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德育

2024-06-15

国外德育(精选5篇)

国外德育 篇1

在西方,思想道德教育称为“品格教育”,西方教育界非常重视品格教育,认为相对于传统教育中的知识教育而言,品格教育更能帮助个人实现“自我生成”和“自我超越”。可以看出,不管是在名称上还是在方法上,中外思想道德教育都存在着差异,借鉴国外道德教育的优秀成果对改进和完善我国德育工作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仅从国外思想道德教育基本方法入手,探寻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

一、国外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

1、强调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道德启示

国外思想道德教育强调学生在整个受教育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自身的感知和认识来获得道德启示,在其中,家长、学校以及社会充当辅助的角色。20世纪以来,强调学生独立性与主体性成为了国外教育思想的主流,美国教育家杜威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杜威强调教育要培养儿童的独立工作能力,以便他们独立地去获得知识,于是他主张让儿童进行“主动作业”,应该明确“主动作业”在学校教学中的地位。结构主义教育思潮创始人皮亚杰认为,儿童是认识的主体,是具有主体性的人,要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就应当为儿童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调动儿童的积极性,引导儿童主动地参与学习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让他们在发现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认知能力。在美国教育界,形成了一种普遍的认识:让孩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家长只是提供一些必要的建议。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美国父母给与孩子充分的自由,并不会告诉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是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在美国的教育观念中,更倾向于将孩子看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父母生命的延续,美国父母提倡孩子拥有独立的思维,从小培养平等意识,从而形成坚定、责任、独立等品格特征。

2、重视家庭的作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道德教育

国外道德教育不仅注重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同样强调父母的参与作用,这是国外道德教育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在美国,学生家长、学校老师联手成立了一个非正式组织PTA(ParentTeacher Associalion),PTA作为美国家长和老师的联谊会,它在美国教育界有着很重要的作用。PTA成员主要为美国家长和老师,他们在会议上会就美国当前的教育体制、教育材料和教育基金等等进行探讨,通过这种方式美国的家长都能积极地参与到整个教育事业中,他们能在对孩子的教育选择上有充分的表达。日本作为东方教育文化的代表,也特别强调家庭教育,所有的日本家庭都渴望将自己的下一代培养成为有学识、有能力、有教养的人。日本的家庭教育主要是由母亲负责,她们在各自的社区或学校中会自发形成“母亲交流会”,在与其他母亲的交流中,探讨教育孩子的各种方法,以此来提高对孩子的教育能力。对于道德教育,国外的父母同样重视言传身教,以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孩子的道德观形成,在这种积极的氛围中,学生能自觉形成敬重、宽容、关怀等社会道德感。

3、积极开展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形成品格特征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感觉训练在教育过程中占有重要作用,强调要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教材和环境,让学生实现其学习技能的训练和发展。美国教育家杜威则反对19世纪传统教育中的“呆读死记”,杜威认为,旧的学校只让儿童“从书本中学习”,教育脱离现实的社会生活,用旧的教学内容和向儿童“硬灌”知识的方法都不符合“工业时代”的需要,因而他指出,旧的教育必须改革,要培养儿童的独立工作能力,以便他们独立地去获得知识。在他看来,通过各种各样的作业,不仅可以使儿童从实际操作中学习到木工、金工、纺织、烹饪现实生活中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而且可以改变校内与校外相隔离的弊病,进而逐步实现学校与生活的统一。在美国的中小学课程中,实践课程占了重要部分,并且实践能力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占到很大比例。因此在美国,学生对实践课程很重视,不会敷衍了事,这些培养对于学生成年后会产生很大影响。新加坡教育部规定中小学必须选择参加课外活动,并且将活动分数计入成绩册。国外学校的老师经常会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等等,通过看、听、说的方式来学知识,使得学生能更快地接受。

