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医院建设

2024-10-20

数字化医院建设(精选12篇)

数字化医院建设 篇1

摘要:从应用评价和效果评价介绍了美国的数字化医院评价体系, 并重点介绍了美国医学信息和管理协会及其电子病历应用分级评价体系。在对美国几所医院的数字化建设情况阐述的基础上, 提出美国数字化医院对我国数字化医院建设的启示, 即尽快建立我国的数字化医院评价体系, 加大国内数字化医院的投入和侧重点, 加快培育我国的重点医疗IT公司, 转变医院数字化建设的重点方向。

关键词:数字化医院,HIMSS,评价体系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3年主要工作安排》中明确指出:研究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医疗服务等信息标准体系[1]。从国家卫生计生委到各医疗卫生单位均给予了高度重视, 但医院到底应怎样建设信息化, 以什么标准去建设, 值得经历了10多年信息化建设的中国医院管理者去深思。通过借鉴美国的数字化医院评价体系, 我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 美国的数字化医院评价体系介绍

美国主流的数字化医院评价方法从类型上主要分为应用评价和效果评价两类。

1.1 应用评价

主要评价包含美国医院协会的医院电子病历应用情况调查、美国医学信息和管理协会 (HIMSS) 的电子病历应用分级评价、麻省总医院卫生政策研究所等组织的电子病历研究、美国疾控中心 (CDC) 的门诊执业医师应用调查、美国加特纳IT研究与咨询公司的电子病历应用发展五代模型等几个方面。

1.2 效果评价

主要评价代表为:美国医疗质量管理局 (AHRQ) 的医疗信息技术计划、美国医疗保险与医疗救助中心 (CMS) 的电子病历有效使用。此外, 部分医院还采用IT行业通用的部分评价体系, 如C M M I体系和ISO9000体系等来进行数字化医院的评价。

从访问情况来看, 美国的数字化医院评价影响程度最深、接受程度最广的还是HIMSS的电子病历应用分级评价体系。

2 HIMSS及其电子病历应用分级评价体系

2.1 HIMSS介绍

HIMSS是个非盈利组织, 提倡应用信息技术优化医疗卫生活动, 从而达到减少病人治疗失误及提升医疗素质的效果, 并通过各种渠道鼓励医疗卫生行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 其成员包括各类科研机构人员、跨国公司人员及用户成员等, 主要目标在于推动医疗信息技术和管理系统在医疗行业的领导力。负责进行电子病历应用分级评价体系的HIMSS Analytics, 其是HIMSS全资拥有的非营利机构。负责收集并分析有关于信息技术流程和产品、信息系统成本、医疗信息趋势和销售购买类决策的医疗信息;辅助医疗机构和医院在迈向全无纸化医疗环·44· Chinese Hospitals, May.2014, Vol.18, No.5境道路上的战略决策。其日常运营费用来源主要是医疗行业的咨询收费、出售部分合计信息及出售医疗行业趋势和生成报告等。

2.2 HIMSS的电子病历应用分级评价体系介绍

根据HIMSS Analytics, 其评价体系按照医院实现的信息化程度分为从0级到7级, 各级均有需要达到的核心内容 (见表1) 。

在全美, 有3 0 0 余家医院 ( 集团) 通过了H I M S S 6 级和7 级的评价, 在我国截止到2013年10月, 仅有4家医院通过了HIMSS 6级的评价。

3 美国部分医院的数字化情况

3.1 华盛顿大学医学中心

医学中心多年来跟CERNER公司及Epic Systems Corporation合作, 实现了临床医学数据、药物和行政管理系统, 医疗医保信息体系及住院医师的跟踪体系等系统的建设, 较好地实现了数据的整合利用。

医学中心的IT主管提出了数字化医院的理念:不能评价就不能管理。因此对于数字化医院的评价感受至深, 认为当前HIMSS及CMMI的评价体系能较好地反映医院的数字化水平。医学中心的HIMSS评价体系自测在5级水平。同时, 数字化医院建设也靠有力的IT投入, 华盛顿大学医学中心2005年的IT支出大约在5000万美元, 并且逐年递增, 2013年更是达到了1.5亿美元, 占医院整个收入的5%。

3.2 印第安纳大学北区医院

作为一家H I M S S评级6 级的医院, 北区医院跟CERNER、GE等公司合作, 结合无线技术, 实现了医院信息化与智能楼宇的完美结合, 比如新生婴儿的安全防护系统、楼宇门禁管理系统、病房灯光及气体保障系统等。同时, 北区医院利用云存储技术, 实现了数据的完全实时托管在cerner, 本地医院只留备份系统。比如一个病人的检验和药物信息分别用条形码和二维码来标识。对于数字化医院建设的IT投入, 北区医院2013年的投入大约在1亿美元。

3.3 赫尔曼医疗集团

赫尔曼医院的H I M S S评级为6级, 其特色是注重医院基础设施的构建:比如跟CERNER及GE合作, 利用全院的3万个电子设施, 2个数据库产生供大约1万名医生使用, 大约每月26万个视频和900万份电子病历系统。因为相关社区的系统同为CERNER公司的, 因此同时跟整个社区建立了很好的数据沟通联系。

在数字化医院建设中, 医院注重人、程序和技术3个核心。认为数字化医院的建设不仅是保证了医疗质量, 便利了就诊流程, 更能为医院节省运营成本, 其自测医院IT建设每年能为医院节省140万美元。

作为HIMSS评价注重的内容, 赫尔曼医院认为医院更应该重视, 建立了利用信息系统保证医疗行为安全的系统, 比如药物开立提醒系统、用药有55项规定、系统帮助跟踪医生服务。为了维持庞大的IT维护, 医疗集团有500名信息专家, 承担了日常的开发和维护, 在做大的系统工程时, 将会和CERNER等厂家合作。因为具有近50家分支机构, 医疗集团特别重视数据的安全性, 因此对于集团的数据设置了两份数据库, 其中一个在赫尔曼医疗集团内部, 另外一个托管在CERNER公司, 而且两个都是实时数据访问。

3.4 达拉斯儿童医院

作为一家HIMSS评级最高的7级的医院, 达拉斯儿童医院的整个医学流程基本没有纸张, 达到了数字化医院的标准, 医院在相关社区也推广无纸化。并且因为在数字化医院工作上的创新表现, 刚刚获得了HIMSS评出的戴维斯奖。

响应HIMSS评价的体系, 儿童医院通过信息系统进行了严格的患者服务质量控制, 比如建立药物输入控制系统, 防止药物流程差错;通过对临床大数据的分析, 降低平均住院日并对医疗质量进行评价。HIMSS评价级的核心就是无纸化和区域化。儿童医院通过数字化, 实时与社区及整个德克萨斯州的儿童医院进行共享信息数据, 救助患者。

与印第安纳大学北区医院和赫尔曼医院这两家6级医院相比, 儿童医院更注重信息对医疗过程的控制和对医师诊疗过程的辅助作用。达拉斯儿童医院认为, 数字化医院建设不仅是IT主管的责任, 而是全院合力的结果, 因此获得HIMSS评价7级和戴维斯奖与其说是信息系统的荣誉, 更不如说是医院流程整合的成功。

4 美国数字化医院对我国数字化医院建设的启示

4.1 尽快建立我国的数字化医院评价体系

在美国, 各个科研机构和院校院所较早就建立了数字化医院的评价体系, 并且不断在完善, 对于指导整个国家的数字化医院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 我国对于医院信息化的评价也进行了尝试, 但数字化医院评价体系还未建立, 在引导全国进行数字化建设方面存在短板。虽然国内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在近几年取得了快速发展, 但存在发展参差不齐、发展方向不明的情况。要加快包括互联互通、隐私保护、身份认证等的体系建设[3]。特别是在深化医改、区域医疗日益迫切的背景下, 如何建立我国的数字化医院评价体系, 指导全国的数字化医院建设也显得日益重要。

HIMSS评价体系提示我们, 达到其评价6级可以认为是部分数字化医院, 在帮助医师临床决策、患者病情预警及提升质量安全等方面有极大帮助。达到其评价7级, 就可认为是数字化医院, 对于支撑国内的院前急救、区域医疗、应急救援和远程医疗体系的建设都至关重要。

4.2 加大国内数字化医院的投入和侧重点

数字化医院建设需要高投入。纵观上述各医疗集团和单体医院, 各家在数字化医院的建设中, I T投入均在年收入的5 % 以上, 其中60%~80%的投入用于人工费用支付及软件开发的费用。

在我国, 2009年的三级医院评审细则中关于信息化建设曾建议不低于1%。近几年三级医院的投入在逐步增大, 但能达到5 % 的几乎没有。同时存在的另外一个问题是, 国内医院对于基础设施的投入比较重视, 但对于医疗信息专业人员及软件研发的投入却比较吝啬。美国的建设经验表明, 在医院进行信息技术的投入, 建设先进的电子健康档案, 对于医疗及护理质量具有明显的帮助, 相比于其他行业, 有最大的投资回报[4]。

HIMSS评价体系提示我们, 达到数字化医院, 更重要的是医疗信息软件功能、应用便利及医院流程的整合。

4.3 加快培育我国的重点医疗IT公司

在美国, 现今的医疗IT市场基本被CERNER、EPIC、GE及PHILIPS等几家大型公司所占有, 这带来的优势就是各州甚至联邦政府在互联互通获取数据进行共享方面具有极大的便利性。比如德克萨斯州大部分医疗信息产品均由CERNER公司提供, 达拉斯儿童医院在连入州里的院前急救系统具有很大的优势。

在我国, 具有大大小小的医疗IT公司几百家, 在推动我国医院信息化进步的同时, 由于各有自己的技术壁垒, 加之我国现在的相关技术标准不完善, 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在区域医疗、远程医疗建设上的前进。各IT特别是传统的EMR厂商, 应该提供产品程度更高、更标准的“电子病历患者门户”, 真正帮助医疗服务业务的突破性落地[5]。

HIMSS评价体系提示我们, 达到评价7 级, 也就是达到数字化医院标准, 最重要的就是在区域医疗上的数据共享。因此, 培育我国自己的医疗IT领军企业对于我国的数字化医院建设和区域医疗建设至关重要。现在国家大力发展医疗信息化, 因此应在产业政策及大型医疗信息企业的培育上进行更多倾斜。

4.4 转变医院数字化建设的重点方向

美国的数字化医院建设围绕的核心是患者和医师。从门诊系统到住院系统, 一切数据的流向均是利于患者的质量控制和医师的诊治辅助及科研。

在我国, 现阶段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大部分还是围绕在医院的人、财、物上面, 没有形成很好的大数据来支撑医院的核心工作。HIMSS评价体系里面, 从0级到7级, 评价的核心均是围绕患者和医师的, 而不是医院经济的体现。

综上所述, 美国的数字化医院的建设经验和理念对于建设我国的数字化医院具有极大的帮助和借鉴意义。正所谓, 没有评价就没有管理, 只有完善的评价体系, 才能更好的指引数字化医院的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3年主要工作安排 (国办发[2013]80号) [S].2013-07-18.

