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乡村

2024-09-17

国外乡村(共4篇)

国外乡村 篇1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出现了农村工业化、农业副业化、村镇发展无序化、离农人口“两栖化”等现象。农村居民点也存在空置、闲置多, 利用率低;扩张无序、布局散乱, 缺乏有效管理;村貌“旧、脏、乱、差”, 缺乏配套设施等众多问题。庞大的农村人口、缺乏规划管理的村貌以及日益扩大的城乡差距的现实, 使得农村问题, 成为我国现代化最基本的瓶颈, 也是我国国情最为关键重要的方面。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成为我国政府的重要任务。在当前的背景下, 国外及台湾地区的的乡村建设经验对改善农村现状、统筹城乡发展发展无疑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本文介绍了法、德、美、日韩、印度和我国台湾地区的乡村建设实践经验, 分析了这些先进经验的共性, 旨在为我国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1 西方发达国家的乡村建设

西方发达国家在城市化初期, 城市快速发展、人口密集、经济繁荣, 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农村, 但城市中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出现住房紧张、环境污染、交通堵塞、就业困难等一系列问题, 而在农村, 因经济、社会结构不受重视而出现人口外流, 农村劳动力普遍出现老化, 丧失农村景观等问题。随后发达国家城市化进入调整阶段, 乡村建设日益受到重视。

法国政府为振兴农村, 修建了众多深入到农村和落后地区的公路和铁路, 还在国家预算中专列了“农村发展整治基金”, 拨出巨款对衰老的农村地区进行整顿、改造。为进一步增强农村的活力, 1985年拨出40亿法郎用以建设乡村的公用设施, 城乡差距大大缩小。

德国在上世纪60年代的土地规划中, 以城市和临近地区为主, 农村地区处于陪衬角色, 并未深入研究有关农村发展问题。这种不均衡的城乡发展促使德国政府自60年代末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村落更新计划, 以挽救日益衰退的乡村。

美国自1968年国会通过“新城镇开发法”后又于80年代提出建设“都市化的村庄”。同时, 美国在长期的发展中还注意到了村镇原有景观被破坏的威胁, 为防止在现代化的过程中牺牲农村, 1984年于马萨诸塞州成立“乡村中心”, 专门研究农村面临的特殊问题。成立后, 他们编写乡村规划的实用手册, 指明如何通过创造性的建设规划, 实现保留乡村特色的目标, 帮助村镇确定最合适建房的区域和值得长期保留的村镇的风貌, 开展乡镇规划效果的讨论会, 出版乡村景观特色及规划、设计的期刊[1]。

2 日韩的乡村建设

日本在60年代以后乡村城市化速度飞速发展, 农村地区人口外流情况严重。为此, 日本政府指定了有名的农村整备计划, 先后出台了《盯村合并法》、《过疏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 目的是以此控制大城市的盲目发展, 引导工业的合理分布, 促进农村的开发, 口号是:在农村实现工业化和生活现代化。

韩国的新村运动, 非常成功, 对我国的农村建设很有借鉴价值, 也有很多学者对此进行研究和经验介绍[2]。韩国在20世纪60年代迅速推进了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 工农业发展严重失去了均衡, 农村问题十分突出。为此, 韩国组织实施了新农村建设与发展运动, 把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和国家伦理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韩国成为新型工业化国家中较好地解决“三农”问题的典范[3,4,5,6]。

新村运动其基本理念是把传统落后的乡村变成现代进步的希望之乡, 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基础建设阶段 (1971-1973年) , 目标是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扩展阶段 (1974-1976年) , 新村运动迅速向城镇扩大, 成为全国性的现代化建设活动, 目标是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充实和提高阶段 (1977-1980年) , 政府推进新村运动的工作重点放在鼓励发展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特产农业上, 积极推动农村保险业的发展。国民自发运动阶段 (1981-1988年) , 政府大幅度调整了有关新村运动的政策与措施, 由民间组织来承担培训和信息、宣传工作。自我发展阶段 (1988年以后) , 运动也带有鲜明的社区文明建设与经济开发的特征。

