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市场(精选12篇)
国外市场 篇1
从国外成功企业的营销实践看, 他们都有高超的市场竞争战略, 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现摘编几种较为常见的市场竞争战略, 企业可以酌情灵活借鉴和运用。
一、物美价廉战略
物美价廉战略, 是商品生产和销售中最基本的战略。有关资料说明:一般情况下, 当产品数量在单位时间内提高一倍时, 该产品的成本必将降低20~30%。
美国一家公司接受了社会上一位工程师的一项新产品设计——一次性使用尿布。这种尿布比布质更为吸尿, 而且贴肉的一面干燥柔软。该公司制作了新产品投放方案, 首先决定进行市场调查。他们通过家庭访问、电话访问、发意见征求书等形式, 对100多万“妈妈”进行了调查, 结果妈妈们一致认为, 现在使用的尿布用量大, 洗涤麻烦, 带孩子外出不方便, 而且最大的问题是尿布湿漉漉的, 孩子的皮肤被刺得发红, 妈妈很心疼。同时关于市场潜力的调查表明, 全美国每年要换用150亿次尿布, 这是一个很理想的市场。
紧接着公司对此进行了商业性分析, 财会部门认为一块尿布只能带来很少的利润, 唯有大量销售才能聚起巨额利润。同时也只有大量生产, 才能降低成本, 足以和其他布质尿布竞争。广大部门对尿布的名称进行了筛选, 在七八种提案中选定用“贝贝”这个名字, 包装部门设计出一种式样新颖、妈妈们便于携带、摆在橱窗里很显眼的匣子。销售部门选定伊州作为实验性市场, 进行新产品试销。根据调查分析, 公司决定每块尿布从10美分的价格试销, 预计销售4亿块。但试销的结果, 实际销售数量仅为预计销售量的一半, 很不理想。
后来, 公司研究发现, 在整个试销过程中, 没有把价格这一环节与消费者联接起来。消费者很欢迎这种新产品, 但每块尿布10美分太贵, 在带孩子旅游或参加宴会的时候才舍得使用, 长期使用负担太重。这样看来, 消费者对“贝贝”尿布还是有强烈兴趣的, 关键在于价格。
于是, 公司再次进行了成本分析, 寻找节约的途径。研究表明, 如果每年生产10亿块, 其管理费用和固定成本 (折旧等) 与生产4亿块相同。而单位成本可降低40%, 售价从10美分降至6美分。再投入市场后, 物美价廉的“贝贝”尿布需求量巨增。不久, 美国有一半以上的婴儿都用上了“贝贝”尿布。
二、优质高价战略
优质高价战略, 对产品的质量和设计要求极为严格, 所设计的产品必须树立高档次、高极品的形象。
新加坡有个大型海鲜企业——海鲜市场和餐馆, 占地22亩, 有一批操各国语言的服务员, 用多种文字做广告、印制宣传品。它的广告牌只有一句话——“海里游的, 这儿都有!”
它的最有说明力的特点, 是胆略!胆略首先表现在说到做到, 表里如一。“海里游的, 这儿都有”——大到100多吨的鲸鱼身上的每一可食部位, 小到显微镜下才能看清富有营养的浮游生物, 确实在这里应有尽有。至于龙虾、鲤鱼、梅花参等高档海鲜, 在这里成了常品, 随时可以买到。
当顾客提出要购买的某一件东西恰好断档时, 他们首先表示歉意, 几分钟后即可将货送到你眼前。根据特殊的需要, 则请你留下电话号码及通讯地址, 一般在12~14小时内, 就可以送货上门, 或者通知你来取。
怎样才能做到这点呢?那就是不惜重金, 到世界各渔业公司组织货源。这是一项极为繁重费钱的工作。有一次, 有位德国人要吃新加坡活的壳鱼, 海鲜公司闻讯立即行动。
他们派人用特殊鱼网到特定海域打捞, 鱼网出水前一刹那, 用一种特殊吸管连鱼带水一起装入了一个特殊容器;专车送往机场, 等待的专机立即起飞;在飞机上, 还将保证适当温度的海水、适量的氧气供应, 到达目的地, 又有专车抢运, 才可保证千里之外的顾客得以尝鲜。
如此一番忙碌, 其代价可想而知。只有世界名都的几家大餐馆和一些政府要员、皇亲贵族、豪富巨贾才敢问津。即便如此, 也是赔钱买卖。试想, 动用专轮、专车、专机为了几只海鲜, 该付出何等代价。不过赔钱也干。因为他们心理明白只有保住招牌, 保住信誉, 才能取得顾客的信任, 才能赚取更大利润。
三、优质名牌战略
优质名牌战略, 又称差别化战略。商店里所陈列的商品琳琅满目, 千差万别。商品的差别不仅有外观的不同, 更有内在质量差别、性能差别、等级差别和价格差别等等。在分析商品的各种差别时, 最值得重视的是商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差别。
怎样才能使本企业的商品有力地占据消费者的心?这就是差别化战略所要解决的课题。一般在制定差别化战略时要求掌握3个要点: (1) 创造独具特色、精益求精的产品; (2) 广告宣传生动切实; (3) 销售服务周到细致。
伊斯曼·柯达公司是美国最大的照相机和摄影器材制造商。出售胶卷占公司总销售额的65%。20多年来, 柯达公司在日本出售的胶卷数量比其他任何国家都要少。这所以如此, 是因为与占据市场大部分的富士和樱花 (现名柯尼卡) 胶卷公司有强烈的竞争。
直到1975年, 在日本柯达彩卷比黑白卷的销量剧增。然而到1976年运往日本的胶卷首次轻微下降。彩卷和黑白卷加在一起降低了10%, 仅黑白卷一项就下降16%。按日元计算, 彩卷和黑白卷下降数量的对比是富有戏剧性的:按数量计算彩卷占所有胶卷的50%, 但按日元计算则占78%。
1977年1月, 公司决定对其在日本的销售采取一些措施。国际经销部提出的评估报告认为, 经销工作的重点应在彩卷上使劲, 它比黑白卷更为重要。同时指出:柯达彩卷与其竞争对手存在价格差距, 和富士卷相比, 在货架上的位置不显眼, 牌子知名度不高人们不敢贸然试用。事实上除非营业员推荐, 顾客是不买柯达彩卷的。
为了让经销商更积极地推销柯达彩卷, 提高牌子的知名度和最终销售量, 公司采用的推销办法是:通过降价来缩小价格差距, 改变价格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鼓励试用, 使那些不信或很少相信名牌的人转向购买柯达。公司还要注意他们的战略, 由于这个项目包括零售商在内, 所以要引起他们重视促使他们发挥干劲。于是, 一方面进行降价, 降低批发价来激发零售商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 开展广告宣传活动。
柯达公司在日本的经销领导谈到这项活动的优缺点。他指出, 日本的零售商喜欢要招贴画和彩色商品展示设备, 因为这样能吸引更多人到商店里来, 而单纯减价则不能招徕顾客。和照相联系起来, 招贴画也能大大提高柯达牌子的知名度。他还强调指出, 柯达是市场上质量最好的彩卷, 降价能在国内外招徕一些顾客, 如将价格下降过猛反而会引起人们怀疑。日本人非常喜欢审美比赛, 零售商为展出而感到骄傲并赠送小猫的招贴画, 这样可能会吸引那些不相信这个牌子的顾客, 而他们正在成为攻克的主要目标之一。
四、间隙产品战略
间隙产品战略, 又称补空白战略。企业在全面调查分析市场情报时, 有可能发现市场中存在的漏洞, 即没有被满足或满足程度比较差的市场面。市场漏洞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1) 消费者急需某种商品; (2) 市场上短缺某种商品; (3) 未问世却急待开发的商品。
卓越的企业家总是善于捕捉有利时机, 创造奇迹。例如,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开发轻便型轿车, 就是实例。原来市场上流行的轿车有许多优点, 但是根据市场情报反映:“普通消费者曾提出三大缺点:一是价格高;二是耗油多;三是车体大。”由于以上三大缺点, 很多人想买买不起。针对消费者的急需和市场上短缺, 丰田及时开发了价格低、耗油少、车体小的轻便型轿车, 这种轿车很快畅销国内外。
国外市场 篇2
2011级P3班 刘瑞 201122030194
麦当劳企业背景:
1940年,麦当劳兄弟在美国加州开设了第一家快餐厅,这也就是当今全球快餐业霸主麦当劳的原型。1955年,麦当劳品牌创始人雷·克罗克开设了世界上第一家麦当劳餐厅。1967年麦当劳在加拿大开设了它的首家国际餐厅,正式开始了它的国际化征程。如今,麦当劳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快餐连锁企业之一,在世界 120多个国家中共拥有 32000多家餐厅,年营业额约 270亿美元,象征麦当劳的巨大金色拱门标志几乎分布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麦当劳成为快速、方便、清洁和优质服务的代名词。麦当劳和可口可乐一样俨然成为美国产品、美国企业、美国生活方式甚至是美国文化的象征。
特许经营模式: 麦当劳的快速扩张和它采用的直营加特许经营模式有关。所谓特许经营即是授权方授予购权方或加盟方独立经营的特许权。所授予的权利可以包括店名、产品、经营管理和营销技术、商业研究成果等。特许经营模式中,授权商一般不对特许企业投入资金,加盟商向授权商购买特许经营权,并按约定比例每年向授权商支付年金。加盟商拥有销售、人事和分配权,但经营决策权高度集中在总部,授权商有义务向加盟商提供经营及销售的相关技术并加以指导。
特许经营模式能够更好的应对目标国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规避可能存在的市场限制,更适应目标国的文化,因此降低经营的风险。同时特许经营模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连锁企业的资金和市场费用的投入,能够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品牌运营、产品研发和特许经营管理中。
餐饮业是最适合特许经营的五大行业之一,餐饮业的特许经营操作简单,市场广阔。餐饮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相对容易标准化,因此也就更容易复制。根据美国中小企业局调查显示: 同样是经过 5年的经营,加盟餐饮企业连锁店经营的成功率高达 80%,而自行开店的成功率仅为 20%。因此,无论是加盟者还是急于扩张规模的连锁企业来说,面对如此之高的成功率,积极采用特许经营的模式就毫不奇怪了。
麦当劳独特的特许经营模式: 采用特许经营模式进行扩张的企业很多,但为什么只有麦当劳在全球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呢?麦当劳并不是餐饮业特许经营的发明者,但通过它长达四十余年的攻城掠地,成为全球最早、最好和最充分运用特许经营的公司之一。
麦当劳的特许经营模式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在授权加盟的过程中,麦当劳更加强调品牌、商标、经营模式和店铺设计等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特许方式。麦当劳公司在土地和建筑中投资,特许经营者则在商标、装修和设备上投资。麦当劳公司通过授权加盟,向符合条件的加盟者收取首期加盟费,并通过特许经营的系统按营业额的百分比向加盟者收取租金和特许权费,加盟者则通过经营餐厅赚取利润。
麦当劳所认为的理想加盟者的条件如下(以中国市场为例):
1、对于麦当劳的品牌有强烈的认同感,并愿意将麦当劳作为唯一的事业;
2、具有追求卓越的精神,成功的商业经营经验,良好的企业管理经历、不同的行业专长;
3、愿意在经营期内全职且对餐厅的日常经营工作全力以赴;
4、申请人本人愿意花
9-10个月的全职(或者更长时间的兼职)投入并完成特许经营前训练和评估;
5、没有犯罪及破产记录,忠诚正直的品德操守;
6、具备申请特许经营麦当劳餐厅足够的财务条件:个人至少拥有 200万现金或等同现金的股 票、债券、房屋等可以变现的资产。
可以看出,麦当劳非常注重加盟商的选择,对加盟商不仅有资金、经验的要求,还有价值观、认同感的要求,期望通过这些相互之间的认同,与加盟商建立相互制约、共存共荣的合作关系。
麦当劳在处理总部与特许分店关系上非常成功,首先麦当劳收取的首期加盟费和每年的特许费包括房屋租金都很低,大约是营业额的 18%,减轻了各分店的负担;其次是总部始终坚持让利原则,把采购中得到的优惠直接转给各特许分店;第三是麦当劳总部不通过向加盟商直接出售设备及产品的方式来牟取暴利。麦当劳通过与专业供货商签订合同,由它们向各个分店直接送货。麦当劳坚持的是“互利互惠、放水养鱼”的合作原则和“加盟者先赚钱,连锁盟主再赚钱”的服务理念。
麦当劳的诚意换来了加盟者和供应商的忠诚,麦当劳与加盟者、供应商的关系是相互制约、共存共荣的合作关系。这种共存共荣的合作关系,为加盟者各显神通创造了条件,使各加盟者营销良策层出不穷,这又为麦当劳品牌价值的提升立了汗马功劳。例如,风靡全世界的“麦当劳叔叔”就是美国一个成功的加盟者与广告公司创造出来、总公司启用并推广的;“联合广告基金会”模式也是由麦当劳加盟者在 1996年创立、后被总公司采用的。另外,加盟者对总公司的合理建议,也形成了动力,促进了麦当劳公司的改革,从而“麦当劳”品牌增强了市场竞争力,麦当劳公司也获得更大的发展。
麦当劳的经营之道: 麦当劳公司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房地产营运收入、从加盟店收取的服务费和直营店的盈余三部分。由于加盟者一般都没有足够的资金支付高昂的土地费用和建筑费用,通常也无力争取贷款。麦当劳公司就负责代替加盟商寻找合适的开店地址,并长期承租或购进土地和房屋,然后将店面出租给各加盟店,获取其中的差额。这是麦当劳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这实质是麦当劳房地产公司(为实施房地产策略而成立的公司)用各加盟店的钱买下房地产,然后再把它租给出钱的加盟店。这种房地产经营策略,实际上是把债权人的权利转让给了麦当劳房地产公司,以使它能具备从银行取得贷款的资格。这既解决了加盟者开店的资金困难,又增加了麦当劳公司的收入,同时,通过控制房地产,更有利于麦当劳加强对加盟者的管理。资料表明,至上个世纪 80年代中期,麦当劳已有的的近万家餐馆中,有 60%的房地产权属于麦当劳总部,另 40%是由总部出面向当地房主承租的。因此,房地产收入成为麦当劳的主要收入。麦当劳收入的 1/3来自直营店,其余来自加盟店,其中,房地产收入占这部分收入的 90%。
麦当劳的标准化产品不仅仅是汉堡和薯条,它创造性的把特许经营模式本身也转变为一种标准化产品,从而进行了快速的复制,使麦当劳在全球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麦当劳还有一个标准化产品就是它著名的麦当劳手册。麦当劳吸收了现代化工业大生产的经验,比如流水线作业、团队协作、配件标准化,从而使世界各地数万家麦当劳餐厅的店面、产品、服务、管理等高度一致,保持了始终如一的高品质。麦当劳手册树立了简单化、专业化、标准化三大原则,获得其它同类餐饮企业难以企及的巨大利润。
简单化就是将一切作业流程尽可能化繁为简,尽可能减少由于经验因素带来的对经营的影响。连锁系统大都极其庞杂繁琐,财务、物流、采购、信息等任何一个环节所出现的由于经验因素都会给最终产品和服务带来不确定影响。将各个系统都变得简单明确,“人人会做、人人能做”,就能够提高效率。
专业化不仅是指在总部和各加盟店将一切工作尽可能进行专业化分工,还指在物流、采购、仓储、促销等环节中尽可能进行专业化的分工。
标准化不只是产品标准化,还包括作业标准化、形象标准化等。麦当劳强调提供服务的最高标准是是质量(Quality)、服务(Service)、清洁(Cleanliness)和价值(Value),即 QSC&V原则。QSC&V原则不仅体现了麦当劳的经营理念,而且因为这些原则有详细严格的量化标准,使其成为所有麦当劳餐厅从业人员的行为规范。
麦当劳的国外店也大量提供符合当地口味的本土化产品,这并不影响麦当劳始终提供标准化产品的理念,而是在国际化战略中所表现出的适应目标国文化的一种灵活性改变。这些本土化产品也极大的丰富了麦当劳的产品线,满足了世界各地顾客的口味需要,况且这些本土化产品本身同样也是符合麦当劳标准化作业的产物。
麦当劳的全球化 麦当劳国际分公司是麦当劳进行国际业务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把麦当劳公司的分店像播种一样撒向全世界。但在国际化的初期,麦当劳采取了一种更加谨慎稳重的市场进入模式,也就是“瀑布模式”。麦当劳国际化进程首先是从和美国文化背景相似的加拿大开始的,其次是欧洲市场。欧洲市场与美国国内市场大体相当,但在个别国家也遭遇到挫折,比如在荷兰,麦当劳一开始也像在美国本土一样把餐厅建在郊外,但他们很快发现荷兰人的饮食习惯和美国人不同,后来他们很快在市中心区建立起新的麦当劳餐厅,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波兰,麦当劳雇佣了大量的当地员工,并逐渐取代了市场进入初期雇佣的外国员工,这一措施被称为“日落计划”,雇佣的本土化逐渐成为麦当劳海外发展的一项策略沿用至今。
