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协调发展

2024-10-23

城镇化协调发展(共11篇)

城镇化协调发展 篇1

摘要:发展县城经济与农村城镇化是一个统一体。发展县域经济是农村城镇化的基础和前提, 农村城镇化是提高县域经济质量的保证。本文通过分析县域经济与城镇化的相互影响作用, 借以提出发展县域经济的相关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县域经济,城镇化,建议

一、正确把握县域经济的内涵是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前提

我国有两千多个县 (市) , 这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单位, 也是行政区划界定的县域经济。县域经济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特征和特定的共同内涵, 只有正确把握它的内涵, 才能避免认识上的误解和实践上的偏差。县域经济的内涵包括以下内容。

1、县域经济发展的目标

县域经济是城乡工农产业的连接点, 它一头连着工业, 一头连着农业;一头连着城市, 一头连着农村。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 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规划县域经济的发展和模式, 建立工农业协调发展 (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 、城乡共同繁荣 (以城带乡、以乡促城) 的良性循环系统, 实现富县裕民, 这是县域经济的性质和特征所决定的。

2、县域经济发展的原则

(1) 局部服从整体的原则。县域经济在战略目标的制定、资源配置、经济布局、结构优化、利益分配等方面要服从国民经济的全局, 不能变成“独立王国”。

(2) 工农业协调发展的原则。工农业协调发展既包括县域整个工业同农业协调发展, 又包括县城工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工农业协调发展的标志是:工农业发展速度协调,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同步调整, 工农业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 工业企业规模与农户经营规模同时扩大, 企业集约化经营促进农业集约化经营, 工农业产品实行等价交换, 工农业利益分配合理。

(3) 统筹城乡发展的原则。过去由于工农、城乡分离的体制障碍, 致使我国城镇化水平滞后, 城市与农村差距日益扩大。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加快, 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关联度越来越大, 产业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 工农业、城乡发展互进互促的依存关系越来越密切, 城市的发展有赖农村支撑, 农村的发展有赖城市推动。因此, 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 要站在城乡统筹的高度, 把农村第一产业的发展和城市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工业化与城镇化建设进程、农村与城市各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有机联系起来, 统筹考虑, 整体推进, 促进城乡共同发展。

(4) 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则。要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发展个体、私营等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 采取资源置换资本、招商引资等措施, 是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手段。

二、农村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

县域经济的主体是农业和农村经济, 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是其发展的主题和方向。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谈到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时, 第一次明确指出“壮大县域经济”。这不仅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 也说明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与城镇化的建设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 两者内在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是解决“三农”问题、协调城乡发展, 进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出路。

1、城镇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农村城镇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人口和产业向城镇集聚的过程。人口向城镇的集中不仅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县域工业化进程, 而且有利于人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城镇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 农村城镇化增强增长极的极化作用, 从而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增长。农村城镇化通过工业化使大量的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 将乡村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具备条件的乡村农民转入城镇就业、定居和引导乡镇企业向城镇相对集中, 从而使城镇规模扩大, 这是城镇极化作用的结果。极化作用使城镇周围的乡村以及县域的集镇和乡村的生产要素向城镇集中, 导致人口、资本、资源向城镇集聚。同时, 乡村农业人口减少, 为乡村农民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增加收入、提高农业的资本和技术集约程度创造了必要条件。另外, 增长极的扩散作用会使城镇经济中的信息、资本、产品、技术等向乡村和集镇转移。因此, 推进城镇化, 既有力地促进着本城镇经济增长, 又带动着县域其他乡村和集镇经济发展。

第二, 农村城镇化形成的集聚效应使县域工业的生产效率提高。农村城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 农村城镇不但具有工业集中度高、流通效率高、经济效率高的规模优势, 与农村其他地域相比, 等量资金和劳动力的投入也可以获得更多的效益, 而且能通过规模效益使经济量更快地聚集, 以更高的产出率发展。

第三, 农村城镇化促进县域消费水平的提高, 是县域经济的巨大动力源。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内在因素, 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能起到重要的拉动作用。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量远低于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量, 尽管我国农村居民占70%, 但消费量不到城镇居民消费量的50%。在县域内, 如果有20%的农村人口转为城镇人口, 新增加的城镇居民将使县域消费总需求增加近20%。农村城镇化使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 生活方式的变化导致消费方式、消费量的变化, 从而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第四, 农村城镇化使人们的观念更新加速。农村城镇是信息中心, 汇集了各种文化、技术、科学发展等社会进步的成果。这些成果为人们认识新事物提供更多的机会, 同时对人的思想观念产生巨大的影响。对新事物的不断接受和认识, 推进人的观念更新, 从而推进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 提高县域人口的素质。

2、县域经济对城镇化的影响

农村城镇化的发展首先表现的是非农产业的发展。只有非农产业的发展才能吸收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实现农民的职业和居住地的转移。而非农产业的发展需要农业为其提供粮食、原材料、工业品市场等。因此, 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依赖于县域经济的发展, 即县域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第一, 县域农业的发展对农村城镇化有重要的促进和支持作用。首先, 农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所需的资金并不多, 而非农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农村城镇是一个非农产业的集合体, 非农产业所需的资金大部分是通过金融市场直接或间接地从农业中转移过来的。没有农业的发展, 非农产业也难以发展。其次, 非农产业的从业人员所需的粮食完全由农业供给。最后, 非农产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需要农村这个广大的市场来消费。

第二, 农村工业化是农村城镇化的根本动力和加速器。工业生产的集中性和规模性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工业生产必然走向城镇集聚, 推动城镇化的发展, 这是城镇的性质和工业生产的性质决定的。城镇化进程是资源和经济要素的重新配置过程。工业经济是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 需要集中于一定的地域。一方面, 大工业是一种有高度协作性的共同劳动, 这种共同劳动需要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一定地域的集中;另一方面, 在交通不太发达的情况下, 生产的集中必然带来居住的集中。工业化必然导致城镇化, 也加速城镇化进程, 而农村工业的发展必然会推动我国农村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第三, 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农村城镇化的后续动力。由于县域农业的不断发展, 产业化经营成为可能。县域工业水平不断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客观上要求提供的生产性和生活性的配套服务不断增多, 第三产业会迅速崛起, 这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大量的非农就业机会, 进一步促进了农村城镇化的发展。

三、发展县域经济的意见和建议

1、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为城镇化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科学规划是城镇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没有科学的规划, 城镇化建设就会无章可循。首先, 必须强化规划意识, 提高规划的科学性, 保障规划的严肃性, 以规划为龙头, 推进城镇化的各项建设, 避免走“城镇化建设遍地开花”的老路。其次, 规划要充分考虑区位优势、资源条件和人口规模等因素, 遵循市场规律, 立足优势, 突出特色, 科学确立城镇的经济布局和市场定位。对城镇的数量布局和规模的把握等, 一定要合理、严谨。再次, 要注重规划的适度性、协调性。最后, 规划制定前要经过科学论证, 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规划一经确立, 就要严格执行, 要强化规划的法律地位和权威, 不能因人事变动而改变规划。

2、改革并完善各项体制, 为县域城镇化创造软环境

在目前情况下, 优化制度和政策环境, 对推动我国县域经济与农村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改革户籍制度,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按市场经济的要求, 把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到小城镇的各种经济成分和用工形式, 尽快建立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为主体, 由政府、企业单位、个人三方共同负担, 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管理和服务社会化的城镇居民社会保障体系, 从而解除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 废除或终止那些不利于农民进城的制度规定, 允许进镇的农民保留其农村承包地的使用权或将其使用权有偿转让。深化行政区划管理体制改革, 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打破地区壁垒, 实行兼并联合, 使行政区域与经济区域相一致, 将是促进县域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实行兼并联合, 富村联合穷村, 强企业兼并弱村, 实现各种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的有机协作, 增强区域经济实力。

3、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增强城镇集聚功能

政府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示范效用和对民间资本的带动作用, 努力实现建设资金来源多渠道, 形成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的高平台。一方面切实解决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能源约束问题;另一方面在城镇群基础设施规划中, 努力建设现代化的综合交通体系, 以适应省域城镇体系发展的需要。城市交通要根据城市发展规模和功能布局, 加快建设城市综合交通运输系统。

4、树立经营城镇的科学理念, 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经营城镇就是把城镇的各种资源通过市场化运作, 达到优化和增值的目的, 促进城镇经济的发展。经营城镇的基本手段是通过要素市场化, 将城镇的各种有形资产、无形资产资源转化为城镇发展的要素资本, 既搞好城镇经济建设又着力推动城镇生态建设。重点建设完善的城镇环境监测体系, 打造科技支撑的美丽城镇, 以城镇及城镇经济的良性发展为动力促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辜胜阻、李永周:进一步优化农村城镇化的战略对策[J].中国人口科学, 2000 (3) .

[2]安徽省人大财经委课题组:建立健康稳定的县级财政[J].经济研究参考, 2006 (62) .

[3]杨荫凯:我国县域经济的基本概况与发展思路[EB/OL].中国经济网, 2005-12-01.

[4]付俊红:我国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六大挑战[J].农业经济, 2006 (11) .

[5]辜胜阻: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1.

城镇化协调发展 篇2

编者按《河南日报》刊发的“加快领导方式转变 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十八谈”之许昌篇《求客观规律之真》及“何平感言”《成事唯真》,道出了许昌在求真道路上、在发展征程中、在干部队伍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存在的问题,审时度势地给出了市委、市政府实现“十二五”总目标的现实路径,既鼓舞人心又催人奋进,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为了把对“一文九论”特别是“十八谈”之许昌篇的学习和讨论引向深入,本报自今日起推出八篇系列解读文章,分别从推进新型城镇化、项目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创建工作、改善民生、破解发展瓶颈、练就发展本领等方面对其进行深入解读,意在动员全市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认真研读《求客观规律之真》这篇文章,进一步增强加快转变领导方式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握和运用规律的能力,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求客观规律之真、务科学发展之实”上来,在推动许昌科学发展的征程中,把“求真”进行到底。

(一)当一个人走到十字路口,必须选准前进的道路;当一个地方的发展进入重要关头,必须明确发展的路径。

面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历史机遇,面对“十二五”发展的繁重任务,许昌路在何方? 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根本路径。

(二)确定这一路径,是基于对宏观形势的科学把握、客观规律的清醒认识、许昌现实的深入思考。

从宏观形势看,中央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基本路径,就是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许昌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必须突出新型城镇化这个战略重点,坚定不移地走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之路。

从城镇化发展规律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时,城镇化率应超过30%;当人均生产总值超过2000美元时,城镇化率应在60%以上。我市去年人均生产总值已经突破4000美元,城镇化率只有41%。求客观规律之真,加快新型城镇化就是历史的必然、不二的选择。

从许昌发展现状看,目前全市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在“三化”发展中,目前全市工业增加值居全省第二位,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8.6%,农业现代化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特色,而城镇化却远远滞后于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和各种矛盾的焦点。不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历史机遇就难以抓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就难以加快,“三化”协调发展的目标就难以实现,投资和消费需求就难以扩大,经济社会发展就难以持续。推进许昌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就是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这是形势的要求、规律的必然、现实的抉择。(三)新型城镇化究竟新在哪里? 新在以人为本的目的上。我们推进新型城镇化,根本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让人民群众受益,让全市人民的生活更宜居、更美好、更幸福。

新在产城融合的内涵上。我们推进新型城镇化,不是为城建城、为城造城,更不是忽视或削弱现代产业发展,而是以“城”促产、以产兴城,把现代产业做得更大更强,把现代城市建得更快更美,使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新在城乡统筹的路径上。我们推进新型城镇化,不是重城不重乡,而是城乡统筹、城乡一体,让城乡居民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三新”是原则、是精髓、是要义,要科学把握、始终坚持。(四)谋定而后动。市委、市政府引入现代城市发展理念,结合许昌实际,提出了“带状城市、组团布局、向心发展、城乡统筹”的基本思路和“一中心、五组团”的空间布局,加快构建中心市区、县市城区、中心镇区和新型农村社区四个层次布局合理、城乡协调、互促共进的新型城镇体系,在规划建设上突出“带状、组团、中轴、统筹”四个特色。

“带状”就是借鉴国内外一些城市沿海、沿江、沿内陆路桥带状发展的经验,依托京广铁路、107国道和京港澳高速公路,与郑州呼应对接、联动发展,建设带状城市,克服“摊大饼”模式带来的“城市脖。“组团”就是建设“一中心、五组团”,以市区为中心,以城际快速通道为连接,在中心市区和禹州、长葛、襄城、鄢陵、新区五个组团之间,构建半小时通勤圈、经济圈、生活圈,形成布局环状拱卫、产业错位发展、功能有效互补的现代城市发展新格局。