3 印度的乡村建设

近年来,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加快, 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同时也面临着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的国内形势和科技高速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环境, 造成社会处于多元化的快速转型之中产生成一系列社会问题。各国纷纷结合本国国情制定相应策略, 以印度为例。

印度政府为了改变农村严重贫困的状况, 从80年代开始, 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乡村综合开发运动[7], 其战略着眼点是缓解乡村的贫困, 制止农村人口的外流。具体措施有:一是发展农业技术, 推进“绿色革命”, 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二是发展劳动密集的手工业和乡村工业;三是在农村中心大力建设以工业为主体的小城镇;四是合理调整村庄的规模, 着力解决农民的住房问题。印度农民经营的土地极为分散, 既不利于耕作, 又不利于应用现代农业技术。于是, 印度政府通过开展“乡村综合开发运动”, 逐步合并分散的地块, 以利管理和耕作。随着土地的合并, 在若干零星小村之中也联合形成了一些新型居民点。在调整村镇规模的过程中, 印度又采取开发援助的形式, 向农民提供贷款, 改造住房, 建设公共设施, 研究和发展低造价的建筑材料, 大力发展农村能源。经过多年努力, 现在印度农民的居住状况普遍有所改善[8]。

4 台湾地区的农村社区更新运动

台湾的农村社区更新运动是在台湾农村社会转型下发生的。人们不断认识到农村不仅是农业生产粮食供应的空间, 因具有广大的领域与绿地, 更是人们休憩的空间, 是自然生态维护的场所, 因此农业生产、农村生活与自然生态的三位一体密切配合, 是农村应有的基本功能。

针对逐渐被吞噬的农村社会, 台湾农村社区更新希望能在发展与保存中找到新的道路, 有计划地使农村居民采用新的理念, 进而产生新的发展模式。内容包括:维护改善具历史及保存价值得居住环境;改善交通系统;整建老旧社区;改善农村环境品质;保存及使用古迹;保持生态环境等。在农村社区更新中, 需要分析调查项目区更新前的条件, 包括土地利用 (生产、交通、水利以及土地使用限定) 、生活圈范围以及居民意愿。其后要确定项目区的面积、工程内容及开工、完工日期。对于社区更新的资金问题, 一般社区规划设计费用由“行政院农业委员会”全额补助, 社区更新工程经费由台湾“中央”及前“省府”各负担1/2, 重划区内供公共使用之公共设施所需土地除由重划区原公共设施用地及未登记土地抵充外, 其不足土地及地上物拆迁补偿费、贷款利息等则由区内土地所有权人按其土地受益比例共同负担[9,10]。

5 国外及台湾地区乡村建设的共性

通过以上对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乡村建设经验的介绍, 可以总结出乡村建设的一些共性。乡村建设运动的发起主要是基于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不同农村问题的大背景。发达国家处于城市化后期或逆城市化时期, 城市突出的居住与环境问题导致越来越多居民重返生态环境优美的乡村, 乡村生态及文化的保护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乡村建设的重点。而发展国家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 农村人口的流失、耕地的抛荒成为主要的问题, 因此, 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和发展农村产业成为发展中国家乡村建设的重点。

国外及台湾地区乡村建设的经验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共性:

5.1 政府主导, 规划先行。

虽然西方是市场体制国家, 但乡村建设运动发动的主体仍然是政府, 只有政府主导才能发动大规模的乡村建设运动。同时西方发达国家非常重视乡村建设规划的制定, 尤其是德国和美国。规划的制定能更好的减少未来建设的不确定性, 公众参与又能尊重当地居民的选择, 让居民主动的参与到乡村建设中, 确保乡村建设的顺利实施。

5.2 重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乡村与城市的重大差距之一就是乡村地区公共基础设施的不足。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改善农村生活条件的基本措施, 西方发达国家不惜花费重金建设乡村公共基础设施以此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5.3 生活条件改善与产业发展并重。

乡村产业是乡村经济兴旺与持续的基础。在改善生活条件的同时, 注重农村产业的发展。增加农业的科技投入、发展绿色农业、开辟休闲旅游业成为振兴乡村经济的重要措施。

5.4 制度完善, 法规保障。

西方国家重视制度建设, 在乡村建设方面也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 美国、日本都有关于乡村建设的专门性法规来保证乡村建设的合法性与有序性。

