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发展速度

2024-10-16

城镇化发展速度(精选3篇)

城镇化发展速度 篇1

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 城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 城镇化的推动和实施主体都是政府。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逐渐由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就其本质而言, 城镇化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逐渐转化的一种过程, 同时也是在实现工业现代化过程中国家客观规律的反映和社会变迁过程。我国在努力实现城镇化过程中也促使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

一、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 城镇数量、城镇人口快速增长, 城市化率也逐年提高, 而且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与世界城市化的规律是一致的。201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城市人口超过乡村人口, 城市化水平超过50%的现象, 这标志着数千年来中国以农村人口为主的城乡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转变, 这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改革以来, 我国城镇化的飞速发展受到经济社会因素的重要影响,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工业化产生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 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

我国农村工业化进程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一次, 它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首要推动力。改革开放后, 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 农村工业化也成为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改革开放以来, 全国农村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者数量快速上升, 从1978年到2002年农村非农产业劳动力增加了5.45倍, 乡镇企业及就业人数也急剧上升, 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使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由农业转向非农产业的同时, 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使农民转化为产业工人。在我国社会结构和经济体制产生急剧变化的背景下小城镇逐渐发展起来, 其具有很强的自发性, 农村工业化的发展是推动小城镇发展的直接动力。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乡镇财政方面的收入, 从而可以为小城镇的公共设施建设提供足够的财力支持, 同时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也进入小城镇从事非农产业。为顺应这种潮流, 国家在政策上为小城镇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在土地使用制度、户籍制度、行政区划以及投资体制等方面改革, 提高了小城镇的发展活力。农村工业化的发展促使小城镇成为了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力量。

2、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城镇化进程

我国高等教育在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十分迅速, 教育质量和教育规模都在不断提高, 许多城乡青年得益于高等教育的发展, 不但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还得到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1998年开始, 我国各类教育规模均有大幅度提高, 普通高中招生人数、毕业生人数、高等教育招生人数及其毕业生数均有大幅增长;其他中等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等也有所发展。本文虽然没有得到农村生源增长的具体数字资料, 但我们可以大致估计, 在国家教育快速发展的时期, 更多的农村青年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从而也创造了自身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农村学生不但接受了高等教育获得了知识, 也使自身成为了城市非农业人口, 并从事于非农产业。高等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镇化发展水平。

3、人口流动增强了农村人力资源水平

经济发达的地区, 不但拥有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方式和最有利的生产关系, 还集中了许多高素质的管理人才、科技人才、教育人才以及著名的大企业家。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这些地区具有带头作用, 是新经济增长的源泉与动力。城市特有的集聚功能促使城市成为地区发展的领头军, 城市中的先进技术、生产方式、思想意识以及优质产业企业对进城务工农民都产生着重要影响。农民在城市中受到先进文明的熏陶, 自身素质也会逐渐得到提高, 其各方面的能力也逐渐接近城市水平, 从而也会促进农村地区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多数是中青年, 他们中的许多人有自己的思想, 明白学习的重要性, 善于接受新观念。因此这些在城市打工的农民一定程度上可作为城市文明的重要传播者, 他们把城市先进的思想理念、经营方式和科学技术等等带回农村, 有助于农村产业的创新和技术水平的提升, 促进农村非农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城镇化进程应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条现代城镇化道路。在发展速度方面, 我们需要结合30多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以及未来的总体发展趋势, 并积极借鉴世界城市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最终确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发展速度。但目前而言我国城镇化发展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1、人口多, 资源少, 导致城镇化发展速度减缓。

我国虽然地大物博, 但由于人口众多导致人均占有量少, 而且农村人口多土地资源却相对短缺, 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比不上发达国家。尤其在贫困落后的地区, 水资源短缺、自然灾害频繁、气候极其恶劣等问题都严重制约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城镇现代化建设的速度和规模产生了不利影响。这些地区要实现城镇化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2、农民就业问题阻碍城镇化发展。

大部分进城农民工在城市没有稳定的就业岗位, 大部分都是充当临时工, 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更没有可靠的社会保障, 很多农民工都没有公司提供的法定保险, 而且目前对广大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欠账, 可能对未来社会保障体系造成巨大压力, 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城镇化的发展。

3、传统户籍管理方法阻碍了城镇化发展。

传统的户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镇化进程, 农民工虽然进程工作, 但并没有成为真正城市居民, 他们仍然是农村户口, 即使生活在城市也缺乏安全感和成就感, 从而不能真正融入城市, 这也导致我国城镇化进程发展缓慢, 城镇化率依然较低。

我国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 不能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 远远比不上世界城市化发展水平, 没有发生根本彻底的改观, 城镇化滞后现象仍然是目前我国社会的一个明显特征。滞后城镇化发展给我国经济社会造成了许多消极影响, 导致出现了不少的社会矛盾与问题。

