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物业管理经验

2024-05-08

国外物业管理经验(精选12篇)

国外物业管理经验 篇1

企业活动的根本目的是追求企业价值增值,企业管理成功的重要标志是具备抵抗各种风险的应变能力。企业必须在战略目标、重大投资决策、日常经营活动和绩效评估等各个方面高度关注风险因素。风险管理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核心内容。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置的一个职能部门,必然应当成为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组成部分,从组织目标的角度帮助管理层发现、评估重要的风险因素,提出防范风险的具体措施,从而为企业增加价值。美国一直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推进风险管理审计的发展,是在这方面作出最大贡献的国家,目前在风险管理审计领域,其理论和标准都成为世界各国学习和模仿的范例,并在美国500强的大公司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内部审计职业的国际性组织——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The Institute of Internal Auditors,简称ⅡA)早在20世纪末就指出:我们(内部审计)是改善公司管理水平的力量。因此,ⅡA顺应潮流不遗余力地倡导内部审计师进军风险管理领域,把风险管理作为内部审计的重要领域直接写入了内部审计的定义。

一、ⅡA与美国风险管理审计的发展

1996年,研究基金会(ⅡA Research Foundation)启动了一个以建立内部审计的全球性框架为宗旨的研究项目,形成了一份名为《内部审计的未来:特尔菲研究》的研究报告。报告认为,内部审计应当为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提供保证,并且要提供更多的咨询增值服务,以帮助各种组织适应内部和外部的动态环境,实现本组织目标。ⅡA在2002年向纽约证券交易所提出“所有上市公司都应该建立和保持一个独立、资源充足、人员胜任的内部审计部门,向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提供组织风险管理程序和相应内部控制制度的持续评估,内部审计正逐步通过对控制的确认和风险控制在上市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2004年ⅡA修定的《内部审计实务内部标准——专业实务框架》反映出了这个内部审计的核心变化。具体来说:

其一,框架把风险管理和治理环境过程列入内部审计定义并且放在第一位。一方面反映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内部审计越来越受到重视,内部审计的范围也随之扩大;另外一方面也说明了目前的内部审计正处于一个转型期,即从以往注重于控制转向注重于在审计运营流程中对风险管理的关注,风险管理将成为内部审计的一个核心和重点。换句话说,新定义把内部审计的职能提升到组织整体水平上,使其成为组织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使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联系在一起,为组织增加价值服务。

其二,框架把治理过程列入内部审计对象,也表明内部审计考虑解决问题的层次进一步提高,开始考虑公司的上层架构及组织目标的制定和监督机制对组织的源头影响,把治理过程列入审计对象,也表明内部审计不仅仅就控制论控制,就风险论风险,而是将组织内部和股东及其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综合考虑。

其三,框架认为内部审计提供保证服务是一项传统服务,目的是评价和改进组织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内部审计应该监管、评价和分析公司的风险和控制;为管理层防范风险,加强治理,为制定政策的实施提供保证;为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提供建议,在公司道德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

发展到今天,美国内部审计工作范围包括评价整个管理过程,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负责监督、判断组织是否有适当的风险管理过程,以及是否充分、有效,操作人员负责日常的监控,内部审计师则运用风险管理和控制措施,对风险管理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评价和报告,提出改进意见,为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提供帮助,但不负风险管理的责任。

资料来源:广东省纺织品进出口(集团)公司风险审计课题组《风险基础内部审计:机遇与挑战》

二、世界知名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经验

一些世界知名企业的内部审计人不仅独立开展风险管理审计,还充当企业风险管理的教练、顾问、合作伙伴或策划人,即开展风险管理审计相关业务,如表1所示。

通过对上述世界知名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进行初步的研究分析,总结出以下经验和教训以资借鉴。

经验一:由于每个企业的文化不尽相同,企业领导人的个性也往往有很大差异,因此,整个企业范围内的风险管理不存在普遍适用的实施方案。

经验二:在当前的经营环境下,企业要想高效地管理风险,首先必须高度重视风险识别工作,尽最大努力,识别出企业面临的所有风险。例如,微软公司的风险管理部门通过与业务部门面对面的交流,至少可以掌握企业面临的90%的风险;另一种普遍使用的风险识别方法,是让业务部门自我评估所面临的风险,并设计出管理这些风险的初步策略。此外,还有现场分析法、集体讨论法等等。企业一旦确定了风险识别方法,就应将风险识别视为一个动态化和连续不断的过程。

经验三:风险应按照重要性、严重性或者对本企业影响程度的大小进行分级。它可以协助管理者了解两件事:一是可以直观表示某种风险的重要程度;二是有助于管理者制定风险管理战略,合理分配资源。但是,对风险按照严重性进行评价可能出现误差,因此,还应通过风险分布图或风险列表方式来描述各类风险发生的概率,按照概率或频率对风险进行再分级。

经验四:企业要想知道所拥有的各类资源是否得到了有效的运用,唯一的方法就是对风险进行度量。风险度量可以帮助企业确切掌握某种风险的重要程度。目前,最常用的风险度量方法是风险价值法(VAB)、压力测试法和风险收益法(EAR)。风险价值法主要用来度量发生的可能性超过1%的潜在经济损失的数额;压力测试法用来确定最坏情况下的损失数额:风险收益法可以把收益和风险的关系,以及预期收益和达到这种收益水平可能性的关系,直观展现出来。上述方法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企业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应综合其优缺点,并根据企业实际,开发符合组织需要的、易于管理人员理解的风险度量方法和风险管理语言,以准确度量财务风险和非财务风险,协助管理人员制定出有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经营决策。

经验五:现代企业往往根据风险偏好来选择接受风险、转移风险以及减轻风险这三者的不同组合进行风险管理。这种组合需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作出调整,特别是当出现难以控制的风险时,应着力寻求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并将风险转移到存在经济机会的领域。例如,大通银行为了转移贷款资产中的信用风险,将其90%的贷款销售给了外部投资者。同时,通过股东价值增值制度,将员工激励制度与风险管理联系起来,采用股东价值增值尺度来衡量工作业绩。

经验六:要建立涵盖整个企业范围的风险管理体系,企业不仅须懂得如何把所面临的风险统筹起来进行综合考虑,还要明确纳入风险管理体系的风险范围,从全局着眼进行风险一体化管理。如表2。

经验七:无论从理财角度,还是从资产负债表角度,现代企业的全部业务均可归结为管理风险和管理收益。因此,采用企业整体风险管理模式的企业,除了要建立具体完备的制度外,还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在整个组织范围内转播和贯穿风险管理意识,使其迅速融入企业文化之中。如表3。

经验八:企业聘请的风险管理顾问可以及时提醒公司风险管理人员,防止他们陷入对风险管理没有什么意义的细枝末节中去。但是,无论对风险管理顾问的职能定位如何不同,在所有情况下,顾问都只能起到补充和支持作用,即协助和促进组织本身的知识和能力发挥作用,决不能取代高层管理者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的作用。

经验九:风险管理机制在不同企业有不同的形式,但它们都在整个组织中灌输了决策者应当关注风险的理念,促进风险管理成为决策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例如,大通银行采取组织严密的委员会结构,把风险管理思想融入业务经营决策当中;杜邦公司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协助首席执行官确定企业风险管理的方针和原则,并在工作中与业务部门保持紧密联系;微软公司则主要采取企业内部网络以及风险管理部门与业务部门面对面交流为基础的技术驱动模式;加州联合石油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以及负责企业经营和安全等部门通过营运管理加强了整个企业范围内的风险管理机制。

国外物业管理经验 篇2

摘要:在所得税会计中,确认和计量递延所得税资产时,存在企业管理层进行利润操纵的可能性。笔者认为,应该借鉴国外的经验对此加强管理和控制。

关键词: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利润操纵

1月1日起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这就是所得税会计中的债务法。

在债务法中,按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时,要考虑未来期间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的可能性。同时,在其计量上,还要考虑预期该差异转回时的适用税率或税法规定,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管理层的主观判断是重要依据。而这个主观判断直接影响到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从而影响到税后净利润。在这个会计处理方法中,是否存在企业管理层的利润操纵行为以及如何控制这种行为,是所得税会计的重要课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进行了研究。

一、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计量中利润操纵的理论空间

众所周知,在所得税会计里,存在递延法和债务法两个主要方法。分析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计量中的利润操纵问题时,还得从两法的理论比较开始。

关于递延法,美国会计原则理事会(AccountingPrinciplesBoard:APB)早在1967年就发布过第11号意见书(Opinion)《所得税会计》(APBO11)。在该意见书中,APB强调了配比原则。依据其观点,如果强调配比原则,那么就有必要在确认计算税前利润的收入和费用时,确认该项收入和费用对本期所得税产生的影响并将其计入所得税费用,将所有所得税费用与本期税前利润进行配比。在此前提下,时间性差异就是指本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与税前利润之间由于期间确认不一致而产生的差异。同时,由于要依据配比原则计算差异发生年度的损益。因此所得税费用要依据差异发生年度的实际税率来计算。当税率或税法发生变更时,不必依据变化了的税率或税法规定对以前年度的所得税费用进行调整。

在递延法下,由于只要求计算差异发生年度与税前利润相配比的那部分的所得税费用,所以与税前利润不配比的那部分的所得税费用就可以作为递延税款计入资产负债表中递延到其他会计期间里。因此,递延税款在概念上是否具有资产或负债性质就不重要了。这是递延法的主要问题。

因此,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i—nancialAccountingStandardsBoard:FASB)在发布的第6号概念公告(State-mentOfFinancialAccountingCon-cepts:SFAC)《财务报表的构成要素》(SFAC6)中,对递延法是持批评态度的。例如,在递延法中,贷方递延税款是所得税的支付递延到未来年度时产生的,如果贷方递延税款余额符合SFAC6的负债定义,那么其金额就可理解为预期经济利益的流出;如果税率或者税法发生变更,影响到未来所得税的支付,在计算递延税款时就有必要反映这种变化,即要依据未来可预期的所得税率来计算所得税费用。但是,递延法采用的却是过去的税率,这就产生了矛盾。

关于债务法的理论依据,FASB在1992年公布的第109号财务会计准则(Stare-mentOfFinancialAccountingStan-dards:SFAS)《所得税会计》(SFAS109)申并未强调配比原则,而是转而强调通过有组织且较合理的分配手续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资产或负债性质了。

FASB在SFAC6中将资产定义为:“特定实体获得或控制的、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引起的、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将负债定义为:“特定实体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产生的、需要在将来转移资产或提供劳务给其他实体的现实义务所造成的、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的牺牲”。关于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性质,FASB在SFAS109中指出: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符合SFAC6中所定义的资产或负债的所有特征。

因为资产或负债的计税基础与其在财务报表中的报告金额之间的暂时性差异,通过企业资产或负债已确认和报告金额的收回或偿付。会增加或冲减未来年度的应税收益和应付税款,从而对未来支付所得税产生影响。如果这些税务影响具有资产或负债性质,那么,有必要在产生暂时性差异的资产或负债被确认的报告期里同时确认其差异带来的所有税务影响。可以看出,暂时性差异不仅包含了时间性差异,而且还包含了时间性差异以外的差异(比如按公允价值计价后产生的差异)。由于要考虑暂时性差异对未来应税收益的影响,所以要按预期收回该资产或偿付该负债期间的适用税率或税法规定来计量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也就是说,由于要考虑暂时性差异对未来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并且要按暂时性差异未来转回期间的适用税率或按税法规定来计量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给通过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来操纵利润提供了理论空间。

二、所得税会计与企业管理层进行利润操纵的关联关系

在所得税会计里,递延所得税资产是对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以未来期间很可能实现的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的一项资产。而要判断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实现可能性时,主要从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未来有可能实现的应纳税所得额预测、现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未来转回预测以及纳税筹划策略等因素进行判断。在这里,企业管理层的主观判断就具有重要地位了。

关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实现可能性,SFAS109采用了“有可能(高于50%)”这个判断标准,并指出,如果有有效证据表明,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未来期间内,企业无法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利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影响,使得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相关的经济利益无法实现的可能性比较高时,则通过设立“估价备抵”来抵减递延所得税资产。在这里,“估价备抵”的设立就有可能起到一种蓄水池的作用,给企业管理层提供了利润操纵的空间。

另外,在计量递延所得税资产时,应当以预期收回该资产期间的适用所得税税率为基础计算确定。而“预期的适用税率”的判断也是一个难点。从理论上讲,即便税法或税率的变更尚未公布,只要其公布的可能性比较高时,就有必要在资产负债表日考虑其给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计量带来的.税务影响。在这里,税法或税率的变更以公布日为标准还是以可能性为标准。在会计准则中没有作出咀确规定时,同样依赖于企业管理层的主观判断。

在现实生活中,企业管理层往往为了达到某些目的而蓄意粉饰会计报表,通过各种办法进行利润操纵。这些办法大致可分为如下三类:一是在会计准则允许的可选会计方法中选择某个有利的方法。二是在估计到资产的购入或处置会带来较大的利得或损失的时候,改变购入或处置时间。三是对需要企业管理层的主观判断才能取得的某些会计指标进行蓄意更改。本文所涉及的关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实现可能性的判断就属于第三类。这些行为,从理论上说很难判断其是否违背了会计准则的规定。

三、相关实证研究与主要事例

关于所得税会计与企业管理层进行利润操纵的关联关系,国外有一些学者进行了相关实证研究,本文只提及其中两个相关研究结果。Visvanathan(1998)对估价备抵的变动与本期净利润的变动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指出,企业通过调整估价备抵操纵利润的可能性比较高。大沼(2004)选取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部分金融机构为样本,分析相关数据,发现在可结转以后年度未弥补亏损和税款抵减、有价证券的评估损益、折旧、租赁、坏账核销等项目上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受到了估价备抵变动的强烈影响,从而指出,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与企业管理层的利润操纵有相关关系。

关于具体事例,可以ST吉化为例加以说明。吉化2000-连续3年出现巨额亏损,扭亏,继续盈利。在亏损的3个年度和20第三季报之前,吉化均未确认税务亏损引起的递廷所得税资产,直到2004年第三季报,才以“按照目前公司产品的价格水平,管理层预计上述亏损可在未来5年内弥补”为由确认税务亏损引起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由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延迟确认。贷记所得税费用约为5.33亿元。因为有约1.67亿元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转回,导致吉化第三季报账面上净贷记所得税费用约为3.66亿元,这项收入是巨大的。其中是否存在利润操纵,只有企业管理层知道了。

1月,国务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从20起,企业所得税法定税率从33%降为25%。如果在资产负债表日之前预计到税率有可能变更,相关企业就要重新计量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了。对于那些递延所得税资产在数十亿元以上的企业。大家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留意一下这些企业在2007-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

1已调整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

2未调整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

3何时调整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从中可以猜想一下这些企业是否存在利润操纵的可能性。