[2]http://www.himssanalyticsasia.org/.

[3]李岳峰, 梁铭会, 伍晓玲, 等.HIMSS大会新理念和技术对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启示[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2013, 10 (3) :233-238.

[4]Jarvis B, JohnsonTricia, ButlerPeterMHSA, et al.Assessing the impact of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 as an enabler of hospital quality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J].Acad Med, 2013, 88 (10) :1471-1477.

[5]朱杰.“患者参与”--HIMSS13回顾[J].中国信息界-e医疗, 2013 (4) :20-21.

数字化医院建设 篇2

长安医院于2002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建设初期医疗设备全国领先,医院信息化建设曾一度走在行业前列,后因种种原因,医院发展速度放缓,信息化建设停滞,信息设备进入集中报废阶段,医院信息工作是被西安市点名批评的落后单位,直到医院信息科解散被外包替代。

新一轮信息化建设工作于2009年11月中旬伴随着医院信息科成立同步启动。在省卫生厅和省信息学会指导帮助下,医院新一届班子充分认识到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医院全面建设的基础,是医院管理的平台、是医院腾飞的翅膀,要舍得投入人力、财力和精力夯实这个基础。我们在全面推行“数字化医院建设、全成本核算、医疗三级分科、护理单元独立运行、实行无假日医院”等五项改革中,把医院信息化建设作为医院管理模式进行建设。通过流程优化、组织重建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等一系列方法步骤,经过全院人员半年多的努力,使分属11家IT 公司的17个软件整合到一个医院信息平台,使医疗、药品、财务、院务后勤、人力资源、办公等医院信息通畅流转,基本实现了数字化医院的“三无”特征,即无线、无纸和无胶片要求。实现了医院管理的绩效考评用数字说话。信息化建设已形成了资源共享网络化、办公自动化、医学图像数字化、信息采集无线化、数据传输信息化、安全监控可视化的格局,初步展示了数字医院的整体效能。

2012年,长安医院在卫生部组织的“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考评中获全国第一名(209分);在卫生部委托美国HIMSS组织的评审中,成为全国首家达到6级(6.048分)水平的医院。

数字化医院重在内涵建设 篇3

在中国医院论坛——数字化医院建设专场上,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了医院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电子病历应用分级与评价、世界护理信息学进展、医嘱闭环管理等焦点话题。

便利与风险共存

当数字化成为医院运行须臾不离的技术支撑时,医院的信息安全问题就凸显出来了。“信息化为医疗卫生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暗藏着风险和杀机。”说这句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才有。

在2012中国卫生论坛上,王才有特地为与会者分享了两个案例。一是在亚利桑那凤凰城的手术中心,医生把患者临床或手术预约信息放在基于互联网的日程表上,导致任何人都可以访问该日程表,为此,手术中心被处以罚款10万美元;二是美国阿拉斯加一个卫生机构因下属将装有大量患者电子病历信息的、未加密的移动硬盘丢失,而使该机构遭受美国相关管理部门170万美元罚款。

“信息安全首先要保证信息不能被破坏,另外要保证信息系统的业务是连续的。数字化医院与医院信息化含义不同,前者范围更广,包含了数字化的智能楼宇及数字化设备等。”王才有认为,“信息安全的策略是由院长来保证的,并与院长愿意用多少钱保证信息安全策略大大相关。实现信息安全需要一套控制措施、安全策略、安全制度及包括硬件和软件的技术手段。其中,业务连续性就是一个安全策略,业务连续性安全策略涵盖了RTO(能容忍的最短恢复时间目标)、RPO(能容忍的最大数据丢失量)。以RTO为例,允许恢复时间越短,则花钱就越多。如果不花钱,就需要系统冒着风险再运行一段时间。这需要我们像防火一样保护医院的信息系统的安全,因为这不仅仅影响了它自己,更会影响到社会和相关的人员。”

电子病历更进一步

电子病历是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2011年,卫生部以指定的分级评价方法和标准对各家医院电子病历信息系统进行了评估。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梁铭会在论坛上回顾了电子病历应用分级评价的进展情况。

梁铭会给出一组数据,数据显示在我国首次电子病历分级评估结果中,尚无达到7级完整电子病历系统、实现区域医疗信息共享的医院。达到6级全流程医疗数据闭环管理、高级医疗决策支持和5级统一数据管理、各部门系统数据集成的医院分别只有0.56%。在所调查的178家医院中,各只有1家医院符合标准。43.82%的医院集中于三级标准即部门间数据交换、初级医疗决策支持。在对全国178家试点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功能的37个项目平均评分中,在病房医嘱处理、病房病历记录、医嘱执行等项目上评分较高,不足之处是麻醉信息、监护信息交换环节等评分较低。在电子病历系统水平差异情况上,东部地区普遍比中西部地区高一个等级,病历质量控制、检验处理等方面尤为明显。

梁铭会介绍道:“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的重要意义有五大方面:一是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二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充分利用有限医疗资源、发挥最大服务效益的重要手段;三是改善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措施;四是加强对医疗管理的有效手段;五是有利于实现区域医疗信息共享,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减轻患者负担。”

根据梁铭会介绍,按照《电子病历试点工作方案》组织试点,卫生部遴选了189家医院作为电子病历试点医院,上海、厦门、无锡、哈尔滨、石家庄为电子病历试点城市,召开了“全国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医院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会议”。在完善电子病历相关规范方面,《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电子病历系统功能规范(试行)》等依次制定下发。这些规范明确了电子病历的基本要求、实现条件及功能等等。

梁铭会说:“电子病历试点有两条主线和两个重点。两条主线是指在横向上分为探索跨区域的医疗信息安全共享模式和医院之间信息安全共享,以便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纵向上使医院电子病历与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相衔接。两个重点是指在内部整合上,注重医院内部原有信息系统的整合与集成,临床路径、临床知识库、合理用药等新模块的开发与整合,移动查房、移动护理等电子病历系统扩展功能开发。在外部共享方面,注重医院之间的医疗信息安全共享;大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医疗信息系统衔接,促进双向转诊;医院电子病历与居民健康档案之间的有效衔接;远程医疗等跨区域医疗资源共享四个重点方面。”

构建闭环管理防线

医疗行业与其他行业最大的不同就是其不确定性。从门诊、住院到手术等各个环节,涉及到众多部门和医护人员,无法精确预测出医疗结果。无锡市人民医院常务副院长郑孔林的观点是:“医院拥有一条较长的产品线,在产品线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到最后的医疗结果,甚至颠覆改变医疗结果。”对此,无锡市人民医院的做法是用闭环管理使对所有医疗过程和环节的监控成为可能。

在无锡市人民医院输液,病人可以安心地睡个好觉,完全不需要家属在旁边护理、时刻紧盯输液的剩余情况,这正是归功于输液管理系统。通过物联网传感技术,将滴速、剩余液体、最佳换液体时间时时传输到护士工作站,输液管理在改善患者看病感受的同时,大大缓解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输液管理只是无锡市人民医院闭环管理中的一个小小环节。

郑孔林认为:“实现闭环管理对医疗质量、效率以及加强病人安全保障有着重要的作用。”无锡市人民医院实现了出院病人移动结账,把“出院处”搬到病人的床边,使医院功能和服务跟着病人走,医疗服务在质量和安全上产生了革命性的改变。

浅谈医院数字化建设 篇4

1 网络建设的思路

数字化医院建设中首先要考虑的是网络的建设,网络建设是数字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如同房地产开发一样,首先要把地基打好打牢,要为其他可能要建设的信息化项目预留充分的接口。特别是像网络安全,数据的备份都变得异常重要,任何的系统停机或数据丢失可能会引起医患纠纷、法律问题或社会问题[1]。

网络建设项目主要是指在医院建筑主体内架设能够使计算机、语音、图像进行传输和交换的硬件网络设施,这包括:(1)综合布线系统。其是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传输网络,它能使语音、数据通信设备、交换设备和其他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接。(2)路由器、交换机。用于与其他网络设备或者终端设备的数据进行交换、转发的设备。(3)各种计算机、服务器、存储设备、其他终端。

网络建设首先要保证的是可靠性。网络的可靠性是指当设备或网络出现故障时,网络提供服务的不间断性。医院信息系统要求有高可靠性,系统需具有一定的冗余和备份功能,出现故障时可以迅速恢复。高可靠性指的是一个系统或组件的运行时间是否能够满足预计时间,保证7 d×24 h的可用性。随着网络规模的越来越大,网络的可靠性问题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可靠性计划一般都侧重于备份、故障处理、数据存储以及访问方面[1]。

网络建设其次要考虑的因素是性能。例如对于数据传输交换的速率,服务器数据的访问速度,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工作效率,特别是对于门诊量大,影像设备齐全的大医院,网络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院业务流程的表现。根据目前一些大型医院的建设经验,采用3层网络架构设计是比较理想的网络架构模式,例如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网络升级改造中全面引入3层路由组网模式,其现实意义在于适应新型网络应用,部署层次化的网络基础架构,便于对医院网络故障快速的响应、定位与隔离,从基础网络层面有效地防止病毒的蔓延和扩散,有利于提高医院应对突发大型网络事件的响应能力[2]。

一个典型3层架构的设计思路:(1)接入层:目的是允许终端用户连接到网络,因此接入层交换机具有低成本和高端口密度特性。接入交换机是最常见的交换机,它直接与外网联系,使用最广泛,尤其是在一般办公室、小型机房和业务受理较为集中的业务部门、多媒体制作中心、网站管理中心等部门。在传输速度上,现代接入交换机大都提供多个具有10 MB/100 MB/1 000 MB自适应能力的端口。(2)汇聚层:汇聚层交换层是多台接入层交换机的汇聚点,它必须能够处理来自接入层设备的所有通信量,并提供到核心层的上行链路,因此汇聚层交换机与接入层交换机比较,需要更高的性能,更少的接口和更高的交换速率。(3)核心层:网络主干部分称为核心层,核心层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高速转发通信,提供优化、可靠的骨干传输结构,因此核心层交换机应拥有更高的可靠性能和吞吐量。

最后考虑的是网络的安全性和易管理性,通常安全性可以通过物理措施,网络安全技术如口令、防火墙等措施来保证,易管理性则要通过相应的软件系统如一些网管软件来达到管理大规模医院网络系统的作用,当然这两点都还离不开医院本身的管理制度,需要医院领导重视信息化的建设,组织专门的部门人员来进行网络的建设和运营,同时也有配套的信息化管理制度来规范各个部门科室对于网络资源的使用。

