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国外经验对北京山区发展的启示

2024-07-02

5国外经验对北京山区发展的启示(精选8篇)

5国外经验对北京山区发展的启示 篇1

5国外经验对北京山区发展的启示

通过认真研究国外15个国家的农村发展,翻阅众多书籍及网络搜索并进行整理 总结得到以下启示,15个国家中有与北京山区农村相似的地形、相似的环境、存在 相同问题的国家,通过总结,很多经验值得借鉴,本章从政策、产业、基础设施保障 与科技支撑四个方面总结经验并对北京山区发展有所启示。

5.1政府重视、政策支持

政府在山区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美、日、法、韩等国家通过实施山区 发展保护政策,出台政策法规,实施投资、税收等优惠政策及各项补贴等方法,推动 山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引进人才和企业。

以色列在极其恶劣的农业环境下了创下了“三农奇迹”,农业首席科学家办公室 起草农业研究发展政策草案、农业研究项目指南,并下设z个专业委员会;农业技术 服务局由一名副部长主管,属国家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根据生产需要设大田作物、蔬菜、水果、牛、羊等I4个专业委员会,政府每年还投入大量的农业资助经费。韩 国是个多山的国家,森林面积占65%,曾经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20世纪90年代 以来,金泳三政府学习外国经验,制定农业发展的措施,将“劳动密集型农业”转变 为“尖端技术型农业”。政府拨出大量专款,作为农业发展资金,新世纪,卢武铱总 统在农村振兴厅举办“农民日”,并在农村福利上投资大量经费。

北京山区发展过程中,政府出台了很多支农政策,但是由于执行力度不够,深入 不够,使政策未收到实效。加强山区土地、资金、规划等政策研究为科技、资金、服 务上为山区作出贡献。学习德国和荷兰,农产品加工中建立合作社,使以家庭为主的 生产规模能联合起来,扩大规模,增强竞争力。

5.2成立组织、规划先行

成立相关组织机构,一方面便于政策从上至下顺利贯彻,有效传达政府信息;另 一方面,可以使先进技术,创新思想得于收集,向上反映。更好为山区发展服务。日、法、意、韩等国家通过设立农业协会、咨询顾问局、农村改革委员会等各种组织机构,多样化管理,统筹资金、土地等资源的使用,推动山区建设合理高效实施。以色列农 业部下设农业首席科学家办公室、农业技术服务局等机构,日本设立“农业协会组织” 对山区经济进行干预,法、荷等国家也征对专项设立协会,管理局等组织机构。北京山区应该在农委的下级设立山区办公室,各区县下设组织,征对山区特有的 产业、环境、土地特性进行研究。

5.3产业调整、因地制宜

日本利用农村山河风光,大兴农村观光旅游,设立旅游路线、旅游项目等。日本 还根据实际情况,作物结构调整政策,加大产业质量投入,提升产业层次。

印度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存在差异,降水尤其 差异大。因此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生产,将全国分成了四大农业区。东北部是稻谷、黄麻和茶叶区,西北部是小麦、杂豆、油菜区,半岛是杂粮、棉花和花生区,西南是 稻谷、热带作物区。粮食作物以稻谷为主,仅山区杂粮较多。北京山区在自然景观、植被、地貌等都因不同区县、不同纬度、不同海拔而有差异,因此不管是旅游观光还

是都市农业都应该选择适合发展的区域发展,因地制宜,通过充分的调研研究选择产 业发展方向;同时还应与山区生态涵养功能一致。保证产业健康发展的同时保护了生 态环境。

5.4加大投入、公共基础设施保障

基础设施投入是经济发展的促进剂,美国在进行田纳西河流域治理过程中,兴修

水利设施,前后修建了科罗拉多水系工程、阿肯色河的麦米伦克尔水利工程、汤比格 比水利工程等,同时修建公路网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建设,经验表明,基础设施建设对 美国经济调整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荷兰农村,交通运输都非常方便,除了调整公路 网,普通公路四通八达。目前全国有11万公里。资料显示,通过世界第一大港鹿特 丹,荷兰从各国进口的谷物、饮料和其他原料,每年超过1400万吨,便捷的航空业 使荷兰的鲜花和蔬菜发送世界各地,在48小时内运达伦敦、纽约、东京、新加坡等 地的超市。1995年,荷兰政府还启动“主要河流治理工程”并预计2015年完工。

北京山区京白梨、樱桃等农产品出口及国内其他地区销售都需要有便利的交通,同时旅游产业的发展也需要配套现代化先进的设施,以提高产业档次,吸引更多客源。

5.5科技水平支撑,实现可持续发展

日本重视农业科技创新,中央政府每年拨专款350亿日元,点农业预算的1.2%, 科研主要依靠科研机构、大学、民间三个系统形成科研体系,推广服务由政府的农业 改良推广所和农协负责。如京都种苗株式会社,不仅在本国内成立6家研究分支机构,还在中国、东南亚、西亚、北美和西欧建立分支机构。以色列农村一半以上的地区 环境恶劣,对农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但是却创造出了惊人的农业效益,这利益 于以色列正确的农业发展战略,各阶段推行不同的农业定位,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先后发明和实施一系列的农业高科技术如:压力灌溉、温室农业、反季节产品、品种 和种子商品现代化和农业机械化,政府投资科研的经费上亿美元,占农业产值的3%0 埃及政府的农业科学研究的课题立项、经费支持、直到成果推广应用都由农业部副部 长亲自出马。北京山区的农村在科技水平支撑方面严重缺少,由于传统的二元经济结 构,造成一度对山区农业的忽略,农村产业发展科技含量低下。沟域经济发展阶段,山区应借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业层次,在旅游业、都市农业 等产业运用高科技,或引进并实施高新技术产业。

6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发展政策建议

6.1沟域经济规划建议

根据北京城市发展定位,需要将山区沟域经济发展提升到建设世界城市的山区的 高度,做好山区沟域经济的规划,确保沟域经济发展有章可循,能有序、持续发展。

6.1.1坚持政府主导

山区资源具有正的外部效应,单纯通过市场作用,很难维持良性、可持续发展状 况。因此政府作用不容忽视。政府在政策制定、资金投放、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起决定 作用,并建立专项资金、成立专门机构。政府在主导山区发展过程中,需要站在一定 的高度、目标清晰、明确,制定政策时具在前瞻性,能确保政策的贯彻性和科学性。

6.1.2设立专门机构

根据国内外的发展经验,北京市山区的发展,应该成立北京市层级的专门的机构,在行政体制上从上而下依次设立北京市山区发展委员会一各山区县沟域经济发展委员 会一成立专门研究机构,对山区理论、环境承载力、环境容量进行研究;对山区资源 利用开发、旅游业发展、都市农业等产业发展进行规划,形成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及沟 域经济发展规划报告。

6.1.3规划先行

山区发展资金需求是当下产业转型期间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招商引资无可厚 非,应提前规划招投标,结合沟域经济发展规划引入适合生态涵养区发展的企业,对 入住企业的性质、资质、实力、是否造成污染等需要严格审核,而不能一味追求眼前 利益,只以投资力度为唯一参考。.2产业发展建议

6.2.1因地制宜发展产业

发展沟域经济,旨在执行生态涵养任务的同时带动经济,拉动区域产业发展。故 产业发展的同时需要严格按照考量沟域生态环境的承载量。产业发展区域划分严禁发 展、限制发展和鼓励发展三种。严禁发展区域为山洪等地质灾害易发的地震带、山洪 泻口,此类地区不宜人群集聚,应该发展林业,植树造林,培养树种,绿化环境。限 制发展区为限制旅游业过度发展地区,此类地区生态承载力不够,太多的游访客将打 乱生态系统,阻碍生态平衡。第三类是鼓励发展区。积极发展生态产业,特色旅游公 园、矿区博物馆、商务会议接待等,实现生态再开发与生态补偿共同进行。

6.2.2加速产业结构升级调整

继续淘汰传统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果断关闭小煤矿杜绝“后山大耍花样”,坚

持发展循环经济。重点支持山区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发展生态友好型、资源转型产业,如山区观光旅游、果品等,促进了农民增收。

农产品产业链上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以旅游产业为龙头效应的带动下,对沟域 内的产业进行合理配置,对村庄布局进行科学调整,将农业与旅游业进行有效的对接 和融合,将农产品转变为旅游文化消费品,有效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旅游方面,应该着力打造旅游接待大户,提升农家乐的层次,建立乡村旅店和宾 馆,提升优质服务,使沟域旅游业能接待各种层次的游客,扩大旅游业规模,发展商 务接待,借鉴瑞干经验,大力提升山区旅游和配套设施的层次,使山区有能力举办重 要会议和节日活动,吸引国内外会议、旅游的消费群体,并进行合理规划,提升档次。北京市政府可以进行统一运作着力引进一些对环境要求高的产业,或者为这些产 业的引进给予政策方面的倾斜,如总部基地、研发机构、会议场所等,可以充分利用 山区优良的生态环境条件和山区土地资源发展经济,改变山区贫困落后的局面,建议 在沟域之间的沟、台面等平坦的地方如门头汉区的门城、东山沟、延庆县的永宁等有 较大平地的区域做强,提高门头沟沟域经济发展的层次和水平。

鉴于目前城区建设用地紧张、房价高涨的情形,在山区的几个鼓励发展的区域适 当发展高品质住宅,充分利用山区山清水秀的美丽环境,学习瑞士经验,一方面为发 展旅游业提供强有力的客观基础设施,一方面满足都市居民对安闲、清新的居住环境 的向往,最后可以适当引导人口向郊区县扩散,缓解城市生活压力。

6.2.3打造主导产业,创建品牌沟域

自开采业关停之后,采掘、仓储、运输等一系列产业都受到冲击,农民生活陷入 困境,必须寻找出路,如门头沟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时期,在这一转型期,如果能够 准确找到定位,将是门头沟区跨越发展的时期,门头沟区委己着手培养养蜂、养鸡、种植蘑菇等都市型农业,旅游业也不断发展,然而,沟域经济现在仍属于起步阶段,沟域经济的发展还比较分散,至今未形成主导产业,GDP占比10以上的产业目前仍 没有,眼下产业发展建议重点思考以下几点。

C1)充分挖掘自身资源,借助沟域经济发展之势,发展旅游业和都市型农业,充分利用湿地、自然风光、红色旅游资源等,作出整体规划,设计旅游线路、配套农 农业等打乱京西特色旅游区。产业发展过程中务必避免产业同构,沟域之间恶性竞争;考虑各沟域间,与周边区县之间合作,形成品牌效应。十二五时期,建议门头沟区优