4、主张“学校即社会”的开放式教育,使道德教育的各个环节紧密联系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明确指出:学校里面教授与训育的最大目的,是要养成学生的品性。校内学习要与校外学习连接起来。学校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任务与步骤是:首先,要形成儿童“内心的意识”,而形成这种“内心的意识”主要是通过各科教学进行的;其次,要使儿童明确自己的行为标准,这种标准就是要儿童能适应社会生活;第三,要检验儿童行为的社会效果,杜威甚至认为,学校的道德价值只能用社会利益为标准来检验。现代国外教育的普遍认识“开放式教育”即来源与杜威的“学校即社会”的主张。在英国,老师认为学校道德教育应该针对现实社会问题,客观地分析和审视学生所关心的一切道德问题。日本整个社会对教育都投入了极大热情,特别是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在一些涉及学校道德教育的问题上进行连续报道,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让整个社会的眼光都聚焦在学校教育问题上。美国中小学的教育也与社会紧紧联系,老师向学生教授社会准则和社会规范。通过“学校即社会”的开放式教育,使学生在道德教育中养成高尚的品德和社会礼仪规范。在西方的教育体系中,非常强调个人的社会礼仪教育,在英国,父母注重对孩子用餐礼仪的教育;美国父母更注重对孩子社会公德的教育,如不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女士优先等等;日本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会被要求学会正确地鞠躬。这种从小耳濡目染的社会礼仪教育,使孩子在成年以后能形成正确的社会礼仪观念,这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因此在国外教育观念中,对孩子社会礼仪的道德教育必不可少。

5、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及时弥补道德教育过程中的教育缺失

国外学校的心理辅导体系相对健全和专业化,在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健全人格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学校机构设置,心理辅导机构都是不可或缺的,在欧美各国中小学均设置了“心理辅导中心”,大学则普遍设置“学生服务中心”。而在对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中,又根据不同学生不同情况提供专门化的服务。美国学校都会聘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社会工作者来配合心理咨询治疗,为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并且保证学生隐私,因此在学生中很受欢迎。在日本,学校心理辅导机构设置率也达到了80%。国外父母在孩子还小时就会通过各种方式让孩子形成适当的危机意识,以便面对现实社会的各种问题。在日本,更是会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孩子坚毅的品格和社会生存能力。

二、国外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

与国外日趋成熟的教育体制相比,我国的思想道德教育还在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国外的思想教育方法也在影响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吸取国外优秀的道德教育方法来促进我国思想道德教育方法改革,具有必要的现实意义。

1、增强学生独立性,让学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

在我国当前教育现状中,由于传统文化影响,父母、社会、学校对孩子的教育通常表现为“你教我学”的方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完全按照教育者的意识来进行,学生缺乏独立性,依赖心理严重。要摆脱这种依赖性,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迫式、灌输式、说教式的教育方式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更会让学生失去独立人格。我国过去的教育方式在对培育学生学习主动性上有很大的限制作用。我国中小学主要采取的教育方式是“老师授课,学生学习”,是一种由上到下的一对一的教育方式。在这种方式中,老师的任务是教,学生的任务是学,二者没有很好的连接起来,学生长期在此种学习方式中容易厌倦,最后失去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学生与老师的互动性缺乏以致课堂氛围刻板、沉闷,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比较僵化。基于以上局限,我国学校教育改革中要突出改变学生的被动地位,在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教育。

2、调动三方力量,改变学校单一教育的格局

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力量构成了完整的教育体系,这三方面缺一不可,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形成一个严密的教育空间,为学生的道德发展提供协调一致、持续有效的环境。我国的道德教育形式往往忽略家庭的作用,特别是父亲角色的作用,大部分家庭由于经济原因,父亲常年忙于工作,与孩子的交流很少,使得父亲对孩子的影响越来越少,这对形成孩子健全人格非常不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没有连接起来,学校与家长的交流太少使得校内生活与校外生活相隔离。学校与家长的交流应该更加深入,定期进行意见交换,让学生的家庭教育影响和学校教育影响相互渗透、互相增长。在我国,社会对学生群体德育关怀也很有限,社会教育的影响还未能发挥出来,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力量缺乏整合,甚至会使得学生在家庭和学校受到的教育在社会环境的影响相抵消。在日常生活中,作为教育者,家长应该谨言慎行,用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对孩子施加影响,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学校教育要切实与家庭及社会结合起来,加深与家长的沟通,同时争得社会对德育的支持。当三方力量有效整合,家庭、学校、社会教育才能充分发挥能量。

