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森林保险发展模式对中国的启示(精选8篇)
国外森林保险发展模式对中国的启示 篇1
国外森林保险发展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
在百度百科中,世界各国森林覆盖率:芬兰66.7%,日本64.2%,韩国61%,挪威60%左右,瑞典54%,巴西50-60%,加拿大44%,德国30%,美国33%,法国29%,印度23%,中国20.36%。而森林覆盖率是和本国森林保险发展的程度成正比的。在世界范围内看来,日本,北欧和美国的森林保险体系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制度。而我国的保险体系建设仍旧处于不成熟的阶段,森林保险立法出台进程缓慢。
一,充分认识到森林保险的重要性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发布的《2012世界森林状况》,对比2009~2011年同期数据,可以看出,森林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已经进入一个平稳期。这得益于大多数国家的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反过来思考,以前的森林破坏率高涨,难道仅仅是因为经济没有得到发展?将森林纳入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我们的必选项,重视森林的作用,完善森林立法体系,将保护森林切实融入人们的生活,已是刻不容缓。自1995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发行《世界森林状况》一书开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普通民众开始关心森林状况。
而在森林状况日益变好的今天,人们的眼光也自然而然的向外扩散。我们可以看到,林业是一个高风险的产业,其对保险有着巨大的潜在需求。林木在漫长的生产周期里,既易受到火、风、雪、水、病虫害等自然灾害袭击,又易遭到乱砍乱伐、毁林开荒
等人为破坏。从调查可以看出林业自身具有巨大的风险性,且有增大的趋势。林业灾害给林业发展造成的巨大损失是林业经营无法承受的。
我国林业保险出现较早,但发展十分缓慢。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森林保险却一直停滞不前甚至出现业务萎缩的现象。随着林业市场经济的到来,林业保险越来越重要,尤其是一些较为注重效益的商品林。一方面,林农的收入偏低、保险意识薄弱,投保率过低。另一方面,林业保险经营效率较差,亏损严重,供给主体严重不足。这就使得保险公司提高保险费率或限制责任范围,从而加大了投保人的经济负担,抑制了投保需求,进一步限制了承保面的扩大,形成恶性循环,我国的林业保险一直处于这样一种“两难困境”。
二,认清自身劣势,灵活借鉴国外的森林保险发展模式
众所周知,芬兰国土的66.7%都是森林,而其中的1/3都得到了保险,森林保险体系完整又健全。芬兰的林业保险是由许多私人的保险公司组成的芬兰保险中央联盟来经营的,而各私人保险公司又统属社会事务和卫生部的保险局管理。瑞典1920年就开办了森林保险,后来逐步发展为以综合保险为主的林业保险业务。良好的林业保险事业,极大地促进了两个国家的林业发展,均堪为世界的范例。
具体分析,(1)芬兰是世界上最早开办森林保险的国家,目前,承保数量和险种都有很大的发展,在芬兰的森林保险赔偿中,保险公司提供森林保险的1/3,政府补助基金提供剩余部分。经营险种包括:
森林火灾保险,森林综合保险,森林重大损失保险和森林附加保险。各种保险综合年赔付率达到68%,业务发展比较稳定。
(2)瑞典开办森林保险已有80多年历史,森林保险由私营保险公司经营,并成立联合再保险公司。将全国化成6个林区,不同林区有不同的保险率。按森林面积收取保费,按实际损失赔偿。实行单一森林保险和森林综合保险两个业务。业务发展稳定,据行业统计,年赔付率大约在40%。
(3)日本的森林保险是以日本民间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全国森林组合会主办的——市·町·村的森林共济会经营。通过官方机构,为森林保险提供再保险。火险,气象险和喷火险三大险种的综合延续至今,近几年,日本森林经营目标由振兴林业转为充分发展森林生态作用。国有林经营管理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森林保险只针对民有林。
综合森林保险业发达的国家的情况,可以看出几个共同点:由单一灾害险种逐步扩大业务范围,发展到综合险种;一般森林保险都由私营保险公司或是联营保险公司承担;根据不同林种、树种以及价值确定不同的保费和赔率;国家予以管理和保费补贴。
对比国外,当前我国森林保险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1、赔付率过高,亏损严重
2、理赔复杂,经营管理技术要求高
3、山区的产权分配制度制约了林业经营者的投保积极性
4、林区经济不发达,制约了保险的需求
5、林农市场意识缺乏
6、险种单一,不能满足林业经营者的需求。
7、森林保险法律法规缺位
8、从政府角度看,国家政策对森林保险支持力度远远不够
9、现行保险体制不适应森林保险发
展的需要
三,要针对现有状况的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
(一)加强林业保险的政策法规建设
森林保险带有明显的公益性,他是国家林业和农村发展政策的组成部分,保险业务较发达的国家都有相应的法律确认森林保险的地位和操作程序。而我国在这方面欠缺很大。
积极出台林业保险相关政策,加强林业保险的法制建设,是加快发展林业保险的保障。当前,我国开办林业保险的仅有中国人民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其实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建立专门从事农业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这样可以简化操作,提高效率,也便于政府出台林业保险相关政策。
(二)完善我国的林权制度
完善的林权制度能促进林业保险业务的开展。林业保险牵涉到林业产权关系,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林权制度,建立明晰的林业产权关系,是林业保险业务开展的前提条件。
(三)加大林业保险投入
应从供需两方面加大对林业保险的投入,提高林业投保者、承保者的积极性。1.提高林业保险意识、加大投保补偿,刺激林业保险需求。2.提高保险公司的林保收益,促进其进行林业保险供给的积极性。
(四)加强林业和保险业的自身建设
加强林业自身的建设是促进林业保险发展的根本途径之一。
要加快林业保险的发展,首先要加快林业自身的发展,提高林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使其对保险有吸引力。二是,通过现实林业建设的调查研究,提高林业资源价值评估的水平,科学合理地评估林业资源的价值,采用合理的林业保险赔付率,使得林业保险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最后,要依据市场的需要,开拓多元化的保险险种,使林业保险灵活化经营,提高其经营效益。
综上所述,我国的森林保险事业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应该不断借鉴外国经验,总结出适合中国的森林保险模式,使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使国家得到长久进步。
参考文献:
1《2012世界森林状况》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罗马 2012
2《北欧森林保险体系成熟》经济日报 新浪新闻文/贾 康 刘 薇
8穆叶久《日本的森林保险(J)林业研究》2003
9刘畅,曹玉昆,《关于进一步拓展森林保险业务的研究》2005 10 H.B.Sheppard.Fire Insurance of Forest .The Journal~ of Land& PublicUtility Economics,May,1937,13(2):111~115
国外森林保险发展模式对中国的启示 篇2
一、国外主要的农业保险模式
1.政府主导下的私营公司经营为主的模式