先选择重点沟域优先发展,作出示范作用,见表6.l o

C2)一、二、三产尽可能相互融合,三产联动,在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同时,带动旅游业、产品加工业等,反之亦然。沟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县内部打破传统的 行政界限,将各乡镇、村庄串联起来,上、中、下游统一规划,适度发展;另外,沟 域之间也应该互相协作联合打造,形成聚焦效益;门头沟区沟域经济的发展更需要与 周边的房山区和昌平区等联动起来,相互合作,避免产业间恶性竞争,形成沟域经济 发展的良好局面。

此外,在水土保持基地发示范、水循环示范、节水灌溉示范、产业园区、科技育 种等产业供水循环,全国节水示范等环保和科普教育产业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未 来几年需要跟进发展,凸显成效。

(3)加大产业品牌塑造。制定品牌营销方案,找准消费群体,通过制定宣传册、电视、报纸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政府也应该配合宣传,保证农产品销售、旅游品牌 打造能够合理定位、招揽客源。

6.3基础设施建设建议

基础设施是区域发展的保障前提,“要致富先修路”,在按照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 要求,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快郊区城市化进程,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完美 服务体制。

6.3.1完善体制

创建沟域经济发展的支持系统:政策支持系统、行政管理系统、社会保障系统。

(1)在政策上,区政府应该在财力和政策上给予支持,允许各镇充分挖掘资源,放 大眼光大胆设想,同时给予必要的审核、监督。(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从科技、教育 人才引进、文化、卫生、医疗求助入手。加强了山区义务教育、农村基本医疗和公共 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进一步改善了山区的上学、就医及生活条件,提高了山区人民 生活质量和水平。(3)设立专业机构,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确保质量,杜绝急功近利事 件的发生。

6.3.2加快山区基础设施建设进程

通过对门头沟区部分村镇的调查,发现旅游区内基础设施仍然严重欠缺,厕所、道路等环境无人维护,部分景区游人所到之处,无垃圾箱只能就地丢弃,山区医院、宾馆也存在配套不齐全现象,因此在以后几年的建设中,基础服务设施的改进力度还 需要加强。且之前的配套设施都适应于传统产业布局区域,如果沟域经济的新发展基 础设施不但总量少而且分布不合理,故眼下需要重点建设了一批道路和山区中心镇的 水、电等基础设施管网、污水垃圾处理,提升了山区承载能力;按照建立公共财政框 架的要求,不断解放思想,拓宽支农工作思路,促进山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加强城区与山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在近几年内逐步完善地面交通,加大地下轨道 建设力度,同时注意创新,大力发展高架铁路、快速交通网络,缩短山区与城区的交 通成本。这样一方面能够加大山区与城区的物质能量和人口的交流,一方面为郊区高 品质住宅提供条件,还可以为山区旅游业、都市农业及其他环保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6.3.3放宽山区建设用地指标

山区沟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土地在用地指标上应有别于城市,进行单列,采取宽 松政策,以此鼓励环保低碳产业进入山区,灵活处理山区建设用地,在不违背大政策 前提下,积极为沟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宽裕上地,支持土地转让、出租等土地流转活动。

6.4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建议

没有健康和谐的生态环境,沟域经济的发展将丧失基础资源。门头沟的妙峰山玫 瑰谷、婴柏沟域民俗文化旅游等成功试点的沟域经济示范区都得益于健康的生态环

6.4.1建立生态风险防范机制,预防预测地质灾害

加强了生态建设和保护。重点支持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水土 保持工程,实施了山区生态移民和集体生态公益林补偿,使山区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 改善,建立生态风险防范机制,组织专业人员调查研究,并定期监控;严禁在地质灾 害易发区域开发旅游业或人口集聚产业,防止舟曲悲剧重演。

6.4.2严格禁止发展破坏,加强生态环境修护

生态建设实现由数量与面积等量上的增加转变提升为同多层次、立体化、合作化 的建设转变,建立以资源价值为补偿依据的生态补偿机制。借鉴城市管理模式,建立 山区垃圾、污水后期运营、维护机制,逐步建立区县为责任主体的生态建设和保护长 效机制。结合工程治理和非工程治理措施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修护。

矿业开采区和山区自然灾害多发区,生态修复任务是边坡加固等工程减少泥石 流、滑坡和崩塌灾害。土地整理和生态修复技术整理撂荒地、矿业废弃地和矿渣堆地,并配合覆率工程。将新发展的土地用于培育新产业,实现产业转型。

山区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有良好的风景来吸引游人的到来,为此在旅游景区打造 山区景观系统,在沿途和景点布置具有特色且生态的景观,一来增加环境美观,二来 为开拓市场奠定基础。

6.4.3科学论证生态环境承载力,强调生态安全先行

随着小流域治理工程的推进,山区自然灾害越来越少,然而,随着山区沟域经济 发展的推出,越来越多的游客进行山区旅游,在制定沟域规划的时候必须先行对沟域 地质水文特征进行进行分析研究,避免在山体容易滑坡、山洪倾泄之处,和山区矿产 采空区打造民俗旅游、农家乐和景区,防患于未然;此外,沟域经济发展的规模也需 要深度考虑山区的生态环境承载力,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界定门头沟山区的禁 止、限制和适宜开发的区域,严格禁止以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

5国外经验对北京山区发展的启示 篇2

1 我国外包服务业的主要不足

1.1 以内需为主, 出口为辅, 高端业务不足

大多数中小企业外包业务来自于在中国设立了公司的跨国公司, 大多以承接低端外包业务为主, 以在岸外包和近岸外包为主;高端外包业务首先承接的主体是在中国经营的跨国公司, 有些业务这类公司会二次外包, 同时我国少数大企业也随着外包经验的增加以及国际化水平的提升, 承接高端外包业务, 这些少数大企业占据较高市场份额, 并且这部分离岸外包很多都是以硬件带软件的嵌入式软件外包为主, 因此从整体来说, 目前我国承包业务的高端部分还太少, 还是以ITO为发展主体。

1.2 企业规模小, 营销能力弱, 缺少品牌形象

目前我国在世界服务外包的主要领域软件外包的规模在全球市场不足10%的规模, 无法和“世界工厂”的中国制造业相比, 和全球第一大接包国印度最大的几万人的企业相比, 我国最大的外包企业也就是几千人的规模, 因此整体竞争力有限, 也没有在全球形成印度现在的“全球业务委托网”, 整个产业链不完整, 营销能力弱, 不能做到“大带小、小养大”的产业链, 同时缺少龙头企业, 企业在外包服务业的市场缺少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1.3 对国际市场游戏规则重视不够

对于软件外包业, 国际游戏规则就是质量保障体系和知识产权的保护, 而要有质量保障, 必须要按照国际标准来运作, 要通过国际上统一的ISO9000以及软件CMM5级的评估, 而目前我国获得国际认证的企业还不到5%, 这都制约了我国承接大型高端业务的能力。同时作为软件业, 知识产权的保护和信息的保密是很关键的, 也是发包企业所担心的问题, 但是我国无论企业还是个人整体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不强, 还有待建立起相关严格的法规及信用文化的建设。

1.4 外包示范城市定位模糊

我国有21个外包示范城市, 整个产业格局是以北京、大连为中心的环渤海区域, 以上海、杭州、无锡为中心的长三角区域, 以深圳、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区域的三个外包企业区域集聚的市场格局, 很多城市都通过发展科技园区来促进外包业的发展。但是, 同质化现象较突出, 不同城市的园区在建设时考虑了城市内部, 忽略了城市之间的错位发展, 导致城市发展外包业的定位模糊, 不能得到有效发展。

2 国外发展外包服务业的成功经验

根据相关资料, 全球服务外包市场从发包国来看, 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提供了全球服务外包的近90%的份额, 其中美国占市场份额的64.7%, 欧洲占17.9%, 日韩占5.6%, 其他国家占11.8%, 使全球市场形成了三个中心、若干外围的模式。从承接国来看, 亚太地区是最有吸引力的外包基地, 印度承接了全球外包服务的50%以上的份额, 随着一些有人力成本优势的发展中国家的介入, 形成了承接国数量大幅提高、多层次发展格局;从外包产业的价值链来看, 印度、爱尔兰、俄罗斯、以色列处于外包价值链的中高端, 以BPO业务为主, 而中国、巴西、菲律宾等国还是以低端的ITO业务为主。

总结外包业价值链高端国家的发展经验, 可以发现普遍得益于几个因素:首先是有国家政策支持, 并有一系列的财政税收资金支持等优惠政策;其次, 注重产业园区的发展及配套措施的推进, 通过软件工业园推动外包企业的集聚、联盟, 通过税收、土地出让、用地规划等特殊优惠, 推动外包业的发展;第三, 都重视国际认证、国际标准及知识产权保护;第四, 重视软件高端人才的培养, 通过培养吸引人才为高端外包服务提供支持。

3 对我国发展服务外包业的建议

3.1 错位发展, 促进园区差异化定位, 促进产业集聚

我国地域广阔, 21个外包示范城市分布于东部和中部地区, 每个城市的资源禀赋不同, 竞争优势也就不一样, 因此在外包服务的价值链的占据节点就可以有所差异, 实现错位发展, 走特色路线, 促进园区的企业集聚, 促进园区的差异化定位, 对于北京、上海、深圳这类经济发展领先、资源禀赋优越的城市, 可以定位为世界外包服务交易中心, 深圳可以继续积极发展软件外包及金融外包, 上海可以发展金融外包等, 争取更多的BPO和KPO业务;大连、南京、武汉等城市可以定位为区域性外包服务的交付中心以及交易中心, 通过不同区域市场的专业化分工, 能形成全球服务外包价值链的完整链条, 各个城市错位发展, “大带小、小助大”的模式, 形成更为完整的产业分工体系。

3.2 重视服务外包模式的演进与升级

我国目前的外包中有很大的比例来自于“在岸外包”, 即为来华的跨国公司提供人力资源等的服务;或者与跨国公司合作的分支机构或者研发机构合作提供服务;或者承接在华跨国公司二次转包的欧美业务, 随着接包能力的加强, 开始发展近岸外包业务和离岸外包业务;随着国际化程度的深化以及国际化能力的加强, 大型的企业开始走出去到目标市场国, 开始在那里建立研发机构或者分支机构, 成为可以全球交付的外包服务商, 甚至可以成为新的低端业务的发包商或二次转包商。整个服务外包就是一个企业国际化演进升级的过程, 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外包企业还处于服务外包模式发展的第二阶段, 企业要重视模式的研究, 更好地提高接单能力和水平, 促进与跨国公司形成的上下游合作的产业链关系, 借力扩大外包市场, 形成从ITO到BPO到KPO的外包的升级。