四、他国的主要对策与措施参考

为了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加强管理,日本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委员会于11月公布了第66号文件《关于判断递延所得税资产实现可能性的审计办法》。在该办法中强调注册会计师应特别注意判断递延所得税资产实现可能性的危险性。同时,在判断未来期间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的可能性时,将企业分成以下五个类别,并对每个类别分别指出了具体的审计措施:一是每个会计期末均能实现足够超过现有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的企业。二是业绩比较稳定,但会计期末不能实现足够超过现有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的企业。三是业绩不稳定,且会计期末不能实现足够超过现有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的企业。四是存在重大的税务亏损的企业。五是过去曾在几个会计期里连续出现重大税务亏损的企业。由于这个审计办法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的管理产生了积极效果,日本注册会计师协会于1月公布《关于所得税会计实用指南的更改通知》,将第66号文件升格为会计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如前所述,由于适用税率的判断上也存在混乱情况,日本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制度委员会所公布的第10号报告《所得税会计实用指南》和第6号报告《合并报表中所得税会计实用指南》中,规定对税法或税率的变更以公布日为标准,并指出:如果税率或税法变更的可能性比较高,且其变更对以后年度的经营状况和业绩产生重要影响时,可在会计报表的注释里注明税率或税法的变更情况及其影响额。在这里可以看出,适用税率判断标准的统一,不仅可以减少在税率或税法每次变更时,企业是否将该变化反映到会计报表上的混乱判断,而且还因此可提高企业之间会计报表数据的可比性,更重要的是,压缩了企业管理层进行利润操纵的空间。

五、结束语

国外物业管理经验 篇3

(一)国外补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做法

1.美国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财政补贴体系。

美国政府在其农业发展战略中突出了政府投入对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其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中,一直注重对农田水利建设财政补贴体系的建设,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补贴体系。美国政府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财政补贴以政府补贴为主,民间投资为辅,目前美国水利项目60%以上的投资源于各级政府,私人投资所占比例在40%。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都会列明财政对农田水利建设方面的补贴比例,水利建设投资保障性较强。而且,美国松散的联邦政体决定了其财政分配体制也趋于分散的形态。各州财政收入各自纳入本州的财政预算,互不干涉。因此,本州农业水利建设的补贴主要是由本州政府的财政支持,本州政府财政比联邦政府的补贴份额更大。美国补贴资金管理体系完善还表现在农业补贴资金的编制过程。在编制联邦政府预算时,各地方政府会将农业补贴资金申请汇总并向上一级政府汇报,编进联邦预算后,并最终由议会审议通过。审议通过后,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依据预算层层下拨补贴;项目实施之后由专门的评估机构对项目进行评估,衡量财政补贴资金的使用效果。由于美国具有完备的法律体系,使其涉及水利建设的所有经营与决策均纳入司法体系,使政府补贴从申请到使用全过程的法制化和规范化程度大大提高,整个补贴流程实现了有序规范,较好地保证了补贴资金发挥效益。

2.欧盟依据外部性进行选择性财政补贴。

欧盟在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进行补贴时着重考虑了外部性,这主要是依据农田水利建设项目所具有的公益性特点。欧盟根据小型农田水利项目性质的不同给予不同的补贴,对于正外部性较大的项目给予的补贴力度较大,对于正外部性不是很强的项目给予的补贴力度较小。与其它国家相比,欧盟采取了选择性支持的财政补贴政策,这与其所处欧洲大陆绝大部分地区自然气候条件较好有较大关系。因为欧洲长年风调雨顺,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自然禀赋较好,所以其农业生产条件的宽松给这种选择性财政补贴政策预留了空间。

3.日本政府对农田水利建设工程给予全面扶持。

虽然日本的《土地改良法》规定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应遵循“受益者负担”原则,但事实上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仍是以政府投入为主,这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公益性和日本国家财力雄厚实际情况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总体上看,日本政府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补贴具有补贴全面、力度大的特点,日本的中央和地方政府更是绝对占据了水利投资的主导地位,水利投资一直在各类公益事业中占居首位,许多补贴项目都是政府全额全程补贴。首先,政府直接给予农业生产者补贴,补贴额度占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投资额的80%左右;其次,政府还通过无息贷款、贴息贷款等方式给予农业生产者补贴。农业生产者所需承担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投资负担已经很小了。

4.以色列政府财政补贴使用范围宽。

以色列由于国土面积小,国家注重发展农业,加之财政实力较为雄厚,因此绝大多数农业水利建设项目都由国家出资,但以色列与各国的不同之处在于其补贴资金使用范围更宽,以色列不仅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进行补贴,而且对先进节水农业灌溉技术研发及应用也给予补贴,通过补贴高新农业水利工程设计研究,以色列建成了世界上较为先进的农田水利系统,使农田水利设施在农业生产中的节水作用发挥到了很高水平,充分达到了“节水”和“增产”的作用。

(二)国外农田水利建设工程运行维护方面的做法

从目前实际情况看,世界各国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普遍存在灌溉水费收取难、实际收取率低、财政负担重、管理效率低等问题。为了提高农民兴建水利工程的积极性,重点促使农民管好用好水利工程,建立起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良性的经济运行机制,许多国家采用了农民参与灌溉管理的做法。参与式灌溉管理是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世界银行和国际灌排委员会在许多国家推广的灌溉管理机制。参与式灌溉管理制度以农民用水户协会为依托,让农民参与农田水利的兴办、改善、保养及管理,其实质是灌溉管理责任的分权,即重新划分政府和农户在水资源开发和利用上的权力和利益。按照这样的机制设计,灌溉工程设施的运行维护主要由用水户协会来完成,而费用通过补贴以及向用水者协会会员收取会费来维持。目前世界上有多个国家正在实施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做法,改变了政府包揽灌溉工程管理的做法,把管理职责主要移交给用水户协会,既能减少政府补贴,又能保障工程运行维护经费的需要,这种方式与国内实行的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民主管理,既有相似,又有不同。

从参与式灌溉管理应用范围看,在法国已有1/3的灌溉农田采取了这种管理模式,每个协会的规模为75个成员和250公顷灌溉农田。在墨西哥,81个国有大型灌区控制面积的2/3已经移交给用水户协会来管理。发达国家农户参与程度较高,原因在于这些国家,所有权与使用权一致,没有机制转换的问题,避免了协会管理者和用水户的短期行为,增强了对水利项目进行参与和维护的积极性。

从参与式灌溉管理实际运作情况看,在世界银行提出的“农民用水者协会必须坚持的4条标准”的软约束下,用水者协会的职责界定和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一般都有独立的法人地位,主要是接受政府移交的灌排管理权力和责任,具体参与项目灌区规划、施工建设、运行维护方面的事务,负有从主渠道买水、向用水户收取水费、协调渠域内的用水矛盾的责任。政府基本不会干预协会的具体事务,除了在经济上给予资助,还会在业务上给予指导和监督。在不同国家,用水者协会的区别主要在赢利目标定位和组建方式两个方面:首先,从赢利目标上,多数国家的用水者协会属于非营利性组织,但是,也有少数国家的协会属于“自负盈亏,保本运行”,比如美国负责为农场提供灌溉用水的灌溉协会或者灌溉供水公司就属于这种情况;其次,从组建方式看,多数国家用水者协会依据相关合作社法成立,并与当地水管部门签订协议即可。但是,墨西哥的农民用水者协会成立时须经国家水资源委员会同意,由该委员会发给水权转让证书并到公证处公证。

nlc202309051125

从政府的扶持方式看,尽管参与式灌溉管理强调市场化运作,并且多数国家都有财政在水利设施工程项目管护上入不敷出的实施背景,但是,从成功推广该模式国家的做法来看,各国政府始终在推行过程中扮演了主导者地位,从资金、人员培训和技术指导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韩国政府就建立了以国家财政为主的金融贷款和受益农户投资为辅的农田水利工程投资和管理体系,在管理资金投入上充分保证了小型水利工程参与式管理模式的顺利进行。印度的法律规定小型灌溉工程的总预算中,中央和地方政府必须分别拨款总投资预算的1/6左右,对于采用喷灌和滴灌等节水技术的小型水利项目,政府还会额外给予25%~50%的补助。

此外,西方发达国家在水资源开发和节约利用方面引入“产权”概念,根据闫华等学者的研究结论,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就率先开始了农业用水与城市用水之间的水权转换,具体内容是在满足农业用水的前提下,将农业灌溉节约下来的水量有偿转让给城市使用,而城市则相应负担相关工程的建设投资和部分增加的运营费用。在农业用水转换过程中,州政府负责监管,并在州政府内设立了负责水资源控制、水交易和仲裁的常设机构。根据王芸等学者的介绍,日本在水权转换方面的做法更加突出了水权转换受益者对农田水利的投入补偿,其做法是由城市部门向农村提供部分灌溉设施改造费用,在帮助农村提高了灌溉用水效率后,节约下来的农业用水才可以供给提供投资的城市部门使用,这种做法能够更有效地激励农民进行设备更新,在不损害农民灌溉利益的情况下,通过间接水权转让开辟了新的更新改造费用筹资渠道,为农民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开辟了新途径,也能够有效地促进节水农业发展。

(三)国外经验借鉴与启示

1.强化政府的投资主导地位,同时积极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建设。

农田水利设施的公益性强,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相对于农民的承受能力而言,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基本属于市场机制无法充分发挥作用予以保障的领域。既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市场失灵”,政府就要积极投入资金予以支持,通过公共投资来替代社会资本缺位,这就必然要求政府在农田水利投资中始终发挥主体投资的作用,居于主导地位。据姜斌等学者研究,根据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人均GDP在4000—7000美元阶段时将进入大规模水利建设时期,水利投资增长规模基本与国民经济发展呈同步增长趋势。2011年,中国人均GDP已经达到5432美元,处于大规模水利建设时期,为了确保农业发展始终为国民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现阶段我国应当继续加大对农田水利的投入力度,同时强化各级政府的主体投资地位,借鉴发达国家优先考虑公益性项目的做法,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严格把握财政投入方向,将财政资金更多地向纯公益性项目倾斜。

由于我国农田水利工程整体基础差,地域广、数量多、欠账多,建设任务重,相对水利建设的需求,各级政府财力保障水平有限,在坚持强化政府投资主导地位的同时,对于水利建设的缺口部分,还要考虑吸纳和利用当前较为充裕的民间资本参与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经营和管理。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对于有利可图的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要争取让渡给市场,由社会资本承担,形成良性循环和自我发展。政府应当集中精力和资源,着重扶持社会资本不愿投资的地域和公益性项目,同时做到建管并重,提高水利工程运行的效益和效率,为工程运行的市场化创造条件。

2.继续明确水利项目产权,逐步建立水权交易市场。

有恒产者方有恒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始终是理性经济人参与交易活动关注的首要问题。为解决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管护缺位而导致的工程基础设施老化、成本回收不足、灌区服务质量下降、灌溉面积减少等问题,同时提高农户的参与度和满意度、降低灌溉成本,减轻政府财政负担,为水权交易创造条件,就需要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成后,首先明确水利项目工程产权。因为唯有完备、明晰而且稳定的水利项目产权做保证,才能为水权界定和水权交易奠定基础,进而影响水资源利用效率。在目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过程中,水利、农发等相关部门已经注重界定项目产权,并将集体兴建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所有权属界定集体,有些项目还进行公开竞标,将一定年限的使用权承包或租赁给农民个人,这些做法都有效地解决了水利工程产权问题,今后还应加大明确水利项目产权的改革力度,积极推进水权交易改革,逐步建立水权交易市场。虽然我国目前尚未解决初始水权分配等实际问题,同时水权交易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可能会诱致制度变迁,引发一些不可预见的问题,但水权交易作为优化水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应当作为水资源改革的发展方向。鉴于当前建立水权市场的时机尚不成熟,有关部门应当在一些已具备了水权转让条件的地区开展试点,为最终建立水权交易市场创造条件。

3.发挥政府推动作用,推广完善农户参与式灌溉管理。

目前世界各国政府是建设小型农田水利项目的主体,农民始终是使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主体。世界各国的实践经验表明,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水平,减轻农民税费和政府财政负担。因此,应当在全国大范围推广这种灌溉管理制度。我国湖北省漳河灌区已在1995年建立第一个用水户协会,目前用水户参与式灌溉管理已经进入了发展推广阶段。为了推广完善农户参与式灌溉管理,改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状况,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政府应当充分发挥推动作用,给予必要的舆论、资金、技术支持,营造良好的政策法规环境,为用水户协会创造条件,最终实现农户参与式灌溉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保证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始终处于良好运营状态。

课题组组长: 王树勤 中国农村财政研究会

成员: 李长璐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宗宇翔 中国农村财政研究会

王鲁燕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水利局

黄 晶 吉林大学

执笔人:李长璐

责任编辑:汤星颐

国外道路运输行业节能管理经验 篇4

1 法律层面

促使节能立法的真正动因, 一是能源危机的发展, 二是环境保护运动的高涨, 三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 节能立法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

美国为了应对1973年以来的两次石油危机于1975年出台了《能源政策和节约法》, 1978年出台了《国家能源政策法》, 1992年颁布了《国家节能政策法》, 2005年8月8日又出台了新的《2005能源政策法》。上世纪70年代, 美国还通过立法确定了能效标准和标识的法律地位, 先后实施了强制性能效标准、标识和自愿性认证 (即“能源之星”) 制度。

日本堪称全世界节能的典范之一, 不仅建立了十分详细具体的节能法律和法规体系, 而且其能源利用效率在世界各国中更是首屈一指。针对日本运输部门的能源消耗迅速增长的严峻形势, 1979年, 日本颁布实施了《节约能源法》;1976年针对能源效率通过了《能源消耗合理化法》;1998年在修改《节约能源法》时导入“领先原则”, 要求新开发的汽车的节能性能必须超过现已商品化的同类产品中节能性能最好的产品。日本交通节能方面还设有定期报告制度, 对未遵守法律规定的运输业者设有劝告、公告、命令制度, 对不听从命令的业主可以进行罚款。

欧盟高度重视交通领域的节能, 不仅制定了运输政策白皮书, 而且还发表了题为“能源效率—用较少的资源办更多的事”的绿皮书, 从强化对欧盟能源市场的监管、制订欧盟共同能源政策、发展可替代能源、加大对节能、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研究投入等多方面加强交通运输领域的节能工作。

自1992年的联合国环发大会以后, 世界各国关于节能的立法越来越多, 规定的标准也越来越严格。不仅是德国、丹麦、俄罗斯和印度等国有专门的节能法, 而且德国除有专门的《能源节约法》外, 还有《可再生能源法》、《石油及石油制品储备法》等能源利用方面的其它法律;丹麦也是如此, 于2000年5月31日颁布的《丹麦节能法案》以及《能源供应法案》等都属于能源利用领域的重要法律, 均从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地对能源利用活动加以规范。

2 政策措施层面

由于世界上与车辆相关的管理法规 (包括油耗、污染、安全等) 主要以美国、日本、欧盟为代表。

2.1 美国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车辆耗能管理制度的国家, 在《能源政策和节约法》中采取“燃油资讯标签及公布车辆油耗指南”、“整厂加权平均油耗”以及“汽油过耗税”等方式管理车辆能源消耗。

2.1.1 公布车辆油耗指南及燃油资讯标签

政府每年依车型年 (model year) 向社会公布小客车及轻型货车在市区及高速公路上运行的油耗测试值 (依据FTP-75进行测试, 如图1~2) , 并且规定新车销售商必须于展厅内提供燃油消耗指南以方便消费者查阅。为反映消费者实际行驶于道路上所消耗的燃油量, 所公布的市区油耗为实验室测试值乘0.9、高速公路油耗为实验室测试值乘0.78。

此外, 依据美国联邦法规汇编 (CFR) 第40篇600部分中要求车辆制造厂针对6500磅 (约合3t) 以下的小客车及轻型货车每辆车的车窗上均需粘贴然有测试相关资讯的标签。

2.1.2 汽油过耗税

依据美国CFR 40篇第600.513-91部分针对小客车平均油耗测试值未达规定的标准时, 依不同的等级向车辆制造厂每辆车课以不同的汽油过耗税,

1991年以后的课税等级如表1。

2.1.3 整厂加权平均油耗 (CAFE)