3、开设实践课程,探索学生全面发展的路径

现在我国大部分中小学虽然都设置了社会实践课程,但是可以看到,在社会实践课程的开展上,老师和学生都没有真正重视起来。很多中小学的实践课程更多的是流于形式,学校和家长还是强调学习成绩的重要性,实践课程的开展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这不仅是对我国教育资源的浪费,也会影响我国德育的质量。学校在这方面应该从上到下,从家长到学生,都要积极转变观念,不能固守“分数至上”的陈旧观念,通过与国外教育方式的比较,可以真切认识到实践精神的重要作用。在课外活动的开展中,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带学生参观科技馆、博物馆等,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校教育除了传授科学知识,帮助促进学生的理论知识,还要积极探索学生全面发展的路径,教会学生怎样认识真实的社会,用科学的眼光来看待世界。

4、向开放式教育迈进,让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接轨

现实的人是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所谓人是现实的存在,是指人的活动是以一定的客观现实为前提,不能脱离客观现实社会。在我国,校内生活与校外生活联系得不紧密,使得学生处于高高的象牙塔,缺乏现实生活能力,提倡开放式教育,是要将社会基本生活准则以及道德规范融人到学校德育中,让学生尽早接触世界,这对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重大作用。在具体操作上,学校教育在面对一些教育难点时,不能回避问题,而是要积极面对。调查显示,当今我国青少年性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吸收了很多国外性观念,但是相对的我国学校性教育却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当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大于学校教育量,那学校的教育就会滞后。

5、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完善学校心理辅导体系

现实社会面临很多问题,社会压力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学生的心理发展也会发生很大变化,我国学校德育应该深刻认识到心理辅导的重要作用,通过健全心里辅导机构和心理辅导体制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在对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培养方面,可以大胆地借鉴国外教育经验,比如日本的挫折教育,日本的挫折教育从学生幼年时期已开展,旨在通过各种考验测试来提升学生的抗压力。我们在借鉴国外的教育理念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修改,在合理的情况下增加学生的心理抗压建设。当前我国学校的心理辅导还处于初步阶段,在一些操作过程上还缺乏专业性,心理辅导的理论、手段、方法都还不是很成熟,需要得到社会的极大关注,加快发展。

尽管我国学校德育工作与国外思想教育方法存在差异和距离,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认识的提高,我国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已经越来越与国外教育观念接轨,我国教育工作者在总结国外优秀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方法,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摘要:在西方,思想道德教育称为“品格教育”,西方思想道德教育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类似,都是通过对行为的引导来帮助学生形成成熟的道德观。随着中外教育界的融会贯通,越来越多的国外先进教育理论被我国教育界吸收运用,借鉴国外思想道德教育优秀成果对改进和完善我国学校德育工作有着积极意义。

关键词:品格教育,道德观,实践,家庭教育

参考文献

[1]腾大春.外国教育通史(第二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2]刘新科.国外教育发展史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3]曹孚.外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4]扈中平.现代教育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6]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国外德育 篇2

【关键词】公民教育 职业学校 德育

职业学校不仅承担着培养合格劳动者的职责,还有培养合格社会公民的责任。而公民教育并非资产阶级或资本主义国家的专利,许多教育专家都呼吁我国职业学校的德育应吸收国际上公民教育的经验,从传统德育向公民教育延伸。为此,德育课程的教学主体、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都要实现相应的变革。

一、公民教育与德育的区别

公民教育具有“存在、行为和目的”三个方面的维度。第一方面包括基本的道德品质,如关心他人、责任和义务的意识、对人类权利的尊重、公正和仁慈的评价以及文明和宽容;第二方面包括日常生活中正确的言行、参与公益性活动、遵守法律以及平和地面对错与对;第三方面包括更好的自我愿景、有所进步的社会、为未来做奉献等人生目的。

我国德育的内涵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历了三次演变:20世纪80年代,从“德育即政治教育”到“德育即思想政治教育”;1988~1995年,从“德育即思想政治教育”到“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1998年后,进一步演变为“德育即社会意识与个性心理教育”。目前,德育的基本格局依然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三大板块。虽然德育与公民教育的标准未必有“高低”之分,但显然公民教育的内涵的确比德育的内涵大。

二、国外公民教育的实施情况

(一) 课程设置

在西方、东欧、亚洲和各地区,无不按照本国和本地区各级学校的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体系而设置德育课。具体地说,尽管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学校德育,叫法不一,课程设置也不尽相同,但一般都把德育作为一门正规课程来讲授。比如,英国、加拿大、德国等西方国家称德育为“政治教育”,美国称“公民教育”,西班牙称“公共之道教育”,香港和美国一样称为“公民教育”

