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对亲子旅游的研究

2024-10-17

国外对亲子旅游的研究(共8篇)

国外对亲子旅游的研究 篇1

国外旅游教育对我国旅游管理教育的启示

摘 要: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对我国旅游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立足未来旅游发展的需求,分析了目前我国旅游管理本科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结合康奈尔大学、罗森酒店管理学院、普渡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旅游教育的先进经验,提出了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国外旅游教育 旅游管理专业 教育改革策略

近来,我国旅游业高速发展,目前已跃居全球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出境旅游消费国。同时,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化、专业化、特色化趋势更为明显,这就要求旅游从业人员有更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也对我国旅游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对国外知名旅游类学院或高校的相关信息进行了查询、分析,尤其是对康奈尔大学、罗森酒店管理学院、普渡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4所高校的教学模式与国内进行了对比研究,并结合我国旅游管理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国内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方向划分过细

多年来我国旅游高等本科教育统一为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增补为目录外专业,设为正式本科专业。多年来,为了与我国旅游行业对口,旅游管理专业划分了细化的专业方向,涉及:酒店管理、餐饮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物业管理、旅游交通管理、商务旅游与会展等不同方向。每一个方向都设有专门的专业课程和知识技能培训方案,但又统归于旅游管理大专业[1]。由于目前我国旅游教育的综合水平、师资力量尚处于较低水平,且英语、政治等基础课程占用了大量的学时,少量的专业课程和实践学时用于分配到如此多的专业方向之中,人为地分散了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培养的学生往往对于每一个方向只能了解一点皮毛,无法深入,特别是技能,到企业就业必须从头学起。

(二)课程设置偏离行业需求

目前,我国一些高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缺乏对旅游行业的深度的调研和分析,在讨论课程设置时也没有经验丰富的旅游业界人士参与。同时,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计划更改手续烦琐,可以更改的课程数量较少,且教学计划修订周期较长,使我国高等旅游教育课程的设置长期与业界的需求脱节。

此外,我国大约70%旅游高等教育是从相关专业转型而来[1]。在制订教学计划和设置课程方面,受原专业课程体系的影响较大,因人设课的现象十分严重。如从地理专业转向旅游教育的,在课程设置中偏向地理类课程;从历史专业转向旅游教育的,则以史学课课程为主,导致教学与实际人才需求的知识结构脱节。

(三)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旅游专业发展迅速,近年来,高素质旅游师资力量严重缺乏,多数高校的旅游师资是从其他专业转行而来,专业知识、教学水平、实践经验有限。同时,我国本科高校教师岗位有限,教学评估对教师的学历有较高的要求,一般要求有硕士或博士学位,而有硕士、博士学位的多为应届毕业生,缺乏旅游实践经验。有丰富旅游实践经验的旅游从业人士很难跨越学历限制,进入高校师资队伍。这在一定程度造成了我国高等教育旅游专业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

二、国外高校旅游类专业教学、管理模式介绍

(一)专业设置

国外没有旅游管理这个专业,而是设置了接待业管理、休闲学、酒店管理、会展专业、餐饮管理等专业。从专业名称来看,我国的旅游管理更偏向于培养旅游企业管理和行政管理的人才,而国外则偏向培养高素质的服务类人才。

国外高校旅游类专业在大学前两年不确定专业,而是学习服务业的基本知识,实习后再进一步确定专业。这样可以先让学生在服务行业实践、体验后再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更有利于学生科学评估自己的优劣势,选择自己喜好、专长的专业方向。

(二)教学设施建设

国外旅游类高校一般都有自己的教学酒店,且教室及教师办公地点按高星级酒店的标准来进行装修、布置,让学生和教师每天在实战的环境下工作、学习。习惯成自然,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服务意识,养成了专业型的工作、生活习惯。教学酒店多采用双重管理,院长(老总)必须要对教学负责,同时要对教学酒店负责,且必须自负盈亏。

(三)课程教学

1.重视通识教育和沟通知识教育

美国的大学所有本科都是120学分且除专业课程外,强调通识教学模块和沟通基础模块。通识教学包括企业运营管理类、管理的组织行为类、人力资源管理类、财务会计类、参与管理类模块。近年来,通识教育逐步重视信息类、法律类的知识教育。沟通知识教育主要培养学生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

2.重视实践教学

国外教学计划遵循理论-实践-理论的原则,深化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在时间分配上,其实习占整个教学时间的60%,教师现场指导,把理论贯穿到实习中去。而美国康奈尔大学的酒店管理学院的办学模式主要是以综合性大学为依托,根据旅游专业综合性很强的实际特征,在课程设置上、学时分配上既注重基础理论又突出特色。他们要求其本科生在大学4年内必须完成800学时的实习,并尊重学生的意愿,允许广泛选择,掌握一技之长,力求全面发展,把广泛精深的理论和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

3.重视综合素质培养

国外的课程很少采用考试的模式测验学生学习效果,而是多采用论文或调查报告的形式。对学生论文要求非常高,要有第一手的数据,且必须是实地调研和认真思考的,多采用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学生首先自由选择组建团队,无法组建团队的同学要么重修课程,要么经任课教师同意剩余同学共同组建成一个团队。团队需要提交论文报告,并进行宣读、答疑,如不通过,整个团队成绩会受到影响,甚至全部重修课程。这种考核形式既锻炼了学生综合利用知识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4.重视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学生上课的方式多样,学生可选择face to face mode(聊天模式)、fix model(教室授课形式)、video model(视频形式)中的任何一种,课程通过内部网络在教室和图书馆直播,学生可用移动终端(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共享教学资源。

(四)实践教学

1.3段式实习模式

罗森酒店管理学院采用3段式的旅游实践教学流程,要求学生必须完成初级-中级-高级实习过程,实习流程必须依次进行,且遵循理论、实习、理论的教学流程。实习过程必须达到1000小时[3]。其中初级实习只需从事服务业的相关工作,例如洗盘子、传菜等都可以。中级实习必须从事服务业中管理岗位或重要技术岗位的工作,如酒店的前台、旅行社的计调等。高级实习要求学生必须从事部门经理、主管及以上管理岗位工作。此外,实习单位必须学生自己找,学校不进行安排,只负责宣传,且学生的实习必须是带薪实习。

2.专人负责型实习管理模式

实践教学采用专人负责制,每个专业一般有2-3名专业实习带队老师,全程对学生实习进行跟踪,负责对实习学生的指导与管理。

3.实用型方案策划模式

在毕业论文方面,本科生不需写毕业论文,而是针对某一个旅游企业,做一个能高度融合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很强的project(策划方案),如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项目开发、主题活动等方面的方案,并进行答辩或试用。

三、对国内旅游管理教育的启示

(一)明确专业定位

将专业的管理人才的定位转向高素质服务人员的.定位,加强素质教育,培养一专多能的旅游人才。在旅游教育中,应加强通识知识、沟通知识、信息知识、法律知识的教育,使学生在打下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和掌握运用专业知识能力的同时,培养良好的服务意识,强烈的事业心、敬业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和人际沟通能力,使学生具备较强的情绪自控能力、较好的与人合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以及面对挫折与失败的耐受力、较好的身心素质等。由于旅游人才属于涉外型的人才,因此要把英语水平、计算机水平、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的提高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二)弱化专业方向

专业方向的设置虽增加了学生的“专”和“精”,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就业面和知识面,禁锢了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因而,需要在取消专业方向的基础上科学设置课程,减少固定课程的比例,增设活动课和选修课。

(三)优化课程设置

要特别注意协调好专业课、技能课与实习课之间的关系。旅游是个应用型很强的专业,需要大量的实践操作和实际经验,大部分专业课和技能课应考虑减少课堂讲授,通过搞好实践调查和增加模拟教学的途径实现教学目的。

同时,适当调整拓展课程体系,增加拓展知识课和选修课的比重。将大量不成熟的课程以学术讲座的形式进行,同时加强课外培养力度,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可以考虑通过考取“职业资格证”来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压力,并通过适当的选修课丰富教学内容。

(四)强化实践环节

争取建立自己的教学酒店,将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办公地点按星级酒店的标准进行建设和管理,逐步完善设施,构建情境化的教学环境,培养师生的服务意识和专业素质。

对现有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优化配置,减少单次实习的时间,增加实习的次数和类型,且要求每次实习的岗位有轮换,实行理论―实习―理论的交错教学模式,以较好地实现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训练的有机结合。

(五)争取国际合作

加强与国外旅游企业集团和科研机构合作交流、协作办学,吸纳国外的优秀教学模式和先进办学经验,共享国外优质教学资源,在旅游院校培训师资队伍和学生队伍时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培养模式,创造政策扶持的有利的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彭青,谢旭东,程露悬.改革国际合作办学模式,提升旅游高等教育水平.旅游学刊,,(S1):155-158.

[2]代志鹏.国际旅游教育与研究述评.怀化学院学报,,26,(2):130-131.

[3]许峰,吕秋琳.国际知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育浅析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0,(5):46-48.

国外对亲子旅游的研究 篇2

1 国外葡萄酒旅游的发展经验

葡萄酒的传统产地集中在欧洲国家, 包括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 在葡萄酒文化逐步流行以后, 一些新兴国家也开始崭露头角, 比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等。这些国家将葡萄酒、葡萄园、葡萄酒文化、旅游产业有机结合, 促进了这几个方面的持续稳定发展, 并有效扩大了本地葡萄酒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和影响力, 实现了文化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统一。

传统的葡萄酒产地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 就在政府的指导和扶持下, 走上与旅游相互融合的道路。以法国为例, 勃艮第葡萄酒是法国葡萄酒中最著名的品类, 为了增加庄园收入, 实现多元化的经济来源, 法国葡萄庄园直接面向社会大众开放, 以旅游为媒介, 创立了庄园参观、葡萄采摘、酿酒过程学习与观赏、葡萄酒文化展示、葡萄酒品鉴、葡萄酒营销与购买等项目, 实现了庄园与消费者的直接对接, 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新兴葡萄酒产地随后也相继加入到葡萄酒与旅游业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上来, 澳大利亚的猎人谷、巴罗莎地区和维多利亚东北地区都凭借葡萄酒旅游业的兴起而成为了热点旅游目的地, 美国加州的纳帕谷葡萄酒旅游年营业额高达三亿美元, 新西兰的国家旅游形象宣传文件中更是将葡萄酒旅游作为重要的宣传栏目。经历了三十余年的发展, 国外葡萄酒旅游积累了大量的发展经验, 笔者总结如下。

1.1 产业集群效益

葡萄酒旅游是葡萄酒产业与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结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 葡萄酒厂家借助旅游业进行国内外市场营销, 直接面向广大消费者进行宣传与销售活动,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相应地, 葡萄酒产区的旅游部门基于地区特色, 也制定了基于葡萄酒庄园和葡萄酒工厂的独特旅游战略规划,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仅仅围绕与葡萄酒相关的各项元素, 打造葡萄种植园区、葡萄酒酿造厂、葡萄酒文化展览馆等标志性景点, 并积极推动餐饮、住宿、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以及文艺场所、运动场所和购物场所等配套设施的开发, 打造出以葡萄酒为核心的特色旅游休闲基地。在很多葡萄酒产地, 葡萄酒产业、旅游产业、餐饮产业、销售产业、文化艺术产业、运动休闲产业之间有效集聚, 通过各种形式横向或纵向结为联盟, 形成了良好的集群效应, 促进了各产业之间的科学合作与良性循环, 最终造就了一批成功的葡萄酒旅游基地。

1.2 政府部门与行业组织通力合作

政府相关部门与行业龙头组织之间进行通力合作, 实现葡萄庄园种植、葡萄酒加工、葡萄酒影响、葡萄酒文化推广、旅游服务等方面的合理配置与科学规划, 以及有序的行业竞争与产业联合, 是葡萄酒旅游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方面, 对于政府部门而言, 相关部门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战略规划与政策法规, 积极开展与葡萄酒相关的科研活动, 提供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持服务, 推进公共设施与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产业之间的有序合作, 使葡萄酒旅游收效显著。例如,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为发展和完善葡萄酒旅游业启动了一系列发展项目, 其中维多利亚州政府于1993年建立了维多利亚葡萄酒酿造商旅游委员会, 南澳大利亚州政府于1996年建立了南澳大利亚葡萄酒旅游委员会, 这些委员会专门负责制定葡萄酒旅澳发展战略, 并在重大节事中负责协调、研究、培训、服务等内容。在相关旅游项目的带动下, 澳大利亚葡萄酒产区的文化底蕴显著增加, 当地就业水平大幅提升, 带动了相关产业及当地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 对于行业组织而言, 通过制定并执行统一的行业标准, 组织重大的葡萄酒节庆活动, 开展各产业联合营销, 提出合理的发展规划, 以保证葡萄酒旅游业的长久兴盛。例如, 加拿大尼亚加拉地区于1988年成立了葡萄酒质量联盟, 并提出了葡萄酒分级体系, 对葡萄酒的类别、等级、口感等进行科学、统一的评定, 促进了葡萄酒品质的不断提升, 也帮助加拿大葡萄酒在国际市场中确立了中高等级的地位。加拿大安大略葡萄酒委员会则肩负着维系安大略省内各葡萄酒庄园、葡萄酒厂以及政府之间关系的重任, 并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行业标准和发展方案, 还负责在每年夏季开展为时六周的葡萄酒主题庆祝活动。在欧洲, 由葡萄牙、匈牙利等国共同发起成立了葡萄酒路径委员会, 对研究欧洲现有的葡萄酒路径、开发新路径、建立标准化路径、维持各地葡萄酒特色、打造独特的葡萄酒旅游形式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1.3 以节庆活动促进葡萄酒旅游

重大的葡萄酒节庆活动是塑造特色旅游形象、促进葡萄酒旅游项目开发不可或缺的环节。借助葡萄酒节庆活动, 游客可以在大自然中品尝美酒佳肴、进行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学习葡萄酒文化、购物、娱乐等, 将节庆活动打造成为动静结合的综合体验过程, 带动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 提升葡萄酒品牌的影响力以及葡萄酒产区的知名度。例如,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每年开办葡萄酒旅游文化节, 在旅游方案设计过程中强调游客的参与体验, 注重对游客的葡萄酒文化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相关教育。