依据美国交通法规规定, 针对车辆制造厂整厂的加权平均油耗未达到规定值时, 每低于0.1mpg时, 课征该车厂该车型年销售量每车固定金额的罚金 (1998以前车型年每辆车课税5美元, 1998 (含) 以后车型年每辆车课税5.5美元) 。已公布2003车型年CAFE标准为小客车为27.5mpg (8.56 l/100km) 、小货车为20.7mpg (11.37 l/100km) 。

目前CAFE是由美国交通部 (DOT) 所属国家公路运输安全局 (NHTSA) 来负责管理车辆制造厂整厂的加权平均油耗。至于全球年销售量低于10, 000辆的车辆制造厂则可排除于CAFE标准, 但此车辆制造厂仍须另提整厂耗能管制的替代方案供NHTSA审核。

2.2 日本

2.2.1 设定燃油消耗的目标值

1979年日本政府针对1985车型年以后出厂的汽油小客车设定燃油消耗的目标值, 目前此项业务由国土交通省所属机动车交通局负责, 每年将车厂所提供的燃油测试结果资讯公布于网上, 并定期出版印刷本供消费者查阅。1993年1月由通产省及运输省所组成的委员会提出了汽油小客车在2000年以后的燃油消耗目标值 (依据日本10.15模式的行车型态与实验室内测试) 见表2。

2.2.2 提出更严格的管制标准

为达到京都议定书对于世界各国二氧化碳减排目标, 国土交通省于1998年7月召开运输技术审议会, 对于车辆燃油消耗提出更严格的管制标准, 分别针对汽、柴油小客车和汽、柴油小货车提出了未来的管制标准, 详见表3~6。

2.3 欧盟

有关欧洲的油耗测试法规为80/1268/EEC, 后来又经89/491/EEC、93/116/EC及1999/100/EC对部分条文进行了修订, 其测试型车型态为ECE15+EUSC, 如图3所示。

此外, 1998年12月正式批准了有关欧盟委员会所提出的公布轻型车辆燃油资讯给消费者的法案 (1999/94/EC) , 要求所有出厂新车 (小客车) 在档风玻璃明显处粘贴燃油资讯标签, 资讯内容至少包括ECE15的二氧化碳排放值、EUDC的二氧化碳排放值、合并ECE15+EUDC的二氧化碳排放值、燃油型式及燃料价格等信息;每年至少发布一次车辆油耗指南, 此指南须轻巧、易携带, 要有印刷版本及电子格式, 在汽车展厅内免费供消费者索取, 目前英国政府对未在车辆销售的展厅内提供相关车辆油耗资讯的厂商最高可处罚金5000英镑。

3 鼓励发展节能环保车辆层面

3.1 美国

1992年10月24日美国国会通过能源政策法案 (EPACT) , 该法案采取强制性与自愿性两种方式来推动替代燃料使用于交通工具。强制性的方式主要是要求各级政府单位及私人企业依规定比例购买使用替代燃料的车辆。自愿性的方式主要是由美国能源部所推动的“清洁城市计划”。

目前美国财政部的国税局依据EPACT对于使用符合替代燃料车辆资格 (不含电动车辆) 的纳税人可减免所得税, 其最高的减税额度见表7, 至于纳税人购买电动车辆依据EPACT中的规定可减免所得税最高额度达4000美元。

美国政府还规定从2006年1月1日开始到2010年12月31日之间, 购买柴油轿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可以从美国联邦政府得到最高3400美元的税收返还。另外, 美国的一些州政府如加州政府还对使用环保清洁汽车实行直接补贴的措施。

3.2 日本

对于购买环保汽车 (对环境只有轻微负荷之汽车) 时课以轻税, 而对于环境有重大负荷的旧式汽车课以重税, 并且汽车课税的轻重是以轻税和重税达到平衡的税收中立来设定。政府对于节能环保汽车的优惠额度详见表8。

另一方是在汽车购置水方面的减免。汽车购置税的减轻 (课轻税) 包括将旧型柴油车报废, 代之以符合最新排放标准值的车辆;对于排出气体为最新排放标准值3/4以下的汽车且低燃料消耗的车辆购置课税标准是从购置税费中扣除30万日元;对电动、甲醇、压缩天然气汽车以及电力内燃两用等车辆 (巴士、卡车) 购置税费减轻2.7%, 对电力内燃两用汽车 (载客用) 购置税费减轻2.2%等。

3.3 欧盟

注:低燃料消耗汽车:依据修订的能源法中提及的2010年规定车辆的新燃料消耗基

许多欧盟国家针对消费者购置新型、清洁和高能效汽车给与税收减免。如德国目前的购车税是1升/公里300元。燃油经济性越好, 缴纳购车税越少。欧盟国家普遍在0.3美元/升以上, 最高的是英国, 汽油税为0.73美元/升, 柴油税为0.77美元/升。德国、法国、意大利等主要欧盟国家征收的燃油税税率高, 并且汽油税明显高于柴油税。

目前, 先进柴油车在欧洲市场表现很好, 2004年欧盟新增商用车中几乎100%是柴油车, 新增轿车中50%是柴油车, 其中法国、意大利和德国新增轿车中先进柴油车的比重分别达到了72%、66%、43%。另外为鼓励消费者购买低污染低耗能车辆, 德国政府于1997年3月公布针对民众购买提前符合下一期污染排放管制标准或低耗能车给予一定程度的购车税赋减免方案。英国政府为鼓励民众购买低耗能车辆, 从2001年3月起对于车辆每年缴纳的车辆执照费依各车型二氧化碳排放多寡来计算, 目前最省油汽油车型每年约须缴纳70英镑的费用, 与每年须缴纳155英镑的最高油耗的汽油车型相比节省超过一半以上的金额。

4 节能宣传层面

4.1 呼吁安全行车, 提倡节能驾驶

国外发达国家不仅重视驾驶员的安全驾驶训练, 而且还重视驾驶员全面驾驶技能的培训, 美国、德国等运输企业对驾驶员培训中已加入了节能驾驶操作的培训。

欧洲国家的驾驶员培训制度在提高培训效率和培训质量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不仅在培训方法上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而且在考试方面注重安全驾驶知识的实际应用, 使学员通过培训能深刻领会道路交通安全法规, 掌握安全、环保与节能驾驶方法。

日本环保驾驶联络会在2006年6月推出一项环保节能驾驶普及推进活动计划, 并推出了10项节能驾驶的建议。要求驾驶员驾车时不要作无用的怠速和高速空转;行驶过程中不要紧急加、减速和快速起动, 尽快变换高速档位以及合理控制空调的使用等。

驾驶员培训方面, 英国的做法值得学习。据悉, 英国将从2008年开始在驾照考试中增加一项测试燃油使用效率, 以减少汽车尾气污染、降低车主油耗开支, 同时提高驾驶安全性。驾驶学员要学习节油的窍门, 如缓慢加速和刹车、尽早换挡等, 而且这部分内容已纳入考试范围。

在驾驶考试中增加测试节油能力并不是英国的首创, 荷兰早就已经采取类似措施。据估计, 荷兰“新驾驶计划”有望把单位燃油消耗降低差不多三分之一。虽然与增加燃油税等经济手段相比, 它的效果可能不会那么明显, 但可以培养驾驶员在驾车时的一种节能意识。

由此可见, 进行节能驾驶操作培训, 并在考核中增加节能驾驶知识的考核内容, 使节约能源逐渐成为全行业的自觉行为已成为许多国家驾驶员的一门必修课。

4.2 倡导全民节能, 提高节能意识

面临着严峻的能源挑战, 各国政府不仅在法律的建立和实施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同时还认识到政策法律只有在基层得以落实, 才能确保能效措施产生最佳效果。因此, 各国都非常重视提高节能意识, 倡导全民节能。

为了从小培养节能意识, 美国从幼儿园到12年级均有分年级的配套课程, 内容包括了解最基本的能源知识。美国能源部还号召民众购买汽车时, 首先考虑燃油经济性, 一些省油汽车的销量已出现攀升。美国人开车时也开始重视省油的技巧, 关注车的燃油效率。另外, 政府呼吁公众选择生物柴油、电力、乙醇燃料、天然气等以降低汽油消耗, 鼓励大家以电动自行车为交通工具。由于日本的能源缺乏使日本人都有一种能源危机感, 并且从小就开始灌输和培养节能意识, 对于道路运输方面的节能主要体现在出行方面, 多数日本家庭的轿车只在外出游玩时使用, 平时上下班人们均愿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目前, 欧洲委员会也已向社会发布了新的能效政策建议绿皮书, 该书指出了现有制度在节能宣传和能力培训方面存在不足, 要求国家、地区和地方采取一致行动, 形成合力, 共同解决这个问题。

5 结语

根据美、日、欧等发达国家从法律、政策措施、发展节能环保车辆以及节能宣传四个层面对道路运输行业加强节能管理来看, 我国道路运输行业的节能管理工作不仅要加强节能的法制建设, 还要建立和完善行业节能管理体制, 诸如推进运力结构调整, 提高运输装备水平, 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运输车辆;保持在用车辆技术状况良好, 提高车辆燃油经济性;加强驾驶员节能培训, 切实降低燃料消耗;制定节能激励政策, 建立节能专项投入机制等多种有效措施, 确保我国的道路运输行业实现健康、快速、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节能网:部分发达国家节能政策管理体系.http://www.newenergy.com.cn/html/2006-3/200633_7762.html.

[2]新经济导刊:促进节能环保汽车发展的国际经验.http://tech.sina.com.cn/it/2006-12-15/15481290997.shtml.

[3]车辆耗能研究网站:运输车辆能源管理制度.http://auto.itri.org/tw

[4]中国网:中国交通运输领域节能现状与政策取向.http://www.china.org.cn/chinese/zhuanti.

国外物业管理经验 篇5

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郭媛

与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当前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管理还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结合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要求,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不足之处日渐明显,比如人力资源开发结构不合理;人力资源开发方法陈旧,手段单一,效率低下等等,这些差距与不足,构成了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挑战,也是推进我国人力资源开发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学习和因地制宜的借鉴其他发达国家在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方面的经验,可以更快的结合实际改进我国人力资源落后的现状。

一、美国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模式及可借鉴的经验

1、美国十分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

在美国,企业把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放在首位,并予以优先发展。进入20世纪后,美国的经济实力超过了英、德等国,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国拥有一批较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美国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将企业的目标与任务和职工的个人需要与职业抱负融为一体,目的是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个人对职业的满足程度,这点与日本类似。

2、美国的科技人才开发战略

美国是世界科技大国,其拥有的科技人才数量可观,从其每年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人数便可知晓。为了满足对高科技人才的需求,美国从多方面实行人才培养和引进策略,比如大量吸引外来人才,对高层人才实行“绿卡制”给予入籍优惠;同时美国也重视对本国人才的培养,比如设立了很多科学奖,如“诺贝尔热身运动奖”等。

3、美国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可供我们借鉴的一些经验

与我国相比,美国的人力资源比较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

首先,美国许多科学技术学院的专业完全是根据当地的工业、商业、服务业的实际需。设置哪些专业和开设哪些课程,事先要多次调查,反复征询有关企业单位的意见,然后进行评价,再报地方委员会批准,如发现劳动力市场某类技术人员过剩,即报教育委员会批准,停止招生。这种根据社会需要设置课程的方法非常值得借鉴。

其次,以短期的高等教育的形式大力开展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在美国传统大学的同一专业内设有多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并按行政区域设社区学校及初级学院,现有的社区学院与工商企业挂钩,共同开设成人教育课程。

再次,提倡企业办学。据有关资料统计,美国公司企业每年用于培训和再教育雇员的总经费高达300亿美元,约占全部教育经费的一半左右。其参加企业内教育的人数达800万人,相当于全美四年制研究生院和大学中注册的总人数。

二、英国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模式及可借鉴的经验

(一)英国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特点

1、全球化的人才战略和宽松的人才流动政策

在英国,政府不用政策去限制人才的国际间流动。尤其是在欧美国家之间,由于基本不存在语言障碍,人才很容易因为高薪酬高回报在国家间流动。以英国为例,它每年都有很多高科技人才流向美国,英国对此并不刻意限制,而是执行来去自由的政策。但是英国也创造了很好的人才回流环境和创业条件以便吸引英国的本土人才回国。

2、实行个人自我实现的竞争机制

英国公司的经营管理一般是以目标管理为中心的责任分工制来实现的。公司对职工的管理一般采用优胜劣汰的竞争方式,鼓励通过个体自我实现的竞争机制来实现企业追求效益的目的。如果员工不能适应工作,就会被淘汰,与此对应员工会随着自身能力和功绩的增长对

公司不断的加码,如果公司不能满足其要求就会跳槽或辞职。因此,英国公司人员流动相对是比较频繁的,公司为弥补职位空缺常常会不定期地进行招聘工作。

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与组织整体战略紧密结合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并不仅仅从属于组织整体战略。英国的很多首席执行官认为,企业之间的竞争体现在人的竞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必须与组织整体战略有机结合,才能实现组织的长远目标。

4、全方位的人力资源开发和评估理念

英国的人力资源开发不仅重视员工的职业技能,它还重视员工的学习能力、工作态度、团队精神、领导气质和文化建设等。英国公司极其注重员工综合能力的开发,以英国汇丰银行为例,长期以来一直把员工的服务态度列为员工培育的第一内容。他们认为,员工有让顾客满意的服务意识和态度,会产生自我开发服务技能的热情。并且英国公司基本上实行“360度反馈系统”,通过与员工个人相联系群体的反馈意见全面评估公司目标的实现程度和印证员工的岗位表现,从中发现优劣所在。

(二)英国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可供借鉴的经验

1、广泛的全方位的人力资源开发

首先,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其次,对人力资源管理要实行动态管理,在对人力资源进行细分的基础上,了解不同层次人力资源的培训需求,并制定相应的有的放矢的培训方案,并保证实施,真正做到人才的合理开发。此外,由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是企业文化职能上的延生,所以和谐的劳资关系也很重要,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大多忽略了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功能,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当注重企业文化职能的运用,帮助并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

2、用战略的思想来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立人力资源规划来保证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与组织整体战略的紧密结合,值得我国企业借鉴。英国企业在组织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进行细分,从而对企业所需的人力资源进行细分,是制定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基础。此外,通过定岗、定编和劳动定额,对企业的人力资源供给和人员需求进行科学的预测,以保证人力资源供需的平衡。

3、英国用制度化和法制化规范来管理人力资源,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人力资源的录用、考核、晋升、奖惩、培训、仲裁、工资福利、保护、退休等作了立法规定,形成了相关的法律体系,使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有法可依。我国在这方面较为薄弱,人为因素较多,需要进一步在制度化和法制化管理上有所提升。

三、日本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模式及可借鉴的经验

(一)日本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特点

l、终身雇用制。所谓终身雇用制是指公司从大学毕业生或其他年轻人中雇用基本核心员工,规划员工的持续培训和发展计划,在公司集团内部的员工永远供职到55岁。除非发生极其特殊的情况,一般不解雇员工。日本的终身雇用制是日本企业管理中最突出、也最有争议的政策。终身制最大的特点是有助于工作稳定,促进职工长期发展,稳定就业政策。特别对采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日本制造业来说,有助于公司对员工的长期培训,发展公司独特的企业文化,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流动,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提高劳动生产率。