1939年美国开始试营农业保险,在《联邦农作物保险法》的约束和指导下,开展小麦、棉花、玉米、烟叶等农作物的保险。1980年开始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和私营公司混营,这一时期主要开展农作物全面保险,也增加了农畜中毒、疾病等牲畜保险。1996年之后政府退出农作物保险的直接业务,鼓励私营保险公司全面参与农业保险。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以国家专门保险机构主导,进行政策性农业保险。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只负责规则制定、履行监督等职能,并提供再保险,政府对农业保险保费、经营管理费用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农作物保险的直接业务全部由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或代理。它有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依托,利用优惠政策诱导商业性组织介入其中,最终实现政府淡出、市场主导农业保险的局面。[1]从制度上说,美国农业保险首先是政府主导强制安排,成熟后再由市场私营保险公司跟进成为业务主体,采取自愿保险与相对强制性保险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参保率。
2.政府补贴和再保险支持下的农业共济组合模式
1947年12月日本政府重新颁布了《农业灾害补偿法》,开辟了依法强制参加农业保险和以合作组织为基本形式的农业保险制度的先河。日本的农业保险采取区域性农业共济体制, 建立了三级层次的严密组织机构系统。这三级组织是市、町、村级农业共济组合的基层保险组织;都、道、府、县级的农业共济组合联合会和中央政府一级的农业共济再保险特殊帐户。[2]日本采取强制保险与自愿保险相结合、以强制保险为主,政府对包括稻谷、小麦等主要农畜产品生产的保险都是强制性的。农户参加保险仅承担很小部分的保费,大部分由政府进行补贴,还对农业保险实行再保险政策。
3.政府政策支持下的民办公助模式
此类模式也可以称作西欧模式,包括法国、德国、西班牙、荷兰等国采用这一模式。1900年法国政府颁布了《农业互助保险法》,确立了农业互助型保险社的法律地位和相应权益。这种方式主要是设立私营的小型自助合作保险机构,政府对各种形式的互助保险从法律和财政上给予大力支持,没有全国统一的农业保险制度和体系;政府一般不经营农业保险,但对互助合作保险以发放补贴、提供再保险以及提供特大灾害补偿、优惠税收和免税政策等方式予以扶持。开办的农业保险险种有限,一般只办理雹灾、火灾和其他特定灾害保险。农民自愿投保,保费全由自己支付。[3]
4.国家重点选择性扶植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在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使用,包括印度、泰国、菲律宾、孟加拉国等。该种模式由政府专门农业保险机构选择几种本国最主要的粮食、经济作物进行承保,一般进行强制保险并提供财政资助。这种保险与农业生产的贷款挂钩,只是各国建立的挂钩联系方式有区别。
二、国外农业保险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1.强化农业保险的政策法规建设
各国农业保险模式各具特色,但都有自己的制度规范,有成熟的农业保险法为本国农业保险运作保驾护航。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这几年,各个农业保险公司都是主要服务本地区、自行摸索开展业务的。因此,我国急需一部农业保险法,这是农业保险在我国良性发展的第一要素。只有依靠农业保险法才能使农业保险有法可依、有法可循,使包括政府在内的各主体恪尽职责。
2.加强国家财政税收等政策的支持力度
(1)加强财政对农业保险的支持。
与世界主要国家相比,我国财政对农业保险的支持有限。农业对于国家财政来讲,是财政收入的基础,是财政应该大力扶持的外部正效应产业。尽管国家近年来对农业补贴增加,但是多数属于种粮直补、农机具补贴及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补贴,涉及农业保险的补贴还较少。我国的农业保险可以采取由政府补贴农业保险费的模式,推动专业保险公司的市场化运作,也可由政府成立再保险公司来分散巨灾风险。
(2)允许农业保险公司“以险养险”。
农业保险公司在办理农业政策性保险以外,可以在农村市场对农民开办财产保险和责任保险,也可以针对农民办理人身保险。国家可以允许农业保险公司将保费收入投资国债等稳定收益工具上,这样就可以达到“以险养险”的目的。但是在实际经营过程中要将这些商业性保险和政策性保险业务分开进行,以便国家实行区别性的减免税优惠待遇。
(3)给予农业保险公司减免税等税收政策支持。
对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公司提供减免税优惠政策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目前许多国家对农业保险免征一切税收。我国现行税制规定,对种植业、养殖业险免征营业税和印花税。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种、养两业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例不断下降,农业保险的外延不断扩大。可以考虑免征种、养两业保险的所得税,对种、养两业以外的其他涉农保险可以降低营业税、印花税,免征经营农业险保险公司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从而提高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偿付能力。[4]
3.采取自愿保险和强制保险相结合
农业保险是准公共产品,是政策性保险,政策性保险要与强制性原则结合起来,这一点学术界已经达成共识。前述很多国家对政策性农业保险都实行强制性原则,强制性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一个基本特征。因为如果实行自愿保险,农业保险的逆向选择问题就会很严重,不仅不能提高参保率,甚至会出现低参保率与高保费之间的恶性循环,导致农业保险的萎缩。尤其是在目前我国农民保险意识淡薄、农民收入低的情况下,很难提高参保率,无法在更大的范围内吸纳会员、分散风险。[5]实际操作中应对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主要农作物、牲畜等实行强制保险。
4.建立多层次的农业保险机构体系
目前我国主要是以个别农业发达省份地方政府自办保险公司为主,这远远不能适应发展农业保险的需要。应该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实际经济情况选择适合的保险机构,建立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应该包括:第一,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适合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第二,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适合于经济比较发达、财政实力较强的农业大省;第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可作为很多地区的参考模式;第四,农业互助合作保险社,作为基层组织,适用于经济不发达地区。
5.建立农业保险的再保险机制
农业保险由于自身风险巨大,而其承保机构赔付能力有限,所以农业保险需要再保险。国外农业保险普遍有再保险支持,这样可以在遇到特大自然灾害时,避免一些保险公司因缺乏偿付能力而使农民蒙受损失,达到分散原保险人风险、增强农业保险原保险人的承保能力、扩大业务量等目的。此外,也需要建立农业巨灾风险管理基金,管理基金可以采取国家财政和农业保险公司共同出资的方式建立。
6.采用渐进式形式推广农业保险
我国目前尚不具备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从事农业保险的经验又比较缺乏,因此中国的农业保险不可能一步到位。国外农业保险的发展历程也是循序渐进开展的,大体上经历了先立法、后实验;先试点、后推广;先起步、后完善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进行借鉴,先在农业大省全面试点、先推广种植面积大的农作物保险、先从产量保险开始、先进行保费的低标准补贴等,尔后再逐渐完善。
参考文献
[1]吕春生,王道龙,王秀芬.国外农业保险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09(2).
[2]尹成远,周稳海.国际农业保险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06(3).
[3]梁敏.农业保险:国外模式与我国发展之路[J].中国农垦,2006(4).
[4]孟辉.发展我国农业保险的对策研究[J].税务与经济,2009(2).