“中轴”就是传承我国古代城市建设的做法,在中心市区和许昌新区之间规划中轴线,一轴连双城。

特色就是生命,特色就是魅力。按照这一规划而行,许昌的新型城镇化必将生机无限、魅力无穷。

(五)对于习惯于抓农业、抓工业的领导干部来说,加快新型城镇化是一个新课题。关键是重运作、抓重点、干起来,变宏伟蓝图为美好现实。

(六)要坚持规划引领。

盖房子要先画图纸,写文章要先拟提纲。推进新型城镇化这个宏伟工程,就要先做规划。规划是城市建设的第一资源、第一要素,决定着城市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规划要全覆盖。江苏省通过在全国率先建立完善的规划体系,城镇化进程大大加快;重庆市提出“全域规划”的理念,把整个重庆作为一个整体来打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要学习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按照“五规合一、五规同向、五规同步”的要求,加快编制各项规划,尽快形成从中心到组团、从城镇到农村、从总体到单项,配套完善的规划体系,靠规划引进项目、靠规划优化布局、靠规划引领发展。

规划要有特色。我们的新型城镇化,规划既要高水平,又要有特色。彰显特色就要坚持“开门”搞规划,把规划部门的专业优势和领导的思考、当地的实际、群众的意见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引入现代理念,注重融入文化元素,注重发挥生态优势,着力打造精品和亮点。规划要重执行。规划一旦形成,就要通过一定程序确定下来,使之具有法律效力,严格执行,不能变通,一张蓝图绘到底,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尤其是在城乡建设规划没有确定之前,要严格控制各项建设,防止出现新的建建拆拆的浪费。(七)要加快建设步伐。

加快新型城镇化,既能扩大投资、促进消费,又能优化环境、改善民生,可谓一举多得。必须抓住机遇、加快推进。

要抓好项目。紧紧围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二、三产业发展,推进城中村改造,完善配套服务功能,每年谋划、引进、建设一批城镇化项目。对确定的重点项目要紧盯不放、积极推进,尽早建成、发挥效益。

要突出组团。五个组团在许昌已客观形成,是全市加快新型城镇化的重点。要在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功能定位、空间布局、城镇体系的基础上,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按照主体功能区的理念,深入研究自身定位,选准主导特色产业,加快产城融合,循规律、掏真劲、重特色、有作为,各展所长、竞相发展。

要育好龙头。许昌新区是全市新型城镇化的龙头、先导、示范和重中之重。要按照“四区一基地”的功能定位、“主副两中心、四区加两翼”的空间布局,坚持主副中心优先、基础设施优先、产业集聚优先、群众利益优先,迅速启动建设,尽快形成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局面。

要加大融资力度。在不断增加财政对城乡公共服务设施投入的基础上,搞好市场运作,通过发挥政府投融资平台的作用、加强与大型企业和财团的战略合作、城镇化项目招商、发行城市债券、引进民间资本、采取BT、BOT模式等多种途径,广开“钱路”,融资聚资。(八)要做到建管并重。

常言说,三分建设、七分管理。要把建管衔接、建管并重贯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全过程。

管理靠队伍。要健全完善城镇、社区专业管理队伍,吸纳社会各界人员参与,做到时时处处有人管,消除管理死角。

提升靠技术。要学习借鉴沿海发达地区建设“智慧城市”的做法,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拓展、提升数字化城管中心的功能,使城市管理更加便捷、高效。

长效靠机制。要围绕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和景观道路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当前要以文明城市创建为统揽,搞好专项整治,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九)要强化产业支撑。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拉美国家为“城”造“城”,重城不重业,出现很多“贫民窟”,陷入了“拉美陷阱”。我国一些地方也出现了“睡城”、“鬼城”等现象。实践证明,忽视产业支撑,城镇化不仅难以持续,还会引发很多社会问题。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突出抓好“一带十区二十个产业集群”建设,尤其要按照“四集一转”的要求,积极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每个产业集聚区都要致力培育一到两个产值超百亿元的主导特色产业,使产业集聚区真正成为产城融合的载体、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引擎。

(十)要加快城中村改造。

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 篇3

摘 要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整体上滞后于工业化,且受各地自然因素和政策因素的影响,各地又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情况,故协调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发展,必须因地制宜,在不同的地区实行不同的政策方针,从而促进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城镇化 工业化 协调发展

一、城镇化与工业化的相互影响

城镇化是现代经济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工业化是城镇化发展的推动力,城镇化的发展对工业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农业社会不断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开土地,走向城镇向非农产业转变,促使人口向城镇聚集,导致农村人口比重下降,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在城镇化不断发展的同时随着人才不断的涌入城镇,科技的不断发展,有利于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城镇化与工业化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我国城镇化地发展不仅受自然因素、政策因素的影响,工业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城镇化地发展。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水平与工业化发展的因素是相互促进的。工业化以机器大生产的方式,将城镇成为生产与贸易的聚集地,这就促使了第三产业的发展,而第三产业的发展,又使城镇成为主要聚居区和活动中心。总之,工业化推动了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化起源于工业化但又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的演变历程

(一)基础奠定时期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而言,1949—1957年是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奠定基础的时期。1949年新中国成立,国家百废待兴,国家经历3年的精心建设,使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到1952年基本恢复到战前水平。1953—1957“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期间国家对工业化和城镇化进行了重点建设,新建十多个城市,大规模的扩建城市二十余个,一般性扩建城市七十多个;这一阶段,工业建设中以重工业为主,城镇每年增加人口四百多万人,城镇化水平逐年上升,且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一时期,工业化和城镇化都得到了较大进展,但这期间存在的矛盾如不且实际、盲目、急于求成也为产业发展的失衡埋下了隐患。

(二)大跃进时期的发展

在1958—1960的3年大跃进期间,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也步入了大跃进阶段。工业化方面:重工业生产总值年增长率高达百分之四十九,轻工业生产总值年增站高达百分之十四,在其工业化明显高速发展的表象下,经济发展失衡、工业布局不合理、经济效益极差,国民收入持衡不增,甚至下降等。城镇化方面: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工厂职工猛增,城镇人口比重急剧升高,远高于世界平均增长水平。这种盲目的大跃进使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进入了停滞期。

(三)停滞期分析

在大跃进时期人口过度流入城市、自然灾害和中苏关系恶化的三重影响下,农村劳动力急剧减少,影响农业的正常生产,粮食供给不足;同时城镇人口膨胀,粮食供给短缺,政府开始对工厂职工采取精简,导致我国城镇人口第一次出现大规模的倒流,也使工业化的发展随着工人的减少,逐渐衰退。在此阶段虽然政府采取了一些对大跃进补救的措施,但调整的成效还未得到巩固,“文化大革命”的来临,使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一再受到停滞。

(四)改革开放之后的飞速发展

文革结束以后,我国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促使城镇化和工业化得到快速的发展,具体措施如下:

工业方面:放弃单一的发展重工业思路,采取消费导向型的发展策略,优先发展轻工业,纠正错误的产业结构。打破了重工业的自我循环,长期压抑的消费需求得到释放,成为了工业化的强大牵引力。

农业方面: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在农村得到推广,是农村的劳动力大量得到释放,极大的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掀起了一场农村工业化的旋风,形成了城镇工业化和农村工业化的双重格局,改变了工业化与城市化割裂的局面,形成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相互促进的关系;使占总人口80%的农民也融入到了工业化发展之中,从而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同时也促使了服务业得兴起。

经济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根据各地的自然、地理的特点,调整了城镇化发展的地域格局。由发展沿海地区转向加快中西部发展建设,逐渐强调地域间的协调。从近几年各地域的发展,我们不难看出区域的发展战略不仅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

三、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对策分析

(一)高度发达的东部地区发展方式

东部地区是我国高度城镇化、工业化地地区,但其发展并不协调。东部城乡企业发达,提供了大量的非农产业的就业机会,而其职工却并没有向城镇聚集,居民身份没有城镇化,导致城镇人口比重远低于农村人口比重,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因此,东部地区要大力提高对高科技的研发,优化产业结构,缓解资源压力,协调机制,将成熟的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部推进,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

(二)中部地区工业发展分析

中部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产区,要完善土地管理和承包制度,健全土地经营权的流通市场,发展多形式的适度经营模式,促使农民不断的向城镇流动,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

工业方面: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层次低,传统产业、初级产品比重相比较高,因此,要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同时适度发展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三)西部地区开发

西部地区属于我国的低度城镇化、工业化区域同时也是我国城镇化、工业化、 非农化率三项指标在四大地区中均处最低的地区。西部地区城镇化与工业化双重滞后的表现是: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是低水平、低层次的协调。受地形的限制,干旱缺水,故其发展应走集中型城镇化道路。重点发展现有城市、县城,促进农民向城镇聚集,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非农产业的发展。

由于长期对资源的开采,加剧了西部环境的恶化,基于对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考虑,要以修复生态、建设生态为主要任务,正确的处理好人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西部的城镇化、工业化发展既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旅游业等轻工业和服务业,又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劳动中教育培训制度,提高人口素质和技能,多渠道解决农民就业,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四)东北地区的城镇化与工业化关系调整

东北地区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城镇化超前于工业化,其形成原因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大批国企设备老化、机制落后、导致企业竞争力下降,企业效益不景气。

调整东北地区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要提高工业化水平,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以加工原材料为主导产业,提高信息产业和高科技技术产业的比重,加快铁路、公路等公共设施的建设,为城镇发展打下良好的经济基础。

四、结语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资源分布、生产力结构、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家之一。中国在面对城镇化与工业化不断发展的同时担负着资源的消耗,环境恶化等问题的挑战。故今后中国要转变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落后的重工业化模式,同时也不能照搬西方高消费、高排放的现代化模式,要根据自己的国情,因地制宜的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协调、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绿色和谐之路。

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保障。为确保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健康发展,需准确掌握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的现状、特点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采取强有力的针对性措施和政策对其进行引导和纠正,不断的提高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叶裕民.中国城镇化滞后的经济根源及对策思想.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23(5):1-6.

[2]霍利斯•钱纳里,莫伊思•塞尔昆.发展的型式:1950—1970.李新华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

[3]李国平.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关系分析与评估.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27(5):6-16.

[4]张颖,赵民.论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对钱纳里研究成果的辨析与延伸.城市规划汇刊.2003(4):10-18.

[5]孔凡文,许世卫.中国城镇化发展速度与质量问题研究.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6.

城镇化协调发展 篇4

一、大力发展小城镇, 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体系

(一) 制定科学合理城镇发展规划, 构建现代城镇体系

以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实施城镇化战略, 构建现代城镇体系, 科学规划和布局, 把发展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有机结合起来, 走多元化的城镇化道路。一是按照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要求, 编制和修订城市总体规划, 保持城市规划的适度超前性和持续性, 对城市中心区和重要地段做好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 保证城市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交通通讯综合网络建设规划、行业发展规划以及全区生产力布局的衔接与协调。通过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实现地区间联系由分散向聚集发展, 生产力布局和人口向城市集中;生产要素向自然条件优越的经济发达地区集中, 向交通沿线集中。二是要坚持科学合理原则, 编制小城镇规划。小城镇的选址要与国家的宏观产业政策、导向政策、交通、通讯大动脉相联系。起点要高, 具有时代气息;要能满足旗县区农业产业化的要求, 使小城镇成为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的载体。把市场一体化要求与本地经济特点相结合, 将小城镇规划建设融入分工明确、布局合理、同中心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城镇化体系格局, 利用大市场形成强有力的经济增长点;小城镇的风貌要体现综合经济实力和居民群体凝聚力, 使本地的文化历史传统得到继承和发扬;要把环境生态建设列为主要内容, 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和自然条件, 建设生态小城镇。

(二) 加快城市区域经济群构建, 合理调整和整合小城镇

从我区目前城镇空间分布来看, 内蒙古建设了以呼和浩特、包头为中心的西部城镇群, 建设了以赤峰、通辽为中心的中部城镇群, 建设了以呼伦贝尔、乌兰浩特为中心的东部城镇群, 城市聚集力和辐射力不断增强, 带动周边地区中小城镇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明显增强, 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载体。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 要重点加快城市区域经济群在现有基础上的发展步伐, 增强合力, 不断完善和提高整体功能, 增强凝聚力和辐射力, 以此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提高城镇化水平。