在亚洲市场,麦当劳做出了更多的改变,比如卫星店、容客很少的迷你店就是适应像日本、新加坡这些人口密度大、寸土寸金、房租极高的市场而出现的。在亚洲市场上,麦当劳在进入的初期更喜欢采取合资经营方式,而不是像在美国和欧洲那样较多的开设直营店,这部分是由于他们采取了合营模式进入了亚洲的第一站——日本,并获得了极大成功的缘故。
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 1990年,麦当劳在深圳开设了它在中国大陆的第一家餐厅,比它的老对手肯德基的北京餐厅晚了两年。1992年,在积累了一定运营经验后,麦当劳才迟迟进入北京市场,开设了在北京的第一家餐厅,同时也是麦当劳全球最大的餐厅。进入中国十余年后,麦当劳终于在 2003年 8月于天津首先开展特许经营业务。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麦当劳在中国内地的市场也经历着迅猛的扩展。如今麦当劳在中国内地的二三线城市中积极进行特许经营的加盟连锁活动,但在竞争更为激烈的一线城市则大多以直营为主。现在,麦当劳共有 670家餐厅遍布在跨越中国 25个省市和直辖市的 108个次级行政区域。
国外政府不主导租赁房市场 篇3
无论是经济发达的欧美地区,还是发展中的亚非拉地区,租赁住房始终是住宅市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例如,美、英、法、德、日仍有相当一部分居民是住在租赁住房里。而且越是大城市、明星城市的房价越高,住房的自有率就越低。如日内瓦的住房自有率只有14%,柏林只有12%。
相比而言,中国“只售不租”的房改政策,造就了84%的住房自有率,按照“六普”的数据,城镇居民基本实现了户均一套房,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2.7平方米,似乎已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但供给结构性短缺、租赁市场欠发达,加之住房资源的错配(城镇间供过于求与供不应求并存、多房户与无房户并存)在一定程度上都加剧了供需矛盾,进而推动城市房价的快速上涨。
进一步分析各国的租赁住房市场不难发现:政府并不是租赁住房供给的主角。
通常,只有10%~20%公共租赁房是由政府提供的,如美国的public housing和欧洲的socialhousing,且主要是面向低收入、住房困难、残疾和单亲家庭,而更多的安全、舒适和可支付的租赁住房则是由非盈利组织、住房合作社、房地产信托基金、保险公司和私人业主提供的,他们是租赁住房市场不可忽略的力量。
在法国,2009年其住房存量为3310万套,其中58%为自有住宅,42%为租赁住房。在租赁住房的市场上,私人小业主提供的租赁房占比高达53.9%,HLM(低租金住房管理机构)占34.5%。
在韩国,截至2010年住宅存量为1468万套(包括80万套空置住房),住房自有率为61.3%(但首尔的住房自有率只有51.2%),租赁住房占比38.7%。在租赁住房市场上,韩国政府从1988年开始启动公共租赁房项目,计划到1992年共建200万套租赁房,其中包括25万个为10%最低收入家庭建设的永久性租赁房,但实际只建成了19万个单位。此后历届政府不断兴建了一些公共租赁住房,目前政府提供的公共租赁房有80.5万套,占全部住房存量的5.5%,占租赁住房总量的14.2%。
在美国,2010年住宅存量为1.3亿套,扣除空置房外,自有住房为7479万套,自有率为66%,租赁住房为3704万套,租房率为34%。美国政府于1937年开始为低收入群体兴建的公共租赁住房,到2004年累计建造了140万套,占租赁市场的4%左右。而建筑丑陋、管理混乱、贫困人口集中和犯罪率高等多种诟病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远离公共住房。2010年,全美只有120万个低收入家庭居住在政府提供的公共住房里,330万低收入家庭居住在有政府补贴的私营租赁住房,这既包括政府从供给面入手对私人业主提供的补贴,也包括从需求面入手为低收入家庭提供的住房券。
为什么政府不是租赁住房的主要供给者,甚至为低收入群体兴建的公共租房也比較少?其主要的原因在于:
政府兴建租赁住房的前期投入较大。除大量的土地和资金投入外,建设工期长,从土地开发、规划、施工建设到竣工入住少则一年,多则两三年。
租赁住房的后期配套和管理成本可能会更高。政府兴建的公共租赁房多选择地段较偏远的城乡接合部,以降低土地成本。这些偏远地区交通不便、商业、医疗、教育服务设施不配套,要解决公共基础设施配套的问题,政府的后续投入成本也是不可低估的。住房总是与人们的生活和就业联系在一起的,出行难、就医难、孩子入托上学难,这都使得政府兴建的公共租赁房的吸引力大打折扣。
总以行政指令来搞保障房建设,而不是根据市场的需求来配置资源,让许多中小城市承担过多的保障房建设指标,这不仅无助于缓解大城市住房难的问题,还会加剧土地住房资源配置的扭曲。
这些都表明:以“搞运动”的方式搞公共租赁房建设,只要数量不要质量;只建房子,不建配套设施;只重前期开发建设,无视后期的管理服务,都会给保障房建设带来诸多负效应。
租赁住房具有收益率低、回收期长和管理成本高的特点,这常使许多民营资本或投资者望而却步,为鼓励私营部门租赁住房的发展,各国政府多采取了多项优惠政策和措施。
国外护理市场发展的启示 篇4
1 美国的护理市场
美国没有专门的国家护理保障制度, 其护理保障体系运作主要通过商业公司进行。
1.1 护理保险
美国护理保险分为社会保险型和商业保险型。社会保险型主要包含在医疗救助 (Medicaid) 和医疗照顾 (Medicare) 制度中;商业保险型主要为各家保险公司单独提供的各类护理保险服务。从护理费用的支付结构上看, 社会保险即医疗救助和医疗照顾制度分别承担了40%和23%的护理费用, 22%为自付费, 9%为商业保险公司支付, 6%为私人及公共支出。
目前医疗救助制度承担了美国主要的长期护理费用, 政府已经不堪重负, 因此采取种种措施, 比如实行税收优惠政策等, 积极支持商业护理保险的发展。例如2007年底, 有效的个人长期护理保险保单达460万份, 其中税收优惠的产品占99%。
商业护理保险的产品设计没有预定利率限制, 产品缴费期多为终身, 客户中途退保能得到保单的现金价值, 因此具有长期储蓄性质。由于长期护理保险时间跨度较长, 为避免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 大多数产品都有通货膨胀保护条款。
由于美国长期护理保险产品的设计并没有与客户享受的长期护理服务直接关联, 因此, 保险产品设计多以定额给付为主, 与德、日等市场有本质区别。
1.2 护理服务
尽管很多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产品与服务没有直接关联, 但美国联邦医疗救助制度和联邦健康保险制度给予疗养院和家庭健康护理服务等专门的护理机构很大的支持, 对这类机构的发展影响很大。
目前, 美国的护理服务市场, 主要包括高端养老社区、疗养院、寄宿护理机构、成人日托护理计划以及家庭护理服务等多种类别。其中高端养老社区主要是由一些商业机构投资建立的, 该类社区地理位置好, 设施服务水平高, 收费高。
疗养院是一种正式的护理机构, 大部分疗养院提供的护理服务需要由经过资格认证的护理助理人员提供, 主要针对受到严重损害而需要长期治疗的人群, 以及因急性疾病和手术后康复期的人群。有关数据显示, 超过3/4的居住疗养院人群需要协助完成三种或三种以上的日常生活活动。
寄宿护理机构主要针对因功能或认知损害而需要帮助, 但不需要持续看护的人群提供相关的个人护理及其他支持性服务。这些机构也向其他残疾人士以及精神病人提供服务。寄宿护理机构包括成人护理院、生活辅助设施、集体宿舍、提供膳食和护理的机构、个人护理院和社区寄宿机构等。寄宿护理机构的收费差别很大, 主要受机构规模、类型和位置, 居住人员的类型和需求, 提供服务的类别等因素影响。
成人日托护理计划是家庭和社区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为虚弱的老年人和其他受到身体、心理和认知伤害而需要协助和护理的人, 提供兼职的健康和社会服务。提供的服务包括客户评估、看护服务、社会服务、治疗活动、个人护理、身体的职业的和语言的治疗、营养咨询、往返中心的交通和娱乐活动等。
家庭护理服务为在家中居住的残疾人和虚弱老年人等, 提供健康服务和支持性服务, 并由有资格参加联邦医疗补助制度和联邦健康保险制度计划的服务机构提供, 包括提供护理设施、上门服务和看护服务等。
护理管理服务主要帮助需求长期护理服务的个人和家庭, 提供护理服务建议, 并帮助他们获得和协调服务。
美国的商业护理社区, 作为一种高端护理养老机构, 发展迅速。如全美最大的老年人生活服务提供商“加国安老院”, 在德国开办9家联合企业, 在英国开办15家, 目前正在积极开发西欧市场。该公司在伦敦附近开设的一家老年公寓, 每月的费用高达4000英镑, 仍客源不断, 经营业绩一路攀升。
2 德国的护理市场
德国是世界上社会保险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 也是第一个以社会立法形式实施社会保险的国家。1994年, 德国颁布了护理保险法, 成为继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事故保险、失业保险四大险种之后的“第五大支柱”险种, 对后来日本等国护理保险制度的诞生产生了重要影响。德国长期护理保险与护理服务紧密结合, 又给国民保留有可选择的灵活性, 民众的费用负担较轻。
2.1 护理保险
德国的护理保险制度采用了强制性社会保险的体制, 以全民为保障对象, 以现收现付为财务处理方式, 在多元自治管理的保险人架构下, 以被保险人护理给付组合的自主选择权为核心, 在专业独立的护理需求确认机制的协助下, 被保险人可以享用多元的护理服务和费用补偿。
依据规定, 除官员、法官和职业军人有专门人员负责并承担有关费用外, 其余人群必须参加长期护理保险, 约75%的中低收入人群必须参加社会机构 (护理保险基金会) 举办的社会护理保险, 其余25%的富裕人群可以选择商业护理保险, 但是需要在为其提供商业医疗保险的保险公司中进行选择。投保社会护理保险的人群占总人群的90%, 另有10%的民众选择个人商业保险。
德国护理保险按需要护理状况分级给付, 给付方式采取提供护理服务和现金补偿两种形式。一般现金给付的额度要低于护理服务的标准, 以引导国民选择护理服务。
护理需求的确认、护理的等级、护理计划制定以及服务质量的管控, 是健康保险机构中医事鉴定服务部门的职责, 而护理给付选择权则是护理需要者, 即被保险人的权利。
2.2 护理服务
德国的卫生保健服务体系可以划分为:医疗服务, 由普通开业医生和专家提供;护理服务, 由家庭护理机构、护理院和日间诊所提供;治疗方法确定的服务, 由私人雇用的治疗专家提供。全德有医院2000余家, 术后康复医院1000多家, 护理医院9000多家, 门诊护理站10000多个;每万人拥有床位约70张, 医生近50人, 形成了非常完善的医疗服务网络。
护理服务共分家庭护理服务和住院护理两部分, 包括一般护理和重病、长期患者的护理。对高龄人群还实行附加金制度 (供给冬天暖气和部分生活费) 、房租补贴制度 (补贴房租80%) 。护理服务不局限于日常生活护理, 还包括医疗护理和精神护理, 近年来又增加了心理咨询和治疗等内容, 以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要。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提出了“三化”标准, 即服务标准化、地区联网化和窗口一元化。
为了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德国颁布的《护理保险法》, 对护理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国医院护理管理组织相当严密, 医院设立护理院长或护理部主任, 只有接受过护理高等教育和管理专业训练的人才有资格担任。
养老护理机构包含老年病医院、老年精神病院、护理院、老人院等, 护理院的服务主要是向入住的老年人提供住宿、活动场所和卧床护理服务等。
老年人入住养老护理机构, 须经保险机构鉴定。一是核定申请人的护理级别, 护理级别分0至3级, 0级是收费最低的级别, 所收费用中包括护理费、食宿费和维修费;二是核定申请人的收入状况, 老人护理院收费标准与申请人应享受保险标准的差价由个人缴纳, 如果实际收入在贫困平均线以下的, 则由政府按一定比例补给养老院。不同的老人服务机构, 护理的价格差别较大。相对而言, 私营老人护理院要更舒适、更有服务质量, 因此对有支付能力、追求生活质量的老年人更有吸引力, 而国有的老人护理院则侧重于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据德国联邦统计局提供的数字, 2006年, 享受护理者达181余万人, 其中2/3是75岁以上的老年人。在德国, 74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23%生活不能自理, 需要社会提供护理服务, 这些老年人中有72%住在家里, 只有28%生活在养老院。
3 日本的护理市场
作为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日本护理服务市场非常发达, 护理保障制度与护理服务之间的关联异常紧密。基于解决老年人高医疗费用、高护理费用产生的经济问题, 缓和代际矛盾, 改善老年生活为目的, 其护理保障制度设计科学完备, 护理服务周到多样。
3.1 长期护理保险
日本1997年颁布《护理保险法》, 2000年4月开始实施长期护理保险计划。作为政府的福利政策内容之一, 日本的长期护理保险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共同构成社会保障体系, 属于社会保险范围。
护理保险政府为管理主体, 将40岁以上的人员都纳入长期护理保险范围内, 采用强制保险的方式, 按照一定比例缴纳保险费, 地方和中央政府负担50%。以65岁为界分为两类被保险人, 40—64岁人员负担33%, 65岁以上的老人负担17%, 在养老金中扣除。
日本的医疗体系由预防、治疗、康复、长期护理 (即日本称之为的介护) 四部分组成。长期护理服务是集医疗、护理、家政服务为一体, 为65岁以上老龄者、40岁以上身体功能障碍者提供社会化服务。
长期护理保险体系, 包括强制性的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 商业保险是社会保险的补充, 护理保险主要采取按需护理状况分级给付护理服务的方式。护理保险金可作为购买生活辅助用具如大小便、人浴时使用物品的费用补助, 以及家中装扶手、整平地面等小规模改修的费用补助。还可用于支付部分家居护理看护人员的工资、护理设施的改建费用、护理病房服务的费用、护理用品的租金等。
3.2 护理服务
日本护理保险制度中护理服务的内容十分广泛, 主要包括三种类别: (1) 机构通所、设施护理服务。包括特别护理安养院、老人保健设施和老人医院等机构的护理。 (2) 居家护理服务。包括家庭服务、日间服务、痴呆老人集体疗养院服务等, 譬如医生、看护人员上门进行访问, 接送老人去日间护理设施或保健设施进行康复训练。 (3) 出借轮椅、特殊床等福利用具服务。
机构通所、设施护理包括护理病房、特别养护老人院和老年保健设施三种类型, 三者的医疗性护理程度依次增强。“护理报酬单价”对各项服务每小时的使用费用设定了固定价格, 其中10%由使用者个人负担, 余下的90%由承保机构支付。服务分四种形式: (1) 全日护理, 入住的一般都是护理级的老人, 综合状况比较差, 护理量大, 这些老人将在此度过余生。目前有近万家特别护理院。 (2) 短期居住护理, 为减轻家属长期护理老人的疲劳和负担, 或家属短期外出, 由特别养护老人院等福利机构接受需要护理级别较低的老人短期居住, 时间一周, 老人在这里接受日常生活护理和功能训练等服务。 (3) 日间护理, 在老年保健设施或医院日间服务中心等处, 提供人浴、饮食、接受功能训练等项目的护理服务, 为独居者且有一定的自理能力的老人提供护理。服务中心每天派专人上门接送, 当天返回, 不留宿。 (4) 老年痴呆的共同生活护理, 将因患痴呆症而需要护理的老人, 集体安排在设置的小型福利设施内, 由专人护理。