国外森林保险发展模式对中国的启示 篇3
【关键词】国外农业保险模式;农业保险发展;借鉴启示
一、我国农业保险中存在的突出的问题
农业保险是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要素,也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分散和转移农户生产经营的风险,起到“社会稳定器”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已经开发和实验过60多个农业险种,基本上覆盖了农业生产经营环节的方方面面,但也暴露出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
一是自然灾害频发,但农户风险管理意识淡薄。我国的自然灾害比较严重,农民却受“靠天吃饭”的传统思想影响,自担风险的观念根深蒂固。由于政府巨灾风险补助实施手段简单划一,导致农民认为投保与否并不重要,遇到灾害后都会得到政府的救济,并且投保所得到的赔款不一定比政府的救济金多,反而使自己损失了保险费,得不偿失。
二是政府大力推行,市场却出现供需双冷。在面对农业受灾特别是巨灾时,政府及社会群众振灾救民,反应迅速。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力度上,这种迅速及时的救助行为,往往大于保险经营者的赔付。这就使农民误认为投保、交保险费是多余的,效果还不尽如意,因此缺少积极性。从被保险人的收入上看,现在,普通的非农收入高于农业收入,农民的生活不再只依靠农业,因此对农业保险也失去了兴趣。再者,农民参加了农业保险,一但发生灾害时,在理赔的时候往往存在争议,理赔手续繁琐,这都成为农民不愿参加保险的原因。
二、国外农业保险模式
1.政府主导参与型模式。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代表,经营主体多元化,法律保障完善,政府予以大力支持,农民自愿投保。以美国为例,农业保险业务开展以国家为主导,在《联邦农作物保险法》、《农作物保险改革法》和《农业风险保障法》三部法律支持下,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具有经营资格的私营保险公司以及保险代理人共同参与经营,政府不仅免除了经营农业保险公司的所有赋税,并对其经营管理费用提供1/4左右的业务补贴。
2.府支持下的相互会社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由基层农业共济联合会、(都、道、府、县)农业共济联合会、全国农业保险协会三部分组成一个严密的机构体系,对关乎民生的作物和动物实行强制保险,其他作物和动物则实行自愿投保,政府直接参与经营,不论参加强制性保险或自愿保险的农户,都可以享受政府补贴。政府接受共济联合会的再保险,一旦发生灾害,政府按照一定比例承担保险赔款,保证了保险体系的稳定经营。
3.公助民办的商业保险模式。以法国为代表。法国农业保险体系由制定农业保险经营方针和提供再保险的中央保险公司、开展独立经营活动地区保险公司以及基层互助保险社三个层次组成。在《农业互助保险法》中明确地界定了由政府和社会来承担巨灾风险,一般风险由互助保险社承担。商业性农业保险公司除了经营农业保险业务外,还可以为农民提供财产保险和寿险。农户自愿投保。政府为了减轻参加农业保险的农户负担,实施低费率和高补贴的政策,同时政府还建立了农业风险基金,最终承担农业再保险。
4.政府重点选择扶持模式。以泰国、印度、孟加拉国等亚洲的发展中国家为代表,政府参与或联合共保,由农业保险专门机构或国家保险公司共同经营,标的主要是本国的主要农作物,目的是保证农业经济的稳定。保险都与农业生产贷款相联系,政府要求所有获得小额贷款的农户必须参加保险,所获赔款往往也直接支付给放贷机构。
三、对我国的借鉴启示
通过对上述国外农业保险情况的分析,我国开展农业保险应受到以下启示:
1.国家应该制订完善的农业保险的法律法规,让保险的经营者和被保险人在处理农业保险事务时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完善的法律法规是农业保险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2.政府应该承担起支配和导向的作用,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风险分散管理体系,以达化解分散巨灾风险的目的。有经济学家指出:“政府的直接经营或大量补贴是农业保险发展的必要条件”。保险经营者不再以农业保险赢利为目的,取而代之的是收支平衡。例如,积极发挥政府的决策作用,建立农业保险专项基金以应对农业灾害。同时对基础农作物进行强制保险,组织各级政府对参保农户适度差异化补贴,即对不同的品种、不同的区域进行的补贴,也可对不同农业保险业务的费率不同提供不同的保费补贴,以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提高农民的参保积极性。
3.提高农民参保的积极性,提高农业保险的参与率。首先,保险的经营者应该大力宣传,提高农户的认同度,自愿投保。其次,虽然现在已有60多个农险险种,但在灵活性上还不够,经营者应该提供更加丰富的多种组合险种,以满足农民的不同需求,吸引农民参保。再次,保险经营者应该改变目前繁烦的理赔手续,引入更加客观、科学先进的技术进行实地勘查,高效、简便、快捷地理赔,让农民实实在在地体验到参保的无忧,积极自愿投保。最后,目前我国大多数农险经营者都是销售以成本为基础的产量保险,不能有效地解决投保过程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而指数保险产品在避免逆向选择、降低经营成本、迅速理赔等方面具备较好的优势,具备技术条件的经营者应该积极全用推广。
参考文献:
[1]施红.美国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机制研究回顾[J].保险研究,2008(4):91—94.
[2]田野,胡迁,马明华.法国农业互助保险及对中国的启示[J].农村经济,2005(10):119—122.
[3]刘从军,马丽华,宋雅楠.日本农业保险模式及其在中国的实现条件[J].日本问题研究,2006(1):33—36.
国外森林保险发展模式对中国的启示 篇4
“网上银行”(Internet Banking),是银行为其客户提供银行服务的新手段,它以现有的银行业务为基础,利用Internet技术为客户提供综合、统一、安全、实时的金融服务。
随着Internet的发展与普及,网上银行为作一种新型的客户服务方式迅速成为国际银行界关注的焦点。跨国银行纷纷发布网上银行发展战略,斥巨资完善网上银行系统,视网上银行为赚钱的机遇、争取市场份额的手段。目前,这_潮流已席卷到我国,我国各家商业银行也陆续推出网上银行服务。本文拟通过介绍国外网上银行的发展情况,对我国发展网上银行作些初步的探讨.
一、国外网上银行的发展情况
网上银行最早起源于美国,其后迅速蔓延到Internet所覆盖的各个国家。美国安全第柰络银行(SFNB)从就开始了网上金融服务,美国银行业6%一7%的客户使用网上银行系统。
目前,国际上提供网上银行服务的机构分两种:一种是原有的负担银行(incumbent Bank),机构密集,人员众多,在提供传统银行服务的同时推出网上银行系统,形成营业网点、ATM、POS机、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的综合服务体系;另外一种是信息时代倔起的直接银行(Direct Bank),机构少,人员精,采用电话、Internet等高科技服务手段与客户建立密切的联系,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现举例说明这两种银行的发展情况。
(一)高效、快速发展的直接银行:德国的Entrium Direct Bankers。
Entrium Direct Bankers,1990年作为Quelle邮购公司的一部分成立于德国,最初通过电话线路提供金融服务,开辟网上银行系统。目前已经成为德国,乃至欧洲最大的直接银行之一。截至底,拥有客户77万,其中使用网上银行系统的客户达15万;资产总额38.18亿美元;控制德国直接银行界30%的存款和39%的消费贷款。
Entrium没有分支机构,员工共计370人,依靠电话和因特网开拓市场、提供服务。370人服务77万客户,人均资产达1000万美元,大大高于亚洲的领先银行水平(新加坡发展银行人均资产580万美元,中国农业银行人均资产50万美元);而且Entrium认为现有系统完全可以满足250万客户的需求,这一连串数字足以给我国人员臃肿的商业银行敲响警钟。
Entrium经营的业务品种主要包括消费信贷、循环周转贷款、信用卡、投资、在线交易等。虽然目前仍以电话服务为主,但正在加速发展网上银行服务,它的网上银行发展战略十分明确:将Entrium从拥有网上银行服务的领先的电话直接银行转变为拥有电话银行服务的领先的网上直接银行。Entrium的成功归功于它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开拓市场、联络客户、处理业务。
(二)美国银行提供网上银行服务的优秀代表:Wells Fargo。
根据国际上一家权威的电子商务评价公司,Gomez Advisors,从使用性能、客户信任程度、网上资源、关系协调、成本等方面对美国、欧洲等地银行的网上银行服务进行的评比,Wells Fargo是网上银行系统使用性能最好的银行,综合评分名列第
Wells Fargo是美国第七大银行,资产总额218亿美元,拥有5925个分支机构,资本收益率高达34%。目前,它被认为是美国银行业提供网上银行服务的优秀代表,网上银行客户数量高达160万,银行网站每月访问人数96万(并非人次);接受网上银行服务的客户占其全部客户的20%。
Wells Fargo的网上银行系统不仅节约成本,更主要的是带来新增收入和客户;使用网上银行的客户素质好、收入高、账户余额大、需求种类多,银行赚取的收益和手续费收入相对较多;在160万网上银行客户中,15%是由网上银行服务带来的新客户。
Wells Fargo取得的成功归功于几个因素:(1)及早地开发和使用高科技,包括Internet。Wells Fargo早在1994年就开始投资网上银行,并不断扩大、提高其网上银行的服务。(2)方便、多渠道的服务网络。该行认为,客户需要的是一个多渠道、全方位的服务网络,Internet仅仅是其服务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3)服务品种覆盖面广。提供服务的种类包括:账户管理、投资服务、保险、贷款等各个方面。(4)客户关系维护与客户群体系。Wells Fargo认为这一体系对市场开发至关重要,它严格划分客户群,其尊贵客户仅占全部客户的2%,并得到特别的关注与服务。
Wells Fargo是一个传统的机构银行,它成功地步入网上银行的轨道,可谓亚洲的负担银行开拓网上银行服务的范例。
目前国际金融界的发展状况表明,尽管不同的银行有其不同的发展战略,目前正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随着Internet的不断发展,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创新,网上银行必将包含银行所有的业务,成为银行主要的业务手段。
二、中国网上银行的发展现状
中国Internet发展较晚,但速度较快,预计底,Internet用户将达到1500万户,PC普及率达到总人口的2%。
中国银行(BOC)从19起投入网上银行的开发,在网上建立了自己的网页,19开始提供网上银行服务,年3月中国第一笔Internet网上电子交易成功。目前,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等几家银行的总行及其部分分行已经开始尝试提供网上银行服务。但我国的网上银行尚处在萌芽阶段,发展较慢,仍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1)网上银行所能提供的服务品种,仅局限在账户信息查询方面,转账付款适用的范围仍极其有限,更没有涉及贷款、投资等方面。(2)国内信用卡业务十分落后,仍局限于一种结算工具,严重地阻碍了网上银行、电子商务的发展。(3)网上银行服务质量不高,速度慢、手续复杂,没有达到方便、快捷的`宗旨。(4)宣传力度不够,人们对网上银行的认识不清楚。多数人不知道有网上银行服务;知道有网上银行的,弄不清楚是怎么回事,造成网上银行是阳春白雪,无人问津。