2、年功序列工资制。年功序列工资制就是员工的工资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在同一个企业里连续工作实践的延长而逐年增加。同时,连续工龄还是决定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日本企业里有新的工作需要时,会尽量通过重新培训已有的职工,内部调节来满足需要。

3、企业内工会与合作性劳资关系。企业内工会指的是按特定企业成立的工会制度。企业内工会和终身雇用制、年功序列制被认为是日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支柱。由于日本一般都采用终身雇用制,因此职工的利益和企业完全拴在一起。职工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的紧密

相连,一方面能促使职工关心企业的发展成长,另一方面,也使职工非常关心企业内部的分配关系。

(二)日本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对中国的启示

1、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建优秀的企业文化,日本企业成功的奥秘之一就在于形成了其极具特色的优秀的企业文化。我们应该借鉴日本形成优秀企业文化的思路和方法,结合我国文化传统,形成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立广大员工的主人翁地位。

2、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员工素质。日本企业十分重视对员工的培训,中国企业目前也开始重视员工的培训和发展,但在培训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国有企业要高度重视科技和经营管理人才特别足青年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创造条件,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

国外社会治理经验借鉴 篇6

强调多元参与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西方社会日益严重的经济社会危机,特别是社会福利改革运动的兴起,一些国家强调“参与式治理”,即国家力量与社会力量、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以及公民个人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强调“多中心治理”和“协作式治理”,政府、市场、社会三大主体不再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基于共同利益和目标的 “伙伴式关系”,在地位平等的基础上通过协商、合作来解决问题。

政府向市场和社会放权,构建“小政府—大社会”的治理体制。例如,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在英国撒切尔夫人政府和美国里根政府的推动下,欧美掀起了一场社会福利改革运动,一个普遍做法是将大量社会服务项目推向市场,或者在社会服务中引入市场运作理念。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协作。据统计,目前美国有150多种类型、140多万个非营利性组织,几乎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政府通过直接补助、减免税费、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对这些组织进行扶持,而这些组织则提供了大量政府做不到、做不好或不便做的社会服务。

注重发挥社区作用。如美国、加拿大等国形成了政府组织指导与监控、社区组织和民间团体主办、企业在社区内通过市场机构提供优质服务的社区治理体系,加拿大还规定中学生每年必须到志愿组织参加一定时间的义务劳动,否则不能毕业。

注重以人为本

注重改善民生。目前,尽管不同发达国家在保障水平上存在差异,但都将改善民生、增进国民社会福利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责,并不断增加保障内容、扩大保障范围,逐渐从过去的补缺型社会福利模式向普惠型社会福利模式转变。

注重塑造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西方发达国家都比较重视从扩大中产阶级或中等收入群体比例入手调整社会阶层结构。如日本通过就业、税收、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手段,成功塑造了庞大的中产阶级群体,在这个有1.2亿人口的国家却有着“一亿皆中产”的说法。

注重构建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以劳资纠纷为例,在发达国家,工会会周期性地与雇主协会就一系列涉及双方利益的问题进行协商、谈判;当谈判陷入僵局时,由劳资双方或政府指定的第三方或政府直接出面调解、仲裁。

注重提供专业的社工服务。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工作制度,将社会工作作为一项正式职业,通过专业的社会工作者为服务对象提供专业化、人性化、高品质的社会服务。在英国,社会工作涵盖了教育、司法、社区、养老等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而且社工的职业化程度很高,所有从业者都持有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证书。

建立预防机制

较之传统社会,现代社会的复杂性、风险性大大增加,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大量存在,这使得现代社会的治理难度进一步加大。面对这样一个高风险社会,许多国家形成了“预防为先与动态治理”的理念。

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国外社会风险评估的内容非常多,包括环境风险评估、法律风险评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等。在作出重大决策之前进行系统风险评估,可以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国外风险评估非常重视两个因素:一是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指标体系;二是成立独立、专业、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评估机构。

国外物流园区运营管理经验及借鉴 篇7

一、国外物流园区运营管理的实践

由于发达国家的物流园区建设起步较早, 经过多年的探索, 已经形成了稳定有效的运营管理模式。目前, 政府和地方企业共同参与运营的方式在国外比较常见, 政府负责物流园区项目的规划协调、政策支持等, 企业则负责物流园区的经营。这其中, 以日本和德国的物流园区运营管理活动最为典型。

1、日本物流园区运营管理实践。

在日本, 物流园区被称作物流团地, 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由于日本国土面积有限, 人口密集, 为了缓解土地资源匮乏、交通拥堵、缓解污染等状况, 也为了减少物流成本, 日本政府便开始规划建设物流园区。目前, 日本在全国范围内已建设了20多个大型物流园区, 将物流企业的各项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 大大提高了物流设施设备的利用率, 保证了物流运作的低成本、高效率, 改善了交通状况, 优化了城市布局,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日本的物流园区是建立在政府对物流体制规划布局的基础上的。政府对于物流园区的规划有着清晰的定位, 根据人口、经济总量、运输总量、区域交通条件确定物流园区的位置、数量和规模, 以避免盲目建设;同时, 政府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 在土地政策、融资政策、税收政策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对物流园区的发展予以足够的政策保障支持。物流园区的土地由国家以较低的价格直接出售或出租给团体和私营企业, 如物流行业协会, 然后由协会以股份制的形式向其会员企业融资, 用来购买土地和兴建物流设施, 不足的部分由政府提供低息贷款, 通过这种方式将企业、协会和政府结成利益共同体。政府同时为大部分基础设施建设 (如周边交通设施的修建等) 提供资金。

在物流园区的运营管理方面, 主要采用“官民协力”的方式, 包括协同组合方式、半官半民方式、共同出资方式、个别方式等。政府并不干预物流园区具体的经营管理, 物流园区一般都是由私人集团和株式会社经营, 如东京的4家物流园区的经营管理主体是东京团地仓库株式会社, 该公司成立于1966年, 主要从事土地的购置和租赁、仓储业、装卸业务、设施设备的租赁以及相关附属业务。但是, 对于涉及国民生活的物流园区, 政府会委派专人或地方政府长官担任管理人员, 如东京都的筑地物流配送中心由政府委派官员担任市场董事长, 指导、监督经营。

经过多年的发展, 日本已经建成了覆盖全国的发达的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 形成了以各城市的物流团地为核心, 以各种配送中心、物流中心为节点, 循环配送线路所组成的物流体系。

2、德国物流园区运营管理实践。

德国是世界上较早建设物流园区的国家之一, 其物流园区的收效最为显著, 自成体系的物流园区运营管理模式, 是近年来很多国家比较推崇的物流园区的发展模式, 为全世界物流园区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德国政府在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全国规划了40个物流园区, 目前已有30多个物流园区建成并投入运营。物流园区是德国大力倡导、扶持发展的集约化运输组织的基本依托。它背靠经济区域, 以可供选择的多种运输方式、快捷的运输网络、周到的运输服务, 把传统上多为分散的运输企业及运输服务企业吸引到一起, 达到集约化的运输目的。

在德国, 物流园区初期的土地购买是通过政府来完成的, 其他的基础设施投资与收益及其日后的运营收入都是由企业来执行。在规划物流园区时, 德国一般采取联邦政府统筹规划, 州政府、市政府扶持建设, 公司化经营管理, 入驻企业自主经营的发展模式。联邦政府在统筹考虑交通干线、运输枢纽规划的基础上, 在全国范围内对物流园区的布局、用地规模与未来发展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 对符合规划的物流基地给予资助或提供贷款担保。各州、市政府按照统一规划扶持建设物流园区, 并承担主要的投资项目。政府作为投资人, 委托负责管理物流园区的企业开展土地购买、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以及建成后的地产出售、租赁、物业管理和信息服务等活动。政府虽然采取注入资金等直接投资方式, 但并不介入干预物流园区的经营, 而是成立公益管理公司, 进行特许经营, 负责物流园区的建设、经营、组织管理以及其他基础设施的开发与维护, 进行市场化运作。物流园区的运营管理方不以盈利为主要目标, 而主要侧重于平衡资金, 实现管理和服务职能。

二、国外物流园区运营管理经验

1、物流园区规划建设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在日本和德国的物流园区规划建设中, 都有政府的积极参与和规划引导。一方面政府对物流园区的布局有着整体的规划和设计, 根据地区特点、交通状况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开展物流园区选址, 从而避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的情况;另一方面政府对于物流园区建设给予政策、资金、土地、税收、金融等多方面的支持, 通过出台优惠政策,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来保持物流园区的市场化运作和公平竞争。此外, 政府承担主要的基础性、公益性的物流设施建设, 以帮助物流园区获得良好的外部资源支持。

2、物流园区实施市场化运营管理。

物流园区的核心功能在于物流业务的整合发展, 因此, 物流园区作为市场化运作的产业形式, 其核心竞争力在于吸引和集聚各种物流资源, 将其进行整合配置, 在市场作用的调节下, 提供高水平的物流服务。同时, 物流园区产业链的各个组成要素, 包括物流园区开发企业、运营管理方、入驻企业、物流客户等, 都有相应的利益要求, 所追求的都是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而政府在追求物流园区的社会效益的同时, 也要考虑物流园区所能带来的税收及土地增值等方面的经济效益。这不仅是物流园区公益性的要求, 也是市场化的要求。这就要求在物流园区的运营管理中引入市场化机制, 采取市场化的经营方式和企业管理制度, 保障物流园区产业链各参与方经济利益的实现, 增强其对物流园区价值创造活动的认可和依赖, 进而更有意愿在物流园区进行投资、开展业务, 使物流园区步入良性发展的市场化轨道。

3、物流园区的盈利模式应当向着提供增值服务方向发展。

仓储和运输服务是大部分物流园区传统的服务项目, 但是在提高物流园区的吸引力和服务水平方面, 仅局限于传统服务显然无法满足物流客户对于物流运作一体化的要求。因此, 近年来, 开发整合各类物流增值服务成为国外物流园区业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德国的物流园区内除了有现代化的高架仓库、数字化管理的专业化仓库、可以进行加工包装的仓库外, 还有冷藏集装箱堆场、危险品箱堆场、特种箱堆场以及修箱等物流设施和大型的货运代理、联运公司、计算机应用系统开发公司, 甚至海关、金融、保险等部门机构的工作点, 能够为客户提供包括加工、交易、转运、海关报关以及金融物流、代采代售、信息发布等全方位的物流增值性服务, 其功能更加专业化、多样化, 不仅扩展了物流园区的服务对象, 提高了服务水平, 更加强了物流园区的辐射力和竞争力, 保证了物流园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 从而推动物流园区的长期稳定经营。

三、我国物流园区运营管理中的问题

相比国外物流园区的发展状况, 我国的物流园区的运营管理一直存在着管理机制不明晰、政策支持不到位、服务领域有限等问题。

1、物流园区管理运营缺乏明确的市场化机制。

在我国, 目前很多物流园区是政府主导进行开发建设的。由于政府在物流园区开发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为其制定了物流园区的发展规划, 审批物流园区的开发项目, 并提供土地资源, 因此政府往往选择有政府背景的企业作为开发主体。在运营管理中, 政府型的管理模式或公益事业型的管理体制极为常见, 企业化、市场化的运营机制难以落到实处, 导致组织机构设置上的混乱, 管理效率低下。

2、物流园区建设政策支持不统一。

在各地区物流园区的建设过程中, 当地政府都会为其提供各类优惠政策。但是, 由于国家没有出台全国性的物流园区发展政策, 因此不同地区的政府在土地、融资、税费优惠等方面的政策不统一, 造成了物流园区之间以及物流园区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难以实现, 影响了物流园区的长期稳定发展。同时, 物流园区周边的基础设施, 包括道路交通、水电、生活服务等需要政府预先为其提供, 但是往往难以落实, 这不仅加大了物流园区运营管理的难度, 对未来物流园区土地增值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3、物流园区服务缺乏创新。

目前, 我国的物流园区的盈利方式主要集中在设施、设备的租用和仓储、运输等物流基本功能的服务方面, 劳动密集型特征显著, 价格竞争激烈。而具有较高盈利能力的增值服务项目, 如物流策划、组织及深入到企业生产领域进行供应链全程的物流服务等则较少涉及, 这不仅影响了物流园区服务的专业化、纵深化和一体化发展, 而且限制了物流园区的利润空间。同时, 物流园区内的企业在缺乏统一信息平台的支持下, 资源共享程度低, 整合能力有限, 无法实现物流的协同运作, 这也极大地限制了物流园区整体功能的发挥, 使物流园区价值链的整合优势停留在规划中, 无法真正落到实处。

四、我国物流园区运营管理的对策

1、政府要在物流园区开发和运营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开发物流园区之前, 政府应当在对地区经济发展进行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进行规划, 充分考量本地区建设物流园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评估物流园区建设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否成熟, 如是否具备较发达的外向型区域经济, 是否具有相应规模的物流需求, 是否具有较强大的物流载体和信息载体, 区域内外的交通条件是否能够支持物流园区的长期发展等, 因地制宜地规划开发物流园区。在物流园区选址开发过程中, 政府应当积极为物流园区的开发企业创造必要的初期基础条件, 如周边的交通设施建设、环保等, 同时要出台必要的政策, 如土地、税收、融资、招商等, 对物流园区的建设给予足够的支持。在物流园区的运营过程中, 政府应当帮助园区维护良好的市场运作机制, 如协助成立行业协会、制定行业管理准则, 使物流园区内的企业能够在公平有序的环境下开展业务, 维护物流园区的运营环境。

2、在物流园区运营管理中引入市场化机制。

无论物流园区采取何种开发模式, 是政府主导还是企业自发建设或是政企联合, 在物流园区运营过程中, 都应当采取市场化运作机制。物流园区的运营管理方拥有自主决策权, 根据市场需求状况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 负责物流园区的日常经营管理的各项工作, 并为物流园区内的企业提供服务, 通过提供物流设施租赁、配套的物流服务以及商业地产开发来实现盈利;物流园区内的入驻企业根据物流需求信息来获得客户, 借助物流园区提供的设施服务客户、获得收益。通过这种市场化的运营管理机制, 物流企业、物流园区和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能够按照市场化运作的规则得到有效的协调、管理, 从而保证物流园区的长期稳定运营。

3、基于物流园区价值链拓展服务领域。

物流园区对物流企业的吸引力, 不仅体现在地理位置上, 更应当体现在资源整合上。通过整合信息资源, 能够为物流企业提供信息发布、物流交易、物流载配、物流跟踪、远程车辆监控等服务;通过整合基础设施资源, 能够形成更大的运输配置、仓库管理、流通加工、包装储运等一体化物流网络服务体系;通过整合供应链, 能够形成一个综合的生产、物流、销售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因此, 其资源整合的功能越强, 吸引企业集聚的效应就越大, 带动的物流需求也就越大, 经济效益就会越显著。对于物流园区的开发企业和运营管理企业来说, 必须将物流增值服务的开发能力放在首位, 通过发展新兴业态带动物流园区功能升级和服务提升, 为物流园区的各利益相关者带来更大的价值和回报。

参考文献

[1]张道臣.物流园区运营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2009.

[2]周正柱, 邵兴东.国内外物流园区发展的现状及启示[J].物流技术, 2005.2.