2 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模式

医院信息系统(HIS),是一个医院最基本必需的信息系统,为医院所属各部门提供对患者诊疗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及数据交换的能力,并满足所有授权用户的功能需求。按功能可以包括:门、急诊挂号子系统、门、急诊患者管理和计价收费子系统、住院患者管理子系统、医院办公子系统(OA)、药房管理子系统、病历管理子系统、人事工资管理子系统、财务管理与经济核算子系统、后勤物资供应、医疗设备管理、管理决策支持子系统、医院图书情报子系统、住院患者医嘱子系统、护理信息子系统、门诊医生工作站、临床试验检查报告子系统、临床用药咨询与控制、医保接口、社区医疗、远程医疗等等。许多上了HIS的医院对于这些功能的具体划分和定义会有些区别,主要功能大同小异。

医院信息系统的实施主要有3种模式:分别为购买、自主开发以及合作开发。购买模式,是指医院完整地购买由国内企业或国外企业开发的HIS产品;自主开发的模式则是需要充足的人力资源与资金支持,科研开发环境较好的大型综合医院或大学的教学医院,根据自身医院的需要自行开发医院信息系统,或是医院自主建立或购入一家IT企业作为医院的一个分支机构,以解决本院信息化任务为主,对外技术服务为辅;而合作开发的模式,则是医院与大学、研究机构或公司合作,实施医院信息化工程项目,为医院定制开发HIS。据卫生部2007年对3 765所医院信息化现状的调查,其中有2 176所医院购买商业化软件,占被调查医院的58%,说明购买现成软件还是当前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主流[3]。

购买模式的好处在于专业的软件企业能投入大量的资金,集中多方面的优秀人才的参与,并且能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众多医院的管理需求与经验,系统实施的周期很短而且能在通过软件公司专业的人才优势弥补医院信息管理人材的不足,如果想以最快速的模式实施医院信息系统建设,购买商业软件无疑是最佳模式。劣势在于信息系统无法很好地根据医院的实际工作需要作灵活调整。虽然软件公司会依照合同根据某医院的提出的需求作相应的修改,但这些修改仅限于一般信息的调整,一旦涉及到流程的调整,涉及到软件深层次的改动,软件公司多会以无法修改的理由拒绝该院的需求或者除非医院再付出更多的费用才能进行大的修改。需知,在我国的在卫生政策不断改革变化的今天,一旦软件供应商的服务跟不上,医院购买回来并在全院范围实施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就变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胁”[3]。

自主开发模式的主要的缺点很明显,一是实施的周期太长,医院不可能像专业的软件公司具备足够或者专业的软件开发人员,开发应用软件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周期,而且对于较高技术难度的功能往往无法实现。当然它的好处是全权掌握所有信息系统的代码资源,而且由于是自身的开发人员,对于业务的理解比非业务人员更加到位,医院操作人员比较能够容易掌握和理解系统的操作。

合作开发模式是指选择有实力的软件公司与医院自身的技术力量进行信息系统的合作开发。有两方面的优势:首先,医院能借助软件公司的现成的技术力量及其在其他医院实施的经验,以较快的速度构建形成一体化的医院信息系统,短期内提高医院信息化的水平。其次,由于医院的技术力量参与信息管理系统的规划与设计,拥有自行根据需要修改系统功能的合作前提,使医院在自身信息化程度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始终把握着主动权。合作开发所体现出来优势既整合了购买与自主开发的长处,也避免了购买与自主开发带来困难,是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较好的选择[3]。

3 PACS系统建设部署

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是图像存档及通信系统,即实现对各种医学影像设备采集的图像进行存档、传输,实现医学影像资源的共享。影像设备通常包括CT、DSA、MRI、CR、DR、超声仪、PET、核医学等。

建立PACS的目的就是使用数字化的设备并通过PACS系统把这些数字化的设备及其所产生的资料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有效整合设备、人力、物力、财力及智力资源,达到所有资源共享。PACS首先将所有数字化的影像设备网络化和信息化,使人们在极短的时间内任意获取所需要的图像;其次,PACS能有效地整合资源,使人们根据需要获得不同影像学资料,从根本上节省了人力和物力;再次,PACS能大容量地储存图像资料,若需要与以往的图像进行对照,可在极短时间内调出(3~8 s),取消片库及传统存储方式,节约用房,减轻劳动强度。患者的其他检查情况、临床资料等成为电子病历,均可从各终端查阅,极为方便。使影像科包括其他临床学科在内从根本上实现无胶片化和无纸张化成为可能,医技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环境得以改善,以计算机为工作载体的智能化工作模式得以实现。还有,PACS能使各种影像资料智能化即进行多种图像的后处理如图像窗宽、窗位调节、图像缩放、图像翻转、角度、面积和CT值的测定等。

根据国内多家医院构建PACS的成功经验,首先要成立筹建小组,全面调研及规划。小组成员应包括影像科室医师、计算机科室程序人员、设备管理科室工作人员等,最好有既熟悉计算机又是影像诊断专业人才的边缘专家参与。小组内部经调查研究,形成共识,确定对PACS要实现的功能的意见[4]。

在PACS建设中要注意几个关键问题:(1)图像质量。图像质量直接影响到诊断的效果,这就需要从成像、传输、压缩、显示各个环节保障成像质量,例如存档是否采用压缩,采用多少比例的压缩。显示器采用专业医疗显示器,具备自动校准功能。(2)图像传输速度。由于影像数据不同于普通的文本数据,其数据量非常庞大,因此这就要求针对PACS的硬件网络要有较好的网络性能和良好的网络设计结构。(3)存储空间。存储量一直是PACS统的瓶颈,而且目前存储技术发展很快,存储硬件的价格也在不断下降,如何选择合适的存储技术方案也是考验PACS建设水平的关键因素。(4)工作流程。从很多医院实施PACS的情况来看,由于PACS公司没有很好的理解医院的业务,同时由于没有很好的与医院现有的信息系统进行集成,导致工作流程上非常繁琐,医生护士往往要做许多重复的数据录入工作,有的医务人员戏称RIS为“累死”。所以,选择操作简单,与RIS、HIS兼容性好的PACS是非常重要的。(5)设备的连通性问题。很多医院都拥有多家公司、不同年代、数字或非数字化的多台套设备,如何将非数字信号、非DICOM标准设备的信号连接到PACS中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这样可以保护医院之前的投资。(6)数据安全,医院对于患者的资料档案需要保证至少10 a,这就需要采用技术措施保证PACS数据的安全,如通过双机热备份,磁盘阵列,离线备份等多种方式保证数据的安全。(7)管理和支持。PACS系统的复杂性和重要性说明医院的领导层必须重视PACS的建设过程,在建设过程中注重和完善管理,对于科室部门的阻力,对于各个厂家的配合要进行协调,PACS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它往往只有通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才能看得出PACS系统给医院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以上为笔者对于医院数字化建设的一些浅见,笔者相信,把握住以上3个方面的内容将有利于保证医院数字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武有福.浅谈医院信息系统的网络建设[J].大众科技,2009,4(4):31-33.

[2]张东湖,何雨生,罗京全,等.医院三层网络架构分析与设计[J].中国医疗设备,2008,9(7):30-32,40.

[3]梁力中,吴进军.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构建模式的探讨[J].现代医院,2009,9(5):1-2.

浅谈医院数字图书馆建设 篇5

浅谈医院数字图书馆建设

论述了数字图书馆的概念,提出了在医院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

作 者:陈效培 白宗俊 徐世侠 CHEN Xiao-pei BAI Zong-jun XU Shi-xia 作者单位:海军总医院信息科,北京,100037刊 名: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年,卷(期):200918(4)分类号:G250.76 R-05关键词:数字图书馆 医院图书馆 图书馆建设

我国医院数字化建设发展趋势研究 篇6

关键词:医院;数字化;趋势

中图分类号:R197.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3-0000-02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Our Hospital Digitalization Construction

Zhang Lili

(College of Economics Management,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yang110032,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medical field,the hospital digitalization construction has become the urgent development needs and inevitable trend for medical management.In this article,discuss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digitalization hospital construction in future on the basis of the summary on the hospital digitalization construction experiences in China,in order to provide practices and references for the hospital management.

KeyWords:Hospital;Digitalization;Trend

在人类社会全面步入信息时代的今天,医院数字化建设无疑是推动医院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和运行高效化的重要手段,也是医疗管理发展的必然方向。医院数字化建设就是通过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和配套的管理制度,建设集数字化医疗设备、计算机网络平台和数据库应用于一体的医院信息系统,从而进一步优化医院的日常管理,就医流程,诊疗活动等,最终实现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医疗、数字化服务。

一、我国医院数字化建设现状

我国医院的数字化建设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经过十几年的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目前,我国大部分三级医院都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MIS)和临床信息系统(CIS),如挂号、收费、物资管理系统、医院办公系统(OA)、电子病历(EPR)、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财务管理与经济核算系统、护理信息系统、临床医生工作站、临床试验检查报告系统、临床用药咨询与控制、图像存档及通信系统(PACS)等等。这些系统的应用提升了医院的管理水平,简化了患者的就医流程,为医护人员提供了非常便利的工作平台。与此同时,我国基层医院的数字化建设也在加速发展中。

虽然我国医院数字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的医院信息系统相比,在人性化、精细化和标准化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在:

(一)国内医院对数字化建设的认知程度不够。多数医院侧重于硬件方面建设,认为上了计算机软件就等于建成了数字化医院,而忽视人、流程、管理、制度等方面的相互配合和补充,直接导致了数字化信息系统的整体效率和应用质量偏低。

(二)信息标准化程度低。虽然国内许多大中型医院都建立了规模不等的医院管理系统,但这些系统软件标准不统一,在医学信息表达、医院管理模式与信息系统模式等方面都是存在差异,各种申请单、检查单、报告单,从格式到项目很少有医院是一致的,患者在各个医院之间的就诊信息不能互认。这给医院间的信息汇总、信息传输和信息共享带来极大的不便,也为患者就诊带来了额外支出。

(三)医院信息系统深度不够。现阶段,大部分医院的信息系统都能提供功能比较齐全的综合查询等系统,但临床知识库系统、专家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还比较弱,医院的各种医疗信息、药品信息、医疗质量信息等无法及时提供给医院管理层。

(四)医院信息系统设计缺少对患者的服务意识。现有的医院信息系统往往是从管理角度或医护人员角度出发,忽略了患者的感受。医院科室布局、工作流程、信息流程不是以病人为中心,方便病人就医,结果造成患者楼上楼下的跑,缺少人性化设计。

(五)医院数字化建设的集成度不够。有些医院对数字化建设也比较重视,购买了不少价格昂贵的设备,但由于缺少总体规划,各个系统不能有效的融合和集成,造成各个系统各自运行,医院内部的信息不能得到有效的沟通和利用,系统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

