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体育发展模式

2024-05-23

城镇化体育发展模式(精选12篇)

城镇化体育发展模式 篇1

1城镇化体育发展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城市化也被加大力度推进, 经济在迅速增长, 农民进城的欲望越来越大, 体现出大量的劳动力正在向城镇化转移。在全民运动会中, 我国领导人强调, 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 是我国体育工作的根本方针和任务。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 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 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所以这是我国体育发展的好时机, 群众在体育锻炼的需求中也存在很多问题。

在学校的问题非常明显, 城镇学校的体育教师学历较高, 授课内容丰富, 开展体育活动的时间长, 小学体育课程最突出, 导致体育教学课堂上质量不是很好, 学校的足球场地、篮球场地、乒乓球场地等等和一些基本的体育活动场地较少, 大大降低了课堂的丰富性。群众再锻炼的时候, 盲目的模仿一些动作, 得不到指点, 导致体育锻炼得不到进步。最后就是我国体育事业人才的培养, 一些优秀的运动员在通过比赛中取得了很高的成绩, 体育馆的环境设施不断提高, 但是却没有注重新一代人才的培养。这些导致了我国城镇化体育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

2城镇化体育发展的问题

城镇化的发展导致了人口的大量转移, 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导致群众的体育意识参差不齐, 对体育锻炼的意识不强烈, 不同地域和不同文化的人群聚集在一起, 这是成为影响城镇化体育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所以要解决现在面临的这个问题, 加强对群众体育文化的认知, 培养群众的体育理念, 大力宣传健身对每个人的好处, 让群众对体育带来的乐趣有着强烈的欲望, 刺激群众心里, 使体育锻炼深入人心, 让大家主动的去进行体育锻炼, 让更多的人投入到健身锻炼中, 这个环境对于我国城镇化体育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

2.1城镇化体育的管理问题

但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组织的发展, 管理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我国各城镇逐步完善体育服务, 健全的体育组织, 开展社会体育活动次数逐步增多。但是管理系统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 缺乏体育的管理制度, 在体育法律上的执行力不够, 导致体育事业的发展不平衡, 尤其是我国城镇化体育发展准备的还不是很充足, 群众的体育发展没有及时得到关注, 有些体育比赛组织的不是很完善, 没有建立一些体育机构和体育组织, 在缺乏了体育管理的情况下, 城镇化体育发展得不到有效的进步, 这也是影响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2体育人才流失

体育健身人才的数量决定着城镇化体育进步的快慢, 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 群众的体育文化参差不齐, 对体育的知识基本不了解, 这就导致了群众在体育锻炼的课堂上体育技能得不到有效的提升。这就需要专业的体育人才进行科学的指导和培训。但是目前在我国城市、县和建制镇组织机构中没有制定一些体育锻炼指导员的岗位, 导致城镇化缺少体育人才, 没有科学合理的设定一些体育岗位, 体育人才的基本技术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这也是造成城镇化体育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

2.3体育资源欠缺

随着人口不断迁移, 城市人口越来越多, 这也就意味着体育资源满足不了现在人们的需求, 所以增加体育设备的问题一直对城镇化体育环境建设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这些年来, 城镇社区都增加了一些健身设备, 健身路径、健身广场和一些小区健身工程。但是这对我国城镇化人口的需求来说还差了很多, 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转变, 现在的群众更可以支配更多的空余时间, 可以对体育健身有着一定的喜爱, 在早上或者饭后群众通常会选择健身广场、公园健身、学校体育运动场地, 来锻炼自己, 体育的发展趋势逐渐明显。加强体育设施是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 体育资源的欠缺也是对我国群众体育的一项重要挑战。

3城镇化体育发展对策

据调查, 目前我国公众在晨练和晚上锻炼的人数还是很少的, 所以要把体育人才汇聚在一起, 建立体育指导员的队伍, 以便于全民健身的发展。政府也要加大对体育人才的重视, 增强体育指导员的专业知识, 培养体育人才的专业技能。体育局也要帮助群众建立体育组织, 科学合理地进行健身锻炼。积极地引进新的健身设备, 增加健身项目, 这可以提高大家对锻炼产生一种快乐的情绪, 在这种情绪下, 群众锻炼的质量也会不断提高, 从而群众对体育锻炼也会有很高的重视。

3.1加强学校体育建设

学校是城镇化体育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 在一些中小学中, 教师的团队结构很不合理, 在教师的年龄上明显存在问题, 应该多引入一些年轻优秀的高校毕业人才, 控制体育人才的流动量, 增强体育事业发展。在各城镇学校里, 有关于教育部门的领导要关注教师队伍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增强对教师的培训, 定期丰富教师的知识。还要制定合理的体育管理制度, 避免教师在课堂中大部分时间让孩子们自由活动。最好在定期的开展体育公开课, 在课堂上大家互相探讨, 体育公开课可以让我们的能力方面得到了提升。

3.2增加体育资源建设

有一个体育资源充足的场地, 对群众进行体育锻炼是很有益处的。政府要加大对体育经费的投入, 建立体育场, 增加一些体育器材, 改善学校的体育器材, 为学生进行体育比赛、体育课程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 教师有场地可以指导学生, 学生可以在场地上运用体育器材, 从而促进师生的健康发展, 体育资源是对开展体育教学的基本要求。

3.3开展体育竞赛

目前我国大力倡导全民健身, 开展体育竞赛可以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竞赛可以刺激群众的参与热情, 还能培养参与者的竞争精神、合作意识、创新能力。在开展竞赛之前, 要了解符合城镇居民的一些项目, 可以多设定一些居民可以参与进来的项目, 促进全面健身的发展。体育竞赛可不能被忽视, 结合城镇社会生活方式, 政府加强对体育赛事的引导, 积极开展体育竞赛, 可以给居民参见竞赛的条件和机会, 可以促进群众自主锻炼, 这更能提高全民自身素质, 有利于全民培养竞争精神和运动精神, 丰富了全民的体育知识。

3.4增加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投资

困扰群众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就是场地和器材, 应加大对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的投入, 增加一些休闲娱乐设施, 增加健身馆的数量, 这样可以带动群众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在公共场合建立的健身设备又可以让没有经济条件的人群参与进来, 城镇化体育建设就要满足各种不同人群的需求, 无论男女老幼, 都有适合锻炼的器材。所以要加大投资力度, 解决居民体育锻炼的问题。

4结语

在新型城镇发展的背景下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 比如在城镇化体育发展过程中存在资源、管理、制度的一些影响, 但是这些问题正在逐渐被完善。在我国高速发展城镇化的进程中更重视体育环境的教育作用, 研究城镇化体育发展的理念对群众心里的影响, 从而完善城镇化体育产业的发展。

摘要:城镇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 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 城镇化发展是符合中国在现代化发展的一种形式。在经济、文化、教育都在发展的同时, 城镇化体育发展也得到了我国的高度重视, 体育发展成为了城镇化的一项重要部分。构建城镇化体育发展, 开展体育活动, 增强公众体育意识, 从而满足城镇居民的需求, 这可以有利于推动城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城镇化,体育,模式

参考文献

[1]杨文生.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下体育产业发展模式探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4 (23) :16-17.

[2]余千春, 盛治进, 李文伟, 等.我国小城镇群众体育发展模式的研究现状[J].科技信息, 2013 (10) :307.

[3]李凌.体育生态化发展模式及路径研究——“城市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J].浙江体育科学, 2015, 37 (4) :1-5.

城镇化体育发展模式 篇2

在今天《湛匀妙语》的节目上,著名学者、上海市投资学会副会长陈湛匀教授就“新型城镇化是未来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发表演说。陈教授提到:城镇化而不是城市化,如何理解呢?比如说,一方面说,农民离土不离乡不离镇,他可以从事其他不同的行业,另一方面,可以放宽县级市和区市落户的标准;又比如说,土地制度的改革,当然可以从提高农民土地征收补偿标准或降低土地供给垄断作为抓手,但是能否采取租地方式而不是征地,将农村地区的集体所有制度变成公司股份合作形式,让他们通过市场经营方式获取合理的回报,这样做就有长期的机制效应了,也有利于提升我国长期的潜在增长率。

以下是陈教授的部分观点实录:

为了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未来几十年最大发展潜力在城镇化。

目前,我国统计2011年城镇化率为51.3%,由于高速经济发展带动了非农产业扩张从而也带动大规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如果近2亿农民工不在统计口径的话,那么真实中国城市化率就是35%,而发达国家城市化都在70%以上。

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城镇化每提高1个百分点,新增投资需求达6.6万亿元,带动消费增加1012亿元。同时,每1%的乡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可提高中国居民消费总额0.24个百分点,新型城镇化是引领内需的巨大引擎。

但是需要重视,原有城镇化模式造成高企的储蓄率投资率和严重城乡收入分配的差距,要替代原有模式就是新型城镇化,也就是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统筹发展,包括了教育、医疗、城市交通、污染处理等领域的发展,它也可以带动保障房、基建行业、家电电器。行业的发展,这样就可以破除城镇内部二元结构,因此,新型城镇化是未来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为此需要出口相关的配套改革政策比如户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等。

发展独具特色的地方城镇化模式 篇3

基本体制就是土地制度,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认为,制约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我国现行的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社会结构是指户籍和社会体系等结构性组织形式。这包括城乡二元户籍结构、工业和服务业的多元结构,以及各个阶层的多元化结构。这一类结构是基于我国的文化传统、社会格局和新时代的社会变化所形成的复杂局面。而实施模式,则是指城镇化进程中具体实行的方式和途径。这一点是目前讨论的最少、最为薄弱的环节。但是实际上,实施模式却是最核心、最基础、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城镇化工作。

