第三, 允许民营力量参与管理和维护历史建筑;第四, 注重提高老城生活的舒适度。

纽伦堡市市长说:“要让居民自发地保护老城的话, 就得让他们感受到老城的生活很幸福”。实际上这种理念引入到中国也是一样, 如果要做智慧城市, 希望老百姓具有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意识, 就要让他们感到无论是数字城市, 还是智慧城市、生态城市, 都会让生活更加便利、舒适, 让人们幸福感提升。

由此引申出什么才是智慧、智慧是为了什么?关于智慧城市概念和发展思路, 存在很多不同的说法。智慧城市已经不能简单地从信息技术发展和工程建设应用的角度来看待;智慧是一种方法论, 强调城市怎么用更集约、更智慧、更低碳的方式来建设和发展。笔者通过多年来对智慧城市的相关研究, 对诸多智慧试点城市的走访和交流, 提出以下个人理解。

第一, 智慧城市的核心在城市, 智慧城市实际上要解决城市的问题。

第二, 智慧城市本质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市发展经过了快速的城镇化历程, 取得了很多成绩, 但同时也产生了很多问题。粗犷式的发展道路如今已经不可持续, 急需转向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同时又恰逢现代科学技术大发展, 国家改革政策引导包括投融资等各种创新手段不断涌现, 这都给智慧城市建设带来了契机。

智慧城市在现阶段提出存在必然性, 很多城市对创建智慧城市积极性很高。我国开展的智慧城市试点有200 多个, 第一批存在一定的引导性, 第二批和第三批则更多是城市自发的积极申报, 这反映了城市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

智慧城市是经济、技术、政策, 包括新一届政府战略综合发展的结果, 在现阶段形成城市建设的抓手, 实际上是探讨城市发展路在何方的问题。

一、中国城市发展概述

中国城市发展面临的因素可以从四个方面概括, 第一, 城市自身发展角度;第二, 技术发展角度;第三, 社会的趋势;第四, 政策的要求, 包括新一届政府的战略思路。

1从城市的角度

城市是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重心。中国经济的重要核心京津冀、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是中国GDP主要产生地。从国际角度看, 城镇群发展也直接体现国际经济竞争力;从居民角度看, 我国城镇化率已超过54%, 未来要达到70%以上, 目前有7亿多人生活在城市, 未来会接近9亿。所以城市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研究中国的城市问题, 实际上就是研究中国的发展问题。

中国的城镇化取得了很大成就。百姓享受了城镇化发展的红利, 社会在各方面都有飞速的发展;但同时它又是一把双刃剑, 在发展的同时也产生很多问题。大量人口来到城市后, 城市作为密集的人口中心, 会带来更好的薪酬、创新环境和人才吸引力, 促进产业更好地发展、生活方式更集约, 产生更低的人均水资源与能源消耗等;但同时也带来很多问题, 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犯罪率高等。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和靠土地财政为主的模式显然难以为继, 城市的发展正面临瓶颈。

城市实际上也是生命体, 也有生老病死的过程。具体来说“生”是指城镇化率增加, 消费者增多, 消费半径增大, 影响力增长;“老”是指成长过程逐步处于停滞状态, 甚至出现逆城镇化潮流;“病”是指出现很多问题, 如很多大城市都存在的“城市病”;“死”可以理解为城市破产, 如美国的底特律。因此关注城市的发展, 要看它处于哪个阶段, 未来通过规划建设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如何更好的推进, 是正向的推动还是负面的影响。

2从技术的角度

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影响了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 催生了很多新的产业和业态, 对城市的管理和服务也有很大影响。现在城市的一些管理方式、服务方式正变得不再简单粗放, 变得更加透明、人性化, 这是一种主动式、扁平化模式, 能影响城市的发展形态, 改变其发展路径;尤其现在的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 已经从各个方面渗透到了城市发展的每个领域。

3从社会趋势的角度

中国正进入创新2.0模式时代, 从生产泛式向服务泛式转变。生产泛式是指利用大工厂作业, 生产出产品后以低成本营销到每个用户的手中;服务泛式是指一切以用户个性需求为准, 进行个性化定制的模式。

2014 年1 月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历史性变化: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产业结构比例发生了变化, 业态也在发生更新。

从“+ 互联网”到“互联网+”, 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 从1.0 向2.0 转变;可以看到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通信, 还是传统的社交网络, 包括创新实验室开放空间, 以及生产管理组织方式, 都从原来以生产者为中心, 转变为现在以用户为中心;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 也都有很大的变化, 这是社会的发展趋势。

4从政策的角度

近年来, 我国政府发布的各项政策也对城市发展和城镇化道路提出了指导方向和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要走四化同步的道路, 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同时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中又提出要推动六化,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习总书记和中央政府提出要利用大数据和网络管理技术确保城市安全和公共服务, 同时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分工中特意提出要发展智慧城市, 保护和传承历史、地域文化, 提出加强城市供水、供气、供电、公交和防洪防涝设施等建设;坚决治理污染、拥堵等城市病, 让出行更方便、环境更宜居。

综上所述, 城镇的发展已经不仅是建设问题, 现代城镇化过程更侧重运行与服务, 要以人为本, 考虑民众的需求。城市发展进入了新常态, 不仅是经济发展模式, 传统的管理模式、城市科学发展路径、服务支撑也都要有具体的变化。

二、城市科学体系研究

城市发展是一门系统的科学, 是科学发展的问题。评估一个城市, 传统来讲主要从有形资产, 如道路、交通、市政管网、住宅等一些硬件设施等方面入手;而在智慧城市建设阶段, 城市发展要转型, 软性资产的重要性提升。无形的资产, 如历史和文化、信息和知识的交流、社区邻里的关系、个人与群体的融洽性等都非常重要, 可以营造更好的人文氛围, 提高居住者的归属感与和谐感。所以在竞争力构成中, 知识资产、社会资产和环境资产是很重要的部分, 只有将硬性和软性资产盘活, 才能更好地维护城市运行秩序。

智慧城市则要研究城市怎么更好地科学发展, 利用信息技术规避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探索城市更好的发展路径, 主要从以下三大板块入手。

(一) 问题

目前我国的城市发展主要有几个问题:首先是污染, 这是一个城市发展过程不可回避的阶段, 发达国家也走过了这样的历程, 但这个过程要尽可能缩短;第二是能耗, 城市的耗能非常高, 尤其是建筑耗能;另外是城市的密度, 从交通和噪音等方面也产生了很多的问题。

(二) 路径

第一, 要转型为更紧凑的发展模式。中国人口众多, 城市的用地空间有限, 要保持较高密度的发展模式。紧凑模式主要考虑两个维度, 一是在一个区域中生活要更舒适、更和谐、更便利, 这是一个评价的考核点;二是城市可以构建多个微型区域, 如同构成城市的“细胞”, 每个“细胞”都具有良性的发展模式, 保持比较均衡的状态。比如江苏盐城试点开展“微城市”建设, 即一个城市设有很多微型区域, 微型区域内部打造15 分钟、20 分钟的生活圈, 有快速公交和公共电动车租赁等交通形式, 根据人的需要来配备各种服务的设施和功能。从城市整体的均衡发展来讲, 总体上提出了六个具体指标:空间集约、产城融合、绿色出行、生态循环、功能复合、互联互通。

第二, 交通是城市的动脉, 在城市中应该采用多层次的交通体系来配合城市的需要, 采用按需捷运的发展模式。在城市中可建设轨道交通, 可提供公共自行车、电动车的租赁, 同时可打造生活圈内部的步行模式;例如在不同的微城区域之间建设空中廊道、天桥以及地下通道, 根据人的需要来建造设计交通的模式。总体思路就是从使用者的实际体验出发, 按需节约的模式。

第三, 要有共享的理念。由于城镇密度变大, 现代城市中逐渐出现了多种形式的开放空间, 人们可以聚集起来从而更容易促进人与人关系的融洽, 提高社区的舒适度与和谐度, 进而出现了一种理念, 即室外空间室内化, 室内空间室外化。另外, 随着全民创新时代的到来, 需要人们不仅从网络上, 还要在现实中集思广益。比如对很多创客来说, 不需要长期租用价格昂贵的办公场所, 而是根据工作需要进行短租。北京就存在一些社区, 设有WWW咖啡等创意空间, 把办公空间集中起来, 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四, 要产城融合、职住平衡。要使大城市的交通不再是潮汐车道, 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不再产生“睡城”, 就要做到城市体系的合理布局, 将新区建设放入区域大环境统筹规划, 使职住比率维持在40% ~ 50%, 建设产业和发展更融合的区域。

第五, 合理开发利用能源。规模较小的城市或中心镇可以利用太阳能和垃圾发电, 再配合普通电网就可以解决当地的能源需求。这就需要在新城区规划设计之初考虑管网、电网的设计以及建筑物的构造等因素, 以便日后建立能源的循环利用体系, 从而避免日后改造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随着电动车与电动自行车的普及, 城市对绿色、低碳的能源要求越来越高, 使得如何产生更环保、更便利的能源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最后一个路径是互信互通, 现在互联网通信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利用适应性的技术构建可信的网络, 使用户在安全的体系下使用各种应用, 从而实现科学的发展路径。

(三) 支撑:评测、干预、修复

支撑体系的建设包括对城市发展进行评测, 从而进行干预和修复。

传统的城市建设侧重规划导向, 但实际建设往往脱离规划的初衷。因此需要建立动态的体系, 基于城市的实际进行评测和规划的调整, 甚至可以结合智慧城市实施的大数据进行决策和评价。

城市要构建实时数据观测的平台, 以建立城市数据观测和数据评价的综合仿真服务体系。这个平台并不是系统的平台, 而是通过传感器、物联网密布到城市的各个方面, 相当于城市的感知终端。目前这些数据还分散在各个部门, 需要将其整合到综合数据中心, 在中心的平台上反映实际状况, 如城市规划、空间利用的状况, 包括人流、商品流、能源流、风流、水流等相关数据。

这些数据可利用可视化的方式来展示, 并在展示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和干预修复。可以基于城市的实际空间在计算机中构建一个实体模型, 根据城市的建筑物、道路、桥梁、地形构建城市的实景, 在这个模型上叠加城市的各种实时数据, 在整个模拟的体系中进行车流、住宅、交通、医疗或社区服务设施等的规划设计, 甚至可以进行风能、太阳能等能源平衡的分析和优化。所有的城市观测平台和仿真模拟体系都要基于真实的数据, 同时构建三维城市模型, 建筑物、街区等的改造可以随时进行。

城市发展和转型过程中的每一项工作都有一个最优解, 但最优解的参数很难把握, 这就需要把各个部门实际观测的数据尽可能地接入到中心平台上, 进行可视化的模拟和动态预警, 进而做到更有效的评测。对评价体系能否在合理的范围内提出预警的风险系数, 目前部分城市的指挥中心等机构正在做相关的试点和探索。

三、智慧城市的探索与实践

近年来, 我国开展了大量智慧城市建设工作, 政府各层面、高校及科研院所纷纷进行了众多试点项目, 从不同角度进行智慧城市的探索和发展, 这个过程就是为城市发展寻找新的路径。城市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一般来讲有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行四大体系, 前些年我国城市发展主要是侧重在规划和建设, 往往采用非常高端的规划, 聘请国外顶级的设计师, 开展高端的建设, 而在建设完成后的管理和服务, 以及常态化运行体系方面不是很完善。另外新一代互联网技术运用到城市建设中形成一种模式的探索, 因此智慧城市实际上也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部分或者说是先期的抓手, 不同的部委从不不同角度来推进这个工作, 其中也融合了各种思路和要素。

