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生态旅游研究现状

2024-09-17

国外生态旅游研究现状(通用8篇)

国外生态旅游研究现状 篇1

浅谈国外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

2009-03-25 浏览量:1537

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佟 敏*

摘 要:二十几年来,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生态旅游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全球每年生态旅游收入的增幅达到20-30%。本文分别探讨了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肯尼亚、泰国、马尔代夫等发展中国家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以此为我国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二十几年来,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生态旅游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各国根据本国的资源特色和实际情况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生态旅游活动,如美国的国家公园游,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的乡村可持续旅游,肯尼亚的野生动物生态游,哥斯达黎加的热带雨林之旅等。目前,从全球来看,美国、欧洲、日本、非洲的肯尼亚、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亚太地区的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等都是生态旅游发展得较好的国家或地区。

本文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两个角度重点分析上述几国的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以此为我国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一、发达国家生态旅游的发展

发达国家生态旅游开展得较早,相对也较为成熟。

(一)美国

美国是最早设立国家公园的国家。1872年,美国划定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以后又逐渐发展形成了包括国家公园、国家保护区、国家纪念地、国家游憩区等22种类型、669个自然保护区、388个公园在内的国家公园旅游对象体系,占整个国土面积的10%。

1990年,美国尤斯梅蒂国家公园建立100周年之际,发表了名为《爱,勿至于死地》的宣言,被媒体称为“揭开了生态旅游取代大众游园式旅游的新纪元”。1991年美国成立了国际生态旅游协会(TES),1994年制定了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从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角度对生态旅游加以规定。从目前来看,无论是旅游接待还是客源产出方面,美国都是世界上生态旅游最发达的国家。美国92%以上的林地(包括公有林地和私有林地)都开展户外游憩,每年参加户外游憩的人数高达20亿人次,几乎是美国人口总数的10倍,其中每年

有一千余万人参加各种形式的生态旅游1。

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美国呈现出自己独有的特色:

1.公园的管理权与经营权分离

国家公园管理局及各公园的管理层都是非营利性质的机构,他们只负责管理公园的日常

行政事务,不从事具体的经营。它的经费来源主要有两部分——国会拨款和自谋收入,政府

拨款是国家公园资金的主要来源。2002年,国会拨款26.8亿美元给国家管理局,而国家管

理局的自谋收入只有2.44亿美元2。公园内的各种营利性经营活动如住宿、餐饮和娱乐等的兴办与经营由各服务企业承担,但必须向国家公园管理局申请注册并核发特别许可证,并通

过特许商业经营处批准,而且必须严格按公园的规划进行建设,否则即会被取消特许经营权,它们在经营上不受公园管理机构制约,独立经营,在财务上实行独立核算3。

2.对环境实行严格的科学监测

美国国家公园于1991年就专门拟定了有关生态旅游的管理方法,重点包括以下几项内

容:

(1)设立入口管制站,暗示经营管理的权威,并为游客提供相关资讯;

(2)将游客中心视为环境教育的第一站,并提供完整的生态旅游资讯,以纠正游客的不当行为;

(3)有效执行区内相关法律;

(4)避免植物、动物资源被携带出园区,以确保资源的永续性;

(5)以各种解说教育方式,为游客提供丰富的生态之旅,且不会造成对环境的破坏,例如导游同行步道之旅、晚间节目、展示等环境教育。

应以此为依据,加强对国家公园开展生态旅游的管理。

3.以严格的立法保障生态旅游对环境的保护

在国家公园进行生态旅游,要受到许多法律,如国家环境政策法案、空气清洁法案、国

家环境政策法案、国家历史保护法案、原始区域法案等的制约。除此之外,美国还有针对国

家公园整体的立法、各国家公园及重要自然与历史性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专门立法,立法的详细程度已到了操作层次,从而使国家公园的生态旅游有了物质基础和法律保证。

(二)日本

日本是世界上生态旅游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1992年日本旅游业协会(JATA)发布了

《生态旅游的指导方针》和“游客保护地球宣言”;召开了旨在促进生态旅游的多次研讨会;

设立了“公益信托JATA环境基金”,用于保护访问目的地的旅游资源等。近年来观鸟旅游、徒步长征成为十分盛行的生态旅游项目。纵观日本生态旅游的发展,大体的思路有:

1.通过严格立法和有效执法保护生态环境。日本的生态旅游活动也是以各级自然公园

为主要场所,它的自然公园分为三种:国立公园、国定公园、都道府自然公园,共有28处,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5.44%,为了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并促进公园的有效利用,日本先后颁

布了《国家公园法》和《自然公园法》,2002年又对《自然公园法》进行了部分修正,规定

在公园内指定一些区域为限制利用区,进入这些地方,须经环境部部长或都道府政府有关负

责人批准;在公园内从事经营活动的单位,必须签订风景保护协议等4。

2.宏观管理和微观经营相结合。自然公园的国家管理机关是环境部。其中,国立公园

由环境部指定,国家管理;国定公园由环境部指定,有关的都道府(地方政府)管理。旅游

业者可以多样化经营,但必须与管理机构签订风景保护协议,如积极采取措施严格保护生态

环境等等5。

3.倡导社区参与,帮助当地居民在经营中受益。在日本,自然公园会定期举办一些讨

论会等激发居民的参与意识;社区有权参与生态旅游项目开发的讨论与决策,并对资源的开

发利用实行全程监督;在经济上真正让社区居民受益。如通过发展村民家庭旅馆、观光农业、农村休假旅游等增加乡村居民经济收入,并在诸如《第四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市民农园

促进法》、《农村休暇法》、《促进农、山、渔村地区发展逗留型旅游活动的相关基础建设之法

律》中进一步明确地给予了保证6。

二、发展中国家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

(一)肯尼亚

肯尼亚是世界上开展生态旅游最早的国家之一,是世界生态旅游的先驱者。肯尼亚的生

态旅游主要是野生动物旅游,目前已成为肯尼亚国民经济的两大支柱产业之一,成为该国最

重要的外汇收入来源,1990年生态旅游收入占肯尼亚外汇总收入的34%,2003年生态旅游

共为肯尼亚带来了240亿先令(约合3亿美元)的收入。虽然肯尼亚的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

也出现过反复,但总体来说,它的经营与管理模式还是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1.政府的授权与支持

20世纪70年代中叶,肯尼亚政府成立了“野生生物保育暨管理部”(后被“野生生物服务

署”取代),并赋予这一机构主导自然保护和旅游发展的重要使命,肯尼亚的所有国家公园及

两处保护区皆划归野生生物服务署直接管理。它直接隶属总统领导,预算独立,从而实现了

专款专用,可以有力地推动野生动物管理与观光发展的整体规划和全面布局,有效且及时地

推动与保护区附近居民切身相关的计划。1975年肯尼亚政府将生态旅游视为重点项目。

2.积极倡导当地社区居民的参与

肯尼亚野生动物服务署首任主席理查利基非常重视与当地居民的互动关系,他于1992

年成立社区服务协会(CWS),目的在于通过该组织给予居住于国家公园或保护区周围的民

众以实质的帮助,如提供经费赞助地方发展计划。利基承诺,将肯尼亚野生生物服务署自门

票所得收入中提拨25%受野生动物骚扰的村落作为回报,邀请当地居民亲身参与国家公园的管理。民众也开始改变原来排斥肯尼亚野生生物服务署的态度,开始支持生物多样区保护

计划的推动。

(二)泰国泰国位于亚洲东南部,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亚洲最早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国家之一。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泰国开始推行“有责任心的、讲究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生态旅

游。大体的措施有(陈莹,2002)7:

1.政府通过立法及相关政策措施规范生态旅游的发展。在泰国开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政府起了重要的作用。1992年,泰国政府制订了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政策,1995 至1996

年间, 泰国旅游观光局(TAT)着手制订生态旅游政策与规划,在制订《1997-2003 年促进

旅游业发展的政策》中着重强调要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泰国国家环境委员会下属科技与环

境部门以此为指导,制订了环境质量标准、环境质量管理规划、环境保护地区、环境影响评

估等指标,并设立了控制污染委员会直接管理、监测、控制污染地区。

此外, 泰国政府还专门制订了一项发展生态旅游的五年计划,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全国

性的生态旅游促进机构。该机构将重点在青年游客中开展生态旅游宣传,并为有志开发生态

旅游的投资者设立数据库。

2.以点带面,建立生态旅游示范地区。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泰国开始有针对性

地在一些旅游景点,如南部洛坤府著名景点考峦山,实行名为“有责任心的、讲究生态和社

会效益的旅游”的“生态旅游村”项目试点,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3.采用经济手段对旅游景点加以控制,如热门景点采取限制游客人数、增收使用税、采取不同价格体系和建立商业准入许可证等方式,目的是使游客量不超过景点的承受能力,将旅游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小。

到目前为止,泰国政府对于生态旅游的重视开始有了积极的结果,生态旅游正逐渐成为

到泰国旅游的一种主要选择。

三、国外生态旅游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各国旅游资源禀赋不尽相同,开展生态旅游的方式手段千差万别,但它们都呈现出一些共性,可以为我国今后的生态旅游发展提供借鉴。

1.注重发挥政府的力量,实行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

在发达国家,国力雄厚,可以给予国家公园体系极大的扶持,公园所需资金大多以国家拨款的形式获得。因此,由国家以垂直的方式对开展生态旅游的国家公园实行严格的保护与管理,使各级公园产权关系明晰,所有权与经营权能够实现彻底的分离,在经济效益之外,可以更好地考虑其生态和社会效益,使保护的效果更为明显。美国与日本基本上都是采用这一体制。而在发展中国家,政府的作用更是不可低估,像泰国、肯尼亚等国若没有政府的支持,生态旅游是发展不起来的。

在我国,可开展生态旅游的各类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在行政上隶属于不同部门,如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由国家建设部管,自然保护区由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家海洋局、国家环保局和中国科学院等分头管理。除了行政上各有主管部门外,从地域上来说,同一个风景区周边地区往往又隶属于不同的行政县市,行政隶属关系十分复杂,如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一方面归属于武陵源区政府所管辖,另一方面业务归口省林业厅,形成多头管理,从而使各生态旅游区产权关系模糊,政出多门。同时,旅游景区政企不分,管理单位直接从事景区内各项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活动,对景区的各类开发公司没有明确规范其保护环境的义务,由此造成诸如乐山大佛对面修建巴米扬大佛之类的闹剧发生,不利于管理,也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可以借鉴国外在旅游管理体制上的经验,对开展生态旅游的各级旅游区实行统一归口管理,实现管理权与经营权的分开,以提高管理效率,保护环境。

2.尽快促进生态旅游立法进入可操作层次

在美国,对开展生态旅游的各国家公园的法律法规及其授权涉及到国家公园总体和个体管理的各个层面,而且立法的详细程度已经到了操作层面;日本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就陆续颁布了《国家公园法》、《自然公园法》及其它一些新法等,这些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保证和监督生态旅游的法律体系,可以真正做到“有法可依”。而我国开展生态旅游近二十年来,还没有直接相关的法律,现在所沿用的基本上是宪法、野生动植物及其他自然资源保护及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针对性不强,生态旅游管理和经营中碰到的许多问题做不到有法可依。如我国对旅游景区没有立法规定特许权的出让原则,对资金来源也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目前各生态旅游景区可执行的规范大多是地方性法规,缺乏权威性和相应的法律效力。所以参照发达国家的立法,对生态旅游重点景区个体进行具有可操作性的、详细的立法迫在眉睫。

3.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及居民的利益

在发达国家,对于社区的参与观点也不尽相同,美国国家公园相对独立于所在地区,并不对当地社区与居民承担维护与发展的义务,不存在社区发展责任,所以美国发展生态旅游并不存在社区参与问题,这与其百多年的国家公园体系的发展有关。而在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和肯尼亚、泰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大多强调生态旅游对社区发展的带动作用和社区参与的必要性。

我国发展生态旅游的地区大多是在自然资源禀赋优越而相对贫困的边远地区,人们的首要目标不是保护环境而是生存。所以,以生态旅游的形式为当地民众寻找出一条既发展经济、摆脱贫困,又保护环境的道路更是十分必要的。目前有些生态旅游区如黄山、武夷山等已经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具体的参与方式、水平、程度等方面还存在大量问题,也需要我们借鉴国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较为成功的经验,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做出适应性的选择。