2 国外葡萄酒旅游对我国茶旅游的启示

近年来茶旅游在我国日益流行开来, 其规模不断扩大, 类型逐步增多, 影响力迅速扩大, 但是与国外葡萄酒旅游相比, 我国茶旅游仍然具有以下不足:其一, 举办范围通常局限在乡、县、市之内, 规模比较小, 影响范围同样颇为有限;其二, 茶旅游地区知名度低, 举办次数少, 持续时间短, 吸引的游客数量少, 经济效益也相对较低;其三, 茶旅游主题内涵单一, 特色不甚鲜明;其四, 与当地地理历史文化等资源结合松散, 没有形成集群效应, 无法发挥茶旅游所带来的集群效益。

结合国外葡萄酒旅游的先进经验, 我国茶旅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第一, 扩展主体范围, 形成联动机制。国外葡萄酒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统筹规划与行业组织的积极协调, 通过多元主体之间的联动机制, 可以实现高效的资源整合及合理配置, 有效发挥资金和政策的推进作用。国内茶旅游应当努力在茶叶产业、行业组织、政府相关部门、旅游机构和旅游者之间形成多元主体的联动机制, 在保证各方利益的同时, 促进各个主体差异优势的彰显, 推进我国茶旅游的纵深发展。

第二, 借助当地民风民俗与历史文化, 形成完整的茶旅游链条。与国外葡萄酒旅游相比, 我国的茶旅游并未建立在充分的市场调研的前提之下, 缺乏稳定的公众基础, 游客的参与度不高, 项目的互动性不强, 旅游线路的吸引力不足。因此, 我们在开发国内茶旅游时, 应当将茶农与游客直接纳入到旅游项目的设计过程之中, 让两者成为茶旅游的主体, 避免旅游链条松散或断裂, 为茶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 我们应当结合茶叶产地的风俗、民俗、历史、文化、地理、传说、歌舞等, 举办各类旅游活动, 比如特色美食品尝、音乐舞蹈艺术汇演、当地历史文化展览等, 将这些内容与茶旅游有机结合, 形成各项内容与茶旅游之间的渗透与互补, 努力丰富茶旅游的内涵, 提升茶旅游的吸引力, 增加参与其中的游客数量, 从而提升旅游效益。

第三, 以人为本, 建设以旅游者为核心的旅游项目及路线。旅游线路的根本宗旨是要满足人们对旅游目的地的期望和要求, 在游客心中留下关于旅游地点的美好印象。旅游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国外葡萄酒旅游为游客提供了很多体验环节, 比如葡萄采摘、葡萄加工、葡萄酒品鉴、娱乐消费等, 这对丰富游客的旅行生活、提升旅游体验、促进良好旅游印象的形成、提高旅游的整体满意程度等, 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 我国茶旅游也可以增加茶叶种植、茶叶采摘、茶叶加工、茶水品鉴、茶文化学习、茶道欣赏等环节, 让游客参与其中, 寓教于乐。

第四, 树立品牌意识, 加强形象维系, 提升我国茶旅游的国际知名度。国外葡萄酒旅游在三十多年的发展中, 以品牌建设为核心, 以葡萄酒博览会等活动为依托, 成功创立了类型多样、主体多元的综合性旅游产品, 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及国际游客前来参观。对于我国茶旅游而言, 我国应当借助茶叶博览会等契机, 以名优茶品为媒介, 以茶文化为内核, 对典型的茶旅游路线进行品牌宣传, 提升茶旅游在国际社会上的知名度, 扩大其影响力, 为茶旅游路线吸引更多游客加入, 从而获得较为理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

第五, 借助互联网等先进技术, 不断拓宽营销思路, 挖掘潜在市场。现代社会已经步入互联网时代, 国外葡萄酒旅游很久以前就借助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宣传, 促进了旅游品牌的稳固和葡萄酒旅游的发展。我国茶旅游也应当借助互联网营销的模式, 运用数字电子等高科技成果制作出电子相册、电子视频等宣传内容, 力求用最短小精悍的篇幅为人们呈现出最全面、最精彩的旅游内容, 不断挖掘潜在客户群体, 增加参与旅游的游客数量。

第六, 以重大节事为契机, 带动茶旅游发展。在各类节庆、赛事、会展等活动的带动下, 外国葡萄酒旅游取得了长足发展。我国也可以重大节事为契机, 举办基于当地文化特色的节庆活动, 特别是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活动, 在活动之前可以在各类大众媒体上进行广泛宣传, 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并参与其中, 以大力推进我国茶旅游的发展。

3 结语

国外葡萄酒旅游经历了三十余年的发展, 已经具备较大的规模、较为完善的机制和比较完整的体系, 我国茶旅游应当借鉴其中的经验, 在建立联动机制、形成产业链条、提升参与程度、打造品牌形象、拓宽营销思路、利用节事活动等方面下功夫, 推动我国茶旅游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法) 贝丹刘佳.2014-2015法国葡萄酒年鉴[M].中国旅游出版社, 2014.

[2]余悦王柳芳.茶文化旅游概论[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4.

国外对亲子旅游的研究 篇3

[关键词]邮船;旅游;目的地;产业分析;港口;地区经济

0引言

20世纪50年代喷气式飞机时代的来临促使远洋客运邮船向旅游型邮船转型,自20世纪80年代大众邮船市场兴起至今,邮船旅游保持年均8%的增长,成为世界旅游业中发展最快的板块。全球邮船游客数量从1970年的50万增至1997年的850万,到2004年更达到980万。在过去10年中,亚洲邮船产业增长123%,成为世界邮船业中增长最快的区域。我国天津、上海、厦门和三亚已建成大型国际邮船港,邮船接待量与日俱增。邮船经济在我国呈现蓄势待发的态势。

20世纪80年代中期,著名人类学家FOSTER指出对邮船旅游及邮船产业的研究将成为今后旅游研究的前沿。20年过去,WOOD等学者认为对邮船旅游的研究虽然与其快速发展相比仍有滞后,但已取得一宗的成果。

1邮船旅游对目的地经济的影响

1.1邮船产业在目的地的经济形态

邮船旅游为目的地带来的收益在学术界是一个关注度较高的问题。邮船旅游为地方经济提供独特的发展机遇,对于资源导向性的地域经济而言更是如此。邮船游客的消费是目的地邮船产业的重要来源,许多学者对邮船游客的消费行为进行研究。DWYER和FORSYTH认为邮船停靠在目的港之后,游客和船员在目的地的游览和消费,邮船使用码头设施以及增添淡水、食物和燃料等费用随之产生。他们将邮船为母港型的邮船目的地带来的收益分为2类:邮船游客的消费和邮船公司的支出,并列出各类消费的类型及其拉动的相关产业(见表1)。HENTHORNE认为,通过对游客消费的商品种类和消费数额的研究,港口区域接待邮船游客的酒店和商铺可以更好地了解游客的需求,当地的旅游纪念品生产商和经营商也可得到更明确的方向性指导。DOUGLAS在研究邮船游客在太平洋诸岛的消费行为时,根据调查得出邮船游客在岸上消费的主要项目为:食物和饮料,在邮船上购买的岸上包价旅行,在港口的活动消费,交通费,旅游纪念品,免税的电子产品、酒类、香水和化妆品等。其中,免税化妆品和香水最受欢迎(平均每人消费35美元),其次是免税酒类(平均每人消费25美元),排在第3位的是免税电子产品(平均每人消费10美元)。

BRAUN和TRAMELL通过对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邮船产业的研究调查,将邮船公司的消费分为3个部分:商品相关消费、服务相关消费和劳务相关消费。其中,商品相关消费(邮船购买的食物、饮料、燃油、客房用品、办公用品、邮船商店的零售商品等)占邮船公司消费的一半以上;服务相关消费(港口服务、岸上的业务代理费用、交通费用、邮船维护费用、游览和娱乐的相关消费、通信费用、医疗费用和金融中介等服务费用)约占邮船消费的20%;劳务相关消费(岸上运营机构的工作人员和船上服务人员)占邮船相关消费的20%以上。

邮船旅游对母港的经济贡献较大,排在前5位的分别为:邮船游客和雇员与邮船相关的服务和物资消费,邮船公司、码头设施等的雇员安置,与邮船相关的食物、饮料、燃料、通信、导航等服务和物资消费,与邮船相关的港口服务费用以及邮船维护维修费用。基于此,邮船带给当地经济很大的潜在影响。

很多学者注意到,对于仅仅接待邮船访问的停靠港来说,由于设施不够完善和供给邮船产业的地方经济供应链没有充分发展,邮船旅游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十分有限。PATULLO在对加勒比海的邮船旅游进行研究时指出,邮船公司选择供货商时倾向于美国的公司,雇佣员工时倾向于亚洲和东太平洋诸国,这些倾向使目的地收益进一步缩水。美国从邮船产业中的获利大大超过加勒比海各目的地国家,并且这种利益不对等的趋势还在进一步扩大。世界邮船协会(CLIA)《2006年年度报告》指出,美国是全球邮船产业的最主要受惠者,北美邮船产业近70%的非工资性支出被美国本土企业收入囊中。

SEIDL等在研究邮船旅游对哥斯达黎加的影响时提出,在加勒比海、南太平洋诸岛、阿拉斯加等“阳光一沙滩”型的旅游目的地,当地著名的景区和酒店大多由外资兴建,邮船产业收入的相当部分因此流向外部地区,并没有真正对当地社区的发展作出贡献。计算邮船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是纯收益,即邮船总收益去除产业投入、收益漏损和为弥补邮船旅游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对环境的威胁)的投入之后所得的收益。WILKINSON经过估算认为,加勒比海地区约40%的邮船旅游收入直接流向国际连锁酒店和外国航空公司、免税店等经济体。

像加勒比海地区所遇到的发展邮船经济的困境虽然并不普遍,但也反映出邮船产业收益的不确定性,FARQUHARSON认为,有必要加强对目的地邮船产业的投入产出分析和对当地旅游承载能力的研究,避免那种不考虑实际收益,将邮船游客到访人数作为判断地方邮船旅游是否成功的主要指标的错误观念。邮船旅游经济影响的评估因此成为国外学界的热门话题。

1.2邮船旅游的经济影响评估

许多文献关注将邮船产业对地方经济的影响进行量化的困难:首先,数据难以获得。研究数据一般来自基于逻辑假定的实际观测和抽样调查。数据如果不真实将直接造成研究结果与真实情况之间的偏差。其次,在分析邮船产业的投入产出时需要考虑港口性质和港口设施。再次,支撑邮船产业的产业链系统非常庞大,如美国的邮船产业几乎涉及到美国国民经济的每一个行业,产业的边界较难界定。

DWYER等论证邮船游客和邮船运营者的消费影响目的地经济的机制并详细说明邮船产业中可能产生漏损的项目,提出研究邮船产业给目的地带来的经济效益的流程和评估体系,建立评估模型,并以澳大利亚的北昆士兰地区为例对这种体系的应用作出阐释。

在衡量邮船经济给当地带来的纯收益时一般使用投入一产出模型,这个模型可用于衡量邮船旅游对地方的直接收入、附加价值和雇佣劳动的影响。衡量指标多用乘数效应(Multiplier),而非目的地向邮船公司乘客和船员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乘数效应的大小取决于将产品或服务传递到最终消费者手中而必须开展的加工或处理过程,即港口地区经济满足邮船旅游产业需求的能力。

VINA和FORD对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圣安东尼奥港和科帕斯克里丝港分别作为母港和停靠港发展邮船产业对当地经济的影响作出前瞻性的评估。在评估邮船经济对两地的影响时,分别为其设计IMPLAN投入产出分析模型。在计算最终需求乘数时综合应用产出、家庭收入和就业机会等模型。GABE和ALLAN对哈勃港和波特兰港的邮船游客和船员的消费对地方经济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同样应用IMPLAN投入产

出模型。

1.3目的地邮船旅游收入的决定因素

从对邮船产业的结构分析及其地区贡献的讨论可以看出,对邮船目的地,尤其是经济较不发达的停靠港型邮船目的地来说,邮船产业较易产生经济漏损。加勒比海地区邮船旅游的困境就是一个例子。虽然邮船产业对地方经济的影响因素很多,但是邮船产业能否为目的地带来可观的收益,还是取决于目的地的经济体系满足邮船产业需求的能力如何。

首先,当地需要有完善的产业体系。邮船产业对目的地的商品和服务的需求量是巨大的,特别是当来访邮船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形成规模效应时更是如此。

其次,当地需要建立专门组织,用以保证邮船公司的采购与当地的供应链充分整合。这种组织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它能将当地可满足邮船需求的商品和服务有针对性地对邮船公司进行营销,搭建本地供应商与邮船公司之间的对话平台,加快外国邮船公司供应链的本地化进程。

邮船港口的建设投资巨大,必须形成规模效应才能保证成本回收。从目的地的角度来看,当今的邮船市场是由少数邮船集团控制的买方市场。

2邮船旅游对环境的影响

2.1环境污染

邮船作为“浮动的城市”,不可避免地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随着邮船产业的飞速发展,它对环境造成的压力逐渐引起学术界的关注。虽然邮船数量只占海上航行商船的1%,但是邮船制造的污染却占所有商船污染总量的25%。有研究表明,全球海洋污染的77%是由邮船造成的。美国环保局(EPA)2000年发布的数据显示,一艘承载5 000人(包括船上工作人员)的邮船每天产生约227万L的废水和23万L的生活污水。

JOHNSON运用生命周期评估法分析邮船对环境的影响,将邮船产品的生命周期分成原材料、生产、分销、使用和废弃等5个阶段,并具体分析每个阶段对目的地环境造成的影响(见表2)。