智慧城市的核心应该在城市, 主要解决城市的问题, 实际上也是围绕城市的发展与国家的目标创新城市新的发展路径和模式, 一个城市科学发展的问题。其中与几个概念的区别值得注意。

一是城市信息化。从多年前到现在, 从智慧城市的建设到未来发展, 城市信息化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即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分析和管理城市, 促进城市各个方面管理的提升与信息的结合。从信息化的内涵来讲有几个角度, 社会发展的角度、技术和产业的角度、资源利用的角度;从城市信息化目的的角度来讲, 更多是指信息技术、自然和社会经济方面不断融合和发展的过程, 这个过程在过去就存在, 未来也会不断地持续。

二是数字城市。数字城市主要从数字地球衍生出来, 可以理解为一个物理世界, 是现实城市客观的、虚拟空间的影射。在这样一个数字空间中应怎么更好地处理事情, 处理管理决策支撑, 从这个角度来讲应进行技术层面和应用层面的区分。城市首先是一个空间体, 现实世界是空间的影射, 所以空间是很重要的部分, 可以从空间信息、空间框架的角度来理解数字城市。

智慧城市是城市规划管理的新模式, 所以城市信息化和数字城市已经不是简单的技术上的升级, 而是探讨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 如城市的经济、城市的空间以及城市各种公共服务如何更好地优化。因此可以把智慧城市理解为智慧地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 从比较容易理解的角度来讲包含两方面含义。

一是对“智慧”的理解。“智慧”要从三个方面理解: (1) 在智慧城市阶段应主要用物联网技术和感知终端采集城市的各种信息, 构建城市统一的公共基础服务平台, 建设公共基础服务库, 并在信息阶段进行整合, 避免重复建设; (2) 由于各种智慧应用不是孤立的而是统筹的, 因此要促进部门间的整合协同。 (3) 要创新投融资模式, 进一步开发城市资源, 不仅运维城市的土地资源, 同时盘活城市的信息资源、市政资源以及硬性和软性的资产, 允许企业和市场的力量介入, 以更好的服务换取更高的效益。

二是要聚焦新型城镇化, 有三个维度。 (1) 城市的基础设施, 八部委的文件提出基础设施智能化, 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系统以及软性的管理的服务是统筹考虑的。修建管网出现过部分拉链式的道路, 而对市政和交通的桥梁, 很多是把硬件和软件分开来做的, 在基础设施完成后再建立各种监测系统, 构建预警机制, 直到出现严重问题时才重视。在智慧城市的阶段,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尤其对一些新城、新区包括县镇的层面, 在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就要考虑到软性的感知设备, 感知的系统网络, 包括运行体系的建设, 是同步统筹来规划的, 甚至建成之后的运维的团队人员, 包括资金从哪里来都要考虑。因为没有解决资金, 后面的维护服务也是没有办法解决的, 只是把硬件建好了不出问题是可以的, 但软性的系统需要常态化地由团队来维护。在这个阶段, 在基础建设的同时, 要考虑到这些软性的系统和网络, 包括运行的体系和团队的体系, 所以新型城镇化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不再是孤立的、割裂来做的。 (2) 智慧城市虽然不是简单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化, 但信息技术也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实际上信息技术已经融入到城镇的很多方面,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提升政务、社会管理和服务。比如腾讯、阿里巴巴等和一些城市公众平台结合提供各种公共服务, 可以提供交电话费等各种应用服务, 在这一阶段应尽可能用新的技术手段实现服务的扁平化。通过信息技术和手段可以解决环节上的不合理不透明, 同时又可以提升优化服务的环节和机制, 所以要尽可能地把政务的管理和开放与互联网融合。在江浙与山东, 互联网与政务创新2.0 模式结合得比较好, 公共服务与“互联网+”也可以更好地融合。在一些比较落后的地区, 这方面的意识都不足, 但这些地方有后来优势, 具备智慧的新型城镇化条件。 (3) 要解决产业的问题。智慧城市发布的指标体系, 57 个三级指标有一块是讲产业经济的。智慧城市的核心是城市, 最主要是这个城市智慧能不能做得好, 靠城市政府的领导, 城市所在的企业和项目实施者探索城市出了哪些问题, 城市应该怎么更好地发展, 城市应该怎么更好地解决。城市是主体的核心对象, 建设中要考虑的因素不能忽略产业, 也不能忽略经济的发展。

四、智慧城市试点建设

从2012 年底开始我们陆续开展了三批智慧城市试点工作, 截止目前共公布了277 个试点。各地城市申报积极, 尤其第二批、第三批完全是地方政府自发地踊跃申报, 积极性很高。这也反映了城市在主动寻找通过新的模式更好地解决自己的发展问题。

(一) 智慧城市试点工作总的思路

第一, 从部委角度来讲, 智慧城市首先要围绕城市, 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特点, 面临不同形态、不同气候带、不同文明程度, 为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从很多方面, 如宜居、宜业、安全便捷等, 构建一个城市的大数据或者信息支撑的方针决策体系。

第二, 围绕这个目标从政策方面发布不同的试点文件, 包括管理办法、评价体系等, 以及开展规划研究、标准指标制定工作等。

第三, 在科技支撑方面, 联合科研与产业单位共同参与科技部智慧城市一期科研工作, 从城市的公共信息平台, 城市网格化管理、市政管理、地下防洪排涝, 包括海绵城市等角度进行了技术的探索和研究支撑, 发布了相关建设指南和文件, 目前还在进行智慧城市二期研究。

第四, 在产业发展的方面, 组建产业联盟。如果能通过试点城市的案例总结出好的运营模式, 可以在其他地方进行推广和复制, 便能为城市的选择提供参考和借鉴。

第五, 在投融资方面, 与很多金融机构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

(二) 试点工作开展

从城市的角度来讲, 智慧城市核心是城市, 每个试点要负起主体责任, 每个城市都应该有自己的线路图, 要分析发展的资源、环境、优势、区位分工等条件;基础设施包含市政公用设施、网络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有没有改造和提升的空间;要有总体的规划, 围绕着提升城乡发展业务;还需要信息化服务支撑, 包括在城乡规划建设方面, 公共服务和产业方面等。信息技术要跟业务更好地融合, 结合生态文明与智慧应用, 最终让城市实现整体的发展目标。

城市申报试点并做顶层设计的时候, 要结合“十二五”与“十三五”规划以及政府报告等规划性文件, 智慧城市的建设不是脱离于每个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工作任务, 也不是脱离政府的主体工作, 而要融合在一起更好地支撑整体目标。在这个角度上研判有哪些发展的机会, 有哪些发展的优势和聚焦重点, 包括实施的保障措施和技术路线。每个试点城市要做智慧城市, 自己得有一个整体的比较清晰的路线图, 要明确城市创建最重要的主体是自身, 无论是部委或者是资金或者是专家, 目的是更好地解决城市自身的问题。

另外我们又提出了智慧生态城市, 更多强化生态方面的工作。城市生态有生态文明、生态健康等, 比如说健康养老、绿色建筑节能等本身也是绿色低碳方面的内容, 应该把生态设施建设和生态系统的应用要结合起来。从这个角度来讲, 在符合城市的自然规律包括社会发展的规律下, 围绕着一些应用目标, 建立城市的一些基础设施, 就不仅仅是硬件和软件分离, 也不单是做智慧应用, 而是智慧应用和智慧的基础建设的结合。

围绕这样的工作从科技体系、人才队伍、投融资创新, 城市公共信息平台、重点业务、民生服务建设提升方面做了一系列的工作。从城市的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和国家政策目标导向等不同方面开展工作。

在科技支撑、标准研究方面, 城市需要建设公共信息平台。目前很多城市都建了数字城管, 这个工作已经做了八九年, 有非常好的基础, 很多地方有比较好的典型。从专题型智慧向综合型智慧转变, 可以从网格化管理和城市管理技术的平台进行改造升级, 或者更好构建公共服务平台。

建立专家团队。各地组织建立了不同领域的专家库, 省级的评审部分、部里的综合评审都参与。

从公共信息平台角度要做好信息共享, 建立公共信息平台、公共基础库 (包括空间信息库、人口库、法人库、建筑数据库等) 。

在标准方面, 发布了一些标准建设指南, 下一步正在做一些评估体系、星级评定、绩效考核等。另外就是指标体系, 2012 年年底第一批试点启动的时候, 发布了试点指标体系, 涉及4 个一级指标 (保障体系与基础设施、智慧的建设宜居、智慧管理服务、智慧产业经济) 和57 个三级指标, 总体来讲很多城市对此认可度还是比较高。它的覆盖面广, 并有一个具体的描述, 城市可以在57 个指标中结合自己的特点和特色需求来选择具体建设的指标;另外有一些属于必选指标, 以及每个城市都可以列一个创新的方向, 每个试点都有一个创新的工作, 比如说智慧旅游、智慧产业、智慧社区等;作为一个重点工作或一个创新工作起引领性作用。发布了试点管理办法。另外就是每个城市都签署一个任务书, 包括智慧城市创建目标, 主要任务和一些重点工作落实, 资金的匹配构成 (财政的, 还是贷款还是社会资金, 还是其他来源) 。尤其是最新第三批开展试点的每个城市都要做一个投融资设计, 基于每个重点项目要有一个项目的商业性分析, 包括资金的来源和收益性分析, 未来应考虑这个项目是这个工作怎么更好地开展和运行, 怎么更好地产生收益。公益性项目比如可通过购买服务, 项目建完了要考虑到后面的管理和运行, 也包括服务。

另外投融资创新, 对智慧城市的工作明确提出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智慧城市是智慧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是城市整体的, 是从市长的视野或者一把手工程角度来推动, 它不仅是智慧应用的问题, 而是一个城市全方位的发展。明确来讲, 无论从资金的角度, 还是总体工作的开展角度, 政府更多的是偏向引导性的, 要更多的发挥市场的力量, 探索市场的模式。银川、敦煌等西部地区, 还有一些县级市, 他们在点上做了一些很好的探讨, 比如PPP的模式, 解决了资金的问题, 解决了发展的问题。

五、智慧城市下步工作思考

经过二三年试点的探索, 从部委角度也在寻求探索城市科学发展好的体系或方法、路径。从城市角度, 也利用智慧城市试点创建来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 但部分城市在发展中还是存在一些误区。

(一) 避免几个误区

第一, 智慧城市不等于城市信息化。当然智慧城市也是城市信息化的继续深入推进, 它不是否定城市信息化, 但是它不能等同于城市信息化, 要从市长视野的角度出发建设。

第二, 智慧城市也不等于数字城市简单的升级版。首先智慧城市面临的主体是一个城市, 要解决城市的问题, 数字城市更多的是对城市虚拟空间化进行更好地管理和支撑, 怎么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来推动服务它, 来提高它的效率, 来实现它的可视化运行。所以它不仅仅是技术的角度, 也是全方位的。从覆盖面来讲, 比如数字城市肯定不包含投融资, 但是智慧城市不考虑投融资肯定是没办法开展的。