国外物业管理经验 篇8

一、我国预算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 预算编制和审查时间过短

科学的经济测算较少, 不重视“成本—效益”分析;财政资金预算外运行问题仍旧存在。

(二) 财政支出未完全纳入预算统一管理

部门预算支出缺乏统一标准和缺乏一套较为完备的公共账户管理体系;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不合理, 预算编制专业性、技术性极强, 涉及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而预算由政府财政部门独家编制, 难免因考虑欠周全而使其缺乏科学性。

(三) 预算审批流于形式

由于《预算法》第54条与第53条规定不协调, 使得财政超收收入往往由政府自行支配, 使得预算审查、预算约束形同虚设。预算审查的专业性、技术性、政策性很强, 人大作为审查机构, 其内部缺少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对预算进行审查。并且预算审查的时间过短, 使预算审批流于形式。

(四) 预算执行随意性过大

预算执行随意性过大在预算法的相关规定上可见到一斑:我国预算年度采用历年制, 即从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政府新年度的财政活动从公历年初就已经开始, 但我国新年度的各级政府预算草案却要等到3月份前后召开的全国人大会议通过以后才能上升为法律性文件。这就意味着在我国每一个预算年度中, 有3个月时间政府进行财政活动没有法律依据, 即出现了“法律空档”。这一问题大大降低了我国政府预算的法定性程度, 从而助长了各级政府“先斩后奏”的支出冲动, 并为随意支出提供了机会。这使得政府预算支出过于随意且难以受到应有控制。

二、国外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做法和经验

自50年代以来, 世界各国政府预算编制的技术、方法和范围发生了快速地变化。美国的预算编制经历了三个明显阶段, 传统预算、绩效预算和规划—计划—预算体制。各个阶段新预算技术的发明并不意味着先前概念的废弃或不再需要。新的发展应被视为改善预算质量的补充方法。

近年来, 美国采用“规划为导向的预算”及“零基预算”, 其包含着规划、计划和预算的整体含义, 是规划—计划—预算体制概念的延伸。

美国联邦政府预算编制的特点:1.预算周期跨年度。美国预算周期是“跨年制”, 即每年的10月1日至次年的9月30日为一个财政年, 以终了日的年份为预算年度。在一个财政年度内, 执行本财政年度的预算, 审核上一年度的决算, 同编制下一财政年度的预算。2.预算编制时间长, 程序严密。预算正式生效前18个月着手编制。编制预算程序规范, 国会在9个月内才完成预算审批和立法程序, 总统签署后生效。对于总统否决了的预算草案, 还要有更严谨的法律规定和程序。3.预算管理机构健全, 分工明确, 相互制衡。4.预算编制方法采用绩效预算。5.采取“主动编制”。美国的政府预算, 不以各部门编制的预算为基础, 由预算编制部门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直接编制政府各部门的预算, 即不是政府各部门支出要求的简单加减, 是一种“主动编制”。6.预算的法定性程度较高。有关预算管理的法律体系完备;预算管理严格依法执行, 严格遵守先审批后执行的法定原则。

加拿大从2001年4月1日起, 所有政府部门和政府整体开始采用完全的权责发生制。加拿大政府103个机构中的每一个部门和组织都应用了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制度。围绕政府这些改革的方向, 政府提出了审计现代化的措施。通过审计现代化措施建立的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制度, 使得政府管理由对投入的关注转向对结果和效果关注、各部门将财务与非财务信息结合起来, 为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和有效使用的资金、各部门可以确认和比较服务与项目的全部成本、使政府的资产资本化。

多年来, 澳大利亚预算程序和预算工具都经历了相当大的改革, 这些变化使得预算决策系统更加透明化, 信息更加真实可靠。当前的预算体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中央政府定期滚动式地发布对未来预算的预测, 同时, 还公布资源配置计划和政策决策。预算估测成为衡量财政部工作绩效的标准, 一般要求预算估计同实际结构相差不应超过0.5%。严格的未来预算预测以四年为固定周期, 逐渐成为部长和各部门预测的基础, 随着精确的会计系统和高级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出现, 预算估测的数据越来越可靠和连续。2.新的支出计划的制定更理性化。政府总是以各种办法来限制各支出执行部门扩大其支出数额, 并且通过与支出部门谈判的方式来决定新的资源配置政策。这种严格的预算方式, 使得各部门能够更现实地, 从长远角度考虑新政策的成本和收益, 重新审视现有的支出保证。3.更加注重资源管理和倡导财务管理程序的灵活性。将项目的管理和项目机构有机的融合在以目标管理为中心的公共行政部门和服务机构中。支出部门在接受预算限额的同时, 拥有了更大的资源管理的灵活性, 包括不断提高部门可借贷水平限额, 从销售商品得到税收保留, 鼓励提供服务。并且通过跨年度的预算市各个部门能够从较长远的利用行政资源。4.下放权力的同时, 对资源的使用情况实施严格的中央监管。依靠计算机信息管理体系以及全面的帐务和注册管理系统, 财政部能够方便地检查资源使用的状况。如果支出执行部门没有按照谨慎原则使用资源, 其有权冻结或是减小资源使用的灵动性。或者是, 如果某个部门不严格遵守每年的支出计划, 财政部就会直接介入, 亲自实施支出控制计划。所以, 各个部门都十分的关注其工作的绩效、现金流量、账目的平衡。此外, 各个部门都要求每个月公开其财务报告。

在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后, 泰国进行了全面改革, 在改革以前其财政预算管理制度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在预算编制方面, 不注重产出和绩效管理;2.在预算审批方面, 议会一般只能对政府提交的预算报告作很小的调整, 预算总量的控制、预算执行的信息, 特别是中期的预算情况都不是议会关心的范围。3.预算执行由无数财务制度和规章控制, 导致一种“以服从为基础”的管理机制, 过多的控制使预算单位无法进行更好的绩效管理。4.预算监督与评价不完整、不及时, 发现的问题往往忽视, 并且不能反馈到以后的预算编制中去。

针对这些问题, 泰国政府从1 9 9 9起推行公共部门管理全面改革。政府财政改革是一种推倒重来的全新改革。根本点是从控制“投入”转变为管理“产出”。1.制定新的预算程序法案;2.建立新的预算工具;3.设立政府预算政策委员会;4.赋予部门和单位更大的预算管理权限和责任;5.财政分权;6.实行综合预算, 所有财政活动和财政风险都要包括在财政预算政策编制范围之内, 不能有任何例外;7.建立良好的预算治理结构, 预算和绩效报告必须完整、准确、及时地对内阁、议会和公众公开, 实现预算完全透明和高度责任制;8.建立强化监督和评价系统、设定详细预算标准的重要财政管理标准系统, 加强预算编制。泰国通过一系列的改革经济增长;财政稳定;国民对经济的信心普遍增强等。

三、借鉴国外经验, 完善我国预算制度的对策

(一) 适当延长预算编制时间, 调整预算编制起止时间, 提高预算准确性

美国的预算编制时间为18个月, 国会有充分的时间审查监督预算支去的去向。澳大利亚预算正式编制时间长达8个月, 全年都在抓预算编制。借鉴欧美国家经验和结合我国实际, 可以考虑将时间延长到10个月左右。预算编制的起止时间定为本年4月1日到次年的1月31日为一个预算年度。从而使预算年度和人代会审批预算草案的期限相衔接。贯彻“先有预算后有支出、没有预算不支出”之预算法原则。

(二) 采用主动编制, 提高预算的科学性。要“主动编制”预算

我国现行预算实际上是“被动编制”预算, 即财政部门是在对部门预算的基础上编制财政总预算, 造成了以部门意见为主动的低效局面。逐步转变预算编报方法, 变“被动编制”预算为“主动编制”预算。预算编制相对独立, 不以部门的预算为基础。我国预算编制实际上是依靠部门的预算来编制的, 预算司以及各主管司在对部门的预算进行砍砍压压的基础上编制财政总预算。

(三) 在预算编制、执行过程中, 要充分体现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的有机结合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 要完善预算决策和管理制度, 加强对财政收支的监督。我们需要在这一精神的指导下, 借鉴国外经验, 了解国外在界定政府职能、改进公共支出管理方面所积累的经验, 并根据我国的国情, 制定适合于我们的改革对策。

检验预算管理制度是否有效的最终标准, 就在于公共支出的绩效水平。我国的预算管理制度与我国整体上的行政管理制度的特征一样, 存在着重审批、轻事后管理监督的问题, 这里问题的实质是重权力、轻责任。因此, 我国今后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 就是如何建立起对公共支出绩效负责的制度。

(四) 进一步完善预算编制方法

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均有效地采用了零基预算、权责制预算等先进的预算编制方法, 我们要逐步实行零基预算和绩效预算等创新预算编制方法, 提高预算的调控力。

(五) 健全预算法律体系, 加强法制约束力

预算法律体系有宪法和《预算法》之外, 在条件逐步成熟的基础上制定每年的年度《预算法案》, 完善预算法律体系。以法律的形式对各项收支作出明确细致的规定, 使各部门每项预算收支都受到法律约束。每年政府的预算报告以法律的形式出现。权力部门不能随意干预预算执行。

(六) 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的技术保障体系加快预算管理信息化进程

大力加强预算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 加大各类预算管理软件开发、推广力度。搞好财政系统信息化培训, 奠定强有力的技术和人才支撑。

摘要:随着全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变化, 我国财政必须适应其变化并重新定位, 推进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尽管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推进, 公共财政框架的初步建立, 我国的预算管理制度正在逐渐完善, 但预算管理制度也还存在一些缺陷。为此, 应当借鉴国外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 完善我国的财政预算管理体制,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增长。

关键词:预算管理,制度缺陷,国外经验,对策

参考文献

[1]、徐利.我国政府预算透明度评析.经济研究参考, 2003年, 30期。

[2]、华国庆.完善中国预算法.法学论坛, 2009年, 第4期。

[3]、杨宝剑、孙运进.现行预算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 8期。

[4]、王泽彩、王国兵.论我国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经济纵横, 2008年, 12期。

[5]、王后奇、谢海龙.浅议我国的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宏观形势, 2009年, 03。

国外物业管理经验 篇9

美国是世界上实行知识产权制度最早的国家之一, 也是实施知识产权制度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 美国全面加强了对本国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 鼓励企业通过创造和利用知识产权形成市场竞争优势。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促进了美国企业和跨国知识产权贸易的迅速发展, 以专利为核心的知识产权已经成为美国企业最重要的资产和国际竞争的战略手段。目前, 在世界100家申请专利最多的企业中和100个品牌价值最高的企业中, 美国企业都占到半数以上。

美国多数企业将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看作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重要环节, 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在企业中具有重要地位, 决策层非常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企业把专利战略作为企业发展战略和竞争战略的核心, 作为参与国际竞争的有力武器。企业在高度重视研究开发的同时, 不仅高度重视专利权的获取, 而且特别重视海外专利权的获取。许多企业目前已经不只是为已经研究开发的技术申请专利, 而且利用专利手段在新技术领域进行圈地运动, 以形成大批所谓战略性专利, 建立以专利为基础的垄断格局。美国企业不仅重视国内专利权的保护, 而且十分重视其专利权在国外的保护问题。

例如, 美国IBM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公司, 业务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7年, IBM第15次荣获美国专利排行榜首席位置。IBM对于知识产权的管理及其相关策略非常具有系统性。

集中统一的知识产权管理。IBM设有知识产权管理总部, 负责公司所有的知识产权管理事务。知识产权管理总部内设两大部:法务部和专利部。法务部负责相关法律事务, 专利部负责专利事务。专利部下设五个技术领域, 每一个领域由一名专利律师担任专利经理。总部管辖世界各地子公司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 各子公司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除依隶属关系向主管做业务报告外, 也受公司知识产权管理总部极强的功能性指导, 依公司知识产权管理总部的统一政策来运作。公司与子公司签有综合技术协助协议, 公司将研究开发费用预付给子公司, 开发部门员工所完成的发明、著作及其他成果的知识产权均归属于公司所有, 由公司知识产权管理总部统筹管理, 并授权各子公司使用, 因此各子公司也能使用到其他子公司的知识产权。当子公司涉及知识产权纠纷时, 公司出资协助子公司维护知识产权利益。同时, 员工和公司之间要签署一份有关信息、发明及著作物的同意书, 其中规定, 只要员工是从IBM内部取得若干机密信息或是从以前员工完成的发明、著作等创作物中撷取若干信息来完成IBM有关研究开发项目的成果, 以及其因执行职务或为公司业务而产生的成果, 都应该将这些成果的知识产权移转给公司。

IBM公司和美国的医学教研机构合作, 将Cell应用于医学成像

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职责。IBM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职责范围主要包括: (1) 申请专利。一般来说, 有关专利的申请, 都是由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专利律师以及专利代理人来提出, 发明人只要简单地以书面或口头方式向专利律师说明其发明即可。 (2) 寻找合适的发明。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常常与研究开发部门的经理人员、技术人员密切合作, 一方面向其灌输知识产权的观念, 另一方面从中发掘优良的发明。 (3) 授权契约的谈判。I BM在调查其有关产品的知识产权时, 同时也监视别人的产品有无侵害IBM的知识产权, 然后再促成他人与之订立授权契约。因此, 拟定授权契约的谈判策略也是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重要使命之一。 (4) 有关知识产权条款审核。I BM与其他公司所签订的开发契约、买卖契约、委托制造契约、合并契约等有关知识产权的条款 (例如知识产权的归属、机密信息的取得等) 由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负责审核。

发明创造的激励机制。IBM公司为激励公司员工进行发明创造, 设立了累积计分制的奖励方法, 即对申请专利的发明人给予计分, 1项专利为3点, 同时可获1200美元奖励;点数累计达12点, 再加1200美元奖励。发明人若是第一次申请即获得专利, 即可获首次申请奖, 奖金为1500美元。此外, 公司每年举办一次盛大的科技发明奖颁奖仪式, 100名获奖员工将分享300万美元的奖金。I BM总裁亲自颁奖, 在精神和物质上鼓励发明者。仪式后, 发明者可以度假3至4天, 费用全部由公司承担。

知识产权信息和管理战略的网络系统化。据IBM与网络投资公司 (ICG) 合作成立的DELPHION公司的调查报告显示, 一个企业内部的信息和知识, 仅有12%在需要时可以很容易地得到;46%的信息则以纸张和电子文件的形式存在, 虽然在理论上很容易实现共享, 但由于数据格式不兼容, 或纸张文件和电子文件转换困难, 难以做到真正的信息交流;此外剩余的42%的信息则存在于员工的大脑之中。基于这个原因, IBM公司建立了知识产权网络系统 (IPN) , 以加强知识产权信息管理。当I BM的研发人员或普通员工有了创新构思或研究成果时, 他们就可以及时通过知识产权网络系统将它们报告给公司。公司的专门委员会通过评估, 决定如何实施知识产权保护。这样, I BM就可以实现对创新信息及时、有效的知识产权管理。目前, DELPHION公司可以为IBM和其他公司提供以专利为主的知识产权信息检索、考察、分析、跟踪等各种服务。通过DELPHION可检索到包括美国专利申请、美国专利许可、欧洲专利申请、欧洲专利许可、日本专利索引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PTC出版物等大量的专利信息情报。与此同时, 还为IBM提供知识产权战略的系统智能分析, 帮助IBM把从发明的提出到实现专利申请的管理过程缩短到3个月 (一般企业为1年) , 使专利实施率达到30% (一般企业为20%) 。DELPHION公司的智能系统不仅帮助IBM实现了高效率的知识产权管理, 而且通过为其他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资产经营的策略咨询和管理软件获得大量收入。

