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电影(共3篇)
国外电影 篇1
视觉因素在现当代社会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对这一领域的研究, 即视觉文化研究, 也随之开始成为文化研究中的重要显学。同样地, 莎士比亚研究领域也经历着从语言及文本到表演和视觉的重大转变, 这使得莎士比亚戏剧的电影改编成为了“莎士比亚产业”中最重要的一个类别。
1899年9月, 第一部莎士比亚戏剧的电影改编诞生。著名莎剧演员Sir Herbert Beerbohm的《约翰王》演出片断, 尽管只有短短的一分钟1, 却是历史上莎士比亚戏剧表演与电影胶片的首次亲密接触。自此以后, 电影无论在哪个方面的创新和尝试, 都少不了莎士比亚戏剧的参与和检验。据《银屏莎士比亚史:电影电视的一个世纪》 (A History of Shakespeare on Screen:A Century of Film and Television) 统计, 自1899年的《约翰王》起, 截止到该书出版的前一年1998年, 世界范围内的莎剧电影改编总计约345部。尽管在世界电影总产量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 但对于一向以推陈出新见长的电影产业来说, 却是不小的数目,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莎士比亚戏剧对电影创作者历久弥新的吸引力。莎士比亚研究中对莎剧电影改编的关注, 也随着莎剧电影的出现和繁荣, 越来越呈现出上升的态势。
Robert Shaughnessy, 在其编辑的《莎剧电影》 (Shakespeare on Film) 的引言部分中大致梳理了莎剧电影评论的历史:“1968年, 第一部莎剧电影研究的标准长度作品诞生, 那便是RobertHamilton Ball的《莎士比亚无声电影》 (Shakespeare on Silent Film) ”2。70年代早期出现了有关莎剧电影的文章和选集;1973年, 两份杂志《电影莎士比亚通讯》 (Shakespeare on Film Newsletter) 和《文学/电影季刊》 (Literature/Film Quarterly) 创刊;1977年, 历史上第一部标准长度的莎剧电影评论性著作出版, 名为《电影莎士比亚》 (Shakespeare on Film) , 作者为Jack Jorgens。Shaughnessy在回溯莎剧电影评论的历史时认为, 莎剧电影评论在60、70年代的诞生, 部分得益于技术的进步, 使得人们容易获得16毫米的影片 (大部分莎剧电影是16毫米影片) 和70年代的廉价录像带;在社会层面, 60、70年代的教育现状, 如大学生数量剧增, 战后富裕阶层比例上涨, 以及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等, 迫使传统的学科, 如文学, 对其教学模式做出改变3。
如今, 对莎剧表演实践以及电影改编的研究, 业已成为莎剧研究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这一转变, 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是剑桥大学2007年出版的《威廉·莎士比亚 (剑桥文学名家研习系列) 》 (The Cambridge IntroductiontoShakespeare) 。在这本关于莎士比亚研究的入门级读物中, 至少有一章探讨的是莎剧实践的现状和启示。在第二章“表演”中, 莎剧电影改编被看作是莎剧研究在表演方向上的深入, 因为“电影与戏剧表演相比, 更加民主”4。在这短短的一章中, 作者Emma Smith明确地概括了莎剧电影研究领域的两个关键性问题, 即莎剧电影的定义及其分类。这两个问题相互交织, 不但事关莎剧电影研究的合法性, 也关系到该领域研究的角度和方法。在Emma Smith看来, 莎剧电影自身存在着与文学文本, 以及其他电影作品的互文关系。在当今学科交融的背景之下, 不存在所谓纯粹的莎剧电影改编, 再正统的改编, 都难免受到电影发展史和时代的影响。在提到莎剧电影的分类时, 作者在JackJorgens《电影莎士比亚》 (Shakespeare on Film) 中的三大分类, 即戏剧性的, 现实主义的, 电影性的, 的基础上增加一类—“改编”。在她看来, 所谓“改编”指的是“基于莎剧情节, 将莎剧语言和故事发生背景现代化, 或是在影片的核心情结中加入莎剧表演”5。这种开放性的态度体现了时下莎剧电影的文化研究倾向, 即莎剧电影研究不再囿于封闭的文本细读。
Emma Smith的《威廉?莎士比亚 (剑桥文学名家研习系列) 》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 即莎士比亚电影研究已经成为莎剧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分支, 对于此分支的定义和分类, 她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但在对国外此领域相关著作和文章的深入研究后, 我们发现, 同任何其他刚刚兴起的学科分支一样, 再加上文化研究学科本身的开放性特点, 莎士比亚电影研究处于各自为战, 四面出击的状态。大致的研究方向有以下几类:一是从纯粹电影发展史的角度汇总和归纳莎剧电影;二是从“作者论”的角度分析某些导演的具体作品;三是与“作者论”相对, 从原作文本出发, 对莎士比亚某部或某类戏剧的若干电影改编做比较和分析;最后一类研究, 尽管风格不同, 视角各异, 但总的来说, 都将莎剧电影研究置于更广阔的社会学背景之下, 体现了莎剧电影研究与文化, 尤其是视觉文化研究的学科交叉特征, 并且成为这一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
在第一种角度, 即从纯粹电影发展史的角度汇总和归纳莎剧电影中, 最为全面的要数Kenneth S.Rothwell的《银屏莎士比亚史:电影电视的一个世纪》。此书涵盖了不同介质下的莎剧改编, 包括电影, 电视, 录像, 影碟, 以及网络, 领域之广, 在同类研究中首屈一指。全书几乎按照时间顺序总结了上启默片, 下至1996年布莱纳的《哈姆雷特》的整个莎剧改编史。书后还附有按时间顺序整理的莎剧改编名录, 是这一领域的权威性参考。作为一本以广度著称的莎剧电影发展史大全, Rothwell的这本著作, 自然将一些被保守观点排斥在外的影片也包括进来, 如凡桑特 (VanSant) 1991年执导的《我自己的私人爱达荷》 (My Own Private Idaho) , 这部充满悲悯情怀的同性恋电影中的某些对白元素出自于莎士比亚的《亨利四世》及《亨利五世》。