在护理方案的选择上, 由护理机构配备的护理经理帮助病人和家属选择最合适的服务方案。通常每50个病人配备1个护理经理, 病人及其家属有权自由选择和申请更换护理经理。
目前, 家庭护理或居家护理的人数超过200万, 占护理总人数的75%, 费用占比46%;机构护理使用者超过70万, 人数占比为25%, 费用占比为54%。
4 国外护理市场发展的启示
据资料显示, 在挪威、荷兰、丹麦, 96%的老人独居, 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巨大。在英国, 居家养老服务是老龄产业最活跃的一个因素, 价值110亿英镑的居家养老服务产业, 多数被大公司控制。这个市场在德国也很强盛, 目前有一万多家养老机构为体弱的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近8年内上升了23%。各种层次和形式的养老护理服务链已经成为国际上社会保障服务的重要支撑, 也给商业投资带来巨大利益和商机。
从美国、德国、日本等主要国家护理服务市场发展的经验看, 有以下一些特点和启示:
4.1 护理保障体制, 社会保障为主、商业保障为辅。
发达国家中不少都将护理保险直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以从制度层面保证这一重要机制的建立和作用发挥。德国以全民强制性保险为基本体制, 绝大部分人群必须投保社会保险, 少部分人群可以选择投保商业保险代替社会保险;日本则以立法对40岁以上人群采取强制性社会保险, 商业保险可以对社会保险予以补充;美国将长期护理保障融入整个国民医疗保障计划之中, 并以税收优惠政策推动长期护理保险提供补充保障。
4.2 护理保险标准统一, 服务多样。
发达国家一般采用行业统一的标准, 确定能够获得护理保障和护理服务的等级, 按照保险分级给付保险保障, 其中德国保障按照四个级别设计, 日本细分为八个级别。而在保障方式上主要有三种, 即护理服务提供、护理费用报销和定额保险金支付。
4.3 护理服务提供, 由非营利性向营利性机构拓展。
不同国家护理服务供给主体有所不同, 其中日本的护理机构以政府举办为主, 对护理设施行业进行限制, 但取消了进入居家护理行业的准入限制, 鼓励社会力量介入护理服务。德国将原福利机构进行企业转制, 要求养老护理机构都实行公司化登记, 鼓励社会资本包括保险资本投资养老护理机构。美国积极鼓励社会投资, 目前营利性的私立服务机构占到66%。
4.4 护理服务体系, 推行服务人员资质认证和规范管理。
大多数国家都通过立法加强护理服务人员的资质认证, 规范养老护理管理和监管。德国建立了护理质量发展网络体系 (DNQF) , 日本对机构投资者采取一定限制, 设立专门机构进行统一管理, 建立完善的评价和认定机制等。
4.5 护理服务方式, 家庭、社区、机构护理并存。
不论从养老护理政策的导向看, 还是从市场的实际份额看, 社区与家庭护理服务都是养老护理服务的主要市场。同时, 机构护理成为护理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 发达国家建立护理保障体系的共同之处, 就是将护理保险与护理服务结合成一体, 日本和德国采取了制度设计方法, 即保险保障直接给付护理服务, 而美国采取的是通过费用报销方式, 将护理保险与护理服务关联起来。
摘要:美、德、日等国家护理市场发展有以下一些特点和启示:护理保障体制以社会保障为主, 商业保障为辅;护理保险标准统一, 服务多样;护理服务的提供由非营利性向营利性机构拓展;护理服务体系推行服务人员资质认证和规范管理;护理服务方式为家庭、社区、机构护理并存。发达国家建立护理保障体系的共同之处是将护理保险与护理服务结合成一体。
关键词:国外,护理市场,护理保险,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The Health Insuranc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WashingtonDC, Financing Long-Term Care Needs, 2002, 41.
[2]Mary Jo Gibson and Donald L.Redfoot, Comparing Long-Term Care in Germany and the United States:What Can We Learn from Each Other?Washington, DC:AARP Public Institute, 2007, 85.
[3]OECD, “Long-term Care for Older People”, OECD Health Project, 2005, 22-23.
[4]王琪.美国长期护理保险带来的启示[J].现代商业, 2009 (14) :42.
[5]王爽, 贾若, 王冬萌.美国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障体系[N].中国财经报, 2007-4-13.
[6]仝利民.日本护理保险制度及其对上海的启示[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8.
[7]谢红, 孟开.日本介护保险制度对健全中国老年照顾体系的启示[J].国外医学 (社会医学分册) , 2005 (1) .
国外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篇5
摘要: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已进入关键时期,对促进我国深化金融体制和完善宏观调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研究美国、日本、印度、智利典型国家的不同模式利率市场化改革,分析国际上利率市场化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以期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金融市场;实践经验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现状
利率市场化是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行决定利率的过程。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从6月取消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上限为开端,是一次实质性改革。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本着“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大额长期、后小额短期”的原则,先后放开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债券市场及银行间市场国债和政策金融债的发行利率,并对外币存贷款利率完全的放开,对贷款利率管下限和存款利率管上限的浮动区间变化等。7月20日,央行决定放开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下限、票据贴现利率及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管制。这样更增加金融机构的自行定价权,我国利率市场化取得进一步重大发展,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上限仍受到管制,因此如何安全地取消已是当下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国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得出相应启示。
二、国外利率市场化进程
20世纪50年代,世界大多数国家实行利率管制措施,对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利率管制导致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阻碍本国经济的发展。到了20世纪70年代,各国掀起以利率市场化为标志的金融自由化改革。
(一)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
从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美国实行“Q条例”,即对金融机构的存款利率进行管制,但不对金融市场其他利率进行干涉,使市场利率与金融机构的存款最高利率差距越来越大,阻碍了经济的正常运行,从而走上利率市场化改革之路。美国实行渐进模式,首先从70年代开始,美国逐步取消不同额度的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利率上限管制,其次从80年代开始,采取大额定期存款、小额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利率的顺序取消存款利率管制。最后在1986年美国彻底取消利率管制,利率水平完全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成功地完成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稳定了金融体系,更好地适应当代经济的发展。
(二)日本利率市场化改革
日本的利率市场化是一场被动的改革,因实行对内管制、对外自由的措施导致金融贸易摩擦不断,迫使日本开始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从1977年开始,大致经历了四个过程:(1)实现国债发行和交易利率、银行间拆借利率、票据买卖利率及大额可转让定期的发行利率市场化;(2)在存贷款方面,降低了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发行的要求,同时管制大额存款的利率放松。贷款利率由以前的法定水平加一定利差决定改为由银行平均融资利率决定,并停止了利率的窗口指导,日本银行鼓励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获取资金。(3)日本遵循先定期后活期、先大额后小额的原则,实现了小额定期存款及活期存款利率市场化。日本经过长达的努力,在圆满完成利率市场化改革。
(三)印度利率市场化改革
20世纪80年代后,印度的经济进入低迷期,政府对货币信贷供给的放松,为弥补国际收支逆差及国内财政赤字,政府债务不断增加,出现通货膨胀率高、低储蓄利率的经济现象,长期利率管制已影响到经济的正常发展。1985年印度先以国债交易为突破口进行试探,同时放开15天到1年的存款利率,由商业银行自主决定,但效果并不如意。1992年本国政府再次启动利率市场化改革,根据自身作为新型市场经济体的发展中国家特点,并以贷款利率先于存款利率为思路,采取渐进式的改革方式,逐步降低存贷款利率,实现贷款利率市场化,放开小额与出口贷款利率,央行宣布商业银行可自行决定储蓄存款的利率,标志印度利率市场化完成。印度是第一个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对利率市场化进程起到一定作用,同时印度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我国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因此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可借鉴印度进程。
(四)智利利率市场化改革
智利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以失败为告终,1974年政府宣布开始实行利率市场化,放松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准入,私人可设立金融公司及放松各种利率管制,经过短短两年就实现了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但智利是在经济不稳定的情况下进行的,由于金融制度不健全、金融监管不力等,使该国利率市场化陷入困境,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困难。政府不得不出面进行挽救,对利率进行重新管制。
三、国外实践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上述分析四个国家利率市场化的原因、过程及结果,不难发现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是需要一些必须的条件,这些条件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所应遵循的。
(一)完善金融市场是利率市场化的必备条件
成功地完成利率市场化改革,必须需要一个成熟完善的金融市场。目前,无论从金融市场的广度还是深度来说,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并不完善。首先应增加市场交易主体,参与主体越多,风险偏好的种类越多,利率越就有代表性;其次从国际经验来看,多数国家都以货币市场为突破口,应不断完善货币市场建设,增加交易品种数量,扩大金融创新规模,所产生的利率越能体现出期限性与流动性的影响。当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攻坚时期,参照国外实际经验完善本国金融市场的广度与深度,为利率市场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利率市场化的前提
目前,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我国的存款是隐性保险,而存款保险应显性表现出来,应对存款险设定上限。这样,不仅可以维护客户的利益,防止挤兑,而且可降低道德风险。因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非银行金融机构涌现,金融机构为吸引客户通过提高利率,当发生银行兼并或破产时,存款保险机构可使存款人的风险降到最低,同时也能够加强金融机构的监督。因此我国在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时,需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为金融机构健康发展提供前提。
(三)选择最佳时机是利率市场化的突破口
从上述各国的实际经验来看,成功完成利率市场化的国家都采取渐进模式,都通过十几年的时间完成改革,并且都在恰当的时间完成最后的存款利率。目前我国还没有对存款利率放开,是因为它的条件还没有成熟,我国的金融结构发展还不平衡,需采取谨慎的态度。利率市场化改革要选择最佳时机,金融市场完善,银行自行定价权放开,银行竞争理性、金融监管体系完善等使利率管制起不到作用。如果时机选择不当,不仅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还会成为经济发展的绊脚石。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需采用渐进式,选择最佳时机取消存款利率,实现利率市场化。
(四)建立金融监督体系是利率市场化的保障
分析国外利率市场化进程可以看出:成功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背后有一套健全金融监管体系,能够保证金融市场有序发展。我国的监管机构成立时间不长,在监督方面经验少,我国可借鉴发达国家的监管准则、先进监管理念、监管工具的改进等方面,并结合本国市场发展,不断完善金融监管体系,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完成。
参考文献:
[1]张健华.利率市场化的全球经验[M].机械工业出版社社,.
