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农村城镇化与农村经济发展

2024-09-12

山东省农村城镇化与农村经济发展(精选8篇)

山东省农村城镇化与农村经济发展 篇1

山东省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

项目区竣工验收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项目区竣工验收工作,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关于规范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207 号)和〘山东省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管理办法〙(鲁国土资发[2006]111号)等有关文件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经国土资源部或省政府批复的各市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项目区的竣工验收工作。

第三条 验收依据国土资源部和省政府批准的挂钩试点项目区规划和工作计划及有关规定进行。

拆旧区的整理复垦验收技术标准参照国土资源部制定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和〘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验收暂行办法〙及其他相关规范执行。

第四条

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项目区的竣工验收工作。县(市、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项目区自查,设区的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项目区初验。

第五条 项目区自查

县(市、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根据项目实施单位提出的项目竣工申请,组织开展项目区竣工自查;自查合格的,向设区的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初验申请。

第六条 项目区初验

设区的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受理初验申请后,应当及时组织初验;初验合格的,每年两次集中向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竣工验收申请。

第七条 项目区竣工验收 申请竣工验收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竣工验收申请及申请表(表样式附后);

(二)项目区竣工报告,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区挂钩周 转指标使用归还情况;拆旧区整理复垦任务完成情况,新增农用地面积、地类及质量情况,资金使用与管理情况,拆迁补偿安置情况,土地权属调整情况;建新区居民安置用地及城镇建设供地和用地情况,建新地块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情况;实施挂钩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制度、档案管理情况等;

(三)挂钩周转指标使用管理台帐;

(四)项目区不小于1:10000比例尺的土地利用现状图、规划图、遥感正射影像图;

(五)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求提交的其他资料。第八条 项目区验收

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受理验收申请后,组织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竣工验收组开展竣工验收工作。

第九条 竣工验收步骤

(一)听取项目区规划实施和任务完成情况汇报;

(二)查阅项目区有关档案资料;

(三)实地查验项目区规划的完成情况,对拆旧复垦、安置、建新地块范围、面积、质量进行认定,听取项目区干部群众意见;

(四)反馈验收情况。第十条 验收内容

(一)拆旧复垦规划实施情况

1、主要工程任务完成情况:对照规划确定的工程量和实际完成的工程量进行验收。

2、复垦地块及新增耕地面积:以实测面积为准,并结合复垦前后不小于1:10000比例尺土地利用现状图校核。

3、复垦地块质量:地块平整度、土层厚度、土壤质地、排灌保障率等质量指标验收参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的有关规定执行。

4、项目区管护措施:项目区竣工后,明确落实路、渠、泵站等公共设施的管护主体,建立健全管护制度。

(二)建新区规划实施情况

1、建设项目落实情况核定,参照项目区实施规划和工作计划相 3

关内容进行。

2、建新地块面积核定,参照复垦土地面积核定方法进行。

3、建新地块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核定,参照〘山东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执行。

(三)土地权属情况

项目实施前后土地权属明晰、界限清楚;对土地权属的调整合理、合法,无争议。

(四)资金使用管理情况

项目资金按时、足额到位、专款专用、专项管理,按规定范围开支。

(五)档案管理情况

建立日常档案管理制度,从项目区申报、实施到验收的有关文件、图表、影像及图片等资料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妥善保管。

第十一条 验收所需备查材料

验收时,项目所在县(市、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提供以下备查材料:

(一)项目区竣工申请;

(二)项目区竣工报告;

(三)项目区实施规划;

(四)项目区挂钩周转指标使用管理台帐;

(五)项目区拆旧地块集体土地使用证等有关土地权属的合法文 4

件;

(六)项目区新建项目供地批准文件;

(七)项目区不小于1:10000比例尺的土地利用现状图、规划图、遥感正射影像图;项目区不小于1:2000比例尺的竣工验收图;项目区规划实施前后不小于1:2000比例尺的土地勘测定界图等;

(八)项目区实施前、中、后的相关图片、影像资料等;

(九)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对项目区的检查考核资料。

(十)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第十二条 验收报告

验收组在验收工作结束后,向主管部门提交挂钩项目区竣工验收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一)验收工作概况;

(二)本办法规定的项目区竣工验收内容的认定意见;

(三)项目区实施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四)验收组对项目区是否通过验收的认定意见。

第十三条 验收组应当对验收报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在验收中出现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行为,按有关规定追究相关单位和负责人责任。

第十四条 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根据验收组的验收报告和有关验收材料,审定挂钩项目区是否合格。

(一)审定项目区合格的,批复核定归还挂钩周转指标,并下发 5

验收文件。

(二)审定项目区不合格的,提出整改意见,有关设区的市及县(市、区)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组织项目实施单位完成整改任务。整改结束后,按照本办法规定,重新进行竣工验收。验收仍不合格的,加倍扣减设区的市、县(市、区)下一土地利用计划指标,暂停农转用审批,直至全部归还周转指标。

第十五条 挂钩项目区验收合格后,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在两个月内完成地籍变更工作,明确地块界址,并根据申请依法办理土地权属变更登记手续。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山东省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工作,促进城乡用地布局调整,优化用地结构,加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以下简称挂钩),是指经国土资源部批准的县(市、区)人民政府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复垦为农用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以下简称项目区,包括建新区和拆旧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实现项目区内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和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地布局更合理。

第三条 挂钩实施过程中,建新地块的总面积不得大于拆旧地块的总面积,拆旧地块复垦为农用地的数量和质量应不低于建新占用的农用地的数量和质量,并与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相结合。

第四条 挂钩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规划引导、政府牵头、依法自愿;

(二)严格管理、总量控制、封闭运行;

(三)保护耕地、集约节约、统筹发展;

(四)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分步实施。

第五条 挂钩工作实行行政区域和项目区双层管理,并以项目区为主体组织实施。

挂钩涉及的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调整、互换、使用,必须统一纳入项目区,按项目区进行总量控制、整体审批,封闭运行。对未纳入项目区、无周转指标的地块,不得擅自改变土地用途,涉及农用地改变为新增建设用地的,应当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手续。

第六条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成立由政府领导任组长,国土、发展改革委、城市规划、建设、监察、财政、审计、农业、民政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编制挂钩工作计划及项目区规划,协调挂钩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

设区的市、县(市、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挂钩项目区的具体工作。

第二章 挂钩周转指标管理

第七条 挂钩周转指标是指国家和省为了控制挂钩规模和周期,批准并下达给有关县(市、区)一定时期内的一定数量的用地规模。

周转指标专项用于挂钩项目区内建新地块面积的规模控制,并在规定时间内用拆旧地块复垦出来的农用地面积归还,归还的面积数不得少于下达的周转指标,质量不得低于建新地块占用的土地质量。

第八条 周转指标申报由县(市、区)人民政府向设区的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设区的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在二十日内提出初审意见,报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经审查同意后,报国土资源部核定。

第九条 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土资源部核定的指标规模分解下达至挂钩项目区所在地的县(市、区)人民政府。

第十条 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核定归还挂钩周转指标。周转指标由下达至归还的期限不超过三年。

周转指标实行计划管理。项目区所在地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制定周转指标分归还计划,由项目区内拆旧的建设用地复垦出来的农用地归还。

第十一条 周转指标只能在项目区内部周转。项目区内拆旧地块面积大于建新地块面积的,剩余部分不得作为建设占用农用地指标在项目区外使用。

项目区内使用周转指标的建设用地,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集约利用控制标准依法供地,经营性用地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需要征收集体土地的,应当依法办理土地征收手续。

周转指标优先用于农村居民点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第十二条 使用挂钩周转指标的建设项目用地,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依法按规定标准收取有关费用。

第十三条 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挂钩周转指标管理目标责任制,建立周转指标台帐,定期进行检查、考核、验收。各设区的市、县(市、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于每年年底前向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指标使用、节余和归还情况。