1、不利于解决“三农”问题。城镇化发展缓慢, 农村滞留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滞留于农业内部, 然而我国又存在农用耕地资源不足的问题, 这就出现了劳动力过多而耕地较少的局面, 从而不仅导致了人地关系紧张, 而且使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等难以实行, 生产效率及规模效益等都难以得到提高, 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遭到阻碍, 也导致农村发展缓慢, 农民增收困难。

2、我国各区域的城镇化发展不平衡,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大量农村人口无组织无计划的向东部以及中西部中心城市快速扩张, 导致这些地区城镇人口出现过度膨胀的问题, 城镇公共基础设施短缺, 这种情况超出了城镇提供就业的能力以及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 这种过度膨胀的城镇化会给城乡经济和谐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在一定程度也会造成社会经济的不稳定发展, 同时也使中西部某些中小城市地区的宝贵资源不能充分被利用, 不利于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3、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直持续扩大, 据统计,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到2011年已经扩大到的3.13∶1。如果把城市居民收入中住房、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一些非货币因素考虑在内, 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会更大。这也导致了城乡间消费断层的出现。整体而言, 农村居民现在的消费水平仅仅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城市居民消费水平是相当的, 落后了20年, 并且还有很多落后地区的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更低, 这严重影响了国内需求的扩展与升级, 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向前发展。

对于城镇化起点不高的国家, 城镇化进程最初会表现为一个量的扩张, 包括增加城镇的数量, 扩展城镇的总面积, 提高城镇人口数量等等一些列增加速度的举措, 这在世界城镇化发展史上是经常出现的。城镇化, 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 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经济的发展则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 经济发展速度愈快, 城镇化的发展速度也就会更加快速;同时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城镇化的发展水平也会越高。经过10多年来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我国城镇化进程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三、推进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相关建议

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市场作用不断扩大, 但并不能因此忽视政府的作用, 社会经济因素促进了社会政府的制度变迁, 也导致政府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职能出现了改变。我国城镇化进程逐渐由政府主导转向市场主导, 政府一定要能够适应这种变化, 加大制度方面的改革力度, 积极引导农民进入城镇就业和生活, 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1、不要盲目追求城镇化的数量和发展速度

我国应该尽量加快城镇化的发展速度, 但应警惕杜绝某些官员为追求政绩指标, 盲目扩大城镇数量及城镇人口。我们应该努力保持城镇化发展速度与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 不但要加强城镇的硬件设施建没, 还要重视城镇的软件建设, 如稳定社会治安、科学规划管理等等, 力求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2、建立城乡统一的财税制度

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财政和财税体制, 为农村的发展确立公平的权利与责任, 建立城乡平等的财政制度。首先要废除城乡二元财政的体系制度, 建立统一的财政体制。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和基本建设应由国家财政进行统一的预算和负担, 政府应适当增加对农村的财政支付, 力求为农民提供义务教育、社保、优抚等基本的公共必需品。其次要建立城乡统一的税制。依据公平原则, 取消农业“两税”后农民还应履行纳税义务, 但要在全国建立城乡统一的税制, 这样有利于在财政制度上使农民尽快融入到全社会的一体化发展中去。

3、确定合理的城镇化发展目标

要根据我国各地区实际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自然资源与环境状况, 确定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发展目标, 不同地域不同条件下制定不同的城镇化战略目标及相应的政策, 力求使我国的城镇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中央政府要依据国家区域总体发展战略, 对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的城镇化分类。例如, 东部地区应着重增强中心城市的服务功能,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提高城镇化质量;中部地区应重点完善中心城市功能, 提高环境承载能力, 加快新农村建设,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西部地区则要围绕大中城市进一步提高人口聚集能力, 多发展一些独具特色的小城镇。此外, 还要对耕地资源实施相应保护政策, 杜绝盲目占用耕地面积用以充当建筑用地的现象。城镇化发展也要采取可持续发展战略, 管理并改造对环境污染较大的企业, 科学合理的管理现有城镇, 使城镇人口数量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镇承载能力相适应。

4、完善公共教育体系

城镇化的发展主要依赖于人力资本方面的不断提升, 农村居民科学知识和技术素质的提升及其思想观念的改变是目前十分重要的问题。农村居民综合素质较低的根本原因是农民没有机会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条件的教育。为进一步满足城镇化发展的需求, 我国应尽快建立起公平合理的公共教育制度, 在城乡公平进行教育资源的配置, 采取城乡一体化的招生制度等等, 使城乡居民可以享受到同等的受教育机会。首先在城乡之间平等分配各种教育资源, 尽力消除地区之间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出现的教育差距。其次要采取平等的招生培育制度, 城市中小学应平等招收农村子女, 此外高等教育招生也应该采取全民一体化政策, 废除某些城市独享的优惠政策。最后, 城市拥有先进的教育教学资源丰富, 培训机制合理完善, 因此城市职业以及技术培训应在政策上优惠农民, 使更多的农民可以得到接受教育的机会。