当前, 内蒙古建制镇的平均人口规模还较低, 要适时对一些人口少、基础条件和经济实力差的镇进行调整和撤并, 使人口、生产及经济要素向人口规模较大, 交通条件便利、基础设施和经济基础较好的旗县所在地的镇、中心镇聚集。加大对旗县所在地镇、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和扶持力度, 加强城镇道路、公共交通、信息网络和水电气热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提高镇的综合功能, 促进城乡一体化。

(三) 完善城镇建设法律法规体系, 加强城镇规划立法和执法工作

建立规范的城镇规划制定、批准与修订机制, 强化法律地位, 保证城镇规划的有效实施。建立城镇规划居民听证制度, 健全城镇规划实施情况汇报的自检制度, 增强维护城镇规划的权威性、法定性和相对稳定性。尽快建立我区城镇地理信息系统, 对城镇规划的实施进行动态监测和管理。

二、促进农牧民向城镇转移, 提高城镇化水平

(一) 实施大区域城乡统筹, 推进跨区域产业移民

在主要城市实施有效的人口政策, 推进呼和浩特、包头等城市对人口的吸纳能力, 并将人口布局调整作为自治区的重要战略, 通过人口流动扩大中心城市的社会经济含量, 保障自治区的多数人口都能在相对完善的社会环境下生活。市场依然是内蒙古人口战略实施的根本, 对社会发展也需要积极采取市场化的手段, 让市场为城乡统筹发展服务。跨区域产业移民是自治区级工程, 按照市场化的方式, 在全区范围内打破行政界限, 结合自治区产业布局调整思路, 实施产业移民, 不仅能够实现社会的均衡化发展, 也能够通过调配自治区内部劳动力流动, 推动全区经济的发展。目前, 要实现跨盟市移民, 关键要通过涉及政府财政支出的制度安排公平化, 调动流出与流入盟市的积极性。在当前以旗县为基本单位的人口城乡分布格局调整基础上, 以自治区政府为主体统筹协调, 实施跨盟市的人口布局调整战略, 将一部分人口转移到自治区的核心发展区, 转移到盟市中心城市, 转移到旗县核心城镇, 转移到区域产业集中的地区。

(二) 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促进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

要抓住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的有利时机, 加快农牧民向非农领域转移就业。要把吸纳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扩大非农就业作为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大力发展城镇经济, 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加强创业扶持、技能培训和就业援助, 整合农村牧区培训资源, 提高农牧民就业创业能力, 促进农牧民就近就地就业。鼓励和吸纳农村牧区人口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就业, 不断增加农牧民经营性、政策性、转移性收入, 确保农牧民收入稳步提高。

(三) 稳步推进农民工进城安居, 提高农民社会保障水平

把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在城镇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放宽户籍限制, 促进有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转化为城镇居民, 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居民同等的权益。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落户政策。对暂时不具备落户条件的农民工, 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他们在住房租购、社会保障和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待遇。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多渠道多形式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 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逐步纳入城市住房保障范围。探索迁入城镇落户定居农业转移人口宅基地的有偿退出机制, 推动农民工进城定居、转业创业。加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 加快“城中村”、棚户区和城乡结合部改造, 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增强城镇吸纳人口能力。逐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政府补助标准和保障水平。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医疗救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政策衔接。继续抓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快试点步伐。积极引导试点地区适龄农村居民参保, 确保符合规定条件的老年居民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合理确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 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落实和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健全临时救助制度。逐步提高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水平。搞好农村养老院建设, 发展农村养老服务, 探索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有效办法。加大对农村残疾人生产扶助和生活救助力度, 农村各项社会保障政策优先覆盖残疾人。

三、加强城乡互动发展, 推进城市反哺农村

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存在着紧密联系, 是相互依存、融合竞争的统一体。农村的发展也离不开城市的扩散和带动, 城市的繁荣离不开农村的需求和支持。农村要实现现代化, 没有城市经济的发展, 就业市场的扩大,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不可能实现。处理好城乡关系, 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 使农村为城市发展提供腹地、资源和市场, 城市为农村发展提供资金、人才和技术。处理好城乡关系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 从根本上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形成以城带乡、城乡联动、整体发展的格局。

(一) 加强城镇对农村的带动作用

城市经济的聚集效应, 使城市产生巨大的辐射作用, 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者、带动者。

城市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 在联结城乡, 迅速促进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方面极具优势。首先是促使城市工业链条向农村延伸;其次是农业产业链向城市延伸, 一方面是在农村就地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 在农业和加工业之间形成产业链;另一方面是将农业加工业直接向城市扩张。无论是城市工业产业链向农村延伸, 还是农业产业链向城市延伸, 其最佳交汇点都是城镇。在加快农村城镇化的同时, 应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 扩大城市辐射范围, 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 推进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

农业是城市发展的基本条件, 只有农业生产大幅度提高才能更好地推进城市发展的进程。没有农村提供城市居民所需要的生活资料, 没有农业原材料、后备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输入, 城市也不可能健康的发展。把劳动力资源开发作为一种战略性、基础性产业, 通过投资开发、产业化运作, 大力开展对农民的综合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 实现劳动力资源向劳动力资本的转化。同时, 要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诸如子女入学、安置、招工、医疗服务、社会保障等不公平政策, 打开城门, 降低“门槛”, 因势利导, 把农民进城的推力化作城镇化的助力。

(三) 促进城乡优势互补统筹发展

城镇化协调发展 篇5

关键词: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07.009

城镇化是指农村居民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化过程,表现为城市人口增加、城市建成区扩展、景观和社会以及生活方式的城市环境形成。因此,城镇化的根本目标是人口的城镇化,土地的城镇化则只是前提条件和载体。但综合分析涪陵区的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发展趋势发现,较之于土地城镇化,涪陵区人口城镇化明显滞后,如2010-2014年,涪陵区城市建成区面积由43.0平方公里增加到57.9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扩大了34.65%;而与之相对应的城镇人口(常住人口)由59.52万人增加到70.62万人,人口只增长了18.65%,两者相差16个百分点。为了遏制这种城镇化发展的这种趋势,实现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在国家严控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背景下,要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关键在于补齐“短板”,即有效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一方面努力做大“增量”,通过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使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里来;另一方面,努力做好“存量”,通过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消除城镇常住人口的城乡差别,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1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解放农村劳动生产力,促进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现代农业是指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它是资本密集型产业,代表着农业发展和进步的方向。发展现代农业,有利于解放农村劳动生产力,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此,涪陵应立足现有的基础条件,按照现代农业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组织方式进行农业生产。

(1)组建和培育土地股份合作社。现代农业是规模化农业、集约化农业,发展现代农业首先需要破解以家庭为经营主体的传统农业经营方式,而这可以通过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等作为土地运营主体的方式来实现。坚持以农民自愿为前提,按照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引导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折资、折股,工商注册成立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合作社,并通过合同契约、资产参与、投资入股、租赁经营等多种形式,与农户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推动农业生产由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集约经营转变。

(2)大力培育龙头企业。现代农业离不开产业化经营,而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成功对接,则离不开龙头企业的中介作用,通过龙头企业带领进入市场,是分散农户规避市场风险的一种有效手。龙头企业,特别是加工型龙头企业,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联动相关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重要功能,是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器,要进一步扶持、发展和壮大龙头企业,增强龙头企业对农民的带动能力和对农村经济的辐射能力;要围绕一个产业或一项产品,以实力雄厚的加工、贮藏、运输等企业为龙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定产品布局,外联国内外农产品营销市场,内联农产品生产基地,同农户结成松散或紧密型的利益共同体,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

(3)大力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和新型职业农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除了要面对自然风险,还要应对千变万化的市场风险。农业生产经营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发展规划、生产技术、基地管理、农民教育培训、贮藏加工、市场营销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发展现代农业,除了要用现代物质条件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以外,还必须要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为此,培养一支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极为重要,因此,涪陵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农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加快培育新型的农地经营主体如农业职业经理人和新型职业农民,从而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2 加大改革力度,推动制度创新,消除人口城镇化的制度障碍

毋庸置疑,城乡分割的制度环境制约了涪陵区人口城镇化的进程。从表面上看,人口城镇化过程是乡村人口变成城镇居民的过程,但从更深层次看,人口城镇化是一个制度变革的过程。因此,通过制度的变革和创新,是当前涪陵区实现人口城镇化的关键环节。

(1)创新与规范农村土地制度。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明确农民对其家庭土地(包括承包地、宅基地和林地)的财产权利,在此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承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促使土地实现集中管理,解放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城镇发展。对于农民工转户进城的,应预留政策缓冲期,在有效期内,他们在农村的承包地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林权等财产应由他们自己处置,是否退出全凭转户居民意愿。

(2)创新和完善人口服务与管理制度。健全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制度,全面推行以居住证代替暂住证的制度性改革。按照公开、公平、有序的原则,以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等为前置条件,全面放开建制镇落户限制。完善人口服务和管理制度,以社区、学校和社会组织为平台,提升农业转移人口社会融入水平。建立健全以社区、学校和社会组织为主的农业转移人口与城镇居民的交往平台,学校可以搭建农民工家长与城镇学生家长沟通和交流的平台,让他们参与到社区管理中,与城镇居民进行互动和交往,增进他们之间的理解。发展和鼓励各种社会组织为农业转移人口与城镇居民的交往和交流。通过这种多渠道、多平台的发展和努力,使农业转移人口与城镇居民之间增进交往,消解隔阂、促进相互认可。

3 千方百计加快发展,做大做强经济总量,增强经济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引力

在当今现代开放经济发展中,经济因素是制约人口流动的第一因素。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经济欠发达这一最基本的区情,决定了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涪陵发展的要求和任务。尽快做大总量是第一位的任务,没有一定的总量,涪陵经济欠发达的地位永远难以改变。毫无疑问,涪陵要加快崛起步伐,一方面要坚持从基本区情出发,千方百计做大经济总量;另一方面要坚持在动态中调结构、在发展中促转变,在扩大经济总量过程中,优化经济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综合竞争力。作为重庆工业化、城镇化的主战场之一,当前,涪陵正处于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决定了涪陵做大经济总量要牢牢把握住两个方面:一是工业挑重担,二是投资当先锋。近些年来,涪陵经济发展的实践已充分证明,工业是涪陵经济发展的主导和腾飞的引擎。坚持“工业立区”战略不动摇,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涪陵做大经济总量的必然选择。与此同时,正处于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的涪陵,属十分典型的投入型经济、项目型经济。近年来,投资一直是涪陵经济增长的领跑者和先锋者,其贡献率远高于消费和出口。扩大投资,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涪陵加快发展、加速崛起最重要的抓手和最主要的推动力。而资金跟着项目走,要投资就必须有项目,要扩大投资就必须有更多项目。据此,必须始终把项目建设置于中心地位,千方百计引进大项目在涪陵落地生根。

4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产业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纳力

发展经济学认为,随着资本密集化程度的提高和科学技术进步,现代工业创造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少,大量农村劳动力将转移到城镇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领域。发达国家的实践也证实了这点,即第三产业是现代城市的主要就业部门,是现代城镇的发展动力。事实上,涪陵区2014年第三产业吸纳就业人数30.35万人,高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也有力的证明了这一点。对于第三产业的发展,涪陵区在继续发展传统服务业的同时,应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不断提高现代服务业的比重。

(1)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生产制造的融合,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大力发展多式联运、第三方物流等现代物流业态,提高现代物流服务功能和物流智能化水平,构建以龙头港物流园区为核心,黄旗、李渡、白涛、清溪港区为支撑的物流发展体系。大力发展面向制造业的信息技术服务,发展信息咨询、服务外包、创意设计等新兴产业,布局光电信息产业园、电子商务产业园、服务外包产业园、文化创意产业园,引导传统商贸流通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整合资源,积极向供应链协同平台转型。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积极发展基金、金融租赁、小贷、私募等新型金融,加快建设多功能、多层次、开放式的金融市场体系,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地方经济的水平。

(2)优化提升生活性服务业。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加快大型现代商贸中心和高档城市综合体的优化布局,持续打造新老城区两大商圈及鹅颈关、龙桥、李渡、龙潭四个专业市场集群,增强服务辐射能力。深度开发武陵山、乌江画廊、白鹤梁、涪州古城、榨菜文化街区等优质旅游景区和项目,加快创建武陵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推动旅游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促进旅游业上规模上档次。重视坪上休闲养生旅游资源的保护和规划利用。加快发展文化休闲、医疗保健、体育健身、养生养老等新兴消费性服务业。