商业秘密的保护与管理。IBM将商业秘密分为绝密、限阅、机密、仅内部使用等四个等级来管理。比如, 对外公开时, 前三个等级的资料必须得到特定人员的同意;复印资料时, 前两个等级的资料只有原制作单位才能复印;传送资料时, 前两个等级的资料必须转成密码才可传送。为了保证这些规定的执行, 公司设有自我检查制度, 随时实施内部检查并指导员工养成自我管理的习惯。如果接受他人的商业秘密资料, 也要得到特定人员的同意, 接受商业秘密资料的有关条件, 则必须得到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同意。

早在1998年, 日本特许厅 (负责知识产权管理的专门机构) 就成立了执法事务局, 实施反假冒和侵权措施, 并为日本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和帮助。2003年, 为了打击海外侵权行为, 日本特许厅专门成立了知识产权中心, 为日本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咨询和维权服务。2002年, 日本政府提出了“知识产权立国”的口号, 并制定了《知识产权战略大纲》, 其主要内容是:推进知识产权的创造;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促进知识产权的应用;充实人才基础。同年颁布了《知识产权基本法》, 确立关于知识产权创造周期 (创造、保护、应用) 活力的国家理念。2003年, 成立了以首相为部长的知识产权战略本部, 制定了关于促进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及应用的计划共270项。2004年制定了国家实施知识产权立国战略的措施, 颁布了知识产权推进计划共404项, 修订了知识产权的有关法律。同年制定了知识产权的五大政策:大幅度提高发明专利研究开发效率;推动世界发明专利制度的实现和反假冒产品对策的国际合作;通过知识产权活跃区域经济的发展;消除知识产权鸿沟 (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在知识产权战略领域的差距) ;实施促进个性竞争的知识产权政策 (品牌的确立和造型设计的战略应用) 。

日本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非常强, 普遍建立了自己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日本企业已经形成了以专利文化为基础, 融技术发展战略、信息战略、组织管理战略、知识资产经营战略、国际化发展战略、诉讼和风险管理战略为一体的综合动态的知识产权战略管理体系。例如, 日立公司早在创立的第二年就设有专利室, 之后又建立了知识产权本部。目前, 知识产权本部共有正式人员310名, 其中170名为具有技术背景的人员, 其他则为法律人员 (包括22名专利代理人) 和行政业务人员。知识产权本部直接隶属于社长之下, 是社长的幕僚单位。日立研究所驻有知识产权本部的人员88名, 其中, 有5人负责专利情报的搜集, 23人负责业务管理, 1人负责专利办公自动化, 其他人则负责工厂和知识产权本部间有关专利管理的业务。

日本企业普遍通过制度确定知识产权归属。日立公司规定, 员工的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 权利均归公司所有, 业务外发明也须向公司报告。如员工在职期间实质完成职务发明而在离职一年内取得专利者, 亦应通知日立公司, 由日立公司决定要或不要该专利。

日本企业普遍建立了员工发明奖励制度。日立公司规定:凡申请专利、获准专利、实施专利均给予一定数额的奖金, 而且只要专利存在或被使用一天, 完成该发明的员工不论离职或死亡, 公司仍然颁发该项奖金。

日本企业普遍建立内部专利的申请、复核制度。日立员工提出专利申请的风气很盛, 曾有一年创出22000件的纪录, 最近几年平均每个月要筛选500件专利申请案, 以决定何者可以向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每年日立公司花在专利上的钱, 包括人员费用在内, 大约是12亿日元。不过, 日立公司每年平均获准专利l000件, 而17年来的专利已经为公司带来240亿日元的收入。日本跨国公司普遍建立了专利定时复核制度, 对现实价值很低的专利就不再付专利费。例如, 日立公司每年都要求工厂彻底评估专利究竟还有没有维持的必要, 若无必要就不再付专利费。

日本企业普遍注重知识产权的运用。如, 日立公司对专利转让和许可谈判非常重视, 每次谈判, 日立公司都会由技术人员、研究人员、律师、专利代理人和知识产权本部负责专利沟通管理的业务人员组成的最佳阵容出席。日立公司对知识产权纠纷主要委托专利律师事务所去处理。

日本跨国公司非常重视知识产权教育、培训。如, 日立公司经常不定期在公司内部开课, 供知识产权人员进修。课程内容包括商标、有关软件的专利保护、案例研究、著作权、技术契约、专利情报、专利战略等。对有意考取专利代理人的知识产权人员, 公司还提供半年到一年不等的时间让投考者准备考试, 惟一的要求是考上的专利代理人员以后仍在日立公司服务。日立公司还经常针对不同阶层的员工施以多元化的知识产权教育, 包括计算机软件、专利法基础课程、知识产权法律和案例解说以及一般的管理课程等。

德国具有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 不仅包括《专利法》、《外观设计法》、《实用新型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以及《雇员发明法》等, 而且包括欧盟有关知识产权的规定、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有关知识产权的主要条约和协议。德国十分注重根据本国的发展需求和企业特点制定和修改相关法律, 对本国的强势领域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对弱势领域暂缓给予知识产权保护。例如, 德国有世界一流的制药企业, 于是对药品的专利保护期限延长至25年;德国的软件业与美国的差距较大, 因而至今对计算机程序不给予专利保护。德国知识产权司法制度力求对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最大化、高效化和便利化。如德国专利诉讼的审判效率极高, 为企业维护专利权、及时制止侵权行为提供了重要的司法保障。在德国, 宣告专利无效诉讼案件和侵犯专利权诉讼案件由不同法院分别管辖, 宣告专利无效诉讼案件由设在慕尼黑的联邦专利法院管辖, 而侵犯专利权诉讼案件由德国12个州法院管辖;当被告向联邦专利法院提起宣告专利无效诉讼后, 州法院的侵犯专利权诉讼并不当然中止;侵犯专利权诉讼与侵权赔偿诉讼分开, 如州法院判决构成侵权, 赔偿数额则由原被告双方协商解决, 协商不成的, 当事人应当就赔偿数额另案起诉。德国政府十分重视企业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工作的资金投入。德国每年在科学研究和科技发明创新上的投入都是全世界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 突出表现在对大学、政府科研机构、国家实验室以及企业重大共性技术、前沿技术的发展予以支持。例如, 德国政府每年拨付JULICH研究中心的预算达上亿欧元。德国政府为鼓励企业和研究机构进行技术创新, 建立了一系列鼓励发明人设立公司、促进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的制度, 并在税收方面给予很多优惠政策。

德国企业的知识产权组织体系主要有三种模式:第一种由企业法律部管理知识产权, 第二种由公司研发部门负责管理知识产权, 第三种由公司法律部和研发部共同管理知识产权。这三种模式虽各具特色, 但总体来说都有两个共同的特点:第一, 知识产权组织体系趋于集中统一。这种集中管理的组织体系, 有利于德国跨国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在世界各地得以统一实施, 有利于合理利用各种资源, 也有利于避免重复研发、重复注册商标。第二, 知识产权组织体系的配置注重发挥法律部门的作用。德国大企业的知识产权机构均配备有相当数量的专业法律人员, 中小型企业一般也都有专门的律师提供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服务。

德国企业把知识产权战略作为企业整体战略的一部分, 并根据企业所在行业的特点制定了明确的知识产权战略和指导方针。德国企业注重落实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职责, 通过设立知识产权文献数据库实现数据沟通和信息共享, 知识产权管理、研发、生产、销售和法律部门之间经常沟通交流, 避免重复研究, 形成了内部高效的沟通渠道。德国企业积极开展产、学、研的合作, 促进知识产权成果的应用及产业化和市场化。对于科研机构取得专利的技术成果, 凡具有市场潜在价值的, 企业就果断向科研机构购买专利技术或专利许可, 尽快将专利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德国企业形成了科学的知识产权申请评估体系。在一项研究成果申请专利之前, 企业要先进行价值评估, 然后决定该成果是申请专利还是作为商业秘密加以保护。对于具有巨大价值或者涉及企业核心利益且技术公开后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掌握而又难以维权的发明创造, 德国企业一般选择将其作为商业秘密加以保护;对于难以有效保密的发明创造, 德国企业则选择及时申请专利。

几点启示

政府应加强对企业的知识产权服务。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需要政府提供优质的相关服务。为使本国申请人更快捷地获得海外专利授权, 更有效地维护国家经济利益, 日本专利局和美国专利商标局已经启动了“专利审查高速公路”项目, 该项目是美国专利商标局“21世纪战略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欧洲专利局也提出了降低专利成本和加强中小企业服务的战略重点。由此可见, 如何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已经成为美、日、欧知识产权发展的中心环节。我国政府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经验, 为企业提供优质的知识产权服务, 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 维护本国企业的利益;主管部门提高工作效率, 使企业更快捷地获得授权;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信息和咨询服务, 帮助企业进行海外侵权调查;完善知识产权立法, 适时调整相关的政策和措施。

企业应对知识产权实施战略管理。知识产权的战略管理不仅是所有权的管理, 还应该是知识资产和知识资本的管理。因而知识产权的战略管理必须与宏观的战略决策和企业的总体目标相结合, 从而有效地保护企业的创新成果。知识产权战略管理应该是一个使专利、商标、版权和技术秘密价值最大化的战略过程。

企业应健全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和制度。知识产权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业务, 企业应设立适合自身需要的专门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引进和培养知识产权管理专门人才。企业在利用法律保护自有知识产权的同时, 也应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应与其他部门协调运作。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和信息交流非常重要, 从投入研发到成果问世, 以及处理知识产权纠纷, 都有赖于部门之间各司其职、交流合作, 形成一整条流畅的企业运营链。在研发初期, 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就要对技术人员提出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要求, 让他们注意哪些领域可以获得知识产权, 技术人员也要向知识产权部门提供技术背景及来源。企业进行知识产权转让交易时, 知识产权部门与研发人员应共同讨论转让方式和费用问题。研发部门与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保持密切联系, 不仅有利于对研究成果的及时保护, 而且通过知识产权部门对知识产权文献等情报的分析, 可以指导研发部门的工作, 节省研发时间和费用。市场部门应及时将产品的市场状况、产品的销售情况、产品的侵权和被侵权情况反馈给知识产权部门, 以便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对知识产权战略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 更好地指导研发工作的开展。

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信息管理工作。知识产权信息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资源, 企业大力开展知识产权信息管理工作, 有效利用知识产权信息, 及时把握国内外市场及竞争对手的动态, 有利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从而提高核心竞争力。我国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有效开展知识产权信息管理工作。

国外物业管理经验 篇10

一、国外预算绩效管理的主要经验和启示

西方各国因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 预算绩效管理的模式各有不同, 但目标大体一致, 就是构建一个高效、负责的政府。根据这一目标所产生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也就有很多共性可资借鉴。

1. 健全的法律保障。

基于法律的相对稳定性和强制性, 西方国家普遍采取立法的形式, 制定了关于政府绩效责任和流程的法律法规, 以法律的手段确立预算绩效管理各方的权力和义务。这一系列的法律制度, 对减少改革阻力, 明晰职责分工, 顺利开展预算绩效管理起到了基础性的保障作用。

2. 推进预算管理制度的配套改革。

预算绩效管理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的实现需要多方面的制度建设作为辅助。实践中, 西方国家着重加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配套改革:一是完善的部门预算管理制度。预算绩效管理要求责权明晰的预算管理框架, 预算资金运行各环节要有明确的主体各司其责, 才能对全过程实施考核。以“一个部门一本预算”为基本特征的部门预算管理体系是实现预算绩效管理的前提, 有利于划分职权和落实责任。二是完善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预算绩效管理的关键内容是绩效评价, 开展评价就要求对财政资金进行有效控制和全程监督。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国库管理制度之一, 是将财政资金全部纳入国库管理的重要手段。三是完善的政府采购制度。实行预算绩效管理的国家大多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政府采购体系, 以提高财政透明度, 为推行预算绩效管理营造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

3. 以问责机制为约束手段。

切实可行的问责机制是预算绩效管理转化为实际成果的关键环节。西方国家的问责机制主要可分为两方面:一是针对部门或机构的问责。如:向公众说明预算目标、绩效指标及预算金额;进行独立审计;实行议会巡查制度;编制财务报告和年度报告等。二是针对个人的问责。如:签订个人绩效合同直接约束管理者或执行者;引入信用支出法案, 对项目负责人实施信用监督。

4. 预算会计核算采取权责发生制。

相对收付实现制而言, 权责发生制通过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和反映一些长期项目以及或有负债的信息, 能更加准确、全面地核算政府在某个时期内所耗费的成本, 并更好地将预算确认的成本与预期的绩效成果比对, 更适应以产出为导向的预算绩效管理需要。

5. 较为充分的管理自主权。

传统的预算管理方式多用条文约束部门管理者的具体活动, 但由于信息不对称, 掌握更为充分信息的管理者才更加了解如何优化配置资源以实现本部门的预期目标。以分散管理代替集中管理, 赋予管理者更多的自主权成了国际通行的预算绩效管理方式。

二、当前我国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我国在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中央级和地方级财政预算绩效评价范围不断扩大, 如:截止2008年底, 中央级政府预算绩效评价试点部门达到74个, 项目达到108个;河北省2009年省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项目资金量达到了65.8亿元。通过这些努力, 初步树立了绩效理念, 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但由于实践时间短, 理论研究不足, 我国预算绩效管理仍存在很多不足。

1. 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目前, 我国尚未出台关于预算绩效管理的法律规定。法律依据缺位, 导致绩效评价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没有统一规划, 不能在政府系统全面推行;没有建立起制度框架, 绩效评价随意性大;没有统一领导, 无法进行部门或地区间比较。

2. 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

绩效观念尚未贯穿到预算管理全过程;绩效评价机构设置不统一;评价指标设置不完善, 指标设置较为粗放, 指标权重和定性指标计分等缺乏科学方法。

3. 绩效评价对资金运用效果缺乏分析考核。

绩效评价指标应包括业务指标与财务指标两个层面, 而关注业务指标中的目标取向是预算管理变革的宗旨。尽管绩效指标也并不都是政府的“最终产品”, 但是应当将这些活动与产出联系起来。然而, 从目前各部门开展的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试点情况来看, 基本上还是以财务遵从性指标和业务合规性指标为主, 对于预算资金运用的最终效果, 缺乏全面系统的考核。

4. 预算绩效管理信息不充分。

目前, 我国尚未建立完整的评价信息系统, 给绩效评价工作带来了不便,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收集困难;二是信息沟通不畅。其结果, 一方面是绩效评价工作难以开展;另一方面是绩效评价报告难以通过正式的途径传达给公众, 使得绩效评价缺乏外界参与和监督。

三、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措施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在我国建立完善的绩效预算管理体系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分步实施、配套推进。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就目前来说,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逐步推进我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进程。

1. 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法制建设。

预算绩效管理涉及预算管理的全过程, 覆盖政府的所有职能, 是政府对社会提供公共服务职能的深化, 也是政府内部利益的重新调整, 它既是预算管理方法的创新, 又是政府管理意识的深刻变革, 对传统观念和利益格局都会产生冲击和影响。推行预算绩效管理, 需要立法在根本上予以有力的保障。主要可从三个层面进行:一是在有关政府组织和职责的法律中, 增加各级政府绩效管理的规定。二是修订《预算法》及其他相关财经法规, 将预算绩效管理贯穿于预算管理的各环节。三是出台预算绩效管理的单行法规, 对绩效目标、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结果运用等予以规定。

2. 明确预算绩效管理的权责划分。

一是确立并发挥部门在预算绩效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作为预算的编制、执行主体, 部门是预算绩效管理责任的必然承担者。二是建立绩效问责机制。进一步明确政府各部门职能范围, 将预算绩效与部门预算资金安排、部门责任人的年度考核和领导离任审计挂钩。