(二)德育方法

1.课堂师授是传授道德知识的基本方法。在国外,常见到的也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下面记。尽管国外学生在课堂上可以随时提问,授课教师在课堂上也开玩笑,但课堂教学仍然普遍运用传统的“灌输教育法”。可以说,在国外学校诸种德育方法中,课堂“灌输”则是国外学校无不采用和施加意识影响的基本方法。

2.课外、校外活动是施行德育的重要形式

尽管各国社会制度不同、国情不一,培养人才目标迥异,但其学校无不为了弥补课堂德育课程时间和方法的不足,而无一例外地增加学生参加课外、校外活动的机会,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并不断创新开展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风格迥异的德育活动。如举办各种不同的理论讨论会、演讲会、报告会、展览会,等等。

三、对我国职业学校德育的启示

(一)职业学校德育指导思想的转变

在我国,公民社会正在加快形成,国家对公民文化素质、生活能力、基础知识等方面的综合要求逐步提高。职业学校的德育内涵应向公民教育延伸,以公民教育作为学校德育新的着力点,应把“公民道德、公民价值、公民知识和公民能力”作为其核心目标。

(二)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的实施

1.德育课程的授课主体

从国外公民教育的实施情况看,学校、家长、社区服务机构、宗教机构等都是公民教育的承担者,而在学校层面达成的共识是:公民教育应该贯穿整个学校教育过程,因此所有教师都必须参与,共同承担德育责任。我国职业学校应根据学校、社区、城市等特点,结合实训场地、企业工厂等的实际情况,根据每一次德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实训特点设定授课主体。

2.德育课程的教学形式

以公民教育为内涵的德育课程以开设“专题”或者“主题”课为主。“主题”形式的公民课程可以结合职业学校学生的不同年級以及专业方向,开发不同的主题。“专题”形式的公民教育可以通过其他各类活动进行。学生对德育课程的学习应以实践、参与等形式为主,以学科课程学习为辅。

(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的评价

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的评价应当改变单一的考试考核模式,而以学生的参与、态度、能力表现等进行生成性评价,评价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社区,甚至是学生自己。总之,评价的目的是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工作世界、生活环境、社区服务、职业道德等的理解,让学生真正体会一个民主、公正、人道、受尊重、鼓励理性参与的教育环境,在真实和不断进步的公民生活中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公民,这才是德育评价的真正目的。

(四)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实施的保障

教育家杜威和陶行知先生都曾经强调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的命题。“公民教育是典型的社会化课程,与社区和社会的联系是必由之路”。职业学校的德育课堂应当把学生放归“生活”这个大森林,让学生在无时不变的生活、工作中学会知、行、言合一。在德育课程教学设计上,除必要的直接德育内容与教学形式的改革,更应走出校门,将和谐社会建设者的价值追求落实到社会生活、工作世界的改造中去,让学生在一个和谐、民主的教育生活中成长为合格的劳动者、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

1.建立校外德育教育基地

通过合作交流,让师生以小组、班级或年级为单位分批分期地走出去,深入校外德育基地进行参观、学习,开展相关的德育教育工作活动。 通过学生在企业实习,在具体职业环境的氛围中,进行有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创业精神等教育。如成立企业德育实习工作小组,加强厂纪厂规教育;加强事业心、责任感、诚信和道德等教育,让学生直接感受到企业、社会对他们的责任和要求。

2.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德育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学校要充分利用社团组织,寓教于乐,培养情趣,锻炼意志。除了组织技能大赛及校园文化活动外,还要适时开展青年自愿者服务、社会调查及拓展训练等活动。近几年来,由于拓展训练活动的目标和企业职业精神要求贴近,越来越受到中职学校师生的欢迎。部分学校特别是私立学校把军训和拓展训练相结合,受到很好的效果。

国外德育 篇3

英国、法国、新加坡、日本等国都专门设置了德育课。英国中学的德育教材是《生命线》, 很有特点。如教材上有这样一些问题:有人纵火会发生什么?一个男孩请他喜欢的女孩看电影, 该由谁付款?为什么?让学生讨论, 学会做判断。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关心和发展深思熟虑的生活方式。日本的道德课教学方法也是多样化的, 如讲解、讨论、看录像、演剧、唱歌、辩论等。不拘一格、活泼有趣。道德课的评估不打分, 而是对学生的有关认识特点和行为倾向进行分析。在美国, 虽没有专设道德课, 但美国很注意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德育。学习任何一门专业课都要回答三个问题:这个领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它所涉及的社会和经济的问题是什么?要面对哪些伦理和道德问题?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去思考与专业有关的社会伦理问题, 有利于德育目标的实现。以上这些做法都值得我国学习。笔者认为, 教育背后所包含的教育的方向、目标和措施是值得我们为之反复思索和考量的。