5 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消除城镇常住人口的城乡差别,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其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即让进城的农民过城市居民一样的生活、享受一样的社会福利待遇。而长期以来,由于传统的户籍管理制度,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社保等公共服务与户籍挂钩,导致当前我国虽然已经有两亿多农民工及其家属被统计为城镇人口,但是仍然是“半市民化”状态,没有完全享受城镇的基本公共服务,并不是真正的城市居民。为此,必须通过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来弥补历史欠账,消除城镇常住人口的城乡差别,才能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1)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加强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创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整合职业教育和培训资源,全面提供政府补贴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强化企业开展农业转移人口岗位技能培训责任,足额提取并合理使用职工教育培训经费。鼓励高等学校、各类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推进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加大农业转移人口创业政策扶持力度,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劳动权益保护机制。

(2)完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涪陵区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畴,合理规划学校布局,科学核定教师编制,足额拨付教育经费,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以公办学校为主的义务教育;对未能在公办学习就学的,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普惠性民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建立健全全市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为学生学籍转接提供便捷服务。

(3)健全住房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保障房分配的政策设计,采取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租赁补贴等多种方式改善进城务工人员的住房条件,完善商品房配建保障性住房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农民工集中的开发区应该鼓励企业建立公共租赁住房,农民工数量较多的企业现阶段可以在符合规定标准的用地范围内建设农民工集体宿舍。

(4)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鼓励农民工积极参保、连续参保,依法将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允许灵活就业农民工参加当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险。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研究 篇6

一、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意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新时期城镇化的方针:“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按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

1、健康的城镇化的发展将带来资源的配置优化

农村的发展不仅需要依靠农业, 更需要依靠工业, 发展工业就必然会涉及到城镇化问题。因为工业的发展, 需要密集的资本和劳动力, 需要相关的服务业的发展, 所以只要工业发展了, 城镇化就成为必然。

2、健康的城镇化的发展有利于现代文明向农村的推进

推进城镇化是建设“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途径。用城市文明影响农村文明、带动农村文明与之共同发展, 进而促进农村社会的进步, 农民的全面自由发展。城市文明向广大农村传播的过程, 是教育、医疗、卫生等城乡公共产品分配差距日趋缩小的过程, 也是城乡居民素质共同提高的过程, 因而, 健康的城镇化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将起到助推器的作用。

3、健康的城镇化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城镇化是推进农村现代化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农村贫, 贫就贫在难以接收城市文明的辐射;农民穷, 穷就穷在人多地少;农业弱, 弱就弱在基于城镇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弱上。所以, 解决三农问题, 要把落脚点放在减少农民的数量上, 让一部分农民平稳地向城镇转移。城镇可以提供较好的基础设施, 提供较大较集中的市场, 有利于工业的聚集, 有利于服务业的成长, 有利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规模转移。

二、以吕梁市的实例进行研究

(一) 城镇化方面

山西省吕梁市国土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 其中山区半山区占92%。现辖1区2市10县, 总人口360万, 其中农业人口293.2万, 占总人口的80%。近些年, 吕梁市启动城市发展规划并加快公共设施建设, 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1、启动“一市四区”、“两个城镇带”规划, 坚持实施“大县城、大集镇”战略, 加快推进吕梁市整体的城镇化速度

“一市四区”即为包含离石、中阳、柳林和方山四个区在内的吕梁市城市建设规划。“两个城镇带”即以离 (石) 柳 (林) 中 (阳) 方 (山) 为城镇组群, 形成太原都市圈西部中心和连接西北地区的门户;以交 (城) 文 (水) 汾 (阳) 孝 (义) 为城镇组群, 打造成太原盆地西部城镇密集区和工业城镇带。这种规划突出中心城市的龙头地位, 强化其政治、经济、文化、交通、旅游、消费中心的地位和功能, 逐步增强集聚力、辐射力和综合服务能力。

“大县城”发展战略是以吕梁市区建设为龙头, 充分发挥县城的集聚功能。交城、文水、交口、石楼、兴县、岚县、临县七个县结合各自区位特点和比较优势, 调整功能定位、利用资源特色、完善城市设施、优化产业布局, 以产业培育推动人口集聚, 以人口集聚带动产业繁荣, 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打造县域内城镇化发展的龙头。同时, 在水源充沛、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的区域选择30个重点建制镇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点, 按照重点城镇优先发展的思路, 大力培育园区型复合镇、城郊型卫星镇、旅游景区特色镇、商贸物流示范镇, 增强其传承传统文化、发展现代文明、吸纳农民进城、提升居民素质的综合承载能力, 形成具有吕梁特色的现代化城镇发展格局。

2、加快公共设施建设, 完善城市和城镇整体功能

加快构建城市、县城、重点镇的立体交通骨干网络。建设了吕梁离石市区百里长街, 加快了吕梁到太原城际快速网络建设, 沟通了市中心到中阳、柳林、方山的半小时直达的城际快速通道;汾阳、孝义及各县县城在加快建设干线铁路、高速公路通达工程的同时, 进一步增量扩容, 提高城市道路密集度, 改善了城区道路交通微循环;各重点建制镇重点建设了以县城为枢纽、其他乡镇和周边行政村为节点的区域交通网络, 并加快镇区内道路网改造。

统筹建设市政基础工程。统筹规划和建设城乡给排水、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 城市、县城和重点建制镇要加快建设完善水、电、气、热等供应系统, 力争在“十二五”末使得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0%, 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80%。同时要求其他乡 (镇) 所在地结合新农村建设, 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逐步推进水、电、气、热等供应系统的建设。

加强城镇化管理。着眼于城乡统筹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 提高城镇化管理水平。深化就业、社保、医疗等改革, 实现农民工在社会生活及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改进大城市落户政策, 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 取消小城镇落户限制, 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创新城镇管理体制, 加快推进城市数字化管理, 强化公共服务能力, 提升城市的品位和形象。

(二) 新农村建设方面

近年来, 市委、市政府转变观念, 着力破解产业、投入、增效、增收、民生、组织“六大难题”,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1、切实加大以财扶农力度, 积极整合支农资金

近年来, 随着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财政收入的不断增长, 市县两级财政支持“三农”的力度得到进一步加大。2009年, 市、县两级财政共投入“三农”资金33.49亿元, 其中市级财政投入3.4亿元, 比上年同口径增长85%。同时, 坚持政策不变、渠道不变、上下集合、部门配合原则, 把发展农业产业、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公共事业作为捆绑项目的重点, 将水、电、路、通讯和文化、教育、卫生、社保等涉农项目, 集中捆绑投向“百村试点、双百推进、千村治理”工程。

2、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劳务产业化

吕梁市积极促进龙头企业发展。全市目前共有各类农副产品加工企业1000多个, 其中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到36个, 亿元以上企业7个, 3亿元以上的企业1个, 有7户企业成为全省“513”工程省级梯次企业。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强力推进区域农业特色化, 已形成小杂粮、草食畜、林果、蔬菜、中药材五大特色产业和“一区三片”优势产业区 (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沿黄四县红枣产业片、吕梁山东西麓核桃及小杂粮片、平川四县蔬菜瓜果畜禽养殖及农产品加工片) 。

3、狠抓农民素质提升和村容村貌改善

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标, 把培养技能型农村实用人才作为重点, 组织开展“双千”干部下乡保春耕和农业科技标准化示范展示工程, 极大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农业的科技含量。坚持把“四化四改”作为治理村容村貌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积极开展治五乱、达五化 (治理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 庭院美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环境净化) 活动, 积极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技术, 建立环境管理机构, 巩固新农村建设成果。

4、突出组织领导, 狠抓示范带动

各级层层签订责任状, 强化目标任务, 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 市县乡合力推进, 各部门大力支持, 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合力。全市坚持“试点先行、典型带动”的原则, 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办法, 培育典型, 辐射发展。即针对工矿企业发达, 经济基础较好的工矿、城郊型村, 采用资源型企业帮扶、提高建设标准, 加速城镇化发展;对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的山区农业型村, 坚持量力而行, 先易后难, 突出整治村容村貌, 着力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

三、存在的问题

(一) 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第一是市域城乡经济发展水平仍然明显滞后于发达地区;第二是贫困山区县经济发展水平大大落后于全市经济发展水平;第三是农村经济普遍与集镇、城镇经济之间发展差距大。农业产业发展在规模、数量、速度、经济效益上明显落后于工业产业, 传统农业仍占较大比重, 靠天吃饭的局面尚未根本转变。

(二)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明显滞后于城镇

从教育看, 相当部分成绩不理想的农民子女在初中毕业后就走上了打工、经商之路;从医疗卫生看, 农村医疗卫生所医务人员水平低、设施差的问题普遍存在;从文化事业发展水平看, 山区县群众文化活动场所的建设标准和设施仍有欠缺, 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

(三) 农业农村投入与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比, 仍存在很大差距

几年来, 财政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每村不足20万元, 这一有限的引导性资金, 对经济基础好的村确实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但对经济状况差、没有集体经济支撑的村就很难起到引导作用。大多纯农业村, 因集体经济薄弱, 农业产业发展滞后, 综合配套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农业农村工作的需要。

四、政策建议

建设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集中要求和体现, 统筹城乡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宏观环境和条件。如何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途径和手段全力推进, 至少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统筹城乡规划布局, 推进农村城镇化

当前, 要按照构建中心城、中心镇、中心村的城市化建设思路, 统筹考虑城乡一体化功能布局, 在高起点、高标准修订城市发展规划的同时, 科学、合理制订中心城镇、小城镇和村庄规划。在考虑和尊重农村具体实际的同时, 重点以改善人居环境为切入点, 抓好道路交通系统、供水供能系统、现代信息网络系统、环保系统、防灾系统和生态系统的规划, 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 推进农业产业化

产业是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动力和支撑。要把工业化理念根植于农业, 通过农业产业化, 实现农村工业化。一是继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积极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新兴农业, 进一步推动农业结构从“平面式”的适应性调整向“立体式”的战略性调整转变。二是要应势而为, 突破性发展食品和林木加工业, 逐步把农产品加工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极。三是大力发展农村连锁经营, 推进以综合性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重点, 专业性特色市场和区域性产地批发市场为骨干, 分布合理的市场体系建设, 进一步搞活农村流通, 为保障农资的供应和农产品的销售创造条件。

(三) 统筹城乡投入, 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要按照“以工业化致富农民, 以城镇化带动农村, 以产业化提升农业”的发展思路, 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政策, 不断加大城乡统筹和“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力度, 不断缩小城乡居民在公共品供给方面的差距。要不断推进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 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既普照到城市, 也能普照到农村,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两个重要方面,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内容, 二者积极互动的程度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的实现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在全面理解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及两者协议发展含义的基础上, 研究了吕梁市在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积极互动方面所作的有益探索, 指出其在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城镇化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考 篇7

1.1 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已驶入快车道

我国城镇化经历了相当曲折的过程。在改革开放前的完全计划经济体制下, 通过户籍管理制度, 我国城镇化过程受到严格控制。根据城镇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计算, 我国1949年的城镇化程度为10.6%, 1957年为15.4%, 1975年为12.2%, 1978年为12.5%, 具有较强波动性。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 我国城镇化发展出现了新的契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投资

(1) 产学研合作创新, 由产、学、研三方共同参与完成。三方共同参与产学研技术创新开发, 获得创新收益, 并根据产权组成进行利益分配。 (2) 树立高校面对市场不断创新的观念, 以形成有效的技术供给。高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创新, 可以提高自身的学术地位, 及时把握技术活动的前沿, 改善同企业、政府之间的关系, 为争取科研经费创造条件。

(3) 构建产学研合作创新社会传导机制。 (1) 产品认证制度等。军工企业是一个以研究为主、生产批量少的组织体系, 可以通过建立军工企业孵化器, 鼓励年轻的研究人员创办自己的企业来实现军地合作创新。 (2) 创建军地产学研联合, 人才互补模式。在高校和科研单位中, 知识面广、善经营的技术开发人才奇缺。对军工企业来说, 关键是缺乏熟悉市场经济规则、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人才。“科”“企”双方如能在科技人才交流上打破界限将有利于双方发展。

(4) 改革产学研合作的动力机制。 (1) 加强以市场需求为拉动力, 以技术进步为推动力的企业内部竞争机制的改革。 (2) 企业内部动力机制的改革。产学研联合的动力机制在于:企业依靠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优势、人才优势, 不断取得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技术支持 (包括新产品生产技术) , 增强了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教师和科研人员有了企业作为科研成果的中间实验基地和产品孵化器, 也调动了他们参与产品开发、科研立项的积极性, 也缓解了高校、科研机构经费不足的现状。共同利益成为推动产学研联合的巨大动力。