国外生态旅游研究现状 篇2

体验经济是一种感悟、体悟性极强的消费经济, 强调人的精神需求, 而精神体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人类需求[1]。这种伴随精神消费、精神享受的经济形式, 就必然要求从大众消费形式转为个性化的消费形式, 强调提供个性化、主题化、参与性为主要特征的消费产品与服务, 以赢得经济发展的新突破。作为典型的旅游活动, 农业生态旅游同样需要紧跟体验式旅游经济的步伐, 从而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

1 国外农业生态体验旅游发展的现状与特点

国外农业休闲、体验旅游的发展历史较为悠久, 且已经形成完整、成熟的产业发展模式, 如美国, 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 日本、新加坡等部分亚洲国家都通过发展农业休闲、体验旅游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 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

在欧洲国家, 农业休闲、体验旅游的最广泛形式是“度假农庄”。人们通常将欧洲国家的度假农庄分为三种。第一, 寄居农家, 由当地农民提供食宿, 充分感受农村生活带来的乐趣;第二, 租住农家闲置房屋, 吃饭等均由自己安排;第三, 居住在农场的附近的饭店等。

在美洲国家, 主要以美国为主, 农业休闲、体验旅游业发展迅速, 在较短时间内就形成了以度假为主的农场体验模式和以观光为主的农场休闲模式。美国农业休闲、体验旅游业的发展主要是依赖当地农村的自然、文化景观发展起来的。一方面, 人们青睐于在自然风光中放松心情, 减轻压力;另一方面, 人们能够在乡村文化遗产中寻求历史的深邃之感。总之, 在美国休闲农业旅游的主要目的在于体验和休闲, 以及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在亚洲国家, 主要是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在日本, 人们崇尚尊重自然, 注重自然文化的发展, 因此日本将农业与旅游有机结合, 推动深受人们喜爱的绿色旅游活动, 成为大众争相追逐的休闲模式和体验方式。随着近年来韩国政府对农业发展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 农村旅游业逐渐吸引了更多的外来投资, 完善了农村基础设施, 并且形成了以农村体验为主题的电视电影节目, 极大的带动了农业休闲、体验旅游发展, 促进了农村旅游经济的繁荣。由于新加坡极为丰富的自然风光, 在新加坡形成了高端的农业休闲、体验旅游模式, 如在农村建立生态走廊、培养特色花卉等, 形成了较有特色的生态观光场所, 并提供相应的娱乐设施, 从而赋予人们极佳的旅游体验, 丰富了农业休闲、体验旅游的内容, 带动了新加坡经济的发展。

在国外, 除了这种传统的农业生态旅游外, 还兴起一种以“农耕文化”为主要亮点的深度农业旅游项目, 即城里游客到农村去短期租住农家旅馆、租种农民的土地, 节假日里, 约三五好友, 或是携妻带子, 到自己种的地里体验农耕带来的快乐[2]。

意大利是世界上农业生态旅游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其在19世纪就组织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 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开发农业体验旅游的品牌路线, 专门到城市进行宣传推广, 吸引游客到乡村去品味绿色农业食品、体验乡间野趣, 与农民同吃同住, 还一起体验农业劳动。运用当地特色的农耕文化和特有的自然条件, 吸引了大批本国的游客, 同时还吸引了大批欧美国家的游客前往体验, 并形成了有名的“绿色农业假期”, 在意大利20个行政大区, 全部都开展有丰富的农业生态旅游活动, 且游客数量逐年攀升。

在法国, 20世纪70年代曾兴起一种城市居民兴建“第二住宅”的风潮, 也就是城市居民到城郊想方设法开设人工菜园, 自己体验种菜带来的乐趣。各地农场首先嗅到了这里面的商机, 纷纷推出“绿色农庄旅游”项目, 并建立了全国联合经营组织, 建立了1.6万家农家旅馆, 吃住体验一条龙, 形成了非常完善的农庄体验旅游产业链。据统计, 这种农庄度假式体验旅游, 成功为法国农民带来了每年700亿法郎的收入, 占法国全国旅游收益的1/4。

2 我国农业生态体验旅游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体验经济是一种特别注重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和精神要求的经济模式, 从客观上要求经营者, 特别是农业旅游业的经营者, 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根据体验经济的内容和特征做出差异化、个性化、多样化的体验开发与设计。但是纵观我国的现状, 乡村农业旅游存在浅层次开发、重复开发、照搬复制等问题。

2.1 农业生态体验旅游缺少规模化经营理念

现在的农村休闲旅游经济发展势头好, 带动很多投资者盲目进行开发投资, 缺乏规模化经营, 容易形成恶性竞争。尤其是小规模的民俗村加农家乐形式的所谓农业生态旅游, 总是停留在吃住消费, 稻谷、鱼虾、鸡鸭鹅产品消费, 或者就是种植采摘消费上。这样的无序开发与竞争, 不具有可持续性, 且容易对生态环境造成压力, 形成过度开发, 不利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应该在引入市场竞争的基础上, 重点进行科学的规划开发, 以满足游客的体验需求为基本目标, 重点开发满足游客的精神需求和精神体验的规模化农业加牧业生态旅游圈, 以个性化、规模化、综合化、地域特性化、地貌生态化、产品服务化来吸引游客的旅游欲望, 形成良性循环。

2.2 农业生态体验旅游缺乏个性化和互动性

旅游资源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随着人们对旅游资源需求的增长, 旅游景点的开发也层出不穷, 导致旅游资源的重复性不断出现, 失去旅游价值。农业生态旅游是独具特色的旅游, 是建立在生态基础上的旅游服务, 只有开发出有特色的旅游资源, 才能获得旅游效益。

这就更需要开发者在产品开发设计中增强乡村农业旅游产品的个性化、新颖化, 满足游客在自我的旅游过程中享受美好的个性需求。新颖和个性是农业体验旅游中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 大众化的旅游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下快速发展的经济形式。挖掘具有特有民俗、民风的乡土味道, 独特元素的农业历史文化的深度体验游, 对特有的农耕文化的挖掘开发和保护, 并加以宣传包装, 才是未来农业旅游经济发展的大势。

2.3 农业生态体验旅游缺乏品牌经营效益

挖掘适合当地特色主题的农业旅游线路, 是建立品牌战略的关键[3]。没有任何特殊性的产品都是会被人很快淡忘的旅游体验, 甚至会形成负面的传播效应, 在市场竞争中止步不前。只有具有丰富体验内容, 主题鲜明的消费线路设计, 把消费者的各种体验需求都考虑到旅游中来, 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消费整体感, 才能带动市场大众消费的体验欲望[4]。而我国的农业生态体验游因为起步晚, 又缺乏规划和规模, 在品牌建设方面非常缺乏, 这种有品牌影响力的主题农业生态旅游较少。

这就需要投资开发者站在更高更远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 必须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品牌化、战略化的开发路径, 跳出这种千篇一律的小、乱、差的经营状态, 树立品牌战略的营销策略。品牌建设需要从文化底蕴、地域特点、农业特色、牧业养殖生态、农耕文化、民俗民情、交通便利、风景生态、吃住条件、活动体验、服务体验、广告宣传、营销路径等全方位平衡和提高, 才能形成农村农业生态旅游深厚、无形的品牌影响力。

3 国外农业休闲、体验旅游发展对我国的经验启示

3.1 加强政策支持

第一, 加强立法。在国外, 休闲、体验旅游发展过程中都尤为重视法律的作用。因此在我国农业休闲、体验旅游发展中, 应该通过法律保障农业休闲、体验旅游发展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使生态环境保护、合理使用土地等情况得到更好的执行, 避免对耕地面积的占用, 而影响当地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发展。第二, 加大政策支撑, 保证财政资金的投入。国外政府通过扎实的调研论证, 对可行的开发方案给予大力支持, 提供农业休闲、体验旅游发展所需的充足资金支持和资源保障, 因此在我国农业休闲、体验旅游发展过程中应该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作用, 促进农业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

3.2 协调民众参与

在农业休闲、体验旅游的发展过程中, 应该重视当地民众的作用, 保障当地人民的合法利益不受损害, 同时增强农民走新型发展道路的信心和活力, 促进多方参与, 协调推动农业、旅游业的共同发展, 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体验、休闲旅游区, 并在当地特色文化发展的基础上丰富农业旅游的内容, 提升观光旅游者的体验度。

3.3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是推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举措。由于人们关注农业休闲、体验旅游的目的在于亲近自然, 放松心情, 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就必须重视对当地自然景观的保护,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合理开展生态旅游活动, 促进农业和旅游业的有机结合, 推动农业休闲、体验旅游模式的多元化。

4 总结

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 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生态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国外农业休闲、体验旅游的发展形成了多种模式, 而这些发展模式都是根据当地具体实际进行开发的。因此, 我国在发展农业休闲、体验旅游的过程中, 应该从我国农村的具体情况出发, 去粗取精, 取长补短, 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设计, 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平衡发展, 做到合理开发、深化服务、多方受益的经济发展态势, 从而保证我国农业旅游经济发展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陈实, 王, 任姝慧.体验经济为导向的陕西旅游产业创新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5) :10-13.

[2]孙其勇.国外农业生态旅游对苏州农耕文化旅游发展的借鉴意义[J].江苏农业科学, 2013 (7) :421-422.

[3]吴易明, 徐月芳.中国生态旅游业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7.

国外滨海旅游研究综述 篇3

[关键词]滨海旅游;研究焦点;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17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8)11-0087-08

一、海岸与滨海旅游

海岸是地球上土地、海洋、空气交界的独特地貌特征(cafter,1988)。它可以定义为从海岸线延伸到陆地不确定宽度(大概数千米)的带状土地。世界上大概2/3的人都居住在400千米海岸之内。人们高度地依赖海岸资源,并且定居、食品生产、交通、旅游休闲都随之集中在那里(Smith and Nicholls,2003)。海岸使用大致可分为4类:资源开发(包括渔业、林业、油气开采、矿业);基础设施(交通、港口、码头、海岸防护工程);休闲和旅游;生态多样性的保护(Kay and Alder,2005)。由于海岸环境的高度动态性的本质,很多发展活动会和海岸的自然系统交互作用而影响环境长期的稳定性。很多人类活动持续地影响甚至改变海岸的自然环境。海岸正面临一系列人类城市化、废物和休闲活动所带来的压迫(Harvey and Caton,2003)。

海岸对短期来休闲娱乐的人有很大的吸引力,旅游是如今海岸变化的一个重要驱动力。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United States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在1997年表述到:“在所有发生在海岸带或近海海域的活动中,没有一项活动的增长在数量和多样性上能超过海岸休闲旅游活动。”

滨海旅游(coastal tourism)的概念包含在海岸、离岸水面上发生的全面的旅游、休闲娱乐活动(Hall and Page,2006),包括海岸上住宿、餐饮、食品工业、第二住宅的发展,基础设施支撑的海岸发展和旅游活动,例如休闲游船、依托海岸的生态旅游、豪华游船、游泳、休闲渔业、浮潜和潜水。与滨海旅游很相似的概念有海岸旅游,二者的英文都是coastal tourism,都是研究海岸带内的旅游活动。但二者适用于不同的研究角度。当从产业角度研究海岸带的旅游活动时,通常使用滨海旅游的概念,即滨海旅游业是海洋产业中一种新兴的综合性经济产业。当侧重研究旅游活动给海岸所带来的资源环境影响、各海洋部门资源与环境使用冲突或海岸带管理时,多采用海岸旅游的概念。此外,海洋旅游(marine tourism)和滨海旅游(coastal tourism)的概念很接近,但海洋旅游还包括基于海洋资源的旅游,如深海捕鱼和游艇巡航。本文采用滨海旅游的概念综述滨海地区旅游业的研究焦点。

滨海旅游的起源发展与休闲旅游业的整体发展同步。休闲旅游起源于公元前4000年钱币和贸易出现之时(Goeldner and Ritchie,2003)。早期旅游在罗马时代(公元前31年至16世纪)达到高峰。罗马时代沙滩是休闲、精神放松等体验的地点,沙滩的象征价值在诗歌、风景画中表现出来。卡宾(Corbin,1995)发表的《海洋掠夺——1750—1840海边的发现》综述了西方人对海洋、海边和景观的态度的重大变化。1750—1840年,这一时期见证了随着海边度假地的发展,休闲时间、地点及休闲方式的改变。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初期,现代旅游,例如海滨度假区和山地度假区变成富人流行的去处(Hudman andJackson,1994)。19世纪后半叶,大规模海边度假区才出现,并变成了海滨地区的休闲娱乐地点(Nordstrom,2000)。现在,大众旅游深深地植根在日常生活中,大众旅游有很多种不同的形式,但最普遍的仍然是阳光/滨海旅游和冬季运动旅游(Shaw and Williams,2000)。海洋和滨海旅游被广泛地认为是现代旅游增长最快的领域。