6 国外及我国台湾的经验对我国乡村建设的启示

我们从国外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乡村建设经验中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6.1村庄建设决不仅涉及村落景观, 更与村落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是乡村地域整体的结构更新。初期由于强大的生存压力, 乡村建设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改善人民生活条件方面。

6.2乡村建设的改善要与乡村产业的发展相结合。

6.3乡村建设应该注重村落文化, 增强家园归属感, 重视人的需要, 将村落的景观和环境的保持和发扬上升为对人类精神需求多样性的维护和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

6.4政府、社会和学术界的积极参与和政策推动至关重要。同时法律法规的完善、居民的积极参与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国外及台湾地区的经验对我国乡村建设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但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正处在不同的阶段。自然条件、人口压力、社会经济背景的差异所处的层次不同, 我国面临的资源、环境与空间压力要远比其他国家和地区更加突出, 乡村空间演化的机制也其特殊性, 因此我们在制订乡村建设发展战略时, 要积极的吸取现有的成功经验, 同时又要重视我国的基本国情。

摘要:农村问题成为我国实现全面现代化最基本的瓶颈, 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政府的重要任务。国外及其他地区的的乡村建设经验对改善我国农村现状、统筹城乡发展发展无疑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的乡村建设实践, 分析这些乡村建设经验的共性, 旨在为我国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关键词:乡村建设,城市化,经验,启示

参考文献

[1]高潮.乡村城市化问题论略[J].城镇建设, 1999 (6) :3944.

[2]冯树泉.国外农村建设的基本经验[J].科学社会主义, 2006 (, 1) :1315

[3]陈昭玖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3) :1820.

[4]蒋建中.新农村建设:韩国的经验与借鉴[J].决策, 2006 (1) :5253.

[5]吴敬学.韩国的“新村运动”[J].农业经济导刊, 2006 (3) :151152.

[6]李水山.韩国新村运动:对环境亲和性农业及新农村建设的借鉴[J].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6 (2) :815.

[7]Charles Cornea.The New Landscape[M].India:The Book Society of India, 1985.

[8]冯华.二十一世纪的热点——发展小城镇、推动城市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

[9]刘健哲.台湾之农村社区更新[J].土壤, 2005 (2) :710.

[10]赵之枫.城市化加速时期村庄集聚及规划建设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2001.

国外乡村 篇2

国外乡村人力资源开发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重视并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这既是对国际乡村改造经验的总结,也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营造农村良好文化氛围、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客观要求.德、英、美、日、韩等国家在乡村改造中重视农民教育培训、加强农民组织建设、保障农民切身利益等措施,为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我国应在增加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加大教育培训力度,营造有利于人力资源开发的环境等方面,创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机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作 者:赵庆海 王庆菊 作者单位:泰山学院政法系,山东,泰安,271021刊 名:农业科技管理英文刊名:MANAGEMENT OF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年,卷(期):28(1)分类号:G316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人力资源开发 国外实践 策略选择

国外乡村 篇3

1 乡村旅游发展

1.1 国际乡村旅游发展

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 起初, 乡村旅游发展并不火热。主要以英国、法国最早出现, 法国主要以“工人菜园”式的形式发展乡村旅游, 让人们亲近自然, 回归田园。19世纪中期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迅猛阶段, 国家、城市在发展的同时给人们的生活和内心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苦闷, 人们向往着轻松愉悦, 回归乡村的思绪, 此时, 乡村旅游得以产生。20世纪60年代, 西班牙受到欧洲的影响, 也逐渐开始发展乡村旅游, 吸引游客。20世纪80年代后, 欧美的发达国家, 也参与到大规模发展乡村旅游的思潮中, 日本北海道一带通过人们参与“务农”的形式开展了初级的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也成为日本发展旅游的主要项目之一;波兰截至1996年底, 广泛建立生态农业旅游区总面积达4000hm2;美国1997年已有1800万人参与乡村旅游度假观光。