(5)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建立长期稳定、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1) 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知识产权的价值表现在渠道多元化、城镇非正式部门的就业潜力增大等提高了城镇吸引力和吸纳力, 乡村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剧增等因素, 对城镇化形成巨大推力。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之下, 城镇化速度大大加快。1949-1978年的29年间, 城镇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仅提高了1.9个百分点, 1978-2009年,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提高了31.4个百分点。

1.2 城镇化加速发展是必然趋势

按照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镇化水平达到30%左右时, 城镇化进程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从经济发展水平看, 世界银行对全球133个国家的统计资料表明, 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700美元提高到1 000~1 500美元、经济步入中

权力价值、技术价值、合同价值、竞争价值和市场价值5个方面。 (2) 政府要在一定程度上承担可能发生的风险损失, 包括:道德风险、利益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这一制度的基本原则是“风险共担, 风险收益平衡”。产学研合作积极性受利益分配的影响, 政府应制定相关的制度和办法, 确保产学研合作各方的利益, 激励产学研之间的合作。

(6) 建立和完善产学研合作创新风险投资机制。 (1) 寻求多元投资主体,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在多元投资主体中, 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 企业投入为主体, 银行贷款为支撑, 社会集资和引进外资为补充的多元参与的投资体系。 (2) 风险投资要有完善的政策支持。政府的政策是影响风险投资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政府应采取税收优惠、资金担保、财政补贴等措施引导资金流动, 鼓励投资者从事风险投资。 (3) 建立科学合理的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评估体系。在投资前或运营中对科技成果特性进行评估, 预测风险并加以有效控制是降低科技成果转化风险的关键。

主要参考文献

[1]朱恪孝, 姚聪莉.西部产学研合作模式的选择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

社, 2011.

[3]王文奎, 李华, 杨玫.西安产学研合作创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

管理研究, 2009 (8) .

[3]张旭娟.西安市政府推动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

息化, 2010, 13 (18) .

[4]雷永, 徐飞.产学研联盟问题研究综述[J].上海管理科学, 2007, 29 (5) .

等发展国家行列时, 城镇化进程加快,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将达到40%~60%。1996年, 我国人均GDP达到700美元的水平, 城镇化率达到30.5%。2006年我国人均GDP超过2 000美元、全国城镇人口57 706万人, 城镇化水平达到43.9%, 逐渐接近世界城镇化47%的平均水平。和1996年相比, 10年增加13.4个百分点, 表明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加速期, 并将持续发展, 这与下列因素有直接关系:

一是观念因素的推动。从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征看, 推动城镇化进程是克服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帮助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是缩小东西部差距的一个重要途径。虽然2006年城镇化率达到43.9%, 但仍有亿万农民不能充分享受现代城市文明, 也不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乡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 加快城镇化进程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二是长期滞后的压力。由于我国过去长期实行城乡分离的户籍管理制度, 严重制约了城镇人口的增长, 也造成了城镇化水平长期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资料显示,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 城镇化水平长期停留在30%以下。横向比较, 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也长期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和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

三是产业发展的推动。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步伐的加快, 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逐步确立和完善, 市场配置资源将成为主要的资源配置方式, 劳动力作为最活跃的生产要素, 由劳动生产率低的农业部门向劳动生产率高的第二、三产业部门转移的速度必然加快、规模必然增大, 经济发展动力逐步由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的转移, 加速城镇化进程成为必然。

2 加速城镇化进程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生态环境是维系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发达国家城镇化的实践表明, 城镇化进程加快给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显著的压力。我国的城镇化进程, 在促进社会现代化加速发展的同时, 不可避免地催生了各种自然生态环境问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 面临着生产生活污染叠加, 点、线、面源污染共存, 新旧污染物交织, 水、气、土污染相互影响的复杂态势, 生态经济系统呈现无序化和非持续性, 出现了城镇化与区域环境要素的不协调现象。

2.1 土地资源的承载压力加大

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城镇的快速扩张, 反映在空间上就是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不断扩大。自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 20多年来, 我国城镇化进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快速推进, 但一些地区城镇化发展忽视了我国的基本国情, 脱离了城乡统筹、合理布局和节约土地的原则, 建设布局在空间上出现无序化乃至失控, 耕地被大量吞噬。

近10年来, 我国城镇化进程使空间失控更为严重。城市建成区面积增加, 城市用地扩张, 城市人均综合占地达到110~130平方米的高水平———这是大多数人均耕地资源比我国多几倍乃至10多倍的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目前, 导致空间失控和蔓延式发展的因素中, 除了滥建开发区这一趋势得到初步控制外, 许多短视行为和不合理现象还在继续, 如不切实际地规划建设“国际大都市”, 政府办公区大搬家, 乱砍滥伐树木盲目修建大马路、高成本绿地等, “大学城”也成为新一轮大规模“圈地”的形式。为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近几年来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开始, 直到中西部地区, 到处都在大办工业园区, 许多地方虽然没有引来多少工业项目, 但先把土地圈起来, 有的地方工业园区面积已占到县域面积的10%甚至20%以上, 导致部分地方优质耕地成片被毁。由于土地价格低、补偿不到位, 农民利益受到严重侵害, 出现了一批“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人员。据统计, 仅在1987-2001年, 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226.3万公顷, 其中70%以上是征地。一些城市投入大量的资金、土地等资源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 城市的面貌确实变化很快, 许多县城甚至乡镇都建设了漂亮、豪华的广场, 但是对转移农村人口、增加城乡就业则关注不够。在我国土地资源相对贫乏的事实面前, 今后城镇化发展的模式必须与节约土地、合理布局紧密联系起来。

2.2 加剧了环境污染

工业化带来城镇化, 城镇化带来农业人口向城镇的聚集, 使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等失去原有的较低水平的动态平衡, 显现出发展中的矛盾。一是在大城市, 由于历史的原因, 工业企业布局和结构不尽合理, 一些企业布置在城市中,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这些企业逐渐被居民区包围, 形成居民和企业的矛盾;二是在小城镇, 一些不规范的乡镇企业的发展, 虽然吸纳了一定的富余劳动力促进了城镇化发展, 但这些工业企业结构偏重, 技术含量低、高能耗、高排放问题突出, 形成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这些结构性和布局性污染, 导致一些城市环境质量日益恶化, 削弱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功能。此外, 在全球化背景下, 发达国家具有发展软环境的巨大优势, 充分利用发展中国家急于发展经济而不顾环境危害的心理, 将污染转移, 不仅有污染型的企业, 甚至还有废旧物和垃圾, 进一步加剧了环境污染。2005年, 我国城市污水排放量359.5亿吨, 工业固体废弃物13.4亿吨, 城市生活垃圾1.6亿吨, 二氧化硫排放量2 549.4万吨, 化学需氧物排放量1 414.2万吨。2006年各项指标继续增长, 其中二氧化硫排放量2 594万吨, 比2005年增长1.8%;化学需氧物排放量1 431万吨, 增长1.2%。从我国近10年来工业废弃排放、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城市污水排放量、垃圾清运量、噪声均值等指标看, 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在全球污染严重的城市中, 我国的城市占有很高的比例, 因此, 环境治理任重道远。

2.3 水资源短缺和破坏现象并存

水资源是各种资源中不可替代的一种重要资源, 它与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城市的发展, 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 对城市用水的需求量日益加大, 同时水资源的缺乏和水污染的威胁在不断加剧。由于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和不合理的资源开发, 不仅耕地减少, 同时湿地萎缩, 水土流失严重, 生物多样性锐减, 特别是围湖养殖以及填湖造地, 导致湖泊大量减少, 既不利于生态系统平衡, 又不利于蓄洪防洪。产业发展粗放增长, 使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 可用淡水急剧减少。地表水环境容量十分有限。除大江大河外, 多数支流污染物排放已超过环境容量, 水质型缺水现象突出。主要水库、湖泊的水质大部分不能满足功能区划要求, 城市内湖和纳污河渠几乎全部受到严重污染。江苏太湖和安徽巢湖大规模暴发的蓝藻, 正是过去20年中水污染问题不断恶化、积重难返的表现。2006年, 我国海域总体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全国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14.9万平方千米, 比上年增加约1万平方千米, 其中, 严重污染海域面积约为2.9万平方千米。

2006年水资源总量下降, 用水总量呈现继续增长的态势。全年水资源总量25 330亿立方米, 比上年减少9.1%;人均水资源1 927立方米, 减少10%。全年总用水量为5 670亿立方米, 比上年增长0.7%, 用水量居世界第一位。其中, 生活用水增长0.7%, 工业用水增长1.9%, 农业用水增长0.2%。初步统计, 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279立方米,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51立方米, 水资源使用效率处于较低水平。

2.4 受到矿产、能源等方面的制约

加快城镇化进程要伴随着经济的强劲增长和得到二、三产业发展的强大支撑, 尤其是在加速发展的初级阶段, 第三产业尚不发达的情况下, 第二产业的发展是城镇化的动力源。我国大规模的制造业、建筑业和采掘业等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渠道, 这些行业一是高能耗, 二是耗资源, 三是不利于环保。目前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我国能源产业规模和生产总量不断扩大, 强有力地支持了工业化进程。但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却不尽合理, 煤炭占能源消费构成近70%, 煤炭开采、加工、运输和使用过程中, 产生大量污染物。我国燃煤消费量大, 热效率低, 造成能源利用效率不高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节能和减排任务十分艰巨。2006年能源消费总量24.6亿吨标准煤, 比上年增长9.3%。其中, 煤炭、原油、天然气、水电、核电能源类消费量比上年分别增长9.6%、7.1%、19.9%、5.0%、2.4%。主要原材料消费中, 钢材、铝、乙烯、水泥分别增长17.2%、32.1%、23.9%、14.5%, 仅有铜下降4.0%;能耗增长主要体现在钢铁、煤炭、石油、电力等行业。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1.21吨标准煤, 未能实现“十一五”时期每年单位GDP能耗降低2%的目标。

人均能源资源相对不足, 资源质量较差。我国常规能源资源 (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 的总储量 (蕴藏量) 就其绝对量而言, 是较为丰富的。有关专家估计, 若按目前的开采水平, 我国石油资源和东部的煤炭资源将在2030年耗尽, 水力资源的开发也将达到极致。目前, 在世界能源产量中, 高质量的液、气体能源所占比例为60.8%, 而我国仅为19.1%。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柴薪秸秆等生物能、潮汐等海洋能资源) 可采储量较多, 但是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2。

2.5 就业吸纳能力不足, 加大城市发展负荷

我国目前具有相当规模的基础原材料产业, 但依靠这些产业的扩张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空间已经不大, 城镇化和就业人口的增加越来越依赖于第三产业的发展。在我国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中, 第一产业占42.6%, 二产业和三产业分别占25.2%、32.2%, 我国工业化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距离, 实现产业结构根本转型还需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今后城镇化率平均每年增长1个百分点, 就业岗位就要增加800万~1 000万个, 目前产业的发展空间及其规模难以持续地提供城镇化带来的就业岗位和规模。当前城市人口密度过大, 资源消耗过度、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转, 若是城市贫困人口增加, 作为城市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危害的脆弱群体, 更无力去改善环境, 而其生活方式则会加剧城市生态环境的退化, 无疑将进一步加大城市发展的压力, 引起城市病等其他社会问题。

2.6 大气环境、声环境质量状况不容乐观

空气污染受到城市的人口密度, 车辆、船舶、飞机的尾气, 工业企业生产排放, 居民生活和取暖, 垃圾焚烧等因素的影响, 达到了令人难以接受的水平。2006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2 594万吨, 比2005年增长1.8%;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 431万吨, 增长1.2%。2006年, 在被监测的559个城市中, 有349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 (含二级) 标准, 占被监测城市数的62.4%;有159个城市为三级, 占28.4%;有51个城市为劣三级, 占9.1%。在声环境方面, 近1/3城市声环境为轻度至中度污染。城乡生产和生活各类污染加剧。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严重, 生活污水处理率低, 生活垃圾产生量以年均8.1%的速度增长。经济增长方式仍然粗放、资源能源利用效率还较低、尚未完全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产能扩张导致“十一五”时期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每年减排2%的目标没有完成。癌症的发病率正在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