2.2控制措施和法规

ORAMS认为,为最大限度地控制邮船旅游对目的地环境的负面影响,当地政府应做好4个方面的工作:邮船码头和相关设施的选址应避开环境脆弱地带,设计应充分考虑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充分利用教育手段,如向游客发放保护环境宣传单、在景区设置环保宣传栏等;采取奖励措施;就环境问题与邮船运营者进行沟通,并达成相关协议,制定应对邮船污染的法律法规,对污染环境的邮船业主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

国际上处理此类邮船污染事件的主要法规是《MARPOL 73/78公约》及其附则,它规定各种污染物的基本处理标准。各国也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法律用以规范邮船在本国海域内的活动。

3邮船对目的地社区的影响

3.1对当地社区的影响

MCKEE认为,邮船旅游对当地社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交通、住宿、旅游服务和岸上游览产品。邮船游客在岸上活动时间有限,一般早上登岸,傍晚离开,因此,游客活动对当地社区的社会影响是集中而剧烈的。HALL认为,大量游客短期内在港口集聚对附近的零售和其他设施产生较大的压力,并且极易使港口区域和旅游区产生拥堵现象,需要有力的客流管理机制。邮船游客对当地居民的生活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如为满足邮船游客的消费,港口附近地区的零售商品和相关服务的价格可能大大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成本随之增加,那些不能从邮船旅游中获利的居民极易产生不满情绪。

SHERIDAN和TEAL在对墨西哥的邮船停靠城市思恩纳达进行研究时发现,当地为了给短暂停留的邮船游客以好印象,在设计邮船游客的相关活动区域时对各种影响因素加以严格控制,其中最重要的措施是控制邮船游客与当地居民的接触。这些措施使邮船目的地的发展出现主题公园式的倾向。虽然这种发展模式有助于提高游客的满意度,但也使游客体验当地文化的真实度大打折扣。

邮船旅游对当地社区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政府为接待邮船游客而建设和改善的一系列公共设施使当地居民受惠,特别是针对国外游客的偏好而建设的文化体验设施(如博物馆、画廊、特色酒店等)不仅改善当地社区的文化氛围,也给当地的文化和历史遗迹提供复兴的机会。

3.2对当地旅游业的影响

尽管邮船游客在目的地游览时间短暂,但是很多游客选择邮船旅游这种方式为其之后的旅行“探路”,因此邮船可能为目的地带来大量潜在客源。此外,由于邮船游客在岸上住宿的意向较低,因而停靠港在旅游基础设施上的投入比较少,对旅游业的依赖性也不强。

邮船提供的旅游产品和岸上目的地的旅游产品存在既相互补充又相互竞争的关系,邮船公司和港口目的地在争夺游客时间和消费方面的竞争越来越直接。邮船旅游与其他旅游形式的不同在于它“包罗万象”的特质,邮船本身就是旅游目的地。邮船公司倾向于强调邮船本身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度假体验,游客上岸游览的时间也有进一步缩短的倾向。

3.3邮船航域内的竞争

邮船产业对邮船航域最突出的影响是导致相邻邮船目的地之间的恶性竞争。这个问题在加勒比海地区表现突出。加勒比海各国对旅游业依赖性较强,而各国间旅游资源性质相仿,因此相互间很难达成相关行业协定,而行业联盟的缺位使得目的地的利益更容易为国外邮船运营者所左右。

我国邮船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各沿海城市如北海、深圳等相继规划建设邮船码头。借鉴国外经验,成立邮船行业联盟对我国邮船旅游的健康发展意义深远。

4结论

(1)国外对邮船旅游的研究主要运用社会学和旅游学的研究方法,以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统计法、图表法和综合法等为主。此外,有些学者还将经济学和市场营销学等学科的分析模型运用于邮船旅游的研究,使得研究方法更加多元。国外邮船旅游的研究倾向于定性和定量方法相结合,且偏向实用性研究,纯理论研究并不多见。

(2)发展邮船经济的地区要承受邮船经济高漏损率的风险。在那些发展较成功的邮船旅游目的地,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以及与邮船公司的协商,来提高当地在产业利益分配中的比例。运作邮船旅游相关业务的熟练程度也直接影响当地的邮船旅游收益。科学评估邮船经济效益,对于目的地政府而言意义重大。

(3)邮船旅游对目的地的自然环境造成威胁,且污染源较多。作为新兴的邮船目的地,我国尚未针对邮船污染的控制制定法律。建议参照国际上发展较为成熟的邮船目的地的经验,在国际法规(如《MARPOL 73/78公约》)的指导下,尽早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相关法律,以保证我国邮船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国外对就业的研究 篇4

充分就业这一概念始于英国经济学家凯思斯的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按照凯恩斯的理论,充分就业是“在某一工资水平下,所有愿意接受这种工资的人都能得到工作”,这时不存在非自愿失业。

迄今为止,理论界对充分就业概念的解释,大致分为两种:(1)充分就业指劳动力和生产设备都达到充分利用状态。

(2)充分就业并不是失业率等于零,而是总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弗里德曼首次提出这一概念)。

除此之外,有人用某一具体就业水平指标来描述充分就业。随着时间的推移,用来描述充分就业的自然失业率水平逐步提高,由50年代的3%-4%提高到80年代的6%。

国际劳工组织指出,充分就业是指愿意并有能力工作的劳动年龄段男子和妇女能够得到有报酬的、自由选择的、生产性就业的就业水平。可见,充分就业包括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两个方面的含义。

该信息出自“中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 http://

国内外扩大就业政策研究和实践综述

2010-11-30 | 访问次数:118 | 编辑:rky | 【大 中 小】

2010-11-30 摘要:就业是一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尤其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就业问题更需予以重视。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扩大就业政策研究和实践进行梳理总结,对深化我国就业研究、尤其是对制定和优化提高就业水平的相关对策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扩大就业,政策研究与实践,综述

就业乃民生之本。基于就业问题的重要性,为增加借鉴、拓宽视野以深化当前就业研究,本文对国内外相关政策研究与实践进行简要回顾。1 国外扩大就业政策研究实践

西方就业理论从18世纪人口与资源均衡发展的思想萌芽开始,迄今产生过古典经济学派人口均衡发展思想、新古典经济学派就业理论、凯恩斯的就业理论、发展经济学的就业理论、人力资源(本)就业理论、新古典综合学派就业理论、新凯恩斯主义就业理论、新自由主义反古典经济学派就业理论等。各学派及各国政府深入探讨失业产生的原因,并形成各具特色的就业理论、政策和实践,其中涉及扩大就业的主要有: 1.1 以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长

国外很多学者都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由于研究视角不同,得出的结果也有所差异。但总体结论是: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具有一定正相关关系,即经济增长可以带动就业率提高,如哈罗德-多马模型、奥肯定律等,因此要扩大就业,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是良方。

1.2 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创造新就业岗位

各国都认识到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的重要影响,并采取了如下对策:一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包括增加投入,运用新技术来改造和重组传统产业。过去10年,美国对电脑维修人员的需求以年均8%的速度增长,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二是积极发展服务业。多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显示:服务业是吸纳就业的巨大“蓄水池”,是吸纳新增劳动力的重要方向。三是重视发展制造业。发展中国家仍处于现代化进程中,因而从业人员在产业间的分布与发达国家不完全相同,制造业中仍然存在着增加就业岗位的巨大潜力。四是吸引外资、发展外贸促进就业。1.3 发展中小企业,扩大就业容量

从世界各地发展经验来看,社会上65%-80%的劳动力集中于中小企业。英、美、日等国家及“亚洲四小龙”不仅通过发展中小企业实现了就业的扩大,其集群化趋势还促进了分工协作,拉长了产业链,增加了企业数量,催生了新城镇,提高了城市化水平,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就业需求。毋庸置疑,中小企业在促进城市就业、扩大就业容量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是未来主要就业增长点之一。1.4 加强职业培训、就业服务,提高就业适用率

西方各国政府都强调职业培训、就业服务特别是成人职业培训的重要性。职业培训、再就业培训等主要是针对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对劳动力素质要求日益提高的趋势,采用各种培训措施,主要方式有:一是运用经济手段鼓励甚至强制劳动者参加培训;二是为培训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三是提供就业服务。如英国对全国就业服务实行垂直领导,确保公共就业服务的有效。

1.5 通过大力发展非正规就业等手段来扩大就业

国际劳工组织(ILO)等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国家非正规就业(我国也称灵活就业)发展迅速,就业吸纳能力强,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就业增长点,尤其在发展中国家,会产生巨大的就业吸纳效应。但非正规就业市场发展不够完善,规则尚不健全,许多问题尚待解决。1.6 构筑完善的、与时俱进的社会保障体系

各国实践证明,失业保障制度越健全,社会承受失业的能力就越强。失业保障与促进就业是一对孪生姐妹,两者相互结合,既保障了失业者的基本生活,又为其提供了就业服务,创造了再就业条件,促进再就业的实现。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一般都有相应的国家立法,一方面强化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另一方面强调个人和保障对象的义务。2 国内扩大就业政策研究实践

就业政策对占世界劳动力总数的1/4的中国更显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中国如何解决每年新增庞大劳动力等问题,解决不好会直接影响到中国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国内相关研究尽管起步较晚,但已有研究涉及劳动就业与失业的多个领域和视角,最后都落脚到扩大就业的系列政策:

2.1 将扩大就业纳入执政目标 改革开放前,我国一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低效率+高就业率”的发展模式,失业问题并不突出。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潜在的失业问题逐步浮上台面。当前,随着金融危机爆发、经济放缓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业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就业已被纳入国家的长期战略和政策目标,如党的十七大报告等均强调了就业的重要性。此外,国家“十一五”规划、地方规划等都不断强调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出台了各种措施来增加就业,并颁布了《就业促进法》以期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的确立。2.2 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就业

中国当前还处于从计划体制到市场体制的转型期中,“制度性”就业矛盾突出。因此,扩大就业必须深化改革,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一是把当前以保障社会稳定为主的政策调整为社会稳定与扩大就业并重的政策。二是要放弃歧视性就业政策,促进城市二元劳动力就业体制的转换,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使农民和市民能够公平竞争就业岗位。三是建立必要的劳动力需求管理和劳动力供给管理制度。此外,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吸纳了大量人员就业,成为新时期我国扩大就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方向之一。2.3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就业

扩大就业容量既靠推动经济增长,也有赖于调整产业结构:一是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即各地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和经济条件,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和经济,由此扩大本地就业容量。二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依靠服务业的巨大发展潜力和就业容量来扩大就业。三是适度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不能片面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更不能长期依赖资源密集型或资源消耗型产业。

2.4 通过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扩大就业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现阶段不可避免的经济现象。客观上,大规模涌动的“民工潮”加大了城镇就业压力,但并不能因此而实行歧视性就业政策,限制农民工在某些行业、工种就业。大、中城市应逐渐放宽对农民进城务工谋生的行政限制,并相应改革现行的就业制度、户籍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对进城民工的管理和服务。2.5 通过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扩大就业

国内外实践表明,发展中小企业对扩大就业具有积极影响。中小企业发展速度快,提供就业岗位潜力大。中小企业多涉足第三产业,就业弹性大等。为此,许多城市和地区推出了发展中小企业以扩大就业的措施:如放宽市场准入、给予税收优惠和支持、为中小企业培训人员、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提供就业补贴、成立中小企业的促进机构并出台相关立法为其发展排忧解难等,有力地促进了中小企业发展,提升了就业吸纳力。2.6 通过支持民间创业来扩大就业

实证研究表明,以创业带动就业是解决问题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一是创业主体庞大,包括大学毕业生、归国留学人员等。二是创业领域广泛,涉及三大产业及其所属诸多行业,包括由其不断开发和衍生出新的行业。三是创业具有稳定的“倍增效应”:不仅解决了创业者本身的就业问题,而且通过雇用员工实现了就业倍增。为此政府需强化创业扶持理念,加大创业支持力度,完善创业服务体系,消除创业壁垒,优化创业环境,加强创业培训,改进创业教育,加强创业引导等。

2.7 通过培育劳动力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来扩大就业

影响充分就业的原因之一是我国劳动力供求信息不对称,因此需通过培育健全的劳动力市场、完善多方位就业服务体系来解决。一是要进一步深化户籍和劳动就业等制度的改革,完善人员流动政策。二是要逐步建立统筹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包括发展正规职业中介机构等。三是建立人力资源开发的教育与培训双支柱体系,一方面大力发展以增强从业创业能力为导向科技教育事业,另一方面强化以提高劳动力素质为目的的职业培训制度。四是要加强对就业服务市场的监管,维护就业市场的秩序。2.8 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体系

就业保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内容。为此需要加快相关立法进程,建立健全就业法律法规体系,为扩大就业、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提供更广泛、有效的法律保证,从而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要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覆盖全城乡的失业保险制度、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制度,形成包括失业保险基金等在内的统筹城乡、统筹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各类失业人员、就业人员、合理流动人员构筑一个有效的社会保障“安全网”。2.9探索适合本地特点的扩大就业政策

在不同的地区或不同的时段,所需要的就业政策是不同的。为此就需要积极探索适合本地需要和时空条件的就业政策,把工作重心放在不同的矛盾或方面,分别侧重解决如劳务输出、劳务输入、劳工荒、技工短缺、下岗职工再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科技创业等问题。3 启示

回顾、总结、梳理国内外扩大就业政策研究和实践,对我们深化就业研究、尤其是制定和优化提高就业水平的相关对策有多方面启示:

首先,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经济学的永恒主题,是建立和谐社会、实践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务,是政府工作的重心之一。

其次,完善市场体系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我国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时期,理应在就业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和建设方面积极探索、推陈出新、力求实效。

再次,扩大就业容量需要系列配套政策,包括经济拉动、政策扶持、市场服务、政府调控和社会保障五大支柱,涉及经济增长、结构调整、体制改革、人员培训、创业激励、非正规就业、健全保障体系、发展中小企业等多项举措。最后,探索适合本国本地特点的就业政策是相关研究的要务和难点。如我国的人口多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劳动力流动性强、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明显、各地就业结构不合理、就业水平不高等现象日益突出,因此要结合自身特点来提出促进就业的创新之策。