三、国外网上银行的发展对中国银行业的若干启示
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借鉴国外发展网上银行的经验,可以在发展网上银行时考虑以下几点:(1)在现有的业务经营范围内创新服务品种。网上银行仅是一种客户服务手段,它是以原有的业务处理系统为基础的。我国商业银行服务品种单一,严重地限制了网上银行的发展。应抓住时机,学习国外商业银行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个人、单位客户的特点,运用现代金融理论和先进科技,加速金融创新。从实质上解决服务品种单一的问题。(2)重新审视信用卡在国内市场的定位,准确把握国情,与国际接轨,制定切实可行的
国外森林保险发展模式对中国的启示 篇5
摘要:美国、德国、日本、丹麦、法国等发达国家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其典型模式主要有五种。这五种典型发展模式可给我国带来有益启示。
关键词:循环经济;模式;启示
中图分类号:F1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09)04-0080-04
我国循环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实践中面临很多困惑,有必要研究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的成功模式,吸取其经验教训,这有利于探索具有我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一、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
发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各具特色形成了以美国、德国、日本、丹麦、法国为代表的循环经济发展典型模式。
(一)以美国为代表的循环消费模式
由于循环消费观念的普及和循环消费社会机制的形式,循环消费已成为美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在美国,每周末,报纸和网站就刊登大量的庭院甩卖分类广告,说明庭院甩卖的地点及主要出售哪类物品等,人们把自己用过但对别人还有用的商品用一种最简单的方式,传到下一个消费者手中,继续发挥作用。由慈善机构所办的节俭商店(旧货店)遍布全国,这些旧货店接受捐物和低价出售旧货,所得收入主要用于社会救济。如,有1900多家节俭商店的友善实业公司就是一家将收入用于残疾人事业的慈善机构。专营旧货拍卖的网站(eBay)是美国网民访问量最大的网站之一,在这个网站上,什么东西都可买卖,但成交的物品绝大多数都是二手货。除商业网站外,政府为鼓励循环消费也开办了免费供企业和居民进行旧货交易的网站。如,加利福尼亚州政府就开办了加州迈克斯物资交换网站。
(二)以德国为代表的双元回收系统(DSD)模式
德国是世界上发展循环经济最早、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而包装废弃物收集和处理的双元回收系统模式是循环经济运行的典型模式。1990年9月,德国95家生产厂家、包装物生产厂家、商业企业及垃圾回收部门联合建立了双元回收系统,它接受企业的委托,组织回收者对废弃物进行分类,然后分送到相应的资源再利用厂家进行循环利用,能直接回收的则送返制造商;目前共有1.6万家企业加入了DSD系统。德国自1991年开始对包装物进行分类,在需要回收的包装物上打上绿点标记,有此标志的商品,表示它的包装可回收,也就是要求消费者把它放入盛包装物的分类垃圾箱,然后由回收企业进行处理。政府只规定回收利用的任务指标,其他一切均按市场机制运行。该系统的建立大大促进了德国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不仅带来了资源的高效利用,产生了积极的生态效应,且为社会提供了成千上万的就业机会。
(三)以日本为代表的立法推进模式
日本是目前世界上循环经济法制最为完善的国家之一,也是国际上较早建立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发达国家之一。日本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可分成三个层面:基础层面是一部基本法,即《促进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第二层面是综合性的两部法律:《固体废弃物管理和公共清洁法》、《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第三层面是根据各种产品的性质制定的5部专项法:《促进容器与包装分类回收法》、《家用电器回收法》、《建筑及材料回收法》、《食品回收法》及《绿色采购法》。以上法规对不同行业的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再生利用作了具体规定,尤其是《促进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从法制上确定了其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向,提出了建立循环型经济和社会的根本原则。在法律体系的推动下,日本致力于建立循环型社会,形成三大资源再生系统子系统,即废物回收系统、废物拆解、利用系统和无害化处理系统,通过这三大子系统实现了循环经济的“3R”原则。
(四)以丹麦为代表的生态工业园模式
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是世界上最为典型的生态工业园。该模式的基本特征是: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产业间的代谢和共生耦合关系,使一家企业的废气、废水、废渣、废热成为另一家企业的原料和能源,所有企业通过彼此利用“废物”而获益。经过20多年的发展,该园区已成为一个包括发电厂、炼油厂、生物技术制品厂、塑料板厂、硫酸厂、水泥厂、种植业、养殖业和园艺业及卡伦堡镇供热系统在内的复合生态系统,各企业之间通过利用彼此的余热、净化后的废水废气及硫、硫化钙等副产品作为原材料等,不仅减少了废物产生量和处理的费用,还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形成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卡伦堡生态工业园的经验日益受到关注,很多国家和地区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纷纷效仿,现在已成为世界上发展生态工业园的一个典范。
(五)以法国为代表的行业协会推进模式
法国市镇级机构几十年来一直有就地解决自产垃圾的传统,同时又注重加强地区、部门与行业间的协作。而对不同种类的垃圾处理,其相关行业的协会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如,2002年12月29日,法国政府将废旧轮胎列入国有强制回收项目,责令法国境内的轮胎生产与销售商自2003年起,每年投放市场多少吨新轮胎,次年必须回收吨数相等的旧轮胎,回收费用全部由生产和销售商承担。2004年3月,法国旧轮胎回收与环保协会发动米其林、固特异、普利斯通等14家生产销售商成立联营公司承包其废旧轮胎回收任务,再与100多家环保企业签约,组织协调旧轮胎的收回、分类、翻新、分解和再生材料生产,以规模化经营降低成本,实现旧轮胎回收一条龙服务。在行业协会配合政府及组织企业和个人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方面,法国的经验值得学习。
二、国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从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可看出,这些国家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起步较早、成效显著,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发展模式,对促进本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优化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一)我国应建立适合本国国情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抓住了合适的切入点,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借鉴。借鉴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经验,充分了解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现状,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应采用“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在“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中,“双系统”是指生产系统(包括资源生产和产品生产)和消费系统;“循环”是指生产系统中各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消费系统中各家庭之间、生产系统与消费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共生”是指生产系统内部各企业之间、消费系统内部各家庭之间、生产系统与消费系统之间和谐共赢,共同生存,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生产系统内部,根据资源禀赋与产业特
征,重点建立特色生态型产业园区或将现有产业园区改造升级为特色生态型产业园区,形成具有完整产业链的产业集群。在消费系统内部,建立废旧物品的市场交易平台,完善市场交易机制。如,通过开办专业报纸、专业网站等,积极发展废旧物品交易市场等,使家庭之间或各家庭通过废旧物品交易市场实现循环消费。在生产系统与消费系统之间,企业应建立并完善生产者责任制度,使生产商应承担的环境责任不仅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之中,而且还要延伸到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特别是产品废弃后的回收和处置;从整个社会角度,在政府引导下,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由行业协会组织协调,在各行业建立类似于德国的双元回收系统(DSD),实现废旧物品从消费系统回流到生产系统的渠道畅通。“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市场机制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占主导地位,政府及行业协会主要扮演引导和服务的角色,企业和公众共同组成循环经济发展的实施主体,它们在遵循市场规则的前提下开展活动。二是该模式是在借鉴国外循环经济典型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中,生产系统的运行是以丹麦的生态工业园模式为参照,消费系统的运行是以美国的循环消费模式为参照,在生产系统与消费系统之间是以德国的双元回收系统模式为参照。三是该模式是一种主动的全面发展模式,不仅注重资源和能量在生产系统的循环,而且注重其在消费系统的循环,废旧物品和资源在消费系统得到充分循环利用后才返回到生产系统。四是该模式从产业优化升级的视角建立和完善生态型产业园区,园区内各成员企业都是产业链上必不可少的节点企业,这些企业自身都必须是循环型企业。