3. 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制度。

在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有资产管理、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管理等相关制度改革的基础上, 实施中期预算管理。中期预算管理是在中期经济预测和财政收入预测的基础上,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政策目标和优先次序, 合理确定政府中期支出和结构, 并以此作为年度支出预算编制依据的财政政策和编制方法, 它是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基本形式。在中期框架下编制和执行年度预算, 根据财政支出绩效调整预算安排, 有利于强化财政支出的预算约束, 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

4. 增强预算与其绩效的公开透明。

利用报纸、网络等媒体公开财政规范性文件以及有关发展规划、财政政策等;公开经人大审议通过的政府预决算;公开重大项目执行情况, 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强化预算编制和执行的责任。

5. 引入权责发生制。

根据我国实际, 研究在部分预算项目中实行权责发生制, 促使政府按“成本-效益”原则配置和管理财政资源, 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6. 建立预算绩效管理信息系统。

整治网络谣言:国外经验与启示 篇11

尊重公民言论自由的权利,虽然被列入大多数国家宪法,但并不意味着人们的言论不受制约。如果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损害了他人声誉或公共安全,谣言制造者和传播者就会受到法律制裁。网络不只是虚拟空间,也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是现实生活的延伸。

一、国外网络谣言整治经验

1.完善机构设置,加强管控力量

美国有着当今世界最成熟和最有效率的互联网监控和管制措施,美国国防部、国土安全部、联邦调查局等部门均设有网络安全监管机构,白宫还成立了网络安全办公室。联邦政府多个部门则通过社交网络监控中心对网络论坛、博客、留言板等进行监控,政府还鼓励并资助一些社会团体和志愿团队维护网上秩序。?英国的网络信息管理机构是“网络观察基金会”,该机构成立于1996年,负责互联网有害信息的治理工作,不仅全天候接受对有害信息的投诉,并安排专人对被投诉的信息进行评估,违法信息交给警方处理。2003年,英国政府成立通信办公室,负责网络、广播以及通信的监管工作。另外,英国从城市到社区的一些民意机构也具有网络信息管理的话语权,在辖区内若发现“不合适”信息会建议网站删除。澳大利亚网上有害信息治理是政府主导,政府将原有的广播管制局和电信管制局合并,成立了传播和媒体管理局,全天候监控网络不良信息,并鼓励公众举报投诉。该机构逐户发放过滤软件,故澳大利亚垃圾邮件相对较少。新加坡在互联网信息管理中,通过立法约束、行业规范、打击封堵、舆论引导、公民自律等多种方式综合治理,探索出一套应对网络谣言的有效措施。新加坡的传媒发展管理局专门负责网络管理,政府制定的《广播法》规定,互联网服务供应商、内容供应商和其他拥有的网站,都必须向传媒发展局申请许可证,保证遵从政府颁布的《互联网操作规则》。政府还要求互联网服务供应商和互联网内容供应商负有屏蔽、封堵某些特定网站、信息和言论的义务。对网络谣言会及时查处,严重造谣的还会被以诽谤罪起诉。德国政府对待“破坏国家民主秩序”的网络言论从不手软。德国政府主要是内政部下属的联邦刑警局和家庭部下辖的“青少年有害媒体审核署” 负责网页内容审核。2009年,德国政府要求谷歌公司提供网络用户资料或屏蔽特定网页达到了199次,在全球数量仅次于巴西。日本通过行业协会发布防止谣言传播指令。日本是注重行业协会组织的国家,各企业都要加入到行业所在的协会之中,并听从各行业协会的指令,行业协会大都归总务省管辖,总务省通过对行业协会发布通知,从而间接管理电话、电视、网络等,防止网络谣言的传播。该办公室负责维护网络信息内容标准,加强对非法内容的监管,并推动建立分级和过滤系统,以帮助网络终端用户选择网络内容。

2.完善网络立法,净化网络信息

各国均制定了较完善的网络管理法律法规,以遏制网络谣言的滋生与传播,对网络谣言予以惩处。美国是最早为互联网立法的国家,其有关互联网立法的重点是规范互联网管理中的版权、域名管理、成人网站管理和儿童互联网权利保护、垃圾邮件、电子邮件骚扰、对公民互联网通信监控等。在联邦立法方面,主要有《电脑犯罪法》、《电信法》、《1998年数字千年版权法》、《通讯正当行为法》、《儿童互联网保护法》、《反垃圾邮件法》、《联邦禁止利用电脑犯罪法》等约130项相关法律、法规。美国各州、市也相继通过相关法规,对网络传播内容加以规制。法国法律明确规定:危害国家安全、煽动种族歧视、损害他人名誉、侵害他人隐私、鼓动和推介反社会道德、不实广告宣传等行为,均要受到法律制裁,最高可被判处3年徒刑和4.5万欧元的罚款。问责制是德国政治体制的核心理念,德国自1997年起在《民法典》和《刑法典》框架内逐步建立了涵盖11类法律的互联网法规体系,以规范互联网秩序。德国《信息自由和传播服务法》明确规定,网络服务业者对非法内容传播负有法律责任。在普通法律延伸适用方面,德国《刑法典》、《民法典》、《信息自由法》、《公共秩序法》、《电信服务法》、《电脑服务数据保护法》、《防止对青少年有害信息传播法》等多部法律,均有与网络言论问题相关的条款,直接适用于网络谣言管制。在印度,颁布的《信息技术法》内容涉及刑事诉讼、行政管理等。2008年孟买连环恐怖袭击事件后,对该法进行了修订,规定对在网上散布虚假、欺诈信息的个人最高可判处3年有期徒刑。韩国《电子通讯基本法》严惩危害公共利益的虚假信息散播者。该法规定,以危害公共利益为目的,利用电子通讯设备公然散播虚假信息的人,将被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缴纳5000万韩元以下罚款。新加坡以法治严肃著称,在打击惩处恶意制造和传播网络谣言也毫不姑息手软,除了针对互联网行业设立专门法律外,原有的《诽谤法》、《煽动法》、《维护宗教融合法》、《刑法》等相关内容也适用于互联网管理,形成了有效的法律威慑。

3.严格审查制度,信息公开透明

信息透明、审查严格是遏制网络谣言的重要手段。澳大利亚为打击、防范谣言动用屏蔽、过滤、审查、分级、黑名单、实名制等各种手段。澳大利亚的网络服务提供商与政府传播和媒体管理局签署协议,保证不传播谣言、垃圾邮件等。传播和媒体管理局还通过向网络服务商提供过滤软件来保证协议的执行。澳大利亚规定互联网用户必须年满18岁,并用真实身份登录,未成年人上网必须由其监护人与网络公司签订合同,从而实现对网民的监管。为确保公众的知情权,各级政府部门多数非涉密档案均对社会开放,联邦主要机构和各州都有信息官员随时公布有关信息,并就社会热点问题阐述官方立场。同时,联邦和州政府均设有独立的申诉专员办公室,随时接受公众投诉。美国政府三管齐下管理网络有害信息。一般性有害信息由政府资助的社会团体处理,FBI(美国联邦调查局)等国家机构处理反恐、网络色情、煽动等犯罪行为,法院则受理针对个人和公司的互联网公诉及自诉案件。法国主流媒体的不成文“行规”即不传播谣言,如遇有不确定的热点事件,一定要公开信息来源,没有信息来源决不刊发。一些网民和记者还自发成立了“停止传谣”等辟谣网站。印度2011年再次修订《信息技术法》,规定印度政府有关部门有权查封可疑网站和删除内容。2010年9月起,印度政府对黑莓邮件、即时通讯等通讯软件,以及脸谱和推特等社交网站进行监控,并多次要求上述网络运营商删除涉嫌违法网络内容。韩国从2002年开始强制性实行网络实名制。网民在网上发言和跟帖,包括上传照片、撰写博客、玩网络游戏、下载软件资源等活动,必须提供身份证明等个人信息。政府要求网站详细核查和验证网民的身份信息,发现漏登的网站会被处以高额罚款。如果网民发布匿名虚假信息造成不利后果,而政府又追踪不到源头,由网站代替网民接受处罚。新加坡传媒发展局对网络信息进行严格监管和审查,以防止非法信息在互联网上传播。新加坡还专门设立了网络警察,负责对网络论坛、社交网站和博客进行监控,一旦发现非法信息可要求网站采取关闭论坛、封禁网站账户等措施,封堵网络谣言传播渠道。

nlc202309031912

4.强化行业自律,公众参与监督

与政府机构依职权进行行政管理相比,社会监督具有无时无处不在、低廉的成本、有利于网民自律等特点,使申请和投诉的方式更具针对性。因此,各国对网络非法信息的管控普遍重视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作用。在美国,对各种专业协会政府鼓励通过行业规范、公约等促进行业自律,行业协会则代表整个行业对违规者进行处罚。如美国“电脑伦理协会”制定了包括使用电脑不许影响他人工作、伤害他人、偷盗等在内的“十诫”,美国“互联网保健基金会”也制定了八条行业准则,各类论坛和聊天室也都有各自相关的服务规则与管理条例。英国政府鼓励互联网行业加强自律,由专业协会通过行业规范、公约等共同认可的条文推动行业健康发展;鼓励公众参与对互联网的监督也是各国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政府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活动,提高民众自我保护和网络监督意识,通过热线电话和监督网站引导网民参与网络监督。目前各国基本都建立了投诉举报机制,如欧盟的“欧盟网络热线”,公众可通过该热线投诉举报,由热线将其收集整理后交由各主管部门进行处理。“欧盟网络热线”不仅覆盖了24个欧盟国家,资源数据共享,并吸引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美国、南非等非欧盟国家的加盟。由英国网络服务商成立的“互联网监督基金会”是社会监督平台,不仅负责网络非法信息的搜寻,并且开设热线接待公众投诉举报。互联网用户可通过电子邮件、电话和传真的方式,向网络监察基金会举报他们认为不合法的互联网内容,基金会接到举报后先对其内容是否违法进行评估,若认定为非法内容则通过网络IP地址确认其信息来源,并移交相应执法机构处理,同时通知网络服务商删除非法内容。韩国也建立了“违法和有害信息报告中心”等投诉渠道来监督网上信息传播,任何人都可拨打热线电话或在网上举报。巴西政府则鼓励从事网络业务的公司、网站或个人相互监督、举报。建立、健全网站内部管理制度,规范信息制作、发布和传播流程,强化内部监管机制;积极利用网站技术管理条件,加强对网站内容的甄别和处理,对明显的网络谣言应及时主动删除。

二、国外经验带给我国的启示

倡导网络文明,自觉抵制谣言,保护人们的合法权益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网络的虚拟性增加了网络谣言防控的难度,净化网络空间,确保我国互联网生态的健康发展是一种公共行动,需要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互联网企业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1.完善立法,严格执法

法律是遏制网络谣言编造和传播的主要手段。为净化网络信息,世界各国都制定了专门针对网络管理的法律法规。与我国互联网迅猛发展、网民数量快速增加相比,我国在网络方面的立法相对滞后,远不能适应网络发展形势的需要,完善立法势在必行。一是政府要加快完善相应的网络法律法规,使对网络谣言的界定,对编造、传播谣言行为的界定及相应法律责任的判断有法可据。对网络谣言的行为性质、责任认定、危害赔偿以及管理的主体、程序、监督等做出明确规定。一旦违反同样会受到相应的惩罚。二是依法管理。通过依法严惩违法者来净化网络空间、维护公共安全与社会稳定。网络世界不是法治盲区,解决网络谣言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法治。要在网络信息的发送、传递、转发、存储等方面,给予用户充分的权利和保护,并明确用户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三是依法打击网络谣言,维护互联网秩序,营造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执法部门要履行职责,以法律为准绳,严格执法,对在网上制造、散布谣言且触犯法律者,依法追究其相应的民事、刑事责任。而当公民个人或者组织受到谣言的伤害时,也应该勇敢地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维护正常有序的网络环境。

2.管理创新,优化环境

网络以其不可比拟的覆盖率和快捷性,正成为政治参与、民众交流、商业合作、信息服务等活动的重要平台。当前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加强网络监控管理,坚持用先进文化占领网络舆论阵地,积极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努力构建和谐网络文化。社会组织、行业协会与政府、网民形成合力,对网络进行必要的管理和规范化引导,也要自觉遵守信息传播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底线,维护正常有序的网络环境,使网络空间更健康更干净。在净化网络环境过程中,各级管理部门应该加强重视和监控力度,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媒体监督的作用,建立有效的网络谣言等负面信息预警机制。加强对各类信息的甄别和监测,尽最大努力对违法信息进行审核,对虚假信息有效过滤,对网络谣言及时删除。而且在谣言出现的情况下,必须积极发布辟谣消息,遏制谣言的放大和传播。完善网络违法违规处理机制,对于恶意制造、传播网络谣言者违法必究,并公布于众。

3.政府信息,公开透明

网络谣言传播的一个重要前提是真实信息模糊,网络谣言传播的原因,与部分政府机关信息公开程度不够透明及时有一定关系,信息公开程度滞后或者模糊,为网络谣言的肆意传播提供了土壤。治理网络谣言,最有效的办法是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能够有效地运转起来,谣言就会消失在“阳光信息”下。因此,提高政府信息公开能力,增强社会透明度是治理网络谣言的关键。制度性的及时发布政务信息,及时回复网民问题并履行职能解决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应进一步推动政府信息公开,更主动向社会提供信息,及时发布政府及公共事务、突发事件信息,从根本上铲除网络谣言滋生的土壤。社会信息的公开程度越高,谣言的生存空间就越小。如果在引发谣言的公共事件发生初期,政府等权威机构就能够将事实真相及时、公开、准确地发布出来,往往能够很好地遏制谣言的蔓延。

4. 企业自律,担当责任

网络虽然虚拟的,但网络使用者必定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因此,必须在法律法规的范围内活动。要像管理现实世界一样加强互联网管理,使其不成为谣言滋生、传播的温床。网络的运营和服务商,他们作为网络的主办者和维护者,应当积极担当责任,成为良好网络环境的守护者。不能仅有表面的那些规章制度,更重要的是要拿出实际行动来阻止网络上肆意传播的那些虚假信息,重点监控论坛、聊天室、微博等平台,防止其利用网络的漏洞广泛传播。完善网站行业自律制度,发挥谣言过滤器的功能,确保这些信息的无害性、合法性,从源头上有效地遏制恶意网络谣言的产生。未经证实的网络信息不得并任意地引用和转载,从而把好信息发布关,筑造防范网络谣言的第一道“防火墙”。 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等组织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加强互联网技术应用管理的创新,加强对网站内容的监测,提高网站识别、管理、惩戒网络谣言的能力和水平,微博客真实身份信息注册制度值得肯定和推广。各类互联网企业都要履行法律责任、社会责任,依法办网,不能为网络谣言传播提供平台。互联网企业要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规范信息制作、发布和传播流程,强化内部监管机制,积极利用技术等手段,加强对网络谣言的甄别和拦截,切实履行好法定责任和义务。

5. 网民自省,共同参与

抵制网络谣言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作为网络受众,网民在享受网络科技带来的乐趣的同时,守法更该是网络发言者的底线。网民要增强甄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意识,在接收到信息时正确理解分析媒介信息,并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来进行辨别信息来源是否真实可靠,这包括进行相关搜索进行求证,不盲目转发。打击网络谣言,加强网络行为自律,自觉遏制网络谣言。文明上网,号召广大网民自觉抵制假新闻、假消息,自己不提供假图片、假事件,对出现的有疑问的网络谣言积极举报。网民作为传播者也要有职业道德,既不造谣,又不信谣,更不传谣。在发布信息和观点的时候要认识到信息发布后的社会影响,在传播信息时也应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在法律允许的框架内进行评论和转帖,诚信发言、抵制谣言,自觉维护网络信息的真实。借鉴韩国、澳大利亚的经验,实施网络实名制。?许多网民认为在网络中是匿名的,没有人认识自己,这种匿名心理使得一些人在网上肆无忌惮。要强化监管,通过设立举报箱、开通举报热线等形式,鼓励公众参与监督。

参考文献:

1.柴野.国外如何治理网络谣言 网络世界也受法律约束[N].光明日报,2012—04—20.