以往的城镇化,主要还是偏重于全国统一化、宏观化、模糊化和短期化的规划和设计,缺乏具有地方特色、区域功能的设计方案。实际上,这正是城镇化的真正短板所在。纵观古今中外的社会发展和建设,都是以地方特色为主、区域功能为核心。多大的国家,其发展也是在缤纷多彩的地方特色上、在各具特色的区域功能上建立起来的。每一个地方的文化、经济、产业、交通、人口等等都不相同,不可能以同样的模式发展。尤其是在同一区域中,双胞胎城镇是不可能共存的。但是在我国,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了全国各地出现了大量的多胞胎城市,其城市建设千篇一律、社会结构雷同重复。在现在的城镇化过程中,多胞胎城镇越来越多,其发展自然缺乏自然动力,不可能长久共存,实现不了可持续性发展。

城镇化是以小型区域为单位的社会发展和建设,是以县、乡镇为基础的前进过程,如果还要按照省级行政区的统一化、整齐化,那么只能是重回计划经济的千篇一律,结果必然会造成鄂尔多斯新城变鬼城、各地多发血色拆迁的结果。

开发区域模式是城镇化的重要基础和核心途径。每个县级区域以各自的资源、文化、人才、经济、交通、产业为基础,找出适合自己地区特色、满足本地社会需求的城镇化模式,才是成功城镇化的核心所在。每一个县级地区都应该从50年的长期发展高度出发,从本地区人民和社会的需求出发,从所在周边200公里经济圈的局限出发,从本地独特的文化传承出发,设计和探索一个适合本地县级区域的城镇化模式。这样的模式才能是真正适应社会发展、满足人民需求、避免雷同、杜绝急功冒进的良性模式,才是真正复合科学发展观的模式。

河北固安、四川成都、天津东丽等地方的城镇化都探索出了一些具有本地特色的专用模式。正是因为坚持了地方特色,所以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妥善地解决所遇到的很多问题,适应大区域的建设需求。以河北固安模式为例,以北京的卫星城为特色,以现代化服务型城市为功能基础,从总体上实现了科学的区域顶层设计、合理的基层规划,其发展是独特的,不可复制的,也是成功的、可持续性的。

广西边境城镇化发展模式探索 篇4

广西边境地区已具有较好的开发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 由于政治和军事的需要, 政府重视中越边境的交通建设。铁路交通方面:凭祥至友谊关段窄轨、凭祥国际换装站 (凭祥站) 、隘口会让站于1954年施工。1955年3月1日修通了河内至睦南关 (后改为友谊关) 的铁路, 凭祥站成为中越两国联运准、窄轨的换装站。1975年2月, 国家计委批准修筑南防线路 (南宁至防城港) , 总投资4.5亿元, 1978年秋动工, 1986年12月全线铺通。此外, 各地还修建了多条公路。但总的说来, 广西边境地区的各项建设进展不大, 边境地区还较为落后。目前, 广西边境各县除靖西县外人口规模都不大, 而且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边境地区只有凭祥和东兴两个县级市, 人口都只有10万左右, 属于小城市, 非农业人口达到30%;这两个城市的第三产业占较大比重, 流动人口多, 第二产业人口的比重较小。边境地区农业产业化程度低, 在一定程度上仍处于传统农业社会状态;第二、三产业不发达, 产业结构单一, 缺乏有力的产业支撑。长期以来, 国家出于战略思考, 不敢把大型的工业项目建在边境地区, 使得边境地区的工业基础很落后, 商品经济发展滞后, 人们生活水平低下。城镇基础设施薄弱, 规划设计不到位, 城镇规划明显落后于城镇建设, 还存在着规划和建设机构不完善、调控不力、缺乏预见性等问题。此外, 广西边境地区城镇产业结构不合理, 缺乏主导产业的支撑和其他产业的带动;城镇化发展水平不平衡, 后劲不足, 规模效益不大。

2008年8月,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用两年左右的时间, 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 在边境8个县 (市、区) 开展边境建设大会战, 重点解决边境地区基础设施滞后问题, 重点加强交通、通讯、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大改善了广西边境地区基础设施环境, 为广西边境地区城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经济发展必须以资源开发为前提。一个国家 (地区) 所能实际使用的资源是决定该国 (地区) 经济发展速度、经济规模总量的前提条件, 一个国家 (地区) 实际使用的资源总量是决定该国 (地区) 经济增长潜力以及这种潜力能否最终充分发挥出来的前提条件。广西边境城镇化的发展应因地制宜、因财制宜、因资源制宜, 挖掘当地的资源潜力, 开拓市场, 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从而发展边境特色的城镇。

广西边境城镇发展模式一:口岸经济型发展模式

广西边境地区口岸资源富集。陆地有1020公里的边境线, 共有5个一类口岸, 分别是凭祥口岸、友谊关口岸、东兴口岸、水口口岸、龙邦口岸;7个二类口岸, 分别是平孟口岸、科甲口岸、爱店口岸、峒中口岸、岳圩口岸、硕龙口岸、平而口岸;25个三类口岸 (边民互市点) , 形成了以一类口岸为中心、二类口岸为包围、三类口岸密集分布的状态, 共同构成边境地区口岸城镇

▲百色那坡县, 在边境大会战中将一座山一分为二从中间劈开的穿山公路。广西中越边境地区和边境城市的发展受到中央的关注, 胡锦涛总书记就曾亲自到东兴视察过大会战的情况。

经济带。它既是边境地区城镇发展的核心、动力和“窗口”, 也是边境地区参与经济全球化、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平台。口岸在凝聚产业要素、增强区域竞争实力、吸引高素质人才等方面都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凭祥是我国连接越南及东南亚的最大陆地边境口岸城市, 目前, 凭祥市区仅3.5平方公里, 人口3.5万人, 城区呈狭窄的条状, 发展受到限制。新的城市规划, 把凭祥定位为富有特色的边境旅游城市、连接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口岸城市;主导产业是贸易, 产业发展方向是旅游业和加工业。规划把凭祥城区分为主城区和友谊关区, 城市面积到2020年达到20平方公里, 可容纳20万人口。东兴市按照中等城市规模规划建设, 依托边境贸易、加工和旅游等产业, 促进城市发展。2020年城市建成区人口发展到18万~20万人, 城市建成区建设用地控制在20平方公里以内, 城市主要向东拓展。凭祥和东兴口岸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要发挥龙头和辐射作用, 利用口岸的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优势, 带动和发展边境口岸的城镇化。而水口和龙邦两个一类口岸城镇应该发展到十万人口的规模, 二类口岸城镇应该发展到五万人的规模。这样, 在广西边境地带形成一个以凭祥和东兴为中心、水口和龙邦为次中心、众多二类口岸为包围的开展对外经济贸易的口岸经济区。在广西边境口岸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 借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这一特有的契机和条件, 建立激励机制、制定优惠政策吸纳外来人员和本地分散居住的人员重视四个“聚集”:一是人才聚集, 主要是吸引有高学历的教育科研人员到学校或研究机构, 吸引有技术专长的各行各业技术人员;二是创业聚集, 主要是吸引有志于在边境口岸城镇或进行跨国投资的商人、资本家、职业经理人员到边境地区从事产业开发;三是家庭聚集, 主要是吸引边境机关单位、驻军部队的工作人员的配偶和家属到边境口岸城镇来定居和旅游;四是居住聚集, 主要是吸引偏远山区的居民迁移到城镇小区、开发区来定居生活。

广西边境城镇发展模式二:产业集群型发展模式

城镇是资源集聚整合的地理核心, 是现代经济活动特别是现代工业的主要载体。要立足优势资源, 打造支柱产业, 发展配套产业, 壮大产业集群, 促进广西边境城镇化发展。广西边境地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大新锰矿位于和越南交界的下雷镇, 储量约1.41亿吨, 已开采20多年, 现仍有1.4亿吨, 按目前开采速度年产10万吨能力, 尚可开采几百年。与越南交界的靖西湖润锰矿场储量达3017万吨, 是我国未来的锰矿基地之一。靖西铝土矿场位于该县的新圩、大甲、龙临、禄峒等乡镇, 蕴藏量4.06亿吨, 远景储量6亿吨以上, 目前尚未开发。宁明的膨润土矿是全国罕见的特大矿场, 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边境地区8县、市、区有矿种9种以上, 多的如宁明达20多种。要充分利用矿产资源, 结合边境城镇化发展, 科学规划, 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 打造以矿产资源和矿产加工业为主的产业集群。应落实资源就地加工转化制度, 限制资源粗放开发或原矿产品和初级产品直接外销, 建立矿区集体经济组织, 采取农民参股矿产资源开发企业的新方式, 吸纳更多的边境农民就业。

广西边境水力资源蕴藏量大, 一区两市五县理论蕴藏量68.742万千瓦, 可开发装机容量为39.203万千瓦, 而现在只开发了13.037万千瓦, 还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广西边境水能资源相对集中, 河流落差也较大, 有利于建高库大坝, 淹没区小, 搬迁移民少, 同时地理位置适中, 各项经济指标都较优越, 有利于投资开发水电。可吸纳当地边民以入股方式, 发展低碳、循环经济, 做大做强水电产业集群。

越南和东盟诸国拥有丰富的农林资源, 主要包括各种橡胶、热带水果、木材、中药材等。要充分利用国外的原材料, 重点发展以橡胶加工业、木材加工业、中药材加工业为主的现代加工业。要积极引导企业重点向精加工和深加工方向发展, 建立工业成品体系, 提升加工业的整体功能和产业素质, 提高工业化发展水平。在着力发展进口加工业的同时, 要重视发展国内出口加工业。

随着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融合, 在现代化大生产中, 物流供应链越来越成为影响一个产业甚至一个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因素。如果链接产业各个环节的物流渠道掌握在别人手里, 足以给我们的产业带来致命影响。要以口岸为基地, 以商贸业为依托, 充分利用区位交通优势, 积极引进知名企业、先进管理技术和资金, 加快培育现代物流服务品牌和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产业, 引导和促进仓储物流区形成现代物流体系, 并向规范化、规模化、信息化、网络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应把仓储物流区建成双向服务中国—东盟贸易市场的大型综合性国际物流基地和配送中心。

