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城镇化发展

2024-09-12

国外城镇化发展(精选7篇)

国外城镇化发展 篇1

一、引言

城镇化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 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 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 城镇化是衡量一国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欧洲、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对于我国发展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国外城镇化经验

(一) 注重规划对城镇化发展的引领作用

欧洲的英国、法国和德国, 亚洲的日本和韩国都重视规划在城镇化过程中的引领作用。以英国为例, 1909年, 英国颁布了《住宅、城镇规划条例》, 标志着城市规划成为政府职能的一项职能。1947年颁布实施了《英国城镇和乡村规划法》和《综合发展地区开发规划法》, 在法律上将城乡纳入一体进行统筹规划与建设, 1952年还颁布了《城镇发展法》。2004年修订的《城乡规划法》强化了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 为政府用规划立法来干预、调节、规范、引导城乡的有序建设、发展发挥了保障作用。

(二) 注重产业支撑作用

城镇化建设必修有产业支撑, 要将城镇化与第二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以日本为例, 以制造业为开端的工业化是日本城镇化的最初动力。制造业的集聚使城市成为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心, 制造业的发展带动其他产业如服务业的发展, 从而提高城镇化水平。如京浜工业地带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问题。第三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向中心城市集聚, 带动了城市发展与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 第三产业取代第二产业成为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动力。

(三) 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城镇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城镇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德国为例, 德国在城镇化进程中注重区域协调发展, 形成一种统筹城乡、分布合理、均衡发展的独特模式。在德国的城市区域中, 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挥着重要的产业支撑作用, 德国产业政策的重点均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主, 这些城镇数量多且分布均匀, 虽然规模不大但基础设施完善, 功能明确, 经济发达。

(四) 统筹城乡发展, 注重农业的基础作用

农业发展是推进城镇化的前提, 农业与城镇化是相辅相成关系, 农业只有实现机械化、现代化, 才能形成推动城镇化的强大动力。以韩国为例, 1970年韩国发起了“新农村运动”, 用政府支援、农民自主开发的模式, 发动农民建设家乡。韩国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政策, 确保对农村土地的征用和合理补偿。对于土地补偿, 韩国遵循了“谁开发, 谁补偿”、现金支付、确保一次性到位和公平分配的原则。合理有序地开发农村土地, 使韩国的城镇化率得以进一步提升。

(五) 注重村庄城镇化可持续发展

社科院调查显示, 我国“漂”在城镇的农民工中70%以上希望在家乡周边就业。在原有的村庄基础上发展现代城镇, 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 英德等发达国家在城镇化过程中都十分重视原有村庄在城镇化过程中的作用。德国在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日益扩大的情况下, 城镇本身的建设用地规模并没有变得越来越大, 而是都市区中的传统农业型村庄转变成为二三产业工商城镇的越来越多。如果说美国人的中心城市和郊区结合在一起绵延百里, 那么德国人是原有的乡村居民点转变成为规模不等的工商城镇, 同时保持城镇周围的土地用途不变, 保证三次产业在城市区域内并存。直到今天, 土地整理和村庄更新仍然是德国乡村建设和乡村城镇化的主要方式。

(六) 注重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在城镇化过程中都十分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先行, 运输服务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对于更好地引领和推动美国城镇化健康持续发展, 实现区域性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相互渗透和融合, 具有重要作用。

三、国外城镇化发展的教训

(一) 大城市人口过渡集中, 城市的承载力难以支撑

以韩国为例, 战后国家急于重建, 结果导致大量的城市问题。韩国因人口短时期内向京釜轴及首都圈集中, 引起了在有限空间内对住宅、道路、上下水道以及教育、防火等城市基础设施需求的急剧扩张。城市人口超短时间、超高密度的集中使得土地价格暴涨。城市又因地价高涨而进行了高密度开发, 而两者相互影响, 形成地价高涨与城市高密度开发的恶性循环。

(二) 缺乏产业支撑, 城镇化缺乏动力源泉

以拉美为例, 20世纪50年代, 拉美各国普遍实行进口替代战略, 目的是在国家大力扶植下, 有计划地促进国内民族工业的发展。在国家长期高筑贸易壁垒的保护下缺乏必要的竞争, 该产业未能真正发展起来, 反而越依靠政府的保护和资金支持。自90年代后期起, 拉美经济严重恶化, GDP和人均GDP增速双双下滑, 而外债却有增无减。缺乏产业支撑, 城镇化就将失去发展的动力源泉。

四、我国发展城镇化的政策建议

(一) 科学制定规划, 发挥规划的统领作用

推进城镇化, 必须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 要科学编制城镇化发展规划。城镇化发展规划要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人口发展规划、文化保护规划等相衔接, 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 坚持城乡统筹, 兼顾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发展、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 明确城镇长远发展方向、空间战略布局、长期发展目标, 形成可考核的促进城镇化科学发展的指标体系, 提出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

(二) 强化农业在城镇化过程中的基础作用

农业不仅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 同时也为工业产品提供原材料, 能否解决好三农问题, 直接决定城镇化的速度和质量。鼓励农村成立集体经济组织和土地集中规模经营, 政府按照经营规模给予财政补贴, 提高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积极性, 使更多的农民从农村转移出来, 为工业和服务也提供劳动力。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逐步培育和建立农产品品牌, 提高品牌意识, 加强农产品核心竞争力。基层地方政府应采用经济杠杆鼓励企业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接, 对于采购蔬菜、水果和粮食等农产品直接进入农产品有形市场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或税收减免政策。

(三) 强化产业支撑作用

围绕构建城镇化战略格局, 优化生产力布局, 调整经济结构, 淘汰落后的生产技术, 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的行业立项审批。要把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和调整工业内部结构作为重点,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鼓励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经济结构。鼓励小城市发展能吸纳更多人口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 鼓励小城镇发展与农业相关的企业发展, 解决农民就地城镇化。鼓励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发展, 在财税制度上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保障更多的人口就业。

(四) 通过村镇更新和土地复垦模式推动小城镇可持续发展

我国城镇化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 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重点, 以大带小的原则, 发挥大城市的辐射作用。提升大城市的区域经济中心、对外开放门户、科技创新基地、教育文化中心等功能, 增强其对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服务、辐射和带动作用, 发挥其在城市群中的龙头作用。要加快发展中小城市, 优先发展区位优势明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中小城市。要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 以县城和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乡镇和中心村为重点, 采用村镇更新的模式, 将农村人口逐步集聚到中心村和乡镇, 对于人口全部转移的村庄进行土地复垦。通过村镇更新和土地复垦的模式实现小城镇可持续化发展。

(五) 加强交通网络建设

加强城市与城市间的公路网和铁路网建设, 强化城市群之间的交通联系。加强农村公路建设, 以发达的公路网将城市与农村连接, 保障生产要素能够在城乡之间快速流动。加强城市交通建设,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降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成本, 鼓励市民绿色出行, 加强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

(六)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当前政治体制的弊端已经影响到我国城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 集中体现在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和财税制度等方面。