二、我国医院数字化建设发展趋势

现阶段,随着我国新一轮医改的实施、社会需求的变化,以及国内外竞争的加剧,我国医疗机构正面临着很多机遇与挑战。如医疗服务提供方市场变得原来越复杂;新医改对医院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医疗技术和手段不断出现;医院社区化、区域化进程加速等。针对我国医疗数字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医院面临的形式,展望医院数字化建设将呈现出如下趋势:

(一)信息系统设计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医院数字化建设的目标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进而实现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最终目标。因此,数字化建设最终是为患者服务的,只有充分满足他们的需求,真正帮助解决患者及业务人员的实际问题,系统才有生命力。从“以管理为中心”转变到“以患者为中心”将是未来医院数字化建设的基本出发点。

(二)信息标准将趋于统一。目前,我国医疗卫生部门已经认识到,信息标准化是信息集成化的基础和前提,是医院与国内外接轨的重要保证。因此,国内医院医疗信息实现标准化,甚至会与国外标准趋于统一已经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现阶段,已被国际上广泛认可和应用的标准主要有:医院电子信息交换标准HL7、医学数字化影像和通讯标准DICOM、国际疾病及健康相关问题统计分类ICD-10、统一的医学语言系统UMLS、人类与兽医学系统学术语等。与此同时,中国卫生部也正在加快卫生信息标准和规范的制定,以保证我国医药卫生信息系统的建立。

(三)医院数字化涵盖的范围将扩大。从国外发达国家医院数字化建设的发展历程来看,我国目前仍处在医院数字化建设的初级阶段,信息系统涉及的领域只局限在临床和日常管理,没有覆盖患者诊前、诊后服务、区域协同医疗,以及对疾病的预防、保健等环节。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有病之后就医,而是将注意力转移到“未病先治”上。因此,社会对医院的要求除了要承担治疗的职责之外,还要在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方面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由此可以预见,未来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覆盖面将逐步扩大,最终建成能同时为管理者、医务人员、患者提供信息咨询、管理决策、诊疗、教学、科研、医前、医中、医后等全程服务的信息系统。

(四)智能化决策系统将迅速发展。智能化决策系统是通过对医院业务信息的采集、管理和分析,将现有的数据转化为知识,使各级决策者获得知识或洞察力,促使他们做出更有利的决策。信息时代,医院的生存环境不稳定性增强,管理者需要及时、有效的决策依据,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所以,未来单纯的存储信息的系统必将被智能化的决策系统所取代。

(五)区域卫生信息化将逐步形成。区域卫生信息化就是利用现代信息网络和通信技术,使一定区域内各种卫生相关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实现卫生信息资源的交换、存储和共享。长期以来,我国的各大医院由于受到体制、人才和观念等影响,在推进数字化建设过程中都单独建网,在资源共享方面常常遇到问题,即使是同一家医院,各种信息系统也会出現彼此不兼容的现象。随着新医改方案的出台,国家明确提出“建立分工明确、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互动的公关卫生服务体系”,并相继发布了《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和《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征求意见稿)》等规范文件,将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列为首要任务之一,为我国区域医疗信息化迈向“共享”之路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以全网络(多系统网络联通)、全方位(医疗、保健、健康教育诸方面)、全关联(连接医院、社会、银行、社区、家庭等)为特征的区域医疗信息化体系必将形成。

三、结语

医院数字化建设为医院的管理模式、方法、手段和观念带来了重大变革,它为医院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但同时,如果建设不成功也有可能成为医院发展的枷锁。因此,医院管理者要洞察医院数字化发展的趋势,并结合组织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目标和计划,为医院提升竞争力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陈金雄.构建智能型数字化医院[J].医疗卫生装备,2010,2:1-4

[2]李迎新.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的商业智能系统研究[J].现代计算机,2008,6:117

[3]汪鹏,李刚荣.新医改环境下数字化医院建设的思考与展望[J].医疗卫生装备,2010,2:10-12

[4]曲保丽,汪火明.数字化环境下医院信息中心建设[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0,4:21-24

[5]张古英,郑清芬,董凤岐.建设数字化医院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J].临床合理用药,2010,9:139

[作者简介]

军队数字化医院建设探析 篇7

本文针对军队数字化医院建设的现状,结合我院的经验,对军队数字化医院建设进行有益的探索。

1 军队数字化医院的发展现状

军队医院经过10余年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建立了数字化医院的基础,在向数字化医院的方向努力。从信息角度上看,建设数字化医院需要经历3个阶段,即医院管理信息化(HIS)阶段,临床管理信息化(CIS)阶段和医疗卫生服务(GMIS)阶段。目前,军队80%的医院正处在HIS阶段,只有10%的处在CIS阶段,与发达国家美国、日本相比,落后15 a。而军队医院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数字化医院的基础建设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1.1 网络硬件环境基本形成

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军队多数军区总医院建成了四通八达、性能先进的网络硬件环境。通过光纤把全院联成一体,能方便地联入院内网、310网和宽带网,并保证三网的物理隔离。主交换机采用千兆交换机,使得医院的网络性能大大提高,临床科室从影像服务器把患者的CT图像调到本地只需2~3 s。数据库主服务器和影像服务器、电子图书服务器、查新服务器、图书管理服务器、培训服务器、Web服务器、邮件服务器、历史数据服务器、医疗文书服务器和备份服务器等更是为医院的数字化建设提供了高质量的服务。

1.2 医院信息系统初具规模

医院信息系统是数字化医院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总部为全军医院下发了近50个子系统,有些医院还自行开发实施了30多个子系统。覆盖全院管理和医疗各个方面,内容涉及医疗收费、成本核算、医保接口、病员信息、医嘱、电子病历、手术、血库、检验、检查报告、药品器材消耗品、膳食、统计查询、军队人员就医管理等,系统规模初步显现。

1.3 医学影像系统成功使用

目前,多数医院已将CT、ECT、MRI、CR、DR、彩超、病理等影像设备顺利与HIS融合。将医学图像以全数字化的方式传输到全院各诊断工作站,实现了医学影像全数字化采集、存储、处理与传输;实现了无胶片化管理和图像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了诊断水平和管理层次,方便了患者,节省了开支,提高了工作效率[2]。

1.4 网上书刊查新系统方便快捷

各医院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成了网上医学数字图书馆,建立电子书籍、中英文期刊全文数据库若干种,为网上书刊浏览、科研查新检索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医务人员可直接通过院内网查阅自己需用的书刊,网上查新站提供了Medline、CM-CC、CBMdisc等数据库检索,医院各部门在开展新技术、新业务、进行科研选题、资料检索等工作上都可直接在网上进行,不仅方便了医务人员快捷获取科技文献,而且节约了资金,提高了效率。

1.5 远程网络与网站发挥效率

目前,很多医院已建成以光纤为通信介质的宽带综合信息网和以卫星通信为传输介质的远程医疗信息网。应用在远程医学教学、远程医学情报检索、远程会诊和咨询等方面,并在各医院之间建立了远程医疗会诊系统。电子阅览室还可通过远程卫星网直接连到解放军医学图书馆,医务人员可直接调阅解放军医学图书馆的中英文图书资料。通过依托医院信息网络平台、宽带综合信息网平台构建医院网站,同时通过租用互联网上服务器空间等方式,可与外界交流信息、宣传医院,还可以在网上预约挂号、查询化验单和检查结果、查询诊疗价格等。

1.6 取得了明显的应用效益

军队医院通过近10 a的探索和发展,数字化医院建设成绩显著,特别是在面向临床、方便患者、规范管理和提高质量的应用原则和系统应用上下功夫,产生了良好的综合效益,使医院管理上了一个台阶。(1)提高了工作效率,优化了工作流程,节约了人力,提高了卫生资源的利用水平。(2)提高了服务质量,医院管理正规有序、收费透明合理、看病方便快捷,使患者真正得到了实惠,使医院的公众信任度增大,也改善了医务人员的社会形象。(3)提高了管理水平,实现了信息采集储存与传输应用手段的自动化、信息综合分类与加工处理方式的集约化,从宏观与微观2个方面提高了管理层次,增大了管理深度;在卫生经济管理中,客观、直观地反映了各项经济活动,使成本效益关系更加明晰,并且综合反映了卫生经济和保障效能,促进了全面管理质量的提高[3]。

2 军队数字化医院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数字化医院的优点和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目前也仅有美国、日本的一些医院建成了完全数字化医院。我国的大多数医院还处在初始阶段和探索中,军队的大医院还是走在前面的。综合地方和军队医院建设数字化医院的实践,还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

2.1 对数字化医院建设的认识不足

目前,各级各类医院的主要负责人大多为医疗专业出身,缺乏医院全局的发展观念和管理经验,尤其对投入大、收益不明显的医院数字化建设认识很肤浅。而且,大多数决策者都形成了一种狭隘的观念,认为医院有计算机就是数字化、信息化。

2.2 建设数字化医院的资金投入不足

数字化医院的建设是一个高技术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迅猛,新技术层出不穷,高技术必定引来高投人。所有最难、最尖端的信息技术都会在医院得到应用,因此要建立起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医院,需要至少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投入。据推断,要实现数字化医院,500张以上床位的医院的资金投入不会低于500万元,加上每年的网络及设备维护费用,开支非常大。而军队医院保障任务重,军费有限,用在信息化建设上的经费严重不足。

2.3 数字化建设的人才严重不足

军队医院人员流动性大,人才流失多。军队院校没有培养既懂医学又懂IT的人才,军队医院的信息人才很少有懂医疗的,严重阻碍了数字化医院建设的全面发展。

2.4 数字化建设标准不高

目前,军队大中型医院都建立了规模不等的HIS、PACS、LIS。PACS中的图像压缩、存储方式等都是各自为政,没有权威的标准,这必将会给信息整合、信息汇总、信息利用带来巨大困难。另外,医院IT投入的产出不是一个简单的指标,目前尚无统一且标准的方法计算IT投入的效益。难以建立对照体系,信息化的效果只能在定性层面进行模糊描述。所以,标准化不高的问题已成为制约军地医院信息系统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问题,国家和军队有关部门若不尽快制订出有关行业或国家标准,将会使大量有用信息不能充分利用,影响数字化医院功能的充分发挥。

2.5 完全数字化程度不高

数字化医院任务之一是快速、准确、有效地利用分散于不同存储地的大量医学信息,向社会(包括患者和其他机构)提供优质服务,并完成其所能承担的医、教、研、防任务。由此可见,信息的开放程度将直接影响信息的利用率,大量信息不能被利用,数字化医院将失去意义。要做到完全数字化就要做到信息的完全开放,就要敢于把医院信息系统和Internet相连接,进而向全社会开放。但军队医院的军事特点和涉密要求不允许完全开放,在一定时期和一定阶段制约了军队医院数字化建设程度的提高。

3 军队数字化医院建设的基本对策

军队医院应根据军事需要,提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有的放矢地将信息技术的引进、合作、开发融为一体,分阶段逐步地建设适合现代化军队医院特点的数字化医院。针对当前军队医院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应采取以下对策:

3.1 立足中国国情,提升管理理念

在建设发展数字化医院过程中,既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模式,也不能完全依赖进口技术或服务。在数字化医院建设进程中,要循序渐进,不断完善,依据医院的总体发展规划、需求紧迫程度、设备的类型、建筑布局、资金情况等,将总设计分为若干部分,分阶段实施,这是目前国际上比较认可的数字化医院构建方式。建设的关键在于能不能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同医院的具体实际良好结合,而不仅仅是原来医院手工操作模式的翻版。必须以医院数字化建设为契机,提升医院管理理念,优化医院运作模式,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之路”[4]。

3.2 建立决策机构,做好科学规划

建立院领导挂帅的医院数字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决策医院数字化建设中的重大事项,制订必要的管理措施及实施方案,确保远景规划的落实。院领导和机关领导对系统建设、应用工作的组织协调给予高度重视,亲自参与;主管院领导不仅从形式上担任医院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而且要真正从思想上和行动上成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指挥者。设立以信息科为主体、业务机关管理人员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的信息化建设长设机构,负责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实施工作。

3.3 注重人才培养,确立信息干部队伍地位

数字化医院是一个高新技术环境,需要高层次的管理人员和高素质的信息服务人员。信息工作人员必须具有医、教、研管理知识,信息资源管理能力,医疗市场管理观念,具备有效开发利用医院信息和开拓能力,有超前的战略眼光和信息策略定位。因此,加强对人的培养教育将是数字化医院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医院应建立自己的培训基地,有条件的可以建立计算机教室,对医务人员进行定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应用软件、计算机新技术等方面的培训,使医院员工能够熟练地了解医院信息化发展的最新动向和最新技术,掌握数字化医院带来的各种需求。信息工作人员除具备医学方面的知识外,还应具有计算机知识、数理统计知识、情报检索知识等,所以必须有一支强大的信息干部队伍。确立人才队伍的地位,是培养人才和激励人才的动力,赋予信息专业人员充分的权限,将有利于他们在数字化医院的建设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3.4 健全规章制度,重视信息安全

数字化医院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规章制度的约束就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通常的制度建设包括信息管理中心管理制度、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设备维修登记制度、设备发放登记制度、服务器运行登记制度、安全保密制度、数据备份与恢复验证制度、系统故障应急预案、网络信息存储和保管制度、培训与考核制度、数据讲评与分析制度等。在军队数字化医院中,信息安全问题、防奸保密问题居于首要地位。特别是采用无线网络传送数据,由于共享射频,安全问题更需要高度关注。可以通过数据加密、身份认证、防火墙以及防病毒等技术来解决安全问题。从长远来看,制度落实将是安全性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

3.5 增加资金投入,规范信息产业标准

数字化医院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以PACS为例,美军华尔特里德医学中心在第一阶段的实施就耗资400万美元。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几年来投入经费达800多万元。而且PACS和其他信息系统一样,通常需要不断升级,所以医院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支持,确保可持续发展。

由于我国在数字化医院建设上尚未有一个统一的信息标准,而且标准不高,因而规范信息产业标准相当重要。上级主管部门应及早制定我国医疗行业的信息化标准,如数据库标准、软件功能标准、业内一些信息规范(如电子病案)等,这样可以使医院在实施数字化的过程中,有一个参照的依据,避免盲目、重复投资。HL7、DICOM等标准在国外已应用多年,应在这些国际标准的基础上,尽早为国内开发厂商制定统一的标准规范,这也是保证我国医院数字化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措施。

参考文献

[1]刘国样,吴昊,李书章.数字化医院的概念和系统结构模型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04,24(11):25-27.

[2]李灵杰,黄正东,王光华.搭建高速网络系统平台加速医院数字化建设步伐[J].医疗设备信息,2003,18(5):23-25.

[3]刘雄飞,陈金雄,王庆森.医院数字化建设的现状与发展思考[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3,10(4):349-352.

云存储与医院数字化建设 篇8

1 医院数字化建设需求

目前医院数字建设应用系统主要有HMIS信息系统、PACS图像系统。医院信息系统(HMIS)是医院的管理中枢,它包含财务、人事、住院、药品、门诊、医技、病程、收费等多个子系统,同时承担着“临床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双重使命,医院日常运行的关键要求是HMIS信息系统的24小时在线。医疗影像系统(PACS)数据量大,产生的影像数据对数据归档设备有着保存时间长、查询速度快、数据不可更改的要求。两个系统共同的存储架构特点:一是数据量大,大型医院每天可产生10GB以上的数据,如果做2~3个的数据备份,就要存储超过30GB的数据,医疗影像设备产生的数据还会以几何级数增长;二是数据类型复杂,除数字和文字,还有大量的图形和影像等信息;三是数据需要按照国家及上级部门的要求进行长期保存,并要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及真实性,不可随意被篡改及删除;四能够将不同医院机构之间的信息整合起来,面向各类人群提供不同权限的数据存储和访问服务。

基于以上情况,医院数字化建设基本要求:一是保证各种类型的数据进行集中存储、管理、备份及数据安全性;二是实现数据的快速的存取及数据的充分共享利用。

2 云存储

2.1 概念

云存储指通过集群应用、网格技术或分布式文件系统等功能,将网络中大量各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应用软件集合起来协同工作,共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的一个系统。简单地说云存储就是云计算中的存储,是配置了大容量存储空间的以数据存储和管理为核心的云计算系统。云存储不是存储,而是一种服务,云存储的核心是应用软件与存储设备相结合,通过应用软件来实现存储设备向存储服务的转变。使用者所有的数据都保存在“云”中,需要时从“云”中读取,本地不需要任何的存储设备,用户通过网络将本地数据存放在存储服务提供商(SSP)提供的在线存储空间,只需向SSP申请存储服务。

2.2 结构模型

云存储是一个网络设备、存储设备、服务器、应用软件、公用访问接口、接入网和客户端程序等多个部分组成的复杂系统。各部分以存储设备为核心,通过应用软件来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服务,其结构模型由4层组成,如图1。

(1)存储层:云存储最基础的部分是存储层。存储设备主要有FC光纤通道存储设备,IP存储设备如NAS和iSCSI,或DAS存储设备SCSI或SAS等。存储设备大多数量庞大且分布多不同地域,彼此之间通过广域网、互联网或者FC光纤通道网络连接在一起。由一个统一存储设备管理系统管理,可以实现存储设备的逻辑虚拟化管理、多链路冗余管理,以及硬件设备的状态监控和故障维护。(2)基础管理层:基础管理层是的云存储核心部分。通过集群、分布式文件系统和网格计算等技术,实现云存储中多个存储设备之间的协同工作,使多个的存储设备可以对外提供同一种服务,并提供更大更强更好的数据访问性能。CDN内容分发系统、数据加密技术保证云存储中的数据不会被未授权的用户所访问,同时,通过各种数据备份和容灾技术和措施可以保证云存储中的数据不会丢失,保证云存储自身的安全和稳定。(3)应用接口层:不同的云存储运营单位可以根据实际业务类型,开发不同的应用服务接口,提供不同的应用服务。比如视频监控应用平台、IPTV和视频点播应用平台、网络硬盘引用平台,远程数据备份应用平台等。(4)访问层:任何一个授权用户都可以通过标准的公用应用接口来登录云存储系统,享受云存储服务。

2.3 优越性

(1)信息存放安全。云存储把文件复制并且存在不同的服务器上解决了硬件损坏这个潜在的安全隐患。云存储知道文件存放的位置,在硬件发生损坏时,系统会自动将读写指令导向存放在另一台存储服务器上的文件,保持服务的继续。

(2)成本低、管理方便。云存储并不单独依赖一台存储服务器,而是把大部分数据迁移到云存储服务器上去,一是用户不再需要建立自己的数据中心,避免了存储平台的重复建设,节约了昂贵的软硬件基础设施投资;二是所有的升级维护任务都是由云存储服务提供商来完成,节约了使用者存储系统管理员上的成本压力;三是存储服务器硬件的更新、升级并不会影响存储服务的提供,系统会将旧的存储服务器上的文件迁移到别的存储服务器,等新的存储服务器上线后,文件会再迁移回来;四是云存储会将工作量均匀分配到不同存储服务器,避免个别存储服务器工作量过大造成瓶颈,使存储系统发挥最大效能。

(3)扩容简单。云存储服务具有强大的可扩展性,云存储采取的架构是并行扩容,当用户先前的存储空间不足时,只要采购新的存储服务器,云存储服务则可以很方便的在原有基础上扩展服务空间,满足需求。并且分配给每个用户的存储容量可以超过实际的存储容量,例如硬盘总容量只有IOOTB,系统却可以设置200TB甚至300TB的容量,等到100TB快用完时,再采购服务器就可以增容。

(4)量身定制。云存储服务提供商专门为用户提供一个量身定制的云存储服务方案,按用户要求部署一套私有云服务架构。私有云不但能为用户提供最优质的贴身服务,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安全风险。

云存储技术在医院数字建设中的的应用,有效地结合存储管理数据与信息的快速访问来实现数据利用,实现了数据的统一访问、共享和管理,不但避免了存储平台的重复建设,节约了昂贵的软硬件基础设施投资,降低医院数字化建设成本。同时可以将不同的医疗机构中存储的医疗信息整合起来,面向各类人群提供不同权限的数据存储和访问服务,如远程医疗、患者信息共享等,为医院数字化建设的长远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技术基础。

参考文献

[1]冯梅.浅谈医院信息化建设.北京,中国科技信息,2011.

[2]甘勇.基于在线存储的对象放置算法的设计与实现,2011.