第三章 挂钩项目区规划编制和立项

第十四条 挂钩项目区所在地的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在调查分析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条件、潜力和预测城镇建设用地需求的基础上,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村镇规划,编制项目区规划,统筹确定挂钩项目区的规模和范围。

编制挂钩项目区规划,应当包括以下资料:

(一)规划文本:

1、项目区规划目的、原则、任务、依据和规划期限;

2、项目区基本情况,包括项目区的人口、户数、面积、自然地理概况、土地利用现状、土地权属情况等;

3、分析项目区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条件、潜力和可行性;

4、项目区规划方案:主要确定拆旧区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规模、范围、落实拆旧地块,落实农村居民点迁建方案;确定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标准、总体布局及各项工程规划;确定建新区城镇、村建设用地的比例、规模、范围、落实建新地块;

5、提出项目区周转指标规模及分使用和归还计划;

6、制定拆旧安置补偿方案 ;

7、提出项目区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总体安排和具体实施时间顺序,项目区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资金预算,经费落实及筹措途径;

8、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

(二)图件:

1、现状图。在1:10000或更大比例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上标注项目区范围情况;

2、规划图。在1:10000或更大比例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上标注项目区规划情况;

3、总体布局图。在1:50000比例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上标注县(市、区)项目区总体布局情况。

(三)附件:包括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农村居民点撤并、改造和搬迁安置补偿方案的文件;村民、集体经济组织及有关单位同意撤并、改造和搬迁安置补偿的意见;土地整理复垦协议;居民点以外的其它农村建设用地要附县级人民政府用地批准文件或者权属证明;必要的遥感和影像等资料。

(四)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求的其他材料。

第十五条 挂钩项目区立项由县(市、区)人民政府向设区的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并对所报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可行性负责。设区的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在二十日内提出初审意见,报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经审查符合条件的报国土资源部批准。

挂钩项目区立项申报,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县(市、区)人民政府的申请;

(二)项目区规划文本、图件和附件;

(三)挂钩工作计划。挂钩工作计划由设区的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和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制定,主要包括:挂钩工作思路和原则,组织领导,项目区数量和周转指标规模及分使用、归还计划等主要指标情况表,建设用地整理的规模、范围和增加农用地情况,提出建新地块建设的原则和建设规模,提出促进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推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经济机制和保证措施等。

(四)初审意见;

(五)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十六条 挂钩项目区经批准立项后,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根据立项批复意见,将修改完善的挂钩工作计划、项目区规划报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报省人民政府批复实施。

在上报修改完善的项目区规划和挂钩工作计划时,应当附具下列资料:

(一)不小于1:2000比例尺的项目建新区、拆旧区土地勘测定界图;

(二)1:10000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

项目区规划涉及到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应当依法按照规划修改程序和有关规定,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方案,一并上报省政府审批。未经省人民政府批复,项目区规划不得实施。

第四章 挂钩项目区检查验收

第十七条 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项目区进行检查验收。

验收技术标准参照国土资源部制定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和其他相关规范执行。

第十八条 挂钩项目区竣工后,县(市、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编制项目区竣工验收报告,向设区的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提出项目区初验申请。

设区的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受理初验申请后,应当在二十日内组织初验;初验合格的,由设区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向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提出验收申请。

第十九条 申请验收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验收申请;

(二)项目竣工验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区周转指标归还情况,拆旧整理复垦情况,新增农用地面积、地类及质量情况,资金使用与管理情况,土地权属调整情况,建新区居民安置占地及城镇建设供地和用地情况,建新地块土地节约集约水平情况,实施挂钩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文档管理情况等;

(三)规划实施后的勘测定界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复垦竣工验收图及相关的遥感和影像资料;

(四)周转指标使用管理台帐、项目区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台帐;

(五)设区的市、县(市、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对项目区的检查考核资料及初验报告、审计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

(六)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需要提交的其他资料。

第二十条 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受理验收申请后,应当在30日内组成验收组验收。

第二十一条 验收组在验收工作结束后,应当提交挂钩项目区竣工验收报告。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一)验收工作概况;

(二)本办法规定的项目竣工检查验收内容的认定意见;

(三)项目区规划实施存在问题和建议;

(四)验收结论。

第二十二条 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根据验收组的验收报告审定挂钩项目区是否合格。

审定合格的,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下一轮周转;审定不合格的,责令限期整改,整改仍不合格的,加倍扣减市、县下一土地利用计划指标,暂停其所有农转用审批,直至全部归还周转指标。

第二十三条 验收组应当对验收报告内容负责,在验收中出现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行为,按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

第二十四条 挂钩项目区申报单位要做好成果档案管理工作,从项目区申报到实施、验收的有关文件、图表、影像等资料应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妥善保管。

第二十五条 挂钩项目区验收合格后,县级以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两个月内完成地籍变更调查,明确地块界址,并根据申请依法办理土地权属变更登记手续。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二00六年六月三十日

山东省农村城镇化与农村经济发展 篇2

1.1农村城镇化对县域经济的影响

1.1.1经济快速增长。农村城镇化是指经过不断的发展之后农村逐渐转变为城镇, 以此来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 从实际意义上来讲, 其实就是经过工业发展之后, 我国农村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城镇化有两个优势, 一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充分利用, 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产业工人, 二为形成集聚效应, 以此引导更多乡镇企业向城镇转移。伴随着农村城镇化的不断进行, 城镇中的人口与企业数量都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增加, 人口增加对于扩大城镇规模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也就是城镇极化意义, 这样也能更好地引导城镇周边的生产主力朝着城镇聚集。

1.1.2提高生产效率。从经济形态方面来分析农村城镇对县域经济的影响, 城镇方面的人口就是主要经济量, 而城镇在发展的过程中若能聚集更多的人口, 那么自然也就是聚集了更多的经济量。经济量能够为生产专门化与市场规模创造有利条件, 农村城镇化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实现了工业集中度、经济效率方面的提高, 实际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优势, 对于促进单位劳动力有着很大的作用。城镇聚集效应一旦形成, 那么就能促进城镇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提高县域工业的生产效率, 自然也就相当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1.1.3加快农业进程。如今农业的特点为规模经济, 但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还无法满足发展需求, 使得农业生产效率较低、生产成本也逐渐上升, 自然经济效益也就无法得到提高。要想实现农村城镇化, 那么就需要降低农村人口数量, 以此来促进农村土地的集中,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土地的经营规模, 更能提高生产效率。另外, 农村城镇化的深入有利于促进城镇人口数量, 因此对于农副产品的要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能进一步优化农村生产结构, 需要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1.1.4改变生活方式。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包含着很多属性, 其不仅属于历史、自然, 也属于人为过程, 因此农村城镇化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 能使城镇人口得到增加, 并且能够改变社会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既然农村城镇化能够改变农民生活方式与社会文化形态, 那么也就能为人们提供更多认识新事物的机会, 有利于促进农村文明的建设。

1.2县域经济对农村城镇化的影响

1.2.1根本基础。县域经济有着很多不同的类型, 而不同类型的县域经济在发展条件方面都是不同的, 但是每个不同的县域经济在经济产业结构方面都是相同的, 其都是将农业作为基础的。人们日常生活与发展的过程中都离不开农业, 从生产结构方面来看, 每一个类型的国家, 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与县域经济有着直接的关系, 因此县域经济已经成为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基础。