1. 户籍制度改革

分类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全面放开中小城市户籍限制, 逐步放开大城市户籍限制, 破除城乡二元体制, 促进农民向城市转移。逐步建立城乡一体、以居住地为依据的人口登记制度, 最终消除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

2. 土地制度改革

改革现有的土地管理法, 弱化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 强化集体建设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 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参与城镇化建设, 缩小征地范围, 非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用地, 企业可以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合同, 逐步实现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权、同价, 让企业和农民获取更大收益。允许集体建设用地入市, 进行转让、抵押。允许宅基地入市, 进行转让、抵押, 探索宅基地退出机制, 保障宅基地退出的农民能够享受到城镇住房和社会养老保险。改革现有的征地制度, 提高土地征收区片价格, 将社会养老保险安置写入土地管理法, 使失地农民生活有所保障。

3. 财税制度改革

以节流和强化民众监督为主, 平衡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地方财政日益依赖土地收入, 主要原因不是收入减少, 而是支出膨胀乃至失控。改革土地出让收入分配机制, 要合理确定土地出让收入在不同主体间的分配比例, 将土地出让收入纳入公共财政进行管理, 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的使用效率, 减少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摘要:通过研究欧美日韩拉美等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历程, 总结了这些地区城镇化经验和教训。主要经验包括注重规划的引领作用、农业基础作用和产业支撑作用以及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主要教训包括大城市人口过渡集中引发的城市病现象, 以及缺乏产业支撑的城镇化动力不足等。给出了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主要包括加强农业在城镇化过程中的基础作用, 通过村镇更新和土地复垦模式推动小城镇可持续发展,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等。

关键词:城镇化,规划,农业,交通,政治体制改革

参考文献

[1]宋峰, 吕峰, 孔霞等.城镇化与新农村协调发展的关键性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2 (01) .

[2]刘恩东.英国推进城镇化建设的主要经验[EB/OL].新华网, 2013-04-02.

[3]张杨, 郑秋红, 俞慰.刚试论日本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和整合机制[EB/OL].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 2009-12-31.

[4]叶齐茂.借鉴德国经验思考城镇化进程[J].武汉建设, 2009 (03) .

[5]吴伟, 许美婷, 俞慰刚.韩国城市化道路的分析与思考[EB/OL]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 2009-12-31.

[6]孙鸿志.拉美城镇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EB/OL].中国宏观经济网, 2012-01-03.

国外城镇化发展 篇2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早于我国, 城市化水平也大大高于我国,而小城镇的发展也成了推动其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助推器。发达国家在小城镇管理发展方面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一、英德法等欧洲国家小城镇发展的模式: 1小城镇在城市化过程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二战导致的人口锐减, 使得小城市、城镇迅猛发展。德国大城市的周围分布着众多的小城镇。2伦敦、巴黎等大城市人口迅速膨胀,从而导致了日趋严重的城市病, 大量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正是基于这种潮流,政府开始进行卫星城建设, 并将其作为大城市缓解人口压力、解决经济社会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这样就推动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欧洲国家在推进城市化、改善小城镇管理方面采取了很多有力措施: 1将单个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与推进城镇化、增强城镇体系的综合功能结合起来, 切实加强规划, 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2通过良好的运行机制和协调统一的管理, 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有序发展。3把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作为发展经济的手段, 因地制宜地实现城镇发展与企业发展、区域发展的协调结合。这些国家在推进小城镇城市化的过程中,切实把握了各个小城镇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使小城镇的发展服务于整个经济社会大局。

二、美国大城市边缘小城镇发展的经验分析: 1小城镇建设中政府的行政管理色彩不浓。高度的地方自治是政府管理体制的一个显著特点。市镇代表会议是小城镇自治的最高权力机构。小城镇的管理费用由自身财政收入解决, 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居民财产税。

国外城镇化发展 篇3

1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与内涵

城镇化是目前世界上重要的社会现象和经济现象之一。学术界研究城镇化的历史已有几十年,但是,各学科对城镇化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人类学研究城镇化注重社会规范,城镇化带来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由传统的乡村生活方式转为现代化的城镇生活方式。经济学认为,城镇化是农业活动向非农业活动的转换过程,是经济结构实现转换的过程,特别强调生产要素的流动对推动城镇化发展的作用。地理学主要研究区域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非常注重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等人文因素在区域上的分布情况[1]。在城镇化各种定义中有一种较为主要的提法是: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即为城镇化。由于人口向城镇集中或迁移的过程包含了社会、人口、空间、经济转换等多方面的内容,加上可以采用比较简单易行、有一定可比性,故这一城镇化定义为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界普遍接受。综合上述,城镇化一词有着广泛而丰富的内涵:城镇化是城镇经济、社会、文化等渗透到农村的过程,是人口集中和产业聚集的过程;是人口结构改变的过程。

相对城镇化而言,新型城镇化突出以人为核心,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实现人口向城镇的集中,促进优势资源与生产要素在农村与城镇的合理流动,实现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空间结构、基层治理的调整以及文化与观念的转型,推进城市与农村一体化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改变过去片面追求城市的规模扩大、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新型城镇化的“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新”在涵盖农村,注重农村与城市的协调发展;“新”在不牺牲农业和环境,依据特色发展优质高效农业产业;“新”在一二三产业的协调集聚发展,农民就业可以就近转移到二三产业中去;“新”在农民身份的改变,农民和市民享受一样的居住环境和公共服务。

2 国外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模式

城镇化发展的模式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与政治状况等密切相连。按照市场机制和政府在城镇化发展过程的作用,可以将国外城镇化发展的模式概括为三种:一是以西欧国家为代表的政府调控下的市场主导型的城镇化;二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完全以市场为主导的城镇化;三是以拉美、非洲等国家为代表的受殖民地经济制约的城镇化。

2.1 以西欧国家为代表的政府调控与市场主导并重的城镇化

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以英国、德国等为代表的西欧国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同时也注意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这种模式主张,城镇化的发展应以市场为主导实现城镇经济的产业化发展,实现城镇社区的建设以及社会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同时,在城镇市场化发展的过程中,在土地、住房、交通、环境等方面遇到的一些问题,政府应通过一定的行政和法律手段进行适当的宏观调控,对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加以有效地引导。比如,英国政府通过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引导城镇化的规范发展。二战后伦敦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不断地向外围扩展,这给农业用地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此背景下,伦敦政府颁布了“绿带开发限制法案”,政府通过收购土地作为“绿化隔离带”的方式,引导城市建设用地的规范开发。同时,英国政府专门成立城乡规划部,避免了因城镇的迅速扩张而给经济、社会和环境带来的损害,形成了城镇化与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的局面[2]。

2.2 以美国为代表的以市场为主导的低密度蔓延式的城镇化

在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中,美国强调城镇的发展应完全由市场主导和调节,政府应较少进行行政干预或调控。这种模式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市场的需求,城镇的兴起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选择。二战后,美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西部地区的开发推动了城镇化的迅速扩张,美国的城镇化率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超过70%。然而,这种完全市场化的城镇化发展模式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由于政府没有及时对快速发展的城镇化加以有效的引导,造成城镇化发展的自由放任的发展态势,并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突出表现是过度郊区化,城市不断向外低密度蔓延,城镇建设无序,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空间和社会性结构问题也日益突出。