5、加强农民的就业保障

农村与城市的发展适城镇化进程的基本动力, 我国农村大量的富余劳动力需要向城镇转移, 但城镇却没有如此大的接受能力, 其原因包括城市发展水平不高、经济结构不合理、城市就业政策歧视农民等多方面的原因。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 首先政府与相关单位要平等看待农民, 消除歧视观念, 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同时,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就业制度, 还需要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让农民进城, 政府就必须能够为进城农民提供生活保障。只有为进城农民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 才能使农民真正慢慢融入城市生活, 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忠平.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宏观调控问题[J].城市发展研究, 2008.2

[2]孔凡文, 许世卫.论城镇化速度与质量协调发展[J].城市问题, 2005.5

[3]董红娜.我国现阶段城镇化建设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 2009.2

城镇化发展速度 篇2

环比发展速度=A1/A0,A2/A1,.....,An/An-1

定基发展速度=A1/A0,A2/A0,.....,An/A0

以上公式中,A0表示基期发展水平,An表示报告期发展水平,n表示项数。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

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

发展速度一般用百分数表示,当比例数较大时,则用倍数表示较为合适。例:某地固定资产投资1994年为366亿元,1993年为328亿元,1994年与1993年比,366÷328=1.12,这就是发展速度,用百分数表示为112%,用倍数表示则是1.12倍。

而增长速度则是以相减和相除结合计算的动态比较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某指标报告期数值-该指标基期数值

增长速度= ──────────────────

该指标基期数值

计算结果若是正值,则叫增长速度,也可叫增长率;若是负值,则叫降低速度,也可叫降低率。如上例的某地固定资产投资1994年比1993年的增长速度为:(366-328)÷328=0.12,用百分数表示则为12%。

城镇化发展速度 篇3

一、以文化广场”建设增强中心城镇辐射带动能力

文化广场是浬田乡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标志。该乡抓住了新型城镇化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牛鼻子”,是应对区域激烈竞争、实现跨越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突显本地特色的新亮点。

浬田文化广场总投资200万元,占地6000平米,分为文化区、健身区、休闲区、中心区,广场内古樟成荫,青砖小道蜿蜒曲折,石桌、石凳、石椅点缀其中,安装健身器材3套,铺设栏杆160米,占地1000平米的花岗岩地面可以容纳2000多人在此休闲娱乐,丰富了文化生活、提升了圩镇品位,吸纳了51户村民到街道购地建房,进一步聚集了人气,繁荣了经济。

二、以稳妥推进新型农村建设聚集人气指数

新型农村建设是推动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基点,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浬田乡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2012年,全乡有3个村列入了县新农村建设点,分别是仙峰村委移民村、塘下村委塘下村、历山村委南溪村,涉及农户126户、476人,分别成立了村理事会,制定工作方案。开展以村庄规划为基础,以“五通一气”为重点,以“三清三改”为配套,建设农民新家园。采取“上级争取一部分,自筹一部分,社会捐资一部分”的形式,切实夯实基础设施,投入建设资金200万元,投工投劳8000余工日,农村面貌明显改观。3个县级新农村建设点都进行了垃圾清运、污泥清除、路障清理,拆除残墙3650余平米,完成硬化通村公路5.65千米,硬化巷道23968 m2,绿化面积12200 m2,修建排水沟3612m,埋设涵管14处,有线电视入户率达100%,户通自来水100%,有68户农户新建了三翁式水冲厕,兴建垃圾池12个,铺设彩砖和花岗石1400平米,3个点分别按规划修建了休闲广场,并修建了篮球场、配备了体育器材,栽植各种绿化树1800余株,绿化小苗2万余株,村庄面貌有了极大改观。大力开展农村清洁工程,全乡7个非新农村清洁工程点都聘请了保洁人员配备保洁专车,加强日常卫生打扫,整治村庄环境、保持村庄洁净。

三、以美丽乡村和商贸宜居统筹结合增强承载能力

浬田村委会刘家村是浬田乡政府所在地,该村以列入国家、省老建扶贫点为契机,积极整合资金,突出特色,高起点规划打造。一是改造天秤路。投资320余万元对天秤路进行高标准改造,拆除了门前房后的乱搭乱建,改造下水道1300米、硬化路面2800余平米、铺设人行道彩砖5000平米,对临街房屋墙面统一进行粉刷、统一规范店牌、统一要求门前卫生“三包”,在村内池塘边砌块石360米,铺设彩砖地面1600余平方米,安装体育健身器才3处,铺设栏杆260米,花岗岩地面休闲娱乐场所2000余平米,村庄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改善,提升了圩镇品味。二是兴建建材专业市场和居民住宅小区。总投资5000万元的建材专业市场和居民住宅小区位于圩镇,已完成了25.6亩的征地工作,测量、规划设计、土地评估和用地使用权挂牌出让等相关工作正在进行中。为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聘请了专业技术员把建材专业市场与居民住宅小区相结合,进行优化组建,农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四、以“一村一品”为要求,以技术推广为动力,发展农村新经济

上一篇:水利法规下一篇:个体化营养治疗