[2]曹凤岐.各国利率市场化的经验与教训[J].中国中小企业,2013(09).
[3]程小祥.国际视角下的利率市场化改革[J].青海金融,(01).
[4]尹继志.从美日经验分析利率市场化对金融运行的影响[J].亚太经济,(03).
对国外股指期货市场发展的思考 篇6
关键词:股指期货市场;发展历程
Abstract: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detailed explanation of stock index future, and then introduces the history of SIF in America, Japan and Singapore. Through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e three countries, we can see separate success and lessons. We also can conclude how to build Chinese stock index futures market.
Key Words:stock index future market,developmenthistory
中图分类号:F830.9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09)04-0061-04
一、股指期货概念的界定
(一)股指期货的定义
股指期货,是以股票指数为交易标的物的期货,是买卖双方根据事先的约定,同意在未来某一个特定的时间按照双方事先约定的股价进行股票指数交易的一种标准化协议。它是当前金融期货市场最热门、发展最快的期货品种。股票指数期货不涉及股票本身的交割,其价格根据股票指数计算,合约以现金清算形式进行交割。
(二)股指期货产生的背景
股票指数期货是三大金融期货品种中最后被开发出来的,同其他期货交易品种一样,股指期货也是适应市场规避价格风险的需求而产生的。
随着机构投资者持有股票的不断增多,其规避系统性价格风险的要求也愈加强烈。1982年2月24日,美国堪萨斯市交易所推出了道·琼斯综合指数期货合约的交易。交易一开市就很活跃,当天成交近1800张合约。此后,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推出了S&P500股指期货交易,当天的交易量就达到3963张。随后,日本、香港、伦敦、新加坡等地也先后开始了股票指数的期货交易,股指期货交易从此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
(三)股指期货市场的功能
股指期货市场有价格发现功能。由于所需的保证金低、交易手续费便宜,因此期货市场的流动性极好。一旦有消息影响了大家对市场的预期,很快会在期货市场上有所反映,并且可以快速地传递到股票市场,从而使股票市场价格达到均衡。
股指期货市场还有风险转移功能。股指期货的引入,为市场提供了对冲风险的途径,期货的风险转移是通过套期保值来实现的。若投资者持有与股指有相关关系的股票,为防止未来股指下跌造成损失,他可以选择卖出股票指数期货合约,即以股指期货空头与股票多头相配合,投资者就避免了总头寸的风险。股指期货为证券投资风险管理提供了新的手段,它改变了股票投资的基本模式。
股指期货也有利于投资人合理配置资产。如果投资者只想获得股票市场的平均收益,或者看好某一类股票,诸如金融股,如果在股票现货市场将其全部购买,无疑需要大量的资金,而购买股指期货,则只需投入少量的资金,就可跟踪大盘指数或相应的金融股指数,达到分享市场利润的目的。并且股指期货的期限较短(一般为三个月),流动性强,这有利于投资人迅速改变其资产结构,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
二、美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内部动力
(一)改变原本竞争格局的几个事件
首先,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世界油价开始动荡,美国经济出现了高通货膨胀。道琼斯30种工业指数从1973年的高点1050点下降到1974年的580点。在此情况下,金融机构加强了对市场风险的管理,出现了对规避现货市场风险的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的需求。
1974年9月2日由美国总统福特签发的《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正式生效,它是美国第一部全面规范企业年金与个人储蓄计划的法案。该法案正式对私人养老金计划的管理方面进行了规定,要求受托人严格履行“审慎人原则”,同时对受托人的职责及禁止行为做出了规定。基金公司雇佣专业的投资顾问,对资产配置提供建议。为了减少管理费用和交易成本,基金公司纷纷选择消极型投资组合。
该法案推出一年后,1975年5月1日,固定佣金制被废止,经纪公司丧失了过去的核心收入来源。佣金收入大幅下降,在短短几周内,有些公司的佣金收入下降了近80%。今天,许多大的机构每股交易仅需支付很少的佣金,有的甚至根本不付任何佣金。
在1982年3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推出“415条款”,此条款规定,符合条件的公司,可以为其今后两年内所有可预期的证券发行,预先到证券交易委员会办理被称为暂搁注册的手续,并自主决定证券发行的具体时机。“415条款”的实施使承销商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从而导致发行成本降低。
(二)世界第一只股指期货的产生历程
1922年,美国国会颁布了《谷物期货法》,开创了期货市场立法监管的历史。该法规定,具体商品的期货交易活动只能在经联邦注册的交易所内进行,交易所必须建立防止价格操纵行为和逼仓行为的制度。1936年,国会对《谷物期货法》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并更名为《商品交易所法》。该法加强了联邦政府对期货交易的直接管理,加重了期货交易所的责任,赋予期货交易所对违法犯罪活动的惩罚权力,直接监管垄断行为。197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法》,授权成立独立的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对所有的商品期货市场行使联邦管理权职责。CFTC的设立加强了政府对期货市场的管理,尤其是对合约创新的管理。1977年,堪萨斯市期货交易所(KCBT)向CFTC提交开展股票指数期货交易的报告,尽管CFTC对此报告极为重视,但是由于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与CFTC在谁来监管股指期货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分歧,造成无法决策的局面。SEC和CFTC主要在保证金设定、市场参与者的标准和防范市场操纵的具体措施等方面存在分歧。1981年,新任CFTC主席约翰逊和新任SEC主席夏德达成“夏德—约翰逊协议”,明确规定股指期货合约的管辖权属于CFTC。1982年《商品交易法》使这项协议规范化,SEC负责以股票交割的所有交易,CFTC负责以股票为标的进行现金交割的期货交易。
1982年2月16日,CFTC通过了堪萨斯市期货交易所开设股指期货交易的申请。同年2月24日,堪萨斯市期货交易所推出了价值线综合指数期货交易。4月21日,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推出了S&P500股指期货;其后纽约期货交
易所(NYBOT)也迅速推出了NYSE综合指数期货交易。
三、日本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外部刺激
(一)新加坡日经225股指期货的推出
日本股票指数期货合约首先出现在海外,1986年9月3日,日经225指数期货在新加坡金融期货交易所(SIMEX)交易。1987年6月9日,大阪证券交易所在证券交易法允许的范围内推出了以50种股票打包组成的股票期货交易,也称“股指50”。
(二)日本国内日经225股指期货推出
为保持日本商品期货市场未来的竞争力和国际地位,1987年5月,日本管理者放开了对本国投资者利用SIMEX的日经225股指期货合约的限制。刚开始,日本股指期货交易发展缓慢,直到1987年股市暴跌后交易量才迅速发展起来。
(三)日本经济与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
1988年日本金融市场管理当局批准了大阪证券交易所关于进行日经指数期货交易的申请。1988年5月,修改后的证券交易法允许股票指数和期权进行现金交割,当年9月东京证券交易所推出了东证股指期货交易,大阪证券交易所推出了日经平均股价期货交易(也称日经225)。伴随着这些股指期货交易的导入,“股指50”的交易规模日益减少,最终于1992年3月停止了交易。
1990年开始,日本的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经济步入“消失的十年”,股市也随之向下调整。随着日经指数下跌,股指期货交易量有了大幅的增加。1992年日本股市达到历史低点时,日本财务省为了限制股指期货对市场波动性的影响,对股指期货交易采取了惩罚性的措施,提高了股指期货保证金和股指期货佣金,同时加强了对涨跌停板的管理,此后股指期货交易量出现不断下降的局面。日本管理当局于1994年开始实施放松管制的措施,降低股指期货保证金比率。
四、新加坡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
(一)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的成立与发展
1984年9月,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SIMEX)成立,它是亚洲最早成立的金融期货交易所,它的成立开创了亚洲金融期货发展的新局面。考虑到本国资源有限,投资者数量少,从成立之初SIMEX就想打“国际化”的牌,因而重点开发他国股指衍生产品。1986年9月,SIMEX推出了世界上首个日本股市指数期货,即日经225种股票价格指数期货,开创了亚洲股指期货交易的先河。日经225股指期货在新加坡推出刺激了其在日本本土的推出。1988年9月到11月期间,SIMEX分别推出了以摩根士丹利新加坡自由指数为准的新加坡股票指数期货合约、以道·琼斯马来西亚指数为准的马来西亚股票指数期货合约和以道·琼斯泰国股票指数为准的泰国股票指数期货合约这三种股指期货合约。它们的推出,加强了SIMEX作为亚洲主要股票指数产品交易中心的地位,并且推动了亚洲资本市场走向全球化。其后,SIMEX不断对金融期货品种进行创新,陆续推出各种利率、股票与能源衍生商品期货。
(二)新加坡交易所的成立与发展
1999年12月1日,新加坡交易所(SGX)正式成立,它是由SIMEX和新加坡证券交易所(SES)合并而成的。SGX被誉为目前最具侵略性的交易所,因为它是目前拥有股指期货境外上市品种最多的交易所。截止到2006年7月27日,在新加坡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股指期货合约有8种,其中6种是境外上市的合约。
通过近二十多年的规范与发展,新加坡整个金融期货市场开始走向成熟和规范,并且确立了其亚洲股票指数期货交易中心的地位,为亚洲和世界各国的金融市场系统风险规避提供了重要途径。
五、国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一)二十世纪90年代初我国金融期货的发展试点与失败原因分析
1988年,中国政府提出加快商业体制改革,积极发展各类批发贸易市场,探索期货交易。 之后中国陆续发展了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交易。
二十世纪90年代初中国开展了金融期货交易试点,当时的交易品种主要有外汇期货、股票指数期货、认股权证、可转换债券、国债期货等。1993年3月10日,海南证券交易报价中心在全国首次推出股票指数期货交易,可交易品种包括深圳综合指数和深圳综合A股指数各4个到期月份的期货合约。但由于投资者对股指期货的认知度较低,使得成交清淡,而且深圳股市当时规模还比较小,难以发挥其应有的规避风险的功能,实际上还成为一种投机性极强的工具。1993 年 9 月,深圳平安保险公司福田证券部出现大户联手交易,打压股价指数的行为,造成极其不良的影响。1993年9月9日,中国证监会发出通知,券商未经批准不得开办指数期货交易业务。海南证券交易报价中心深圳综合指数和深圳综合A股指数期货交易业务在10月暂停。试点以失败而告终。
总结试点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当时的中国金融市场上,因为是特定的发展阶段,主要的金融价格如利率、汇率等不是完全由市场决定的,从而不具备发展金融衍生产品的基本条件,这是主观原因。其次,自1994年1月1日起,我国虽然实行了官方汇率和市场调剂汇率并轨,但是国家仍对外汇实施严格的管制;存贷款利率和国债的发行利率也受着国家正式或潜在的管制,真正的市场化利率仍然尚未形成。另外,股票市场上的股权分置缺陷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的不完善也是导致试点失败的外部原因。
(二)几点思考
1. 选择成熟的推出时机。1977年初美国堪萨斯期货交易所提出上市股指期货产品时,有两大问题没有法规可循,一是股指期货到期交割是否可以采用现金结算的问题;二是股指期货究竟由CFTC还是由SEC来监管。经过讨论后,1981年决定由CFTC来监管,1982年决定采用现金结算方式。这就为推出股指期货解决了法律障碍,确立了监管主体。
2005年,困扰我国证券市场多年的股权分置问题开始解决,在证监会的积极推动下,股权分置改革于2005年5月正式启动,目前,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已经完成了股改。在金融创新方面,一些公司推出了认购和认沽权证方案。在这种金融大环境下,对比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推出股指期货的条件时机可以看出,当前我国推出股指期货的条件和时机日益成熟。
一是法律条件日益成熟。新修订的《证券法》规定,2006年1月1日开始,允许证券交易以现货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方式进行交易,从而为股指期货的推出解决了法律障碍。2007年4月15日,《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开始实施,对股指期货的推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是机构投资者日益壮大,指数化投资、蓝筹股投资理念深入人心,为我国成功推出股指期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是市场的波动性增大,规避风险的需求强烈。我国股市自2006年下半年起进入大牛市阶段,虽然总体呈现上涨趋势,但是单日波动极其剧烈。尽快推出股指期货交易,不仅是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需要,也是提高股市流动性、促进交投活跃的需求。
2. 选择成熟的交易所。美国的股指期货一开始就选择在成熟的期货交易所开展,经验表明,从“商品”到“商品期货”再到“金融期货”这么一条发展道路,是被实践所证明的道路。期货交易所有一套特殊的风险管理制度,期货交易方式与现货交易方式在整个交易系统、交易体制以及整个风险管理制度上都有着不同。股指期货和商品期货本质上没有任何差别,商品期货市场的运作体系完全适用于金融期货的运作及风险管理要求,商品期货与金融期货的风险控制经验是完全相通的。
我国目前已经成立四家期货交易所,其中三家为商品期货交易所,交易产品遍及粮食、能源等种类,交易十分活跃,在多年的运作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06年底成立的中国第一家金融期货交易所虽然还没有开展交易,但从商品期货市场积累的运作和风险控制经验都可以用在金融期货交易中。
3. 用商品期货专业的经验来管理股指期货。美国的经验表明,期货交易与现货交易在不同的市场进行运作是专业化分工的结果,有利于提高市场效率。由于现货与期货是两种不同的交易形式,风险特征有明显差别,因此,不能用同一种监管思路和同一套管理系统来处理不同属性的问题。股指期货不管是在哪个市场上市,都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期货风险管理体系、规则制度和相应的技术系统支撑。从我国证券市场和商品期货市场的实践来看,除了要运用国际通用的保证金等风险管理手段外,还需要在交易前端就加以控制,严格杜绝资金不到位情况下的透支交易。在这方面,我国商品期货市场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经验。
4. 未雨绸缪,从容应对外来挑战。日本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受到外部压力,日本监管者担心失去本国市场份额,这才逐步变动公共政策并放开日本的股指期货市场。新加坡金融期货交易所率先推出了日本股票指数的期货交易品种后,日本的交易所才推出了本国的股指期货交易品种;接着为了着眼于未来,日本管理者放开了对本国投资者利用SIMEX的日经225股指期货合约的限制;股市暴跌后,日本管理者发现本国投资者不能利用本国的股指期货进行风险规避,进而改变结算制度,并推出多个交易品种。
我国目前也面临同样的状况。由于中国没有自己的股指期货市场与产品,近年来境外的交易所一直酝酿着要抢占中国股指期货的定价权。面临众多的竞争对手,中国需要加快股指期货的研发步伐,做足前期准备,完善交易制度和风险管理制度,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
5. 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积极进取。新加坡交易所一向在产品创新方面最有侵略性,自从率先推出日本股指期货交易品种后,又陆续推出台湾、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股指期货交易品种。
SGX还加强了与国际上其他国家交易所的合作,实行积极进取的战略,努力推动其国际化,增强了新加坡作为全球金融中心与定价中心的地位。我国金融期货刚刚起步,国家与整个期货行业的各种力量应当积极努力推动我国金融期货市场的建立与发展。金融衍生品交易所也应当利用各种有利条件与难得的机遇,采取积极进取的战略,迅速增强自己的实力,积极与国际上其他交易所加强合作,在合作与竞争中发展壮大。
6. 完善市场运行机制。目前,SGX的风险控制和制度规范都走在全球证券与期货市场的前列。我国金融期货市场刚刚起步,监管部门、行业组织、交易所、经纪公司等在金融期货的风险管理方面应当有新思路、新目标、新办法,吸取他国的经验,建立完善的市场运行机制,在遇到问题时及时找出原因及改进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陈工孟,吴文锋,朱云.金融工程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Charles M.S. Sutcliffe.Stock index futures[M].Chapman & Hall, London,1993.