1.2.2促进支持。农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通常是不需要太多资金的, 但非农业生产却与其大不相同, 非农业生产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 农村城镇化中的非农产业通常会通过金融市场来获得资金, 或者是农业转移获得资金, 但非农产业的发展一定要在农业发展之上, 这样才能为其提供更多人员生活材料。农村作为巨大的消费市场, 其是能够带动非农产业发展的, 因此想要进一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那么就需要刺激农村消费市场发展, 这样就能带动市场经济的循环发展, 自然也就能够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1.2.3提供条件。目前, 农业人口数量已占据我国人口总数的65%, 再加上县域中的非农业人口, 县域人口已达90%, 这就意味着县域经济区域是十分丰富的市场, 其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经济交换场所, 由此可见, 县域经济的发展必定能够促进我国市场规模的扩大。

1.2.4根本动力。从生产力的发展规律来看, 工业生产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会慢慢朝着集中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以这种形式来推动城镇化的发展。工业经济本身就具备规模性、聚集性的特点, 其能够在之后的地域集中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但工业发展一定会需要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集中, 因此农村工业化一定能够带动农村城镇化的发展。

2农村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具体途径

2.1带动产业经营

首先, 县域经济要整体提高, 还要在人力资本上下功夫, 应对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较强的人员、企业进行重点帮助, 通过这些带头人和企业来实现生产与农户之间的对接, 尤其是要充分发挥企业在产品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协调作用。在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 应将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发展的重要内容, 使其能够逐渐成为农业产业经营的重点产业, 这样就能很好的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 自然也就能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2.2促进民营发展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因地制宜, 建立有特色的示范基地。在公有制经济县域经济中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真空状态, 这就意味着要通过国有经济体制之外的民营经济来对这些真空部分进行填补, 这样就能更好的实现县域经济的发展。同时, 在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一定要将民营经济作为主要部分, 树立典型, 加以引导, 为其创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 多多帮助和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 总之, 民营经济一旦有所提高自然也就能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2.3新型工业道路

根据自身优点, 发展特色经济, 客服自然和区位条件的限制, 从传统产业利用科学技术的发展得知, 要想实现工业产品的创新和发展, 那么就要对中小企业进行引导和帮助, 引导其朝着精、特、新方向发展, 在县域经济中, 可以利用农产品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使农产品产业链能够得到延伸, 自然也就能够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为农村城镇化打下基础。

2.4调整产业结构, 加快经济发展

根据专业化来进行分工, 调整生产力布局, 整合现有的工业园区。发挥产业集群效益。可以将同类型的中小企业聚集在一起, 当中小企业聚集在一起之后就能形成良好的产业集群, 之后再通过产业集群来实现规模化经营的目的, 这样就能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做好准备。另外, 在产业集群发展中要突出特色这一优势, 将特色产业作为产业集群的中心部分, 自然也就能够形成竞争力较强的产业集群。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本文就农村城镇化与县域经济的发展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得知县域经济与农村经济是互促共进的关系, 一方面, 其能够为农村城镇化提供更好的基础, 另一方面也让传统产业获得了勃勃生机, 同时, 城镇化能够促进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 自然也就能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炜.山东省县域经济与农村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J].科学与管理, 2010, 03:48-51.

[2]尹海波.试论农村城镇化与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J].北方经济, 2012, 22:9.

[3]王凤华.农村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发展探析[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4, 19:28+30.

城镇化进程与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 篇3

摘 要 文章运用文献综述法、网上查询法阐述了农村“城镇化”、“市民化”给农民体育发展带来了机遇,并提出农村体育发展的建议与对策,为体育行政部门发展农村体育提供建议。

关键词 农村城镇化 农村体育 对策与建议

随着我国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和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发生了(或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农村体育工作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由于农业科技进步战略的实施,农业生产效率普遍提高,农民的闲暇时间也较以前有了较大的增多,这使得农民在财力和时间上具备了追求物质消费和文化娱乐活动的前提条件,农民更加注重身体健康,对体育活动的需求急剧增长。这就要求农村体育工作必须切实起到丰富广大农民业余文化生活和提高农民素质的作用,这是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一、对城镇化有关问题的阐述

根据不同学科对城镇化的界定,可以认为,城镇化就是指以从事农业为主、居住较为分散的农村向以从事工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的居民相对集中的城镇或城市转变的过程,主要表现是农村人口的转移和非农活动的扩展,不同程度的集聚以及由此带来的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地域性质和空间结合性质的转向。其本质特征反映在经济、人口、社会、设施和环境等的变化上,具体指标有人均收入、人均GDP、城镇基础设施水平、城镇生态环境、城镇人口数量及人口索质水平、恩格尔系数、科技及教育水平、社会安定程度及医疗保障等,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综合体现。其变化可以归结为实体变化过程(如生产方式、城镇外观等)和抽象意义上的精神变迁过程(如人们的生话方式、价值观念等),实体变化是抽象精神变化的基础,而抽象精神变化则是实体变化的内在的本质的体现。

城镇化是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必然过程,世界上许多原来以农业为主的国家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随着工业化的發展都遇到过城镇化的问题.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已具有发展小城镇的良好开端和坚实基础,中共中央提出的“现阶段我国加快小城镇发展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热”的判断是科学的并符合客观事实的。目前,城镇化的进程正在以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向前发展,并将在未来的20—30年里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尤其是农村的发展,中国城镇化进程是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二、农村“城镇化”、“市民化”给农民体育发展带来了机遇

(一)农村“城镇化”为农村体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效载体,中国农村城镇化建设通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出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确定整体发展的规划。在现代化的变迁过程中,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提出了村民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田向农场集中的“三集中”模式,并适时出现“中心镇”模式,使其成为政治、文化、教育、体育的中心,并辐射若干的周围村,形成特色模式。正是这种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改革为农村体育运动的开展提供了载体。

(二)农民“市民化”为农民体育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农村人口“市民化”后所具有的集聚效应、辐射效应、联结效应及融合效应将为进一步普及农村体育、扩大农村体育人口发挥重大作用。“市民化”进程中,随着农村教育面的增加扩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大大提高,农民的体育意识和对体育的价值认识将与现阶段的城市居民接近和靠拢,为农村体育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人文基础。如果再加上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学校、军队以及体育行政部门和农民体育协会的协同,必将更快更有效地“唤醒”农村、农民沉睡了几千年的健康需求和健康意识。

三、农村体育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一)扩大体育人口扩大农村体育人口的数量,是农村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工作。农村体育人口的发展应该纳入农村的文化教育事业的总体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规划之中,得到政府及各种群众团体的支持。各级乡镇政府根据当地的经济条件,以及文化、教育、卫生等项事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了解当地农民对体育的态度和需求,制定出切合实际状况的农村体育人口发展的规划,并做好宣传、组织工作。

(二)县级体育行政部门要抓好农民体育协会注意发挥各级农民体育协会的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县级体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农民体育活动,通过农民体育协会配合,其效果往往大于单纯的行政组织。同时,体育行政部门也从许多日常工作中摆脱出来,使体育活动“一家办多家看”变为“一家牵头多家参与”,农民体育协会的积极性发动起来,“突出业余、自愿、小型、多样”的特点。

(三)因地制宜。我国有近九亿农民,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农民体育也就没有全民健身。1990年以来,国家体育总局和农业部、中国农民体协组织的“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己连续开展了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要在此基础上,下大力气,进一步加强合作,抓出新的成效来,使经常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农民人数逐年有所增加。要结合农村实际,探索适合农民特点的体育活动方式,提高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比例。农村体育与其他各类人群的体育不同,要照顾农民的生产、生活特点,因时、因地、因人、因项目制宜地开展农村体育工作。因时就是要区别农忙和农闲,冬春和秋夏等不同季节,多在农闲和冬春以及春节期间开展体育活动。因地就是要考虑南方和北方、平原和山区不同的自然条件。因人就是要开展适合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民族特点的体育活动。因项目就是把农民传统体育项目与现代体育项目结合起来,只要农民有积极性、有兴趣,就要鼓励和支持。

参考文献:

[1] 陈宁.论农村体育的新发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1).