3.3 提高服务外包的营销能力

目前我国的企业在承接外包服务时, 基于企业成本的定价还是主要的定价模式, 未来应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提升企业自身的服务外包的综合能力, 对客户能进行准确细分, 对消费者、竞争市场的变化、产品生命周期能准确判断, 提高国际化中的应变力;充分理解客户需求, 提升与客户沟通的能力、企业管理的能力、项目交付时间的能力, 提供满意的产品给客户, 能给客户更多的价值。总之, 企业要坚持“客户导向”的营销策略, 将质量标准移植到服务外包行业, 使服务项目标准化、可衡量化, 并能不断提高, 不断提出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提高效率为客户带来更多节约, 让客户形成对企业的依赖, 提高客户黏性, 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

3.4 按照国际游戏规则运营企业

严格的服务质量保障体系是服务外包发展的基石和保证, 印度目前是世界承接外包服务的国家中最有竞争力的国家, 也是世界通过认证最多的国家, 我国的服务外包企业还有不小差距, 未来要积极参与国际认证, 获取国际通行证, 增强接单能力, 也可以降低外包的整体交易成本。

3.5 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优化服务外包相关法律环境

为推动我国提供外包服务企业的国际化, 政府要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 加强相关方面的法制建设, 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多边协定的制定, 应利用WTO规则, 注意通过法律手段激励和促进提供外包服务企业的发展, 把保护这些企业的利益、协调大企业和小企业的关系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 还应设立众多的管理和促进企业发展的官方和民间机构, 对这些企业进行扶持。

3.6 提高政策的实施效果, 推动市场机制的作用

我国外包服务已经有了一系列政策, 但是在政策之间的匹配、政策的实施细则、政策的实施效果上都有待提高, 同时全球外包交易中心的建立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政府可以通过产业规划、政策导向引导推动市场机制的力量, 早日在我国形成外包服务的交易中心。

3.7 提高协会等中介机构的作用, 提高信息平台的效率

目前, 每一个外包城市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协会, 但是从整体看协会的中间作用力度不够, 尽管为企业提供了一些帮助, 但是从促进外包企业的平台建设、促进企业发展上的作用还是很有限, 同时相关的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 企业无法从这个中间平台获得发包方的信息, 甚至同行的情况都不甚了解, 建议把协会等中间机构的平台打造成一个企业集聚、交流的平台, 一个发包、接包的服务平台, 加强在线交易。

3.8 重视人才的培养及引进

印度软件外包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职业教育, 注重产学研结合;菲律宾政府则设立了面向外包服务企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基金”, 免费为达不到企业要求的求职人员提供各种培训, 还承诺将经过培训就业的人员所新增的个人所得税继续补充进基金, 同时政府也积极送专业人士到国外发达地区培训。我国可以学习借鉴这些模式, 能够本地培养和外地引进两条线展开, 加大当地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 特别是在同类院校中按照外包服务的价值链的需要差异化培养不同层面的人才;其次, 要重视国际化合作和吸引海外人才, 在政府引导下, 给予引进人才对应的优惠条件, 整个推进服务外包人才资源的建设。

4 结语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使世界各国的资源的使用和流动更为便利, 数字化时代的飞速发展也使远程提供各种服务成为可能, 日益激烈的竞争使跨国公司也更关注成本和创新能力, 相信在新一轮产业转移中, 中国将通过外包服务借力提升整个国家的国际化水平及国家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卢锋.服务外包的经济学分析:产品内分工视角[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12) .

[2]殷国鹏, 陈进, 等.中国服务:全球外包新兴力量[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1 (11) .

[3]邬适融, 等.战略与路径: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 (01) .

[4]张达凯.服务外包战略决策[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12) .

[5]王力, 刘春生, 黄育华.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报告 (2010-2011) [M].2011 (08) .

[6]王晓红, 李皓.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报告 (2012-2013) [M].2013 (02) .

[7]王力, 刘春生, 黄育华.中国服务外包竞争力报告 (2012-2013) [M].2013 (05) .

[8]姚站琪.全球化条件下中国服务业发展与竞争力提升[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0 (10) .

5国外经验对北京山区发展的启示 篇3

一、发达国家大城市PM2.5的监测、预警和治理经验

(一)采用综合治理策略

欧美等发达国家对PM2.5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来源解析和数谱分布研究,发现在城市环境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等气态前体物转化产生的PM2.5超过生产生活中直接排放的量。因此,各国普遍采取综合治理策略,在采取措施减少一次生成的PM2.5的同时,重点加强相关前体物的减排工作,制定各前体物的减排指标。如,欧盟将减排前体物作为控制PM2.5的主要途径,不仅要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等空气污染物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还要求根据PM2.5的削减目标来进一步限制其排放总量。

(二)利用法律和经济双重手段

欧盟针对气体和粉尘排放的PM2.5等颗粒物,先后出台了《欧共体环境行动计划》、《欧洲空气清洁计划》等近20个法规和指令,制定了空气质量标准、机动车和其他污染源的排放标准,区域空气质量监测与评价制度、国家排放上限与核查制度,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法规体系。美国环保署先后颁布了《州际空气洁净条例》、《道路机动车排放标准》、《非道路机动车空气清洁规划》等适用于全美的法规标准,美国各地还针对自身具体情况,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规作为补充。如纽约市就因地制宜推出了《抗空转法》,严格规定车辆停驶后发动机空转时间不得超过3分钟。这些地方性法规与全国性法规紧密结合,有力推动了PM2.5治理工作。

此外,发达国家开始尝试在环保工作中引入市场机制,美国最常用的是排污许可权交易制度,欧洲部分国家则借助于排污收费和排污税来约束排污行为。市场机制的引入,不但有效控制了污染物排放总量,而且避免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发生直接对立。以德国为例,为抑制物流运输业的排污行为,政府于2005年1月针对载重12吨以上的货运车辆实施了高速公路分级收费制度。按照该制度,货运车辆按尾气排放等级被分为四类,每类再根据轴数分为两档。符合欧五排放标准的车辆收费最低,每公里为14~15.4欧分,欧二标准以下的车辆收费最高,每公里为27.3~28.7欧分。制度实施以来效果明显,截止2011年8月,德国高速公路上达到欧五排放标准的货车行车里程占总里程的百分比已经从不足0.2%增至70%以上,欧三排放标准以下的货车行车里程则由62.9%下降至18.5%。

(三)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1.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

火电、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等高能耗、高污染行业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进入20世纪60、70年代后,随着民众环保意识的增强,加上西方的新一轮产业升级,纽约、伦敦、东京等特大型城市开始将上述重工业行业向外转移,同时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医疗服务业、教育产业和高新技术业等。以东京为例,从20世纪60年代起,随着日本经济从“贸易立国”逐步向“技术立国”转变,东京将制造企业纷纷迁到横滨一带甚至国外,而以新产品的试制研发为重点,努力发展知识密集型的“高精尖新”工业,并将“批量生产型工厂”改造成为“新产品研发型工厂”,逐步占领产业链价值的高端,不仅使东京经济保持了30年的快速增长,还使该地区的空气环境质量得到了大幅改善。

2.改变能源消耗结构,推动节能减排

以PM2.5为代表的各类空气污染物,其主要来源是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一次和二次产物。因此,世界各国都努力改变能源消耗结构,加大清洁能源的使用力度。欧盟2008年提出的《气候变化行动与可再生能源一揽子计划》,规定欧盟成员国每年减少2亿~3亿吨化石燃料消耗,并承诺到2020年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的消耗量减少20%,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耗总量的比例提高到20%。日本2009年首次把发展太阳能正式列入经济刺激计划。伦敦则调整能源的供给与配送布局,推广分布式能源供给模式,利用热电联供系统、小型可再生能源装置(风能和太阳能)等,代替部分由国家电网供应的电力,降低因长距离输电导致的损耗。

3.提高建筑物能效水平

城市产业升级之后,其能耗大户已经不再是工业,而是建筑物和机动车,尤其是城市建筑,其能耗约占到了城市总能耗的2/3。为此,各国城市采取了一系列建筑物节能措施。首先是制定绿色建筑规范,对新建建筑能耗标准做出严格规定。巴黎市规定新建建筑年能耗要从当前的200千瓦时/平方米降至50千瓦时/平方米。其次是推动老建筑节能改造。伦敦市推行“绿色家居计划”,向市民提供家庭节能咨询服务,帮助其进行节能改造,降低现有建筑物的能耗。伦敦政府估计,节能措施可以在未来20年替市民节省10亿英镑的能源开支。再次是推动建筑物内部照明电器系统的升级改造。各城市普遍提供财政补贴,逐步免费更换白炽灯,鼓励更换节能空调等电器系统。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降低了城市能源的消耗。据纽约市测算,依靠其采取的建筑物节能措施,至2015年,该市可减少能源消耗13%左右。

4.发展公交导向型城市交通

推动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减少居民出行对机动车的依赖,从而降低燃油消耗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也是世界各国大城市的普遍做法。以德国柏林为例,该市于2004年通过的城市交通管理规划,明确提出要将城市核心区的小汽车通行量减少80%,非核心区的小汽车通行量减少60%,为此该市将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与住宅区的建设纳入统一规划,一方面优先在公交地铁沿线新建住宅,另一方面大力建设地铁和快速公交系统,提高公交路网的密度。此外,柏林市还大力推动自行车道的规划建设,目前建设完成超过800公里的自行车道,自行车出行已经占到交通总量的12%。

nlc202309012125

(四)制定中长期治理规划,指引PM2.5的防治工作

PM2.5的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美、欧等都制定了长期的战略规划和详细的治理路线图对之加以指引。例如伦敦市政府制定了《2010年清洁空气:伦敦空气质量战略》,美国南加州地区2007年推出了《空气质量管理规划》,纽约市政府制定了《2030城市发展规划》。总体来看,这些规划有以下几个特点:

1.前瞻性强

这些规划在制定时综合考虑了城市人口规模的改变、经济发展等领域的中长期发展趋势,在城市长期发展的大背景下确定PM2.5治理的中长期目标,具有很强的前瞻性。伦敦在推出《清洁空气:伦敦空气质量战略》之前,首先对“伦敦大气污染物排放数据库”进行了更新,弄清了所有已知污染源的位置、排放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统计列出了包括PM2.5在内的八类主要污染物和六种次要污染物,并对未来伦敦空气污染状况进行了预测。规划小组依据监测数据和预测结果,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预测模型,提出了预见性更强的治理措施,以确保PM2.5中长期治理目标按期实现。