一、人的社会本质决定了教育要面向生活

现实的人是教育的基本出发点, 确定人的存在是理解教育的思想路线。所谓人是现实的存在, 是指人的活动是以一定的客观现实为前提, 不能脱离客观现实社会生活环境谈论人的意志、欲望、理想与能力, 不能把人的需要、理想、能力与客观现实生活环境割裂开来, 教育是要培养人认识现实、超越现实的意识与能力, 而超越现实并不是脱离现实。因此, 强调教育面向生活世界, 首先是把生活世界理解成个体成长的现实场所。学生是与世界紧密联系着的独立的个体, 不是孤立的, 而这种联系, 既有观念的、思想的, 又是观念、思想的现实化。学校教育只有面对现实社会生活, 积极回答生活过程中提出的鲜活课题, 帮助学生接触社会、认识社会、理解社会, 提高选择能力, 这样, 生活世界才是实现学生成长的场所。

二、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教育面向生活世界, 目的是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以此阐明教育存在合理性的前提与基础。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世界, 从这一视角理解教育面向生活世界, 教育属于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方式, 具有客观现实性, 不是抽象的理性或抽象的思辨活动, 这与传统教育观有很大区别。当然, 学校教育是传授科学知识的场所, 人需要学习与掌握科学知识, 但是, 人的成长又不能仅仅依靠科学知识, 知识未必能使人变得崇高和富有教养, 因为人的成长是“实践的”, 抽象理论的灌输, 只是为人的成长提供了条件, 而人的成人与成才, 必须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实现的。现实的社会生活, 是展示人的个性、品质、才能的场所, 由此至少从两方面感受到教育面向生活世界的意义:一是揭示教育活动的现实依据, 使教育避免成为空想与浪漫的幻想。二是强调教育活动客观现实制约性, 不能脱离社会条件谈论教育活动, 以避免把教育变成是主观的智力活动。

三、教育过程应在师生互动中培养改造社会生活的信仰与立场

强调教育面向生活世界, 是把教育理解成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关系, 师生互为主体。反对把追求分数、考试成绩作为教育目标, 不再把教育看做是教师传授知识、提出德性品质要求的布道者, 甚至是具有绝对权威的知识拥有者的角色, 因而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形成的师生关系还有更本质的内容, 这就是现实的人与人的交往关系, 彼此分享知识、情感、志趣和信仰, 双方以人的方式理解对方、评价对方, 突出人的主体地位, 而不是彼此将对方当做实现某种目的的工具。

教育面向生活世界, 并不是回到现实生活本身, 而是强调教育培养的人具有批判与反思现实社会生活的意识与能力, 这体现了教育具有超越性的特征, 即教育活动就要让学生确立追求理想社会、改造现实社会生活的理想与信仰, 有了追求理想的社会生活信仰, 才能不断进取、努力工作、学习和生活。

四、面向生活世界的德育工作应有具体的措施

现代社会的重要特点是专业分工十分细致, 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每个人都要面临着专业化的挑战, 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多种社会角色。因此, 学校教育除了传授科学知识、帮助促进他们的专业水准外, 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成为一名社会合格公民。社会合格公民, 基本一条是具有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责任心。笔者认为西方经验主要给我们在实践上有三点启发:

1. 定量组织课外校外活动

新加坡教育部规定中小学生必须选择参加课外活动, 并把分数计入成绩册。他们推行真实教育, 课堂讲授结合社会生活, 不但带学生去参观社会发展的成就展览, 也带领学生参观监狱、禁毒展览、反艾滋病展览等。这样, 学校德育就是开放的, 延伸到学生的校外生活中。

2. 强调隐蔽课程的潜移默化

师生关系、教师对教学所持的态度、学校提倡的东西、校内的舆论导向、校园的面貌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作用不亚于正式的课程, 所以西方国家称之为“隐蔽课程”。美国教育界历来重视隐蔽课程对于学生思想品德成长的作用。一是力求课堂学习与环境教育活动目标一致。二是校园环境应与社会环境相一致, 校内生活的伦理准则、价值观念应该与社会一致, 这样在校内生活中获得的经验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