山东省农村城镇化与农村经济发展 篇4

姓名:王典班级:城市规划10701 提起城镇化,很多人喜欢用城市人口在全国人口比重来衡量城镇化的发展程度。然而,单一进行城镇化的发展,不仅容易造成大城市就业压力过大,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大,还会造成农村人才外流严重,发展动力不足,最终会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同时加强中小城镇的建设,让进城的农民能有稳定的收入,留守的农民能因为农村资源的集中而实现收入的大幅提高,这样才能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新农村建设并不是要放慢城镇化,更不是要否定城镇化,而是有利于更好、更健康、更扎实地推进城镇化。促进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生产资料利用率的最大化,保证城乡之间的均衡和协调发展,才能最终实现城乡的共同富裕。

一、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紧密结合是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

1、从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内涵看二者紧密结合的客观必然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新农村建设方针,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其内容涵盖了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构筑新设施、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等新农村建设的各个方面。发展新产业,就是要打牢物质基础,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建设新村镇,就是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使农村的发展实现科学合理规划,城乡差别得以缩小;构筑新设施,就是要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城镇化是指社会生产力和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集聚的过程,体现出非农人口在社会总人口中的比重,是一个地方综合实力、文明程度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镇化率越高,其城镇工业化、信息化程度就越高,非农人口的比重就高,社会的现代化程度也就越高。城镇化具有阶段性的发展规律:发达国家的进程表明,当城镇化率达到20%以后,城镇化进展呈加快趋势,城镇化率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当城镇化率超过70%后,其速度又趋减缓,最终稳定在80%至90%之间。二者内涵的目标同向,任务一致,目的相同,要求一样。因此,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伴随于我国现代化全过程,是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两大战略支点,二者相互关联,密不可分。

2、从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具体实践看二者紧密结合的客观必然性。城镇化过程是农民不断向城镇迁移的过程,农村富裕人口转移到城镇,直接减少农民,达到富裕农民的目的。城镇化程度越高,城镇的二、三产业越发达,城镇的功能越键全,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就越强。而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是发展生产,主要解决农村增效、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问题。而城镇

化必然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业现代化,吸纳和转移更多农村人口,减少农民,富裕农村,实现新农村建设的任务。从孝感市实际看,2007年农民人均耕地0.7亩地,农民人均收入3915元,其中非农收入占80%以上,可见,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要减少农民,使富余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让大量农民进入城镇是一种必然。因此,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城镇化,城镇化建设离不开新农村的发展,二者结合越来越紧密,相互依赖越来越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已步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历史新阶段,城乡二元化的经济社会结构已经打破,城乡发展必须统筹,实行一体化推进。因此,处理好建设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的关系,统筹城乡,紧密结合,是实现两大历史战略的必由之路。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新世纪头20年的重大发展战略,犹如一对孪生弟兄,彼此之间没有主从之别,先后之分,它们相互关联,不可分割,互动互促,相伴而行,谁也离不开谁。城镇化发展需要从农村大量吸纳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新农村建设需要把更多的农民转移到二、三产业中去。加快新农村建设,为城镇化推进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之源,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反过来又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二、新农村建设只有与城镇化紧密结合才能实现科学发展

近几年来,各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的实践告诉我们,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突显城镇化的重要地位,加快城镇化步伐必须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使之相互促进,统筹协调,有机结合。不然,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都是一句空话。要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使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紧密结合,必须高度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快产业拓展是二者紧密结合的重要基础。产业是新农村和城镇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拓展产业是调整农村结构,建设新农村的基本要求,也是城镇化的基本条件。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都离不开产业的拓展、产业的调整、产业的提升、产业的延伸、产业的支撑、产业的对接。离开产业这个二者结合的基础,无论新农村建设还是城镇化都无从谈起。

2、加强统筹规划是二者紧密结合的重要前提。新农村建设和推进城镇化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二者要紧密结合,务必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科学发展,突出超前性,体现人文、产业特色,整体推进,使城乡统筹规划成为促进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紧密结合的重要抓手。

一是突出重点抓好城镇规划。提高覆盖率,扩大辐射圈。

二是突出重点搞好产业规划。实行统一规划,规划后的产业实行功能互补,结构布局更趋合理。

三是突出重点搞好小集镇、中心村规划。农村小集镇和中心村(村庄集并点)是农村的新社区,也是未来城镇化的基础,各地按照体现特色,着眼长远的要求,高标准编制城乡统筹结合规划。以政策、投入、基础设

施优先配套建设为导向,引导社会公共资源向小集镇、中心村集中,吸引有建房意愿的农民向集镇和中心村靠拢,促进了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有效结合。

3、提高农民素质是二者紧密结合的必要条件。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城镇化的主力,高素质的农民对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尤为重要。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进程。农民素质的提高,除了强化培训外,务必实现两个转变,即由农村向城镇转变,由农民向居民转变,调整思维方式,改变生活习惯,增强谋生致富手段,从而达到在转变中改变,在改变中提高。今后要切实利用好“三大”平台,提高农民综合素质,逐步实现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农民向居民转化。

一是利用好文化中心户创建平台,培养新型农民。

二是利用好“十星农户”创建平台,引领农民文明新风尚。以“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为载体,组织农民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

三是利用好农民“阳光工程”培训平台,提高农民技能。

4、突出中心村镇建设是二者紧密结合的有效方法。中心村是新农村的未来,是小集镇的体现,是城镇化的基础。根据地理位臵、资源优势和经济流向,循序渐进,稳步发展中心村,重点建设小集镇,使其成为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的结合点。

一是构建村镇群。对地理位臵连接紧密,具有内在经济联系的中心村镇,在基础设施、公用设施、产业布局等方面实行一体化建设,相向发展,促进生产要素的聚集,形成小城镇板块。二是发展一批产业规模镇。对具有一定资源优势、产业基础的城镇,以工业和商贸物流为重点,推动产业和人口规模。把含一定产业和人口规模的重点村镇建设成为一定区域的中心镇。运用试点带动的方式,促进了中心村社区功能不断提升。

一是以企代村。企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统筹安排,高起点规划和建设,村村道路硬化,家家电视通、电话通、宽带通、自来水通,卫生、教育、文体、医疗、超市等一应俱全,农民实现了职业非农化,生活城镇化。

二是产业兴村。依托当地资源,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农民很快富了起来,致富后的农民依靠自身力量,“产业兴村,我建我村”。力求朝着城镇化的方向发展。

三是生态强村。开发生态旅游村,组织农民自发投工投劳,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发展农村经济,村庄面貌发生巨变。

四是开发新村。通过运用市场机制和社会捐助的办法,统一开发建设村民住宅,完善新村基础设施,不仅节约保护了大量耕地,农村社区配备城镇社区标准,城乡差距逐次缩小。中心村镇的快速发展必将加速全市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三、对推进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结合的几点建议

在看到推进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有效结合的同时,也要看到当前二者结合中存在的问题。如城乡管理不对称,重城区,轻集镇;产业支撑力不强,特色不突出;城乡建设资金比较分散;镇村规划没有形成城乡一体化;体制政策调整和落实不到位等等。为了两大战略整体推进,真正达到“高效、协调、务实、加速”的要求,有如下几点思考:

1、统筹领导力量。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推进,是一个有机整体,不能搞两极分化。要把二者真正结合好,必须明确城乡一体化的整体思路,改变习惯传统的思维,建立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机制。切实改变差异分工,力量分散的状况。

2、统筹城乡规划。统筹城乡、规划一体是二者结合的必然要求。当前急切需要城乡结合、整体规划,从战略层面思考,突出超前,注重特色,切实改变目前城乡规划分割、建设分开、管理分治的状况,抓紧抓实编制城、镇、村一体化的规划。一是要突出产业规划重点。二是要突出特色和优势,把握一批重点镇的布局与规划。三是要按照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突出一批中心村的规划和建设。