2.指导性强

这些规划的制定普遍采用了动态目标分解法,将PM2.5治理的总体目标逐步分解,最后落实到具体、明确的措施上,对于实际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美国南加州地区的《空气质量管理规划》不仅详细分析了PM2.5与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物的转化关系,确定了每项空气污染物的减排指标,还进一步摸清了各种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排放来源,在此基础上,规划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并对每条措施制订了详细的实施路线图和具体的减排指标。

3.灵活性强

对于出台的长期规划,政府会定期推出实施情况报告,并根据实施情况进行修订。纽约市的PM2.5治理规划作为整个城市长远发展规划的一部分,每两年就会发布一次实施情况报告,公布各个指标的落实情况,如果进度落后于规划中提出的要求,还要列出原因和拟采取的补救措施。如果实践证明某个指标无法落实,要及时剔除或予以替换,并对规划进行相应的修订和调整。这种审核、评估、修订机制使PM2.5长期治理规划既能够长期发挥方向上的指导作用,又能够根据实践情况灵活地加以调整,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理效果。

(五)制定区域污染控制政策,实现全区域综合治理

在解决PM2.5及其前体物长距离输送的问题上,欧洲和美国都制定了区域污染控制政策,建立了地区间协调和合作机制。在欧洲,欧盟各成员国通过签署各类国际公约,提交国家削减计划等方式来达到控制PM2.5区域污染的目标。美国双管齐下,一方面,打破行政区域划分,将相对封闭的自然区域统一划为独立的“空气区”,由专门的空气质量管理机构集中进行规划、治理;另一方面,成立政府间协作组织,配合专门的空气质量管理部门,开展空气质量的监测和治理,并取得了较好效果。

(六)利用PM2.5监测数据帮助医疗卫生部门展开预防性诊治

为了最大限度减少PM2.5对居民健康的损害,一些发达国家大城市在政府环保部门积极治理PM2.5污染的同时,医疗卫生部门也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利用监测数据,深入研究PM2.5污染对于人体健康状况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努力实现PM2.5易诱发疾病的早期发现和主动干预。法国政府在巴黎、里尔、马赛、鲁昂、图卢兹、阿弗尔六个城市,开展了空气污染与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空气中PM2.5浓度的增加将显著提高呼吸道、心血管等疾病的发病率,PM2.5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65岁以上人群中心血管疾病患者数量将增加1.9%,其他年龄段的患者数量将增加0.9%;65岁以上人群中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数量将增加0.5%, 15~64岁人群中的患者将增加0.8%,0~14岁人群中的患者将增加0.4%。纽约市则从2008年底开始,将监控重点转向空气质量对社区人群健康状况的影响,在全市150个地点设立监测站,将得到的监测数据与监测点距主要道路的距离、距工厂的距离、附近车辆的通行情况、当地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等因素结合起来,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以此为依据,卫生服务部门有的放矢地在重点社区(PM2.5污染物浓度最高的社区)针对重点人群(老年人和儿童)开展对重点疾病(哮喘、心血管等)的预防性诊治工作,极大提高了卫生服务水平。

(七)提高城市绿化率,强化城市“吸尘器”的功能

园林绿化措施利用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吸附和滞留大气中的颗粒物,对环境的净化功能非常明显。据测定,每公顷绿地平均年滞留粉尘1.518吨,绿地上空的浮尘浓度会较非绿地少10%~50%。提高城市绿化率是世界各国进行PM2.5末端治理的重要手段。纽约市政府自2007年开始,依据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每年投入1700万美元,优先在树木覆盖率最低、PM2.5污染最为严重的社区植树,同时提高新建社区的绿化率标准。东京在2006年推出《绿色东京10年建设规划》,并打破部门界限,成立了“绿色城市发展促进部”,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城市绿化。一是增种道旁树,打造“绿色道路网”,将城市主要绿地连为一体;二是将学校、幼儿园的操场改建为运动草坪;三是充分利用城市空间,对屋顶、墙面、停车场进行绿化;四是宣传植树造林理念,建立“绿化东京捐助基金”,对捐助者提供减税等奖励,鼓励市民和企业积极为城市绿化做出贡献。

(八)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力量参与

世界各国城市普遍与环保组织和社会团体展开合作,采取加大公共广告投放、建立警示标示系统、开设绿色环保网站等手段,提高公众对PM2.5污染危害的认识,促使其从日常生活做起。东京将宣传“生态驾驶”作为鼓励市民参与的一个切入点,倡导驾驶时缓慢提速,提前减速,尽量避免猛踩油门和急刹车;尽量减少引擎空转;经常检查轮胎的气压;在后备箱里少放物品。据日本有关部门测算,实施“生态驾驶”后,大部分人能将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减少20%左右,最多甚至可以减少40%。

nlc202309012125

与此同时,各城市还提供财政补贴,鼓励市民购置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汽车,安装太阳能发电装置。欧盟27个成员国中,有15个为购置电动汽车提供了减税、免税或补贴。英国2010年4月1日起,针对纯电动轿车,免除前5年的企业车辆税,针对纯电动货车,免除前5年的货车收益费;2011年起,购买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还可以获得车辆价格25%、最高额度为5000英镑的补贴。

二、对北京治理PM2.5的启示

(一)加强监测,研究PM2.5与多种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的措施

北京的PM2.5监测工作始于1999年,先后设立了清华、车公庄、昌平、密云等监测点,通过十余年的监测,基本掌握了PM2.5污染的状况。按照规划,未来PM2.5监测站点将增至35个左右,同时建立卫星遥感监测体系,形成立体的空气质量监测网。虽然取得了这些成绩,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监测和治理的理念和方法上,具体表现为“三多三少”,即实时观测多,分析预测少;定性研究多,定量研究少;措施建议多,评价反馈少。

因此,建议北京着力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完善立体监测网络,掌握各种主要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及来源、污染源的空间分布及具体排放量;二是完善大气污染普查数据库,建立尽可能详尽的污染源排放清单,选定适用于北京地理气候特征的空气质量模拟模型,结合北京地区大气污染物监测数据,量化不同空气污染物对PM2.5的贡献值和不同省市之间的输送通量;三是综合考虑北京实现PM2.5空气浓度达标所需减排的各主要污染物数量、各污染源的减排潜力、所需的减排投入及减排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量化确定各污染源的减排指标,有的放矢地提出相应治理措施,并对治理效果进行量化预测;四是运用监测数据对治理措施的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将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以便有效地调整治理方案,从而形成“监测—治理”的良性循环。

(二)建立环境空气监测和医疗卫生服务的联动机制

北京市在《2012~2020年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方案》中提出市治理PM2.5的中长期目标,即到2015年将PM2.5的年平均浓度降至60微克/立方米,到2020年降至50微克/立方米。按这个治理进程,到2030年北京市PM2.5的年平均浓度将达到35微克/立方米,亦即WHO过渡期的第1个阶段的目标值。这意味着在未来的20年甚至更长时间里,北京居民将继续生活在具有PM2.5污染的空气中。所以,要减少PM2.5对居民身体健康的危害,在环保部门治理的同时,还应建立环境空气监测和卫生医疗服务的联动机制,有效地将PM2.5的监测数据、地区的气象数据与控制部门掌握的人群死因数据,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疾病等门诊和急诊救治数据结合起来。通过整理、分析和研究这些长期的、动态的监测数据,掌握不同暴露水平下,可能对不同人群造成的健康损害程度。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及时发布预警,提醒居民在PM2.5污染严重的灰霾天做好防护;另一方面由医疗卫生服务部门有针对性地在PM2.5污染严重的社区对老年人和儿童等重点人群采取救治措施,开展哮喘、心血管等重点疾病的症状体征监测,实现疾病的早发现,早预防和早治疗。

(三)整合城市规划、产业调整、污染治理等各方面政策

北京PM2.5的来源广泛。据环保部门统计,其中机动车尾气排放占22%,煤炭燃烧排放占16.7%,建筑工地扬尘占16%,水泥厂、汽车喷漆等工业喷涂占16.3%,农村养殖、秸秆焚烧占4.5%,剩下的24.5%主要来自周边地区。所以,应对PM2.5污染,不仅需要环保部门加大监管和治理力度,还需要政府从城市规划、运行和管理等方面着手,全方位实现减排。应进一步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在加快退出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金融服务、文化创意、教育科研等北京具有丰富资源和优势的绿色产业,不断完善交通规划,提高建筑物设计标准,加大节能减排新技术的研发和新产品的应用,努力开发清洁能源等,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此外,在污染治理过程中,还要依据北京市“十二五”经济发展规划、能源发展规划、交通发展规划、人口增长趋势等,根据产业环保技术政策和污染治理技术,合理预测PM2.5等主要空气污染物排放量的变化值,以便对具体治理措施进行有效调整。

(四)大力推进新技术研发与应用

在PM2.5的治理过程中,必须积极研发、利用新技术。以光催化汽车尾气吸收路面这项新技术为例,道路表面敷设的二氧化钛等半导体光催化剂,在紫外线照射下具有很强的氧化还原能力,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等PM2.5的气态前体物转化为无害的水、二氧化碳和盐等,且光催化剂本身不参加氧化还原反应,不随时间而消耗衰减,可以有效抑制污染。目前,比利时安特卫普、英国伦敦、日本东京、意大利贝加莫等城市已经开始试验性应用。在试验路段上,氮氧化物浓度普遍降低了60%~70%。北京近年来机动车保有数量持续攀升,发展、引进、应用此类新技术,对于PM2.5污染治理工作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五)建立区域空气质量联防联控的长效机制