1.2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

尽管, 中国的乡村旅游发展时间较晚, 但发展依旧迅速。20世纪50年代, 当时为外事接待的需要, 在山东省石家庄村率先开展了乡村旅游活动。但是, 回顾历史, 中国人早有郊外出游的习俗踪迹。如《管子·小问》中有记载:“桓公放春三月观野。”就记录了齐桓公到郊外出游享受大自然、回归乡村的描述。据史料记载, 当时人们外出踏青多使用牛、马车、住旅店等方式, 这种踏青活动具有现代乡村旅游的特性, 也可称之为是一种乡村旅游活动。德国学者JURGEN.H.HOHNHOLZ曾说过, 乡村旅游这个名词是新创的, 但它同样也是旧的旅游形式的一个部分, 是在旧的旅游形式的基础上建立的。可见乡村旅游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

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旅游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 改革开放较早的深圳首先开办了“荔枝节”, 主要目的是为了招商引资, 随后又开办了采摘园, 取得了较好的收益和成绩。1998年, 首届国际乡村旅游研讨会在西班牙埃斯特城举行, 讨论了深入开发乡村旅游文化的问题, 此次研讨会为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国家旅游局在1998年把该年的旅游活动主题确定为“华夏城乡游”, 从而掀起了我国乡村旅游的热潮。

2 国内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2.1 开发同时, 忽视对生态的保护

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 国内更加关注的是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当地居民带来的经济利益以及对带动当地相关行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而国外则更加重视在发展的同时如何保护当地独特的文化传统和自然环境, 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国内的相关学者, 如何景明和李立华认为我国主要在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是良好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前提。1994年, 《国际可持续旅游研究》发行专刊第一次尝试构建一系列的理论框架将乡村旅游作为可持续旅游活动中的特殊旅游活动进行系统研究。可见乡村旅游额开端就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的新旅游模式。无论是乡村旅游还是各种形式的旅游, 旅游可持续发展依旧是旅游资源开发的核心问题。所以, 政府面对生态破坏问题可通过在当地建立生态资源保护基地等方式, 在开发的同时监督并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2.2 乡村旅游政策支撑体系不完善

乡村旅游开设在农村, 多以当地居民自行开设为基础进行运营, 在经营途中常会出现资金运营困难、基础设施不完善、破坏周围环境等问题, 政府应规范乡村旅游经营的准入条件, 面对经济落后的开发地区和发展迅速的乡村旅游基地, 予以优惠政策和财政拨款, 促进乡村旅游良性发展。国内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凶猛, 国家和相关的旅游机构部门应抓住时机, 加大对乡村旅游的宣传力度, 夸大乡村旅游的影响力, 同时对缩小城乡差距有较大的积极作用,

2.3 乡村旅游产品品种少, 营销渠道单一

国内乡村旅游主要以“农家乐”的乡村旅游模式为主导, 以北京的民俗村和成都的农家乐最为典型, 尽管“农家乐”的开设数量没有进行专门的统计, 但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乡村旅游体系, “农家乐”一般位于大城市周边地区, 提供观赏、餐饮、娱乐、休闲、购物、体验等服务。主要通过“住农家屋, 吃农家饭, 享农家乐”的消费模式。但因资金、生产规模、经营者对产品开发的认识程度等因素的局限, 导致商品包装简陋, 对消费者吸引力较低, 消费欲望降低。因地理位置因素, 营销渠道多以直销形式。应加大产品与网络之间的嫁接, 增加产品文化内涵等形式扩宽销售渠道;建立自主品牌, 作响广告, 加大宣传力度, 与发展较好的乡村旅游景点组成“一帮一”的模式, 增加产品推广程度。

2.4 缺乏对乡村旅游管理者和服务、技术人员的培训

无论是对于乡村旅游景区的开发前和开发后, 优秀的管理者和服务技术人员都有利于其长远发展。乡村旅游相比其他的旅游模式, 并不需要有较高层次的管理者的要求, 而是需要一个懂得当地乡村发展, 了解乡村和城市生活发展状况的人来带领。如今, 乡村旅游的管理者多数由村民自身身担重任。也因为村民的文化素质、服务意识等因素影响, 成为了阻碍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