二、滨海旅游的研究思潮

从最早的经济地理学者郝特林(Htitelling,1929)关于沙滩上小贩卖冰淇淋的模式到韦弗(Weaver,2000)海滨度假区的情节模型,海岸被学者看作为有意义的研究领域。滨海旅游这个方向的研究者历来以地理学者为主流。从20世纪70年代起,学者们尤其是地理学者开始总结不同时期对旅游研究(包括滨海旅游)的贡献。20世纪60和70年代的研究范例(paradigm)或称研究思潮是空间系统分析。这时期,空间分析技术发展了,系统理论也被介绍进来。霍尔和刘(Hall and Lew,1998)表述到这一时期地理学者对旅游的贡献有实证主义一经验性研究,例如空间模式和应用研究,这时期学者观察、记录、合成、建立模型来表现旅游现象,以此来解释海岸旅游的空间关系和海岸的本质。皮尔斯(Pearce,1979:249)论述道:“旅游地理研究传统形式的供给与需求的空间模式,从实证分析的角度研究度假区地理,游客移动、旅游影响。”这一时期皮尔斯(Pearee)观点中的“空间”指的是地理学中的第一空间,就是物质的、实际存在的空间,侧重对景观、地形的研究,而不是第二空间,即地理学中比喻性的空间——结构(structure)和机构(agency)的相互作用关系。

20世纪80年代,姜斯敦(Johnston,1986)提到学者对应用性研究的贡献,例如旅游规划、营销、技术服务。这意味着学者不仅局限于建立理论模型,而且开始关注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了。此外,20世纪90年代激进主义的研究,例如全球化、本土化、性别和识别、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可持续研究。很多社会学者研究旅游目的地的社会关系、社会矛盾。伴随着90年代出现的“新文化地理(new cultural geography),”旅游学的研究被放置在更宽广的社会背景中。

学者对滨海旅游的研究贡献伴随着旅游研究思潮的变化而变化(Johnston,et al.,1991)。这些思潮包括系统研究、空间分析、定量和模型研究、行为主义、人文主义、应用地理和激进主义。现在新的思潮并没有完全替代旧的思潮。在旅游研究中,旧的传统的研究方法和新的方法都被学者所沿用(Echtner and Jamal,1997)。上述方法很多都和滨海旅游的研究相关(Hall and Page,2006)。虽然滨海旅游也被认为是最流行的旅游方式,但是一些国外学者认为“这个研究领域很少进入主流的旅游文献中,相反,这类

研究会发表在非旅游的文献中。”(Hall and Page,2002:286)事实上,这类研究经常发表在海岸带管理类文献中。尽管如此,国外的滨海旅游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值得我国借鉴。表1列举出了一些学者对滨海旅游所作的贡献。

表1表现出了学者对滨海旅游的研究主要是实证主义分析(空间模式、度假区形态分析)和应用研究(管理、规划问题),例如海岸地貌和海岸与旅游业的相互作用。这主要是因为海岸地貌稀有,并且海岸环境具有脆弱性,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很值得研究,所以一直是研究热点。相反,尽管社会学理论,例如人文主义、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已经很广泛地应用到旅游学的研究中来,但这些理论却很少应用到滨海旅游的研究中。很少有学者应用社会学理论去分析滨海旅游现象,例如不同旅游参与者之间的权利关系及冲突。

滨海旅游领域的主要研究兴趣可总结为海岸地貌及其和旅游业的相互作用、滨海度假区的动态发展模型、人类与海岸环境的相互作用、滨海度假区游客行为、规划和管理、可持续滨海旅游。尽管很多主题的研究已经在英美国家完成,这些主题还很少在中国——这个滨海旅游起步较晚的国家出现。因为中国走了不同于英美国家的发展道路,滨海旅游在中国受政治结构和改革的影响而具有鲜明的特点。所以,当中国已经对世界打开大门并且滨海旅游业发展迅速,现在正是研究滨海旅游的好时机。

三、滨海旅游的研究焦点

1海岸地貌——滨海旅游的基础

海岸是一个动态的地貌系统(Woodroffe,2002),海岸地貌主要研究各种海岸地形、地形形成的过程以及地貌因素对发展滨海旅游的影响。海岸地貌研究有很多种方法。有静态海岸地形研究,例如沙滩和沙丘;也有动态的各种地形的形成原理研究。较早的著作如佩西克(Pethick,1984)。目前海岸形态和演变过程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调节,即动态地貌研究(morphodynamics)已成为海岸演进变化的研究范例。

近年的成果如伍德诺夫(Woodroffe,2002)、哈维和卡顿(Harvey and Caton,2003)分别出版了重要的关于海岸地貌的基础理论著作,总结了各种静态海岸地貌的形态及动态形成过程,其中哈维和卡顿(Harvey and Caton,2003)是以澳大利亚海岸为例。

此外,沙滩是海岸地貌研究有意义而且流行的研究领域。因为沙滩这个能迅速发生变化的地形有很多景观价值和经济价值,它的变化过程是复杂的,它和人类环境有强烈的互相影响。对此,谢尔曼和盖尔斯(Sherman and Gares,2002)陈述海岸地貌的研究有一个强烈的趋势,就是重点研究沙滩。例如,伯德(Bird,1996)在沙滩管理的书中概述了沙滩上的各种地貌特征、动态变化及各种管理方法。诺德斯多姆(Nordstrom,2000)介绍了开发海岸区域的沙滩和沙丘的形成过程如沙石沉积及形态。

还有一些地理学家,例如王(Wong,1990,1993)、约翰逊和西布鲁克(Johnson and Seabrooke,1996)指出地貌因素对滨海旅游的影响,提出在发展海岸旅游的时候很多地貌因素应该被考虑进去。这些因素包括度假区建筑和设施的布局与自然特征,前滩和后滩区域的特点,尤其是沙滩颗粒大小、沙滩坡度、阶地与沙脊的形成(Wong,1990)。

总之,以往的研究在用指标检验海岸地形改变的基础上,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研究海岸。然而没有太多研究是侧重于旅游使用而带来的地形改变的,也缺少对地形改变对旅游产生的影响或针对不同旅游开发形态(例如海洋主题公园、海滨娱乐区)所做的海岸地形改变(例如自然沙滩、人工沙滩)的研究。

2海岸环境和旅游活动的交互作用

海岸研究正在增长的一个研究热点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海岸形态改变(Nordstrom,2000)。人类与海岸环境的相互作用是个传统的话题,旅游活动与海岸环境的交互作用是其中一个研究方面。按照德联邦自然保护协定(Geman Federal Agency for NatureConservation,GFANC,1997)的说法,滨海旅游环境包括:海洋岛屿、珊瑚礁、近岸海域、红树林、近岸湿地、沙滩、沙丘。事实上,所有的海岸和海洋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旅游问题。干净的水体、健康的海岸栖息地、健康而令人愉悦的环境是成功发展海岸旅游的基础(美国海洋和大气局,1997)。

在某海岸地区开展休闲活动会不可避免地给水生态系统和近岸生境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表3)。正面的影响有,例如为了发展旅游一些缺少沙质滩的被修缮和改进了。负面的影响有,休闲活动造成对海岸生态系统,包括沙丘、盐沼、珊瑚礁等日益增长的压力(GFANC,1997)。佩宁一楼塞尔等(Penning-Rowsell et al.,1992)认为海岸防护技术,包括沙滩填充、传统的防波堤、礁石对海墙的保护、鱼尾状防波堤、离岸挡水板、海墙修建等会影响海岸的自然特征,从而对海岸上的休闲使用者产生影响。这些对休闲活动的影响从短期内极端的干扰到小规模的旅游季节之外的小限度的干扰。长期来说,由于没有对整体休闲旅游资源的重大改进会造成休闲收益的降低。尽管不能说因为存在有害的影响而停止海岸旅游的发展,海岸旅游则应以更好的管理来减低这些影响(French,1997)。

3滨海度假区发展模型

从20世纪中期开始,滨海度假区已经吸引了许多英美地理学者从各个方面的关注(Pearce,1979;1995;Hall and Page,2006)。其中一个主要方面是静态的滨海度假区的结构和空间形态(morphology)研究。例如巴雷特(Barrett,1958)的研究最早地总结了滨海度假区的基本线性结构,皮格莱姆(Pigram,1977)随后总结了沙滩度假区形态分析(resortmorphology),琼斯(Jeans,1990)集中完成了英格兰和澳洲的沙滩度假区形态分析,贝克(Baker,1983)和琼斯(Jeans,1990)进一步探讨了滨海度假区形态的特点,集中在3个主要方面:场地特点、游客因素和度假区其他的城市化功能。然而,仅仅形态研究有一定局限性,就是不能反映出经过一定时间沙滩度假区的演进变化过程(Smith,1991)。

所以另一方面,还有学者换个角度研究关注度假区的动态演进模型及其对地貌的长期影响。此类研究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了,早期的包括吉尔伯特(Gilbert,1939)研究滨海度假区的发展,佩特沫(Patmore,1968)重点探讨英国的温泉区度假。接下来,王(Wong,1993)记述了马来西亚半岛海岛度假旅游的发展,韦弗(Weaver,2000)阐述了旅游目的地

发展状况。这类研究对记录度假区形态的长期变化很有用处。例如,麦耶—阿仁特(Meyer-Arendt,1990)综述了墨西哥湾沿岸度假区的发展周期,这对理解墨西哥湾的海岸演变以及必然的地貌和环境变化很有帮助。另外,麦耶—阿仁特(Meyer-Arendt)第一次分析了旅游和环境的线性关系。

在众多的海滨度假区发展模型中,三阶段发展模式(发现、成长、衰落)(Gilbert,1939;Christaller,1964)和生物发展周期模式(Tooman,1997)是从人类生命周期中得出的而不是基于实证的度假区发展经验,所以这些都不是适合的度假区的演变模型。巴特勒(Butler,1980)的六阶段模型吸引了最多的关注,而且该模型在很多地方被检验过(Tooman,1997)。尽管该模型有一些弱点,例如它不是对所有案例都适用(Shaw and Williams,2002),很难在曲线上确定拐点和每阶段的长度,忽略了不同目的地社会、地理、政治、经济资源的多样性等,但它的正面意义超过负面缺点。总之,它是个有用的概念模型,曾经是旅游研究中的主要焦点,给旅游目的地的演进提供了理论上的建议。巴特勒的模型可以修改后适用于很多目的地,并且适合分析影响模型曲线形状的因素。

现有的动态海滨度假区研究不仅集中在度假区演进的曲线图和发展阶段,而且注重度假区演进过程中的特点。例如,科恩(Cohen,1972)和史密斯(Smith,1977)探讨在度假区发展过程中游客心理需求的变化、经过一段时间旅行者个性的变化。凯勒(Keller,1987)论述了决定发展速度和社区收益的管理层次和资金输入,普瑞迪奥斯(Prideaux,2000)探讨了不同发展阶段度假区的市场运营等等。以上研究都没有考虑度假区发展过程中景观地形的变化以及政治经济改革等因素对景观地形变化的影响。目前为数不多的滨海度假区的动态发展研究采用全面的方法(Smith,1991;Jordan,2000),就是指需要考虑度假区演变过程当中不止一个方面。例如史密斯(smith,1991)在度假区演进过程研究中不仅考虑了形态的改变,而且考虑了自然、环境、社会、政治、经济的改变。