2.3 以拉美、非洲等国家为代表的缺乏产业支撑的过度城镇化

在历史上,拉美、非洲等一些国家长期以来受到西方国家的殖民统治。在此背景下,拉美、非洲等国家的城镇化表现出一定的独特性。以外来资本为主导的工业化发展中,大量的农村居民向城镇集中,带动了国家的城镇化发展进程。例如,二次世界大战后,拉美国家的城镇化获得快速发展。1950年世界各国平均的城镇化率是28.8%,拉美国家城镇化率41.4%,世界排名第四。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拉美国家的城镇化水平已经居发展中国家之首,镇化率达到64%,到2012年城镇化率高达80%。城镇化水平与西方国家接近,而其工业经济却远远赶不上西方国家的发展速度,因此,这些国家的城镇化属于典型的“过度城镇化”,城镇化的发展水平远远超过了经济发展的水平[3]。一方面,在城镇化的发展中,政府没有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没有有效利用外来资本发展自身的民族工业,城市产业经济发展低迷;另一方面,这些国家注重利用外来资本发展工业经济,忽视了农业经济的同步发展,城乡差距加大,使得大量农村人口向大城镇流动,导致“大城镇病”,城镇在居住、交通、环境等方面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拉美地区的墨西哥城,在2012年城市面积约2018 km2(含附近的17个城镇),而其人口高达2000万(含卫星城)。但是,城市在住房和医疗卫生、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和服务上没有跟上,使得墨西哥城出现大量的“贫民窟”,城镇化混乱,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

3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根据区域经济理论,由于各地资源禀赋不一,城镇化发展不应有一个统一的模式,而应坚持从实际出发,结合区域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探究国外城镇化发展历程,目的是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结合实际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提出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3.1 遵循市场的理念,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根据国外城镇化的经验和教训,完全市场化和完全政府主导的城镇化都有自身的缺陷,都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所以,在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道路时,我们应把市场的机制和政府的宏观调控结合起来,让其发挥各自的功能,共同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1)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应充分遵循市场的规律和理念。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有其自身的区域优势,同时也存在着发展效率低下、市场化程度低等问题。从国外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来看,市场对产业获得优质高效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引入市场理念,走出一条城市与农村统筹发展、以工业带动农业、工业与农业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道路[4],从而推动新型城镇化的优质高效发展。市场机制对城镇化进程发挥基础性的调节作用,城镇化的总体格局、规模主要由市场机制调节形成,城乡之间要素的流动也主要由市场机制调节而成的。在推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应遵循市场化的运作机制,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流动、培育打造产业发展,注重科技发展农业,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投资融资体系。

(2)政府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中承担的是指导和调控的角色。具体体现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土地一级开发时相关方案的制定、相关政策的出台,在产业培育、资金筹措方面给予的政策引导和支持。通遵循市场的理念,改变政府行政职能管理体制,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管理体制、公共服务保障体制、社会保障体制、劳动就业制度和公共财政制度等,推动土地产权改革,促进土地有效流转和规模经营。

3.2 改变增长方式,以产业内涵和产城联动建设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

目前,中国城镇化质量不高,城镇建设重视规模忽略质量,产城融合不佳,产业发展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有限。未来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并不在于产业的比例变化,而应集中于未来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内涵优化。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来促进经济增长,走内涵式、集约型经济发展道路;积极构建环境友好型的生态产业体系,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提高能源利用。提升产业价值,以产业链组织本地化生产网络,以产业链延伸为纽带,引导大型企业根植于本地化生产网络体系中,带动本地小企业的升级调整,完善产业结构,推动区域整体产业组织结构的良性转变[5]。

依据区域优势和特色,实现农业产业的优质高效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依据区域资源优势和特色,可涉及的项目包括种植业、养殖业、高科技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等。通过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和土地流转,农村土地集中经营,实现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推动生产要素在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合理流动,优化资源配置,形成高效农业园区,培育龙头产业,带动区域经济连片发展。同时,注重产业间的集聚创新。在产业引进和发展的过程中,注重整体产业链的引入和培育,加大产业之间关联与协同;引导产业空间集聚,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创新,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增强其本地根植性,争取产业集聚效益最大化,更大限度的发挥产业的区域带动效应,实现产城一体、融合发展的区域发展新目标。例如,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设计以三全、思念等龙头企业为代表的产业园,形成全国最大的速冻食品产业集聚区。同时,惠济区近3年累计引进企业30家,营业收入达到50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高达145亿元,带动城镇化的快速高效发展。

3.3 进行制度探索,提供保障措施,构建城乡一体发展的新型城镇化

总结分析国外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实践和经验教训,城镇化不能一味地大城市化,不是简单地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也不是完全的农村化,而是要城乡统筹,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这是城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避免因城镇化而带来一系列问题的有效途径。

(1)推进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农村城镇化。2012年,中国的城镇化率达到了52.57%,但统计中包含了大量流入城市中但户籍还在农村的农民工,真正的户籍城镇化率不到35%,半城市化、伪城市化现象严重。推动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应打破城乡的二元体制,打破户籍的限制,建立居民自由迁徙的人口管理制度,促进城市与农村人口的相互流动,实现人口向城镇的集中。推动农村土地有效流转,实现规模高效经营。探索农村集体用地的流转办法,可以考虑采用股份制的形式,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分享利润和承担责任,也可考虑农民以“农用地”换社保、以“宅基地”换“政策性优惠住房”等政策措施,把广大农业劳动者联合起来进行社会化连片生产,进行市场化运营。

(2)建立覆盖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体制。世界银行的调查数据表明,合理的城乡收入差距比例是1.5∶1,而我国在2012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达到3.10∶1。其中,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是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应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在交通、电力、能源等基础设施方面与发展成熟的城市相互对接,使基础设施网络和管理体制覆盖城乡。同时,在教育、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公共文化、公共安全机制和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让农村社区的居民能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6]。比如,美国、日本和欧盟各国不断加大对公路、铁路和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建设的项目不仅包括同大中城市之间的铁路、高速公路等的连通,更加注重城乡间交通的连结。建立高层次化、整体贯通的基础设施和管理体制,有利于带动城乡经济的协调一体化发展,打破城乡发展的“二元结构”,同时也有利于避免“大城镇病”。

(3)基础设施的改善、公共服务的提升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资金投入方面,应建立以企业和农民资本投入为主体、以政府资本投入为指引、以信贷资本投入为动力、以外资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农业投融资体系。首先,国外城镇化发展的经验表明,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其次,政府可以通过招商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建设和经营。比如,可以通过降低税收的形式吸引更多的投资。再次,可以通过土地整改,以入股的形式吸引社会资金的注入,使这些“死资源”转化为农业开发和农村发展的“活资本”,解决新型城镇化中融资难的问题。