3 国外乡村旅游发展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

3.1 建立生态有机农场等经营模式

生态有机农场, 顾名思义, 就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 无公害、无化肥, 以纯天然为目的的农场农业生产模式。作为中国的邻国韩国, 通过Hyungsuk Choo和Tazim Jamal的数据调查, 韩国乡村旅游主要以小规模的生态有机农场为主。韩国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都十分注重以生态、有机、可持续的开发理念指导乡村旅游。在进行农业耕作和生产的同时, 不仅创造了经济价值给村民们带来更多就业机会和收入, 而且遵循了对生态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3.2 政府监督、规范乡村旅游经营

旅游活动经营成功不仅依靠特色的旅游产品、领导者的领导、服务人员的优质服务, 同时政府的监督和规范也有利乡村旅游的规范化经营。例如, 在商品生产中对商品的流水线卫生和质量状况, 要设立统一的标准;客房的等级要求要有明确的规定, 不能仅仅停留在舒适的层面, 要充分发挥乡村旅游的特点, 给游客“第二个家”的亲切感;《旅游法》的颁布只是对整个旅游行业进行了较系统的规范化, 但对于乡村旅游的规范化细化依旧欠缺。每个村镇政府机构可定期对本地的乡村旅游场所进行问题调查, 并将调查结果及时上报上级政府, 推动相关“乡村旅游法”的出台。保障乡村旅游规范化、合理化发展。

3.3 多元化发展乡村旅游, 增加产品的文化内涵

如今多以“农家院”为主导的经营模式已逐渐缺乏对游客的吸引力。2009年11月1日, 北京市旅游局在对全市乡村旅游的发展实践深入调研基础上, 总结推出了八种全新乡村旅游业态, 分别是:乡村酒店、国际驿站、采摘篱园、生态渔村、休闲农庄、山水人家、养生山吧、民族风苑, 并制定了《北京市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此标准的颁布, 为乡村旅游的多元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对于乡村旅游过程中产品的销售不应单纯停留在卖出去的阶段, 应将当地产品与当地乡村文化进行有机的嫁接。让游客买的不仅仅是农家地地道道的商品, 同时也带走了当地的乡村文化和人文气息。

3.4 建立人才培养战略

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迅猛, 优秀的管理者的领导和优质的服务人员相当于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左膀右臂。当地政府, 可定期对管理者进行培训, 时刻了解游客的需求, 调整自身旅游发展的模式和路线;作为管理者在贯彻总发展模式方针的前提下, 也应加强对服务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训, 予以游客优质舒适的服务。聘请专业人员或优秀毕业生参与乡村旅游产品的研究, 合理利用人才, 培养新颖的农作物品种, 不再局限于赏桃、摘梨的阶段。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人性化服务博得顾客喜爱。

4 结论

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到学界、政府、国际机构的关注, 许多国家的地方政府都将乡村旅游作为振兴、维护传统生态农业, 减少农村贫困的重要策略。国内外乡村旅游在发展上也有不同的侧重。国外乡村旅游发展侧重:环境保护、政策规范、产品多元化;国内乡村旅游发展侧重:开发数量多、亲民性强、乡村地域文化宣传。国内乡村旅游发展也因起步较晚, 主要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经济为目的, 在生态保护和推进可持续发展上有所欠缺, 产品较单一。但是, 我国乡村旅游资源丰富, 需要乡村旅游的开发者通过不同角度, 应用经济学、管理学、生态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 深化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摘要: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颖的旅游方式在中国发展火热, 国内外乡村旅游的发展如今已有了质的飞跃, 受到了国内外相关专家的广泛关注。在中国, 乡村旅游的发展相比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在分析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与实践的基础上, 剖析国内乡村旅游产生的问题, 并对国外乡村旅游优秀管理经营模式予以总结归纳, 为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从而促进我国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关键词:乡村旅游,发展,问题,借鉴,启示

参考文献

[1]确阎锋.观光农业旅游—旅游百花园中的一枝新秀[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9 (2) :91-95.

[2]王琼英、冯学钢.乡村旅游研究综述[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 (01) .