4滨海度假区的游客行为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行为主义的发展及其在休闲旅游业的应用,尤其是与海岸环境相关的行为主义研究是地理学中最有影响的研究之一。游客行为研究有几个方面:沙滩使用者对海岸环境及旅游发展的感知和认识、海岸带游客行为模式与活动。莫瑟(Mercer,1971)总结了行为主义的意义,“社会的不同组成群体会对户外休闲地点的价值和属性、对附近公园或主要野外区域给出不同态度。”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海岸线距离内陆人口不到120千米(Pearce and Kirk,1986),海岸包括很多休闲环境:岸线、沙滩、海洋环境,不同个体和群体对每种资源的看法都不一样,资源使用的冲突会很严重,除非能协调一致不同资源使用者的需求和期望。换句话说,有必要理解使用者对已开发的滨海度假区和环境的认知差异。海岸有很多由于休闲使用而对资源造成的影响问题,海岸游客的行为和活动对理解问题和影响的本质很重要(Patmore,1983)。卡尔(Carr,1999)研究了青年市场和青年在度假区里的行为,发现在18—24岁年龄段的不同性别游客的休闲旅游活动差异不大。其他学者,例如沃姆斯利和詹金斯(Walmesley and Jenkins,1994)研究游客对海岸区域的看法,也检验了不同沙滩使用者的感知差异。彤斯道和佩宁一楼塞尔(Tunstall and Penning—Rowsell,1998)关注于英国的15个沙滩10年的发展,建立了沙滩使用者态度和价值的模型来解释能增加沙滩价值的因素。这个模型综合考虑了休闲活动的限制因素、访问频率、访问成本、喜好和景观价值。

除了游客认知差异,还有学者研究游客行为模式及活动。莫瑟(Mercer,1971)提出休闲者决策过程以及决策过程对旅游体验的意义。库珀(Cooper,1981)分析了泽西度假决策者的行为方式和活动,他观察了游客对海岸环境使用的空间和时间模式。例如,假期开始于游客的住宿地点扩展到不确定的地点。75%被调查的游客第一天在城镇中度过,此后,游客活动的空间扩展,第二天和第三天游客会在最受欢迎的两个沙滩(St Brelade's Bay and Gorey)上度过,随着游客对空间认识的加深,更小的更不知名的休闲地点会被游客访问。库珀(Cooper,1981)强调游客访问的波浪模式,这个游客扩散的过程给规划师和海岸管理者提供了建议。此外,皮尔斯(Pearce,1988)用游客时间预算方法研究了瓦努阿图游客的游客行为。彤斯道和佩宁—楼塞尔(Tunstall andPenning-Rowsell,1998)还总结了游客的活动包括在沙滩上或步行道上日光浴/野餐、游泳、划船、散步、游戏和运动、玩沙石和贝类。王(Wong,1990)也研究了游客在新加坡海岸带的休闲活动。

5滨海旅游管理

滨海旅游管理通常是海岸带管理的一部分。海岸管理已经被研究很久了,研究发现不同阶段的管理目的和方法都不同。20世纪60年代晚期,海岸管理的目的是解决单一的环境问题;70年代海岸管理的目的是解决多样的环境问题;80年代海岸管理渐渐成熟,目的转变为保护环境;在发展成熟的90年代,管理的目的转变为综合管理海岸生态和海岸区域。管理方法被称为海岸管理、海岸资源管理、海岸带管理或海岸带综合管理。

很多海岸管理都关注环境问题及人类活动引起的地形改变。一些学者关心用硬措施(如海墙、挡水堤、水下结构)来解决环境问题,另一些学者建议用软措施(如沙滩填充、沙滩除水、植被种植、退后距离限制、分区)来解决沙滩沉积、沙滩侵蚀、地形改变(Wong,1990,1999;Nordstrom,2000)。总之,这些学者是从工程与地理学的角度进行自然环境管理的。

很多学者的研究兴趣是针对环境影响提出适合度假区发展的规划方法。例如卡特(Carter,1988)概述了海岸地区休闲和旅游的管理。尹斯克普(Inskeep,1994)的著作讲述了关于土地使用及自然规划和管理方法,并以泰国普吉岛、印尼巴厘岛等6个度假区为例。格拉道尼(Ghelardoni,1990)介绍了为开发旅游而进行的法国海岸线规划。麦耶一阿仁特(Meyer-Arendt,1990)和王(Wong,1990)都提到了皮尔斯(Pearce,1989)在几个特殊例子中把规划方法应用到度假区发展中。

同时,越来越多的海岸管理从行政的角度聚焦于政府的政策、法规、行政、制度安排。这种自上而

下的方法关注海岸压力、目前管理中的问题(Alderet al.,2002)和政府的管理工具,包括战略、立法、规则、管理和政策(Kay and Alder,2005),制度(Kayet al.,2003)和经济激励(Greiner et al.,2000)。

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分部门管理方法在20世纪之前很有用,那时海岸使用者之间的矛盾很少,也不尖锐。然而现在单一部门的管理已不能解决复杂的矛盾,这时综合管理方法的出现对于解决这些问题很必要。固海德和约翰逊(Goodhead and Johnson,1996)提出的最新的海岸休闲管理,其中综述了英国海岸环境规划影响休闲和旅游活动的种种问题。其他一系列的研究如麦克道尔等(McDowen et al.,1990)提到海岸休闲战略和海岸休闲管理过程当中应当共同决策,也就是说,与海岸环境相关的不同利益团体应合作、交流、管理、控制游客及休闲活动。目前中国的滨海旅游管理很少被考虑在海岸带综合管理这个框架之内,海岸带综合管理方法非常需要广泛推广到中国。

四、结论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对滨海旅游的研究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达到较高的水平。其研究焦点有海岸地貌、海岸环境和人类活动的交互作用、滨海度假区的发展模型、滨海度假区游客行为、海岸管理等方面。滨海旅游的研究伴随着旅游研究思潮的变化而变化。这些思潮包括系统研究、空间分析、定量和模型研究、行为主义、人文主义、应用地理和激进主义等。虽然与其他旅游形式(例如城市旅游、乡村旅游等)相比,国外滨海旅游的研究在总数量上不占优势,而且很多研究没有发表在旅游类主流期刊上,但是在对很多问题的探讨上,例如滨海度假区的发展与演变、动态海岸地貌变化等已经相当细化。不仅包括基础理论研究,而且很多研究以某一案例为基础,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使研究更具深入性和科学性。可以说,当前国外滨海旅游研究已经形成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发展局面。未来滨海旅游的研究分支将更加细化,研究方法也将更加多样,涉及的学科将进一步扩大,可能会从目前的地理学科为主变为多学科齐头并进,这是滨海旅游研究的大趋势。同时,管理与规划仍是未来滨海旅游讨论的热点和重点。

责任编辑宋志伟

国外安全文化研究建设现状 篇4

安全问题伴随着人类社会始终。所谓安全文化,从中观层面看,即人类在安全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安全物质成果和安全精神成果的总合,应该包括安全理念、安全意识、安全制度、安全标准、安全物品、安全文艺作品、安全宣传、安全群体、安全行动、安全理性、安全社会系统、安全社会结构等等。安全文化作为当前研究和建设的重点领域,在国内外都有了它的生存基础和发展成就。

现代意义的安全文化最初是由安全科技界专家提出来的。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由于人为原因发生爆炸,酿成核泄露的世界性大灾难,由此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提出核电站“安全文化”概念,此后安全文化研究在自然科技界和人文社会科学界都得到了大力发展,安全文化建设也在其它企业生产和政府报告中得到了重要体现。当时,专家们的意见就是指人们不能仅仅从自然科学技术角度来维护安全,人们的安全意识、安全行为和安全政策等在维护安全方面也是至关重要的,而且需要对科技理性的副作用进行思考。无独有偶,社会科学界差不多从另外一种角度提出了如何确保安全的问题,这就是社会学界对现代性进行反思的“风险社会理论”。风险问题的研究最早见于20世纪50年代西方学者对核能安全使用问题的思考,后来的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1986年出版的德文著作《风险社会》(RiskSociety)中,系统地提出了“风险社会理论”,并且对“风险”的内涵作了更深刻的阐述。“风险社会”概念从一开始在外延上就比“安全文化”概念宽泛,不仅仅指安全生产领域,更广泛地指向社会公共领域的安全和风险,同时打破地域空间的界限而探索全球化进程中的不平等、异质性和不安全问题。

安全文化研究与建设主要起源于工业化国家,远远走在中国前列,归纳起来有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安全文化研究首先在核工业领域重点推进。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1991年又提出了《安全文化》报告(INSAG-4),把安全文化概念得以定义并且得到世界多数行业专家教授的认同。1994年该机构又制定了评估安全文化的方法和指南(《ASCOT指南》,1996年修改),对安全文化的政府组织、运营组织、研究机构和设计部门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规定。1998年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又发表了《在核能活动中发展安全文化:帮助进步的实际建议》,提出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要经历安全的技术与法律建设、安全目标与绩效、安全主体的责任与自我学习改进等三个阶段。亚洲地区核合作论坛(FNCA,前身为1990年成立的亚洲地区核合作国际大会/ICNCA)1997年第8次研讨会以来每年都举行一次研讨会(2000年会议在我国上海召开),对于推进亚太地区安全文化合作做出了重大贡献。[2]

第二,安全文化研究在其他工业领域的迅速推广。美国蒙特纳州1993年颁布了一部《蒙特纳州安全文化法》,以法律的形式强调雇主和雇员合作以创造和实现工作场所的安全理念。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1997年组织召开了“合作文化与运输安全”全国研讨会。澳大利亚矿山委员会1998-1999年开展了一次全国矿山安全文化大调查,并且得出了一些合乎实际的结论。[3]目前国外在矿山安全、建筑安全乃至反恐怖安全领域都有较大推广。第三,安全文化研究在高校得以大力发展,并且安全文化概念和内涵日益丰富。目前,国外许多矿山类、公共管理类、卫生健康类院校中均开设有安全管理学、安全心理学、安全经济学、环境安全学、环境法学等安全文化类课程;许多高校与政府联合组织了区域内或国际性安全文化研讨会;很多高校都设有安全文化研究专门机构、安全文化专职研究人员,出版发表了相关论著,开展了相关项目,召集了相关会议。安全理论研究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安全文化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内涵日益丰富:1991年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把安全文化概念狭义为“核安全文化”;2002年5月道格拉斯?韦格曼在向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提交的安全文化总结报告中作出了它们的定义,“安全文化是一个组织的各层次各群体中的每一个人所长期保持的、对职工安全和公众安全的价值及优先性的认识”,“涉及到每一个人对安全承担的责任,保持、加强和交流对安全关注的行动,主动从失误教训中学习、调整和修正个人和组织的行为,并且从履行这些价值的行为模式中获得奖励等方面的程度”。[2]当然,安全文化定义目前有十几种,也还在进一步深化发展。

国外生态旅游研究现状 篇5

摘要

本文从涵义界定、主观体验、生理变化、早期社会化、社交情境和发展趋势等方面,介绍了国外情绪调节研究的现状和前景。

关键词:情绪调节

现状

前景

自从心理学家系统研究人类行为以来,情绪调节就一直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课题。近十几年来,随着个体社会化研究的深入和心理教育研究的兴起,情绪调节及其研究的重要性日益为心理学家所重视,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对国外情绪调节研究的现状与前景做一简要介绍。

一、情绪调节的研究现状

从现有文献来看,心理学家对情绪调节的具体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

1.情绪调节的涵义

情绪调节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情绪心理学家对情绪调节的涵义的界定方式,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类: 第一类可称之为适应性界定方式,即强调情绪调节是一种适应社会现实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例如Cole、Michel和 Teti(1994)等认为,情绪调节是以一种社会可以容忍的方式,灵活地对一系列情绪(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发展要求作出反应的能力,以及在需要的时候延缓反应的能力。再如,Thomposon(1994)指出,情绪调节是一种适应社会现实的活动过程,它要求人们的情绪反应具有灵活性(非呆板)、应变性(非固定不变)和适度性(非唤醒过度或唤醒不足),以使人们能以有组织的、建设性的方式,迅速而有效地适应变化的社会情境。

第二类可称之为功效性界定方式,即突出情绪调节旨在服务于个人目的。例如,Masters(1991)指出,情绪调节是一种服务于个人目的、有利于自身生存与发2

1展的活动。与之相应。许多研究也发现,人们调节自身情绪反应的内外过程,尤其是它的强度和久暂特征,与实现或达到个人目的有关(Campos, 1989;Smith, 1993)。采用这种界定方式的研究者强调,情绪调节不仅仅是一个简单地或被动地适应社会情境要求的活动,而且也是一个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活动;人们是否进行情绪调节以及如何调节,是对社会情境的主观意义及自身应付能力的认知的函数(Smith, Haynes, Lazarus and Pope, 1993)。