3.4 分区域组团式发展,构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具体模式

在具体建设模式上,借鉴国外发展的经验,构建组团式的新型城镇发展思想。要改变过去摊大饼的粗放模式,而是以组团式联合开发建设模式,带动城市和农村的共同发展。根据我国所在区位条件、自身特征等,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合村并城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构成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具体模式。

(1)旧城改造是指局部或整体地、有步骤地改造和更新老城市的全部物质生活环境,以便从根本上改善其劳动、生活服务和休息等条件。既反映城市的发展过程、城市空间规划组织以及建筑和社会福利设施的完善过程,又表示物质成果,反映当时的建筑和福利设施状况。旧城改造应保持中心城市相对稳定,在向灵活分区过渡的基础上编制各种开敞式的城市结构。“城中村”在从乡村向城市转变过程中,因土地、户籍、人口等多方面均属城乡二元管理体制,没有完全纳入城市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其发展有很大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因而影响了城市基础设施布局,乃至城市整体规划的实施。为了推动新型城镇的优化发展,应积极对一些制约城市发展的“城中村”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改造。

(2)合村并城是对现有村庄进行统一分类引导布局,通过合村并城和合村并点建设城镇型社区,改善村民居住条件;社区路网和市政管网与城镇区对接,方便村民生活;社区建设中采取项目带动模式,即由相应的产业支撑,解决村民的就业,增加村民的收入;同时,农村地区统一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与市民同等待遇,完成由农民向市民的角色转换,共享城市发展成果。例如,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目前正在开展合村并城试点工作,针对京水、大庙、祥云寺、新庄、铁炉寨、惠济桥、弓寨、宋庄、东赵、马庄、西黄刘(北四环以北)、岭军峪和张定邦等13个村庄、40个自然村进行合村并城,规划实施7个项目,涉及约5万人,占地567.2 hm2,拆迁面积约859 hm2,计划总投资170亿元,建筑面积约460 hm2。建成后可节约土地300 hm2,实现税收27.2亿元[7]。

(3)新型农村社区打破原有的村庄界限,将原有的村庄搬迁合并,统一建设新的住房,并提供一体化的服务设施,形成新型的居民社区。新型农村社区既保留了传统农村社区的温馨,同时又与城市社区对接,能享受到与城市市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同时也使农村大量的土地得以集中起来进行统一规划和调整产业布局。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过程中,应加强农村社区的居民与城镇居民的相互转化。打破户籍限制,加快村民向城镇的集中。同时,城市社区居民也可把积累的优势资源和生产要素带到新型农村社区,加快城乡一体化的步伐。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4 结论

城镇化水平是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国际城镇化发展规律表明,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城镇化率超过50%时,就到了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2012年,中国的人均GDP已达到6100美元,城镇化率达到了52.57%,具备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客观基础和条件。总体来说,我国的新型城镇化是要解决现代化进程中“产业在哪里布局、布局什么样的产业,人们在哪里居住、居住什么样的环境”这一重大急迫问题。在发展城镇化的道路上,借鉴国外城镇化发展的经验,同时结合我国各区域的特点,用新型城镇化统筹解决粮食安全、耕地保护与农民富裕;用新型城镇化做强主城、膨胀县城、建设集镇、发展社区,使大中小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得以提升;用新型城镇化优化产业发展布局,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实现产业集聚发展,提升产业发展的综合竞争力;用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凝聚城乡发展的合力,在激烈竞争中实现经济发展的“弯道超车”。

参考文献

[1]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3-46.

[2]骆江玲.国内外城镇化模式及其启示——以江西省鄱阳县为例[J].世界农业,2012(6):75-79.

[3]郭小燕.世界“新型”城镇化趋势及其对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的启示[J].小城镇建设,2011(2):35-38.

[4]吴旭晓.我国中部地区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研究——以赣湘鄂豫四省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33(1):3-7.

[5]朱广其.工业化过程中农业现代化变迁缓慢的原因与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0,21(1):53-56.

[6]李华,王敏.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是城乡统筹的关键[J].中国合作经济,2011(2):63-67.

国外城镇化发展 篇4

最近, 电影《阿凡达》在全球热播, 东京也不例外, 只是影迷要看到画面效果更加震撼的IMAX版, 只能“下乡”到川崎过把瘾了, 因为东京都地区没有一家影院放映IMAX版, 反而是与东京相邻的神奈川县和川崎市有影院放映。

笔者的一位朋友就居住在神奈川县, 他所在的小城市道路条件良好, 水、电、暖系统, 医疗、教育、文化和商业服务一应俱全, 还有设施良好的博物馆和图书馆。朋友每天乘坐电车来往于东京中心的永田町, 单程只需不足一小时, 生活很舒适。

按照人口与国土比率计算, 日本的人口密度约为中国的3倍, 且多山地、少平原。但在这种国情下, 日本还能够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确保大米完全自给和蔬菜大部分自给。这与日本较为成功的城镇化密切相关。

战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日本大量农民脱离土地, 有些企业甚至采用“集团就职”的方式, 到地方农村中学整班招收毕业生进城务工。日本政府一方面为新进城农民提供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保障和市民身份, 另一方面严格要求企业对劳动者的雇用保障, 采用近乎“终身雇用制”的方式, 确保农民在进城后不会因失业陷入困境。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农民在失地后再失业的后果, 避免了城市流民阶层的出现。

在城镇化过程中, 日本重视城乡总体布局, 力图避免“贫民区”现象的出现。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日本也有过大城市人口迅速增加的阶段, 自1955年至1970年, 东京每年的人口净流入量达到30万至40万。但东京没有单纯“摊大饼”式地被动外延, 而是以放射状大容量轨道交通为依托, 主动沿轨道交通站点 (多为过去的小城镇) 建设居民区, 并为之提供高标准的生活服务、社会文化和治安配套。很多在东京工作的居民, 都在距东京市中心数十公里的神奈川县、千叶县和埼玉县等地居住。

农民收入是消除城乡鸿沟、推进城镇化的基础。为增加农民收入, 日本采用各种措施, 将农产品的价格维持在高位, 往往是我国同类产品的几倍甚至10倍以上, 再加上户均耕地相对多于我国, 农户在销售农产品时就获得了较多的基本收入。日本农村居民的精神生活也相当丰富。地方社区往往会有艺术、读书等各类社团, 当地企业也会不时地举办各类群体活动, 例如传统节庆时的彩车游行、焰火等。

法国:城镇化离不开农业现代化

城镇化离不开农业现代化这一前提条件, 只有将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 才能加速城市的发展。同时, 只有保障农民权益, 才能推动城镇化稳步前进。

法国的城镇化始于19世纪下半叶, 到20世纪30年代初, 该国大多数的人口已经居住在城市。1999年, 城市人口更是占到了总人口的75.5%。不过城镇化在这里被打上了深深的“法国烙印”。