3. 以细致的管理对学生严格要求

许多国外学校十分重视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道德行为导向的管理。美国的公立学校也有类似我国学校的“班主任”制度。中小学班主任除了要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外, 还有管理学生的“硬任务”, 如学生的注册、考勤、身体及心理状况, 组织参观、旅游, 与学校和学生家长联系等。

国外德育 篇4

一、德育的内涵

德育从字面上讲即道德教育。要澄清什么是德育, 首先需要考虑什么是道德、教育与道德之间的关系。道德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 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1], 包括私德、公德和职业道德。在学校教育中, 私德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在与他人交往中良好的个人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公德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和良好的社会公德行为;职业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学校教育让学生拥有在今后社会工作中符合职业道德要求的道德意识道德行为[2]。道德包含理想层次、原则层次和规则层次三个层面的要求。道德理想是最高的道德境界, 是学校希望学生去追求达到的, 道德规则是要求学生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 道德原则是在某些情境条件下可以变通的行为规范[3]。

二、国外高校德育现状

(一) 美国高校德育

美国高校德育的主要内容有公民教育和道德教育。高校公民教育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本国政治制度、宪法和公民的基本权利, 对学生进行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平等等思想的宣传和教育。道德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科学的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4]。在道德教育实践过程中, 美国高校主要通过课程教学、课外活动和环境熏陶等方式进行。首先, 通过课程进行直接的道德教育。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 是一种在大学本科教育中提供给学生一定程度的知识以培养具有综合判断能力人才的教育培养方式[5], 美国的大学都在通识教育中设置公民和道德教育课程, 在专业课程中也进行公民和道德教育。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公民和道德教育的内容。如在行政管理学院设置行政伦理学。另一种是以公民和道德教育为目标的专业课。其次, 通过课外活动进行间接的道德教育。课外活动包括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美国高校的校园活动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校方发起的活动, 如很多大学利用入学教育计划让学生了解校纪校规、介绍校规等。另一种是学生自发组织的活动。学生参加的社会活动主要有社会政治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6]。如反对战争、环境保护、倡导男女平等运动, 通过参加社会政治和服务活动, 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促进自身价值观念的成熟和科学化, 学会关心他人, 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再次, 通过环境熏陶进行道德教育。美国大学都很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在校园物质文化上, 加强其物质环境的建设, 校园硬件设施的设计上渗透校园精神, 努力营造学习氛围;在精神文化上, 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 增强学生的归属感, 培养学生对学校的热爱之情, 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责任感;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建筑、博物馆、战争遗址等, 使大学生在无形中接受了道德教育。

(二) 德国高校德育

德国在《联邦德国教育总法》中对学校在德育方面的目标规定到:“使学生具有必要的思想品质和行为标准, 使他们具有为发展社会生活、发展科学技术而献身的精神……”[7]德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实现途径主要是通过各学科、各专业的渗透。德国高校普遍开设伦理学、神学、教育学、法学、经济学等类课程, 这些课程是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主要载体, 同时, 学校还要求学生在学习主修专业时, 都要从历史、社会和伦理学的角度探讨分析。德国高校通过这种渗透方式对学生进行民主、自由、博爱的价值观念教育。德国高校德育的另一条重要途径是通过考试制度[8]。根据国家的要求, 各专业资格考试都必须包含本行业规章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内容。如教育等专业的学生, 需要通过师德考试。在德国, 还通过社会团体、公共机构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这些社会团体和公共机构经常结合国内外的政治形势举办讲座、报告会、讲解国内和国际大事、法律知识、职业道德等[9]。心理咨询是德国高校实行德育的又一途径。德国几乎所有高校都设有心理咨询类机构, 高校通过心理咨询为学生提供生活、学习、就业上的帮助, 指导学生思想和心理上的成熟, 对健全大学生人格等起着重要作用。