[3]马庆泉.中国证券史[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4]巴曙松,陈华良,王文强等.交易所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国际经验及中国的路径和策略选择研究[R].上证联合研究计划第十二期课题报告,2005.
[5]巴曙松.中国金融衍生品发展路径:从国际比较看中国选择[J].金融监管与研究,2006,(5).
[6]秦毅.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415条款及其启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7]John.C.hull.Options,Futures,and other Derivatives[M].上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8]胡俞越,李宏涛.从新加坡交易所的成功看我国金融期货市场发展[N].期货日报,2006.
国外市场 篇7
随着经济及社会的发展, 我国电力市场改革也在不断深化。这种情况不仅仅局限于我国, 全球范围内的许多国家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这项工作。同时, 世界各国依据自身情况, 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发展方案。然而, 因最近市场经济的不景气, 导致电力市场也出现了低迷情况, 对我国的电力行业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在这种情况下, 很对国家对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有了足够的认识, 并重新调整分配了对本国的能源发展战略, 具体方案进行了必要调整, 为电力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所以, 对国外电力市场的最新发展动向进行深入研究并获得启示十分重要。
2 国外电力市场的基本模式
2.1 市场批发竞争模式
发电竞争是国外的市场批发竞争模式的重要内, 其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决定了系统的运行情况。此外, 市场批发竞争模式还与市场情况、区域经济结构、金融发展情况、法律制度等密切相关。具体来说, 市场批发竞争模式主要包括集中交易模式与分散交易模式两种形式, 其中, 集中交易与电网运行息息相关, 且整体制度十分复杂,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主要将调度交易为前提和基础, 并对发电系统予以统一处理, 有效实现对整体交易体制的优化和处理。运用这种模式, 能够明显提升整个系统的工作效率, 确保电力市场交易与电力系统实现统一运行模式。与集中交易模式不同, 在分散交易模式下, 系统运行机构能够对电力平衡实行科学调度, 使得很多交易不受局限, 自由完成。
2.2 售电侧放开模式
国外电力市场中的售电环节是相对开放的, 用户拥有自主选择权, 且允许用户对售电企业予以自助交易。就目前而言, 很多国家基本实现了商业、工业上的选择权开放, 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很早实现了这一目标, 且电力市场中也出现了零售竞争方式。在售电侧放开的实施过程中不难看出, 很多国家结合自身情况, 依据所需电压等级与用电容量, 对不同需求的用户在选择权上采取逐步开放模式。
3 国外电力市场的最新发展情况分析
3.1 动态优化市场模式调整
实际上, 电力市场的建设过程也是对市场动态进行调整的过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全球各国依据自身情况对市场发展模式予以制定, 并不断优化和完整建设思路, 使其得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和完善。以美国为例, 美国通过对市场竞争运营模式的不断优化, 并成立了独立的能源管理机构。通过能源管理机构, 对电力市场运营模式进行了合理制约。然而在实际发展过程重, 不同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所以需要依据自身实际发展情况, 对改革模式进行相关调整, 并针对具体问题制定优化策略, 在原本交易的基础之上增添许多分项, 确保市场竞争销售的合理性。
3.2 综合构建目标
世界各国对能源的追求目标比较统一, 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追求更环保、更加安全的新型能源, 这也是保持电力市场平衡基本保证。在这种情况下, 许多国家将电力市场优化改革的重点由最初的竞争逐步转向可持续方向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更是将这一策略纳入到本国战略发展体系中, 并对能源供应需求予以重点关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采取合理措施在最大程度上给予用户选择权, 同时也再体制方面加强监管, 为市场平衡创造良好条件。然而当前很多地区因各方面条件的缘故, 出现了电网设施老化、电价过高等问题, 对社会发展、人民生活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 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要汲取先进经验, 对此情况予以合理改善, 使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4 国际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4.1 结合中国国情, 努力培育电力市场建设所需条件
电力市场建设不仅要遵循市场运作和电力系统基本规律, 还要对国情、法律、电力状况等因素的变化情况予以综合考虑。国外比较健康的电力市场, 往往具有网架坚强、电力发展缓慢、供需保持基本平衡、市场化程度较高、信用体系及法律法规较为完善等特点。然而我国经济社会仍处于发展阶段、煤炭仍旧主导能源地位且分布不均衡, 与已经实行电力改革发达国家有着较大差异, 这就决定了我国电力市场建设不能盲目照搬国外模式, 而必须立足国情, 努力培育市场建设所需内外部环节。比如进一步放开发电上网计划的管控、健全电价体系、加固电网结构、建立合理的监管机制、健全法律法规体系等, 为保障电力市场高效运作打下坚实基础。
4.2 促进电力可持续发展, 满足经济、社会、环境等多种目标要求
建立合理的电力工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是进行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重要目标。随着经济及社会的发展, 电力在人们生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电力市场建设需要依据我国经济、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总体要求, 对市场建设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目标予以综合考虑。不断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就是要统筹谋划, 通过公平的市场竞争、有效的政府监管、科学的政策引导, 推进电力发展实现多目标的统一。
4.3 逐步放开可竞争领域电价、发电计划管制, 建立健全市场竞争机制
近年来, 我国正大力开展发电企业与大用户直接交易的试点工作, 依据交易电量规模同比例核减参与交易的发电企业计划电量, 此外, 为满足向不愿意行使选择权或者没有选择权用户的供电需求, 应保持相应比例的发电计划, 并由电网企业依据政府核定价格向发电企业对于这部分电量实施购买。针对新建电厂, 可试行电源投资招标制, 不再对发电计划予以安排。随着直接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 可进一步减少计划电量比例, 最终取消计划电量, 通过市场竞争对上网电价和上网电量予以确定。
4.4 逐步放开用户选择权, 提升市场效率
赋予用户自主选择权, 切实提升用户服务质量, 是现代电力市场建设的重要目标。以满足用户服务需求为核心, 赋予各类电力用户相应的选择权, 是现代电力市场建设的重要方式。结合我国国情, 积极汲取国际经验, 依据用户特性及其承受能力, 从大工业用户入手, 依据电压等级、用电类型以及用电容量等分阶段逐步放开用户选择权。促进发电企业与用电客户进行直接交易, 建立健全直接交易的市场规则、准入和退出机制, 对用户交叉补贴、输配电价和辅助服务等关键问题予以积极探索, 并采取合理措施予以解决。建立健全售电侧市场运行机制和监管体系, 有效形成售电侧竞争格局, 切实提升市场竞争效率。
4.5 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电力市场, 有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国内电力市场建设应遵循“放开两头、监管中间”基本思路, 在电网公平开放的基础上, 构建市场主体公平准入、市场规则统一规范、市场运行公开透明的全国电力优化配置平台, 并向全部符合准入条件的电力供应企业、大用户开放, 将全部的交易品种均纳入到电力交易平台中去, 有效实现电力市场的高效、公平运作。此外, 进一步扩大电网互联的规模, 有效提升跨区电力输送能力, 对输电阻塞予以进一步消除, 为确保市场建设的稳定性打下坚实基础。
4.6 建立健全发电容量市场、电网电价激励监管机制, 确保电力基础设施投资的充裕性
从国外实践经验及电力市场的基本理论来看, 单一现货市场已经无法提供充分的投资激励, 因此, 我国市场建设应对进一步探索完善的发电容量市场、投资招标等机制予以综合考虑, 确保发电容量充裕度。此外, 面对能源变革带来的挑战和能源低碳发展的要求, 我国应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理论和经验, 选择与中国国情相符的可再生能源市场激励机制, 积极探索建立可再生能源配额交易机制, 为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打下坚实基础。
在电网建设过程中, 特别是对电网电价实施监管的过程中应对供电的安全可靠性、可再生能源消纳、智能电网等新技术的发展予以充分考虑, 进一步建立并完善独立、科学的输配电价体系, 加大对用户选择权的开放力度, 对省电网各电压等级输配电价予以有效核定, 建立统一的跨省区电网价格体系。同时, 积极探索激励型监管方式的建立, 全面促进电网科技创新力度和能源低碳转型。
5 结语
总而言之, 随着经济及社会的发展, 电力市场改革发展形势也出现了巨大变化, 特别是在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 可持续发展成为电力市场建设的必然走向。在国内电力市场改革发展的进程中, 需要结合我国国情, 积极汲取国外先进理论和经验, 进一步优化和开放用户的选择权, 确保全国电力市场环境的平衡性。同时, 加强对国外电力市场的动态研究, 为我国电力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摘要:从全球范围内电力市场改革进程中不难看出, 健康、活跃的电力市场是一个国家电力供应稳定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主要从国外电力市场的基本模式入手, 重点对国外电力市场的最新发展情况进行研究, 并深入分析了这些国际经验给我国电力市场发展的启示, 希望给行业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国外,电力市场,发展动向,启示
参考文献
[1]马莉, 范孟华, 郭磊, 薛松, 李琨.国外电力市场最新发展动向及其启示[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4 (13) .
[2]邹鹏, 陈启鑫, 夏清, 何畅, 葛睿.国外电力现货市场建设的逻辑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与建议[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4 (13) .
国外市场 篇8
(一) 金融衍生品
金融衍生品 (financialderivativeinstrument) 是20世纪70、80年代全球金融创新 (financialinnovation) 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金融现货 (如货币、外汇、存贷款、股票、债券等) 基础上衍生出来的,通过预测股价、利率、汇率等的未来走势,采用支付少量保证金或权利金签订远期合同或互换不同金融商品等交易形式的新兴金融产品。
(二) 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
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出于规避汇率风险、逃避金融监管等需要,金融衍生品市场取得了爆炸性的增长。
单位:十亿美元
注:名义价值是指在报告期订立但尚未清算的名义价值;市场总值是指用报告期市场价格计算的所有开口合同的市场价值。数据来源:国际清算银行 (BIS) , "Amounts outstanding of over-the-counter (O TC) derivatives", December 2008.