第三类可称之为特征性界定方式,即从情绪调节的某一特征或特性着手,对之加以界定。例如,Dodge(1989)从其操作过程着手,认为情绪调节是激发一种活动以调节(减弱、增强或改变)另一种活动的过程。Cicchetti、Ackerman和 Izard(1995)强调情绪调节的动力特性,认为情绪调节是一个发生在意识内外的、包括生理、认知、体验和行为反应的动力组织系统,其功能是驱动和组织行为,以从一个或多个方面(生理、认知、体验和行为)适应特定情境。Salovey 和Mayer(1990)从情绪调节在人的智能结构中的地位入手,认为情绪调节是情绪智能的主要成分之一,并将 之视为Gardner的社会智能结构中的一个亚成分。当然,这三种界定方式之间其实是相互关联的,它们有助于我们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认识情绪调节的本质。

2.情绪调节与主观体验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两个问题:

一是情绪调节对主观体验的依赖性。许多研究者认为,情绪调节的方法或技能的选择和效能,依赖于所体验到的特定情绪。例如,Worlden和 Smith(1997)的一项对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研究结果表明,情绪调节的方法或技能因不同情绪而异。在这项研究中,绝大多数儿童认为,对于愤怒和羞愧,解决问题是最好的情绪调节方法;对于悲伤,寻求支持是最好的情绪调节策略;而对于创伤感,远离创伤源是最好的情绪调节方法;等等。

2二是情绪调节对认知评价依赖性。许多研究者认为,既然主观情绪体验的产生受自身认知评价的引导,那么有效调节自身情绪体验的一个必要前提,就涉及如何认识或评价相应的情绪刺激。Abramson等(1989)的研究认为,许多需要调节的情绪体验本身,都存在4 着认知方面的问题。例如,极度忧郁或焦虑的产生,往往是当事人认为所期盼的结果无法实现或相反的结果必将产生,而自己对之又无能为力的结果。因此,许多研究者指出,改变认知或学会合理认知,是情绪调节的重要方法之一。3.情绪调节与生理反应

关于情绪调节与生理反应之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这样两个问题:

一是情绪调节是否需要一定程度的生理唤醒。许多研究表明,情绪调节与高强度生理唤醒相关联。首先从情绪调节的产生来看,情绪调节是一个自我控制的过程,其中许多活动产生于意识水平之上,即个体必须知道自己所要调节的到底是什么。而这种意识的产生,取决于个体是否处于高强度的情绪唤醒状态或体验到强烈的情绪。换句话说,当个体处于高强度的情绪唤醒状态时,他才可能产生情绪调节的意识与活动。其次从情绪调节的结果来看,有效情绪调节的一个通常的自然结果,就是使有机体处于低唤醒状态。亦即从生理学的意义上来说,情绪调节可以看作是一个使有机体从激动状态回归平静状态的体内平衡过程

3(Kopp,1989;Hubbard and Coie, 1994;Saarni,1997)。二是反映情绪活动的生理指标与情绪调节能力或潜能的关系。许多研究者发现,情绪的自我调节努力与生理变化之间有着某种对应关系,可以通过测量那些通常反映情绪活动的生理指标,如心率、血压、瞳孔变化和皮肤电阻等,研究个体情绪调节能力或潜能(Fox,1989;Kagan, 1992;Gross and Levenson,1993)。这方面的具体研究多数集中在心率上。其中许多研究表明,心脏的基本活动方式标志着有机体抑制体内平衡以对刺激作出反应的潜能,以及自我调节以恢复体内平衡的潜能(Izard, Proges, Simons, Haynes and Cohen, 1991);面对新奇刺激时,那些心率维持在较高水平的儿童更容易产生害羞、恐惧的反应(Kagan, Rermick, Clarke, Snidnan and Coll, 1984);在一个啼哭的婴儿面前,学龄前儿童的心率变化与其安慰行为之间有着明显的相关(Fabes, Eisenberg, Karbon, Troyer and Switzer,1994)。5 4.情绪调节与早期社会化

这方面的情绪调节研究,主要围绕两个问题: 一是父母对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发展的影响。6 Cummings(1987)、Walden和Ogan(1988)、Halberstadt(1991)的研究发现,父母或看护人对儿童情绪行为的反应,以及父母之间或看护人之间的情绪相互作用(如父母之间的冲突),对儿童的情绪及情绪调节有重要影响6。还有许多研究表明,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及其同伴交往能力,与其父母的情绪调节能力密切相关,那些在同伴中情绪表现较积极的儿童,其父母的情绪表现也较积极(Dunn and brown, 1994;Fabes, Eisenberg, Karbon, Bernzweig, et al., 1994)7。因此,许多研究者指出,如果父母能经常以适应孩子情绪社会化实践的方式,对孩子的情绪发展作出反应,会对孩子的情绪调节以及调节策略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是早期社会化对情绪调节发展的性别差异的影响。许多研究表明,关于社交中可以接受的情绪表达方式,男孩和女孩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获得不同的信息,特别是在表达愤怒等消极情绪方面。例如,Malstesta 和Haviland(1982)的研究发现,母亲常对女婴表达的愤怒作出严厉反应,而对男婴的愤怒则较少作出同样反应。Saarni(1992)在一项研究中,给 儿童讲了一个引发消极情绪的故事,并让儿童提出最好的应付策略,结果发现男孩更多地选择愤怒反应。该研究对其原因的进一步分析发现,似乎男孩觉得他们在表达愤怒的方式的选择上较少受限制,而且他们更多地考虑如何使自己心里更舒服。Barrett(1998)等的研究也证实,女孩调节消极情绪的能力更明显地受父母社会化的影响;对女孩的愤怒加以管理和控制,是我们的文化习俗之一。8 5. 情绪调节与社交情境

绝大多数论述情绪调节的文章都强调,情绪调节发生在特定的社交情境中,其操作既与情境要求及个体对这些要求的认知评价有关,又与情境中人与人之间社交关系的类型特性有关(Walden and Smith, 1997)9。例如,Lempers 和 Clark-Lempers(1992)通过对冲突行为的研究发现,11至17岁的儿童报告,朋友之间较少发生冲突,似乎朋友之间情绪调节较好10。然而,许多研究发现,在封闭的社交情境中(儿童对与谁交往、交往多长时间毫无选择),朋友之间的冲突比非朋友之间的冲突更剧烈、更持久(Hartup等,1993;Dunn等,1998)11。另外,大量的日常观察研8 究发现,人们最容易对自己的亲人(父母、妻子、孩子)发火,相反对外人常表现出有所调节的情绪行为。这与人们认知上的控制判断有关,因为人们总认为对自己的亲人发火不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与之相应,情绪调节的选择似乎也取决于情绪指向者是不是个权威人物。Underwood, Coie and Herbsman(1992)的研究表明,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很少对权威人物表现出愤怒;而对非权威人物,人们的情绪调节就可能具有更多的自由度。12

另外,Braurgart and Stifter(1991)的研究发现,那些母婴依附关系较差的婴儿,在遭受痛苦体验时,比母婴依附关系较好的婴儿更多地使用自我安慰的情绪调节方式(如吸吮手指);另外,这类婴儿在与母亲小别重逢时,虽然心里有欣喜感,但是较少迎向母亲,而往往是木无表情地摆弄玩具。这也说明情绪调节的方式策略的选择与使用依不同社交情境及其人际关系特性而异。13

6.情绪调节的发展趋势

现有研究表明,在个体生活的早期,情绪调节的发展存在着这样一些普遍的趋势: 一是儿童情绪调节的方式随自身运动能力的发展而发展。例如,Tronick(1989)和 Rothbart(1991)等的研究发现,婴儿生活中最早的情绪调节方式是吸吮手指之类的身体自慰行为;2至3个月的婴儿能够采用控制视觉注意的方法来调节情绪;当婴儿能够爬行或走路时,则多采用接近或回避的方式调节情绪。另外,Mangelsdorf、Shapiro和 Marzolf(1995)对婴儿在陌生人情境下的情绪调节行为的研究也发现,那些身体运动不灵活的婴儿(6个月)多转移视线,而身体运动较灵活的婴儿(12个月)则采取行为躲避。14

二是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随其社会认知能力的提高而发展。Thomposon(1994)的研究表明,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与他们对刺激源的社会认知,以及对自己和他人情绪反应的理解或推测能力有关。Izard、Hembree、Dougherty和Spizziri(1993)的研究发现,对于疼痛刺激的反应,年幼的婴儿主要是痛苦,而许多19个月的婴儿则表现为愤怒;这种差异基础于对疼痛源的社会认知水平的不同。另外,Vinden(1999)的研究发现,年幼的儿童难以准确理解他人的悲痛、10 不幸,以致不能恰当地调节自己对之的情绪反应(他们在看到他人承受消极情绪时,自己却体验到了积极情绪)。15

三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能更多地利用认知策略、以建设性的方式来调节自己的情绪。例如,在导致愤怒的情境中,2至3岁的儿童倾向于以避开该情境来调节自己的愤怒体验,而4至5岁的儿童则趋向于通过担负更多的社交责任和表现出更积极的情绪来应付该情境,也就是说,年龄较大的儿童致力于通过一种指向他人的建设性方式来调节情绪,并有一个解决社交问题的目标(Cumming, 1987)。同样,Fabes 等(1994)和Parkinson 等(1999)的研究也证实,与年幼儿童相比较,年长的儿童更趋向于用有利于达到目标而不破坏人际关系的方式,应付人与人之间的情绪冲突。这些都说明,情绪调节与社会认知和社交能力的发展密切相连。16

二、存在问题与研究前景

回顾以往的情绪调节研究,情绪心理学家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或缺陷,并认为今后的情绪调节研究将以 解决这些问题为重点课题。17 1. 情绪调节的标准

调节,意味着按照某种标准行为或与某种规则相符合。但是,情绪调节的标准或规则是什么,或者说应该是什么呢?以及谁来决定情绪调节的标准及其适用性?这似乎谁都知道,然而谁又都说不清楚;这好象存在某种约定俗成的东西,然而落实到具体情境中,又经常出现不一致的情况。这个问题的产生原因可能有三:其一,情绪调节的努力总是发生在特定的社会交往情境中,因此,能适应一种情境的情绪调节方法,不一定能适应另一情境;同样,在一种情境中受到推崇的情绪调节方式,在另一种情境中可能会导致消极后果。例如,那些“从事心理治疗”的人,赞成人们公开地、诚实地表达愤怒情绪,但是在日常生活的大多数情况下,不管如何诚实地表达愤怒,都会导致人际关系的消极后果。再如,不管儿童表达愤怒的方式是否恰当,他们常常会因为对大人发怒而遭受惩罚。其二,情绪调节有否有效,取决于个体的自我功效感,即是否能有效应付情境的主观感受。因此,情绪调节的好坏又存在某种个人标准,其可能与基于普遍希望12 的外部标准不相一致。例如,对付挑衅,那些攻击能力较强的儿童认为制服对方是最好的情绪调节方式,其他儿童则因为惧怕攻击的消极后果而将之视为不好的情绪调节方式。其三,情绪调节本身也有个适度的问题。任何情绪调节方式或方法,如果使用不当(不足或过度)都会产生适应不良或失调的问题。比如,就内疚而言,缺乏调节会引起忧郁,调节过度又可能导致偏执行为。18

2. 情绪调节的研究内容

以往关于情绪调节及其发展的研究大都集中在消极情绪领域,因为许多研究者发现,人们认为的最好的情绪调节方法,大都是在特定消极情绪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似乎情绪调节主要与消极情绪体验相联系,或是以积极情绪取代消极情绪。现在,一些研究者对此提出质疑。例如,Parke(1994)指出,在积极情绪状态中,人们也需要进行情绪调节,否则会导致社会交往问题。例如,如果一个学生为他取得班级第一而公开表现其自豪感的话,会使他失去许多朋友。而且,Parke认为,在对情绪调节及其发展的研究上,研究积极情绪的调节,可能会更有收获。19

3.研究方法

在研究情绪调节的过程中,情绪心理学家采用的方法主要有:自我报告法,即让儿童报告他们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问卷法,由父母和老师根据问卷反映和评价儿童情绪调节的能力;观察法,在自然情境中观察儿童的情绪调节行为;实验法,在实验室中诱发某种情绪,进而测量儿童的情绪调节反应。