两次世界大战使法国的农业受到了严重打击。二战以后, 法国政府将农业装备现代化摆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政府向国外借款, 利用价格补贴和国家担保为农户提供长期低息贷款, 同时农民购买农业机械还可以享受价格补贴。在逐步实现了农业装备的现代化和规模化之后, 一个人耕作百余公顷的例子屡见不鲜, 为城市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同时, 政府不失时机地做起了“专业化”的文章,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布局, 形成了专门的农作物产区。

法国农民的产品销售渠道也十分畅通, 既可以通过合作社组织, 也可以通过网上销售。从政府到各种农业组织都开辟了网站, 方便农民的生产和销售, 也为农民的信息交流提供了平台。而对于农业生产中不可避免的灾害, 法国又建立了异常发达的农业保险业来进行保障。

法国在城镇化的过程中, 时刻都将人的生存空间放在重要的位置, 这使得它的城市充满了人文气息。19世纪末, 人们开始在离城市较近的地方修建工厂, 吸引了众多外省和农村人口, 形成了一片新的聚集区, 即城市的郊区。在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化程度提升的同时, 政府根据不同城市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性建设, 对老城区以及历史建筑给予立法保护。正是这种长远眼光和精心规划, 才使这些小城的原貌得以保留, 每一座城市都足以构成一幅风景。从南到北、从东到西, 法国各地除了风景风俗有所不同外, 在经济发展上差距并不很大。高速列车和飞机让人们的出行变得非常便利, 也使得人们安居故土, 不愿迁移。

德国:资助特色产业推动城镇发展

德国城市分布均匀, 11个大都市圈遍布全国, 中小型城市星罗棋布。据2004年统计, 德国有82个10万人口以上的行政区, 生活着2530万人, 占总人口的30%, 其余的则多数生活在2000人到10000人的小型城镇里。

德国的这种人口分布特点既得益于中小型城市完善的基础设施, 又与德国完善的法制体系密切相关。方便的交通网络和发达的汽车业令德国人的活动半径大大增加。另外, 德国小城镇的通讯、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条件与大都市相比差异很小, 医院、学校、购物机会等一应俱全, 而且自然环境优美, 甚至具有大城市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而在法律上, 德国宪法规定选举、工作、迁徙、就学等公民权利一律平等, 城乡之间社会保障体系差异不大。农民要进城, 只需到市政局登记并且按章纳税, 就可以成为城市居民。

德国中小型城市全面发展起始于弥合地区发展差距。上世纪90年代初期德国统一后, 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不对称使大量人口西迁, 不少地区人口结构发生改变, 区域政策也急需调整。1989年, 欧盟前身欧共体拟定“社区倡议计划”, 将乡村自然与人文关怀正式提上议程, 其中包括四大措施以及著名的“农村经济发展行动联盟”计划。

从基础建设、地域管理、旅游业、林场管理到地方特色产品, 1991年以来, 德国数百个乡镇纷纷借助这一项目的经费, 推出五花八门的发展项目。光德国巴伐利亚州就有多达58个乡镇参与了2007年到2013年的第四期计划。在优势项目的选择上, 这种发展模式充分发挥了每个乡镇的自主权, 有利于因地制宜, 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乡镇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本地就业机会, 大大减少了城市化的压力。

国外城镇化发展 篇5

事实上, 每年全国两会最不缺少的就是关于房地产的声音。日前, 围绕“如何深入推进城镇化建设”等相关话题, 全国政协委员、瑞安集团主席罗康瑞表示, 中国的新型城镇化要避免一味追求高速度和规模扩张, 也不能简单的抄袭外国的主流城市模式, 而是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 重点发展以公路高铁为联系纽带的城市群, 以及发展公交导向型的智慧城市模式。

中国新型城镇化应“以人为本、产业优先”

去年3月, 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 》, 提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而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 2014年我国的城镇化率达到54.77%, 显然未来数年仍将有数量庞大的人口往城市转移。

罗康瑞表示,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市化, 本质上是希望从传统的以“土地城镇化”为主导转向更多注重“人口城镇化”, 让数以亿计、主要来自农村的流动人口在城市里获得均等化公共服务, 实现家庭式、永久性迁移, 最终完全市民化, 从而获得消费的升级和经济的再腾飞动力。

这样的城镇化规划要充分考虑产业布局和发展。他表示, 没有产业的城镇化就是一座空城, 要避免城镇化因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演变成为缺乏市场引领、浪费资源的形象工程。重点应该放在以公路高铁作为城市间的高效联系, 及以围绕城市地铁建设高效的社区。

既要避免盲目扩张又不能简单照抄国外

然而一方面是人口过度集中的北上广, 城市病日益凸显, 另一方面中小城市发展略有不足, 如何破解, 罗康瑞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罗康瑞认为, 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避免一味追求高速度和规模扩张, 同时还要防止省市盲目建设大规模的金融中心及过多的城市商业组团。大中小城市的产业布局要合理, 防止大城市人口过度膨胀, 要把保护生态环境和缩小城乡差别放在重要位置。

罗康瑞指出, 从上海、北京、广州等几个特大型城市发展的经验教训看, 人口过度向特大型城市集中将带来交通堵塞、资源消耗、排污困难等大城市病。因此中国的城镇化不能简单的抄袭外国的主流城市模式, 如汽车主导的城市化, 中国人口密度高, 未来的城市应该是公交为导向, 要朝智慧型城市发展, 公共交通便捷, 工作、生活、购物、学习等各功能区合理混合的城市发展模式。

他表示, 世界经济和城市的发展必然会走一条聚集的道路。这就意味着未来一些市场条件好的大城市圈将不可避免的聚集更多的人群, 形成更大的需求。但这些城市土地供应有限, 因此, 需要集约用地, 提高建筑密度, 建设紧凑型城市, 从而增加有效供应;此外, 为减少核心城市的居住压力, 应当推动周边的中小城市的建设, 并将它们与核心城市通过高度便捷的交通网络连接为一体化经济。

政府企业各司其职房企应向城市运营转型

“商品房实行市场化, 政府的限购政策应全面放开, 政府应把主要精力放在为低收入群体做好保障房的供应和管理。”罗康瑞认为, 中国的房地产要健康、平衡发展, 应该让市场来配置资源, 来决定价格, 需要把商品房、保障房两块分开。

他表示, 在中国未来的城镇化过程中, 仍将有大量的农民进城, 收入较低的进城农民是无法负担市场化的商品房, 政府应该向他们提供安居的保障房。政府的角色逐步从建设型向经营型转变, 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备科学的公共房屋管理体系, 如何公平管理准入准出的机制, 做好保障房的良性运作。

而对房地产而言, 罗康瑞表示行业在新城镇化发展中要重点关注城市可持续发展, 配合政府将教育、医疗、文化等优质资源均衡配置。开发商需要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 为城市的未来发展、产业升级和创新、为城镇化的进一步扩展、为城市人文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创造高效、节能、环保的载体, 与城市共同健康发展。

他指出, 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 一方面随着大量人口往城市迁移, 客观上创造了大量的房地产需求, 再加上中国三十多年发展累积的财富, 都为房地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撑;另一方面, 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又对开发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罗康瑞强调, 开发商未来建设的不仅仅是房子, 而是给城市提供服务、带来创新、提升城市竞争力和活力的一个重要载体。这必然会使开发商全面提升产品和服务之路, 真正转型为城市发展的运营商, 而瑞安集团也正是一直在朝这个思路来发展。