3 推进资源环境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城镇化进程不仅关系到城镇的发展, 也关系到农民生活的改善、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别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问题的解决。鉴于我国人口多, 而人均资源不多, 生态环境的先天脆弱性, 未来城镇化的发展必须用最少的资源和环境代价, 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这是今后发展最为迫切的要求。

3.1 树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城镇化发展理念

我国既需要快速推进城镇化进程, 又要最大限度地节约各类资源和保护环境, 做到可持续发展是今后城镇化发展的目标。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我国未来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具体方针, 要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 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 以特大城市为依托, 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多年的城镇化历程表明, 单纯的大城市和小城镇模式已经没有出路, 根据我国的国情, 城镇化道路不应局限于一种模式, 而是要走多元化、高效率的城镇化道路。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多年形成的城市群带吸纳了大量劳动力和高技术人才, 对推动我国城镇化进程起到明显的作用。这样的城市群在其他地区也正在形成规模。实践证明, 城市群的规模和密度优势将物流和创造就业的成本降到很低, 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共同发展的重要形式。我国应当集中资源, 在未来的20年集中建设这样的高效城市群, 同时, 强化城市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 城市周边有规划地建设生态示范区, 增强城市生态环境的综合功能。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也撰文提出借鉴美日经验, 到2030年建设“20大都市圈”的设想。指出只有走建设大都市圈的道路, 才是在有限耕地资源的基础上, 既保吃饭, 又保实现工业化的根本出路。

3.2 加强对资源、环境破坏方面的评价和考核体系, 建立预警机制

发展城市群虽高效, 但也不可避免带来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 因此, 要加大力度研究考核机制。针对城市空气污染和水环境污染加剧, 垃圾等固体废弃物污染愈演愈烈, “白色污染”, “垃圾围城”, 绿地减少, 建筑密度增大, 城市变得日益拥挤不堪, 城市“热岛效应”、“温室效应”、“峡谷效应”时有发生的状况对城市生态环境治理进行综合化整治。从2006年大气污染防治实行减排责任看, 约束性指标的导向作用开始显现, 当年实现新增脱硫装机容量超过新增发电装机容量;城镇污水处理率提高4%;集中供热面积增长5.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1个百分点。实现“十一五”城镇化发展和环境发展的目标, 必须继续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环境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建立起城市政府与各部门分工负责、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公众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 推进城市环境的综合保护。

3.3 有规划、有计划地推进现代城市发展

针对目前加快城镇化存在的现实问题, 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在城市规划中划定禁建区、控制区, 强化保护基本农田和生态用地;二是大力推行“双跨越”的建筑节能目标和模式, 在北方地区限期推行供热体制改革;三是加强实施“公交优先”战略, 推行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交通模式;四是有序发展大城市新区和卫星城, 加快城际铁路建设, 逐步取代以高速公路为主的局面;五是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有特色的城市建设规划, 切忌盲目照搬所谓郊区化的城市发展模式。

3.4 防止城市出现结构性衰退与功能性衰退

要根据环境的容量来推进城镇化,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如我国的一些资源型老工业基地城市的衰退, 主要是因为资源枯竭、产业结构未能及时优化升级造成的结构性衰退。如我国北方一些缺水型城市, 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 随着城市人口增长和规模扩大, 合理的城市环境容量往往被突破, 资源紧缺造成城

FDA新法规对我国输美食品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金京

(美国东北大学, 美国波士顿02115)

[关键词]FDA新法规;WTO协议;贸易壁垒

[中图分类号]F7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 (2011) 23-0045-02

美国是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第四大市场, 主要出口品种为水海产品和园艺产品, 其中直接食用的产品贸易额为14亿多美元, 500多个品种, 直接出口企业3 000多家, 间接出口企业1万家左右。这些企业必将受到FDA新法规的影响。按照FDA规定的食品范围和登记注册的企业范围, 涉及我国出口商品金额及企业数量将远远大于上述数字。我国也存在同巴西、特立尼达等国一样的问题, 即中小企业数量过多。我国90%的对美出口企业都是中小型企业。以广东省为例, 广东省的农产品出口总量占全省出口量的10%左右, 其中大部分是水海产品, 很少一部分是园艺产品。这些企业的资产规模大部分在2亿元以下, 其生产水准很难达到FDA新法规规定的标准, 在贸易费用提高和准入门槛提高时面临困境。我国的检验、检疫力量相对不足, 在FDA新法规的要求下, 货物流通时间更会拖长, 影响了出口食品的品质。

1FDA新法规对我国输美食品贸易的影响

(1) 货物出口时间拖长, 品质保障风险加大。FDA新法规生效后, 到香港的程序更复杂, 所有产品到达港口前2~8小时 (取决于运输方式) , 提交给FDA“提前通报”以便FDA有足够的时间来决定是否检查。海关报告和FDA的“预先通知”, 可由海关的系统一起报送。两者内容重复, 但“提前通报”要求20多个额外的内容, FDA要求按照食品的单项, 即提交“提前通报”, 每个商品 (相同的包装、质量、制造商) 一个“提前通报”。而不是一批货提交一个“提前通报”。一批货则需要几个“提前通报”。例如虾, 如果一批虾有10种不同大小, 有去壳的和带壳的, 则要提交20个“提前通报”。货运公司通常装载的货物是用卡车或集装箱来装载, 通常是几个进口商的, 如果有一个“通报”存在问题, 则可能会导致几个进口商的货物被扣留, 这就大大增加了食品质量保证的风险。

(2) 增加出口成本, 减弱价格竞争力。新的FDA法规涉及食品生产、加工、包装、贮存和运输等环节, 所有环节的成本也随之增加, 势必造成成本上升, 削弱了原有的价格竞争力。“提前通

[收稿日期]2011-10-12

市整体功能下降, 从而造成城市超负荷运转, 出现城市功能性衰退。要改变资源短缺与利用效率低下并存的局面, 一方面, 加强对城市水体、土地资源的保护;另一方面, 加强技术创新,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淘汰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生产能力和产品。

3.5 采取措施推进企业污染成本内部化、城市环境产权化, 运用有效的经济手段, 建立治污的惩罚、激励机制

保护环境, 一是要对经济活动给环境造成的影响收费。当企

要]FDA新法规对我国的远期影响难以估量。为最大限度地减小和避免FDA新法规对我国对美食品出口造成的负面影响, 本文提出了我国输美食品贸易的对策。

报”增加了许多表格作业, 估计工作量要增加30%~50%, 报关软件升级一次开支5 000~10 000美元, 这些费用将转嫁给进出口商。

2我国输美食品贸易的对策

(1) 政府相关部门及时翻译有关法规。如商务部、贸促会、国家商检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应密切关注FDA新法规的发展动向, 利用各种途径将其内容告知我国与食品生产、加工、运输、储藏有关的企业。必要时应组织各企业有关人员集中学习新法规。其次, 加强与美国进口商和代理商的合作与联系。明确出口企业与代理商之间的法律关系, 应签订好代理合同, 确定合同与执行合同发生争端时将适用的法律。第三, 注意保护中小型食品出口企业。中小型食品出口企业是我国食品出口贸易的生力军, 在它们履行FDA新法规出现困难时, 政府主管部门可以指定一些部门、公司帮助其完成注册和寻找美国代理人。

(2) 严格执行出口检验检疫制度。FDA新法规规定, 如果食品被扣留3次, 此后每次产品通关时将受到严格的海关检查。货物被扣留后, FDA允许企业有5天的上诉时间, 在此期间, FDA对该食品实行检查。如果测试结果确认为不安全的食品, 该食品将不会被允许进入美国, 即使最终确认是安全的, 在此期间, 由于仓储, 运输等费用, 企业的损失仍然很大。因此, 食品出口应当保证质量, 而不是存在侥幸心理, 因为产品的一个指标不合格, 最终遭受损失的不只是一个企业, 而会导致进口国和地区严禁从此国家进口产品, 进而遭到封杀。

(3) 完善我国检验检疫法规。我国在出入境检验检疫方面已形成了法律、法规体系。属于法律一级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属于法规一级的规范更是大量存在。但是, 相对于WTO的要求而言, 我国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法律法规

城镇化协调发展 篇8

本研究以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为例,采用复合指标体系表征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就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关系建立协调发展模型进行测度,意在通过分析其过去10年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协调性,探寻其协调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地提出促进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从而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中小城市的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和人口的协调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2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性研究

2.1 协调发展

所谓协调是指若干个变量按比例达到均衡,而发展是指系统或系统组成要素本身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变过程,二者相辅相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手段。在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发展是系统运动的指向,而协调则是对这种指向行为的有益约束和规定。因此,协调发展是一种强调整体性、综合性和内生性的发展聚合,它并非单个系统或要素的“增长”,而是多系统或多要素在协调这一有益约束和规定之下的综合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其“速成”模式也产生了城镇化质量不高、城镇化不够协调的问题。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是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发展失衡,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并导致城市的土地利用率低下、经济发展模式粗放、城市交通成本高昂等一系列问题。城镇化内涵本身包括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两方面,在城镇化的进程中由于科技不断进步,社会不断发展,生产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引起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发展。这种产业集聚效应引起的人口集聚必然会使城市土地向外围扩张以满足生产与发展的需要。但这些由农村涌向城市工作的人口,他们中的大多数并不能真正享受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各种权利与社会福利,使他们很难在城市生活、定居,这些人口也很难被真正城镇化。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失调,是指在城镇化过程中出现城市用地拓展与城市人口增长的不一致,致使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与之间的不匹配、不协调,其实质是城市建设用地与城市人口的动态增长出现了偏差。

2.2 协调性模型构建

2.2.1指标体系的建立

根据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内涵,遵循层次性、动态性、完备性等原则,并结合数据的可获取性和便于量化的角度,本文建立了评价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指标体系(见表1)。指标体系分为4个层次,分别是目标层、系统层、控制层、指标层。系统层包括人口城镇化指数和土地城镇化指数两个目标,控制层包括5个因素,指标层包括12个指标。

2.2.2 研究方法

为消除不同量纲的影响,对各指标数据进行级差标准化处理:

i为指标数,取值范围从1到12,j为年份,取值范围为2001-2012。xij为指标的实际数值,而x'ij为标准化处理后的数值, ximx为第i个指标中的最大值, ximin为第i个指标中的最小值。所有指标中除了恩格尔系数为负向指标,其余均为正向指标。

2.2.3 指标权重的确定

运用Matlab数据分析软件对人口城镇化指数和土地城镇化指数评价指标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特征根大于1的主成分。人口城镇化指数和土地城镇化指数评价指标经主成分分析后,均可得到主成分,因此,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各指标的最终系数:

其中,ai即为人口城镇化指数各指标的系数;Ai为人口城镇化指数各指标的因子载荷;bj为土地城镇化指数各指标的系数;Bj为土地城镇化指数各指标的因子载荷;i为人口城镇化指数指标编号,取值范围是1-7 ;j为土地城镇化指数指标编号,取值范围为1-5。

2.3 协调发展水平的计算

为衡量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状况,本文采用协调发展度作为度量尺度,具体公式如下:

式中:D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C为协调度;T为发展度; α和β是待定权数,k≥2。PU为人口城镇化函数, LU为土地城镇化函数。αibj、为权重,已通过上述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x' 、y'分别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各指标标准化处理后的标准值。

2.4 协调类型的判定

参考已有关于协调度的研究成果,拟定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类型评价标准(见表2)。

3 实证分析

3.1 研究数据来源

研究对象为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的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的特征。研究数据主要来自2001-2012年的《菏泽市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及其他相关年鉴,对于部分无法从年鉴直接获取的指标数据,由年鉴数据经简单计算得到。

3.2 评价结果

运用Matlab数据分析软件得出各指标的权重,然后计算出菏泽市牡丹区(2001-2011年)人口城镇化指数和土地城镇化指数,结果见表3。

由于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因而二者权重相等,即α和β均为0.5。由人口城镇化指数PU与土地城镇化指数LU计算得出各年的协调度C、发展度T、协调发展度D,并根据表2划分的判断标准对各年份发展类型进行耦合判断,结果见表4。

3.3 结果分析

3.3.1 演变特征分析

从图1人口城镇化指数与土地城镇化指数变化曲线可以看出,牡丹区从2001-2011年人口城镇化指数与土地城镇化指数均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但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内部结构中的各个因素贡献不同。从人口城镇化方面看,人口构成、产业结构、生活水平均有提高,但是产业结构和生活水平两方面增长幅度不大,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如图2所示;同时也反映出CHINA REAL ESTATE牡丹区农村地区广大,且大部分农村地区还主要以农业为主,二三产业不发达,产业结构调整难度较大。从土地城镇化方面看,牡丹区注重加快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虽然经济因素对投入、产出曲线有小幅影响,但整体呈现上涨态势;投入水平增长幅度远远快于产出水平,说明科技水平和产业人员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从人口城镇化指数与土地城镇化指数变化曲线可看出,在2008年之前,人口城镇化快于土地城镇化,2008年之后土地城镇化速度加快,超过人口城镇化指数的增速,如图3所示。