在深入了解个体的情绪调节活动的过程中,这些方法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就自我报告法而言,研究者发现,儿童所说的与他们在现实中所做的有较大差异,即他们所报告的情绪调节水平比实际的情况要好:那些在学校经常寻衅闹事的儿童,在报告中说自己会像其他孩子一样控制自己的攻击性行为。再如,问卷法也会因家长和老师的固有偏见而产生类似的问题:家长可能更想展现孩子积极的方面,老师则可能对成绩好的学生给予更积极的描绘。同样,观察法和实验法也存在一定的不尽人意之处。20 由于情绪及其调节的复杂性和多重性,很难讲那一种方法比另一种方法更有效。情绪心理学家认为,在今后在研究中,一方面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14 另一方面需要认真研究各种研究方法之所得结果之间的关系,以便对情绪调节有较全面的认识。

参考文献 Walden T.A., & Smith, M.C., Emotion regulation, Motivation and Emotion, 1997(21): 7-22.Underwood, M.K., Top ten pressing questions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emotion regulation,Motivation and Emotion, 1997(21): 127-143.Eisenberg, N.& Moore, B.S., Emotional regulation and development, Motivation and Emotion, 1997(21): 1-6.5 9 14

Walden T.A., & Smith, M.C., Emotion regulation, Motivation and Emotion, 1997(21): 7-22.3

Abramson, L.Y., Alloy, L.B., & Metalsky,G.I.Hopelessness depression: A theory-based subtype of depression.Psychological Review, 1989(96): 358-372

Saarni, C., Coping with aversive feelings, Motivation and Emotion, 1997(21): 45-64.6

Halberstadt, A.G., Socialization of expressiveness: Family influences in particular and a model in general.In R.S.Feldmen & S Rime(Eds.), Fundamentals of emotional expressiveness, Co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106-126.7

Fabes, R.A., Eisenberg, N., Karbon,M., Bernzweig,J., et al., Socialization of children’s vicarious emotional responding and prosocial behavior:Relations with mother’s perceptions of reactivity.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94(30): 44-55.13 18 20 Underwood, M.K., Top ten pressing questions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emotion regulation, Motivation and Emotion, 1997(21): 127-143.8 Brrett, L.F., at el., Are woman the “more emotional” sex? Evidence from emotional experiences in social context, Cognition and Emotion, 1998(12): 533-554.10

Lempers, J.D., & Clark-Lempers, D.C., Young, middle, and late adolescents’ comparisons of the functional importance of five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s.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1992(21): 53-96.Hartup,W.W., French, D.C., Laursen, B., Jahnston M.K., & Ogana, J.R., Conflict and friendship 16 patterns in middle childhood: Behavior in closed field situation.Child Development, 1993(64): 445-454.Dunn, J.and Hughes, C., Young children’s understand of emotion within close relationships, Cognition and Emotion, 1998(12): 171-190.Vinden, P.G.,Children’s understand of mood and emotion: a multi-culture study, Cognition and Emotion, 1999(13): 19-48.16

Fabes, R.A., Eisenberg, N., Karbon,M., Bernzweig,J., et al., Socialization of children’s vicarious emotional responding and prosocial behavior:Relations with mother’s perceptions of reactivity.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94(30): 44-55.Parkinson, B., and Totterdell, P., Classifying affect-regulation strategies, Cognition and Emotion, 1999(13): 277-298.21 Eisenberg, N.& Moore, B.S., Emotional regulation and development, Motivation and Emotion, 1997(21): 1-6.19

Parke , R.D., Progress, paradingms, and unresolved problems: A commentary of recent advances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children’s emotions.Merrill-Palmer Quarterly, 1994(40): 157-169.Emotion Regulation: Actuality and Foreground Qiao Jianzhong Rao Hong(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210097)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actuality and problems of research in emotion regulation.The mostly areas of research in emotion regulation are discussed: definition, subjective

浅析国外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 篇6

乡村生态旅游是改善乡村生态环境,促进乡村旅游活动生态化升级的旅游活动.本文通过分析世界各地进行的乡村生态旅游实践,归纳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非洲模式,亚洲模式,欧美澳洲模式,南美洲模式,进而发掘出各种模式下乡村生态旅游的特点,可以为我国开展乡村生态旅游提供借鉴.

作 者:张兵 尹弘 ZHANG Bing YIN Hong  作者单位:张兵,ZHANG Bing(昆明理工大学,外事处)

尹弘,YIN Hong(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学院,云南,昆明,650093)

刊 名:昆明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KUNMING UNIVERSITY 年,卷(期): 16(Z1) 分类号:F59 关键词:乡村生态旅游   国外   发展模式  

国外芳香旅游发展研究 篇7

芳香旅游是以芳香产业为资源基础的一种旅游形式。具体而言,芳香旅游是以芳香产业涉及的所有内容为旅游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观光、度假和享受,以实现旅游者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等旅游需要的旅游活动。进一步说,芳香旅游是把芳香种植农业旅游、芳香工艺工业旅游和以芳香产品为基础的服务业结合起来,把观光与度假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形式。

按照芳香产业资源,可以将芳香旅游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以芳香植物为基础的芳香旅游,包括以芳香植物种植园、芳香植物园等为资源基础的旅游;第二种,以芳香工艺为基础的芳香旅游,包括以香水工厂、精油工厂、香皂工厂等为资源基础的旅游;第三种,以芳香产品为基础的芳香旅游,包括芳香SPA、芳香疗法会所、香道会所、香水博物馆等。芳香旅游以第一、二种方式为资源基础,但是却以第三种方式所代表的度假养生旅游为高端产品和核心附加价值存在。

从产业融合的角度来说,芳香旅游是芳香产业和旅游产业相融合的产物。这种融合首先起源于市场的融合,也就是消费者产生了对芳香产业相关内容的旅游需求,这就使得两个产业必须同时操作一个业务,比如在芳香产业种植地提供旅游服务,这样就产生了业务的重合,之后,随着需求的不断较大,受到市场利益的驱使,隶属两个产业的企业开始合作生产产品,或者某一个产业的企业涉足另一个产业进行产品的生产,开始推出各种芳香主体的旅游产品、旅游主题和旅游线路,这就产生了产品的融合,当产品生产达到一定规模,模仿者就会出现,新的产业就会产生,形成了芳香旅游产业。

二、国外芳香旅游发展历程

国外的芳香产业兴起于13世纪,随着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对东方的探索,使得香料开始流入欧洲世界。14世纪,阿拉伯人开始采用蒸馏法提取精油,这是西方近代芳香产业之始。随着1370年第一支香水———匈牙利香水问世,世界范围内兴起了芳香植物大规模种植,法国格拉斯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天然香料生产基地。20世纪后,世界芳香产业进入飞速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初期,世界香精香料销售额不足4亿美元;到1984年已达到46.5亿美元;1995年则上升至96亿美元;20世纪末则达到了120亿美元,50年间增长了30倍。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芳香产业伴随着销售的不断增加,从消费的高度聚集到消费的逐步分散。2003年以前,芳香产品基本上被发达国家垄断,发达国家总需求占生产总量的90%左右,10%产品外销,说明其他国家用量很少。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只有10%消费量的这些国家,逐渐成为了新的增长点和动力。另外,世界香水消费市场出现不断扩大的趋势,1996年其销售总额为176亿美元,到了2010年全球香水销售总额达到380亿美元。可以说,国际芳香产业已经进入成熟阶段。伴随着芳香产业的成熟,芳香旅游开始出现。

首先进入公众视野的芳香旅游便是香花香草园,自1545年威尼斯共和国兴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植物园帕多瓦大学教学花园开始,世界上植物园的发展向着专类植物园的趋势前进,芳香类植物园成为了这一趋势中的主力军。这种形式的芳香旅游兴起于法国普罗旺斯,1987年英国作家彼得梅尔的著作《我在普罗旺斯的一年》引发了芳香植物园的热潮,随后许多地区都创建了有特色的芳香植物园,如日本神户香草公园是由近200种香草植物构成的芳香植物主题公园;一直以芳香植物著称的美国布鲁克恩植物园内建成了儿童芳香植物园,种植了许多珍贵的古老的芳香植物。之后,随着香水和化妆品产业的发展,香水、化妆品工业成为了另一个芳香旅游的热点,1994年,法国化妆品谷在让保罗·娇兰先生的支持下创立,现在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美容产品集中产业带之一,化妆品谷内的芳香旅游始于会展旅游。法国化妆品谷协会经常举办一些展览会和集会,比如协会在2010年举办了意大利美容展、巴黎美容展、亚太美容展、中东美容展等等。

伴随着1950年奥地利化学家morley奠定了芳香精油的按摩、美容功效之后,芳香疗法逐渐从最初的医疗手段向休闲养生靠拢,到了20世纪末芳香疗法开始大量地运用于酒店和度假村之中。随着世界酒店巨头喜来登的Shine水疗中心,希尔顿的Eforea中大量芳香疗法的运用,芳香疗法成为了芳香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国外芳香旅游发展至今,已经向着精细化的方向不断前进。今天的芳香产业涉及到旅游的每一个细节,比如,法国卢瓦尔香氛将嗅觉营销方案、香氛服务引入到了酒店行业之中;各种香草香料成为了餐桌上的新宠,各种主题的芳香饮食层出不穷“;芳香主题旅游”更具诱人市场潜力,如法国、日本采用“花镜”形式经营芳香植物农场,每年都吸引大批游客,同时还将芳香植物深加工成为干花、花香囊、花香枕等旅游纪念品。国外芳香旅游的发展历程如图1所示。

由图1可见,国外芳香旅游发展基本是按照先“芳香”后“旅游”的顺序进行的。进而言之,芳香旅游是在芳香产业发展到一定基础之后出现的,芳香旅游所依赖的旅游资源并不是为旅游而生的,它的首要功能是为芳香产业服务,是芳香产业链上的一环,之后因为产生了旅游需求才为旅游业所利用。以芳香植物的种植和香草园为例,国外芳香植物的种植是香料香精产业的最底端,它属于为香料香精产业提供原材料的种植业,但是由于芳香植物具有香化和美化的景观功能而吸引了游客的到来,又因为游客需要各种各样的服务而促使了旅游业的介入,从而形成了香草园这一旅游产品。从产业融合的角度来说,芳香产业是一个发展完善的工作平台,旅游业可以此平台为基础,延伸出自己的产品和产业。

三、国外芳香旅游发展方式分析

本文按照芳香旅游的资源基础,将芳香旅游发展方式分为三种类型:以芳香植物为基础的芳香旅游、以芳香工艺为基础的芳香旅游、以芳香产品为基础的芳香旅游。其中,以芳香植物为基础的芳香旅游发展方式包括以芳香植物的大规模种植为景观基础的香草香花园、种植基地旅游等;以芳香工艺为基础的芳香旅游发展方式包括以香水、精油、化妆品制作工艺为依托的工业旅游等;以芳香产品为基础的芳香旅游发展方式包括立足于芳香精油SPA按摩、芳香疗法、旅游商品等。国外这三种类型的发展方式都拥有典型实例,归纳总结如表1所示。

通过对上述发展实例的比较分析,本文依据其代表意义和借鉴价值,按照芳香旅游发展方式的三种不同类型,分别选取以芳香植物为基础的法国普罗旺斯熏衣草园、法国罗纳河谷和美国布鲁克林植物园,以芳香工艺为基础的沙特尔化妆品谷、花宫娜香水厂和娇兰之家,以芳香产品为基础中的格拉斯国际香水博物馆、凡尔赛嗅觉艺术馆和卢瓦尔香氛,并从发展方式、发展类型、核心吸引物、发展特点、住宿、购物、旅游服务机构、相关旅游活动、经营主体和利润来源等方面对它们进行了比较分析,如表2所示。

从表2中可以看出,国外芳香旅游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1、国外芳香产业发展时间较长,使得芳香旅游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

国外的芳香产业发展时间较长,特别是芳香植物的种植与园艺,比如法国普罗旺斯的熏衣草种植可以追溯到15世纪,欧洲许多香草植物园的建立都超过了一个世纪之久。以芳香工艺和芳香产品为基础的旅游虽然兴起于近代,但是大多数香水工厂和香水品牌几乎也都超过了50年,比如花宫娜香水工厂成立于1926年,莫利纳尔香水工厂成立于19世纪初,加里玛香水厂成立于1747年,甚至比较年轻的香水博物馆也有10年以上的运作历史。芳香产业悠久的历史为国外芳香旅游带来了厚重的文化氛围,这是芳香旅游逐渐成为旅游界新宠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种文化氛围不但体现在香水工厂的古老工艺和器具上,而且体现在博物馆最古老的香水上,更加体现在普罗旺斯村落的田间地头,体现在布鲁克林植物园的每一块砖瓦上,这种文化氛围甚至难以用语言描述,它是融合在每一个景观之中而永远无法复制的时间的沉淀。