第三, 智慧城市也不等于智慧应用系统工程建设, 它不是一个个工程建设的累加。

第四, 智慧城市它不是技术问题, 不能仅从技术的角度, 当然它包含了技术, 技术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二) 注重几个方面

第一, 要一城一策略的开展。依据城市每年提交的自评价报告、省厅提交的管理年度报告, 每年都对试点城市的创建情况、包括重点项目等进行分析, 从中可以看到很多城市都开展了顶层设计工作。

顶层设计并不是聚焦设计工作本身, 而是代表了城市的思路。创建智慧城市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 不是说对系统做一个优化设计、做一个技术方案就行了;而是它代表了城市发展的路子, 不能继续摸着石头过河, 而是有意识地基于城市的资源、基础和禀赋来系统地谋划, 从市长的视野来看城市怎么发展。从这个角度看, 城市建设的重点在哪里, 核心在哪里。

很多智慧城市并不是开始把重点放在建设系统或者信息技术方面, 有很多做产业的, 有很多做园区的, 也有很多首先解决投融资的, 它也是智慧的, 本身也在解决城市发展的问题。

第二, 要注重民生的感受。智慧城市肯定要落地, 要“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 要更多地把“互联网+”加到公共服务、政府提升、基础设施等, 加到社区中, 让每个居民、每个住户都能感觉到方便、感觉到便利。思路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 智慧城市不再是政府主导的信息化工程, 而是注重老百姓需要什么, 主要靠企业来做。比如现在深圳、广州等地, 一些企业非常积极, 投入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社区等;政府把这一块开放给企业, 让企业介入进来, 不用政府出钱, 把这个业务给做起来。更好服务民生, 老百姓买服务, 政府也可以购买服务, 从这个角度来讲就更接地气。

第三, 智慧城市要尊重城市规律。要从规划和建设更多地转向管理和运行并重, 注重秩序发展。秩序发展不仅仅在城市本身、城市整体, 而在每个项目中或者每一个城市的重点工作中, 比如地下管网、社区医疗等, 不是建完项目就结束了, 而是后续还要怎么来运行, 或者怎么来运营、怎么来服务, 怎么建立一个更有效的体系, 从秩序发展的角度来考虑。

第四, 要更多的发挥市场力量, 创新投融资模式。

第五, 重视“以评促建”、“以评促发展”。从部委的角度要以评促建, 通过智慧城市评价体系促进建设;包括国标委的工作, 国际上智慧城市标准也在不断推进, 通过评价体系引导城市更好地发展。从城市自身角度也需要有城市成熟度评价体系的完善。每个试点的城市都是不可复制的, 其经验模式都不可能简单地照搬到其他城市, 每个城市有自我发展的完善度和成熟度, 包括对自身更和谐、更科学发展的评价。

比如上海浦东、南京、深圳, 开始做这项工作。浦东建立智慧城市发展研究院, 发布智慧浦东的评价指标体系, 1.0、2.0、3.0 版本, 甚至把很多智慧城市创建的工作和指标体系结合。当然这个指标体系不仅仅是信息化, 还包括一些重点工作。指标体系涉及的内容可以立项申请资金, 指标体系每年有考核, 指标动态调整;明年这个指标完成到什么程度, 完成好再可以有新项目可以立项, 如果完成得不好, 就先暂停或者说有所调整, 数量要进行修减。

浦东一年一年在发展, 南京、深圳等也在一年一年地发展, 对城市的合理性科学发展要有一个评价, 知道哪些方面是重点, 哪些方面是弱项, 哪些方面要有步骤、有次序的来开展;通过评价来促进寻求自身更好的发展思路、促进建设、资金等各项工作整合起来。从城市层面来讲也尤其重要, 不能仅按部里面的要求考核, 因为国家层面的评价体系可能还是很宏观的, 全国性的统一指标体系不可能用到每个城市都是合适的, 所以从城市的角度也要重视这个。

最后, 要有典型和示范的引领, 这也是试点城市带来的示范效应。

(三) 加大几项探索

目前, 从建设部角度推进的工作有几个重点。第一, 从财政和产业基金方面做推动工作。2015 年全国第四次城市工作会议上, 有一些思路和政策公布。第二, 强化智慧城市过程管理和交流, 进行专题研讨, 对智慧社区等专项试点加强管理等。第三, 创建典型。第四, 加快专项试点探索。专项试点的主体是企业, 企业在某个智慧应用方面要有一个比较好的模式, 如智慧社区或智慧管网, 在这方面既有技术的整体解决方案, 又有资金和运营的方案, 同时在城市中有较好的示范点和示范应用。有具体创建目标的城市, 可以参考和借鉴考核点推动的探索和实践, 有意识地进行城市考察、企业交流, 为商业模式的选择提供更好的经验。第五, 可以看到省级建设厅和科技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因为智慧城市是一项创新的工作, 在城市方面怎么发展是要进行研究和探索的。怎么打造专家体系, 从第三方服务支撑的角度也在做探索。这五个方面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最后, 智慧城市没有终点, 一直在路上, 更多的是要靠地方政府的领导。在这件事情的推动当中, 已经上升到一把手的高度和视野, 建设的决策、方向和路径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工作的开展。比如说是项目工程还是整体发展, 还是一些阶段性重点, 对城市的影响深远, 因为最终做的好不好受益的还是当地的城市、当地的政府。

转变思路是智慧城市核心要解决城市的问题, 城市的政府和城市本身的主体要挑起主体的责任和主体的意识。

城镇发展与社区建设 篇2

摘要:园林建设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商、周时代,但是,目前我国的园林建设对比国外的园林建设还是有所不足,本文主要陈述了我国城镇的园林建设现状及存在的不足,并同时对城镇园林建设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几个有建议性的看法。

关键词:园林建设;以人为本;现状与发展

一、园林建设 1.1园林建设的概念

园林建设是指在人类生存的环境和其他地方所进行的绿化、景观建设和对景观资源的保护、利用,旨在为人类提供优美的生活环境。1.2园林建设内容

园林建设的内容包括公园、园林设计、建筑,以及古迹景点的绿化、住宅和公共建筑环境的绿化、道路的绿化、广场和河畔的绿化、滨湖的绿化、沿海地区的绿化等。1.3园林建设的效益

园林建设可以改善人类的生活环境,从而使人类的身心健康得到有益地发展,其主要效益有:第一,生态效益,如绿化所用的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及其他有害气体,同时产生大量的氧气,使空气得到净化;第二,社会效益,如居住区的绿化可以改善居民的生存环境,同时可以怡养人的身心,假如发生地震,居民区的绿化地则可以成为居民的疏散和避难场所;第三,经济效益,如古迹景点的绿化可以更加吸引游客的眼光,增加客流量,使当地的经济得到发展。

二、城镇园林建设的现状与发展 2.1我国城镇园林建设的现状

讲到我国城镇的园林建设,先给大家举一个实例,宁夏石嘴山市的园林建设,目前,石嘴山市共新建的公共绿地有五十八公顷,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百分之二十二,人均公共绿地达到7.6平方米,其中大武口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8%,人均公共绿地达13平方米,初步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园林体系。

目前,我国正在加快各地方的城市化发展,城市中,日建高楼,月辟新厦,越来越多的绿色空间被挤占,商业服务、运输和通讯设施蜂涌而起,加上各行各业的占地、乱搭乱盖的现象,极大程度的破坏了自然生态,存在于城市的生物物种已经是非常稀少了,因此,园林建设的重要性就更加突出了。

最近这几年,我国的园林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发展,但其规划水平还是处在一个较低水平的状态,主要是受到经济发展速度慢、体制功能不齐全、思想观念保守等因素的影响。对与城市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场所绿地、公园绿地和单位绿地的规划,一直沿用着旧有园林绿地的框架。2.2我国城镇园林建设的发展趋势

根据我国的国情,我国城镇园林建设的发展趋势应以简洁流畅的曲线为主,讲究大效果,强调开放性和外向性,与城市景观相互协调并融为一体,强调抽象性和寓意性,求神似而不求形似,以便达到园林建设改善人类生活环境,健康人类身心的目的,具体方向如下:

2.2.1园林建设应围绕经济发展进行,与经济发展相匹配

只有良好的城市环境才能够吸引外资,外资的引入才能有利于城镇更好的发展。过去石嘴山市不注重园林建设,很多投资商到石嘴山市考察之后,由于对当地的环境不满意,都没有在石嘴山市落户,后来经过政府的大力改造,石嘴山市的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也因此吸引了很多外商入户,使得石嘴山市的经济实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也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2.2.2园林建设应围绕十七大精神,以和谐为主题,充分利用资源

园林建设的和谐就应该做到以保护环境为主,以园林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自然”结合为目标,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达到园林建设是改善环境、保护自然风光、怡人身心的目的,而不能为了园林建设就对自然环境大肆破坏。2.2.3园林建设应以改善生态环境为根本

引用温家宝总理的一句话“城市绿化的首要任务是改善生态环境”。园林建设是使城镇生态环境改善的一个重要手段,城镇环境的好与差跟园林建设的规模和质量是密切相关的,而城镇环境代表着城镇的长久利益,是城镇经济发展的前提,因此,园林建设应该以改善生态环境为根本目的。

2.2.4园林建设应以体现以人为本为原则

园林建设是一项有双重效益的行业建设,包括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文明建设。“以人为本”的园林建设符合了我国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国情,是国情的需要,同时,“以人为本”的园林建设在其功能上将会得到更加充分和全面的发挥。2.2.5园林建设应宁小勿大

园林建设的建筑跟大自然相比,无论是在体量上还是在构成上,其所占的比重是很小的,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在一个城镇中,如果用大规模的园林建设来占据城镇本已有限的空间,那么不但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反而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强调,园林建设应该是小而精,而不是大而全。结束语

农村区域经济与小城镇建设发展 篇3

关键词:农村;小城镇;区域经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既然农村区域经济和小城镇的建设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那么要想做到区域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就要把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明白阻碍区域经济和城镇建设的主要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探索解决之道,为区域经济稳步健康发展提供可能。

一、当前区域经济与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小城镇发展占用农村区域发展用地

随着小城镇的发展,城镇人口不断增多,城镇面积也不断扩大。需要建设更多的高楼大厦和商务住宅区,因此,对于土地面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据有效数据显示,1997年至2013年建设占用耕地3700万亩,同期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增加5100多万亩,可见城镇化的发展对于土地面积的占用越来越多。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完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对于用电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大,大量的农田被占用,有限的耕地资源不断减少,对于我国农业区域经济发展十分不利。经过小城镇建设征用的土地,土质难以恢复原貌,土地受到化工原料的污染,肥力下降,土地贫瘠,还含有有害物质,不适合继续耕种。

(二)城镇化发展挪用大部分建设资金

城镇化的发展需要建设的项目众多,各类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都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虽然耗费的资金较多,但是城镇化的发展是必然趋势,也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具体体现,因此,地区在发展城镇化建设上,不惜耗费巨额资金,将地区绝大部分的资金都投入到城镇化的建设中。相对于城镇化建设而言,农业区域发展需要投入的资金量大,但周期长,收益率不高,还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因此,在对农业投资上,很多地区都不够重视,导致农业的机械化水平低,生产面积小,难以做到大规模的现代化生产。此外,城镇化建设征用耕地的费用较低,而且征收的资金也多用于城镇化建设,导致农业发展更加困难。

二、城镇化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城镇化发展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是对立的,反之,城镇化发展还能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必须找准问题所在,对症下药,以城镇化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一)完善土地制度