数据来源:2001-2012年《菏泽市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3.3.2 协调发展分析

从时间维度来看,在2001到2011年间,所选样本的牡丹区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都呈现上升趋势,期间的协调发展度也逐步提高。在总体水平提升的进程中,人口和土地城镇化在不同时期呈现差异化发展趋势。纵观样本10年间的发展态势,可以分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失调阶段(2001-2003);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过渡阶段(2004-2005);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阶段(2006-2011)。

失调阶段中,2001年、2002年、2003年牡丹区协调发展度分别为0.0000、0.1465、0.3270远没有达到0.4。2001-2003年发展度T分别为0.0021、0.0437、0.1074明显低于协调度C,因此,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发展度,也就是由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水平低所致。2001-2003年人口城镇化指数f(x)由0.0042增长至0.1020,土地城镇化指数g(y)由0增长至0.1129。从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两个维度看,2001-2003年土地城镇化指数除了2003年出现细微的偏差,均低于人口城镇化指数,因此,牡丹区在2001-2003年属于土地城镇化滞后型。

过渡阶段中,2004牡丹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步入过渡阶段。从发展与协调两个维度看,协调度C2004年和2005年分别为0.9799和0.7828,发展度T2004年和2005年分别为0.2392和0.4427,发展度T依旧是牡丹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偏低的主要原因。2004年和2005年人口城镇化指数f(x)分别为0.2632和0.5930,土地城镇化指数仅为0.2151和0.2924,从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两个维度看,2004-2005年土地城镇化指数低于人口城镇化指数,属于土地城镇化滞后型。

数据来源:2001-2012年《菏泽市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数据来源:2001-2012年《菏泽市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协调阶段中,2006年牡丹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达到0.6486,进入初级协调发展阶段;2009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至0.7667,属于中度协调发展类;2010年进一步上升至良好协调发展阶段。从发展和协调两个维度看,依旧是发展度T低于协调度C。从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两个维度看,2006-2010年,土地城镇化指数低于人口城镇化指数,因此属于土地城镇化滞后型;2011年土地城镇化指数为0.7888略高于人口城镇化指数0.7858,土地城镇化出现超前现象。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从城镇化的系统化角度出发,分析了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概念及内涵,并构建了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对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2001年以来人口与土地协调发展进行了测度,可得出以下结论:

(1)中小城市逐步放宽户口准入政策,有效促进了农村人口向城市和城镇合理有序转移,在城乡共同发展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2008年以来,中小城市土地城镇化推进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存在空间失控现象。

(3)中小城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度偏低主要是由于发展度T较低所致。

基于以上结论,为保障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中小城市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城乡要素流动渠道和相关配套措施,在承接大城市职能转移的过程中,理性利用土地资源,处理好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关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农村要素流转平台,建立健全市场运行体制,完善土地承包关系为基础,重点是优先转让土地承包权,严格遵循依法、自愿、有偿、互惠等原则,采取抵押、租赁、承包等方式,实现土地使用权合理转让;促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逐步完善耕地保护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

第二,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基础设施完善、产业与城市功能的协调发展实现控制人口城镇化,同时又要有效防止“过度城镇化”现象。为此,应增加知识和人力资本的积累,强调对新一代农民工的教育和培训,以提升劳动力的边际收益;通过有针对性地培训农民工,使外来务工人员进入更多的领域,对此,牡丹区的经验值得全国各中小城镇借鉴。比如牡丹区都司镇、吴店镇、马岭岗镇开展的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及在职培训,并对顺利通过者颁发职业资格证书等做法均有助于切实、有效提高农民工职业技能、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城镇化协调发展 篇9

1 我国文物保护现状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是世界上保存文物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已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295处、历史文化名城123座, 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有47处。新中国成立以来, 通过不同规模的文物普查及相关工作, 已基本摸清了我国文物的家底, 目前已知的地上地下不可移动文物有近百万处;保存在国有单位和个人手中的可移动文物, 更是数以千万计。丰富多彩的历史文物遍布中华大地, 反映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绵延不绝的生存、斗争、发展的历史, 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是全民族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文物、发挥文物作用, 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促进祖国的繁荣昌盛有着多方面的重大意义。然而在关注经济发展和崇尚现代建筑的今天, 许多文物古迹、历史建筑等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遭到了无情的破坏, 致使国家文化遗产遭受了不可弥补的损失。近年来, 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对文物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 措施不断加强, 制订实施了一系列管理办法、技术规范、指导性文件, 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文物保护单位公布制度、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制度, 文物管理与保护水平明显提高。但重经济轻文化、重开发轻遗产、重建设轻保护的情况依然存在。

2 我国文物保护在城镇化建设中的机遇与挑战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强调, 要“提高历史文物保护水平”, “传承文化, 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 “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 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城镇化建设给文物保护带来了新机遇。一是新型城镇化战略有利于国家从战略高度全盘思考城镇化战略与历史文物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 从而把历史文物保护纳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 促使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充分重视。二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历史文物保护搭建了一个全新的支撑“平台”, 各级政府将文物保护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城乡建设规划, 从而有利于增加文物保护的资金投入, 有利于加强文物保护的组织领导, 有利于贯彻文物保护的领导责任制。同时, 新型城镇化建设也给历史文物保护带来了一系列严峻挑战。一是有些地方领导和干部文物保护意识淡薄, 保护的主动性不强, 有些领导把新型城镇化建设视为房地产开发, 滥拆滥建, 对待历史遗存, 不是经过仔细的调查研究, 鉴别哪些是好的, 哪些要留的, 哪些要拆的以及采取怎样适当的措施把好的留下来, 并且在新建的过程中怎样继承发扬优秀历史文化传统, 而是单纯地图大、图快、图政绩。有些地方把传统历史遗存一扫而光, 全部建成新房新楼。有些地方热衷于外国样式;有些地方热衷仿古建筑, 拆了历史文物重建, 对历史文物构成毁灭性破坏。二是一些群众对文物保护知识缺乏了解, 随意出售历史文物, 在文物保护范围内违章搭盖, 随意破坏文保单位周边环境风貌等。三是历史文物的发现、鉴别和保护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快速的大规模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给历史文物保护管理、考古发掘、执法督察等专业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挑战, 而且也对历史文化保护资金以及文物资源策划展示利用等提出了挑战。

3 文物保护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协调发展的对策

我国作为文物资源大国,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充分认识新型城镇化建设给文物保护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建立文物保护的有效法律机制, 在文物保护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之间切实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继承与创新、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尊重和顺应自然条件, 严格保护历史文化遗存, 深入挖掘历史文物文化底蕴, 不断丰富新型城镇内涵, 提升新型城镇化品位, 走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3.1 做好文物保护基础工作, 确保新型城镇化中的文物安全

在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 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领导, 把文物保护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制, 落实好文物保护责任, 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在文物保护的机构队伍建设、项目并联审批、齐抓共管机制等方面不断规范, 真正使“五纳入”和“四有”要求落到实处, 促进文物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建设。

3.2 确处理基本建设与文物保护的关系

在基本建设、旅游开发等工作中要坚持文物保护先行的原则, 切实保护好相关文物, 落实真实性保护、发展中保护、整体性保护措施, 并在保护的基础上加强文物利用, 使其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 严禁对传统村落、街巷、古旧建筑进行大拆大建, 切实“留住记忆、留住乡愁”。

3.3 加强城镇化进程中文物管理执法

在城镇化建设中毁坏文物事件不时被报导出来, 折射出当前城镇化进程中文物保护的困境和难度, 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加强文物管理执法。一是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报纸等媒体, 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 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依法保护利用文物的浓厚氛围。二是文物部门要加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规范化管理, 划定必要的保护范围, 作出标志说明, 建立记录档案, 并区分情况设置专门机构或专人负责管理, 健全保护员档案、巡查制度和巡查记录, 有效防范文物违法犯罪活动, 确保田野文物安全。三是文物执法部门要加强对涉及文物保护的基本建设项目、不可移动文物和文物市场的监管, 确保建设项目的合法性, 加大对文物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 完善打击和防范文物犯罪联合长效工作机制, 强化联合执法, 有效震慑文物违法犯罪。

城镇化协调发展 篇10

實现科学发展必须破除城乡

对立运动

在世界历史上,英国的“圈地运动”开启了作为工业化孪生物的城乡对立运动,城市被定义为以资本为核心的新的生产要素聚集和配置的空间,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对乡村的资本、土地、劳动力、原材料和市场的无情掠取。发达国家凭借先发优势和对世界其他国家的掠夺,在现代化过程中逐步弥合了城乡对立运动所造成的深重伤口,而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就没有那么幸运,一般都是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基础上开始其现代化过程。但随着工业和城市的扩张,最终还是挣脱不了被强化了的二元结构,形成“现代化悖论”的典型困惑。因此,城乡对立运动并非中国所独有,它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世界性难题。对此,国际上已有共识: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不在工业、不在城市,而在农业、在农村,要解决的难题,是如何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既要从农业和农村取得剩余,又不损害农业和农村的发展。

然而,由于举世无双的农村人口数量、沿海到内陆的巨大纵深、交通流通的长期区域阻隔等独特因素的影响,中国的城乡对立运动表现得尤为明显和剧烈,以至于有人形容现在中国的大城市尤其是沿海城市“像欧洲”,而广袤的中西部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农村“像非洲”。中国城乡对立运动的突出表现,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名义差距为1.8:1,90年代中期扩大到2.5:1,近几年则达到3.2:1左右,实际差距则远比此大。城乡对立运动对于农业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内需扩大、区域协调发展、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经济效益和竞争力提高,等等;都产生广泛而持久的负面影响。这种情况,反过来又严重阻碍工业、城市和以它们为基础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比如,出于保护弱势农业以保证粮食安全、减少失地农民数量以保障社会安全等考虑,现行严厉的耕地保护与土地控制政策,使工业化、城市化用地需求的满足遇到明显的障碍。

中国经济社会以又好又快为特征的科学发展,要求破除城乡对立运动,切实解决由此而来的“三农”问题,这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

以一体化目标统筹城乡区域

协调发展

城乡对立运动的要害在于城乡利益冲突,零和博弈,症结在于缺少统筹发展的体制和协调发展的机制。统筹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用之于消除城乡对立运动、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必须提出一体化目标要求。现阶段的城乡发展一体化,在政策投向上是面向全国“一盘棋”,不分东南西北,但在实际操作上却是着眼于区域,区分成省市县多级不同的特色方案,因而实际是统筹一定行政区划范围内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要求。这是一个必需的过程。全国性的城乡统筹发展体制和协调发展机制,依赖区域性培育和成长,是一个由点到面的过程。

当前中国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目的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在内容上主要包括:(1)城乡规划一体化。打破城乡界限,整体规划,从源头上消除城乡发展“两张皮”,构造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决策规划机制。(2)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统筹安排城乡生产生活、交通流通等基础设施的立项与投入,形成区域性城乡一体的经济社会空间,构造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素流动机制。(3)产业布局一体化。优化城乡分工与交换体系,按照经济合理原则调整区域产业布局,尽可能把有利于“三农”的产业放置到乡村,构造城乡一体化的要素与产业配置机制。(4)公共服务一体化。依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大财政对乡村投入的力度,建立城乡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构造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财政投入机制。(5)就业一体化。建立城乡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就业培训体系,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和公平待遇的制度,构造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就业与收入机制。(6)社会管理一体化。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主线,辅之以农民与土地关系的进一步改革,促进城乡人口合理流动和农民变市民,构造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人口转移与社会管理机制。