据统计,目前北京市PM2.5的外源污染占到了总量的四分之一多,所以防治PM2.5,北京不能独善其身,必须打破行政区划界限,进行全区域综合治理。在这方面,2008年奥运期间,六省、市、自治区空气污染物联防联控的成功经验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但当时的联防联控措施从本质上讲属于任务牵引式的短期治理,在残奥会闭幕后即宣告结束,到2008年10月份,各观测点的PM2.5浓度又出现了大幅度反弹升高。所以,要实现北京PM2.5污染的长期持续下降,建立区域联防联控的长效机制势在必行。首先,深入研究,全面掌握京津冀地区PM2.5污染现状、排污情况,跨域传输机理;其次,要按照国家环保部《“十二五”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规划编制指南》,尽快制定由环保部等部门协调京津冀地区的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规划。提出区域PM2.5的行动目标、减排指标和指标分配方案,编制重点行业、具体工程项目清单,形成以区域大气质量全面改善为核心的多污染物综合治理体系。再次,探索建立由国家环保部牵头、各地方政府间相互协作的沟通协调平台,在区域空气质量联合监测、联合执法检查、污染应急响应、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等方面加强协作,将控制PM2.5等空气污染物的排放落到实处。

nlc202309012125

(六)深化城市绿化与PM2.5作用机理的研究

作为PM2.5末端治理的一项重要手段,北京市从2011年开始在“两环、三带、九楔、多廊”的城市平原地带进行植树造林,努力实现了市区绿地年滞尘量51879.62吨。但由于园林绿化与PM2.5的作用机理关系的研究和探索刚处于起步阶段,在推动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方面的研究,例如,研究各种植物对PM2.5的滞留机理与效率;分析北京地区常用绿化植物对大气PM2.5的吸收率,筛选高吸收率的植物;评估适于北京城区不同绿化条件下的最优控制PM2.5污染物方案及其效率、效益;编制北京地区60种主要滞尘植物名录;确定不同绿地类型(居住区绿地、公园绿地、防护绿地)的植物配置模式;提出道路两侧绿化带的最佳宽度及植物配置模式、平原地区景观生态林、绿色通道建设绿化模式等。

(七)动员全社会力量、综合治理方能见到成效

治理PM2.5不仅需要政府的努力,更需要企业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以及社会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首先,要通过各种媒体宣传,发动市民采取行动参与PM2.5减排。其次,要支持和鼓励民众参与社会监督。在制定环境保护法规、政策、规划,引进重大工程项目,以及采取重大污染治理行动时充分听取民众的意见和建议,定时向社会公布环境质量状况和PM2.5污染治理工作的进展信息。尽快改变现在信息零散,重数字,轻解读;重宣传,轻互动的现状,赢得民众对政府治理大气污染的意愿和能力的信心。第三,探索经济激励约束机制,引导企业和民众节能减排。例如建立健全促进中小企业和家庭节能的各项制度,继续推行政府绿色采购,采用补贴和低息贷款的方式帮助企业和个人减排等。

参考文献:

[1]Mayor of London, Clearing the Air: The Mayor’s Air Quality Strategy, 2010.

[2]NYC Mayor Michael R. Bloomberg, PlanNYC: a greener, greater New York, 2007.

[3]City of New York, Mayor’s Management Report, 2011.

[4]Great London Authority, Powering ahead:Delivering low carbon energy for London, 2009.

[5]Tokyo Metropolitan Government, Environment White Paper 2010, 2010.

[6]South Coast Air Quality Management District Governing Board, 2007 Air Quality Management Plan, 2007.

[7]胡敏,等.《北京大气细粒子和超细粒子理化特征、来源及形成机制》.科学出版社,2009.5.

[8]白志鹏,等.《空气颗粒物污染与防治》.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9.

[9]环保部.《十二五”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规划编制指南》. http://www.caep.org.cn/air/DownLoad.aspx.

[10]王硕.《大气污染治理方案将出台 重污染天部分公车停驶》.《京华时报》,2012.2.9.

(责任编辑:赵静)

国外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经验及启示 篇4

20世纪70年代前后,欧美等国均实现了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形态,并逐渐成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以美国为例,美国现代服务业增长快、总量高,居世界领先地位。形成良性循环的区域产业链是美国现代服务业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例如纽约服装产业、好莱坞电影业和硅谷电子产业,它们的研发、设计与制造形成一体化运作,保障了产业的稳定发展;都市区是美国现代服务业的核心载体,都市区在地区内形成劳动力、资金、信息的集聚,还拥有较好的交通网络系统,为各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随着全球经济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的趋势进一步加快,美国、英国、日本等国政府均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推动区域现代服务业发展,这些政策措施对于我国发展现代服务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产业发展政策。美国芝加哥政府于1989年提出“以服务业为中心的多元化经济”,大力推动区域高技术产业发展,吸引企业集聚。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芝加哥吸引了摩托罗拉、朗讯等一批IT企业落户,区域高技术产业得以飞速发展。

税收优惠减免。韩国政府制定了强化服务产业竞争力的相关措施,并通过税收减免支持服务业发展。尤其对属于现代服务业的中小企业给予了大力支持,扩大减免税种,并增加特别税额扣除。

优化基础环境。英国曼彻斯特市政府着力解决住房、公共运输、土地供应等直接影响服务业企业发展的环境问题,积极促进经济与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日本政府在2006年颁布的“新经济成长战略”中提出,建立服务业研究中心,完善服务业统计体系,协助拓展服务业领域和国际市场,制定政策措施推动人力资源培训、信息技术利用等。

开放服务业市场。美国不仅积极推进北美自由贸易协议和亚太经合组织贸易自由化进程,还与加拿大、墨西哥、智利、新加坡、澳大利亚等签订双边贸易协定,为服务业出口市场提供支持。另外,美国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建立全球共享信息通信网络,创造了一个全球性的信息市场,有力支撑了本国通信产业的发展。

5国外经验对北京山区发展的启示 篇5

综观世界, 第三部门的勃兴, 减轻了政府的行政成本,发挥了很好的 / 补台0 功用, 推动社会健康有序发展。各国第三部门参与 / 社会管理0 水平已成为国际社会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在中国, 第三部门以志愿组织为主体, 其成员又以高校青年大学生为生力军。为此, 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管理, 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水平就显得极为重要。

一、国外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

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大学生志愿服务经验, 主要有两条进路: 一是借鉴志愿服务起源的欧美发达国家经验, 二是借鉴地域文化相仿的亚洲发达国家经验。欧美发达国家推介美国、英国经验; 亚洲发达国家推介日本、韩国经验。

5国外经验对北京山区发展的启示 篇6

摘要: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在规模、资金、技术、产品等方面占有绝对优势,我国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应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中吸取经验教训。扩大企业规模,开发新产品,引进新技术,提高我国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竞争力。

关键词:农产品深加工;经验教训;启示

农产品加工业,一端连接着城乡居民的最终消费,其发展状况决定着城乡居民日益多样化、多层次和多变的新需求的满足程度;其另一端是农业产业的延伸与发展,对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农产品加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在实施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过渡的战略过程中,农产品加工业是重要一环,对增加农民收入和我省的GNP具有双重功效。但是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发展很薄弱,规模小、效益差、管理水平低等现象普遍存在。如今,我国已成功进入WTO,国外农产品加工企业正虎视眈眈地盯着中国这片大市场,寻找着机会。国外企业资金雄厚、技术先进、规模庞大、管理水平高,面对这样的竞争对手,国内的企业必须要全面清晰地了解国外竞争对手,做到知彼知己,以制定适宜的战略与策略对抗国外企业的竞争。

本文就国外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国外农产品加工业的经验及教训,以对黑龙江省乃至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国外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现状

(一)一般现状

农产品加工与农业产值的比值可以反映农产品的增值程度及其对GNP的贡献程度。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例,发达国家平均为2.0~4.0:1,而我国只有0.20:1,由此可见,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业对本国GNP的贡献程度远远高于中国,这对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来说是不相配的。

另外,现在农产品加工业中食品工业已普遍成为第一大产业,其产值贡献程度很高。农业与食品工业产值比一般为1:2~1:4之间。见表1:

表1 各国农业与食品工业产值比

国家 美国 日本 英国 法国 荷兰 中国

比值 1:1.8 1:2.4 1:3 1:4 1:4 1:0.

3由此可见,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增值程度很高,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发达

国家农业初级产品及其食品加工业的产值对GNP的贡献程度,法国、荷兰为5,英国为4,日本为3.4,美国为2.8,中国为1.3。

(二)国外农产品加工业的特点

近几年来,国外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庞大。

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规模非常大,它们中的很多企业是一些跨国企业。如荷兰著名的CSM公司是一家跨国公司,专业生产和销售食品配料和粮食,业务涉足全球100多个国家。其子公司普克公司是世界上最大、最有经验的乳酸盐生产商,普拉克公司的工厂分布在巴西、西班牙和荷兰,同时它具有一个遍及全球的销售网络。再如,乳业第一巨人法国的达能公司其年销售额为60亿欧元,帕玛拉特公司年销售额也达到60亿欧元,雀巢公司的年销售额为133亿欧元。新国际集团在大陆的投资达到12亿美元,其方便食品事业部在中国大陆有12个生产基地,是大陆最大的方便食品生产商;其饮品事业部在大陆有9个生产基地,其糕饼事业部在大陆有3个生产基地,是大陆最大的糕饼生产商;菲律宾晨光食品有限公司在大陆的投资也达到了1亿2千万美元。就是这样的一些巨无霸企业已经或正准备进军中国市场。

2.国外农产品加工水平比较高。

农产品的加工程度决定着农产品的增值程度。越是精深加工,增值程度越大。如豆类加工,经过初级加工可得到豆油、色拉油,色拉油加工比普通豆油加工精深些,所以其增值程度也高一些。大豆还可进一步精深加工出大豆磷脂,其市场价格及市场前景非常看好。若年产100吨粉磷脂,可创产值500万元。在国际上,玉米可被精加工成为 3000多种产品,尤其是其深加工产品——各种氨基酸类等等,其增值程度是其原料产品价值的成百倍,有的可达上千倍。这表明农产品精深加工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也表明农产品加工业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

3.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品品种向安全、绿色、休闲方向发展。

从全球范围来看,安全、绿色、休闲成为人们消费的主流和方向。随着全球人们工作和生活的不断变革,在众多的消费者中出现了有钱无闲的现象,同时也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这就使休闲食品逐渐成为一种国际化的趋向。

Leatherhead Food RA最近针对全球12个主要市场所做的统计,显示1999年的休闲产品的总产量达440万吨,约合300亿美元。美国每年每人的平均消费量达8.6公斤,其次是荷兰和英国,分别为6.5公斤和5.7公斤,较低的是意大利和巴西,分别只有1.5公斤和1.7公斤。各国、各企业看好的休闲食品的生产,致使休闲食品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这使全球休闲市场相当集中,跨国性的企业和品牌对休闲食品市场占有绝对优势。百事公司旗下的Fritoby就宣称占有全球40%的市场,第二位的Procter&Gamble则降到5%的占有率,另外一些2-5%占有率的公司则包括美国的Nabisco公司、德国的Intersnack与Bahlsen公司等。