对医院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思考 篇9

一、概念和特点

档案数字化是指利用计算机、数据库、扫描、OCR技术、数字摄影、多媒体、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把各种载体的档案资源转化为数字化的档案信息。其特点是以数字化的形式存贮、网络化的形式互相联结, 打破了传统档案管理的时间空间局限性, 有效实现各种信息资源的共享, 起到优化馆藏结构、节省存贮空间、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档案开发利用的作用。

二、具体做法

在推进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进程中, 我院已经建成档案目录数据库、电子文档数据库、科技档案数据库;尚在建设中的有档案影像声像数据库;会计档案和基建档案仍以纸质形式为主要载体。下面就电子文档和科技档案的数字化建设谈几点具体做法:

(一) 分类建立了电子文档和科技档案的目录数据库。

将现有档案室的692卷文书档案、265卷科技档案进行目录信息的数据初始化, 对电子文档目录按照党委文件、行政文件、医疗业务、各类简报、会议纪要等进行分类;对科技档案按照科研成果、论著论文、新技术项目、专利发明、重点学科建设、临床教学进行分类。

(二) 实施档案交接。

每年3月, 由各职能部门将上一年需归综合档案室的档案资料, 按照交接制度完成档案资料的交接。这其中包括文书档案 (纸质版和电子版) 、科技档案 (科研课题、立项时间、主研人、课题编号、实验数据、获奖证书等) 、会计档案、基建档案、声像档案等。

(三) 档案扫描。

面对浩瀚的档案资源, 我们不可能逐一扫描, 费时费力也没必要, 因此, 笔者建议在扫描中应结合各单位的实际把握几个原则:一是突出重点原则。可根据档案的存放时间、类型、密级、价值做出选择, 比如文书档案, 我院党委文件、行政文件、医疗业务、会议纪要纳入扫描范围。二是利用优先原则。档案实施数字化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实现信息共享, 让更多的人知道档案、利用档案, 让档案更好地为医疗、教学、科研服务, 因此, 利用率高的科研档案顺理成章地全部纳入扫描。三是考虑载体形式。对一些不便储存或容易毁坏、遗失的档案载体, 比如微缩胶片、照片可进行扫描。

(四) 图像处理和质量检查。

图像处理和质量检查的原则是应最大限度地保持档案原貌, 做到字迹清晰, 图片分辨率高、亮度适中, 无错扫、漏扫和其他人为的疏忽, 确保电子档案的真实、准确、完整、可靠。需要注意的是, 扫描分辨率直接关系到扫描文件的清晰度和还原度, 分辨率越高效果越清晰, 但是所需内存空间和扫描时间也越长。

(五) 装订还原。

档案进行了数字化之后, 纸质档案依然不可替代, 因此, 在完成电子扫描和数据库的建立后, 要将纸质档案进行重新装订还原归档。

(六) 数据备份和光盘刻录。

数字化档案对计算机和网络的依赖性高, 安全隐患也不小。为了避免因计算机或网络故障导致数据丢失、销毁, 为了保障档案信息化的安全, 做好数据备份和光盘刻录是必需措施之一。另外, 为了方便后台数据的安全与备份, 档案数字化系统最好采用高速扫描仪集中扫描, 使用双服务器、光盘双备份, 是档案文件能及时、准确归档, 保护磁介质作为载体的安全, 延长其寿命。

三、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 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档案工作的好坏, 体现了医院管理水平的好坏。医院领导要站在战略高度认识档案资源是信息资源的一种, 认识到实施档案管理数字化对于医院发展的重要意义, 并将其纳入同医疗、科研、教学同等重要的位置, 在人员、设备、经费上予以充分保障和支持。要在职工中大力宣传做好档案数字化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是医院和全社会的战略资源的理念, 增强全院档案信息资产意识。对于医院数字化形成的各类电子文件、报表、科研文献、图像声像、视频、各类扫描件等电子文件, 要及时从档案信息资源的角度对它们进行科学分类、实时归档、妥善保管、安全备份和开发利用等。

(二) 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确保数字档案的安全。

一是必须建立严格的档案管理制度, 包括鉴别归档制度、查 (借) 阅制度、收集补充制度、存储制度、转递制度、保密制度等;二是添置设备先进、安全系数高的硬件设施, 主要是计算机、服务器、数据通信线、存储设备等, 所有硬件要注意防雷电设计和电磁兼容设计。三是配备专职网络安全员, 设立安全系数高的主机密码、存贮密码、备份密码等, 将数据分为在线数据、近线数据和离线数据, 采用不同技术手段进行安全保护, 防止数据修改及遗失。四是根据访问用户级别和工作需要设置访问、下载、复制及打印权限, 跟踪每份档案的浏览、查询、使用情况, 并做好登记汇总。五是选择有资质、有实力的业界知名软件公司做好档案管理软件的开发、维护、升级和售后服务。

(三) 转变档案服务的理念和意识, 改进服务方式。

一是更新观念, 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 档案管理人员需要牢固树立服务临床、服务科研、服务医院管理的意识, 增强工作的主动性, 深入到各职能部门和临床一线与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加强交流、收集意见和建议, 征求对档案信息的需求, 对利用率高的档案要做到有“编”有“研”, 研究做法, 归纳经验;统计数据、找寻规律;为领导层决策提供参考, 为医务人员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隐患、提高医疗效率提供服务, 拉近档案与医院各项工作的距离, 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应有的价值。

(四) 加快人才培养, 建设一支知识化、专业化的档案人才队伍。

医院的各类档案种类复杂, 医院每天的医疗业务工作、日常管理工作都将产生大量的文字、图片, 数字化建设的录入、编辑、扫描、存储工作十分繁重, 档案工作者必须适应新形势, 与时俱进, 增加服务内容, 这些都对档案工作者的责任心和业务知识、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因此, 档案工作是一项涵盖了档案学、计算机、信息工程等综合专业的综合性学科, 必须加强自身学习, 提高业务素质, 必须尽快建立一支知识化、专业化的档案人才队伍, 当然, 提高档案从业人员待遇也是当务之急。

(五) 根据国家和四川省实施数字化医院建设的标准和要求, 医院将从服务于患者、服务于临床一线医护人员为出发点, 充分整合现有档案信息资源。

利用内部局域网建立专门的档案信息网站, 实行新信息网上发布, 各临床、医技、职能部门根据自己的业务范围按需浏览、按需取用, 提高档案的利用率, 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 这才是实施档案数字化的最终目的。

总而言之, 随着国家新医改方案的确定和实施, 医院在充分整合现有档案信息资源服务于患者、服务于临床一线医护人员, 促进医院医、教、研可持续发展中大有可为, 按照四川省数字化医院的建设标准, 促进信息资源在临床医疗和管理运营中的最大利用。

摘要:信息技术是提高医疗安全、改善服务质量、优化就医流程、提高运行效率的关键因素。随着档案管理理念的更新、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 如何将传统的档案管理和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 如何适应医院在医疗、科研、教学、人才队伍建设中的飞速发展, 如何在建设数字化医院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只有实现档案数字化, 才能打破传统档案利用和开发的种种局限性, 使档案管理部门从封闭走向开放, 从传统走向现代, 使档案的保管和利用职能向信息采集、管理和服务功能拓展和延伸, 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合理利用、合理开发, 体现档案作为信息资源的价值, 为社会提供高效、优质、便捷的服务。

关键词:档案管理,数字化,思考

参考文献

数字化医院后勤保障系统建设概述 篇10

关键词:数字化医院,后勤保障系统,医院管理

我国公立医院的改革正进入一个关键时期, 国家对公立医院改革提出的总体构思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信息化医疗建设。作为医院的后勤管理部门不可避免要适应数字化医院的发展, 以最快速度建设好数字化的医院后勤保障系统。

但是, 什么是数字化医院?怎么建?建什么?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深刻理解数字化医院的建设

虽然数字化医院概念、定义、特征和内涵等理论知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而不断被充实、深化、完善, 但总体来看, 各个时期的数字化医院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都有符合时代特征的信息技术条件和信息化环境的解释。

我们应当搞清楚数字化医院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和环境, 如相关的网络基础设施、信息系统应用体系、数字化的医疗技术、数字化的医疗设备、数字化的就医环境、数字化的运行机制、数字化的管理模式等基本要素。就拿网络基础环境来说, 涉及局域网、互联网、无线网、卫星网等, 数字化医院应当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立体交叉的网络格局;又如应用系统, 应当全方位覆盖到门诊住院的各项医疗业务、药品物资、后勤保障、运营管理等各个角落, 信息辐射上级医疗行政主管部门、医保管理单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医疗保健等各个层次;仅以数字化的医疗技术为例, 数字化诊断技术、数字化检测技术、数字化治疗技术、数字化监控技术和数字化康复技术等, 渗透于医疗业务的各个专业和各个处置环节[1]。

我们还应当熟知建设数字化医院的作用、目的和意义。“数字化医院”不是一个时髦的概念, 而是一项事关医院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也是一项事关医院现代化建设的系统工程。数字化医院形成了数字化技术条件下全新的医学概念、全新的就医方式、全新的工作流程和全新的管理模式, 促进了临床医学多学科交叉、多层次融合、多方位渗透, 促使医疗工作模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 极大地推动了医疗、科研和教学的方法与手段创新, 数字化医院将各项管理和医疗服务水平推进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二、数字化后勤保障系统的建设

(一) 加强宣传, 提前介入, 做好准备

医院要根据数字化医院建设的要求, 充分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首先做好宣传工作, 积极树立医院后勤数字化建设的决心和信心。

不仅医院领导和信息中心负责人应当熟知其目的要求和方法举措, 而且医、药、护、技、工人等也应人人知晓其作用意义和与此相关的操作技能, 达到群策群力、合力汇聚地建设数字化医院后勤保障系统。

通常, 我们对数字化医院后勤管理系统的有效性评价从以下6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要有利于增强医院的综合管理能力;二是要有利于加强医院财物的监控与管理;三是要有利于推动后勤工作的不断改进;四是要有利于医院管理耗费的下降;五是要有利于医院实现全成本核算;六是有利于优化后勤服务流程, 打通“瓶颈”、“节点”, 提高后勤保障服务效率。这6个方面是医院数字化后勤保障系统建设的基本原则。

(二) 明确数字化医院后勤保障系统建设的总体思路及初步结构设计

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 数字化医院后勤管理系统开发的基本原则是:“慢中求快、贵中求廉、点中求面、用中求看”。即在数字化医院后勤保障系统建设中要充分保证时间, 不过分追求速度, 注重时效, 充分保障经费, 不过分压低价格, 注重节约;充分考虑单项, 不过分寻求全面, 注重整体效果;充分把握实用, 不过分要求新异, 注重界面美观[2]。

数字化医院后勤保障系统建设具体实施步骤应当采取三步走战略。即“一询、二辩、三干”。“一询”即根据预定目标和制订的基本原则, 对资料进行收集、加工、整理, 制订出多种可选方案;“二辩”即对制订的多种可选方案进行辩证推敲, 充分论证, 科学筛选, 最终确定出最佳方案。“三干”即方案实施, 即进入实质性的模块程序编写和网络运行的调式工作。

数字化医院后勤保障亟待加强的几个方面是:网络全覆盖, 低成本环境下扫除后勤管理网络的盲区;防火、防盗、防数据安全 (数字化医院安全保卫工作新的使命) ;规模化医疗环境下, 建立后勤管理全方面的SOP, 规模化管理中的控制成本;医院快速发展中关于后勤保障系统的流程优化问题, 打通节点、提高效率。

根据实践经验, 我认为, 医院的数字化医院后勤管理系统, 从结构上主要有3部分, 即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财物管理系统、后勤服务运作系统。其中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主要是对人员的招聘、解雇、人才储备和在职人员的工作过程进行管理。财物管理系统主要是对医院的所有经费、固定资产和耗费性物品进行管理。