参考文献:

[1]赵建国,苗莉。城市就业问题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2]樊继达,邵士庆。国外促进就业的主要经验及启示[J].经济纵横,2004(1)。[3]丁建定,柯卉兵。发达国家积极就业政策及其启示[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8)。

[4]冯煜。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就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7)。

[5]燕晓飞。国外促进就业的做法值得借鉴[J].经济纵横,2007(12)。[6]蔡?P.坚持在结构调整中扩大就业[J].求是,2009(5)。

[7]劳动科学研究所课题组扩大就业发展战略:创业促进就业[J].中国劳动,2009(3)。[8]杨宜勇,顾严。我国扩大就业潜力的对策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07(6)。

作者:曹利红

来源:《中国市场》2010年第44期

促进就业尤其是实现充分就业,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针对这一难题,许多国家根据各自的国情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大胆尝试,其中以立法促进长效就业,便被实践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外促进就业立法进行国际比较研究,从中总结出一些经验和教训,以期对我国的促进就业立法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一、国外促进就业立法的延变与发展 在二战后的半个多世纪里,虽然局部战争一直不断,但未爆发新的世界大战;虽然经济衰退多次发生,但未出现以往大萧条时期的严重危机;虽然工人运动曾有高潮,但未对资本主义制度形成严重威胁;因此,总体来说在这一历史阶段,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在这种背景下,各国劳动立法有了一个较为平稳的快速发展。世界劳动立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和体系在这一时期已基本形成。

就业或促进就业立法是劳动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同工作时间、工资支付等其它劳动条件立法相比,就业或促进就业立法是比较晚的事情。在早期工业化时期,由于失业问题不突出,劳动立法中没有专门的就业内容。随着经济危机的出现,失业规模和持续时间均呈扩大趋势,劳动法才开始增加有关就业的内容。最初的有关就业立法是围绕失业保险进行的。1911年,英国成为第一个实行国家强制性失业保险的国家。其他的欧洲工业国家也先后于20世纪20年代前颁布了失业保险法律。美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直到在1935年的《社会保障法》中,才涉及到失业保险问题。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各国制定就业立法以规范职业介绍和失业保险为重点,以减轻失业痛苦和保障失业者生活为目的。在这之后,由于经济大萧条使自由放任的经济模式开始向国家干预经济活动的模式转变,尤其是在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失业问题问题日趋严重,对很多国家的经济稳定和增长构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因此,一些国家开始逐步改变或放弃了只注重消极的失业保险政策,开始将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和促进失业者再就业作为其重要的就业立法内容。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就业的意义早已不仅仅是公民及家庭谋生的手段,它还是劳动者获取基本人权及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正如国际劳工组织所指出的那样,“工作是人们生活的核心。这不仅是因为世界上很多人依靠工作而生存,它还是人们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以及为后代带来希望的手段。这使得工作成为社会和政治稳定的一个关键因素。”基于这样一种共识,国际劳工组织制定了多项有关促进就业的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许多国家批准了这些公约,并参照其精神,在制订各自促进就业的法规中开始注入了新的更为广泛的内容,其中包括推进整体经济和社会稳步发展带动就业岗位增加的内容,扶持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扩大就业渠道的内容,实施财政、税收、金融、投资等优惠政策创办小企业或公益性就业岗位的内容,实施免费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和就业培训促进就业的内容,以及改革失业保险促进失业者再就业的内容等等。

由于就业问题几乎同劳动领域的所有问题都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这就决定了国外促进就业立法的模式、种类、层次和结构必然是多方面的、其数量自然也是庞大的。据国际劳工组织粗略统计,世界各国有关就业或促进就业的现行法律法规多达数千项,对各自的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起到了保驾护航的长效作用。

二、对国外促进就业立法有关问题的研究与分析

促进就业立法同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以及立法习惯和传统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因此,总括来看,国外的促进就业法规既有其鲜明的个性,也有许多共性之处。为节省篇幅,这里仅把其带有共性的、对我立法具有一定启示和借鉴价值的若干问题进行归类研究、分析和阐述。

(一)立法模式

从大多数国家的实践看,就业促进立法的模式大致可以分为四种。一是综合立法,即在综合性劳动立法或劳动与社会法典之中列入促进就业的条款。例如德国在《联邦社会法典》中列入了《联邦就业促进法》,并把其作为该法典的第三部分独立成书,法国在其《劳动法典》中也列入了许多有关促进就业的章节和条款。二是专项立法,即对促进就业进行专门立法,如《俄罗斯联邦居民就业法》(1996年)、《美国充分就业和(经济)平衡增长法》(1978年)、《英国就业保障(合并)法》(1978年)、《波兰就业与失业法》(20世纪90年代末)、《秘鲁就业促进法》(1993年)和韩国的《基本就业政策法》(1993年)等。这种立法方式便于把相对较多的就业或促进就业内容纳入其中,是一种较为综合性的专项促进就业立法。三是分散立法,即将就业或促进就业的相关内容分别立法,但又使这些单项法规彼此呼应、互相配套、相互制约,共同发挥其促进就业的作用。日本是采取这种立法方式的一个典型国家。它围绕促进就业主题分别制订了《就业安定法》(1947年)、《紧急失业对策法》(1949年)、《退役军人转业临时措施法》(1958年)、《煤矿工人转业暂行措施法》(1959年)、《残疾人就业促进法》(1960年)、《人力资源开发促进法》(1969年)、《老年人职业稳定法》(1971年)、《保障男女平等就业法》(1972年)、《雇用保险法》(1974年)和《就业和人力资源开发组织法》(1999年)等。四是混合立法,也就是采取以上三种或其中两种方式相结合的立法模式。譬如,德国和法国采取的是第一种和第三种相结合的立法方式。德国除在《联邦德国社会法典》中制定《联邦德国就业促进法》外,还制定了《联邦增加就业岗位法》、《联邦残疾人康复法》和《促进老年工人临时工作法》等法规。法国除《劳动法典》中列入的促进就业条款外,也制定了其他有关职业培训和就业援助方面的单项法规。

美国和英国采取的则是第二种和第三种相结合的立法方式。例如美国除制定《充分就业和(经济)平衡增长法》以外,还制定了《综合就业与培训法》(1980年)、《家庭支持法》(1988年)、《工作培训伙伴法》(1982年)、《劳动力投资法,最后规定》(2000年)、《职业恢复和教育规定》(1983年)、《康复法》(1973年)、《就业年龄歧视法》、(1986年修订)、《紧急就业法》(1971年)等与促进就业相关的法规。英国除制定《就业保障(合并)法》外,还制定了《就业机构法》(1973年)、《求职者补贴(修订)规定》(2004年)、《就业机构和就业企业行为规定》(2003年)、《求职者法》(1995年)、《就业法》(1990年第38章)、《性别歧视法》(1986年第59章)、《就业和培训法》(1973年第50章)和《公平就业法(北爱尔兰)》(1976年)等其他与促进就业相关的法律。

总之,由于促进就业问题涉及面十分广泛,单靠某一种立法方式是很难奏效的。国外在促进就业立法方面的实践表明,绝大多数国家采取的是混合立法模式,而进行专项促进就业立法的国家相对较少,即便是采用专项立法的国家,也制定了大量的其它单项配套法规。

(二)立法宗旨

国外促进就业立法不管采取那种模式,其立法宗旨基本上是一致的,既都是为了促进充分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和保持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德国和意大利在其促进就业立法中的表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德国在其《联邦就业促进法》总则中规定:“在整个经济和社会政策范围内,争取达到和保持较高的就业水平,不断改善就业结构,以避免、减轻或消除因失业对国民经济及个人利益带来的不利影响”。意大利在其《促进就业法令》总则中规定:“制订该法的出发点是旨在通过实施新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和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政策等总体行动战略,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大幅降低失业率。”

(三)立法目标 国外促进就业立法在确立要达到的具体目标方面也比较接近。这些目标一般包括:(1)开发劳动力资源,使从业人员有平等的选择就业的机会;(2)创造条件,保障公民体面地生活和个人的自由发展;(3)避免失业和低劣性就业;(4)防止劳动力出现短缺;(5)保障和改善从业人员的职业合理流动;(6)防止、减轻或消除因技术发展或经济结构变化给从业人员带来的不良影响;(7)促进身体、精神或心理残疾人员的职业安置;(8)为就业特别困难的长期失业者提供倾斜性保护,预防大规模失业,减少一年以上的长期失业;(9)反对各种形式的就业歧视,确保就业机会均等;(10)鼓励雇主维持现有的工作岗位并创造新的工作岗位;(11)改善地区和行业的就业结构;和(12)严厉打击非法职介,杜绝非法就业,维护劳动力市场正常秩序。

(四)立法考虑的相关因素

国外的促进就业立法虽然侧重点各有不相同,但立法所需要考虑的共同因素却也不少,比如说:(1)受益人能从事工作的时间;(2)受益人的技能水平;(3)社会可以提供或创造的适应青年、妇女、残疾人和大龄长期失业人员等特困群体技能水平的工作类型;(4)可提供就业服务的可能性和程度;(5)社会保险制度,尤其是失业保险同促进就业的关联性;(6)在社会、经济以及市场需求波动的情况下,就业的稳定性;(7)就业促进政策与其他经济和社会政策,包括投资和产业结构政策、财政政策、社会保障政策、调节收入增长和收入分配政策、防止通货膨胀政策之间的相互协调性等等因素。

(五)促进就业法规实施的对象及法律上的称谓

国外促进就业法实施的对象及法律上的称谓一般包括以下几种:(1)“特殊就业计划的受益人”;(2)“难以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失业工人”;(3)由于经济性裁员、技术革新、工人的技能水平和业务能力变得陈旧的45岁以上失业人员:(4)16岁以上,体残、智残或有严重障碍的人员;(5)16-24岁、失业6个月以上的青年人员;(6)25岁以上、失业2-3年以上的人员;(7)50岁以上、失业6个月以上的人员;(8)单亲父母失业者;(9)妇女失业者和(10)刑满释放失业者等。

(六)法规中列出的主要促进就业措施

各国在有关促进就业的法律中规定的主要促进措施,概括起来大体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采取综合性优惠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岗位;(2)对各类企业实行工资补贴或减免某些税赋和社会保险费,以鼓励雇佣失业者;(3)对微小型企业给予银行小额贷款或贷款担保,帮助失业者实现自谋职业;(4)实行灵活或弹性就业制度,扩大就业容量;(5)对夕阳产业和就业困难地区实行财政、税收、金融、培训等一揽子保持和创造就业岗位援助措施,帮助成批量的下岗和失业人员再就业;(6)对因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疫病或其他各种灾难在短期内造成的突发性大批失业人员,实行综合性优惠就业政策和措施;(7)对残疾人,特别是重残失业人员实行庇护性安置和按比例安置的特殊就业援助政策;(8)政府或社会创造公共工程项目和社区临时工作岗位,安置青年和老年长期失业的特困群体就业;(9)为求职者提供免费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和职业培训等一站式就业服务;(10)改革单纯保障失业者生活的失业保险制度,将部分失业金用于促进再就业;并降低给付期限和金额,促使失业者积极再就业。

(七)实施促进就业法的相关组织机构

国外负责促进就业法规的实施和监督部门一般为劳工部或就业部。但是由于就业问题的复杂性和广泛性,许多国家都根据相关法律建立了国家促进就业委员会或国家促进就业联席会议制度。这类就业委员会或联席会议的牵头人一般由内阁主管副总理或总理直接兼任,成员由政府各相关部门、工会、雇主组织及其他社会组织负责人和有关专家担任,其主要职责是进行就业政策协调和咨询。办事处或秘书处一般设在劳工部或就业部。

国外具体负责执行促进就业法规任务的,一般是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这些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名称、组织结构和隶属关系各异,比如德国叫联邦劳动局、属于三方性自治机构;瑞典称劳动力市场管理局,结构和隶属关系和德国相似;而英国则叫公共就业服务中心,是直接隶属于英国就业部的一个下属机构。但是,它们都具有以下共同特点:都承担劳动部或就业部下达的任务,都接受政府财政足额拨款,并接受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的指导或监管,其工作人员都为政府公务员或国家公职人员,其主要的共同职能则包括:(1)参与制订和执行促进就业政策,并保持其连续性;(2)为求职人员和用人单位提供高度透明的劳动力市场信息服务;并为失业人员提供免费就业指导、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3)开发、实施和管理公共工程或社区就业项目,安排特困群体再就业;(4)负责失业登记和管理失业保险金,并运用部分失业金促进再就业;(5)纠正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缺陷,促进劳动力流动,促进劳动生产力和经济的增长。

(八)确保就业或再就业经费来源

国外以法律确保实现促进就业目标的基本经验之一是,政府财政予以足额拨款。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经合组织成员国财政每年拨付的就业经费一般都占其GDP的2%以上。有的国家,如丹麦甚至高达6.5%。英国财政部每年单是拨付给职业培训经费一项就高达30亿英镑,约相当于其年度财政收入的1%。澳大利亚政府1995年财政预算为职业培训拨付的专款为26亿澳元,且规定以后每年递增7%,远远高于其经济增长率。同时,它还要求各州、区政府在财政预算中要确保对职业培训资金的拨付,不能随意减少。法国政府1994年拨付的职业培训经费高达170多亿法朗。德国政府1994年用于职业培训的经费高达80亿马克,而且其筹集培训经费的办法采取现收现支,不足部分由国家财政兜底。

近年来,一些新兴工业化市场经济国家,如韩国在就业方面的投入也增加了。以公共职业培训为例,目前韩国全国共有40所公共技能培训大学,1993-95年政府每年投入这些学校的经费预算平均达到21.6亿美元,占该时期韩国年均GDP的0.77%。另外,有些发展中国家也采用不同方式增加了对就业经费的投入。比如,墨西哥政府九十年代以来对就业经费的投入增加了15%。

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在失业率大幅度上升的时期,许多国家除及时调整和补充财政对就业经费的投入外,还调拨失业保险金用于支持促进就业的各项工作,调拨幅度一般占失业保险金总额的1/3左右,有些国家甚至还要高。