2、国外芳香旅游类型多样,几乎涵盖了芳香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

国外芳香旅游发展的类型非常丰富,涉及到了芳香植物的种植、香精香料的加工、香水的生产和销售的各个方面。其不但从产业链的纵向上发展,也在各个环节进行横向的发展,比如在芳香植物方面,不仅有大面积的实地种植农业景观,也拥有种植多种香草植物的以参观教育为目的的香草园,以某种香花(最常见的如玫瑰、樱花等)为主题的香花景观专类植物园,甚至在法国罗纳河谷的一些城镇将芳香植物与城市绿化相结合,作为城镇景观的一部分。

3、芳香旅游作为区域旅游的名片和组成部分,促使区域旅游综合发展

国外芳香旅游的发展是与其他旅游发展相辅相成的。首先,芳香旅游可以作为区域旅游的名片,例如1987年之后,普罗旺斯逐渐成为法国接待游客最多的地区,这些游客中80%是冲着熏衣草来的。但是,当他们来到普罗旺斯不仅可以欣赏到是熏衣草田,还可以游览法国最大的葡萄酒产地,参观历史文化名城马赛,去戛纳享受阳关和海滩,造访阿尔勒看看梵高纪念馆。可以说,游客因为熏衣草来到普罗旺斯,而让他们印象最深刻的旅程绝不仅仅只有熏衣草。其次,芳香旅游也是区域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比如法国小城沙特尔,沙特尔最有名的景点莫过于沙特尔教堂,但是只有教堂未免使这个城市的旅游业略显单调,而位于此处的法国化妆品谷正好做了完美的补充,游客在参观教堂之余,还可以看看世界顶级的化妆品企业。另外,许多城市都将芳香植物园作为城市景观和绿化的一部份,用以提升城市美观度和吸引力,比如法国罗纳河谷、纽约、日本神户等等。

4、国外芳香旅游周边旅游业较为发达

芳香旅游发展较好的地区都拥有发达的旅游业,其周边一定有数量众多的酒店、购物中心,各种与芳香旅游相关的旅游文化活动较为丰富。芳香产业是一种高端产业,其生产的产品也多为奢侈品,使得芳香旅游从产生之初就与休闲度假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芳香旅游对旅游业发展的要求较高。而国外芳香旅游发达的地区都拥有高质量的食住行游购娱的配套服务,以法国普罗旺斯的小城sault为例,这个面积只有111平方公里,人口只有1366人的小城拥有6家酒店,3家旅行社,并且每年都举行一次熏衣草节。

5、芳香旅游盈利主要来自于旅游核心吸引物的带动效应

国外生态旅游研究现状 篇8

【关键词】医疗旅游;借鉴;海南

医疗旅游是一种集旅游和治病、疗养为一体,将医疗技术和旅游资源完美结合的一种新兴的特殊旅游形式和专项旅游项目。通常是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以医治、康复、疗养、养生为目的,以医疗资源为依托,以医疗技术为保障,以旅游产业为载体,医疗机构与旅游服务行业通力合作,使得旅游者在享受旅游休闲的同时进行有效的健康管理,从而达到既康体健身又旅游休闲双重目的的一种新兴旅游活动[1]。随着有些国家医疗费用的大幅攀升和医疗资源的日益紧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选择异地医疗来实现医疗和旅游两者兼得的休闲康体目的,医疗旅游由此获得迅猛发展,而且可以预计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早期的国际医疗旅游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以先进的医疗技术、一流的医疗设施、密集的医院布局、良好的医疗信誉和可靠的医疗服务,吸引了大量外国患者前往就医。但是由于医疗费用昂贵,医疗预约漫长等待,前往欧美国家的患者正在日渐流失,旅游目的地也由发达国家转向少数医疗服务水平较高而费用较低的发展中国家[2]。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医疗旅游,保守估计2011年产业规模已超7500亿美元[3]。国外医疗旅游网站介绍,欧洲及中东地区的德国、匈牙利、波兰、立陶宛、土耳其、以色列等,亚洲的印度、韩国、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等,非洲的南非、哥斯达黎加等国家都已吹响了“医疗保健游”的号角,大力发展医疗旅游产业。另外,中国的香港与台湾地区目前也在大力发展医疗旅游。

一、国外医疗旅游发展先进经验

(一)注重政府扶持

印度发展医疗旅游的过程中,政府和市场积极发挥着各自的功能和优势,政府指导和监督医疗旅游企业的运行,政府部门、旅游企业、医疗保健机构以及其它相关部门相互配合。韩国和印度等国家成立了国家级的医疗旅游协会。韩国政府积极制定了关于“保险,预防纷争等法律制度”、“对外宣传,市场活动支援”、“大力培养医疗观光专门人才”及“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医院”等方面的政策,力促医疗产业对外合作交流与发展[4],在机构选定、医疗观光商品持续开发,以及海外市场营销等方面,政府给予倾力支援。泰国观光局制定医疗旅游发展的阶段具体目标:为长期逗留泰国的外籍人士开设专科门诊;推动SPA中心、按摩中心等医疗场所发展;严格按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生产泰国草药及保健品;增加泰国传统医术和诊疗选择。另外,还以卡塔尔、科威特、阿联酋、阿曼和巴林等5个中亚国家作为试点,将在泰国医疗旅游的合法逗留期限从30天延长到90天。泰国观光局在网站上标示了详细的医疗结构信息和知名医院,还与泰京银行合作,向游客发行借记卡,提供医疗及人寿保险服务[5]。马来西亚相关法律和管理体系相当完善,政府通过相关的法律和政策,吸引外地医疗游客在马接受中医治疗服务。推出退税、减税等优惠政策,鼓励医疗旅游的发展。为了高度重视医疗安全,马来西亚医疗旅游理事会隶属于卫生部而非旅游部。政府的全力支持为医疗旅游行业的服务水准提供了保证,也为医疗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注重配套措施

目前,泰国的旅游地普遍能为游客提供牙科治疗和整形手术治疗。首都曼谷的医院提供各种针对性服务,特设日本专部,还雇佣22个语种的翻译人员,其中不乏瑞典语、柬埔寨语等较冷门的语言。泰国许多私立医院雇佣能讲流利的英语、阿拉伯语、孟加拉语、汉语、日语、朝鲜语和西班牙语的人员。2006年,时任尼泊尔首相的柯伊拉腊需要医疗服务时,还选择到泰国康民医院就诊[6]。在印度,除了英语是官方语言以外,同时,文化上与英语国家的渊源,也使得印度的医疗人才很容易与国际接轨。印度的医学院校所选用的教材大多来自英美发达国家;印度医学生毕业后也很多到西方国家实习积累临床经验[7]。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亚洲拥有最佳医疗系统国家”的新加坡积极发展医疗旅游,为了让病人享受到亚洲最顶尖的医疗服务,有关机构为患者到新加坡看病开展“一站式”服务,患者在被诊断出某种疾病后,如果向导医机构求助,机构将为病人度身定做一套在新加坡的治疗方案,包括根据病人的病史资料,为病人选择适合的权威医生等。此外,还为病人和家属办理签证、预订酒店、配备秘书,甚至安排一些游览计划等一系列服务[8]。韩国为医疗旅游者提供“一站式”服务,训练专业顾问人员为其提供帮助,还专门为以医疗目的而入境的人士提供医疗签证。日本“医疗旅游” 提供的服务内容主要是体检、医疗和观光,游客在日本接受体检等医疗服务的同时,利用空暇时间参与温泉和高尔夫球等娱乐活动[9]。

(三)注重优质服务

以印度、泰国、韩国等为代表的医疗旅游目的地主要是以特色的医疗产品、低廉的服务价格、良好的医疗条件、完善的配套措施、温暖贴心的服务等参与国际竞争, 紧密结合本国的特色和优势发展国际医疗旅游。印度以其传统瑜伽吸引了大量旅游者前往学习及旅游度假,韩国以其演艺事业的发展带动整形旅游发展[10]。印度、泰国的私立医院聚集了大量优秀医疗技术人才,泰国为国际医疗旅游者进行的医疗检查和治疗多于亚洲其他任何国家,新加坡、韩国等国家都具有世界一流的医疗水平和条件。印度公共医疗卫生体系虽然不为国际看好,但其私立医院的医疗水平却并不比发达国家差,医疗质量有保证是吸引外地游客的关键所在。马来西亚当地医务人员多在澳大利亚、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接受教育或培训,执业水平较高而且采用国际通用的医疗体系。正是先进的医疗技术和优质的医疗服务使得这些国家每年吸引大量患者前往。endprint

(四)注重市场开拓

韩国在全球建立的首个“韩国医疗观光服务中心”落户中国青岛,并携手湖南建立医疗观光中心。韩国发展医疗旅游过程中,在医疗机构选定、医疗观光商品持续开发,特别是针对医疗观光海外市场,除了锁定中、俄、美的客人外,进一步瞄准中东客人,大力开拓中东市场。瑞士优质医疗联盟亚洲首个代表处落沪,目标直指国内的中高收入群体。另外,负责海外推广的瑞士医疗协会经常到海湾国家和俄罗斯举办推介会。新加坡的医疗旅游由于面临来自马来西亚等国的挑战,因此,加大了市场开拓的力度,主要将目光瞄准中国和印度的富翁,新加坡多个部门更是经常到上海推介本地的医疗旅游业务,新加坡旅游局、经济发展局等共同推出的“新加坡国际医疗计划”早在2004年就来到上海进行宣传营销,争取吸引更多的中国患者到新加坡就医和旅游。日本医疗技术和条件在世界领先,中国富裕阶层是其锁定的主要对象,大力推行“医疗观光业”。

(五)注重产业协作

医疗旅游发达国家在医疗旅游发展过程中都十分注重医疗部门和旅游部门的产业协作。新加坡、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医疗旅游蓬勃发展,在慢性病治疗、康体、疗养方面与旅游业逐渐实现深度交融。在泰国、印度等国家,一方面,开展医疗旅游服务的医疗机构为吸引患者提供多种旅游服务项目;另一方面,旅游部门和机构熟知各大医院的医疗项目和技术水平,向外推荐本国的医疗服务以吸引大量国际患者。如新加坡在旅游局之下设立“国际医疗组”,专门负责营销和推广新加坡的医疗服务业务,使新加坡抗衰老美容闻名全球,并以健检便宜著称[11]。

二、国外先进经验对海南医疗旅游发展的启示

医疗保健产业被《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列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之一。海南医疗旅游由于起步较晚,自身发展还不够成熟,医疗旅游产品吸引力不强,医疗产业链延伸不足,对外开展营销经验较为缺乏,对医疗养生旅游资源的挖掘也不够深入,在景区规划和市场拓展方面都较为薄弱,没能形成品牌效应。因此,需要积极借鉴这些医疗旅游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大力促进医疗旅游发展,把医疗旅游打造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未来旅游发展的一个热点和亮点。

(一)加强政府的扶持与监管

与一般旅游形式不同,由于参与医疗旅游的游客大多为国际游客,涉及诸多部门,牵扯许多环节,需要政府统一协调与监管,在医疗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与改革,整顿规范医疗旅游市场秩序,严格做好服务质量监管工作,加强和完善医疗旅游的配套服务,改进创新资金投入机制等方面予以积极的扶持和帮助。

当前海南相关政府部门的领导作用还没有很好地凸显,医疗旅游政策和法规建设方面还较为滞后,这是影响海南医疗旅游发展步伐艰难的重要因素。目前海南没有专门制定和出台关于促进医疗旅游业发展的法规和政策。因此,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发挥政府对医疗旅游发展的引导监管作用与宏观调控能力,统筹医疗旅游产业发展就显得至关重要。