4.企业自身经营管理水平高。

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其他现代企业一样,经历着现代管理的冲击。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尤其是那些国际性企业,管理水平普遍比较高。主要表现在:(1)企业管理主题的层次较高。管理主题是指某一时期企业管理所侧重的关键问题。当前,发达国家企业管理的主题已经跳出企业内部的成本管理、生产管理,逐渐转向侧重于企业外部的战略管理,竞争也从低层次的价格战转向了高层次的战略选择与实施方面的较量。企业在前瞻力和判断方面有着很大优势。(2)企业的产品优势。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一般规模较大,所以他们拥有品种繁多的产品系列。一方面,由于这些企业规模大,技术力量雄厚,产品的开发、生产都非常稳定,质量可靠,成本较低,他们有着较强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这些企业都拥有一些国际知名品牌,如雀巢、康师傅、达能、上好佳、百威啤酒、米勒啤酒等,在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5.有利的政策导向。

政府的产业政策、金融政策、税费政策等大大影响企业的发展。发达国家通过政府的控制性政策、协调性政策、引导性政策和扶持性政策,对其农产品加工企业和涉农企业进行相应的干预和扶持。

二、启示与借鉴

1.以市场为导向,开发新产品和发明或引进新技术。

以市场为导向,实际上就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来组织企业内部的新产品开发和技术的改进。市场需求有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之分。对于现实需求,企业只能适应,企业内部产品开发、技术革新、加工制造、内部管理等都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核心,来组织企业内部的制

造资源和企业管理。此时,对于潜在市场需求,企业有一定的主动性,企业可以引导需求、创造需求,把潜在的需求激发出来,并引导其向有利于企业的方向发展。

2.在农产品加工行业发展大企业集团,做大规模。

从总体来看,我国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很难与国际性企业相提并论,这在农产品加工行业尤为明显,我国有5万多个食品加工企业,仅有133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占0.3%。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多数以乡镇企业、集体企业或私营企业为主要形式。其规模非常小,有的甚至就是一些手工作坊,面对国外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挑战,无力回应。就乳业来讲,上海光明排名第一,其年销售额15亿元,利润7000万元,而雀巢年营业额133亿欧元,1999年在中国销售额为38亿元,是光明的2倍还多。目前,中外企业对乳业市场争夺战已拉开序幕,国内乳制品品牌渗透率:光明是9%,其次是雀巢5.9%,三元5.2%,达能3.4%。

现在,政府部门已意识到这潜在的危机,开始把农产品加工业的规模做大作为农业调整的重大步骤,改变现有发展格局,所以企业应抓住这一两年时间,大胆进行调整改革,以迎接国外企业更大规模的挑战。而做大规模,可以扩大产量,降低成本;做大规模,可以增强资金和技术实力,及时开发市场需要的产品;做大规模,可以树立品牌,打名牌战略,以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3.要不断进行技术改进,以实现“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为目标。

农产品的初加工方式收益有限,精深加工的效益较高。在我国农产品深加工的过程中,技术是一个瓶颈因素。目前,在农产品加工过程中,有许多核心技术我国企业只是在模仿国外企业的技术,所以我们只能跟在外企的后面,亦步亦趋地模仿,始终得不到高额垄断利润,只是微利。而且,经常出现知识产权的磨擦。在共同争夺中国这片市场过程中,外企不会把核心技术轻易地转让给我国企业。所以,我国企业应加大技术的投入,尽快开发自己的核心技术,以便从对外国企业技术上的依附独立起来,彻底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4.政府要给予必要的支持。

由于我国的特殊性,要求政府给予必要的支持。如我国的农业发展银行的贷款政策只限于国有粮食收储公司,而在农产品加工转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粮食加工转化企业却享受不到,必须通过国有粮食企业代收代储,国有粮企再售给加工企业,相应增加了税金和费用,不利于非国有粮食加工企业的发展。再如,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市场的行政性分割、封锁等导致企业规模小、生产分散,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也不利于形成公平的竞争和统一的大市场。

5.企业自身的机制与经营要进一步改善。

我国企业的自身的机制和管理水平普遍比较低,所以对于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竞争环境是复杂的,加上成功“入世”,面临的是残酷的竞争。中国企业要学习管理、技术、制度安排,以期赶上并争取超过走在前面的发达国家的企业。而现在我国企业之间的竞争多数还停留在较低层次的价格竞争上,而战略管理一层上尤显软弱。现在,我国企业职能层的战略与事业层的战略相对而言比较成熟,而在公司层即企业总战略上尚显不足。所以,今后我国企业在这方面要花大力气来做好。

5国外经验对北京山区发展的启示 篇7

1.1 制定强制性法律法规作保证, 立法过程循序渐进

发达国家法律具有充分的严肃性, 是各种法规得以产生效果的前提。从国外的实践来看, 发展循环经济首先必须由立法机构和政府制定一系列强制性的法律和政策规则, 规范企业和消费者的市场行为。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立法几乎都是由废弃物处理处置法开始, 在所有的国家中, 当推德国和日本的循环经济法律制度最具代表性。

德国在立法方面先在有关具体领域实施循环经济思想, 然后建立系统整体的循环经济法规。早在1972年就制定了《废弃物处理法》, 但当时强调废弃物排放后的末端处理。1986年对其进行了修订并改称为《废弃物限制处理法》, 发展为从“怎样处理废弃物”提高到“怎样避免废弃物的产生”, 强调避免废弃物产生和循环利用废弃物。1996年10月, 颁布施行《物质闭路循环与废物管理法》, 这一法令被认为是德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标志, 真正将废弃物的处理提高到循环经济的高度上。该法律的主要宗旨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保证垃圾得到最大限度的再利用。

在《物质闭路循环与废物管理法》的框架下, 德国还根据各个行业的不同情况, 制定了促进各行业垃圾再利用的法规, 使饮料、废铁、矿渣、废旧车辆、废旧电子商品等都变废为宝。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是《物质闭路循环与废物管理法》的中心, 也是德国循环经济的基础。其特点就是要求生产者在设计、制造、利用和处理中考虑到产品的环境因素。将生产者应负担的环境责任延伸到其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 特别是产品消费后的回收处理和再利用环节, 是减少生产过程以及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的环境影响的一种综合产品环境保护政策。自废弃物循环利用法律颁布实施以后, 德累斯顿市的固体垃圾总量持续下降, 1995年98万吨, 2003年降低到29万吨, 其中25.7万吨得到回收再利用, 填埋的只有3.3万吨。

日本是发达国家中循环经济立法最全面的国家, 具有较为完善的循环型社会法律保障体系。日本将2000年命名为“循环型社会建设元年”, 这一年日本国会通过了有关促进形成循环型社会的6项法案, 形成了包含3个层面的法律法规体系, 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成系统的循环经济法规体系, 见下图。《促进循环型社会形成基本法》作为整个循环型经济社会

法律体系的基础层, 为资源循环型社会的创建提供了基本的法律框架, 并指导了其他与资源回收利用相关的法律法规, 具有宪法性质。该法还明确规定了国家、地方政府和企业的任务与责任。在《促进循环型社会形成基本法》的原则指导下, 各配套法发挥在各自领域的作用, 构筑恰当的社会物质循环。《容器与包装再生法》和《家用电器再生法》两部法实施以来, 近37家回收利用企业都取得了很好的效益。仅PET瓶的回收就达到了2万吨, 回收率达30%以上。从2000年纸容器包装回收以来, 纸品的总回收量达3万吨, 回收率达60%以上。

“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德国和日本的循环经济立法都经历了一个相对较长的自下而上的发展过程。二者都从固体废物法开始, 然后扩展演变。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德国先在有关具体领域实施循环经济思想, 然后建立系统整体的循环经济法规;而日本是先有总体性的再生利用法, 然后向具体领域进行推进。

其他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法国、丹麦、比利时和奥地利等国, 尽管没有颁布以循环经济或循环型社会命名的法律法规, 但都在相关法规中程度不同地引入循环经济思想和原则。丹麦政府推进环境保护和促进循环经济的举措中突出立法的重要性, 以立法的方式, 规定企业废弃物排放标准和排放数量, 超标超量排放将受到严厉处罚;法律规定产品及其包装在设计时就必须考虑易于回收, 法律规定地方政府应对所有废弃物负责等。2002年, 丹麦64%的废弃物得以回收利用, 26%焚烧产生能源, 只有9%的废弃物最终填埋处理, 还有少量进行特殊处理和暂时存储。

立法先行, 凭借法律来促进和规范资源利用率提高和循环型社会的形成成为发达国家的共识和群体行动。因此, 立法体系要完整、法规政策要相互配套、执法监督机制健全有效成为循环经济健康发展的保障。

1.2 确立明确的目标, 实施计划详尽

德国确立了国家级的减物质化目标, 见下表。在能源和二氧化碳减排方面, 在兼顾环保与能源安全的前提下, 德国政府先后出台了《可再生能源法》、《生物能源法规》、《10万个太阳能屋顶计划》等一系列有关环保和节能的法规和计划。为了密切配合法律的实施, 德国政府还制定了《可再生能源市场化促进方案》、《家庭使用可再生能源补贴计划》等多项细则, 力争使可再生能源成为民众使用的主要能源。

日本设定的目标更为明确, 推进体系更为系统。配合《促进循环型社会形成基本法》, 日本制定了《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计划》, 具体目标是:在2000—2010年, 物质流量 (原材料流量) 目标为①资源生产率到2010年约为39万日元/吨, 比2000年提高40% (资源生产率=GDP/天然资源等的投入量:表示怎样用最少的资源获得最大财富的值) 。②物质循环利用率2010年约为14%, 比2000年提高40%。③物质最终处理量到2010年约为2800万吨, 与2000年相比减少一半。具体的措施目标是每人每天的垃圾排放量减少20%, 循环型社会的相关商业市场和雇用规模扩大一倍等。日本还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以废物循环为特征的24个生态城镇。提出了“从某种产业的废弃物为别的产业所利用, 地区整体的废弃物排放为零”的生态城镇建设构想。

1.3 政府及时颁布配套政策, 调控手段措施齐全

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时, 经济政策是法律体系的重要补充手段。基于市场的经济手段越来越受到环境政策制定者的青睐, 除了引入生产者责任延伸和消费者付费两大基本制度的同时, 排污权交易、排污收费、押金返还制度、生态税、资源税等政策工具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各种政策手段综合配套, 共同促进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应有的主要政策包括:

1.3.1 政府奖励和补偿金政策

如美国设立了“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 支持化工界降低资源消耗、防治污染的有实用价值的新工艺新方法的研发。日本则建立了针对居民的资源回收奖励制度, 还针对生态城镇项目建立了补偿金制度。