▲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投身西部大开发。大新县黑水河中段中军潭水电站的民兵们日夜奋战在工地上。为扩建的3号机组能早日投产发电赶时间、抢速度。

▲一张在各种文化读物和旅游宣传文本中为人们熟见的黑衣壮照片。边境风情迥异, 更兼有奇秀风光, 文化和旅游绝对是边境地区和城市的发展很光明的选择道路。

广西边境城镇发展模式三:专业化型发展模式

广西边境城镇化发展要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口岸专业化就是根据口岸所在地的产业布局以及口岸腹地的产业发展状况所形成的物流来源和去向, 建成单一或单一为主的专业口岸。它有利于把有限的资金集中投入到重点口岸上, 加快重点口岸的现代化建设和相应的配套建设。广西边境重点口岸已建成煤炭口岸、水果口岸、木材口岸、铁矿口岸、旅游过境口岸等。依托口岸的特点, 大力发展加工业和服务业, 是边境口岸城镇化发展的一条可以选择的道路。根据口岸的特色和优势, 科学安排产业布局以及物流来源和去向, 发展口岸城镇, 服务于口岸, 交通、信息、文化等各种设施都围绕口岸专业的发展, 使专业口岸成为城镇的标签。应充分利用毗邻东盟、拥有区位交通和口岸优势以及劳动力价格低、享有西部政策和相关优惠政策, 已经具备接受东部产业转移, 发展制造业的可能性和条件。从有利于制造业发展的条件和目标出发, 重点通过宣传推介、招商引资, 引导国内以面向东盟市场为主的制造业厂商落户口岸城镇。重点发展在东盟市场中具有竞争优势的机电、家电、农业机械、小型货车、摩托车等整机制造或散件组装业务, 建成中国面向东盟市场的重要口岸型制造业基地。

广西边境城镇发展还要以特色农业、以农业产业化为龙头, 打好产业发展基础, 扩大种植规模, 引进对全局影响大、带动性强、具有民族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优良品种, 扶持有市场、前景好的品种, 建设若干个标准化的种植管理示范基地。如宁明的爱店口岸开展边境药材贸易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 边贸是爱店镇的主要支柱产业, 边贸税收占全镇财政收入的80%以上, 因此可以鼓励爱店周围的居民种植药材。爱店要大力发展服务业, 搭建产业发展平台;要建大型边贸中草药交易市场, 争取口岸级别的升级, 争取国家批准早日成为国家中草药进出口口岸。同时还要引进企业到当地落户, 拉长产业发展链条, 尤其要引进实力强的中草药加工龙头企业。该镇可以拓宽产业发展空间, 与旅游业相结合, 建设中草药主题公园, 如可以考虑建设花山壮医药人文景观园, 建立面向东盟各国的中草药博览园。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大发展可为第三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机会, 其中的运输、包装、销售等都是联系两个产业的桥梁。另外, 可在那坡、宁明、防城港建立八角香料种植基地, 培育和扶持八角香料深加工专业产业化, 完善产业链, 提升产品附加值。应充分利用边境口岸出口的优势, 完善生产、加工、流通环节, 从而带动广西边境口岸城镇化的发展。

要利用广西边境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广西边境口岸城镇自然风光优美, 民族风情独特, 还有众多历史文物古迹, 边境城镇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都十分丰富并独具特色。如有秀美的喀斯特地形的靖西、亚洲最大的跨国瀑布、国家级景区——德天瀑布、全国九大名关之一的友谊关, 东兴的京族三岛。广西边境居住着京族、苗族、瑶族、彝族等多个少数民族, 其中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旅游资源都有待开发, 如那坡县的黑衣壮、龙州县的天琴美女村就有很大开发潜力。反映文化特征的文物古迹也是极其宝贵的旅游资源。边关的历史遗迹遗址幸存的很多, 可观性很强, 历代王朝的遗址、墓葬、城址、碑刻、建筑, 近现代革命遗址, 帝国主义侵略罪证等, 遍布边境地带, 吸引着大量游人。如陆路朝贡之路, 抗击外来侵略的古城墙、古炮台, 许多游客对此感兴趣。所以应以旅游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拉动经济增长, 加快广西边境城镇化的发展。

·编后记·

在和平崛起的当代中国, 做好边境建设, 打造“强力国门”, 是彰显国家实力的一个重头戏。而广西作为边境省区, 在这方面自然是首当其冲, 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大热潮的背景下, 随着“边境基础设施大会战”、“兴边富民”等建设行动与战略的展开, 广西边境城市和边境地区日新月异, 很好地担当了“国门形象”的任务。

从2009年始, 广西计划投资37亿元对边境10个县 (市、区) 19.65万户农村茅草 (危) 房进行改造;三年来, 在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大力推进下, 到2012年6月底已投入11.3亿元, 完成边境一线危房 (茅草、树皮房) 改造6.77万户, 近25万贫困群众喜迁新居。而在全区搞得风风火火的城乡风貌改造中, 边境城乡也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以崇左为例, 截至2011年12月22日, 该市在城乡风貌改造方面累计完成投资7082万元, 共开工4116户, 开工率达102.5%, 各点工程进展较顺利, 已竣工4116户, 竣工率为102.5%。

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 以及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都对边境地区的建设予以无微不至的关注和日愈加强的扶持力度。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及西部大开发等战略的提出, 广西的经济地位也正在日愈增高, 我们相信, 抓住机遇趁势前行, 广西及其边境城市定能一改千百年来的边缘宿命, 实现从边缘向中心的翻身大转变。

城镇化体育发展模式 篇5

许豫宏教授认为葡萄产业驱动的GTT旅游小镇开发模式。以葡萄产业为小镇发展的产业基础,构建完整的社会框架,GTT模式即“旅游景区+葡萄经济+城镇建设”的发展模式。

“旅游景区+葡萄经济+城镇建设”的旅游地产开发方式具体说来是一种产业驱动型旅游地产发展模式,与传统的地产开发比较具有如下优势:1)产业经济同时构建起来能够确保旅游地产的可持续发展,改变了传统地产开发的单一结构体系;2)旅游观光与多业态休闲同时并举,保证了旅游观光经济与居住消费经济能够链条完整;3)主题特色明确形成一种值得推广的中国城镇发展路径,有利于特色化、主题化、差异化、功能化、产业化等综合要素实施。

城镇化体育发展模式 篇6

关键词:城镇化;学前教育;发展和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1-0057-02

一、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概况

(一)各地投入增加。就全国而言,自2011年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以来,累计完成的资金投入超过200亿元,完成新建改扩建幼儿园达到八千多所,其中公办园五千多所,极大改善了学前教育硬件现状;同时,随着政府对兴办幼儿园的财政投入力度正在不断加大,管理模式也逐渐从粗放型转化为科学性。

(二)普惠资源扩大。国家学前教育普惠资源配置已初具成效,截止2013年,我国公办幼儿园比例提升17%,学前教育入园率达到86%,比上年提高两个百分点。

(三)多元的学前教育发展模式。我国农村现行的学前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种:城乡一体化模式、乡镇中心模式和农村小学附设模式。乡镇中心模式是指幼儿园一般设在乡镇或集市中心,向各乡辐射。城乡一体化模式属于比较正规的办园模式,采用一所城市幼儿园兼办农村幼儿园的方式,在城镇化不断加速的进程中具有一定推行意义。农村小学附设幼儿园模式,是指幼儿园附设在小学,这种模式可以实现幼稚园和小学的有效衔接,保障教育质量,实现人才流通。

二、城镇化进程中学前教育的发展

城镇化也叫做城市化,指的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向城市不断转型的一个进程。城镇化的一个表现就是人口流向城市的过程,比如说农民工流向城市,大学毕业生流向城市等等。和其他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农村和城市的教育差距十分的巨大。不论是教师的数量、质量还是教育经费的投入,城乡之间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而学前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学前教育有益于儿童的成长和成才,为了适应这一需要,全国各地兴起了学前教育的热潮。在这一过程中,各地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办学模式,促进了学前教育的蓬勃发展,也为更好地促进各模式之间的相互交流提供了可能。各学前教育工作者及时掌握各种教学模式,是对接受学前教育儿童的重大责任。

“公建、民办、公助”模式是一些地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和原则。“公建”的“公”是政府在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担负起主导和统筹的角色。“建”为建设适量的学前教育基础设施,城乡之间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实施。城市的社区幼儿园要使得每一个社区的孩子能出了家门就是校门,农村地区幼儿园可能实现不了社会资本参与经营,需要政府的扶持才能持续良好的运行。“公助”是政府学前教育事业的帮扶态度。 “助”字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财政方面向学前教育事业的倾斜。包括对幼儿教师,学龄儿童以及办的好的幼儿园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其二,针对学前教育事业的政策出台。用法律法规来为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三、城镇化进程中学前教育的管理模式

在学前教育的管理中,浙江省就把它收纳入了国民教育体系中,河北省的学前教育主要有两个点:第一个点是,把学前教育放进了国民教育中来,把学前教育的责任放在了政府身上。河北省还建立起来了系统性的教育管理制度。这一个系统由教育、财政、办公厅、编办和人社多个部门组成,这个联席的会议制度有效的把学前教育中的责任落实到了指定的教育负责人上;第二点就是,制定了相关的学前教育法律法规。法律法规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城市化中学前教育儿童的法定权利得到最基本的保障。同时,也切实地保障了学前教育老师的相关利益,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举两得的措施,有力的推动了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一些地区实行教育优惠券的制度,政府为上学的儿童设立专门的儿童教育基金,这对家长来说可以用来支付学生的教育费用,节约了家长的教育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和学前教育的普及。一些地区实行的教育优惠券制度的确加快了教育的发展,一方面教育优惠券制度给家长更多的尝试机会;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规定教育优惠券要使用在特定水平之上的并且注册在一些判司的幼儿园,随着教育优惠券制度的实施,办学条件不合格的幼儿园受到了一定的打击,使学前教育市场更加健康稳定;另外,教育优惠券制度的实施使得家长拥有了部分学前教育经费的分配权,家长们可以自主决定这些经费的去向,幼儿园要想获得这部分资金支持,就要认真做好教学以及日常管理工作,吸引家长的眼球。