(九)政府、雇主(组织)和工会在促进就业中的责任与作用

有些国家在促进就业法规中明确规定了政府、雇主(组织)、工会和求职者个人在促进就业方面各自应承担的职责和义务。譬如,美国在1978年新修订的《充分就业和(经济)平衡增长法》中规定,联邦政府应在促进充分就业、生产和实际收入,促进经济平衡增长、生产力适度增长和适当注意国家优先发展重点,以及保持物价适度稳定等方面承担责任。该法还规定总统必须每年制订明确的短期和中期经济发展目标,以实现总体性经济政策、结构性经济政策和促进充分就业政策的完美结合;并须加强和改善联邦政府各经济决策部门和劳工部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工作。

俄罗斯《居民就业法》规定,政府应承担如下职责和义务:(1)对居民就业状况进行评估和预测,提供劳动力市场信息;(2)制定和实施联邦和地方的就业计划,包括对弱势群体的就业促进计划;(3)帮助公民寻找合适的工作,协助雇主挑选所需要的职工;(4)为失业人员组织职业指导、职业培训,转业培训和技能培训,免费提供就业促进服务;(5)依法向失业者发放社会补贴。

雇主或雇主组织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包括:(1)遵守俄罗斯联邦法律和调节劳动关系的劳动合同和协议;(2)在停产和解雇职工时,采取俄罗斯劳动法和集体合同规定的措施保护劳动者;(3)利用自由资金和其他雇主的资金,帮助即将被解雇的职工再就业和参加职业培训,以及提供法律规定以外的物质帮助;(4)为职工参加职业培训、转业培训和技能提高培训提供经费支持,并在核定企业应纳税利润中扣除这笔费用;(5)制定并实施旨在保持和合理利用职工潜力,提供社会保护,改善劳动条件以及其他优惠的计划;(6)遵守安置残疾人就业配额的规定;(7)安置特别需要社会保护的人员就业,或者保留部分工作,以安置有关人员就业。(8)在作出企业倒闭、缩减人员或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时,雇主要在实施该决定前2个月以书面形式通知就业机构;(9)雇主有义务每月向就业机构提供企业进入破产程序的情况、为残疾人恢复职业能力和促进其就业所必需的信息;提供空岗和完成残疾人就业配额的信息;(10)在无正当理由拒绝聘用已经同意接收的初级、中级和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的情况下,雇主应当向联邦预算缴纳相当于该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专项缴费。(11)如果雇主聘用了就业机构介绍的人员时,应在5日内返还就业机构的介绍信,并注明聘用日期。如果拒绝聘用就业机构介绍的人员时,雇主应在就业机构的介绍信上注明应聘理由,并将介绍信返还给前来应聘的人员。

工会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为:(1)参与制定就业政策;建议地方政府推迟大规模解雇职工的时间或暂停执行解雇的决定;要求雇主在大规模解雇职工时,必须提前3个月以上以书面通知工会;(2)有权与雇主组织就工会就业问题相互咨询,并签订有关就业促进措施的协议;(3)工会有权要求雇主在集体合同中规定保障就业的具体措施。

日本有关法律对政府规定的促进就业责任包括:(1)采取必要的宏观调控和综合性就业促进措施,制订促进就业计划和实施措施,提供就业保障和提升工人的经济和社会地位;(2)尽力实现劳动力供求平衡;(3)为雇主稳定工人就业的努力提供便利;(4)为失业者提供工作机会;(5)对求职者和寻找工人的雇主进行指导;(6)提供职业转换培训,开发和保护熟练工人;(7)促进中老年人就业和残疾人就业。

日本法律要求雇主必须向雇员提供培训机会,开发和改进其职业技能;要求求职者个人必须参加失业保险,向职业安定机构汇报寻找工作的进展情况。

(九)促进就业法和劳动法的关系

从国外就业促进法和劳动法的立法进程和内容中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从立法的历史角度看,劳动立法先于就业促进立法。从立法的内容上来看,劳动立法宽于就业促进立法。从立法的目的和出发点来看,劳动法的着眼点在于全面保护劳动者的基本就业权利、劳动者在劳动场所的职业安全和退出劳动力市场之后的生活保障的基本权利;而就业促进法则重点强调,政府如何进行宏观调控、发展经济、创造和扩大就业岗位;如何控制和降低失业率;如何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帮助求职者尤其是特困群体尽快实现就业或再就业。

(十)国内法律与国际劳工标准的关系

所谓国际劳动标准,是指国际劳工组织通过国际劳工大会制定的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以及其他国际或地区性组织制定的有关促进就业的协议或条约,又俗称国际劳工法。按国际劳工组织或其他国际组织规定,国际劳工公约、协议或条约通过成员国立法机关批准并提呈国际劳工局长或其他国际组织负责人注册一定时间之后,即开始生效,在执行中应同其国内法律具有同等的强制效力。国际劳工建议书则不需要批准,但对成员国具有参考和指导意义。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若批准了国际劳工组织或其他组织的某项就业的公约条约,其国家的促进就业法律内容应同其批准的国际劳动标准保持协调一致。

俄罗斯在其《联邦居民就业法》中对国内法与国际法之间的关系做出了如下规定:第一,国家对居住在境外的俄罗斯公民权利的保障,按照俄罗斯联邦参加的国际条约(协议)的规定实施。第二,在就业方面进行国际合作,包括处理俄罗斯公民在国外的劳动问题和外国公民在俄罗斯的劳动问题,遵守国际劳动标准。

三、对我国促进就业立法的思考与初步建议

根据对国外促进就业立法的研究和分析,结合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以及我国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的多年实践,笔者力图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对我国的促进就业立法提出以下几点思考和初步建议。

(一)制订促进就业法,必须以三个代表精神为指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制订促进就业法,是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和完善劳动就业法律体系建设的一件举足轻重的大事。这对于我国实现较为充分的就业和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协调发展,对于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以及国家的整体综合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都具有重大的和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因此,负责起草和制订这样一部既关系到到千家万户老百姓切身利益,又广泛涉及和深刻影响国家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战略的重要法律的部门,使命极其崇高、责任极为重大。有关参与人员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跳出任何部门之见;必须从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出发,摒弃任何狭隘的部门利益;必须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听取和吸收各方面专家和群众的意见,集思广议、上下结合,起草出一部融现实性和前瞻性相结合的、大家都较为满意的专项促进就业法。

(二)制订促进就业法,应坚持促进较为充分的就业和经济稳步持续增长相协调发展的立法取向。要实现较为充分的就业,保持经济的稳步、持续增长与发展是最大的前提条件之一。没有稳步、持续的经济增长,就业岗位的增长就难以实现。同样,较为充分的就业目标得不到实现,经济也难以保持健康持续的发展。二者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国外在促进就业立法中,都充分体现了坚持二者和谐发展的理念。因此,我们在制订促进就业法的过程中也应学习和借鉴这种二者兼顾、协调发展的理念和思路。

(三)制订促进就业法,应贯彻以人为本、反对各种就业歧视的基本原则。在各国促进实现充分就业的实践中,就业机会不均等,就业条件不公平的歧视现象屡见不鲜。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当前所反映出来的就业歧视现象,更是比比皆是。这同我们维护人的基本权利和实现人的机会均等的目标是相抵触的。许多国家的就业法律中都旗帜鲜明地体现了反对和消除就业歧视的内容,国际劳工组织也制定了《1951年同酬公约》(第100号)和《1958年(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第111号)。我国政府于1990年批准了第100号国际劳工公约,并于2001年批准了《联合国经济、社会和文化条约》。因此,在我国正在进行的促进就业立法中,体现出这一基本原则,既能更好地实施国际公约,同国际接轨,又能极大地推动我国劳动领域的基本人权的进步。

(四)借鉴国外经验,把三方机制、长效机制和其它体制性、制度性的内容引入我国的促进就业立法之中。所谓三方机制是指国际劳工组织和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在劳动就业领域所坚持的一项卓有成效的重要原则。比如一些国家的就业委员会或就业联席会议制度就体现了这一原则。所谓长效机制,是指对促进就业发挥长期作用的制度,体制或措施,比如设立国家的就业委员会;确立劳工部负责促进就业的主体地位及相关政府部门对促进就业的责任;确立政府财政对就业开支足额拨款,建立完善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立失业控制和确立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功能等长效机制和制度。我们应把国内外的这些成功做法都吸收并纳入到我国正在制订的促进就业法之中去,以使其体现国家的意志,发挥刚性的长效作用。同时,对于一些不便列入法律,却又行之有效的灵活或临促进就业措施,则仍应以政策方式随时出台,以便使其保持和发挥刚性的法律所不便发挥的作用。

(五)从国外就业立法经验和我国的劳动立法体系现状看,我国的促进就业立法应考虑选择以中度综合性的专项立法模式为宜。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我国的促进就业法拟应含盖以下主要内容:第一,应纳入突出强调促进就业的重要性,明确将促进就业目标纳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宏观、中观和微观计划和奋斗目标之中;第二,应明确把各级政府、工会、雇主(组织)和求职者个人在促进就业中的责任和义务纳入其中,尤其是各级党政一把手的责任;第三,应确立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执行促就业法中的主导地位和权威性,并相应规定其他各有关行政部门应担负的责任;第四,应明确规定就业经费的来源和其应占国内生产总值或财政预算的比例,并相应规定就业经费的使用、管理和审计办法;第五,应明确失业保险金在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的同时,应拨付部分资金用于促进就业的大致比例;第六,应明确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体系的性质、地位、职能和作用,并确保其固定的事业经费开支来源;第七,应明确界定就业和失业的定义,制订灵活就业者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标准,并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第八,应明确国家鼓励公民通过合法途径到境外就业和外籍专家来华就业,并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但国家须严格禁止无技能的底端外籍劳动力来华或在华就业;第九,应促进城市就业和农村就业协调发展,首先统一城市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以便最终建立统一的全国劳动力市场。第十,应明确禁止就业歧视行为,并把促进就业的总体战略确定为和国际标准接轨的、充分的、生产性的和自由选择的就业。

国外对亲子旅游的研究 篇5

夏天,来自爱尔兰 海的清凉海风,吹过海岸,吹入山林,一直吹到大湖区里最大水域面积的温德米尔湖上空。温德米尔湖集天地之精华,把炎热与干燥都赶走,成为英国夏季最著名的本土避暑之地。

暑假国外旅游推荐:马来西亚沙巴

沙巴州(马来语:Sabah),是马来西亚面积第二大的州,位于东马,在婆罗洲的北部,以前被称为北婆罗洲(英语:North Borneo),在1881年开始被英国统治,至到1963年9月16日和砂拉越一起脱离英国统治结合马来亚及新加坡组成马来西亚联邦。

暑假国外旅游推荐:意大利科莫

这里的山湖景色数百年来一直是吸引游客来这里的原因之一。据了解,包括《星球大战II》在内的很多影片就是在科莫拍摄外景的。一边避暑,一边感受大片中的实景,别有意义。

暑假国外旅游推荐:泰国普吉岛

国外背包旅游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篇6

2011年03月17日09:49手机看新闻

“背包旅游者”(Backpackertourist)是澳洲学者Pearce于1990年率先提出的概念。这一词汇特指旅行时间较长(国际上一般为连续旅行3个月以上),喜好选择经济型住宿设施(如青年旅馆),强调与其他旅行者的聚会交流,具有完全自助而又极具弹性的旅游行程,偏爱非正式和高参与性旅行活动的那些旅游者。具有这些行为特征的人,往往背负大包(Backpack)进行长途旅行,因而被称为“背包客”(Backpacker)。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不仅是背包旅游学术上的先行者,也是实践上的开拓者和创富者。因此本文主要以澳洲为例,适当结合英美,概括国外背包旅游市场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并简述其经验对我国背包旅游发展的启示。

一、国外背包旅游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1.背包旅游市场规模巨大,利润丰厚

从背包旅游者的规模来看,这一细分市场的人数蔚为壮观。澳大利亚旅游局从上世纪90年代到2002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所有旅澳的大于15岁的入境旅游者中,背包旅游者占10.2%(Slaughter,2004)。英国每十个国际旅游者就有一个背包旅游者,背包旅游者在英国一年的旅游消费总额达7500万英镑,是重要的国际客源市场(Churchill,1994)。

2.政府支持给力,政策保障齐全

国外背包旅游的宏观环境有利于背包旅游市场的发展。由于较早认识到这一市场的巨大规模和可观利润,澳大利亚政府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就对背包旅游者异常重视,一直不遗余力地推进背包旅游的发展。联邦旅游局的出版物《背包旅游战略》为理解和发展澳大利亚的背包旅游市场提供框架。这一出版物敦促政府、业界和学界共同努力,为旅澳的国际背包旅游市场提供足够供给,也正是澳大利亚政府的这些政策使其成为世界背包旅游市场研究的佼佼者(Slaughter,2001)。针对背包旅游者喜好另辟蹊径,不走寻常路的特点,西澳旅游局(WesternAustra-lianTourismCommission)、北领地旅游局(NorthernTerritoryTouristCommission)和南澳旅游局(South Australian TourismCommission)三局联合推出专门的背包旅游者读物《真正旅行者的真实旅行》(RealTripsforRealTravellers),设计了三条环游三州的不同线路,通过澳背包旅游杂志TNT分发,鼓励背包客探索这片远离东海岸,但资源奇特的旅游温冷区域(AustraliaTourismEx-change,2004)。

工作着的假期制度(TheWorkingHolidayMaker)在澳洲吸引国际背包旅游者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Muqbil,2004)。澳大利亚和英国、加拿大、日本、韩国、德国等15个国家签订了协议,使得这些国家的“假期工作者”一次入境后在澳旅居时间可达12个月之久。在此期间,他们常常会一边工作一边旅行,最经常从事的工作是住宿业、酒吧和果园采摘。这一方面弥补了澳洲农忙时节劳动力的不足,另一方面向背包者提供了体验环游澳大利亚最省钱、最深入了解当地的旅行机会。