(二)编制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2005年7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工作和重点环节等,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一些地方政府在此基础上,编制了针对当地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并付诸实施,取得了一些实质性进展。然而,我国目前还缺乏国家层面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地方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也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甚至将发展循环经济视为赶时髦,在推进过程中缺乏有力措施。因此,我国应围绕循环经济发展的“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由国家环境保护部牵头,组织各有关部门、行业协会、重点企业和专家学者,加快编制循环经济发展总体规划,明确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中长期战略目标和分阶段战略步骤,确定并细化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在此基础上,组织编制钢铁、有色金属、煤炭、电力、化工、建材等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行业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规划。
(三)建立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体系
从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践看,没有形成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体系是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构建完善的循环经济发展支持体系,已成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我国循环经济的支持体系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政策支持。在产业政策方面,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产业的发展,淘汰落后设备、技术和产品,鼓励发展资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综合利用财政、税收、金融、法律等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大力发展以循环经济为基础的生态产业和环境产业;实施资源回收奖励政策,鼓励企业和公众回收利用废旧资源的积极性。在税收政策方面,对有利于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的企业实施优惠的税收政策,鼓励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技术研发;对不利于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的企业和消费者征收资源税、生态税、垃圾税、环境关税等,矫正环境资源配置中的市场失灵。在金融政策方面,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对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给予贷款支持,对一些重大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或给予贷款贴息的支持;积极探索成立循环经济发展基金,滚动发展,专款专用,对循环经济企业实行融资倾斜;尽快推出创业板,推动效益良好的循环经济企业上市。二是制度支持。改革和完善资源产权制度、排污收费制度、限期治理制度、环境费制度等,特别是要改革和完善资源产权制度,兼顾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建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资源所在地企业和居民共同参与的产权主体体系,建立完整的资源产权二级市场交易制度,允许资源产权权利人以合理的方式转让给他人。同时,建立资源产权回收制度,当产权的利用已经或将要对国家公共利益造成损害时,可视情况的严重程度无条件或有条件收回产权。三是法律支持。首先,修订《宪法》和《环境保护法》,在总则中对循环经济做出原则性规定,在分则中可单列清洁生产和资源回收、再利用和再生利用规定,或将其分散到污染防治、资源与生态保护的章节之中。其次,建立和完善综合性法律。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法》等。再次,建立和完善不同行业领域和各种产品的法律规范。如,《家用电器回收利用法》、《建筑材料循环利用法》、《汽车回收循环法》、《包装容器材料收集和循环利用法》、《食品回收法》等。
(四)对循环经济发展的各参与主体进行准确定位
从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践看,政府、企业、中介组织、公众等都在循环经济发展中起到独特作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更需要为各参与主体明确定位,建立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中介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循环经济发展主体体系,充分调动各方力量,群策群力,有机配合,共同推动我国循环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政府为主导就是各级政府在循环经济发展中不直接干预市场,主要起监督、管理、规范和引导的作用,承担制定政策法规、编制发展规划、加强宣传教育、提供行政指导和必要的咨询服务等职责。企业作为循环经济的实施主体,在循环经济发展起核心作用。企业要严格遵循“3R”原则,实施清洁生产,并将产品责任延伸到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中介组织是生产系统与消费系统之间、消费系统中各家庭之间、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桥梁,他们能在循环经济发展中起到政府和企业难以发挥的积极作用。但目前中介组织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专门的循环经济中介组织机构还很少,因此需要积极培育能联系政府、企业、公众的循环经济中介组织。公众是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中坚力量,是最广泛、最基本的参与单元,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引导和教育,建立公众参与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鼓励公众提高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使其在循环经济发展中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
(五)积极参与循环经济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国外支付体系的发展对我国启示 篇6
支付体系是实现货币债权转移的制度安排和技术安排的总和。支付体系在现代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安全、高效的支付体系对于方便人们生产生活、加速社会资金周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畅通货币政策传导、防范金融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支付体系的发展是一个持续、复杂的动态过程。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金融融合、监管革新和需求变化,虽然各国支付体系的发展路径主要受本国经济、政治、文化、人口、地理等因素的影响,但各个国家支付体系的发展还是体现出一些共同的趋势。研究这些趋势及其原因和影响,对于更好地完善我国支付体系有着重要的启示。
一、国外支付体系的发展
现代支付体系主要由支付工具、支付系统和支付体系监督管理等要素组成。
1)支付工具的发展趋势
支付工具是传达收付款人支付指令、实现货币转移的载体。在国际上,一般将支付工具分为贷记支付、直接借记支票、支付卡和电子货币。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引入和消费者偏好性的变化,发达国家支付工具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①随着票据、汇兑、银行卡等非现金支付工具的大量使用,现金的使用相对量呈下降趋势。②在非现金支付工具中,支票、汇票和本票等纸基支付工具的相对比重下降,而银行卡、汇兑等电子支付工具的相对比重呈上升趋势。同时,原来票据使用比重较高的国家也通过引入票据影像和票据截留等技术来实现“无纸化”处理。③是支付工具和支付方式创新不断涌现。例如,ATM和POS等终端正在扩展其功能以提供更为广泛的服务;因特网和移动设备成为新的支付渠道;出现了个人在线支付、电子票据提示和支付、电子货币等许多新的支付工具和方式。同时,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银行行内系统与企业等客户的内部管理系统逐步整合,以实现支付交易的“直通处理”和自助化。例如,在芬兰,大中型甚至大部
分小型公司通过网络自动处理其支付业务,许多个人客户也通过家庭PC和移动电话在线处理支付业务。目前,该国大约有90%的银行业务都是通过自助模式(主要是互联网)实现的。
2)支付系统的发展趋势