瑞安集团的创新之路

罗康瑞表示, 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要义是将产业、休闲和生活三者联动起来。而这其中, 创新是根本关键。

因为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 经济模式将由低成本生产及出口导向型逐渐转变为以本土创新、生产及消费为导向, 科技创新将成为驱动发展和城市化的根本引擎。为配合这种转变, 需要大力发展有助培养创新理念的知识型社区。

他以瑞安在上海的项目创智天地举例道, 为配合上海市政府“科教兴市”的发展战略, 瑞安创智天地项目设计参考了美国硅谷, 成功地推动科技创新和创业的环境, 将产、学、研相融合, 并提出了以“创新创业引擎、特色商业引擎、绿色乐活引擎”三大引擎为核心的绿色知识社区发展模式。

他表示, 瑞安房地产开发的知识型社区就是通过建设环境一流的工作和生活社区来吸引人才和知识型工作者, 以教育、科技、研究和企业孵化为基础, 引进风险投资, 集聚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意文化, 融汇知识分享、沟通交流、创新孵化、休闲居住为一体, 创造一个活力充沛的多功能生态社区。

罗康瑞谈到创智天地的发展离不开三项理念, 那就是:“项目的发展要与整个区域乃至城市的未来发展相契合”、“以人为本”以及“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而得益于此, 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探索, 创智天地项目已经打造成一个能吸引、培养和留住知识工作者的社区, 让他们在这个独特环境中创业, 使社区形成生生不息的发展。

据了解, 瑞安近年密切配合上海市“创新型城市”的发展战略。除了在杨浦区建设创智天地项目, 汇集融合大学、研发中心、国内外高科技企业、创业投资公司等资源, 打造出一个以创新引擎承载企业成长的生态系统之外, 近期瑞安也联手国际国内专家学者积极研究伦敦科技城 (硅环岛) 、谷歌纽约城以及横滨智慧城等国际“智慧新城镇”的发展。

新型城镇化是系统工程要做好顶层设计

罗康瑞最后表示, 新型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 设计户籍、土地、财政体制等一系列重要问题, 需要做深入的顶层设计, 从而更好的推进。

“中国已经在去年3月推出了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 , 今年2月又取消了暂住证制度, 对这些问题已经有了系统的阐述, 包括健全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制度、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改善基本医疗卫生条件、拓宽住房保障渠道等。”

除此之外, 他还认为, 土地制度改革是促进新型城镇化有序进行的重要机制。而据了解, 已是连续第十二年聚焦“三农”的2015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 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 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开展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 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

国外城镇化发展 篇6

那么,什么是城镇化呢?城镇化就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反映城镇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为城镇化率,即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城镇化是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

新型城镇化作为“新四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等方面被寄予厚望。但是,城镇化建设是需要钱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钱、城镇公共服务投资需要钱、城市养老保险投资需要钱……一句话,如果没有钱作为支撑,城镇化只能是空中楼阁。

钱从哪里来?住建部村镇建设司司长赵晖日前在“2013年中国城镇化与企业家论坛”上指出,改革要培育城镇内生发展动力,应推进房地产税的征收,逐步提高房地产税占地方政府税收的比重,使地方政府的精力从招商引资向提高城镇人居环境转移。可见,房产税改革的成败对我国城镇化进程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进而关系到国家经济未来的发展。在房产税定调之前,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国家的做法,是我们必修的功课。

一、主要发达国家房产税制度

(一)美国房产税制度

美国的房产税(不动产税)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地方税种,主要由地方政府征收,地方政府拥有税收立法权。数据显示,美国房产税占到地方政府税收收入的70%左右。有文章指出,接近95%的房产税是由包括郡县、市和学区在内的地方政府征收的。

美国的不动产税以财产的评估价值作为税基。为了能够更加公平合理地评估房屋价值,美国各地政府规定了十分详细的程序。地方政府在2—8 年内对房产评估一次,评估价值与房屋市价接近,在此基础上乘以评估比率得到不动产税的税基。同时,地方政府为了保证税收稳定规定辖区内持有的特定类型的不动产评估价值的年增长率不得高于固定比率。在不能及时做出评估的年份,以评估价值乘以固定增长率作为该年度的房产评估值。

(二)英国房产税制度

英国的房产税称为房屋税,是以附着于土地上的房屋及有关建筑物为课税对象而课征的一种税。因为房屋的价值与土地及周边环境密切相关,难以单独估价,所以英国将房屋税分为住房财产税和营业房屋税。

住房财产税的征税对象是居民的住宅及可供住宅用的船只,计税依据是房屋的资本价值。住房财产税是英国唯一的地方税。住房财产税的税率并不统一,而是由各地议会根据各地区政府当年预算开支情况以及从其他渠道可获得收入的差额来确定。住房财产税的税基每五年重估一次,重估之后划分为八个级次,各个等级的纳税额每年都有调整,保障地方的税收收入。目前英国住房财产税的评估价值标准是以2005 年4 月1 日住房的市场价值为依据的。由英国政府国内税收局所属房屋估价机构进行估价。一般房屋经估价后一定时期内不重估,但是如果房屋价值发生重大变化则要对其重新估价。

营业房屋税,课税对象为营业性房产。与住宅税不同点是营业房屋税为中央税种,地方征收后上缴中央,中央根据各地的人口比例、经济发展情况、基础设施建设所需将税款按比例分配到各地区。返还的税款占地方财政收入的15%以上。

(三)日本房产税制度

日本的房产税包括固定资产税、都市规划税和事业所税。都市规划税是对城市规划法划定的城市化区域内的房屋所有人所征收的税,原则上同固定资产税一并征收。征税主体是市町村政府,纳税义务人、纳税依据、纳税方式同固定资产税相同。事业所税是在一些城市征收的营业场所税,属于道府县地方税,征税主体主要是东京都和一些指定城市。

固定资产税的征税对象包括土地、房产、已提折旧的资产及能使房屋增值的附属物。其中,土地包括城市土地和农村土地及两者以外的其他用地;房产包括个人住房、企业用房。其税率由国家规定上限和下限,地方政府在规定范围内上下浮动,一般情况适用1.4%,固定资产位置特殊的适用2.1%的税率。房产的评估值不高于8 万日元的,可免征此税。固定资产需要登记在固定资产登记簿上,地方政府根据账簿上的总价值征收税金。对于居民持有的固定资产每3 年评估一次,以保障固定资产的计税依据合理,保证税负公平。对房产的保有环节征税加大了房屋的投机成本,使房产回归其使用的本源。

二、主要发达国家房产税经验借鉴

(一)健全房产评估制度

国外房产税以房产的评估作为计税依据,使税收依据紧跟经济发展水平,同时,也使通货膨胀和房产周边环境对税收的影响降到了最低。在美国,如果房产所有者对评估结果不满可以要求政府部门重新估价。同时,房产评估值可以决定税收的多少,对通货膨胀或紧缩产生影响,起到调节经济的功能。