对于跨国乃至跨洲的长途背包旅游者来说,能否获得便宜的机票成为他们出游选择的重要决策因子。澳洲的交通部门在国家旅游部门的支持下,推出了大量针对背包旅游者的长途旅行优惠项目。澳大利亚的国有航空公司2004年11月起开出Backpacker-sExpress专机。它辗转于澳大利亚国内最受背包客欢迎的五个城市,并有背包国际航线一周两到三班往返于澳洲和澳洲最大的背包客源地——欧洲之间(曼彻斯特-墨尔本,慕尼黑-墨尔本),经停亚洲最热门的背包旅游目的地印度和泰国的交通枢纽(新德里和曼谷)。考虑到背包旅游者具有旅行时间长、预算紧张、喜交流的特点,飞机的头等舱改为咖啡和酒吧作为乘客的聚聊场所。背包者可以向航空公司申请该种飞机上乘务人员的职位,合同为期两年,既可以为他们提供免费乘坐航空器旅行的权利,又为航空公司节约了人力成本,还便于背包者身份的空乘服务人员为机上其他背包旅游乘客提供最个性化的服务——为乘客的背包旅行设计线路和出谋划策。同时考虑到背包者旅游日程的弹性化,这种机票的返程时间随时可签,不需另加手续费,而且永不过期。为节约成本,大多数的预订在线进行,同时网站上有澳洲其他与背包旅游相关的项目链接,如经济型住宿、探险类旅游项目、工作机会等等。这类班机上的服务最省,只提供简餐(AustralianTourismExchange,2004)。这些政策和措施都有力引导了背包旅游的产业化发展。

3.背包旅游配套设施健全,背包旅游服务专业化

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拥有数不胜数的背包客栈和青年旅馆,背包旅游在这些国家被极大地市场化和商业化,给背包旅游者的出行带来巨大便利。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青年旅馆都加入了世界性或地区性的青年旅馆协会,拥有全球订房网络系统。目前世界上共有59个青年旅馆会员国协会,13个附属会员国组织,19个认可业务代理,广布在9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这些国家就读的学生都可以通过缴纳较少的费用,办理国际学生等身份证明,在入住不同国家的青年旅馆时享受折扣优惠。在这些青年旅馆中能获得大量的背包旅游信息,不仅因为各种旅游景区和旅行杂志都会把他们的宣传手册和出版物免费定期地赠送给旅舍,使青年旅馆拥有全面而丰富的书面旅行资讯,更因为青年旅馆是背包旅行者集聚的场所,他们在此交流和分享背包心得和旅行资讯,提供了面对面旅行信息交流最活跃的平台。国际上背包旅游者数量的激增和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青年旅馆这种廉价住宿形式的迅速扩张密不可分。

在市场化的商业运作中,最能够吸引背包客的商业产品是探险旅游产品。但经营该类产品的单个旅游经营商的规模往往不大,他们便会联合起来招徕背包旅游者。如“澳大利亚背包旅游经营者联盟”(Australian BackpackerTourOperatorsAlliance)是专营澳核心探险旅游目的地的七大经营者的联合网络,而“澳洲探险”(AussieAdventures)则是自助旅行专家的团队联合,专门服务于追求高性价比的背包散客和小团队游客(Muqbil,2004)。

旅行经营商还越来越多地研究运用旅游促销文字。加拿大的旅游经营商不止是商人,而且已成为文化经纪人:他们把加拿大的形象、价值观和理想糅合起来,去创造一个有意义的“梦中假期”(Reimer,1990)。旅行经营商不仅是社会和文化变化的结果,而且成为这些变化产生的原因。新西兰的旅游宣传手册更是巧妙地利用了探险旅游者,使他们成为新西兰被展示风景的一部分(Cloke等,2002),打造新西兰“探险旅游天堂”的品牌,进一步吸引更多的对探险怀有浓厚兴趣的背包旅游者。

便捷的网络和预订服务也促成了背包旅游的盛行。国际背包旅游者通过网络预订各种旅游服务比例较高,在线的直接预订达39%,间接预订(通过旅行社网上预订)达到19%。网络预订流行的原因除了便捷快速外,价格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许多国际航空公司推出“互联网机票”战略,吸引旅行者直接在网上订票以得到更多的折扣。电子机票的配合使用也使网上机票购买轻松易行。一些旅游网站还与航空公司等旅游企业达成协议,保证旅行者能在其网站上拿到低价旅游产品。如美国Orbitz与部分航空公司的协议规定,这些航空公司若未在Orbitz.com网站上提供最廉价的机票,就不得在其他地方销售。Priceline是美国另一个为广大自助旅游者所青睐的网上交易平台,其经营理念是“用户定价”的服务模式:允许消费者自行确定机票和酒店房间等旅游产品及服务的价格。以订房为例,只需旅行者事先在该网站上输入目的地及酒店大致区位,提交自己的价格,由系统自动搜索满足条件并愿意接受该价格的酒店。作者曾在Priceline上以30美元不可思议的低价拿到美国迈阿密市中心四星级酒店的套房(这一价格相当于当时波士顿郊区青年旅馆一张床的单夜价格),全部网上交易过程从价格发出到订单确认,用时仅3分钟。这种方便快捷的网上旅游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遍布西方国家发达的GDS。GDS(GlobalDistri-butionSystem)即“全球分销系统”,是应用于民用航空运输及整个旅游业的大型计算机信息服务系统。通过GDS,遍及全球的旅游销售机构可以及时地从航空公司、旅馆、租车公司、旅游公司获取大量的与旅游相关的信息,从而为顾客提供快捷、便利、可靠的服务。另外,国外良好的电子商务环境,如较高的旅游企业信息化水平,安全的银行电子交易平台,普及使用的信用卡和广泛的信用卡在线支付手段等等,都促成了背包旅游网络服务的高效和便捷。

4.背包旅游指南类书籍系列化系统化

对国际背包旅游者行前资料准备的分析统计数据显示,因特网是他们最经常的信息来

源,旅行指南则排在第二位。“在旅途中获得实用信息”是国际背包旅游者使用旅行指南最常见的目的,占83%,完全不使用旅行指南的背包者只占3%,比例相当低(LonelyPlan-et,2005),因而可以把旅行指南类读物作为国外背包客身份的标志和符号。

背包旅行指南之所以会在国际背包旅游者的旅行生涯中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与国外旅行指南的成熟开发密切相关。以“孤独星球”(LonelyPlanet)为代表的国外旅行指南独立客观、翔实全面、生动可信,非常注重信息的及时更新,所有内容均由作者亲历的旅行经历编写而成,能发挥实时“向导”的实际作用。这些系列丛书的出版商专营本品牌的旅行指南书籍,拥有专业的旅游资讯采编队伍和专门的公关、营销及销售部门,市场调研机构也遍布全球各地。指南内容覆盖世界各地,拥有洲、国家、地区、州(或省)等许多不同级别和套系,并有专属的网站提供相关资讯。有的旅行指南的网站还有各种不同版本的语言可供选择。这些系列丛书各本都独立成册,方便旅行者随身携带。国外旅行指南的品牌化及其品牌业已树立的良好口碑,对推动国际背包旅游增长的作用不可小觑。以澳大利亚的“孤独星球”为例,其创刊已有34年,获得权威媒体的好评不断,俨然树立起在背包旅行圈内的“圣经”地位。

二、国外背包旅游发展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1.搭建背包旅游接待的基础设施

由于我国背包旅游市场的迅速扩大,国内旅游服务的基础配套的发展远远不能满足背包旅游者的需求。背包旅游者是费用节约型旅行者的本质特点决定了他们以选择经济型住宿设施为主,而国内很多原有的旅游基础设施都是以团队旅游者作为主要服务对象,缺少背包客所青睐的设施服务,大多已有的青年旅馆在价格和服务上也不具有竞争优势。因此扩张背包客栈和青年旅馆的数量,保证与国际青年旅馆标准的接轨势在必行。

在背包旅游的流动渠道上,要完善旅游公共交通体系和服务,改变我国目前去往景点景区的交通以旅游包车和私人小交通为主的格局,增量自助旅行公交线路和班次;建立公交信息服务系统,使旅行者能凭借语音或图示导引系统获得准确的自助交通信息。

2.规范背包旅游的管理保障机制和法律法规建设

背包旅游作为现代旅游的一种新兴事物,目前业内对其尚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没有相应政策制度和法律规章来引导和规范背包旅游市场,缺乏相应的监管措施和安全保障。探险事故逐年上升,旅行者权益保障乏力。

除背包旅游安全外,背包旅游的基础接待设施、资讯信息、配套服务等方面的问题,也亟需政府制定相关的法律规章,规范行业发展,或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行业建设,从

国外对亲子旅游的研究 篇7

一、国外海岛旅游开发的成功经验

目前, 世界上著名的海岛旅游胜地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的四个区域上。 (1) 地中海沿岸, 如, 西班牙巴利阿里群岛、法国科西嘉岛、意大利卡普里岛和马耳他岛等; (2) 加勒比海沿岸, 如, 墨西哥坎昆、巴哈马群岛和百慕大群岛等; (3) 大洋洲区岛屿, 如, 美国夏威夷群岛和澳大利亚大堡礁等; (4) 东南亚岛屿, 如, 新加坡, 泰国普吉岛、攀牙, 马来西亚迪沙鲁、槟榔屿, 菲律宾碧瑶和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等[1]。这些海岛地区虽然资源条件各异、规模大小不同, 但这些国家和地区在开发海岛旅游, 促进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如被誉为“加勒比海旅游首都”的坎昆, 在20多年前还是一个仅有500多人口的荒凉小镇, 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拥有40多万人口的繁华旅游度假区, 拥有140多家饭店, 客房1.8万间, 全年接待游客200多万人次, 旅游收入可达12亿美元;印度尼西亚巴厘岛旅游度假区的全面运营, 不仅为当地提供了6 000多份就业岗位, 而且每年会给当地政府带来巨大的税收收入。这些海岛地区在海岛旅游开发方面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振奋人心的成绩, 分析总结其成功的经验主要有如下6个方面。

1. 重视政府引导, 制定科学规划, 正确实施开发

国外海岛旅游开发所取得的成功, 与当地政府的支持与重视密不可分。这些海岛一般都由政府或政府代表机构出面, 对其进行科学而详尽的规划, 并且由政府提供启动资金搞好基础设施, 待投资环境初步形成后, 再将土地转让给投资者, 并规定投资者必须严格按照规划要求进行景区建设。同时, 政府再将转让土地的收入投进去滚动发展, 从而使海岛旅游发展步入良性循环。大量的开发实践表明, 在海岛旅游开发的前期, 投资者往往缺乏信心, 投资行为十分谨慎, 这时政府的合理引导就显得非常必要。国外的许多海岛旅游度假胜地就是由政府兴建首批度假酒店, 通过政府投资的示范效应而吸引大量投资者前来投资的。如, 墨西哥的坎昆岛和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等。

2. 连锁经营, 区域协作

国外海岛旅游开发取得成功的又一关键因素是实行连锁经营, 进行区域协作。当今, 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已成为未来世界发展的总体趋势。从整个国际旅游方面看, 推进旅游区域一体化、打造旅游黄金圈, 共同开发旅游市场, 互为市场, 互为腹地, 互送客源, 共筑旅游信息平台, 共同制定旅游服务标准等已成为区域旅游国家的共识, 而在区域一体化发展与区域协作连锁经营走在世界前列的仍是欧洲国家, 其在旅游联盟方面采取区域“同城效应”, 建立区域性旅游协作板块, 建立旅游线路各企业、景点的联合营销和市场战略的配合与配套, 产业对接、交通对接和规则对接, 通过政府、私营机构、国际机构、社区与媒体之间的合作, 准确、及时地提供关于旅游目的地安全状况的资讯, 加强区域协调和监督机制, 进行有效的危机管理计划, 采纳最佳实践方案并实现信息共享, 确保旅游效益区域整体性平稳持续发展。如, 世界著名度假品牌“地中海俱乐部”, 自其20世纪50年代在法国成立, 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组织之一, 每年的客户可达160万人, 其将“一切在内”的度假概念扩展到最大限度, 旅游度假服务内容包括往来路程、住宿、用餐、运动和娱乐等一价全包, 在进行市场细分时更多地考虑到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及其业余时间利用的变化趋势, 使顾客可以以相对低的价格得到质量不错的服务, 不仅形成了与竞争对手的不同之处, 而且压低成本保证收益率, 使旅游经营从旅游景点走向旅游综合服务整体。滨海旅游区域协作成功的当属法国蓝色海岸城市群马赛、尼斯、戛纳和摩纳哥等, 通过特色差异与区域协作, 使每个滨海城市旅游都获得了巨大成功。除此之外, 世界其他国家海岛型旅游业同样十分重视区域整体协作发展。如, 美国夏威夷旅游开发, 包括近年来迅速崛起的东南亚各国滨海旅游, 其发展无不是以旅游为切入主题加强与国内、国际其他旅游城市之间的合作, 共享更多的国内、国际客源市场, 在旅游产业链的延伸方面探索综合产业之路, 与商务、会展等结合共同构筑城市经济高级化、国际化平台, 全面改善城市对外形象, 增强城市作为经济整体对投资金融的吸引能力[2]。

3. 功能层次齐全, 突出开发重点, 打造拳头产品

世界海岛旅游开发成功的国家或地区, 往往旅游开发类型多样, 功能层次齐全。一般说来开发类型大体有自然安静休闲度假型开发、历史文化游览型开发、独特景观游览型开发、健康休闲度假型开发、时尚旅游度假型开发和运动休闲度假型开发等多种发展形式。如, 坦桑尼亚的桑吉巴尔岛、斯里兰卡的西部海滩等的安静休闲度假游, 希腊桑托林岛童话梦幻景观游, 法国尼斯历史文化休闲游和东南亚各国海岛的健康休闲游。同时, 这些国家或地区的海岛旅游开发往往在突出重点的基础上, 打造一种拳头产品, 让其打入国际市场, 然后再带动整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如, 墨西哥的坎昆岛、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西班牙加纳利群岛的兰萨罗特岛等都是这些国家重点开发出来的旅游拳头产品。