加快成立行业自律的医疗旅游协会组织,建立完善部门协调机制,可以借鉴新加坡、台湾等地做法,在海南旅游委下设专门机构扶持、监管海南医疗旅游业的发展,并积极向海内外推广。印度大部分医疗旅游者都是通过网络了解各种医疗旅游信息和进行随访,而当前海南医疗旅游信息化水平还不高,政府应加快医疗旅游信息化建设,尽快搭建起网络这道交流平台,加大海南医疗旅游对外宣传力度和信息服务;制定和争取产业发展优惠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政策意见,把医疗旅游项目用地、税费优惠、财政支持以及用地、用电、用水、用气等方面的扶持政策落到实处。引导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企业和金融机构聚集,分阶段引进国际先进的医疗设备与技术,逐步形成世界领先的医疗旅游产业集聚区,将医疗护理、健康管理、康复保健、休闲养生、旅游观光相结合,把海南打造成为中国国际医疗旅游服务贸易示范区。

(二)注重提高配套服务

当前,海南医疗旅游发展还存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发展医疗旅游的硬件配套不足;医疗资源与旅游资源未能形成有效整合,医疗机构和旅游机构没有形成“一条龙”配套服务;旅游行政主管部门人员和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偏低等问题。因此,需要注重提高配套服务水平。

完善医疗养生旅游的配套设施建设,如:交通、住房、教育、文化、城市建设和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等,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注重提高和积极提供各种配套服务,在语言、保险、报销和生活服务等方面,尽量符合国际患者的习惯;借鉴泰国经验,在海南卫生部门网站上标示详细的医疗机构信息和知名医院及其相关特色服务,与各大商业银行合作,向游客发行借记卡,提供医疗及人寿保险服务。另外,适当延长国外医疗旅游者在海南的合法逗留期限。同时,加强与目标客源市场的医疗旅游中介公司、医疗机构和保险公司的沟通和联系,促成其把海南医疗旅游治疗列入其医疗保险范围。有实力的医疗机构可以成立自己的国际医疗部,开设国际医疗保险定点病房,做到外国患者能够在海南治病,回本国报销。改变公立医院作为医疗服务主体的处境,推动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共同发展医疗旅游业务。相关医院抽调部分医生参与中医康复保健工作,将这作为海南的医疗品牌专科来发展。大力提高海南医疗旅游相关从业人员的素质,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比如窗口行业服务员、出租车司机的道德修养和语言水平,以及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更换现代化的中英文路牌标识,建立旅游信息服务中心等,为来海南医疗旅游游客提供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努力推进医疗结算政策的改革,扩大异地医疗费用报销大陆省份,使得大部分大陆省份的参保人在海南住院治疗,可以直接进行结算报销;积极引入投资和加大财政拨款,大力实施医疗健康信息化服务项目;搭建数字化医疗平台,减少游客医疗时间,节约医疗费用;建立以养生体检为主要服务项目的健康体检中心,尝试实行“会员制”模式。

(三)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endprint

购买医疗健康旅游产品的游客往往非常重视医疗旅游目的地的美誉度,医疗服务国际认证程度及医疗机构的服务形象是这些游客选择判断的重要标准[12]。从事国际医疗的医院也开始越来越重视JCI(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标准)等国际资质认证。

医疗技术水平低成为海南发展医疗旅游业的重大障碍,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改善医疗环境已经成为海南医疗旅游发展的当务之急。因此,推进医疗改革和开放,放宽对外资的限制,如放宽外资合资办医的比重,甚至允许外资独资办医等,引入著名国际品牌连锁医院进驻海南以较快地提升海南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鼓励外国优秀私立医院进驻海南,引进国内知名的大型综合或专科医院,或独立设院或与海南医疗机构合作,将其先进的管理体制和服务理念渗入海南的医疗管理中,全面提高海南医疗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选择通过国际JCI认证或更多的其他国际资质认证,获取国际患者的信任;鼓励社会资本在海南举办有特色、高水准的医疗旅游专科医院;培养和引进医疗旅游专业人才,引进高端领军人物和培养医疗旅游服务、管理和开发的创新型人才,打造一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医疗旅游队伍,提高海南医疗旅游产业的专业管理水平;提高医疗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加大对医疗旅游教育培训的投入力度,促进人才知识结构的更新,注重培养既懂得旅游、医疗又掌握经济发展规律和旅游管理的复合型医疗旅游人才。

另外,通过发挥长处来实现差异化,利用价格差赢得医疗旅游市场,重点发展以中医、中草药等为主题的养生康复休闲[13]。

(四)积极开拓目标市场

吸引国外医疗旅游游客和要让那些出国进行医疗旅游的游客选择留在国内,这就需要海南积极开拓目标市场,吸引外国游客,留住本国游客。

1.明确市场前景

海南发展医疗旅游区位优势明显。海南地处中国最南端,是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份,这一地域优势使得海南每年吸引大量国内外较高纬度地区的人前来越冬或度假。背靠大陆使海南医疗旅游发展拥有巨大的潜在客源市场。对国内医疗旅游者来说,在医疗需求能够满足的情况下,选择海南作为医疗旅游目的地不存在语言沟通、办理签证、兑换货币等问题,花费也相对较少,因此海南会成为首选目的地。另一方面,海南邻近世界医疗旅游业发达地区和最具吸引力的医疗旅游目的地的东南亚地区,便于融入国际医疗旅游市场,这为海南医疗旅游的发展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群体将会越来越大。因此,老年人群体将会成为海南的一个庞大而稳定的医疗旅游服务需求群体。

2.细分目标市场

从地域上看,目前海南的国外游客主要来自亚洲和欧洲,亚洲游客主要来自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欧洲游客主要来自俄罗斯。俄罗斯、韩国、日本、德国等国家都位于高纬度,冬季寒冷干燥,海南可以利用其热带气候优势开展针对高纬度国家的医疗旅游服务项目。针对这部分市场,推出以中医中药为主题的医疗保健旅游产品和相关的修学产品。与北京、上海的海外旅游者主要来自欧美等国家不同,海南针对俄罗斯医疗旅游者的特点,可以在提高干细胞治疗、器官移植、心血管手术等中国强项的医疗服务的同时,发展特色医疗服务以吸引更多的俄罗斯医疗旅游者。

大陆是海南最大的医疗旅游客源地。中国地域广阔,大部分地区位于中高纬度,冬天寒冷,所以海南成为国人首选冬季避寒度假胜地。另外,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人们更加注重自身的健康和容貌,老年人群将是海南医疗旅游一个稳定的客源群体,而女性对“温泉SPA、海岛休闲、美容瘦身”类的高端保健旅游产品情有独钟,中医减肥与美容旅游产品、中医药膳调理旅游产品、医疗整形美容产品等产品对女性市场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3.加强宣传促销

塑造以生态休闲、滨海度假为特色的医疗旅游形象,不断提高海南医疗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制订出科学性、系统性、实效性强的医疗旅游营销方案,不断开展系列宣传促销活动;改变单打独斗的宣传状况,营造整体联动的宣传营销声势,利用电视、报纸、广告牌、产品宣传、网络宣传、人文宣传等方式,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化的医疗旅游产业和资源的宣传营销;通过举办广泛而高层的论坛、研讨等活动,为海南医疗旅游发展谋篇布局,营造声势;充分利用《中国旅游报》、《海南日报》、《海口晚报》等媒体的舆论导向和影响,定期发布海南特色医疗旅游产品信息;巩固户外平面广告宣传阵地,做好车站、机场、码头、高速公路竖立大型医疗旅游形象宣传广告画面的更新和设置;依托商品交易会、文艺演出、体育摄影赛事、文学艺术采风、科技交流、商务旅游活动等进行宣传促销。

(五)加强医疗与旅游行业合作

医疗条件和旅游资源是发展医疗旅游业的两个重要因素,但还需两者的有效结合。海南医疗旅游相关方面未能形成有效整合,旅游观光、国际医疗法律、语言翻译等各自为战,未能形成合力。“跨行业整合”缺失是制约海南医疗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医疗旅游跨越医疗服务和旅游两个行业,海南大部分医疗机构只懂医疗服务,而旅游行业由于不懂医疗,对于只能收取往返机票费、住宿费的医疗旅游客源兴趣不大。另外,医疗旅游由于涉及卫生、药监、旅游、工商等多个部门,在海南存在着条块分割严重、管理模糊等问题,制约着其进一步发展。目前,海南很多医院依然没有看到医疗旅游未来发展的广阔前景,一些大医院甚至没有为外国客人提供服务的意识,很多医院缺乏英文标志的指示牌。另外,一些医院的个别医疗养生康体服务项目虽然治疗效果不错,但缺乏旅游部门有效的推介。医疗旅游的综合性和专业性很强,要实现海南医疗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建立健全行业管理体制,实现医疗和旅游的有效整合。

1.联合打造完整的医疗养生服务体系

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海南的旅行社和医疗机构应该联合推出适合中国国情和海南实际的医疗旅游套餐,在相关行业政策的管理下,将现有的各种医疗旅游资源有机融合,通过医疗旅游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海南各大旅行社可以向国内外游客推出特色医疗保健旅游线路,在常规的海南旅游行程里加入了医疗、就诊服务;相继推出一些医疗保健旅游景区,整合医疗、旅游景点等资源;出台相应的整合措施,形成较为完整的医疗养生服务体系。endprint

2.建立医疗旅游产业发展协调机制

其一,海南医疗卫生系统与旅游系统之间建立协调机制,可将医疗旅游作为工作的创新点,尤其是在医疗旅游机构评级、医疗效果评定等方面进行试点,并在试点的基础上加以推广。成立加快推进海南医疗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和指导医疗旅游业发展。其二,充分发挥海南旅游发展委员会在医疗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定期以旅游发展委员会名义召开医疗旅游发展协调会,对医疗旅游产业的发展做出统一的统筹安排和组织协调,解决部门间各自为战的不协调因素。其三,建立由宣传、文化、旅游、医疗等主要部门参加的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发改、财政、金融、国土、规划、环保、民族、医疗、卫生等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支持医疗旅游业发展和医疗旅游项目建设,着实研究和解决海南医疗旅游产业发展的行动方案,整合人力、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形成医疗旅游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为发展医疗旅游业提供有效保障,搞好医疗旅游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开发,加强旅游运输、医疗安全、旅游商品和服务价格、旅游市场秩序、食品卫生等方面的管理。其四,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和政协要围绕医疗旅游产业发展开展视察、调研、工作审查、监督检查等方面的工作。其五,建立健全医疗旅游产业发展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尤其是医疗旅游建设管理体制,形成分管医疗与分管旅游领导上下对口、左右一致的领导分工负责制,有利组织协调旅游与医疗建设结合的领导机制,打破部门分割、条块管理的格局。

3.成立医疗旅游合作办公室

借鉴台湾设立国际医疗服务办公室和医疗旅游协会的办法,在海南设立旅游主管部门与卫生主管部门之间的互动协调机构——医疗旅游合作办公室。医疗旅游合作办公室负责研究制定并指导实施全省医疗旅游发展战略和医疗旅游产业发展政策,确立医疗旅游产业定位和发展目标,加强医疗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组织实施医疗旅游整体形象的策划和宣传。

三、结束语

医疗旅游发展对于丰富海南旅游产品结构,打造海南旅游品牌,提升海南旅游形象,促进海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国际旅游岛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海南应该紧紧抓住当前国际医疗旅游目的地逐渐向亚洲转移的市场优势和发展契机,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大力发展特色医疗旅游。

参考文献

[1]周义龙.海南医疗旅游发展宏观策略分析[J].旅游发展研究,2014, (03):52-57.

[2]程丽,杜鹏程,赵捷.国际医疗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启示[J].阴山学刊,2008,(04):57-58.

[3]梁振君.建设医疗旅游先行区海南可先“探路” [N].海南日报,2014-04-18.

[4]李文,刘松.韩国全力推广医疗观光业[N].大众日报,2010-09-14.

[5][6]傅盛裕.泰国成“医疗旅游”领头羊[N].文汇报,2012-09-18.

[7]罗丽娟.印度医疗旅游业发展对海南的启示[J].企业研究,2010,(10):67-69.

[8]陈里予.出国看病 有人搭桥[N].新闻晨报,2004-11-04.

[9]谢广隶.日本医院推销“医疗旅游”瞄准中国和俄罗斯富人[EB/OL].[2009-12-28].http://www.ce.cn.

[10][13]梁湘萍,甘巧林.国际医疗旅游的兴起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1):130-136.

[11]罗丽娟.关于海南医疗旅游市场的调查报告[J].中国市场,2012,(05):5-7.

上一篇:农业机械事故处理文书规范(试行)下一篇:WIN技巧:巧设搜索选项轻松查找系统内隐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