美国的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对学前教育的管理模式就起到了很好地示范作用。美国是经常有民权运动的,他们的民众向政府要求民权,他们的教育更加的公平公正,对学前教育中的贫困儿童,努力做到资金的支持,保障他们的教育和学习。大量的贫困儿童得到了美国政策的关照。他们的教育资金是可以直接面向底层的,并且是由最高的行政机构来掌握的,是一个全方位的,公平的教育制度。在学前教育的城镇化进程中,美国起到了很好的指引。它的特点可以说是:明确政府职能,关注弱势群体,优化资源分配,明确学前任务,力求结果公平。

这些学前教育的模式,为我们的了解学前教育改革的方向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也对其他地区的教育制度改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论是中国,还是美国。学前教肓事业都离不开国家政府的支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事业和祖国的未来命运息息相关,各级政府要加快立法和财政的投入,建立教育质量的监督和制定学前课程,要加强教师的培养沟和编制薪资的调整。要敢于创新,努力探索,寻找更好的学前教育新的模式。好的学前教育和每个家庭每一个社会的分子都是息息相关的。学前教育是小学,但是不能因为是小学就减少关注了力度和老师培训的重要性。毕竟,老师是教学的中心环节。明确幼儿教师的教师身份、提高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通过高质量的职前培养和可持续的在职培训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的质量,幼儿教师是国家发展学前教育特别是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朱远来. 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

[2]王本兵. 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制度创新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

[3]孙中华.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教育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城镇化体育发展模式 篇7

关键词:城镇化,农民工,创新驱动

1 引言

目前, 我国城镇化正经历着从利用土地、廉价劳动力等要素的疯狂投入来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转向由技术、政策、制度等方面的创新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优越的条件, 从而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步入正轨。在城镇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的过程中, 要素驱动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要求, 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城镇化发展的需求, 甚至已经产生很多负面的影响, 所以必须形成创新驱动模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城镇化发展在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的前提下走持续可发展道路, 实现农民的市民化, 为农民争取更多的平等教育、就业、享受社会保障等机会。

2 要素驱动模式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2.1 城镇化布局不协调及土地利用不合理

对于我国城镇化的发展, 城镇化就是对土地利用模式不断调整的过程。这里的调整也就是改变利用土地的形式, 主要包括三种情况:一是不同产业对土地利用的调整, 主要表现是第二、三产业用地量的不断增大和第一产业用地量的不断减小;二是社会基础设施在分布上的调整, 大体表现就是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向乡村的扩张, 以及对农村用地模式的改变;三是城市和农村不同生活方式在分布上的调整, 城镇生活方式向农村扩张以及逐渐取代村落生活方式。

对于我国用地和城镇化布施, 主要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首先宏观方面, 用地规划不合理, 受工业化和城镇化利益的影响。其次城镇化布局不合理, 一方面, 东西部城镇化的分布不合理, 东部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较早, 积累了很多城镇化要素资源, 西部的城镇化水平比较低, 城镇分布稀疏;另一方面, 是大、中、小城镇的分布不科学, 大城市过分膨胀, 中、小城市发展相对滞后。

2.2 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难题

对于人口流动, 我国的城镇化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完成的: (1) 农村人口向城市非农产业流动。这种方式实现了人口大量的空间转化, 其主要特点是城市存在大量的农民工和其他来自农村的务工人员; (2) 农村人口就地向非农产业转移。这种方式的建立, 其主要依靠我国乡镇企业不断发展, 这也充分反应了应该增大力度发展中小城市。这主要是由于过去一段时间我国城市发展过快所形成的一种现象, 与之相对应的是大量失地、失业人口停留在半城市化的境遇中, 这就是我们应该增加关注度的问题所在。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1996-2012) 。

由上表可以看出,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 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比较缓慢, 乡村人口仍占主要比例。农村人口在城镇化过程中获得城镇户口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城务工, 长期在城镇与农村之间转化身份, 无法获得证明身份的城镇户口, 这是阻碍城镇化发展的一大障碍。

2.3 城镇化迅速发展及农村布局调整对农村文明的影响

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 总会存在城镇与农村的对立, 根据过去一段时间的城镇化的发展情况来看, 城镇化的发展显然存在着无序扩张的势头, 这也影响到农村布局, 直接造成了对乡村文明的影响。

面对这些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要素驱动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不能继续走消耗廉价土地、劳动力来促进城镇化的老路子。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 建设新型城镇化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 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从数量扩张到质量的提升。当前城镇化必须由过度依赖廉价劳动力、土地等“要素驱动”和大量投资形成的“投资驱动”发展阶段向“创新驱动”发展阶段转变, 实现从重数量的外延式扩张转向重品质的内涵式发展, 实现以创新为驱动力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3 创新驱动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

创新驱动是把创新驱动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使经济发展更多的依靠科技进步, 人力资源和管理创新驱动。新型城镇化目标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谋求更高质量的城镇化。以创新驱动为手段, 着眼长远, 注重质量, 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步伐。

创新驱动模式能够实现在城镇化过程中推进城市产业升级, 实现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同步发展。新型工业化的内在要求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这也是实现城镇化“创新驱动”的必经之路。“创新驱动”是为了强化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撑, 这就要建立多层次现代产业体系, 优化产业结构, 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着重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智慧城市是城镇化的“创新驱动”发展的一个重要形式,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城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共同发展。“智慧城市”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城市的各行各业之中的基于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发展智慧城市有利于推动城镇化发展模式由侧重数量、关注要素集聚的外延式城镇化向重视质量、强调创新和效益提升的内涵式城镇化转变。

4 创新驱动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新型城镇的发展

(1) 从技术创新来看, 我国应该树立创新观念,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相互促进的过程中, 促使技术创新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力量, 创造更多有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优势条件。

政府要把创新落到实处, 首先就是要调动企业创新的积极性。我们对企业调查研究, 根据企业来制定政策, 给予政策支持, 引导企业重视科技创新, 成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二是政府搭建服务平台。了解企业创新服务需求, 搭建公共服务平台, 建立高效的服务型政府。三是加强市场对资源的配置, 使企业更加市场化, 提升质量和效益, 促进技术、人才、资金的合理流动和配置。通过政府出台政策, 使得企业主与市更加积极地参加市场竞争, 实现优胜劣汰, 为社会工业化的发展实现更多技术创新。从而加大产业支撑力度, 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动力。技术创新能够推动城镇化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加强技术创新力度, 督促社会企业创造更多环保产品, 减少污染,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城镇化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从而使得城镇化发展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2) 在政策创新方面,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要让农民在城镇中“留得住、容得下、过得好”, 就必须不断加快小城镇、中小城市产业发展, 提高就业能力;同时增强教育, 医疗, 卫生, 文化娱乐等服务能力, 使人们能过的方便、舒服。所以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有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保障。

(1) 改革二元户籍制度。一方面, 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 使得城乡居民不存在身份区别。要不断促进农村务工人员市民化, 按照因地制宜、分步推进、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的原则, 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另一方面, 全面放开小城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 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 逐步放宽大城市落户条件, 合理确定城市落户条件, 逐步转向以满足农业人口转化为城镇居民的要求

(2) 要建立公平的就业政策。一方面, 撤消对农民工就业的歧视性政策, 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市场。从各方面加大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帮助, 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能力, 从而增加就业机会。另一方面, 要加大法律保护力度, 保障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劳动时间、法定休息日和安全保护等方面的合法权益。

(3) 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 确保农民工养老、工伤、失业和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 促进城市教育、住房、医疗等资源向农民工更大程度的开放, 促进农民由就业型向居住型转变。

(4) 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在长期稳定的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 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 依法进行土地使用权的合理转换。坚决不能以土地换社保、以土地换农民的市民化, 在农村务工人员城镇化的过程中一定要依法合理的保护农民的土地利益。

5 结论

要素驱动模式已经不符合城镇化发展的需求, 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 应该向创新驱动模式发展, 从技术、政策等多方面实行创新, 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提供更多有利条件, 保证农民实现市民化。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模式, 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包括财政、金融、投资、产业、就业、土地、户籍等方面政策在内的配套完善的政策体系, 加快建立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长效机制, 重点在城乡规划, 产业布局, 基础设施, 公共服务, 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一体化等方面取得突破, 实现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医疗、保障性住房等覆盖城镇常住人口, 不断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秦皇岛市农村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 篇8

城镇化进程以城市郊区城镇化和偏远农村城乡一体化为主要途径, 土地资源的重新规划是城市城镇化建设的基础。在地理位置上, 秦皇岛市紧邻京津唐发达地区, 东部邻韩国日本等土地匮乏, 农产品供给严重不足的国家。从自身条件出发, 秦皇岛市土壤结构丰富, 农产品品种齐全。这些得天独厚条件为秦皇岛市农业发展战略提供有利保障, 但是在河北省的11城市中, 秦皇岛的耕地面积最少, 只有16.76万h㎡, 占全省的2.85%。如此匮乏的耕地资源, 如果想大力发展农业, 规模化、产业化是秦皇岛地区农业生产的唯一出路。潍坊市于1993年初率先提出“确立主导产业, 实行区域布局, 依靠龙头带动, 发展规模经营”的农业发展战略。在现代农地经营中, 要取得好的经济效益, 必须有一个适度的规模。当经营规模小于现有生产力水平时, 就会造成生产要素大量闲置, 反之则会造成农地的利用不充分。