(二)明确税种

西方发达国家的房产税非常规范,各国根据自己本国的国情确定税收制度。在英国和日本的房产税制度中都对房产税的税种做了明确的划分。前者将房产税将房产按照持有的目的不同分为住房房产税、营业房产税。按照房产的持有目的分类可以抑制投机行为和房价的过快增长。在日本将房产税按照地域划分,固定资产税纳税对象是城乡的建筑物,都市规划税的纳税对象是事业所和营业所,事业所税的征税对象是东京和制定的都市。日本对这3 种税收收入的用途也做了明确的区分:固定资产税用于公共建设;都市规划税用于城乡规划;事业所税用于大城市的环境改善上。

(三)拓宽征税范围

发达国家的房产税的征税范围囊括了房产所有人的所有房产。如英国将可供居住的船只纳入征收范围。日本将这就资产纳入征收范围,征收范围广,保障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来源,为地方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四)便于征收管理

发达国家对房产税在要素上进行了精细化的划分,征税对象划分明确,将经营用房和居住用房分开征税,税率和计税依据设计合理、层级明确。如英国政府根据房屋的评估结果将房产价值划分的8 个等级,以此作为计税的依据。税率由政府的预算及收入差额来确定。在日本由中央规定税率的上下限,地方政府依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此范围内浮动。

三、我国城镇化中房产税的改革

(一)完善征税范围、计税依据及税率的设置

1.扩大征收范围

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城镇中陆续增加了别墅等奢侈性建筑。城镇居民把投资房产作为资本保值增值的手段。首先应将别墅等高档物业列入征税范围,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富人对高档住宅的需求,同时增加地方税收。其次,对持有多套住宅征税有利于调节社会贫富差距,抑制房产投机和房价过快上涨。最后,对于能使房产升值的附属设施也应按照一定比率征收房产税。在城镇中有许多依住房而建的附属房屋。例如,农用机车的小型修理部,为养殖而建的小型养殖房。对这些小型经营场所可以采取低税率,避免经营者不满和漏税行为的发生,在鼓励经济的同时不影响税收。

2.以房产评估值为计税依据

我国房地产过热现象已经蔓延到城镇,以房产评估值作为计税依据可以与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房产余值已经不能体现房产的真正价值,以房屋租金为依据居民避税较容易,减少了地方财政收入。按评估价值征税的计税依据,评估值是随着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不断变化的,可以使房产价值较高的所有者多交税金,房产市场价值较低的少缴纳税金。以房产评估值为计税依据克服了以房产余值、从租计征的缺点,保证了税收灵活性和公平性,更符合“量能纳税”的原则。

3.实行差别比例税率

根据我国城镇化发展现状,不同的房产在经济活动中的收益是不同的。例如,餐饮、娱乐场等经营性商铺房产收益较高,承受税负的能力较大,便于征收管理;用于农、林、牧、渔的住房收益较低。对于城镇第二套房产征税可以抑制房产需求,需求减少使地方政府摆脱对土地财政的依赖,避免土地资源的透支,利于发展更健康的城镇化。

(二)合理安排税收优惠

1.免税优惠

我国房产税的免税对象包括行政机关、人民团体、军队等单位自用的房产,财政拨付事业经费的单位业务范围内自用的房产以及个人所有非营业用房等。部分事业单位从事营利活动,对其免税不符合社会发展现状。除此之外,免税范围还应包括国家拨付经费的教育部门、医疗机构、慈善机构、老年活动场所、城镇保障性住房和廉租房。

2.减税优惠

城镇化下的减税政策应考虑第一产业的区域发展。第一产业是城镇发展的基础,在对城镇房产征税时具体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于农忙时节使用的季节性住房可按季缴纳房产税,保证税收合理性;第二,对守林护林用房和渔业养殖用房减税,增加税收的同时鼓励发展;第三,对低收入群体和孤寡老人,给予减税政策,保证税收公平。

(三)完善相关配套制度

1.完善房产登记制度

房产登记是房产税收的基础,要加快推进个人住房信息系统的建设,建立全国统一的住房信息数据库,实现动态管理。尽快启动个人住房普查工作,在人口普查的年份可以考虑同人口普查一同进行。城镇房屋普查比较简单,社区对所辖小区的居民了解程度高,普查阻力小;同时,要防止公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牟利,避免税收在第一步的流失。

2.建立和完善房地产评估制度

国外城镇化发展 篇7

一、中国城镇住房体系问题的提出

在中国, 虽然中央打压房价的力度在不断加大, 但是似乎是道高一尺, 魔高一丈, 即房价依然是稳步攀升。如何统筹解决中国住房问题, 需要我们在思想上形成某种共识, 在制度上形成某种模式、体系, 最终构建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住房体系。例如, 前几年, 人们一般认为, 中国的住房体系应当是三个层次, 但具体叫法, 有一定的差异。一种叫法是:“一部分人群完全由政府解决住房问题, 一部分以市场方式解决, 中间部分以市场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覆盖至全部人群的住房体制和保障制度 (倪金节, 2007) 。还有一种叫法是:针对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性住房、针对中等收入群体的经济适用房、针对中高收入群体的商品房 (吴志峰, 2009) 。

但是, 2010年12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 强化政府责任, 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 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 加快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 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 缓解群众在居住方面遇到的困难, 逐步形成符合国情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和商品房体系。”因此, 人们开始关注中国城镇住房双体系或者双规制的问题。例如, 有人认为:这表明, 人们期盼已久的“住房体系双轨制”已日趋明朗 (蔡义鸿, 2011) 。

2011年1月12日, 龙永图表示, 按照中国的国情把房地产市场分成保障性住房体系和商品房住房体系, 这所谓的双轨制的提出是这些年来对于房地产问题的讨论的一次重大的一个突破, 是一个非常好的思路 (龙永图, 2011) 。

中国构建城镇住房体系, 毕竟还是最近几年才开始的。在这方面, 我们似乎应当适当的借鉴国外的有关经验和教训。

二、国外构建城镇住房体系的经验和教训

在发达国家, 保障性住房建设已经走过了200年左右的时间,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 也形成了各自适合本国国情的、具有自己特色的住房体系。

(一) 以公共住房为主要特征的英国城镇住房体系

英国是最早把住房问题纳入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 也是最早建立公共住房的国家。所以, 公共住房是英国住房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公共住房是指由政府提供财政支持, 由住房主管部门建造和管理的低收入家庭住房, 是一种家庭住户式的公寓。公共住房起源于英国, 现在几乎遍于所有的发达国家。由于公房规模大, 导致财政负担重。1980年, 撒切尔政府开始通过公房出售的方式, 改革原有的公房使用制度, 其核心是缩小公共住房规模。到2007年底, 英国大约只有60万户或者150万人生活在官方提供的拥挤的住房里, 另有73360户被官方认定为无房户, 有8万户生活在临时住所里。但是, 至今, 公共住房在英国住房当中的比例, 仍然是欧洲各国当中最高的。