首先,应完善相关的土地制度,保障农业生产的基本农田面积。可以通过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方式保障城镇建设的足够面积,这就需要在建设城市建筑时,采用高科技技术,增加单位面积上的建筑物高度。另外,还要建立合理的土地征收制度,对于居民点分散的地区进行统一规划搬迁,实现农业生产用地的集中,方便机械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此外,还要不断研发农产品新品种,提高单位面积上农产品的产量。在城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利用的土地面积不多时,尽可能将城镇化扩展的方向转向其他相近的地区,尽量不占用农田和耕地。

(二)发挥财政的调控作用

发挥财政宏观调控功能,国家的财政支持是城镇化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源泉和不竭动力,也是保障城镇化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发挥财政对于两者间的宏观调控,首先,要重点加大对农村的投资。我国是人口大国,13多亿人口的粮食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必须保证粮食的稳定产量。为了鼓励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国家财政应对于农民的农业生产进行投资,为大型的机械化生产方式提供便利。对于农民购买的机械化产品实施优惠补贴政策,让农民买得起设备,能够获得稳定的收入;另外,对于农业生产的其他所需工具和产品,也要适当进行补贴,保证农民的生产成本能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对于农产品价格也要进行调节,保障农民的劳动和收入成正比。在农产品品种研究上,加大财政对于农产品品种的研究投入,为农民提供更优质、高产的农作物品种,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

(三)以体制改革激活农村区域经济发展

改变当前小城镇投资的单一化局面,实现对于农村区域经济投资的多元化,利用市场来间接调控经济。这就要求国家在政策的制定上要完善优化,对于城镇的相关配套设施包括土地的征用,实行有偿使用制度,对于小镇的相关建设方面,进行公开的招标,吸引资源向城镇汇集;还可开创合资项目,吸引投资,为城镇建设提供资金来源,城镇经济发展好了,自然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除了通过城镇化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外,还要加强农村自身的经济体制改革,以新型的农村合作化为主要发展方向,提倡、帮助农村进行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进农村地区对于高科技产品的应用,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

三、小结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好了,能推进城镇化向城市化迈近,也能推动自身的城镇化发展,必须引起重视,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除了上述的相关推进措施外,还有很多经济调节方法,需要在区域经济建设中不断摸索、探究。

参考文献:

[1]李善同,刘勇.西部大开发中城镇化道路的选择[J].西部地区发展,2001,(03).

[2]吕康娟,刘延岭,关柯.小城镇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小城镇建设,2001,(05).

[3]孔祥智.当前农村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建议[J].管理世界,2000,(06).

城镇园林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篇4

一、我国园林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园林占据了世界三大园林发源地之一的位置, 由此可见, 我国园林发展起源是很早的。“ 宥”在三千年前出现人们的视野中, 那时候园林总是代表着人的思想感情, 成为人的思想寄托;著名的国画是由山水构成, 追求的是一种自然美, 营造出一种园林气息。 现在的城镇规划中强调的是设施建设, 园林建设被遗忘了。 但人们居住注重的是舒适程度, 不仅在设施建设中表现出来, 在机械化时代更应该注重人的超乎物资的精神需要, 例如, 审美的追求使人心情愉快, 贴近自然的环境让人感到温暖而舒适。

园林绿化可以美化城市、保护环境以及改善现有的环境。 因为人们意识到园林绿化有着重大的功能, 所以, 我国城镇园林建设开始被重视。 理论体系不够成熟使城镇园林建设没有明确的方向, 从而导致园林建设工作不能顺利展开, 抑制了城镇园林建设的发展。 园林建设是集自然、生活、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工作, 这就要求园林建设相关部门配备专门的人才。 而城镇在园林建设工作中也没有健全的政策体制, 不设立专门的机制保障和管理机构, 这就让城镇园林建设缺乏主动性。 园林建设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但当初期建设工作完成后就让其自生自灭, 没有对园林进行管理和养护, 园林植物都是具有生命的, 它需要管理和养护, 不能忽略养护的重要性。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而绝大多数城镇将环境规划忽略。 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的增长, 城镇布局混乱, 工业居住教育商业错综杂乱, 没有明显的区分, 土地被大量浪费。 工业生产总会让环境面临污染的局面, 从而使居民的健康受到威胁。 城镇环境遭遇严峻的挑战, 环保工作刻不容缓。

二、城镇园林建设的价值

城镇园林建设是保护环境、改善城镇生态平衡、缓解人与自然矛盾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1.创造生态价值

城镇园林建设可以很好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的身体健康, 例如, 因为臭氧层的空洞使阳光中的紫外线直接照射在人的身体表面, 众所周知, 如果长期遭受紫外线的辐射, 患皮肤癌的几率也就大大增加了。 然而树的顶冠和枝叶可以遮挡太阳的直射, 而且绿色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为人类呼吸提供更新鲜的氧气;园林植物可以加速空气的对流, 在空气对流中就可以把一些不利于人的健康的物质带在高空中散开和稀释。 植物可还可以削减噪声对人的危害, 它可以降低噪声在空气中的分贝。

2.为社会带来经济效益

城镇园林建设不仅是城镇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供人欣赏, 让人们休息, 而且还是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场地, 让孩子们走出课堂, 走进大自然, 去探索科学的奥秘, 不再是从课本中学习理论知识, 更应该走出去增加自己的阅历, 这是课本无法给的知识。 园林绿地还是疏散和避难场地的选择, 当城镇发生地震或者火灾时, 人们可以选择逃到园林绿地上, 因为园林绿地没有高大的建筑物, 不用担心有石头掉落给人们生命带来危害, 而且城镇园林没有太多的设备, 不会阻碍人们在慌乱中逃生。 其次, 在城镇园林建设中不仅可以栽培景观植物, 还可以种植经济作物, 例如, 水果和蔬菜, 在深圳的公路上我们可以随处可见龙眼和荔枝,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深圳有一个荔枝园, 它不仅给人们提供修身养性的场所, 还给当地带来了经济利益。 最后, 土地的高效利用也为经济带来效益。

三、城镇园林建设的对策

城镇的绿化特点与地方实际相融合, 因地制宜, 可以有效缓解以上问题的加剧。 以科学的园林绿化建设理论为依据, 设计科学的城镇园林计划, 同时应该完善对应的政策机制, 配备专门的技术人员学习最新的管理理论, 在后期城镇园林建设竣工后, 加强园林养护工作, 呈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繁荣景象。

1.健全体制, 设立专门的人员管理

园林绿化系统在园林建设中担任指导作用, 它是一个纲领性文件。 绿化系统是结合城镇远近建设特色来编制的, 城镇本身具有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都不应该浪费, 它可以帮助确认城镇的园林建设方向。 建立健全对应政策, 提高对技术体系的管理, 可以让城镇园林建设的管理更加规范化; 伴随城镇绿地建设工作的全面展开, 政策和体制应该全方位同步, 做到在建设工作中有法可依, 同时体制也在与时俱进, 让城镇园林建设走在时代化的前沿, 再配备专门的园林绿化管理人员对完成的绿化植物进行管理, 让它蓬勃生长, 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也会随之大大提高。

2.以人为本, 结合当地特色优势

坚持走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构建人与自然相处的和谐画面, 使城镇适合每个人的居住。 城镇建设的决策者、管理者和城镇园林绿化工作的负责人, 在城镇园林建设中应尽可能地考虑居住者在生活和休闲上的追求,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通过园路小型的绿地广场等多种多样的渠道来增进居民和自然的感情;因为园路和广场可以让人感觉心情愉快, 性情得到陶冶, 心灵得到慰藉。 每个城镇都有它自己的自然特色美景和代表的人文故事。 因此, 在城镇园林建设的工作中, 可依靠其自身的自然地貌, 与现代化相结合, 打造出既有当地特色, 又不失现代风情的园林。

四、城镇园林建设的发展趋势

城镇园林建设也被列为城镇建设工作之一, 城镇建设不再是单单指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 也包括城镇的植物品种, 以及植物覆盖率。

1.全方位地绿化, 多视角增加美感

经济的发展让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更高了, 城镇绿化工作不应该停留在绿地系统的层面上, 我们应该注入新的潮流元素让城镇园林建设站在一个较高的平台上。 园林的建设离不开自然, 一切自然美都是最原始、最纯真的美。 我们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这样才能将自然美的一面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这就使我们在园林建设中不要违背自然规律, 减少污染, 清新空气, 这是园林建设的原则。 在立体空间上我们可以运用垂直绿化, 这就使得绿化是多空间的, 垂直与平面相交叉, 墙面、屋顶……全面绿化园林, 绿化本来就是一门艺术, 垂直绿化能提高建筑物的艺术美感, 节约土地利用空闲的空间, 使得墙面与土坡不再单调, 充满生机, 绿化还有降温净气的作用, 在全球变暖的气候以及空气严重被污染的环境中更应该展开城镇园林绿化的建设工作, 让人们生活在一个更健康、更适宜的环境中。

2.因地制宜, 生物品种多样化

专家曾说过, 不同的城镇地理环境使得其也就不同, 历史文化的影响下让经济发展出现差异。 城镇园林建设应该结合自身的地理环境、人文特色, 展现属于自己城镇的园林特点。 品种的多样化可以为遗传库、生态平衡提供有利的参考价值, 植物类型多样为动物的食物来源打下基础, 以及为动物的栖息提供了选择, 使得动物可以在众多植物中选择最为合适的栖息地, 有利于动物繁殖, 以及土壤营养循环使用, 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城镇居民对他们所生活的生态环境有着高要求, 这就意味着城镇园林建设刻不容缓, 城镇园林建设表现的是不同人的不同设计理念, 在设计理念的实施前都应该考虑当地的环境气候, 它可以调节人的心身健康, 也给城镇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城镇园林建设的进行应该有目标、有计划, 并且应该走向国际化, 与国际最前沿的设计理念结合, 这样我国的园林建设会呈现高层次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汪晓燕.城镇园林规划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城市经济, 2011 (14) :32-33.

[2]王光华, 刘晓明, 李梅丹.我国城镇园林标准建设概况研究[J].中国园林, 2014 (2) :78-81.