(三)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
相对于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就相对有些迟缓,而且至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金融衍生品交易所。但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还是进行了一些金融衍生品交易的探索,主要集中在外汇期货、国债期货、指数期货及配股权证等交易品种。
资料来源:据《中国金融年鉴》相关各期资料整理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金融衍生品存在的时间短,并始终在无序的状态下发展。由于缺乏规划和管理,我国至今未能建立起真正意义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但股指期货的即将推出,必将标志着我国金融衍生品时代的到来。
二、金融衍生品市场失灵的危害
金融衍生品虽为避险而生,但因其自身存在高杠杆性、高风险性和虚拟性,而具有潜在的巨大风险和破坏性,一旦金融衍生品市场失灵,将会极大的危害本国的金融体系和经济发展,又由于全球市场的紧密相关性,这种危害很可能引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一) 扭曲金融衍生品的价格
金融衍生品市场失灵会扭曲金融衍生品的价格,从而不能充分发挥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投机活动和道德风险等造成金融衍生品市场失灵的因素若得不到遏制,必然使金融衍生品的价格非理性的波动,造成金融衍生品价格的扭曲。金融衍生品价格倘若是扭曲的、人为制造的,不仅不能反映供求关系,反而会误导社会总生产和消费,最终浪费社会资源,降低社会效率。
(二) 扭曲社会财富公平再分配功能
金融衍生品市场失灵会扭曲社会财富公平再分配功能。金融衍生品特有的杠杆交易功能很容易使一些实力雄厚的机构投资者和个人大户凭借资金优势操纵市场,结果导致大多数金融衍生品参与者损失惨重,社会财富分配结构迅速被改变,进而造成经济大起大落,对社会和经济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三) 累积和提升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
金融衍生品市场失灵会累积和提升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虽然金融衍生品能够发挥分散或转移风险的正向功能,但是一旦市场失灵,它也会累积和提升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一是虚拟资本在追求价值增值运动过程中有脱离实体部门的趋势,而金融衍生品正是金融虚拟性最强的虚拟资本。一旦金融衍生品市场失灵,从而使金融衍生品脱离实体经济的程度过大,在特定的条件下会走向泡沫经济,进而加大了整个金融体系的系统风险。二是从微观金融而言,金融衍生品本来是为风险厌恶者提供转移风险的工具,然而,其表外业务以及以小博大的特征可能会提升和累积金融体系宏观层面的系统性风险。
(四) 引发地区性和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失灵若没有及时的得到控制,将引发地区性和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以下是由金融衍生品市场失灵而引发的金融危机,这些危机再一次的提醒我们,防范金融衍生品市场失灵,加强监管的重要性。
数据来源:张邦辉:《金融衍生品市场全书》,中国物资出版社,1999年,第540~573页。
三、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国外经验分析
世界各国加强对衍生品市场的监管无一不是从建立并强化期货监管体制入手,监管的发展趋势都是政府管理与自律管理相结合,并在各种法规保障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政府严格监管、民间机构自律和金融交易所内部风险控制三位一体的有机管理体制,同时积极寻求监管的国际合作。目前世界各国的具体形式又略有不同,其中有三种典型的监管模式: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集中立法型”;二是以英国为代表的“自我管理型”;三是日本的“金融行政型”。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各年统计数据分析可知,英、美、日三国金融衍生品日均交易量之和占全球日均交易总量的60%以上。因而深入了解这些发达国家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尤其是将美国、英国、日本这三种典型的监管模式作比较分析,无疑将给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提供非常有意义的参考和借鉴。
(一) 美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特点及评价
1. 美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特点。
美国对衍生品市场实行了“三级监管体系”的监管模式,即政府监管、行业监管的自律与交易所自我管理的监管体系。但是主要还是以政府监管为主,所以可以说美国的监管模式属于立法型政府监管。政府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多头管理,即多个监管机构并存的模式;另一种是单一的监管机构的模式。美国政府对衍生品市场实行的是多头监管的模式。这种模式虽然受到众多的谴责,但这种模式却是由美国衍生品市场的特点决定的。美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规模之大,单一的机构难以对其进行监管,所以这种监管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合理性。
美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注重正式的立法管制,但其缺陷是无法对金融市场进行面面具到的监管,甚至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认为,正是这种监管上的缺陷促使美国成为现代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发祥地。但是同时也要警惕这种监管模式的风险性。
2. 对美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模式的评价。
美国的监管模式是立法型政府监管模式,强调的是政府的作用。这种监管模式的优点在于: (1) 具有超脱于市场竞争者之外的监管机构能更公平、客观、严格地发挥监管职能,更好地克服市场失灵现象; (2) 各类综合性和专门性法规齐全,提高了监管的权威和严密性。但这种监管模式也有其弊端: (1) 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单靠政府机构而缺乏自律组织的配合很难实现既有效管理又不过多行政干涉的目标; (2) 与自律性机构相比,政府离市场较远,掌握的信息相对有限,这使得政府的监管成本上升,效率下降,而且不利于随时察觉市场变化,从而使监管落后。
(二) 英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特点及评价
1. 英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特点。
英国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基本上沿袭了美国由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交易所自我管理的三级管理制度。除了某些必要的国家立法外,英国政府对衍生品市场的干预较少,主要以行业组织和交易所以及衍生品交易参与者的自我监管为主。政府监管机构主要是通过行业协会、交易所制定交易法规条例来保证衍生品市场交易的正常进行。
英国与美国一样也以功能监管为主线,而且监管制度也大致相同,但不同的是美国的政府监管实行多头监管,而英国则由英国金融服务局统一实施政府的监管工作。
2. 对英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模式的评价。
英国和美国在对金融市场的管制上存在较大差异,美国模式强调正式的立法管制,英国模式强调金融机构的自律。而这种自律模式的优点有: (1) 自律性组织由市场参与者组成,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更能对市场存在的问题作出迅速准确的判断,比政府监管机构更有效率; (2) 自律监管机构采取非正式、灵活的方式,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提高监管的效率和效果。而这种监管模式也有其弊端: (1) 没有统一的专门法规,缺乏有力的法律支持; (2) 非制度化规范的监管易滋生腐败现象,存在权力寻租问题; (3) 由于非规范化、弹性大、监管者的主观因素、人为色彩对监管有很大影响,随意性大会导致监管标准不一致。
(三) 日本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特点及评价
日本政府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相当严密。在金融衍生品迅速发展的世界形势下,日本禁止本国的交易所进行金融衍生品交易,进行金融衍生品交易的机构和个人只能到其他国家的交易所进行交易,但这一状况近年来已经得到改善。按照哈耶克的观点,日本政府对金融市场具体操作的运营也加以干涉,这种不了解实际情况却掌握了决策权的监管模式,日本的金融监管模式是典型的知识与决策权不相对应。
总体来说,日本的金融监管是行政式的。金融政策和监管大多是基于国家权力强制进行,“金融行政”非常直观地表达了金融管制的日本特色,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垄断利益的获得,但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就会留下过度保护的后遗症,遭到市场规律的惩罚。
四、国外的监管经验对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的启示
通过以上美国、英国、日本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的比较分析,要做好我国金融衍生品监管工作,快速发展我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就要求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 加强政府立法
政府最重要的责任是给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创造一个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市场条件,建立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完善的交易体系,维护交易各方的正当权益,保证交易活动的有序进行,从而促进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和稳定。
(二) 重视行业自律
在金融衍生品发展的初期我们就应该重视行业自律组织的作用。行业自律组织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属于三级监管中一级,是对国家监管当局不断加强对金融衍生品进行宏观监管的重要补充。
(三) 强调交易所和企业自律
交易所在衍生品交易的监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作为国家监管机构制定政策的直接执行者,作为市场交易情况的监督者和信息反馈者,在国家监管机构和广大交易商之间起了一个沟通桥梁的作用。交易所的自我管理是整个衍生品市场监管的核心内容,它对保护市场公开、公平、公正性竞争原则,对保持市场高效性和流动性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交易所会员主要由机构投资者所组成,因而在充分发挥交易所风险内部控制功能的同时,必须强调企业自律。如果每一个企业都能很好的控制风险,那么整个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风险就会有大幅降低。
(四) 寻求国际合作
金融衍生品是金融创新的产物,从某一方面来说也是逃避监管的产物, 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是个世界性难题,不仅需要每个国家和地区各自搞好本国本地区的监管, 而且还需要国际社会进行广泛的监管合作。尤其是我们国家金融衍生品市场还是一个新兴的市场,为了有效降低风险,更应该重视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合作。
摘要:金融衍生品虽为避险而生, 但因其自身存在高杠杆性、高风险性和虚拟性, 具有潜在的巨大风险和破坏性, 一旦金融衍生品市场失灵, 将会极大的危害本国的金融体系和经济发展。通过对美国、英国、日本三种典型的监管模式作比较分析, 给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提供的借鉴和启示是:应加强政府立法, 重视行业自律, 强调交易所和企业自律, 寻求国际合作。
国外市场 篇9
信用评级诞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其积极作用也逐渐为其他国家所认识。目前, 在日本、英国、法国、瑞典、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 评级制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从国际资信评级业的发展历史来看, 其发展模式大体上分为两种:一是“市场驱动型”发展模式, 即资信评级机构的建立和业务发展主要取决于市场因素, 监管部门不直接对机构的设立、业务范围、评级操作等进行监管, 代表国家或地区主要有美国、欧洲、日本等;二是“政府驱动型”发展模式, 政府以法规支持或培育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无论哪类发展模式, 国际评级业的监管部门都对机构的执业活动提出了一定要求, 这些要求多表现为执业规范或存在于评级机构资格认证的要求中, 目的是保证评级结果的可信度, 同时也对评级行业的准入和竞争采取一定的监管措施。
(一) 美国评级市场监管
政府部门扮演着评级市场“推动者”和“监管者”的双重角色。第一次世界经济大危机前, 美国已有20多年民营的评级机构和市场化评级的历史 (从1909年约翰·穆迪出版《铁路投资分析》算起) 。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使美国70%的企业倒闭, 这促使美国政府的货币、证券、保险等委员会颁布行政法规来启动评级市场。如1933年公布的《证券法》规定, 禁止有利益冲突的机构从事评级业务, 评级转由第三方评级机构担任;同年, 美国全国保险协会制定的保险公司投资合格证券标准规定以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为依据;1936年2月, 美国货币监理署规定, 银行所持有的证券资产必须是取得一定等级以上的债券。1936年以后, 政府在管理中对评级结果的广泛利用, 使评级制度在美国资本市场上深深地扎下了根。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第二次世界经济大危机期间, 美国政府还规定, 发行短期商业票据时必须取得评级机构较高的信用等级。1974年,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规定所有发行的证券都必须经两家以上评级机构的评级。同时在法规中也规定了严厉的处罚条款, 如罚款、停业整顿、取消资格、退出市场等。从第一次世界经济大危机到第二次世界经济大危机的40年是美国评级业快速发展时期, 政府部门的行政法规是推动评级市场发展的最重要力量, 随后陆续形成的16部法律交织构成了美国国家信用管理体系有效运转的法律环境。这些法律对所有失信者产生了极大的震慑作用。从中可以看出, 在美国, 政府不仅是启动和培育评级市场规范化发展的最重要力量, 而且也注重从市场的监督机制中取得信息, 实施对评级机构违规的有效监管。
另外, 在美国安然事件、世通破产、意大利帕玛拉特丑闻, 特别是次贷危机之后, 三大国际评级机构都受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调查。西方主要国家有关部门、机构纷纷出台了关于规范信用评级的建议, 以加强对评级机构的监管。
(二) 德国评级市场监管
首先, 德国没有专门的评级机构, 这一现象的成因与经济体制内部的制度性安排密切相关。德国全能性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 银行评级强调统一性, 注重数据技术的评级结果是其特色。
其次, 德国奉行的是社会市场经济体制, 其指导思想是建立有法律保证的经济自由和有社会保障的福利国家的综合体。这里, 银行和企业同样是作为独立自主的参与方进入市场的, 联邦银行和各级政府只能通过制定有关的法律和规定间接干预。但与美国相对微弱的银企关系不同, 德国历史上的综合银行制度使银行通过股权操作和人事安排, 实现了对工商企业的监督和控制。
第三, 德国企业有不愿公开信息的传统。欧洲企业不同于美国企业, 一般不愿公开其信息, 对于那些要求企业公开其信息的筹资手段, 往往不予选择。在德国, 大企业中有许多是同族公司, 它们更不愿将秘密的企业信息暴露给外部, 因此依赖于公开信息原则的美国式评级在这里无法进行。
次贷危机发生后, 欧盟准备通过立法手段对在次贷危机中遭受质疑的标准普尔公司等信用评级机构加强监管。拟制定的法律将要求信用评级机构避免利益冲突, 进一步完善信用评级体系, 提高信用评级活动的透明度, 并规定对违规的信用评级机构进行严厉的处罚, 包括禁止在全欧盟范围内开展业务、暂停营业、公开警告等。在监管机构设置上, 欧盟委员会提出了两套方案:一是以现有的欧洲证券管理委员会为基础, 加强成员国主管机构间的协作;另一套是建立新机构, 负责信用评级机构注册, 并由成员国主管机构负责监管。
此外, 欧盟委员会还希望通过立法手段促使金融机构不要过度依赖信用评级机构, 而是要加强自身对投资风险的评估和判断。
(三) 日本评级市场监管