支付系统是支撑各种支付工具使用,实现债权债务清算和资金最终转账的通道。根据处理对象不同,支付系统一般可以分为大额支付系统和小额支付系统。其中,大额支付系统主要为金融机构提供资金转账服务,具有交易量较小但单笔交易金额大的特征。由于大额支付系统直接与金融市场连接并为货币政策操作提供平台,因此,其安全与效率直接影响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与效率,成为各国中央银行关注的重点。小额支付系统主要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支付结算服务,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具有交易笔数大但单笔交易金额小的特点。近年来,伴随着技术创新、金融结构调整和金融全球化,发达国家支付系统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①支付系统的结算安排更加安全,风险控制和防范机制更加合理。传统的大额支付系统一般采用两种设计框架,即实时全额结算系统(RTGS)和延迟净额结算系统(DNS)。RTGS具有结算风险小但对参与者流动性要求高的特点,相反,DNS能够节约参与者流动性但结算风险较高。RTGS的引入和推广,极大地提高了各国大额支付系统抗风险的能力。同时,各国通过在DNS中引入支付限额、参与者标准、抵押、保证金、违约分摊机制等措施,进一步降低了小额支付系统的风险。此外,各国更加重视支付系统灾难备份机制建设,努力降低支付系统和参与者内部系统的运行风险,以确保支付业务的连续性。②更加注重控制风险和提高效率之间的权衡,不断提高支付系统的效率。
3)支付体系监管的发展趋势
支付体系监管是指为提高支付体系的安全与效率,特别是为减少系统性风险而进行的公共政策行为。支付体系监管是中央银行的职能。中央银行通过监测、评估现有和规划中的体系,并在必要时引发变革,以提高整个支付体系的安全和效率。近年来,发达国家支付体系监管呈现出如下趋势。①监管目标愈加清晰,安全和效率成为各国中央银行支付体系监管的核心目标。实务中,优先选择哪个目标依据对整个体系及其薄弱环节的评估,但中央银行始终把应对潜在的系统性风险放在优先位置。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中央银行在控制系统性风险时,采取了许多旨在提高支付体系效率的举措,例如,为大额支付系统提供日间流动性。除了安全和效率外,其他公共政策目标,如反洗钱、保护消费者、避免竞争缺失等也成为部分中央银行支付体系监管的目标。②监管标准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或参考国际通用的监管标准。监管标准是监管目标的具体化。在国际清算银行、国际证券业监管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和有关中央银行的共同努力之下,支付体系监管的国际标准更加完善。③监管范围在不断拓宽。支付系统、支付工具以及与支付系统相关的证券结算系统是各国支付体系监督的传统范围。但近年来支付体系监管范围有扩大的趋势,一个重要体现就是部分国家开始将大型代理银行纳入监管范围。这是由于,随着银行之间的合并,支付流将集中于少数几家代理银行,而这有可能会造成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运行风险集中于少数几家银行并引发系统性风险。四是区分中央银行的监管职能和运营职能。中央银行在支付体系中可能要扮演多种角色,例如支付系统的直接运营者、支付体系的监管者、支付创新的促进者和支付服务的使用者,等等。为了更好地实施货币政策和维护金融稳定,目前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一般都直接运营本国的大额支付系统,有的中央银行甚至运营部分零售支付系统。在一个国家,如果除了中央银行运营的支付系统外,还存在私营的支付系统,那么中央银行应当严格区分其监管职责和运营职责,以确保监管政策的透明度和监管标准的一致性。目前,合理定位政府的边界,严格区分监管职能和运营职能,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支付体系监管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综上所述,发达国家支付体系改革发展的共同趋势是:适应技术创新、经济发展和需求变化,支付体系变得更加安全、高效和发达。
二、对中国支付体系改革和发展的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支付体系的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特别是
近几年来,中国在支付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非现金支付工具推广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目前,中国已经形成现代化的支付体系格局。借鉴国外国家支付体系建设和发展经验,中国应当在支付工具、支付系统、支付体系监督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以建立一个更加安全、高效和发达的支付体系。
1)支付工具方面
借鉴发达国家支付工具发展经验,中国支付工具体系的发展目标应当是:建立以现金为补充,以票据和银行卡为主体,以电子化为发展方向,适应多种经济主体及其活动需要的支付工具体系。①继续大力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提高非现金支付工具在支付工具体系中的比重。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推广和普及有利于提高交易效率,加速资金流转,促进消费和投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社会信用水平,加强税收征管,打击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②进一步推动支付工具的电子化。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引入、相关法规制度的健全以及消费者偏好的变化极大地推动了电子支付工具的发展。减少支票等纸基支付工具的使用,实现支付工具的电子化,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支付工具发展的共同趋势。目前,虽然汇兑、银行卡等电子支付在中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支票、汇票和本票等纸基支付工具仍然是中国支付工具的主要形式。电子支付的不发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银行服务水平特别是支付服务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发展。适应支付工具发展的国际趋势,中国有必要在规范票据等纸基支付工具发展的同时,进一步采取措施推动支付工具的电子化:(1)通过完善技术标准和业务规则、优化利益分配机制、加快受理市场建设、加快联网通用创新等措施,大力发展和普及银行卡;(2)通过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制度、建立行业标准等措施,促进网上支付、手机支付等新型电子化支付工具的健康发展;(3)通过引导商业银行行内系统改造,采用支付“直通处理”等技术,促进汇兑、直接借记等电子化支付工具的发展。
2)支付系统方面
目前中国已经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额支付系统,完成了小额支付系统在全国的推广运行,实现了大额资金交易的实时结算,支付清算的整体效率和安全程度大为提高。不过,与发达国家支付系统的发展趋势相比,中国支付系统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之处。①在现代化支付系统的建设方面,要建立健全运行维护机制、灾难备份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引入支付限额、抵押、保证金、违约分摊机制等措施,控制支付系统风险特别是系统性风险;要引入新的支付排队释放方法,完善中央银行日间信贷,优化清算账户结构,进一步提高支付系统的清算效率,节约参与者的流动性;要合理设计支付服务收费结构,完善参与者准入和退出办法,进一步增强与相关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关联性和应变性,为社会提供更加高效、优质、低廉的公共支付服务。②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境内外币支付系统目前,中国外汇、B股和外币债券市场交易的外币需要通过多个境外代理银行完成,外币支付安排存在结算风险较大、交易费用较高、支付效率低下的弊端。③建设全国性票据交换中心。目前,支票仍然是中国企事业单位使用最为广泛的支付工具之一。不断扩大支票使用范围、努力降低支票使用成本、大幅提高支票使用的方便程度,对于方便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经济活动、提高社会诚信水平、促进生产生活发展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支付体系监管方面
近年来,中国不断建立健全支付法规制度,改进支付体系监管方式,努力防范支付体系风险,支付体系监管水平和效率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还应当在如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支付体系监管。①制定更加清晰透明的支付体系监管框架,完善支付体系法规制度。支付体系监管框架应当明确中国支付体系监管的目标、范围、原则、标准和主要方法。安全和效率显然应当成为中国支付体系监管的核心目标;同时,可以考虑将反洗钱、消费者权益保护作为中国支付体系监管的辅助目标。要适应中国经济形势的变化,尽快修订和完善相关的法规制度。②可以考虑将部分商业银行的行内系统纳入支付体系监管的范围。在中国,商业银行的行内系统是支付清算体系的基础。近
国外森林保险发展模式对中国的启示 篇7
当今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时代, 世界各国和地区, 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地区, 逐步意识到科技服务业的重要性, 都在紧锣密鼓的发展科技服务业。在这一时代背景下, 发达国家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 积极形成与本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特色相一致的科技服务业发展模式。目前, 发达国家科技服务业组织机构不仅在行业自律、运行模式、适用政策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甚至有了稳定的模式, 在服务内容、业务水平、核心能力、市场空间方面也取得了进展。
二、科技服务业的定义与内涵
(一) 科技服务业的定义
科技服务业不同于劳动和资本密集型服务业, 它是以知识为主要投入要素, 并且具有较高创新投入和创新绩效的高知识密集的现代服务业[1]。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本文认为科技服务业一般是由政府、公共组织机构一级企业提供的, 以不断融合制造业为目标, 以高知识化的人才资本为核心的一种需要客户高度参与的新兴服务业, 并且, 定位于知识和信息的收集、整理、创造和传播;依赖于具有专业知识或技术[2,3,4]。
(二) 科技服务业的内涵