城镇发展与社区建设 篇5

【关键词】 新形势;小城镇;新农村;发展;建设

经过30多年的改革,我国虽然在消除城乡差别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城乡二元体制仍未从根本上发生改变,并且重新拉大了城乡之间发展的差距,二元结构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制度瓶颈。在城乡关系上,仍然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剪刀差”,使农民在经济上处于不利的地位;在城乡制度安排上,延续多年的户籍制度、财税制度、教育制度等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社会保障方面,农村居民基本上不享有社会保障,农村居民所得到的公共服务及享用的公共物品,大大低于城市居民。这种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严重制约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尤其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

鉴于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想,为贯彻落实这一重大决策,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这一战略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发生了新的变化,这种变化要求我们相应地调整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思路,创新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如此可见如何调整城乡关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中国当前乃至今后长时期内发展的主题。

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伴随着新旧体制和新旧文化的碰撞,同时也面临着制度、政策、机制和观念的创新,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和解决。为了探索小城镇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律和制定对策措施,王连球副教授在其数十年的区域经济研究基础上,撰写了《城乡统筹视角下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一书,最近由哈尔滨工程出版社出版。该书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小城镇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践,从国内到国外、从理论到实践,在多个层面上,系统地对小城镇发展与新农村建设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的创新观点,读后令人耳目一新。综观全书,我认为这部专著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

一、内容全面系统,阐述角度新颖

作者首先进行了纵横渐入的论述,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全方位、多角度地勾勒了中国城乡关系的历史演变,以及二元结构的产生与发展过程、现阶段的主要特点,接着又进一步论述了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性及其内涵、目标和原则。尤其是就促进中国城乡统筹发展中的主要内容,如统筹城乡空间布局、统筹城乡资源配置、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市场建设和城镇建设、统筹城乡就业体制和收入分配、统筹城乡环境保护、统筹城乡对外开放和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体制改革与民主政治建设等一系列重要课题,进行了有益地探索,做出了简明清晰地阐述,内容新颖,给人启迪。

二、理论有创新,对策富灼见

在这本专著中,作者不仅博采众长,介绍和吸纳了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的见解,推介了有关国家统筹发展的经验,而且还研究了这些理论与实践,给我国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富有创新意义的见解与对策。如针对统筹城乡的产业布局问题,作者提出要以资源配置为着力点;统筹城乡城镇建设,要以市场建设为载体;统筹城乡就业体制,要以收入分配调控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改革为制度保障。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在书中强调,要把促进我国城乡统筹发展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全方位地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并要对相关观念、体制、制度、政策、法规进行合理地调整。

三、关注经验,透视案例

该书的又一个特点是,不空谈理论,而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重点,对我国城乡统筹发展中的若干紧迫问题,通过经验剖析与案例介绍,提出了解决的思路和方法。如实施城乡统一的就业体制与收入分配政策,建立城乡协调的市场体系和对外开放格局,对城乡资源和城乡环境实行统筹开发与统一保护等,不仅提出了对策,而且有理论的支撑,有经验的垫衬,有实施的原则与步骤,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不乏闪光之点。如统筹城乡发展,不仅要有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民主政治建设的协调、经济社会制度的改革,还要与转变政府职能相协调,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等。这些见解不仅体现了作者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的责任心,而且对于实施城乡统筹发展也具有现实的启迪。

四、精心描绘了优化小城镇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书稿提出实施小城镇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统筹发展的关键在于城乡发展的“五个一体化”,即城乡规划一体化、城乡经济一体化、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等;在于在这五个方面之间形成一种良性机制,必须以党委、政府为主导,以农民为主体,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市场化进程,形成城乡统筹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合力;这五个一体化是城乡经济统筹中的几个根本性、全局性问题,彼此之间互为前提、互相依存。书稿从上述五个方面进行总体把握,按照其内部的逻辑关系,确立起城乡经济统筹策略的基本框架。

作者指出了小城镇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统筹发展的思路与对策: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推动相结合,立足比较优势,培育主导产业,使之成为小城镇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加快工业园区、科技园区和商贸小区建设,增强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小城镇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落实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区域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至关区域全面小康目标的顺利实现,也是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书稿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力求通过对区域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工作的现状分析,找到一条在区域进行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工作切实可行的措施,对区域城乡统筹发展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书稿中构建的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分析框架,使区域之间城乡一体化发展比较成为可能,对区域内,乃至全国范围正确认识城乡一体化进程、科学把握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有效制定城乡协调发展方针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参考价值。

农村区域经济与小城镇建设发展 篇6

我国经历计划经济时期, 合作社制度保障了我国战后经济发展, 但是, 由于时间的推移, 合作社经济出现了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表现为出工不出力, 工作效率底下, 群众工作热情不高等方面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后, 小岗村走出了一条新的农村经济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这种经济形式主要是以家庭作为单位, 不仅有效的提高了农民的这生产积极性, 还为国家改革开放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我国经济形势也为应对全球一体化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争强竞争力。其中, 我国政府提出了新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由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转向新型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新时期全球经济一体化方面出现了信息不对等, 生产效率低, 科技水平低, 竞争力弱等缺点。为转变这条件采取新的新经济形式新型农业专业合作社, 进行土地扭转, 把土地集中耕作, 采用新的科技, 新方法, 发展农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提高粮食产量, 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提供了新的方法。

我国加入WTO组织以后, 我国的经济发展开始逐步的从农村社会型的经济形式向城市社会转型, 从传统的农业经济开始向城镇经济进行改变, 并且在我国加入WTO组织以后的10年、30年和50年的时间段内, 我国的城镇人口的劳动力的就业比例分别提高了为50%、70%、90%。在我国经济的这一改变中, 必将会带动我国社会、文化以及各行各业的改革与发展, 同时我国的土地使用者, 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利用结构也会发生一系列的改变, 产生各种各样的冲突, 例如:保障粮食的基本耕地与城市开发之间的冲突、城市国有土地与农村集体土地之间的冲突, 以及农民与开发商、政府之间的冲突, 这些变化都将会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而产生。因此为了更好的实现我国工业化的目标, 应该充分的考虑到农业的发展与进步对其他行业的促进作用, 因此加强农业产业的现代化是我国工业建设的重中之重。

但是, 目前我国的农业发展还存在着诸多的制约因素, 实现农业产业的现代化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 例如:促进我国传统农业向产业化、信息化和标准化的转变, 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 增加农民收入等等。近几年来, 随着农村经济结构和农业战略的调整, 城乡之间的收入水平逐渐被拉大, 农民的生活条件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从经济角度上来看, 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 无论从出口创汇的效率还是能力上讲, 还是从其在国内产业间的比较利益上讲, 农业都不是一个理想的被保护和被支持的对象。但是, 我国的农业产业是一个较为特殊的产业, 农产品也是一种较为特殊的产品。产生该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 虽然我们可以不进行高档消费, 也可以不住豪宅。开豪车, 买名牌包包和服装, 但是我们的生活不能够离开食品, 并且这种对食品的消费具有必须性, 因此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农产品, 国家也不能没有农业这一行业。因此, 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提高农业产量势在必行, 而这种转型, 必须使土地集中耕种, 加深科技投入, 土地扭转势在必行。

而新的经济形势的发展, 也带动了我国小城镇建设。由于土地集中耕种, 大量务工人员离开, 使我国基层村庄逐渐消失合并, 造成新的城镇产生。而城镇的产生和建设又为当地提供新的劳动岗位, 加强了当地经济发展。小城镇建设在新的时期为我国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小城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选择。建设和发展小城镇, 不仅是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重要途径, 更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这一事关中国现代化建设根本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加快小镇建设, 都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目前, 我国的许多地区都在加大力度, 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步伐。在小城镇化的发展道路中, 正确的把握和认识小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意义和精神, 明确发展和建设小城镇的建设思路, 对我国小城镇持续、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未来城市化的发展道路是中国未来城市的发展的主要方式, 城市化的发展道路可以选择农村城市化共同推进的方案, 也可以选择总体城市化的方案。也就是说我国在发展大中型城市的同时, 还需要同时有计划的进行农村城市化的规划, 重点应该建设一批中心镇和县城镇, 让其具有城市的基本功能, 成为城市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总之, 没有农村城市化, 我国的整体城市化的发展目的是很难实现的, 因此, 加快农村的小城镇化发展不仅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组成成分, 同时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研究表明, 乡镇企业的发展对我国的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但是随着农村企业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 农村的经济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由于一些乡镇的企业, 企业的规模较小, 并且企业的分布较为散乱, 大部分乡镇企业都分布在农村, 不仅难以进行科学化的管理, 更不能实现农村乡镇企业的聚集效益。小城镇的发展, 能够有效的将部分散乱德尔乡镇企业进行积聚, 从而实现企业生产的资源配置和合理流动, 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进度, 实现具有中国话特色的农村工业化道路。另一方面, 转变农村企业的增长方式,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是目前进行农村经济发展必须进行面对的问题。总之, 开展农村小城镇的发展, 必须加强对农村资源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 实现农村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规模经营。

农村小城镇主要通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方式, 让原本散落的土地进行相对集中, 这样的农业规模为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生产率和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创造了基本的条件。另一方面, 非农业产业的发展, 可以通过使用先进的、大型的农业生产机械, 从而有效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浅谈我国小城镇特色建设与发展 篇7

1小城镇特色建设的重要性

我国特色小城镇建设不断加强, 规模不断扩大, 发展速度较快。从1995年到2014年, 我国街道办事处数量由5596个增加到7696个, 乡数由29502个减少到12282个, 镇数由17532个增加到20401个, 说明我国小城镇建设不断发展, 逐渐向城市化转变。 但在城市化、城镇化过程中, 各地发展建设模式基本相同, 完全忽视了各地独特的文化底蕴, 盲目效仿城市的建造模式, 使小城镇建设不具地域性特色。建设具有特色文化和产业的小城镇是以后小城镇建设发展首要考虑的问题。

小城镇特色建设重要性主要有:

(1) 我国国土广阔, 自然资源丰富, 小城镇建设能充分促进多种资源的开采利用。发挥本地自然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在独特的自然环境种植独具特色的农产品, 成为发展特色小城镇的农业基础。

(2) 借助当地文化资源的优势, 建设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小城镇, 一方面可以彰显当地的文化气息, 宣扬小城镇的文化魅力; 另一方面又可以利用民俗文化吸引大量游客, 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促进小城镇经济的建设与发展。

(3) 小城镇建设有利于推动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通过建设小城镇, 将城市与农村紧密结合, 带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增加就业机会, 解决一部分农村人口就业问题,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我国特色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小城镇建设模式单一

许多城市大拆大建, 对当地特色文化、文物、标志性建筑保护不力。在小城镇建设中, 片面追求速度和新潮, 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拆除了一些具有历史文化底蕴和内涵的老建筑, 造成具有本土特色的古建筑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甚至消失殆尽。

2.2对特色文化保护不够

小城镇建设必然会对特色文化造成威胁, 传统文化也会逐渐没落, 展现不出当地的特色。当地的传统村落格局被打破, 传统工业得不到重视, 使其在城镇建设中被拆除, 一些特色工厂或特色农田被占用, 传统手工艺也会随之消失, 特色文化环境遭到破坏。

2.3过于重视土地利用, 缺乏人文建设

小城镇建设对土地需求较多, 根据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 小城镇建造过程中就更加重视土地的有效使用, 忽视人文的建设, 导致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信息化程度较低, 教育、就业、就医、社会保障、文化生活等基本保障欠缺。各地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片面追求形象工程、面子工程, 甚至通过“赶农民上楼”等做法来扩大建设用地, 小城镇建设缺乏调控力度, 小城镇管理缺失。

2.4小城镇发展规划不合理

小城镇规划涉及各个部门的的利益, 但在规划过程中, 注重特色风貌就可能导致施工困难, 失去了其高效性;注重高效的建设又可能失去建筑与周边环境的整体性与协调性。许多小城镇在规划中, 由于资金、利益等问题, 公共利益往往成为牺牲品, 规划者追求最高效率的建设, 缺乏对小城镇整体特色的考虑, 使小城镇在建设中失去其原本的活力与特色。

3对我国特色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建议

3.1小城镇建设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

今后, 各地在推进小城镇建设的过程中, 要更加注重特色小城镇构建和小城镇品质的提升, 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对小城镇进行合理治理, 将特色小城镇打造成“高效、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小城镇。适当转变发展方式, 将小城镇发展转向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并重阶段, 着力提升小城镇环境质量, 将小城镇建设成历史文化氛围浓厚、现代化程度高的和谐宜居城市。