二、美国、日本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中共十五届六中会议全面、深刻地分析当前国内外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 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在其引领下, 各个地区已经逐步开展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在摸索的过程中, 我国也参考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发展过程, 美国同样作为一个农业大国, 已经实现了全面的农村生产现代化的改革进程。

关于土地所有权制度和宅基地制度, 美国和日本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也做出了一定变革。吕晓 (2008) 指出“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中典型的土地私有制国家, 其大部分土地为私人企业和个人所占有, 国土分配比例大致为:私有土地占50%多, 联邦政府占30%多, 州政府土地占10%左右, 美国在20世纪初确定了家庭农场制为主的土地制度。”

从美国农业生产发展的历程来看, 美国农地经营制度经历了一个由小规模分散粗放型家庭经营到家庭适度规模经营阶段, 最后发展到现代化、专业化、综合性的家庭大规模经营阶段, 形成了美国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新格局, 即农工联合企业或农工企业的诞生和普及, 从而实现了产供销一体化和农业生产经营的企业化。美国的农地流转建立在家庭农场制基础上, 产权边界清晰, 土地私有权稳定而有保障, 买卖出租都有很大的自由度, 靠市场进行调节。

日本的土地改革制度一共分四个阶段, 分别以当时的历史时期为背景制定出来的制度。

第一阶段 (1945~1960) , 实行“耕者有其田”确立自耕农体制阶段。

第二阶段 (1961~1969) , 放宽土地所有权流转限制, 鼓励扩大土地占有规模, 建立“自立经营农户”阶段。

第三阶段 (1970~1985) , 鼓励土地使用权流转, 提高农地利用效率阶段。

第四阶段 (1986至今) , 鼓励土地向“合意的农业生产经营体”集中, 提高农业竞争力阶段。

三、秦皇岛市农村城镇化发展现状

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是在以不损害原有耕地数量为前提下, 推动城镇化发展进程。农村宅基地制度的逐步取消, 使农民全部集中居住在规划小区内。新小区将实现统一居住, 统一供水、供电、供气等与城镇一致的居住环境, 有统一的商业区、医疗和教育设施。但是, 问题接踵而来, 被没收宅基地的农户都纷纷搬入了政府规划区域, 由于规划区域相对集中, 往往距离他们的农田距离较远, 为农民的耕作带来了不变, 原有的拖拉机在新社区已经没有了停放点, 粮食没有地方晾晒。因此, 农民的集中居住必须以农村生产产业化为辅助支持, 使农民可以到附近的农场、农业合作社、以农业加工为主的地方性龙头企业工作。做到使农业生产成为集耕作、生产、加工、销售为整体链条的全面一条龙性产业化结构。

四、秦皇岛市农村城镇化发展模式设计

(一) 基于“新农村”建设, 整理土地资源, 达到农业规模化、产业化。

农业规模化生产必须具备生产第一要素—土地使用权。我国的土地是全民所有制形式, 农户享有对土地70年不变的耕种使用权利, 但这并不影响农业生产产业化的进程。通过对国外产业化生产经验的学习, 秦皇岛市产业化生产方式可以有两种:

1.组织引导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围绕主导产业和产品, 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 组建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 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工商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90年代开始, 山东省开始实施了这种农户分散经营, 企业统一收购, 集中管理的农业生产模式, 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秦皇岛市北戴河地区也成立了集发农业产业园区, 分散种植, 统一管理, 使秦皇岛地区的农产品不但满足近郊城市需求, 还远销北京等地区。

2.基于企业化带动, 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以农户分散经营方式的农业产业化改革在现阶段已经取得了相应的成效, 使山东成为我国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的农业大省。但是, 在现代农地经营中, 要取得好的经济效益, 必须有一个适度的规模。当经营规模小于现有生产力水平时, 就会造成生产要素大量闲置, 反之则会造成农地的利用不充分。因此, 规模生产是针对我国现阶段农村产业化生产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潍坊市于1993年初率先提出“确立主导产业, 实行区域布局, 依靠龙头带动, 发展规模经营”的农业发展战略。1993年7月18日和8月19日, 《农民日报》两次刊登了时任山东省农委主任的王渭田同志的文章《产业化是发展市场农业的重大战略》。然而, 农业发展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与工业化发展相协调。秦皇岛市农业规模化与工业化道路将为城市城镇建设提供产业依托和后期经济保障。例如唐山市开平区半壁店村走出了工业带动型道路, 成立了一批以华龙集团等为代表的龙头企业, 形成“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的良性循环。以此为借鉴, 企业发展作为秦皇岛市农业发展, 城市城镇化发展的坚实基础和后盾, 为城市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二) 基于各地区优势, 分类别规模化生产。

秦皇岛市的农业规模化生产需要政府进行统筹管理与长期规划。以各县区的土地资源数量和土壤特点划分耕种区域, 发挥当地耕种特长。本项研究将深入了解各地区的农产品产量现状, 结合土地结构对县区耕种基地做以下初步划分:昌黎县—葡萄耕种基地;抚宁县—果树耕种基地;卢龙县—地瓜耕种基地;青龙县—板栗核桃耕种基地;北戴河—蔬菜耕种基地;山海关—樱桃种植基地。

(三) 基于信息化服务, 农产品产销一条龙。

信息化是企业发展的未来, 由于农业生产的阶段性和批量性特点, 有效的信息化保障能够使农业生产宏观合理布局, 微观适度调整, 让农业生产与市场经济相挂钩, 减少农民和企业损失。

1.生产前订单, 生产中预定—为农产品提前找好“婆家”。基于订单式农产品需求模式进行播种、生产, 减少由于对市场趋势掌握不及时而带来的损失。避免由于暂时性某类农产品价格偏高而带来的抢种, 囤积事件, 不让农民的卷心菜再烂在地里, 更不希望出现“河北菜农3, 000斤芹菜仅卖90元”的悲惨事件。生产中预定是为了规避价格风险, 由企业或农村合作社与收购方签订额定价格预期收购合同。

2.发挥农业合作社功能, “农超”挂钩、集中收购、物流配送。根据调查我国蔬菜水果价格超过50%是物流成本。联网的物流信息系统为减少蔬菜中转、滞留和运输成本提供保证。建立具有调控功能的物流配送中心信息系统DCS (Distribution Center System) , 连接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方产产能信息PI (Production Information) 和农产品需求方的需求信息DI (Demand Information) 。如下图1所示。

根据以往经验, 类似物流配送中心只负责信息中转功能而并不能完成配送中心的整体调控甚至前期播种数量控制和后期收购存储功能。因此这些功能的完善和运作对于发展农业经济至关重要。

(三) 发挥港口及高速优势, 农产品“绿色通道”。

秦皇岛港是中国重要港口之一, 主要向外运输煤炭, 其他产品出口运输量对于相邻港口较少。发展地区性经济作物耕种和生产需要其他部门的大力协作和支持, 例如仓储、物流运输、港口中转, 快速高效的港口检验、装货和运输服务是秦皇岛市农产品向其他省市输入和出口邻国的重要保障。努力实现秦皇岛市“港口货物出口检验检疫绿色通道”, 做到“三个当日”, “当天发单, 当天验货, 当天装船”。频繁的港口运转同时会带动秦皇岛市乃至附近省市其他行业产品来港办理运输业务, 带动秦皇岛港的繁荣发展。

高速公路运输是农产品运输的主要方式之一。秦皇岛是连接东北三省、津京唐地区以及中部主要城市的纽带。在发挥纽带中转职责的同时, 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 发挥高速公路农产品绿色通道优势, 减少农产品汽车运输途中的不必要时间耽搁, 保证产品新鲜程度, 减少损耗。

参考文献

[1].冯雷, 解慧, 孔祥敏.城市郊区农业产业化与城乡一体化联动发展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3

[2].李海玉.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2

[3].史立英.加强河北省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必要性研究[J].区域经济, 2006

[4].张清军, 鲁俊娜.河北省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 2010

生态文明下的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 篇9

城镇化的基本状态主要通过城镇化的特征分析来看其影响, 包括跨区域流动、农民工的数量以及流动的状况。另外, 未来在老龄化、劳动力人口总量减少和区域工资水平差距等多因素影响下, 人口流动呈现出区域板块特征和以县为单元的区域性流动趋势——城乡双栖。工业兼业现象显著, 抽样调查显示, 40岁以上就近就业, 农业兼业和务农的比重接近80%, 而60岁以上的比重超过90%。沿海地方产业加快升级, 逐步形成“多中心、网络化”发展格局。城镇化发展将带来的直接需求, 第一, 农村人口进城必然带来住房、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 这是城市所要提供的服务;第二, 目前城市的主要人口有改善居住的需求和寻求高端服务的需求, 以及休闲娱乐空间的需求, 这是城镇化要面对的新问题。中央提出的棚户区、城中村改造的需求来解决1亿人的城镇化和在城市中的生活质量提高问题, 也必然带来住房、就业以及保护特色文化的问题。

由此, 城镇化背景下总体的资源环境影响大概是这样的:第一, 城市的能耗在持续增加, 劳动、生产力只有原先的一半;第二, 空间在不断的扩展, 对自然进行着大规模的改变;第三, 污染排放在增加。去年, 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已经超过了美国, 成为主要大气污染指标的世界大国。在这种情况下, 未来居民改善生活、新增人口能源消耗将是主要增长要求, 郊区生态环境改造、居民健康休闲需要、“大城市—小城镇—农村”关联性污染问题, 治理难度加大。意味着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会承受越来越严重的使用压力, 另一方面, 公共医疗的环境治理、生态修复都面临着巨大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些资源环境产生的问题, 需要1800~2000亿的投资规模, 这是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城镇化愿景。