(三) 英国高校德育

首先, 通过课程教育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一方面, 高校开设德育课程, 如宗教课、道德课。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并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反省, 鼓励学生探求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另一方面, 在其他学科课程中渗透德育, 如通过历史教学,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其次, 英国的德育教育尤其看重生活的感染和环境的熏陶。英国高校对校园环境的设计、硬件设施的布局、教室环境的布置等渗透着德育的功能。比如牛津大学优雅的校园建筑、学校的钟声构成了学校独特的文化特点, 培养了一代代优秀的学生[10]。再有, 高校非常重视教师的个人品德和修养, 强调教师在学生优秀品格形成过程中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注重教师的个人品质和修养对学生人格的影响, 强调全体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应当通过自己的政治态度、道德品质和生活方式, 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施加影响[11]。此外, 高校还非常重视发挥社会服务对学生德育的功能,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服务活动,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增长道德意识, 提高道德责任感, 养成高尚道德行为, 培养道德情感。

(四) 日本高校德育

日本高校的德育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资产阶级民主教育、个性教育、人生观教育、国际意识教育、创业精神教育[12]。日本高校的德育途径也是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首先, 重视教师的言传身教。学校要求老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指导和影响学生的道德行为。其次, 通过课程的设置进行间接灌输。在日本高校中, 任何专业的课程体系中都包含有很多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再次, 重视与中小学德育的联系, 日本高校与中小学的德育具有系统性、层次性, 彼此在德育目标、内容、方法上侧重点不同, 相互衔接, 分工合作。同时, 日本高校通过各种社会实践促进德育[13]。如日本高校鼓励学生到工厂、公司、商社去干临工,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职业规范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等。

三、对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通过对国外高校德育工作的了解, 可以发现国外高校德育的一些措施、手段和办法值得参考和借鉴。

(一) 德育目标明确化

德育的目标是德育实践工作的方向性指导。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国普通高校德育教育大纲》规定了我国高校德育目标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但这些只是纲领性的要求, 不能直接成为高校德育的内容, 如果高校在实践过程中采取灌输式的教育方式, 必然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因此, 这就需要我们从纲领性指导要求出发, 制定出具体明确的、符合社会需求的、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可行性目标, 高校还可以结合本校的发展定位、发展特色创造性地制定出适合本校的德育目标体系。

(二) 德育途径多元化

首先, 通过专门的道德课系统地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和理论, 如可在高校开设“公民道德课”、“思想品德课”、“修身课”、“人格教育课”等, 其次, 通过专业课程的教学间接渗透道德伦理和价值观念, 可以借鉴美国高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设立专业伦理学的方法, 或是学习德国高校要求学生从社会学、伦理学等角度学习和研究专业知识。再次, 建立咨询机构指导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 培养大学生的各种德育实践能力。高校的咨询指导工作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在生活、学习、就业、心理等方面遇到的困难, 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促进学生在思想和心理上的成熟、人格的健全,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最后,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将校园文化作为德育的隐性课程, 也将德育隐蔽于学习活动环境氛围中,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德育影响, 充分发挥环境的熏陶作用。

(三) 发扬民族特色的德育

从对中外高校德育工作的简述中可以发现, 高校德育具有与本国政治经济制度相适应的特点, 因此, 我国高校首先具有通过德育向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特点。但除此之外, 作为一个具有悠的久发展历史、优秀的文化遗产和优良的文化传统的国家, 我国的高校德育应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 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高校德育体系, 使优良的文化精华融入学生的心灵, 内化为学生的品质。

(四) 提高教师素质

首先, 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主动体验社会生活, 以有利于学生道德精神的培养。其次, 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行为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学生的道德水平, 因此, 教师应严格要求和规范自己的言行, 在学生道德意识、道德行为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积极的示范作用。最后发挥教师多重角色功能, 所谓“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对学生提供价值观念的指导、专业知识的传授, 还对学生提供心理及生活上的指导, 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参考文献

[1][2][3]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3.

[4][5]周中明.中美高校道德教育途径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04.

[6]白扬.中美高校德育目标及实施途径比较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 2014.

[7]汪宗田, 傅安洲.德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述评[J].思想理论教育, 2007 (1) :23-25.

[8][9]汪宗田, 傅安洲.中德高校德育实施途径的异同[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5 (4) :71-73.

[10][11]黄海, 孟祥芬, 王志贤.英国高校德育工作实施途径、特点及其启示[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院, 2010 (10) :78-80.

[12]潘虹.日本高校德育内容及对我国的启示[J].学理论, 2013 (35) :295.