3.2重视对小城镇传统文化的保护

村落居民是村落非遗资源的守护者和传承者, 理应成为城镇化建设的参与者、城镇化发展的受益者[ ]。小城镇建设应对特色文化加以合理利用和保护, 充分利用文化资源优势, 将特色民俗文化渗透到在特色小城镇建设中, 这样既保留的文化传统, 又不失小城镇风采, 也提升了小城镇的文化底蕴。

3.3利用文化, 建设多元化小城镇

特色小城镇建设的目的是以文化来引导小城镇发展, 突显小城镇独特风格, 打造小城镇的完美形象, 提升小城镇功能。发展小城镇特色文化, 揭示城镇文化精神, 凸显小城镇特性和地方风情, 提高小城镇品质, 转变“千城一面”的格局。

3.4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促进经济发展

传统产业是当地特色产业, 能在小城镇建设中促进经济发展, 大力发展当地特色产业有利于对文化的传承和对当地特色的凸显, 有助于带动小城镇经济活动的兴盛。合理利用当地的优势, 根据民族风貌风情推广手工艺, 发展特色旅游度假村等, 打造特色旅游小镇, 吸引更多的游客, 获得更多的投资和更大的社会经济利益, 促进小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

3.5以人为核心, 注重管理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 “人”是重要因素。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放宽小城镇落户条件。完善小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重视义务教育、就业、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同时, 也要重视现代化的管理, 转变传统重建设、轻管理的态度, 做到建管并重。

摘要:小城镇建设问题在我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小城镇特色建设需要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协调并进。本文首先对我国小城镇特色建设的重要性进行解读, 分析了我国特色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小城镇建设中出现的建设模式单一、本土文化及产业遭到破坏、缺乏人文建设等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特色小城镇,城镇建设,特色文化

参考文献

[1]丁智才.论传统村落非遗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同行——以南宁市缸瓦窑村香火龙为例[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科版) .2015 (01) :101-106.

城镇发展与社区建设 篇8

关键词:城镇园林,建设现状,发展趋势,生态园林

1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加速时期, 加强环境保护便显得愈来愈重要, 人们对宜居环境的要求在逐步提高。许多大中城市都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因此城镇园林绿化、生态园林设计、植物配置与应用、栽培技术研究等均要达到一个更高水平。我国传统园林起步较早, 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不仅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而且影响到东亚周边国家 (如日本园林) 。现代城镇园林的发展则相对较晚, 改革开放后才逐步和国际接轨, 虽然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但应该客观看待城镇园林建设发展现状。全球化造成了文化上缺失现象, 人们面临如潮涌来的“舶来品”应接不暇, 本土文化很容易遗失自我, 缺乏创造力和竞争力, 城镇园林绿化建设也面临同样的形势。城市和乡镇不仅是构成一个城镇的实体, 而且两者存在特殊的区位关系, 决定了两者在社会发展中有着广泛的联系。城市大规模建设和旧城区改造为园林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以城镇为整体的园林建设, 既为城乡一体化的园林发展提供了建设基地, 又相应地为其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

2 城市园林建设的现状

2.1 植物配置设计理念落伍

近年来, 我国城市建设发展迅速, 城乡一体化格局逐步凸显, 园林建设的作用也随之愈来愈重要, 其中出现了盲目跟风的不良现象, 使得植物景观的民族性、地域性、创造性部分缺失, 造成城市园林景观雷同, 降低了主观审美情趣。如在一些城市园林项目上, 单纯地追求形式美, 选购名贵的树种, 或一味求新求洋, 不顾植物的基本性状, 追求视觉冲击的效果;植物群落附属于城市建设, 成为次要的“装饰品”功能体现不突出, 对科学合理配置不够重视, 放大了植物的观赏功能, 忽视了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2.2 专业人才匮乏, 教育研究滞后

目前, 我国没有一所院校拥有完整的园林学科体系, 由于在园林教育方面发展滞后, 导致园林设计专业的人才奇缺。比如岭南地区最早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 传统园林技艺传承后继乏人, 从事园林教育研究的专家学者更是凤毛麟角。另一现象就是高校为迎合市场需要, 本身并不具备相关师资力量, 却盲目开设园林绿化专业, 学生经过一两年培训后就仓促上马, 这对园林事业发展来说是致命的。教育研究的滞后必然导致设计者、设计单位的良莠不齐, 很多无经验、低素质者充斥设计队伍, 造成园林绿化设计水平下滑, 由此造成城市园林景观水准降低, 城市园林建设面临新一轮的严峻挑战。

2.3 植物品种雷同缺乏特色

受传统种植观念的影响, 别人有的我也得有, 什么挣钱就种什么, 这种盲目跟风现象非常普遍。前几年, 速生杨新品种热销, 苗圃农场都培育杨树苗, 杨树苗过剩之后, 又出现了金丝柳热、黄金槐热、美国红栌热, 很短时间内新品种就被淘汰。当行道树时兴用银杏、白蜡时, 由于苗木需求量较大, 又不约而同发展银杏、白蜡。而等到银杏、白蜡定植培养时, 因苗木市场供大于求, 很多小苗积压卖不动。各苗圃品种虽多却几乎雷同, 缺少地方特色和乡土树种, 形成城市园林景观的单调效果, 同时易发生大面积病虫害。

2.4 城市环境适宜病虫害滋生

现代城市建设逐步向高空发展, 中心城区建筑高度密集, 通风不畅卫生条件差, 很容易形成局部闷热和“热岛效应”, 这些都降低了植物自身的抵抗力, 也使得病虫害得到了滋生的土壤。比如蚜虫附着在植株或是建筑上面, 这些地方便于此类病虫害的快速繁殖。城市环境不利于捕食害虫的鸟类生存, 也间接造成虫害的发生率升高, 种植过密常因通风不畅也容易滋生病虫害。应通过人性化设计和科学管理, 改善居住环境和通风条件, 将植物病虫害发生率降低至可控范围内。

2.5 缺少科学论证, 建设虎头蛇尾

城镇园林建设的生态化进程中, 在设计上存在着概念炒作、纸上谈兵、流于形式、缺乏后续管理等现象。之所以形成此现象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认识上存在误区, 认为生态园林设计是一种高科技的设计方法, 所以必需用“高精尖”的技术手段才可实施;二是设计者自身存在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缺乏交流合作, 设计创新能力不强;三是受一些城市“政绩工程”的影响, 继任不管前任事, 许多绿化大项目最终变成了烂尾工程。

2.6 高科技应用相对缺乏

科技进步带来生产力的飞跃, 城市园林植物保护也是同理。园林病虫害种类有很多, 每种的特征、生长环境、防治方法都各不相同, 要收集汇总这些资料确实很麻烦。计算机网络技术可共享处理研究这些数据, 应用数据库对有害生物资料进行统计和查询, 将大大提升植物保护的工作效率。近年来, 华北地区美国白蛾灾害频发, 造成许多乔木树叶被吃光, 生长势受到严重影响, 破坏城市园林绿化景观。我们在使用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进行防治外, 还引进了科技含量较高的生物防治法, 通过寄生蜂 (周氏啮小蜂) 杀死白蛾幼虫, 有效控制虫害的规模, 对土壤环境也没有污染。

3 城镇园林绿化建设趋势展望

3.1 确定绿量指标优化种植结构

植物吸入二氧化碳呼出氧气, 净化空气, 防风固沙, 畜养水源, 降低噪音, 调节温度湿度, 吸收有害气体等多项功能。在园林绿地中物质能量流动主要看植物叶片面积, 以此决定绿地生态效益的总量值, 因此以植物叶面为主要标志的绿量, 是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决定性因素。将绿量作为园林绿化建设的重要指标, 逐步改善绿地种植结构不合理的现状, 不断提高园林绿化建设质量和养护管理水平。

3.2 科学合理配置植物资源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 人们愈来愈关注宜居质量, 环保和生态意识显著提高。依照我国地理条件、土壤、气候等基本国情, 植物种植设计应以乔木为主, 乔木、灌木、草坪、花径相结合的立体发展模式, 落叶乔木和常绿乔木种植比例为4∶1为宜。园林景观注重常绿地被植物的应用, 充分利用建筑空间进行垂直绿化。利用驳岸与自然水体, 设计上凸显服务功能, 使人们可充分亲近自然, 河道湖边种植香蒲、水葱等水生植物。当代园林建设目标是建设城市“大园林”也就是园林绿化要和城市建筑设施相融合, 将园林绿化的规划建设置于城市整体范围去考虑。

3.3 促进生态园林的建设发展

生态园林是继承和发展传统园林的经验, 遵循生态学的原理, 建设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科学的植物群落, 建立起人类、动物、植物相联系的新秩序, 达到生态美、科学美、文化美、艺术美。应用系统工程发展园林, 使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同步发展, 实现良性循环, 为人类创造清洁、优美、文明的生态环境。面对环境日益恶化这一严峻现实, 迫使人们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仿造自然环境, 以谋求优良的生存环境, 把园林绿化作为主要手段, 利用对城市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的有利因素并改造不利因素, 从促进生态平衡的高度全面绿化人类的生存环境, 将园林绿化事业推向生态园林的新阶段。

现以天津市武清区低碳试验园为例, 它集生态展示、实践基地、科学研究为一体, 是全国首座低碳园林专题园林景观。作为城市园林绿化的最新建设理念, 其有序的设计施工本身也是低碳园林的实现过程。园区在总体骨架上布置了7个主题展园, 另有一座学术交流中心。园区内注重植物保护利用和新品种应用, 最大限度降低整形树种的使用率, 应用小型木本、宿根花卉及少量应时草花, 因地制宜地配置花镜。废旧材料的巧妙应用也是此项目的一大亮点, 材料表面不作任何修饰处理, 通过精心设计形成风格素雅返璞归真的效果。

3.4 园林建设标准化更为完善

园林建设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景观和绿化质量, 而后者又取决于城市园林的规划设计, 通过对景观要素的运用和规划设计使园林绿地在城市中占有位置, 从而保证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和巩固, 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风景园林标准化是实现园林行业全面质理管理的基础, 只有制定风景园林标准并严格执行, 才能实现园林行业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同时建立多渠道的标准信息反馈机制, 以及时获得市场对标准信息的需求信息, 从而提高标准体系的市场适用性。

3.5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不同性质的园林规划指导思想应有所不同, 在设计工作中, 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注重可持续发展。比如山西五台山风景区, 应当将“以佛教为特色的风景名胜区”改为“世界文化遗产及佛教名山为特色的景区”来进行规划, 保护好古建筑和寺庙古树, 适当增加旅游服务设施, 新建筑要有特色, 形式多样化, 不要建高楼。对五台山大量寺院也不能一律恢复重建, 必须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突出地域特色, 为宗教文化活动服务, 切忌追风互相攀比, 投入巨资进行绿化建设, 使得绿化景观喧宾夺主, 没有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4 结语

目前城市园林绿化设计“古今结合”、“洋为中用”、“中西合璧”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无论是古典园林设计手法还是借鉴别国经验, 都要贴近广大民众生活, 规划设计突出“中国特色”, 打开我国古典园林发展史, 尽管每个时期的风格样式不同, 但是有一个共同点是:社会文化的发展程度影响着园林建设质量。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 人们需要具有新时代精神和鲜明地方特色的现代园林。如在城市综合性公园建设当中, 我们在强调民族特色、地域差异的同时, 适度地融入异域民族风情, 并应用最新科技成果, 提高施工质量, 加强养护管理, 必能将公园建设成具有包容性、感染力、风格鲜明的新景区。虽然人们已达成共识:生态园林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但是对生态园林的概念理解还不够清晰, 对生态园林的规划建设还存在着偏差, 通过比对国内外生态园林建设成就, 结合我国当前生态环境恶化的实际情况, 在城镇园林绿化建设中应注意几个问题:坚持生态园林设计理念, 改革园林设计运行机制, 提高绿化施工及养护管理水平, 恢复和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根据绿地的性质和功能, 做好树种的规划和选择, 规划时要以人为本, 强化组团效果, 努力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氛围;在植物配置时应因地制宜、审时度势、注意细节, 既要考虑植物群落和环境气候的适应性, 又要兼顾与四周环境文化氛围是否协调一致。

参考文献

[1]宋晓虹.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与文化原则[J].贵州农业科学, 2002 (5) .