后勤服务运作系统由6个子系统组成——

1. 综合维修管理系统。

即对医疗器械、后勤设备、房屋、水、电、气的维修进行管理。

2. 车辆动态管理系统。

对所有车辆的动态进行管理。

3. 通讯管理系统。

主要是对医院的程控电话交换机进行管理, 除了给本院用户提供电话费用网上查询和电话费刷卡交纳, 还能给本院用户提供安装和修理申请。

4. 被服中心管理系统。

主要是对医院的所有工作服、手术服、患者服、以及床单、被套等物资的采购、库存、加工、洗涤、更换过程进行管理。

5. 网络监视安保系统。

主要是对医院的公共场所、重点部位、各个病区、各种仓库、停车场等进行监控网络安装, 然后通过转换上网, 实现足不出户的现场管理。

6. 就餐管理系统。

借助医院开发的一卡通, 集就医、就餐、娱乐消费为一体, 兼有储蓄功能。

三、结束语

数字化医院后勤保障系统建设是一项技术含量高、投资风险大、覆盖范围广的庞大工程, 涉及的内容纷繁复杂, 可塑性极强。无论是外部信息化环境的发展变化, 还是医院内部的改革创新, 或是信息系统的升级改造、网络设备的更新换代等等, 这些都会对建设数字化医院后勤保障系统产生重大的变更与影响。因此, 对数字化医院的理解不能片面化, 对数字化医院的后勤保障系统建设实施方法不能简单化, 建设过程不能绝对化, 要根据内外不断变化的新环境,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新趋势等因素, 及时调整和完善建设规划。

总之, 面对数字化医院后勤保障系统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 应当用前瞻的眼光、发展的理念、开放的思维, 准确判断信息化发展趋势, 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地审视与把握好建设与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李顺飞, 罗娟.我院信息服务形式的拓展及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杂志, 2005, 1 (1) :15.

数字化医院建设 篇11

【关键词】医院;数字档案馆;建设

医院数字档案馆既有一般数字档案馆的共性,也有自己独特的行业特征。医院数字档案馆建设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正在迈向现代化的医院而言,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医院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必须加快医院信息资源建设的速度,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率,更好地发挥档案信息的价值,为医院科研提供智能化服务,营造良好的科研和教学环境,为医院决策、管理提供信息依据。

一、医院数字档案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医院在各项业务活动中产生了大量有价值的档案信息。但是以往这些大量不同载体的档案,利用者只能到档案部门去借阅,不仅影响了档案的利用率,对利用者的检索利用也不方便,因而不能充分发挥档案信息的实际价值。医院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给档案的利用带来了如下的问题:(1)各类档案分散于各个部门中间,形成了档案的信息孤岛,不利于资源共享;(2)缺乏统一的调度管理,造成信息重复采集和浪费;(3)不能同时对不同类别的档案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形成具有权威的参考信息;(4)不利于挖掘档案信息资源的内部规律,不能充分发挥档案信息的利用价值:(5)一些重要的电子档案文件,分别存于各部门单独的终端机中,存在安全隐患,不利于档案信息的保管和利用。因此,现行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目前医院发展的需要,在医院档案信息条件下建设数字档案馆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

二、医院数字档案馆建设的意义

数字档案馆的建立将为医院提供全方位的档案信息服务,它通过对医院各种类型的档案信息进行开发、利用,提高医院的管理和决策水平、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对促进医院结构优化、降低医疗成本、激发医院的活力、增强医院竞争力、建立现代医院管理体制等有着积极意义。

1、建设数字档案馆是有效提供医院决策参考的需要

科学的决策必须以全面反映客观过程的信息为依据。档案作为历史活动的真实记录,增强了决策者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方案评价选择能力,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随意性和主观性,提高决策的效益和效率。

2、建设数字档案馆是提高医院医疗、科研水平的需要

档案在医院开展医疗、科研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档案内容日趋丰富,其信息量也不断增多,更是开展科研工作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料,临床医生既可根据这些资料对疾病的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促进临床工作,又可以进行一些具有前瞻性的科学研究。

3、建设数字档案馆是进行档案信息编研的需要

随着办公的网络化、自动化,将产生大量的电子文件,如果不能及时收集、归档这些电子文件,可能产生数据遗失、毁损并影响利用,为此建设数字档案馆系统,正是众多技术手段中保存医院历史、维护医院历史真实面貌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4、建设数字档案馆是医院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需要

建立数字档案馆,通过与医院办公自动化系统无缝衔接,对该系统中已有的文件资料信息资源进行整合,统一管理、利用,能实现医院职能处室间各种电子文件资料信息资源共享。

三、医院数字档案馆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数字档案馆应用系统建设

1、数字档案馆门户网站。门户网站是数字档案馆向用户提供服务的窗口,主要反映用户的具体信息需求,如各种各样的与医院工作相关的学术、科研、专门数据库等。

2、综合档案管理系统。建立包括档案收集、管理和利用等涵盖整个档案生命周期的全程管理系统。

3、教字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保证数字档案馆应用系统顺利运行,要考虑有关档案收集、管理、利用及安全等方面的各种标准规范的建设,还要实现数字档案馆应用系统与其他系统集成的建设,保证进行良好的数据交换。

(二)数字档案馆人才队伍建设

医院数字档案馆的运作、使用和管理是一项科技含量很高的系统工程,对人才队伍要求较高,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有着合理结构、合理人右类型的团队即县有档案专业知识、掌握计算机、电子信息采集、分类、组织开发及电子信息管理等类型与技能的专业人才。因此,医院数字档案馆建设,要以人才队伍建设为主体。

1、数字档案馆人才队伍建设要求

医院数字档案馆的发展需要其管理者具有较强的现代化管理理念,包括系统理念、人本理念、形象理念、创新理念等。其管理理念决定着数字档案馆的发展策略和战略。

在医院数字档案馆的发展中要设立信息主管,构建医院档案信息基础设施,负责档案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档案信息资源的科学管理、开发与利用,提供有效的档案信息技术支持,制定相关的信息活动规划,并协调档案信息的沟通,确保实现医院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

医院数字档案馆需要涵盖许多学科、许多类型、多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在有条件时,积极引进必要的专业技术人员,尤其是既懂档案管理、信息管理等知识,又具有计算机、网络技能,既能踏实肯干,又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同时针对现有人员层次结构、知识能力与目前档案信息化服务上存在的差距,注重内部挖潜,抓好现有人才队伍的继续教育、能力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阔眼界、拓展思路,不断深化对数字档案馆的理解,为“一专多能”开展档案信息服务打下基础,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2、数字档案馆人才业务素质要求

在医院数字档案馆的建设与运行中,要注重数字档案馆员的培养,使其成为档案信息用户的导航员。要求其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履行好网络环境下数字档案馆员的新职责,适应档案信息资源的多样化。

在医院数字档案馆的建设与运行中,要注重现有人员全面技术能力的培养,根据数字化档案资源的特点、管理以及存取的工具,要有技术密集的知识与操作能力,來不断满足未来数字档案行业发展及医院自身发展的需要。

在医院数字档案馆的建设与运行中,要注重现有人员档案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关注档案资源本身,学会正确地评价数字化档案信息的价值。

(三)数字化档案的关键技术

数字化处理技术是数字化档案的关键技术。数字化处理技术包括信息扫描技术、识别技术、图像处理技术、音频转换技术等,他们为档案管理过程中海量的原始资料数据进行数字化提供了重要途径,使人们能够方便、快捷地把各种模拟信息转换为数字信息,为后面的档案数据加工、处理及应用准备数据基础,同时也影响着日后档案信息的开发与应用水平。人们既可以通过扫描技术把档案资料快速输入计算机,获得档案的图像信息,也可通过各种图像处理技术对档案的图像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如把某些部分应用识别技术进行文字识别以获得文本信息。人们还可以应用音频转换技术将传统记录的模拟声音信息转换成数字化的音频信息,便于计算机的处理和长久保存。

参考文献

[1]王栋.美术院校图书馆图片文献数字化刍议.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10

[2]初彦.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建设原则.东京文学,2010.5

[3]王雅萍.数字时代的照片档案管理.机电兵船档案,2012.8

数字化医院的建设目标与发展趋势 篇12

当今世界正处于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飞速发展的时期,在医学科技发展和医院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数字化医院建设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2009年4月,经多方论证和全民参议的新医改方案出台,作为国家层面的纲领性文件,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信息化内容作为24个章节之一,被提到空前的高度,医疗信息化成为“四梁八柱”的“八柱”之一,为其带来新的跨越式发展机遇。数字化医院已成为现代化医院建设的重要目标,通过创新、拓展数字化手段,加强信息化建设,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构建医患和谐关系。

2 数字化医院的内涵

数字化医院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是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ospit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HMIS)、临床信息系统(clinical information system,CIS)、电子病历系统(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EMR)等在医院成功实施并普遍运用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医院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

2.1 数字化医院的定义

在国外,说到“数字化医院(digital hospital)”一般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虚拟的“网络医院”(network hospital)、“赛博医院”(cyber hospital)、“硅片上的医院”(Silicon hospital)、“虚拟医院”(virtual hospital)等;另一个就是我们国内所说的与医院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相关的,真正意义上的一个实体的信息化、智能化程度很高的医院。

目前,数字化医院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在很多时候它只是一个描述医院信息化、智能化程度的相对概念。我们根据国外一些典型的数字化医院的共同特征,从物理层面和信息层面2个方面,对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医院进行了如下定义:

严格地说,数字化医院在物理层面上应实现无纸化、无胶片化和医院空间的智能化、自动化,提供无处不在的数字化医疗服务平台;在信息层面上应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全医疗过程的信息采集、保存、传输和处理,并通过临床数据仓库对医院所有数据进行一元化管理和应用,以利于数据挖掘和决策支持。

也就是说,数字化医院不单纯是医院的信息化,它是将患者的各种信息以及诊疗过程的各种数据进行一元化管理,使医院运营的各种指标数值化,并且为达成各种既定目标而做出最佳选择提供支持。

无线化、网络化是无处不在的医疗服务平台的基础,但还不能真正提供无处不在的医疗服务。真正无处不在的医疗服务还需要医疗设备数字化、医院空间智能化、信息管理一元化等多种技术的综合支持。实现无处不在的数字化医疗服务平台,对患者来说,可以享受到更加便捷、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对医护人员来说,为他们创建无纸化、无胶片化、无线化的工作环境,减轻繁重的工作负担,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减少人为失误。

图1是医院信息一元化管理的系统结构模型。医院所有数据的一元化管理是以临床数据仓库为核心,统筹医疗信息采集和临床数据应用,在逻辑上将所有医疗数据发生源产生的信息统一在一个数据管理系统中,从而打通医院所有科室(系统)的信息通道,从总体设计上避免医疗信息孤岛的产生。由图1可以看出,医院信息一元化管理系统包括临床数据仓库管理系统(即临床数据中心)、建立在临床数据仓库基础上的医疗服务层(即广义的电子病历)以及医疗过程中产生各种医疗信息的数据源层(各种医疗设备及医疗行为等)。