在日本, 信用评级制度的发展与美国有所不同。其在建立现代评级制度前, 衡量发行债券的标准为“适债基准制度”。这个标准是由负责管理发债的有关部门从保护投资者的角度出发制定的, 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债券发行人的信用要求。
在20世纪30年代, 日本经历了经济萧条时期。相对于美国的“以充分披露债券发行人信用的相关信息来保护债券投资人”的债券评级制度, 日本则修改《有担保公司债信托法》, 确立“债务必须为有担保”的原则等方式来加强债券发行市场管制。但事实证明, 债务是否履行与债券有无担保之间并无关联, 反而是有担保公司债发生债务不履行的几率高于无担保公司债, 同时还产生其他一些流弊。因此, 债券担保制度受到抨击, 无担保债券发行逐渐增加, 与此相适应, 以债券评级为主的信用评级制度也得以产生和发展。
日本的信用评级具有较强的法律效力, 因为在日本发行证券, 尤其是发行债券必须通过信用评级, 所获得的信用等级是能否发行证券的法定要件。
政府监管部门是日本评级机构及评级业务的主要推动者和监管者。日本的信用评级机构都是独立的法人, 而且要经过政府批准方能取得开展信用评级业务的资格。在评级活动中, 要严格遵循“独立、公正和保密”三项原则。在责任方面, 评级机构仅负责提供评级结果及有关材料, 并对评级服务质量负责, 但不对投资者或证券交易者遭受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评估机构也不会为了盈利或其他目的而作出不公正或不真实的评级结果。
二、国外信用评级市场监管的经验
从上述对各国信用评级市场发展与监管的比较来看, 一国评级制度的发展及其具体的实现模式是与该国经济体制中的银企关系密切相关的。信用评级业的监管目标就是要建立科学统一的监管体系, 监管当局的职责就是设计良好的制度安排, 建立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 监督信用评级机构切实履行风险揭示职责, 向投资人负责。国外信用评级市场监管具体包括“资质标准、质量标准、风险规避机制、质量跟踪机制”四个方面。
(一) 资质标准。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对于国家认可的评级机构 (NRSRO) 的认定标准如下:国家认可, 即评级机构作为资信评级的发布者得到证券评级主要使用人的认可;要有足够的从业人员、金融资源和组织结构, 确保能够对债券发行进行可靠评级, 能够独立于经济压力或来自被评级公司的压力运作, 并且拥有足够的有一定教育和专业背景的、能够胜任评级工作的员工;运用系统性的评级程序, 确保可靠准确地进行评级;与债券发行方的管理者加强沟通, 包括接触发行方高层管理人;通过内部程序控制非公开信息的误用, 遵守内部控制程序。
(二) 质量标准。
国际证券机构组织技术委员会公布的《国际证券机构组织技术委员会报告》对资信评级机构 (CRA) 的评级工作规范如下:CRA应采用书面的程序和方法来实施评级工作, 以确保他们所作出的结论是基于对相关问题的公正、全面的分析之上;CRA评级方法应系统化, 评级结果以历史经验为依据, 遵照某一有效的形式;CRA的分析师应使用公司制定的方法从事作业, 他们应专业、胜任、品行正派;为得到高质量的评级, CRA应拥有充足的资源, 人员充裕并能够搜寻有价值的信息和对其进行分析;一旦公布了新信息, 致使资信评级机构要修订或终止它所作出的评级结果, CRA要基于持续经营的原则, 定期更新其分析和评论的方法;CRA应保存内部记录以支持其评级结果。
(三) 风险规避机制。
各国监管部门都作出规定, 防止围绕信用评级机构发生的各种利益冲突。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在其2003年发布的《在联邦证券法监管下的评级机构及其评级的作用》文件中提出, 为了控制对“发行人与信用评级机构、评级报告征订者与信用评级机构及评级机构的评级业务与辅助业务”之间可能出现的利益冲突, 必须加以专门的限制。
(四) 质量跟踪机制。
评级机构的质量自检:一是通过对评级对象跟踪监测过程, 及时提示可能发生的风险变化, 或因可能发生的重大事件对原资信等级发生重大影响而调整等级;二是通过对每个评级对象资信等级的实际违约率的计算和估计的违约概率进行比较, 证明其级别处于实际的违约率与预计的违约概率之间, 以此来检验评级结果的质量。监管部门既可以从市场的反馈中获得信息实施监管行为, 也可以通过检查评级机构是否具备自检技术、违约定义的设定、评级结果与违约率的对应关系等方面, 发现评级机构质量的优劣, 从而做出相应处理。
三、我国信用评级市场监管现状
我国信用评级业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市场化信用评级最早运用于债券发行评级, 目前已逐步扩展到借款企业、金融机构、担保机构等市场主体的信用评级, 国内信用评级市场正在孕育与发展壮大中。而评级市场监管仍然处于探索阶段, 与国际评级业相比, 目前我国资信评级业的发展与监管水平还相当落后, 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评级市场运作不规范, 缺乏统一的行为规范, 随意性强, 可比性差。
国内债券市场债券发行主体多元化, 监管部门分属人民银行、证监会、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这虽然有助于政府相关部门从信用管理的需要出发规划和培育相关的评级市场需求, 同时也可能有利于对相关市场的信用评级实施专门化监管。但是, 各监管部门之间缺乏统一的监管口径, 没有进行充分的沟通, 造成评级机构无法确定统一的行为规范, 随意性强。
(二) 长期以来监管缺位、行业自律组织的缺乏使行业自律机制迟迟不能建立。
由于我国信用评级市场起步较晚, 社会及监管机构对评级市场的认识还不到位, 客观上造成监管缺位, 评级行业还没有形成有效的自我监督和自我约束机制, 一些不法机构可能乘虚而入, 为了个人的短期利益而影响到整个信用评级行业的公信力。
(三) 评级总体水平不高, 评级结果不能真实地反映风险程度。
从我国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 因评级市场发育程度低、信用评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评级产品仅有少量的贷款企业评级和企业债券评级, 市场经济主体对评级产品的主动需求小, 市场对信用评级业的约束机制尚未形成或者说十分有限, 一些资质不够的评级机构的评级水平达不到基本需要, 评级结果不能真实地反映风险程度, 给评级结果的使用带来潜在的信用风险, 市场机制真正发挥约束作用有待时日。
(四) 地区封锁和行业分割使国内评级业缺乏提高评级质量的基本条件。
评级标准的差异使违约率失去了客观基础——评级标准和级别含义的一致性。同时, 一些行外资本也纷纷涉足资信评级业, 与评级存在利益冲突的其他中介机构也以各种名义从事资信评级业务, 整个行业的社会形象受到损害。
目前, 国务院已经确立了由中国人民银行管理征信业的职责,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局的设立和信用评级市场的行业标准的颁发为我国信用评级业的发展和监督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加强我国信用评级市场监管的建议
鉴于我国目前经济体制和银企关系与西方国家的差异, 简单照搬其他国家评级制度的模式显然是行不通的。评级制度作为金融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内容和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宏观金融体系整体的制度性安排和政策选择。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过渡时期, 政府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银行业日益严格的监管和对直接融资渠道的积极开拓, 都使我国在政策选择上更倾向于建立一种近乎美国模式的金融体制。从我国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紧迫性和当前信用评级业发展的现状看, 政府的大力扶持和积极指导是信用评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 采取“政府驱动型”更符合我国实际。因此, 政府应在推动和培育征信市场以及对信用评级机构违规处罚上发挥双重作用, 即促进信用评级业的发展与加强监管相结合。
(一) 建立和完善市场准入制度, 确保评级机构资质。
虽然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对资信评级的需求日益增大, 但并不是每个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都可以得到市场的认可。因此, 必须严把信用评级市场准入关, 让有资质的评级机构开展信用评级业务。
(二) 建立市场退出机制, 监督评级执业质量。
尽量减少借贷双方和其他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对资信评级机构评级结果的公正性、客观性、独立性、国际性、可信性、信息披露、资源充足性、可信性应进行规范, 并建立评级机构失信行为惩戒机制, 及时对违反行业规范的资信评级机构采取措施, 处罚或清理出市场, 以保证资信评级报告的质量。
(三) 建立利益冲突规避机制, 对利益冲突进行监管。
在我国, 一些评级机构在成立之初就与政府部门或商业银行有着密切的联系, 以至于影响到评级业务的公正性。要杜绝这种联系的影响, 就要对评级机构的业务范围实施限制。如果评级机构的员工与被评对象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 评级机构应设立专门的回避制度。由于评级机构除提供评级业务之外还开展信用管理、信用咨询等服务, 应建立公司防火墙制度来避免评级业务与其他业务可能出现的利益冲突。
(四) 建立结果跟踪机制, 对评级结果进行验证。
评级结果即资信等级是评级对象信用风险的客观描述, 是征信产品价值的体现。评级机构除收取评估费或出售征信产品获取收益外, 对评级结果使用者的损失不负责任, 也不分享其收益, 但依法负有道义责任, 因为评级结果一旦使用, 关乎公众的决策和信用交易。市场具有的对评级结果的检验和评价效应, 将使“乱评者”受到道义的谴责和市场的惩罚, 质量差的评级机构因此而遭到淘汰。监管部门则可以从市场的反馈中获得信息, 从而实施监管行为。
参考文献
[1]杨建莹.央行为什么要管理信用评级业——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就银行间债市信用评级有关问题答本报记者问[N].金融时报, 2005.
[2]何敏华.规范促发展评级看质量——《中国人民银行信用评级管理指导意见》解读[N].金融时报, 2006.
国外市场 篇10
自美国经济学家, 哈佛大学的梅森 (Mason) 、贝恩 (Bain) 首创了“结构 (structure) -行为 (conduct) -绩效 (performance) ” (S-C-P) 分析范式以来, 结构、行为、绩效及其之间的关系, 一直是产业组织学的研究重点。西方国家较为规范的将银行业纳入产业组织学, 并研究银行业市场结构和绩效之间的关系, 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是关于银行业市场集中度提高降低市场竞争的学术论断, 甚至引起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制定新的法规对银行合并进行规制。此后, 源自产品市场的结构-行为-绩效产业组织范式成为了银行产业组织研究的主要手段。银行业产业组织的研究不仅拓宽了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而且促成了银行微观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但早期的研究主要根据寡占产品市场理论提出假设并进行实证分析, 很少研究该理论可以无条件地适用于银行业的原因这一核心问题。
到了20世纪80年代, 新制度经济学和不完全市场结构理论的兴起, 促进了金融中介微观经济理论的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Hannan, Calem andCarlino在银行微观经济理论基础之上, 银行业的分析框架开始被建立, 银行业开始采用产业组织学的研究方法, 即将单一产业的实证分析与产业组织理论紧密地结合起来。事实上, 20世纪90年代银行业放松规制后, 银行业的竞争与策略性行为成为银行业研究的前沿课题。
国外对银行业产业组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一、市场结构要素的研究
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和规模经济性构成了市场结构的三个最基本的要素, 这些要素的差异及其不同组合, 构成了不同的市场结构。海地等人 (Haldi和Whitcomb) 认为, 适当的扩大规模并不会导致生产成本相同比例的增加。Hannan、Berger (1991) 和Neumark、Sharpe (1992) 通过对美国银行的研究, 发现存款利率存在刚性, 说明银行市场势力的存在, 而且赫芬达尔指数较高的市场存在较高的利率刚性。Smith R Todd (1998) 认为严格的进入壁垒, 成本是巨大的, 增加银行业的竞争, 可以减少经济波动的危害性, 提高宏观经济水平。Barth et al. (2001) , Barajas et al. (2000) , Unitet和Sullivan (2003) 等研究发展中国家银行业, 结果发现, 严格的进入规制与银行表现负相关, 降低外资银行进入壁垒, 可以降低中介成本, 提高整个银行业的稳定性。
二、市场结构模型构建的研究
Sealey and Lindley (1977) 最早运用企业微观经济学理论, 假设银行是使用劳动力和资本为客户, 包括借款人和存款人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的经济单位, 给出了银行业的完全竞争模型, 并得出结论, 认为完全竞争模式下, 单个银行能够调整存款和贷款数量的行为。Monti和Klein (1971) 建立了银行垄断的Monti-Klein模型。该模型可以推广到有限数量的不完全竞争的Cournot模型, 可以用于分析存款利率规制下, 银行贷款定价的行为。Stah和Yanell (1988) 提出了银行Bertrand竞争模型。通过研究, 显示出了不同的瓦尔拉斯均衡。Salop地域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垄断竞争, 该模型分析了银行最优数量与自由竞争的关系, 认为银行数量的增加是自由竞争的结果, 因此包括设立分支机构限制和准入限制在内的直接限制或包括租赁费、税收在内的间接限制, 有助于提高社会福利;Salop地域模型还分析了存款利率规制对贷款利率的影响。Chiappori, Verdier和Perez-Castrillo (1995) 根据Salop地域模型得出存款利率规制的福利效应。Franklin Allen and Douglas Gale (2000) 突破了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框架, 作出了创新性的工作。他们以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等为基础, 建立了大量单一银行业的竞争模型和拥有庞大分支网络的双寡头竞争模型。结果发现, 因为银行具有锁定效应、产品多样性和有限信息三个特征, 因此, 小银行可能更缺乏积极的竞争态度, 可能具有更大的的垄断优势。美国政府保持众多的单一银行的政策可能并不是最优选择, 而欧盟的政策可能更具合理性, 因为鼓励银行扩张市场规模, 并允许银行拥有更大的网络。
三、银行业竞争性的测度
国外主要有两种不同的方法对银行业市场竞争性进行测度:结构法与非结构法。结构法对市场竞争性的度量是间接的用市场结构指标来反映, 常用指标包括市场集中率、赫芬达尔指数、熵指数、勒纳指数、贝恩指数、洛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等。非结构法通过估计竞争价格的背离程度, 将市场结构内在化来度量市场内厂商的竞争行为。非结构法强调分析银行的竞争性行为, 而不是使用关于市场结构的外在信息, 对银行的绩效进行研究并做出重要贡献。主要的模型方法包括:PR模型 (Panar&Rosse, 1982, 1987) , Iwata模型 (Iwata, 1974) , BL模型 (Bresnahan, 1982;Lau, 1982) 。
四、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竞争的检验研究
Bikker 与 Groeneveld (2000) 对欧盟银行业作整体研究时发现, 尽管1989-1996年间欧盟银行业推行自由化, 放松规制, 其市场环境仍是垄断竞争, 银行竞争并未提高, 他认为高集中度削弱了竞争。而欧盟成员国内的本国银行更类似完全竞争。Bikker和Haaf (2001) 研究了银行的市场结构、及其二者的关系。他们用非结构PR模型来测定竞争指标。并将研究的23个国家的银行市场划分为三类:小的本地银行, 中等银行和大的跨国银行。结果发现, 竞争在本地市场比较弱, 在国际市场表现比较强。同样认为集中有害竞争。Bikker和Haaf (2002) 研究银行业市场结构和竞争间的关系, 用虚拟变量表示欧盟和非欧盟国家, 用市场结构对竞争进行回归估计, 结果也发现, 集中损害竞争度。
近年来, 借助于产业组织学结构-行为-绩效 (SCP) 分析范式对银行业市场结构和绩效以及两者之间关系进行研究, 已成为银行业及至金融业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
国内学者从1999年以来, 也开始研究中国商业银行的市场结构。这些研究一般认为, 中国银行业市场集中程度一直比较高, 特别是四大国有银行拥有居高不下的市场权力。但从长期看, 商业银行从业数量增多、竞争程度上升、垄断逐渐打破、银行经营效率不断提高, 较为完善的现代化多元银行业组织体系逐步建立。中国银行业正由高度集中的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向适当集中的垄断竞争型市场结构转变。但垄断格局总体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 仍是由国有商业银行支配着整个市场。而且这种市场结构长期运行的结果是低效率的, 低效率的成因主要是体制性的原因, 也有经营管理性和外部性的原因。
参考文献
[1]Bain, J.S., 1959,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Hannan T.H.and Berger, A.N., 1991, “the Rigidityof Prices:Evidence from the Banking Industry”,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81, No.4, p.938-945.