4. 紧扣市场需求, 强调区位特色

随着热带、亚热带海岛海滨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旅游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而旅游产品的开发也称为竞争的焦点。世界上海岛旅游开发取得成功的国家或地区, 往往紧跟旅游市场的变化需求, 适时地开发出试销对路的旅游产品, 而使自己长期处于不衰之境。美国夏威夷群岛的蜜月度假游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强调区位特色方面, 这些国家和地区提倡海岛旅游开发应具有民族性、地方性和独创性。这里所强调的特色, 不仅表现在建筑风格、旅游项目等硬件上, 而且表现在旅游区管理方式、服务水平和文化氛围等软件上。这些海岛旅游区在规划建设上都强调对当地民俗、文化的保护, 在建筑风格上也要尽可能与当地传统相吻合, 在这一旅游开发过程中地方民俗和文化得到加强, 而成为一项特殊的旅游资源。如, 夏威夷、巴厘岛和希腊群岛等都因完美结合了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风光与地区历史文化特色而举世无双。又如, 希腊罗得岛、克里特岛等因其不同的人类文化景观资源成为世界著名海岛历史文化旅游胜地, 一些富有地方特色、民族风格的纪念品也给游客留下了较深刻的印象。

5. 服务周到, 管理严格

周到齐全的社会服务和人性化管理是国外海岛旅游开发取得成功的又一个关键因素。他们不仅在管理上井然有序, 而且在服务上细致周到。如, 墨西哥坎昆旅游度假区的海滩上, 时时变换着不同颜色的风球, 黑球表示禁止入海, 红球表示不易下海或需多加小心, 黄球表示可以下海, 这样就避免了游客由于不知道海潮的规律, 盲目下海而出现的危险;在海滩上每隔一段距离还设有暸望塔和救生员, 备有救生艇, 马路上停有救护车, 随时准备救护;同时, 度假区内各项社会服务也非常周到齐全, 旅游者可以非常方便地兑换各种钱币, 得到各种送货服务等。此外, 度假区内还设有旅游的监督、咨询服务处, 向旅游者提供各种宣传资料, 接受旅游者咨询和投诉。

6. 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国外海岛地区在进行旅游开发规划建设时, 非常重视海岛生态环境的保护, 不仅把生态保护型开发作为海岛旅游开发的第一自觉性理念, 而且还制定了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同时, 海岛上的建筑风格还要尽可能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在开发建设时要依山就势, 一般不破坏地形、地貌。例如, 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在规划设计时, 就对度假区建筑限高15 m, 建筑物最高覆盖率25%, 建筑材料采用独特风格的巴厘岛砖式建筑材料, 户外广告牌也受到严格控制, 只允许有方向的标志等;另外, 各旅游度假区排放能的污水都要经过净化处理, 加以循环利用;许多旅游度假区还规划出大面积区域作为自然保护区, 使海岛自然环境处于良性循环状态。

二、对我国海岛旅游开发的启示

我国大陆边缘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海岸线长达3.2万km, 其中大陆海岸线长1.8万km, 岛屿海岸线长1.4万km, 四大海中分布着6 500多个岛屿, 50多个群岛和列岛, 且海域跨越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 自然条件多种多样, 人文资源丰富, 具有发展海岛旅游的众多优势。然而, 由于我国海岛旅游开发起步较晚, 尚处于发展增长阶段, 受政策、资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与国外一些开发较早、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地区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不仅旅游产品层次结构高低不平衡, 而且海岛景观资源价值亦未能充分体现, 有些海岛至今仍保持着原始状态, 海岛旅游开发也未能形成成熟的相关理论, 只有通过对国外海岛旅游开发的研究为我国海岛旅游开发提供借鉴。基于对国外海岛旅游开发成功经验的系统总结和分析, 就我国海岛旅游开发提出了7点具体建议。

1. 强化政府职能, 制定科学规划, 拓宽投资渠道

在海岛旅游开发的过程中, 必须强化政府职能, 加强政府引导, 将各利益主体, 政府、开发商、当地居民的利益统一起来, 形成旅游开发合力;必须完善立法, 形成以法律为准绳的开发机制, 严格项目申报、立项、审查程序, 使海岛旅游开发规范化、法制化、有序化, 在政府监督和控制下开展各项工作;必须要对丰富的海岛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和科学安排, 避免开发建设的盲目性, 防止无序发展, 确保海岛旅游开发有计划、有秩序、有重点地进行, 以充分合理利用海岛旅游资源。同时, 还要加强各地区和旅游服务企业之间的联系, 宏观上对交通、住宿、餐饮等各部门设施建设和开发进行协调与统一, 规范市场体系, 消除旅游发展瓶颈[3]。此外, 旅游业的发展是需要高额的投入, 而海岛旅游更是需要大量基础设施投资, 但是海岛旅游所需的大量投入, 仅仅依靠政府投入是完全不够的。我国又是发展中国家, 资金实力较发达国家还有不小差距, 因此, 在海岛旅游开发过程中, 必须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系, 以充足海岛旅游开发的资本实力, 保证海岛旅游开发的顺利进行。

2. 加入国际旅游连锁经营网络, 加强旅游区域合作, 打造区域旅游整体品牌

从当前的世界海岛旅游的发展趋势看, 连锁经营和加强区域合作成为必然选择。国外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建立旅游连锁经营网络, 二是加强旅游区域合作。近年来, 虽然国际旅游连锁经营网络已渗透到我国, 但是其对我国旅游业的渗透并不强劲, 目前我国海岛旅游很大程度上在组织、经营、管理、服务、设计和建设等各方面仍处于传统模式, 难以满足旅游市场未来发展的多元化需求。因此, 必须实行“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战略, 从一切为游客服务的理念出发, 提高旅游品位层次, 加入国际旅游营销网络, 实现我国海岛旅游的跨越式发展。

在旅游区域合作方面, 可以借鉴法国南部蓝色海岸城市群戛纳、尼斯、蒙特卡罗等的发展经验, 从我国实际出发, 充分发挥我国海岛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 加强区域合作, 打造四大海滨海岛旅游城市群, 即环渤海海滨海岛旅游城市群、黄海和东海海滨海岛旅游城市群、南海海滨海岛旅游城市群, 以实现区域内、区域间的协调协作, 强强联手, 优化整合旅游资源, 发挥区域整体优势, 突破各种障碍, 打造一个强势的区域整体旅游品牌, 并最终促进我国海岛旅游开发建设走向深入, 为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3. 提高海岛旅游功能品位层次, 满足多元旅游需求, 创造海岛旅游精品

与世界其他海岛旅游发达的国家相比较, 我国海岛旅游开发目前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许多海岛旅游开发大都停留在观光的层次, 旅游竞争吸引主要维持在低端价格方面。以我国海岛旅游大省海南省为例, 2007年全年接待游客量1 845.51万人次, 其中, 4.08%为国外游客, 由此说明我国海岛旅游尚未走向国际市场, 海岛旅游的功能品位层次不齐全, 不能满足多元旅游需求。究其原因, 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所推出的海岛旅游项目与旅游设施环境多为中低端产品, 其功能品位层次难以吸引国际高端旅游市场所致。要改变我国目前以观光为主的海岛旅游产品结构, 国外海岛旅游开发的成功经验, 尤其是功能品位层次方面的经验, 对我国海岛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当前, 我国海岛旅游的开发有待于进一步根据各海岛的地方性特点, 结合市场对旅游产品的需求变化, 选取品位高、价值大的产品, 大力开发具有民族性、参与性、特色性的海岛旅游精品项目, 实施海底、海洋、海岸、海天立体开发模式, 以满足游客多元化的旅游需求, 并促使我国目前的中低端旅游市场向特色化、个性化的中高端旅游市场迈进, 最终使我国海岛旅游开发形成功能层次分明、空间布局合理的市场格局, 彻底改变我国以观光为主的海岛旅游产品结构, 极大地提高我国海岛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4. 注重国内市场, 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从国内市场来看, 我国东部沿海海岛旅游, 对中西部地区游客吸引力相对较大, 应把宣传促销的重点放在这部分地区。从国际市场来看, 俄罗斯和中亚地区大多为内陆国家, 海岛旅游资源相对缺乏, 可积极争取这些国家的游客。同时也应利用旅游线路组织和旅游产品搭配, 积极开拓日、韩、东南亚及欧美市场。

5. 理顺海岛旅游管理体制,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对于海岛区的开发和管理, 如果由各地方行政管理机构自行对本辖区内的海岛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和管理, 势必会带来资源的盲目开发、无序管理, 旅游项目重复建设、市场雷同、恶性竞争等诸多问题。只有建立统一的国家海岛旅游管理机构, 从行业管理、部门协调、产业运行环境、资源开发保护等各方面对海岛旅游开发进行统筹规划, 才能将海岛资源优势变为效益优势, 推动海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要完善各海岛旅游区的配套基础设施, 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 提高服务水准, 实行人性化管理, 这一点可以很好地借鉴墨西哥坎昆岛的成功经验。此外, 还要加强海岛可进入性建设。搞好海岛交通建设, 做好天气预报工作, 建立完善的海岛旅游安全保障体系, 合理安排车船班次, 定期对各交通工具进行检查, 提高船只的抗风和自动导航能力, 让游客可以放心地进行海岛旅游活动。

6. 创新人才培养体制, 提高行业服务水准

加强行业队伍建设,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提升行业服务水平, 落实旅游从业人员岗位培训制度, 努力培养一批适合国际旅游市场需要的职业经理人。依托地方旅游院校建设, 与旅游院校尝试“订单式”培养模式, 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旅游管理与服务后备人才。

7. 注重海岛资源保护, 实施生态型开发

旅游是一把双刃剑, 其对环境的影响具有双重性。随着大批游客涌入旅游区, 既存在相互促进的正面效应, 即旅游开发美化了环境;也必然存在因旅游开发而损坏和破坏了周围自然环境的情况。海岛地区的旅游资源与周遭环境较为脆弱, 在海岛旅游开发的过程中, 必须针对各个海岛不同的区位特色和环境容量, 采取相应和必要的保护措施, 避免资源浪费和过度开发, 提倡生态型开发的运作模式, 保持海岛的地方特色和天然神韵。同时, 还要制定海岛旅游区环境保护条例, 建立海岛旅游区环境质量评价和检测机构, 加大环保执法力度, 加强海岛旅游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以实现海岛旅游开发的永久性和可持续性。

三、结语

我国是临海国家, 海岸线绵长曲折, 海峡、海湾众多, 海岛星罗棋布且环境优美, 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丰富独特, 在中国整体旅游空间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旅游开发前景广阔。然而, 由于我国海岛旅游起步较晚, 与世界其他海岛旅游发达的国家相比较, 还有较大的差距。目前, 我国海岛旅游尚处于资源驱动阶段, 不仅旅游产品功能品位层次不够齐全, 而且海岛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价值亦未能充分体现。因此, 系统地分析、总结和借鉴国外海岛旅游开发的成功经验, 将对未来我国海岛旅游的开发具有较强的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隆华, 俞树彪.海洋旅游学导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9) :153-155.

[2]曲凌雁.世界滨海海岛地区旅游开发经验借鉴[J].世界地理研究, 2005 (9) :80-84.

[3]马晓龙, 赵荣.塞浦路斯旅游业发展对我国海岛旅游开发的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 2003 (9) :92-95.

[4]伍鹏.我国海岛旅游开发模式创新研究[J].渔业经济研究, 2007 (2) :10-13.

[5]刘家明.国内外海岛旅游开发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0 (9) :349-352.

[6]陆林.国内外海岛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J].地理科学, 2007 (8) :579-586.

[7]Jerome L McElroy and Klaus de Albuquerque.Tourism penetration index in small Caribbean island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8 (2) :620-624.

国外黑色旅游研究综述 篇8

[关键词]黑色旅游;黑色旅游者行为特征;黑色旅游展示和历史原真性的争议;黑色旅游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9)04—0092—05

一、引言

到“与死亡或苦难相关的地方”旅游并不是什么新的现象,很久之前,人们就被与死亡、苦难、暴力或者灾难有联系的位址、吸引物或者事件所吸引。比如,观看古罗马角斗士的表演、中世纪的朝圣以及公众观看死刑,参观奥斯威辛一比克瑙集中营、新奥尔良的“卡特利娜飓风灾难之旅”,都是与暴力、死亡或灾难相关的旅游现象。20世纪,这种现象变得广泛化和多样化,出现了战争旅游、暴力旅游、监狱旅游、大屠杀旅游、墓地旅游等多种旅游形式。史密斯认为,与战争相关联的目的地可能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吸引物类型”,但是,尽管战争旅游吸引物类型多样,也仅仅是“与死亡及其苦难”相关吸引物的一小部分。

虽然“到与死亡或者灾难相关的地方或者吸引物”旅游的现象有着长期的历史并且逐渐发展,但是直到1996年,列农和弗勒才提出黑色旅游(dark tourism)来定义这种旅游现象。2000年,他们合作出版了《黑色旅游:死亡与灾难的吸引力》一书,此后黑色旅游现象引起了学者们广泛的研究以及媒体的注意(如黑色旅游的专门网站,www.dark-tourism.org.uk),成为欧美地区旅游学界新兴的热点研究领域,也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领域。文章对国外有关黑色旅游的文献进行梳理,认为黑色旅游的概念界定、黑色旅游者行为特征、黑色旅游展示和历史原真性的争议、黑色旅游的影响是国外黑色旅游研究的4大主题,并对每一个主题进行了总结。

二、黑色旅游的概念界定

国外学者相当重视对黑色旅游概念的研究,认为这涉及黑色旅游理论体系的构建,在列农和弗勒提出“黑色旅游”这个术语后,他们就普遍采用“黑色旅游(dark tourism)”这个名称来标明这种现象。但由于黑色旅游内涵的复杂性,学者们对黑色旅游概念的界定尚未取得一致意见。