1.3.2 税收优惠政策

对使用循环再生资源或生产再生资源产品的企业实施税收减免优惠政策。日本对废塑料制品类再生处理设备在使用年度内, 除普通退税外, 还按价格的14%进行特别退税;对废纸脱墨、玻璃碎片夹杂物去除、空瓶洗净、铝再生制造等设备实行3年的固定资产税退还。

1.3.3 收费政策

主要有①废旧物资商品化收费。日本规定废弃者应该支付与废旧家电收集、再商品化等有关的费用。②垃圾收费。美国200多个城市实行倾倒垃圾收费政策;美欧国家对饮料瓶罐采取垃圾处理预交费制, 预交金部分用于回收处理, 部分用于新技术研究。③污水治理费。如德国居民水费中含污水治理费;市镇政府必须向州政府缴纳污水治理费;污水治理没达到要求的企业要承担巨额罚款。

1.3.4 税收政策

①征收新材料税。促使少用原生材料、多进行再循环。②征收生态税。如德国除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外, 汽油、电能要征收生态税, 间接产品也不例外。③征收填埋和焚烧税。主要针对将垃圾直接运往倾倒场的公司或企业。如在丹麦, 对垃圾填埋征收每吨50欧元垃圾填埋税, 对垃圾焚烧征收每吨44欧元焚烧税。对回收利用的垃圾和危险垃圾不征税。设立这个税种可促使减量化, 对再生利用途径显示出吸引力。

1.4 依靠技术创新, 强调系统效率升级

日本在《促进循环型社会形成基本法》中强调科学技术的振兴, 应致力于开发资源循环利用及处理技术及其相关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2001年日本在综合科学技术会议上通过了《分领域促进战略》, 选择了零垃圾型、资源循环型技术研究作为环境领域今后5年内应该重点努力研究的方向之一。日本有关研究机构和大学, 围绕着循环经济的主题, 进行了大量具体的研究工作和技术开发, 这些研究成果都必将推动日本的循环型社会的发展。

1.5 责任界定明晰, 政府示范, 多方参与

从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中可以看到, 政府在建立循环经济战略的任务上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具有重要作用。政府通过环境教育, 倡导绿色消费, 扩大了民众对循环经济的认可和支持。在日本, 政府不断充实其环境宣传手段, 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各种媒体进行宣传活动, 同时还在互联网上开设绿色购物网 (GPN) 、绿色消费者全国网为消费者提供商品的环境信息。政府带头使用环保产品对民众消费观念的更新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从2001年4月开始, 根据《绿色采购法》, 日本政府各机关在购买商品如纸张、文具用品、汽车时, 都要购买减少环境负荷的环境友好型产品, 这一行动已经在日本产生了较少环境负荷的效果。

没有家庭民众的广泛参与, 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循环型社会的努力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国外家庭和民众的广泛参与和积极投入主要有①参与垃圾分类与回收。各个家庭将垃圾分类遗弃后, 有专门部门回收循环利用。诸多发达国家都对垃圾采取了分类处理方式, 这一措施的有效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民众的自觉维护和支持。②购买绿色产品。民众改变“高消费、高浪费、高污染”的传统消费模式, 实施绿色消费, 购买绿色产品, 有利于循环经济在社会范围的推广。在购买商品时, 消费者除质量和价格外还会考虑环境因素 (如商品所用材料是否会污染环境) ;会选购无添加剂的食品;自带购物袋以减少白色污染;购买包装简单或没有包装的产品, 以尽量减少垃圾的产生。消费者购买绿色产品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在发展循环经济中, 中介组织是连接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在信息咨询、技术培训和指导等方面都发挥其不容忽视的作用。这些组织使废弃物的回收和排放逐步走上规范有序的轨道, 使政府的循环经济政策更好地得以贯彻实施, 使市民、企业、政府形成一体, 通过沟通信息、调剂余缺, 推动了垃圾减量运动的发展。

2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0年以前——不自觉的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尽管世界上还没有系统地提出循环经济的概念, 但实际生产中已经具有循环经济的萌芽。例如, 当时也有“三废”的利用。像高炉煤气作为生产和生活用能, 化工企业的相关产业链体系, 废钢铁等金属的回收利用等。但当时发展循环经济是不自觉的, 主要是经济上有明显效益的废旧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

第二阶段:1990—2002年——在环境压力下对循环经济理论认识的深化阶段——生态经济阶段。进入90年代, 随着经济增长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中国政府和居民的环境意识开始觉醒, 环境保护界开始反思, 如果按照过去先污染后治理的环境保护道路, 中国的污染问题无法得到根治, 因为污染增长过快。因此, 治理环境污染开始由末端治理向源头治理转变, 清洁生产和减少消耗成为环境保护部门关注的重要问题。这一阶段, 强调以生态规律指导经济活动, 发展经济生态系统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例如, 生态省、生态市县试点建设等。在这一阶段, 循环利用资源和节约利用资源主要是作为减少污染排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手段。

第三阶段:2003年起进入到循环经济理论和实践推进阶段。2003年1月1日, 世界上第一部以清洁生产命名的法规《清洁生产促进法》正式生效, 这是我国可持续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一阶段, 政府的主要任务是发动经济增长, 扩大内需, 抑制通货紧缩, 增加就业。经过几年发动, 到2003年, 经济增长速度突破了在7%~8%的徘徊状态, 达到了9.3%。这标志着经过5年的持续准备和发动, 中国经济重新进入了加速增长轨道, 进入了新一轮高增长周期。

但是, 由于中国经济未来一个时期的基本特征是加快城市化与消费升级相结合, 无论是投资需求, 还是消费需求, 都将以重化工产业为基础, 因此, 更快速的增长不仅加大了污染的排放, 而且加大了资源的消耗, 这使得中国人均资源拥有量低的弱势得到快速而充分地暴露。资源的短缺与环境制约一样将会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瓶颈。节约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不再仅仅是环境保护的需要, 而是涉及国家经济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因此, 以节约利用资源、循环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将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再生利用为外在表现形式的循环经济模式, 就成为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两大难题的主要出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与人口三大制约中的两大难题将会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得到解决。

3 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3.1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强有力的法律依据作保障

在推进循环经济过程中, 必须加快制定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通过法律、法规对循环经济加以规范, 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要特别借鉴日本和德国的经验, 制定推进循环经济的基本法律体系, 同时制定一些循环经济的单项法规, 如:废旧包装容器回收法、废旧家电回收法和废旧汽车回收法等。

3.2 推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经济政策, 推进制度创新、政策创新

有效的激励政策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如通过低息、无息以及减免税等政策、资源回收奖励制度等手段对符合循环经济运行原则的行为进行鼓励;加大对排污费的收缴强度和力度;尽快出台清洁生产促进法实施细则, 加大清洁生产推行和实施力度等。执法是循环经济法制的关键, 开展执法检查, 应严格环境管理和监督。在丹麦目前企业对于发展循环经济已经达到了自觉地程度, 清洁生产已经成为必需的模式。政府已经不再刻意要求企业减少废弃物排放量, 只要求其总量增长速度不超过经济增长速度。税收政策正由关注“清洁生产”转向更注重“末端治理”。这并非政府不再注重清洁生产, 而是不需要再由政府去直接要求企业如何做。政府通过在客户端施加政策影响, 通过市场需求的倒逼机制迫使企业在选择原材料和进行产品包装设计等“前端”工作时就不得不考虑环保的问题, 进行清洁生产。

3.3 加快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

科学技术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支撑。一方面, 努力突破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制约。重点组织开发有普遍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零排放”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回收处理技术以及降低再利用成本的技术等, 不断提高单位资源消耗产出水平, 尽快使资源消耗从高增长向低增长、再向零增长转化, 使污染排放量从正增长向零增长、再向负增长转化, 从源头上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和环境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 积极建立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 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循环经济的技术、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 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等。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行业节能技术服务中心、行业清洁生产中心的作用。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借鉴国外推行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

3.4 要用脚踏实地, 务实发展的观念来发展我国的循环经济

这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前提。避免好大喜功, 更不能只唱不做, 进行概念炒作。回头看看发达国家, 哪个国家不是从最基本的废弃物处理做起?不要小看“废弃物垃圾经济”, 如果我们真的把全国城镇居民每天的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处理, 那该有多大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中, 把循环经济放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框架下来推进, 在现阶段重点解决节能降耗、推进清洁生产、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发展环保产业和开展循环经济试点。中央和国务院的意见符合中国的实际国情, 所以在现阶段, 我们应该按照这些原则来开展循环经济的实践工作, 不断总结经验, 因地制宜、有条不紊地将循环经济引向深入。

3.5 推进政府绿色采购制度, 促进绿色消费

循环经济应包括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两方面的改变, 政府作为最大的购买团体和循环经济的推动者, 应切实推进政府绿色采购制度的贯彻实施, 使绿色采购制度进一步法制化、规范化, 并扩大其实施的范围, 发挥对社会绿色消费的推动和示范作用。同时, 应大力培育绿色市场, 鼓励和支持各行各业、各种消费群体改变消费意识和消费习惯, 提倡反对奢靡浪费、节约一切自然资源的绿色消费观。

3.6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带动广大民众积极参与

循环经济涉及每个公民、每个家庭、每个社区、每个企业、每个地区乃至整个民族。我们已经没有了发达国家工业化时的廉价资源和环境容量, 也经不起传统发展方式带来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从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考虑, 为子孙后代的发展着想, 我们必须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发展经济, 以最小的经济成本保护环境, 用发展的思路解决工业、城市化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必须发动社会大众, 充分认识环境和资源对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 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循环经济模式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吸引全体居民积极参与发展循环经济。这是我国循环经济顺利发展的重要基础。

摘要:循环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20世纪90年代以来, 发达国家就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 并取得了成功的实践。中国对发展循环经济相对是滞后的, 这与我国环境与资源恶化及短缺状况极不相称。但党和政府对发展循环经济高度重视, 面对我国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们更应借鉴和吸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把循环经济放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框架下来推进, 在现阶段重点解决节能降耗、推进清洁生产、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发展环保产业和开展循环经济试点。脚踏实地、因地制宜、有条不紊地将循环经济引向深入。

关键词:循环经济,经验,启示

参考文献

[1]袁光耀, 等.可持续发展概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1.

[2]齐建国, 等.中国循环经济的实践问题[EB/OL].http://www.cciced.org, 2005-03-05.

[3]解振华.关于循环经济发展释疑[EB/OL].http://www.cciced.org, 2005-02-20.

[4]齐建国, 李涛, 李金华, 等.中国社会科学院循环经济代表团访问丹麦和德国研究报告[EB/OL].http://www.cciced.org, 2005-01-20.

[5]周宏春.循环经济与发展——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系统创新.http://www.cciced.org, 2005-01-20.