[2]曾辉, 夏洁, 张磊.城市景观生态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地理科学, 2003 (4) .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研究 篇9

一、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意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新时期城镇化的方针:“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按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

1、健康的城镇化的发展将带来资源的配置优化

农村的发展不仅需要依靠农业, 更需要依靠工业, 发展工业就必然会涉及到城镇化问题。因为工业的发展, 需要密集的资本和劳动力, 需要相关的服务业的发展, 所以只要工业发展了, 城镇化就成为必然。

2、健康的城镇化的发展有利于现代文明向农村的推进

推进城镇化是建设“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途径。用城市文明影响农村文明、带动农村文明与之共同发展, 进而促进农村社会的进步, 农民的全面自由发展。城市文明向广大农村传播的过程, 是教育、医疗、卫生等城乡公共产品分配差距日趋缩小的过程, 也是城乡居民素质共同提高的过程, 因而, 健康的城镇化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将起到助推器的作用。

3、健康的城镇化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城镇化是推进农村现代化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农村贫, 贫就贫在难以接收城市文明的辐射;农民穷, 穷就穷在人多地少;农业弱, 弱就弱在基于城镇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弱上。所以, 解决三农问题, 要把落脚点放在减少农民的数量上, 让一部分农民平稳地向城镇转移。城镇可以提供较好的基础设施, 提供较大较集中的市场, 有利于工业的聚集, 有利于服务业的成长, 有利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规模转移。

二、以吕梁市的实例进行研究

(一) 城镇化方面

山西省吕梁市国土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 其中山区半山区占92%。现辖1区2市10县, 总人口360万, 其中农业人口293.2万, 占总人口的80%。近些年, 吕梁市启动城市发展规划并加快公共设施建设, 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1、启动“一市四区”、“两个城镇带”规划, 坚持实施“大县城、大集镇”战略, 加快推进吕梁市整体的城镇化速度

“一市四区”即为包含离石、中阳、柳林和方山四个区在内的吕梁市城市建设规划。“两个城镇带”即以离 (石) 柳 (林) 中 (阳) 方 (山) 为城镇组群, 形成太原都市圈西部中心和连接西北地区的门户;以交 (城) 文 (水) 汾 (阳) 孝 (义) 为城镇组群, 打造成太原盆地西部城镇密集区和工业城镇带。这种规划突出中心城市的龙头地位, 强化其政治、经济、文化、交通、旅游、消费中心的地位和功能, 逐步增强集聚力、辐射力和综合服务能力。

“大县城”发展战略是以吕梁市区建设为龙头, 充分发挥县城的集聚功能。交城、文水、交口、石楼、兴县、岚县、临县七个县结合各自区位特点和比较优势, 调整功能定位、利用资源特色、完善城市设施、优化产业布局, 以产业培育推动人口集聚, 以人口集聚带动产业繁荣, 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打造县域内城镇化发展的龙头。同时, 在水源充沛、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的区域选择30个重点建制镇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点, 按照重点城镇优先发展的思路, 大力培育园区型复合镇、城郊型卫星镇、旅游景区特色镇、商贸物流示范镇, 增强其传承传统文化、发展现代文明、吸纳农民进城、提升居民素质的综合承载能力, 形成具有吕梁特色的现代化城镇发展格局。

2、加快公共设施建设, 完善城市和城镇整体功能

加快构建城市、县城、重点镇的立体交通骨干网络。建设了吕梁离石市区百里长街, 加快了吕梁到太原城际快速网络建设, 沟通了市中心到中阳、柳林、方山的半小时直达的城际快速通道;汾阳、孝义及各县县城在加快建设干线铁路、高速公路通达工程的同时, 进一步增量扩容, 提高城市道路密集度, 改善了城区道路交通微循环;各重点建制镇重点建设了以县城为枢纽、其他乡镇和周边行政村为节点的区域交通网络, 并加快镇区内道路网改造。

统筹建设市政基础工程。统筹规划和建设城乡给排水、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 城市、县城和重点建制镇要加快建设完善水、电、气、热等供应系统, 力争在“十二五”末使得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0%, 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80%。同时要求其他乡 (镇) 所在地结合新农村建设, 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逐步推进水、电、气、热等供应系统的建设。

加强城镇化管理。着眼于城乡统筹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 提高城镇化管理水平。深化就业、社保、医疗等改革, 实现农民工在社会生活及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改进大城市落户政策, 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 取消小城镇落户限制, 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创新城镇管理体制, 加快推进城市数字化管理, 强化公共服务能力, 提升城市的品位和形象。

(二) 新农村建设方面

近年来, 市委、市政府转变观念, 着力破解产业、投入、增效、增收、民生、组织“六大难题”,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1、切实加大以财扶农力度, 积极整合支农资金

近年来, 随着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财政收入的不断增长, 市县两级财政支持“三农”的力度得到进一步加大。2009年, 市、县两级财政共投入“三农”资金33.49亿元, 其中市级财政投入3.4亿元, 比上年同口径增长85%。同时, 坚持政策不变、渠道不变、上下集合、部门配合原则, 把发展农业产业、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公共事业作为捆绑项目的重点, 将水、电、路、通讯和文化、教育、卫生、社保等涉农项目, 集中捆绑投向“百村试点、双百推进、千村治理”工程。

2、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劳务产业化

吕梁市积极促进龙头企业发展。全市目前共有各类农副产品加工企业1000多个, 其中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到36个, 亿元以上企业7个, 3亿元以上的企业1个, 有7户企业成为全省“513”工程省级梯次企业。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强力推进区域农业特色化, 已形成小杂粮、草食畜、林果、蔬菜、中药材五大特色产业和“一区三片”优势产业区 (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沿黄四县红枣产业片、吕梁山东西麓核桃及小杂粮片、平川四县蔬菜瓜果畜禽养殖及农产品加工片) 。

3、狠抓农民素质提升和村容村貌改善

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标, 把培养技能型农村实用人才作为重点, 组织开展“双千”干部下乡保春耕和农业科技标准化示范展示工程, 极大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农业的科技含量。坚持把“四化四改”作为治理村容村貌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积极开展治五乱、达五化 (治理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 庭院美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环境净化) 活动, 积极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技术, 建立环境管理机构, 巩固新农村建设成果。

4、突出组织领导, 狠抓示范带动

各级层层签订责任状, 强化目标任务, 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 市县乡合力推进, 各部门大力支持, 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合力。全市坚持“试点先行、典型带动”的原则, 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办法, 培育典型, 辐射发展。即针对工矿企业发达, 经济基础较好的工矿、城郊型村, 采用资源型企业帮扶、提高建设标准, 加速城镇化发展;对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的山区农业型村, 坚持量力而行, 先易后难, 突出整治村容村貌, 着力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

三、存在的问题

(一) 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第一是市域城乡经济发展水平仍然明显滞后于发达地区;第二是贫困山区县经济发展水平大大落后于全市经济发展水平;第三是农村经济普遍与集镇、城镇经济之间发展差距大。农业产业发展在规模、数量、速度、经济效益上明显落后于工业产业, 传统农业仍占较大比重, 靠天吃饭的局面尚未根本转变。

(二)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明显滞后于城镇

从教育看, 相当部分成绩不理想的农民子女在初中毕业后就走上了打工、经商之路;从医疗卫生看, 农村医疗卫生所医务人员水平低、设施差的问题普遍存在;从文化事业发展水平看, 山区县群众文化活动场所的建设标准和设施仍有欠缺, 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

(三) 农业农村投入与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比, 仍存在很大差距

几年来, 财政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每村不足20万元, 这一有限的引导性资金, 对经济基础好的村确实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但对经济状况差、没有集体经济支撑的村就很难起到引导作用。大多纯农业村, 因集体经济薄弱, 农业产业发展滞后, 综合配套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农业农村工作的需要。

四、政策建议

建设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集中要求和体现, 统筹城乡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宏观环境和条件。如何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途径和手段全力推进, 至少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统筹城乡规划布局, 推进农村城镇化

当前, 要按照构建中心城、中心镇、中心村的城市化建设思路, 统筹考虑城乡一体化功能布局, 在高起点、高标准修订城市发展规划的同时, 科学、合理制订中心城镇、小城镇和村庄规划。在考虑和尊重农村具体实际的同时, 重点以改善人居环境为切入点, 抓好道路交通系统、供水供能系统、现代信息网络系统、环保系统、防灾系统和生态系统的规划, 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 推进农业产业化

产业是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动力和支撑。要把工业化理念根植于农业, 通过农业产业化, 实现农村工业化。一是继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积极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新兴农业, 进一步推动农业结构从“平面式”的适应性调整向“立体式”的战略性调整转变。二是要应势而为, 突破性发展食品和林木加工业, 逐步把农产品加工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极。三是大力发展农村连锁经营, 推进以综合性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重点, 专业性特色市场和区域性产地批发市场为骨干, 分布合理的市场体系建设, 进一步搞活农村流通, 为保障农资的供应和农产品的销售创造条件。

(三) 统筹城乡投入, 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要按照“以工业化致富农民, 以城镇化带动农村, 以产业化提升农业”的发展思路, 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政策, 不断加大城乡统筹和“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力度, 不断缩小城乡居民在公共品供给方面的差距。要不断推进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 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既普照到城市, 也能普照到农村,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两个重要方面,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内容, 二者积极互动的程度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的实现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在全面理解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及两者协议发展含义的基础上, 研究了吕梁市在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积极互动方面所作的有益探索, 指出其在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影响中心城镇建设发展的因素 篇10

摘要:在城镇经济发展中,中心镇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本文通过中心镇基本特征的论述,指出了中心镇建设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防治措施。

关键词:中心镇 经济建设

0 引言

中心镇是指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符合区域经济和城镇建设合理布局原则,在历史发展中自然形成的,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一定经济规模,在各乡镇中发展比较快,能够对周边一些乡镇起到辐射带动作用的建制镇。中心镇上接县城,下连一般乡镇和村庄,是构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新型城镇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

1 中心镇的基本特征

加快中心镇的建设与发展,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其基本特征。从实践看,中心镇的基本特征有:

1.1 辐射性 由于中心镇普遍具有人口规模大、经济实力强、交通区位优越等特点,一方面可以吸引周边地区的工业、商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等向其集聚,另一方面可以加速商品、信息、技术等向周边地区扩散,对周边地区起到一定的辐射和拉动作用。