总之, 英国公共住房体系原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公共住房占整个住房比例过高, 英国公共住房改革的特点就是实现公共住房的私有化。

(二) 以抵押贷款为主要特征的美国城镇住房体系

美国是一个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少, 在住房问题上也不例外。联邦政府主要解决低收入者的公共住宅问题, 正如1904年美国联邦住宅署长苏哈尔所说:“住宅建设主要是民间部门的工作, 政府的作用是拾遗补缺, 对民间部门无力独立完成的领域进行支持, 并在金融万面给予民间住宅提供便利。”

以抵押贷款为主要模式的住房社会保障, 美国是最为典型的, 当然其它国家也有这种制度安排。然而, 在发展的过程中, 大规模的抵押贷款, 毕竟存在各种风险, 甚至出现严重的炒房行为, 并最终导致了从2007年开始的次贷危机, 然后又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

可见, 抵押贷款的最大的优点是促使资金灵活、增强了资金的流动性, 也使得许多无钱买房的人, 可以通过灵活的贷款方式, 提前住进房屋。但是, 抵押贷款的风险也是很多、很大的。所以, 抵押贷款这种模式可以使用, 但是不宜大规模推广。

(三) 以合作建房和严格控制房价为重要特征的德国城镇住房体系

住房合作社在德国二战后的前二三十年里, 是解决住房需求的骨干力量。此后, 合作建房有所收缩。到2006年, 德国住房投资结构为住房合作社开发的房屋占22%, 早期大企业开发的房屋占3%, 机构投资商开发的房屋占8%, 私人房东自住及出租房占66%;48%的人拥有自己的住房, 在市场租住房屋的占52%, 住房产权结构较为合理。

在德国, 购房者可以直接从政府那里买地建房 (如合作建房) , 也可以从开发商手中购买新房。但是, 价格被严格控制。如, 开发商购地建房之后, 地价必须按照原价转让给购房者, 不得加价, 即他们的利润只能来自建造房屋的溢价。

同时, 德国政府禁止炒卖房地产。并且, 出租房屋的房东也不可以随意涨价。法律规定, 三年内房租涨价如果超出20%, 就是违法行为。

德国的经验主要是:第一, 住房还是主要依靠政府来直接参与和干预, 民间性的合作建房逐步式微;第二, 控制房价是健全城镇住房体系的关键, 并且是应当控制房地产的各个主要环节的价格。

(四) 以住房公积金为主要特征的新加坡住房体系

新加坡的住房公积金制度, 很有特色, 影响到东南亚、中国大陆、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新加坡的制度有三大特征:

一是按照公积金的有关规定, 雇员可以动用公积金储蓄用于购买住宅的首期付款。购房者从公私银行借贷的住宅贷款, 可用每月缴纳的公积金作为分期付款之用。这样, 雇员购买住房的款项 (首期付款和从银行得到的贷款) 都可用公积金储蓄偿还。现在公积金的使用范围已经扩大到可以供雇员买房、治病、养老和交子女学费。

二是政府按不同的收入水平制定购屋的政策, 使不同收入阶层各得其所。

三是依法治理, 从严惩罚。新加坡针对骗购骗租者制定了严厉的惩罚措施。对于申购组屋时提供虚假资料者, 当事人将面临高达5000新元罚款或6个月监禁, 或者两者兼施。

但是, 新加坡的住房体系虽然很好, 在中国, 并不完全适用。因为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 没有农村, 相对稳定和封闭。当中国遇到大量农村劳动力和人口涌入城市时, 一个简单的住房公积金是难以全面解决中国住房问题的。当然, 新加坡也有值得外国借鉴的地方:严禁炒作房地产、严格处罚骗房者、细致管理。

三、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住房体系的初步设想

从总体上看, 中国的城镇住房体系应当是以政府主导、市场机制参与、双轨制、三层次的体系, 并建立和健全相应的配套政策、法律和机构。

第一, 必须是以政府为主导, 并且应当是以中央政府为主导。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 不管是上述英国、德国和新加坡的成功的经验, 还是美国失误的教训, 都表明, 中央政府政府起到主导作用。目前, 中国房地产的种种问题, 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于中央政府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二, 市场机制必须起到刺激和激励的作用。一般商品房, 必须通过市场来运作, 政府不可越俎代庖。各类保障性住房, 也要在制度安排上充分体现出市场机制的作用。

第三, 住房的基本形态, 应当是双轨制的形态, 即商品性住房与保障性住房并存、有机匹配。这也是上述政府与市场两个方面的体现。这里之所以都带有一个“性”字, 是因为:商品房也是完全的、绝对的商品, 保障房也是完全白送的、也带有一定的商品属性。

第四, 三个层次的住房政策必须明确。我们不应当由于提出了住房双轨制, 就“免谈”三个层次的住房问题及其相关政策等。因为客观世界毕竟明显的、长期的存在低中高三个收入层次的人群。

最后, 再好的住房体系也需要建立和健全相应的配套政策、法律和机构。例如, 在我国, 政府对于骗房者的处罚, 却是“高高举起, 轻轻落下”。2007年, 深圳在全市范围内开始清退政府以前分给公务员租住但被违规占用的政策性出租住房。到2007年12月份, 全市收回了千余套政策性出租住房, 占全部政策性出租住房1/6多 (李斌, 2008) 。但在这一过程中, 并无一名公务员受到惩处。

这组数据可以看作政府这次清退公屋的一个成绩, 同时也是对深圳公屋管理的一个莫大讽刺。违法者, 没有得到任何处罚, 这意味着只要还有机会, 就可以继续犯下去。

摘要:本文在借鉴国外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 提出中国的城镇住房体系应当是以政府主导、市场机制参与、双轨制、三层次的体系, 并建立和健全相应的配套政策、法律和机构。

关键词:城镇住房体系,商品性房,保障性住房

参考文献

[1]倪金节.“三分法”住房体系意味房地产政策全面转向?2007年12月06日, http://opinion.hexun.com/2007-12-06/102092998.html.[1]倪金节.“三分法”住房体系意味房地产政策全面转向?2007年12月06日, http://opinion.hexun.com/2007-12-06/102092998.html.

[2]吴志峰.建立三个层次住房体系初步设想[J].上海证券报2009年03月10日.[2]吴志峰.建立三个层次住房体系初步设想[J].上海证券报2009年03月10日.

[3]蔡义鸿.姜伟新:不断完善城乡住房体系建设.http://news.dichan.sina.com.cn/2011/01/11/262806.html.[3]蔡义鸿.姜伟新:不断完善城乡住房体系建设.http://news.dichan.sina.com.cn/2011/01/11/262806.html.

[4]龙永图.应避免房产税搞乱商品住房体系.http://money.163.com/11/0112/14/6Q728BIA00254L3S.html.2011-01-12.[4]龙永图.应避免房产税搞乱商品住房体系.http://money.163.com/11/0112/14/6Q728BIA00254L3S.html.2011-01-12.

上一篇:医院实行全成本核算下一篇:无功就地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