作者论的理论最早来源于20世纪50年代, 是法国《电影手册》所提倡的电影导演在影片艺术性上起决定作用的观念。用“作者论”来分析莎剧电影的策略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在电影发展史上, 有若干导演, 出于对莎士比亚戏剧恒定的兴趣, 不止一次地做出了莎剧电影改编的尝试, 如劳伦斯·奥利弗 (Laurence Olivier) , 奥森·威尔斯 (Orson Welles) , 肯尼斯·布莱纳 (Kenneth Branagh) , 佛朗哥·泽菲雷里 (Franco Zeffirelli) , 彼得·布鲁克 (Peter Brook) , 格列高里·柯静采夫 (Grigori Kozintsev) 和黑泽明 (Akira Kurosawa) 等。《把莎剧拍成电影:劳伦斯·奥利弗, 奥森·威尔斯, 彼得·布鲁克, 黑泽明的电影改编》 (Filming Shakespeare’s Plays:The Adaptations of Laurence Olivier, Orson Welles, Peter Brook and Akira Kurosawa) 算得上是作者论研究方法的代表作品。在书中, 作者Anthony Davies集中探讨了上述导演在其改编的莎剧电影中对于空间的视觉展现。“作者”视角所暗含的立场是, 电影改编是不同媒介之间的转换, 即从单一的语言到多维的电影, 因此对电影改编的研究应着重于两种媒介之间的差异, 而非相同点。推而广之, 电影改编的优劣也不应以其是否忠实于原作文本为衡量标准。
与作者论相对应, 还有一类研究惯常以莎士比亚原作剧本为出发点, 考察某一具体作品或者某一类作品—如历史剧—的不同版本电影改编, 比较其中的异同。很明显, 此种角度立足于原作文本, 将其看作亘古不变的常量, 而电影改编作品则仅仅是围绕在其周围的无伤大雅的变数, 是终极文本的翻译尝试。此类研究在如今的莎剧电影改编研究中, 仍占有显著的位置。如《莎士比亚与移动的影像:电影电视中的戏剧》 (Shakespeare and the Moving Image:The Plays on Film and Television) , 在序言部分就申明, “我们的目的是要覆盖莎剧改编的某些特定领域, 即那些已经有若干电影或电视版本的个别戏剧”6。
最后一类评论, 严格地说, 无论在关注点还是在论证风格上都不尽相同, 但是当我们透过表象向深层挖掘便会发现, 这些研究的共同之处在于, 它们不再拘泥于文字/影像的二元框架, 而跳脱到更广阔的社会文化领域。这类评论适应了当前跨学科交流的潮流, 成为后现代语境下文化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也使得莎士比亚研究在更广阔的领域焕发出别样的光彩。Richard Burt在《大众传媒后的莎士比亚》 (Shakespeare after Mass Media) 中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如今, ‘莎士比亚要是还活着, 一定会成为好莱坞编剧’这样的话已经成了陈词滥调”7。莎士比亚不再只是文学的莎士比亚, 也不只是电影的莎士比亚, 他已经成了文化的, 经济的, 政治的莎士比亚。在《剑桥莎士比亚与流行文化指南》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Shakespeare and Popular Culture) 中, Robert Shaughnessy就提纲挈领地列举了有莎士比亚出现的如下领域:舞台表演, 电影改编, 政治话语, 文学和戏剧戏仿, 音乐剧桥段, 以及日常对话。今天的莎士比亚电影改编不再是文字/影像的互动, 而是社会元素的多维度互文。以下的几个例子, 就是莎剧电影研究的这种社会学角度。Dennis Kennedy的《看莎士比亚:二十世纪表演的视觉史》 (Looking at Shakespeare:A Visual History of Twentieth Century Performance) 所关注的是现代和后现代莎剧表演 (包括电影改编) 中的视觉呈现;Stephen M.Buhler的《电影中的莎士比亚:视觉证据》 (Shakespeare in the Cinema:Ocular Proof) 中第八章专门研究非英语世界的莎剧电影的语言和文化转换策略;另外, 鉴于多媒体应用在当今课堂教育中的普及, Deborah Cartmell在《解读银屏上的莎士比亚》 (Interpreting Shakespeare on Screen) 中从教学法的角度, “解读银幕莎士比亚在教室和课程中的位置”8。
以上四个视角虽不能穷尽莎士比亚电影研究的全部种类, 也大体反映了国外研究对这一对象的大致倾向。总的来说, 从方法上, 一类将莎剧电影看作是文字/影像之间孰轻孰重的问题, 这其中又包含两方, 一方保守的观点认为, 莎士比亚原作文本高于电影改编, 即文字大于影像;另一方认为, 电影改编本身也有其价值和意义, 并不低于原作。另一类则将视线放远, 并不纠结于文字/影像的二元结构, 而是将莎剧电影置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 考察其与社会其他元素的多维度互文。
注释
11.见Kenneth S.Rothwell的《银屏莎士比亚史:电影电视的一个世纪》AHistory of Shakespeare on Screen:A Century of Film and Television, 附录Filmography and Title Index
22.Shaughnessy, Robert.Ed.Shak espeare on Film.New York:Palgrave, 1998.P5
33.同上, p6
44.Smith, Emma.The Cambrid ge Introduction to Shakespeare.Cambridge:Cambridge UP, 2007.P33
55.同上, P41
66.Davies, Amthony and Stan ley Wells.Ed.Shakespeare and the Moving Image:The Plays on Film and Television.Cambridge:Cambridge UP, 1994.preface xii.