国外德育 篇5

一、针对当前学校德育重视理论灌输, 轻视实践教育的问题提出异议, 主张德育应该回归生活

传统的德育教学方式主要是以理论灌输、理论认知为主, 因为认知发展理论使大多数人认为, 理论教学有利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养成, 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水平, 但是每一种理论都有它存在的不完善性, 认知发展理论也是如此。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尼珊对这一理论进行了论述, 他认为人们的行为违背了相关的道德制度, 是因为人们的心里不存在一种动力, 而这种动力恰恰是促使人们持续性、永久性的遵守道德规范的必要条件。这种动力与人的情感、意志、德性、欲望是有着严格区别的, 所以说, 认知发展理论有其缺陷性, 是不能正确解释故意失德现象的。[1]

《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也从德育的目的角度对学校的德育教学模式提出了见解, 德育的目的应该是让每一个人学会仔细思考道德问题, 最终得出是非曲直的结论性意见;应该根据时代的变化和我们的生活实际重新建立道德原则和准则, 如果只是一味地灌输传统的道德内容是不能够达到我们理想的教学效果的。所以, 德育的目的应该以培养学生对道德问题的思考能力为重心, 而不是关于道德规范的强行灌输。[2]

约翰·威尔逊, 上世纪中期至今欧洲德育研究方面的佼佼者, 擅长从哲学角度对德育问题进行研究。《道德教育新论》中指出, 他之所以坚持使用道德教育这个词语, 就是让人们认识到德育与科学和古典教育一样都是在某一特定的思维方式上或生活世界领域中的教育。约翰·威尔逊就传统道德教育方式进行了阐释———教育者应该传授受教育者合理的道德决定和执行这些决定的方法与技能, 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

二、与传统德育教学模式不同, 新的德育模式建构主张回归生活世界, 它以生活实践教育为重心, 反对传统理论灌输, 它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为主, 代替单纯强调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 使德育教育走出课堂, 面向社会

学生常常出现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不统一的情况, 其原因有很多。按照实用主义者杜威的理论, 其主要原因在于学校德育培养目标有所偏差。学校应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而不是“关于道德的观念”。

由此, 杜威认为:首先, 由于学校生活和学科教学与德育息息相关, 教育者应该以学校生活和学科教学为平台, 对学生开展“间接的道德教育”, 学校生活、教材和教法是“学校道德的三位一体”, 密不可分, 是德育的宝贵资源;其次, 作为社会基层组织之一, 学校是教育学生的直接阵地, 而教育行为由此也称为一种社会实践过程, 因此, 学校生活是社会生活的浓缩体现, 学校德育应该紧密以社会生活为依托和导;再次, 社会实践是德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学生要在社会生活中完成道德实践。正如在岸上永远学不会游泳一样, 要想学会游泳就首先要学会在水中进行实践。德育亦然, 空洞的规则灌输取代直接参加社会生活, 其教育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缺少了实践的桥梁, 学生永远无法到达道德的彼岸。

三、构建德育与生活的有机联系, 建立生活实践的有效平台, 才能科学促进学生品德的养成

法国著名教育家涂尔干在他的个体品德社会化理论中指出, 只有社会化了的人才能适应在现实中的生存要求, 社会也只有通过社会人的共同建设, 才能满足政治、文化等的发展需要。而人的社会化就是使受教育者的德、智、体等各方面都得到科学培养和合理发展, 以适应群体社会政治、文化等在总体上对个体存在的要求。因而, 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使每个自然人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社会人”。

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家庭培养三位一体的教育对个体的道德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个体作为社会的一部分, 需要从社会生活实践当中获取德育的素材, 正如涂尔干所说的个体品德社会化才是德育的目的, 而学生道德社会化主要是在学校生活中完成的, 所以学校生活德育不得不予以加强。

通过对回归生活世界理论的研究, 西方哲学开始关注人的现实生活。高校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 已经引起这种理性的关照。回归生活世界, 已经成为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命题。

摘要:对现实生活的关怀是20世纪西方哲学的重要特征, 人和人的道德向现实生活回归, 既是哲学命题, 也是教育命题。因此, 为了提高高校德育的时效性, 教育界也一直在广泛关注高校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问题研究。为了给这一问题的研究提供有效参考, 本文就近半个世纪以来西方国家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

关键词:生活世界,高校德育

参考文献

[1]Mordecal Nisan.Personal Identity and Education for the Desirable.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2005, (1) :15.

上一篇:行走机构下一篇:容量最大化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