山东省农村城镇化与农村经济发展 篇5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现在正处于大学深造过程中的我们。大学毕业后其实有很多选择,迫于就业压力我们可以选择从事个体经营,当然像我这样的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也可以回乡创业或从事一些较为新鲜的行业。我本次调查的对象也是我个人将来想从事的行业——乡村旅游,用现在比较时髦的词语就叫做“农家乐”。关于乡村旅游当下这个相对热门的行业,我所选择调查的地方也就是我的家乡,山东省沂南县铜井镇竹泉村。随着本地方的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农村的面貌焕然一新,同时经济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似乎在进行着一种“跨越式”发展,由过去单一的农业发展成现在的乡村旅游业,通过此次调查,我在看到家乡经济一片繁荣景象欣然狂喜的同时,也在担心这一些问题。竹泉村,在2008年之前并不为人所知,可能在那时只有本小镇上的人才知道有那么个地方,在2008年之后,随着山东省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在地方政府对其政策的支持,竹泉村旅游度假区,智圣汤泉旅游度假区,沂蒙红色影视基地等一大批旅游景点相继被开发,并形成了特色旅游景点,其中竹泉村旅游度假区和智圣汤泉旅游度假区先后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级旅游示范基地,形成了山东省特色旅游品牌。现今我所调查的竹泉村坐落在2010年修整的“沂蒙生然大道”上,虽说现今的竹泉村已经过规划重新整建了,但依然保存着本村特有的“竹、泉、古村”,竹泉村的名字也因此而来。虽说我此次调查的时间刚好在农历腊月,春节之初,而且刚好赶上一场瑞雪,但是穿梭在村落的大家小巷均能看见翠竹绵绵,竹林间还时时漂浮着鸟儿的清脆啼鸣。竹子粗细不一,但大多都生长在泉水两边,这也就是为什么这里的竹子生长的这么茂盛的原因了,穿梭在泉水竹林间,我感觉自己根本不是来做调查的,更像是来这里逍遥快活的,在这里漫步完全是一种仙游。在调查过程中,我通过与景区部门负责人以及当地村民的谈话了解到,过去的竹泉村可完全不像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样。景区负责人对我讲,他们在地方政府的政策的支持下,先后投入过亿资金,通过三年的时间对旧村的整建,村民新居规划才使竹泉村成为现在的这个样子。我从村里的一位老伯那里了解到,过去的竹泉村虽说有着得天独厚的泉水,竹林,但村子里院落错坐,到处都是垃圾,巷道石块堆积,如今整建后的竹泉村完全没有旧时“脏、乱、差”的影子了。为了当地旅游景点的长久发展,当地政府严格治理农村环境,特别是对乡村道路周边及水库河道的整治,沂蒙生然大道便是治理后的成果,现已成为沂南县特色旅游景观大道,周边除竹泉旅游度假区外,还坐落着红石寨景区及沂蒙影视基地等旅游景点。

随着当地的景区建设与”农村旅游热“的迅速发展,各色岗位也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注入,所以许多当地的村民不再考虑外出打工了。更有许多眼光独到的村民选择自己做老板,在自家的小院里办起了农家乐。这不仅为农村解决了大量剩余劳动力,也解决了城市人口压力,同时带动了当地经济的迅速发展。

山东省农村城镇化与农村经济发展 篇6

城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利弊调查

【摘要】:加快城镇化进程,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利于农民脱贫致富、启动农村市场、增加有效需求,是保证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模式,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这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进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城镇化 剩余劳动力 模式 协调发展。

一、前言

农村城镇化是指广大农村地区实现农村小规模社会化服务体系向城镇的大规模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转化,第一产业农业人向第二产业,接着又向第三产业为主的城镇化人口转化,农村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城镇化。城镇化是我国新时期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目标之一,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城镇化。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直接减少农业人数,从而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效途径。

安徽是一个经济基础薄弱、农村人口占绝大比重的农业大省,地处“经济凹地”的中部地区,外部承接着“大梯度”转移问题,内部又存在着“小梯度”发展问题,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任重而道远。经过多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的发展,我省经济正进入 工业 化中期阶段,工业化水平获得显著提升,与此同时,省内各市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变得十分突出起来,而导致这些市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农村人口占有重大比例,农民人均收入低下,城乡协调发展问题突出,进而使得整体人均收入不高。就近几年全省各地经济增长态势而言,GDP名义增长最快的与增长最慢的相差近22个百分点,实际增长最快的与增长最慢的相差近10个百分点。

党的十七大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我省城乡协调发展,关系到我省整个国民经济的全局,也是贯彻落实 科学 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我省农村城镇化速度相对较慢,目前农村城镇化仅为40%,农村城镇化水平滞后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省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巨大瓶颈”。因此,从我省省情出发,分析我省农村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构建正确的农村城镇化模式,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更是我省城乡协调发展实现的迫切要求。

二、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对于农村经济整体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

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城镇化建设滞后,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经济进一步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我国一些重大的经济难题,例如启动内需乏力、农民负担过重、农业现代化举步维艰、生态环境恶化等等,都与城市化问题紧密相关,这已经成为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共识。因此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对于我国经济整体发展,对于农村建设的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很大的现实作用和长远意义。

1、加快城镇化建设,可以极大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形成长期持续的经济增长点。

不论是农 民进城镇自建住房还是购买商品房,都将有力地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使小城镇房地产业成为农村经济的增长点;同时,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不仅可以拉动建材、建筑、装饰、家电、家具、电力、交通、供水、环保等许多产业的发展,拉动乡镇企业持续快速增长,而且可以创造大量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并通过建设资金转化为消费资金,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2、加快城镇化建设,可以极大地增加农民的就业门路和收入来源。

小城镇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在联结城乡,迅速促进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方面极具优势。农村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收入来源单一,局限于家庭自我服务的传统圈子里,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不多,不可能最大限度地拓宽经济发展的空间,更不可能形成对第二、第三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规模需求。随着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的增加,小城镇第三产业的需求规模将随之增大,就业和收入也必将随之增长。

3、加快城镇化建设,可以充分调整农村产业布局,发挥小城镇的集聚效应,提高乡镇企业综合效益,更大规模地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

小城镇极其明显的区位优势和其他多种优势,可以吸引乡镇企业向工业小区相对集中连片发展,达到方便信息交流、商品流通和技术传播,从而增强乡镇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提高其综合效益,重新焕发当年勃勃的生机,还可以极大地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更大规模地吸纳农业富余劳动力,实现农村剩余动力的内部转移。有人作过统计,如果我国小城镇比较充分地发展起来,第三产业至少可以吸纳8500万农村劳动力就业。

4、加快城镇化建设,可以极大地开拓农村市场,增加农村消费需求,为城市工业提供持续发展的国内市场,推进国民经济更快速地增长。

农民进入小城镇就业,减少了直接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数量,相应地增加了农村劳动力的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有利于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和提高农民收入,也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农村市场的消费主体就是农村人口自身,然而由于农村人口居住分散,收入水平较低,加上自给、半自给性质的生活和消费方式,较少购买消费品,极大地限制了商品性消费。所以,只有结合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生产转移,加快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才能实现农业规模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有效地改变农村人口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增加农民的商品性消费,不断扩大农村市场容量。

5、加快城镇化建设,可以统一城乡分隔的二元税制,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的可用于消费的收入率。

我国一直以推行和确立以城市征收制度为一元,以农村征收制度为另一元的二元税制,并采取“明税”(农业税)和“暗税”(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形式,使国民收入分配向城市倾斜,而且各地乡镇政府利用国家授予的收取财政费权,向农民乱摊派、乱收费,更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加快小城镇化建设对农村实行城市化管理,就可以逐步废除现行的农村税费制度,建立城乡统一、公平合理的税制,留给农民多一点剩余。