2.张慧中、孙天仁等.各国多管齐下严打网络谣言,严厉打击,决不手软[N].人民日报,2012—04—17 .

3.王莉、周月琴.国外如何治理网络谣言:美国严惩网上造谣[N].光明日报,2012—04—18.

国外物业管理经验 篇12

一、委内瑞拉:造福贫民的流动诊所项目 (1)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委内瑞拉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生了剧烈转型, 在全国范围内给中等收入群体和资源匮乏群体带来了严重困扰。

马拉开波市 (Maracaibo) 是委内瑞拉第二大城市, 位于苏利亚州 (Zulia) , 人口约有140万。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 该市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系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低收入居民看病难、就医难的问题十分突出。为此, 该市市长倡导启动了流动诊所项目, 通过为那些住在偏远社区、缺乏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的低收入市民提供富有人情味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并对他们进行和风细雨似的卫生保健和疾病预防知识教育, 来促进他们经济卫生条件和社会文化境遇的改善。

流动诊所项目表明马拉开波市的卫生保健模式发生了重要转变。流动诊所项目突破了“重治疗轻预防”的传统医疗误区, 积极寻找引发社区健康问题的各种因素, 并致力于社区成员不良行为的矫正和社区生活环境的改善, 通过最大限度地消除各种致病因素来帮助社区成员从源头上有效防治疾病。实践证明, 如果能在一种疾病发生周期的初始阶段就积极干预、防治并举, 那么只需很小的代价就可以对这种疾病进行有效的防控, 防止其演进为大规模的疫情, 而整个社会都将因此而受益。

为了更好地实施流动诊所项目, 需要配备既可用于宣传教育又可用于诊治病人的专用车辆。一般来说, 每个流动医疗站就是一辆公共汽车, 车上有一个内科医生或牙科医生及相关诊疗设备, 还有护士、社会工作者、营养师, 并拥有一个用来处理相关信息的已编程数据库。这种在人员上的多学科组合, 有助于根据需要进行专科或综合性诊疗。

为了成功实施流动诊所项目, 参与项目的医疗人员必须和目标社区密切合作, 帮助社区成员和社区机构认识到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不只是医疗人员的事情, 也是他们自己的事情, 从而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例如, 该项目曾与马拉开波市大主教签约, 由教会辟出一个专门场所, 建成了该教区内的第一个临床教学实验室。

具体来看, 流动诊所项目在该市北部的San Antonio de los Ca n~os和Jesus of Nazaret两个社区开展得很有成效。在这两个社区, 美洲印第安人的比重都非常大。

San Antonio de los Ca n~os社区始建于1972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该社区居民都享受不到任何公用事业服务, 社区内不通电和水, 没有污水管道, 路况也很差。尽管该社区位于市内, 但看起来却与乡村无异。基本生活条件的匮乏和糟糕的社区生活环境带来了大量健康问题。流动诊所项目开始在这里实施后, 居民们受到鼓励, 主动向国家土地机关 (I.A.N.) 申请进行社区土地平面测量。到1994年底, I.A.N.绘制完成了该社区的地图。1995年, 在委内瑞拉电力公司的直接参与下, 社区内开始安装供电设施。在短短几年时间里, 该社区有40%的家庭用上了电。此外, 在该市市民教育培训机构 (IMCEC) 和NGO组织“公共服务中心” (CESAP) 的帮助下, 居民们还学会了对水进行处理的方法, 即用次氯酸钠对水进行简易处理以获取清洁的饮用水。

Jesus of Nazaret社区始建于1982年, 就建在一个在填满垃圾后被关闭的垃圾填埋场旁边。该社区的健康问题不仅与该区域过去填埋的垃圾有关, 而且与居民们随地乱扔垃圾的习惯有关。尽管当地公共卫生部门早就注意到了这些问题, 但是它们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对社区环境进行根本性整治, 其后果是该社区的皮肤病和肠胃炎的发病率特别高, 且周而复始, 难以根治。

1993年9月, 流动诊所项目开始在Jesus of Nazaret社区实施, 其基本目标就是提高当地公众对卫生健康问题的知晓率, 并推动各类机构参与, 合作解决社区卫生健康问题。例如该市卫生部门帮助社区重建了废物回收系统, 市环境部门在社区内设立了很多禁止扔垃圾的标志, 市社会卫生福利部门在社区现场演示了灭虫法, 其下属的健康促进部门负责对社区成员进行卫生培训, 并向住在垃圾填埋场边上的家庭提供抗寄生虫药物。苏利亚大学环境工程研究院的固体废物处理专家小组对社区环境进行了实地考察, 就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垃圾填埋场上面的土地和从该填埋场逸出的气体提出了建议。他们建议在此修建一座公园并种植大量树木, 预计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对社区环境进行净化和美化, 减轻该区域过去填埋的垃圾给现在的居民带来的危害。他们还建议开展多种多样的运动休闲活动, 借以减少该地区的犯罪行为。从1994年11月起, 在该社区的主要道路上就基本见不到人们丢弃的垃圾了。而对垃圾填埋场上面4公顷土地的封闭式处理作为一个常设目标, 也将造福在该区域居住的2万多人。

在委内瑞拉, 贫困社区的居民生活十分困难, 约有30%的婴儿营养不良, 并且这一比重还将继续增加。为了遏制这一发展趋势, 改善儿童和孕妇的营养状况, 必须采取行动向人们普及基础营养知识。根据苏利亚大学营养学院的意见, 苏利亚州建立了一个营养康复机构, 其基本任务就是在目标社区开展营养教育。营养教育是流动诊所项目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作为预防婴儿营养不良及多种婴幼儿 (5岁及5岁以下) 疾病的有效方法, 母乳喂养被大力提倡。家长们通过培训, 也提高了疾病辨识能力, 能更早地注意到婴幼儿的各种患病症状 (如腹泻) 。

在流动诊所项目开始实施之前, 在San Antoniode los Can~os和Jesus of Nazaret两个社区5岁及5岁以下的婴幼儿中, 有一半以上没有进行过任何免疫接种, 是多种流行病的高危人群。流动诊所项目开始实施后, 卫生部下属的流行病学部门、一家名为“天堂诊所”的私立医院以及当地教会都积极参与婴幼儿免疫活动。在短短两三年时间里, 约有80%的婴幼儿参加了预防接种计划, 其中相当一部分已经完成了各项免疫注射。

1994年底, Rafael Urdaneta大学心理学院的一些学生完成了对Jesus of Nazaret社区的调研活动, 就流动诊所项目需要干预的各类事项进行了探讨。他们发现急性呼吸道疾病和频发性哮喘是导致当地婴幼儿死亡的重要因素, 强烈建议应该在流动诊所项目中增加牙科矫治和呼吸道疾病治疗方面的工作内容。该建议很快就得到了采纳。到1995年10月, 每个流动医疗站都配备了呼吸道疾病诊治人员和相关治疗设备。同时, 通过与卫生部急性呼吸道疾病诊疗项目负责人士的积极沟通, 各流动医疗站获准加入了该项目于1995年11月正式启动的“社区关爱”子项目。至于牙科矫治工作, 则在1995年第三季度以预防教育形式展开。各流动医疗站不仅负责诊治牙科疾病, 而且还有义务向人们宣传疾病预防方法。私人公司“Colgate-Palmolive”也积极参与组织了牙科矫治活动, 向人们广泛宣传保持口腔卫生的方法, 并教人们给婴幼儿使用含氟牙膏。

为了减少少女早孕现象, 流动诊所项目还负责对青少年进行青春期教育。同时, 由于印第安人习惯于请接生婆在家分娩, 而接生婆往往缺乏必要的训练和必需的器材, 这直接导致了San Antonio de los Ca?os和Jesus of Nazaret两个社区的新生儿高患病率和高死亡率。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流动诊所项目对接生婆进行了培训, 并为她们配备了接生器材。

值得一提的是, 通过实施流动诊所项目, Jesus of Nazaret社区的居民已经积极行动起来, 他们不但自觉保护环境, 还依法组建了两个邻里协会, 由其充当社区居民的利益代表。

二、芬兰:残疾人生活保障制度和无障碍环境建设项目 (2)

芬兰是典型的福利国家, 社会保障支出约占GDP的25%, 残疾人生活保障制度也相当完善。在生活帮助方面, 残疾成人若无工作一般可拿到和健全人一样的救济金, 有固定工作的残疾人仍可领取救济金的20%, 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可以申请到雇佣生活保姆的经济补助或由残疾人工作机构派专门护士照料其生活。残疾成人如上大学, 每月还可有额外补助。在住房帮助方面, 政府专门为残疾人和老年人设计了护理屋和老人屋, 生活能自理的残疾人可独自居住, 生活半自理和不能自理的由福利机构派专人上门照料。在医疗康复方面, 残疾人医疗服务向个性化方向发展, 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在家康复, 家庭医生和护士随时免费上门服务。在帮助残疾儿童方面, 家长可向政府申领补助, 残疾儿童入学既可选择普通学校, 也可选择特殊学校, 对有特殊困难的, 还有专人陪读。

为让残疾人融入社会, 过上与正常人一样的生活, 芬兰非常重视无障碍环境的建设。约恩苏市在这方面有很多成功的经验, 该市创建的Marjala社区无障碍化模式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

约恩苏 (Joensuu) 是芬兰东部一座中等规模的城市。通过创新与发展, 如今约恩苏已成为东芬兰省的经济、商业、文化和行政中心。不过,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 约恩苏也遇到了很多难题, 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城市基础设施不能充分满足残障人士的生活需要, 亟须无障碍化。

从世界范围来看, 如果在设计和建造居民区时完全忽略老年人和各类残障人士的需要, 大约会给占世界人口总数18%到20%的人们的生活带来种种不便。其中, 在超过65岁的老年人中, 约有半数以上将备受环境困扰。就芬兰来看, 人口老龄化现象已经相当严重, 并且人口老龄化趋势在未来几十年仍将持续。

从另一方面来看, 随着卫生保健工作重心从医疗机构向家庭的转移, 越来越多的残障人士将住在家里而非医院, 因此在设计和建造住宅时必须更多地考虑这些回归“普通”社区过“正常”生活的人们的需要。

事实上,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 约恩苏就启动了一些专门面向老年人和残疾人的住宅开发项目。但在1990年进行的项目评估显示, 不少住宅区在室内通道、住宅入口以及街道的设计和建造方面仍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 给老年人和乘坐轮椅的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使他们无法独立应对日常生活。

20世纪90年代初, 约恩苏 (Joensuu) 决定建成为一座面向所有人的无障碍城市, 而首要的任务就是建设一个示范性的无障碍社区。当时正在开发的Marjala居民区被市政当局选定为该市第一个无障碍示范社区项目。与此同时, Marjala居民区作为一个研究对象, 还是欧盟远程通讯应用项目、敏捷住宅项目和城市社区创新发展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确保Marjala社区的无障碍性, 约恩苏市政当局及时推出了一整套对住宅设计进行规范的具体指导方针, 要求社区内所有的住所、道路和公用设施在设计时都必须周密考虑老年人和各类残障人士的要求。例如, 对门、走廊和电梯的宽度, 对社区内的公路、人行道、小径、桥梁、停车场、绿地、广场等都有详细的无障碍化要求, 以确保满足老年人和各类残障人士的出行需要。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Marjala社区还提供了多种多样的住宅供给方式, 其中包括出租住宅、部分产权住宅、使用权住宅、租购住宅和自住住宅等形式。

为了把Marjala社区建成为一个高质量的无障碍社区, 1990年约恩苏市政当局组织了一次面向全芬兰的Marjala社区总体规划建筑设计大赛。在大赛参与者提供的大量方案的基础上, 最终制订出了高水平的社区建设总体规划。社区开发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一期工程于1995年7月竣工, 二期工程于2000年竣工。一期工程非常成功, 以致刚刚竣工、居民尚未入住的时候, Marjala社区就被定为当年芬兰住宅展览会的举办地。从7月14日到8月13日, 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 来自芬兰各地的大量公众参观了该社区, 好评如潮。

当然, 从广义来看, 社区无障碍化旨在为人们提供积极的生活环境, 这不但意味着在硬件设施方面要尽量满足所有住户的需要, 还意味着在软件建设方面也要尽量满足所有住户的需要。

在芬兰,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包括老年人、失业者、在家工作者、年轻人在内的大多数居民一天的活动范围几乎都在居住区内。但芬兰很多老社区不能提供足够的活动设施和机会, 无法满足新的生活方式的需要。以约恩苏为例, 该市1995年6月的失业率高达27.1%, 其中长期失业者和年轻失业者所占的比重均呈上升趋势。实践已经证明, 社会排斥和社会隔离行为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政府将不得不为此支付高昂代价。而如果政府能主动为失业者和年轻人创造大量活动机会, 并在不同年龄人群之间加强沟通与合作, 那么一个和谐的社会将为政府节约大量财政支出。

有鉴于此, Marjala社区的定位之一, 就是通过和市政当局合作, 构建社区网络, 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 创造各种就业机会, 使社区居民不仅愿意在社区内工作, 而且乐于在社区内生活和休闲。

然而, Marjala社区作为约恩苏市郊的一个居民区, 预计最终只能容纳3000位居民。对于商店等商业和服务业网点来说, 这样的人口规模显然是非常不经济的。因此, 只有依靠公共支持, 建设信息化社区, 居民们才有可能获得所需的服务。为此, 在仔细研究的基础上, 开发出了一个计算机化的“多元服务”远程系统, 把面向Marjala社区的各类服务提供者进行了系统的集成。社区居民是该系统的直接用户, 他们进入系统的方式有两种, 一是通过家用电脑, 二是前往社区内的远程服务中心。借助该系统, 居民们既可以互相联络, 也可以联系家庭医生、寻求专家建议, 还可以与行政决策者商讨市政事务。为了向居民们提供多种多样的高效便捷服务, 在居民、服务经理和服务提供者的共同努力下, 该系统的功能开发还将不断深化和完善。服务经理的工作场所是远程服务中心, 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就设备使用和系统操作向居民提供培训和指导。服务提供者则可以根据居民的需要, 随时来社区提供现场服务。例如, 居民们通过和一位私人企业家合作, 开办了一个面向儿童、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的日托中心, 于1995年9月投入运行。

对于那些在家从事远程工作的居民, Marjala社区可以向他们提供配有工作间和装有远程信息接口的住宅。而且, Marjala社区的远程服务中心还充当中介机构, 一方面致力于从需要远程工作者的企业、公司、机构等组织那里获得合同和订单, 一方面向有意从事远程工作的居民提供工作设备和各种培训, 以确保他们的工作品质符合要求。

参考文献

①本案例由作者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网站的“MobileClinics Program in Maracaibo-Venezuela”编译, http://www.unesco.org/most/southam9.htm。

上一篇:兰炭产业下一篇:员工职业化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