[6]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战略与机制课题组.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战略与机制课题组最终报告简稿[EB/OL].http://www.cciced.org, 2004-01-15.

[7]解振华.关于循环经济理论与政策的几点思考[N].光明日报, 2003-11-03.

国外自由贸易园区发展经验及启示 篇8

一、国外自由贸易园区发展经验

(一)先进的管理模式对规范园区运营有重要作用

先进的管理模式是自贸园区发展的关键。美国规定公营企业和私营非营利性企业都有权利管理自贸园区,申请企业建立园区必须得到自由贸易园区委员会授权。同时,管理企业根据法律条款制定园区规划,对园区发展运营严格监督,有效维护公共设施,在固定时间向自贸园区委员会上交各企业年度总结报告。园区启用、停用或变更时,管理者必须提交书面同意书,还要对园区一切违法行为承担相应责任。美国对自贸园区的规范化管理成效显著,如美国纽约港自由贸易园区采用“企业管理”模式后,园区运营井然有序,市场竞争环境良好,据央广网数据显示,目前纽约港自由贸易园区已经成为全美250多个自由贸易园区中面积最大的园区之一,港口对外排名中位居北美第三、东海岸第一。巴西马瑙斯自贸园区政府组织成立了自贸园区管理局,园区事务交由管理局全权打理,管理局负责园区日常事务的规划、政策制定以及项目审批,在先进管理模式的带动下,园区运营呈现规范化,效益可观。据人民日报报道,2014年马瑙斯自贸区的总产值接近400亿美元,几乎相当于整个巴拿马的国内生产总值。可见,先进的管理模式能极大提升园区管理效率,带动园区良好发展。

(二)开放的园区环境带动自贸园区良好发展

开放的环境对园区招商引资有重要意义。从1999年开始,新加坡政府设立“特许完全业务”牌照,放开对外资银行的限制,准许其在境内开设分行并且安置自动提款机,并且,取消了外资银行在本地银行业中持股比例不超过40%的限制。新加坡自贸园区在开放的环境下取得了良好发展,园区在开放金融服务市场过程中,对外资银行管制采取逐渐放开政策,扩大了金融流通渠道,吸引了跨国公司投资,据中国区域发展网数据显示,目前新加坡自贸园区现已经吸引了4200家跨国公司在此设立总部。巴西玛瑙斯自贸园区准许外国游客任意购买免税商品,并能将免税品带出到巴西关境外,开放的环境不仅增加了自贸园区产品交易量,而且带动了产品出口。据全球政务网显示,2015年玛瑙斯自贸园区投资总额超过10.7亿美元,出口总额高于2.05亿美元。由此可见,自贸园区有一个比较开放的金融环境,能带动自贸园区良好发展。

(三)完善的服务为园区企业提供便利

完善的服务能为园区企业日常运营提供极大便利。爱尔兰政府规定,海关需要提供24小时通关服务,必须报关的货物可以先存储,再报关;企业也能用公司存货账户来代替海关查验,之后,海关授权符合条件的企业获得更多的通关程序减免权力。爱尔兰香农贸易园区在此便利的条件下能避免出现通关手续繁杂、通关时间长等问题,进而提高企业通关效率,据爱尔兰香农集团战略总监称,香农贸易园区航空产业已经吸纳了70多家配套企业进驻,美国已经在爱尔兰建立了海关预检,中国游客和货物可以在爱尔兰提前办理美国的入关,到达美国后就可直接入关,无须再办理手续。此外,美国不仅准许货物转移关税延迟,而且税率可适当降低,在经过自由贸易园区委员会同意后,企业管理者可以选择园区生产的最低税率产品,作为进入美国境内应该缴纳的关税税率,这可以极大降低应缴税款。如美国纽约港自贸园区实行关税优惠政策,加上完善的服务吸引了大量国外企业入驻,在纽约港自由贸易园区多家制造商中,有40%的制造商来自于海外。

(四)信息产业发展战略能为自贸园区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信息产业发展战略能极大带动自贸园区经济发展。如新加坡自贸园区从1980年开始制定信息产业发展战略,并取得了较好成果。其“网上综合服务申请系统”正式运行后,相关部门处理执照的平均时间由之前21天减至8天,对简化企业注册程序、为外商投资提供便捷有积极作用。此外,新加坡自贸园区80%以上的创业者都能通过互联网申请执照,其贸易网业务范围涵盖海关、税务等35个政府部门,进出口贸易相关的所有手续都可以通过贸易网完成。据新加坡商务部外贸发展局公布,截止2015年底,新加坡自由贸易园区全部贸易中有95%的通关手续通过此系统完成,由此可见,新加坡自贸园区的信息化管理建设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并且为其发展提供了极大便利。同时,欧洲爱尔兰香农自由贸易园区内设有弹性较高的保税仓储以及运输网络管理系统,可以为企业办理相关手续提供极大便利。企业只要提供一次信息,相关机构便可实现信息共享,避免办理手续太过繁杂。

二、我国自由贸易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自贸园区法律法规不系统

自贸园区的良好发展需要有规范的法制环境来支持,我国的自由贸易园区现在只有上海、天津、广东、福建四个,很快内陆地区要增加6至8个,包括武汉,然而,我国缺乏相关政策法规作为监督,导致自贸园区建设存在缺陷。虽然全国人大常委会曾就自贸园区问题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但是目前还没有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来规范自贸园区内投资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如上海自贸园区,目前只有一部由民间法律服务业协会和律师事务所人员合编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法律法规政策汇编(中英文)》。当前,我国其他自贸园区也存在法律法规不完善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国外投资者在自贸园区的投资意向,不利于我国自贸园区可持续发展,这极大地影响了自贸园区发展进程。

(二)管理机制不完善,影响自贸园区金融决策效率

目前,我国四大贸园区的设立以及重大决策商议是由国务院部委和其对应的直属机构来做决定,园区内行政管理以及开发工作均交给地方政府去负责。当前,园区内采取的“一区一议”监管原则对金融资源与金融监管协调统一产生不利影响,如上海曾被定位为我国“金融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之后,由于金融改革政策与节奏不协同,细则操作没有完全落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区内内金融机业务拓展和创新。天津自贸园区的战略定位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平台,然而,由于园区管理机制不完善,导致金融决策效率较低,自由贸易账户实际操作不能完全落实,没有达到带动京津冀协同高效发展的目标。

(三)自贸园区税收较高,优惠幅度较小

自贸园区的税收门槛一直是制约离岸贸易长远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现阶段自贸园区的离岸贸易依旧按之前的25%征收所得税。国外自贸园区为提高自身竞争力,通常实施比区外更低的税率或在重点领域实行更加优惠的税率。但是我国自贸园区却没有享受到更多优惠。相比之下,其他离岸贸易中心税收都较低。以企业所得税为例,据新华网数据显示,就离岸业务所得利润缴税方面,我国天津自贸园区企业须缴纳25%的企业所得税,新加坡企业所得税为17%,而香港需缴纳16.5%。新加坡和香港还可以免税或者享受低税率优惠。所以,税收较高、优惠幅度较小影响了离岸贸易的发展,从而影响了我国自贸园区发展进程。

(四)自贸园区中小企业融资难,阻碍自贸园区发展进程

融资难是自贸园区内中小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窄且融资成本高,大约95%以上的融资来源于向金融机构借款。票据由于成本低,申请程序容易,也成为园区内中小企业的重要融资工具,而近期随着票据业务整顿开始,票据市场利率快速上升,进一步加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压力。当前,我国福建自贸园区中小企业占比超过70%,提高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必然会传导到企业实际运营中,对自贸园区经济形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福建自贸园区内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主要包括:贷款利息、抵押物登记评估费用、担保费用以及风险保证金利息,通常情况下,金融机构在放款时,银行以预留利息名义会扣除其中一部分本金,中小企业实际只拿到本金的80%。可见,福建自贸园区内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已经阻碍了整个园区经济发展。

三、启示

(一)改进管理模式,促进自贸园区长远发展

自由贸易园区的开放程度和发展成果与货物进出是否自由有极大关系。因此,我国应该借鉴新加坡自贸园区和巴西玛瑙斯自贸园区的成功经验,制定系统的战略,逐步实现物流、投资和金融服务的更大自由化,逐步放宽对投资者的限制,允许投资者自由开展投资经营活动,鼓励各类国内外资本在自由贸易园区投资并设立机构。同时,加强离岸金融中心建设,提倡区内企业开设离岸账户、国际贸易结算试点、融资租赁、保税船舶登记、国际中转集拼、启运港退税等业务,允许园区内金融机构开发外汇金融衍生服务以及区内企业直接到海外上市融资等试点。

(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使园区内资本竞争自由化

我国自由贸易园区要想长远发展,必须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深入转变政府职能的前提下,发挥园区内企业主体职能,政府事前审批可以换成过程服务或事后监管,提高政府为企业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效率。在此基础上,还要处理好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统筹国内、国外市场和资源,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此外,要致力于加快园区内土地使用管理进程,做到让政府、土地使用者、土地开发者可以合理分配各自利益,使土地资源在合理的范围内自由流动。同时,需要严格强化执法力度,全面落实知识产权保护,最大限度激发园区内企业的创新力和活力,形成更合理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三)在海关特殊监管区的基础上联合申报,逐渐扩容

对于即将申报的自贸园区,应该借鉴上海、广东和福建自贸园区发展经验。上海自贸园区最初是由浦东外高桥保税区、洋山保税港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以及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共同组建而成,在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后,在此前基础上扩容后形成的广东自贸园区最初由深圳前海、广州南沙和珠海横琴各自独立申报,之后由三个片区共同获得了批准。因此,国内其他地区在申报自贸园区时应该借鉴上海、广东自贸园区申报成功的经验,既要联合几个条件优越的片区联合申报,还要以海关特殊监管区为基础进行申报,并根据发展情况,逐步扩容。

(四)逐步扩大园区开放程度,进一步拓展其服务功能

在自由贸易园区服务功能构建方面,我国应该在区内加工与转口贸易同时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开放程度,大力拓展以及完善园区的整体服务功能。应该加强国际间贸易合作力度,充分发挥园区转口贸易功能。根据各园区所在当地的辐射范围,改善周边公路港、内陆港等与园区对接的管理,充分利用港口或者内陆拥有的优势,探索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运开发操作模式。另外,应该进一步尝试在园区建立国际商品交易平台,为产品的国际贸易提供便利。

(五)建立风险投融资中介服务体系,加强风险投资项目评估

上一篇:餐厅员工守则下一篇:我的美国旅游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