虽然创造了“黑色旅游”这个术语,列农和弗勒却不是首先研究黑色旅游相关现象的学者。对这种现象的研究最早是以战争旅游和暴力旅游的形式在“宽泛的遗产旅游”的背景下进行的,研究角度大多为“历史原真性与旅游展示”。厄里论述了一些战争和争端旅游目的地的“轰动而又充满感情”的历史展示,而图恩布里奇和阿什沃斯提出“不和谐遗产”的概念,并为这类遗产的管理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框架。

罗杰克首次使用“黑色景点(black-spot)”来命名商业化的大规模的或者名人的突发死亡地及墓地。如肯尼迪遭到刺杀的达拉斯。随后,他又指出普通的国家或者城市的公墓是“怀念目的地”,而灾难发生地是“轰动性事件目的地”,这两种目的地和与死亡相关的黑色景点是有区别的。布卢姆将这种“只与死亡相关的旅游现象”定义为“病态旅游(morbid tourism)”,具体包括两种旅游活动:一是迅速前往突发死亡事故发生地旅游的现象,一种是到与死亡相关的人工创造吸引物旅游的现象。

列农和弗勒将黑色旅游目的地的范围扩大到“商业化了的死亡或者灾难等的真实发生地”。正如生态旅游的出现是人们对于日益恶化的环境的关注,黑色旅游的产生是世人对于世界苦难做出的一种反应,它呼吁人们关注世界不稳定和苦难的一面,并且提出黑色旅游具有的后现代的特性,挑战了现代社会的核心秩序、理性以及进步,而死亡或者灾难事件的长久传播则需要依靠现代的高科技通信媒体。列农和弗勒限定黑色旅游的吸引物必须有依然存活的记忆使其生效、必须能够引起人们对现代社会的焦虑感,他们将黑色旅游吸引物限定为近现代发生在西方社会上的死亡或者灾难事故,并且这种旅游只是游客整体旅游行程的一小部分,游客也并非本着专门的目的参观这些地方的。瑞德指出,列农和弗勒对于黑色旅游这种时间、空间以及游客动机上的狭窄限制,不利于黑色旅游的一些本质研究。

与列农和弗勒狭窄性的定义相反,西顿提出了宽泛的“死亡旅游(thanatourism)”概念,用来指完全的或部分的、被现实的或象征性的、面对死亡的动机所驱使的旅游。他认为这种旅游有着很长的历史,可追溯到人们“思索死亡”的传统。依据旅游者的行为方式,将死亡旅游分为5种形式:①见证公共的死亡;②参观大规模或者个人的死亡地;③参观死者的拘留处或者纪念地;④参观死者的遗物或者象征性遗物;⑤观赏对死亡的模拟或者演绎。

考虑到黑色旅游目的地、吸引物以及经历的广泛化以及多样化,许多学者依据黑色旅游的“黑色的强烈度”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形式。迈尔斯首次提出了“更黑色旅游(darker tourism)”以及“最黑色旅游(the darkesttourism)”。他指出,与“死亡、灾难和文明衰败”相关的目的地和“死亡、灾难和文明衰败”的真实发生地是不同的。如果去前者参观游览可以很自然的描述为黑色旅游的话,那么到后者的旅途以及朝圣则需要更深厚的情感,那么就应该叫做“更黑色旅游”。而最黑色旅游超越了区分黑色旅游和更黑色旅游的空间差异以及区分黑色旅游和更黑色旅游与历史真实之间的时间差异,网络上的互动电子媒体及其新一代的电视为最黑色旅游的发展开辟了道路,通过这些游客可以体验到最接近真实的经历。斯通在此基础上更加细化了黑色旅游的不同“色度”的形式,依据旅游者的动机、旅游开发者的目的以及政治意识形态等多种影响因素提出了从最黑色旅游到最淡黑旅游的“黑色旅游谱”(dark tourism spectrum)。

三、黑色旅游者行为特征研究

斯通认为,对于黑色旅游者的行为以及需求特征没有达到共识,黑色旅游供应开发的研究就无从谈起。学术界很重视对于游客寻求黑色旅游经历的旅游动机的研究,认为旅游者的动机是理解黑色旅游现象的关键因素。此外,也有部分学者从黑色旅游消费和旅游体验对旅游者的特征进行了研究。

1、黑色旅游者的动机研究

黑色旅游动机的研究是一个复杂多样而又困难的问题。正如丹恩所说,游客可能并不愿意表现真正的旅游动机。学者们提出了一种驱动力,这种驱动力从最初的病态的好奇心,到集体的认同感或者在面对伤害集体生命的重大灾难时所具有的集体生存感。丹恩对此作了总结:对鬼怪的恐惧、好奇心、怀旧情结、观看犯罪或异常的典礼仪式、基本的杀戮欲、和死亡的搏

斗。但是,他也认为,这些动机更大程度上是描述性的,与具体的吸引物、目的地或者活动的联系比与个人动机的联系要更加密切。

列农和弗勒,依旅游动机的不同将黑色旅游者分为两大类,第一种是指与黑色旅游目的地本身有着情感、精神或者物质上联系的,或者是出于自身思想、经历、悲伤或者纪念目的而到旅游地的旅游者。例如,死者的亲朋好友、宗教的朝圣者、向国家或者民族英雄献出敬意的旅游者;第二种是指与目的地没有什么联系,出于娱乐、休闲、放松目的的旅游者,对于这种旅游者,泰勒认为黑色旅游只是其整个旅游经历的一个普通的组成部分。

西顿认为,死亡旅游的主要动机是去见证死亡,参观大规模的或者个人的死亡地。与此相反的,斯莱德的研究表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游客去加里波底战场是为了验证自己国家开始的时间和地点,是受到爱国主义的激励而不是面对死亡。比奇提出旅游者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是因为与自己有关系而不是为了见证死亡。贝斯特认为游客参观死者墓地有时是为了临摹墓碑上特别时期的碑文、碑刻。威尔认为死亡旅游者出游的动机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学习的机会,也有怀旧、娱乐、新奇或者寻找刺激感等动机。

里奇怀特研究了死亡旅游者参观被灾难袭击的普吉岛时的旅游动机,辨别出国内(泰国)和国外游客(斯堪的纳维亚)的不同旅游动机,以及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游客的不同旅游动机。作者研究发现,对海啸后果的好奇心、想要帮助别人和安全是3大旅游动机。与西顿的研究不同,作者发现参加死亡旅游的旅游者并不是受到死亡的激励而是对自然灾难改变自然的后果的好奇心,并且它往往是国内游客的旅游动机而不是境外游客的。研究发现,20岁以下的年轻人更容易对灾难后果产生好奇心而去参加旅游。

全球通信的快速发展对黑色旅游动机的形成功不可没。大量的媒体和科技报道将人类社会暴露于争端、死亡以及苦难的各种消息中。而人类个体却不满足于仅仅通过这些报道而获得的相关消息,因而转向这种消息的其他消费中,于是,这种“病态的好奇心”催生了“死亡旅游”现象的扩大。

2、黑色旅游消费和体验研究

依索一阿霍拉(ho-Ahola,1982)指出,一旦旅游者有潜在的未满足需要,就会产生一系列旅游消费行为以达到满意状态。斯通从死亡、现代社会以及个体对待死亡的态度的角度出发,研究了黑色旅游形成在现代社会中应对死亡机制的一种方式,并提出了一种在死亡心理视角下形成的一种黑色旅游消费行为。现代社会对于死亡持有一种忽视和隐讳的态度,于是,应对死亡以及寻找生命意义就留给了个体私下里的单独思考,即“生命思索的私有化”,这种私有化会造成个人对于感知死亡、理解生命的意义以及理性有序的严重的缺失。实现一种“既能探索死亡的意义”又能在“社会的公共环境中得到对这种探索的满足”的平衡成为个体的需要,而黑色旅游就是一种平衡,一种社会对死亡漠视和个人对死亡关注的平衡,解决了死亡在社会“缺失一展示”之间的矛盾。

尽管死亡旅游被认为是游客的一种高度的情感体验,却很少有人研究这种体验是什么。贝斯特以诺福克岛上的罪犯流放地及吸引物为例,以“积极情绪扩展一建构理论”为依据,研究了旅游者的情感体验,由死亡、灾难体验引起游客的生气、悲伤、恐惧、同情、骄傲及爱国主义等积极或消极情感的综合体都可以让游客形成满意的旅游体验并有助于提升旅游者的思想深度以及个人修养。

四、黑色旅游展示和历史原真性的争议

历史学家长期争论历史真相的使用与滥用。罗温索认为,历史追求真相但遗产却不是,遗产只是特定的利益群体以旅游吸引物的形式从历史真相中谋取利益的工具。旅游产业见证了死亡或者灾难目的地转变为建设的旅游吸引物的过程。但是,随着旅游的迅速发展,这些悲惨事件与它们的旅游展示之间的奇妙关系引发了专业的和伦理的探讨,主要是因为这种展示方式把休闲娱乐与悲惨事件交织在了一起。一些关注历史原真性的遗产业的评论者,如西维森、马康纳等,已经谴责对人类悲惨遭遇和困境进行展示的旅游活动是一种不恰当的或者是不道德的行为。黑色旅游的发展使得历史资源转化为遗产产品,在这个过程中,游客的需求、政府的政治利用、社会的变化以及媒体的宣传等各种因素都会产生影响。这就使得历史真相的展示不再是那么单纯。

列农和弗勒指出,黑色旅游目的地的监护人有责任对游客、对幸存的受害者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但在执行的过程中那并不总是可能的,有时一个娱乐、窥阴癖和为商业或宣传的目的的开发可能会歪曲这种信息。他们进一步指出,在黑色旅游目的地的发展过程中,政治、社会以及当今的科技和发生在目的地本身的事件一样重要。《黑色旅游:死亡与灾难的吸引力》一书就考察了几个黑色旅游地,包括它们怎样被展示的、怎样被呈现给游客的,以及历史是怎样通过媒体、政治影响和社会变迁来形成这些解释。

怀特和列农研究了立陶宛特定黑色遗产的“选择性展示”,作者认为该国的人民对国家某些特定历史的共同纪念形成一个“道德的综合体”,这个综合体对过去与某些特定历史无关的重要历史时期并不怀疑也不进行展示。卡罗林和迈克分析了恶魔岛和罗本岛(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两大监狱)黑色旅游展示方式是如何形成的,它的形成不仅在于历史监护人的转变,也是旅游者的期望以及外部利益群体的要求。旅游者先前已经接受了影片《勇闯夺命岛》中恶魔岛的形象并且希望在实际的旅游中体验到这种形象,这种旅游期望逐渐损害了岛上无惩罚的真实历史展示。最终,恶魔岛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监狱而变成了满足游客期望的故事。而罗本岛则成为南非反对种族隔离成功的一个纪念品。在南非,成功地反对种族隔离赋予了本岛一种神圣的使命,从而与此使命无关的历史都被排挤,使得罗本岛的历史失去光彩而变得狭隘。亨德森以越南战争吸引物为例讨论了战争历史展示中的相关挑战。作者介绍了越南战争吸引物及其展示方式,认为在历史展示的教育功能以及满足游客期望的娱乐功能之间存在着一种困境。

因为黑色旅游的特殊性,往往会存在受害方和行暴者。这就为黑色旅游的发展提出了一种国际人道主义的考验。在美国的公园服务部门的内部会议上,他们会专门讨论是否应该在展览会期间对那些行暴者进行谴责。最终,教育的功能战胜了情感的功能。并且,他们还会精心挑选一些有力而又能避免激起参观者仇恨情绪的信息。然而,想要做到这种定位是不容易的,尤其对于受害者而言,毕竟他们承载了太多的伤痛。

五、黑色旅游的影响

黑色旅游的出发点是其带来的经济效益,但在发展的过程中社会效益会显现出来。黑色旅游的发展激励当地政府保存相关的遗迹遗址,并且对游客又有教育和娱乐的功能。黑色旅游的开发

是非常有意义的,到黑色旅游地去旅游,既是可怕的,也是很有意义的,只要我们能够想象到他们自由的丧失,我们就会更加珍爱自由。只要对那些敏感的暴力的战争遗址开发得当,就能更好的提升人们对于人性残暴和苦难的理解,从而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布雷斯韦特和李英洛认为,正面发展的黑色旅游是一种重要的“疗法”。它不仅可以让世人永远记住那些大规模无人性的杀戮,更加重要的是可以提供一个表示悔恨和给予原谅的机会,同时让罪行的受害者和施暴者之间得到和解。他们以马来西亚沙巴州的山打根为例,论述了可以使用旅游帮助治疗二战的幸存者和旅游者的心理创伤(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并能够促进曾经的日本侵略者和当地居民之间和解。这种积极客观的黑色旅游展示也不是被全部的目的地所接受。在越南的战争历史展示中,越南共产党被描述成冒险拯救他们国家的英雄而敌人则应该是受到最严厉惩罚的流氓恶棍。

黑色旅游很可能会美化历史上的悲惨事件;黑色旅游者用来记录悲惨事件的照相机以及录像机、不断向当地居民问讯事件等做法使当地居民不得不面对过去的悲痛记忆;黑色旅游损坏旅游目的地的形象,不利于目的地形象的改善。考斯维奇和林奇研究了北爱尔兰的后政治争端社会的黑色旅游,由于其负面性这种旅游形式很少为人所知并很难得到政府、官方组织以及当地居民的支持,而且这种旅游的发展只能吸引小众市场并不能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由此作者建议北爱尔兰的黑色旅游应该更名为“复兴旅游”(phoenix tourism),争取得到政府的认可使之成为整个区域旅游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要让当地居民参与其中。

六、结语

黑色旅游的研究时间不是很长,但相关的文献资料比较综合,研究视角也多种多样。本文对国外有关黑色旅游的文献进行梳理,认为黑色旅游的概念界定、黑色旅游者行为特征研究、黑色旅游展示和历史原真性的争议、黑色旅游的影响是国外黑色旅游研究的4大主题。

上一篇:党员检视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下一篇:办公室主任述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