[3]Neumark D.and S.A.Sharpe, 1992, “Market Structureand the Nature of Price Rigidity:Evidence from theMarket for Consumer Deposits”, the Quarterly Journalof Economics, vol.107, No.2, p.657-680.
[4]哈维尔.弗雷克斯, 让.夏尔.罗歇 (美) .刘锡良等译.微观银行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0.
[5]Panzar, J.C.and J.N.Rosse, 1987, “Testing for'Monop-oly'Equilibrium”,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35, 443-456.
[6]于良春, 鞠源.垄断与竞争: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J].经济研究, 1999, (8) :48-57.
[7]秦宛顺, 欧阳俊.中国商业银行业市场结构、效率和绩效[J].经济科学, 2001, (4) :34-45.
[8]赵旭, 蒋振声, 周军民.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绩效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 2001, (3) :59-67.
[9]贺春临.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与绩效研究[J].经济评论, 2004, (6) :96-102.
国外市场 篇11
中国当前酒类推广模式是两头大、中间小哑铃形,以广告投放和终端营销为主,是在专业市场发育不全的情况下的酒类推广模式。目前广告是我国酒类产品推广的主要渠道,各大电视台酒类广告所占的比重就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终端本来是销售的对象,但由于中国酒的推广渠道单一,终端也在发挥着推广的作用:包括信息传播、体验甚至广告。我国的哑铃形酒类推广模式,主要原因是专业市场发育不全,专业的推广渠道匮乏,企业找不到有效的专业推广渠道,只好去投广告和跑终端。
而国外酒类推广模式是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该种模式以专业会展为推广的主渠道。相关数据显示,国外顶级品牌推广预算分配依次分别为:赞助(包括高尔夫、网球、棒球、赛车、公益活动、行业活动等)、品酒会、展会、直销和媒体宣传。以上排名说明:在国外,采用跑终端和投广告的推广方式比较少用,排名前三的推广方式分别为:赞助、品酒会和展会,而这三项都可以划归到专业会展的范围。专业会展主要的特征是针对专业对象(经销商和目标客户)进行定向传播、定向交流,既有展示,也有体验。这种方式比广告要窄、更聚焦,比终端要广,我们称之为推广的中观渠道。
赞助活动也是一项重要的专业会展的推广途径,此种推广方式选择目标客户集中的赛事和活动,进行针对性的品牌传播。而且更多时候,采用展示台、品尝点或专卖店的形式进行配合宣传。研究发现,次顶级品牌及以下品牌的赞助投入会明显减少。顶级品牌以下,对投入产出比较在意的企业,赞助的投入会明显减少,而品酒会和展会是他们推广的主要方式。
四点启示
通过国外与国内酒类营销推广方式的对比,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其一,减少酒精危害和理性饮酒呼声渐浓: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最有效的方法是提高酒税和限制酒类广告。在外国,在成熟市场国家,酒类广告是受到严格限制的,比如在法国:《埃万法》规定,酒类广告不能上电影、电视和电台;酒精类饮品广告的载体只有平面媒体、街头张贴或手工散发;所有酒类广告必须以醒目字体标明“过量饮酒有害健康”;不许请知名人物为酒类产品做宣传或代言。在美国: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规定,啤酒及温和性酒类的广告,广告片中禁止出现“饮”的镜头;对用蒸馏法酿造而成的烈性酒,禁止播放其广告。而中国目前对酒类广告还没什么限制,但可以预计这种限制将为时不远。将对主要依靠广告来提升品牌进行推广的行业带来挑战。不过也不要过分担心,广告投入都少了,也可能是一个解脱,企业机会均等,就看谁最先启动新的推广渠道。
在人们饮酒更趋理性的今后,酒精消费的量不可避免地将下降。要保住这个蛋糕不被缩小,唯一的出路是提高附加值,提升品牌价值。而要获得高附加值,必须要投入推广来支撑。
其二,在酒类推广中,大众媒介广告信息的受众90%是无用的,需要更具针对性的专业推广渠道。
其三,终端推广需投入大量人力,并进行复杂的培训和组织,在终端竞争加剧、门槛提高和人力成本不断上升的大趋势下将难以为继。在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高,不可能聘用很多人力来跑终端,一个一个终端地跑,并不是高效的推广方式,这是信息时代的冷兵器战法,需要改变。
其四,成熟市场经济酒类推广的主渠道是专业会展。经验告诉我们,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培育和完善以专业会展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市场,是酒类行业的一项比较紧迫的课题。
最大的专业展应该出现在中国
在当前中国,专业会展在酒类推广方式中还比较弱小,但却是未来的市场主力。作为专业会展,向专业人群定向传播,进行定向交流,相比于广告和终端更能影响核心人群,从而传播的效果更好。专业会展的形势是“会中有展,展中有会”,所以更容易说服消费者,起到优化推广的作用。
专业会展的两种典型形式是专场品酒会和酒类专业展。专场品酒会是一种专业、优雅,集体验和社交功能的酒类推广方式。酒类专业展则是一个微缩的竞争舞台,各个厂商都有平等机会在酒展上展示产品、宣传品牌,并通过精细的展台设计和丰富的产品体验传达给经销商以信心,也可以通过品尝来培养Fans。随着形势发展,品酒会和酒类专业展有更多融合的趋势。它们最大的不同是:品酒会是单一主体,或特征相近的几个主体;展会是多元主体,上百个企业,上千个企业,大家机会均等,平等竞争。由此而推论,展会的专业观众数量肯定会多于专场品酒会。但他们注意力又不如专场品酒会集中,这就需要企业在参展中有新意、有创新,能够吸引更多的注意力,成为亮点,因此参展也是一项技术。反过来,从专业观众来看,多主体的展会对他们更有吸引力,因为对他们来说效率比较高,一次可以看到、尝到更多的酒。获取信息也更集中。总之,品酒会和展会各有特点,互相补充,是专业市场的不同形式。
当前,国际上五大酒展分别是法国的VINEXPO和Vinisud、英国的LIWF、意大利的Vin Italy和德国的Prowine。中国有着世界最大的生产能力,也是消费量最大的单一市场,拥有最大潜力的市场。因此,从长远来看,世界最大的酒展必然也只能出现在中国。
糖酒会不同于品牌展
中国有一个糖酒会,但“糖酒会”与“品牌展”还是有相当的差异,糖酒会是一个知名的展览会,但不是品牌展。糖酒会创建于计划经济时代,是属于贸易综合展。而品牌展更多突出其“附加值”,除去贸易、展示功能之外,更多强调品牌提升、交流和体验等。糖酒会属于“普及型”展会,这个“普及型”除了从无到有的普及外,糖酒会还发挥着形成“潮流品牌”和“大众化品牌”的作用。而品牌展应属于“改善型”,包括“应酬型”和“品鉴型”,对于改善型消费喝的不止是酒,是品牌、是地位、是文化。虽然现在对糖酒会的议论比较多,不管是从“量”还是从“普及型”的角度看,糖酒会的价值毋庸置疑。
但是,在当前中国,具有“附加值”和“改善型”功能的酒类品牌展还是个空白。像中国酿酒工业协会举办的“酒业博览会”(酒博会CIADE)虽然具有这个概念,但只举办了两届,还处于培育和成长阶段。其次,糖酒会属于以“生产中心”为核心的展览,而品牌展则需要以“消费中心”为核心的展览,特点有所不同,满足企业的不同需要。
国外市场 篇12
近年来,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 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其重要作用日益体现。但从整体上看, 由于建筑市场涉及面广, 交易额大, 可变因素多, 又缺乏必要的制度约束, 造成我国建筑市场目前信用缺失现象还十分普遍。因此需要从系统的角度, 多视角、全方位地分析和研究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问题, 并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熟市场信用体系构建模式的国际经验, 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建筑市场信用体系。
1 建筑市场信用体系的概念
所谓建筑市场信用体系, 实际上是一套建筑市场综合治理机制, 信用体系建设涉及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建筑市场各方责任主体、信用中介服务机构以及其他社会信用信息提供机构等, 主要包括信用法规、信用制度、信用评级、信用机制等主要内容。它把各种与信用建设有关的力量有机地整合起来, 通过激励守信行为, 制约和惩罚失信行为, 使信用主体行为的价值取向发生改变, 并自觉自愿地从失信向守信转变, 共同促进建筑市场的整体信用水平的完善, 从而保障建筑市场秩序和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2 我国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1) 信用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力保障;2) 信用体系建设能有效规范建筑市场中各责任主体的行为, 维护社会稳定;3) 信用体系建设能有效改善市场中交易各方信息不对称的现状, 增强市场主体的诚信意识。
3 国外信用体系构建模式的经验借鉴
信用体系的构建模式通常依据征信机构的产生和发展背景来划分, 从国际上各个国家信用体系构建模式类型上看, 目前主要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政府主导的社会信用体系模式, 即征信机构由政府组织设立, 主要由中央银行、金融监管机构和行业协会组成, 征信机构和资信评价机构都是非营利性的, 由政府统一实施监管;另一种是市场主导的社会信用体系模式, 在市场化模式下, 不仅具备了较为完善的信用法律体系和政府监管体系, 而且与之相伴形成了独立、客观、公正的,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方式建立, 并依据市场化原则运作的征信服务机构 (见表1) 。
3.1 案例一
政府主导型——德国。
1) 信用法规建设方面。
在德国, 诚信原则体现在法律制度中的方方面面, 无论从联邦一级的《联邦宪法》《联邦承发包法》《联邦招投标法》等法律, 还是州、市一级的如《北莱茵—威斯特法仑州建筑法》中都有对诚信惩罚方面的明确规定。政府通过立法, 有效引导和强化市场中各责任主体的诚信意识, 优化市场环境。
2) 征信机构建设方面。
在德国, 是政府直接监管下的由国家中央银行、金融监管机构、审计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同构建的非营利性的征信体系。由中央银行从各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采集数据, 建立全国信贷数据库, 直接向各行业有关部门和协会提供业内企业和人员的信用记录, 建立诚信档案, 并接受联邦内审计部门的监督。通过建立全国统一的诚信平台, 使企业的必要信息公开化、透明化, 有利于市场承、发包方在交易过程中的互相选择, 有效改善了市场中交易各方信息不对称的现状。
3) 信用奖惩、评价机制构建方面。
在信用评价方面, 德国政府各部门间建立了科学的联动协调机制, 以建筑监管为例, 由政府建筑管理部门会同财政、税务、工商等各有关部门建立了针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工程招标预选企业名录, 对于这些综合实力强、市场信誉好的企业, 金融机构优先提供各类授信、贷款以及优质便捷的服务。行业协会也在信用评价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协会协助政府部门研究制定行业信用标准, 负责业内会员的征信和评价工作, 通过科学、客观的人才评价机制, 使优秀人才得以脱颖而出, 使良性竞争、人尽其才的市场环境得以保障。
3.2 案例二
市场主导型——美国。
1) 信用法规建设方面。
美国有比较完备的涉及信用管理各方面的法律体系, 美国正在实施的与信用相关的立法就多达数十项, 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规范社会信用体系的法律体系, 构成了一个健康的社会信用环境。
2) 征信和资信评价机构建设方面。
在市场化模式下, 美国信用服务行业经过多年的市场竞争现已形成了少数几个权威性的市场化运作的征信服务机构, 如穆迪、标准普尔、惠誉和邓白氏等美国信用中介巨头, 能够满足不同行业客户的需求, 每天都能发出上百万份信用报告, 客户也扩张到整个世界, 并且这些企业还具有很强的信用产品的创新能力。信息平台根据市场需要搭建, 政府对信用服务市场并不直接干预, 主要通过立法方式进行监督和引导。 信用体系的建设并没有现成的绝对标准的模式可以照搬, 选择何种模式主要取决于国情、历史、市场和信用发达程度等多种因素, 因此, 我国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必须立足国情, 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运行模式。
4我国建筑市场信用体系的构建思路
1) 进一步完善信用体系法律制度。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是法制建设, 包括信用管理体系运行所需的基础法律、信用市场监管法律及失信行为的惩罚机制等, 通过制定政策与立法, 在整个建筑市场倡导诚信观念, 强化信用意识, 引导信用需求, 确保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在健全的法律环境中良性运行。
2) 构建统一的建筑市场诚信信息平台。完善的诚信信息系统是诚信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 是建立建筑市场诚信体系的基础性工作。要努力确保诚信信息搜集的准确性和适时性, 要逐步实现国家、省、市 (县) 诚信信息的三级互联, 稳步推进, 最终实现全国联网, 构建全国性的建筑市场诚信信息平台, 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诚信信息共享和互认。
3) 积极引导建立征信和评估机构, 培育和发展信用服务市场。完善的信用评估机构, 规范的信用服务市场是信用体系市场化运作的关键要素, 政府应逐步建立对建筑业信用服务机构的准入和资质管理制度, 实现对企业基础信息、公共信息和经营信息的全面收集和评估, 推动信用体系运行的市场化进程。
4) 建立科学有效的信用奖惩和评价制度。信用奖惩机制是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对守信者进行保护, 对失信者进行惩罚, 发挥社会监督和约束的制度保障。我们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仅要建立信用体系建设与工程招投标、企业资质和个人执业资格审核、市场稽查、行业协会评优等的纵向联系, 还要实现信用体系与相关管理部门如司法、工商、税务行政管理部门、银行、金融监管机构等的横向联系, 形成联动协调机制, 以此来逐步建立科学的激励和评价机制, 在建筑市场中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风气。
综上所述, 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 意义深远, 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只要我们以科学的态度, 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 我国的建筑市场信用秩序将会逐步好转, 从而推动我国的建筑业走上一条竞争有序, 又好又快的蓬勃发展之路。
摘要:对当前我国建筑领域信用建设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 在借鉴以德国和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市场信用体系构建模式的基础上, 就如何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建筑市场信用体系提出了一些思路和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