[3]HURGEN.H.HOHNHOLZ.Agritourism a New Sector of Rural Integrator Develpment[J].Applied Geography and Development, 1994 (44) :41-56.

[4]贺小荣.我国乡村旅游的起源、现状及其反战趋势探讨[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 (01) .

[5]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2 (05) .

[6]Sharpley R.Roberts L.Rural tourism-10 years 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J].2004, 6 (3) :119-124.

国外乡村 篇4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城市居民生活工作压力越来越大, 简单传统的观光旅游方式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他们开始将目光投向农村, 于是以“农家乐”为主体的新兴旅游休闲形式———农民向城市现代人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从而获得放松身心、愉悦精神的休闲旅游方式———应运而生。

国外发达国家的乡村旅游具有相当长的历史, 早在工业革命时期就已经产生。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巨大地改变了乡村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大量的农村居民移居城市, 但会在节假日回到家乡, 这便是最初的乡村旅游形式。目前, 国外发达国家的乡村旅游已处于成熟发展阶段。因此, 学习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乡村旅游的成功经营模式和发展路径, 对于发展我国“农家乐”休闲旅游, 使都市居民得到所需的休闲旅游场所的同时体验到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乐趣, 使农民收入增加和农业增效, 促进城乡居民交流互动和和谐发展, 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繁荣发展, 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国外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和成功经验

以日本、以色列、加拿大等为代表的国外发达国家进入了一个经济大发展时期, 大量农民离开农村, 到城市谋生, 农村地区的劳动力锐减。于是, 政府开始鼓励农户从事非农活动, 而当时田地的碎块化也促使人们从事观光旅游。国外发达国家的乡村旅游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始蓬勃发展的。

1、以色列的B&B型乡村旅游模式。

B&B (bed&breakfast) , 即提供物美价廉的住宿和早餐。由于以色列乡村旅游的目标群体是有孩子的年轻夫妇, 而孩子的空闲时间基本集中在寒暑假和法定假日, 因此, 乡村旅游经营者一年内平均运营83天, 平均每家住店拥有8张床位, 雇佣两个员工。在此背景下, 当地居民将原本闲置农舍进行改造而不是新建房屋来向游客提供住宿, 但都保留原来的建筑风格, 以满足游客的住宿需求。当地的住店所提供的一些食物从素食到民族私房菜一应俱全, 但娱乐活动并不多, 主要包括水上活动、徒步旅行、参观国家公园和观光农村合作社。 (Fleischer, 1997)

2、日本的绿色乡村旅游模式。

温泉旅游被认为是日本乡村旅游的主要形式, 但这种发展模式惠及的农户非常少, 对该地区的农业发展没有起到作用。面对这样的问题, 日本提出了绿色乡村旅游的概念, 它主要的旅游活动内容是向游客出售当地的农产品和让游客体验当地田园式的生活, 其目的就是通过鼓励居民提供住宿, 出售当地的农产品, 增加农民收入, 加强城乡居民交流和加快城乡统筹发展。这种旅游模式的开展主要是通过农产品的销售模式体现的:一是直接销售, 即在星期天的早晨, 把当地的蔬菜等农产品放在SPA (“水疗吧”) 中的商店里销售。二是间接销售, 即通过一个中介组织作为农户和游客的桥梁。中介组织把有关农产品销售的传单和通知张贴在家庭旅馆中, 寻找潜在客户, 使之发展成为其会员, 同时也让农户成为其会员, 组织生产、订购各种农产品。最终, 农产品中介组织的迅速发展, 促进了绿色旅游的纵深发展, 也加强了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沟通与联系, 推动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Knight, 1996)