就目前的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来看, 科技服务业毫无疑问的已成为知识经济社会知识基础结构的要素, 承担了基础性知识生产和重新配置的双重功能, 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领导性和新驱动者的作用[5]。国内外学者通过对科技服务业的广泛研究, 将科技服务业的基本特征归纳为“四高”, 即高知识性、高创新性、高技术性和高互动性。
三、国外先进模式
(一) 美国科技服务业发展模式类型
在美国, 为美国创新和产业化提供信息资源和技术支撑服务的机构一般为技术咨询或经纪机构、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技术转移办公室、孵化器、技术评估组织、技术测试与示范机构等[6]。这些结构构成了美国的科技服务业组织机构。美国科技服务业组织机构类型非常多, 这些科技服务业组织机构大部分都依托于大学、研究机构、协会、政府部门、咨询公司、风险投资公司和律师事务所。在总量如此之多的美国科技服务组织机构中, 可以划分出两大类发展模式, 那就是营利性科技服务业组织机构和非营利性科技服务业组织机构两大类:
1.非营利性科技服务业组织机构。这一机构在整个美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非营利性科技服务业组织机构可以进行更下一步的细分。比如根据设立者类型的不同, 可以将其分为国家设立的科技服务业组织机构和民间设立的科技服务业组织机构。就美国目前的相撞来看, 国家设立一般数量很少, 但是规模很大并且为美国的科技创新贡献了很大的力量, 对于国家整体经济的创新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如美国得到政府和社会各方面高度重视和支持的非营利性科技服务业组织机构———小企业发展中心的运营经费绝大部分是由联邦和州政府提供的。目前该中心已形成了遍布全国57 个州的全国性网络, 拥有950 个分中心。该小企业发展中心主要通过免费提供计算机网络、软件使用、管理技术、开发技术等服务, 帮助具有高技术的小企业博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和投融资服务, 并以此逐步建立越来越完善的有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系统;民间设立的非营利科技服务业组织机构是由民间设立的, 其中大部分属于综合性较强的服务业组织机构, 只有少数规模的组织机构是较为专业的非营利性科技服务业组织机构。非营利性科技服务业组织机构业务主要表现为高度的综合性, 其收入来源一般包括:所提供的研讨会、咨询交流会服务、企业和私人基金会等的赞助以及为其客户企业提供有偿市场咨询, 在面向会员的内部刊物上登广告等。
2.营利性科技服务业组织机构。该种组织机构呈现的主要形式大多是以企业形式, 该组织机构同一般的企业一样, 拥有着法律地位、享受着权利和义务。根据学者的相关研究, 我们可以将美国营利性科技服务业企业分为以下三种模式:
(1) 高科技企业孵化器是科技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基础, 同时也为客户企业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这些服务机构不仅为客户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全面的科技服务, 而且为客户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高科技企业孵化器为客户企业提供的科技服务形式主要包括下面几种:高科技企业孵化器为客户企业提供场地租赁以及所需先进设备的服务;高科技企业孵化器给客户企业提供融资和管理服务;高科技企业孵化器给客户企业提供接待、复印、传真以及文秘服务等;高科技企业孵化器给客户企业提供相关法律和会计服务;此外, 高科技企业孵化器还为客户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技术转让以及各行业的最新资讯等。
(2) 技术咨询和技术成果评估企业一般不是独立存在的。因为, 在一般情况下, 企业仅仅依托自身的渠道和资金信息为企业客户提供技术成果评估业务服务是很困难的。所以, 现实情况下, 技术咨询和技术成果评估企业都是一个专门的技术咨询服务部门, 背靠在大的咨询公司、风险投资公司和律师事务所之下, 成为其下的一个部门。
(3) 特定领域的专业服务机构主要是为客户企业提供特定的科技服务, 主要针对客户企业在创新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知识、信息, 如圣荷西市软件发展中心就属于这类专业服务机构。圣荷西市软件发展中心除了帮助中小软件开发企业取得所需专利和资金外, 还针对特定领域为客户企业提供实用软件测试设备。
(二) 日本科技服务业发展模式
日本的科技服务业发展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大型咨询科技服务业组织机构, 主要是针对于外资企业和银行系统;非营利性的为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政府委托科技服务业事业法人机构;民间科技服务业组织机构;科技孵化器[7]。
1.大型咨询科技服务业组织机构主要是专门为日本外资及银行提供咨询服务的一种组织机构。大型咨询科技服务业组织机构拥有丰富实践经验以及完善的咨询服务, 通常有大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构为其提供资金支持、公共支持, 因而主要为大、中型商业集团和跨国集团提供决策、技术、工程和管理咨询服务。此外, 日本咨询科技服务业组织机构还参与日本国防和尖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如日本三菱综合研究所、野村综合研究所等, 从而为客户企业提供有效的技术、知识咨询服务。
2.政府的委托服务机构主要是由日本政府法人委托的, 承担着中央或地方政府委托的事业, 因而主要用于为日本中小型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服务, 并承担日本政府专项拨款的执行情况、组织有关资格考试认证等等。此外, 日本委托服务机构也提供一些与日本经济发展有关的重大战略性基础技术以及产业化比较困难的新技术服务。因而, 政府的委托服务机构实际上是行使部分政府职能的一种科技服务业组织机构, 如全日本能率联合会 (社团法人) 、中小企业诊断会 (社团法人)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事业团等。
3.民间的科技服务业组织机构主要包括由个人开办的为科技企业服务的咨询公司, 以及由各个大学、科研单位和企业创办的事业机构, 如富士通总研究所和大阪的木村经营研究所等。因而, 日本的民间科技服务业组织机构主要为科技企业提供一种多层次的服务, 主要是针对客户企业的现实需求提供切实可行的科技服务。
4.科技孵化器主要服务对象包括一些创业不久的企业、进入新领域的中小企业, 以及已成型的为了发展新的事业的中小企业等。日本科技孵化器主要通过与高校等科研机构互相合作, 包括创新中心、科学园区、研究开发园区, 研究机构等, 从而将科研机构所研发的技术成果转移给合适的企业, 同时把社会、产业界的需求信息反馈到科研机构, 进而促进科研机构与客户企业之间的紧密联系。科技孵化器与科研机构的联系越紧密, 则研究开发、创立高技术企业、推动技术产业化的功能越强。
四、对中国的启示
目前, 我国大多数科技服务业组织机构主要依靠政府资助, 具有事业单位属性, 营利性科技服务业组织机构数量相对较少、规模也较小、生存能力较差。同时, 科技服务业组织机构发展资金短缺, 缺乏吸引人才的引进机制, 没有形成网络化体系, 缺乏公共信息平台。总的来说, 我国大多数科技服务业组织机构不仅市场开发困难, 在行业中的影响力很弱, 而且迫切需要实现科技服务业平台的信息化、网络化和进行政策、资金、人才等要素的优化和整合, 因而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科技服务业发展模式。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科技服务业发展模式已经不断规范化、法制化、商业化、市场化、标准化, 这对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 我国科技服务业组织机构尚处于发展过程之中, 因而我们应该借鉴美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科技服务业组织机构的先进经验模式, 在发展模式上结合我国的客观实际, 构建切实可行的科技服务业发展模式。总的来说, 我国在推动科技服务业发展, 形成科技服务业发展模式中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政府对于科技服务业发展模式的引导和扶持;形成以智力因素为主发展科技服务业模式;切实推进我国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市场化、产业化、公司化运作;形成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的科技服务业发展模式;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加强信息基础建设, 为科技服务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创新平台。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 作为现代服务业核心的科技服务业在全球得到了飞速发展, 发达国家的科技服务业组织机构种类繁多, 组织形式多样化, 为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提供了较为先进、合理、有效的经验模式。我国应借鉴美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科技服务业组织机构的先进经验模式, 在发展模式上结合我国的客观实际, 构建切实可行的科技服务业发展模式;加强政府对于科技服务业发展模式的引导和扶持;形成以智力因素为主发展科技服务业模式;切实推进我国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市场化、产业化、公司化运作;形成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的科技服务业发展模式;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加强信息基础化建设, 为科技服务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创新平台。
关键词:国外科技服务业,先进模式,启示
参考文献
[1]魏江.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创新[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2]汤颖超, 周寄中, 刘腾.知识密集型商业服务企业对知识生产与流动的影响[J].管理评论, 2004 (1) :1-7
[3]魏江.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范式初探[J].科研管理, 2006, 27 (l) :70-74
[4]Miles I, Kastrinos, N, Flanagan, K, et al.1995.Knowledge 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users, carries and sourices of innovation.Luxembourg:EIMS publication.