77.Burt, Richard.Ed.Shake speare after Mass Media.New York:Palgrave, 2002.P3.
88.Cartmell, Deborah.Interpreting Shakespeare on Screen.New York:St.Martin’s Press, 2000.Preface ix.
国外电影 篇2
[8]心灵捕手
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教授蓝波在席上公布了一道困难的数学题,却被年轻的清洁工威尔解了出来。可是威尔却是个问题少年,成天和好朋友查克等人四处闲逛,打架滋事。当蓝波找到这个天才的时候,他正因为打架袭警被法庭宣判送进看守所。蓝波向法官求情保释,才使他免于牢狱之灾。
蓝波为了让威尔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浪费他的数学天赋,请了很多心理学专家为威尔做辅导,但是威尔十分抗拒,专家们都束手无策。无计可施之下,蓝波求助于他大学的好友,心理学教授尚恩,希望能够帮助威尔打开心房。经过蓝波和尚恩的不懈努力,威尔渐渐敞开心胸,而好友查克的一席话,更是让他豁然开朗。
摇滚教室
[9]摇滚校园
杜威·费恩(Jack Black 杰克·布莱克 饰)是一名已过而立之年,却仍在为理想打拼的摇滚音乐人。他不屑于那种粗制滥造、充满向商业谄媚味道的虚伪乐曲,一心追逐真情实感的纯粹摇滚乐。为此,他和无数支乐队分道扬镳,至今事业无成,还面临被房东赶出去的窘境。
杜威的男房东兼老友内德·斯尼勃利(Mike White 麦克·怀特 饰)此前曾是狂热躁动的死亡摇滚乐手,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了居家好男人以及代课老师。杜威闲赋家中时,偶然接到一通来自某中学的招聘电话,对方邀请内德迅速来学校代课。穷极无聊兼为生计所迫的杜威偷梁换柱,以内德的身份进入这所校风极为严谨的名门中学教学。学生们的死气沉沉一度让他倍感无聊,某天,杜威无意中发现孩子们的音乐天赋。于是,他瞒天过海,带领这群只知道读书的孩子们进入一个全新且乐趣无穷的摇滚世界……
[10] 听见天堂
《为人师表》国外励志电影 篇3
《为人师表》英文名字《Stand And Deliver》
故事简介
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表彰优良教师的动人作品。故事背景是以南美移民子女为主的洛杉矶加菲莆高中。原来任职电脑公司的伊斯克兰特为施展抱负到该校任教,因该校经费拮据没有电脑,只好改教数学。他用强悍的教学方式台阶驯服了以菲利浦为首的顽劣学生,并帮他们以高分通过了越级考试,不料竟被人怀疑为集体作弊。学生们为了澄清误会决定重考,师生之间合作无间,终创下合格人数之最高纪录,也为该校争取到购卖电脑的经费。是又一部以事实证明“有志者事竟成“的校园电影,男主角朴实有力的演出令人信服,拉蒙.门南戴兹导演对气氛的掌握也相当出色。
影评:
为人师表,不仅仅是励志与公平的问题
移民,是许多国家面临的实际麻烦,如何在保持民族文化本色的同时融入主流文化呢?
教育,是所有地区都存在的真实问题,又该如何将那些生活在底层的孩子们带入知识的殿堂?
为人师表中的老师放弃了所有令人羡慕的.物质财富,却获得了即为丰硕的精神财富,他在教育孩子们的同时,做到了自我人格的完善与升华。
为人师表中的孩子们呢,他们在老师的鼓舞下,不再自暴自弃,不再怨天尤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开了通往辉煌未来的大门。国家官员也并非是歧视的代名词,他们有责任去了解真相、有义务去追根溯源,最终通过他们的努力证实了孩子们的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