在区域范围内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影响极为深远,最根本的一个作用是,逐步切断和消除长期以来存在并不断被强化的要素由乡村向城市的倒流机制。城乡对立运动的实质,就是要素的倒流。本来,在市场法则的支配下,落后但资源丰富的乡村,具有相当诱人的潜在的投资回报机会,应该吸引要素向乡村的流动和配置,但城乡对立运动造成乡村产业过低的比较效益,却使工业和城市借机长期源源不断地从乡村获取本该用于乡村发展的宝贵要素。乡村发展因而持续“失血”。在当代中国,迄今仍在起作用的工农业产品价格之间的“剪刀差”,强制性地将农业剩余甚至必要产品转移到工业和城市,以满足后者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普遍存在的对农民工工资福利的克扣,是要素倒流的另一个重要机制;其他还有以农村金融存贷差为基础的要素倒流机制和以公共服务重城轻乡为基础的倒流机制。以一体化目标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实现上述六个方面的一体化,建立相应的具体机制,根本目的就是遏制和改变要素的倒流状况,将更多的要素导入乡村,在此意义上甚至可以说,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的实质性功能,就是引导和实现越来越多的要素持续流入乡村,这是检验中国“三农”问题能否真正解决的试金石。

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意味着逐步消除城乡对立运动,能够产生多方面的重大战略影响。比如,建立起城乡一体的要素市场体系和产品的流通体系,扩大市场空间,规范市场秩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城乡产业联动发展和合理布局,带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提高产业效益和经济竞争力;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激发乡村庞大无比的存量需求,有效增加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缩小城乡收入差别,协调利益矛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转变政府职能。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城乡发展一体化,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固然重在解决“三农”问题,缩小乡村相比城市的发展差距,但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决无削城市之足以适乡村之履的意思,相反,是要借以促进城市和城市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客观上也需要进一步做强做大做好工业和城市,这是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可持续之路。例如,城镇化的新进展,通过把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有助于达到减少农民以富裕农民的目的。总之,在同一过程中实现乡村和城市的“双赢”,才是名副其实的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从中国目前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进一步发展的客观条件来看,积极推进城镇化是一个必然的选择。当前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问题,是国内消费不能成为主导经济发展的需求因素,造成过度依赖投资和外需因而不可持续的局面,而且它还强化了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和经济发展方式难以转变等问题。国内消费不足是一个综合程度高、关联性强的问题,它与城镇化水平不高之间存在着很高的相关性。据统计,当前中国一个城市居民的消费,相当于一个乡村居民消费的5~6倍,乡村居民相当一部分生活需求的满足,仍然采用自给自足的方式,商品率和交换率都受到限制。2008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为45.7%,明显落后于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意味着大量消费需求的直接损失。城镇化水平低抑制第三产业甚至整个经济的发展,减少了就业和收入的机会,而有效需求则来源于可支配收入,因而还有巨量消费需求的间接损失。实际上,城镇化难以比拟的潜力和前景,正是中国发展的优势和依托。曾任世界银行副总裁的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曾经敏锐地指出:中国的城市化同美国的高科技,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因素。中国正处在城镇化的加速阶段,每年将近1500万人成为城市的新居民,由此带来的投资机会、产业发展机会、就业和收入机会、消费增长机会是所有别的国家都艳羡不已的。中国的工业化水平、现代化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支持城镇化的加速度。

制约中国城镇化的主要因素,还是二元结构的城乡制度体系,其中最重要的是以户籍为标志的身份区隔。中国城乡居民具有不同且难以易移的身份区隔,长期以来,城市居民的户籍连着社会保障、就业机会、教育优先权、各种补贴和更多的公共服务,等等;乡村居民难有同等权益,但却拥有一块宅基地和承包地,有着跟土地的特殊联系。这种严格的身份区隔,构成城乡对立运动的鲜明的中国特色。在此背景下,乡村居民哪怕进到城市工作甚至居住,也难以为城市所接纳,尤其是数以亿计的所谓农民工更是如此。制度创新,放宽乃至取消户籍限制,成为促进城镇化的必由之路。

中国国情特殊,不能盲目发展大城市,不能盲目向城市转移人口,不能任意圈地做大城市,否则欲速则不达,还会为诸如城市贫民窟、城市游民等问题所累,不仅不能解决、甚至还会激化城乡对立运动。稳妥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举,重点加强与广大乡村有更密切关联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集约式发展,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增强城镇的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首先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妥善解决乡村人口与土地的关系,把就业和落户紧密结合起来。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也是解决城乡对立运动的富有特色的中国道路。

城镇化协调发展 篇11

1.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城镇化 (urbanisation) , 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 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 (第二产业) 和服务业 (第三产业) 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而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在这个过程中, 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 运用现代化发展理念, 将农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 使农业的发展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具备当代世界先进生产力水平的生态农业。实现了这个转化过程的农业就叫做农业现代化的农业。

简单来说, 城镇化的发展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产品和技术的支持, 这些技术和高科技产品解放了农村劳动力, 让他们得以转移, 也给农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反过来, 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要素和市场。具体来说, 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下:

1.1农业现代化促进城镇化

1.1.1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劳动力资源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机械化、自动化发展程度高, 解放了大量劳动力, 使更多的农村人口走向城市, 为城镇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加速了城镇化的发展。

1.1.2加速了城镇的资金流通

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必然需要引进大量的机械化设备和技术人才等, 这就需要有充足的资金能够调配, 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镇的资金调配流动, 活跃了城镇的经济发展速度和灵活度。

1.2城镇化发展带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1.2.1城镇化的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城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 吸引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资源进入城镇务工, 这些劳动力脱离了自己的土地, 种田大户得以将这些土地收购起来, 让土地得以集中种植, 加速了农业的大规模种植, 方便了机械化生产。

1.2.2城镇化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进入城镇的地区, 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 城镇人口也不断增多, 对于农产品的需求也随之增大, 随着城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他们对于农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农业生产为满足这些要求必然需要不断改进产品质量, 农产品水平得以不断提高, 也促进了农业的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2.当前我国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问题

虽然城镇化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但是在现实的发展过程中, 因为一些矛盾和冲突问题, 导致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难以做到协调发展。只要有哪一方发展不好, 出现问题, 就必然会对另一方产生影响。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2.1农村劳动力资源流失, 农业发展欠缺动力支撑

城市生活文明舒适, 丰富多彩, 少了农村生活的无趣和辛劳, 美好的城市生活成了人们梦寐以求的天堂, 很多人也把能进入城市生活作为成功的标志之一, 这种渴望城市生活的情绪让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涌入城市, 在城市落地生根, 这就导致很多的农村劳动力不断流失, 农业生产没有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的支撑, 发展艰难。而且城市务工带来的收入要比农民们在家辛辛苦苦种田来得更快更高, 这也使得很多农民意识到农业的前景不佳, 对于务农的热情大大降低。因此, 现在很多农村地区荒田废田随处可见, 农业发展缓慢, 国家为保证粮食的收获, 保障农民的利益, 免除农业税, 还给农民以一定的经济补贴, 鼓励农业的发展, 但成效甚微, 外出务工的农民不愿再返乡务农, 除了部分平原地区能够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外, 一些山区和丘陵地区荒废的农田就很难得到很好的利用, 致使我国的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影响粮食产量。

2.2城镇化发展占用耕地, 耕地面积锐减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 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 城市面积也不断扩大。城市的不断扩大需要建设更多的高楼大厦和商务住宅区, 因此, 对于土地面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据有效数据显示, 1997 年至2008 年建设占用耕地3705.3 万亩, 同期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增加5110.9 万亩, 可见城市化的发展对于土地面积的占用越来越多,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完善, 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对于用电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大, 大量的农田被占用, 有限的耕地资源不断减少, 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十分不利, 对于我国来说也会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 众多人口的粮食问题成为威胁。而且经过城市化征用的土地, 即使是修复还原, 也难以恢复原貌, 土地受到化工原料的污染, 已经不再适用于耕种粮食作物。

2.3耕地资源受到严重污染, 产品质量下降

城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工业化发展的结果, 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 对于土地造成的污染十分严重, 尤其是重金属, 对土地造成了不可恢复的严重污染。城镇化发展对于土地的污染还体现在水污染上, 水资源的严重污染渗透到地表中, 给土地带来污染。在污染过的土地上种植出来的作物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 这些被污染的作物对人体会产生一定的危害, 甚至造成更严重的病变。在这样的土地上发展起来的农业必然质量不高, 发展也十分艰难。

2.4城镇化发展耗费大量资金, 不利于农业投资发展

城镇化的发展需要建设的项目众多, 各类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都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 虽然耗费的资金较多, 但是城镇化的发展是必然趋势, 也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具体体现, 因此, 地区在发展城镇化建设上, 不惜耗费巨额资金, 将地区绝大部分的资金都投入到城镇化的建设中。相对于城镇化建设而言, 农业生产需要投入的资金量大, 但周期长, 收益率不高, 还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因此, 在对农业投资上, 很多地区都不够重视, 导致农业的机械化水平低, 生产面积小, 难以做到大规模的现代化生产。此外, 城镇化建设征用耕地的费用较低, 而且征收的资金也多用于城镇化建设, 导致农业发展更加困难。

3.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和谐发展的途径

如果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不能相互促进, 相辅相成, 那么这两者之间只能是因为某一方的发展不善使得另一方深受压制。城镇化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不是对立的, 要想做到两者的共同协调发展, 就要找到适合于他们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避免冲突的发生,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1统筹规划, 合理利用

对于城市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进行合理的规划, 完善相关的土地制度, 保障农业生产的基本农田面积。为了保障城镇建设有足够的面积, 最有效的办法是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率, 这就需要在建设城市建筑时, 采用高科技技术, 增加单位面积上的建筑物高度。另外, 还要建立合理的土地征收制度, 对于居民点分散的地区进行统一规划搬迁, 实现农业生产用地的集中, 方便机械化操作, 提高生产效率。此外, 还要不断研发农产品新品种, 提高单位面积上农产品的产量。在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 可利用的土地面积不多时, 尽可能将城市化扩展的方向转向其他相近的地区, 尽量不占用农田和耕地, 做到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

3.2加大财政对于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支持

国家的财政支持是城镇化发展以及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源泉和不竭动力, 也是保障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发挥财政对于两者间的宏观调控, 首先, 要重点加大对于农业的投资。我国是人口大国, 13 亿人口的粮食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必须保证粮食的稳定产量。为了鼓励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国家财政应对于农民的农业生产进行投资, 为大型的机械化生产方式提供便利。对于农民购买的机械化产品实施优惠补贴政策, 让农民买得起设备, 能够获得稳定的收入;另外, 对于农业生产的其他所需工具和产品, 也要适当进行补贴, 保证农民的生产成本能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对于农产品价格也要进行调节, 保障农民的劳动和收入成正比。在农产品品种研究上, 加大财政对于农产品品种的研究投入, 为农民提供更优质、高产的农作物品种, 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

对于城镇化建设上, 国家财政也要给予一定的支持。在城市基础设施以及相关的硬件设施建设上, 要加大财政投资力度, 为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提供支持和动力, 实现城市建设的高效、优质发展。财政不仅要为地方的基础设施贡献力量, 更要对区域的经济利用规划进行适当的调节, 保证资金在区域内的合理配置, 不至于偏向某一方而限制了另一方的发展。

3.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户籍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的行政制度,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 户籍制度有效地保障了公民的权益, 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发挥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但是, 传统户籍制度的在对于城乡的管理上是分割开来的, 这样的二元结构式的户籍制度不利于统筹区域的协调发展, 也妨碍了人力资源在空间区域内的合理配置和流动。当代中国的户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阻碍, 迫切需要进行改革,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2013 年1 月7 日召开的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 户籍制度改革被列为2013年四项重点工作之一。

户籍制度改革要考虑实际情况, 要因地制宜, 对于在县城有稳定工作和住所的, 并打算长期居住的公民, 应允许登记当地户口, 对于离乡前往城镇打工的农民, 应保障其在农村的土地不受强制性措施的买卖, 要遵循农民自己的意愿进行合理配置。

总结

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如何实现协调发展, 这要各级相关人员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微妙关系, 明白当前妨碍两者协调发展的主要问题, 才能找到正确的解决办法, 实现两者间的协调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我国的城镇化发展速度越来越迅速, 而我国作为世界农业大国, 农业发展占据较大份额, 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 城镇化的发展是农业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又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 可见,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而如何实现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党和人民都十分关注的问题, 是科学发展观中关于区域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介绍了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逻辑关系, 分析了当前我国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并就这些问题为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建言献策。

关键词: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赵山.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的关系探讨[J].2001 (05) :9-10.

[2]金虎斌.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实证研究——以中原经济区为例[J].2012 (05)

[3]夏春萍, 刘文清.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工业化协调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VAR模型的计量分析[J].2012 (05)

[4]陈志峰, 刘荣章, 郑百龙, 曾玉荣.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发展的内在机制和相互关系研究[J].2012, 02 (21)

上一篇:保守性手术下一篇:软土地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