[5]刘志彪, 郑江淮.服务业驱动长三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6]康月敏, 冯政.国外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的经验与启示[J].经济与管理, 2007 (7) :34-37
国外森林保险发展模式对中国的启示 篇8
(一)各国公司股权结构的特点
1.美国公司股权具有分散性、高度流动性及以机构持股为主。由于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最成熟的证券市场,具有反对金融集聚的传统,因此,美国的公司主要靠在证券市场上直接筹集资金,其股权结构中自然人股东占的比重较多,这就造成了美国大公司股权十分分散的状况。公司股权的分散性又产生了股权具有高度流动性的特点。股权分散在所有者中产生了一个“搭便车”的现象。为避免自己成为“搭便车“的牺牲品,一般自然人股东持股的目的是从股票增值中获得收益,而并不关心经理的工作绩效。
美国股权结构的另一个特点是股权结构中以机构持股为主。从股权结构来看,美国目前最大的股东是机构投资者,如养老基金、人寿保险基金、互助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其中养老基金所占份额最大。
2.德国公司股权相对集中的股权结构。首先,德国的公司制度中有限责任公司为主,权威部门对持股的管制比较宽,因此,公司交叉持股比较普遍,这就造成德国公司股权集中程度比较高。德国公司持股主体是银行、保险公司、实业公司和创业家族,而非自然人股东。德国公司交叉持股比较普遍,股权集中程度比较高,交叉持股企业很少轻易或频繁地变动股权,一方面使股权流动受到限制,使企业的经营者将企业的扩展、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投资于长期项目,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德国公开资本市场的发育迟缓和相对落后。其次,银企关系对德国治理结构产生极大影响。德国银行是全能银行,既向企业提供贷款,同时又持有工商企业的股票。从传统上看,德国银行将与企业的关系视为一种长期关系,并愿在企业困难时帮企业避免破产,并且这种紧密关系由于银行对企业的持有公司股票及派驻代表进入监事会而得到强化。
3.以法人相互持股为特征的日本公司股权结构。日本公司股权结构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法人相互持股。法人之间的相互持股或环形持股,形成银行、企业、保险业、商业服务业等一系列法人之间的互相渗透和监督网络,整个集团形成大股东会,企业间形成了以产权为纽带的牢固协作关系。这种股权结构的独特性,即大部分股票都是由“友好的”、“稳定的”股东持有的特征,对于维持企业经营的长期稳定,抵御敌对企业的兼并收购有很大作用。
日本股权结构的另一个特点是主银行体制。主银行是对于某个企业而言在资金筹措和运用等力一面容量最大,并且拥有该企业股份的银行。主银行通过资金供给、派遣干部参与经营决策及企业重组等手段形成对企业的控制和监督,对关系企业发挥治理效能。但是主银行体制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即这种体制作用的发挥是以经济整体状况良好为条件的,一旦经济状况恶化主银行体制必然会随之崩溃。
(二)各国公司的不同治理机制
1.美国公司的治理模式。与美国公司分散性、高度流动的股权结构相适应,美国公司的治理模式有以下三个特征较为突出。(1)不设监事会,由董事会履行监督职责。(2)以股票期权为激励经理人员的主要手段。(3)企业中职工持股制度较为典型。
2.德国公司的治理模式。德国公司的治理模式与日本非常相似,但同时也有两个方面非常不同于美、日的公司治理模式。(1)双重委员会制。(2)职工参与制。
3.日本公司的治理模式。日本的文化特点对日本的公司治理结构有重要的影响。日本文化的典型特征是家庭观念比较强以及强调决策的一致性,对不同当事人的利益的共同点的强调以及对商业关系中的忠诚与信任,使日本形成了一种重视长期利益而不是眼前利益的公司治理特色。(1)董事会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企业社长拥有企业的最高决策权。(2)职工与企业的命运共同体关系。
二、美、德、日公司治理结构对我国保险业的启示
(一)根据本国的国情,探索出适合本国国情的公司治理结构
由于各国政治制度、历史传统、法律哲学、价值观念不同,因而各国建立公司治理结构也各有其特点。同样是治理比较好的公司企业,美国和日本所采用的手段虽不同,但最后的结果却是殊途同归。并且,各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趋势是取长补短,在相互学习中不断完善。因此,建立公司治理结构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需要根据本国的国情,探索出适合本国国情的公司治理结构。
(二)保险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公司治理结构改善是在政府规制与市场竞争的平衡之间寻求突破
保险业是国民经济中的特殊行业,与一般竞争性行业相比,其特殊性首先表现在经营目标多元化。一方面公司作为资本的载体,要寻求利润最大化;另一方面还要承担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等功能。其次是社会责任重大。正因为如此,政府对保险业的改革历来都十分谨慎,努力寻求为维护金融体系健全而进行的规制与不阻碍有效市场竞争的市场环境培育之间的平衡。因此,国有股控股格局将会是今后较长时间内股权结构的基本特征,任何基于股权彻底分散化的改革方法都无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也不符合保险业的实际。
(三)正确认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努力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新模式
现在有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股权结构越分散就越有成效,从我国保险业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来看,似乎也与国有股的绝对控制有关。在大股东存在的前提下,公司治理结构就不能达到最优吗?国外实践表明,治理结构具有多种模式,没有完美之说。美国基于股权分散基础上的治理结构,也有惨痛的教训。日本、德国以大股东为基础的治理结构,在促进经济腾飞、提升公司价值等方面也同样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经济体制、股权结构、资本市场监管等不尽相同,切不可照搬照抄,强求外在模式的一致。应坚信适合自身特点、符合时代要求的就是最佳模式。因此,目前保险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基于现阶段国有产权控股前提下,采取渐进的方式,继续深化投资主体多元化,通过综合治理和手段创新,以完善内、外治理机制,真正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激发机制的内在生机和活力,从而形成与产权结构相适应的、具有行业特色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
(四)产权配置创新,优化国有股权结构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是决定治理成效的内在要素。中小股东及散户投资者如果占股比较低,不能对大股东形成实质上的制约,容易形成“搭便车”的机会主义或干脆“用脚投票”。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等三方制衡机制难以发挥作用。应借鉴德、日等国的做法,积极寻找国有股配置的多种形式。一是在保持股权“国有”、性质不变的前提下,通过产权流通、股权置换等多种形式,多方引入国有机构投资者,如社保基金、国有(控股)企业等,从而优化国有股权结构,促进股权相对分散,形成多元化。二是改革董事、监事选举办法。如:尝试累积投票选举制度,或规定国有投资机构出任董事的条件和席位数等,完善制衡机制。
(五)独立董事制度创新,发挥独立董事职能
当前独立董事制度之所以面临挑战,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独立董事的聘请主要由大股东决定,难以起到散户投资者代言人的作用,独立董事身份尴尬。二是独立董事的薪酬设计缺乏激励,与公司的经营状况没有关联。三是大多数独立董事都来自院校、研究所或政府部门,实际操作经验欠缺和跨行业任职的现状,制约了监督作用的有效性。为此,要从引进独立董事的本源出发,对现有制度进行改进和完善:一是改革独立董事选举制度,如当散户股权比重达到20%时,可委托某中介机构委派独立董事。二是改革独立董事的薪酬制度,使收入与公司经营特别是长期绩效挂钩,产生正向激励。三是构建独立董事人才市场,探索独立董事职业化道路。通过出台任职资格制度、建立人才中介机构、完善董事声誉管理等,培育市场紧缺人才。
(六)选聘制度创新,克服主体虚位弊端
经营者由董事会选择,并负责监督,但谁来监督董事会选聘工作,以确保将那些富有创新能力、敬业精神和管理才干的人聘用到经理岗位上呢?由于国有产权主体虚位现象,董事会经理选择投票权是廉价的,容易产生“权力寻租”等道德风险。建议从三方面入手,建立董事选聘经理的三重约束:一是要求董事持股,以形成财产约束。二是董事的报酬与所选择经理的业绩挂钩,形成收入约束。三是严格董事素质,聘请勤勉、诚信、具有较高选才、用才能力的人担任,形成资质约束。
(七)经营问责创新,规范公司经营行为
【国外森林保险发展模式对中国的启示】推荐阅读:
国外高校学生资助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05-20
5国外经验对北京山区发展的启示07-02
国外高技术园区的发展对我国高新区的启示08-12
森林保险模式论文09-29
国外会展业发展模式05-15
国外养老机构运营模式无法照搬到中国08-12
国外食品安全监管的经验和启示10-05
国外对亲子旅游的研究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