3、加拿大的乡村文化旅游模式。

加拿大的伊文格林地区坐落于爱德华王子岛的西南海岸, 距离市中心大约1小时车程, 该地区基于阿卡迪亚文化的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有序。伊文格林地区通过成立志愿者合作, 组织建立了最早的博物馆, 向游客阐述阿卡迪亚文化, 开发各种极具吸引力的乡村观光活动, 如阿卡迪亚的各种节日、工艺等。其次, 伊文格林地区积极与当地的其它社会组织和商业组织通过展开合作、共同开发服务和设施来支持该地区的旅游业发展, 如经济计划组织在发现阿卡迪亚现有的住房远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且住宿提供充满了季节性的基础上, 积极呼吁乡村文化旅游开发者应该改变这种现状, 使住宿变得更加多样化, 包括小屋、小别墅、帐篷。目前, 伊文格林的乡村文化旅游不断提升, 已经开设了拥有56间房的设施设备完善的功能区, 它包含了各种会议设施、网球场、非常有名的阿卡迪亚艺术家的塑像和阿卡迪亚旧式村庄面貌的法国晚宴剧场。伊文格林地区的乡村文化旅游的发展的同时, 也增加了当地居民的就业机会, 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Mac Donald, Jolliffe, 2003)

三、我国“农家乐”新型休闲旅游持续发展对策探讨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农家乐”在市场需求的驱动下, 在农业发展急需产业结构调整、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情况下应运而生。“农家乐”旅游虽然起步较晚, 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 但发展十分迅速, 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态, 表现出了极强的生命力。但是作为乡村旅游形式之一的“农家乐”休闲旅游的发展还存在诸如盲目开发而导致资源浪费严重、旅游产品雷同而导致恶性竞争严重、基础设施落后制约“农家乐”旅游的发展等问题。因此, 在总结国外发达国家发展乡村旅游的成功经验和方法的基础上, 提出我国“农家乐”新型休闲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强调当地农户的积极、广泛参与, 共享乡村社区发展成果。国外发达国家的乡村旅游发展都突出了农户主导作用, 离开了农户的参与, 那么“农家乐”将失去“农”的味道。根植于乡村文化的乡村性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 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民参与是保持乡村旅游发展活力与潜力的关键, 乡村传统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的充分挖掘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必要手段。其次, 各国“农家乐”的发展都秉承着一种自下而上的发展, 在大部分的国家, 都将“农家乐”看成是一个潜在的可供选择的增加农民收入和发展农村经济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正因如此, “农家乐”的持续发展更应强调农户的广泛参与, 使整个地区的农民都能享受到“农家乐”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第三, 农户积极、广泛地参与将助于培养当地居民对整个乡村、乡村文化的自豪感, 培养整个乡村居民团结合作的精神, 为保护和加强地方文化创造有利条件。

2、整村推进, 促进乡村旅游的产业化发展我国“农家乐”还处于零星发展阶段, 没有整体的规划。“农家乐”与“农家乐”、“农家乐”与酒店、“农家乐”旅游与传统旅游景点之间都缺乏有机联系, 一个地区的各家农户分散经营, “农家乐”发展方式雷同, 项目开发类似, 恶性竞争严重, 妨碍了整个地区“农家乐”旅游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整村推进就能很好地避免此种状况出现, 即通过整村统一规划, 根据当地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当地特色来确定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此外, 由于发展乡村旅游需要专业培训和进行市场开拓, 因此, 地区应成立专门的负责机构进行指导, 拓展客源组织的渠道, 除旅行社包团外, 更应着力发展散客旅游。

3、规范运营, 促进“农家乐”有序、健康发展。农家菜以农家、有机著称, 但是在对很多“农家乐”的调研中发现, “农家乐”中的农家菜都是从普通农贸市场购进, 农家菜的“农”味流失严重。意大利等国明文规定当地乡村旅游区的经营者向游客所提供的膳食必须来源于当地的农场 (Contini等, 2009) 。我国也应出台相应的明文, 以确保“农家乐”的乡村特性, 以“农”、“家”、“乐”三位一体促进“农家乐”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其次, 多数“农家乐”卫生环境较差, 特别是厨房和厕所环境。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家乐”的卫生管理, 制定相关的政策, 并且不定期地对这些“农家乐”的卫生、安全、服务质量进行检查, 从而敦促“农家乐”不断改善卫生, 提高“农家乐”服务水平, 加强“农家乐”安全管理。同时, 基层政府做好卫生知识的宣传, 改善农村地区的卫生环境, 为顾客提供安全舒适的旅游环境。第三, 游客大多来自城市, 对服务质量的要求相对更高。为不断增加“农家乐”对城市居民的吸引力, “农家乐”经营者的管理水平、服务意识都应不断提高, 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应开展服务和管理的培训项目, 如开展农民的参观学习, 或聘请专业人员到当地来进行理论传授和实践指导。