自然为城市提供了所需的一切, 包括食物、生物资源和能源, 同时净化了城市产生的垃圾。在过去的几十年里, 我们认为自然具有很好的耐受性和自我修复能力, 但实际上并不是。欧洲在工业化时期受到严重污染的河流并没有得到彻底的治理, 虽然表面上看是清澈的、达标的, 中国的环境也在持续的恶化。从生态文明视角的三大关系来看, 第一是人和城镇的关系, 人的全面发展应放在首位, 城市应该更加宜居、更具人情味;第二是城镇与农村的关系, 需要安全、低碳, 绿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精细化城乡社会治理;第三是城乡和自然的关系, 城乡发展不应剥夺生物的生存空间, 人类对自然应有限索取。我们提出三个愿景:一是生态文明, 实现以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和自然生态系统修复为目标的发展模式转型, 体现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理念;二是以人为本, 推进高效、包容和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 实现更高质量和稳健的经济发展效益, 更公平的社会环境和更加安全、宜居的生活环境;三是美丽中国。

以下针对九大问题提出城镇化的路径, 或者说是好的城镇化模式。

第一个问题是现有的规划体系没有充分发挥资源环境的管控作用。我们提出了空间规划体系的规定、连贯性和协同性, 同时对生态敏感地区的规划应该综合协同的作用, 并对环境评估以及相关问题提出对策性建议。

第二个问题是过度依赖资源和能源消耗, 追求空间扩张和发展速度的城镇化模式难以为继。一是土地持续粗放扩张, 低效闲置情况仍较为严重。二是缺水和改善水环境问题并存, 直接影响城镇发展的健康安全。三是建筑能耗依然偏高, 城镇节能减排压力非常大。我们提出, 好的城镇化的模式路径应该尊重十分有限的资源, 充分应用提出的海绵城市, 滨水城市和运河城市等城市发展模式。

第三个问题是城镇化的快速扩张对自然系统的破坏, 并使污染向区域城乡扩散。在城乡层面, 污染由城市向农村地区转移态势越发严峻, 农村面源污染问题突出;而在城镇化进程中, 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更容易被忽视。农村污染问题量大面广, 治理手段、资金与人力欠缺;而这些污染不仅对农村人口造成很大的危害, 同时通过食物链反过来影响城镇居民身体健康。我们提出, 好的城镇化模式应当尊重人与自然的和谐, 减少对生态和环境的冲击。建立生态红线和增加城镇边界, 对于自然改造要适度、可恢复;在城市与区域尺度共同做好环境保护;立足于生态本底建设生态设施。

第四个问题是城市发展不重视气候变化的应对, 城镇应对极端气候与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城镇密集地区无序延绵扩张导致热岛效应、弱风效应突出, 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极端天气气侯及环境事件。我们提出, 气候变化不再只是“远虑”, 城市发展要主动应对日益显著的气候变化。特大城市、城镇密集地区统筹各方力量建立应对全球气侯变化的应急预案、技术应对导则;从水资源、能源、生态系统、海岸资源、农业旅游业方面考虑气侯变化对于城市发展的影响评估。同时提出, 建立一套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政策—技术—管理体系。

第五个问题是住房开发设施建设存在盲目性, 旧区、旧建筑改造利用重视不够。城市房地产开发量过大;农村不切实际推进农民“上楼”工程, 造成浪费。我们提出, 克服城市发展的盲目冲动, 以存量资源的充分利用来促进功能和品质的提升。一是根据城乡人口流动客观规律和趋势制定合理的城镇和农村住房规划, 合理确定保障性住房规模;二是更加注重城市“棕地”再利用, 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旧工业厂房, 住宅建筑用途, 制定激励机制鼓励市场多元主体参与改造;三是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需要因地制宜, 要制定差别化的改造政策体系, 切记简单拆除并大幅度提高容积率的做法;四是要对于具有历史遗存意义、地方特色风貌意义的旧建筑予以保留。

第六个问题是城市交通出行倾向于高消耗高排放, 对城乡公共交通, 绿色交通鼓励与扶持不够。与此同时, 城市框架越来越大, 轨道和快速路不断住房郊区化, 但公共服务却高度集中在中心区, 降低城市效率。我们提出, 以满足人的移动需求为导向的交通发展, 必须构筑集约高效、绿色低碳、多式协同的运输体。

第七个问题是城市建设缺乏人本关怀, 对文化遗产尊重不够, 导致城市特色与人性化尺度缺失。缺少“活力、运动”的城市, 特别是针对人的需求服务与发达国家城市差距明显;城市功能分区单一, 小尺度空间设计忽视人的行为需求。我们提出, 尊重文化遗产保护与市民心理关切, 使其成为城市个性与品质的灵魂。一是建设充满人情味, 功能齐全, 邻里关系融洽的社区;二是城市、地区、街区、街道、社区更具有地域特性;三是城市历史文化碎片、历史足迹、地方典故应通过旧建筑、植物、标识物给予更多保留。

第八个问题是城镇化缺乏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管制与引导手段。我们提出, 好的城镇化模式需要建立区域共识, 以及各层级政府管理和多途径的引导。

第九个问题是城镇化缺乏促进生态文明的公共参与和社会治理机制。我们提出, 好的城镇化模式应该有充分的公众参与, 构建良好的治理体系。建立起“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城镇化协同政策体系。如阿尔梅勒的“社会发展6原则”:保持社会文化多样性, 鼓励创新, 加强地区认同感, 促进城市与自然和谐, 推动健康的设施系统, 赋予人们管理城市权。我认为战略环评比环境规划要好, 战略环评是一个过程, 不止是一张蓝图, 更适合我国快速多变的城市和项目建设。

城镇化体育发展模式 篇10

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助推我国全面小康社会梦想的实现,是全面深化改革阶段面临的重要任务。在经济新常态下,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应该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契合。在《政府工作报告(2014)》中,李克强就指出,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首先应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业发展水平。

2007年中央1号文件对现代农业作出了科学的表述和概括,现代农业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当前,如何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关系

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农业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两项重要任务,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推进,共同发展。

1、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

一方面,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增加对农产品的消费,扩大农产品市场;另一方面,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雄厚的资金、技术、人才支持。此外,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城市非农产业的发展也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支撑,促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为土地流转创造条件,促进农民市民化。总的来说,新型城镇化发展必然带来人口、土地的集中,有利于大面积种植和推动农业产业化,有助于拉动内需,促进农业生产和农业经营模式的创新。

2、农业现代化是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条件

农业现代化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的关键。一方面,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由于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农业劳动生产率将大幅度提高,形成适度规模经营,这就促进土地、资本、人才的集中,促进农民市民化。另一方面,现代农业产业为推进农村城镇化提供了产业支撑。新型城镇化不是造成运动,不是盲目增加城镇的数量,经济发展,产业提升是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农村城镇建设不是盲目铺摊子,纷纷圈地建立各种园区,而是要发展城镇产业经济。无工不富,解决农村问题不能仅仅局限于农业,而是要跳出农业,加快农村工业的发展。为适应集群产出量的扩大,需要建立起大型的专业市场,随着专业市场的建立,商业贸易、运输以及其他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也就发展起来。在一、二、三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从业人员在不断的增加,消费扩大,带动生产发展,而且人员的聚集必然会要求加强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这样的农业生产与再生产过程的集群,将在客观上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

三、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人口文化科技水平低

由于历史、现实的原因,我国农村人口普遍受教育时间较短,水平低,致使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相比,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较低。从文化素质看,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现有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小学文化程度占22%,初中文化程度占51%,高中文化程度占24%,其他为3%,文盲半文盲等低质量的人口多。除基本文化水平较低之外,农民技术技能培训也赶不上经济发展的需求。国务院政研室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也显示,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培训或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由于我国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缺乏相应的职业技能,这就使得他们的就业面很窄,一般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工资水平低下,并造成这些岗位的激烈竞争,无法满足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优化升级的需要。

2、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所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农村公共产品包括道路交通、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专业市场建设等和品牌的创造、共同的技术创新机构、教育培训机构、产品质量检测设施等软件,它们在农业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首先,农民生活性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落后,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水、电等农民生活必需的基础设施还很缺乏。其次,生产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不足,农民急需的大型水利浇灌设施、大型农用固定资产、良种的培育、市场供求信息等公共产品供给严重缺,交通设施建设管理普遍落后。第三,涉及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产品如教育、医疗卫生供给供给不足。

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模式选择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我国现代农业自身发展任重道远,而且还肩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任务。为此,我国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必须从自身的农业资源条件出发,选择符合国情和实际的模式。

1、加强科技创新,发展绿色农业

对我国来说,大力发展绿色高效循环农业,才是我们的现实选择。发展绿色高效循环农业离不开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而生物技术应当作为首选技术,生物技术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农作物新品种的培育、新型肥料的研制、生物农药的开发、可降解的地膜开发,这些技术的开发、应用既可以提升农作物品质,提高农作物产量,又可以进行清洁生产,减少对土地的破坏、降低或消除对环境的污染;除生物技术以外,为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节约型农业技术以及循环利用资源型技术也应加大开发和推广力度。为此,我们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进行制度创新。制度创新对科技创新有引导作用,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只有制度创新才能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创新的行业激励机制。其次,要对关键技术、共性技术进行重点攻关。为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当前应加强清洁能源技术开发,引导、规范产业集聚内的企业紧紧围绕“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废物高效回收”的循环经济方式增加研究开发投入,以产业集聚的生态化可持续发展模式推进农村城镇化。第三,应建立农业科技成果孵化培育体系,发展一批农业科技成果孵化企业,成为科技与产业孵化、农业产业盈利模式的输出平台,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建立联系,通过资金与技术合作方式研究先进技术、共同发展。