6、加快城镇化建设,可以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

长期以来,农村人口的增长一直快于城镇人口的增长。数量庞大的农村人口不仅使劳动力与土地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还影响文化、教育等事业的发展,致使目前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科技素质仍然较低,难以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如果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集中居住到小城镇,改变了生产、生活方式,则不仅可以促使农民逐步告别传统意识,把较高的人口增长率降下来,而且还将带动学校、医疗、文化等设施的建设,使人们能够享有更好的教育、医疗和文化生活,从而提高人口的综合素质。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农民素质提高了,必然会加快农村现代化。

三、安徽省农村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镇规划起点低,布局不合理,从而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不平衡

我省一些地方缺乏科学、长远的规划,使得城镇规模小,布局散乱。城镇规划、设置与建设盲目跟随,盲目效仿,没有做到一切从当地实情出发,导致城镇发展整体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城市人口规模不大、城市首位度低、劳动力素质低。此外,我省城镇化地域反差较大,沿江城市群的马芜铜地区及合肥是城镇化水平较高区域,但安庆、滁州、六安等后撤区并市的地区城镇化水平靠后。

2.各级城镇基础设施不配套,城镇职能体系不够完善、经济中心职能较弱

全省在城镇化过程中普遍存在“把耕地围起来、楼房建起来、农民进城来就是城镇化”的片面认识,没有做到小城镇建设、乡镇 企业 改造、自然 村合并,而且很多县城及其以下的城镇总体外观仍是“一条街、一个集市、几幢机关办公楼”,部分中小城市也仅是“低层次”的政府驻地和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忽视了供水、供电、供气、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和忽略了与第二、三产业的配置。因此,从建筑表像看起来是“城镇化”了,但实质没变,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没有发生根本改变。无论是城镇管理者还是居民,都没有在意识上实现从“县”到“市”、从“乡”到“镇”的根本性转变。城镇职能体系不完善甚至得不到任何体现,经济中心职能较弱。安徽省会城市合肥即使是相对处于全省城镇体系核心地位,其城市行政中心职能也要大于经济中心职能,对全省经济的带动力不强,马鞍山等这样的工矿城市经济职能单一,不具备发展成为区域经济中心的条件,其它诸如阜阳、宿州、巢湖、宣城、池州等城市工业职能更显薄弱。

3.城市之间的联动效应不突出,难以形成经济聚集效应

从全省总体来看,虽然合巢芜、马芜铜一线已经形成城镇集群式发展,蚌埠、淮南、淮北、宿州初步形成城镇群,但其它多数地级城市与周边的县城经济联系疏远,没有建立分工协作关

系。城市之间、县城之间的竞争性大于合作性,联动效应较弱,迫切需要从区域经济统筹协调发展的高度,通过产业特色、布局形态、文化理念等方面的塑造,构建集群发展、使得小城镇的经济聚集效应难以充分发挥。

4.城镇建设资金不足,市场机制的作用有待加强

城镇尤其小城镇的建设资金大都以当地政府投资为主,而目前的财税政策严重弱化了地方政府的投入能力。比如我省的铜陵市,工业在经济中比重接近60%,财政收入上缴也接近60%,可用财力有限。安徽县及县以下地方财政则更加困难,多数仅够维持正常运转,难以挤出资金支持小城镇建设。如此一来,本身没有形成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造成投入不足的同时,产生了乡镇政府沉重负债的问题。此外,一些地方挪用国家和省、市规定收缴的小城镇建设资金,一些本该返还用于建设小城镇的资金如土地出让金、市场管理费等不能全额返还,小城镇管理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政出多门,既存在“政府主体越位”的情况,又存在“政府主体缺位”的现象,严重影响城镇的正常管理和维护。

四、经过调研并初步分析得知,形成上述问题的几个主要原因

1、观念方面

长期以来,农村和城市之间存在对立的鸿沟、习惯地把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归咎于进城农民身上,农民进城可能会加剧城市基础设施负担甚至造成对基础设施破坏、农民素质低下、进城农民抢城里人的饭碗等观念一直存在,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采取不让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和转移的政策,严重制约了安徽及全国城镇化的发展,使其被迫走上了一条非城镇化的农村工业化道路。

2、产业方面

产业规划起点不高,千遍一律、特色不明显等,没有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不注重各地的不同经验,发展不同农业产业。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导致第一、第二产业的服务效率底下,农村劳动力主义缓慢,农民生活质量不高。

3、投资方面

从以上分析安徽区位劣势可以发现,安徽这样的内陆省份有效投资明显低于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城市,国家投资不足,外资投资更是有限,这就使这些地区的重工业发展缓慢,从而影响其城镇化进程。

4、制度方面

我国城乡分隔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在1958年以 法律 形式确定下来,这项政策严格制约着农村居民向城市、尤其是向大城市迁入,导致农民“进厂不进城”。尽管这种制度在最近几年开始放松,但仍存在诸多条件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使城乡居民在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福利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距。此外,在土地制度、乡镇企业产权制度等也存在很多问题。

五、推进安徽农村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几点措施及建议

从以上对我省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可以得出,在当前我省的农村城镇化滞后的情况下,仅用单一的模式难以解决问题。目前城镇化模式是理论界争论的中心,有“小城镇论”、“中等城镇论”、“大城市论”。本文的重点是就研究城乡协调发展的模式,对理论的争论并不做任何评论。我认为,大中小城市同时发展是解决我省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逐步构成以三大城镇群为核心,当地中心城市为龙头,小城镇为基础,以小村镇向周边地区辐射、比例协调、合理布局、多层次、多功能的城镇体系。

1、以三大中心城镇群为核心,整合省、市、县域优势资源,促进更大范围的协调发展

近年来,国家层面不断加强对沿江城镇带的关注力度,加上合肥省会 经济 圈、沿淮城镇群,我省的城镇体系是以皖江城镇带、合肥经济圈、沿淮城镇群三大城镇群为核心来构成安徽省22个城市这样一个城镇群,最新规划显示,到2020年,安徽省城镇化水平将达到55%。要达到这个目标,首先就应该做到 科学 规划,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形象建设。要根据当地的制约因素、面临的机遇、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经济结构、人口分布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要素进行合理定位,选择科学的发展方向。在产业结构上,要充分利用城镇的集聚效应,优先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第三产业,一是可以为提高第一、第二产业的效率服务。二是可以促进劳动力利用和 农村 劳动力才转移。三是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从而对拉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以中心城市为龙头,发挥起带头作用

以中心城市为龙头,发挥起带头作用,全面推进城镇化进程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主要有以下几点:

(1)必须把工作重点放在招商引资、培育壮大产业支撑上。

各地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围绕 工业 基地建设,突出高科技和无污染,加快产业聚集;要继续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招商引资队伍;坚持和完善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各地领导联系制度、建立健全落地项目服务单位责任制。

(2)必须大力促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

产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产业能有效产生竞争优势。一方面为了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和带动农民进入市场,另一面为了拓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领域,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必须选择走农业产业化道路。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加大农产品的附属加工,形成更长一条拉长产业链条,转变现有农户分散、小规模的经营和落后的生产方式,进而使之适合市场经济发展 规律。

(3)必须坚持扶优扶强,突出重点,强调特色。

对已经发展有一定规模和优势的小城镇,要集中力量,重点扶持, 使其迅速发展,力争建成经济强镇和中心镇,带动其他小城镇发展。

3.以小城镇为基础,进一步提升其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功能

小城镇处于农村之首、城市之尾,是连接城乡、接收和传递城市辐射的重要枢纽,起着传播城市文明,诱导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改变的双重作用。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充分发挥其带动功能,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要重点提升重点小城镇的功能。基础设施是小城镇工业生产、商品流通以及居民生活的基本物质条件。进一步加强小城镇的软、硬件建设力度,是小城镇功能作用发挥的前提。提高小城镇规划起点,必须根据“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繁荣经济、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立足当地资源优势,结合当地经济的实际,合理制订和完善小城镇发展规划。