1.2 区位性 与一般乡镇相比,中心镇具有地理环境优越、交通、通讯方便,能源供应充足等优势,还要有历史的基础。具备这些有利条件,二、三产业才能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步向小城市这个方向发展。

1.3 客观性 中心镇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依据是其地理位置、人口规模、经济实力、环境容量等客观条件,确实能在周围乡镇一定区域内起到“中心”的作用。选择和确定“中心镇”,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遵循城市化发展的规律,尽量避免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

2 中心镇建设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由于中心镇建设是一项新兴的事业,起步晚、基础差、底子薄、因此,在充分认识我国中心镇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在建设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其它方面的问题。

2.1 在政策法规指导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把中心镇工作纳入了政府的工作日程,制定了一系列保证中心镇发展的配套政策,出台了相应的法规。但是由于各部门职能不一样,站在各自的利益上,所以这一系列政策全部集中到中心镇,难免出现相矛盾的地方。同时,机械的城乡划分,过时的“身份”观念,传统的户籍制度以及中心镇建设资金政策等都成为当前阻碍中心镇发展的在问题。

2.2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一些中心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建设缺乏必要的建设资金,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不能适应蓬勃发展的乡镇企业的需要,也不适应中心镇居民对生活质量提高的需要。因此,降低了规模效益,妨碍了城镇的工业发展和经济社会的繁荣。

2.3 在规划方面

2.3.1 布局不尽合理,有些地区的中心镇过密,有些地区过疏;中心镇内部工业、商业、住宅等各功能区分布不尽合理,混杂现象普遍;乡镇企业布局分散,致企业和人口难以集聚,造成了农村第三产业没能随着农村工业的快速发展而得到相应发展,同时也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2.3.2 中心镇数量太多,规模过小。目前中心镇的平均规模只有6000多人,非农人口3000多人。规模过小的直接后果是,城市功能难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成本过高,且严重不足,创造就业的门路狭窄,对人口的吸引力不强,反过来影响了城市规模的扩大,陷入低水平的恶性循环。

2.3.3 部分镇缺乏总体规划,工业小区、商贸区遍地开花,盲目建设、重复建设严重。此外,一些中心镇的总体规划眼光过短,修改过于频繁,建了拆,拆了建,所有这些都导致了土地、人、财、物的大量浪费。

3 对中心镇存在的问题采取的措施

3.1 加强规划,依法管理 规划是中心镇建设和管理的龙头,在新形势下要搞好中心城镇建设,必须有一个好规划作指导。中心镇规划的编制,要严格按《城市规划法》、《村镇规划标准》等有关法规进行,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出发点,坚持现代化、社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方向。对各部门制定的有关中心镇规划建设的政策措施要加强协调,防止各搞一套,互不关联,甚至相互矛盾,坚持依法建镇、依法制镇;对已经制定的城镇发展规划,要根据农村城市化进行相应调整,要从当地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出发,注重规划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防止脱离实际;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考虑到今后几十年发展的需要,在交通设施、分区布局、生态保护、环境美化等方面留有充分余地;要有大的功能分区,既不能照搬大城市的发展规划,又要注意规划和建设必须取得最佳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对工业区、金融区、旅游区、商业区、文化教育区、住宅区等功能区要合理布局、统筹安排;同时,在规划中要注意贯彻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

3.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服务功能 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配套的建设和完善程度,是决定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城市功能的重要因素,也是关系到中心镇建设后劲和生命力的关键因素,因此中心镇建设首先要抓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配套建设,并且要先行一步。基础设施建设要按大城市要求,力足长远,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积极采用先进设备和技术,在交通、能源、通讯、供水、供气、供热等设施建设中,实现基础配套和现代化。

3.3 坚持典型引路,抓好试点,以点带面,促进中心镇的发展 中心镇建设工作是一项全新的系统工程,既要解决发展问题,又要解决改革问题。因此,要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发展量力而行,逐步建设,切不可不顾主客观条件一哄而起,遍地开花。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乡镇企业设厂开发集中连片建设、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投资体制改革和社会保障体制等问题,进行多方位的改革和试验。通过抓好中心建设的试点工作,探索路子积累经验,指导面上的工作。

3.4 积极推动有关制度的改革,加快中心镇的步伐

3.4.1 放宽户籍管理制度,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沿袭多年的户籍管理制度是影响劳动力合理流动、迁移和非农业进程的主要障碍,必须进行改革。要坚决拆除长期以来城乡隔离的藩篱,实行有计划指导的人口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建立和开放城乡劳动力市场,大力推行国务院1995年提出的“让农民自理口粮进镇落户”的办法。

3.4.2 积极加以引导,促进建制镇居民住宅和乡镇企业布局的相对集中。实现农村城市化,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农民住宅和乡镇企业星罗棋布、天女散花的零乱格局,使之从分散到集中,变无序为有序。

3.4.3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努力实现经济结构和城镇功能结构的优化,第三产业是社会化生产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衡量生产力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目前各地中心镇的的功能结构都偏重于工业,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因此要克服重生产、轻流通、轻服务的思路,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重要举措来抓。

3.4.4 建立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共同投入的多无化投资机制。镇政府要大力发展经济以增加中心镇建设的投放,县市政府要制定有利于中心镇建设的有关政策,并在财力上给予支持,从中心镇收取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应当按规定返回中心镇;允许和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投资兴办和经营中心镇市政公用事业;鼓励农民带资进镇兴办各种企业,参与中心镇的建设。此外,还可以用争取国家投资、扩大信贷盘子、引进外资等多种渠道来筹集建

设资金,以加快中心镇的建设步伐。

4 结论

刍议我国城市化发展与小城镇建设 篇11

1 积极发展小城镇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1.1 积极发展小城镇是缓解我国城市人口压力的需要

随着农业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与推广, 以及大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使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从而使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另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 人们的视野在不断地扩展, 思想观念在不断的更新, 剩余的农村劳动力在不断地涌人城市, 使大城市人口迅速增长, 给城市造成巨大压力。与此同时, 中小城市人口的增长则相对缓慢, 导致我国城市人口分布的不均衡、不合理。

城市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城市化既是一个静态目标, 也是一项复杂的动态系统工程, 各种设施必须配套, 各个子系统必须协调, 只有这样, 城市才能正常运转。现在我国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的发展规模和城市人口的增长很不相适应。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社会、经济、文化活动正常开展和居民生活的物质基础。在很多情况下, 不是城市人口真正超过了城市的承载能力, 而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 发展慢。

1.2 积极发展和建设小城镇, 是实现农业过剩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

我国农村的主要特点是幅员辽阔, 人口众多, 交通落后, 居住分散, 现代通讯手段尚不发达, 相当一部分农村处于闭塞状态。几千年形成的封闭式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以及在这种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基础上形成的封闭观念刚刚开始受到触动。而我国的城市则比较集中, 规模也比较大, 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生活方式现代化的程度上与农村差距很大, 即工农、城乡、体脑等三大差别严重存在。缩小并消灭三大差别, 形成合理的社会结构的根本途径, 只能是加速小城镇的发展。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 可以把大量的农业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 把大批农业劳动者转化为工业和服务业等劳动者, 把广大的农村变为城镇, 这样便可以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乡关系和新的社会结构, 并能加速农民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加速农村以及整个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可见, 加速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 不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而且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2 加速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主要举措

2.1. 提高认识, 避免城镇建设的自发性、盲目性, 增强自觉性与主动性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小城镇如雨后春笋—样涌现出来, 这是时代的呼唤, 是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体现, 是中国实瑰城市化、现代化的需要, 是解决农村过剩人口的需要, 是缩小和最终消灭三大差别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站在这个战略高度来认识加速建设小城镇的意义, 这样才能积极自觉地规划和促进小城镇的发展。小城镇建设是百年大计, 因此决不能急功近利, 鼠目寸光, 顾此失彼, 放任自流。必须高瞻远瞩全面规划, 有秩推进。

2.2 加大对于小城镇建设的扶植力度

当前, 政府要解决一个突出问题是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收入, 挖掘和开辟农村这个广阔的市场。在农村要加大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的力度, 普及科学种田, 大力发展农村的养殖业和加工业, 充分调动农民从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农村经济有更大更快的发展, 使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使人口城市化的动力建立在农村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基础之上。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小城镇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是小城镇发展的强大动力源, 它可以为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的支持, 提供广阔的天地。

2.3 为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上的支持

在小城镇里, 有的只是资源、劳动力和零散的资金, 缺的是人才、技术和科学的管理。在我国, 虽然乡镇企业蓬勃兴起, 但真正能站得住并发挥应有作用的很少, 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乡镇企业缺乏应有的各个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农民受其自身素质的限制, 只能搞一些简单的农产品加工, 无法更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资源, 无法把事业做大。各级政府和乡镇企业的创办者, 一定要拓宽视野, 更新观念, 以优惠的政策和待遇吸引优秀人才到乡镇企业去工作, 大中城市的下岗人员、寓退休人员是一个巨大的人才宝库, 在这个宝库中有大量具有各种专长的人才。政府和乡镇企业应该采取具体措施, 以优厚的待遇、优良的机制、优越的环境把这部分人吸引过去, 为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的发展服务。

2.4 从各地的实际出发力, 探索小城镇发展的客观规律

国家和各省市政府, 每年都应该确定一批小城镇给予重点扶植, 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帮助它们尽快发展。国家要在宏观上加强对小城镇和乡镇企业发展的指导, 使小城镇和乡镇企业的发展更加理性, 防止乡镇企业的盲目兴建, 尤其是对小城镇的土地要加强管理, 不能以牺牲土地, 浪费资源为代价兴办乡镇企业和发展小城镇。同时, 要加强各乡镇企业的横向联系, 以及乡镇企业与城市大工业之间的纵向联系, 以大工业和大城市带动和促进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的发展。把小城镇和乡镇企业纳入城市体系和城市大工业之中, 就可以使二者互补, 给小城镇和乡镇工业的发展注入持久的动力和活力。

2.5 坚持以人为本, 塑造小城镇的良好形象

当代的小城镇建设, 起点一定要高, 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开始就要注意塑造小城镇的良好形象。城镇形象指的是城镇得到社会认可的总体印象, 其中主要包括城镇的知名度、美誉度等。城镇形象可分为硬件形象和软件形象两个大方面。硬件形象是指城镇的自然环境, 即镇客镇貌。硬件形象塑造的主要方法和途径是改造、建设、管理三个方面, 其目标或标准是净化、绿化、美化。软件形象指的是小城镇的人文环境, 即人文精神氛围, 主要包剐、城镇的社区精神、价值观念、社会公德、风俗习惯、服务态度以及城镇文化活动的开展等等。软件形象的塑造方法主要是宣传、教育。其目标或标准是科学、高雅、和谐、文明以及服务的热情周到。

小城镇的硬件形象与软件形象是相辅相承、有机统一的整体。硬件形象是显形的, 它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 通过人的感官直接感知;软件形象是隐形的, 它体现在硬件形象之中, 通过硬件形象表现出来。硬件形象与软件形象互为前提, 互为条件, 相互补充。硬件形象与软件形象的关系, 实质上就是物质性文化与精神性文化的关系, 或者说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因此, 在小城镇形象的塑造上, 必须坚持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

摘要:城市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和趋势。这一规律和趋势在不同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 有不同的内容、表现和特点。

上一篇:轻型挖坑机结构设计下一篇:数字化医院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