2.2 数字化医院的基本特征

结合数字化医院的概念与内涵,可以总结出数字化医院主要具备以下6个特征。

2.2.1 医疗设备数字化

医疗数据必须从源头采集,按照统一格式,做到全面而准确;保证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整理、分析、提取、应用的一致性,使来自影像、检验、病理、监护、药房等各种设备的数字化信息能够无损采集、存储、处理、标准化传送和全院共享。

2.2.2 医疗方式网络化

医疗信息必须能够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通过用户权限和应用程序级运行权限的双重控制机制,保证信息传输和利用的安全性。以患者为中心、以面向全医疗过程管理的电子病历为核心,实行全院、院际乃至全球的资源共享、网上查询和远程会诊。

2.2.3 医院管理信息化

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和整合的信息资料,为患者提供个性化、零距离的关怀、提醒和咨询服务。在医院业务流程中通过环节控制、医疗行为控制、消息反馈控制,实现医疗过程中的全过程管理。优化医疗、护理、服务、管理的业务流程,实现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远程医学系统、医学文献系统的全面建设和融合。

2.2.4 无纸化、无胶片化、无线化

数字化医院的建设应突出智能化的特点,减少人工环节,增强自动化的程度,增加辅助支持的功能。具备无纸化、无胶片化、无线化的数字化医疗服务和管理方式,优化重组医疗业务流程,减少医护人员在手工输入上所花费的时间以及人为失误,使医疗服务更加方便、高效、安全。

2.2.5 支持社区和家庭化医疗服务

医生可以实现对患者的跟踪诊断和治疗,患者可以及时与医生联络,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并取得保健指导。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加强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这就需要大医院的医疗服务向社区延伸,为社区及家庭提供家庭化诊疗服务。

2.2.6 具备知识库、智能化和辅助决策功能

数字化医院实现了医院所有信息的一元化管理,全部信息存储于统一的临床数据仓库,保证了医疗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通过临床数据仓库,可以从海量信息中实现数据挖掘和信息开发再利用,支持管理决策和临床决策。真正做到决策以数据、客观记录为基础,以统计分析结果为依据,科学论证、科学决策。

3 数字化医院的建设目标

医院数字化建设的重点在医院智能化和信息化这2个方面。两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空间智能化设施作为信息化的基础,为信息系统提供高效运行的平台;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信息系统成为数字化医院的信息化神经中枢,促进医院的数字化建设程度,提升医院的信息服务管理能力。两者相互辅助,互相促进,共同构成数字化医院这一面向未来的优质、高效医院运作模式。

3.1 医院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目标

医院智能化系统按照功能可以分为2类,即建筑环境结构类和医院需求服务类。2类基本要素进行优化组合,提供一个安全、方便、舒适和高效的工作环境,以适应医院智能化发展和医疗服务管理及科研教学的整体发展需要。

建筑环境结构类主要要素有: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也称楼宇自动化系统)、安全防范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电子巡更系统、防盗报警系统)、智能卡管理系统(门禁控制系统、卡式消费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考勤系统)、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能源计量系统、防雷接地系统、机房建设及UPS供电系统、综合管路系统、系统集成。

医院需求服务类主要要素有:信息显示和查询系统、多媒体会议系统、卫星及有线电视系统、背景音乐及紧急广播系统、免排队叫号系统、护理呼叫系统、可视对讲系统(病房探视)、医学示教和会诊系统、医疗信息发布系统。

3.2 医院信息化建设目标

从信息层面看,数字化医院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包括医院所有数据的临床数据仓库,以完整、真实、准确的信息储备为临床诊治、医院业务管理等提供实时循证支持。同时,在整个医疗流程中,数字化医院将建成一个颠覆传统医护模式、打通所有医疗环节的具有全面医疗过程管理能力的数字化信息服务平台。

3.2.1 医院信息的一元化管理

一元化信息管理模式统筹医院所有信息的采集和应用,包括从医疗数据发生源到医院信息系统数据处理、再到医护工作终端应用整个流程中所有的数据。其核心构架是临床数据仓库和以患者为中心的数据管理流程。

3.2.2 以患者为中心的信息流

医院发展已经由过去的“以任务为中心”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在信息系统的构建中,医疗信息流程也随之向“以患者为中心”的信息流转换。信息系统的流程必定以实际医疗流程为导向,“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流程核心是信息的发生、处理、应用都以患者为单位,信息系统的设计构架需要围绕为患者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展开。

3.2.3 临床数据仓库

临床数据仓库是医院信息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对各类临床数据进行标准化、结构化地表达、组织和存储,以及在此基础上开放各种标准的、符合法律规范和安全要求的数据访问服务,为医院的各类信息化应用提供一个统一、完整的数据视图,最终实现辅助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减少医疗差错、提高临床科研水平和降低医疗成本等主要目标。

3.2.4 数据集成及交换平台

一个完善的医院信息系统通常由上百个子系统组成,牵涉众多的专业领域。这么庞大的系统需要非常专业化的软件开发分工,整合不同厂商有特色的专业系统是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医院信息化能够取得成功必须保证各个系统的有效集成和数据的高度共享。

3.2.5 以医嘱系统为核心的电子病历

医院看病的流程需要经历挂号、分诊、就诊、交费、检查、检验、治疗、取药等一系列过程,其中贯穿大部分流程的重要核心莫过于医嘱的下达、执行和反馈。对医嘱执行过程的监察、纠正和信息反馈,可以形成一个闭环的医嘱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面向医疗过程管理的电子病历,最终能够实现降低医疗差错、确保合理安全用药、优化医疗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等目标。

4 数字化医院的发展趋势

4.1 无纸化、无胶片化业务模式将趋于成熟

无纸化、无胶片化工作流程是数字化医院的最基本特征,随着医院数字化建设的推进,其业务模式也将不断发展。无纸化、无胶片化不仅能够节省大量医疗耗材成本,更主要的是提供一种全新的医疗信息载体,通过计算机化、网络化大大提高医护工作效率,促进医疗信息共享,方便数据再利用。通过对技术上、流程上、安全性、法律等多方面问题的不断解决,无纸化、无胶片化业务模式将趋于成熟。

4.2 信息化与智能化提供无处不在的医疗服务

以患者为中心的医院服务模式,不仅仅是工作流程的改变,更是服务理念的进化。无处不在的医疗服务正是以患者为中心这一理念最好的实现平台。通过各种先进的信息化、智能化设施,以无处不在这一设计理念为导向,为医生、护士、药剂师等等各类用户提供更高效、智能的工作环境,也给患者带来更灵活、舒适、便捷的就诊体验。

4.3 电子化临床路径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临床路径作为一种新的质量效益型医疗管理模式,具有降低平均住院日、控制医疗费用、规范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等作用。随着数字化医院建设的推进,纸质媒介的临床路径必然不能满足医疗信息化的要求,电子化临床路径的应用势在必行。

电子化临床路径打破了纸质临床路径教科书式的工作指导流程,完全嵌入到计算机化医嘱录入系统(医嘱系统)中,以更加规范的计算机控制方式,进一步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不确定性,以电子化方式更加高效规范地完成一整套临床医疗服务。

4.4 电子病历将得到极大发展和应用

作为数字化医院的核心应用,电子病历的发展阶段最大程度上代表了医院数字化建设的水平。电子病历将成为全数字化医院中以患者为中心的全医疗过程的数据记录,并提供用户对这些数据进行嵌入式实时挖掘和决策支持,以及可长久保存、并基于某种标准化格式的数据交换和异构系统间互操作的能力。

图2描述了电子病历的发展阶段。将传统的纸质病历电子化是电子病历的较低层次;随后出现了以SOAP(Subject,Object,Assessment,Plan)方式来完成记录的电子病历,使得录入数据具有结构化的特点,以便进行数据挖掘和共享;更高阶段的电子病历,利用PDCA循环这一工业界常用的管理方式,实现了医疗行为的有效监控,成为具有医疗过程管理功能的面向数字化医院的电子病历。

4.5 数据挖掘与再利用将成为医院日常工作

数据挖掘或称知识发现是从大量的数据中筛选出隐含的、可信的、新颖的、有效的信息的处理过程。在医院日常工作中,主要用于临床医学研究和经营管理分析这2个方面。对大量数据进行建模、预测、联机分析等处理,从中开发、利用或发现某些新信息、新知识,为医院领导、临床医生及医院药学工作提供有用的信息及决策依据。

4.6 向区域医疗一体化方向发展

电子病历的最终阶段是对EHR的全面支持。综合性医院中丰富的医疗信息资源可以通过医疗信息标准化、数据互操作等技术实现与区域医疗的一体化发展。能够为小型诊所、专科门诊、社区医院等规模较小的医疗设施提供包括患者既往病历、医学影像、检查检验结果等在内的临床信息支持;向卫生主管部门提供区域内疾病分布情况、卫生资源利用率、疫情预警等信息,辅助区域卫生发展的决策制定,预防及监控重大疫情;为医疗研究中心、医学院提供完整的临床数据样本和医疗教学信息,以支持循证研究和实例教学;为区域内人群提供基于互联网的医疗信息查看、医患交流、就诊预约等服务。

以数字化医院为基础的区域医疗一体化,将为区域内医疗带来更好的健康卫生服务,是医院数字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

5 总结

数字化医院已经成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它把最先进的IT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充分应用于医院的临床诊疗和管理业务,在医院内形成以患者为中心、以医疗环节为节点的流程管理体系,通过宽带网络把数字化医疗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等全部纳入到数字化网络中,以数据仓库为核心实现医院业务的无纸化、无胶片化,并为患者和医护人员创造无处不在的医疗服务环境。此外,数字化医院还应具备开放性,应融入到大的卫生环境里面。其信息系统应支持医院与医院之间、医院与主管部门之间、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的信息交换和数据共享,构成区域性的数字化卫生服务体系和行政管理网络,进而将整个社会的医疗保健资源和各种医疗保健服务整合为一个系统,以提高整个社会医疗保健服务的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傅征,梁铭会.数字医学概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傅征.数字化医院建设与数字医学的发展[J].中国数字医学,2009,4(1):11-14.

[3]GARETS D,DAVIS MElectronic.Medical Records vs.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Yes,There Is a Difference[EB/OL].[2006-01-26]http://www.himssanalytics.org/docs/WP_EMR_EHR.pdf.

[4]胡臻,李劲松.基于本体的临床路径电子化研究[J].中国数字医学,2009,4(1):40-42.

[5]Zhen Hu,Jing-Song Li,et al.Modeling of Clinical Pathways Based on Ontology[C]//The Second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T in Medicine&Education(ITME2009).Jinan:IEEE,2009:1170-1174.

上一篇:城镇发展与社区建设下一篇:“9·11”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