在小城镇建设中,要始终把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规划和发展的位置。目前小城镇基础设施主要应做好硬化“两道”,即进出小城镇的公路主干道和镇区内的主街道;装备“三电”,即输变电站、程控电话和 电子 网络;解决“三水”,即供水、排水和节约用水;搞好“四化”,即按

照规划要求,对小城镇进行绿化、亮化、美化和优化。同时,还要着力搞好文教、卫生设施配套,增加娱乐设施,配套建设影剧院、有线电视和宣传专栏,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建设和不断完善医疗卫生设施,以确保居民防病就医,解除后顾之忧。充分考虑居民工作、学习、生活等各个因素,合理确定城镇人口和产业规模,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为了保证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还需从组织上建立相应的领导管理体系,主要任务是负责农村城镇化实施的规划、管理与协调工作,宣传引导,制定并保证相关政策实施。在筹资环节上,政府应使小城镇建设有较宽松制度环境,资金易筹,以补充小城镇发展基金不足,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

随着城镇化加快,部分农民离开土地,从而使这部分农民的土地闲置下来,农村就要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制定出一套农村土地退出转让,出租的具体规定。这种规定应利于农民离地进城,有利于土地向专业大户集中,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和规模经营,为了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

六、小结

我国的城镇化既要发展城镇,建设城镇,同时又要发展农村,建设农村,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镇化建设。只有这样,城镇化才能长足发展,现代化才能全面推进,全国城乡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小康。

【参考文献】 :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研究 篇7

一、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意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新时期城镇化的方针:“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按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

1、健康的城镇化的发展将带来资源的配置优化

农村的发展不仅需要依靠农业, 更需要依靠工业, 发展工业就必然会涉及到城镇化问题。因为工业的发展, 需要密集的资本和劳动力, 需要相关的服务业的发展, 所以只要工业发展了, 城镇化就成为必然。

2、健康的城镇化的发展有利于现代文明向农村的推进

推进城镇化是建设“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途径。用城市文明影响农村文明、带动农村文明与之共同发展, 进而促进农村社会的进步, 农民的全面自由发展。城市文明向广大农村传播的过程, 是教育、医疗、卫生等城乡公共产品分配差距日趋缩小的过程, 也是城乡居民素质共同提高的过程, 因而, 健康的城镇化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将起到助推器的作用。

3、健康的城镇化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城镇化是推进农村现代化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农村贫, 贫就贫在难以接收城市文明的辐射;农民穷, 穷就穷在人多地少;农业弱, 弱就弱在基于城镇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弱上。所以, 解决三农问题, 要把落脚点放在减少农民的数量上, 让一部分农民平稳地向城镇转移。城镇可以提供较好的基础设施, 提供较大较集中的市场, 有利于工业的聚集, 有利于服务业的成长, 有利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规模转移。

二、以吕梁市的实例进行研究

(一) 城镇化方面

山西省吕梁市国土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 其中山区半山区占92%。现辖1区2市10县, 总人口360万, 其中农业人口293.2万, 占总人口的80%。近些年, 吕梁市启动城市发展规划并加快公共设施建设, 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1、启动“一市四区”、“两个城镇带”规划, 坚持实施“大县城、大集镇”战略, 加快推进吕梁市整体的城镇化速度

“一市四区”即为包含离石、中阳、柳林和方山四个区在内的吕梁市城市建设规划。“两个城镇带”即以离 (石) 柳 (林) 中 (阳) 方 (山) 为城镇组群, 形成太原都市圈西部中心和连接西北地区的门户;以交 (城) 文 (水) 汾 (阳) 孝 (义) 为城镇组群, 打造成太原盆地西部城镇密集区和工业城镇带。这种规划突出中心城市的龙头地位, 强化其政治、经济、文化、交通、旅游、消费中心的地位和功能, 逐步增强集聚力、辐射力和综合服务能力。

“大县城”发展战略是以吕梁市区建设为龙头, 充分发挥县城的集聚功能。交城、文水、交口、石楼、兴县、岚县、临县七个县结合各自区位特点和比较优势, 调整功能定位、利用资源特色、完善城市设施、优化产业布局, 以产业培育推动人口集聚, 以人口集聚带动产业繁荣, 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打造县域内城镇化发展的龙头。同时, 在水源充沛、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的区域选择30个重点建制镇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点, 按照重点城镇优先发展的思路, 大力培育园区型复合镇、城郊型卫星镇、旅游景区特色镇、商贸物流示范镇, 增强其传承传统文化、发展现代文明、吸纳农民进城、提升居民素质的综合承载能力, 形成具有吕梁特色的现代化城镇发展格局。

2、加快公共设施建设, 完善城市和城镇整体功能

加快构建城市、县城、重点镇的立体交通骨干网络。建设了吕梁离石市区百里长街, 加快了吕梁到太原城际快速网络建设, 沟通了市中心到中阳、柳林、方山的半小时直达的城际快速通道;汾阳、孝义及各县县城在加快建设干线铁路、高速公路通达工程的同时, 进一步增量扩容, 提高城市道路密集度, 改善了城区道路交通微循环;各重点建制镇重点建设了以县城为枢纽、其他乡镇和周边行政村为节点的区域交通网络, 并加快镇区内道路网改造。

统筹建设市政基础工程。统筹规划和建设城乡给排水、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 城市、县城和重点建制镇要加快建设完善水、电、气、热等供应系统, 力争在“十二五”末使得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0%, 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80%。同时要求其他乡 (镇) 所在地结合新农村建设, 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逐步推进水、电、气、热等供应系统的建设。

加强城镇化管理。着眼于城乡统筹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 提高城镇化管理水平。深化就业、社保、医疗等改革, 实现农民工在社会生活及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改进大城市落户政策, 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 取消小城镇落户限制, 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创新城镇管理体制, 加快推进城市数字化管理, 强化公共服务能力, 提升城市的品位和形象。

(二) 新农村建设方面

近年来, 市委、市政府转变观念, 着力破解产业、投入、增效、增收、民生、组织“六大难题”,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1、切实加大以财扶农力度, 积极整合支农资金

近年来, 随着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财政收入的不断增长, 市县两级财政支持“三农”的力度得到进一步加大。2009年, 市、县两级财政共投入“三农”资金33.49亿元, 其中市级财政投入3.4亿元, 比上年同口径增长85%。同时, 坚持政策不变、渠道不变、上下集合、部门配合原则, 把发展农业产业、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公共事业作为捆绑项目的重点, 将水、电、路、通讯和文化、教育、卫生、社保等涉农项目, 集中捆绑投向“百村试点、双百推进、千村治理”工程。

2、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劳务产业化

吕梁市积极促进龙头企业发展。全市目前共有各类农副产品加工企业1000多个, 其中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到36个, 亿元以上企业7个, 3亿元以上的企业1个, 有7户企业成为全省“513”工程省级梯次企业。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强力推进区域农业特色化, 已形成小杂粮、草食畜、林果、蔬菜、中药材五大特色产业和“一区三片”优势产业区 (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沿黄四县红枣产业片、吕梁山东西麓核桃及小杂粮片、平川四县蔬菜瓜果畜禽养殖及农产品加工片) 。

3、狠抓农民素质提升和村容村貌改善

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标, 把培养技能型农村实用人才作为重点, 组织开展“双千”干部下乡保春耕和农业科技标准化示范展示工程, 极大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农业的科技含量。坚持把“四化四改”作为治理村容村貌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积极开展治五乱、达五化 (治理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 庭院美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环境净化) 活动, 积极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技术, 建立环境管理机构, 巩固新农村建设成果。