4、注重“农家乐”旅游和农业的整合与协调发展, 促进“农家乐”旅游持续发展“农家乐”旅游是城市居民了解农村、农业、农民的一个很好的窗口, 有利于当地农产品的销售, 增加农民收入;地区农业的良好发展, 有机作物的种植将带动“农家乐”的快速、健康发展。但是, 有些地区出现了农田抛荒现象, 所有“农家乐”用的食品均从外面购得, 不仅破坏了“农家乐”的“农味”、“土味”, 而且对农业的发展极其不利。因此, 在坚持“农家乐”旅游是农业发展的一种补充和延伸的同时, 应充分发挥“农家乐”旅游的乡村特质, 大力对“农家乐”旅游宁静的田园式生活方式进行广告宣传和推拉式营销;在农业发展的同时, 做好农业体验活动的开展, 以亲身体验促“农家乐”游, 以农作物丰收为“农家乐”提供基础和保障, 实现“农家乐”旅游和农业发展的多赢, 真正促成“农家乐”旅游和农业的整合与协调可持续发展。

5、强化政府、社会组织在乡村旅游中的角色, 为乡村旅游提供保障夏普利 (Sharpley, 2002) 指出, 由于发展乡村旅游对恢复乡村社会经济作用显着, 政府制定长期的财政投入和技术支持政策是决定“农家乐”发展的关键。政府可以设立如小额贷款、直接补贴、专项资金等, 做好“农家乐”旅游发展的资金支持;政府应出面制定全国以及地方乡村旅游标准, 建立国家乡村旅游示范体系。最后, 随着我国社会组织的不断发展壮大, 致力于农村地区发展的社会组织也日益增多, 要充分利用好这些国内和国际的社会组织来协助发展我国“农家乐”旅游。

四、结论

农民致富和游客愉悦的重要途径近几年, 我国政府一直将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布局, 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本要求。进一步科学开发作为乡村旅游形式之一的“农家乐”新型旅游形式不失为一个发展农村经济的好办法, 它既增加了“农家乐”旅游经营者的经济收入, 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 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农业增效,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同时它又能促进城乡文化交流和互动, 促进城乡互动和和谐共生。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农村田园式生活方式的向往将逐渐强烈, “农家乐”旅游的前景非常广阔。因此, 各地区应充分借鉴国外发达国家乡村旅游先进的发展模式和成功经验为我国所用, 把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农家乐”旅游的开发合理、有效地结合起来, 寻找清晰的定位, 合理规划, 规范经营, 大力发展“农家乐”旅游。

参考文献

[1]ContiniC, Scarpellini P, Polidori R.Agri-tourism and ruraldeve lopment:the Low-Valdelsacase, Italy[J].Tourism Review, 2009, 64 (4) .

[2]Fleischer A, Pizam A.RuraltourisminIsrael[J].Tourism Management, 1997, 18 (6) .

[3]Knight J.Competing hospitalities in Japanese rural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6, 23 (1) .

[4]Lewis J B.A RuralTourism Development Model[J].Tourism Analysis:AnInter disciplinary Journal, 1998, 32 (2) .

[5]Mac Donald R, Jolliffe L.Culture RuralTourism:Evidencefrom Canada[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3, 30 (2) .

[6]Ryan C.Equity, management, powersharing and sustaina bilityissues of the“newtourism”[J].Tourism Management, 2002, 23 (1) .

[7]Sharpley R.Ruraltourism and the challenge of tourism di-versification:thecase of Cyprus[J].Tourism Management, 2002, 23 (3) .

[8]潘革平.体验比利时的农家乐[J].农业实用技术, 2009, (12) .

[9]乌恩, 蔡运龙, 金波.试论乡村旅游的目标、特色及产品[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2, 3 (24) .

上一篇:娱乐化倾向的表现下一篇:平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