2、促进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

农业产业集群化经营,一方面有利于把广大农户、企业联系起来,形成集中经营,统一规划,这样就可以降低收集经营发展信息的成本,缩短获取信息的时间,能够提高生产经营的效益;另一方面能够延长农业产业链,因为农业产业集群化经营主要是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农业种植养殖必须首先发展起来,由于加工需要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产品,所以必须发展现代农业;对农产品的加工分为许多环节,每个环节由不同企业进行,这样就会形成多个相关加工企业组成的产业链的集聚。这些相关企业的聚集,能降低原料和产品的运输成本,节约生产转换时间,减少原料的消耗和库存量,从而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各自的竞争力;为适应集群产出量的扩大,需要建立起大型的专业市场,随着专业市场的建立,商业贸易、运输以及其他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也就发展起来,于是就形成研发、生产、加工、运输、仓储、销售、售后一条龙。另外,大多数农业产业集群是劳动密集型的,本身对劳动力需求量就大,而且农村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较低,同量资金可以实现更大规模的生产,这样就使农业产业集群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更强。农业产业集群化规模越大,产业链就越长,吸纳的就业人员也会越多。生产的发展,从业人员的增加,消费扩大,而且人员的聚集必然会要求加强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农业产业集群化经营过程中,实现了农村劳动力、土地、资金等集中,这样就进一步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

3、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首要任务

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要掌握一定文化技术的高素质劳动者,而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大、素质低。所以,应通过发展教育来开发广大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并且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第一任务。为此,当前相关单位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培养和提高农民的现代意识。我国农民受传统文化影响非常深刻,具有中华民族勤劳朴实的优秀品质,但在一定程度上思想守旧,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必须对广大农民进行思想意识的提升,通过广泛的、各种为百姓喜闻乐见的现实进行宣传教育,让广大农民群众从根本上更新观念,破除不良习俗,树立开放创新、诚信和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气,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其次,加强基础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为根本改变农村,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应当从农村的基础教育做起,增加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第三,发展和完善职业教育。结合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对于从事农业种植、养殖劳动为主的农村劳动者,以现代农业适用技术和实用农业技术培训为主,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促进科学种田、科学养殖,农业发展转入到依靠科技进行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对于主要从事经营加工劳动的劳动者,重点培训专业技术,改善经营思路和提升经营理念。另外,近几年,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他们一方面掌握一定专业技术,有现代理念,另一方面还拥有一定数量的资金,所以,应将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作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对象,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相关政策措施,完善相关机制,加强返乡农民工新型职业培育。

4、促进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提供全方位服务

科学合理的政策与制度及配套的公共基础设施是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必备条件,因此,为推进新型城镇化而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过程中,应努力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如科学合理的政策与制度及配套的公共基础设施供给均等化。首先,提供科学的、切实可行的政策,打造现代农业发展所需的良好软环境。地方政府应在引进人才、技术和外资等方面制定相关政策,对现有的地方企业、经营户等在财税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建立起相应的公共服务体系,为当地现代农业产业创造宽松的环境,并且对于公共服务供给和社会管理实现多重监督,充分发挥媒体和群众的监督作用,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度。其次,创造好的硬环境。交通、电力、水利、通讯、网络等是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必不可少的条件,但这些基础设施城乡差别过大,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逐步改善农村与城市差距过大的局面,各级政府除加大自身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以外,还可以引进市场机制实行分类供给,从而吸引人才和知名企业到农村投资和发展,促进农业发展。另外,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为生活贫困的农民提供最低生活保障金。同时积极推进户籍制度、社保制度等相关配套改革,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不断降低农民的比率,提高城镇化率。

参考文献

[1]方杰,黄萍.农村城镇化与产业集聚模式创新探析[J].理论与改革,2007,(5):93-95.

[2]邓大才.新型农村城镇化的发展类型与发展趋势[J].中州学刊,2013,(2):25-30.

[3]张泽义.新型城镇化视角下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径探讨——以四川省为例[J].经营管理者,2014,(4):135

[4]张远索.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土地市场统筹构建[J].中国土地科学,2013,(11):40-44.

城镇化体育发展模式 篇11

[摘要] 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等方法,调查分析了河北省小城镇体育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河北省小城镇体育发展的模式。

[关键词] 小城镇 体育 模式

小城镇包括县城和独立建制镇,是城镇等级结构中的两个重要层次,小城镇居于城市之尾、农村之首,是大中城市的延伸,也是农村接受城市辐射的承接点,在城市化发展中起着联结城乡的作用。本课题试图对河北省小城镇体育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力图构建小城镇体育发展的模式,推进“全民健身计划”,促进小城镇群众体育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是河北省的小城镇体育。本课题研究前后,查阅相关资料,设计了《河北省小城镇体育情况调查表》。分层随机抽取了6个地市的320个小城镇作为调查对象,问卷发放270份,回收270份,有效问卷243份,有效率为90.0%。

二、结果与分析

1.小城镇居民体育活动的地点

调查发现,河北省小城镇居民中有21.0%选择在家里进行体育锻炼;27.5%选择在公路街道旁进行体育锻炼;19%选择在住宅小区空地进行体育锻炼;选择在公共体育场地进行体育锻炼的占40.8%;在附近学校体育场进行体育锻炼的占22.7%;选择收费的体育场馆的最少,占4.6%。从调查结果来看,全省小城镇居民选择收费锻炼的最少,而且有相当大一部分人群没有正规的、固定的场所进行体育锻炼。这说明河北省小城镇体育场地设施比较缺乏,居民在锻炼场地选择上以随意、就近和方便为原则。

2.小城镇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在小城镇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形式中,有44%的居民选择与朋友伙伴一起锻炼;有35%的居民选择个人锻炼;有5.1%和13.5%的居民选择参加单位活动和与家人一起锻炼;只有2.4%的居民选择和锻炼小组一起活动。可见,河北省小城镇居民体育活动的组织率较低,居民进行体育锻炼的随意性比较大。锻炼小组或体育协会在小城镇体育方面的工作还有待提高,体育协会自身的宣传和管理职能还有待加强。

3.小城镇体育经费现状

体育经费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瓶颈。组织体育活动,从宣传发动,到前期筹备,到正式进行,再到总结表彰,都离不开经费的支持。据调查,各地投入体育基础建设的经费非常有限。对于体育经费是否充足的问题,9.1%的受调查者认为,小城镇体育经费有一些缺口,另外91.9%的人认为,经费缺口很大。经费来源中最为集中的选择是政府拨款、单位出资、社会赞助,河北省主要靠居民出资,占全部经费来源的72.7%。

4.资源紧缺

体育场地、体育设施少,质量差,无法满足体育活动和锻炼的需要。基本的体育场地和设施是组织体育活动、进行体育锻炼不可缺少的条件。很多小城镇所属学校的体育场地,平时通常都不对外开放,仅限于学校自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所有的篮球场、乒乓球台以及棋牌室等,也仅限于本单位职工及家属使用,绝大多数都不对外开放。从调查得知,可供利用的场地主要是街道所属的场地、附近学校的场地、公园广场,此外,有半数以上的被调查对象使用辖区内企事业单位的体育场地、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河北省有27.3%的小城镇反映没有场地可用。

三、小城镇体育发展模式

小城镇体育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重点是我国群众体育的一项战略部署。然而,小城镇体育的建设和发展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水平,小城镇建设等方面缠绕在一起,不可能用一个模式去塑造其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不可能有一个模式能适用任何变化的情况,更不可能也不应该长时间、宽空间、高程度地稳定在一种模式上。不同的发展环境和发展目标,应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并根据发展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做出调整。

1.启动龙头,建立健全小城镇体育健身网络

体育是公益事业,体育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还要依靠政府的支持。在当前农村体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的情况下,政府理应起到龙头作用,政府行为主要是宣传发动,更新广大居民的健身观念,组织专门队伍和专业人员,建立体育网络,帮助居民完成各类体育协会的建立,并对协会予以指导和管理。体育作为公益事业,必须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先期奠定硬件基础。在小城镇,体育场馆建设由于种种原因,政府投入明显不足。在未来几年或十几年内,国家将从体育彩票收益金中抽出相当部分的资金进行农村体育项目的投入。地方政府,应逐步加强对小城镇体育项目的建设,通过体育项目的启动,筑巢引凤,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

2.少数民族体育模式

河北省是散杂居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省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河北省民族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民族体育是群众爱看、爱参与的“流行项目”, 带有突出的娱乐性、趣味性、技巧性、表演性和观赏性,是小城镇群众体育活动的龙头项目,拥有比其他项目更多的参与者。它不仅能在形式上把许多人聚集在一起,而且能建立起心理沟通的渠道,有效地促进人们的交流合作,对于组织和丰富小城镇居民的闲暇生活,提高小城镇居民的体育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民族体育健身活动应坚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和业余、自愿、多样、文明、节俭”的原则,要与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健康的体育文化娱乐活动相结合,与传统节假日(如元旦、春节、三八、五四、端午、十一、中秋等)相结合,开展体育比赛和表演活动,扩大体育的影响,提高了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如武术、舞龙舞狮、龙舟、拔河、棋类、踢毽子、跳牛筋、跳绳、放风筝、抽陀螺等民间体育健身娱乐活动。

3.单位体育模式

“单位体育”是我国群众体育中一个独特的形态,调查发现,小城镇体育骨干和体育群体中的许多人是“单位人”,单位体育是小城镇体育的支撑和主要形式。在小城镇体育还处在一个低水平发展的起点上,公共体育设施还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求时,发挥单位体育的示范作用和服务功能,是小城镇体育建设面临的一个现实和明智的选择。单位因为有了组织上的保证,它比分散的个人行为更具聚集性和操作性。单位的体育活动设施可以也能向社会开放,尤其是中、小学的体育设施,可以充分利用小城镇现有的活动条件,满足居民增强体质、娱乐休闲的需求,同时增进单位成员与城镇社会的广泛接触和交流,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培养居民的公共道德和行为规范。今后,举行大规模、高度集中的群众体育活动的难度越来越大,在小城镇这个层次上,单位体育是最好、最合适的组织形式。