4、突出组织领导, 狠抓示范带动

各级层层签订责任状, 强化目标任务, 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 市县乡合力推进, 各部门大力支持, 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合力。全市坚持“试点先行、典型带动”的原则, 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办法, 培育典型, 辐射发展。即针对工矿企业发达, 经济基础较好的工矿、城郊型村, 采用资源型企业帮扶、提高建设标准, 加速城镇化发展;对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的山区农业型村, 坚持量力而行, 先易后难, 突出整治村容村貌, 着力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

三、存在的问题

(一) 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第一是市域城乡经济发展水平仍然明显滞后于发达地区;第二是贫困山区县经济发展水平大大落后于全市经济发展水平;第三是农村经济普遍与集镇、城镇经济之间发展差距大。农业产业发展在规模、数量、速度、经济效益上明显落后于工业产业, 传统农业仍占较大比重, 靠天吃饭的局面尚未根本转变。

(二)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明显滞后于城镇

从教育看, 相当部分成绩不理想的农民子女在初中毕业后就走上了打工、经商之路;从医疗卫生看, 农村医疗卫生所医务人员水平低、设施差的问题普遍存在;从文化事业发展水平看, 山区县群众文化活动场所的建设标准和设施仍有欠缺, 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

(三) 农业农村投入与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比, 仍存在很大差距

几年来, 财政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每村不足20万元, 这一有限的引导性资金, 对经济基础好的村确实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但对经济状况差、没有集体经济支撑的村就很难起到引导作用。大多纯农业村, 因集体经济薄弱, 农业产业发展滞后, 综合配套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农业农村工作的需要。

四、政策建议

建设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集中要求和体现, 统筹城乡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宏观环境和条件。如何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途径和手段全力推进, 至少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统筹城乡规划布局, 推进农村城镇化

当前, 要按照构建中心城、中心镇、中心村的城市化建设思路, 统筹考虑城乡一体化功能布局, 在高起点、高标准修订城市发展规划的同时, 科学、合理制订中心城镇、小城镇和村庄规划。在考虑和尊重农村具体实际的同时, 重点以改善人居环境为切入点, 抓好道路交通系统、供水供能系统、现代信息网络系统、环保系统、防灾系统和生态系统的规划, 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 推进农业产业化

产业是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动力和支撑。要把工业化理念根植于农业, 通过农业产业化, 实现农村工业化。一是继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积极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新兴农业, 进一步推动农业结构从“平面式”的适应性调整向“立体式”的战略性调整转变。二是要应势而为, 突破性发展食品和林木加工业, 逐步把农产品加工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极。三是大力发展农村连锁经营, 推进以综合性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重点, 专业性特色市场和区域性产地批发市场为骨干, 分布合理的市场体系建设, 进一步搞活农村流通, 为保障农资的供应和农产品的销售创造条件。

(三) 统筹城乡投入, 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要按照“以工业化致富农民, 以城镇化带动农村, 以产业化提升农业”的发展思路, 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政策, 不断加大城乡统筹和“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力度, 不断缩小城乡居民在公共品供给方面的差距。要不断推进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 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既普照到城市, 也能普照到农村,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两个重要方面,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内容, 二者积极互动的程度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的实现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在全面理解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及两者协议发展含义的基础上, 研究了吕梁市在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积极互动方面所作的有益探索, 指出其在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农村区域经济与小城镇建设发展 篇8

关键词:农村;小城镇;区域经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既然农村区域经济和小城镇的建设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那么要想做到区域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就要把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明白阻碍区域经济和城镇建设的主要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探索解决之道,为区域经济稳步健康发展提供可能。

一、当前区域经济与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小城镇发展占用农村区域发展用地

随着小城镇的发展,城镇人口不断增多,城镇面积也不断扩大。需要建设更多的高楼大厦和商务住宅区,因此,对于土地面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据有效数据显示,1997年至2013年建设占用耕地3700万亩,同期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增加5100多万亩,可见城镇化的发展对于土地面积的占用越来越多。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完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对于用电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大,大量的农田被占用,有限的耕地资源不断减少,对于我国农业区域经济发展十分不利。经过小城镇建设征用的土地,土质难以恢复原貌,土地受到化工原料的污染,肥力下降,土地贫瘠,还含有有害物质,不适合继续耕种。

(二)城镇化发展挪用大部分建设资金

城镇化的发展需要建设的项目众多,各类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都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虽然耗费的资金较多,但是城镇化的发展是必然趋势,也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具体体现,因此,地区在发展城镇化建设上,不惜耗费巨额资金,将地区绝大部分的资金都投入到城镇化的建设中。相对于城镇化建设而言,农业区域发展需要投入的资金量大,但周期长,收益率不高,还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因此,在对农业投资上,很多地区都不够重视,导致农业的机械化水平低,生产面积小,难以做到大规模的现代化生产。此外,城镇化建设征用耕地的费用较低,而且征收的资金也多用于城镇化建设,导致农业发展更加困难。

二、城镇化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城镇化发展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是对立的,反之,城镇化发展还能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必须找准问题所在,对症下药,以城镇化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一)完善土地制度

首先,应完善相关的土地制度,保障农业生产的基本农田面积。可以通过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方式保障城镇建设的足够面积,这就需要在建设城市建筑时,采用高科技技术,增加单位面积上的建筑物高度。另外,还要建立合理的土地征收制度,对于居民点分散的地区进行统一规划搬迁,实现农业生产用地的集中,方便机械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此外,还要不断研发农产品新品种,提高单位面积上农产品的产量。在城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利用的土地面积不多时,尽可能将城镇化扩展的方向转向其他相近的地区,尽量不占用农田和耕地。

(二)发挥财政的调控作用

发挥财政宏观调控功能,国家的财政支持是城镇化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源泉和不竭动力,也是保障城镇化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发挥财政对于两者间的宏观调控,首先,要重点加大对农村的投资。我国是人口大国,13多亿人口的粮食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必须保证粮食的稳定产量。为了鼓励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国家财政应对于农民的农业生产进行投资,为大型的机械化生产方式提供便利。对于农民购买的机械化产品实施优惠补贴政策,让农民买得起设备,能够获得稳定的收入;另外,对于农业生产的其他所需工具和产品,也要适当进行补贴,保证农民的生产成本能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对于农产品价格也要进行调节,保障农民的劳动和收入成正比。在农产品品种研究上,加大财政对于农产品品种的研究投入,为农民提供更优质、高产的农作物品种,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

(三)以体制改革激活农村区域经济发展

改变当前小城镇投资的单一化局面,实现对于农村区域经济投资的多元化,利用市场来间接调控经济。这就要求国家在政策的制定上要完善优化,对于城镇的相关配套设施包括土地的征用,实行有偿使用制度,对于小镇的相关建设方面,进行公开的招标,吸引资源向城镇汇集;还可开创合资项目,吸引投资,为城镇建设提供资金来源,城镇经济发展好了,自然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除了通过城镇化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外,还要加强农村自身的经济体制改革,以新型的农村合作化为主要发展方向,提倡、帮助农村进行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进农村地区对于高科技产品的应用,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

三、小结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好了,能推进城镇化向城市化迈近,也能推动自身的城镇化发展,必须引起重视,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除了上述的相关推进措施外,还有很多经济调节方法,需要在区域经济建设中不断摸索、探究。

参考文献:

[1]李善同,刘勇.西部大开发中城镇化道路的选择[J].西部地区发展,2001,(03).

[2]吕康娟,刘延岭,关柯.小城镇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小城镇建设,2001,(05).

[3]孔祥智.当前农村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建议[J].管理世界,2000,(06).

上一篇:班戈大学世界排名下一篇:专题培训班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