4.家庭体育模式

改革开放后,小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空前提高,住房条件的大幅度改善,尤其在一些富裕的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又有了很大的提高,给家庭体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目前,大多数小城镇的体育建设还达不到城市社区的人文环境和物质基础,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的改善和建设也很难满足人们强体健身、休闲娱乐的需求。由于缺乏投资回报和社会效益的双向适应,小城镇中个人投资的营业性活动场所数量少、规模小,家庭体育的兴起成为必然。在经济发达地区的许多小城镇中,不少家庭开辟户外活动场所或自设室内活动室(乒乓台、健身器等),作为追求生活质量的一种手段。家庭体育为家庭生活增添了新的内容和要求,家庭可以自主地选择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活动时间,自由地调节体育消费能力,更有利于妇女和儿童的健身娱乐活动。

5.体育旅游模式

改革开放后,体育旅游事业有较快发展。1995年,在全国国际体育旅游座谈会上,国家体育总局张发强副局长作了《关于体育旅游业的几个问题》的报告,认为体育旅游就是体育与旅游的结合,是体育性的旅游事业和旅游性的体育事业,都带有经济行为。开展体育健身旅游,是人们追求知识、追求精神享受、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生活方式。党和政府支持开发民族体育项目和区域体育项目,推出“黄金周”旅游项目,颁布一系列有利于大众的旅游政策,以及正确的舆论导向等,极大地调动了人们参与体育健身旅游的积极性。

现在人们外出旅游不仅是为了度假消闲,而是渴望得到在城市里难以得到的刺激,更多人将选择远离喧闹,走进大自然,体育旅游将成为一个更重要的消费领域和经济文化现象。我国蕴藏着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发展体育旅游可以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反过来促进群众体育的再发展。发展体育旅游小城镇作为“大本营”,可以带动交通、旅馆、餐饮等服务性行业的发展,促进体育设施的改造和更新,推动小城镇体育的建设与发展。如在临近名胜古迹,游览胜地的城镇,重点规划建设体育休闲中心:扩大对外交流,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表演和比赛活动等。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我国体育旅游市场和体育旅游产业已呈蓬勃发展之势,初具规模。体育旅游已成为大众体育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在追求高品位生活质量的同时,亦不断追求高档次的体育生活方式。所以,大众参与的广泛性是前所未有的。

参考文献:

[1]秦华奇: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的历史回顾与思考[J].福建体育科技,2005,24(1)

[2]黄爱峰:中国小城镇体育发展之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4,21(1)

[3]郑旗:山西省小城镇体育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2,38(9)

城镇化体育发展模式 篇12

1983年, 费孝通发表了《小城镇大问题》、《小城镇再探索》等一系列的重要著作, 并指出“小城镇问题, 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也不是哪个人想出来的, 它是在客观实践的发展中提出来的”, 在全国影响巨大。三十一年后的今天, 在新型城镇化的浪潮中, 发展小城镇仍然是化解城镇化问题和困局的重要战略路径。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本质

1.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与特点

新型城镇化之“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二是以城市群为主题形态;三是以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四是以制度改革为保障 (易鹏, 2014) [1]。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展过程中的全新理论命题, 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城镇化的质量以及多要素之间的互动, 超越了“物化的、量化的、单向的”城镇化 (袁建新、郭彩琴, 2013) 。新型城镇化之本质是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城镇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之“新”, 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城市规模扩大, 转变为以提升城市的公共服务和文化等内涵为中心 (罗宏斌, 2010) 。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有以下几个特点:大中城镇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走集约型城镇化道路, 以城乡统筹为主线和推动城乡共同发展, 因地制宜 (新玉言, 2013) 。

2. 统筹城乡发展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虽然落脚点不同, 但它们都是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二者在地域空间、人口流动和公用产品与公共服务上都有内在关联, 二者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 (徐光平, 2011) [2]。中国应走以城乡协调发展为目标的, “结构转移型”为主导的新型城市道路, 其显著特征是:在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下, 周边广大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结构会发生深刻的城市化转型 (程必定, 2008) 。

3. 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

要实现由传统城镇化到新型城镇化的转型, 要求创新社会管理以解决当前社会管理体系无法解决的问题。新型城镇化注重以人为本, 核心为“人口城镇化”, 社会管理创新必须秉持以人为本, 而这与新型城镇化的价值理念高度契合 (张玉磊, 201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 研究新型城镇化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耦合关系, 作为一个整体关系来研究, 二者有个共同的价值理念:人的管理与服务;二者在工具层面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创新社会管理应实现社会管理由“碎片化”走向“整体性” (汪大海, 南锐, 2013) [3]。

4. 人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 难点也是人的城镇化, 应重点解决农业转移人口的“半城镇化”问题, 实现农民工的市民化。城镇化应建立在坚实的产业基础之上, 让进城者能安居乐业, 实现安居梦、创业梦和市民梦“三大梦想” (辜胜阻, 2013)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容是实现人由“乡”到“城”的转变, 在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要推进“物本”向“人本”、“效率”向“公平”、“征服”向和谐的转变 (方辉振, 黄科, 2013) 。

二、新型城镇化的不同发展模式分析

2014年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提到:“优化城镇规模结构, 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 加快发展中小城市, 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 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对于中国未来的城市发展是以大城市为主还是以中小城市或小城镇为主, 目前存在较大争议。

1. 以大城市为依托的城市 (群) 发展

易鹏认为, 城市群将是中国城镇化的重点平台, 从当前各种要素分析来看, 的要实现中国城市的健康布局, 未来中国城镇化的主平台将是特大城市群, 在中国这轮新型城镇化过程中, 要大力推动以特大城市群为龙头的城市群建设。

杨波、朱道才、景治中将城市化的进程分为前期阶段和后期阶段, 中国总体上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前期阶段, 应该选择集中型城市化和大城市化, 同时部分区域以进入城市化后期阶段, 应加强城市区域建设, 走扩散型城市化道路[4]。

2. 中小城市或小城镇发展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发展中小城市:《2013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以“新型城镇化———中小城市的实践探索”为主题, 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 系统地阐述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积极推进中小城市发展的具体措施和总体思路。郑新立提到: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主体, 中小城市的发展理所当然的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王方认为, 发展中小城市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 发展中小城市不但反映了时代要求, 而且在新型城镇化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5]。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发展小城镇:刘彦平认为, 新型城镇化承载着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公正的双重转型使命, 而发展中小城镇正是化解上述城镇化问题和困局的核心战略路径。中小城镇是优化城市体系的战略关键, 是践行城市绿色发展的主力军[6]。张丽萍、郑庆昌认为小城镇的崛起将成为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推手, 应该促进小城镇的健康发展;要有重点地选择发展小城镇, 同时加强小城镇的综合改造, 让小城镇与大中城市和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 互相促进。

三、发展小城镇对于发展新型城镇化的价值分析

1. 小城镇是吸纳、转移农业人口的重要载体

小城镇是城市与乡村联系的重要环节, 同时也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支点, 小城镇处于城乡结合部的“中间地带”, 是优化城市体系的战略关键, 与农村、农民和农业有着天然的联系, 与相比那些距离农民很遥远的城市, 农民比较熟悉, 同时小城镇与农村相比有更加发达的第二、第三产业和较多的就业机会, 最能促进农民就地就业, 并为农民提供大量的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并且, 如果能够培育更多的结构合理的中小城镇群, 提高产业发展和集聚人口能力, 并且使之依托与其所在的大中城市进行发展, 就能促进农村农业转移人口就近从业, 农村人口的容纳力将大大提高。福建省三明市的试点乡镇把小城镇建设和发展产业集群集合起来, 和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结合起来, 全力打造新型城镇, 并不断招商引资, 大大吸收了就近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小城镇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和转移有两方面的好处:第一, 发展当地的经济, 提升其活力, 可以有效缓解大城市的人口膨胀压力和近年来发展大城市发展不当所造成的“城市病”。第二, 小城镇的不断发展, 使得农民不用“翻山越岭, 跋山涉水”离开哺育自己多年的家乡, 无论从户籍角度, 还是从社会和谐角度都是良好的选择, 形成“农村增收—城镇发展”的双赢模式。

2. 发展小城镇更利于四化同步, 统筹城乡发展

小城镇与大城市的经济体系有十分紧密的结合, 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结合点。小城镇作为城乡网络体系的重要节点和纽带, 一方面与城市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提供的生产生活服务, 需要通过中小城镇完成, 另一方面小城镇可以大力发挥其城乡地域中心作用,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这些就决定了, 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和农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 不能脱离城镇化, 尤其是其依托的小城镇的发展。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 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3. 小城镇是践行绿色发展的主力军

对于“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 与高楼耸立的大城市相比, 小城镇无疑具有天然的优势。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建设中面临着很多问题, 比如“土地城镇化”的扩张导致城市绿地减少, 以及土地、能源、水资源问题, 以及近期比较严重的雾霾问题, 这些问题都暴露出了传统城镇化的弊端, 也是新型城镇化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小城镇践行绿色低碳发展有两大优势:第一, 与广大农村有天然的联系, 更加接近自然, 环境质量好, 为建设“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提供了有力的条件;第二, 小城镇空间分布广、遍地开花, 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同时由于工业污染少, 发展模式的低碳转型成本也相对较低, 推进小城镇的绿色低碳发展阻力小。

摘要:新型城镇化对于扩大中国经济内需、优化经济和产业结构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同时也是实现现代化必由之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对于中国未来的城市发展是以大城市为主还是以中小城市或小城镇为主, 目前存在较大争议。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发展小城镇有很大价值。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小城镇,价值分析

参考文献

[1]易鹏.中国新路——新型城镇化路径[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4.

[2]徐光平.“十二五”时期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J].东岳论丛, 2011, (8) .

[3]汪大海, 南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社会管理转型升级——从碎片化社会管理走向整体性社会管理[J].学术界, 2013, (12) .

[4]杨波, 朱道才, 景治中.城市化的阶段特征与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J].上海经济研究, 2006, (2) .

[5]王方.发展中小城市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J].城乡建设, 2014, (1) .

上一篇:英语测评下一篇:老师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